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8540C - 对从印刷机同一滚筒先后输出的至少两个包衬进行储存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对从印刷机同一滚筒先后输出的至少两个包衬进行储存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88540C
CN100588540C CN200480008052A CN200480008052A CN100588540C CN 100588540 C CN100588540 C CN 100588540C CN 200480008052 A CN200480008052 A CN 200480008052A CN 200480008052 A CN200480008052 A CN 200480008052A CN 100588540 C CN100588540 C CN 10058854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acking
forme
described device
dra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08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64543A (zh
Inventor
格奥尔格·施奈德
卡尔·罗伯特·沙费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enig and Bauer AG
Original Assignee
Koenig and Bauer Albert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3016078&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0588540(C)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enig and Bauer Albert AG filed Critical Koenig and Bauer Albert AG
Publication of CN1764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4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854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854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0/00Devices for attaching coverings or make-ready devices; Guiding devices for coverings
    • B41F30/04Devices for attaching coverings or make-ready devices; Guiding devices for coverings attaching to transfer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7/00Devices for attaching printing elements or formes to supports
    • B41F27/12Devices for attaching printing elements or formes to supports for attaching flexible printing formes
    • B41F27/1206Feeding to or removing from the forme cylin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27/00Mounting or handling printing plates; Forming printing surfaces in situ
    • B41P2227/6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printing plates
    • B41P2227/63Devices for removing printing plates

Landscapes

  • Supply, Installation And Extraction Of Printed Sheets Or Plates (AREA)
  • Rotary Presses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Beverage Vending Machines With Cups, And Gas Or Electricity Vending Machines (AREA)
  • Automatic Disk Change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储存从印刷机同一滚筒(06;31;33)上先后输出的至少两个包衬(01;36;37)的装置和方法,其中从滚筒优选在正切向上先后顺序输出的包衬在其整个长度对应于水平线的最大倾角15°的情况下被储存,其中在在先输出的包衬后面被输出的包衬在其整个长度垂直间隔地被储存在在先被输出的包衬下面。

Description

对从印刷机同一滚筒先后输出的至少两个包衬进行储存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从印刷机同一滚筒先后输出的至少两个包衬进行储存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DE4442265A1中披露了一种输送印版的输送系统,其中在输送机构上的印版其长度垂直悬挂地输送给一具有多个印版滚筒的印刷机的特定的印版滚筒,其中在每个印版滚筒的外围设置有一个成圆环状的储存系统,在所述储存系统内输送给印版滚筒的印版垂直悬挂地卷绕。在圆环状储存系统的取出站上可以取出有待输送给印版滚筒的印版或将从印版滚筒上取下的印版转交给储存系统。通过操作人员或利用印版操作系统,例如机器人实现用一新的印版对印版滚筒的覆盖或从印版滚筒上拆卸下不再被使用的印版。
在DE3940795A1中披露了一种将印版自动输送给轮转印刷机的印版滚筒或将印版从印版滚筒拆卸输出的方法和装置。根据所述的将印版自动输送给轮转印刷机的印版滚筒的方法,印版滚筒具有用于对印版进行夹持和绷紧的机构,其中印版放置在印版输送或输出装置的储存室内,印版滚筒被旋转到印版输送位置和印版利用多个输送滚轮被输送给印版滚筒的夹固装置。用于将印版自动的从轮转印刷机的印版滚筒拆卸输出的方法,其中印版滚筒具有用于松开和拆卸印版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印版滚筒向前旋转到印版拆卸位置,打开固定印版端的夹固翻板,印版滚筒向后旋转,打开用于固定印版始端的夹固翻板和利用多个输送滚轮将印版输送给印版输送或输出装置的储存室内。用于实施上述方法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作为驱动滚轮和压紧滚轮的输送滚轮,其中压紧滚轮与驱动滚轮压合。另外设置有不同的执行机构、一个用于将印版压紧在印版滚筒的旋转设置的压紧辊以及拆卸销,其中拆卸销具有尖端,所述尖端可摆动入印版滚筒周边。而且印版输入或输出装置的储存室围绕一个铰接件可摆动地设置。
在DE3940796A1中披露了一种用于自动更换在轮转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的印版的装置,其中印版滚筒具有用于夹固和绷紧印版的机构,其中印版更换装置具有两个储存室,从而一个从印版滚筒上拆卸下来的印版利用输送滚轮被输送入储存室,同时被储存在另一储存室内的印版利用输送滚轮被输送给印版滚筒的夹固装置。
EP1084839A1中披露了一种固定和输送印版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具有移动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输送有待安装在印版滚筒上的印版或用于输送从印版滚筒上拆卸下来的印版。在所述装置从静止位置围绕旋转轴摆动到用于更换印版的工作位置时,一个钩件基于其自重被摆入一个印版设置的空间内并避免印版在后弯边端被无意的从该空间内脱落。
在EP0214549B1中披露了一种用于将印版自动输送给印刷机的印版滚筒的或用于将印版从印版滚筒上拆卸输出的装置,其中有待输送给印版滚筒的印版被侧定位件保持在所需的位置输送给印版滚筒,其中从一基本水平的储存位置实现对印版滚筒的输送。
在EP0100779A1中披露了一种自动更换印版的装置,其中在印版储存装置中多个有待安装的印版被悬挂在一个设置在印版滚筒下方的夹紧杆上和在夹紧杆上被向印版滚筒提升。
在WO93/04863A1中披露了一种自动更换印版的装置,其中多个印版储存在一个印版仓内和其中仅在版仓倾斜位置的情况下对印版滚筒的印版进行更换。
在专利说明书US4178848中披露了一种用于向印版滚筒自动输送印版的装置,其中不具有弯边端的印版被储存在输送装置内倾斜的叠组上和被滚轮驱动,通过一个在输送方向上设置在叠组前的输送带顺序地输送给印版滚筒,其中利用气泵将位于最下面的印版的在前端从叠组中牵拉出。这种装置的结构非常长,不适用于具有弯边端的印版。另外对直接叠置的印版抽出时存在损伤印刷图像面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对从印刷机同一滚筒先后输出的至少两个包衬进行储存的装置和方法。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以下方面的特征得以实现。
实现本发明所述目的的第一方面的特征在于:一种用于储存从印刷机同一滚筒上先后输出的至少两个包衬的装置,其中将所述包衬各根据其长度分别储存在相对于水平线的倾角最大为15°下所设置的储存位置上,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包衬储存于沿包衬长度的一段垂直的间隔内,其中,将所述分别储存有一个包衬的储存位置按照包衬从滚筒输出的顺序相互间上下设置。
实现本发明所述目的的另一方面的特征在于:一种用于储存从印刷机同一滚筒上先后输出的至少两个包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滚筒输出包衬并且将所述包衬根据其长度在相对于水平线的倾角最大为15°下进行储存,其中在先输出的包衬之后输出的包衬被储存在沿其长度位于先输出的包衬下面的一段垂直的间隔内。
采用本发明实现的优点尤其在于,在一个印刷机上可以迅速和可靠地同时或至少以非常迅速的顺序实现对一个滚筒上的多个包衬的更换。包衬由于保持件的动作由垂直方向的上面的储存位置落在位于其下面的储存位置,从下面的储存位置包衬被输送给滚筒。通过保持件的动作被储存的包衬在自由状态从其在垂直向上的上面的储存位置落在位于下面的储存位置。优选利用一个可控的驱动装置实现保持件的动作和因此可以自动实现。在对储存在印版仓内的包衬的储存位置进行变换时,其储存位置有待变换的包衬在变换过程中仍保持在印版仓内,其中采用印版仓的可控的机器部件启动变换过程。对有待变换储存位置的包衬不存在在变换时其表面受到损伤的危险。所述装置也适用于尤其其端部具有弯边的悬挂翼缘的在其长度上具有弯曲弹性的包衬。另外所述装置的结构高度特别扁平,因而不会对印刷装置必要的接触造成障碍。
附图说明
下面将对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详细的说明。图中示出:
图1为包衬的立体图;
图2为设置在滚筒上的包衬的保持装置的剖视简图;
图3示出被正切于滚筒的输送的包衬,其中在安装时径向力作用在包衬上;
图4示出在滚筒上安装时被弹性绷紧的包衬;
图5示出具有印版仓的四滚筒印刷机;
图6示出用于更换在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的包衬的装置;
图7为在屉内用于对第二印版进行侧保持的导轨的详图;
图8示出在屉内在印版滚筒的轴向上并列设置的印版;
图9示出一个在屉内可移动的导轨的悬挂;
图10至12示出下屉设计的另一实施例;
图13至35示出用于更换印版滚筒上的印版的方法过程;
图36示出具有印版仓的印刷机的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例如作为板状的印版01或作为对橡皮布进行支承的支承板的包衬(图1)具有一个其长度为L和其宽度为B的基本为矩形的面,其中长度L具有例如在400mm和1300mm之间的测量值和宽度B具有例如在280mm和1500mm之间的测量值。长度L的优选测量值例如在360mm和600mm之间和宽度的优选测量值例如在250mm和430mm之间。所述面具有一个支承侧,所述支承侧在下面被称作支撑面02,利用所述支撑面包衬被贴合设置在滚筒06的壳面07上(图2)。支撑面02的背面是工作面,所述工作面在包衬作为印版01的情况下具有印刷图像或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印刷图像。包衬01具有两个相对的端,所述端优选分别具有一个弯曲的悬挂翼缘13、14,所述翼缘优选完全地或至少部分地在包衬01的宽度B上延伸。包衬01的支撑面02至少沿长度L弯曲和在将包衬01设置在滚筒06的壳面07上时与滚筒06的曲率适配(图2)。当将印版01设置在壳面07上时,支撑面02的长度L因此在滚筒06的圆周向上伸展,同时支撑面02的宽度B在滚筒06的轴向上延伸。
如图2所示,利用保持装置对包衬01的悬挂翼缘13;14进行固定,其中保持装置设置在一个槽08内,其中槽08通常在在滚筒06的轴向上延伸。包衬01的与生产方向P方向相同的端03被称作包衬的在前端03,与在前端03相对的端04是包衬01的在后端04。至少具有在其上成型的悬挂翼缘13;14的包衬01的端03;04由一种刚性的,例如金属材料,例如铝合金构成。通常包衬01的材料厚度D(图1)或至少悬挂翼缘13;14的材料厚度为十分之几毫米,例如0.2mm至0.4mm,优选0.3mm。因此包衬01的整体或至少其端03;04由抗变形的材料构成,因而端03;04由于具有抗弯曲的材料特性强度,不变形。
至少在包衬01的一端03;04(图1),但优选在两端03;04沿弯曲边缘11;12分别形成一个被弯边的悬挂翼缘13;14,其中悬挂翼缘13;14插入滚筒06的槽08的一个窄的,特别是缝隙状的开口09内和利用一个保持装置,例如一个夹固装置固定。例如以尚未安装的包衬01的未成拱形弯曲的、平的支撑面的长度L为基准,在其端部03的弯曲缘11上弯边成一个张角为α1的悬挂翼缘13或在其端部04的弯曲缘12上弯边成一个张角为β1的悬挂翼缘14(图1),其中张角α1;β1通常在30°至140°之间。在张角α1与包衬01的在前端03配合时,所述张角优选是锐角,特别是为45°。包衬01的在后端04上的张角β1优选常常大于80°或是钝角,特别是在85°至135°之间。在在前端03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3具有一个长度l 13,所述长度例如在4mm至30mm的范围内,特别是在4mm至15mm之间。在在后端04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4具有一个长度l 14,所述长度例如在4mm至30mm,特别是在8mm至12mm之间,其中最好采用较短的长度尺寸,以便保证悬挂翼缘13;14尽可能简便的从开槽08的开口09内的取出。
图2以简化的剖视图示出具有壳面07和开槽08的滚筒06,所述开槽具有面向壳面07的一个狭窄的缝隙状的开口09,所述开口具有缝隙宽度S,其中缝隙宽度S小于5mm和优选在1mm至3mm范围内。开口09在滚筒06的生产方向P上具有一个前缘16和一个后缘17。在从前缘16向开槽08延伸的壁18和一个虚拟的贴靠在开口09范围的滚筒06的壳面07上的切线T09之间形成一个锐角的张角α2,所述张角在30°至50°之间,优选为45°。在包衬01的在前端03上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3因此优选型面配合地悬挂在开口09的前缘16上,这是因为在包衬01的在前端03上的张角α1优选与张角α2适配的缘故。在包衬01的在后端04的情况相同。在从后边缘17向开槽08延伸的壁19和一个虚拟的贴靠在开口09范围的滚筒06的壳面07上的切线T09之间形成一个张角β2,所述张角在80°至95°之间,优选为90°,或在120°至150°之间,优选为135°。在包衬01的在后端04上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4因此优选型面配合地悬挂在开口09的后缘17上,这是因为在包衬01的在后端04上的张角β1至少近似与张角β2适配的缘故。
在槽08内例如设置有至少一个优选可摆动设置的保持件21和一优选加有预应力的弹簧件22,其中弹簧件22将保持件21例如顶压在在后端04上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5上,所述弯边的悬挂翼缘14悬挂在后缘17的开口09上,从而使在后端上的悬挂翼缘14被保持在从后缘17向槽08内延伸的壁19上。为解除保持件21施加的压力在槽08内设置有一个伺服件23,优选一个气动控制的伺服件23,所述气动控制的伺服件23在动作时使保持件21克服弹簧件22的力摆动。在此举例描述的保持装置因此主要由保持件21、弹簧件22和伺服件23构成。
在此举例描述的滚筒06的设计优选在其壳面07上设置有多个,优选相同的包衬01。在滚筒06是印版滚筒时,可以在其轴向上并列设置例如达6块板状的印版01。而且优选在滚筒06的圆周向上设置有1块以上的包衬01。因此在滚筒06的壳面07下面例如可以具有两个在滚筒06轴向上伸展的开口09,其中当在滚筒06上沿其圆周先后设置两个包衬01时,则在滚筒06圆周上的开口09例如相互错位180°。在滚筒06的圆周上先后设置两个包衬01时,一个包衬01的在前端03固定在一个槽08内,同时同一包衬01的在后端04固定在另一槽08内。此点同样也适用于设置在滚筒06上的其余的包衬01。当在滚筒06的轴向上并列设置有多个包衬01时,则这些包衬01最好相互错位设置。所述错位例如可以涉及各个包衬01或包衬组,所述包衬或包衬组例如可以分别相互错位包衬01的长度L的一半设置,但此点也取决于具有配合的开口09或至少开口的分段的其它的槽08在滚筒06上的设置,所述槽沿滚筒06的圆周对应于在先所述的槽08和开口09例如错位90°设置。
下面将举例对可弯曲的包衬01在印刷机的滚筒06上的安装加以说明,其中在滚筒06上沿其圆周先后设置有两个包衬01和其中每个包衬01具有在滚筒06的生产方向P的在前端03和在后端04(图3)。在包衬01的在前端03上构成一个悬挂翼缘13,其中所述悬挂翼缘13对应于包衬01的延伸的长度L以一最大90°,优选45°的张角α1弯边。在滚筒0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优选为缝隙状的开口09,所述开口具有一在滚筒06生产方向P上的第一边缘16和第二边缘17,其中边缘16;17在滚筒06的轴向上优选相互平行伸展。例如利用一个作用在包衬01在后端04上的推力将包衬01的在前端03优选正切于生产方向P输送给滚筒06,直至在前端03上的悬挂翼缘13在开口09的第二边缘17后面贴靠在滚筒06上,从而在在前端03上形成的悬挂翼缘13当滚筒06在生产方向P上旋转时基于至少作用在在前端03上的面向滚筒06的的径向力FR插入开口09内和钩在第一边缘16上。在包衬01的在在前端03上形成的悬挂翼缘13支撑在滚筒06的壳面07上时,径向力FR例如是作用在滚筒06壳面07上的包衬01的重力FG。
附加利用包衬的01的重力FG或另外也可以对包衬01的在前端03加有弹性预应力(图4),从而一旦滚筒06的开口09和悬挂翼缘13与滚筒06的壳面07的接触线27由于包衬01与滚筒06之间的相对移动直接相对时,其中相对移动特别是由于滚筒06在生产方向P上的旋转实现的时,则在在前端03上形成的悬挂翼缘13将由于面向滚筒06的恢复力矩MR被弹入开口09内。
恢复力矩MR是由于包衬01由一种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的和因此具有固有的弹性产生的,其中所述弹性在包衬01的在前端03被向滚筒06输送时,例如通过一个优选对滚筒06轴向伸展的、与滚筒06间隔设置的支撑件24的边缘26导向并在此处被弯曲,从而在包衬01的在前端03用面向滚筒06的弹力产生一弯曲力矩(在图4中用虚线示出的包衬01),对该特性加以利用。至少在包衬01的通过支撑件24的边缘26被导向的在前端03到达滚筒06的壳面07上之前,对包衬01用其在后端04从一相对于滚筒06固定的空间方向开始进行输送。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包衬01被其设置在在前端03上的悬挂翼缘13与滚筒06壳面07的接触线、被支撑件24边缘26的支撑和被在后端04的位置固定28进行稳定的保持。支撑件24例如可以是一个滚压件24,尤其可以是一个辊24,或一个或多个在滚筒06轴向上并列设置的滚轮24,所述滚压件、辊或滚轮例如具有压紧件24功能与滚筒06压合。支撑件24优选设置在滚筒06附近。
包衬01的在前端03也可以向滚筒06输送,从而使所述端03在与滚筒06的壳面07接触后以与一虚拟的在滚筒06的壳面07上的接触点29上的第二切线T29的锐角夹角γ与滚筒06的壳面07相背(图4中用实线示出)。但包衬01的在前端03采用此方式实现的弯曲的程度必须使在其上设置的悬挂翼缘13可以牢固地贴靠在滚筒06的壳面07上。为对悬挂翼缘13在滚筒06的壳面07上的可靠的贴靠进行辅助例如可以将支撑件24贴靠在包衬01上,从而使包衬01的在前端07被保持在滚筒06的壳面07的附近。
在滚筒06与包衬01之间相对移动时,优选滚筒06在其生产方向P上旋转时,同样也包括在包衬01例如逆滚筒06生产方向P相应移动时,在包衬01的在前端03上的悬挂翼缘13钩在开口09的第一边缘16上。贴靠在滚筒06上的滚压件24可以对包衬01在滚筒06上的安装进行辅助,其中滚压件24将包衬01滚压在滚筒06上。在包衬01的在后端04上形成悬挂翼缘14,其中该悬挂翼缘14通过滚压件24对包衬01在滚筒上06的滚压被压入滚筒06的开口09内。
下面对一种用于实施上述方法的装置以卷筒纸胶印机为例加以说明,所述印刷机具有例如立式的四滚筒的橡胶/橡胶的印刷装置,其中对承印材料46,优选卷筒纸46水平导向(图5)。在本例的印刷装置中设置有一在卷筒纸46下面设置的相互滚压的第一滚筒对31、32,所述滚筒对由一个印版滚筒31和一个橡皮布滚筒32构成,和设置有一在卷筒纸上面的相互滚压的第二滚筒对33、34,所述滚筒对由一个印版滚筒33和一个橡皮布滚筒34构成,其中卷筒纸6在两个相互贴合的橡皮布滚筒32、34之间穿过。在印刷机中优选设置有用于不同的印刷颜色的多个,例如五个或六个印刷点。下面出于简明的考虑和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以至少两个结构和尺寸相同的印版滚筒31、33为出发点。
印版滚筒31沿其圆周具有两个印版36和印版滚筒33同样具有两个印版37或至少可以具有两个印版,其中印版36、37具有例如与印版滚筒的一半圆周31、33相符的长度L。印版36、37的宽度B取决于在某个印版滚筒31、33的轴向上设置的印版36、37的数量。因此在印版滚筒31、33的轴向上可以并列设置六个印版滚筒36、37。优选印版滚筒为双幅宽和双倍圆周结构,与此相反在橡皮布滚筒32、34上设置的印刷布完全环围橡皮布滚筒32、34。
如在图1和2所示,印版滚筒36、37具有以长度L为基准在端侧端弯边的悬挂翼缘13、14,利用所述悬挂翼缘36、37印版36、37被固定在印版滚筒31、33上,其中悬挂翼缘13、14被插入设置在滚筒31、33的壳面上在滚筒31、33的轴向上伸展的缝隙状的开口09内和在此处必要时利用一个设置在印版滚筒31、33上,优选设置在一个槽08内的保持装置被保持。在每个印版36、37的在前端03上,弯边的悬挂翼缘13与印版36、37的展开的长度L之间的张角α1优选为45°。在印版滚筒36、37上设置的开口09优选为1mm至5mm,尤其为3mm。
为对一个或多个设置在印版滚筒31、33上的印版36、37进行更换,例如为印版滚筒31设置有一设置在卷筒纸46下面的第一印版仓38,为印版滚筒33设置有一设置在卷筒纸46上面的第二印版仓39,其中每个印版仓38、39分别具有一个例如用于容纳至少一个从某个印版滚筒31、33上拆卸下来的用过的印版36、37的屉41、42和一个用于容纳有待安装在某个印版滚筒31、33上的新的印版36、37的容纳装置43、44,例如屉43、44,其中优选每个容纳装置41、42、43、44优选具有多个分别用于拆卸的用过的印版36、37和用于有待安装的新的印版36、37的存储位置。当与某个印版滚筒31、33配合的印版仓38、39例如通过摆动贴靠在某个印版滚筒31、33上,以便对印版36、37进行更换时,例如第一印版滚筒31和第二印版滚筒33与与其有效连接的橡皮布滚筒31、33离压。另外或除了印版滚筒32、34被离压外,胶皮滚筒32、34也可以与卷筒纸46脱开。因而在更换有关的印版滚筒31、33的一个或多个印版36、37时,有关的印版滚筒31、33与卷筒纸46去耦,同时在印刷装置中的另一对滚筒32、34可以保持继续工作。
在印版仓38、39用于容纳至少一个用过的或新的印版36、37的屉41;43或42;44分别最好至少基本平行设置,即所述屉优选以分层结构上下设置。其中例如在印版仓38、39内的隔板47对屉41;43或42;44相互分隔(图5)。每个屉41;43或42;44具有对在其内储存的印版36;37的至少两个储存位置。为了即使在卷筒纸46走纸时也便于接触到屉41;43或42;44,例如为了从屉41;42内取出用过的印版36;37或为了将新的印版36;37放置在屉43;44内,优选从与印版滚筒33相背的一侧或从一与卷筒纸46的走纸方向平行伸展的印版仓38;39的一侧可以接触到对屉41;43或42;44。印版仓38;39优选分别在印版滚筒的滚筒身的长度上延伸,至少在印版36;37的宽度B上延伸,并且可以在屉41;43或42;44内优选完全地,即根据其长度L容纳印版36;37。屉41;43或42;44例如在一个外壳内,其中外壳具有开口o38;o39,其中开口o38;o39分别平行于某个印版滚筒31;33的滚筒身定向。通过某个开口o38;o39印版31;33被输送给印版滚筒31;33或由印版滚筒被送入屉41;43内。为此开口o38;o39以印版滚筒31;33上的开口09为基准以明显小于印版36的长度L的间隔a38;a39输送给滚筒31;33。最好间隔a38;a39在印版滚筒36;37的长度L的2%和最大50%之间,尤其是短的间隔a38;a39不大于长度L的10%。最好在卷筒纸46上面的印版仓39可移动地设置,从而该印版仓39从一优选在印刷装置上方的静止位置可以向印版滚筒33移动或摆动到一工作位置。通过印版仓38;39的这种移动设置,便于接触到印刷装置,以便进行作业,例如进行维护作业。在工作位置印版仓38;39的屉41;43或42;44,至少印版36;37的储存位置优选水平地或具有很小的倾角,优选具有对应于水平线H小于15°的定向,其中印版仓38;39的开口o38;o39最好面向在某个印版滚筒31;33的一个印版仓38;39与之配合的开口09。
一个可移动的设置的印版仓38;39以一间隔a38;a39和向印版滚筒31;33的定向通过制动装置48固定在位于印版滚筒31;33前面的工作位置上(图5)。例如可以通过一圆锥拴实现制动装置,所述圆锥拴例如对应于印版滚筒31;33是位置固定的和被嵌入印版仓38;39的外壳上的孔内和一个向印版滚筒31;33例如摆动的印版仓38;39的开口o38;o39对应于印版滚筒31;33的滚筒壳体定心。最好将印版31;33根据其侧规设置在一预定的位置上,在印版滚筒31;33与印版仓38;39之间更换印版36;37之前,将侧规置零。另外为对印版滚筒31;33进行调整也可以将印版仓38;39置于相对于印版滚筒31;33侧的一预定位置上,以便面向目标地和不会产生侧偏移地在印版仓38;39和印版滚筒31;33之间进行印版36;37的更换。
最好在面向印版滚筒33的印版仓39的前面,在印版滚筒33附近设置有一个铰接的,优选可摆动的导板49(图5),利用所述导板将一个从印版滚筒33上拆卸下来的印版37的在后端04对准用于容纳被取下来的印版37的屉42导向。尤其是采用对从印版滚筒33取下来的印版37进行导向的导板49可以避免印版错误地进入已经准备好或正在准备新印版的屉44内。同样也可以在卷筒纸46下面的与印版滚筒31配合的印版仓38上设置一个导板49,所述导板出于明了起见在图5中未示出。
下面将对结合一印刷机,例如一多色胶印机形成具有印版仓的印刷机的另一实施方式加以说明,所述印刷机的印刷装置优选为桥式结构或紧凑的八结构方式,即如图36所示的具有八个印刷点的低结构高度的印刷机,在地基96叠置设置在至少一个机架97。其中承印材料46,优选卷筒纸46输送给印刷机和垂直穿过印刷装置。在图36中例如示出四个在卷筒纸46走纸方向上一个接一个的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在卷筒纸的右侧和左侧分别具有一个与印版滚筒31;33配合的转印滚筒32;34,其中在一个印刷装置内在卷筒纸46上相对的转印滚筒32;34相互滚压。卷筒纸46例如利用一个设置在第一印刷装置前面的第一导纸辊92输送给第一印刷装置和利用一设置在第四印刷装置后面的第二导纸辊93从第四印刷装置导出。对每个印版滚筒31;33至少有一输墨装置94与其配合,对于输墨装置在此不再赘述。对每个印版滚筒31;33有一印版仓38;39与其配合,印版仓分别优选具有两个屉41;42;43;44。同样与上面结合图5所示的实施例相同,在此每个印版仓38;39,至少其用于储存印版的储存位置在其工作位置优选基本水平或对应于印版滚筒31;33仅有小于15°的很小的倾斜地定向。当印版仓38;39在工作位置时,可以在屉41;42;43;44和印版滚筒31;33之间更换至少一个印版36;37,其中将一个完成印刷委托不再需要的印版36;37从印版滚筒31;33上取下来和输送到屉41;42内或将一将实施印刷委托的新的印版36;37从屉43;44内抽出并安装在印版滚筒31;33上。在本实施例中的印版仓38;39的结构特征可以与上述结合图5所述的实施例相同。最好对实施过程,尤其是更换印版的过程进行传感监视。同样对印版仓38;39结合印版滚筒31;33进行控制,从而优选由印刷机的控制台可以有选择地启动印版的更换。由于在印刷机连续生产过程中印版仓已经准备好更换的印版,所以需要印刷装置停机的装调时间被减少到特别短的程度,用于更换设置在印刷机上的印刷装置的所有的印版的时间例如短于2分钟,优选短于90秒钟。分别根据印刷装置的设计在所述的印刷机中例如可以同时采用96块印版36;37。在具有大量的印版36;37的情况下这种对印版迅速的更换由于大大缩短了停机时间,因而明显地提高了印刷机的利用效率。
下面将对照图6至35对有关方法和实施所述方法的进一步的细节加以说明。其中图6示出一种具有两个在圆周上相互错位180°的槽08和两个沿圆周顺序设置的印版37,其中在印版滚筒33生产方向P上每个印版37的在后端04上直角弯边的悬挂翼缘14分别被一设置在槽08内的被弹簧件22压力加载的保持件21保持在一个壁19上,其中壁19从对槽08的开口09的后缘17向槽08内延伸,其中保持件21通过一克服弹簧件22的弹簧力的气动的伺服件23的动作被释放。另一沿印版滚筒33的圆周设置的印版的在前端上的锐角弯边的悬挂翼缘13型面配合地贴靠在同一开口09的前缘16向槽内延伸的壁18上。有关对印版进行保持的细节请参见图2。
图6另外还示出一个作为压紧辊24或压紧滚轮24的一个通过气动控制压紧在印版滚筒33上的压紧件24。同样在印版滚筒33附近设置有一个平行于其轴向摆动设置的对准装置51,所述对准装置具有在其径向上设置的从侧面作用于印版37的翼状的止挡件52;53,其中对准装置51分别利用其一个止挡件52;53对一个被安装的印版37在向印版滚筒33导向时根据侧规暂时进行固定。其中止挡件52;53例如分别作为一个侧导向板,其中止挡件2;53例如设置在一个可摆动的横梁,例如一个方管上。止挡件52;53例如对应于印版滚筒33的轴向其位置不同,从而可以通过对准装置51的相应的摆动例如针对一单幅宽的印版37使用止挡件52和针对全景格式的印版37使用止挡件53。针对所需的印版37的宽度可以轴向上对应于印版滚筒对止挡件52;53进行调整。
在图6中还示出印版仓39的其它细节。在图6至35中所示的实施例是以印版仓39的变型方案为基础的,其中上屉44用于对一个有待安装在印版滚筒33上的印版进行准备,所述屉作为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不受容纳从印版滚筒33上拆卸下来的印版37的下屉42的影响。两个屉42;44可以作为单独的和相互不受影响的工作的和因此独立起作用的结构单元。当例如仅用新版37对印版滚筒33自动进行上版,而由操作人员实施对用过的印版37的下版时,该应用是重要的。如果在印版仓39内有两个屉42;44,则形成一全自动的印版更换装置。两个屉42;44分别具有所有用于存储和输送印版39所需的装置和优选具有紧凑的结构。特别是尽管它们具有分别容纳至少两块印版的能力,但结构高度并不大。其结构高度例如小于150mm,优选小于100mm.
在图6至35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屉44水平设置并正切定向。因此为支持下述功能可以尽可能利用作用在印版37上的重力FG。在屉44上有一个支座54,在支座上可放置或收放一个具有弯边的悬挂翼缘13;14的有待安装的第一印版37。收放在支座54上的印版37例如以其整个展开长度L放置。所述支座54优选并不是完全平面的,而是平行的板条或滑轨54形状。第一印版37贴靠在后端04上的悬挂翼缘14在屉44的与印版滚筒33相背侧的一优选竖直的止挡件56上,其中止挡件56从输送方向57上线性地和平行于支座54在印版仓39的开口o39方向上移动,以便将该第一印版37通过输送移动和至少在屉44上无变形地进行输送,直至该第一印版37的在前端03上的悬挂翼缘13与印版滚筒33的缝隙状的开口09啮合。因此止挡件56在第一印版37的屉44内起着止挡位置的作用和同时还具有滑块56的功能。只要该第一印版37在后端04上的悬挂翼缘14具有至少一个套准冲口,止挡件56例如最好还是一种垂直于支座54与输送装置57连接的套准销56结构,从而采用将第一印版37贴靠在止挡件56的方式实现以侧套准器为基准的预先套准。输送装置57例如是一种皮带驱动装置57或是一种线性驱动装置57,优选是一种气动线性驱动装置57,特别是一种无活塞杆双向线性驱动装置57。
在屉44上有一保持器58,尤其是用于保持至少第二个被安装在印版滚筒33上的印版37的印版保持器58。如图13所示,第二印版37被印版保持器58保持在支座54的上方,即在支座54上方的距离a54位置处,此点例如是采用如下方式实现的,印版保持器58例如在与印版滚筒33相背侧具有一个平行于支座54运行的活塞59或滑块59,在活塞或滑块的端部设置有一个保持件61,例如L形的角件61,其中第二印版37被夹固在支座54上方伸展运行的滑块59和一个设置在印版仓39的开口o39范围内的另一保持件62,例如一个刚性设置的止挡件62之间。其中间隔a54值优选在第二印版37的在后端04上的悬挂翼缘长度l 14的两倍至四倍之间。对第二印版37的夹固是采用如下方式实现的,将伸展运行的滑块59的角件61与止挡件62之间的净距离a58调整得短于第二印版37展开的长度L。在印版仓39的开口o39的范围内的止挡件62优选具有一个斜面63,第二印版37在后端04的悬挂翼缘14与斜面相对地支撑在所述斜面63上。由于第二印版37尤其是沿其长度L弯曲,所以第二印版在其被夹固在角件61和止挡件62之间的状态下呈拱形。印版保持器58的滑块59优选线性平行于支座54移动和优选具有两个固定的工作位置,即处于一个回缩运行的将第二印版释放状态下的固定的工作位置和处于一个伸展运行的对第二印版进行夹固状态下的工作位置。根据印版保持器58的变型方案可相互调换可移动的滑块59和刚性的止挡件62的设置位置,从而滑块59在印版仓39开口o39的范围内和止挡件62在与印版滚筒33相背的一侧。替代上述线性移动角件61或止挡件62也可以围绕一平行于印版37宽度B定向的旋转轴摆动地设置。被夹固在角件61和止挡件62之间的印版37位于上面的或第一储存位置,同时放置在支座54上的印版37在该状态下在下面的、第二储存位置,其中在第二储存位置的印版37在输送给印版滚筒33前被中间暂存。通过控制,优选通过遥控,例如由印刷机控制台进行的控制在屉44内的印版从其上面的第一储存位置变换到下面的第二储存位置。储存在第一储存位置和第二储存位置的印版37相互间隔,例如沿其长度L具有间隔a54,从而使其相互不会接触和因此不会受到损伤。
根据印版保持器58的另一实施例可以有益地实现屉44的一特别低的结构高度,用至少一个保持件64将在印版滚筒33轴向唯一一个平面上延伸的支座54上的第二印版37保持在上面的储存位置,其中保持件64例如是导轨64,优选是两个相互平行伸展的导轨64(图7至9),其中导轨64将位于屉44内的第二印版37的两个纵向侧沿至少其一部分长度L保持在上面的储存位置。具有导轨64的印版保持器58的设计的前提条件是,在第二印版37两端的03;04上悬挂翼缘13;14并不在印版37的整个宽度B上延伸,其中悬挂翼缘不延伸到印版37的纵向侧。因此印版37的纵向侧在支撑面02的范围内超出悬挂翼缘13;14。为了实现印版37在印版导轨64上的导向,该超出是必要的。保持件64,特别是每个导轨64例如由一个U形的以一定的间隙分别部分环围印版37的纵向侧的弓形件构成,第二印版37被从与印版滚筒33相背的一侧插入导轨64内。因此第二印版37优选在其两侧的很窄的范围内被导轨64保持,其中保持器作为支撑和因此作为克服作用在印版37上的重力FG起着支撑的作用。导轨64优选由诸如金属或塑料等耐变形的材料构成。
为了将一被导轨64保持的第二印版37放置在支座54上,至少有一导轨64可在第二印版37的宽度B方向上移动。但优选两个导轨64可沿第二印版37的宽度B相对移动,以便导轨至少可以暂时地相背移动和增大其两者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导轨不再对印版37的纵向侧进行支撑,以便第二印版37由于作用在其上的重力FG在导轨64之间穿过落在支座54上。当保持件64在第一工作状态例如通过电动或电磁力将第二印版37保持在上面的储存位置时,保持件64优选被遥控从其第一工作状态转换到第二工作状态,其中第二工作状态促使保持件64使印版37和保持件64相互分离和印版37在保持件37释放时在屉44内通过自由下落和因此仅通过作用在其上的重力FG变换到优选直接垂直的在上面的储存位置下面的储存位置。第二印版37以小于15°,优选水平地被保持在屉44内下面的,以及在上面的储存位置上。至少作为第二印版37支撑件的导轨64在其纵向延伸上仅具有很小的倾角或具有水平伸展。
优选通过一垂直于第二印版37支撑面02的止挡件67对第二印版37从由侧面作用其上的导轨64中的释放进行辅助,所述止挡件优选刚性地设置在竖井44内,其中优选在第二印版37的纵向侧设置有一个这样的止挡件67,以便在对该印版37进行保持的导轨64的沿第二印版37的宽度B定向的相背移动时,所述印版37位置稳定地被设置在两侧的止挡件67保持在由印版37的支撑面02展开的平面上。止挡件67使印版37脱离相背移动的导轨64,其中印版37在止挡件67上被止动,其中同时通过导轨63的移动消除了对印版37的垂直支撑。对第二印版37的释放优选通过一个例如由属于印刷机的控制台控制的驱动装置加以实现,其中驱动装置69作用于导轨64和导轨沿一调整路径s68移动。
只要在印版滚筒33的轴向上即将并列设置多个印版37和在屉44内印版滚筒33的轴向上并列设置多个印版37,则最好作用于相邻的第二印版37的导轨64在印版仓39内设置在两个不同平面上的支座54的上方,即相互垂直错位设置,其中在印版滚筒33的轴向上优选交替错位设置。通过构成印版37的第一储存位置的平面的错位设置,因而在印版滚筒33轴向上并列的,即相邻设置的印版37之间的间隔a67被保持在很小的程度上。所述间隔a67值优选等于在印版滚筒33的轴向上并列,即相邻设置的印版37具有的间隔。从在印版滚筒33的轴向上并列设置的平面,即分别从第一储存位置,用输送装置57将放置在支座54上的和随之被分别置于其第二储存位置的印版37单独地或优选同时共同地输送给印版滚筒33,其中同时共同的输送方式对快速的更换印版滚筒33上的印版37是特别有利的。储存在印版滚筒33轴向上的不同的并列设置的平面上的印版37可以同时地或至少以快速的顺序被变换到其第二储存位置。被同时共同输送给印版滚筒33的印版37被并列设置在印版滚筒33的轴向上。
在图8中所示的例子中四个第二印版37被分别并列设置在印版滚筒33轴向上的第一储存位置上,其中每个印版37的纵向侧被分别保持在导轨64上。印版37的垂直偏移仅有几毫米,例如4mm至6mm,和大致等于导轨64的结构高度,优选是导轨的结构高度的一倍至两倍。例如可通过导轨64的线性移动实现导轨64沿第二印版37的宽度B的移动;但所述移动也可以通过导轨64的摆动实现,其中导轨64围绕一旋转轴摆动,其中旋转轴平行于被导轨64支撑的印版37侧伸展。因此导轨64例如可以设置在至少一个摆臂68上,所述摆臂例如可在被第二印版37的支撑面02展开的平面上摆动,此点在图9中用箭头示出。摆臂68的一端与导轨64连接和其另一端优选位置固定地设置在屉44内,所述摆臂68可以是从侧面作用在导轨64的弹簧件68,例如是一个板簧68,其中与摆臂68连接的导轨64被驱动装置69,例如通过一个可控的,尤其是遥控的电磁铁69移动到一对第二印版37进行保持的或与将所述印版37释放的工作位置。移动的导轨64沿第二印版37的宽度B实现的调整路径s68在几毫米的范围内,例如在2mm至10mm之间,优选为4mm。优选在该实施变型方案中还设置有一个止挡件67,印版37的被导轨64的支撑侧被所述止挡件止动,同时导轨64通过其移动不再对印版37进行支撑。两个在印版滚筒33轴向上相邻的印版37在相对侧被同一止挡件67止动。在从上面的储存位置变换到下面的储存位置时也可以利用印版37的侧部实现印版37在止挡件67上垂直向下的滑动,从而被从上面的储存位置释放的印版37通过导向移动到达下面的储存位置。这时止挡件67对变换其储存位置的印版37具有优选一直到支座54的侧导向的功能。
总体上讲,一种用于储存至少两个被印刷机的同一滚筒06;31;33先后输出的包衬01;36;37的方法具有下述步骤:a)一个事先被滚筒06;31;33输出的包衬01;36;37被从第一储存位置输送到第二储存位置,b)在事先被输出的包衬01;36;37后面接着被输出的包衬01;36;37被储存在事先被输出的包衬01;36;37的第一储存位置上,c)在第二储存位置上的事先被输出的包衬01;36;37和在事先被输出的包衬01;36;37上的第一储存位置的接着被输出的包衬01;36;37以对其长度L垂直的间隔被储存,d)包衬01;36;37在其支撑面02上至少大部分覆盖地,优选至少达80%覆盖地或以完全的或几乎完全覆盖的方式被储存。事先被输出的包衬01;36;37和接着被输出的包衬01;36;37沿其长度L垂直相互间隔地被储存,或也可以水平相互间隔地被储存。优选事先被输出的包衬01;36;37通过线性移动,尤其是通过一个将两个储存位置直接和直接相互连接的垂直于支撑面02的线性移动或也可以通过其在后端04的移动被输送到其第二储存位置,对此还将在下面详细说明。
最好尤其在屉44内,例如在用于放置在支座54上的第一印版37的滑块56或也可以在用于第二印版37的L形的角件61上设置有一个代码阅读器71,所述代码阅读器用于对分别优选设置在每个印版37的在后端04的悬挂翼缘14上的代码进行阅读,即采集用于鉴别印版的特征,以便用一对印版滚筒33规定的存储在控制单元内的设置方案优选电子地在一控制单元内进行的校准中进行检查,检查是否设置在屉44内的印版37符合预想的印刷过程的印版设置方案和是否为实现预想的印版设置在屉44内的印版37的顺序正确。而且在印版滚筒33上安装印版37之前可以产生一相应的信号,例如一错误信号,即一个在进行误安装之前对操作人员进行警告的信号,和例如传递给印刷装置的控制台和在控制台上或在印刷装置上被显示。
除了可肉眼阅读的代码外优选也可以是条形码。因此代码阅读器71设置在屉44内优选与印版滚筒33相背端上,其中代码阅读器71的阅读方向平行于印版37的长度L或优选平行于印版37的宽度B。根据一优选实施方式代码阅读器71与线性导向件一起优选可移动地设置在屉44内或在屉44上,或设置有一个与印版37的宽度B倾斜45°可移动的镜子,所述镜子将设置在印版37上的代码的检测或阅读信号折射给设置在屉44的一侧上的代码阅读器71,从而为了实现对设置在储存在屉44内的印版37上的代码的阅读仅需要设置唯一一个代码阅读器71。由于采用唯一一个代码阅读器71用于对多个被储存的印版37进行阅读,所以大大节省了费用。在仅采用唯一一个代码阅读器71时,代码阅读器71或镜子与印版37的宽度B平行,即在印版滚筒33的轴向上,优选沿多个屉44和/或沿叠置在一个屉44内的印版37在高度上垂直移动,从而代码阅读器71或镜子对储存在不同的储存位置的印版37上的代码进行采集。或者代码阅读器71或至少另一个传感器91可用于监视和/或检测是否成功地进行了预想的印版更换。至少通过一优选发送给印刷机的控制台的信号可以在出现较大的损失之前判定出差错,从而可以避免诸如双印版或错误的设置,即将印版37安装在不正确的位置上的现象。
在图6中示出另一种屉42,所述屉用于接纳从印版滚筒33上拆卸下来的印版37。所述屉42例如具有一个例如倾斜的支座72,所述支座与在屉44内的支座54相同用于准备即将安装在印版滚筒33上的印版37,所述支座优选不是完全平面的,而是平行的板条72或滑轨72形式的,其中通过支座72的倾斜优选在与印版滚筒33相背的一侧将屉42张开,因此操作人员比较容易接触到所述屉42与印版滚筒33相背的一侧,从而便于将放置在屉42内的印版37取出。在屉42内的支座72例如对应于水平线H倾斜一个倾角δ,其中倾角δ例如在5°至15°之间,优选大约为7°。如图6中的实施例所示,用于接纳从印版滚筒33上拆卸下来的印版37的所述屉42位于屉44下面,所述屉44用于准备有待安装在印版滚筒33上的印版37,这种设置虽然是优选的,但不必非如此不可。屉43;44同样可以以反顺序叠置,或者也可以相互分隔设置。
根据屉42的一优选设计,在屉42内滚筒33的轴向上并列储存至少两个印版37。这种设计尤其是在印版滚筒33的轴向上设置至少两个印版37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印版37的迅捷的拆卸,这是因为可以同时从印版滚筒33上拆卸多个印版37的缘故。在印版滚筒33的轴向上例如设置至少四个印版37,出于对强度的考虑最好例如在印版滚筒33的轴向上并列设置两个屉。在这些屉42中的一个屉内的每个由印版37的宽度B定义的储存位置的设计应使至少同样的四个印版37与沿印版滚筒33圆周上设置的印版37相同被储存,其中以上下堆叠的方式实现在每个储存位置上对印版的储存。在每个屉42中至少储存多达10个印版,至少8个印版37,从而由印版滚筒33输出的印版37被收集在屉42内和在每次更换印版37后操作人员不必非得将屉清空。与并列设置的屉42的数量无关,在滚筒33轴向上的储存位置与设置在印版滚筒33上的印版37相同,相互具有相同的窄的间隔。
用于接纳从印版滚筒33拆卸下来的印版37的屉42在与印版滚筒33相向的一侧至少在与印版滚筒33贴合的工作状态下具有一个设置在接近印版滚筒33的壳面07位置的导向件73,所述导向件是导向板73、楔件73或滚压件73,例如滚轮73等,和其作用在于将一从印版滚筒33上有待拆卸的印版37的在后端导向屉42内。导向件73与印版滚筒33的壳面07的间隔a73优选略大于印版37在后端04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4,尤其是导向件73的间隔a73具有的值是一倍或两倍的悬挂翼缘14的长度l14(图6)。由于从印版滚筒33上将被拆卸下来的印版37的图像面将会与导向件73发生接触,所以采用为印版表面的旋转设置的滚压件73要比在扁平结构的刚性楔件上的滑动就保护图像面而言更为有利。特别是在印版37将被再次使用和因此必须避免对图像面的划伤或磨痕损伤时,此点是特别重要的。在导向件73上可以设置一个传感器91,所述传感器或者与从印版滚筒33上拆卸下来的印版37接触地或者最好无接触地,例如采用感应方式检验从印版滚筒33上将拆卸下来的印版37的在后端的悬挂翼缘14在设置在印版滚筒33槽08内的保持件21动作后是否实际上已经被松开。通过检验,传感器91向例如印刷机的控制台发出一个信号。根据传感器91发出的信号判定是否可以继续进行从印版滚筒33上拆卸下来的印版37的输出过程或者是否必须采取措施消除故障。在导向件73上印版滚筒33的轴向上优选设置多个传感器91,例如四个或六个,即为每个在印版滚筒33的轴向上并列设置的印版37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传感器91。
根据一优选的实施例,从印版滚筒33上被拆卸的印版的在后端04的悬挂翼缘14在通过导向件73后,在到达屉42内的支座72之前,优选被安置在一个与导向件有一定间隔设置的的斜面74上,其中第一斜面74在向支座72的方向上首先提升和在到达顶点76后向支座72重新下降。第一斜面74优选与支座72刚性连接。在将从印版滚筒33上拆卸下来的印版37接着到引入屉42内时,在在后端04上的悬挂翼缘14接触到第二斜面77时,所述斜面的缘在到达顶点78后,在与印版滚筒33相背的一侧优选急剧降低到支座72高度上。在印版37被导引入屉42内的方向上在顶点78后面的很小的间隔a77的位置处(图14)设置有一个与第二斜面77刚性连接的止挡件79。印版37在后端04上的悬挂翼缘14被该止挡件止动。在印版37引入屉42内的方向上与第二斜面刚性77连接的止挡件79以很小的间隔a77(图14)设置在顶点78的后面,印版37在后端04的悬挂翼缘14被止挡件79止动。间隔a77的值为几毫米,优选小于印版在后端04的弯边悬挂翼缘14的一倍的长度l 14,特别是小于其一半长度l14的值。当印版37在后端04的悬挂翼缘14在止挡件79上被止动时,它将扣钩在第二斜面77上,其中悬挂翼缘14嵌入由间隔a77构成的间隙内。第二斜面77和与第二斜面连接的止挡件79通过一输送装置81线性地和平行于支座72地移动,以便将从印版滚筒33上拆卸下来的印版37完全送入屉42内。输送装置81与第二斜面77的陡缘一起为印版37在后端04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4构成将印版37输送入屉42内的抓取装置,所述输送装置81例如是一个皮带驱动装置81或线性驱动装置81,优选是气动线性驱动装置81,特别是一个无活塞杆的双向线性驱动装置81。第一斜面74和第二斜面77例如不是由完全平面构成的,而是由多个平行设置的类似梳齿的导轨构成。第二斜面77例如可以由一种或多种相应弯曲的金属条带成型构成。
在与印版滚筒33相背的一侧在屉42内设置有一个提升器82,特别是一个印版提升器82,其中印版提升器82具有例如一个优选垂直于支座72移动的活塞83,在活塞的端上设置有一个L形,特别是U形的提升臂84,其中印版37的在后端04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4设置或套设在提升臂84上。印版提升器82优选具有两个固定的工作位置,即一个在活塞回缩情况下的固定的工作位置,在所述工作位置上提升臂84位于由支座72定义的高度下面,和另一个在活塞83被外伸情况下的工作位置,在所述工作位置上提升臂84从支座72上对印版滚筒33上拆卸下来的印版37进行提升。印版提升器82所实施的行程s82大于印版37的在后端04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4的长度l14。印版提升器82将从印版滚筒33上拆卸下来的印版37从暂时的第一储存位置提升到最终的第二储存位置。
在印版提升器82的上方,尤其是提升臂84的上方设置有一个优选围绕一基本平行于印版37宽度B平行伸展的旋转轴摆动的保险件86,例如一条板状的翻板86,所述保险件或翻板的下边缘位于与提升臂84一间隔a86的位置处,其中间隔a86的尺寸优选短于印版37的在后端04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4。在图6中的方向箭头表示保险件86是可摆动的。保险件86对一个被印版提升器82提升的印版进行保险,避免其在屉42内出现不希望出现的滑动或从屉42内脱出。所以在被提升的印版37可以从屉42内取出之前,操作人员必须首先对保险件86进行摆动。
在图10至12中示出设置在屉42内的结构组的另一实施例。根据该实施例优选在支座72的中间范围内刚性设置一个止挡件79,其中一个与线性的沿支座72移动的输送装置81连接的印版提升器82对从印版滚筒33上拆卸下来的印版37的在后端04上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4进行提升,越过止挡件79和优选对处于被印版提升器82提升状态下的印版37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4进行牵拉,直至到达屉42与印版滚筒33的相背端。输送装置81和印版提升器82被强制耦合,以便一旦输送装置14向与印版滚筒33相背的方向移动时,印版提升器82将对印版37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4进行提升。另外在止挡件79和屉42面向印版滚筒33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另一个印版提升器87,所述印版提升器87对从印版滚筒33上拆卸下来的被输送入屉42内的印版37进行提升,以便可以将另一个从印版滚筒33上拆卸下来的印版37在支座72与被提升的印版37之间输送入屉42内。
下面将对照图13至35对印版滚筒33上的印版37进行更换的特殊的方法加以说明。本描述以如下情况为出发点,在上面用于准备新的有待安装在印版滚筒33上的印版37的屉44内设置有两个印版37,在印版滚筒上33上沿其圆周安装有两个印版37和下面的用于接纳从印版滚筒33上拆卸下来的印版37的屉42是空的,即没有印版37。
印版滚筒33将槽08的开口09旋转到第一位置,有待从印版滚筒33上拆卸下来的印版37在后端04的悬挂翼缘14被保持件21保持在槽内,所述第一位置位于属于下面的屉42的导向件73的下面。可控的,优选气动控制的压紧件24与印版滚筒33压合(图13)。
优选气动控制的伺服件23克服弹簧件22的力对保持件21进行摆动,从而使印版37的在后端04上的悬挂翼缘14基于其固有的弹性应力从开口09内脱出并被导向件73止动。被压合的压紧件24对印版37进行固定,避免印版37进一步从印版滚筒33的壳面07上脱开(图14)。
印版滚筒33逆生产方向P旋转并同时将印版37的在后端04推入屉42内。在将印版37输送入屉42内时印版37的在后端04的悬挂翼缘14首先在导向件73上滑移和接着贴靠在属于屉42的第一斜面74上。悬挂翼缘14沿斜面74向上滑动,直至越过斜面的顶点76和接着到达支座72。在压紧件24继续与印版滚筒33压合的同时,印版37被印版滚筒33逆生产方向P的旋转继续被推入屉04内。其中在后端04上的悬挂翼缘14还越过与输送装置81连接的第二斜面77和撞在与第二斜面77连接的止挡件79上(图15)。
压紧件24与印版滚筒33离合。通过在后端04的悬挂翼缘14对止挡件79的撞击,印版37在前端03上的优选型面配合的悬挂在开口09前缘16上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2从开口09内脱出。这时印版37的在前端03自由地覆在印版滚筒33的壳面07上。印版滚筒33从松开在后端14上的悬挂翼缘14开始到现在旋转了接近半圈。在后端04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4钩在第二斜面77与止挡件79之间。这时与第二斜面77和止挡件79连接的输送装置81可以将印版37完全牵引入屉42内(图16)。
印版37被从印版滚筒33上拆卸下来,和根据其长度L位于屉42内。在后端04的悬挂翼缘14贴靠在第二斜面77的顶点78上,同时其在前端贴靠在第一斜面74的顶点76上,因此至少在前端03的悬挂翼缘13优选是松弛的悬挂的。因此优选通过在两点上,即两个斜面74;77的顶点76;78上的支撑实现印版37在屉内的储存(图17)。
例如气动控制的印版提升器82对被牵拉入屉42内的印版37的在后端04进行提升,直至到达保险件86下面的接近保险件86的位置处,其中悬挂翼缘14支撑在与印版提升器82连接的提升臂84上(图18)。
在有待安装到印版滚筒33上的第一印版37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3;14支撑在上面的屉44内的支座54上时,印版滚筒33继续逆生产方向P向第二位置旋转,直至事先从印版滚筒33上被拆卸下来的印版37的在前端03上的悬挂翼缘13从其中被松开的开口09通过与印版滚筒33压合的压紧件24的支撑点88和开口09在印版滚筒33生产方向P的后缘17位于距支撑点88的间距a88的位置处,其中间距a88在几毫米的范围内,优选小于30mm,和因此小于印版滚筒33圆周1/30的弧长。用于拆卸设置在其上的印版37的印版滚筒33的第一位置通常与用于接纳新的印版37的第二位置是不同的。在开口09通过支撑点88时或在开口09通过支撑点88之后,压紧件24优选与印版滚筒33压合。设置在印版滚筒33附近的对准装置51的事先优选水平定向的径向的止挡件52;53优选旋转90°到垂直位置,从而调节到有待安装在印版滚筒33上的印版37的宽度B的止挡件52;53插入由屉44的支座54定义的用于有待安装在印版滚筒33上的印版37的输送平面内和在有待安装在印版滚筒33上的印版37从屉44内被输送时根据止挡件52;53上的侧规对准印版滚筒33(图19)。
有待安装在印版滚筒33上的第一印版37的在后端04上的悬挂翼缘14贴靠在与输送装置57连接的止挡件56上。输送装置57被启动,从而使止挡件56在优选正切印版滚筒33定向的移动过程中从屉44内对印版37进行输送,直至其在前端03与压合在印版滚筒33上的压紧件24接触和在开口09的印版滚筒33生产方向P的后边缘17与压紧件24的支撑点88之间的在在前端03弯边的悬挂翼缘13支撑在印版滚筒33上(图20)。
印版滚筒33改变其旋转方向开始在其生产方向P上旋转,从而使设置在印版滚筒33上的印版37的在前端03的悬挂翼缘13滑入开口09内和优选型面配合地悬挂在开口09的前缘16上(图21)。
通过印版滚筒33在生产方向P上的继续旋转其悬挂翼缘13悬挂在开口09内的印版37被完全从屉44内输送出和卷绕在印版滚筒33上。在卷绕过程中,印版37被与印版滚筒33压合的压紧件24卷绕在印版滚筒33上。当印版滚筒33在生产方向P上旋转半圈后,压紧件24将印版37在后端04上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4压入开口09内。位于属于开口09的槽08内的保持件21被释放和接着被置于工作位置,在所述工作位置保持件例如通过夹固的方式将印版37在后端04上的插入开口09内的悬挂翼缘14固定。输送装置57将与其连接的止挡件56重新置于屉44上与印版滚筒33相背的一侧上的端位置(图22)。
压紧件24与印版滚筒离合33和对准装置51的径向止挡件52;53重新优选摆动到水平位置。采用迄今所述的方法步骤结束在印版滚筒33上的第一印版37的更换,其中将用过的印版37拆掉和将新的印版37进行绕卷。所述印版37的更换在所述装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优选在少于一分钟的时间内,完全进行。印版滚筒33这时重新可以投入生产作业(图23)。
优选尚在在先进行的生产过程中通过操作人员将新的第二块印版设置在屉44内的的形式已经开始了另一例如在印版滚筒33沿其圆周设置的第二印版37的更换。第二印版37被一可控的优选气动控制的印版保持器58保持在支座上方,其中印版37例如其端部03;04夹固在两个止挡件61;62之间,其中至少一个止挡件61;62是可移动的,或者其中印版37的纵向侧插入导轨64内,其中至少一个导轨64沿印版37的宽度B是可移动的。当印版保持器58的对印版37进行保持的件,例如止挡件61;62或导轨64至少暂时地增大其间距,例如增大a58,实现对印版37的释放时,印版37落在支座54上和其悬挂翼缘13;14支撑在支座上(图24)。
为了将另一,例如第二印版37从印版滚筒33上拆卸下来,印版滚筒33根据对照图13所述的方法将槽08的开口09摆动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低于属于下屉42的导向件73,有待从印版滚筒33上拆卸下来的第二印版被保持件33保持在所述槽内。可控的,优选气动控制的压紧件24被压合在印版滚筒33上(图25)。
根据针对图14所述的方法,优选气动控制的伺服件23对保持件21进行摆动,克服弹簧力22力,从而使第二印版37在后端04悬挂翼缘14基于其固有的弹性应力从开口09内弹出和被导向件73止动。被压合的压紧件24对第二印版37进行固定,避免所述印版进一步脱离印版滚筒33的壳面07(图26)。
印版滚筒33逆生产方向P旋转和其中将第二印版37的在后端04推入屉42内。在将印版37输送入屉42内时该印版37在后端04上的悬挂翼缘14首先在导向件73上滑动和接着支撑在属于屉42的第一斜面74上。第二印版37的悬挂翼缘14在斜面74上上升滑动,其中悬挂翼缘14被在尚在屉42内贴靠在第一斜面74的顶点76的第一印版37的下面推移和其套挂在顶点76上的面向印版滚筒33的在前端03被提升,同时第二印版37的悬挂翼缘14超过第一斜面74的顶点76和接着到达支座72。在压紧件24继续与印版滚筒33压合时,第二印版37由于印版滚筒33的逆生产方向P旋转被继续推入屉42内。其中停留在屉42内的第一印版37的在前端03的悬挂翼缘13在被输送入屉42内的第二印版37的印刷面的上方滑动。接着第二印版37的在后端04上的悬挂翼缘14也超过与输送装置81连接在一起的第二斜面77和撞在与第二斜面连接在一起的止挡件79上(图27)。
压紧件24与印版滚筒33离合。通过在后端04的悬挂翼缘14对止挡件79的撞击第二印版37在前端03上的优选型面配合的悬挂在开口09前缘16上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2从开口09内脱出。在前端03上的悬挂翼缘13自由地覆在印版滚筒33的壳面07上。印版滚筒33从松开在后端14上的悬挂翼缘14开始到现在重新旋转了接近半圈。在后端04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4钩在第二斜面77与止挡件79之间。印版提升器82的提升臂84下降,从而使被提升臂84迄今保持在在后端04上停留在在屉42内的第一印版37被降低到一在止挡件79上形成的隔板89上,其中隔板89具有一个对应于支座72的垂直高度h89,所述高度值大于第二印版37在后端04上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4的长度。所述高度h89的值优选在第二印版37在后端04上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4的长度l14的一倍和两倍之间。(图28)。
这时与第二斜面77和止挡件79连接的输送装置81将第二印版37完全牵拉入屉42内,其中第一和第二印版37在屉42内根据其长度L相互叠置。输送装置81与第二斜面77和止挡件79共同构成输入屉42内的印版37的在后端04上弯边的悬挂翼缘14的抓取装置37(图29)。
这时印版提升器82的提升臂84优选将两个设置在屉42内的印版37一直提升到保险件86上。第二印版37的在前端03的面向印版滚筒33的凸缘支撑在第一斜面74的顶点76上和第一印版37的在前端03上弯边的悬挂翼缘13支撑在第二印版37的在前端03上(图30)。
为实现对在上面的屉44内准备好的第二印版37的安装,印版滚筒33继续逆生产方向P重新旋转到第二位置,直至事先从印版滚筒33被拆卸下来的印版37在前端03上的悬挂翼缘13从其中被松开的开口09通过与印版滚筒33压合的压紧件24的支撑点88和开口09在印版滚筒33生产方向P的后缘17位于距支撑点88的间隔a88的位置处,其中间隔a88在几毫米的范围内,优选小于30mm,和因此略小于印版滚筒33圆周1/30的弧长(图19)。在开口09通过支撑点88时和在开口通过支撑点88之后,压紧件24优选与印版滚筒33压合。设置在印版滚筒33附近的对准装置51的事先优选水平定向的径向的止挡件52;53优选旋转90°到垂直位置,从而调节到有待安装在印版滚筒33上的印版37的宽度B上的止挡件52;53插入由屉44的支座54定义的有待安装在印版滚筒33上的印版37的输送平面内和在有待安装在印版滚筒33上的印版37在从屉44内输送时根据止挡件52;53上的侧规对准印版滚筒33对准(图31)。
有待安装在印版滚筒33上的第二印版37的在后端04上的悬挂翼缘14贴靠在与输送装置57连接的止挡件56上。根据对照图20所示的方法,启动输送装置57,从而使止挡件56在优选正切于印版滚筒33定向的移动过程中从屉44内对第二印版37进行输送,直至其在前端03与压合在印版滚筒33上的压紧件24接触和在开口09的印版滚筒33生产方向P的后缘17与压紧件24的支撑点88之间的在在前端03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3支撑在印版滚筒33上(图32)。
根据对照图21所述的方法,印版滚筒33改变其旋转方向开始在其生产方向P上旋转,从而使在印版滚筒33上的第二印版37的在前端03的悬挂翼缘13滑入开口09内和优选型面配合地悬挂在开口09的前缘16上(图33)。
通过印版滚筒33在生产方向P上的继续旋转,其悬挂翼缘13悬挂在开口09内的印版37被完全从屉44内输送出和卷绕在印版滚筒33上。在卷绕过程中第二印版37被与印版滚筒33压合的压紧件24卷绕在印版滚筒33上。当印版滚筒33在生产方向P上旋转半圈后,压紧件24将印版37在后端04上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4压入开口09内。位于属于开口09的槽08内的保持件21被释放和接着被置于工作位置,在所述工作位置保持件例如通过夹固的方式将印版37在后端04上的插入开口09内的悬挂翼缘14固定。输送装置57将与其连接的止挡件56重新置于屉44上与印版滚筒33相背的一侧上的端位置(图34)。
压紧件24与印版滚筒离合33和对准装置51的径向止挡件52;53重新优选摆动到水平位置。采用迄今所述的方法步骤结束在印版滚筒33上的对第二印版37的更换,其中将用过的第二印版37拆卸掉和对新的第二印版37进行绕卷。所述印版滚筒37重新被置于生产准备就绪状态。而且采用所述装置在短于一分钟时间内可以完全实现所述的更换。因此在短于两分钟内,优选总共短于90秒钟的时间内可以结束对第一和第二印版37的更换(图35)。
附图标记对照表
01    包衬、印版
02    支撑面(01)
03    在前端(01)
04    在后端(01)
05    -
06    滚筒;印版滚筒
07    壳面(06)
08    槽
09    开口(08)
10    -
11    弯曲边缘(13)
12    弯曲边缘(14)
13    悬挂翼缘
14    悬挂翼缘
15    -
16    第一前缘(09)
17    第二后缘(09)
18    壁
19    壁
20    -
21    保持件
22    弹簧件
23    伺服件
24    支撑件;压紧件;压紧轮;滚压件;辊;滚轮
25    -
26    边缘
27    接触线
28    位置固定件
29    接触点
30    -
31    滚筒;第一印版滚筒
32    滚筒;第一胶皮滚筒
33    滚筒;第二印版滚筒
34    滚筒;第二胶皮滚筒
35    -
36    包衬;印版
37    包衬;印版
38    印版仓
39    印版仓
40    -
41    屉
42    屉
43    屉
44    屉
45    -
46    承印材料;卷筒纸
47    隔板
48    制动件
49    导板
50    -
51    对准装置
52    止挡件(51)
53    止挡件(51)
54    支座(44);滑轨;板条
55    -
56    止挡件;滑块;套准销
57    输送装置;皮带驱动装置;线性驱动装置
58    保持器;印版保持器
59    活塞;滑块
60    -
61    角件;止挡件;保持件
62    止挡件;保持件
63    斜面(62)
64    导轨;保持件
65    -
66    弓形件(64)
67    挡件
68    摆臂;弹簧件;板簧
69    驱动装置;电磁铁
70    -
71    代码阅读器
72    支座;板条;滑轨
73    导向件;导板;楔形件;滚压件;滚轮
74    第一斜面
75    -
76    顶点(74)
77    第二斜面
78    顶点(76)
79    止挡件
80    -
81    输送件;输送装置;皮带驱动装置;线性驱动装置
82    提升器;印版提升器
83    活塞
84    提升臂(82)
85    -
86    保险件;翻板
87    提升件;印版提升件
88    支撑点
89    隔板(79)
90    -
91    传感器
92    第一导纸辊
93     第二导纸辊
94     输墨装置
95     -
96     地基
97     机架
FR     径向力
FG     摆动力
MR     复位力矩
B      宽度;尺寸
D      材料厚度
H      水平线
L      长度;尺寸
M      安装方向
P      生产方向
S      缝隙宽度
T09    切线
T29    正切线
a09    间隔
a37    间隔
a38    间隔
a39    间隔
a54    间隔
a58    间隔
a67    间隔
a73    间隔
a77    间隔
a86    间隔
 a88     间隔
 h89     高度
 l13     长度
 o38     开口
 o39     开口
 s68     调整路径
 s82     行程
 α1     张角
 α2     张角
 β1     张角
 β2     张角
 γ      角度
 δ      倾角

Claims (59)

1.一种用于储存从印刷机同一滚筒(06;31;33)上先后输出的至少两个包衬(01;36;37)的装置,其中将所述包衬各根据其长度(L)分别储存在相对于水平线(H)的倾角(δ)最大为15°下所设置的储存位置上,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包衬储存于沿包衬长度(L)的一段垂直的间隔内,其中,将所述分别储存有一个包衬(01;36;37)的储存位置按照包衬(01;36;37)从滚筒(06;31;33)输出的顺序相互间上下设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第一屉(41;42),其中从同一滚筒(06;31;33)上先后顺序输出的包衬(01;36;37)被储存在第一屉(41;42)内。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屉(41;42)内沿滚筒(06;31;33)的轴向并列存储有至少两个包衬(01;36;37)。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滚筒(06;31;33)上沿其轴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包衬(01;36;37)。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滚筒(06;31;33)上沿其轴向设置有至少四个包衬(01;36;37)。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滚筒(06;33)轴向上并列设置至少两个第一屉(41;42)。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滚筒(06;33)上沿其圆周至少设置两个包衬(01;36;37)。
8.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屉(41;42)内至少储存有与滚筒(06;31;33)上沿其圆周设置的包衬(01;36;37)数量相同的包衬(01;36;37)。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以上下堆叠方式实现对包衬(01;36;37)的储存。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包衬(01;36;37)对应于滚筒(06;31;33)的生产方向(P)具有一个在前端(03)和一个在后端(04),其中至少在在后端(04)上形成弯边的悬挂翼缘(14)。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在后端(04)上的悬挂翼缘(14)对应于包衬(01;36;37)伸展的长度(L)以大于80°的或钝角的张角(β1)弯边。
12.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在前端(03)上的悬挂翼缘(13)对应于包衬(01;36;37)伸展的长度(L)以锐角的张角(α1)弯边。
1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第二屉(43;44),其中第二屉(43;44)用于储存至少一个有待设置在滚筒(06;31;33)上的包衬(01;36;37)。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屉(41;42)和第二屉(43;44)上下设置。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滚筒(06;31;33)是印版滚筒(06;31;33)。
1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衬(01;36;37)是印版(01;36;37)。
1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屉(41;42;43;44)内设置有支座(72;54)。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支座(72;54)为平行的导板(72;54)或导轨(72;54)形状。
19.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屉(41;42)内支座(72)对应于水平线(H)倾斜一个倾角(δ),所述倾角为5°至15°。
20.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倾角(δ)大约为7°。
21.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滚筒(06;31;33)附近设置有一个用于将包衬(01;36;37)导入第一屉(41;42)内的导向件(73)。
22.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件(73)是楔件(73)或辊件(73)。
23.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件(73)设置在距滚筒(06;31;33)一间隔(a73)的位置处,其中所述间隔(a73)的值是包衬(01;36;37)的在后端(04)上的悬挂翼缘(14)的长度(114)的一倍至两倍。
24.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传感器(91)设置在导向件(73)上,其中在输送和储存包衬(01;36;37)之前传感器(91)检查有待输出的包衬(01;36;37)的在后端(04)上的悬挂翼缘(14)是否已经脱离滚筒(06;31;33)。
25.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传感器(91)以不接触的方式或以与包衬(01;36;37)接触的方式对悬挂翼缘(14)是否脱开进行检测。
26.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传感器(91)是感应式传感器(91)。
27.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导向件(73)上沿滚筒(06;31;33)轴向设置有多个传感器(91)。
28.按照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每个在滚筒(06;31;33)上沿滚筒(06;31;33)轴向并列设置的包衬(01;36;37)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传感器(91)。
29.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屉(41;42)内与滚筒(06;31;33)相背的一侧设置有一个提升器(82)。
30.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升器(82)具有一个提升臂(84),其中提升臂(84)用于对在包衬(01;36;37)的在后端(04)上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4)进行提升,离开支座(72)。
31.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升器(82)具有两个稳定的工作位置,其中在第一稳定的工作位置提升臂(84)位于被支座(72)限定的高度下面和在另一稳定的工作位置上提升臂(84)用于对从滚筒(06;31;33)上拆卸下来的包衬(01;36;37)进行提升,离开支座(72)。
32.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升器(82)实施一个提升行程(s82),所述提升行程的值是悬挂翼缘(14)的长度(114)的一倍至两倍。
3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保险件(86)设置在第一屉(41;42)内与滚筒(06;31;33)相背的一侧上,所述保险件用于避免存储在屉(41;42)内的包衬(01;36;37)的滑动或避免出现不希望出现的从该屉(41;42)内的脱落。
34.按照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保险件(86)可摆动地设置。
35.按照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保险件(86)的摆动轴平行于包衬(01;36;37)的宽度(B)。
36.按照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保险件(86)是板状的挡板(86)。
37.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衬(01;36;37)设置在屉(41;42;43;44)内的至少两个不同的平面上。
38.按照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衬(01;36;37)沿滚筒(06;31;33)的轴向交替地设置在屉(41;42;43;44)的两个不同的平面上。
39.按照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的平面相互垂直偏离地设置。
4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衬(01;36;37)在其储存位置上被保持在在其纵向侧上伸展的导轨(64)上。
4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于被储存的包衬(01;36;37)的支座面(02)起作用的止挡件(67)。
42.按照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止挡件(67)刚性设置。
43.按照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衬(01;36;37)以其被所述导轨(64)支撑的一侧顶抵在一止挡件(67)上,同时导轨(64)通过移动使包衬(01;36;37)脱离支撑,所述止挡件(67)垂直于被储存的包衬(01;36;37)的支座面(02)起作用。
44.按照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并列设置的相邻的包衬(01;36;37)顶抵在同一止挡件(67)的相对侧上。
45.按照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不同的平面的垂直偏离的间隔是导轨(64)的结构高度的一倍至两倍。
4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印刷机具有至少两个印刷装置。
47.按照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穿过印刷装置的承印材料(45)垂直地通过印刷装置。
4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印刷机是多色胶印机。
49.一种用于储存从印刷机同一滚筒(06;31;33)上先后输出的至少两个包衬(01;36;3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滚筒(06;31;33)输出包衬(01;36;37)并且将所述包衬根据其长度在相对于水平线(H)的倾角(δ)最大为15°下进行储存,其中在先输出的包衬(01;36;37)之后输出的包衬(01;36;37)被储存在沿其长度(L)位于先输出的包衬(01;36;37)下面的一段垂直的间隔内。
50.按照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有待储存的包衬(01;36;37)在正切向上从滚筒(06;31;33)上输出。
51.按照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有待储存的包衬(01;36;37)通过滚筒(06;31;33)逆生产方向(P)的旋转被输出。
52.按照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先被输出的包衬(01;36;37)为了取得其储存位置至少其在后端(04)被提升。
53.按照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先被输出的包衬(01;36;37)的在后端(04)垂直于其支撑面(02)被提升。
54.按照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先被输出的包衬(01;36;37)的在后端(04)垂直于其支撑面(02)被提升到高度(h89)上,其中所述高度(h89)的值大于在后输出的包衬(01;36;37)的在后端(04)上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4)的长度(114)。
55.按照权利要求5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h89)的值是在后输出的包衬(01;36;37)的在后端(04)上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4)的长度(114)的一倍至两倍。
56.按照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先被输出的包衬(01;36;37)的在前端(03)在其存储位置被支撑在第一斜面(74)上。
57.按照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先被输出的包衬(01;36;37)的在前端(03)的面向滚筒(06;31;33)的凸缘支撑在第一斜面(74)的顶点(76)上。
58.按照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后被输出的包衬(01;36;37)以其在后端(04)上的弯边的悬挂翼缘(14)在输向储存位置时将在先输出的包衬(01;36;37)的在前端(03)进行提升。
59.按照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从滚筒(06;31;33)输出的包衬(01;36;37)在向相应的储存位置输送时以其在后端(04)上被弯边的悬挂翼缘(14)咬合在一抓取装置上,其中所述抓取装置将被钩住的包衬(01;36;37)输送到其储存位置。
CN200480008052A 2003-03-28 2004-02-19 对从印刷机同一滚筒先后输出的至少两个包衬进行储存的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854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314343A DE10314343B4 (de) 2003-03-28 2003-03-28 Vorrichtung zum Speichern eines an einem Zylinder einer Druckmaschine auszutauschenden Aufzugs
DE10314343.2 2003-03-28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38135A Division CN101497257B (zh) 2003-03-28 2004-02-19 用于容纳多个向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安装的印版的具有容纳装置的印版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4543A CN1764543A (zh) 2006-04-26
CN100588540C true CN100588540C (zh) 2010-02-10

Family

ID=3301607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381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7257B (zh) 2003-03-28 2004-02-19 用于容纳多个向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安装的印版的具有容纳装置的印版仓
CN2004800080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8540C (zh) 2003-03-28 2004-02-19 对从印刷机同一滚筒先后输出的至少两个包衬进行储存的装置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381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7257B (zh) 2003-03-28 2004-02-19 用于容纳多个向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上安装的印版的具有容纳装置的印版仓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7530309B2 (zh)
EP (4) EP1930164B1 (zh)
JP (1) JP4361058B2 (zh)
CN (2) CN101497257B (zh)
AT (4) ATE411171T1 (zh)
DE (7) DE20321750U1 (zh)
ES (1) ES2324431T3 (zh)
WO (1) WO200408515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29167A1 (de) 2005-06-23 2006-12-28 Maschinenfabrik Wifag Druckzylinderbelag, Kombination aus Druckzylinder und Druckzylinderbelag sowie Druckzylinder mit klemmend befestigtem Druckzylinderbelag
DE102006006136A1 (de) * 2006-02-10 2007-08-23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Systeme zur Überprüfung der Bestückung eines Druckformmagazins und ein System zur Zuführung mindestens einer in einem Druckformmagazin gespeicherten Druckform zu einem Zylinder
DE102006032202B3 (de) * 2006-07-12 2007-10-11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Speichervorrichtung für Druckplatten
DE102006061295A1 (de) * 2006-09-01 2008-03-20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registerhaltigen Montieren einer biegsamen Druckform auf einem Formzylinder einer Rotationsdruckmaschine
DE102008000495B4 (de) * 2008-03-03 2011-09-29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en für eine Rotationsdruckmaschine mit mindestens einem Speicherfach
US8736358B2 (en) 2010-07-21 2014-05-27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Current source with tunable voltage-current coefficient
FR2986180B1 (fr) * 2012-01-27 2014-12-19 Goss Internat France Dispositif de chargement des plaques d'impression sur un cylindre porte-plaque d'une presse rotative offset
FR2989928A1 (fr) * 2012-04-27 2013-11-01 Goss Int Corp Procede de stockage de plaques d'impression retirees successivement d'un cylindre porte-plaque d'une presse rotative et dispositif de stockage
DE102016201137B4 (de) * 2016-01-27 2018-12-27 Kba-Metalprint Gmbh Vorrichtung zum Bedrucken von Hohlkörper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2311B2 (ja) * 1976-06-14 1984-08-08 リヨ−ビ株式会社 オフセツト印刷機等の給版装置
EP0100779B1 (en) * 1982-08-10 1986-04-09 Mitsubish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plate exchange system
JPH0669749B2 (ja) * 1985-09-13 1994-09-07 東レ株式会社 印刷機における版装着方法
US4913571A (en) * 1988-11-03 1990-04-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inking roller and transfer roller assembly
CH679035A5 (zh) * 1989-08-09 1991-12-13 Daverio Ag
US5259314A (en) * 1989-12-06 1993-11-09 Komori Corporation Plate mount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press
DE3940796A1 (de) * 1989-12-09 1991-06-13 Koenig & Bauer Ag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wechseln einer druckplatte
DE3940795A1 (de) * 1989-12-09 1991-06-13 Koenig & Bauer Ag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zufuehren bzw. abfuehren einer druckplatte
DE69022378T3 (de) 1989-12-26 2003-01-02 Komori Corp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swechseln der Druckplatte einer Druckmaschine.
DE4003445A1 (de) 1990-02-06 1991-08-08 Roland Man Druckmasch Automatisches plattenzufuehr- und zylinderbeschickungssystem
JP2570485Y2 (ja) 1991-06-24 1998-05-06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印刷機の刷版交換装置
DE4218602C2 (de) 1991-08-28 1993-11-11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Vorrichtung zum Einführen der Druckplattenhinterkante an einem Plattenzylinder
DE4130359C2 (de) 1991-09-12 1997-04-17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Vorrichtung zum Ab- und/oder Zuführen von Druckplatten einer Druckmaschine
DE4309658C1 (de) * 1993-03-25 1994-10-27 Roland Man Druckmasch Vor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Wechseln von Druckplatten bei Bogenoffsetdruckmaschinen mit mehreren Druckwerken
DE4322027A1 (de) 1993-07-02 1995-01-19 Zirkon Druckmaschinen Gmbh Vor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Wechseln einer Druckplatte
DE4342359C1 (de) * 1993-12-11 1995-06-22 Roland Man Druckmasch Magazin für den automatischen Druckplattenwechsel
DE4424903C2 (de) * 1994-01-17 1998-08-27 Koenig & Bauer Albert Ag Vorrichtung zur Montage, Demontage und Transport von leicht biegbaren, bogenförmigen Gegenständen mit Einhängeabkantungen
DE59501782D1 (de) * 1994-01-17 1998-05-07 Koenig & Bauer Albert Ag Vorrichtung zur montage, demontage und transport von leicht biegbaren, bogenförmigen gegenständen mit einhängeabkantungen
WO1995019262A1 (de) * 1994-01-17 1995-07-20 Koenig & Bauer-Albert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r montage, demontage und transport von leicht biegbaren, bogenförmigen gegenständen mit einhängeabkantungen
DE4408025A1 (de) * 1994-03-10 1995-09-14 Koenig & Bauer Ag Druckwerk für eine Mehrfarben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JPH0811416A (ja) 1994-06-30 1996-01-16 Riso Kagaku Corp 孔版印刷装置の排版処理装置
DE4442265A1 (de) * 1994-11-28 1996-05-30 Roland Man Druckmasch Transportsystem zum Transport von Druckformen
DE4442574C2 (de) * 1994-11-30 1996-11-28 Koenig & Bauer Albert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reitstellung einer Druckplatte
DE19620997C2 (de) * 1996-05-24 1998-03-26 Koenig & Bauer Albert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xialen Positionieren einer Druckplatte
DE19623694A1 (de) * 1996-06-14 1997-12-18 Kba Planeta Ag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und Zuführen von Druckfolien
DE19623692A1 (de) * 1996-06-14 1997-12-18 Kba Planeta Ag Druckfolienkassette
DE19710520C1 (de) * 1997-03-14 1998-09-17 Roland Man Druckmasch Druckmaschine mit einer Bebilderungsvorrichtung
US6189452B1 (en) * 1998-04-30 2001-02-20 Creoscitex Corporation Ltd. Apparatu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plates to external drum devices having movable clamps
DE19803727A1 (de) * 1998-01-30 1999-08-05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Zuführen und/oder Entfernen von Druckplatten zum/vom Plattenzylinder einer Druckmaschine
DE19804106C2 (de) * 1998-02-03 2002-10-31 Roland Man Druckmasch Transport- und Montagesystem sowie Verfahren zum Befördern von Druckformen
DE19938086A1 (de) * 1999-08-12 2001-02-15 Koenig & Bauer Ag Einrichtung zum Abführen flexibler Druckplatten
DE19941634B4 (de) 1999-09-01 2010-11-04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Zu- und Abführen flexibler Druckplatten
JP2001080040A (ja) 1999-09-14 2001-03-27 Komori Corp 輪転印刷機における版交換装置
JP4410346B2 (ja) * 1999-09-17 2010-02-03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版保持装置
JP3472541B2 (ja) * 2000-09-14 2003-12-02 株式会社東京機械製作所 印刷資材昇降装置
DE10112522C2 (de) * 2001-03-15 2003-10-09 Windmoeller & Hoelscher Wechselstation für Sleeves von Druckmaschinen
US6981447B2 (en) * 2003-04-09 2006-01-03 Esko-Graphics A/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flexographic plates for computer-to-plate imag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321750U1 (de) 2009-05-28
EP1930164B1 (de) 2009-03-18
WO2004085158A2 (de) 2004-10-07
WO2004085158A3 (de) 2005-06-02
US20090107353A1 (en) 2009-04-30
ATE425872T1 (de) 2009-04-15
DE502004009193D1 (de) 2009-04-30
DE10314343B4 (de) 2009-08-13
JP4361058B2 (ja) 2009-11-11
EP1862306A1 (de) 2007-12-05
ATE460282T1 (de) 2010-03-15
CN1764543A (zh) 2006-04-26
DE502004008265D1 (de) 2008-11-27
CN101497257A (zh) 2009-08-05
EP1608512B1 (de) 2008-10-15
US20060191434A1 (en) 2006-08-31
EP1930164A1 (de) 2008-06-11
DE502004010890D1 (de) 2010-04-22
ES2324431T3 (es) 2009-08-06
DE20321720U1 (de) 2009-03-12
US7806052B2 (en) 2010-10-05
EP1862306B2 (de) 2013-04-24
DE502004009543D1 (de) 2009-07-09
WO2004085158B1 (de) 2005-07-28
DE10314343A1 (de) 2004-10-21
ATE432167T1 (de) 2009-06-15
US7530309B2 (en) 2009-05-12
EP1862306B1 (de) 2009-05-27
EP1938986B1 (de) 2010-03-10
CN101497257B (zh) 2011-02-02
EP1608512A2 (de) 2005-12-28
ATE411171T1 (de) 2008-10-15
JP2006513886A (ja) 2006-04-27
EP1938986A1 (de) 2008-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64542B (zh) 用于储存待输送给印刷机滚筒的包衬的装置
CN101495316B (zh) 用于检测印版仓的装载的系统
CN100588540C (zh) 对从印刷机同一滚筒先后输出的至少两个包衬进行储存的装置和方法
US7975610B2 (en) Printing units comprising several printing groups, and printing tower
EP2516161B1 (en) Intaglio printing press with mobile carriage supporting ink-collecting cylinder
JP4756034B2 (ja) 印刷版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印刷機
CN101342811B (zh) 单张纸胶版印刷机中改进的印版更换
JP5362051B2 (ja) 版マガジン
DE102005039773B4 (de) Vorrichtung zum Zuführen oder Abführen eines Aufzugs mit einfacher oder doppelter Länge zu oder von einem Zylinder einer Druckmaschine
EP2726293B1 (en) Method of mounting and registering a printing plate on a plate cylinder of a multicolour offset printing press
CN100584607C (zh) 具有一固定可安置在圆周侧上的印版用的装置的印版滚筒
CN100572061C (zh) 在胶印机的印版滚筒上张紧时压紧可挠曲印版的装置
US7331287B2 (en) Devices for storing a blanket to be exchanged on a cylinder of a printing machine
US20050172844A1 (en) Devices for storing a blanket to be supplied to a cylinder of a printing machine
EP1912794B1 (en) Printing press
US7963226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rinting unit having at least one press unit, and a press unit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CN101208202B (zh) 印版卸载或加载装置和方法
WO2009043689A1 (e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printing plates and a printing plate monitoring system for a printing press
US5609105A (en) Sheet-conveying drum for printing machines
CN102026811A (zh) 一种从印刷机的印版滚筒移除印版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0

Termination date: 2013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