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8967B - 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及影像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及影像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08967B
TWI708967B TW107112581A TW107112581A TWI708967B TW I708967 B TWI708967 B TW I708967B TW 107112581 A TW107112581 A TW 107112581A TW 107112581 A TW107112581 A TW 107112581A TW I708967 B TWI708967 B TW I7089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isplay
display device
film
display panel
polariz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2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42365A (zh
Inventor
後藤周作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2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2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89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896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05B33/04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humidit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在加濕環境下仍能維持優異光學特性並防止褪色的影像顯示裝置之簡便的製造方法。本發明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準備影像顯示面板,該影像顯示面板具備顯示單元及配置在顯示單元之至少一側的偏光板;形成覆蓋影像顯示面板之周圍端面的密封部;及從影像顯示面板之周圍端將該密封部留下預定厚度後予以切除。

Description

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及影像顯示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及影像顯示裝置。
發明背景 於影像顯示裝置(譬如液晶顯示裝置、有機EL顯示裝置、量子點顯示裝置),因為其影像形成方式,許多時候常會在顯示單元之至少一側配置有偏光板。但,偏光板有一個實質上支配偏光板之光學特性的偏光膜之光學特性在加濕環境下會降低的耐久性問題。較具體而言,在加濕環境下,偏光膜端部的偏光性能有時會消失,結果在影像顯示裝置產生所謂的褪色現象。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0-338329號公報
發明概要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所為,其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加濕環境下仍能維持優異光學特性且防止褪色的簡便的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準備影像顯示面板,該影像顯示面板具備顯示單元及配置在該顯示單元之至少一側的偏光板;形成覆蓋該影像顯示面板之周圍端面的密封部;及從該影像顯示面板之周圍端將該密封部留下預定厚度後予以切除。 在一實施形態中,上述密封部之切除係藉由照射雷射光進行。 在一實施形態中,上述切除後之密封部厚度為10μm~500μm。 在一實施形態中,上述密封部之透濕度為300g/m2 /24hr以下。 在一實施形態中,上述製造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在形成上述密封部之前,於上述偏光板之外側暫黏上表面保護薄膜;及於該密封部切除後將該表面保護薄膜予以剝離。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面向,可提供一種影像顯示裝置。該影像顯示裝置具備:影像顯示面板,具備顯示單元及配置在該顯示單元之至少一側的偏光板;及密封部,覆蓋該影像顯示面板之周圍端面。 在一實施形態中,上述影像顯示裝置在85℃及85%RH環境下保持120小時後的褪色量為100μm以下。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係藉由在影像顯示面板之周圍端面形成密封部,並將該密封部從該影像顯示面板之周圍端留下預定厚度後予以切除,而得以簡便地製造即使在加濕環境下仍能維持優異光學特性且防止褪色的影像顯示裝置。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惟本發明不受該等實施形態限定。
A.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準備影像顯示面板,該影像顯示面板具備顯示單元及配置在該顯示單元之至少一側的偏光板;形成覆蓋該影像顯示面板之周圍端面的密封部;及從該影像顯示面板之周圍端將該密封部留下預定厚度後予以切除。影像顯示裝置可舉如液晶顯示裝置、有機電場發光(EL)顯示裝置、量子點顯示裝置。以下將對照圖示說明本發明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一例的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圖示例係說明在顯示單元兩側配置有偏光板的實施形態,惟對熟知此項技藝之人士而言,在顯示單元單側配置有偏光板之影像顯示裝置亦得以適用本發明一事不辯自明。譬如,在有機EL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中,偏光板可僅配置在顯示單元之視辨側。
A-1.準備影像顯示面板 一開始,如圖1(a)所示準備影像顯示面板(在本實施形態中為液晶顯示面板),影像顯示面板代表上具備顯示單元(液晶單元)100及配置在顯示單元兩側的偏光板11、12。如同上述,亦可因應影像顯示裝置之種類及構成省略其中一偏光板。譬如,影像顯示裝置為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有機EL顯示裝置、量子點顯示裝置時,可省略背面側的偏光板12。實用上係分別於偏光板11、12之外側預先暫黏有表面保護薄膜21、22。藉此,在後述形成密封部及將該密封部切除成預定厚度時得以適當保護偏光板。表面保護薄膜係在最後使用影像顯示裝置時被剝離去除。表面保護薄膜的剝離去除可在形成密封部及將其切除成預定厚度後的任意且適當時間點進行。
A-1-1.偏光板 偏光板具有偏光膜及配置在偏光膜之至少單側的保護薄膜。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偏光膜係以含碘之聚乙烯醇系樹脂(以下稱作「PVA系樹脂」)薄膜所構成。偏光膜含有碘時,設置密封部的效果顯著。偏光膜之厚度代表上為8μm以下。當偏光膜含碘且其厚度像這樣非常薄時,偏光膜中之碘密度會變高,且碘的穩定性容易隨加濕降低,所以設置密封部的效果更加顯著。保護薄膜可配置在偏光膜的單側亦可配置在兩側。保護薄膜配置在偏光膜的單側時,可配置在顯示單元側,亦可配置在與顯示單元相反之側。實用上會設置黏著劑層作為偏光板之顯示單元側最外層,使偏光板藉該黏著劑層貼合至顯示單元上。另,在本說明書中僅稱保護薄膜時,表示用以保護所述偏光膜之薄膜(偏光板之構成要素),與上述表面保護薄膜(作業時暫時保護偏光板之薄膜)有所不同。
A-1-1-1.偏光膜 偏光膜如上述係由含碘之PVA系樹脂薄膜構成。偏光膜可由單層之樹脂薄膜形成,亦可由二層以上之積層體形成。
由單層樹脂薄膜形成之偏光膜的具體例,可舉如利用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質對聚乙烯醇(PVA)系薄膜、部分縮甲醛化PVA系薄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薄膜等親水性高分子薄膜施予染色處理及延伸處理者,以及PVA之脫水處理物或聚氯乙烯之脫鹽酸處理物等多烯系配向薄膜等。若從光學特性優異的觀點來看,宜使用以碘將PVA系薄膜染色並進行單軸延伸所得的偏光膜。上述利用碘之染色譬如可將PVA系薄膜浸漬於碘水溶液中來進行。上述單軸延伸之延伸倍率宜為3~7倍。延伸可在染色處理後進行,亦可在染色的同時進行。又,亦可延伸後再染色。可因應需求對PVA系薄膜施行膨潤處理、交聯處理、洗淨處理、乾燥處理等。譬如,在染色前將PVA系薄膜浸漬於水進行水洗,不僅可洗淨PVA系薄膜表面的污垢或抗黏結劑,還可使PVA系薄膜膨潤,從而防止染色不均等。
使用積層體而獲得之偏光膜的具體例,可舉出樹脂基材與積層在該樹脂基材之PVA系樹脂層(PVA系樹脂薄膜)的積層體,或者是使用樹脂基材及塗佈形成於該樹脂基材之PVA系樹脂層的積層體而獲得之偏光膜。使用樹脂基材及塗佈形成於該樹脂基材之PVA系樹脂層的積層體而獲得之偏光膜,例如可以藉由以下來製作:將PVA系樹脂溶液塗佈於樹脂基材,並使其乾燥而於樹脂基材上形成PVA系樹脂層,以獲得樹脂基材與PVA系樹脂層的積層體;以及將該積層體延伸及染色而將PVA系樹脂層製成偏光膜。本實施形態中,延伸代表上包含使積層體浸漬於硼酸水溶液中而進行延伸。而且,視需要,延伸可更進一步地包含在硼酸水溶液中進行延伸前以高溫(例如95℃以上)將積層體進行空中延伸。可以直接使用所得樹脂基材/偏光膜之積層體(即,可將樹脂基材作為偏光膜之保護薄膜),亦可從樹脂基材/偏光件之積層體剝離樹脂基材並於該剝離面視目的積層任意且適當的保護薄膜後來使用。所述偏光膜之製造方法的詳細內容,例如記載於日本專利特開2012-73580號公報。本說明書中援用該公報之其整體的記載作為參考。
形成上述PVA系樹脂薄膜之PVA系樹脂可採用任意且適當的樹脂。舉例如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醇可藉由將聚乙酸乙烯酯皂化而得。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可藉由將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而得。PVA系樹脂之皂化度通常為85莫耳%~100莫耳%,宜為95.0莫耳%~99.9莫耳%,更宜為99.0莫耳%~99.5莫耳%。皂化度係依JIS K 6726-1994而求得。藉由使用所述皂化度的PVA系樹脂,可獲得耐久性優異的偏光膜。皂化度太高時,會有膠化之虞。
PVA系樹脂的平均聚合度可按目的適當選擇。平均聚合度通常為1000~10000,宜為1200~5000,更宜為1500~4500。另,平均聚合度可按JIS K 6726-1994而求得。
如上述,偏光膜含有碘。偏光膜實質上為碘經吸附配向的PVA系樹脂薄膜。PVA系樹脂薄膜中之碘濃度譬如為5.0重量%~12.0重量%。又,PVA系樹脂薄膜中之硼酸濃度譬如為12重量%~25重量%。
偏光膜之厚度如上述代表上為8μm以下,且宜為7μm以下,較宜為6μm以下。另一方面,PVA系樹脂薄膜之厚度宜為1.0μm以上,且較宜為2.0μm以上。
上述偏光膜宜在波長380nm~780nm之任一波長下顯示吸收二色性。偏光膜之單體透射率宜為40.0%~46.0%,且較宜為41.0%~45.0%。偏光膜之偏光度宜為99.9%以上,較宜為99.95%以上,更宜為99.98%以上。偏光板被應用在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或有機EL顯示裝置時,偏光膜之偏光度宜為90%以上,較宜為93%以上,更宜為95%以上。如後述,藉由設置覆蓋含有偏光膜之影像顯示面板周圍端面的密封部,可兼具所述的優異光學特性(單體透射率及偏光度之平衡佳)及優異的耐久性(即使在加濕環境下仍能維持所述的優異光學特性)。
A-1-1-2.保護薄膜 保護薄膜係以可作為偏光膜之保護薄膜使用的任意且適當的薄膜構成。作為該薄膜之主成分的材料之具體例,可舉出三乙醯纖維素(TAC)等之纖維素樹脂、聚脂系、聚乙烯醇系、聚碳酸酯系、聚醯胺系、聚醯亞胺系、聚醚碸系、聚碸系、聚苯乙烯系、聚降莰烯系、聚烯烴系、(甲基)丙烯酸系及乙酸酯系等之透明樹脂等。又,亦可舉出(甲基)丙烯酸系、胺甲酸酯系、(甲基)丙烯酸胺甲酸酯系、環氧系、聚矽氧系等熱硬化型樹脂或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等。其他亦可舉出例如矽氧烷系聚合物等之玻璃質系聚合物。並且,亦可使用日本專利特開2001-343529號公報(WO01/37007)所記載之聚合物薄膜。作為該薄膜之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含有在側鏈具有取代或非取代之醯亞胺基的熱可塑性樹脂及在側鏈具有取代或非取代之苯基及腈基的熱可塑性樹脂之樹脂組成物,且例如可舉出具有由異丁烯與N-甲基馬來醯亞胺構成之交替共聚物及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之樹脂組成物。該聚合物薄膜例如可為上述樹脂組成物之擠製成形物。
在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如上述亦可將製造偏光板時使用之樹脂基材直接當作保護薄膜使用。
在配置在視辨側之偏光板中,保護薄膜被配置在偏光膜之視辨側時,亦可視需求對保護薄膜施行硬塗處理、抗反射處理、抗黏附處理、防眩處理等表面處理。
保護薄膜之厚度可在能獲得本發明效果之前提下,採用任意且適當的厚度。保護薄膜之厚度譬如為10μm~40μm,且宜為10μm~30μm。此外,當有施行表面處理時,保護薄膜之厚度是包含表面處理層之厚度的厚度。
於偏光膜之顯示單元側配置保護薄膜(內側保護薄膜)時,在一實施形態中,該內側保護薄膜於光學上宜為各向同性。在本說明書中,「光學上為各向同性」意指面內相位差Re(550)為0nm~10nm,且厚度方向之相位差Rth(550)為-10nm~+10nm。內側保護薄膜之Re(550)宜為0nm~8nm,且較宜為0nm~6nm,更宜為0nm~3nm。內側保護薄膜之Rth(550)宜為-8nm~+8nm,且較宜為-6nm~+6nm,更宜為-3nm~+3nm。另,「Re(550)」係在23℃下以波長550nm之光所測定的面內相位差。Re(550)係令層(薄膜)厚度為d(nm)時,利用式:Re=(nx-ny)×d求得。又,「Rth(550)」係在23℃下以波長550nm之光所測定的厚度方向之相位差。Rth(λ)係令層(薄膜)厚度為d(nm)時,利用式:Rth=(nx-nz)×d求得。
在其他實施形態中,內側保護薄膜亦可具有能作為所謂的λ/4板發揮功效的Re(550)。所述實施形態譬如可應用在偏光板作為圓偏光板起作用,做成反射型液晶顯示裝置或有機EL顯示裝置之抗反射薄膜使用的情況。此時,Re(550)宜為120nm~160nm,且較宜為約140nm。這時候,內側保護薄膜可配置成其慢軸相對於偏光膜之吸收軸宜構成40°~50°且較宜構成約45°之角度。
A-2.形成密封部 接下來,如圖1(b)所示,形成覆蓋影像顯示面板(液晶顯示面板)之周圍端面的密封部30。以密封部覆蓋影像顯示面板之周圍端面,即使在加濕環境下仍能維持偏光板(偏光膜)及顯示單元之光學特性,就結果來說可提升影像顯示裝置之耐久性。因此,密封部宜具有障壁機能。在本說明書中,「具有障壁機能」意指可抑制侵入偏光膜及顯示單元之氧及/或水蒸氣的穿透量,並使偏光膜及顯示單元實質上與該等隔絕。
密封部代表上係將黏著劑組成物配置成覆蓋影像顯示面板之周圍端面而形成。在一實施形態中,密封部可將片狀的黏著劑組成物配置(代表上為貼合)在預定位置上而形成。密封部只要覆蓋影像顯示面板之周圍端面,使該周圍端面有被密封即可,無須密著在該周圍端面上。
黏著劑組成物可舉如以橡膠系聚合物作為基底聚合物的橡膠系黏著劑組成物。
橡膠系聚合物可舉如將1種共軛二烯化合物聚合而獲得的共軛二烯系聚合物、將2種以上共軛二烯化合物聚合而獲得的共軛二烯系共聚物、將共軛二烯化合物與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聚合而獲得的共軛二烯系共聚物及該等之氫化物。
共軛二烯化合物只要是具有可聚合之共軛二烯的單體即無特別限定。共軛二烯化合物之具體例可列舉1,3-丁二烯、異戊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1,3-戊二烯、3-甲基-1,3-戊二烯、1,3-庚二烯、1,3-己二烯。從工業的易入手性觀點來看,該等中又以1,3-丁二烯、異戊二烯為宜。共軛二烯化合物可單獨使用亦可組合使用。
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只要是具有可與共軛二烯化合物共聚之芳香族乙烯基結構的單體即無特別限定。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之具體例可列舉苯乙烯、對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乙基苯、乙烯基二甲苯、乙烯基萘、二苯基乙烯等。從工業的易入手性觀點來看,該等中又以苯乙烯為宜。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可單獨使用亦可組合使用。
二烯系共聚物可為無規共聚物亦可為嵌段共聚物。又,亦可將共軛二烯化合物、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以外之化合物共聚而獲得二烯系共聚物。
藉由共軛二烯化合物與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聚而獲得的共軛二烯系共聚物,以共軛二烯化合物與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之莫耳比為共軛二烯化合物/芳香族乙烯基化合=10/90~90/10(莫耳%)為佳。
所述共軛二烯系(共)聚合物之具體例可列舉丁二烯橡膠(BR)、異戊二烯橡膠(IR)、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丁二烯-異戊二烯-苯乙烯無規共聚物、異戊二烯-苯乙烯無規共聚物、苯乙烯-異戊二烯嵌段共聚物(SIS)、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丙烯腈-丁二烯橡膠(NBR)。該等可單獨使用亦可組合使用。該等中又以異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為宜。又,亦適合使用該等之氫化物。
橡膠系聚合物除了共軛二烯系(共)聚合物以外,亦可使用異丁烯(IB)、苯乙烯-異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BS)、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等。橡膠系聚合物可單獨使用亦可組合使用。
本發明可使用之橡膠系聚合物在橡膠系聚合物整體中,含有宜為50重量%以上、較宜為70重量%以上、更宜為80重量%以上、且尤宜為90重量%以上的上述共軛二烯系(共)聚合物。共軛二烯系(共)聚合物之含量上限無特別限定,亦可為100重量%(即,僅由共軛二烯系(共)聚合物構成之橡膠系聚合物)。
如上述,黏著劑組成物含有橡膠系聚合物作為基底聚合物。黏著劑組成物中之橡膠系聚合物含量宜為40重量%以上,較宜為50重量%以上,更宜為60重量%以上。橡膠系聚合物之含量上限無特別限定,譬如為90重量%以下。
除橡膠系聚合物外,黏著劑組成物更可含有任意且適當的添加劑。添加劑之具體例可列舉交聯劑(譬如聚異氰酸酯、環氧化合物、烷基醚化三聚氰胺化合物等)、賦黏劑(譬如松香衍生物樹脂、多萜樹脂、石油樹脂、油溶性酚樹脂、乙烯基甲苯樹脂等)、可塑劑、充填劑(譬如層狀矽酸鹽、黏土材料等)、抗老化劑。可添加至黏著劑組成物之添加劑種類、組合及添加量等可視目的適當設定。黏著劑組成物中之添加劑含量(總量)宜為60重量%以下,較宜為50重量%以下,更宜為40重量%以下。
以所述方式形成之密封部30的厚度宜為30μm~1000μm,較宜為50μm~500μm。本說明書中「密封部厚度」在未特別提及之前提下,意指自影像顯示面板周圍端面向外側延伸之方向的厚度。
A-3.調整密封部厚度 接下來,如圖1(c)所示切除密封部30,並如圖1(d)所示形成具有預定厚度之密封部40。藉由進行所述切除,可有縮小端面凹凸及/或提升相對於期望大小之尺寸精度的優點。切除後之密封部40之厚度宜為10μm~500μm,且較宜為20μm~300μm。
切除可以機械式進行,亦可藉由照射雷射光進行。
機械式切除可列舉銑刀加工、端銑刀加工。
雷射光宜含有波長至少1500nm以下之光。雷射光較宜含有波長100pm~1000nm之光,更宜含有波長400nm~900nm之光,尤宜含有波長420nm~680nm之光。在一實施形態中,雷射光在上述之範圍內具有峰值波長。藉由含有所述波長之雷射光,可遍及密封部的上下厚度方向進行良好切除。
雷射可舉如YAG雷射、YLF雷射、YVO4雷射、鈦藍寶石雷射等固體雷射、含有氬離子雷射、氪離子雷射之氣體雷射、光纖雷射、半導體雷射、染料雷射。且宜使用固體雷射。
上述雷射宜使用短脈衝雷射(照射具有1奈秒以下脈寬之光的雷射,譬如皮秒雷射或飛秒雷射等)。為了抑制對密封部的熱損,又以500皮秒以下(譬如10皮秒~50皮秒)之脈寬尤佳。藉由抑制熱損,可獲得平整、均勻且平滑的切除面。
雷射光之照射條件可設定為任意且適當的條件。譬如,使用固體雷射(YVO4雷射)時,脈衝能宜為10μJ~150μJ,且較宜為25μJ~71μJ。掃描速度宜為10mm/秒~10000mm/秒,較宜為100mm/秒~1000mm/秒。反覆頻率譬如為100Hz~12480Hz。掃描間隔宜為10μm~50μm。雷射光照射位置的波束形狀可因應目的適當設定。該波束形狀譬如可為圓形亦可為線狀。以波束形狀作為預定形狀之機構可採用任意且適當的機構。譬如,可隔著具有預定開口部的遮罩行雷射照射,亦可使用繞射光學元件等行波束形成(beam forming)。譬如,波束形狀為圓形時,焦點徑長(打點徑長)宜為50μm~60μm。此外,脈衝雷射之輸入能宜為20000μJ/mm2 ~100000μJ/mm2 ,較宜為25000μJ/mm2 ~75000μJ/mm2 。另,輸入能E(μJ/mm2 )可由下述式求得。 E=(e×M)/(V×p)    e:脈衝能(J)    M:反覆頻率(Hz)    V:掃描速度(mm/秒)    p:掃描間隔(mm)
雷射光之照射形態(掃描樣式)可因應目的適當設定。雷射光譬如可以直線掃描、可以S字形掃描、可以漩渦狀掃描,亦可以將該等組合。
以上述方式形成之密封部40具有障壁性,代表上對水分及氣體(譬如氧氣)具有障壁性。密封部40在40℃、90%RH條件下之水蒸氣透射率(透濕度)宜為300g/m2 /24hr以下,較宜為100g/m2 /24hr以下,更宜為50g/m2 /24hr以下,尤宜為25g/m2 /24hr以下。透濕度之下限譬如為0.01g/m2 /24hr,且宜低於檢測極限。只要密封部40之透濕度於如上所述之範圍內,即可良好地保護影像顯示面板免於與空氣中之水分及氧接觸。另,透濕度可準照JIS Z0208進行測定。
以上述方式,如圖1(d)所示形成覆蓋影像顯示面板周圍端面之預定厚度的密封部40。藉由將以所述方式製得之影像顯示面板與因應目的等之任意且適當的光學部材加以組合,便可製得影像顯示裝置。光學構件及組合方法乃業界周知,故省略詳細說明。
B.影像顯示裝置 本發明亦包含以上述方式製造的影像顯示裝置。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影像顯示裝置具備:影像顯示面板,具備顯示單元及配置在該顯示單元之至少一側的偏光板;及密封部,覆蓋該影像顯示面板之周圍端面。本說明書所載以外的影像顯示裝置之構成乃業界周知,故省略詳細說明。
影像顯示裝置(實質上為偏光板)在85℃及85%RH環境下保持120小時後之褪色量宜為100μm以下,較宜為50μm以下,更宜為30μm以下,尤宜為25μm以下。褪色量之下限宜為零,在一實施形態中為5μm。褪色量可以下列方式算出:從偏光板(或偏光膜)裁切出預定尺寸之試驗片,且該試驗片形成分別與垂直於延伸方向之方向及延伸方向相對向之兩邊。另外,延伸方向在代表上係對應於偏光膜之吸收軸方向。延伸方向可對應於例如偏光板之長邊方向(輸送方向(MD方向))。接著,以黏著劑將試驗片與相同尺寸之無鹼玻璃板貼合,於試驗片及玻璃板之周圍端面形成密封部,對該密封部照射雷射光後予以切除使厚度成為20μm~300μm。並以此作為影像顯示裝置代替品。另,液晶顯示裝置代替品係於玻璃板兩面分別貼合視辨側試驗片及背面側試驗片。有機EL顯示裝置代替品係僅於玻璃板單面貼合視辨側試驗片。將此影像顯示裝置代替品放置於85℃及85%RH之烘箱內120小時進行加濕。液晶顯示裝置代替品可藉由顯微鏡觀察加濕後端部的褪色狀態。有機EL顯示裝置代替品可以顯微鏡觀察將加濕後之有機EL顯示裝置代替品配置成與標準偏光板呈正交偏光之狀態時端部的褪色狀態。任一情況具體上皆係測定從試驗片(偏光板或偏光膜)端部起算的褪色大小(褪色量:μm)。如圖2所示,係以延伸方向之從端部起算的褪色量a及與延伸方向為正交方向之從端部起算的褪色量b中,數值大者為褪色量。另,褪色區的偏光特性明顯很低,無法實質上實踐作為偏光板的機能。因此,褪色量愈小愈佳。 實施例
以下,以實施例來具體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不受該等實施例限定。又,各特性之測定方法如以下所述。
(1)厚度 用數位測微器(Anritsu公司製KC-351C)進行測定。 (2)透濕度 使用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調製之黏著劑組成物,形成具有剝離襯墊/黏著劑層(具有實施例或比較例之厚度)/剝離襯墊之構成的黏著片。接著,剝除黏著片之其中一剝離襯材使黏著面露出後,透過該黏著面,將黏著片貼合於三乙醯纖維素薄膜(TAC薄膜,厚度:25μm,Konica Minolta(股)製)上,並裁切成10cmΦ之圓狀。最後,將另一剝離襯材剝除,即獲得測定用樣本。並對所獲得之測定用試樣,以透濕度試驗方法(透濕杯法(cup method),以JIS Z 0208為準)測定透濕度(水蒸氣穿透率)。另,測定條件如同下述。又,測定時使用了恆溫恆濕槽。 測定溫度:40℃ 相對濕度:92% 測定時間:24小時 (3)褪色量 從實施例及比較例所獲得的視辨側偏光板及背面側偏光板分別裁切出試驗片(50mm×50mm),且該試驗片形成分別與垂直於延伸方向之方向及延伸方向相對向之兩邊。以黏著劑將試驗片分別貼合至相同尺寸之無鹼玻璃板兩面,於視辨側試驗片/玻璃板/背面側試驗片之積層體的周圍端面形成密封部,並對該密封部照射雷射光後予以切除令其成為預定厚度,做出影像顯示裝置代替品。將之在85℃及85%RH之烘箱內放置120小時並加濕,再利用顯微鏡觀察加濕後偏光膜端部的褪色狀態。具體上係測定從偏光膜端部起算之褪色大小(褪色量:μm)。顯微鏡使用了Olympus公司製MX61L,在倍率10倍下從所拍攝之影像測定褪色量。如圖2所示,以延伸方向之從端部起算的褪色量a及與延伸方向為正交方向之從端部起算的褪色量b中,數值大者為褪色量。另,針對實施例3以僅貼合視辨側偏光板之物作為影像顯示裝置代替品,並觀察將加濕後之影像顯示裝置代替品配置成與標準偏光板呈正交偏光之狀態時的褪色量。
[實施例1] 作為樹脂基材,準備了厚度100μm且Tg75℃之具有7莫耳%異酞酸單元的非晶質聚對酞酸乙二酯薄膜(IPA共聚PET)。並對該薄膜表面施行了電暈處理(58W/m2/min)。 準備以1:9之比率含有乙醯乙醯基改質PVA(日本合成化學工業公司製、商品名:GOHSEFIMER(註冊商標)Z200、平均聚合度:1200、皂化度:98.5莫耳%以上、乙醯乙醯基化度:5%)與PVA(平均聚合度:4200、皂化度:99.2莫耳%)的PVA系樹脂,並相對於該PVA系樹脂100重量份添加碘化鉀13重量份,調製出PVA系樹脂水溶液(PVA系樹脂濃度:5.5重量%)。對樹脂基材的電暈處理面以乾燥後的膜厚為13μm的方式塗佈該水溶液,並在60℃的氣體環境下利用熱風乾燥予以乾燥10分鐘,而在樹脂基材上形成厚度9μm之PVA系樹脂層。如此一來即製作出積層體。 將所製得之積層體於空氣中在140℃下延伸為2.4倍(空中輔助延伸)。 接著,將積層體浸漬於液溫30℃的硼酸水溶液中30秒,以使PVA系樹脂層不溶解。本步驟的硼酸水溶液是令硼酸含量相對於100重量份的水為3重量份。 接著,將積層體於液溫30℃之含碘及碘化鉀之染色液中浸漬染色任意時間,以使所製得之偏光膜的單體穿透率為42~45%左右。染色液是以水為溶劑,並令碘濃度在0.1~0.4重量%的範圍內,令碘化鉀濃度在0.7~2.8重量%的範圍內,且令碘與碘化鉀之濃度比為1:7。 接下來,將積層體浸漬於30℃的硼酸水溶液中60秒,以對吸附有碘之PVA樹脂層施行交聯處理。本步驟的硼酸水溶液是令硼酸含量相對於100重量份的水為3重量份,且令碘化鉀含量相對於100重量份的水為3重量份。 並且,於硼酸水溶液中以70℃之延伸溫度將積層體在與先前之空中輔助延伸相同方向上延伸為2.3倍(最終延伸倍率5.50倍)。本步驟的硼酸水溶液是令硼酸含量相對於100重量份的水為3.5重量份,且令碘化鉀含量相對於100重量份的水為5重量份。 然後,以碘化鉀含量是作成相對於100重量份的水為4重量份之水溶液來洗淨積層體後,利用60℃之溫風乾燥,而於樹脂基材上製得厚5μm之偏光膜。
於所得偏光膜表面(與樹脂基材相反側之面)上藉硬化型接著劑貼合環烯烴系薄膜(日本ZEON公司製、ZF-12、13μm)。具體上,係分別於偏光膜及環烯烴系薄膜上將硬化型接著劑塗成厚1.0μm,並使用輥機進行貼合。之後從環烯烴系薄膜側照射可見光線,使硬化型接著劑硬化。接著剝離樹脂基材,並於該剝離面藉硬化型接著劑貼合環烯烴系薄膜之λ/4板(日本ZEON公司製、ZD-12、厚23μm、Re(550)=140nm),而製得具有環烯烴系薄膜ZD-12(保護薄膜)/偏光膜/環烯烴系薄膜ZF-12(保護薄膜)之構成的偏光板。在此,ZD-12薄膜係以其慢軸相對於偏光膜之吸收軸構成45°角的方式予以貼合。並以該偏光板作為視辨側偏光板。使用所得偏光板,以如同上述(3)記載製作影像顯示裝置代替品並將之供於褪色量之評估。結果列於表1。此外,於圖3顯示褪色狀態。
另一方面,於以與上述同樣方式製得之樹脂基材/偏光膜之積層體的偏光膜表面,以與上述同樣方式貼合環烯烴系薄膜(日本ZEON公司製、ZF-12、13μm)。接著,剝離樹脂基材,並於該剝離面藉黏著劑(12μm)貼合反射型偏光件(3M公司製、APF-V3),而製得具有環烯烴系薄膜ZF-12(保護薄膜)/偏光膜/反射型偏光件之構成的偏光板。並以該偏光板作為背面側偏光板。另,反射型偏光件係以其透射軸與偏光膜之透射軸構成角度0°之方式而貼合。
從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Apple公司製、商品名「iPad(註冊商標) Air」)取出液晶面板,從該液晶面板去除偏光板等光學構件後,取出液晶單元。液晶單元係以酒精洗淨及清潔其兩表面(分別為玻璃基板之外側)後使用。於上述所得視辨側偏光板之保護薄膜表面形成丙烯酸系黏著劑層(厚度:20μm)後,裁切成與液晶單元相同的尺寸(約150mm×200mm)後,藉黏著劑層以ZF-12薄膜為液晶單元側的方式貼合至液晶單元之視辨側表面。於液晶單元之背面側藉丙烯酸系黏著劑層(厚度:20μm)貼合上述所得背面側偏光板。如此便製得液晶面板。於液晶面板之周圍端面貼合片狀的黏著劑,密封該周圍端面。如此便形成了覆蓋液晶面板周圍端面的密封部。另外,構成密封部之黏著劑,係相對於100重量份之苯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之嵌段共聚物(Kuraray公司製,商品名「SEPTON 2063」,苯乙烯含量:13重量%),摻混10重量份之聚丁烯(JX日礦日石能源公司製,「商品名「日石Polybutene HV-300」」、40重量份之萜酚增黏劑(YASUHARA CHEMICAL公司製,商品名「YS Polyster TH130」)、以及芳香族增黏劑(Eastman Chemical公司製,商品名「Piccolastic A5」)製作而得。 接著,對該黏著劑照射雷射光後,從液晶面板之周圍端切除該黏著劑並留下100μm,形成最後的密封部。所得密封部之透濕度為20g/m2 /24hr。雷射光之照射係採用GCC公司製「LaserPro Spirit」進行。 將以上述方式所得液晶面板裝入原本的液晶顯示裝置,而製得本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
[實施例2] 除了形成透濕度為40g/m2 /24hr之密封部(厚50μm)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方式製作出液晶顯示裝置及代替品。將上述(3)之影像顯示裝置代替品與實施例1同樣地供於褪色量之評估。結果列於表1。
[實施例3] 將有使用偏光板用作於抗反射用途的三星無線公司製之智慧型手機(Galaxy-S5)分解而取出了有機EL顯示裝置。將貼附於該有機EL顯示裝置之偏光板及相位差板剝離除去,並將該除去面予以洗淨。於該除去面與實施例1同樣地貼合視辨側偏光板而獲得有機EL面板。之後之程序與實施例1相同,而形成了覆蓋有機EL面板之周圍端面的密封部(透濕度:20g/m2 /24hr、厚度:100μm)。將以上述方式所得有機EL面板裝入原本的有機EL顯示裝置而製得本實施例之有機EL顯示裝置。將上述(3)之影像顯示裝置代替品與實施例1同樣地供於褪色量之評估。結果列於表1。
[比較例1] 除了未形成密封部以外,依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而製作出液晶顯示裝置及代替品。將上述(3)之影像顯示裝置代替品與實施例1同樣地供於褪色量之評估。結果列於表1。此外,於圖4顯示褪色狀態。
[比較例2] 除了使用一般的丙烯酸系黏著劑以外,以與實施例1同樣方式形成密封部(透濕度:超過1000g/m2 /24hr、厚度:25μm),製作出液晶顯示裝置及代替品。將上述(3)之影像顯示裝置代替品與實施例1同樣地供於褪色量之評估。結果列於表1。
[表1]
Figure 02_image001
由表1可明顯得知,藉由於影像顯示面板之外周端面上形成具有預定透濕度之密封部,可獲得在加濕環境下仍能維持優良光學特性之影像顯示裝置。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影像顯示裝置適合應用在電視機、顯示器、行動電話、行動資訊終端、數位相機、視訊攝影機、可攜式遊戲機、汽車導航系統、影印機、列印機、傳真機、鐘錶、微波爐等。
11‧‧‧偏光板12‧‧‧偏光板21‧‧‧表面保護薄膜22‧‧‧表面保護薄膜30‧‧‧密封部40‧‧‧密封部(最後)100‧‧‧顯示單元
圖1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中一實施形態之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的概略圖。 圖2係用以說明算出褪色量的示意圖。 圖3係顯示與實施例1對應之影像顯示裝置代替品於加濕試驗後之褪色量的影像。 圖4係顯示與比較例1對應之影像顯示裝置代替品於加濕試驗後之褪色量的影像。
11‧‧‧偏光板
12‧‧‧偏光板
21‧‧‧表面保護薄膜
22‧‧‧表面保護薄膜
30‧‧‧密封部
40‧‧‧密封部(最後)
100‧‧‧顯示單元

Claims (7)

  1. 一種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包含下述步驟:準備影像顯示面板,該影像顯示面板具備顯示單元及配置在該顯示單元之至少一側的偏光板;於該影像顯示面板之周圍端面貼合片狀的黏著劑層,形成覆蓋該周圍端面的密封部;及從該影像顯示面板之周圍端將該密封部留下預定厚度後予以切除。
  2. 如請求項1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密封部之切除係藉由照射雷射光進行。
  3. 如請求項1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切除後之密封部厚度為10μm~500μm。
  4. 如請求項3之製造方法,其中前述密封部之透濕度為300g/m2/24hr以下。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製造方法,其更包含下列步驟:在形成前述密封部之前,於前述偏光板之外側暫黏上表面保護薄膜;及於該密封部切除後將該表面保護薄膜予以剝離。
  6. 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具備:影像顯示面板,具備顯示單元及配置在該顯示單元之至少一側的偏光板;及密封部,覆蓋該影像顯示面板之周圍端面。
  7. 如請求項6之影像顯示裝置,其在85℃及 85%RH環境下保持120小時後的褪色量為100μm以下。
TW107112581A 2017-04-13 2018-04-12 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及影像顯示裝置 TWI7089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9790 2017-04-13
JP2017079790 2017-04-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2365A TW201842365A (zh) 2018-12-01
TWI708967B true TWI708967B (zh) 2020-11-01

Family

ID=63793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2581A TWI708967B (zh) 2017-04-13 2018-04-12 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及影像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772369B2 (zh)
KR (1) KR102328502B1 (zh)
CN (1) CN110494908A (zh)
TW (1) TWI708967B (zh)
WO (1) WO20181901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4051B (zh) * 2018-11-02 2023-12-01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性光學功能薄膜積層體之雷射切割加工方法
JP2021056505A (ja) * 2019-09-30 2021-04-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き封止調光素子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38715A (en) * 1979-04-18 1980-10-29 Hitachi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JP2013228439A (ja) * 2012-04-24 2013-11-07 Japan Display Inc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631563A (zh) * 2014-11-28 2016-09-0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模組及顯示模組的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33128U (ja) * 1983-01-13 1983-09-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体
JPH10206633A (ja) * 1997-01-22 1998-08-07 Casio Comput Co Ltd 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79944B2 (ja) 1999-06-01 2009-06-17 株式会社サンリッツ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WO2003034139A1 (ja) * 2001-10-10 2005-02-03 株式会社村上開明堂 固体型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防眩ミラー
JP4218941B2 (ja) * 2003-02-25 2009-02-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その製造方法、粘着型光学部材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991557B (zh) * 2005-12-28 2012-06-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泳显示装置
JP4918701B2 (ja) * 2006-12-18 2012-04-18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偏光板の防湿コーティング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偏光板
US9334406B2 (en) * 2009-02-25 2016-05-10 Lg Chem, Ltd. Composition for primer coating, optical film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polarizing plate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11022202A (ja) * 2009-07-13 2011-02-03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KR102105994B1 (ko) * 2013-05-31 2020-05-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50069705A (ko) * 2013-12-16 2015-06-24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액정패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6803131B2 (ja) * 2014-02-18 2020-12-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689103B2 (ja) * 2015-03-12 2020-04-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WO2017006405A1 (ja) * 2015-07-03 2017-01-12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表示部材の分断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638239B2 (ja) * 2015-07-30 2020-01-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38715A (en) * 1979-04-18 1980-10-29 Hitachi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JP2013228439A (ja) * 2012-04-24 2013-11-07 Japan Display Inc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631563A (zh) * 2014-11-28 2016-09-01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模組及顯示模組的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8190181A1 (ja) 2019-12-26
KR102328502B1 (ko) 2021-11-18
WO2018190181A1 (ja) 2018-10-18
JP6772369B2 (ja) 2020-10-21
TW201842365A (zh) 2018-12-01
CN110494908A (zh) 2019-11-22
KR20190138786A (ko) 2019-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3055B (zh) Polarizing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olarizing plate
TWI708968B (zh) 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及藉由該製造方法製得之影像顯示裝置
KR101811290B1 (ko) 위상차 필름 적층체 및 위상차 필름 적층체의 제조방법
JP6905312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剥離方法及び光学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TWI752232B (zh) 可彎折之影像顯示裝置
KR20190046936A (ko) 고무계 점착제 조성물, 고무계 점착제층, 점착 필름, 고무계 점착제층을 구비한 광학 필름, 광학 부재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TWI707783B (zh) 偏光薄膜、附黏著劑層之偏光薄膜及影像顯示裝置
TWI457616B (zh)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aminated film
TWI736758B (zh) 偏光板、影像顯示裝置及該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TW201136999A (en) Polarizing plate
JP2019049708A (ja) 偏光板
TWI708967B (zh) 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及影像顯示裝置
TWI724436B (zh) 偏光薄膜、附黏著劑層之偏光薄膜及影像顯示裝置
TWI690760B (zh) 影像顯示裝置及該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TWI751338B (zh) 偏光薄膜、附有黏著劑層之偏光薄膜、及影像顯示裝置
TW202313344A (zh) 附相位差層之偏光板及使用其之圖像顯示裝置
KR20230141518A (ko) 적층체 및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KR20230141649A (ko) 편광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