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92745C - 检测盘上的位置的方法和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检测盘上的位置的方法和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92745C
CN100392745C CNB981059163A CN98105916A CN100392745C CN 100392745 C CN100392745 C CN 100392745C CN B981059163 A CNB981059163 A CN B981059163A CN 98105916 A CN98105916 A CN 98105916A CN 100392745 C CN100392745 C CN 10039274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ignal
servo
even1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81059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9907A (zh
Inventor
小杉辰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199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9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274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274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1/00Head 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1/02Driving or moving of heads
    • G11B21/08Track changing or selec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 G11B21/081Access to indexed tracks or parts of continuous track
    • G11B21/083Access to indexed tracks or parts of continuous track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54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head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 G11B5/55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acquisition by displacement of the head
    • G11B5/5521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acquisition by displacement of the head across disk tracks
    • G11B5/5526Control therefor; circuits, track configurations or relative disposition of servo-information transducers and servo-information tracks for control thereof
    • G11B5/553Detai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54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head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 G11B5/55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acquisition by displacement of the head
    • G11B5/5521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acquisition by displacement of the head across disk tracks
    • G11B5/5526Control therefor; circuits, track configurations or relative disposition of servo-information transducers and servo-information tracks for control thereof
    • G11B5/553Details
    • G11B5/5547"Seek" control and circuits therefo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5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head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head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5/596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head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head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for track following on disks
    • G11B5/59605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5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head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head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5/596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head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head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for track following on disks
    • G11B5/59688Servo signal format patterns or signal processing thereof, e.g. dual, tri, quad, burst signal patterns

Landscapes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To Find And Align With The Track (AREA)

Abstract

一种根据由盘读出的信号检测盘上位置的方法,该盘时分记录有数据区和伺服区,其中伺服区记录有伺服模式,具有连续的“0”的长度长于在数据区中存在的连续的“0”的长度,以及该伺服模式具有3个或更多个具有连续的“0”的区。该方法包含步骤(a):对由盘读出的信号进行数字化并按预定电平限幅,以便将该信号变换为“0”或“1”;(b):当由步骤(a)变换的信息检测具有连续的“0”的两个区域时检测该伺服样式。

Description

检测盘上的位置的方法和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检测盘上的位置的方法和盘装置,更确切地说,涉及检测在这样一种盘上的位置的方法以及采用这种方法的盘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有一种利用在磁盘的伺服区中记录4种伺服标记图案(pattern)来检测在磁盘上的位置。按照这种方法、对于利用磁头重现的4种伺服标记图案中的2种伺服标记图案的重现信号波形进行运算,并根据运算的结果检测在磁盘上的位置。然而,由于根据4种伺服标记图案中的2种伺服标记图案的重现信号波形检测磁盘上的每一位置,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伺服信息的使用效率低。此外,当在查代操作的过程或类似操作时磁头进行扫描以便横过在磁盘上的柱面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不能精确地检测在磁盘上的位置。
另一方面,最近已经提出在磁盘上的伺服区内的3种位置区EVEN1、ODD和EVEN2中记录伺服标记图案的方法。当时钟周期用T来表示时,按照8T(“10001000”)的周期作为基准记录伺服标记图案,使得每一柱面相位(角)位移45°。因此,根据利用磁头重现的伺服标记图案的相位(角)可以检测在磁盘上的位置,从而提高了伺服信息的使用效率。此外,即使在磁头移过在磁盘上的各柱面的情况下,根据利用磁头重现的伺服标记图案的相位(角),可以精确地检测磁盘上的位置。这种检测在磁盘上的位置的方法有时称之为相位解调技术。
然而,在所述的上述方法中,独立地设置对于伺服信息的解调电路和对于数据的解调电路。由于这个原因,存在的问题是,解调系统的电路规模变大,因此增加磁盘装置的成本。
此外,对于伺服信息的解调电路采用的电路根据由磁头重现的伺服信息进行设定和复位,并且结构设计将设定(点)和复位(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变换为位置信息。因此,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不能根据磁头的扫描速度精确地检测在磁盘上的位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总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高效用的检测在盘上的位置的方法和盘装置,其中消除了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更具体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在盘上的位置的方法和盘装置,可以减少解调系统的电路规模和减少盘装置的成本,这是通过将对于伺服信息的解调电路的一部分与对于数据的解调电路的一部分共用实现的,并且不管磁头的扫描速度总能精确地检测盘上的位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从盘读出的信号检测盘上的位置的方法,该盘时分记录有数据区和伺服区,所述伺服区记录有连续的“0”的长度长于在数据区中存在的连续的“0”的长度的伺服标记图案,所述伺服标记图案具有3或更多个具有连续的“0”的区,所述伺服标记图案记录在伺服区中的3种位置区EVEN1、ODD和EVEN2中,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a)将由盘上读出的信号数字化并按预定的电平限幅,以便变换该信号为“0”或“1”;及(b)当从所述步骤(a)变换的信息中检测到两个具有连续的“0”的区时检测该伺服标记图案;(c)根据寻迹速度以可变方式设定积分间隔,在该间隔内通过对由伺服区读出的信号进行积分解调位置信息;(d)当利用与由盘读出的信号异步的时钟信号读出在伺服区记录的葛莱码时,校正在时钟信号和数据之间的误差;(e)将在位置区EVEN1和EVEN2中的伺服标记图案的相位变换为在位置区ODD的中心附近处的伺服标记图案的相位。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正确地检测伺服标记图案,即使是当形成位漏失或引入数据发生源时,因此防止不必要重新读出操作或类似情况的出现,并提高存取速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在盘上的位置的盘装置,检测根据相位解调技术基于由盘中读出的信号该盘时分记录有数据区和伺服区,所述伺服区记录有连续的“0”的长度长于在数据区中存在的连续的“0”的长度的伺服标记图案,所述伺服标记图案具有3个或更多个具有连续的“0”的区,伺服标记图案记录在伺服区中的3种位置区EVEN1、ODD和EVEN2,其特征在于:变换装置,用于将由盘读出的信号数字化和按预定电平限幅,以便将该信号变换为“0”或“1”;以及检测装置,用于当由利用所述变换装置变换的信息检测具有连续的“0”的两个区时,检测伺服标记图案;设定装置,用于根据寻迹速度以可变方式设定积分间隔,在该间隔内通过对由伺服区读出的信号积分而解调位置信息;校正装置,用于当利用与由盘读出的信号异步的时钟信号读出在伺服区中记录的葛莱码时,校正时钟信号和数据之间的误差;相位变换装置,用于将在位置区EVEN1和EVEN2中的伺服标记图案的相位变换为在位置区ODD的中心附近处的伺服标记图案的相位。根据本发明的盘装置,可以正确地检测伺服标志模式,即使当形成位漏失或数据发生源时,因此,防止不必要的重新读出操作或类似操作,并提高存取速度。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根据如下的详细介绍将会使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另外的特征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盘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重要部分的结构的系统方块图;
图2是用于解释伺服磁道格式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解释伺服磁道格式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邻近记录区的记录模式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邻近记录区的记录模式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邻近记录区的记录模式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邻近记录区的记录模式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电平限幅电路中的延迟电路的系统方块图;
图9是表示电平限幅电路中的1+D形成电路的系统方块图;
图10是表示电平限幅电路中的1-D2形成电路的系统方块图;
图11是表示电平限幅电路中的限幅电路的系统方块图;
图12是表示电平限幅电路中的1/4T检测电路的系统方块图;
图13是表示标志检测电路中的检测电路的系统方块图;
图14是表示标志检测电路中的脉冲串计数器电路的系统方块图;
图15是表示标记检测电路中的标记特征位电路的系统方块图;
图16是表示记录在盘上的伺服标记图案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正常检测如在图16中所示的伺服标记图案情况下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即使当在伺服标记图案中产生1位漏失时检测如在图16中所示的伺服标记图案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9是表示即使当在伺道标记模式中形成数据发生源时检测如在图16中所示的伺服标记图案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0是表示在具有间隙区和省略的类似区的伺服帧格式内部的伺服标记区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伺服标记区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在位置区内部的积分间隔的示意图;
图23是表示积分间隔和位置解调极限速度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
图24A和24B分别是用于解释为了避免极限速度在极限速度附近的积分周期变化情况的示意图;
图25是用于解释MPU用于根据寻迹速度改变积分间隔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6A和26B分别是用于解释设定积分周期的另一种方法的示意图;
图27A到27D分别是用于解释设定积分周期的再一种方法的示意图;
图28是表示(葛莱)柱面/磁头扇区(sector)检测电路的一部分的系统方块图;
图29是表示葛莱柱面/磁头扇区检测电路的另一部分的系统方块图;
图30是用于解释在图28和29中所示的电路部分的工作情况的时间关系图;
图31是用于解释在图28和29中所示的电路部分的工作情况的时间关系图;
图32是用于解释在图28和29中所示的电路部分的工作情况的时间关系图;
图33是用于解释葛莱码sync(同步)的示意图;
图34是表示当磁头在位置区EVEN1和ODD之间移动90°时用一虚线表示的头的扫描轨迹的示意图;
图35是用于解释在寻迹操作期间由MPU实施的相位变换过程的流程图;
图36A和36B分别是表示在没有考虑寻迹速度时对伺服信息进行解调的情况下的解调误差的示意图;
图37A和37B分别是表示在没有考虑寻迹速度时对伺服信息进行解调的情况下的解调误差的示意图;
图38是用于解释在寻迹操作期间由MPU实施相位计算过程的流程图;
图39是用于解释在寻迹操作期间由MPU实施的相位计算过程的流程图。
图40是用于解释在图39中所示的相位计算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盘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重要部分的结构的系统方块图。盘装置的这一实施例用作根据本发明的检测在盘上的位置的方法的实施例,以及用作根据本发明的盘的实施例。此外,在这一实施例中,将本发明应用于一采用相位解调技术的磁盘装置。在如下的介绍中,为了简便假设在该磁盘装置中装设一个磁盘和一个磁头,然而,当然磁盘机也可以装设多个磁盘和多个磁头。
在图1中,磁盘装置的信息重现系统通常包含磁头1、读出用信道2和微处理器(MPU)3。磁头1由磁盘100读出信号并将读出的信号提供到读出用信道2。数据区和伺服区按时分的方法记录在磁盘100上,并且在伺服区,在3种位置区EVEN1、ODD和EVEN2中记录有伺服标记图案。当时钟的周期用T表示时,按照8T(“10001000”)的周期作为基准记录该伺服标记图案,使得对每一柱面(Cylinder)相位移动45°,并且根据利用磁头,重现的伺服标记图案的相位检测在磁盘100上的位置。在这一实施中,在伺服标记图案中接连的各“0”形成的长度长于在数据区中存在的和接连的“0”形成的长度,以及在伺服标记图案中存在的接连的各“0”的情况下区域的数目为3或更多。
图2是用于解释在磁盘100上的伺服磁道格式的示意图。在这一实施例中,一个磁道是由SF0到SF99的100个伺服(用)帧(frame)组成的。
图3是用于解释伺服帧格式的示意图。如图3中所示,由SF0到SF99的伺服(用)帧中的每一个由读/写复原区R/WRR、伺服标记区SMK、间隙区GAP、位置区POS、间隙区GAP、葛莱码区GCR和间隙区GAP组成。
读/写复原区R/WRR由按2T重复的“10”数据构成,并提供用于吸收当由对于数据区的写操作到对于伺服区的读操作进行操作转换时产生的暂态过程。
伺服标记区写有3个区内的伺服信息“00000000000001”。在这一实施例中,当在这3个区中的2个区内检测到9个接连的“0”(“0000000”)时,即检测到伺服标记图案。设置伺服标记区在于确定位置区POS的起始。°
设置间隙GAP是为了保证同步误差和伺服标记图案的对应量。此外,在间隙区GAP中写入一虚设模式,以便在位置区POS之前或之后将不存在超过4T的模式。
位置区POS由上述的位置区EVEN1、ODD和EVEN2组成。
图4到7分别是表示邻近位置区POS的记录模式的示意图。在图4到7中,从-2CLY到5CLY代表在磁盘100上的磁通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单点链线代表各柱面(若干磁道)的边界线,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虚线代表S极的峰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实线代表N极的峰点。
下面返回对图3进行介绍,磁盘100的柱面地址信息被编码,在葛莱码区GCR中按10T间隔记录葛莱码的(比特)位。代表葛莱码的起点的葛莱码标记GMK记录在葛莱码区GCR的起始区,以及柱面地址信息CAI、磁头地址信息HAI、伺服扇区地址信息SSAI以及由磁头地址和伺服扇区地址形成的奇数奇偶位以及空位DB接着葛莱码标记GMK顺序记录。在葛莱码区GCR,奇数奇偶位PB和空位DB没有利用葛莱码编码,而是其它信息利用葛莱码编码。在葛莱码区GCR设置用于当读出数据时使数据与读出时钟同步的3个同步区,以便即使当产生接连的数据“0”时,同步差错不易产生。
下面返回对图1进行介绍,读出用信道2通常包含模数变换器(A/D)4,读出电路5,电平限幅电路6、标记检测电路7、定时发生电路8,葛莱柱面/磁头扇区检测电路9、加法电路10和寄存器11。读出电路5构成对于数据的解调电路。另一方面,电平限幅电路6、标记检测电路7、定时发生电路8、葛莱柱面/磁头扇区检测电路9、加法电路10和寄存器11构成对于伺服信息的解调电路。这些解调电路由数字电路构成。
对于数据解调电路和伺服信息解调电路2用设置A/D变换器4。A/D变换器4对利用磁头1由磁盘10重现的信号进行A/D变换,并且将数字化的重现信号提供到读出电路5、电平限幅电路6和加法电器10。由该数字化的重现信号,读出电路5对由磁盘100上的数据区读出的数据进行解调,并将经解调的数据提供到一设在下一级的在图1中未表示的电路中。
电平限幅电路6将来自A/D变换器4的数字重现信号限幅为一预定电平,以便判别该数字重现信号是“0”还是“1”,并将该数字变换信号变换为代表“0”或“1”的信号。标记检测电路7根据来自电平限幅电路6的代表“0”或“1”的信号,对具有接连的各“0”的区出现的次数进行计数,并且当具有至少9个接连接“0”的区出现2次时检测伺服标记。标记检测电路7以同步方式检测伺服标记图案,并向定时发生电路8提供一代表检测到伺服标记标记的定时时标的检测信号。
当检测到伺服标记图案时,接着这一伺服标记图案利用葛莱码记录位置区EVEN1、ODD和EVEN2以及葛莱码区GCR,如结合图3上面所介绍的。根据由标记检测电路7接收的检测信号,定时发生电路8产生代表位置区EVEN1、ODD和EVEN2以及葛莱码区GCR中的每一区的检测起始定时(时标)的定时信号。代表位置区EVEN1、ODD和EVEN2中的每一区的检测起始时标的定时信号提供到加法器10。根据由A/D变换器4得到的数字重现信号,根据代表位置区EVEN1、ODD和EVEN2中的每一区的检测始时标的定时信号,利用数字式Fourier(付立叶)变换(DFT)技术加法电路10将由位置区EVEN1、ODD和EVEN2中的每一区读出的伺服信息相加,以便得到代表在磁盘100上的位置的相位信息。这一相位信息存储在寄存器11中。另一方面,根据代表葛莱码区GCR的检测起始时标和由定时发生电路8得到的时标信号。葛莱柱面/磁头扇区检测电路9检测来自电平限幅电路6的输出信号的葛莱码,并将检测的葛莱码提供到MPU3。
MPU3设定由定时发生电路8产生的定时信号的发生时标,并对由葛莱柱面/磁头扇区检测电路9得到的葛莱码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的结果和存储在寄存器11中的相位信息,MPU3检测磁头1在磁盘100上的位置。
图8到12分别是表示电平限幅电路6的实施例的系统方块图。电平限幅电路6包含在图8中所示的延迟电路61、在图9中所示的HD发生电路62、在图10中所示的1+D2发生电路63、在图11中所示的限幅电路64以及在图12中所示的1/4T检测电路65。
延迟电路61包含如在图8中所示连接的触发器601和602以及反相器电路603。时钟信号CLOCK输入到触发器601和602中的每一个的时钟输入端CLR,来自A/D变换器4的数字重现信号SGN-DATA输入到触发器601的数据输入端DATA。触发器601的输出信号SGN-DATA-D输入到触发器602的数据输入端DATA以及在图9中所示的1+D发生电路。反相器电路603将触发器602的输出信号反相,并输出信号SGN-DATA-MD2,该信号输入到在图10中所示的1-D2发生电路63。因此,延迟电路61将来自A/D变换器4的数字重现信号SGB-DATA延迟1个时钟(周期)和2个时钟(周期),并输出在该这一信号反相之后延迟2个时钟(周期)的信号输出。设有反相电路603以便得到数字重现信号SGN-DATA的反(负)值。数字重现信号SGN-DATA由2的补数表示,并且在最初,通过将1加到将所有的位及相得到的数值得到数字重现信号SGN-DATA的反值。不过在这一实施例中,为了减小电路规模用于加1的电路被略去。
设置1+D发生电路62是为了消除在数字重现信号SGN-DATA中的宽带噪声,该电路包含按图9所示连接的加法电路604和最高有效位(MSB)反相器电路605。加法电路604将数字重现信号SGN-DATA和经延迟1个时钟(周期)的延迟信号SGN-DATA-D相加,并将其和除以2,以便输出平均值信号SGN-DATA-1PD。MSB反相器电路605将平均值信号SGN-DATA-1PD中的MSB反相,并输出信号US-DATA-1PD。由于数字重现信号SGN-DATA是一与代码相加的数据,并且其难于在下文中将介绍的限幅电路64中实现大小比较,设置这一MSB反相器电路605,以便于大小比较。然而,根据设在下一级的电路结构,可以略去这一MSB反相器电路605。
设置1-D2发生电路63是为了得到数字重现信号SGN-DATA的斜率,该电路包含按图10所示连接的加法电路606和MSB反相器电路607。加法电路606将数字重现信号SGN-DATA和经延迟2个时钟(周期)的延迟信号SGN-DATA-MD2相加,并将其和除以2,以便输出平均值信号SGN-DATA-IMD2。MS反相器电路607将平均值信号SGN-DATA-IMD2中的MSB反相,并输出信号US-DATA-IMD2。由于数字重现信号US-DATA是一与代码相加的数据,以及其难于在下文将介绍的限幅电路64中进行大小比较,设置这一MSB反相器电路607,以便进行大小比较。然而,根据在下一级设有的电路结构,可以略去这一MSB反相器电路607。
设置限幅电路64是为了判别在数字重现信号的低频频带中的“0”和“1”,该电路包含:按图11所示连接的比较器电路611和612以及逻辑和(OR)电路613。来自1+D形成电路的信号US-DATA-1PD输入到比较器电路611的输入端A和比较器电路612的输入端B。此外,高限幅电平SLICE-HIGH输入到比较器电路611的输入端B,低限幅电平SLICE-LOW输入到比较器电路1的输入端A。这些限幅电平SLICE-HIGH和SLICE-LOW可以是固定的,或者例如由MPU3来设定。当输入到输入端A的信号电平高于输入到输入端B的信号电平时,每个比较器(611和612)输出高电平信号。OR电路613接收比较器电路611和612的输出信号,并输出信号HI-DATA,当不带代码的信号US-DATA-1PD的电平处于预定阈值范围之外时该输出信号具有高电平(“1”),否则具有低电平(“0”)。
设置1/4T检测电路65是为了判别在数字重现信号SGN-DATA的高频频带中的“0”和“1”,该电路包含按图12所示连接的比较器615和616以及逻辑和(OR)电路617。来自HD2形成电路63的信号US-DATA-IMD2输入到比较器电路615的输入端A和比较器电路616的输入端B。此外,高边界检测电平EDGE-HIGH输入到比较器电路615的输入端B,低边界检测电平EDGE-LOW输入到比较器电路616的输入端A。这些检测电平EDGE-HIGH和EDGE-LOW可以是固定的或者例如由MPU3设定。当输入到输入端A上的信号电平高于输入到输入端B的信号电平时,每个比较器电路(615,616)输出高电平信号。OR电路617接收比较器615和616的输出信号,并且当不带代码的信号US-DATA-IMD2的变化超出预定阀值范围之外时,输出高电平(“1”)的信号DATA-EDGE,否则为低电平(“0”)。
图13到15分别是表示标记检测电路7的实施例的系统方块图。标记检测电路7包含图13中所示的检测电路71、图14中所示的脉冲串计数器电路72以及图15中所示的标记特征位电路73。
检测电路71包含按图13所示连接的触发器701和702,逻辑积(AND)电路703、OR电路704、JK触发器705、触发器706、AND电路707以及反相器电路708。时钟信号CLOCK输入到触发器701、702、705和706的时钟输入端CLK。来自MPU 3的解调指令信号DEMOD-ON输入到触发器701的数据输入端D、触发器701的Q-输出输入到触发器702的数据输入端D和AND电路703。触发器702和*Q-输出(/Q-输出或Q杠(bar)输出)输入到AND电路703。
OR电路704接收AND电路703的输出信号DEMOD-ON-EDGE和信号XT-END,OR电路704的输出信号输入到触发器705的输入端J。如图15中所示的标记特征位信号73的输出信号MKR-FOUND输入到触发器705的输入端K,一复位信号RESETZ输入到这一触发器705的清除杠输入端*CL。例如,由于电源复位按钮的操作输入复位信号RESETZ。触发器705的输出信号MKR-SRC输入到触发器706的数据输入端D和AND电路707。上述复位信号RESETZ输入到触发器706的清除杠(bar)输入端*CL。由触发器706的Q输出得到信号MKR-SRC-EDGE。此外,触发器706的*Q-输出输入到AND电路707。AND电路707的输出信号MKR-SRC-EDGE输入到脉冲串计数器电路72(如图14中所示的)以及反相器电路708,反相器电路708的输出信号MKR-SRC-EDGE-Z输入到如图15中所示的标记特征位电路73。
脉冲串计数器电路72包含OR电路711和712、计数器713、以及比较器714,它们的连接如图14中所示。OR电路711接收来自限幅电路64和电平限幅电路6中的1/4T检测电路65的信号HI-DATA和DATA-EDGE,输出的信号NO-DATA-Z输入到OR电路712。这一OR电路72还接收如图13中所示的检测电路71中的AND电路707的输出信号MKR-SRC-EDGE。计数器713具有:时钟输入端CLK,其接收时钟信号CLOCK;连接端DT,其固定为“0”;写入端LD,其接收OR电路712的输出信号;芯片起动端CE,其接收如图13中所示的检测电路71中的触发器706的Q输出MKR-SRC-D;以及清除杠连接端*CL,其接收复位信号RESETZ。计数器713的Q-输出输入到比较器714,该比较器还接收一数值“9”。比较器714的输出信号BURST-EQ-9输入到如图15中所示的标记特征位电路73。
因此,当电平限幅电路6中的限幅电路64的输出信号HI-DATA或电平限幅电路6中的1/4T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DATA-EDGE具有高电平时,即当OR门711的输出信号NO-DATA-Z具有高电平时,计数器713进行计数操作,对数字重现信号SGN-DATA接连的“0”出现的次数进行计数。如果由计数器713计数达8个接连的“0”,由比较器714输出高电平信号BURST-EQ-9。
标记特征位电路73包含触发器721、OR电路722和AND电路723-725,它们的连接如图15中所示。触发器721具有一接收时钟信号CLOCK的时钟输入端CLK、接爱复位信号RESETZ的清除杠连接端*CL以及接收AND电路724的输出信号的数据输入端D。触发器721的Q-输出信号MKR-FLG输入到OR电路722和AND电路725。OR电路722还接收AND电路723的输出信号。OR电路722的输出信号输入到AND电路724。这一AND电路724还接收如图13中所示的检测电路71中的反相器电路708的输出信号MKR-SRC-EDGE-Z。AND电路723接收如图13中所示的检测电路71中的触发器706的Q-输出信号MKR-SRC-D以及如图14中所示的脉冲串计数器72中的比较器714的输出信号BURST-EQ-9。AND电路725接收AND电路723的输出信号和触发器721的输出信号MKR-FLG,由该AND电路725输出信号MKR-FOUND。
触发器721的输出信号MKR-FLG是一标记特征位,装设该触发器是为了鉴别连续的“0”的脉冲串C为第一次(时间)还是为第二次(时间)。当连续的“0”在第一次时被检测到时,标记特征法设为高电平(“1”)。当标记特征法已具有高电平的状态下检测到连续的“0”的脉冲串时,由AND电路725输出高电平的标记检测信号MKR-FOUND。
因此,根据这一实施例,如果图16中所表示的伺服标记图案记录在磁盘100上,则在正常的情况下检测到如图17中所示的伺服。此外,即使如图18中所示产生1(比特)位的漏失,形成如图19中所示的数据发生源,可以正确地检测伺服标记图案,并且通过防止不必要的重新读出操作等可以提高存取速度。在图16到19中,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虚线代表S极的峰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实线代表N极的峰点,出现在“123456789”之前的符号“*”代表检测的连续的“0”的脉冲串,出现在“9”下方的符号“*”代表当检测到伺服标记图案时的次数(time)。
在下文将这样一个间隔称之为积分间隔,即在这一间隔中,加法电路10对在伺服区中的相位信息积分,以解调出位置信息。为了通过平均作用提高位置信号的质量,希望这一积分间隔尽可能长。然而,如果该积分间隔设定得长,磁头1相对于磁盘100的寻迹速度的上限(边界)会变低。
图20是表示在具有间隙区GAP和已被略去的类似区的伺服帧格式内的伺服标记区SMK和位置区POS的示意图。此外,图21是表示由各个“0”的脉冲串BST1~BST3组成的伺服标记区SMK的结构的示意图。而图22是表示在由伺服防护区SG1和SG2以及积分间隔INT组成的位置区EVEN1内的积分间隔INT的示意图。设置伺服防护区SG1是为了稳定设在伺服信息解调电路(A/D变换器4)内的低通滤波器(未表示)的运行。另一方面,设置伺服防护区SG2是为了吸收伺服标记图案的时间冗余度。位置区ODD和EVEN2的结构类似于位置区EVEN1。
当在伺服标记区SMK的脉冲串BSK1和BSK2检测到伺服标记图案时,积分间隔INT被设定为在位置区EVEN1中如图22中的INT12所代表的位置。此外,当在伺服标记区SMK的脉冲串BST2和BST3检测到伺服标记图案时,积分间隔INT被设定为在位置区EVEN1中如图22中的INT23所代表的位置。
图23是表示积分间隔和位置解调极限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示意图。在图23中,d代表关于进行8个周期的积分的情况下的极限速度,并且该极限速度达到最低寻迹速度(斜率)。另一方面,cba代表该通过降低积分周期可以增大的各寻迹速度。因此,在这一实施例中,积分间隔INT随寻迹速度而变化,使得其能够即使在高速寻迹操作期间也精确地检测位置。
图24A和24B分别是用于解释为了避免极限速度在近于极限速度处改变积分周期的情况的示意图。图24A表示实现8周期积分的情况,图24B表示在接近该达到6周期积分的极限速度处改变积分周期的情况。在图24A和24B中,用断面线代表的积分间隔INT,S1~S6代表各基准速度,它们当改变积分周期时作为基准。
图25是用于解释MPU3根据寻迹速度经过定时发生电路8改变加法电路10的积分间隔INT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在图25中,当开始位置检测过程时,根据寄存器11的输出和葛莱柱面1磁头扇区检测电路9的输出,步骤ST1计算磁头1在磁盘100上的位置。步骤ST2计算当时的寻迹速度。步骤ST3确定当时寻迹速度是或不是小于或等于基准速度S1。如果在步骤ST3的确定结果是NO(否),步骤ST4确定当时寻迹速度是或不是大于或等于基准速度S2,以及小于或等于基准速度S3。如果在步骤ST4确定的结果是NO,则步骤ST5确定当时寻迹速度是或不是大于或等于基准速度ST4,小于或等于基准速度S5。如果在步骤ST5确定的结果是NO,则步骤ST6确定当时寻迹速度是或不是小于或等于基准速度S6。如果在步骤ST3、ST4、ST5或ST6确定的结果是YES(是),则步骤ST7将积分周期设定为8周期积分,并且过程结束。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T6的确定结果是NO,则步骤ST8将积分周期设定为6周期积分,并且过程结束。因此,MPU3可以对于伺服信息解调电路(加法电路10)指定设定积分周期。
图26A和26B分别是用于解释设定积分周期的另一种方法。图26A表示实施8周期积分的情况,图26B表示当寻迹速度增加到预定速度时积分周期改变为6周期的积分周期的情况。在图26A和26B中,用断面线代表积分间隔INT。
图27A到27D分别是用于解释设定积分周期的再一种方法的示意图。图27A表示实施8周期积分的情况,图27B表示当寻迹速度增加到第一预定速度时积分周期改变为6周期积分时的情况,图27C表示当寻迹速度增加到第二预定速度时积分周期改变为4周期积分的情况,图27D表示当寻迹速度增加到第三预定速度时积分周期改变为2周期积分的情况。在这一实例中,第一预定速度小于第二预定速度,第二预定速度小于第三预定速度。在图27A到27D中,用断面线代表积分间隔INT。
在伺服帧内记录的例如葛莱码的信息必须利用与由磁盘100中读出的信号不同步的时钟信号来读出。连续的“0”是用于开始读出葛莱码的条件,不过,当读一长信号时,时钟信号和数据的时标通常是彼此异步的。因此,在这一实施例中,对于每特定数目的位记录连续的“0”以及相对于连续的“0”实现同步,以便防止时钟信号和数据的时标变为异步的。更具体地说,通过复制在对各“0”的数目计数的计数值和确定数据读出位置的计数值之间的数据来维持时钟信号和数据的同步。
图28是表示葛莱磁通组/磁头扇形检测电路9的一部分的系统方块图,图29是表示葛莱磁通组/磁头扇区检测电路9的另一部分的系统方块图。
葛莱柱面/磁头扇区检测电路9中的电路部分91包含:触发器910,用于对顺序的“0”到“3”计数的顺序计数器911、解码器912、比较器913、JK触发器914、用于确定要输入的位数的重复计数器915、比较器916、用于对“0”的数目计数的脉冲串计数器917、选择器918和一用于输入各“0”/各“1”的触发式计数器919,它们按如图28所示的连接。另一方面,葛莱柱面/磁头扇区检测电路9中的电路部分92包含:比较器921、AND电路922、反相器电路923、AND电路924、OR电路925、触发器926、OR电路927、触发器928、OR电路929,它们按图29所示的相连接。
在图28中,时钟信号CLOCK输入到触发器910和914的时钟输入端CLK以及输入到计数器911、915、917和919的时钟输入端CLK。此外,复位信号RESETZ输入到触发器910的复位端RST、触发器914的复位端*RST以及计数器911、915、917和919的复位端*RST。来自如图1中所示的定时发生电路9和代表检测的起始时标的信号GRAY-START输入到触发器910的数据输入端D和计数器911的写入端LD。这一信号GRAY-START在接近葛莱码sync的中间部分的1个时钟(周期)期间形成高电平。触发器910的Q-输出GRAY-START-D输入到触发器914的连接端J和如图29中所示的电路部分92中的OR电路925。
计数器911具有:接收固定为“0”的信号的连接端DT,和接收在图29中所示的电路部分92中的AND电路922的输出信号的芯片起动端CE。计数器911的输出信号输入到解码器912和比较器913,由解码器912输出信号TRG-MAX、TRG-REL和REP-REL。信号TRG-MAX代表触发(式)计数器919的最大值,信号TRG-REL代表触发(式)计数器919的写入值,信号TRG-REL代表位数。
比较器913还接收数值为“4”的信号,以及比较器913的输出信号输入到触发器914的连接端K。
计数器915具有:接收解码器912的输出信号REP-REL的连接端DT、接收如在图29中所示的电路部分92中的OR电路927的输出信号REP-LOAD的写入端LD、接收如在图29中所示的电路部分92中的AND电路924的输出信号REP-CTR-EN的芯片起动端CE。触发器914的输出信号GRAY-RUN输入到计数器919的芯片起动端CE。计数器915的输出信号输入到比较器916,该比较器还接收数值为“15”的信号,比较器916的输出信号REP-CTR-MAX输入到和在图29中所示的电路部分92中的AND电路922和反相器电路923。
计数器917具有:接收数值为“0”的信号的连接器DT、接收如在图11中所示的OR电路6B中的输出信号HI-DATA或如在图12中所示的OR电路617中的输出信号DATA-EDGE的写入端LD。计数器917的输出信号输入到选择器918的连接端A。选择器918具有:接收解码器912的输出信号TRG-REL的连接端B,和接收在图29中所示的电路部分92中的AND电路924的输出信号的选择器连接端SEL。选择器918的输出信号输入到计数器919的连接端DT。在图29中所示的电路部分92中的OR电路929的输出信号TRG-LD输入到计数器919的写入端LD,计数器919的输出信号输入到在图29中所示的电路部分92中的比较器921。
在图29中,比较器921接收来自在图28中所示的电路部分91的信号TRG-CTR和TRG-MAX,比较器921的输出信号输入到AND电路922和924。AND电路922和924还接收来自电路部分91的信号GRAY-RUN。来自电路部分91的信号REP-CTR-MAX直接输入到AND电路922,以及经过反相器电路923输入到AND电路924。AND电路922的输出信号SEQ-CTR-EN输入到OR电路925和触发器926的数据输入端,来自电路部分91的信号GRAY-START-D还输入到OR电路925。OR的输出电路925的输出信号TRG-LD-BST输入到OR电路929。此外,由AND电路924输出信号TRG-LD-REL、REP-CTR-EN和DT-SMPL。信号TRG-LD-REL输入到OR电路929,信号DT-SMPL输入到触发器928的时钟输入端CLK。
触发器926具有:接收时钟信号CLOCK的时钟输入端和接收复位信号RESETZ的复位端RST。触发器926的Q-输出输入到OR电路927,该电路还接收来自电路部分91的信号GRAY-START-D。OR电路927的输出信号输入到电路91中的计数器的写入端LD。在图11中所示的OR电路613的输出信号HI-DATA或在图12中所示的OR电路617的输入信号DATA-EDGE输入到触发器928的数据输入端D。此外,信号GRAY-START输入到触发器928的复位端RST。由触发器928的Q-输出端得到代表要输入到MPU3的序列葛莱码的信号SRE(00),...,SRE(47)。OR电路929的输出信号TRG-LD输入到电路部分91中的计数器919的写入端LD。
图30到32分别是表示在图28和29中所示的电路部分91和92中的各不同部分的信号的时标的时间关系图。此外,图33是用于解释葛莱码sync(同步)的示意图。在图30到32中,利用相同的标号标注与在图28和29中对应的那些信号相同的各个信号。在图33中,G-SYNC代表葛莱码sync,G代表葛莱码(14位),H代表磁头数(5位),S代表扇区数目(7位),P代表奇偶位。
在这一实施例中,以葛莱码记录的数据“1”由模式“0000000001”表示,数据“0”用模式“0101010101”表示。由14个接连的“0”检测葛莱码的sync区。此外,sync区的模式“0101010101”的构成对应于位“0”,sync区的模式“0000000001”的构成对应于位“1”。磁头扇区的模式“01010101”的构成对应于位“0”,磁头扇区的模式“0000000001”的构成对应于位“1”。
因此,在图28和29中所示的电路部分91和92中,脉冲串计数器917对连续的“0”的数目计数,触发(式)计数器919对输入数据的时标进行确定。每次产生数字重现信号波形时脉冲串计数器917写入“0”,否则脉冲串计数器917按递增计数。因此,脉冲串计数器917总是对连续的“0”的数目进行计数。
由于输入数据和时钟信号CLOCK是彼此不同步的,输入数据和时钟信号CLOCK的时标相互关系通常成为异步的。设置葛莱码的sync区是为了防止这种逐渐的异步出现以及使输入数据和时钟信号CLOCK同步。为了校正输入数据和时钟信号CLOCK之间的相位误差,在葛莱码的sync区记录位“1”(模式为“0000000001”)。
触发(式)计数器919测量被认为是sync区的中心的位置,并在这一位置将脉冲串计数器917的数值写入到触发(式)计数器919。因此,将作为小于脉冲串计数器917的数值的“1”的数值写入脉冲串计数器919,不过触发(式)计数器919可以同步到脉冲串计数器917。触发(式)计数器919和输入数据可以被同步是由于脉冲串计数器917是同步于输入数据的。
在寻迹操作期间,对位置区EVEN1和EVEN2扫描的磁头1的扫描角度可能由于在位置区EVEN1和EVEN2之间的中心处的相位而变为不同。图34是对于从位置区EVEN1到位置区ODD磁头1移动90°的情况下用虚线表示磁头1的扫描轨迹的示意图。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磁头1围绕作为中心的0°移动,通过简单地将在位置区EVEN1和EVEN2处的各相位相加并将相位之和除以2就可以得到在位置区EVEN1和EVEN2之间的中心的相位。然而,在中心不为零度的情况下,磁头1的移动速度大或其它因素。在位置区EVEN1和EVEN2之间的中心的相位就不能通过简单地平均得到。
例如,在扫描位置区EVEN1、ODD和EVEN2的磁头1的扫描角按这样一种顺序从0°、180°和0°变化的情况下,按这种顺序,如果由简单平均得到的中心处的相角为0°,在位置区EVEN1和EVEN2之间的中心的相角变为0°,但是,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在中心的正确的相角实际上是180°。为了校正在中心的相位(角)的这一差误,需要由通过简单平均得到的平均值减去磁头1的移动量,并将相减的结果变换为在中心位置的相位(角)。在上述特定实例中,需要180°的移动量相加到在位置区EVEN1的相位(角)上,以便由在位置区EVEN2的相位(角)减去180°的移动量。换句话说,如果磁头移动速度大于预定值需要考虑磁头移动速度对相位角进行计算,以在这一实施例中,利用如下方法计算中心位置的正确相位(角)。
如图1中所示的MPU3通过利用已知的方法由磁头1的一先前位置和在该先前位置之前的磁头1的一个位置检测磁头移动速度。例如,如果磁头位置的采样间隔为几十微秒,磁头移动速度在2个顺序的采样点之间实际上维持不变,并且由于这一原因,可以按照上述方式可以检测磁头移动速度。此外,由于对于磁盘机伺服标记图案是特有的,可以由磁头移动速度和伺服标记图案的长度简易地计算需校正的相位角。换句话说,在寻迹操作的过程中,利用MPU3进行相位(角)变换处理。MPU3读出在寄存器11中存储的相位(角)信息,计算相对于位置区EVEN1、ODD和EVEN2的相位(角)和计算最终的相位(角)。
图35是用于解释在寻迹操作过程中利用MPU3进行的相位(角)变换过程的流程图。在图35中,步骤ST11通过根据由寄存器11读出的相位(角)信息CP1、CP2、SP1和SP2进行如下的计算得到在位置区EVEN1、ODD和EVEN2处的相位角“even1”、“ODD”、“even2”,其中CP1+CP2/√2=CP(数字式付立叶换(DFT))的余弦分量,以及SP1+SP2/√2=SP(DFT的正弦分量)。首先,将even1_cp1+even1_cp2×0.7设定为even1_cp,以及even1_sp1+even1_sp2×0.7设定为even1_sp。然后由even1_cp和even1_sp的arctg值计算相位(角)“even1”,以及通过类似的计算计算相位(角)“ODD”和“even2”。
步骤ST12将一常数与磁头1的前一移动速度相乘并得到正确的相位(角)。步骤ST13由相位(角)“even1”和经校正的相位(角)之和计算“even1”,并且如果“even1”大于或等于180则将“even1-360”复位到“even1”,如果“even1”小于或等于-180,则将“even1+360”复位到“even1”。另外,步骤ST13通过由“even2”减去经校正的相位(角)计算“even2”,并且如果“even2”大于或等于180则将“even2-360”复位到“even2”,如果“even2”小于或等于-100,则将“even2+360”复位到“even2”。
步骤ST14由(even1+even2)/2计算“even”,以及如果“even”大于或等于180则将“even-360”复位到“even”,如果“even”小于或等于-180则将“even+360”复位到“even”。另外,步骤ST15由“even-ODD”计算pos_deg,以及如果“pos_deg”大于或等于180则将“pos_deg-360”复位到“pos_deg”,如果“pos-deg”小于或等于-180,则将“pos-deg+360”复位到“pos_deg”。步骤ST16根据“pos_deg”和相对于当时的采样点的预测的位置得到磁头1的真实位置,并得到在下一个采样点处的磁头移动速度和预测的位置。
根据如图35中所示的相位(角)变换过程,在寻迹过程中当解调伺服信息时通过利用由MPU3得到的磁头移动速度防止错误的位置检测。
图36A和36B分别是在没有考虑寻迹速度(磁头移动速度)时解调伺服信息的情况下表示解调误差的示意图。更具体地说,图36A表示检测的位置和寻迹速度的相互关系,图36B表示检测的位置和实际的位置之间的误差与寻迹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另外,图37A和37B分别是表示在这一实施例中考虑了寻迹速度(磁头移动速度)对伺服信息进行解调的情况下的解调误差的示意图。更具体地说,图37A表示检测的位置和寻迹速度的相互关系,图37B表示检测的位置和实际的位置之间的误差与寻迹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将图37A和37B与图36A、36B分别比较可以看出,考虑了寻迹速度(磁头移动速度)时通过将在位置区EVEN1和EVEN2的相位(角)变换为在位置区ODD的相位角证实可以正确的解调伺服信息。
在如图35所示的相位(角)变换处理中,得到在位置区EVEN1和EVEN2的相位(角),在此之后相对该相位(角)进行校正。由于这一原因,必须总共3次对于位置区EVEN1、ODD和EVEN2进行除法和arctg运算。因此,下面将参照图38介绍相位(角)计算处理,其通过减少除法和反正切(acrtg)运算减轻MPU3上的负担。
图38是用于解释在寻迹过程中由MPU3进行的相位(角)计算处理的流程图。在图38中,步骤ST21根据由寄存器11读出的相位(角)信息CP1、CP1、SP1和SP2通过进行如下的计算得到在位置区EVEN1、ODD、EVEN2处的相位(角)的矢量分量e1-x、e1-y、odd-x、odd-y、e2-x和ex-y。首先,将even1_cp1+even1_cp2×0.7设定为e1_x,和将even1_sp1+even1_sp2×0.7设定为e1_y,其中cp代表矢量信息的x分量,sp代表矢量信息的y分量。步骤ST21还经过相似的计算,计算出odd_x、odd_y、e2_x、e2_y。
步骤ST22将磁头1的前一移动速度和一常数相乘,得到经校正的相位(角)θ。步骤ST23进行如下的矢量运算。
e 1 _ x ′ e 1 _ y ′ = cos θ - sin θ sin θ cos θ e 1 _ x e 1 _ y - - - - - - ( 1 )
e 2 _ x ′ e 2 _ y ′ = cos θ sin θ - sin θ cos θ e 2 _ x e 2 _ y - - - - - - ( 2 )
even _ x even _ y = e 1 _ x ′ e 2 _ x ′ e 1 _ y ′ e 2 _ y ′ - - - - - ( 3 )
如果寻迹速度为零,位置区EVEN1和位置区EVEN2具有相同的矢量信息。然而,按照将位置区EVEN1和EVEN2的矢量信息相加并将和除2的方法,如果在位置区EVEN1和位置区EVEN2之间寻迹2个柱面则相位(角)相差180°,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存在2种中间矢量,并且不能确定选择哪一个相位(角)。
因此,在这一实施例中,将在位置区EVEN1和EVEN2处的相位(角)变换为在位置区ODD的中心处的相位(角)。MPU3由磁头1的前一位置和先于该前一位置的磁头1位置可以得到近似的磁头移动速度。另外,MPU3可以预先得到位置区EVEN1和位置区ODD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由于这一现由,可以计算位置区EVEN1和之间的中心处的磁头1的移动角度,以及当这一移动角度由θ表示时,这一移动角度θ可以用θ=(磁头移动速度)*(常数)来表示,其*代表相乘。由于通过对伺服信息解调得到的位置区EVEN1和EVEN2的相位(角)(信息)超前或滞后于在位置区ODD的中心处的相位角为θ,可以通过对上述(1)和(2)进行矢量运算,校正矢量分量。通过进行对(1)和(2)式的运算,在位置区EVEN1和EVEN2中的矢量方向变为相同,并变得能够利用上述运算式(3)进行所述加法。
步骤ST24由“even_odd”计算“pos_deg”,并且对于“even’和“odd”计算反正切值得到相位(角)。此外,步骤ST25根据“pos_deg”和预测的位置得到磁头1在磁盘100上的真实位置,并得到在下一采样点的磁头移动速度和预测的位置。
因此,根据如在图38中所示的相位(角)计算过程,不必将矢量信息变换为角度信息就能够根据以矢量形式的寻迹速度校正相位,并且通过将相对于位置区EVEN1和EVEN2的相位(角)校正结果相加(由于它们为矢量形式)可以得到位置区EVEN1和EVEN2之间的中心位置处的相位(角)。在这种情况下,与在图35中所示的相位(角)变换处理相比较,可以将反正切运算的数目减少到2。此外,在矢量运算的情况下,正像在对于该角度进行运算的情况一样,在±180°无极限,因此,与在图35中所示的相位(角)变换处理相比较,可以减少条件判定。因此,在图38中所示的相位(角)计算处理可以减少计算量和计算时间(与在图35中所示的相位(角)变换处理相比),因此使得能够减轻CPU3的负担。
根据在图38中所示的相位(角)计算处理,反正切必须计算2次。因此,下面参照图39将介绍减少反正切计算数目的相位(角)计算处理,其通过进行各乘积的求和运算,因而进一步减轻MPU3的负担。
图39是用于解释在寻迹操作的过程中利用MPU3进行的相位(角)计算过程的流程图。在图39中,步骤ST31根据由寄存器1读出的相位(角)信息CP1、CP2、SP1和SP2通过进行如下的计算得到的位置区EVEN1、ODD、EVEN2处的相位(角)的矢量分量e1_x、e1_y、odd_x、odd_y、e2_x、,e2_y。首先,将even1_cp1+even1_cp2×0.7设定为ex_x,并将even1_sp1+even1_sp2×0.7设定为e1_y,其中cp代表矢量信息的x分量,sp代表矢量信息的y分量。步骤ST31还通过进行类似的计算,计算出odd_x、odd_y、e2_x、e2_y。
步骤ST32将一常数与磁头1的前一移动速度相乘并得到校正的相位(角)θ。步骤ST33进行如下的式(4)到式(6)的矢量运算。步骤ST31到步骤ST33基本上与在图38中所示对应的步骤ST21到ST23相同。
e 1 _ x ′ e 1 _ y ′ = cos θ - sin θ sin θ cos θ e 1 _ x e 1 _ y - - - - - - ( 4 )
e 2 _ x ′ e 2 _ y ′ = cos θ sin θ - sin θ cos θ e 2 _ x e 2 _ y - - - - - - ( 5 )
even _ x even _ y = e 1 _ x ′ e 2 _ x ′ e 1 _ y ′ e 2 _ y ′ - - - - - ( 6 )
步骤st34由even_x ×odd_x+even_y×odd_y和even_x×odd_y-even_y×odd_x的反正切值计算“pos_deg”,其中“+”代表一乘积。此外,步骤ST35根据“pos_deg”和预测的位置得到磁头1在磁盘100上的真实位置,以及得到在下一采样点处的磁头移动速度和预测的位置。
换句话说,当对“even”和“odd”的矢量进行相位(角)比较时,由它们的内(标)积确立如下的关系式。
even·odd=|even||odd|cosφ
even·odd=even_x×odd_x+even_y×odd_y
当考虑外乘积时,通过限定沿向右方向或顺时方向外乘积,可以得到如下的基本特性,其中i、j和k各自代表沿x、y和z方向的单位矢量,“X”代表该外乘积。
i×i=0   j×i=-k    k ×i=j
i×j=k   j×j=0     k×j=-i
i×k=-j  j×k=i     k×k=0
然而,由于原来的矢量处于xy平面上,可考虑这一点,确立如下关系式。
i×i=0    j×i=-k
i×j=k    j×j=0
因此,可以得到如下的关系。
even×odd=even_x+odd_y_even_y×odd_x
此外,由它们的外乘积则可以得如下的关系。
even×odd=|even||odd|sinφ
因此,如果假设r=|even||odd|,可以得到如下的关系。
sinφ=(even×odd)/r
cosφ=(even·odd)/r
因此,4个象限的φ变为该相位(角),并且由图40可以看出,由φ=arctg2(外乘积,内乘积)可以直接计算2个矢量的相位(角)。
根据图39中所示的相位(角)计算过程,可以根据以矢量形式的寻迹速度校正相位(角),而不必将矢量信息变换为角度信息,并且由该矢量可以直接得到相对于位置区EVEN1和EVEN2的相位(角)校正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与在图38中所示的相位(角)计算处理比较,能够进一步降低反正切的计算次数。此外,在矢量运算的情况中,正像在对于角度进行运算的情况一样,在±180°不存在极限,因此,与在图35中所示的相位(角)变换过程相比较,可以降低条件判定。因此,在图39中所示的(相位角)计算过程可以进一步减少计算的数量和在图38中所示的相位(角)计算过程所需的计算时间,因此,使得可以进一步MPU3的负担。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进。

Claims (3)

1.一种基于从盘读出的信号检测盘上的位置的方法,该盘时分记录有数据区和伺服区,所述伺服区记录有连续的“0”的长度长于在数据区中存在的连续的“0”的长度的伺服标记图案,所述伺服标记图案具有3或更多个具有连续的“0”的区,所述伺服标记图案记录在伺服区中的3种位置区EVEN1、ODD和EVEN2中,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
(a)将由盘上读出的信号数字化并按预定的电平限幅,以便变换该信号为“0”或“1”;及
(b)当从所述步骤(a)变换的信息中检测到两个具有连续的“0”的区时检测该伺服标记图案;
(c)根据寻迹速度以可变方式设定积分间隔,在该间隔内通过对由伺服区读出的信号进行积分解调位置信息;
(d)当利用与由盘读出的信号异步的时钟信号读出在伺服区记录的葛莱码时,校正在时钟信号和数据之间的误差;
(e)将在位置区EVEN1和EVEN2中的伺服标记图案的相位变换为在位置区ODD的中心附近处的伺服标记图案的相位。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检测在盘上的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对以矢量形式的相位进行变换。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检测在盘上的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直接进行运算操作得到在位置区EVEN1、ODD和EVEN2中的伺服标记图案的相位。
CNB981059163A 1997-05-20 1998-03-30 检测盘上的位置的方法和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274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9762/97 1997-05-20
JP12976297A JP3670440B2 (ja) 1997-05-20 1997-05-20 ディスク上の位置検出方法及びディスク装置並びにディス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9907A CN1199907A (zh) 1998-11-25
CN100392745C true CN100392745C (zh) 2008-06-04

Family

ID=15017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10591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2745C (zh) 1997-05-20 1998-03-30 检测盘上的位置的方法和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6262861B1 (zh)
JP (1) JP3670440B2 (zh)
CN (1) CN100392745C (zh)
DE (1) DE19818203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24737B2 (ja) * 1997-05-20 2006-09-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サーボ信号処理装置
JP2000173211A (ja) 1998-11-30 2000-06-23 Fujitsu Ltd 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ディスク位置検出方法
JP3798635B2 (ja) * 2001-02-14 2006-07-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サーボ情報認識方法及びディスク装置
US6961203B1 (en) * 2001-03-06 2005-11-01 Maxtor Corporation Hybrid printed servo patterns for magnetic media and hard disk systems implementing same
JP2004246967A (ja) * 2003-02-13 2004-09-02 Fuji Electric Holdings Co Ltd マスタディ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158338B2 (en) * 2004-05-24 2007-01-02 Quantum Corporation Servo track having periodic frames of tone field and embedded synchronization marks
US7362525B2 (en) * 2005-07-22 2008-04-22 Quantum Corporation PRML based magnetic servo position demodulator
US7428118B2 (en) * 2005-11-28 2008-09-23 Quantum Corporation LTM compens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gnetic servo writing
JP2008257772A (ja) * 2007-04-02 2008-10-23 Fujitsu Ltd 媒体記憶装置及び位置復調装置
US8456775B2 (en) * 2009-12-31 2013-06-04 Lsi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 reference pattern
JP4802287B1 (ja) * 2010-04-12 2011-10-26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スク記憶装置及びサーボ制御方法
JP5162004B2 (ja) * 2011-05-20 2013-03-13 株式会社東芝 位置復調装置、及び位置復調方法
CN104575528A (zh) 2013-10-15 2015-04-29 株式会社东芝 头位置解调方法及磁盘装置
US10692519B1 (en) * 2019-03-04 2020-06-23 Microsoft Tchnology Licensing, LLC Adjustable seek energy settings in storage device systems
JP7080844B2 (ja) * 2019-03-19 2022-06-06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サーボ復調位置の復調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53767A2 (en) * 1988-08-05 1990-02-07 Fujitsu Limited Detecting sector servo information in a disk system
EP0371961A2 (en) * 1984-03-13 1990-06-0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Magnetic recording/reproduction apparatus
EP0645764A2 (en) * 1993-09-23 1995-03-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hase modulated servo positioning in a direct access storage device
JPH08212736A (ja) * 1995-02-02 1996-08-20 Toshiba Corp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におけるサーボ信号検出装置及びサーボ信号検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31680A (ja) 1983-12-20 1985-07-13 Fujitsu Ltd デジタル位置信号検出方式
DE3529435A1 (de) 1985-08-16 1987-02-26 Bosch Gmbh Robert Verfahren zur uebertragung digital codierter signale
JPS6271020A (ja) 1985-09-24 1987-04-01 Toshiba Corp 磁気デイスクサ−ボ方式
JPH04157678A (ja) 1990-10-20 1992-05-29 Fujitsu Ltd 磁気ディスク用サーボパターン方式
US5293276A (en) * 1992-01-24 1994-03-08 Fujitsu Limite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reference signal from unique servo mark pattern detection
US5255131A (en) 1992-08-13 1993-10-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synchronous servo identification/address mark detection for PRML disk drive ssytem
US5343340A (en) 1992-12-31 1994-08-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gital servo signal demodu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tilizing a partial-response maximum-likelihood (PRML) channel in a disk file
US6002538A (en) * 1994-03-18 1999-12-14 Fujitsu, Ltd. PRML regenerating apparatus having adjusted slice levels
US5694265A (en) * 1994-04-19 1997-12-02 Fujitsu Limited Disk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position of head by reading phase servo pattern
US5612833A (en) 1994-12-02 1997-03-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adial self-propagation pattern generation for disk file servowriting
JP3245343B2 (ja) * 1995-12-28 2002-01-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ディスク装置用位相復調装置並びにディスク装置の位相復調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71961A2 (en) * 1984-03-13 1990-06-0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Magnetic recording/reproduction apparatus
EP0353767A2 (en) * 1988-08-05 1990-02-07 Fujitsu Limited Detecting sector servo information in a disk system
EP0645764A2 (en) * 1993-09-23 1995-03-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hase modulated servo positioning in a direct access storage device
JPH08212736A (ja) * 1995-02-02 1996-08-20 Toshiba Corp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におけるサーボ信号検出装置及びサーボ信号検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262861B1 (en) 2001-07-17
US6498695B2 (en) 2002-12-24
JP3670440B2 (ja) 2005-07-13
DE19818203B4 (de) 2010-04-15
US20010046103A1 (en) 2001-11-29
CN1199907A (zh) 1998-11-25
DE19818203A1 (de) 1998-12-03
JPH10320939A (ja) 1998-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2745C (zh) 检测盘上的位置的方法和盘装置
US4511938A (en) Magnetizable recording disk and disk file employing servo sector head positioning
EP0129708B1 (en) Phase modulated servo system for a disk file
DE69634432T2 (de) Synchrone erfassung von servo-informationen in breiter bi-phasenform für plattenlaufwerk
CN100452216C (zh) 记录载体和用于扫描记录载体的装置
US7068461B1 (en) Servo writing a disk drive by overwriting a harmonic frequency fill pattern in the servo burst area
GB208195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 edit point on a record medium
US6118603A (en) Disk with fault-tolerant sample-data servo pattern
EP0068124B1 (en) Servo system for data storage apparatus
EP0409516B1 (en) Apparatus for deriving synchronizing signal from pre-formed marks on record carrier
US3597751A (en) Signal recovery system for use with magnetic media
US5745464A (en) Edge position data reproduction apparatus
US5757576A (en) Disk apparatus, and phase demodula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a disk apparatus
CA2049905C (en) Digital signal reproducing system
US3821798A (en) Resynchronizable recording system
JP2607462B2 (ja) 情報再生方法及び装置
US5233590A (en) Optical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including means for synchronizing the phase of a data read clock signal with data recorded on a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S58218079A (ja) ヘツドの位置決め方式
JP2699960B2 (ja) 情報再生装置および情報再生方法
JP3434559B2 (ja) セクタサーボ方式の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JP2603221B2 (ja) 情報信号記録及び再生装置
JP3465267B2 (ja)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ヘッド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磁気ディスクのトラッキング信号記録方法
JPH02168472A (ja)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の復調装置
JP2713259B2 (ja) トラックピッチ変動の打ち消しが可能な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JPS58171770A (ja) サ−ボトラツク情報書込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OSHIBA STORAGE DEVIC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TSU LIMITED

Effective date: 200912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120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tsu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tsu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04

Termination date: 201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