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16375B - 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及双轴承绕线轮 - Google Patents

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及双轴承绕线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16375B
CN103416375B CN201310181479.9A CN201310181479A CN103416375B CN 103416375 B CN103416375 B CN 103416375B CN 201310181479 A CN201310181479 A CN 201310181479A CN 103416375 B CN103416375 B CN 1034163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el
magnet
double
electric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814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16375A (zh
Inventor
池袋哲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416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6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16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63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 A01K89/033Brake devices for 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for reels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55Antibacklash devices
    • A01K89/01555Antibacklash devices using magn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elements which are subject to variation, e.g. adjustable bearings, reconfigurable windings, variable pitch ventilato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及双轴承绕线轮.在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中,能够大范围地调节制动力,并能够将与卷筒的旋转对应的制动力适当地赋予卷筒。在制动力调节机构(64)中,当在磁铁(51)与导电体(50)在径向上对置的状态下导电体(50)旋转的情况下,根据作用于导电体(50)的磁铁(51)的磁力,使磁铁(51)相对于绕线轮主体沿轴向移动。由此,导电体(50)与磁铁(51)在径向上对置的对置范围变化,作用于导电体的磁铁的磁通数变化。这样来对卷筒(12)的旋转进行制动。

Description

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及双轴承绕线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筒制动结构,特别涉及对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此外,本发明涉及双轴承绕线轮。
背景技术
在假饵钓中使用的双轴承绕线轮中,在抛投时有时会产生卷筒的旋转速度比线放出速度快的缠结。若产生缠结,则钓线会产生松弛即所谓的线松垂,从而成为线缠绕的原因。于是提供了专利文献1所示的电磁制动器。利用该电磁制动器,能够使制动力作用在卷筒上,并且能够调节其制动力。
专利文献1的电磁制动器具有圆筒形的磁铁支承框架。在磁铁支承框架上沿圆周方向配置有多个磁铁。多个磁铁的磁极面与卷筒的侧壁隔开预定间隔(对置)地配置。通过使磁铁支承框架沿卷筒轴向移动,来改变磁铁的磁极面与卷筒侧壁的间隔。由此来调节卷筒的制动力。
磁铁支承框架的轴向位置通过形成于磁铁支承框架的外周面的凸轮槽和与该凸轮槽卡合的引导突起来确定。具体而言,磁铁支承框架在预定角度范围内旋转自如,并与卷筒的旋转速度对应地旋转。该磁铁支承框架的旋转通过凸轮槽和引导突起的卡合而转换为磁铁支承框架的轴向的移动。进而,通过磁铁支承框架的轴向的移动,来调节支承于磁铁支承框架的磁铁的磁极面与卷筒侧壁的间隔。即调节卷筒的制动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4-68892号公报。
专利文献1的卷筒制动结构是用于调节对置配置的磁铁的磁极面与卷筒侧壁之间的微小间隙的装置,因此,能够调节制动力的范围窄。为了扩宽该调节范围,若增大磁铁支承框架的移动行程,则会导致装置的大型化。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用于调节制动力的构成中,伴随卷筒的高速旋转,磁铁支承框架容易沿轴向移动,卷筒的制动力急剧增加。在这样的构成中,在抛投时飞行距离可能不会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中,能够大范围地调节制动力,并能够将与卷筒的旋转对应的制动力适当地赋予卷筒。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是用于对卷筒的旋转进行制动的装置,所述卷筒旋转自如地装配在双轴承绕线轮的绕线轮主体上。该卷筒制动结构包括导电体、磁铁和制动力调节机构。导电体与卷筒联动地旋转。磁铁能够相对于绕线轮主体沿轴向移动,且能够在径向上与导电体对置。关于制动力调节机构,在磁铁与导电体在径向上对置的状态下使上述导电体旋转时,基于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铁的磁力,使磁铁相对于绕线轮主体沿轴向移动,由此使导电体与磁铁在径向上对置的对置范围变化。进而,通过该对置范围的变化,使作用于导电体的磁铁的磁通数变化,来对卷筒的旋转进行制动。
在本卷筒制动结构中,在导电体在磁铁与导电体在径向上对置的状态下旋转的情况下,根据作用于导电体的磁铁的磁力,使磁铁相对于绕线轮主体沿轴向移动。由此,使导电体与磁铁在径向上对置的对置范围(对置面积)即作用于导电体的磁铁的磁通数变化,来调节卷筒的制动力。这样,在本卷筒制动结构中,与现有技术例如调节对置的磁铁与导电体的间隔的装置相比,能够顺畅且大范围地调节卷筒的制动力。由此,能够将与卷筒的旋转对应的制动力适当地赋予卷筒。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在第一方面所述的卷筒制动结构中,该卷筒制动结构还具有:固定在绕线轮主体上的第一筒部;和以能够相对于第一筒部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装配的第二筒部。磁铁设置在第二筒部上。第一筒部具有被卡合部。第二筒部具有与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制动力调节机构使第二筒部的卡合部沿着第一筒部的被卡合部移动,由此使磁铁相对于绕线轮主体沿着轴向移动,从而使对置范围变化。
这里,通过使第二筒部的卡合部沿着第一筒部的被卡合部移动,从而使第二筒部(磁铁)相对于第一筒部沿轴向移动,从而使对置范围变化。在本卷筒制动结构中,由于使第二筒部的卡合部沿着第一筒部的被卡合部移动,因此,能够可靠且容易地执行对置范围的调节。即,在本卷筒制动结构中,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执行制动力的调节。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在第二方面所述的卷筒制动结构中,第一筒部的被卡合部沿着形成于第一筒部的外周面的曲线形成。曲线由在第一筒部的外周面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基准轴和在第一筒部的外周面沿周向延伸的第二基准轴定义。
在本卷筒制动结构中,第一筒部的被卡合部沿着曲线例如沿着相对于周向的变化而沿轴向变化的曲线形成,因此能够顺畅地调节卷筒的制动力。例如在上述曲线为相对于周向的变化沿轴向急剧变化的曲线形状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第二筒部在卷筒的高速旋转时沿轴向急剧移动的动作。即,能够防止卷筒的制动力急剧增加。更具体地讲,在上述曲线由二次曲线形成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接近与旋转速度的平方成比例的离心制动力的制动力。即,能够将与卷筒的旋转对应的制动力适当地赋予卷筒。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在第二或第三方面所述的卷筒制动结构中,被卡合部是呈凹状地形成于第一筒部的外周部的槽部。卡合部是突出地形成于第二筒部的内周部的突出部。
在本卷筒制动结构中,通过沿着具有上述曲线形状的槽部引导作为卡合部的突出部,能够使第二筒部相对于第一筒部一边顺畅且可靠地旋转一边沿轴向移动。即,能够顺畅且可靠地调节卷筒的制动力。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在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卷筒制动结构中,导电体是卷筒,卷筒是金属制的。在该情况下,通过使卷筒自身为导电体,能够削减整体的部件数目。
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在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卷筒制动结构中,导电体是固定于卷筒的金属制的部件。在该情况下,即便利用不是非导电体的材质形成卷筒,也能够将与卷筒的旋转对应的制动力适当地赋予卷筒。
本发明第七方面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在第六方面所述的卷筒制动结构中,导电体是固定在卷筒的卷筒轴上的金属制的部件。在该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装配导电体即筒状部件。
本发明第八方面的双轴承绕线轮是用于安装在钓竿上且进行钓线的放出和卷绕的绕线轮。该双轴承绕线轮包括:装配在钓竿上的绕线轮主体;能够旋转地支承在绕线轮主体上且在外周卷绕钓线的卷筒;以及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所述的卷筒制动结构。在该双轴承绕线轮中,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所示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中,能够大范围地调节制动力,并能够将与卷筒的旋转对应的制动力适当地赋予卷筒。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双轴承绕线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上述双轴承绕线轮的绕线轮主体内部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3是上述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第二筒部沿轴向移动时的上述卷筒制动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上述卷筒制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分解立体图。
图6是第一筒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表示上述第一筒部的被卡合部的各形状下的卷筒的转速与卷筒制动力的关系的曲线(其中,曲线A表示本发明,曲线B表示第二实施例,曲线C表示第三实施例)。
图8是其它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9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的图。
图10是又一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3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绕线轮主体;2手柄;2a臂部;2b把手部;3星形曳力装置;5框架;6第一侧盖;6a开口;7第二侧盖;8第一侧板;8a开口;9第二侧板;10拇指靠座;12卷筒;12a凸缘部;12b绕线体部;12c凸台部;13离合器机构;14卡口结构;15匀绕机构;16a离合器销;17离合器操作杆;18齿轮机构;19离合器卡合脱离机构;21曳力机构;22抛投控制机构;23卷筒制动机构;25引导筒;26蜗杆轴;26a螺旋状槽;27直线引导部;28a齿轮;28b齿轮;29凸台部;30手柄轴;31驱动齿轮;32小齿轮;32a齿部;32b啮合部;32c缩颈部;35a轴承;35b轴承;40离合器拨叉;45帽;46摩擦片;47摩擦片;50导电体;51磁铁;55制动器壳体;55a 内筒部;55b贯通孔;60第一筒部;60a被卡合部;60b内螺纹部;60c凸缘部;61第二筒部;61a卡合部;61b保持部;62弹簧部件;63防脱部件;63a外螺纹部;64制动力调节机构;62操作旋钮;65a旋钮部;65b按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采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双轴承绕线轮。该双轴承绕线轮是在假饵钓中使用的抛饵绕线轮。该双轴承绕线轮包括:绕线轮主体1;配置在绕线轮主体的侧方的卷筒旋转用手柄2;以及配置在手柄2的绕线轮主体1侧的曳力调节用的星形曳力装置3。手柄2是双手柄型的手柄。手柄2具有板状的臂部2a和旋转自如地装配于臂部2a的两端的一对把手部2b。手柄2的臂部2a的外侧面由没有接缝的光滑面构成,成为钓线不易缠绕的形状。
如图2所示,绕线轮主体1具有:框架5;装配于框架5的两侧的第一侧盖6和第二侧盖7;以及装配于框架5的上部的拇指靠座10。框架5具有:隔开预定间隔地相互对置配置的一对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9;以及连结这些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9的未图示的多个连结部。
手柄2侧的第二侧盖7通过螺钉而拆装自如地固定于第二侧板9。在手柄2相反侧的第一侧板8形成有能够供卷筒12通过的开口8a。在手柄2相反侧的第一侧盖6上通过小螺钉固定有制动器壳体55。
如图2所示,在框架5内配置有卷筒12、匀绕机构15和离合器操作杆17。匀绕机构15是用于将钓线均匀地卷绕在卷筒12上的机构。离合器操作杆17在进行拇指按压时成为拇指的衬垫。
并且,在框架5与第二侧盖7之间配置有齿轮机构18、离合器机构13、离合器卡合脱离机构19、曳力机构21以及抛投控制机构22。齿轮机构18用于将来自手柄2的旋转力传递至卷筒12和匀绕机构15。离合器卡合脱离机构19根据离合器操作杆17的操作进行离合器机构13的卡合和脱离。曳力机构21在线放出时对卷筒12进行制动。抛投控制机构22由两端夹着卷筒轴16对其进行制动。此外,在开口8a中配置有用于抑制抛投时缠结的卷筒制动机构23。
卷筒12在两侧部具有碟状的凸缘部12a。此外,卷筒12在两凸缘部12a之间具有筒状的绕线体部12b。此外,卷筒12具有一体地形成于绕线体部12b的内周侧的筒状的凸台部12c。卷筒12例如利用锯齿结合而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固定于贯通凸台部12c的卷筒轴16。卷筒12例如是铝合金制的,是非磁性的电气导电体。这里,卷筒12自身与后述的导电体50对应。
卷筒轴16贯通第二侧板9并向第二侧盖7的外侧延伸。卷筒轴16的一端由轴承35b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凸台部29,该凸台部29形成于第二侧盖7。此外,卷筒轴16的另一端由轴承35a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制动器壳体55的内筒部55a内。
匀绕机构15具有:固定在一对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9之间的引导筒25;旋转自如地配置在引导筒25内的蜗杆轴26;以及直线引导部27。在蜗杆轴26的端部固定有构成齿轮机构18的齿轮28a。此外,在蜗杆轴26中形成有螺旋状槽26a。直线引导部27与该螺旋状槽26a啮合。因此,经由齿轮机构18使蜗杆轴26旋转,由此使直线引导部27通过引导筒25往复移动。钓线贯穿插入于该直线引导部27内,从而将该钓线均匀地卷绕在卷筒12上。
齿轮机构18具有:固定于手柄轴30的驱动齿轮31;与驱动齿轮31啮合的筒状的小齿轮32;固定于上述的蜗杆轴26端部的齿轮28a;以及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固定于手柄轴30并与齿轮28a啮合的齿轮28b。
小齿轮32贯通第二侧板9地配置。小齿轮32是筒状部件。在小齿轮32的中心贯穿插入有卷筒轴16。小齿轮32以沿轴向移动自如的方式装配于卷筒轴16。小齿轮32具有形成于图2中的右端部外周并与驱动齿轮31啮合的齿部32a、和形成于另一端侧的啮合部32b。在齿部32a与啮合部32b之间设置有缩颈部32c。
啮合部32b由形成于小齿轮32的端面的凹槽构成。在该凹槽中连结有离合器销16a,该离合器销16a沿径向贯通卷筒轴16。这里,当小齿轮32向外侧移动而使其啮合部32b的凹槽与卷筒轴16的离合器销16a脱离从而解除连结时,来自手柄轴30的旋转不会传递至卷筒12。由该啮合部32b的凹槽和离合器销16a构成离合器机构13。
离合器操作杆17在一对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9之间的后部配置在卷筒12后方。在框架5的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9中形成有未图示的长孔。固定离合器操作杆17的未图示的离合器凸轮贯通该长孔。离合器操作杆17沿着长孔在上下方向上滑动。离合器卡合脱离机构19具有离合器拨叉40。离合器卡合脱离机构19通过离合器操作杆17的转动使离合器拨叉40与卷筒轴的轴心平行地移动。并且,当手柄轴30向线卷绕方向旋转时,离合器卡合脱离机构19使离合器拨叉40移动,以使得离合器机构13自动地接合。
在这样的构成中,在通常状态下,小齿轮32位于内侧的离合器卡合位置。在该离合器卡合位置,小齿轮32的啮合部32b与卷筒轴16的离合器销16a卡合,成为离合器接合状态。另一方面,在小齿轮32通过离合器拨叉40向外侧移动了的情况下,啮合部32b与离合器销16a的卡合脱开,成为离合器分离状态。
抛投控制机构22包括:与形成于凸台部29的外周侧的外螺纹部旋合的有底筒状的帽45;装配于帽45的底部的摩擦片46;以及装配于制动器壳体55的摩擦片47。摩擦片46和摩擦片47与卷筒轴16的两端接触,从而夹持卷筒轴16。例如在帽45被旋转后的情况下,由摩擦片46和摩擦片47产生的夹持力被调节。由此来调节卷筒12的制动力。
卷筒制动机构23对卷筒12施加与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的力,从而对卷筒12进行制动。详细地讲,如图3所示,在卷筒制动机构23中,设置于制动器壳体55的磁铁51朝向作为导电体50的卷筒12的内周侧移动。于是,在磁铁51的磁场配置导电体50。在该状态下,当作为导电体50的卷筒12旋转时,产生与卷筒12的转速相对应的涡电流。通过该涡电流的产生,对卷筒12(导电体50)赋予与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的力。由此,对卷筒12与旋转速度成比例地制动。
如图3至图5所示,卷筒制动机构23具有导电体50、磁铁51、筒状的第一筒部60、筒状的第二筒部61、弹簧部件62、防脱部件63和制动力调节机构64。
导电体50与卷筒12联动地旋转。如图3和图4所示,磁铁51以能够与导电体50对置的方式设置。导电体50与铝合金制的卷筒12对应。导电体50为非磁性的电气导电体。详细而言,导电体50是卷筒12的第一侧板8侧(图3左侧)的筒状的绕线体部12b的内周部。
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筒部60装配于制动器壳体55的内筒部55a的外周部。详细而言,第一筒部60的内周部装配于制动器壳体55的内筒部55a的外周部。
第一筒部60具有被卡合部60a。被卡合部60a形成为相对于周向的变化沿轴向急剧变化的曲线形状。例如,被卡合部60a是形成为上述曲线状的槽部。被卡合部60a例如槽部以沿着二次曲线的方式形成。二次曲线由在第一筒部60的外周面沿着轴向延伸的第一基准轴X、和在第一筒部60的外周面沿着周向延伸的第二基准轴Y定义。
在第一筒部60中,在卷筒12侧(图3右侧)的末端内周部形成有内螺纹部60b。在该内螺纹部60b旋合有外螺纹部63a,该外螺纹部63a形成于防脱部件63的制动器壳体55侧(图3左侧)末端外周部。由此,防脱部件63装配于第一筒部60。在第一筒部60的制动器壳体55侧(图3左侧)端部形成有大径的凸缘部60c,并与后述的操作旋钮65的按压部65b接触。
磁铁51对导电体50作用磁力,由此对卷筒12的旋转进行制动。如图3至图5所示,在第二筒部61的外周部固定有磁铁51。磁铁51例如由8个圆柱状的永久磁铁构成。如图5所示,磁铁51在第二筒部61的外周部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在8个部位。
通过第二筒部61沿轴向移动,使得磁铁51能够在不与卷筒12(导电体50)的绕线体部12b的内周部对置的非对置位置(图3的位置)、和与卷筒12的绕线体部12b的内周部对置的对置位置(图4的位置)之间移动。详细而言,在图4所示的对置位置,磁铁51的轴向长度的1/3左右与卷筒12的绕线体部12b的内周部对置。该磁铁51的轴向长度的1/3左右的范围是磁铁51与卷筒12的绕线体部12b的对置范围(对置面积)。因此,在图4所示的对置位置,与图3所示的非对置位置相比较,作用于卷筒12(导电体50)的磁通数增大,对卷筒12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力变大。
如图3至图5所示,第二筒部61装配为,相对于第一筒部60的外周部能够相对旋转且能够沿轴向移动。第二筒部61具有用于保持磁铁51的保持部61b。保持部61b形成在第二筒部61的外周部的8个部位。在各保持部61b装配并固定有磁铁51。例如各保持部61b形成为,第二筒部61的外周面与磁铁51的外周面共面。更具体地讲,在将磁铁51装配于第二筒部61的状态下,各保持部61b以使第二筒部61的外周面为光滑的周面的方式形成为凹状。
如图3和图5所示,第二筒部61具有卡合部61a。卡合部61a是与被卡合部60a卡合的部分。卡合部61a与被卡合部60a卡合并被引导,使得第二筒部61相对于第一筒部60能够相对旋转且能够沿轴向移动。卡合部61a设置于第二筒部61的内周部。例如卡合部61a是在第二筒部61的卷筒12侧(图3右侧)的内周部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该第二筒部61的卡合部61a(突出部)对应于第二筒部61的旋转,一边与呈二次曲线形状地形成于第一筒部60的被卡合部60a卡合一边移动。由此,第二筒部61和磁铁51沿轴向移动。
弹簧部件62是用于对第二筒部61施力的部件。详细地讲,如图3至图5所示,弹簧部件62对第二筒部61向制动器壳体55侧(图3左侧)施力。施力部件62配置为与第二筒部61的卷筒12侧(图3右侧)的末端部接触。此外,弹簧部件62配置在防脱部件63与第二筒部61之间。具体地讲,弹簧部件62是圆锥螺旋弹簧。为了不被磁铁51吸附,弹簧部件62使用例如SUS303等非磁性材料来形成。
防脱部件63是用于防止弹簧部件62脱出的部件。如图3至图5所示,防脱部件63装配于第一筒部60的卷筒12侧(图3右侧)的末端部。这里,通过使形成于防脱部件63的制动器壳体55侧(图3左侧)的末端外周部的外螺纹部63a与第一筒部60的内螺纹部60b旋合,从而将防脱部件63装配于第一筒部60。
制动力调节机构64用于与卷筒12的旋转对应地调节卷筒12的制动力。详细地讲,在磁铁51与卷筒12(导电体50)在径向上对置的状态下,在卷筒12旋转的情况下,制动力调节机构64根据卷筒的转速(旋转速度)调节卷筒12的制动力。具体地讲,在制动力调节机构64中,当在径向上与磁铁51对置的卷筒12旋转时,借助作用于导电体50的磁铁51的磁力,使第二筒部61一边相对于第一筒部60旋转一边沿轴向移动。由此,导电体50与磁铁51在径向上对置的部分的面积(对置范围)变化,卷筒12的制动力也变化。
更具体而言,当磁铁51的磁力作用于导电体50从而对卷筒12产生制动力时,与该制动力对应的反作用力作用在第二筒部61上。借助该反作用力,使第二筒部61相对于第一筒部60旋转。与该第二筒部61的旋转对应地,卡合部61a沿着被卡合部60a移动。于是,第二筒部61和磁铁51沿轴向移动。
例如当卷筒12的转速(旋转速度)增加时,第二筒部61和磁铁51向卷筒12侧(图4右侧)移动。由此,作用于作为导电体50的卷筒12的磁通数增加。由此,卷筒12的制动力增加。另一方面,当卷筒12的转速(旋转速度)减少时,第二筒部61和磁铁51借助弹簧部件62而向背离卷筒12的方向(图4左侧)移动。由此,作用于作为导电体50的卷筒12的磁通数减少。由此,卷筒12的制动力也减少。
这样,制动力调节机构64能够根据卷筒12的旋转来自动地调节卷筒12的制动力。例如在制动力调节机构64中,如图7的曲线A所示的制动力与转速对应地作用于卷筒12。如上所述,在被卡合部60a形成为二次曲线形状的情况下,相对于转速的制动力(图7的曲线A)根据二次曲线而近似。即,在本制动力调节机构64中,能够获得接近与卷筒12的旋转速度的平方成比例的离心制动力的制动力。因此,为了将制动力平衡良好地施加于卷筒12,被卡合部60a的形状优选为二次曲线形状。
另一方面,在将第一筒部60的被卡合部60a形成为由一次方程式定义的形状(直线状)的情况下,转速与制动力的关系如图7的曲线B所示。在该曲线B中,相对于转速的变化,制动力急剧地变化。因此,在将被卡合部60a形成为直线状的情况下,对于初学者来说,调节是困难的。但是,只要能够适当地进行调节,则能够减弱旋转初始和旋转后半程的制动力,因此能够延长飞行距离。
此外,在将被卡合部60a形成为由三次曲线定义的形状的情况下,转速与制动力的关系如图7的曲线C所示。在该曲线C中,相对于转速的变化,制动力平缓地变化。因此,在卷筒12中,在低速时也作用比较大的制动力,飞行距离难以延长。但是,作为制动装置,能够获得对于初学者也容易操作的特性。
如图3所示,制动器壳体55是有底筒状的壳体部件。制动器壳体55的外周部利用卡口结构14装配于第一侧板8的开口8a。在制动器壳体55的卷筒12侧(图4右侧)中央部具有呈筒状突出的内筒部55a。在内筒部55a的外周部装配有第一筒部60。内筒部55a的内周部支承轴承35a的外圈。在内筒部55a的基端部外周部形成有多个贯通孔55b。在贯通孔55b中贯穿插入有操作旋钮65的按压部65b(后述)。
如图3和图4所示,操作旋钮65具有圆形的旋钮部65a和多个按压部65b。旋钮部65a是从形成于第一侧盖6的开口6a露出的部分。多个按压部65b突出地设置于旋钮部65a的卷筒12侧(图4右侧)。按压部65b贯穿插入于贯通孔55b中,并以能够按压第一筒部60的方式与第一筒部60的凸缘部60c抵接。
旋钮部65a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开口6a。操作旋钮65具有未图示的凸轮机构,该凸轮机构将旋钮部65a的旋转转换为按压部65b的轴向的移动。这里,当顺时针转动操作旋钮65时,利用凸轮作用,使第二筒部61和磁铁51经由第一筒部60向接近卷筒12(导电体50)的方向(图3右侧)移动。即,磁铁51接近导电体50。其结果是,通过导电体50的磁通数增加,从而对卷筒12的制动力增强。
此外,当逆时针转动操作旋钮65时,利用凸轮作用,使第二筒部61和磁铁51经由第一筒部60向背离卷筒12(导电体50)的方向(图3左侧)移动。即,磁铁51背离导电体50。其结果是,通过导电体50的磁通数减少,整体的制动力减弱。
这样,通过使操作旋钮65旋转,来设定卷筒12的初始制动力。
接着详细说明绕线轮的动作。在通常的状态下,离合器拨叉40被向内侧按压而处于离合器接合状态。其结果是,来自手柄2的旋转力经由手柄轴30、驱动齿轮31、小齿轮32和卷筒轴16传递至卷筒12。即,当旋转手柄2时,卷筒12向线卷绕方向旋转。
在进行抛投的情况下,为了抑制缠结,使操作旋钮65转动,来调节初始制动力。在想要抑制整体的制动力的情况下,只要逆时针转动操作旋钮65来使磁铁51远离导电体50即可。当使操作旋钮65逆时针旋转时,利用凸轮作用,使磁铁51向背离导电体50的方向移动。由此,通过导电体50(卷筒12)的磁通数减少,整体的制动力减弱。
另一方面,在想要增大整体的制动力的情况下,只要顺时针转动操作旋钮65来使磁铁51接近导电体50即可。当使操作旋钮65顺时针旋转时,利用凸轮作用,使磁铁51向接近导电体50的方向移动。由此,通过导电体50的磁通数增加,整体的制动力增强。
接着,向下方按压离合器操作杆17。借助离合器操作杆17的移动,使离合器拨叉40向外侧移动,小齿轮32向相同方向移动。其结果是,成为离合器分离状态。在该离合器分离状态下,来自手柄轴30的旋转不传递至卷筒12和卷筒轴16,卷筒12能够自由旋转。在离合器分离状态下,当利用置于离合器操作杆17的拇指一边按压卷筒,一边使绕线轮以卷筒轴16沿着竖直面的方式沿轴向倾斜而甩动钓竿时,假饵被投出,卷筒12迅猛地向线放出方向旋转。
在磁铁51位于对置位置(图4的位置)的状态下,当卷筒12如上所述地旋转时,制动力作用在作为导电体50的卷筒12上。在卷筒12这样被制动的状态下,与制动力对应的反作用力作用在第二筒部61上。借助该反作用力,使第二筒部61旋转,卡合部61a沿着被卡合部60a移动。于是,第二筒部61和磁铁51向卷筒12侧(图4右侧)沿轴向移动。
例如,随着卷筒12的转速(旋转速度)增加,与制动力对应的反作用力也增大,第二筒部61被引入导电体50的内周部。由此,作用于导电体50(卷筒12)的磁通数增加,制动力增强。另一方面,随着卷筒12的转速(旋转速度)减小,与制动力对应的反作用力也减小。在该情况下,第二筒部61借助弹簧部件62而向背离卷筒12的方向移动。由此,作用于导电体50(卷筒12)的磁通数减少,制动力减弱。这样,与卷筒12的旋转对应地自动调节卷筒12的制动力。
如上所述,在具有卷筒制动机构23的双轴承绕线轮中,借助与卷筒12的制动力对应的反作用力,使第二筒部61旋转。于是,第二筒部61的卡合部61a的突出部沿着第一筒部60的被卡合部60a的槽部(二次曲线形状的槽部)移动。于是,第二筒部及磁铁51沿轴向移动,作用于作为导电体50的卷筒12的磁通数变化。这样,与卷筒12的旋转对应地自动调节卷筒12的制动力。
在这样动作的卷筒制动机构23中,与卷筒12(导电体50)的旋转对应地使与导电体50对置的磁铁51的面积变化,由此调节卷筒12的制动力。因此,在卷筒制动机构23中,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能够顺畅且大范围地调节卷筒12的制动力。由此,能够将与卷筒12的旋转对应的制动力适当地赋予卷筒12。
此外,在卷筒制动机构23中,第一筒部60的被卡合部60a形成为相对于第一筒部60的周向的变化沿轴向急剧变化的曲线形状,因此,能够抑制第二筒部61和磁铁51伴随卷筒12的高速旋转而沿轴向急剧移动的动作。即,能够防止作用于卷筒12的制动力急剧增加。
另外,在利用二次曲线形成上述曲线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接近与旋转速度的平方成比例的离心制动力的制动力。即,能够将与卷筒的旋转对应的制动力适当地赋予卷筒。
[其它实施方式]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如下情况的示例:被卡合部60a是呈凹状地形成于第一筒部60的外周部的槽部,卡合部61a是突出地形成于第二筒部61的内周部的突出部。也可以取而代之,如图8所示,使被卡合部60a从第一筒部60的外周部突出,由此形成突出部,并将卡合部61a呈凹状地形成在第二筒部61的内周部,由此形成槽部。在该情况下,作为被卡合部60a的突出部由相对于第一筒部60的周向的变化沿轴向急剧变化的曲线形状形成。这样构成也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导电体50是卷筒12的情况下的示例。也可以取而代之,如图9和图10所示,将固定于卷筒12或卷筒轴16的金属制的筒状部件作为导电体50。
(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磁铁51在第二筒部61的外周部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在8个部位,但磁铁51的数量和间隔可以任意地设定。
(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利用凸轮机构(未图示)使第一筒部60移动来设定初始制动力的情况下的示例。也可以取而代之,例如使第一筒部60的内螺纹部60b向第一筒部60的内周延伸,并与设置在内筒部55a的外周的外螺纹部旋合,由此能够设定初始制动力。在该情况下,当顺时针转动操作旋钮65时,第一筒部60、第二筒部61和磁铁51向接近卷筒12(导电体50)的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当逆时针转动操作旋钮65时,第一筒部60、第二筒部61和磁铁51向离开卷筒12(导电体50)的方向移动。
(e)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为了充分确保第二筒部61沿轴向的移动量而使弹簧部件62为圆锥螺旋弹簧的情况下的示例,但弹簧部件62也可以是外形恒定的螺旋弹簧。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卷筒制动结构。

Claims (9)

1.一种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该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用于对卷筒的旋转进行制动,所述卷筒旋转自如地装配在双轴承绕线轮的绕线轮主体上,
该卷筒制动结构包括:
与上述卷筒联动地旋转的导电体;
磁铁,该磁铁能够相对于上述绕线轮主体沿轴向移动,且能够在径向上与上述导电体对置;
制动力调节机构,在上述磁铁与上述导电体在径向上对置的状态下使上述导电体旋转时,使上述磁铁相对于上述绕线轮主体沿轴向移动,由此使上述导电体与上述磁铁在径向上对置的对置范围变化,通过上述对置范围的变化,与上述卷筒的旋转对应地调节对上述卷筒的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力;以及
第一筒部,具有以沿着二次曲线的方式形成的被卡合部,
在制动状态下,借助上述磁铁的磁力导致的所述制动力的反作用力,上述磁铁相对于上述卷筒沿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
上述第一筒部固定在上述绕线轮主体上,
第二筒部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装配于上述第一筒部,
上述磁铁设置在上述第二筒部上,
上述第二筒部具有与上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
在上述制动力调节机构中,通过使上述第二筒部的上述卡合部沿着上述第一筒部的上述被卡合部移动,来使上述磁铁相对于上述绕线轮主体沿轴向移动,从而使上述对置范围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
上述第一筒部的上述被卡合部沿着由第一基准轴和第二基准轴定义的曲线形成,所述第一基准轴在上述第一筒部的外周面沿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基准轴在上述第一筒部的外周面沿周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
上述被卡合部是呈凹状地形成于上述第一筒部的外周部的槽部,
上述卡合部是突出地形成于上述第二筒部的内周部的突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
上述被卡合部是呈凹状地形成于上述第一筒部的外周部的槽部,
上述卡合部是突出地形成于上述第二筒部的内周部的突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
上述导电体是上述卷筒,
上述卷筒是金属制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
上述导电体是固定在上述卷筒上的金属制的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
上述导电体是固定在上述卷筒的卷筒轴上的金属制的部件。
9.一种双轴承绕线轮,该双轴承绕线轮用于安装在钓竿上并进行钓线的放出和卷绕,
该双轴承绕线轮包括:
装配在上述钓竿上的绕线轮主体;
能够旋转地支承在上述绕线轮主体上且在外周卷绕上述钓线的卷筒;以及
上述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上述卷筒制动结构。
CN201310181479.9A 2012-05-17 2013-05-16 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及双轴承绕线轮 Active CN1034163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13160 2012-05-17
JP2012113160A JP5944742B2 (ja) 2012-05-17 2012-05-17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及び両軸受リ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16375A CN103416375A (zh) 2013-12-04
CN103416375B true CN103416375B (zh) 2017-04-12

Family

ID=49580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81479.9A Active CN103416375B (zh) 2012-05-17 2013-05-16 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及双轴承绕线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67517B2 (zh)
JP (1) JP5944742B2 (zh)
KR (1) KR102061077B1 (zh)
CN (1) CN103416375B (zh)
MY (1) MY164761A (zh)
TW (1) TWI5892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10671B2 (en) * 2013-06-03 2015-04-21 Shih-Yuan Yeh Fishing reel
JP6290602B2 (ja) 2013-11-15 2018-03-07 オークマ株式会社 油圧制御装置
US9832983B2 (en) * 2014-07-16 2017-12-05 Shimano Inc. Dual-bearing reel
JP6389669B2 (ja) * 2014-07-16 2018-09-12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及び両軸受リールの制動ユニットの制動部
JP6351433B2 (ja) * 2014-08-08 2018-07-04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プール制動装置および魚釣用リール
JP6543041B2 (ja) 2015-02-12 2019-07-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プール制動装置および魚釣用リール
US9999210B1 (en) * 2015-03-10 2018-06-19 W.C. Bradley/Zebco Holdings, Inc. Micro external adjustable spool braking system
JP6559036B2 (ja) * 2015-10-06 2019-08-14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6093844B1 (ja) * 2015-12-18 2017-03-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及び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
JP6653582B2 (ja) * 2016-01-19 2020-02-26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6688679B2 (ja) * 2016-05-24 2020-04-28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KR101790778B1 (ko) * 2016-06-08 2017-10-26 유한책임회사 도요엔지니어링 브레이킹 마그넷의 영점 조절이 가능한 베이트 캐스팅 릴
JP6829018B2 (ja) * 2016-07-01 2021-02-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6829654B2 (ja) * 2017-06-05 2021-02-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用リール
JP7086827B2 (ja) 2018-12-14 2022-06-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用リール用キャップ
JP7164450B2 (ja) * 2019-01-29 2022-11-01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両軸受型リール
JP2022022175A (ja) * 2020-07-23 2022-02-03 ピュア・フィッシング・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マグネットキャスティングブレーキ
WO2022058984A1 (en) * 2020-09-21 2022-03-24 E-Novia S.P.A. Fishing reel having a rotary spool with a magnetic braking system
US11363806B1 (en) 2020-11-30 2022-06-21 Allen Fly Fishing, LLC Fishing reel with braking assembly
JP2023028978A (ja) * 2021-08-20 2023-03-03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制動力制御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魚釣用リ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73476U (ja) * 1981-11-11 1983-05-18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ル
US4561605A (en) * 1981-12-25 1985-12-31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Brake for a fishing reel
US4544111A (en) * 1982-03-09 1985-10-01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Brake for a fishing reel
JPS58165727A (ja) * 1982-03-26 1983-09-30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ル
SE442809B (sv) * 1984-06-05 1986-02-03 Abu Ab Magnetbroms med automatisk reglering avsedd for spinnsporulle
JP2557325Y2 (ja) * 1991-09-18 1997-12-10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のブレーキ機構
JPH0717064U (ja) * 1993-09-14 1995-03-28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両軸受型リールのバックラッシュ防止装置
JP2929517B2 (ja) * 1994-04-01 1999-08-03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のバックラッシュ防止装置
JP3325773B2 (ja) * 1996-05-16 2002-09-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制動装置
US6065700A (en) * 1996-07-15 2000-05-23 Brunswick Corporation Actuator assembly for magnetic brake on a fishing reel
US6086005A (en) * 1997-03-11 2000-07-11 Daiwa Seiko, Inc. Fishing reel with magnetic force spool rotational-speed control during spool free rotational state
JP3509535B2 (ja) * 1998-03-10 2004-03-22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両軸受型リール
CA2271592A1 (en) * 1998-05-13 1999-11-13 Johnson Worldwide Associates, Inc. Bait cast control fishing reel
JP3955725B2 (ja) * 2000-11-10 2007-08-08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両軸受型リール
KR100702066B1 (ko) * 2005-04-28 2007-03-30 연 석 노 베이트 캐스트 릴
JP2008178310A (ja) * 2007-01-23 2008-08-07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ール
JP2009027975A (ja) * 2007-07-26 2009-02-12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ール
JP2011019408A (ja) * 2009-07-13 2011-02-03 Globeride Inc 魚釣用リ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6285A (zh) 2014-02-16
KR20130129116A (ko) 2013-11-27
US8967517B2 (en) 2015-03-03
CN103416375A (zh) 2013-12-04
KR102061077B1 (ko) 2019-12-31
TWI589226B (zh) 2017-07-01
MY164761A (en) 2018-01-30
US20130306777A1 (en) 2013-11-21
JP5944742B2 (ja) 2016-07-05
JP2013236606A (ja) 2013-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6375B (zh) 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结构及双轴承绕线轮
CN105360080B (zh) 卷线轴制动装置及钓鱼用卷线器
JP6543041B2 (ja) スプール制動装置および魚釣用リール
US9854791B2 (en) Dual-bearing reel and reel unit for same
KR102278089B1 (ko) 양 베어링 릴
KR102294431B1 (ko) 양 베어링 릴의 피니언 기어 및 양 베어링 릴
JP2015065961A5 (zh)
JP2015126703A5 (zh)
JP2014155470A5 (zh)
JPH0331184Y2 (zh)
JP6240398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及び両軸受リール
JP6829020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6829018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6200189B2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及び両軸受リール
JPS6335581Y2 (zh)
JP6739593B2 (ja) 魚釣用リール
JP6739594B2 (ja) 魚釣用リール
JP2001017044A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制動装置
JP2002125544A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
JP2019000031A (ja) 魚釣用リ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