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13602B - 輪圈組裝體及輪胎測試裝置 - Google Patents

輪圈組裝體及輪胎測試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13602B
TWI513602B TW101148992A TW101148992A TWI513602B TW I513602 B TWI513602 B TW I513602B TW 101148992 A TW101148992 A TW 101148992A TW 101148992 A TW101148992 A TW 101148992A TW I513602 B TWI513602 B TW I51360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m
protruding portion
axis
pin
support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8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43427A (zh
Inventor
Makoto Tachibana
Jiro Agawa
Morihiro Imamura
Tatsuya Ueda
Yoshinori Miyamoto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 Mach Te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 Mach Tech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 Mach Tech
Publication of TW201343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3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3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360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2Tyres
    • G01M17/021Tyre supporting devices, e.g. chuc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2Ty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Balance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輪圈組裝體及輪胎測試裝置
本發明是關於安裝有測試對象的輪胎的輪圈組裝體及輪胎測試裝置。
本案是在2012年1月12日根據在日本所提出申請的特願2012-004504號主張優先權,在此援用其內容。
輪胎測試裝置有測量輪胎均勻性的測量裝置或測量輪胎平衡的平衡測量裝置。輪胎測試裝置進行的測量中,裝設測試對象輪胎的輪圈組裝體對應輪緣直徑或輪緣寬度更換各輪胎的種類。
一般,輪圈組裝體是組合彼此可拆裝的下輪圈(第一輪圈)及上輪圈(第二輪圈)來使用。下輪圈與上輪圈形成大致圓柱形乃至大致圓盤形。
為因應測量對象的輪胎種類多的場合等,提出一種以輪圈組裝體更換時間的縮短化或更換作業的省力化為目的,自動更換輪圈組裝體的方法。專利文獻1至3揭示有輪圈更換裝置相關的發明。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266175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3-110138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許第3672135號公報
為了在軸線方向進行下輪圈與上輪胎的拆裝,有使用所謂卡口式的接合部。該接合部是例如以設置在下輪圈的爪(銷)及設置在上輪圈內與爪卡合的承接部(突出部)所構成。將爪插入上輪圈內,扭轉輪圈彼此,將爪的前端部卡合在承接部,使輪圈彼此連接。
更換輪圈組裝體時,由於輪圈組裝體安裝在主軸(插穿部),因此有將主軸插穿下輪圈及上輪圈的各貫穿孔的可能。且貫穿孔與主軸的間隙小的場合,則會有下輪圈的貫穿孔內周圍面與主軸接觸使下輪圈傾斜的可能。此一場合,不能將下輪圈順利地插入主軸。此時,雖考慮操作上輪圈而以承接部壓入爪,但是大的力一旦作用於爪時,會有導致爪的變形之虞。
本發明是以提供即使將上輪圈壓入下輪圈側的場合,可抑制壓入力作用於銷的輪圈組裝體及輪胎測試裝置為目的。
本發明的輪圈組裝體的第1實施樣態為插穿輪胎測試裝置的插穿部,並安裝有測試對象的輪胎的輪圈組裝體,其特徵為,具備: 第一輪圈,形成有第一基準面;第二輪圈,形成有第二基準面;貫穿孔,在上述第一輪圈中交叉於上述第一基準面延伸且上述插穿部可插穿其中;銷,豎立設置在上述第一基準面或上述第二基準面的一方,在本身的外圍面周圍形成有溝槽部;突出部,形成在上述第一基準面或第二基準面的另一方,在上述第一基準面與上述第二基準面相對的狀態,使上述第一輪圈相對於上述第二輪圈在上述第一輪圈的軸線周圍相對地轉動時可卡合於上述溝槽部;第一支撐構件,設置在上述第一基準面;及第二支撐構件,設置於上述第二基準面,在上述溝槽部內配置有上述突出部的狀態下,上述第一基準面與上述第二基準面彼此接近,上述突出部從上述溝槽部的兩側面分開時,抵接於上述第一支撐構件,並且上述第一基準面與上述第二基準面彼此分開上述突出部卡合於上述溝槽部的兩側面時,從上述第一支撐構件分開。
根據本發明,溝槽部內以配置突出部的狀態在第二輪圈的下方吊掛第一輪圈時,突出部卡合於溝槽部的兩側側面可藉第二輪圈支撐第一輪圈。
在第二輪圈的下方支撐第一輪圈的狀態下,將輪胎測試裝置的插穿部插穿於第一輪圈的貫穿孔時,貫穿孔與插穿部的間隙小的場合等會有插穿部不能順利插入貫穿孔內的場合。以上的場合,可操作第二輪圈向下方壓入第一輪 圈,使第二支撐構件抵接於第一支撐構件,確實將作用於第二輪圈向下方的力傳達至第一輪圈。此時,由於突出部從溝槽部的兩側面分開,可抑制該壓入力作用於銷上。
本發明的輪圈組裝體的第2實施樣態是在第1實施樣態中,具備插入用開口部,形成在上述突出部的上述軸線周圍的延長線上,配置上述銷的上述溝槽部之用,上述第一支撐構件及上述第二支撐構件的至少一方是形成在上述銷插入上述插入用開口的狀態及上述突出部配置在上述溝槽部內的狀態的任一狀態下,重疊於上述軸線方向並在上述軸線周圍延伸。
根據本發明,在第一輪圈上配置第二輪圈使第一基準面與第二基準面相對,將銷一邊插入於插入用開口部,並使得第一支撐構件與第二支撐構件抵接。從此狀態,使第一輪圈與第二輪圈在軸線周圍相對轉動,可容易地將突出部配置在溝槽部內。
第一支撐構件與第二支撐構件中的至少其中一方形成在軸線周圍延伸,所以使得第一輪圈與第二輪圈在軸線周圍相對轉動的所有場合,第一支撐構件與第二支撐構件皆成為抵接的狀態。因此,藉著第一支撐構件與第二支撐構件可將第二輪圈穩定支撐在第一輪圈上。
本發明的輪圈組裝體的第3實施樣態是在第1或第2實施樣態中,上述第一支撐構件在上述溝槽部內配置著上述突出部 的狀態與上述第二支撐構件抵接的面上,具有突出所形成的突部,上述第二支撐構件具有上述第一支撐構件與上述第二支撐構件抵接時卡合於上述突部的凹部。
根據本發明,一邊於突部卡合凹部,並在第一輪圈上重疊配置第二輪圈。且為解除此一卡合,有相對於第一輪圈提高第二輪圈的必要,但藉著作用於第二輪圈的重力,使第一輪圈與第二輪圈在軸線周圍相對地轉動,可防止第一輪圈與第二輪圈之軸線周圍相位的偏移。
本發明的輪圈組裝體的第4實施樣態是在第3實施樣態中,上述第二支撐構件具有將上述銷插入上述插入用開口部時,從相對於上述突部的位置朝上述軸線周圍的上述突出部的方向延伸的引導凹部,上述凹部在上述溝槽部內設置上述突出部時,被設置在與上述突部相對的位置上,上述引導凹部與上述凹部被彼此分開地排列配置在上述軸線周圍。
根據本發明,一邊將銷插入於插入用開口部並使得第一支撐構件與第二支撐構件抵接時,突部卡合於引導凹部。從此狀態第一輪圈與第二輪圈在軸線周圍相對地轉動將突出部配置於溝槽部內時,由於突部沿著引導凹部移動,第二輪圈可相對於第一輪圈抑制上下震顫地使第二輪圈順利轉動。
使第一輪圈與第二輪圈進一步相對地轉動在突部越過引導凹部時,由於引導凹部與凹部被排列配置在軸線周圍,因此突部容易卡合於凹部。突部一旦卡合於凹部時,由於第二輪圈因作用在本身的重力不易越過引導凹部與凹部之間的階差而轉動,所以可防止第一輪圈與第二輪圈之軸線周圍的相位偏移。
本發明的輪圈組裝體的第5實施樣態是在第2至第4實施樣態的其中之一中,上述第二支撐構件在抵接上述第一支撐構件的面上,具有上述突部卡合於上述凹部時,以上述第一支撐構件為基準設置在相對於上述軸線周圍之上述插入用開口部的上述突出部的方向,並可抵接於上述第一支撐構件的支撐構件側壁部。
根據本發明,可防止突部卡合於凹部時第一支撐構件在軸線周圍之突出部側相對於插入用開口部的轉動。藉此,可更確實地防止第一輪圈與第二輪圈之軸線周圍的相位偏移。
本發明的輪圈組裝體的第6實施樣態是在第2至第5實施樣態的其中之一中,上述突出部具有將上述突出部配置在上述溝槽部內時,以上述銷為基準設置在相對於上述軸線周圍之上述插入用開口部的上述突出部的方向,並可抵接在比上述銷的上述溝槽部更接近上述銷的基端方向的銷側壁部。
根據本發明,可防止突出部配置在溝槽部內時銷在軸 線周圍之突出部側相對於插入用開口部的轉動。藉此,可更確實地防止第一輪圈與第二輪圈之軸線周圍的相位偏移。
本發明的輪胎測試裝置的實施樣態,具備:本發明的輪圈組裝體的第1至第6實施樣態其中之一的輪圈組裝體;可插穿於形成在上述第一輪圈之貫穿孔的插穿部;及使上述插穿部在上述插穿部的軸線周圍旋轉用的旋轉部。
根據本發明,在輪圈組裝體安裝輪胎,並使得插穿部插穿於第一輪圈的貫穿孔將輪圈組裝體組裝於插穿部。並且,藉旋轉部使插穿部在其軸線周圍旋轉,可旋轉所安裝的輪圈組裝體和輪胎進行測試。
根據本發明的輪圈組裝體及輪胎測試裝置,即使在將上輪圈壓入下輪圈側的場合,可抑制壓入力作用於銷上。
以下,一邊參閱第1圖至第31圖說明本發明相關之輪胎測試裝置的一實施形態。
以下的實施形態中,針對輪胎測試裝置為輪胎均勻性測量裝置(以下,簡稱「輪胎測量裝置」)的場合進行說明。
如第1圖表示,本實施形態的輪胎測量裝置1,具備:安裝有測試對象的輪胎的輪圈組裝體10;輪圈組裝體10為可自由拆裝,將已裝設的輪圈組裝體10在其軸線周圍旋轉並進行測量的主體單元60;及裝設在主體單元60之輪圈組裝體10更換用的輪圈更換單元130。
輪胎測量裝置1根據所測量輪胎的種類具備有外徑不同的各種種類的輪圈組裝體10。以下針對其中一種類的輪圈組裝體10進行說明。
第2圖是表示安裝在主體單元60的後述的下部主軸62之輪圈組裝體10的狀態的剖視圖。第2圖中,為方便說明,不表示下部主軸62。
輪圈組裝體10具有下輪圈(第一輪圈)20及上輪圈(第二輪圈)40。兩輪圈20、40在設定於下輪圈20的第一基準面S1與設定於上輪圈40的第二基準面S2相對的狀態下,可彼此卡合或解除此一卡合。
下輪圈20,具有:形成大致圓筒狀的主體21,及設置在主體21的上端部21a外圍面的突緣部22。第一基準面S1是形成在與突緣部22的主體21的下端部21b相反側的主面22a上。
主體21形成有和第一基準面S1成正交延伸的下貫穿孔(貫穿孔)23。在下貫穿孔23的上端部21b的內周圍面形成隨遠離端部21a而擴徑的輪圈側傾斜面23a。輪圈側傾斜面23a是形成截錐形側面的形狀。
在主體21的下端部21b的外圍面設有第二突緣部 24。在與第二突緣部24的突緣部22相反側的主面24a形成有定位孔部24b。
如第3圖至第5圖表示,在突緣部22的主面22a豎立設有銷27及支撐(第一支撐構件)28。三個銷27與三個支撐28交替地被以各均等角度配置在下輪圈20的軸線C1周圍。
如第3圖至第5圖表示,銷27是形成大致圓柱形,在銷27的豎立設置方向的前端側(上側),形成有跨外圍面全周圍的溝槽部29。溝槽部29前端側的側面29a及基端側的側面29b分別被形成與主面22a平行。銷27的溝槽部29較前端側是形成隨著朝向前端側而縮徑的斜錐的突起部30。
如第4圖至第5圖表示,支撐28是形成圓柱形。支撐28的前端面28a設有從前端面28a突出的大致半球形的突部28b。
測試對象的輪胎T被安裝在較突緣部22的主面22a設有銷27或支撐28之部份的緣部側。
如第2圖表示,上輪圈40,具有:形成在大致圓筒形的主體41,及設置在主體41的下端部41a外圍面的突緣部42。第二基準面S2是形成在突緣部22的主體41的上端部41b相反側的主面42a上。
主體41形成有和第二基準面S2成正交延伸的上貫穿孔43。
如第3圖、第4圖及第6圖表示,在突緣部42的主 面42a設有承銷部46及承支撐部(第二支撐構件)47。三個承銷部46與三個承支撐部47交替地被以各均等角度配置在上輪圈40的軸線C2周圍。
如第3圖及第7圖表示,在承銷部46形成有插入用開口部48與滑動用開口部49。插入用開口部48與滑動用開口部49為彼此連通。插入用開口部48可使銷27的突起部30自由出入。滑動用開口部49形成為插入用開口部48的一部份,沿著上輪圈40的周圍方向開口。滑動用開口部49的寬度比銷27的突起部30的外徑窄,但比溝槽部29的外徑寬。
如第8圖表示,在上視圖方向,滑動用開口部49相對於插入用開口部48配置在左旋轉方向。
如第3圖及第7圖表示,承銷部46,具有:從主面42a豎立設有彼此相對的一對壁部50,及設有從各個壁部50的前端部朝彼此相對的壁部50的前端部側延伸的一對突出部51。藉著朝彼此接近方向延伸的一對突出部51彼此間的間隙,形成上述的滑動用開口部49。
各個壁部50是沿著上輪圈40的周圍方向延伸,使壁部50彼此的間隔較銷27的突起部30的外徑寬。從主面42a到突出部51為止的距離較突起部30的長度長。並設定使突出部51的厚度尺寸較溝槽部29的側面29a、29b間的距離短。突出部51在溝槽部29內配置突出部51時,形成可從任一的側面29a、29b分開。
各個壁部50是沿著上輪圈40的周圍方向延伸,使壁 部50彼此的間隔較銷27的突起部30的外徑寬。從主面42a到突出部51為止的距離較突起部30的長度長。並設定使突出部51的厚度尺寸較溝槽部29的側面29a、29b間的距離短。突出部51在溝槽部29內配置突出部51時,形成使突出部51可從任一的側面29a、29b分開。
在與突出部51的主面42a相反側的表面上,形成有可收容銷27的突起部30的呈凹狀的凹狀溝槽51a。
如第6圖表示,在底視圖方向,承支撐部47是沿著上輪圈40的周圍方向形成圓弧形。換言之,承支撐部47是形成在軸C2周圍延伸。
如第4圖表示,承支撐部47的前端面47a是形成相對於主面42a成平行。
如第4圖及第6圖表示,在各個的前端面47a形成有凹部54及引導凹部55。凹部54及引導凹部55在支撐28的前端面28a抵接於承支撐部47的前端面47a時,可卡合於支撐28的突部28b。
如第10圖及第11圖表示,凹部54被設置在溝槽部29內配置著突出部51時,與支撐28的突部28b相對的位置。
如第8圖及第9圖表示,在上視圖方向,引導凹部55是形成銷27的突起部30插入於插入用開口部48時,從與突部28b相對的位置在軸線C2周圍朝左旋轉方向延伸。引導凹部55是朝著與插入突起部30之插入用開口部48連通的滑動用開口部49側延伸所形成。
如第8圖表示,從上視圖方向顯示時,將兩輪圈20、40重疊與軸線C1、C2一致時,支撐28的突部28b及承支撐部47的凹部54及引導凹部55是分別被配置在以軸線C1、C2為中心的基準圓的圓周上。
凹部54是形成較突部28b稍微大形狀的凹陷形狀。引導凹部55是形成使凹部54向軸線C2周圍延伸的形狀。
如第8圖表示,在上視圖方向,凹部54在相對於引導凹部55的左旋轉方向,彼此分開地被排列配置在軸線C2周圍。
測試對象的輪胎T是藉著設有突緣部42的主面42a的承銷部46或承支撐部47的部份安裝在緣部側。
針對輪圈10的卡合狀態說明。
將輪圈組合體10從主體單元60卸下,配置在輪圈更換單元130上時等,在地面等上配置下輪圈20,並在該下輪圈20之上配置卡合於下輪圈20的上輪圈40。
如以下說明,為了卡合下輪圈20與上輪圈40而卡合上述的銷27與承銷部46。此時,支撐28與承支撐部47藉著銷27與承銷部46的卡合狀態而彼此抵接或分開。
如第8圖及第9圖表示,在下輪圈20的上方配置上輪圈40使各個的基準面S1、S2相對。在插入用開口部48內插入銷27的突起部30,並使支撐28抵接於承支撐部47。藉此,在相對於突出部51的軸線C2周圍的延長線L上配置銷27的溝槽部29,並將支撐28的突部28b 卡合在承支撐部47的引導凹部55。下輪圈20的下貫穿孔23與上輪圈40的上貫穿孔43是形成連通的狀態。
如第10圖及第11圖表示,由此狀態,使下輪圈20相對於上輪圈40在軸線C1周圍轉動時,將支撐28一邊抵接於承支撐部47,首先,在下輪圈20的溝槽部29內配置上輪圈40的突出部51。接著,從突部28b卡合於引導凹部55的狀態,形成卡合於凹部54的狀態(參閱第12圖)。
突部28b一旦越過引導凹部55移動到凹部54時,上輪圈40暫時地在下輪圈20的上方移動。在支撐28抵接於承支撐部47時,突出部51會從溝槽部29的兩側面29a、29b分開(參閱第13圖)。
如上述,承支撐部47是形成圓弧形,所以在插入用開口部48內插入有銷27的狀態及在溝槽部29內配置有突出部51的狀態的任一狀態,承支撐部47及支撐28皆會於軸線C1的方向重疊,可將支撐28抵接於承支撐部47。
如第14圖表示,從突部28b卡合於凹部54的狀態將上輪圈40向上方提起時,藉著作用於下輪圈20的重力,使下輪圈20移動離開上輪圈40。從第二基準面S2移動而離開第一基準面S1。此時,溝槽部29卡合於突出部51的側面,承銷部46支撐著銷27,使得下輪圈20垂吊於上輪圈40。支撐28從承支撐部47分開,解除突部28b與凹部54的卡合。
如以上說明,輪圈組裝體10從主體單元60被卸下時,在溝槽部29內配置著突出部51,可卡合兩輪圈20、40。
另一方面,將輪圈組合體10安裝在主體單元60時,解除兩輪圈20、40的卡合。如後述,兩輪圈20、40是藉卡合機構76固定。
如第1圖表示,主體單元60具有可旋轉支撐在底座(支撐部)61上的下部主軸62、安裝在底座61的升降機構63及固定機構64。
如第15圖表示,下部主軸62,具有:形成大致圓筒形的筒部(插穿部)67;設置在筒部67下端部的斜錐部68;及設置在斜錐部68下端部的擴徑部69。在斜錐部68形成有隨著從筒部67分開而從筒部67的外圍面67a擴徑的裝置側傾斜面68a。擴徑部69設定外徑大於斜錐部68。
筒部67的外徑被設定成可插穿下輪圈20的下貫穿孔23及上輪圈40的上貫穿孔43。
如第2圖表示,規定數個尺寸。
設從筒部67到輪胎T的嵌合面為止的長度(輪緣直徑)為D,除去下貫穿孔23的輪圈側傾斜面23a的軸線C1方向的長度為M,下貫穿孔23的內周圍面與筒部67的距離為△d,下輪圈20的傾斜為△a。
傾斜△a、長度D、長度M及距離△d的關係是虛擬性以(1)表示。
△a=(△d×D)/M…(1)
為了將傾斜△a抑制在預定的值以下,距離△d例如以設定在0.005mm以上0.01mm以下為佳。
如第15圖表示,筒部67的管路是使下方側形成內徑一定的大徑部67b,上方側形成內徑小於大徑部67b的小徑部67c。小徑部67c是隨著朝向上方使得內徑變小。在筒部67形成有孔部72。孔部72在筒部67的外圍面67a具有開口72a,連通於大徑部67b。
大徑部67b在輪圈組裝體10安裝於下部主軸62時,在下輪圈20與上輪圈40之間貫穿形成有供應空氣用的未圖示的輪胎用孔部。
該孔部72在下部主軸62未安裝著輪圈組裝體10時,可使用作為從下部主軸62的外部朝著大徑部67b內供應潤滑油之用。
如後述,將輪圈側傾斜面23a抵接於裝置側傾斜面68a時,開口部72a被設置在與下輪圈20的內周圍面相對的位置。
裝置側傾斜面68a是形成以下部主軸62的軸線C4為中心軸線的截錐形的外側面的形狀。軸線C4與裝置側傾斜面68a形成的角度θ1被設定成和下輪圈20的軸線C1與輪圈側傾斜面23a形成的角度θ2相等。
在擴徑部69形成有和大徑部67b連通的通氣孔69a。通氣孔69a被連接在空氣供應源(氣體供應部)73,可通過通氣孔69a對大徑部67b內供應已壓縮的空氣(氣 體)。供應大徑部67b內的空氣通過輪胎用孔部被吐出於外部。
在擴徑部69上方的面上,形成有和上述定位孔部24b卡合的定位凸部69b。
針對在下部主軸62安裝下輪圈20的狀態說明。
如第15圖表示,將下部主軸62插穿於下輪圈20的下貫穿孔23,一邊調節下輪圈20的軸線C1周圍的方向,使下輪圈20往下降。
在定位凸部69b卡合定位孔部24b,並將下輪圈20的輪圈側傾斜面23a抵接於下部主軸62的裝置側傾斜面68a時,使輪圈側傾斜面23a面接觸於裝置側傾斜面68a。
此時,在筒部67的外圍面67a與下貫穿孔23的內周圍面之間,形成有微小間隙E1,使第二突緣部24形成從擴徑部69分開的狀態。下輪圈20主要是被支撐在裝置側傾斜面68a上,藉筒部67防止傾斜。
該下部主軸62進一步插穿上輪圈40的上貫穿孔43時,在筒部67的外圍面67a與上貫穿孔43的內周圍面之間形成有微小間隙。
在下部主軸62內設有卡合機構76。卡合機構76是例如日本專利第3040514號公報所記載的習知的機構。該卡合機構76是以錐套77與連接在錐套77的鈎操作桿78為主要構成元件。
如第16圖表示,錐套77具有形成大致截錐形的主體79,及設置在主體79下端的外圍面的突緣部80。
主體79在軸線C4的方向形成有透孔79a。在主體79的側壁79b形成有將側壁79b貫穿厚度方向,並沿著主體79的軸線C4延伸的複數個開縫79c。錐套77受到朝徑向壓縮的力,可以使開縫79c的寬度變窄,並減小透孔79a的內徑。
如第15圖表示,鈎操作桿78,具有:形成有底筒狀的圓筒部83,及固定在圓筒部83的底面向下方延伸的軸狀構件84。圓筒部83內周圍面的上端形成有卡合於錐套77的突緣部80的環形溝槽83a。在圓筒部83形成有貫穿壁部以上下方向為長軸的一對長孔83b。
在軸狀構件84的下端部連接有未圖示的汽缸等,可使鈎操作件78上下移動。
圓筒部83內配置有夾著軸線C4成相對的一對鈎87。成為鈎87的支點的銷88的兩端是通過圓筒部83的長孔83b被固定在下部主軸62。在各個鈎87的下端部連接有彈簧89,彈推使鈎87的下端部彼此互相接近。
在溝87的上端部之中,朝著軸線C4的部位突設有卡合爪87a。
第15圖表示的待機狀態中,卡合機構76相對於下部主軸62使鈎操作桿78向下方移動。
在自然狀態的錐套77的外圍面與筒部67的小徑部67c之間,形成有些微的間隙。並且,藉彈簧89的彈推使鈎87的上端部進入形成在圓筒部83的內周圍面的缺口83c,使卡合爪87a間的距離較後述的上輪圈軸112的外 徑更為分開。
另一方面,第17圖表示的固定狀態中,卡合機構76的鈎操作桿78在上方移動。錐套77在上方移動壓入小徑部67c而被朝著徑向壓縮,使透孔79a的內徑變小。鈎操作桿78相對於鈎87在上方移動,將鈎87的上端部從缺口83c推出縮短卡合爪87a彼此間的距離。此時,銷88在長孔83b內移動,所以銷88不會拘束鈎操作桿78的移動。
下部主軸62是藉未圖示的軸承支撐在底座61上。下部主軸62可藉著第1圖表示的伺服馬達(旋轉部)90在軸線C4周圍旋轉。
升降機構63,具有:固定在底座61的框體93,及相對於框體93透過滾珠螺桿94安裝的輪圈升降器95。輪圈升降器95藉著滾珠螺桿94可在上下方向移動。
如第18圖表示,輪圈升降器95具有定位部96及夾頭部(限制部)97。
定位部96,具有:插穿形成在支撐板100的透孔100a的桿101;固定在桿101下端的大致圓板狀的定位構件102;及固定在桿101上端的支撐構件103。
定位部102的下面形成有隨著向下方逐漸擴徑的第二裝置側傾斜面102a。第二裝置側傾斜面102a是形成截錐形內側面的形狀,露出於定位構件102的軸線C6側。換言之,第二裝置側傾斜面102a朝向軸線C6側。
插穿著桿101的彈簧104分別被卡止在支撐板100的 下面及定位構件102的上面,不會因為支撐板100與定位構件102的距離而產生使支撐板100及定位構件102彼此分開的力。
設定支撐構件103的外徑大於透孔100a的外徑。支撐構件103為支撐板100的上面所卡止。
夾頭部97,具有:氣缸106,及可朝平行於水平面方向滑動的一對把持構件107。
上述的定位部96及夾頭部97可自由拆裝地安裝於上輪圈40的連接轉接器110。
連接轉接器110,具有:以未圖示的螺栓等可自由拆裝地安裝在上輪圈40的轉接器主體111,及固定在轉接器主體111下部的上輪圈軸112。轉接器主體111及上輪圈軸112可一體形成,也可以分別形成後接合。
轉接器主體111的上部形成有第二輪圈側傾斜面111a。第二輪圈側傾斜面111a形成為截錐形側面的形狀,露出於連接轉接器110的軸線C7側的相反側。換言之,第二輪圈側傾斜面111a是露出於軸線C7側的相反側。
上述軸線C6與第二裝置側傾斜面102a形成的角度θ4設定成和軸線C7與第二輪圈側傾斜面111a形成的角度θ5相等。轉接器主體111的外圍面形成有把持構件107卡合的卡合溝槽111b。
在上輪圈軸112下端部的外圍面形成有卡合於上述卡合爪87a的卡合凹部112a。
在輪圈升降器95安裝連接轉接器110時,形成以下的順序。
預先,藉氣缸106預先使一對把持構件107之間擴開。
如第17圖表示,將轉接器主體111插入定位構件102內,使第二輪圈側傾斜面111a抵接於第二裝置側傾斜面102a。使連接轉接器110抵抗彈簧104的彈推力在支撐板100側移動的狀態下,將把持構件107卡合於轉接器主體111的卡合溝槽111b。
由於連接轉接器110是被為了保持相對中心而定位調整後的把持構件107所卡合,因此被定心在連接轉接器110的軸線C7的方向及平行於水平面的方向。並且,第二輪圈側傾斜面111a被朝著第二裝置側傾斜面102a的更下方彈推,可確實地將連接轉接器110定位在與正交於軸線C7的水平面平行的方向。
如第1圖及第19圖表示,固定機構64夾持著下部主軸62成對安裝在底座61上。
固定機構64,具有:可轉動支撐於安裝在底座61的軸構件115周圍的鈎116,及基端可轉動支撐在安裝於底座61的軸構件117周圍的主軸部118。
主軸部118可使活塞桿120在連接於軸構件117的汽缸119中進退。活塞桿120的前端可轉動地被連接於鈎116的基端。
固定機構64在活塞桿120被從氣缸119推出,使得 安裝在下部主軸62的下輪圈20形成為鈎116被固定在裝置側傾斜面68a上的固定狀態(第19圖中以兩點虛線表示)。
另一方面,固定機構64在活塞桿120被拉回到氣缸119側,成為該固定的解除狀態。
如上述,固定機構64可轉換固定狀態與解除狀態。
如第1圖表示,底座61在軌道123上配置有載荷輪124。載荷輪124在軌道123移動,可接近下部主軸62或從下部主軸62離開。
輪圈更換單元130中,轉台131在軌道132上移動,可接近下部主軸62或從下部主軸62離開。在轉台131的上部設有轉軸133。在轉軸133連接有複數個儲料框134。轉軸133使得儲料框134在轉軸133的軸線周圍旋轉。藉此,轉軸133可使配置在儲料框134的輪圈底座135上的輪圈組裝體10接近下部主軸62或從下部主軸62離開。
在各個儲料框134上形成有定位凸部69b(參閱第21圖),可使配置在儲料框134上的輪圈組裝體10的軸線C1周圍的相位定位。
針對輪胎測量裝置1的動作進行說明。
更換安裝於主體單元60的輪圈組裝體10的場合,分別針對在安裝於主體單元60的輪圈組裝體10裝設輪胎T進行測量的場合進行說明。該等的動作是根據控制部的控制來進行。
針對更換輪圈組裝體10的場合說明。
如第1圖表示,下輪圈20與上輪圈40成分離。下輪圈20被安裝在下部主軸62,並將固定在上輪圈40的連接轉接器110安裝於輪圈升降器95而在上方移動。
此時,下部主軸62內的卡合機構76為待機狀態,固定機構64為解除狀態,載荷輪124及轉台131是形成從下部主軸62分開的狀態。
如第20圖的箭頭Y1表示,從此狀態,將輪圈升降器95下降使上輪圈40向下方移動,並使得上輪圈40重疊在下輪圈20上。
此時的兩輪圈20、40的相位關係是如第8圖及第9圖表示,在承支撐部47抵接於支撐28的狀態下,突部28b卡合於引導凹部55。並在插入用開口部48內插入著銷27的突起部30。
上輪圈軸112被插入於卡合機構76內。此時,卡合機構76由於是成待機狀態,因此鈎87的卡合爪87a不會卡合於上輪圈軸112的卡合凹部112a。
接著,如第20圖的箭頭Y2表示,藉伺服馬達90使下輪圈20與下部主軸62一起在軸線C1周圍朝左旋轉方向旋轉。此時的兩輪圈20、40的相位關係是如第10圖及第11圖表示。藉著下輪圈20的旋轉,使支撐28一邊抵接於承支撐部47,在銷27的溝槽部29內配置上輪圈40的突出部51並卡合承銷部46與銷27,以使得下輪圈20與上輪圈40成一體化。將突部28b卡合於凹部54。
接著,如第21圖的箭頭Y3表示,輪圈升降器95上升,使得兩輪圈20、40成一體化的輪圈組裝體10向上方移動。此時,如第14圖表示,上輪圈40的承銷部46支撐著銷27,使下輪圈20形成吊掛在上輪圈40的狀態。
如第21圖的箭頭Y4表示,讓輪圈更換單元130接近下部主軸62。此時,將未配置有輪圈組裝體10的儲料框134配置在輪圈升降器95所支撐的輪圈組裝體10的下方。
接著,如第22圖的箭頭Y5表示,使輪圈升降器95下降,在儲料框134上的輪圈底座135配置安裝有連接轉接器110的輪圈組裝體10。此時,在突出於儲料框134上的定位凸部69b卡合下輪圈20的定位孔部24b。
其結果,在支撐28抵接承支撐部47,下輪圈20支撐著上輪圈40。此時,銷27與承銷部46彼此互不干涉,銷27不支撐上輪圈40的載重,可防止銷27的損傷。
儲料框134上配置圈組裝體10時,如第22圖的箭頭Y6表示,移動支撐連接轉接器110的一對把持構件107使其彼此分開,從輪圈升降器95卸下輪圈組裝體10。如第23圖的箭頭Y7表示,使輪圈升降器95上升而從輪圈更換單元130分開。
隨後,如箭頭Y8表示,儲料框134在轉軸133的軸線周圍旋轉,到此為止將安裝在主體單元60的輪圈組裝體10不同種類的輪圈組裝體10定位在輪圈升降器95的下方。
接著,如第24圖的箭頭Y9表示,使輪圈升降器95下降,夾持著轉接器主體111的卡合溝槽地移動把持構件107。如箭頭Y10表示,使把持構件107彼此接近,將把持構件107卡合於卡合溝槽111b。此時,輪圈組裝體10的下輪圈20與上輪圈40為彼此卡合的狀態。
如第25圖的箭頭Y11表示,使卡合於輪圈組裝體10的輪圈升降器95上升。如箭頭Y12表示,輪圈更換單元130從下部主軸62分開使得輪圈更換單元130的儲料框134從下部主軸62的上方退避。
其次,如第26圖表示,使輪圈升降器95下降將輪圈組裝體10安裝在下部主軸62。此時,下部主軸62插入於下輪圈20的貫穿孔23及上輪圈40的上貫穿孔43。
但是,如上述,由於下貫穿孔23與下部主軸62的間隙小,所以會有下部主軸62不能順利插入下貫穿孔23的場合。以上的場合,也可以輪圈升降器95將上輪圈40壓入下方,可以上輪圈40的承支撐部47將下輪圈20的支撐28向下方壓入,並將下部主軸62插入下貫穿孔23。
又,在卸下輪圈組裝體10之後等,會有塵埃等附著於下部主軸62的外圍面67a或裝置側傾斜面68a。此時,下貫穿孔23的內周圍面在開口72a成相對的狀態下,藉著空氣供應源73供應空氣而從開口72a吐出,如箭頭Z1表示,使空氣向下方或上方流動,吹除該塵埃。
如第27圖表示,進一步使輪圈升降器95下降,將下輪圈20的輪圈側傾斜面23a抵接於下部主軸62的裝置側 傾斜面68a,以裝置側傾斜面68a支撐著輪圈組裝體10。
此時,由於下部主軸62分別插穿下貫穿孔23與上貫穿孔43,所以可抑制兩輪圈20、40相對於下部主軸62的軸線C4的傾斜。
如箭頭Y14表示,上視圖方向中,下部主軸62在軸線C4周圍朝左旋轉方向旋轉,使下輪圈20相對於上輪圈40旋轉。此時,上輪圈40與下輪圈20的相位關係是如第8圖及第9圖表示。藉著下輪圈20右旋轉方向的旋轉,使銷27的突起部30到達插入用開口部48。藉此,可解除承銷部46與銷27的卡合。亦即,藉著輪圈升降器95的上升,使銷27從承銷部46分開,如第1圖表示,可使得輪圈組裝體10從下輪圈20與上輪圈40分開。
針對在輪圈組裝體10裝設輪胎T進行測量的場合說明。
如第17圖表示從輪胎測量裝置1形成第1圖表示的狀態,將輪胎T配置在下輪圈20的突緣部22上。
使輪圈升降器95下降到預定的輪胎測量用的輪圈寬度為止。此時,卡合機構76的錐套77的透孔79a內及一對的鈎87之間插入有上輪圈軸112。
鈎操作桿78向上方移動時,錐套77的透孔79a的內徑變小,上輪圈軸112的上部透過錐套77固定在下部主軸62,並且在上輪圈軸112的卡合凹部112a卡合著鈎87的卡合爪87a。如上述,卡合機構76從待機狀態形成卡合狀態,可相對於下部主軸62固定上輪圈軸112。藉此,使 下部主軸62、輪圈組裝體10及連接轉接器110成為一體。
接著,以空氣供應源73供應空氣而從未圖示的輪胎用孔部吐出,使輪胎T內的空氣到達預定的壓力,並將輪胎T嵌合於兩輪圈20、40。此時,藉空氣的壓力,將輪胎T朝著下輪圈20的突緣部22或上輪圈40的突緣42推壓貼緊的同時,也使得下輪圈20被推壓於裝置側傾斜面68a。
藉伺服馬達90使下部主軸62旋轉時,輪胎T和輪圈組裝體10及連接轉接器110一起在軸線C4周圍旋轉。使載荷輪124接近下部主軸62接觸於輪胎T,測量作用於輪胎T的負荷的分佈。
負荷分佈的測量後,停止下部主軸62的旋轉。但是,會因輪胎T內的空氣壓力而使得輪胎T貼合於下輪圈20的突緣部22。此時,如第28圖表示,設固定機構64為固定狀態,藉著鈎116在裝置側傾斜面68a上固定下輪圈20。
藉此,從下輪圈20剝除輪胎T時,可防止與貼合在下輪圈20的輪胎T一起使得下輪胎20向上方移動。
如以上說明,根據本實施形態的輪圈組裝體10及輪胎測量裝置1,在溝槽部29內配置突出部51的狀態下,將下輪圈20吊掛於上輪圈40時,突出部51卡合於溝槽部29的側面29a,可藉上輪圈40支撐著下輪圈20。
在上輪圈40支撐下輪圈20的狀態,下部主軸62的 筒部67插穿於下輪圈20的下貫穿孔23時,下貫穿孔23與筒部67的間隙會變小,因此會有筒部67不能順利插入下貫穿孔23內的場合。
在以上的場合,雖可操作上輪圈40將下輪圈20向下方壓入,但可使承支撐部47抵接於支撐28,將作用在上輪圈40向下方的力確實地傳達於下輪圈20。此時,突出部51從溝槽部29的兩側面29a、29b分開,所以可抑制此壓入的力作用於銷27。
在上輪圈40設置有插入用開口部48。因此,在下輪圈20配置上輪圈40使第一基準面S1及第二基準面S2相對,將銷27一邊插入於插入用開口部48,一邊抵接支撐28及承支撐部47。從此狀態,使下輪圈20在軸線C1周圍轉動,可容易將突出部51配置在溝槽部29內。
此外,由於承支撐部47是在軸線C2周圍延伸形成,所以即使在銷27插入於插入用開口部48內的狀態及突出部51配置於溝槽部29內的任一狀態,支撐28及承支撐部47仍會在軸線C1的方向重疊,使得支撐28及承支撐部47形成彼此抵接的狀態。因此,使輪圈20在軸線C1周圍轉動,在任意的場合,可藉著支撐28及承支撐部47將上輪圈40穩定支撐在下輪圈20上。
在下輪圈20的支撐28設有突部28b,上輪圈40的承支撐部47設有凹部54。
為解除突部28b與凹部54的卡合,有相對於下輪圈20使得上輪圈40上提的必要。為此,在輪圈組裝體10的 保管時(上輪圈40支撐於下輪圈20的狀態)等,藉作用於上輪圈40的重力,使兩輪圈20、40在軸線C1周圍相對地轉動,可防止兩輪圈20、40周圍之相位的偏移。在承支撐部47設置引導凹部55。凹部54與引導凹部55彼此分開地被排列配置在軸線C2周圍。
一邊將銷27插入於插入用開口部48,並抵接支撐28及承支撐部47時,使突部28b卡合於引導凹部55。由此狀態,在溝槽部29內配置突出部51使得下輪圈20在軸線C1周圍轉動時,突部28b會沿著引導凹部55移動,所以可抑制上輪圈40相對於下輪圈20的上下顫動,使上輪圈40順利的轉動。
由於支撐28及承支撐部47以各均等角度被配置在軸線周圍,因此將上輪圈40向下方壓入的力可大致均等地作用在下輪圈20的軸線周圍。
輪胎測量裝置1具備輪圈組裝體10、下部主軸62及伺服馬達90。在輪圈組裝體10安裝輪胎T,將筒部67插穿於下輪圈20的下貫穿孔23,在下部主軸62安裝輪圈組裝體10,並且,藉著伺服馬達90使下部主軸62在軸線C4周圍旋轉,使得安裝後的輪圈組裝體10與輪胎T旋轉,可進行測量輪胎T均勻性的測試。
以上雖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參閱圖示已經詳述,但具體的構成不限於此一實施形態,並包含不脫離本發明主旨之範圍構成的變更等。
例如,第10圖及第29圖表示,也可在承支撐部47 的前端面47a設置支撐構件側壁部141。該支撐構件側壁部141是以突部28b卡合於凹部54時的支撐28的位置為基準,在軸線C2周圍,設置在相對於插入用開口部48的突出部51側。亦即,平面顯示為設置在軸線C2周圍左旋轉側。配置支撐構件側壁部141可抵接於支撐28。
因此,輪圈組裝體10中,突部28b卡合於凹部54時,平面顯示,可防止支撐28在軸線C1周圍朝左旋轉方向的轉動。藉此,可更為確實防止兩輪圈20、40之軸線C1周圍的相位偏移。
如第10圖及第30圖表示,也可在突出部51中,以溝槽29內配置有突出部51時的銷27的位置為基準,於平面顯示,在軸線C2周圍的左旋轉的方向,設置銷側壁部146。配置使銷側壁部146較銷27的溝槽部29可抵接於第一基準面S1側。
因此,輪圈組裝體10在溝槽29內配置有突出部51時,平面顯示,可防止銷27在軸線C2周圍之左旋轉方向的轉動。藉此,可更為確實防止兩輪圈20、40之軸線周圍的相位偏移。
又,銷27較溝槽29接近的第一基準面S1側,比突出部30對於外力的強度高且不易變形。因此,可抑制因外力導致銷27的損傷。
本實施形態是在下輪圈20中,平面顯示,銷27及支撐28是設置在以軸線C1為中心的同一圓周上。但是,不限於此,如第31圖表示,銷27及支撐28也可分別設置 在以軸線C1為中心的不同半徑的圓周上。針對上輪圈40的承銷部46和承支撐部47也是同樣設置。
本實施形態是將支撐28形成為圓柱形,並形成使承支撐部47在軸線C2周圍延伸。但是,也可在支撐形成圓柱形的同時,形成使支撐在軸線C1周圍延伸。此時,突部形成為承支撐部,而凹部54及引導凹部55是形成為支撐。
本實施形態中,平面顯示,上輪圈40的滑動用開口部49是配置在相對於插入用開口部48的左旋轉方向。但是,也可在平面顯示,將滑動用開口部49配置在相對於插入用開口部48的右旋轉方向。此時,上輪圈40的凹部45是配置在相對於引導凹部55的右旋轉方向。並且,在上輪圈40的插入用開口部48內插入下輪圈20的突起部30之後,下輪圈20在軸線C1周圍朝著右旋轉方向轉動,卡合兩輪圈20、40。
本實施形態中,也可以彈簧等的彈推構件支撐於上方來取代將突部28b固定在支撐28上,以使得突部28b從支撐28的前端面28a突出。作為含彈推構件的構成可使用習知的柱塞。如以上的構成,在突部28b受到向下方的力時,由於突部28b抵抗彈簧的彈推力而從前端面28a沒入支撐28的內部側,可防止突部28b的損傷。
凹部54雖是形成比突部28b稍微大的大致半球形凹陷的形狀,但不限於此。也可形成從承支撐部47的前端面47a凹陷,突部28b可卡合的形狀,尤其不加以限定。 但是,以凹部形成為圓錐形的凹陷,可在承支撐部47容易形成凹部的加工為佳。
本實施形態也可不形成引導凹部55。此時,在下輪圈20卡合上輪圈40時,如以下進行組裝。
配置使上輪圈40與下輪圈20的上方相對,在插入用開口部48內插入銷27的突起部30時,使支撐28不抵接於承支撐部47,預先使突部28b從承支撐部47稍微分開。並使得兩輪圈20、40相對地在軸線C1周圍轉動,將承銷部46的突出部51配置在銷27的溝槽部29內。平面顯示,在凹部54與凸部28b的位置(相位)一致後,將上輪圈40下降到下輪圈20上時,支撐28的前端面28a抵接在承支撐部47的前端面47a的同時,將突部28b卡合於凹部54。
本實施形態也可以在下輪圈20設置承支撐部47,並在上輪圈40設置銷27。也可以在承支撐部47設置突部,並將凹部設置於支撐28。
本實施形態為了將空氣供應於孔部72,也可具備與空氣供應源73不同的專用的供應部。
並且,本實施形態中,輪胎測試裝置雖是輪胎均勻性測量裝置,但可不限於此為輪胎平衡測量裝置等。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是關於安裝有測試對象的輪胎的輪圈組裝體及輪胎測試裝置。根據本發明,即使將上輪圈壓入下輪圈側 的場合,可抑制壓入力對於銷的作用。
1‧‧‧輪胎測量裝置(輪胎測試裝置)
10‧‧‧輪圈組裝體
20‧‧‧下輪圈(第一輪圈)
23‧‧‧下貫穿孔(貫穿孔)
27‧‧‧銷
28‧‧‧支撐(第一支撐構件)
28b‧‧‧突部
29‧‧‧溝槽部
40‧‧‧上輪圈(第二輪圈)
47‧‧‧承支撐部(第二支撐構件)
48‧‧‧插入用開口部
51‧‧‧突出部
54‧‧‧凹部
55‧‧‧引導凹部
67‧‧‧筒部(插穿部)
90‧‧‧伺服機(旋轉部)
141‧‧‧支撐構件側壁部
146‧‧‧銷側壁部
C1、C2‧‧‧軸線
L‧‧‧延長線
S1‧‧‧第一基準面
S2‧‧‧第二基準面
T‧‧‧輪胎
第1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的輪胎均勻性測量裝置的說明圖。
第2圖是表示本發明第一實施形態的輪圈組裝體的圖,說明輪圈組裝體安裝在輪胎均勻性測量裝置的下部主軸的狀態的剖視圖。
第3圖為第2圖中的銷側的主要部放大圖。
第4圖為第2圖中的支撐側的主要部放大圖。
第5圖為輪胎均勻性測量裝置的下輪圈的上視圖。
第6圖為輪胎均勻性測量裝置的上輪圈的底視圖。
第7圖是說明輪胎均勻性測量裝置的銷與承銷部的卡合狀態的底視圖。
第8圖是說明下輪圈的銷配置在承銷部的銷插入部內的狀態的上視圖。
第9圖為第8圖中的剖面線A1-A1的剖視圖。
第10圖是說明下輪圈的銷的溝槽部內配置有突出部的狀態的上視圖。
第11圖為第10圖中的剖面線A2-A2的剖視圖。
第12圖為第10圖中的剖面線A3-A3的剖視圖。
第13圖為第10圖中的剖面線A4-A4的剖視圖。
第14圖是說明將下輪圈的銷的溝槽部內配置著突出部的上輪圈提起的狀態的剖視圖。
第15圖為輪胎均勻性測量裝置的卡合機構成待機狀態時的剖視圖。
第16圖為內設於下部主軸的錐套的透視圖。
第17圖為卡合機構成卡合狀態時的剖視圖。
第18圖是說明從輪胎均勻性測量裝置的輪圈升降器卸下連接轉接器的狀態的剖視圖。
第19圖為輪胎均勻性測量裝置的固定機構的前視圖。
第20圖是說明以輪胎均勻性測量裝置更換輪圈組裝體的動作的圖。
第21圖是說明以輪胎均勻性測量裝置更換輪圈組裝體的動作的圖。
第22圖是說明以輪胎均勻性測量裝置更換輪圈組裝體的動作的圖。
第23圖是說明以輪胎均勻性測量裝置更換輪圈組裝體的動作的圖。
第24圖是說明以輪胎均勻性測量裝置更換輪圈組裝體的動作的圖。
第25圖是說明以輪胎均勻性測量裝置更換輪圈組裝體的動作的圖。
第26圖是說明以輪胎均勻性測量裝置更換輪圈組裝體的動作的圖。
第27圖是說明以輪胎均勻性測量裝置更換輪圈組裝體的動作的圖。
第28圖是說明在輪圈組裝體安裝輪胎進行測量動作的圖。
第29圖為輪圈組裝體的變形例的主要部剖視圖。
第30圖為輪圈組裝體的變形例的主要部剖視圖。
第31圖為輪圈組裝體的變形例的下輪圈的上視圖。
10‧‧‧輪圈組裝體
20‧‧‧下輪圈(第一輪圈)
23‧‧‧下貫穿孔(貫穿孔)
27‧‧‧銷
28‧‧‧支撐(第一支撐構件)
28b‧‧‧突部
29‧‧‧溝槽部
29a‧‧‧前端側的側面
29b‧‧‧基端側的側面
30‧‧‧突起部
40‧‧‧上輪圈(第二輪圈)
43‧‧‧上貫穿孔
46‧‧‧承銷部
47‧‧‧承支撐部(第二支撐構件)
49‧‧‧滑動用開口部
51‧‧‧突出部
54‧‧‧凹部
C1(C2)‧‧‧軸線
S1‧‧‧第一基準面
S2‧‧‧第二基準面

Claims (10)

  1. 一種輪圈組裝體,係插穿輪胎測試裝置的插穿部,並安裝有測試對象的輪胎的輪圈組裝體,其特徵為,具備:第一輪圈,形成有第一基準面;第二輪圈,形成有第二基準面;貫穿孔,在上述第一輪圈中交叉於上述第一基準面延伸且上述插穿部可插穿其中;銷,豎立設置在上述第一基準面或上述第二基準面的一方,在本身的外圍面周圍形成有溝槽部;突出部,形成在上述第一基準面或上述第二基準面的另一方,在上述第一基準面與上述第二基準面相對的狀態,使上述第一輪圈相對於上述第二輪圈在上述第一輪圈的軸線周圍相對地轉動時可卡合於上述溝槽部;第一支撐構件,設置在上述第一基準面;及第二支撐構件,設置於上述第二基準面,在上述溝槽部內配置有上述突出部的狀態下,上述第一基準面與上述第二基準面彼此接近,上述突出部從上述溝槽部的兩側面分開時,抵接於上述第一支撐構件,並且上述第一基準面與上述第二基準面彼此分開,上述突出部卡合於上述溝槽部的兩側面時,從上述第一支撐構件分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輪圈組裝體,其中,具備形成在上述突出部的上述軸線周圍的延長線上,配置上述銷的上述溝槽部用的插入用開口部, 上述第一支撐構件及上述第二支撐構件的至少一方是形成在上述銷插入上述插入用開口的狀態及上述突出部配置在上述溝槽部內的狀態的任一狀態下,重疊於上述軸線方向並在上述軸線周圍延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輪圈組裝體,其中,上述第一支撐構件在上述溝槽部內配置著上述突出部的狀態與上述第二支撐構件抵接的面上,具有突出所形成的突部,上述第二支撐構件具有上述第一支撐構件與上述第二支撐構件抵接時卡合於上述突部的凹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的輪圈組裝體,其中,上述第一支撐構件在上述溝槽部內配置著上述突出部的狀態與上述第二支撐構件抵接的面上,具有突出所形成的突部,上述第二支撐構件具有上述第一支撐構件與上述第二支撐構件抵接時卡合於上述突部的凹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記載的輪圈組裝體,其中,上述第二支撐構件具有將上述銷插入上述插入用開口部時,從與上述突部相對的位置朝上述軸線周圍的上述突出部的方向延伸的引導凹部,上述凹部在上述溝槽部內設置有上述突出部時,被設置在與上述突部相對的位置上,上述引導凹部與上述凹部被彼此分開地排列配置在上述軸線周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記載的輪圈組裝體,其中,上述第二支撐構件具有將上述銷插入上述插入用開口部時,從與上述突部相對的位置朝上述軸線周圍的上述突出部的方向延伸的引導凹部,上述凹部在上述溝槽部內設置有上述突出部時,被設置在與上述突部相對的位置上,上述引導凹部與上述凹部被彼此分開地排列配置在上述軸線周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記載的輪圈組裝體,其中,上述第二支撐構件在抵接上述第一支撐構件的面上,具有上述突部卡合於上述凹部時,以上述第一支撐構件為基準設置在相對於上述軸線周圍之上述插入用開口部的上述突出部的方向,並可抵接於上述第一支撐構件的支撐構件側壁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記載的輪圈組裝體,其中,上述突出部具有將上述突出部配置在上述溝槽部內時,以上述銷為基準設置在相對於上述軸線周圍之上述插入用開口部的上述突出部的方向,並可抵接在比上述銷的上述溝槽部更接近上述銷的基端方向的銷側壁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記載的輪圈組裝體,其中,上述突出部具有將上述突出部配置在上述溝槽部內時,以上述銷為基準設置在相對於上述軸線周圍之上述插入用開口部的上述突出部的方向,並可抵接在比上述銷的上述溝 槽部更接近上述銷的基端方向的銷側壁部。
  10. 一種輪胎測試裝置,具備: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9項中任一項記載的輪圈組裝體;可插穿於形成在上述第一輪圈之貫穿孔的插穿部;及使上述插穿部在上述插穿部的軸線周圍旋轉用的旋轉部。
TW101148992A 2012-01-12 2012-12-21 輪圈組裝體及輪胎測試裝置 TWI5136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04504A JP5752057B2 (ja) 2012-01-12 2012-01-12 リム組立体およびタイヤ試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3427A TW201343427A (zh) 2013-11-01
TWI513602B true TWI513602B (zh) 2015-12-21

Family

ID=48781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8992A TWI513602B (zh) 2012-01-12 2012-12-21 輪圈組裝體及輪胎測試裝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194768B2 (zh)
JP (1) JP5752057B2 (zh)
KR (1) KR101553490B1 (zh)
CN (1) CN103688150B (zh)
DE (1) DE112012003331B4 (zh)
TW (1) TWI513602B (zh)
WO (1) WO20131054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59198B1 (ko) 2012-08-06 2016-09-22 미츠비시 쥬우고오 마시나리 테크노로지 가부시키가이샤 타이어 지지장치
KR101766196B1 (ko) * 2015-10-22 2017-08-09 한국타이어 주식회사 타이어 균일성 설비의 림 교체장치
WO2017086032A1 (ja) * 2015-11-20 2017-05-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JP6692181B2 (ja) * 2016-02-29 2020-05-13 国際計測器株式会社 動釣合い試験装置
CN110612438B (zh) * 2017-02-22 2022-03-22 三菱重工机械系统株式会社 旋转体载荷测量装置
WO2019163019A1 (ja) * 2018-02-21 2019-08-29 三菱重工機械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保持機構、及びタイヤ試験装置
CN111727363B (zh) 2018-02-21 2022-04-19 三菱重工机械系统株式会社 轮辋更换装置、轮胎试验装置及轮辋更换方法
CN111634161A (zh) * 2019-09-18 2020-09-08 广州迈德威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针对带有开合车圈的车轮装胎工艺
JP7379242B2 (ja) * 2020-03-25 2023-11-1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タイヤ試験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50643A (ja) * 1986-12-15 1988-06-23 Kobe Steel Ltd リム自動交換式タイヤユニフオミテイ機におけるリムトランスフア装置
JPH01155234A (ja) * 1987-12-14 1989-06-19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ユニフォミテイーマシンに於けるタイヤ・リムの自動段替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2171633A (ja) * 1988-12-26 1990-07-03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タイヤユニフオミテイーに於ける段取り替え用二つ割りリム
JPH05187952A (ja) * 1992-01-14 1993-07-27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ユニフォミティマシンにおけるリム交換方法
JPH0970833A (ja) * 1995-09-04 1997-03-18 Bridgestone Corp ポストキュアインフレータのリム交換装置
JP2661753B2 (ja) * 1989-08-30 1997-10-0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タイヤユニフォミティマシン
JP3040514B2 (ja) * 1991-04-09 2000-05-1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の動バランス測定機
US6237402B1 (en) * 1996-04-15 2001-05-29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and rim assembly centering method
US20010032499A1 (en) * 2000-02-11 2001-10-25 Jenniges Randal L. Spindle assembly for a tire or wheel testing machine
CN102227623A (zh) * 2008-11-28 2011-10-26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轮胎检查装置的轮辋装配装置、磁铁安装方法、轮辋更换装置以及轮胎检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43130A (en) 1958-09-22 1962-07-10 Robert E Patterson Tubeless tire testing apparatus
JPS6071237A (ja) * 1983-09-28 1985-04-23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の把持装置
JPH0448514Y2 (zh) * 1986-02-19 1992-11-16
US4763710A (en) * 1987-01-14 1988-08-16 The Uniroyal Goodrich Tire Company Rim and spindle for tire uniformity machines
JPH0347742A (ja) 1989-04-14 1991-02-28 Kobe Steel Ltd タイヤユニフォミティマシンのリム交換装置
JPH03110138A (ja) * 1989-09-25 1991-05-10 Kobe Steel Ltd タイヤユニフォミティマシンにおけるリムチエンジャ装置
JPH03150143A (ja) * 1989-11-06 1991-06-26 Kobe Steel Ltd タイヤユニフォミティ機用リム装着装置
JPH03231834A (ja) 1990-02-07 1991-10-15 Kobe Steel Ltd タイヤユニフォミティマシンのリム交換装置
JP3672135B2 (ja) 1996-08-09 2005-07-1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ユニフォミティ測定におけるリム交換装置
US6082191A (en) * 1997-01-24 2000-07-0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Inlet conveyor for tire testing systems
US5979231A (en) * 1997-01-24 1999-11-09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Loadwheel assembly for tire testing systems having conical support plates
EP0924502A3 (en) * 1997-12-16 1999-07-07 Kokusai Keisokuki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uniformity and/or dynamic-balance of tire
JP2001225603A (ja) * 2000-02-15 2001-08-21 Toyoda Gosei Co Ltd キャップ付きタイヤホイール
WO2005111569A1 (ja) * 2004-05-14 2005-11-24 Kabushiki Kaisha Kobe Seiko Sho タイヤ試験機及びタイヤ試験機の芯ぶれ測定方法
JP4331091B2 (ja) * 2004-07-16 2009-09-1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保持装置
US7062956B2 (en) * 2004-11-15 2006-06-20 Bridgestone Firestone North American Tire, Llc Tire testing machine with removable hanger hoist and method for loading a tire
JP5313943B2 (ja) * 2010-02-25 2013-10-09 三菱重工マシナリ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タイヤ試験機のリム交換装置及びリム交換方法
MX2013005831A (es) 2010-11-23 2013-07-12 Micro Poise Measurement Systems Llc Sistema de prueba de uniformidad de neumaticos.
CN103261870B (zh) * 2010-12-15 2016-08-24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轮胎试验装置
JP5752012B2 (ja) * 2011-11-11 2015-07-22 三菱重工マシナリ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リム組立体、タイヤ試験機及びリム組立体交換方法
JP5851848B2 (ja) * 2012-01-12 2016-02-03 三菱重工マシナリ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タイヤ試験装置
JP5752068B2 (ja) * 2012-02-17 2015-07-22 三菱重工マシナリ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タイヤ試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50643A (ja) * 1986-12-15 1988-06-23 Kobe Steel Ltd リム自動交換式タイヤユニフオミテイ機におけるリムトランスフア装置
JPH01155234A (ja) * 1987-12-14 1989-06-19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ユニフォミテイーマシンに於けるタイヤ・リムの自動段替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2171633A (ja) * 1988-12-26 1990-07-03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タイヤユニフオミテイーに於ける段取り替え用二つ割りリム
JP2661753B2 (ja) * 1989-08-30 1997-10-0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タイヤユニフォミティマシン
JP3040514B2 (ja) * 1991-04-09 2000-05-1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の動バランス測定機
JPH05187952A (ja) * 1992-01-14 1993-07-27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ユニフォミティマシンにおけるリム交換方法
JPH0970833A (ja) * 1995-09-04 1997-03-18 Bridgestone Corp ポストキュアインフレータのリム交換装置
US6237402B1 (en) * 1996-04-15 2001-05-29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and rim assembly centering method
US20010032499A1 (en) * 2000-02-11 2001-10-25 Jenniges Randal L. Spindle assembly for a tire or wheel testing machine
CN102227623A (zh) * 2008-11-28 2011-10-26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轮胎检查装置的轮辋装配装置、磁铁安装方法、轮辋更换装置以及轮胎检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8150A (zh) 2014-03-26
KR101553490B1 (ko) 2015-09-15
KR20140024057A (ko) 2014-02-27
JP2013142682A (ja) 2013-07-22
US9194768B2 (en) 2015-11-24
CN103688150B (zh) 2016-05-11
DE112012003331B4 (de) 2018-11-22
DE112012003331T5 (de) 2014-08-14
WO2013105436A1 (ja) 2013-07-18
US20150185113A1 (en) 2015-07-02
TW201343427A (zh) 2013-11-01
JP5752057B2 (ja) 2015-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3602B (zh) 輪圈組裝體及輪胎測試裝置
JP5851848B2 (ja) タイヤ試験装置
TWI485380B (zh) 輪胎測試裝置
JP5783585B2 (ja) タイヤ保持装置
TWI516385B (zh) Wheel assembly, tire testing machine and rim assembly replacement method
TWI619934B (zh) 輪胎測試用輪圈
JP5529594B2 (ja) バルブコッター嵌込方法
JP7029800B2 (ja) タイヤ保持装置
JP5826666B2 (ja) タイヤバランス測定装置、およびタイヤのダイナミックバランス測定方法
JP7257037B2 (ja) 動釣合い試験機用の被試験体支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