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4323B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4323B
TWI764323B TW109135971A TW109135971A TWI764323B TW I764323 B TWI764323 B TW I764323B TW 109135971 A TW109135971 A TW 109135971A TW 109135971 A TW109135971 A TW 109135971A TW I764323 B TWI764323 B TW I76432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layer
film
compensation film
da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5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8042A (zh
Inventor
吳載映
金珉朱
李宰源
李恩惠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樂金顯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8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8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43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432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10K59/12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the pixel elements being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4Insulating layers formed between TFT elements and OLED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10K59/8722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1Encapsulations multilayered coatings having a repetitive structure, e.g. having multiple organic-inorganic bi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51Thickne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ome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種具有觸摸感測器的有機發光顯示器及其製造方法,可以達到流程簡化以及成本降低。有機發光顯示器包含具有平坦表面且用以覆蓋與有機封裝層形成邊界的壩的補償膜,且補償膜在壩上方的區域以及壩與有機封裝層之間的邊界區域之間,具有平坦化的表面,且可以防止橫跨壩的佈線的切斷及短路。進一步地,觸摸感測器設置於包含有機封裝層的封裝單元上,因此無需單獨的附著製程,從而簡化整體流程並降低有機發光顯示器的製造成本。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發明關係於具有觸摸感測器的一有機發光顯示器,特別關係於可以達到製程簡化且成本降低的具有觸摸感測器的有機發光顯示器。
觸控螢幕係一輸入裝置,使用者可以透過所述觸控裝置,藉由手或物體選擇顯示於顯示器的螢幕上的指令來輸入命令。也就是說,觸控螢幕將直接接觸人手或物體的接觸位置轉換為電訊號,並接收在接觸位置被選擇作為輸入訊號的指令。這樣的觸控螢幕可以替代連接於顯示裝置並運作的獨立輸入裝置,像是鍵盤或是滑鼠,也因此觸控螢幕的應用逐漸增加。
一般來說,觸控螢幕透過黏合劑附著在諸如液晶顯示面板或有機電致發光顯示面板的顯示面板的前表面。於此情況中,由於觸控螢幕是單獨製造再附著於顯示面板的前表面,因此會額外執行附著製程,使得整個製程變得複雜且使製造成本提高。
因此,本揭示涉及具有觸摸感測器的有機發光顯示器,其基本上排除了由於相關技術的限制和缺點而引起的一個或多個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可以實現過程簡化和降低成本的具有觸摸感測器的有機發光顯示器。
本發明的附加優點、目的以及特徵將部分地在以下的描述中闡述,並且部分地將在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透過查閱以下內容之後變得顯而易見,或者可以在本發明的實施中獲悉。本發明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以透過在書面描述和申請專利範圍以及附圖中詳細指出的結構以實現並達成。
所述目的透過獨立項次的申請專利範圍得以解決。附屬項次則給予較佳的實施態樣。
如本文中體現和廣泛描述的,為了實現這些目的和其他優點並且依據本發明的目的,有機發光顯示器包含多個發光元件設置於基板的主動區上;封裝單元設置於發光元件上且包含多個無機封裝層以及設置於無機封裝層之間的至少一有機封裝層;觸摸感測器於該封裝單元上;多個壩用以圍繞於主動區並形成所述至少一有機封裝層的邊界;以及補償膜用以覆蓋壩且在壩上方的區域以及壩與所述至少一有機封裝層之間的邊間區域之間具有不同厚度。
優選地,補償膜可以被理解為具有不同厚度的梯狀(stepped)或階梯式(staircase)補償。
優選地,多個濾色膜可以設置於觸摸感測器及封裝單元之間以實行不同顏色的光。
優選地,補償膜形成以具有與至少一濾色膜相同材料的單層或多層結構。
優選地,多個濾色膜設至於觸摸感測器及封裝單元之間以執行不同顏色的光。
優選地,黑矩陣設置於濾色膜之間。
優選地,補償膜包含由相同於黑矩陣的材料所形成的第一補償膜層,以及由相同於至少一濾色膜的材料所形成且設置於第一補償膜層上的第二補償膜層。
優選地,多個濾色膜設置於觸摸感測器與封裝單元之間以執行不同顏色的光,黑矩陣設置於濾色膜之間,觸摸緩衝膜設置於濾色膜與觸摸感測器之間,其中補償膜包含:由相同於黑矩陣的材料所形成的第一補償膜層;由相同於至少一濾色膜的材料所形成且設置於第一補償膜層上的第二補償膜層;以及由相同於觸摸緩衝膜的材料所形成且設置於第二補償膜層上的第三補償膜層。
優選地,觸摸緩衝膜設置於觸摸感測器及封裝單元之間,其中補償膜係由相同於觸摸緩衝膜的材料所形成,且與觸摸緩衝膜整合。
優選地,觸摸緩衝膜係由丙烯醯基(acryl-based)、環氧基(epoxy-based)及矽氧烷基(siloxane-based)有機絕緣材料中的任一者所形成。
優選地,補償膜在壩上方的區域中的厚度小於在邊界區域中的厚度。
優選地,佈線連接至觸摸感測器且交叉或重疊於壩,其中設置有補償膜。
優選地,佈線設置於邊界區域中以及與邊界區域水平平行的壩上方的區域中。
優選地,薄膜電晶體連接至發光元件。
優選地,平坦化膜設置以覆蓋薄膜電晶體,其中設置於壩上方區域中的佈線係設置於高於平坦化膜的上表面的位置。
優選地,佈線覆蓋補償膜的側表面。
優選地,觸摸感測器包含觸摸感測線及觸摸驅動線彼此交互。
優選地,觸摸驅動線包含多個第一觸摸電極透過第一橋彼此連接。
優選地,觸摸感測線包含多個第二觸摸電極透過第二橋彼此連接。
優選地,第一及第二觸摸電極中的至少一者包含:具有網狀圖案的網狀金屬層,以及位於網狀金屬層之上或下的透明導電層。
優選地,第一及第二橋中的至少一者包含狹縫。
優選地,第一及第二橋中的至少一者的狹縫與第一和第二橋樑中的另一橋重疊。
於本發明的另一面向所提供的有機發光顯示器包含:多個發光元件設置於基板的主動區上;封裝單元設置於發光元件上且包含至少一無機封裝層及至少一有機封裝層;觸摸感測器設置於封裝單元上;壩圍繞於主動區並形成所述至少一有機封裝層的邊界; 補償膜覆蓋壩,其中補償膜設置於觸控板與所述至少一有機封裝層之間,且在壩上方的區域中以及在壩與所述至少一有機封裝層之間的邊間區域中具有不同厚度。
優選地,所述至少一無機封裝層設置於所述多個壩中的至少一者上。
優選地,所述至少一無機封裝層接觸於保護膜,保護膜設置於至少在壩與所述至少一有機封裝層間的邊界區域中的基板上。
優選地,觸摸保護膜可以覆蓋觸摸感測器。
優選地,觸摸保護膜係由有機絕緣材料、圓偏振片及以環氧樹脂或丙烯酰胺形成的膜其中之一者所形成。
優選地,佈線設置於邊界區域中以及位於同一水平面上的壩上方的區域中。
優選地,佈線的一部分包含第一及第二層。
優選地,佈線的第一層的至少一部分被墊覆蓋電極給覆蓋。
優選地,佈線的第一層的至少一部分佈線係由與第一及第二橋其中之一相同的材料所形成。
優選地,墊覆蓋電極係由與所述至少一觸摸電極相同的材料所製成。
優選地,第一及第二橋中的至少一者位於對應於堤的位置以界定畫素區域。
本發明的目的亦可藉由有機發光顯示器的製造方法以解決,所述方法包含:形成發光元件設置於基板的主動區上;形成封裝單元設置於發光元件上且包含多個無機封裝層以及設置於無機封裝層之間的至少一有機封裝層以形成具有壩的邊界;形成補償膜用以覆蓋壩且在壩上方的區域以及壩與所述至少一有機封裝層之間的邊間區域之間具有不同厚度;以及形成觸摸感測器設置於封裝單元上。
優選地,所述方法更包含形成多個濾色膜設置於觸摸感測器及封裝單元之間以實行不同顏色的光,其中補償膜形成以具有與至少一濾色膜相同材料的單層或多層結構。
優選地,所述方法更包含形成多個濾色膜設置於觸摸感測器及封裝單元之間以實行不同顏色的光;以及形成黑矩陣設置於濾色膜之間,其中補償膜包含:由相同於黑矩陣的材料所形成的第一補償膜層,以及由相同於至少一濾色膜的材料所形成且設置於第一補償膜層上的第二補償膜層。
優選地,所述方法更包含形成多個濾色膜設置於觸摸感測器及封裝單元之間以實行不同顏色的光;形成黑矩陣設置於濾色膜之間;以及形成觸摸緩衝膜設置於濾色膜與觸摸感測器之間,其中補償膜包含:由相同於黑矩陣的材料所形成的第一補償膜層;由相同於至少一濾色膜的材料所形成且設置於第一補償膜層上的第二補償膜層;以及由相同於觸摸緩衝膜的材料所形成且設置於第二補償膜層上的第三補償膜層。
優選地,所述方法更包含形成觸摸緩衝膜設置於觸摸感測器及封裝單元之間,其中補償膜係由相同於觸摸緩衝膜的材料所形成,且與觸摸緩衝膜整合。
優選地,所述方法更包含形成佈線連接至觸摸感測器且交叉或重疊於壩,其之間設置有補償膜,其中佈線設置於邊界區域中以及與邊界區域水平平行的壩上方的區域中。
優選地,所述方法更包含形成薄膜電晶體連接至發光元件;以及形成平坦化膜設置以覆蓋薄膜電晶體,其中設置於壩上方區域中的佈線係設置於高於平坦化膜的上表面的位置。
可理解的是,本發明上述之一般性描述和以下之詳細描述皆為示例性和說明性的,並且旨在提供對所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進一步解釋。
現在將詳細參考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其示例在附圖中示出。盡可能地,在整個附圖中將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來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圖1及2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具有觸摸感測器的有機發光顯示器的平面圖及透視圖。
圖1及2中所示的有機發光顯示器具有主動區AA及焊墊區PA。
主動區AA感測互電容Cm的變化以感測是否發生使用者觸摸以及觸摸位置,其中互電容的變化係源自於透過於圖3中示的觸摸電極152e及154e在觸摸期間的使用者觸摸。進一步來說,主動區AA透過包含發光元件的單位畫素顯示影像。單位畫素包含紅色(R)、綠色(G)及藍色 (B)子畫素PXL,或者包含紅色(R)、綠色(G)、藍色(B)及白色(W)子畫素。
因此,如圖2示例性地顯示,主動區AA包含多個子畫素PXL於基板111上以陣列分布,封裝單元140設置於子畫素PXL之上,觸摸緩衝膜166設置於封裝單元140上,且互電容Cm設置於觸摸緩衝膜166上。
每個子畫素PXL包含畫素驅動電路及連接於畫素驅動電路的發光元件120。
畫素驅動電路包含交換電晶體T1、驅動電晶體T2及儲存電容Cst。
當掃描脈衝被提供至掃描線SL時,交換電晶體T1導通,從而將提供至資料線DL的數據訊號提供至儲存電容Cst以及驅動電晶體T2的閘電極。
驅動電晶體T2控制自高電壓VDD線提供至發光元件120的電流I,以回應提供至驅動電晶體T2的閘電極的數據訊號,從而調整自發光元件120發出的光量。進一步地,即使交換電晶體T1截止,驅動電晶體T2藉由對儲存電容Cst充電的電壓提供規律電流I,直到提供下一時框(frame)的數據訊號,因此發光元件120會保持發光。
如圖4示例性地繪示,這種驅動薄膜電晶體130 (T2)包含閘電極132、重疊於閘電極132的半導體層134 (其之間設置有閘絕緣膜112)、以及形成於保護膜114上並接觸於半導體層134的源及汲電極136及138 。
發光元件120包含陽極122、形成於陽極122上的有機發光層124,以及形成於有機發光層124上的陰極126。
陽極122導電地連接至藉由平坦化膜116形成的像素接觸孔所暴露的驅動薄膜電晶體130的汲電極138。有機發光層124形成在堤128所提供的發光區域中的陽極122上。有機發光層124係藉由將孔穴相關層、發光層和電子相關層以規律次序或反向次序堆疊於陽極122上而形成。陰極126與陽極122相對地形成,其之間設置有有機發光層124。
封裝單元140防止外部濕氣或氧氣穿透容易受到外部濕氣或氧氣影響的發光元件120。為了此目的,封裝單元140包含多個無機封裝層142及146以及設置於無機封裝層142及146之間的有機封裝層144,且無機封裝層146設置為最上層。於此,封裝單元140包含至少二無機封裝層142及146且至少一有機封裝層144。與本揭示中,將示例性地描述封裝單元140的結構,其中有機封裝層144設置於第一及第二無機封裝層142及146之間。
第一無機封裝層142形成於具有陰極126的基板111上,以便位於最靠近發光元件120的位置。這樣的第一無機封裝層142係由可以在低溫下沉積的無機絕緣材料所形成,例如氮化矽(SiNx )、氧化矽(SiOx )、氮氧化矽(SiON)或氧化鋁(Al2 O3 )。由於第一無機封裝層142係在低溫下沉積,因此得以防止在第一無機封裝層142的沉積過程期間容易受到高溫氣體影響的有機發光層124的損壞。
有機封裝層144係形成以具有小於第一無機封裝層142 的面積,以暴露第一無機封裝層142的兩端。有機封裝層144作為緩衝器以依據有機發光顯示器的彎曲來減弱各層間的應力,並增強有機發光顯示器的平坦化性能。有機封裝層144 係由有機絕緣材料所形成,例如丙烯酸樹脂、環氧樹脂、聚酰亞胺、聚乙烯或碳氧化矽(SiOC)。
若有機封裝層144係透過噴墨法形成,則會形成多個壩160平行設置於焊墊區PA及主動區AA之間。舉例來說,壩160包含鄰近於形成有觸摸感測墊180及觸摸驅動墊170的焊墊區PA的第一壩162,以及鄰近於主動區AA的第二壩164。當液體狀態的有機封裝層144設置於主動區AA中時,壩160用以防止液體狀態的有機封裝層144滲入焊墊區PA。第一及第二壩162及164的每一個皆形成以具有單層或多層結構。舉例來說,第一及第二壩162及164中的每一個係由與堤128及間隔物(未繪示)中的至少一者相同的材料所組成。第一和第二壩162和164中的每一個與堤128及間隔物中的至少一者同時形成,,因此可以無需額外的光罩製程且可以防止成本的增加。
第二無機封裝層146在具有有機封裝層144 的基板111上形成,以覆蓋有機封裝層144和第一有機封裝層142的上表面和側面。因此,第二無機封裝層146可以最小化或阻止外部濕氣或氧氣滲入第一無機封裝層142和有機封裝層144。 這樣的第二無機封裝層146係由無機絕緣材料所形成,例如氮化矽(SiNx )、氧化矽(SiOx )、氮氧化矽(SiON)或氧化鋁(Al2 O3 )。
觸摸緩衝膜166設置於封裝單元140上。觸摸緩衝膜166形成於每個觸摸感測線154及觸摸驅動線152與發光元件120之間,從而在每個觸摸感測線154及觸摸驅動線152與陰極126之間保持至少5μm的間隔距離。因此,形成在每個觸摸感測線154及觸摸驅動線152與陰極126之間的寄生電容的電容值可以被最小化,從而防止因每個觸摸感測線154及觸摸驅動線152與陰極126之間的耦合而產生的相互影響。若每個觸摸感測線154及觸摸驅動線152與陰極126之間的間隔距離小於5μm,則觸摸性能會被每個觸摸感測線154及觸摸驅動線152與陰極126之間的耦合而產生的相互影響所降低。
進一步地,觸摸緩衝膜166可以防止在製造設置於觸摸緩衝膜166上的觸摸感測線154及觸摸驅動線152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液態化學品(顯影液或蝕刻液)或是來自外部的水氣侵入有機發光層124。因此,觸摸緩衝膜166可以防止容易受到液態化學品或濕氣影響的有機發光層124的損壞。
觸摸緩衝膜166可以由有機絕緣材料形成,且可以在 100℃或更低的低溫下形成,且係由具有低介電常數1至3的有機絕緣材料所形成,以便防止容易受到高溫氣體影響的有機發光層124的損壞。舉例來說,觸摸緩衝膜166可以由丙烯醯基(acryl-based)、環氧基(epoxy-based)或矽氧烷基(siloxane-based)材料所形成。由有機絕緣材料所形成且具有平坦化性能的觸摸緩衝膜166可以防止因有機發光顯示器的彎曲而導致的形成於觸摸緩衝膜166上的觸摸感測線154以及觸摸驅動線152的損壞,以及封裝單元140的各個封裝層142、144及146的毀損。
觸摸感測線154以及觸摸驅動線152設置於觸摸緩衝膜166上以彼此相交,其中兩者之間設置有觸摸絕緣膜168。
觸摸驅動線152包含多個第一觸摸電極152e以及第一橋152b,以導電地連接至第一觸摸電極152e。
第一觸摸電極152e在觸摸絕緣膜168上延Y軸方向彼此間隔。每一個第一觸摸電極152e透過第一橋152b導電地連接至相鄰的第一觸摸電極152e。
第一橋152b形成於觸摸緩衝膜166上,透過通過觸摸絕緣膜168形成的觸摸接觸孔150外露,且導電地連接至第一觸摸電極152e。第一橋152b設置以重疊堤128,因此可以防止由於第一橋152b導致的開口率的降低。
觸摸感測線154包含多個第二觸摸電極154e及第二橋154b以導電地連接第二觸摸電極154e。
第二觸摸電極154e在觸摸絕緣膜168上延X軸方向彼此間隔。每一個第二觸摸電極154e透過第二橋154b導電地連接至相鄰的第二觸摸電極。
第二橋154b設置於與第二觸摸電極154e共平面的觸摸絕緣膜168上,因此導電地連接至第二觸摸電極154e而無需獨立的接觸孔。以與第一橋152b相同的方式,第二橋154b設置以重疊堤128,藉此可以防止由於第二橋154b導致的開口率的降低。
由於觸摸感測線154及觸摸驅動線152彼此相交,其間設置有觸摸絕緣膜168,在觸摸感測線154和觸摸驅動線152之間的交會點會形成互電容Cm。因此,互電容Cm透過自觸摸驅動線152提供的觸摸驅動脈衝以充電,並將電荷放電至觸摸感測線154,從而作為觸摸感測器。
本發明的觸摸驅動線152透過第一佈線156及觸摸驅動墊170連接於觸摸驅動單元(未繪示)。進一步地,觸摸感測線154透過第二佈線186及觸摸感測墊180連接至觸摸驅動單元。
觸摸驅動墊170及觸摸感測墊180中的每一個包含墊電極172/182以及墊覆蓋電極174/184設置於墊電極172/182上以覆蓋墊電極172/182。
墊電極172及182自第一及第二佈線156及186延伸。因此,觸摸驅動墊170及觸摸感測墊180的墊電極172及182 係以與第一及第二佈線156及186為相同材料的第一導電層所形成。於此,第一導電層係以具有高耐腐蝕性和高耐酸性的金屬,例如鋁(Al)、鈦(Ti)、銅(Cu)和鉬(Mo)來形成以具有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舉例來說,第一導電層具有三層結構,例如Ti/Al/Ti或是Mo/Al/Mo。
墊覆蓋電極174及184係以與第一及第二觸摸電極152e及154e相同材料的第二導電層所形成。於此,第二導電層係具有高耐腐蝕性和高耐酸性的透明導電層,例如氧化銦錫(ITO)或氧化銦鋅(IZO)。墊覆蓋電極174及184藉由觸摸保護膜176暴露,從而連接至嵌有觸摸驅動單元的訊號傳遞層。於此,觸摸保護膜176形成以覆蓋觸摸感測線154以及觸摸驅動線152,從而防止觸摸感測線154及觸摸驅動線152被外部濕氣腐蝕等。觸摸保護膜176係為以有機絕緣材料所形成的膜、圓偏振片,或是以環氧樹脂或丙烯酰胺形成的膜。
第一佈線156透過第一佈線接觸孔158導電地連接至第一觸摸電極152e,從而自觸摸驅動墊170傳遞觸摸驅動脈衝至觸摸驅動線152。第二佈線186透過第二佈線接觸孔188導電地連接至第二觸摸電極154e,從而自觸摸感測線154傳遞觸摸訊號至觸摸感測墊180。於此,第一佈線156自第一觸摸電極152e於主動區的往上方向及往下方向中的至少一方向延伸且連接至觸摸驅動墊170,第二佈線186自第二觸摸電極154e 於主動區的左側方向及由側方向中的至少一方向延伸且連接至觸摸感測墊180。第一及第二佈線156及186這樣的設置可以依據顯示器的設計規格進行各種修改。
第一及第二佈線156及186形成於補償膜196上以橫切壩160。第一及第二佈線156及186覆蓋補償膜196的側表面。所述側表面可以係傾斜的。補償膜196與觸摸緩衝膜166一體成形,且由同於觸摸緩衝膜166的材料形成。舉例來說,補償膜196由具有高平坦化性能的丙烯醯基、環氧基或矽氧烷基的有機絕緣材料所形成。
由具有高平坦化性能的有機絕緣材料所形成的補償膜196形成以在壩160上方的區域中與在壩160與有機封裝層144之間的邊界區域中具有不同厚度。也就是說,補償膜196在壩160上方的區域中的厚度d1小於補償膜196在壩160與有機封裝層144之間的邊界區域中的厚度d2,因此補償膜196在壩160上方的區域中及壩160與有機封裝層144之間的邊界區域中具有平坦化表面。在這情況下,在壩160上方的區域中的補償膜196上的佈線係設置在比覆蓋驅動薄膜電晶體130 (T2)的平坦化膜116的上表面更高的位置,因此佈線係設置於邊界區域中以及與邊界區域平行或在相同水平的壩160上方的區域中。如此一來,設置於平坦化膜116上方的佈線以及壩160上方的佈線實質上係彼此平行形成,因此可以防止每一個橫跨壩160的第一及第二佈線156及186的切斷或短路。因此將參照圖5A至5C以比較地描述不具有補償膜196的比較例以及設置有補償膜196的實驗例。
換句話說,如圖5A及5B示例性地繪示,在沒有補償膜196覆蓋壩160的比較例中,會發生相鄰佈線156及186之間的短路或是佈線156及186會被切斷。詳細來說,在第一導電層108沉積在上方形成有第二無機封裝層146以覆蓋壩160的基板111的整個表面上之後,在第一導電層108上會塗覆液態的光阻。於此,在壩160的側表面與基板111之間的區域中的光阻厚度t2大於壩160上方區域中的光阻厚度t1。所述光阻透過設置有遮光層102的光罩100曝光。
於此,如果曝光量係基於在壩160上方的區域中所形成的光阻厚度t1決定,則具有大於厚度t1的厚度t2且形成於壩160的側表面與基板111之間的區域中的光阻不能有效地曝光,因此,在顯影製程後會有殘留層106a殘留。如果以具有這樣的殘留層106a的光阻圖案106b蝕刻第一導電層108,則第一導電層108會在對應於殘留層106a的區域有所殘留,從而使鄰近的佈線156及186短路。
進一步地,如果曝光量係基於壩160的側表面與基板111之間的區域中所形成的光阻厚度t2決定,則具有厚度t1的光阻會過度曝光,因此,在顯影製程之後,會形成線寬小於期望設計值的光阻圖案106b。如果以這樣的光阻圖案106b作為遮罩以蝕刻第一導電層108,則佈線156及186的線寬會小於對應於期望設計值的線寬L,或者佈線156及186會被切斷,如圖5B示例性地繪示。
另一方面,如圖5C示例性地繪示,在有覆蓋壩160的補償膜196的實驗例中,可以防止鄰近的佈線156及186之間的短路,以及切斷佈線156或186的狀況。詳細來說,在第一導電層108沉積在上方形成有第二無機封裝層146以及補償膜196以覆蓋壩160的基板111的整個表面上之後,在第一導電層108上會塗覆液態的光阻106。於此,由於有補償膜196,形成於第一導電層108上的光阻106不論在何位置皆具有均勻的厚度。藉由以設置有遮光層102的光罩100進行光阻106的曝光及顯影,形成在基板111的所有區域皆具有相同厚度的光阻圖案106b。當以光阻圖案106b作為遮罩以透過蝕刻製程圖形化第一導電層108時,將形成具有對應於期望設計值的線寬的佈線156及186。
如上所述,在本發明的此實施例中的具有觸摸感測器的有機發光顯示器中,具有平坦表面的補償膜196形成以覆蓋壩160,從而最小化由壩160產生的部分,藉此能夠防止佈線156及186的短路或切斷。進一步地,在習知的有機發光顯示器中,觸控螢幕係透過黏合劑附著在顯示面板,而於依據本發明的有機發光顯示器中,觸摸電極152e及154設置於封裝單元140上而省略單獨的附著製程,因此可以達到流程簡化以及成本的降低。
圖6A至6E繪示出圖3及4中的有機發光顯示器的製造方法的平面及截面圖。
請參考圖6A,觸摸緩衝膜166 以及補償膜196形成於設置有交換薄膜電晶體、驅動薄膜電晶體130、陽極122、有機發光層124、陰極126、壩160及封裝單元140的基板11上。
更詳細地說,藉由塗佈有機絕緣材料於設置有交換薄膜電晶體、驅動薄膜電晶體130、陽極122、有機發光層124、陰極126、壩160及封裝單元140的基板11上,再透過光刻製程以及使用第一遮罩的蝕刻製程以圖形化有機絕緣材料,以同時形成觸摸緩衝層166及補償膜196。
接下來請參考圖6B,第一橋152b、墊電極172及182以及第一及第二佈線156及186形成於設置有觸摸緩衝層166及補償膜196的基板111上。
詳細來說,第一導電層係沉積於設置有觸摸緩衝層166及補償膜196的基板111上,接著透過光刻製程以及使用第二遮罩的蝕刻製程以圖形化。藉此,第一橋152b、墊電極172及182以及第一及第二佈線156及186形成於設置有觸摸緩衝層166及補償膜196的基板111上。
請參考圖6C,設置有觸摸接觸孔150以及佈線接觸孔158的觸摸絕緣膜168形成於設置有第一橋152b、墊電極172及182以及第一及第二佈線156及186的基板111上。
詳細來說,觸摸絕緣膜168係藉由塗佈無機絕緣材料或有機絕緣材料於設置有第一橋152b、墊電極172及182以及第一及第二佈線156及186的基板111的整個表面上。於此,觸摸絕緣膜168使用無機絕緣材料(例如SiNx 、SiON或SiO2)或者是光丙烯醯基(photoacryl-based)、聚對二甲苯基(parylene-based)或矽氧烷基的有機絕緣材料。接著,觸摸絕緣膜168透過光刻製程以及使用第三遮罩的蝕刻製程以圖形化,從而形成觸摸接觸孔150以及佈線接觸孔158。
請參考圖6D,墊覆蓋電極174及184、第一及第二觸摸電極152e及154e以及第二橋154b形成於設置有具有觸摸接觸孔150以及佈線接觸孔158的觸摸絕緣膜168的基板111上。
詳細來說, 第二導電層沉積於設置有具有觸摸接觸孔150以及佈線接觸孔158的觸摸絕緣膜168的基板111上,且接著透過光刻製程以及使用第四遮罩的蝕刻製程以圖形化,藉此形成墊覆蓋電極174及184、第一及第二觸摸電極152e及154e以及第二橋154b。
請參考圖6E,觸摸保護膜176形成於設置有墊覆蓋電極174及184、第一及第二觸摸電極152e及154e以及第二橋154b的基板111上。
詳細來說,將有機絕緣材料塗佈於設置有墊覆蓋電極174及184、第一及第二觸摸電極152e及154e以及第二橋154b的基板111的整個表面。接著,將有機絕緣材料透過光刻製程以及使用第五遮罩的蝕刻製程以圖形化,藉此形成觸摸保護膜176暴露觸摸驅動墊170以及觸摸感測墊180。
圖7係依據本發明更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有機發光顯示器的截面圖。
圖7中所示的有機發光顯示器,除了補償膜196係形成為具有以相同於濾色膜192的材料所形成的多層結構,皆相同於圖3及4中所示的有機發光顯示器。圖7中所示的有機發光顯示器的元件,基本上相同於圖3及4中所示的有機發光顯示器的元件,因此其詳細的描述將不再贅述。
濾色膜192於主動區中係形成於封裝單元140上。因此,發光元件120 所產生的白光會透過濾色膜192發射因而形成影像。
進一步地,濾色膜192以及觸摸緩衝膜166一併形成於發光元件120與每個觸摸感測線154及觸摸驅動線152之間。濾色膜192及摸緩衝膜166增加了發光元件120與每個觸摸感測線154及觸摸驅動線152之間的間隔距離。因此,可以最小化每個觸摸感測線154及觸摸驅動線152與發光元件120之間的寄生電容的電容值,也因此可以防止每個觸摸感測線154及觸摸驅動線152與發光元件120之間的耦合而產生的相互影響。進一步地,觸摸緩衝膜166及濾色膜192可以防止在製造設置於觸摸緩衝膜166上的觸摸感測線154及觸摸驅動線152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液態化學品(顯影液或蝕刻液)或是來自外部的水氣侵入有機發光層124。因此,觸摸緩衝膜166及濾色膜192可以防止容易受到液態化學品或濕氣影響的有機發光層124的損壞。
補償膜196形成以具有多層結構,且補償膜196的至少一層係以與紅色、綠色及藍色濾色膜192中的至少一者相同的材料所形成。舉例來說,補償膜196具有三層結構,且補償膜196三層中的兩層係以相同於濾色膜192的材料所形成。
第一補償膜層196a係以與紅色(R)、綠色(G)及藍色(B) 濾色板192中任意一者相同的材料所形成,以覆蓋壩160。於此,第一補償膜層196a在壩160 上方的區域中的厚度小於在壩160與有機封裝層144之間的邊界區域中的厚度,因此,第一補償膜層196a在壩160 上方的區域與壩160與有機封裝層144之間的邊界區域之間具有一平坦化表面。
第二補償膜層196b以與發射彩色光且異於與第一補償膜層196a為相同材料的濾色膜192的濾色膜192相同的材料形成於第一補償膜層196a上。與第二補償膜層196為相同材料所形成的濾色膜異於與第一濾色模補償膜層196a為相同材料所形成的濾色膜192。舉例來說,如圖7所示,第一補償膜層196a係以與紅色濾色膜192相同的材料所形成,而第二補償膜層196b則係以與綠色濾色膜192相同的材料所形成。
以相同於觸摸緩衝膜166的材料形成的第三補償膜層196c係形成於第二補償膜層196b上,以整合於觸摸緩衝膜166。
補償膜196補償在壩160上方的區域與邊界區域之間產生的厚度差,並且因而得以防止橫切壩160的第一及第二佈線156及186短路或被切斷。
如上所述,在本發明的此實施例中的具有觸摸感測器的有機發光顯示器中,具有平坦表面的補償膜196形成以覆蓋壩160,從而最小化由壩160產生的部分,藉此能夠防止佈線156及186短路或被切斷。進一步地,在習知的有機發光顯示器中,觸控螢幕係透過黏合劑附著在顯示面板,而於依據本發明的有機發光顯示器中,觸摸電極152e及154設置於封裝單元140上而省略單獨的附著製程,因此可以達到流程簡化以及成本的降低。
雖然此實施例描述濾色膜192係設置於封裝單元140上,濾色膜192亦可以設置於觸摸緩衝膜166上。於此情況下,第一補償膜層196a係以同樣於觸摸緩衝膜166的材料形成,且第二及第三補償膜層196b及196c係以同樣於濾色膜192的材料形成。
圖8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有機發光顯示器的截面圖。
圖8所示的有機發光顯示器,除了補償膜196係形成為具有以相同於濾色膜192的材料所形成的多層結構,皆相同於圖3及4中所示的有機發光顯示器。圖8中所示的有機發光顯示器的元件,實質上相同於圖3及4中所示的有機發光顯示器的元件,因此其詳細的描述將不再贅述。
濾色膜192於主動區中係形成於封裝單元140上。因此,發光元件120 所產生的白光會透過濾色膜192發射因而形成影像。
黑矩陣194形成在各個子畫素區域之間的遮光區域中,用於區分各個子畫素區域並防止相鄰子畫素區域之間的光學相干性和光洩漏。黑矩陣194係由高電阻值的黑色絕緣材料所形成,或是藉由堆疊紅色(R)、綠色(G)及藍色(B) 濾色板192中至少二者以形成。
補償膜196形成以具有多層結構,且補償膜196的至少一層係以與紅色、綠色及藍色濾色膜192中的至少一者相同的有機絕緣材料所形成,且補償膜196的至少另一層係以相同於黑矩陣194的有機絕緣材料所形成。
舉例來說,補償膜196具有第一至第三補償膜層196a、196b及196c堆疊而成的結構。
第一補償膜層196a係以相同於黑矩陣194 的材料所形成,以覆蓋壩160。於此,第一補償膜層196a在壩160 上方的區域中的厚度小於在壩160與有機封裝層144之間的邊界區域中的厚度,因此,第一補償膜層196a在壩160 上方的區域與壩160與有機封裝層144之間的邊界區域之間具有一平坦化表面。
以相同於濾色膜192的材料形成的第二補償膜層196b係形成於第一補償膜層196a上。
以相同於觸摸緩衝膜166的材料行形成的第三補償膜層196c係形成於第二補償膜層196b上,以整合於觸摸緩衝膜166。
補償膜196補償在壩160上方的區域與邊界區域之間產生的厚度差,並且因而得以防止橫切壩160的第一及第二佈線156及186短路或被切斷。
如上所述,在本發明的此實施例中的具有觸摸感測器的有機發光顯示器中,具有平坦表面的補償膜196形成以覆蓋壩160,從而最小化由壩160產生的部分,藉此能夠防止佈線156及186短路或被切斷。進一步地,在習知的有機發光顯示器中,觸控螢幕係透過黏合劑附著在顯示面板,而於依據本發明的有機發光顯示器中,觸摸電極152e及154設置於封裝單元140上而省略單獨的附著製程,因此可以達到流程簡化以及成本的降低。
雖然圖7及8所示的這些實施例描述在壩160上方的區域與邊界區域之間因壩160 而產生的厚度差係藉由以與濾色膜192及黑矩陣194中至少一者相同的材料所形成的第一或第二補償膜層196a或196b以及以與觸摸緩衝膜166相同的材料所形成的第三補償膜層196c來進行補償,在壩160上方的區域與邊界區域之間因壩160 而產生的厚度差亦可僅藉由以與濾色膜192及黑矩陣194中至少一者相同的材料所形成的第一或第二補償膜層196a或196b來進行補償,而不用以與觸摸緩衝膜166相同的材料所形成的第三補償膜層196c。
進一步地,雖然圖4繪示第一及第二佈線156及186係形成以具有單層結構,第一及第二佈線156及186亦可以形成以具有多層結構,如圖7及8示例性地繪示。於此情況下,每個第一佈線156可以具有第一佈線導電層156a及第二佈線導電層156b堆疊於其中的結構 ,且每個第二佈線186可以具有第一佈線導電層(未繪示)及第二佈線導電層(未繪示)堆疊於其中的結構。於此,第一佈線導電層156a係以Al、Ti、Cu及Mo形成的單層或多層結構,且第二佈線導電層156b係由ITO或IZO形成於第一佈線導電層156a之上。因此,就每個第一及第二佈線156及186來說,如果第一和第二佈線導電層156a和156b中的任何一個被切斷,則另一導電層會傳輸觸摸驅動脈衝和觸摸信號。
進一步地,雖然上述實施例示例性地示出了觸摸驅動線152的橋152b和第一觸摸電極152e設置在不同的平面上,然後通過觸摸接觸孔150連接,觸摸感測線154的橋154b和第二觸摸電極154e亦可以設置在不同的平面上,然後通過觸摸接觸孔150連接,如圖9所示。進一步地,雖然本發明示例性地說明互電容式觸摸感測器係形成於彼此相交的觸摸感測線154與觸摸驅動線152之間,本發明亦可以應用於沿著於一方向形成的觸摸線所形成的自電容式觸摸感測器。
除此之外,雖然圖1、7及8所示的實施例示例性地描述有機發光顯示器的第一及第二觸摸電極152e及154e係由板式透明導電膜(即第二導電層)所形成,第一及第二觸摸電極152e及154e可以形成為網狀物,如圖9示例性地繪示。也就是說,第一及第二觸摸電極152e及154e可以包含透明導電膜1541以及在透明導電膜1541的上或下表面形成為網狀物的網狀金屬膜1542 。或者,觸摸電極152e及154e可以包含網狀金屬膜1542但不包含透明導電層1541,或者透明導電層1541可以形成為網狀物而無網狀金屬膜1542。於此,網狀金屬膜1542比透明導電層1541具有更高的導電性,且可以形成低電阻電極以作為觸摸電極152e及154e。藉此,得以降低觸摸電極152e及154e的電阻值以及電容值,亦可降低時間常數,從而提升觸摸敏感度。進一步地,網狀金屬膜 1542具有非常細的線寬度,並且因此可以防止由於網狀金屬膜1542而導致的開口率和透射率降低。進一步地,如圖9示例性地繪示,設置於不同於觸摸電極152e及154的平面上的橋154b 可以設置有多個狹縫。第一及第二橋152b及154b中的至少一者的狹縫151與第一和第二橋樑152b及154b中的另一橋重疊。因此,設置有狹縫151的橋154b相較於無設置狹縫的橋,可以具有較小的面積。藉此,可以減少橋154b對外部光的反射,並且可以防止可見性的降低。這樣設置有狹縫151的橋154b係由透明導電膜或不透明導電膜所形成。若橋154b係由不透明導電膜形成,則橋154b會與堤128重疊,從而防止開口率的降低。
由上述可明瞭,依據本發明的具有觸摸感測器的有機發光顯示器包含了補償膜具有平坦表面且形成以覆蓋壩,從而最小化由壩產生的部分,藉此能夠防止佈線及短路或被切斷。進一步地,依據本發明的有機發光顯示器直接設置觸摸電極於封裝單元上而不用黏合劑且無需單獨的附著製程,因此可以達到流程簡化以及成本的降低。
對於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說顯而易見的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在本發明中進行各種修改和變化。因此,本發明旨在涵蓋這些修改和變化,本發明提供它們在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範圍內。
160:壩 AA:主動區 PA:焊墊區 111:基板 120:發光元件 140:封裝單元 166:觸摸緩衝膜 PXL:子畫素 SL:掃描線 DL:資料線 T1:交換電晶體 T2:驅動電晶體 Cst:儲存電容 Cm:互電容 VDD:汲極電壓 VSS:源極電壓 R:紅色 G:綠色 B:藍色 W:白色 150:觸摸接觸孔 152:觸摸驅動線 152b:第一橋 152e:第一觸摸電極 154:觸摸感測線 154b:第二橋 154e:第二觸摸電極 156:第一佈線 158:第一佈線接觸孔 162:第一壩 164:第二壩 168:觸摸絕緣膜 170:觸摸驅動墊 172、182:墊電極 174、184:墊覆蓋電極 176:觸摸保護膜 180:觸摸感測墊 186:第二佈線 188:第二佈線接觸孔 196:補償膜 112:閘絕緣膜 114:保護膜 116:平坦化膜 122:陽極 124:有機發光層 126:陰極 128:堤 130:驅動薄膜電晶體 132:閘電極 134:半導體層 136:源電極 138:汲電極 142:第一無機封裝層 144:有機封裝層 146:第二無機封裝層 d1、d2:補償膜厚度 100:光罩 102:遮光層 106a:殘留層 106b:光阻圖案 108:第一導電層 t1、t2:光阻厚度 L:線寬 192:濾色膜 194:黑矩陣 151:狹縫 1541:透明導電膜 1542:網狀金屬膜
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由附圖構成,以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繪示出本發明的實施例,並與描述段落一起使用於說明本發明的原理。於圖式中: 圖1係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的具有觸摸感測器的有機發光顯示器的平面圖。 圖2係依圖1中所示的主動區所詳細繪示的透視圖。 圖3 係依圖1中所示的主動區及焊墊區中的元件所詳細繪示的平面圖。 圖4係延圖3中的I-I’線所截取的有機發光顯示器的截面圖。 圖5A至5C係依據不具有補償膜的比較例以及具有補償膜的實驗例所繪示的比較圖。 圖6A至6E係圖3及4中所示的有機發光顯示器的製造方法的平面及截面圖。 圖7係依據本發明更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有機發光顯示器的截面圖。 圖8係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有機發光顯示器的截面圖。 圖9係依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所繪示的有機發光顯示器的截面圖。
111:基板
120:發光元件
140:封裝單元
166:觸摸緩衝膜
AA:主動區
PXL:子畫素
SL:掃描線
DL:資料線
T1:交換電晶體
T2:驅動電晶體
Cst:儲存電容
Cm:互電容
VDD:汲極電壓
VSS:源極電壓
R:紅色
G:綠色
B:藍色
W:白色

Claims (15)

  1.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多個發光元件排列於一基板的一主動區上;一封裝單元排列於該些發光元件上,該封裝單元包含一第一無機封裝層、位於該第一無機封裝層上的一有機封裝層,以及位於該有機封裝層上的一第二無機封裝層;多個觸摸感測器排列於該封裝單元上;多個觸控板排列於該基板的一焊墊區上;多個佈線設置以將該些觸摸感測器導電地連接至該些觸控板;至少一壩設置於該主動區與該焊墊區之間;以及一補償膜位於該第二無機封裝層上,該補償膜排列於該有機封裝層與該些佈線之間且重疊該至少一壩,其中該補償膜在該至少一壩上方的區域中的厚度不同於該補償膜在該至少一壩與該有機封裝層之間的區域中的厚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含多個濾色膜排列於該些觸摸感測器與該封裝單元之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補償膜具有與多個濾色膜中至少一者相同材料的單層或多層結構。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含:該些濾色膜實行不同顏色的光;以及一黑矩陣排列於該些濾色膜之間;其中該補償膜包含: 一第一補償膜層係以與該黑矩陣相同的材料形成;以及一第二補償膜層係以與該些濾色膜其中至少一者相同的材料形成,且排列於該第一補償膜層上。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含:一觸摸緩衝膜排列於該些濾色膜與該些觸摸感測器之間;其中該補償膜更包含:一第三補償膜層係以相同於該觸摸緩衝膜的材料形成,且排列於該第二補償膜層上。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含一觸摸緩衝膜排列於該些觸摸感測器與該封裝單元之間,其中該補償膜係以相同於該觸摸緩衝膜的至少一者的膜所形成,且與觸摸緩衝膜整合。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更包含:一觸摸緩衝膜排列於該些觸摸感測器與該封裝單元之間;以及一黑矩陣排列於多個濾色膜之間;其中該補償膜係以相同於該些濾色膜、該黑矩陣、該觸摸緩衝膜及該封裝單元的該有機封裝層之中的至少一者的膜所形成。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以相同於該觸摸緩衝膜的至少一者的膜所形成的該補償膜在該至少一壩與該有機封裝層之中的至少一者上方的區域中的該厚度少於在該至少一壩與該有機封裝層之間的該區域中的該厚度。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以相同於該些濾色膜、該黑矩陣、該觸摸緩衝膜及該封裝單元的該有機封裝層之中的至少 一者的膜所形成的該補償膜在該至少一壩的至少一者上方的該區域中的該厚度少於在該至少一壩與該有機封裝層之間的該區域中的該厚度。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些佈線與該至少一壩相交且其間設置有該補償膜,該些佈線排列於該至少一壩上方的該區域以及該至少一壩與該有機封裝層之間的該區域中,該些佈線排列以覆蓋該補償膜的一側表面,且該些佈線接觸於該補償膜。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些觸摸感測器包含:多個第一觸摸電極以一第一方向排列於該封裝單元上,且透過多個第一橋連接至彼此;以及多個第二觸摸電極以一第二方向排列於該封裝單元上,且透過多個第二橋連接至彼此;其中該些第一觸摸電極及該些第二觸摸電極之中的至少一者包含形成為網狀的一網狀金屬層,且一透明導電層排列於該網狀金屬層之上表面或下表面。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些第一橋及該些第二橋之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多個狹縫,該些第一橋及該些第二橋中的該至少一者的該些狹縫重疊於該些第一橋及該些第二橋中的另一者,該些第一橋及該些第二橋中的至少一者係以鋁、鈦、銅及鉬之中的至少一者來形成而具有一單層或多層結構,且該些第一橋及該些第二橋中的至少一者係排列於對應於一堤的位置,該堤用以提供該些發光元件的一發光區域。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每一該些觸控板包含一墊電極排列於與一薄膜電晶體的源電極及汲電極的同一層上,其中每一該些觸控板更包含一墊覆蓋電極排列於該墊電極上。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些墊電極係以與該些佈線的至少一者相同的材料所形成且連接至該些佈線,該些墊覆蓋電極係以與該些第一觸摸電極及該些第二觸摸電極中的至少一者相同的材料所形成,且該些墊電極及該些墊覆蓋電極之中的一者係以鋁、鈦、銅及鉬之中的至少一者來形成而具有一單層或多層結構。
  1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中該補償膜排列於該些觸控板與該封裝單元的該有機封裝層之間,且填充該封裝單元的該有機封裝層與該至少一壩之間的空隙的至少一部分,或是填充數量為多個的該至少一壩之間的多個空隙。
TW109135971A 2016-08-31 2017-08-11 顯示裝置 TWI7643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12193 2016-08-31
KR1020160112193A KR101834792B1 (ko) 2016-08-31 2016-08-31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8042A TW202118042A (zh) 2021-05-01
TWI764323B true TWI764323B (zh) 2022-05-11

Family

ID=5952294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5971A TWI764323B (zh) 2016-08-31 2017-08-11 顯示裝置
TW108115866A TWI711178B (zh) 2016-08-31 2017-08-11 具有觸摸感測器的有機發光顯示器
TW106127279A TWI662697B (zh) 2016-08-31 2017-08-11 具有觸摸感測器的有機發光顯示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5866A TWI711178B (zh) 2016-08-31 2017-08-11 具有觸摸感測器的有機發光顯示器
TW106127279A TWI662697B (zh) 2016-08-31 2017-08-11 具有觸摸感測器的有機發光顯示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10340317B2 (zh)
EP (2) EP3690949A1 (zh)
KR (1) KR101834792B1 (zh)
CN (2) CN112133736B (zh)
TW (3) TWI7643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38247B1 (ko) * 2015-09-07 2022-08-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926526B1 (ko) 2016-06-30 2018-12-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007435B1 (ko) 2016-08-02 2019-08-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KR101834792B1 (ko) * 2016-08-31 2018-03-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974086B1 (ko) * 2016-09-30 2019-05-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모듈
KR20180076689A (ko) * 2016-12-28 2018-07-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6775173B (zh) * 2017-02-07 2019-12-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KR102438255B1 (ko) 2017-05-31 2022-08-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449984B1 (ko) 2017-10-31 2022-10-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8054191B (zh) * 2018-01-11 2020-0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19134009A (ja) * 2018-01-30 2019-08-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x線撮像パネル
CN111837458B (zh) * 2018-03-02 2023-06-13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9159003A (ja) * 2018-03-09 2019-09-1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9175788A (ja) * 2018-03-29 2019-10-1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102493681B1 (ko) * 2018-03-30 2023-01-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터치 센싱 방법
KR102463801B1 (ko) * 2018-04-03 2022-11-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터치 센싱 방법
KR102463812B1 (ko) * 2018-04-03 2022-11-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터치 센싱 방법
KR102570978B1 (ko) * 2018-04-18 2023-08-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8565353B (zh) 2018-04-20 2020-03-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背板及显示器件
JP2019200849A (ja) * 2018-05-14 2019-11-2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US10637002B2 (en) * 2018-05-17 2020-04-28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pparatus
CN108682751B (zh) * 2018-05-17 2020-07-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oled显示装置
CN108874256B (zh) * 2018-06-29 2021-11-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385313B (zh) * 2018-07-12 2024-04-30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
KR102541941B1 (ko) * 2018-07-19 2023-06-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표시 장치
KR102553542B1 (ko) * 2018-07-20 2023-07-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630171B1 (ko) * 2018-07-20 2024-01-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구비하는 표시장치
KR102618348B1 (ko) 2018-08-08 2023-12-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7150527B2 (ja) * 2018-08-31 2022-10-1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297424B2 (ja) * 2018-10-23 2023-06-26 エルジー ディスプレ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表示装置
KR102640257B1 (ko) * 2018-11-08 2024-02-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패널
KR102657639B1 (ko) * 2018-11-09 2024-04-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표시장치
KR20200053991A (ko) 2018-11-09 2020-05-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00053911A (ko) * 2018-11-09 2020-05-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664311B1 (ko) * 2018-11-14 2024-05-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00060594A (ko) * 2018-11-21 2020-06-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KR20200061053A (ko) * 2018-11-23 2020-06-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600934B1 (ko) 2018-11-23 2023-11-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617275B1 (ko) * 2018-11-30 2023-12-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00080754A (ko) * 2018-12-27 2020-07-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00082738A (ko) 2018-12-31 2020-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불량 검출 방법
CN109742103B (zh) * 2019-01-02 2021-05-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00107026A (ko) * 2019-03-05 2020-09-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KR20200110505A (ko) * 2019-03-13 2020-09-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00117084A (ko) * 2019-04-02 2020-10-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표시장치
KR20200126450A (ko) * 2019-04-29 2020-11-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력감지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10061043B (zh) * 2019-04-30 2021-08-3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KR20200143602A (ko) * 2019-06-14 2020-12-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20210004008A (ko) * 2019-07-02 2021-01-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20210017145A (ko) * 2019-08-07 2021-02-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2714967A (zh) * 2019-08-27 2021-04-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KR20210026454A (ko) * 2019-08-30 2021-03-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10034748A (ko) 2019-09-20 2021-03-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043062A (ko) 2019-10-10 2021-04-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210046104A (ko) 2019-10-17 2021-04-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0707136A (zh) * 2019-10-28 2020-0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覆晶薄膜绑定结构、显示模组及终端设备
KR20210058528A (ko) * 2019-11-14 2021-05-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10070456A (ko) * 2019-12-04 2021-06-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353362B1 (ko) 2019-12-05 2022-01-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10071258A (ko) * 2019-12-06 2021-06-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20210072198A (ko) 2019-12-06 2021-06-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086245A (ko) 2019-12-31 2021-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541943B1 (ko) * 2019-12-31 2023-06-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봉지 부재와 이격된 패드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10099709A (ko) 2020-02-04 2021-08-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20210106595A (ko) * 2020-02-20 2021-08-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20210114148A (ko) * 2020-03-10 2021-09-23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센서
CN112151445A (zh) * 2020-09-28 2020-12-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12102783B (zh) * 2020-11-05 2021-02-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220064014A (ko) * 2020-11-11 2022-05-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및 터치 전극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20069483A (ko) 2020-11-20 2022-05-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20073296A (ko) * 2020-11-26 2022-06-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20085608A (ko) * 2020-12-15 2022-06-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20220091648A (ko) * 2020-12-23 2022-07-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20096896A (ko) * 2020-12-31 2022-07-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30006991A (ko) * 2021-07-05 2023-01-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 터치 표시 장치
CN114335087B (zh) * 2021-12-17 2022-11-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15050905B (zh) * 2022-05-31 2023-06-0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2484A (zh) * 2013-12-26 2015-07-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160062520A1 (en) * 2014-08-29 2016-03-03 Lg Display Co., Ltd. In-cell type touch panel integrated flexi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TW201629720A (zh) * 2015-02-12 2016-08-16 速博思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遮蔽電極之觸控顯示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00576B2 (en) * 2011-07-19 2016-07-26 Apple Inc. Touch sensor arrangements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s
KR101331964B1 (ko) 2011-09-30 2013-11-25 (주)멜파스 접촉 감지 장치 및 접촉 감지 장치 제조 방법
TWI465986B (zh) 2012-09-17 2014-12-2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面板
KR101980234B1 (ko) 2012-10-30 2019-05-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와,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453880B1 (ko) 2012-11-29 2014-10-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992899B1 (ko) * 2012-12-17 2019-06-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내장형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50025994A (ko) 2013-08-30 2015-03-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Oled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1872987B1 (ko) * 2013-12-10 2018-07-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분할 패널을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KR102250048B1 (ko) 2014-09-16 2021-05-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295614B1 (ko) * 2014-09-29 2021-08-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250584B1 (ko) 2014-10-31 2021-05-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462424B1 (ko) * 2014-12-30 2022-11-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391361B1 (ko) * 2015-01-14 2022-04-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160112193A (ko) 2015-03-18 2016-09-28 김태분 도광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그리고 이 도광판을 갖는 led 조명기구
KR102388711B1 (ko) * 2015-04-27 2022-04-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9716248B2 (en) * 2015-12-18 2017-07-25 Apple Inc.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s with reduced border area
KR101964934B1 (ko) * 2016-07-29 2019-04-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1979444B1 (ko) * 2016-07-29 2019-05-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1929452B1 (ko) 2016-07-29 2018-12-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1810050B1 (ko) * 2016-08-11 2017-12-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스트레처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스트레처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1834792B1 (ko) * 2016-08-31 2018-03-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2484A (zh) * 2013-12-26 2015-07-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屏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160062520A1 (en) * 2014-08-29 2016-03-03 Lg Display Co., Ltd. In-cell type touch panel integrated flexibl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TW201629720A (zh) * 2015-02-12 2016-08-16 速博思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遮蔽電極之觸控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90949A1 (en) 2020-08-05
US20210020703A1 (en) 2021-01-21
US20190280053A1 (en) 2019-09-12
CN112133736B (zh) 2024-05-07
TW201933606A (zh) 2019-08-16
CN107783691A (zh) 2018-03-09
KR101834792B1 (ko) 2018-03-06
EP3293765A1 (en) 2018-03-14
EP3293765B1 (en) 2019-12-25
TWI662697B (zh) 2019-06-11
US20180061899A1 (en) 2018-03-01
TW202118042A (zh) 2021-05-01
CN107783691B (zh) 2020-11-10
US20220384534A1 (en) 2022-12-01
US10340317B2 (en) 2019-07-02
TWI711178B (zh) 2020-11-21
US10825873B2 (en) 2020-11-03
US11444135B2 (en) 2022-09-13
US11744134B2 (en) 2023-08-29
TW201813079A (zh) 2018-04-01
CN112133736A (zh) 2020-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4323B (zh) 顯示裝置
JP7189263B2 (ja) 表示装置
JP6679655B2 (ja) 表示装置
CN108206198B (zh) 具有集成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1392243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8958529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2363844B1 (ko)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표시 장치
KR101866395B1 (ko)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TW201937779A (zh) 具有觸控感測器之發光顯示裝置
KR20180124607A (ko) 표시 장치
KR102402430B1 (ko) 표시 장치
KR20220069902A (ko) 표시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