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44914B -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44914B
TWI344914B TW097120503A TW97120503A TWI344914B TW I344914 B TWI344914 B TW I344914B TW 097120503 A TW097120503 A TW 097120503A TW 97120503 A TW97120503 A TW 97120503A TW I344914 B TWI344914 B TW I3449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ide frame
extension
cross member
sub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0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04687A (en
Inventor
Yoshio Abe
Yoshiyuki Toba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904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04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44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4491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7Luggag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Description

134491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後車體結構,其中—對橫向構件橫跨於左 後側面框架與右後㈣面框架之間且纟中一副框架安置於該 等橫向構件下方。 【先前技術】
在些習知後車體結構中,後側面框架設置於後車體部 之左側與右側上’橫向構件橫跨於左後側面框架與右後側 面框架之間且其巾副框架安置於該等橫向構件下方且後懸 吊器設置於副框架上。在此等後車體結構中,延伸構件設 置於後側面框架與橫向構件之間的接合處上,且副框架之 安裝部分借助於複數個螺栓而經由該等延伸構件固定至後 側面框架及橫向構件(例如’日本專利公開案㈣71219 B ,第287 12 19號公開案中所揭示之後車體結構中,在車 ^仃進期間細加至後懸吊器之負載被傳輸至副框架。傳輸 =框架之負載接著被分散至後側面框架及橫向構件並由 副框架之安裝部分經由延伸構件Μ僅栓接至後 框架而且栓接至橫向構件。因此,若橫向構件 =則检接至橫向構件的副框架之安裝部分可回應於橫向 冓件之變形而不良地發生位置移位。 歸因於副框架之安裝部分的位置移 夠剛性之副框牟,μ* & 難以緊固具有足 之負截:難以將自後懸吊器傳輸至副框架 負载有效地分散至後側面框架及橫向構件。 13l797.doc 1344914 【發明内容】 赛於上述先前技術問題’本發明之一目標係提供一種改 良之後車體結構’其可緊固具有足夠剛 自後懸吊器傳輸至副框架之負載有效地分散… 將 及橫向構件。 &刀散至後側面框架 為實現上文所提及之目標,本發明提供—種改良之後車 體結構,其包含··左後側面框架與右後側面框架,盆設置 :後車體部中;前橫向構件與後橫向構件,其橫跨於左 彳貝’面框系與右後側面框架之間,其中在該等橫向構件之 售rI墓預疋間隔,及—副框架,其設置於前橫向構件與 後橫向構件下方且其上具有後懸爷器。副框架包括:左副 側面構件與右副側面構件,每-者具有-大體上u形形 狀,使得左副側面構件與右副側面構件朝彼此(亦即,朝 車體之中心線向内)突出;前副橫向構件,其橫跨於左副 ^面構件與右副側面構件之各別近前端區域之間;及後副 、向構件其&跨於左副側面構件與右副側面構件之各別 近後端區域之間。左副側面構件與右副側面構件及前副橫 向構件與後副橫向構件4構成—大體上矩形形狀之架 構。大體上U形形狀之左副側面構件包括一自架構朝車體 後部延伸之左後延伸部分’且該左後延伸部分連接至後橫
向構件與左後側面框架被接合在-起之接合部。大體上U 形形狀之右副側面構件包括一自架構朝車體後部延伸之右 後延伸部分’且該右後延伸部分連接至後橫向構件與右後 側面框架被接合在一起之接合部。 13I797.doc 在將副框架形成為 架構剛性起見,架構=架構時,較佳地,為增強 副側面構件各自形成此係左副側面構件與右 得 為朝彼此突出的大體上U形形狀以使 件 Μ側面構件與右副側面構件之間的距離在側面構 架槿的別中間部分令顯著小的原因。因此,可使副框架之 心尺寸m因此該架構可具有足夠剛性。此外,前 二4構件橫跨於左_面構件與右副側面構件之各別近 _!端區域之間’且後副橫向構件橫跨於左副側面構件與右 田]側面構件之各別近後端區域之間。 b外此月'J田1⑽向構件橫跨於左畐㈣面構件與右副側面構 件之較刖端更接近中間部分的近前端區域之間,且後副橫 向構件&跨於左副側面構件與右副側面構件之較後端更接 近中間。的近後端區域之間。因此,可使前橫向構件與 後仏向構件之間的距離顯著小。在左副側面構件與右副側 面構件之間及前橫向構件與後橫向構件之間具有此等小距 離的情況下,可使上文所提及之架構的尺寸顯著小。 此外,在車輛行進期間,在車體之前後方向及寬度方向 上施加之負载作用於後懸吊器上。因此,在車體之前後方 向及寬度方向上施加之負載借助於後懸吊器而作用於副框 木上此外’後橫向構件與左後側面框架被接合在一起的 接δ σ卩可具有極大剛性。 因此,在本發明中,左側面構件與右側面構件具有自架 構朝車體後部延伸之左後延伸部分與右後延伸部分。由於 左側面構件與右側面構件各自具有一大體上u形形狀,所 131797.doc 1344914 以左後延伸部分與右後延伸部分可作為架構之對角線的延 伸而延伸《此外,在本發明中,右後延伸部分連接至後橫 向構件與右後側面框架被接合在一起的接合部。因此,可 經由左後延伸部分與右後延伸部分而將在車體之前後方向 及寬度方向上施加至副框㈣負載有效地傳輸至後橫向構 件與右後側面框架被接合在一起的接合部。因此,自後懸 吊器傳輸至副框架之負冑可有效地分散至後横向構件及^ 後側面框架與右後側面框架並由其充分吸收。 後橫向構件與左後側面框架被接合在一起的接合部及後 橫向構件與右後側面框架被接合在一<的接合部具有極大 剛性。因此,可經由該等接合部而將在車體之前後方向及 寬度方向上施加並傳輸至該等接合部之負冑有效地傳輸至 後橫向構件及左後側面框架與右後側面框架。 即,在左後延伸部分與右後延伸部分作為架構之對角線 之u申而延伸並連接至接合部的情況下,自後懸吊器傳輸 至副框架之負載可有效地分散至後橫向構件及左後側面框 架與右後側面框架並由其充分吸收。 【實施方式】 下文將關於it附圖式而僅借助於實例來詳細描述本發明 之特定較佳實施例。 在以下描述中,使用術語,,前"、”後"、”左”及"右"來指 代如由機動車辆之操作員或駕敏員所觀測之方向,且在圖 式中分別由參考符號Fr、Rr、L及R來指示此等方向。 圖1係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後車體結構的透視 13l797.doc U44914 圖。後車體結構ίο包括:左後側面框架丨丨與右後側面框架 u ;前橫向構件14與後橫向構件15,其在車輛之前後方向 上彼此間隔開並橫跨於左後側面框架u與右後側面框架12 之間,及副框架16(見圖4),其位於前橫向構件14與後橫向 構件15下方。左後懸吊器18與右後懸吊器I%見圖4)設置於 副框架16上。 左後側面框架11係一具有左上升部分(亦即,左上彎部 分)1 la之上彎框架,而右後側面框架12係一具有右上升部 分(亦即,右上彎部分)12a之上彎框架。將在稍後論述左後 側面框架11與右後側面框架12之細節。 前橫向構件14係一大體上線性構件,其具有一固定地接 合至左上彎部分lla之前部分21(下文中亦被稱作"左上彎前 邛为21 )的左端部分14a及一固定地接合至右上彎部分 之前部分22(下文中亦被稱作"右上彎前部分22”)的右端部 分 14b。 則杈向構件14在車輛之寬度方向上安置於左上彎部分與 右上彎部分之前部分21與22之間(亦見圖4)。後隔板24構成 後隔板24之下樑。前橫向構件14具有一位於左輪外殼25 (見圖2)中之左端部分24a及一位於右輪外殼%中之右端部 分24b。注意,在圖,僅展示右輪外殼%以促進理解。 後検向構件1 5係一大體上弓狀構件,其具有一固定地接 合至左上弯部分Ua之後部分31(下文中亦被稱作,,左上彎後 部7刀31 )的左端部分15a及一固定地接合至右上彎部分12已 之後部分32(下文中亦被稱作”右上彎後部分32")的右端部 131797.doc 1344914 分 15b。 後橫向構件I5在車輛之寬度方向上安置於左上彎部分與 右上彎部分之後部分3 i與32之間。 圖2係本發明之後車體結構的側視圖。 左後側面框架11具有一位於左上彎前部分2丨之前端附近 的左前連接部分34及一位於左上彎後部分31上之左後連接 部分35。 類似地’右後側面框架1 2具有一位於右上彎前部分2 2之 月端附近的右前連接部分36(亦見圖4)及一位於右上,彎後部 分32上之右後連接部分37(亦見圖4)。 副框架16借助於複數個螺栓3 8而連接至左前連接部分34 與右前連接部分36及左後連接部分35與右後連接部分37。 圖3係本發明之後車體結構的仰視圖,且圖4係後車體結 構之仰視圖’其中副框架16與該後車體結構脫離。 左剛連接部分3 4位於左後側面框架11與前橫向構件丨4之 左端部分14a被接合在一起之左前接合部41稍前處(亦即, 位於左刖接合部4 1附近)。因為左前接合部4 1係左後側面 框架11與前橫向構件14之左端部分i4a被接合在一起之 處’所以其具有極大剛性。在將左前連接部分3 4設置於左 前接合部41附近的情況下’該左前連接部分34可具有增加 之剛性。 右前連接部分36位於右後側面框架12與前橫向構件14之 右端部分14b被接合在一起之右前接合部43稍前處(亦即, 位於右前接合部43附近)。因為右前接合部43係右後側面 131797.doc 12 1344914 框架12與前橫向構件14之右端部分14b被接合在一起之 處’所以其具有極大剛性《在將右前連接部分36設置於右 前接合部43附近的情況下,該右前連接部分36可具有增加 之剛性。 左後連接部分35設置於左後側面框架11與後橫向構件15 之左端部分15a被接合在一起的左後接合部42上。因為左 後接合部42係左後側面框架η與後橫向構件15之左端部分 1 5a被接合在一起之處’所以其具有極大剛性。在將左後 連接部分35設置於左後接合部42附近的情況下,該左後連 接部分3 5可具有增加之剛性。 右後連接部分37設置於右後側面框架12與後橫向構件15 之右端部分15b被接合在一起的右後接合部44上。因為右 後接合部44係右後側面框架12與右橫向構件丨5之右端部分 1 5b被接合在一起之處,所以其具有極大剛性。在將右後 連接部分37設置於右後接合部44附近的情況下,該右後連 接部分37可具有增加之剛性。 副框架16包括大體上u形形狀之左副側面構件51、大體 上u形形狀之右副側面構件52、線性延伸之前副橫向構件 53及線性延伸之後副橫向構件54。纟副側面構件51及右副 側面構件52各自具有—朝彼此突出的大體上υ形形狀。 左副側面構件51包括:左中間部分56,其被彎曲以朝車 體之縱向中心線59突出;左前延伸部分57,其在車體之向 方向上自左t間部分56之前端傾斜;及左後延伸 P刀58 #在車體之向後及向外方向上自左中間部分56之 131797.doc 13 1344914 後端傾斜。即,左副侧面構件51被形成為大體ιυ形形 狀,使得整個側面構件51朝車體之縱向中心線59向内突 出。 左副側面構件51位於左後側面框架u下方,其借助於螺 栓38而在左前延伸部分57處連接至左前連接部分“且借助 於螺栓38而在左後延伸部分58處連接至左後連接部分乃。 右副側面構件52包括:右中間部分61 ’其被彎曲以朝車 體之縱向中心線59突出;右前延伸部分62,其在車體之向 前及向外方向上自右中間部分61之前端傾斜;及右後延伸 部分63,其在車體之向後及向外方向上自右中間部分6丨之 後端傾斜。即,右副側面構件52被形成為大體ιυ形形 狀,使得整個側面構件52朝車體之縱向中心線59向内突 出。 右副側面構件52位於右後側面框架12下方,其借助於螺 栓38而在右前延伸部分62處連接至右前連接部分刊且借助 於螺栓38而在右後延伸部分63處連接至右後連接部分37。 前副橫向構件53具有一固定地接合至位於左前延伸部分 57附近之左副側面構件51之一區域的左端部分53a及一固 定地接合至位於右前延伸部分62附近之右副側面構件52之 一區域的右端部分53b。 即,刖田彳橫向構件5 3橫跨於位於左前延伸部分5 7附近之 左副側面構件5 1之區域與位於右前延伸部分62附近之右副 側面構件52之區域之間。前副橫向構件53係一在車輛之寬 度方向上延伸之線性構件。 13l797.doc 後副橫向構件5 4具有一固定地接合至位於左後延伸部分 58附近之左副側面構件5丨之一區域的左端部分54a及—固 定地接合至位於右後延伸部分63附近之右副側面構件52之 一區域的右端部分54b。 即’後副橫向構件54橫跨於位於左後延伸部分58附近之 左副側面構件5 1之區域與位於右後延伸部分63附近之右副 側面構件52之區域之間。後副橫向構件54亦為一在車輛之 寬度方向上延伸之線性構件。 因此,左副側面構件5 i之左中間部分56、右副側面構件 52之右中間部分61、前副橫向構件53及後副橫向構件54一 起構成一大體上矩形架構46。 左副側面構件5 1與右副侧面構件52各自具有一朝彼此突 出的大體上U形形狀,使得可使左副側面構件5丨與右副側 面構件52之間的距離L1在左中間部分56與右中間部分61中 顯著小。 刚副杈向構件53橫跨於位於左前延伸部分57附近之左副 側面構件51之區域與位於右前延伸部分62附近之右副側面 構件52之區域之間,且後副橫向構件54橫跨於位於左後延 伸部分58附近之左副側面構件51之區域與位於右後延伸部 分63附近之右副側面構件52之區域之間。即,前副橫向構 件5 3橫跨於左副側面構件5丨與右副側面構件5 2之較前端更 接近中間部分的近前端區域之間,且後職向構料橫跨 於左副側面構件51與右副側面構件52之較後端更接近中間 部分的近後端區域之間。因&,可使前副橫向構件53與後 131797.doc 15 1344914 副橫向構件54之間的距離L2顯著小。 在將左副側面構件5 1與右副側面構件52之間的距離L1及 刖田彳彳κ向構件53與後副橫向構件54之間的距離L2限制至如 上文所述之小距離的情況下,可使副框架16之架構46的尺 寸緊湊。在緊湊建構副框架16之架構46的情況下,副框架 16可具有足夠剛性。 左副側面構件5 1與右副側面構件52各自具有大體上 形狀°因此’左副側面構件5丨之左前延伸部分57與右副側 面構件52之右後延伸部分63在架構46之對角線65上延伸。 左前延伸部分57與右後延伸部分63與車體之前後方向及寬 度方向成約45。而安置。 類似地’右副側面構件52之右前延伸部分62與左副側面 構件51之左後延伸部分58在架構46之對角線“上延伸。左 前延伸部分57與右後延伸部分63與車體之前後方向及寬度 方向成約45。而安置。 即’左前延伸部分57與右後延伸部分63彼此共線延伸, 且左後延伸部分58與右前延伸部分62彼此共線延伸。此 外,延伸部分57、58、62及63各自與車體之前後方向及寬 度方向成約45。而安置。以此方式,可經由延伸部分57、 58、62及63而將在車體之前後方向及寬度方向上施加至副 框架16之負载有效地傳輸至左前連接部分34、左後連接部 为35、右岫連接部分%及右後連接部分37。 圖5係沿圖2之5_5線所截取的剖視圖。在左後側面框架 11之左上彎前部分2】中,後下框架71形成為凹剖面形狀, 131797.doc -16· 1344914 後下框架71之開口 71 a由後上框架72閉合,且後下框架7 i 由加強板73加強。 後下框架71之凹剖面形狀由外壁75與内壁76及底表面77 來界定,該後下框架71係一在車體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構 件。前通孔81形成於底表面77中。加強板73具有一與通孔 8 1同心形成之前安裝孔82 » 左前連接部分34設置於左後側面框架丨丨之左上彎前部分 21中。左前連接部分34具有一固定至左上彎前部分21之前 安裝托架84及一安裝於前安裝托架84上之前安裝螺帽85。 前安裝托架84具有一由外壁86與内壁87及底表面88界定 之凹剖面形狀。前安裝托架84之外壁86被點焊至後下框架 71之外壁75,且刚安裝托架84之内壁87被點焊至後下框架 71之内壁76。底表面88具有一與前安裝孔82同心形成之前 支撐孔89。 前安裝螺帽85被插入前通孔81、前支撐孔89及前安裝孔 82中且其被知接至加強板73及底板88。前安裝螺帽85係 中空構件並具有一形成於其下部分85a中之内螺紋85b,且 下部分85a具有一向下突出超過前支撐孔⑽之下區域。 左副側面構件5 1之左前延伸部分57借助於螺栓38而緊固 至左前連接部分34。左前延伸部分57包括一沿對角線“而 自圖3之矩形架構46之左前隅角延伸的前延伸桿91及一設 置於該前延伸桿91之前端部分上的前安裝部分92。前安裝 部分92包括中空套環93、設置於套環93之外周邊表面上的 橡膠構件94及設置於橡膠構件94之外周邊表面上的圓柱殼 131797.doc 體95。圓柱殼肋附著至前延伸糾之前端部分。 中空套環93裝配於前安裝螺帽85之下部分仏的下區域 上板97鄰接前安裝部分92之下端,螺检μ自下部經由板 97:孔97a而插入套環93中’且螺拴38之外部螺紋部分擰 到前安裝螺帽85之内螺紋85b上。以此方式,前安裝部分 92(亦即,左歧伸部分57)借助於螺栓咖連接至左前連 接部分3 4。 在如圖4中所示將左前連接部分34設置於左前接合部41 附近的If況下’有可能增強左前連接部分3 4之剛性。因 此,左前延伸部分57經由左前連接部分34而牢固地連接至 後側面忙架11。以此方式,可將施加至左前延伸部分5 7之 負載有效地傳輸至左後側面框架丨丨及前橫向構件丨4。 圖6係沿圖2之6-6線所截取的剖視圖。在左後側面框架 Π之左上彎後部分3 1中,後下框架ι〇1形成為凹剖面形 狀,後下框架101之開口 1 〇 1 a由後上框架丨〇2及加強板丨〇3 閉合。左上彎後部分3 1之後下框架丨〇 1、後上框架1 〇2及加 強板103在構造及操作上類似於上文關於圖5所描述的左上 彎前部分2 1之後下框架71、後上框架72及加強板73。 後下框架101之凹剖面形狀由外壁1〇5與内壁1〇6及底表 面107界定’該後下框架ίο!係一在車體之前後方向上延伸 之構件。後通孔111形成於底表面1〇7中。加強板1〇3具有 一與後通孔1 1 1同心形成之後安裝孔1 12。 左後連接部分35設置於左後側面框架11之左上彎後部分 3 1中。左後連接部分35具有一固定至左上彎後部分3 1之後 I31797.doc 1344914 安裝托架114及一安裝於後安裝托架114上之後安裝螺帽 115 ° 後安裝托架114包括外板116與内板117。外板ι16具有一 由外壁116a及底表面116b界定之大體上L形狀。底表面 u6b被點焊至内板n7之彎曲部分117a。因此,後安裝托 架114具有一由外板116與内板117界定之凹剖面形狀。 外板116之外壁116a被點焊至後下框架1 〇 1之外壁丨〇5, 且内壁117被點焊至後下框架101之内壁106。底表面U6b 具有一與後安裝孔112同心形成之後支撐孔丨19。 後安裝螺帽115被插入後通孔111及後支撐孔119中,且 其被焊接至加強板103及底表面116b。後安裝螺帽115係一 類似於前安裝螺帽85之中空構件且具有一形成於其下部分 115&中之内螺紋11513,且下部分115&具有一向下突出超過 後支撐孔119之下區域。 左副側面構件5 1之左後延伸部分58借助於螺栓38而固定 至左後連接部分3 5。左後延伸部分5 8包括一沿對角線66而 自圖3中所示之架構46之左後隅角部分延伸的後延伸桿12工 及一設置於後延伸桿121之前端部分上的後安裝部分122。 後安裝部分122包括中空套環123、設置於套環123之外周 邊表面上之橡膠構件124及設置於橡膠構件ι24之外周邊表 面上的圓柱殼體125。圓柱殼體125附著至後延伸桿121之 前端部分。 中空套環123裝配於後女裝螺帽115之下部分ii5a的下區 域上。板127鄰接後安裝部分122之下端,螺栓38自下部經 131797.doc -19- 1344914 由板127之孔127a而插入套環123中,且螺栓38之外螺紋部 分喃合於後安裝螺帽丨i 5之内螺紋丨丨5b上。以此方式,後 安裝部分122(亦即,左後延伸部分58)借助於螺栓38而連接 至左後連接部分35。
在如圖4中所示將左後連接部分35設置於左後接合部42 附近的情況下’有可能增強左後連接部分3 5之剛性。因 此,可經由左後連接部分3 5而將左後延伸部分5 8牢固地連 接至後側面框架11。以此方式,可將施加至左後延伸部分 58之負載有效地傳輸至後側面框架u及後橫向構件15。 右前連接部分36、右後連接部分37、右前延伸部分62、 右後延伸部分6 3等在構造及操作上類似於上文關於圖5及 圖6所描述之左前連接部分34、左後連接部分35、左前延 伸部分57、左後延伸部分58等並與其成左右對稱關係而安 置。因此,此處將不詳細描述右前連接部分%、右後連接 部分37、右前延伸部分62、右後延伸部分63等。
簡言之,在前橫向構件14及後橫向構 分與左後側面框架11及右後側面框架12重疊之區域= -者中’彳穿過橫向構件與側面框架之重疊壁部分而插入 安裝螺帽85或115以結合螺栓38而將橫向構件與側面框架 =看圖7及圖8 ’以下段落描述當在車輛行進期間在車體 之則後方向及寬度方向上施加之負載經由左後懸吊器仙 右:懸吊器;9(該等圖中未展示右後懸吊器⑼而作用於副 框架16上時後車體結構之實例行為。 131797.doc •20· 1344914 在圖7A中’經由左後懸吊器18與右後懸吊器i9(未展示 右後懸书器⑼,纟車體之寬度方向上施加的負载如由箭 頭A所指示而作用於副框架16上且在車體之前後方向上施 加的負载如由箭頭B所指示而作用於副框架以上。在本實 施例中,副框架16可藉由減小左副側面構件51與右副側面 構件52之間的距離L1及前副橫向構㈣與制橫向構件54 之間的距離L2以藉此減小架構46之尺寸來保持足夠剛性。 因此,作用於副框架16上之負載可由副框架16充分承擔。 作用於副框架16上之負載不僅借助於左前延伸部分”而 傳輸至左前連接部分34,而且借助於左後延伸部分58而傳 輸至左後連接部分35。此外,施加至副框架16之負載不僅 借助於右前延伸部分62而傳輸至右前連接部分36,而且借 助於右後延伸部分63而傳輸至右後連接部分37。 因為延伸部分57、58、62及63各自與車體之前後方向及 寬度方向成約45。而安置,所以可借助於延伸部分57、 58、62及63而將在箭頭A方向及箭頭B方向上施加至副框 架16之負載有效地傳輸至左前連接部分34、左後連接部分 35、右前連接部分36及右後連接部分37。 在圖7B中,左前連接部分34可由於被設置於左前接合部 41附近(見圖4)而具有足夠剛性。因此,如由箭頭c所指 示,可朝左後側面框架11有效地傳輸自左前延伸部分57傳 輸至左前連接部分34之負載。 圖8A及圖8B在本實施例中展示當負載傳輸至前橫向構 件與後橫向構件時後車體結構之實例行為。 131797.doc -21· 1344914 在圖8A中,左後連接部分35可由於被設置於左後接合部 42附近(見圖4)而具有足夠剛性。因此,如由箭頭〇所指 示,可朝左後側面框架11來有效地傳輸自左後延伸部分% 傳輸至左後連接部分35之負載。 左前連接部分34(見圖7B)與左後連接部分35在構造及操 作上類似於圖4中所示之右前連接部分36與右後連接部分 3 7且與其成左右對稱關係而安置。因此,可朝右後側面框 架12來有效地傳輸自圖3之右前延伸部分“傳輸至右前連 接部分37之負載。類似地,可朝右後側面框架12來有效地 傳輸自右後延伸部分63傳輸至右後連接部分37之負載。 如圖8B中所示,左前接合部41設置於左前連接部分^附 近。因此,如由箭頭E所指示,可借助於左前接合部41而 經由左端部分14a將傳輸至左後側面框架丨丨之負載有效地 傳輸至前橫向構件14。 此外,左後接合部42設置於左後連接部分35上。因此, 如由箭頭F所指示,可借助於左後接合部42而經由左端部 分15a將傳輸至左後側面框架"之負載有效地傳輸至後橫 向構件1 5。 類似地,如由箭頭G所指示,可借助於右前接合部43而 經由右端部分14b將自右前連接部分36傳输至左後側面框 架1 2之負載有效地傳輸至前橫向構件14。 此外,如由箭頭Η所指示,可借助於右後接合部料而經 由右端部分15b將自右後連接部分37傳輸至右後側面框架 12之負载有效地傳輸至後橫向構件i 5。 131797.doc -22- 1344914 以上文所提及之方式,若在車輛行進期間已經由左後懸 吊器18與右後懸爷器19而將負载傳輸至副框架16,則可將 傳輸之負載有效地分散至左後侧面框架ι ^與右後側面框架 12及前橫向構件14與後橫向構件15並由其吸收。 接著,關於圖9,將給出關於當衝擊作用於結構1〇之左 後側面㈣11上時本發明 <後車體結構之實例行為的描 述。 當衝擊作用於左後側面框架u上時,負載作用於左前連 =部分34上,如由箭頭丨所指示。在此狀況下,施加至左 則連接部分34之負载不僅被傳輸至前橫向構件14而且被傳 輸至左前延伸部分57之前端部分。 因為左前延伸部分57與車體之前後方向及寬度方向成約 45。而安置,所以可將傳輸至延伸部分”之前端部分的負 載有效地傳輸至副橫向構件53,如由箭頭】所指示。因 此,可由前橫向構件14及前副橫向構件53來有效地吸收施 加至左前連接部分34之負載。 類似地’在後車體結構1〇之左後側面框架丨丨中,負載作 用於左後連接部分35上,如由箭頭κ所指示。在此狀況 下,施加至左後連接部分35之負載不僅被傳輸至後橫向構 件15,而且被傳輸至左後延伸部分58之前端部分。 因為左後延伸部分58與車體之前後方向及寬度方向成約 45。而安置,所以可將傳輸至延伸部分58之前端部分的負 載有效地傳輸至後副橫向構件5 4,如由箭頭L所指示。因 此,可由後橫向構件15及後副橫向構件54來有效地吸收施 131797.doc -23- 1344914 加至左後連接部分35之負载。 當:载作用於後車體結構10之右後側 面框架12中的右前 連接Ρ刀36上時,可由前橫向構件14及前副橫向構件53來 有效地吸收負載。此外,當負載作用於後車體結構10之右 後側面框架U中的右後連接部分37上時,可由後橫向構件 15及後副橫向構件54來有效地吸收負載。 儘官已在上文關於左副側面構件51與右副側面構件^之 中間部分56與61各自具有一弯曲形狀的狀況而描述較佳實 施例’但本發明並未因此受限;舉例而言,中間部分56盘 6阿為直線形狀。X’在此狀況下,左側面構件51與右側 面構件52各自形成為大體上ϋ形形狀。 工業適用性 本發明之後車體結構適合用於具有橫跨於後側面框竿之 件及一設置於該等橫向構件下方之副框架的機 動車輛中。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展 圖; 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後車體 結構的透視 圖2係本發明之後車體結構的側視圖; 圖3係本發明之後車體結構的仰視圖; 圖4係後車體結構之仰視圖,其中副框架與其脫離; 圖5係沿圖2之線5-5所截取的剖視圖; 圖6係沿圖2之線6-6所截取的剖視圖; 圖7Α及圖7Β係解釋當負載經由懸吊 J讣用於副框架 131797.doc -24· U44914 上時後車體結構之實例行為的視圖; 件與後橫向 圖8A及圖8關解釋當負載傳輸至前橫向構 構件時後車體結構之實例行為的視圖;及 圖9係解釋當衝擊作用於左後側面框架上時後車體結構 之實例行為的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後車體結構 11 左後側面框架 11a 左上升部分/左上彎部分 12 右後側面框架 12a 右上彎部分 14 前橫向構件 14a 左端部分 14b 右端部分 15 後橫向構件 15a 左端部分 15b 右端部分 16 副框架 18 左後懸吊器 19 右後懸吊器 21 前部分/左上彎前部分 22 前部分/右上彎前部分 24 後隔板 24a 左端部分 131797.doc 1344914 24b 右端部分 25 左輪外殼 26 右輪外殼 31 後部分/左上彎後部分 32 後部分/右上彎後部分 34 左前連接部分 35 左後連接部分 36 右前連接部分 37 右後連接部分 38 螺栓 41 左前接合部 42 左後接合部 43 右前接合部 44 右後接合部 46 矩形架構 51 左副側面構件 52 右副側面構件 53 前副橫向構件 53a 左端部分 53b 右端部分 54 後副橫向構件 54a 左端部分 54b 右端部分 56 左中間部分 131797.doc .26. 1344914
57 左前延伸部分 58 左後延伸部分 59 縱向中心線 61 右中間部分 62 右前延伸部分 63 右後延伸部分 65 對角線 66 對角線 71 後下框架 71a 開口 72 後上框架 73 加強板 75 外壁 76 内壁 77 底表面 81 前通孔 82 前安裝孔 84 前安裝托架 85 前安裝螺帽 85a 下部分 85b 内螺紋 86 外壁 87 内壁 88 底表面 131797.doc -27 1344914
89 前支撐孔 91 前延伸桿 92 前安裝部分 93 套環 94 橡膠構件 95 圓柱殼體 97 板 97a 孔 101 後下框架 101a 開口 102 後上框架 103 加強板 105 外壁 106 内壁 107 底表面 111 後通孔 112 後安裝孔 114 後安裝托架 115 後安裝螺帽 115a 下部分 115b 内螺紋 116 外板 116a 外壁 116b 底表面 I31797.doc -28 1344914
117 内板 117a 彎曲部分 119 後支撐孔 121 後延伸桿 122 後安裝部分 123 中空套環 124 橡膠構件 125 圓柱殼體 127 板 127a 孔 A 箭頭 B 箭頭 C 箭頭 D 箭頭 E 箭頭 F 箭頭 Fr 前 G 箭頭 H 箭頭 I 箭頭 J 箭頭 K 箭頭 L 箭頭 L 左 131797.doc -29- 1344914
Ll 距離 L2 距離 R 右 Rr 後
131797.doc ·30·

Claims (1)

  1. 、申請專利範圍: —種後車體結構,其包含. 中左後側面框架與右後側面框架,其設置於一後車體部 前橫向構件與後橫向 與該右後側面框架之間 一預定間隔;及 構件,其橫跨於該左後側面框架 ’其中在該等橫向構件之間具有 田〃,/、女置於該前橫向構件與該後橫向構件 方且具有設置於其上之後懸吊器, 該副框架包括: 左副側面構件與右副側面構件,其各自具有—大體 上U形形狀’使得該左副側面構件與該右副側面構件 朝該車體之一中心線向内突出; 刖曰1j検向構件,其橫跨於該左副側面構件與該右 副側面構件之各別近前端區域之間;及 一後副k向構件,其橫跨於該左副側面構件與該右 副側面構件之各別近後端區域之間; 其中戎左副側面構件與該右副側面構件及該前副橫向 構件與该後副橫向構件一起構成一大體上矩形形狀之一 架構, 該大體上U形形狀之該左副側面構件包括一自該架構 朝該車體之一後部延伸之左後延伸部分,該左後延伸部 分連接至該後橫向構件與該左後側面框架被接合在一起 的一接合部,及 131797.doc 1344914 該大體上u形形狀之該右副側面構件包括一自該架構 朝該車體之該後部延伸之右後延伸部分,該右後延伸部 分連接至該後橫向構件與該右後側面框架被接合在一起 的一接合部》 2.如請求項1之後車體結構,其中該大體上1;形形狀之該左 副側面構件進一步包括一自該架構朝該車體之一前部延 伸之左前延伸部分,該左前延伸部分連接至該前橫向構
    件與該左後側面框架被接合在一起的一接合部,且該大 體上U形形狀之該右副側面構件進一步包括一自該架構 朝該車體之該前部延伸之右前延伸部》,該右前延伸部 为連接至該前橫向構件與該右後側面框架被接合在一起 的一接合部。 3. 4. 如仴求項2之後車體結構,其中該左前延伸部分與該右 後延伸部分彼此絲延伸,且該左後延伸料與該右前 延伸部分彼此共線延伸。 如請求項1之後車體結構,其巾該前橫向構件與該後橫 向構件各自在其相對末端部分處以與該左後側面框架及 该右後側面框架成重疊之關係而與該左後側面框架及气 右後側面框料接’且在該前橫向構件及料橫向料 對末端部分與該左後側面框架及該右後側面框 :側^ £域中之每一者中,一螺帽穿過該橫向構件盘 之重^壁部分而插入以結合-螺栓而將靜 向構件與該後側面框架緊固在一起。 ^ 131797.doc
TW097120503A 2007-06-22 2008-06-02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TWI34491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65124 2007-06-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4687A TW200904687A (en) 2009-02-01
TWI344914B true TWI344914B (en) 2011-07-11

Family

ID=39651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0503A TWI344914B (en) 2007-06-22 2008-06-02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784858B2 (zh)
JP (3) JP5135360B2 (zh)
CN (1) CN101678861B (zh)
TW (1) TWI344914B (zh)
WO (1) WO20090016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01608B2 (ja) * 2006-09-04 2012-08-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後部車体構造
JP4977067B2 (ja) * 2007-08-21 2012-07-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5417878B2 (ja) * 2008-05-09 2014-02-1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車体の後部構造
JP4832546B2 (ja) * 2009-04-15 2011-12-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補強バーの締結構造
JP5471559B2 (ja) * 2010-02-15 2014-04-1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下部構造
US8439430B2 (en) * 2010-03-31 2013-05-14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5329575B2 (ja) * 2011-01-26 2013-10-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前部
US8925991B2 (en) * 2011-06-08 2015-01-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inforced frame-to-body attachment
DE102011106250A1 (de) * 2011-07-01 2013-01-03 Audi Ag Hilfsrahmen für das Fahrzeugchassis von Kraftfahrzeugen
JP5821425B2 (ja) * 2011-08-31 2015-11-2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DE112013002970T5 (de) * 2012-06-15 2015-03-12 Honda Motor Co., Ltd. Struktur für Heckteil von Fahrzeugkarosserie
JP5935686B2 (ja) * 2012-12-28 2016-06-1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CN103287496B (zh) * 2013-06-27 2016-05-1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JP6209893B2 (ja) * 2013-08-01 2017-10-11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固定構造
JP6060873B2 (ja) * 2013-11-07 2017-01-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KR101637287B1 (ko) * 2014-09-02 2016-07-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서브 프레임용 마운팅 유닛
JP6131226B2 (ja) * 2014-09-24 2017-05-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サブフレーム締結構造
JP6402249B2 (ja) * 2015-06-08 2018-10-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JP6462554B2 (ja) * 2015-10-27 2019-01-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GB2553328B (en) * 2016-09-01 2021-12-29 Dennis Eagle Ltd Improved vehicle chassis and chassis assembly method
CN106741183B (zh) * 2017-02-28 2019-03-1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后副车架安装点结构
JP6900768B2 (ja) 2017-04-28 2021-07-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JP6590862B2 (ja) * 2017-06-05 2019-10-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支持構造
CN109204533B (zh) * 2017-06-30 2021-09-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和车辆
JP6626480B2 (ja) * 2017-08-09 2019-12-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US10202028B1 (en) * 2017-08-09 2019-02-1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Traction Battery Sub-Frame Assembly
KR102383248B1 (ko) * 2017-10-12 2022-04-05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리어 서스펜션용 마운팅 유닛
KR102529385B1 (ko) * 2018-07-12 2023-05-04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서브 프레임 마운팅구조
JP7139863B2 (ja) * 2018-10-15 2022-09-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KR102512997B1 (ko) * 2018-12-05 2023-03-2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차체구조물
DE102019203095A1 (de) * 2019-03-07 2020-09-10 Audi Ag Fahrwerk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solchen Fahrwerk sowie Baukastensystem zum Herstellen von wenigstens zwei Bauvarianten eines Fahrwerks für Kraftfahrzeuge
CN114007930A (zh) * 2019-06-27 2022-02-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JP7158514B2 (ja) * 2021-02-12 2022-10-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CN115214787B (zh) * 2022-03-14 2023-09-2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后部结构和汽车
FR3142158A1 (fr) * 2022-11-23 2024-05-24 Psa Automobiles Sa Train arrièr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fixé sur un support en équerre lié à une doublure du longeronnet
FR3142984A1 (fr) * 2022-12-09 2024-06-14 Psa Automobiles Sa Train arrièr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fixé sur un longeronnet au moyen d’une entretoise étagé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55887U (zh) * 1987-03-31 1988-10-13
JPH0719956Y2 (ja) * 1989-02-20 1995-05-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H0813670B2 (ja) * 1989-09-30 1996-02-1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US5174628A (en) * 1989-09-30 1992-12-29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Automobile rear body structure
JP2871219B2 (ja) * 1991-09-18 1999-03-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JP3355925B2 (ja) * 1996-05-15 2002-12-0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メンバ結合構造
DE19909945C1 (de) * 1999-03-06 2000-10-26 Porsche Ag Fahrscheme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2003002233A (ja) * 2001-06-21 2003-01-08 Toyota Motor Corp 車輌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メンバの取付構造
JP4032702B2 (ja) * 2001-10-31 2008-01-1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4154918B2 (ja) * 2002-04-19 2008-09-2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4247902B2 (ja) * 2004-03-31 2009-04-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ブッシュ取付構造
WO2005095182A1 (ja) * 2004-03-31 2005-10-13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サブフレーム及びブッシュ取付構造
JP4559259B2 (ja) * 2005-03-02 2010-10-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US7513329B2 (en) * 2005-03-02 2009-04-07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JP4815979B2 (ja) * 2005-10-05 2011-11-1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35360B2 (ja) 2013-02-06
US20100072787A1 (en) 2010-03-25
JP5439553B2 (ja) 2014-03-12
JP2012236600A (ja) 2012-12-06
JP5439554B2 (ja) 2014-03-12
CN101678861A (zh) 2010-03-24
US7784858B2 (en) 2010-08-31
JP2010530821A (ja) 2010-09-16
CN101678861B (zh) 2011-11-02
WO2009001655A1 (en) 2008-12-31
TW200904687A (en) 2009-02-01
JP2012236601A (ja) 201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44914B (en) Rea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20090096253A1 (en)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2010076472A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2008094135A (ja) 車両のボデー支持構造
JP2005319830A (ja) 車体フロア構造
JP2004237920A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08247351A (ja) 車体構造
JP569176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バックフレーム
JP2009018725A (ja)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2005170076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2011189794A (ja) フロア構造
JP6384257B2 (ja) 車両フロア構造
JP6020932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2011173506A (ja) クロスメンバ構造
JP2006213187A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08195206A (ja) 車両の車体前部構造
JP5215917B2 (ja) 車体下部構造
JP2007331430A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2008308071A (ja) 車両後部の上側コーナ部のフレーム構造
JP4909455B2 (ja)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JP2010030546A (ja) 車両用フロア構造
JP2013100108A (ja) 車体下部構造
JP2004074939A (ja) トラクタのフレーム構造
JP5063288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0221816A (ja) 車体フロア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