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02963B - 液晶聚酯纖維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聚酯纖維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602963B
TWI602963B TW101109832A TW101109832A TWI602963B TW I602963 B TWI602963 B TW I602963B TW 101109832 A TW101109832 A TW 101109832A TW 101109832 A TW101109832 A TW 101109832A TW I602963 B TWI602963 B TW I60296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liquid crystal
crystal polyester
solid phase
phase polymeriz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9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5522A (en
Inventor
川俣千繪子
小野勇將
勝田大士
船津義嗣
Original Assignee
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693058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I602963(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245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5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29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296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5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01F6/6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from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9D99/0078Producing filamentary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40Polyesters derived from ester-forming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xylic acids or of polyhydroxy compounds, other than from ester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5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01F6/6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from polyesters
    • D01F6/625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from 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e.g. lacton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7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c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01F6/84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c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from copolyester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3/00Heating or cooling the yarn, thread, cord, rope, or the like, not specific to any one of the processes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D02J13/001Heating or cooling the yarn, thread, cord, rope, or the like, not specific to any one of the processes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in a tube or vessel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1/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 D06M11/77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with silicon or compounds thereof
    • D06M11/79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omplexes thereof;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e.g. mercerising with silicon or compounds thereof with silicon dioxide, silicic acids or their sal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3/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3/244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compounds containing sulfur or phosphorus
    • D06M13/282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compounds containing sulfur or phosphorus with compounds containing phosphorus
    • D06M13/292Mono-, di- or triesters of phosphoric or phosphorous acids; Salt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23/00Treatment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 D06M23/08Processes in which the treating agent is applied in powder or granular form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2101/00Chemical constitution of the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to be treated
    • D06M2101/16Synthetic fibres, other than mineral fibres
    • D06M2101/30Synthetic polymers consisting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M2101/32Polyester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4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esters,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10Scrim [e.g., open net or mesh, gauze, loose or open weave or knit, etc.]
    • Y10T442/102Woven scrim
    • Y10T442/183Synthetic polymeric fi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Description

液晶聚酯纖維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關於高強度、高彈性模數,而且步驟通過性優異之液晶聚酯纖維及其製造方法。
液晶聚酯係由剛直的分子鏈所構成的聚合物,已知於熔融紡絲中,其分子鏈係高度配向在纖維軸方向,更且藉由施予固相聚合,在以熔融紡絲所得的纖維之中,得到最高的強度、彈性模數。又,亦已知液晶聚酯由於藉由固相聚合而分子量增加,熔點上升,耐熱性、尺寸安定性升高(例如,參照非專利文獻1)。如此地,於液晶聚酯纖維中,藉由施予固相聚合,而展現高強度、高彈性模數、優異的耐熱性、熱尺寸安定性。此處,固相聚合反應一般係在熔點附近的高溫下進行,因此絲彼此容易發生熔黏,以防止因為熔黏而造成絲的物性降低及原纖維化為目的,給予固相聚合油劑者係液晶聚酯纖維之製造中的重要技術點。
另一方面,固相聚合油劑係在固相聚合後殘留在纖維表面,於纖維的後加工步驟中,例如織造步驟中,堆積在導件或輥、張力賦予裝置,產生稱為渣滓(scum)的碎屑,由於此渣滓混入製品中而成為製品不良的原因,或成為因張力變動的增大而導致斷絲的原因,故在固相聚合後洗淨去除固相聚合油劑者亦為液晶聚酯纖維的製造中之重要技術點。
作為固相聚合油劑,目前採用氟系或聚矽氧系的耐熱性有機化合物,例如有提案水乳化容易且在纖維表面上容易塗佈,而且在高溫下具有耐熱性的聚二甲基矽氧烷之利用(專利文獻1、2)。即,若依照專利文獻1、2,作為液晶聚酯纖維的固相聚合油劑,給予耐熱性高的聚二甲基矽氧烷,在固相聚合後進行洗淨-熱處理,而得到油分附著量極低之液晶聚酯纖維。
又,亦已知不使用有機化合物當作固相聚合油劑,而利用耐熱性的無機粒子之技術(專利文獻3)。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特開2010-209495號公報(第6、7頁)
專利文獻2 特開2010-248681號公報(第11頁)
專利文獻3 特開2011-168930號公報(第2、8頁)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 技術情報協會編,「液晶聚合物的改質與最新應用技術」(2006)(第235頁~第256頁)
上述專利文獻1、2記載之製法中所使用的聚二甲基矽氧烷,係在固相聚合條件下因聚二甲基矽氧烷彼此的交聯反應而發生凝膠化,由於凝膠化物強固地附著於纖維表面,故即使除了以界面活性劑來洗淨,還施加超音波洗淨等的力學洗淨,也殘留在纖維上。即,上述文獻中的油分附著量係自洗淨前的絲重量(W0)及超音波洗淨 後的絲重量(W1),藉由下式算出,但在超音波洗淨時,由於凝膠化物未完全脫落,故固相聚合油劑的附著量雖然在計算上為低值,但作為油分附著量所無法測定的固相聚合油劑之凝膠化物係在纖維上固著且殘存。
油分附著量(wt%)=(W0-W1)×100/W1
因此,依照專利文獻1、2之製法,藉由固相聚合後的洗淨步驟來強化洗淨,而得到油分附著量極低的絲,在實施例2中將液晶聚酯纖維當作緯紗少量打入的織造步驟中,確認渣滓產生或製品混入之抑制效果,但渣滓係微量產生,於進行擴大評價時,由於凝膠化物堆積在導件、張力賦予裝置等,而發生經時的張力變動之增大,發生斷絲或渣滓對製品的混入。
又,專利文獻3係藉由塗佈在水中具有膨潤、分散性質的膨潤性黏土礦物,進行固相聚合,在固相聚合後將纖維在水中浸漬處理,而可使固相聚合油劑脫落。然而,使如此的無機粒子單獨地或分散在通常的紡絲油劑等中,塗佈於纖維時,經過固相聚合步驟後,無機粒子係固著在纖維表面,與上述聚二甲基矽氧烷之例同樣地,洗淨後的附著率係非常低之值,但於織造步驟中由於導件或張力賦予裝置所擦過,而無機粒子脫落,因張力變動的發生因素或製品混入而成為製品不良之原因。
如上述,作為液晶聚酯纖維的固相聚合油劑,迄今尚未開發出使熔黏抑制效果及優異的洗淨性並存之固相聚合油劑。因此,工業上可利用,在織造步驟中抑制渣滓產生、張力變動,步驟通過性及製品收率優異之液晶 聚酯纖維及其製造技術,迄今尚未有提案,而期望其之開發。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織造步驟中的堆積物(渣滓)少,而且行進張力的變動小,織造步驟中的步驟通過性及製品收率優異之液晶聚酯纖維,及其製造方法、網眼織物。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具有以下的構成。即,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為5cN以下,而且油分附著率為3.0wt%以下之液晶聚酯纖維。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之製造方法具有以下的構成。即,在將液晶聚酯熔融紡絲而得之絲條上,塗佈無機粒子(A)與磷酸系化合物(B)後,進行固相聚合之液晶聚酯纖維之製造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網眼織物具有以下的構成。即,由上述液晶聚酯纖維所構成的網眼織物。
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較佳為渣滓產生量係0.01g以下。
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係強度較佳為12.0cN/dtex以上。
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較佳為於差示熱量測定中,在自50℃起以20℃/min的升溫條件下測定時,所觀測的吸熱峰(Tm1)中之波峰半值寬度為15℃以上。
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較佳為單絲。
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較佳為由單一的聚合物成分所構成。
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較佳為液晶聚酯係由下述構造單位(I)、(II)、(III)、(IV)、(V)所構成。
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之製造方法較佳為洗淨固相聚合後的液晶聚酯纖維。
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之製造方法較佳為在洗淨後的液晶聚酯纖維之吸熱峰溫度(Tm1)+10℃以上的溫度下,施予高溫熱處理。
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之製造方法較佳為無機粒子(A)係由矽石、矽酸鹽中選出的一種以上。
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之製造方法較佳為磷酸系化合物(B)係由下述化學式(1)~(3)所示的化合物之任一者或組合所構成,而且滿足下述條件1~4:
條件1:R1、R2表示烴基;條件2:M1表示鹼金屬;條件3:M2表示由鹼金屬、氫原子、烴基、含氧烴基中選出的基;條件4:n表示1以上之整數。
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由於行進張力的變動小,故藉由抑制因編織等的纖維之高階加工的張力變動所造成的斷絲,而步驟通過性優異,可提高織密度的高密度化、織造性。又,可抑制因製品的繃緊、渣滓混入等而造 成的製品缺點,提高製品收率。特別地,對於以高網眼織物為必要的過濾器、篩網紗用途,可達成為了提高性能的織密度之高密度化(高網眼化)、開口部(opening)的大面積化、開口部的缺點減少、織造性提高。
藉由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之製造方法,由於高強度、高彈性模數,織造步驟中堆積物(渣滓)少,而且行進張力的變動小,步驟通過性優異,可製造纖維,其能給予大幅改善織物的製品收率之液晶聚酯纖維。於該製造方法中,藉由更洗淨固相聚合後的液晶聚酯纖維,可容易去除固相聚合油劑。如此地,藉由施予洗淨,可如上述地得到在織造步驟的步驟安定性及製品收率經大幅改善的液晶聚酯纖維。
實施發明的形態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
本發明所用的液晶聚酯,就是熔融時能形成各向異性熔融相(液晶性)之聚酯。此特性例如可藉由將由液晶聚酯所成的試料載置於熱台上,在氮氣環境下升溫加熱,在偏光下觀察試料的穿透光而確認。
作為本發明所用的液晶聚酯,例如可舉出(i)芳香族氧羧酸的聚合物、(ii)芳香族二羧酸與芳香族二醇或脂肪族二醇之聚合物、(iii)芳香族氧羧酸、芳香族二羧酸與芳香族二醇或此等與脂肪族二醇所成的聚合物等,其中較佳為僅由芳香族所構成的聚合物。僅由芳香族所構成的聚合物,係在成為纖維時展現優異的強度及彈性模數 。又,液晶聚酯的聚合方式係可使用包含習知方法的通常方法。
此處,作為芳香族氧羧酸,例如可舉出羥基苯甲酸、羥基萘甲酸等或此等的烷基、烷氧基、鹵素取代物等。
又,作為芳香族二羧酸,例如可舉出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二苯基二羧酸、萘二羧酸、二苯基醚二羧酸、二苯氧基乙烷二羧酸、二苯基乙烷二羧酸等,或此等的烷基、烷氧基、鹵素取代物等。
再者,作為芳香族二醇,例如可舉出氫醌、間苯二酚、二羥基聯苯、萘二醇等,或此等的烷基、烷氧基、鹵素取代物等,作為脂肪族二醇,可舉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等。
作為本發明所用的液晶聚酯之較佳例,可舉出由對羥基苯甲酸成分與6-羥基-2-萘甲酸成分所共聚合成的液晶聚酯、由對羥基苯甲酸成分與4,4’-二羥基聯苯成分與間苯二甲酸成分及/或對苯二甲酸成分所共聚合成的液晶聚酯、由對羥基苯甲酸成分與4,4’-二羥基聯苯成分與間苯二甲酸成分與對苯二甲酸成分與氫醌成分所共聚合成的液晶聚酯等。
藉由如上述所示的組合,由於分子鏈的對稱性降低,液晶聚酯的熔點降低至分解點以下,成為具有可熔融紡絲的熔點。因此,可得到長度方向均勻的纖維,其在聚合物的熔點與熱分解溫度之間所設定的紡絲溫度中具有良好的製絲性,而且由於具有適度的結晶性,可提高 纖維的強度、彈性模數。於本發明中,較佳為由下述化學式表示的構造單位(I)、(II)、(III)、(IV)及(V)所構成之液晶聚酯。
再者,本發明中所謂的構造單位,就是表示在聚合物的主鏈中可構成重複構造的單位。上述(I)~(V)的組合由於直線性高,可提高彈性模數而較佳。
藉由組合如構造單位(II)、(III)之體積不大、直線性高的二醇所成的成分,取得分子鏈為秩序且紊亂少的構造,同時結晶性不過度升高,亦可維持纖維軸垂直方向的相互作用。藉此,除了得到高強度、彈性模數,在固相聚合後藉由施予高溫熱處理,亦得到特別優異的耐磨耗性。
又,相對於構造單位(I)、(II)及(III)的合計而言,上述構造單位(I)較佳為40~85mol%,更佳為65~80mol%,尤佳為68~75mol%。藉由成為如此的範圍,可使結晶性成為適當的範圍,而得到高強度、彈性模數,而且熔點亦為能熔融紡絲的範圍。
相對於構造單位(II)及(III)的合計而言,構造單位(II)較佳為60~90mol%,更佳為60~80mol%,尤佳為65~75mol%。藉由成為如此的範圍,結晶性不過度地升高,由於亦維持纖維軸垂直方向的相互作用,故在固相聚合後藉由施予高溫熱處理,可提高耐磨耗性。
相對於構造單位(IV)及(V)的合計而言,構造單位(IV)較佳為40~95mol%,更佳為50~90mol%,尤佳為60~85mol%。藉由成為如此的範圍,聚合物的熔點為適當的範圍,由於在聚合物的熔點與熱分解溫度之間所設定的紡絲溫度中具有良好的紡絲性,故得到在長度方向均勻的纖維,而且由於聚合物的直線性係適度地紊亂,故藉由固相聚合後的高溫熱處理而原纖維構造容易紊亂,纖維軸垂直方向的相互作用升高,可提高耐磨耗性。
再者,上述本發明所較佳使用的液晶聚酯之各構造單位的較佳範圍係如以下。而且,以下述構造單位(I)~(V)的合計為100mol%。藉由在此範圍中調整組成,可合適地得到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
構造單位(I):45~65mol%
構造單位(II):12~18mol%
構造單位(III):3~10mol%
構造單位(IV):5~20mol%
構造單位(V):2~15mol%
再者,構造單位(IV)與構造單位(V)的合計量及構造單位(II)與構造單位(III)的合計量較佳為實質上等莫耳。
而且,本發明所用的液晶聚酯,除了上述單體以外,在不損害液晶性的程度之範圍內,可更使其它單體共聚合,例如可舉出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等的脂肪族二羧酸、1,4-環己烷二羧酸等的脂環式二羧酸、聚乙二醇等的聚醚、聚矽氧烷、芳香族亞胺基羧酸、芳香族二亞胺、及芳香族羥基亞胺等。
又,於本發明所用的液晶聚酯中,在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可添加.併用其它聚合物。所謂的添加.併用,就是混合聚合物彼此的情況,或於2成分以上的複合紡絲中,在一方的成分或複數的成分部分地混合使用或全面地使用其它聚合物。作為其它聚合物,例如可添加聚酯、聚烯烴或聚苯乙烯等的乙烯系聚合物、聚碳酸酯、聚醯胺、聚醯亞胺、聚苯硫、聚苯醚、聚碸、芳香族聚酮、脂肪族聚酮、半芳香族聚酯醯胺、聚醚醚酮、氟樹脂等的聚合物,可舉出聚苯硫、聚醚醚酮、尼龍6、尼龍66、尼龍46、尼龍6T、尼龍9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環己烷二甲醇對苯二甲酸酯、聚酯99M等當作合適例。再者,添加.併用此等的聚合物時,其熔點較佳為在液晶聚酯的熔點±30℃以內,因會不損害製絲性。
再者,為了提高所得之纖維的強度、彈性模數,而且為了抑制在聚合物界面之剝離所造成的絨毛發生或斷絲,添加.併用的量較佳為50wt%以下,更佳為5wt%以下,更佳為實質上不添加.併用其它聚合物。
於本發明所用的液晶聚酯中,在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可少量含有各種金屬氧化物、高嶺土、矽石等的無機物、著色劑、消光劑、難燃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紅外線吸收劑、結晶核劑、螢光增白劑、末端基封閉劑、相溶化劑等的添加劑。
所謂本發明的纖維,就是藉由通常的熔融紡絲法所紡絲的絲。
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較佳係行進張力的變動幅度(R)為5cN以下,更佳為4cN以下。此處所言之行進張力的變動幅度(R),就是指藉由實施例中A.項記載之方法所得之值。本發明者們著眼於液晶聚酯纖維之織造等的高階步驟中的步驟通過性及製品收率造成大幅影響的因子之張力變動,進行專心致力的檢討,結果發現在由實施例中A.項記載之方法所得之行進張力的變動幅度(R)與織造等的高階加工步驟中之步驟通過性及製品收率之間,有良好的相關。即,由於行進張力的變動幅度(R)滿足5cN以下,特別可抑制製造織物時之張力變動,格外提高織造步驟中的步驟通過性。
又,行進張力的變動幅度(R)若超過5cN,則由行進張力的變動大,誘發織造時步驟的液晶聚酯纖維之張力不均,故造成步驟通過性的惡化,或所得之織物的製品缺點之製品收率降低。
再者,使行進張力的變動幅度(R)成為5cN以下之方法係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可如後述的製造方法之記載,藉由在液晶聚酯纖維上塗佈無機粒子(A)與磷酸系化合物(B)後,進行固相聚合,更將所得之纖維洗淨而實現。
本發明的纖維係油分附著率為3.0wt%以下。此處所言的油分附著率,就是在洗淨後殘留在纖維上的殘存固相聚合油劑及上油劑之總附著率,指藉由實施例中D.項記載之手法所求得之值。藉由使油分附著率成為3.0wt%以下,可減低在後加工步驟中纖維彼此靠攏的假黏著而造成的斷絲或因油劑污垢的洗淨所致的停台次數,而提高織造性。油分附著率若超過3.0wt%,則因為過剩附著的油劑而絲彼此的靠攏係頻常發生,而且由於步驟中的擦過而剩餘的油劑脫落,污染步驟。又,從防止因油劑的斷絲或步驟污染而提高織造性之觀點來看,油分附著率更佳為2.0wt%以下,尤佳為1.5wt%以下。再者,特別地雖然沒有下限值的限制,但為了發揮織造中的潤滑性等效果,通常對纖維給予上油劑,從防止織造中纖維的削減之觀點來看,殘存固相聚合油劑及上油劑的總附著率之油分附著率的下限雖然亦取決於油劑種類,但通常為0.5wt%左右,更佳為0.8wt%以上。
從抑制織造步驟中渣滓產生而保持步驟安定性之觀點,且抑制渣滓對製品的混入而提高製品收率之觀點來看,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之渣滓產生量為0.01g以下,更佳為0.002g以下。此處所言的渣滓產生量,就是指藉由實施例中H.項記載之方法所得之值。渣滓產生量的 下限值係沒有特別的限定,但從洗淨的工夫與效果之平衡的觀點來看,現實上為0.0001g左右。
再者,使渣滓產生量成為0.01g以下的方法係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可如後述的製造方法之記載,藉由在液晶聚酯纖維上塗佈無機粒子(A)與磷酸系化合物(B)後,進行固相聚合,更將所得之纖維洗淨而實現。
本發明的纖維之長絲(filament)數係可自由地選擇,為了纖維製品的薄物化、輕量化,長絲數較佳為50以下,更佳為20以下。特別地,長絲數為1之單絲係可特別適用於強烈希望織造時的渣滓產生抑制及行進張力安定性之領域。
本發明的纖維之單纖維纖度較佳為18.0dtex以下。此處所言的單纖維纖度,就是藉由實施例中B.項記載之手法所求得之值。藉由使單纖維纖度細到18.0dtex以下,於纖維狀態進行固相聚合時,構成纖維的高分子之分子量容易增加,強度、伸長度、彈性模數升高。再者,除了具有纖維的柔軟性升高、纖維的加工性升高、由於表面積增加而黏著劑等的藥液之密接性高之特性,還具有當為由單絲所成的紗時可將厚度減薄,可提高織密度,可加寬開口(開口部的面積)之有利點。單纖維纖度更佳為10.0dtex以下,尤佳為7.0dtex以下。再者,單纖維纖度的下限雖然沒有特別的限定,但藉由後述之製造方法可達成的下限為1.0dtex左右。
為了提高織物或編物等最終製品的強度,本發明的纖維之強度較佳為12.0cN/dtex以上,更佳為14.0cN/dtex 以上,尤佳為15.0cN/dtex以上。強度的上限雖然沒有特別的限定,但藉由後述的製造方法可達成的上限為40.0cN/dtex左右。再者,此處所言的強度,就是藉由實施例中C.項記載之手法所求得之值。
本發明的纖維之伸長度較佳為1.0%以上,更佳為2.0%以上。由於伸長度為1.0%以上,纖維的衝撃吸收性升高,除了高階加工步驟的步驟通過性、操作優異,還有由於衝撃吸收性升高,而耐磨耗性亦高。再者,伸長度的上限雖然沒有特別的限定,但藉由後述的製造方法可達成的上限為10.0%左右。再者,此處所謂的伸長度,就是藉由實施例中C.項記載之手法所求得之值。
又,為了提高織物的彈性模數,彈性模數較佳為500cN/dtex以上,更佳為600cN/dtex以上,尤佳為700cN/dtex以上。彈性模數的上限雖然沒有特別的限定,但作為藉由後述的製造方法可達成的上限,彈性模數為1,500cN/dtex左右。再者,本發明所言的彈性模數,就是藉由實施例中C.項記載之手法所求得之值。
由於強度、彈性模數高,除了可適用於繩、張力構件等的補強用纖維、印刷用網紗、過濾器用網眼等之用途,還由於即使細纖度也能展現高的強力,故可達成纖維材料的輕量化、薄物化,亦可抑制織造等高階加工步驟之斷絲。
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較佳係在差示熱量測定中,於50℃起20℃/min的升溫條件下測定時,所觀測的吸熱峰(Tm1)中之波峰半值寬度為15℃以上。此測定法中的 Tm1表示纖維的熔點,波峰形狀係其面積愈廣,即熔解熱量△Hm1愈大,則結晶化度愈高,而且其半值寬度愈窄,則結晶的完全性愈高。液晶聚酯係在紡絲後,藉由施予固相聚合而Tm1上升、△Hm1增加,半值寬度減少,由於結晶化度、結晶的完全性變高,纖維的強度、伸長度、彈性模數增加,耐熱性升高。另一方面,雖然耐磨耗性變差,但此係藉由結晶的完全性升高,而結晶部與非晶部之構造差變顯著,在界面發生破壞。因此,於本發明的纖維中,較佳為維持已固相聚合的纖維之特徵的高Tm1、高強度、伸長度、彈性模數,藉由將波峰半值寬度增加至如不固相聚合的液晶聚酯纖維之15℃以上的值,使結晶性降低,減少成為破壞之起點的結晶/非晶之構造差,弄亂原纖維構造,使纖維全體柔軟化,而提高耐磨耗性。Tm1中的波峰半值寬度,由於愈高則耐磨耗性愈高,故更佳為20℃以上。再者,上限雖然沒有特別的限制,但工業上可達成的上限為80℃左右。
再者,於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中,雖然吸熱峰為1個,但當固相聚合不充分時等,取決於纖維構造,會觀測到2個以上的波峰。此時的波峰半值寬度係將各自的波峰之半值寬度合計之值。
本發明的纖維之熔點(Tm1)較佳為300℃以上,更佳為310℃以上,尤佳為320℃以上。藉由具有如此高的熔點,由於耐熱性、熱尺寸安定性優異,故即使成為製品後,亦可在高溫下加工,後加工性優異。Tm1的上限雖然沒有特別的限制,但本發明可達成的上限為400℃左右。
又,熔解熱量△Hm1之值係隨著液晶聚酯的構成單位之組成而變化,但較佳為6.0J/g以下。由於△Hm1降低至6.0J/g以下,結晶化度降低,原纖維構造紊亂,纖維全體柔軟化,而且成為破壞之起點的結晶/非晶之構造差係減少,耐磨耗性升高。由於△Hm1愈低則耐磨耗性愈升高,故更佳為5.0J/g以下。再者,△Hm1的下限雖然沒有特別的限定,但為了得到高強度、彈性模數,較佳為0.5J/g以上。
若將液晶聚酯纖維予以固相聚合,則分子量增加,強度、伸長度、彈性模數、耐熱性升高,同時結晶化度亦升高,△Hm1增加。結晶化度若升高,則強度、伸長度、彈性模數、耐熱性進行升高,但結晶部與非晶部之構造差變顯著,其界面變容易破壞,耐磨耗性會降低。相對於此,藉由具有已固相聚合的纖維之1個特徵的高分子量,而保持高的強度、伸長度、彈性模數、耐熱性,同時具有如未固相聚合的液晶聚酯纖維之低結晶化度,即低的△Hm1,從耐磨耗性提高之觀點來為較佳。
為了達成如此的纖維構造,例如可藉由將如後述所固相聚合的液晶聚酯纖維,在其液晶聚酯纖維的Tm1+10℃以上予以熱處理而實現。
再者,上述液晶聚酯纖維之Tm1、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Hm1,係指藉由實施例中E.項記載之方法所得之值。
於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中,為了藉由表面平滑性升高而提高耐磨耗性、提高步驟通過性等,較佳為塗佈 上油劑、上油劑的油分附著率相對於纖維重量而言較佳為0.1wt%以上。再者,本發明所謂的油分附著率,就是指藉由實施例中D.項記載之手法所求得之值。由於油分愈多則其效果愈高,故更佳為0.5wt%以上。惟,油分若過多,則纖維彼此的黏著力升高,由於毗鄰的絲彼此靠攏的假黏著而造成的斷絲,或在步驟中由於擦過而剩餘的油劑堆積在導件或張力賦予裝置上,發現步驟污染,增加因步驟洗淨的停台次數,由於發生織造性不良等的問題,故為3.0wt%以下,較佳為2.0wt%以下。
上油劑種類係可採用一般的聚酯單絲用上油劑等,但為了避免在織造步驟中由於渣滓產生而步驟通過性降低,較佳為在上油劑中不含有粒狀物。
以下,詳細而說明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所用的液晶聚酯之熔點,為了加寬能熔融紡絲的溫度範圍,較佳為200~380℃,為了提高紡絲性,較佳為250~360℃。再者,液晶聚酯聚合物的熔點係指藉由實施例中E.項記載之方法所測定之值。
本發明所用的液晶聚酯之聚苯乙烯換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以下記載為分子量)較佳為3.0萬以上。藉由使分子量成為3.0萬以上,於紡絲溫度下具有適當的黏度,可提高製絲性。分子量愈高則所得之纖維的強度、伸長度、彈性模數愈高,但若分子量過高,則黏度變高而流動性差,最終變成不流動,故分子量較佳為低於25.0萬,更佳為低於20.0萬。此處所言之聚苯乙烯換算的重量 平均分子量,係指藉由實施例中F.項記載之方法所測定之值。
本發明所用的液晶聚酯,較佳為在供熔融紡絲之前進行乾燥,以抑制水分混入所致的發泡,而提高製絲性。又,藉由進行真空乾燥,由於亦去除液晶聚酯中所殘存的單體,故可進一步是高製絲性而更佳。作為乾燥條件,通常使用在100~200℃進行8~24小時的真空乾燥。
於熔融紡絲中,液晶聚酯的熔融壓出係可使用眾所周知的手法,但為了消除聚合時所生成的秩序構造,較佳為使用擠壓機型的壓出機。所壓出的聚合物係經由配管,藉由齒輪泵等眾所周知的計量裝置來計量,在通過異物去除的過濾器後,導往噴嘴。此時,為了提高流動性,自聚合物配管到噴嘴為止的溫度(紡絲溫度)較佳為液晶聚酯之熔點以上,更佳為液晶聚酯的熔點+10℃以上。惟,紡絲溫度若過高,則液晶聚酯的黏度增加,導致流動性的變差、製絲性的變差,故較佳為500℃以下,更佳為400℃以下。再者,亦可各自獨立地調整自聚合物配管至噴嘴為止的溫度。此時,藉由使靠近噴嘴的部位之溫度高於其上游側的溫度,而吐出安定。
從提高製絲性、提高纖度的均一性之點來看,於吐出中,較佳為減小噴嘴孔的孔徑,同時加長著陸(land)長(噴嘴孔的孔徑與同一的直管部之長度)。惟,由於孔徑若過度地小則容易發生孔的堵塞,故較佳為直徑0.05mm以上0.50mm以下,更佳為0.10mm以上0.30mm以下。著陸長若過度地長,則由於壓力損失變高,以著 陸長除以孔徑而得之商所定義的L/D較佳為1.0以上3.0以下,更佳為2.0以上2.5以下。
又,可按照用途來適宜選擇噴嘴的孔數,但為了維持均一性,1個的噴嘴的孔數較佳為1,000孔以下,更佳為500孔以下。再者,從不提高壓力損失之點來看,位於噴嘴孔的正上方之導入孔較佳為直孔。導入孔與噴嘴孔的連接部分成為錐形者,在抑制異常滯留上為較佳。又,孔數的下限可為1孔。
由噴嘴孔所吐出的聚合物係在通過保溫、冷卻區域而使固化後,藉由以一定速度旋轉的輥(導絲輥)來牽引。由於保溫區域若過度地長則製絲性變差,故較佳自噴嘴面至200mm為止,更佳為至100mm為止。保溫區域亦可使用加熱手段來提高環境溫度,其溫度範圍較佳為100℃以上500℃以下,更佳為200℃以上400℃以下。冷卻係可使用惰性氣體、空氣、水蒸氣等,但從降低環境負荷之點來看,較佳為使用噴出平行或環狀的空氣流。
為了生產性、單絲纖度之減低,牽引速度較佳為50m/min以上,更佳為500m/min以上。作為本發明的較佳例所列舉的液晶聚酯,由於在紡絲溫度下具有合適的拉絲性,故可使牽引速度成為高速,上限係沒有特別的限制,但從拉絲性之點來看為2,000m/min左右。
從提高製絲性、提高纖度的均一性之點來看,以將牽引速度除以吐出線速度而得之商所定義的紡絲牽伸比較佳為1以上500以下,更佳為10以上100以下。
在使纖維的操作性提高上,較佳為在熔融紡絲中自聚合物的冷卻固化起至捲取為止之間給予油劑。油劑係可使用眾所周知者,但於固相聚合前之退捲步驟中,提高將熔融紡絲所得之纖維(以下記載為紡絲原絲)解舒時的解舒性之點,較佳為使用一般的紡絲油劑或後述的無機粒子(A)/磷酸系化合物(B)之混合油劑。
捲取係可使用眾所周知的捲取機來成為紆管(pirn)、筒子、圓錐等的形態之捲裝。從不給予纖維摩擦力而不使原纖維化之點來看,較佳為捲取時成為輥不接觸捲裝表面的紆管捲。
熔融紡絲所得之纖維(固相聚合前)的單纖維纖度較佳為18.0dtex以下。此處所言的單纖維纖度係藉由實施例中B.項記載之手法所求得之值。藉由使單纖維纖度細到18.0dtex以下,在以纖維狀態進行固相聚合時,構成纖維的高分子之分子量容易增加,強度、伸長度、彈性模數升高。再者,由於表面積增加,具有可增多無機粒子(A)及磷酸系化合物(B)之附著量之特徵。單纖維纖度較佳為10.0dtex以下,更佳為7.0dtex以下。再者,單纖維纖度的下限雖然沒有特別的限定,但藉由後述的製造方法可達成之下限為1.0dtex左右。
熔融紡絲所得之纖維(固相聚合前)的長絲數、總纖度係可自由地選擇,但為網眼織物時,長絲數為了纖維製品的薄物化、輕量化,較佳為長絲數50以下,更佳為20以下。特別地,長絲數為1的單絲,由於是強烈希望織造時的渣滓產生抑制及行進張力安定性之領域,藉由本發明的製造方法所得之液晶聚酯纖維係可適用。
另外,由本發明的製造方法所得之液晶聚酯纖維亦可使用於複絲的用途之張力構件或各種補強劑、魚網、繩等。此時,熔融紡絲所得之纖維,即供固相聚合的纖維之總纖度係可選擇,由於若過度地小則在固相聚合時於絲條間容易發生熔黏,在解舒時成為缺點,使步驟通過性變差,故較佳為5dtex以上,更佳為20dtex以上,尤佳為100dtex以上。再者,此處所言的總纖度,就是藉由實施例中B.項記載之手法所求得之值。又,總纖度若過度地大,則在固相聚合時與絲條的內部與外部形成差異,容易單絲斷裂,步驟通過性變差,故較佳為10,000dtex以下,更佳為2,000dtex以下。又,於複絲的用途中使用時,絲條所含有的單絲數,即長絲數較佳為2以上,更佳為5以上,尤佳為50以上,特佳為100以上。藉由加大長絲數,即使單纖維纖度小時也可加大總纖度,由於兼具絲條的柔軟性與高強力(強度與總纖度之積),步驟通過性優異。由於長絲數若過度地大則操作性差,故上限為5,000左右。
熔融紡絲所得之纖維的強度,為了防止下一步驟的固相聚合前之退捲步驟的斷絲,提高步驟通過性,較佳為3.0cN/dtex以上,更佳為5.0cN/dtex以上。強度的上限在本發明中為10cN/dtex左右。
熔融紡絲所得之纖維的伸長度,為了防止下一步驟的固相聚合前之退捲步驟的斷絲,提高步驟通過性,較佳為0.5%以上,更佳為1.0%以上。伸長度的上限在本發明為5.0%程度。
熔融紡絲所得之纖維的彈性模數,為了防止下一步驟的固相聚合前之退捲步驟的斷絲,提高步驟通過性,較佳為300cN/dtex以上,更佳為500cN/dtex以上。彈性模數的上限在本發明中為800cN/dtex左右。
再者,本發明所言之強度、伸長度、彈性模數係藉由實施例中C.項記載之方法所求得之值。
本發明中,於熔融紡絲所得之液晶聚酯纖維上,塗佈無機粒子(A)與磷酸系化合物(B)後,施予固相聚合。藉由塗佈無機粒子(A)與磷酸系化合物(B),除了抑制固相聚合時在纖維間所發生的熔黏之效果,還有藉由該成分在固相聚合步驟因後述的機構而熱變性,在其後的洗淨步驟中,得到容易自纖維去除此等(A)、(B)成分的液晶聚酯纖維。又,洗淨所得之纖維由於纖維上的固相聚合油劑之殘存物少,而抑制渣滓的產生及行進張力變動,故織造性變良好。
作為本發明中的無機粒子(A),可舉出眾所周知的無機粒子,例子可舉出礦物、氫氧化鎂等的金屬氫氧化物、矽石或氧化鋁等的金屬氧化物、碳酸鈣或碳酸鋇等的碳酸鹽、硫酸鈣或硫酸鋇等的硫酸鹽、矽酸鹽,以及碳黑等。藉由將如此耐熱性高的無機粒子塗佈到纖維上,而減少單絲間的接觸面積,可避免在固相聚合時所發生的熔黏。
考慮塗佈步驟,從操作容易、環境負荷減低之觀點來看,無機粒子(A)較佳為水分散容易者,而且在固相聚合條件下宜為惰性。從此等觀點來看,較佳為使用矽石 或矽酸鹽。當為矽酸鹽時,特佳為具有層狀構造的頁矽酸鹽。再者,作為頁矽酸鹽,可舉出高嶺石、埃洛石、蛇紋石、矽鎳礦、綠土族、葉蠟石、滑石、雲母等,於此等之中考慮取得的容易性,最佳為使用滑石、雲母。
又,作為無機粒子(A)的中位直徑(D50),較佳為10μm以下。此係因為藉由使D50成為10μm以下,無機粒子(A)在纖維間保持的機率升高,熔黏抑制效果變顯著。基於同樣的理由,D50更佳為5μm以下。又,作為D50的下限,考慮成本面及固相聚合後的洗淨步驟中之洗淨性,較佳為0.01μm以上。再者,此處所言的中位直徑(D50),就是指藉由實施例中G.項記載之方法所測定之值。
又,作為本發明中的磷酸系化合物(B),可使用下述化學式中之(1)~(3)所示的化合物。
此處,R1,R2表示烴基,M1表示鹼金屬,M2表示由鹼金屬、氫原子、烴基、含氧烴基中選出的基。
再者,n表示1以上之整數。再者,n的上限從熱分解抑制之觀點來看,較佳為100以下,更佳為10以下。
作為R1,考慮固相聚合時的熱分解所發生的氣體,從減低環境負荷之觀點來看,較佳為在構造中不含有苯基,較佳為以烷基來構成。R1的碳數,從對纖維表面的親和性之觀點來看,較佳為2以上,而且從壓低伴隨固相聚合的有機成分之分解所致的重量減量率,防止固相聚合時之分解所發生的碳化物殘留在纖維表面之觀點來看,較佳為20以下。
又,作為R2,從在水中的熔解性之觀點來看,較佳為碳數5以下的烴,更佳為碳數2或3。
作為M1,從製造成本之觀點來看,較佳為鈉、鉀。
藉由併用磷酸系化合物(B)與無機粒子(A),而提高無機粒子(A)的分散性,使對纖維的均勻塗佈成為可能,不僅展現優異的熔黏抑制效果,而且由於可抑制無機粒子(A)固著於纖維表面,故洗淨後無機粒子(A)對纖維的殘存量減少,在其後的加工步驟展現抑制渣滓產生之效果。此外,本發明者們進行專心致力的檢討後,發現磷酸系化合物(B)係在固相聚合條件下脫水反應及藉由磷酸系化合物(B)中所含有的有機成分進行分解,而形成磷酸鹽的縮合鹽,源自此縮合鹽形成,在固相聚合後的洗淨步驟中,可藉由水自纖維中容易地去除。另一方面,單獨塗佈磷酸系化合物(B)時,由於縮合鹽的潮解性,即 使在通常的纖維之保管條件下,在纖維表面上磷酸鹽也吸濕、潮解及帶有黏性,故亦確認洗淨性的降低。即,發現藉由併用無機粒子(A)與磷酸系化合物(B)才展現優異的洗淨性。作為展現此優異的洗淨性之機構,推測因為藉由併用無機粒子(A),由於無機粒子(A)具有吸濕性,故防止磷酸系化合物(B)的縮合鹽自然地吸濕、潮解,僅在通過水中之際,由於磷酸系化合物(B)的縮合鹽吸水而膨脹,與無機粒子(A)一起自纖維表面以層狀剝落。
為了一邊使無機粒子(A)及磷酸系化合物(B)的附著量合適性化,一邊均勻塗佈,較佳為使用在磷酸系化合物(B)的稀釋液中加有無機粒子(A)之混合油劑,作為稀釋液,從安全性的觀點,較佳為使用水。再者,從熔黏抑制之觀點來看,稀釋液中的無機粒子(A)之濃度較佳為0.01wt%以上,更佳為0.1wt%以上,從均勻分散之觀點來看,上限較佳為10wt%以下,更佳為5wt%以下。又,從無機粒子(A)的均勻分散之觀點來看,磷酸系化合物(B)的濃度較佳為0.1wt%以上,更佳為1.0wt%以上。再者,磷酸系化合物(B)的濃度之上限係沒有特別的限制,以避免因混合油劑的黏度上升而造成的附著過多、因黏度的溫度依賴性增大而造成的附著不均為目的,較佳為50wt%以下,更佳為30wt%以下。
又,作為對纖維塗佈無機粒子(A)與磷酸系化合物(B)之方法,可在自熔融紡絲至捲取為止之間進行,但為了提高附著效率,較佳為邊將熔融紡絲所捲取的絲條退捲邊塗佈於該絲條上,或藉由熔融紡絲使附著少量,邊將所捲取的絲條退捲邊追加塗佈。
附著方法係可為導件給油法,但為使均勻地附著於單絲等總纖度細之纖維,較佳為藉由金屬製或陶瓷製的吻輥(給油輥)來附著。再者,當纖維為絞絲狀、絲束狀時,可藉由在混合油劑中浸漬而塗佈。
再者,以無機粒子(A)對纖維的附著率為a(wt%),磷酸系化合物(B)的附著率為b(wt%)時,較佳為皆滿足以下的條件。
條件1 30≧a+b≧2.0
條件2 a≧0.05
條件3 b/a≧1
於上述條件1中,由於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a+b)愈多則愈可抑制熔黏,故較佳為2.0wt%以上,另一方面,若過多則纖維發黏而處理變差,故較佳為30wt%以下。更佳為4.0wt%以上20wt%以下。再者,固相聚合油劑對纖維的油分附著率(a+b),對於固相聚合油劑塗佈後的纖維而言,係指藉由實施例D.項記載之手法所求得之油分附著率的值。
此處,於塗佈固相聚合油劑之前,在纖維上塗佈固相聚合油劑以外之油劑時,對於固相聚合油劑塗佈前的纖維,藉由實施例D.項記載之手法來求得油分附著率D1,對於固相聚合油劑塗佈後的纖維,藉由實施例D.項記載之手法來求得油分附著率D2,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a+b)係此等之差的D2-D1
於條件2中,藉由無機粒子(A)的附著率a成為0.05wt%以上,無機粒子的熔黏抑制效果變顯著。作為附 著率a的上限,從均勻附著之觀點來看,目標為5wt%以下。
於條件3中,藉由使磷酸系化合物(B)的附著率b成為無機粒子(A)的附著率a以上,源自磷酸系化合物(B)的固相聚合時之縮合鹽形成的優異洗淨性係更顯著出現,而且從抑制無機粒子(A)與纖維間的固著之觀點來看亦較佳。
再者,此處所言之無機粒子(A)的附著率a及磷酸系化合物(B)的附著率b,就是指藉由下式所算出之值。
無機粒子(A)的附著率a=(a+b)×Ca÷(Ca+Cb)
磷酸系化合物(B)的附著率b=(a+b)×Cb÷(Ca+Cb)
此處,Ca係指固相聚合油劑中的無機粒子(A)之濃度(wt%),Cb係指固相聚合油劑中的磷酸系化合物(B)之濃度(wt%)。
本發明中,在塗佈無機粒子(A)與磷酸系化合物(B)後,進行固相聚合。藉由進行固相聚合而分子量升高,藉此而強度、彈性模數、伸長度升高。固相聚合亦可作為絞絲狀、絲束狀(例如載置於金屬網等上進行)或在輥間連續的絲條進行處理,但從設備可簡單化、生產性亦可提高之點來看,較佳為以在芯材上捲繞纖維的捲裝狀來進行。
以捲裝狀進行固相聚合時,為了防止捲崩塌,捲密度較佳為0.01g/cc以上,而且為了避免熔黏,捲密度較佳為1.00g/cc以下,更佳為0.80g/cc以下。此處所謂的捲密度,就是自捲裝外尺寸與芯材的筒管之尺寸所求得 之捲裝的佔有體積Vf(cc)與纖維的重量Wf(g),藉由Wf/Vf所計算之值。又,捲密度若過度地小則捲裝會捲崩塌,故較佳為0.03g/cc以上。再者,佔有體積Vf係實測捲裝的外形尺寸而求得之值,Wf係自纖度與捲取長度所計算之值。
如此的捲密度小之捲裝係較佳,因為於熔融紡絲中的捲取來形成時,設備生產性、生產效率化提高,另一方面,將熔融紡絲所捲取的捲裝進行退捲而形成時,由於可減小捲張力,可更減小捲密度而較佳為。於退捲中,由於捲張力愈小則捲密度可愈小,故捲張力較佳為0.30cN/dtex以下,更佳為0.20cN/dtex以下。再者,下限雖然沒有特別的規定,但本發明可達成的下限為0.01cN/dtex左右。
為了降低捲密度,退捲速度較佳為500m/min以下,更佳為400m/min以下。另一方面,為了生產性,退捲速度高者係有利,其為50m/min以上,特佳為100m/min以上。
又,為了即使低張力也形成安定的捲裝,捲形態較佳為在兩端附錐形的錐形端捲取。此時,錐形角較佳為60°以下,更佳為45°以下。又,當錐形角小時,無法加大纖維捲裝而需要長條的纖維時,較佳為1°以上,更佳為5°以上。再者,本發明所言之錐形角係藉由下式來定義。
θ:錐形角(°),d:捲厚(mm),l i :最內層的衝程(mm),l o :最外層的衝程(mm)
再者,捲裝形成中的捲繞數愈小,纖維間的接觸面積愈小,有利於熔黏回避,但捲繞數愈高則愈可減輕在端面的跳花、捲裝的鼓起,捲裝形狀變良好。從此等之點來看,捲繞數較佳為2以上20以下,更佳為5以上15以下。再者,所謂的捲繞數,就是橫向半往復之間錠子旋轉的次數,以橫向半往復的時間(min)與錠子旋轉數(rpm)之積所定義,捲繞數大表示綾角小。
為了形成纖維捲裝,所用的筒管只要是圓筒形狀者,則可為任何者,在作為纖維捲裝捲取時,安裝於捲取機,使此旋轉而捲取纖維,形成捲裝。於固相聚合時,亦可將纖維捲裝與筒管一體處理,但亦可自纖維捲裝中僅抽出筒管而處理。當捲繞在筒管上而直接處理時,該筒管必須耐得住固相聚合溫度,較佳為鋁或黃銅、鐵、不銹鋼等的金屬製。又,此時,筒管中多數之孔較佳為空著,因為可快速地去除聚合反應副生物,有效率地進行固相聚合。又,自纖維捲裝抽出筒管進行處理時,較佳為預先在筒管外層安裝外皮。又,於任一情況中,在筒管的外層上捲繞緩衝材,在其上捲取液晶聚酯熔融紡絲纖維者,於防止捲裝最內層的纖維與筒管外層之熔黏之點係較佳。緩衝材的材質,較佳為由有機纖維或金屬纖維所成的氈,厚度較佳為0.1mm以上、20mm以下。亦可使用該緩衝材代替前述外皮。
纖維捲裝的纖維重量係可為任何重量,若考慮生產性則0.1kg以上、20kg以下是較佳的範圍。再者,絲長較佳為1萬公尺以上200萬公尺以下之範圍。
固相聚合係可在氮等的惰性氣體環境中或如空氣之含氧的活性氣體環境中或減壓下進行,但為了設備的簡單化及纖維或芯材的防氧化,較佳為在氮氣環境下進行。此時,固相聚合的環境較佳為露點-40℃以下的低濕氣體。
固相聚合溫度,以供固相聚合的液晶聚酯纖維之吸熱峰溫度為Tm1(℃)時,最高到達溫度較佳為Tm1-60℃以上。藉由成為如此熔點附近的高溫,固相聚合可快速地進行,可提高纖維的強度。再者,此處所言的Tm1一般是液晶聚酯纖維的熔點,指藉由本發明中實施例E.項記載之測定方法所求得之值。再者,為了防止熔黏,最高到達溫度較佳為低於Tm1(℃)。又,相對於時間,階段或連續地提高固相聚合溫度者,係可防止熔黏同時提高固相聚合的時間效率而更佳。此時,由於隨著固相聚合的進行,液晶聚酯纖維的熔點上升,故固相聚合溫度可升高至固相聚合前的液晶聚酯纖維之Tm1+100℃左右為止。惟,此時,固相聚合的最高到達溫度亦為固相聚合後的纖維之Tm1-60(℃)以上且低於Tm1(℃)者,從提高固相聚合速度且可防止熔黏之點來看為較佳。
固相聚合時間,為了充分提高纖維的分子量,即強度、彈性模數、伸長度,最高到達溫度較佳為5小時以上,更佳為10小時以上。另一方面,由於強度、彈性模 數、伸長度增加之效果係隨著經過時間而飽和,為了提高生產性,較佳為50小時以下。
由本發明的製造方法所得之液晶聚酯纖維係藉由洗淨而可容易去除固相聚合油劑,洗淨後的纖維由於在纖維上不具有來自有機成分的凝膠化物或固形物,故在織造步驟中的堆積物產生量少,而且藉由大幅地改善行進張力變動,織造步驟中的步驟安定性及製品收率之大幅改善係成為可能。即,由本發明的製造方法所得之液晶聚酯纖維係織造步驟中的堆積物(渣滓)少,而且行進張力的變動小,由於步驟通過性優異,可適合作能給予大幅改善織物的製品收率之液晶聚酯纖維的纖維。如此地,堆積物(渣滓)少,而且行進張力的變動小,步驟通過性優異之液晶聚酯纖維,係可進行織造而特別適用於的過濾器或篩網紗等網眼織物。
又,由本發明的製造方法所得之液晶聚酯纖維係可進行織造而展開於過濾器或篩網紗等的網眼織物以外之用途,視用途而定,亦可不對由本發明的製造方法所得之液晶聚酯纖維進行洗淨而直接利用。例如,於複絲用途之加工步驟中,在本發明所得之纖維中,藉由在纖維表面塗佈粉體的鹽與粒子,藉由粉體脫模的作用而行進阻力降低,由於可防止因纖維的擦過而導致的原纖維化,故行進安定性升高,而且由於亦可藉由水來容易洗淨去除兩者,故在成為製品時,藉由水洗而作出纖維表面的附著物實質上沒有的狀態,由於可提高與藥液或樹脂的黏著性,故加工性優異。
如上述地,由本發明的製造方法所得之液晶聚酯纖維,係廣用於一般產業用材料、土木‧建築材料、運動用途、防護衣、橡膠補強材料、電材料(尤其作為張力構件)、音響材料、一般衣料等之領域。作為有效的用途,可舉出篩網紗、過濾器、繩、網狀物、魚網、電腦用緞帶、印刷基板用基布、造紙用的帆布、安全氣囊、飛艇、圓頂用等之基布、騎士服、釣絲、各種線(帆船、滑翔傘、氣球、風箏)、百葉窗繩索、紗窗用支持繩索、汽車或航空機內各種繩索、電製品或機器人的力傳達繩索等,特別有效的用途為工業材料用織物等用之單絲。其中,最適用於高強度、高彈性模數、細纖度化之要求強,為了提高織造性、提高織物品而必須抑制步驟中的堆積物產生所造成的張力變動之印刷用篩網紗或過濾器用的網眼織物。
再者,於本發明中,從織造步驟中的步驟通過性及製品收率提高之觀點來看,在固相聚合後,較佳為進行洗淨。藉由進行洗淨而去除熔黏防止用的固相聚合油劑,可抑制在以後的步驟例如在織造步驟的固相聚合油劑對導件等的堆積而造成的步驟通過性之惡化,可抑制堆積物對製品的混入而生成的缺點等。
作為洗淨方法,亦可舉出用布或紙來擦拭纖維表面之方法,但由於若對固相聚合絲給予力學負荷,則進行原纖維化,故較佳為將纖維浸漬在固相聚合油劑可熔解或分散的液體中之方法。除了在液體中的浸漬,較佳為使用流體來吹掉之方法,因為可有效率的去除可被液體所膨潤的固相聚合油劑。
洗淨所用的液體較佳為水,因為減低環境負荷。液體的溫度愈高愈可提高去除效率,較佳為30℃以上,更佳為40℃以上。惟,溫度過高時,由於液體的蒸發變顯著,故較佳為液體沸點-20℃以下,更佳為沸點-30℃以下。
於洗淨所用的液體中,從洗淨效率提高之觀點來看,較佳為添加界面活性劑。為了提高去除效率而且降低環境負荷,界面活性劑的添加量較佳為0.01~1wt%,更佳為0.1~0.5wt%。
再者,為了提高洗淨效率,較佳為對洗淨所用的液體給予振動或液流。此時,亦有使液體進行超音波振動等之手法,但從設備簡單化、節能的觀點來看,較佳為給予液流。液流給予之方法係有液浴內的攪拌、藉由噴嘴的液流給予等之方法,但藉由噴嘴來進行將液浴循環時的供給由於可簡單地實施,故較佳為藉由噴嘴的液流給予。
洗淨所致的固相聚合油劑去除之程度,係按照目的適宜調整,但從在高階加工步驟或織造步驟的纖維之步驟通過性提高或織物品位提高之觀點來看,殘存在洗淨後的纖維上之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較佳為2.0wt%以下,更佳為1.0wt%以下,尤佳為0.5wt%以下。再者,殘存固重油劑的附著率指對於洗淨步驟後立即捲取的纖維,藉由實施例D.項記載之手法所求得之值。
為了使每單位時間的處理量增加,洗淨係可將纖維以絞絲狀、絲束狀、或捲裝的狀態浸漬在液體中,但為 了進行纖維長度方向的均勻去除,較佳為一邊使纖維連續地行進,一邊浸漬在液體中。將纖維連續地浸漬在液體中之方法,係可為使用導件等將纖維導引至浴內之方法,但為了抑制因與導件的接觸阻力而造成的固相聚合纖維之原纖維化,較佳為在浴的兩端設置狹縫,使通過此狹縫而使纖維通過浴內,而且在浴內設置絲道導件。
再者,於使捲裝狀的固相聚合絲連續地行進時,將纖維解舒,但為了抑制因將固相聚合所產生的輕微熔黏剝離時的原纖維化,較佳為一邊使固相聚合捲裝旋轉,一邊在與旋轉軸呈垂直的方向(纖維周圍方向)中將絲解舒之藉由所謂藉由奪取來解舒者。
作為如此的解舒方法,可舉出使用馬達等以一定的旋轉數來積極驅動之方法,使用張力調節輥邊控制旋轉數邊調速解舒之方式,將固相聚合捲裝掛在自由輥,邊藉由調速輥來拉伸纖維邊進行解舒之方法。又,將液晶聚酯纖維以捲裝的狀態浸在液體中,直接解舒之方法,由於亦可效率地去除油分,而為較佳的態樣。
再者,使用流體來吹掉時所用的流體,較佳為空氣或水。特別地使用空氣於流體時,由於亦可期待使液晶聚酯纖維表面乾燥之效果,故在其後的步驟中防止污垢的堆積,即由於預料收率的改善,而為較佳的態樣。
又,於洗淨後的液晶聚酯纖維表面,由於洗淨用的液體附著,故洗濯亦為較佳態樣。洗淨所用的液體若殘留在液晶聚酯纖維表面上,則最終乾燥而成為絲表面上的異物,故藉由洗濯而使液晶聚酯纖維表面更均勻化, 可抑制在以後的步驟中因異物堆積而造成的解舒張力之變動。
洗濯所用的流體較佳為水。洗濯由於係以去除液晶聚酯纖維表面上所附著的洗淨液成分為目的而進行,故若使用可使該成分熔解的水,則可有效率地進行洗淨。又,以增加該成分的熔解度為目的,將水加溫者亦為較佳的樣態。加溫的溫度,由於愈高溫則熔解度愈高,可期待洗濯效率的升高,故上限係沒有特別的限定,若考慮抑制加溫所需要的能量消耗,減低能量成本,蒸發所致的損失,可以80℃為目標。
在進行洗濯後,藉由組合吹掉來去除液晶聚酯纖維表面上所殘存的水分者,係更佳的樣態。
又,從洗淨後的以後之步驟中的步驟通過性提高之觀點來看,較佳為塗佈上油劑。作為上油劑,較宜採用聚酯纖維用的一般使用之上油劑,但從抑制因步驟中的脫落所致的行進張力變動之觀點來看,較佳為不含有粒子。
上油劑的油分附著率,為了發揮上油劑所致的潤滑性等效果,相對於纖維而言較佳為0.1wt%以上,以預防因過剩給予而在後加工步驟的污染為目的,較佳為3.0%以下。此處所言之上油劑的油分附著率,就是指對於上油劑賦予後的纖維,自藉由實施例D.項記載之方法所求得之油分附著率的值,扣除同纖維的殘存固相聚合油劑之油分附著率的值後之值。
又,取決於篩網紗或過濾器用單絲等液晶聚酯纖維之使用目的,特別需要纖維的耐磨耗性提高時,較佳為在洗淨後以Tm1+10℃以上的溫度施予高溫熱處理。再者,此處所言的Tm1係指藉由實施例中E.記載的測定方法所求得之值,Tm1為纖維的熔點,但藉由對液晶聚酯纖維施予熔點+10℃以上的高溫之熱處理,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成為15℃以上,由於使纖維全體的結晶化度、結晶的完全性降低,而大幅提高耐磨耗性。
於熱處理之點,液晶聚酯纖維會固相聚合,但此時的處理溫度若不是纖維的熔點以下,則纖維會熔黏、熔斷。於固相聚合時,由於隨著處理而纖維的熔點上升,最終的固相聚合溫度會成為處理前的纖維之熔點以上,但即使為該情況,處理溫度也比被處理的纖維之熔點即熱處理後的纖維之熔點還低。即,此處所言的高溫熱處理,不是進行固相聚合,而減少因固相聚合所形成的緻密結晶部分與非晶部分之構造差,即藉由使結晶化度、結晶的完全性降低而提高耐磨耗性者。
因此,處理溫度即使因熱處理而Tm1變化,但較佳為處理後的纖維之Tm1+10℃以上,更佳為Tm1+40℃以上,尤佳為Tm1+60℃以上,特佳為Tm1+80℃以上。再者,熱處理溫度的上限係纖維熔斷之溫度,雖然因張力、速度、單纖維纖度、處理長度而不同,但為高溫熱處理前的纖維之Tm1+300℃左右。
又,作為另外的熱處理,有液晶聚酯纖維的熱延伸,但熱延伸係在高溫使纖維緊張者,纖維構造係分子鏈 的配向變高,強度、彈性模數增加,結晶化度、結晶的完全性維持著,即△Hm1仍為高,Tm1的波峰半值寬度仍為小。因此,成為耐磨耗性差的纖維構造,與以使結晶化度降低(△Hm1減少)、使結晶的完全性降低(波峰半值寬度增加)而提高耐磨耗性為目的之本發明的熱處理不同。再者,於本發明所言的高溫熱處理中,由於結晶化度降低下,故強度、彈性模數不增加。
高溫熱處理,較佳為邊使纖維連續地行進邊進行,因為防止纖維間的熔黏,提高處理的均勻性。此時,為了防止原纖維的發生,而且進行均勻的處理,較佳為進行非接觸熱處理。作為加熱手段,有環境的加熱、使用雷射或紅外線之輻射加熱等,但使用區塊或板加熱器的狹縫加熱器所致之加熱,由於兼具環境加熱、輻射加熱這兩者之效果,處理的安定性高而較佳。
為了降低結晶化度、結晶的完全性,處理時間愈長愈佳,較佳為0.01秒以上,更佳為0.05秒以上,尤佳為0.1秒以上。又,處理時間的上限,為了減小設備負荷,而且由於若處理時間長則分子鏈的配向緩和而強度、彈性模數降低,故較佳為5.0秒以下,更佳為3.0秒以下,尤佳為2.0秒以下。
處理時的纖維之張力若過度地高,則容易發生熔斷,而且當在施加過度的張力之狀態下進行熱處理時,由於結晶化度的降低小,耐磨耗性的提高效果變低,故較佳為儘可能成為低張力。於此點,與熱延伸明顯地不同。然而,張力若低,則纖維的行進變不安定,處理變不 均勻,故較佳為0.001cN/dtex以上1.0cN/dtex以下,更佳為0.1cN/dtex以上0.3cN/dtex以下。
又,邊行進邊高溫熱處理時,張力較佳為儘可能地低,亦可施加適宜拉伸(stretch)及鬆弛。然而,張力若過低,則纖維的行進變不安定而處理變不均勻,故鬆弛率較佳為2%以下(延伸倍率0.98倍以上)。又,張力若高則因熱而容易發生熔斷,而且於施加過度的張力之狀態下進行熱處理時,由於結晶化度的降低而耐磨耗性之提高效果變低,故拉伸率雖然亦取決於熱處理溫度,但較佳為低於10%(延伸倍率1.10倍)。更佳為低於5%(延伸倍率1.05倍),尤佳為低於3%(1.03倍)。再者,延伸倍率係定義為在輥間(第1輥及第2輥間)熱處理時,將第2輥速度除以第1輥速度而得之商。
處理速度雖然亦取決於處理長度,但愈高速則愈可能高溫短時間處理,耐磨耗提高效果升高,更且由於生產性亦升高,故較佳為100m/min以上,更佳為200m/min以上,尤佳為300m/min以上。從纖維的行進安定性來看,處理速度的上限為1,000m/min左右。
處理長度雖然亦取決於加熱方法,但於非接觸加熱的情況,為了進行均勻的處理,較佳為100mm以上,更佳為200mm以上,尤佳為500mm以上。又,處理長度若過度地長,則由於在加熱器內部的絲搖晃而處理不均,發生纖維熔斷,故較佳為3,000mm以下,更佳為2,000mm以下,尤佳為1,000mm以下。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來更具體說明本發明。再者,實施例中的各特性值係藉由以下的方法來求得。
A.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
對液晶聚酯纖維,使用湯淺絲道工業(股)製Washer Tensor Y-601L,刻度盤的刻度為0(此時2支管導件係對纖維行進方向呈正交地排列),在2支管導件中的任一支之外側,使纖維行進,插入於使2片墊圈(TW-3)行進的管導件,使纖維在其間行進(行進絲所成的角度約90°),以30m/min的速度使行進,藉由(股)INTEC製P/C對應型張力計(型式:IT-NR),在與張力器離5~10cm的下游位置,10分鐘連續測定行進絲條的張力,藉由附屬的Tension Star V1.14,以EEPROM的Damping-timer為3,採集數據。於10分鐘的連續數據中,自最大值(Fmax)及最小值(Fmin),藉由下式算出行進張力的變動幅度(R)。
(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Fmax-Fmin
B.總纖度、單纖維纖度
藉由紗框式測長機絞取10m的纖維,使其重量(g)成為1,000倍,每1水準進行10次的測定,將平均值當作總纖度(dtex)。將此除以長絲數而得之商當作單纖維纖度(dtex)。
C.強度、伸長度、彈性模數
依照JIS L 1013(1999)記載之方法,在試料長度100mm、拉伸速度50mm/min之條件下,使用(股 )ORIENTEC製Tensilon UCT-100,每1水準進行10次的測定,將平均值當作強力(cN)、強度(cN/dtex)、伸長度(%)、彈性模數(cN/dtex)。再者,彈性模數係初期拉伸抵抗度。
D.油分附著率
採集100mg±10mg的纖維,測定在60℃使乾燥10min後的重量(W0),於相對纖維重量而言100倍以上的水中加有相對纖維重量而言2.0wt%的十二基苯磺酸鈉之溶液中,浸漬纖維,在室溫進行20min超音波洗淨,將洗淨後的纖維水洗,測定在60℃使乾燥10min後的重量(W1),藉由下式算出油分附著率。
(油分附著率(wt%))=(W0-W1)×100/W1
再者,關於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殘存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等,藉由前述的計算方法來算出。
E.液晶聚酯纖維在Tm1、Tm1的波峰半值寬度、△Hm1、液晶聚酯聚合物的熔點
藉由TA instruments公司製DSC2920來進行差示熱量測定,將在自50℃起20℃/min的升溫條件下測定時所觀測的吸熱峰之溫度當作Tm1(℃),測定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熔解熱量(△Hm1)(J/g)。
再者,關於參考例所示的液晶聚酯聚合物,於Tm1的觀測後,在Tm1+20℃的溫度下保持5min後,於20℃/min的降溫條件下一旦冷卻至50℃為止,將再度於20℃/min的升溫條件下測定時所觀測之吸熱峰當作Tm2,以Tm2當作聚合物的熔點。
F.聚苯乙烯換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分子量)
使用五氟苯酚/氯仿=35/65(重量比)的混合溶劑當作溶劑,以液晶聚酯的濃度成為0.04~0.08重量/體積%的方式使熔解,成為GPC測定用試料。再者,即使於室溫下放置24小時也為不熔物時,更靜置24小時,將上清液當作試料。使用Waters公司製GPC測定裝置來測定此,藉由聚苯乙烯換算而求得重量平均分子量(Mw)。
管柱:2支Shodex K-806M,1支Shodex K-802
檢測器:差示折射率檢測器RI(2414型)
溫度:23±2℃
流速:0.8mL/min
注入量:200μL
G.中位直徑(D50)
藉由(股)島津製作所製雷射繞射式粒度分布測定裝置SALD-2000J來進行粒徑測定,求得中位直徑(D50)。
H.渣滓產生量
指對液晶聚酯纖維,使用湯淺絲道工業(股)製Washer Tensor Y-601L,刻度盤的刻度為0(此時2支管導件係對纖維行進方向呈正交地排列),在2支管導件中的任一支之外側,使纖維行進,插入於使2片墊圈(TW-3)行進的管導件,使纖維在其間行進(行進絲所成的角度約90°),以400m/min的速度使10萬公尺的纖維行進,用(股)METTLER製分析用電子天平(EP214C)測定纖維的行進前後之墊圈重量時,下式所示之值。再者,行進的纖維長度係可在2.5萬公尺至10萬公尺之間選擇,當纖維 長度低於10萬公尺時,自所行進的纖維長度來比例計算出相當於10萬公尺的纖維長度之渣滓產生量。
渣滓產生量(g)=(纖維行進後的墊圈重量)-(纖維行進前的墊圈重量)
I.織造性、織物特性評價
藉由檢杆織機,在經紗使用13dtex的聚酯單絲,使織密度在經、緯皆為250條/吋(2.54cm),打入速度為100次/min,以緯紗為液晶聚酯纖維,進行緯打入試織。此時,由寬度180cm、長度10m之試織中的渣滓對給絲口(陶瓷導件)之堆積來評價步驟通過性,由因斷絲所造成的停台次數來評價織造性,由渣滓對織物開口部的混入個數來評價織物品位。下述各自的判斷基準。再者,停台次數超過15次時,判斷無法織造而中斷織造評價。
<步驟通過性>
在織造後藉由目視亦看不到渣滓的堆積:優良(A)
在織造後雖然看到渣滓,但在纖維行進中沒有障礙:良好(B)
在織造中看到渣滓,纖維行進張力增加:(C)
<織造性>
停台5次以下:優良(A),6~10次:良好(B),11次以上:不良(C)
<織物品位>
渣滓混入個數5個以下:優良(A),6~10個:良好(B),11個以上:不良(C)
J.熔黏抑制效果
將固相聚合後的捲裝嵌在自由輥筒子架(具有軸及軸承,外層部可自由地旋轉;沒有剎車及驅動源),自此在橫向(纖維周圍方向)中拉出絲,觀察以400m/min解舒30min後的固相聚合捲裝之表面,由有無絨毛,藉由以下基準來評價熔黏抑制效果。
A:看不到絨毛。
B:看到絨毛。
C:在3處以上看到絨毛。
K.行進安定性
一邊將液晶聚酯纖維解舒,一邊使在以400m/min旋轉的附有分離輥之第1輥上轉6周,接著使在401m/min旋轉的附有分離輥之第1輥上轉6周後,藉由吸槍來吸引。進行30min的此操作後,自1min的行進狀態之絲搖晃次數(在輥上取行進絲,成為如此的次數),藉由以下的基準來評價行進安定性。
A:絲搖晃0次
B:絲搖晃2次以下
C:絲搖晃3次以上。
M.後加工性
將已測定對纖維重量而言的附著率後之纖維,使用光學顯微鏡,以500μm×700μm的視野,觀察5條單纖維的表面,自纖維表面的附著物,藉由以下的基準來評價後加工性。
A:纖維表面的附著物2個以下
B:纖維表面的附著物3~10個
C:纖維表面的附著物11個以上。
(參考例1)
於具備攪拌翼、餾出管的5L之反應容器中,加入870重量份的對羥基苯甲酸、327重量份的4,4’-二羥基聯苯、89重量份的氫醌、292重量份的對苯二甲酸、157重量份的間苯二甲酸及1,460重量份的醋酸酐(酚性羥基合計的1.10當量),在氮氣體環境下邊攪拌邊以30min自室溫升溫到145℃為止後,在145℃使反應2小時。然後,以4小時升溫至335℃為止。
將聚合溫度保持在335℃,以1.5小時減壓至133Pa,更繼續反應40min,在扭矩到達28kgcm時完成聚縮合。接著,將反應容器內加壓至0.1MPa,經由具有1個直徑10mm的圓形吐出口之噴嘴,將聚合物吐出成條狀物,藉由刀具來切粒。
所得之液晶聚酯的組成、熔點、分子量係如表1中所記載。
(參考例2)
於具備攪拌翼、餾出管的5L之反應容器中,加入907重量份的對羥基苯甲酸與457重量份的6-羥基-2-萘甲酸及946重量份的醋酸酐(酚性羥基合計的1.03莫耳當量),在氮氣體環境下邊攪拌邊以30min自室溫升溫到145℃為止後,在145℃使反應2小時。然後,以4小時升溫至325℃為止。
將聚合溫度保持在325℃,以1.5小時減壓至133Pa,更繼續反應20min,在到達指定扭矩時完成聚縮合。接著,將反應容器內加壓至0.1MPa,經由具有1個直徑10mm的圓形吐出口之噴嘴,將聚合物吐出成條狀物,藉由刀具來切粒。
所得之液晶聚酯的組成、熔點、分子量係如表1中所記載。
(實施例1)
使用參考例1的液晶聚酯,進行160℃、12小時的真空乾燥後,藉由大阪精機工作股份有限公司製Φ15mm單軸擠壓機來熔融壓出,邊以齒輪泵計量邊將聚合物供應至紡絲組件。在紡絲組件,使用金屬不織布過濾器來過濾聚合物,藉由10孔的噴嘴來吐出聚合物。所吐出的聚合物係在通過40mm的保溫區域後,藉由25℃、空氣流的環狀冷卻風,自絲條的外側進行冷卻而使固化,然後給予以脂肪酸酯化合物為主成分的紡絲油劑,將全部 長絲牽引至第1導絲輥。通過與此相同速度的第2導絲輥後,全部長絲中的1條以外係藉由吸槍來吸引,剩餘的1條長絲纖維係通過張力調節輥臂,藉由紆管捲繞機((股)神津製作所製EFT型捲繞器,無與捲取捲裝接觸的接觸輥),捲取成紆管的形狀。捲取中,無發生斷絲而製絲性良好。再者,所得之纖維的纖度為6.0dtex,強度為6.4cN/dtex,伸長度為1.4%,彈性模數為495cN/dtex。
自此紡絲纖維捲裝,使用(股)神津製作所製SSP-MV型倒筒機(接觸長度(最內層之捲衝程)200mm,捲繞數8.7,錐形角45°)進行退捲。紡絲纖維的解舒係在縱向(相對於纖維周圍方向而言的垂直方向),不使用調速輥,使用給油輥(梨地面加工的不銹鋼輥),於含有6.0wt%作為磷酸系化合物(B)之下述化學式(4)所示的磷酸系化合物(B1)之水熔液中,分散1.0wt%作為無機粒子(A)的表2中滑石1所示之中位直徑1.0μm的滑石SG-2000(日本滑石(股)製),進行所得之固相聚合油劑的給油。
於退捲的芯材,使用在不銹鋼製的開孔筒管上捲繞有開普勒氈(單位面積重量280g/m2,厚度1.5mm)者,面壓為100gf(98.0665cN)。固相聚合油劑對退捲後的纖維之油分附著率(a+b)為15wt%。
其次,自已退捲的捲裝,去除不銹鋼的開孔筒管,作為在開普勒氈上捲繞有纖維的捲裝之狀態,進行固相聚合。固相聚合係使用密閉型烘箱,自室溫至240℃為止以約30min升溫,在240℃保持3小時後,以4℃/hr升溫至290℃為止,在20小時保持的條件下進行固相聚合。再者,環境係以20NL/min的流量供給除濕氮氣,以庫內不變成加壓的方式,自排氣口使排氣。
所得之固相聚合後的纖維之纖度為6.0dtex,強度為24.5cN/dtex,伸長度為2.6%,彈性模數為1,100cN/dtex,與固相聚合前的纖維比較下,強度、伸長度、彈性模數係升高,可確認已進行固相聚合。
自如此所得之固相聚合後的捲裝,將纖維解舒,連續地進行固相聚合油劑去除用的洗淨及高溫非接觸熱處理。
即,將固相聚合後的捲裝嵌在自由輥筒子架(具有軸及軸承,外層部可自由地旋轉;沒有剎車及驅動源),自此在橫向(纖維周圍方向)中拉出絲,連續地將纖維通過在兩端設有狹縫的浴長150cm(接觸長度150cm)之浴槽(內部無與纖維接觸的導件)內,以洗淨去除油劑。洗淨液係含有0.2wt%的非離子.陰離子系界面活性劑(三洋化成工業(股)製Granup US-30)之50℃的溫水,藉由外部槽將其溫調,藉由泵供應至水槽。於對水槽的供給之際,在水槽內以5cm間隔通過開孔的管導件,藉由供應至此管導件,而將液流給予水槽內。再者,設置將自狹縫及液面調整用的孔所溢出的洗淨液回收,返回外部槽之機構。
洗淨後的纖維係接著通過在兩端設有狹縫的浴長23cm(接觸長度23cm)之浴槽(內部無與纖維接觸的導件)內,以50℃的溫水來洗濯。洗濯後的纖維係可過軸承輥導件,在碰撞空氣流而吹掉去除水後,通往400m/min的附分離輥之第1輥。再者,由於筒子架是自由輥,藉由此輥來給予纖維張力,而進行自固相聚合捲裝的解舒,使纖維行進。
使已通過輥的纖維行進在經加熱至510℃的長度1m之狹縫加熱器間,進行高溫非接觸熱處理。於狹縫加熱器內不設置導件類,而且加熱器與纖維亦為非接觸。加熱器通過後的纖維係通往附分離輥的第2輥。第1輥與第2輥係相同速度。已通過第2輥的纖維係藉由陶瓷製的給油輥來給予以脂肪酸酯化合物為主體的上油劑,藉由EFT型筒管橫向捲繞機((股)神津製作所製)來捲取。
所得之纖維的物性係如表2中所示,由於殘存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極低,而且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小,故抑制渣滓產生及張力變動,步驟通過性及織物品位係優良。而且,織造性亦優良。
再者,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9℃,△Hm1為0.5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31℃,渣滓產生量為0.0003g。
根據以上的結果,在實際的整經、織造步驟中,也張力變動小,抑制渣滓產生,於成為印刷用篩網紗、過濾器用等的網眼織物時,可期待缺點少,具有良好的特性。
(實施例2~6)
除了改變退捲時的給油輥之旋轉數,如表2改變退捲後的固相聚合油劑對纖維的油分附著率(a+b)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液晶聚酯纖維。
所得之纖維的物性係如表2中所示,由於殘存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極低,而且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小,故抑制渣滓產生及張力變動,步驟通過性及織物品位係優良。而且,織造性亦優良。
再者,實施例2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2℃,△Hm1為0.6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9℃,渣滓產生量為0.0005g。實施例3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5℃,△Hm1為0.7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8℃,渣滓產生量為0.0007g。實施例4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7℃,△Hm1為0.5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6℃,渣滓產生量為0.0005g。實施例5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1℃,△Hm1為0.7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8℃,渣滓產生量為0.0004g。實施例6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4℃,△Hm1為0.6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7℃,渣滓產生量為0.0006g。
根據以上的結果,在實際的整經、織造步驟中,也張力變動小,抑制渣滓產生,於成為印刷用篩網紗、過濾器用等的網眼織物時,可期待缺點少,具有良好的特性。
(實施例7)
除了於紡絲步驟中,長絲數為10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液晶聚酯纖維。
所得之纖維的物性係如表3中所示,由於殘存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極低,而且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小,故抑制渣滓產生及張力變動,步驟通過性及織物品位係優良。而且,織造性亦優良。
再者,實施例7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8℃,△Hm1為1.3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5℃,渣滓產生量為0.0012g。
根據以上的結果,在實際的整經、織造步驟中,也張力變動小,抑制渣滓產生,於成為印刷用篩網紗、過濾器用等的網眼織物時,可期待缺點少,具有良好的特性。
再者,紡絲所得之纖維的纖度為6.0dtex,強度為6.1cN/dtex,伸長度為1.3%,彈性模數為463cN/dtex,固相聚合後的纖維之纖度為6.0dtex,強度為23.6cN/dtex,伸長度為2.5%,彈性模數為1,058cN/dtex,與固相聚合前的纖維比較下,強度、伸長度、彈性模數係升高,確認已進行固相聚合。
(實施例8)
除了作為無機粒子(A),使用矽石的Sylysia 310P(富士SILYSIA化學(股)製)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液晶聚酯纖維。
所得之纖維的物性係如表3中所示,由於殘存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極低,而且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小,故抑制渣滓產生及張力變動,步驟通過性及織物品位係優良。而且,織造性亦優良。
再者,實施例8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7℃,△Hm1為0.5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8℃,渣滓產生量為0.0010g。
根據以上的結果,在實際的整經、織造步驟中,也張力變動小,抑制渣滓產生,於成為印刷用篩網紗、過濾器用等的網眼織物時,可期待缺點少,具有良好的特性。
(實施例9)
除了作為無機粒子(A),使用表3中作為滑石2所示之中位直徑7.0μm的滑石“Microace”(註冊商標)P-2(日本滑石(股)製)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液晶聚酯纖維。
所得之纖維的物性係如表3中所示,由於殘存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極低,而且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小,故抑制渣滓產生及張力變動,步驟通過性及織物品位係優良。而且,織造性係優良。
再者,實施例9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4℃,△Hm1為0.6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4℃,渣滓產生量為0.0010g。
根據以上的結果,在實際的整經、織造步驟中,雖然也有若干的斷絲之虞,但張力變動小,抑制渣滓產生,於成為印刷用篩網紗、過濾器用等的網眼織物時,可期待缺點少,具有良好的特性。
而且,與實施例1對比,織造性若干降低的主要原因為無機粒子的中位直徑大,故在纖維的固相聚合時發生極輕微的熔黏,起因於此而發生纖維物性之降低,推測與織造時的斷絲有關聯。
(實施例10)
除了作為無機粒子(A),使用表3中作為滑石3所示之中位直徑11μm的滑石“Talcan Pawder”(註冊商標)PK-C(林化成(股)製)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液晶聚酯纖維。
所得之纖維的物性係如表3中所示,由於殘存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極低,而且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小,故抑制渣滓產生及張力變動,步驟通過性及織物品位係優良。而且,織造性係良好。
再者,實施例10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4℃,△Hm1的0.7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8℃,渣滓產生量為0.0009g。
根據以上的結果,在實際的整經、織造步驟中,雖然也有若干的斷絲之虞,但張力變動小,抑制渣滓產生,於成為印刷用篩網紗、過濾器用等的網眼織物時,可期待缺點少,具有良好的特性。
而且,與實施例1對比,織造性若干降低的主要原因為無機粒子的中位直徑大,故在纖維的固相聚合時發生極輕微的熔黏,起因於此而發生纖維物性之降低,推測與織造時的斷絲有關聯。
(實施例11~14)
除了改變固相聚合油劑中的無機粒子(A)之分散量,如表4改變無機粒子對纖維的附著率a(wt%)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液晶聚酯纖維。
所得之纖維的物性係如表4中所示,由於殘存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極低,而且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小,故抑制渣滓產生及張力變動,步驟通過性及織物品位係優良。而且,織造性亦優良或良好。
再者,實施例11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6℃,△Hm1為0.5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9℃,渣滓產生量為0.0012g。實施例12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7℃,△Hm1為0.7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7℃,渣滓產生量為0.0007g。實施例13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2℃,△Hm1為0.6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4℃,渣滓產生量為0.0007g。實施例14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3℃,△Hm1為0.5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6℃,渣滓產生量為0.0011g。
根據以上的結果,在實際的整經、織造步驟中,也張力變動小,抑制渣滓產生,於成為印刷用篩網紗、過濾器用等的網眼織物時,可期待缺點少,具有良好的特性。
而且,與實施例1對比,實施例11中織造性若干降低的主要原因為無機粒子(A)的添加量低,故在固相聚合時發生若干的熔黏,起因於此而發生纖維物性之降低,推測與織造時的斷絲有關聯。
而且,與實施例1對比,實施例14中織造性若干降低的主要原因為無機粒子(A)的添加量多而發生附著斑,故在固相聚合時發生若干的熔黏,起因於此而發生纖維物性之降低,推測與織造時的斷絲有關聯。
(實施例15、16)
除了作為磷酸系化合物(B)如表4,變更為下述化學式(5)所示的磷酸系化合物(B2)或下述化學式(6)所示的磷酸系化合物(B3)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液晶聚酯纖維。
所得之纖維的物性係如表4中所示,由於殘存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極低,而且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小,故抑制渣滓產生及張力變動,步驟通過性及織物品位係優良。而且,織造性亦優良。
再者,實施例15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29℃,△Hm1為0.5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8℃,渣滓產生量為0.0006g。實施例16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0℃,△Hm1為0.6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7℃,渣滓產生量為0.0007g。
根據以上的結果,在實際的整經、織造步驟中,也張力變動小,抑制渣滓產生,於成為印刷用篩網紗、過濾器用等的網眼織物時,可期待缺點少,具有良好的特性。
(實施例17、18)
除了使紡絲步驟中的吐出量變化,變更纖度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液晶聚酯纖維。
所得之纖維的物性係如表5中所示,由於殘存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極低,而且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小,故抑制渣滓產生及張力變動,步驟通過性及織物品位係優良。而且,織造性亦優良。
再者,實施例17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8℃,△Hm1為0.5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9℃,渣滓產生量為0.0007g。實施例18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6℃,△Hm1為0.7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6℃,渣滓產生量為0.0006g。
根據以上的結果,在實際的整經、織造步驟中,也張力變動小,抑制渣滓產生,於成為印刷用篩網紗、過濾器用等的網眼織物時,可期待缺點少,具有良好的特性。
再者,實施例17中藉由紡絲所得之纖維的纖度為4.0dtex,強度為5.8cN/dtex,伸長度為1.3%,彈性模數為460cN/dtex,固相聚合後之纖維的纖度為4.0dtex,強度為21.0cN/dtex,伸長度為2.3%,彈性模數為1,059cN/dtex,與固相聚合前之纖維比較下,強度、伸長度、彈性模數係升高,確認已進行固相聚合。
又,實施例18中藉由紡絲所得之纖維的纖度13.0dtex,強度為6.1cN/dtex,伸長度為1.3%,彈性模數為484cN/dtex,固相聚合後之纖維的纖度為13.0dtex ,強度為20.5cN/dtex,伸長度為2.2%,彈性模數為945cN/dtex,與固相聚合前之纖維比較下,強度、伸長度、彈性模數係升高,確認已進行固相聚合。
(實施例19)
除了不使狹縫加熱器升溫,不進行高溫非接觸熱處理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液晶聚酯纖維。
所得之纖維的物性係如表5中所示,由於殘存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極低,而且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小,故抑制渣滓產生及張力變動,步驟通過性及織物品位係優良。而且,織造性亦良好。
再者,實施例19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45℃,△Hm1為7.8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6.3℃,渣滓產生量為0.0012g。
根據以上的結果,在實際的整經、織造步驟中,雖然也有若干的斷絲之虞,但張力變動小,抑制渣滓產生,於成為印刷用篩網紗、過濾器用等的網眼織物時,可期待缺點少,具有良好的特性。
而且,與實施例1對比,織造性若干降低的主要原因為不進行熱處理,故因步驟中的擦過而容易發生纖維的原纖維,推測起因於此而與織造時的斷絲有關聯。
(實施例20)
除了在紡絲時使用參考例2的液晶聚酯聚合物以外,與實施例19同樣地得到液晶聚酯纖維。
所得之纖維的物性係如表5中所示,由於殘存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極低,而且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 小,故抑制渣滓產生及張力變動,步驟通過性及織物品位係優良。而且,織造性亦良好。又,紡絲所得之固相聚合前之纖維的纖度為6.0dtex,強度為8.8cN/dtex,伸長度為2.0%,彈性模數為532cN/dtex,與固相聚合前之纖維比較下,強度、伸長度、彈性模數係升高,確認已進行固相聚合。
再者,實施例20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20℃,△Hm1為11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7.5℃,渣滓產生量為0.0012g。
根據以上的結果,在實際的整經、織造步驟中,雖然也有若干的斷絲之虞,但張力變動小,抑制渣滓產生,於成為印刷用篩網紗、過濾器用等的網眼織物時,可期待缺點少,具有良好的特性。
而且,與實施例1對比,織造性若干降低的主要原因為不進行熱處理,故因步驟中的擦過而容易發生纖維的原纖維,推測起因於此而與織造時的斷絲有關聯。
(實施例21~23)
除了於上油劑的給予時變更給油輥的旋轉數,變更上油劑的油分附著率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液晶聚酯纖維。
所得之纖維的物性係如表6中所示,由於殘存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極低,而且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小,故抑制渣滓產生及張力變動,步驟通過性及織物品位係優良。而且,織造性亦優良或良好。再者,隨著上油劑的油分附著率之增加,起因於纖維的假黏著而造成的斷絲之頻率係增加,確認織造性降低之傾向。
再者,實施例21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8℃,△Hm1為0.6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4℃,渣滓產生量為0.0007g。實施例22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5℃,△Hm1為0.7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7℃,渣滓產生量為0.0007g。實施例23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7℃,△Hm1為0.5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3℃,渣滓產生量為0.0009g。
根據以上的結果,在實際的整經、織造步驟中,也張力變動小,抑制渣滓產生,於成為印刷用篩網紗、過濾器用等的網眼織物時,可期待缺點少,具有良好的特性。
(實施例24)
使用參考例1的液晶聚酯及VICTREX公司製聚醚醚酮樹脂PEEK90G(熔點344℃;以下為PEEK)。以丸粒狀將液晶聚酯及PEEK以90/10的重量比之比率混合後, 藉由擠壓機熔融‧混煉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紡絲、退捲,進行固相聚合、洗淨、高溫熱處理,而得到由液晶聚酯所成的混合纖維。
所得之纖維的物性係如表6中所示,與實施例1的纖維對比,雖然看到若干的強度、彈性模數之降低,但由於殘存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極低,而且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小,故抑制渣滓產生及張力變動,步驟通過性及織物品位係優良。而且,織造性亦良好。
再者,實施例24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44℃,△Hm1為4.4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15.47℃,渣滓產生量為0.0012g。
根據以上的結果,在實際的整經、織造步驟中,雖然也有若干的斷絲之虞,但張力變動小,抑制渣滓產生,於成為印刷用篩網紗、過濾器用等的網眼織物時,可期待缺點少,具有良好的特性。
而且,與實施例1對比,織造性若干降低的主要原因為異種聚合物的混合纖維,故因步驟中的擦過而導致在聚合物界面的剝離,造成容易發生纖維的原纖維,推測起因於此而與織造時的斷絲次數之增加有關聯。
再者,藉由紡絲所得之纖維的纖度為6.0dtex,強度為5.6cN/dtex,伸長度為1.2%,彈性模數為432cN/dtex,固相聚合後之纖維的纖度為6.0dtex,強度為22.1cN/dtex,伸長度為2.3%,彈性模數為985cN/dtex,與固相聚合前的纖維比較下,強度、伸長度、彈性模數係升高,可確認已進行固相聚合。
(實施例25)
除了使用參考例1的液晶聚酯當作芯成分,使用PEEK當作鞘聚合物,對芯鞘複合纖維用的噴嘴,藉由各自的擠壓機供應給熔融的液晶聚酯與PEEK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紡絲、退捲,進行固相聚合、洗淨、高溫熱處理,得到芯與鞘的重量比為70/30之由液晶聚酯所成的複合纖維。
所得之纖維的物性係如表6中所示,與實施例1的纖維對比,雖然看到若干的強度、彈性模數之降低,但由於殘存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極低,而且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小,故抑制渣滓產生及張力變動,步驟通過性及織物品位係優良。而且,織造性亦良好。
再者,實施例25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44℃,△Hm1為13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16℃,渣滓產生量為0.0010g。
根據以上的結果,在實際的整經、織造步驟中,雖然也有若干的斷絲之虞,但張力變動小,抑制渣滓產生,於成為印刷用篩網紗、過濾器用等的網眼織物時,可期待缺點少,具有良好的特性。
而且,與實施例1對比,織造性若干降低的主要原因為異種聚合物的芯鞘複合纖維,故因步驟中的擦過而導致在聚合物界面的剝離,造成容易發生纖維的原纖維,推測起因於此而與織造時的斷絲次數之增加有關聯。
再者,藉由紡絲所得之纖維的纖度為6.0dtex,強度為4.9cN/dtex,伸長度為1.0%,彈性模數為343cN/dtex ,固相聚合後之纖維的纖度為6.0dtex,強度為16.7cN/dtex,伸長度為1.7%,彈性模數為758cN/dtex,與固相聚合前的纖維比較下,強度、伸長度、彈性模數係升高,可確認已進行固相聚合。
(參考例3)
除了在固相聚合步驟之後不進行洗淨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液晶聚酯纖維。
所得之纖維的物性係表7中所示,由於殘存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高,而且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高,雖然步驟通過性良好,但織造性、織物品位差。而且,參考例3所得之纖維的渣滓產生量為0.0636g。
根據以上的結果,作為印刷用篩網紗、過濾器用等的網眼織物時,預料缺點係頻常發生。惟,由參考例3可知即使不進行洗淨,因為在纖維表面上塗佈粉體的鹽與粒子,藉由粉體脫模的作用而行進阻力降低,由於可防止因纖維的擦過所造成的原纖維化,而行進安定性良好;而且,由於可用水來容易洗淨去除兩者,於成為製品時,藉由水洗而作出纖維表面實質上沒有附著物的狀態,由於可提高與藥液或樹脂的黏著性,亦暗示加工性優異。
(比較例1)
除了僅使用無機粒子(A)當作固相聚合用油劑,不使用磷酸系化合物(B)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固相聚合,結果纖維彼此熔黏,由於在解舒時經常發生原纖維而斷絲,洗淨步驟以後無法實施。
(比較例2)
除了作為固相聚合用油劑,代替磷酸系化合物(B),使用聚乙二醇月桂酸酯主成分之紡絲油劑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液晶聚酯纖維。
所得之纖維的物性係如表7中所示,由於殘存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高,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高,故對給絲口的渣滓堆積量多,渣滓對製品的混入經常發生而織物品位不良。又,斷絲亦頻常發生,推測此係因渣滓堆積而導致張力變動增大,造成斷絲,而且因為固相聚合時的熔黏而造成纖維的原纖維化者。
再者,比較例2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2℃,△Hm1為0.7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5℃,渣滓產生量為0.0110g。
根據以上的結果,在實際的整經、織造步驟中,渣滓也大量產生,行進張力變動增大,不僅發生斷絲,而且於成為印刷用篩網紗、過濾器用等的網眼織物時,預料缺點係頻常發生。
(比較例3)
除了不使用無機粒子(A)當作固相聚合用油劑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液晶聚酯纖維。
在所得之纖維中看到原纖維發生,推測此係因為沒有使用無機粒子(A)當作固相聚合油劑,因為發生纖維間的熔黏。再者,所得之纖維的物性係如表7中所示,由於殘存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高,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高,對給絲口的渣滓堆積量多,起因於渣滓及原纖維所造成的斷絲係經常發生,故中止織造。
再者,比較例3所得之纖維的Tm1為為335℃,△Hm1為0.6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4℃,渣滓產生量為0.0113g。
根據以上的結果,在實際的整經、織造步驟中,渣滓也大量產生,由於起因於渣滓或原纖維所造成的斷絲係經常發生,預料無法織造。
(比較例4)
除了作為固相聚合用油劑,代替無機粒子(A)與磷酸系化合物(B),使用以聚二甲基矽氧烷(以下為PDMS)為主成分的油劑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液晶聚酯纖維。
所得之纖維的物性係如表7中所示,殘存的固相聚合油劑雖然計算上少,但行進張力變動大,在織造中於給絲口看到微量的渣滓堆積,起因於此而發生行進張力增大及渣滓對製品的混入。又,由於張力變動而斷絲經常發生。再者,由液晶聚酯纖維的表面之掃描型電子顯微鏡之結果,亦看到PDMS的凝膠化物所致的凹凸,由織造評價時的給絲口上所附著的渣滓成分之IR測定的結果,亦可知來自PDMS的凝膠化物係附著在纖維上。即,在固相聚合時PDMS發生凝膠化,此在洗淨步驟後亦殘存在纖維上,推測成為張力變動之原因。
再者,比較例4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6℃,△Hm1為0.7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7℃,渣滓產生量為0.0025g。
根據以上的結果,預料在實際的整經、織造步驟中,促進張力變動的增大,除了整經時的張力變動所造成的斷絲或織造時的張力不均或斷絲的發生所造成的織造性不良,還有渣滓對製品的混入。
(比較例5)
除了在上油劑的給予時變更給油輥的旋轉數,變更上油劑的油分附著率,使纖維的油分附著率成為3.2wt%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得到液晶聚酯纖維。
所得之纖維的物性係如表7中所示,由於殘存固相聚合油劑的油分附著率極低,而且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小,故抑制渣滓產生及張力變動,步驟通過性及織物品位係優良。然而,起因於纖維彼此的假黏著所造成的斷絲,而停台係頻常發生,故中止織造。
再者,比較例5所得之纖維的Tm1為333℃,△Hm1為0.8J/g,在Tm1的波峰半值寬度為29℃,渣滓產生量為0.0012g。
根據以上的結果,在實際的整經、織造步驟中,雖然渣滓的抑制效果也顯著,但由於油分附著率高,因纖維彼此進行假黏著而斷絲經常發生,故預料無法織造。
於以下的實施例中,特別地設想在複絲用途中的後加工,作為固相聚合後的液晶聚酯纖維之特性評價,評價熔黏抑制效果、行進安定性、後加工性。
(實施例26)
使用參考例1的液晶聚酯,進行160℃、12小時的真空乾燥後,藉由(股)TECHNOVEL製15mm二軸擠壓機來熔融壓出,邊以齒輪泵計量邊將聚合物供應至紡絲組件。在紡絲組件,使用金屬不織布過濾器來過濾聚合物,於表8記載的條件下吐出聚合物。再者,位於噴嘴孔的正上方之導入孔係直孔,導入孔與噴嘴孔的連續部分係使用錐形者。所吐出的聚合物係在通過40mm的保溫區域後,藉由25℃、空氣流的環狀冷卻風,自絲條的外側進行冷卻而使固化,然後給予以脂肪酸酯化合物為主成分的紡絲油劑,將全部長絲以表8記載之紡絲速度牽引至第1導絲輥。通過與此相同速度的第2導絲輥後,通過張力調節輥臂,藉由紆管捲繞機((股)神津製作所製EFT型捲繞器,無與捲取捲裝接觸之接觸輥),捲取成紆管的形狀。捲取中,無發生斷絲而製絲性良好。表8中顯示所得之紡絲纖維物性。
自此紡絲纖維捲裝,使用(股)神津製作所製SSP-MV型倒筒機(接觸長度(最內層之捲衝程)200mm,捲繞數8.7,錐形角45°)進行退捲。紡絲纖維的解舒係在縱向(相對於纖維周圍方向而言的垂直方向),不使用調速輥,使用給油輥(梨地面加工的不銹鋼輥),於含有6.0重量%作為磷酸系化合物(B)之上述化學式(4)所示的磷酸系化合物(B1)之水溶液中,分散1.0重量%作為無機粒子(A)的表9中滑石1所示滑石SG-2000(日本滑石(股)製),進行所得之固相聚合油劑的給油。
於退捲的芯材,使用在不銹鋼製的開孔筒管上捲繞有開普勒氈(單位面積重量280g/m2,厚度1.5mm)者,面壓為100gf(98.0665cN)。表9中顯示固相聚合油劑對退捲後的纖維之油分附著率及退捲條件。
其次,自已退捲的捲裝,去除不銹鋼的開孔筒管,作為在開普勒氈上捲繞有纖維的捲裝之狀態,進行固相聚合。固相聚合係使用密閉型烘箱,自室溫至240℃為止以約30min升溫,在240℃保持3小時後,以4℃/hr升溫至表9中所示的最高到達溫度為止,保持表9中所示的保持時間之間,進行固相聚合。再者,環境係以20NL/min的流量供給除濕氮氣,以庫內不變成加壓的方式,自排氣口使排氣。
將固相聚合後的捲裝嵌在自由輥筒子架(具有軸及軸承,外層部可自由地旋轉;沒有剎車及驅動源),自此在橫向(纖維周圍方向)中拉出絲,在以400m/min旋轉的附有分離輥之第1輥上轉6周後,藉由EFT型筒管橫向 捲繞機((股)神津製作所製)來捲取。表9中顯示所得之固相聚合後纖維物性。
所得之纖維的特性評價結果亦顯示於表9中,可知熔黏抑制效果、行進安定性、後加工性皆優異。
(實施例27、28)
此處評價固相聚合用油劑的附著率之影響。
除了藉由與實施例26同樣的方法進行熔融紡絲,而得到紡絲纖維,改變退捲時的給油輥之旋轉數,如表9改變固相聚合油劑的附著率以外,與實施例26同樣地退捲,進行固相聚合,而得到液晶聚酯纖維。表9中顯示所得之固相聚合後纖維物性。
所得之纖維的特性評價結果亦顯示於表9中。可知雖然熔黏抑制效果、行進安定性、後加工性皆優異,但於實施例27中由於附著量少而熔黏抑制效果、行進安定性、後加工性稍差,於實施例28中由於附著量多而後加工性稍差。
(實施例29、30)
此處評價無機粒子(A)的影響。
除了作為無機粒子(A),使用矽石的Sylysia 310P(富士SILYSIA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以外,與實施例26同樣地得到液晶聚酯纖維(實施例29)。又,除了作為無機粒子(A),使用表9中作為滑石2所示之滑石“Microace”(註冊商標)P-2(日本滑石(股)製)以外,與實施例26同樣地得到液晶聚酯纖維。表9中顯示所得之固相聚合後纖維物性。
所得之纖維的特性評價結果亦顯示於表9中。可知雖然熔黏抑制效果、行進安定性、後加工性皆優異,但隨著中位直徑的變大,熔黏抑制效果、行進安定性、後加工性係稍微惡化。
(實施例31)
此處評價無機粒子(A)與磷酸系化合物(B)的重量比之影響。
除了改變固相聚合油劑中的無機粒子(A)之分散量,如表9改變無機粒子對纖維的附著率a以外,與實施例26同樣地得到液晶聚酯纖維。表9中顯示所得之固相聚合後纖維物性。
所得之纖維的特性評價結果亦顯示於表9中。可知雖然熔黏抑制效果、行進安定性、後加工性皆優異,但當(b/a)小時,後加工性係稍微惡化。
(實施例32、33)
此處評價磷酸系化合物(B)的影響。
除了作為磷酸系化合物(B),變更為上述化學式(5)所示的磷酸系化合物(B2)、上述化學式(6)所示的磷酸系化合物(B3)以外,與實施例26同樣地得到液晶聚酯纖維。表9中顯示所得之固相聚合後纖維物性。如由分子量等的數值可知,於B2固相聚合沒有稍微進行,於B3有進行的傾向。
所得之纖維的特性評價結果亦顯示於表9中。可知雖然熔黏抑制效果、行進安定性、後加工性皆優異,但於B2由於含氧烴基多或後加工性稍差,於B3由於鉀多而固相聚合進行或熔黏抑制效果、行進安定性稍差。
(比較例6~9)
此處,評價無機粒子(A)及磷酸系化合物(B)併用之效果。
除了於比較例6中,僅使用無機粒子(A)當作固相聚合用油劑,不使用磷酸系化合物(B)以外,與實施例26同樣地進行固相聚合,結果纖維彼此進行熔黏,在解舒時經常發生原纖維,故得不到固相聚合後的纖維。因此,可知僅以無機粒子,熔黏抑制效果係不充分。
除了於比較例7中,作為固相聚合用油劑,使用PDMS的水分散液代替磷酸系化合物(B),於比較例8中不使用無機粒子,而僅使用磷酸系化合物,於比較例9中僅使用PDMS的分散液,調整各自的給油輥之旋轉數,如表10變更固相聚合油劑的附著量以外,與實施例26同樣地得到液晶聚酯纖維。表10中顯示所得之固相聚合後纖維物性。
所得之纖維的特性評價結果亦顯示於表10中。可知比較例7中雖然藉由無機粒子與PDMS之併用而展現優異的熔黏抑制效果,但纖維表面的附著物多,後加工性差。又,可知比較例8中由於僅有磷酸系化合物,而熔黏抑制效果、行進安定性差。可知比較例9中僅使用PDMS者,係行進安定性、後加工性差。
(實施例34~38)
此處評價紡絲纖維之影響。
除了如表8中所示地使液晶聚酯聚合物、紡絲溫度等的紡絲條件變化以外,藉由與實施例26同樣的方法來進行熔融紡絲,而得到紡絲纖維。再者,於實施例38中,捲取自4孔的噴嘴所吐出之絲條中的僅1條,剩餘係藉由吸槍來吸引去除。所得之纖維物性亦合併顯示在表 8中。於使用參考例2的聚合物之實施例34及以單絲纖度4.4dtex進行紡絲之實施例36中,在紡絲中發生斷絲。
使用所得之紡絲纖維,使退捲條件、固相聚合條件如表10中所示地變化以外,藉由與實施例26同樣的方法來退捲,進行固相聚合。再者,實施例37中將3條紡絲纖維合絲及退捲。表10中顯示所得之固相聚合後纖維物性。
所得之纖維的特性評價結果亦顯示於表10中。可知由於紡絲纖維的不同,雖然有差異,但熔黏抑制效果、行進安定性、後加工性皆優異。
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的液晶聚酯纖維及其製造方法係特別適合高網眼織物的過濾器、篩網紗用途。

Claims (12)

  1. 一種液晶聚酯纖維,其行進張力變動幅度(R)為5cN以下,而且油分附著率為3.0wt%以下,由下述構造單位(I)、(II)、(III)、(IV)、(V)所構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聚酯纖維,其渣滓產生量為0.01g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聚酯纖維,其強度為12.0cN/dtex以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聚酯纖維,其於差示熱量測定中,在自50℃起以20℃/min的升溫條件下測定時,所觀測的吸熱峰(Tm1)中之波峰半值寬度為15℃以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聚酯纖維,其係單絲。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液晶聚酯纖維,其係由單一的聚合物成分所構成。
  7. 一種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液晶聚酯纖維之製造方法,其係在將液晶聚酯熔融紡絲而得之絲條上,塗佈無機粒子(A)與磷酸系化合物(B)後,進行固相聚合,顯示出藉由下式(1)~(2)所算出之值的無機粒子(A)對液晶聚酯纖維之附著率a(wt%)及磷酸系化合物(B)之附著率b(wt%)係滿足下述條件1~3,(1)無機粒子(A)的附著率a=(a+b)×Ca÷(Ca+Cb)(2)磷酸系化合物(B)的附著率b=(a+b)×Cb÷(Ca+Cb)條件1 30≧a+b≧2.0條件2 a≧0.05條件3 b/a≧1(Ca係指固相聚合油劑中的無機粒子(A)之濃度(wt%),Cb係指固相聚合油劑中的磷酸系化合物(B)之濃度(wt%))。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液晶聚酯纖維之製造方法,其中將固相聚合後的液晶聚酯纖維予以洗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液晶聚酯纖維之製造方法,其中在洗淨後的液晶聚酯纖維之吸熱峰溫度(Tm1)+10℃以上的溫度下,施予高溫熱處理。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製造方法,其中無機粒子(A)係由矽石、矽酸鹽中選出的一種以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製造方法,其中磷酸系化合物(B)係由下述化學式(1)~(3)所示的化合物之任一者或 組合所構成,而且滿足下述條件1~4: 條件1:R1、R2表示烴基;條件2:M1表示鹼金屬;條件3:M2表示由鹼金屬、氫原子、烴基、含氧烴基中選出的基;條件4:n表示1以上之整數。
  12. 一種網眼織物,其係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一項之液晶聚酯纖維所構成。
TW101109832A 2011-03-29 2012-03-22 液晶聚酯纖維及其製造方法 TWI6029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72020 2011-03-29
JP2011076158 2011-03-30
JP2011263399 2011-12-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5522A TW201245522A (en) 2012-11-16
TWI602963B true TWI602963B (zh) 2017-10-21

Family

ID=46930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9832A TWI602963B (zh) 2011-03-29 2012-03-22 液晶聚酯纖維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140017965A1 (zh)
EP (1) EP2692913B2 (zh)
KR (1) KR101647414B1 (zh)
CN (1) CN103459684B (zh)
TW (1) TWI602963B (zh)
WO (1) WO20121328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40549B2 (ja) * 2011-03-30 2016-12-07 東レ株式会社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S2873513T3 (es) * 2011-12-27 2021-11-03 Toray Industries Multifilamento de poliéster cristalino líquido
WO2015115259A1 (ja) * 2014-01-31 2015-08-06 東レ株式会社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860035B (zh) * 2016-02-01 2019-01-22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聚酯以及由其组成的模塑组合物和其应用
CN105860036B (zh) * 2016-02-01 2018-09-11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聚酯以及由其组成的模塑组合物和其应用
CN106676674A (zh) * 2016-12-12 2017-05-17 江阴伟康纺织有限公司 液晶聚合复合纤维丝在丝网中的应用
DE202017002839U1 (de) * 2017-05-30 2018-08-31 Perlon Nextrusion Monofil GmbH Polyketonfasern, deren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EP3626868A4 (en) * 2017-07-24 2020-06-10 Kuraray Co., Ltd. LIQUID CRYSTALLINE POLYESTER FIB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6920924B2 (ja) * 2017-08-30 2021-08-18 上野製薬株式会社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樹脂
CN107523894A (zh) * 2017-08-31 2017-12-29 宋宏婷 一种液晶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85771B (zh) * 2017-12-14 2020-05-22 陈逊 一种聚酯液晶纤维的纺丝工艺
KR20200138179A (ko) * 2018-03-29 2020-12-09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복합 전해질막
CN110029408B (zh) * 2019-05-21 2020-05-05 上海海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复合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KR102499271B1 (ko) 2021-05-21 2023-02-14 주식회사 삼환티에프 원사 열풍 열처리 장치
KR102499274B1 (ko) 2021-05-21 2023-02-14 주식회사 삼환티에프 고속 열처리용 원사 열풍 열처리 장치
KR102499273B1 (ko) 2021-05-21 2023-02-14 주식회사 삼환티에프 난류 발생용 원사 열풍 열처리 장치
CN113622048B (zh) * 2021-08-06 2023-11-07 浙江巴斯特网丝有限公司 造纸网用聚酯单丝的制备方法
WO2024128110A1 (ja) * 2022-12-14 2024-06-20 株式会社クラレ 溶融異方性芳香族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668154B1 (ko) * 2024-04-12 2024-05-22 (주)스케일트론 타이어 내구력 시험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89178A (ja) * 1985-06-12 1986-12-19 イー・アイ・デユ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改良された熱的強化方法
JPS62149934A (ja) * 1985-09-24 1987-07-03 帝人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合成繊維の製造方法
US4721587A (en) * 1985-06-12 1988-01-2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of making heat-strengthened yarn
JP2674062B2 (ja) * 1988-02-15 1997-11-05 東レ株式会社 高強度液晶ポリアリレート樹脂成形物の製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79818A (ja) 1983-03-29 1984-10-12 Teijin Ltd 繊維表面改質法
KR890701808A (ko) * 1987-10-01 1989-12-21 마에다 가쯔노스께 고강도 액정수지성형물 및 액정수지복합체 및 그의 제법
JPH0216120A (ja) * 1988-07-05 1990-01-19 Polyplastics Co 溶融時に光学的異方性を示すポリエステル樹脂及び樹脂組成物
JPH05302218A (ja) 1992-04-27 1993-11-16 Toray Ind Inc 牽切紡用ポリアミドトウ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336124A (ja) 2002-05-16 2003-11-28 Nippon Ester Co Ltd ポリ乳酸ノークリンプショートカット繊維
US7914699B2 (en) * 2004-06-22 2011-03-29 Toray Industries, Inc. Liquid crystal resin,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liquid crystal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JP4872215B2 (ja) 2005-01-26 2012-02-08 東レ株式会社 高強度ポリエステル繊維
JP2006299476A (ja) 2005-04-22 2006-11-02 Teijin Techno Products Ltd パラ型全芳香族コポリアミド繊維の製造方法
WO2008105439A1 (ja) * 2007-02-28 2008-09-04 Toray Industries, Inc.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86963B2 (ja) 2007-12-20 2009-12-16 松本油脂製薬株式会社 合成繊維用処理剤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合成繊維の製造方法
JP5239439B2 (ja) * 2008-03-25 2013-07-17 東レ株式会社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98597B2 (ja) * 2008-03-28 2013-09-25 東レ株式会社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JP5428271B2 (ja) * 2008-10-02 2014-02-26 東レ株式会社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US9011743B2 (en) * 2009-03-11 2015-04-21 Toray Industries, Inc. Liquid crystal polyester fiber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5470930B2 (ja) 2009-03-11 2014-04-16 東レ株式会社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JP5327109B2 (ja) 2009-03-23 2013-10-30 東レ株式会社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巻取パッケージ
JP2011168930A (ja) 2010-02-22 2011-09-01 Kuraray Co Ltd 高強力複合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89178A (ja) * 1985-06-12 1986-12-19 イー・アイ・デユ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改良された熱的強化方法
US4721587A (en) * 1985-06-12 1988-01-26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rocess of making heat-strengthened yarn
JPS62149934A (ja) * 1985-09-24 1987-07-03 帝人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合成繊維の製造方法
JP2674062B2 (ja) * 1988-02-15 1997-11-05 東レ株式会社 高強度液晶ポリアリレート樹脂成形物の製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039166A (ko) 2014-04-01
KR101647414B1 (ko) 2016-08-10
EP2692913A1 (en) 2014-02-05
US20140017965A1 (en) 2014-01-16
EP2692913A4 (en) 2014-10-08
US10584429B2 (en) 2020-03-10
EP2692913B2 (en) 2022-03-02
WO2012132851A1 (ja) 2012-10-04
CN103459684A (zh) 2013-12-18
CN103459684B (zh) 2016-08-31
TW201245522A (en) 2012-11-16
US20180305841A1 (en) 2018-10-25
EP2692913B1 (en) 2016-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2963B (zh) 液晶聚酯纖維及其製造方法
KR101310008B1 (ko) 액정 폴리에스테르 섬유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5286827B2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
JP6183210B2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
TWI655328B (zh) 液晶聚酯纖維及其製造方法
JP5470930B2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JP2010248681A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巻取パッケージ
JP5428271B2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JP4983689B2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JP5239439B2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98597B2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JP6040549B2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167174A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089308A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JP5239454B2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15471B2 (ja) 液晶性ポリエステル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29200B2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15227B2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089285A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JP2019157331A (ja)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モノフィラ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