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5108C - 双面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面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5108C
CN100575108C CN200510003848A CN200510003848A CN100575108C CN 100575108 C CN100575108 C CN 100575108C CN 200510003848 A CN200510003848 A CN 200510003848A CN 200510003848 A CN200510003848 A CN 200510003848A CN 100575108 C CN100575108 C CN 10057510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mentioned
printed
print mode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03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36758A (zh
Inventor
高桥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hoku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hoku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hoku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36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67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510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510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L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MANIFOLDING, DUPLICATING OR PRINTING FOR OFFICE OR OTHER COMMERCIAL PURPOSES; ADDRESSING MACHINES OR LIKE SERIES-PRINTING MACHINES
    • B41L13/00Stencilling apparatus for office or other commercial use
    • B41L13/04Stencilling apparatus for office or other commercial use with curved or rotary stencil carriers
    • B41L13/06Stencilling apparatus for office or other commercial use with curved or rotary stencil carriers with a single cylinder carrying the stencil

Landscapes

  • Dot-Matrix Printers And Others (AREA)
  •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Formes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控制部件(129A)基于来自初始设定模式切换部件(例如由数字键(109)、输入键(110)和程序键(111)构成)的初始设定模式切换信号,控制液晶驱动电路(未图示),使液晶显示器(120)显示双面印刷模式或单面印刷模式的设定状态的消息。从而,解决以往的双面印刷装置中预先设定的初始设定模式为单面印刷模式时,通常进行双面印刷的用户错误设定双面印刷模式而制版时浪费1个底版的课题。

Description

双面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双面孔版印刷装置等的双面印刷装置,具体涉及双面印刷装置,该装置可进行对印刷用纸(以下简称为“用纸”)的正反两面印刷的双面印刷操作以及仅对用纸的一面印刷的单面印刷操作。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简便的印刷方式公知有数字式热敏孔版印刷。该孔版印刷是这样进行的:一般使粘合其厚度大概为1~2μm左右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和由日本纸纤维或合成纤维、日本纸纤维与合成纤维的掺混物等构成的多孔质支撑体的层叠结构的孔版底版(以下称为“底版(master)”)的该热塑性树脂薄膜面,与热印头(thermal head)的发热元件相接触并通过该热印头的主扫描方向的动作来加热穿孔/制版,同时用压印辊(platen roller)等的底版输送部件使该制版的底版(以下也称为“制版完底版”)在与上述主扫描方向垂直的副扫描方向(底版输送方向)移动,并在其外周部设置具有例如将树脂或金属网制的丝网(mesh screen)多层卷绕结构的多孔性圆筒状的印版滚筒,卷装在自由旋转的印刷滚筒上,并从设于印刷滚筒内部的供墨构件向印版滚筒上的制版完底版供墨,用加压辊或压印滚筒等或者称为中押轮的按压部件(以下以“加压辊”作为代表)向印版滚筒上的制版完底版连续压紧用纸,从印版滚筒的开孔部分、底版的穿孔部分使墨渗出并转印到用纸上。
还有,有时将“印刷滚筒”简称为印版滚筒或设于印刷滚筒外周部的印版滚筒,但以下的本说明书中包括印版滚筒在内均称“印刷滚筒”。
上述的孔版印刷中,除了仅对用纸的一面进行印刷的单面印刷外,近年占大部分比例的是基于减小用纸的消耗量与书类的保管空间等的目的,对用纸的正反两面(以下也称为“用纸的双面”)进行印刷的双面印刷。以往的双面印刷方法/方式中,利用如上所述的通常进行单面印刷的孔版印刷装置等,使在其给纸部中装载的用纸送到印刷部,在该用纸的一面(表面)印刷结束后将排出/装载到排纸盘等的完成印刷的用纸翻过来,然后使之再次送到印刷部,在该完成印刷的用纸的剩余的一面(背面)进行印刷来得到双面印刷物。该双面印刷方式中,由于要进行两次印刷或者要取得单面印刷结束后的单面印刷物的墨充分干燥的、等待成为所谓油墨凝固状态为止的时间,总的印刷时间变得很长,并且整理单面印刷物的操作或将单面印刷物再次安放在给纸部的操作也非常麻烦。
为改良上述那种伴有手动操作的以往的双面印刷方式,自动进行双面印刷的双面印刷装置被积极开发,作为这种双面印刷装置的形式,已提出了若干方案,大致可分为以下6种,它们分别存在后述的优点或问题。
(1)单面印刷后托盘(stock)再给纸式二道(pass)双面印刷方式:与传统单面孔版印刷装置大致相同的装置结构相比,该方式的印刷结构中有可按设有排纸盘的排纸单元移动,同时在排纸盘上附加给纸盘的功能结构或附加新的翻转进纸通路等(以下称为“自动再给纸机构”),从而使给纸部中装载的用纸送到印刷部进行表面印刷后,将表面印刷完用纸一次排出并装载在上述排纸盘上,然后将上述排纸盘上的表面印刷完用纸输送给上述翻转进纸通路,并自动向再次印刷部给纸并进行背面印刷,从而得到双面印刷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特许2880052号公报)。该双面印刷方式的优点是,仅对传统单面孔版印刷装置及其结构稍作变更(附加设置上述自动再给纸机构)就可以使用。
另一方面,上述(1)的双面印刷方式中,第一,因要进行2次的制版与印刷,在获得双面印刷物上需要2次的制版印刷时间,同时需要进行自动再给纸的切换时间。因此,双面印刷装置存在时间生产性低的问题。第二,基于上述自动再给纸机构的约束,一次可双面印刷的印刷张数较少,需要更多的双面印刷物时,要重复上述1双面印刷循环。这时,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中一次就能读取原稿双面的图像,但在一次读取或将排出的原稿再次送给后读取该图像时,需要设置很昂贵的自动双面原稿输送装置或自动循环式原稿输送装置(ARDF或RDH)。因此,如果不安装高价的图像存储器就不能重复双面印刷循环。
第四,每次重复双面印刷时,耗费制版或给排版的时间,并且,尽管底版的耐刷张数(指1个制版完底版所能印刷的张数)足够,但要无谓地耗费改作新底版的成本。第五,由于表面印刷结束后的印刷物没有成为其墨充分干燥的所谓油墨凝固的状态,如果要对表面印刷结束后的印刷物马上进行背面印刷,就会有因输送辊或加压辊等的按压部件压住图像部而发生印刷图像被墨等污染或紊乱的不良情况,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将一次表面印刷的表面印刷完用纸再次分离/输送时易发生卡夹,并使印刷装置的结构庞大等。
(2)双滚筒对置式一道同时双面印刷方式:设有第一印刷滚筒、隔着用纸输送通路与第一印刷滚筒对向配置的第二印刷滚筒以及使第一印刷滚筒的外圆周面和第二印刷滚筒的外圆周面相接或分离的离合部件,通过使离合部件工作而各印刷滚筒之间彼此压紧,以1次的过纸即一道完成对用纸的一面即用纸的表面进行印刷的表面印刷与对该用纸另一面即用纸背面进行印刷的背面印刷,即以一道工序得到双面印刷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特开平6-71996号公报)。
上述(1)的双面印刷方式中,第一,由于其结构使2个印刷滚筒上下配置并相互触压,即使单面印刷时也需要对方的印刷滚筒并使各印刷滚筒之间触压,必须在一方的印刷滚筒上卷装制版完底版、在另一方的印刷滚筒上卷装未制版的底版(无制版底版),这样,在单面印刷时底版被白白消耗。如此,在单面印刷时也需要两份底版,因此与通常的单面印刷装置相比,要花2倍的底版成本。第二,由于要制作2个底版并进行给排版,即使由于无图像而可比通常的制版稍快速地制版,也不得不降低快速印刷时间(FPT)。
第三,通常的印刷滚筒的内圆周面呈圆形,在各印刷滚筒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用以保持底版的、从该各外圆周面向外突出的凸型(type)的夹持器(clamper),为使2个印刷滚筒相互触压,各夹持器在相向的位置上相互形成用以避开与各夹持器的凸部之间的干涉的凹部,要不则须使各印刷滚筒隔离。与印刷滚筒和外径较小的加压辊的组合相比,在采用相同外径的印刷滚筒时,要躲避上述夹持器的凸部也不得不扩大躲避的凹部的范围,而为了不缩小印刷范围,又必须加大印刷滚筒的外径,这样就导致了恶性循环。
第四,存在各印刷滚筒接触时发生较大的噪音,或难以防止排纸卷到印刷滚筒上等问题。
(3)单滚筒复印式单压紧部件一道双面印刷方式:印刷滚筒的外圆周面上卷装形成有第一制版图像(表面图像)和第二制版图像(背面图像)的分割制版完底版(双面印刷用底版)。该方式是印刷滚筒上的背面制版图像暂时中间复印到加压辊(复印按压部件)上,然后对送到的用纸表面与背面同时印刷的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特开平8-332768号公报)。该(3)的双面印刷方式中,在以一道工序双面印刷时能够抑制发生未干燥墨的转移现象,并在单面印刷时可不浪费地有效使用底版,在能够得到优质的印刷图像的同时具有能够实现装置小型化与简易化的优点。
另一方面,(3)的双面印刷方式中,第一,第一制版图像与第二制版图像(表面图像与背面图像)中的任何一方图像直接从印刷滚筒复印到用纸而印刷的表面图像浓度和将另一方图像复印到其吸墨性与用纸不同的加压辊后再复印到用纸而印刷的背面图像浓度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浓度差,存在用纸上的图像浓度在表面和背面上不同的问题。
第二,本方式中,通常的单面印刷时的给纸定时与双面印刷时有较大差异。结果,给纸系统的机构系统与控制系统变得复杂,从而成本上升。第三,用于通常的孔版印刷的制版完底版上的制版图像成为镜像。在采用对加压辊中间复印的本方式时,需要将复印侧的底版上的制版图像作成正像。因而,只制版镜像的方式中,通过适当选择底版输送方向或热印头的朝向等,其镜像处理成本几乎不变,但在如本方式那样无论是正像还是镜像进行制版时,均须增设镜像翻转电路,从而存在成本上升的问题。
(4)双滚筒对置式复印滚筒介入型一道同时双面印刷方式:利用具备供墨部件且在外圆周面卷装底版而自由旋转的第一、第二印刷滚筒和位于该第一、第二印刷滚筒之间的复印滚筒,将墨像从第二印刷滚筒转移到复印滚筒后,对同一用纸的背面再转移复印滚筒上的墨像,从而对用纸的正反两面同时进行印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特开平8-118774号公报)。上述(4)的双面印刷方式中,不能消除表面和背面的印刷图像的浓度差或画质差,还有因为包含复印滚筒,结果得配置3个滚筒,从而印刷装置成为大型且需要清洗,这些都是存在的问题。
(5)单滚筒分割印刷同时翻转式双面印刷方式:设有卷装形成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的制版完底版的印刷滚筒,向该印刷滚筒的附近供给用纸的给纸部件,将从该给纸部件供给的用纸的第一面与印刷滚筒上的第一图像压紧、在用纸的第一面上形成第一印刷图像的第一按压部件,将在第一面上印刷了第一印刷图像的用纸翻转的用纸翻转部件,将该用纸翻转部件翻转的用纸的第二面与印刷滚筒上的第二图像压紧、在用纸的第二面上形成第二印刷图像的第二按压部件;这是以1次制版工序和1次印刷工序对用纸的正反两面同时进行印刷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特开平9-95033号公报)。
上述(5)的双面印刷方式中,与上述三个双面印刷方式和后述的单滚筒分割复印滚筒一道双面印刷方式相比,具有这样的优点:若限定双面印刷时的图像尺寸,则可为小型的印刷装置,可进行单面印刷表面和背面的印刷图像的浓度差等无障碍地且可高速、短时地进行双面印刷,从而能够节约印刷所要时间,并提高生产性。
另一方面,上述(5)的双面印刷方式中的、例如特开平9-95033号公报记载的印刷装置中,在用纸输送的确实性/可靠性与高速印刷对应性存在重大的疑问,具有与之相关的问题外,还有所谓印刷部周围结构变得复杂的问题,即需使用2个按压部件(作为第一与第二按压部件的一次、二次加压辊17、24)并且要与之对应地在印刷滚筒内设2个供墨部件(7、8)。
(6)单滚筒分割印刷复印滚筒一道双面印刷方式:这是介于上述(4)和(5)的中间的双面印刷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特开平9-95033号公报)。采用该单滚筒分割复印滚筒一道双面印刷方式的孔版印刷机的基本结构中包括:在1个印刷滚筒外圆周面设有表面用印刷区和背面用印刷区的印刷滚筒,在其表面形成用通过印刷滚筒的背面用印刷区的墨复印的背面用墨像的复印滚筒,以及将用纸输送到印刷滚筒和形成了背面用墨像的复印滚筒之间的输送部件等。
上述(6)的双面印刷方式中能够让用纸通过印刷滚筒和形成了背面用墨像的复印滚筒之间,以一道在用纸的正反两面同时印刷。即,上述双面印刷方式中,有1个印刷滚筒、1个供墨部件、1个复印滚筒与各自1个制版单元与排版单元即可,因此,具有能够减少零件数来降低成本并达到装置小型化的优点,并具有通过设印刷滚筒和复印滚筒的直径比为2∶1,能够使印刷滚筒和复印滚筒以一定旋转数(一定旋转速度)旋转的状态进行连续印刷的优点。
另一方面,上述(6)的双面印刷方式中,从印刷滚筒的外圆周面的出墨容易度在表面用印刷区和背面用印刷区相同,且,在复印滚筒的外周表面层上使用具有拔墨性的材料,还有,例如与以基于同一原稿的同一制版图像对正反两面同时印刷的场合为基准作比较时,从印刷滚筒的外圆周面复印到复印滚筒的外圆周面的墨转移量少于从印刷滚筒的外圆周面转移到直接用纸的墨转移量。因此,在上述双面印刷方式中也存在在表面用印刷图像和背面用印刷图像之间发生印刷图像浓度不匀或印刷图像浓度差的问题。
(7)为全面解决上述(1)~(5)的诸问题,提出并试制了可不浪费底版地进行单面印刷,并可以得到在双面印刷时印刷到用纸上的表面印刷图像和背面印刷图像之间不存在印刷图像浓度不匀或印刷图像浓度差的画质良好的印刷物,而且可抑制设置空间的增大的划时代的一道工序双面印刷装置,即以上述(5)的双面印刷方式为基本方式(其中,采用作为单一按压部件的加压辊与单一供墨部件)加以选择(以下称为“单滚筒单按压部件双面印刷方式”),作为消除缺乏用纸输送的确实性/可靠性与高速印刷对应性的问题的对策的新的双面印刷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特开2003-129100号公报、特开2003-237207号公报)。
顺便,采用上述单滚筒单按压部件双面印刷方式的、本申请人提出的特开2003-200645号公报或特开2003-237207号公报中公开的双面印刷装置中设有:包括卷装沿着印刷滚筒的旋转方向(1个版的长度(与印刷滚筒的周长对应的底版的长度,下同)内)使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在2面并排形成的分割制版完底版(双面印刷用底版)的印刷滚筒和具有对该印刷滚筒相对自由连接并分离的按压部件的印刷部;将用纸向印刷部供给的给纸部;在印刷部中将印刷完的完成印刷的用纸排出的排纸部;将印刷部中在其表面形成印刷图像的表面印刷完用纸暂时存放在辅助盘(再给纸存放部件);翻转存放在辅助盘上的表面印刷完用纸后向印刷部再给纸的再给纸部件;以及将通过了印刷部的用纸导引到再给纸存放部件或排纸部的切换构件(切换部件)等的基本结构。
然后,双面印刷时,从给纸部将第一张的用纸供给印刷部并在其表面上印刷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中的任一图像,用切换构件将印刷的第一张的用纸导引到辅助盘后,从给纸部将第二张用纸送给印刷部并在其表面上印刷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中的一方,同时用再给纸部件将第一张用纸再送给印刷部并在其背面上印刷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中的另一方,用切换构件将第一张用纸导引到排纸部并将第二张用纸导引到辅助盘。如此,除了最初与最后一张通过的纸张外,印刷滚筒旋转1次就可完成用纸的双面印刷。
特开2003-237207号公报中公开的双面印刷装置,在双面印刷时,无论用纸的尺寸均从底版的前端隔着预定距离的第一位置将第一图像制版,并从第一位置隔着预定距离的第二位置将第二图像制版,使得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之间存在间隔(空白部)。通过适当设置空白部,能够防止正反两面的图像位置的错位。原稿图像的读取信息暂时存放在图像存储器,以在制版时调出。采用该双面印刷装置,能够防止正反两面的图像位置的错位,同时能够提高双面印刷的时间生产性,并且即使在单面印刷时也能够无浪费。
而且,特开2003-200645号公报记载的双面印刷装置(1)中,如该公报的图7所示和其段落“0088”中所记载,操作面板(103)中配置了以下的键(按钮)或显示装置。即,分别设有:双面印刷操作的双面印刷模式的选择/设定用的双面印刷键(117),单面印刷操作的单面印刷模式的选择/设定用的单面印刷键(118),用以起动/设定排版、原稿的图像读取、制版到装版/印刷为止的一连串操作的称为开始键的制版开始键(104),以及起动/设定通常的标准的双面印刷操作或单面印刷操作用的又称为印刷键的印刷开始键(105)等;若按下双面印刷键(117),则配置在其附近的LED(117a)点亮,若按下单面印刷键118,则配置在其附近的LED(118a)点亮,从而向操作员显示是双面印刷模式还是单面印刷模式。双面印刷装置(1)处在预先设定的初始状态(以下也称为“初始设定模式”)时LED(118a)被点亮,成为单面印刷模式。
但是,上述(7)的双面印刷方式中也存在以下的问题。即,第一,若将进行双面印刷操作的双面印刷模式或进行单面印刷操作的单面印刷模式的设定弄错进行制版,则会浪费1个版的底版。
该问题因如下情况而产生。特开2003-200645号公报与特开2003-237207号公报记载的双面印刷装置(1)中,如上述那样在双面印刷装置(1)的初始设定模式时LED(118a)点亮,通知操作员处在单面印刷模式,但是例如操作员着急而需要进行双面印刷等时,未注意到单面印刷模式表示用的LED(118a)点亮的情况而按下印刷开始键(105),这样因单面印刷模式设定状态而进行单面印刷即进行无谓地印刷,或者为进行双面印刷的制版而按下制版开始键(104),但因单面印刷模式设定状态而进行单面印刷用的制版,将会浪费目前价格昂贵的1个版的底版。
这些情况说明最好由操作员或用户(以下称为“用户”)根据双面印刷或单面印刷的哪个使用频率高,对在双面印刷装置(1)的接通电源时或解除执行双面印刷装置(1)的各种模式状态的模式解除时等中预先设定的初始设定模式(默认),将双面印刷模式与单面印刷模式中的任一模式自由选择/设定到所想要的位置上。另外,这也说明用LED(118a)等简单的显示部件不足以引起用户的注意。
第二,例如在具有可单面印刷的用纸尺寸为A3尺寸的印版滚筒(印刷滚筒)(12)的上述两公报公开的双面印刷装置(1)中执行的、用于双面印刷时的用纸的最大用纸尺寸为A4纵(上述特开2003-200645号公报中设为A4“横”,但以下设用户朝向操作面板(103)的状态看的方向A4设为“纵”),但用A4纵向尺寸(以下有时简称为“A4尺寸”)以上的大尺寸的用纸进行双面印刷时会发生用纸的输送卡夹。在设有将多个给纸台中装载的多个尺寸的用纸中的任一种选择并输送的纸库(bank)给纸部件的双面印刷装置中,也有同样的情况。
第三,上述两公报公开的双面印刷装置(1)中设有用以选择/设定输入用纸的厚度(例如“普通纸”、“薄纸”、“厚纸”三种之一)的用纸厚度设定键(116),但例如用该键(116)本应将用纸的厚度的选择/设定为“厚纸”的情况错误地选择/设定为“普通纸”时,依然会发生用纸的输送卡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构思而成,旨在提供这样的双面印刷装置:能够解除上述的问题,特别是作为消耗品(supply)的底版的浪费,同时防止双面印刷时用纸的输送卡夹等的发生,并且,起到后述本发明点各方面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课题并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是在本发明的各方面采用以下结构。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双面印刷装置具有如下特征:能够进行这样的双面印刷操作。即在印刷滚筒的外圆周面卷装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在1个版长度的底版内并列制版的双面印刷用底版或设有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2个面的图像区的第三图像在1个版长度的底版内制版的单面印刷用底版,可对该印刷滚筒进行通过相对自由离合的按压部件使上述印刷滚筒上的双面印刷用底版与用纸表面压紧而印刷了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中的一方后,翻转该用纸并再给纸后通过上述按压部件使上述印刷滚筒上的双面印刷用底版与用纸背面压紧印刷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中的另一方,并且,还可以进行使上述印刷滚筒上的单面印刷用底版与用纸的一面压紧后印刷第三图像的单面印刷操作;关于在对上述双面印刷装置的接通电源时或解除该双面印刷装置执行的各种模式状态的模式解除时等场合预先设定的初始设定模式,构成为可切换并设定进行上述双面印刷操作的双面印刷模式或进行上述单面印刷操作的单面印刷模式。
这里,作为“关于初始设定模式,构成为可切换并设定进行双面印刷操作的双面印刷模式或进行单面印刷操作的单面印刷模式”的手段,除了设置后述的各实施例中的“初始设定模式切换部件”来构成以外,例如还包括以读出专用存储装置即ROM芯片的交换来执行的情况。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所记载的双面印刷装置中设有告知部件,该部件告知上述接通电源时或上述模式解除时等场合用上述结构进行切换并设定的上述双面印刷模式或上述单面印刷模式设定状态。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面所记载的双面印刷装置中,上述告知部件是将上述双面印刷模式或上述单面印刷模式设定状态在画面上警告的画面显示部件。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记载的双面印刷装置中,设有探测给纸台中装载的用纸的尺寸的用纸尺寸探测部件、告知信息的信息告知部件以及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被设定的场合,用上述用纸尺寸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尺寸大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时,禁止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用上述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上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记载的双面印刷装置中,设有选择在多个给纸台中装载的多个用纸尺寸的用纸中的任一种后,将该用纸输送给上述印刷滚筒和上述按压部件之间的纸库给纸部件,以及在设定了上述双面印刷模式时,将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相同或比它小的用纸尺寸的用纸从上述纸库给纸部件自动选择/给纸的控制部件。
本发明第六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记载的双面印刷装置中,设有在比上述印刷滚筒和上述按压部件之间更靠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至少探测用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用纸长度探测部件、告知信息的信息告知部件以及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在设定了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场合,通过输送用纸的给纸部件供给1张用纸,在其输送途中,将由上述用纸长度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长度与预先设定的用纸长度数据进行比较并判断可否进行上述双面印刷操作,当不可进行该双面印刷操作时,禁止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用上述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上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本发明第七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记载的双面印刷装置中,设有在比上述印刷滚筒和上述按压部件之间更靠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探测用纸的厚度的用纸厚探测部件、告知信息的信息告知部件以及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在设定了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场合,通过输送用纸的给纸部件供给1张用纸,在其输送途中,将由上述用纸厚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厚度与预先设定的用纸厚度数据进行比较并判断可否进行上述双面印刷操作,当不可进行该双面印刷操作时,禁止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用上述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上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本发明第八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记载的双面印刷装置中,设有在比上述印刷滚筒和上述按压部件之间更靠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探测用纸的厚度的用纸厚探测部件;告知信息的信息告知部件;印压范围可变部件,该部件可有选择地切换在仅对与上述印刷滚筒上的双面印刷用底版的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图像区进行印压的第一印压范围、仅对与上述印刷滚筒上的双面印刷用底版的第二图像对应的第二图像区进行印压的第二印压范围及从第一图像区连续到第二图像区并提供印压的第三印压范围的至少三个印压范围中的一个;以及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在设定了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场合,通过输送用纸的给纸部件供给1张用纸,在其输送途中,将由上述用纸厚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厚度与预先设定的用纸厚度数据进行比较,当该比较结果在预定值以上的厚度时,从上述双面印刷模式自动变更到上述单面印刷模式,且,控制上述印压范围可变部件以用第一印压范围或第二印压范围进行印刷,在执行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的印刷后,禁止以后的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用上述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上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本发明第九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记载的双面印刷装置中,设有制作上述双面印刷用底版与上述单面印刷用底版的制版部件。
本发明第十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九方面所记载的双面印刷装置中,设有探测给纸台中装载的用纸的尺寸的用纸尺寸探测部件、告知信息的信息告知部件以及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在设定了上述双面印刷模式时,用上述用纸尺寸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尺寸大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时,禁止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制版操作与印刷操作,同时用上述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上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九方面所记载的双面印刷装置中,设有选择在多个给纸台中装载的多个尺寸用纸中的任一用纸后将该用纸输送给上述印刷滚筒和上述按压部件之间的纸库给纸部件,以及在设定了上述双面印刷模式时,将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相同或比它小的用纸尺寸的用纸从上述纸库给纸部件自动选择并给纸的控制部件。
本发明第十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九方面所记载的双面印刷装置中,设有在比上述印刷滚筒和上述按压部件之间更靠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至少探测用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用纸长度探测部件、告知信息的信息告知部件以及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在设定了上述双面印刷模式时,通过输送用纸的给纸部件供给1张用纸,在其输送途中,将由上述用纸长度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长度与预先设定的用纸长度数据进行比较并判断可否进行上述双面印刷操作,当不可进行该双面印刷操作时,禁止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用上述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上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本发明第十三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九方面所记载的双面印刷装置中,设有在比上述印刷滚筒和上述按压部件之间更靠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探测用纸的厚度的用纸厚探测部件、告知信息的信息告知部件以及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在设定了上述双面印刷模式时,在上述印刷滚筒上卷装双面印刷用底版后,通过输送用纸的给纸部件供给1张用纸,在其输送途中,将由上述用纸厚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厚度与预先设定的用纸厚度数据进行比较并判断可否进行上述双面印刷操作,当不可进行该双面印刷操作时,禁止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用上述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上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本发明第十四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九方面所记载的双面印刷装置中,设有在比上述印刷滚筒和上述按压部件之间更靠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探测用纸的厚度的用纸厚探测部件;告知信息的信息告知部件;印压范围可变部件,该部件可有选择地切换在仅对与上述印刷滚筒上的双面印刷用底版的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图像区进行印压的第一印压范围、仅对与上述印刷滚筒上的双面印刷用底版的第二图像对应的第二图像区进行印压的第二印压范围及从第一图像区连续到第二图像区并提供印压的第三印压范围等至少三个印压范围中的一个;以及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在设定了上述双面印刷模式时,通过输送用纸的给纸部件供给1张用纸,在其输送途中,将由上述用纸厚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厚度与预先设定的用纸厚度数据进行比较,当该比较结果为预定值以上的厚度时,从上述双面印刷模式自动变更到上述单面印刷模式,并控制上述印压范围可变部件以用第一印压范围或第二印压范围进行印刷,在执行了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的印刷后,禁止以后的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用上述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上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依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在对双面印刷装置接通电源时或解除该双面印刷装置执行的各种模式状态的模式解除时等场合被预先设定的初始设定模式中,通过能够切换并设定进行双面印刷操作的双面印刷模式或进行单面印刷操作的单面印刷模式的结构,能够防止用户将单面印刷模式和双面印刷模式错误操作的情况,同时能够防止双面印刷时的用纸被卡夹等的发生。
依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用户可以通过告知部件知道在接通电源时或模式解除时等由上述结构切换并设定的双面印刷模式或单面印刷模式设定状态,因此可确实地发挥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用户可通过画面显示部件知道在接通电源时或模式解除时等场合由上述结构切换并设定的双面印刷模式或单面印刷模式设定状态,因此可进一步确实地发挥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效果。
依据本发明第四方面,控制部件在设定了双面印刷模式的场合,由用纸尺寸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尺寸大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时,禁止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用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因此除了本发明第一至第三方面的任一方面的效果以外,即使用户在双面印刷时错误地选择/设定用纸尺寸时,也能防止双面印刷时用纸卡夹等的发生。
依据本发明第五方面,控制部件在设定了双面印刷模式的场合,由纸库给纸部件自动选择/提供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相同或比它小的用纸尺寸的用纸,因此除了本发明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效果以外,能够事先防止在用户选错用纸尺寸即选择了不适合双面印刷的较大尺寸的用纸时发生的双面印刷时用纸卡夹等情况。
依据本发明六方面,控制部件在设定了双面印刷模式的场合,通过输送用纸的给纸部件供给1张用纸,在其输送途中,将由用纸长度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长度与预先设定的用纸长度数据进行比较后判断可否进行双面印刷操作,当不可进行该双面印刷操作时,禁止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用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因此除了在本发明第一至第三方面的任一方面的效果以外,还能够即使在用户错误地选择并设定双面印刷时的用纸尺寸时,事先防止双面印刷时用纸卡夹等的发生。
依据本发明第七方面,控制部件在设定了双面印刷模式的场合,通过输送用纸的给纸部件供给1张用纸,在其输送途中,将由用纸厚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厚度与预先设定的用纸厚度数据进行比较后判断可否进行双面印刷操作,当不可进行该双面印刷操作时,禁止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用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因此除了在第一至第三发明的任一发明的效果以外,还能够即使在用户错误地选择并设定双面印刷时的用纸厚度时,事先防止双面印刷时用纸卡夹等的发生。
依据本发明第八方面,控制部件在设定了双面印刷模式的场合,通过输送用纸的给纸部件供给1张用纸,在其输送途中,将由用纸厚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厚度与预先设定的用纸厚度数据进行比较,并在该比较结果为预定值以上的厚度时,从双面印刷模式自动变更为单面印刷模式,并控制印压范围可变部件以用第一印压范围或第二印压范围进行印刷,从而在执行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的印刷后,禁止以后的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用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因此除了本发明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效果以外,还能够即使在用户错误地选择并设定双面印刷时的用纸厚度时,也无需急剧地停止印刷操作,至少在对印刷滚筒上的双面印刷用底版的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装版后,事先防止双面印刷时用纸卡夹等的发生。
依据本发明第九和第十方面,控制部件在设定了双面印刷模式的场合,在由用纸尺寸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尺寸大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时,禁止双面印刷模式的制版操作与印刷操作,同时用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因此除了本发明第一至第三方面的任一方面的效果以外,还能够消除双面印刷时制版失误导致的底版浪费。
依据本发明第九和第十一方面,控制部件在设定了双面印刷模式的场合,从纸库给纸部件自动选择/供给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相同或比它小的用纸尺寸的用纸,因此除了本发明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效果以外,能够消除双面印刷时制版失误导致的底版的浪费,同时能够事先防止在用户选错用纸尺寸即选择了不适合双面印刷的较大尺寸的用纸时发生双面印刷时的用纸卡夹等。
依据本发明第九和第十二方面,控制部件在设定了双面印刷模式的场合,在印刷滚筒上卷装双面印刷用底版后,通过输送用纸的给纸部件供给1张用纸,在其输送途中,将由用纸长度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长度与预先设定的用纸长度数据进行比较并判断可否进行双面印刷操作,当不可进行该双面印刷操作时,禁止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用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因此除了本发明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效果以外,还能够消除双面印刷时的制版失误导致的底版的浪费,同时即使在用户错误地选择并设定双面印刷时的用纸尺寸的场合,也能事先防止双面印刷时用纸卡夹等的发生。
依据本发明第九和第十三方面,控制部件在设定了双面印刷模式的场合,在印刷滚筒上卷装双面印刷用底版后,通过输送用纸的给纸部件供给1张用纸,在其输送途中,将由用纸厚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厚度与预先设定的用纸长度数据进行比较并判断可否进行双面印刷操作,当不可进行该双面印刷操作时,禁止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用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因此除了本发明第一至第三方面的任一方面的效果以外,还能够即使在用户错误地选择并设定双面印刷时的用纸厚度的场合,事先防止双面印刷时用纸卡夹等的发生。
依据本发明第九和第十四方面,控制部件在设定了双面印刷模式的场合,通过输送用纸的给纸部件供给1张用纸,在其输送途中,将由用纸厚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厚度与预先设定的用纸长度数据进行比较,当该比较结果为预定值以上的厚度时,从双面印刷模式自动变更到单面印刷模式,且,控制印压范围可变部件以用第一印压范围或第二印压范围进行印刷,在执行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的印刷后,禁止以后的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用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因此除了本发明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效果以外,即使在用户错误地选择并设定双面印刷时的用纸厚度的场合,也无需急剧地停止印刷操作,至少在对印刷滚筒上的双面印刷用底版的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装版后,也能事先防止双面印刷时用纸卡夹等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的正面图。
图2是说明图1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的再给纸部件、加压辊离合机构及从印刷滚筒的外圆周面分开的加压辊的正面图。
图3是说明图1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的再给纸部件、加压辊离合机构及与印刷滚筒的外圆周面相接触的加压辊的正面图。
图4是说明图1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的加压辊离合机构的侧面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6是图1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的操作面板要部的平面图。
图7是基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基于另一观点的框图。
图8是说明形成了表面图像与背面图像的双面印刷用的底版的平面图。
图9是说明印压定时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形成了背面印刷图像和表面印刷图像的双面印完用纸的排出状态的平面图。
图11是说明形成了全图像的单面印刷用的底版的平面图。
图12是说明形成了全印刷图像的完成单面印刷的用纸的排出状态的平面图。
图13是表示第一图像原稿和第二图像原稿的平面图。
图14是表示对接触玻璃的第一图像原稿和第二图像原稿的放置状态和读取状态的平面图。
图15是以第二图像、第一图像的顺序制版的底版的平面图。
图16是表示双面印完用纸的排出状态的平面图。
图17是表示双面印完用纸的排出装载状态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用翻转装载式拣选器(sorter)翻转的双面印完用纸的装载状态的平面图。
图19是表示翻转装载式拣选器的拣选收纸箱中的双面印完用纸的装载状态的示意图,(a)表示通常制版方式时的情况;(b)表示第二图像先制版方式时的情况。
图2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2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例中的对水平装载式的拣选器的拣选收纸箱中的双面印完用纸的装载状态的示意图,(a)表示通常制版方式时的情况;(b)表示第二图像先制版方式时的情况。
图22是表示用ADF将原稿放置后读取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23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例中原稿张数为奇数张时设定虚设原稿后制版的底版的平面图。
图2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2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与第二例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2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与第二例、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第四和第五例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2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2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例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2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与第五例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3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至第五例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的正面图。
图31是图30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的操作面板的要部的平面图。
图3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与第二例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3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3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三例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3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四与第五例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符号说明)
1、1A作为双面印刷装置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2印刷部;3作为制版部件的制版部;9再给纸部件;11、11A装置本体;12印刷滚筒;13作为按压部件的加压辊;55作为印压范围可变部件的加压辊离合机构;64底版;65双面印刷用底版;66单面印刷用底版;73构成用纸尺寸探测部件的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103、103A操作面板;109构成初始设定模式切换部件的数字键;110构成初始设定模式切换部件的输入键;111构成初始设定模式切换部件的程序键;112模式清除键;117双面印刷模式键;118单面印刷模式键;120告知部件、信息告知部件、作为画面显示部件的液晶显示器;129、129A~129K控制部件;137作为用纸长度探测部件的阻挡传感器;138作为用纸厚探测部件的纸厚传感器;160作为纸库给纸部件的纸库给纸单元;170输出部件,作为计算机的个人计算机(PC);201作为第一图像的表面图像;201a表面印刷图像;202作为第二图像的背面图像;202a背面印刷图像;204预定间隔;P用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包括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与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以下称为“实施方式”)。在各实施方式的例等中,对具有相同功能与形状等的构件或构成零件等的构成要素采用相同符号,从而说明一次后就省略其说明。为简化附图与说明,即便是应当在图中表示的构成要素也作适当省略,无需作特别的说明。引用公开专利公报等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时,包括上述背景技术与发明所要解决课题中说明的传统技术例,在括弧内表示该符号,以与各实施方式例区别。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5至图19,就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双面印刷装置之一例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的结构进行简单说明,同时说明印刷操作的要点。如图1所示,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中除了后述的本发明特有的结构与操作部分以外,还具有与特开2003-200645号公报记载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相同的结构且可作同样的操作。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采用上述的单滚筒单按压部件双面印刷方式并进行翻转再给纸操作。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的细部的结构与操作如后所述。
印刷滚筒12按箭头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在印刷滚筒12的外圆周面上,用夹持器19将其前端部夹紧地卷装了作为制版部件的用制版部3穿孔/制版的图8等示出的双面印刷用底版65或图11中示出的单面印刷用底版66。
如图8所示,在双面印刷用底版65上,表面印刷用的第一图像201(以下称为“表面图像201”)和背面印刷用的第二图像202(以下称为“背面图像202”)按印刷滚筒12的旋转方向依次并排而形成。以下,有时将双面印刷用底版65简称为“底版65”、将单面印刷用底版66简称为“底版66”。
由于在孔版印刷中墨从双面印刷用底版65的穿孔部分直接复印到用纸(记录媒体)上,底版65上的图像成为镜像。图8是从构成该底版65的热塑性树脂薄膜侧看的卷缠在印刷滚筒12上的状态的双面印刷用底版65展开后的示图。在表面图像201和背面图像202之间,设定有预定的间隔204。图8中,符号203表示双面装订余出的纸边部。表面图像201与背面图像202是制版图像。双面印刷用底版65也被称为分割制版完底版64。
成为双面印刷用底版65上的图像源的用以进行双面印刷用制版的数字图像数据,由作为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部件的图像读取部(扫描器)7读取原稿(未图示)并作成。上述原稿的放置通过(未图示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或自动双面原稿输送装置(ARDF)执行或者由用户执行在接触玻璃93上放置原稿的操作。这些数字图像数据经后述的图像处理后,传送给制版部3后进行双面印刷用的底版制版。另外,用以进行双面印刷用制版的数字图像数据,如图20所示,也有从可通信连接的网络上经由PC(个人计算机)控制器172输入到控制部件129的情况。
作为可升降的给纸台的给纸盘67中装载了用纸P。用纸P具有与表面图像201和背面图像202的大小对应的尺寸。即,印刷滚筒12的外径,换言之主要由印刷滚筒12的旋转方向上的可印刷区大小决定的单面印刷时的最大印刷尺寸例如为A3尺寸的场合,双面印刷时的最大印刷尺寸大致成为A4尺寸,最大通纸尺寸也成为A4尺寸。通纸方向成为宽度方向(纵置)。在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中的印刷滚筒12的外径尺寸改变后,单面印刷时与双面印刷时的各最大印刷尺寸当然也改变(以下的实施方式例中也一样)。
用纸P从给纸部4一张张分离地传送给阻挡辊对71的夹紧部,在此处暂时停止并校正偏斜。处在该状态的用纸是用纸P3。其后,用纸P3通过阻挡辊对71以预定的相位定时输送给在印刷滚筒12和作为按压部件/挤压构件的加压辊13之间的印压部。
以下就包括上述预定的相位定时在内的一般的相位定时的发生方法进行说明。印刷滚筒12上安装了相位定时探测板133,与之对应地由在装置本体11侧设置的初始位置传感器(光电遮断器)134发生相位定时信号。图5所示的给纸部4利用上述相位定时信号和主马达(未图示)每旋转一定角度时发生的旋转脉冲信号,能够实时地探测/认识印刷滚筒12的旋转相位位置(定时)。
为了在印刷滚筒12的任意相位角度发生相位定时信号,相位定时探测板133在探测印刷滚筒12的任意相位角度的旋转相位位置(定时)后发生相位定时信号。从而能够使相位定时信号延迟并发生。结果,给纸部4可在印刷滚筒12的任意相位角度发生相位定时信号。
在印刷部2中与表面图像201对应地印刷了表面印刷图像的用纸P2,通过朝上(由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切换的切换构件10导引到图1的左下方向,向再给纸盘8排出。排出的用纸P2碰到再给纸盘8的端栏8a,落入再给纸盘8中。
收容在再给纸盘8中的用纸P2通过后述的带式吸引输送装置沿箭头方向(右方向)输送,使其前端碰撞与再给纸定位构件24一体形成的挡块24a而停止。
用纸P2在这种状态下待机,在下一用纸P3以印刷表面图像201的定时传送到印压部后,接着,以印刷背面图像202的定时,沿着加压辊13的圆周面向印压部再给纸。在与加压辊13相接触的用纸P2的表面形成、印刷与表面图像201对应的表面印刷图像,但由于用纸P2贴紧于加压辊13的表面,不会产生位置偏移且不会发生摩擦污染或图线的粗细等不良情况。
在上述下一用纸P3的后端和用纸P2的前端之间,存在与上述预定间隔204对应的适当间隙。被再给纸的用纸P2根据加压辊13的图中箭头方向的旋转而翻转,使非印刷面成为上面,在该上面形成、印刷与背面图像202对应的背面印刷图像。
完成双面印刷后穿过印刷部2的用纸P1通过向下(以实线表示的位置)切换的切换构件10向左方向引导,并通过后述的带式吸引输送装置被输送,然后排出并装到作为排纸台的排纸盘86上。
如图10(a)所示,用纸P1的加阴影线表示的背面印刷图像202a以朝上的状态排出。图10(b)表示排出的用纸P1被透视表现的表面印刷图像201a,以网格模样表示。以下为了简化说明,将与制版图像即表面图像201对应而形成、印刷了表面印刷图像201a称为“印刷了表面图像201”。同样地,将形成、印刷了与制版图像即背面图像202对应的背面印刷图像202a称为“印刷了背面图像202”。
进行双面印刷时,用户按下图6所示的操作面板103上的双面印刷模式键117。按双面印刷模式键117而点亮由LED(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构成的双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7a,从而可确认正处在双面印刷模式状态。接着,适当按下后述的用纸厚度设定键116,设定使用的用纸P的厚度后,按下制版开始键104而生成开始信号,则该信号发送给图5与图7所示的控制部件129,然后,控制部件129输出关于开始装版/双面印刷操作的指令。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单面印刷时,按下单面印刷模式键118而点亮由LED构成的单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8a,从而可确认正处在双面印刷模式状态。接着,按制版开始键104而生成开始信号,该信号被发送给图5与图7所示的控制部件129,然后,控制部件129输出关于开始装版单面印刷操作的指令。如图11所示,在单面印刷时,底版64上全图像205制版。即,在单面印刷时,可在合并表面图像201和背面图像202的全区域(包括预定间隔204)范围内配置图像。
单面印刷结束后穿过印刷部2的用纸P4(参照图12),形成/印刷与全图像205对应的全印刷图像205a,且由朝下切换的切换构件10导引到左方向,由上述吸引输送装置输送并排出并装载到排纸盘86上。如此,能够与通常单面印刷装置完全相同地进行单面印刷。
接着,根据图9说明印压控制。双面印刷的场合,印刷1张时在再给纸盘8上不存在中间存放的用纸。因此,不从再给纸盘8再给纸,若在这种状态下与背面图像202对应的区域上加压辊13被按压在印刷滚筒12,则加压辊13与底版64直接接触,被墨污染并导致下一用纸上附着墨污。为防止这种情况,需要在印刷第1张背面图像202的区域上的解除印压。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仅对表面图像201的区域印压的凸轮板、对全区域印压的凸轮板和仅对背面图像202的区域进行印压的凸轮板等3个凸轮板,进行印压的切换控制。
印刷第1张时,选择仅对表面图像201的区域印压的凸轮板,其后选择对全区域印压的凸轮板,在最后用纸的再给纸过程中选择仅对背面图像202的区域印压的凸轮板。
由于单面印刷时用纸P的输送路径比较接近直线,即使厚纸时也可以顺利进行印刷。但是,双面印刷的场合,用纸P贴紧直径较小的加压辊13翻转并输送,因此例如难以输送并印刷如135kg纸那样的厚纸。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通过重复按上述用纸厚度设定键116,在由LCD(液晶显示装置)构成的液晶显示器120上显示用纸厚度,进行选择和设定。若设定的用纸P的厚度大于预定厚度且选择了双面印刷模式,则通过控制部件129解除其选择,同时在液晶显示器120上显示例如“因选择厚纸而不能进行双面印刷”等的警告。从而,能够回避用户误操作而用厚纸进行双面印刷而发生卡夹的不良情况。
另外,能够通过重复按操作面板103上的用纸尺寸设定键115,在液晶显示器120上显示用纸尺寸,进行选择和设定。在双面印刷的场合,本实施方式中最大为A4尺寸,并且必须沿宽度方向送纸。因此,在大于A4尺寸的用纸P放置在作为给纸台的给纸盘67中,或采用A4尺寸却沿长度方向送纸的方向放置的场合,不能进行正常的双面印刷,因此控制部件129在液晶显示器120中显示例如“因用纸尺寸不符而不能进行双面印刷”等警告。
在给纸盘67中装载/放置的用纸P的尺寸探测,如图1所示,根据设于给纸盘67并构成用纸尺寸探测部件的多个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73和探测侧栏72的设置宽度的探测部件(未图示)的探测信息进行,最终基于这些探测信息由控制部件129认识/判断。
如图8所示,在双面印刷用底版65上形成的表面图像201和背面图像202之间设有预定间隔204。通过该预定间隔204防止用纸P的重叠。
预定间隔204没有或者过少时,仅印刷表面图像201的用纸P2的后端部上侧与再给纸的用以印刷背面图像202的用纸P2会发生重叠。这时,不仅图像不在目标位置上印刷,而且存在在已形成表面印刷图像201a的完成印刷的用纸P2排出到再给纸盘8时,已形成背面印刷图像202a的双面印完用纸P1也排出到再给纸盘8的情况。由于双面印完用纸P1必须排出在排纸盘86,能够通过设置预定间隔204来回避不良情况。
图8中,为了说明的简明而加上括弧表示的符号201b表示与制版图像即表面图像201对应的原稿的图像即表面原稿图像,同样地,加括弧表示的符号202b表示与制版图像即背面图像202对应的原稿的图像即背面原稿图像。
选择了双面印刷模式的场合,在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部7中,接触玻璃93上有图8所示的表面原稿图像201b的原稿和有图8所示的背面原稿图像202b的原稿贴紧的状态下,或者隔着若干间隙排列后放置时,作为制版控制部件的控制部件129基于来自多个原稿尺寸探测传感器(反射型光传感器)102的探测信息判断全体的原稿尺寸。
控制部件129基于已探测的原稿尺寸,将等分原稿的横方向长度的前半长度认作表面原稿图像201b,并将余下的后一半长度认作背面原稿图像202b。表面原稿图像201b和背面原稿图像202b记载于1张原稿时也以同样的方式认识。如图8所示,控制部件129控制制版部3,并与表面原稿图像201b的读取操作并行地在底版64上从位置ml(接触玻璃93上的放置基准位置或自动输送的读取基准位置)将表面图像201制版,在表面图像201的制版结束后,将底版64传送预定间隔204(本实施方式中A4尺寸时为20mm)的空白,接着从位置m2将背面图像202制版。
背面图像202的制版开始是在使图像读取部7的滑架(carriage)(未图示)暂时返回到原位置后再次行走,在到达背面图像202的前端位置时开始读取与制版。也可以不作使上述滑架返回动作而先停止,在将底版64空送预定间隔204后开始读取并制版。
当原稿尺寸与用纸P的尺寸小于A4尺寸时,预定间隔204相应变大,但表面图像201的制版基准位置m1与背面图像202的制版基准位置m2不变。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原稿尺寸的探测部件使用了在接触玻璃93下方设置的多个原稿尺寸探测传感器102,但使用ADF(未图示)时,例如通过组合ADF的原稿侧栏宽度探测与原稿长度探测来探测。
也可以不作自动探测而经由例如在操作面板103上设置的原稿尺寸输入部件(未图示)手动输入。
双面印刷时,本实施方式中在双面印刷用底版65上形成的最大制版图像尺寸如图8所示为A4尺寸,并且必须在副扫描方向或原稿输送方向上以宽度(纵置)方向制版。因此,在比A4尺寸大的原稿置于接触玻璃93或ADF的原稿承放台(未图示),或A4尺寸的副扫描方向(原稿输送方向或上述滑架的传送方向)为长度方向而放置时,不能进行正常的双面印刷用制版,因此控制部件129通过自动执行原稿图像缩小或原稿图像90度旋转处理等的图像处理来控制图像读取部7,以与用纸尺寸相一致。
接着,参照图1至图5,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的结构与印刷操作。
如图1所示,与上述特开2003-200645号公报或特开2003-237207号公报中公开的双面印刷装置(1)相同地,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中设有印刷部2、制版部3、给纸部4、排版部5、排纸部6、图像读取部7、作为再给纸收容部件的称为辅助盘8的再给纸盘8、再给纸部件9、作为切换部件的切换构件10等。另外,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与上述特开2003-200645号公报中开的双面印刷装置(1)一样,可以进行包含装版(参照该公报的“0092”至“0104”段)与试印(参照该公报的“0105”段)的单面印刷操作(参照该公报的“0106”段),以及包含装版双面印刷(参照该公报的“0107”至“0125”段)与试印双面印刷(参照该公报的“0126”至“0131”段)的双面印刷操作(参照该公报的“0132”段之后)。这些基本操作在包括第一实施方式的后述各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也能在各控制部件的控制下同样地进行,因此不一一说明。
参照上述特开2003-200645号公报的结构和操作,若将其主要构成要素分别改称,即该公报记载的“辅助盘8”改称为“再给纸盘8”、该公报记载的“再给纸输送构件25”改称为“再给纸输送单元25”、该公报记载的“印版滚筒12”改称为“印刷滚筒12”、该公报记载的“第一制版图像65A”改称为“第一图像201”、该公报记载的“第二制版图像65B”改称为“第二图像202”、该公报记载的“分割制版完底版65”改称为“双面印刷用底版65”、该公报记载的“制版完底版66”改称为“单面印刷用底版66”、该公报记载的“双面印刷键117”改称为“双面印刷模式键117”、该公报记载的“LED117a”改称为“双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7a”、该公报记载的“单面印刷键118”改称为“单面印刷模式键117”、该公报记载的“LED118a”改称为“单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8a”、该公报记载的“显示装置200”改称为“液晶显示器200”,则便于理解,因此尽量省略详细的结构与操作说明。
如图1所示,印刷部2设于装置本体11的大致中央位置,包括印刷滚筒12和加压辊13。本实施方式(包括后述的实施方式等)中,印刷滚筒12、供墨部件15和加压辊13均为单个。
印刷滚筒12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作为在兼作供墨管的支轴14上自由旋转地支撑的一对端板(未图示)的滚筒凸缘,在各滚筒凸缘的外圆周面上缠绕并固定的构成印版滚筒的多孔性支撑板(未图示),以及缠绕多孔性支撑板(未图示)的外圆周面而安装的丝网(未图示)。印刷滚筒12经由设有齿轮与环形皮带的驱动力传递部件(未图示),用设有上述主马达等的印刷滚筒驱动部件121(参照图5)旋转并驱动,同时可从装置本体11拆卸。印刷滚筒12具有在单面印刷时最大可印刷A3尺寸的印刷物的大小。
在印刷滚筒12内部设有供墨部件15。供墨部件15中有支轴14、墨辊16、刮墨辊17等。墨辊16支撑在设于印刷滚筒12内的侧板(未图示)间,可自由转动,其圆周面接近印刷滚筒12内圆周面而配置,传递来自印刷滚筒驱动部件121的旋转动力,与印刷滚筒12同方向旋转驱动。刮墨辊17也支撑在所述侧板间并可自由旋转,其圆周面接近墨辊16圆周面而配置,与印刷滚筒12反方向地被旋转驱动。支轴14上设有多个小通孔,从支轴14供给的墨滞留在墨辊16和刮墨辊17的接近部上形成的截面为楔形状的空间,形成墨滞留部18。
在印刷滚筒12外圆周面上,沿着印刷滚筒12的一母线形成了平面的载物台,其上设有在印刷滚筒12的外圆周面上保持底版前端部的夹持器19。夹持器19在印刷滚筒12旋转到预定位置时由开关部件(未图示)进行开关动作。
在印刷滚筒12的下方设有加压辊13。加压辊13在金属制的芯部13a缠卷橡胶等的弹性体而构成,向印刷滚筒12轴向延伸地设置。如图2所示,加压辊13芯部13a的两端部用一对臂构件20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各臂构件20略呈L字形状,通过安装于其弯曲部附近的部位的摇动轴21分别成为一体,摇动轴21由装置本体11可自由旋转地支撑。
在各臂构件20间,除了加压辊13外,还设有再给纸引导构件22、再给纸阻挡辊23、再给纸定位构件24、再给纸输送单元25、清洗辊26、导引板27等。设于加压辊13的右方附近的再给纸引导构件22包括分别在各支轴28a、29a、30a上一体设置并使各圆周面与加压辊13的圆周面触压的多个滚柱状的辊28、29、30和使用纸P沿着加压辊13圆周面的曲面状形成的用纸导引板31。各支轴28a、29a、30a的两端部支撑在各臂构件20上可自由旋转,用付势部件(未图示)分别靠向芯部13a。
各辊28、29、30在对应的支轴28a、29a、30a上,大致在加压辊13的整个宽度范围分别以预定间隔一体安装。用纸导引板31设于离加压辊13圆周面仅隔小于各辊28、29、30的半径的距离即预定距离的位置上,其两端部固定在各臂构件20上。用纸导引板31形成为以芯部13a为中心的圆弧状曲面,在用纸导引板31上形成用以使各辊28、29、30的圆周面与加压辊13的圆周面触碰的多个开口部。
在加压辊13的下方设有再给纸阻挡辊23。滚柱状的再给纸阻挡辊23支撑在支轴23a上并可自由旋转,支轴23a安装于摇动臂32的一端。摇动臂32大致呈“ヘ”字形状,在各臂构件20间固定设置的支轴32a上自由摇动地支撑其弯曲部,该配设位置这样确定:使再给纸阻挡辊23位于加压辊13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且自身位于各辊30的配设位置的中间。
摇动臂32的另一端上安装了经由托架(未图示)安装到臂构件20一边的螺线管33的柱塞33a,以及其一端固定在臂构件20的一边且对摇动臂32产生以支轴32a为中心提供图2中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力的拉簧34的另一端。通过这种结构,再给纸阻挡辊23在螺线管33通电工作时处于以预定的触压力使其圆周面触压到加压辊13的圆周面的图2中实线表示的触压位置,当解除螺线管33的工作状态时,处于拉簧34的付势状态使其圆周面离开加压辊13的圆周面的图2中双点划线表示的相离位置。由螺线管33和拉簧34构成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
在再给纸阻挡辊23的上方附近设有再给纸定位构件24。再给纸定位构件24由其截面呈L字形状的板材构成,其宽度形成得大致与加压辊13的宽度相同,以其挡块24a朝上的状态将两端部固定在各臂构件20上。再给纸定位构件24上形成有切口部(未图示),用以在再给纸阻挡辊23摇动时不相冲突。
在加压辊13的下方且为再给纸定位构件24的左方,设有再给纸输送单元25。再给纸输送单元25中包括输送构件本体35、驱动辊36、从动辊37、环形皮带38、吸引风扇39等,其上面一体地形成再给纸盘8。
上面开放且其宽度略小于各臂构件20间的间隔地形成的框体即输送构件本体35,在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与下游侧的两侧面设有轴承(未图示),各轴承(未图示)将驱动轴36a与从动轴37a分别可自由旋转地支撑。驱动轴36a的两端部贯穿输送构件本体35的两侧面,贯穿的两端部由设于装置本体11上的轴承构件(未图示)可自由旋转地支撑。
驱动轴36a的一端上安装了驱动齿轮(未图示),驱动轴36a通过在装置本体11上设置的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参照图5)旋转驱动。从动轴37a的两端部不贯穿输送构件本体35的两侧面。在输送构件本体35的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端部的两侧面外侧上,分别一体地设置轮毂(boss)35a,各轮毂35a分别嵌入形成在各臂构件20上的长孔(未图示)中。通过这种结构,在用后述的加压辊离合机构55使加压辊13相对印刷滚筒12离合时,输送构件本体35伴随各臂构件20的摇动以驱动轴36a为中心摇动。
呈滚柱状的多个驱动辊36与各驱动轴36a成一体地安装,且各驱动辊36间分别有预定间隔。与驱动辊36同形状的多个从动辊37以与各驱动辊36相同间隔分别与从动轴37a成一体地安装。在各驱动辊36和与之对应的各从动辊37之间,以预定张力挂着含有多个孔部(未图示)的环形皮带38。由摩擦阻力构件构成的环形皮带38,由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旋转驱动驱动轴36a而向图2中箭头表示的方向移动。
在输送构件本体35的下面,一体地安装了吸引风扇39,在输送构件本体35的上面,一体地安装了再给纸盘8。再给纸盘8上形成有用以使各环形皮带38面对用纸输送面的多个开口部(未图示),并在该用纸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一体地形成了用以挡住输送来的用纸P的端栏8a。
在吸引风扇39的安装面即输送构件本体35的下面设有孔部(未图示),从而通过吸引风扇39的运转在框体即输送构件本体35内部产生负压,在移动的各环形皮带38的上面吸住用纸P。吸引风扇39的吸引力与环形皮带38的摩擦阻力的强度分别设定为在用纸P的前端触碰再给纸定位构件24的挡块24a时用纸P和各环形皮带38之间发生滑动程度。
由上述的再给纸引导构件22、再给纸阻挡辊23、再给纸定位构件24与再给纸输送单元25构成再给纸部件9。
在加压辊13的附近位于再给纸输送单元25上方的部位,设有清洗加压辊13的圆周面的清洗辊26。具有与加压辊13的宽度大致相同宽度的清洗辊26中,至少其表面由日本纸或海绵等吸湿性高的材料构成,其中心一体地形成有芯部26a。
清洗辊26通过将芯部26a嵌入形成于各臂构件20的长孔(未图示)来自由旋转地支撑,通过设在该长孔内的付势部件(未图示)靠向加压辊13,以预定的接触压力使其圆周面与加压辊13的圆周面常时触压。清洗辊26通过设于臂构件20一边的清洗辊驱动部件(未图示),在加压辊13旋转时与加压辊13同方向且以加压辊13的圆周速度的10分之1左右的圆周速度旋转驱动。
还有,清洗辊26不是必要的构成要素,例如可以用吸墨性的布片或纸手工清扫加压辊13。
在清洗辊26的左上方设有导引板27。导引板27由板材构成,其两端部固定于各臂构件20上,通过加压辊13使触压在印刷滚筒12的用纸P不接触到清洗辊26并朝再给纸盘8引导。导引板27设在接近于加压辊13与清洗辊26的圆周面的位置。
在与各臂构件20的支撑加压辊13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上,分别自由旋转的凸轮从动件41彼此以向外侧的状态配置。另外,在各臂构件20的设有凸轮从动件41的位置附近,分别安装了其一端固定于装置本体11的印压弹簧42的另一端。
从而,各臂构件20分别受以摇动轴21为中心的图中顺时针方向的转动付势力。
各凸轮从动件41的左方附近分别设置具有3个凸轮板43A、43B、43C的多级凸轮43。各凸轮板43A、43B、43C分别在其两端在装置本体11上自由旋转且在图2的纸面方向自由移动地支撑的凸轮轴44上以预定的间隙固定,从装置前侧起按凸轮板43B、凸轮板43A、凸轮板43C的顺序配置。
各凸轮板43A、43B、43C具有与凸轮轴44同心的圆板即基部和各有同一突出量的凸部。如图4所示,多级凸轮43经由安装于凸轮轴44的驱动齿轮45和安装于在装置本体11上自由旋转地支撑的支轴46上的传递齿轮47传递来自印刷滚筒驱动部件121的旋转动力,图2中按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
加压辊13在各凸轮板43A、43B、43C中任意的凸部与凸轮从动件41触碰时,处在其圆周面从印刷滚筒12的圆周面相离的图2所示的相离位置,且在任意凸部与凸轮从动件41的触碰被解除时,根据印压弹簧42的拉伸力处在其圆周面与印刷滚筒12的圆周面触压的图3所示的触压位置。当加压辊13处在触压位置时各凸轮板43A、43B、43C的基部不与凸轮从动件41接触。各凸轮板43A、43B、43C的凸部形状这样形成:使加压辊13和印刷滚筒12的接触范围,在凸轮板43A中成为与图1所示的表面区、中间区、背面区等全部区域一致的范围;在凸轮板43B中成为与表面区相同的范围;在凸轮板43C中成为与表面区的下游侧部分、中间区、背面区相一致的范围。另外,各凸轮板43A、43B、43C间的间隔设定为充分大于臂构件20的板厚。
图2中,在各臂构件20的右方附近配置了在加压辊13处在相离位置的状态时禁止各臂构件20的摇动的、加压辊扣持部件(未图示)。加压辊扣持部件(未图示)有螺线管(未图示),通过该螺线管(未图示)的接通/断开的切换来有选择地切换保持各臂构件20的状态和解除保持的状态。螺线管(未图示)通过凸轮从动件41与各凸轮板43A、43B、43C中任意凸部触碰的状态来通电工作。
如图4所示,在凸轮轴44的下方附近设有移动臂48和阶段凸轮49。移动臂48大致呈L字形状,其弯曲部安装于在装置本体11自由旋转地支撑的支轴48a上,移动臂48的一端上自由旋转地安装辊48b,另一端上自由旋转地安装凸轮从动件48c。在移动臂48的另一端和弯曲部之间的部位上,安装了其一端安装于装置本体11上拉簧50的另一端,移动臂48受到以支轴48a为中心的图中顺时针方向的转动付势力。
辊48b配置在凸轮轴44的中间按一定间隔固定的圆板44a、44b之间,凸轮从动件48c由拉簧50的拉伸力使其圆周面触碰到阶段凸轮49的圆周面。各圆板44a、44b间的间隔设定为稍大于辊48b的直径。
阶段凸轮49在其圆周面上有3处凸轮部49a、49b、49c,固定于在装置本体11上自由旋转地支撑的支轴51上。支轴51上装有齿轮54,该齿轮54与安装于在装置本体11上安装的步进马达52的输出轴上的齿轮53啮合,步进马达52带动阶段凸轮49按图4的箭头方向旋转驱动。依据这种结构,步进马达52运转而使阶段凸轮49旋转时,移动臂48以支轴48a为中心摇动,辊48b通过按压圆板44a或圆板44b,使凸轮轴44向图4的左右方向移动。
各凸轮部49a、49b、49c分别形成为这样的形状,使得在移动凸轮轴44场合,在凸轮从动件48c和凸轮部49a触碰时,凸轮板43B位于可与凸轮从动件41触碰的位置;在凸轮从动件48c和凸轮部49b触碰时,凸轮板43A位于可与凸轮从动件41触碰的位置;在凸轮从动件48c和凸轮部49c触碰时,凸轮板43C位于可与凸轮从动件41触碰的位置。
通过上述的凸轮从动件41、印压弹簧42、多级凸轮43、加压辊扣持部件(未图示)、移动臂48、阶段凸轮49,构成作为印压范围可变部件的加压辊离合机构55,该加压辊离合机构55能够有选择地切换仅对与印刷滚筒12上的双面印刷用底版65上的表面图像201对应的作为第一图像区的表面区印压的第一印压范围、仅对与印刷滚筒12上的双面印刷用底版65中的背面图像202对应的作为第二图像区的背面区的印压的第二即座范围以及从表面区连续到背面区而印压的第三印压范围等至少三个印压范围之一,通过该加压辊离合机构55的工作,加压辊13有选择地处于图2所示的相离位置和图3所示的触压位置。
在印刷滚筒12和加压辊13的接触位置的左方且在用纸P的输送路径上,设有切换用纸P的输送路径的切换构件10。切换构件10由具有与印刷滚筒12和加压辊13大致相同宽度的的板材构成,其用纸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固定于在装置本体11上自由转动地支撑的支轴上,通过螺线管123(参照图5)的动作,将其截面形成为锐角状的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端部有选择地定位于图1中用实线表示的第一位置和用双点划线表示的第二位置。
切换构件10在处于第一位置时被置于其前端接近加压辊13的圆周面同时不与印刷滚筒12上的夹持器19干涉的位置上,在处于第二位置时被置于其前端接近印刷滚筒12的圆周面的位置。通过印刷滚筒12和加压辊13之间的用纸P,在切换构件10处于第一位置时被导入排纸部6,在切换构件10处于第二位置时被引导通过固定于导引板27和装置本体11的导引板56之间而进入再给纸盘8。
装置本体11的右上方设有制版部3。制版部3中有底版保持构件57、压印辊58、热印头59、切断部件60、底版存放部61、张紧辊对62、翻转辊对63等。
制版部3具有在底版64上进行制版的、将如图8所示的表面图像201和背面图像202或如图11所示的全图像205作成并制版的作为制版部件的功能。当双面印刷用底版65卷装于印刷滚筒12外圆周面上时表面图像201形成于与图1所示的表面区对应的位置,背面图像202形成于与背面区对应的位置。
底版保持构件57分别设于装置本体11的侧板对(未图示)上,将卷绕由热塑性树脂薄膜和多孔性支撑体贴合而成的底版64而构成的底版卷64a的芯部64b的两端以可自由旋转且自由拆装的方式支撑。
设于底版保持构件57左方的压印辊58支撑在装置本体11的侧板(未图示)上,可自由旋转,通过包含步进马达的制版驱动部件124(参照图5)旋转驱动。位于压印辊58下方且具有多个发热元件的热印头59安装于装置本体11的侧板(未图示)上,通过付势部件(未图示)的付势力,使该发热元件面触压到压印辊58。热印头59与底版64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面接触、同时有选择地使发热元件发热,对底版64选择位置地进行热溶融穿孔制版。
在压印辊58与热印头59左方设有切断部件60。切断部件60具有众所周知的结构,其中有固定设置在装置本体11的(未图示)框架上的固定刃60a和在该固定刃60a上自由移动地支撑的可动刃60b,使可动刃60b相对固定刃60a旋转移动来切断底版64。
在切断部件60的底版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下方,设有底版存放部61。底版存放部61具有暂时存放制版完底版的空间,用多个板构件分割其内部,其最里部设有吸引风扇(未图示)。通过该吸引风扇的工作,在密闭空间即底版存放部61的内部产生负压,制版后被输送的制版完底版被储存到底版存放部61的最里部。
在切断部件60和底版存放部61之间的部位设有张紧辊对62。张紧辊对62由分别在装置本体11的侧板(未图示)上自由旋转地支撑的驱动辊62a和从动辊62b构成,从动辊62b通过(未图示)付势部件使其圆周面触压到驱动辊62a的圆周面,通过用制版驱动部件124旋转驱动该驱动辊62a来挟持并输送底版64。
驱动辊62a的圆周速度被设定为略大于压印辊58的圆周速度,同时在内部设有扭矩限制器(未图示),且构成为在压印辊58和张紧辊对62之间向底版64提供预定的张力。
在底版存放部61的底版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设有翻转辊对63,该翻转辊对63由分别在装置本体11的侧板(未图示)上自由旋转地支撑的驱动辊63a和从动辊63b构成。翻转辊对63通过用制版驱动部件124旋转驱动的驱动辊63a和付势部件(未图示)而被触压配置的从动辊63b挟持并输送底版64。在驱动辊63a内部设有单向离合器(未图示)。
另外,在张紧辊对62和翻转辊对63之间的部位上设有可动底版导引板(未图示)。该可动底版导引板在支撑构件(未图示)上自由摇动地支撑,通过螺线管(未图示)有选择地确定其上面构成底版64的输送路的输送位置和不妨碍进入底版64的底版存放部61的回避位置。
在制版部3的下方设有给纸部4。给纸部4中有给纸盘67、给纸辊68、分离辊69、分离垫70、阻挡辊对71等。在上面可装载多个用纸P的给纸盘67,在装置本体11上可自由上下移动地支撑,通过包含升降部件的给纸驱动部件125(参照图5)上下移动。可将A3尺寸的用纸P纵置的给纸盘67的上面,设有用导轨构件(未图示)沿与用纸输送方向垂直的用纸宽度方向自由移动地支撑的一对侧栏72。
另外,在给纸盘67的自由端部侧设有探测装载的用纸P的尺寸的多个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73。用作用纸尺寸探测部件的用纸尺寸传感器73,如众所周知,通过组合各传感器来探测用纸P的尺寸与朝向(纵置或者横置)。
在给纸盘67的上方设有其表面有高摩擦阻力材料的给纸辊68。给纸辊68支撑在装置本体11上自由摇动地支撑的托架(未图示)上,可自由旋转,给纸盘67通过升降部件(未图示)上升时以预定的接触压力触压到给纸盘67中最上面的用纸P上。给纸辊68由给纸驱动部件125旋转驱动。
在给纸辊68的左方,设有其表面分别具有高摩擦阻力材料的分离辊69和分离垫70。分离辊69经由定时皮带69a与给纸辊68驱动连接,并在给纸辊68旋转驱动时与之同步地同向旋转驱动。分离垫70由付势部件(未图示)的付势力触压到分离辊69上。给纸辊68与分离辊69构成向阻挡辊对71进给用纸P的给纸部件。
在分离辊69与分离垫70的左方设有阻挡辊对71。阻挡辊对71由驱动辊71a和从动辊71b构成,通过给纸驱动部件125中包含的阻挡辊驱动马达(未图示),驱动辊71a以与印刷滚筒12同步的预定的定时旋转,并由触压到驱动辊71a的从动辊71b以预定的定时向印刷部2进给用纸P。
在阻挡辊对71和印刷滚筒12及加压辊13之间的进纸通路上,换言之,在其用纸输送方向比印刷滚筒12和加压辊13之间更上游侧的进纸通路上,设有作为探测用纸P的输送方向长度的用纸长度探测部件的阻挡传感器137。阻挡传感器137由反射型光学传感器构成,除了具有通过探测从阻挡辊对71送来的用纸P的前端位置和其后端位置,探测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功能以外,还能探测用纸P的输送卡夹或用纸P的光滑度等。阻挡传感器137被积极用于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例等中。
在阻挡辊对71和印刷滚筒12及加压辊13之间的进纸通路上,设有作为探测用纸P厚度的用纸厚探测部件的纸厚传感器138。纸厚传感器138用于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等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使用。
在印刷部2左上方设有排版部5。排版部5中设有上排版构件74、下排版构件75、排版箱76、压缩板77等。
上排版构件74中设有驱动辊78、从动辊79、环形皮带80等,通过用排版驱动部件126(参照图5)将驱动辊78在图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使环形皮带80向图1的箭头方向移动。
下排版构件75中设有驱动辊81、从动辊82、环形皮带83等,通过齿轮或皮带等的驱动力传递部件(未图示)传递将驱动辊78旋转驱动的排版驱动部件126的驱动力,驱动辊81向图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从而环形皮带83向图1的箭头方向移动。
另外,下排版构件75通过设置成可排版驱动部件126中包含的移动部件(未图示)自由移动,有选择地处于图示的位置和位于从动辊82外圆周面上的环形皮带83与印刷滚筒12的外圆周面触碰的位置。
排版箱76是用以在其内部收容使用完的底版的容器,可相对于装置本体11自由拆装。将用上排版构件74和下排版构件75输送的使用完的底版压入排版箱76内部的压缩板77支撑在装置本体11上,可自由上下移动,通过排版驱动部件126中包含的升降部件(未图示)上下移动。
在排版部5下方设有排纸部6。排纸部6中设有剥离爪84、排纸输送单元85、排纸盘86等。
剥离爪84在印刷滚筒12的宽度方向配置多个,分别一体安装于在装置本体11上自由摇动地支撑的支轴上。多个剥离爪84由爪摇动部件(未图示)摇动,有选择地处于其前端接近印刷滚筒12的圆周面的图示位置和为避开夹持器19等障碍物其前端离开印刷滚筒12外圆周面的位置。爪摇动部件(未图示)通过驱动力传递部件(未图示)传递来自印刷滚筒驱动部件121的驱动力,与印刷滚筒12的旋转同步地摇动剥离爪84。
配置在剥离爪84的下方且在切换构件10左方的排纸输送单元85中,设有驱动辊87、从动辊88、环形皮带89、吸引风扇90等。多个滚柱状的驱动辊87以预定间隔安装在单元侧板(未图示)上自由旋转地支撑的支轴(未图示)上,通过排纸驱动部件127(参照图5)分别一体地旋转驱动。
还有多个从动辊88与各驱动辊87等间隔设置在该侧板上自由旋转地支撑的支轴(未图示)上,在各驱动辊87和与之对应的各从动辊88上分别挂着有多个孔的环形皮带89。在驱动辊87、从动辊88、环形皮带89的下方设有吸引风扇90。排纸输送单元85通过吸引风扇90的吸引力将用纸P吸引到各环形皮带89上,并通过各驱动辊87的旋转将用纸P向图1的箭头方向输送。
在其上面使通过排纸输送单元85输送的用纸P排出/装载的排纸台即排纸盘86中,设有在用纸输送方向上自由移动的1个端栏91和在用纸宽度方向上自由移动的一对侧栏92。
在印刷装置本体9的上部设有图像读取部7。图像读取部7中设有承载原稿的接触玻璃93、可相对接触玻璃93自由离合地设置的压板94、扫描原稿图像后读取的反射镜95、96、97、98和荧光灯99、将扫描的原稿图像会聚的透镜100、将会聚的图像进行光电变换处理的CCD等的图像传感器101、探测原稿尺寸的多个原稿尺寸探测传感器102等,原稿图像的读取动作由读取驱动部件128(参照图5)的动作执行。
用图像传感器101作了光电变换处理后的模拟图像数据(图像信息),如后述图7、图20、图24等所示,用A/D变换器变换处理成数字图像数据(图像信息),再在CCD图像处理部中进行公知的图像处理,然后发送、输入到控制部件129。进而,数字的图像数据在控制部件129的控制下在热印头图像处理部中进行热印头驱动所需的处理(镜像化),经由热印头驱动电路发送给热印头59。
用作原稿尺寸探测部件的原稿尺寸传感器102,具有众所周知的通过组合各传感器探测原稿的尺寸与朝向(纵置或者横置)的结构。
另外,如图1所示,构成印刷滚筒12的凸缘(未图示)的外面安装了相位定时探测板133,且在印刷滚筒12周围附近设有安装于装置本体11上的初始位置传感器134。初始位置传感器134在印刷滚筒12处于夹持器19与加压辊13相对的位置时探测到相位定时探测板133,并向图5等所示的控制部件129输出信号。
参照图6,说明用以操作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的操作面板103的细部结构。操作面板103向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的上述各部分提供各种动作指示或获得来自上述各部分信息。
如图1所示,操作面板103设于装置本体11的上部的前面。操作面板103中设有制版开始键104、印刷开始键105、试印键106、连续键107、清除/停止键108、数字键109、输入键110、程序键111、模式清除键112、印速设定键113、四方向键114、用纸尺寸设定键115、用纸厚度设定键116、双面印刷模式键117、单面印刷模式键118、显示部119、液晶显示器120等。
制版开始键104在要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进行制版操作时按下,按下制版开始键104时,在进行排版操作与原稿读取动作后或一部分并行地进行制版操作,然后,进行称为装版/印刷的装版动作,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成为印刷待机状态。制版开始键104具有生成作为开始装版/双面印刷操作的起动信号的开始信号的制版起动部件的功能。
印刷开始键105在要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进行印刷操作时按下,在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成为印刷待机状态且设定了各种印刷条件后通过按下印刷开始键105来进行印刷操作。试印键106在要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进行试印时按下,在设定了各种条件后通过按下试印键106进行1张试印。
数字键109用于数值输入等。输入键110在各种设定时设定数值等时按下,程序键111在登记经常进行的操作或将该操作调出时按下。模式清除键112在解除(清除)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执行的各种模式状态并返回初始设定模式状态时按下,具有模式解除部件的功能。与通常的单面与双面印刷操作比较,装版/印刷的不同点是不作为标准的印刷张数计数且印刷速度非常慢。
数字键109、输入键110及程序键111在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之后,还具有本发明特有的初始设定模式切换部件的功能。
用纸尺寸设定键115在任意输入用纸尺寸时按下,由用纸尺寸设定键115输入的用纸尺寸优先于用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73探测的用纸尺寸信息。用纸厚度设定键116在双面印刷之前输入用纸P的厚度时按下,例如选择“普通纸”、“薄纸”、“厚纸”三种纸中的任一种纸。
双面印刷模式键117在要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进行双面印刷操作时按下制版开始键104之前按下,按下双面印刷模式键117时,配置于其附近的双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7a点亮,显示并告知用户正处于双面印刷模式。另外,在按下了双面印刷模式键117时,若不是通过用纸厚度设定键116输入所使用的用纸P厚度后,则拒绝制版开始键104的输入。单面印刷模式键118也与双面印刷模式键117一样,在要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进行单面印刷操作时在按下制版开始键104之前按下,按下了单面印刷模式键118时,配置于其附近的单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8a点亮,显示并告知用户正处在单面印刷模式中。本实施方式中,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在初始设定模式时单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8a点亮,即自动初始设定为单面印刷模式。
双面印刷模式键117、用纸厚度设定键116和制版开始键104,在被依次按下时,具有生成用以开始从排版操作到装版双面印刷操作的起动信号的装版双面印刷起动部件的功能。另外,双面印刷模式键117、用纸厚度设定键116、制版开始键104和试印键106被依次按下时,具有生成用以开始试双面印刷操作的起动信号的试双面印刷起动部件的功能。
由七段LED构成的显示部119主要显示印刷张数等的数字。由LCD构成的液晶显示器120成为分级显示结构,通过按下设于其下方的选择设定键120a、120b、120c、120d,可进行用纸尺寸的选择/设定(实施例有“A3横向尺寸”或“A4纵向尺寸”)、用纸种类(实施例有“普通纸”、“薄纸”、“厚纸”等三种)或者调整变倍率或图像位置等的各种各样的模式变更、各模式的选择/设定。还有,用纸尺寸的选择/设定中也采用四方向键114,能够通过最终按下该键来确定用纸尺寸。
液晶显示器120中,除了显示“可进行制版/印刷”等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的状态(未图示)以外,还随时显示制版或排版卡夹、用纸P的给纸或排纸卡夹(以下称为“输送卡夹”)等的警告(警报),也随时显示用纸、底版、墨等的供给的供给指示等。如此,液晶显示器120具有显示/告知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的各种信息的消息显示部件或信息告知部件的功能。
另外,液晶显示器120在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以下,具有将由上述初始设定模式切换部件切换并设定的双面印刷模式或单面印刷模式的设定状态在液晶画面上警告(消息)显示的画面显示部件的功能。
连续键107、清除/停止键108、印速设定键113和四方向键114与特开2003-200645号公报的图7所示的相同,具有与该说明书中记载的相同功能。
图5是表示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的控制结构的框图。该图中的控制部件129中设有包含CPU130、ROM131、RAM132、定时器(未图示)和输入输出端口(未图示)的公知的微型计算机,设于装置本体11的内部。
CPU130基于来自操作面板103的各种信号和来自设于装置本体11的各种传感器的探测信号以及从ROM131调出的操作程序,对设于印刷部2、制版部3、给纸部4、排版部5、排纸部6、图像读取部7中的各驱动部件、设于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以及使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工作的螺线管123的动作等进行控制,并对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的整体动作进行控制。
ROM131中存储了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的整个操作程序,该操作程序由CPU130适当地调出。RAM132具有将CPU130的计算结果暂时存储的功能,随时存储由操作面板103上的各种键与各种传感器设定及输入的数据信号与接通/断开信号的功能,以及其它功能。另外,控制部件129基于来自初始位置传感器134的初始位置信号和来自设于印刷滚筒驱动部件121的编码器(未图示)的信号,掌握印刷滚筒12的旋转相位位置。图5所示的控制部件129与图7所示的控制部件129为同一部件,是分别基于不同观点的框图。图7中,“PSU”表示功率输送单元。以下为了便于说明,有时将CPU130称为控制部件129。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多个方面的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例至第五例。首先,叙述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例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上述结构中以通常的底版制版方式进行双面印刷时,如图10所示,双面印刷后的用纸P1以背面印刷图像202a朝上装载到排纸盘86中。就是说,与上述特开2003-200645号公报或特开2003-237207号公报中公开的双面印刷装置相同,先将表面图像制版,并形成空白部后再将背面图像制版,从而制成双面印刷用的底版。使用已制版的双面印刷用的底版进行双面印刷时,结束双面印刷后排出的用纸以背面印刷图像朝上装载到排纸盘中。
将多页的原稿多份双面印刷后手工按页码分开时,按各印刷物(由一个制版完底版印刷的用纸的捆包)从排纸盘取出后,从页码大的印刷物开始按顺序分开,但由于各印刷物的背面印刷图像(偶数页)朝上,因此直接照这种状态分开时必须1张1张倒放,若为了提高效率而将全部印刷物倒放后而不分开就会页码错乱。在印刷后将全部的印刷物倒放极为不便。
于是,在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上连接水平装载方式的拣选器(未图示)来自动分开的场合,在对应于多页原稿多份连续双面印刷且最后页为奇数时,可以采用使其页码更简单且可缩短总印刷时间的单面印刷。但这时其最后页在上面地排出/装载上述拣选器的拣选收纸箱(未图示)内,因此页码顺序错乱。所谓页码顺序错乱是指最后页与其前一页间夹有空白页的不良情况。
另外,在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上连接翻转装载方式的拣选器(未图示)来自动分开的场合,将背面印刷图像朝上而装载到排纸盘中的用纸经拣选器翻转,因此在装置的上下方向上设成多级的拣选收纸箱内使表面印刷图像朝上地装载。由下一原稿双面印刷的用纸也同样地装载,因此装载到拣选收纸箱中分开后的印刷物成为由下至上第2页、第1页、第4页、第3页......那样正反面页码顺序错位的状态,将印刷物从拣选收纸箱取出后倒放也还是从上面开始页码错乱而不能得到正确的页码顺序。
如此,本发明另一方面的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例中,主要目的是提供能够有效率的使手工操作的分拣或采用分拣部件的自动分拣的页码顺序成为正确的状态的双面印刷装置。
如上所述,多页原稿双面印刷后的手工分拣(页码整理)时,每次印刷时从排纸盘86取出,从页码大的印刷物开始分拣,但由于各印刷物的背面印刷图像(偶数页)202a朝上,因此不将全部的印刷物倒放后是不能分拣的。页数多时非常耗时费工。
为解决该问题,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例中,先将背面图像(第二图像)制版,并在设置预定间隔204后将表面图像(第一图像)制版。上述例中作为表面图像201用“表”的图像进行说明,且作为背面图像202用“里”的图像进行说明,但如图13所示,作为表面图像用“F”的图像进行说明,且作为背面图像用“G”的图像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在接触玻璃93上作为表面原稿的第一图像原稿206和作为背面原稿的第二图像原稿207以贴紧状态并列放置。符号93a表示放置基准位置。
控制部件129首先控制图像读取部7,使得先读取第二图像原稿207(箭头A),接着将上述滑架退回原位置后读取第一图像原稿206(箭头B)。在接触玻璃93上按第二图像原稿207、第一图像原稿206的顺序并列放置时,进行通常的读取动作(上述滑架从左至右移动来连续读取)。
与读取动作并行地进行底版64的制版,如图15所示,按背面图像202、表面图像201的顺序制版。如此将制版的双面印刷用底版65卷装在印刷滚筒12的外圆周面进行双面印刷时,如图16所示,双面印刷后的用纸P1使表面印刷图像(奇数页)201a朝上地装载到排纸盘86上。如图17所示,各印刷物的奇数页朝上,因此手工操作分拣(分开)时,能够无需倒放各印刷物而以取出的状态分开。还有,用纸P1厚度被夸张表示,以便于说明。
进行通常的制版(按第一图像原稿206、第二图像原稿207的顺序读取后制版),并根据凸轮板的控制使第一图像通过,且最初印刷第二图像时也能得到同样的分开状态。
如图19所示,在装置本体11上连接了作为后处理/分拣部件的翻转装载式拣选器208的场合,以通常的制版方式进行基于多页原稿的双面印刷时,如图19(a)所示,排纸盘86上朝上的背面印刷图像202a翻转,因此用纸P1在拣选收纸箱208a上使偶数页朝下的状态装载。因此,页码的顺序正反面错开而不能按页码顺序分拣。
如图18所示,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底版制版后的双面印刷的场合,因为被翻转而以背面印刷图像202a朝上的状态排出到拣选收纸箱208a上。因此,如图19(b)所示,装载于拣选收纸箱208a上的印刷物成为由下至上页码依次被整理的状态,用户取出后,倒放印刷物时能够得到由上至下页码依次被整理的状态。图18中,符号209表示拣选器点刻(stipple)位置。
在连接了翻转装载式的拣选器208时,也能进行通常的制版,并在凸轮板的控制下使第一图像通过,且最初印刷第二图像时可得到图19(b)所示的分类状态。
接着,参照图20至图2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二例。
如图20所示,本例的特征在于,设有存放全原稿的图像信息的图像存储器174,从该图像存储器174根据最后页原稿的图像信息依次抽出2页,用页码大的第二图像进行制版,同时用第二图像进行印刷。
图20中,“各种负载”是控制对象驱动部件的总称,总括地表示:图5所示的在印刷部2、制版部3、给纸部4、排版部5、排纸部6、图像读取部7中设置的各驱动部件,在再给纸部件9中设置的再给纸阻挡接离机构40与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以及使切换构件10工作的螺线管123等。“各种传感器”是将设于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的上述各传感器总括地表示的传感器的总称。符号210表示将要装载于排纸盘86中的用纸P1不翻转而原样分拣的、通过中间输送装置(未图示)机械连接的水平装载式的拣选器210(以下也简称为“拣选器210”)。拣选器210经由外部I/F(接口)211与控制部件129可通信地连接。关于拣选器210与上述中间输送装置的具体例,例如有本申请人提出的特开平7-309520号公报中图1、图2等所示的储存箱单元(bin unit)升降式分拣装置(2)和中间输送装置(52)。
在装置本体11与拣选器210相连接的情况下,以通常的制版方式制版后进行双面印刷时,如图21(a)所示,以背面印刷图像202a朝上的状态直接装载到拣选收纸箱210a,因此页码顺序由下至上变大。因此,用户在印刷结束后必须取出各拣选收纸箱210a的印刷物后倒放。
图像存储器174能够将经由ADF(未图示)或者由图像读取部7读取在接触玻璃93上手动放置/设置的原稿图像的图像数据暂时保存,暂时保存时的图像存储器174的地址确定读取数据的顺序。双面印刷模式时的原稿读取时,在图像存储器174中暂时保存按双面印刷用原稿读取的图像数据。例如,用纸P的尺寸为A4纵向,在上述ADF上放置多张A4纵向的原稿时,图像存储器174中按每张A4纵向原稿暂时保存其图像数据。
用纸P的尺寸为A4纵向,在上述ADF中放置多张A3横向的原稿(双面1张原稿)时,按每张A4纵向原稿读取后,图像存储器174中按每张A4纵的原稿暂时保存其图像数据。图22中示出用上述ADF将第一图像原稿206和第二图像原稿207放置后读取的状态。
本例中,开始时读取原稿的全部后暂时保存在图像存储器174中,从图像存储器174中存放的存储器图像中页码大的最后页开始每2页地读出后制版,使得在水平装载式的拣选器210的拣选收纸箱210a中装载的用纸P1的最下方成为最后页。制版顺序与图15所示的相同,即按最后页(第二图像、偶数页)、比最后页少一页码的页(第一图像、奇数页)的顺序制版。剩余的页也以同样的方式制版。
用这样制版的双面印刷用底版65进行双面印刷,并用水平装载式拣选器210分拣时,如图21(b)所示,装载于拣选收纸箱210a内的印刷物,其用纸最上面的页成为首页且最下面的页成为最后页。因此,用户无需在印刷结束后将印刷物倒放。手工分拣也与第一例一样不需要倒放。
设置成从图像存储器174中存放的存储器图像中自页码大的最后页开始每2页地读出,用页码小的第一图像制版,并控制凸轮板从页码大的第二图像开始印刷时,也能得到与图21(b)所示相同的印刷物状态。
用以存入图像存储器174的全原稿的图像信息的获取,并不限于在ADF或图像读取部7中的原稿放置读取方式。如图20所示,也可从与装置本体11通信地在线连接的PC(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为“PC或个人计算机”)170得到图像数据。PC170是设于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的装置本体11外部的输出装置。
用来自在线PC170的图像数据输出制版时,经由外部I/F(接口)171、PC控制器(个人计算机控制器)172与图像接口173(以下称为“图像I/F173”),从第1页发送给顺序控制部件129的CPU130。图像I/F173具有连接功能,使来自PC控制器172的图像数据能为控制部件129所使用。作为设于装置本体11外部的输出部件,另外还有利用光(IrDA等)或电波(蓝牙、无线LAN等)等的无线通信来通信连接的外部连接机器(主计算机等)。
参照图2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三例。
原稿纸张数为奇数时,在从图像存储器174中存放的存储器图像中页码大的最后页按每2页读出后制版的方式中,最后的存储器读出成为单页,原稿的表面与背面不一致。
本例中,控制部件129判断读取的全原稿的页码,当最终页为奇数页时,写入最后页图像信息的下一页的虚设数据,将该虚设数据作为第二图像。
如图23所示,底版64上首先利用虚设数据将空白的第二图像(背面图像)211制版(实际未制版),接着制版作为本来最后页图像的表面图像201(第一图像)。
利用这样制版的双面印刷用底版65进行双面印刷,并在水平装载式拣选器210中分拣时,在拣选收纸箱210a中装载的印刷物,即用纸最上页成为第一页且最下页成为空白页。手工分拣中也与第一例一样不需要倒放的程序。
参照图2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第四例。
本例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将按页码顺序读取的原稿的图像信息按每2页存放的存储器容量的双面式图像存储器175,从该双面式图像存储器175抽出图像信息后用页码大的第二图像开始制版,同时从第二图像开始印刷。
翻转装载式的拣选器208具有翻转装载于排纸盘86中的用纸P1后分拣的功能/结构。翻转装载式的拣选器208(以下有时简称为“拣选器208”)经由外部I/F211与控制部件129可通信地连接。作为拣选器208的具体例,例如已在特开2001-146361号公报的图1或特开平11-314834号公报的图1中公开。
作为后处理分配部件在装置本体11上连接了翻转装载式的拣选器208时,以通常的制版方式对多个页的原稿作了双面印刷时,如图19(a)所示,在排纸盘86上朝上的背面印刷图像202a翻转,因此用纸P1在拣选收纸箱208a上使偶数页朝下而装载。因此,页码顺序表面和背面错开而不能按页码顺序分拣。
本例中,通过手动操作在双面式图像存储器175中暂时保存用图像读取部读取在接触玻璃93上经由ADF或者手动承载/放置的原稿图像后的原稿数据。暂时保存时的地址按读取数据的顺序确定。双面印刷模式时的原稿读取时,在双面式图像存储器175中暂时保存表面图像数据和背面图像数据。
例如,用纸P的尺寸为A4纵向,并在ADF上放置多张A4纵向尺寸的原稿时,按每张A4纵原稿在双面式图像存储器175中暂时保存其图像数据。另外,用纸P的尺寸为A4纵向,并在ADF上放置了多张A3横向原稿(双面1张原稿)时,按每张A4纵原稿读取,并按每张A4纵向的原稿在双面式图像存储器175中暂时保存其图像数据。
用纸P的尺寸为A4纵向,并在图像读取部7的接触玻璃93上并排放置2张原稿时,按每张A4纵原稿在双面式图像存储器175中暂时保存其图像数据。
将双面原稿制版时,首先从暂时保存时的双面式图像存储器175调出背面图像数据后制版,在设置预定间隔204后调出表面图像数据并制版。制版后控制部件129删除存放在双面式图像存储器175中图像后为下一读取动作作准备。
利用这样制版的双面印刷用底版65作了双面印刷时,双面印完用纸P1表面印刷图像(奇数页)朝上地装到排纸盘86,因此用翻转装载式的拣选器208分拣时,消除页码顺序在表面和背面错开的不良情况。
该方式中,无论原稿的张数,双面式图像存储器175的存储容量在双面用时可存2份原稿。本例中双面印刷时的最大尺寸为A4纵向,因此只要有两个其存储容量为A尺寸的存储器即可。
在从双面式图像存储器175中按页码小的第一图像、页码大的第二图像的顺序调出后制版,并控制凸轮板用页码大的第二图像进行印刷时,也能得到同样的分拣功能。
原稿张数的最后页为奇数页时,如图23所示,控制部件129写入最后页图像信息的下一页的虚设数据,设该虚设数据为第二图像。
为自动输送原稿读取而采用ADF,但ADF中有“页码顺序读取方式”或“倒页读取方式”,其原稿传送方式不同。另外,拣选器中也同样地有上述那样的“水平装载方式”或“翻转装载方式”等。
例如,在ADF使用“页码顺序读取方式”、拣选器使用“翻转装载方式”时,读取第1张原稿后基于背面图像数据制版,使装载于拣选器的拣选收纸箱内的用纸最下页成为原稿第1张的表面印刷图像,在设置预定间隔后读取第2张的原稿并基于表面图像数据制版。
用该双面印刷用的底版进行双面印刷时,使表面图像朝上而排出。排出的用纸在拣选器中翻转,装载于拣选收纸箱内的用纸最下页成为最初页的表面印刷图像。接着以同样的方式将原稿制版并印刷时,能够得到在拣选收纸箱内按页码顺序分拣并装载的印刷物。
例如,在ADF中使用“倒页读取方式”、拣选器中使用“水平装载方式”时,读取最终原稿并基于背面图像数据制版,使装载于拣选器的拣选收纸箱内的用纸最上页成为原稿第1张的表面印刷图像,在设置预定间隔后读取下一原稿并基于表面图像数据制版。
用该双面印刷用的底版进行双面印刷时使表面印刷图像朝上而排出。排出的用纸输送到拣选器时,拣选收纸箱内装载的用纸最下页成为最后页的背面印刷图像。其后以同样的方式将原稿制版并印刷时,能够得到在拣选收纸箱中按页码顺序分拣并装载的印刷物。
于是,在ROM131中预先存储原稿的读取方式(ADF的种类等)、双面印刷后的分配方式(拣选器的种类等)以及上述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制版顺序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印刷顺序之间的最佳关系,ADF的种类被自动探测或由操作面板103设定,或者拣选器的种类被自动探测或由操作面板103设定时,控制部件129可以选择并控制与之对应的最佳的制版顺序与印刷顺序(本实施方式的第五例)。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上述的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至第五例中说明的那样,在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的初始设定模式时点亮单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8a,通知用户正处于单面印刷模式,但例如,通常进行双面印刷的频率高的用户急着要进行双面印刷等时,未注意点亮的是单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8a的情况下设定制版印刷条件后按下印刷开始键105,从而因设在单面印刷模式设定状态进行单面印刷而作白费的印刷,或者为进行双面印刷的制版而设定制版条件后按下制版开始键104,但因单面印刷模式设定状态而会发生单面印刷用的制版失误,从而白白浪费一个目前价格昂贵的底版。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
以下的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具有这样的主要特征:为了无需因制版失误而浪费昂贵的底版64,并防止用纸P的输送卡夹,对于在通过作为通、断供给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的电源的电源断接部件的电源开关(未图示)接通电源时或通过按下解除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执行的各种模式状态的模式清除键112模式清除时等场合预先设定的初始设定模式(默认),构成为可由用户选择/切换设定双面印刷模式或单面印刷模式。
如图25和图26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相比,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解除了与翻转装载式的拣选器208之间的连接,且对于初始设定模式(默认),新增加了可手工选择/切换设定双面印刷模式或单面印刷模式的后述的初始设定模式切换部件,设有包括在液晶画面上警告显示作为由上述初始设定模式切换部件切换设定的默认值的双面印刷模式或单面印刷模式的设定状态的画面显示部件的功能的液晶显示器120,以及用控制部件129A取代了控制部件129。
初始设定模式切换部件,例如由数字键109、输入键110与程序键111构成,是也被称为基于由按下这些键而生成的初始设定模式切换信号的“用户设定模式”的部件。
如图25所示,在控制部件129A包括其内部设有CPU130A、PROM(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131A、RAM132A、定时器(未图示)与入输出端口(未图示)的微型计算机,均设在装置本体11内部。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CPU130(控制部件129)相比,CPU130A(以下有时称为“控制部件129A”)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取代了控制部件129的第一至第五例的控制功能,而具有基于来自上述初始设定模式切换部件的初始设定模式切换信号控制液晶驱动电路(未图示),使液晶显示器120以消息显示双面印刷模式或单面印刷模式的设定状态的第一功能。
并且,与第一实施方式的CPU130(控制部件129)一样,CPU130A基于来自双面印刷模式键117的或作为默认值的双面印刷模式设定信号与来自多个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73的信号和来自探测侧栏72的设定宽度的探测部件(未图示)的信号,探测到给纸盘67上的用纸P的用纸尺寸大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实施例中A4纵向尺寸)时,具有如下第二功能:控制印刷部2、制版部3、给纸部4、排版部5、排纸部6、图像读取部7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与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以禁止双面印刷模式的制版操作与印刷操作,同时控制上述液晶驱动电路,使液晶显示器120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这里,“用纸尺寸大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实施例中A4纵向尺寸)时”是表示用纸尺寸不同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实施例中A4纵向尺寸)。因此,并不指相对A4纵向尺寸例如大0.5~1mm左右也就是公差内的大小。另外,由于使用小于印刷滚筒12上的双面印刷用底版65的表面图像201或背面图像201的用纸尺寸的用纸P时,与以往的情况一样从表面图像201等渗出的墨超越用纸尺寸小的用纸P的区域污染加压辊13等,或因该用纸P的粘贴而发生卡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禁止制版操作和印刷操作。可使用的用纸尺寸作为关系数据按双面印刷与单面印刷方式预先存储在PROM131A(第一实施方式中为ROM131)中。(在以下实施方式的例中相同)。
其它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CPU130(控制部件129)相同,CPU130A基于来自操作面板103的各种信号、来自设于装置本体11上的各种传感器的探测信号以及从PROM131A调出的操作程序,控制印刷部2、制版部3、给纸部4、排版部5、排纸部6、图像读取部7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与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控制整个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的操作。
PROM131A中除了存储整个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的操作程序以外,还存储了用以发挥CPU130A的上述特有功能的程序和关系数据(部分可写入),这些操作程序等通过CPU130A适当地调出。RAM132A具有暂时存储CPU130A的计算结果的功能,以及随时存储用操作面板103上的各种键与各种传感器设定和输入的数据信号与通、断信号的功能等。另外,CPU130A还基于来自初始位置传感器134的初始位置信号和来自设于印刷滚筒驱动部件121的编码器(未图示)的信号,掌握印刷滚筒12的旋转相位位置(以下的实施方式的例中也相同)。
图25所示的控制部件129A和图26所示的控制部件129A相同,只是它们的框图分别基于不同观点。参照图20和图24,在图26所示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上适当地连接水平装载式的拣选器210或翻转装载式的拣选器208,同时经由外部I/F211对控制部件129A适当地增加控制部件129的第一至第五例的控制功能。
以下,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操作。
作为进行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动作说明的前提条件,在给纸盘67上装载/放置本实施方式中不适合双面印刷的例如A3尺寸(横置)的用纸P。在进行双面印刷或单面印刷之前,例如购入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时等,首先,用户按下用以接通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电源的上述电源开关,例如液晶显示器120上用消息显示作为“出厂模式”而设定为默认的单面印刷模式的设定状态即“当前处于单面印刷模式。请注意不能进行双面印刷。”的文字信息。
关于初始设定模式(默认),由于对用户而言其使用频率高的初始设定模式是双面印刷模式,为了将初始设定模式从单面印刷模式选择双面印刷模式后切换到双面印刷模式,按下操作面板103的程序键111后,用数字键109设定例如数值“123”,然后用输入键110确定时,基于这些键的按上述顺序按下与由代码“123”发生的初始设定模式切换信号,CPU130A执行将预先写入PROM131A的作为初始设定模式的单面印刷模式切换到双面印刷模式的写入控制。
通过CPU130A的上述控制,例如在液晶显示器120上消息显示作为“用户设定模式”设定的表示双面印刷模式的设定状态即“当前为双面印刷模式。请注意不能进行单面印刷。”。在上述电源开关导通时或按下模式清除键112作模式清除时,液晶显示器120上消息显示“当前为双面印刷模式。请注意不能进行单面印刷。”的消息,同时双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7a点亮。
用户通过看切换并显示在液晶显示器120上的与双面印刷模式有关的信息,并且适当地看到双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7a点亮,能够可靠地确认/理解作为初始设定模式切换并设定了双面印刷模式的情况。从而,对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用上述电源开关接通时,或通过确定按下模式清除键112清除模式时的默认的操作模式,能够防止以后错误地进行双面印刷模式还是进行单面印刷模式的操作,因此不会耗费目前昂贵的底版64或进行无谓的印刷(上述动作例中为单面印刷),能够进行所要的双面印刷用的制版与双面印刷。
在与对液晶显示器120的双面印刷模式相关的信息显示和双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7a点亮的同时,或者用双面印刷模式键117选择/设定双面印刷模式时,控制部件129A基于双面印刷模式设定相关的信号、来自多个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73的信号和来自探测侧栏72的设置宽度的探测部件(未图示)的信号,在探测到给纸盘67上的用纸尺寸(实施例中为A3横向尺寸)大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实施例中为A4纵向尺寸)时,由于进行印刷会发生用纸P的输送卡夹,因此控制印刷部2、制版部3、给纸部4、排版部5、排纸部6、图像读取部7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与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以禁止双面印刷模式下的制版操作与装版/双面印刷(或通常的标准的双面印刷操作)。
从而,用户按下用纸厚度设定键116设定要使用的用纸P的厚度后,即使按下制版开始键104,控制部件129A也无视/无效化将从制版开始键104发送/输入的开始信号,因此不会执行包括排版操作在内的双面印刷模式下的制版操作。
同时,控制部件129A控制上述液晶驱动电路使液晶显示器120显示“由于用纸尺寸大于A4尺寸而不能进行双面印刷”作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用户根据上述显示内容,替换装载于给纸盘67中的A3横向尺寸的用纸P,只要将A4尺寸的用纸P纵向装载/放置即可。
接着,用户按下用纸厚度设定键116设定要使用的用纸P的厚度后,按下制版开始键104时,生成开始信号,该开始信号发送/输入到控制部件129A后,从控制部件129A发出关于装版/双面印刷操作开始的指令。以下的动作与包含跟上述特开2003-200645号公报中公开的双面印刷装置(1)一样的装版双面印刷(参照该公报的“0109”至“0125”段)与试印双面印刷(参照该公报的“0126”至“0131”段)在内的双面印刷操作(参照该公报的“0139”以后的段落)同样地进行,因此省略说明。
与上述例的操作与控制动作相反,若用户想要单面印刷模式作为初始设定模式,则在上述例中按照“出厂模式”进行即可。
因此,依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用户可通过在对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接通电源时或模式清除时按用户的愿望确定作为默认值的操作模式,并且,能够通过液晶显示器120的显示可靠地知道是单面印刷模式还是双面印刷模式,可事先防止错误操作单面印刷模式或双面印刷模式的情况。由此,能够消除因双面印刷时的制版失误导致的底版浪费,同时能够防止双面印刷时发生用纸卡夹等情况。并且,也能防止双面印刷时因用纸尺寸的选择/设定失误而导致用纸输送卡夹。
作为执行关于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告知或警告显示的部件,若无需用液晶显示器120等引起注意,则例如可用简单的LED关灭或点亮显示警告来取代液晶显示器120作为信息告知部件(以下实施方式的例中相同)。
同样地,如果无需用在液晶显示器120上显示双面印刷模式或单面印刷模式的方式来引起注意时,可以用双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7a的点亮和关灭来确认,即只要是在对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接通电源时或模式解除时告知切换设定的双面印刷模式或单面印刷模式设定状态的告知部件即可,也可以用声音告知,另外为提醒液晶显示器120中显示的上述信息可以增设蜂鸣器,或者可以适当地组合液晶显示器120、双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7a的点亮和关灭和上述蜂鸣器的鸣响等(以下实施方式的例中相同)。
初始设定模式切换部件并不限于经上述键组合设置的用户设定模式,例如可以是服务提供者设定的服务设定模式,或者可以是出厂时设定初始设定模式的出厂设定模式(以下实施方式的例中相同)。
另外,并不限于PROM131A,除了只作一次编程的狭义的PROM以外,可代之以可用紫外线等删除的EPROM、可用电删除的EEPROM。在服务设定模式或出厂设定模式等中,也包括不用PROM131A而采用ROM芯片的交换方式变更关系数据或程序的情况。(以下实施方式的例中相同)。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例)
图25和图27中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例。
如图25和图27所示,与图25和图26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相比,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纸库给纸单元160作为设有将装载于多个给纸台的多个用纸尺寸的用纸输送给印刷部2的多个给纸部件的纸库给纸部件,连接在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上,以及设有代替控制部件129A的控制部件129B。
纸库给纸单元160可被选用,它具有作为选择多个用纸尺寸(本例中,例如A3尺寸与A4尺寸二种用纸P)的用纸P中的任意一种后输送到印刷滚筒12和加压辊13之间的纸库给纸部件的功能。参照图1,纸库给纸单元160经由在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中的给纸部4的分离辊69和阻挡辊对71之间的进纸通路上与从其下侧上升地连接的纵进纸通路(未图示)实现机械给纸连接,同时实现电气通信连接。
作为纸库给纸单元160的具体例,能够举出例如本申请人提出的特开2000-108481号公报或特开2000-128398号公报的图1与图15等中公开的纸库给纸部(200)。公知的纸库给纸部(200)包括:给纸部件(29-1),包括设有作为给纸台的盘上(143)和与该公报的图14所示相同的纸库上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群(50-1)的用纸尺寸检测机构的作为上级给纸部的纸库上给纸部(201)和给纸部件(29-2),包括设有作为给纸台的盘下(145)和与该公报的图14所示的相同的纸库下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群(50-2)的用纸尺寸检测机构的作为下级给纸部的纸库下给纸部(202),以及从上述两公报的图16所示的纸库给纸部200给纸的纸库给纸驱动机构125等。另外,还包括切换并驱动中间输送辊(55a、55b)和给纸部件(29)的辊切换驱动系统等。
各给纸部件(29)、(29-1)、(29-2),相当于图1所示的给纸部4的给纸辊68与分离辊69。纸库给纸单元160自身配置的纸库给纸控制部件(未图示)(上述公报中纸库给纸控制装置(148))经由外部I/F161与控制部件128B可串行通信地相互连接。
如图25所示,控制部件129B设于装置本体11内部,其内部设有CPU130B、PROM131B、RAM132B以及包括定时器(未图示)和输入输出端口(未图示)的微型计算机。
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CPU130A(控制部件129A)相比,CPU130B(以下有时称为“控制部件129B”)具有如下的第三功能:即基于来自双面印刷模式键117的或作为默认的有关双面印刷模式设定的信号、来自多个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73的信号和来自探测侧栏72设置宽度的探测部件(未图示)的信号以及来自纸库上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群(50-1)与纸库下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群(50-2)的信号,控制给纸部4的给纸驱动部件125、纸库给纸驱动机构125和上述辊切换驱动系统,以将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实施例中A4纵向尺寸)相同或比它小的用纸尺寸的用纸,从给纸盘67、盘上(143)与盘下(145)自动选择后供给给纸辊68、给纸部件(29-1)和给纸部件(29-2)中的任意一个。
这里,“用纸尺寸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实施例中A4纵向尺寸)相同或比它小的用纸尺寸的用纸”是指:该用纸尺寸包括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实施例中A4纵向尺寸)相同的用纸以外,当然还包括不污染加压辊13等或不发生卡夹的范围内的用纸尺寸略小的用纸。
其它方面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CPU130A(控制部件129A)大致相同,CPU130B基于来自操作面板103的各种信号、来自设于装置本体11的各种传感器的探测信号和从PROM131B调出的操作程序,控制印刷部2、制版部3、给纸部4、排版部5、排纸部6、设于图像读取部7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与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并控制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的整体动作。
具体地说,CPU130B(控制部件129B)除了具有基于来自上述初始设定模式切换部件的信号来控制液晶驱动电路(未图示),使液晶显示器120以消息显示双面印刷模式或单面印刷模式的设定状态的第一功能以外,还具有控制印刷部2、制版部3、给纸部4、排版部5、排纸部6、图像读取部7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以在探测的用纸尺寸大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实施例中A4纵向尺寸)时禁止双面印刷模式的制版操作与印刷操作,同时控制上述液晶驱动电路使液晶显示器120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的第二功能。
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动作相比,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操作的主要不同仅在于从纸库给纸单元160自动选择供给适合双面印刷尺寸的用纸尺寸(例如A4尺寸)这一点上,本领域人员可根据上述的控制结构容易地加以实施,为避免重复省略更详细的说明。
因此,依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例,通过设置给纸部4与纸库给纸单元160,在纸库给纸单元160的盘上(143)或盘下(145)放置包括适合双面印刷用的用纸尺寸(A4尺寸以下)在内的不同用纸尺寸的用纸P,例如将双面印刷时的用纸尺寸从单面印刷模式切换到双面印刷模式时,控制部件129B如上述那样从纸库给纸单元160的盘上(143)或盘下(145)自动选择放置双面印刷用的A4尺寸以下的用纸P的盘并给纸,因此无需替换给纸盘67上的用纸P,能够使用纸尺寸的选择容易并提高操作性。与此同时,在与用户从例如操作面板103上选择/设定用纸尺寸的场合相比,能够事先防止因选错用纸尺寸例如选择超过双面印刷用的A4尺寸大小的用纸P时发生的印刷时用纸的卡夹等。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例)
如图26和图28所示,与图25和图26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相比,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例的不同点在于:取代多个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73而在给纸部4上设有探测用纸P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作为用纸长度探测部件的阻挡传感器137(参照图1),以及设置控制部件129C来取代控制部件129A。
如图28所示,控制部件129C设在装置本体11内部,其内部设有CPU130C、PROM131C、RAM132C以及包括定时器(未图示)与输入输出端口(未图示)的微型计算机。
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CPU130A(控制部件129A)相比,CPU130C(以下有时称为“控制部件129C”)的不同点在于:具有取代控制部件129A的第二功能的第三功能,即基于来自双面印刷模式键117的或作为默认的有关双面印刷模式设定的信号,控制印刷部2、制版部3、给纸部4、排版部5、排纸部6、图像读取部7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以在按照使图像读取部7工作而得到的双面印刷制版用的图像数据或来自PC170的双面印刷制版用的图像数据使制版部3工作而作成的双面印刷用底版65卷装到印刷滚筒12后,控制给纸驱动部件124,使给纸辊68与分离辊69从给纸盘67分离/输送1张用纸P,并对该用纸P的输送途中用阻挡传感器137探测的用纸长度的数据和在PROM131C中预先设定的用纸长度数据进行比较,判断是否为适合作双面印刷的用纸长度,当不可进行双面印刷操作时,禁止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控制上述液晶驱动电路,使液晶显示器120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另外还具有以用设于操作面板103的选择设定键120a、120b、120c、120d与四方向键114选择/设定的关于用纸P的用纸尺寸的数据(信号)优先于用阻挡传感器137探测的关于用纸P的用纸长度的数据(信号)的条件进行比较/判断的功能。
其它方面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控制部件129A大致相同,CPU130C基于来自操作面板103的各种信号、来自设于装置本体11的各种传感器的探测信号以及从PROM131C调出的操作程序,对印刷部2、制版部3、给纸部4、排版部5、排纸部6、图像读取部7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与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实施控制,控制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的整体动作。具体地说,CPU130C(控制部件129C)具有第一功能,即基于来自上述初始设定模式切换部件的信号,控制液晶驱动电路(未图示),以使液晶显示器120显示双面印刷模式或单面印刷模式的设定状态消息。
PROM131C除了存储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整体的操作程序以外,还存储用以发挥CPU130C的上述特有功能的程序和关系数据(部分可写入),这些操作程序等可由CPU130C适当调出。RAM132C具有暂时存储CPU130C的计算结果的功能,并具有可随时存储由操作面板103上的各种键与各种传感器设定与输入的数据信号与通、断信号的功能等。
图26所示的控制部件129C和图28所示的控制部件129C相同,上述二图是分别基于不同观点的框图。参照图20和图24,在图26所示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上适当连接水平装载式的拣选器210或翻转装载式的拣选器208,同时也可以经由外部I/F211对控制部件129C适当附加基于控制部件129的第一至第五例的控制功能。
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例的动作,基于其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用户接通上述电源开关时,在液晶显示器120上显示“目前正处于双面印刷模式。请注意不能进行单面印刷”的消息,同时双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7a点亮。经过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中的说明相同的操作与动作,双面印刷用底版65卷装到印刷滚筒12后,在控制部件129C的控制下,通过给纸辊68与分离辊69的工作从给纸盘67的最上面分离/供给1张用纸P(通常是用以装版的用纸P),该用纸P的输送途中用阻挡传感器137探测由阻挡辊对71送出的与用纸P的长度相关的数据。
这时,在用阻挡辊对71以预定输送速度输送用纸P的过程中,通过阻挡传感器137探测该用纸P的前端与后端,但CPU130C(控制部件129C)用设于控制部件129C的上述定时器来计时用纸P的前端通过后探测到其后端的通过时间,由计时的通过时间和基于阻挡辊对71的预定输送速度计算用纸P的用纸长度。控制部件129C判断由阻挡传感器137探测的与用纸长度相关的数据在与PROMI131C中预先设定的用纸长度数据比较时是否为适合双面印刷的范围内的用纸长度(实施例中A4尺寸的长度),判断为不可双面印刷(与A4尺寸相比用纸输送方向长)时,禁止双面印刷操作,同时在液晶显示器120上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在双面印刷操作被禁止的时刻,从阻挡传感器137的配置位置看,1张用纸P(通常是用以装版的用纸P)的后端离开阻挡辊对71后置于已双面印刷的再给纸盘8上,因此用户打开双面印刷装置1的朝着用户配置的前门盖进行去除上述1张用纸P的处理即可。
因此,依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例,得到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同样的优点。即,用户能够确定所要的作为对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接通电源时或模式清除时的默认值的操作模式,且,能够通过用液晶显示器120显示是单面印刷模式还是双面印刷模式来确实知道,因此能够事先防止误操作单面印刷模式或双面印刷模式的情况。从而,能够消除双面印刷时的制版失误导致的底版浪费,同时在用户错误选择/设定了双面印刷时的用纸尺寸时,也能事先防止双面印刷时的用纸卡夹发生等。
显然可以将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例的阻挡传感器137与CPU130C(控制部件129C)的功能附加到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或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例上。
在应用到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时,通过设置多个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73,还可在CPU130C(控制部件129C)的功能上,增加将由阻挡传感器137探测的用纸P的用纸长度相关的数据(信号)优先于由多个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73等探测的用纸P的用纸尺寸相关的数据(信号)进行比较/判断的功能。
同样地,在应用到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例时,通过设置多个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73、纸库上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群(50-1)与纸库下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群(50-2),在CPU130C(控制部件129C)的功能上,还可以增加使由阻挡传感器137探测的用纸P的用纸长度相关的数据(信号)优先于由多个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73等、纸库上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群(50-1)与纸库下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群(50-2)分别探测的用纸P的用纸尺寸相关的数据(信号)进行比较/判断的功能。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例)
如图26和图29所示,与图25和图26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相比,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在给纸部4上设有探测用纸P的厚度的作为用纸厚探测部件的纸厚传感器138(参照图1)并设有取代控制部件129A的控制部件129D。
纸厚传感器138例如有通过穿透用纸P的光透射率测定用纸P厚度的类型、利用超声波测定来自用纸P的反射波来测定用纸P厚度的类型、利用激光测定到用纸P表面的距离来测定用纸P厚度的类型等,其中利用光透射率的方式已实用化并且被实际应用。
如图29所示,控制部件129D设于装置本体11内部,其内部设有CPU130D、PROM131D、RAM132J、包括定时器(未图示)与输入输出端口(未图示)的微型计算机。
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CPU130A(控制部件129A)相比,CPU130D(以下有时称为“控制部件129D”)的不同点在于具有取代控制部件129A的第二功能的第二功能,即基于来自双面印刷模式键117的或与作为默认的双面印刷模式设定相关的信号,控制印刷部2、制版部3、给纸部4、排版部5、排纸部6、图像读取部7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以在按照使图像读取部7工作而得到的双面印刷制版用的图像数据或来自PC170的双面印刷制版用的图像数据使制版部3工作而作成的双面印刷用底版65卷装到印刷滚筒12后,控制给纸驱动部件124,使给纸辊68和分离辊69从给纸盘67分离/输送1张用纸P,并将在该用纸P的输送途中用纸厚传感器138探测的用纸P的厚度的数据和在PROM131D中预先设定的用纸厚度数据进行比较,判断是否适合作双面印刷的用纸厚度,当不可进行双面印刷操作时,禁止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控制上述液晶驱动电路,使液晶显示器120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另外还具有将用纸厚传感器138探测的用纸P的厚度相关的数据(信号)优先于由用纸厚度设定键116选择/设定的用纸P的厚度相关的数据(信号)进行比较/判断的功能。
其它方面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控制部件129A大致相同,CPU130D(控制部件129D)基于来自操作面板103的各种信号、来自设于装置本体11的各种传感器的探测信号以及从PROM131D调出的操作程序,控制印刷部2、制版部3、给纸部4、排版部5、排纸部6、图像读取部7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与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控制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的整体动作。具体地说,CPU130D(控制部件129D)具有第一功能,即基于来自上述初始设定模式切换部件的信号,控制液晶驱动电路(未图示),以使液晶显示器120以消息显示双面印刷模式或单面印刷模式的设定状态。
PROM131D中除了存储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整体的操作程序以外,还存储用以发挥CPU130D的上述特有功能的程序和相关数据(部分可写入),这些操作程序等由CPU130D适当调出。RAM132J具有暂时将CPU130D的计算结果存储的功能,并随时存储由操作面板103上的各种键与各种传感器设定和输入的数据信号与通、断信号的功能等。
图26所示的控制部件129D和图29所示的控制部件129D相同,它们的框图分别基于不同观点。参照图20和图24可知,在图26所示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上适当连接水平装载式的拣选器210或翻转装载式的拣选器208,同时可以经由外部I/F211对控制部件129D适当附加基于控制部件129的第一至第五例的控制功能。
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动作,基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不同点进行说明。以下,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动作说明的前提条件,在给纸盘67上装载/放置本实施方式中适合双面印刷的例如A4纵向尺寸的用纸P。
用户接通上述电源开关时,在液晶显示器120上显示“目前正处于双面印刷模式。请注意不能进行单面印刷”的消息,同时双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7a点亮。经过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中的说明相同的操作与动作,双面印刷用底版65卷装到印刷滚筒12后,在控制部件129D的控制下,通过给纸辊68与分离辊69的工作从给纸盘67的最上分离/供给A4尺寸的1张用纸P(通常是用以装版的用纸P),在该用纸P到阻挡辊对71的输送途中,由纸厚传感器138探测用纸P的厚度。控制部件129D对由纸厚传感器138探测的用纸P的厚度相关的数据与预先设定于PROM131D中的用纸厚度数据进行比较,并判断是否为适合双面印刷的范围内的用纸厚度(实施例中除了“厚纸”以外的“普通纸”或“薄纸”),判断为不可双面印刷时,禁止双面印刷操作,同时在液晶显示器120上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因此,依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例,可得到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同样的优点。即,用户能够确定所要的作为对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接通电源时或模式清除时的默认值的操作模式,且,能够通过用液晶显示器120显示确知是单面印刷模式还是双面印刷模式,因此能够事先防止误操作单面印刷模式或双面印刷模式的情况。从而,能够消除双面印刷时的制版失误导致的底版浪费,同时在用户通过用纸厚度设定键116错误地选择/设定双面印刷时的用纸P的厚度时,也能事先防止双面印刷时用纸卡夹发生等。
显然可以将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纸厚传感器138和控制部件129D的第二功能附加到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或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例。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五例)
与图26和图29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相比,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五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设有图29所示的控制部件129E来取代控制部件129D。
控制部件129E设于装置本体11内部,其内部设有CPU130E、PROM131E、RAM132E、包括定时器(未图示)与输入输出端口(未图示)的微型计算机。
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CPU130D(控制部件129D)相比,CPU130E(以下有时称为“控制部件129E”)的不同点在于具有控制部件129D的第二功能以外的功能,即基于来自双面印刷模式键117的或与作为默认的双面印刷模式设定相关的信号,对印刷部2、制版部3、给纸部4、排版部5、排纸部6、图像读取部7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实施控制,以在按照使图像读取部7工作而得到的双面印刷制版用的图像数据或来自PC170的双面印刷制版用的图像数据使制版部3工作而作成的双面印刷用底版65卷装到印刷滚筒12后,控制给纸驱动部件124,使给纸辊68与分离辊69从给纸盘67分离/输送1张用纸P,并将该用纸P的输送途中用纸厚传感器138探测的用纸P的厚度的数据和在PROM131E中预先设定的用纸厚度数据进行比较,当该比较结果为预定以上的厚度时,从双面印刷模式自动变更到单面印刷模式,并且,通过控制加压辊离合机构55的步进马达52选择仅对印刷滚筒12的表面区印压的第一印压范围,控制成执行仅对双面印刷用底版65的表面图像201的印刷后,禁止以后的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控制上述液晶驱动电路,使液晶显示器120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另外还具有将用纸厚传感器138探测的用纸P的厚度相关的数据(信号)优先于由用纸厚度设定键116选择/设定的用纸P的厚度相关的数据(信号)进行比较/判断的功能。
其它方面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CPU130D(控制部件129D)大致相同,CPU130E基于来自操作面板103的各种信号、来自设于装置本体11的各种传感器的探测信号以及从PROM131E调出的操作程序,控制印刷部2、制版部3、给纸部4、排版部5、排纸部6、设于图像读取部7的各驱动部件、设于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与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并控制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整体动作。具体地说,CPU130E(控制部件129E)具有第一功能,即基于来自上述初始设定模式切换部件的信号,控制液晶驱动电路(未图示),使液晶显示器120以显示关于双面印刷模式或单面印刷模式的设定状态的消息。
PROM131E除了存储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的整体操作程序以外,还存储用以发挥CPU130E的上述特有功能的程序和相关数据(部分可写入),这些操作程序等由CPU130E适当调出。RAM132E具有将CPU130E的计算结果暂时存储的功能,以及随时存储由操作面板103上的各种键与各种传感器设定与输入的数据信号与通、断信号的功能等。
图26所示的控制部件129E和图29所示的控制部件129E相同,只是它们的框图分别基于不同观点。参照图20和图24可知,在图26所示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上适当连接水平装载式的拣选器210或翻转装载式的拣选器208,同时可以经由外部I/F211对控制部件129E适当附加基于控制部件129的第一至第五例的控制功能。
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五例的动作,基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不同点进行说明。以下,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五例的动作说明的前提条件,在给纸盘67上装载/放置本实施方式中适合双面印刷的例如A4纵向尺寸的用纸P。另外,作为双面印刷用底版65,进行最初形成图8所示的表面图像201(作为第一图像的“表面”文字)的制版。图15所示的双面印刷用底版65中,进行最初形成双面印刷用底版65的背面图像201(作为第一图像的“G”字母)的制版(与后述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五例相同)。
用户接通上述电源开关时,在液晶显示器120上显示“目前正处于双面印刷模式。请注意不能进行单面印刷”的消息,同时双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7a点亮。经过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中的说明相同的操作与动作,双面印刷用底版65卷装到印刷滚筒12后,在控制部件129E的控制下,通过给纸辊68与分离辊69的工作从给纸盘67的最上分离/供给A4尺寸的1张用纸P,该用纸P到阻挡辊对71的输送途中,由纸厚传感器138探测用纸P的厚度。控制部件129E对由纸厚传感器138探测的用纸P的厚度相关的数据与预先设定于PROM131E中的用纸厚度数据进行比较,当该比较结果为预定以上的厚度时,从双面印刷模式自动变更到单面印刷模式,同时通过控制加压辊离合机构55的步进马达52选择仅对印刷滚筒12的表面区印压的第一印压范围,控制成执行仅对双面印刷用底版65的表面图像201的印刷后,控制印刷部2、制版部3、给纸部4、排版部5、排纸部6、图像读取部7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以禁止以后的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与此同时,在液晶显示器120上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因此,依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五例,得到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同样的优点。即,用户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确定作为对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接通电源时或模式清除时的默认值的操作模式,且能够通过液晶显示器120的显示来确知单面印刷模式还是双面印刷模式,因此能够事先防止误操作单面印刷模式或双面印刷模式的情况。从而,能够消除双面印刷时因制版失误导致的底版浪费,同时在用户通过用纸厚度设定键116错误选择/设定双面印刷时的用纸P的厚度时,也无需像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例那样急剧地停止印刷操作,至少在对印刷滚筒12上的双面印刷用底版65的表面图像201部位装版后,将该装版印刷后的用纸P向排纸盘86排出,因此能够事先防止印刷时用纸卡夹的发生等。
将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五例的纸厚传感器138与控制部件129E的功能附加到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或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例的结构,显然也是可能的。
(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
图30至图32中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
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相比,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不同点在于,其一是设置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来取代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包含印刷滚筒12和供墨部件15等并使之构成为一体,构成可对于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的装置本体11A自由拆装的滚筒单元140,其二是与图1所示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一起构成印刷系统。
如图30所示,与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相比,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的不同点在于:除去了制版部3、排版部5与图像读取部7,设置了取代操作面板103的操作面板103A,设置了取代装置本体11的上述的装置本体11A,以及设置了取代控制部件129A的控制部件129F(参照图32)。另外,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具有制版/给版功能,因此不与作为外部输出部件的PC170的连接。
滚筒单元140可相对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和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的各装置本体11A、11通过公知的拆装手段拆装。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和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例如为替换墨色而经由滚筒单元140等构成印刷系统(例如,参照本申请人提出的特开平11-208085号公报记载的多色印刷方法与多色印刷系统)。在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侧,经由中间输送装置(未图示)在用纸输送方向上并排二组以上的如图30所示的印刷部2与再给纸部件9构成多色双面孔版印刷装置。
与操作面板103相比,操作面板103A的不同点仅在于去除了作为制版起动部件的制版开始键104,其它部分与操作面板103相同。
如图32所示,控制部件129F设于装置本体11A内部,其内部设有CPU130、PROM131F、RAM132F、包括定时器(未图示)与输入输出端口(未图示)的微型计算机。
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CPU130A(控制部件129A)相比,CPU130F(以下有时称为“控制部件129F”)具有如下的第二功能:即基于来自双面印刷模式键117的或作为默认的双面印刷模式设定相关的信号以及来自多个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73的信号和来自探测侧栏72的设置宽度的探测部件(未图示)的信号,控制印刷部2、给纸部4、排纸部6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与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以在探测的给纸盘67上的用纸P的用纸尺寸大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实施例中A4纵向尺寸)时,禁止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控制上述液晶驱动电路,使液晶显示器120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其它方面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CPU130A(控制部件129A)相同,CPU130F(控制部件129F)基于来自操作面板103A的各种信号、来自设于装置本体11A的各种传感器的探测信号以及从PROM131F调出的操作程序,控制印刷部2、给纸部4、排纸部6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与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并控制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整体动作。具体地说,CPU130F与CPU130A同样地具有第一功能,即基于来自上述初始设定模式切换部件的信号,控制液晶驱动电路(未图示),以使液晶显示器120以显示关于双面印刷模式或单面印刷模式的设定状态的消息。
PROM131F除了存储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整体操作程序以外,还存储用以发挥CPU130F的上述特有功能的程序和相关数据(部分可写入),这些操作程序等可由CPU130F适当调出。RAM132F具有将CPU130F的计算结果存储暂时的功能,并具有随时存储由操作面板103上的各种键与各种传感器设定与输入的数据信号与通、断信号的功能等。
参照图20和图24可知,在图30所示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上适当连接水平装载式的拣选器210或翻转装载式的拣选器208,同时可以经由外部I/F211对控制部件129F适当附加基于控制部件129的第一至第五例的控制功能。
以下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动作。
作为进行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动作说明的前提条件,在给纸盘67上装载/放置本实施方式中不适合作双面印刷的例如A3尺寸(横置)的用纸P。在进行双面印刷或单面印刷之前,例如购入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时等,首先,用户按下对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接通电源的上述电源开关,例如液晶显示器120上用显示作为“出厂模式”而设定为默认的单面印刷模式的设定状态即“当前处于单面印刷模式。请注意不能进行双面印刷。”的消息。
关于初始设定模式(默认),由于对用户而言其使用频率高的初始设定模式是双面印刷模式,为了将初始设定模式从单面印刷模式选择双面印刷模式后切换到双面印刷模式,按下操作面板103A的程序键111后,用数字键109设定例如数值“123”,然后用输入键110确定时,基于这些键的按上述顺序按下与由代码“123”发生的初始设定模式切换信号,CPU130F进行将预先写入PROM131F的作为初始设定模式的单面印刷模式切换为双面印刷模式的写入控制。
通过CPU130F的上述控制,例如在液晶显示器120上显示作为“用户设定模式”设定的表示双面印刷模式的设定状态,即“当前正处于双面印刷模式。请注意不能进行单面印刷。”的消息。以下,在上述电源开关接通时或按下模式清除键112作模式清除时,在液晶显示器120上显示“当前正处于双面印刷模式。请注意不能进行单面印刷。”的消息,同时双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7a点亮。
用户看到切换并显示在液晶显示器120上的双面印刷模式相关的信息,并且还看到双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7a点亮,能可靠地确认/理解作为初始设定模式切换并设定了双面印刷模式的情况。从而,用上述电源开关接通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时,或按下模式清除键112清除模式时的默认的操作模式被确定,从而能够防止以后错误地进行双面印刷模式或单面印刷模式的操作,因此不会白白进行印刷(上述动作例中为单面印刷),而能够进行所想要的双面印刷。
与对液晶显示器120的双面印刷模式相关的信息显示与双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7a的点亮同时,或者用双面印刷模式键117选择/设定双面印刷模式时,控制部件129F基于双面印刷模式设定相关的信号与来自多个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73的信号和来自探测侧栏72的设置宽度的探测部件(未图示)的信号,控制印刷部2、给纸部4、排纸部6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与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由于在探测的给纸盘67上的用纸尺寸(实施例中为A3横向尺寸)大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实施例中为A4纵向尺寸)时进行印刷会发生用纸P的输送卡夹而禁止双面印刷模式下的制版操作与装版双面印刷(或通常的标准的双面印刷操作)。
从而,用户按下用纸厚度设定键116设定所使用的用纸P的厚度后,即使按下印刷开始键105,控制部件129F也会无视或无效化从印刷开始键105发送/输入的开始信号,因此不会执行包括排版操作在内的双面印刷模式下的制版操作。
同时,控制部件129F控制上述液晶驱动电路,使液晶显示器120显示“由于用纸尺寸大于A4尺寸而不能进行双面印刷”的消息,作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用户根据上述显示内容,替换装载于给纸盘67中的A3横向尺寸的用纸P,而纵向装载/放置A4尺寸的用纸P即可。
接着,用户按下用纸厚度设定键116设定要使用的用纸P的厚度后,按下印刷开始键105时,生成开始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输入到控制部件129F后,从控制部件129F发出装版/双面印刷操作开始的指令。以下的动作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例同样地进行,其说明省略。
与上例的操作与控制动作相反,若用户想要以单面印刷模式作为初始设定模式,则上例中照“出厂模式”原样进行即可。
因此,依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用户可以按其愿望确定在对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接通电源时或模式清除时作为默认的操作模式,并且,能够通过液晶显示器120的显示可靠获知是单面印刷模式还是双面印刷模式,因此,可事先防止错误操作单面印刷模式或双面印刷模式的情况,同时能够防止双面印刷时发生用纸卡夹等情况。并且,也能防止双面印刷时因用纸尺寸的设定失误导致发生的用纸输送卡夹。
(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例)
图32和图33中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例。
如图32和图33所示,与图30至图32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相比,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不同点在于,将纸库给纸单元160连接到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并设置制部件129G来取代控制部件129F。
如图32所示,控制部件129G设于装置本体11A内部,其内部设有CPU130G、PROM131G、RAM132G、包括定时器(未图示)与输入输出端口(未图示)的微型计算机。
CPU130G(以下有时称为“控制部件129G”)具有取代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CPU130F(控制部件129F)的第二功能的第二功能,即探测的用纸尺寸大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实施例中A4纵向尺寸)时,控制印刷部2、给纸部4、排纸部6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以禁止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控制上述液晶驱动电路使液晶显示器120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CPU130G除了具有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CPU130F(控制部件129F)相同的第一和第三功能以外,与CPU130F(控制部件129F)大致相同,即CPU130G基于来自操作面板103A的各种信号与来自设于装置本体11A的各种传感器的探测信号以及从PROM131G调出的操作程序,控制印刷部2、给纸部4、排纸部6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与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并控制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的整体动作。
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动作相比,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动作的不同点仅在于:从纸库给纸单元160自动选择并供给适合双面印刷尺寸的用纸尺寸(例如A4尺寸)的情况,由于本领域人员很容易根据上述控制结构等加以实施,因此省略其说明以避免重复。
因此,依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由于设有给纸部4与纸库给纸单元160,在纸库给纸单元160的盘上(143)或盘下(145)放置包括适合双面印刷用的用纸尺寸(A4尺寸以下)在内的不同用纸尺寸的用纸P,例如在从单面印刷模式到双面印刷模式将双面印刷时的用纸尺寸切换时,控制部件129G如上述那样从纸库给纸单元160的盘上(143)或盘下(145)自动选择放置双面印刷用的A4尺寸以下的用纸P的盘并加以供给,因此无需更换给纸盘67上的用纸P,能够使用纸尺寸的选择容易并提高操作性。与此同时,与用户从例如操作面板103上选择/设定用纸尺寸的情况相比,能够事先防止因选错用纸尺寸例如选择超过双面印刷用的A4尺寸大小的用纸P时发生印刷时用纸的卡夹等。
(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三例)
如图34所示,与图30至图32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相比,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三例的不同点在于,去除了多个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73,并在给纸部4设有阻挡传感器137(参照图30),并且设置了取代控制部件129F的控制部件129H。
如图34所示,控制部件129H设于装置本体11A内部,其内部设有CPU130H、PROM131H、RAM132H以及包括定时器(未图示)与输入输出端口(未图示)的微型计算机。
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CPU130F(控制部件129F)相比,CPU130H(以下有时称为“控制部件129H”)的不同点在于:具有取代控制部件129F的第二功能的第三功能,即基于来自双面印刷模式键117的或与作为默认的双面印刷模式设定相关的信号,控制印刷部2、给纸部4、排纸部6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以在装置本体11A上装入其外圆周面上卷装图1所示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侧作成的双面印刷用底版65的印刷滚筒12的滚筒单元140的状态下,控制给纸驱动部件124,使给纸辊68和分离辊69从给纸盘67分离/输送1张用纸P,并对该用纸P的输送途中用阻挡传感器137探测的用纸长度相关的数据和在PROM131H中预先设定的用纸长度数据进行比较,判断是否为适合双面印刷的用纸长度,当不可进行双面印刷操作时,禁止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控制上述液晶驱动电路,使液晶显示器120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另外还具有将设于操作面板103A的选择设定键120a、120b、120c、120d与四方向键114选择/设定的用纸P的用纸尺寸相关的数据(信号)优先于用阻挡传感器137探测的用纸P的用纸长度数据(信号)进行比较/判断的功能。
其它方面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控制部件129F大致相同,CPU130H基于来自操作面板103A的各种信号、来自设于装置本体11A的各种传感器的探测信号以及从PROM131H调出的操作程序,控制印刷部2、给纸部4、排纸部6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与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并控制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的整体动作。具体地说,CPU130H(控制部件129H)具有第一功能,即基于来自上述初始设定模式切换部件的信号,控制液晶驱动电路(未图示),使液晶显示器120以显示双面印刷模式或单面印刷模式的设定状态的消息。
PROM131H除了存储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的整体操作程序以外,还存储用以发挥CPU130H的上述特有功能的程序和相关数据(部分可写入),这些操作程序等由CPU130H适当调出。RAM132H具有将CPU130H的计算结果暂时存储的功能,并具有随时存储由操作面板103A上的各种键与各种传感器设定和输入的数据信号与通、断信号的功能等。
参照图20和图24可知,也可这样构成并进行操作:即在图26所示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上适当连接水平装载式的拣选器210或翻转装载式的拣选器208,同时可以经由外部I/F211对控制部件129H适当附加基于控制部件129的第一至第五例的控制功能。
关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三例的动作,基于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用户接通上述电源开关时,液晶显示器120上显示“目前正处于双面印刷模式。请注意不能进行单面印刷”的消息,同时双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7a点亮。经过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中说明相同的操作与动作,双面印刷用底版65卷装到印刷滚筒12后,在控制部件129H的控制下,通过给纸辊68与分离辊69的工作从给纸盘67的最上分离/供给1张用纸P(通常是用以装版的用纸P),在该用纸P的输送途中用阻挡传感器137探测由阻挡辊对71送出的用纸P的长度数据。
这时,在由阻挡辊对71确定的预定输送速度下的用纸P的输送过程中,通过阻挡传感器137探测该用纸P的前端与后端,但CPU130H(控制部件129H)用设于控制部件129H的上述定时器来计测用纸P的前端通过后到其后端的通过时间,由计时的通过时间和基于阻挡辊对71的预定输送速度计算用纸P的用纸长度。控制部件129H判断由阻挡传感器137探测的用纸长度的数据在与PROMI131H中预先设定的用纸长度数据比较时是否为适合双面印刷的范围内的用纸长度(实施例中A4尺寸的长度),判断为不可双面印刷(与A4尺寸相比用纸输送方向长)时,禁止双面印刷操作,同时在液晶显示器120上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因此,依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三例,可得到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相同的优点。即,能够按用户的愿望确定作为对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接通电源时或模式清除时的默认值的操作模式,且能够通过用液晶显示器120显示来确知是单面印刷模式还是双面印刷模式,因此能够事先防止误操作单面印刷模式或双面印刷模式的情况,同时在用户错误选择/设定双面印刷时的用纸尺寸时,也能事先防止印刷时用纸卡夹的发生等。
以将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三例的阻挡传感器137与CPU130H(控制部件129H)的功能附加到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或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结构进行操作,显然也是可能的。
在用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时,通过设置多个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73,在CPU130H(控制部件129H)的功能上,还可以增加将由阻挡传感器137探测的用纸P的用纸长度的数据(信号)优先于由多个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73等探测的用纸P的用纸尺寸的数据(信号)进行比较/判断的功能。
同样地,在用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例时,通过设置多个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73、纸库上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群(50-1)与纸库下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群(50-2),在CPU130H(控制部件129H)的功能上,还可以增加将由阻挡传感器137探测的用纸P的用纸长度的数据(信号)优先于由多个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73等、纸库上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群(50-1)与纸库下用纸尺寸探测传感器群(50-2)分别探测的用纸P的用纸尺寸的数据(信号)比较/判断的功能。
(第三实施方式的第四例)
如图35所示,与图30至图32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相比,第三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在给纸部4设有纸厚传感器138(参照图30),并设置取代控制部件129F的控制部件129J。
如图35所示,控制部件129J设于装置本体11A内部,其内部设有CPU130J、PROM131J、RAM132J以及包括定时器(未图示)与输入输出端口(未图示)的微型计算机。
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CPU130F(控制部件129F)相比,CPU130J(以下有时称为“控制部件129J”)的不同点在于具有取代控制部件129F的第二功能的第二功能,即基于来自双面印刷模式键117的或与作为默认的双面印刷模式设定相关的信号,控制印刷部2、给纸部4、排纸部6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以在装置本体11A上装入其外圆周面上卷装图1所示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中作成的双面印刷用底版65的印刷滚筒12的滚筒单元140的状态下,控制给纸驱动部件124,使给纸辊68与分离辊69从给纸盘67分离/输送1张用纸P,并对该用纸P的输送途中用纸厚传感器138探测的用纸厚度的数据和在PROM131J中预先设定的用纸厚度数据进行比较,判断是否为适合双面印刷的用纸厚度,当不可进行双面印刷操作时,禁止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控制上述液晶驱动电路,使液晶显示器120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另外还具有将用纸厚传感器138探测的用纸P的厚度的数据(信号)优先于由用纸厚度设定键116选择/设定的用纸P的厚度的数据(信号)进行比较/判断的功能。
其它方面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控制部件129F大致相同,CPU130J(控制部件129J)基于来自操作面板103A的各种信号、来自设于装置本体11A的各种传感器的探测信号以及从PROM131J调出的操作程序,控制印刷部2、给纸部4、排纸部6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与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并控制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的整体动作。具体地说,CPU130J(控制部件129J)具有第一功能,即基于来自上述初始设定模式切换部件的信号,控制液晶驱动电路(未图示),使液晶显示器120以显示关于双面印刷模式或单面印刷模式的设定状态的消息。
PROM131J除了存储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的整体操作程序以外,还存储用以发挥CPU130J的上述特有功能的程序和相关数据(部分可写入),这些操作程序等可由CPU130J适当调出。RAM132J具有将CPU130J的计算结果暂时存储的功能,并具有随时存储由操作面板103A上的各种键与各种传感器设定和输入的数据信号与通、断信号的功能等。
参照图20和图24可知,可在图26所示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上适当连接水平装载式的拣选器210或翻转装载式的拣选器208,同时可经由外部I/F211对控制部件129J适当增加基于控制部件129的第一至第五例的控制功能,以这样的结构进行操作。
关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操作,围绕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不同点进行说明。以下,作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动作说明的前提条件,在给纸盘67上装载/放置本实施方式中适合双面印刷的例如A4纵向尺寸的用纸P。
用户接通上述电源开关时,在液晶显示器120上显示“目前正处于双面印刷模式。请注意不能进行单面印刷”的消息,同时双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7a点亮。经过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中的说明相同的操作与动作,以双面印刷用底版65卷装到印刷滚筒12的状态,并在控制部件129J的控制下,通过给纸辊68与分离辊69的工作从给纸盘67的最上面分离/供给A4尺寸的1张用纸P(通常是用以装版的用纸P),在该用纸P到阻挡辊对71的输送途中,由纸厚传感器138探测用纸P的厚度。控制部件129J对由纸厚传感器138探测的用纸P的厚度的数据与预先设定于PROM131J中的用纸厚度数据进行比较,并判断是否为适合双面印刷的范围内的用纸厚度(实施例中除“厚纸”外的“普通纸”或“薄纸”),判断为不可双面印刷时,禁止双面印刷操作,同时在液晶显示器120上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因此,依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第四例,可得到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同样的优点。即,能够按用户的愿望确定作为对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接通电源时或模式清除时默认的操作模式,且能够通过用液晶显示器120显示来确知是单面印刷模式还是双面印刷模式,因此能够事先防止误操作单面印刷模式或双面印刷模式的情况,且即使在用户通过用纸厚度设定键116错误选择/设定双面印刷时的用纸P的厚度时,也能事先防止双面印刷时发生用纸卡夹等情况。
显然可以将第三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纸厚传感器138与控制部件129J的功能附加到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或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三例上,并以这样的结构操作。
(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五例)
与图26和图29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相比,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五例的不同点在于,设置了取代控制部件129J的图29所示的控制部件129K。
控制部件129K设于装置本体11A内部,其内部设有CPU130K、PROM131K、RAM132K以及包括定时器(未图示)与输入输出端口(未图示)的微型计算机。
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CPU130J(控制部件129J)相比,CPU130K(以下有时称为“控制部件129K”)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具有取代控制部件129J的第二功能的功能,即基于来自双面印刷模式键117的或与作为默认的双面印刷模式设定相关的信号,控制印刷部2、给纸部4、排纸部6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以在装置本体11A上装入其外圆周面上卷装图1所示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中作成的双面印刷用底版65的印刷滚筒12的滚筒单元140的状态,控制给纸驱动部件124,使给纸辊68和分离辊69从给纸盘67分离/输送1张用纸P,并对该用纸P的输送途中用纸厚传感器138探测的用纸厚度的数据和在PROM131K中预先设定的用纸厚度数据进行比较,当该比较结果为预定以上的厚度时,从双面印刷模式自动变更到单面印刷模式,并且,通过控制加压辊离合机构55的步进马达52选择仅对印刷滚筒12的表面区印压的第一印压范围,控制成执行仅对双面印刷用底版65的表面图像201的印刷后,禁止以后的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控制上述液晶驱动电路,使液晶显示器120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另外还具有将用纸厚传感器138探测的用纸P的厚度的数据(信号)优先于由用纸厚度设定键116选择/设定的用纸P的厚度相关的数据(信号)进行比较/判断的功能。
其它方面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CPU130J(控制部件129J)大致相同,CPU130K基于来自操作面板103A的各种信号、来自设于装置本体11A的各种传感器的探测信号以及从PROM131K调出的操作程序,控制印刷部2、给纸部4、排纸部6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与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并控制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的整体动作。具体地说,CPU130K(控制部件129K)具有第一功能,即基于来自上述初始设定模式切换部件的信号,控制液晶驱动电路(未图示),使液晶显示器120显示关于双面印刷模式或单面印刷模式的设定状态的消息。
PROM131K除了存储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整体的操作程序以外,还存储用以发挥CPU130K的上述特有功能的程序和相关数据(部分可写入),这些操作程序等可由CPU130K适当调出。RAM132K具有将CPU130K的计算结果暂时存储的功能,并具有随时存储由操作面板103A上的各种键与各种传感器设定和输入的数据信号与通、断信号的功能等。
还有,参照图20和图24可知,可在图30所示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上适当连接水平装载式的拣选器210或翻转装载式的拣选器208,同时可经由外部I/F211对控制部件129K适当附加基于控制部件129的第一至第五例的控制功能,并以此结构进行操作。
关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五例的动作,围绕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不同点进行说明。以下,作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五例的动作说明的前提条件,在给纸盘67上装载/放置本实施方式中适合双面印刷的例如A4纵向尺寸的用纸P。
用户接通上述电源开关时,在液晶显示器120上显示“目前正处于双面印刷模式。请注意不能进行单面印刷”的消息,同时双面印刷模式显示灯117a点亮。经过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中的说明相同的操作与动作,双面印刷用底版65卷装到印刷滚筒12后,在控制部件129K的控制下,通过给纸辊68与分离辊69的工作从给纸盘67的最上面分离/供给A4尺寸的1张用纸P,该用纸P到阻挡辊对71的输送途中,由纸厚传感器138探测用纸P的厚度。控制部件129K对由纸厚传感器138探测的用纸P的厚度相关的数据与预先设定于PROM131K中的用纸厚度数据进行比较,当该比较结果为预定以上的厚度时,从双面印刷模式自动变更到单面印刷模式,同时通过控制加压辊离合机构55的步进马达52选择仅对印刷滚筒12的表面区印压的第一印压范围,控制成执行仅对双面印刷用底版65的表面图像201的印刷后,控制印刷部2、给纸部4、排纸部6的各驱动部件、再给纸部件9的再给纸阻挡离合机构40、输送单元驱动马达122、切换构件10的螺线管123等,以禁止以后的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与此同时,在液晶显示器120上显示“不可使用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因此,依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五例,可得到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同样的优点。即,用户能够确定所要的作为对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接通电源时或模式清除时默认的操作模式,且能够通过用液晶显示器120显示来确知是单面印刷模式还是双面印刷模式,因此能够事先防止误操作单面印刷模式或双面印刷模式的情况,同时在用户通过用纸厚度设定键116错误选择/设定双面印刷时的用纸P的厚度时,也无需像第三实施方式的第四例那样急剧地停止印刷操作,至少在对印刷滚筒12上的双面印刷用底版65的表面图像201部位装版后,将该装版印刷后的用纸P向排纸盘86排出,因此能够事先防止印刷时的用纸卡夹发生等。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五例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五例并不限于上述的结构例与动作例,可为如下所述。即,在安装了卷装图8所示的双面印刷用底版65的印刷滚筒12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1A中,可以控制各控制部件129E、129K,在从双面印刷模式自动变更到单面印刷模式而进行印刷时,控制加压辊离合机构55的步进马达52选择仅对印刷滚筒12的背面区印压的第二印压范围,并只进行对双面印刷用底版65的背面图像202(作为第二图像的“背面”文字)的印刷。另外,在安装了卷装图15所示的双面印刷用底版65的印刷滚筒12的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1A中,可以控制各控制部件129E、129K,在从双面印刷模式自动变更到单面印刷模式而进行印刷时,控制加压辊离合机构55的步进马达52选择仅对印刷滚筒12的背面区印压的第二印压范围,并只进行对双面印刷用底版65的表面图像202(作为第二图像的“F”字母)的印刷。
显然可以将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五例的纸厚传感器138与控制部件129K的第二功能附加到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或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三例上,并以这样的结构进行工作。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例至第五例中,还可以应用本申请人提出的特开2001-239736号公报记载的装版装置的多色印刷系统。这时,由于在上述装版装置侧已经结束了对双面印刷用底版55的印刷滚筒12的装版动作,在双面孔版印刷装置1A侧进行双面印刷或单面印刷时从第1张开始进行试印或通常的标准印刷。
显然本发明还可用于巧妙利用加压辊的再给纸翻转作用的上述各实施方式或上述特开2003-200645号公报或特开2003-237207号公报中公开的双面印刷装置,也可用于本申请人提出的特开2003-312914号公报(特愿2002-120826号)中记载的双面印刷装置等。

Claims (14)

1.一种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印刷滚筒的外圆周面卷装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在1个版长度的底版内并列制版的双面印刷用底版或设有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2个面的图像区的第三图像在1个版长度的底版内制版的单面印刷用底版,可对该印刷滚筒进行通过相对自由离合的按压部件使上述印刷滚筒上的双面印刷用底版与用纸表面压紧而印刷了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中的一方后,翻转该用纸并再给纸后通过上述按压部件使上述印刷滚筒上的双面印刷用底版与用纸背面压紧印刷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中的另一方,并且,还可以进行使上述印刷滚筒上的单面印刷用底版与用纸的一面压紧后印刷第三图像的单面印刷操作;
关于在对上述双面印刷装置的接通电源时或解除该双面印刷装置执行的各种模式状态的模式解除时等场合预先设定的初始设定模式,构成为可切换并设定进行上述双面印刷操作的双面印刷模式或进行上述单面印刷操作的单面印刷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告知部件,该部件告知上述接通电源时或上述模式解除时等场合用上述结构进行切换并设定的上述双面印刷模式或上述单面印刷模式设定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告知部件是将上述双面印刷模式或上述单面印刷模式设定状态在画面上警告的画面显示部件。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探测给纸台中装载的用纸的尺寸的用纸尺寸探测部件,
告知信息的信息告知部件,以及
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被设定的场合,用上述用纸尺寸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尺寸大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时,禁止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用上述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上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选择在多个给纸台中装载的多个用纸尺寸的用纸中的任一种后,将该用纸输送给上述印刷滚筒和上述按压部件之间的纸库给纸部件,以及
在设定了上述双面印刷模式时,将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相同或比它小的用纸尺寸的用纸从上述纸库给纸部件自动选择/给纸的控制部件。
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在从上述印刷滚筒和上述按压部件之间向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探测用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用纸长度探测部件,
告知信息的信息告知部件,以及
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在设定了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场合,通过输送用纸的给纸部件供给1张用纸,在其输送途中,将由上述用纸长度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长度与预先设定的用纸长度数据进行比较并判断可否进行上述双面印刷操作,当不可进行该双面印刷操作时,禁止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用上述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上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7.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在比上述印刷滚筒和上述按压部件之间更靠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探测用纸的厚度的用纸厚度探测部件,
告知信息的信息告知部件,以及
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在设定了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场合,通过输送用纸的给纸部件供给1张用纸,在其输送途中,将由上述用纸厚度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厚度与预先设定的用纸厚度数据进行比较并判断可否进行上述双面印刷操作,当不可进行该双面印刷操作时,禁止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用上述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上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8.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在比上述印刷滚筒和上述按压部件之间更靠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探测用纸的厚度的用纸厚度探测部件;
告知信息的信息告知部件;
印压范围可变部件,该部件可有选择地切换在仅对与上述印刷滚筒上的双面印刷用底版的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图像区进行印压的第一印压范围、仅对与上述印刷滚筒上的双面印刷用底版的第二图像对应的第二图像区进行印压的第二印压范围及从第一图像区连续到第二图像区并提供印压的第三印压范围的至少三个印压范围中的一个;以及
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在设定了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场合,通过输送用纸的给纸部件供给1张用纸,在其输送途中,将由上述用纸厚度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厚度与预先设定的用纸厚度数据进行比较,当该比较结果在预定值以上的厚度时,从上述双面印刷模式自动变更到上述单面印刷模式,且,控制上述印压范围可变部件以用第一印压范围或第二印压范围进行印刷,在执行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的印刷后,禁止以后的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用上述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上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9.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制作上述双面印刷用底版与上述单面印刷用底版的制版部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探测给纸台中装载的用纸的尺寸的用纸尺寸探测部件,
告知信息的信息告知部件,以及
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在设定了上述双面印刷模式时,用上述用纸尺寸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尺寸大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时,禁止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制版动作与印刷操作,同时用上述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上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选择在多个给纸台中装载的多个尺寸用纸中的任一用纸后将该用纸输送给上述印刷滚筒和上述按压部件之间的纸库给纸部件,以及
在设定了上述双面印刷模式时,将与预先设定的用纸尺寸相同或比它小的用纸尺寸的用纸从上述纸库给纸部件自动选择并给纸的控制部件。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在从上述印刷滚筒和上述按压部件之间向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探测用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用纸长度探测部件,
告知信息的信息告知部件,以及
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在设定了上述双面印刷模式时,通过输送用纸的给纸部件供给1张用纸,在其输送途中,将由上述用纸长度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长度与预先设定的用纸长度数据进行比较并判断可否进行上述双面印刷操作,当不可进行该双面印刷操作时,禁止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用上述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上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在比上述印刷滚筒和上述按压部件之间更靠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探测用纸的厚度的用纸厚度探测部件,
告知信息的信息告知部件,以及
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在设定了上述双面印刷模式时,在上述印刷滚筒上卷装双面印刷用底版后,通过输送用纸的给纸部件供给1张用纸,在其输送途中,将由上述用纸厚度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厚度与预先设定的用纸厚度数据进行比较并判断可否进行上述双面印刷操作,当不可进行该双面印刷操作时,禁止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用上述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上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在比上述印刷滚筒和上述按压部件之间更靠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探测用纸的厚度的用纸厚度探测部件;
告知信息的信息告知部件;
印压范围可变部件,该部件可有选择地切换在仅对与上述印刷滚筒上的双面印刷用底版的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图像区进行印压的第一印压范围、仅对与上述印刷滚筒上的双面印刷用底版的第二图像对应的第二图像区进行印压的第二印压范围及从第一图像区连续到第二图像区并提供印压的第三印压范围等至少三个印压范围中的一个;以及
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在设定了上述双面印刷模式时,通过输送用纸的给纸部件供给1张用纸,在其输送途中,将由上述用纸厚度探测部件探测的用纸厚度与预先设定的用纸厚度数据进行比较,当该比较结果为预定值以上的厚度时,从上述双面印刷模式自动变更到上述单面印刷模式,并控制上述印压范围可变部件以用第一印压范围或第二印压范围进行印刷,在执行了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的印刷后,禁止以后的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印刷操作,同时用上述信息告知部件告知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或用上述画面显示部件显示不可使用上述双面印刷模式的警告。
CN200510003848A 2004-01-07 2005-01-07 双面印刷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510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02415A JP2005193546A (ja) 2004-01-07 2004-01-07 両面印刷装置
JP2415/04 2004-01-07
JP2415/2004 2004-01-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6758A CN1636758A (zh) 2005-07-13
CN100575108C true CN100575108C (zh) 2009-12-30

Family

ID=34817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038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5108C (zh) 2004-01-07 2005-01-07 双面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073436B2 (zh)
JP (1) JP2005193546A (zh)
CN (1) CN10057510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08222B2 (ja) * 2004-03-03 2011-01-12 東北リコー株式会社 孔版印刷装置
JP4135739B2 (ja) * 2005-09-09 2008-08-2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211776B2 (ja) * 2005-10-31 2009-01-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
JP2007331159A (ja) * 2006-06-13 2007-12-27 Tohoku Ricoh Co Ltd 印刷装置
JP2009086905A (ja) * 2007-09-28 2009-04-23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ストール方法、インストールプログラム
US8100489B2 (en) * 2007-12-12 2012-01-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ouble-sided printing system
US8761646B2 (en) * 2009-03-23 2014-06-24 Xerox Corporation Apparatuses useful for printing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CA2976789C (en) * 2009-06-05 2019-12-31 Megtec Systems, Inc. Method of drying a web of printed material
JP4822084B2 (ja) * 2009-09-30 2011-1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セキュア印刷設定用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セキュア印刷設定方法
JP5361765B2 (ja) 2010-02-26 2013-1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装置、プリント方法およびシート処理方法
TW201208895A (en) * 2010-05-17 2012-03-01 Silverbrook Res Pty Ltd System for transporting media in printer
US20110279527A1 (en) 2010-05-17 2011-11-17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Maintenance apparatus having rotatable printhead wiper with scraper
US20120027489A1 (en) * 2010-07-30 2012-02-02 Yaw Horng Yap Printer with coupled media feed and print head activation mechanism
JP2012103600A (ja) * 2010-11-12 2012-05-3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1990457B1 (ko) * 2013-02-22 2019-06-18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방법
US9399359B2 (en) * 2014-11-04 2016-07-26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witching member
EP3466852B1 (en) * 2016-06-01 2023-10-18 Komori Corporation Printer
CN109436432B (zh) * 2018-11-27 2024-07-09 奥美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纱布排片装置、纱布折叠机和包装机的联机装置
JP7256653B2 (ja) * 2019-02-14 2023-04-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US20220219466A1 (en) * 2019-09-09 2022-07-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anual media sheet insertion at duplex reversal point of duplex printing path
TWI748696B (zh) * 2019-11-18 2021-12-01 德商博斯特比勒費爾德有限公司 用於決定印刷機之印刷參數的方法及測試平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0904A (en) * 1993-09-13 1997-06-24 Tohoku Ricoh Co., Ltd. Master making apparatus and stencil unit forming part thereof
US6293193B1 (en) * 1997-12-19 2001-09-25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printing sheets
JP2002172839A (ja) * 2000-12-07 2002-06-18 Tohoku Ricoh Co Ltd 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03200645A (ja) * 2002-01-09 2003-07-15 Tohoku Ricoh Co Ltd 両面印刷装置
JP2003312914A (ja) * 2002-04-23 2003-11-06 Tohoku Ricoh Co Ltd 両面印刷装置
US6645327B2 (en) * 1999-04-21 2003-11-11 Intermec Ip Corp. RF tag appl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70557U (zh) * 1986-10-27 1988-05-12
JPS63185741A (ja) * 1987-01-28 1988-08-01 Minolta Camera Co Ltd 複写機
JPH01144067A (ja) * 1987-11-30 1989-06-06 Mita Ind Co Ltd 自動両面画像形成装置
JP2685803B2 (ja) * 1988-05-13 1997-12-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複写機の動作モード設定方法
JP3181993B2 (ja) 1992-08-31 2001-07-03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輪転謄写印刷機
JP2880052B2 (ja) 1993-09-10 1999-04-05 東北リコー株式会社 両面印刷可能な製版印刷装置
JPH07210059A (ja) * 1994-01-13 1995-08-1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210814B2 (ja) 1994-10-24 2001-09-25 東北リコー株式会社 孔版印刷装置
JP3311541B2 (ja) 1995-06-08 2002-08-05 東北リコー株式会社 孔版印刷方法及び孔版印刷装置
JP3553226B2 (ja) 1995-09-29 2004-08-11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両面印刷装置
JPH09278252A (ja) * 1996-04-08 1997-10-2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29100A (ja) 1996-10-25 1998-05-19 Star Micronics Co Ltd 孔版印刷機および孔版による印刷方法
JP2000108479A (ja) * 1998-10-08 2000-04-18 Tohoku Ricoh Co Ltd 印刷装置
JP4651901B2 (ja) 2002-02-14 2011-03-16 東北リコー株式会社 両面印刷装置
JP4185297B2 (ja) * 2002-03-18 2008-11-26 東北リコー株式会社 両面印刷装置
JP2004262124A (ja) * 2003-03-03 2004-09-24 Tohoku Ricoh Co Ltd 製版装置・孔版印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0904A (en) * 1993-09-13 1997-06-24 Tohoku Ricoh Co., Ltd. Master making apparatus and stencil unit forming part thereof
US6293193B1 (en) * 1997-12-19 2001-09-25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printing sheets
US6645327B2 (en) * 1999-04-21 2003-11-11 Intermec Ip Corp. RF tag application system
JP2002172839A (ja) * 2000-12-07 2002-06-18 Tohoku Ricoh Co Ltd 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03200645A (ja) * 2002-01-09 2003-07-15 Tohoku Ricoh Co Ltd 両面印刷装置
JP2003312914A (ja) * 2002-04-23 2003-11-06 Tohoku Ricoh Co Ltd 両面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6758A (zh) 2005-07-13
JP2005193546A (ja) 2005-07-21
US20050243153A1 (en) 2005-11-03
US7073436B2 (en) 2006-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5108C (zh) 双面印刷装置
CN100476604C (zh)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01369112B (zh) 图像形成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2455882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打印作业控制方法
GB2035902A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859081B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06175611A5 (zh)
JPS59160158A (ja) 多機能画像記録機
JP4478382B2 (ja) 印刷装置
CN100540422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供纸装置、以及供纸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331434A (zh) 成像装置、成像系统、给纸装置、图像记录介质以及图像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JP2001063152A5 (zh)
CN103030019A (zh) 后处理装置
JP2944688B2 (ja) 製本機構付き複写装置
CN100458599C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2003237207A (ja) 両面印刷装置
JP2003025667A (ja) 印字装置
JP2005153456A (ja) 両面印刷装置
JP3776551B2 (ja) 連続フォームおよび製本装置
JP2883781B2 (ja) ドットプリンタ
JP2728928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H0375781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3237206A (ja) 印刷装置及びこれに使用される製版装置
JP4813828B2 (ja) 両面印刷装置
JP2768506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RICOH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OHOKU RICOH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7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2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Ricoh Co., Ltd.

Address before: Miyagi Prefecture, Miyag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hoku Ricoh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