CN101291269B - 数据通信系统、托架设备、服务器设备和数据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通信系统、托架设备、服务器设备和数据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1269B
CN101291269B CN200810091597XA CN200810091597A CN101291269B CN 101291269 B CN101291269 B CN 101291269B CN 200810091597X A CN200810091597X A CN 200810091597XA CN 200810091597 A CN200810091597 A CN 200810091597A CN 101291269 B CN101291269 B CN 1012912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ortable electric
electric appts
server apparatus
carri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915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91269A (zh
Inventor
羽太玲子
久保田芳恭
古江伸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91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1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91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12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04N23/661Transmitting camera control signals through networks, e.g. control via the Int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8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 H04N5/781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on disk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 H04N9/8205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Indexing, Searching, Synchronizing, And The Amount Of Synchronization Travel Of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器设备和托架设备。该托架设备包括第一通信部分、第二通信部分、连接检测部分、通知控制部分、以及中继控制部分。该服务器设备包括通信部分、数据准备部分和通信控制部分。

Description

数据通信系统、托架设备、服务器设备和数据通信方法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包括与2007年4月20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7-111469以及2008年4月4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8-98484、JP2008-98483、JP 2008-98485相关的主题,上述这些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系统和与该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方法及程序,该系统包括:托架(cradle)设备,该托架设备调解在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或移动设备例如便携式电话终端、数字相机和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与服务器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背景技术
作为可以携带和使用的移动设备,使用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和便携式视频/音频再现设备。作为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可以使用其中MD(迷你盘;商标)用作记录介质的MD播放器、其中半导体存储器用作记录介质的存储播放器、其中硬盘用作记录介质的硬盘记录器等。同时,作为便携式视频/音频再现设备,例如,利用膝上型个人计算机、游戏机等,此外,还可以提供专用的便携式视频/音频再现设备。
在上述的这种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和便携式视频/音频再现设备中,要使用的音乐数据或AV数据必须记录在可以用于这种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和便携式视频/音频再现设备中的记录介质上或者记录在内置于该设备中的记录介质上,其中,所述音乐数据或AV数据是由彼此同步再现的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构成的数据。特别地,为了使用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或便携式视频/音频再现设备来利用对象内容数据,需要预先准备在对象记录介质上记录对象内容数据。
然而,麻烦的是,需要用户自己在对象记录介质上独立地进行记录内容数据的工作,该用户希望在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和便携式视频/音频再现设备上使用该内容数据。此外,在没有足够的时间的情况下,可能执行不了在对象记录介质上记录内容数据的工作。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移动设备或便携式电子设备可以正常地保持在可恰当使用的状态,而不需要其用户的参与,从而提高了使用移动设备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总体配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用于图1所示的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托架的配置的实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用于图1所示的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服务器设备的配置的实例的框图;
图4是示出数字静物相机或数字视频相机的配置的实例的框图,其中,该数字静物相机或数字视频相机是置于用于图1所示的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托架上的移动设备的实例;
图5和6是示出图1的整个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的时序图;
图7A、7B和7C是示出命令数据的布局的实例和命令数据的特定实例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累积数据列表的实例的简图;
图9是示出累积数据的实例的简图;
图10是示出写回数据的布局的实例的简图;
图11是示出写回历史的布局的实例的简图;
图12是示出由托架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由服务器设备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在图13所示的过程中执行的擦除数据检测程序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在图14所示的擦除数据检测程序中执行的关于新累积数据的擦除数据检测程序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在图13所示的过程中执行的写回数据生成程序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由移动设备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8是是示出在图17所示的过程中执行的图像数据擦除过程或累积数据擦除过程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修改例的工作的序列图;
图20是示出由修改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托架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由修改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服务器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2是示出由修改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移动设备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总体配置的示意图;
图2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总体配置的示意图;
图25是示出用于第二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的配置的实例的框图;
图26是示出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实例中的设备联接表的配置的实例的框图;
图27和28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的时序图;
图29是示出由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实例中的托架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30是示出由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实例中的托架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31是示出由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实例中的数字静物相机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32是示出由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实例中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3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总体配置的示意图;
图34是示出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数字静物相机的配置的实例的框图;
图35是示出存储和保持在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便携式电话终端中的音乐数据的布局的实例的简图,其中,该便携式电话终端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
图36是示出存储和保持在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中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布局的实例的简图,其中,该数字静物相机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
图37是示出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的设备联接表的配置的实例的简图;
图38、39和40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的时序图;
图41是示出由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实例中的服务器设备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42是示出由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实例中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43是示出由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实例中的数字静物相机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44和4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三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总体配置的示意图;
图46是示出存储和保持在数字静物相机中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布局的实例的简图,其中,该数字静物相机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三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
图47是示出存储和保持在便携式电话终端中的文本数据的布局的实例的简图,其中,该便携式电话终端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三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
图48是示出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三实例和第四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的设备联接表的配置的实例的简图;
图49和50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三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的时序图;
图51是示出由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三实例中的服务器设备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52是示出由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三实例中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5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四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总体配置的示意图;
图54是示出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四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数字静物相机的配置的实例的框图;
图55是示出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四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服务器设备的配置的实例的框图;
图56是示出存储和保持在数字静物相机中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布局的实例的简图,其中,该数字静物相机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四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
图57是示出存储和保持在便携式电话终端中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布局的实例的简图,其中,该便携式电话终端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四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
图58和59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第四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的时序图;
图60是示出由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四实例中的服务器设备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1是示出由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四实例中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应用本发明的系统、设备、程序和方法。
(第一实施例)
(数据通信系统的概述)
图1示出应用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的总体配置。
参照图1,所示的数据通信系统包括通过接口线缆3相互连接的托架1和服务器设备2。虽然托架1和服务器设备2通过电线相互连接,但是它们也可以通过预定的无线接口以无线的方式相互连接。
托架1具有调解在安装于托架1上的各种移动设备和服务器设备2之间执行的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的功能。此外,托架1还具有对置于其上的移动设备进行充电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各种移动设备和托架1不需要在用于馈送的接触器之间或在用于通信的接触器之间直接连接,但是在它们之间不接触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馈送和通信。具体地说,通过电磁感应进行馈送,而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然而,使用不同的频带,使得充电过程和通信过程可以互不影响。
应该注意,托架1可以接收这样的各种移动设备,例如,装配有相机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数字静物相机、数字视频相机或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该移动设备具有接收来自托架1的供电以对其中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功能,或者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与托架1进行通信的功能,或者具有这两种功能,从而该设备可以接收来自托架1的供电或/和与托架1进行通信。
特别地,托架1不是与预定的移动设备专用的,而是可以普遍使用的,从而可以在托架1上使用各种设备。此外,托架1每一次可以在其上接收多个移动设备,使得该移动设备可以接收来自托架1的供电,且可以与托架1单独进行通信。
服务器设备2包括大容量的记录设备,并且可以接收、存储和保持通过托架1从各种移动设备传输的累积数据。此外,服务器设备2可以下达指令以执行处理并通过托架1提供必要的信息给装载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例如,服务器设备2被用作硬盘记录器或个人计算机,或者被用作在构建家庭型网络系统的情况下专用的服务器设备。
在本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例如,如果装配有相机的便携式电话终端4(1)置于托架1上,则在装配有相机的便携式电话终端4(1)中最近拾取和累积的静止图像数据响应于通过托架1从服务器设备2传输的请求而通过托架1被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从而该静止图像数据可以作为备份数据记录到服务器设备2的记录设备中。
此外,响应于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擦除指令,可以擦除在装配有相机的便携式电话终端4(1)中累积的、且作为备份数据存储在服务器设备2中的静止图像数据。在该实例中,不是所有作为备份数据存储的静止图像数据都被擦除,而是那些可以从静止图像数据的附带信息等中评估为重要的静止图像数据的静止图像数据可以保留下来,而不被删除。那些附带信息是指数据是否被保护、数据是否被添加打印标记等。
此外,关于上述被擦除的静止图像数据,基于其备份数据被存储在服务器设备2中、且通过托架1从服务器设备2传输到装配有相机的便携式电话终端4(1)的静止图像数据,可以再现缩小图像。因此,可以适当地识别装配有相机的便携式电话终端4(1)上的什么静止图像数据在备份后被擦除,而不用浪费地使用装配有相机的便携式电话终端4(1)的存储器。
应该注意,虽然上面举例地说明了对装配有相机的便携式电话终端4(1)中累积的静止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但是,如果数据视频相机作为移动设备置于托架1上,则运动图像数据被确定为处理对象。
在运动图像数据是处理对象的情况下,服务器设备2产生用于摘要再现(digest reproduction)的运动图像数据以便用于该运动图像数据的摘要再现,并且将该运动图像数据返回到作为移动设备的数字视频相机。因此,可以在任何时候确定被备份在服务器设备2中的运动图像数据的摘要版本。
另一方面,在移动设备是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的情况下,在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中累积的音乐数据可能并不一定被备份,这是因为它们已经被备份在服务器设备中或者存储和保持在诸如CD(压缩盘)之类的记录介质中。在这种实例中,例如,只有试用版的音乐数据可以提供给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而不用对存储数据进行备份存储,该试用版允许试用新研制的可用的音乐数据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在移动设备是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的情况下,服务器设备2可以在存储于服务器设备2中的音乐数据中选择之前没有提供给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的音乐数据,并将所选择的音乐数据提供给该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并且,服务器设备2可以获得由一服务器最近在因特网上提供的音乐数据,从而将该音乐数据或其一部分提供给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
在本实例中,要返回到移动设备的信息即是用于移动设备的数据、处理对象的数据等,该信息随着通信的相反方的设备而不同。因此,基于从移动设备传输的设备属性,基于过去给由服务器设备1控制的对象移动设备传输的传输历史,基于在对象移动设备中累积的数据的数据属性,或者基于由用户输入的、被服务器设备2接收的指令,服务器设备2可以指定什么数据应该准备并作为用于移动设备的数据返回。
这里,设备属性是指设备的类型或种类,例如,数字静物相机、数字视频相机或便携式电话终端。同时,数据属性是指数据的类型或种类,例如,静止图像数据、运动图像数据或声音数据。
以这样的方式,在本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只要在托架1上放置任何移动设备,就可以(1)对移动设备中累积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2)擦除或控制在移动设备中累积的数据,以及(3)提供必要的数据给移动设备,从而可以维持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正常的恰当使用的状态,而没有给用户添加麻烦,因此提高了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方便性。
(构建数据通信系统的设备的配置的实例)
现在将描述构建根据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的设备的配置的实例。在下面的描述中,描述托架1和服务器设备2的配置的实例、以及作为移动设备的实例的数字静物相机或数字视频之间的配置的实例。
(托架1的配置的实例)
图2示出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托架1的配置的实例。参照图2,所示的托架1包括控制部分11、时钟电路12、操作部分13、外部接口(I/F)14a、输入/输出端子14b、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托架1还包括位置检测部分16、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显示部分18和充电控制部分19。
控制部分11控制托架1的各部件,并且形成为包括通过CPU总线115相互连接的CPU(中央处理单元)111、ROM(只读存储器)112、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13和非易失性存储器114例如EEPROM(可电擦除可编程ROM)或闪存的微型计算机。
CPU 111起到控制核心的作用,其执行存储和保持在ROM 112中的程序以形成控制信号,并且将该控制信号提供给托架1的合适的部件以控制各部件。ROM 112预先存储要被CPU 111执行的程序、以及存储多种处理中所需要的数据等。
RAM 113用作主要用于临时存储处理的中途结果的工作区域。即使切断托架1的电源,非易失性存储器114也存储和保持要保持的数据,例如,各种设置参数和用于提供附加功能的附加程序。
时钟电路12包括日历功能,并提供当前的年、月、日,当前的星期几,以及当前的时间。操作部分113具有操作键例如数字键和各种功能键,并且可以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将该操作输入转换为电信号,以及将该电信号发送给控制部分11。因此,通过操作部分13接收到的指令输入作为电信号供应给控制部分11,并且,响应于来自用户的指令,控制部分11可以控制托架1的各部件,以根据用户的指令执行处理。
输入/输出端子14b形成连接到外部设备的连接端子部分,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设备2通过接口线缆3连接到输入/输出端子14b。外部接口14a具有将要从托架1发送信号的数据转换为发送信号的格式的数据的功能、将从外部供应的数据转换为可以在托架1中处理的格式的数据的功能。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与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应该注意,关于短距离无线通信,可以使用采用宽频带例如称谓UWB(超宽带)的几GHz(千兆赫兹)的无线波传输和接收数据的无线技术、称为蓝牙技术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和各种其它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位置检测部分16检测可以进行数据通信或充电的移动设备是否位于托架1上。位置检测部分16可以电检测移动设备在托架1上的位置。例如,如果无线通信部分15a被控制为以预定的间隔发送信号请求响应,并且检测到对响应请求作出响应的移动设备,则位置检测部分16可以检测到移动设备置于托架1上。
另一可选的方式是,可以提供传感器,例如压电传感器。在本实例中,如果通过压电传感器检测到某一物品置于托架1的接收移动设备的接收部分上即对接收部分施加压力,则无线通信部分15a被控制为发送响应请求信号。然后,如果某一移动设备对响应请求作出响应,则可以检测到移动设备置于托架1上。在本实例中,通常不必一定以预定的间隔传输响应请求,但是,当检测到某一物品置于托架1上时,可以检测所放置的物品是否为可以进行通信的移动设备。因此,可以适度地添加无线通信部分15a等。
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控制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将数据传输到移动设备和从移动设备接收数据,并且控制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和从服务器设备2接收数据。具体地说,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控制将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从移动设备接收到的信息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的过程。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还包括控制将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从服务器设备2接收到的信息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反向地传输到移动设备的过程。
以这样的方式,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可以起到在移动设备和服务器设备2之间重复通信的中继控制部分的作用。自然地,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可以控制在移动设备和托架1之间仅仅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执行的通信过程、以及在服务器设备2和托架1之间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执行的通信过程。
应该注意,在图2中用双线表示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的功能也可以通过由CPU 111执行的程序或软件实现为控制部分11的功能。此外,在对位置检测部分16没有使用压电传感器等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经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的通信来检测移动设备的位置。因此,也可以将位置检测部分16的功能通过由CPU 111执行的程序或软件实现为控制部分11的功能。
显示部分18包括显示器例如LCD(液晶显示)设备或有机EL面板(有机电致发光面板)、以及用于显示器的控制电路。在控制部分11的控制下,显示部分18可以显示各种各样的显示信息例如字符、符号和图片,以显示引导消息、警报消息和表示操作状态的指示。
充电控制部分19通过电磁感应给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供电,以对包含在移动设备中的电池进行充电,如上所述。
如果托架1通过位置检测部分16检测到其上放置有移动设备,则它使用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的功能来控制外部接口14a,以向服务器设备2通知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连接到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的此位置。
此外,根据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从服务器设备2提供的指令,在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的控制下,托架1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接收从置于该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提供的累积数据。此外,托架1控制外部接口14a,以将所接收到的累积数据提供给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连接到托架1上的服务器设备2。
此外,在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的控制下,托架1可以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接收从服务器设备2提供的数据擦除指令或倒带(rewinding)数据,并且可以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将这种数据擦除指令或倒带(rewinding)数据传输到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
以这样的方式,在托架1中,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实现作为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的第一通信部分的功能,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实现作为用于与服务器设备通信的第二通信部分的功能。
此外,位置检测部分16实现作为位置检测部分的功能,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实现作为当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检测到移动设备置于托架1上时向服务器设备通知这种位置的通信控制部分的功能、以及作为用于控制置于托架其上的移动设备和服务器设备之间的通信的中继控制部分的功能。
(服务器设备1的配置的实例)
图3示出用于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服务器设备2的配置的实例。参照图3,所示的服务器设备2包括控制部分21、时钟电路22、操作部分23、远程控制器信号光接收部分24、外部接口(I/F)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该服务器2还包括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擦除数据提取部分28、写回数据生成部分29、硬盘驱动器30、用于图像信号的显示器接口(I/F)31a和输出端子31b。为服务器设备2提供专用的远程控制器25。
控制部分21控制服务器设备2的各部件,并且由包括通过CPU总线215相互连接的CPU 211、ROM 212、RAM 23和非易失性存储器214的微型计算机形成。
CPU 211起到控制核心的作用,其执行存储和保持在ROM 212中的程序以形成和提供属于服务器设备2的各部件的控制信号来控制服务器设备2的各部件。ROM 212预先存储要被CPU 211执行的程序、以及存储多种处理中所需要的数据等。
RAM 213用作主要用于临时存储处理的中途结果的工作区域。非易失性存储器114可以由EEPROM、闪存等形成,即使切断服务器设备2的电源,非易失性存储器114也存储和保持要保持的数据,例如,各种设置参数和用于提供附加功能的附加程序。
时钟电路22包括日历功能,并提供当前的年、月、日,当前的星期几,以及当前的时间。操作部分23具有操作键例如数字键和各种功能键,并且可以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将该操作输入转换为电信号,以及将该电信号发送给控制部分21。因此,通过操作部分13接收到的指令输入作为电信号供应给控制部分21,并且,响应于来自用户的指令,控制部分21可以控制服务器设备2的各部件,以根据用户的指令执行处理。
应该注意,操作部分23可以在服务器设备2的主体上提供,或者可以作为与服务器设备2分离的具有数字键、字母键、功能键等的键盘设备提供。或者,操作部分23可以作为定点装置例如鼠标提供,或者可以包括多个这样的装置。
远程控制器信号光接收部分24从远程控制器25接收以红外线的形式的远程控制信号,将远程控制信号转换到电信号,并且将电信号发送给控制部分21。远程控制器25包括各种操作键,并且可以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根据所接收的操作输入和远程控制信号,形成红外线的远程控制信号。
因此,即使用户位于离服务器设备2远的位置上,如果在远程控制信号可以通信的范围内,那么用户也可以使用远程控制器信号接收部分24和远程控制器25来下达指令给服务器设备2,以远程控制服务器设备2。
输入/输出端子26b形成与外部设备连接的连接端子部分,使得托架1通过接口线缆3连接到其上。外部接口26a具有将从服务器设备2发送的数据转换为用于发送信号的格式的数据的功能、以及将从外部供应的数据转换成该数据可以在服务器设备2中处理的格式的数据的功能。
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控制与连接到服务器设备2的托架1通信的过程。具体地说,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控制将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信息传输到托架1或者通过托架1传输到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的过程、以及接收从托架1传输的信息或者通过托架1从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传输的信息的过程。
擦除数据提取部分28从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接收在该移动设备中累积的数据即累积数据的供应,并且将该数据备份记录在硬盘驱动器30的硬盘上。此外,擦除数据提取部分28从备份的累积数据中检测和指定要从移动设备中擦除的数据。
尽管下文描述提取过程的细节,其中,累积数据被评估为重要的,因为例如对累积数据添加了保护信息或打印标记,所以它们被指定为要保持的累积数据,但是未评估为重要的那些累积数据被指定为要擦除的擦除数据。
被指定为要被擦除数据提取部分28擦除的数据的那些数据通过托架1传送到移动设备,使得可以从移动设备中擦除这些数据,从而确保移动设备4的存储器的存储容量。
写回数据生成部分29对擦除数据进行压缩以生成压缩数据,并且将该压缩数据返回到移动设备4,以便允许移动设备4识别例如什么累积数据已经被擦除数据提取部分28提取和指定且从移动设备4的存储器中擦除。
自然地,写回数据并不限于基于擦除数据形成,并且用于上述的这种写回操作,但是,这里的写回数据或提供数据可以由要提供给移动设备4的各种数据形成,并然后提供给移动设备4。应该注意,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简化描述,就写回数据由要从移动设备4中擦除的累积数据生成的情况进行了描述。
例如,在要擦除的累积数据是静止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写回数据生成部分29可以生成和准备该静止图像数据的缩小图像,作为写回数据。在要擦除的数据是运动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写回数据生成部分29可以生成和准备用于再现该运动图像数据的摘要图像的摘要版本的运动图像数据。在要擦除的数据是音乐数据的情况下,写回数据生成部分29可以生成和准备缩小版本的音乐数据,该缩小版本只包括(例如)该音乐数据的几秒到约10秒的开头部分。
应该注意,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因为移动设备4处理静止图像数据或运动图像数据,例如,与装配有相机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数字静物相机或数字视频相机一样,所以上面描述基于擦除对象的数据的写回数据的生成。但是,写回数据的生成并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如,在移动设备是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便携式图像和声音再现设备等的情况下,可以准备最近可用于这种设备的音乐数据或AV数据,或者,可以准备用于通知这种音乐数据或AV数据的主题(substance)的通知数据。换句话说,写回数据生成部分29具有这样的功能:不仅准备响应于擦除对象的数据而形成的数据,而且准备最近可用于移动设备的数据等。
应该注意,在图3中均用双线表示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擦除数据提取部分28和写回数据生成部分29的功能可以通过由CPU211执行的程序或软件实现为控制部分21的功能。
硬盘驱动器包括硬盘和驱动器,并且,在控制部分21的控制下,将供应给它的数据记录在硬盘上,并且将记录在硬盘上的数据读出。
对于图像信号,在控制部分21的控制下,显示器接口31a形成要提供给外部显示设备的图像数据,并且将该图像数据输出给输出端子31b。因此,对于图像信号,外部显示设备连接到输出端子31b。
因此,服务器设备2可以从托架1接收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传输到其上的位置通知,或者从移动设备接收累积数据并将所接收到的信息或数据累积在硬盘驱动器30的硬盘上。
此外,在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的控制下,服务器设备2可以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传输由擦除数据提取部分28所提取和指定的擦除数据的擦除指令或者由写回数据生成部分29所生成和准备的写回数据,以通过托架1传输到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
以这样的方式,在服务器设备2中,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实现为作为通信部分的功能,写回数据生成部分29实现作为数据准备部分的功能。此外,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实现作为通信控制部分的功能。
此外,硬盘驱动器30实现作为传输历史存储部分的功能、以及作为用于存储和保持来自移动设备的累积数据的存储部分的功能。擦除数据提取部分28和控制部分21共同协作地实现作为擦除指令形成部分的功能。
(移动设备的配置的实例)
图4示出移动设备4的配置的实例,该移动设备4可以置于数据通信系统的托架1上,并且可以通过托架1进行通信和充电。移动设备4可以具有各种形式,例如,上述的装配有相机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数字静物相机或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但是,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简化描述,假设移动设备4是数字静物相机或数字视频相机。
参照图4,所示的移动设备4包括控制部分41、时钟电路42、操作部分43、图像存储部分44、无线通信部分45a、发射/接收天线45b和图像拾取部分46。该移动设备4还包括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图像擦除控制部分48、显示部分49、电池50和无线充电控制部分51。
控制部分41控制移动设备4的各部件,并且是包括通过CPU总线415相互连接的CPU 411、ROM 412、RAM 413和非易失性存储器414的微型计算机。
CPU 411起到控制核心的作用,其执行存储和保持在ROM 412中的程序以产生和提供属于移动设备4的各部件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各部件。ROM 412预先存储上述的要被CPU 411执行的程序、以及存储多种处理中所需要的数据等。
RAM 413用作主要用于临时存储处理的中途结果的工作区域。非易失性存储器414可以由EEPROM、闪存等形成,即使切断移动设备4的电源,非易失性存储器414也存储和保持要保持的数据,例如,各种设置参数和用于提供附加功能的附加程序。
时钟电路42包括日历功能,并提供当前的年、月、日,当前的星期几,以及当前的时间。操作部分43具有各种操作键、操作盘和操作杠杆,并且可以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将该操作输入转换为电信号,以及将该电信号发送给控制部分41。因此,通过操作部分43接收到的指令输入作为电信号供应给控制部分41,并且,响应于来自用户的指令,控制部分41可以控制移动设备4的各部件,以根据用户的指令执行处理。
图像存储部分44包括记录介质、驱动器部分等,并且,在控制部分41的控制下,该图像存储部分44通过图像拾取部分46接收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或运动图像数据并存储和保持该图像数据。记录介质可以具有各种形式,例如硬盘、半导体存储器、诸如DVD之类的光盘等,该记录介质可以内置于图像存储部分44中,或者可以可移动地装载入图像存储部分44中。假设在移动设备4中,图像存储部分44包括内置的硬盘,作为记录介质。
无线通信部分45a和发射/接收天线45b以及托架1的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与托架1进行数据通信。因此,无线通信部分45a和发射/接收天线45b可以使用无线通信技术例如UWB(超宽带)或蓝牙技术或各种其它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来与托架进行无线通信。
图像拾取部分46包括:图像拾取装置,例如物镜、可变光阑机构、快门机构、CCD(电荷耦合装置)、CMOS(互补性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等;以及数学操作电路等。图像拾取部分46可以获得作为电信号的图像拾取对象的图像,并且将该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由图像拾取部分46转换为数字信号的静止图像数据或运动图像数据通过上述的控制部分41记录在图像存储部分44的记录介质上。
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发射/接收天线45b控制与托架1的通信。具体地说,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发射/接收天线45b接收来自托架1的信息,并且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发射/接收天线45b将由控制部分41产生的传输信息传输给托架1。换句话说,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控制移动设备4和托架1之间的数据通信。
当图像擦除控制部分48从服务器设备2接收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发射/接收天线45b并进一步通过托架1传输的数据擦除请求时,该图像擦除控制部分48控制擦除所指定的静止图像数据或运动图像数据的过程,以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擦除请求从图像存储部分44的记录介质中擦除记录在图像存储部分44的记录介质上的静止图像数据或运动图像数据中的所指定的静止图像数据或运动图像数据。
应该注意,在图4中用双线表示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和图像擦除控制部分48也可以通过由控制部分41的CPU 411执行的程序或软件来实现为控制部分41的功能。
电池50积累要供应给移动设备4的备部件的电力。无线充电控制部分51将通过托架1的充电控制部分19供应到其上的电力供应给电池50,以控制电池50的充电过程。无线充电控制部分51和电池50可以相互协作以接收来自托架1的供电,从而对电池50充电。
移动设备4可以将通过图像拾取部分46拾取的静止图像数据或运动图像数据记录到图像存储部分44中。当移动设备4置于托架1上时,记录在图像存储部分44中的各种图像数据可以累积在服务器设备2的硬盘上,即,通过硬盘备份,因此,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和无线通信部分45a起到通过托架1将图像数据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的作用。
此外,如果移动设备4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并进一步通过托架1接收从服务器设备2传输的对于图像数据的擦除请求,则图像擦除控制部分48起到控制图像存储部分44以从图像存储部分44的记录介质中擦除由于其被备份到服务器设备2中的原因而变得不必要的图像数据的作用,从而可以确保图像存储簿的记录介质的存储容量。
另一方面,如果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写回数据,则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可以控制图像存储部分44,以将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写回数据记录在图像存储部分44的记录介质上。
以这样的方式,只要移动设备4置于托架1上,此时,如果通过托架1执行数据通信,则可以将数据备份到服务器设备2,根据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指令对存储和保持在图像存储部分44中的数据执行擦除的过程,以及将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写回数据记录到图像存储部分44中的过程。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托架1对移动设备4的电池50进行充电。
(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
现在将参照图5和图6的时序图描述数据通信系统的一般工作。如上面参照图1所述,托架1和服务器设备2通过采用接口线缆的有线连接进行连接。同时,托架1使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连接连接到置于其上的移动设备4。
此外,如下面所述,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和通过有线连接连接到托架1的服务器设备2通过托架1相互通信。
当给托架1供电时,托架1利用位置检测部分16的功能在每隔预定的时间间隔确定移动设备4是否置于该托架1上(步骤S1)。如上所述,托架1被配置为使得每一次可以在托架1上放置多个移动设备,每当新的移动设备置于托架1上时,该托架1就可以确定移动设备置于其上。
然后,如果在步骤S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没有放置移动设备4,则重复步骤S1的判定过程,等待放置移动设备为止。如果在步骤S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放置了移动设备4,则托架1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控制无线通信部分15a,以将询问设备ID的请求传输到最近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步骤S2)。
移动设备4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来自托架1的询问设备ID的请求,移动设备4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控制无线通信部分45a,以将移动设备4的设备ID传输到托架1(步骤S3)
托架1通过发射/接收天线15b和无线通信部分15a从最近置于其上的移动设备4接收设备ID,并且,托架1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控制外部接口14a,以将来自移动设备4的设备ID报告给服务器设备2(步骤S4)。因此,服务器设备2识别新的移动设备置于托架1上。然后,托架1启动对最近置于其上的移动设备4进行充电的过程。
同时,服务器设备2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从最近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接收设备ID报告。然后,服务器设备2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控制外部接口26a,以将对累积数据的请求传输到由所接收到的设备ID指定的移动设备4(步骤S6),其中,所述对累积数据的请求是请求提供累积数据列表。
在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的控制下,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由托架1接收对累积数据的请求,然后,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将对累积数据的请求传输到移动设备4。
移动设备4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从服务器设备2接收对累积数据的请求。因此,移动设备4的控制部分41基于存储和保持在图像存储部分44的图像数据形成累积数据列表,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控制无线通信部分45a,以传输累积数据列表(步骤S7)。
在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的控制下,通过发射/接收天线15b和无线通信部分15a由托架1接收累积数据列表,并且,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将该累积数据列表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服务器设备2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从移动设备4接收累积数据列表,并且将该累积数据列表存储到HDD 30的硬盘的预定区域中(步骤S8)。然后,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基于所存储的累积数据列表形成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所述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是请求提供最近累积的数据。接着,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控制外部接口26a,以传输对累积数据的请求(步骤S9)。
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是关于基于来自移动设备4的累积数据列表的生成日期和时间以及已经由移动设备4提供的累积数据的生成日期和时间指定尚未提供且最近应该提供的数据、以及请求将所指定的数据提供给移动设备4的信息。
应该注意,可以形成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以集体地请求图像数据例如其生成日期和时间晚于某年某月某日的所有的图像数据,从而使用添加到每一个累积数据上的数据ID指定和请求应该提供的图像数据。
在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的控制下,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由托架1接收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然后,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将所述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传输到移动设备4。
移动设备4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从服务器设备2接收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移动设备4的控制部分41从存储和保持在图像存储部分44中的图像数据提取所请求的新累积数据,并且,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控制无线通信部分45a,以传输所提取的新累积数据(步骤S10)。
在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的控制下,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由托架1接收新累积数据,并且,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将新累积数据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服务器设备2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从移动设备4接收新累积数据,并且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将该新累积数据存储到HDD 30的硬盘的预定区域中(步骤S11)。以这样的方式,累积数据,例如,在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中的图像数据,可以通过托架1备份到服务器设备2的HDD 30中。
现在参照图6,服务器设备2基于所获得的新累积数据检测要从存储在移动设备4的图像存储部分44中的图像数据中擦除的数据(步骤S12)。虽然下文描述擦除对象数据检测过程的细节,但是擦除对象数据过程是这样的过程:将添加到每一个图像数据的附加信息确定为新累积数据;以及基于所确定的附加信息,将除了可以评估为重要的图像数据以外的所有的图像数据指定为擦除对象。在本实例中,可以这样进行评估:如果附加信息是指对图像数据施加防止检测的检测保护,如果对图像数据施加显示必须打印信息的打印标记,或者,如果应该更新使用次数,则将该图像数据评估为重要的图像数据。
因此,服务器设备2基于在步骤S12的检测过程形成擦除累积数据的请求,该请求是指擦除被指定为可擦除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此外,服务器设备2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控制外部接口26a,以传输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步骤S13)。
在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的控制下,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由托架1接收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然后,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将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传输到移动设备4。
移动设备4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从服务器设备2接收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然后,移动设备4的图像擦除控制部分48控制图像存储部分44,以执行擦除被指定从图像存储部分44中擦除的图像数据的过程(步骤S14)。
在图像数据的指定擦除结束之后,在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的控制下,移动设备4的控制部分41形成擦除过程完成报告,并且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发射/接收天线45b传输该擦除过程完成报告(步骤S15)。
在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的控制下,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由托架1接收擦除过程完成报告,并且,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将擦除过程完成报告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服务器设备2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从移动设备4接收擦除过程完成报告。然后,写回数据生成部分29基于要从移动设备4的图像存储部分44擦除的图像数据生成写回数据。在本实例中,服务器设备2的写回数据生成部分29响应于移动设备4的设备属性、处理对象的累积数据的类型、被存储和保持在移动设备4自身中的累积数据的累积历史或者来自用户的指令输入来确定应该生成什么写回数据。
这里,假设在步骤S4报告设备ID时报告显示移动设备4是数字静物相机的设备属性。在本实例中,由于可以从设备属性识别擦除对象的累积数据是静止图像数据,所以对擦除对象的累积数据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处理,以生成要写回到移动设备4中的写回数据(步骤S16)。在本实例中,写回数据生成部分29形成与原始图像数据的几个片段或几十个片段大小相等的图像数据,作为写回数据。
然后,服务器设备2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控制外部接口26a,以将写回数据传输到移动设备4(步骤S17)。在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的控制下,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由托架1接收写回数据,然后,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将所述写回数据传输到移动设备4。
移动设备4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写回数据,并且,移动设备4的控制部分41将所接收到的写回数据存储到图像存储部分44中(步骤S18)。该写回数据是已经累积在移动设备4中的图像数据,并且是指在被备份到HDD 30的硬盘之后要被擦除的图像数据的缩小图像。
因此,在显示部分49的显示屏上显示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写回数据的缩小图像,从而可以确定在被备份到服务器设备2之后擦除什么图像。然后,如果必要的话,可以利用被备份在服务器设备2中的图像数据,并且,可以将该图像数据记录到移动设备4的图像存储部分44中,从而可以在移动设备4上再次利用。
在步骤S18的存储写回数据结束之后,在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的控制下,移动设备4的控制部分41形成存储完成报告,并且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发射/接收天线45b传输该存储完成报告(步骤S19)。
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由托架1接收存储完成报告,并且,在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的控制下,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将存储完成报告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服务器设备2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接收存储完成报告。因此,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可以识别恰当地完成将数据传输到最近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和从该移动设备4接收数据。
然后,托架1执行充电接收过程(步骤S20)。接着,如果移动设备4的电池置于过度充电的状态且该充电过程完成,则完成此系列过程,其中,新的移动设备被放置在上面参照图5和6描述的数据通信系统的托架1上。
以这样的方式,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只要移动设备4置于连接到服务器设备2的托架1上,则在移动设备4中累积的累积数据可以通过托架1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并且可以作为备份数据存储到服务器设备3的HDD 30中。
此外,如果使用服务器设备2的功能使得检测到可以从移动设备4中擦除被备份的累积数据中的擦除对象数据,并且从服务器设备2提供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给移动设备4,则可以排列移动设备4的图像存储部分44的存储区域,从而实现对移动设备4的图像存储部分44的有效利用。
此外,基于从移动设备4备份到服务器设备2且要从移动设备4中擦除的累积数据,生成用于写回到移动设备4的写回数据,从而可以将该写回数据写回到移动设备4中。如上所述,在累积数据是静止图像数据的情况下,该写回数据是如下所述的缩小图像,即,其数据量相对于原始图像数据被压缩了的信息。因此,移动设备4可以控制确定在备份到服务器设备2之后要擦除什么累积数据,而不浪费地使用图像存储部分44的存储容量。
应该注意,如果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不包含要备份到服务器设备2中的数据,则该处理进入图6所示的步骤S16,在步骤S16中执行形成最近能提供的信息并将所形成的信息提供给移动设备4的过程。具体地说,如果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不包含要备份到服务器设备2中的数据,则可以执行充电过程和写回数据提供过程。
(要传输/接收的数据的布局的实例)
现在将描述在上面参照图5和6描述的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不同设备之间通信的数据的布局的实例。
(命令数据的布局的实例)
图7A至7C示出命令数据的布局的实例和该布局的特定实例。首先参照图7A,要在不同设备之间通信的命令数据包括“传输目的地ID”、“传输源ID”、“显示命令或指令的主题等的命令信息”和“执行命令或指令所需的数据以及要建议的数据”等等。
图7B示出从托架1传输到在图5所示的序列图的步骤S2中最近放置的移动设备4的用于询问设备ID的命令数据的实例。如图7B所示,响应于对设备ID的询问,将“表示不响应的设备的信息”输入给传输目的地ID,将“托架1的设备ID”输入给传输源ID,并且,将“表示对设备ID的询问的信息”输入给表示命令的信息。
这里,“表示不响应的设备的信息”是显示尚未与托架1通信的设备的信息。例如,如果设备ID由五个字母数字字符表示,则预先确定“表示不响应的设备的信息”为“00000”。然后,这样进行判定,即,从接收“表示不响应的设备的信息”作为传输目的地ID的移动设备中确定不具有与托架1通信的通信历史的任何移动设备作为不响应的设备。接着,可以执行与所接收的命令信息一致的过程,在本实例中,即,通知设备ID。
图7C示出当移动设备4接收图7B所示的设备ID询问命令时从移动设备4传输到托架1的设备ID响应的实例,其中,在图5所示的序列图的步骤S3,该移动设备4被最近置于托架1上,但是该移动设备还没有进行通信。
如图7C所示,在设备ID响应中,将“托架1的设备ID”输入给传输目的地ID,将“移动设备4的设备ID”输入给传输源ID,将“表示设备ID的响应的信息”输入给显示命令的信息。因此,托架1可以从传输源ID识别移动设备4的设备ID。
然后,在描述的实例中,设备属性和其它信息也通过设备ID响应从移动设备4传送到托架1。设备属性表示设备的类型或种类,例如,移动设备4为数字静物相机、数字视频相机还是为便携式电话终端等。根据设备属性,托架1可以识别移动设备4是什么移动设备以及什么数据被移动设备4处理。
应该注意,以图7A所示的形式即以传输目的地ID、传输源ID、命令信息和其它数据的形式对关于下述(1)、(2)、(3)、(4)、(5)和(6)的命令信息进行通信:(1)在步骤S4中从托架1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的“设备ID报告”;(2)在步骤S6中从服务器设备2传输到移动设备4的“累积数据列表请求”;(3)在步骤S9中从服务器设备2传输到移动设备4的“新累积数据请求”;(4)在步骤S13中从服务器设备2传输到移动设备4的“累计数据擦除请求”;(5)在步骤S15中从移动设备4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的“擦除过程完成报告”;以及(6)在步骤S19中从移动设备4到服务器设备2的“存储完成报告”。
(累积数据列表的布局的实例)
图8示出由移动设备4生成的、且在上面参照图5所示的步骤S7中从移动设备4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的累积数据列表的布局的实例。
参照图8,所示的累积数据具有传输目的地ID、传输源ID、数据属性和其它信息,作为整个累积数据列表的标题信息。传输目的地ID是累积数据列表的传输目的地的设备的设备ID。传输源ID是传输累积数据列表的移动设备4的设备ID。数据属性是指全部信息形成累积数据列表。其它信息可以包括日期信息例如累积数据列表的生成日期和数据及传输日期和时间,以及各种其它的信息。
此外,对于在移动设备4中累积的每一条信息,形成包括数据ID、数据属性、生成日期和时间、数据大小和其它信息的信息,并且,由这种信息形成累积数据列表。这里,数据ID是用于指定每一个数据的信息,并且与每一个数据的文件名分别对应。数据属性是表示数据为静止图像数据、运动图像数据、声音数据还是为文本数据等的信息。
生成日期和时间表述生成累积数据的日期和时间,并且还包括由移动设备获得该累积数据的日期和时间。此外,数据大小表示累积数据的大小或容量。其它信息可以是附加信息,并且可以包括各种各样的信息,例如每一个累积数据所附带的存储器信息的文本信息。
根据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由移动设备4生成上述的这种累积数据列表,并且在上面参照图5所述的步骤S7中将该累积数据列表从移动设备4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因此,服务器设备2可以准确地识别什么信息被累积在移动设备4中、然后,基于由移动设备4提供的、已经被累积在服务器设备2中的累积数据的每一个数据的生成日期和时间的信息,服务器设备2可以指定最近要从移动设备4提供的累积数据和最近由移动设备4提供的累积数据列表。
(累积数据的布局的实例)
图9示出累积数据的布局的实例。参照图9,累积数据包括标题信息部分和实际数据部分。在所示的实例中,累积数据的标题信息包括设备ID、数据ID、数据属性、生成日期和时间、保护信息、打印标记、数据大小、使用次数和其它信息。这里,设备ID是指定累积数据被累积于其中的设备的信息。数据ID可以唯一地指定累计数据。
数据属性是表示数据的类型或种类的信息,例如,累积数据为静止图像数据、运动图像数据还是为声音数据。生成日期和时间是表示累积数据生成的日期和时间的信息。保护信息是表示累积数据是否应该被删除的标记信息,当累积数据应该受保护以免被删除时,将该标记信息设置为“on”,然而,当累积数据可以视情况需求而被删除时,将该标记信息设置为“off”。
打印标记是对应于上述的作打印标记和预先指定累积信息需要打印的信息。数据大小是指累积数据的大小,使用次数是指是指累积信息在移动设备4中使用的次数。其它信息可以包括,例如,关于累积信息的注释信息。
以这样的方式,累积在移动设备4中的累积数据具有这样格式,即,将实际数据添加到标题信息,从而包括各种信息。这里,实际数据是累积对象的主数据,例如,静止图像数据、运动图像数据、声音数据和文本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实际数据是(例如)静止图像数据。
响应于在图5的步骤S9中的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将上述的这种累积数据从移动设备4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在图5的步骤S9中从服务器设备2传输到移动设备4的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具有上面参照图7描述的传输目的地ID、传输源ID和表示该请求是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的命令信息。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还包括作为其它数据的希望提供的累积数据的数据ID、表示累积数据的生成日期和时间的信息等。
应该注意,在使用数据ID指定要提供的累积数据而且希望提供多个累积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将包括希望提供的所有的累积数据的数据ID的命令数据传输给移动设备4。此外,指定希望提供的累积数据的生成日期和数据的信息可以仅表示具体某一天,或者可以表示如“起始日期和时间到终止日期和时间”之类的一定范围的日期和时间。
响应于从服务器设备2到移动设备4的对新累积数据的这种请求,移动设备4从在移动设备4的图像存储部分44等中的以图9所示的形式累积的数据中提取希望提供的累积数据,并且在图5所示的步骤S10中将所提取的累积数据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写回数据的布局的实例)
图10示出在图6所示的序列图的步骤S16中生成的、且在步骤S17中从服务器设备2传输到移动设备4的写回数据的布局的实例。如图10所示,所示的写回数据包括标题信息部分和写回数据部分。
在图10所示的实例中,写回数据的标题信息包括数据ID、数据属性、生成日期和时间、数据大小、提供目的地、原始数据ID、原始生成日期和时间、原始数据大小和其它信息。这里,数据ID可以用来唯一地指定写回数据。数据属性是表示写回数据的类型或种类的信息,例如,写回数据为静止图像数据、运动图像数据还是为声音数据等。生成日期和时间是表示写回数据在服务器设备2中生成的日期和时间的信息。
数据大小表示写回数据的大小,提供目的地表示写回数据要提供到其上的设备的设备ID。在本实施例中,写回数据是要返回到移动设备4的数据,累积数据已经从移动设备提供到服务器设备2。原始数据ID是用于指定写回数据的原始数据的数据,原始生成日期和时间是表示再现原始数据的日期和时间的数据。另外,原始数据大小是表示原始数据的大小的数据。此外,其它信息可以是关于写回数据的各种信息,例如,注释信息。
以这样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由服务器设备2形成的、且返回到移动设备4的写回数据具有这样的形式,其中,将写回数据添加到具有各种信息的标题信息。这里,响应于从移动设备4提供到服务器设备2的各种累积数据,形成写回数据。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从移动设备4提供到服务器设备2的累积数据是上述的静止图像数据,在服务器设备2中,形成所提供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缩小的图像数据,并且将该缩小的图像数据作为要提供的写回数据返回到移动设备4。
因此,如上所述,响应于在图6所示的步骤S13中从服务器设备2提供到移动设备4的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对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上、且由服务器设备2备份的累积数据或者静止图像数据进行擦除。
然而,在被备份到服务器设备2之后的静止图像数据作为缩小的图像数据从服务器设备2返回到移动设备4。因此,移动设备4可以控制在被备份到服务器设备2之后擦除什么累积数据,而不浪费地使用图像存储部分44的存储容量。
(写回历史的布局的实例)
图11示出在服务器设备2生成上面参照图10描述的写回数据并将该写回数据写入到移动设备4时例如在服务器设备2的HDD 30上形成的写回历史的布局的实例。如图11所示,所示的写回历史包括写回日期和时间、写回目的地、数据ID、数据属性、生成日期和时间、数据大小和其它信息。
写回日期和时间是表示写回数据生成并提供到对象电子设备的日期和时间的信息。写回目的地是指定所生成的写回数据提供到其上的相对方的电子设备的包括设备ID等的信息。数据ID是所提供的写回数据的数据ID,数据属性是表示写回数据的类型的信息,即,写回数据是否为静止图像数据、运动图像数据、声音数据等。
生成日期和时间是表示写入数据生成的日期和时间的信息,数据大小是表示写回数据的大小的信息。此外,其它信息可以是关于累积数据的信息,例如注释信息。
然后,如图11所示的这种写回历史存储和保持在服务器设备2中,从而服务器设备2可以准确地识别写回数据的生成时间、写回数据的属性、写回数据写回的时间和写回的目的地的电子设备。
(数据通信系统的部件设备的工作)
现在详细地描述上面参照图1至11描述的数据通信系统的每一个部件设备的工作。下面依次详细地描述置于数据通信系统的中心处的托架1、通过托架1管理数据的服务器设备2、以及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的工作。应该注意,移动设备4是上述的数字静物相机。
(托架1的处理)
图12是示出由数据通信系统的托架1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当托架1处于向其供电的电源接通的状态时,图12所示的过程主要由控制部分11和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执行。应该注意,如上所述,托架1允许每一次在其上放置多个移动设备,并且可以用多任务的方式为可以置于托架1上的最大数量的移动设备执行图12所示的过程。
如果电源接通,则控制部分11控制位置检测部分16以启动对移动设备的位置检测,从而确定移动设备是否置于托架1上(步骤S101)。如果在步骤S101确定没有放置移动设备,则重复对移动设备的位置检测,等待移动设备置于托架1上。
如果在步骤S10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移动设备置于托架1上,控制部分11形成用于询问上面参照图7B描述的设备ID的命令数据。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控制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以将命令数据传输到最近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步骤S102)。
接着,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通过发射/接收天线15b和无线通信部分15a从移动设备4接收上面参照图7C描述的设备ID响应,然后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将该设备ID响应报告给服务器设备2(步骤S103)。
然后,控制部分11控制充电控制部分19,以确定最近放置的移动设备4的充电容量(S104)。在步骤S104的过程可以通过电检测过程例如对移动设备4的电池的电压的检测来实现。
接着,控制部分11基于在步骤S104的判定结果来确定最近放置的移动设备4是否需要充电(S105)。如果确定移动设备4需要充电,则控制部分11控制充电控制部分19,以启动对最近放置的移动设备4的电池充电(S106)。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5的判定过程中确定移动设备4不需要充电,则该处理进入到步骤S107。
在步骤S106的处理之后,或者在步骤S105的判定过程中确定移动设备4不需要充电之后,执行下述的一系列的中继过程。具体地说,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首先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从服务器设备2接收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并且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将所述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传输到移动设备4(S107)。
因此,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通过发射/接收天线15b和无线通信部分15a从移动设备4接收累积数据列表,并且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将该累积数据列表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S108)。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从服务器设备2接收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并且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将所述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传输到移动设备4(S109)。
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通过发射/接收天线15b和无线通信部分15a从移动设备4接收新累积数据,并且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将该新累积数据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S110)。接着,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从服务器设备2接收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并且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将所述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传输到移动设备4(S111)。
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通过发射/接收天线15b和无线通信部分15a从移动设备4接收擦除过程完成报告,并且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将该擦除过程完成报告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S110)。接着,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从服务器设备2接收写回数据,并且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将该写回数据传输到移动设备4(S113)。
接着,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通过发射/接收天线15b和无线通信部分15a从移动设备4接收写回数据存储完成报告,并且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将该写回数据存储完成报告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S114)。以这样的方式,通过步骤S107至S114的过程来执行服务器设备2和移动设备4之间的一系列中继过程。
应该注意,在步骤S108的累积数据的中继过程中或者在步骤S113的写回数据的中继过程中,可以存在要中继的大量的累积数据或写回数据,并且,自然地,可以在步骤S113中对这种大量数据执行转移过程。
然后,托架1的控制部分11控制充电控制部分19,以确定对移动设备4的电池的充电容量(步骤S115)和确定对移动设备4的充电是否完成(S116)。如果在步骤S116的判定过程中确定充电尚未完成,则重复从步骤S115开始的过程,以继续充电过程。如果在步骤S116的判定过程中确定移动设备4的充电完成,则执行结束对移动设备4的充电的预定过程(步骤S117),从而结束图12所示的过程。
应该注意,虽然在图12所示的实例中在步骤S115中确定电池容量并且在步骤S116中确定充电是否完成,但是这种判定并不限于此。具体地说,由于在步骤S105的判定过程中确定是否需要充电并且在不需要充电的情况下不执行充电过程,所以,在于步骤S115确定充电容量之前,可以确定是否执行充电,即,是否给移动设备4供电,并且,在确定不执行充电时,可以结束图12所示的过程,而不用执行步骤S115至S117的过程。
(服务器设备2的处理)
图13示出由数据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设备2执行的过程。当服务器设备2处于向其供电的电源接通的状态时,图13所示的过程主要由控制部分21和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执行。
如果连接电源,则服务器设备2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判定是否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从托架1接收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的设备ID(步骤S201)。如果在步骤S20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尚未接收到设备ID,则重复在步骤S201的过程以等待接收到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的设备ID。
如果由步骤S201的判定过程确定从托架1接收到设备ID,则由于可以识别移动设备4最近置于托架1上,所以,控制部分11产生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因此,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传输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以通过托架1传输到最近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步骤S202)。
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接收通过托架1所传输的累积数据列表,并且将该累积数据列表存储到例如HDD 30的预定区域(步骤S203)。然后,基于在步骤S203存储的累积数据列表和存储在其中的过去由移动设备4提供的累积数据,控制部分21指定还没有从移动设备4提供的那些累积数据。接着,控制部分21形成对提供所指定的累积数据的请求。因此,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通过外部接口26a传输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以通过托架1传输到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步骤S204)。
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接收通过托架传输的新累积数据,并且将该新累积数据存储到例如HDD 30的预定区域中(步骤S205)。应该注意,可以从移动设备4传输多个新累积数据,并且,在步骤S205,来自移动设备4的这种新累积数据可以连续地被接收和存储到HDD 30的预定区域中。
接着,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执行从存储在HDD 30的预定区域中的来自移动设备4的累积数据中检测可以从移动设备4擦除的累积数据的存储对象数据的过程(步骤S206)。尽管下文详细地描述了步骤S206的擦除对象数据检测过程,但是这样执行评估:基于被添加到检测对象的存储累积数据的信息,或者通过对累积数据的分析,评估检测对象的累积数据是否为重要的累积数据。然后,如果累积数据被评估为重要的数据,则它不被确定为擦除对象,而如果累积数据不被评估为重要数据,则它被确定为擦除对象。
然后,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形成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用于从移动设备4的图像存储部分44擦除在步骤S205所检测到的擦除对象数据。接着,控制部分21在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的控制下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传输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以通过托架1传输到移动设备4(步骤S207)。
接下来,服务器设备2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接收从所述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已经传输到其上的相对方的移动设备4传输的擦除完成报告(步骤S208)。其后,尽管下文描述细节,但是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从由移动设备4提供且存储在HDD 30中并然后从移动设备擦除的累积数据中生成要以排列的格式写回到移动设备4中的写回数据(步骤S209)。
接着,服务器设备2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传输在步骤S209所生成的写回数据,以通过托架1传输到移动设备4(步骤S210)。其后,服务器设备2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接收通过托架1从移动设备4传输的写回数据的存储完成请求(步骤S211)。图13所示的过程到此结束。
应该注意,尽管上述过程是无障碍地执行通信过程的实例,但是,例如,在当某一请求从服务器设备2传输到移动设备4时没有接收到响应的这样实例中,可以再次传输请求,或者可以传输响应请求。
例如,如果在步骤S208中在预定的时期内没有接收到擦除完成报告,则可以传输关于是否对累积数据已经执行擦除过程的确定请求。另一可选方式是,如果在步骤S211中在预定的时期内没有接收到存储完成报告,则可以传输关于是否存储写回数据的确定请求。然后,响应于该请求,可以执行合适的处理过程,例如,再次传输原始请求。
此外,如果存在不要备份的累积数据,则可以结束一系列处理过程,或者可以提供最近可用的内容数据,然后结束一系列处理过程。
(擦除对象数据检测过程)
现在描述在图13所示的过程的步骤S206中执行的擦除对象数据的检测过程。图14示出在图13的步骤S206中执行的擦除对象数据的检测过程。图14所示的过程由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执行。
首先,控制部分21寻址上面参照图13描述的在步骤S205获得的一系列新累积数据的顶部(步骤S206)然后,控制部分21执行判定所寻址的新累积数据是否变成擦除对象的判定(步骤S2062)。尽管下文详细地描述了步骤S2502的过程,但是该过程可以是基于每一个新累积数据的附带信息或者通过对新累积数据的分析确定新累积数据是否变成擦除对象的判定过程。
其后,控制部分21确定在本循环中确定为擦除判定过程的新累积数据是否为在步骤S205中获得和存储的最后一个新累积数据(步骤S2063)。换句话说,在步骤2063的判定过程是确定对在步骤S205中所获得的所有的新累积数据是否完成了擦除判定过程。
如果在步骤2063的判定过程中确定尚未对所有的新累积数据完成擦除判定过程,则控制部分21寻址下一个新累积数据,将所述下一个新累积数据确定为处理对象(步骤S2064)。然后,确定在步骤S063的判定过程中确定对所有的新累积数据完成擦除判定过程,则控制部分21结束图14所示的过程,将该处理返回到图13所示的过程,并且执行以步骤S207开始的过程。
现在详细地描述在图14的步骤S2062中执行的擦除判定过程。图15示出对于在图14所示的步骤S2062中执行的每一个新累积数据的擦除判定过程。此外,如上所述,在下面的描述中,假设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是上述的数字静物相机,并且从移动设备4提供到服务器设备2的累积数据是静止图像数据。
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执行确定判定对象的新累积数据标题部分的信息的过程。具体地说,以静止图像数据的形式从移动设备4供应到服务器设备2的累积数据是上面参照图9描述的布局的数据。因此,控制部分21确定标题部分的保护信息,并且确定该累积数据是否受保护以免删除,即,是否带有保护信息(S6201)。
如果在步骤S620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累积数据对删除不受保护,则控制部分21确定标题部分的打印标记,以确定标题部分是否具有打印标记(S6202)。如果在步骤S6202的判定过程中确定标题部分不包含标题标记,则控制部分21确定标题部分的使用次数,以确定读出次数即使用次数是否大于预先确定的固定次数(S6203)。
如果在步骤S6203的判定过程中确定读出次数不大于固定次数,则控制部分21对累积数据的静止图像数据执行图像识别过程(S6204)。在步骤S6204的图像识别过程是对处理对象的静止图像数据执行轮廓识别、颜色识别等的过程,从而可以确定人的图像是否包含在静止图像数据中。
然后,控制部分21基于在步骤S6204中的图像识别的结果确定处理对象的静止图像数据是否为包含人的面部的静止图像数据(S6205)。如果在步骤S6205的判定过程中确定处理对象的累积数据或静止图像数据不包含人的面部,则控制部分21结束图15所示的过程,然后执行上面参照图14描述的以步骤S2063的处理开始的过程。
另外,在下述情况下处理对象的新累积数据被评估为重要数据:在步骤S620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处理对象受保护以免擦除;在步骤S6202的判定过程中确定处理对象具有打印标记;在步骤S6203的判定过程中确定读出次数显示大于固定数目;以及在步骤S6205的判定过程中确定累积数据或静止图像数据包含人的面部。然后,新累积数据被指定为要保持的数据(步骤S6207),并且结束图15所示的程序,以执行图14所示的从步骤S2063开始的程序。
简而言之,如果处理对象的新累积数据受保护以免擦除,则可以确定该累积数据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不希望删除该累积数据。此外,还可以确定新累积数据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必须成功地打印它,其中,该新累积数据被施加有打印标记,使得该累积数据可以成功地被打印。
此外,如果使用次数显示该累积数据使用了多于预先确定的固定次数,则可以确定该累积数据被高频地使用且是重要的累积数据。就静止图像数据而言,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数据是通过为了保持纪念图像的目的而拾取人的图像来获得的。因此,可以这样确定,如果在为作为累积数据的静止图像数据执行图像识别过程时确定静止图像数据包含人的面部,则该静止图像数据也是重要的数据。
因此,如果可以确定处理对象的累积数据在图15所示的任何判定过程中都是重要的,则将该累积数据指定为要保持的数据。然而,如果不能确定处理对象的累积数据在图15所示的所有的判定过程中都是重要的,则将该累积数据指定为要擦除的数据。
以这样的方式,在图13的步骤S206中,通过上面参照图14和15的流程图描述的过程来检测擦除对象数据,并且,可以从移动设备4中删除所检测到的擦除对象数据,以有效地使用移动设备4的图像存储部分44的存储容量。
(写回数据生成过程)
现在描述在上面参照图13描述的过程的步骤S209中执行的写回数据生成过程。图16示出在图13的步骤S209执行的写回数据的生成过程。
如上所述,在图13所示的步骤S209中,必须确定应该生成什么格式的写回数据。因此,在图13所示的步骤S209中,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执行图16所示的过程,并且首先执行指定写回数据的格式的过程(S2091)。
这里,如图16所示,基于包含在通过托架1传输的设备ID响应中的设备属性,基于图11所示的所形成的写回历史,基于所提供的新累积数据的数据属性,或者基于来自用户的指令输入,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指定要写回的数据的格式。
具体地说,设备属性是表示移动设备4的类型的信息,即,表示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是否为上述的数字静物相机、数字视频相机、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等。因此,在移动设备4的设备属性显示移动设备4是数字静物相机的情况下,可以这样指定写回数据的格式,使得将静止图像数据的缩小图像确定为写回数据。
同时,在移动设备4的设备属性表示移动设备4是数字视频相机的情况下,可以这样指定写回数据的格式,使得将运动图像数据的摘要版本确定为写回数据。另一方面,在移动设备4的设备属性表示移动设备4是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的情况下,可以这样指定写回数据的格式,使得将从音乐数据提取的数据确定为写回数据。
自然地,可以存储和保持作为累积数据的所有的静止图像数据、运动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的诸如便携式电话终端之类的设备都是可用的,另外,属于数字静物相机但可以处理运动图像数据的设备以及属于数字视频相机但可以处理静止图像数据的设备也是可用的。
因此,在写回数据已经转移到并重写在目的地的移动设备4的情况下,其中,该写回数据要提供给该目的地的移动设备4,由于已经生成了写回历史,如图11所示,可以基于写回历史指定写回数据的格式。
具体地说,因为写回历史信息是表示写回数据和写回的目的地移动设备的信息,所以,如果指定写回目的地的移动设备,则也可以基于写回历史确定写回数据的格式。
因此,如果写回历史的数据属性显示写回数据是静止图像数据,则可以这样指定写回数据的格式,使得将静止图像数据的缩小图像确定为写回数据。同时,如果写回历史的数据属性显示写回数据是运动图像数据,则可以这样指定写回数据的格式,使得将运动图像数据的摘要版本的数据确定为运动图片数据。然而,在写回历史的数据属性显示写回数据是音乐数据的情况下,可以这样指定写回数据的格式,使得将从音乐数据提取的部分数据确定为写回数据。
此外,还可以根据在移动设备4中累积的累积数据的数据属性来指定写回数据的格式。具体地说,在累积数据属性显示静止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可以这样指定写回数据的格式,使得将静止图像数据的缩小图像确定为写回数据。同时,在累积数据属性显示运动图像数据,则可以这样指定写回数据的格式,使得将运动图像数据的摘要版本的数据确定为运动图片数据。此外,在累积数据属性显示音乐数据的情况下,可以这样指定写回数据的格式,使得将从音乐数据提取的部分数据确定为写回数据。
在本实例中,在移动设备4中累积的累积数据的数据属性可以通过经由托架1从服务器设备2到移动设备4的询问来获得,或者可以使用已经由移动设备4提供的新累积数据的数据属性。
此外,还可以基于通过操作部分23或远程控制器25由服务器设备2接收的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来指定写回数据的格式。具体地说,这样操作操作部分23或远程控制器25,使得在连接到服务器设备2和操作部分23或远程控制器25的监视接收器上显示关于写回数据的格式的选择输入屏幕图像,从而通过关于写回数据的格式的选择输入屏幕图像选择性地输入写回数据的格式。基于以这样方式输入的写回数据的格式,控制部分21可以指定写回数据的格式。
然后,在于步骤S2091中指定写回数据的格式之后,控制部分21生成步骤S2091中所指定的格式的写回数据(步骤S209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上述的从移动设备4提供、存储在HDD 30中并然后从移动设备4中擦除的累积数据的格式来生成写回数据。
(写入数据的其它实例)
应该注意,在前面的描述中,描述了写回数据由从移动设备4提供、存储在HDD 30中并然后从移动设备4中除去的累积数据形成。但是,写回数据的形成并不限于此。移动设备4可以在其中根本不包含累积数据,或者,在移动设备是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等的情况下,由于累积数据原来存在于服务器设备中,所有可以不存储累积数据的备份数据。
在这种实例中,写回数据不能由从移动设备4提供到服务器设备2的累积数据形成。因此,例如,最近可用于移动设备4中的内容数据的极小图像、摘要版本的运动图像数据、试用版本的音乐数据等可以作为写回数据提供。
具体地说,在服务器设备2没有从移动设备4接收累积数据的供应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在步骤S2091中所指定的写回数据的格式指定要提供给移动设备4的供应数据(provision data)的格式,然后提供所指定的格式的供应数据作为写回数据。
例如,如果要提供移动设备4的写回数据的格式通过在步骤S2091中的过程被指定为调整大小的图像数据,则可以形成通过因特网等最近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缩小图像,并且将该缩小图像提供给移动设备4。另一方面,在要提供给移动设备的写回数据的格式是摘要版本的运动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则可以形成通过因特网等最近获得的运动图像数据的摘要版本,并且将该运动图像数据的摘要版本提供给移动设备4。此外,在要提供给移动设备的写回数据的格式是音乐数据的一部分即试用版本的音乐数据的情况下,则可以将通过因特网等最近获得的试用版本的音乐数据提供给移动设备4。
以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基于从移动设备4提供的累积数据形成从服务器设备2到移动设备4的写回数据,而且可以将可以提供的数据、由可以提供的这种数据形成的数据或类似的数据作为写回数据提供给移动设备4。
(移动设备4的处理)
图17示出由数据通信系统的移动设备4执行的过程。当移动设备4被置于预定的模式例如充电模式时,图17所示的过程主要由控制部分41、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和图像存储控制部分48执行,在所述预定的模式中,移动设备4置于托架1上,并且与托架1共同协作以执行数据通信和充电过程例如充电模式。
首先,如果移动设备4被置于预定的模式,则其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确定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是否从托架1接收到对设备ID的询问(步骤S301)。如果在步骤S30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没有接收到对设备ID的询问,则重复步骤S301的过程,等待接收到对设备ID的询问为止。
如果在步骤S30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从托架1接收到对设备ID的询问,则控制部分41获得必要的信息,例如,存储和保持在例如移动设备4的ROM 412中的设备ID和设备属性。然后,控制部分41基于所获得的信息形成诸如图7C所示的设备ID响应,并且,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发射/接收天线45b将该设备ID响应传输到托架1(步骤S302)。
接着,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从服务器设备2传输的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步骤S303)。然后,控制部分41形成诸如上面参照图8描述的累积数据列表之类的累积数据列表,并且,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发射/接收天线45b传输该累积数据列表,以通过托架1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步骤S304)。
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从服务器设备2传输的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步骤S305)。然后,控制部分41根据所述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从移动设备4的图像存储部分44提取诸如上面参照图8描述的格式之类的格式的新累积数据。接着,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发射/接收天线45b传输所提取的新累积数据,以通过托架1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步骤S306)。
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从服务器设备2传输的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步骤S307)。接着,控制部分41执行从存储和保持在移动设备4的图像存储部分44中的累积数据中擦除指定擦除的累积数据的过程(步骤S308)。其后,控制部分41形成擦除过程完成报告,并且,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发射/接收天线45b传输该擦除过程完成报告,以通过托架1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步骤S309)。
接着,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从服务器设备2传输的写回数据(步骤S310),并且将该写回数据存储到移动设备4的图像存储部分44中(步骤S311)。其后,控制部分41形成存储完成报告,并且,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发射/接收天线45b传输该存储完成报告,以通过托架1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步骤S312),从而结束图17所示的过程。
(图像擦除过程)
图18示出在上面参照图17描述的过程的步骤S308中执行的图像数据擦除过程或累积数据擦除过程。由于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可以指定要擦除多个累积数据,所以,控制部分41从存储在图像存储部分44中的图像数据或累积数据寻址由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所指定的第一擦除对象数据(步骤S801)。然后,控制部分41擦除所寻址的擦除对象数据(步骤S802)。
接着,控制部分41确定是否恰当地擦除在步骤S802中被确定要擦除的擦除对象数据(步骤S803)。该判定过程可以基于表示在控制部分41的RAN 413中更新的处理状态的情形进行。
如果在步骤S803的判定过程中确定擦除对象数据由于其受保护以免删除而没有被成功地擦除,则控制部分41控制显示部分49,以在显示部分49的显示屏上显示表示擦除失败的错误消息(步骤S804)。其后,结束图18所示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803的判定过程中确定擦除对象数据已经被恰当地擦除,则控制部分41确定已擦除的存储对象数据是否为最后一个擦除对象数据(步骤S805)。如果在步骤S805的判定过程中确定在本循环中已擦除的擦除对象数据不是最后一个擦除对象数据,则控制部分41寻址下一个擦除对象数据,以响应于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将所述下一个擦除对象数据确定为擦除对象(步骤S806)。其后,重复在以步骤S802开始的各步骤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805的判定过程中确定在本循环中已擦除的擦除对象数据是最后一个擦除对象数据,则控制部分41结束图18所示的过程,并且将该处理返回到图17所示的过程,从而随后执行以步骤S803开始的各步骤的过程。
(实施例的总结)
在上面参照图1至18描述的数据通信系统中,只要移动设备4置于连接到服务器设备2的托架1上,服务器设备2就通过托架1访问移动设备4,并且将在移动设备4中累积的累积数据作为备份数据存储在服务器设备2中。此外,服务器设备2从备份的累积数据中指定可以从移动设备4的存储部分中擦除的那些累积数据,然后从移动设备4的存储部分擦除所指定的可擦除的累积数据。因此,可以实现对存储部分的有效利用,除此之外,服务器设备2还可以自动提供移动设备4所需的信息。
具体地说,只要移动设备4置于托架1上,托架1和服务器设备2就相互协同工作,以对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起作用,以及自动对移动设备4进行数据备份,排列移动设备4的存储部分或存储器,提供必要的信息给移动设备4。因此,不必花费时间和劳力来对在移动设备4中累积的累积数据做备份,但是可以在移动设备4中保持必要的数据,或者重新提供必要的数据,从而可以充分地或灵活地使用移动设备4。
应该注意,这样将必要的信息提供上述的数据通信系统中的移动设备4,使得由从移动设备4备份到服务器设备2且然后从移动设备4的图像存储部分44擦除的静止图像数据形成的缩小图像数据作为写回数据生成并被写回。但是,该提供并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可以不存在要从移动设备4备份到服务器设备2的累积数据,或者,并不一定对在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中累积的音乐数据做备份,因为它已经存在于服务器设备上。
因此,如上面(写回数据的其它实例)中描述的那样,可以将例如最近可用于移动设备4的内容数据的极小图像、摘要版本的运动图像数据、试用版本的音乐数据等作为写回数据提供给移动设备4,以存储在移动设备4的存储部分中,从而可以在移动设备4上利用它。
此外,可以用下述的方式确定要提供给移动设备4的数据的类型。具体地说,响应于移动设备4的设备属性、移动设备4的写回数据的写回历史、在移动设备4中累积的数据的数据属性或者上面参照图16在写回数生成过程中描述的来自用户的指令,指定可用于移动设备4的数据的格式,然后,可以提供所指定的格式的数据。
(数据通信系统的修改例)
在上述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基于响应于上面参照图5和6描述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请求而从移动设备4提供的累积数据列表,由服务器设备2执行确定要做备份的累积数据是否存在于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中的判定。然而,该判定并不限于此。托架1还可以执行确定要做备份的累积数据是否存在于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中的判定,从而减少对服务器设备2的负荷并加快处理。
同样地,修改例的数据通信系统具有与上述数据通信系统相似的上面参照图1描述的配置,托架1、服务器设备2和移动设备4分别具有上面参照图2、3和4描述的配置。因此,在本修改例中也假设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的数字静物相机。但是,本修改例中的设备的功能稍微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那些功能。
图19示出修改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同样地,在修改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中,当托架1处于向其供电的电源接通的状态时,托架1使用位置检测部分16的功能来每隔一时间间隔确定移动设备4是否置于该托架上(步骤S31)。同样地,在修改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托架1被配置为在其上可以放置多个移动设备,并且每当移动设备置于其上时,该托架1可以检测到移动设备放置在其上。
然后,如果在步骤S3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在托架1上没有放置移动设备4,则重复步骤S31的判定过程,等待移动设备4置于托架1上为止。然而,如果在步骤S3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移动设备置于托架1上,则托架启动对最近放置的移动设备4充电的过程(步骤S32)。
其后,托架1中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控制无线通信部分15a,以将询问设备ID的请求传输到最近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步骤S33)。移动设备4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从托架1接收该询问设备ID的请求。接着,移动设备4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控制无线通信部分45a,以将移动设备4的设备ID传输到托架1(步骤S34)。
托架1通过发射/接收天线15b和无线通信部分15a从最近放置的移动设备4接收设备ID,并且,托架1的控制部分11形成对新累积数据存在还是不存在的询问。接着,在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的情况下,所述对新累积数据存在还是不存在的询问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传输到移动设备4(步骤S35)。
移动设备4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从托架1接收所述新累积数据存在还是不存在的询问,并且,移动设备4的控制部分41确定存储和保持在图像存储部分44中的数据,以确定尚未备份的新累积数据是否存在。然后,控制部分41根据确定的结果形成对新累积数据存在还是不存在的响应,并且,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控制部分41控制无线通信部分45a,以将所述对新累积数据存在还是不存在的响应传输到托架1(步骤S36)。
应该注意,如上所述,即使对累积数据做了备份,如果该累积数据是重要数据,也保持该累积数据。因此,对于已经做了备份但确定要保持的静止图像数据,在标题部分钟准备备份标记,从而可以根据备份标记是否为“on”来将该静止图像数据与新累积数据区分开。
接着,托架1的控制部分11基于从移动设备4接收到的所述对新累积数据存在还是不存在的响应确定要备份的新累积数据即新静止图像数据是否存在于移动设备4中(步骤S37)。如果在步骤S37中确定不存在新累积数据,则托架1将自身设置并保持在等待状态,直到对移动设备4的充电完成为止,而不与服务器设备2通信(步骤S38)。然后,如果在步骤S38的判定过程中确定充电完成,则结束对移动设备4的充电过程(步骤S39),从而结束一系列数据通信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7的判定过程中确定存在新累积数据,则托架1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控制外部接口14a,以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将从最近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接收到的设备ID报告给移动设备4(步骤S40)。因此,服务器设备2识别具有累积数据的新移动设备已经放置在托架1上。
在于步骤S40中设备ID被报告给服务器设备2之后,连续地执行图5和6所示的步骤S9至S20的过程。在本实例中,如果在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中不存在新累积数据,则在托架1和服务器设备2之间不进行通信,从而可以减轻服务器设备2的负荷。
(修改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部件设备的工作)
现在描述上面参照图19描述的修改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各个部件设备的工作。而且,在本实例中,依次地具体描述位于修改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中心处的托架1、执行数据管理的服务器设备2和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的工作。
(托架1的处理)
图20示出由数据通信系统的托架1执行的过程。当托架1处于向其供电的电源接通的状态时,图20所示的过程主要由控制部分11和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执行。应该注意,在本修改例中,同样地,每一次可以在托架1上放置多个移动设备,并且托架1可以用多任务的方式为可以置于托架1上的最大数量的移动设备执行图20所示的过程。
如果向托架1供电的电源接通,则控制部分11控制位置检测部分16以启动对移动设备的位置检测,从而确定移动设备是否置于托架1上(步骤S401)。如果在步骤S40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在托架1上没有放置移动设备,则重复对移动设备的位置检测,等待移动设备置于托架1上。
如果在步骤S40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移动设备置于托架1上,控制部分11控制充电控制部分19,以确定最近放置的移动设备4的充电容量(S402)。在步骤S402的过程可以实施为电检测过程,例如对移动设备4的电池的电压的检测等。
接着,控制部分11确定最近放置的移动设备4是否需要充电(S403)。如果确定移动设备4需要充电,则控制部分11控制充电控制部分19,以启动对最近放置的移动设备4的电池充电(S404)。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03的判定过程中确定移动设备4不需要充电,则该处理进入到步骤S405。
在步骤S404的处理之后,或者在步骤S403的判定过程中确定移动设备4不需要充电之后,执行下述的一系列的中继过程。具体地说,托架1的控制部分11形成上面参照图7B描述的对设备ID的询问的命令数据。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控制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以将所述对设备ID的询问的命令数据传输到最近放置的移动设备4(S405)。
其后,托架1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通过发射/接收天线15b和无线通信部分15a从移动设备4接收上面参照图7C描述的设备ID响应(S406)。然后,托架1的控制部分11形成对新累积数据存在还是不存在的询问,并且,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控制无线通信部分15a,以将所述对新累积数据存在还是不存在的询问传输到移动设备4(S407)。
然后,托架1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通过发射/接收天线15b和无线通信部分15a接收响应于在步骤S407传输的所述对新累积数据存在还是不存在的询问而从移动设备4传输的对新累积数据存在还是不存在的响应(S408)。其后,托架1的控制部分11基于在步骤S408所接收到的对新累积数据存在还是不存在的响应确定新累积数据是否存在于最近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中(S409)。
如果在步骤S409的判定过程中确定不存在新累积数据,则由于托架1不必与服务器设备通信,所以,托架1的控制部分11控制充电控制部分19,以确定对移动设备4的电池的充电容量(步骤S410)。然后,托架1的控制部分11确定对移动设备4的充电是否完成(S411)。
如果在步骤S41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充电尚未完成,则重复从步骤S410开始的过程,以继续充电过程。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1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移动设备4的充电完成,则托架1执行结束对移动设备4的充电的预定过程(步骤S412),从而结束图20所示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409的判定过程中确定不存在新累积数据,则托架1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将从移动设备4获得的设备ID报告给服务器设备2(S413)。
其后,托架1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从服务器设备2接收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并且,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将所接收到的请求传输到移动设备4(S414)。
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通过发射/接收天线15b和无线通信部分15a从移动设备4接收新累积数据,并且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将该新累积数据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S415)。接下来,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从服务器设备2接收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并且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将所接收到的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传输到移动设备4(S416)。
接着,托架1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通过发射/接收天线15b和无线通信部分15a从移动设备4接收擦除过程完成报告,并且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将该擦除过程完成报告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S417)。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14a从服务器设备2接收写回数据,并且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将该写回数据传输到移动设备4(S418)。
接着,托架1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通过发射/接收天线15b和无线通信部分15a从移动设备4接收写回数据存储完成报告,并且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将该写回数据存储完成报告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S419)。以这样的方式,在本修改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同样地,通过步骤S414至S419的过程来执行服务器设备2和移动设备4之间的一系列中继过程。
应该注意,在步骤S415的累积数据的中继过程中或者在步骤S418的写回数据的中继过程中,可以存在要中继的大量的累积数据或写回数据,并且,自然地,可以在步骤S415或S418中对这种大量数据执行转移过程。
然后,在步骤S419的过程之后,托架1的控制部分11执行步骤S410至S412的处理过程,并且当对移动设备4的电池的充电完成时,执行结束对移动设备4的充电的预定过程,从而结束图20所示的过程。
应该注意,同样地,虽然在图20所示的实例中在步骤S410中确定电池容量并且在步骤S411中确定充电是否完成,但是这种判定并不限于此。如上所述,在步骤S403的判定过程中确定是否需要充电,并且在不需要充电时不执行充电过程。因此,在于步骤S410确定充电容量之前,可以确定是否执行充电,即,是否给移动设备4供电,并且,在确定不执行充电时,可以结束图20所示的过程,而不用执行步骤S410至S412的过程。
(服务器设备2的处理)
图21示出由数据通信系统的服务器设备2执行的过程。当服务器设备2处于向其供电的电源接通的状态时,图21所示的过程主要由控制部分21和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执行。
如果连接电源,则服务器设备2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判定是否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从托架1接收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的设备ID(步骤S501)。如果在步骤S50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还没有接收到设备ID,则重复步骤S501的处理过程,等待接收到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的设备ID为止。
如果在步骤S50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从托架1接收到设备ID,则由于可以识别移动设备4最近置于托架1上,所以,控制部分11产生用于请求提供新累积数据的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传输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以通过托架1传输到最近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步骤S502)。
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接收通过托架1所传输的新累积数据,并且将该新累积数据存储到例如HDD 30的预定区域(步骤S503)。应该注意,可以从移动设备4传输多个新累积数据,并且,在步骤S503,来自移动设备4的这种新累积数据可以连续地被接收并存储到HDD 30的预定区域。
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执行从存储在HDD 30的预定区域中的来自移动设备4的累积数据中检测可以从移动设备4擦除的累积数据的存储对象数据的过程(步骤S504)。在步骤S206的擦除对象数据检测过程与上面参照图14和15描述的擦除对象数据检测过程相同。
具体地说,控制部分21这样执行评估:基于被添加到检测对象的存储累积数据的信息,或者通过对累积数据的分析,评估每一个累积数据是否为重要的累积数据。然后,如果累积数据被评估为重要的数据,则它不被确定为擦除对象,而如果累积数据不被评估为重要数据,则它被确定为擦除对象。
然后,控制部分21形成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用于从移动设备4的图像存储部分44擦除在步骤S504所检测到的擦除对象数据。接着,在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的控制下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传输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以通过托架1传输到移动设备4(步骤S505)。
接下来,服务器设备2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接收从所述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已经传输到其上的相对方的移动设备4传输的擦除完成报告(步骤S506)。其后,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从由移动设备4提供且存储在HDD 30中并然后从移动设备擦除的累积数据中生成要以排列的格式写回到移动设备4中的写回数据(步骤S507)。
在步骤S507中执行的写回数据生成过程与上面参照图16详细描述的写回数据生成过程相同。具体地说,在执行要生成的写回数据的格式之后生成写回数据。在本修改例中,由于被备份在服务器设备2中的累积数据是静止图像数据,所以指定写回数据的格式是缩小的图像数据。因此,缩小的图像数据有被备份的累积数据形成,并且返回到移动设备4。
然后,服务器设备2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传输在步骤S507所生成的写回数据,以通过托架1传输到移动设备4(步骤S508)。其后,服务器设备2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接收通过托架1从移动设备4传输的写回数据的存储完成请求(步骤S509),从而结束图21所示的过程。
应该注意,尽管上述过程是无障碍地执行通信过程的实例,但是,例如,在当某一请求从服务器设备2传输到移动设备4时没有接收到响应的这样实例中,可以再次传输请求,或者可以传输响应请求。
例如,如果在步骤S506中在预定的时期内没有接收到擦除完成报告,则可以传输关于是否对累积数据已经执行擦除过程的确定请求。另一可选方式是,如果在步骤S509中在预定的时期内没有接收到存储完成报告,则可以传输关于是否存储写回数据的确定请求。然后,响应于该请求,可以执行合适的处理过程,例如,再次传输原始请求。
(移动设备4的处理)
图22示出由修改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移动设备4执行的过程。在移动设备4处于充电模式的同时,当移动设备4放置在托架1上且置于预定的模式时,图22所示的过程主要由移动设备4的控制部分41、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和图像存储控制部分48执行,在所述预定的模式中执行数据通信和充电过程。
首先,如果移动设备4被置于预定的模式,则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确定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是否从托架1接收到对设备ID的询问(步骤S601)。如果在步骤S60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没有接收到对设备ID的询问,则重复步骤S601的过程,等待接收到对设备ID的询问为止。
如果在步骤S60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从托架1接收到对设备ID的询问,则控制部分41获得必要的信息,例如,存储和保持在例如移动设备4的ROM 412中的设备ID和设备属性。然后,控制部分41基于所获得的信息形成诸如图7C所示的设备ID响应,并且,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发射/接收天线45b将该设备ID响应传输到托架1(步骤S602)。
接着,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从服务器设备2接收从托架1传输的对新累积数据存在还是不存在的询问(步骤S603)。然后,控制部分41确定移动设备4的图像存储部分44的存储数据并形成对新累积数据存在还是不存在的响应。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发射/接收天线45b传输所述对新累积数据存在还是不存在的响应,以通过托架1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步骤S604)。
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从服务器设备2传输的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步骤S605)。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根据所接收到的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从移动设备4的图像存储部分44提取诸如上面参照图8描述的格式之类的格式的新累积数据。接着,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发射/接收天线45b传输所提取的新累积数据,以通过托架1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步骤S606)。
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通过托架1从服务器设备2传输的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步骤S607)。接着,控制部分41根据所接收到的对累积数据擦除的请求执行从存储和保持在移动设备4的图像存储部分44中的累积数据中擦除指定擦除的累积数据的过程(步骤S608)。在步骤S608执行的累积数据擦除过程与上面参照图18描述的过程相同。
其后,控制部分41形成擦除过程完成报告,并且,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发射/接收天线45b传输该擦除过程完成报告,以通过托架1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步骤S609)。
接着,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通过托架1从服务器设备2传输的写回数据(步骤S610),并且将该写回数据存储到移动设备4的图像存储部分44中(步骤S611)。其后,控制部分41形成存储完成报告,并且,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发射/接收天线45b传输该存储完成报告,以通过托架1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步骤S612),从而结束图22所示的过程。
以这样的方式,在本修改例中,托架1确定需要备份到服务器设备2中的累积数据是否存在于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中。于是,如果不存在这种累积数据,则只对移动设备4执行充电过程,而没有与服务器设备2进行通信过程。
(其它)
应该注意,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一个服务器设备2连接到托架1上,但是与托架1的连接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将托架1连接到LAN(局域网)或者这样配置托架1以允许多个服务器设备连接到其上,从而可以响应于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来改变累积数据的供应目的地。
在本实例中,可以通过托架1响应于移动设备的设备属性等确定应该使用哪一个服务器设备,或者,可以通过从托架1下达到服务器设备的询问来指定应该使用哪一个服务器设备以使用设备ID指定移动设备的累积数据被备份到其中的那一个服务器设备,或者,由用户直接输入到托架1的指令来指定应该使用哪一个服务器设备。
此外,作为托架1的功能,可以执行移动设备4或者服务器设备2的时钟电路的设置。例如,无线控制的时钟或者高性能的时钟电路可以用作托架1的时钟电路22,从而参考托架1的时钟电路22的时间设置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的时钟电路42的时间,或者设置服务器设备2的时钟电路22的时间。此外,自然地,关于参考时间,还可以由服务器设备2或某一其它设备提供。
此外,不仅在多个服务器设备连接到托架1的情况下,而且在如上所述的唯一的一个服务器设备连接到托架1的情况下,由于累积数据从各种移动设备提供到服务器设备,所以,服务器设备可以合并和根据各种条件管理来自各种移动设备的这种累积数据。
例如,可以集体地管理具有相同生成日期但来自不同供应源的累积数据,或者可以集体地管理不同类型数据例如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的累积数据。
此外,移动设备并不限于上面举例提及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数字静物相机、数字视频相机或便携式音乐再现设备。例如,如果移动设备4是拾取静止图像数据的设备例如数字静物相机或具有上述相机的便携式电话机,则可以通过托架1将所拾取和累积的静止图像数据提供到服务器设备2,以将该静止图像数据备份到服务器设备2中,并且可以生成由备份的静止图像数据形成的缩小的图像数据,作为写回数据,然后,将该写回数据返回到上述移动设备4。
此外,在移动设备4是拾取运动图像数据的设备例如数字视频相机或装配有相机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托架1将所拾取和累积的运动图像数据提供到服务器设备2,以将该运动图像数据备份到服务器设备2中,并且可以生成由备份的运动图像数据形成的摘要版本的运动图片数据,作为写回数据,然后,将该写回数据返回到上述移动设备4。
此外,在移动设备4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情况下,对于服务器设备2而言,可以通过托架1收集由该设备再现的音乐数据的再现历史信息,分析移动设备的用户的音乐嗜好,并且通过托架1将符合用户音乐嗜好的可推荐的音乐数据提供给移动设备。自然地,可以只将由用户指定给服务器设备2的音乐数据提供给移动设备。
此外,在移动设备4是可以记录和访问各条信息的设备例如电子笔记本的情况下,可以将各种信息例如最近在移动设备中记录的时间表或备忘录提供给服务器设备2,以将该信息存储到服务器设备2并只返回由用户指定的数据。在本实例的指定可以预先提供给服务器设备2,或可以在数据被备份到服务器设备2的时间点上由观察被备份在服务器设备2中的数据的用户选择。
此外,在移动设备4是具有执行通信的功能的这种设备例如便携式电话终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托架1自动地将通讯簿数据等备份到服务器设备2中。自然地,还可以通过托架1将其它的通信信息备份到服务器设备2中。另外,可以通过托架1将在服务器设备2中记录的新通讯簿数据提供到移动设备,以将该数据记录在移动设备,从而可以在该移动设备上使用该通讯簿数据。此外,基本上通过将移动设备4置于托架1上就可以自动执行本实例中的服务器设备2和移动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另外,服务器设备2可以通过托架1将同一信息提供到预先确定的多个移动设备,或者将同一信息提供到具有相同设备属性的那些移动设备,在本实例中,多个移动设备可以同时放置在托架1上,或者在彼此不同的时间放置在托架1上。
另外,服务器设备2可以放置通过托架1从移动设备获得的各种数据,或者可以将从移动设备4获得的各种数据通过托架1提供到本地的不同设备或者记录再现设备以被再现或记录。
而且,在服务器设备2通过托架1从移动设备4收集信息或者将信息提供到服务器设备4的情况下,服务器设备2可以下达收集或提供的通知给连接到网络的不同服务器设备,以通知用户提供不同服务器设备执行这种收集或提供。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托架1控制移动设备的充电,但是充电控制并不限于此。例如,移动设备4可以控制充电过程。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托架1和服务器设备2相互分离,但是它们可以形成为一体的设备。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服务器设备2可以实现为例如个人计算机或家庭网络型系统的服务器设备,但是还可以将服务器设备2配置为对托架1的控制设备。
此外,用于执行图12所示的流程图的过程的程序是转移控制程序。该程序形成和记录在具有上面参照图2描述的配置的托架1的ROM 112中,从而它可以由控制部分11的CPU 111执行。
而且,用于执行图13至16的流程图的过程的程序是通信控制程序。该程序形成和记录在具有上面参照图3描述的配置的服务器设备2的ROM 212中,从而它可以由控制部分21的CPU 211执行。
[第二实施例]
现在,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图23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配置的实例。如从图23所见,第二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也被类似于上面参考图1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配置。
具体地,参考图23,第二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包括各个移动设备4(a),4(b),...,托架1和服务器设备2。通过接口电缆3,托架1和服务器设备2以有线连接彼此连接。
其中,托架1具有和上面参照图2所述的相同的配置。同时服务器设备2具有和上面参照图3所述的相同的配置。移动设备4(a),4(b),...可以由各种图像拾取设备例如上面参照图4所述的图像拾取设备诸如数字相机或数字视频相机或者后面说明的便携电话终端构成。
利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连接使置于托架1上的任何移动设备4和其相连。如后所述,在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和通过有线连接与托架1相连的服务器设备2之间的通信通过托架1进行。
此外,在第二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按照上面参照图7A所述的布局形成询间、响应、请求、报告等等。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在移动设备中累积的数据可以通过托架1被备份到服务器设备2中,并可以从服务器设备2向移动设备传送用于删除备份数据的指令,以便在移动设备中安排累积的数据。此外,可以对备份数据进行这样的处理,使得重新确定其尺寸然后从服务器设备2返回移动设备。
与此相反,下面所述的第二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使得能够通过托架1增强置于托架1上的不同的移动设备与服务器设备2之间的联系。具体地说,在移动设备4(a)和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4(b)之间的所需数据的传送和接收可以通过托架1进行,从而可以预料实现最佳的设备联接。
作为可以通过托架1实现的移动设备之间的联接,可以得到以下的联接:(1)作为第一个实例的联接,其使用在图像拾取设备和便携电话终端之间实现的图像数据,(2)作为第二个实例的联接,其使用在便携式音乐再现机和图像拾取设备之间实现的音乐数据,(3)作为第三个实例的联接,其使用在图像拾取设备和便携电话终端之间实现的文本数据,以及(4)作为第四个实例的联接,其使用在图像拾取设备和便携电话终端之间实现的图像数据或和所述图像数据相关的信息。下面详细说明第一到第四个实例中的每一个的联接。
[(1)在图像拾取设备和便携电话终端间使用图像数据的第一个实例的联接]
图24示出了在图像拾取设备和便携电话终端间使用图像数据的第一个实例的联接的概况。如上所述,每次可将多个各种移动设备放置在托架1上。因此,例如,如图24所示,可将便携电话终端4(1)和图像拾取设备诸如数字静物相机4(2)或数字视频相机4(3)放置在托架1上。
此处重要的是,虽然便携电话终端4(1)和图像拾取设备被放置在托架1上,它们被放置在托架1上的时间可以彼此不同。例如,便携电话终端4(1)可被首先放置在托架1上,然后在经过若干小时后将图像拾取设备放置在托架1上。相反,可以首先将图像拾取设备放置在托架1上,然后放置便携电话终端4(1)。要点是便携电话终端4(1)和图像拾取设备处于都被放置在托架1上的状态中。
在建立了刚刚所述的这种状态之后,图像数据被自动从放置在托架1上的图像拾取设备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在该情况下,不仅传输图像数据。
例如,如果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被放置在托架1上,则使用服务器设备2的功能,以便缩小存储和保持在托架1中的静止图像数据,以便形成为便携电话终端4(1)调整大小后的图像数据,并且从而将形成的图像数据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以便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加以利用。
在另一方面,如果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视频相机4(3)被放置在托架1上,则使用服务器设备2的功能,以便根据存储和保持在数字视频相机4(3)中的运动图像数据生成摘要版本的运动图像数据,并且将摘要版本的运动图像数据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以便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加以利用。
此时,增强了便携电话终端4(1)和图像拾取设备诸如数字静物相机4(2)或数字视频相机4(3)间的功能上的联接,从而可以改变的形式将通过图像拾取设备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或运动图像数据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并且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加以利用。
在下面对第一个实例的联接的描述中,假设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被放置在托架1上。
[作为移动设备的便携电话终端4(1)的配置的实例]
图25示出了便携电话终端4(1)的配置的实例,便携电话终端4(1)是第二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移动设备之一。参考图25,第二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便携电话终端4(1)包括控制部分61、内容存储部分62、键操作部分63、电池64、无线充电控制部分65、无线通信部分66a和传输/接收天线66b。便携电话终端4(1)还包括传输/接收天线71、天线公共设备72、接收部分73、本地振荡部分74、基带处理部分75、编码解码器76、耳机(扬声器)77、送话器(麦克风)78、传输部分79、音乐再现部分80、声音输出终端81和LCD设备82。
首先,描述控制部分61和连接到控制部分61的内容存储部分62、键操作部分63、电池64、无线充电控制部分65、无线通信部分66a、传输/接收天线66b、音乐再现部分80和LCD设备82。
控制部分61控制作为第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移动设备之一的便携电话终端4(1)的组件,并且是由通过CPU总线615彼此连接的CPU611、ROM612、RAM613和非易失存储器614形成的微型计算机。
CPU611用作控制的核心,并且执行存储和保持在ROM612等内的程序,以便形成将被提供到便携电话终端4(1)的组件的控制信号,并且将生成的控制信号提供给该组件,或接收来自该组件的信号,并且处理该信号。ROM612存储和保持将由CPU611执行的各种程序和该处理所需的各种数据,诸如如上所述的字体数据。
RAM613原则上用作用于临时存储各个处理的中间结果的工作区域。以EEPROM或闪速存储器形成非易失存储器614,并且其存储和保持将要保持的信息,诸如例如,各种设置参数、电话簿数据、电子邮件数据、为功能的添加新提供的程序等,即使关闭便携电话终端4(1)的电源。
如图25所示,内容存储部分62连接到以上述方式配置的控制部分61。内容存储部分62包括作为记录介质的半导体存储器,以及用于向和从该半导体存储器写和读出数据的存储器控制器。
将从广域网诸如Internet上的服务器设备下载的音乐数据或AV(音频/视频)数据,或通过托架1来自服务器设备2或来自移动设备诸如数字静物相机或数字视频相机的运动图像数据存储和保持在内容存储部分62的存储介质内,以便以后利用。
应当注意,内容存储部分62的半导体存储器可以是可被可移出地装入第二实施例的便携电话终端4(1)内的卡式存储器。可替换地,可以使用某些其它记录介质诸如小型硬盘,而不是半导体存储器。
如图25所示,键操作部分63连接到控制部分61。虽然未示出,键操作部分63包括多个键,诸如0到9键或数字键、各种功能键和允许旋转操作和按压操作的轻触拨号键,从而可以接收来自用户的各种操作输入。
通过键操作部分63接收的来自用户的操作输入被转换为电信号,并且被提供给控制部分61。从而,控制部分61响应来自用户的指令控制便携电话终端4(1)的组件,以便可以执行根据用户的指令的处理。
另外,无线充电控制部分65连接到控制部分61。无线充电控制部分65控制电池64的充电处理,诸如对通过托架1的充电控制部分19提供的电源的充电处理,对连接到无线充电控制部分65的电池64的充电处理。以无线充电控制部分65对电池64充电,并且电池64提供便携电话终端4(1)的组件所需的功率。
另外,无线通信部分66a连接到控制部分61。无线通信部分66a包括传输/接收天线66b。无线通信部分66a和传输/接收天线66b通过短程无线通信与托架1执行数据通信。
因此,无线通信部分66a和传输/接收天线66b可以使用无线通信技术诸如UWB(Ultra WideBand)或蓝牙,或其它各种短程无线通信技术或类似于上述的托架1的视频通信部分15a和传输/接收天线15b的短程无线通信技术,与托架1执行无线通信。
另外,如图25所示,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中,音乐再现部分80连接到控制部分61。将由控制部分61从内容存储部分62读出的压缩音乐数据提供给音乐再现部分80。音乐再现部分80对提供的压缩音乐数据解压,以便恢复原始未压缩的音乐数据,根据恢复的音乐数据生成将要输出的模拟音乐信号,并且通过声音输出终端81输出该模拟音乐信号。如图25所示耳机90等连接到声音输出终端81,从而用户可以通过耳机90等欣赏再现的声音。
应当注意,虽然描述了音乐再现部分80执行音乐数据的再现处理,它不仅可以执行音乐数据的再现处理,而且还可以执行各种声音数据诸如语音的再现处理。另外,音乐再现部分80还执行音乐数据或模拟音乐信号的各种调整处理,模拟声音信号的放大处理等。
另外,如图25所示LCD设备82连接到控制部分61。LCD设备82包括LCD控制器,并且可以在来自控制部分61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使得在LCD设备82的显示屏上显示各种显示信息。应当注意,由控制部分61将AV数据解多路复用为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并且将音频数据提供给音乐再现部分80,而将视频数据提供给LCD设备82,从而它们可被以彼此同步的关系再现。
另外,还可由控制部分61读出通过托架1提供并且存储和保持在内容存储部分62内的静止图像数据或运动图像数据,并且对其进行预定处理诸如解压处理,并且将得到的数据提供到LCD设备82。因此,在LCD设备82的显示屏上显示基于这样提供的静止图像数据或运动图像数据的图像,从而可将其提供给用户。换言之,本便携电话终端4(1)还具有静止图像数据或运动图像数据的再现功能。
另外,虽然图25中未示出,还将振铃、振动器、时钟电路等连接到控制部分61,从而可将信号或警告的到达以声音或振动的形式中继给用户,或可以实现日历功能,通知用户当前时间,或实现闹钟功能。
现在描述图25中所示的移动设备4的接收系统。将通过传输/接收天线71接收的接收信号通过天线公共设备72提供给接收部分73。接收部分73执必需的带宽限制和AGC(自动增益控制),从而接收信号可具有适当的电平。接收部分73还执行基于来自本地振荡部分(或频率合成器)74的信号,将接收信号的频率调整为固定频率的处理,并且将处理后的信号提供给基带处理部分75。
基带处理部分75执行来自接收部分73的信号的转换,并且还执行衰减影响的去除等、接收信号类型判定、解交织和纠错。另外,基带处理部分75执行适当的解码处理,以便分离会话语音数据和其它图像数据。然后,将会话语音数据提供给具有DSP(数字信号处理器)配置的编码解码器76。同时,将其它通信数据诸如例如各种控制信息、字符数据、Web页面数据和音乐数据(音乐内容)提供给控制部分61。
编码解码器76将D/A转换来自基带处理部分75的声音数据,以便形成模拟声音信号,并且将该模拟声音信号提供给耳机77。以来自编码解码器76的模拟声音信号驱动耳机77,以便发出相应于接收信号的声音。
同时,将从基带处理部分75提供到控制部分61的通信数据-它们是用于便携电话终端的控制数据或字符数据-临时存储到例如控制部分61的RAM613内,并且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中使用。另外,将其它的内容数据诸如音乐数据提供并且存储和保持在内容存储部分62内,从而在需要时可以读出并利用它们。
现在,描述图25所示的便携电话终端4(1)的传输系统。麦克风78将收集的声音转换为模拟声音信号,并且将模拟声音信号提供给编码解码器76。编码解码器76A/D转换从麦克风78接收的模拟声音信号,以便形成数字声音信号,并且将该数字声音信号提供给基带处理部分75。
基带处理部分75根据预定的编码方法编码和压缩来自编码解码器76的数字声音信号,并且将得到的信号收集到预定的块。另外,基带处理部分75还可以将通过控制部分61提供并且通过键操作部分63接收的用于传输的数字数据等收集到预定的块内。基带处理部分75收集用于传输的压缩数字声音信号和数字数据,并且将获得的数据提供给传输部分79。
传输部分79根据从基带处理部分75接收的数字数据形成调制信号,并且混合该调制信号和来自本地振荡部分74的用于转换的信号,以便形成传输调制信号,以便将调制信号的频率转换为预定的传输频率。通过天线公共设备72从传输/接收天线71传输由传输部分79形成的传输调制信号。
在具有如上所述的这种接收系统和传输系统的便携电话终端中,在等待接收之后或在等待之后,控制部分61监管来自基带处理部分75的接收信号,以便检测便携电话终端处的信号到达。然后,如果检测到信号到达,则控制部分61控制未示出的振铃,以便生成铃声或振铃声音,或控制未示出的振动器,以便生成振动,通知便携电话终端4(1)的用户便携电话终端4(1)处的信号到达。
然后,如果便携电话终端4(1)的用户执行摘机操作,诸如按提供在被提供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的,并且具有0到9键、各种功能键等的键操作部分63上的会话开始键,以便响应信号到达,则控制部分61可以通过传输系统传输连接响应等的信号,以便连接通信电路,从而通过如上所述的接收系统和传输系统的操作执行转换。
另外,当发起电话呼叫时,执行摘机操作诸如上述的按键操作部分63的会话开始键,则通过键操作部分63的0到9键或拨号键,或从事先记录的电话号码数据中选择另一方的电话号码,以便执行拨号操作。
因此,通过传输系统,控制部分61形成并且传输呼叫发起请求,以便将通信电路连接到对方的电话终端。然后,如果返回了来自对方的呼叫终端响应,并且确认了通信电路的连接,可以通过上述的接收系统和传输系统的操作执行电话会话。
另外,便携电话终端4(1)可以连接到Internet。因此,借助于通过例如提供自电话公司的提供者功能,输入和传输URL(统一资源定位器),可以获取Web页面等的信息,并且通过控制部分61在LCD设备82上显示该信息,或可以从Internet上的目标服务器下载音乐数据,即,音乐内容,并且将该音乐数据存储和保持在内容存储部分62内,从而以后可以加以利用。
另外,便携电话终端4(1)可以基于通过键操作部分63和/或LCD设备82输入的信息,在非易失存储器614内生成用于传输的电子邮件数据,并且通过Internet将该电子邮件数据传输到目标对方的邮件服务器。另外,便携电话终端4(1)可以接收来自邮件服务器的电子邮件,将电子邮件存储在非易失存储器614内,并且在LCD设备82上利用该电子邮件。
以这种方式,用作第二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的移动设备之一的便携电话终端4(1)可以通过广域网诸如便携电话网或Internet执行电话通信或数据通信。
[设备联接表的配置的实例]
现在,描述例如在第二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内的服务器设备2的非易失存储器214内生成的设备联接表的配置的实例。当某些移动设备被放置在托架1上时,如果不能精确地确定将在移动设备间执行什么处理以便实现放置在托架1上的设备间的功能联接,则不能如上所述执行适当的处理。
因此,在服务器设备2的非易失存储器214内生成设备联接表,其使得可以指定在两个任意移动设备被放置在托架1上时,应在两个任意移动设备间执行什么处理。图26示出了设备联接表的配置的实例。
参考图26,设备联接表包括顺序号(No.)、作为联接设备的设备1和设备2、联接处理实质内容和程序ID。顺序号指示设备联接表中的记录顺序号的信息。作为联接设备的设备1和设备2是代表彼此联接的设备的信息,并且例如,设备ID用于表示设备1和设备2中的每一个。联接处理实质内容表示应当在联接设备中的设备1和设备2间执行什么处理。程序ID指示当通过服务器设备2执行这种处理时,由服务器设备2执行的程序的程序ID。
在图26所示的实例的设备联接表中,第一组记录信息表示作为联接设备,设备1是“数字静物相机”,并且设备2是“便携电话终端”;联接处理的实质内容是“调整数字静物相机(设备1)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大小,并且将调整大小后的静止图像数据拷贝到便携电话终端(设备2)内,从而可以在便携电话终端上利用该调整大小后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处理。然后,由服务器设备2执行以便执行所述的联接处理的程序的程序ID是“PGI”。
在图26所示的实例的设备联接表中,第二组记录信息表示作为联接设备,设备1是“数字视频相机”,并且设备2是“便携电话终端”;联接处理的实质内容是“根据数字视频相机(设备2)的运动图像数据生成摘要的运动图像数据,并且将生成的摘要运动图像数据拷贝到便携电话终端(设备2)内,从而可以在便携电话终端上利用该摘要运动图像数据”的处理。然后,由服务器设备2执行以便执行所述的联接处理的程序的程序ID是“PG2”。
虽然在下面描述细节,如果多个移动设备被放置在托架1上,则服务器设备2从托架1接收关于什么移动设备被放置在托架1上的通知,并且基于该通知参考图26所示的设备联接表,以便指定将要执行的处理,并且执行该处理。
[执行使用图像数据的联接的系统的操作]
现在,描述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被用作移动设备时,用于在移动设备间执行使用图像数据的联接的数据通信系统的操作。图27和28是这样的时序图,它们中的每一个示出了用于在移动设备间执行使用图像数据的联接的数据通信系统的操作。
应当注意,虽然如上所述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被放置在托架1的时刻不特别要紧,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简化描述,此处假设首先将便携电话终端4(1)放置在托架1上,并且然后将数字静物相机4(2)放置在托架1上。
在这个第一个实例中,在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存储部分44内存储和保持上面参考图8所述的累积数据列表和上面参考图9所述的累积数据。另外,从托架1提供的例如上面参考图10所述的配置的调整大小后的图像数据存储和保持在便携电话终端4(1)的内容存储部分62内。
参考图27,在托架1保持在其电源打开的状态时,它使用放置检测部分16的功能,以便在每个预定的时间间隔之后确定是否放置了移动设备4。则如果检测到移动设备4被放置在托架1上,则托架1执行充电开始处理(步骤S51)。
应当注意,本第二实施例中的托架1也允许一次在其上放置多个移动设备,并且每次新的移动设备被放置在其上时,可以检测到移动设备被放置在其上。如下面所述,应用充电开始处理,从而仅对具有小的充电容量并且需要充电的移动设备的电池执行充电,而不对具有冲足的充电容量并且不需要充电的移动设备的电池执行充电。
在步骤S51的处理之后,托架1向其在托架1上的放置被检测到的移动设备发出关于设备ID的询问。然后,托架1执行接收响应关于设备ID的询问,从该移动设备传输的设备ID响应,并且将该设备ID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的中继处理。在本例中,由于如上所述便携电话终端4(1)首先被放置在托架1上,托架1首先形成针对便携电话终端4(1)的上面参考图7B所述的关于设备ID的询问,并且通过视频通信部分15a和传输/接收天线15b将关于设备ID的询问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步骤S52)。
便携电话终端4(1)通过传输/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接收来自托架1的关于设备ID的询问,并且形成上面参考图7C所述的设备ID响应。然后,便携电话终端4(1)通过无线通信部分66a和传输/接收天线66b传输该设备ID响应(步骤S53)。托架1通过传输/接收天线15b和视频通信部分15a接收来自便携电话终端4(1)的设备ID响应,并且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将该设备ID响应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服务器设备2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接收来自托架1的设备ID响应。从以这种方式通过托架1传输的设备ID响应或设备ID报告中,服务器设备2可以识别出便携电话终端4(1)被放置在托架1上。
然后,在当前情况下,在便携电话终端4(1)之后将数字静物相机4(2)放置在托架1上。因此,在开始针对数字静物相机4(2)的充电开始处理之后,托架1形成用于数字静物相机4(2)的上面参考图7B所述的设备ID询问,并且通过视频通信部分15a和传输/接收天线15b将该设备ID询问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步骤S54)。
数字静物相机4(2)通过传输/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来自托架1的关于设备ID的询问,并且形成上面参考图7C所述的设备ID响应。然后,数字静物相机4(2)通过传输/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传输该设备ID响应(步骤S55)。因此,托架1通过传输/接收天线15b和视频通信部分15a接收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设备ID响应,并且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将该设备ID响应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服务器设备2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接收来自托架1的设备ID响应。从以这种方式通过托架1传输的设备ID响应或设备ID报告中,服务器设备2可以识别出数字静物相机4(2)被放置在托架1上。
然后,每次服务器设备2识别出新的移动设备被放置在托架1上时,控制部分21确定托架1是否处于其上放置了多个移动设备的状态。然后,如果托架1处于其上放置了多个移动设备的状态,则控制部分21参考在服务器设备2的非易失存储器214内生成的上面参考图26所述的设备联接表,以便确定将要执行的该设备的联接处理,并且然后记录将被彼此联接的设备(步骤S56)。
更具体地,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确认新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和已经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的组合是否与被参考的设备联接表的联接设备列中的设备1和设备2的记录的组合之一相同。然后如果发现相同的组合,则控制部分21指定将要执行的该设备的联接处理,并且将要被彼此联接的设备记录在非易失存储器214内。
应当注意,对于新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是设备1并且已经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是设备2的情况,以及新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是设备2并且已经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是设备1的另一种情况两者,执行关于新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和已经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的组合的确定,以便确定是否发现相同组合。然而,如果未发现相同组合,则由于没有该设备的联接处理将被执行,不执行用于联接的以后的处理。
在本例中,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是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并且该组合与首先记录在图26中所示的设备联接表内的组合相同。在该情况下,数字静物相机4(2)是设备1并且便携电话终端4(1)是设备2,并且该组合被记录在服务器设备2的非易失存储器214内。另外,指定执行调整存储和保持在数字静物相机4(2)内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大小,并且将调整大小后的静止图像数据拷贝到便携电话终端4(1)内的处理。
然后,服务器设备2形成用于向数字静物相机4(2)请求提供累积数据列表的针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并且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输出针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以便通过托架1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步骤S57)。在该情况下,托架1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接收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针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并且通过视频通信部分15a和传输/接收天线15b将针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
数字静物相机4(2)接收通过传输/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针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然后,根据收到的针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数字静物相机4(2)将上面参考图8描述的累积数据列表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传输/接收天线45b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步骤S58)。在该情况下,托架1通过传输/接收天线15b和视频通信部分15a接收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累积数据列表,并且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将累积数据列表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服务器设备2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给它的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累积数据列表,并且将累积数据列表存储在服务器设备2的HDD30的预定区域内(步骤S59)。然后,处理进入图28所示的处理。
参考图28,服务器设备2根据在图27的步骤S59存储在服务器设备2的HDD30内的累积数据列表和已经收到、存储和保持的累积数据列表间的差异,指定仍未被提供的图像数据。然后,服务器设备2形成用于请求提供数字静物相机4(2)的新的累积数据的针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并且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输出该针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以便通过托架1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在该情况下,托架1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接收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针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并且通过视频通信部分15a和传输/接收天线15b向422传输该针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
数字静物相机4(2)的控制部分41接收通过托架1并且通过传输/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针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然后,控制部分41从移动设备4的图像存储部分44提取仍未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的新的累积数据。然后,控制部分41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传输/接收天线45b将新的累积数据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步骤S61)。在该情况下,托架1通过视频通信部分15a和传输/接收天线15b接收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累积数据,并且将该累积数据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此处,从数字静物相机4(2)提供给服务器设备2的累积数据是上面参考图9描述的配置的图像数据。
服务器设备2接收通过托架1并且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传输的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累积数据,并且将该累积数据存储在服务器设备2的HDD30的预定区域内(步骤S62)。然后,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对在步骤S62存储在HDD30内的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累积数据的图像数据执行调整大小处理,并且生成大小适合于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使用的图像数据(步骤S63)。
此后,服务器设备2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输出在步骤S63生成的调整大小后的图像数据,并且通过托架1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步骤S64)。从服务器设备2传输的调整大小后的图像数据与例如上面参考图10所述类似。
在该情况下,托架1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接收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调整大小后的图像数据,并且通过视频通信部分15a和传输/接收天线15b将调整大小后的图像数据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
便携电话终端4(1)的控制部分61接收通过托架1并且通过传输/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调整大小后的图像数据。然后,控制部分61将该图像数据存储在便携电话终端4(1)的内容存储部分62内,从而以后可以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利用它。
此后,托架1使用充电控制部分19的功能确认放置在托架1上的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的电池的充电容量,并且将其自己置于并且保持在等待状态,直到充电完成(步骤S66)。然后,如果在步骤S66确定充电完成,托架1结束对放置在托架1上的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的电池的充电处理(步骤S67)。为放置在托架1上的每个移动设备执行步骤S66和S67的处理。
此后,形成到便携电话终端4(1)的结束确认,并且通过视频通信部分15a和传输/接收天线15b将该结束确认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步骤S68)。
便携电话终端4(1)通过传输/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接收来自托架1的结束确认,并且确认控制部分41的操作状态。然后如果完成了将要执行的处理,即,如果完成了调整大小后的图像数据的接收和存储处理,则便携电话终端4(1)形成结束响应,并且通过无线通信部分66a和传输/接收天线66b传输该结束响应(步骤S69)。因此,托架1通过传输/接收天线15b和视频通信部分15a接收来自便携电话终端4(1)的结束响应,并且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向服务器设备2传输该结束响应。
服务器设备2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接收来自托架1的结束响应。根据以这种方式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便携电话终端4(1)的结束响应,服务器设备2可以知道便携电话终端4(1)的一系列处理完成了。
此后,托架1形成到数字静物相机4(2)的结束确认,并且通过视频通信部分15a和传输/接收天线15b将该结束确认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步骤S70)。
数字静物相机4(2)通过传输/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来自托架1的结束确认,并且确认移动设备4的操作状态。然后如果完成了将要执行的处理,即,如果完成了诸如请求数据的传输等的处理,则数字静物相机4(2)形成结束响应,并且通过45无线通信部分45a和45传输/接收天线45b传输该结束响应(步骤S71)。因此,托架1通过传输/接收天线15b和视频通信部分15a接收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结束响应,并且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向服务器设备2传输该结束响应。
服务器设备2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接收来自托架1的结束响应。根据以这种方式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结束响应,服务器设备2可以知道数字静物相机4(2)的一系列处理完成了。
然后在本例中,在接收来自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的结束响应的服务器设备2内,控制部分21消除记录在服务器设备2的非易失存储器214内的彼此联接的移动设备的记录,即,执行了将数字静物相机4(2)和便携电话终端4(1)彼此联接的处理的记录(步骤S72)。因此,结束图27和28所示的数字静物相机4(2)和便携电话终端4(1)的联接处理。
结果,便携电话终端4(1)可以接收以数字静物相机4(2)拾取的,并且由服务器设备2为便携电话终端4(1)调整大小后的图像数据的提供,并且将接收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内容存储部分62内,从而可以在便携电话终端4(1)的LCD设备82上显示该图像数据以便由用户确认。换言之,可以彼此联接放置在托架1上的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
应当注意,记录为何将移动设备彼此联接的原因,并且然后如上所述在该处理完成之后取消该记录,由于可在托架1上放置各种移动设备,托架1可以确切地识别出其间的联接处理将被执行的移动设备,并且可以适当地执行该联接处理。
[图像拾取设备和便携电话终端彼此联接情况下的托架1的处理]
图29示出了当作为图像拾取设备的数字静物相机4(2)与便携电话终端4(1)彼此联接,从而也可以如上面参考图27和28所述,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利用由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时,由托架1执行的处理。
当托架1处于其电源打开的状态时,原则上由控制部分11和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执行图29所示的操作。
应当注意,如上所述,托架1允许一次在其上放置多个移动设备,并且可以可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的最多数目的多任务方式,执行图29所示的处理。
参考图29,如果打开电源,则托架1的控制部分11控制放置检测部分16,以便开始移动设备的放置检测,以便确定移动设备是否被放置在托架1上(步骤S5101)。如果由S5101的判定处理确定移动设备未被放置在托架1上,则重复步骤S5101的移动设备的放置检测,直到托架1上放置了移动设备为止。
如果由S5101的判定处理确定移动设备被放置在托架1上,则控制部分11控制充电控制部分19以便确认新放置的移动设备4的电池的充电容量(步骤S5102)。可以通过电子检测处理诸如对移动设备4的电池的电压的检测,实现步骤S5102的处理。
然后,控制部分11基于步骤S5102的判定确定新放置的移动设备4是否需要充电(步骤S5103)。如果确定移动设备4需要充电,则控制部分11控制充电控制部分19以便开始新放置的移动设备4的电池的充电(步骤S5104)。在另一方面,如果由步骤S5103的判定处理确定移动设备4不需要充电,则处理进入步骤S5105。
然后,控制部分11形成上面参考图7B所述的设备ID询问命令数据。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控制视频通信部分15a和传输/接收天线15b,以便将设备ID询问命令数据传输到新放置的移动设备4(步骤S5105)。响应该设备ID询问命令数据,从移动设备4传输设备ID响应,并且因此托架1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执行设备ID响应的中继处理(步骤S5106)。具体地,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通过传输/接收天线15b和视频通信部分15a接收来自移动设备4的上面参考图7C所述的设备ID响应。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向服务器设备2传输收到的设备ID响应。
此后,托架1执行服务器设备2和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诸如便携电话终端4(1)或数字静物相机4(2)间的中继处理(步骤S5107)。具体地,在步骤S5107,执行请求、数据等的信息的中继处理,诸如在服务器设备2和便携电话终端4(1)和/或数字静物相机4(2)之间传输和接收的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累积数据列表、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新的累积数据和调整大小后的图像数据。
然后在信息的一系列中继处理结束之后,托架1的控制部分11控制充电控制部分19,以便确认移动设备4的电池的充电容量(步骤S5108),并且基于步骤S5108的结果确定充电是否完成(步骤S5109)。如果由步骤S5109的判定处理确定充电仍未完成,则重复以步骤S5108开始的步骤的处理。
然而,如果由步骤S5109的判定处理确定充电完成了,则托架1的控制部分11控制充电控制部分19以便结束其充电已完成的移动设备4的充电处理(步骤S5110)。然后,托架1的控制部分11形成用于被确定为充电已完成的移动设备4的结束确认,并且通过视频通信部分15a和传输/接收天线15b将结束确认传输到有关的移动设备4(步骤S5111)。
响应该结束确认,如果关于到不同设备的联接的处理已完成,从结束确认的传输目的地的移动设备4传输结束响应。因此,托架1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17执行通过传输/接收天线15b和视频通信部分15a从移动设备4接收结束响应以及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向服务器设备2传输结束响应的结束响应的中继处理(步骤S5112)。于是图29所示的处理结束。
应当注意,如果在步骤S5103确定移动设备4不需要充电,并且不在步骤S5104开始充电,则可以通过步骤S5108和S5109的处理确定不需要充电,并且可以跳过步骤S5110的处理,以便直接执行步骤S5111和S5112的结束确认处理。
以这种方式,如果托架1自己检测到移动设备4被放置在托架1上,则其可以从移动设备4获取设备ID,并且将该设备ID通知服务器设备2,以便提供开始服务器设备2中的处理的机会。
[图像拾取设备和便携电话终端彼此联接情况下的服务器设备2的处理]
图30示出了在作为图像拾取设备的数字静物相机4(2)和便携电话终端4(1)彼此联接,从而如上面参考图27和28所述,也可以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利用通过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情况下,由服务器设备2执行的处理。当服务器设备2处于其电源打开的状态时,原则上由控制部分21和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执行图30所示的处理。
如果电源打开,则服务器设备2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确定是否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从托架1收到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的设备ID报告(步骤S5201)。如果由步骤S5201的判定确定仍未收到设备ID报告,则重复步骤S5201的处理,等待收到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的设备ID报告。
如果由步骤S5201的判定确定收到了设备ID报告,则由于控制部分21识别出已经收到的设备ID,确定托架1上是否放置了多个移动设备(步骤S5202)。如果由步骤S5202的判定确定托架1上未放置多个移动设备,即,仅放置了一个移动设备,则重复以步骤S5210开始的步骤的处理。
如果由步骤S5202的判定确定托架1上放置了多个移动设备,则控制部分21参考如上面参考图26所述在非易失存储器214内形成的设备联接表(步骤S5203)。然后,控制部分21确定放置在托架1上的两个移动设备的组合是否作为将被联接的设备的组合记录在设备联接表内(步骤S5204)。
如果由步骤S5204的判定确定放置在托架1上的两个移动设备的组合未被作为将被联接的设备的组合记录在设备联接表内,则由于没有用于联接这两个移动设备的处理,图30中所示的处理结束。
在另一方面,如果由步骤S5204的判定确定放置在托架1上的两个移动设备的组合作为将被联接的设备的组合记录在设备联接表内,则控制部分21基于参考的设备联接表的信息指定将在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间执行的联接处理,并且然后将这两个移动设备作为将被彼此联接的设备记录在服务器设备2的非易失存储器214内(步骤S5205)。
在本例中,如上面参考图24到28所述,由于设备1是数字静物相机4(2)并且设备2是便携电话终端4(1),将首先记录在图26所示的设备联接表内的“调整设备1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大小,并且将调整大小后的静止图像数据拷贝到设备2内的处理”指定为将被执行的联接处理。因此,将设备1的数字静物相机4(2)和设备2的便携电话终端4(1)作为将被彼此联接的设备记录在非易失存储器214内。
则以图30所示的处理中的步骤S2506开始的步骤的处理是根据在步骤S2505指定的联接处理,并且是由图26所示的设备联接表的程序ID指定的程序的处理。在该情况下,控制部分21形成用于数字静物相机4(2)的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并且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传输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步骤S5206)。如上所述通过托架1将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
响应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通过托架1从数字静物相机4(2)传输累积数据列表。因此,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控制外部接口26a接收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累积数据列表,并且将累积数据列表存储在HDD30的预定区域内(步骤S5207)。
然后控制部分21基于存储在HDD30中的累积数据列表检测数字静物相机4(2)中仍未被提供给服务器设备2的新的累积数据(步骤S5208)。在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5208的检测处理中,根据过去提供的累积数据列表和在当前一轮内提供的累积数据列表间的差异简单地识别新的累积数据。
然后控制部分21基于步骤S5208的检测结果确定数字静物相机4(2)中是否存在新的累积数据(步骤S5209)。如果由步骤S5209的判定处理确定不存在新的累积数据,则由于不存在将被提供给便携电话终端4(1)的数据,处理进入步骤S5215。从而控制部分21消除在步骤S5205为非易失存储器214执行的联接设备记录(步骤S5215),从而结束图30的处理。
在另一方面,如果由步骤S5209的判定处理确定数字静物相机4(2)中存在新的累积数据,则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形成针对数字静物相机4(2)的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传输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步骤S5210)。如上所述通过托架1将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
响应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通过托架1从数字静物相机4(2)传输新累积数据。因此,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控制外部接口26a接收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新累积数据,并且将新累积数据存储在HDD30的预定区域内(步骤S5211)。
然后,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根据从数字静物相机4(2)提供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形式的新的累积数据,使用写回数据生成部分29的功能生成用于便携电话终端4(1)的调整大小后的静止图像数据(步骤S5212)。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控制外部接口26a将用于便携电话终端4(1)的调整大小后的静止图像数据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步骤S5213)。如上所述通过托架1将用于便携电话终端4(1)的调整大小后的静止图像数据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
此后,控制部分21进入并保持在等待状态,直到它收到来自作为联接设备的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两者的结束响应为止(步骤S5214)。则如果控制部分21收到来自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两者的结束响应,则它消除在步骤S5205处为非易失存储器214执行的联接设备记录(步骤S5215),从而结束图30的处理。
[图像拾取设备和便携电话终端彼此联接情况下的服务器设备2的处理]
图31示出了在作为图像拾取设备的数字静物相机4(2)和便携电话终端4(1)彼此联接,从而如上面参考图27和28所述,也可以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利用通过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情况下,由数字静物相机4(2)执行的处理。
在作为移动设备的数字静物相机4(2)被置于预定模式,诸如例如数字静物相机4(2)被放置在托架1上,并且执行数据通信处理和充电处理的充电模式的情况下,原则上由数字静物相机4(2)的控制部分41和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执行图31所示的处理。
首先,如果数字静物相机4(2)的模式被改变为预定模式,则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确定是否通过传输/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收到来自托架1的关于设备ID的询问(步骤S5301)。如果由步骤S5301的判定处理确定未收到关于设备ID的询问,则重复步骤S5301处的处理,以便等待接收关于设备ID的询问。
然而,如果由步骤S5301的判定处理确定收到了关于设备ID的询问,则控制部分41获取必需的信息,诸如存储和保持在例如数字静物相机4(2)的ROM412内的设备ID和设备属性。然后,便携电话终端4(1)基于获得的信息形成如上面参考图7C所述的这种设备ID响应,并且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传输/接收天线45b传输设备ID响应(步骤S5302)。通过托架1将设备ID响应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传输/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步骤S5303)。然后如果收到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则控制部分41为服务器设备2形成上面参考图8所述的累积数据列表。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控制无线通信部分45a传输累积数据列表(步骤S5304)。该累积数据列表也被通过托架1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传输/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通过托架1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对新的累积数据的请求(步骤S5306)。如果收到对新的累积数据的请求,则控制部分41从图像存储部分44以静止图像数据的形式读出被请求的新的累积数据。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控制无线通信部分45a传输该新的累积数据(步骤S5306)。该新的累积数据也被通过托架1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此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传输/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从托架1传输的结束确认(步骤S5307)。如果收到结束确认,则数字静物相机4(2)进入并且保持等待状态,直到联接处理结束(步骤S5308)。则如果一系列联接处理结束了,控制部分41形成结束响应,并且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控制无线通信部分45a传输结束响应(步骤S5309),从而结束图31的处理。
[图像拾取设备和便携电话终端彼此联接情况下便携电话终端4(1)的处理]
图32示出了在作为图像拾取设备的数字静物相机4(2)和便携电话终端4(1)彼此联接,从而如上面参考图27和28所述,也可以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利用通过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情况下,由便携电话终端4(1)执行的处理。
在作为移动设备的便携电话终端4(1)被置于预定模式-其中它被放置在托架1上并且执行数据通信处理和充电处理-诸如例如充电模式时,原则上由便携电话终端4(1)的控制部分61执行图32所示的处理。
首先,如果便携电话终端4(1)的模式被改变为预定模式,则控制部分61确定是否通过传输/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收到来自托架1的关于设备ID的询问(步骤S5401)。如果由步骤S5401的判定处理确定未收到关于设备ID的询问,则重复步骤S5401处的处理,以便等待接收关于设备ID的询问。
然而,如果由步骤S5401的判定处理确定收到了关于设备ID的询问,则控制部分61获取必需的信息,诸如存储和保持在例如便携电话终端4(1)的ROM612内的设备ID和设备属性。然后,控制部分61基于获得的信息形成如上面参考图7C所述的这种设备ID响应,并且通过无线通信部分66a和传输/接收天线66b传输设备ID响应(步骤S5402)。通过托架1将设备ID响应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然后,控制部分61通过传输/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为便携电话终端4(1)调整大小后的静止图像数据,并且将调整大小后的静止图像数据存储在内容存储部分62内(步骤S5403)。然后控制部分61读出为便携电话终端4(1)调整了大小,并且存储在内容存储部分62内的静止图像数据,并且进行这样的准备,以便改变该数据的格式,从而可在控制部分61的控制下利用该数据(步骤S5304)。
然后,控制部分61通过传输/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接收通过托架1从托架1传输的结束确认(步骤S5405)。然后当收到结束确认时,控制部分61将其自身置于并且保持为等待状态,直到联接处理结束(步骤S5406)。则如果一系列联接处理结束了,控制部分61形成结束响应,并且控制无线通信部分66a传输结束响应(步骤S5407),从而结束图32的处理。
以这种方式,在本例中,作为图像拾取设备的数字静物相机4(2)和便携电话终端4(1)彼此联接,并且由服务器设备2为便携电话终端4(1)调整由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大小。然后将调整大小后的静止图像数据传输并且拷贝到便携电话终端4(1)内,从而也可以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利用它。
[将被调整大小并且拷贝的图像的提取的实例]
在如上面参考图24到32所述的,由服务器设备2为便携电话终端4(1)调整由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大小,并且将调整大小后的静止图像数据传输并且拷贝到便携电话终端4(1)内,从而也可以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利用该调整大小后的静止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作为处理目的,使用仍未被提供给服务器设备2的新的累积数据生成将被调整大小的静止图像数据。
然而,处理目的不限于此。具体地,还给上面参考图8所述的累积数据列表添加表示作为累积数据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生成日期的信息,可以从直到提取相应于可被拷贝的容量的数量的静止图像数据,从而调整该静止图像数据的大小并且将其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为止,具有最后的生成日期的静止图像数据开始的顺序将累积数据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
在该情况下,如果便携电话终端4(1)不具有用于存储所有调整大小后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容量,则可以用该调整大小后的静止图像数据覆盖旧的调整大小后的静止图像数据。可替换地,可以事先从服务器设备2向托架1发出关于便携电话终端4(1)的内容存储部分62的空闲容量的询问,从而生成并且传输数目相应于实际空闲容量的调整大小后的静止图像数据。
另外,在例如针对不同的事件对由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分类,并且将其收集到文件夹中的情况下,可以将存储在最后生成的文件夹内的静止图像数据确定为调整大小的对象。在针对各个事件对静止图像数据分类的情况下,在需要时,可以将相应于用户的选择指令的静止图像数据组确定为调整大小的对象。
另外,由于还给静止图像数据添加保护信息、打印标记等,可以基于这种添加的信息,响应优先程度提取调整大小的对象的静止图像数据。例如,可以仅将添加了保护信息的静止图像数据确定为调整大小的对象,将应用了打印标记的静止图像数据确定为调整大小的对象,或将应用了保护信息和打印标记两者的静止图像数据确定为调整大小的对象。
关于在什么条件下应当提取将被调整大小的静止图像数据,可以在上面参考图26所述的设备联接表的联接处理实质内容中记录这种条件,从而基于记录的条件执行这种提取处理。
另外,关于静止图像数据将被调整为多大,可以指定适应便携电话终端4(1)的相同大小,或还可以例如根据记录在服务器设备2内的用户的指示,将静止图像数据的大小调整为一个大小。还可以从数字静物相机4(2)向便携电话终端4(1)提供未被服务器设备2调整大小的图像数据。换言之,可以用各种方式确定应当以何种大小传输某个数目的静止图像数据。
[数字视频相机和便携电话终端间的联接]
在上面参考图24到32所述的实例中,调整由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拾取获得的图像数据或静止图像数据的大小,并且将其提供给便携电话终端4(1),从而可以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利用它。类似地还可以调整由数字视频相机4(3)的图像拾取获得的运动图像数据的大小,以便将其提供给便携电话终端4(1),从而可以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利用它。
在该情况下,由于运动图像数据具有大于静止图像数据的数据量,还可能不仅减小图像大小或屏幕大小,而且为便携电话终端4(1)根据预定的方法形成由从运动图像数据中提取的场景组成的摘要版本,从而可以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利用它。
此处,作为形成摘要版本的方法,可以使用各种方法,诸如提取由数字视频相机4(3)的图像拾取获得的运动图像数据的场景改变点,并且连接从场景改变点的起固定时间段的间隔内的运动图像数据,以便形成摘要版本,或提取具有相对高的声音等级的场景部分以便形成摘要版本。
即使在数字视频相机4(3)和便携电话终端4(1)彼此联接以便实现运动图像数据的利用的情况下,可以与上面参考图27到32所述大体类似地执行操作。具体地,除了图28所示的步骤S61、S63和S64处处理的数据从静止图像数据改变为运动图像数据,并且在步骤S63处执行的服务器设备2的调整大小处理包括形成运动图像数据的摘要版本的处理之外,可以与为了静止图像数据的利用而执行的数字静物相机4(2)和便携电话终端4(1)的操作类似地执行用于数字视频相机4(3)和便携电话终端4(1)的联接的操作。
注意,在传输运动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以从其顶部开始的预定数量传输存储和保持在数字视频相机4(3)内的运动图像数据,而不执行改变图像大小的调整大小处理,以及从预定位置,例如,声音等级突然高于预定等级的位置,以预定数量形成摘要版本或传输运动图像数据的处理。要点是可以用各种方式确定将要传输的运动图像的部分和数量。
[(2)在便携音乐再现设备和图像拾取设备之间使用音乐数据的第二个实例联接]
图33一般地示出了在便携音乐再现设备和图像拾取设备间使用图像数据的第一个实例的联接的概况。如上所述,每次可将多个各种移动设备放置在托架1上。因此,便携音乐再现设备诸如例如便携音乐再现设备4(4)和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便携电话终端4(1)以及诸如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拾取设备可被放置在托架1上。
另外,在图33所示的实例中,重要的是音乐再现设备和图像拾取设备被放置在托架1上,但是它们的放置时间可以彼此不同。例如,在将便携音乐再现设备4(4)首先放置在托架1上的情况下,可以经过几个小时之后将图像拾取设备放置在托架1上。相反,在将图像拾取设备首先放置在托架1上的情况下,可以以后放置便携音乐再现设备4(4)。要点是便携音乐再现设备和图像拾取设备处于它们两者都被放置在托架1上的状态。
某些图像拾取设备诸如数字静物相机4(2)具有音乐再现功能,从而当例如使用由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执行幻灯片放映时,还可以同时再现和利用音乐数据。因此,在本例中,在音乐再现设备和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图像拾取设备被放置在托架1上的情况下,自动地从音乐再现设备将被认为适当的音乐数据传输到图像拾取设备,以便上传可在图像拾取设备上再现的音乐数据。
以刚刚描述的配置,增强了便携音乐再现设备和图像拾取设备之间的功能联接,从而可以自动地在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图像拾取设备上利用在便携音乐再现设备上频繁再现的音乐数据,而不用用户的任何直接参与。
下面,详细描述在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被放置在托架1上的情况下,作为便携音乐再现设备的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便携电话终端4(1)和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4(2)间的联接。
[作为移动设备的具有音乐再现设备的数字静物相机4(2)的配置的实例]
图34示出了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4(2)的配置的实例,它是第二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所使用的移动设备之一。参考图34,除了数字静物相机4(2)包括声音再现部分52和扬声器53并且还包括用于存储和保持图像数据和音乐数据的数据存储部分54之外,类似于作为图4所示的移动设备的数字静物相机配置示出的数字静物相机4(2)。
因此,在图34所示的数字静物相机4(2)中,以相同的参考字符代表与作为图4所示的移动设备的数字相机相同的组件,并且为了避免冗余此处忽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图34所示的数字静物相机4(2)包括取代在上面参考图4所述的数字静物相机内提供的图像存储部分44的数据存储部分54。数据存储部分54可以存储和保持,例如,通过传输/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从服务器设备提供的由图像拾取获得的图像数据和音乐数据等。
声音再现部分52接收由控制部分21从数据存储部分54读出的音乐数据的提供,并且将该音乐数据转换为模拟声音信号。另外,声音再现部分52在控制部分41的控制下执行各种音乐调整处理和放大处理,以便形成将要提供给扬声器53的声音信号,并且将形成的声音信号提供给扬声器53。
因此,可以作为声音从扬声器53发出基于从数据存储部分54读出的音乐数据的音乐,从而用户可以欣赏该音乐。应当注意,在音乐数据为压缩形式的情况下,声音再现部分52可以执行解压缩处理,或控制部分41可以执行解压缩处理。
当数字静物相机4(2)被用于执行幻灯片放映时,其中控制部分41连续地读出存储和保持在数据存储部分54中的静止图像数据,并且将该静止图像数据提供给显示部分49,从而该静止图像被在显示部分49的显示屏幕上连续地显示预定的时间段,通过由控制部分41读出存储和保持在数据存储部分54内的预定的音乐数据,并且将读出的音乐数据提供给声音再现部分52,从而由声音再现部分52再现该音乐数据,数字静物相机4(2)还具有同时再现音乐的功能。
注意,类似于上面参考图25所述的便携电话终端配置本例中使用的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便携电话终端4(1)。
[作为累积数据的音乐数据的布局的实例]
图35示出了作为存储和保持在本例中的数据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并且具有上面参考图25所述的配置的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便携电话终端4(1)的内容存储部分62中的,或本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并且具有上面参考图34所述的配置的数字静物相机4(2)的数据存储部分54中的累积数据的音乐数据的布局的实例。
使用本例中的便携电话终端4(1)的宽带通信功能,从Internet上的预定的服务器设备下载,或通过传输/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从服务器设备2提供作为累积数据的音乐数据。如图35中所示,累积在便携电话终端4(1)或数字静物相机4(2)的预定存储部分内的累积数据的音乐数据具有添加到其上的头信息。
参考图35,该头信息包括设备ID、数据ID、数据属性、生成日期和时间、数据大小、保护、使用次数、再现历史诸如再现日期和时间1、再现日期和时间2、…和其它信息。
设备ID是用于指出在其中累积了累积数据的设备的信息。数据ID用于唯一地指出累积数据。数据属性是表示数据类型的信息,诸如累积数据是静止图像数据、运动图像数据还是音乐数据。再现日期和时间是表示获取音乐数据并且将其记录在内容存储部分62内的日期和时间的信息。数据大小是表示音乐数据的大小的信息。
除了展现关闭状态,其中保护未被施加到音乐数据上之外,保护信息展现例如打开状态,其中保护被施加到音乐数据上。在音乐数据被施加保护的情况下,不能消除该音乐。使用次数是这样的信息,每次再现该音乐数据,其值被增加1,并且用于发现该音乐数据被再现了多少次。再现历史包括,在图35所示的实例中,最后再现的5次的日期和时间。
将以这种方式添加了这种头信息的音乐数据存储和保持在本例中的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便携电话终端4(1)的内容存储部分62或数字静物相机4(2)的数据存储部分54内。
[作为累积数据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布局的实例]
图36示出了作为存储和保持在具有上面参考图34所述的配置的数字静物相机4(2)的数据存储部分54内的累积数据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布局的实例。由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拾取基本地获取该静止图像数据。可替换地,可以通过传输/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从服务器设备2提供静止图像数据。
作为累积在数据存储部分54内的累积数据的静止图像数据具有如图36所示添加到其上的头信息。参考图36,头信息包括设备ID、数据ID、数据属性、生成日期和时间、保护、打印标记、数据大小、使用次数和其它信息。
除了打印标记之外的信息项与添加到上面参考图35所述的音乐数据的头信息的相应内容类似。打印标记信息是用于事先指定该静止图像数据是需要打印的信息的信息。如果该信息是打开,例如当该静止图像数据被放入服务器设备2时,则可以自动打印该静止图像数据。
将以这种方式添加了这种头信息的图像数据存储和保持在本例中的数字静物相机4(2)的数据存储部分54内。
在本例的数字静物相机4(2)中,当执行幻灯放映时,其中连续地读出存储和保持在数据存储部分54内的静止图像数据,并且将其在显示部分49的显示屏上连续显示固定的时间段,可以事先确定的顺序连续读出存储和保持在数据存储部分54内的音乐数据,并且将其再现固定的时间段。
注意,在幻灯放映时,可以例如根据记录在数字静物相机4
(2)的非易失存储器414内的音乐再现顺序表控制将要再现的音乐
数据的再现顺序。在音乐再现顺序表中,记录数据ID或音乐ID和
音乐片段的再现次数。可由用户调整再现时间。
控制部分41根据音乐再现顺序表中记录的顺序从数据存储部分54中读出音乐数据,并且将读出的音乐数据提供给声音再现部分52。如果音乐再现顺序表中指定的再现时间段的音乐再现结束了,则控制部分41读出下一个音乐数据,并且将该音乐数据提供给声音再现部分52。当控制部分41如上所述执行这种处理时,可以在幻灯放映之后再现音乐。
在本例的数据通信系统内,在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便携电话终端4(1)和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4(2)被放置在托架1上的情况下,可以将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频繁利用的音乐数据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从而可以也在数字静物相机4(2)上利用它。
[设备联接表的配置的实例]
在在不同的移动设备间执行其中使用音乐数据的下述联接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在例如服务器设备2的非易失存储器214中生成的设备联接表,通过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实现移动设备间的联接。虽然在该情况下使用的设备联接表类似于上面参考图26所述的设备联接表,它在其中记录的信息方面不同。
图37示出了在本例中使用的设备联接表。参考图37,第一和第二组记录的信息与图26中所示相同。然而,在本例中,需要记录在图37所示的设备联接表内的第三组信息。
具体地,参考图37,在示出的设备联接表的第三组记录的信息中,设备1是“便携音乐再现设备(包括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便携电话终端)”;设备2是“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并且联接处理的实质内容是“将满足预定条件的便携音乐再现设备(设备1)的音乐数据拷贝到设备2内”。另外,由服务器设备2执行以便执行所述的联接处理的程序的程序ID是“PG3”。
如果服务器设备2检测到作为便携音乐再现设备的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便携电话终端4(1)和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4(2)被放置在托架1上,则服务器设备2执行移动设备间的联接处理,其中在该数据通信系统内,根据图37中所示的设备联接数据的第三组记录信息使用音乐。
[执行使用音乐数据的联接的情况下的系统的操作]
现在,描述本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操作,其中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被用作移动设备,从而可以在该移动设备间执行使用音乐数据的联接。图38到40示出了本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操作,其中可以在移动设备间执行使用音乐数据的联接。
在本例中,类似于上面参考图27和28描述的操作,不同的移动设备通过托架1和服务器设备2传输和接收信息。因此,为了简化描述,以相同的参考字符代表被类似于上面参考图27和28所述执行的相同项目,并且由于对这些项目的详细描述与上面参考图27和28给出的相同,此处忽略它们以便避免冗余。
注意,在下面的描述中,假设如上所述,将具有上面参考图25所述的配置并且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便携电话终端4(1)和具有上面参考图34所述的配置并且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4(2)用作移动设备。另外,虽然如上所述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被放置在托架1上的时刻不特别重要,为了简化描述,假设首先将便携电话终端4(1)放置在托架1上,并且然后将数字静物相机4(2)放置在托架1上。
另外,在当前的第二个实例中,假设至少将上面参考图35所述的音乐数据存储在便携电话终端4(1)的内容存储部分62内,并且将上面参考图36所述的静止图像数据存储在数字静物相机4(2)的数据存储部分54内。
首先参考图38,类似于上面参考图27所述的第一个实例,执行步骤S51到S56的处理。具体地,当检测到移动设备被放置在托架1上时,托架1进行执行充电处理,即,充电开始处理(步骤S51)。然后,托架1对放置在其上的移动设备执行关于设备ID的询问(步骤S52和S54)。
从接收关于设备ID的询问的移动设备传输回设备ID响应(步,骤S53和S55)。托架1接收并向服务器设备2传输设备ID响应。因此,服务器设备2可以基于通过托架1传输的设备ID响应或设备ID报告识别出哪个移动设备被放置在托架1上。
如果基于来自放置在托架1上的每个移动设备的设备ID响应,多个移动设备被放置在托架1上,则服务器设备2参考在服务器设备2的非易失存储器214内生成的设备联接表,以便指定将被执行的设备的联接处理,并且记录将被彼此联接的设备(步骤S56)。
在当前的第二个实例中,由于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便携电话终端4(1)和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4(2)被放置在托架1上,图37中所示的设备联接表的第三组记录信息被指定为将在步骤S56利用的信息。
在当前的第二个实例中,在步骤S56,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便携电话终端4(1)用作设备1,并且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4(2)用作设备2。因此,将设备1即数字静物相机4(2)的音乐数据中满足预定条件的那些拷贝到设备2即数字静物相机4(2)内的处理被指定为将被执行的联接处理的实质内容。另外,在服务器设备2的非易失存储器214内的相关关系中,便携电话终端4(1)被记录为设备1并且数字静物相机4(2)被记录为设备2。注意,在本例中,实现确定的条件是具有高再现频率的音乐数据是拷贝的对象。
另外,在本第二个实例中,由于音乐数据的提供目的地,即,设备1是便携电话终端4(1),服务器设备2形成用于向便携电话终端4(1)请求提供累积数据列表的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然后,服务器设备2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输出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以便通过托架1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步骤S81)。在该情况下,托架1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接收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并且通过视频通信部分15a和传输/接收天线15b将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
便携电话终端4(1)通过传输/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然后响应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便携电话终端4(1)通过无线通信部分66a和传输/接收天线66b向服务器设备2传输存储和保持在内容存储部分62内的音乐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步骤S82)。
在该情况下,托架1通过传输/接收天线15b和视频通信部分15a接收来自便携电话终端4(1)的累积数据列表,并且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将累积数据列表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在本第二个实例中,通过基于上面参考图35所述的音乐数据的头信息,给上面参考图8所述的累积数据列表添加“使用次数”和“历史使用”形成音乐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
服务器设备2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便携电话终端4(1)的累积数据列表,并且将累积数据列表存储在HDD30的预定区域内(步骤S83)。此后,处理进入图39所示的处理。
参考图39,在当前第二个实例中,服务器设备2形成针对数字静物相机4(2)的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然后,服务器设备2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输出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以便通过托架1将其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步骤S81X)。在该情况下,托架1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接收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并且通过视频通信部分15a和传输/接收天线15b将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
数字静物相机4(2)通过传输/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然后,响应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数字静物相机4(2)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传输/接收天线45b向服务器设备2传输存储和保持在数字静物相机4(2)的数据存储部分54内的音乐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
在该情况下,托架1通过传输/接收天线15b和视频通信部分15a接收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累积数据列表,并且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将累积数据列表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通过基于上面参考图35所述的音乐数据的头信息,给上面参考图8所述的累积数据列表添加“使用次数”和“历史使用”,形成此处将被传输和接收的累积数据列表。
服务器设备2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累积数据列表,并且将该累积数据列表存储在服务器设备2的HDD30的预定区域内(步骤S83X)。
因此,服务器设备2可以识别出什么音乐数据保持在便携电话终端4(1)内以及上面音乐数据保持在数字静物相机4(2)内。然后基于在步骤S83存储的来自便携电话终端4(1)的音乐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服务器设备2将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中被比较频繁使用,但是未保持在数字静物相机4(2)中的音乐数据指定为将被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的音乐数据(步骤S84X)。
然后,服务器设备2形成针对便携电话终端4(1)的对在步骤S84处指定的音乐数据的提供的请求,并且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输出对音乐数据的提供的请求,以便通过托架1将其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步骤S85)。在该情况下,托架1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接收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对音乐数据的提供的请求,并且通过视频通信部分15a和传输/接收天线15b向便携电话终端4(1)传输对音乐数据的提供的请求。
便携电话终端4(1)通过传输/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对音乐数据的提供的请求。然后,便携电话终端4(1)响应对音乐数据的提供的请求,提取存储和保持在内容存储部分62内的所请求的音乐数据,并且通过无线通信部分66a和传输/接收天线66b将该音乐数据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步骤S86)。
在该情况下,托架1通过传输/接收天线15b和视频通信部分15a接收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音乐数据,并且通过外部接口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将该音乐数据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然后,服务器设备2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便携电话终端4(1)的音乐数据,并且将该音乐数据存储在服务器设备2的HDD30的预定区域内(步骤S87)。然后,作为将被提供给数字静物相机4(2)的音乐数据,服务器设备2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输出在步骤S87存储的音乐数据,以便通过托架1将其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步骤S88)。
在该情况下,托架1通过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接收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音乐数据,并且通过视频通信部分15a和传输/接收天线15b将该音乐数据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服务器设备2通过传输/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音乐数据,并且将该音乐数据记录在数据存储部分54内,从而该音乐数据被置于也可在数字静物相机4(2)上利用的状态(步骤S89)。
此后,处理进入步骤S40的处理。参考图40,执行类似于上面参考图28所述的第一个实例的步骤S66到S72的处理。具体地,当被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的充电完成时,托架1结束充电处理(步骤S66和S67)。然后,托架1执行用于该移动设备的联接处理的结束的确认(步骤S68和S70)。
由于接收该结束确认的任意移动设备确认完成了将在该移动设备上执行的处理,并且传输结束响应(步骤S69和S71),托架1接收该结束响应,并且将该结束响应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当服务器设备2收到来自将被彼此联接的两个移动设备的结束响应时,由于可以确定联接处理结束了,它消除在图38的步骤S56处执行的联接设备记录(步骤S72),从而结束使用音乐数据的联接处理系列。
注意,在当前第二个实例中,不必执行由图39中的虚线指示的步骤S81X、S82X和S83X的处理。具体地,可将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中频繁使用的音乐数据从便携电话终端4(1)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而与该音乐数据是否保持在数字静物相机4(2)内无关。
[作为音乐再现设备的便携电话终端和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通过音乐数据彼此联接的数据通信系统的组件设备的处理]
[托架1的处理]
在当前第二个实例中,作为该数据通信系统的组件的便携电话终端4(1)、数字静物相机4(2)、托架1和服务器设备2中的托架1执行类似于上面参考图29所述的第一个实例内的托架1所执行的处理。因此,此处参考图29简述本第二个实例中的托架1的处理。
具体地,本第二个实施例中的托架1也检测托架1上移动设备的放置(步骤S5101),并且执行充电(步骤S5102到S5104)。然后,托架1向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发出关于设备ID的询问(步骤S5105),并且将响应关于设备ID的询问传输回来的设备ID响应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步骤S5106)。
此后,托架1执行服务器设备2和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间的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的中继(步骤S5107)。然后在中继处理系列结束之后,托架1执行充电结束的确认(步骤S5108到S5109),并且结束充电处理(步骤S5110)。此后,托架1执行移动设备的结束确认的传输(步骤S5111),以及来自移动设备的向服务器设备2的结束响应的中继处理(步骤S5112),从而通过托架1结束用于联接的处理。
[服务器设备2的处理]
图41示出了在第二个实施例中的数据通信系统内的上面参考图38到40描述的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便携电话终端4(1)和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4(2)彼此联接,从而也可以在数字静物相机4(2)上利用保持在便携电话终端4(1)内的音乐数据的情况下,由服务器设备2执行的处理。当服务器设备2处于其电源打开的状态时,原则上由控制部分21和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执行图41所示的处理。
参考图41,如果电源被打开,则服务器设备2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确定是否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从托架1收到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的设备ID报告(步骤S7201)。如果由步骤S7201处的判定处理确定仍未收到设备ID报告,则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重复步骤S7201处的处理,以便等待接收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的设备ID报告。
如果由步骤S7201处的判定处理确定收到了设备ID报告,由于控制部分21已经识别出收到的设备ID,它确定是否建立了多个移动设备被放置在托架1上的状态(步骤S7202)。如果由步骤S7202处的判定处理确定仍未建立放置了多个移动设备的状态,即,仅放置了一个移动设备,则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重复以步骤S7201开始的步骤的处理。
在另一方面,如果由步骤S7202处的判定处理确定多个移动设备被放置在托架1上,则控制部分21参考如上参考图37所述在非易失存储器214内形成的设备联接表(步骤S7203)。然后,控制部分21确定放置在托架1上的两个移动设备的组合是否被作为将被彼此联接的设备的组合记录在设备联接表内(步骤S7204)。
如果由步骤S7204处的判定处理确定放置在托架1上的两个移动设备的组合未被作为将被彼此联接的设备的组合记录在设备联接表内,则由于不存在用于联接该两个移动设备的处理,图41所示的处理结束。
在另一方面,如果由步骤S7204处的判定处理确定放置在托架1上的两个移动设备的组合作为将被彼此联接的设备的组合记录在设备联接表内,则控制部分21基于参考的设备联接表的信息,指定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间的将被执行的联接处理。然后,控制部分21将这两个移动设备作为将被彼此联接设备记录在服务器设备2的非易失存储器214内(步骤S7205)。
在当前的第二个实例中,由于如上面参考图33到40所述,设备1是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便携电话终端4(1),并且设备2是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4(2),将“设备1的音乐数据中的满足预定条件的那些拷贝到设备2中”指定为将被执行的联接处理。因此,作为设备1的便携电话终端4(1)和作为设备2的数字静物相机4(2)被作为将被彼此联接的设备记录在非易失存储器214内。
图41中所示的处理的以步骤S7026开始的步骤的处理相应于在步骤S7205处指定的联接处理,并且是由图37中所示的设备联接表的程序ID指出的处理。在本例的情况下,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形成以便携电话终端4(1)为目的地的对音乐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并且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传输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步骤S7206)。如上所述通过托架1将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
响应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通过托架1从便携电话终端4(1)传输回音乐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因此,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控制外部接口26a接收来自便携电话终端4(1)的音乐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并且将累积数据列表存储在HDD30的预定区域内(步骤S7207)。
虽然图1中未示出,还可以向数字静物相机4(2)发出对累积数据列表的提供的请求,以便接收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音乐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从而由相应于由图39中的虚线指示的步骤S81X到S83X的处理的处理将已经保持在数字静物相机4(2)内的音乐数据考虑在内。
然后,基于存储在HDD30中的音乐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控制部分21检测将被提供到数字静物相机4(2)的数据,在第二个实例的情况下,便携电话终端4(1)中具有高使用频率的音乐数据(步骤S7208)。
然后,控制部分21基于步骤S7208的检测结果确定数字静物相机4(2)中是否存在具有高使用频率的音乐数据(步骤S7209)。如果由步骤S7209的判定处理确定例如根本没有执行音乐数据的再现,或数字静物相机4(2)中不存在具有高使用频率的音乐数据,则不存在将被提供到数字静物相机4(2)的数据。因此,处理进入步骤S714,其中控制部分21消除在步骤S7205为非易失存储器214执行的联接设备记录,从而结束图41的处理。
在另一方面,如果由步骤S7209的判定处理确定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中存在具有高使用频率的音乐数据,则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形成针对便携电话终端4(1)的对音乐数据的提供的请求。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传输对音乐数据的提供的请求(步骤S7210)。如上所述通过托架1将对音乐数据的提供的请求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
响应对音乐数据的提供的请求,通过托架1从便携电话终端4(1)传输回音乐数据。因此,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控制外部接口26a以便接收来自便携电话终端4(1)的音乐数据,并且将该音乐数据临时存储在HDD30的预定区域内(步骤S7211)。
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控制外部接口26a将以数字静物相机4(2)为目的地的临时存储的音乐数据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步骤S7212)。如上所述通过托架1将以数字静物相机4(2)为目的地的音乐数据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
此后,将设备2的控制部分21置于并且保持在等待状态,直到收到来自联接设备中的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的结束响应(步骤S7213)。然后,如果收到了来自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两者的结束响应,则控制部分21消除在步骤S7205处为非易失存储器214执行的联接设备记录(步骤S7214),从而结束图41的处理。
应当注意,虽然上面描述了将来自便携电话终端4(1)的音乐数据按照原样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音乐数据的传输不限于此。例如,如果可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利用的音乐数据的数据格式和可在422上使用的音乐数据的数据格式彼此不同,则可以在将数字静物相机4(2)的音乐数据的格式转换为数字静物相机4(2)可以使用的格式之后,将服务器设备2的音乐数据提供给数字静物相机4(2)。
此处,音乐数据的数据格式的转换包括例如PCM数据到根据预定的压缩方法压缩的数据的转换,或将要使用的数据压缩方法的转换。
[便携电话终端4(1)的处理]
图42示出了在第二个实施例中的数据通信系统内的上面参考图38到40描述的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便携电话终端4(1)和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4(2)彼此联接,从而也可以在数字静物相机4(2)上利用保持在便携电话终端4(1)内的音乐数据的情况下,由便携电话终端4(1)执行的处理。
在作为移动设备的便携电话终端4(1)被置于预定模式诸如充电模式-其中便携电话终端4(1)被放置在托架1上,并且执行数据通信处理和充电处理-的情况下,原则上由便携电话终端4(1)的控制部分61执行图42所示的处理。
首先,如果便携电话终端4(1)的模式被置于预定模式,则控制部分61确定是否通过传输/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收到来自托架1的关于设备ID的询问(步骤S7301)。如果由步骤S7301处的判定处理确定未收到关于设备ID的询问,则重复步骤S7301的处理,以便等待接收关于设备ID的询问。
如果由步骤S7301处的判定处理确定收到了关于设备ID的询问,则控制部分61获取必需的信息,诸如存储和保持在例如便携电话终端4(1)的ROM612内的设备ID和设备属性。然后,控制部分61形成如上参考图7C所述的这种设备ID响应,并且通过托架1将该设备ID响应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然后,控制部分61通过传输/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对音乐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步骤S7303)。在收到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之后,控制部分61形成以服务器设备2为目的地的累积数据列表,并且控制部分61控制无线通信部分66a传输该累积数据列表(步骤S7304)。另外通过托架1将累积数据列表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此后,控制部分61通过传输/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接收通过托架1向其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对音乐数据的提供的请求(步骤S7305)。然后,如果收到对音乐数据的提供的请求,则控制部分61从内容存储部分62读出请求的音乐数据,并且控制部分61控制无线通信部分66a传输该音乐数据(步骤S7306)。另外通过托架1向服务器设备2传输这种音乐数据。
此后,控制部分61通过传输/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接收从托架1传输的结束确认(步骤S7307)。在收到结束确认之后,控制部分61将其置于并且保持在等待状态,直到联接处理结束为止(步骤S7308)。然后,如果完成了联接处理系列,则控制部分61形成结束响应,并且控制无线通信部分45a传输该结束响应(步骤S7309),从而结束图42的处理。
[数字静物相机4(2)的处理]
图43示出了在第二个实施例中的数据通信系统内的上面参考图38到40描述的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便携电话终端4(1)和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4(2)彼此联接,从而也可以在数字静物相机4(2)上利用保持在便携电话终端4(1)内的音乐数据的情况下,由数字静物相机4(2)执行的处理。
在作为移动设备的数字静物相机4(2)被置于预定模式诸如充电模式-其中数字静物相机4(2)被放置在托架1上,从而执行数据通信和充电处理-的情况下,原则上由数字静物相机4(2)的控制部分41和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执行图43所示的处理。
首先,如果数字静物相机4(2)的模式被改变为预定模式,则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确定是否通过传输/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收到来自托架1的关于设备ID的询问(步骤S7401)。如果由步骤S7401处的判定处理确定未收到关于设备ID的询问,则重复步骤S7401的处理,以便等待接收关于设备ID的询问。
如果由步骤S7401处的判定处理确定收到了关于设备ID的询问,则控制部分41获取必需的信息,诸如存储和保持在例如数字静物相机4(2)的ROM412内的设备ID和设备属性。然后,控制部分41形成如上参考图7C所述的这种设备ID响应,并且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传输/接收天线45b传输该设备ID响应(步骤S7402)。通过托架1将这种设备ID响应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传输/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音乐数据,并且将该音乐数据存储在数据存储部分54内(步骤S7403)。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在控制部分41的控制下读出存储在数据存储部分54内的音乐数据,并且执行这样的准备,诸如改变数据格式,从而可以利用该音乐数据。
此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传输/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从托架1传输的结束确认(步骤S7405)。然后,在收到结束确认之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将其自身置于并且保持在等待状态,直到联接处理结束为止(步骤S7306)。然后,如果完成了联接处理系列,则控制部分41形成结束响应,并且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控制无线通信部分45a传输该结束响应(步骤S7407),从而结束图43的处理。
以这种方式,在当前的第二个实例中,用作音乐再现设备的便携电话终端4(1)和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4(2)彼此联接,从而从便携电话终端4(1)中使用的音乐数据中,自动地将满足预定条件的音乐数据-在上面所述的第二个实例的情况下,便携电话终端4(1)中具有高的使用频率的音乐数据-提供到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4(2),而不用任何用户的参与。因此,可以在数字静物相机4(2)中使用从便携电话终端4(1)提供的音乐数据。
注意,虽然在前面的描述中,具有高的使用频率的音乐数据被从便携电话终端4(1)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该传输不限于此。具体地,还可以基于便携电话终端4(1)的音乐数据的再现历史,将最后使用的数据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
另外,在多个音乐数据展现出高使用频率的情况下,服务器设备2可以向便携电话终端4(1)请求事先确定的数目的音乐数据,并且响应到数字静物相机4(2)的请求,提供传输给它的音乐数据。在该情况下,如果数字静物相机4(2)不具有足够的空闲容量,则可以消除具有比较老的再现日期和时间的音乐数据,或可以仅接受相应于当前空闲容量的数量的音乐数据。
服务器设备2还可以确认数字静物相机4(2)的数据存储部分54的空闲容量,并且向数字静物相机4(2)提供适当数量的音乐数据。在该情况下,服务器设备2向数字静物相机4(2)发出关于数据存储部分54的空闲容量的询问,并且准备这样的表,其中数字静物相机4(2)的数据存储部分的空闲容量和允许提供的音乐数据数量彼此关联。因此,服务器设备2可以参考该表控制可以提供给数字静物相机4(2)的音乐数据的数据量。
另外,由于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中累积的音乐数据包括再现历史信息,通过图38的步骤S81到83的处理将包括这种再现历史信息的累积数据列表从便携电话终端4(1)提供给服务器设备2。
另外,服务器设备2可以接收在数字静物相机4(2)中累积的累积数据的列表的提供,并且可以通过步骤S81X到S83X的处理,向数字静物相机4(2)优先提供具有与图像数据的再现日期和时间一致的再现日期和时间的音乐数据。另外,可以基于包括在累积数据列表中的各种信息确定将被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的音乐数据。
另外,在服务器设备2自身存储和保持音乐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类似于从便携电话终端4(1)向数字静物相机4(2)传输音乐数据的情况的条件,将存储和保持在数字静物相机4(2)内的音乐数据从便携电话终端4(1)提供到数字静物相机4(2)。
[(3)在图像拾取设备和便携电话终端间使用文本数据的第三个实例的联接]
图44和45示出了在图像拾取设备和便携音乐再现设备间使用文本数据的第三个实例的联接。如上所述,每次可以将多个移动设备放置在托架1上。因此,例如,可将便携音乐再现设备4(4)和数字静物相机4(2)一起放置在托架1上。
在图44和45所示的实例中,重要的是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被放置在托架1上,但是它们的放置时间可以彼此不同。例如,在将便携电话终端4(1)首先放置在托架1上的情况下,可以经过几个小时之后将数字静物相机4(2)放置在托架1上。相反,在将数字静物相机4(2)首先放置在托架1上的情况下,可以以后放置便携电话终端4(1)。要点是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处于它们两者都被放置在托架1上的状态。
某些图像拾取设备诸如数字静物相机4(2)具有图像拾取模式,其中它拾取写在黑板或白板上的字符信息、作为公告板上的通知提出的字符信息、作为单色图像的字符信息的图像,并且增加该单色图像的黑和白之间的对比度,从而作为允许清晰分辨该字符信息的静止图像数据取得该单色图像。
因此,在本例中,在如图45所示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被放置在托架1上的情况下,通过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存储和保持在数字静物相机4(2)内的静止图像数据中的静止图像数据或备忘图像被取入服务器设备2。然后,服务器设备2识别备忘图像中的字符,并且将该字符转换为文本数据,从而将包括在备忘图像中的字符信息转换为文本数据。然后,服务器设备2将得到的文本数据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
这使得可以增强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间的功能联接,从而可以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中作为文本数据利用以数字静物相机4(2)的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字符信息。另外,由于静止图像数据中的字符信息被转换为文本数据,可以显著地减少数据量,并且此外其可被清楚地显示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以便提供给用户。
下面,以如图45和45所示,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被放置在托架1上的情况为例,详细描述第三个实例的联接。注意,在当前的第三个实例中,便携电话终端4(1)具有上面参考图25所述的配置,并且数字静物相机4(2)具有上面参考图4或34所述的配置。
[作为累积数据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实例]
图46示出了作为存储和保持在具有上面参考图4或34所述的配置的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存储部分44或数据存储部分54内,并且在本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累积数据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布局的实例。
原则上由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拾取获得作为累积数据的静止图像数据。可替换地,可以通过托架1并且通过传输/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从服务器设备2提供该静止图像数据。作为存储和保持在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存储部分44或数据存储部分54内的累积数据的静止图像数据具有添加到其上的如图46所示的头信息。
参考图46,该头信息包括设备ID、数据ID、数据属性、生成日期和时间、保护、打印标记、数据大小、使用次数、图像拾取模式和其它信息。单独使用的设备ID、数据ID、数据属性、生成日期和时间、保护、打印标记、数据大小、使用次数具有与关于上面参考图9所述的图像数据形式的累积数据的布局的上述信息中的那些相同的实质内容。
在当前的第三个实例中使用图像拾取模式。如上所述,作为图像拾取模式,当前的第三个实例中的数字静物相机4(2)具有,例如,正常模式、备忘模式等,并且可以由用户通过数字静物相机4(2)的操作部分43选择性地改变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拾取模式。响应以这种方式由用户选择的图像拾取模式,执行图像拾取处理,并且作为以图像拾取形成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头信息,例如由控制部分41添加表示图像拾取模式的信息。
因此,根据添加到图像数据的头信息的图像拾取模式的信息,可以确定图像数据是以正常模式还是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将添加了这种头信息的静止图像数据存储和保持在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存储部分44或数据存储部分54中。
[作为累积数据的文本数据的布局的实例]
图47示出了作为存储和保持在具有上面参考图25所述的配置的便携电话终端4(1)的内容存储部分62内的累积数据的文本数据的布局的实例。此处,如上所述,通过服务器设备2对包括在通过数字静物相机4(2)的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内的字符信息的转换获得该文本数据。
作为累积在内容存储部分62内的累积数据的文本数据具有如图47所示的添加到其上的头信息。参考图47,该头信息包括设备ID、数据ID、数据属性、生成日期和时间、保护、打印标记、数据大小、使用次数、提供源ID和其它信息。
除了提供源ID之外的信息项具有与关于上面参考图9所述的图像数据形式的累积数据的布局的上述信息中的那些相同的实质内容。提供源ID指示数字静物相机4(2),通过数字静物相机4(2)以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据以得出文本数据的图像数据。
在本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如果将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放置在托架1上,则以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并且保持在数字静物相机4(2)内的静止图像数据被部属在服务器设备2内,其中将包括在静止图像数据内的字符信息转换为文本数据。然后,以图47所示的布局将文本数据存储和保持在便携电话终端4(1)的内容存储部分62内。
[设备联接表的配置的实例]
在在不同的移动设备间执行下面描述的使用文本数据的联接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例如在服务器设备2的非易失存储器214内生成的设备联接表的信息,通过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实现这种联接。虽然在该情况下使用的设备联接表类似于上面参考图26和37所述的设备联接表,它在记录在其内的信息方面不同。
图48示出了在本例中使用的设备联接表。参考图48,第一、第二和第三组记录信息与图37所示相同。然而,在本例中,需要记录在设备联接表中的第四组信息。
具体地,参考图48,在示出的设备联接表的第四组记录信息中,设备1是“数字静物相机”;设备2是“便携电话终端”;并且联接处理的实质内容是“将数字静物相机(设备1)的备忘应用的图像转换为文本数据,并且将文本数据传输到作为设备2的便携电话终端”。另外由设备2执行以便执行所述的联接处理的程序的程序ID是“PG4”。
如果服务器设备2检测到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
(2)被放置在托架1上,则在该数据通信系统中,服务器设备2根
据图48所示的设备联接数据的第四组记录信息,在移动设备间执行其中使用文本数据的联接处理。
注意,由于在第四个实例中使用被记录为第五组信息的信息,下面描述它们的细节。
[其中执行使用文本数据的联接的系统的操作]
现在,描述本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操作,其中便携电话终端4
(1)和数字静物相机4(2)被用作移动设备,从而可以在移动设备间执行使用文本数据的联接。图49和50示出了本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操作,其中可以在移动设备间执行使用文本数据的联接。
在本例中,类似于上面参考图27和28描述的操作,不同的移动设备通过托架1和服务器设备2传输和接收信息。因此,为了简化描述,以相同的参考字符代表被类似于上面参考图27和28所述执行的相同项目,并且由于对这些项目的详细描述与上面参考图27和28给出的相同,此处忽略它们以便避免冗余。
注意,虽然如上所述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
(2)被放置在托架1上的时刻不特别重要,为了简化描述,假设首先将便携电话终端4(1)放置在托架1上,并且然后将数字静物相机4(2)放置在托架1上。
另外,在当前的第三个实例中,假设将上面参考图46所述的以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图像数据存储在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存储部分44或数据存储部分54内。
在当前的第三个实例中,类似于上面参考图27和28所述的第一个实例,执行图49所示的步骤S51到S59的处理,以及图50中所示的步骤S60到S62的处理。具体地,当检测到移动设备被放置在托架1上时,托架1进行执行充电处理,即,充电开始处理(步骤S51)。然后,托架1对放置在其上的移动设备执行关于设备ID的询问(步骤S52和S54)。
在移动设备收到关于设备ID的询问之后,从该移动设备传输回设备ID响应(步骤S53和S55)。托架1接收并向服务器设备2传输设备ID响应。因此,服务器设备2可以基于通过托架1向其传输的设备ID响应或设备ID报告识别出什么移动设备被放置在托架1上。
如果基于来自放置在托架1上的每个移动设备的设备ID响应,多个移动设备被放置在托架1上,则服务器设备2参考在服务器设备2的非易失存储器214内生成的设备联接表,以便指定将被执行的设备的联接处理,并且记录将被彼此联接的设备(步骤S56)。
在当前的第三个实例中,由于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被放置在托架1上,图48中所示的设备联接表的第一组和第四组记录信息与移动设备的组合一致。下面的方法可用于应付刚刚描述的这种情况。
(A)根据记录顺序执行多个联接处理。因此,在描述的实例中,首先执行根据图48中所示的第一组记录操作的联接处理,并且然后执行根据第四组记录操作的联接处理。(B)事先设置优先级顺序,并且根据优先级顺序执行联接处理。(C)通过服务器设备2向用户给出多个联接处理可用的通知,并且在由用户选择了应当执行什么联接处理之后,执行所选择的联接处理。(D)允许将被彼此联接的特定移动设备的指定,从而记录信息不会重叠。
因此,在当前的第三个实例中,为了简化描述假设例如采用上面描述的方法(C),并且在图49的步骤S56处指定将图48所示的设备联接表的第四组记录指定为将要使用的记录信息。
因此,在当前的第三个实例中,由于数字静物相机4(2)是设备1,并且便携电话终端4(1)是设备2,作为在图49的步骤S56处执行的联接处理的实质内容,指定将通过对来自设备1的数字静物相机4(2)的备忘应用的静止图像数据内部的字符信息的转换获得的文本数据传输到设备2的便携电话终端4(1)。另外,在服务器设备2的非易失存储器214内的相关关系中将数字静物相机4(2)记录为设备1,并且将便携电话终端4(1)记录为设备2。
在当前的第三个实例中,由于备忘应用的静止图像数据的提供源,即,设备1是数字静物相机4(2),服务器设备2形成用于请求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的提供的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并且将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步骤S57)。
数字静物相机4(2)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对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响应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数字静物相机4(2)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传输/接收天线45b将存储和保持在图像存储部分44或数据存储部分54内的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步骤S58)。
在当前的第三个实例中,通过基于上面参考图46所述的累积数据,即,静止图像数据的头信息,给上面参考图8所述的累积数据列表添加“图像拾取模式”,形成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
服务器设备2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累积数据列表,并且将累积数据列表存储在服务器设备2的HDD30的预定区域内(步骤S59)。此后,处理进入图50所示的处理。
参考图50,在当前的第三个实例中,根据存储在服务器设备2的HDD30内的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和已经提供和保持的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间的差别,服务器设备2指定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中的仍未被提供的那些。然后,服务器设备2形成用于请求数字静物相机4(2)的新累积数据的提供的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并且通过托架1将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
数字静物相机4(2)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即,对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新累积数据的请求。然后,响应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数字静物相机4(2)从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存储部分44或数据存储部分54中提取仍未被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的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中的那些,并且将静止图像数据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步骤S61)。此处,从数字静物相机4(2)提供到服务器设备2的累积数据是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并且具有上面参考图46所述的配置。
服务器设备2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累积数据,即,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并且将该累积数据存储在服务器设备2的HDD30的预定区域内(步骤S62)。
然后,在当前的第三个实例中,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使用,例如,写回数据生成部分29的功能分析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并且在步骤S62存储在HDD30中的静止图像数据,以便指出包括在静止图像数据内的字符信息或字符部分。然后,控制部分21将指定的字符信息转换为文本数据(步骤S91)。
此后,控制部分21根据由步骤S91的转换获得的文本数据生成将要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的文本数据,并且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输出生成的文本数据(步骤S92)。通过托架1的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接收以便携电话终端4(1)为目的地的文本数据,并且然后通过视频通信部分15a和传输/接收天线15b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
便携电话终端4(1)通过传输/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文本数据,并且将该文本数据记录在便携电话终端4(1)的内容存储部分62内,以便将文本数据置于可被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利用的状态(步骤S93)。
此后,执行与上面关于第一个实例参考图28所述的步骤S66到S72类似的处理。具体地,当被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的充电完成时,托架1结束充电处理(步骤S66和S67)。然后,托架1执行关于来自移动设备的联接处理的结束的确认(步骤S68和S70)。
如果任意移动设备收到了结束确认,则在确认将在其上执行的处理完成之后,移动设备传输结束响应(步骤S69和S71)。因此,托架1接收结束响应,并且将结束响应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如果服务器设备2收到来自将被彼此联接的两个移动设备的结束响应,由于可以确定联接处理结束了,服务器设备2消除在图49的步骤S56处执行的联接设备记录(步骤S72),从而结束使用文本数据的联接处理系列。
[便携电话终端和数字静物相机通过文本数据彼此联接情况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组件设备的处理]
[托架1的处理]
在当前的第三个实例中,由构成数据通信系统的便携电话终端4(1)、数字静物相机4(2)、托架1和服务器设备2中的托架1执行的处理类似于上面参考图29所述的第一个实例中由托架1执行的处理。因此,下面参考图29描述当前的第三个实例中的托架1的处理。
具体地,当前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的托架1也检测托架1上移动设备的放置(步骤S5101),并且执行移动设备的充电(步骤S5102到S5104)。然后,托架1向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发出关于设备ID的询问(步骤S5105),并且将响应关于设备ID的询问向其传输的设备ID响应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步骤S5106)。
此后,托架1执行服务器设备2和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间的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的中继(步骤S5107)。然后在中继处理系列结束之后,托架1执行充电结束的确认(步骤S5108到S5109),并且结束充电处理(步骤S5110)。此后,托架1执行移动设备的结束确认的传输(步骤S5111),以及来自移动设备的向服务器设备2的结束响应的中继处理(步骤S5112),从而通过托架1结束用于联接的处理。
[服务器设备2的处理]
图51示出了在如上面参考图49和50所述的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彼此联接,从而根据由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并且保持在数字静物相机4(2)内的静止图像数据生成文本数据,并且被处理从而也可以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利用它的情况下,由服务器设备2执行的处理。当服务器设备2处于其电源打开的状态时,原则上由控制部分21执行图51所示的处理。
在接通电源之后,服务器设备2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确定是否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收到了来自托架1的被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的设备ID报告(步骤S8201)。如果由步骤S8201的判定处理确定仍未收到设备ID报告,则重复步骤S8201的处理,以便等待收到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的设备ID响应。
如果由步骤S8201的判定处理确定收到了来自托架1的设备ID报告,由于控制部分21识别出已经收到另一个设备ID,确定是否有多个移动设备放置在托架1上(步骤S8202)。如果由步骤S8202的判定处理确定没有多个移动设备放置在托架1,即,仅放置了一个移动设备,重复从步骤S8202开始的步骤的处理。
如果由步骤S8202的判定处理确定多个移动设备放置在托架1,则控制部分21参考如上面参考图48所述在非易失存储器214中形成的设备联接表(步骤S8203)。然后,控制部分21确定放置在托架1上的两个移动设备的组合是否被作为将要彼此联接的设备的组合记录在设备联接表中(步骤S8204)。
如果由步骤S8204的判定处理确定放置在托架1上的两个移动设备的组合未被作为将要彼此联接的设备的组合记录在设备联接表中,则由于不存在用于将这些移动设备彼此联接的处理,图51所示的处理结束。
在另一方面,如果由步骤S8204的判定处理确定放置在托架1上的两个移动设备的组合被作为将要彼此联接的设备的组合记录在设备联接表中,则控制部分21基于参考的设备联接表的信息指定将在放置在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间执行的联接处理。然后,服务器设备2在服务器设备2的非易失存储器214内将这两个移动设备记录为将被彼此联接的设备(步骤S8205)。
在当前的第二个实例中,由于如上面参考图44到50所述,设备1是数字静物相机4(2)并且设备2是便携电话终端4(1),将记录在图48所示的第四组信息中的“将设备1的备忘应用的图像转换为文本数据,并且将文本数据传输到设备2的处理”指定为将要执行的联接处理。另外,将作为设备1的数字静物相机4(2)和作为设备2的便携电话终端4(1)作为将被彼此联接的设备记录在非易失存储器214内。
图51所示的处理中的以步骤S8206开始的处理相应于在步骤S8205处指定的联接处理,并且是根据图48所示的设备联接表的程序ID指定的程序的处理。在本例的情况下,控制部分21形成以数字静物相机4(2)为目的地的对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传输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步骤S8206)。如上所述通过托架1将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
响应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通过托架1从数字静物相机4(2)传输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因此,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控制外部接口26a接收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并且然后在HDD30的预定区域内存储累积数据列表(步骤S8207)。
然后,控制部分21基于存储在HDD30中的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检测新累积的静止图像数据(步骤S8208)。具体地,通过检测存储在HDD30中的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与已经提供给服务器设备2的累积数据列表间的差异,控制部分21可以新检测未被服务器设备2处理的累积的静止图像数据。
然后控制部分21基于步骤S8208的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存在仍未被服务器设备2处理的作为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步骤S8209)。如果由步骤S8209的判定处理确定例如根本未执行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或不存在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不存在将被提供给便携电话终端4(1)的文本数据。因此,处理进入步骤S8215,其中消除在步骤S8205处对非易失存储器214执行的联接设备记录,从而结束图51的处理。
在另一方面,由步骤S8209的判定处理确定新的累积数据,即,仍未被服务器设备2处理的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存在,则控制部分21形成以数字静物相机4(2)为目的地的对新累积数据的提供的请求。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传输对新累积数据的提供的请求(步骤S8210)。如上所述通过托架1将对新累积数据的提供的请求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
响应对新累积数据的提供的请求,通过托架1传输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新累积数据,即,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因此,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控制外部接口26a接收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新累积数据,并且将新累积数据存储在HDD30的预定区域内(步骤S8211)。
然后,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分析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并且存储在HDD30中的静止图像数据,将包括在该静止图像数据中的字符信息或字符部分转换为文本数据(步骤S8212)。此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控制外部接口26a将要被传送到便携电话终端4(1)的文本数据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步骤S8213)。如上所述通过托架1将以便携电话终端4(1)为目的地的文本数据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
此后,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进入并且保持等待状态,直到它收到来自作为联接设备的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的结束响应为止(步骤S8214)。当从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两者收到结束响应时,控制部分21消除在步骤S205处对非易失存储器214执行的联接设备记录(步骤S8215),从而结束图51的处理。
[数字静物相机4(2)的处理]
如上面参考图49和50所述的当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彼此联接,从而根据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并且保持在数字静物相机4(2)内的静止图像数据生成文本数据,并且被处理从而也可以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利用它时由数字静物相机4(2)执行的处理与上面参考图31所述的第一个实例中由数字静物相机4(2)执行的处理相同。因此下面参考图31描述当前的第三个实例中的数字静物相机4(2)的处理。
具体地,在当前的第三个实例中的数字静物相机4(2)中,当其被置于预定模式诸如充电模式,其中数字静物相机4(2)被放置在托架1上,从而执行数据通信和充电处理时,原则上由数字静物相机4(2)的控制部分41和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执行图31所示的处理。
首先,如果数字静物相机4(2)的模式被改变为预定模式,则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将自身置于等待状态,其中它通过传输/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等待来自托架1的关于设备ID的询问(步骤S5301)。
如果由步骤S5301处的判定处理确定数字静物相机4(2)收到来自托架1的关于设备ID的询问,则控制部分41获取必要的信息,诸如存储和保持在例如数字静物相机4(2)的ROM412内的设备ID和设备属性。然后,控制部分41基于该必需信息形成如图7C所示的这种设备ID响应,并且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传输/接收天线45b传输该设备ID响应(步骤S5302)。通过托架1将这种设备ID响应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传输/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对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步骤S5303)。然后,当收到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时,控制部分41形成以服务器设备2为目的地的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控制无线通信部分45a传输该累积数据列表(步骤S5304)。该累积数据列表也被通过托架1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传输/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步骤S5305)。当收到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时,控制部分41从图像存储部分44读出请求的新累积数据,即,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中的仍未被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的那些。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控制无线通信部分45a传输静止图像数据(步骤S5306)。该静止图像数据也被通过托架1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此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传输/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从托架1传输的结束确认(步骤S5307)。如果收到结束确认,则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将其自身置于并且保持为等待状态,直到联接处理结束(步骤S5308)。如果联接处理系列结束,则控制部分41形成结束响应,并且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控制无线通信部分45a传输该结束响应(步骤S5309),从而结束图31的处理。
以这种方式,在当前的第三个实例中,数字静物相机4(2)执行根据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请求,将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提供给服务器设备2的处理。
[便携电话终端4(1)的处理]
图52示出了如上面参考图49和50所述,在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彼此联接,从而根据由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并且保持在数字静物相机4(2)内的静止图像数据生成文本数据,并且被处理从而也可以在便携电话终端4(1)上利用它的情况下,由便携电话终端4(1)执行的处理。
当便携电话终端4(1)被置于预定模式,诸如例如充电模式,其中它被放置在托架1上,并且执行数据通信处理和充电处理时,原则上由便携电话终端4(1)的控制部分61执行图52所示的处理。
首先,如果便携电话终端4(1)的模式被改变为预定模式,则控制部分61确定是否通过传输/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收到来自托架1的关于设备ID的询问(步骤S8301)。如果由步骤S8301处的判定处理确定未收到关于设备ID的询问,则重复步骤S8301的处理,以便等待接收关于设备ID的询问。
另一方面,如果由步骤S8301处的判定处理确定收到了关于设备ID的询问,则控制部分41获取必需的信息,诸如存储和保持在例如便携电话终端4(1)的ROM612内的设备ID和设备属性。然后,控制部分41基于该必需信息形成如上参考图7C所述的这种设备ID响应,并且控制部分61通过无线通信部分66a和传输/接收天线66b传输该设备ID响应(步骤S8302)。通过托架1将这种设备ID响应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然后,控制部分61通过传输/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文本数据(步骤S8303)。控制部分61读出存储在内容存储部分62内的文本数据,并且执行准备诸如改变该数据的格式,从而可以利用该数据(步骤S8304)。
此后,控制部分61通过传输/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接收从托架1传输的结束确认(步骤S8305)。在收到结束确认之后,控制部分61将其置于并且保持在等待状态,直到联接处理结束为止(步骤S8306)。如果完成了联接处理系列,则控制部分61形成结束响应,并且控制无线通信部分45a传输该结束响应(步骤S8307),从而结束图52的处理。
以这种方式,在当前的第三个实例的情况下,便携电话终端4(1)和可以拾取备忘应用的静止图像的数字静物相机4(2)彼此联接,并且将由数字静物相机4(2)的备忘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提供给服务器设备2。然后,服务器设备2将包括在该静止图像数据中的字符信息部分转换为文本数据,并且自动地将该文本数据提供给便携电话终端4(1),从而便携电话终端4(1)可以利用该文本数据。
[(4)图像拾取设备和便携电话终端间的使用图像数据和相关信息的联接]
图53示出了图像拾取设备和便携电话终端间的使用图像数据和作为图像拾取位置数据的相关信息的第四个实例的联接的概况。在第四个实例的实例中,也假设例如如图44所示将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放置在托架1上。
在当前的第四个实例中,重要的是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被放置在托架1上,但是它们的放置时刻可以彼此不同。例如,在便携电话终端4(1)被首先放置在托架1上的情况下,可以经过若干小时后将数字静物相机4(2)放置在托架1上。相反,在数字静物相机4(2)被首先放置在托架1上的情况下,可以以后放置便携电话终端4(1)。要点是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处于它们两者都被放置在托架1上的状态。
近年来,全球定位系统(GPS)被普遍使用。根据GPS,通过接收从人造卫星发射的多个无线电波,可以准确地测量当前进行测量的人的位置。GPS用于车辆导航系统等,并且GPS设备的大小和重量的减小是有利的,从而它还可以被结合到便携电子设备诸如便携电话终端或数字静物相机中。因此,用于第四个实例的数字静物相机4(2)结合了GPS功能,并且可以测量当前的图像拾取点的位置,并且如下面详细描述的,将拾取位置数据添加到由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
因此,在当前的第四个实例中,当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被放置在托架1上时,如图53所示,存储和保持在数字静物相机4(2)内并且具有添加到其上的图像拾取位置数据的静止图像数据被取入服务器设备2。服务器设备2包括如下面所述的地图数据库,并且基于添加到静止图像数据上的图像拾取位置数据参考该地图数据库,形成包括存在于该位置的商店或公司的名称和地址的地址数据。然后,服务器设备2将形成的地址数据添加到静止图像数据,并且将得到的数据传输到便携电话终端4(1)。
这增强了便携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间的功能联接。因此,不包括地图信息的便携电话终端4(1)可以利用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静止图像数据,和基于添加到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静止图像数据上的图像拾取位置数据,根据静止图像形成的关于图像的位置的信息。
[具有GPS功能并且作为移动设备的数字静物相机4(2)的配置的实例]
图54示出了具有GPS功能并且作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四个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所使用的移动设备之一的数字静物相机4(2)的配置的实例。参考图54,除了其附加地包括GPS部分55a和GPS接收天线55b之外,类似于图4所示的作为移动设备的数字静物相机配置示出的数字静物相机4(2)。
因此,在图54所示的数字静物相机4(2)中,以相同的参考字符代表与作为图4所示的移动设备的数字相机相同的组件,并且此处忽略对其重复的描述以避免冗余。
在用于当前的第四个实例的数字静物相机4(2)中,例如,在图像拾取后,由GPS部分55a分析可被通过GPS接收天线55b接收的来自人造卫星的信号,以便获得当前位置数据,其被提供给控制部分41。从而控制部分41可以将该图像拾取位置数据添加到由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
因此,可以基于添加到由在当前的第四个实例中使用的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图像拾取位置数据,指定图像拾取位置。
[利用地图信息的服务器设备2的配置的实例]
图55示出了用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四个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可以利用地图信息的服务器设备2的配置的实例。参考图55,除了其包括地址数据生成部分32,并且图像信息被累积在HDD30中之外,类似于上面参考图3所述的服务器设备2配置服务器设备2。
因此,在图55所示的服务器设备2中,以相同的参考字符代表与图3所示的服务器设备2相同的组件,并且此处忽略其重复的描述以避免冗余。
在当前的第四个实例中使用的服务器设备2中,详细的地图信息存储在HDD30中。该详细的地图信息包括位置数据信息,包括彼此相关的经度和纬度、地址数据、名称数据诸如商店名称或公司名称等。如果在当前的第四个实例中使用的服务器设备2接收来自上述具有GPS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4(2)的具有添加到其上的图像拾取位置的静止图像数据的提供,则基于添加到静止图像数据上的图像拾取位置数据,数字静物相机4(2)可以使用地址数据生成部分32以便参考HDD30的地图信息,以便生成地址数据,包括存在于由该图像拾取位置数据指出的位置处的商店、公司等的名称和该商店和公司的地址。然后,服务器设备2可以将生成的地址数据添加到静止图像数据上。
因此,如下面所述,不具有详细的地图信息的便携电话终端4(1)可以清楚地识别出由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和由根据该静止图像数据形成的图像所指示的商店、公司等的名称和地址。
在下面的描述中,假设作为移动设备的具有上面参考图25所述的配置的便携电话终端4(1)和具有上面参考图54所述的配置的数字静物相机4(2)被放置在具有上面参考图2所述的配置的托架1上,并且如图53所示具有上面参考图55所述的配置的服务器设备2通过接口电缆3连接到托架1。
(在数字静物相机4(2)中形成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布局的实例)
图56示出存储和保持在具有上面参照图54描述的配置的、且用于本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的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存储部分44中的作为累积数据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布局的实例。
作为累积数据的静止图像数据由数字静物相机4(2)通过图像拾取而获得。由数字静物相机4(2)通过图像拾取而获得的、且存储和保持在图像存储部分44中的作为累积数据的静止图像数据具有被添加到其上的标题信息,如图56所示。
参照图56,标题信息包括设备ID、数据ID、数据属性、生成日期和时间、保护、打印标记、数据大小、使用次数、位置数据和其它信息。设备ID、数据ID、数据属性、生成日期和时间、保护、打印标记、数据大小和使用次数分别具有与上面结合累积数据的布局描述的信息的那些主题相同的主题,其中,该累积数据为上面参照图9描述的图像数据的形式。
在本第四实例中使用位置数据。如上所述,在本第四实例中的数字静物相机4(2)具有GPS功能。一旦进行图像拾取,数字静物相机4(2)就使用GPS功能获得图像拾取位置数据,并且将该图像拾取位置数据存储到在图56所示的布局实例的标题中提供的位置数据列。因此,根据该信息添加到其上的静止图像数据,可以识别在哪个位置图像拾取处对该静止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拾取。
(在便携式电话终端中累积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布局的实例)
图57示出存储和保持在便携式电话终端4(1)的内容存储部分62中的作为累积数据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布局的实例,其中,该便携式电话终端4(1)具有上面参照图25描述的配置,并且,该静止图像数据从服务器设备2提供到该便携式电话终端4(1)。
参照图57,在内容存储部分62中累积的静止图像数据具有添加到其上的标题信息。该标题信息包括设备ID、数据ID、数据属性、生成日期和时间、保护、打印标记、数据大小、名称、地址和其它信息。
设备ID、数据ID、数据属性、生成日期和时间、保护、打印标记和数据大小与上面结合累积数据的布局描述的信息相似,其中,该累积数据为上面参照图9描述的图像数据的形式。另外,在本第四实例中使用名称和地址。
具体地说,基于被添加到由数字静物相机4(2)通过图像拾取而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图像拾取数据,即图55的位置数据,由服务器设备2通过参考详细的地图信息添加被作为图57所示的静止图像数据的标题信息添加的名称和地址。
(设备联接表的配置的实例)
此外,在本第四实例中,根据例如在服务器设备2的非易失性存储器214中生成的设备联接表的信息,可以通过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来实现不同移动设备的联接。用于本实例中的设备联接表与上面参照图48描述的设备联接表相似。
参照图48,第一组注册信息和第二组注册信息用于上述的第一实例中,第三组注册信息用于第二实例中,而第四组注册信息用于第三实例中。此外,图48中的第五组注册信息用于本第四实例中。
具体地说,在图48所示的设备联接表的第五组注册信息中,设备1是“具有GPS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设备2是“便携式电话终端”;联接过程的主题是“由作为设备1的具有GPS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的拾取图像+图像拾取位置数据形成地址数据要添加到其上的拾取图像,并将该拾取图像转移到作为设备2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此外,为了执行联接过程而由服务器设备2执行的程序的程序ID是“PG5”。
然后,在本第四实例中,如果服务器设备2检测到便携式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置于上面参照图53描述的托架1上,则根据数据通信系统中的图48所述的设备联接数据的第五组注册信息,服务器设备2在移动设备之间执行联接过程,其中,还考虑被添加到静止图像数据的图像拾取位置数据。
(在其中使用静止图像数据和图像拾取位置数据的联接的情况下的系统的工作)
现在描述本第四实例中的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在本第四实例中,便携式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用作移动设备,在移动设备之间进行联接,在此联接中,使用静止图像数据和图像拾取位置数据。图58和59示出本第四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的工作,在本实例中,可以在移动设备之间执行联接,在该联接中使用静止图像数据和图像拾取位置数据。
另外,在本第四实例中,与上面参照图27和28描述的情况相似,通过托架1和服务器设备2在不同的移动设备之间传输和接收信息。因此,为了简化描述,用图58和59的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上面参照图27和28描述的那些项目相同的项目,并且,由于对这些项目的详细的描述与上面参照图27和28给出的描述相同,所以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对其描述。
应该注意,虽然上面描述便携式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置于托架1上的时序不是特别重要,但是假设首先将便携式电话终端4(1)置于托架1上,然后将数字静物相机4(2)置于托架1上。
此外,在本第四实例中,假设将通过下述方式形成的上面参照图55描述的布局的累积数据存储在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存储部分44中:将图像拾取位置数据或在数字静物相机4(2)进行图像拾取时通过GPS部分55a获得的位置数据添加到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拾取数据。
在本第四实例中,与上面参照图27和28描述的第一实例的情况类似地执行图58所示的步骤S51至S59的过程和图59所示的步骤S60至S62的过程。具体地说,当托架1检测到移动设备置于托架1时,托架1执行充电的过程,即,充电启动过程(步骤S51)。然后,托架1向置于其上的移动设备询问设备ID(步骤S52和S54)。
在托架1接收到对设备ID的询问之后,从移动设备返回传输设备ID响应(步骤S53和S55)。托架1接收和传输设备ID响应到服务器设备2。因此,服务器设备2可以基于通过托架1传输到其上的设备ID响应或设备ID报告来识别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是什么。
然后,如果基于来自置于托架1上的每一个移动设备的设备ID响应将多个移动设备置于托架1上,则服务器设备2参考在服务器设备2的EEPROM 214中生成的设备联接表来指定要执行的设备的联接过程,并且注册相互联接的设备(步骤S56)。
在本第四实例中,由于便携式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置于托架1上,所以,图48所示的设备联接表的第五组注册信息与移动设备的组合一致。
因此,在本第四实例中,由于具有GPS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4(2)是设备1、且便携式电话终端4(1)是设备2,所以由于设备1的数字静物相机4(2)的拾取图像或静止图像数据和图像拾取位置数据形成地址数据要添加到其上的拾取图像或静止图像数据以及转移所形成的拾取图像或静止图像数据的过程被指定为在图49的步骤S56中执行的联接过程的主题。此外,具有GPS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4(2)被注册为设备1,便携式电话终端4(1)被注册为具有与服务器设备2的非易失性存储器214相关联的关系的设备2。
在本第四实例中,由于拾取图像的提供源是用于记忆应用的静止图像数据,即,设备1是数字静物相机4(2),所以,服务器设备2形成用于请求提供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的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并且将所述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步骤S57)。
数字静物相机4(2)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对由服务器设备2获得的记载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响应于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数字静物相机4(2)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发射/接收天线45b将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且存储和保持在图像存储部分44中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在本第四实例中,基于上面参照图56描述的累积数据即静止图像数据的标题信息,根据上面参照图8描述的布局,形成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
服务器设备2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累积数据列表,并且将该累积数据列表存储到服务器设备2的HDD 30的预定区域中(步骤S59)。其后,该处理进入到图59所示的过程。
参照图59,在本第四实例中,服务器设备2根据由处于记忆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且存储在服务器设备2的HDD 30中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和由已经提供的处于记忆模式的图像拾取获得的、且被存储和保持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之间的不同指定尚未提供的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然后,服务器设备2形成用于请求为数字静物相机4(2)提供新累积数据的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并且通过托架1将所述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步骤S60)。
数字静物相机4(2)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即,对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新累积数据的请求。然后,响应于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数字静物相机4(2)从数字静物相机4(2)的图像存储部分44中提取尚未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的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那些静止图像数据,并且将所提取的静止图像数据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步骤S61)。这里,从数字静物相机4(2)提供到服务器设备2的累积数据是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且具有上面参照图56描述的配置的静止图像数据。
服务器设备2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数字静物相机4(2)的累积数据即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并且将该累积数据存储到服务器设备2的HDD 30的预定区域(步骤S62)。
然后,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基于被添加到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且在步骤S62被存储到HDD 30中的静止图像数据的位置数据或图像拾取位置数据控制地址数据生成部分32,以参考在HDD 30中存储的详细的地图信息,从而指定名称和地址。控制部分21还控制地址数据生成部分31来形成该名称和地址被添加到其上的静止图像数据,即,具有上面参照图57描述的布局的静止图片数据(步骤S95)。
其后,在步骤S95形成的、且地址等信息被添加到其上的静止图像数据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输出(步骤S96)。预定用于便携式电话终端4(1)的文本数据通过托架1的输入/输出端子14b和外部接口14a接收,并且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传输到便携式电话终端4(1)。
便携式电话终端4(1)通过发射/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地址等被添加到其上的静止图像数据。然后,便携式电话终端4(1)将所接收到的静止图像数据记录到其内容存储部分62中,从而也可以在便携式电话终端4(1)上利用该静止图像数据(步骤S97)。
其后,执行与上面在第一实例中参照图28描述的步骤S66至S72的过程相似的过程。具体地说,当对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的充电完成时,托架1结束充电过程(步骤S66和S67),并且执行对移动设备的联接过程的结束确认(步骤S68和S70)。
移动设备接收结束确认并使得结束要在移动设备上执行的过程且然后传输结束响应(步骤S69和S71)。因此,托架1接收结束响应并将其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从而,当服务器设备2从两个相互联接的移动设备接收结束响应时,服务器设备2可以确定联接过程结束并擦除在图58的步骤S56执行的联接设备注册,从而结束其中使用文本数据的一系列联接过程。
(数据通信系统的各部件设备的处理,其中,便携式电话终端和数字静物相机通过静止图像数据和图像拾取位置数据相互联接)
(托架1的处理)
同样地,在本第四实例中,与第三实例相似,要由构成数据通信系统的便携式电话终端4(1)、数字静物相机4(2)、托架1和服务器设备2中的托架1执行的过程与上面在第一实例中参照图29描述的由托架1执行的那些过程相似。因此,下面参照图29描述本第四实例中的托架1的过程。
具体地说,同样地,在本第四实例中的托架1检测移动设备在托架1上的位置(步骤S5101)并执行充电(步骤S5102至S5104)。然后,托架1将对设备ID的询问下达到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步骤S5105),并且将响应于对设备ID的询问而传输到其上的设备ID响应转移到服务器设备2(步骤S5106)。
其后,托架1在服务器设备2和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之间执行对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的中继(步骤S5107)。然后,在一系列中继过程结束后,托架1执行对充电的结束确认(步骤S5108和S5109)并结束充电过程(步骤S5110)。接着,托架1执行对移动设备的结束确认的传输(步骤S5111)和将结束响应从移动设备传递到服务器设备2的中继过程(步骤S5112),从而结束通过托架1的联接过程。
(服务器设备2的处理)
图60示出由服务器设备2执行的过程,其中,上面参照图58和59描述的便携式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相互联接,使得由保持在数字静物相机4(2)中的且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和被添加到该静止图像数据的图像拾取位置数据形成存在于图像拾取位置上的商店、公司等的名称和地址被添加到其上的图像数据,从而该图像数据也可以在便携式电话终端4(1)上使用。当服务器设备2处于向其供电的电源接通的状态时,图60所示的过程主要由控制部分21和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执行。
如果连接电源,则服务器设备2的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判定是否通过输入/输出端子26b和外部接口26a从托架1接收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的设备ID报告(步骤S9201)。如果在步骤S920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还没有接收到设备ID报告,则重复步骤S9201的处理过程,等待接收到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的设备ID报告为止。
如果在步骤S920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从托架1接收到设备ID报告,则由于控制部分21识别已经接收到的另一设备ID,所以,确定在托架1上是否放置了多个移动设备(步骤S9202)。如果在步骤S9202的判定过程中确定在托架1上没有放置多个移动设备,即,只放置了一个移动设备,则重复以步骤S9201开始的各步骤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202的判定过程中确定多个移动设备置于托架1上,则控制部分21参考在上面参照图48描述的非易失性存储器214中的形成的设备联接表(步骤S9203)。然后,控制部分21确定置于托架1上的两个移动设备的组合在该设备联接表中是否被注册为相互连接的设备的组合(步骤S9204)。
如果在步骤S9204的判定过程中确定置于托架1上的两个移动设备的组合在该设备联接表中没有被注册为相互连接的设备的组合,则由于不存在将移动设备相互联接的过程,所以结束图60所示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204的判定过程中确定置于托架1上的两个移动设备的组合在该设备联接表中被注册为相互连接的设备的组合,则控制部分21基于所参考的设备联接表的信息指定在置于托架1上的移动设备之间进行的联接过程。然后,服务器设备2将作为要相互联接的设备的两个移动设备注册到服务器设备2的非易失性存储器214中(步骤S9205)。
在本第四实例中,由于设备1是数字静物相机4(2)且设备2是便携式电话终端4(1),所以,将被注册为图48所示的第五组信息的“由作为设备1的具有GPS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的拾取图像+图像拾取位置数据形成地址数据要添加到其上的拾取图像并将该拾取图像转移到作为设备2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的过程”指定为要执行的联接过程。此外,作为设备1的具有GPS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4(2)和作为设备2的便携式电话终端4(1)作为要相互联接的设备注册到非易失性存储器214中。
在图51所示的过程中以步骤S9206开始的各步骤的过程对应于在步骤S9205中指定的联接过程,并且是根据由图48所示的联接设备的程序ID指定的程序的过程。在本实例的情况中,控制部分21形成对预定用于数字静物相机4(2)的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传输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步骤S9206)。对累积数据列表的此请求通过上述的托架1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
响应于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通过托架1传输到数字静止相机4(2)。因此,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控制外部接口26a以从数字静止相机4(2)接收累积数据列表并然后将该累积数据列表存储到HDD 30的预定区域中(步骤S9207)。
然后,控制部分21基于存储在HDD 30中的累积数据列表检测最近累积的静止图像数据(步骤S9208)。具体地说,通过检测存储在HDD 30中的累积数据列表与已经提供到服务器设备2的累积数据列表之间的不同,控制部分21可以检测尚未被服务器设备2处理的最近累积的静止图像数据。
然后,控制部分21基于在步骤S9208的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存在未被服务器设备2处理的新累积数据即静止图像数据(步骤S9209)。如果在步骤S9209的判定过程中确定(例如)根本没有在记忆模式下执行图像拾取且仍不存在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则仍不存在要提供给便携式电话终端4(1)的静止图像数据。因此,该处理进入步骤S9215,在步骤S9215中,擦除在步骤S9205中对非易失性存储器214执行的联接设备注册(步骤S9215),从而结束图60的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209的判定过程中确定存在尚未被服务器设备2处理的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新累积数据即静止图像数据,则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形成对提供预定用于数字静止相机4(2)的新累积数据的请求。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通过外部接口26a和输入/输出端子26b传输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步骤S9210)。对新累积数据的此请求通过上述的托架1传输到数字静物相机4(2)。
响应于对新累积数据的请求,新累积数据,即,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通过托架1传输到数字静止相机4(2)。因此,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控制外部接口26a以从数字静止相机4(2)接收新累积数据并然后将该新累积数据存储到HDD 30的预定区域中(步骤S9207)。
然后,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基于被添加到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且被存储到HDD 30中的静止图像数据的图像拾取位置数据控制地址数据生成部分32,以参考在HDD 30中存储的详细的地图信息,从而指定图像拾取位置的名称和地址并形成用于传输的静止图像数据(步骤S9212)。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27控制外部接口26a以将要传输到便携式电话终端4(1)的静止图像数据即图像拾取位置的名称和地址被添加到其上的静止图像数据传输到便携式电话终端4(1)(步骤S9213)。将预定用于便携式电话终端4(1)的文本数据通过上述的托架1传输到便携式电话终端4(1)。
其后,服务器设备2的控制部分21进入并保持在等待状态,直到它从便携式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止相机4(2)接收结束响应为止,其中,便携式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止相机4(2)为联接设备(步骤S9214)。然后,当从便携式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止相机4(2)二者都接收到结束响应时,控制部分21擦除在步骤S9205中对非易失性存储器214执行的联接设备注册(步骤S9215),从而结束图60的过程。
(数字静物相机4(2)的处理)
由数字静物相机4(2)执行的过程与上面在第一实例中参照图31描述的由数字静物相机4(2)执行过程相同,其中,便携式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相互联接,使得从保持在数字静物相机4(2)中的且被添加到静止图像数据的图像拾取位置数据、和指定的名称和地址被添加到其上的静止图像数据中指定图像拾取位置的名称和地址,从而该图像数据也可以在便携式电话终端4(1)上使用。因此,此处参照图31描述本第四实例中的数字静止相机4(2)的处理过程。
具体地说,同样,在本第四实例的数字静止相机4(2)中,当数字静止相机4(2)置于预定模式例如充电模式时,图31所示的过程主要由数字静止相机4(2)的控制部分41和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执行,在预定模式中,该数字静止相机4(2)置于托架1上并执行数据通信过程和充电过程。
首先,如果数字静止相机4(2)的模式切换到预定模式,则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将自身置于等待状态,在等待状态中,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等待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的来自托架1的对设备ID的询问(步骤S5301)。
如果在步骤S530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数字静止相机4(2)接收到来自托架1的对设备ID的询问,则控制部分41获得被存储和保持在(例如)数字静止相机4(2)的ROM 412中的必要的信息,例如设备ID和设备属性。然后,控制部分41基于必要的信息形成诸如图7C所示的设备ID响应之类的设备ID响应,并且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发射/接收天线45b传输该设备ID(步骤S5302)。该设备ID响应通过托架1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对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步骤S5303)。然后,当接收到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时,控制部分41形成预定用于服务器设备2的静止图像数据的累积数据列表。接着,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控制无线通信部分45a以传输累积数据列表(步骤S5304)。另外,该累积数据通过托架1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对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步骤S5305)。然后,当接收到对累积数据列表的请求时,控制部分41从图像存储部分44中读出所请求的新累积数据,即,尚未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的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那些静止图像数据。接着,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控制无线通信部分45a以传输该静止图像数据(步骤S5306)。另外,该新累积数据通过托架1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其后,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通过发射/接收天线45b和无线通信部分45a接收从托架1传输的结束确认(步骤S5307)。然后,当接收到结束确认时,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将自身置于等待状态,直到联接过程结束为止(步骤S5308)。然后,如果一系列联接过程结束,则控制部分41形成结束响应,并且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控制无线通信部分45a以传输结束响应(步骤S5309),从而结束图31的过程。
以这样的方式,在本第四实例中,数字静止相机4(2)根据来自服务器2的请求执行将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提供到服务器设备2的过程。
(便携式电话终端4(1)的处理)
图61示出由便携式电话终端4(1)执行的过程,其中,上面参照图58和59描述的便携式电话终端4(1)和数字静物相机4(2)相互联接,使得由保持在数字静物相机4(2)中的且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静止图像数据和被添加到该静止图像数据的图像拾取位置数据生成存在于图像拾取位置上的商店、公司等的名称和地址被添加到其上的图像数据并对该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该图像数据也可以在第四实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便携式电话终端4(1)上使用。
当便携式电话终端4(1)置于预定模式例如充电模式时,图61所示的过程主要由作为移动设备的便携式电话终端4(1)的控制部分61执行,在预定模式中,该便携式电话终端4(1)置于托架1上并执行数据通信过程和充电过程。
首先,如果便携式电话终端4(1)的模式切换到预定模式,则控制部分61确定通过发射/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是否从托架1接收到对设备ID的询问(步骤S9301)。如果在步骤S930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没有接收到对设备ID的询问,则重复步骤S9301的过程,等待接收到对设备ID的询问为止。。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301的判定过程中确定从托架1接收到对设备ID的询问,则控制部分41获得必要的信息,例如,存储和保持在例如便携式电话终端4(1)的ROM 612中的设备ID和设备属性。然后,控制部分41基于所获得的信息形成诸如图7C所示的设备ID响应,并且,控制部分61通过无线通信部分66a和发射/接收天线66b传输该设备ID响应(步骤S9302)。该设备ID响应通过托架1传输到服务器设备2。
然后,控制部分61通过发射/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接收通过托架1传输的来自服务器设备2的被添加有名称和地址的静止图像数据,并且将该静止图像数据存储到内容存储部分62(步骤S9303)。然后,控制部分61读出存储在内容存储部分62中的图像拾取数据,并且进行准备,例如,改变数据的格式,从而可以使用该数据(步骤S9304)。
其后,控制部分61通过发射/接收天线66b和无线通信部分66a接收从托架1传输的结束确认(步骤S9305)。然后,当接收到结束确认时,控制部分61将自身置于等待状态,直到联接过程结束为止(步骤S9306)。然后,如果一系列联接过程结束,则控制部分61形成结束响应,并且控制无线通信部分45a以传输结束响应(步骤S9307),从而结束图61的过程。
以这样的方式,在本第四实例的情况中,便携式电话终端4(1)和具有GPS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4(2)互相联接,并且,将具有由数字静物相机4(2)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图像拾取位置数据的静止图像数据提供到服务器设备2。然后,服务器设备2根据图像拾取位置数据指定图像拾取位置的名称和地址,并且自动将所指定的名称和地址被添加其上的静止图像数据提供到便携式电话终端4(1)。因此,可以在便携式电话终端4(1)上使用图像拾取位置的名称和地址被添加其上的静止图像数据。
具体地说,只要用户在托架1上放置便携式电话终端4(1)和具有GPS功能的数字静物相机4(2),就可以在内容存储部分62中自动生成包括名称、地址和静止图像的通讯簿,并且可以在便携式电话终端4(1)上使用该通讯簿。
以这样的方式,在第二实施例的数据通信系统中,置于托架1上的不同移动设备可以相互联接,从而用户可以在移动设备上使用新功能,而不需要用户的任何参与,如上面结合第一实例至第四实例所具体描述的那样。
应该注意,上面描述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实例至第四实例仅仅是示例,而且,也可以在其它移动设备之间执行联接。
此外,虽然上述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实例至第四实例在两个移动设备之间执行联接,但是该联接并不限于此。另外,还可以接收来自预定的两个不同的移动设备的信息的供应,将该信息合并为一个数据,并且将该数据提供到预定的不同的移动设备,或者将从一个移动设备接收到的信息提供到多个不同的移动设备。具体地说,可以修改上面参照图26、37和48描述的设备联接表,从而它们处理三个或更多个联接设备,或者更加具体地定义联接过程的主题。由此,可以在两个以上的移动设备之间实现更加复杂的联接过程。
此外,在上述的第二实施例中,在图4、34和54所示的数字静物相机中,通过无线通信部分45a和发射/接收天线45b实现作为移动设备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便携式电话终端、数字静止相机和数字视频相机的通信能力,在图25所示的便携式电话终端中,通过无线通信部分66a和发射/接收天线66b实现上述通信能力。
同时,在图4、34和54所示的数字静物相机中,通过控制部分41和传输/接收控制部分47实现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传输控制和传输控制,在图25所示的便携式电话终端中,通过控制部分61实现上述控制。此外,在图4、34和54所示的数字静物相机中,通过控制部分41实现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准备和使用控制,在图25所示的便携式电话终端中,通过控制部分61实现上述控制。此外,在图4、34和54所示的数字静物相机中,通过图像存储部分44实现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在图25所示的便携式电话终端中,通过内容存储部分62实现上述存储。
另外,托架设备中的第一通信通过无线通信部分15a和发射/接收天线15b实现,第二通信通过外部接口(I/F)14a和输入/输出端子14b实现。另外,连接检测部分通过位置检测部分16实现,通知控制部分通过控制部分11实现,并且,中继控制部分通过传输/接收控制部分实现。
此外,用于执行图29所示的流程图的过程的程序与转移控制程序一致。该程序形成和记录在具有上面参照图2描述的配置的托架1的ROM 112中,从而它可以由控制部分11的CPU 111执行。
而且,用于执行图30、41、51和60的流程图的过程的程序与通信控制程序一致。该程序形成和记录在具有上面参照图3描述的配置的服务器设备2的ROM 212中,从而它可以由控制部分21的CPU211执行。
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可以将多个服务器设备连接到托架1上,从而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情况类似,选择性地使用服务器设备。
此外,在上述的第二实施例中,根据在服务器设备2的非易失性存储器214中形成的设备联接表的注册信息在不同的移动设备之间进行联接过程。用户可以适当地修改该设备联接表。
应该注意,在要相互联接的移动设备稍微受限制的情况下,对于托架1等的制造公司而言,可以制造基本的联接表,将该基本的联接表记录在记录介质上,以及提供诸如CD-ROM之类的记录介质,从而可以将该基本的联接表记录到服务器设备2的预定存储器中并使用该基本的联接表。换句话说,要相互联接的移动设备的组合或者联接过程的主题可以预先被确定,或者可以由用户设置。
此外,自然地,不仅在第一实施例中,而且在第二实施例中,可以将托架1和服务器设备2形成为一体的构件。
此外,虽然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可以在各种移动设备4和托架1的接触器不接触的情况下进行充电和数据通信,但是并不一定需要这种非接触式配置。例如,可以在移动设备4和托架1上都可以用于充电的接触器和/或用于数据通信的接触器,从而,当任何移动设备4和托架1通过接触器相互连接时,执行充电和/或通信。此外,可以使用线缆将移动设备4和托架1连接。
另外,自然地,在上述这种非接触式配置用于充电时,对于数据通信,可以使用光学通信。
虽然已经使用特定术语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这种描述仅仅是出于示例的目的,应该明白,可以在不脱离下述权利要求的实质或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改变和变更。

Claims (14)

1.一种数据通信系统,包括:
服务器设备;以及
托架设备,被配置为调解在服务器设备和连接到所述托架设备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所述托架设备包括:
第一接口,被配置为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通信,
第二接口,被配置为与所述服务器设备通信,
检测器,被配置为检测便携式电子设备连接到托架设备,
通知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接口通知所述服务器设备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连接到所述托架设备,和
接口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从所述服务器设备接收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第一数据并控制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
所述服务器设备包括:
接口,被配置为与所述托架设备通信,
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传输的设备属性而准备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一数据,和
接口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通过所述服务器设备的所述接口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服务器设备的所述接口被配置为接收通过所述托架设备传输的、且表示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设备属性的信息;以及
所述服务器的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所述设备属性指定要准备的所述第一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服务器设备还包括:
判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响应于通过所述服务器的所述接口下达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询问而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数据来确定在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累积的数据的数据属性;以及
所述服务器的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由所述判定单元确定的所述数据属性指定要准备的所述第一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服务器设备还包括:
用户接口,被配置为接收关于作为所述第一数据的要准备的数据的指令;以及
所述服务器的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指令指定要作为所述第一数据准备的数据。
4.一种服务器设备,包括:
接口,被配置为与托架设备通信;
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传输的设备属性而准备要提供给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数据;和
接口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通过所述接口将所准备的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接口被配置为接收通过所述托架设备传输的、且表示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设备属性的信息;以及
所述控制器响应于通过所述接口接收到的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所述设备属性指定要作为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数据准备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设备,还包括:
判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响应于通过所述接口下达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询问而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接收到的数据来确定在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累积的数据的数据属性;以及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由所确定的数据属性指定要作为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数据准备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设备,还包括:
用户接口,被配置为接收关于要作为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数据准备的数据的指令;以及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指令指定要作为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数据准备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设备,还包括:
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通过所述托架设备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传输的且通过所述接口接收的数据;
擦除指令单元,被配置为形成对要传输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数据的擦除指令;
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所存储的来自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数据准备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数据;以及
接口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通过所述接口接收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传输的且通过所述托架设备提供的所述数据并控制通过所述接口将所述擦除指令通过所述托架设备传输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
8.一种数据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
服务器设备;以及
托架设备,被配置为调解在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与所述服务器设备之间的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
接口,被配置为与所述托架设备通信,
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请求准备要传输到所述请求的请求源的传输信息,和
接口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通过所述接口将所述传输信息传输到所述请求源,
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
接口,被配置为与所述托架设备通信,
接口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接口接收被传输到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来自所述服务器设备的提供信息,
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通过所述接口接收到的要到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提供信息,和
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提供信息的使用,
所述托架设备包括:
第一接口,被配置为与连接到所述托架设备的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通信;
第二接口,被配置为与所述服务器设备通信,
检测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任何一个连接到所述托架设备,
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接口通知所述服务器设备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连接到所述托架设备,且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以重复在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与所述服务器设备之间的通信,
所述服务器设备包括:
接口,被配置为与所述托架设备通信;
控制器,被配置为当通过所述接口接受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任何一个连接到所述托架设备的通知时确定是否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或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连接到所述托架设备;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形成用于提供用于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对象信息的请求并控制所述接口以将所述用于提供的请求传输到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
接口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接口接收响应于所述用于提供的请求从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传输的传输信息,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通过所述接口接受的传输信息形成要提供到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提供信息,和
所述接口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接口以将所述提供信息传输到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是图像拾取设备,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是具有显示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
在所述服务器设备中: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形成用于向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请求提供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图像数据的用于提供的请求和控制所述接口以将所述用于提供的请求传输到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
所述接口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接口以从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接收图像数据;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从来自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图像数据形成用于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图像数据;并且
所述接口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接口以将由所述控制器形成的用于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图像数据传输到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音乐再现功能,以及
在所述服务器设备中: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形成用于请求提供保持在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音乐数据的用于提供的请求和控制所述接口以将所述用于提供的请求传输到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
所述接口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接口以从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接收音乐数据;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从来自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音乐数据形成用于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音乐数据;并且
所述接口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接口以将所述用于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音乐数据传输到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是图像拾取设备,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是具有显示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
在所述服务器设备中: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形成用于向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请求提供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图像数据的用于提供的请求和控制所述接口以将所述用于提供的请求传输到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
所述接口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接口以从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接收音乐数据;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从包含在来自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图像数据中的字符信息形成文本数据;并且
所述接口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接口以将所述文本信息传输到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是具有测量图像拾取位置的功能且能够将图像拾取位置数据添加到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拾取设备,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是具有显示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
在所述服务器设备中: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形成用于向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请求提供通过图像拾取获得的图像数据的用于提供的请求和控制所述接口以将所述用于提供的请求传输到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
所述接口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接口以从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接收图像数据;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被添加到来自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图像数据上的所述图像拾取位置数据参考保持在所述服务器设备中的地图信息,以形成包括所述图像拾取位置的名称和地址的地图相关信息被添加到的图像数据;以及
所述接口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接口以将所述地图相关信息被添加到的所述地图数据传输到所述第二便携式电子设备。
13.一种服务器设备,包括:
用于与托架设备通信的装置;
用于基于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传输的设备属性而准备要提供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数据的装置;和
用于控制所述用于与托架设备通信的装置以将为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准备的数据传输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装置,
所述服务器设备还包括:
用于接收通过所述托架设备传输的、且表示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设备属性的信息的装置;以及
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所述设备属性指定要作为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数据而准备的数据的装置。
14.一种在服务器设备上实现的用于通过托架设备与便携式电子设备通信的方法,包括:
与所述托架设备通信;
从所述托架设备接收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连接到所述托架设备上的通知;
基于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传输的设备属性而准备要提供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数据;和
通过所述托架设备将为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准备的所述数据传输到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通过所述托架设备传输的、且表示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设备属性的信息;以及
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所述设备属性指定要作为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数据而准备的数据。
CN200810091597XA 2007-04-20 2008-04-21 数据通信系统、托架设备、服务器设备和数据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12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11469 2007-04-20
JP2007-111469 2007-04-20
JP2008098484A JP2008289133A (ja) 2007-04-20 2008-04-04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クレードル装置、サーバ装置、転送制御プログラム、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JP2008-098484 2008-04-04
JP2008098483A JP5151632B2 (ja) 2007-04-20 2008-04-04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携帯電子機器、クレードル装置、ホーム機器、データ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098483 2008-04-04
JP2008-098485 2008-04-04
JP2008098485A JP5136170B2 (ja) 2007-04-20 2008-04-04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携帯電子機器、サーバ装置、およ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1269A CN101291269A (zh) 2008-10-22
CN101291269B true CN101291269B (zh) 2013-10-16

Family

ID=4003536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915984A Pending CN101291339A (zh) 2007-04-20 2008-04-21 数据通信系统、托架装置、服务器装置、数据通信方法和数据通信程序
CN20081009159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1269B (zh) 2007-04-20 2008-04-21 数据通信系统、托架设备、服务器设备和数据通信方法
CN20081009159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1268B (zh) 2007-04-20 2008-04-21 数据通信系统和方法、便携式电子装置以及服务器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915984A Pending CN101291339A (zh) 2007-04-20 2008-04-21 数据通信系统、托架装置、服务器装置、数据通信方法和数据通信程序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159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1268B (zh) 2007-04-20 2008-04-21 数据通信系统和方法、便携式电子装置以及服务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32683B2 (zh)
JP (3) JP5136170B2 (zh)
CN (3) CN10129133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78393B2 (en) 2008-05-13 2014-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for vehicles
US9130407B2 (en) 2008-05-13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charging in wireless power environment
US8854224B2 (en) * 2009-02-10 2014-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veying device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wireless charging
US9312924B2 (en) 2009-02-10 2016-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multi-dimensional wireless charging
US20100201312A1 (en) 2009-02-10 2010-08-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for portable enclosures
JP2010187203A (ja) * 2009-02-12 2010-08-26 Onkyo Corp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適用される電子機器
JP4924633B2 (ja) * 2009-02-27 2012-04-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316205B2 (ja) 2009-04-27 2013-10-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コンテンツ再生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278941A (ja) * 2009-06-01 2010-12-09 Panasonic Corp 通信システム
JP5523027B2 (ja) * 2009-09-02 2014-06-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送信装置及び情報送信方法
US9112357B2 (en) 2009-10-02 2015-08-18 Lenovo Innovations Limited (Hong Kong) Mobile terminal device, charger, and charging system
US20110099507A1 (en) 2009-10-28 2011-04-28 Google Inc. Displaying a collection of interactive elements that trigger actions directed to an item
JP2011097301A (ja) * 2009-10-28 2011-05-12 Kyocera Corp 携帯電子機器及びクレードル
JP5560702B2 (ja) * 2009-12-24 2014-07-30 オンキヨー株式会社 クレードル
JP2011134400A (ja) * 2009-12-24 2011-07-07 Onkyo Corp クレードル
JP2011216178A (ja) * 2010-03-18 2011-10-27 Panasonic Corp 再生装置、再生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バ
JP2011257950A (ja) * 2010-06-08 2011-12-22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ユニット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5089745B2 (ja) * 2010-09-30 2012-12-05 株式会社東芝 データ制御プログラム、データ制御方法、及びデータ制御装置
JP5725795B2 (ja) * 2010-10-26 2015-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及び方法
US8499190B2 (en) * 2011-03-09 2013-07-30 I/O Interconnect Inc. Portable device and backup method thereof
JP5483264B2 (ja) * 2011-03-30 2014-05-0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2153982A2 (en) * 2011-05-09 2012-1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telephony services in a universal plug and play home network environment
TWM424723U (en) * 2011-10-26 2012-03-11 Tuton Technology Co Ltd Built-in network sharing module expansion device
US9716744B2 (en) * 2011-10-27 2017-07-2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Remote access from mobile devices
JP5746599B2 (ja) 2011-11-11 2015-07-08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CN102523637B (zh) 2011-11-25 2014-07-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以太网底座、网络系统及数据转发方法
JP5497811B2 (ja) * 2012-02-09 2014-05-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再生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提供方法
US20130268780A1 (en) * 2012-04-10 2013-10-10 John Wong Portable access and power supply apparatus
WO2013175679A1 (ja) * 2012-05-24 2013-11-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管理システム、保存装置、及び管理装置
EP2860843A4 (en) * 2012-06-07 2016-03-02 Nec Corp INFORMATION PROVID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VIDING METHOD
JP6308451B2 (ja) * 2013-07-17 2018-04-11 和田 淳 ボイスレコーダーシステム、およびボイスレコーダー
JP6218537B2 (ja) * 2013-10-02 2017-10-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755313B2 (ja) * 2013-11-11 2015-07-29 株式会社アスコ 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US9420222B2 (en) 2014-01-28 2016-08-16 Nokia Technologies Oy Automatic image deletion
JP2016054440A (ja) * 2014-09-04 2016-04-14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20170118054A (ko) * 2014-12-23 2017-10-24 포고텍, 인크. 무선 카메라 시스템 및 방법들
US11558538B2 (en) 2016-03-18 2023-01-17 Opkix, Inc. Portable camera system
CN109791555A (zh) * 2016-06-09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网络连接不稳定的设备的基于云的多层文件系统
JP6846889B2 (ja) * 2016-08-15 2021-03-24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施設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ケジュール表示方法
JP2017174382A (ja) * 2016-09-30 2017-09-28 株式会社アスタリスク 接続ユニット、情報処理装置
JP2018185880A (ja) * 2017-04-27 2018-11-2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6384576B2 (ja) * 2017-07-24 2018-09-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情報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2052930B1 (ko) * 2018-03-13 2019-12-11 하인크코리아(주) 모바일 디바이스 액세서리
CN110248149B (zh) * 2018-10-19 2022-07-19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录像机dvr供电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102237A1 (en) 2018-11-13 2020-05-22 Opkix, Inc. Wearable mounts for portable camera
US11323684B2 (en) * 2018-11-30 2022-05-03 Ricoh Company, Ltd.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image data to be relayed
CN110020981A (zh) * 2019-03-27 2019-07-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559546B (zh) * 2020-12-23 2024-03-19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库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233569B (zh) * 2023-05-06 2023-07-11 石家庄铁道大学 一种基于运动信息协助的视频摘要生成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4783A (zh) * 2003-08-22 2005-02-23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以及接口装置
CN1691721A (zh) * 1997-11-05 2005-11-02 索尼公司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数据接收设备和数据发送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6530A (en) * 1992-12-02 1997-09-09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System for automatic synchronization of common file between portable computer and host computer via communication channel selected from a plurality of usable channels there between
US5841424A (en) * 1997-03-03 1998-11-24 Lextron Systems, Inc. USB to multiple connect and support bays for peripheral devices
KR100544177B1 (ko) * 2000-01-18 2006-0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컴퓨터를 통한 디지털 컨텐츠의 저장 및 재생 기능을구비한 개인 휴대 장치의 제어방법 및 이에 따른 개인휴대장치의 동작방법
US20010034803A1 (en) * 2000-02-10 2001-10-25 Alst Technical Excellence Center Connecting a hand-held device to peripheral devices
US6832281B2 (en) * 2000-07-06 2004-12-14 Onspec Electronic Inc. Flashtoaster for reading several types of flash memory cards with or without a PC
US6438638B1 (en) * 2000-07-06 2002-08-20 Onspec Electronic, Inc. Flashtoaster for reading several types of flash-memory cards with or without a PC
US6654843B1 (en) * 2000-10-12 2003-11-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Hot swapping
JP4348004B2 (ja) * 2000-10-27 2009-10-21 日本放送協会 データ放送システム
US6694428B2 (en) * 2000-11-29 2004-02-17 Palm One, Inc. System for indentifying a peripheral device by sending an inquiry thereto after receiving an interrupt notification message if the interrupt and communication port meet predetermined conditions
JP3769202B2 (ja) * 2001-03-15 2006-04-19 株式会社東芝 携帯型情報機器及び携帯型情報機器における情報通知方法
JP2002374447A (ja) * 2001-04-12 2002-12-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情報機器用クレードル、デジタルカメラ用クレードル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US6900980B2 (en) * 2001-05-02 2005-05-31 Palm, Inc. Synchronization cradle with expansion card slots
JP3535495B2 (ja) * 2001-12-26 2004-06-07 株式会社東芝 クレードル設置型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クレードル設置型デジタルカメラシステム
TW544563B (en) * 2002-02-08 2003-08-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system
JP4579482B2 (ja) * 2002-03-28 2010-11-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動画管理表示システム、動画表示装置および動画管理装置ならびに動画管理方法
JP2004304733A (ja) * 2003-04-01 2004-10-28 Nikon Gijutsu Kobo:Kk カメラシステムおよび車載コンピュータ
JP2004349791A (ja) * 2003-05-20 2004-12-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システム
JP4329472B2 (ja) * 2003-09-29 2009-09-0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多機能クレードル及び情報送信システム
JP2005159439A (ja) * 2003-11-20 2005-06-16 Canon Inc 録画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JP4039398B2 (ja) * 2004-06-25 2008-01-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クレードル装置、並びに携帯型機器
JP2006114120A (ja) * 2004-10-14 2006-04-27 Toshiba Corp 携帯型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システム及び記録再生方法
US8554045B2 (en) * 2004-11-12 2013-10-08 Ksc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Docking station for portable entertainment devices
JP5019705B2 (ja) 2004-11-17 2012-09-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固体撮像装置の駆動方法
JP2006229583A (ja) * 2005-02-17 2006-08-31 Eastman Kodak Co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並びにドック装置
US7647346B2 (en) * 2005-03-29 2010-01-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ic rules-based device synchronization
US7720439B2 (en) * 2005-07-28 2010-05-18 D-Link Systems, Inc. Wireless media device cradle
US20080005440A1 (en) * 2006-06-28 2008-01-03 Gateway Inc. Streaming media cradle
JP2008102897A (ja) * 2006-09-20 2008-05-01 Olympus Corp 取扱手順説明装置及び取扱手順説明方法なら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と記録媒体
US20080168185A1 (en) * 2007-01-07 2008-07-10 Robbin Jeffrey L Data Synchronization with Host Device in Accordance with Synchronization Preferences
US8351447B2 (en) * 2007-04-20 2013-01-08 Sony Corporation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cradle apparatus, server apparatus,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ata communication progra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1721A (zh) * 1997-11-05 2005-11-02 索尼公司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数据接收设备和数据发送设备
CN1584783A (zh) * 2003-08-22 2005-02-23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以及接口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51632B2 (ja) 2013-02-27
JP2008293631A (ja) 2008-12-04
JP2008306704A (ja) 2008-12-18
CN101291269A (zh) 2008-10-22
JP2008289133A (ja) 2008-11-27
CN101291268B (zh) 2013-02-06
CN101291268A (zh) 2008-10-22
US20090031069A1 (en) 2009-01-29
US8032683B2 (en) 2011-10-04
JP5136170B2 (ja) 2013-02-06
CN101291339A (zh) 2008-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1269B (zh) 数据通信系统、托架设备、服务器设备和数据通信方法
CN102473304B (zh) 元数据标记系统、图像搜索方法和设备、及其用于标记手势的方法
CN102341836A (zh) 地图发布服务器、地图信息终端、及使用它们的地图发布系统
US20060235926A1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1521949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以及程序
JP3962829B2 (ja)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及び、表示プログラム
CN102362285A (zh) 通知装置、通知系统、通知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程序以及存储有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CN103458180A (zh) 通信终端、显示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2111526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CN203968211U (zh) 通信设备
CN101387938B (zh) 用于选择照片标签的用户接口
US2015002952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Remote Operation Device, Remote Control Method, Remote Operation Metho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Encoded with Remote Control Progra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Encoded with Remote Operation Program
CN100370799C (zh) 具有通信功能的成像设备和图像数据存储方法
CN104639868A (zh) 用于支援会议的技术
CN104427187A (zh) 画面生成装置和画面生成方法
JP2007318454A (ja) 位置情報履歴表示方法及び携帯端末
CN102592633B (zh) 话音邮件系统
JP2007266902A (ja) カメラ
JP2016110590A (ja) 画像処理装置、データ登録方法およびデータ登録プログラム
JP2008033454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携帯端末装置
CN105740173B (zh) 远程控制装置、以及远程控制方法
WO2011065570A1 (ja) 情報表示装置、情報表示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88017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23125039A (ja) 映像作成プログラム
US7321770B2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and program for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