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42524B - 搬送裝置 - Google Patents

搬送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42524B
TWI542524B TW104103356A TW104103356A TWI542524B TW I542524 B TWI542524 B TW I542524B TW 104103356 A TW104103356 A TW 104103356A TW 104103356 A TW104103356 A TW 104103356A TW I542524 B TWI542524 B TW I54252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downstream
upstream
conveyance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3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40623A (zh
Inventor
飯干真悟
布目拓也
保里進
Original Assignee
Ykk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Ykk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40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0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2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252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6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 B65G47/30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a series of conveyors
    • B65G47/31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a series of conveyor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speeds of the conveyors forming the s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0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 B65G47/0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 B65G47/1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 B65G47/1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mechanical or pneumatic means during feeding
    • B65G47/1407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mechanical or pneumatic means during feeding the articles being fed from a container, e.g. a bowl
    • B65G47/141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mechanical or pneumatic means during feeding the articles being fed from a container, e.g. a bowl by means of movement of at least the whole wall of the container
    • B65G47/1421Vibratory mov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 Discharge Of Articles From Conveyors (AREA)

Description

搬送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搬送裝置。
以前,關於按照種類來篩選連續運轉中的帶式輸送機(belt conveyor)上的搬送物的裝置,眾所周知有如下的裝置,即,自相對於搬送方向為左右的方向,利用氣缸對搬送物施加擠出等外力,而將搬送物排出至帶式輸送機外(例如其他帶式輸送機或排出溜槽(chute)等),並進行篩選。
為了篩選多個搬送物,理想的是在帶式輸送機上連續地搬送的多個搬送物維持固定的間隔。假如在多個搬送物為固定間隔以下的情況下,有難以判別搬送物的種類之虞或由溜槽等進行排出時將不同種類的搬送物同時排出之虞。
作為將多個搬送物維持為固定間隔而搬送的方法,有如下方法,例如,藉由在帶式輸送機上設置擋閘等,而逐個地擋住搬送物,藉此維持固定間隔。此外,有如下方法:設置兩個上游側帶式輸送機及下游側帶式輸送機,利用下游側輸送機使搬送速度加速,藉此隔開搬送物彼此的間隔。
而且,專利文獻1中揭示了一種多品種多形狀電氣零件 的分類裝置,其將多品種多形狀的零件在各步驟中進行分類而供給,以用於各印刷基板的製造中。該分類裝置包括:長度測量部,對輸送機上搬送的電氣零件的長度進行測量;條碼讀取器,讀取條碼;控制部,進行分類的控制;以及分類部,用以將多品種多形狀的電氣零件分類為與多個製品編號對應的圖序號,所述多個製品編號用以分別安裝多品種多形狀的電氣零件。
分類部包括:在投入電氣零件時進行搬送的分類用輸送機,以及配置於分類用輸送機的兩側而收納電氣零件的多個溜槽。分類用輸送機與由條碼讀取器識別的結果相對應地利用控制部的控制而受到驅動,以投入到與前進方向正交的兩個方向中的一方向的被指定的溜槽中。藉由如所述般構成,實現了高速地將多形狀且多重量的電機零件分配到多個溜槽。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1-19146號公報
然而,在所述帶式輸送機上設置擋閘等而將搬送物擋住並隔開多個搬送物的間隔的方法中,有多個搬送物重疊而排列狀態錯亂之虞。
而且,在所述改變上游側帶式輸送機及下游側帶式輸送機的搬送速度的方法中,在欲增大搬送物彼此的間隔的情況下, 兩個帶式輸送機間需要大的搬送速度差。該情況下,於在上游側輸送機上因供給不足等而隔開搬送物彼此的間隔的情況下,有搬送物的朝向下游側輸送機的供給量變得極低,而導致搬送個數降低之虞。
而且,專利文獻1的分類裝置中,雖記載了如下內容:將輸送機上搬送的電氣零件以彼此與其他電氣零件隔開固定距離的方式進行投入,但並未對該投入方法進行具體記載。
本發明鑒於所述情況而完成,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使多個搬送物彼此的距離一直為規定以上的搬送裝置。
本發明的所述目的藉由下述構成而達成。
(1)一種搬送裝置,由相互連接的上游側輸送機及下游側輸送機來搬送多個搬送物,所述搬送裝置的特徵在於:在所述上游側輸送機設置著對所述搬送物的通過進行偵測的通過感測器,在所述下游側輸送機設置著對所述搬送物的搬送距離進行測定的測定裝置,若將連續地搬送的2個所述搬送物中的位於上游側的所述搬送物設為上游側搬送物,位於下游側的所述搬送物設為下游側搬送物,則所述測定裝置對由所述通過感測器偵測到所述下游側搬送物的通過時起直至由所述通過感測器偵測到所述上游側搬送物的通 過時為止的所述下游側搬送物的所述搬送距離進行測定,所述上游側輸送機在所述搬送距離為規定值以上的情況下,連續運轉而將所述上游側搬送物向下游搬送,在所述搬送距離小於規定值的情況下,停止運轉直至所述搬送距離為規定值以上為止。
(2)如(1)所述的搬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測定裝置對所述下游側輸送機的搬送速度進行測定,基於所述下游側輸送機的搬送速度,對所述下游側搬送物的所述搬送距離進行測定。
(3)如(1)或(2)所述的搬送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上游側輸送機的上游側端部連接著供給所述搬送物的供給輸送機,在所述供給輸送機的上方配置著將所述搬送物沿著其側面導引的第一導引構件,所述第一導引構件隨著朝向下游側而向所述供給輸送機的寬度方向一側移位,藉此隨著朝向下游側而減小所述第一導引構件的側面與所述供給輸送機的寬度方向一側端部的寬度方向距離,所述第一導引構件的側面與所述供給輸送機的寬度方向一側端部的寬度方向距離,於與所述第一導引構件的下游側端部在搬送方向上重疊的位置,與相當於一個所述搬送物的寬度大致相等。
(4)如(3)所述的搬送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第一導引構件的側面形成著朝向寬度方向一側噴射氣 體的氣體噴射孔,從所述供給輸送機的上表面到所述氣體噴射孔為止的上下方向距離大於所述搬送物的厚度的1倍且為2倍以下。
(5)如(3)或(4)所述的搬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游側輸送機的搬送速度比所述供給輸送機的搬送速度快。
(6)如(3)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搬送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下游側輸送機的下游端連接著用以使所述搬送物回到所述供給輸送機的上游端的回程輸送機,所述回程輸送機與所述供給輸送機的寬度方向一側鄰接而配置,所述供給輸送機於與所述第一導引構件的下游側端部在搬送方向上重疊的位置,位於比所述回程輸送機靠上方處。
(7)如(6)所述的搬送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回程輸送機的上方配置著第二導引構件,所述第二導引構件在閉合狀態下將所述搬送物沿著其側面導引,在打開狀態下容許所述搬送物朝向下游側搬送,所述第二導引構件隨著朝向下游側而向寬度方向另一側移位,延伸至所述回程輸送機的寬度方向另一側端部為止,所述回程輸送機藉由隨著朝向所述回程輸送機的下游側而向上方傾斜,於與所述第二導引構件的下游側端部在搬送方向上重疊的位置,位於比所述供給輸送機靠上方處。
(8)如(7)所述的搬送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比所述回程輸送機的所述第二導引構件靠上游側處,配置著藉由吹送氣體而限制所述搬送物向下游側的移動的氣體供給單元。
根據本發明的搬送裝置,在藉由通過感測器偵測到上游側搬送物的通過時,在搬送距離為規定值以上的情況下,使上游側輸送機連續運轉而將上游側搬送物向下游搬送,在搬送距離小於規定值的情況下,使上游側輸送機停止直至搬送距離為規定值以上為止,因而可將下游側搬送物與上游側搬送物的距離維持為規定以上。藉此,可將多個搬送物的距離一直設為規定值以上,按照種類篩選搬送物時的識別變得容易,並且在藉由排出溜槽等排出搬送物時可逐個地確實地排出。
1‧‧‧搬送裝置
3、3A、3B‧‧‧拉片(搬送物)
5‧‧‧零件饋送器
6‧‧‧投入口
7‧‧‧軌道
8‧‧‧激振體
9、16、23、41‧‧‧斜坡
10‧‧‧供給輸送機
11‧‧‧第一導引構件
11a、42a‧‧‧側面
12‧‧‧寬度方向一側端部
13‧‧‧第一氣體噴射孔
14‧‧‧氣體供給噴嘴
15‧‧‧第三導引構件
20‧‧‧上游側輸送機
21、31‧‧‧驅動馬達
22‧‧‧通過感測器
23a‧‧‧寬度方向另一側壁部
23b‧‧‧寬度方向一側壁部
30‧‧‧下游側輸送機
32‧‧‧測定裝置
33‧‧‧壁構件
34‧‧‧溜槽
34a‧‧‧排出口
34b‧‧‧觀察窗
35‧‧‧擋閘
36‧‧‧感測器
37‧‧‧判別裝置
37a‧‧‧光源
37b‧‧‧圖像檢查裝置
38‧‧‧框架
39‧‧‧鼓風單元
40‧‧‧回程輸送機
42‧‧‧第二導引構件
43‧‧‧驅動機構
44‧‧‧寬度方向另一側端部
45‧‧‧氣體供給單元
46‧‧‧第四導引構件
47‧‧‧第二氣體噴射孔
L‧‧‧搬送距離
圖1是搬送裝置的立體圖。
圖2是自與圖1不同的方向觀察到的搬送裝置的立體圖。
圖3是省略了零件饋送器(parts feeder)的圖示的搬送裝置的平面圖。
圖4是供給輸送機周邊的立體圖。
圖5是上游側輸送機周邊的立體圖。
圖6是下游側輸送機的正面圖。
圖7是表示第一導引構件的側面的正面圖。
圖8是表示氣體供給單元的周邊的立體圖。
以下,基於圖式對本發明的搬送裝置的一實施形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圖3所示,本實施形態的搬送裝置1包括:零件饋送器5,收容拉鏈中使用的多種拉片(搬送物)3,且可將所述多種拉片(搬送物)3逐個地排出;供給輸送機10,將從零件饋送器5供給的拉片3向下游側搬送;上游側輸送機20,其上游側端部與供給輸送機10的下游側端部連接;下游側輸送機30,其上游側端部與上游側輸送機20的下游側端部連接;以及回程輸送機40,其上游側端部與下游側輸送機30的下游側端部連接,且其下游側端部與零件饋送器5連接。
零件饋送器5包括:供多種拉片3投入的投入口6,將所投入的拉片3向下一步驟搬送的螺旋狀的軌道7,以及對軌道7施加振動的激振體8。軌道7經由斜坡9而連接於供給輸送機10的上游側端部,利用激振體8的振動將拉片3向供給輸送機10側搬送。另外,拉片3以其厚度方向與軌道7的上表面垂直的方式搬送。以下的步驟中,拉片3亦以其厚度方向與供給輸送機10、上游側輸送機20、下游側輸送機30及回程輸送機40的上表面垂直的方式搬送。
供給輸送機10相對於設置著搬送裝置1的地面水平地 延伸,利用未圖示的驅動馬達而驅動,藉此利用其上表面將拉片3向下游側搬送。而且,在供給輸送機10的上方,隔開拉片3的厚度以下的微小間隙而配置著第一導引構件11,供給輸送機10上的拉片3沿著第一導引構件11的側面11a導引。
而且,第一導引構件11隨著朝向下游側而向供給輸送機10的寬度方向一側(回程輸送機40側,圖3中上側)移位。藉此,第一導引構件11的側面11a與供給輸送機10的寬度方向一側端部12的寬度方向距離隨著朝向下游側而減小。而且,第一導引構件11的側面11a與供給輸送機10的寬度方向一側端部12的寬度方向距離設定為如下,即,於與第一導引構件11的下游側端部在搬送方向上重疊的位置,與相當於一個拉片3的寬度大致相等。藉此,供給輸送機10防止於與第一導引構件11的下游側端部在搬送方向上重疊的位置上多個拉片3在寬度方向上並排,而僅搬送一個的拉片3。而且,供給輸送機10能夠將多個拉片3在搬送方向上並排的狀態下供給至上游側輸送機20。
此處,供給輸送機10於與第一導引構件11的下游側端部在搬送方向上重疊的位置,多個拉片3在寬度方向上並排的情況下,使拉片3落下至供給輸送機10的寬度方向一側。然而,本實施形態中,回程輸送機40與供給輸送機10的寬度方向一側鄰接而配置。而且,供給輸送機10如圖4所示,於與第一導引構件11的下游側端部在搬送方向上重疊的位置,位於比回程輸送機40靠上方處。因此,從供給輸送機10落下的拉片3由回程輸送機40 支持。而且,拉片3可利用回程輸送機40並經由零件饋送器5而再次回到供給輸送機10的上游側端部,且可再次利用供給輸送機10向下游側搬送。
而且,如圖4所示,多個第一氣體噴射孔13形成於第一導引構件11的側面11a。各個第一氣體噴射孔13於第一導引構件11的長度方向上隔開規定的間隔而形成。根據本實施形態,第一氣體噴射孔13形成有6個。各個第一氣體噴射孔13朝向供給輸送機10的寬度方向一側噴射氣體。各個第一氣體噴射孔13與設置於第一導引構件11的上部的氣體供給噴嘴14,在第一導引構件11的內部連接。氣體供給噴嘴14與未圖示的氣體供給源連接。從氣體供給噴嘴14供給的空氣從第一氣體噴射孔13噴射。
此處,如圖7所示,各個第一氣體噴射孔13與供給輸送機10的上表面的上下方向的距離不同。各個第一氣體噴射孔13根據供給的拉片3的種類,而選擇從哪一個第一氣體噴射孔13噴射氣體。即,選擇如下的第一氣體噴射孔13,即,從供給輸送機10的上表面到第一氣體噴射孔13為止的上下方向距離大於拉片3的厚度的1倍且為2倍以下。藉此,氣體供給源以從所選擇的第一氣體噴射孔13噴射氣體的方式,對氣體供給噴嘴14供給氣體。
如此,藉由選擇適當的第一氣體噴射孔13,當多個拉片3在上下方向上重疊時,位於最下方處(抵接於供給輸送機10的上表面的)的拉片3直接由第一導引構件11的側面11a導引,可利用氣體僅將在上方重疊的拉片3除去。即,第一氣體噴射孔13 防止多個拉片3在上下方向上重疊。藉此,供給輸送機10能夠將拉片3逐個地供給至上游側輸送機20。
如以上,藉由第一導引構件11而防止與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寬度方向)上的重疊、且藉由第一氣體噴射孔13而防止上下方向上的重疊的拉片3,會繼續沿著第三導引構件15而向下游側導引。第三導引構件15在供給輸送機10的上方隔開拉片3的厚度以下的微小間隙而配置,並且隨著朝向下游側而向供給輸送機10的寬度方向另一側移位,將拉片3向供給輸送機10的寬度方向中間部導引。
在供給輸送機10的下游側端部配置著斜坡16。斜坡16朝向上游側輸送機20的上表面而向下傾斜。拉片3自供給輸送機10的寬度方向中間部沿著斜坡16滑落,並供給至上游側輸送機20。
上游側輸送機20相對於地面水平地延伸,且藉由驅動馬達21而驅動,藉此利用其上表面將拉片3向下游側搬送。而且,在上游側輸送機20的下游部,如圖5所示,設置著偵測拉片3的通過的通過感測器22。由通過感測器22偵測到的拉片3在滿足後述的條件的情況下,繼而藉由上游側輸送機20而向下游側搬送,且從上游側輸送機20供給至下游側輸送機30。
下游側輸送機30由驅動馬達31而驅動,藉此利用其上表面將拉片3向下游側搬送。此處,對拉片3的搬送距離進行測定的測定裝置32設置於下游側輸送機。測定裝置32具有配置於 下游側輸送機30的回程輸送機40側的下游側端部的編碼器。編碼器對下游側輸送機30的搬送速度進行測定。
此處,如圖3所示,將連續地搬送的2個拉片3中的位於上游側的拉片3設為上游側拉片3A,位於下游側的拉片3設為下游側拉片3B。測定裝置32對從通過感測器22偵測到下游側拉片3B的通過時直至通過感測器22偵測到上游側拉片3A的通過時為止的下游側拉片3B的搬送距離L進行測定。根據本實施形態,在通過感測器22偵測到下游側拉片3B的通過時,編碼器對下游側輸送機30的搬送速度進行測定。測定裝置32基於下游側輸送機30的搬送速度,開始下游側拉片3B的搬送距離L的測定。然後,測定裝置32在通過感測器22偵測到上游側拉片3A的通過時,結束下游側拉片3B的搬送距離L的測定。此時,驅動馬達21在搬送距離L為規定值A以上的情況下,使上游側輸送機20連續運轉而將上游側拉片3A向下游搬送。而且,驅動馬達21在搬送距離L小於規定值A的情況下,使上游側輸送機20的運轉停止直至搬送距離L為規定以上為止。
如此,上游側輸送機20藉由間歇運轉,而可將下游側輸送機30上的下游側拉片3B與上游側拉片3A的距離維持為規定值A以上。藉此,多個拉片3彼此的距離一直為規定值A以上,且根據種類進行篩選時的識別變得容易。而且,多個拉片3在利用後述的溜槽34排出時,能夠逐個地確實地排出。
此處,本實施形態的規定值A設定得比後述的擋閘35 的搬送方向的寬度大。而且,規定值A基於下游側輸送機30的搬送速度與擋閘35的開閉所需的時間而設定。即,規定值A設定為如下,即,在擋閘35從打開狀態變為閉合狀態前,拉片3不會搬送至與擋閘35相接的位置。藉此,可實現防止不同種類的拉片3排出至相同的溜槽34的效果。
而且,上游側輸送機20的搬送速度設定得比供給輸送機10的搬送速度快。藉此,可使上游側輸送機20上的多個拉片3的距離比供給輸送機10上的多個拉片3的距離更為隔開。而且,上游側輸送機20在預先使多個拉片3的距離隔開的狀態下,將拉片3逐個地供給至下游側輸送機30,因而容易將下游側輸送機30上的多個拉片3的距離維持為規定值A以上。
進而,下游側輸送機30的搬送速度設定得比上游側輸送機20的搬送速度快。藉此,下游側輸送機30更容易將下游側輸送機30上的多個拉片3的距離維持為規定值A以上。
下游側輸送機30與供給輸送機10或上游側輸送機20不同,相對於與地面為水平的方向,以寬度方向另一側比寬度方向一側靠下方的方式向下傾斜。即,下游側輸送機30朝向後述的溜槽34側而向下傾斜。因此,拉片3在藉由下游側輸送機30搬送時,利用其自重而向寬度方向另一側移位。防止拉片3的脫落的壁構件33設置於下游側輸送機30的寬度方向另一側。壁構件33如圖5所示,與下游側輸送機30的上表面相比朝向靠上方突出。拉片3沿著壁構件33而導引。
在上游側輸送機20的下游側端部配置著斜坡23。斜坡23朝向下游側輸送機30的上表面而向下傾斜。拉片3從上游側輸送機20的寬度方向中間部沿著斜坡23滑落,並供給至下游側輸送機30。
如圖5所示,斜坡23包括在寬度方向上隔開而配置的寬度方向一側壁部23b、及寬度方向另一側壁部23a。寬度方向另一側壁部23a配置於下游側輸送機30的壁構件33附近,並且以與壁構件33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另一方面,寬度方向一側壁部23b以隨著朝向下游側而靠近寬度方向另一側壁部23a的方式傾斜配置。因此,拉片3藉由寬度方向另一側壁部23a及寬度方向一側壁部23b,而導引至下游側輸送機30的壁構件33的附近為止。藉此,拉片3在保持著厚度方向與下游側輸送機30垂直的狀態下,供給至下游側輸送機30。即,可防止拉片3在下游側輸送機30上,拉片3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由壁構件33支持。
而且,溜槽34設置於下游側輸送機30的寬度方向另一側。溜槽34在下游側輸送機30的搬送方向上隔開規定的間隔而配置多個。各個溜槽34僅將相同種類的拉片3從下游側輸送機30排出。本實施形態中,設置著四個溜槽34,使從上游側開始的第1個溜槽34及第3個溜槽34的形狀相等,第2個溜槽34及第4個溜槽34的形狀相等。藉此,可確保用以收容從各個溜槽34的排出口34a排出的拉片3的容器的配置部位。另外,該些溜槽34的形狀不作特別限定。而且,亦可在各個溜槽34中設置觀察窗 (observation window)34b以能夠從外部目視拉片3的排出狀態。
擋閘35配置於各個溜槽34與下游側輸送機30之間。擋閘35能夠在上下方向上移位,在閉合狀態(位於下方的狀態)下防止拉片3向溜槽34排出。而且,擋閘35在打開狀態(位於上方的狀態)下,容許拉片3從溜槽34排出。另外,壁構件33並未配置於配置著擋閘35的位置。
偵測到拉片3已通過的感測器36如圖3所示,比各個溜槽34配置得靠下游側輸送機30的上游側。感測器36較佳為如光電感測器或接近式感測器般的非接觸感測器。而且,對拉片3的種類進行判別的判別裝置37如圖6所示,比各個溜槽34配置得靠下游側輸送機30的上游側。判別裝置37配置於感測器36的上方,具有安裝於框架38的光源37a及圖像檢查裝置37b。圖像檢查裝置37b具有對拉片3進行拍攝的相機、或對由該相機拍攝到的拉片3的圖像進行解析的解析裝置,可基於圖像解析結果對拉片3的種類進行判別。光源37a對拉片3的周邊提供充足的照度,以使圖像檢查裝置37b能夠確實進行圖像解析。
各個判別裝置37接收感測器36對拉片3的通過的感知,而對拉片3的種類進行判別。而且,各個判別裝置37在拉片3為規定的種類的情況下,使擋閘35為打開狀態,將拉片3排出至溜槽34。而且,各個判別裝置37在拉片3為規定的種類以外的情況下,使擋閘35為閉合狀態,將拉片3向下游側輸送機30的下游側搬送。
因此,各個溜槽34中僅將相同種類的拉片3排出,而可篩選拉片3。此時,下游側輸送機30以溜槽34側為下方的方式傾斜,因而在下游側輸送機30中搬送的拉片3利用拉片3的自重而位於溜槽34側。藉此,拉片3在使擋閘35為打開狀態的情況下,藉由利用了拉片3的自重的簡單構成便確實地排出至溜槽34。而且,拉片3在擋閘35為閉合狀態的情況下,一邊藉由壁構件33及擋閘35導引,一邊在溜槽34側附近搬送。藉此,拉片3在使擋閘35為打開狀態的情況下,可立即地排出至溜槽34。
而且,如所述般,拉片3以其厚度方向與下游側輸送機30垂直的方式搬送至下游側輸送機30,因此在將拉片3排出至溜槽34時,只要將擋閘35以相當於拉片3的厚度的量進行開閉動作即可,能夠減少擋閘35的動作。而且,拉片3的外形或設置於拉片3的標誌等容易被判別裝置37所識別,因而可確實地判別拉片3的種類。
而且,在下游側輸送機30,在與溜槽34相向的一側(寬度方向一側)配置著鼓風單元39。鼓風單元39向由下游側輸送機30搬送的拉片3吹送壓縮空氣,藉此使拉片3位於溜槽34側。鼓風單元39在判別裝置37對拉片3的種類進行判別,而拉片3為規定的種類的情況下,向拉片3吹送壓縮空氣。此時,判別裝置37使擋閘35為打開狀態。藉此,拉片3藉由壓縮空氣而被朝向溜槽34推壓,且排出至溜槽34。另一方面,鼓風單元39在判別裝置37對拉片3的種類進行判別,而拉片3為規定的種類以外的情 況下,不向拉片3吹送壓縮空氣。此時,判別裝置37使擋閘35為閉合狀態。藉此,拉片3未被排出至溜槽34,而是向下游側輸送機30的下游側搬送。
如此,拉片3除利用拉片3的自重外,亦藉由鼓風單元39吹送壓縮空氣,從而能夠更確實地排出。
另外,作為例外,拉片3在無法由判別裝置37判別種類的情況下或多個拉片3的距離小於規定值A的情況下,不排出至任一溜槽34中,而是搬送至下游側輸送機30的下游側端部。其理由在於,有不同種類的拉片3被排出至同一溜槽34之虞。
在下游側輸送機30的下游側端部配置著斜坡41。斜坡41朝向回程輸送機40的上表面而向下傾斜。拉片3從下游側輸送機30沿著斜坡41滑落,並供給至回程輸送機40。下游側輸送機30中無法篩選的拉片3藉由回程輸送機40而搬送。
回程輸送機40由未圖示的驅動馬達而驅動,與供給輸送機10、上游側輸送機20及下游側輸送機30的寬度方向一側鄰接而延伸。而且,回程輸送機40隨著從上游側朝向下游側而向上方傾斜。而且,回程輸送機40如圖4所示,於與第一導引構件11的下游側端部在搬送方向上重疊的位置,位於比供給輸送機10靠下方處。
而且,於回程輸送機40的下游部的上方,更具體而言,與第一導引構件11在搬送方向上重疊的位置的上方,配置著第二導引構件42。第二導引構件42可利用驅動機構43而在上下方向 上移位,在閉合狀態(位於下方的狀態)下將拉片3沿著該側面42a導引,在打開狀態(位於上方的狀態)下容許拉片3向下游側搬送。
第二導引構件42以與第一導引構件11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隨著朝向回程輸送機40的下游側,而向回程輸送機40的寬度方向另一側移位,且延伸至回程輸送機40的寬度方向另一側端部44為止。而且,回程輸送機40於與第二導引構件42的下游側端部在搬送方向上重疊的位置,位於比供給輸送機10靠上方處。
因此,由回程輸送機40搬送的拉片3藉由使第二導引構件42為閉合狀態,而由第二導引構件42的側面42a導引,從而可回到供給輸送機10。藉此,回程輸送機40在供給輸送機10上的拉片3不足的情況下,能夠迅速地向供給輸送機10供給拉片3。
而且,氣體供給單元45比回程輸送機40的第二導引構件42配置得靠上游側。氣體供給單元45配置於回程輸送機40的上方,並且沿回程輸送機40的寬度方向延伸。氣體供給單元45如圖8所示,具有多個第二氣體噴射孔47。各個第二氣體噴射孔47在氣體供給單元45的長度方向上隔開規定的間隔而配置。各個第二氣體噴射孔47從該第二氣體噴射孔47將氣體朝向上游側的拉片3吹送(參照圖8中的箭頭)。藉此,能夠限制拉片3朝向下游側的移動。因此,氣體供給單元45在第二導引構件42從打開狀態變為閉合狀態之前,預先限制拉片3朝向下游側的移動,藉 此可防止在為閉合狀態的第二導引構件42與回程輸送機40的上表面之間夾住拉片3的情況。
而且,拉片3在第二導引構件42為打開狀態的情況下,藉由比第二導引構件42設置得靠下游側的第四導引構件46而導引至下游側端部,且投入至零件饋送器5的投入口6中。拉片3經由零件饋送器5而再次供給至供給輸送機10的上游側端部。
另外,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所述實施形態所例示的內容,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可進行適當變更。
例如,所述實施形態中,作為搬送物,應用了拉鏈中所使用的拉片3,但不作特別限定,可應用紐扣、機械零件、食品等任意的搬送物。
而且,溜槽34的數量可根據應篩選的拉片3的種類的數量相對應地增減。該情況下,擋閘35或感測器36、判別裝置37、鼓風單元39等的數量亦可根據溜槽34的數量相對應地增減。
而且,測定裝置亦可使用將雷射照射至搬送物,並根據反射光測定搬送速度的雷射速度計。
1‧‧‧搬送裝置
3、3A、3B‧‧‧拉片(搬送物)
9、16、23、41‧‧‧斜坡
10‧‧‧供給輸送機
11‧‧‧第一導引構件
11a、42a‧‧‧側面
12‧‧‧寬度方向一側端部
15‧‧‧第三導引構件
20‧‧‧上游側輸送機
21、31‧‧‧驅動馬達
22‧‧‧通過感測器
30‧‧‧下游側輸送機
32‧‧‧測定裝置
33‧‧‧壁構件
34‧‧‧溜槽
34b‧‧‧觀察窗
35‧‧‧擋閘
36‧‧‧感測器
39‧‧‧鼓風單元
40‧‧‧回程輸送機
42‧‧‧第二導引構件
43‧‧‧驅動機構
44‧‧‧寬度方向另一側端部
45‧‧‧氣體供給單元
46‧‧‧第四導引構件
L‧‧‧搬送距離

Claims (8)

  1. 一種搬送裝置(1),由相互連接的上游側輸送機(20)及下游側輸送機(30)來搬送多個搬送物(3),其中:在所述上游側輸送機(20)設置著對所述搬送物(3)的通過進行偵測的通過感測器(22),在所述下游側輸送機(30)設置著對所述搬送物(3)的搬送距離(L)進行測定的測定裝置(32),若將連續地搬送的2個所述搬送物(3)中的位於上游側的所述搬送物(3)設為上游側搬送物(3A),位於下游側的所述搬送物(3)設為下游側搬送物(3B),則所述測定裝置(32)對由所述通過感測器(22)偵測到所述下游側搬送物(3B)的通過時起直至由所述通過感測器(22)偵測到所述上游側搬送物(3A)的通過時為止的所述下游側搬送物(3B)的所述搬送距離(L)進行測定,所述上游側輸送機(20)在所述搬送距離(L)為規定值以上的情況下,連續運轉而將所述上游側搬送物(3A)向下游搬送,在所述搬送距離(L)小於規定值的情況下,停止運轉直至所述搬送距離(L)為規定值以上為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搬送裝置(1),其中所述測定裝置(32)對所述下游側輸送機(30)的搬送速度進行測定,基於所述下游側輸送機(30)的搬送速度,對所述下游側搬送物(3B)的所述搬送距離(L)進行測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搬送裝置(1),其中在所述上游側輸送機(20)的上游側端部連接著供給所述搬送物(3)的供給輸送機(10),在所述供給輸送機(10)的上方配置著將所述搬送物(3)沿著其側面(11a)導引的第一導引構件(11),所述第一導引構件(11)隨著朝向下游側而向所述供給輸送機(10)的寬度方向一側移位,藉此隨著朝向下游側而減小所述第一導引構件(11)的側面(11a)與所述供給輸送機(10)的寬度方向一側端部(12)的寬度方向距離,所述第一導引構件(11)的側面(11a)與所述供給輸送機(10)的寬度方向一側端部(12)的寬度方向距離,於與所述第一導引構件(11)的下游側端部在搬送方向上重疊的位置,與相當於一個所述搬送物(3)的寬度大致相等。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搬送裝置(1),其中在所述第一導引構件(11)的側面(11a)形成著朝向寬度方向一側噴射氣體的氣體噴射孔(13),從所述供給輸送機(10)的上表面到所述氣體噴射孔(13)為止的上下方向距離大於所述搬送物(3)的厚度的1倍且為2倍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搬送裝置(1),其中所述上游側輸送機(20)的搬送速度比所述供給輸送機(10) 的搬送速度快。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搬送裝置(1),其中在所述下游側輸送機(30)的下游端連接著用以使所述搬送物(3)回到所述供給輸送機(10)的上游端的回程輸送機(40),所述回程輸送機(40)與所述供給輸送機(10)的寬度方向一側鄰接而配置,所述供給輸送機(10)於與所述第一導引構件(11)的下游側端部在搬送方向上重疊的位置,位於比所述回程輸送機(40)靠上方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搬送裝置(1),其中在所述回程輸送機(40)的上方配置著第二導引構件(42),所述第二導引構件(42)在閉合狀態下將所述搬送物(3)沿著其側面(42a)導引,在打開狀態下容許所述搬送物(3)朝向下游側搬送,所述第二導引構件(42)隨著朝向下游側而向寬度方向另一側移位,延伸至所述回程輸送機(40)的寬度方向另一側端部(44)為止,所述回程輸送機(40)藉由隨著朝向所述回程輸送機(40)的下游側而向上方傾斜,於與所述第二導引構件(42)的下游側端部在搬送方向上重疊的位置,位於比所述供給輸送機(10)靠上方處。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搬送裝置(1),其中 在比所述回程輸送機(40)的所述第二導引構件(42)靠上游側處,配置著藉由吹送氣體而限制所述搬送物(3)的向下游側的移動的氣體供給單元(45)。
TW104103356A 2014-02-25 2015-02-02 搬送裝置 TWI5425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54586 WO2015128948A1 (ja) 2014-02-25 2014-02-25 搬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0623A TW201540623A (zh) 2015-11-01
TWI542524B true TWI542524B (zh) 2016-07-21

Family

ID=54008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3356A TWI542524B (zh) 2014-02-25 2015-02-02 搬送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63833B (zh)
TW (1) TWI542524B (zh)
WO (1) WO20151289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83465B (zh) * 2022-12-13 2023-04-07 泉州市展鸿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拉片输送装置及其应用的拉片送料筛选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66283A1 (fr) * 1979-10-04 1981-04-10 Tissmetal Lionel Dupont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regulation, notamment pour un poste de chargement d'un systeme de tri automatique
JPH0429522U (zh) * 1990-07-04 1992-03-10
JPH0472213A (ja) * 1990-07-12 1992-03-06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振動式部品送り装置
JP2726383B2 (ja) * 1994-03-24 1998-03-11 正二 湯山 アンプルの定量取り出し装置
JP3335517B2 (ja) * 1995-12-25 2002-10-21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物品整送装置
JP2001019146A (ja) * 1999-07-13 2001-01-23 Fujitsu Ltd 多品種多形状電気部品の高速仕分け方式
JP4153648B2 (ja) * 2000-04-05 2008-09-24 株式会社サークル鉄工 苗間隔規正方法とその装置
KR100494939B1 (ko) * 2003-07-07 2005-06-1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이송라인의 공 피치 투입 방법
JP5380814B2 (ja) * 2007-10-22 2014-01-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
JP2010058883A (ja) * 2008-09-02 2010-03-18 Okano Denki Kk 外観検査装置
JP5635248B2 (ja) * 2008-10-04 2014-12-03 株式会社イシダ 計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3833B (zh) 2017-05-24
WO2015128948A1 (ja) 2015-09-03
TW201540623A (zh) 2015-11-01
CN105263833A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6442B (zh) 搬送物篩選裝置
EP1860043A1 (en) Conveyor assembly with ejecting provision, a document processing line provided with such a conveyor assembly, and a method of ejecting products
JP2009279553A (ja) プラスチック選別装置
KR20150104032A (ko) 반송 장치
JP2012055859A (ja) 選別装置
JP2010279921A (ja) プラスチック選別装置
TWI542524B (zh) 搬送裝置
TWI507147B (zh)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arts feeders and zippers
KR20150054317A (ko) 방향성 부품의 공급을 위한 피더 및 그의 공급 방법
JP3467591B2 (ja) 廃プラスチックの選別方法及びその選別装置
JP2011000542A (ja) 異物除去装置
JP2009268996A (ja) 空き缶・廃ペットボトルの選別方法及び装置
TWI523803B (zh) 零件供給裝置
US10515501B2 (en) Testing device for testing coin blanks
JP2009279551A (ja) プラスチック選別装置
JP3400931B2 (ja) 分別装置
JP5834155B1 (ja) 果菜自動選別装置
KR101588296B1 (ko) 과일 선별장치
KR101750532B1 (ko) 장형 농산물 선별기
JP6502827B2 (ja) 果菜自動選別装置
JP2020055614A (ja) 計数充填装置
JP5695512B2 (ja) 粒状固形食品整列供給装置
CN112777286B (zh) 部件供给装置
JP2016153119A5 (zh)
TWI601580B (zh) Sorting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