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5344B - 系統開發裝置、方法及程式 - Google Patents
系統開發裝置、方法及程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75344B TWI475344B TW102132167A TW102132167A TWI475344B TW I475344 B TWI475344 B TW I475344B TW 102132167 A TW102132167 A TW 102132167A TW 102132167 A TW102132167 A TW 102132167A TW I475344 B TWI475344 B TW I47534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display
- component
- information list
- registration item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3—Pc programming
- G05B2219/23258—GU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icon, function bloc editor, labview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用以支援在FA領域所使用之控制系統的開發之系統開發裝置、方法及程式。
在FA領域所使用之控制系統,會有由以網路(network)連接之複數台機器構成的情況。構成控制系統的機器,例如相當於可程式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或人機介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HMI)。此外,控制系統在近年來有大規模化的傾向。此種大規模的控制系統,係分割至複數個公司或團隊(team)來進行開發。該等公司或團隊係同時進行各自之負責範圍的開發,藉此而可在短時間完成控制系統的開發。
就用以分割控制系統之功能的技術而言,例如在專利文獻1揭示有一種技術,其係將程式依PLC單位進行功能分割,且不會考慮到PLC間的介面(interface)而將程式分配到各個PLC。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9-282014號公報
對於構成控制系統之各個機器,只要未設定用以連接網路之各種網路設定資訊,則控制系統不會正常動作。此外,網路設定資訊係依存於通信形態。此種網路設定資訊係由匯整開發的組織(以下,稱為委託者)來決定。開發的被委託者在從委託者接收到包含前述網路設定資訊之負責部位的開發所必須的資訊後,開始負責部位的開發。
另一方面,有一種用以支援由網路連接複數台機器而構成之控制系統的開發之系統開發程式。根據系統開發程式,可統一管理構成控制系統之1個以上的PLC和1個以上的HMI之設定資訊及用以使各機器動作之程式。由系統開發程式形成之管理環境稱為工作空間(workspace)。作業者在工作空間上進行種種操作,而藉此可對構成透過該工作空間而管理之對象的控制系統之機器的一覽表(機器列表(list))、機器間之連接關係(連接資訊)、以及、使機器或構成機器之單元(module(模組))動作的使用者程式(user program)或設定資訊,進行設定、編輯、或檢視(check)。將透過工作空間而管理之該等資訊,總稱為系統構成資訊(或工作空間資訊)。亦即,工作空間係作為控制系統的管理單位及開發單位而發揮功能。
在使用系統開發程式而進行控制系統的開發之際,首先,係由委託者在1個工作空間上進行包含構成控制系統之機器之一覽表的設定、網路設定資訊的設定及連接資訊的設定之上游設計。在上游設計中,亦可有藉由沿用過去的系統構成資訊等而進行更多設定的情形。然後,將工作空間分割為被委託者所負責之每個開發範圍,並將分割後的工作空間分發給被委託者。工作空間的分割,係例如以對於被委託者隱藏開發範圍以外之部分為目的來進行。
在此,分割工作空間的作業,係伴隨著將系統構成資訊之中之一部分予以分割的作業,故會有委託者之作業者(使用者(user))的負擔較大的問題。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情況而研創者,其目的在於獲得一種系統開發裝置、方法、及程式,而可藉由簡單的輸入來分割系統的開發單位。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並達成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系統開發裝置,係用以支援包含設定有用以控制動作之設定資訊的機器之構成要素互相連接而構成之系統的開發,該系統開發裝置係具備:記憶部,係用以儲存按構成1個控制系統的每個構成要素登錄有包含構成要素的類別資訊、記述有該構成要素之連接目的地的連接資訊及設定於該構成要素的設定資訊之登錄項目(entry)的構成要素資訊列表;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係將與登錄於前述構
成要素資訊列表之每個登錄項目的前述類別資訊對應之顯示物件(object)依照前述連接資訊予以連接而顯示,並且按每個前述構成要素資訊列表生成接受對於前述顯示物件的編輯輸入之顯示畫面,且使透過前述顯示畫面而接受的編輯輸入反映到所對應的構成要素資訊列表;及分割部,係在前述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接受到指定第1系統所包含之任意的第2系統的分割指示時,將登錄於有關前述第1系統的第1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之有關前述第2系統的登錄項目予以複製而生成第2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
本發明之開發裝置,係僅藉由輸入分割指示來分割開發環境,因此,減輕了分割控制系統的開發單位時之作業者的負擔。亦即,本發明的系統開發裝置,可藉由簡單的輸入來分割控制系統的開發單位。
1‧‧‧系統開發裝置
2‧‧‧CPU
3‧‧‧RAM
4‧‧‧ROM
5‧‧‧輸入裝置
6‧‧‧顯示裝置
7‧‧‧工作空間資訊
8‧‧‧系統開發程式
21‧‧‧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
22‧‧‧分割部
23‧‧‧合併部
71‧‧‧工作空間名
72‧‧‧工作空間ID
73‧‧‧物件資訊列表
74‧‧‧連結資訊
75‧‧‧安全管理資訊
100‧‧‧主畫面
101‧‧‧工作空間顯示畫面
101-1、101-2、101-3‧‧‧工作空間顯示畫面
101-4、101-5‧‧‧工作空間顯示畫面
200、201、202、203‧‧‧物件
204、205、206、207‧‧‧物件
208、209、210、211‧‧‧物件
300、400‧‧‧輸入對話框
301、401‧‧‧保存目的地路徑輸入欄位
302、402‧‧‧參照按鈕
303、403‧‧‧工作空間名輸入欄位
304‧‧‧保存按鈕
305‧‧‧取消按鈕
404‧‧‧手法指定接受部
405‧‧‧執行按鈕
406‧‧‧取消按鈕
第1圖係為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系統開發裝置的構成之圖式。
第2圖係為顯示工作空間顯示畫面之顯示例的圖式。
第3圖係為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工作空間資訊的資料(data)構成之圖式。
第4圖係為說明物件資訊列表之資料構造例的圖式。
第5圖係為顯示CPU執行系統開發程式而藉此實現之功能的圖式。
第6圖係為說明系統開發裝置分割工作空間之動作的流程圖(flow diagram)。
第7圖係為說明工作空間顯示畫面伴隨著分割而變化之狀況的圖式。
第8圖係為顯示輸入對話框(dialog)之顯示例的圖式。
第9圖係為顯示被設定至分割目的地之工作空間資訊之瞬後的狀態之物件資訊列表的圖式。
第10圖係為顯示已完成分割之狀態的分割目的地之物件資訊列表的圖式。
第11圖係為顯示已完成分割之狀態的分割來源之物件資訊列表的圖式。
第12圖係為說明控制系統的開發之際之系統開發裝置的動作之流程圖。
第13圖係為說明從分割到被合併(merge)之工作空間顯示畫面變化之狀況的圖式。
第14圖係為顯示與分割目的地之開發後的工作空間對應的物件資訊列表的圖式。
第15圖係為說明系統開發裝置合併工作空間之動作的流程圖。
第16圖係為顯示輸入對話框的顯示例的圖式。
第17圖係為顯示已完成合併之狀態的分割來源之物件資訊列表的圖式。
以下,根據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系統
構成資訊的實施形態。另外,本發明不受該實施形態所限定。
實施形態
第1圖係為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系統開發裝置的構成之圖式。如圖示,系統開發裝置1係具有與具備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2、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3、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4、輸入裝置5、及顯示裝置6之一般的電腦(computer)同樣的構成。CPU 2、RAM 3、ROM 4、顯示裝置6、輸入裝置5各自係透過匯流排線(bus line)而分別連接。
顯示裝置6係例如由液晶顯示器(monitor)構成。顯示裝置6係根據來自CPU 2的指示,而顯示操作畫面等之對於使用者的輸出資訊。輸入裝置5係具備滑鼠(mouse)或鍵盤(keyboard)而構成,且用以輸入來自作業者之對於系統開發裝置1的操作。朝輸入裝置5輸入之操作資訊,係朝CPU 2傳送。
ROM 4係為將屬於本發明實施形態之程式的系統開發程式8予以預先記憶之記錄媒體。系統開發程式8係透過匯流排線而從ROM 4被載入(load)至RAM 3。CPU 2係執行被載入到RAM 3內之系統開發程式8。具體而言,在系統開發裝置1中,CPU 2依從來自由作業者進行之輸入裝置5的指示輸入,從ROM 4內讀出系統開發程式8而展開至RAM 3內之程式儲存區域而執行各種處理。
以根據系統開發程式8之處理的一環而言,CPU 2可對作業者提供工作空間。所謂工作空間,係為可開發/管理控制系統之作業環境。工作空間係按開發/管理對象之每個控制系統來作成。CPU 2可將用以顯示控制系統之系統構成資訊(工作空間資訊7)的工作空間顯示畫面顯示於顯示裝置6。
第2圖係為顯示工作空間顯示畫面之顯示例的圖式。如圖示,在顯示裝置6顯示有系統開發程式8所提供之主(main)畫面100。主畫面100具備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作業者一面辨識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而一面操作輸入裝置5,藉此可追加或刪除顯示於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之顯示物件(以下單稱為物件)。所謂物件,在此係指顯示於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之零件。物件係顯示構成控制系統之構成要素。構成控制系統之構成要素,係包含機器(例如PLC及HMI)及網路。在第2圖的例中,係顯示了表示被附加了HMI_A之名稱的HMI之物件200、表示被附加了NET_A之名稱的網路之物件201、表示被附加了CONT_A之名稱的PLC之物件202、及表示被附加了CONT_B之名稱的PLC之物件203。而且,顯示有物件200、物件202及物件203係分別連接至物件201。該物件間的連接關係,係與HMI_A、CONT_A及CONT_B分別和NET_A連接的情形對應。亦即,第2圖之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係將構成控制系統之機器的一覽表(機器列表)、機器間的連接資訊予以圖形化(graphical)而顯示。
PLC係為可控制被控制裝置的控制器(controller)。以下,在記載為控制器時係指PLC。PLC在一例中,係在作為底板(back plane)的基部單元(base module(基部模組))裝設電源單元、CPU單元及用以進行CPU的輔助之單元而構成。裝設於基部單元之輔助單元的數量可為任意數量。電源單元係對構成PLC之各種單元供給電源。CPU單元係將使用者程式與有關被控制機器之1個以上的狀態變數(裝置(device))記憶於內部的記憶體(memory)。各自的裝置係以一對一之方式與PLC內之記憶體的位址產生對應關係。PLC依據使用者程式而操作狀態變數的值(裝置值)。輔助單元依照功能而存在有各種類型(type)。例如,輸出類比(analog)信號的指令至被控制機器或輸入來自被控制機器之類比信號的響應之類比單元就相當於輔助單元。此外,依照溫度感測器所感測之溫度檢測值而生成溫度控制信號,並予以輸出之溫度控制單元亦相當於輔助單元。此外,依據程式而控制機器人(robot)的機器人控制器(robot controller)亦相當於輔助單元。此外,用以連接網路的網路單元亦相當於輔助單元。依照使用者使用PLC要實現何種功能來選擇構成PLC的輔助單元。第2圖所示的2個控制器(CON_A、CON_B)因連接於網路NET_A,故各自至少具有網路單元。輔助單元根據預先決定之裝置而將輸出信號輸出至被控制裝置,或將來自被控制裝置的輸入信號寫入至預先決定的裝置。HMI係根據預先內設之使用者程式而可顯示或操作PLC內的裝置值。
CPU單元係設定有使用者程式及參數(parameter)。設定於CPU單元之參數,係例如包含裝置與記憶體之位址的對應關係,或構成自身CPU單元所屬之PLC之輔助單元的設定。另外,還會有將使用者程式及參數予以總稱而記載為專案(project)的情形。專案係按根據使用者程式而動作之每個單元或機器來予以設定。設定有專案的對象不僅限定於CPU單元。設定專案之對象除了CPU單元之外,例如還有機器人控制器。此外,HMI亦設定有專案。
於網路單元設定有網路設定資訊。網路設定資訊係用以與網路連接之資訊,且為依存於連接對象的網路之資訊。網路設定資訊例如包含所連接之網路的識別資訊、及所連接之網路的自身站之站號。
另外,在第2圖中,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係圖形化顯示機器列表的設定及連接資訊。作業者藉由操作輸入裝置5而可將工作空間資訊所包含之任意資訊(例如網路設定資訊或後述之專案)叫出到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此外,亦可編輯所叫出的資訊。
CPU 2係將工作空間資訊暫時儲存於RAM 3(工作空間資訊7)。工作空間資訊7包含透過工作空間而設定之所有資訊。例如,工作空間資訊7包含機器列表、連接資訊、物件的顯示資訊(物件的顏色及物件的顯示位置之座標)、設定於機器或構成機器之單元的網路設定資訊、及設定於機器或構成機器之單元的專案。此外,CPU 2會
在輸入對顯示於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上的物件進行編輯的操作時,使其編輯內容反映至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的顯示內容,並且反映RAM 3上之工作空間資訊7。CPU 2可在透過輸入裝置5輸入有保存指示時,將RAM 3上的工作空間資訊7記錄到ROM 4而使其非揮發化。
再者,以下,係將網路設定資訊及專案總稱為設定資訊。再者,設定資訊並不僅限定於網路設定資訊及專案。只要是設定於機器或構成機器之單元,且用以使設定目的地之機器或構成機器之單元動作所必要的資訊,則無論何種資訊皆包含於設定資訊的概念。
工作空間資訊7與工作空間係1對1對應。CPU 2可在透過輸入裝置5輸入有工作空間的讀出指示時,將被下達讀出指示的工作空間所對應的工作空間資訊7從ROM 4讀出到RAM 3,而根據被讀出到RAM 3的工作空間資訊7而生成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並使其顯示於顯示裝置6。
另外,亦可構成為將系統開發程式8儲存至連接於網際網路(internet)等之網路的電腦上,並經由網路下載(download)而藉此展開至RAM 3。此外,亦可構成為經由網際網路等網路來提供或分發系統開發程式8。此外,用以預先記憶系統開發程式8之記錄媒體,係只要非為暫時性之有形的記錄媒體,則亦可應用ROM4以外的記錄媒體。例如,以將系統開發程式8予以預先記憶之記錄媒體而言,可應用HDD(Hard Disk Drive,硬碟驅動機)、SSD
(Solid State Drive,固體狀態驅動機)、CD-ROM、DVD-ROM、或可裝拆的記憶裝置(memory device)。
在此,就與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比較之技術(比較例)進行說明。如前述,在控制系統之中之一部分範圍的開發為委託外部進行時,會有相當範圍從控制系統的工作空間分割到另外的工作空間,並交給被委託者。根據比較例,分割工作空間的作業,係伴隨著作業者以手動操作工作空間資訊7之作業。例如,在將CONT_A分割到另外的工作空間時,根據比較例,係不僅在從顯示分割來源的工作空間之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所分割之顯示新的工作空間(分割目的地之工作空間)之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進行複製(copy)CONT_A的物件202之操作,還必須進行由作業者以手動將設定於構成CONT_A之單元的設定資訊與分割目的地的工作空間產生對應關係,並且由作業者以手動將設定資訊與各個單元產生對應之作業。在存在有複數個被委託者時,必須將該等作業執行複數次。
此外,被委託者係在完成開發後,將已完成開發之分割目的地的工作空間繳交給委託者。根據比較例,在委託者方面,係不僅進行將顯示CONT_A的物件202從顯示所繳交來的分割目的地之工作空間之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覆寫複製到顯示分割來源的工作空間之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之操作,且對於工作空間資訊7還必須進行與分割時相反的手動作業。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僅由作業者指定
分割對象而進行指示分割之輸入,系統開發裝置1即可藉此分割工作空間。
第3圖係為顯示本發明實施形態之工作空間資訊7的資料構成之圖式。如圖示,工作空間資訊7係具備:工作空間名(WS名)71、工作空間ID(WS_ID)72、物件資訊列表73、連結(link)資訊74及安全(security)管理資訊75。
工作空間名71係由作業者所給予之用以識別工作空間的名稱。作業者可將任意的名稱設定於工作空間名71。工作空間ID72係用以識別工作空間的識別符,且為系統開發裝置1所生成之識別符。在此,工作空間ID72係以可由龐大的數字集團中識別其中之一的方式所設定之唯一(unique)的識別符。
第4圖係為說明物件資訊列表73之資料構造例的圖式。第4圖所示之物件資訊列表73係對應於第2圖所示之工作空間。物件資訊列表73係具有表格(table)形式的資料構造。將構成物件資訊列表73之各個登錄項目稱為物件資訊。物件資訊係具備:物件ID、物件名、物件類別(類別資訊)、連接資訊、跳躍(jump)目的地資訊、跳躍目的地ID、及物件附屬資訊。另外,物件資訊列表73係按每個物件登錄有登錄項目。亦即,物件資訊列表73係具有作為機器列表的功能。
物件ID係系統開發裝置1所生成之在1個工作空間內為唯一的ID。如圖示,對最初登錄的物件資訊
分派「1」之物件ID,對以後的物件資訊,係以依登錄順序成為連號的方式分派物件ID。物件名係為由作業者給予之名稱。
連接資訊係為顯示相同的工作空間內之連接目的地的物件之資訊。連接資訊係使用記載於相同的物件資訊列表73之物件ID來進行記述。
物件類別係顯示其物件被分類之類別。物件類別例如除了控制器(CONT)、網路(NET)、及HMI之外,根據本實施形態,還包含跳躍(JUMP)。
在此,所謂被分類至跳躍的物件(跳躍物件),係指在使用一個工作空間而作成之控制系統之中的一部分被分割到其他的工作空間時,顯示藉由分割而被切離之部分的分界之物件。在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係將相當於分割來源之物件資訊列表73之中之分割對象的登錄項目複製(copy)到分割目的地的物件資訊列表73。在分割來源的物件資訊列表73,複製對象之登錄項目的物件類別係變更為跳躍,且於分割目的地的物件資訊列表73新追加跳躍物件,該跳躍物件係具備將有關被複製的登錄項目之物件作為連接目的地的連接資訊。另外,跳躍物件在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中,係以跳躍物件固有的樣態或形狀且為在與其他類別之間可識別的樣態或形狀來顯示。
跳躍目的地資訊及跳躍目的地ID係協同動作,而作為將複製來源的登錄項目與複製目的地的登錄項目產生對應關係之資訊(第1資訊、第2資訊)而發揮功能。
跳躍目的地資訊及跳躍目的地ID係在將分割來源的工作空間與分割目的地的工作空間進行統合(merge(合併))之際被參照。
物件附屬資訊係包含顯示資訊(物件的顏色及物件的顯示位置之座標)、設定資訊及分配資訊。設定資訊係如同前述,包含網路設定資訊及專案。網路設定資訊係為設定於以自身所屬之登錄項目所管理的機器或構成機器的網路單元之網路設定資訊。在顯示物件為具有複數個網路單元之PLC時,物件附屬資訊係具有複數個網路設定資訊。分配資訊係為顯示了自身所屬之登錄項目所顯示之機器(在該機器為PLC時係該PLC所具備之單元)、及設定於該機器(或機器所具備之單元)的設定資訊之對應關係的資訊。亦即,設定資訊、及機器或構成機器之單元與設定資訊之對應關係,係在構成物件資訊列表73之各個登錄項目進行管理。
關於連結資訊74及安全管理資訊75係在之後進行說明。
第5圖係為顯示藉由CPU2執行系統開發程式8而實現之功能的圖式。如圖示,CPU2係作為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分割部22、及合併部(統合部)23而發揮功能。
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係可將與登錄在物件資訊列表73之每個登錄項目的物件類別對應之顯示物件依照連接資訊連接而顯示,並且將接受對於顯示物件
的編輯輸入之工作空間顯示畫面按每個物件資訊列表73生成,且使透過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而接受的編輯輸入反應到對應的物件資訊列表73。
分割部22係可在接受到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之指定第1系統所包含之任意的第2系統的分割指示時,將登錄於有關第1系統的第1個物件資訊列表73之有關第2系統的登錄項目予以複製而生成第2個物件資訊列表73。
合併部23係可在接受到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之將第2系統合併至第1系統的合併指示時,將第1個物件資訊列表73中之複製來源的登錄項目以構成第2個物件資訊列表73的登錄項目來加以置換。此外,合併部23可將第2個物件資訊列表73的保存目的地路徑(path)記錄到第1系統的連結資訊74。
另外,從第1系統分割之第2系統的數量係為任意數量。例如,在下達了從系統A分割系統B及系統C的分割指示時,系統A與系統B的關係,及系統A與系統C的關係,係各自與第1系統和第2系統的關係相等。此外,亦可有下達從系統A分割系統B的分割指示,並下達從該系統B再分割系統C的分割指示之情況。在該種情況,系統A與系統B的關係、以及系統B與系統C的關係,係各自與第1系統和第2系統的關係相等。
接著,說明本發明實施形態之系統開發裝置1的動作。
第6圖係為用以說明系統開發裝置1分割工作空間之動作的流程圖。此外,第7圖係用以說明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伴隨著分割而變化的狀況之圖式。在此,係就從顯示於第2圖所示之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第7圖中之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1)的系統構成來分割CONT_B的情況進行說明。另外,顯示於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1之工作空間,係設為給予了「WS_A」之工作空間名71及「AAA」之工作空間ID72者。此外,係設為於分割瞬前(亦即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1所顯示之狀態)中,至少機器列表、連接資訊及網路設定資訊的設定已完成者。
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係將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1顯示於顯示裝置6。在此狀態中,作業者可藉由操作輸入裝置5而指定分割對象的物件並且輸入分割指示。分割對象之物件的指定,係例如藉由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1之範圍指定來輸入。範圍指定例如藉由滑鼠進行拖曳(drag)來執行。此外,例如,當在已進行範圍指定之狀態下例如輸入滑鼠的右鍵(click)時,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係顯示包含「分割」的選單(menu),且當藉由滑鼠從該選單選擇「分割」時,即辨識分割指示的輸入。在此,係CONT_B被指定為分割對象。
當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接受以CONT_B作為分割對象的分割指示時(步驟(step)S1),係將控制移至分割部22,且分割部22會於主畫面100顯示輸入對話框(步驟S2)。
第8圖係為顯示輸入對話框之顯示例的圖式。如圖示,輸入對話框300係具有保存目的地路徑輸入欄位(field)301、參照按鈕(button)302、工作空間名輸入欄位303、保存按鈕304、及取消(cancel)按鈕305。作業者可將以CONT_B作為管理對象之新的工作空間(分割目的地工作空間)的保存目的地路徑輸入到保存目的地路徑輸入欄位301。所謂保存目的地路徑,係為將記憶裝置之工作空間資訊7的保存目的地之位置予以具體指定的資訊。參照按鈕302係為指示記憶裝置之目錄(directory)構成的顯示之按鈕。作業者藉由按下參照按鈕302而使系統開發裝置1之記憶區域的目錄構成顯示於分割部22,藉此可作為用以決定保存目的地路徑之參考。此外,作業者可將分割目的地工作空間之工作空間名71輸入到工作空間名輸入欄位303。分割部22係將按下保存按鈕304作為觸發(trigger)而接受輸入到保存目的地路徑輸入欄位301及工作空間名輸入欄位303的內容。另外,當按下取消按鈕305時,分割部22可消去輸入對話框300的顯示而將控制移到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
分割部22在透過輸入對話框300而接受保存目的地路徑及工作空間名71的輸入時(步驟S3),就將用以顯示分割目的地工作空間之空的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予以顯示(步驟S4),並且生成有關分割目的地工作空間之工作空間資訊7(步驟S5)。步驟5的處理係包含:將透過輸入對話框300而輸入之工作空間名71設定至有關分割目
的地工作空間的工作空間資訊7之處理、生成工作空間ID72而設定至分割目的地之工作空間資訊7的處理、及生成空的物件資訊列表73而設定至分割目的地的工作空間資訊7之處理。另外,在步驟S3的處理,係設為透過輸入對話框300而輸入「WS_B」之工作空間名71。分割部22係將「WS_B」之工作空間名71設定至有關分割目的地工作空間之工作空間資訊7。再者,分割部22係生成「BBB」之工作空間ID72而設定至有關分割目的地工作空間之工作空間資訊7。
第9圖係為顯示設定至有關WS_B之工作空間資訊7之瞬後之狀態的物件資訊列表73的圖式。如圖示,在生成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之瞬後的狀態中,因為分割還未被反映,故亦尚未登錄有任何登錄項目。
接續步驟S5的處理,分割部22執行步驟S6至步驟S12之處理,藉此將有關WS_A之物件資訊列表73及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變更為對應於已完成分割之狀態的內容。第10圖係為顯示已完成分割之狀態之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的圖式,第11圖係為顯示已完成分割之狀態之有關WS_A之物件資訊列表73的圖式。以下,說明步驟S6至步驟S12的處理。
分割部22係將登錄於第4圖之物件資訊列表73的物件資訊之中之分割對象的物件資訊,複製到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步驟S6)。在此,CONT_B的物件資訊(亦即物件ID為「3」的物件資訊)係成為複製對
象。
然後,分割部22將跳躍物件的物件資訊登錄到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步驟S7)。
然後,分割部22係在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中,設定物件ID及連接資訊(步驟S8)。被複製到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而來之CONT_B的物件資訊,係為登錄至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之最初的物件資訊,故由分割部22分派「1」作為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之物件ID。此外,跳躍物件的物件資訊,係為第2個登錄至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的物件資訊,故由分割部22分派「2」作為物件ID。此外,跳躍物件係為顯示藉由分割而產生之分界的物件,故被追加至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的跳躍物件,係將有關WS_B之控制系統所包含之機器且為與分割後之有關WS_A之控制系統所包含的機器連接之機器的CONT_B作為連接目的地。因此,分別藉由分割部22而在跳躍物件的連接資訊記錄屬於CONT_B的物件ID之「1」,在CONT_B的連接資訊記錄屬於跳躍物件的物件ID之「2」。
然後,分割部22係在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中,設定跳躍目的地資訊及跳躍目的地ID(步驟S9)。亦即,分割部22係將複製來源之物件資訊列表73的物件ID記錄到複製目的地之登錄項目所包含的跳躍目的地資訊,並將複製來源之登錄項目的物件ID記錄到複製目的地之登錄項目所包含的跳躍目的地ID,以作為具體指定
複製來源之物件資訊列表73的複製來源之登錄項目的資訊。此外,分割部22係將複製來源之物件資訊列表73的物件ID記錄到跳躍物件。在此,分割部22係將屬於分割來源工作空間之工作空間ID72之「AAA」,記錄到CONT_B的跳躍目的地資訊、及跳躍物件之跳躍目的地資訊。此外,分割部22係將成為複製來源的CONT_B之物件資訊的有關WS_A之物件資訊列表73的物件ID(亦即「3」),記錄到CONT_B的跳躍目的地ID。
然後,分割部22係在有關WS_A之物件資訊列表73中,將成為複製來源的CONT_B之物件資訊的物件類別變更為跳躍物件(步驟S10)。亦即,分割部22係將CONT_B之物件類別從「CONT」改寫為「JUMP」。
然後,分割部22係在有關WS_A之物件資訊列表73中,設定跳躍物件之跳躍目的地資訊及跳躍目的地ID(步驟S11)。亦即,分割部22將複製目的地之物件資訊列表73的物件ID記錄到複製來源之登錄項目所包含的跳躍目的地資訊,並將複製目的地之登錄項目的物件ID記錄到複製來源之登錄項目所包含的跳躍目的地ID,以作為具體指定複製目的地之物件資訊列表73的複製目的地之登錄項目的資訊。在此,分割部22係將屬於分割目的地工作空間之工作空間ID72之「BBB」記錄到已變更為跳躍物件之CONT_B的跳躍目的地資訊。此外,分割部22係將複製目的地之物件資訊的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的物件ID(亦即「1」),記錄到已變更為跳躍物件之
CONT_B的跳躍目的地ID。
在步驟S11的處理後,將控制移到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係再次描繪分割來源及分割目的地之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步驟S12),完成有關分割的處理。另外,步驟S12之再次描繪的處理,係根據各自的物件資訊列表73來執行。
在第7圖中,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2係顯示已再次描繪的分割後之有關WS_A的工作空間,且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3係顯示已再次描繪的分割後之有關WS_B的工作空間。在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2中,顯示CONT_B之名稱的控制器之物件203會被替換為顯示CONT_B之名稱的跳躍物件之物件204。此外,在在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3中,係顯示有與顯示在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1之物件203為相同物件之附加了CONT_B之名稱的物件205。此外,在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3中,係顯示有屬於跳躍物件之物件206,且物件205與物件206係為連接。
作業者在使有關WS_B之工作空間資訊7保存於所指定之保存目的地路徑之後,可將有關WS_B之工作空間資訊7交給其他人以委託CONT_B的開發。接受有關WS_B之工作空間資訊7者(被委託者之作業者(user))係可以電腦啟動系統開發程式8而藉此使系統開發裝置1的功能實現於該電腦。實現系統開發裝置1的電腦亦可在委託者的作業者與被委託者的作業者之間有所不
同。此外,委託者的作業者可將有關WS_B之工作空間資訊7透過網際網路等網路提供給被委託者的作業者,亦可透過可裝拆的記憶裝置提供給被委託者的作業者。被委託者的作業者可藉由輸入讀出有關WS_B之工作空間資訊7的指示,而使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3描繪於被委託者的作業者之系統開發裝置1。根據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3,因CONT_B所連接之先前的資訊係由顯示跳躍物件之物件206所隱藏,故委託者的作業者可對於被委託者的作業者隱藏CONT_B以外的系統構成。
被委託者的作業者可進行CONT_B的開發,並將有關WS_B之開發後的工作空間資訊7交給委託者的作業者。委託者的作業者可合併分割後之有關WS_A的工作空間、及有關WS_B之開發後的工作空間。
第12圖係為說明CONT_B之開發時的系統開發裝置1之動作的流程圖。在此,CONT_B之開發係以藉由被委託者之作業者來執行的情形進行說明。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在透過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3而接受編輯有關WS_B之工作空間資訊7的輸入時(步驟S21),即執行使所輸入之編輯內容反應至工作空間資訊7的編輯處理(步驟S22)。作業者(被委託者的作業者)對於物件資訊列表73之任意一部分或全部,係可對每個存取等級(access level)設定密碼(password)。所謂存取等級,係例如包含:讀出及寫入皆許可的等級、讀出及寫入皆禁止的等級、及僅許可讀出的等級。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係判定是否
有設定密碼之輸入(步驟S23)。在有設定密碼之輸入時(步驟S23,是(Yes)),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係將已設定密碼之存取等級、及具體指定物件資訊列表73之中之已設定該密碼的部分之資訊,記錄到安全管理資訊75(步驟S24)。在沒有設定密碼之輸入時(步驟S23,否(No))、或在步驟S24的處理之後,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係判定是否有結束編輯之指示(步驟S25)。在有結束編輯之指示時(步驟S25,是),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係保存有關WS_B之工作空間資訊7(步驟S26)而結束動作。在沒有結束編輯之指示時(步驟S25,否),係執行步驟S21的處理。
第13圖係為說明從分割後到合併為止之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變化之狀況的圖式。在第13圖中,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4係顯示有關WS_B之開發後的工作空間。如圖示,在開發後,係追加了表示被附加了NET_X之名稱的網路之物件207、及表示被附加了CONT_X之名稱的控制器之物件208。在物件207連接有物件205及物件208。
第14圖係為顯示與有關WS_B之開發後的工作空間對應的物件資訊列表73的圖式。第14圖所示之開發後的物件資訊列表73係具有在第10圖所示之已完成分割之狀態(亦即開發前)之物件資訊列表73中,分別將有關物件208之物件資訊登錄到物件ID為「3」的登錄項目、將有關物件207之物件資訊登錄到物件ID為「4」的登錄項目之構成。
第15圖係為說明系統開發裝置1合併工作空間之動作的流程圖。在此,係就委託者的作業者將由被委託者所繳交之有關WS_B之開發後的工作空間作為合併對象,且將有關WS_A之工作空間作為合併目的地之情況進行說明。第13圖之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2係顯示成為合併目的地之有關WS_A之工作空間。該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2係與第11圖之物件資訊列表73對應。此外,第13圖之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4係顯示成為合併對象之有關WS_B之開發後的工作空間。該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4係與第14圖之物件資訊列表73對應。
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係顯示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2,且認知到有關WS_A之工作空間係屬於合併目的地的情形。在此狀態中,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可接受來自作業者之合併指示。當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接受合併指示時(步驟S31),係將控制移至合併部23,且合併部23係在主畫面100顯示用以指定合併對象之輸入對話框(步驟S32)。
第16圖係為顯示輸入對話框之顯示例的圖式。如圖示,輸入對話框400係具有:保存目的地路徑輸入欄位401、參照按鈕402、工作空間名輸入欄位403、手法指定接受部404、執行按鈕405、及取消按鈕406。有關WS_B之開發後的工作空間,係儲存於委託者之作業者的系統開發裝置1的記憶裝置。作業者可將有關WS_B之開發後的工作空間之保存目的地路徑輸入到保存目的地路徑
輸入欄位401。參照按鈕402係為係為指示記憶裝置之目錄構成的顯示之按鈕。作業者藉由按下參照按鈕402而使系統開發裝置1之記憶區域的目錄構成顯示於合併部23,藉此可作為用以具體指定保存目的地路徑之參考。此外,作業者可將有關WS_B之開發後的工作空間之工作空間名71輸入到工作空間名輸入欄位403。此外,以合併的手法而言,作業者可指定藉由複製而將分割目的地工作空間納入分割來源工作空間的手法、及藉由連結而將分割目的地工作空間合併至分割來源工作空間的手法之中的一個。作業者可將期望的手法輸入到手法指定接受部404。合併部23將按下執行按鈕405作為觸發而接受輸入到保存目的地路徑輸入欄位401、工作空間名輸入欄位403及手法指定接受部404的內容。另外,當按下取消按鈕406時,分割部22可消去輸入對話框400的顯示而將控制移到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
合併部23係當透過輸入對話框400而接受保存目的地路徑、工作空間名71及合併手法之指定的輸入時(步驟S33),即判定有關WS_A之物件資訊列表73與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是否有整合(步驟S34)。在步驟S34的處理中,合併部23可根據跳躍目的地資訊及跳躍目的地ID的值而從複製來源的物件資訊列表73具體指定複製目的地的登錄項目,而從複製目的地的物件資訊列表73具體指定複製來源的登錄項目。然後,合併部23係判定複製目的地的登錄項目與複製來源的登錄項目是否互相
對應,藉此進行整合的判定。
例如,合併部23從有關WS_A之物件資訊列表73抽出在跳躍目的地資訊記錄有「BBB」,且在跳躍目的地ID記錄有值的的登錄項目。然後,合併部23從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抽出在跳躍目的地資訊記錄有「AAA」,且在跳躍目的地ID記錄有值的的登錄項目。然後,合併部23係在滿足所抽出的2個登錄項目之中的一個登錄項目之跳躍目的地ID與另一個登錄項目的物件ID一致,且另一個登錄項目之跳躍目的地ID與一個登錄項目的物件ID一致之條件的情況下,可於步驟S34之判定處理中判定為有整合。在未滿足前述條件的情況或在登錄項目的抽出失敗的情況下,合併部23可於步驟S34之判定處理中判定為未整合。例如,從第11圖所示之有關WS_A之物件資訊列表73,抽出物件ID為「3」的登錄項目。從第14圖所示之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抽出物件ID為「1」的登錄項目。因為在從有關WS_A之物件資訊列表73所抽出之物件ID為「3」的登錄項目之跳躍目的地ID記錄有「1」,且在從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所抽出之物件ID為「1」的登錄項目之跳躍目的地ID記錄有「3」,故第11圖及第14圖之物件資訊列表73係互相整合。
另外,在下文,在步驟S34之處理時用於整合之判定的登錄項目之中,將從有關WS_A之物件資訊列表73所抽出之登錄項目稱為複製來源登錄項目,將從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所抽出之登錄項目稱為複製目
的地登錄項目。
在雙方的物件資訊列表73有整合的情況(步驟S34,是),合併部23係判定是否已透過手法指定接受部404指定藉由複製進行的手法(步驟S35)。在已指定藉由複製進行的手法之情況,(步驟S35,是),將複製來源登錄項目的物件類別變更為複製目的地登錄項目的物件類別,並且從複製來源登錄項目消去跳躍目的地資訊的值及跳躍目的地ID的值(步驟S36)。藉此,在有關WS_A之物件資訊列表73中,物件ID為「3」之登錄項目的物件類別係由「JUMP」變更為「CONT_B」,且物件ID為「3」之登錄項目的跳躍目的地資訊及跳躍目的地ID的值被消去。
然後,合併部23將登錄於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的物件資訊複製到有關WS_A之物件資訊列表73(步驟S37)。但是,在步驟S37中,於複製目的地登錄項目及跳躍目的地資訊記錄有複製來源之工作空間ID72的跳躍物件係從複製對象被排除。在此,屬於複製目的地登錄項目之物件ID為「1」的物件資訊、及屬於在跳躍目的地資訊記錄有「AAA」之跳躍物件的物件ID為「2」的物件資訊係從複製對象被排除。然後,於複製目的地登錄項目以外被追加到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之物件ID為「3」的物件資訊、及物件ID為「4」的物件資訊,係成為複製對象。另外,在沒有於複製目的地登錄項目以外被追加到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的物件資訊之情況,係在步驟S37的處理中不執行複製。
然後,合併部23係在有關WS_A之物件資訊列表73中,將複製而來的物件資訊之物件ID修正為於有關WS_A之物件資訊列表73中為唯一的值,並且因應物件ID的修正而修正連接資訊(步驟S38)。另外,於連接資訊包含複製目的地登錄項目的物件ID時,合併部23係將該連接資訊的值予以修正為複製來源登錄項目的物件ID。
然後,合併部23係判定物件名或物件附屬資訊在複製來源登錄項目與複製目的地登錄項目之間是否有差異(步驟S39)。在有差異時,(步驟S39,是),合併部23係將差異顯示於主畫面100,而催促是否以複製目的地登錄項目來覆寫複製來源登錄項目的輸入(步驟S40)。另外,亦可設為合併部23在差異存在於複數個部位時針對每個差異催促輸入。例如,在網路設定資訊有差異時,合併部23會顯示網路設定資訊的差異。
合併部23在接受到覆寫之意旨的輸入時(步驟S41,是),即對於已輸入覆寫之意旨的差異,而以複製目的地登錄項目的內容來覆寫複製來源登錄項目的內容(步驟S42)。當接受到不覆寫之意旨的輸入時(步驟S41,否),則略過(skip)步驟S42的處理。
如此一來,就完成有關WS_A之已完成合併之狀態的物件資訊列表73。第17圖係為顯示已完成合併之狀態的有關WS_A之物件資訊列表73的圖式。
在步驟S42的處理後,合併部23係判定在
有關WS_B之工作空間資訊7是否設定有安全管理資訊75(步驟S43)。在有關WS_B之工作空間資訊7設定有安全管理資訊75時(步驟43,是),合併部23會將記錄在有關WS_B之安全管理資訊75的資訊匯入(import)到有關WS_A之安全管理資訊75(步驟44)。在步驟S44的處理中,記錄在有關WS_B之安全管理資訊75的資訊係被追加記錄到有關WS_A之安全管理資訊75。在此,在追加記錄的內容包含物件ID時,則追加記錄之內容所包含的物件ID係以藉由步驟S38的處理所修正的值來覆寫。
在步驟S44之處理之後,將控制移至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且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會再次描繪有關WS_A之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步驟S45),完成有關合併的處理。
第13圖之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5係顯示已完成合併後之有關WS_A之工作空間。如圖示,在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5中,跳躍物件204係被替換為與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4所顯示之物件205、物件207及物件208分別同等之物件209、物件210及物件211。
另外,在有關WS_B之工作空間中對一部分或全部設定有密碼時,藉由步驟S44的處理,有關安全之設定內容會被承襲至合併後之有關WS_A之工作空間。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會對於物件資訊列表73之設定有密碼的部位進行與密碼對應之存取等級的控制。例如,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會隱藏有關設定有密碼之部
分的顯示,且在密碼認證完成後顯示該部分。此外,例如,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會禁止設定有密碼之部分的編輯,且在密碼認證完成後許可該部分的編輯。
例如,於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中,在僅許可物件附屬資訊之中之網路設定資訊的讀出,且禁止除此之外的資訊之讀寫時,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可顯示讀出被禁止之意旨之特別物件,以取代物件209、物件210及物件211。
在未指定藉由複製進行之手法時(步驟S35,否),亦即指定了藉由連結進行之手法時,合併部23係將有關WS_B之工作空間資訊7的保存目的地路徑予以記錄到有關WS_A之工作空間資訊7的連結資訊74(步驟S46),完成藉由連結進行之合併。
在步驟S46的處理之後,將控制移至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即使在藉由連結進行之合併已完成,仍然會以與合併瞬前同等之樣態將有關WS_A之工作空間顯示於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亦即,即使在步驟S46之處理完成之後,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仍然會顯示第13圖所示之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2。在此狀態中,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可從作業者接受使連結目的地顯示之指示。使連結目的地顯示之指示可藉由任何形式輸入,例如對於跳躍物件204之點擊輸入即相當於此。
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在接受到使連結
目的地顯示之指示時(步驟S47),係使有關WS_A之工作空間反映出由有關WS_B之工作空間所管理的內容而顯示於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步驟S48)。亦即,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係顯示屬於有關WS_B之控制系統的物件209、物件210及物件211,以取代跳躍物件204。然後,結束有關合併之處理。
另外,步驟S48之處理係例如,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根據有關WS_A之工作空間資訊7的連結資訊74,而讀出有關WS_B之工作空間資訊7。然後,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係根據將有關WS_A之物件資訊列表73之中之複製來源的登錄項目以前述所讀出之有關WS_B之工作空間資訊7所包含的構成有關WS_B之物件資訊列表73的登錄項目來置換的內容,再次描繪有關WS_A之工作空間。在此,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亦可構成為以內部處理進行與已選擇藉由複製進行之手法時的合併部23之處理同樣的處理,藉此,與有關WS_A之物件資訊列表73不同而另外暫時作成第17圖所示之物件資訊列表73,並根據該暫時性之物件資訊列表73,顯示有關WS_A之工作空間。
在步驟S34之判定處理中,在雙方的物件資訊列表73未整合時(步驟S34,否),合併部23係顯示無法合併之意旨(步驟S49),並結束有關合併的處理。
另外,在以上的說明中,雖已說明過在保存目的地路徑輸入欄位301輸入以系統開發裝置1內的記
憶區域作為保存目的地之保存目的地路徑者,但亦可輸入透過網路連接之記憶裝置或電腦所具備之記憶區域,藉此將分割目的地的工作空間資訊7保存至透過網路連接之記憶裝置或電腦所具備之記憶區域。藉此,委託者之作業者的系統開發裝置1可直接將有關WS_B之工作空間資訊7交給被委託者的電腦。
同樣地,亦可在保存目的地路徑輸入欄位401輸入透過網路連接之記憶裝置或電腦所具備之記憶區域,藉此從透過網路連接之記憶裝置或電腦讀出合併對象的工作空間資訊7。藉此,委託者之作業者的系統開發裝置1可從被委託者的電腦直接讀出有關WS_B之工作空間資訊7。
如以上所述,根據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系統開發裝置1係具備:記憶部(RAM3及ROM4),係用以儲存在構成1個控制系統的每個構成要素登錄有包含構成控制系統之構成要素(機器及網路)的物件類別(類別資訊)、記述有該構成要素之連接目的地的連接資訊及設定於該構成要素的設定資訊之登錄項目的物件資訊列表73;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係將與登錄於物件資訊列表73之每個登錄項目的物件類別對應之顯示物件依照連接資訊連接而顯示並且將接受對於顯示物件的編輯輸入之工作空間顯示畫面生成於每個物件資訊列表73,且使透過工作空間顯示畫面而接受的編輯輸入反映到對應的物件資訊列表73;及分割部22,係在接受到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之指定第1
系統所包含之任意的第2系統的分割指示時,將登錄於有關前述第1系統的第1個物件資訊列表73之有關前述第2系統的登錄項目予以複製而生成第2個物件資訊列表73。藉此,作業者(使用者)僅藉由輸入分割指示即可在系統開發裝置1使開發環境分割,故在分割控制系統之開發單位時之作業者的負擔比上述之比較例變得更輕。亦即,根據實施形態,能夠得到可藉由簡單的輸入而分割控制系統的開發單位之系統開發裝置1。
此外,系統開發裝置1係具備合併部23,該合併部23在接受到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之將第2系統合併至第1系統的合併指示時,將第1個物件資訊列表73之複製來源的登錄項目以構成第2個物件資訊列表73之登錄項目來加以置換。藉此,作業者僅藉由輸入合併指示即可在系統開發裝置1使已分割的複數個開發環境合併,故可得到作業者可簡單地合併控制系統之開發單位的系統開發裝置1。
此外,分割部22係將作為使複製目的地之登錄項目與複製來源之登錄項目產生對應關係之第1資訊的跳躍目的地資訊及跳躍目的地ID記錄至第1個物件資訊列表73,並將作為使複製來源之登錄項目與複製目的地之登錄項目產生對應關係之第2資訊的跳躍目的地資訊及跳躍目的地ID記錄至第2個物件資訊列表73。藉此,合併部23可具體指定複製來源的登錄項目與複製目的地的登錄項目。
此外,合併部23在以複製目的地的登錄項目覆寫複製來源的登錄項目之前,會確認在複製目的地的登錄項目與複製來源的登錄項目之間有無差量,在有差量時,要求使用者判定是否應用差量,且在判定為要應用差量時,針對差量部分將複製目的地的登錄項目覆寫到複製來源的登錄項目,而在判定為不應用差量時,不執行關於差量部分之覆寫。藉此,委託者之作業者,係於例如關於物件名或設定資訊在複製目的地的登錄項目與複製來源的登錄項目有不同的部分時,可一面確認由被委託者之作業者變更的部分而一面執行合併。
此外,登錄項目所包含的設定資訊,係包含網路設定資訊。藉此,委託者之作業者可簡單地辨識有無藉由被委託者之作業者變更網路設定資訊,故可防止因網路設定的變更使連接於網路的機器不會動作之事態的發生。
此外,分割部22在生成第2個物件資訊列表73時,係對第2個物件資訊列表73追加具有將屬於第2系統所包含之機器且為與分割後的第1系統連接之機器作為連接目的地之連接資訊及顯示已分割之分界的類別資訊之分界登錄項目(跳躍物件之登錄項目)。藉此,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可將顯示與第1系統之分界的跳躍物件顯示於有關第2系統之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
此外,分割部22係在生成第2個物件資訊列表73時,將複製來源之登錄項目的類別資訊變更為顯示
已分割之分界的類別資訊。藉此,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可於有關第1系統之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將跳躍物件顯示於被分割至第2系統的部分。
另外,在以上的說明中,雖就將1個機器(在此為CONT_B)作為分割對象的情況進行說明,但亦可將互相連接之複數個機器作為分割對象。在互相連接之複數個機器成為分割對象時,對應之物件的物件類別係被變更為跳躍物件。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亦可在複數個互相連接之跳躍物件的跳躍目的地資訊相同時,以統合為1個之樣態來顯示該複數個互相連接之跳躍物件。
此外,合併部23在接受到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之將第2系統合併到第1系統的合併指示時,就將記述有第2個物件資訊列表73的保存目的地路徑之連結資訊74與第1個物件資訊列表73產生對應關係。在此,以產生對應關係的一例而言,合併部23係將連結資訊74記錄到與物件資訊列表73相同的工作空間資訊7。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係在連結資訊74與第1個物件資訊列表73產生對應關係後而顯示有關第1系統之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時,根據連結資訊74而讀出第2個物件資訊列表73,且根據將第1物件資訊列表73所包含之複製來源的登錄項目以構成第2個物件資訊列表73之登錄項目來置換的內容而顯示有關第1系統之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藉此,作業者僅藉由輸入合併指示,即可在系統開發裝置1使已分割之複數個開發環境合併,故能夠得到作業者可簡單地
合併控制系統之開發單位的系統開發裝置1。此外,系統開發裝置1即使在合併後編輯第2個物件資訊列表73時,仍然不須要對於第2個物件資訊列表73的每個編輯下達合併指示,即可顯示已反映了對於第2個物件資訊列表73之編輯的工作空間顯示畫面101。
此外,物件資訊列表73係以對於物件資訊列表73的全部或任意一部分可設定密碼的方式構成,且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會隱藏有關設定有前述密碼的部分之顯示,而在密碼認證完成後顯示設定有前述密碼之部分。藉此,可進行被委託者之作業者對於委託者之作業者維持隱藏任意部分之狀態而繳交工作空間資訊7之運用。
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21會禁止有關設定有密碼之部分的編輯,且在密碼認證完成後許可編輯設定有前述密碼之部分。藉此,可進行被委託者之作業者對於委託者之作業者禁止任意部分之編輯而繳交工作空間資訊7之運用。
如以上,本發明之系統開發裝置、方法及程式,係適合應用於支援在FA領域使用之控制系統的開發之系統開發裝置、方法及程式。
73‧‧‧物件資訊列表
Claims (17)
- 一種系統開發裝置,係用以支援構成要素互相連接而構成之系統的開發,該構成要素包含設定有用以控制動作之設定資訊的機器,該系統開發裝置係具備:記憶部,係用以儲存按構成1個控制系統的每個構成要素登錄有包含構成要素的類別資訊、記述有該構成要素之連接目的地的連接資訊及設定於該構成要素的設定資訊之登錄項目的構成要素資訊列表;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係將與登錄於前述構成要素資訊列表之每個登錄項目的前述類別資訊對應之顯示物件依照前述連接資訊予以連接而顯示,並且按每個前述構成要素資訊列表生成接受對於前述顯示物件的編輯輸入之顯示畫面,且使透過前述顯示畫面而接受的編輯輸入反映到對應的構成要素資訊列表;及分割部,係在接受到前述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之指定第1系統所包含之任意的第2系統的分割指示時,將登錄於有關前述第1系統的第1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之有關前述第2系統的登錄項目予以複製而生成第2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系統開發裝置,更具備:統合部,係在接受到前述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之將前述第2系統予以統合至前述第1系統的統合指示時,將複製來源的登錄項目以構成前述第2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的登錄項目來加以置換。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系統開發裝置,其中,前述分割部係將使複製目的地之登錄項目與前述複製來源之登錄項目產生對應關係之第1資訊記錄至前述第1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並將使前述複製來源之登錄項目與前述複製目的地之登錄項目產生對應關係之第2資訊記錄至前述第2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前述統合部係在接受到前述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之將前述第2系統予以統合至前述第1系統的統合指示時,即根據前述第1資訊及前述第2資訊而具體指定複製目的地的登錄項目及複製來源的登錄項目,並將前述具體指定之複製來源的登錄項目以前述具體指定之複製目的地的登錄項目來覆寫,而在前述第2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包含有與前述具體指定之複製目的地的登錄項目不同之新追加的登錄項目時,複製該追加的登錄項目而追加至前述第1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系統開發裝置,其中,前述統合部在以前述具體指定之複製目的地的登錄項目覆寫前述具體指定之複製來源的登錄項目之前,先確認在前述具體指定之複製目的地的登錄項目與前述具體指定之複製來源的登錄項目之間有無差量,在有前述差量時,要求使用者判定是否應用前述差量,且在判定為要應用前述差量時,執行前述差量部分的覆寫,而在判定為不應用前述差量時,不執行前述差量部分之覆寫。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系統開發裝置,其中,機器間係以網路連接,且設定於前述機器之設定資訊,係包含用以與前述網路連接的網路設定資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系統開發裝置,其中,設定於前述機器之設定資訊,係包含用以使該機器動作的程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開發裝置,其中,前述分割部在生成前述第2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時,係對前述第2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追加分界登錄項目,該分界登錄項目具有將屬於前述第2系統所包含之機器且為與前述第1系統連接之機器作為連接目的地之連接資訊及顯示分割出之分界的類別資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開發裝置,其中,前述分割部在生成前述第2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時,係將前述複製來源之登錄項目的類別資訊變更為顯示分割出之分界的類別資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系統開發裝置,其中,前述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係在根據前述第2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而生成顯示畫面時,將顯示前述分界的類別資訊所固有的顯示物件與前述連接目的地的機器予以連接而顯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系統開發裝置,其中, 前述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係在根據前述複製來源之登錄項目的類別資訊已被變更為顯示前述分割出之分界的類別資訊之前述第1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而生成顯示畫面時,將有關前述複製來源之登錄項目的顯示物件,變更為顯示前述分界的類別資訊所固有的顯示物件而予以顯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系統開發裝置,其中,更具備統合部,該統合部在接受到前述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之將前述第2系統予以統合到前述第1系統的統合指示時,就將記述有前述第2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的保存目的地路徑之連結資訊與前述第1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產生對應關係;前述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係在前述連結資訊與前述第1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產生了對應關係後而顯示有關前述第1系統之顯示畫面時,根據前述連結資訊而讀出前述第2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且根據將前述第1個構成要素列表所包含之複製來源的登錄項目以構成前述所讀出之第2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之登錄項目來置換的內容而顯示有關前述第1系統之顯示畫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系統開發裝置,其中,前述分割部係將使前述複製目的地之登錄項目與前述複製來源之登錄項目產生對應關係之第1資訊記錄至前述第1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並將使前述複製來源之登錄項目與前述複製目的地之登錄項目產生對 應之第2資訊記錄至前述第2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前述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係在前述連結資訊與前述第1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產生對應關係後而顯示有關前述第1系統之顯示畫面時,根據前述第1資訊及與前述所讀出之第2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中產生有對應關係的第2資訊而具體指定複製目的地的登錄項目與複製來源的登錄項目,將前述具體指定之複製來源的登錄項目以前述具體指定之複製目的地的登錄項目來置換並且在前述所讀出的第2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包含有與前述具體指定之複製目的地的登錄項目不同之新追加的登錄項目時,根據再加上該追加的登錄項目後之內容而顯示有關前述第1系統的顯示畫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至第6項、第11項及第1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系統開發裝置,其中,前述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係將記錄在前述構成要素資訊列表之設定資訊之中之由使用者指定的設定資訊顯示於前述顯示畫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系統開發裝置,其中,前述構成要素資訊列表係以對於前述構成要素資訊列表的全部或任意一部分可設定密碼的方式構成;前述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會隱藏有關設定有前述密碼的部分之顯示,而在密碼認證完成後顯示設定有前述密碼之部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系統開發裝置,其中, 前述構成要素資訊列表係以對於前述構成要素資訊列表的全部或任意一部分可設定密碼的方式構成;前述系統構成顯示/編輯部會禁止有關設定有前述密碼之部分的編輯,且在密碼認證完成後許可設定有前述密碼之部分的編輯。
- 一種以電腦來執行系統的開發之支援的方法,該系統係包含設定有用以控制動作之設定資訊的機器之構成要素互相連接而構成者,該方法係包含:前述電腦取得按構成第1系統的每個構成要素登錄有包含構成要素之類別資訊、記述有該構成要素之連接目的地的連接資訊及設定於該構成要素之設定資訊的登錄項目之第1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的步驟;前述電腦將與登錄於前述第1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的每個登錄項目之前述類別資訊對應的顯示物件依照前述連接資訊予以連接並顯示之顯示畫面顯示於顯示裝置的步驟,其中,該顯示畫面並為接受對於前述顯示物件之編輯輸入的顯示畫面;前述電腦使透過前述顯示畫面而接受到的編輯輸入反映至前述第1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的步驟;前述電腦將指定了前述第1系統所包含之任意的第2系統的分割指示予以接受的步驟;前述電腦將登錄於前述第1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之有關前述第2系統的登錄項目予以複製而生成第2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的步驟。
- 一種使電腦實現系統的開發之支援的程式,該系統包含設定有用以控制動作之設定資訊的機器之構成要素互相連接而構成者,該程式係使電腦執行下述步驟:取得按構成第1系統的每個構成要素登錄有包含構成要素之類別資訊、記述有該構成要素之連接目的地的連接資訊及設定於該構成要素之設定資訊的登錄項目之第1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的步驟;將與登錄於前述第1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的每個登錄項目之前述類別資訊對應的顯示物件依照前述連接資訊予以連接並顯示之顯示畫面顯示於顯示裝置的步驟,其中,前述顯示晝面並為接受對於前述顯示物件之編輯輸入的顯示畫面;使透過前述顯示畫面而接受到的編輯輸入反映至前述第1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的步驟;將指定了前述第1系統所包含之任意的第2系統的分割指示予以接受的步驟;將登錄於前述第1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之有關前述第2系統的登錄項目予以複製而生成第2個構成要素資訊列表的步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3/054530 WO2014128920A1 (ja) | 2013-02-22 | 2013-02-22 | システム開発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33892A TW201433892A (zh) | 2014-09-01 |
TWI475344B true TWI475344B (zh) | 2015-03-01 |
Family
ID=51390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32167A TWI475344B (zh) | 2013-02-22 | 2013-09-06 | 系統開發裝置、方法及程式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95976B2 (zh) |
JP (1) | JP5766378B2 (zh) |
KR (1) | KR101700553B1 (zh) |
CN (1) | CN105074587B (zh) |
DE (1) | DE112013006481B4 (zh) |
TW (1) | TWI475344B (zh) |
WO (1) | WO201412892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12015005924T5 (de) * | 2015-02-27 | 2017-10-1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Datenbearbeitungsvorrichtung, Datenbearbeitungsverfahren und Datenbearbeitungsprogramm |
CN107295810B (zh) * | 2016-02-12 | 2019-07-2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工程设计工具 |
KR102088423B1 (ko) * | 2017-03-08 | 2020-03-13 |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작화 지원 장치, 표시 시스템 및 작화 지원 방법 |
JP6900727B2 (ja) * | 2017-03-28 | 2021-07-07 |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支援システム、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支援方法、クライアント装置、及びクライアントプログラム |
KR102481220B1 (ko) * | 2017-03-30 | 2022-12-23 | 시티즌 도케이 가부시키가이샤 | 공작기계의 제어장치(control device for work machine) |
TWI709908B (zh) * | 2019-05-03 | 2020-11-11 | 直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在plc編輯環境中與其他軟體協作之方法、程式產品、電腦可讀取媒體 |
JP7303424B2 (ja) * | 2019-05-22 | 2023-07-05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サーバおよび情報提供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36680A (ja) * | 1993-07-23 | 1995-02-07 | Omron Corp | 並列化プログラム開発支援装置 |
JP2001325010A (ja) * | 2000-05-12 | 2001-11-22 | Omron Corp |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システム |
WO2002042853A1 (en) * | 2000-11-24 | 2002-05-30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gramming |
TWI251136B (en) * | 2003-07-04 | 2006-03-1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Automatic programming method and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68441A (en) * | 1990-05-30 | 1992-12-01 | Allen-Bradley Company, Inc. | Methods for set up and programming of machine and process controllers |
US5321829A (en) * | 1990-07-20 | 1994-06-14 | Icom, Inc. | Graphical interfaces for monitoring ladder logic programs |
JPH04209007A (ja) * | 1990-12-03 | 1992-07-30 | Omron Corp |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のユーザプログラムエディットシステム |
JP2698715B2 (ja) * | 1991-07-12 | 1998-01-19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シーケンス・プログラムの編集方式 |
US5408603A (en) * | 1992-03-31 | 1995-04-18 | Dow Benelux N.V. | Global pro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
US6006328A (en) * | 1995-07-14 | 1999-12-21 | Christopher N. Drake | Computer software authentication, protection, and security system |
JPH09282014A (ja) | 1996-04-09 | 1997-10-31 | Fuji Electric Co Ltd | プログラム作成方法 |
US5838588A (en) * | 1996-12-13 | 1998-11-17 | Siemens Corporate Research, Inc. |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system for steam turbine operating conditions |
JP2000207185A (ja) | 1999-01-19 | 2000-07-28 | Hitachi Ltd | 動的セキュアクライアント生成方法 |
WO2000070531A2 (en) * | 1999-05-17 | 2000-11-23 | The Foxboro Company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configuration |
EP1816531A3 (en) * | 1999-08-31 | 2007-12-26 | Digital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dit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in which editing program is recorded |
US6477435B1 (en) * | 1999-09-24 | 2002-11-05 | Rockwell Software Inc. | Automated programming system for industrial control using area-model |
US6973649B1 (en) * | 1999-09-30 | 2005-12-0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Utilizing programming object visual representation for state reflection |
EP1290509A2 (en) * | 2000-03-06 | 2003-03-12 | Siemens Technology-to-Business Center, LLC | Programming automation by demonstration |
JP2002041111A (ja) * | 2000-07-26 | 2002-02-08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プログラミング支援装置 |
EP1325469A4 (en) * | 2000-09-15 | 2006-11-29 | Invensys Sy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IMATING GRAPHIC USER INTERFACE ELEMENTS VIA A PRODUCTION / PROCESS CONTROL PORTAL SERVER |
US7340683B2 (en) * | 2001-03-29 | 2008-03-04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Programming tool |
JP4238964B2 (ja) | 2001-04-27 | 2009-03-18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システム |
US7290030B2 (en) * | 2001-07-13 | 2007-10-30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Internet object based interface for industrial controller |
US20030061349A1 (en) * | 2001-09-24 | 2003-03-27 | George Lo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llaboratively developing programming code for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
US7146231B2 (en) * | 2002-10-22 | 2006-12-05 |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 Smart process modules and objects in process plants |
JP2005084773A (ja) | 2003-09-05 | 2005-03-31 | Toppan Printing Co Ltd | ラック図自動生成システム |
JP3910196B2 (ja) * | 2004-10-21 | 2007-04-25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シーケンスプログラムの編集装置 |
US7703027B2 (en) * | 2005-01-13 | 2010-04-20 |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 Merging graphical programs |
JP2007048231A (ja) | 2005-08-12 | 2007-02-22 | Omron Corp | 制御システム |
JP5002975B2 (ja) | 2006-02-08 | 2012-08-15 |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 プログラム開発支援システム |
US7705849B2 (en) * | 2007-03-01 | 2010-04-27 | The Boeing Company | Intelligent lamm schematics |
JP2008234379A (ja) | 2007-03-22 | 2008-10-02 | Daikin Ind Ltd | ソフトウェア生成装置ならびにソフトウェア生成方法 |
JP5058063B2 (ja) * | 2008-04-30 | 2012-10-2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制御システム開発支援装置 |
US8782599B2 (en) * | 2008-06-26 | 2014-07-15 | Invensys Systems, Inc. | Multi-mode editor for configuring process control blocks including both logical functions and arithmetic computations |
US8570327B2 (en) * | 2008-11-14 | 2013-10-29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Systems and methods involving graphically displaying control systems |
JP5168099B2 (ja) | 2008-11-17 | 2013-03-2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改修作業範囲分割プログラム,改修作業範囲分割装置,及び改修作業範囲分割方法 |
JP2012108568A (ja) * | 2009-03-13 | 2012-06-0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プログラム作成支援装置 |
EP2299341A1 (de) * | 2009-09-18 | 2011-03-23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Editiergerät und Verfahren zur Konfigurierung von Parametern einer industriellen Automatisierungsanordnung |
WO2011080945A1 (ja) | 2009-12-28 | 2011-07-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プログラム作成支援装置 |
US20120066265A1 (en) * | 2010-09-10 | 2012-03-15 | Siemen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Users Working on a Project |
US8849429B2 (en) * | 2011-05-09 | 2014-09-30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lock instantiation |
-
2013
- 2013-02-22 WO PCT/JP2013/054530 patent/WO201412892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2-22 JP JP2015501187A patent/JP5766378B2/ja active Active
- 2013-02-22 KR KR1020157025247A patent/KR10170055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2-22 DE DE112013006481.2T patent/DE112013006481B4/de active Active
- 2013-02-22 US US14/766,818 patent/US10295976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2-22 CN CN201380073484.6A patent/CN105074587B/zh active Active
- 2013-09-06 TW TW102132167A patent/TWI475344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36680A (ja) * | 1993-07-23 | 1995-02-07 | Omron Corp | 並列化プログラム開発支援装置 |
JP2001325010A (ja) * | 2000-05-12 | 2001-11-22 | Omron Corp |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システム |
WO2002042853A1 (en) * | 2000-11-24 | 2002-05-30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gramming |
TWI251136B (en) * | 2003-07-04 | 2006-03-1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Automatic programming method and device |
TWI251137B (en) * | 2003-07-04 | 2006-03-1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Automatic programm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same |
TWI251135B (en) * | 2003-07-04 | 2006-03-1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Automatic programming method and device |
TWI251729B (en) * | 2003-07-04 | 2006-03-2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 programming |
TWI260474B (en) * | 2003-07-04 | 2006-08-2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Automatic programming method and device |
TWI262367B (en) * | 2003-07-04 | 2006-09-2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Automatic programm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4128920A1 (ja) | 2014-08-28 |
CN105074587A (zh) | 2015-11-18 |
KR101700553B1 (ko) | 2017-01-26 |
KR20150119314A (ko) | 2015-10-23 |
CN105074587B (zh) | 2017-08-25 |
TW201433892A (zh) | 2014-09-01 |
US10295976B2 (en) | 2019-05-21 |
US20160004239A1 (en) | 2016-01-07 |
DE112013006481T5 (de) | 2015-10-29 |
JP5766378B2 (ja) | 2015-08-19 |
DE112013006481B4 (de) | 2017-01-12 |
JPWO2014128920A1 (ja) | 2017-0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75344B (zh) | 系統開發裝置、方法及程式 | |
JP4973867B2 (ja) | Plc制御プログラム開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08152799A (ja) | 制御システム設定装置 | |
JP2016506559A (ja) | Hmiデバイスにおいてオブジェクトを変化させ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 |
JP6346450B2 (ja) | エンジニアリング装置および制御ロジック検証方法 | |
WO2014061093A1 (ja) | 画面作成装置および画面作成方法 | |
CN108885444B (zh) | 信息管理装置、信息管理方法及信息管理系统 | |
WO2016080268A1 (ja) | 処理条件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生産システム | |
KR20200123224A (ko) | 작화 장치, 작화 프로그램 및 기억 매체 | |
JP2015018349A (ja) | 共有データ定義支援システム、そのマスタ装置、ローカル端末、プログラム | |
JP7605854B2 (ja) | 制御装置 | |
JP6242554B1 (ja) | プログラム開発支援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部品の管理方法 | |
JP6571218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6705464B2 (ja) | 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 |
JP6282973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の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 |
JP2911667B2 (ja) |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のプログラミング装置 | |
JP5565885B2 (ja) | ソースファイル編集管理装置、ソースファイル編集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JP4390079B2 (ja) | 制御システム | |
JP6808115B1 (ja) | 設計支援システム、設計支援方法および設計支援プログラム | |
JP2008234379A (ja) | ソフトウェア生成装置ならびにソフトウェア生成方法 | |
JP2013228958A (ja) | ワークフローシステム、ワークフロー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
WO2020026738A1 (ja) | サポート装置およびサポートプログラム | |
JP2016212618A (ja)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6677882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20064519A (ja) | 情報処理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