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9962B - 两轮摩托车的进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两轮摩托车的进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9962B
CN101139962B CN2007101465398A CN200710146539A CN101139962B CN 101139962 B CN101139962 B CN 101139962B CN 2007101465398 A CN2007101465398 A CN 2007101465398A CN 200710146539 A CN200710146539 A CN 200710146539A CN 101139962 B CN101139962 B CN 1011399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dmission line
acoustic resonator
strainer
filt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465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39962A (zh
Inventor
筒井则吉
木户秀树
饭塚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39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99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399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99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4Combined air cleaners and silenc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242Devices or means connected to or integrated into air intakes; Air intakes combined with other engine or vehicle parts
    • F02M35/10295Damping means, e.g. tranquillising chamber to dampen air oscill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2Intake silencers ; Sound modulation, transmission or amplification
    • F02M35/1255Intake silencers ; Sound modulation, transmission or amplification using resonance
    • F02M35/1266Intake silencers ; Sound modulation, transmission or amplification using resonance comprising multiple chambers or compart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6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e in vehicles
    • F02M35/162Motorcycles; All-terrain vehicles, e.g. quads, snowmobiles; Small vehicles, e.g. forklif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轮摩托车的进气装置,其能够高效地使进气噪音衰减,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共鸣器的布置。空气滤清器(80)具有空气滤清器壳体(83)和将外部气体导入到该空气滤清器壳体(83)内的进气管道(84L、84R),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83)具有连接着进气通路的膨胀室(RA)和滤芯(88),分别为膨胀室(RA)和进气管道(84L、84R)设置共鸣器(90、91L、91R)。

Description

两轮摩托车的进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空气滤清器连接在与发动机的各气缸的进气口连接的进气通路的上游,并在该空气滤清器上设置共鸣器的两轮摩托车的进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两轮摩托车中,有将空气滤清器连接在与发动机的各气缸的进气口连接的进气通路的上游,并在该空气滤清器上设置共鸣器的两轮摩托车。在这种两轮摩托车中,提出有下述方案,即,将共鸣器设置在空气滤清器的两侧部,通过这些共鸣器来使从空气滤清器排出到外部的发动机的进气噪音衰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5868号公报。
但是,现有的构成因为共鸣器位于远离作为进气噪音的主发生源(声源)的发动机的位置,所以有可能无法使进气噪音充分衰减。另外,因为在空气滤清器的两侧部设有共鸣器,所以由于空气滤清器的宽度尺寸的限制,共鸣器的容量也受到限制。另外,因为在空气滤清器的两侧部以外的周边存在车架等的各种部件,所以存在难以布置容量充分的共鸣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借鉴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使进气噪音衰减,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共鸣器的布置的两轮摩托车的进气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一种两轮摩托车的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将空气滤清器连接在与发动机的气缸的进气口相连接的进气通路的上游,在所述空气滤清器上设有共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滤清器具有空气滤清器壳体和将外部气体导入到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内的进气管道,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具有连接着所述进气通路的膨胀室和滤芯,分别为所述膨胀室和所述进气管道设置所述共鸣器。
在该情况下,优选一对所述进气管道设置在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左右,一方的进气管道比另一方的进气管道长,并且,为所述一方的进气管道设置的共鸣器的容量比为所述另一方的进气管道设置的共鸣器的容量大。根据该构成,能够增大管道面积或管道容积,并且,能够使各进气管道内的进气噪音恰当地衰减。在该情况下,优选所述一方的进气管道具有对该进气管道的开口进行开闭的开闭阀。根据该构成,能够容易地将开闭阀布置在进气管道内,以使管道面积可变。
另外,优选所述空气滤清器配置在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主管的下方并与所述主管相邻,为所述膨胀室设置的共鸣器配置在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的上表面的主管侧方,一对所述进气管道设置在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左右,将共鸣器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对进气管道上。根据该构成,能够将共鸣器配置在避免与主管干涉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因为空气滤清器具有空气滤清器壳体和将外部气体导入到该空气滤清器壳体内的进气管道,空气滤清器壳体具有连接着进气通路的膨胀室和滤芯,分别为膨胀室和进气管道设置共鸣器,所以能够在作为进气噪音的主发生源的发动机附近的位置使进气噪音衰减,并且能够使作为进气噪音的出口的进气管道内的进气噪音衰减,从而能够高效地使进气噪音衰减,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共鸣器的布置。
另外,因为一对进气管道设置在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左右,一方的进气管道比另一方的进气管道长,并且,为一方的进气管道设置的共鸣器的容量比为另一方的进气管道设置的共鸣器的容量大,所以能够增大管道面积或管道容积,并且能够使各进气管道内的进气噪音恰当地衰减。
另外,因为一方的进气管道具有对该进气管道的开口进行开闭的开闭阀,所以能够容易地将开闭阀布置在进气管道内,以使管道面积可变。
另外,因为空气滤清器配置在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主管的下方并与主管相邻,为膨胀室设置的共鸣器配置在空气滤清器壳体的上表面的主管侧方,一对进气管道设置在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左右,将共鸣器分别设置在该一对进气管道上,所以能够将共鸣器配置在避免与主管干涉的位置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两轮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车架的立体图。
图3是空气滤清器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空气滤清器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空气滤清器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图6(A)是从侧面看左侧的进气管道的图,图6(B)是从上方看的图,图6(C)是表示图6(A)的b-b剖面的图。
图7是将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壳体用共鸣器与周边构成一起表示的图。
图8(A)是表示图7的c-c剖面,图8(B)是表示图7的d-d剖面的图。
图9(A)是从侧面看右侧的进气管道和管道用共鸣器的图,图9(B)是表示图9(A)的e-e剖面的图,图9(C)是表示图9(A)的f-f剖面的图。
图10是表示图3的a-a剖面的图。
标号说明
1两轮摩托车
2 车架
6 发动机
11 燃料箱
30 头管
31 主管
32 下管
33 枢轴车架
34 中央车架
39 枢轴托架
70 燃料喷射装置
71 节气门体
72 喷射器
80 空气滤清器
81 前壳体
82 后壳体
83 空气滤清器壳体
84L、84R 进气管道
85、85A、85B 空气通风筒
88 滤芯
89 开闭阀
90 壳体用共鸣器
91L、91R 管道用共鸣器
101、111、121 管
102、112、122 凸起部
103、113、123 自攻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另外,说明中前后左右以及上下这样方向的记载是相对于车身而言。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两轮摩托车的侧视图。该两轮摩托车1具有车架2、可自由转向地支承在车架2的前部的左右一对前叉3、3、安装在对前叉3、3的上端进行支承的上联板(top bridge)3A上的转向用的手柄4、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前叉3、3上的前轮5、在车身的大致中央处支承在车架2上的发动机6、配置在发动机6的前方的散热器7、在发动机6的后方可上下自由摆动地支承在车架2上的摆臂8、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该摆臂8的后端部上的后轮9、设置在摆臂8的后部和车架2之间的后减震器10、配置在车架2的上部的燃料箱11、配置在该燃料箱11的后方的座椅12。
在上下支承前叉3的上联板3A和下联板3B之间,借助托架(未图示出)安装有头灯13、前整流罩14、指示灯15以及仪表类16,在前叉3、3上安装有覆盖前轮5的上方的前挡泥板17。另外,在车架2的后部安装有后整流罩18以及后挡泥板19,在后整流罩18上安装有尾灯20以及指示灯21。
图2是表示车架2的图。车架2采用铝金属制的铸造车架,具有头管30、从头管30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的截面为矩形的一根主管31、从头管30向下方延伸的截面为矩形的左右一对下管32、32、以及从主管31的后端开始以形成平缓的弧的方式弯曲而向车身下方延伸的一根枢轴车架33,通过主管31和枢轴车架33构成一根中央车架34。
在枢轴车架33的上部,在上下隔开间隔形成座椅轨道安装部36A、36B,并在这些座椅轨道安装部36A、36B之间形成支承后减震器10(参照图1)的上部的减震器支承部37,上述座椅轨道安装部36A、36B安装有向车身后方沿后上方延伸的上侧座椅轨道35A(参照图1)及下侧座椅轨道35B(参照图1)的前部。
在枢轴车架33的大致中间部和下部的左右,形成有上下一对凸起部38A、38B,如图1所示,通过螺栓,以从左右夹着枢轴车架33的方式将左右一对枢轴托架39、39紧固在这些凸起部38A、38B上。在这些枢轴车架33以及左右一对枢轴托架39、39上形成有在车身宽度方向贯穿的枢轴孔部40(参照图2),摆臂8的前端借助贯穿插在该枢轴孔部40中的枢轴螺栓41而被可自由转动地支承。
在枢轴托架39上安装有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脚踏板保持件44、44,在左右的脚踏板保持件44、44的下部前侧安装有驾驶员用的脚踏板45、45,在后端部安装有乘客用的脚踏板46、46。
另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枢轴车架33上,在上下以隔开间隔的方式分别设置发动机吊架47、48,发动机6的后部借助这些发动机吊架47、48而被支承,发动机6的前部借助托架49而被支承在下管32、32上。由此,从侧面看,发动机6被支承在由中央车架34和下管32、32所包围的间隙内。
如图1所示,发动机6具有曲轴箱50、以从曲轴箱50的前部大致向上方延伸的方式一体地形成于曲轴箱50上的缸体51、连结在缸体51的上部的缸盖52以及连结在缸盖52的上部的缸盖罩53,该发动机6是将4个气缸横向一列地配置在缸体51内的直列4缸发动机。
在缸体51中,活塞可自由往复移动地被收纳在各气缸内,在曲轴箱50上,轴支承着借助连杆与上述活塞连结的曲轴以及该发动机6的输出轴55,在缸盖52上配置有与曲轴的旋转联动而分别开闭进气端口和排气端口的进气门和排气门等。在上述输出轴55和后轮9上分别设置有链轮56、57,在这些链轮56、57上卷绕有驱动链条58,构成链传动机构,借助该链传动机构,发动机6的动力被传递到后轮9。
在缸盖52的前表面设置有分别与各气缸的排气端口连通的排气口52A,在各排气口52A分别连接着排气管60。各排气管60从各排气口52A向车身下方延伸,在曲轴箱50的下方向车身后方延伸,并被连接到集中排气管61,集中排气管61的后端与消音器65连接。在本构成中,消音器65由第一消音器65A和第二消音器65B构成,第一消音器65A与集中排气管61相邻并在发动机6下方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第二消音器65B从第一消音器65A开始穿过发动机6和后轮9之间,并配置在后轮9的前部右侧。通过该消音器构成,能够充分确保消音器容量,并能够使配置在车身右侧的第二消音器65B小型化,并且,因为作为重物的消音器65配置在靠近车身中央下部的位置,所以能够谋求质量集中和重心降低。
在缸盖52的背面设置有分别与各缸的进气端口连通的进气口52B,在各进气口52B连接有燃料喷射装置70,在该燃料喷射装置70的后方连续设置有空气滤清器80。
燃料喷射装置70具有节气门体71和四个喷射器72、72、72、72,所述节气门体71在内部具有根据用户的节流操作而开闭的阀芯,四个喷射器72、72、72、72以朝向各进气口52B的方式设置在该节气门体71上。该燃料喷射装置70通过各阀芯对从空气滤清器80供给到发动机6的各气缸的空气的量进行调整,并通过未图示的控制单元(ECU)的控制,从喷射器72、72、72、72分别喷射燃料箱11内的燃料,再将燃料和空气混合而成的混合气供给到发动机6。
图3是空气滤清器80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其内部构造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内部构造的俯视图。空气滤清器80配置在主管31的下方并与该主管31相邻,从而如图1所示,配置在主管31和发动机6之间的间隙内。
如图3所示,该空气滤清器80具有空气滤清器壳体83和左右一对进气管道84L,84R(参照图4),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83可分割成前壳体81和后壳体82,该左右一对进气管道84L,84R使外部气体导入到该空气滤清器壳体83的内部空间(下面,称为膨胀室RA)。
空气滤清器壳体83在车身宽度方向延伸,并形成为侧视时纵向尺寸比前后的进深尺寸长的大致纵向长的箱形状,并且如图1及图3所示,以使前侧倾斜向下地配置的姿势配置在车架2上。该空气滤清器壳体83的背面,即,后壳体82的背面被形成为沿主管31倾斜的倾斜面,由此能够将空气滤清器壳体83的背面接近配置在主管31上。
如图3及图4所示,在前壳体81的上半部81U上,隔开间隔地横向并列配置着四个通风筒85A、85B、85A、85B,前壳体81的下半部81D为了尽量扩大空气滤清器80的膨胀室RA的容量而形成向前侧突出的形状。另外,在前壳体81的下部设置有与空气滤清器壳体83内连通的管连接口81A,在该管连接口81A上连接着排放管。
在通风筒85A、85B、85A、85B中,有通风筒长度短的通风筒85A,和通风筒长度比该通风筒85A长的通风筒85B,这些通风筒长度不同的通风筒85A、85B交替配置。下面,在没有必要特别区分通风筒85A、85B的情况下,标注为通风筒85。
通风筒85的前部贯穿前壳体81,与上述的节气门体71连结,这些通风筒85的后部在后壳体82的上半部82U内开口。更具体地说,通风筒长度短的通风筒85A的后部在接近前壳体81的位置处向后壳体82侧开口,通风筒长度长的通风筒85B的后部在后壳体82内向后方斜下弯曲,其开口部被配置成朝向配置在后壳体82下方的空气滤清器滤芯(下面,称为滤芯)88。
另外,在图5中,标号86表示设置在通风筒85和滤芯88之间的防焰器。该防焰器86构成在产生了来自通风筒85的燃料反吹的情况下防止燃料触及滤芯88的防止壁。
滤芯88采用具有以规定的长度间隔折曲的滤纸等的空气过滤器的圆筒型空气过滤器。该滤芯88如图4及图5所示,被横向收纳在后壳体82的下半部82D内,该滤芯88的相当于外部气体获取口的左右两端部借助贯穿空气滤清器壳体83的左右的贯通孔部(未图示)分别与左右的进气管道84L,84R的内部连通。
后壳体82形成碗状以便在与前壳体81之间形成膨胀室RA,在该膨胀室RA的下部,像上述那样地配置有滤芯88,膨胀室RA中,滤芯88的周围空间成为储存由滤芯88净化了的空气的清洁侧(清洁空气室),滤芯88的内部空间作为储存净化前的空气(外部气体)的污浊侧(外部气体室)发挥功能。
左右的进气管道84L、84R具有侧视时以滤芯88的左右两端部为基端部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的截面大致为矩形的筒形状,从向其后方开口的开口部84A、84A获取外部气体并向滤芯88内(相当于污浊侧)导入,再将被该滤芯88净化了的空气供给到空气滤清器壳体83内(清洁侧)。
通过这样地将进气管道84L、84R配置在左右,与仅配置一个进气管道的结构相比,能够容易地确保大的管道容积,并能够高效地将外部气体从筒状的滤芯88的左右导入到滤芯88内,能够降低进气阻力。另外,因为进气管道84L、84R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所以不是获取被发动机6温暖了的空气,而是能够将位于远离发动机6的位置的温度较低的外部气体导入到空气滤清器壳体83内。
该左右的进气管道84L、84R具有左右不同的管道形状,更具体地说,一方(车身左侧)的进气管道84L的通路长度(所谓的管道长度)形成得比另一方(车身右侧)的进气管道84R的通路长度长,并且,开口面积也形成得大。
图6(A)是从侧面看进气管道84L的图,图6(B)是从上方看的图,图6(C)表示图6(B)的b-b剖面。在该容量大的一方(车身左侧)的进气管道84L内配置有对该管道84L的开口进行开闭的开闭阀89,该开闭阀89的驱动源使用发动机6的进气通路的负压。
更具体地说,开闭阀89如图6(B)、图6(C)所示,具有板形状,并在其一端形成有轴89A,该轴89A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进气管道84L内,由此将开闭阀89支承成可在图中箭头R方向自由开闭。该开闭阀89构成为被未图示的复位弹簧向开方向施力,若发动机6的进气侧的负压发挥作用,则开闭阀89抵抗复位弹簧所施加的力而关闭。在本构成中,在进气管道84L内设置有将该管道84L内部分隔为上部空间84LU和下部空间84LD的隔板部95,通过开闭阀89使被该隔板部95分隔出的上部空间84LU的开口开闭,由此,根据发动机6的要求来恰当地改变管道面积。在该情况下,因为在管道长度长的进气管道84L内配置开闭阀89,所以能够容易地布置开闭阀89。
从该进气管道84L、84R经过滤芯88而导入到空气滤清器壳体83内的净化空气根据发动机6的进气侧的负压而被经过通风筒85A、85B、85A、85B供给到燃料喷射装置70,并在这里与燃料混合后供给到发动机6。
但是,在发动机6已驱动的情况下,在发动机6内产生驱动的进气门与缸盖52碰撞时的气门音以及发动机6吸入空气时的进气音等的进气噪音,该进气噪音通过发动机6的进气通路,有一部分在空气滤清器80内相互抵消衰减,或是相位相等的一部分进气噪音相互叠加而放大,并从空气滤清器80排出到外部。
如图3至图5所示,为了降低排出到外部的进气噪音,本构成的空气滤清器80在空气滤清器壳体83的上部设置壳体用共鸣器90,并在左右的进气管道84L、84R上分别设置管道用共鸣器91L、91R,通过这三个共鸣器90、91L、91R使进气噪音衰减。
接着,详细说明壳体用共鸣器90以及管道用共鸣器91L、91R。图7是将空气滤清器壳体83的壳体用共鸣器90与周边构成一同表示的图,图8(A)表示图7的c-c剖面,图8(B)表示图7的d-d剖面。另外,在图7中,线L1表示车身前后方向的中心线(车身前后中心线),线L2表示中央车架34的轮廓线。
如图7所示,壳体用共鸣器90配置在空气滤清器壳体83的上表面(后壳体82的上表面)的侧方(右侧方)位置,以便位于主管31的侧方(右侧方)。
更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在空气滤清器壳体83的上表面,在俯视时与位于右侧的通风筒85B和通风筒85A的各开口部接近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100,如图8(A)所示,在该贯通孔100上安装有具有夹持部101A的管101,所述夹持部101A夹持着该贯通孔100的边缘部,在该管101上嵌合有一体地形成在壳体用共鸣器90上的管部90A,在该嵌合状态下,如图8(B)所示,壳体用共鸣器90通过自攻螺钉103固定在形成于空气滤清器壳体83上的凸起部102上。
该壳体用共鸣器90是产生与从发动机6排放到空气滤清器壳体83的膨胀室RA内的进气噪音共鸣的共鸣波以使进气噪音衰减的共鸣器。具体地说,通过调整该共鸣器90的容积、管部90A的长度以及管部90A的开口面积等,产生例如频率大致等同于伴随着排放到膨胀室RA内的进气噪音的驻波的频率、相位相差180°的共鸣波,使该共鸣波与驻波干涉以使驻波衰减。
另外,如图7以及图8(A)所示,该壳体用共鸣器90形成为大致沿着空气滤清器壳体83的上表面(后壳体82的上表面)的扁平形状,并配置在比中央车架34的轮廓线L2靠侧方的位置,由此来避免与中央车架34(主管31)的干涉,并且在确保足够容积的同时,抑制从空气滤清器80的突出量,避免由壳体用共鸣器90导致的空气滤清器80的大型化。因此,能够可靠地避免与配置在空气滤清器80的周围的各种部件的干涉。
另外,如图7所示,右侧的管道用共鸣器91R配置在进气管道84R的开口部附近的内侧(车身前后中心线L1侧)。图9(A)是从侧面看该进气管道84R和管道用共鸣器91R的图,图9(B)是表示图9(A)的e-e剖面,图9(C)是表示图9(A)的f-f剖面的图。
如图9(B)所示,在进气管道84R的内侧的壁上形成有贯通孔110,在该贯通孔110上安装有具有夹持部111A的管111,所述夹持部111A夹持着该贯通孔110的边缘部。
该管111在夹持部111A相反侧的端部形成有卡定部111B,该卡定部111B与形成在管道用共鸣器91R上的孔部91RA卡定,在孔部91RA卡定在卡定部111B的状态下,如图9(C)所示,管道用共鸣器91R通过自攻螺钉113固定在形成于空气滤清器壳体83上的凸起部112上。
该管道用共鸣器91R是产生与从发动机6通过空气滤清器壳体83的膨胀室RA排放到进气管道84R内的进气噪音、或者在将外部气体吸入进气管道84R内时所产生的进气噪音共鸣的共鸣波,以使进气噪音衰减的共鸣器。具体地说,通过调整该管道用共鸣器91R的容积、管111的长度以及管111的开口面积等,产生例如频率大致等同于在进气管道84R中产生的驻波的频率、相位相差180°的共鸣波,使该共鸣波与驻波干涉以使驻波衰减。
另外,该管道用共鸣器91R配置在进气管道84R的内侧(图7所示的车身前后中心线L 1侧),并且形成为大致沿着空气滤清器壳体83的背面的箱形状,由此,不必从空气滤清器壳体83伸出就能够确保足够的容积,并且能够避免由管道用共鸣器91R导致的空气滤清器80的大型化。
如图3所示,左侧的管道用共鸣器91L配置在形成于进气管道84L和后壳体82的上半部82U之间的间隙内。图10表示图3的a-a剖面。另外,该管道用共鸣器91L的安装构造与上述的管道用共鸣器91R的安装构造大致相同。
详细地说,如图10所示,在进气管道84L的上壁形成有贯通孔120,在该贯通孔120上安装有具有夹持部121A的管121,所述夹持部121A夹持着该贯通孔120的边缘部。该管121在夹持部121A相反侧的端部形成有卡定部121B,该卡定部121B与形成在管道用共鸣器91L上的孔部91LA卡定,在孔部91LA卡定在卡定部121B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管道用共鸣器91L通过自攻螺钉123固定在空气滤清器壳体83上。
如图3所示,该自攻螺钉123兼用将进气管道84L安装在空气滤清器壳体83上的多根(本构成中是三根)自攻螺钉123、124、124中的一根,由此降低了自攻螺钉123、124、124的使用根数。
该管道用共鸣器91L是产生与从发动机6通过空气滤清器壳体83的膨胀室RA排放到进气管道84L内的进气噪音、或者在将外部气体吸入进气管道84L内时所产生的进气噪音共鸣的共鸣波,以使进气噪音衰减的共鸣器。具体地说,通过调整该管道用共鸣器91L的容积、管121的长度以及管121的开口面积等,产生例如频率大致等同于在进气管道84L中产生的驻波的频率、相位相差180°的共鸣波,使该共鸣波与驻波干涉以使驻波衰减。在该情况下,该管道用共鸣器91L的容量形成得比管道用共鸣器91R大,该管道用共鸣器91R设置在比设有所述共鸣器91L的进气管道84L短的进气管道84R上。
另外,该管道用共鸣器91L成为沿着在进气管道84L和后壳体82的上半部82U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并且不比空气滤清器壳体83向外侧伸出的箱形状,由此,不从空气滤清器壳体83向车身侧方侧伸出就能够确保足够的容积,并且能够避免由管道用共鸣器91L导致的空气滤清器80的大型化。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设置了使空气滤清器80的膨胀室RA内的声音衰减的壳体用共鸣器90,和使空气滤清器80的左右一对进气管道84L、84R内的声音衰减的管道用共鸣器91L、91R,所以能够通过这些多个共鸣器90、91R、91L来使在发动机6侧产生并通过空气滤清器80排出到外部的进气噪音、和在将外部气体吸入空气滤清器80内时所产生的进气噪音衰减。
在该情况下,因为壳体用共鸣器90使在发动机6侧产生并刚刚通过了通风筒85的进气噪音进行衰减,所以能够在靠近作为进气噪音的主发生源(声源)的发动机6的位置使进气噪音衰减,并且因为管道用共鸣器91L,91R使作为进气噪音的出口的进气管道84L、84R内的进气噪音衰减,所以能够高效地衰减进气噪音。
而且,由于多个共鸣器90、91R、91L分散配置在空气滤清器80上,所以作为共鸣器整体,能够确保足够的容量,并且能够使各共鸣器90、91R、91L小型化,能够将共鸣器容易地布置在避免与车架2等的其它部件干涉的位置。
上面,根据一个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很显然本发明并非被限定于此。例如,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应用于直列四缸发动机的两轮摩托车用的空气滤清器80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具有V型发动机等的其它的多缸发动机或单缸发动机的两轮摩托车用的空气滤清器等的公知的空气滤清器中,另外,也可以应用在踏板型的两轮摩托车用的空气滤清器中。
另外,共鸣器90、91R、91L的数量并不限于三个,只要将共鸣器分别设置在膨胀室以及进气管道即可,例如,可以在膨胀室RA设置多个共鸣器。另外,共鸣器90、91R、91L的形状也并不限于上述形状,可以根据布置空间任意改变形状。

Claims (3)

1.一种两轮摩托车的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将空气滤清器连接在与发动机的气缸的进气口相连接的进气通路的上游,在所述空气滤清器上设有共鸣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滤清器具有空气滤清器壳体和将外部气体导入到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内的进气管道,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具有连接着所述进气通路的膨胀室和滤芯,分别为所述膨胀室和所述进气管道设置所述共鸣器;
一对所述进气管道设置在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的左右,一方的进气管道比另一方的进气管道长,并且,为所述一方的进气管道设置的共鸣器的容量比为所述另一方的进气管道设置的共鸣器的容量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方的进气管道具有对该进气管道的开口进行开闭的开闭阀。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轮摩托车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滤清器配置在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主管的下方并与所述主管相邻,为所述膨胀室设置的共鸣器配置在所述空气滤清器壳体的上表面的主管侧方,将共鸣器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对进气管道上。
CN2007101465398A 2006-09-04 2007-08-20 两轮摩托车的进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99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8577/2006 2006-09-04
JP2006238577A JP4630854B2 (ja) 2006-09-04 2006-09-04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9962A CN101139962A (zh) 2008-03-12
CN101139962B true CN101139962B (zh) 2010-06-16

Family

ID=38474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653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9962B (zh) 2006-09-04 2007-08-20 两轮摩托车的进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614380B2 (zh)
EP (1) EP1895148B1 (zh)
JP (1) JP4630854B2 (zh)
CN (1) CN101139962B (zh)
AR (1) AR062293A1 (zh)
BR (1) BRPI0703874A (zh)
CO (1) CO5950119A1 (zh)
PE (1) PE200810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15593B2 (ja) * 2007-05-24 2013-06-19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クリーナ
JP2009047247A (ja) * 2007-08-20 2009-03-05 Yamaha Motor Co Ltd エアクリーナ、無段変速機のケース、エンジンユニット及び鞍乗型車両
JP2009046017A (ja) * 2007-08-20 2009-03-05 Yamah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ユニット、及び鞍乗型車両
JP5030837B2 (ja) * 2008-03-31 2012-09-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車両用エンジンにおける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SI2106993T1 (sl) * 2008-04-03 2012-09-28 C10 Ventures B V Motoriziran zloĺ˝ljiv skuter
JP2010007582A (ja) * 2008-06-27 2010-01-14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駆動発電機
JP5624780B2 (ja) * 2010-03-23 2014-11-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クリーナ装置
DE102010055386A1 (de) * 2010-12-21 2012-06-21 Solo Kleinmotoren Gmbh Airbox mit zwei Ansaugkanälen
US8657050B2 (en) 2012-05-17 2014-02-25 Honda Motor Co., Ltd.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JP6117001B2 (ja) * 2013-05-27 2017-04-19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クリーナ
JP5968348B2 (ja) * 2013-07-31 2016-08-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エアクリーナ装置
KR101583958B1 (ko) * 2014-07-29 2016-01-1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삽입식 확장관 일체형 에어클리너 및 이를 적용한 엔진 흡기계
JP6577401B2 (ja) * 2016-03-31 2019-09-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ダクトへのレゾネータの取付け構造
CA3037698A1 (en) 2016-09-20 2018-03-29 Mtd Products Inc Air box assembly for an outdoor power tool
KR102287249B1 (ko) * 2017-04-07 2021-08-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레조네이터 및 이를 갖춘 차량 에어클리너
JP6769387B2 (ja) * 2017-04-25 2020-10-1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吸気装置
US10724482B2 (en) * 2018-02-05 2020-07-28 Honda Motor Co., Ltd. Air cleaner connecting tube structure
JP7140644B2 (ja) * 2018-11-16 2022-09-21 タイガース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整流構造体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82604Y (zh) * 1996-06-24 1998-05-27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引擎进气通路装置
CN1609440A (zh) * 2003-10-16 2005-04-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进气装置的共振器
CN1721685A (zh) * 2004-07-05 2006-01-18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发动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98228U (zh) * 1977-01-12 1978-08-09
JPS595868A (ja) 1982-07-01 1984-01-12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3191056B2 (ja) 1991-04-02 2001-07-2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エアクリーナ
DE19818874C2 (de) 1998-04-28 2001-06-07 Man B & W Diesel As Kopenhagen Hubkolbenmaschine
JP4110617B2 (ja) 1998-06-08 2008-07-02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吸気系の配設構造
JP4247857B2 (ja) * 1999-07-05 2009-04-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吸気系の消音構造
JP4367878B2 (ja) * 2000-07-31 2009-11-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ダクト
JP3985446B2 (ja) * 2000-11-21 2007-10-03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吸気系構造
JP2002266715A (ja) * 2001-03-09 2002-09-18 Mahle Tennex Corp エアクリーナ
JP3974342B2 (ja) * 2001-03-27 2007-09-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エアクリーナ装置
JP2004270559A (ja) 2003-03-10 2004-09-30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吸気装置
DE102004016478A1 (de) * 2004-03-31 2005-10-20 Mann & Hummel Gmbh Ansaugsystem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82604Y (zh) * 1996-06-24 1998-05-27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引擎进气通路装置
CN1609440A (zh) * 2003-10-16 2005-04-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进气装置的共振器
CN1721685A (zh) * 2004-07-05 2006-01-18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发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O5950119A1 (es) 2008-08-29
JP2008057511A (ja) 2008-03-13
EP1895148A1 (en) 2008-03-05
JP4630854B2 (ja) 2011-02-09
BRPI0703874A (pt) 2008-04-22
AR062293A1 (es) 2008-10-29
PE20081040A1 (es) 2008-09-12
CN101139962A (zh) 2008-03-12
EP1895148B1 (en) 2012-10-03
US7614380B2 (en) 2009-11-10
US20080053394A1 (en) 2008-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9962B (zh) 两轮摩托车的进气装置
JP6062961B2 (ja) 鞍乗型車両
JP6059816B2 (ja) 鞍乗型車両
US20050045147A1 (en) Intake system for a vehicle engine
CN101187331B (zh) 车辆
JP5830260B2 (ja) 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JP2008106644A (ja) 自動二輪車の排気装置及び該排気装置を備えた自動二輪車
JP2004156486A (ja)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パン構造
JP4730244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装置
JP475374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構造
JP4108954B2 (ja)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系配置構造
WO2011111695A1 (ja)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のブリーザ装置
CN104141566A (zh) 踏板式车辆的空气净化器单元
JP4901619B2 (ja) 内燃機関のブリーザ装置
US20200408179A1 (en) Straddled vehicle
JP2007062601A (ja) 小型車両における気化器配設構造
JP6003488B2 (ja) 自動二輪車用吸気装置
JP3330057B2 (ja) 自動二,三輪車における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628534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吸気構造
JP2002303132A (ja) 自動二輪車
WO2016052005A1 (ja) 鞍乗り型車両用内燃機関
JP3168136U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吸気装置
JP6011319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系
JPH02296589A (ja)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装置
JP2019199867A (ja) 鞍乗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16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