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63175B - 穩定化可溶性融合前rsv f多肽 - Google Patents

穩定化可溶性融合前rsv f多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63175B
TWI663175B TW103115087A TW103115087A TWI663175B TW I663175 B TWI663175 B TW I663175B TW 103115087 A TW103115087 A TW 103115087A TW 103115087 A TW103115087 A TW 103115087A TW I663175 B TWI663175 B TW I6631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mino acid
rsv
polypeptide
fusion
acid residu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5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20221A (zh
Inventor
約翰納斯 佩特魯斯 瑪利亞 蘭格迪克
安德斯 克拉魯
Original Assignee
荷蘭商傑森疫苗防護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8326107&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I663175(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荷蘭商傑森疫苗防護公司 filed Critical 荷蘭商傑森疫苗防護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20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0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63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6317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00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vir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12Viral antig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12Viral antigens
    • A61K39/155Paramyxoviridae, e.g. parainfluenza vir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00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viruses
    • C07K14/08RNA viruses
    • C07K14/115Paramyxoviridae, e.g. parainfluenza virus
    • C07K14/135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7/00Viruses; Bacteriophag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5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fic combination antigen/adjuvant
    • A61K2039/55511Organic adjuvants
    • A61K2039/55561CpG containing adjuvants; Oligonucleotide containing adjuv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 C07K2319/70Fusion polypeptide containing domain for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 C07K2319/70Fusion polypeptide containing domain for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 C07K2319/73Fusion polypeptide containing domain for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containing coiled-coiled motif (leucine zipp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6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ssRNA viruses negative-sense
    • C12N2760/00011Details
    • C12N2760/18011Paramyxoviridae
    • C12N2760/18511Pneumovirus, e.g.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 C12N2760/18522New viral proteins or individual genes, new 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aspects of known viral proteins or g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6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ssRNA viruses negative-sense
    • C12N2760/00011Details
    • C12N2760/18011Paramyxoviridae
    • C12N2760/18511Pneumovirus, e.g.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 C12N2760/18534Use of virus or viral component as vaccine, e.g. live-attenuated or inactivated virus, VLP, viral prote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ir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yc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ncology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了穩定的融合前呼吸系融合細胞病毒(RSV)F多肽、包含所述多肽之免疫原性組合物及其用於RSV感染的預防和/或治療之用途。

Description

穩定化可溶性融合前RSV F多肽
本發明涉及醫學領域。本發明尤其涉及重組融合前RSV F多肽和它們例如在免疫原性組合物中之用途。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呼吸系融合細胞病毒(RSV)係一種屬於副黏液病毒科肺病毒屬的包膜的不分節段的負鏈RNA病毒。據估計全世界每年發生6400萬例RSV感染,引起160.000例死亡(WHO急性呼吸道感染2009 9月最新(WHO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Update September 2009))。最嚴重的疾病尤其發生在早產兒、老年人以及免疫受損個體中。在不足2歲的兒童中,RSV係最常見的呼吸道病原體,占到因呼吸道感染而住院治療的約50%,其中住院治療的最高峰發生在2-4月齡。已經報導了幾乎所有的兒童在兩歲以前都會被RSV感染。在一生中的反復感染被歸於低效的天然免疫力。老年人中的RSV疾病負擔水平、死亡率以及發病率僅次於由非流行性A型流感感染所引起的那些。
為了感染一宿主細胞,RSV,像比如流感病毒和HIV的其他包膜病毒一樣,需要病毒膜與一寄主細胞膜之融合。對於RSV,保守的融合蛋白質(RSV F蛋白質)將病毒與宿主細胞的細胞膜進行融合。在當前的模型中,基於副黏液病毒研究,RSV F蛋白質最初折疊成一“融合前”構型。在細胞進入期間,該融合前構型進行再折疊和構型變化成其“融合後”構型。 因此,該RSV F蛋白質係一亞穩的蛋白質,它藉由最初折疊成一亞穩形式(融合前構型),該亞穩形式隨後進行不連續/逐步的構型變化成一較低能量的構型(融合後構型),將不可逆的蛋白質再折疊連接到膜鄰近來驅動膜融合。
從RSV-F的電子顯微鏡術很清楚,融合前與融合後F三聚物之間存在巨大的結構差異,這已經在最近藉由結晶學確認(麥格勒朗(McLellan J.S.)等人《科學》(Science)340(6136):1113-7(2013)和麥格勒朗(McLellan J.S.)等人《科學》342(6158):592-8(2013))。該等觀測結果表明融合前和融合後RSV F蛋白質在抗原性上是獨特的(柯爾達(Calder,L.J.)等人《病毒學》(Virology)271,122-131(2000))。
雖然當前不可獲得一針對RSV感染之疫苗,但是需要。基於該RSV F蛋白質的候選疫苗已經由於例如穩定性、純度、再現性以及效能問題而失敗。如上所指出,晶體結構已經揭露了融合前與融合後狀態之間巨大構型變化。重排程度表明僅針對RSV-F的融合後構型的一部分抗體將能夠與該病毒表面上的融合前刺突之天然構型進行交叉反應。因此,產生一種針對RSV的疫苗之嘗試已經集中在對含有RSV F蛋白質的融合前形式的疫苗進行研發(參見例如WO20101149745、WO2010/1149743、WO2009/1079796、WO2012/158613)。然而,該等嘗試尚未得到穩定的可以用作用於在人類中進行測試的候選物的融合前RSV F多肽。
本發明提供穩定、重組、融合前的呼吸系融合細胞病毒(RSV)融合(F)多肽,即穩定化在融合前構型的重組RSV F多肽。本發明之RSV F多肽包含至少一個對該融合前構型F蛋白質具有特異性之表位。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等融合前RSV F多肽係可溶性的。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等多肽與膜連。本發明還提供了編碼根據本發明之融合前RSV F多肽的核 酸分子和包含該等核酸分子之載體。
本發明還涉及到包含一RSV F多肽、核酸分子和/或載體之組合物,較佳的是免疫原性組合物,以及它們在誘發一針對RSV F蛋白質的免疫反應中之用途,尤其它們作為一疫苗之用途。本發明還涉及到用於在一名受試者中誘發一抗呼吸系融合細胞病毒(RSV)免疫反應之方法,包括向該受試者給予有效量的一融合前RSV F多肽、編碼所述RSV F多肽的一核酸分子和/或包含所述核酸分子的一載體。較佳的是,該誘發的免疫反應特徵為針對RSV的中和抗體和/或針對RSV之保護性免疫。在具體方面,本發明涉及到一種用於在受試者中誘發中和抗呼吸系融合細胞病毒(RSV)F蛋白質抗體之方法,包括向該受試者給予有效量的一免疫原性組合物,該免疫原性組合物包含一融合前RSV F多肽、編碼所述RSV F多肽的一核酸分子和/或包含所述核酸分子的一載體。
發明詳細說明
呼吸系融合細胞病毒(RSV)之融合蛋白質(F)涉及到病毒膜與一宿主細胞膜之融合,此融合係感染所需要的。RSV F mRNA被翻譯成一稱為F0之574胺基酸先質蛋白質,它在N-末端含有一訊息肽序列(例如SEQ ID NO:1的胺基酸殘基1-26),該訊息肽序列藉由內質網中的一訊息肽酶去除。F0在兩個位點(胺基酸殘基109/110與136/137之間)藉由轉運高爾基氏體中的細胞蛋白酶(尤其是弗林蛋白酶)裂解,去除一短的糖基化的插入序列(還稱作p27區,包含胺基酸殘基110到136,並且產生被稱為F1和F2的兩個結構域或亞單元。該F1結構域(胺基酸殘基137- 574)在其N-末端含有一疏水性融合肽並且C-末端含有跨膜(TM)(胺基酸殘基530-550)和胞質區(胺基酸殘基551-574)。該F2結構域(胺基酸殘基27-109)藉由兩個雙硫鍵共價連接到F1。該F1-F2雜二聚物在病毒粒子中被裝配成同三聚物。
雖然當前不可獲得一針對RSV感染之疫苗,但是需要。產生疫苗的一可能的方法係基於純化的RSV F蛋白質的一亞單元疫苗。然而,對於此方法來說,所希望的是該純化的RSV F蛋白質處於類似RSV F蛋白質的融合前狀態的構型的隨時間推移穩定的一種構型,並且可以按足夠的量產生。另外,對於一種基於亞單元的疫苗來說,該RSV F蛋白質需要藉由跨膜(TM)和胞質區的缺失來截短以產生一可溶性的分泌的F蛋白質(sF)。因為TM區負責膜的錨定和三聚,所以無錨的可溶性F蛋白質比全長蛋白質要不穩定得多,並且將容易再折疊成融合後終末狀態。為了獲得呈穩定的融合前構型的展示高表現水平和高穩定性的可溶性F蛋白質,融合前構型因此需要進行穩定化。
對於副流感類型5(PIV5)已經成功地實現另一副黏液病毒F蛋白質穩定化在融合前構型。殷(Yin)等人(《自然》(Nature)439:38-44(2006))因此藉由F0中弗林蛋白酶裂解位點的封阻進展到F1和F2的突變來穩定化PIV-5 F蛋白質的融合前結構。此外,跨膜(TM)和胞質結構域被一眾所周知的螺旋狀三聚結構域GCN4pII置換。此結構域形成三聚的螺旋狀捲曲螺旋結構並且是天然二聚的螺旋狀捲曲螺旋肽GCN4的一修飾(奧謝(O'Shea)等人,《科學》243:538-542(1989))。其中GCN4亮胺酸拉鍊的胺基酸序列在七肽區(heptad)的每個ad位置上被異亮胺酸殘基取代的GCN4-pII肽展示形成三鏈平行的α-螺旋狀捲曲螺旋(哈伯瑞(Harbury)等人,《科學》262:1401-1407(1993))。
對於RSV F穩定化在融合前構型,已經試驗過相同的策略,比如例如弗林蛋白酶裂解位點的突變和RSV-F胞外結構域與一GCN4pII三聚結構 域(如例如WO2010/149743、WO2010/149745、WO2009/079796、WO2012/158613中揭露)或與次要纖維蛋白(fibritin)三聚結構域(麥格勒朗(MCLellan)等人,《自然結構生物學》(Nature Struct.Biol.)17:2-248-250(2010))的融合。此次要纖維蛋白結構域或‘福爾頓(Foldon)’衍生自T4次要纖維蛋白並且早期是被描述為一人工的天然三聚結構域(賴塔夫(Letarov)等人,《生物化學莫斯科版》(Biochemistry Moscow)64:817-823(1993);古斯(S-Guthe)等人,《分子生物學雜誌》(J.Mol.Biol.)337:905-915.(2004))。然而,該等嘗試未產生穩定的融合前RSV-F蛋白質。此外,該等嘗試尚未產生適於在人類中進行測試之候選物。
本發明目前提供了重組的穩定的融合前RSV F多肽,即穩定化在融合前構型的RSV F多肽。在產生本發明之研究中,將若干修飾步驟引入和/或組合以獲得所述穩定的可溶性融合前RSV F多肽。本發明的穩定的融合前RSV F多肽處於融合前構型,即它們包含(顯示)至少一個對融合前構型F蛋白質具有特異性的表位。對融合前構型F蛋白質具有特異性的表位係一在融合後構型中未呈現的表位。不希望受任何具體理論束縛,相信RSV F蛋白質的融合前構型可以含有與在天然RSV病毒粒子上表現的RSV F蛋白質上的表位相同的表位,並且因此可以提供用於引起保護性中和抗體的優點。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本發明的多肽包含被以下各項識別的至少一個表位:一種融合前特異性單克隆抗體,包含SEQ ID NO:54的一重鏈CDR1區、SEQ ID NO:55的一重鏈CDR2區、SEQ ID NO:56的一重鏈CDR3區和SEQ ID NO:62的一輕鏈CDR1區、SEQ ID NO:63的一輕鏈CDR2區以及SEQ ID NO:64的一輕鏈CDR3區(下文稱為CR9501);和/或一種融合前特異性單克隆抗體,包含SEQ ID NO:58的一重鏈CDR1區、SEQ ID NO:59的一重鏈CDR2區、SEQ ID NO:60的一重鏈CDR3區和 SEQ ID NO:66的一輕鏈CDR1區、SEQ ID NO:67的一輕鏈CDR2區以及SEQ ID NO:68的一輕鏈CDR3區(稱為CR9502)。CR9501和CR9502包含重鏈和輕鏈可變區,以及因此分別具有抗體58C5和30D8的結合特異性,先前已經展示該等抗體與處於其融合前構型的RSV F蛋白質而非融合後構型特異性地結合(參見WO2012/006596)。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等重組融合前RSV F多肽包含被至少一個如上所述的融合前特異性單克隆抗體識別的至少一個表位並且是三聚的。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根據本發明之穩定的融合前RSV F多肽包含位置67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和/或位置215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位置67上的胺基酸突變成一疏水性胺基酸。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根據本發明的穩定的融合前RSV F多肽包含位置67上胺基酸殘基N或T之突變和/或位置215上胺基酸殘基S之突變。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根據本發明的穩定的融合前RSV F多肽包含一F1結構域和一F2結構域以及將所述F1結構域連接到所述F2結構域的包含從1到10個胺基酸殘基的一連接序列,其中該等多肽進一步包含位置67上胺基酸殘基N或T之突變和/或位置215上胺基酸殘基S之突變。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根據本發明之穩定的融合前RSV F多肽包含一截短的F1結構域和一F2結構域以及將所述截短的F1結構域連接到所述F2結構域的包含從1到10個胺基酸殘基的一連接序列,其中該等多肽進一步包含位置67上胺基酸殘基N或T之突變和/或位置215上胺基酸殘基S之突變。
如與一野生型RSV F蛋白質中的RSV F1和/或F2結構域相比,本發明之多肽因此在F1和/或F2結構域中包含至少一個穩定化突變。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融合前RSV F多肽包含位置67上胺基酸殘基N或T到I之突變(N/T67I)和/或位置215上胺基酸殘基S到P之突變(S215P)。
眾所周知RSV以具有兩個抗原性亞群A和B的一單一血清型存在。兩個群組的成熟加工的F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約93%一致。如在本申請中所使用,胺基酸位置參考來自A2病毒株的RSV F蛋白質的序列(SEQ ID NO:1)給出。如在本發明中所使用,措辭“RSV F蛋白質的“位置“x”上的胺基酸因此意指與SEQ ID NO:1的RSV A2病毒株的RSV F蛋白質中位置“x”上的胺基酸相對應之胺基酸。注意,在本申請中所使用的編號系統中,1係指一未成熟F0蛋白質的N-末端胺基酸(SEQ ID NO:1)。當使用一RSV病毒株而不是A2病毒株時,F蛋白質的胺基酸位置將藉由在必要時插入空位使其他RSV病毒株的序列與SEQ ID NO:1的F蛋白質比對,參考SEQ ID NO:1的A2病毒株的F蛋白質的編號來編號。可以使用本領域中眾所周知的方法,例如藉由CLUSTALW、Bioedit或CLC工作臺來進行序列比對。
根據本發明的一胺基酸可以是二十種天然存在(或‘標準’胺基酸)的任一種或其變體,比如例如D-胺基酸(具有手性中心的胺基酸的D-對映體)或在蛋白質中未天然發現的任何變體,比如例如正亮胺酸。該等標準胺基酸可以基於其性質分成若干群組。重要因素係電荷、親水性或疏水性、尺寸以及官能團。該等性質對於蛋白質結構和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來說是重要的。一些胺基酸具有特殊的性質,例如可以與其他半胱胺酸殘基形成共價二硫鍵(或雙硫鍵)的半胱胺酸,誘發多肽主鏈轉角的脯胺酸,以及比其他胺基酸更靈活的甘胺酸。表11展示該等標準胺基酸的縮寫和性質。
熟習該項技術者應瞭解可以藉由常規的分子生物學程序對蛋白質進行突變。根據本發明的突變較佳的是引起如與不包含該(該等)突變的RSV F多肽相比,融合前RSV F多肽的表現水平增加和/或穩定化增加。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等融合前RSV F多肽係可溶性的。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等融合前RSV F多肽進一步包含一被連接到 所述截短的F1結構域的異源三聚結構域。根據本發明,展示藉由將一異源三聚結構域連接到一種截短的F1結構域的C-末端胺基酸殘基,任選地與一連接F1和F2結構域的連接序列和該(該等)穩定化突變組合,提供了展示高表現並且結合于融合前特異性抗體的RSV F多肽,指示該等多肽處於融合前構型。另外,該等RSV F多肽穩定在融合前構型,即,即使在加工該等多肽後,它們仍然結合于融合前特異性抗體CR9501和/或CR9502,指示該融合前特異性表位被保留。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該等融合前RSV F多肽包含一種或多種選自下組的其他突變(如與野生型RSV F蛋白質相比),該組由以下各項組成:(a)位置46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b)位置77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c)位置80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d)位置92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e)位置175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f)位置184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g)位置185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h)位置201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i)位置209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j)位置421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k)位置426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l)位置465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m)位置486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n)位置487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以及(o)位置508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
在較佳實施方式中,該一種或多種其他突變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組: (a)位置46上胺基酸殘基S到G之突變(S46G);(b)位置77上胺基酸殘基K到E之突變(K77E);(c)位置80上胺基酸殘基K到E之突變(K80E);(d)位置92上胺基酸殘基E到D之突變(E92D);(e)位置175上胺基酸殘基N到P之突變(N175P);(f)位置184上胺基酸殘基G到N之突變(G184N);(g)位置185上胺基酸殘基V到N之突變(V185N);(h)位置201上胺基酸殘基K到Q之突變(K201Q);(i)位置209上胺基酸殘基K到Q之突變(K209Q);(j)位置421上胺基酸殘基K到N之突變(K421N);(k)位置426上胺基酸殘基N到S之突變(N426S);(l)位置465上胺基酸殘基K到E或Q之突變(K465Q);(m)位置486上胺基酸殘基D到N之突變(D486N);(n)位置487上胺基酸殘基E到Q、N或I之突變(E487Q/N/I);以及(o)位置508上胺基酸殘基K到E之突變(K508E)。
再次注意,對於胺基酸殘基的位置,參考SEQ ID NO:1。熟習該項技術者將能夠確定其他RSV病毒株的F蛋白質中相對應的胺基酸殘基。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融合前RSV F多肽包含至少兩個突變(如與一野生型RV F蛋白質相比)。在較佳實施方式中,該至少兩個突變係位置67上胺基酸N或T突變到I之突變(N/T67I)和位置215上胺基酸S到P之突變(S215P)。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融合前RSV F多肽包含至少一個選自下組的其他突變,該組由以下各項組成:(a)位置46上胺基酸殘基S到G之突變;(b)位置77上胺基酸殘基K到E之突變;(c)位置80上胺基酸殘基K到E之突變; (d)位置92上胺基酸殘基E到D之突變;(e)位置175上胺基酸殘基N到P之突變;(f)位置184上胺基酸殘基G到N之突變;(g)位置185上胺基酸殘基V到N之突變;(h)位置201上胺基酸殘基K到Q之突變;(i)位置209上胺基酸殘基K到Q之突變;(j)位置421上胺基酸殘基K到N之突變;(k)位置426上胺基酸殘基N到S之突變;(l)位置465上胺基酸殘基K到E或Q之突變;(m)位置486上胺基酸殘基D到N之突變;(n)位置487上胺基酸殘基E到Q、N或I之突變;以及(o)位置508上胺基酸殘基K或R到E之突變。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等多肽包含至少三個突變。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異源三聚結構域包含胺基酸序列EKKIEAIEKKIEAIEKKIEA(SEQ ID NO:3)。在某些其他實施方式中,該異源三聚結構域包含胺基酸序列GYIPEAPRDGQAYVRKDGEWVLLSTFL(SEQ ID NO:4)。
如上所述,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本發明的多肽包含一截短的F1結構域。如在此所用,一“截短的”F1結構域係指不是一全長的F1結構域的一F1結構域,即其中在N-末端或在C-末端一個或多個胺基酸殘基已經缺失。根據本發明,至少跨膜結構域和胞質尾區已經缺失以允許表現為一可溶性胞外結構域。
在某些其他實施方式中,該F1結構域在該RSV F蛋白質的胺基酸殘基495(參考SEQ ID NO:1)後截短,即由胺基酸殘基496(參考SEQ ID NO:1)開始的F1結構域的C-末端部分已經缺失。在某些其他實施方式,該F1結構域在RSV F蛋白質的胺基酸殘基513後截短。在某些實施方式 中,該F1結構域在胺基酸殘基486、487、488、489、490、491、492、493、494、495、496、497、498、499、500、50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10、512、513、514、515、516、517、518、519、520、521、522、523、525或525後截短。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三聚結構域連接到RSV F1結構域的胺基酸殘基495。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三聚結構域包含SEQ ID NO:4並且連接到RSV F1結構域的胺基酸殘基495。
在某些其他實施方式中,該三聚結構域連接到RSV F1結構域的胺基酸殘基513。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三聚結構域包含SEQ ID NO:3並且連接到RSV F1結構域的胺基酸殘基513。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任選地截短的該F1結構域與該F2結構域藉由一連接序列連接,該連接序列連接該F2結構域的C-末端胺基酸到該(任選地截短的)F1結構域的N-末端胺基酸。在某些實施方式中,連接序列(或連接子)包含從1-10個胺基酸殘基,較佳的是從2-9個胺基酸殘基,較佳的是從3-8個胺基酸殘基,較佳的是從4-7個胺基酸殘基,更較佳的是該連接子包含5或6個胺基酸殘基。本領域中已知許多在構型上中性的連接子,它們可以根據本發明使用,不破壞融合前RVS F多肽的構型。在較佳實施方式中,該連接子包含胺基酸序列GSGSG(SEQ ID NO:5)。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F1結構域和/或該F2結構域來自一RSV A病毒株。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F1和/或F2結構域來自SEQ ID NO:1的RSV A2病毒株。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F1結構域和/或該F2結構域來自一RSV A病毒株,來自SEQ ID NO:69的RSV A病毒株。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F1結構域和/或該F結構域來自一RSV B病毒株。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F1和/或F2結構域來自SEQ ID NO:2的RSV B病毒株。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F1和F2結構域來自相同的RSV病毒株。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融合前RSV F多肽係嵌合多肽,即包含來自不同的RSV病毒株的F1和F2結構域。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如與一不具有該(該等)突變的野生型RSV F多肽胞外結構域(即不具有跨膜和胞質區)相比,本發明的融合前RSV F多肽的表現水平增加。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表現水平增加至少5倍,較佳的是多達10倍。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表現水平增加超過10倍。
根據本發明的融合前RSV F多肽係穩定的,即在加工該等多肽,比如例如純化、凍融循環和/或存儲等時,不容易變成融合後構型。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如與一不具有該(該等)突變的RSV F多肽相比,根據本發明之融合前RSV F多肽在4℃下存儲時具有一增加的穩定性。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等多肽在4℃下存儲時穩定達至少30天,較佳的是至少60天,較佳的是至少6個月,甚至更較佳的是至少1年。“存儲時穩定”意指例如如使用如實例7或9中所述的一種方法所測定,在多肽呈溶液(例如培養基)存儲在4℃下至少30天后,該等多肽仍然顯示對一融合前特異性抗體(例如CR9501)具有特異性的至少一個表位。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在融合前RSV F多肽在4℃下存儲時該等多肽顯示該至少一個融合前特異性表位達至少6個月,較佳的是達至少1年。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如與不具有所述一種或多種突變的RSV F多肽相比,根據本發明之融合前RSV F多肽在受熱時具有一增加的穩定性。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等融合前REV F多肽在55℃的溫度下,較佳的是在58℃下,更較佳的是在60℃下熱穩定至少30分鐘。“熱穩定”意指例如如使用如實例6中所述的一方法所測定,在已經經受一升高的溫度(即55℃或更高的溫度)至少30分鐘後,該等多肽仍然顯示該至少一個融合前特異性表位。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等多肽在一適當的配製緩衝液中經受1至6次 凍融循環後顯示該至少一個融合前特異性表位。
在某些較佳實施方式中,本發明的融合前RSV F多肽包含一選自下組的胺基酸序列,該組由SEQ ID NO:21-52和71-89組成。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本發明之融合前RSV F多肽由一選自下組的胺基酸序列組成,該組由SEQ ID NO:21-52和71-89組成。
如在本申請中所使用,核苷酸序列係從5’到3’方向提供,並且胺基酸序列係從N-末端到C-末端提供,如本領域中所習慣的。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根據本發明之編碼的多肽進一步包含一前導序列,又稱為信號序列或訊息肽,與SEQ ID NO:1、SEQ ID NO:2或SEQ ID NO:69的胺基酸1-26相對應。它係一存在於大部分註定去往分泌通路的新合成的蛋白質的N-末端的短(典型地5-30個胺基酸長)肽。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根據本發明的多肽不包含一前導序列。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等多肽包含一HIS-標籤。一His-標籤或聚組胺酸-標籤係蛋白質中的胺基酸基序,它由至少五個組胺酸(H)殘基組成,時常在蛋白質的N-或C-末端,一般是用於純化目的。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等多肽不包含一HIS-標籤。根據本發明,已經意外地展示當HIS-標籤缺失時,如與具有一HIS-標籤的多肽相比,表現水平和穩定性增加。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了編碼根據本發明的RSV F多肽之核酸分子。
在較佳實施方式中,對編碼根據本發明的多肽的核酸分子進行密碼子最佳化,以在哺乳動物細胞、較佳的是人類細胞中表現。密碼子最佳化的方法已知並且已經在先前描述(例如WO 96/09378)。如與一野生型序列相比,如果至少一個非較佳密碼子被一更較佳的密碼子置換,那麼認為一序列係密碼子最佳化的。在此,一非較佳的密碼子係在一生物體中不如另一個編碼相同胺基酸的密碼子經常地使用的一密碼子,並且一更較佳的密碼子係在一生物體中比一非較佳的密碼子更經常地使用的一密碼子。對 於一特定生物體的密碼子使用的頻率可見於密碼子頻率表中,比如http://www.kazusa.or.jp/codon中。較佳的是一種以上非較佳的密碼子、較佳的是大部分或所有非較佳的密碼子被更較佳的密碼子置換。較佳的是,在一生物體中最經常使用的密碼子用於一密碼子最佳化序列。被較佳的密碼子置換一般引起更高表現。
熟習該項技術者將瞭解,由於遺傳密碼的簡並性,故許多不同的聚核苷酸和核酸分子可以編碼相同的多肽。熟習該項技術者還瞭解,可以使用常規的技術進行核苷酸取代,該等取代不影響由該等核酸分子編碼的多肽序列反映將表現該等多肽的任何具體的宿主生物體的密碼子使用。因此,除非另外說明,否則“編碼胺基酸序列的一核苷酸序列”包括彼此呈簡並型式且編碼相同胺基酸序列的所有核苷酸序列。編碼蛋白質和RNA的核苷酸序列可以包含或可以不包含內含子。
核酸序列可以使用常規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克隆,或藉由DNA合成重新產生,這可以藉由在DNA合成和/或分子克隆領域具有業務的服務公司(例如基因藝術公司(GeneArt)、基斯奎思公司(GenScripts)、英傑公司(Invitrogen)、歐陸公司(Eurofins))使用常規程序執行。
本發明還提供了包含一種如上所述的核酸分子之載體。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根據本發明的核酸分子因此為載體的一部分。該等載體可以藉由熟習該項技術者眾所周知的方法容易地操縱,並且可以例如被設計成能夠在原核和/或真核細胞中複製。另外,許多載體可以用於真核細胞的轉化並且將完全或部分地整合到該等細胞的基因組中,產生在其基因組中包含所需核酸的穩定的宿主細胞。所用的載體可以是適於克隆DNA並且可以用於所關注的一種核酸的轉錄的任何載體。根據本發明的適合的載體係例如腺病毒載體,比如例如Ad26或Ad35、α病毒、副黏液病毒、牛痘病毒、皰疹病毒、逆轉錄病毒載體等。熟習該項技術者能夠選擇適合的表現載體,並且以一功能性方式插入本發明之核酸序列。
包含了編碼融合前RSV F多肽的核酸分子的宿主細胞也形成本發明的一部分。融合前RSV F多肽可以藉由重組DNA技術產生,該重組DNA技術包括在宿主細胞中表現該等分子,宿主細胞例如中國倉鼠卵巢(CHO)細胞、腫瘤細胞系、BHK細胞、比如HEK293細胞、PER.C6細胞的人類細胞系或酵母、真菌、昆蟲細胞等等,或轉基因動物或植物。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細胞來自一種多細胞生物體,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它們具有脊椎動物或無脊椎動物起源。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等細胞係哺乳動物細胞。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等細胞係人類細胞。通常,一宿主細胞中比如本發明的融合前RSV F多肽的一重組蛋白質的產生包括將以可表現的格式編碼多肽的一異源核酸分子引入該宿主細胞中,在有助於該核酸分子表現的條件下培養該等細胞,以及允許多肽在所述細胞中表現。以可表現的格式編碼一蛋白質的核酸分子可以呈一表現盒之形式,並且通常需要能夠引起該核酸表現的序列,比如一個或多個增強子、啟動子、聚腺苷酸化信號等等。熟習該項技術者知道不同的啟動子可以用於獲得宿主細胞中一基因之表現。啟動子可以是組成型的或調節型的,並且可以從不同的來源中,包括病毒、原核或真核來源獲得,或是人工設計的。
細胞培養基可獲自不同的供應商,並且一種適合的培養基可以按常規針對一種宿主細胞進行選擇以表現所關注的蛋白質,在此是融合前RSV F多肽。適合的培養基可以含有或可以不含有血清。
“異源核酸分子”(在此也稱為‘轉基因’)係一不天然存在於宿主細胞中的核酸分子。它係藉由標準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引入例如一種載體中。一種轉基因通常可操作地連接到表現控制序列。此可以例如藉由將編碼該(該等)轉基因的核酸放在一種啟動子的控制下來進行。可以添加其他調節序列。許多啟動子可以用於一種或多種轉基因的表現,並且為熟習該項技術者所知,例如該等啟動子可以包含病毒的、哺乳動物的、合成的啟動子等等。用於獲得在真核細胞中的表現的一適合的啟動子的非限制性實例 係一CMV-啟動子(US 5,385,839),例如CMV立即早期啟動子,例如包含來自CMV立即早期基因增強子/啟動子的nt.-735到+95。一聚腺苷酸化信號,例如牛生長激素polyA信號(US 5,122,458)可以存在於該(該等)轉基因後面。可替代地,若干廣泛使用的表現載體在本領域中可獲得並且可獲自商業來源,例如英傑公司的pcDNA和pEF載體系列、碧迪科學公司(BD Sciences)的pMSCV和pTK-Hyg、來自斯曲傑公司(Stratagene)的pCMV-Script等,它們可以用於重組表現所關注的蛋白質,或獲得適合的啟動子和/或轉錄終止子序列、polyA序列等等。
細胞培養物可以是任何類型的細胞培養物,包括粘附細胞培養物,例如附著到一培養容器表面或微載體的細胞,以及懸浮培養物。大部分的大規模懸浮培養物係作為分批工藝或分批補料式工藝操作,因為它們操作和規模擴大最直接了當。時下,基於灌注原理的連續工藝正變得更常見的並且也是適合的。適合的培養基也是熟習該項技術者眾所周知的,並且可以通常從商業來源中大量獲得,或根據標準方案定做。培養可以例如在碟、滾瓶中或在生物反應器中,使用分批、分批補料式、連續系統等等進行。用於培養細胞的適合條件已知(參見例如《組織培養》(Tissue Culture),學術出版社(Academic Press),克魯斯(Kruse)和派特森(Paterson)編輯(1973),和(R.I.菲西涅(Freshney),《動物細胞的培養:基本技術指南》(Culture of animal cells:A manual of basic technique),第四版(威利-裡斯公司(Wiley-Liss Inc.),2000,ISBN 0-471-34889-9))。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了包含如上所述的一融合前RSV F多肽和/或核酸分子和/或載體之組合物。本發明因此提供了包含一種融合前RSV F多肽之組合物,該融合前RSV F多肽顯示在RSV F蛋白質的一融合前構型中存在但在融合後構型中缺乏的一表位。本發明還提供了包含對該融合前RSV F多肽進行編碼的一核酸分子和/或一載體之組合物。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了 包含如上所述的一融合前RSV F多肽、和/或核酸分子、和/或載體的免疫原性組合物。本發明還提供了根據本發明的一穩定化的融合前RSV F多肽、一核酸分子、和/或載體用於誘發一受試者中針對RSV F蛋白質的免疫反應之用途。進一步提供了用於誘發一名受試者中針對RSV F蛋白質的免疫反應之方法,包括向該受試者給予根據本發明的一融合前RSV F多肽、和/或核酸分子、和/或載體。還提供了根據本發明的融合前RSV F多肽、核酸分子和/或載體,用於誘發一受試者中針對RSV F蛋白質的一免疫反應。進一步提供了根據本發明的融合前RSV F多肽、和/或核酸分子、和/或載體用於製造用於誘發一受試者中針對RSV F蛋白質的免疫反應的一藥劑之用途。
本發明之融合前RSV F多肽、核酸分子或載體可以用於RSV感染的預防(防治)和/或治療。在某些實施方式中,預防和/或治療可以靶向易受RSV感染的患者群組。該等患者群組包括但不限於例如老年人(例如50歲、60歲以及較佳的是65歲)、幼童(例如5歲、1歲)、就醫患者以及已經用一抗病毒化合物治療但已經展示一不足的抗病毒反應的患者。
根據本發明的融合前RSV F多肽、核酸分子和/或載體可以用於例如由RSV所引起的一疾病或病狀的獨立治療和/或防治,或與其他防治和/或治療性治療,比如(現有或將來)疫苗、抗病毒劑和/或單克隆抗體組合。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了用於預防和/或治療一名受試者中的RSV感染之方法,它利用根據本發明的融合前RSV F多肽、核酸分子和/或載體。在一個特定實施方式中,用於預防和/或治療受試者中的RSV感染之方法包括向一有需要的受試者給予有效量的如上所述的一融合前RSV F多肽、核酸分子和/或載體。治療有效量係指一多肽、核酸分子或載體有效用於預防、緩解和/或治療由被RSV感染所引起的一疾病或病狀的量。預防涵蓋 抑制或減少RSV的傳播或抑制或減少與被RSV感染有關的一種或多種症狀的發作、發展或進展。如在此使用的緩解可以指減少可見或可察覺的疾病症狀、病毒血症或任何其他可測量的流感感染表現。
為給予受試者,比如人類,本發明可以採用醫藥組合物,該等醫藥組合物包含如在此所述的一融合前RSV F多肽、核酸分子和/或載體以及醫藥學上可接受的載劑或賦形劑。在本上下文中,術語“醫藥學上可接受的”意指該載劑或賦形劑在所採用的劑量和濃度下不會在它們給予的受試者中引起任何不必要或不良的影響。該等醫藥學上可接受的載劑和賦形劑係本領域中眾所周知的(參見《雷明登氏製藥科學》(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第18版,熱納羅(A.R.Gennaro)編,馬克出版社(Mack Publishing Company)[1990];《肽和蛋白質的醫藥配製品發展》(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 Development of Peptides and Proteins),弗羅加爾(S.Frokjaer)和霍夫高(L.Hovgaard)編,泰勒法蘭西斯集團(Taylor & Francis)[2000];以及醫藥賦形劑手冊《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第3版,凱博(A.Kibbe)編,醫藥出版社(Pharmaceutical Press)[2000])。RSV F多肽或核酸分子較佳的是呈無菌溶液形式被配製和給予,不過還可以利用凍幹製劑。無菌溶液係藉由無菌過濾或藉由本領域中自身已知的其他方法製備。該等溶液接著凍幹或填充到醫藥劑量容器中。溶液的pH通常在pH 3.0到9.5、例如pH 5.0到7.5範圍內。RSV F多肽典型地處於具有一適合的醫藥學上可接受的緩衝液的一溶液中,並且該組合物還可以含有一種鹽。任選地穩定劑可以存在,比如白蛋白。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添加清潔劑。在某些實施方式中,RSV F多肽可以被配製成一可注射的製劑。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根據本發明的一組合物進一步包含一種或多種佐劑。佐劑在本領域中已知來進一步提高對一所施加的抗原決定簇之免疫反應。術語“佐劑”和“免疫刺激劑”在此可互換地使用,並且被定義為引起 免疫系統刺激的一種或多種物質。在此上下文中,一佐劑用以增強對本發明的RSV F多肽的一免疫反應。適合佐劑的實例包括鋁鹽,比如氫氧化鋁和/或磷酸鋁;油-乳液組合物(或水包油型組合物),包括角鯊烯-水乳液,比如MF59(參見例如WO 90/14837);皂苷配製品,比如例如QS21和免疫刺激複合物(ISCOMS)(參見例如US 5,057,540;WO 90/03184、WO 96/11711、WO 2004/004762、WO 2005/002620);細菌或微生物衍生物,其實例係單磷醯基脂質A(MPL)、3-O-脫醯基MPL(3dMPL)、含有CpG-基序的寡核苷酸、ADP-核糖基化細菌毒素或其突變體,比如大腸桿菌熱不穩定的腸毒素LT、霍亂毒素CT等等;真核蛋白質(例如抗體或其片段(例如針對抗原自身或CD1a、CD3、CD7、CD80)以及受體(例如CD40L、GMCSF、GCSF等)的配體,在與受體細胞相互作用後刺激免疫反應。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本發明的組合物包含鋁作為一佐劑,例如呈氫氧化鋁、磷酸鋁、磷酸鋁鉀或其組合的形式,以每劑量0.05-5mg、例如從0.075-1.0mg鋁含量的濃度。
該等融合前RSV F多肽還可以與比如例如聚合物、脂質體、病毒體、病毒樣粒子組合或結合來給予。該等融合前F多肽可以在有或者沒有佐劑下與納米粒子組合、用納米粒子殼體包裹或與納米粒子結合。封裝在脂質體內描述於例如US 4,235,877中。與大分子結合揭露在例如US 4,372,945或US 4,474,757中。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該等組合物不包含佐劑。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本發明提供了用於產生一種針對呼吸系融合細胞病毒(RSV)的疫苗之方法,包括提供根據本發明的一組合物並且將其配製成一醫藥學上可接受的組合物。術語“疫苗”係指含有在一名受試者中有效去誘發一定程度的針對某一病原體或疾病的免疫性的一活性組分的一藥劑或組合物,它將引起與被該病原體或該疾病感染有關的症狀之嚴重程度、持續時間或其他表現的至少降低(多達完全缺乏)。在本發明中,該 疫苗包含有效量的一融合前RSV F多肽和/或編碼一融合前RSV F多肽的一核酸分子和/或包含所述核酸分子的一載體,它引起一針對RSV F蛋白質之免疫反應。這提供了一種在受試者中預防引起住院治療的嚴重下呼吸道疾病和降低由RSV感染和複製引起的比如肺炎和細支氣管炎的併發症頻率之方法。根據本發明的術語“疫苗”表示它係一醫藥組合物,並且因此典型地包含一醫藥學上可接受的稀釋劑、載劑或賦形劑。它可以包含或可以不包含其他活性成分。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它可以是一組合疫苗,該組合疫苗進一步包含了誘發例如針對RSV之其他蛋白質和/或針對其他傳染物的免疫反應的其他組分。其他活性組分的給予可以例如藉由分開給予或藉由給予本發明的疫苗與其他活性組分之組合產物來進行。
組合物可以給予一受試者,例如人類受試者。用於一次單一給予的一組合物中RSV F多肽的總劑量可以例如為約0.01μg到約10mg,例如1μg-1mg,例如10μg-100μg。確定所推薦的劑量將藉由實驗進行並且對熟習該項技術者來說是常規的。
根據本發明的組合物之給予可以使用標準給予途徑執行。非限制性實施方式包括不經腸給予,比如皮內、肌肉內、皮下、經皮或粘膜給予,例如鼻內、經口等等。在一個實施方式中,一組合物藉由肌肉內注射來給予。熟習該項技術者已知給予一組合物,例如疫苗的不同的可能性,以誘發對疫苗中的一種或多種抗原的免疫反應。
如在此所使用的一受試者較佳的是一哺乳動物,例如一齧齒動物,例如一小鼠、棉鼠或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或人類。較佳的是,該受試者為一人類受試者。
多肽、核酸分子、載體和/或組合物還可以在一同源或異源初免-加強方案中或者作為初免或者作為加強來給予。如果執行一加強接種,那麼典型地,此類加強接種將在該組合物第一次給予受試者(在該等情況下這被稱為‘初免接種’)後一周與一年之間,較佳的是在兩周與四個月之間的一 時間給予相同的受試者。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給予包括一初免劑和至少一個加強劑給予。
另外,本發明之多肽可以用作診斷工具,例如以藉由確定一個體的血清中是否存在能夠結合于本發明多肽的抗體來測試該個體的免疫狀態。本發明因此還涉及了用於檢測一患者中RSV感染的存在的一種體外診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使從所述患者中獲得的一生物樣品與根據本發明的一多肽接觸;和b)檢測抗體-多肽複合物的存在。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了用於穩定一RSV F多肽的融合前構型之方法,包括如與野生型RSV F1和/或F2結構域相比,在一RSV F1和/或F2結構域中引入一種或多種突變,其中該一種或多種突變選自下組,該組由以下各項組成:(a)在一鄰接於保守的69-212雙硫鍵的區域中鎖定HRA結構域以免鉸鏈的一穩定化突變,所述區域包含胺基酸殘基66-68和214-216,(b)在包含在F2結構域的C-末端的胺基酸殘基76-98的螺旋(在F2結構域的C-末端)中之突變;(c)使包含胺基酸486、487以及489的HRB莖區的頂部(HRB N-末端)之間的負電荷斥力減小之突變;以及(d)在HRA區域中的一穩定化突變。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HRA鉸鏈區中的突變在位置67上。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HRA鉸鏈區中的突變在位置215上。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HRA鉸鏈區中的突變在位置66或68上和/或在位置214或216上。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螺旋中的突變在位置77上。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螺旋中的突變在位置80上。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位置77和/或80上的胺基酸殘基變成一帶負電的胺基酸。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突變在位置92上。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突變使包含胺基酸486、487、489的HRB莖區的頂部之間的負電荷斥力減小。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突變在位置489上。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突變在位置486上。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突變使胺基酸殘基175-193之間的β-轉角穩定化。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突變使位置175上的轉角穩定化。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突變使位置184-185上的轉角穩定化。
藉由該等方法可獲得和/或獲得的穩定化的融合前RSV F多肽,以及它們如上所述的用途也成為本發明的一部分。
本發明在以下實例中進一步解釋。該等實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它們僅僅用以闡明本發明。
圖1:A)來自離子交換柱的洗脫液A2_F24 N67I+S215P的Superdex200凝膠過濾層析圖。該等箭頭指示標準蛋白質(1-甲狀腺球蛋白669kDa、2-鐵蛋白440kDa以及3-IgG 150kDa)之洗脫點。B)在還原條件下來自SEC層析圖的含有融合前F蛋白質的峰的SDS-PAGE分析。
圖2:裝載了含有以下各項的樣品的非變性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NativePAGE)的蛋白質印跡:1)來自於表現具有異亮胺酸拉鍊(S)F43的融合前構建體的細胞之上清液;2)來自於表現主要三聚物(頂部帶)融合後RSV F蛋白質的細胞之上清液;以及3)純化的三聚物融合前A2_F24 N67I。
圖3:相對於未突變A2_F24的點突變的構建體之表現水平。
圖4展示實例6中所述的方法之結果:(A),確定50% CR9501結合損失所在的溫度;(B)展示當藉由50%融合前特異性抗體CR9501結合損失 評估時融合前F(A2_F24 N67I+S215P)與未經修飾的胞外結構域的穩定性之比較。
圖5:在第1、5以及33天的Octet測量,展示融合前特異性抗體CR9501與融合前構建體的結合的存儲-時間依賴性損失;A)A2_F24(SEQ ID NO:19),B)A2_F24 K465Q,C)A2_F24 S46G,D)A2_F24 N67I以及E)A2_F24 E92D。
圖6:在第1、5以及33天的Octet測量,展示融合前特異性單克隆抗體CR9501與融合前構建體的結合之存儲-時間依賴性損失;A)A2_F24 K465Q,B)A2_F24 K465Q+N67I,C)A2_F24 S46G,D)A2_F24 S46G+E92D,E)A2_F24 S46G+N67I,F)A2_F24 E92D,G)A2_F24 S46G+E92D,H)A2_F24 N67I+E92D以及I)A2_F24 E92D+S215P。
圖7:在第0和4周用根據表14的免疫原和劑量進行初免加強後在第6周小鼠的VNA滴度。
圖8:在第0和4周用根據表15的免疫原和劑量進行初免加強後在第7周棉鼠的VNA滴度。
圖9:在鼻內RSV攻擊後第5天肺和鼻的病毒負荷量。
實例1 穩定的融合前RSV F多肽的製備-連接子和三聚結構域
在產生本發明的研究中,藉由使發起再折疊的兩個主要區域穩定化來設計可溶性融合前F蛋白質(sF)的穩定化變體。第一策略係藉由用一短環固定和接合F1-F2結構域使該融合肽停滯在其位置並且防止它從頭部區域釋放。可以藉由重建F1的N-末端與F2的C-末端的共價連接來防止該融合肽的釋放。如此實例中所示,已經試驗過若干不同的連接子。F1與F2之間5胺基酸環的插入係最成功的,尤其是包含胺基酸序列GSGSG(SEQ ID NO:5)。此連接子係基於在一3D同源性模型中測量的距離設計,該模型係針對RSV-F類型A2,基於與公開3D結構(殷(Yin)等人,2006)的副流感類型5的F序列之序列比對來產生。
用以構建融合前RSV-F的同源性模型的HRSV類型A和B的F序列與PIV5(頂部序列)之間的比對
另一個不穩定區域係第二七肽重複(HRB)區域,它形成融合前F蛋白質中三聚的螺旋狀莖區。該可溶性F蛋白質中跨膜結構域(TM)的缺失進一步使此區域不穩定,這種不穩定藉由添加不同的異源三聚結構域來抵消。完全加工的成熟RSV-F胞外結構域在C末端與不同的三聚結構域融合並且在不同的位置(即F1結構域在不同的胺基酸殘基上截短)。
若干構建體係基於或者RSV A2或者B1病毒株製成。不同的三聚結構域連接到RSV F1結構域,該RSV F1結構域在不同的位置截短。所測試的三聚結構域包括次要纖維蛋白基序(包含胺基酸序列:GYIPEAPRDGQAYVRKDGEWVLLSTFL(SEQ ID NO:4),和“次要纖維蛋白長”基序,一較長的N-末端延伸的次要纖維蛋白結構域,它包括其天然螺旋區域(包含胺基酸序列:SSLQGDVQALQEAGYIPEAPRDGQAYVRKDGEWVLLSTFL(SEQ ID NO:6),該三聚結構域與推測的HRB區域的七肽重複序列同框(配准)添加到RSV F1結構域。
製成的其他構建體包含七肽理想螺旋狀三聚的捲曲螺旋,或異亮胺酸拉鍊結構域(IZ)(鈴木(Suzuki)等人,《蛋白質工程》(Protein Engineering)11:1051-1055(1998)),包含胺基酸序列:IEAIEKK (SEQ ID NO:7)。根據本發明,使用不同的IZ結構域,稱為異亮胺酸拉鍊(L),包含胺基酸序列:(I)EKKIEAIEKKIEAIEKKIEAIEAIEKKIEA(SEQ ID NO:8),和異亮胺酸拉鍊(S),包含胺基酸序列EKKIEAIEKKIEAIEKKIEA(SEQ ID NO:3)。
該等IZ結構域在結構上與GCN4是可比的,然而,該等IZ結構域不是天然序列,而是被設計成最佳的三聚結構域,並且因此是更穩定的。
用其他已知的三聚結構域製成其他構建體:
GCN4II EDKIEEILSKIYHIENEIARIKKLIGEA(SEQ ID NO:9)
最佳化的GCN4II EDKVEELLSKIYHIENRIARIEKLVGEA(SEQ ID NO:10)
軟骨基質蛋白-1(長的型式)EEDPCECKSIVKFQTKVEELINTLQQKLEAVAKRIEALENKII(SEQ ID NO:11)
只含有拉鍊結構域的軟骨基質蛋白-1(Matrillin-1)短的型式:EELINTLQQKLEAVAKRIEALENKII(SEQ ID NO:12)
製成以下構建體:構建體F18包含被連接到F1結構域的胺基酸殘基513的次要纖維蛋白三聚結構域(SEQ ID NO:4)。
構建體F19包含被連接到F1結構域的胺基酸殘基499的次要纖維蛋白三聚結構域(SEQ ID NO:4)。
構建體F20包含被連接到F1結構域的胺基酸殘基516的異亮胺酸拉鍊(L)結構域(SEQ ID NO:8)並且在HRB中包含額外修飾以最佳化七肽位置的疏水性並且促進與IZ結構域的框內融合。
構建體F21還包含異亮胺酸拉鍊(L)結構域(SEQ ID NO:8),但 被連接到F1結構域的胺基酸殘基501並且在HRB區域中不具有額外修飾。
構建體F22包含被連接到F1結構域的胺基酸殘基495的異亮胺酸拉鍊(L)結構域(SEQ ID NO:8)並且在HRB中包含額外修飾。
構建體F23包含被連接到胺基酸殘基495的異亮胺酸拉鍊(S)結構域(SEQ ID NO:3)。
構建體F46還包含異亮胺酸拉鍊(S)結構域(SEQ ID NO:3),但連接到一較長的RSV-F胞外結構域,即F1結構域在胺基酸殘基513後被截短。
所有構建體都包含一HIS-標籤。
該等構建體針對表現水平、存儲穩定性以及與抗體CR9501的抗體結合來測試。此抗體的重鏈和輕鏈可變區以及重鏈和輕鏈CDR的胺基酸序列在下文中給出。CR9501包含在WO2012/006596中稱為58C5的抗體之結合區域。
該等構建體在基因藝術公司(Gene Art)(加利福尼亞州卡爾斯巴德市的生命技術公司(Life Technologies,Carlsbad,CA))進行合成和密碼子最佳化。該等構建體被克隆到pCDNA2004中或藉由該領域內普遍知道的標準方法,包括定點突變誘發和PCR產生,並且測序。使用的表現平臺係293Freestyle細胞(生命技術公司)。使用293Fectin(生命技術公司),根據製造商的說明書,將該等細胞短暫地轉染,並且在37℃和10% CO2下培養5天。將培養物上清液收穫並且在300g下旋轉5min,以去除細胞和細胞碎片。旋轉過的上清液隨後使用0.22um真空篩檢程序進行無菌過濾並且存儲在4℃下直到使用。
來自第5天的上清液針對F蛋白質表現,藉由免疫印漬法,使用單克隆抗體CR9503進行評估,該單克隆抗體CR9503包含RSV F抗體莫維珠單抗(稱為CR9503)的重鏈和輕鏈可變區。該等融合前RSV F蛋白質構建體的近似表現水平係使用CR9503、一抗人類IR-染料結合的二級抗體(內 布拉斯加州林肯市的拉哥公司(Li-Cor,Lincoln,NE))或一HRP結合的小鼠抗人類IgG(賓夕法尼亞州西格羅夫市的傑克遜免疫研究公司(Jackson ImmunoResearch,West Grove,PA))評估。接著使用純化過的RSV標準蛋白質的一系列稀釋液,或者藉由眼睛或者使用Odyssey CLx紅外成像系統估計蛋白質的數量。可替代地,定量的Octet(BioLayer干涉量度學)用於測量上清液中的蛋白質濃度。為了評估構建體穩定性和為了識別所引入的三聚基序的正面或負面穩定化作用,能夠結合CR9501的構建體在從45℃-65℃的溫度範圍處理30分鐘,以測試CR9501表位的穩定性。此程序詳細描述於實例8中。結果概述於表1中。
如表1中可見,表現的唯一構建體係次要纖維蛋白變體(F18)和F23。雖然F18係三聚的並且展示表現,但它在4℃下存儲時不穩定。相比 之下,F23在4℃下穩定,結合于融合前特異性抗體,但似乎是單體的。因此,兩種變體F18和F23都用以針對穩定性和三聚進行最佳化。
然後,製成若干構建體,其中在F1的N-末端的融合肽藉由與F2結構域的C-末端融合來固定。所有構建體都包含一His-標籤。
製成若干構建體,包括其中兩個弗林(furin)蛋白酶裂解位點都突變,產生仍然含有p27肽的一可溶性F蛋白質的構建體(即F12、F15.1以及F17)。在其他構建體中,從先質F0裂解的27殘基區域(P27環)被一種替代性閉合環或連接序列置換:或者藉由RSV-F的區域被PIV-5 F(已經成功地產生和結晶的融合前F蛋白質)的‘同源’區域置換(F25),或者藉由該區域被一將F2與F1的末端橋連的最小(GS)n環置換(F24),或者藉由該區域被RSV-G的中心保守區域置換(F26)。基於PIV-5的RSV-F的同源性模型化和電腦類比的測量導致對殘基108與136之間的5胺基酸殘基的一最小環的選擇。作為一種連接子,選擇Gly(G)和Ser(S)殘基,它們係靈活並且極性的並且具有高的被接納的機會(F24)。另外,F137突變成S,因為由該環引起的局部的修飾可以位移疏水性F並且引起不穩定性。此在下文中展示。還有R106突變成Q並且27個殘基(109-135)被GSGSG置換。
PAANNRARREAPQYMNYTINTTKNLNVSISKKRKRR136 FLGFLLGVG PAANNQAR GSGSGR136 SLGFLLGVG
如表2中所示,所有變體都展示無或極低表現,除了具有短GSGSG環的變體(F24),它展示與野生型RSV F構建體,即不具有所述連接子的一相似構建體(F11)相比,高得多的表現(44μg/ml)。然而,三聚的F24在存儲時,像具有一C-末端次要纖維蛋白三聚基序的所有其他變體一樣不穩定。所有變體都含有一HIS-標籤。
*穩定性如實例7中所述來定義。表現水平如實例1中所述來測定。
然後,將最有利的修飾組合以發現最佳的融合前F多肽。將具有該GSGSG環的變體、F1的C-末端截短以及添加或者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4)或者異亮胺酸拉鍊(S)基序(SEQ ID NO:3)進行組合(參見表3)。
ND係未測定
*存儲穩定性如實例7中測定。*熱穩定性如實例8中測定。表現水平如藉由免疫印漬法(實例1中描述)測定
GSGSG-環的添加始終增加功能性構建體的表現以及蛋白質的熱穩定性。GSGSG-環與截短的F和異亮胺酸拉鍊(S)基序(F43、F47)的組合展示優良的表現、熱穩定性以及在4℃下存儲時優良的穩定性。然而,該等變體仍然是單體的。異亮胺酸拉鍊(S)三聚基序展示在作為在位置495進行C末端截短的F的一種F變體下更高的表現(將F43與F56以及F23與F46比較)。相比之下,對於具有次要纖維蛋白三聚結構域的變體,位置513上的截短展示與展示無表現的位置495上的截短相比的高表現(將F24與F44比較)。
因為該HIS-標籤可能干擾三聚物的天然折疊,所以針對次要纖維蛋白和異亮胺酸拉鍊(S)變體制成不具有該HIS-標籤的變體(表4)。
*存儲穩定性如實例7中所述來測定;熱穩定性如實例8中所述來測定;ND:未測定。
驚人地,HIS-標籤的缺失增加F47中的表現。此外,對於F47,它略增加三聚物含量,並且對於F24,它只適度增加表現水平。
然後,若干替代性三聚結構域和截短與GSGSG-環穩定化的F變體(F47)進行組合(參見表5)。所有變體都具有一GSGSG-環並且含有一HIS-標籤。
抗體結合被定義為在收穫當日的結合(如實例7中所述;+指示結合;-指示無結合。
表現水平如實例1中所述來測定。ND:未測定
發現只有軟骨基質蛋白1結構域(達姆斯(Dames-SA)等人,《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Nat.Struc.Biol.),5(8),1998)能夠實現比F47更高的表現水平(表5,軟骨基質蛋白長),該軟骨基質蛋白1結構域含有N-末端拉鍊結構域與具有可以潛在地形成三聚物間雙硫鍵的半胱胺酸殘基的C-末端部分。此外,具有軟骨基質蛋白長三聚基序的變體展示三聚的F蛋白質。然而,該產物不結合于融合前特異性Mab CR9501並且還展示六聚的物質,這使得軟骨基質蛋白1三聚結構域不適合產生三聚的天然F蛋白質。基於軟骨基質蛋白或基於GCN4II的拉鍊基序中沒有一個展示相對于F47增加的表現或穩定性(表5,軟骨基質蛋白短,GCN4II最佳化)。再次,495上的截短導致更高的表現水平。含有一最佳化觸發序列的一GCN4基序的添加展示無表現。
GCN4 II係一個成功地用於穩定副流感類型5的融合前三聚物的三聚結構域(殷(Yin)等人,《自然》439:38-44,2006)並且也已經被別人試驗來穩定RSV融合前F(如例如WO2010/149743、WO2010/14975、WO2009/079796、WO2010/158613中揭露)。對GCN4II三聚結構域進行評估並且與含有異亮胺酸拉鍊(S)結構域(SEQ ID NO:3)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4)結構域的構建體相比較(結果展示於表6中)。該等變體也與另一些修飾,即基於一單一賴胺酸短連接子和L512K突變相比較。所有變體都含有一HIS-標籤。
存儲穩定性如實例7中所述來測定;表現水平如實例1中所述來測定;熱穩定性如實例8中所述來測定;ND:未測定。
F1與F2之間的短鍵似乎與GSGSG環是可比的。GCN4II基序的添加不引起任何所測試的構建體(即WO2010/149743或WO2010/149745中描述的RSV A2 F序列、根據本發明使用的RSV A2 F序列,也不是RSV B1 F序列)中任何F蛋白質的表現。
根據本發明展示這兩個類型的修飾的引入,即一連接序列和異源三 聚結構域的引入,不足以能夠實現穩定的三聚的融合前F蛋白質的表現。除了如上所述,穩定化不穩定性的兩個主要區域,即HRB和融合肽,融合前F蛋白質中的其他區域也促使和/或接納顯著再折疊成融合後F,並且該序列中的更多位置可以進行最佳化以使融合前F蛋白質停止再折疊。因此,HRA和HRB結構域中和接觸融合前F中的該等區域的所有結構域中不同的胺基酸殘基突變以增加融合前結構穩定性,如以下實例中所述。
實例2 穩定的融合前RSV F多肽之製備-穩定化突變
因為三聚物含量(對於構建體F47)和存儲穩定性(對於構建體F24)不是最佳的,所以製成含有點突變以增加表現水平、穩定性以及天然三聚物結構的其他變體。結果展示於表7和8中。
ND:未測定;表現水平如實例1中所述來測定。熱穩定性如實例8中所述來測定。
基於野生型序列(SEQ ID NO:1)的突變的命名。
所有構建體都是F47-的變體:類型A2,異亮胺酸拉鍊(S)基序(SEQ ID NO:3),GSGSG連接子;端點495,無HIS-標籤(SEQ ID NO:16)。如表7中所示,許多突變增加F47-的表現,但只有變體F47_S46G也展示除高表現外更高水平的三聚物。
表8展示F24變體的表現和穩定性的結果。所有變體都是RSV類型A2,具有次要纖維蛋白基序、GSGSG連接子;端點513,無HIS-標籤。
*標記的構建體係針對三聚來測試並且發現都是三聚的
表現水平如實例1中所述來測定。終點穩定性在此展示為在4℃下存儲5天后相對於第1天融合前抗體結合(CR9501)的百分比;締合期穩定性如實例9中所述來測定。
許多突變增加A2_F24-的表現。對於大部分的突變,在F47-背景(表7)與A2_F24-背景(表8)中提高的表現之間存在一明顯的相關性。N67I對A2_F24-背景中F表現具有更正面的影響。表現最顯著的增加係由單一點突變得到:S46G、S215P、N67I、K80E、E92D、D486N、G184N、V185N、E487N、N175P、K209Q、E487I、E487Q、K77E、K201Q、N426S以及K465Q。在使用終點穩定性分析(實例7)的初期篩選中,具有最高表現的變體也展示存儲時最好的穩定性(E92D、K465Q、K465E、N426S、S46G、S215P以及N67I)。為了評估是否該等突變實際上使融合前構型穩定化,基於定量的蛋白質分析結果,將培養物上清液稀釋到5和10μg/ml,並且該等在4℃下存儲達33天。作為單一點突變體,只有N67I和S215P隨時間推移完全穩定(參見實例9)。
隨後,將展示融合前構型的高表現和優良穩定性的若干突變進行組合以評估穩定化是否是累加的或具有一可能的協同效應(表9)。
存儲穩定性係指實例9中說明的締合期分析。
表現水平如實例1中所述來測定。
所有變體都是F24-的變體:類型A2,次要纖維蛋白基序、GSGSG連接子;端點513,結合於所有Mab,無HIS-標籤(SEQ ID NO:19)。
當先前識別的點突變組合時,在表現水平方面,可以觀測到非常引人關注的協同效應,其中包括N67I的組合係最有效的。包括或者N67I和S215P的所有產生的雙重突變體在4℃下存儲超過30天后是穩定的(實例9)。驚人地,當包括在雙重突變體內時,發現突變N67I對融合前F的表現水平具有最強烈的影響。然後,具有S215P突變的組合引起一合理的表現。選擇N67I與S215P的組合,因為它引起一極高的表現水平,並且因為兩個點突變在存儲時都是穩定的。另外,觀測到N67I和S215P都具有穩定一些突變體的能力,該等突變體作為單一突變,是不穩定的,這指示發現這兩個突變的區域對在轉換成融合後構型期間蛋白質進行的構型改變來說是重要的。
根據本發明,因此已經展示至少一些突變引起融合前RSV蛋白質增加的表現水平和增加的穩定化。預期該等現象係關聯的。此實例中描述的突變都引起融合前F多肽增加的產生。該等多肽中只有一種選擇在長期存儲時保持穩定(參見實例9)。使用的穩定性分析係基於一結合分析中在 融合前F蛋白質的頂部中融合前特異性CR9501表位的損失,並且它可能不足夠敏感來測量整個蛋白質穩定性的所有影響因素。僅僅觀測到增加的表現的突變因此是(很可能穩定化)可能的突變,它可以與其他穩定化突變組合以獲得具有高穩定性和高表現水平的一融合前F構建體。
然後,驗證N67I-S215P雙重突變是否像單一突變一樣,能夠穩定化點突變,該等點突變作為單一突變體,基於使用的標準,被認為是不穩定的。附加的突變係基於根據表8的有利的表現水平和穩定性選擇。構建三重突變RSV-F變體,並且針對表現水平和穩定性進行測試(表10)。
所有變體都是A2_F24_N67I+S215P的變體:類型A2,次要纖維蛋白基序、GSGSG連接子;端點513,結合於所有Mab,無HIS-標籤(SEQ ID NO:21)。
*穩定性係指實例9中說明的締合期分析。
+意指5天后<10% CR9501結合損失;++意指5天后<5% CR9501結合損失;+++意指5天后0% CR9501結合損失。
再次,觀測到對表現水平的一個累加效應。正如所料,D479N和E487R三重突變體以略微降低的水平表現,因為該等單一突變體也處於所選突變的最低中(表8)。由於N67I+S215P突變的穩定化作用,所以作為單一突變體不穩定的額外突變在它們添加到A2_F24 N67I+S215P背景時產生穩定的融合前F變體。一些非常具有說明性的實例係具有額外的V185N、G184N或E487N的三重突變體,它們展示高表現,但作為單一突變體展示低穩定性(表8),但在添加到A2_F24 N67I+S215P背景時展示甚至更高的表現並且是高度穩定的。
穩定化突變也穩定來自其他病毒株以及加工的F變體中的RSV-F蛋白質。
展示融合前構型的高表現和優良穩定性的若干突變應用於其他病毒株的RSV F蛋白質(SEQ ID NO 69和70)並且應用於一不具有弗林蛋白酶裂解位點突變的RSV A2 F變體(F18:SEQ ID NO 71)以評估該等修飾是否是一穩定化RSV融合前F的通用方案(表11)。
蛋白質表現(短暫地轉染的細胞的上清液中的濃度)藉由定量的Octet方法來測量。
*相對表現相對於A2_F24_N67I、S215P、E487Q的表現歸一化(seq ID #_33)
* *穩定性-表示為相對於收穫當日,在4C下存儲5天后測量的蛋白質濃度%。該等濃度藉由定量的Octet方法,使用CR9501抗體來測量。NA-數據不可用:未檢測到CR9501結合。
當先前識別的點突變引入A2_F18(SEQ ID No.71)時,穩定性和表現水平與在F1與F2之間含有一短環的單鏈F24(SEQ ID No.21)變體相比較非常相似。再次,觀測到協同作用,展示當突變添加到含有N67I或雙重突變N67I、S215P的變體時更高的表現和穩定性。雙重點突變N67I、S215P不僅穩定A2病毒株的融合前F,而且也穩定B1和CL57-v224 病毒株的融合前(表11)。
穩定化突變也穩定全長RSV-F蛋白質
展示與胞外結構域相對應的RSV-F的可溶性型式中融合前構型的高表現和優良穩定性的若干突變應用于全長RSV-F蛋白質。該等突變引入有或者沒有弗林蛋白酶裂解位點突變的全長RSV-F中。無三聚結構域稠合到該等變體(表12)
表現水平使用FACS測定。N.D.-未測定。*所有變體係基於RSV A2 F蛋白質序列。* *與野生型蛋白質相比較,9503上MFI的增加倍數。
穩定性係藉由在46℃、55.3℃、60℃下對HEK293T細胞熱處理5-10分鐘來評估。
* * *穩定性讀數的說明
-46℃後結合于融合前特異性Mab CR9501結合的減少(例如野生型)
+46℃後CR9501結合輕微降低,但不與野生型相同的強烈程度
++高達60℃,CR9501結合無變化,在60℃下CR9501結合有一些減少
+++在60℃下CR9501結合無變化
先前識別的穩定化點突變也在全長F蛋白質中穩定化。表現水平的增加不太顯著,但展示相同的趨勢。這可能由突變引入的不同的背景引起,但也可能由不同的定量方法(FACS對比免疫印漬法)和由於表面蛋白質再循環產生的生物表現最大值引起。連接序列(或短環)的引入增加表現和穩定性,並且點突變也這樣。點突變與短環無或幾乎無協同作用(與可溶性蛋白質所發現的相似(表9-11)。
因為位置67上的點突變對表現水平和穩定性具有這樣的正面影響,所以對此位置測試所有胺基酸取代以研究是否選擇最佳或該等位置是否可以改善(表13)。
*相對表現-蛋白質濃度藉由定量的Octet方法,使用CR9503抗體來測量,並且相對於A2_F24(SEQ ID #19)的濃度表示
* *穩定性-表示為相對於收穫當日,在4C下存儲5和10天后測量的蛋白質濃度%。該等濃度藉由定量的Octet方法,使用CR9501抗體來測量。NA-數據不可用:未檢測到CR9501結合。
如表13中所示,位置67上的主要疏水性殘基和尤其Ile、Leu以及Met能夠增加表現和穩定性。Ile係最增加表現和穩定性的殘基位置67上殘基Glu和Gln、最小殘基Gly以及帶正電的殘基Arg和Lys對融合前構型具有最失穩作用。
根據本發明,穩定RSV F蛋白質的融合前構型的胺基酸突變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成穩定該構型的不同的類別。用於融合前F穩定化的策略係基於RSV-F的同源性模型,該模型係基於PIV5晶體結構(殷(Yin)等人,2006)和第27頁的比對。
胺基酸殘基67和215:
位置67和215上的胺基酸殘基在融合前模型與融合後晶體結構的3D 結構中都非常靠近。該等殘基靠近形成鉸鏈的DIII區域的頂部中保守的雙硫鍵,沿著該鉸鏈,HRA區域再折疊成長的伸長的捲曲螺旋延伸的螺旋狀三聚物。在此區域中的突變將影響鉸鏈功能,並且因此引入的突變藉由阻礙鉸鏈功能來穩定化融合前構型。
胺基酸殘基77、80
位置77和80上的胺基酸殘基位於F2的C-末端的長螺旋(殘基76-98)內,該螺旋與DIII中在F1的N-末端的整個二級結構緊密接觸,該等二級結構再折疊成融合後構型的長捲曲螺旋結構。因為該兩個區域在從融合前再折疊成融合後期間必須分開,所以在此區域內的防止此分開的胺基酸將穩定融合前構型。因為該兩個區域在再折疊期間應分開,所以一些殘基可以最佳化以加強相互作用。觀測到的斥力的一實例係在帶正電的Lys80之間。Lys80到帶負電的Glu殘基的突變增加了融合前F的表現。由於連續轉換到融合後構型,所以該等突變可以與其他的穩定化突變,如N67I和S215P組合,以得到此穩定化的全部益處,如表10中所示。
胺基酸殘基92
位置92上的胺基酸殘基也位於F2的C-末端的長螺旋(殘基76-98)內,該螺旋與DIII中在F1的N-末端的整個二級結構緊密接觸,該等二級結構再折疊成融合後構型的長捲曲螺旋結構。當此螺旋與HRA區域分開時,它被拉到含有Synagis表位的DIII區域(表位II)(阿維薩(Arbiza)等人,《普通病毒學雜誌》(J.Gen.Virol.)73:2225-2234,1992)並且在融合後構型中帶負電的Glu92移動到非常接近帶正電的Arg282。降低此拉力的突變將穩定融合前構型。Glu92到一保守的Asp殘基的突變將降低拉力,因為它不能到達Arg282。
胺基酸殘基486、487
在融合前構型中在HRB頂部的胺基酸殘基486、487以及489形成一帶負電的小片。Glu487到Asn或Ile的突變增加了融合前F表現。Asp486到 Asn或Gln和/或Glu489到Asn、Ile或Gln的突變將具有相同的影響。由於連續轉換到融合後構型,所以該等突變可以與其他的穩定化突變,如N67I和S215P組合,以得到此穩定化的全部益處,如表10中針對例如D486N所示。
胺基酸殘基175、184、185
為了從融合前再折疊到融合後構型,殘基175與193之間的區域必須從一環-β髮夾轉變到一螺旋。
此區域顯示最顯著的結構轉換。此區域的一部分實際上具有最高α-螺旋預測。融合前模型中實際的螺旋結構在下文中以灰色突出展示。當它再折疊成融合後構型時,此整個區域轉變成一大的螺旋。在底部序列中,具有基於Agadir(http://agadir.crg.es/)的最高螺旋預測的殘基以灰色突出。由此比較很清楚,在融合前構型中維持在一β-髮夾的C-末端部分(殘基187-202)具有高的形成一α-螺旋的傾向。
RSV-F的殘基150-212的序列在上文展示。在第二行上,基於PIV-53D同源性模型,頂行的二級結構藉由h(對於螺旋)和s(對於鏈)指示。螺旋以灰影突出。底行係基於序列的螺旋傾向將螺旋打上灰影的相同序列。
因此,一脯胺酸引入在位置175上以穩定此轉角並且防止再折疊成一螺旋,此作為個單一突變,增加表現水平,指示它穩定融合前構型並且能夠更好地加工蛋白質。對於髮夾中的轉角(殘基184、185),布魯克黑 文數據庫(Brookhaven database)從不再折疊的一穩定的蛋白質尋找一在結構上同源的髮夾。發現與蛋白質激酶A中的一髮夾環(pdb編碼3FHI)具有高度的結構同源性。根據下文所示的比對,殘基184 Gly或185Val被Asn置換,以穩定此轉角並且防止它再折疊。
VVSLSNGVSVLTSKV HRAb1b2 178-192
EMDVYVNNEWATSVG 3fhi:B 179-193
該等突變可以與其他的穩定化突變,如N67I和S215P組合,以得到此穩定化的全部益處,如表10中所示。
胺基酸殘基421、426以及46
位置421和426上的胺基酸殘基處於DII區域中的一環中。殘基S46在從DI跨越到DIII的一鏈上。位置426上的胺基酸殘基突變成絲胺酸並且位置46上的胺基酸殘基突變成甘胺酸。該等突變增加穩定性和融合前表現水平。
胺基酸殘基465
胺基酸殘基Lys465位於經歷大的構型變化的另一個區域。Lys465位於將DII區域的頂部連接到HRB的一橫貫環上。因為HRB區域從底部往上移到頂部並且與HRA複合,形成六螺旋束,橫貫環也從底到頂重新定位。因此此環必須是亞穩的,以允許DII的脫離和在另一個環境的再定位。該橫貫環上的Lys465靠近DII區域上的Lys445。Lys465到或者Gln或者Glu的突變中和斥力並且增加穩定性和融合前F表現水平。
實例3 融合前F蛋白質之表現
編碼重組融合前RSV F蛋白質的表現質粒藉由本領域中普遍知道的標準方法,包括定點突變誘發和PCR產生。使用的表現平臺係293Freestyle細胞(英國倫弗魯郡生命技術公司(Life Technologies,Renfreshire,UK))。使用293Fectin(生命技術公司),根據製造商的 說明書,將該等細胞短暫地轉染,並且在一震盪培育箱中,在37℃和10% CO2下培養5天。將培養物上清液收穫並且在300g下旋轉5min,以去除細胞和細胞碎片。旋轉過的上清液隨後使用一個0.22um真空篩檢程序進行無菌過濾並且存儲在4℃下直到使用。
實例4 融合前RSV F蛋白質之純化
該等重組多肽藉由一種2步純化方案來純化,該方案應用一個陽離子交換柱用於初始純化並且隨後應用一superdex200柱用於拋光步驟以去除殘餘污染物。對於初始的離子交換步驟,培養物上清液用2體積的50mM NaOAc pH 5.0稀釋,並且以每分鐘5ml通過一個5ml HiTrap Capto S柱。隨後,柱用10柱體積(CV)的20mM NaOAc、50mM NaCl、0.01%(v/v)tween20 pH 5洗滌,並且用2 CV的20mM NaOAc、1M NaCl、0.01%(v/v)tween20 pH 5洗脫。洗脫液使用一種旋轉濃縮器濃縮並且蛋白質使用一superdex200柱,使用40mM Tris、500mM NaCl、0.01%(v/v)tween20 pH 7.4作為運行緩衝液來進一步純化。圖1A中,展示來自凝膠過濾柱的層析圖並且主峰含有融合前RSV F蛋白質。將含有此峰的洗脫份再次彙集並且蛋白質濃度使用OD280測定並且存儲在4℃下直到使用。圖1B中,展示最終蛋白質製劑的一個還原的SDS-PAGE分析並且可以看到純度>95%。帶的身份使用免疫印漬法和蛋白質F特異性抗體(未示出)驗證。
實例5 非變性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
對於根據本發明的融合前F多肽的多聚體狀態的初始測定,在一非變性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Bis-Tris凝膠系統(生命技術公司)中分析來自短暫地轉染的細胞的培養物上清液。隨後凝膠使用iBlot技術,根據製造商的說明書(生命技術公司)點跡。一RSV F蛋白質特異性抗體CR9503 (序列在以下表17中給出)用作用於檢測融合前RSV F蛋白質的主要探針,並且接著使用HRP結合的小鼠抗人類IgG(賓夕法尼亞州西格羅夫市的傑克遜免疫研究公司(Jackson ImmunoResearch,West Grove,PA))或一IRDye800CW結合的親和力純化的抗人類IgG(兔)(賓夕法尼亞州吉爾伯茨維爾市的羅克蘭免疫化學公司(Rockland Immunochemicals,Gilbertsville,PA))。印跡用標準膠片(柯達(Codak))或者使用Odyssey CLx紅外成像系統顯影。圖2展示來自單體F47-(泳道1)、融合後和主要三聚的RSV F蛋白質(泳道2)以及純化的融合前RSV F蛋白質(泳道3)的上清液的非變性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分析,展示純化後僅三聚的物質存在于融合前RSV F蛋白質製劑中,因為它類似于融合後三聚物帶遷移。這也由來自凝膠過濾柱的洗脫體積支持(圖1A)。
實例6 定量的免疫印漬法
對於融合前RSV F蛋白質構建體的定量,使用定量的免疫印漬法。在4%-12%(w/v)Bis-Tris NuPAGE凝膠(生命技術公司)上還原下進行培養物上清液的稀釋並且使用iBlot技術(生命技術公司)點跡。該等印跡用CR9503(如上所述)探測,並且用或者一結合的小鼠抗人類IgG(賓夕法尼亞州西格羅夫市的傑克遜免疫研究公司)或者一IRDye800CW結合的親和力純化的抗人類IgG(兔)(賓夕法尼亞州吉爾伯茨維爾市的羅克蘭免疫化學公司)顯影。接著使用純化過的RSV標準蛋白質的一系列稀釋液並且或者Odyssey CLx紅外成像系統或者藉由眼睛估計蛋白質的數量。圖3中,可以看到在整體表現水平方面相對於A2_F24(SEQ ID NO:19)構建體的影響。展示單一突變增加表現水平多達5倍。如果產生該等突變中的一些的雙重突變體,那麼可以觀測到協同效應並且在一些情況下,觀測到超過A2_F24多達11倍的進一步增加的表現。
實例7 終點穩定性分析
根據本發明的表現的多肽的融合前構型的驗證使用BioLayer干涉量度學(Octet)技術,使用融合前特異性抗體CR9501或CR9502或者非構型特異性抗體CR9503進行,該非構型特異性抗體CR9503包含莫維珠單抗的重鏈及輕鏈可變區。該等抗體藉由標準方案進行生物素化並且固定在抗生蛋白鏈菌素生物感測器(英國樸資茅斯的福博公司(ForteBio,Portsmouth,UK))上。程序如下。感測器在動力學緩衝液(福博公司)中平衡60s後,尖端(Tipss)轉移至具有5ug/ml所需抗體的PBS中。負載進行250s。隨後包括在動力學緩衝液中200s的另一個平衡步驟。最後,尖端轉移到含有融合前RSV F多肽的表現培養物上清液中並且記錄1200s後的結合反應(nm)。此期又稱為締合期。這在收穫以後立即(第1天)以及5天后(第5天)進行,並且使用CR9501結合的差異作為一種篩選工具以識別能夠穩定融合前構型的突變。如果在第5天觀測到不到20%結合損失,那麼一構建體被認為是穩定的,並且如果超過20%結合損失,那麼它被認為是不穩定的。接著需要的話,穩定的構建體可以進行一項更嚴格的穩定性測試。數據分析使用福博數據分析6.4軟體(福博公司)進行。
實例8 熱穩定性分析
引入到RSV F多肽的特徵的穩定化潛能藉由熱應力來估計。出於此目的,來自短暫地轉染的細胞或者純化的蛋白質的培養物上清液使用一系列溫度加熱。隨後樣品在冰上冷卻以防止進一步熱誘發的構型變化並且使用CR9501抗體在如實例7中所述的octet技術平臺上探測。將在締合期結束時在不同溫度下獲得的反應作為溫度的函數進行製圖並且使用Prism軟體,藉由非線性回歸擬合。這產生抗體結合水平係最大值的50%的溫度的一估計並且該值可以用於在融合前熱穩定性方面比較不同的構建體。圖4 中,比較未經修飾的胞外結構域(SEQ ID NO:13)和A2_F24 N67I+S215P構建體(SEQ ID NO:21)。可以觀測到如與未經修飾的胞外結構域相比,溫度誘發的應力對A2_F24 N67I+S215P構建體(SEQ ID NO:21)具有較小的影響。因此,可以推斷出根據本發明的多肽中引入的穩定化基序,即三聚位點、F1-F2連接子以及2個點突變產生一更穩定的融合前F蛋白質。
實例9 締合期穩定性分析
為了評估不同的點突變的穩定性,發展octet結合分析,它係先前描述的終點穩定性分析(實例7)的一個變體。締合期分析由於一些點突變體的表現水平極高而實施,因為它更嚴格並且完全防止表現水平偏離。還使用CR9501抗體,但代替在締合期結束時選擇結合反應,使用整個締合曲線,以減少終點分析的潛在濃度偏離。這使用來自實驗的整個締合期的數據點,使用指示的A2_F24點突變體進行。數據補償晶片上結合抗體的量。測量在第1、5以及33天進行,並且比較來自該三天的曲線的形狀。如果獲得一致的曲線,那麼該構建體被認為是穩定的,並且如果不一致,那麼就是不穩定的。圖5中,可以看到四種不同的變體的分析。不穩定的蛋白質融合前構建體可以藉由CR9501結合(A2_F24、K465Q、S46G)的時間-依賴性損失來識別,而穩定的融合前構建體(N67I)顯示無這樣的降低。突變E92D似乎落入具有中間穩定性的兩個之間一個群組,因為僅僅觀測到呈曲線形狀的微小變化。圖6中,所選擇的點突變已經組合以形成雙重突變體並且分析該等突變體。如可以見到的,在穩定性和穩定性誘發方面,不同的突變顯示不同的表型。當多肽包含單獨或組合的突變K465Q或S46G時,所有三個,即兩個單一的和該雙重的突變體,都是不穩定的並且融合前特異性抗體結合隨時間推移而損失。當突變S46G與先前作為一單一突變展示具有中間穩定性的E92D組合時,未能觀測到穩定 性變化,指示E92D突變無法校正不穩定的蛋白質構建體。當突變N67I與或者S46G或者E92D突變組合時,結果係一個完全穩定的構建體。這還可以在S215P突變與E92D突變組合時觀測到,展示該兩個突變穩定不穩定的融合前構建體的獨特潛能。
實例10 定量的Octet
為了測量細胞培養物上清液中融合前RSV F蛋白質的濃度,使用定量的基於Octet的方法。CR9501和CR9503抗體藉由標準方案進行生物素化並且固定在抗生蛋白鏈菌素生物感測器(英國樸資茅斯的福博公司(ForteBio,Portsmouth,UK))上。之後,塗布的生物感測器在模擬的細胞培養物上清液中進行封阻。定量實驗如下執行:溫度30C,震盪速度1000rpm,分析時間300sec。細胞培養物上清液中蛋白質的濃度使用標準曲線計算。標準曲線使用A2_F24_N67I+S215P(SEQ ID#_21)蛋白質針對每個塗布的抗體製備,在模擬的細胞培養物上清液中稀釋。測量在上清液收穫當天(第1天)以及在4C下存儲上清液5天或更長後進行。用CR9501測定的濃度的差異用作一種篩選工具以識別能夠穩定融合前構型的突變。如果在第5天觀測到測量的濃度不到20%降低,那麼構建體被認為是穩定的。數據分析使用福博數據分析6.4軟體(福博公司)進行。
實例11 FACS分析和熱穩定性
編碼重組全長RSV F蛋白質的表現質粒藉由本領域中普遍知道的標準方法,包括定點突變誘發和PCR產生。使用293Fectin(生命技術公司),根據製造商的說明書,將該等HEK293-T細胞短暫地轉染,並且在37℃和10% CO2下培養48小時。細胞使用FACS緩衝液(含5mM EDTA、PBS中1% FBS)從細胞培養皿處分開,洗滌並且再懸浮於相同的緩衝液中。針對表面RSV F蛋白質,藉由生物素化的CR9501或CR9503 抗體,接著藉由APC標記的抗生蛋白鏈菌素對細胞進行染色。為了區別活細胞與死細胞,在染色程序結束時將碘化丙啶添加到細胞懸浮液中。細胞在FACS Canto(碧迪生物科學公司)上根據任何熟習該項技術者眾所周知的標準方法分析。數據分析使用FlowJo 9.0軟體(樹星公司(Tree Star Inc.)進行。針對活的APC-陽性細胞群體,計算平均螢光強度(MFI)。
引入到全長膜連RSV F中的特徵的穩定化潛能藉由熱應力來估計。轉染後48小時如上所述將細胞從細胞培養皿處分開,並且使用一系列溫度(37℃、46℃、55.3℃、60℃)加熱細胞懸浮液5-10分鐘。隨後如上所述將細胞染色並且藉由FASC分析。針對活的APC-陽性細胞群體,計算MFI。針對活的細胞群體計算APC-陽性細胞的百分比。在經受在增加溫度下的熱休克的樣品中用CR9503染色產生相似的MFI和APC-陽性細胞%。用CR9501染色在被不穩定的蛋白質轉染的細胞樣品中降低。CR9501結合的損失指示細胞表面上融合前RSV F蛋白質的損失。
實例12 融合前F免疫原性之臨床前評估
為了評估一穩定化的融合前RSV F(A2F24、N67I、S215P)(SEQ ID NO:21)的免疫原性,根據表14,在初免-加強方案中,在第0周和第4周,用0.5或5ug對小鼠進行免疫接種。如圖7中所示,用融合前F免疫接種的小鼠展示比用融合後RSV F免疫接種的小鼠更高的VNA滴度。
然後,用兩個不同劑量的處於或者融合後或者融合前構型的RSV-F對棉鼠進行免疫接種(表15)。在第0周和第4周肌肉內對動物進行免疫接種。圖8顯示在攻擊當天(第7周)的高中和抗體滴度。
攻擊後五天,測量肺和鼻的病毒負荷量(參見圖9)。
如所示,根據本發明的融合前F多肽能夠誘發一強烈的保護性免疫反應,該免疫反應降低肺以及甚至鼻中的病毒負荷量。
若干融合前RSV F構建體的胺基酸序列在下文給出。注意在此所述的不同的構建體中胺基酸編號係基於野生型序列(SEQ ID NO:1),意指融合前構建體的從位置1到並且包括位置108的所有胺基酸都與野生型序列的胺基酸位置1-108相對應,而從位置138到終末的胺基酸的編號位移22個胺基酸,即野生型序列(SEQ ID NO:1)中的L138與所有融合前構建體中的L116相對應。這係由於融合前構建體中已進行一缺失,即GSGSG連接子的插入,F1中的實際編號在構建體之間的不相同的事實。因此,關於根據本發明特定突變所使用的編號,例如S215P,是指野生型序列中胺基酸的位置。
序列
RSV F蛋白質A2全長序列(SEQ ID NO:1)
RSV F蛋白質B1全長序列(SEQ ID NO:2)
SEQ ID NO:3 EKKIEAIEKKIEAIEKKIEA
SEQ ID NO:4 GYIPEAPRDGQAYVRKDGEWVLLSTFL
SEQ ID NO:5 GSGSG
F8:RSV A2,野生型胞外結構域(SEQ ID NO:13)
F11:RSV B1,野生型胞外結構域(SEQ ID NO:14)
F47:RSV A2,連接子穩定化,IZ(S)(SEQ ID NO:15)
F47-:RSV A2,連接子穩定化,IZ(S)(SEQ ID NO:16)
F43:RSV B1,連接子穩定化,IZ(S)(SEQ ID NO:17)
F24:RSV B1,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18)
A2_F24:RSV 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19)
F24-:RSV B1,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20)
A2_F24 N67I+S215P: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21)
F24-N67I+S215P:RSV B1,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22)
A2_F24 N67I+E92D:RSV 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23)
F24-N67I+E92D:RSV B1,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24)
A2_F24 N67I+K465Q:RSV 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25)
F24-N67I+K465Q:RSV B1,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26)
A2_F24 N67I+S46G:RSV 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27)
F24-N67I+S46G:RSV B1,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28)
A2_F24 E92D+S215P: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29)
F24-E92D+S215P:RSV B1,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30)
A2_F24 N67I+S215P+K508E: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31)
A2_F24 N67I+S215P+E487I: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32)
A2_F24 N67I+S215P+E487Q: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33)
A2_F24 N67I+S215P+E487N: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34)
A2_F24 N67I+S215P+D486N: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35)
A2_F24 N67I+S215P+K465E: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36)
A2_F24 N67I+S215P+K465Q: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37)
A2_F24 N67I+S215P+N426S: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38)
A2_F24 N67I+S215P+K421N: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39)
A2_F24 N67I+S215P+K209Q: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40)
A2_F24 N67I+S215P+K201Q: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41)
A2_F24 N67I+S215P+V185N: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42)
A2_F24 N67I+S215P+G184N: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43)
A2_F24 N67I+S215P+N175P: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44)
A2_F24 N67I+S215P+E92D: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45)
A2_F24 N67I+S215P+K80E: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46)
A2_F24 N67I+S215P+K77E: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47)
A2_F24 N67I+S215P+S46G: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48)
A2_F24:RSV S46G 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49)
A2_F24:RSV K465Q 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50)
A2_F24:RSV N67I 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51)
A2_F24:RSV E92D A2,連接子穩定化,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52)
RSV F蛋白質CL57-v224全長序列(SEQ ID NO:69)
胞外結構域,RSV CL57-v224(SEQ ID NO:70)
PreF,RSV A2,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71)
PreF N67I S215P,RSV A2,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72)
PreF N67I S215P,RSV B1,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73)
PreF N67I S215P,RSV CL57-v224,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74)
PreFL N67I S215P,RSV B1,次要纖維蛋白,環(SEQ ID NO:22)
PreFL N67I S215P,RSV CL57-v224,次要纖維蛋白,環(SEQ ID NO:75)
PreF N67I S215P E487Q,RSV A2,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76)
PreF N67I S215P K201N,RSV A2,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77)
PreF N67I S215P E92D,RSV A2,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78)
PreF N67I S215P D486N,RSV A2,次要纖維蛋白(SEQ ID NO:79)
Fwt N67I S215P,膜連RSV F,A2(SEQ ID NO:80)
Fsl N67I S215P,膜連RSV F,A2(SEQ ID NO:81)
Fwt N67I S215P E92D,膜連RSV F,A2(SEQ ID NO:82)
Fsl N67I S215P E92D,膜連RSV F,A2(SEQ ID NO:83)
Fwt N67I S215P E487Q,膜連RSV F,A2(SEQ ID NO:84)
Fsl N67I S215P E487Q,膜連RSV F,A2(SEQ ID NO:85)
Fwt N67I S215P D486N,膜連RSV F,A2(SEQ ID NO:86)
Fsl N67I S215P D486N,膜連RSV F,A2(SEQ ID NO:87)
Fwt N67I S215P S46G,膜連RSV F,A2(SEQ ID NO:88)
Fsl N67I S215P S46G,膜連RSV F,A2(SEQ ID NO:89)
CR9501重鏈(SEQ ID NO:53):
CR9501輕鏈(SEQ ID NO:61):
CR9502重鏈(SEQ ID NO:57):
CR9502輕鏈(SEQ ID NO:65):
<110> 庫塞爾霍蘭(Crucell Holland B.V.)
<120> 穩定化可溶性融合前RSV F多肽
<130> 0214 WO 00 ORD
<150> EP13165402
<151> 2013-04-25
<160> 89
<170> PatentIn版本3.5
<210> 1
<211> 57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RSV F蛋白質A2全長序列
<400> 1
<210> 2
<211> 57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RSV F蛋白質B1全長序列
<400> 2
<210> 3
<211> 2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三聚結構域
<400> 3
<210> 4
<211> 2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三聚結構域
<400> 4
<210> 5
<211> 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連接子
<400> 5
<210> 6
<211> 4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三聚結構域
<400> 6
<210> 7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異亮胺酸拉鍊結構域
<400> 7
<210> 8
<211> 3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異亮胺酸拉鍊(L)
<400> 8
<210> 9
<211> 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GCN4II
<400> 9
<210> 10
<211> 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最佳化的GCN4II
<400> 10
<210> 11
<211> 4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軟骨基質蛋白-1(長型式)
<400> 11
<210> 12
<211> 2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軟骨基質蛋白-1(短型式)
<400> 12
<210> 13
<211> 5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8:RSV A2,野生型胞外結構域
<400> 13
<210> 14
<211> 52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11:RSV B1,野生型胞外結構域
<400> 14
<210> 15
<211> 50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47:RSV A2,連接子穩定化的,IZ(S)
<400> 15
<210> 16
<211> 49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47-:RSV A2,連接子穩定化的,IZ(S)
<400> 16
<210> 17
<211> 50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43:RSV B1,連接子穩定化的,IZ(S)
<400> 17
<210> 18
<211> 53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24:RSV B1,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18
<210> 19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RSV 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19
<210> 20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24-:RSV B1,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20
<210> 21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I+S215P: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21
<210> 22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24-N67I+S215P:RSV B1,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22
<210> 23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I+E92D:RSV 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23
<210> 24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24-N67I+E92D RSV B1,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24
<210> 25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I+K465Q RSV 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25
<210> 26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24-N67I+K465Q RSV B1,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26
<210> 27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I+S46G RSV 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27
<210> 28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24-N67I+S46G RSV B1,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28
<210> 29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E92D+S215P: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29
<210> 30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24-E92D+S215P:RSV B1,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30
<210> 31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I+S215P+K508E: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31
<210> 32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I+S215P+E487I: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32
<210> 33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I+S215P+E487Q: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33
<210> 34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I+S215P+E487N: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34
<210> 35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I+S215P+D486N: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35
<210> 36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I+S215P+K465E: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36
<210> 37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I+S215P+K465Q: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37
<210> 38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I+S215P+N426S: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38
<210> 39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I+S215P+K421N: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39
<210> 40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I+S215P+K209Q: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40
<210> 41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I+S215P+K201Q: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41
<210> 42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I+S215P+V185N: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42
<210> 43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I+S215P+G184N: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43
<210> 44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I+S215P+N175P: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44
<210> 45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I+S215P+E92D: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45
<210> 46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I+S215P+K80E: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46
<210> 47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1+S215P+K77E: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47
<210> 48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 N67I+S215P+S46G: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48
<210> 49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RSV S46G 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49
<210> 50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RSV K465Q 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50
<210> 51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RSV N67I 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51
<210> 52
<211> 5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A2_F24:RSV E92D A2,連接子穩定化的,次要纖維蛋白
<400> 52
<210> 53
<211> 228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R9501重鏈
<400> 53
<210> 54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R9501 VH CDR1
<400> 54
<210> 55
<211> 16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R9501 VH CDR2
<400> 55
<210> 56
<211> 1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R9501 VH CDR3
<400> 56
<210> 57
<211> 21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R9502重鏈
<400> 57
<210> 58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R9502 VH CDR1
<400> 58
<210> 59
<211> 1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R9502 VH CDR2
<400> 59
<210> 60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R9502 VH CDR3
<400> 60
<210> 61
<211> 21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R9501輕鏈
<400> 61
<210> 62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R9501 VL CDR1
<400> 62
<210> 63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R9501 VL CDR2
<400> 63
<210> 64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R9501 VL CDR3
<400> 64
<210> 65
<211> 215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R9502輕鏈
<400> 65
<210> 66
<211> 11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R9502 VL CDR1
<400> 66
<210> 67
<211> 7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R9502 VL CDR2
<400> 67
<210> 68
<211> 1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CR9502 VL CDR3
<400> 68
<210> 69
<211> 57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RSV F蛋白質CL57-v224全長序列
<400> 69
<210> 70
<211> 513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胞外結構域,RSV CL57-v224
<400> 70
<210> 71
<211> 54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PreF,RSV A2,次要纖維蛋白
<400> 71
<210> 72
<211> 54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PreF N67I S215P,RSV A2,次要纖維蛋白
<400> 72
<210> 73
<211> 54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PreF N67I S215P,RSV B1,次要纖維蛋白
<400> 73
<210> 74
<211> 54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RSV N67I S215P,RSV CL57-v224,次要纖維蛋白
<400> 74
<210> 75
<211> 52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PreFL N67I S215P,RSV CL57-v224,次要纖維蛋白,环
<400> 75
<210> 76
<211> 54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PreF N67I S215P E487Q,RSV A2,次要纖維蛋白
<400> 76
<210> 77
<211> 54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PreF N67I S215P K201N,RSV A2,次要纖維蛋白
<400> 77
<210> 78
<211> 54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PreF N67I S215P E92D,RSV A2,次要纖維蛋白
<400> 78
<210> 79
<211> 54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PreF N67I S215P D486N,RSV A2,次要纖維蛋白
<400> 79
<210> 80
<211> 57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wt N67I S215P,膜連RSV F,A2
<400> 80
<210> 81
<211> 55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sl N67I S215P,膜連RSV F,A2
<400> 81
<210> 82
<211> 57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wt N67I S215P E92D,膜連RSV F,A2
<400> 82
<210> 83
<211> 55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sl N67I S215P E92D,膜連RSV F,A2
<400> 83
<210> 84
<211> 57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wt N67I S215P E487Q,膜連RSV F,A2
<400> 84
<210> 85
<211> 55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sl N67I S215P E487Q,膜連RSV F,A2
<400> 85
<210> 86
<211> 57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wt N67I S215P D486N,膜連RSV F,A2
<400> 86
<210> 87
<211> 55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sl N67I S215P D486N,膜連RSV F,A2
<400> 87
<210> 88
<211> 574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wt N67I S215P S46G,膜連RSV F,A2
<400> 88
<210> 89
<211> 552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Fsl N67I S215P S46G,膜連RSV F,A2
<400> 89

Claims (23)

  1. 一種重組的融合前呼吸系融合細胞病毒(RSV)融合(F)多肽,包含至少一個對該融合前構型F蛋白質具有特異性的表位,其中該至少一個表位被以下各項識別:一融合前特異性單克隆抗體,包含SEQ ID NO:54的一重鏈CDR1區、SEQ ID NO:55的一重鏈CDR2區、SEQ ID NO:56的一重鏈CDR3區和SEQ ID NO:62的一輕鏈CDR1區、SEQ ID NO:63的一輕鏈CDR2區以及SEQ ID NO:64的一輕鏈CDR3區;和/或一種融合前特異性單克隆抗體,包含SEQ ID NO:58的一重鏈CDR1區、SEQ ID NO:59的一重鏈CDR2區、SEQ ID NO:60的一重鏈CDR3區和SEQ ID NO:66的一輕鏈CDR1區、SEQ ID NO:67的一輕鏈CDR2區以及SEQ ID NO:68的一輕鏈CDR3區,其中該多肽包含位置67上胺基酸殘基N/T到I之突變和/或位置215上胺基酸殘基S到P之突變,其中胺基酸位置係參考來自A2病毒株的RSV F蛋白質的序列(SEQ ID NO:1)而給出。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融合前RSV F多肽,其中該多肽包含一F1結構域和一F2結構域,以及包含從1到10個胺基酸殘基將該F1結構域連接到該F2結構域的一連接序列。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融合前RSV F多肽,包含一截短的F1結構域和一F2結構域,以及一連接序列,該連接序列包含1到10個胺基酸殘基,將該F1連接到該F2結構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融合前RSV F多肽,其中該多肽包含一連接到該截短的F1結構域的異源三聚結構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融合前RSV F多肽,其中該多肽包含至少一個其他突變,其中該突變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組:(a)位置46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b)位置77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c)位置80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d)位置92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e)位置175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f)位置184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g)位置185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h)位置201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i)位置209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j)位置421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k)位置426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l)位置465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m)位置486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n)位置487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以及(o)位置508上胺基酸殘基之突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融合前RSV F多肽,其中該至少一個其他突變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組:(a)位置46上胺基酸殘基S到G之突變;(b)位置77上胺基酸殘基K到E之突變;(c)位置80上胺基酸殘基K到E之突變;(d)位置92上胺基酸殘基E到D之突變;(e)位置175上胺基酸殘基N到P之突變;(f)位置184上胺基酸殘基G到N之突變;(g)位置185上胺基酸殘基V到N之突變;(h)位置201上胺基酸殘基K到Q之突變;(i)位置209上胺基酸殘基K到Q之突變;(j)位置421上胺基酸殘基K到N之突變;(k)位置426上胺基酸殘基N到S之突變;(l)位置465上胺基酸殘基K到E或Q之突變;(m)位置486上胺基酸殘基D到N之突變;(n)位置487上胺基酸殘基E到Q、N或I之突變;以及(o)位置508上胺基酸殘基K到E之突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融合前RSV F多肽,其中該多肽包含位置67上胺基酸殘基N/T到I之突變以及位置215上胺基酸殘基S到P之突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融合前RSV F多肽,其中該異源三聚結構域包含胺基酸序列EKKIEAIEKKIEAIEKKIEA(SEQ ID NO:3)。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融合前RSV F多肽,其中該三聚結構域連接到該RSV F蛋白質的胺基酸殘基495。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融合前RSV F多肽,其中該異源三聚結構域包含胺基酸序列GYIPEAPRDGQAYVRKDGEWVLLSTFL(SEQ ID NO:4)。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融合前RSV F多肽,其中該三聚結構域連接到該RSV F蛋白質的胺基酸殘基513。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融合前RSV F多肽,其中該多肽在55℃下穩定至少30分鐘。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融合前RSV F多肽,其中該多肽在58℃下穩定至少30分鐘。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融合前RSV F多肽,其中該多肽在60℃下穩定至少30分鐘。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融合前RSV F多肽,其中該多肽在4℃下存儲至少30天後是穩定的。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融合前RSV F多肽,其中該多肽在4℃下存儲至少60天後是穩定的。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融合前RSV F多肽,其中該多肽在4℃下存儲至少6個月後是穩定的。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融合前RSV F多肽,其中該多肽在4℃下存儲至少1年後是穩定的。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融合前RSV F多肽,其中該多肽包含一選自由以下各項組成之群組的胺基酸序列:SEQ ID NO:21-48、51以及72-89。
  20. 一種核酸分子,其編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9項中任一項之融合前RSV F多肽。
  21. 一種載體,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核酸分子。
  22. 一種組合物,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9項中任一項之融合前RSV F多肽、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核酸分子和/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載體。
  23.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9項中任一項之融合前RSV F多肽、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核酸分子和/或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載體之用途,其係用於製備誘發一針對RSV F蛋白質之免疫反應的藥物。
TW103115087A 2013-04-25 2014-04-25 穩定化可溶性融合前rsv f多肽 TWI6631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13165402.2 2013-04-25
EP13165402 2013-04-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0221A TW201520221A (zh) 2015-06-01
TWI663175B true TWI663175B (zh) 2019-06-21

Family

ID=48326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5087A TWI663175B (zh) 2013-04-25 2014-04-25 穩定化可溶性融合前rsv f多肽

Country Status (33)

Country Link
US (3) US10899800B2 (zh)
EP (2) EP2988780B1 (zh)
JP (1) JP6469081B2 (zh)
KR (1) KR102236497B1 (zh)
CN (2) CN105188745B (zh)
AP (1) AP2015008815A0 (zh)
AR (1) AR096113A1 (zh)
AU (1) AU2014259474B2 (zh)
CA (1) CA2910067C (zh)
CL (1) CL2015003124A1 (zh)
CY (1) CY1121600T1 (zh)
DK (1) DK2988780T3 (zh)
EA (2) EA039803B1 (zh)
ES (1) ES2715378T3 (zh)
HK (1) HK1220124A1 (zh)
HR (1) HRP20190175T1 (zh)
HU (1) HUE041659T2 (zh)
IL (1) IL242186B (zh)
LT (1) LT2988780T (zh)
ME (1) ME03442B (zh)
MX (1) MX361774B (zh)
MY (2) MY181066A (zh)
PE (1) PE20151867A1 (zh)
PH (1) PH12015502377B1 (zh)
PL (1) PL2988780T3 (zh)
PT (1) PT2988780T (zh)
RS (1) RS58436B1 (zh)
SG (1) SG11201508567XA (zh)
SI (1) SI2988780T1 (zh)
TR (1) TR201902513T4 (zh)
TW (1) TWI663175B (zh)
WO (1) WO2014174018A1 (zh)
ZA (1) ZA2015079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46374B2 (en) 2008-12-09 2022-09-20 Novavax, Inc. Modified RSV F proteins and methods of their use
LT3067064T (lt) 2008-12-09 2020-09-10 Novavax, Inc. Modifikuoti rsv f baltymai ir jų panaudojimo būdai
US9738689B2 (en) 2013-03-13 2017-08-2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Prefusion RSV F proteins and their use
MX2015013065A (es) 2013-03-13 2016-06-06 Us Health Proteinas f de rsv de prefusion y su uso.
PL2988780T3 (pl) * 2013-04-25 2019-06-28 Janssen Vaccines & Prevention B.V. Stabilizowane rozpuszczalne prefuzyjne polipeptydy F RSV
AP2015008893A0 (en) 2013-06-17 2015-12-31 Crucell Holland Bv Stabilized soluble pre-fusion rsv f polypeptides
WO2016160166A1 (en) * 2015-03-30 2016-10-0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Immunogenic rsv polypeptides
JP6840718B2 (ja) * 2015-07-07 2021-03-10 ヤンセン ファッシンズ アンド プリベンション ベーフェーJanssen Vaccines & Prevention B.V. 安定化された可溶性融合前rsv fポリペプチド
EA039065B1 (ru) * 2015-07-07 2021-11-29 Янссен Вэксинс Энд Превеншн Б.В. Вакцина против rsv
CA2997181A1 (en) * 2015-09-02 2017-03-09 Janssen Vaccines & Prevention B.V. Stabilized viral class i fusion proteins
EP3344291A4 (en) * 2015-09-03 2019-04-10 Novavax, Inc. VACCINE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STABILITY AND IMMUNOGENICITY
BR112018010805A2 (pt) 2015-12-23 2018-11-27 Pfizer Inc. mutantes de proteína f de rsv
EA037206B1 (ru) * 2016-02-03 2021-02-19 Янссен Сайенсиз Айрлэнд Юси Комбинация для лечения и ослабления rsv инфекции и 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на её основе
US11174292B2 (en) 2016-03-29 2021-11-1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Substitutions-modified prefusion RSV F proteins and their use
PE20190433A1 (es) 2016-04-05 2019-03-21 Janssen Vaccines And Prevention B V Vacuna contra vrs
ES2858315T3 (es) * 2016-04-05 2021-09-30 Janssen Vaccines & Prevention Bv Proteína F de prefusión de VRS soluble estabilizada para uso en la profilaxis de la infección por VRS
WO2017207477A1 (en) 2016-05-30 2017-12-07 Janssen Vaccines & Prevention B.V. Stabilized pre-fusion rsv f proteins
IL264119B2 (en) 2016-05-30 2023-04-01 Janssen Vaccines Prevention B V f proteins of rsv are stabilized before fusion
CN108265079A (zh) * 2017-01-02 2018-07-10 刘昕 一种新型呼吸道合胞体病毒pre-F融合蛋白载体的制备方法
EP3595713A4 (en) 2017-03-15 2021-01-13 ModernaTX, Inc.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VACCINE
US20200030432A1 (en) 2017-03-17 2020-01-30 Modernatx, Inc. Zoonotic disease rna vaccines
MX2019011869A (es) 2017-04-04 2020-01-09 Univ Washington Nanoestructuras proteicas auto-ensamblables que muestran proteinas f de paramixovirus y/o neumovirus y su uso.
JP2020519663A (ja) * 2017-05-17 2020-07-02 ヤンセン ファッシンズ アンド プリベンション ベーフェーJanssen Vaccines & Prevention B.V. Rsv感染に対する防御免疫を誘導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組成物
AU2018333566A1 (en) 2017-09-15 2020-02-27 Janssen Vaccines & Prevention B.V. Method for the safe induction of immunity against RSV
WO2019148101A1 (en) 2018-01-29 2019-08-01 Modernatx, Inc. Rsv rna vaccines
KR20210004959A (ko) 2018-03-19 2021-01-13 노바백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다가 인플루엔자 나노입자 백신
WO2020092365A1 (en) * 2018-10-29 2020-05-07 Binh Ha Rsv virus-like particl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JOP20210106A1 (ar) 2018-11-13 2023-01-30 Janssen Vaccines And Prevention B V بروتينات rsv f سابقة الاندماج مستقرة
CN109851678A (zh) * 2019-03-07 2019-06-07 苏州宇之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的亚稳定态牛呼吸道合胞病毒融合前体f蛋白质及编码的dna分子和其应用
US20220273787A1 (en) 2019-05-15 2022-09-01 Janssen Vaccines & Prevention B.V. Co-administration of seasonal influenza vaccine and an adenovirus based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vaccine
US20220193219A1 (en) 2019-05-15 2022-06-23 Janssen Vaccines & Prevention B.V. Prophylactic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with an adenovirus based vaccine
US20220306697A1 (en) 2019-09-04 2022-09-29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lf-Assembling Protein Nanostructures Displaying Paramyxovirus and/or Pneumovirus F Proteins and Their Use
CN111303245B (zh) * 2020-02-21 2023-06-27 成都奥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合胞病毒膜融合抑制剂
WO2021198413A1 (en) 2020-04-02 2021-10-07 Janssen Vaccines & Prevention B.V. Stabilized vaccine compositions
US20230233661A1 (en) 2020-06-29 2023-07-27 Janssen Vaccines & Prevention B.V. Vaccine combination against re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CN112220921B (zh) * 2020-08-25 2022-08-16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组合疫苗
JP2022060169A (ja) 2020-10-02 2022-04-14 ファイザー・インク Rsv fタンパク質生産のための細胞培養工程
WO2022175479A1 (en) 2021-02-19 2022-08-25 Janssen Vaccines & Prevention B.V. Vaccine combinations against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strain a and b infections
CN114195867B (zh) * 2021-12-15 2024-05-03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rsv融合前f蛋白、表达质粒、细胞株和rsv疫苗组合物
WO2023110618A1 (en) 2021-12-16 2023-06-22 Janssen Vaccines & Prevention B.V. Stabilized pre-fusion hmpv fusion proteins
WO2024067725A1 (zh) * 2022-09-29 2024-04-04 北京百邑无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前构象的呼吸道合胞病毒重组融合蛋白、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WO2024069420A2 (en) 2022-09-29 2024-04-04 Pfizer Inc. Immunogenic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n rsv f protein trimer
CN116478296B (zh) * 2022-10-17 2024-02-23 厦门大学 截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f蛋白及其用途
WO2024089634A1 (en) 2022-10-27 2024-05-02 Pfizer Inc. Immunogenic compositions against influenza and rsv
WO2024089633A1 (en) 2022-10-27 2024-05-02 Pfizer Inc. Rna molecules encoding rsv-f and vaccines containing them
CN116284266B (zh) * 2022-11-21 2024-01-19 怡道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突变型呼吸道合胞病毒融合前f蛋白及其应用
CN116785421B (zh) * 2023-08-21 2024-01-09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一种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mRNA疫苗及其应用
CN117586357A (zh) * 2024-01-19 2024-02-23 北京安百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免疫原性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多肽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6596A2 (en) * 2010-07-09 2012-01-12 Calmune Corporation Anti-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35877A (en) 1979-06-27 1980-11-25 Merck & Co., Inc. Liposome particle containing viral or bacterial antigenic subunit
US4372945A (en) 1979-11-13 1983-02-08 Likhite Vilas V Antigen compounds
IL61904A (en) 1981-01-13 1985-07-31 Yeda Res & Dev Synthetic vaccine against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s comprising a synthetic peptid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EP0173552B1 (en) 1984-08-24 1991-10-09 The Upjohn Company Recombinant dna compounds and the expression of polypeptides such as tpa
US5168062A (en) 1985-01-30 1992-12-01 University Of Iowa Research Foundation Transfer vectors and microorganisms containing human cytomegalovirus immediate-early promoter-regulatory DNA sequence
US5057540A (en) 1987-05-29 1991-10-15 Cambridge Biotech Corporation Saponin adjuvant
NZ230747A (en) 1988-09-30 1992-05-26 Bror Morein Immunomodulating matrix comprising a complex of at least one lipid and at least one saponin; certain glycosylated triterpenoid saponins derived from quillaja saponaria molina
HU212924B (en) 1989-05-25 1996-12-30 Chiron Corp Adjuvant formulation comprising a submicron oil droplet emulsion
FR2705686B1 (fr) 1993-05-28 1995-08-18 Transgene Sa Nouveaux adénovirus défectifs et lignées de complémentation correspondantes.
JP3816518B2 (ja) 1994-06-10 2006-08-30 ジェンベク、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ッド 相補的なアデノウイルスベクター系と細胞系
US5851806A (en) 1994-06-10 1998-12-22 Genvec, Inc. Complementary adenoviral systems and cell lines
US5559099A (en) 1994-09-08 1996-09-24 Genvec, Inc. Penton base protein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US5965541A (en) 1995-11-28 1999-10-12 Genvec, Inc. Vectors and methods for gene transfer to cells
US5846782A (en) 1995-11-28 1998-12-08 Genvec, Inc. Targeting adenovirus with use of constrained peptide motifs
US5786464C1 (en) 1994-09-19 2012-04-24 Gen Hospital Corp Overexpression of mammalian and viral proteins
AUPM873294A0 (en) 1994-10-12 1994-11-03 Csl Limited Saponin preparations and use thereof in iscoms
US5837520A (en) 1995-03-07 1998-11-17 Canji, Inc. Method of purification of viral vectors
DE69638058D1 (de) 1995-06-15 2009-11-26 Crucell Holland Bv Verpackungssysteme für humane rekombinante Adenoviren zur Gentherapie
US5837511A (en) 1995-10-02 1998-11-17 Cornell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Non-group C adenoviral vectors
CA2177085C (en) 1996-04-26 2007-08-14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Adenovirus e1-complementing cell lines
CA2258158A1 (fr) 1996-07-01 1998-01-08 Francis Blanche Procede de production d'adenovirus recombinants
FR2751343B1 (fr) 1996-07-16 1998-12-18 Transgene Sa Procede de conservation de virus recombinants infectieux, suspension aqueuse virale et utilisation comme medicament
US6083716A (en) 1996-09-06 2000-07-04 The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Chimpanzee adenovirus vectors
US7732129B1 (en) 1998-12-01 2010-06-08 Crucell Holland B.V.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denoviral vectors
ATE348155T1 (de) 1996-11-20 2007-01-15 Introgen Therapeutics Inc Ein verbessertes verfahren zur produktion und reinigung von adenoviralen vektoren
US6261823B1 (en) 1996-12-13 2001-07-17 Schering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purifying viruses
JP2000509614A (ja) 1997-03-04 2000-08-02 バクスター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アデノウイルスe1−相補性細胞系
US6020191A (en) 1997-04-14 2000-02-01 Genzyme Corporation Adenoviral vectors capable of facilitating increased persistence of transgene expression
US6210683B1 (en) 1997-09-05 2001-04-03 Merck & Co., Inc. Stabilizers containing recombinant human serum albumin for live virus vaccines
ES2272053T3 (es) 1998-02-17 2007-04-16 Schering Corporation Composiciones que comprenden virus y metodos para concentrar preparaciones de virus.
US5981225A (en) 1998-04-16 1999-11-09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Gene transfer vector, recombinant adenovirus particles containing the sam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use of the same
US6113913A (en) 1998-06-26 2000-09-05 Genvec, Inc. Recombinant adenovirus
WO2000029024A1 (en) 1998-11-16 2000-05-25 Introgen Therapeutics, Inc. Formulation of adenovirus for gene therapy
US6225289B1 (en) 1998-12-10 2001-05-01 Genvec, In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preserving adenoviral vectors
AU777041B2 (en) 1999-05-17 2004-09-30 Crucell Holland B.V. Adenovirus derived gene delivery vehicl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element of adenovirus type 35
US6913922B1 (en) 1999-05-18 2005-07-05 Crucell Holland B.V. Serotype of adenovirus and uses thereof
US6492169B1 (en) 1999-05-18 2002-12-10 Crucell Holland, B.V. Complementing cell lines
WO2001085984A1 (en) 2000-05-08 2001-11-15 Davisco Foods International, Inc. Enzymatic treatment of whey protei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ntihypertensive peptides, the resulting products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n mammals
DE19955558C2 (de) 1999-11-18 2003-03-20 Stefan Kochanek Permanente Amniozyten-Zelllinie, ihre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Gentransfervektoren
WO2001066137A1 (en) 2000-03-07 2001-09-13 Merck & Co., Inc. Adenovirus formulations
AUPR878401A0 (en) 2001-11-09 2001-12-06 Biota Holdings Lt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or screening anti-viral agents
JP2005517394A (ja) 2001-12-12 2005-06-16 エフ エイチ フォールディング アンド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ウイルス保存のための組成物
EP1465664A1 (en) 2002-01-18 2004-10-13 Schering Aktiengesellschaft Stabilized formulations of adenovirus
US20030180936A1 (en) 2002-03-15 2003-09-25 Memarzadeh Bahram Eric Method for the purification, production and formulation of oncolytic adenoviruses
PL208588B1 (pl) 2002-04-25 2011-05-31 Crucell Holland Bv Rekombinowane adenowirusy, wyizolowane kwasy nukleinowe, komórki pakujące oraz sposoby zwiększania stabilności i/lub pojemności upakowania rekombinowanego adenowirusa
JP4495587B2 (ja) 2002-04-25 2010-07-07 クルセル ホランド ベー ヴェー 組換えアデノウイルスベクターおよびその使用
ES2357366T3 (es) 2002-05-14 2011-04-25 MERCK SHARP &amp; DOHME CORP. Procedimientos de purificación de adenovirus.
SE0202110D0 (sv) 2002-07-05 2002-07-05 Isconova Ab Iscom preparation and use thereof
WO2004020971A2 (en) 2002-08-28 2004-03-11 Introgen Therapeutics Inc.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for adenovirus purification
SE0301998D0 (sv) 2003-07-07 2003-07-07 Isconova Ab Quil A fraction with low toxicity and use thereof
CN107723298A (zh) 2004-01-23 2018-02-23 Msd意大利有限公司 黑猩猩腺病毒疫苗载运体
NZ548495A (en) 2004-02-23 2009-05-31 Crucell Holland Bv Virus purification methods
DK1869171T4 (en) 2005-04-11 2016-01-18 Crucell Holland Bv Virus cleaning using ultrafiltration
US20100143302A1 (en) 2006-03-16 2010-06-10 Crucell Holland B.V. Recombinant Adenoviruses Based on Serotype 26 and 48, and Use Thereof
EP1998804B1 (en) 2006-03-27 2014-04-16 Crucell Holland B.V.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 recombinant adenovirus and an adjuvant
WO2008133663A2 (en) 2006-11-30 2008-11-06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Codon modified immunogeni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US7901388B2 (en) 2007-07-13 2011-03-08 Bacoustics, Llc Method of treating wounds by creating a therapeutic solution with ultrasonic waves
EA021393B1 (ru) * 2007-12-24 2015-06-30 Глаксосмитклайн Байолоджикалс С.А. Рекомбинантные антигены rsv
WO2010014975A2 (en) 2008-08-01 2010-02-04 Academia Sinica Use of microrna signatures for assessing risk levels of neuroblastoma patients
JP5770633B2 (ja) 2008-11-03 2015-08-26 クルセル ホランド ベー ヴェー アデノウイルスベクターの産生方法
KR101763093B1 (ko) 2009-02-02 2017-07-28 글락소스미스클라인 바이오로지칼즈 에스.에이. 시미안 아데노바이러스 핵산- 및 아미노산-서열, 이를 포함하는 벡터 및 이의 용도
JP5796011B2 (ja) 2009-06-24 2015-10-21 グラクソスミスクライン バイオロジカルズ ソシエテ アノニム ワクチン
SI2445526T1 (sl) 2009-06-24 2016-08-31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S.A. Rekombinantni RSV antigeni
ES2918381T3 (es) 2009-07-15 2022-07-15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Sa Composiciones de proteína F de VRS y métodos para producir las mismas
KR101778317B1 (ko) 2009-08-13 2017-09-13 얀센 백신스 앤드 프리벤션 비.브이. 사람 호흡기 세포융합 바이러스(rsv)에 대한 항체 및 이용 방법
BR112012008516B1 (pt) 2009-10-15 2021-10-19 Janssen Vaccines & Prevention B.V. Método para purificar partículas de adenovírus a partir de uma suspensão de célula
AU2010305768B2 (en) 2009-10-15 2015-05-14 Crucell Holland B.V. Process for adenovirus purification from high cell density cultures
WO2011050168A2 (en) * 2009-10-21 2011-04-28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 Rsv immunogens, antibodies and compositions thereof
AU2011214262B2 (en) 2010-02-15 2015-05-21 Crucell Holland B.V.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Ad26 adenoviral vectors
PT2707385T (pt) 2011-05-13 2017-12-19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Sa Antigénios de f de rsv pré-fusão
SI2825640T1 (sl) 2012-03-12 2016-08-31 Crucell Holland B.V. Šarže rekombinantnega adenovirusa s spremenjenimi konci
US8932607B2 (en) 2012-03-12 2015-01-13 Crucell Holland B.V. Batches of recombinant adenovirus with altered terminal ends
CN104334188B (zh) 2012-03-22 2016-08-24 克鲁塞尔荷兰公司 抗rsv疫苗
JP2013247240A (ja) 2012-05-25 2013-12-09 Gigaphoton Inc レーザ装置
WO2014005643A1 (en) 2012-07-05 2014-01-09 Okairos Ag Novel prime-boosting regimens involving immunogenic polypeptides encoded by polynucleotides
MX2015013065A (es) 2013-03-13 2016-06-06 Us Health Proteinas f de rsv de prefusion y su uso.
US9738689B2 (en) * 2013-03-13 2017-08-2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Prefusion RSV F proteins and their use
CA2908921C (en) 2013-04-15 2022-07-19 Crucell Holland B.V. Human antibodies binding to rsv g protein
EP3567051A1 (en) 2013-04-15 2019-11-13 Janssen Vaccines & Prevention B.V. Human antibodies binding to rsv g protein
PL2988780T3 (pl) 2013-04-25 2019-06-28 Janssen Vaccines & Prevention B.V. Stabilizowane rozpuszczalne prefuzyjne polipeptydy F RSV
AP2015008893A0 (en) * 2013-06-17 2015-12-31 Crucell Holland Bv Stabilized soluble pre-fusion rsv f polypeptides
US10125172B2 (en) 2013-07-25 2018-11-13 Calder Biosciences Inc. Conformationally stabilized RSV pre-fusion F proteins
EP3046536B1 (en) 2013-09-19 2018-11-28 Janssen Vaccines & Prevention B.V. Improved adenovirus formulations
ES2858315T3 (es) * 2016-04-05 2021-09-30 Janssen Vaccines & Prevention Bv Proteína F de prefusión de VRS soluble estabilizada para uso en la profilaxis de la infección por VRS
PE20190433A1 (es) * 2016-04-05 2019-03-21 Janssen Vaccines And Prevention B V Vacuna contra vr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6596A2 (en) * 2010-07-09 2012-01-12 Calmune Corporation Anti-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antibodies and methods of us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220124A1 (zh) 2017-04-28
HUE041659T2 (hu) 2019-05-28
EP3488864A1 (en) 2019-05-29
IL242186B (en) 2020-07-30
AP2015008815A0 (en) 2015-10-31
KR20160002938A (ko) 2016-01-08
EA039803B1 (ru) 2022-03-15
DK2988780T3 (en) 2019-04-08
AU2014259474A1 (en) 2015-11-05
NZ713371A (en) 2021-02-26
EP2988780B1 (en) 2018-12-26
ME03442B (me) 2020-01-20
SI2988780T1 (sl) 2019-05-31
WO2014174018A1 (en) 2014-10-30
CA2910067A1 (en) 2014-10-30
CN105188745A (zh) 2015-12-23
CN105188745B (zh) 2019-10-18
JP2016520039A (ja) 2016-07-11
PT2988780T (pt) 2019-03-25
TR201902513T4 (tr) 2019-03-21
US20160102123A1 (en) 2016-04-14
TW201520221A (zh) 2015-06-01
EA201592048A1 (ru) 2016-04-29
MY201791A (en) 2024-03-18
US20210101940A1 (en) 2021-04-08
CN110590916A (zh) 2019-12-20
CL2015003124A1 (es) 2016-05-13
US10899800B2 (en) 2021-01-26
PE20151867A1 (es) 2016-01-07
MY181066A (en) 2020-12-17
JP6469081B2 (ja) 2019-02-13
MX361774B (es) 2018-12-17
AR096113A1 (es) 2015-12-09
KR102236497B1 (ko) 2021-04-06
ZA201507912B (en) 2022-03-30
CA2910067C (en) 2023-10-17
ES2715378T3 (es) 2019-06-04
AU2014259474B2 (en) 2018-09-13
SG11201508567XA (en) 2015-11-27
US20230265127A1 (en) 2023-08-24
CY1121600T1 (el) 2020-05-29
PH12015502377A1 (en) 2016-02-22
PH12015502377B1 (en) 2016-02-22
EA202090675A3 (ru) 2020-08-31
LT2988780T (lt) 2019-03-12
EP2988780A1 (en) 2016-03-02
HRP20190175T1 (hr) 2019-03-22
PL2988780T3 (pl) 2019-06-28
EA035522B1 (ru) 2020-06-29
MX2015014890A (es) 2016-03-09
RS58436B1 (sr) 2019-04-30
EA202090675A2 (ru) 2020-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3175B (zh) 穩定化可溶性融合前rsv f多肽
JP6679475B2 (ja) 安定化された可溶性融合前rsv fポリペプチド
KR102421049B1 (ko) 안정화된 융합-전 rsv f 단백질
KR20180027560A (ko) Rsv에 대한 백신
BR112021008975A2 (pt) proteínas f do rsv pré-fusão estabilizadas
OA17539A (en) Stabilized soluble prefusion RSV F polypeptides.
NZ752808A (en) Stabilized soluble prefusion rsv f polypeptides
NZ713371B2 (en) Stabilized soluble prefusion rsv f polypeptides
OA17598A (en) Stabilized soluble pre-fusion RSV F polypeptides
NZ752808B2 (en) Stabilized soluble prefusion rsv f polypeptides
NZ714594B2 (en) Stabilized soluble pre-fusion rsv f polypeptides
BR112015026610B1 (pt) Polipeptídeo de fusão do vírus sincicial respiratório de pré-fusão recombinante, composição e método para estabilizar a conformação de pré- fusão de um polipeptí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