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8694B - 馬達 - Google Patents

馬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8694B
TWI738694B TW105141225A TW105141225A TWI738694B TW I738694 B TWI738694 B TW I738694B TW 105141225 A TW105141225 A TW 105141225A TW 105141225 A TW105141225 A TW 105141225A TW I738694 B TWI738694 B TW I7386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frame
flange
cylindrical portion
stator co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1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8058A (zh
Inventor
堀內学
宮下利仁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山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山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山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8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8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8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869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02K1/185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to outer st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2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solid heat conducting material embedded in, or arranged in contact with, the stator or rotor, e.g. heat bridges
    • H02K9/223Heat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種馬達,是具備:定子鐵心、及收容前述定子鐵心的框架、及具有形成筒狀的筒狀部的凸緣,前述框架,是具有:沿著馬達的旋轉軸的延伸方向收容前述定子鐵心的定子收容部、及被嵌合於前述凸緣的嵌合部,前述筒狀部,是將前述定子收容部的收容前述定子鐵心的範圍的至少一半覆蓋。

Description

馬達
本發明,是有關於馬達。
比較小型的馬達,一般,具備:收容該馬達的定子鐵心的殼(也有稱為框架的情況)、及將殼的至少一端覆蓋的凸緣。設在殼的端部的將馬達的旋轉力輸出側的凸緣,也有稱為輸出側凸緣的情況。將殼的相反側覆蓋的構件,也有稱為反輸出側托架的情況。
在日本專利第5316469號公報中記載了,馬達、及其周邊的凸緣及托架等的構件的構造。在此文獻的第1圖所示的構造中,收容定子鐵心(15)的馬達殼(11)的框架端部(14)(相當於輸出側凸緣),是將馬達殼(11)的一端覆蓋。
馬達的定子鐵心、及其內部的線圈,會發出熱。藉由此熱使馬達溫度上昇的話,各式各樣的問題會發生。因此,被要求將所發生的熱放熱的構造。
在上述日本專利第5316469號公報的第1圖 所示的馬達中,從定子鐵心(15)發生的熱,是將馬達殼(11)至框架端部(14)的路徑作為放熱路徑,被放熱。但是,在此構成中,從熱發生源至框架端部(14)為止的距離,是比較長。因此假定,具有容易引起馬達殼(11)中的溫度飽和的傾向。如此的話,熱阻力上昇,熱流成為不易流動,而擔心放熱性能可能不充分。
本發明中的1目的,是提供放熱效果高的馬達的構造。
在本發明的一態樣的馬達中,輸出側凸緣,是將馬達框架的收容定子鐵心的部分的長度方向的至少一半以上覆蓋。
依據此態樣的馬達的話,可以獲得將放熱路徑效果地形成、及充分的放熱效果。
例如,一種馬達,是具備:定子鐵心、及收容前述定子鐵心的框架、及具有形成筒狀的筒狀部的凸緣,前述框架,是具有:沿著馬達的旋轉軸的延伸方向收容前述定子鐵心的定子收容部、及被嵌合於前述凸緣的嵌合部,前述筒狀部,是將前述定子收容部的收容前述定子鐵心的範圍的至少一半覆蓋。
100‧‧‧馬達
110‧‧‧框架
112‧‧‧嵌合部
114‧‧‧定子收容部
120‧‧‧輸出側凸緣
121‧‧‧圓筒部
122‧‧‧鍔部
123‧‧‧黏著劑
124‧‧‧螺紋孔
130‧‧‧反輸出側托架
140‧‧‧旋轉檢出部
141‧‧‧檢出元件
150‧‧‧安裝螺栓
161‧‧‧定子鐵心
200‧‧‧馬達
210‧‧‧框架
220‧‧‧輸出側凸緣
251‧‧‧安裝板
252‧‧‧安裝螺栓
第1圖,是實施例1的馬達的立體圖,在此圖中,馬達的構成零件被分解。
第2圖是實施例1的馬達的立體圖,在此圖中,馬達的構成零件被組裝。
第3圖,是馬達的側剖面圖。
第4圖,是馬達的側剖面圖。
第5圖A及B,是習知的馬達的立體圖。
第6圖A及B,是實施例2的馬達的立體圖。
第7圖,是變形例的馬達的側剖面圖。
在下面的詳細描述中,為了解釋的目的,闡述了許多具體細節以便提供所公開的實施例的完整描述。然而,顯然,可以在沒有這些具體細節的情況下實踐一個或多個實施例。在其他情況下,為了簡化附圖,示意性地示出了公知的結構和裝置。
<實施例1>
第1圖,是顯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馬達100的立體圖。在第1圖中,馬達100的構成零件被分解。馬達100,是具備:框架110、輸出側凸緣120、反輸出側托架130、旋轉檢出部140、及安裝螺栓150。
框架110,是將由後述的第3圖說明的定子鐵心161收容的殼。輸出側凸緣120,是將框架110的馬達 輸出側的端部覆蓋的構件。輸出側凸緣120,是具有圓筒部(筒狀部)121及鍔部122。圓筒部121,是將框架110的一端收容。鍔部122,是形成於與圓筒部121的中心軸的延伸的方向直交(或是大致直交)的面內。鍔部122,是具備貫通鍔部122的孔(例如後述的螺紋孔124)。
反輸出側托架130,是將框架110的另一端覆蓋的構件。即,反輸出側托架130,是被安裝於框架110的另一端。旋轉檢出部140,是例如,具備編碼器等的旋轉位置檢出元件。旋轉檢出部140,是被配置(被安裝)於反輸出側托架130的未與框架110接觸側的端部。旋轉檢出部140,是檢出馬達100的旋轉位置。旋轉檢出部140,是將馬達100的旋轉位置的檢出結果,例如,朝馬達100的外部裝置輸出的方式構成也可以。
安裝螺栓(安裝構件)150,是藉由被嵌合於在鍔部122所具備的螺紋孔,將輸出側凸緣120,固定於例如反輸出側托架130用的構件。
第2圖,是顯示馬達100的立體圖。在第2圖中,馬達100的構成零件被組裝。框架110,是具有圓筒形狀。框架110,是被嵌合於圓筒部121的方式構成。藉由使框架110嵌合於圓筒部121,使圓筒部121,將框架110的外壁的至少一部分覆蓋的方式收容框架110。
第3圖,是馬達100的側剖面圖。在第3圖中,為了容易看到零件的構造,而省略一部分的構成要素的顯示。在框架110的內部,被配置有馬達100的定子鐵 心161。框架110,是在其先端部(第3圖中的左端),具有被嵌合於輸出側凸緣120的部位也就是嵌合部112。進一步,框架110,是具有收容定子鐵心161的部位也就是定子收容部114。即,框架110,是具有:沿著馬達100的旋轉軸的延伸方向收容定子鐵心161的定子收容部114、及被嵌合於輸出側凸緣120的嵌合部112。從定子鐵心161、及其內部的線圈所發生的熱,是透過從框架110至圓筒部121的傳熱路徑,朝向輸出側凸緣120(鍔部122)傳播。
又,嵌合部112,是例如,框架110的左端的較細的部分。且,定子收容部114,是例如,包含將定子鐵心161覆蓋的框架110的內面。
圓筒部121,是在其筒狀空洞內,收容框架110(框架110的一端)。框架110的大部分,是被圓筒部121覆蓋。在第3圖所示的狀態下,圓筒部121,是將框架110的定子收容部114的收容定子鐵心161的範圍的至少一半覆蓋。因此,定子鐵心161的沿著軸方向(長度方向)的一半以上的部分,是被圓筒部121覆蓋。即,沿著定子鐵心161的軸方向(長度方向),使定子鐵心161的一半以上的部分被圓筒部121覆蓋。由此,傳熱路徑,可效果地形成。其結果,可以提高放熱性能。
又,使定子鐵心161的更多的部分,被圓筒部121覆蓋也可以。例如,圓筒部121,是將框架110的定子收容部114的收容定子鐵心161的範圍的全部覆蓋也可以。 即,定子鐵心161,是橫跨其全長,被圓筒部121覆蓋也可以。即,沿著定子鐵心161的軸方向(長度方向),使定子鐵心161的整體被圓筒部121覆蓋也可以。由此,傳熱路徑,可更效果地形成。其結果,可以將放熱性能更提高。
旋轉檢出部140,是在其內部,將檢出元件141收容。圓筒部121,是不與反輸出側托架130直接接觸地配置。即,圓筒部121及反輸出側托架130,是彼此不直接接觸的方式,各別被安裝於框架110。因此,即使從定子鐵心161發生的熱,是朝向圓筒部121被傳播的情況,從圓筒部121,進一步朝反輸出側托架130被傳播的熱的量也少。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尤其是,如檢出元件141的容易受熱影響的零件,是被配置於反輸出側托架130側。因此,可以抑制旋轉檢出部140(檢出元件141)的由熱所產生的問題。
第4圖,是馬達100的側剖面圖。第4圖,是擴大顯示如第3圖所示的圓筒部121的附近。圓筒部121及框架110之間,當框架110及輸出側凸緣120的嵌合強度為充分強力的情況時,是空洞也可以。或是為了將框架110及輸出側凸緣120強力地黏著,圓筒部121及框架110之間的空間,是被黏著劑123埋沒也可以。將黏著劑123充填於圓筒部121及框架110之間的情況,黏著劑123的材料是使用熱傳導性佳者較佳。黏著劑的候補,例如,可舉例使用高熱傳導性樹脂的黏著劑。但是,黏著劑 不限於此。
<實施例1:總結>
在本實施例1的馬達100中,輸出側凸緣120,是具備圓筒部121,圓筒部121,是將框架110的收容定子鐵心161的部位的至少一半以上覆蓋。由此,從定子鐵心161發生的熱,可以透過輸出側凸緣120有效地被傳播。在實機評價中,馬達的連續額定輸出,可比習知提高20W至28W。
<實施例2>
第5圖A及B,是習知的馬達200的立體圖。馬達200,是具備框架210及輸出側凸緣220。但是,輸出側凸緣220,是與實施例1的馬達100相異,不具備圓筒部。
為了將馬達200安裝在安裝板251,可考慮以下的手法。即,如第5圖A所示,安裝板251,是具備讓馬達軸貫通用的孔及螺紋孔。透過此安裝板251的螺紋孔,將安裝螺栓252,插入輸出側凸緣220的端部(螺紋孔)。由此,輸出側凸緣220,是被固定於安裝板251。但是,在此安裝手法中,從安裝板251所見,在馬達200相反側的空間(安裝板251的馬達200相反側的空間),作業空間是成為必要。因此,特別是作業場所狹窄的情況時,不易實施安裝作業。
如第5圖B所示,從安裝板251所見,可從與馬達200相同側(安裝板251的具有馬達200側),將安裝螺栓252插入。但是,在此手法中,尤其是,馬達200是比較小型的情況,安裝螺栓252的頭部,具有與框架210接觸的可能性。因此,具有無法將安裝螺栓252,垂直地插入螺紋孔的可能性。因為,一般的螺栓的頭部徑,是比螺栓的軸徑更大。如此的話,將馬達200安裝的現實的手法,是成為第5圖A所示的手法。此是成為阻礙包含馬達200的周邊機材的省空間化的要因。
第6圖A及B,是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馬達100的立體圖。本實施例2的馬達100,是大致具備與實施例1的馬達100同樣的構成。實施例2的馬達100,是使用安裝螺栓252將輸出側凸緣120安裝在安裝板251的構造,具備以下說明的構成。
第6圖A,是顯示將馬達100,從輸出側凸緣120的端部側(鍔部122的安裝板251側),安裝在安裝板251的樣子的圖。鍔部122,是具備將安裝螺栓252插入用的螺紋孔124。在螺紋孔124的表面(內面),形成有螺紋溝。螺紋孔124,是可以在例如鍔部122的表面的對角上設置2個。又,螺紋孔124的個數及位置,不限於此。藉由鍔部122及安裝螺栓252將安裝板251挾持、及藉由將安裝螺栓252嵌合在螺紋孔124,就可以從反輸出側托架130的相反側,將馬達100安裝在安裝板251。即,安裝板251的具有馬達100側是藉由從相反側(鍔部122的 安裝板251側),將安裝螺栓252,透過安裝板251,插入及嵌合於螺紋孔124,就可以將馬達100(鍔部122)安裝在安裝板251。
第6圖B,是顯示將馬達100,從反輸出側托架130側(鍔部122的反輸出側托架130側),安裝在安裝板251的樣子的圖。鍔部122的平面尺寸,是比圓筒部121的平面尺寸更大地形成。螺紋孔124,是將安裝螺栓252插入螺紋孔124時,使安裝螺栓252的頭部不與圓筒部121接觸的程度,被配置於從圓筒部121的側面充分遠離的位置。即,螺紋孔124,是形成於:將安裝螺栓252插入螺紋孔124時,安裝螺栓252不與圓筒部121接觸的位置。因此與第5圖B所示的手法相異,可以從反輸出側托架130側,將馬達100安裝在安裝板251。即,藉由從鍔部122的反輸出側托架130側,將安裝螺栓252,透過螺紋孔124,插入及嵌合於安裝板251的螺紋孔,就可以將馬達100(鍔部122),安裝在安裝板251。此情況,在安裝板251的螺紋孔的內面,形成有螺紋溝也可以。在螺紋孔124的內面,未形成有螺紋溝也可以。
<對於本發明的變形例>
本發明的態樣,不限定於上述的實施例,包含各式各樣的變形例。例如,上述的實施例,是為了容易了解本發明的態樣而詳細地被說明。上述的實施例,不一定必要限定於具備所說明的全部的構件(構成)者。且,可將某實施 例的構成的一部分,置換成其他的實施例的構成。且,在某實施例的構成,加上其他的實施例的構成也可以。且,在各實施例的構成的一部分追加其他的構成,將各實施例的構成的一部分削除、及將各實施例的構成的一部分置換成其他的構成也可以。
在上述的實施例中,輸出側凸緣120,是收容框架110的構造,具備圓筒部121。但是,收容框架110的部分,不一定必要是圓筒,任何的筒形狀也可以。收容框架110的部分,是例如,四角柱狀的筒形狀也可以。對於框架110的形狀也同樣。即,框架110的形狀,即使不是圓筒也可以,可以是任何的筒形狀。框架110的外側的形狀,是與輸出側凸緣120的收容框架110的部分的內側的形狀類似的形狀(相似形狀)也可以。
在上述的實施例中說明了,將黏著劑123充填在框架110及輸出側凸緣120之間也可以。依據具體的製品規格,在框架110及輸出側凸緣120之間,將黏著劑以外的充填材充填也可以。例如,在框架110及輸出側凸緣120之間,充填高熱傳導性潤滑脂。如此,馬達100,是具備被充填於圓筒部121及框架110之間的充填材也可以。或是黏著劑等的充填材,是被充填於輸出側凸緣120的圓筒部121以外的部分及框架110之間也可以。
在上述的實施例中,藉由將安裝螺栓252插入安裝板251,使馬達100被安裝於安裝板251。但是,使用安裝螺栓252以外的安裝構件,將馬達100安裝在安 裝板251也可以。例如,使用棒狀的安裝構件,將馬達100安裝在安裝板251也可以。此情況,將棒狀的安裝構件插入用的通過孔,是設在安裝板251上也可以。其中任一的情況,安裝構件的頭部(最粗的部分),皆是在不與圓筒部121接觸的位置(例如鍔部122中的位置),設置孔(螺紋孔或是通過孔)較佳。即,鍔部122的孔,是將安裝構件插入此孔時,安裝構件是形成於不與圓筒部121接觸的位置較佳。
又,框架110,是不具有比其他的部分更細的左端部(第4圖等參照)也可以。例如,如第7圖所示,框架110,是使框架110的左端部,具有與框架110的其他的部分同樣的外徑的方式構成也可以。此情況,框架110的嵌合部112,也是成為框架110的左端部(從左端至規定範圍內的部位)。
又,在本發明的一態樣的馬達中,輸出側凸緣,是將馬達框架之中收容定子鐵心的部分的長度方向的至少一半以上覆蓋也可以。且,在實施例1中,沿著定子鐵心161的軸方向的長度之中一半以上是被圓筒部121覆蓋也可以。
本實施例的馬達,是以下的第1~第7馬達也可以。
第1馬達,是具有定子鐵心的馬達,具備:收容前述定子鐵心的框架、具有形成筒狀的筒狀部的凸緣,前述框架的外周,是具有:沿著前述馬達的旋轉軸延伸的方向收容前述定子鐵心的定子收容部、及與前述凸緣嵌合的嵌合 部,前述筒狀部,是將前述定子收容部的收容前述定子鐵心的部分之中至少一半覆蓋。
第2馬達,是對於第1馬達,前述筒狀部,是將前述定子收容部收容前述定子鐵心的範圍全部覆蓋。
第3馬達,是對於第1馬達,前述筒狀部,是將前述框架的一端收容,前述馬達是進一步具備被安裝於前述框架的另一端的托架,前述筒狀部及前述托架,是彼此不直接接觸的方式各別被安裝於前述框架。
第4馬達,是對於第3馬達,進一步,具備檢出前述馬達的旋轉位置的旋轉檢出部,前述旋轉檢出部,是被安裝於前述托架之中不與前述框架接觸側的端部。
第5馬達,是對於第1馬達,進一步具備被充填於前述筒狀部及前述框架的嵌合處的充填材。
第6馬達,是對於第1馬達,前述凸緣,是具備形成於與前述筒狀部的中心軸方向直交的面內的鍔部,前述鍔部,是具備貫通前述鍔部的孔,前述孔,是形成於將安裝構件插入前述孔時前述安裝構件不與前述筒狀部接觸的位置。
第7馬達,是具有定子鐵心的馬達,具備:收容前述定子鐵心的框架、形成具有筒狀的筒狀部的凸緣,前述框架的外周,是具有:沿著前述馬達的旋轉軸延伸的方向收容前述定子鐵心的定子收容部、及與前述凸緣嵌合的嵌合部,前述筒狀部,是將前述定子收容部的收容前述定子鐵心的部分之中至少一半覆蓋,前述筒狀部,是將前述框架 的一端收容,前述馬達是進一步具備被安裝於前述框架的另一端的托架,前述筒狀部及前述托架,是彼此不直接接觸的方式各別被安裝於前述框架。
前面的詳細描述是為了說明和描述的目的而給出的。鑑於上述教導,許多修改和變化是可能的。其並不旨在窮舉或將本文所描述的主題限制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儘管已經用結構特徵和/或方法動作專用的語言描述了主題,但是應當理解,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定義的主題不一定限於上述具體特徵或動作。相反,上述具體特徵和動作被公開為實現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的示例形式。
110‧‧‧框架
112‧‧‧嵌合部
114‧‧‧定子收容部
120‧‧‧輸出側凸緣
121‧‧‧圓筒部
122‧‧‧鍔部
130‧‧‧反輸出側托架
141‧‧‧檢出元件
161‧‧‧定子鐵心

Claims (5)

  1. 一種馬達,具備:定子鐵心、及收容前述定子鐵心的框架、及具有形成筒狀的筒狀部的凸緣,前述框架,是具有:沿著馬達的旋轉軸的延伸方向收容前述定子鐵心的定子收容部、及被嵌合於前述凸緣的嵌合部,前述筒狀部,是將前述定子收容部的收容前述定子鐵心的範圍的至少一半覆蓋,前述筒狀部,是將前述框架的一端收容,前述馬達是進一步具備被安裝於前述框架的另一端的托架,前述筒狀部及前述托架,是彼此不直接接觸的方式,各別被安裝於前述框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馬達,其中,前述筒狀部,是將前述定子收容部的收容前述定子鐵心的範圍的全部覆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馬達,其中,前述馬達,是進一步具備檢出前述馬達的旋轉位置的旋轉檢出部,前述旋轉檢出部,是被安裝於前述托架的不與前述框架接觸側的端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馬達,其中, 前述馬達,是進一步具備被充填於前述筒狀部及前述框架之間的充填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馬達,其中,前述凸緣,是具備形成於與前述筒狀部的中心軸的延伸的方向直交的面內的鍔部,前述鍔部,是具備貫通前述鍔部的孔,前述孔,是形成於:將安裝構件插入前述孔時,前述安裝構件不會與前述筒狀部接觸的位置。
TW105141225A 2016-01-15 2016-12-13 馬達 TWI7386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6424 2016-01-15
JP2016006424A JP5990346B1 (ja) 2016-01-15 2016-01-15 モ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8058A TW201728058A (zh) 2017-08-01
TWI738694B true TWI738694B (zh) 2021-09-11

Family

ID=56920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1225A TWI738694B (zh) 2016-01-15 2016-12-13 馬達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879755B2 (zh)
JP (1) JP5990346B1 (zh)
KR (1) KR102192221B1 (zh)
CN (1) CN106981951B (zh)
DE (1) DE102017000103A1 (zh)
TW (1) TWI7386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30996B1 (ja) * 2019-12-26 2021-02-17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同期電動機のフレーム構造並びにフレーム及び電機子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1966A (ja) * 1994-10-07 1996-04-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液冷式回転機の冷却装置
JPH09261935A (ja) * 1996-03-19 1997-10-03 Shibaura Eng Works Co Ltd ブラシレスdcモータ
US20070210658A1 (en) * 2004-04-09 2007-09-13 Mitsuba Corporation Brushless Motor
TW201351851A (zh) * 2012-02-08 2013-12-16 Nsk Ltd 致動器、定子、電動機、旋轉直動轉換機構及線性致動器
CN104682629A (zh) * 2013-11-29 2015-06-03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6469B2 (zh) 1973-03-07 1978-06-01
JPS6420053A (en) 1987-07-14 1989-01-24 Ribu Int Kk Preparation of frozen food to be heated and cooked with microwave oven
JPS6420053U (zh) * 1987-07-21 1989-01-31
US8026847B2 (en) 2006-09-14 2011-09-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or method for acquisition of GNSS signals
JP5287787B2 (ja) * 2010-04-16 2013-09-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動装置
JP5316469B2 (ja) 2010-04-16 2013-10-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動機の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装置
CN102545460B (zh) * 2010-12-29 2015-10-07 日本电产高科电机控股公司 模塑电机
WO2012160622A1 (ja) * 2011-05-20 2012-11-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モータ駆動装置
JP2013009571A (ja) * 2011-06-27 2013-01-10 Nidec Sankyo Corp モータ
CN202798409U (zh) * 2012-08-30 2013-03-13 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直流无刷电机结构
JP5718391B2 (ja) * 2013-02-22 2015-05-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US9356493B2 (en) * 2013-02-26 2016-05-3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of making a motor housing assembly
JP5861660B2 (ja) * 2013-04-23 2016-02-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US9111656B2 (en) 2013-08-21 2015-08-18 Uchicago Argonne, Llc Radiation beam colli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3745716A (zh) * 2013-12-30 2014-04-23 江苏凯灵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内外压力平衡防水型汽车电喇叭
JP6316035B2 (ja) * 2014-03-14 2018-04-25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モータ構造
JP6476623B2 (ja) * 2014-07-14 2019-03-06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TWI551010B (zh) * 2014-10-09 2016-09-2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轉子馬達
EA030874B1 (ru) * 2015-05-08 2018-10-31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Диаконт" Линейный элект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ий привод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1966A (ja) * 1994-10-07 1996-04-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液冷式回転機の冷却装置
JPH09261935A (ja) * 1996-03-19 1997-10-03 Shibaura Eng Works Co Ltd ブラシレスdcモータ
US20070210658A1 (en) * 2004-04-09 2007-09-13 Mitsuba Corporation Brushless Motor
TW201351851A (zh) * 2012-02-08 2013-12-16 Nsk Ltd 致動器、定子、電動機、旋轉直動轉換機構及線性致動器
CN104682629A (zh) * 2013-11-29 2015-06-03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27165A (ja) 2017-07-20
US10879755B2 (en) 2020-12-29
KR102192221B1 (ko) 2020-12-16
KR20170085947A (ko) 2017-07-25
US20170207676A1 (en) 2017-07-20
CN106981951A (zh) 2017-07-25
DE102017000103A1 (de) 2017-07-20
TW201728058A (zh) 2017-08-01
CN106981951B (zh) 2020-07-31
JP5990346B1 (ja) 2016-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93411B2 (en) Outer rotor motor
JP6372756B2 (ja) モー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動工具
US8049586B2 (en) Magnetic coupler
JP5845295B2 (ja) 電動機の冷却装置
BR102016001939A2 (pt) motor
JP7036040B2 (ja) モータ
KR101957042B1 (ko) 모터
JP5934879B2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6148126B2 (ja) モータ
CN105723595A (zh) 旋转电机
KR102231978B1 (ko) 캔드 모터 장치
WO2017169990A1 (ja) モータ
KR20150040004A (ko) 모터
TWI738694B (zh) 馬達
JP6480689B2 (ja) 電動オイルポンプ用モータ
JP2017195663A (ja) モータ装置
JP2019112978A (ja) 電動オイルポンプ
JP5473968B2 (ja) Dc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換気扇
JP5507131B2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US20170317537A1 (en) Motor
JP2018082553A (ja) モータ
WO2017034013A1 (ja) 端子台
JP6100508B2 (ja) ドライバ一体型モータ
JP5573330B2 (ja) モータ
JP2017147857A (ja) コントローラ付モータおよび減速機付モー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