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9815B - 車輛 - Google Patents

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9815B
TWI609815B TW102138800A TW102138800A TWI609815B TW I609815 B TWI609815 B TW I609815B TW 102138800 A TW102138800 A TW 102138800A TW 102138800 A TW102138800 A TW 102138800A TW I609815 B TWI609815 B TW I60981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xpansion
sleeve
telescopic
vehicle
contra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8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25124A (zh
Inventor
高野和久
飯塚利男
平山洋介
吉本勉
北村康弘
Original Assignee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Kyb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Kyb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25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5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9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981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06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telescopic fork, e.g. including auxiliary rocking arms
    • B62K25/0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telescopic fork, e.g. including auxiliary rocking arms for front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02Front wheel forks or equivalent, e.g. single t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1Motorcycles with four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7Motorcycles with thre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2005/001Suspension details for cycles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Description

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含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懸吊裝置。
已知有搭載於具備於車輛轉向時向左右方向傾斜之車體框架及排列設置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2個前輪之車輛的懸吊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及3)。
具備可傾斜之車體框架與2個前輪之車輛包含連桿機構。連桿機構包含橫向構件。又,包含支撐上橫向構件之右端部之右側桿及支撐橫向構件之左端部之左側桿。橫向構件之中間部係於轉向軸之前方支撐於車體框架。橫向構件係可繞著沿車體框架之大致前後方向延伸之軸線進行旋轉地支撐於車體框架。橫向構件與車體框架之傾斜連動地相對於車體框架進行旋轉,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2個前輪之相對位置發生變化。再者,橫向構件係於車體框架之直立狀態下設置於較2個前輪更靠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
具備可傾斜之車體框架與2個前輪之車輛包含:右懸吊裝置,其可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移動地支撐右前輪;及左懸吊裝置,其可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移動地支撐左前輪。右懸吊裝置係可繞著右側桿之軸線進行旋轉地支撐於右側桿。左懸吊裝置係可繞著左側桿之軸線進行旋轉地支撐於左側桿。專利文獻1及2中記載之車輛進而包含把手、轉向軸、及旋轉傳遞機構。把手固定於轉向軸。轉向軸可旋轉 地支撐於車體框架。若使把手進行旋轉,則轉向軸亦進行旋轉。旋轉傳遞機構將轉向軸之旋轉傳遞至右懸吊裝置及左懸吊裝置。
於右懸吊裝置及左懸吊裝置或其等之周圍配置有搭載於車輛之多個零件。零件係刹車碟盤、刹車卡鉗等刹車零件、感測器類、擋泥板、外殼、車輪等。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4351410號公報
[專利文獻2]中國專利申請案公開101774414A號公報
[專利文獻3]國際公開第2012/007819號公報
於專利文獻1中,自前方觀察車體框架為直立狀態之車輛時,右懸吊裝置包含位於右前輪之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右方之右右套筒伸縮元件、及位於右前輪之左方之右左套筒伸縮元件。自前方觀察車體框架為直立狀態之車輛時,左懸吊裝置包含位於左前輪之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右方之左右套筒伸縮元件、及位於左前輪之左方之左左套筒伸縮元件。再者,套筒伸縮元件包含外部部分、及至少一部分插入至上述外部部分中之內部部分。所謂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係指內部部分相對於外部部分之相對移動。若右前輪通過路面之凸部,則右右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左套筒伸縮元件進行伸縮,右前輪朝上方移位。此時,右右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左套筒伸縮元件具有耐受支撐之前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若左前輪通過路面之凸部,則左右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左套筒伸縮元件進行伸縮,左前輪朝上方移位。此時,左右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左套筒伸縮元件具有耐受支撐之前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如此,套筒伸縮元件必須具備足以耐受支撐之前輪自路面 承受之荷重之剛性。專利文獻1之車輛成為利用4個套筒伸縮元件充分耐受右前輪及左前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構成。
然而,於專利文獻1中,若自前方觀察車體框架為直立狀態之車輛,則右右套筒伸縮元件、右前輪、右左套筒伸縮元件、左右套筒伸縮元件、左前輪及左左套筒伸縮元件之6個構件排列配置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因此,專利文獻1之車輛係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較大。因此,專利文獻1之車輛雖然可利用4個套筒伸縮元件充分耐受右前輪及左前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但由於6個構件排列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故於左右方向上較大。
因此,為了實現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小型化,而於專利文獻2及3中提出有使4個套筒伸縮元件中配置於右前輪之右方之右右套筒伸縮元件與配置於左前輪之左方之左左套筒伸縮元件於右前輪與左前輪之間移動的車輛。專利文獻2及3之右懸吊裝置包含配置於右前輪之左方之右前套筒伸縮元件及右後套筒伸縮元件。又,左懸吊裝置包含配置於左前輪之右方之左前套筒伸縮元件及左後套筒伸縮元件。專利文獻2及3之車輛係與專利文獻1同樣地包含4個套筒伸縮元件。因此,專利文獻2及3之車輛可充分耐受右前輪及左前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
然而,於具備可傾斜之車體框架與2個前輪之車輛中,右前輪及右懸吊裝置係與把手之旋轉連動地繞著右側桿之軸線進行旋轉。左前輪及左懸吊裝置係與把手之旋轉連動地繞著左側桿之軸線進行旋轉。又,於具備可傾斜之車體框架與2個前輪之車輛中,與車體框架向左右方向傾斜連動地,右前輪及左前輪之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相對位置發生變化。同樣地,右懸吊裝置及左懸吊裝置之上下方向之相對位置亦發生變化。而且,此時,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右前輪與左前輪之間隔變小。同樣地,右懸吊裝置與左懸吊裝置之左右方向之間隔亦變小。
專利文獻2及專利文獻3之車輛係於右前輪與左前輪之間包含4個套筒伸縮元件。因此,尤其是,於車體框架向左右方向傾斜之狀態下使把手旋轉時,有繞著右側桿之軸線旋轉之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繞著左側桿之軸線旋轉之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相互干涉之虞。同樣地,於車體框架向左右方向傾斜之狀態下使把手旋轉時,有繞著左側桿之軸線旋轉之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繞著右側桿之軸線旋轉之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相互干涉之虞。為了避免其等之干涉,必須增大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間之距離。又,亦必須增大右前輪與左前輪之間之距離。因此,於專利文獻2及專利文獻3之車輛中,雖然使設置於右前輪之右方及左前輪之左方之套筒伸縮元件於右前輪與左前輪之間移動而實現了左右方向之小型化,但由於右前輪與左前輪之間之距離變大,故左右方向之小型化不充分。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之包含2個套筒伸縮元件的懸吊裝置。
(1)可解決上述課題之本發明之懸吊裝置包含:第1套筒伸縮元件,其包含第1外部部分、及一端部插入至上述第1外部部分之第1內部部分,且藉由上述第1內部部分相對於上述第1外部部分相對移動而可進行伸縮;第2套筒伸縮元件,其包含連結於上述第1外部部分之第2外部部分、及一端部插入至上述第2外部部分且連結於上述第1內部部分之第2內部部分,且藉由上述第2內部部分相對於上述第2外部部分相對移動而可進行伸縮;車輪支撐部,其可將車輪支撐於包含上述第1外部部分、上述第 2外部部分、及將上述第1外部部分與上述第2外部部分連結之外部連結部的外部元件或包含上述第1內部部分、上述第2內部部分、及將上述第1內部部分與第2內部部分連結之內部連結部的內部元件之一者;及車體支撐部,其可將上述外部元件或上述內部元件之另一者支撐於車輛之車體;上述第2外部部分形成得較上述第1外部部分小,且利用排列設置於上述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上之複數個外部連結部而連結於上述第1外部部分,上述第2內部部分形成為與上述第1內部部分相同或者小於上述第1內部部分,且利用至少一個內部連結部連結於上述第1內部部分,上述第2套筒伸縮元件係自支撐於上述車輪支撐部之車輪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配置於上述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與上述第1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平行之位置上,且自與支撐於上述車輪支撐部之車輪之旋轉軸線垂直之方向中之任一個方向觀察時配置於至少與上述第1套筒伸縮元件之一部分重疊之位置上。
根據此種構成,第2外部部分小於第1外部部分。又,第2內部部分與第1內部部分相同或小於第1內部部分。因此,有此種構成之懸吊裝置之剛性較具備相同大小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專利文獻2及3之懸吊裝置之剛性降低之虞。
然而,根據此種構成,第2外部部分雖然小於第1外部部分,但利用排列設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上之複數個外部連結部連結於第1外部部分。除此以外,第2內部部分雖然與第1內部部分相同或者小於第1內部部分,但利用至少一個內部連結部連結於第1內部部分。藉此,第2套筒伸縮元件係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上,於至少3個部位連結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進而,除此以外,第2套筒伸縮元件係自支撐於車輪支撐部之車輪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配置於 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與第1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平行之位置上。而且,第2套筒伸縮元件係自與支撐於車輪支撐部之車輪之旋轉軸線垂直之方向中之任一個方向觀察時配置於至少與第1套筒伸縮元件之一部分重疊之位置上。
第1套筒伸縮元件包含第1內部元件與第1外部元件。第1內部元件之一端係插入至第1外部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可變更第1內部元件插入至第1外部元件之長度。若將第1內部元件自第1外部元件中拉出,則第1內部元件插入至第1外部元件之長度變短。
若第1內部元件插入至第1外部元件之長度變短,則相對於對第1套筒伸縮元件施加之與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之力而言,第1套筒伸縮元件容易彎折。若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傳遞至懸吊裝置,則與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之力作用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尤其是,由於第1外部部分為筒狀之構件,故若與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之力作用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則第1外部部分容易彎折。
因此,根據本發明之懸吊裝置,使第2套筒伸縮元件連結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藉由第2套筒伸縮元件,提高第1套筒伸縮元件之相對於與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之力之剛性。即,第2套筒伸縮元件具有抑制第1套筒伸縮元件之變形之所謂之支柱之功能。因此,作為懸吊裝置,可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
根據此種構成,第2外部部分小於第1外部部分。又,第2內部部分與第1內部部分相同或者小於第1內部部分。因此,將本發明之懸吊裝置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 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於本發明之懸吊裝置中,以下之構成較佳。
(2)上述第2外部部分係於上述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上形成得較上述第1外部部分短,且利用排列設置於上述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上之複數個上述外部連結部連結於上述第1外部部分。
根據此種構成(2),由於在第2套筒伸縮元件中使粗於第2內部部分之第1外部部分形成得較短,故能夠使第2套筒伸縮元件較第1套筒伸縮元件短。而且,第2外部部分利用排列設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上之複數個外部連結部而連結於第1外部部分,因此,可抑制剛性降低。因此,將本發明之懸吊裝置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於本發明之懸吊裝置中,以下之構成較佳。
(3)上述第2套筒伸縮元件短於上述第1套筒伸縮元件,
第1套筒伸縮元件及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至少一者係自支撐於上述車輪支撐部之車輪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於由第1套筒伸縮元件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形成之凹部內設置可支撐零件之零件支撐部。
通常,可支撐搭載於車輛之零件之零件支撐部係設置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及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周圍。根據此種構成(3),由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短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故自支撐於車輪支撐部之車輪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於長度方向之端部,藉由第1套筒伸縮元件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而形成凹部。於該凹部內設置可支撐搭載於車輛之 零件之零件支撐部。因此,能夠使包含零件支撐部之懸吊裝置小型化。由此,將本發明之懸吊裝置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於本發明之懸吊裝置中,以下之構成較佳。
(4)上述凹部係設置於上述外部元件。
根據此種構成(4),藉由第1套筒伸縮元件及短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之第2套筒伸縮元件,容易形成凹部。又,外部元件係利用複數個外部連結部將第1外部部分與第2外部部分連結,因此,剛性較高。由於將凹部設置於剛性較高之外部元件,故可以簡單之構造形成凹部。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小型化。由此,將本發明之懸吊裝置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於本發明之懸吊裝置中,以下之構成較佳。
(5)上述內部連結部係將上述第1內部部分之另一端部與上述第2內部部分之另一端部連結。
根據此種構成(5),由於內部連結部將第1內部部分之另一端部與第2內部部分之另一端部連結,故於短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之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一端側形成凹部。可使用該凹部而形成零件支撐部,因 此,可有效率地使用空間,而能夠使懸吊裝置小型化。由此,將本發明之懸吊裝置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於本發明之懸吊裝置中,以下之構成較佳。
(6)上述車輪支撐部設置於上述外部元件,且上述車體支撐部設置於上述內部元件。
根據車輪之轉向或車輛之傾斜,自車輪傳遞至車輪支撐部之荷重之方向發生變化。因此,若欲使車輪支撐部具有必要之剛性,則車輪支撐部容易大型化。
根據此種構成(6),由於外部元件利用複數個外部連結部將第1外部部分與第2外部部分連結,故剛性較高。由於將車輪支撐部設置於剛性較高之外部元件,故車輪係以較高之剛性支撐。又,由於外部元件粗於內部元件,故例如藉由於外部元件設置孔等,可以簡單之構造形成車輪支撐部。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小型化。由此,將本發明之懸吊裝置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又,藉由於由第1套筒伸縮元件及短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之第2套筒伸縮元件所形成之凹部內設置車輪支撐部,能夠使懸吊裝置小型 化。由此,將本發明之懸吊裝置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於本發明之懸吊裝置中,以下之構成較佳。
(7)上述內部連結部將上述第1內部部分之另一端部與上述第2內部部分之另一端部連結,且上述車體支撐部設置於上述內部連結部。
根據此種構成(7),由於內部連結部將第1內部部分之另一端部與第2內部部分之另一端部連結,故能夠使第1內部部分與第2內部部分之間隔變小。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小型化。由此,將本發明之懸吊裝置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於本發明之懸吊裝置中,以下之構成較佳。
(8)上述車體支撐部係設置於上述外部元件。
外部部分係因大於內部部分而容易干涉車輪。根據此種構成(8),車輪支撐部設置於內部元件,且車體支撐部設置於外部元件。即,外部部分配置於距離車輪較遠之位置上,因此,能夠使左右之懸吊裝置靠近地配置,而能夠使車輛之寬度尺寸小型化。由此,將本發明之懸吊裝置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 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於本發明之懸吊裝置中,以下之構成較佳。
(9)上述車體支撐部係設置於上述第1外部部分。
根據此種構成(9),利用大於第2外部部分之第1外部部分構成車體支撐部。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小型化。由此,將本發明之懸吊裝置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於本發明之懸吊裝置中,以下之構成較佳。
(10)上述內部連結部係於上述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上於相同之位置將上述第1內部部分之另一端部與上述第2內部部分之另一端部連結。
根據此種構成(10),能夠使內部連結部變小。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小型化。由此,將本發明之懸吊裝置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此種構成(10)與上述(3)、(4)、(5)、(6)、(7)、(8)及(9)之構成之組合較佳。根據此種構成(10),能夠使由第1套筒伸縮元件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形成之凹部變大。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小型化。由此,將本發明之懸吊裝置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於本發明之懸吊裝置中,以下之構成較佳。
(11)上述第2內部部分係自支撐於上述車輪支撐部之車輪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於與上述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垂直之方向上形成得較上述第1內部部分小,且自與支撐於上述車輪支撐部之車輪之旋轉軸線垂直之方向中之任一個方向觀察時,於與上述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垂直之方向上形成得較上述第1內部部分小。
根據此種構成(11),關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由於內部部分較小,故外部部分亦可形成得較小。進而,內部連結部亦可形成得較小。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小型化。由此,將本發明之懸吊裝置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能夠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 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之包含2個套筒伸縮元件的懸吊裝置。
1‧‧‧三輪車輛
2‧‧‧車體本體
3‧‧‧前輪
4‧‧‧後輪
5‧‧‧連桿機構
6‧‧‧操作力傳遞機構
7‧‧‧第2旋轉防止部
8‧‧‧第1旋轉防止部
9‧‧‧第3緩衝機構(懸吊裝置之一例)
21‧‧‧車體框架
22‧‧‧車體外殼
23‧‧‧把手
24‧‧‧座部
25‧‧‧動力單元
31‧‧‧第1前輪
32‧‧‧第2前輪
33‧‧‧第1緩衝器
33a‧‧‧第1緩衝器33之軸線
34‧‧‧第2緩衝器
35‧‧‧第1緩衝機構
36‧‧‧第2緩衝機構
51‧‧‧第1橫向構件
52‧‧‧第2橫向構件
53‧‧‧第1側構件
53A‧‧‧第1側支撐構件
54‧‧‧第2側構件
60‧‧‧轉向軸
71‧‧‧第2導件
72‧‧‧第2棒構件
73‧‧‧第2外管
74‧‧‧第2內管
81‧‧‧第1導件
82‧‧‧第1棒構件
82a‧‧‧第1棒構件之軸線
91‧‧‧第3緩衝器(第1套筒伸縮元件之一例)
92‧‧‧第4緩衝器(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一例)
92‧‧‧第4緩衝器(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一例)
93‧‧‧托架(車體支撐部之一例、內部連結部之一例)
94‧‧‧第1螺栓(外部連結部之一例)
94A‧‧‧第1外部連結部
95‧‧‧第1彈性構件
96‧‧‧第2螺栓(外部連結部之一例)
96A‧‧‧第2外部連結部
97‧‧‧第2彈性構件
211‧‧‧頭管
212‧‧‧前框架
213‧‧‧後框架
221‧‧‧前外殼
223‧‧‧前擋泥板
223a‧‧‧第1前擋泥板
223b‧‧‧第2前擋泥板
224‧‧‧後擋泥板
311‧‧‧第1旋轉軸
312‧‧‧第2旋轉軸
321‧‧‧第3旋轉軸
322‧‧‧第4旋轉軸
331‧‧‧第1外管
332‧‧‧第1內管
335‧‧‧第1托架
335b‧‧‧第1貫通孔
335c‧‧‧第2貫通孔
335d‧‧‧第1調整螺絲
335e‧‧‧第2調整螺絲
336‧‧‧第2托架
337‧‧‧第1刹車裝置
512‧‧‧板狀構件
522‧‧‧板狀構件
812‧‧‧導筒
812a‧‧‧第2插通孔
821‧‧‧大直徑部
911‧‧‧第3外管(第1外部部分之一例)
911a‧‧‧第3外管本體部
912‧‧‧第3內管(第1內部部分之一例)
913‧‧‧第1固定板
914‧‧‧第2固定板
921‧‧‧第4外管(第2外部部分之一例)
921a‧‧‧第4外管本體
922‧‧‧第4內管(第2內部部分之一例)
923‧‧‧第3固定板
924‧‧‧第4固定板
931‧‧‧車輪支撐部
932‧‧‧卡鉗支撐部
953A‧‧‧側支撐部
1001‧‧‧車輛
1002‧‧‧車輛本體部
1003‧‧‧前輪
1004‧‧‧後輪
1005‧‧‧連桿機構
1006‧‧‧操舵力傳遞機構
1007‧‧‧操舵機構
1021‧‧‧車體框架
1022‧‧‧車體外殼
1023‧‧‧車把
1024‧‧‧座部
1025‧‧‧動力單元
1028‧‧‧操舵構件
1031‧‧‧第1前輪
1032‧‧‧第2前輪
1033‧‧‧第1緩衝器(懸吊裝置之一例)
1033a‧‧‧第1下部
1033b‧‧‧第1上部
1034‧‧‧第2緩衝器(懸吊裝置之一例)
1034a‧‧‧第2下部
1034b‧‧‧第2上部
1051‧‧‧第1橫向構件
1052‧‧‧第2橫向構件
1053‧‧‧第1側構件
1053A‧‧‧第1側構件支撐部
1054‧‧‧第2側構件
1054A‧‧‧第2側構件支撐部
1060‧‧‧轉向軸
1067‧‧‧連接桿
1071‧‧‧第1碟式刹車
1072‧‧‧第2碟式刹車
1081‧‧‧第1車輪速度感測器
1082‧‧‧第2車輪速度感測器
1211‧‧‧頭管
1212‧‧‧下框架
1213‧‧‧後框架
1214‧‧‧底架
1221‧‧‧前外殼
1223‧‧‧前擋泥板
1224‧‧‧後擋泥板
1225‧‧‧護腿板
1226‧‧‧中心外殼
1227‧‧‧第1前擋泥板
1228‧‧‧第2前擋泥板
1314‧‧‧第1車輪軸
1317‧‧‧第1托架(車體支撐部之一例、內部連結部之一例)
1317A‧‧‧第1托架
1324‧‧‧第2車輪軸
1327‧‧‧第2托架(車體支撐部之一例、內部連結部之一例)
1327A‧‧‧第2托架
1331‧‧‧第1套筒伸縮元件
1331a‧‧‧第1內部構件(第1內部部分之一例)
1331b‧‧‧第1外部構件(第1外部部分之一例)
1331c‧‧‧第1外部本體部
1331d‧‧‧第1上支撐部
1331e‧‧‧第1下支撐部
1331f‧‧‧卡鉗支撐部
1332‧‧‧第2套筒伸縮元件
1332A‧‧‧第2套筒伸縮元件
1332a‧‧‧第2內部構件(第2內部部分之一例)
1332a1‧‧‧第2外部構件
1332b‧‧‧第2外部構件(第2內部部分之一例)
1332b1‧‧‧第2內部構件
1332c‧‧‧第2外部本體部
1332c1‧‧‧第2外部本體部
1332d‧‧‧第2上支撐部
1332d1‧‧‧第2上支撐部
1332e‧‧‧第2下支撐部
1332e1‧‧‧第2下支撐部
1333‧‧‧車輪軸支撐部(車輪支撐部之一例)
1335‧‧‧假想線
1336‧‧‧第1區域
1341‧‧‧第3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之一例)
1341a‧‧‧第3內部構件(第1內部部分之一例)
1341b‧‧‧第3外部構件(第1外部部分之一例)
1341c‧‧‧第3外部本體部
1341d‧‧‧第3上支撐部
1341e‧‧‧第3下支撐部
1341f‧‧‧卡鉗支撐部
1342‧‧‧第4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一例)
1342A‧‧‧第4套筒伸縮元件
1342a‧‧‧第4內部構件(第2內部部分之一例)
1342a1‧‧‧第4外部構件
1342b‧‧‧第4外部構件(第2外部部分之一例)
1342b1‧‧‧第4內部構件
1342c‧‧‧第4外部本體部
1342c1‧‧‧第4外部本體部
1342d‧‧‧第4上支撐部
1342d1‧‧‧第4上支撐部
1342e‧‧‧第4下支撐部
1342e1‧‧‧第2下支撐部
1343‧‧‧第2車輪軸支撐部(車輪支撐部之一例)
1345‧‧‧假想線
1346‧‧‧第2區域
1351‧‧‧第1連結部
1351A‧‧‧第1連結部
1351a‧‧‧第1連結構件
1351a1‧‧‧第1連結構件
1352‧‧‧第2連結部
1352A‧‧‧第2連結部
1352a‧‧‧第2連結構件
1352a1‧‧‧第2連結構件
1353‧‧‧第3連結部
1353A‧‧‧第3連結部
1353a‧‧‧第3連結構件
1353a1‧‧‧第3連結構件
1354‧‧‧第4連結部
1354A‧‧‧第4連結部
1354a‧‧‧第4連結構件
1354a1‧‧‧第4連結構件
1361‧‧‧凹部
1512‧‧‧板狀構件
1522‧‧‧板狀構件
1523‧‧‧連結部
1711‧‧‧第1刹車碟盤
1712‧‧‧第1卡鉗
1714‧‧‧刹車軟管
1721‧‧‧第2刹車碟盤
1722‧‧‧第2卡鉗
1724‧‧‧刹車軟管
1811‧‧‧第1感測器碟盤
1812‧‧‧第1檢測部
1813‧‧‧感測器線
1814‧‧‧第1感測器支承件
1821‧‧‧第2感測器碟盤
1822‧‧‧第2檢測部
1823‧‧‧感測器線
1824‧‧‧第2感測器支承件
A‧‧‧支撐部
B‧‧‧支撐部
B‧‧‧車輛之後方向
C‧‧‧支撐部
D‧‧‧支撐部
D‧‧‧車輛之下方向
E‧‧‧支撐部
F‧‧‧支撐部
F‧‧‧車輛之前方向
G‧‧‧支撐部
H‧‧‧支撐部
I1‧‧‧第1插入長度
I2‧‧‧第2插入長度
I3‧‧‧第3插入長度
I4‧‧‧第4插入長度
L‧‧‧三輪車輛之左方向
R‧‧‧三輪車輛之右方向
T‧‧‧方向
T‧‧‧角度
U‧‧‧車輛之上方向
W‧‧‧方向
W1‧‧‧長度
W2‧‧‧長度
W3‧‧‧長度
W4‧‧‧長度
Y1‧‧‧第1中心軸
Y2‧‧‧第2中心軸
圖1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車輛之整體側視圖。
圖2係圖1之車輛之前部之前視圖。
圖3係圖1之車輛之前部之俯視圖。
圖4係使圖1之車輛轉向之狀態之車輛前部之俯視圖。
圖5係使圖1之車輛傾斜之狀態之車輛前部之前視圖。
圖6係使圖1之車輛轉向且傾斜之狀態之車輛前部之前視圖。
圖7係圖1之車輛之第1緩衝器之側視圖。
圖8係第1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車輛之第1緩衝器之側視圖。
圖9係參考例之三輪車輛之整體側視圖。
圖10係將圖9之三輪車輛之車體外殼卸下之狀態下之整體前視圖。
圖11係圖9之三輪車輛之連桿機構之周圍之放大前視圖。
圖12係表示使圖9之三輪車輛傾斜之狀態之整體前視圖。
圖13係表示圖9之三輪車輛之第1旋轉機構及第1前輪之立體圖。
圖14係表示將圖9之三輪車輛之第1緩衝機構分解之狀態之圖。
圖15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緩衝機構之前視圖。
圖16(a)、(b)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緩衝機構之剖面圖。
<達成實施形態之背景>
專利文獻2及專利文獻3之車輛可充分耐受右前輪及左前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然而,專利文獻2及專利文獻3之車輛雖然使設置於右前輪之右方及左前輪之左方之套筒伸縮元件於右前輪與左前輪之間移動而實現了左右方向之小型化,但右前輪與左前輪之間之距離變大, 因此,左右方向之小型化不充分。為了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本發明者對套筒伸縮元件承受之荷重進行了研究。其結果,可知套筒伸縮元件承受之荷重中最大之荷重係與支撐於車輪支撐部之車輪之旋轉軸線垂直之方向之荷重。本發明者得出了如下結論,即,懸吊裝置為可充分耐受與支撐於車輪支撐部之車輪之旋轉軸線垂直之方向之荷重之構成即可。
因此,本發明者首先著眼於套筒伸縮元件之佈局。於專利文獻1之車輛中,右右套筒伸縮元件、右前輪、右左套筒伸縮元件、左右套筒伸縮元件、左前輪及左左套筒伸縮元件之6個構件係排列配置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於此種配置中,例如,右前輪係自左右由右右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左套筒伸縮元件支撐,因此,右右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左套筒伸縮元件較佳為具有相同之剛性。同樣地,左右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左套筒伸縮元件亦較佳為具有相同之剛性。
然而,專利文獻2及3之車輛包含配置於右前輪之左方之右前套筒伸縮元件及右後套筒伸縮元件。又,左懸吊裝置包含配置於左前輪之右方之左前套筒伸縮元件及左後套筒伸縮元件。因此,發現右前套筒伸縮元件及右後套筒伸縮元件不一定需要具備相同之剛性。同樣地,發現左前套筒伸縮元件及左後套筒伸縮元件亦無須具備相同之剛性。
套筒伸縮元件包含內部元件與外部元件。內部元件之一端係插入至外部元件。套筒伸縮元件可變更內部元件插入至外部元件之長度。若將內部元件自外部元件拉出,則內部元件插入至外部元件之長度變短。
若內部元件插入至外部元件之長度變短,則相對於對套筒伸縮元件施加之與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之力而言,套筒伸縮元件容易彎 折。若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傳遞至懸吊裝置,則與長度方向正交之方向之力作用於套筒伸縮元件。要求套筒伸縮元件具有於以最大限度將內部元件自外部元件拉出之狀態下可耐受該荷重之剛性。
因此,本發明者接下來著眼於套筒伸縮元件之功能。原本,若要實現車輛之左右方向之小型化,只要不設置第2套筒伸縮元件,而僅設置第1套筒伸縮元件即可。然而,若欲僅利用第1套筒伸縮元件而確保充分之剛性,則第1套筒伸縮元件變粗或變長,而第1套筒伸縮元件極其大型化。
因此,本發明者發現如下情況:第1套筒伸縮元件承受與支撐於車輪支撐部之車輪之旋轉軸線垂直之方向之荷重時,對第2套筒伸縮元件賦予提高第1套筒伸縮元件之剛性之功能即可。而且,認為若第2套筒伸縮元件具備抑制由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而引起之第1套筒伸縮元件之變形之功能、所謂之支柱之功能則較為理想。認為藉由並非將第2套筒伸縮元件設為具有支撐車輪之功能之構件而將第2套筒伸縮元件設為具有支柱之功能之構件來設計懸吊裝置,能夠使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大小變小。
進行研究後,本發明者從而想出如下所述之構成。使第2外部部分小於第1外部部分,且利用排列設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上之複數個外部連結部將其連結於第1外部部分。除此以外,使第2內部部分與第1內部部分相同或者小於第1內部部分,且利用至少一個內部連結部將其連結於第1內部部分。藉此,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上於至少3個部位將第2套筒伸縮元件連結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進而,除此以外,將第2套筒伸縮元件配置於自支撐於車輪支撐部之車輪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與第1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平行之位置上。而且,將第2套筒伸縮元件配置於自與支撐於車輪支撐部之車輪之旋轉軸線垂直之方向中之任一個方向 觀察時至少與第1套筒伸縮元件之一部分重疊之位置上。藉此,第2套筒伸縮元件具有抑制由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引起之第1套筒伸縮元件之變形之功能、所謂之支柱之功能。因此,作為懸吊裝置,可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而且,使第2外部部分小於第1外部部分,且使第2內部部分與第1內部部分相同或者小於第1內部部分。因此,將本發明之懸吊裝置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本發明者於明知不利之情況下採用自剛性之觀點出發被認為不利的構成。上述不利之構成係指使第2外部部分小於第1外部部分且使第2內部部分與第1內部部分相同或者小於第1內部部分。本發明者推測該構成因自剛性之觀點出發不利故先前未被考慮。能夠轉變該構思之原因在於研究結束前想到只要使第2套筒伸縮元件具備支柱之功能便可行。該構思並非僅考慮支撐車輪之懸吊裝置所需之剛性便能想出之構思,而是綜合考慮剛性與左右方向之尺寸之小型化後最終獲得之最佳構思。
以下,根據較佳之實施形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進行說明。
<第1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1至圖8對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之第1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於第1實施形態中,例示搭載於包含兩個前輪與一個後輪之三輪 車輛(以下,稱為車輛)之懸吊裝置。
<第1實施形態之整體構成>
圖1係表示自車輛之左側面觀察車輛所得之整體側視圖。以下,圖中之箭頭F表示車輛之前方向,箭頭B表示車輛之後方向。箭頭U表示車輛之上方向,箭頭D表示車輛之下方向。於說明中表示前後左右之方向之情形時,意味著自駕駛車輛之騎乘者觀察之前後左右之方向。所謂車寬方向中央,係意味著車輛之車寬方向之中心位置。又,所謂車輛之直立狀態,係指前輪既不轉向亦不傾斜之狀態。
如圖1所示,車輛1001包含車輛本體部1002、左右一對前輪1003、後輪1004、操舵機構1007、及連桿機構1005。車輛本體部1002包含車體框架1021、車體外殼1022、座部1024、及動力單元1025。
車體框架1021包含頭管1211、下框架1212、底架1214、及後框架1213。於圖1中,車體框架1021中隱藏於車體外殼1022之部分係以虛線表示。車體框架1021支撐動力單元1025或座部1024等。動力單元1025包含引擎或電動馬達等驅動源及變速器裝置等。
頭管1211配置於車輛1001之前部。頭管1211係以於側視車輛時上部較下部略微位於後方側之方式相對於垂直方向略微傾斜地配置。於頭管1211之周圍配置有操舵機構1007及連桿機構1005。操舵機構1007之轉向軸1060可旋轉地插入至頭管1211。頭管1211支撐連桿機構1005。
下框架1212連接於頭管1211。下框架1212係自頭管1211朝著後方配置,且沿著上下方向延伸。於下框架1212之下部連接有底架1214。底架1214係自下框架1212之下部朝向後方延伸。於底架1214之後方,後框架1213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後框架1213支撐座部1024、動力單元1025及尾燈等。
車體框架1021係由車體外殼1022覆蓋。車體外殼1022包含前外 殼1221、左右一對前擋泥板10223、護腿板1225、中心外殼1226及後擋泥板1224。
前外殼1221位於座部1024之前方。前外殼1221覆蓋操舵機構1007及連桿機構1005之至少一部分。護腿板1225係配置於前外殼1221之下方且座部1024之前方。中心外殼1226係以覆蓋後框架1213之周圍之方式配置。
左右一對前擋泥板1223(參照圖2)分別配置於前外殼1221之下方且左右一對前輪1003之上方。後擋泥板1224配置於後輪1004之後部上方。
左右一對前輪1003係於直立狀態下配置於頭管1211之下方且前外殼1221之下方。後輪1004係配置於中心外殼1226與後擋泥板1224之下方。
<操舵機構>
圖2係自正面觀察圖1之車輛1001之前部所得之前視圖。圖3係自上方觀察圖1之車輛1001之前部所得之俯視圖。於圖2及圖3中,以透過車體外殼1022之狀態圖示。
如圖2及圖3所示,操舵機構1007包含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及左右一對前輪1003。
左右一對前輪1003包含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第1前輪1031係自前方觀察直立狀態之車輛1001時配置於車寬方向之左方。第2前輪1032係自前方觀察直立狀態之車輛1001時配置於車寬方向之右方。第1前輪1031與第2前輪1032係於車輛之直立狀態下左右對稱地配置於車寬方向上。又,於第1前輪1031之上方配置有左右一對前擋泥板1223中之第1前擋泥板1227。於第2前輪1032之上方配置有左右一對前擋泥板1223中之第2前擋泥板1228。第1前輪1031係支撐於第1緩衝器1033(本發明之懸吊裝置之一例)。第2前輪1032係支撐於第2緩衝器 1034(本發明之懸吊裝置之一例)。
第1緩衝器1033係所謂之套筒伸縮式之緩衝器,使由支撐之第1前輪1031自路面承受之荷重引起之振動衰減。第1緩衝器1033包含第1下部1033a(本發明之外部元件之一例)及第1上部1033b(本發明之內部元件之一例)。第1緩衝器1033包含第1側構件支撐部1053A。第1前輪1031支撐於第1下部1033a。第1下部1033a係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於其下端支撐有第1車輪軸1314。第1車輪軸1314支撐第1前輪1031。第1上部1033b係以其一部分插入至第1下部1033a之狀態配置於第1下部1033a之上方。第1上部1033b藉由於第1下部1033a延伸之方向上相對於第1下部1033a相對移動而可進行伸縮。第1上部1033b之上部固定於第1托架1317。第1側構件支撐部1053A之下部固定於第1托架1317。再者,第1下部1033a延伸之方向係第1緩衝器1033之伸縮方向。
第1下部1033a及第1上部1033b構成前後並列連結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藉此,抑制了第1上部1033b相對於第1下部1033a相對旋轉。
第2緩衝器1034係所謂之套筒伸縮式之緩衝器,使由支撐之第2前輪1032自路面承受之荷重引起之振動衰減。第2緩衝器1034包含第2下部1034a(本發明之外部元件之一例)及第2上部1034b(本發明之內部元件之一例)。第2緩衝器1034包含第2側構件支撐部1054A。第2前輪1032支撐於第2下部1034a。第2下部1034a係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於其下端支撐有第2車輪軸1324。第2車輪軸1324支撐第2前輪1032。第2上部1034b係以其一部分插入至第2下部1034a之狀態配置於第2下部1034a之上方。第2上部1034b藉由於第2下部1034a延伸之方向上相對於第2下部1034a相對移動而可進行伸縮。第2上部1034b之上部固定於第2托架1327。第2側構件支撐部1054A之下部固定於第2托架1327。再者,第2下部1034a延伸之方向係第2緩衝器1034之伸縮方向。
第2下部1034a及第2上部1034b構成前後並列連結之2個套筒伸縮 元件。藉此,抑制了第2上部1034b相對於第2下部1034a相對旋轉。
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配置於較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更靠上方。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係作為輸入騎乘者之操舵力之構件而包含操舵構件1028。操舵構件1028包含轉向軸1060、及連結於轉向軸1060之上部之車把(handlebar)1023。轉向軸1060係以其一部分插入至頭管1211且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之方式配置,可相對於頭管1211進行旋轉。轉向軸1060係伴隨著騎乘者對車把1023之操作而旋轉。
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包含操舵構件1028、連接桿1067、第1托架1317及第2托架1327。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將騎乘者操作車把1023之操舵力傳遞至第1托架1317及第2托架1327。
<連桿機構>
於本例中,採用平行四節連桿(亦稱為平行四邊形連桿)方式之連桿機構1005。
連桿機構1005係自前方觀察直立狀態之車輛1001時配置於較車把1023更靠下方。連桿機構1005連結於車體框架1021之頭管1211。連桿機構1005包含第1橫向構件1051、第2橫向構件1052、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
第1橫向構件1051包含配置於頭管1211之前方且於車寬方向上延伸之板狀構件1512。板狀構件1512之中間部係藉由支撐部C而支撐於頭管1211。支撐部C係設置於頭管1211之凸座部。第1橫向構件1051可相對於頭管1211繞著沿前後方向延伸之中間上軸線進行旋轉。第1橫向構件1051可相對於車體框架1021繞著沿前後方向延伸之中間上軸線進行旋轉。第1橫向構件1051可相對於車體框架1021繞著朝前後方向之前方且上方延伸之中間上軸線進行旋轉。
第1橫向構件1051之左端係藉由支撐部D而連結於第1側構件1053。支撐部D係設置於第1側構件1053之凸座部。第1橫向構件1051 可相對於第1側構件1053繞著沿前後方向延伸之左上軸線進行旋轉。第1橫向構件1051之右端係藉由支撐部E而支撐於第2側構件1054。支撐部E係設置於第1側構件之凸座部。第1橫向構件1051可相對於第2側構件1054繞著沿前後方向延伸之右上軸線進行旋轉。中間上軸線、左上軸線、及右上軸線係相互平行。於車輛之直立狀態下,中間上軸線、左上軸線、及右上軸線係朝著前後方向之前方且上下方向之上方延伸。
第2橫向構件1052之中間部係藉由支撐部F而支撐於頭管1211。支撐部F係形成於頭管1211之凸座部。第2橫向構件1052可相對於頭管1211繞著沿前後方向延伸之中間下軸線進行旋轉。於直立狀態之車輛之上下方向上,第2橫向構件1052配置於較第1橫向構件1051更靠下方。第2橫向構件1052具有與第1橫向構件1051大致相同之車寬方向之長度,且與第1橫向構件1051平行地配置。
第2橫向構件1052包含於車輛之左右方向上延伸之一對板狀構件1522、1522。一對板狀構件1522、1522係於前後方向上配置於頭管1211之前方及後方。一對板狀構件1522、1522彼此係藉由連結部1523而一體地連結。再者,連結部1523既可與一對板狀構件1522、1522一體亦可不同體。第2橫向構件1052之左端係藉由支撐部G而支撐於第1側構件1053。支撐部G係設置於第1側桿1053之凸座部。第2橫向構件1052可相對於第1側構件1053繞著沿前後方向延伸之左下軸線進行旋轉。第2橫向構件1052之右端係藉由支撐部H而支撐於第2側構件1054。支撐部H係設置於第2側構件1054之凸座部。第2橫向構件1052可相對於第2側構件1054繞著沿前後方向延伸之右下軸線進行旋轉。中間下軸線、左下軸線、及右下軸線係相互平行。於車輛之直立狀態下,中間下軸線、左下軸線、及右下軸線係朝著前後方向之前方且上下方向之上方延伸。
第1側構件1053係配置於頭管1211之左方,且與頭管1211延伸之方向平行地延伸。第1側構件1053係配置於第1前輪1031之上方且較第1緩衝器1033更靠上方。第1側構件支撐部1053A可進行旋轉地支撐於第1側構件1053之內周。第1緩衝器1033係能夠以第1中心軸Y1為中心進行旋轉地安裝於第1側構件1053。
第2側構件1054係配置於頭管1211之右方,且與頭管1211延伸之方向平行地延伸。第2側構件1054係配置於第2前輪1032之上方且較第2緩衝器1034更靠上方。第2側構件支撐部1054A可進行旋轉地支撐於第2側構件1054之內周。第2緩衝器1034係能夠以第2中心軸Y2為中心進行旋轉地安裝於第2側構件1054。
如此,第1橫向構件1051、第2橫向構件1052、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係以第1橫向構件1051與第2橫向構件1052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且第1側構件1053與第2側構件1054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之方式連結。
<操舵動作>
圖4係用以說明車輛1之操舵動作之圖,係使車輛1001轉向之狀態之車輛前部之俯視圖。
如圖4所示,若車把1023向左右方向轉動,則操舵機構1007之操舵力傳遞機構1006進行動作,而進行操舵動作。
例如,若轉向軸1060沿圖4之箭頭T之方向進行旋轉,則連接桿1067向左後方移動。伴隨著連接桿1067向左後方移動,第1托架1317及第2托架1327沿箭頭T之方向進行旋轉。若第1托架1317及第2托架1327沿箭頭T之方向進行旋轉,則第1前輪1031以第1中心軸Y1(參照圖2)為中心進行旋轉,第2前輪1032以第2中心軸Y2(參照圖2)為中心進行旋轉。
<傾斜動作>
圖5係用以說明車輛1001之傾斜動作之圖,係使車輛1001傾斜之狀態之車輛前部之前視圖。
如圖5所示,伴隨著連桿機構1005之作動而車輛1001向左右方向傾斜。所謂連桿機構1005之作動,係指連桿機構1005中之用以進行傾斜動作之各構件(第1橫向構件1051、第2橫向構件1052、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以各個連結點為軸相對旋轉而連桿機構1005之形狀發生變化。
於本例之連桿機構1005中,例如,於車輛之直立狀態下前視時配置成大致長方形狀之第1橫向構件1051、第2橫向構件1052、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於車輛1001傾斜之狀態下變形成大致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1005係藉由與第1橫向構件1051、第2橫向構件1052、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之相對之旋轉動作連動地進行傾斜動作,而使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分別傾斜。
例如,若騎乘者使車輛1向左方傾斜,則頭管1211相對於垂直方向而向左方傾斜。若頭管1211發生傾斜,則第1橫向構件1051係以支撐部C為中心相對於頭管1211進行旋轉,第2橫向構件1052係以支撐部F為中心相對於頭管1211進行旋轉。如此一來,第1橫向構件1051移動至較第2橫向構件1052更靠左方,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係保持與頭管1211平行之狀態而相對於垂直方向傾斜。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發生傾斜時,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係相對於第1橫向構件1051及第2橫向構件1052進行旋轉。因此,若使車輛1001傾斜,則伴隨著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之傾斜,支撐於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之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分別保持與頭管1211平行之狀態而相對於垂直方向傾斜。
又,即便車輛1001發生傾斜,連接桿1067亦保持相對於第1橫向構件1051與第2橫向構件1052平行之姿勢。
藉由如此般進行傾斜動作而使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分別傾斜之連桿機構1005係配置於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上方。即,構成連桿機構1005之第1橫向構件1051、第2橫向構件1052、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之旋轉軸係配置於較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更靠上方。
<操舵動作+傾斜動作>
圖6係使車輛1001轉向且傾斜之狀態之車輛前部之前視圖。於圖6中,示出向左側方操舵且向左方傾斜之狀態。於圖6所示之動作時,藉由操舵動作變更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方向,藉由傾斜動作使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與車體框架1021一起傾斜。於該狀態下,連桿機構1005之第1橫向構件1051、第2橫向構件1052、第1側構件1053及第2側構件1054變形成大致平行四邊形,連接桿1067移動至左右任一個經操舵之方向(圖6中為左方)且後方。
<緩衝器之構造>
圖7係自圖1之車輛1001之右側方觀察所得之第1緩衝器1033之側視圖。圖7係自圖1之車輛1001之左右方向之右方觀察所得之第1緩衝器1033之側視圖。圖7係自支撐於第1緩衝器1033之第1前輪1031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所得之第1緩衝器1033之側視圖。再者,於本例中,第2緩衝器1034、第2前輪1032或配置於其等之各構件之形狀或配置係與第1前輪1031左右對稱。因此,為了方便起見,於圖7中標註帶括弧之符號而說明第2前輪1032之各部。
(第1緩衝器)
如圖7所示,第1緩衝器1033包含第1下部1033a(本發明之外部元件之一例)及第1上部1033b(本發明之內部元件之一例)。第1緩衝器1033包含第1側構件支撐部1053A(本發明之車體支撐部之一例)。第1下部1033a及第1上部1033b包含自支撐於第1緩衝器1033之第1前輪 1031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並列連結之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及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1下部1033a及第1上部1033b包含並列連結於車輛之前後方向上之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及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
第1緩衝器1033包含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1側構件支撐部1053A及第1托架1317(為本發明之車體支撐部之一例,亦為內部連結部之一例)。
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具有於第1中心軸Y1方向上進行伸縮之伸縮構造。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於內部設置有彈簧等彈性構件(省略圖示)及油等緩衝構件(省略圖示)。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具有吸收由第1前輪1031自路面承受之荷重引起之振動或衝擊之阻尼器功能。
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相對於第1前輪1031而於第1車輪軸1314之旋轉軸線方向上配置於與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相同之側。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係於第1前輪1031之右方於車輛之直立狀態下排列配置於前後方向上。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係配置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前方。
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具有於第1中心軸Y1方向上進行伸縮之伸縮構造。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伸縮方向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伸縮方向係自第1車輪1031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平行。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伸縮方向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伸縮方向係自車輛之左右方向觀察時平行。
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上部及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上部係藉由第1托架1317而連結。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下端部係連結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下端部附近。第1前輪1031之第1車輪軸1314係支撐於設置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下端部之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本發明之車輪支撐部之一例)。第1前輪1031係藉由並列設置於車輛之前後方向上之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及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 2根套筒伸縮元件而支撐於第1托架1317。藉由第1托架1317與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而將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連結。藉此,抑制了第1上部1033b相對於第1下部1033a相對旋轉。
第1托架1317之周圍由車體外殼1022之前外殼1221覆蓋。第1托架1317係於車輛1001為直立狀態、傾斜狀態或一面傾斜一面轉向之轉向傾斜狀態中之任一狀態時,自車輛1之側面觀察時與車體外殼1022之前外殼1221之一部分重合。於本實施形態中,如圖5所示,車輛1001為傾斜狀態時,第1托架1317之周圍由前外殼1221覆蓋。
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係於伸縮方向上短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於較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下端部更靠下方配置有支撐第1車輪軸1314之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於較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更靠下方配置有支撐第1車輪軸1314之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第1中心軸Y1係於俯視車輛時位於第1外部構件1331a(本發明之第1外部部分之一例)與第2外部構件1332a(本發明之第2外部部分之一例)之間。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設置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設置於第1外部構件1331a。
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包含第1內部構件1331b(本發明之第1內部部分之一例)與第1外部構件1331a。第1內部構件1331b構成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上部。第1外部構件1331a構成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下部。第1內部構件1331b之下部可相對移動地插入至第1外部構件1331a。
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包含第2內部構件1332b(本發明之第2內部部分之一例)與第2外部構件1332a。第2內部構件1332b構成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上部。第2外部構件1332a構成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下部。第2內部構件1332b之下部可相對移動地插入至第2外部構件1332a。
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最大程度地伸長之狀態下,第1內部構件1331b插入至第1外部構件1331a之部分之長度即第1插入長度I1較第2內部構件1332b插入至第2外部構件1332a之部分之長度即第2插入長度I2長。
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第1外部構件1331a係於自第1前輪1031作用振動或衝擊時相對於第1內部構件1331b而於伸縮方向上相對移動。關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於自第1前輪1031作用振動或衝擊時,第2外部構件1332a相對於第2內部構件1332b而於伸縮方向上相對移動。
第1外部構件1331a包含第1外部本體部1331c、第1上支撐部1331d、第1下支撐部1331e、卡鉗支撐部1331f、及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
第2外部構件1332a(本發明之第2外部部分之一例)包含第2外部本體部1332c、第2上支撐部1332d、及第2下支撐部1332e。
第1外部本體部1331c可於伸縮方向上將第1內部構件1331b插入。第2外部本體部1332c可於伸縮方向上將第2內部構件1332b插入。
第1上支撐部1331d與第1下支撐部1331e係於第1外部本體部1331c之前方排列配置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伸縮方向上。
第2上支撐部1332d與第2下支撐部1332e係於第2外部本體部1332c之後方排列配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伸縮方向上。
第1上支撐部1331d、第1下支撐部1331e、第2上支撐部1332d及第2下支撐部1332e係自支撐於第1緩衝器1033之第1前輪1031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配置於第1外部本體部1331c與第2外部本體部1332c之間。
卡鉗支撐部1331f配置於第1外部本體部1331c之後方。
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係配置於第1外部本體部1331c之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伸縮方向之下方。
第1內部構件1331b與第2內部構件1332b相互連結。第1內部構件 1331b與第2內部構件1332b係利用第1托架1317而連結。第1內部構件1331b之伸縮方向之上端部與第2內部構件1332b之伸縮方向之上端部係利用第1托架1317而連結。第1外部構件1331a與第2外部構件1332a係利用複數個連結部連結。第1外部構件1331a與第2外部構件1332a係利用第1連結部1351(本發明之外部連結部之一例)與第2連結部1352(本發明之外部連結部之一例)而連結。第1連結部1351與第2連結部1352係排列配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伸縮方向上。第1連結部1351係配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伸縮方向之中間部。第2連結部1352係配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伸縮方向之下端部。
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係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伸縮方向上配置於較第2連結部1352更靠下方。第1連結部1351包含第1上支撐部1331d、第2上支撐部1332d、及將第1上支撐部1331d與第2上支撐部1332d連結之第1連結構件1351a。第2連結部1352包含第1下支撐部1331e、第2下支撐部1332e及將第1下支撐部1331e與第2下支撐部1332e連結之第2連結構件1352a。
第2外部構件1331a係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伸縮方向上短於第1外部構件1332a。第2內部構件1331b係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伸縮方向上短於第1內部構件1332b。
(第2緩衝器)
第2緩衝器1034包含第2下部1034a(本發明之外部元件之一例)及第2上部1034b(本發明之內部元件之一例)。第2緩衝器1034包含第2側構件支撐部1054A(本發明之車體支撐部之一例)。第2下部1034a及第2上部1034b包含自支撐於第2緩衝器1034之第2前輪1032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並列連結之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及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下部1034a及第2上部1034b包含並列連結於車輛之前後方向上之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及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
第2緩衝器1034包含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側構件支撐部1054A及第2托架1327(本發明之車體支撐部、內部連結部之一例)。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具有於第2中心軸Y2方向上進行伸縮之伸縮構造。於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於內部設置有彈簧等彈性構件(省略圖示)及油等緩衝構件(省略圖示)。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具有吸收由第2前輪1032自路面承受之荷重引起之振動或衝擊之阻尼器功能。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相對於第2前輪1032而於第2車輪軸1324之旋轉軸線方向上配置於與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相同之側。
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1342係於第2前輪1032之左方於車輛之直立狀態下排列配置於前後方向上。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配置於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前方。
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具有於第2中心軸Y2方向上進行伸縮之伸縮構造。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伸縮方向與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伸縮方向於自第2前輪1032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係平行。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伸縮方向與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伸縮方向於自車輛之左右方向觀察時係平行。
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上部及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上部係藉由第2托架1327而連結。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下端部係連結固定於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下端部附近。第2前輪1032之第2車輪軸1324係支撐於設置於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下端部之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本發明之車輪支撐部之一例)。第2前輪1032係藉由並列配置於車輛之前後方向上之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及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2根套筒伸縮元件而支撐於托架1327。藉由第2托架1327與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而將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與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連結。藉此,抑制了第2上部1034b相對於第2下部1034a相對旋轉。
第2托架1327之周圍係由車體外殼1022之前外殼1221覆蓋。第2托架1327係於車輛1為直立狀態、傾斜狀態或一面傾斜一面轉向之轉向傾斜狀態中之任一狀態時,自車輛1001之側面觀察時與車體外殼1022之前外殼1221之一部分重合。
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係於伸縮方向上短於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於較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下端部更靠下方配置有支撐第2車輪軸1324之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於較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更靠下方配置有支撐第2車輪軸1324之第2車輸軸支撐部1343。第2中心軸Y2係於俯視車輛時位於第3外部構件1341a(本發明之第1外部部分之一例)與第4外部構件1342a(本發明之第2外部部分之一例)之間。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設置於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設置於第3外部構件1341a。
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包含第3內部構件1341b(本發明之第1內部部分之一例)與第3外部構件1341a。第3內部構件1341b構成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上部。第3外部構件1341a構成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下部。第3內部構件1341b之下部可相對移動地插入至第3外部構件1341a。
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包含第4內部構件1342b(本發明之第2內部部分之一例)與第4外部構件1342a。第4內部構件1342b構成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上部。第4外部構件1342a構成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下部。第4內部構件1342b之下部可相對移動地插入至第4外部構件1342a。
於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最大程度地伸長之狀態下,第3內部構件1341b插入至第3外部構件1341a之部分之長度即第3插入長度I3較第4內部構件1342b插入至第4外部構件1342a之部分之長度即第4插入長度I4長。
關於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於自第2前輪1032作用振動或衝擊時,第3外部構件1341a相對於第3內部構件1341b而於伸縮方向上相對移動。關於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於自第2前輪1032作用振動或衝擊時,第4外部構件1342a相對於第4內部構件1342b而於伸縮方向上相對移動。
第3外部構件1341a包含第3外部本體部1341c、第3上支撐部1341d、第3下支撐部1341e、卡鉗支撐部1341f、及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
第4外部構件1342a包含第4外部本體部1342c、第4上支撐部1342d、及第4下支撐部1342e。
第3外部本體部1341c可於伸縮方向上將第3內部構件1341b插入。第4外部本體部1342c可於伸縮方向上將第4內部構件1342b插入。
第3上支撐部1341d與第3下支撐部1341e係於第3外部本體部1341c之前方排列配置於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伸縮方向上。
第4上支撐部1342d與第4下支撐部1342e係於第4外部本體部1342c之後方排列配置於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伸縮方向上。
第3上支撐部1341d、第3下支撐部1341e、第4上支撐部1342d及第4下支撐部1342e係於自支撐於第2緩衝器1034之第2前輪1032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配置於第3外部本體部1341c與第4外部本體部1342c之間。
卡鉗支撐部1341f配置於第3外部本體部1341c之後方。
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係配置於第3外部本體部1341c之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伸縮方向之下方。
第3內部構件1341b與第4內部構件1342b係相互連結。第3內部構件1341b與第4內部構件1342b係利用第2托架1327而連結。第3內部構件1341b之伸縮方向之上端部與第4內部構件1342b之伸縮方向之上端 部係利用第2托架1327而連結。第3外部構件1341a與第4外部構件1342a係利用複數個連結部而連結。第3外部構件1341a與第4外部構件1342a係利用第3連結部1353(本發明之外部連結部之一例)與第4連結部1354(本發明之外部連結部之一例)而連結。第3連結部1353與第4連結部1354係排列配置於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伸縮方向上。第3連結部1353係配置於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伸縮方向之中間部。第4連結部1354係配置於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伸縮方向之下端部。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係於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伸縮方向上配置於較第4連結部1354更靠下方。
第3連結部1353包含第3上支撐部1341d、第4上支撐部1342d、及將第3上支撐部1341d與第4上支撐部1342d連結之第3連結構件1353a。第4連結部1354包含第3下支撐部1341e、第4下支撐部1342e、及將第3下支撐部1341e與第4下支撐部1342e連結之第4連結構件1354a。
第4外部構件1341a係於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伸縮方向上短於第3外部構件1342a。第4內部構件1341b係於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伸縮方向上短於第3內部構件1342b。
<碟式刹車>
如圖7所示,於第1前輪1031設置有第1碟式刹車1071。第1碟式刹車1071使第1前輪1031制動。第1碟式刹車1071包含第1刹車碟盤1711及第1卡鉗1712。第1刹車碟盤1711形成為以第1車輪軸1314為中心之環狀。第1刹車碟盤1711固定於第1前輪1031。第1卡鉗1712設置於第1緩衝器1033。第1卡鉗1712固定於第1緩衝器1033之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下端部。第1卡鉗1712支撐於卡鉗支撐部1331f。第1卡鉗1712配置於第1緩衝器1033之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下端部之後方。於第1卡鉗1712連接有刹車軟管1714。藉由刹車軟管1714送入刹車油而對第1卡鉗1712賦予油壓。若對第1卡鉗1712賦予油壓,則將刹車片 按壓至第1刹車碟盤1711之兩面。第1卡鉗1712係利用刹車片夾持第1刹車碟盤1711而將旋轉之第1刹車碟盤1711制動。
於第2前輪1032設置有第2碟式刹車1072。第2碟式刹車1072使第2前輪1032制動。第2碟式刹車1072包含第2刹車碟盤1721及第2卡鉗1722。第2刹車碟盤1721形成為以第2車輪軸1324為中心之環狀。第2刹車碟盤1721固定於第2前輪1032。第2卡鉗1722設置於第2緩衝器1034。第2卡鉗1722支撐於卡鉗支撐部1341f。第2卡鉗1722固定於第2緩衝器1034之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下端部。第2卡鉗1722係配置於第2緩衝器1034之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下端部之後方。於第2卡鉗1722連接有刹車軟管1724。藉由刹車軟管1724送入刹車油而對第2卡鉗1722賦予油壓。第2卡鉗1722係藉由被賦予油壓而將刹車片按壓至第2刹車碟盤1721之兩面。第2卡鉗1722係利用刹車片夾持第2刹車碟盤1721而將旋轉之第2刹車碟盤1721制動。
<車輪速度感測器> (第1感測器碟盤)
如圖7所示,第1車輪速度感測器1081(本發明之零件之一例)包含第1感測器碟盤(sensor disc)1811及第1檢測部1812。第1感測器碟盤1811形成為以第1車輪軸1314為中心之環狀。第1感測器碟盤1811形成為直徑較第1刹車碟盤1711小。第1感測器碟盤1811配置於第1刹車碟盤1711之內周。第1感測器碟盤1811固定於第1前輪1031。第1檢測部1812例如光學性地或磁性地檢測第1感測器碟盤1811之旋轉。於第1檢測部1812連接有感測器線(sensor cord)1813。第1檢測部1812中之檢測值係利用感測器線1813發送。根據經由感測器線1813而發送之第1檢測部1812之檢測值算出第1前輪1031之車輪速度。
於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固定有第1感測器支承件1814(本發明之零件支撐部之一例)。於第1感測器支承件1814支撐有第1車輪速度感 測器1081之第1檢測部1812。第1感測器支承件1814具有即便第1緩衝器1033於車輛1001行駛時產生振動亦可充分維持第1車輪速度感測器1081之第1檢測部1812之檢測精度之程度之剛性。
於自車寬方向中央觀察第1前輪1031時,第1緩衝器1033具有由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1托架1317及將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下端部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下端部連結之假想線1335區劃之第1區域1336。第1車輪速度感測器1081之第1檢測部1812配置於第1區域1336之外側。第1檢測部1812配置於較第1區域1336更靠下方。第1檢測部1812配置於較第1區域1336更靠前方。第1檢測部1812配置於較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下端部更靠上方。
自支撐於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之第1車輪1031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由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形成凹部1361。第1感測器支承件1814配置於凹部1361內。
第1車輪速度感測器1081之第1檢測部1812相對於第1車輪軸1314而配置於與第1碟式刹車1071之第1卡鉗1712相反之側。第1車輪速度感測器1081之第1檢測部1812配置於較第1車輪軸1314更靠前方。第1檢測部1812配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伸縮方向之下方。
(第2感測器碟盤)
第2車輪速度感測器1082(本發明之零件之一例)包含第2感測器碟盤1821及第2檢測部1822。第2感測器碟盤1821形成為以第2車輪軸1324為中心之環狀。第2感測器碟盤1821形成為直徑較第2刹車碟盤1721小。第2感測器碟盤1821配置於第2刹車碟盤1721之內周。第2感測器碟盤1821固定於第2前輪1032。第2檢測部1822例如光學性地或磁性地檢測第2感測器碟盤1821之旋轉。於第2檢測部1822連接有感測器線1823。第2檢測部1822中之檢測值係利用感測器線1823而發送。根據經由感測器線1823而發送之第2檢測部1822之檢測值算出第2前輪 1032之車輪速度。
於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固定有第2感測器支承件1824(本發明之零件支撐部之一例)。於第2感測器支承件1824支撐有第2車輪速度感測器1082之第2檢測部1822。第2感測器支承件1824具有即便第2緩衝器1034於車輛1001行駛時產生振動亦可充分維持第2車輪速度感測器1082之第2檢測部1822之檢測精度之程度之剛性。
自車寬方向中央觀察第2前輪1032時,第2緩衝器1034具有由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托架1327及將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下端部與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下端部連結之假想線1345區劃之第2區域1346。第2車輪速度感測器1082之第2檢測部1822配置於第2區域1346之外側。第2檢測部1822配置於較第2區域1346更靠下方。第2檢測部1822配置於較第2區域1346更靠前方。第2檢測部1822配置於較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下端部更靠上方。
自支撐於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之第2車輪1032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由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與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形成凹部1362。第2感測器支承件1824配置於凹部1362內。
第2車輪速度感測器1082之第2檢測部1822相對於第2車輪軸1324而配置於與第2碟式刹車1072之第2卡鉗1722相反之側。第2車輪速度感測器1082之第2檢測部1822配置於較第2車輪軸1324更靠前方。第2檢測部1822係以至少一部分與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伸縮方向之延長線重疊之方式配置。
<效果>
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係於其等之上端部藉由第1托架1317而連結。因此,第1托架1317係作為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掣子發揮功能。又,同樣地,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與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係 於其等之上端部藉由第2托架1327而連結,因此,第2托架1327係作為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與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掣子發揮功能。因此,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可與操舵動作連動而不空轉地向經操舵之方向旋轉。由此,實現用於以簡單之構成支撐前輪之構造。
又,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包含第1托架1317之第1緩衝器1033係伴隨著操舵構件1028之旋轉而進行旋轉,且配置於車輛100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藉由使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小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可抑制車輛1001之前部大型化。
又,同樣地,包含第2托架1327之第2緩衝器(第2支撐構件之一例)1034係伴隨著操舵構件1028之旋轉而進行旋轉,且配置於車輛1001之左右方向之右方。藉由使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小於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可抑制車輛1001之前部大型化。
如此,藉由上述構成,可利用簡單之構成實現具有掣子功能之前輪支撐構造,並且可抑制車輛1001之前部大型化。
又,第1緩衝器1033係藉由相互連結之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及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支撐第1前輪1031。因此,第1緩衝器1033可以相對於車輛1001行駛時輸入至第1前輪1031之力之剛性較高之狀態支撐第1前輪1031。又,同樣地,第2緩衝器1034係藉由相互連結之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及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支撐第2前輪1032。因此,第2緩衝器1034相對於車輛1001行駛時輸入至第2前輪1032之力之剛性較高。
又,於車輛1001中,第1托架1317及第2托架1327係於車輛1001為直立狀態、傾斜狀態或轉向傾斜狀態中之任一狀態時,自車輛1001之側面觀察時與車體外殼1022之一部分重合。於此種車輛1001中,第1托架1317及第2托架1327相對於車體框架1021及車體外殼1022而上下移動。因此,必須避免第1托架1317及第2托架1327干涉第1托架1317 及第2托架1327。因此,於此種車輛1001中,第1托架1317及第2托架1327之小型化尤其有助於抑制車輛1001之大型化。
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上部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上部係利用第1托架1317而連結,又,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短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
於該構成中,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下端部之下方確保特定之空間。因此,可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下方之空間內配置其他構件(例如車輪軸支撐部等)。因此,可將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配置成相互靠近之狀態,而可抑制第1托架1317大型化。
又,同樣地,於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下端部之下方確保特定之空間。因此,可於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下方之空間內配置其他構件。因此,可將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與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配置成相互靠近之狀態,而可抑制第2托架1327大型化。根據以上說明,可利用簡單之構成實現具有掣子功能之前輪支撐構造,並且可抑制車輛1001之前部之大型化。
又,由於在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下端部之下方確保有空間,故配置第1車輪速度感測器1081之第1感測器支承件1814等各零件之設計自由度提昇。又,同樣地,藉由確保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下端部之下方之空間,配置第2車輪速度感測器1082之第2感測器支承件1824等各零件之設計自由度提昇。
然而,於包含利用分別包含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2個懸吊裝置分別支撐之2個前輪之車輛中,若於套筒伸縮元件之附近配置車輪軸支撐部,則可一面確保剛性一面抑制車輪軸支撐部大型化。因此,於專利文獻2、3中,藉由將車輪軸支撐部配置於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間,一面確保了必要之伸縮行程一面抑制了於上下方向上大型化。然而, 於該構成中,有確保用以配置車輪軸支撐部之空間之制約,因此,難以於使2個套筒伸縮元件靠近之狀態下配置。因此,用以將相互分離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上端部連結之托架大型化。
與此相對,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由於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配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下方,故容易使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靠近地配置,而可抑制第1托架1317大型化。又,同樣地,由於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配置於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下方,故可抑制第2托架1327大型化。根據以上說明,可利用簡單之構成實現具有掣子功能之前輪支撐構造,並且可抑制車輛1001之前部之大型化。
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藉由使具有第1插入長度I1之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充分擔負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及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沿著伸縮方向之伸縮動作之導引功能(抑制朝著伸縮方向以外之方向移位),容易使第2插入長度I2縮短而使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縮短。又,同樣地,藉由使具有第3插入長度I3之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充分擔負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及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沿著伸縮方向之伸縮動作之導引功能(抑制朝著伸縮方向以外之方向移位),容易使第4插入長度I4縮短而使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縮短。
<變化例> (第1緩衝器)
圖8係自變化例之車輛1001之第2前輪1032觀察所得之第1緩衝器1033之側視圖。圖8係自變化例之車輛1001之左右方向之右方觀察所得之第1緩衝器1033之側視圖。再者,於本例中,配置於第2緩衝器10034、第2前輪1032之各構件之形狀或配置係與第1緩衝器1033、第1前輪1031左右對稱。因此,於圖8中標註符號而說明第2前輪1032之各部。
如圖8所示,於變化例中,構成第1緩衝器1033之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本發明之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一例)之外徑較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外徑細。具體而言,自第2前輪1032觀察第1緩衝器1033時,相對於第1中心軸Y1正交之方向W上之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之第2內部構件1332b1(本發明之第2內部部分之一例)之長度W2短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第1內部構件1331b之長度W1。又,同樣地,相對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第1外部構件1331a而言,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之第2外部構件1332a1(本發明之第2外部部分之一例)之外徑較細。具體而言,自第2前輪1032觀察第1緩衝器1033時,相對於第1中心軸Y1正交之方向W上之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之第2外部構件1332a1之長度短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第1外部構件1331a之長度。
第2外部構件1332a1包含第2外部本體部1332c1、第2上支撐部1332d1、及第2下支撐部1332e1。
第2外部本體部1332c1可於伸縮方向上將第2內部構件1332b1插入。
第2上支撐部1332d1與第2下支撐部1332e1係於第2外部本體部1332c1之側方排列配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之伸縮方向上。
第1內部構件1331b與第2內部構件1332b1連結。第1內部構件1331b與第2內部構件1332b1係利用第1托架1317A而連結。第1內部構件1331b之伸縮方向之上端部與第2內部構件1332b1之伸縮方向之上端部係利用第1托架1317A而連結。第1外部構件1331a與第2外部構件1332a係利用複數個連結部而連結。第1外部構件1331a與第2外部構件1332a係利用第1連結部1351A(本發明之外部連結部之一例)與第2連結部1352A(本發明之外部連結部之一例)而連結。
第1連結部1351A與第2連結部1352A係排列配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 件1332A之伸縮方向上。第1連結部1351A配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之伸縮方向之中間部。第2連結部1352A配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之伸縮方向之下端部。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係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之伸縮方向上配置於較第2連結部1352A更靠下方。
第1連結部1351A包含第1上支撐部1331d、第2上支撐部1332d1、及將第1上支撐部1331d與第2上支撐部1332d1連結之第1連結構件1351a1。第2連結部1352A包含第1下支撐部1331e、第2下支撐部1332e1、及將第1下支撐部1331e與第2下支撐部1332e1連結之第2連結構件1352a1。
(第2緩衝器)
又,構成第2緩衝器1034之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本發明之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一例)之外徑較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外徑細。具體而言,自第1前輪1031觀察第2緩衝器1034時,相對於第2中心軸Y2正交之方向W上之第4套筒伸縮元件之第4內部構件1342b1(本發明之第2內部部分之一例)之長度W4較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第3內部構件1341b之長度W3短。又,同樣地,相對於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第1外部構件1341a而言,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第4外部構件1342a1(本發明之第2外部部分之一例)之外徑較細。具體而言,自第1前輪1031觀察第2緩衝器1034時,相對於第2中心軸Y2正交之方向W上之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第4外部構件1342a1之長度較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第3外部構件1341a之長度短。
第4外部構件1342a1包含第4外部本體部1342c1、第4上支撐部1342d1、及第4下支撐部1342e1。
第4外部本體部1342c1可於伸縮方向上將第4內部構件1342b1插入。
第4上支撐部1342d1與第4下支撐部1342e1係於第4外部本體部 1342c1之側方排列配置於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伸縮方向上。
第3內部構件1341b與第4內部構件1342b1連結。第3內部構件1341b與第4內部構件1342b1係利用第2托架1327A而連結。第3內部構件1341b之伸縮方向之上端部與第4內部構件1342b1之伸縮方向之上端部係利用第2托架1327A而連結。第3外部構件1341a與第4外部構件1342a1係利用複數個連結部而連結。第3外部構件1341a與第4外部構件1342a1係利用第3連結部1353A(本發明之外部連結部之一例)與第4連結部1354A(本發明之外部連結部之一例)而連結。
第3連結部1353A與第4連結部1354A係排列配置於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伸縮方向上。第3連結部1353A配置於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伸縮方向之中間部。第4連結部1354A配置於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伸縮方向之下端部。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係於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伸縮方向上配置於較第4連結部1354A更靠下方。
第3連結部1353A包含第3上支撐部1341d、第4上支撐部1342d1、及將第3上支撐部1341d與第4上支撐部1342d1連結之第4連結構件1352a1。第4連結部1354A包含第3下支撐部1341e、第4下支撐部1342e1、及將第3下支撐部1341e與第4下支撐部1342e1連結之第4連結構件1354a1。
<效果>
於上述變化例中,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上端部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上端部係利用第1托架1317A(本發明之車體支撐部之一例)而連結,又,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較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細。與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為相同之形狀之情形相比,能夠使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軸中心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軸中心之間隔(排列方向之距離)縮短,而能夠使第1托架1317A小型化。
又,同樣地,能夠使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與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間隔(排列方向之距離)縮短,而能夠使第2托架1327A(本發明之車體支撐部之一例)小型化。
根據以上說明,可利用簡單之構成實現具有掣子功能之前輪支撐構造,並且可抑制車輛1001之前部之大型化。
(1)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包含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車輪支撐部(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及車體支撐部(第1托架1317、第2托架1327、第1托架1317A)。
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包含第1外部部分(第1外部構件1331a、第3外部構件1341a)、及一端部插入至第1外部部分(第1外部構件1331a、第3外部構件1341a)之第1內部部分(第1內部構件1331b、第3內部構件1341b)。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係藉由上述第1內部部分(第1內部構件1331b、第3內部構件1341b)相對於第1外部部分(第1外部構件1331a、第3外部構件1341a)相對移動而可進行伸縮。
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包含連結於第1外部部分(第1外部構件1331a、第3外部構件1341a)之第2外部部分(第2外部構件1332a、第4外部構件1342a、第2外部構件1332a1、第4外部構件1342a1)、及一端部插入至第2外部部分(第2外部構件1332a、第4外部構件1342a、第2外部構件1332a1、第4外部構件1342a1)且連結於第1內部部分(第1內部構件1331b、第3內部構件1341b)之第2內部部分(第2內部構件1332b、第4內部構件1342b、第2內部構件1332b1、 第4內部構件1342b1)。
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係藉由第2內部部分(第2內部構件1332b、第4內部構件1342b、第2內部構件1332b1、第4內部構件1342b1)相對於第2外部部分(第2外部構件1332a、第4外部構件1342a、第2外部構件1332a1、第4外部構件1342a1)相對移動而可進行伸縮。
車輪支撐部(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可將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支撐於包含第1外部部分(第1外部構件1331a、第3外部構件1341a)、第2外部部分(第2外部構件1332a、第4外部構件1342a、第2外部構件1332a1、第4外部構件1342a1)、將第1外部部分與第2外部部分連結之外部連結部(第1外部連結部94A、第2外部連結部96A)的外部元件(第1下部1033a、第2下部1034a)。
車體支撐部(第1托架1317、第2托架1327、第1托架1317A)可將內部元件支撐於車輛(車輛1001)之車體(車輛本體部1002)。
第2外部部分(第2外部構件1332a、第4外部構件1342a、第2外部構件1332a1、第4外部構件1342a1)形成得較第1外部部分(第1外部構件1331a、第3外部構件1341a)小,且利用排列設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伸縮方向上之複數個外部連結部(第1連結部1351、第2連結部1352、第3連結部1353、第4連結部1354、第1連結部1351A、第2連結部1352A)而連結於第1外部部分(第1外部構件1331a、第3外部構件1341a)。
第2內部部分(第2內部構件1332b、第4內部構件1342b、第2內部構件1332b1、第4內部構件1342b1)形成為與第1內部部分(第1內部構件1331b、第3內部構件1341b)相同或者小於第1內部部分(第1內部構 件1331b、第3內部構件1341b)。第2內部部分(第2內部構件1332b、第4內部構件1342b、第2內部構件1332b1、第4內部構件1342b1)係利用至少一個內部連結部(第1托架1317、第2托架1327、第1托架1317A、第2托架1327A)而連結於第1內部部分(第1內部構件1331b、第3內部構件1341b)。
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係自支撐於車輪支撐部(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之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配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伸縮方向與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伸縮方向平行之位置上。
將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搭載於車輛(車輛1001)之情形時,支撐於車輪支撐部(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之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之旋轉軸線方向係於車輛(車輛1001)之直立狀態下與車輛(車輛1001)之左右方向一致。因此,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係於搭載於車輛(車輛1001)之狀態下自直立狀態之車輛(車輛1001)之左右方向觀察時,配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伸縮方向與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伸縮方向平行之位置上。
進而,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係自與支 撐於車輪支撐部(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之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之旋轉軸線垂直之方向中之任一個方向觀察時,配置於至少與上述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一部分重疊之位置上。
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係於搭載於車輛(車輛1001)之狀態下自直立狀態之車輛(車輛1001)之前方觀察時,配置於至少與上述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一部分重疊之位置上。
根據此種構成,第2外部部分(第2外部構件1332a、第4外部構件1342a、第2外部構件1332a1、第4外部構件1342a1)小於第1外部部分(第1外部構件1331a、第3外部構件1341a)。又,第2內部部分(第2內部構件1332b、第4內部構件1342b、第2內部構件1332b1、第4內部構件1342b1)與第1內部部分(第1內部構件1331b、第3內部構件1341b)相同或者小於第1內部部分(第1內部構件1331b、第3內部構件1341b)。因此,有此種構成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之剛性較具備相同大小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之剛性降低之虞。
然而,根據此種構成,第2外部部分(第2外部構件1332a、第4外部構件1342a、第2外部構件1332a1、第4外部構件1342a1)小於第1外部部分(第1外部構件1331a、第3外部構件1341a)。然而,第2外部部分(第2外部構件1332a、第4外部構件1342a、第2外部構件1332a1、第4外部構件1342a1)係利用排列設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伸縮方向上之複數個外部連結部連結於第1外部部分(第1外部構件1331a、第3外部構件1341a)。
除此以外,第2內部部分(第2內部構件1332b、第4內部構件1342b、第2內部構件1332b1、第4內部構件1342b1)雖然與第1內部部分(第1內部構件1331b、第3內部構件1341b)相同或者小於第1內部部分(第1內部構件1331b、第3內部構件1341b),但利用至少一個內部連結部連結於第1內部部分(第1內部構件1331b、第3內部構件1341b)。藉此,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係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伸縮方向上於至少3個部位連結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
進而,除此以外,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係自支撐於車輪支撐部(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之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配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伸縮方向與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伸縮方向平行之位置上。
而且,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係自與支撐於車輪支撐部(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之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之旋轉軸線垂直之方向中之任一個方向觀察時,配置於至少與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一部分重疊之位置上。
因此,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 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具有抑制由支撐之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自路面承受之荷重引起之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變形之功能、所謂之支柱之功能。因此,作為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可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
根據此種構成,第2外部部分(第2外部構件1332a、第4外部構件1342a、第2外部構件1332a1、第4外部構件1342a1)較第1外部部分(第1外部構件1331a、第3外部構件1341a)小。又,第2內部部分(第2內部構件1332b、第4內部構件1342b、第2內部構件1332b1、第4內部構件1342b1)與第1內部部分(第1內部構件1331b、第3內部構件1341b)相同或者小於第1內部部分(第1內部構件1331b、第3內部構件1341b)。
因此,將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搭載於車輛(車輛1001)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第2緩衝器1034)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與左前輪(第1前輪1031)或左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之干涉。
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與右前輪(第2前輪1032)或右懸吊裝置(第2緩衝器1034)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干涉。由此,可實現搭載有懸吊裝置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
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有懸吊裝 置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
然而,車輪支撐部(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亦可為能夠將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支撐於所連結之包含第1及第2內部部分(第2內部構件1332b、第4內部構件1342b、第2內部構件1332b1、第4內部構件1342b1)之內部元件(第1上部1033b、第2上部1034b)。車體支撐部(第1托架1317、第2托架1327、第1托架1317A)亦可為能夠將外部元件(第1下部1033a、第2下部1034a)支撐於車輛(車輛1001)之車體(車輛本體部1002)。於此情形時,亦可獲得上述效果。
(2)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進而具備以下構成。
第2外部部分(第2外部構件1332a、第4外部構件1342a、第2外部構件1332a1、第4外部構件1342a1)係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伸縮方向上形成得較第1外部部分(第1外部構件1331a、第3外部構件1341a)短,且利用排列設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伸縮方向上之複數個外部連結部連結於第1外部部分(第1外部構件1331a、第3外部構件1341a)。
由於將內部構件插入至外部構件,故外部構件大於內部構件。根據此種構成(2),由於在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中將較大之第2外部部分(第2外部構件1332a、第4外部構件1342a、第2外部構件1332a1、第4外部構件1342a1)形成得較短,故能夠使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短於第1套 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
而且,第2外部部分(第2外部構件1332a、第4外部構件1342a、第2外部構件1332a1、第4外部構件1342a1)係利用排列設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伸縮方向上之複數個外部連結部而連結於第1外部部分(第1外部構件1331a、第3外部構件1341a),因此,可抑制剛性降低。因此,將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搭載於車輛(車輛1001)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第2緩衝器1034)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與左前輪(第1前輪1031)或左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之干涉。
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與右前輪(第2前輪1032)或右懸吊裝置(第2緩衝器1034)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
(3)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進而具備以下構成。
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短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1套 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係自支撐於車輪支撐部(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之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於由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形成之凹部內設置可支撐零件(第1車輪速度感測器1081、第2車輪速度感測器1082)之零件支撐部(第1感測器支承件1814、第2感測器支承件1824)。
通常,可支撐搭載於車輛(車輛1001)之零件之零件支撐部係設置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及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周圍。根據此種構成(3),第2外部部分(第2外部構件1332a、第4外部構件1342a、第2外部構件1332a1、第4外部構件1342a1)係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伸縮方向上形成得較第1外部部分(第1外部構件1331a、第3外部構件1341a)短,因此,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伸縮方向上第2外部部分(第2外部構件1332a、第4外部構件1342a、第2外部構件1332a1、第4外部構件1342a1)之下端位於較第1外部部分(第1外部構件1331a、第3外部構件1341a)之下端更靠上方。藉此,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形成凹部。可支撐搭載於車輛(車輛1001)之零件之零件支撐部設置於凹部內。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 緩衝器1034)小型化。由此,將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搭載於車輛(車輛1001)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第2緩衝器1034)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與左前輪(第1前輪1031)或左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與右前輪(第2前輪1032)或右懸吊裝置(第2緩衝器1034)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
然而,零件支撐部亦可設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於此情形時,亦可獲得上述效果。
(4)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進而具備以下構成。凹部1361設置於外部元件(第1下部1033a、第2下部1034a)。
根據此種構成(4),藉由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與短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容易形成凹部。又,外部元件係利用複數個外部連結部將第1外部部分(第1外部構件1331a、第3外部構件1341a)與第2 外部部分(第2外部構件1332a、第4外部構件1342a、第2外部構件1332a1、第4外部構件1342a1)連結,因此,剛性較高。由於在剛性較高之外部元件設置凹部,故可以簡單之構造形成凹部。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小型化。由此,將本發明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5)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進而具備以下構成。內部連結部(第1托架1317、第2托架1327、第1托架1317A、第2托架1327A)將第1內部部分(第1內部構件1331b、第3內部構件1341b)之另一端部與第2內部部分(第2內部構件1332b、第4內部構件1342b、第2內部構件1332b1、第4內部構件1342b1)之另一端部連結。
根據此種構成(5),由於內部連結部(第1托架1317、第2托架1327、第1托架1317A、第2托架1327A)將第1內部部分(第1內部構件1331b、第3內部構件1341b)之另一端部與第2內部部分(第2內部構件1332b、第4內部構件1342b、第2內部構件1332b1、第4內部構件1342b1)之另一端部連結,故於短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一端側形成凹部。由於可使用該凹部形成零件支撐部,故可有效率地使用空間,而能夠使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 2緩衝器1034)小型化。由此,將本發明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6)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進而具備以下構成。車輪支撐部(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設置於外部元件(第1下部1033a、第2下部1034a)。車體支撐部(第1托架1317、第2托架1327、第1托架1317A)設置於內部元件。
根據此種構成(6),外部元件(第1下部1033a、第2下部1034a)係利用複數個外部連結部將第1外部部分(第1外部構件1331a、第3外部構件1341a)與第2外部部分(第2外部構件1332a、第4外部構件1342a、第2外部構件1332a1、第4外部構件1342a1)連結,因此,剛性較高。由於將車輪支撐部(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設置於剛性較高之外部元件(第1下部1033a、第2下部1034a),故可以簡單之構造形成車輪支撐部(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小型化。由此,將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搭載於車輛(車輛1001)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第2緩衝器1034)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與左前輪(第1前輪1031)或左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之干涉。同樣地,可 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與右前輪(第2前輪1032)或右懸吊裝置(第2緩衝器1034)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
再者,此種構成(6)與上述(3)之構成之組合較佳。藉由將車輪支撐部(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設置於由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形成之凹部內,能夠使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小型化。由此,將本發明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搭載於車輛(車輛1001)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第2緩衝器1034)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與左前輪(第1前輪1031)或左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與右前輪(第2前輪1032)或右懸吊裝置(第2緩衝器1034)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自路面承受之荷 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
(7)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進而具備以下構成。車體支撐部(第1托架1317、第2托架1327、第1托架1317A)設置於內部連結部。
根據此種構成(7),由於將車體支撐部(第1托架1317、第2托架1327、第1托架1317A)設置於內部連結部,故能夠使第1內部部分(第1內部構件1331b、第3內部構件1341b)與第2內部部分(第2內部構件1332b、第4內部構件1342b、第2內部構件1332b1、第4內部構件1342b1)之間隔變小。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小型化。由此,將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搭載於車輛(車輛1001)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第2緩衝器1034)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與左前輪(第1前輪1031)或左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與右前輪(第2前輪1032)或右懸吊裝置(第2緩衝器1034)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
(8)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亦可進而具備以下構成而代替上述構成(6)。車體支撐部設置於外部元件。
內部部分係一端插入至外部部分。因此,內部部分係於與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垂直之方向上較外部部分小。根據此種構成(8),車輪支撐部(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係設置於包含小於外部部分之內部部分之內部元件。又,較大之外部部分係配置於距離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較遠之位置上。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小型化。由此,將該懸吊裝置搭載於車輛(車輛1001)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第1前輪1031)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第2前輪1032)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
(9)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亦可進而具備以下構成。車體支撐部設置於第1外部部分。
根據此種構成(9),利用大於第2外部部分之第1外部部分構成車體支撐部。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小型化。由此,將該懸吊裝置搭載於車輛(車輛1001)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第1前輪1031)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第2前輪1032)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
(10)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進而具備以下構成。內部連結部係於伸縮方向上於與第2套筒伸 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相同之位置上將第1內部部分(第1內部構件1331b、第3內部構件1341b)之另一端部與第2內部部分(第2內部構件1332b、第4內部構件1342b、第2內部構件1332b1、第4內部構件1342b1)之另一端部連結。
內部連結部係於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伸縮方向垂直之假想平面上包含第1內部部分(第1內部構件1331b、第3內部構件1341b)之上端部與第2內部部分(第2內部構件1332b、第4內部構件1342b、第2內部構件1332b1、第4內部構件1342b1)之上端部。
根據此種構成(10),能夠使內部連結部變小。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小型化。由此,將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搭載於車輛(車輛1001)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第2緩衝器1034)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與左前輪(第1前輪1031)或左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與右前輪(第2前輪1032)或右懸吊裝置(第2緩衝器1034)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
此種構成(10)與上述(3)~(9)之構成之組合較佳。根據此種構成(10),能夠使由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形成之凹部變大。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小型化。由此,將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搭載於車輛(車輛1001)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第2緩衝器1034)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與左前輪(第1前輪1031)或左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與右前輪(第2前輪1032)或右懸吊裝置(第2緩衝器1034)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
(11)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亦可進而具備以下構成。第2內部部分(第2內部構件1332b1、第4內部構件1342b1)係自支撐於車輪支撐部(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之車輪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於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伸縮方向垂直之方向上形成得較第1內部部分(第1內部構件1331b、第3內部構件1341b)小。進而,第2內部部分(第2內部構件1332b1、第4內部構件 1342b1)係自與支撐於車輪支撐部(第1車輪軸支撐部1333、第2車輪軸支撐部1343)之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之旋轉軸線垂直之方向中之任一個方向觀察時,於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伸縮方向垂直之方向上形成得較第1內部部分(第1內部構件1331b、第3內部構件1341b)小。
根據此種構成(11),第2內部部分(第2內部構件1332b1、第4內部構件1342b1)係於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伸縮方向垂直之方向上形成得較小。因此,第2外部部分(第2外部構件1332a1、第4外部構件1342a1)亦可於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伸縮方向垂直之方向上形成得較小。進而,內部連結部亦可形成得較小。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小型化。由此,將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變化例之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第2緩衝器1034)搭載於車輛(車輛1001)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第2緩衝器1034)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與左前輪(第1前輪1031)或左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第1緩衝器1033)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A)與右前輪(第2前輪1032)或右懸吊裝置(第2緩衝器1034)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A)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車輛1001)之小型化。
再者,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係上部為內部構件且下部為外部構件,但並不限定於該 例。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亦可係上部為外部構件且下部為內部構件。同樣地,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亦可係上部為外部構件且下部為內部構件。
又,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前方配置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但並不限定於該例。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配置於第1前輪1031之同一側即可,例如,亦可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後方配置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同樣地,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配置於第2前輪1032之同一側即可,例如,亦可於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後方配置第4套筒伸縮元件1334。
又,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第1緩衝器1033與第2緩衝器1034係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配置於第1前輪1031、第2前輪1032之間。然而,第1緩衝器1033亦可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較第1前輪1031更靠車輛外側,又,同樣地,第2緩衝器1034亦可於車輛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較第2前輪1032更靠車輛外側。
又,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對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具有阻尼器功能且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不具有阻尼器功能之例進行了說明,但並不限定於該例。例如,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及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亦可均具有阻尼器功能。同樣地,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及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亦可均具有阻尼器功能。
又,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伸縮方向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伸縮方向係與第1中心軸Y1之方向平行。然而,第1套筒伸縮元件1331之伸縮方向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1332之伸縮方向亦可不與第1中心軸Y1之方向平行。同樣地,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第3套筒伸縮元件1341之伸縮方向與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伸縮方向係與第2中心軸Y2之方向平行。然而,第3套筒伸縮元件 1341之伸縮方向與第4套筒伸縮元件1342之伸縮方向亦可不與第2中心軸Y2之方向平行。
<參考例>
以下,參照圖9至圖14,對搭載於參考例之三輪車輛1之懸吊裝置進行說明。為了將接著參考例而說明之第2實施形態一面與參考例進行比較一面對其進行說明,而對參考例進行說明。對圖中相同或相當部分標註相同符號並不重複關於該構件之說明。以下,圖中之箭頭F表示三輪車輛1之前方向。圖中之箭頭R表示三輪車輛1之右方向。圖中之箭頭L表示三輪車輛1之左方向。箭頭U表示上方向。所謂車寬方向中央,係意味著前視時之車輛之車寬方向之中心位置。於本參考例中,請注意第1旋轉防止部8及第2旋轉防止部7並非套筒伸縮元件。
<參考例之整體構成>
圖9係三輪車輛1之整體側面概略圖。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表示前後左右之方向之情形時,意味著自駕駛三輪車輛1之騎乘者觀察之前後左右之方向。
三輪車輛1包含車體本體2、前輪3及後輪4。車體本體2主要包含車體框架21、車體外殼22、把手23、座部24及動力單元25。
車體框架21支撐動力單元25或座部24等。動力單元25包含引擎及變速器裝置等。於圖9中,車體框架21係以虛線示出。
車體框架21包含頭管211、前框架212及後框架213。頭管211配置於車輛之前部。於頭管211之周圍配置有連桿機構5。於頭管211旋轉自如地插入有轉向軸60。轉向軸60沿上下方向延伸。於轉向軸60之上端安裝有把手23。前框架212係自前端朝向後方向下方傾斜。後框架213支撐座部24及尾燈。
車體框架21係由車體外殼22覆蓋。車體外殼22包含前外殼221、前擋泥板223及後擋泥板224。
前外殼221位於較座部24更靠前方。前外殼221覆蓋頭管211及連桿機構5。
前擋泥板223分別配置於左右1對前輪3之上方。前擋泥板223位於前外殼221之下方。後擋泥板224配置於後輪4之上方。
前輪3位於較頭管211及連桿機構5更靠下方。前輪3配置於前外殼221之下方。
<三輪車輛之前部之構成>
圖10係於將車體外殼22卸下之狀態下表示三輪車輛1之整體前視圖。於圖10中,省略前框架212等。
三輪車輛1包含把手23、轉向軸60、頭管211、左右1對前輪3、第1緩衝機構35、第2緩衝機構36、連桿機構5及操作力傳遞機構6。
前輪3包含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第1前輪31配置於車寬方向之左方。於第1前輪31之上方配置有第1前擋泥板223a。第2前輪32配置於車寬方向之右方。於第2前輪32之上方配置有第2前擋泥板223b。第2前輪32係於車輛之直立狀態下在車寬方向上與第1前輪31對稱配置。
如圖13所示,第1緩衝機構35包含第1緩衝器33。第1前輪31支撐於第1緩衝機構35。第1前輪31支撐於第1緩衝器33。第1前輪31支撐於第1緩衝器33之下部。第1前輪31可以第1旋轉軸311為中心進行旋轉。第1旋轉軸311係旋轉自如地支撐於第1緩衝器33。第1旋轉軸311係於車寬方向上延伸。第1前輪31可以第2旋轉軸312為中心進行旋轉。第2旋轉軸312係於前視時通過第1前輪31與地面接觸之地點,且沿上下方向延伸。
第2緩衝機構36包含第2緩衝器34。第2前輪32支撐於第2緩衝機構36。第2前輪32支撐於第2緩衝器34。第2前輪32支撐於第2緩衝器34之下部。第2前輪32可以第3旋轉軸321為中心進行旋轉。第3旋轉軸 321係旋轉自如地支撐於第2緩衝器34。第3旋轉軸321係於車寬方向上延伸。第2前輪32可以第4旋轉軸322為中心進行旋轉。第4旋轉軸322係於前視時通過第2前輪32與地面接觸之地點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第1緩衝機構35配置於連桿機構5之下方。於側視時,第1緩衝機構35之下端位於較第1前輪31之第1旋轉軸311更靠下方。
第1緩衝器33吸收施加於第1前輪31之衝擊。第1緩衝器33配置於較連桿機構5更靠下方。第1緩衝器33係於轉向軸60及頭管211伸長之方向上延伸。第1緩衝器33配置於車寬方向之左方。第1緩衝器33配置於第1前輪31之右方。第2緩衝器34吸收施加於第2前輪32之衝擊。第2緩衝器34配置於較連桿機構5更靠下方。第2緩衝器34配置於車寬方向之右方。第2緩衝器34配置於第2前輪32之左方。第2緩衝機構36配置於連桿機構5之下方。第2緩衝機構36位於較第2前輪32之第3旋轉軸321更靠下方。於側視時,第2緩衝機構36與第1緩衝機構35之構成相同。
第2緩衝機構36配置於連桿機構5之下方。第2緩衝機構36位於較第2前輪32之第3旋轉軸321更靠下方。於側視時,第2緩衝機構36與第1緩衝機構35之構成相同。
連桿機構5係使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與車體一起相對於垂直方向而向左右方向傾斜。連桿機構5配置於頭管211之周圍。
操作力傳遞機構6係於騎乘者操作把手23之情形時,伴隨著把手23之操作而使第1前輪31以第2旋轉軸312為中心向左右方向旋轉,並且使第2前輪32以第4旋轉軸322為中心向左右方向旋轉。操作力傳遞機構6係於車輛之直立狀態下配置於較連桿機構5更靠下方且較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更靠上方。
圖11係連桿機構5之周圍之放大前視圖。連桿機構5將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支撐於車體框架21。連桿機構5包含第1橫向構件51、第2 橫向構件52、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
第1橫向構件51係於車寬方向上延伸。第1橫向構件51係藉由支撐部A而支撐於車體框架21(頭管211)。第1橫向構件51係可以支撐部A之旋轉軸線為中心進行旋轉地支撐於車體框架21。第1橫向構件51可相對於轉向軸60相對旋轉。即便於伴隨著把手23之旋轉而轉向軸60進行旋轉之情形時,第1橫向構件51亦不相對於車體框架21進行旋轉。第1橫向構件51包含1對板狀構件512。1對板狀構件512分別配置於頭管211之前方及後方。第1橫向構件51係藉由支撐部B而支撐於第1側構件53。第1橫向構件51係可以支撐部B之旋轉軸線為中心進行旋轉地支撐於第1側構件53。第1橫向構件51係藉由支撐部C而支撐於第2側構件54。第1橫向構件51係可以支撐部C之旋轉軸線為中心進行旋轉地支撐於第2側構件54。第1橫向構件51可於包含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之平面內相對於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進行旋轉。
第2橫向構件52係藉由支撐部D而支撐於車體框架21(頭管211)。第2橫向構件52係可以支撐部D之旋轉軸線為中心進行旋轉地支撐於車體框架21。第2橫向構件52配置於較第1橫向構件51更靠下方。第2橫向構件52係與第1橫向構件51平行。第2橫向構件52之長度與第1橫向構件51相同。第2橫向構件52可相對於轉向軸60相對旋轉。即便於伴隨著把手23之旋轉而轉向軸60進行旋轉之情形時,第2橫向構件52亦不相對於車體框架21進行旋轉。第2橫向構件52包含1對板狀構件522。第2橫向構件52係於車寬方向上延伸。1對板狀構件522分別配置於頭管211之前方及後方。第2橫向構件52係藉由支撐部E而支撐於第1側構件53。第2橫向構件52係可以支撐部E之旋轉軸線為中心進行旋轉地支撐於第1側構件53。第2橫向構件52係藉由支撐部F而支撐於第2側構件54。第2橫向構件52係可以支撐部F之旋轉軸線為中心進行旋轉地支撐。第2橫向構件52可於包含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之平 面內相對於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進行旋轉。於本參考例中,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係沿左右方向延伸之前後1對板狀構件,但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各自亦可為包含自頭管211朝著右方向延伸之構件及自頭管211朝著左方向延伸之構件之構件。
第1側構件53係圓柱狀之構件。第1側構件53配置於頭管211之左方。第1側構件53係於頭管211延伸之方向上延伸。第1側構件53係於轉向軸60延伸之方向上延伸。第1側構件53配置於較第1前輪31更靠上方。第1托架335係可以第2旋轉軸312為中心進行旋轉地支撐於第1側構件53。第1托架335係藉由使把手23進行旋轉而以第2旋轉軸312為中心進行旋轉。第1側構件53係於第1托架335進行旋轉之情形時不相對於車體框架21進行旋轉。第1側構件53配置於較第1緩衝器33更靠左方。第1側構件53配置於較第1緩衝器33更靠上方。
第1緩衝機構35包含第1緩衝器33、第1旋轉防止部8、第1托架335及第1側支撐構件53A。第1旋轉防止部8包含第1導件81及第1棒構件82。第1緩衝器33包含第1外管331及第1內管332。第1內管332之一部分插入至第1外管331之內周。於下文對第1緩衝機構35之構成之詳細情況進行敍述。
第2側構件54係圓柱狀之構件。第2側構件54配置於頭管211之右方。第2側構件54係於頭管211延伸之方向上延伸。第2側構件54係於轉向軸60延伸之方向上延伸。第2側構件54配置於較第2前輪32更靠上方。第2托架336係可以第4旋轉軸322為中心進行旋轉地支撐於第2側構件54。第2托架336係藉由使把手23進行旋轉而以第4旋轉軸322為中心進行旋轉。第2側構件54係於第2托架336進行旋轉之情形時不相對於車體框架21進行旋轉。第2側構件54配置於較第2緩衝器34更靠右方。第2側構件54配置於較第2緩衝器34更靠上方。
第2緩衝機構36包含第2緩衝器34、第2旋轉防止部7、第2托架 336及第2側支撐構件54A。第2旋轉防止部7包含第2導件71及第2棒構件72。第2緩衝器34包含第2外管73及第2內管74。第2內管74之一部分插入至第2外管73之內周。
圖12係使車體自圖10之狀態相對於垂直方向傾斜角度T後之三輪車輛1之整體前視圖。若使三輪車輛1相對於垂直方向傾斜,則第1橫向構件51相對於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進行旋轉。第2橫向構件52相對於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進行旋轉。第1橫向構件51之左端移動至較第2橫向構件52之左端更靠左方。因此,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相對於垂直方向朝著左方傾斜。伴隨著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之相對於垂直方向之傾斜,第1緩衝器33及第2緩衝器34相對於垂直方向傾斜。如此般,三輪車輛1相對於垂直方向朝著左方傾斜,三輪車輛1自圖10中記載之狀態變成圖12中記載之狀態。
<第1緩衝機構之構成>
圖13係表示第1緩衝機構35及第1前輪31之立體圖。第1內管332配置於第1外管331之上方。第1內管332可於第1外管331延伸之方向上相對於第1外管331相對移動。於第1內管332之上部配置有第1托架335。第1內管332之上部固定於第1托架335。第1緩衝器33係所謂之套筒伸縮式之緩衝器。於第1外管331安裝有第1刹車裝置337。於側視時第1刹車裝置337之上端配置於較第1旋轉防止部8之下端更靠下方。第1刹車裝置337使第1前輪之旋轉停止。
第1旋轉防止部8防止第1外管331與第1內管332之相對旋轉。第1旋轉防止部8防止第1外管331以第1內管332為中心進行旋轉。
第1導件81導引第1棒構件82之移動。第1導件81係藉由鑄造而與第1外管331一體地形成。第1導件81包含導筒812。導筒812包含第1插通孔812a。第1棒構件82可於第1插通孔812a內移動。於導筒812之第1插通孔812a配置有第1棒構件82。第1棒構件82係於第1緩衝器33延伸 之方向上延伸。第1棒構件82係與第1緩衝器33平行地配置。於設置於第1棒構件82之下方之空間內配置有第1刹車裝置337。第1棒構件82短於第1緩衝器33且重量較輕。第1棒構件82之下端位於較第1緩衝器33之下端更靠上方。第1棒構件82之上部之截面面積大於下部之截面面積。
第1托架335配置於第1緩衝器33之上部。第1托架335將第1內管332之上部固定。第1托架335將第1棒構件82之上部固定。第1托架335將第1側支撐構件53A之下部固定。第1側支撐構件53A可相對於第1側構件53相對旋轉。第1托架335係以能夠以第2旋轉軸312為中心進行旋轉之方式支撐於第1側構件53。第1側支撐構件53A係以無法相對於第1托架335沿上下方向移動之方式固定。
於側視時,支撐於第1緩衝器33之下端之第1旋轉軸311位於相較第1棒構件82之軸線82a而言更靠近第1緩衝器33之軸線33a之位置上。
圖14係表示將第1緩衝機構35分解之狀態之分解立體圖。於圖14中,省略第1前輪31。第1導件81之第2導筒812導引第1棒構件82之移動方向。第2導筒812未將第1棒構件82固定。因此,第1棒構件82係設置成可於第1棒構件82延伸之方向上相對於第2導筒812移動。
第1托架335包含第1貫通孔335b、第2貫通孔335c、第1調整螺絲335d及第2調整螺絲335e。第1棒構件82插入至第1貫通孔335b。於第1棒構件82之一端設置有大直徑部821。大直徑部821之直徑大於第1棒構件82之其他部分。第1貫通孔335b之直徑小於大直徑部821。第1內管332插入至第2貫通孔335c。第1調整螺絲335d配置於第1貫通孔335b之附近。第1調整螺絲335d調整第1貫通孔335b之直徑。第2調整螺絲335e配置於第2貫通孔335c之附近。第2調整螺絲335e調整第2貫通孔335c之直徑。
第1緩衝機構35係如以下所示般組裝。調整第2調整螺絲335e,使 第2貫通孔335c之直徑變大,自第2貫通孔335c之下方朝向上方將第1內管332插入至第2貫通孔335c。繼而,調整第2調整螺絲335e。第1棒構件82係自第1貫通孔335b之上方朝向下方插入至第1貫通孔335b。繼而,調整第1調整螺絲335d,相對於第1托架335而固定第1棒構件82。第1托架335將第1內管332與第1棒構件82連結。於該狀態下,若第1內管332進而進入至第1外管331內,則第1托架335及第1棒構件82係伴隨著第1內管332之進入而向下方移動。
<本參考例之特徵>
以下,對本參考例之特徵進行說明。
於本參考例中,第1緩衝機構35防止第1外管331與第1內管332之相對旋轉。換言之,第1緩衝機構35防止第1外管331以第1內管332為中心進行旋轉。
第1外管331欲相對於第1內管332相對旋轉時,藉由固定於第1外管331之第1導件81而第1棒構件82欲以第1緩衝器33為中心進行旋轉。由於第1棒構件82藉由第1托架335而與第1內管332連結,故只要第1托架335不進行旋轉,第1棒構件82便無法以第1緩衝器33為中心進行旋轉。關於第2緩衝機構36亦相同。
於上述三輪車輛1中,與第1緩衝器33相比,第1棒構件82之重量較輕。因此,與第1棒構件82為第1緩衝器33以上之重量之情形相比,能夠使彈簧下方重量變小。
於上述三輪車輛1中,第1棒構件82短於第1緩衝器33。例如,於並非第1棒構件82而長度與第1緩衝器33相同之棒構件與第1緩衝器33一起支撐第1前輪31之構成之情形時,存在如下問題。緩衝器僅能夠於緩衝器延伸之方向上進行伸縮。支撐第1前輪31之緩衝器及棒構件之安裝精度較差,例如,於緩衝器之下端與棒構件之下端之間隔大於緩衝器之上端與棒構件之上端之間隔之情形時,緩衝器有可能相對於 垂直方向傾斜。於此情形時,緩衝器難以進行伸縮,而難以吸收衝擊。因此,於具備相同長度之緩衝器與棒構件之構成中,必須精度良好且平行地配置緩衝器與棒構件。然而,若棒構件之長度較長則難以與緩衝器平行地配置。於上述三輪車輛1中,由於第1棒構件82短於第1緩衝器33,故容易平行地配置第1緩衝器33與第1棒構件82。
於三輪車輛1中,第1棒構件82短於第1緩衝器33。因此,於第1棒構件82之下方存在空間。於三輪車輛1中,於該空間內配置第1刹車裝置337。因此,第1前輪31與第1緩衝器33之周邊之構成變得緊湊。
將第1棒構件82安裝於第1托架335時,自第1貫通孔335b之上方朝向下方將其插入至第1貫通孔335b,並調整第1調整螺絲335d,藉此可將第1棒構件82安裝於第1托架335。因此,容易組裝。
<第2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15及圖16對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之第2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第2實施形態之第3緩衝機構9可代替第1緩衝機構35及第2緩衝機構36而搭載於上述參考例中記載之三輪車輛1。
圖15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第3緩衝機構9(本發明之懸吊裝置之一例)。第3緩衝機構9包含第3緩衝器91(本發明之第1套筒伸縮元件之一例)、第4緩衝器92(本發明之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一例)及托架93(本發明之車體支撐部、內部連結部之一例)。托架93係與第1托架335及第2托架336相同之構成。第3緩衝器91係於下部支撐前輪。第3緩衝器91包含車輪支撐部931。第3緩衝機構9包含支撐前輪之車輪支撐部931(本發明之零件支撐部之一例)。第4緩衝器92之伸縮方向係自支撐於車輪支撐部931之前輪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與第3緩衝器91之伸縮方向平行。
第3緩衝器91之上部固定於托架93。第3緩衝器91包含第3外管 911(本發明之第1外部部分之一例)及第3內管912(本發明之第1內部部分之一例)。第3緩衝器91係所謂之套筒伸縮式之緩衝器。第3內管912之下端部插入至第3外管911。第3內管912可相對於第3外管911而於伸縮方向上相對移動。第3外管911包含第3外管本體部911a、車輪支撐部931、第1固定板913及第2固定板914。第3外管911包含卡鉗支撐部932。卡鉗支撐部932支撐未圖示之刹車卡鉗。第1固定板913及第2固定板914係於第3外管本體部911a之側部排列配置於第3緩衝器91之伸縮方向上。第1固定板913及第2定板914中分別設置有安裝孔。第1固定板913及第2固定板914係自第3外管911朝向第4緩衝器92延伸。第1固定板913位於第2固定板914之上方。第4緩衝器92(本發明之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一例)包含第4外管921(本發明之第2外部部分之一例)與第4內管922(本發明之第2內部部分之一例)。
第4緩衝器92係所謂之套筒伸縮式之緩衝器。第4內管922之下端部插入至第4外管921。第4內管922可相對於第4外管921而於伸縮方向上相對移動。第4緩衝器92輕於第3緩衝器91。第4緩衝器92短於第3緩衝器91。第4緩衝器92係於伸縮方向上短於第3緩衝器91。第4外管921係於伸縮方向上短於第3外管911。
第4內管922之上部固定於托架93。第4外管921配置於第4內管922之下方。第4外管921包含第4外管本體921a、第3固定板923及第4固定板924。第3固定板923及第4固定板924係於第4外管本體921a之側部排列配置於第4緩衝器92之伸縮方向上。第3固定板923及第4固定板924中分別設置有安裝孔。第3固定板923位於第4固定板924之上方。第3固定板923位於高度與第1固定板913相同之位置上。第4固定板924位於高度與第2固定板914相同之位置上。設置於第3固定板923之安裝孔係與設置於第1固定板913之安裝孔重合。設置於第4固定板924之安裝孔係與設置於第2固定板914之安裝板重合。
第3內管912之上部與第4內管921之上部係固定於托架93。第3內管912之上部與第4內管921之上部係利用托架93而連結。第3外管911與第4外管921係利用排列設置於第4緩衝器92之伸縮方向上之第1外部連結部94A與第2外部連結部96A而連結。第3外管911與第4外管921係利用排列設置於第4緩衝器92之伸縮方向上之第1螺栓94及第2螺栓96而連結。第1外部連結部94A係於第4緩衝器92之伸縮方向上將第3外管911之上部與第4外管921之上部連結。第2外部連結部96A係於第4緩衝器92之伸縮方向上將第3外管911之下部與第4外管922之下端部連結。第1外部連結部94A包含第1固定板913、第3固定板923及第1螺栓94。第2外部連結部96A包含第2固定板914、第4固定板924及第2螺栓96。車輪支撐部931係於第4緩衝器92之伸縮方向上位於較第2外部連結部96A更靠下方。車輪支撐部931係於第4緩衝器92之伸縮方向上位於較第2螺栓96更靠下方。
第3緩衝機構9包含側支撐部953A。側支撐部953A之下部固定於托架93。
圖16(a)係圖15所示之A-A之剖面圖。圖16(b)係圖15所示之B-B之剖面圖。
如圖16(a)所示,第1外部連結部94A係藉由第1螺栓94而將第1固定板913與第3固定板923連結。於第1螺栓94與設置於第3固定板923之安裝孔之間配置有第1彈性構件95。第1彈性構件95係於周向上覆蓋第1螺栓94之周圍。
如圖16(b)所示,第2外部連結部96A係藉由第2螺栓96而將第2固定板914與第4固定板924連結。於第2螺栓96與設置於第4固定板924之安裝孔之間配置有第2彈性構件97。第2彈性構件97係於周向上覆蓋第2螺栓96之周圍。
於第3緩衝機構9中,由於無需相當於上述參考例之第1導件81之 構件,故能夠使構成簡單。於第3緩衝機構9中,由於包含第3緩衝器91及第4緩衝器92,故與第1緩衝機構35及第2緩衝機構36相比,可吸收更大之衝擊。於第3緩衝機構9中,由於在第1螺栓94之周圍配置有第1彈性構件95並且在第2螺栓96之周圍配置有第2彈性構件97,故並不需要較高之安裝精度。
(1)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包含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車輪支撐部(車輪支撐部931)及車體支撐部(托架93)。
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包含第1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及一端部插入至第1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之第1內部部分(第3內管912)。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係藉由上述第1內部部分(第3內管912)相對於第1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相對移動而可進行伸縮。
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包含連結於第1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之第2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及一端部插入至第2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且連結於第1內部部分(第3內管912)之第2內部部分(第4內管922)。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係藉由第2內部部分(第4內管922)相對於第2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相對移動而可進行伸縮。
車輪支撐部(車輪支撐部931)可將車輪支撐於包含第1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第2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將第1外部部分與第2外部部分連結之外部連結部(第1外部連結部94A、第2外部連結部96A)的外部元件。
車體支撐部(托架93)可將內部元件支撐於車輛之車體。
第2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形成得較第1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小。進而,第2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係利用排列設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之伸縮方向上之複數個外部連結部(第1外部連結部94A、第2外部連結部96A)而連結於第1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
第2內部部分(第4內管922)形成得較第1內部部分(第3內管912)小。第2內部部分(第4內管922)係利用至少一個內部連結部(托架93)而連結於第1內部部分(第3內管912)。
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係自支撐於車輪支撐部(車輪支撐部931)之車輪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配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之伸縮方向與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之伸縮方向平行之位置上。將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支撐於車輪支撐部(車輪支撐部931)之車輪之旋轉軸線方向係於車輛之直立狀態下與車輛之左右方向一致。因此,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係於搭載於車輛之狀態下自直立狀態之車輛之左右方向觀察時,配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之伸縮方向與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之伸縮方向平行之位置上。
進而,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係自與支撐於車輪支撐部(車輪支撐部931)之車輪之旋轉軸線垂直之方向中之任一個方向觀察時,配置於至少與上述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之一部分重疊之位置上。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係於搭載於車輛之狀態下自直立狀態之車輛之前方觀察時,配置於至少與上述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之一部分重疊之位置上。
根據此種構成,第2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小於第1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又,第2內部部分(第4內管922)小於第1內部部分(第3內管912)。因此,有此種構成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之剛性較具備相同大小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之剛性降低之虞。
然而,根據此種構成,第2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雖然小於第1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但利用排列設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之伸縮方向上之複數個外部連結部(第1外部連結部94A、第2外部 連結部96A)連結於第1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
除此以外,第2內部部分(第4內管922)雖然小於第1內部部分(第3內管912),但利用至少一個內部連結部(托架93)連結於第1內部部分(第3內管912)。藉此,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係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之伸縮方向上於至少3個部位連結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
進而,除此以外,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係自支撐於車輪支撐部(車輪支撐部931)之車輪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配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之伸縮方向與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之伸縮方向平行之位置上。
而且,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係自與支撐於車輪支撐部(車輪支撐部931)之車輪之旋轉軸線垂直之方向中之任一個方向觀察時,配置於至少與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之一部分重疊之位置上。因此,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具有抑制由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引起之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之變形之功能、所謂之支柱之功能。因此,作為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可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
根據此種構成,第2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小於第1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又,第2內部部分(第4內管922)與第1內部部分(第3內管912)相同或者小於第1內部部分(第3內管912)。因此,將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 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然而,第2內部部分(第4內管922)亦可為與第1內部部分(第3內管912)相同之大小。於此情形時,亦可獲得上述效果。又,車輪支撐部(車輪支撐部931)亦可為能夠將車輪支撐於所連結之包含第1及第2內部部分(第4內管922)之內部元件,且車體支撐部(托架93)亦可為能夠將外部元件支撐於車輛之車體。於此情形時,亦可獲得上述效果。
(2)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進而具備以下構成。
第2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係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之伸縮方向上形成得較第1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短。進而,第2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係利用排列設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之伸縮方向上之複數個外部連結部(第1外部連結部94A、第2外部連結部96A)連結於第1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
根據此種構成(2),由於在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中將較大之第2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形成得較短,故能夠使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短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而且,第2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係利用排列設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之伸縮方向上之複數個外部連結部(第1外部連結部94A、第2外部連結部96A)連結於第1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因此,可抑制剛性降低。因此,將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3)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進而具備以下構成。
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短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係自支撐於車輪支撐部(車輪支撐部931)之車輪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於由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形成之凹部內設置可支撐零件之零件支撐部(車輪支撐部931)。
通常,可支撐搭載於車輛之零件之零件支撐部(車輪支撐部931)係設置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及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之周圍。根據此種構成(3),第2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係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之伸縮方向上形成得較第1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短,因此,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之伸縮方向上第2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之下端位於較第1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之下端更靠上方。藉此,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形成凹部。可支撐搭載於車輛(車輛1001)之零件之零件支撐部(車輪支撐部931)設置於凹部內。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小型化。由此,將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然而,零件支撐部(車輪支撐部931)亦可設置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於此情形時,亦可獲得上述效果。
(4)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進而具備以下構 成。凹部設置於外部元件。
根據此種構成(4),藉由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及短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之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容易形成凹部。又,外部元件係利用複數個外部連結部(第1外部連結部94A、第2外部連結部96A)將第1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與第2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連結,因此,剛性較高。由於在剛性較高之外部元件設置凹部,故可以簡單之構造形成凹部。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小型化。由此,將本發明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5)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進而具備以下構成。內部連結部(托架93)係將第1內部部分(第3內管912)之另一端部與第2內部部分(第4內管922)之另一端部連結。
根據此種構成(5),由於內部連結部(托架93)將第1內部部分(第3內管912)之另一端部與第2內部部分(第4內管922)之另一端部連結,故於短於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之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之一端側形成凹部。由於可使用該凹部形成零件支撐部,故可有效率地使用空間,而能夠使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小型化。由此,將本發明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 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6)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進而具備以下構成。車輪支撐部(車輪支撐部931)設置於外部元件。車體支撐部(托架93)設置於內部元件。
根據此種構成(6),外部元件係利用複數個外部連結部(第1外部連結部94A、第2外部連結部96A)將第1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與第2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連結,因此,剛性較高。由於在剛性較高之外部元件設置車輪支撐部(車輪支撐部931),故可以簡單之構造形成車輪支撐部(車輪支撐部931)。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小型化。由此,將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再者,此種構成(6)與上述(3)之構成之組合較佳。藉由將車輪支撐部(車輪支撐部931)設置於由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形成之凹部內,能夠使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小型化。由此,將本發明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 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7)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進而具備以下構成。內部連結部(托架93)將第1內部部分(第3內管912)之另一端部與第2內部部分(第4內管922)之另一端部連結。車體支撐部(托架93)設置於內部連結部(托架93)。
根據此種構成(7),內部連結部(托架93)將第1內部部分(第3內管912)之另一端部與第2內部部分(第4內管922)之另一端部連結,且於內部連結部(托架93)設置車體支撐部(托架93),因此,能夠使第1內部部分(第3內管912)與第2內部部分(第4內管922)之間隔變小。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小型化。由此,將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8)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亦可進而具備以下構成而代替上述構成(6)。車輪支撐部(車輪支撐部931)設置於內部元件。車體支撐部設置於外部元件。
內部部分係一端插入至外部部分。因此,內部部分係於與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垂直之方向上較外部部分小。根據此種構成(8),車輪支撐部(車輪支撐部931)係設置於包含小於外部部分之內部部分之內部元件。又,較大之外部部分配置於距離車輪較遠之位置上。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小型化。由此,將該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 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9)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亦可進而具備以下構成。外部元件包含第1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第2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及外部連結部。車體支撐部設置於第1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
根據此種構成(9),利用大於第2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之第1外部部分(第4外管921)構成車體支撐部。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小型化。由此,將該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10)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進而具備以下構成。內部連結部(托架93)係於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之伸縮方向上於相同之位置將第1內部部分(第3內管912)之另一端部與第2內部部分(第4內管922)之另一端部連結。內部連結部(托架93)係於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之伸縮方向垂直之假想平面上包含第1內部部分(第3內管912)之上端部與第2內部部分(第4內管922)之上端部。
根據此種構成(10),能夠使內部連結部(托架93)變小。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小型化。由此,將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 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此種構成(10)與上述(3)(9)之構成之組合較佳。根據此種構成(10),能夠使由第1套筒伸縮元件(第3緩衝器91)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第4緩衝器92)形成之凹部變大。因此,能夠使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小型化。由此,將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懸吊裝置(第3緩衝機構9)搭載於車輛之情形時,可容易避免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左前輪或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同樣地,可容易避免左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與右前輪或右懸吊裝置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之干涉。由此,可進一步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因此,根據此種構成,可一面確保足以耐受支撐之車輪自路面承受之荷重之剛性一面實現搭載之車輛之小型化。
再者,假設僅利用第1緩衝器33支撐第1前輪31之情形時,支撐第1前輪31之構成之前後方向強度較低。因此,於僅利用第1緩衝器33支撐第1前輪31之構成中,有發生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於前後方向上振動之所謂之抖振之情形。於上述車輛中,第1套筒伸縮元件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係於側視時排列配置於前後方向上。因此,車輛係前後方向上之強度較高,而可抑制抖振之發生。
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緩衝器係內管配置於外管之上方,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三輪車輛1亦可為使用內管配置於外管之下方之構成之緩衝器之構成。
於上述第2實施形態中,第1外部連結部94A包含第1螺栓94,且 藉由第1螺栓94而連結。第2外部連結部96A包含第2螺栓96,且藉由第2螺栓96而連結。然而,本發明之外部連結部並不限定於上述第2實施形態。本發明之外部連結部為將第1外部部分與第2外部部分連結者即可,連結方法並無限定。
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車輪支撐部可將車輪支撐於所連結之包含第1外部部分及第2外部部分之外部元件。車體支撐部可將所連結之包含第1內部部分及第2內部部分之內部元件支撐於車輛之車體。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例如,車輪支撐部亦可為能夠將車輪支撐於所連結之包含第1內部部分及第2內部部分之內部元件,且車體支撐部亦可為能夠將所連結之包含第1外部部分及第2外部部分之外部元件支撐於車輛之車體。
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第2外部部分小於第1外部部分且第2內部部分小於第1內部部分。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關於本發明,只要第2外部部分小於第1外部部分即可。例如,亦可為第2外部部分小於第1外部部分且第2內部部分為與第1內部部分相同之大小。
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作為零件支撐部而例示了第1感測器支承件1814,作為可支撐於零件支撐部之零件而例示了第1車輪速度感測器1081。然而,本發明之零件支撐部及可利用本發明之零件支撐部支撐之零件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本發明之零件支撐部為設置於由第1套筒伸縮元件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形成之凹部內者即可。例如,可支撐於發明之零件支撐部之零件亦可為車輪或車體框架,亦可為除此以外之零件。
再者,車輛之上下方向係與相對於地面垂直之方向一致。車輛之左右方向係與相對於地面平行之方向一致。上述實施形態中記載之車輛係可傾斜之車輛。於車輛為傾斜狀態時,車輛之上下方向係與相 對於地面垂直之方向一致。然而,於車輛為傾斜狀態時,車體框架相對於地面傾斜。換言之,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係於車輛為直立狀態時與車輛之上下方向一致。然而,於車輛為傾斜狀態時,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相對於車輛之上下方向傾斜。又,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係於車輛為直立狀態時與車輛之左右方向一致。然而,於車輛為傾斜狀態時,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相對於車輛之左右方向傾斜。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以車輛之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後方向進行記載。然而,上述實施形態之車輛之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後方向係如上所述對應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後方向,可替換為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後方向。
本發明之車輛係具備可傾斜之車體框架與2個前輪之車輛。後輪之數量並不限定於1個,亦可為2個。又,亦可包含覆蓋車體框架之車體外殼。亦可不包含覆蓋車體框架之車體外殼。關於動力源,亦不限定於引擎,亦可為電動馬達。
於本說明書中,「平行」係於±40°之範圍內傾斜,對於構件而言亦包括不相交之2條直線。於本發明中,相對於「方向」及「構件」等而言「沿著」亦包括於±40°之範圍內傾斜之情形。於本發明中,相對於「方向」而言「延伸」亦包括於±40°之範圍內傾斜之情形。
此處使用之用語及表現係為了說明而使用者,並非為了限定地進行解釋而使用者。必須認識到不應排除此處表示且敍述之特徵事項之任何均等物,應容許本發明之被列為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內之各種變形。
本發明係能夠以多個不同形態具體化者。該揭示應被視為提供本發明之原理之實施形態者。在其等實施形態不意圖將本發明限定於此處記載且/或未圖示之較佳之實施形態之理解下,於此處記載多個圖示實施形態。
於此處記載了若干個本發明之圖示實施形態。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處記載之各種較佳之實施形態。本發明亦包含包括業者根據該揭示能夠認識之均等之要素、修正、刪除、組合(例如跨及各種實施形態之特徵之組合)、改良及/或變更之所有實施形態。申請專利範圍之限定事項應根據該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之用語作廣泛解釋,不應限定於本說明書或本案之審批過程(prosecution)中記載之實施形態。此種實施形態應解釋為非排他性之形態。例如,於該揭示中,「較佳」及「良好」之用語係非排他性者,係指「較佳但並不限定於此」。
1031‧‧‧第1前輪
1032‧‧‧第2前輪
1033‧‧‧第1緩衝器
1033a‧‧‧第1下部
1033b‧‧‧第1上部
1034‧‧‧第2緩衝器
1034a‧‧‧第2下部
1034b‧‧‧第2上部
1053A‧‧‧第1側構件支撐部
1054A‧‧‧第2側構件支撐部
1071‧‧‧第1碟式刹車
1072‧‧‧第2碟式刹車
1081‧‧‧第1車輪速度感測器
1082‧‧‧第2車輪速度感測器
1314‧‧‧第1車輪軸
1317‧‧‧第1托架
1324‧‧‧第2車輪軸
1327‧‧‧第2托架
1331‧‧‧第1套筒伸縮元件
1331a‧‧‧第1外部構件
1331b‧‧‧第1內部構件
1331c‧‧‧第1外部本體部
1331d‧‧‧第1上支撐部
1331e‧‧‧第1下支撐部
1331f‧‧‧卡鉗支撐部
1332‧‧‧第2套筒伸縮元件
1332a‧‧‧第2外部構件
1332b‧‧‧第2內部構件
1332c‧‧‧第2外部本體部
1332d‧‧‧第2上支撐部
1332e‧‧‧第2下支撐部
1333‧‧‧車輪軸支撐部(車輪支撐部之一例)
1335‧‧‧假想線
1336‧‧‧第1區域
1341‧‧‧第3套筒伸縮元件(第1套筒伸縮元件之一例)
1341a‧‧‧第3外部構件
1341b‧‧‧第3內部構件
1341c‧‧‧第3外部本體部
1341d‧‧‧第3上支撐部
1341e‧‧‧第3下支撐部
1341f‧‧‧卡鉗支撐部
1342‧‧‧第4套筒伸縮元件(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一例)
1342a‧‧‧第4外部構件
1342b‧‧‧第4內部構件
1342c‧‧‧第4外部本體部
1342d‧‧‧第4上支撐部
1342e‧‧‧第4下支撐部
1343‧‧‧第2車輪軸支撐部(車輪支撐部之一例)
1345‧‧‧假想線
1346‧‧‧第2區域
1351‧‧‧第1連結部
1351a‧‧‧第1連結構件
1352‧‧‧第2連結部
1352a‧‧‧第2連結構件
1353‧‧‧第3連結部
1353a‧‧‧第3連結構件
1354‧‧‧第4連結部
1354a‧‧‧第4連結構件
1361‧‧‧凹部
1711‧‧‧第1刹車碟盤
1712‧‧‧第1卡鉗
1714‧‧‧刹車軟管
1721‧‧‧第2刹車碟盤
1722‧‧‧第2卡鉗
1724‧‧‧刹車軟管
1811‧‧‧第1感測器碟盤
1812‧‧‧第1檢測部
1813‧‧‧感測器線
1814‧‧‧第1感測器支承件
1821‧‧‧第2感測器碟盤
1822‧‧‧第2檢測部
1823‧‧‧感測器線
1824‧‧‧第2感測器支承件
I1‧‧‧第1插入長度
I2‧‧‧第2插入長度
I3‧‧‧第3插入長度
I4‧‧‧第4插入長度
Y1‧‧‧第1中心軸
Y2‧‧‧第2中心軸

Claims (12)

  1. 一種車輛,其具備車輛本體部、配置於車寬方向之左方之第1前輪、及配置於車寬方向之右方之第2前輪,且上述第1前輪支撐於第1緩衝器,上述第2前輪支撐於第2緩衝器;其中上述第1緩衝器及上述第2緩衝器分別包含:第1套筒伸縮元件,其包含第1外部部分、及一端部插入至上述第1外部部分之第1內部部分,且藉由上述第1內部部分相對於上述第1外部部分相對移動而可進行伸縮;第2套筒伸縮元件,其包含連結於上述第1外部部分之第2外部部分、及一端部插入至上述第2外部部分且連結於上述第1內部部分之第2內部部分,且藉由上述第2內部部分相對於上述第2外部部分相對移動而可進行伸縮;車輪支撐部,其可將前輪支撐於外部元件或內部元件之一者,上述外部元件包含上述第1外部部分、上述第2外部部分、及將上述第1外部部分與上述第2外部部分連結之外部連結部,且上述內部元件包含上述第1內部部分、上述第2內部部分、及將上述第1內部部分與上述第2內部部分連結之內部連結部;及車體支撐部,其可將上述外部元件或上述內部元件之另一者支撐於車輛之上述車輛本體部;上述第2外部部分形成得較上述第1外部部分小,且利用排列設置於上述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上之複數個外部連結部連結於上述第1外部部分,上述第2內部部分形成為與上述第1內部部分相同或者小於上述第1內部部分,且利用至少一個內部連結部連結於上述第1內部部分, 上述第2套筒伸縮元件係自支撐於上述車輪支撐部之前輪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配置於上述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與上述第1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平行之位置上,且自與支撐於上述車輪支撐部之前輪之旋轉軸線垂直之方向中之任一個方向觀察時,配置於至少與上述第1套筒伸縮元件之一部分重疊之位置上。
  2.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上述第2外部部分係於上述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上形成得較上述第1外部部分短,且利用排列設置於上述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上之複數個上述外部連結部連結於上述第1外部部分。
  3. 如請求項1或2之車輛,其中上述第2套筒伸縮元件短於上述第1套筒伸縮元件,上述第1套筒伸縮元件及上述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至少一者係自支撐於上述車輪支撐部之前輪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於由第1套筒伸縮元件與第2套筒伸縮元件形成之凹部內設置可支撐零件之零件支撐部。
  4. 如請求項3之車輛,其中上述凹部係設置於上述外部元件。
  5. 如請求項4之車輛,其中上述內部連結部將上述第1內部部分之另一端部與上述第2內部部分之另一端部連結。
  6. 如請求項1或2之車輛,其中上述車輪支撐部係設置於上述外部元件,上述車體支撐部係設置於上述內部元件。
  7. 如請求項6之車輛,其中上述內部連結部將上述第1內部部分之另一端部與上述第2內部部分之另一端部連結, 上述車體支撐部係設置於上述內部連結部。
  8. 如請求項1或2之車輛,其中上述車體支撐部係設置於上述外部元件。
  9. 如請求項8之車輛,其中上述車體支撐部係設置於上述第1外部部分。
  10. 如請求項1或2之車輛,其中上述內部連結部係於上述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上於相同之位置將上述第1內部部分之另一端部與上述第2內部部分之另一端部連結。
  11. 如請求項1或2之車輛,其中上述第2內部部分係自支撐於上述車輪支撐部之前輪之旋轉軸線方向觀察時,於與上述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垂直之方向上形成得較上述第1內部部分小,且自與支撐於上述車輪支撐部之前輪之旋轉軸線垂直之方向中之任一個方向觀察時,於與上述第2套筒伸縮元件之伸縮方向垂直之方向上形成得較上述第1內部部分小。
  12. 如請求項1或2之車輛,其中上述第2套筒伸縮元件不具有阻尼器功能。
TW102138800A 2012-10-25 2013-10-25 車輛 TWI6098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35604 2012-10-25
JP2012-235604 2012-10-25
JP2013-138474 2013-07-01
JP2013138474 2013-07-01
JP2013-221440 2013-10-24
JP2013221440 2013-10-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5124A TW201425124A (zh) 2014-07-01
TWI609815B true TWI609815B (zh) 2018-01-01

Family

ID=50544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8800A TWI609815B (zh) 2012-10-25 2013-10-25 車輛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9725130B2 (zh)
EP (1) EP2913257A4 (zh)
JP (1) JP5509401B1 (zh)
CN (2) CN104487330A (zh)
AP (1) AP2015008483A0 (zh)
BR (1) BR112015009461B1 (zh)
MX (1) MX351808B (zh)
TW (1) TWI609815B (zh)
WO (1) WO20140653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9447B (zh) * 2012-09-24 2016-02-01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車輛
BR112015014672B1 (pt) * 2012-12-19 2021-07-06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ículo que é acionado por energia a partir de uma fonte de energia
JP2014218175A (ja) * 2013-05-09 2014-11-20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車輪懸架装置
JP6057939B2 (ja) * 2014-03-28 2017-01-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の製造方法
MA43334A (fr) * 2015-07-29 2018-06-06 Piaggio & C Spa Suspension avant pour véhicule à moteur
MA43333A (fr) * 2015-07-29 2018-06-06 Piaggio & C Spa Suspension avant de véhicule à moteur
ITUB20152766A1 (it) * 2015-08-03 2017-02-03 Piaggio & C Spa Avantreno di motoveicolo tiltante e relativo motoveicolo
US10286970B2 (en) 2015-09-30 2019-05-1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JP2017065532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7065529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7065533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7065534A (ja) 2015-09-30 2017-04-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6148305B2 (ja) * 2015-09-30 2017-06-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CA3006013A1 (en) 2015-11-20 2017-05-26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ITUB20159678A1 (it) * 2015-12-28 2017-06-28 Piaggio & C Spa Forcella anteriore di motoveicolo, avantreno di motoveicolo e relativo motoveicolo
ES1173933Y (es) * 2016-03-15 2017-04-04 Donoso Emilio Aranda Tricicleta deportiva.
IT201600071697A1 (it) * 2016-07-08 2018-01-08 Piaggio & C Spa Avantreno di motoveicolo tiltante e relativo motoveicolo
JP6778551B2 (ja) * 2016-08-29 2020-11-0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TWI659887B (zh) * 2016-11-15 2019-05-21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車輛的輪軸行程鎖定裝置
JP6541273B2 (ja) * 2017-02-10 2019-07-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前二輪懸架装置
JP2018144697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2018144698A (ja) * 2017-03-07 2018-09-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US10196106B1 (en) 2017-07-27 2019-02-05 Trvstper, Inc. Suspension assembly for a cycle
US10518836B2 (en) 2017-07-27 2019-12-31 Trvstper, Inc. Suspension assembly for a cycle
US10526039B2 (en) 2017-07-27 2020-01-07 Trvstper, Inc. Suspension assembly for a cycle
US10300979B2 (en) 2017-07-27 2019-05-28 Trvstper, Inc. Suspension assembly for a bicycle
US10549812B2 (en) 2017-08-28 2020-02-04 Trvstper, Inc. Inline shock absorber with gas spring for a cycle wheel suspension assembly
US10526040B2 (en) 2017-08-28 2020-01-07 Trvstper, Inc. Inline shock absorber with gas spring for a cycle wheel suspension assembly
US10549813B2 (en) 2017-08-29 2020-02-04 Trvstper, Inc. Inline shock absorber with coil spring for a cycle wheel suspension assembly
US10518839B2 (en) 2017-08-29 2019-12-31 Trvstper, Inc. Inline shock absorber with coil spring for a cycle wheel suspension assembly
TWI626186B (zh) * 2017-09-21 2018-06-11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二前輪之車輛
US10843759B2 (en) * 2017-10-25 2020-11-24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JP3229366U (ja) 2017-11-15 2020-12-03 スウェイ モータースポーツ エルエルシー 傾斜可能車両のための制御システム
USD861542S1 (en) 2018-02-08 2019-10-01 Trvstper, Inc. Cycle suspension assembly
USD860061S1 (en) 2018-02-08 2019-09-17 Trvstper, Inc. Cycle suspension assembly
USD880369S1 (en) 2018-02-08 2020-04-07 Trvstper, Inc. Cycle suspension assembly
US20200079463A1 (en) 2018-09-07 2020-03-12 Trvstper, Inc. Dual sided suspension assembly for a cycle wheel
US11230347B2 (en) 2018-09-25 2022-01-25 Specialized Bicycle Components, Inc. Cycle wheel suspension assembly having gas pistons with unequal gas piston areas
US11084552B2 (en) 2018-09-25 2021-08-10 Specialized Bicycle Components, Inc. Simplified gas spring setup for a trailing link cycle wheel suspension
US11230346B2 (en) 2018-09-25 2022-01-25 Specialized Bicycle Components Inc. Cycle wheel suspension assembly having gas pistons with unequal gas piston areas
US11230348B2 (en) 2018-09-25 2022-01-25 Specialized Bicycle Components, Inc. Trailing link cycle wheel suspension assembly having gas pistons with unequal gas piston areas
US11208172B2 (en) 2018-10-05 2021-12-28 Specialized Bicycle Components, Inc. Suspension pivot assemblies having a retention feature
US11345432B2 (en) 2018-10-12 2022-05-31 Specialized Bicycle Components, Inc. Suspension assembly for a cycle having a fork arm with dual opposing tapers
US11273887B2 (en) 2018-10-16 2022-03-15 Specialized Bicycle Components, Inc. Cycle suspension with travel indicator
US11072389B2 (en) 2019-02-22 2021-07-27 Sway Motorsports Llc Three-wheeled tilting vehicle
EP3927609B1 (en) 2019-02-22 2024-05-08 Sway Motorsports LLC Three-wheeled tilting vehicle
US11524744B2 (en) 2019-04-09 2022-12-13 Specialized Bicycle Components, Inc. Cycle suspension with rotation sensor
KR20210005338A (ko) * 2019-07-03 2021-01-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모빌리티 장치의 틸팅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한 모빌리티 장치
CN110539834A (zh) * 2019-08-08 2019-12-06 吕榕志 倒三轮的前双轮自回正平衡总成通用版可变形装置
CN110843983A (zh) * 2019-11-22 2020-02-28 吕榕志 外挂接驳的加强型非独立悬架机构
CN111204396A (zh) * 2020-03-12 2020-05-29 吕榕志 外挂接驳的倒三轮前双轮可变外形优化系统
KR20220068549A (ko) * 2020-11-19 2022-05-2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독립 현가 시스템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4464Y (zh) * 2002-09-07 2003-08-06 张泽荣 强力抗弯的摩托车前减震器
TW201210882A (en) * 2010-07-16 2012-03-16 Piaggio & Amp C S P A Steering suspension system for motorcycles
CN202499247U (zh) * 2012-02-15 2012-10-24 常州市阳光减震器有限公司 三轮车前减震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51410A (en) 1980-07-17 1982-09-28 Townsend Engineering Company Self-balancing wheeled vehicle
JPS63176792A (ja) 1987-01-14 1988-07-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フオ−ク
JPS63176791A (ja) 1987-01-14 1988-07-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フオ−ク
JPS63180579A (ja) 1987-01-19 1988-07-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フオ−ク
JP2001225779A (ja) * 2000-02-15 2001-08-21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
ITMI20040172A1 (it) * 2004-02-04 2004-05-04 Piaggio & C Spa Dispositivo di arresto corsa delle sospensioni di un veicolo
ITMI20062084A1 (it) * 2006-10-30 2008-04-30 Piaggio & C Spa Veicolo rollante a tre ruote con due ruote anteriori sterzanti ed una ruota posteriore motrice
DE102008008731A1 (de) * 2008-02-11 2009-08-13 Kochlik, Klaus, Dipl.-Ing. Dreirädriges Fahrzeug mit Neigevorrichtung
WO2011096751A2 (ko) * 2010-02-06 2011-08-11 Kim Doo Jeong 삼륜차 헤드부 연동 장치
CN101774414B (zh) 2010-02-06 2012-11-28 韩国极速摩托有限公司 摩托车双前轮的连动机构
CN202063228U (zh) * 2010-12-09 2011-12-07 胡继东 三轮摩托车前减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4464Y (zh) * 2002-09-07 2003-08-06 张泽荣 强力抗弯的摩托车前减震器
TW201210882A (en) * 2010-07-16 2012-03-16 Piaggio & Amp C S P A Steering suspension system for motorcycles
CN202499247U (zh) * 2012-02-15 2012-10-24 常州市阳光减震器有限公司 三轮车前减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87330A (zh) 2015-04-01
AP2015008483A0 (en) 2015-05-31
BR112015009461A2 (pt) 2017-07-04
BR112015009461B1 (pt) 2021-08-31
MX351808B (es) 2017-10-30
CN110510040A (zh) 2019-11-29
WO2014065396A1 (ja) 2014-05-01
MX2015005259A (es) 2015-07-17
TW201425124A (zh) 2014-07-01
JP5509401B1 (ja) 2014-06-04
EP2913257A1 (en) 2015-09-02
JPWO2014065396A1 (ja) 2016-09-08
EP2913257A4 (en) 2015-10-28
US20150259027A1 (en) 2015-09-17
US9725130B2 (en) 2017-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9815B (zh) 車輛
TWI554429B (zh) 車輛
TWI519447B (zh) 車輛
TWI557016B (zh) 車輛
TWI522269B (zh) 車輛
TWI522268B (zh) 車輛
TWI555666B (zh) 車輛
TWI557012B (zh) 車輛
TWI530425B (zh) 車輛
JP2011195099A (ja) フロント2輪式鞍乗型車両
JP6120567B2 (ja) 車輌の操舵装置
US11130541B2 (en) Saddle type vehicle
JP2017065532A (ja) 車両
JP5904808B2 (ja) 電動車両
TWI564210B (zh) 車輛
OA17949A (en) Suspension device
JP2014218175A (ja) 車輪懸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