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3029B - 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 - Google Patents

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3029B
TWI783029B TW107129545A TW107129545A TWI783029B TW I783029 B TWI783029 B TW I783029B TW 107129545 A TW107129545 A TW 107129545A TW 107129545 A TW107129545 A TW 107129545A TW I783029 B TWI783029 B TW I7830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haped member
aforementioned
wafer
thin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9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1551A (zh
Inventor
山下茂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1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15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3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302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50Working by transmitting the laser beam through or within the workpiece
    • B23K26/53Working by transmitting the laser beam through or within the workpiece for modifying or reforming the material inside the workpiece, e.g. for producing break initiation cr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4Mechanical treatment, e.g. grinding, polishing, cut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92Apparatus for mechanical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98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 H01L21/67115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mainly by 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1/6835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 H01L21/6836Wafer tapes, e.g. grinding or dicing support ta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Dicing (AREA)
  •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AREA)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 Forging (AREA)

Abstract

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製造方法,係具備有:將第1兩面黏著片(AT1)之第1黏著面(AT11)貼附於第1硬質支撐體(110)的支撐面(111),並將第2黏著面(AT12)貼附於板狀構件(WF)之第1表面(WF1)整體的工程;在前述板狀構件(WF)的內部形成邊界層(CR)的工程;以夾著第1硬質支撐體(110)而第1保持裝置(130)位於前述板狀構件(WF)之相反側的方式,裝卸自如地固定前述第1保持裝置(130)與第1硬質支撐體(110)的工程;以第2保持裝置(160),從第2表面(WF2)側保持前述板狀構件(WF)的工程;及以將前述邊界層(CR)設成為邊界,且將前述板狀構件(WF)分割成具有第1表面(WF1)之第1薄型化板狀構件及具有第2表面(WF2)之第2薄型化板狀構件的方式,使前述第1保持裝置(130)及前述第2保持裝置(160)相對移動的工程。

Description

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
以往,已知一種加工被加工物之方法(例如,參閱文獻1:日本特開2015-30005號公報)。 文獻1之方法,係對以保持裝置所保持之被加工物照射雷射光,在被加工物的內部形成改質面。而且,以該改質面為邊界,剝離被加工物之一部分。 在該文獻1,係亦揭示有可將作為被加工物之晶圓從一般厚度加工成較薄的內容。在該情況下,以夾頭座之上面直接吸附保持晶圓的第1表面,並使吸引墊之吸附面接觸於第2表面。而且,考慮可藉由使晶圓吸引至吸引墊的方式,以改質面為邊界,將晶圓分割成具有第1表面之第1薄型化晶圓與具有第2表面之第2薄型化晶圓。 然而,在文獻1之方法中,當無法僅以吸引墊之吸引來分割晶圓時,雖考慮以驅動機器使吸引墊上升,但有發生如以下般的不良情況之虞。 夾頭座之上面,係通常被形成為多孔狀。因此,在晶圓之第1表面,係存在有由夾頭座吸附的部分(以下,稱為「吸附部分」)與未被吸附的部分(以下,稱為「非吸附部分」)。 當吸引墊上升時,則在吸附部分,係作用有吸附盤上升所伴隨之上方向的力及夾頭座的吸附所致之朝向下方向的力,在非吸附部分,係未作用有朝下方向的力。又,在大氣壓環境中,係吸附力具有限制。而且,由於晶圓較薄且容易變形,因此,有導致非吸附部分朝上方向撓曲且晶圓破損而未被分割之虞。
本發明之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可適切地製造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 本發明之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製造方法,係具備有:將第1兩面黏著片之第1黏著面貼附於第1硬質支撐體的支撐面,並將前述第1兩面黏著片之第2黏著面貼附於板狀構件之第1表面整體的工程;在前述板狀構件的內部形成平行於前述第1表面之邊界層的工程;以夾著前述第1硬質支撐體而第1保持裝置位於前述板狀構件之相反側的方式,裝卸自如地固定前述第1保持裝置與前述第1硬質支撐體的工程;以第2保持裝置,從該板狀構件之第2表面側保持前述板狀構件的工程;及以將前述邊界層設成為邊界,且將前述板狀構件分割成具有前述第1表面之第1薄型化板狀構件及具有前述第2表面之第2薄型化板狀構件的方式,使前述第1保持裝置及前述第2保持裝置相對移動的工程。 在本發明之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製造方法中,「以前述第2保持裝置,從前述第2表面側保持前述板狀構件」的工程,係以將第2兩面黏著片之第1黏著面貼附於第2硬質支撐體的支撐面,並將前述第2兩面黏著片之第2黏著面貼附於前述板狀構件之第2表面整體,且夾著前述第2硬質支撐體而第2保持裝置位於前述板狀構件之相反側的方式,裝卸自如地固定前述第2保持裝置與前述第2硬質支撐體為較佳。 又,在本發明之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製造方法中,前述板狀構件,係晶圓為較佳。 本發明之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製造裝置,係具備有:第1硬質支撐體,在支撐面貼附有第1兩面黏著片之第1黏著面;邊界層形成裝置,在第1表面整體被貼附於前述第1兩面黏著片之第2黏著面之板狀構件的內部,形成平行於前述第1表面之邊界層;第1保持裝置;第1固定裝置,以夾著前述第1硬質支撐體而前述第1保持裝置位於前述板狀構件之相反側的方式,裝卸自如地固定前述第1保持裝置與前述第1硬質支撐體;第2保持裝置,從第2表面側保持前述板狀構件;及相對移動裝置,以將前述邊界層設成為邊界,且將前述板狀構件分割成具有前述第1表面之第1薄型化板狀構件及具有前述第2表面之第2薄型化板狀構件的方式,使前述第1保持裝置與前述第2保持裝置相對移動。 在本發明之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製造裝置中,具備有:第2硬質支撐體,在支撐面貼附有第2兩面黏著片之第1黏著面;及第2固定裝置,以夾著前述第2硬質支撐體而前述第2保持裝置位於前述板狀構件之相反側的方式,裝卸自如地固定前述第2保持裝置與前述第2硬質支撐體,前述第2兩面黏著片之第2黏著面,係被形成為可貼附前述板狀構件之前述第2表面整體的大小為較佳。 根據本發明,能提供一種可適切地製造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
發明之實施形態 [實施形態] 以下,基於圖面,說明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 另外,本實施形態中之X軸、Y軸、Z軸,係呈分別正交的關係,X軸及Y軸,係設成為預定平面內的軸,Z軸,係設成為與前述預定平面正交的軸。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係在表示了方向的情況下,將「上」設成為Z軸的箭頭方向、「下」設成為其反方向,將「左」設成為X軸的箭頭方向、「右」設成為其反方向,將「前」設成為Y軸的箭頭方向、「後」設成為其反方向。 在圖1A~C及圖2A、B中,作為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薄型化晶圓之製造裝置100,係具備有:第1硬質支撐體110,在支撐面111貼附有第1兩面黏著片AT1之第1黏著面AT11;邊界層形成裝置120,在作為「第1表面WF1整體被貼附於第1兩面黏著片AT1之第2黏著面AT12的板狀構件」之晶圓WF的內部,形成作為平行於第1表面WF1之邊界層的破裂層CR;下平台130,作為第1保持裝置;第1固定裝置140,以夾著第1硬質支撐體110而下平台130位於晶圓WF之相反側的方式,裝卸自如地固定下平台130與第1硬質支撐體110;第2硬質支撐體150,在支撐面151貼附有第2兩面黏著片AT2之第1黏著面AT21;上平台160,作為從與第1表面WF1相反側之第2表面WF2側保持晶圓WF的第2保持裝置;第2固定裝置170,以夾著第2硬質支撐體150而上平台160位於晶圓WF之相反側的方式,裝卸自如地固定上平台160與第2硬質支撐體150;及相對移動裝置180,以將破裂層CR設成為邊界,且將晶圓WF分割成作為具有第1表面WF1之第1薄型化板狀構件的第1薄型化晶圓WT1及作為具有第2表面WF2之第2薄型化板狀構件的第2薄型化晶圓WT2之方式,使下平台130及上平台160相對移動。 晶圓WF,係只要為由因雷射照射而改質之材質所構成的晶圓,則不特別限定。雷射,係在隱形切割法中進行照射的雷射為較佳。晶圓WF之材質,係例如選自矽、氮化矽、氮化鎵、砷化鎵、SiC(碳化矽)、藍寶石及玻璃所構成的群為較佳。晶圓WF之材質,係矽為更佳,單晶矽為最佳。又,晶圓WF,係由具有結晶方位的材質所形成亦較佳。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晶圓之製造方法,可進一步使厚度較小之板狀構件(晶圓)薄型化,而非如晶錠般之厚度較大的處理對象物。晶圓WF之厚度,係3mm以下為較佳。分割晶圓WF所形成之第1薄型化晶圓WT1及第2薄型化晶圓WT2之厚度的至少任一者,係10μm以上為較佳,30μm以上為更佳。 第1硬質支撐體110及第2硬質支撐體150,係板狀為較佳,其材料或形狀,係只要考慮機械強度來適宜決定即可。作為材料,係例如可列舉出SUS等的金屬材料;玻璃、矽晶圓等的非金屬無機材料;聚醯亞胺、聚醯胺醯亞胺等的樹脂材料;玻璃環氧樹脂等的複合材料等,其中,SUS、玻璃、矽晶圓等較佳。 第1硬質支撐體110及第2硬質支撐體150之厚度,係只要考慮機械強度、處理性等來適宜決定即可,例如100μm以上50mm以下為較佳。 第1硬質支撐體110,係如後述般,只要為「當朝向遠離第1兩面黏著片AT1之方向的力因上平台160之旋轉而作用於晶圓WF時不會變形」者即可,例如彎曲強度為50MPa以上較佳。 又,第2硬質支撐體150之硬度,係如後述般,只要為「當朝向遠離晶圓WF之方向的力因上平台160之旋轉而作用於第2兩面黏著片AT2時不會變形」者即可,例如彎曲強度為50MPa以上較佳。 邊界層形成裝置120,係具備有雷射照射器121。 第1固定裝置140,係被構成為具備有藉由減壓泵或真空抽氣器等所構成的下側減壓裝置141,且可藉由對經由配管142所連接之下平台130之內部空間進行減壓的方式,在下平台130之保持面131吸附保持第1硬質支撐體110。 第2固定裝置170,係被構成為具備有與下側減壓裝置141相同構成的上側減壓裝置171,且可藉由對經由配管172所連接之上平台160之內部空間進行減壓的方式,在上平台160之保持面161吸附保持第2硬質支撐體150。 相對移動裝置180,係具備有:作為驅動機器之轉動馬達181,被配置於下平台130的側方。轉動馬達181之輸出軸182,係被連接於從上平台160之端部延伸至下方的延伸部162。 說明在以上之薄型化晶圓之製造裝置100中,從晶圓WF製造第1薄型化晶圓WT1及第2薄型化晶圓WT2的程序。 首先,如圖1A所示般,準備一在支撐面111貼附有第1兩面黏著片AT1之第1黏著面AT11的第1硬質支撐體110,並將同圖中二點鏈線所示之晶圓WF的第1表面WF1整體如實線所示般地貼附於第2黏著面AT12。此時,以未形成氣泡的方式,將第1表面WF1貼附於第2黏著面AT12。另外,第1黏著面AT11中之與第1表面WF1對應的區域整體,亦以未形成氣泡的方式,被貼附於第1硬質支撐體110為較佳。又,將第1兩面黏著片AT1貼附於第1硬質支撐體110及第1表面WF1之方法或順序,係不特別限定,例如亦可在將第1兩面黏著片AT1貼附於晶圓WF後,貼附於第1硬質支撐體110。 其次,如圖1B所示般,作業員或多關節機器人或皮帶運送機等的未圖示之搬送裝置,係使晶圓WF及第1硬質支撐體110移動至邊界層形成裝置120的下方,邊界層形成裝置120,係驅動雷射照射器121,未圖示之相對移動機構,係使雷射照射器121及第1硬質支撐體110相對地往水平方向移動。由於雷射照射器121之雷射光LB,係其焦點對焦於晶圓WF的內部,因此,藉由雷射照射器121及第1硬質支撐體110之相對移動,如圖1C所示般,在晶圓WF的內部整體形成沿著X-Y平面的破裂層CR。當在晶圓WF的內部整體形成破裂層CR時,則邊界層形成裝置120停止雷射照射器121之驅動。 其後,如圖2A所示般,設成為如下述之狀態:夾著第1硬質支撐體110而下平台130位於晶圓WF之相反側,並在第2硬質支撐體150貼附有第2兩面黏著片AT2的第1黏著面AT21,在晶圓WF之第2表面WF2整體貼附有第2兩面黏著片AT2的第2黏著面AT22,夾著第2硬質支撐體150而上平台160位於晶圓WF之相反側。此時,以未形成氣泡的方式,將第2表面WF2貼附於第2黏著面AT22。另外,第1黏著面AT21中之與第2表面WF2對應的區域整體,亦以未形成氣泡的方式,被貼附於第2硬質支撐體150為較佳。 而且,第1固定裝置140及第2固定裝置170分別驅動下側減壓裝置141及上側減壓裝置171,以下平台130的保持面131吸附保持第1硬質支撐體110,且以上平台160的保持面161吸附保持第2硬質支撐體150。另外,使第1硬質支撐體110位於下平台130上,或使第2兩面黏著片AT2貼附於第2硬質支撐體150及第2表面WF2,或使第2硬質支撐體150位於上平台160之下方的方法或順序,係不特別限定,例如亦可在將第2兩面黏著片AT2貼附於第2硬質支撐體150後,貼附於第2表面WF2,或亦可為與其相反的貼附順序。 其後,如圖2B所示般,相對移動裝置180驅動轉動馬達181,使上平台160往順時鐘方向旋轉,並將破裂層CR設成為邊界且分割晶圓WF,藉此,形成經薄型化之第1薄型化晶圓WT1及第2薄型化晶圓WT2。 此時,由於在晶圓WF之第1表面WF1整體貼附有第1兩面黏著片AT1的第2黏著面AT12,並在第1硬質支撐體110貼附有第1黏著面AT11,因此,當朝向遠離第1兩面黏著片AT1之方向的力因上平台160之旋轉而作用於晶圓WF時,藉由第1硬質支撐體110抑制了晶圓WF整體的撓曲,上平台160進行旋轉。因此,可不使晶圓WF破損且進行分割,並可適切地製造第1薄型化晶圓WT1。 又,由於在晶圓WF之第2表面WF2整體貼附有第2兩面黏著片AT2的第2黏著面AT22,並在第2硬質支撐體150貼附有第1黏著面AT21,因此,當朝向遠離晶圓WF之方向的力因上平台160之旋轉而作用於第2兩面黏著片AT2時,藉由第2硬質支撐體150抑制了晶圓WF整體的撓曲,上平台160進行旋轉。因此,可不使晶圓WF破損而進行分割,並可適切地製造第2薄型化晶圓WT2。 而且,由於以第1硬質支撐體110及第2硬質支撐體150支撐第1薄型化晶圓WT1及第2薄型化晶圓WT2,因此,藉由保持第1硬質支撐體110及第2硬質支撐體150的方式,第1薄型化晶圓WT1及第2薄型化晶圓WT2之搬送則變得容易。 其次,當作業員或未圖示之搬送裝置保持第1薄型化晶圓WT1及第2薄型化晶圓WT2時,則第1固定裝置140及第2固定裝置170分別停止下側減壓裝置141及上側減壓裝置171之驅動,並解除支撐第1薄型化晶圓WT1及第2薄型化晶圓WT2的第1硬質支撐體110及第2硬質支撐體150之吸附保持。 由於在本實施形態中,係應用以吸附保持來固定第1硬質支撐體110及第2硬質支撐體150的構成作為第1固定裝置140及第2固定裝置170,因此,例如在如以黏著劑進行固定的情況般,在吸附保持解除後,無需去除分別附著於下平台130之保持面131及上平台160之保持面161的黏著成分,且可抑制作業性下降。 其後,當未圖示之搬送裝置在下個工程中搬送第1薄型化晶圓WT1及第2薄型化晶圓WT2時,則各裝置驅動各個驅動機器,使各構件復位至初始位置,之後重複上述相同的動作。 根據如以上般的實施形態,可適切地製造第1薄型化晶圓WT1及第2薄型化晶圓WT2。 [實施形態之變形] 如以上般,用以實施本發明之最佳構成、方法等,雖係揭示於前述記載,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即,本發明,雖係主要針對特定之實施形態特別予以圖示並加以說明,但該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不從本發明之技術思想及目的之範圍脫離而對以上敘述之實施形態,在形狀、材質、數量、及其他詳細構成施加各種變形。又,由於在上述揭示之限定形狀、材質等的記載,係為了使本發明易於理解而進行例示性記載者,並非限定本發明者,因此,以脫離該些形狀、材質等的限定之一部分或全部之限定的構件之名稱的記載,係包含於本發明。 例如,只要應用第1硬質支撐體110,則亦可不應用第2硬質支撐體150而直接或經由第2兩面黏著片AT2使上平台160之保持面161吸附保持晶圓WF。 只要應用第2硬質支撐體150,則亦可不應用第1硬質支撐體110而直接或經由第1兩面黏著片AT1使下平台130之保持面131吸附保持晶圓WF,在該情況下,第2硬質支撐體150、第2兩面黏著片AT2分別對應於本發明之第1硬質支撐體、第1兩面黏著片。 邊界層形成裝置120,係只要為對分割之前的晶圓WF照射雷射光LB者即可,例如亦可對貼附第1兩面黏著片AT1之前的晶圓WF照射雷射光LB。 邊界層形成裝置120,係亦可從第1兩面黏著片AT1側對貼附有第1兩面黏著片AT1之晶圓WF照射雷射光LB,或亦可從第1兩面黏著片AT1側或第2兩面黏著片AT2側對貼附有第2兩面黏著片AT2之晶圓WF照射雷射光LB,或亦可從晶圓WF之外周面側照射雷射光LB,或從第1薄型化晶圓WT1側、第2薄型化晶圓WT2側及外周面側中之2個或全部的方向照射雷射光LB。 邊界層形成裝置120,係亦可在第1硬質支撐體110及第2硬質支撐體150的至少一方由使雷射光LB穿透之材料所形成的情況下,從由使該雷射光LB穿透之材料所形成的支撐體側照射雷射光LB。 邊界層形成裝置120,係亦可對以下平台130或上平台160所吸附保持的晶圓WF照射雷射光LB。 邊界層形成裝置120,係亦可採用能照射焦點為線狀之雷射光(線狀雷射光)或焦點為面狀之雷射光(面狀雷射光)的雷射照射器,或採用複數個雷射照射器。 邊界層形成裝置120,係可任意決定焦點的位置,所形成之第1薄型化晶圓WT1與第2薄型化晶圓WT2之厚度的比,係亦可為50對50,或亦可為1對99,或亦可為1000對1,且可依照期望之薄型化晶圓的厚度來決定其焦點。 邊界層形成裝置120,係亦可賦予X射線或紫外線等的能量線或振動或脈動等,在晶圓WF之厚度方向中間部形成破裂層CR。 邊界層形成裝置120,係除了破裂層以外,亦可形成改質層或空隙等。另外,破裂層,係指以化學性或物理性的方式,在晶圓WF產生龜裂或破裂之層,改質層,係指以化學性或物理性的方式,變更晶圓WF之性質或強度而脆化抑或軟化之層,空隙,雖係指什麼皆無之空間抑或實質上什麼皆無,但包含夾著該空隙之兩者接觸的狀態。 邊界層形成裝置120,係亦可在晶圓WF之內部部分地形成沿著X-Y平面的邊界部。 邊界層形成裝置120,係亦可形成從如圖3、圖4所示般之複數個改質部RP所構成的邊界層來替代破裂層CR。另外,在圖3、圖4及後述的圖5、圖6中,從圖之辨識性的觀點來看,省略陰影線。 邊界層形成裝置120,係只要為照射可對半導體晶圓進行改質之雷射光LB的裝置,則不特別限定。作為邊界層形成裝置120,係例如亦可使用隱形切割法所採用的裝置。 在形成邊界層之雷射照射工程中,係亦可從晶圓WF之第2表面WF2側照射雷射光LB。藉由該雷射光LB之照射,沿著晶圓WF之內部的分割面DP形成複數個改質部RP。亦即,存在複數個改質部RP之晶圓內部之面狀的區域相當於分割面DP。以改質部RP為起點,分割晶圓WF。 在晶圓WF由具有結晶方位之材質所形成的情況下,分割面DP與結晶方位一致為較佳。只要分割面DP與結晶方位一致,則可使藉由晶圓WF之分割所呈現的第1薄型化晶圓WT1及第2薄型化晶圓WT2之表面(與分割面DP對應之面)更平滑。 雷射照射器121,係以可在晶圓WF之內部形成改質部RP的方式,設定雷射照射條件。作為雷射照射條件,雖係例如可列舉出雷射輸出、雷射頻率、雷射照射位置及雷射波長等,但並不限定於此。 在本說明書中,改質部,係使晶圓WF之性質或強度產生變化而脆化抑或軟化的部位。在本說明書中,改質部,係指包含有雷射照射點與周邊部的區域,該雷射照射點,係照射了晶圓之內部的雷射,該周邊部,係以該雷射照射點為中心部,被形成於該中心部之周邊。晶圓的內部之改質強度,係在雷射照射點中為最大。周邊部之改質強度,係越遠離雷射照射點越降低。 在圖3及圖4,雖係表示有剖面為圓形的改質部RP,但本說明書中之改質部的形狀或大小,係不限定於如圖3及圖4所示般的形狀。 改質部RP,係亦以遍及分割面DP之整體的方式形成為較佳。形成之改質部RP的個數,係不特別限定。例如,亦可以因應晶圓WF的材質及雷射所致之改質強度,容易分割成第1薄型化晶圓WT1及第2薄型化晶圓WT2的方式,設定形成之改質部RP的個數。又,亦可考慮半導體晶圓之生產率,設定形成之改質部RP的個數。 又,例如,如圖3及圖4所示般,複數個改質部RP,係亦可相互重疊。 此時,沿著分割面DP而以1μm以上350μm以下的間隔照射雷射光LB為較佳。亦即,以使照射了雷射光LB的點(雷射照射點)彼此之間隔D成為1μm以上350μm以下的方式,照射雷射光LB為較佳。只要雷射照射點之間隔D為1μm以上,則生產率提高。只要雷射照射點之間隔為350μm以下,則可抑制晶圓WF之厚度方向容易出現龜裂的不良狀況 。雷射照射點之間隔D,係只要為1μm以上350μm以下的範圍內,則在所有改質部RP中,亦可為相同或亦可不同。 又,如圖5及圖6所示般,複數個改質部RP,係亦可相互分離。 此時,沿著分割面DP而以1μm以上350μm以下的間隔照射雷射光LB為較佳。亦即,以使照射了雷射光LB的點(雷射照射點)彼此之間隔D1成為1μm以上350μm以下的方式,照射雷射光LB為較佳。只要雷射照射點之間隔D1為1μm以上,則生產率提高。只要雷射照射點之間隔為350μm以下,則可抑制晶圓WF之厚度方向容易出現龜裂的不良狀況 。雷射照射點之間隔D1,係只要為1μm以上350μm以下的範圍內,則在所有改質部RP中,亦可為相同或亦可不同。 相鄰之改質部RP彼此的間隔(一方之改質部的端與另一方之改質部的端之間隔),係只要為可在晶圓WF之面方向分割的間隔,則不特別限定。 在圖3、圖4、圖5及圖6的構成中,雷射照射點之間隔,係例如使保持第1硬質支撐體110之未圖示的平台及雷射照射器32之至少任一者的移動速度變化,藉此,可調整成預定距離。 而且,在圖3、圖4、圖5及圖6的構成中,以形成有複數個改質部RP之分割面DP為邊界而分割晶圓WF,藉此,形成第1薄型化晶圓WT1及第2薄型化晶圓WT2。 如圖3及圖4所示般,只要以相互重疊的方式形成複數個改質部RP,則存在有更大量之沿著分割面DP的改質部RP,從而變得容易分割晶圓WF。 如圖5及圖6所示般,只要以不相互重疊的方式形成複數個改質部RP,則可減少雷射照射點之數量,並使薄型化板狀構件的生產率提高。 另外,改質部之形狀或大小,係不限定於如圖3、圖4、圖5及圖6所示般的形狀。作為改質部之形狀,係例如可列舉出球狀、楕圓球狀、圓柱狀、角柱狀、圓錐狀及角錐狀等。改質部之大小,係只要為可將板狀構件分割成複數個薄型化板狀構件者,則不特別限定。改質部,係考慮了分割前之板狀構件之厚度的大小為較佳。因為當改質部在板狀構件之厚度方向過大時,則有在厚度方向產生龜裂之虞。因此,改質部,係只要形成為可在沿著分割面的面方向進行分割即可。 又,雖以將板狀構件分割成2個薄型化板狀構件的態樣為例而進行了說明,但作為其他態樣,係可列舉出將板狀構件分割成3個薄型化板狀構件的態樣。例如,在分割成3個薄型化板狀構件的情況下,係當在板狀構件的內部設定分割面之際,只要設定2個分割面(第1分割面及第2分割面),沿著第1分割面形成複數個改質部RP,並沿著第2分割面形成複數個改質部RP即可。又,作為其他態樣,係亦可列舉出使用薄型化板狀構件實施雷射照射及分割,形成更薄型化之板狀構件的態樣。 第1面固定裝置140,係亦可設成為以機械夾具或夾頭筒等的夾頭裝置、庫倫力、黏著劑、 粘著劑、磁力、白努利吸附、驅動機器等來將第1硬質支撐體110固定於下平台130的構成,或第2固定裝置170亦進行相同構成。 相對移動裝置180,係亦可在分割晶圓WF之際,使下平台130與上平台160沿上下方向相對移動,並使該晶圓WF在晶圓WF的厚度方向上分離,或亦可使其沿平行於下平台130之保持面131或上平台160之保持面161的面方向直線地相對移動,或使其在平行於保持面131、保持面161之平行的面內沿圓周方向相對旋轉,且亦可使下平台130及上平台160的至少一方移動或旋轉。 晶圓WF,係亦可為具有電路面者,該電路面,係亦可為第1表面WF1側,或亦可為第2表面WF2側,或亦可為該些兩者的面側,在以後續工程形成電路面的情況下,係亦可為被分割成第1薄型化晶圓WT1及第2薄型化晶圓WT2的分割面(形成有破裂層CR之面)。 此外,在前述之實施形態及實施形態的變形中,係可應用以下要點。 第1兩面黏著片AT1、第2兩面黏著片AT2及板狀構件的材質、類別、形狀等,係不特別限定。例如,第1兩面黏著片AT1及第2兩面黏著片AT2,係亦可為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或四角形等的多角形及其他形狀,或亦可為感壓黏著性及感熱黏著性等的黏著形態者,在採用了感熱黏著性之第1兩面黏著片AT1及第2兩面黏著片AT2的情況下,係只要以「設置將該第1兩面黏著片AT1及第2兩面黏著片AT2進行加熱之適宜的線圈加熱器或熱導管之加熱側等的加熱裝置」這樣的適宜之方法來予以黏著即可。又,像這樣的第1兩面黏著片AT1及第2兩面黏著片AT2,係亦可為具有僅黏著劑層的單層或複層的中間層者,抑或亦可為無中間層的單層或複層者。又,作為板狀構件,係例如食品、樹脂容器、半導體晶圓(矽半導體晶圓及化合物半導體晶圓等)、電路基板、資訊記錄基板(光碟等)、玻璃板、鋼板、陶器、木板及樹脂板等和任意形態的構件或物品等亦可作為對象。另外,可將第1兩面黏著片AT1及第2兩面黏著片AT2變換成功能性、用途性的讀取方式,例如,將資訊記載用標籤、裝飾用標籤、保護薄片、切割帶、晶粒貼覆膜、晶粒接合帶及記錄層形成樹脂薄片等的任意形狀之任意薄片、薄膜、膠帶等貼附於如前述般的任意板狀構件。 本發明中之裝置及工程,係只要可達成關於該些裝置及工程所說明的動作、功能或工程,則不加以限定,而且,完全不限定於前述實施形態所示之單一實施形態的構成物或工程。例如,第1硬質支撐體,係只要為可將第1兩面黏著片之第1黏著面貼附於支撐面者,比對當初申請的技術常識而在其技術範圍內者,則不加以限定(省略關於其他裝置及工程的說明)。 又,前述實施形態中之驅動機器,係可採用轉動馬達、直動馬達、線性馬達、單軸機械手臂、多關節機械手臂等的電動機器、氣缸、油壓缸、無桿缸及旋轉缸等的致動器等,並且亦可採用將該些直接或間接地組合者(亦有與在實施形態所例示重複者)。
100‧‧‧薄型化晶圓之製造裝置 111‧‧‧支撐面 AT1‧‧‧第1兩面黏著片 110‧‧‧第1硬質支撐體 WF1‧‧‧第1表面 AT12‧‧‧第2黏著面 WF‧‧‧晶圓 CR‧‧‧破裂層 120‧‧‧邊界層形成裝置 130‧‧‧下平台 140‧‧‧第1固定裝置 151‧‧‧支撐面 AT2‧‧‧第2兩面黏著片 AT21‧‧‧第1黏著面 150‧‧‧第2硬質支撐體 WF2‧‧‧第2表面 160‧‧‧上平台 170‧‧‧第2固定裝置 WT1‧‧‧第1薄型化晶圓 WT2‧‧‧第2薄型化晶圓 180‧‧‧相對移動裝置 121‧‧‧雷射照射器 141‧‧‧下側減壓裝置 142‧‧‧配管 131‧‧‧保持面 171‧‧‧上側減壓裝置 161‧‧‧保持面 181‧‧‧轉動馬達 182‧‧‧輸出軸 162‧‧‧延伸部 AT11‧‧‧第1黏著面 LB‧‧‧雷射光 AT22‧‧‧第2黏著面 RP‧‧‧改質部 DP‧‧‧分割面 D‧‧‧間隔 D1‧‧‧間隔 32‧‧‧雷射照射器
圖1A,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薄型化晶圓之製造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圖1B,係前述實施形態之薄型化晶圓之製造裝置的動作說明圖,並表示接續圖1A的狀態。 圖1C,係前述實施形態之薄型化晶圓之製造裝置的動作說明圖,並表示接續圖1B的狀態。 圖2A,係前述實施形態之薄型化晶圓之製造裝置的動作說明圖,並表示接續圖1C的狀態。 圖2B,係前述實施形態之薄型化晶圓之製造裝置的動作說明圖,並表示接續圖2A的狀態。 圖3,係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變形中,形成複數個改質部後之晶圓的縱剖面概略圖。 圖4,係在前述變形中,形成複數個改質部後之晶圓的橫剖面概略圖。 圖5,係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其他變形中,形成複數個改質部後之晶圓的縱剖面概略圖。 圖6,係在前述其他變形中,形成複數個改質部後之晶圓的橫剖面概略圖。
100‧‧‧薄型化晶圓之製造裝置
110‧‧‧第1硬質支撐體
111‧‧‧支撐面
130‧‧‧下平台
131‧‧‧保持面
140‧‧‧第1固定裝置
141‧‧‧下側減壓裝置
142‧‧‧配管
150‧‧‧第2硬質支撐體
151‧‧‧支撐面
160‧‧‧上平台
161‧‧‧保持面
162‧‧‧延伸部
170‧‧‧第2固定裝置
171‧‧‧上側減壓裝置
172‧‧‧配管
180‧‧‧相對移動裝置
181‧‧‧轉動馬達
182‧‧‧輸出軸
AT11‧‧‧第1黏著面
AT12‧‧‧第2黏著面
AT21‧‧‧第1黏著面
AT22‧‧‧第2黏著面
AT1‧‧‧第1兩面黏著片
AT2‧‧‧第2兩面黏著片
CR‧‧‧破裂層
WF‧‧‧晶圓
WF1‧‧‧第1表面
WF2‧‧‧第2表面

Claims (5)

  1. 一種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製造方法,其特徵係,具備有: 將第1兩面黏著片之第1黏著面貼附於第1硬質支撐體的支撐面,並將前述第1兩面黏著片之第2黏著面貼附於板狀構件之第1表面整體的工程; 在前述板狀構件的內部形成平行於前述第1表面之邊界層的工程; 以夾著前述第1硬質支撐體而第1保持裝置位於前述板狀構件之相反側的方式,裝卸自如地固定前述第1保持裝置與前述第1硬質支撐體的工程; 以第2保持裝置,從該板狀構件之第2表面側保持前述板狀構件的工程;及 以將前述邊界層設成為邊界,且將前述板狀構件分割成具有前述第1表面之第1薄型化板狀構件及具有前述第2表面之第2薄型化板狀構件的方式,使前述第1保持裝置及前述第2保持裝置相對移動的工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製造方法,其中, 「以前述第2保持裝置,從前述第2表面側保持前述板狀構件」的工程,係以將第2兩面黏著片之第1黏著面貼附於第2硬質支撐體的支撐面,並將前述第2兩面黏著片之第2黏著面貼附於前述板狀構件之第2表面整體,且夾著前述第2硬質支撐體而第2保持裝置位於前述板狀構件之相反側的方式,裝卸自如地固定前述第2保持裝置與前述第2硬質支撐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板狀構件,係晶圓。
  4. 一種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製造裝置,其特徵係,具備有: 第1硬質支撐體,在支撐面貼附有第1兩面黏著片之第1黏著面; 邊界層形成裝置,在第1表面整體被貼附於前述第1兩面黏著片之第2黏著面之板狀構件的內部,形成平行於前述第1表面之邊界層; 第1保持裝置; 第1固定裝置,以夾著前述第1硬質支撐體而前述第1保持裝置位於前述板狀構件之相反側的方式,裝卸自如地固定前述第1保持裝置與前述第1硬質支撐體; 第2保持裝置,從第2表面側保持前述板狀構件;及 相對移動裝置,以將前述邊界層設成為邊界,且將前述板狀構件分割成具有前述第1表面之第1薄型化板狀構件及具有前述第2表面之第2薄型化板狀構件的方式,使前述第1保持裝置與前述第2保持裝置相對移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製造裝置,其中,具備有: 第2硬質支撐體,在支撐面貼附有第2兩面黏著片之第1黏著面;及 第2固定裝置,以夾著前述第2硬質支撐體而前述第2保持裝置位於前述板狀構件之相反側的方式,裝卸自如地固定前述第2保持裝置與前述第2硬質支撐體, 前述第2兩面黏著片之第2黏著面,係被形成為可貼附前述板狀構件之前述第2表面整體的大小。
TW107129545A 2017-09-04 2018-08-24 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 TWI7830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9776 2017-09-04
JP2017169776 2017-09-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1551A TW201921551A (zh) 2019-06-01
TWI783029B true TWI783029B (zh) 2022-11-11

Family

ID=65527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9545A TWI783029B (zh) 2017-09-04 2018-08-24 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7231548B2 (zh)
KR (1) KR102565070B1 (zh)
CN (1) CN111052316A (zh)
TW (1) TWI783029B (zh)
WO (1) WO20190445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2899A (zh) * 2019-07-10 2022-02-18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分离装置和分离方法
WO2021193060A1 (ja) * 2020-03-24 2021-09-30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薄化ウエハ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薄化ウエハの製造装置
TWI820938B (zh) * 2022-09-29 2023-11-01 強茂股份有限公司 晶粒吸取輔助裝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0482A (zh) * 2011-02-10 2013-10-30 信越聚合物株式会社 单结晶基板制造方法及内部改质层形成单结晶部件
US20160133521A1 (en) * 2002-07-22 2016-05-12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170136572A1 (en) * 2015-11-12 2017-05-18 Disco Corporation SiC SUBSTRATE SEPARAT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42556A (ja) * 2004-11-17 2006-06-08 Sharp Corp 基板製造装置および基板製造方法
JP6341639B2 (ja) * 2013-08-01 2018-06-13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加工装置
JP2015119076A (ja) * 2013-12-19 2015-06-25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内部加工層形成単結晶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035965A (ja) * 2014-08-01 2016-03-17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板状部材の分割装置および板状部材の分割方法
JP6506520B2 (ja) * 2014-09-16 2019-04-24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SiCのスライス方法
JP6673677B2 (ja) * 2015-12-01 2020-03-25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加工用両面粘着テープ
CN105436710B (zh) * 2015-12-30 2019-03-05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硅晶圆的激光剥离方法
TW201727814A (zh) * 2016-01-25 2017-08-01 Lintec Corp 板狀構件之分割裝置及板狀構件之分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33521A1 (en) * 2002-07-22 2016-05-12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3380482A (zh) * 2011-02-10 2013-10-30 信越聚合物株式会社 单结晶基板制造方法及内部改质层形成单结晶部件
US20170136572A1 (en) * 2015-11-12 2017-05-18 Disco Corporation SiC SUBSTRATE SEPARAT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565070B1 (ko) 2023-08-08
JP7231548B2 (ja) 2023-03-01
JPWO2019044530A1 (ja) 2020-10-22
TW201921551A (zh) 2019-06-01
CN111052316A (zh) 2020-04-21
KR20200044001A (ko) 2020-04-28
WO2019044530A1 (ja) 2019-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67923B2 (ja) 薄型化板状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薄型化板状部材の製造装置
TWI783029B (zh) 薄型化板狀構件之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
JP2008103494A (ja) 固定ジグおよびチップのピックアップ方法並びに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JP6363947B2 (ja) 離間装置および離間方法
TW201633446A (zh) 間離裝置及間離方法
JP2019021808A (ja) ウエーハの加工方法
KR20160027924A (ko) 정렬 장치 및 정렬 방법
JP2007294748A (ja) ウェーハ搬送方法
US11443985B2 (en) Discrete piece forming device and discrete piece forming method
JP3196099U (ja) 離間装置
JP6047392B2 (ja) 分割装置および分割方法
JP2015191993A (ja) 半導体製造装置及び半導体の製造方法
JP7073606B2 (ja) 離間装置および離間方法
JP4988447B2 (ja) 剥離装置及び剥離方法
JP2015191994A (ja) 半導体製造装置及び半導体の製造方法
JP6132502B2 (ja) ウェーハの加工方法
KR102396892B1 (ko) 이간 장치 및 이간 방법
JP2017130638A (ja) 加工装置および加工方法
JP4798441B2 (ja) ウェーハ搬送方法及びウェーハ搬送ユニット
JP7022570B2 (ja) 基材除去方法および基材除去装置、並びに、転写方法および転写装置
JP6322472B2 (ja) シート貼付方法、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ウエハ加工方法
JP3234507U (ja) 支持装置
JP6884961B2 (ja) 離間装置および離間方法
JP2022111239A (ja) 実装装置および実装方法
TW202226435A (zh) 保持方法以及保持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