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85528B - Extrudable crosslinked grease-like electromagnetic waves absorbent - Google Patents

Extrudable crosslinked grease-like electromagnetic waves absorb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85528B
TWI285528B TW094109237A TW94109237A TWI285528B TW I285528 B TWI285528 B TW I285528B TW 094109237 A TW094109237 A TW 094109237A TW 94109237 A TW94109237 A TW 94109237A TW I285528 B TWI285528 B TW I28552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wave
crosslinked
grease
wave absorbing
absorbing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09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05772A (en
Inventor
Tatsuya Kobayashi
Orie Furuya
Original Assignee
Gel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l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ltec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605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05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855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8552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3/04Polysiloxa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7/00Devices for absorbing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Combinations of such devices with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1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H01F1/03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 H01F1/12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 H01F1/34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non-metallic substances, e.g. ferrites
    • H01F1/36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non-metallic substances, e.g. ferrites in the form of particles
    • H01F1/37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non-metallic substances, e.g. ferrites in the form of particles in a bonding ag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73Shielding materials
    • H05K9/0081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aterials, e.g. EMI, RFI shielding
    • H05K9/0083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aterials, e.g. EMI, RFI shielding comprising electro-conductive non-fibrous particles embedded in an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e.g. powder, flakes, whisk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0Metal compou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206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ores by mechanical means
    • H01F41/0246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circuits by moulding or by pressing pow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Tubes (AREA)

Description

128552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將 其塡充•封入之容器,其容器之製法,以及利用該等之電 磁波吸收方法,尤其係關於具有優越的電磁波吸收性、熱 傳導性、難燃性,溫度相依性少,可適用於不易適用薄片 製品,或薄片之黏附作業功效非常差勁時之間隙或薄塗佈 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將其塡充•封入 之容器,其容器之製法,以及利用該等之電磁波吸收方法 〇 【先前技術】 近年來隨著廣播、移動式通信、雷達、攜帶式電話、無 線LAN (區域網路)等之電磁波使用普及,電磁波即散射 於生活空間以致電磁波阻滯、電子機器之誤動作等之問題 再三的發生。尤其是應付來自會產生電磁波的機器內部之 元件或印刷基板圖案所放射出之無用電磁波(雜波)所造 成干擾或諧振現象,並導致機器之性能、可靠性降低之近 電磁場的電磁波之對策,及應付因運算元件之高速化引起 的發熱量增多之散熱對策已演變成當務之急。 爲解決此等難題之方法,一向是主要採取將所產生之雜 波予以反射‘而反饋於產生源之反射法,使雜波誘導入穩定 的電位面(接地部等)之旁路法,或屏蔽法等。 然而,目前因爲隨著近年來的機器之小型·輕量化要求 所必然的高密度組裝,致可供搭配應付雜波所需構件之空 1285528 ' 間即相對變得少,加上隨著省電化要求的元件驅動之低電 壓化,致使來自其他媒體之高頻即易於耦合於電源系統, 且因隨著運算處理速度之高速化要求而使時鐘信號變得狹 窄,致更易於受到高頻之影響,隨著樹脂製罩殼之急劇的 普及,致結構變得電磁波更加容易漏洩,以及隨著使用頻 帶之驟增,致被迫處在更易於受到彼此互相影響的環境下 等之理由,上述之反射法、旁路法、屏蔽法等之任一種方 法並非爲能稱得上是可使應付近電磁場之電磁波對策與應 ® 付散熱對策兩者同時並存之方法。 爲解決如上所述之問題,已開始使用可將由樹脂型罩殼 內之元件或印刷基板圖案所產生之雜波予以轉換成熱能量 之電磁波吸收體。電磁波吸收體需要具有利用磁性損耗特 性來吸收所產生的雜波之電磁波能量,並予以轉換成熱能 量,以抑制在罩殻內之雜波的反射與透射之功能,及藉由 對以基板圖案或元件端子作爲天線所放出之電磁能量附加 阻抗,以使天線功效劣化,以降低電磁能量的能級之功能 B ,並且期望具有足夠的該等功能者。 爲對應如上所述問題,已有提案揭示一種柔軟薄型電磁 波吸收體(發明專利文獻1),其係將混合電磁波能量損 耗材料與保持材料所構成具有撓性之薄片狀電波吸收層, 與在有機纖維布將高導電性金屬材料予以無電鍍敷所構成 之電波反射層,加以積層者。 另一方面,爲防止電磁波對機器外部之漏洩,雖然也採 取一種設置金屬板以作爲電磁波屏蔽材之方法,或使罩殻 1285528 具有導電性以賦予電磁波屏蔽性能之方法,但是爲解決經 由該屏蔽材所反射、散射的電磁波將充滿於機器內部以助 長電磁干擾之問題,或在設置在機器內部的數片基板間之 電磁干擾問題,已有提案揭示一種將導電性支持體,與由 軟磁性體粉末與有機黏合劑所構成之絶緣性軟磁性體層予 以積層所構成之電磁波干擾抑制體(發明專利文獻2 )。 此外,也已揭示一種以在將導電性塡充劑分散於聚矽氧 樹脂中所構成之電磁波反射層之至少一面,積層將電磁波 吸收性塡充劑分散於聚矽氧樹脂中所構成之電磁波吸收層 爲其特徵之電磁波吸收體(發明專利文獻3 ),其具有高 電磁波吸收性能、高電磁波屏蔽性能,同時將反映聚矽氧 樹脂本身之性質而成爲具有優越的加工性、柔軟性、耐氣 候性、耐熱性者。此外,也有揭示一種由肥粒鐵(ferrite)等 之金屬氧化物磁性體顆粒與含有金屬氧化物等之熱傳導性 塡充劑之聚矽氧凝膠組成物所形成之電磁波吸收性熱傳導 聚矽氧凝膠成型薄片(發明專利文獻4)。 然而,在任一種上述技術,電磁波吸收體之結構係成型 爲薄片狀等者,因此如欲應付搭配於設置在不易適用薄片 製品的罩殻之提高散熱效率用的開口部(例如縫隙)等時 ,則必須施加複雜的裁剪等處理以致不能實現足夠的應付 。另一方面,可供使用於塗佈在如上所述的部份之材料, 則已揭示例如:一種相對於1 00重量份絶緣樹脂,含有 200〜900重量份之軟磁性體粉的高透磁率之電磁屏蔽用絶 緣糊(發明專利文獻5 ):—種由混合有機結合劑與含有 1285528 偶合劑的鐵矽鋁磁性合金(Sendust )軟磁性粉末之黏稠體 所構成之電磁波吸收接著劑(發明專利文獻6); —種由 含有扁平的Fe - A1 — Si合金粉末與有機結合劑的形狀自如 之組成物所構成之複合磁性糊(發明專利文獻7):—種 將碳纖維、磁性顆粒、石墨化碳混合於聚矽氧樹脂等之液 狀電波干擾防止組成物(發明專利文獻8 ):—種在將塗 佈時則將磁性粉末混合於液狀的熱硬化性樹脂等然後使用 的電磁波屏蔽用材料(發明專利文獻9 );以及捏合由磁 性體顆粒所構成之電磁波吸收材料,與有機結合材所形成 之電磁波吸收糊(發明專利文獻10)。然而,任何材料皆 爲易於造成液垂現象或對周邊的滲透現象、與磁性粉末的 相分離現象,以致不能獲得對目的位置部份的完全之薄塗 佈,加上又不易裝入在軟管或注射器等之容器中來使用, 使得其使用操作有困難。 發明專利文獻1 :發明專利第3,0 9 7,3 4 3號公報 發明專利文獻2 :特開平第7-2 1 2079號公報 發明專利文獻3 :特開第2002-329995號公報 發明專利文獻4 :特開平第1 1 - 3 3 5 4 7 2號公報 發明專利文獻5:特開平第4-252498號公報 發明專利文獻6:特開平第1 1 -50029號公報 發明專利文獻7:特開平第1 1-5498 5號公報 發明專利文獻8:特開第2000-244173號公報 發明專利文獻9:特開第200 1 -284877號公報 發明專利文獻10:特開第2001-77585號公報 1285528 【發明內容】 〔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 有鑑於上述問題,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已交聯可 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將其塡充•封入之容器,其 容器之製法,以及利用該等之電磁波吸收方法。該已交聯 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係可改善液垂現象或對周 邊之滲透現象,與塡充劑之相分離現象,且如同滑脂、糊 、黏土等般可裝入於軟管或注射器等之容器,可以用手握 ® 住軟管,或可將注射器之活塞以空氣之力擠壓之程度的弱 力即可予以擠出,經擠出後,以施加外力即可造型成任意 形狀,且在適用其之機器內不會產生擴散現象(滲透現象 ),即使在外加例如傾斜狀態般之輕微的荷重之狀態下予 以保持時,只要仍舊繼續以其狀態放置,則具有仍然可保 持其形狀的「自形狀保持性」,經時變化少,且具有優越 的電磁波吸收性、熱傳導性、難燃性,溫度相依性少,可 適用於不易薄片製品適用的間隙或薄塗佈者。 〔解決問題之技術方法〕 爲解決如上所述之技術問題,本發明之發明人經專心硏 究結果,使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分散於用以製造聚矽氧凝 膠所需之原料中,並予以加熱所製得之可擠出的已交聯滑 脂狀物’ 一向是由於其係屬交聯物之故而被認爲不會流動 ’但是卻出乎意料的發現可以藉由注射器之活塞等之程度 的弱力即流動,且可加工成特定形狀,即使在施加如傾斜 狀態般之輕微荷重之狀態下予以保持,而且只要使該成型 -10- 1285528 物自然地放置,則具有仍然可保持其形狀之「自形狀保持 性」,較佳爲作爲電磁波吸收劑而使用軟磁性肥粒鐵和/或 扁平軟磁性金屬粉,更佳爲作爲難燃性材料而混合特定量 之含有磁鐵礦之複合塡充劑,藉此即可製得具有優越的電 磁波吸收性、熱傳導性、難燃性,溫度相依性少,可適用 於不易適用薄片製品的間隙或薄塗佈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 脂狀電磁波吸收材而達成本發明。 亦即,如根據本發明之第1項發明,即可提供一種已交 ® 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其特徵爲其係使電磁波 吸收用塡充劑分散於交聯聚矽氧凝膠中所構成者,該已交 聯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雖然爲流動性卻具有自形狀保持性 ,且相對於100重量份之交聯聚矽氧凝膠含有200〜800 重量份之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 此外,如根據本發明之第2項發明,即可提供一種如第 1項發明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其中交 聯聚矽氧凝膠係稠度爲50〜200 ( JIS K2220 1/4圓錐)。 1 如根據本發明之第3項發明,即可提供一種如第1或2 項發明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其中電磁 波吸收用塡充劑爲電磁波吸收劑與難燃劑之混合物。 如根據本發明之第4項發明,即可提供一種如第3項發 明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其中電磁波吸 收劑爲以無官能基系矽烷化合物做表面處理後之軟磁性肥 粒鐵和/或扁平軟磁性金屬粉。 如根據本發明之第5項發明,即可提供一種如第4項發 -11- 1285528 明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其中以無官能 基系矽烷化合物表面處理之軟磁性肥粒鐵爲以二甲基二甲氧 基矽烷或甲基三甲氧基矽烷做表面處理後之軟磁性肥粒鐵。 如根據本發明之第6項發明,即可提供一種如第4或5 項發明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其中以無 官能基系矽烷化合物做表面處理後之軟磁性肥粒鐵之pH爲 8.5或以下。 如根據本發明之第7項發明,即可提供一種如第3至6 ί 項發明中任一項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 其中難燃劑爲磁鐵礦。 此外,如根據本發明之第8項發明,即可提供一種之容 器,其係塡充、封入如第1至7項發明中任一項之已交聯 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所構成。 如根據本發明之第9項發明,即可提供一種如第8項發 明之容器,其中容器爲注射器或軟管形狀。 此外,如根據本發明之第1 〇項發明,即可提供一種製造 I 如第8或9項發明之容器的方法,其特徵爲在使電磁波吸 收用塡充劑分散於交聯聚矽氧凝膠中時,在進行該交聯聚 矽氧凝膠之原料物質與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之混合中或混 合後’使其加熱以製得已交聯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後,使 該已交聯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塡充、封入於容器。 如根據本發明之第1 1項發明,即可提供一種製造如第8 或9項發明之容器的方法,其特徵爲在使電磁波吸收用塡 充劑分散於交聯聚矽氧凝膠中時,在經將混合該交聯聚矽 -12- 1285528 氧凝膠之原料物質與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所製得之混合液 塡充、封入於容器後,使容器全體加熱以使該容器中之聚 矽氧凝膠進行交聯。 此外,如根據本發明之第1 2項發明,即可提供一種無用 電磁波之吸收方法,係在罩殻之散熱用開口部周邊將經塡 充、封入於如第8或9項發明之容器的已交聯滑脂狀電磁 波吸收材塗佈成薄膜狀,以抑制來自散熱用開口部之無用 電磁波輻射。 •〔發明之功效〕 本發明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具有優 越的電磁波吸收性、熱傳導性、難燃性,溫度相依性少, 可適用於不易薄片製品適用的間隙或薄塗佈。而且本發明 之可擠出的已交聯滑脂狀散熱材,由於如同滑脂、糊、黏 土等般可裝入於軟管或注射器等之容器,可以用手握住軟 管,或可將注射器之活塞以空氣之力擠壓之程度的弱力即 可予以擠出,經擠出後,以施加外力即可造型成任意形狀 B ,且在適用其之機器內不會產生擴散現象(滲透現象), 即使在外加例如傾斜狀態般之輕微的荷重之狀態下予以保 持時,只要仍舊繼續以其狀態放置,則具有仍然可保持其 形狀的「自形狀保持性」,且由於已交聯,經時變化少, 因此是一種與傳統者不同之新穎之電磁波吸收材。 【實施方式】 〔實施發明之最佳方式〕 本發明係一種含有(a )軟磁性肥粒鐵、(c )磁鐵礦、 -13- 1285528 以及(d )聚矽氧之電磁波吸收體;一種含有(a )軟磁性 肥粒鐵、(b )扁平軟磁性體金屬粉、(c )磁鐵礦、以及 (d )聚矽氧凝膠之電磁波吸收體·,一種具有由上述電磁波 吸收體所構成之電磁波吸收層與導電體之電磁波反射層, 且將剝離膜層、電磁波吸收層、電磁波反射層、絕緣體層 、黏著劑層及剝離膜層根據此順序予以積層之積層電磁波 吸收體。茲就各構成成份、製法等詳加說明如下。 本發明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係一種 ® 將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分散於交聯聚矽氧凝膠者,本發明 之容器,係一種將該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 予以塡充、封入者,本發明之容器之製造方法,係一種將 該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塡充、封入之方法 者。以下就各構成成份、容器、製法詳加以說明。 1 .交聯聚矽氧凝膠 在本發明之可擠出的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交聯聚矽氧 凝膠係用作爲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之基體。交聯聚砂氧凝 B 膠本身係習知化學物質,但是可用作爲本發明之可擠出的 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者,較佳爲能符合下列條件的特定之 交聯聚砂氧凝膠。亦即,必須爲具有可從注射器或軟管等 擠得出之程度的流動性,必須爲即使大量混合電磁波吸收 用塡充劑也具有可塑性或自形狀保持性,必須爲未含有低 分子量之聚砂氧化合物,必須爲烯基之殘留量少、直接鍵 結於矽之氫基的殘留量少等。 交聯聚矽氧凝膠之以JIS K2220 1/4圓錐所測定之稠度爲 -14- 1285528 50〜200。調度若爲大於200時,則自形狀保持性即將消 失,以致塗佈時即將造成對周邊的滲透•擴散現象,稠度 若爲小於50時,則流動性將惡化,因此不佳。 在本發明所使用之交聯聚矽氧凝膠之製法,雖然並無特 殊的限定,但是通常以後述之有機烴烷二烯系聚矽氧烷與 鍵嫌基聚砂氧院作爲原料,並使兩者在觸媒之存在下進行 氫化矽烷化反應(加成反應)即可製得。亦即,在本發明 中聚矽氧凝膠之原料物質,在多半之情形時意謂有機烴烷 • 二烯系聚矽氧烷與鏈烯基聚矽氧烷。用作爲原料之一的有 機烴烷二烯系聚矽氧烷較佳爲以下述通式(i )所代表者。 R 1 R 1 R 1 R 1
II II R 3 一 s i — O-fS i — Of·、,_4s i ~ o)—rS i - R 4 ( i )
I, I I I R 1 R 1 R2 R 1 式(1 )中、R1係代表同一或不同種之經取代或非經取 代之1價的烴基,R2、R3及R4係代表Rl或一 Η,R2、r3 I 及R中至少2個係代表一 Η,X及y係代表各單元數目之 整數’各單元係配置成嵌段或不規則,較佳爲不規則,X 爲0或以上之整數但是較佳爲1〇〜30,y爲〇或以上之整 數但是較佳爲1〜1 〇。x + y爲5〜3 〇〇之整數,但是較佳 爲30〜2〇〇°此外,較佳爲y/(x + y) S0.1之範圍,若 爲大於該範圍時,則交聯點將增多,以致不能製得本發明 之已交聯滑脂狀材料。R1之實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 丁基等之烷基,環戊基、環己基等之環烷基,苯基、甲苯 基等之方基、苯甲基、苯乙基等之芳烷基,或該等之氫原 -15- 1285528 子局部性地爲氯原子、氟原子等所取代之鹵素化碳氫化合 物等。 直接鍵結於矽原子的氫原子(Si - Η ),係爲與直接或間 接的鍵結於矽原子之烯基進行加成反應(氫-矽烷反應)所 必要者,且在有機烴烷二烯系聚矽氧烷分子中至少需要2 個,直接鍵結於矽原子的氫原子之數若爲少時,則因交聯 點之數太少,以致不能形成出聚矽氧凝膠,將呈無異於聚 矽氧油之性質,因此不佳,直接鍵結於矽原子的氫原子之 • 數若爲太多時,則因交聯點之數太多,以致將呈無異於聚 矽氧橡膠之性質,因此不佳。當然有機烴烷二烯系聚矽氧 烷中Si - Η基之數,係與鏈烯基聚矽氧烷中鏈烯基之數具 有相對地較佳的比率,較佳爲含有S i - Η基/鏈烯基之比會 成爲0.85〜1.25的量,然而在本發明則特佳爲在ο”〜υ 之範圍。若在此數値範圍內時,所殘留之鏈烯基將減少, 在暴露於局溫的電子機器內之氧化劣化將減少,殘留的s i - Η基之數也減少,產生氫原子所引起之熱傳導率降低也 •將減少。 此外製造本發明交聯聚矽氧凝膠時所使用之另一種原料 的鏈烯基聚矽氧烷,較佳爲以下述通式(2 )所代表者。 R 1 R 1 R 2 3 4 R 1 II I | R 6 — S i — 〇H"S i — 0)_·___( S i — Of-r-S i - R 7 ( 〇 \ -16- 1 I I I ) 2 R1 R1 Re ri 3 式(2 )中,R1係代表同一或不同種之經取代或非經取 4 代之1價的烴基,R5、R6及R7係代表Rl或鏈烯基,尺5、 1285528 R6及R7中至少2個係代表鏈烯基,s及t係代表各單元之 數之整數’各單元較佳爲配置成嵌段或不規則,s係代表〇 或以上之整數’t係代表〇或以上之整數,s + t爲10〜 6 0 0之整數,此外,較佳爲t/ ( s + t ) ^ 〇 ·}之範圍,若爲 大於該範圍時’則交聯點將增多,以致不能製得本發明之 已父聯滑脂狀材料。R】之實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丁 基等之院基’環戊基、環己基等之環烷基,苯基、甲苯基 等之方基、本甲基、苯乙基等之芳烷基,或該等之氫原子 B 局部性地爲氯原子、氟原子等所取代之鹵素化碳氫化合物 等。 直接或間接的鍵結於矽原子之鏈烯基(乙烯基、烯丙基 基等)係爲與直接鍵結於矽原子之氫原子(Si - Η )進行加 成反應(氫-矽烷反應)所必要者,且在鏈烯基聚矽氧烷分 子中至少需要2個,鏈烯基之數若爲少時,則因交聯點之 數太少,以致不能形成出聚矽氧凝膠,將呈無異於聚矽氧 油之性質,因此不佳,鏈烯基之數若爲少時,則因交聯點 t 之數太多,以致將呈無異於聚矽氧橡膠之性質,因此不佳 。當然鏈烯基聚矽氧烷中鏈烯基之數,係與直接鍵結於有 機烴烷二烯系中之矽原子的氫原子(Si— Η )之數具有相對 地較佳的比率,較佳爲含有Si _ Η基/鏈烯基之比會成爲 0.85〜1.25的量,然而在本發明則特佳爲在〇·9〜1.1之範 圍。其理由是與上述理由相同。s + t之數係可決定交聯點 間之距離,數若爲小時,則交聯點將增多,因此不佳,s + t之數若爲多時,則交聯點之數將減少,因此不佳,分子量 -17- 1285528 也將變得太大,以致不能從注射器擠出,因此不佳。 在本發明中,以通式(1 )所代表之烴烷二烯系聚矽氧烷 ,係具有直結於珪素原子的一 Η (氫基),以通式(2 )所 代表之鏈烯基聚矽氧烷,具有碳-碳雙鍵,因此碳-碳雙 鍵與一 Η (氫基)將起加成反應,此反應稱爲氫化矽烷化反 應。 上述氫化矽烷化,可使用習知技術來實施。亦即,該反 應係在乙醇、異丙醇等之醇系、甲苯、二甲苯等之芳香族 ^ 碳氫化合物系、二噁烷、四氫呋喃(THF )等之醚系、脂 肪族碳氫化合物系、氯化碳氫化合物系之有機溶劑中或在 無溶劑下實施。此外,反應溫度通常爲50〜150 °C,可使 用氯化鉑酸、由氯化鉑酸與醇所製得之錯合物、鉑-烯錯 合物、鉑-乙烯基矽氧烷錯合物、鉑-磷錯合物等之觸媒來 使其反應。觸媒之使用量係相對於鏈烯基聚矽氧烷,以鉑 原子計通常爲1〜500 ppm,如考慮及硬化性及硬化後之製 品物理特性時,則較佳爲3〜250 ppm。 • 2 ·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 可供混合於本發明交聯聚矽氧凝膠之電磁波吸收用塡充 劑’只要爲具有電磁波吸收功能之電磁波吸收劑,則並無 特殊的限定,但是可使用例如軟磁性肥粒鐵、扁平軟磁性 體金屬粉等,該等可單獨1種或混合數種來使用,並且較 佳爲除該等電磁波吸收劑之外又混合難燃劑的複合塡充劑 〇 在本發明之電磁波吸收劑所使用之軟性肥粒鐵,係一種 -18- 1285528 即使爲微弱的激勵電流也能發揮磁性功能者。軟性肥粒鐵 雖然並無特殊的限定,但是其係包括Ni - Zn系肥粒鐵、 Μη — Zn系肥粒鐵、Mn— Mg系肥粒鐵、Cu — Zn系肥粒鐵 、Ni — Zn — Cu 月巴粒鐵、Fe — Ni — Zn — Cu 系、Fe — Mg — Zn —Cu系及F e — Μη — Zn系等之軟性肥粒鐵,其等中從電磁 波吸收特性、熱傳導性、價格等之均衡上之觀點來考慮, 則較佳爲Ni - Zn系肥粒鐵。 關於軟性肥粒鐵之形狀,也並無特殊的限定,可採用球 ® 狀、纖維狀、不定形狀等之吾人所希望之形狀。在本發明 中,由於可以高塡充密度下加以塡充且可獲得高熱傳導性 ,因此較佳爲球狀。軟性肥粒鐵若爲球狀時之粒徑,即得 以達成在高塡充密度下之塡充同時能防止顆粒的凝聚以使 混合作業更加容易進行。 若將Ni - Zn系肥粒鐵以此種形狀來使用,即可在不致於 造成後述聚矽氧凝膠之硬化阻滯下,實現對聚矽氧凝膠材 料之分散性也是優異且能發揮某一程度之熱傳導性。 B 此外,軟性肥粒鐵之粒徑分佈D5C)較佳爲1〜3 0微米, 更佳爲1〜1 〇微米。然而對於使用(b )扁平軟磁性體金 屬粉之電磁波吸收體則較佳爲1〜1 〇微米。軟性肥粒鐵之 粒徑分佈D5()若爲小於1微米時,則在5 00 MHz以下之低 頻帶則有電磁波吸收性能將降低之傾向,若爲大於3 0微米 時,則電磁波吸收體應有之平滑性將變得較差,因此不佳 〇 所謂粒徑分佈D5。係表示從藉由粒度分佈計所求得粒徑 -19- 1285528 之較小的値累計重量而到達50%時的粒徑値之範圍。 在本發明所使用之軟性肥粒鐵,爲抑制存在於軟性肥粒 鐵表面的殘留鹼離子之影響,則必須以無官能基系矽烷化 合物加以處理。軟性肥粒鐵係混合於後述之聚矽氧中使用 ,然而存在於其表面之殘留鹼離子則有可能在聚矽氧之縮 合型或加成型之硬化機制中造成硬化阻滯之原因,若引起 硬化阻滯時,則不再能將軟性肥粒鐵予以高塡充,甚至於 經塡充的軟性肥粒鐵之分散將爲非完美者。 ® 較佳爲藉由以無官能基系矽院化合物加以處理軟性肥粒 鐵之表面,以使以無官能基系矽烷化合物做表面處理後之 軟性肥粒鐵的pH控制於8.5或以下,較佳爲8.2或以下, 更佳爲7.8〜8.2。只要藉由將軟性肥粒鐵之pH控制於8.5 或以下,即能抑制聚矽氧之硬化阻滯,使得任何種聚矽氧 皆可適用。並且又可使軟性肥粒鐵與聚矽氧之相容性趨於 良好,其結果,可增加對聚矽氧中的軟性肥粒鐵之塡充量 同時可提高與熱傳導性塡充材之混合性,以製得均勻的成 ’型體。 在本發明所使用之軟性肥粒鐵表面處理用之無官能基系 矽烷化合物包括:甲基三甲氧基矽烷、苯基三甲氧基矽烷 、二苯基二甲氧基矽烷、甲基三乙氧基矽烷、二甲基二甲 氧基矽烷、苯基三乙氧基矽烷、二苯基二乙氧基矽烷、異 丁基三甲氧基矽烷、癸基三甲氧基矽烷等。該等中較佳爲 二甲基二甲氧基矽烷、甲基三甲氧基矽烷。此外,該等無 官能基系矽烷化合物可單獨或可組合兩種以上來使用。 -20- 1285528 本發明之軟性肥粒鐵之表面處理用矽烷 通常用於塡料等之表面處理的含有官能基 例如環氧系矽烷化合物、乙烯系矽烷化合 劑時’若產生如在加熱下之環境試驗下硬 化時’則將產生因熱解造成之裂紋等,使 狀而引起外觀損傷,因此不佳。 上述藉由無官能基系矽烷化合物的軟性 理方法,並無特殊的限定,可使用通常藉 © 的無機化合物之表面處理方法。例如將軟 二甲基二甲氧基矽烷約5重量%之甲醇溶 接著對該溶液加入水使其水解處理,然後 物以赫歇耳(Henschel )混合機等加以粉 得。無官能基系矽烷化合物較佳爲相對於 0.2〜1 0重量%。 可供混合於本發明交聯聚矽氧凝膠之電 述扁平軟磁性金屬粉,是一種在MHz〜10 B 下具有穩定的能量轉換效率之功效的材料 扁平軟磁性金屬粉,並無特殊的限定, 且以機械性處理即能扁平化者即可,但是 磁率,且具有低自氧化性,形狀方面則以 粒徑除以平均厚度之値)較高者。金屬粉 :Fe— Ni合金系、Fe— Ni - Mo合金系、F 金系、Fe— Si合金系、Fe— Si— A1合金男 金系、Fe— Cr合金系、Fe - Cr— Si合金系 化合物,若使用 之矽烷偶合劑, 物等之表面處理 度上升之硬度變 得不能再維持形 肥粒鐵表面之處 由矽烷化合物等 性肥粒鐵浸漬於 液,使其混合, 將所製得之處理 碎•混合即可製 軟性肥粒鐵爲約 磁波吸收劑之上 GHz之寬帶頻率 只要能呈軟磁性 較佳爲具有高導 縱橫比(將平均 之具體實例包括 e — Ni-Si— B 合 :、Fe — Si — B 合 、Co- Fe— Si — -21 - 1285528 B 合金系、A1 - Ni - Cr 一 Fe 合金系、Si — Ni - Cr— Fe 合金 系等之軟磁性金屬,該等中特別是從自氧化性較低之觀點 來考慮,則較佳爲A1或Si - Ni— Cr— Fe系合金。並且, 該等可以一種或混合兩種以上來使用。 自氧化性可在加熱下之大氣中實施暴露試驗,並由試料 之重量變化率即可求得。較佳爲在200°C之大氣中暴露300 小時後,其重量變化率爲0.3 %或以下者。扁平軟磁性金屬 粉之自氧化性若爲較低時,則即使以透射性較高的聚矽氧 • 凝膠等用作爲黏合劑樹脂,也具有不致因濕度等之周邊環 境條件之變化所引起之耐久性磁性特性劣化之特徵。因此 具有也可使用任何種黏合劑樹脂之優點。 再者,若自氧化性爲較低時,則塵爆之危險性即將消失 ,可沿用非危險物處理法而可大量儲藏,又具有操作容易 且可望提高生產效率之優點。 扁平軟磁性金屬粉之平均厚度較佳爲0·01〜1微米。若 比0.01微米爲薄時,則在樹脂中之分散性將惡化,以致即 ® 使施加藉由外部磁場的配向處理’顆粒也不會完全地朝一 方向排齊。即使爲同一組成之材料’導磁率等之磁性特性 將降低,且磁性屏蔽特性也會下降。相反地平均厚度若比 1微米爲厚時,則塡充率將下降。而且縱橫比也會變小, 以致反磁場之影響增加而使導磁率下降’因此屏蔽特性將 不足夠。 扁平軟磁性金屬粉之粒徑分佈D5()較佳爲8〜42微米。 粒徑分佈D5()若爲小於8微米時’則能量轉換效率將降低 -22- 1285528 ,若爲大於42微米時,則顆粒之機械強度將降低下’以致 使其以機械混合時即易於破損。 所謂「粒徑分佈D5。」係表示從藉由粒度分佈計所求得粒 徑之較小的値累計重量而到達50%時的粒徑値之範圍。 扁平軟磁性金屬粉之比表面積較佳爲0.8〜1.2 m2/g。扁 平軟磁性金屬粉係用以達成利用電磁感應的能量轉換功能 之材料,因此比表面積愈大,愈能維持高能量轉換效率, 但是比表面積愈大時機械強度將愈弱。因此需要選擇最適 ® 當範圍。比表面積若爲小於0.8 m2/g時,則可施加高塡充 但是能量交換功能將降低,若爲大於1.2 m2/g時,則予以 機械混合時,則易於破損,以致不易保持形狀,因此即使 予以高塡充,能量交換功能仍然會降低。 上述比表面積係以BET (博納-埃默特-泰勒法)測定裝 置所測定之値。 此外,扁平軟磁性金屬粉之縱橫比較佳爲1 7〜20,塡充 密度較佳爲〇 · 5 5〜0 · 7 5克/毫升。此外,該等金屬磁性體 ® 扁平形狀粉之表面較佳爲經予以施加抗氧化劑。 在本發明所使用之扁平軟磁性金屬粉,較佳爲予以微膠 囊化後使用。若使扁平軟磁性金屬粉與軟性肥粒鐵等一起 作複合塡充時,則與體積電阻一起絕緣擊穿強度將易降低 。只要實施微膠囊化,即能防止該絕緣擊穿強度的下降, 同時提高其強度。 微膠囊化之方法,並無特殊的限定,只要是使用能使扁 平軟磁性金屬粉之表面予以被覆成某一程度之厚度,且不 -23- 1285528 致於導致扁平軟磁性金屬粉之能量轉換功能受到阻滯之材 料的方法,則任何方法皆可行。 例如,用來被覆扁平軟磁性金屬粉之表面的材料,使用 明膠,並在經溶解明膠之甲苯溶液中使軟磁性金屬粉末分 散,其後則使甲苯揮發脫除,即可製得將軟磁性金屬粉以 明膠予以被覆膠囊化之扁平軟磁性金屬粉。此種情形時, 例如明膠重量爲20%且扁平軟磁性金屬粉爲約80%的重量 g 比之微膠囊化物將可獲得約具有1 00微米之粒徑者,且使 用其的電磁波吸收體之絕緣擊穿強度,即可提高爲未實施 微膠囊化時之約2倍。 可供用作爲加入上述電磁波吸收劑之難燃劑,較佳爲磁 鐵礦,所謂磁鐵礦是四氧化三鐵(F e 3 Ο 4 ),只要將其與上 述軟性肥粒鐵和/或扁平軟磁性金屬粉一起使用,即可對電 磁波吸收材賦予難燃性,同時提高熱傳導率,並且因爲附 加磁鐵礦之磁性特性的增效功效,即可提高電磁波吸收材 I 全體之電磁波吸收功效。 磁鐵礦之粒徑分佈D5()較佳爲〇·ι〜〇·4微米。只要控 制磁鐵礦之粒徑分佈D 5 ^爲軟性肥粒鐵之粒徑分佈d 5 Q之 約1 〇分之1,即可實現軟性肥粒鐵之高塡充。此外,磁 鐵礦之粒徑分佈D 5 〇若爲小於〇. 1微米時,則將導致操作 困難,若爲大於〇 · 4微米時,則不能期望與軟性肥粒鐵之 局塡充。 所謂「粒徑分佈D 5 〇」係表示從藉由粒度分佈計所求得 -24- 1285528 粒徑之較小的値累計重量而到達50%時的粒徑値之範圍。 再者,磁鐵礦之形狀並無特殊的限定,可爲球狀、纖維 狀 '不定形狀等之吾人所希望之形狀。在本發明中爲獲得 高難燃性,較佳爲八面體形狀微粒。磁鐵礦若爲八面體形 狀微粒時,則比表面積較大且賦予難燃性之功效較高。 在本發明之電磁波吸收材中,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若使 用以無官能基系矽烷化合物做表面處理後之軟磁性肥粒鐵 與磁鐵礦之組合的複合劑時,則較佳爲60〜90重量%之以 ® 無官能基系矽烷化合物做表面處理後之軟磁性肥粒鐵,3〜 25重量%之磁鐵礦之組合,此種組合適合用作爲高抵抗高 絕緣性之用途。 並且,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若使用扁平軟磁性金屬粉與 磁鐵礦之組合的複合劑時,則較佳爲60〜70重量%之扁平 軟磁性金屬粉,及3〜1 0重量%之磁鐵礦之組合,此種組 合適合用作爲2〜4 GHz之頻帶的高電磁波吸收特性之用 途。 B 再者,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若使用軟磁性肥粒鐵、扁平 軟磁性金屬粉及磁鐵礦之組合的複合劑時,則較佳爲40〜 60重量%之以無官能基系矽烷化合物做表面處理後之軟磁 性肥粒鐵,20〜30重量%之扁平軟磁性金屬粉,及3〜10 重量%之磁鐵礦之組合,此種組合適合用作爲MHz〜1 〇 GHz的寬帶頻率特性之用途。 在本發明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中,相 對於交聯聚矽氧凝膠的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之添加量,是 -25· 1285528 , 相對於100重量份之交聯聚矽氧凝膠爲200〜800重量份 。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之添加量若爲小於200重量份時, 則能量轉換效率較差,若爲大於800重量份時,則已交聯 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之流動性即將喪失以致不能 從注射器等擠出,.因此不佳。 3 ·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 本發明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係一種 將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分散於交聯聚矽氧凝膠之基體的複 ® 合材。通常若在聚矽氧施加肥粒鐵、扁平軟磁性金屬粉、 磁鐵礦等無機塡料之高塡充時,黏度即將增加,以致不易 實施輥筒捏合、班布瑞密閉式(Banbury)混合機混合、捏 合機混合,即使能施加捏合,捏合料之黏度仍然是容易增 高,然而只要將軟性肥粒鐵以無官能基系矽烷化合物處理 其表面,即可使捏合等更加容易進行。加上通常若將肥粒 鐵高塡充於聚矽氧並施加輥筒捏合時,將導致聚矽氧之保 持肥粒鐵之強度不足,以致喪失揑齊性,而且捏合料將黏 ® 附在輥筒以致不能獲得均勻的捏合料,但是若將軟性肥粒 鐵以無官能基系矽烷化合物處理過其表面時,則可獲得優 越的對聚矽氧凝膠中之分散性。此外,若使用將扁平軟磁 性金屬粉予以微膠囊化者時,則有可更加容易進行捏合等 之功效。 在使用本發明之滑脂狀已交聯電磁波吸收材時,則從經 塡充•封入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的注射器 等之容器予以擠出,並將其塗佈或流入於所需要的不能使 -26- 1285528 , 用薄片狀物等之位置等,或予以擠入即可。在本發明所使 用之滑脂狀已交聯電磁波吸收材,由於也具有自形狀保持 性,因此具有經塗佈後,即使在施加例如如同傾斜狀態般 之輕微荷重狀態下予以保持,也能保持其形狀之特徵。 此外,在本發明中所謂「已交聯」之術語,係意謂根據 與先前即被常用的未經交聯之聚矽氧樹脂不同之技術思想 的另一種型式之製品,且所謂「可擠出的」之術語,係意 謂可從經將其塡充•封入的注射器等之容器予以擠出以供 • 使用,且供以擠出所塗佈的對象之形狀,即使爲任意形狀 ,也可供採取對其流入、擠入、或塗佈中任一方式來使用 〇 4.容器 本發明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可以可 擠出的狀態下塡充•封入於容器以供使用。該容器只要是 以注射器或軟管等爲其代表,只要爲具有流體收納部,與 流體注入口、流體擠出口、用以注入流體或擠出的活塞或 ® 葉輪、罩蓋、密封等,且可供儲存流體,可將流體之任意 量予以注入和/或擠出之功能的容器,則並無特殊的限定。 例如在爲軟管之情形下,則包括:具有流體注入口與流體 擠出口之型式、僅具有兼備流體注入與流體擠出的一個口 之型式’起初時雖然具有流體注入口與流體擠出口但是經 注入後則封閉流體注入口而僅留下流體擠出口之型式、起 時雖然具有流體注入口與流體擠出口但是經注入流體後則 封閉兩者之型式、封閉流體注入口或流體擠出口之裝置爲 -27- 1285528 選自栓、附有回轉溝之罩蓋、熱封、黏附密封材等之型式 等之各種型式。 此外,容器也可附設加熱裝置、冷卻裝置、減壓裝置、 加壓裝置、吸引裝置、蒸發裝置、馬達、油壓裝置、空氣 壓裝置、計量裝置、防塵裝置、操作補助裝置、顯示裝置 、產生氣體釋放裝置、逆流防止裝置、溫度檢測裝置等。 最常被使用者就是如注射器般之形態的容器或軟管。 在本發明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容器, ® 對容器中塡充•封入上述交聯聚矽氧凝膠及電磁波吸收用 塡充劑之方法,雖然並無特殊的限定,但是可例示例如下 列兩種方法。 (1 ) 使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分散於交聯聚矽氧凝膠中時 ,將該交聯聚矽氧凝膠之原料物質與電磁波吸收用 塡充劑在混合中或混合後,使其加熱以製得已交聯 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後,將該已交聯滑脂狀電磁波 吸收材塡充、封入於容器。若根據該方法,則可以 較大的容器大量地將交聯聚矽氧凝膠之原料物質與 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予以混合、加熱,因此可實施 生產效率較佳製造。然而在注射器或軟管等之容器 進行塡充、封入時,則必須以防止氣泡捲入之方式 而去除空氣同時進行塡充、封入。 (2 ) 使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分散於交聯聚矽氧凝膠中時 ’經將混合該交聯聚矽氧凝膠之原料物質與電磁波 吸收用塡充劑所製得之混合液子塡充、封入於容器 -28- 1285528 子後,加熱容器全體以使該容器中之聚矽氧凝膠進 行交聯。若此照該方法時,則可使交聯聚矽氧凝膠 之原料物質與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之混合物以黏度 較低之液體即可使其塡充、封入於注射器或軟管等 之容器,且可更有效地防止其時的氣泡之混入,並 且可在更高品質狀態下供使用。 5 .電磁波吸收方法 本發明之可擠出的已交聯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可從經 • 將其塡充、封入的容器之出口擠出,以供在收納電子機器 的罩殼之散熱用開口部(縫隙等)周邊塗佈成薄膜狀,以 抑制來自散熱用開口部之無用電磁波的輻射。具有上述散 熱用開口部之機器色括例如個人電腦(PC )、DVD (數位 式多功能光碟)驅動機、電視機(TV )等。 〔實施例〕 茲以實施例及比較例詳加說明本發明如下,但是本發明 並非爲受到該等實施例之限制者。此外實施例中物性値, ’係以下述方法所測定。 (1 ) 擴散現象(滲透現象)之試驗方法: 在2片玻璃板間放入50克之已交聯滑脂狀電磁波吸 收材,施加壓力使2片玻璃板間隔成爲2毫米,使 已交聯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之厚度成爲2毫米,其 後則在不施加壓力下,設置成水平狀態與傾斜狀態 。接著,以環境試驗器在一 4°C歷時30分鐘、100°C 歷時3 0分鐘之循環實施3 00小時之連續試驗,其後 -29- 1285528 予以確認電磁波吸收材之狀態。 (2 ) 稠度: 根據;FIS K2220 1/4準則圓錐求得。 (3 ) 磁性損耗(導磁率)·· 使用導磁率及誘導率測定系統(Anritz & KeyeQm 公司製S參數方式同軸管er,// r測定器系統)所 測定。 (4 ) 體積電阻: 根據;TIS K6249準則所測定。 (5 ) 絕緣擊穿強度: 根據JIS K6249準則所測定。 (6 ) 熱傳導率: 根據QTM法(京都電子工業(股)公司)準則所求 得。 (7 ) 難燃性: 根據UL94準則所測定。 (8 ) 耐熱性: 放置於150 °C恆溫下,測定針入度、熱傳導率,並 觀察經時變化,直至觀察到有變化爲止之時間。 〔實施例1〕 將12重量%之能硬化成稠度UIS K222〇 1/4圓錐)爲 130之加成反應型聚矽氧凝膠(SIG5 000 (製品名):信越 化學工業(股)公司製造)、83重量%之經將粒徑分佈Dm -30- 1285528· 爲1〜10微米之Ni— Zn系軟磁性肥粒鐵(BSN-714 (商品 名):戶田工業(股)公司製造)以甲基三甲氧基矽烷加 以做表面處理後之軟磁性肥粒鐵、5重量%之粒徑分佈D5。 爲〇·1〜0.4微米之八面體形狀磁鐵礦微顆粒(KN-320 (商 品名):戶田工業(股)公司製造),在反應容器中在真 空脫泡下使其分散成均勻,然後在真空脫泡下塡充於容積 爲30 cm3、擠出口斷面積爲2 mm2之注射器,並在80°C歷 _ 時30分鐘,加熱注射器全體以使其進行交聯,以獲得經塡 充•封入本發明之已交聯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的注射器。 以大拇指輕輕地按壓注射器活塞,結果已交聯滑脂狀電磁 波吸收材即從擠出口被擠出來。對該已交聯滑脂狀電磁波 吸收材以上述方法加以試驗並評估。 經予以擺放成水平狀態者,其周邊仍舊留在其位置而未 看得到擴散現象(滲透現象)。此外,予以擺放成傾斜狀 態者,也並未看得到液垂現象。並且已交聯滑脂狀電磁波 B 吸收材係經時變化非常少者。 將該已交聯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之評估結果展示於表1 。此外,磁性損耗係經就0.5〜10 GHz之範圍加以測定, 結果爲如第1圖所示之A。 〔實施例2〕 將20重量%之能硬化成稠度(JIS K2220 1 /4圓錐)爲 130之加成反應型聚矽氧凝膠(SIG5 000 (製品名):信越 化學工業(股)公司製造)、50重量%之經將粒徑分佈D50 爲1〜10微米之Ni - Zn系軟磁性肥粒鐵(BSN-714 (商品 -31 - 1285528 名):戶田工業(股)公司製造)以甲基三甲氧基矽烷加 以做表面處理後之軟磁性肥粒鐵、25重量%之粒徑分佈D50 爲8〜42微米且自氧化性爲0.2 6%之扁平軟磁性金屬粉、5 重量%之粒徑分佈D5。爲0.1〜0.4微米之八面體形狀磁鐵礦 微顆粒(KN-3 20 (商品名):戶田工業(股)公司製造), 在反應容器中在真空脫泡下使其分散成均勻,然後在真空脫 泡下塡充於容積爲30 cm3、擠出口斷面積爲2 mm2之注射器 ,並在80°C歷時30分鐘,加熱注射器全體以使其進行交聯 ® ,以獲得經塡充·封入本發明之已交聯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 的注射器。以大拇指輕輕地按壓注射器活塞,結果已交聯滑 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即從擠出口被擠出來。對該已交聯滑脂狀 電磁波吸收材以上述方法加以試驗並評估。 經予以擺放成水平狀態者,其周邊仍舊留在其位置而未 看得到擴散現象(滲透現象)。此外,予以擺放成傾斜狀 態者,也並未看得到液垂現象。並且已交聯滑脂狀電磁波 吸收材係經時變化非常少者。 B 將該已交聯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之評估結果展示於表1 。此外,磁性損耗係經就0.5〜1 0 GHz之範圍加以測定, 結果爲如第1圖所示之B。 〔比較例1〕 將未經表面處理之軟磁性肥粒鐵添加於在實施例1所使 用之聚矽氧凝膠以供實施硬化試驗。將評估結果展示於表 1。軟磁性肥粒鐵之添加量爲20重量%時即引起硬化阻滯 而不再進行交聯,其磁性損耗(1 GHz)爲如0.5之低。 -32- 1285528 〔比較例2〕 除使用以屬官能基系矽烷化合物的環氧三甲氧基矽烷施 加表面處理之軟磁性肥粒鐵以外,其餘則與實施例1相同 地製得電磁波吸收材,並加以評估。將評估結果展示於袠 1。其耐熱性爲如1,000小時之低。 〔比較例3〕 除未施加聚矽氧凝膠之交聯以外,其餘則與實施例1相 同地製得電磁波吸收材,並加以評估。將評估結果展示於 表1。與實施例1相同的擴散現象(滲透現象)之試驗結 果,係經予以擺放成水平狀態者,其周邊不會仍舊留在其 位置而看得到擴散現象(滲透現象)。此外,予以擺放成 傾斜狀態者,則以看得到液垂現象。並且由於並非爲已交 聯’可看得到經時變化。 〔比較例4〕 除未施加聚矽氧凝膠交聯以外,其餘則與實施例2相同 地製得電磁波吸收材,並加以評估。將評估結果展示於表 1 °與比較例3相同地看得到擴散現象(滲透現象)、液垂 現象、及經時變化。 -33- 1285528 —i5
IK
ο ? _ n mm ffi- B- <8.2 i ^Τ) (Ν 寸 ο ι t-H 1 1 1 1 t 1 1 1 HI Ο Ο r-H l 稍贓遯 fr fr给 <8.2 m 〇〇 1 Ο 寸 Ο ι r-H 沄 «Ν r^H 1 1 1 1 1 1 1 1 HI ο ο τ—Η ? r-H 稍 祕祕遯 ΠΙ <8·2 」 〇〇 1 Ο 寸 ο ι τ-Η Ο ^Τ) 沄 r*H (N r-H 1 2X1011 寸· (N r-H OO CN g 相當於 v-0級 ο 〇Λ V 戡 1〜10 未處理 _1 I >8·5 I 20 (界限) 1 Ο 1 ο 沄 g 0.5 (1GH) 1 t i 1 1 1 瘡 1 ο ι—Η 梢 糊祕遯 ffi- fr给 Π] <8.2 l oo <Ν 寸 ο ι r-H Ο 泛 r*H CQ <N o oo d 〇 rn 相當於 v-0級 > 1,000 摧 Ο »—Η ? r—H 甲基 三甲氧基 矽烷i 丨 <8.2 I m oo 1 ο 寸 ο ι τ-Η Ο un 沄 CSJ < 2X1011 寸· (N 1—H oo rvi o oo 相當於 v-0級 > 1,000 壊 Β a 1 _ ε Μ ε _| 1 i|H s i 1 1 1 ffi 1 « _ dmi ΙμΠΙ \]rn] pit I ffi Qh *N 蘅 ΓΠ11 勸 rml W m m _ _ ϋ|Ε| _ 晅 晅 4〇 m <n m 赌 赔 m 赌 /^N H _ H w- /^Ν Ρ τ-Ή m 搬 财 〇\ ±y <Πί 撰 ΗΗ _ 趑 銳 囤 讲 BJ cm m 祕 m 1_1 ipu » m ±H ΚΙ- m ij dmi] Ptj fe( 義 泰 k ιοί 瘦 瘦 鐦 擬 錄 1RH、 j-J -u m 織 ft 鰹 瓣鬯*N II® *N 1285528 叢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由於可 將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均勻地封入在交聯聚矽氧凝膠中, 且即使增加混合量也不致於分離或不均勻偏在之情況,可 提高電磁波吸收能。而且可裝入於軟管或注射器等之容器 ,可以用手握住軟管,或可將注射器之活塞以空氣之力擠 壓之程度的弱力即可予以擠出,經擠出後,以施加外力即 可造型成任意形狀,且在適用其之機器內不會產生擴散現 ® 象(滲透現象),即使以傾斜狀態加以保持時,只要仍舊 繼續以其狀態放置,則具有仍然可保持其形狀的「自形狀 保持性」,且由於其係已交聯因此具有經時變化少之特徵 。因此僅以施加單純的薄塗佈,即能吸收在罩殻開口部周 邊之無用電磁波,以降低雜波之放射效率,此與需要二次 加工與複雜的黏附作業之傳統方法相比,當與大幅的成本 降低有關。 【圖式簡單說明】 _ 第1圖係實施例之電磁波吸收材之磁性損耗測定結果圖 -35-

Claims (1)

1285528 4
第94109237號「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專利案 (2006年12月13日修正)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其特徵爲其係 使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分散於交聯聚矽氧凝膠中所構成 者’該已交聯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雖然爲流動性卻具有自 形狀保持性,且相對於1 00重量份之交聯聚矽氧凝膠含有 200〜800重量份之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 吸收材,其中交聯聚矽氧凝膠係稠度爲50〜200 ( JIS K2220 1/4 圓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 吸收材,其中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爲電磁波吸收劑與難燃 劑之混合物。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 收材,其中電磁波吸收劑爲以無官能基系矽烷化合物做表面 處理後之軟磁性肥粒鐵和/或扁平軟磁性金屬粉。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 吸收材,其中以無官能基系矽烷化合物做表面處理後之軟 磁性肥粒鐵爲以二甲基二甲氧基矽烷、或甲基三甲氧基矽 烷做表面處理後之軟磁性肥粒鐵。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 1285528 吸收材,其中以無官能基系矽烷化合物做表面處理後之軟 磁性肥粒鐵之pH爲8 · 5或以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至6項中任一項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 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其中難燃劑爲磁鐵礦。 8 · —種容器,係塡充、封入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 一項之已交聯可擠出型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所構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容器,其中容器爲注射器或軟管 形狀。 H一種製造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之容器的方法,其 特徵爲在使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分散於交聯聚矽氧凝膠 中時,在進行該交聯聚矽氧凝膠之原料物質與電磁波吸 收用塡充劑之混合中或混合後,使其加熱以製得已交聯 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後,使該已交聯滑脂狀電磁波吸收 材塡充、封入於容器。 1 1 ·一種製造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之容器的方法,其 特徵爲在使電磁波吸收用塡充劑分散於交聯聚矽氧凝膠 中時,在經將混合該交聯聚矽氧凝膠之原料物質與電磁 波吸收用塡充劑所製得之混合液塡充、封入於容器後, 使容器全體加熱以使該容器中之聚矽氧凝膠進行交聯。 12.—種無用電磁波之吸收方法,係在罩殻之散熱用開口 部周邊將經塡充、封入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9項 之容器的已交聯滑脂狀電磁波吸收材塗佈成薄膜狀, 以抑制來自散熱用開口部之無用電磁波輻射。 :1285528 十一、圖式: (2006年12月13日修正)
〇 (N3H0 )»艱 ο CO CO 寸 Ο C> "徽
TW094109237A 2004-03-30 2005-03-25 Extrudable crosslinked grease-like electromagnetic waves absorbent TWI28552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99880A JP2005286195A (ja) 2004-03-30 2004-03-30 押出し可能な架橋済グリース状電磁波吸収材、これを充填・封入した容器、その容器の製法、及びこれらを利用した電磁波吸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05772A TW200605772A (en) 2006-02-01
TWI285528B true TWI285528B (en) 2007-08-11

Family

ID=35150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09237A TWI285528B (en) 2004-03-30 2005-03-25 Extrudable crosslinked grease-like electromagnetic waves absorbent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258119A1 (zh)
JP (1) JP2005286195A (zh)
KR (1) KR20070007311A (zh)
CN (1) CN1926935A (zh)
TW (1) TWI285528B (zh)
WO (1) WO20051019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64929B2 (en) * 2006-10-31 2014-10-21 Dexerial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aminated soft-magnetic sheet
JP2009081234A (ja) * 2007-09-26 2009-04-16 Nitta Ind Corp 難燃性磁性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rfidデバイス並びにrfid無線通信を改善する方法
JP2009088237A (ja) * 2007-09-28 2009-04-23 Nitta Ind Corp 電磁干渉抑制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磁障害抑制方法
CN105838117B (zh) * 2016-04-27 2018-03-16 戴雨兰 一种无底材磁性闪光颜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8117036A1 (ja) * 2016-12-19 2018-06-28 山陽特殊製鋼株式会社 軟磁性扁平粉末
JP6790238B2 (ja) * 2017-03-30 2020-11-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電波吸収体及び電波吸収体の製造方法
US10669436B1 (en) * 2018-11-16 2020-06-02 Conductive Composites Company Ip, Llc Multifunctional paints and caulks with controllable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US20220169853A1 (en) * 2019-03-28 2022-06-02 Sekisui Polymatech Co., Ltd. Silicone Composition and Curable Grea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0301A (ja) * 1992-07-22 1994-02-15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難燃性および耐炎性の改善された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JPH1154985A (ja) * 1997-08-05 1999-02-26 Tokin Corp 複合磁性ペースト
JPH11258623A (ja) * 1998-03-13 1999-09-24 Toshiba Corp 平面表示装置
JP2002072668A (ja) * 2000-09-04 2002-03-12 Canon Inc 現像剤担持体及び現像装置
JP2002217586A (ja) * 2001-01-22 2002-08-02 Sony Corp 電波吸収体
JP3608612B2 (ja) * 2001-03-21 2005-01-12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電磁波吸収性熱伝導組成物及び熱軟化性電磁波吸収性放熱シート並びに放熱施工方法
JP2002296940A (ja) * 2001-03-29 2002-10-09 Ge Toshiba Silicones Co Ltd 熱定着ロール用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US6902688B2 (en) * 2001-04-06 2005-06-07 World Properties, Inc.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silicon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05772A (en) 2006-02-01
CN1926935A (zh) 2007-03-07
KR20070007311A (ko) 2007-01-15
US20080258119A1 (en) 2008-10-23
JP2005286195A (ja) 2005-10-13
WO2005101942A1 (ja) 2005-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85528B (en) Extrudable crosslinked grease-like electromagnetic waves absorbent
TWI278278B (en) Electromagnetic waves absorber
TWI327322B (zh)
TWI282156B (en) Heat conductive sheet with 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TWI300381B (zh)
TWI574837B (zh) Thermally conductive composite silicone rubber sheet
JP2001294752A (ja) 電磁波吸収性熱伝導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TWI330400B (zh)
JP6019744B2 (ja) 磁性体組成物とそれを用いた磁性体成形体
JP4311653B2 (ja) 電磁波吸収体
WO2020250493A1 (ja) 電磁波吸収性熱伝導性組成物及びそのシート
JP2001044687A (ja) 電波吸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2035622A (zh) 異向性薄膜、及異向性薄膜的製造方法
JP5891088B2 (ja) Rfidタグ
JP4311654B2 (ja) 積層電磁波吸収体
KR100884387B1 (ko) 전자파 흡수체
JP6737979B1 (ja) 電磁波吸収性熱伝導性組成物及びそのシート
JP2000294977A (ja) 電磁干渉抑制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68986A (ja) 電磁波シールド塗料
JP4311655B2 (ja) 広帯域周波数特性の電磁波吸収体
JP2003273568A (ja) カプセル型電磁波吸収材
JP2016086133A (ja) 電波吸収材、並びにその電波吸収材を具備する電子機器、自動料金収受システム、及び車載レーダー装置
JP2009026988A (ja) 電磁干渉抑制体
JP2021174889A (ja) 電磁波吸収組成物及び電磁波吸収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