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0440B -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40440B CN101140440B CN200710093796XA CN200710093796A CN101140440B CN 101140440 B CN101140440 B CN 101140440B CN 200710093796X A CN200710093796X A CN 200710093796XA CN 200710093796 A CN200710093796 A CN 200710093796A CN 101140440 B CN101140440 B CN 1011404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veloper
- foreign matter
- toner
- developing apparatus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508 accu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6311 Urethane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7 bo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23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51 cyc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58 resili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56 stainless stee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03G21/105—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toner wast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4—Arrangements for purging used developer from the developing uni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91—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 G03G15/0893—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in a closed loop within the sump of the developing devic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16—Agitator type
- G03G2215/0819—Agitator type two or more agitators
- G03G2215/0822—Agitator type two or more agitators with wall or blade between agit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影装置,其包括:显影部件;显影剂容器;分隔部件,其将显影剂容器的内部分隔为主室和副室;以及显影剂传送单元,其设置于主室中。显影装置限定收集调色剂接收口和迁移开口,迁移开口设置在分隔部件中且位于主室和副室之间,从调色剂图像载体上收集的收集调色剂通过收集调色剂接收口接收至显影剂容器内,保持于主室中的显影剂通过迁移开口移至副室。显影装置还包括:捕获单元,其设置于迁移开口处且由能够封闭迁移开口的矩形外形的薄板制成且形成为所谓的梳子状外形,并且捕获通过迁移开口的异物;以及异物去除单元,其设置于显影剂传送单元处,并且根据显影剂传送单元的旋转将由捕获单元捕获的异物移至显影剂容器之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诸如使用电子照相复印机和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有一种公知的构造,即:将在图像转印处理完成之后由清洁装置从诸如光电导体或者感光鼓等图像保持元件上所回收的调色剂(收集的调色剂)送回至显影装置以重复使用(参见JP-A-10-186991)。
在JP-A-10-186991所公开的电子照相装置中,在清洁装置中设置有剩余调色剂排出口,另外在显影装置上,在低于该剩余调色剂排出口的位置设置有剩余调色剂回收口,由此,通过传送路径(传送通道)将清洁装置上的剩余调色剂排出口和显影装置上的剩余调色剂回收口彼此连接。另外,由清洁装置所去除的剩余调色剂通过传送路径自然地落下,并返回至显影装置内。
另外,有一种公知的构造,其用于去除诸如包含在调色剂中的纸粉等异物(参见JP-A-10-293458和JP-A-2001-22181)。
JP-A-10-293458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显影剂循环单元,该单元用于通过回收在图像形成处理完成之后残余的剩余显影剂,并通过分级单元对该回收的显影剂进行分级以重复使用剩余的显影剂,其中,沿回收的显影剂被去除的方向在该分级单元的下游设置返回回路,该返回回路用于将回收的显影剂返回至分级单元。
JP-A-2001-22181公开了一种构造,在该构造中,沿着显影装置中的显影剂流动路径的长度在中间位置设置网状网孔部件,以及在显影装置中设置与网孔部件摩擦滑动的摩擦滑动部件,由此将包含在循环调色剂中的纸粉确实地压在网孔部件上,这样不仅使纸粉破碎成细小的碎片,而且防止纸粉阻塞网孔部件。
发明内容
当诸如纸粉等的异物混入显影剂时,可能会发生由于异物而造成图像缺陷的情况。因此,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即:在图像转印处理完成之后,从图像保持元件上回收的调色剂随后返回至显影装置以重新利用,就需要这样一种构造:其可以从显影剂中去除混入的诸如纸粉等异物,以防止如此混入的异物所导致的图像缺陷。
本发明提供这样一种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其可以抑制由于混入显影剂中的诸如纸粉等异物而导致的图像缺陷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其包括:(a)显影部件,其在保持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图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b)显影剂容器,其保持包括调色剂的显影剂;(c)分隔部件,其将显影剂容器的内部分隔成主室和副室;以及(d)显影剂传送单元,其设置于主室中,并且旋转以传送显影剂,所述显影装置限定:收集调色剂接收口,从调色剂图像载体上收集的收集调色剂通过该接收口接收至显影剂容器内;以及迁移开口,其设置在所述分隔部件中并且位于所述主室和所述副室之间,保持在主室中的显影剂通过该迁移开口可迁移至副室,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e)捕获单元,其设置于迁移开口处且由能够封闭所述迁移开口的矩形外形的薄板制成且形成为所谓的梳子状外形,并且捕获与显影剂一起迁移通过该迁移开口的异物;以及(f)异物去除单元,其设置于显影剂传送单元处,并且根据显影剂传送单元的旋转,将由捕获单元捕获的异物移至显影剂容器之外,以去除所述异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捕获单元包括从迁移开口处延伸至显影剂容器的外部的捕获部件;并且异物去除单元包括移动控制器,所述移动控制器沿捕获部件移动,以将由捕获部件所捕获的异物沿捕获部件移至显影剂容器之外。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显影装置,其还包括逆流限制部件,所述逆流限制部件限制由异物去除单元移至显影剂容器之外的异物逆流至显影剂容器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显影装置,还包括保持由异物去除单元所去除的异物的异物容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包括:(a)显影部件,其在保持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图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b)显影剂容器,其保持包括调色剂的显影剂;(c)分隔部件,其将所述显影剂容器的内部分隔成主室和副室;以及(d)显影剂传送单元,其设置于所述主室中,并且旋转以传送所述显影剂,所述显影装置限定:收集调色剂接收口,从所述调色剂图像载体上收集的收集调色剂通过所述收集调色剂接收口接收至所述显影剂容器内;迁移开口,其设置在所述分隔部件中并且位于所述主室和所述副室之间,保持在所述主室中的显影剂通过所述迁移开口可迁移至所述副室;以及显影剂供给口,通过所述显影剂供给口供给包括所述调色剂的显影剂;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e)捕获单元,其设置于所述迁移开口处且由能够封闭所述迁移开口的矩形外形的薄板制成且形成为所谓的梳子状外形,并且捕获与所述显影剂一起迁移通过所述迁移开口的异物;(f)异物去除单元,其设置于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处,并且根据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的旋转,将由所述捕获单元捕获的异物移至所述显影剂容器之外,以去除所述异物;以及(g)排出单元,其将多余的显影剂排出所述显影剂容器之外,所述异物去除单元将所去除的异物移至所述排出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其包括:(a)显影部件,其在保持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图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b)显影剂容器,其保持包括调色剂的显影剂;(c)分隔部件,其将显影剂容器的内部分隔成主室和副室;以及(d)显影剂传送单元,其设置于主室中,并且旋转以传送显影剂,所述显影装置限定:收集调色剂接收口,从调色剂图像载体上收集的收集调色剂通过该接收口接收至显影剂容器内;以及迁移开口,其设置在所述分隔部件中并且位于所述主室和所述副室之间,保持在主室中的显影剂通过该迁移开口可迁移至副室;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e)捕获单元,其设置于所述调色剂的传送路径中且由能够封闭所述迁移开口的矩形外形的薄板制成且形成为所谓的梳子状外形,所述捕获单元用于捕获异物并且限定多个可使显影剂移动通过的开口;(f)异物去除单元,其设置于显影剂传送单元处,并且根据显影剂传送单元的旋转,将由捕获单元所捕获的异物移至显影剂容器之外,以去除所述异物;以及(g)异物容器,其保持被移出显影剂容器之外的异物,其中,限定所述多个开口的所述捕获单元的一部分延伸至异物容器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A)调色剂图像载体,其保持调色剂图像;(B)显影装置,其在调色剂图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C)清洁装置,其通过去除和收集调色剂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以清洁调色剂图像载体的表面;以及(D)收集调色剂传送机构,其将清洁装置所收集的调色剂传送至显影装置,其中,该显影装置包括:(a)显影部件,其在调色剂图像载体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图像;(b)显影剂容器,其保持包括调色剂的显影剂;(c)分隔部件,其将显影剂容器的内部分隔成主室和副室;以及(d)显影剂传送单元,其设置于主室中,并且旋转以传送显影剂,所述显影装置限定:迁移开口,其设置在所述分隔部件中并且位于所述主室和所述副室之间,保持在主室中的显影剂通过该迁移开口可迁移至副室;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e)捕获单元,其设置于迁移开口处且由能够封闭所述迁移开口的矩形外形的薄板制成且形成为所谓的梳子状外形,并且捕获与显影剂一起通过迁移开口的异物;以及(f)异物去除单元,其设置于显影剂传送单元处,并且根据显影剂传送单元的旋转,将捕获单元所捕获的异物移至显影剂容器之外,以去除所述异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A)调色剂图像载体,其保持调色剂图像;(B)显影装置,其在调色剂图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C)显影剂供给装置,其向显影装置供给包括调色剂的显影剂;(D)清洁装置,其通过去除和收集调色剂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以清洁调色剂图像载体的表面;以及(E)收集调色剂传送机构,其将清洁装置所收集的调色剂传送至显影装置,其中,该显影装置包括:(a)显影部件,其在调色剂图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b)显影剂容器,其保持包括调色剂的显影剂;(c)分隔部件,其将显影剂容器的内部分隔成主室和副室;以及(d)显影剂传送单元,其设置于主室中,并且旋转以传送显影剂,所述显影装置限定:迁移开口,其设置在所述分隔部件中并且位于所述主室和所述副室之间,保持在主室中的显影剂通过该迁移开口可迁移至副室;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e)捕获单元,其设置于迁移开口处且由能够封闭所述迁移开口的矩形外形的薄板制成且形成为所谓的梳子状外形,并且捕获与显影剂一起通过迁移开口的异物;(f)排出单元,其将多余的显影剂排出显影剂容器之外;以及(g)异物去除单元,其设置于显影剂传送单元处,并且根据显影剂传送单元的旋转,将由捕获单元所捕获的异物移至显影剂容器之外,以去除所述异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或第六方面的显影装置,混入显影剂中的诸如纸粉等异物可以由捕获单元捕获,并且所捕获的异物可以通过异物去除单元移至显影剂容器之外,从而可以抑制由于混入显影剂中的异物而导致的图像缺陷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显影装置,由捕获单元所捕获的异物可以平稳地移至显影剂容器之外,从而可以抑制由于混入显影剂中的异物而导致的图像缺陷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显影装置,可以通过逆流限制部件来限制由异物去除单元移至显影剂容器之外的异物逆流至显影剂容器内,从而可以抑制由于混入显影剂中的异物而导致的图像缺陷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显影装置,由异物去除单元所去除的异物可以稳定地保持于异物容器中,从而可以抑制由于混入显影剂中的异物而导致的图像缺陷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显影装置,由异物去除单元所去除的异物可以通过排出单元排出至显影剂容器之外,从而可以抑制由于混入显影剂中的异物而导致的图像缺陷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显影装置,可以通过异物去除单元平稳地将异物移除并保持在异物容器中,从而可以抑制由于所混入的的异物而导致的图像缺陷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混入显影剂中的诸如纸粉等异物可以由捕获单元捕获,并且如此被捕获的异物可以通过异物去除单元移至显影剂容器之外,从而可以抑制由于混入显影剂中的异物而导致的图像缺陷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由异物去除单元所去除的异物可以通过排出单元排出至显影剂容器之外,从而可以抑制由于混入显影剂中的异物而导致的图像缺陷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从操作侧观察的示意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构造;
图2示出了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后方观察的图像形成单元的放大截面图;
图3示出了从装置后方观察的透视图,其说明了调色剂传送机构;
图4示出了显影装置的调色剂容器的平面图,其对应于沿图2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
图5示出了对应于沿图4中线B-B截取的放大截面图;
图6示出了沿图5中线C-C截取的截面图;
图7示出了沿图6中线D-D截取的截面图;
图8示出了示出止回机构的示意图,其中(a)为沿图6中的线E-E截取的截面图,(b)为说明该止回机构的功能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显影装置的调色剂容器的平面图,该容器具有不同的异物捕获去除机构位置;
图10示出了图9中的显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11示出了不同地构造的显影装置的调色剂容器的平面图。
图12示出了图11中的显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13示出了图11中的显影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14示出了不同地构造的显影装置的调色剂容器的平面图;以及
图15示出了图14中的显影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的构造的实例(以下称作“示例性实施例”)。
图1为从操作侧观察的示意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总体构造。另外,图2为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后方观察的图像形成单元的放大截面图。而且,图3为从装置后方观察的透视图,其说明了收集的调色剂传送机构50,图4为显影装置的调色剂容器的平面图,其对应于沿图2中线A-A截取的截面,图5为显影装置20的放大截面图,其对应于沿图4中线B-B截取的截面。
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功能单元或者部分,这些功能单元或部分参与在光电导体或者感光鼓11的外围执行电子照相过程。该光电导体或者感光鼓11起调色剂图像载体的作用,并且具有感光材料层。
即,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设置有:充电辊12,其用于沿着如图中箭头所示的感光鼓11的旋转方向给感光鼓11均匀地充电;激光扫描单元13,其用于用激光束扫描被如此充电的感光鼓11以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20,其用于使调色剂附着于如此形成的静电潜像以使静电潜像变为调色剂图像;图像转印辊14,其用于将形成于感光鼓1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纸P上;以及清洁装置30,其用于在图像转印完成之后去除在感光鼓11上残余的调色剂。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用于向显影装置20供应调色剂的可拆卸的调色剂容器(调色剂盒)。而且,图像形成装置1还包括:记录纸传送机构40,其用于传送放在纸张托盘41中的记录纸P;以及定影单元16,其用于将调色剂图像定影于记录纸P。
显影装置20为双组分显影装置,其使用调色剂和载体以预定比例混合的显影剂。因为调色剂是伴随着形成图像而不断消耗,所以调色剂设计成经由调色剂供应路径15A从调色剂容器15向显影装置20供应。在调色剂供应路径15A内部设置有调色剂传送螺旋推运器15B(如图2所示)。
另外,通过收集调色剂传送机构50连接清洁装置30和显影装置20,由此,通过清洁装置30从感光鼓11上去除并且回收的调色剂(收集的调色剂)设计成返回至显影装置20以重复使用。下面将详细描述显影装置20、清洁装置30和收集调色剂传送机构50,该收集调色剂传送机构50是连接显影装置20和清洁装置30的收集调色剂传送单元的一个构造实例。
以下,图像形成装置1按如下操作以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
首先,通过激光束单元13在感光鼓11的表面上写入与图像匹配的静电潜像,该感光鼓11受到驱动以预定的圆周速度旋转,并且由充电辊12充电为预定电位。接着,如此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20显影(变为调色剂图像)。而且,在感光鼓11与图像转印辊14相对的图像转印位置处,借助于施加于图像转印辊14的转印偏压将调色剂图像随后转印至记录纸P上,该记录纸P通过记录纸传送机构40以与感光鼓11的圆周速度同步的速度被传送。此后,通过记录纸传送机构40将其上如此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P传送至定影单元16,以通过定影单元16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纸P上,记录纸P随后被排出至装置之外。就在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纸P上之后,清洁装置30去除和回收在感光鼓11上残余的剩余调色剂。收集调色剂传送机构50将收集的调色剂返回显影装置20。
下面将详细描述清洁装置30、显影装置20和将由清洁装置30收集的调色剂传送至显影装置20的收集调色剂传送机构50。另外,可以理解,在下面的描述中,将显影装置20中靠近感光鼓11的一侧称作前部,而将远离感光鼓11的一侧称作后部。
清洁装置30位于沿如图2中箭头所示的感光鼓11的旋转方向设置的电子照相装置的最下游,该清洁装置30还包括刮片31和清洁螺旋推运器32。
刮片31由诸如热固性聚氨酯橡胶等的弹性材料形成平板形状,热固性聚氨酯橡胶具有诸如耐磨性、耐碎裂、抗蠕变性等优良的机械特性,并且刮片31以这样的状态设置,即:其末端抵靠感光鼓11。
清洁螺旋推运器32以沿刮片31的纵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刮片31的近端部分上方。清洁螺旋推运器32设计成:通过旋转驱动机构(未示出)驱动而旋转,以将通过刮片31从感光鼓11上去除的收集调色剂传送至下面将要描述的收集调色剂传送机构50。
收集调色剂传送机构50连接于清洁螺旋推运器32的调色剂传送侧端部。
收集调色剂传送机构50包括:收集调色剂传送路径51,其连接清洁装置30和显影装置20;以及调色剂传送杆52,其设置于收集调色剂传送路径51的内部,并且设置成位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后侧(在图1中是远端,在图2中是近端)的端部。
收集调色剂传送杆52的上端与清洁装置30相连,下端与显影装置20的上部相连。
收集调色剂传送杆52以这样的方式安装于清洁螺旋推运器32的端部,即:收集调色剂传送杆52的端部相对于清洁螺旋推运器32的旋转中心处于偏心状态,以便绕上端自由地旋转,并且该收集调色剂传送杆52设置于收集调色剂传送路径51的内部。借助于清洁螺旋推运器32的旋转,调色剂传送杆52在收集调色剂传送路径51的内部竖直地运动,以起到驱动和传送所回收的调色剂的作用。
应注意到,将通过清洁装置30回收的调色剂传送至显影装置20的机构不限于以上描述的构造(本实例的构造中的收集调色剂传送路径51和调色剂传送杆52),因此,可以采取使用螺旋叶片(螺旋推运器)或者螺旋部件(螺线式螺旋推运器)来传送调色剂的构造。
在作为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的显影壳体21中,显影装置20包括:作为显影部件的显影辊22;两个螺旋推运器25(位于前侧的前螺旋推运器25F,以及位于后侧的后螺旋推运器25R),其构成显影剂传送单元;以及修整器(trimmer)23。
另外,显影剂通过这两个螺旋推运器25在显影壳体中受到循环和搅拌,以使调色剂和载体相互摩擦,从而使调色剂带电以附着在显影辊22上。显影辊22的作用是借助于其显影套筒(developingsleeve)的旋转传送附着在该显影辊22上的带电调色剂,以将该调色剂传送至与感光鼓11相对的显影区域。即,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螺旋推运器25为旋转传送机构并且构成调色剂传送单元。
修整器23将调色剂层的厚度控制在预定的厚度。
显影壳体21在其与感光鼓11相对的一侧敞开,并且显影辊22设置在该开口侧处。螺旋推运器25(前螺旋推运器25F,后螺旋推运器25R)设置在显影壳体21内部。另外,修整器23设置在显影辊22的上端。
显影壳体21的上表面用上盖24封闭。如图4中虚线所示,收集调色剂接收口24A和作为显影剂供给口的新调色剂供给口24B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开口,即:在装置的深度方向上彼此邻近地设置于螺旋推运器25的远端。收集调色剂传送机构50(收集调色剂传送路径51)与收集调色剂接收口24A连接,而调色剂容器15的调色剂供应路径15A与新调色剂供给口24B连接。
虽然没有详细地示出,但是显影辊22由下列部件构成:显影套筒,在其上连接显影偏压电源并且设置为可旋转;以及磁性辊,其固定于显影套筒的内侧,并且在其内部布置有多个磁体。
显影壳体21具有可以纵向覆盖整个感光鼓11的长度,并且显影壳体21的内部由作为从底板以预定高度伸出的分隔部件的间隔壁21A分隔成前后两个空间(位于前端的前空间21F,其靠近感光鼓11;位于后端的后空间21R,其远离感光鼓11)。螺旋推运器25(前螺旋推运器25F,后螺旋推运器25R)以平行于显影辊22延伸的方式分别设置在前空间21F和后空间21R内。
另外,用作预定范围内不设置间隔壁21A的迁移开口的连通部分21Aa、21Ab形成于显影壳体21的纵向(平行于感光鼓11的轴向的方向)的端部,并且,前空间21F和后空间21R设计成由这些连通部分21Aa、21Ab彼此连通。
设置于显影壳体21内部的螺旋推运器25(前螺旋推运器25F,后螺旋推运器25R)由诸如电动机等驱动单元(未示出)驱动而旋转。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中的箭头所示,前螺旋推运器25F在图中顺时针旋转,而后螺旋推运器25R在图中逆时针旋转。
在螺旋推运器25的轴25a的外围螺旋地形成有输送叶片25b,并且,通过输送叶片25b的旋转来传送位于螺旋推运器25周围的显影剂。
以这样的方式设定螺旋推运器25的旋转方向和输送叶片25b的螺旋方向,即:显影剂可以如图4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传送。即,如从图4中看到,位于前端(靠近显影辊22)的前螺旋推运器25F设计成在前空间21F中从右向左传送显影剂,而后螺旋推运器25R设计成在后空间21R中从左向右传送显影剂。因为前空间21F和后空间21R通过设置于螺旋推运器25两端的连通部分21Aa、21Ab彼此连通,所以显影剂可以由连通部分21Aa、21Ab从前空间21F迁移至后空间21R以及从后空间21R迁移至前空间21F。即,从图4中看显影剂在显影壳体21的内部顺时针循环。
这样,通过两个螺旋推运器25使显影剂在显影壳体21内部循环,显影剂受到搅拌并且通过与载体摩擦而带电。
收集调色剂传送机构50(收集调色剂传送路径51)所连接的收集调色剂接收口24A沿前空间21F中的显影剂的传送方向设置在最下游位置(在前螺旋推运器25F的最下游端部的上侧)。另外,调色剂供应路径15A所连接的新调色剂供给口24B沿后空间21R中的显影剂的传送方向设置在最上游位置(后空间25R的最上游端部的上侧)。
在前螺旋推运器25F中与收集调色剂接收口24A相对的位置处形成有螺旋方向相反的叶片,由此,由收集调色剂传送路径51所供应的收集调色剂沿与调色剂在前空间21F中的显影剂的循环方向相反的方向传送。结果,由收集调色剂传送路径51所供应的收集调色剂设计成在连通部分24Aa之前加入循环的显影剂。
这里,在显影剂从后空间21R向前空间21F迁移的连通部分21Ab处,设置有作为异物去除单元的异物捕获去除机构60。即,在本构造实例中,后空间21R构成本发明的主室,后螺旋推运器25R构成本发明的显影剂传送单元,并且连通部分21Ab构成本发明的迁移开口。
下面,将参照图4、图5和图6至图8,描述异物捕获去除机构60。
图6为沿图5中线C-C截取的截面图,图7为沿图6中线D-D截取的截面图,图8示出了示出止回机构的示意图,其中图8(a)为沿图6中的线E-E截取的截面图,图8(b)为说明止回机构的功能的示意图。
异物捕获去除机构60包括:过滤器61,其作为以封闭连通部分21Ab的方式设置的捕获单元;擦拭片62,其作为通过擦拭过滤器61以控制所捕获的异物的去除的移动控制器;以及异物容纳容器63,其作为设置在擦拭片62上方的异物容器。
过滤器61由可以封闭连通部分21Ab的矩形外形的薄板制成。在过滤器61的水平方向(除了下边缘和左右边框部分)以预定的间隔平行地形成竖直伸长的狭缝61A。狭缝61A向上开口,并且狭缝61A之间的不开口部分构成作为捕获部件的直线捕获部分61B。即,过滤器61形成所谓的梳子状外形。
狭缝61A的宽度(开口宽度)优选地在例如0.1至1.5mm的范围内,并且直线捕获部分61B的宽度优选地在0.1mm左右。但是,这些是在考虑到狭缝的数量(开口率)相对于显影剂的循环量而设定的,并且直线捕获部分62B应该具有能保持其外形的刚度。可以通过在具有预定的厚度(例如,0.1mm)的不锈钢合金板等上通过蚀刻形成狭缝61A,以形成像这样的过滤器61。过滤器61的厚度设定成具有这样的硬度,即:不会导致任何诸如变形或者在擦拭片62进行擦拭时脱落的缺陷,这些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然后,过滤器61配合在形成于连通部分21Ab的圆周上的安装槽内,如果需要,还可以使用粘合剂进一步固定,从而过滤器61以覆盖连通部分21Ab的方式而设置。过滤器61的上边缘穿过上盖24到达异物保持容器63(下面将详细描述)的内部,由此,可以使显影剂通过过滤器61(或者穿过狭缝61A)连通,从而从后空间21R迁移至前空间21F。对于过滤器只是通过配合而安装的情况,即使显影装置20和过滤器61的使用寿命不同,也能够更换过滤器61。
应注意到,过滤器61的材料和制造方法不限于上述构造,可以做适当的修改。另外,过滤器61不必形成为一体的部件,也可以由多个杆状部件构成,这些杆状部件以预定的间距平行地设置以作为捕获单元。而且,过滤器61的安装结构也可以适当地修改,例如,过滤器61可以粘结到间隔壁21A的壁面上。
异物保持容器63设计成这样:即,在与过滤器61所设置的位置(连通部分21Ab)相对的位置,在位于后螺旋推运器25R上侧的上盖24之上,形成为具有由壁面和顶面所限定的预定容量的大致长方体的容器。
在异物保持容器63的底面(即,上盖24)中与过滤器61相对的位置,以允许过滤器61可从其中穿过的方式形成开口63A。
如上所述,因为异物保持容器63设置于后螺旋推运器25R的上侧,所以将开口63A设置于异物保持容器63的前壁面的附近。在位于开口63A上侧的顶面和壁面之间的角部形成有倾斜面63C。
另外,如图7所示,在开口63A处设置有构成逆流限制部件的止回部件64,并且过滤器61的上边缘穿过止回部件64以在异物保持容器63的内部伸出预定的距离。
如图7和图8(a)所示,止回部件64由薄PET树脂形成类似片状,其尺寸可以覆盖开口63A,并且容易以弹性方式变形。在止回部件64的中心形成切口64S,过滤器61可以通过该切口64S,并且止回部件64以可以封闭开口63A的方式用粘合剂等固定于上盖24的上表面。
另外,切口64S形成为这样:即,在具有与过滤器61的长度匹配的长度的直线状横向切口的两端,在装置的纵向或者深度方向上,该切口64S以与直线状纵向切口相交成直角形成。
随后,过滤器61以下述方式从下侧插入穿过安装于开口63A的止回部件64,即:使止回部件64弯曲(弹性形变)至异物保持容器63的内部侧。
止回部件64通过使其位于切口64S两端的部分发生弹性变形并弯曲,从而允许过滤器61穿过切口64S,并且止回部件64的边缘借助于其弹性回复力而与过滤器61的板状表面接触。
擦拭片62为可弹性形变的矩形薄板,其具有与过滤器61匹配的宽度,并且由例如PET树脂等的树脂片材构成。另外,擦拭片62沿着其一边而通过热焊接等方式固定在螺旋推运器25R的轴25a上。擦拭片62所设置的位置及其长度这样设定,即:擦拭片62的末端部分借助于后螺旋推运器25R的旋转与过滤器61接触,从而从底部向顶部擦拭过滤器61。
即,擦拭片62形成为这样,即:在其旋转时,其末端部分与过滤器61的大致下端部分接触,擦拭片62和过滤器之间的干涉量随着该擦拭片62的旋转而逐渐增加,并在过滤器61的大致中心的位置时达到最大,然后随着干涉量的逐渐减小,擦拭片62到达过滤器61的上端部分。
应注意到,擦拭片62的旋转轴(即后螺旋推运器25R的旋转轴)为水平的并且与过滤器61的狭缝61A相交成直角,由此,使擦拭片62在狭缝61A的方向(直线捕获部分61B的延长方向)上运动。
在如上述方法构造的异物捕获去除机构60中,过滤器61捕获混入在显影壳体21的内部循环(从后空间21R进入前空间21F)的显影剂中的诸如纸粉等异物,随后,擦拭片62沿着过滤器61(直线捕获部分61B的延长方向)将由该过滤器61所捕获的异物朝向该过滤器61上侧移动,并且擦拭片62持续去除异物以将异物推入异物保持容器的内部以进行累积。
即,在放置于连通部分21Ab处的过滤器61中,当显影剂穿过过滤器61的狭缝61A时,在狭缝之间的直线捕获部分61B将混入显影剂的异物抓住并捕获。擦拭片62沿着狭缝61A(直线捕获部分61B)将由过滤器61所捕获的异物朝向该过滤器61的上侧移动,以防止异物干扰显影剂通过。
如图8(b)所示,因为擦拭片62从过滤器61的底部或者下部依次将异物移至过滤器61的上侧,所以上侧的异物X由下侧的异物X向上推,并且当异物X向上推至止回部件64所设置的位置时,在止回部件64弹性形变的同时异物X挤入异物保持容器63的内部。止回部件64朝向异物保持容器63的内部侧弯曲并且阻止已经进入异物保持容器63内部的异物返回异物保持容器63的外部。另外,大量上升至异物保持容器63的上侧的异物沿形成于壁面和顶面之间的角部的斜面63C被引导至延伸到后部(从图5中看是左侧)的保持空间,以有效地保持这些异物。
在该构造中,过滤器61所捕获的异物通过擦拭片62移动至异物保持容63,以在异物保持容器63内部累积,由此,过滤器61可以使显影剂连续地从中通过而不受到异物的阻塞,这样,异物可以由过滤器61过滤和捕获。
应注意到,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异物保持容器63一体地构成于显影装置20之中。因此,异物保持容器63需要具有这样的容积,即:保持累积的异物直到显影装置20的使用寿命结束。但是,异物保持容器63可以构造为可拆卸地安装于显影装置20上的可分离部件,这样就可以处理掉累积的异物。在这种情况下,异物保持容器63可以构造得紧凑。
这里,在以上所描述的构造实例中,在连通部分21Ab的显影剂从后空间21R向前空间21F移动处设置异物捕获去除机构60,从而使得可以从后空间21R侧(即,显影剂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由擦拭片62擦拭设置于连通部分21Ab中的过滤器61。但是异物捕获去除机构60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
图9为显影装置201的调色剂容器的平面图,该显影装置201与显影装置20的不同之处在于异物捕获去除机构60所设置的位置,图10为显影装置201的调色剂容器的截面图。应注意到,在这些图中,与上述构造实例功能相同的部分或者单元给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因而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图9至图10所示的显影装置201中,异物捕获去除机构60设置于显影剂从前空间21F向后空间21R移动的连通部分21Aa处。即,在该构造实例中是前空间21F构成本发明的主室,前螺旋推运器25F构成本发明的显影剂传送单元,连通部分21Aa构成迁移开口。
另外,在前螺旋推运器25F上设置擦拭片62,并且该擦拭片62设计成:当擦拭片62旋转时,其末端部分从底部向顶部擦拭过滤器61。
应注意到,如图10所示的构造实例中,前螺旋推运器25F和后螺旋推运器25R都如图所示的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在该构造中,异物捕获去除机构60设置于恰好位于由收集调色剂传送机构50供应所收集的调色剂的位置(收集调色剂接收口24A)的下游的连通部分21Aa处,因此,使收集的调色剂加入循环的显影剂,以穿过异物捕获去除机构60而没有任何延迟。因此,混入收集的调色剂中的诸如纸粉等异物可以通过异物捕获去除机构60有效地捕获和去除。
图11至图13示出了显影装置202,其包括不同构造的异物捕获去除机构602。
图11为显影装置202的调色剂容器的平面图,图12为该显示装置202的截面图。另外,图13为该显示装置202的透视图。在这些图中,与上述构造实例功能相同的部分或者单元给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因而省略对其的描述。
在如图11至图12所示的显影装置202中,其中预定量的载体混合入调色剂的混合物供应至新调色剂供给口24B。另外,用于显影剂的排出机构70设置为排出单元,由此,排出机构70设计成排出来自显影壳体21的剩余显影剂(废弃显影剂),由此,每次用少量的新载体替换劣化的载体,以抑制显影剂的充电能力劣化。
在显影装置202中,显影剂通过螺旋推运器25(前螺旋推运器25F,后螺旋推运器25R)在显影壳体21中以如图所示的顺时针方向循环。
排出机构70设置在通过后螺旋推运器25R而在后空间21R中移动的显影剂的移动方向的最下游。另外,异物捕获去除机构602设置在显影剂从后空间21R向前空间21F迁移的连通部分21Ab处。即,排出机构70和异物捕获去除机构602设置在显影装置202的同一端部。该构造实例是后空间21R构成本发明的主室,后螺旋推运器25R构成本发明的显影剂传送单元,连通部分21Ab构成本发明的迁移开口。
排出机构70包括:排出螺旋推运器71,其设置于排出室21B的内部,该排出室21B设置于显影壳体21的后侧(与设置显影辊22的一侧相对的那一侧)并从那里突出;以及回收盒73,其用于保持由排出螺旋推运器71传送来的废弃显影剂。
显影壳体21的后空间21R和排出室21B通过传送路径74相互连通。
排出72的下边缘设定为显影壳体21内的显影剂的规定高度,并且超出该规定高度的显影剂(废弃显影剂)从排出72落入(被排入)排出室21B。
排出螺旋推运器71由驱动单元(未示出)驱动而旋转,该驱动单元也驱动螺旋推运器25,从而如图11中的箭头所示将从排出72排出至排出室21B的废弃显影剂朝向传送路径74传送,由此经由传送路径74将该废弃显影剂保持于回收盒73中。
如图13所示,回收盒73类似具有预定容量的容器,并且可拆卸地安装于显影装置202的端部。
异物捕获去除机构602包括异物保持容器63,该异物保持容器63形成于设置在连通部分21Ab处的过滤器61的上侧。
构成异物保持容器63的下表面的上盖24的后端未到达异物保持容器63的后壁面(该后壁面在位置上与排出室21B的后壁面一致),并且异物保持容器63和排出室21B在比上盖24的后端边缘更靠后方的位置上彼此连通。
另外,构成异物保持容器63的下表面的上盖24形成为这样:即,该上盖24以其后侧变低的方式以预定角度倾斜。
在如上述构造的异物捕获去除机构602中,过滤器61捕获混入在显影壳体21内部循环的显影剂中的诸如纸粉等异物,擦拭片62沿着过滤器61将由该过滤器61所捕获的异物朝向该过虑器61上侧移动,并且将该异物推入异物保持容器63。如此被推入异物保持容器63内部的异物随着不断地累积而沿着倾斜的上盖24向后移动,进而到达排出机构70,并由此通过排出机构70将这些异物连同废弃显影剂一起排出至回收盒73。当回收盒73装满后,将回收至回收盒73中的异物连同废弃显影剂一起废弃。
即,在该构造中,用于排出废弃显影剂的排出机构70还兼用作处理异物的处理单元。
图14和图15示出了显影装置203,其包括不同构造的异物捕获去除机构603。
图14为显影装置203的调色剂容器的平面图,图15为该显影装置203的截面图。在这些图中,与上述构造实例相同的部分或者单元给以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14和图15所示的显影装置203如同上述的显影装置202一样,也是用于供应调色剂和载体的混合物的装置,并且包括显影剂的排出机构70。另外,该构造实例是这样的:即,后空间21R构成本发明的主室,后推运器25R构成本发明的显影剂传送单元,连通部分21Ab构成本发明的迁移开口。
设置于连通部分21Ab处的过滤器61在其上部弯曲,以使其末端沿基本上水平的方向向后延伸至到达排出机构70的上侧。
排出机构70包括:旋转刷65,其以与过滤器61的下表面接触的方式设置于排出螺旋推运器71的上侧;以及刮刀66,其设置在与旋转刷65干涉的位置。
旋转刷65设计成受到驱动而按照图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与异物移动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与排出螺旋推运器71同步地旋转。
在上述构造的显影装置203中,过滤器61捕获混入在显影壳体21内部循环的显影剂中的诸如纸粉等异物,并且擦拭片62沿着过滤器61将由该过滤器61所捕获的异物朝向该过滤器61上侧移动。因为擦拭片62从底部或者下部依次向上推异物,所以上侧的异物受到位于其下侧的异物的推动,由此沿着过滤器61移动并且最终到达排出机构70的上侧。随后,沿着过滤器61移动的异物由旋转刷65刮掉,并且由旋转刷65所捕获的异物由刮刀66去除,然后通过排出机构70将所去除的异物连同废弃显影剂一起保持在回收盒(未示出)中。
应注意到,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而是可以做各种修改。
Claims (8)
1.一种显影装置,包括:
(a)显影部件,其在保持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图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b)显影剂容器,其保持包括调色剂的显影剂;
(c)分隔部件,其将所述显影剂容器的内部分隔成主室和副室;以及
(d)显影剂传送单元,其设置于所述主室中,并且旋转以传送所述显影剂,
所述显影装置限定:
收集调色剂接收口,从所述调色剂图像载体上收集的收集调色剂通过所述收集调色剂接收口接收至所述显影剂容器内;以及
迁移开口,其设置在所述分隔部件中并且位于所述主室和所述副室之间,保持在所述主室中的显影剂通过所述迁移开口可迁移至所述副室;
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
(e)捕获单元,其设置于所述迁移开口处且由能够封闭所述迁移开口的矩形外形的薄板制成且形成为所谓的梳子状外形,并且捕获与所述显影剂一起迁移通过所述迁移开口的异物;以及
(f)异物去除单元,其设置于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处,并且根据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的旋转,将由所述捕获单元捕获的异物移至所述显影剂容器之外,以去除所述异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捕获单元包括从所述迁移开口处延伸至所述显影剂容器的外部的捕获部件;并且
所述异物去除单元包括移动控制器,所述移动控制器沿所述捕获部件移动,以将由所述捕获部件所捕获的异物沿所述捕获部件移至所述显影剂容器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还包括:
逆流限制部件,其限制由所述异物去除单元移至所述显影剂容器之外的所述异物逆流至所述显影剂容器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还包括:
异物容器,其保持由所述异物去除单元所去除的异物。
5.一种显影装置,包括:
(a)显影部件,其在保持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图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b)显影剂容器,其保持包括调色剂的显影剂;
(c)分隔部件,其将所述显影剂容器的内部分隔成主室和副室;以及
(d)显影剂传送单元,其设置于所述主室中,并且旋转以传送所述显影剂,
所述显影装置限定:
收集调色剂接收口,从所述调色剂图像载体上收集的收集调色剂通过所述收集调色剂接收口接收至所述显影剂容器内;
迁移开口,其设置在所述分隔部件中并且位于所述主室和所述副室之间,保持在所述主室中的显影剂通过所述迁移开口可迁移至所述副室;以及
显影剂供给口,通过所述显影剂供给口供给包括所述调色剂的显影剂;
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
(e)捕获单元,其设置于所述迁移开口处且由能够封闭所述迁移开口的矩形外形的薄板制成且形成为所谓的梳子状外形,并且捕获与所述显影剂一起迁移通过所述迁移开口的异物;
(f)异物去除单元,其设置于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处,并且根据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的旋转,将由所述捕获单元捕获的异物移至所述显影剂容器之外,以去除所述异物;以及
(g)排出单元,其将多余的显影剂排出所述显影剂容器之外,
所述异物去除单元将所去除的异物移至所述排出单元。
6.一种显影装置,包括:
(a)显影部件,其在保持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图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b)显影剂容器,其保持包括调色剂的显影剂;
(c)分隔部件,其将所述显影剂容器的内部分隔成主室和副室;以及
(d)显影剂传送单元,其设置于所述主室中,并且旋转以传送所述显影剂;
所述显影装置限定:
收集调色剂接收口,从所述调色剂图像载体上收集的收集调色剂通过所述收集调色剂接收口接收至所述显影剂容器内;以及迁移开口,其设置在所述分隔部件中并且位于所述主室和所述副室之间,保持在所述主室中的显影剂通过所述迁移开口可迁移至所述副室,
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
(e)捕获单元,其设置于所述调色剂的传送路径中且由能够封闭所述迁移开口的矩形外形的薄板制成且形成为所谓的梳子状外形,所述捕获单元用于捕获异物并且限定多个可使所述显影剂迁移通过的开口;
(f)异物去除单元,其设置于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处,并且根据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的旋转,将由所述捕获单元所捕获的异物移至所述显影剂容器之外,以去除所述异物;以及
(g)异物容器,其保持被移出所述显影剂容器之外的异物,其中,
限定所述多个开口的所述捕获单元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异物容器的内部。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A)调色剂图像载体,其保持调色剂图像;
(B)显影装置,其在所述调色剂图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所述调色剂图像;
(C)清洁装置,其通过去除和收集所述调色剂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以清洁所述调色剂图像载体的表面;以及
(D)收集调色剂传送机构,其将由所述清洁装置所收集的调色剂传送至所述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显影装置包括:
(a)显影部件,其在所述调色剂图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所述调色剂图像;
(b)显影剂容器,其保持包括所述调色剂的显影剂;
(c)分隔部件,其将所述显影剂容器的内部分隔成主室和副室;以及
(d)显影剂传送单元,其设置于所述主室中,并且旋转以传送所述显影剂,
所述显影装置限定:
迁移开口,其设置在所述分隔部件中并且位于所述主室和所述副室之间,保持在所述主室中的显影剂通过所述迁移开口可迁移至所述副室;
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
(e)捕获单元,其设置于所述迁移开口处且由能够封闭所述迁移开口的矩形外形的薄板制成且形成为所谓的梳子状外形,并且捕获与所述显影剂一起通过所述迁移开口的异物;以及
(f)异物去除单元,其设置于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处,并且根据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的旋转,将所述捕获单元所捕获的异物移至所述显影剂容器之外,以去除所述异物。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A)调色剂图像载体,其保持调色剂图像;
(B)显影装置,其在所述调色剂图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所述调色剂图像;
(C)显影剂供给装置,其向所述显影装置供给包括调色剂的显影剂;
(D)清洁装置,其通过去除和收集所述调色剂图像载体上的调色剂以清洁所述调色剂图像载体的表面;以及
(E)收集调色剂传送机构,其将由所述清洁装置所收集的调色剂传送至所述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显影装置包括:
(a)显影部件,其在所述调色剂图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所述调色剂图像;
(b)显影剂容器,其保持包括所述调色剂的显影剂;
(c)分隔部件,其将所述显影剂容器的内部分隔成主室和副室;以及
(d)显影剂传送单元,其设置于所述主室中,并且旋转以传送所述显影剂,
所述显影装置限定:
迁移开口,其设置在所述分隔部件中并且位于所述主室和所述副室之间,保持在所述主室中的显影剂通过所述迁移开口可迁移至所述副室;
所述显影装置还包括:
(e)捕获单元,其设置于所述迁移开口处且由能够封闭所述迁移开口的矩形外形的薄板制成且形成为所谓的梳子状外形,并且捕获与所述显影剂一起通过所述迁移开口的异物;
(f)排出单元,其将多余的显影剂排出所述显影剂容器之外;以及
(g)异物去除单元,其设置于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处,并且根据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的旋转,将所述捕获单元所捕获的异物移至所述显影剂容器之外,以去除所述异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239567 | 2006-09-04 | ||
JP2006239567 | 2006-09-04 | ||
JP2006239567A JP4867532B2 (ja) | 2006-09-04 | 2006-09-04 | 現像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40440A CN101140440A (zh) | 2008-03-12 |
CN101140440B true CN101140440B (zh) | 2012-03-07 |
Family
ID=39151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93796XA Active CN101140440B (zh) | 2006-09-04 | 2007-04-18 |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925186B2 (zh) |
JP (1) | JP4867532B2 (zh) |
KR (1) | KR100865699B1 (zh) |
CN (1) | CN10114044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715678B2 (en) * | 2003-06-26 | 2017-07-25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Side-by-side shared calendars |
JP4972935B2 (ja) * | 2005-12-28 | 2012-07-11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
JP5020167B2 (ja) * | 2008-06-18 | 2012-09-0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20100183341A1 (en) * | 2009-01-21 | 2010-07-22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Developing device, develop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4743301B2 (ja) * | 2009-03-26 | 2011-08-10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現像剤容器、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005792B2 (ja) * | 2010-04-23 | 2012-08-2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5880006B2 (ja) * | 2011-12-15 | 2016-03-08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回転式現像装置 |
JP5360629B2 (ja) * | 2012-11-27 | 2013-12-0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KR20180064819A (ko) * | 2016-12-06 | 2018-06-15 | 에이치피프린팅코리아 주식회사 | 현상기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
JP7200655B2 (ja) * | 2018-12-19 | 2023-01-10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現像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7413732B2 (ja) * | 2019-11-11 | 2024-01-16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79094A (en) * | 1994-10-11 | 1996-11-26 | Xerox Corporation | Filament fiber development trap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107368A (ja) * | 1984-10-31 | 1986-05-26 | Mita Ind Co Ltd | 現像部への還元現像剤中の異物除去装置 |
JP2540496B2 (ja) * | 1986-02-19 | 1996-10-02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作像プロセスカ−トリツジ |
JPH06208296A (ja) * | 1993-01-08 | 1994-07-26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現像装置 |
JPH07168433A (ja) * | 1993-12-16 | 1995-07-04 | Ricoh Co Ltd | 現像装置 |
JPH09114217A (ja) * | 1995-10-24 | 1997-05-02 | Toshiba Corp | 現像装置およびこの現像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JP3537293B2 (ja) | 1996-11-11 | 2004-06-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感光体ユニット |
CN1115610C (zh) * | 1997-01-14 | 2003-07-23 | 株式会社理光 | 再循环墨粉分级装置 |
JP3579566B2 (ja) | 1997-04-17 | 2004-10-2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の現像剤リサイクル装置 |
JP3934792B2 (ja) * | 1998-01-09 | 2007-06-2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 |
JP4167776B2 (ja) | 1999-07-12 | 2008-10-2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写真装置 |
JP2003287958A (ja) * | 2001-03-08 | 2003-10-10 | Ricoh Co Ltd | 回収トナー分級装置 |
JP2005107190A (ja) * | 2003-09-30 | 2005-04-21 | Toshiba Tec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06
- 2006-09-04 JP JP2006239567A patent/JP486753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4-16 KR KR1020070037025A patent/KR100865699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04-16 US US11/785,168 patent/US7925186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4-18 CN CN200710093796XA patent/CN10114044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79094A (en) * | 1994-10-11 | 1996-11-26 | Xerox Corporation | Filament fiber development trap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0865699B1 (ko) | 2008-10-29 |
US20080056770A1 (en) | 2008-03-06 |
CN101140440A (zh) | 2008-03-12 |
JP2008064803A (ja) | 2008-03-21 |
JP4867532B2 (ja) | 2012-02-01 |
KR20080021478A (ko) | 2008-03-07 |
US7925186B2 (en) | 2011-04-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40440B (zh) |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1571694B (zh) | 显影装置和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 |
JP4682970B2 (ja) | 現像装置 | |
JP4506824B2 (ja) | 回収現像剤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8260186B2 (en) | Toner cartridge with refillable fresh and residual toner chambers, process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making toner cartridge reusable | |
JP4892330B2 (ja) | 現像装置 | |
US7957677B2 (en) |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CN101436018B (zh) | 显影剂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8803281B (zh) | 光扫描装置及具有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US7313356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465574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132101B2 (ja) | 現像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0397246C (zh) | 具有除纸尘单元的图像成形装置 | |
US9429895B2 (en) | Clea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6780253B2 (ja)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4078647A (ja)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6985165B2 (en) | Toner scattering suppr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485769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現像剤戻し機構 | |
JPH11102104A (ja) | 現像装置及び該現像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5180976A (ja) | トナー搬送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411913B2 (ja) | 粉粒物回収装置 | |
JP201100782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122662A (ja) | 現像装置 | |
CN112540524A (zh) | 废调色剂回收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521675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