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3031A - 1-取代-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1-取代-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3031A
CN101133031A CNA2006800061009A CN200680006100A CN101133031A CN 101133031 A CN101133031 A CN 101133031A CN A2006800061009 A CNA2006800061009 A CN A2006800061009A CN 200680006100 A CN200680006100 A CN 200680006100A CN 101133031 A CN101133031 A CN 101133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carboxylic acid
solution
ethyl ester
carboxylices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061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33031B (zh
Inventor
相原秀典
横田和加子
山川哲
平井宪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FINECHEM Co.,Inc.
Sagami 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DAGAMI CHEMICAL RESEARCH CENTER
Japan Finich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6927416&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133031(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GAMI CHEMICAL RESEARCH CENTER, Japan Finich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GAMI CHEMICAL RESEARCH CENTER
Publication of CN101133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3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33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3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3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diazole rings
    • C07D23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d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31/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d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or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31/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d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or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通过2-烷氧基亚甲基氟代酰基乙酸酯(1)与肼类(2)的反应制造1-取代-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3)的方法,其中,在碱和水的存在下实施反应,由此,高收率且高选择性地制造1-取代-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3)。通过本发明,可提供用简单、安全的操作,可高收率且高选择性地制造作为医药农药中间体有用的1-取代-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的新方法。

Description

1-取代-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医药农药合成中间体有用的下述通式(3)所表示的1-取代-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的制造方法。
Figure A20068000610000041
(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卤原子,R2表示氢原子、氟原子、可被氯原子或氟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R3表示碳原子数1~6的烷基,R5表示碳原子数1~6的烷基。)
背景技术
通常,在2-烷氧基亚甲基酰基乙酸酯与取代肼类的反应中,由于各个反应基质2-烷氧基亚甲基酰基乙酸酯存在多个反应活性部位,因此反应的选择性差,已知副生成1,3-二取代吡唑-4-羧酸酯和其位置异构体1,5-二取代吡唑-4-羧酸酯。因此,为了得到作为目标的吡唑衍生物,通常需要工业上难以实施的利用硅胶柱色谱等的纯化工序。日本特开2000-128763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作为混合物得到的1,3-二取代吡唑-4-羧酸酯和1,5-二取代吡唑-4-羧酸酯水解后,通过结晶法可得到作为目标的1,3-二取代吡唑-4-羧酸酯,但为了得到高纯度的目标物,需要在严格控制pH下使其结晶,工业上需要复杂的操作。
日本特开平1-113371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利用2-乙氧基亚甲基酰基乙酸酯类与取代肼类反应得到1,3-二取代吡唑-4-羧酸酯的制造方法,但没有详细记载有关本发明涉及的1-取代-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酯的收率、选择性。
本发明人们使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法进行2-乙氧基亚甲基-4,4,4-三氟乙酰乙酸乙酯与甲基肼的反应,结果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与其异构体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的生成比例为76∶24,此制造方法难以说是一种选择性好的方法(参考下述比较例3)。
另外,在日本特开平6-199803号公报(专利文献3)的实施例1中,虽记载了如下方法,即在规定的温度下,使2-乙氧基亚甲基-4,4,4-三氟乙酰乙酸乙酯与甲基肼在乙醇中反应,而制造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的方法,但明确记载了得到含有15%不需要的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的混合物。另外,该公报记载的方法必须在-40℃~-35℃的低温下加入原料,工业上经济性欠佳。
另外,日本特开2000-212166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使用2-乙氧基亚甲基-4,4,4-三氟乙酰基乙酸酯与取代肼制造1-取代-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酯的方法。记载了:根据该方法(实施例2~4),可得到85%左右的收率的1-取代-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酯。另一方面,虽然没有关于生成异构体1-取代-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酯的记载,但在说明书中明确记载了:使2-乙氧基亚甲基酰基乙酸酯类与烷基肼类在乙酸酯中于10℃下反应时,能得到作为目标的1,3-二烷基吡唑-4-羧酸酯类(收率80~85%)和异构体1,5-二烷基吡唑-4-羧酸酯类(收率10~15%)的混合物,为了得到目标产物需要进行蒸馏提纯。另外,该公报记载的方法中,可使用的溶剂受限制,必须在酯系溶剂(例如,乙酸乙酯或碳酸二甲酯)中进行反应。进一步,为了以高收率得到目标物,反应开始时为5~10℃的低温,之后必须在溶剂回流温度下实施反应,未必能说是工业上有利的制造方法。
进一步,在上述日本特开平1-11337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199803号公报(专利文献3)及日本特开2000-212166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制造方法中,使用无水肼类为原料,众所周知,无水肼类爆炸性高、以工业规模大量使用时危险性极高。因此,如果能够使用爆炸性低的水合肼类、肼水溶液,高收率且高选择性地制造作为目标的1,3-二取代吡唑-4-羧酸酯,则认为其能够成为极其优异的工业制造方法。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2~4任意一个中,都没有描述任何关于在反应体系中有水共存的情况下,水对于目标物1,3-二取代吡唑-4-羧酸酯的收率、选择性的影响。另外,实际上在水存在下进行该反应,结果可知选择性大幅度降低,可知仅仅在水存在下进行反应未必能选择性好地得到目标的1,3-二取代吡唑-4-羧酸酯。(参考下述比较例1、5、6、7)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287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337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6-199803号公报(DE4231517A1)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2121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方法,其以简便、安全的操作,高收率且高选择性地制造按照下述反应式通过2-烷氧基亚甲基氟代酰基乙酸酯(1)与肼类(2)的反应所生成的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3)及5-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4)两种异构体中作为医药农药中间体有用的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3)。
Figure A20068000610000071
(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卤原子,R2表示氢原子、氟原子、可被氯原子或氟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6的烷基。R5表示可以被取代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们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上述反应中,通过在碱的存在下,在水溶剂中或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中进行反应,由此,可选择性地且以高收率制造所期望的1-取代-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通式(3)所示的1-取代-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通式(1)所表示的2-烷氧基亚甲基氟代酰基乙酸酯和通式(2)所表示的肼类,在碱的存在下,且在水溶剂中或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中反应。
Figure A20068000610000081
(式中,R1、R2、R3及R4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R5NHNH2              (2)
(式中,R5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Figure A20068000610000082
(式中,R1、R2、R3及R5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在此,上述碱优选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另外,相对于作为反应基质的2-烷氧基亚甲基氟代酰基乙酸酯(1),上述碱的使用量优选为0.001~10.0当量。
另外,通式(1)所示的2-烷氧基亚甲基氟代酰基乙酸酯(1)与水的重量比例优选为1/0.25~1/100。
另外,作为上述有机溶剂,优选选自芳香烃系溶剂、脂肪族烃系溶剂、醇系溶剂、酯系溶剂及卤素系溶剂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反应温度优选为-30~80℃。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1-取代-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的制造方法,能够克服现有的问题,能够以简便、安全的操作,高收率且高选择性地制造目标物。可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的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作为医药农药中间体特别有用,本发明提供了产业上极其有用的制造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作为原料使用的2-烷氧基亚甲基氟代酰基乙酸酯(1)包括市售的物质,也可通过常用的有机合成方法容易地制造。例如,通过使含氟羧酸酯与乙酸酯的克莱森缩合而得到的β-酮羧酸酯在乙酸酐的存在下与原甲酸酯作用,可容易地制造2-烷氧基亚甲基氟代酰基乙酸酯。
在此,在本发明中,上述通式(1)~(3)中的R1、R2、R3、R4及R5所表示的取代基的例子如下所示。
作为R1所表示的卤原子,可例示出氟原子、氯原子或溴原子等。
作为R2所表示的可被氯原子或氟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可例示出三氟甲基、二氟甲基、氯二氟甲基、五氟乙基、全氟丙基、全氟戊基、1,1,2,2,3,3,4,4,5,5-十氟戊基、全氟己基、全氟壬基、全氟癸基、全氟十二烷基等。
作为通式(1)中的R3及R4所表示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可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戊基、己基等。
另外,作为通式(2)所示的肼类的R5所表示的可以被取代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可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环丙基甲基、丁基、异丁基、戊基、己基等。进一步,这些烷基可被一个以上卤原子等取代,具体来说可列举出2-氯乙基、2-溴乙基、2-羟乙基、2,2,2-三氟乙基、3-氯丙基等。
对于此制造方法中作为原料的肼类,一部分能够容易地得到,另外,还能够通过现有的方法容易地制造。另外,这些肼类可以使用酸酐、含水物或水溶液的任意一种。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必须在碱和水的存在下实施反应。
作为碱,可使用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氢氧化物,氢氧化钙等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或三乙胺、N-甲基吗啉、吡啶等有机胺类。其中,从目标物的收率和选择性良好、廉价的观点出发,优选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碱的用量、其水溶液的浓度并没有特别限制,通过相对于作为反应基质的上述2-烷氧基亚甲基氟代酰基乙酸酯(1)使用0.001~10.0当量、优选0.05~5.0当量碱,可收率好及选择性好地得到目标物。
另外,水的使用量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在无机碱水溶液中进行反应的情况下,根据反应条件,原料、产物的酯部位会发生水解反应,因此,优选控制水的添加量进行反应。作为水的使用量,从收率及选择性好的观点出发,2-烷氧基亚甲基氟代酰基乙酸酯(1)与水的重量比例优选为1/0.25~1/100、理想的是1/1~1/50。
另外,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也能在有机溶剂的共存下实施反应。作为有机溶剂,可例示出苯、甲苯、二甲苯、氯苯、二氯苯等芳香烃系溶剂,戊烷、己烷、辛烷等脂肪族烃系溶剂,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卤化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碳酸二甲酯等酯系溶剂,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叔丁醇等醇系溶剂,二乙醚、二异丙醚、环戊基甲醚、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1,4-二噁烷等醚系溶剂等,优选为芳香烃系溶剂、脂肪族烃系溶剂、醇系溶剂或卤素系溶剂。有机溶剂的使用量并没有特别的限制。
另外,通过在从-30~80℃、优选-20~60℃中适当选择的反应温度下实施反应,可收率好及选择性好地得到目标物。其中,在水溶剂中的反应优选在水不凝固的温度以上实施反应。
实施例
下面,列举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实施例1
按照下述反应式,制造作为目标的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
Figure A20068000610000111
在氢氧化钾(28mg,0.5mmol)的水(5.0mL)溶液中加入35重量%甲基肼水溶液(0.197mL,1.5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4,4,4-三氟乙酰乙酸乙酯(0.097mL,120mg,0.5mmol),在此温度不变下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N盐酸进行中和,再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20mL),用氯仿(20mL×3)进行萃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将滤液减压蒸干,从而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白色固体(90mg,收率81%)。通过气相色谱(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3∶7。
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1H-NMR(CDCl3,TMS,ppm):δ1.32(t,J=10Hz,3H),3.97(s,1H),4.32(q,J=6.7Hz,2H),7.96(s,1H).
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1H-NMR(CDCl3,TMS,ppm):δ1.35(t,J=7.1Hz,3H),4.07(s,3H),4.32(q,J=7.2Hz,2H),7.90(s,1H).
实施例2
在氢氧化钠(20mg,0.5mmol)的水(5.0mL)溶液中加入35重量%甲基肼水溶液(0.197mL,2.3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4,4,4-三氟乙酰乙酸乙酯(0.097mL,120mg,0.5mmol),在此温度不变下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N盐酸进行中和,再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20mL),用氯仿(20mL×3)进行萃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将滤液减压蒸干,从而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白色固体(96mg,收率86%)。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8∶2。
实施例3
在氢氧化钾(4.4g,78.4mmol)的水(100mL)溶液中加入甲基肼(10.6mL,200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用约30分钟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4,4,4-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6.0g,66.7mmol),在此温度不变下搅拌1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收集所析出的固体,用水充分洗涤后,干燥,由此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白色固体(10.4g,收率70%)。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9∶1。
实施例4
在氢氧化钠(177mg,4.42mmol)的水(41.5mL)溶液中加入35重量%甲基肼水溶液(1.6mL,18.7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用约25分钟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0g,4.16mmol),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0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N盐酸(20mL),用乙酸乙酯(30mL×3)进行萃取。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30mL)洗涤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在减压下从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几乎定量地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1∶9。
实施例5
在氢氧化钠(176mg,4.40mmol)的水(20mL)溶液中加入35重量%甲基肼水溶液(1.6mL,18.7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用约25分钟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0g,4.16mmol),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N盐酸(20mL),用乙酸乙酯(30mL×3)进行萃取。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30mL)洗涤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在减压下从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872mg,收率94%)。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0∶10。
实施例6
向18%氢氧化钠水溶液(0.8mL,4.4mmol)中加入水(41.5mL)和35重量%甲基肼水溶液(0.5mL,5.84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用约20分钟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0g,4.16mmol),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0分钟。向反应混合物加入1N盐酸(20mL),用乙酸乙酯(30mL×3)进行萃取。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30mL)洗涤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在减压下从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788mg,收率85%)。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1∶9。
实施例7
在氢氧化钠(167mg,4.17mmol)的水(6mL)溶液中加入甲基肼(0.57mL,10.8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用约10分钟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0g,4.16mmol),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0分钟。反应结束后,过滤收集所析出的固体,用水充分洗涤后,干燥,由此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白色固体(556mg,收率60%)。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8∶2。
实施例8
在甲苯(2.5mL)和水(2.5mL)的混合溶液中溶解氢氧化钠(20mg,0.5mmol),加入35重量%甲基肼水溶液(0.197mL,2.3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用约5分钟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4,4,4-三氟乙酰乙酸乙酯(0.097mL,120mg,0.5mmol),在此温度不变下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N盐酸进行中和,再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20mL),用氯仿(20mL×3)进行萃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所得到的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将滤液减压蒸干,由此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白色固体(95mg,收率86%)。通过1H-NMR谱,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8∶2。
实施例9
在18%氢氧化钠水溶液(0.8mL,4.4mmol)中加入水(10mL)和35重量%甲基肼水溶液(0.5mL,5.84mmol),进行搅拌。在-20℃下,用约5分钟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0g,4.16mmol)的甲苯溶液(10mL),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0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N盐酸(20mL),用乙酸乙酯(30mL×3)进行萃取。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30mL)洗涤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在减压下从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733mg,收率79%)。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1∶9。
实施例10
除反应温度为10℃以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进行反应,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820mg,收率89%)。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1∶9。
实施例11
在氢氧化钠(169mg,4.22mmol)的水(2.0mL)溶液中加入35重量%甲基肼水溶液(0.55mL,6.43mmol),进行搅拌。在25℃下,用约5分钟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0g,4.16mmol)的甲苯溶液(10mL),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0分钟。用甲苯(20mL×3)萃取反应混合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在减压下从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829mg,收率90%)。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9∶1。
实施例12
在氢氧化钠(168mg,4.20mmol)的水(2.0mL)溶液中加入甲基肼(0.2mL,3.80mmol),搅拌。在50℃下,用约5分钟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0g,4.16mmol)的甲苯溶液(10mL),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0分钟。用甲苯(20mL×3)萃取反应混合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在减压下从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几乎定量地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6∶4。
实施例13
在氢氧化钠(832mg,20.8mmol)的水(20mL)溶液中加入甲基肼(2.0mL,38.0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用约5分钟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0g,41.6mmol)的甲苯溶液(100mL),在相同温度下搅拌20分钟。用甲苯(30mL×4)萃取反应混合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在减压下从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得到生成物(7.86g,收率93%)。通过GC分析,判明此物质是基本为纯品的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
实施例14
在氢氧化钠(1.7g,42.5mmol)的水(10mL)溶液中加入甲基肼(2.0mL,38.0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用约5分钟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0g,41.6mmol)的甲苯溶液(100mL),在相同温度下搅拌20分钟。用甲苯(30mL×4)萃取反应混合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在减压下从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7.51g,收率89%)。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9∶1。
实施例15
在氢氧化钠(610mg,15.2mmol)的水(2.0mL)溶液中,加入甲基肼(0.20mL,3.80mmol),搅拌。在冰冷却下,用约5分钟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0g,4.16mmol)的甲苯溶液(10mL),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0分钟。用甲苯(20mL×3)萃取反应混合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在减压下从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749mg,收率89%)。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9∶1。
实施例16
在三乙胺(60mg,0.593mmol)的水(2.0mL)溶液中加入甲基肼(0.21mL,3.99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用约5分钟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0g,4.16mmol)的甲苯溶液(10mL),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0分钟。用甲苯(20mL×3)萃取反应混合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在减压下从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几乎定量地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3∶7。
实施例17
在吡啶(36mg,0.455mmol)的水(2.0mL)溶液中,加入甲基肼(231mg,5.01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用约5分钟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0g,4.16mmol)的甲苯溶液(10mL),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0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2N盐酸(3mL),用甲苯(20mL×3)萃取。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在减压下从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842mg,收率91%)。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0∶10。
实施例18
在乙醇(4.75mL)和水(0.25mL)的混合溶液中溶解氢氧化钾(28mg,0.5mmol),加入35重量%甲基肼水溶液(0.197mL,2.3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4,4,4-三氟乙酰乙酸乙酯(0.097mL,120mg,0.5mmol),在此温度不变下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N盐酸进行中和,再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20mL),用氯仿(20mL×3)萃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得到的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将滤液减压蒸干,由此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白色固体(91mg,收率82%)。通过1H-NMR谱,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3∶7。
实施例19
在乙醇(4.75mL)和水(0.25mL)的混合溶液中溶解氢氧化钾(28mg,0.5mmol),加入35重量%甲基肼水溶液(0.197mL,2.3mmol),进行搅拌。在室温下,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4,4,4-三氟乙酰乙酸乙酯(0.097mL,120mg,0.5mmol),在此温度不变下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N盐酸进行中和,再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20mL),用氯仿(20mL×3)萃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得到的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将滤液减压蒸干,由此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白色固体(87mg,收率78%)。通过1H-NMR谱,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1∶9。
实施例20
在己烷(2.5mL)和水(2.5mL)的混合溶液中溶解氢氧化钠(20mg,0.5mmol),加入35重量%甲基肼水溶液(0.197mL,2.3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4,4,4-三氟乙酰乙酸乙酯(0.097mL,120mg,0.5mmol),在此温度不变下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N盐酸进行中和,再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20mL),用氯仿(20mL×3)萃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得到的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将滤液减压蒸干,由此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白色固体(92mg,收率83%)。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8∶2。
实施例21
在20%氢氧化钠水溶液(0.8mL,4.40mmol)的水(5.0mL)溶液中加入甲基肼(0.19mL,3.61mmol),再加入溴化四丁铵(14mg,0.043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用约15分钟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0g,4.16mmol)的甲苯溶液(5.0mL),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0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N盐酸(20mL),用乙酸乙酯(30mL×3)萃取。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在减压下从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几乎定量地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0∶10。
实施例22
在氯仿(2.5mL)和水(2.5mL)的混合溶液中溶解氢氧化钠(20mg,0.5mmol),加入35重量%甲基肼水溶液(0.197mL,2.3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4,4,4-三氟乙酰乙酸乙酯(0.097mL,120mg,0.5mmol),在此温度不变下进行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N盐酸进行中和,再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20mL),用氯仿(20mL×3)萃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所得到的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将滤液减压蒸干,由此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白色固体(105mg,收率95%)。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8∶2。
实施例23
在氯苯(2.5mL)和水(2.5mL)的混合溶液中溶解氢氧化钠(20mg,0.5mmol),加入35重量%甲基肼水溶液(0.197mL,2.3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4,4,4-三氟乙酰乙酸乙酯(0.097mL,120mg,0.5mmol),在此温度不变下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N盐酸进行中和,再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20mL),用氯仿(20mL×3)萃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将滤液减压蒸干,由此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白色固体(93mg,收率84%)。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8∶2。
实施例24
按照下述反应式,制造作为目标的1-甲基-3-二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
Figure A20068000610000211
在氢氧化钠(20mg,0.5mmol)的水(5.0mL)溶液中,加入35重量%甲基肼水溶液(0.197mL,2.3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4,4-二氟乙酰乙酸乙酯(0.091mL,111mg,0.5mmol),在此温度不变下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N盐酸进行中和,再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20mL),用氯仿(20mL×3)萃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将滤液减压蒸干,由此得到由1-甲基-3-二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二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白色固体(88mg,收率86%)。通过1H-NMR谱,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94∶6。
1-甲基-3-二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1H-NMR(CDCl3,TMS,ppm):δ1.35(t,J=5.0Hz,3H),3.97(s,1H),4.32(q,J=7.5Hz,2H),7.10(t,JFH=54Hz,1H),7.89(s,1H).
1-甲基-5-二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1H-NMR(CDCl3,TMS,ppm):δ1.35(t,J=5.0Hz,3H),3.97(s,1H),4.32(q,J=7.5Hz,2H),7.49(t,JFH=54Hz,1H),7.85(s,1H).
实施例25
在氢氧化钾(1.6g,28.5mmol)的水(41mL)溶液中加入甲基肼(4.0mL,76.0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用约5分钟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二氟乙酰乙酸乙酯(6.5g,29.3mmol),再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小时。反应结束后,过滤收集所析出的固体,用水充分洗涤后,干燥,由此得到白色固体(5.17g,收率87%)。通过1H-NMR谱及GC分析,判明此物质是基本为纯品的1-甲基-3-二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mp:61~62℃;1H-NMR(CDCl3,TMS,ppm):δ1.33(t,J=7.1Hz,1H),3.97(s,3H),4.32(q,J=7.1Hz,2H),7.10(t,JFH=54Hz,1H),7.90(s,1H).
实施例26
按照下述反应式,制造作为目标的1-乙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
Figure A20068000610000221
在18%氢氧化钠水溶液(0.8mL,4.4mmol)中加入水(5.0mL)和35重量%乙基肼水溶液(0.7mL,6.27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用约15分钟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0g,4.16mmol)的甲苯(5.0mL)溶液,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0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N盐酸(20mL),用乙酸乙酯(30mL×3)萃取。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30mL)洗涤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在减压下从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得到由1-乙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乙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874mg,收率89%)。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89∶11。
1-乙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1H-NMR(CDCl3,TMS,ppm):δ1.35(t,J=7.1Hz,3H),1.54(t,J=7.4Hz,3H),4.28(q,J=7.8Hz,2H),4.33(q,J=7.1Hz,2H),7.99(s,1H).
1-乙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1H-NMR(CDCl3,TMS,ppm):δ1.35(t,J=7.1Hz,3H),1.54(t,J=7.4Hz,3H),4.28(q,J=7.8Hz,2H),4.33(q,J=7.1Hz,2H),7.93(s,1H).
实施例27
按照下述反应式,制造作为目标的1-丙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
Figure A20068000610000231
在18%氢氧化钠水溶液(0.8mL,4.4mmol)中加入水(5.0mL)和35重量%丙基肼水溶液(0.9mL,6.54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用约5分钟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0g,4.16mmol)的甲苯(5.0mL)溶液,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0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N盐酸(20mL),用乙酸乙酯(30mL×3)萃取。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30mL)洗涤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在减压下从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得到由1-丙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丙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1.02g,收率98%)。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86∶14。
1-丙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1H-NMR(CDCl3,TMS,ppm):δ0.94(t,J=5.0Hz,3H),1.35(t,J=7.1Hz,3H),1.93(q,J=7.3Hz,2H),4.13(t,J=7.1Hz,2H),4.32(q,J=7.1Hz,2H),8.0(s,1H).
1-丙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1H-NMR(CDCl3,TMS,ppm):δ0.94(t,J=5.0Hz,3H),1.35(t,J=7.1Hz,3H),1.93(q,J=7.3Hz,2H),4.13(t,J=7.1Hz,2H),4.32(q,J=7.1Hz,2H),7.92(s,1H).
实施例28
按照下述反应式,制造作为目标的1-异丁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
在18%氢氧化钠水溶液(0.8mL,4.4mmol)中加入水(5.0mL)和35重量%的异丁基肼水溶液(1.0mL,6.12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0g,4.16mmol)的甲苯(5.0mL)溶液,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0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N盐酸(20mL),用乙酸乙酯(30mL×3)萃取。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30mL)洗涤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在减压下从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得到由1-异丁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异丁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1.06g,收率96%)。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77∶23。
1-异丁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1H-NMR(CDCl3,TMS,ppm):δ0.93(t,J=3.8Hz,3H),1.33(t,J=7.1Hz,3H),3.95(d,J=7.3Hz,2H),4.15(d,J=7.1Hz,2H),4.32(q,J=7.0Hz,H),7.94(s,1H).
1-异丁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1H-NMR(CDCl3,TMS,ppm):δ0.93(t,J=3.8Hz,3H),1.33(t,J=7.1Hz,3H),4.14(d,J=7.3Hz,2H),4.15(d,J=7.1Hz,2H),4.32(q,J=7.0Hz,H),7.94(s,1H).
比较例1
在水(5.0mL)中加入35重量%甲基肼水溶液(0.197mL,2.3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4,4,4-三氟乙酰乙酸乙酯(0.097mL,120mg,0.5mmol),在此温度不变下进行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20mL),用氯仿(20mL×3)萃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将滤液减压蒸干,由此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白色固体(101mg,收率91%)。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66∶34。
比较例2
在50℃下,用5分钟向甲基肼(0.19mL,3.61mmol)的水(10mL)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0g,4.16mmol),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0分钟。用乙醚(30mL×3)萃取反应混合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在减压下从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几乎定量地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63∶37。
比较例3
在乙醇(5.0mL)中加入甲基肼(69mg,1.5mmol),进行搅拌。在冰冷却下,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4,4,4-三氟乙酰乙酸乙酯(0.097mL,120mg,0.5mmol),在此温度不变下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20mL),用氯仿(20mL×3)萃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将滤液减压蒸干,由此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白色固体(103mg,收率93%)。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76∶24。
比较例4
在乙酸乙酯(5.0mL)中加入甲基肼(69mg,1.5mmol),进行搅拌。在室温下,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4,4,4-三氟乙酰乙酸乙酯(0.097mL,120mg,0.5mmol),在此温度不变下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20mL),用氯仿(20mL×3)萃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将滤液减压蒸干,由此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白色固体(91mg,收率82%)。通过1H-NMR谱,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85∶15。
比较例5
在乙酸乙酯(5.0mL)和水(5.0m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甲基肼(69mg,1.5mmol),进行搅拌。在室温下,向此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4,4,4-三氟乙酰乙酸乙酯(0.097mL,120mg,0.5mmol),搅拌1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20mL),用乙酸乙酯(20mL×3)萃取。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将滤液减压蒸干,由此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白色固体(103mg,收率93%)。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79∶21。
比较例6
在冰冷却下,用10分钟,向甲基肼(0.19mL,3.61mmol)的水(5.0mL)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0g,4.16mmol)的甲苯(5.0mL)溶液,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0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N盐酸(10mL),用甲苯(30mL×3)萃取。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30mL)洗涤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在减压下从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几乎定量地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81∶19。
比较例7
在50℃下,向甲基肼(0.19mL,3.61mmol)的水(5.0mL)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0g,4.16mmol)的甲苯(5.0mL)溶液,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0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N盐酸(10mL),用甲苯(30mL×3)萃取。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30mL)洗涤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在减压下从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几乎定量地得到由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74∶26。
比较例8
在冰冷却下,用约5分钟向丙基肼(378mg,4.99mmol)的水(5.0mL)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0g,4.16mmol)的甲苯(5.0mL)溶液,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0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N盐酸(10mL),用甲苯(20mL×3)萃取。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在减压下从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几乎定量地得到由1-丙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丙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76∶24。
比较例9
在冰冷却下,用5分钟向异丁基肼(550mg,6.24mmol)的水(5mL)溶液中滴加2-乙氧基亚甲基三氟乙酰乙酸乙酯(1.2g,5.0mmol)的甲苯(5.0mL)溶液,在相同温度下搅拌10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2N盐酸(5mL),用甲苯(20mL×3)萃取。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过滤除去干燥剂后,在减压下从滤液中蒸馏除去溶剂,由此得到由1-异丁基-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和1-异丁基-5-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组成的混合物(1.28g,收率78%)。通过GC分析,判明前者与后者的生成比例为62∶38。

Claims (6)

1.1-取代-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通过通式(1)所表示的2-烷氧基亚甲基氟代酰基乙酸酯与通式(2)所表示的肼类的反应,制造通式(3)所表示的1-取代-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其特征在于,在碱的存在下,且在水溶剂中或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中进行反应,
Figure A2006800061000002C1
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卤原子,R2表示氢原子、氟原子、可被氯原子或氟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6的烷基,
R5NHNH2    (2)
式中,R5表示可以被取代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
Figure A2006800061000002C2
式中,R1、R2、R3及R5表示与上述相同的意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取代-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的制造方法,其中,碱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1-取代-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作为反应基质的上述通式(1)所表示的2-烷氧基亚甲基氟代酰基乙酸酯,碱的使用量为0.001~10.0当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1-取代-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的制造方法,其中,通式(1)所表示的2-烷氧基亚甲基氟代酰基乙酸酯与水的重量比例是1/0.25~1/10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1-取代-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的制造方法,其中,有机溶剂是选自芳香烃系溶剂、脂肪族烃系溶剂、醇系溶剂、酯系溶剂及卤素系溶剂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1-取代-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的制造方法,其中,反应温度为-30℃~80℃。
CN2006800061009A 2005-02-25 2006-02-23 1-取代-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1330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52006 2005-02-25
JP2005052004 2005-02-25
JP052004/2005 2005-02-25
JP052006/2005 2005-02-25
PCT/JP2006/303269 WO2006090778A1 (ja) 2005-02-25 2006-02-23 1-置換-3-フルオロアルキルピラゾール-4-カルボン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3031A true CN101133031A (zh) 2008-02-27
CN101133031B CN101133031B (zh) 2010-07-21

Family

ID=36927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61009A Active CN101133031B (zh) 2005-02-25 2006-02-23 1-取代-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63460B2 (zh)
EP (1) EP1854788B8 (zh)
JP (1) JP4114754B2 (zh)
CN (1) CN101133031B (zh)
WO (1) WO2006090778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8072A (zh) * 2009-05-15 2012-04-25 辛根塔有限公司 1-甲基吡唑-4-羧酸酯类的纯化方法
CN102471278A (zh) * 2009-07-28 2012-05-23 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吡唑的烷基化方法
CN102702104A (zh) * 2012-06-08 2012-10-03 巨化集团公司 一种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酸乙酯的连续化合成方法
CN102766096A (zh) * 2012-07-20 2012-11-07 苏州汉德创宏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合成3-二氟甲基-1-甲基-1-氢-吡唑-4-甲酸及其酯类的方法
CN103052625A (zh) * 2010-08-10 2013-04-17 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 制备3-卤烷基吡唑的方法
CN103068805A (zh) * 2010-07-23 2013-04-24 索尔维公司 1-取代-3-氟烷基-吡唑-4-羧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4105684A (zh) * 2013-02-04 2014-10-15 金凯有限公司 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酸烷基酯的制备
CN104379551A (zh) * 2013-12-09 2015-02-25 金凯有限责任公司 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酸烷基酯及其类似物的制备方法
CN113387863A (zh) * 2021-07-08 2021-09-14 康化(上海)新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3-(三氟甲基)-4-吲哚甲酸的制备方法
CN115403524A (zh) * 2021-05-26 2022-11-29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3-氟代吡唑羧酸酯、3-氟代烷基-1-取代吡唑-4-羧酸的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97808A1 (en) * 2007-05-31 2008-12-03 Syngeta Participations AG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yrazoles
KR20100017431A (ko) * 2007-05-31 2010-02-16 신젠타 파티서페이션즈 아게 피라졸의 제조 방법
EP2008996A1 (en) * 2007-06-27 2008-12-31 Syngeta Participations AG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yrazoles
EP2133341A1 (de) 2008-02-25 2009-12-16 Bayer CropScience AG Verfahren zur regioselektiven Synthese von 1-Alkyl-3-haloalkyl-pyrazol-4-carbonsäure-Derivaten
CA2715668A1 (en) * 2008-02-29 2009-09-03 Basf Se Process for preparing alkyl 2-alkoxymethylene-4,4-difluoro-3-oxobutyrates
EP2100883A1 (de) * 2008-03-10 2009-09-16 Bayer CropScience AG Verfahren zur regioselektiven Synthese von 1-Alkyl-3-haloalkyl-pyrazol-4carbonsäure-Derivaten
CN102015653B (zh) 2008-05-02 2013-09-11 巴斯夫欧洲公司 制备卤素取代的2-(氨基亚甲基)-3-氧代丁酸酯的方法
PL2300417T3 (pl) 2008-05-02 2015-12-31 Basf Se Sposób wytwarzania estrów kwasu 2-(aminometylideno)-4,4-difluoro-3-oksomasłowego
JP5587293B2 (ja) 2008-05-05 2014-09-10 ビーエーエスエフ ソシエタス・ヨーロピア 1,3,4−置換ピラゾール化合物の調製方法
KR20110031501A (ko) * 2008-07-21 2011-03-28 바스프 에스이 1,3-이치환된 피라졸카르복실산 에스테르의 제조 방법
MX2012001067A (es) * 2009-07-31 2012-03-16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Procesos para la alquilacion de pirazoles.
GB201004301D0 (en) 2010-03-15 2010-04-28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Process
GB201004299D0 (en) 2010-03-15 2010-04-28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Process
TWI562985B (en) 2010-07-13 2016-12-21 Lonza Ag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enolate salts of 4-fluoro-2-hydroxymethylene-3-oxobutyrates
WO2012025469A1 (en) * 2010-08-24 2012-03-01 Solvay Sa Improve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esters of 1-h-pyrazole-4-carboxylic acids
WO2012176717A1 (ja) * 2011-06-22 2012-12-27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ピラゾー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5915004B2 (ja) * 2011-06-22 2016-05-11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ピラゾー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HUE029803T2 (en) * 2012-07-19 2017-04-28 Bayer Cropscience Ag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5-fluoro-1H-pyrazoles
JP5140776B1 (ja) * 2012-09-05 2013-02-13 タマ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1−置換−3−フルオロアルキルピラゾール−4−カルボン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5232335B1 (ja) * 2013-01-29 2013-07-10 タマ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1−置換−3−フルオロアルキルピラゾール−4−カルボン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EP2952066A4 (en) 2013-01-30 2017-02-22 Luminara Worldwid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electric candles
US20200181091A1 (en) 2017-08-28 2020-06-11 Japan Finechem Company, Inc. Production method for pyrazole-4-carboxamide derivativ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2853B2 (ja) 1987-10-23 1996-03-06 三井東圧化学株式会社 ピラゾール−4−カルボン酸類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4231517A1 (de) 1992-09-21 1994-03-24 Basf Ag Carbonsäureanilid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sie enthaltende Mittel zur Bekämpfung von Schadpilzen
JP3655342B2 (ja) * 1995-03-28 2005-06-02 日本ヒドラジン工業株式会社 ピラゾール類の製造方法
JP3719318B2 (ja) * 1996-10-18 2005-11-24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1−エチル−5−ヒドロキシピラゾールの製法
JP2000128763A (ja) 1998-10-28 2000-05-09 Kose Corp 抗菌剤組成物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皮膚外用剤
JP2000212166A (ja) 1999-01-26 2000-08-02 Mitsui Chemicals Inc 1,3―ジアルキルピラゾ―ル―4―カルボン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法
JP4190701B2 (ja) * 1999-06-18 2008-12-0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5−アミノピラゾール−4−カルボン酸エステル誘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128763A (ja) * 2000-10-27 2002-05-09 Mitsui Chemicals Inc 1,3−ジアルキルピラゾール−4−カルボン酸の精製法
EP1580189A1 (en) * 2002-12-27 2005-09-28 Sankyo Agro Company, Limited 4-amino-5-methylpyrazole derivatives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CA2515440A1 (fr) * 2003-02-12 2004-09-02 L'oreal Utilisation d'un inhibiteur de 15-hydroxy prostaglandine deshydrogenase pour favoriser la pigmentation de la peau ou des phaneres
EP1644314B1 (de) * 2003-07-01 2011-08-10 Bayer Cropscience A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difluoracetessigs urealkylestern
EP1761498A1 (de) 2004-06-18 2007-03-14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1-methyl-3-difluormethyl-pyrazol-4-carbonsäure-(ortho-phenyl)-anilide und ihre verwendung als fungizid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8072B (zh) * 2009-05-15 2015-02-18 辛根塔有限公司 1-甲基吡唑-4-羧酸酯类的纯化方法
CN102428072A (zh) * 2009-05-15 2012-04-25 辛根塔有限公司 1-甲基吡唑-4-羧酸酯类的纯化方法
CN102471278A (zh) * 2009-07-28 2012-05-23 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吡唑的烷基化方法
CN102471278B (zh) * 2009-07-28 2015-04-01 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吡唑的烷基化方法
CN103068805A (zh) * 2010-07-23 2013-04-24 索尔维公司 1-取代-3-氟烷基-吡唑-4-羧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3052625B (zh) * 2010-08-10 2016-04-13 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 制备3-卤烷基吡唑的方法
CN103052625A (zh) * 2010-08-10 2013-04-17 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 制备3-卤烷基吡唑的方法
CN102702104B (zh) * 2012-06-08 2015-02-25 巨化集团公司 一种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酸乙酯的连续化合成方法
CN102702104A (zh) * 2012-06-08 2012-10-03 巨化集团公司 一种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酸乙酯的连续化合成方法
CN102766096A (zh) * 2012-07-20 2012-11-07 苏州汉德创宏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合成3-二氟甲基-1-甲基-1-氢-吡唑-4-甲酸及其酯类的方法
CN104105684A (zh) * 2013-02-04 2014-10-15 金凯有限公司 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酸烷基酯的制备
CN104379551A (zh) * 2013-12-09 2015-02-25 金凯有限责任公司 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酸烷基酯及其类似物的制备方法
CN104379551B (zh) * 2013-12-09 2017-03-08 金凯有限责任公司 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酸烷基酯及其类似物的制备方法
CN115403524A (zh) * 2021-05-26 2022-11-29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3-氟代吡唑羧酸酯、3-氟代烷基-1-取代吡唑-4-羧酸的制备方法
CN113387863A (zh) * 2021-07-08 2021-09-14 康化(上海)新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3-(三氟甲基)-4-吲哚甲酸的制备方法
CN113387863B (zh) * 2021-07-08 2022-11-22 康化(上海)新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3-(三氟甲基)-4-吲哚甲酸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54788A4 (en) 2010-07-21
EP1854788A1 (en) 2007-11-14
WO2006090778A1 (ja) 2006-08-31
US20080154045A1 (en) 2008-06-26
US7863460B2 (en) 2011-01-04
JPWO2006090778A1 (ja) 2008-07-24
EP1854788B1 (en) 2012-06-13
EP1854788B8 (en) 2012-12-26
CN101133031B (zh) 2010-07-21
JP4114754B2 (ja) 2008-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3031B (zh) 1-取代-3-氟代烷基吡唑-4-羧酸酯的制造方法
CN101945861A (zh) 一种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541844B (zh) 一种高纯度利拉利汀的简易制备方法
JP2007326784A (ja) 1−置換−5−フルオロアルキルピラゾール−4−カルボン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Yavari et al. One-pot synthesis of 2, 6-diamino-4-sulfonamidopyrimidines from sulfonyl azides, terminal alkynes and cyanoguanidine
EP3137449B1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bstituted cycloserines
EP2298756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3-methyl-2-thiophenecarboxylic acid
CN109293593A (zh) 一种合成碘代异噁唑啉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7987021A (zh) 一种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羧酸的制备方法
CN107513056B (zh) 一种含四氢呋喃基团的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JP4035166B2 (ja) 4−メチレンピペリジンの製造方法
Kagoshima et al. Design, synthesis and antifungal activity of the novel water-soluble prodrug of antifungal triazole CS-758
CN105622613A (zh) 一种合成伊鲁替尼的方法
AU2006240772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nicotinic acid derivative or salt thereof
He et al. One-pot three-component reaction of fluoroalkanesulfonyl azide, vinyl ether and aldehyde: the formation of polysubstituted fluorinated oxazolidines
JP6477187B2 (ja) 2−アミノ−6−メチルニコチン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EP3312161A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pyrazole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 and intermediate thereof
WO2017186624A1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erbicidal pyridinylimidazolone compounds
JP5232335B1 (ja) 1−置換−3−フルオロアルキルピラゾール−4−カルボン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CN105837401A (zh) 光学活性1-溴-1-[3,5-双(三氟甲基)苯基]乙烷的制备方法
EP1320527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1-substituierten 5-chlor-4methylpyrazolen
CN101983187A (zh) (s)-3-(1-氰基-1,1-二苯基甲基)吡咯烷的制备方法
CN117534616A (zh) 一种3-二氟甲基-1,5-二取代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WO2023104616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isoxazolincarbonsäure-derivaten
CN103193794B (zh) 一种异吲哚酮并异噁唑类稠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SAGAMI 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after: JAPAN FINECHEM Co.,Inc.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SAGAMI CHEM RES

Patentee before: JAPAN FINECHEM Co.,Inc.

C35 Partial or whole invalidation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IP01 Partia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Commission number: 4W103973

Conclusion of examin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right of claim 1-4 submitted by the patent holder on 08 October 2015, the patent rights of the patent shall be maintained.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160331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860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1-substituted-3-fluoroalkyl pyrazole-4-carboxylat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1

Patentee: SAGAMI 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JAPAN FINECHEM Co.,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