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65358C - 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65358C
CN100565358C CNB2006101447145A CN200610144714A CN100565358C CN 100565358 C CN100565358 C CN 100565358C CN B2006101447145 A CNB2006101447145 A CN B2006101447145A CN 200610144714 A CN200610144714 A CN 200610144714A CN 100565358 C CN100565358 C CN 10056535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receptor
manufacturing device
coating fluid
coating
diffus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447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83040A (zh
Inventor
江川豪
伊藤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83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3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535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535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点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装置,其中从涂布液储存罐1用液体输送装置使涂布液从涂布槽的下部流入,使其从上面溢流从而来控制液面高度,并且具有可以同时将多条电子照相感光体基体进行浸渍涂布的单浴结构的涂布槽,其特征在于,该单浴结构的涂布槽具有对应于每根感光体基体的相同配列的直管部9,集合部11以及一个以上的锥状的流入液扩散部6,在每个锥状流入液扩散部6都设置有二块以上的整流板3。在单浴结构的涂布槽中同时对多条感光体基体进行涂布时,涂布槽内的液流不会发生滞流,由此可以提高涂布液的交换效率,防止涂布液粘度的上升,从而得到均一的涂膜。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涂布工程,由于要进行大量生产,所以采用浸渍涂布法。
关于浸渍涂布法的问题点,是在触变性的涂布液的循环时,在涂布槽内会发生涂布液局部粘度上升,从而发生局部变稠的问题。由此,就有必要对涂布液的流动进行控制,以使其不发生局部变稠现象。
如果在发生局部变稠的状态下继续进行生产的话,在对感光体的圆筒状基体进行浸渍涂布时,粘度上升的涂布液就会付着的基体表面,从而造成涂膜厚度不均的现象。如将该膜厚不均的感光体用于复印机而输出图像时,就会出现图像的斑点从而造成致命的质量问题。
另外,如为了消除涂布槽内的局部变稠现象,可以暂停生产进行搅拌,但是这会使生产效率降低。也可以安装叶轮,但这会在叶轮的摩擦部产生异物,以及在涂布槽内形成紊流从而造成基体的涂布不均的问题。
在使用触变性的涂布液时,如将其静止,会变为胶体状从而粘度上升;如将其摇动,仅在摇动期间会变成液胶状而呈现流动性。由此,局部的粘度上升会造成槽内的非整流化,几乎没有液体的流动,而出现漩涡状滞流区域。
另外,为了制造近年来备受欢迎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感光体,要求有均匀的膜厚。所以,涂布槽内的流动不均的改善就受到了重视,这一点,特别是在进行所谓的CGL层的涂布时,被格外重视。
在先有技术中,有人提出了一种技术,即通过在制造装置中设置由球形物体集合而成的整流层,使涂布槽内的液流整流化,形成均一的膜,由此而制造出性能优良的电子照相用的感光体(参照特开平8-320580)。
在该先有技术中,并不能使整流层的各个部分都有涂布液的流动,而是中心部分的涂布液易于流动,靠近壁面的球状物体间的涂布液的流动缓慢。由此,在使触变性的涂布液进行循环时,在靠近壁面的球状物体之间的涂布液就会发生粘度上升的现象。这样,在使粘度上升的涂布液付着于圆筒状基体,并且对该感光体加以使用时,就会产生斑点图像的问题。
在先有技术(特开平6-254459、特开平10-43652以及特开2002-49162)中,提出了通过设置整流板来对槽内的流速进行控制的技术,说是只要在锥形部的上部设置一块整流板就足够了。
但是,在实际上,在时触变性涂布液进行循环时,在整流板的下面的锥形部会产生滞流点,涂布液的粘度上升,由此,如粘度上升的涂布液付着在圆筒性的基体上,就会造成斑点的次品图像的问题。
另外,在先有技术中,也有这样的提案,即在将被涂布物进行浸渍时,为了对涂布物的下部附近的液流进行控制以使其向涂布槽壁面方向运动,使倒锥型的浮子浮在液面上,在将被涂布物进行浸渍时,将它们一同浸渍并产生液流,由此就可以防止在使用触变型涂布液进行涂布时的斑点的产生(参照特开平10-48849)。但是,如为了提高生产率而进行低粘度浸渍以及提高拉上速度时,由于浮子与涂布槽内壁之间的间隙狭窄,拉上时的间隙中的部分液流的流速会部分变快,从而发生竖条状的斑点。由此,该技术仅是将发生的滞流再度加以分散,而不是从根本上防止滞流发生的技术。
在先有技术的颜料分散型的涂布液中,有具有一对液流施加力,粘度就会发生变化的触变性性质的涂布液。这样,如在涂布槽中,使触变性涂布液进行循环,在槽内的涂布液的流速缓慢,并且会发生漩涡状的滞流部分,在滞流部分的涂布液的粘度就会上升。
这样如将圆筒状基体进行浸渍拉上,则在涂膜形成中该粘度上升的涂布液就会附着在圆筒型的基体上,从而最终发生有斑点的不良图像。
在先有技术中,虽然提出了用一块整流板或者通过由球状物组成的整流层来对涂布槽内整流机构上面液流进行整流的技术。但是,在这种方法中,涂布液在从流入口口径向涂布槽的口径进行扩散的整流板下面的锥部以及在靠近锥部壁面的球形物体的间隙中的涂布液的流动就会变慢,从而还会发生漩涡状滞流。如用该技术使触变性涂布液进行循环,随着循环的时间,滞流部的粘度就会上升,涂布槽内的涂布液的粘度就会变得不均匀,这种涂布液附着在圆筒状基体上,就会产生斑点的现象。
发明的内容
由此,在本发明中,鉴于上述先有技术的问题点,采用将多条圆筒状基体同时从单浴结构的涂布槽中进行涂布拉上而形成涂膜的场合,不产生滞流的涂布槽结构,从而涂布槽内的液流被整流化,抑制了滞流的发生,提高了涂布液的置换效率,防止了涂布液粘度的上升。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装置,其中用液体输送装置将涂布液从涂布液储存罐送往涂布槽的下部并使其流入其中,涂布液从涂布槽的上面溢流从而控制液面高度,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装置具有可以同时对多条电子照相感光体基体进行浸渍涂布的单浴结构的涂布槽,其特征在于,该单浴结构的涂布槽具有对应于每根感光体基体的相同配置的直管部,集合部以及一个以上的锥状的流入液扩散部,在每个锥状流入液扩散部都设置有二块整流板。
(2)上述(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将集合部的一条边划分为200mm以下的区段,据此来配置一个以上的锥状流入液扩散部。
(3)上述(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将集合部的一条边划分为150mm以下的区段,据此来配置一个以上的锥状流入液扩散部。
(4)上述(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比被浸渍的感光体的最下端还要低的地方安装2块整流板,以便不使其与要浸渍的感光体相干扰,整流板中设在上面的一块是在所述流入液扩散部的上方,其直径与所述集合部的内径大约相同,在下部设置的一块在锥状流入液扩散部的下方,其直径与涂布液的流入配管的内径大约相同。
(5)上述(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板为多孔板。
(6)上述(5)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板的开孔率为30%至60%。
(7)上述(5)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孔板的孔径为φ0.5mm以上φ5mm以下。
(8)上述(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状流入液扩散部的锥角为45度以下。
(9)上述(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状流入液扩散部的内部设有十字型隔板。
(10)上述(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每根感光体基体的相同配列的直管部的内径至少比感光体基体的外径大14mm以上。
(11)上述(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每根感光体基体的相同配列的直管部的内径至少比感光体基体的外径大30mm以上。
(12)上述(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每根感光体基体的相同配列的直管部的高度至少要比感光体的高度高。
(13)上述(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每根感光体基体的相同配列的直管部的高度至少为感光体高度的2倍以上。
(14)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1)-(13)中的任一项记载的涂布槽进行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
(15)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该感光体是在上述(1)-(13)中的任一项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中被涂布的。
(16)上述(15)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该感光体的感光层具有由电荷发生层与电荷输送层组成的多层结构。
使用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可以将涂布槽内的液流整流化,从而抑制了滞流的发生,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涂布液的交换效率,防止涂布液的粘度上升。
另外,上述(1)-(13)的任一项所记载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装置,可以针对每一条感光体对涂布液从涂布槽的溢流进行单独控制,从而可以形成高品质的涂膜。
根据上述(14)记载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方法,在不发生粘度上升的涂布槽中进行涂布,因此可以制造出具有均一(没有斑点)的涂布膜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使用根据上述(15),(16)记载的技术方案而制成的具有均一(没有斑点)的涂布膜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即,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2块整流板,并且进一步通过优选规定锥状的流入液扩散部的个数、角度、整流板的形状(开口率以及孔径)以及十字状隔板,可以对从流入管流入,向涂布槽扩散,然后进行溢流的槽内的涂布液液流进行整流,从而抑制滞流现象的发生,这样一来,涂布液的交换率得以提高,并且可以防止涂布液浓度的上升。由此,就可以制造出具有均一(没有斑点)的涂布膜电子照相感光体。
虽然本发明是以防止由于触变性涂布液的粘度上升而造成的涂布液的斑点为目的的。但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防止浓度上升之外,还具有使涂布槽内的液流整流化、提高涂布液的置换效率、防止分散性液体的沉降、防止异物在槽内停滞、使涂布液的温度安定化等效果,所以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牛顿性液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装置的整流板的主要部分之一例的概略平面图。
图3是先有技术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4是先有技术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装置另外一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5是先有技术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装置另外一例的概略结构图。
在附图中,1为涂布液存储罐;2为送液装置;3为整流板;4为涂布槽;5为浮子;6为锥状流入液扩散部;9为直管部;10为十字性隔板;11为集合部;21为整流板;22为整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的具体例子,图1表示了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装置的概略图。
在该装置中,是将涂布液从涂布液储存罐1用泵等液体输送装置2送往涂布槽的下部,并使其从上面溢流从而控制液面高度。并且,该装置具有同时将多个电子照相感光体基体进行涂布的单浴结构的涂布槽4。
在单浴结构的涂布槽4中,配置有对应于每一个感光体基体配置的直管部9、集合部11以及一个以上的锥型流入液扩散部6。在各个锥状流入液扩散部6,设置有二枚以上的整流板3,由此使槽内的液流整流化。
整流板3被可装可卸地配置在涂布槽的锥型流入液扩散部6的规定的位置,例如其配置可以对粘度不同的涂布液而替换具有不同的开口率以及孔径的整流板。
整流板3的主要部分的概略平面图如图2所示。但是,整流板3并不限定于图2所示的结构。
设置场所:图1的锥状流入液扩散部的上面以及下面各一块。
整流板的孔径:φ2mm
孔间距:3mm,60度交错配置。
作为本装置的使用范围,可以使用于用浸渍涂布来形成涂膜的工程上,涂布液优选使用粘度为1mPa·s至800mPa·s的涂布液。
槽内的平均流速优选为0.003m/s至0.02m/s。
下面对由图1的装置制造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说明。
[支持体]
作为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导电形支持体,可以使用具有1010Ω·cm以下的体积电阻的物质,例如,金属(例如铝、镍、铬、镍铬合金、铜、金、银、白金等金属、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锡以及氧化铟等)。支持体的具体的制作是用蒸镀或溅射等方法将上述物质涂敷于片状或圆筒状的塑料或纸上而成,或者使用铝、铝合金、镍以及不锈钢的板材,以及,将这些材料用挤出或拉制的方法制成半成品管后,再进行切削、超精加工以及研磨等表面加工而成的管。
另外,也可以使用在特开昭52-36016号公报中公开的无缝镍带以及无缝不锈钢带来作为导电性支持体。
进一步,作为导电性支持体,还可以使用将导电性粉末分散到适当的粘结树脂中并涂敷于上述的支持体上而得到的物品。
[感光层]
感光层可以是单层型也可以是多层型。首先对电荷发生层进行说明。
电荷发生层是以电荷发生物质为主要成分的层,根据必要还可以使用粘结树脂。
作为电荷发生物质,可以使用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
作为无机材料,可以列举结晶硒、无定形硒、硒-碲化合物、硒-碲-卤素化合物、硒-砷化合物。
另一方面、作为有机材料,可以使用公知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酞菁类颜料(例如金属酞菁以及无金属酞菁)、具有咔唑骨架的偶氮颜料、具有三苯基胺骨架的偶氮颜料、具有二苯基胺骨架的偶氮颜料、具有二苯并噻吩骨架的偶氮颜料、具有二苯并噻酚骨架的偶氮颜料、具有9-芴酮骨架的偶氮颜料、具有噁二唑骨架的偶氮颜料、具有双茋骨架的偶氮颜料、具有二苯乙烯基噁二唑骨架的偶氮颜料、具有二苯乙烯基咔唑骨架的偶氮颜料、蒽醌类颜料或多环醌类颜料、醌亚胺类颜料、二苯基甲烷以及三苯基甲烷类颜料、苯醌以及萘醌类颜料喹啉篮以及甲亚胺类颜料、靛类颜料、二苯并咪唑类颜料。
这些电荷发生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二种以上混合起来使用。
感光体的感光层可以使单层结构也可以使多层结构。首先对由电荷发生层和电荷输送层构成的多层结构的场合进行说明。
电荷发生层是以电荷发生物质为主要成分的层。
在电荷发生层中,可以使用已知的电荷发生物质,例如可以使用单偶氮颜料、双偶氮颜料、三偶氮颜料、二萘嵌苯类颜料、喹吖啶酮类颜料、醌类缩合多环化合物、其他的酞菁类颜料以及甘菊环翁盐类染料等。
这些电荷发生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二种以上混合起来使用。
电荷发生层是这样制造的,即将电荷发生物质(根据需要与粘结树脂一起)在适当的溶剂中用球磨、磨碎机、沙磨以及超声波等加以分散,然后将制成的混合物在导电性支持体上加以涂布,然后进行干燥即可。
作为粘结树脂,可以列举聚酰胺、聚脲烷、环氧树脂、聚酮、聚碳酸酯、硅树脂、丙烯树脂、聚乙烯基丁缩醛、聚乙烯基甲缩醛、聚乙烯基丙酮、聚苯乙烯、聚砜、聚-N-乙烯基咔唑、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基亚苄基树脂,聚酯、苯氧树脂、氯代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聚乙酸乙烯基酯、聚亚苯氧基、聚酰胺、聚乙烯基吡啶、纤维素类树脂、酪蛋白、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
粘结树脂的量为对应于100重量份的电荷发生物质0至500份,优选10至300份。
粘接树脂可在分散前添加,也可在分散后添加。
作为适用的溶剂,可以列举异丙醇、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四氢呋喃、二噁烷,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一氯代苯、环己烷、甲苯、二甲苯、石油醚等。其中优选酮类溶剂、酯类溶剂以及醚类溶剂。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混合起来使用。
电荷发生层,虽然以电荷发生物质,溶剂以及粘结树脂为主要成分,但是也可以含有增感剂、分散剂、界面活性剂以及硅油等。
液体的涂布方法可以用浸渍涂布法,喷雾涂布法,潴留涂布法(ビ一トコ一ト)、喷嘴涂布法、旋转涂布法、环涂法等。
电荷发生层的膜厚为0.01至5μm,优选0.1至2μm。
电荷输送层是将电荷输送物质以及粘结树脂溶解或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再将该混合物涂在电荷发生层上,并加以干燥而成。
另外,根据需要,可以添加1种或2种以上的增塑剂,涂平剂等。
在电荷输送物质中,空穴输送物质和电子输送物质。
作为电子输送物质,可以列举氯醌、四氯代苯醌、四氰乙烯、2,4,7-三硝基-9-芴酮、2,4,5,7-四硝基-9-芴酮、2,4,5,7-四硝基呫吨酮、2,4,8-三硝基噻吨酮、2,6,8-三硝基-4H-茚-[1,2-b]噻酚-4-酮、1,3,7-三硝基二苯并噻酚-5,5-二氧、对苯醌等电子受容性物质。
作为空穴输送物质,可以列举聚-N-乙烯基咔唑以及其衍生物、芘-甲醛缩合物以及其衍生物、聚乙烯基芘、聚乙烯基菲、聚硅烷、噁唑衍生物、噁二唑衍生物、咪唑衍生物、单芳基胺衍生物、二芳基胺衍生物、三芳基胺衍生物、茋衍生物、α-苯基氏衍生物、联苯胺衍生物、二芳基甲烷衍生物、三芳基甲烷衍生物、9-苯乙烯基蒽、吡唑啉衍生物、二乙烯基苯衍生物、腙衍生物、茚衍生物、丁二烯衍生物、芘衍生物、双茋衍生物、烯胺衍生物以及其他的已知的材料。
这些电荷输送物质既可单独使用,又可将二种以上混合起来一起使用。
作为粘结树脂,可以列举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酯、聚氯代乙烯、PAR、苯氧树脂、聚碳酸酯、乙酸纤维素树脂、乙基纤维素树脂、聚乙烯丁缩醛、聚乙烯甲缩醛、聚乙烯基甲苯、聚-N-乙烯基咔唑、丙烯基树脂、硅树脂、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脲烷树脂、酚醛树脂、醇酸树脂等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
电荷输送物质的量为对应于100重量份的粘结树脂20至300重量份,优选40至150重量份。
另外,电荷输送层的膜厚,从分辨率以及反应性来看,以25μm以下为佳。关于其下限值,虽然依据所使用的系统(特别是充电电位)不同而不同,但是以5μm以上为好。
作为溶剂,可以使用四氢呋喃、二恶烷、甲苯、二氯甲烷、一氯代苯、二氯乙烷、环己酮、甲基乙基酮、丙酮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混合起来使用。
在感光层为上述的多层结构的场合,感光层中可含有的有机硫类化合物,并优选包含在电荷输送层中。
以下,对感光层是单层的结构的场合进行说明。
在单层的感光层中,可以使用上述的电荷发生物质,电荷输送物质以及粘结树脂。
感光层可以通过将电荷发生物质,电荷输送物质,硫磺类化合物以及粘结树脂溶解或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将形成的混合物进行涂布,干燥而形成。
另外,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增塑剂以及涂平剂等。
对应于100重量份的粘结树脂,电荷发生物质的量宜为5至40重量份,电荷输送物质的量为0至190重量份,优选50至150重量份。
感光层可以通过将电荷发生物质以及粘结树脂与电荷输送物质用分散器等分散在四氢呋喃、二噁烷、二氯乙烷、环己烷等的溶剂中来制成涂布液,然后将该涂布液用浸渍涂布法、喷雾涂布法、潴留涂布法(ビ一トコ一ト)、喷嘴涂布法、旋转涂布法、环涂法等进行涂布即可。
感光层的膜厚为约5至25μm。
以下,对保护层进行说明。
保护层的制造是将填料材料与粘结树脂一起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并将具有阻胺结构和阻苯酚结构的二个结构的化合物加入,使其溶解,然後将得到的混合物在感光层上进行涂布,干燥来制得。
通过在作为感光体的最表层的保护层中,使用具有阻胺结构和阻苯酚结构的二个结构的化合物,就可以抑制由于长期反复使用而产生的臭氧等的活性气体造成的感光体的退化,由此不仅可以提高感光体的耐磨性,而且还可以使图像的安定性得到飞速提高。
填料材料和具有阻胺结构和阻苯酚结构的二个结构的化合物的比率,对应于填料为0.01重量%至50重量%,优选0.1重量%至20重量%。如添加量过多,耐磨性变差;但如添加量过少,异常图像抑制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保护层中使用的粘结树脂,可以列举ABS树脂、ACS树脂、烯-乙烯单体共聚物、氯化聚醚、芳基树脂、酚醛树脂、聚缩醛、聚酰胺、聚酰胺亚胺、聚丙烯酸酯、聚烯丙基砜、聚丁烯、对苯二甲酸丁酯、聚碳酸酯、聚醚砜、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烯基酯、聚亚胺、聚丙烯基树脂、聚甲基戊烯、聚丙烯、聚亚苯氧基、聚砜、聚苯乙烯、PAR(ポリアリレ一ト)、AS树脂、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尿烷、聚氯乙烯、聚氯代亚乙烯基、环氧树脂等。
从填料的分散性、残留电位以及涂膜缺陷的观点来看,以聚碳酸酯或PAR最好。
填料一般分为有机填料与无机填料。
作为有机填料,可以列举如聚四氟乙烯那样的氟树脂粉末,硅树脂粉末,α-碳粉末等。作为无机填料,可以列举金属粉末(如酮、锡、铝、铟等),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硅、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铟、氧化锑、氧化铋、氧化钙、吸收有锑的氧化锡、吸收有锡的氧化铟等)、金属氟化物(例如氟化锡、氟化钙、氟化铝)、钛酸钾、氮化硼等。
在这些填料材料之中,从填料硬度的观点来看,使用作为无机填料的无机颜料对提高耐磨性是有利的。
进一步,可以用至少一种表面处理剂对填料材料进行表面处理,这样做从填料的分散性来看是理想的。
如填料的分散性过低,不仅残留电位会上升,还会使涂膜透明度变差以及发生涂膜的欠缺,并且还会进一步引起耐磨性的降低,从而有可能发展成妨碍高耐久或妨碍高图像质量的大问题。
作为表面处理剂,可以使用已知的表面处理剂,优选使用能维持填料的绝缘性的表面处理剂。
具体地、作为表面处理,可以用例如钛酸酯类的耦合剂、铝类耦合剂、锆铝酸酯类耦合剂、高级脂肪酸等来进行处理,或者用在些表面剂与有机硅烷耦合剂一起进行混合处理。另外,还可以使用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二氧化锆、硅氧烷、硬脂酸铝等进行处理、或者用它们进行混合处理。混合处理从填料的分散性以及克服图像的模糊来看是优选的。
如用有机硅耦合剂进行的处理,图像模糊的影响变强,但是,如用上述的表面处理剂与有机硅耦合剂进行混合处理,其影响在某些场合可以得到抑制。关于表面处理量,虽然根据所使用的填料的初始粒径而不同,但宜为3至30重量%,优选5至20重量%。
表面处理量如比上述少,就得不到填料的分散效果。但如果太多,就会引起残余电位的显著上升。
作为溶剂,四氢呋喃、二噁烷、甲苯、二氯甲烷、一氯代苯、二氯乙烷、环己烷、甲基乙基酮、丙酮等在电荷输送层的形成中使用的溶剂都可以使用。
但是,优选使用在分散时粘度高,在涂布时挥发性高的溶剂。如果没有满足这些条件的溶剂的话,可以将2种以上的具有上述单个性能的溶剂混合起来使用,这种混合使用有时会对填料的分散性以及残留电位有较大的效果。
如向保护层中添加在电荷输送层所用的电荷输送物质,对残留电位的减低以及图像质量的提高是有效并且是有用的。此时,通过向保护层中添加离子化电位(Ip)比感光层中含有的电荷输送物质的Ip相同或更小的电荷输送物质,可以使向保护层的电荷注入性得以提高,由此可以更进一步减低残留电位。
此外,离子化电位(Ip)可以用分光学的方法或电化学的方法等各种方法来进行测定。
上述的填料可以用球磨、粉碎机、砂磨或超声波的已知的方法来进行分散。特别是外界的不纯物质不太会混入的球磨从分散性的观点来看是可以优选使用的。
关于使用的介质的材质,可以使用氧化锆、氧化铝、玛瑙等已知的介质。
填料的平均初始粒径从保护层的光透过率以及耐磨性的观点来看以0.01μm至0.5μm为宜。
填料的平均一次性粒径在0.01μm以下的场合,会引起耐磨性变差以及分散性变差等问题;但如在0.5μm以上的场合,会加强填料的沉降性,这有可能造成调色剂的成膜。
作为保护层的形成方法,可以使用浸渍涂布法、喷雾涂布法、潴留涂布法(ビ一トコ一ト)、喷嘴涂布法、旋转涂布法、环涂法等已知的方法。特别是,从涂膜的均一性的观点,优选使用喷雾涂布法。
进一步,通过一次涂敷就达到保护层的必要膜厚是可能的。但是,从膜中的填料的均一性的观点,优选2次以上多次涂布,使保护膜成为多层。
这样一来,就可以在电位的降低、分辨率的提高以及耐磨性的提高方面得到更进一步的效果。另外,保护层的厚度以0.1至10μm为宜。
在导电性支持体与感光层之间,可以设有底层。
该底层一般以树脂为主要成分,考虑到其上层的感光层是使用溶剂涂布而形成的,所以,优选使用对一般有机溶剂的抗溶剂性高的树脂。
作为这样的树脂,可以列举水溶性树脂(例如聚乙烯基醇、酪蛋白、聚丙烯酸钠)、醇溶性树脂(例如共聚尼龙、甲氧基甲基化尼龙等)、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的硬化型树脂(例如聚尿烷、三聚氰胺树脂、酚醛树脂、醇酸-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等。
另外,为了防止干涉波纹以及减低残留电位,可以在底层中添加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锡、氧化铟等金属氧化物粉末颜料。
该底层,可以使用如形成感光层使用的溶剂以及涂布方法来形成。
更进一步,在底层中,还可以使用有机硅耦合剂,钛耦合剂以及铬耦合剂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底层,还可以使用用阳极氧化法制造的Al2O3,以及用真空薄膜法制成的聚对苯二甲基等有机物以及无机物(如SiO2、SnO2、TiO2、ITO、CeO2)。
在本发明的底层中,还可以使用其他的一些公知物质。
该底层的膜厚以0至5μm为宜。
实施例
以下用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将底层、电荷发生层、电荷输送层依次进行涂布,对涂膜进行目视确认。另外,在电荷发生层的涂布工程,是在使触变性涂布液在本发明的装置或先有技术的装置中循环规定的时间后,而进行浸渍涂布。
在实施例使用的涂布液的组成如下。
1.底层涂布液的制备
将以下材料进行分散,制成底层涂布液。
三聚氰胺树脂             5重量份
氧化钛                  20重量份
环己酮                  35重量份
甲基乙基酮              35重量份
2.电荷发生层涂布液的制备
双偶氮颜料               1重量份
聚乙烯基丁缩醛         0.5重量份
环己酮                  40重量份
甲基乙基酮              60重量份
用球磨分散后,加入环己酮和甲基乙基酮制成电荷发生层涂布液。
3.电荷输送层的涂布液
下式(1)表示的电荷输送剂             4重量份
Figure C20061014471400171
聚碳酸酯                            6重量份
环己酮                             45重量份
四氢呋喃                           45重量份
硅油                            0.001重量份
将上述物质溶解制成电荷输送层涂布液。
在外径为30mm,长度为340mm的铝制的圆筒状基体上,用上述制备的底层(UL)涂布液进行涂布,在110℃下干燥15分钟,形成厚度为5μm的底层。
然后,在其上,用电荷发生层(CGL)涂布液以及电荷输送层(CTL)涂布液进行涂布,干燥,这样就制成了实验用的多层感光体的试料。
另外,制成的感光体试料的电荷发生层的干燥后的膜厚为0.2μm,电荷输送层的干燥膜厚为23μm。
使用的触变性的颜料分散型涂布液的粘度为3.5Pa·s。
在本实施例中的直管部的液流的平均流速为0.008m/s。
[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装置条件]
[实施例1]
在锥形部6的上面和下面设置二块孔径为2mm,开孔率为40%的多孔状的整流板3。该锥形部6的个数是这样确定的,即集合部11的外形尺寸为471mm×246mm,所以将471mm进行3等分,将246mm进行2等分,由此配置6个锥形部6。
关于锥形部6的锥角,要使锥形部的高度为200mm,以使锥角为30度左右,在锥形部6的内部设置十字型的隔板10。
关于直管部,其要比圆筒状感光基体大30mm,所以使其直径为φ60mm,其高度为60mm。
关于循环泵,使用了泵体内部空间以及叶轮都用聚四氟乙烯进行了涂敷的离心式磁泵。用此使涂布液循环,直管内的液流的平均流速为0.006m/s。
[比较例1]
如图3中的概略图表示的那样,使用了具有一块多孔整流板21的装置。
[比较例2]
如图4中的概略图表示的那样,使用了具有球形整流层22的装置。
[比较例3]
如图5中的概略图表示的那样,使用了浮子式装置。
[实施例2]
使用了没有整流板的装置,其他的条件都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锥状流入液扩散器6变为一个,其他的条件都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锥状流入液扩散器6的高度为50mm,其他的条件都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直管部9的内径为φ40mm,高为50mm,其他的条件都与实施例1相同。
评价上述实施例1至5以及比较例1至3的感光体涂膜的斑点有无。结果列于表1。
○:表示感光体涂布膜上无斑点发生。
×:表示感光体涂布膜上有斑点发生。
进行5级评价,数字越大,评价约高。
[表1]
  评价  1小时循环后  6小时循环后   12小时循环后  1日循环后
 实施例1   5   ○   ○   ○   ○
 比较例1   1   ×   ×   ×   ×
 比较例2   2   ○   ×   ×   ×
比较例3 1 × - - -
 实施例2   2   ○   ×   ×   ×
 实施例3   3   ○   ○   ×   ×
 实施例4   3   ○   ○   ×   ×
 实施例5   1   ×   -   -   -
从实施例1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整流板设置2块其评价结果明显地要比仅设置一块的比较例好。
比较例3的评价结果,虽然没有确认到由于滞流而产生的斑点,但是如浸渍、拉上的速度变快,由于浮子与涂布槽内壁之间的间隙狭窄,拉上时间隙的流速在部分地方变快,从而会发生纵向条纹状的浓淡斑。
从实施例3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在锥状流入扩散部6为1个时,在长期循环后,在涂布膜上会发生斑点。如与设置有复数个的扩散部6的实施例1的结果向比较,长时间循环后的结果会变坏。
由此,可以确认,锥状流入扩散部6应该如此配置,即至少要将集合部11的底边划分为200mm以下,优选划分为150mm以下的区段,按该间隔设置复数的锥形流入液扩散部6。
从实施例4的评价结果可以确认,锥状流入液扩散部6的锥角宜为45度以下。
从实施例5的评价结果确认,直管部9的内径应至少要比感光体基体的外径大14mm以上,优选为感光体基体的外径的2倍以上。
另外,从实施例5的结果可以确认,直管部9的高度,至少应比感光体基体要高,优选比感光体基体高30mm以上。
接着,将在实施例1中涂布的感光体与在上述比较例1至3中涂布的感光体,用株式会社理光制造的全彩色激光打印机IPSIO Color 5000的改造机(λ=655nm,1200dpi,激光束截面积2.7×10-3mm2)形成图像,图像的质量以目视进行评价。
另外,使浓淡点图像为2×2点图像,并且将在1小时循环后涂布的感光体、在6小时循环以后涂布的感光体以及在循环1天后涂布的感光体各抽出5根,作为评价样品。
评价结果列于表2
表2
  循环1小时后  循环6小时后  循环1天后
  实施例1   5根都没有斑点  5根都没有斑点  5根都没有斑点
  实施例4   5根都没有斑点  2根有斑点  5根有斑点
  比较例1   2根有斑点  3根有斑点  5根有斑点
  比较例2   5根都没有斑点  1根有斑点  3根有斑点
  比较例3   5条都有纵条状斑块  -  -
从表2可以确认,用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制造的感光体与附图3至附图5所示的任何一种先有技术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所制造的感光体相比,都可得到品质飞跃提高的图像。

Claims (15)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装置,其中用液体输送装置将涂布液从涂布液储存罐送往涂布槽的下部并使其流入其中,涂布液从涂布槽的上面溢流从而控制液面高度,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装置具有可以同时对多根电子照相感光体基体进行浸渍涂布的单浴结构的涂布槽,其特征在于,该单浴结构的涂布槽具有对应于每根感光体基体的相同配置的直管部、集合部以及一个以上的锥状的流入液扩散部,在每个锥状流入液扩散部都设置有二块整流板,并且
将集合部的底边划分为200mm以下的区段,据此来配置一个以上的锥状流入液扩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将集合部的底边划分为150mm以下的区段,据此来配置一个以上的锥状流入液扩散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比被浸渍的感光体的最下端还要低的地方安装2块整流板,以便不使其与要浸渍的感光体相干扰,整流板中设在上面的一块是在所述流入液扩散部的上方,其直径与所述集合部的内径相同,在下部设置的一块在锥状流入液扩散部的下方,其直径与涂布液的流入配管的内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板为多孔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板的开孔率为30%至6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孔板的孔径为Φ0.5mm以上,Φ5m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状流入液扩散部的锥角为45度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状流入液扩散部的内部设有十字型隔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每根感光体基体的相同配列的直管部的内径至少比感光体基体的外径大14mm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每根感光体基体的相同配列的直管部的内径至少比感光体基体的外径大30mm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每根感光体基体的相同自己列的直管部的高度至少要比感光体的高度高。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每根感光体基体的相同自己列的直管部的高度至少为感光体高度的2倍以上。
13.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1-12中的任一项记载的涂布槽进行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
14.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该感光体是在上述1-12中的任一项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中被涂布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该感光体的感光层具有由电荷发生层与电荷输送层组成的多层结构。
CNB2006101447145A 2005-11-07 2006-11-07 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535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1889/05 2005-11-07
JP2005321889A JP4568674B2 (ja) 2005-11-07 2005-11-07 電子写真感光体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3040A CN1983040A (zh) 2007-06-20
CN100565358C true CN100565358C (zh) 2009-12-02

Family

ID=38150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4471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5358C (zh) 2005-11-07 2006-11-07 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568674B2 (zh)
CN (1) CN10056535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4628B2 (ja) * 2010-08-17 2013-08-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塗布装置、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の量産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51968A (ja) * 1987-12-10 1989-06-14 Canon Inc 浸漬塗布装置
JPH01171671A (ja) * 1987-12-25 1989-07-06 Konica Corp 塗布装置
JPH04235562A (ja) * 1991-01-11 1992-08-24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H04346354A (ja) * 1991-05-23 1992-12-02 Konica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浸漬塗布法
JPH06262113A (ja) * 1993-03-16 1994-09-20 Fuji Electric Co Ltd 塗布装置
JPH07132258A (ja) * 1993-11-09 1995-05-23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浸漬塗布装置
EP0792698B1 (en) * 1996-02-29 2004-12-08 Xerox Corporation Immersion coat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JPH1043652A (ja) * 1996-08-07 1998-02-17 Fuji Xerox Co Ltd 浸漬塗布方法および浸漬塗布装置
JP3832784B2 (ja) * 1997-08-28 2006-10-11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製造用の浸漬塗布装置
JP2002049162A (ja) * 2000-08-02 2002-02-15 Sharp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塗布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2002189305A (ja) * 2000-12-22 2002-07-05 Sharp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2003066634A (ja) * 2001-08-28 2003-03-05 Konica Corp 有機感光体の塗布装置、塗布方法及び有機感光体
US6569499B2 (en) * 2001-10-02 2003-05-27 Xerox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ating photoreceptor substrates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1-4. 徐定杰,石吉利动态环境下基于FFT实现伪码快速捕获.中国航海第55期(自然科学版). 2003
1-4. 徐定杰,石吉利动态环境下基于FFT实现伪码快速捕获.中国航海第55期(自然科学版). 2003 *
271-277. 王伟,徐定杰沈锋一种大步进码快速捕获方法的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第27卷第5期. 2006
271-277. 王伟,徐定杰沈锋一种大步进码快速捕获方法的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第27卷第5期. 20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68674B2 (ja) 2010-10-27
JP2007127922A (ja) 2007-05-24
CN1983040A (zh) 2007-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6675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CN111198484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US20140377703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JP2018141972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07102519A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0565358C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US6270850B1 (en) Method to improve dip coating
JP2011197261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下引層用塗布液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用途
JP2007286132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層形成装置
JP2002049162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塗布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6945989B2 (ja) 浸漬塗布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4414366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5532817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CN109976113A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0373261C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JP2000284508A (ja)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352385A (zh) 带正电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1703773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CA2398837C (en)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ing member
JPH07152166A (ja)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479928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3134490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前記製造方法で製造された電子写真感光体
JPH01119365A (ja) 塗布装置
JP2014233689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装置、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それ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の電子写真感光体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78365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2

Termination date: 201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