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89226B - 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及雙軸承捲線器 - Google Patents

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及雙軸承捲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89226B
TWI589226B TW102115700A TW102115700A TWI589226B TW I589226 B TWI589226 B TW I589226B TW 102115700 A TW102115700 A TW 102115700A TW 102115700 A TW102115700 A TW 102115700A TW I589226 B TWI589226 B TW I58922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el
tubular portion
magnet
spool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15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6285A (zh
Inventor
池袋哲史
Original Assignee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406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6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89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8922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 A01K89/033Brake devices for 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for reels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55Antibacklash devices
    • A01K89/01555Antibacklash devices using magn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elements which are subject to variation, e.g. adjustable bearings, reconfigurable windings, variable pitch ventilato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Description

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及雙軸承捲線器
本發明,是有關於捲筒制動裝置,尤其是,將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的旋轉制動用的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且,本發明,是有關於雙軸承捲線器。
在假餌釣所使用的雙軸承捲線器中,在拋竿時捲筒的旋轉速度比線吐出速度快速而具有釣線纏結發生的情況。釣線纏結若發生的話,釣線會產生線鬆弛,而成為纏線的原因。在此,已提供了如專利文獻1所示的電磁制動器。在此電磁制動器中,可使制動力作用在捲筒,並且可調整其制動力。
專利文獻1的電磁制動器,是具有圓筒形的磁鐵支撐框架。在磁鐵支撐框架中,在圓周方向配置有複數磁鐵。複數磁鐵的磁極面,是與捲筒的側壁隔有預定的間隔地(相面對)配置。藉由將磁鐵支撐框架朝捲筒軸方向移動,使磁鐵的磁極面及捲筒側壁之間的間隔被變更。由此,使捲筒的制動力被調整。
磁鐵支撐框架的軸方向位置,是藉由:形成於磁鐵支撐框架的外周面的凸輪溝、及卡合於此凸輪溝的導引突起而被決定。具體而言,磁鐵支撐框架,是在預定角度範圍內可旋轉自如,且對應捲筒的旋轉速度旋轉。此磁鐵支撐框架的旋轉,是藉由凸輪溝及導引突起的卡合,被轉換成磁鐵支撐框架的軸方向的移動。且,藉由磁鐵支撐框架的軸方向的移動,使被支撐於磁鐵支撐框架的磁鐵的磁極面及捲筒側壁之間的間隔被調整。即,使捲筒的制動力被調整。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公平4-68892號公報
專利文獻1的捲筒制動裝置,因為是調整相面對配置的磁鐵的磁極面及捲筒側壁之間的微小間隙,所以可以調整制動力的範圍很狹窄。為了擴大此調整範圍,若加大磁鐵支撐框架的移動行程的話,項導致裝置的大型化。且,在如專利文獻1所示的調整制動力用的構成中,追隨捲筒的高速旋轉,磁鐵支撐框架會容易地朝軸方向移動,捲筒的制動力會急劇地增加。在這種構成中,在拋竿時飛出距離有可能無法延伸。
本發明的課題,是對於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可以將制動力廣範圍地調整,可以將對應捲筒的旋轉的制動力朝捲筒適切地賦予。
發明1的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是制動可旋轉自如地裝設於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的捲筒的旋轉用的裝置。此捲筒制動裝置,是具備:導電體、及磁鐵、及制動力調整手段。導電體,是與捲筒連動旋轉。磁鐵,是對於捲線器本體可朝軸方向移動,且在徑方向可與導電體相面對。制動力調整手段,是在磁鐵及導電體在徑方向可相面對的狀態下若導電體旋轉的情況時,藉由作用於導電體的磁鐵的磁力,磁鐵對於捲線器本體朝軸方向移動,使導電體及磁鐵在徑方向相面對的相面對範圍變化。且,藉由此相面對範圍的變化,使作用於導電體的磁鐵的磁束數量變化,使捲筒的旋轉被制動。
在本捲筒制動裝置中,磁鐵及導電體是在徑方向相面對的狀態若導電體旋轉的情況時,藉由作用於導電體的磁鐵的磁力,磁鐵對於捲線器本體朝軸方向移動。由此,使導電體及磁鐵在徑方向相面對的相面對範圍(相對面積),即作用於導電體的磁鐵的磁束數量變化,使捲筒的制動力被調整。如此,在本捲筒制動裝置中,與習知技術的例如調整相面對的磁鐵及導電體的間隔的裝置相比較,可以將捲筒的制動力平順且廣範圍地調整。由 此,對應捲筒的旋轉的制動力,可以朝捲筒適切地賦予。
發明2的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是如發明1的捲筒制動裝置,進一步具備:被固定於捲線器本體的第1筒部、及朝軸方向可移動地被裝設於第1筒部的第2筒部。磁鐵,是被設在第2筒部。第1筒部,是具有被卡合部。第2筒部,是具有卡合於被卡合部的卡合部。制動力調整手段,是藉由將第2筒部的卡合部,沿著第1筒部的被卡合部移動,使磁鐵對於捲線器本體朝軸方向移動,使相面對範圍變化。
在此,藉由將第2筒部的卡合部,沿著第1筒部的被卡合部移動,就可使第2筒部(磁鐵)對於第1筒部朝軸方向移動,使相面對範圍變化。在本捲筒制動裝置中,因為將第2筒部的卡合部,沿著第1筒部的被卡合部移動,所以可以將相面對範圍的調整確實且容易地實行。即,在本捲筒制動裝置中,可以將制動力的調整,確實且容易地實行。
在發明3的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中,如發明2的捲筒制動裝置,第1筒部的被卡合部,是沿著形成於第1筒部的外周面的曲線的方式形成。曲線,是藉由在第1筒部的外周面朝軸方向延伸的第1基準軸、及在第1筒部的外周面朝圓周方向延伸的第2基準軸被定義。
在本捲筒制動裝置中,第1筒部的被卡合部,因為是沿著曲線,例如對於圓周方向的變化朝軸方向 變化的曲線的方式形成,所以可以將捲筒的制動力平順地調整。例如,將上述的曲線,對於圓周方向的變化為朝軸方向急速變化的曲線形狀的情況時,在捲筒的高速旋轉時,可以抑制第2筒部朝軸方向急劇地移動的動作。即,可以防止捲筒的制動力急劇地增加。更具體而言,將上述的曲線由2次曲線形成的情況,可以獲得接近與旋轉速度的2次方成比例的離心制動器的制動力。即,可以將對應捲筒的旋轉的制動力,朝捲筒適切地賦予。
在發明4的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中,如發明2或是3的捲筒制動裝置,被卡合部,是在第1筒部的外周部形成凹狀的溝部。卡合部,是朝第2筒部的內周部突出形成的突出部。
在本捲筒制動裝置中,藉由將卡合部也就是突出部,沿著具有上述的曲線形狀的溝部導引,就可以將第2筒部,一邊對於第1筒部平順且確實地旋轉一邊朝軸方向移動。即,可以將捲筒的制動力,平順且確實地調整。
在發明5的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中,如發明1至4任一的捲筒制動裝置,導電體是捲筒,捲筒是金屬製。此情況,藉由將捲筒本身作成導電體,就可以削減整體的零件點數。
在發明6的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中,如發明1至4任一的捲筒制動裝置,導電體,是被固定於捲筒的金屬製的構件。此情況,即使捲筒不是由非導 電體的材質形成,仍可以將對應捲筒的旋轉的制動力,朝捲筒適切地賦予。
在發明7的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中,如發明6的捲筒制動裝置,導電體,是被固定於捲筒的捲筒軸的金屬製的構件。此情況,可以將導電體即筒狀構件容易地裝設。
發明8的雙軸承捲線器,是被安裝於釣竿,進行釣線的吐出及捲取的捲線器。此雙軸承捲線器,是具備:被裝設於釣竿的捲線器本體、及可旋轉地被支撐在捲線器本體並將釣線捲取在外周之捲筒、及如發明1至7的捲筒制動裝置。在此雙軸承捲線器中,可以獲得與如上述的發明1至7所示的效果同樣的效果。
依據本發明的話,對於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可以將制動力廣範圍地調整,可以將對應捲筒的旋轉的制動力朝捲筒適切地賦予。
1‧‧‧捲線器本體
2‧‧‧操作桿
2a‧‧‧臂部
2b‧‧‧把手部
3‧‧‧星狀牽引器
5‧‧‧框架
6‧‧‧第1側蓋
6a‧‧‧開口
7‧‧‧第2側蓋
8‧‧‧第1側板
8a‧‧‧開口
9‧‧‧第2側板
10‧‧‧拇指座
12‧‧‧捲筒
12a‧‧‧凸緣部
12b‧‧‧捲線胴部
12c‧‧‧轂部
13‧‧‧離合器機構
14‧‧‧卡口構造
15‧‧‧均勻捲線機構
16‧‧‧捲筒軸
16a‧‧‧離合器銷
17‧‧‧離合器操作桿
18‧‧‧齒輪機構
19‧‧‧離合器卡脫機構
21‧‧‧牽引機構
22‧‧‧拋竿控制機構
23‧‧‧捲筒制動機構
25‧‧‧導引筒
26‧‧‧螺軸
26a‧‧‧螺旋狀溝
27‧‧‧線導引
28a‧‧‧齒輪
28b‧‧‧齒輪
29‧‧‧轂部
30‧‧‧手把軸
31‧‧‧驅動齒輪
32‧‧‧小齒輪
32a‧‧‧齒部
32b‧‧‧嚙合部
32c‧‧‧頸部
35a‧‧‧軸承
35b‧‧‧軸承
40‧‧‧離合器軛
45‧‧‧帽
46‧‧‧摩擦托板
47‧‧‧摩擦托板
50‧‧‧導電體
51‧‧‧磁鐵
55‧‧‧制動器殼
55a‧‧‧內筒部
55b‧‧‧貫通孔
60‧‧‧第1筒部
60a‧‧‧被卡合部
60b‧‧‧母螺紋部
60c‧‧‧凸緣部
61‧‧‧第2筒部
61a‧‧‧卡合部
61b‧‧‧保持部
62‧‧‧彈簧構件
63‧‧‧止脫構件
63a‧‧‧公螺紋部
64‧‧‧制動力調整手段
65‧‧‧操作調整鈕
65a‧‧‧調整鈕部
65b‧‧‧按壓部
〔第1圖〕
採用了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雙軸承捲線器的立體圖。
〔第2圖〕
顯示前述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內部的構成的剖 面圖。
〔第3圖〕
前述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的放大剖面圖。
〔第4圖〕
第2筒部朝軸方向移動時的前述捲筒制動裝置的放大剖面圖。
〔第5圖〕
前述捲筒制動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擴大分解立體圖。
〔第6圖〕
第1筒部的放大立體圖。
〔第7圖〕
顯示前述第1筒部的被卡合部的各形狀中的捲筒的旋轉數及捲筒制動力的關係的曲線(又,將本發明顯示於圖表A,將第2實施例顯示於圖表B,將第3實施例顯示於圖表C)。
〔第8圖〕
其他的實施例的相當於第3圖的圖。
〔第9圖〕
其他的實施例的相當於第3圖的圖。
〔第10圖〕
其他的實施例的相當於第3圖的圖。
在第1圖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所採用的雙 軸承捲線器。此雙軸承捲線器,主要是假餌釣所使用的誘餌釣捲線器。此雙軸承捲線器,是具備:捲線器本體1、及被配置於捲線器本體側方的捲筒旋轉用操作桿2、及被配置於操作桿2的捲線器本體1側的牽引力調整用的星狀牽引器3。操作桿2,是雙操作桿型。操作桿2,是具有:板狀的臂部2a、及可旋轉自如地裝設於臂部2a兩端的1對把手部2b。操作桿2的臂部2a的外側面,是由無連結縫的平滑的面所構成,成為釣線不易糾纏的形狀。
捲線器本體1,是如第2圖所示,具有:框架5、及被裝設於框架5兩側方的第1側蓋6及第2側蓋7、及被裝設於框架5上部的拇指座10。框架5,是具有:被配置成隔有預定間隔彼此相面對的1對第1側板8及第2側板9、及將這些的第1側板8及第2側板9連結的無圖示的複數連結部。
操作桿2側的第2側蓋7,是藉由螺栓可裝卸自如被固定於第2側板9。在操作桿2相反側的第1側板8中,形成有捲筒12可通過的開口8a。制動器殼55,是藉由小螺釘被固定在操作桿2相反側的第1側蓋6。
在框架5內,如第2圖所示,配置有:捲筒12、及均勻捲線機構15、及離合器操作桿17。均勻捲線機構15,是將釣線均一地捲附於捲筒12用的機構。離合器操作桿17,是供進行手指壓線的情況的姆指的接觸用。
且在框架5及第2側蓋7之間,是配置有: 齒輪機構18、及離合器機構13、及離合器卡脫機構19、及牽引機構21、及拋竿控制機構22。齒輪機構18,是將來自操作桿2的旋轉力,朝捲筒12及均勻捲線機構15傳達。離合器卡脫機構19,是對應離合器操作桿17的操作,進行離合器機構13的卡脫。牽引機構21,是在線吐出時將捲筒12制動。拋竿控制機構22,是將捲筒軸16由兩端挾持來進行制動。且,在開口8a中,配置有供抑制拋竿時的釣線纏結用的捲筒制動機構23。
捲筒12,是在兩側部具有盤狀的凸緣部12a。且,捲筒12,是在兩凸緣部12a之間具有筒狀的捲線胴部12b。且,捲筒12,是具有一體形成於捲線胴部12b內周側之筒狀的轂部12c。捲筒12,是在貫通轂部12c的捲筒軸16,例如藉由鋸齒結合被固定成不可旋轉。捲筒12,是例如鋁合金製,非磁性的電力導電體。在此,捲筒12本身,是對應後述的導電體50。
捲筒軸16,是貫通第2側板9朝第2側蓋7的外方延伸。捲筒軸16的一端,是藉由軸承35b,可旋轉自如地被支撐於形成於第2側蓋7的轂部29。且,捲筒軸16的另一端,是藉由軸承35a可旋轉自如地被支撐在制動器殼55的內筒部55a內。
均勻捲線機構15,是具有:被固定於1對第1側板8及第2側板9之間的導引筒25、及可旋轉自如地被配置於導引筒25內的螺軸26、及線導引27。構成齒輪機構18的齒輪28a是被固定在螺軸26的端部。且,在螺 軸26中,形成有螺旋狀溝26a。線導引27是嚙合在此螺旋狀溝26a中。因此,藉由透過齒輪機構18使螺軸26旋轉,使線導引27藉由導引筒25往復移動。釣線是被插通此線導引27內,此釣線是均一地捲附於捲筒12。
齒輪機構18,是具有:被固定於手把軸30的驅動齒輪31、及與驅動齒輪31嚙合的筒狀的小齒輪32、及被固定於前述的螺軸26端部的齒輪28a、及不可旋轉地被固定於手把軸30並與齒輪28a嚙合的齒輪28b。
小齒輪32,是貫通第2側板9地配置。小齒輪32,是筒狀構件。捲筒軸16是插通小齒輪32的中心。小齒輪32,是朝軸方向可移動自如地裝設於捲筒軸16。小齒輪32,是具有:形成於第2圖右端部外周並與驅動齒輪31嚙合的齒部32a、及形成於另一端側的嚙合部32b。在齒部32a及嚙合部32b之間設有頸部32c。
嚙合部32b,是由形成於小齒輪32的端面的凹溝所構成。在此凹溝中,連結有將捲筒軸16朝徑方向貫通的離合器銷16a。在此,小齒輪32朝外方移動,其嚙合部32b的凹溝及捲筒軸16的離合器銷16a脫離使連結被解除的話,來自手把軸30的旋轉,就無法被傳達至捲筒12。藉由此嚙合部32b的凹溝及離合器銷16a構成離合器機構13。
離合器操作桿17,是由1對第1側板8及第2側板9之間的後部,被配置於捲筒12後方。在框架5的第1側板8及第2側板9中,形成有無圖示的長孔。將 離合器操作桿17固定的無圖示的離合器凸輪,是貫通此長孔。離合器操作桿17,是沿著長孔朝上下方向滑動。離合器卡脫機構19,是具有離合器軛40。離合器卡脫機構19,是藉由離合器操作桿17的轉動,將離合器軛40與捲筒軸的軸芯平行地移動。且,離合器卡脫機構19,是手把軸30朝線捲取方向旋轉的話,使離合器機構13自動地導通(ON)的方式,將離合器軛40移動。
在如此構成,在通常狀態下,小齒輪32,是位於內方的離合器卡合位置。在此離合器卡合位置,小齒輪32的嚙合部32b及捲筒軸16的離合器銷16a卡合成為離合器接合(ON)狀態。另一方面,藉由離合器軛40使小齒輪32朝外方移動的情況時,嚙合部32b及離合器銷16a的卡合會脫落,成為離合器斷開(OFF)狀態。
拋竿控制機構22,是具備:與形成於轂部29的外周側的公螺紋部螺合的有底筒狀的帽45、及被裝設於帽45底部的摩擦托板46、及被裝設於制動器殼55的摩擦托板47。摩擦托板46及摩擦托板47,是與捲筒軸16的兩端接觸,將捲筒軸16挾持。例如,帽45被旋轉的情況時,藉由摩擦托板46及摩擦托板47所發生的挾持力,會被調整。由此,捲筒12的制動力被調整。
捲筒制動機構23,是將旋轉方向相反方向的力附加在捲筒12,將捲筒12制動者。詳細的話,如第3圖所示,在捲筒制動機構23中,設在制動器殼55的磁鐵51,是朝向導電體50也就是捲筒12的內周側被移動。如 此的話,導電體50被配置在磁鐵51的磁場。在此狀態,導電體50也就是捲筒12若旋轉的話,對應捲筒12的旋轉數的渦電流會發生。藉由此渦電流的發生,在捲筒12(導電體50)中,旋轉方向相反方向的力被賦予。由此,捲筒12,會與旋轉速度成比例地被制動。
捲筒制動機構23,是如第3圖~第5圖所示,具有:導電體50、及磁鐵51、及筒狀的第1筒部60、及筒狀的第2筒部61、及彈簧構件62、及止脫構件63、及制動力調整手段64。
導電體50,是與捲筒12連動地旋轉。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磁鐵51,是與導電體50可相面對地被設置。導電體50,是對應鋁合金製的捲筒12。導電體50,是非磁性的電力導電體。詳細的話,導電體50,是捲筒12的第1側板8側(第3圖左側)的筒狀的捲線胴部12b的內周部。
如第3圖~第5圖所示,第1筒部60,是被裝設於制動器殼55的內筒部55a的外周部。詳細的話,第1筒部60的內周部,是被裝設於制動器殼55的內筒部55a的外周部。
第1筒部60,是具有被卡合部60a。被卡合部60a,是形成對於圓周方向的變化朝軸方向急速變化的曲線形狀。例如,被卡合部60a,是形成於上述的曲線狀的溝部。被卡合部60a的例如溝部,是沿著2次曲線形成。2次曲線,是藉由:在第1筒部60的外周面朝軸方 向延伸的第1基準軸X、及在第1筒部60的外周面朝圓周方向延伸的第2基準軸Y被定義(參照第6圖)。
在第1筒部60中,在捲筒12側(第3圖右側)的先端內周部,形成有母螺紋部60b。止脫構件63的形成於制動器殼55側(第3圖左側)先端外周部的公螺紋部63a,是螺合在此母螺紋部60b中。由此,在第1筒部60裝設有止脫構件63。在第1筒部60的制動器殼55側(第3圖左側)端部中,形成有大徑的凸緣部60c,與後述的操作調整鈕65的按壓部65b接觸。
磁鐵51,是藉由將磁力作用在導電體50,來制動捲筒12的旋轉者。如第3圖~第5圖所示,在第2筒部61的外周部,固定有磁鐵51。磁鐵51,是例如,由8個圓柱狀的永久磁鐵所構成。如第5圖所示,磁鐵51,是在第2筒部61的外周部,在圓周方向等間隔地被配置於8處。
第2筒部61是藉由朝軸方向移動,使磁鐵51,在:不與捲筒12(導電體50)的捲線胴部12b的內周部相面對的非相面對位置(第3圖的位置)、及與捲筒12的捲線胴部12b的內周部相面對的相面對位置(第4圖的位置)之間可移動。詳細的話,在第4圖所示的相面對位置中,磁鐵51的軸方向長度的1/3程度,是與捲筒12的捲線胴部12b的內周部相面對。此磁鐵51的軸方向長度的1/3程度的範圍,是成為磁鐵51及捲筒12的捲線胴部12b的相面對範圍(相對面積)。因此,在第4圖所 示的相面對位置中,與第3圖所示的非相面對位置相比較,作用於捲筒12(導電體50)的磁束數量會增大,將捲筒12的旋轉制動的制動力會變大。
第2筒部61,是如第3圖~第5圖所示,可相對旋轉且朝軸方向可移動地被裝設於第1筒部60的外周部。第2筒部61,是具有將磁鐵51保持用的保持部61b。保持部61b,是形成於第2筒部61的外周部的8處。在各保持部61b中,被裝設固定有磁鐵51。例如,使第2筒部61的外周面及磁鐵51的外周面成為同一面的方式,形成各保持部61b。更具體而言,在將磁鐵51裝設在第2筒部61的狀態下,使第2筒部61的外周面成為平滑的周面的方式,使各保持部61b形成凹狀。
第2筒部61,是如第3圖及第5圖所示,具有卡合部61a。卡合部61a,是卡合於被卡合部60a的部分。第2筒部61是使對於第1筒部60可相對旋轉且軸方向可移動的方式,使卡合部61a被卡合於被卡合部60a地被導引。卡合部61a,是被設在第2筒部61的內周部。例如,卡合部61a,是在第2筒部61的捲筒12側(第3圖右側)的內周部朝內側突出的突出部。此第2筒部61的卡合部61a(突出部),是對應第2筒部61的旋轉,朝第1筒部60的形成2次曲線形狀的被卡合部60a,一邊卡合一邊移動。由此,使第2筒部61及磁鐵51朝軸方向移動。
彈簧構件62,是將第2筒部61推迫用的構 件。詳細的話,彈簧構件62,是如第3圖~第5圖所示,將第2筒部61朝制動器殼55側(第3圖左側)推迫。彈簧構件62,是與第2筒部61的捲筒12側(第3圖右側)的先端部接觸的方式被配置。且,彈簧構件62,是被配置於止脫構件63及第2筒部61之間。具體而言,彈簧構件62,是圓錐捲簧。彈簧構件62,是使不被磁鐵51吸附的方式,使用例如SUS303等的非磁性材料形成。
止脫構件63,是將彈簧構件62止脫用的構件。止脫構件63,是如第3圖~第5圖所示,被裝設於第1筒部60的捲筒12側(第3圖右側)的先端部。在此,藉由將止脫構件63的形成於制動器殼55側(第3圖左側)先端外周部的公螺紋部63a螺合在第1筒部60的母螺紋部60b,使止脫構件63被裝設於第1筒部60。
制動力調整手段64,是為了對應捲筒12的旋轉,而調整捲筒12的制動力用者。詳細的話,制動力調整手段64,是在磁鐵51及捲筒12(導電體50)在徑方向相面對的狀態,捲筒12若旋轉的情況時,可對應捲筒12的旋轉數(旋轉速度),調整捲筒12的制動力。具體而言,在制動力調整手段64中,在徑方向若與磁鐵51相面對的捲筒12旋轉的話,藉由作用於導電體50的磁鐵51的磁力,使第2筒部61對於第1筒部60一邊旋轉一邊朝軸方向移動。由此,導電體50及磁鐵51在徑方向相面對的部分的面積(相面對範圍)會變化,捲筒12的制 動力也會變化。
更具體而言,磁鐵51的磁力作用於導電體50,在捲筒12若制動力發生的話,對應此制動力的反力,會作用於第2筒部61。藉由此反力,第2筒部61,會對於第1筒部60旋轉。對應此第2筒部61的旋轉,使卡合部61a沿著被卡合部60a移動。如此的話,第2筒部61及磁鐵51,會朝軸方向移動。
例如,捲筒12的旋轉數(旋轉速度)若增加的話,第2筒部61及磁鐵51,會朝捲筒12側(第4圖右側)移動。由此,作用於導電體50也就是捲筒12的磁束數量會增加。由此,捲筒12的制動力會增加。另一方面,捲筒12的旋轉數(旋轉速度)若減少的話,第2筒部61及磁鐵51,會藉由彈簧構件62,朝背離捲筒12的方向(第4圖左側)移動。由此,作用於導電體50也就是捲筒12的磁束數量會減少。由此,捲筒12的制動力也會減少。
如此,制動力調整手段64,可對應捲筒12的旋轉,將捲筒12的制動力自動地調節。例如,在制動力調整手段64中,第7圖的圖表A所示的制動力,是對應旋轉數作用於捲筒12。如上述,被卡合部60a是形成2次曲線形狀的情況,對於旋轉數的制動力(第7圖的圖表A),是近似2次曲線。即,在本制動力調整手段64中,可以獲得接近與捲筒12的旋轉速度的2次方成比例的離心制動器的制動力。從此可知,為了將制動力對於捲筒 12平衡良好地附加,被卡合部60a的形狀是2次曲線形狀較佳。
另一方面,將第1筒部60的被卡合部60a,形成由1次方程式被定義的形狀(直線狀)的情況,旋轉數及制動力的關係,是如第7圖的圖表B所示。在此圖表B中,對於旋轉數的變化,制動力是急劇地變化。因此,將被卡合部60a形成直線狀的情況,對於初學者會調節困難。但是,只要可以適切地調整的話,因為可以減弱旋轉初期及旋轉後半的制動力,所以可以將飛出距離拉長。
且將被卡合部60a,形成由3次曲線被定義的形狀的情況,旋轉數及制動力的關係,是如第7圖的圖表C所示。在此圖表C中,對於旋轉數的變化,制動力是緩和地變化。因此,在捲筒12中,比較大的制動力在低速時也作用,飛出距離不易延伸。但是,制動裝置,可以獲得初學者也可以容易使用的特性。
制動器殼55,如第3圖所示,是有底筒狀的殼構件。制動器殼55,其外周部是藉由卡口構造14被裝設在第1側板8的開口8a。在制動器殼55的捲筒12側(第4圖右側)中央部,具有呈筒狀突出的內筒部55a。在內筒部55a的外周部,裝設有第1筒部60。內筒部55a的內周部,是將軸承35a的外輪支撐。在內筒部55a的基端部外周部,形成有複數貫通孔55b。操作調整鈕65的按壓部65b(後述)是被插通貫通孔55b。
操作調整鈕65,是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 具有:圓形的調整鈕部65a、及複數按壓部65b。調整鈕部65a,是從形成於第1側蓋6的開口6a露出的部分。複數按壓部65b,是朝調整鈕部65a的捲筒12側(第4圖右側)突出地設置。按壓部65b,是被插通貫通孔55b,可將第1筒部60按壓地與第1筒部60的凸緣部60c抵接。
調整鈕部65a,是可旋轉自如地被支撐於開口6a。操作調整鈕65,是具有:將調整鈕部65a的旋轉轉換成按壓部65b的軸方向的移動用的無圖示的凸輪機構。在此,將操作調整鈕65朝順時針旋轉的話,藉由凸輪作用,使第2筒部61及磁鐵51透過第1筒部60朝接近捲筒12(導電體50)的方向(第3圖右側)移動。即,磁鐵51,會接近導電體50。此結果,通過導電體50的磁束的數量會增加,對於捲筒12的制動力會變強。
且將操作調整鈕65朝逆時針旋轉的話,藉由凸輪作用,使第2筒部61及磁鐵51透過第1筒部60朝背離捲筒12(導電體50)的方向(第3圖左側)移動。即,磁鐵51會背離導電體50。此結果,通過導電體50的磁束的數量會減少,整體的制動力會變弱。
如此,藉由將操作調整鈕65旋轉,使捲筒12的初期制動力被設定。
接著,詳細說明捲線器的動作。在通常的狀態下,離合器軛40是朝內方被推壓成為離合器接合(ON)的狀態。此結果,來自操作桿2的旋轉力,是透 過手把軸30、驅動齒輪31、小齒輪32、及捲筒軸16,被傳達至捲筒12。即,將操作桿2旋轉的話,捲筒12會朝線捲取方向旋轉。
進行拋竿的情況時,為了抑制釣線纏結,將操作調整鈕65轉動,調整初期制動力。欲抑制整體的制動力的情況時,將操作調整鈕65朝逆時針旋轉,將磁鐵51從導電體50遠離即可。將操作調整鈕65朝逆時針旋轉的話,藉由凸輪作用,使磁鐵51朝背離導電體50的方向移動。由此,通過導電體50(捲筒12)的磁束的數量會減少,整體的制動力會變弱。
另一方面,欲加大整體的制動力的情況時,將操作調整鈕65朝順時針旋轉,將磁鐵51接近導電體50即可。將操作調整鈕65朝順時針旋轉的話,藉由凸輪作用,使磁鐵51朝接近導電體50的方向移動。由此,通過導電體50的磁束的數量會增加,整體的制動力會變強。
接著,將離合器操作桿17朝下方推壓。藉由離合器操作桿17的移動使離合器軛40朝外方移動,使小齒輪32朝同方向移動。此結果,成為離合器斷開(OFF)狀態。在此離合器斷開(OFF)狀態下,來自手把軸30的旋轉,不會朝捲筒12及捲筒軸16被傳達,捲筒12可自由旋轉。在離合器斷開(OFF)狀態,將姆指放置在離合器操作桿17,一邊手指壓捲筒,一邊使捲筒軸16沿著垂直面將捲線器朝軸方向傾斜地將釣竿搖動的 話,誘餌被拋擲,捲筒12會朝線吐出方向有力地旋轉。
在磁鐵51位於相面對位置(第4圖的位置)的狀態,如上述捲筒12若旋轉的話,制動力會作用在導電體50也就是捲筒12。如此在捲筒12被制動的狀態下,對應制動力的反力會作用在第2筒部61。藉由此反力,第2筒部61會旋轉,使卡合部61a沿著被卡合部60a移動。如此的話,第2筒部61及磁鐵51,會朝捲筒12側(第4圖右側)朝軸方向移動。
例如,隨著捲筒12的旋轉數(旋轉速度)增加,對應制動力的反力也變大,使第2筒部61被引入導電體50的內周部。由此,作用於導電體50(捲筒12)的磁束數量會增加,制動力會變強。另一方面,隨著捲筒12的旋轉數(旋轉速度)減少,對應制動力的反力也變小。此情況,第2筒部61,會藉由彈簧構件62,朝背離捲筒12的方向移動。由此,作用於導電體50(捲筒12)的磁束數量會減少,制動力會變弱。如此,捲筒12的制動力,可對應捲筒12的旋轉自動地被調節。
如以上,在具有捲筒制動機構23的雙軸承捲線器中,藉由對應捲筒12的制動力的反力,使第2筒部61旋轉。如此的話,第2筒部61的卡合部61a的突出部,會沿著第1筒部60的被卡合部60a的溝部(2次曲線形狀的溝部)移動。如此的話,第2筒部及磁鐵51會朝軸方向移動,使作用於導電體50也就是捲筒12的磁束數量變化。如此,捲筒12的制動力可對應捲筒12的旋轉 被自動地調節。
如此在動作的捲筒制動機構23中,藉由對應捲筒12(導電體50)的旋轉,使相面對於導電體50的磁鐵51的面積變化,來調整捲筒12的制動力。因此,在捲筒制動機構23中,與習知技術相比較,可以將捲筒12的制動力平順且廣範圍地調整。由此,可以將對應捲筒12的旋轉的制動力,朝捲筒12適切地賦予。
且在捲筒制動機構23中,第1筒部60的被卡合部60a,因為是形成對於第1筒部60的圓周方向的變化朝軸方向急速變化的曲線形狀,所以可以抑制第2筒部61及磁鐵51追隨捲筒12的高速旋轉急劇地朝軸方向移動的動作。即,可以防止作用於捲筒12的制動力急劇地增加。
進一步,將上述的曲線由2次曲線形成的情況,可以獲得接近與旋轉速度的2次方成比例的離心制動器的制動力。即,可以將對應捲筒的旋轉的制動力,朝捲筒適切地賦予。
〔其他的實施例〕
(a)在前述實施例中雖顯示,被卡合部60a,是在第1筒部60的外周部形成凹狀的溝部,卡合部61a,是朝第2筒部61的內周部突出形成的突出部的情況的例。可取代此,如第8圖所示,藉由將被卡合部60a,從第1筒部60的外周部突出作為突出部,藉由將卡合部61a在第2筒部61的內周部形成凹狀作為溝部也可以。 此情況時,被卡合部60a也就是突出部,是形成對於第1筒部60的圓周方向的變化朝軸方向急速變化的曲線形狀。即使如此構成,也可獲得與前述實施例同樣的效果。
(b)在前述實施例中雖顯示,導電體50是捲筒12的情況的例。可取代此,如第9圖及第10圖所示,被固定於捲筒12和捲筒軸16的金屬製的筒狀構件,是導電體50也可以。
(c)在前述實施例中,磁鐵51雖是在第2筒部61的外周部在圓周方向等間隔地配置於8處,但是磁鐵51的數量和間隔可任意設定。
(d)在前述實施例中雖顯示,藉由凸輪機構(無圖示)將第1筒部60移動,來設定初期制動力的情況的例。可取代此,例如,藉由將第1筒部60的母螺紋部60b朝第1筒部60的內周延伸,使與設在內筒部55a的外周的公螺紋部螺合,來設定初期制動力也可以。此情況,將操作調整鈕65朝順時針旋轉的話,第1筒部60、第2筒部61、及磁鐵51,會朝接近捲筒12(導電體50)的方向移動。另一方面,將操作調整鈕65朝逆時針旋轉的話,第1筒部60、第2筒部61、及磁鐵51,會朝遠離捲筒12(導電體50)的方向移動。
(e)在前述實施例中雖顯示,為了充分地確保朝第2筒部61的軸方向的移動量,彈簧構件62是圓錐捲簧的情況的例,但是彈簧構件62,是外形一定的捲簧也可以。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是可廣泛適用於捲筒制動裝置。
23‧‧‧捲筒制動機構
51‧‧‧磁鐵
60‧‧‧第1筒部
60a‧‧‧被卡合部
60b‧‧‧母螺紋部
60c‧‧‧凸緣部
61‧‧‧第2筒部
61a‧‧‧卡合部
61b‧‧‧保持部
62‧‧‧彈簧構件
63‧‧‧止脫構件
63a‧‧‧公螺紋部
64‧‧‧制動力調整手段

Claims (8)

  1. 一種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是用於制動可旋轉自如地裝設於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線器本體的捲筒的旋轉,具備:導電體,是與前述捲筒連動旋轉;及磁鐵,是對於前述捲線器本體可朝軸方向移動,且在徑方向可與前述導電體相面對;及制動力調整手段,是在前述磁鐵及前述導電體在徑方向可相面對的狀態下若前述導電體旋轉的情況時,藉由作用於前述導電體的前述磁鐵的磁力,前述磁鐵對於前述捲線器本體朝軸方向移動,使前述導電體及前述磁鐵在徑方向相面對的相面對範圍變化,藉由前述相面對範圍的變化,使作用於前述導電體的前述磁鐵的磁束數量變化,來將前述捲筒的旋轉制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雙軸承捲線器所述之捲筒制動裝置,其中,進一步具備:被固定於前述捲線器本體的第1筒部、及朝軸方向可移動地被裝設於前述第1筒部的第2筒部,前述磁鐵,是設在前述第2筒部,前述第1筒部,是具有被卡合部,前述第2筒部,是具有卡合於前述被卡合部的卡合部,在前述制動力調整手段中,藉由將前述第2筒部的前 述卡合部,沿著前述第1筒部的前述被卡合部移動,使前述磁鐵對於前述捲線器本體朝軸方向移動,使前述相面對範圍變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其中,使沿著藉由在前述第1筒部的外周面朝軸方向延伸的第1基準軸、及在前述第1筒部的外周面朝圓周方向延伸的第2基準軸被定義的曲線的方式,形成前述第1筒部的前述被卡合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其中,前述被卡合部,是在前述第1筒部的外周部形成凹狀的溝部,前述卡合部,是朝前述第2筒部的內周部突出形成的突出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雙軸承捲線器所述之捲筒制動裝置,其中,前述導電體,是前述捲筒,前述捲筒,是金屬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雙軸承捲線器所述之捲筒制動裝置,其中,前述導電體,是被固定於前述捲筒的金屬製的構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雙軸承捲線器所述之捲筒制動裝置,其中, 前述導電體,是被固定於前述捲筒的捲筒軸的金屬製的構件。
  8. 一種雙軸承捲線器,是被安裝於釣竿,進行釣線的吐出及捲取,具備:捲線器本體,是被裝設於前述釣竿;及捲筒,可旋轉地被支撐在前述捲線器本體,將前述釣線捲取在外周;及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捲筒制動裝置。
TW102115700A 2012-05-17 2013-05-02 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及雙軸承捲線器 TWI5892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13160A JP5944742B2 (ja) 2012-05-17 2012-05-17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及び両軸受リ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6285A TW201406285A (zh) 2014-02-16
TWI589226B true TWI589226B (zh) 2017-07-01

Family

ID=49580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15700A TWI589226B (zh) 2012-05-17 2013-05-02 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及雙軸承捲線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67517B2 (zh)
JP (1) JP5944742B2 (zh)
KR (1) KR102061077B1 (zh)
CN (1) CN103416375B (zh)
MY (1) MY164761A (zh)
TW (1) TWI5892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10671B2 (en) * 2013-06-03 2015-04-21 Shih-Yuan Yeh Fishing reel
JP6290602B2 (ja) 2013-11-15 2018-03-07 オークマ株式会社 油圧制御装置
US9832983B2 (en) * 2014-07-16 2017-12-05 Shimano Inc. Dual-bearing reel
JP6389669B2 (ja) * 2014-07-16 2018-09-12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及び両軸受リールの制動ユニットの制動部
JP6351433B2 (ja) * 2014-08-08 2018-07-04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プール制動装置および魚釣用リール
JP6543041B2 (ja) * 2015-02-12 2019-07-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プール制動装置および魚釣用リール
US9999210B1 (en) 2015-03-10 2018-06-19 W.C. Bradley/Zebco Holdings, Inc. Micro external adjustable spool braking system
JP6559036B2 (ja) * 2015-10-06 2019-08-14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6093844B1 (ja) * 2015-12-18 2017-03-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及び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6653582B2 (ja) * 2016-01-19 2020-02-26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6688679B2 (ja) * 2016-05-24 2020-04-28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KR101790778B1 (ko) * 2016-06-08 2017-10-26 유한책임회사 도요엔지니어링 브레이킹 마그넷의 영점 조절이 가능한 베이트 캐스팅 릴
JP6829018B2 (ja) * 2016-07-01 2021-02-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6829654B2 (ja) * 2017-06-05 2021-02-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用リール
JP7086827B2 (ja) 2018-12-14 2022-06-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用リール用キャップ
JP7164450B2 (ja) 2019-01-29 2022-11-01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両軸受型リール
JP2022022175A (ja) * 2020-07-23 2022-02-03 ピュア・フィッシング・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マグネットキャスティングブレーキ
EP4213623A1 (en) * 2020-09-21 2023-07-26 Feel-O S.r.l. Fishing reel having a rotary spool with a magnetic braking system
US11363806B1 (en) 2020-11-30 2022-06-21 Allen Fly Fishing, LLC Fishing reel with braking assembly
JP2023028978A (ja) * 2021-08-20 2023-03-03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制動力制御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魚釣用リ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73476U (ja) * 1981-11-11 1983-05-18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ル
US4561605A (en) * 1981-12-25 1985-12-31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Brake for a fishing reel
US4544111A (en) * 1982-03-09 1985-10-01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Brake for a fishing reel
JPS58165727A (ja) * 1982-03-26 1983-09-30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ル
SE442809B (sv) * 1984-06-05 1986-02-03 Abu Ab Magnetbroms med automatisk reglering avsedd for spinnsporulle
JP2557325Y2 (ja) * 1991-09-18 1997-12-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のブレーキ機構
JPH0717064U (ja) * 1993-09-14 1995-03-28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両軸受型リールのバックラッシュ防止装置
JP2929517B2 (ja) * 1994-04-01 1999-08-03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のバックラッシュ防止装置
JP3325773B2 (ja) * 1996-05-16 2002-09-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制動装置
US6065700A (en) * 1996-07-15 2000-05-23 Brunswick Corporation Actuator assembly for magnetic brake on a fishing reel
US6086005A (en) * 1997-03-11 2000-07-11 Daiwa Seiko, Inc. Fishing reel with magnetic force spool rotational-speed control during spool free rotational state
JP3509535B2 (ja) * 1998-03-10 2004-03-22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両軸受型リール
CA2271592A1 (en) * 1998-05-13 1999-11-13 Johnson Worldwide Associates, Inc. Bait cast control fishing reel
JP3955725B2 (ja) * 2000-11-10 2007-08-08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両軸受型リール
KR100702066B1 (ko) * 2005-04-28 2007-03-30 연 석 노 베이트 캐스트 릴
JP2008178310A (ja) * 2007-01-23 2008-08-07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ール
JP2009027975A (ja) * 2007-07-26 2009-02-12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ール
JP2011019408A (ja) * 2009-07-13 2011-02-03 Globeride Inc 魚釣用リ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129116A (ko) 2013-11-27
CN103416375B (zh) 2017-04-12
US20130306777A1 (en) 2013-11-21
TW201406285A (zh) 2014-02-16
US8967517B2 (en) 2015-03-03
KR102061077B1 (ko) 2019-12-31
JP2013236606A (ja) 2013-11-28
JP5944742B2 (ja) 2016-07-05
MY164761A (en) 2018-01-30
CN103416375A (zh) 201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9226B (zh) 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及雙軸承捲線器
TWI656838B (zh) 捲筒制動裝置及釣魚用捲線器
JP6093844B1 (ja) 両軸受リール及び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TWI533800B (zh) 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心制動裝置
TW201633912A (zh) 捲筒制動裝置及釣魚用捲線器
JP6376740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TW201216844A (en) Dual-bearing reel
JP2015065961A5 (zh)
JP3325773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制動装置
JP2004242676A (ja) マルチプライヤ型釣り用リール
TW201507617A (zh) 雙軸承捲線器之捲軸制動裝置及雙軸承捲線器
JP6240398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及び両軸受リール
JP6829020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6267874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
JP5985779B1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2002125544A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
JP6200189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及び両軸受リール
JP2016202123A5 (zh)
JP6389689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2001017044A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制動装置
JP2012143202A (ja) 両軸受リー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