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8516B - 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88516B
TWI688516B TW105112951A TW105112951A TWI688516B TW I688516 B TWI688516 B TW I688516B TW 105112951 A TW105112951 A TW 105112951A TW 105112951 A TW105112951 A TW 105112951A TW I688516 B TWI688516 B TW I6885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icycle
threshold value
shift
control unit
ang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2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00347A (zh
Inventor
厳樫昌子
橋本明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00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03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885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8851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62M9/122Rear derailleurs electrically or fluid actuated; Contro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45/40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 B62J45/41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ensor
    • B62J45/412Speed 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45/40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 B62J45/41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ensor
    • B62J45/413Rotation 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45/40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 B62J45/41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ensor
    • B62J45/415Inclination sensors
    • B62J45/4151Inclination sensors for sensing lateral inclination of the cy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45/40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 B62J45/41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ensor
    • B62J45/415Inclination sensors
    • B62J45/4152Inclination sensors for sensing longitudinal inclination of the cy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45/40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 B62J45/42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 B62J45/421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t the pedal cran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62M9/123Rear derailleurs changing gears automat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31Front derailleurs
    • B62M9/132Front derailleurs electrically or fluid actuated; Contro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31Front derailleurs
    • B62M9/133Front derailleurs changing gears automatic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 F16H61/0204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
    • F16H61/0213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for generating shift sign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025/006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auxiliary shift assis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Abstract

提供可以對應自行車的行走環境進行變速控制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

一種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是具備對應顯示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規定的變速條件使變速機動作的控制部,前述控制部,是依據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自行車的傾斜角度設定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

Description

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
以往,已知將變速機控制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專利文獻1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是使曲柄的旋轉數被維持在規定的範圍的方式依據曲柄的旋轉數將變速機控制。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平10-511621號公報
自行車的行走環境,例如在上坡的行走時及上坡以外的行走時中,適切的變速機的控制方法是不同。但是,在專利文獻1中對於變速機的控制未考慮傾斜角度。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可以對應自行車的行走環境進行變速控制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
[1]依照本發明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形態,是具備對應顯示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規定的變速條件使變速機動作的控制部,前述控制部,是依據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自行車的傾斜角度來設定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
[2]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是包含有關於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的門檻值,前述控制部,是藉由將前述門檻值變更來設定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
[3]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門檻值,是包含第1門檻值及前述第1門檻值未滿的第2門檻值,前述控制部,是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的值是從前述第1門檻值未滿的值變化至前述第1門檻值以上的值時,或是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的值是從超過前述第2門檻值的值變化至前述第2門檻值以下的值時,使前述變速機動作。
[4]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控制部,是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的值是從前述第1門檻值未滿的值變化至前述第1門檻值以上的值時,使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比變大的方式將前述變速 機控制,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的值是從超過前述第2門檻值的值變化至前述第2門檻值以下的值時,使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比變小的方式將前述變速機控制。
[5]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是包含第1變速條件,前述控制部,是前述傾斜角度超過0度的第1規定角度以上的情況,依據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第1變速條件使前述變速機動作。
[6]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控制部,是藉由依據前述傾斜角度是前述第1規定角度以上,且,前述傾斜角度變化,而將至少前述第2門檻值變更來設定前述第1變速條件。
[7]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控制部,是藉由依據朝前述傾斜角度增加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比率是第1比率以上,或是朝前述傾斜角度增加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量是第1變化量以上,而加大至少前述第2門檻值來設定前述第1變速條件。
[8]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控制部,是藉由依據朝前述傾斜角度減少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比率是第2比率以上,或是朝前述傾斜角度減少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量是第2變化量以上,而減小至少前述第2門檻值來設定前述第1變速條件。
[9]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控制部,是前述傾斜角度為前述第1規定角度以上的情況,依據增加的前述自行車的行走距離是第1行走距離以上,或是經過的前述自行車的行走時間是第1行走時間以上,來設定前述第1變速條件。
[10]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控制部,是依據前述傾斜角度從前述第1規定角度未滿的值變化至前述第1規定角度以上的值時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來設定前述第1變速條件。
[11]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第1變速條件中的前述第1門檻值,是比前述傾斜角度從前述第1規定角度未滿的值變化至前述第1規定角度以上的值時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的值更大,前述第1變速條件中的前述第2門檻值,是比前述傾斜角度從前述第1規定角度未滿的值變化至前述第1規定角度以上的值時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的值更大。
[12]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傾斜角度從前述第1規定角度未滿的值變化至前述第1規定角度以上的值時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的值及前述第1變速條件中的前述第2門檻值的差,是比前述傾斜角度從前述第1規定角度未滿的值變化至前述第1規定角度以上的值時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的值及前述第1變速條件中的前述第1門檻值 的差更小。
[13]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是包含第2變速條件,前述控制部,是前述傾斜角度超過0度且前述第1規定角度未滿的情況,依據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第2變速條件使前述變速機動作。
[14]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是包含第3變速條件,前述控制部,是前述傾斜角度未滿0度的第2規定角度以下的情況,依據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第3變速條件使前述變速機動作。
[15]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控制部,是藉由依據前述傾斜角度為前述第2規定角度以下,且,前述傾斜角度變化,而將至少前述第1門檻值變更來設定前述第3變速條件。
[16]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控制部,是藉由依據朝前述傾斜角度減少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比率是第3比率以上,或是朝前述傾斜角度減少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量是第3變化量以上,而減小至少前述第1門檻值來設定前述第3變速條件。
[17]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控制部,是藉由依據朝前述傾斜角度增加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比率是第4比率以上,或是朝前述 傾斜角度增加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量是第4變化量以上,而加大至少前述第1門檻值來設定前述第3變速條件。
[18]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控制部,是前述傾斜角度為前述第2規定角度以下的情況,依據增加的前述自行車的行走距離是第2行走距離以上,或是經過的前述自行車的行走時間是第2行走時間以上,來設定前述第3變速條件。
[19]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控制部,是依據前述傾斜角度從超過前述第2規定角度的值變化至前述第2規定角度以下的值時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來設定前述第3變速條件。
[20]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第3變速條件中的前述第1門檻值,是比前述傾斜角度從超過前述第2規定角度的值變化至前述第2規定角度以下的值時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的值更小,前述第3變速條件中的前述第2門檻值,是比前述傾斜角度從超過前述第2規定角度的值變化至前述第2規定角度以下的值時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的值更小。
[21]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傾斜角度從超過前述第2規定角度的值變化至前述第2規定角度以下的值時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的值及前述第3變速條件中的前述第2門檻值的 差,是比前述傾斜角度從超過前述第2規定角度的值變化至前述第2規定角度以下的值時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的值及前述第3變速條件中的前述第1門檻值的差更大。
[22]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是包含第4變速條件,前述控制部,是前述傾斜角度未滿0度,且,超過前述第2規定角度的情況,依據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第4變速條件使前述變速機動作。
[23]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是包含第5變速條件,前述控制部,是前述自行車從停止的狀態行走開始的場合,直到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的值到達規定值為止,依據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第5變速條件使前述變速機動作。
[24]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第5變速條件中的前述門檻值,是包含第3門檻值及第4門檻值,前述第3門檻值,是對應第1變速比,前述第4門檻值,是對應比前述第1變速比更大的第2變速比,比前述第3門檻值更大。
[25]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是包含第6變速條件,前述控制部,是加大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比用的訊號從操作部被輸入時,使前述變速機動作,依據將前述變速機動作隨後的 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來設定前述第6變速條件,依據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第6變速條件使前述變速機動作。
[26]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是包含第7變速條件,前述控制部,是減小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比用的訊號從操作部被輸入時,使前述變速機動作,依據將前述變速機動作之前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來設定前述第7變速條件,依據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第7變速條件使前述變速機動作。
[27]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控制部,是在前述自行車所發生的加速度超過規定的加速度之後至規定期間經過為止,禁止對應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的前述變速機的控制。
[28]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規定期間,是依據前述加速度的大小被設定。
[29]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是包含前述自行車的曲柄的旋轉數及前述自行車的行走速度的至少一方。
[30]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控制部,是依據檢出前述自行車的曲柄的旋轉數的感測器的輸出運算前述曲柄的旋轉數。
[31]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 述控制部,是依據檢出前述自行車的車速的感測器的輸出運算前述曲柄的旋轉數。
[32]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控制部,是依據檢出前述自行車的傾斜角度的傾斜感測器的輸出運算前述傾斜角度。
[33]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自行車的傾斜角度,是前述自行車的前後方向的傾斜角度。
[34]依據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一例的話,前述自行車的傾斜角度,是前述自行車的間距角。
本發明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是可以對應自行車的行走環境進行變速控制。
10‧‧‧自行車
12‧‧‧前輪
12A‧‧‧車軸
12B‧‧‧輻絲
14‧‧‧後輪
14A‧‧‧車軸
14B‧‧‧輻絲
16‧‧‧車體
18‧‧‧驅動機構
20‧‧‧操作部
24‧‧‧車架
24A‧‧‧下降管
24B‧‧‧鏈條支撐架
24C‧‧‧坐墊管
24D‧‧‧坐墊支撐架
24E‧‧‧頂管
24F‧‧‧頭管
24G‧‧‧撥鏈器吊架
26‧‧‧車手把
26A‧‧‧柄
28‧‧‧坐墊柱
30‧‧‧前叉
32‧‧‧底板托架
34‧‧‧曲柄總成
36‧‧‧踏板
38‧‧‧踏板軸
40‧‧‧後鏈輪
42‧‧‧鏈條
44‧‧‧曲柄軸
46‧‧‧曲柄臂
48‧‧‧前鏈輪
50‧‧‧變速控制裝置
52‧‧‧變速裝置
54‧‧‧控制部
56‧‧‧車速檢出裝置
58‧‧‧變速機
60‧‧‧傾斜感測器
62‧‧‧基座構件
62A‧‧‧托架
64‧‧‧可動構件
64A‧‧‧帶輪
65‧‧‧導鏈件
66‧‧‧連結構件
68‧‧‧致動器
70‧‧‧感測器單元
72‧‧‧迴轉感測器
74‧‧‧加速度感測器
76‧‧‧磁鐵
78‧‧‧車速感測器
80‧‧‧運算部
82‧‧‧記憶部
84‧‧‧曲柄旋轉檢出裝置
86‧‧‧旋轉檢出感測器
88‧‧‧開關
[第1圖]搭載了第1實施例的變速控制裝置的自行車的側面圖。
[第2圖]被搭載於第1圖的自行車中的變速機的前視圖。
[第3圖]被搭載於第1圖的自行車中的變速控制裝置的方塊圖。
[第4圖]藉由第3圖的控制部被實行的傾斜角度的運 算處理的流程圖。
[第5圖]藉由第3圖的控制部被實行的變速處理的第1處理的流程圖。
[第6圖]藉由第3圖的控制部被實行的變速處理的第2處理的流程圖。
[第7圖]藉由第3圖的控制部被實行的變速處理的第3處理的流程圖。
[第8圖]藉由第3圖的控制部被實行的變速處理的第4處理的流程圖。
[第9圖]藉由第3圖的控制部被實行的變速處理的第5處理的流程圖。
[第10圖]藉由第2實施例的控制部被實行的變速處理的第6處理的流程圖。
[第11圖]藉由第2實施例的控制部被實行的變速處理的第7處理的流程圖。
[第12圖]藉由第2實施例的控制部被實行的變速處理的第8處理的流程圖。
[第13圖]第1實施例的變速處理的第5處理的變形例的流程圖。
[第14圖]第1實施例的變速處理的第1處理的變形例的流程圖。
[第15圖]第1實施例的變形例的變速控制裝置的方塊圖。
(第1實施例)
參照第1圖,說明搭載了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的自行車的構成。
自行車10,是具備前輪12、後輪14、車體16、驅動機構18、操作部20、及變速控制裝置50。
車體16,是具備:車架24、與車架24連接的車手把26、與車架24連接的坐墊柱28、及與車架24連接的前叉30。
車架24,是具備將驅動機構18的曲柄軸44支撐的底板托架32。車架24,是具備:從底板托架32朝前方延伸的下降管24A、從底板托架32朝後方延伸的鏈條支撐架24B、及從底板托架32朝上方延伸的坐墊管24C。且,車架24,是具備:將鏈條支撐架24B的後端及坐墊管24C的上端連接的坐墊支撐架24D、及從坐墊管24C的上端朝前方延伸的頂管24E、及將下降管24A的前端及頂管24E的前端連接的頭管24F。在鏈條支撐架24B的後端中,設有撥鏈器吊架24G。
車手把26,是透過柄26A可裝卸地連接在前叉30。坐墊柱28,是可裝卸地連接在坐墊管24C。前叉30,是被支撐於頭管24F,與前輪12的車軸12A連接。
驅動機構18,是包含曲柄總成34、左右的踏板36、踏板軸38、後鏈輪40、及鏈條42。
曲柄總成34,是具備:可旋轉地被支撐於底板托架32的曲柄軸44、左右的曲柄臂46、及與曲柄軸44連接的前鏈輪48。左右的曲柄臂46,是被安裝於曲柄軸44。左右的踏板36,是可繞踏板軸38周圍旋轉地被安裝於曲柄臂46。
前鏈輪48,是與曲柄軸44或是曲柄臂46連結。前鏈輪48,是設成與曲柄軸44同軸。前鏈輪48,是不與曲柄軸44相對旋轉地連結。
後鏈輪40,是可繞後輪14的車軸14A周圍旋轉地被安裝於後輪14。後鏈輪40,是透過單向離合器與後輪14連結。鏈條42,是被捲掛在前鏈輪48及後鏈輪40。藉由被加在踏板36的人力驅動力使曲柄軸44旋轉時,藉由前鏈輪48、鏈條42、及後鏈輪40,使後輪14旋轉。
操作部20,是被安裝於車手把26。操作部20,是藉由變速控制裝置50的控制部54(第3圖參照)及無圖示的拉索被電連接。操作部20是藉由操作者被操作時,操作部20是將昇檔訊號或是降檔訊號朝控制部54(第3圖參照)發訊。又,昇檔是變速比γ朝變大方向的變速,降檔是變速比γ朝變小方向的變速。又,將操作部20及控制部54(第3圖參照)藉由無線通訊可通訊地連接也可以。
變速控制裝置50,是具備控制部54(第3圖參照)。變速控制裝置50,較佳是,具備變速裝置52及 車速檢出裝置56。
如第3圖所示,變速裝置52,是具備將自行車10的變速比γ變更的變速機58。傾斜感測器60,是設在車體16將反映自行車10的姿勢的訊號輸出。
如第2圖所示,變速機58,是撥鏈器。變速機58,是在可實現不同的變速比γ的複數後鏈輪40之間將鏈條移動。變速機58的變速段,是對應各後鏈輪40。變速機58,是在後輪14的車軸附近被安裝於車架24的撥鏈器吊架24G。變速機58,是具備:被安裝於自行車10的車架24的基座構件62、可對於基座構件62移動的可動構件64、將基座構件62及可動構件64連結的連結構件66、及致動器68。致動器68,是例如電動馬達。致動器68、控制部54、及傾斜感測器60,是與無圖示的電池電連接,從電池被供給電力。電池,是設在變速機58也可以,設在例如車架24等的變速機58的外部也可以。
基座構件62,是透過托架62A及螺栓等可安裝在車架24。托架62A,是被固定於撥鏈器吊架24G。連結構件66,是將可動構件64對於基座構件62可移動地將基座構件62及可動構件64連接。可動構件64,是將導鏈件65支撐。導鏈件65,是具備一對的帶輪64A。鏈條42是被捲掛在一對的帶輪64A中。
致動器68,是將變速機58動作使變速比γ變更。具體而言,致動器68,是將連結構件66及可動構件64對於基座構件62移動。變速機58,是藉由致動器68 的驅動,在複數後鏈輪40之間切換鏈條42,將變速比γ變更。
如第3圖所示,傾斜感測器60,是具備感測器單元70。傾斜感測器60,是設於車架24(第1圖參照)。傾斜感測器60,是設在車架24(第1圖參照)的內部也可以,被安裝於車架24(第1圖參照)的外面也可以。傾斜感測器60,是藉由纜線與控制部54電連接。
感測器單元70,是具備3軸的迴轉感測器72及3軸的加速度感測器74。即,傾斜感測器60,是包含迴轉感測器72及加速度感測器74。傾斜感測器60的輸出,是包含3軸的各姿勢角度、及3軸的各加速度的資訊。又,3軸的姿勢角度,是間距角度θA、滾子角度θB、及偏角度θC。迴轉感測器72的3軸、及加速度感測器74的3軸是一致較佳。感測器單元70,是使車體16(第1圖參照)的左右方向及間距角度θA的軸的延伸的方向是大致一致的方式被安裝於車架24較佳。
如第1圖所示的車速檢出裝置56,是檢出前輪12的旋轉。車速檢出裝置56,是具備被安裝於前輪12的輻絲12B的磁鐵76、及被安裝於前叉30的車速感測器78。又,磁鐵76,是被安裝於後輪14的輻絲14B也可以。此情況,車速檢出裝置56,是被安裝於鏈條支撐架24B。車速檢出裝置56,是藉由螺栓及螺帽、或是束帶(扣環)等被固定於車體16。在以下的說明中,車速檢出裝置56雖是檢出前輪12的旋轉的構成,但是車速檢出 裝置56是對於檢出後輪14的旋轉的情況時因為只是將前輪12置換成為後輪14,所以省略其說明。
車速感測器78,是藉由無圖示的拉索與控制部54(第3圖參照)電連接。車速感測器78,是具備將對應與磁鐵76的相對位置的變化的值輸出的元件(圖示略)。前述元件,是藉由構成簧片開關的磁性體簧片,或是霍爾元件等被實現。車速感測器78,是將元件(圖示略)的輸出朝第3圖所示的控制部54輸出。控制部54,是依據元件的輸出、及被預先記憶的前輪12(第1圖參照)的周長,運算每單位時間的行走距離(以下稱為「車速V」)。即,車速感測器78,是將反映自行車10的車速V的訊號輸出。
變速控制裝置50,是進一步包含曲柄旋轉檢出裝置84。曲柄旋轉檢出裝置84,是具備:被安裝於第1圖所示的曲柄臂46、前鏈輪48或是曲柄軸44的磁鐵(圖示略)、及被安裝於車架24的旋轉檢出感測器86(第3圖參照)。第3圖所示的旋轉檢出感測器86,是藉由拉索與控制部54電連接。旋轉檢出感測器86,是具備將對應與曲柄臂46的相對位置的變化的值輸出的元件(圖示略)。前述元件,是藉由構成簧片開關的磁性體簧片,或是霍爾元件等被實現。
如第3圖所示的控制部54,是設於變速機58。控制部54,是設於基座構件62(第2圖參照)較佳。控制部54,是設在基座構件62(第2圖參照)的內 部也可以,被安裝於基座構件62(第2圖參照)的外面也可以。控制部54,是具備進行各種運算的運算部80及記憶部82。控制部54,是依據旋轉檢出感測器86的輸出曲柄軸44運算每單位時間的旋轉數(以下稱為「曲柄旋轉數N」)。曲柄旋轉數N,是顯示自行車10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又,控制部54是依據車速感測器78的輸出運算曲柄旋轉數N也可以。此情況,控制部54,可以從車速V及變速比γ將曲柄旋轉數N運算。先在變速機58設置檢出變速段的段數檢出感測器,在控制部54的記憶部82將對應變速段的變速比γ記憶好的話,控制部54就可以從來自段數檢出感測器的檢出結果將曲柄旋轉數N運算。且控制部54,是依據車速感測器78的輸出將曲柄旋轉數N運算,並且依據旋轉檢出感測器86的輸出將曲柄旋轉數N運算也可以。特別是慣性運動時,車速V雖是比「0」更大,但是因為旋轉檢出感測器86所檢出的曲柄旋轉數N是「0」,所以依據車速V將曲柄旋轉數N運算較佳。即,由實際的旋轉檢出感測器86所檢出的曲柄旋轉數N,是只有比依據車速V被運算的曲柄旋轉數N更小時,控制部54,是使用依據車速V被運算的曲柄旋轉數N也可以。
控制部54,是依據傾斜感測器60及車速感測器78的輸出運算自行車10的傾斜角度θ。傾斜角度θ,是朝車體16(第1圖參照)的左右方向延伸的軸周圍的自行車10的前後方向的傾斜角度。即,傾斜角度θ,是 自行車10的間距角度θA。傾斜角度θ,是車體16被設在水平的場所時設定成「0度」。因此,傾斜角度θ,是與自行車10的行走路面的坡度相關。
參照第4圖,說明傾斜角度θ的運算處理。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11中從迴轉感測器72的輸出運算間距角度θA、滾子角度θB、及偏角度θC。控制部54,是在步驟S12中,從加速度感測器74對於車體16(第1圖參照)的前後方向運算第1加速度向量。控制部54,是在步驟S13中,從車速感測器78的輸出運算第2加速度向量。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14中,依據第1加速度向量及第2加速度向量,將間距角度θA、滾子角度θB、及偏角度θC修正,減少被包含於間距角度θA、滾子角度θB、及偏角度θC的誤差。具體而言,控制部54,是依據第1加速度向量及第2加速度向量的差分運算間距角度θA、滾子角度θB、及偏角度θC的各修正角度。控制部54,是將修正角度加算在間距角度θA、滾子角度θB、及偏角度θC。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15中,依據在步驟S14被修正的間距角度θA、滾子角度θB、偏角度θC、及自行車10的傾斜角度的初期值運算傾斜角度θ。又,感測器單元70是使車體16(第1圖參照)的左右方向及間距角度θA的軸的延伸的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式被安裝於變速機58時,可以依據間距角度θA、滾子角度θB、及自 行車10的傾斜角度的初期值將傾斜角度θ運算。且,感測器單元70是使車體16(第1圖參照)的左右方向及間距角度θA的軸的延伸的方向大致一致,且,使車體16(第1圖參照)的前後方向及滾子角度θB的軸大致一致的方式被安裝於變速機58時,可以依據間距角度θA及自行車10的傾斜角度的初期值將傾斜角度θ運算。
控制部54,是對應曲柄旋轉數N及規定的變速條件使變速機58動作。控制部54,是依據曲柄旋轉數N及傾斜角度θ設定規定的變速條件。
規定的變速條件,是包含第1變速條件、第2變速條件、第5變速條件、第6變速條件、及第7變速條件。規定的變速條件,是包含有關於曲柄旋轉數N的門檻值。控制部54,是對應曲柄旋轉數N及門檻值的比較結果使變速機58動作。控制部54,是藉由將門檻值變更來設定規定的變速條件。門檻值,是包含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
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傾斜角度θ從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的值變化至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值時的曲柄旋轉數N將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變更來設定第1變速條件。控制部54,是傾斜角度θ為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時,依據曲柄旋轉數N及第1變速條件使變速機58動作。具體而言,控制部54,是傾斜角度θ為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時,依據被包含於曲柄旋轉數N及第1變速條件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的比 較結果使變速機58動作。
控制部54,是傾斜角度θ超過0度且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的情況時藉由將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變更成行走用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來設定第2變速條件。控制部54,是傾斜角度θ超過0度且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的情況時,依據第2變速條件使變速機58動作。具體而言,控制部54,是傾斜角度θ超過0度且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時,是依據被包含於曲柄旋轉數N及第2變速條件的行走用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的比較結果使變速機58動作。行走用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是依據昇檔訊號及降檔訊號被變更。記憶部82,是記憶行走用的第1門檻值NX的基本值及第2門檻值NY的基本值。行走用的第1門檻值NX的基本值,是例如75rpm。行走用的第2門檻值NY的基本值,是例如60rpm。行走用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的差,是15~20rpm較佳。
控制部54,是自行車10從停止的狀態開始行走時藉由將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變更成起動前進用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來設定第5變速條件。
控制部54,是自行車10從停止的狀態開始行走時,是直到變速比γ成為規定的變速比γX以上為止,依據曲柄旋轉數N及第5變速條件使變速機58動作。具體而言,自行車10從停止的狀態開始行走時,是依據被 包含於曲柄旋轉數N及第5變速條件的起動前進用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的比較結果使變速機58動作。
起動前進用的第1門檻值NX,即,第5變速條件中的第1門檻值NX,是包含:對應第1變速比γA的上限門檻值NX1、及對應變速比γ比第1變速比γA更大的第2變速比γB的上限門檻值NX2。起動前進用的第2門檻值NY,即,第5變速條件中的第2門檻值NY,是包含對應第1變速比γA的下限門檻值NY1、及對應第2變速比γB的下限門檻值NY2。上限門檻值NX1及下限門檻值NY1是第5變速條件中的第3門檻值。上限門檻值NX2及下限門檻值NY2是第5變速條件中的第4門檻值。即,第5變速條件中的門檻值,是包含第3門檻值及第4門檻值。
在與最小的變速段數對應的變速比γ至與第1規定的變速段數對應的變速比γ的範圍,上限門檻值NX1,是比上限門檻值NX2更小。在與最小的變速段數對應的變速比γ至與第2規定的變速段數對應的變速比γ的範圍,下限門檻值NY1,是比下限門檻值NY2更小。第1規定的變速段數,是例如,4段。第2規定的變速段數,是例如,5段。
記憶部82,是記憶顯示變速段數及起動前進用的第1門檻值NX及起動前進用的第2門檻值NY的關係的目錄表。在表1中,顯示變速段數為8段的顯示變速 機58中的變速段數及起動前進用的第1門檻值NX及起動前進用的第2門檻值NY的關係的目錄表的一例。
Figure 105112951-A0101-12-0021-1
控制部54,是傾斜角度θ為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情況,且,加大變速比γ用的昇檔訊號是從操作部20被輸入時,使變速機58動作,藉由依據將變速機58動作隨後的曲柄旋轉數N而將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變更來設定第6變速條件。控制部54,是第6變速條件被設定時,依據曲柄旋轉數N及第6變速條件使變速機58動作。
控制部54,是傾斜角度θ為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時,且,減小變速比γ用的降檔訊號是從操作部20被輸入時,使變速機58動作,藉由依據將變速機58動作 之前的曲柄旋轉數N而將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變更來設定第7變速條件。控制部54,是第7變速條件被設定時,依據曲柄旋轉數N及第7變速條件使變速機58動作。
參照第5圖~第9圖,說明藉由控制部54被實行的變速處理。變速處理,是通過無圖示的操作按鈕等的操作使朝控制部54的電源的供給成為導通(ON)時開始,電源的供給是每成為導通(ON)就從步驟S21開始處理。又,第5圖~第9圖所示的變速處理,是藉由切換開關從手動變速模式朝自動變速模式模式被切換時,才開始也可以。自動變速模式被設定時,控制部54是實行第5圖~第9圖的處理。即,控制部54,是可自動將變速機58控制。手動變速模式被設定時,控制部54是只有依據來自操作部20的操作訊號將變速機58控制。即,在手動變速模式中控制部54,是只有依據駕駛者的操作將變速機58控制。
變速處理,是包含:第1處理、第2處理、第3處理、及第4處理。
參照第5圖,說明在電力的供給成為導通(ON)隨後被實行的第1處理。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21中將從零起動前進標記設定,移行至步驟S22。從零起動前進標記被設定時,控制部54是使用起動前進用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進行變速控制。另一方,從零起動前進標記未 被設定時,控制部54是使用行走用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進行變速控制。從零起動前進標記,是電源被投入時、及車速V是「0」時被設定。藉由從零起動前進標記被設定,藉由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被變更成起動前進用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使第5變速條件被設定。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22中判別從零起動前進標記是否被設定。控制部54,是從零起動前進標記未被設定時,移行至步驟S25。控制部54,是在步驟S22中從零起動前進標記被設定時,在步驟S23中判別現在的變速比γ是否為規定變速比γX以下。控制部54,是現在的變速比γ比規定變速比γX更大時,在步驟S24中將從零起動前進標記清除之後,移行至步驟S25。控制部54,是現在的變速比γ為規定變速比γX以下時,不將從零起動前進標記清除,就移行至步驟S25。又,規定變速比γX,是例如,變速機58的變速段數是11段時,可以設定與4段對應的變速比γ。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25中,判別加速度GA是否為規定的加速度GX未滿。又,加速度G,是自行車10的前後方向的加速度較佳,依據加速度感測器74或是車速感測器78的輸出被運算。控制部54,是加速度GA為規定的加速度GX以上時,在步驟S26中經過規定期間TA為止不朝下一個步驟S27前進,首先反覆步驟S26的判別處理。控制部54,是加速度GA為規定的加速 度GX未滿時、及加速度GA被判別為規定的加速度GX以上之後經過規定期間TA時,移行至步驟S27。即,控制部54,是在自行車10發生的加速度GA超過規定的加速度GX至經過規定期間TA為止,禁止對應曲柄旋轉數N及規定的變速條件的變速機58的控制。又,規定期間TA,是依據加速度GA的大小被設定。具體而言,加速度GA愈大規定期間TA愈長。在記憶部82中,記憶顯示加速度GA及規定期間TA的關係的目錄表、地圖、或是計算式。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27中,判別車速V是否為「0」。控制部54,是車速V為「0」時,再度從步驟S21開始處理。控制部54,是車速V比「0」更大時,在步驟S28中判別傾斜角度θ是否為超過0度的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第1規定角度θX,較佳是選擇相當於2%~10%的上坡的道路坡度的角度。第1規定角度θX,是例如1.1度,相當於2%的上坡的道路坡度。控制部54,是傾斜角度θ超過0度的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時,移行至步驟S29(第6圖參照),傾斜角度θ超過0度的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時,移行至步驟S41(第8圖參照)。
參照第6圖,說明在平坡或是下坡的行走中操作部20被操作時的第2處理。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29中判別昇檔訊號是否從操作部20被輸入。例如,前次昇檔訊號是否被輸入的判別被進行之後昇檔訊號被輸入時,判別昇檔訊號被輸入的指 令。
控制部54,是昇檔訊號被輸入時,在步驟S30中將變速機58昇檔控制,將行走用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變更成比現在的值更大的值。第1門檻值NX的變化量及第2門檻值NY的變化量是等同較佳。第1門檻值NX的變化量及第2門檻值NY的變化量,是例如3rpm。控制部54,是步驟S30的處理之後,移行至步驟S33。又,昇檔控制,是朝變速比γ變大方向使變速機58動作的控制。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29中昇檔訊號未被輸入時,在步驟S31中判別降檔訊號是否從操作部20被輸入。例如,前次降檔訊號是否被輸入的判別被進行之後降檔訊號被輸入時,判別降檔訊號被輸入的指令。
控制部54,是降檔訊號被輸入時,在步驟S32中將變速機58降檔控制,將行走用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變更成比現在的值更小的值。第1門檻值NX的變化量及第2門檻值NY的變化量是等同較佳。第1門檻值NX的變化量及第2門檻值NY的變化量,是例如3rpm。控制部54,是步驟S32的處理之後,移行至步驟S33。又,降檔控制,是朝變速比γ變小方向使變速機58動作的控制。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33中判別曲柄旋轉數N是否比第1門檻值NX更大。曲柄旋轉數N是比第1門檻值NX更大時,在步驟S34中將第1門檻值NX及第2 門檻值NY朝比現在的值更大的值變更,從步驟S22(第5圖參照)再度反覆處理。步驟S33中的第1門檻值NX的變化量及第2門檻值NY的變化量,是例如3rpm。
控制部54,是曲柄旋轉數N為第1門檻值NX以下時,在步驟S35中判別曲柄旋轉數N是否為第2門檻值NY未滿。曲柄旋轉數N為第2門檻值NY未滿時,在步驟S36中將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朝比現在的值更小的值變更,從步驟S22(第5圖參照)再度反覆處理。步驟S35中的第1門檻值NX的變更量及第2門檻值NY的變更量,是例如3rpm。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35中曲柄旋轉數N為第2門檻值NY以上時,即,曲柄旋轉數N為第1門檻值NX未滿,且,位於比第2門檻值NY更大的範圍內時,不將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變更從步驟S22(第5圖參照)再度反覆處理。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31中降檔訊號未被輸入時,即,昇檔訊號及降檔訊號皆未從操作部20被輸入時,移行至步驟S37(第7圖參照)。
參照第7圖,說明在平坡或是下坡的行走中維持曲柄旋轉數N用的第3處理。
從零起動前進標記被設定時,起動前進用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是被設定作為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因此,第3處理是依據第5變速條件進行。從零起動前進標記未被設定時,行走用的第1門檻值 NX及第2門檻值NY是被設定作為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因此,第3處理是依據第2變速條件進行。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37中,判別曲柄旋轉數N是否為第1門檻值NX以上。控制部54,是曲柄旋轉數N為第1門檻值NX以上時,在步驟S38中實行昇檔控制,移行至步驟S22(第1圖參照),再度從步驟S22實行處理。
控制部54,是曲柄旋轉數N為第1門檻值NX未滿時,在步驟S39中判別曲柄旋轉數N是否為第2門檻值NY以下。控制部54,是曲柄旋轉數N為第2門檻值NY以下時,在步驟S40將降檔控制實行,移行至步驟S22(第1圖參照),再度從步驟S22實行處理。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39中曲柄旋轉數N是比第2門檻值NY更大時,即,曲柄旋轉數N是第1門檻值NX未滿,且,位於比第2門檻值NY更大的範圍內時,不進行昇檔控制及降檔控制移行至步驟S22(第1圖參照),再度從步驟S22實行處理。
參照第8圖,說明在上坡的行走中操作部20被操作時的第4處理。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41中,判別車速V是否為「0」。控制部54,是車速V為「0」時,再度從步驟S21(第1圖參照)開始處理。控制部54,是車速V比「0」更大時,在步驟S42中判別傾斜角度θ是否為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控制部54,是傾斜角度θ為第1規定 角度θX未滿時,移行至步驟S22(第5圖參照),傾斜角度θ為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時,移行至步驟S43。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43中判別昇檔訊號是否從操作部20被輸入。例如,前次昇檔訊號是否被輸入的判別被進行之後昇檔訊號被輸入時,判別昇檔訊號被輸入的指令。
控制部54,是昇檔訊號被輸入時,在步驟S44中將變速機58昇檔控制,依據昇檔控制的實行前,即變速前的曲柄旋轉數N將第2門檻值NY變更。具體而言,控制部54,是從昇檔控制的實行前的曲柄旋轉數N將第1規定數減算了的旋轉數變更成第2門檻值NY。由此,使第6變速條件被設定。第1規定數,是例如3rpm。控制部54,是步驟S44的處理之後,在步驟S47中設定第1門檻值NX。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43中昇檔訊號未被輸入時,在步驟S45中判別降檔訊號是否從操作部20被輸入。例如,前次降檔訊號是否被輸入的判別被進行之後降檔訊號被輸入時,判別降檔訊號被輸入的指令。
控制部54,是降檔訊號被輸入時,在步驟S46中將變速機58降檔控制,依據降檔控制的實行前,即變速前的曲柄旋轉數N將第2門檻值NY變更。具體而言,控制部54,是將降檔控制的實行前的曲柄旋轉數N變更成第2門檻值NY。由此,使第7變速條件被設定。控制部54,是步驟S46的處理之後,在步驟S47中設定 第1門檻值NX。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47中,依據第2門檻值NY將第1門檻值NX變更。具體而言,控制部54,是在步驟S44或是步驟S46中將在被設定的第2門檻值NY將第2規定數加算了的旋轉數變更成第1門檻值NX。第2規定數,是例如20rpm。控制部54,是在步驟S47將第1門檻值NX變更之後,移行至步驟S41,從步驟S41再度實行處理。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45中降檔訊號未被輸入時,即,昇檔訊號及降檔訊號皆未從操作部20被輸入時,移行至步驟S48(第9圖參照)。
參照第9圖,主要是說明在上坡的行走中維持曲柄旋轉數N用的第5處理。
傾斜角度θ從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的值變化至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值時昇檔訊號及降檔訊號皆未被輸入時,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是依據傾斜角度θ從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的值變化至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值時的曲柄旋轉數N被變更。因此,第5處理是依據第1變速條件進行。
傾斜角度θ從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的值至在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值變化時昇檔訊號被輸入時,最後被輸入的不是降檔訊號而是昇檔訊號時,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是依據昇檔訊號被變更。因此,第5處理是依據第6變速條件進行。
傾斜角度θ從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的值至成為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值之後降檔訊號被輸入時,最後被輸入的不是昇檔訊號而是降檔訊號時,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是依據降檔訊號被變更。因此,第5處理是依據第7變速條件進行。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48中依據傾斜角度θ從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的值變化至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值時的曲柄旋轉數N將第2門檻值NY變更。具體而言,控制部54,是將從傾斜角度θ從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的值變化至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值時的曲柄旋轉數N將第3規定數減算了的值變更成第2門檻值NY。由此,使第1變速條件被設定。又,第3規定值,是例如3rpm。因此,第1變速條件中的第2門檻值NY,是比傾斜角度θ成為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時的曲柄旋轉數N更小。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49中依據第2門檻值NY將第1門檻值NX變更。具體而言,控制部54,是在步驟S48中將在被設定的第2門檻值NY將第4規定數加算了的旋轉數變更成第1門檻值NX。由此,使第1變速條件被設定。第4規定數,是例如20rpm。因此,第1變速條件中的第1門檻值NX,是比傾斜角度θ從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的值變化至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值時的曲柄旋轉數N更大。且,傾斜角度θ從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的值變化至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值時的曲柄旋轉 數N及第1變速條件中的第2門檻值NY的差,是比傾斜角度θ從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的值變化至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值時的曲柄旋轉數N及第1變速條件中的第1門檻值NX的差更小。
接著,控制部54,是在步驟S50中,判別曲柄旋轉數N是否為第1門檻值NX以上。控制部54,是曲柄旋轉數N為第1門檻值NX以上時,在步驟S51中將昇檔控制實行,移行至步驟S41(第8圖參照),再度從步驟S41實行處理。即,控制部54,是曲柄旋轉數N超過第1門檻值NX的話,使變速比γ變大的方式將變速機58控制。
控制部54,是曲柄旋轉數N為第1門檻值NX未滿時,在步驟S52中判別曲柄旋轉數N是否為第2門檻值NY以下。控制部54,是曲柄旋轉數N為第2門檻值NY以下時,在步驟S53將降檔控制實行,移行至步驟S41(第8圖參照),再度從步驟S41實行處理。即,控制部54,是曲柄旋轉數N成為第2門檻值NY以下的話,使變速比γ變小的方式將變速機58控制。
如上述,控制部54,是曲柄旋轉數N成為第1門檻值NX以上,或是成為第2門檻值NY以下的話,使變速機58動作。另一方,控制部54,是在步驟S52中曲柄旋轉數N是比第2門檻值NY更大時,即,曲柄旋轉數N是第1門檻值NX未滿,且,位於比第2門檻值NY更大的範圍內時,不進行昇檔控制及降檔控制移行至步驟 S41(第8圖參照),再度從步驟S41實行處理。
說明控制部54的作用及效果。
(1)控制部54,是依據曲柄旋轉數N及傾斜角度θ設定規定的變速條件。因此,可以對應自行車10的行走環境進行變速控制。
(2)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傾斜角度θ從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的值至成為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值時的曲柄旋轉數N將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變更來設定第1變速條件。傾斜角度θ從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的值變化至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值時的曲柄旋轉數N,是被包含於變更後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的範圍內。因此,傾斜角度θ從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的值變化至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值時,控制部54是使維持在成為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之前的曲柄旋轉數N附近的方式將變速機58控制。因此,傾斜角度θ從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的值變化至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值時,因為曲柄旋轉數N變化困難,所以可以抑制人力驅動力的上昇。
(3)傾斜角度θ從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的值變化至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值時的曲柄旋轉數N及第1變速條件中的第2門檻值NY的差,是比傾斜角度θ從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的值變化至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值時的曲柄旋轉數N及第1變速條件中的第1門檻值NX的差更小。即,變速比γ的變更是曲柄旋轉數N下降 時比上昇時更容易進行。因此,傾斜角度θ是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時曲柄旋轉數N下降時,變速機58是容易朝變速比γ變小方向動作。因此可抑制,在上坡的行走時駕駛者的負擔大所起因使曲柄旋轉數N下降時因為變速比γ變小使駕駛者的負荷變大的狀態持續。
(4)控制部54,是傾斜角度θ超過0度且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時,是依據曲柄旋轉數N及第2變速條件使變速機58動作。因此,傾斜角度θ超過0度且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時使曲柄旋轉數N被維持在行走用的第1門檻值NX至第2門檻值NY為止的規定的範圍。
(5)如越過路面的段差時加速度GA變大的狀況下,曲柄旋轉數N有可能變化。控制部54,是加速度GA超過規定的加速度GX之後經過規定期間TA為止,禁止對應曲柄旋轉數N及規定的變速條件的變速機58的控制。因此可抑制,藉由起因於段差的越過等的曲柄旋轉數N的變動使變速機58動作。
(6)路面的段差大時,加速度GA變大。且,起因於段差的越過等的曲柄旋轉數N的變動時間也有變長的傾向。規定期間TA,因為是依據加速度GA的大小被設定,所以可以更抑制藉由起因於段差的越過等的傾斜感測器60的輸出變化使變速機58動作。
(7)在起動前進用的第2門檻值NY及行走用的第2門檻值NY是相同的假想的變速控制裝置中,在自行車10的行走開始時容易形成曲柄旋轉數N低於第2 門檻值NY的狀況,控制部54有可能過度實行昇檔控制。
控制部54,是自行車10從停止的狀態開始行走時,直到變速比γ成為規定的變速比γA以上為止,依據曲柄旋轉數N及第5變速條件使變速機58動作。在第5變速條件中對應第1變速比γA的下限門檻值NY1,是比對應第2變速比γB的下限門檻值NY2更小。因此可以抑制,在自行車10的行走開始時過度昇檔控制被實行。
且在起動前進用的第2門檻值NY是比行走用的第2門檻值NY更小,且,起動前進用的第1門檻值NX是與行走用的第1門檻值NX相同的假想的變速控制裝置中,在自行車10的行走開始時容易形成曲柄旋轉數N低於第1門檻值NX的狀況,控制部54不易實行昇檔控制。因此,藉由變速比γ小的狀態被持續,在行走開始時路面的行走阻力有可能發生對於可從後輪14朝路面被傳達的扭矩過低的狀態。
在第5變速條件中對應第1變速比γA的上限門檻值NX1,是比對應第2變速比γB的上限門檻值NX2更小。因此,可以從前輪12及後輪14將扭矩朝路面適切地傳達。
(8)進行了昇檔控制的情況,曲柄旋轉數N會下降。控制部54,是昇檔訊號從操作部20被輸入時,藉由將比將變速機58動作隨後的曲柄旋轉數N更小的值變更成第2門檻值NY來設定第6變速條件。因此,依據 昇檔訊號進行昇檔控制之後藉由使曲柄旋轉數N低於第2門檻值NY就可以抑制降檔控制被實行。
(9)進行了降檔控制的情況,曲柄旋轉數N會上昇。控制部54,是降檔訊號從操作部20被輸入時,藉由使將變速機58動作之前的曲柄旋轉數N變更成第2門檻值NY,將第1門檻值NX變更成比第2門檻值NY更大的值來設定第7變速條件。因此,依據降檔訊號進行了降檔控制之後藉由使曲柄旋轉數N超過第1門檻值NX就可以抑制昇檔控制被實行。
(第2實施例)
第2實施例的控制部54,是依據曲柄旋轉數N及傾斜角度θ設定規定的變速條件。規定的變速條件,是包含:第1變速條件、第2變速條件、第3變速條件、及第4變速條件。規定的變速條件,是包含有關於曲柄旋轉數N的門檻值。控制部54,是對應曲柄旋轉數N及門檻值的比較結果使變速機58動作。控制部54,是藉由將門檻值變更來設定規定的變速條件。門檻值,是包含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
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傾斜角度θ為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且,傾斜角度θ變化,而將至少第2門檻值NY變更來設定第1變速條件。具體而言,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朝傾斜角度θ增加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比率是第1比率以上,而加大至少第2門檻值NY來 設定第1變速條件。或是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朝傾斜角度θ增加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量是第1變化量以上,而加大至少第2門檻值NY來設定第1變速條件。
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朝傾斜角度θ減少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比率是第2比率以上,而減小至少第2門檻值NY來設定第1變速條件。或是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朝傾斜角度θ減少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量是第2變化量以上,而減小至少第2門檻值NY來設定第1變速條件。
控制部54,是傾斜角度θ為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情況,依據增加的自行車10的行走距離是第1行走距離以上,或是經過的自行車的行走時間是第1行走時間以上,來設定第1變速條件。
控制部54,是傾斜角度θ為未滿0度的第2規定角度θY以下的情況,依據顯示自行車10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第3變速條件使變速機58動作。顯示自行車10的行走狀態的參數,是例如,曲柄旋轉數N。
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傾斜角度θ為第2規定角度θY以下,且,傾斜角度θ變化,而將至少第1門檻值NX變更來設定第3變速條件。具體而言,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朝傾斜角度θ減少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比率是第3比率以上,而減小至少第1門檻值NX來設定第3變速條件。或是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朝傾斜角度θ減少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量是第3變化 量以上,而減小至少第1門檻值NX來設定第3變速條件。
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朝傾斜角度θ增加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比率是第4比率以上,而加大至少第1門檻值NX來設定第3變速條件。或是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朝傾斜角度θ增加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量是第4變化量以上,而加大至少第1門檻值NX來設定第3變速條件。
控制部54,是傾斜角度θ為第2規定角度θY以下的情況,依據增加的自行車10的行走距離是第2行走距離以上,或是經過的自行車10的行走時間是第2行走時間以上,來設定第3變速條件。
控制部54,是依據傾斜角度θ從超過第2規定角度θY的值變化至第2規定角度θY以下的值時的顯示自行車10的行走狀態的參數的一例也就是曲柄旋轉數N來設定第3變速條件。
第3變速條件中的第1門檻值NX,是比傾斜角度θ從超過第2規定角度θY的值變化至第2規定角度θY以下的值時的自行車10的曲柄旋轉數N更小。第3變速條件中的第2門檻值NY,是比傾斜角度θ從超過第2規定角度θY的值變化至第2規定角度θY以下的值時的自行車10的曲柄旋轉數N更小。
在第3變速條件中,傾斜角度θ從超過第2規定角度θY的值變化至第2規定角度θY以下的值時的 曲柄旋轉數N及第2門檻值NY的差,是比傾斜角度θ從超過第2規定角度θY的值變化至第2規定角度θY以下的值時的曲柄旋轉數N及第1門檻值NX的差更大。
控制部54,是傾斜角度θ未滿0度,且,超過第2規定角度θY的情況,依據自行車10的曲柄旋轉數N、及第4變速條件使變速機58動作。
參照第10圖~第12圖,說明藉由控制部54被實行的變速處理。變速處理,是包含第6處理、第7處理、及第8處理。
參照第10圖,主要是說明在上坡行走中傾斜角度θ變化的情況時維持曲柄旋轉數N用的第6處理。
控制部54,是在第5圖的步驟S28中,判別為傾斜角度θ是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話,在步驟S71中,判別為自行車10是行走於上坡中,移行至步驟S72。省略步驟S71的處理也可以。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72中依據傾斜感測器60及車速感測器78的輸出,設定最新的第1門檻值NX及最新的第2門檻值NY的至少一方之後,判別朝傾斜角度θ增加方向變化的量是否為成為第1變化量以上。第1變化量,是例如,相當於1%的上坡的道路坡度的角度。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72中判別為YES的話,在步驟S73中,判別設定最新的第1門檻值NX及最新的第2門檻值NY的至少其中任一方之後增加的自行車10的行走距離是否為第1行走距離以上。第1行走距 離,是例如,5m。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73中判別為YES的話,在步驟S74中,將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變更,終了第6處理。控制部54,是從現在的曲柄旋轉數N將規定的旋轉數減算的旋轉數設定作為第1變速條件的第2門檻值NY。減算的規定的旋轉數,是例如,3rpm。控制部54,是將在變更的第2門檻值NY將規定的旋轉數加算了的旋轉數設定作為第1變速條件的第1門檻值NX。加算的規定的旋轉數,是例如,20rpm。控制部54,是在步驟S73中判別為NO的話,終了第6處理。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72中判別為NO的話,在步驟S75中,設定最新的第1門檻值NX及最新的第2門檻值NY的至少一方之後,判別朝傾斜角度θ減少的變化的量是否為第2變化量以上。第2變化量,是例如,相當於2%的下坡的道路坡度的角度。控制部54,是判別為朝傾斜角度θ減少的變化的量是第2變化量未滿的話,終了第6處理。
控制部54,若判斷為朝傾斜角度θ減少的變化的量是第2變化量以上的話,在步驟S76中,判別設定最新的第1門檻值NX及最新的第2門檻值NY的至少一方之後增加的自行車10的行走距離是否為第1行走距離以上。控制部54,是判別為增加的自行車10的行走距離是第1行走距離未滿的話,終了第6處理。
控制部54,是判別為增加的自行車10的行走 距離是第1行走距離以上的話,在步驟S77中,將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變更,終了第6處理。控制部54,是將第1變速條件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變更成行走用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第6處理終了的話,控制部54,是移行至步驟S22的處理。
參照第11圖,主要是說明在下坡行走中傾斜角度θ變化的情況時維持曲柄旋轉數N用的第7處理。
控制部54,是在第5圖的步驟S28中,判別為傾斜角度θ是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的話,在步驟S81中,依據傾斜感測器60及車速感測器78的輸出,判別傾斜角度θ是否為第2規定角度θY以下。第2規定角度θY,較佳是選擇相當於2%~10%的下坡的道路坡度的角度。第2規定角度θY,是例如1.1度,相當於2%的下坡的道路坡度。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81中判別為YES的話,在步驟S82中,判別為自行車10是行走於下坡中,移行至步驟S83。省略步驟S82的處理也可以。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83中依據傾斜感測器60及車速感測器78的輸出,判別朝傾斜角度θ減少的變化的量是否為第3變化量以上。第3變化量,是例如,相當於1%的下坡的道路坡度的角度。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83中判別為YES的話,在步驟S84中設定最新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之後判別增加的自行車10的行走距離是否為第2 行走距離以上。第2行走距離,是例如,5m。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84中判別為YES的話,在步驟S85,將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變更,終了第7處理。控制部54,是將從現在的曲柄旋轉數N將規定的旋轉數減算了的旋轉數設定成第3變速條件的第2門檻值NY。減算的規定的旋轉數,是例如,3rpm。控制部54,是將在變更的第2門檻值NY將規定的旋轉數加算了的旋轉數設定作為第3變速條件的第1門檻值NX。加算的規定的旋轉數,是例如,20rpm。控制部54,是在步驟S84中判別為NO的話,終了第7處理。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84中判別為NO的話,在步驟S86中,判別朝傾斜角度θ增加方向變化的量是否為第4變化量以上。第4變化量,是例如,相當於2%的上坡的道路坡度的角度。控制部54,是在步驟S86中判別為NO的話,終了第7處理。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86中判別為YES的話,在步驟S87中,判別設定最新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之後增加的自行車10的行走距離是否為第2行走距離以上。第2行走距離,是例如,5m。控制部54,是增加的自行車10的行走距離為第2行走距離未滿時,終了第7處理。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87中判別為YES的話,在步驟S88中,將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變更,終了第7處理。控制部54,是將第3變速條件中 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變更成行走用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第7處理終了的話,控制部54,是移行至步驟S22的處理。
參照第12圖,說明在平坡的行走中維持曲柄旋轉數N用的第8處理。
控制部54,是在第11圖的步驟S81中判別為NO的話,在步驟S91中,因為傾斜角度θ是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且,超過第2規定角度θY的角度,所以判別為自行車10是行走於平坡中。省略步驟S81的處理也可以。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92中,依據傾斜感測器60及車速感測器78的輸出,判別傾斜角度θ是否為超過0度。
控制部54,是傾斜角度θ超過0度時,在步驟S93中,將第2變速條件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變更成行走用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終了第8處理。
第2實施例的控制部54,是傾斜角度θ是0度以下時,在步驟S94中,將第4變速條件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變更成行走用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終了第8處理。第8處理終了的話,控制部54,是移行至步驟S22的處理。
控制部54是除了上述(1)~(9)的效果此外,進一步可達成以下的效果。
(10)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傾斜角度θ為第1規 定角度θX以上,且,傾斜角度θ變化,而將至少第2門檻值NY變更來設定第1變速條件。因此,自行車10在上坡行走中即使傾斜角度θ變化的場合,即使曲柄旋轉數N是傾斜角度θ從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的值變化至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值時曲柄旋轉數N也不易大變化。
(11)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朝傾斜角度θ增加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量是第1變化量以上,而加大至少第2門檻值NY來設定第1變速條件。因此,自行車10在上坡行走中傾斜角度θ增加且曲柄旋轉數N下降時,降檔控制容易被實行。因此可抑制,駕駛者的負荷大的狀態持續。
(12)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朝傾斜角度θ減少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量是第2變化量以上,而減小至少第2門檻值NY來設定第1變速條件。因此,自行車10是在上坡行走中朝傾斜角度θ減少的方向變化的場合,因為降檔控制也不易被實行,所以可以抑制曲柄旋轉數N過度上昇。
(13)控制部54,是傾斜角度θ為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情況,依據增加的自行車10的行走距離是第1行走距離以上,來設定第1變速條件。因此,可以抑制第1變速條件被頻繁地變更。
(14)控制部54,是傾斜角度θ未滿0度的第2規定角度θY以下的情況,依據自行車10的曲柄旋轉數N、及第3變速條件使變速機58動作。傾斜角度θ是 成為第2規定角度θY以下時的曲柄旋轉數N,是被包含於變更後的第1門檻值NX及第2門檻值NY的範圍內。因此,傾斜角度θ是成為第2規定角度θY以下時,控制部54是使維持在成為第2規定角度θY以下之前的曲柄旋轉數N附近的方式將變速機58控制。因此,傾斜角度θ從超過第2規定角度θY的值變化至第2規定角度θY以下時,因為曲柄旋轉數N變化困難,所以可以抑制人力驅動力的下降。
(15)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傾斜角度θ為第2規定角度θY以下,且,傾斜角度θ變化,而將至少第1門檻值NX變更來設定第3變速條件。因此,自行車10在下坡行走中即使傾斜角度θ變化的場合,曲柄旋轉數N是傾斜角度θ從超過第2規定角度θY的值變化至第2規定角度θY以下的值時曲柄旋轉數N也不易大變化。
(16)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朝傾斜角度θ減少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量是第3變化量以上,而減小至少第1門檻值NX來設定第3變速條件。因此,自行車10是在下坡行走中傾斜角度θ減少且曲柄旋轉數N增加時,昇檔控制容易被實行。因此,曲柄旋轉數N不易過度上昇。
(17)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朝傾斜角度θ增加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量是第4變化量以上,而加大至少第1門檻值NX來設定第3變速條件。因此,自行車10是在下坡行走中朝傾斜角度θ增加方向變化的場 合,因為昇檔控制不易被實行,所以駕駛者的負荷不易變大。
(18)控制部54,是傾斜角度θ為第2規定角度θY以下的情況,依據增加的自行車10的行走距離是第2行走距離以上,來設定第3變速條件。因此,可以抑制第3變速條件頻繁地被變更。
(19)在第3變速條件中,傾斜角度θ從超過第2規定角度θY的值變化至第2規定角度θY以下的值時的曲柄旋轉數N及第2門檻值NY的差,是比傾斜角度從超過第2規定角度θY的值變化至第2規定角度θY以下的值時的曲柄旋轉數N及第1門檻值NX的差更大。因此,變速比γ的變更是曲柄旋轉數N上昇時比下降時更容易進行。因此,傾斜角度θ是第2規定角度θY以下時曲柄旋轉數N上昇時,變速機58容易朝變速比γ變大方向動作。因此可抑制,在下坡的行走中曲柄旋轉數N過度上昇。 (變形例)
本變速控制裝置可取得的具體的形態,不限定於在上述各實施例被例示的形態。本變速控制裝置,可取得與上述各實施例不同的各種的形態。如以下所示的上述各實施例的變形例,是本變速控制裝置可取得的各種的形態的一例。
‧作為顯示自行車10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可 取代曲柄旋轉數N而使用車速V也可以。此情況,在記憶部82中,記憶有關於車速V的行走用的第1門檻值VX及第2門檻值VY、及起動前進用的第1門檻值VX及第2門檻值VY。使用第13圖所示的第5處理的變形例說明使用車速V的處理。
控制部54,是在步驟S61中依據傾斜角度θ從第1規定角度θX未滿的值變化至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的值時的車速V將第2門檻值VY變更。具體而言,控制部54,是將傾斜角度θ從成為第1規定角度θX以上時的車速V將第1規定車速減算了的值變更成第2門檻值VY。控制部54,是在步驟S62中依據第2門檻值VY將第1門檻值VX變更。具體而言,控制部54,是在步驟S61中將在設定的第2門檻值VY將第2規定車速加算了的旋轉數變更成第1門檻值VX。
接著,控制部54,是在步驟S63中,判別車速V是否為第1門檻值VX以上。控制部54,是車速V為第1門檻值VX以上時,在步驟S64中實行昇檔控制。即,控制部54,是車速V超過第1門檻值也就是第1門檻值VX的話,使變速比γ變大的方式將變速機58控制。控制部54,是車速V為第1門檻值VX未滿時,在步驟S65中判別車速V是否為第2門檻值VY未滿。控制部54,是車速V為第2門檻值VY未滿時,在步驟S66中實行降檔控制。即,控制部54,是車速V成為第2門檻值也就是第2門檻值VY未滿的話,使變速比γ變小的 方式將變速機58控制。另一方,控制部54,是在步驟S65中車速V是第2門檻值VY以上時,即,車速V是第1門檻值VX未滿,且,位於比第2門檻值VY更大的範圍內時,不進行昇檔控制及降檔控制。
‧曲柄旋轉數N到達規定值為止依據曲柄旋轉數N及第5變速條件使變速機58動作也可以。具體而言,可取代第5圖的第1處理的步驟S23而實行第14圖的步驟S100的處理。控制部54,是在步驟S22中判別為從零起動前進標記被設定的指令時,在步驟S100中曲柄旋轉數N是規定值以下時不將從零起動前進標記清除就移行至步驟S25。另一方,控制部54,是曲柄旋轉數N是比規定值更大時,在步驟S24中將從零起動前進標記清除之後移行至步驟S25。即,控制部54,是自行車10從停止的狀態開始行走時,是曲柄旋轉數N到達規定值為止依據曲柄旋轉數N及第5變速條件使變速機58動作。
‧將車速檢出裝置56設在變速機58也可以。此情況,例如,磁鐵76是設在一對的帶輪64A的其中任一方,車速感測器78是設於導鏈件65、或是連結構件66。車速感測器78,是將對應反映車速V的帶輪64A的旋轉的訊號輸出。控制部54,是依據車速感測器78的輸出、帶輪64A的周長、及變速比γ運算車速V。又,將帶輪64A作為發電機,將反映車速V的訊號也就是發電機的旋轉脈衝朝控制部54輸出也可以。又,此情況,藉由在後鏈輪40及鏈條42之間不設置單向離合器,在曲柄軸 44及前鏈輪48之間設置單向離合器,即使自行車10行走,曲柄軸44的旋轉停止時,也可以使帶輪64A旋轉。因此,曲柄軸44的旋轉停止時,也可以藉由車速檢出裝置56檢出車速V。
‧車速檢出裝置56為GPS(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收訊機也可以。此情況,車速V,是依據位置資訊及移動時間被算出。
‧藉由曲柄旋轉檢出裝置84構成車速檢出裝置56也可以。此情況,依據曲柄旋轉數N、變速比γ、及後輪14的周長使車速V被運算。
‧從傾斜感測器60省略加速度感測器74也可以。
‧將傾斜感測器60,設在前撥鏈器、或是後撥鏈器、操作裝置等的自行車用組件也可以。
‧變速機58,是前撥鏈器也可以。前撥鏈器,是在曲柄軸44附近被安裝於車架24,較佳是坐墊管24C。前撥鏈器,是藉由設於前撥鏈器的致動器(圖示略)的驅動,在複數前鏈輪之間切換鏈條42,將自行車10的變速比γ變更。
‧變速機58,是包含前撥鏈器及後撥鏈器也可以。控制部54,是將前撥鏈器及後撥鏈器自動控制的情況時,由預先決定的變速比的順序變速的方式將前撥鏈器及後撥鏈器的至少一方控制。
‧控制部54,是設在車架24、車手把26或是 柄26A等的車體16也可以。
‧將變速機58,變更成內裝型的變速機58也可以。例如可以採用,被安裝於後輪14的車軸14A周圍,內藏在輪轂套罩的變速機。此情況,變更成設於曲柄軸44周圍的內裝型的變速機58也可以。
‧如第15圖所示,在變速裝置52設置設定傾斜角度θ的初期值用的開關88也可以。此情況,作業者,是將自行車10在停止的狀態下設置在水平的場所,將開關88按壓。控制部54,是將開關88被按壓時的傾斜角度θ作為初期值記憶在記憶部82。控制部54,是在傾斜角度θ的運算處理的步驟S15中,依據被記憶的初期值運算傾斜角度θ。又,可取代開關88,使用與控制部54藉由有線或是無線連接的電腦設定傾斜角度θ的初期值也可以。
‧在步驟S28及步驟S42中可取代傾斜角度θ而使用道路坡度也可以。此情況,控制部54,是從傾斜角度θ運算道路坡度。控制部54,是道路坡度為規定的坡度以上時設定第1變速條件,道路坡度為規定的坡度未滿時設定第2變速條件。
‧將傾斜角度θ作為包含自行車10的滾子角度、或是滾子角度及間距角度的值運算也可以。
‧在自行車10搭載顯示裝置,顯示依據傾斜角度θ、或是傾斜角度θ被運算的道路坡度也可以。
‧控制部54,是在第6處理的步驟S74及步 驟S77中,將至少第2門檻值NY變更也可以。控制部54,是在第7處理的步驟S85及步驟S88中,將至少第1門檻值NX變更也可以。
‧在步驟S72中,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朝傾斜角度θ增加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比率是第1比率以上,而將至少第2門檻值NY變更來設定第1變速條件也可以。
‧在步驟S75中,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朝傾斜角度θ減少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比率是第2比率以上,而將至少第2門檻值NY變更來設定第1變速條件也可以。
‧在步驟S73及步驟S76的至少一方中,控制部54,是依據經過的自行車的行走時間是第1行走時間以上,來設定第1變速條件也可以。
‧控制部54,是在第6處理中,省略步驟S73及步驟S76的至少一方也可以。同樣地,控制部54,是在第7處理中,省略步驟S84及步驟S87的至少一方也可以。
‧在步驟S74中,控制部54,是維持第1變速條件的第1門檻值NX也可以。同樣地,控制部54,是在步驟S76中,維持第1變速條件的第1門檻值NX也可以。
‧在步驟S83中,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朝傾斜角度θ減少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比率是第3 比率以上,而將至少第1門檻值NX變更來設定第3變速條件也可以。此變形例的控制部54,是傾斜角度θ的變化的比率每成為第3比率以上就將至少第1門檻值NX變更也可以。
‧在步驟S86中,控制部54,是藉由依據朝傾斜角度θ增加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比率是第4比率以上,而將至少第1門檻值NX變更來設定第3變速條件也可以。此變形例的控制部54,是傾斜角度θ的變化的比率每成為第4比率以上就將至少第1門檻值NX變更也可以。
‧在步驟S84及步驟S87的至少一方中,控制部54,是依據經過的自行車的行走時間是第2行走時間以上,來設定第3變速條件也可以。
第1變化量、第2變化量、第3變化量、第4變化量、第1行走距離、第2行走距離、第1比率、第2比率、第3比率、第4比率、第1行走時間、及第2行走時間等的各參數的至少1個,可藉由與變速控制裝置50由有線或是無線連接的外部的裝置或是多功能碼表(cyclo computer)變更也可以。
控制部54,是將第2處理、第4處理、第6處理、及第7處理組合,將變速控制裝置50控制也可以。此情況,例如控制部54,是在第6圖的步驟S31判別為NO的情況,移行至第10圖的步驟S71,在第8圖的步驟S45判別為NO的情況,移行至第11圖的步驟S81。
‧在步驟S85中,控制部54,是維持第3變速條件的第2門檻值NY也可以。同樣地,控制部54,是在步驟S88中,維持第3變速條件的第2門檻值NY也可以。
(附記1)
一種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具備對應顯示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規定的變速條件使變速機動作的控制部,前述控制部,是前述自行車從停止的狀態開始行走時,直到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的值是到達規定值為止,依據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使前述變速機動作。
(附記2)
如附記1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是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比。
20‧‧‧操作部
70‧‧‧感測器單元
72‧‧‧迴轉感測器
74‧‧‧加速度感測器
50‧‧‧變速控制裝置
52‧‧‧變速裝置
54‧‧‧控制部
56‧‧‧車速檢出裝置
58‧‧‧變速機
60‧‧‧傾斜感測器
68‧‧‧致動器
78‧‧‧車速感測器
80‧‧‧運算部
82‧‧‧記憶部
84‧‧‧曲柄旋轉檢出裝置
86‧‧‧旋轉檢出感測器

Claims (33)

  1. 一種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具備對應顯示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規定的變速條件使變速機動作的控制部,前述控制部,是依據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自行車的傾斜角度來設定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是包含有關於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的門檻值,前述控制部,是藉由將前述門檻值變更來設定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前述門檻值,是包含第1門檻值及前述第1門檻值未滿的第2門檻值,前述控制部,是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是從前述第1門檻值未滿的值變化至前述第1門檻值以上的值時,或是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是從超過前述第2門檻值的值變化至前述第2門檻值以下的值時,使前述變速機動作。
  2. 一種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具備對應顯示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規定的變速條件使變速機動作的控制部,前述控制部,是依據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自行車的傾斜角度來設定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是包含第1變速條件,前述控制部,是前述傾斜角度超過0度的第1規定角 度以上的情況,依據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第1變速條件使前述變速機動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是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是從前述第1門檻值未滿的值變化至前述第1門檻值以上的值時,使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比變大的方式將前述變速機控制,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是從超過前述第2門檻值的值變化至前述第2門檻值以下的值時,使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比變小的方式將前述變速機控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是包含第1變速條件,前述控制部,是前述傾斜角度超過0度的第1規定角度以上的情況,依據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第1變速條件使前述變速機動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是藉由依據前述傾斜角度是前述第1規定角度以上,且,前述傾斜角度變化,而將至少前述第2門檻值變更來設定前述第1變速條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是藉由依據朝前述傾斜角度增加的方向 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比率是第1比率以上,或是朝前述傾斜角度增加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量是第1變化量以上,而加大至少前述第2門檻值來設定前述第1變速條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是藉由依據朝前述傾斜角度減少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比率是第2比率以上,或是朝前述傾斜角度減少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量是第2變化量以上,而減小至少前述第2門檻值來設定前述第1變速條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是前述傾斜角度為前述第1規定角度以上的情況,依據增加的前述自行車的行走距離是第1行走距離以上,或是經過的前述自行車的行走時間是第1行走時間以上,來設定前述第1變速條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是依據前述傾斜角度從前述第1規定角度未滿的值變化至前述第1規定角度以上的值時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來設定前述第1變速條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 前述第1變速條件中的前述第1門檻值,是比前述傾斜角度從前述第1規定角度未滿的值變化至前述第1規定角度以上的值時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更大,前述第1變速條件中的前述第2門檻值,是比前述傾斜角度從前述第1規定角度未滿的值變化至前述第1規定角度以上的值時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更大。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傾斜角度從前述第1規定角度未滿的值變化至前述第1規定角度以上的值時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第1變速條件中的前述第2門檻值的差,是比前述傾斜角度從前述第1規定角度未滿的值變化至前述第1規定角度以上的值時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第1變速條件中的前述第1門檻值的差更小。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是包含第2變速條件,前述控制部,是前述傾斜角度超過0度且前述第1規定角度未滿的情況,依據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第2變速條件使前述變速機動作。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 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是包含第3變速條件,前述控制部,是前述傾斜角度未滿0度的第2規定角度以下的情況,依據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第3變速條件使前述變速機動作。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是藉由依據前述傾斜角度為前述第2規定角度以下,且,前述傾斜角度變化,而將至少前述第1門檻值變更來設定前述第3變速條件。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是藉由依據朝前述傾斜角度減少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比率是第3比率以上,或是朝前述傾斜角度減少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量是第3變化量以上,而減小至少前述第1門檻值來設定前述第3變速條件。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是藉由依據朝前述傾斜角度增加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比率是第4比率以上,或是朝前述傾斜角度增加的方向變化的場合中的變化的量是第4變化量以上,而加大至少前述第1門檻值來設定前述第3變速條件。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 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是前述傾斜角度為前述第2規定角度以下的情況,依據增加的前述自行車的行走距離是第2行走距離以上,或是經過的前述自行車的行走時間是第2行走時間以上,來設定前述第3變速條件。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是依據前述傾斜角度從超過前述第2規定角度的值變化至前述第2規定角度以下的值時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來設定前述第3變速條件。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第3變速條件中的前述第1門檻值,是比前述傾斜角度從超過前述第2規定角度的值變化至前述第2規定角度以下的值時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更小,前述第3變速條件中的前述第2門檻值,是比前述傾斜角度從超過前述第2規定角度的值變化至前述第2規定角度以下的值時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更小。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傾斜角度從超過前述第2規定角度的值變化至前述第2規定角度以下的值時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 的參數及前述第3變速條件中的前述第2門檻值的差,是比前述傾斜角度從超過前述第2規定角度的值變化至前述第2規定角度以下的值時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第3變速條件中的前述第1門檻值的差更大。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是包含第4變速條件,前述控制部,是前述傾斜角度未滿0度,且,超過前述第2規定角度的情況,依據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第4變速條件使前述變速機動作。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是包含第5變速條件,前述控制部,是前述自行車從停止的狀態行走開始的場合,直到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到達規定值為止,依據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第5變速條件使前述變速機動作。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第5變速條件中的前述門檻值,是包含第3門檻值及第4門檻值,前述第3門檻值,是對應第1變速比,前述第4門檻值,是對應比前述第1變速比更大的第2變速比,比前述第3門檻值更大。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是包含第6變速條件,前述控制部,是加大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比用的訊號從操作部被輸入時,使前述變速機動作,依據將前述變速機動作隨後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來設定前述第6變速條件,依據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第6變速條件使前述變速機動作。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是包含第7變速條件,前述控制部,是減小前述自行車的變速比用的訊號從操作部被輸入時,使前述變速機動作,依據將前述變速機動作之前的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來設定前述第7變速條件,依據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第7變速條件使前述變速機動作。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是在前述自行車所發生的加速度超過規定的加速度之後至規定期間經過為止,禁止對應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及前述規定的變速條件的前述變速機的控制。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 前述規定期間,是依據前述加速度的大小被設定。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顯示前述自行車的行走狀態的參數,是包含前述自行車的曲柄的旋轉數及前述自行車的行走速度的至少一方。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是依據檢出前述自行車的曲柄的旋轉數的感測器的輸出運算前述曲柄的旋轉數。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是依據檢出前述自行車的車速的感測器的輸出運算前述曲柄的旋轉數。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控制部,是依據檢出前述自行車的傾斜角度的傾斜感測器的輸出運算前述傾斜角度。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自行車的傾斜角度,是前述自行車的前後方向的傾斜角度。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的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其中,前述自行車的傾斜角度,是前述自行車的間距角。
TW105112951A 2015-06-25 2016-04-26 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 TWI6885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7964 2015-06-25
JP2015127964 2015-06-25
JP2015228937A JP6663688B2 (ja) 2015-06-25 2015-11-24 自転車の変速制御装置
JP2015-228937 2015-11-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0347A TW201700347A (zh) 2017-01-01
TWI688516B true TWI688516B (zh) 2020-03-21

Family

ID=57601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2951A TWI688516B (zh) 2015-06-25 2016-04-26 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67056B2 (zh)
JP (1) JP6663688B2 (zh)
TW (1) TWI6885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78520B2 (ja) * 2016-06-28 2020-11-0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電動補助自転車及び駆動システム
CN107010168B (zh) * 2017-04-17 2022-06-21 珠海蓝图控制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换挡器
US11219797B2 (en) * 2017-09-06 2022-01-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al-time sensor based balance gamification and feedback
JP7131940B2 (ja) 2018-03-29 2022-09-06 株式会社シマノ 人力駆動車用制御装置
US11014630B2 (en) 2018-03-29 2021-05-25 Shimano Inc. Human-powered vehicle control device
JP7014665B2 (ja) * 2018-03-30 2022-02-01 株式会社シマノ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
JP7059077B2 (ja) * 2018-03-30 2022-04-25 株式会社シマノ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
JP7164740B2 (ja) * 2018-03-30 2022-11-01 株式会社シマノ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
JP7373909B2 (ja) * 2018-04-06 2023-11-06 株式会社シマノ 変速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
TWI682871B (zh) * 2018-08-28 2020-01-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變速控制系統
WO2020053760A1 (en) * 2018-09-11 2020-03-19 E-Novia S.P.A. System and method to automatically change transmission of a bicycle
JP7045298B2 (ja) * 2018-10-02 2022-03-31 株式会社シマノ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
JP7140623B2 (ja) * 2018-10-03 2022-09-21 株式会社シマノ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
JP2020059455A (ja) * 2018-10-12 2020-04-16 株式会社シマノ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
JP7251977B2 (ja) * 2018-12-27 2023-04-04 株式会社シマノ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
US10875604B2 (en) 2019-03-07 2020-12-29 Shimano Inc. Shifting system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10640171B2 (en) * 2019-03-25 2020-05-05 Hazem Nihad Hamed Automatic bicycle shifter and user interface
US10829179B2 (en) * 2019-04-05 2020-11-10 Shimano Inc. Control system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JP7373392B2 (ja) * 2019-07-08 2023-11-02 株式会社シマノ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
DE102020207152A1 (de) * 2019-07-08 2021-01-14 Shimano Inc. Steuervorrichtung und getriebesystem
JP7160977B2 (ja) * 2021-03-05 2022-10-25 株式会社シマノ 人力駆動車用制御装置
US11767082B2 (en) * 2021-07-05 2023-09-26 Hazem Nihad Hamed Automatic bicycle shifter and learn user interfa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4044A (en) * 1991-10-07 1993-10-19 Anderson Paul M Control system for adjusting bicycle gear ratios
US5266065A (en) * 1991-11-18 1993-11-30 Societa Italiana Catene Calibrate Regina S.P.A. Automated bicycle transmission
US6047230A (en) * 1997-02-27 2000-04-04 Spencer; Marc D. Automatic bicycle transmission
TWI448634B (zh) * 2007-12-21 2014-08-11 Fallbrook Ip Co Llc 自動變速器及其方法
US20150032340A1 (en) * 2013-07-24 2015-01-29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utomatic and manual electrical gear shif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9158A (en) 1990-05-08 1991-10-22 E.B.T., Inc. Electronic transmission control system for a bicycle
US5261858A (en) 1992-06-19 1993-11-16 Browning Automatic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uter-controlled bicycle gear shifting
JP3413886B2 (ja) 1993-06-30 2003-06-0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走行装置
JPH08113181A (ja) 1994-10-14 1996-05-07 Akebono Brake Ind Co Ltd 自動変速装置付自転車
JPH10159964A (ja) * 1996-11-22 1998-06-16 Jeco Co Ltd 自動変速装置
JP2000108982A (ja) * 1998-09-30 2000-04-18 Akebono Brake Ind Co Ltd 自転車用自動変速装置
JP2001039380A (ja) 1999-07-28 2001-02-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転車用自動変速操作装置
JP2001280464A (ja) 2000-03-30 2001-10-10 Akebono Brake Ind Co Ltd 自動変速機付き自転車
JP4145839B2 (ja) 2004-06-29 2008-09-03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変速システム及び自転車
WO2012068265A1 (en) 2010-11-18 2012-05-24 Sean Michael Simps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ransmission of a human-powered vehicle
CN102745299B (zh) * 2011-04-18 2014-07-02 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助力自行车的变速控制系统
TWI534037B (zh) * 2012-09-24 2016-05-21 國立成功大學 二輪中置動力電動車之自動變檔系統
JP5925260B2 (ja) * 2013-10-24 2016-05-25 株式会社シマノ 勾配算出装置
JP6499028B2 (ja) * 2015-06-25 2019-04-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変速装置を制御する自転車の変速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機を備える自転車の変速制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4044A (en) * 1991-10-07 1993-10-19 Anderson Paul M Control system for adjusting bicycle gear ratios
US5266065A (en) * 1991-11-18 1993-11-30 Societa Italiana Catene Calibrate Regina S.P.A. Automated bicycle transmission
US6047230A (en) * 1997-02-27 2000-04-04 Spencer; Marc D. Automatic bicycle transmission
TWI448634B (zh) * 2007-12-21 2014-08-11 Fallbrook Ip Co Llc 自動變速器及其方法
US20150032340A1 (en) * 2013-07-24 2015-01-29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utomatic and manual electrical gear shif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lectric vehic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0347A (zh) 2017-01-01
JP6663688B2 (ja) 2020-03-13
US20160375958A1 (en) 2016-12-29
JP2017007644A (ja) 2017-01-12
US10167056B2 (en) 201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8516B (zh) 自行車的變速控制裝置
JP6499028B2 (ja) 変速装置を制御する自転車の変速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機を備える自転車の変速制御システム
TWI729273B (zh) 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及包含該控制裝置的自行車用驅動裝置
CN110450900B (zh) 自行车的变速控制装置
JP6735158B2 (ja) 自転車用制御装置
TWI735785B (zh) 自行車用控制裝置
US9840305B1 (en) Bicycle control device and bicycle control system
TWI666142B (zh) Electric auxiliary system and electric auxiliary vehicle
JP5106603B2 (ja) 自転車用回生制動制御装置
CN110316310B (zh) 人力驱动车用控制装置
US11008066B2 (en) Bicycle shifting device calibration system, bicycle seatpost calibration system, and bicycle suspension calibration system
US11685466B2 (en) Human-powered vehicle control device
TWI823965B (zh) 人力驅動車之變速控制系統
US11649003B2 (en) Human-powered vehicle control device
JP2022113793A (ja) 人力駆動車用制御装置
JP2022117218A (ja) 電動補助自転車及びモータ制御装置
JP2020050084A (ja) 人力駆動車用制御装置
US11753108B2 (en) Human-powered vehicle control device
US20230083520A1 (en) Human-powered vehicle control device
US20230136706A1 (en) Bicycle
JP2021187305A (ja) 人力駆動車用の制御装置
TW202248085A (zh) 人力驅動車用的控制裝置
JP2023137484A (ja) 制御装置
JP2022013862A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
JP2021187303A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変速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