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8917B - 反射材 - Google Patents

反射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8917B
TWI548917B TW104101298A TW104101298A TWI548917B TW I548917 B TWI548917 B TW I548917B TW 104101298 A TW104101298 A TW 104101298A TW 104101298 A TW104101298 A TW 104101298A TW I548917 B TWI548917 B TW I5489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reflective material
resin layer
layer
olef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1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6542A (zh
Inventor
野澤大希
杉江紗緒理
渡邊孝之
河野正彥
高木潤
Original Assignee
三菱樹脂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0678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14860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067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14860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三菱樹脂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三菱樹脂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16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6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8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891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22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22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 F21V7/24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22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 F21V7/28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e.g. dichroic reflectors characterised by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6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fabrication or manufacturing metho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84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reflec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反射材
本發明係關於頗適於使用為液晶顯示器、照明器具、或照明看板等之構件的反射材。
在以液晶顯示器為首之諸如照明器具或照明看板等多項領域中均有使用反射材。最近,就液晶顯示器的領域正朝裝置大型化與顯示性能高度化演進,至少要求將較多的光供應給液晶便提升背光單元的性能,相關反射材亦要求更加優異的光反射性(亦簡稱「反射性」)。
相關反射材,例如已知有使用以芳香族聚酯系樹脂為主原料之白色聚酯薄膜的液晶顯示器用反射膜(參照專利文獻1)。
但是,當反射薄膜係使用芳香族聚酯系樹脂的情況,因為芳香族聚酯系樹脂分子鏈中所含的芳香環會吸收紫外線,因而會有因從液晶顯示裝置等的光源所發出紫外線,導致反射膜劣化、變黃,造成反射膜的光反射性降低問題發生。
再者,亦已知有:藉由將在聚丙烯樹脂中添加填充劑而形成的薄膜施行延伸,而在薄膜內形成細微空隙,俾使產生光散射反射的反射材(參照專利文獻2);或藉由由含烯烴系樹脂與填充劑的基材層、以及含烯烴系樹脂的層構成積層構造的烯烴系樹脂光反射體(參照專利文獻3)。
使用此種烯烴系樹脂的反射材具有因紫外線造成劣化與變黃問題較少的特徵。
再者,已知由未大量含有無機粉末的樹脂組成物所構成反射片,係含有聚丙烯樹脂、以及與該聚丙烯樹脂呈非相溶性樹脂中至少1種以上,經減少熱收縮率的雙軸延伸反射片(參照專利文獻4)。
該反射片係具有未大量含有無機粉末,且相較於基重、密度相同程度的習知反射片之下,呈現更高反射率的特徵。
另一方面,習知反射片因為一般係表面較平滑、正反射性較強,因而若組裝於液晶顯示器中並點亮光源時,便會有畫面的亮度發生斑點(所謂「輝度斑」)問題的情況。
所以,為解決該畫面的輝度斑問題,便有提案藉由在表面上塗佈有機微粒子等而使形成凹凸,藉此賦予高光擴散性的反射片(參照專利文獻5)。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04-23954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11-174213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05-031653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08-158134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專利特開2010-085843號公報
如上述,雖為解決將反射材組裝於液晶顯示器中使用時的輝度斑問題,已有各種手法的提案,但仍然渴求供用以獲得高輝度且輝度斑較少之背光源的反射材。
緣是,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顯現高光擴散性時能抑制輝度斑產生的新穎反射材。
本發明者針對設有反射使用面的最外層表面狀態進行檢討,結果發現藉由反射材所設有的樹脂層(A)係設有從高度分佈所計算出面角度標準偏差(σ、δ(n))為所需值的擴散反射面,便可達輝度斑防止效果,遂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所提案的反射材,其特徵在於:設有反射使用面的最外層係設有樹脂層(A),該樹脂層(A)係設有從高度分佈所計算出面角度標準偏差(σ、δ(n))達8.0以上的擴散反射面。
本發明所提案的反射材係設有反射使用面的最外層係設有具特定面角度標準偏差(σ、δ(n))的樹脂層(A),因而藉由該樹脂層(A)顯現出高光擴散性,便具有能抑制輝度斑產生的優點。
所以,該反射材能較佳適用為液晶顯示器、照明器具、或照明看板等的反射材。
圖1係導光板密接輝度斑之產生機構一例的概念圖。
以下,針對本發明實施形態一例的反射材(稱「本反 射材」)進行說明。惟,本發明並不僅侷限於該本反射材。
<本反射材>
本反射材係設有反射使用面的最外層為設有具既定擴散反射面之樹脂層(A)的反射材。
本反射材亦可設有該樹脂層(A)、與在內部具有空隙的樹脂層(B)。
以下,針對樹脂層(A)與(B)分別進行詳述。
<樹脂層(A)>
樹脂層(A)係位於設有反射使用面之最外層的層,特徵在於:其表面即擴散反射面從高度分佈所計算出的面角度標準偏差(σ、δ(n))達8.0以上。
(高度分佈)
所謂「高度分佈」係離散性表示測定區域面任意線段的截面高度,當相對於位置(Xn、Yn),將距基準面的高度設為Zn時,便依(Xn、Yn、Zn)的集合表示。(Xn、Yn)係滿足下式:dx=Xn+1-Xn=一定值、dy=Yn+1-Yn=一定值
(面角度之標準偏差)
所謂「面角度δ(n)」係從高度分佈所計算的值,具體而言係依照下式求取。計算出所獲得面角度δ(n)的標準偏差(σ、δ(n)),並使用為統計值。
δ(n)=arctan(Z'(n))*180/π
Z'(n)=(Zn+1-Zn)/(dx2+dy2)0.5但,dx2+dy2≠0
樹脂層(A)係如上述設有具特定面角度標準偏差(σ、δ(n))表面狀態(擴散反射面),負責防止輝度斑產生作用的層。
另外,在成為上述面角度標準偏差(σ、δ(n))之前提下,樹脂層(A)的構成材料並無特別的限制,可使用各種熱可塑性樹脂等。
樹脂層(A)的表面,就從輝度斑防止的觀點,從高度分佈所計算出的面角度標準偏差(σ、δ(n))達8.0以上係屬重要。
藉由具有此種面角度標準偏差且由凹凸構造構成的擴散反射面,形成於樹脂層(A),樹脂層(A)便具有高擴散反射性,俾可防止輝度斑。
就從此觀點,樹脂層(A)表面的面角度標準偏差(σ、δ(n))達8.0以上係屬重要,更佳係達9.0以上。
通常,反射光在正反射方向的強度最強,配合表面的形狀,亦合併具有正反射方向以外的擴散反射成分。另一方面,在微小區域中,可認為擴散反射成分的反射角係面角度越大則越大。所以,假設面角度的變動越大,則光擴散性越佳,面角度的標準偏差(σ、δ(n))係與光擴散性呈良好相關性。
具有所需面角度標準偏差(σ、δ(n))的樹脂層(A)之形成方法,係可例如後述3種方法,即,(1)利用壓花加工施行的方法、(2)利用壓合轉印施行的方法、及(3)由2種以上熱可塑性樹脂混合的方法。該等之中,最佳係利用(3)之方法形成樹脂層(A)。
(表面粗糙度)
再者,樹脂層(A)並非是由有機系或無機系球狀微粒子所形成具有凹凸構造的塗佈層,而是較佳設有具三次元表面粗糙度之面平均粗糙度(Sa)達0.90μm以上之表面的層。
此處,所謂「由有機系或無機系球狀微粒子所形成具有凹凸構造的塗佈層」,係指具有藉由球狀微粒子其中一部分或全 部,從黏結劑之塗膜面露出而形成凹凸構造的層。
依此,樹脂層(A)係位於設有反射使用面的最外層者,並非利用有機系或無機系球狀微粒子所形成具有凹凸構造的塗佈層,而是藉由具有三次元表面粗糙度的面平均粗糙度(Sa)達0.9μm以上之凹凸構造,便可負責防止導光板密接輝度斑產生的作用。
另外,在成為此種面平均粗糙度(Sa)之前提下,樹脂層(A)的構成材料並無特別的限制,可使用各種熱可塑性樹脂等。
此處,就本反射材的樹脂層(A)形成設有三次元表面粗糙度之面平均粗糙度(Sa)達0.90μm以上表面的層,針對其目的與效果進行說明。
即,源自反射片表面平滑的問題,係可例如導光板因荷重、熱而變形時,發生於與反射片緊密接觸的地方,該部分會出現過剩的輝度,成為出現線狀或斑狀輝度斑的現象(一般稱為白斑等。以下,本說明書中,亦將此種現象簡稱為「導光板密接輝度斑」)。
此種導光板密接輝度斑特別係假設當反射片背面的金屬背殼設有凹凸構造的情況,因為在凹凸與反射材的接觸部分會有強大密接,因而容易發生。圖1所示係導光板密接輝度斑的產生機構概念圖。
導光板密接輝度斑的因應方法,一般係對反射材表面施行微粒子塗佈(coating)層而使形成凹凸。
藉由形成此種塗佈層,當因壓力、熱等而產生朝向導光板壓接的外力時,因為形成凹凸構造的微粒子能在不崩潰情況下,妨礙導光板與反射材間之強力密接,因而認為能有效地防止導光板密接輝 度斑。
此時,微粒子的硬度越高,便越不易崩潰,雖越能有效地防止導光板密接輝度斑,但若硬度過高,當因振動而導致反射材與導光板間出現摩擦時,便會發生導光板的點陣因微粒子而遭磨削的問題。
再者,對反射材施行微粒子塗層,亦會牽涉及步驟數增加、成本提升,若能在不用塗佈等特別步驟的情況下,於表面上形成凹凸構造的話,便可謂大優點。
所以,藉由在設有反射使用面的最外層,於反射材上沒有形成微粒子塗層的情況下,形成設有特定表面粗糙度(面平均粗糙度Sa)的樹脂層(A),藉此便與有形成微粒子塗層的情況同樣的,因為防止該樹脂層(A)與導光板間之密接,因而可抑制因導光板的密接而造成的輝度斑產生。
以上,本反射材的樹脂層(A)之目的與效果,係設定為形成具備有三次元表面粗糙度之面平均粗糙度(Sa)達0.90μm以上表面的層便可達成。
依此,就從導光板密接輝度斑防止的觀點,樹脂層(A)的表面係三次元表面粗糙度的面平均粗糙度(Sa)較佳達0.9μm以上,若達1.2μm以上,便可更佳地防止導光板密接輝度斑,故屬特佳。
另外,三次元表面粗糙度的面平均粗糙度(Sa)係根據下述實施例的記載進行測定之值。
上述具有面平均粗糙度(Sa)之凹凸構造樹脂層(A)的形成方法,係可例如後述3種方法,即,(1)利用壓花加工施行的方 法、(2)利用壓合轉印施行的方法、及(3)由2種以上熱可塑性樹脂混合的方法。該等之中,最佳係利用(3)之方法形成樹脂層(A)。
(利用壓花加工施行的方法)
(1)施行壓花加工的方法係可例如:朝由其中一者設有壓花紋的輥、而另一者的表面設有彈性體之輥所構成一對加壓輥上,從T型模頭擠出經加熱熔融的樹脂,而製作具有壓花紋之薄膜的方法;藉由將薄膜在熱沖壓盤與壓花賦形模之間施行加壓,而對薄膜賦予壓花紋的方法;對由其中一者係設有壓花紋的輥、而另一者係加熱輥構成的一對加熱加壓輥,藉由使薄膜一邊加熱加壓一邊通過,而對薄膜賦予壓花紋的方法等。
壓花加工的情況時,就藉由壓花形狀的面角度設計,便可形成具有任意面角度之表面而言係屬有利。惟,並非僅侷限於該等。
(利用壓合轉印施行的方法)
(2)利用壓合轉印施行的方法,係可例如在捲繞呈捲筒狀的薄片材料表面上,間歇性沖壓成形細微凹凸形狀,而在該薄片材料的表面上轉印賦形細微形狀圖案的方法。
但,藉由模具的細微形狀圖案設計,雖能賦形任意的面角度,但當大尺寸、或較寬大薄片的加工時,加熱、冷卻頗需耗費時間,1循環時間明顯拉長,會有導致生產性變差的顧慮。
(由2種以上熱可塑性樹脂混合的方法)
(3)當藉由2種以上熱可塑性樹脂的混合,而形成具有所需面角度之標準偏差(σ、δ(n))的樹脂層(A)時,熱可塑性樹脂樹脂(I)及其非相溶的熱可塑性樹脂(II)係著眼於進行混合的2種樹脂之溶解度參數(以下稱「SP值」)、或表觀黏度差的絕對值、或該等二者。
關於SP值,較佳係選擇SP值的差絕對值為0.3~3.0(cal/cm3)0.5、更佳為0.5~1.5(cal/cm3)0.5的組合。
另外,混合3種以上熱可塑性樹脂的情況,成為2種熱可塑性樹脂間的溶解度參數(SP值)差絕對值之最大值。
依此,藉由將所混合樹脂的SP值差絕對值調整於上述範圍內,便適度地調整所混合2種樹脂的分散性,俾可使所形成樹脂層(A)的面角度標準偏差成為上述值。若所混合樹脂的SP值差絕對值達0.5(cal/cm3)0.5以上,在樹脂層(A)中會形成非相溶的熱可塑性樹脂(II)分散相,而調整樹脂層(A)表面的面角度,俾可顯現出高擴散性,故屬較佳。
另一方面,若所混合樹脂的SP值差絕對值在3.0(cal/cm3)0.5以下,樹脂層(A)中的非相溶熱可塑性樹脂(II)分散相會安定地形成,且樹脂層(B)的製膜性亦呈安定,故屬較佳。
根據此種2種以上熱可塑性樹脂相混合的方法,相較於具有利用有機系或無機系球狀微粒子所形成凹凸構造之塗佈層,形成樹脂層(A)的情況,具有能抑制步驟數增加、成本提升之優點的大特徵。
相關表觀黏度(η),擠出加工溫度下的熔融黏度(剪切速度:100(1/sec)下的值)差絕對值,較佳係1000(Pa‧s)以下。
再者,較佳係所選擇2種熱可塑性樹脂間的SP值差越小,則表觀黏度差越小。藉由將表觀黏度(η)調整於一定以下,便可將非相溶樹脂的分散徑細微化,所形成樹脂層(A)的面角度標準偏差(σ、δ(n))成為8.0以上,且可將所形成樹脂層(A)的面平均粗糙度(Sa)成為在0.9以下。
(利用非相溶樹脂的SP值差之技術)
此處,針對藉由溶解度參數(SP值)的差絕對值在一定範圍內的2種以上熱可塑性樹脂相混合,便可形成具有所需面角度標準偏差(σ、δ(n))的樹脂層(A),同時可形成具有所需面平均粗糙度(Sa)之凹凸構造的方法,詳細說明如下。
更具體而言,其中一熱可塑性樹脂(I)的SP值較佳係5.0~15.0(cal/cm3)0.5、其中更佳係7.0(cal/cm3)0.5以上或12.0(cal/cm3)0.5以下。
再者,另一熱可塑性樹脂(II)的SP值較佳係5.3~14.7(cal/cm3)0.5、其中更佳係7.3(cal/cm3)0.5以上或11.7(cal/cm3)0.5以下。
就從此種技術思想可知,藉由將SP值在上述範圍內的熱可望性樹脂(I)篩選為候選樹脂1,更將SP值在上述範圍內且與熱可塑性樹脂(I)呈非相溶的熱可塑性樹脂(II)篩選為候選樹脂2,再從由該等候選樹脂1與2的組合所形成樹脂層中,選擇三次元表面粗糙度的面角度標準偏差(σ、δ(n))達8.0以上者、或三次元表面粗糙度的面平均粗糙度(Sa)達0.5以上者,便可形成樹脂層(A)。
另外,SP值係將構成熱可塑性樹脂(I)或非相溶熱可塑性樹脂(II)的原子及原子團之蒸發能(Δei)與莫耳體積(Δvi),代入下述Fedors公式中便可求得。
SP值(cal/cm3)0.5=(ΣΔei/ΣΔvi)0.5
此處,Δei及Δvi係使用Fedors所提案的常數(參照表1)。表1係Fedors所提案原子及原子團之蒸發能與莫耳體積的摘錄。
另外,樹脂層(A)中,熱可塑性樹脂(I)與其非相溶熱可塑性樹脂(II),分別係可為單一種樹脂、亦可為2種以上的樹脂。例如亦可含有1種熱可塑性樹脂(I-1)、與其非相溶的2種熱可塑性樹脂(II-1)、(II-2)。
再者,除含有熱可塑性樹脂(I-1)與其非相溶熱可塑性樹脂(II-1)之外,尚可含有如熱可塑性樹脂(I-2)與其非相溶熱可塑性樹脂(II-2)之類的2種以上之組合。
由熱可塑性樹脂(熱可塑性樹脂(I-1)與其非相溶熱可塑性樹脂(II-1)所形成的海-島結構,當存在有複數島相或複數海相時,只要求取該等海相與島相的最大SP值彼此間之差絕對值便可。
例如當熱可塑性樹脂(I-1)、熱可塑性樹脂(I-2)、熱可塑性樹脂(II-1)的SP值係(I-1)<(II-1)<(II-2)時,只要求取成為最大差的熱可塑性樹脂(II-2)與熱可塑性樹脂(I-1)間之SP值差絕對值便可。
再者,就從將樹脂層(A)表面的面角度標準偏差(σ、δ(n))成為所需值的效果觀點、或將樹脂層(A)表面的面平均粗糙度(Sa)成為0.5μm以上的效果觀點,熱可塑性樹脂(I)與其非相溶熱可塑性樹脂(II)(換言之,SP值差絕對值成為0.3~3.0(cal/cm3)0.5組合的 混合樹脂)之樹脂量,較佳係在構成樹脂層(A)的總樹脂中佔70質量%以上、其中更佳係佔80質量%以上、特佳係佔90質量%以上。
再者,熱可塑性樹脂(I)與其非相溶熱可塑性樹脂(II)的含有比例(質量比例),就從安定地形成分散相、將樹脂層(A)表面予以粗面化的效果觀點,較佳係60:40~90:10、或40:60~10:90,其中更佳係70:30~80:20、或30:70~20:80。
但,因為熱可塑性樹脂(I)及熱可塑性樹脂(II)何者較多,何者會成為母相或分散相便有所不同,但就從樹脂層(A)表面的粗面化效果觀點係屬相同。
即,熱可塑性樹脂(I)及熱可塑性樹脂(II)任一者均可為基質樹脂。就從賦予耐熱性的意向而言,樹脂層(A)的基質樹脂較佳係玻璃轉移溫度85~150℃的非晶性樹脂。
(利用非相溶樹脂之熔融黏度差的技術)
其次,就利用2種以上熱可塑性樹脂混合的方法,針對藉由將擠出加工溫度下的表觀黏度(剪切速度:100(1/sec))差絕對值設為一定範圍,而形成具有所需面角度標準偏差(σ、δ(n))之凹凸構造,同時可形成具有所需面平均粗糙度(Sa)之凹凸構造的方法,詳細說明如下。
一般在熱可塑性樹脂(I)與其非相溶熱可塑性樹脂(II)的混合系統中,樹脂間的表觀黏度差絕對值越小,則分散徑越微分散化,因而推測其會影響表面形狀,牽涉於面角度及其變動增加。
所以,表觀黏度差的絕對值可認為與前述SP值之差絕對值,一起對混合系統的面角度及其變動增加具有貢獻。
所以,最好配合所使用樹脂間的SP值差,而調整表觀黏度。 具體而言,亦可樹脂間的SP值差越大,則表觀黏度的差絕對值越大,較佳係所使用樹脂間的SP值差越小,則表觀黏度差的絕對值越小。
例如由後述實施例所確認,如COP(SP值:7.4)與PP(SP值:8.0)的組合(SP值差:0.6),當SP值之差絕對值為0.6以上且未滿1.4時,所形成的海-島結構,在擠出加工溫度(230℃)下,海相與島相的表觀黏度(η)(剪切速度:100(1/sec)下的值)差絕對值,較佳係1200(Pa‧s)以下、更佳係1000(Pa‧s)以下。
另外,由熱可塑性樹脂(熱可塑性樹脂(I-1)與其非相溶熱可塑性樹脂(II-1)所形成的海-島結構中,當有存在複數島相或複數海相時,複數海相與島相的各自差絕對值最好在上述範圍內。
(更進一步的特性賦予)
藉由構成樹脂層(A)的樹脂中之一種(較佳係基質樹脂中之一種),係使用例如熱可塑性樹脂(I)或(II)的玻璃轉移溫度(JIS K-7121、Tg)為85~150℃之非晶性樹脂,亦可對本反射材賦予耐熱性。
另外,所謂「樹脂層(A)的基質樹脂」係指相對於樹脂層(A)整體的質量佔50質量%以上、較佳佔70質量%以上、更佳佔90質量%以上的樹脂。
此處所謂「非晶性樹脂」係指未觀察到因結晶化而衍生的發熱尖峰、或者即便有觀察到但呈現結晶融解熱量在10J/g以下的結晶化度極低樹脂。
非晶性樹脂係即便環境溫度有變化,但在玻璃轉移點以下仍呈安定的特性,因為直到玻璃轉移點附近的溫度為止,均呈現收縮率 小、尺寸安定性優異的性質,因而可對反射材賦予高耐熱性。
所以,樹脂層(A)的基質樹脂,若例如熱可塑性樹脂(I)的玻璃轉移溫度(Tg)為85~150℃,即便使用為液晶顯示器等的構成構件時,仍具充分耐熱性,故屬較佳。
就從此項觀點,樹脂層(A)的基質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Tg),更佳係90℃以上、150℃以下,其中特佳係100℃以上、150℃以下。
此種非晶性樹脂係可例如:環烯烴系樹脂、聚苯乙烯、聚碳酸酯、丙烯酸系樹脂、非晶性聚酯樹脂、聚醚醯亞胺、熱可塑性聚醯亞胺等。
其中,當考慮延伸性、玻璃轉移溫度範圍、透明性時,較佳係環烯烴系樹脂、聚苯乙烯、聚碳酸酯樹脂,尤其特佳係環烯烴系樹脂。
此處,樹脂層(A)的環烯烴系樹脂係可為環烯烴均聚物、環烯烴共聚物中之任一者。
所謂「環烯烴系樹脂」係指主鏈由碳-碳鍵結構成,且主鏈至少其中一部分具有環狀烴結構的高分子化合物。該環狀烴結構係藉由將諸如降烯、四環十二碳烯等,在環狀烴結構中至少具有一個烯烴性雙鍵的化合物(環烯烴)使用為單體並導入。
環烯烴系樹脂係可分類為環烯烴的加成(共)聚合體或其氫化物、環烯烴與α-烯烴的加成共聚物或其氫化物、環烯烴的開環(共)聚合體或其氫化物,任一者均可使用於本反射材。
環烯烴系樹脂的具體例係可舉例如:環戊烯、環己烯、環辛烯;環戊二烯、1,3-環己二烯等單環的環烯烴;雙環[2.2.1]庚-2-烯(俗稱:降烯)、5-甲基雙環[2.2.1]庚-2-烯、5,5-二甲基-雙 環[2.2.1]庚-2-烯、5-乙基-雙環[2.2.1]庚-2-烯、5-丁基-雙環[2.2.1]庚-2-烯、5-亞乙基-雙環[2.2.1]庚-2-烯、5-己基-雙環[2.2.1]庚-2-烯、5-辛基-雙環[2.2.1]庚-2-烯、5-十八烷基-雙環[2.2.1]庚-2-烯、5-亞甲基-雙環[2.2.1]庚-2-烯、5-乙烯基-雙環[2.2.1]庚-2-烯、5-丙烯基-雙環[2.2.1]庚-2-烯等雙環的環烯烴;三環[4.3.0.12,5]癸-3,7-二烯(俗稱:二環戊二烯)、三環[4.3.0.12,5]癸-3-烯;三環[4.4.0.12,5]十一碳-3,7-二烯或三環[4.4.0.12,5]十一碳-3,8-二烯、或屬於該等的部分氫化物(或環戊二烯與環己烯的加成物)之三環[4.4.0.12,5]十一碳-3-烯;5-環戊基-雙環[2.2.1]庚-2-烯、5-環己基雙環[2.2.1]庚-2-烯、5-環己烯基雙環[2.2.1]庚-2-烯、5-苯基-雙環[2.21]庚-2-烯之類的三環之環烯烴;四環[4.4.0.12,5.17,10]十二碳-3-烯(亦簡稱「四環十二碳烯」)、8-甲基四環[4.4.0.12,5.17,10]十二碳-3-烯、8-乙基四環[4.4.0.12,5.17,10]十二碳-3-烯、8-亞甲基四環[4.4.0.12,5.17,10]十二碳-3-烯、8-亞乙基四環[4.4.0.12,5.17,10]十二碳-3-烯、8-乙烯基四環[4,4.0.12,5.17,10]十二碳-3-烯、8-丙烯基-四環[4.4.0.12,5.17,10]十二碳-3-烯之類的四環之環烯烴;8-環戊基-四環[4.4.0.12,5.17,10]十二碳-3-烯、8-環己基-四環[4.4.0.12,5.17,10]十二碳-3-烯、8-環己烯基-四環[4.4.0.12,5.17,10]十二碳-3-烯、8-苯基-環戊基-四環[4.4.0.12,5.17,10]十二碳-3-烯;四環[7.4.13,6.01,9.02,7]十四碳-4,9,11,13-四烯(亦稱「1,4-亞甲基-1,4,4a,9a-四氫茀」)、四環[8.4.14,7.01,10.03,8]十五碳-5,10,12,14-四烯(亦稱「1,4-亞甲基-1,4,4a,5,10,10a-六氫蒽」);五環[6.6.1.13,6.02,7.09,14]-4-十六碳烯、五環[6.5.1.13,6.02,7.09,13]-4- 十五碳烯、五環[7.4.0.02,7.13,6.110,13]-4-十五碳烯;七環[8.7.0.12,9.14,7.111,17.03,8.012,16]-5-廿碳烯、七環[8.7.0.12,9.03,8.14,7.012,17.113,16]-14-廿碳烯;環戊二烯的四聚體等多環的環烯烴等等。
該等環烯烴係分別可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2種以上。
能與環烯烴共聚合的α-烯烴具體例,係可舉例如: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3-甲基-1-丁烯、3-甲基-1-戊烯、3-乙基-1-戊烯、4-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戊烯、4-乙基-1-己烯、3-乙基-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十八碳烯、1-廿碳烯等碳數2~20、較佳係碳數2~8的乙烯或α-烯烴等。
該等α-烯烴分別可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2種以上。
環烯烴或環烯烴、與α-烯烴的聚合方法、及所獲得聚合體的氫化方法並無特別的限制,可依照公知方法實施。
以上的環烯烴系樹脂中,就從耐熱性的觀點,較佳係玻璃轉移溫度(Tg)為70~170℃、更佳為80℃以上且160℃以下、特佳為85℃以上且150℃以下的環烯烴樹脂。
此時,亦可組合混合2種以上的環烯烴樹脂,將混合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Tg)調整於上述範圍內。
環烯烴系樹脂係可使用市售製品。例如:日本ZEON公司製的「ZEONOR(註冊商標)」(化學名:環狀烯烴的開環聚合體之氫化物)、三井化學公司製的「ABEL(註冊商標)」(乙烯與四環十二碳烯的加成共聚物)、或聚塑公司製的「TOPAS(註冊商標)」(乙烯與降烯的加成共聚物)等。其中,若使用日本ZEON公司製的 「ZEONOR(註冊商標)」(化學名:環狀烯烴的開環聚合體之氫化物)、及/或聚塑公司製的「TOPAS(註冊商標)」(乙烯與降烯的加成共聚物),便可獲得具有高反射性能的反射材,因而屬特佳。
另外,當環烯烴係使用烯烴與降烯的共聚物時,降烯的含有量較佳係60~90wt%、更佳係65wt%以上且80wt%以下。
上述非晶性樹脂(當含2成分以上的非晶性樹脂時,便為該等的合計量),相對於樹脂層(A)整體的質量,較佳係50質量%以上、更佳係70質量%以上、特佳係90質量%以上(100%除外)。
依如上述,當樹脂層(A)的基質樹脂[例如熱可塑性樹脂(I)],係使用玻璃轉移溫度為85~150℃的非晶性樹脂時,就從加強提高耐彎折性的觀點,較佳係含有該熱可塑性樹脂(I)以外之樹脂[例如熱可塑性樹脂(II)]之烯烴系樹脂或熱可塑性彈性體等。
例如藉由在環烯烴系樹脂中摻合入環烯烴系樹脂以外的烯烴系樹脂及/或熱可塑性彈性體,而形成樹脂層(A),便可確保單獨環烯烴系樹脂時所無法獲得的耐彎折性、以及單獨烯烴系樹脂時所無法獲得的耐熱性。
此時,環烯烴系樹脂以外的烯烴系樹脂及/或熱可塑性彈性體之熔體流動速率(稱「MFR」),較佳係0.1g/10min以上、或20g/10min以下(JIS K7210、230℃、荷重21.18N),更佳係0.5g/10min以上、或10g/10min以下。
再者,環烯烴系樹脂的MFR亦是最好調整為上述範圍內。若依此調整二者的MFR,則環烯烴系樹脂以外的烯烴系樹脂及/或熱可塑性彈性體便會在環烯烴系樹脂中進行配向,不會有使當作反射材用的機械特性極端惡化之顧慮,故屬較佳。
環烯烴系樹脂以外的烯烴系樹脂,係可例如:聚丙烯、丙烯-乙烯共聚物等聚丙烯系樹脂;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等聚乙烯系樹脂等等,可單獨使用該等中之一種、或組合使用2種以上。其中,較佳為聚乙烯樹脂(PE)、聚丙烯樹脂(PP),特別係就從熔點較高於聚乙烯樹脂且耐熱性優異,且彈性模數等機械特性較高的觀點,更佳為聚丙烯樹脂。
再者,就從擠出成形性的觀點,在聚丙烯樹脂中,較佳係MFR(230℃21.18N)為0.1g/10min~20g/10min、更佳為0.2g/10min以上或10g/10min以下、特佳為0.5g/10min以上或5g/10min以下的聚丙烯樹脂。
另一方面,熱可塑性彈性體係可舉例如:烯烴系彈性體、苯乙烯系彈性體、胺甲酸酯系彈性體、聚酯系彈性體等,可單獨使用該等中之一種、或組合使用2種以上。其中,因為苯乙烯系彈性體會與烯烴系樹脂、特別係聚丙烯樹脂相溶,因而就從提升樹脂層(A)與樹脂層(B)間之接著性的觀點屬較佳。
苯乙烯系彈性體係可例如苯乙烯與丁二烯或異戊二烯等共軛二烯的共聚物、及/或其氫化物等。苯乙烯系彈性體係將苯乙烯當作硬鏈段,且將共軛二烯當作軟鏈段的嵌段共聚物,因為不需要加硫步驟,因而屬較佳。又,在施行氫化時的熱安定性較高,故屬更佳。
苯乙烯系彈性體的較佳例係可例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其中,較佳係利用氫化消除共軛二烯成分之雙鍵的苯乙烯-乙 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亦稱「經氫化的苯乙烯系彈性體」)。
(微粉狀填充劑)
樹脂層(A)亦可含有微粉狀填充劑。相關微粉狀填充劑的種類、粒徑及表面處理方法,係與下述樹脂層(B)中所說明的內容相同,較佳例亦同。
(樹脂層(A)之形態)
樹脂層(A)亦可由薄片體構成的層,且亦可為由熔融樹脂組成物利用擠出或塗佈等施行(非形成薄片)薄膜形成而獲得的層。由薄片體構成的情況,該薄片體係可為未延伸薄膜、亦可為單軸或雙軸延伸薄膜,較佳係至少朝單軸方向延伸1.1倍以上而獲得的延伸薄膜,更佳係雙軸延伸薄膜。
(其他成分)
樹脂層(A)亦可含有:抗氧化劑、光安定劑、熱安定劑、紫外線吸收劑、螢光增白劑、滑劑及光擴散材、以及其他的添加劑。
另外,若亦相溶化劑、及分散劑等屬於少量的話,便亦可摻合。
<樹脂層(B)>
樹脂層(B)係內部具有空隙的層,可對本反射材賦予較高的反射性,較佳係能提高本反射材之耐彎折性的層。
(樹脂層(B)之空隙率)
樹脂層(B)的空隙率(即空隙佔該層的體積比例),就從確保反射性的觀點,較佳係10~90%。
藉由設計此種範圍的空隙,便可使反射材的白化充分十分進行,因而可獲得較高的反射性,又不會有反射材的機械強度降低導 致斷裂的情況。
就從此種觀點,樹脂層(B)的空隙率係就上述範圍中,較佳係20%以上或80%以下、其中更佳係25%以上或75%以下、特佳係30%以上或70%以下。
在樹脂層(B)中形成空隙的方法,可例如:化學發泡法、物理發泡法、超臨界發泡法、延伸法、萃取法等。該等之中,對本反射材而言,就從製膜性、連續生產性、安定生產性等觀點,較佳為延伸法。
延伸方法的具體例係可例如:輥延伸法、軋延法、拉幅延伸法等。該等之中,對本發明而言因為輥延伸法及拉幅延伸法的延伸條件選擇幅度較寬,因而最好採取該等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並朝至少1方向進行延伸的方法。
該延伸係可例如:利用輥延伸法等朝縱向(MD)延伸的單軸延伸法、經朝縱向的單軸延伸後接著利用拉幅延伸法等朝橫向(TD)延伸的逐次雙軸延伸法、或者使用拉幅延伸法同時朝縱向與橫向進行延伸的同步雙軸延伸法。另外,就從提高反射性的觀點,較佳為雙軸延伸。
(基質樹脂)
構成樹脂層(B)主成分的樹脂(基質樹脂),可舉例如:烯烴系樹脂、聚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聚氯乙烯系樹脂、聚偏二氯乙烯系樹脂、氟系樹脂、聚醚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聚胺甲酸乙酯系樹脂、二烯系樹脂等。其中,就從提高反射性的觀點,較佳係烯烴系樹脂。
烯烴系樹脂係可例如:從聚丙烯、丙烯-乙烯共聚物 等聚丙烯樹脂;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等聚乙烯樹脂;以及乙烯-環狀烯烴共聚物等環烯烴系樹脂(包括上述環烯烴系樹脂)之中選擇至少1種的聚烯烴樹脂。
該等之中,就從機械性質、柔軟性等觀點,較佳為聚丙烯樹脂(PP)、聚乙烯樹脂(PE),其中,就從相較於PE之下呈熔點較高且耐熱性優異,且彈性模數等機械特性較高的觀點,較佳為聚丙烯樹脂(PP)。
聚丙烯樹脂(PP)之中,就從擠出成形性的觀點,較佳係MFR(230℃、21.18N)為0.1~20g/10min、更佳為0.2g/10min以上或10g/10min以下、最佳為0.5g/10min以上或5g/10min以下的聚丙烯樹脂(PP)。
另外,樹脂層(B)中所含有的基質樹脂,相對於樹脂層(B)整體的質量,較佳係30質量%以上。就從此觀點,更佳係40質量%以上、特佳係50質量%以上(含100%)。
(微粉狀填充劑)
樹脂層(B)係為能獲得優異的反射性,較佳係含有微粉狀填充劑。藉由含有微粉狀填充劑,除可從因基質樹脂與微粉狀填充劑間之折射率差所造成折射散射而獲得反射性之外,另外亦可從:利用與在微粉狀填充劑周圍所形成空洞間之折射率差造成的折射散射、以及因在微粉狀填充劑周圍所形成空洞與微粉狀填充劑間之折射率差造成的折射散射等獲得反射性。
微粉狀填充劑係可例示如無機質微粉體、有機質微粉體等。
無機質微粉體係可例如:碳酸鈣、碳酸鎂、碳酸鋇、硫酸鎂、 硫酸鋇、硫酸鈣、氧化鋅、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鈦、氧化鋅、氧化鋁、氫氧化鋁、氫氧磷灰石(hydroxyapatite)、二氧化矽、雲母、滑石、高嶺土、黏土、玻璃粉、石棉粉、沸石、矽酸白土等。該等係可使用任1種、或混合使用2種以上。該等之中,若考慮與構成薄片的樹脂間之折射率差,較佳係折射率較大者,最好使用折射率達1.6以上的碳酸鈣、硫酸鋇、氧化鈦或氧化鋅。
再者,氧化鈦相較於其他無機填充劑之下,折射率呈明顯高,因為可使與基質樹脂間之折射率差變為明顯大,因而可較使用其他填充劑的情況,依較少摻合量獲得優異反射性。且,藉由使用氧化鈦,即便削薄反射材厚度仍可獲得高反射性。
所以,更佳係使用至少含有氧化鈦的填充劑,此情況,氧化鈦的量較佳係達無機填充劑合計質量的30%以上,或者當組合使用有機填充劑與無機填充劑的情況,較佳係達合計質量的30%以上。
再者,為提升無機質微粉體對樹脂的分散性,亦可使用經對微粉狀填充劑的表面,利用諸如矽系化合物、多元醇系化合物、胺系化合物、脂肪酸、脂肪酸酯等施行表面處理者。
另一方面,有機質微粉體係可例如:高分子球珠、高分子中空粒子等,該等係可使用任1種、或混合使用2種以上。又,亦可組合使用無機質微粉體與有機質微粉體。
微粉狀填充劑較佳係粒徑0.05μm以上且15μm以下、更佳係粒徑0.1μm以上或10μm以下。若填充劑的粒徑達0.05μm以上,對基質樹脂的分散性便不會降低,因而可獲得均質的薄片。又,若粒徑在15μm以下,則基質樹脂與微粉狀填充劑的界面便可緻密形成,俾可獲得高反射性的反射材。
再者,微粉狀填充劑的含有量係若考慮反射材的反射性、機械強度、生產性等,相對於樹脂層(B)整體的質量,較佳為10~80質量%、更佳為20質量%以上或70質量%以下。
若微粉狀填充劑的含有量達10質量%以上,便可充分確保基質樹脂與微粉狀填充劑間之界面的面積,俾可對反射材賦予高反射性。若微粉狀填充劑的含有量在80質量%以下,便可確保反射材所必要的機械強度。
樹脂層(B)中,基質樹脂與微粉狀填充劑的含有比例(質量比例),就從光反射性、機械強度及生產性等觀點,較佳設為基質樹脂:微粉狀填充劑=80:20~30:70、更佳係80:20~60:40。
(其他成分)
樹脂層(B)亦可含有上述以外的其他樹脂。又,亦可含有:抗氧化劑、光安定劑、熱安定劑、分散劑、紫外線吸收劑、螢光增白劑、相溶化劑、滑劑、以及其他的添加劑。
(樹脂層(B)之形態)
樹脂層(B)亦可由薄片體構成的層,且亦可為由熔融樹脂組成物利用擠出或塗佈等施行(非形成薄片)薄膜形成而獲得的層。由薄片體構成的情況,該薄片體係可為未延伸薄膜、亦可為單軸或雙軸延伸薄膜,較佳係至少朝單軸方向延伸1.1倍以上而獲得的延伸薄膜,更佳係雙軸延伸薄膜。
<積層構造>
本反射材係只要最外層係設有樹脂層(A)便可。可例示例如設有樹脂層(A)與樹脂層(B)的積層構造。藉由設為此種構造,便可對樹脂層(A)與樹脂層(B)的各層賦予各自的特性。例如可對樹脂層(B) 賦予反射性,並使保持著耐彎折性等加工性,另一方面則對樹脂層(A)賦予抗靜電性、高光擴散性。
依此,本反射材係藉由樹脂層(A)與(B)的相互作用便可發揮相乘效應,俾可達極優異的反射性。
再者,藉由選擇樹脂層(A)的樹脂,亦可賦予耐熱性,具有能在發揮更高反射性的情況下,可賦予耐熱性與加工性等優點。
此種積層構造中,樹脂層(A)係位於光所照射側(反射使用面側)的最外層。藉由設為此種構造,便可對反射材賦予高反射性。
就其他的積層構造,尚可例如在樹脂層(B)的雙面設置樹脂層(A)的3層積層構造。且,除樹脂層(A)與樹脂層(B)之外,尚可設置其他層,亦可在樹脂層(A)與樹脂層(B)的各層間介設其他層。例如亦可在樹脂層(A)、樹脂層(B)間介設接著層。
<厚度>
本反射材的厚度並無特別的限定,較佳係例如30μm~1500μm,若考慮實用面的處置性,則較佳為50μm以上或1000μm以下程度。
例如當作液晶顯示器用途的反射材時,厚度較佳係50μm~700μm,當作例如照明器具、照明看板用途的反射材時,厚度較佳係100μm~1000μm。
即便樹脂層(A)較薄仍可提高反射材整體的耐熱性,另一方面,若樹脂層(A)過厚便會導致耐彎折性降低。
就從此種觀點,樹脂層(A)與樹脂層(B)的各層合計厚度比(例如樹脂層(B)為雙層時便為2層的合計厚度比率),較佳係1:3~1:15、 更佳係1:3~1:10。
<平均反射率>
本反射材較佳係至少單面的平均反射率,設定為對波長420nm~700nm光達97%以上。若具有此種反射性,便可呈現當作反射材用的良好反射特性,組裝有該反射材的液晶顯示器等,可實現畫面的充分亮度。
<空隙率>
本反射材為提高反射性,較佳在樹脂層(B)中設置具有空隙的層。樹脂層(B)的空隙率(即利用延伸形成空隙時的空隙率),係以構成樹脂層(B)的薄膜為對象,依下式便可求取。
空隙率(%)={(延伸前的薄膜密度-延伸後的薄膜密度)/延伸前的薄膜密度}×100
<製造方法>
本反射材的製造方法並無特別的限制,可採用公知方法。以下,針對具備積層構造的反射材之製造方法,舉一例進行說明。惟並不僅侷限於下述製造方法。
首先,在環烯烴系樹脂等非晶性樹脂中,視需要摻合入烯烴系樹脂及/或熱可塑性彈性體、其他添加劑,而製作樹脂組成物A。
具體而言,在環烯烴系樹脂中視需要添加烯烴系樹脂及/或熱可塑性彈性體、其他抗氧化劑等,經利用諸如帶狀摻合機、轉鼓、韓蘇攪拌機(Henschel mixer)等進行混合後,再使用諸如班布瑞混合機、單軸或雙軸擠出機等,依構成樹脂組成物A(粉狀、液狀添加劑以外)之所有樹脂的熔點以上溫度,具體而言,環烯烴系樹脂、烯 烴系樹脂/或熱可塑性彈性體及高分子型抗靜電劑所有樹脂的熔點以上溫度(例如220℃~280℃)進行混練,便可獲得樹脂組成物A。
或者,藉由環烯烴系樹脂、烯烴系樹脂及/或熱可塑性彈性體等利用各自的進料器等添加既定量,便可獲得樹脂組成物A。
再者,將烯烴系樹脂及/或熱可塑性彈性體、與其他抗氧化劑等,製作成預先調配呈高濃度之所謂「濃縮體」,再將該濃縮體、與環烯烴系樹脂、烯烴系樹脂及/或熱可塑性彈性體進行混合,亦可形成所需濃度的樹脂組成物A。
另一方面,在烯烴系樹脂中視需要添加微粉狀填充劑、其他添加劑等,而製作樹脂組成物B。具體而言,在主成分的烯烴系樹脂中視需要添加微粉狀填充劑等,經利用諸如帶狀摻合機、轉鼓、韓蘇攪拌機等進行混合後,再使用諸如班布瑞混合機、單軸或雙軸擠出機等,依(微粉狀填充劑、其他粉狀、液狀添加劑以外)主成分的烯烴系樹脂熔點以上之溫度(例如190℃~270℃)進行混練,便可獲得樹脂組成物B。
或者,藉由烯烴系樹脂、微粉狀填充劑等利用各自的進料器等添加既定量,便可獲得樹脂組成物B。
再者,將微粉狀填充劑、其他添加劑等製作成預先在烯烴系樹脂摻合入高濃度之所謂「濃縮體」,再將該濃縮體、與烯烴系樹脂進行混合,亦可形成所需濃度的樹脂組成物B。
其次,使依此所獲得樹脂組成物A與B乾燥後,供應給各自的其他擠出機,分別加熱至既定溫度以上而使熔融。
擠出溫度等條件,必需考慮因分解會導致分子量降低等因素再行設定,例如較佳係樹脂組成物A的擠出溫度為220℃~280℃,樹 脂組成物B的擠出溫度為190℃~270℃。
然後,使熔融的樹脂組成物A及樹脂組成物B合流於2種3層用T型模頭,再從T型模頭的狹縫狀吐出口擠出呈積層狀,經冷卻輥使密接固化便形成澆鑄片。
所獲得澆鑄片較佳係至少朝單軸方向延伸。
藉由施行延伸,樹脂層(B)內部的烯烴系樹脂與微粉狀填充劑的界面便會剝離而形成空隙,而進行薄片的白化,便可提高薄膜的光反射性。
又,澆鑄片更佳係朝雙軸方向延伸。僅施行單軸延伸所形成的空隙僅能成為朝一方向延伸的纖維狀形態,但藉由施行雙軸延伸,該空隙便成為朝縱橫二方向延伸,而形成圓盤狀形態。
即,藉由施行雙軸延伸,樹脂層(B)內部的烯烴系樹脂、與微粉狀填充劑間之界面的剝離面積便會增加,而更加進行薄片的白化,結果便可更加提高薄膜的光反射性。
再者,因為若施行雙軸延伸,則薄膜收縮方向的異向性會變少,因而可使薄膜提升耐熱性,且亦可增加薄膜的機械強度。
延伸澆鑄片時的延伸溫度,較佳係樹脂層(A)的非晶性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Tg)以上、且(Tg+50℃)以下之範圍內的溫度。
若延伸溫度達玻璃轉移溫度(Tg)以上,在延伸時可於不會使薄膜斷裂情況下安定地進行。又,若延伸溫度係在(Tg+50℃)以下的溫度,因為延伸配向會提高,結果導致空隙率變大,因而較容易獲得高反射性薄膜。
雙軸延伸的延伸順序並無特別的限制,例如同步雙軸 延伸與逐次延伸均無妨。可使用延伸設備施行熔融製膜後,利用輥延伸朝薄膜的牽引方向(MD)施行延伸後,利用拉幅延伸朝MD的正交方向(TD)施行延伸,亦可利用輥筒延伸等施行雙軸延伸。
施行雙軸延伸時的延伸倍率,較佳係施行面積倍率達6倍以上的延伸。藉由施行面積倍率達6倍以上的延伸,便會有可實現由樹脂層(A)與樹脂層(B)所構成反射膜整體的空隙率達40%以上之情況。
經延伸後,為能對反射膜賦予尺寸安定性(空隙的形態安定性),最好施行熱固定。對薄膜施行熱固定的處理溫度,較佳係110℃~170℃。熱固定所需要的處理時間,較佳係1秒~3分鐘。又,相關延伸設備等並無特別的限定,較佳係經延伸後能進行熱固定處理的拉幅延伸。
<用途>
本反射材係可直接使用為反射材,亦可將本反射材形成積層於金屬板或樹脂板上的構造使用,可有效使用為例如液晶顯示器等液晶顯示裝置、照明器具、照明看板等所使用的反射板。
此時,積層本反射材的金屬板係可舉例如:鋁板、不銹鋼板、鍍鋅鋼板等。
在金屬板或樹脂板上積層本反射材的方法,可舉例如:使用接著劑的方法、未使用接著劑而施行熱熔接的方法、經由接著性薄片進行接著的方法、擠出並塗佈的方法等。惟,並不僅侷限於該等方法。
更具體而言,在金屬板或樹脂板(統稱「金屬板等」)貼合反射材之側的面上,塗佈聚酯系、聚胺甲酸酯系、環氧系等接 著劑,便可貼合反射材。
該方法係使用反向輥式塗佈機、輕觸輥式塗佈機等一般所使用的塗佈設備,在使反射材貼合的金屬板等之表面上,依乾燥後的接著劑膜厚成為2μm~4μm程度方式塗佈接著劑。
接著,利用紅外線加熱器與熱風加熱爐施行塗佈面的乾燥與加熱,於將金屬板等的表面保持於既定溫度情況下,馬上使用輥貼面壓機被覆上反射材,經冷卻,便可獲得反射板。
本反射材的用途係可有效使用為諸如液晶顯示器等液晶顯示裝置、照明器具、照明看板等所使用的反射構件。
一般液晶顯示器係由:液晶面板、偏光反射片、擴散片、導光板、反射片、光源、光源反射器等構成。
本反射材係亦可有效使用為使來自光源的光,效率佳地入射於液晶面板或導光板之作用的反射材,亦可使用為具有使來自邊緣部所配置光源的照射光進行聚光,並入射於導光板之作用的光源反射器。
<用詞說明>
一般所謂「薄膜」係指相較於長度與寬度之下,厚度極小,最大厚度任意限定的薄扁平製品,通常係依捲筒形式進行供應(日本工業規格JIS K6900),而一般所謂「薄片」係就JIS的定義上,指較薄,一般係厚度遠小於長度與寬度的扁平製品。但是,薄片與薄膜的界線並無確定,本發明中,因為在文辭上並不需要區分二者,因而本發明中,稱「薄膜」的情況亦涵蓋「薄片」,而稱「薄片」的情況亦涵蓋「薄膜」。
再者,本說明書中記載為「主成分」時,在無特別聲 明的前提下,涵蓋在不妨礙該主成分機能的範圍內容許含有其他成分。此時,該主成分的含有比例並無特定,但主成分(當以2成分以上為主成分的情況,便為該等的合計量)係佔組成物中的50質量%以上、較佳係70質量%以上、更佳係90質量%以上(含100%)。
本發明中,當記載為「X~Y」(X、Y係任意數字)時,在無特別聲明的前提下,係涵蓋「X以上且Y以下」的涵義,以及「較佳為大於X」及「較佳為小於Y」的涵義。
再者,本發明中,當記載為「X以上」(X係任意數字)的情況,在無特別聲明的前提下,係涵蓋「較佳為大於X」的涵義,當記載為「Y以下」(Y係任意數字)的情況,在無特別聲明的前提下,係涵蓋「較佳小於Y」的涵義。
[實施例]
以下例示實施例,針對本發明進行更具體說明。惟本發明並不僅侷限於該等,舉凡在不脫逸本發明技術思想的範疇內均可進行各種應用。
<測定及評價方法>
其次,針對依實施例1-1~1-3及比較例1-1~1-2所獲得樣品的各種物性值之測定方法及評價方法進行說明。以下,將薄膜的牽引(流動)方向稱「MD」,將其正交方向稱「TD」。
(表觀黏度)
依照下述的裝置與條件,測定反射材(樣品)的表觀黏度。
測定裝置:高化式流動試驗機(CFT-500C/島津製作所)
測定條件:噴嘴 1×L10mm
溫度:230(℃)
剪切速度:100(1/sec)
(反射光擴散性)
依照下述的裝置與條件,測定反射材(樣品)的反射光強度,代入下式而計算出正反射成分與擴散反射成分的強度比。
反射成分強度比α=Σ(-5度~5度的反射光強度)/Σ(25度~35度的反射光強度)
反射成分強度比β=Σ(55度~65度的反射光強度)/Σ(25度~35度的反射光強度)
裝置:自動變角光度計「GP-1R型」(村上色彩技術研究所公司製)
光源:鹵素燈
光束光圈徑:10.5mm
受光光圈徑:4.5mm
光入射方向:薄膜的TD
光入射角:-30度
反射光的受光測定範圍:-30度~90度
測定間隔:1度
上述反射成分強度比α與β參照下述評價基準進行光擴散性的評價。其中,符號「○」與「△」係屬於實用水準以上。
=評價基準=
「○」:反射成分強度比α與β均達0.5以上
「△」:反射成分強度比α或β中任一者達0.5以上
「×」:反射成分強度比α與β均未滿0.5
(面角度的標準偏差)
依照下述的裝置、條件,觀察反射材(樣品)的表面(樹脂層A),針對所獲得高度分佈進行解析,計算出面角度(δ(n)),將其標準偏差(σ、δ(n))使用為統計值。
裝置:電子束三次元粗糙度解析裝置「ERA-4000」(ELIONIX公司製)
蒸鍍條件:10mA×100sec、Pt-Pd蒸鍍
加速電壓:10kV
觀察倍率:250倍
解析區域:360(μm)×480(μm)
<實施例1-1>
(樹脂層(A)的樹脂組成物A之製作)
將非晶性環烯烴系樹脂A(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ZEONOR RCY15」、環狀烯烴的開環聚合體之氫化物、密度(ISO1183):1.01g/cm3、MFR(230℃、21.18N、JIS K7210:1.2g/10min、玻璃轉移溫度Tg(JIS K7121):127℃、SP值:7.4)的顆粒、非晶性環烯烴系樹脂B(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ZEONOR 1060R」、環狀烯烴的開環聚合體之氫化物、密度(ISO1183):1.01g/cm3、MFR(230℃、21.18N、JIS K7210):12g/10min、玻璃轉移溫度Tg(JIS K7121):100℃、SP值:7.4)的顆粒、以及聚丙烯樹脂(日本聚丙烯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NOVATEC PP EA9」、密度(JIS K7112):0.9g/cm3、MFR(230℃、21.18N、JIS K-7210):0.5g/10min、SP值:8.0)的顆粒,依50:25:25的質量比例進行混合後,使用加熱至230℃的雙軸擠出機施行顆粒化,便製得樹脂組成物A。
(樹脂層(B)的樹脂組成物B之製作)
將聚丙烯樹脂(日本聚丙烯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NOVATEC PP FY6HA」、密度(JIS K7112):0.9g/cm3、MFR(230℃、21.18N、JIS K-7210):2.4g/10min)的顆粒、以及氧化鈦(KRONOS公司製、商品名「KRONOS2230」、密度4.2g/cm3、金紅石型氧化鈦、Al,Si表面處理、TiO2含有量96.0%、製造法:氯化法),依50:50的質量比例進行混合後,使用經加熱至270℃的雙軸擠出機施行顆粒化,便製得樹脂組成物B。
(反射材之製作)
將上述樹脂組成物A、B分別供應給經加熱至230℃、200℃的擠出機A及B,並在各擠出機中依230℃與200℃施行熔融混練後,使合流於2種3層用T型模頭中,並依成為樹脂層(A)/樹脂層(B)/樹脂層(A)的3層構造方式呈薄片狀擠出,經冷卻固化,便形成積層薄片。
所獲得積層薄片經依溫度135℃朝MD施行2.5倍輥延伸後,更依150℃朝TD施行2.5倍拉幅延伸,藉此而施行雙軸延伸,便獲得厚225μm(樹脂層(A):185μm、樹脂層(B):20μm積層比A:B=4.6:1)的反射材(樣品)。
針對所獲得反射材施行光擴散性的評價。
<實施例1-2>
在實施例1-1的樹脂組成物A之製作中,除將非晶性環烯烴系樹脂A(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ZEONOR RCY151」的顆粒、與非晶性環烯烴系樹脂B(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ZEONOR 1060R」)的顆粒、及聚丙烯樹脂(日本聚丙烯股 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NOVATEC PP EA9」)的顆粒之質量比例,設為70:10:20之外,其餘均與實施例1-1同樣地獲得厚度225μm的反射材(樣品)。針對所獲得反射材施行與實施例1-1同樣的評價。
<實施例1-3>
在實施例1-1的樹脂組成物A之製作中,除將非晶性環烯烴系樹脂A(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ZEONOR RCY15」)的顆粒、與聚丙烯樹脂(日本聚丙烯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NOVATEC PP EA9」)的顆粒、及非晶性環烯烴系樹脂C(Topas Advanced Polymers GmbH製、商品名「TOPAS 8007F」、密度(ISO1183):1.01g/cm3、MVR(260℃、2.16kg、ISO1133):32ml/10min、玻璃轉移溫度Tg(DSC、ISO11375-1、2、3):78℃、SP值8.8)的顆粒,依60:20:20質量比例進行混合之外,其餘均與實施例1-1同樣地獲得厚度225μm的反射材(樣品)。針對所獲得反射材施行與實施例1-1同樣的評價。
<比較例1-1>
在實施例1-1的樹脂組成物A之製作中,除將非晶性環烯烴系樹脂A(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ZEONOR RCY15」)的顆粒、與聚丙烯樹脂(日本聚丙烯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NOVATEC PP EA9」)的顆粒,依60:40質量比例進行混合之外,其餘均與實施例1-1同樣地獲得厚度225μm的反射材(樣品)。針對所獲得反射材施行與實施例1-1同樣的評價。
<比較例1-2>
在實施例1-1的樹脂組成物A之製作中,除將非晶性環烯烴系樹脂A(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ZEONOR RCY15」) 的顆粒、與聚丙烯樹脂(日本聚丙烯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NOVATEC PP EA9」)的顆粒,依70:30質量比例進行混合之外,其餘均與實施例1-1同樣地獲得厚度225μm的反射材(樣品)。針對所獲得反射材施行與實施例1-1同樣的評價。
表2所示係實施例1-1~1-3及比較例1-1~1-2的調配表。另外,針對海相的COP相,利用2品種的摻合而調整表觀黏度,確認到因表觀黏度差異而對面角度造成的影響。
表3所示係針對實施例1-1~1-3與比較例1-1~1-2,記載2種以上熱可塑性樹脂混合系統中的SP值與其差絕對值。
表4所示係針對實施例1-1~1-3與比較例1-1~1-2,記載2種以上熱可塑性樹脂混合系統中的表觀黏度與其差絕對值。
表5所示係針對實施例1-1~1-3與比較例1-1~1-2,記載面角度與反射光擴散性的評價結果。
由表2~表5中得知下述事項。
(1)樹脂層(A)的面角度標準偏差(σ、δ(n))越大,則越能顯現出光擴散性,尤其係藉由將面角度標準偏差(σ、δ(n))值設為8.0以上,便可顯現出充分的光擴散性。
(2)海相(實施例中為COP相)與島相的SP值差越大,則越能增加面角度的標準偏差(σ、δ(n)),尤其係藉由將海相與島相的最大SP值差設為1.4以上,便可使樹脂層(A)的面角度標準偏差(σ、δ(n))達8.0以上。
(3)海相與島相的表觀黏度差絕對值越小,則越能增加面角度的標準偏差(σ、δ(n))。例如海相-島相的最大SP值之差絕對值為0.8時,藉由海-島結構的海相(實施例中為COP相)與島相的表觀黏度差絕對值:|η(Pa‧s)|在1000(Pa‧s)以下,便可使樹脂層(A)的面 角度標準偏差(σ、δ(n))達8.0以上。
(4)檢討實施例1-2的結果,島相的摻合量越少,則越能增加面角度的標準偏差(σ、δ(n)),可增加光擴散性。
<測定及評價方法>
其次,針對依實施例2-1~2-3、比較例2-1及參考例2-1~2-2所獲得樣品的各種物性值之測定方法及評價方法進行說明。以下,將薄膜的牽引(流動)方向稱「MD」,將其正交方向稱「TD」。
(三次元表面粗糙度)
利用下述裝置、條件,觀察反射材(樣品)的表面(樹脂層A),並針對所獲得影像進行解析,並計算出面平均粗糙度(以下稱「Sa」)及最大高度(以下稱「Sz」)。另外,進行計算時係根據JIS B0601:2001。
裝置:電子束三次元粗糙度解析裝置「ERA-4000」(ELIONIX公司製)
蒸鍍條件:10mA×100sec、Pt-Pd蒸鍍
加速電壓:10kV
觀察倍率:250倍
解析區域:360(μm)×480(μm)
(撓曲剛度)
根據JIS P-8125,依照以下的條件測定撓曲剛度(g‧cm)。
測定裝置:摩擦堅牢度試驗裝置(大榮科學精器製作所)
彎曲角度:15度
(表觀黏度)
依照下述的裝置與條件,測定反射材(樣品)的表觀黏度。
測定裝置:高化式流動試驗機(CFT-500C/島津製作所)
測定條件:噴嘴 1×L10mm
溫度:230(℃)
剪切速度:100(1/sec)
(導光板密接斑點)
從下述顯示器的內定反射材,依序抽換由實施例所製作的反射材,並依照下示方法測定導光板密接斑點。
將顯示器放置於水平測定台上,於顯示器的四角落合計放置4個重量500g的錘,於施加一定荷重的狀態下,點亮光源。利用輝度斑計(CA2000、KONIKA MINOLTA公司製),從顯示器輝度的點陣數據,計算出標準偏差、及輝度的(最大值)/(平均值)值,並當作輝度斑的指標。
《所使用的顯示器》
機種名稱:LCD-8000V(CENTURY)
光源:LED(長邊×1列配置)
尺寸:8吋
<實施例2-1>
(樹脂層(A)的樹脂組成物A之製作)
將非晶性環烯烴系樹脂A(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ZEONOR RCY15」、環狀烯烴的開環聚合體之氫化物、密度(ISO1183):1.01g/cm3、MFR(230℃、21.18N、JIS K7210:1.2g/10min、玻璃轉移溫度Tg(JIS K7121):127℃、SP值:7.4)的顆粒、與非晶性環烯烴系樹脂B(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ZEONOR 1060R」、環狀烯烴的開環聚合體之氫化物、密度(ISO1183): 1.01g/cm3、MFR(230℃、21.18N、JIS K7210):12g/10min、玻璃轉移溫度Tg(JIS K7121):100℃、SP值:7.4)的顆粒、及聚丙烯樹脂(日本聚丙烯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NOVATEC PP EA9」、密度(JIS K7112):0.9g/cm3、MFR(230℃、21.18N、JIS K-7210):0.5g/10min、SP值:8.0)的顆粒,依50:25:25的質量比例進行混合後,使用加熱至230℃的雙軸擠出機施行顆粒化,便製得樹脂組成物A。
(樹脂層(B)的樹脂組成物B之製作)
將聚丙烯樹脂(日本聚丙烯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NOVATEC PP FY6HA」、密度(JIS K7112):0.9g/cm3、MFR(230℃、21.18N、JIS K-7210):2.4g/10min)的顆粒、與氧化鈦(KRONOS公司製、商品名「KRONOS2230」、密度4.2g/cm3、金紅石型氧化鈦、Al,Si表面處理、TiO2含有量96.0%、製造法:氯化法),依50:50的質量比例進行混合後,使用經加熱至270℃的雙軸擠出機施行顆粒化,便製得樹脂組成物B。
(反射材之製作)
將上述樹脂組成物A、B分別供應給經加熱至230℃、200℃的擠出機A及B,並在各擠出機中依230℃與200℃施行熔融混練後,使合流於2種3層用T型模頭中,並依成為樹脂層(A)/樹脂層(B)/樹脂層(A)的3層構造方式呈薄片狀擠出,經冷卻固化,便形成積層薄片。
所獲得積層薄片經依溫度135℃朝MD施行2.5倍輥延伸後,更依140℃朝TD施行2.5倍拉幅延伸,藉此而施行雙軸延伸,便獲得厚225μm(樹脂層(A):185μm、樹脂層(B):20μm積層比A: B=4.6:1)的反射材(樣品)。
針對所獲得反射材,施行三次元表面粗糙度(面平均粗糙度:Sa、最大高度:Sz)、導光板密接輝度斑的評價。
<實施例2-2>
在實施例2-1的樹脂組成物A之製作中,除將非晶性環烯烴系樹脂A(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ZEONOR RCY15」)的顆粒、與聚丙烯樹脂(日本聚丙烯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NOVATEC PP EA9」)的顆粒、及非晶性環烯烴系樹脂C(Topas Advanced Polymers GmbH製、商品名「TOPAS 8007F」、密度(ISO1183):1.01g/cm3、MVR(260℃、2.16kg、ISO1133):32ml/10min、玻璃轉移溫度Tg(DSC、ISO11375-1、2、3):78℃、SP值8.8)的顆粒之質量比例,設為70:15:15之外,其餘均與實施例2-1同樣地獲得厚度225μm的反射材(樣品)。針對所獲得反射材施行與實施例2-1同樣的評價。
<實施例2-3>
在實施例2-1的樹脂組成物A之製作中,除將非晶性環烯烴系樹脂A(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ZEONOR RCY15」)的顆粒、與非晶性環烯烴系樹脂C(「TOPAS 8007F」)的顆粒、及聚丙烯樹脂(日本聚丙烯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NOVATEC PP EA9」)的顆粒,依60:20:20質量比例進行混合之外,其餘均與實施例2-1同樣地獲得厚度225μm的反射材(樣品)。針對所獲得反射材,合併施行與實施例2-1同樣的評價、以及撓曲剛度評價。
<比較例2-1>
在實施例2-1的樹脂組成物A之製作中,除將非晶性環烯烴系 樹脂A(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ZEONOR RCY15」)的顆粒、與聚丙烯樹脂(日本聚丙烯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NOVATEC PP EA9」)的顆粒,依60:40質量比例進行混合之外,其餘均與實施例2-1同樣地獲得厚度225μm的反射材(樣品)。針對所獲得反射材施行與實施例2-1同樣的評價。
<參考例2-1>
在實施例2-3的反射材製作中,除將薄片厚度設為300μm(樹脂層(A):185μm、樹脂層(B):20μm積層比A:B=4.6:1)之外,其餘均與實施例2-3同樣地獲得反射材(樣品)。針對所獲得反射材施行與實施例2-3同樣的評價。
<參考例2-2>
在實施例2-1的樹脂組成物A之製作中,除將非晶性環烯烴系樹脂C(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ZEONOR RCY50」、SP值:7.4)的顆粒、與非晶性環烯烴系樹脂B(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商品名「ZEONOR 1060R」、SP值:7.4)的顆粒,依67:33質量比例進行混合之外,其餘均與實施例2-1同樣地獲得厚度225μm的反射材(樣品)。針對所獲得反射材施行3次元表面粗糙度的評價。
表6所示係實施例2-1~2-3及比較例2-1的配方。另外,針對海相的COP相,利用2品種的摻合而調整表觀黏度,確認到因表觀黏度差異而對3次元表面粗糙度造成的影響。
表7所示係針對實施例2-1~2-3及比較例2-1,記載2種以上熱可塑性樹脂混合系統中的SP值與其差絕對值。
表8所示係針對實施例2-1~2-3及比較例2-1,記載2 種以上熱可塑性樹脂混合系統中的表觀黏度與其差絕對值。
表9所示係針對實施例2-1~2-3、比較例2-1及參考例2-1~2-2,記載表面粗糙度與導光板密接輝度斑的評價結果。導光板密接輝度斑的及格與否判斷,係將輝度的(最大值)/(平均值)值未超過2.0之範圍設為及格。另外,針對輝度的標準偏差,呈現越小則越無輝度斑。
再者,參考例2-2非為2種以上熱可塑性樹脂的混合系統,屬於SP值差絕對值為0的例子。
由表6~表9中得知下述事項。
(1)面平均粗糙度越高,越能抑制導光板密接輝度斑,藉由將樹脂層(A)的面平均粗糙度(Sa)值設為0.90以上,便可充分抑制導光板密接輝度斑。
(2)海相(實施例2-1~2-3中為COP相)與島相的SP值差越大,則越能增加面平均粗糙度(Sa),尤其係藉由將海相與島相的最大SP值差設為1.4以上,便可使樹脂層(A)的面平均粗糙度(Sa)達0.90以上。
(3)海相與島相的表觀黏度差絕對值越小,則越能增加面平均粗糙度(Sa)。例如海相-島相的最大SP值之差絕對值為0.8時,藉由海-島結構的海相(實施例2-1~2-3中為COP相)與島相的表觀黏度差絕對值:|η(Pa‧s)|在1000(Pa‧s)以下,便可使樹脂層(A)的面平均粗糙度(Sa)達0.90以上。
(4)由實施例2-3與參考例2-1的比較,即便同一材質,但撓曲剛度(薄片自體的剛性)越高,便越能抑制導光板密接輝度斑。
(5)薄片自體的剛性越高,則越不易發生追蹤導光板變形的反射 材變形,判斷係因為越能抑制密接的緣故所致。

Claims (17)

  1. 一種反射材,其具有:作為具備反射使用面之最外層的樹脂層(A),該樹脂層(A)係具備有從高度分佈所計算出的面角度標準偏差(σ、δ(n))達8.0以上的擴散反射面;以及內部設有空隙並含有微粉狀填充劑的樹脂層(B),上述微粉狀填充劑係至少含有30質量%以上之氧化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反射材,其中,上述微粉狀填充劑係含有無機質微粉體及有機質微粉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反射材,其中,上述微粉狀填充劑係含有2種以上之無機質微粉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反射材,其中,上述微粉狀填充劑係其表面利用矽系化合物、多元醇系化合物、胺系化合物、脂肪酸、脂肪酸酯之至少一者以上施行表面處理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反射材,其中,上述樹脂層(A)係由薄片體構成的層,或者由熔融樹脂組成物利用擠出或塗佈等形成薄膜之層。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反射材,其中,上述樹脂層(B)中,作為基質樹脂係含有烯烴系樹脂、聚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聚氯乙烯系樹脂、聚偏二氯乙烯系樹脂、氟系樹脂、聚醚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聚胺甲酸乙酯系樹脂、二烯系樹脂中任1種樹脂。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反射材,其中,上述樹脂層(B)中,係含有從烯烴系樹脂、聚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聚氯乙烯系樹脂、聚偏二氯乙烯系樹脂、氟系樹脂、聚醚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聚胺甲酸乙酯系樹脂、二烯系樹脂之中選擇任2種以上之樹脂。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反射材,其中,上述樹脂層(B)係至少含有烯烴系樹脂。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反射材,其中,作為上述烯烴系樹脂係含有從聚丙烯、丙烯-乙烯共聚物等聚丙烯樹脂、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以及環烯烴系樹脂之中選擇之至少1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反射材,其中,作為上述烯烴系樹脂,係含有玻璃轉移溫度(Tg)為70~170℃之環烯烴系樹脂。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反射材,其中,作為上述烯烴系樹脂係含有環烯烴系樹脂,其為烯烴與降烯的共聚物,降烯含量為60~90wt%。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反射材,其中,作為上述烯烴系樹脂,係含有熔體流動速率(「MFR」)為0.1g/10min以上且20g/10min以下(JIS K-7210、230℃、荷重21.18N)之環烯烴系樹脂。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反射材,其中,上述樹脂層(B)的空隙率係20%以上且70%以下。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反射材,其中,樹脂層(A)與樹脂層(B)的各層合計厚度比係(A):(B)=1:3~1:15。
  15. 一種液晶顯示器,係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4項中任一項之反射材。
  16. 一種照明器具,係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4項中任一項之反射材。
  17. 一種照明看板,係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4項中任一項之反射材。
TW104101298A 2012-01-17 2013-01-17 反射材 TWI5489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06787A JP2013148605A (ja) 2012-01-17 2012-01-17 反射材
JP2012006790A JP2013148607A (ja) 2012-01-17 2012-01-17 反射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6542A TW201516542A (zh) 2015-05-01
TWI548917B true TWI548917B (zh) 2016-09-11

Family

ID=4879899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1751A TWI551922B (zh) 2012-01-17 2013-01-17 反射材
TW104101298A TWI548917B (zh) 2012-01-17 2013-01-17 反射材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1751A TWI551922B (zh) 2012-01-17 2013-01-17 反射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KR (2) KR101597482B1 (zh)
CN (2) CN104040383B (zh)
TW (2) TWI551922B (zh)
WO (1) WO20131085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6330B (zh) * 2018-01-02 2020-05-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片及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JP7218755B2 (ja) * 2018-05-31 2023-02-07 東洋紡株式会社 積層ポリプロピレンフィルム
TWI740515B (zh) 2019-12-23 2021-09-21 長春人造樹脂廠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高分子膜及包含其之積層板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31111A (ja) * 1998-02-09 1999-08-27 Nitto Denko Corp 光拡散反射シート
JP2003136619A (ja) * 2001-10-31 2003-05-14 Toray Ind Inc 微細気泡含有フィルム
TW200848940A (en) * 2007-02-23 2008-12-16 Fujifilm Electronic Materials High etch resistant underlayer compositions for multilayer lithographic proces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6175B2 (ja) 1991-01-22 1996-02-21 東レ株式会社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反射板用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イルム
JPH10332914A (ja) * 1997-06-02 1998-12-18 Asahi Glass Co Ltd 半透過反射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JPH11174213A (ja) 1997-12-10 1999-07-02 Mitsui Chem Inc 光反射体
JP2001154006A (ja) 1999-11-29 2001-06-08 Nitto Denko Corp 防眩層及び光学部材
JP2002182013A (ja) * 2000-12-12 2002-06-26 Toray Ind Inc 積層光拡散性フィルム
JP2003050304A (ja) * 2001-08-07 2003-02-21 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td 半透過反射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製造方法
JP3974787B2 (ja) 2002-01-24 2007-09-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061767A (ja) * 2002-07-26 2004-02-26 Alps Electric Co Ltd 反射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133250A (ja) * 2002-10-11 2004-04-30 Alps Electric Co Ltd 反射体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914562B2 (ja) 2003-06-19 2012-04-11 株式会社ユポ・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光反射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装置
JP2008081563A (ja) * 2006-09-26 2008-04-10 Asahi Kasei Corp 光拡散反射シート
JP2008158134A (ja) 2006-12-22 2008-07-10 Asahi Kasei Corp 反射シート
CN101324677A (zh) * 2007-03-14 2008-12-17 索尼株式会社 防眩光膜的制造方法
JP2009096868A (ja) * 2007-10-16 2009-05-07 Nippon Shokubai Co Ltd 光拡散フィルム用樹脂微粒子、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光拡散フィルム
JP2009204837A (ja) 2008-02-27 2009-09-10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防眩フィルム、防眩性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635229B2 (ja) 2008-10-01 2014-12-03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用反射フィルム
JP5333261B2 (ja) * 2009-03-11 2013-11-06 Jsr株式会社 偏光性回折素子
CN102073080B (zh) * 2009-11-18 2013-08-14 惠和株式会社 光学薄片以及使用它的背光单元
CN101793979B (zh) * 2010-02-10 2012-01-04 东南大学 一维漫反射随机折射率梯度覆层及其应用
JP2011221197A (ja) * 2010-04-08 2011-11-04 Suntechopt Co Ltd アンチグレア拡散フィルム
JP2012178279A (ja) * 2011-02-25 2012-09-13 Asahi Kasei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31111A (ja) * 1998-02-09 1999-08-27 Nitto Denko Corp 光拡散反射シート
JP2003136619A (ja) * 2001-10-31 2003-05-14 Toray Ind Inc 微細気泡含有フィルム
TW200848940A (en) * 2007-02-23 2008-12-16 Fujifilm Electronic Materials High etch resistant underlayer compositions for multilayer lithographic process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111644A (ko) 2014-09-19
TWI551922B (zh) 2016-10-01
KR20150005718A (ko) 2015-01-14
TW201335680A (zh) 2013-09-01
CN104040383B (zh) 2016-08-24
CN104635282A (zh) 2015-05-20
KR101974237B1 (ko) 2019-04-30
WO2013108563A1 (ja) 2013-07-25
CN104040383A (zh) 2014-09-10
KR101597482B1 (ko) 2016-02-24
CN104635282B (zh) 2017-08-11
TW201516542A (zh) 2015-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05951B2 (ja) 反射材
TW201213128A (en) Laminate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TWI482706B (zh) 反射材
JP6072754B2 (ja) 反射材
TWI548917B (zh) 反射材
TW201338976A (zh) 反射材
WO2016167149A1 (ja) 反射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てなる液晶表示装置、照明装置、装飾用物品
JP2015230351A (ja) 反射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てなる液晶表示装置、照明装置、装飾用物品
JP6459951B2 (ja) 反射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てなる液晶表示装置、照明装置、装飾用物品
JP2012189678A (ja) 光反射体
JP2013148607A (ja) 反射材
JP2020166260A (ja) 反射材
JP2013148605A (ja) 反射材
JP2024054898A (ja) 反射フィルム
JP2011069988A (ja) 反射シート
WO2020196760A1 (ja) 反射材
JP2020011430A (ja) 反射材
JP2020060671A (ja) 反射材
TW202043043A (zh) 反射材料
JP2019117225A (ja) 反射材
JP2011069990A (ja) 反射シー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