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55041B - MOSFET threshold voltage tuning with metal gate stack control - Google Patents
MOSFET threshold voltage tuning with metal gate stack control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255041B TWI255041B TW093101057A TW93101057A TWI255041B TW I255041 B TWI255041 B TW I255041B TW 093101057 A TW093101057 A TW 093101057A TW 93101057 A TW93101057 A TW 93101057A TW I255041 B TWI255041 B TW I255041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metal
- thickness
- metal layer
- work function
- lay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29910011208 Ti—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29910052715 tantal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10052741 iri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21 tungst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86 chemical et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2 germ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GNPVGFCGXDBREM-UHFFFAOYSA-N german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Ge] GNPVGFCGXDBRE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10000003802 sputum Anatomy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019 dop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137 ann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GUVRBAGPIYLISA-UHFFFAOYSA-N tantal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Ta] GUVRBAGPIYLI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1 TiN/Pt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KZNMRPQBBZBTSW-UHFFFAOYSA-N [Au]=O Chemical compound [Au]=O KZNMRPQBBZBTS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922 gold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5 haf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72 neutra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755 prolif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26 zirco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0—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3—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which they are formed
- H01L29/49—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e.g. gates of MOSFET
- H01L29/495—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e.g. gates of MOSFET the conductor material next to the insulator being a simple metal, e.g. W, Mo
- H01L29/4958—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e.g. gates of MOSFET the conductor material next to the insulator being a simple metal, e.g. W, Mo with a multiple layer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28—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8
- H01L21/28008—Making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 H01L21/28017—Making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the insulator being formed after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he semiconductor being silicon
- H01L21/28026—Making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the insulator being formed after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he semiconductor being silico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 H01L21/28079—Making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electrodes the insulator being formed after the semiconductor body, the semiconductor being silico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the final conductor layer next to the insulator being a single metal, e.g. Ta, W, Mo, 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01L21/8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 H01L21/82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using silicon technology
- H01L21/8232—Field-effect technology
- H01L21/8234—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 H01L21/8238—Complementary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e.g. CMOS
- H01L21/823828—Complementary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e.g. CMOS with a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gate conductors, e.g. particular materials, shapes
- H01L21/823842—Complementary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e.g. CMOS with a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gate conductors, e.g. particular materials, shapes gate conductors with different gate conductor materials or different gate conductor implants, e.g. dual gate structu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Electrodes Of Semiconductors (AREA)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Description
1255041 (1)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互補金氧半導體(CM0S)製造 過程,更詳而言之,係關於使用堆疊金屬閘極控制閘極功 函數以及電晶體臨限電壓之C Μ 0 S裝置。 【先前技術】 於互補金氧半導體(CMOS)電路中NMOS與PMOS 構件之臨限電壓(Vth )大抵上支配著速度、待命電流、 以及操作電流性能特性。必須設定Vth使'' on 〃電流最 大化,同時最小化'' off〃電流。通常這是由電路設計與 應用所決定之取捨。一般而言,使用V th調整佈植物來微 調電晶體之通道區域中摻雜程度,藉此調整Vth。當電晶 體之特徵尺寸持續縮小,試圖努力將短通道效應最小化以 及衝穿效應與隨著佈値與退火降低汲極誘發阻障之減少, 最終限制了裝置的速度。 另一種代替Vth調整之方法係控制閘極之功函數。通 常藉由佈植閘極多晶矽,其中施體(donor )摻質係置於 NM0S之鬧極中,以及受體(acceptor)摻質係置於 NM0S之閘極中。惟,使用佈植多晶矽閘極產生另一系列 的問題。透過閘極介電質至通道之摻質擴散影響接近閘極 介電質之Vth與多晶矽耗竭,並限制電晶體性能。使用金 屬閘極材料來解決此擴散問題。 金屬閘極技術中,需要選擇適合N與P Μ 0 S F E T s功 (2) 1255041 函數材料。功函數係從費米能階( 電子到真空中所需之能量。不同材 同的功函數。因爲NMOS與PMOS 係不同金屬材料。 習知製程已利用通道佈植與多 選擇的結合。因此,閘極功函數通 選擇。製造不同閘極功函數之材料 如互補NMOS與PMOS電晶體之需 。NMOS與PMOS閘極使用完全不 步驟增加以及不希望得到的複雜度 若能令CMOS裝置中PMOS | 同金屬材料係有益的。 若相同閘極金屬材料能產生不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允許依照閘極介電質上 之調整來微調電晶體Vth。藉由修 中底部金屬,可變更閘極之功函數 値之間。 依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設定 Μ Ο S F E T電晶體臨限電壓之方法。 形成一閘極氧化層於一通道區域之 之第一金屬層於該閘極氧化層上; 二金屬層於該第一金屬層上;以及 level )移除一個 料,甚至不同金屬有不 功函數需求不同,通常 晶矽或金屬鬧極材料之 常支配閘極金屬材料的 於同樣一片晶圓上,例 求,需要不同閘極材料 同之金屬材料導致製造 〇 N Μ 0 S之閘極使用共 同功函數係有好處的。 雙金屬堆疊中金屬厚@ 改例如雙金屬閘極堆4 自一金屬値到另一金屬 :具有金屬閘極堆疊& 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上;形成具有第一厚度 形成具有第二厚度之第 建立閘極功函數,依據 -5- (3) 1255041 第一金屬第一厚度與第二金屬第二厚度之結合。 於一實施例中,形成第一金屬包括第一厚度約小於 1.5奈米(nm),以及形成第二金屬包括第二厚度約大於 1 0奈米(nm )。接著,建立閘極功函數包括建立主要對 應於該第二金屬第二厚度之閘極功函數。或者,形成第一 金屬包括第一厚度約大於20奈米(nm ),以及建立閘極 功函數包括建立主要對應於該第一金屬第一厚度之閘極功 函數。 又另一種方式爲,形成第一金屬包括具有低功函數之 第一金屬,以及形成第二金屬包括具有高功函數之第二金 屬。接著,建立閘極功函數包括建立主要對應於該高功函 數與低功函數之結合的功函數。或者,第一金屬能具有高 功函數而第二金屬能具有低功函數。 將由下說明上述方法的其他細節以及具有雙金屬閘極 之MOSFET裝置。 【實施方式】 第1圖至第5圖顯不於完成本發明金屬閘極堆疊 MOSFET之過程中的步驟。第1圖爲在製造聞極前,本發 明之MOSFET 100之部分剖面圖。於沉積所希望之雙金屬 閘極前,Μ 0 S F E T結構係用任何習知方法形成。一範例方 法顯示閘極代替過程。惟,本發明之過程亦可應用於自動 對準閘極過程。顯示有一矽(S i )基板1 〇 2、場效氧化區 域104、以及位於基板102與場效氧化區域1〇4之上的一 -6- (4) 1255041 閘極介電質1 06。閘極介電質可爲任何能被沉積或生成々 傳統材料。 第2圖顯不第1圖之M〇SFET在沉積第一金屬層之 後的部分剖面圖。利用習知技術沉積一層具有約5 〇人々 所希望厚度之薄的第一金屬層200(或其他金屬材料> 。 根據結構設計,該薄膜之成分可譬如爲W、Ti、^ — i a之兀 件式薄膜、譬如Ta- N或Ti— N之雙材料、或由兩種以 上的元件組成之化合物。本發明並不限於特定種類的材米斗 〇 第3圖顯示第2圖之MOSFET在沉積第二金屬層之 後的部分剖面圖。利用習知技術沉積一層具有約2 〇 〇 〇人 之所希望厚度之薄的第二金屬層300 (或其他金屬材料) 。根據結構設計,該薄膜之成分可譬如爲Al、Pt、或Cu 之兀件式薄膜、譬如W—N或Ti 一 N之雙材料、或由兩種 以上的元件組成之化合物。同樣的,本發明並不限於特定 材料。 第4圖顯示第3圖之MOSFET在蝕刻過程後的部分 剖面圖。金屬堆疊200 / 3 00。該金屬堆疊200 / 3 00係由 蝕刻或化學機械拋光(CMP’d )以形成所要的金屬閘極堆 疊。可依需要熱處理、電處理、電處理、或機械處理所得 之結構。 第5圖顯示完成之MOSFET的部分剖面圖。MOSFET 100包括砂通道區域500以及位於該通道區域500之上的 閘極氧化層106。閘極502包括具有第一厚度504之第一 (5) 1255041 金屬層200,覆蓋於閘極氧化層106之上。具有第二 506之第二金屬層300,不與第一金屬層200相互擴 non-diffused),並覆於第一金屬層 200之上。該 502具有對應第一金屬第一厚度504與第二金屬第二 506之閘極功函數。 如在此所用, '' 不相互擴散〃意指並不故意利用 確保兩金屬完全的混合達到平衡狀態之退火過程退火 兩金屬層互相擴散。大體而言,金屬會於接觸時相互 。但在某些情況下,例如當使用如TiN/ Pt之化合物 屬時,可能會發生並不顯著之擴散量。覆蓋之金屬具 顯著之擴散量可被視爲不相互擴散者。換句話說,當 如Ti/ Pt之金屬組合時,其中無可避免會有小量的 ,但此部份地擴散並不至於與金屬之較籠統的不相互 狀態矛盾。在某些態樣中,當組成改變時,可形成介 於兩金屬層之間。因而形成兩層不相互擴散之金屬層 及自一小部份不相互擴散金屬堆疊厚度形成之介面層 某些M0SFET態樣中,第一金屬層第一厚度5 04小 1.5奈米(nm)以及第二金屬層第二厚度506大於| nm。用 ''大約〃 一詞來形容這些厚度(以及下述之 厚度)係由於習知IC製造公差。於上個範例中,閘 函數主要對應第二金屬第二厚度,因爲考慮到第一金 一厚度相對較薄。如在此所用之''主要〃一詞意指γ 部分〃。例如,若閘極功函數係主要對應第二金屬第 度時,則第一金屬第一厚度之相對較大的改變,於整 厚度 散( 閘極 厚度 譬如 ,使 擴散 /金 有不 使用 擴散 擴散 面層 ,以 。在 於約 ^ 1 0 其他 極功 屬第 絕大 二厚 體功 -8- (6) 1255041 函數中產生相對較小的改變。實際上,第一金屬第一厚度 504範圍在0至20 nm內。當第一金屬第一厚度504大於 2 00 nm時,第一厚度被視爲相對地厚且閘極功函數則主 要地對應第一金屬第一厚度。這些由第一或第二金屬厚度 主導爲極端的狀況。當第一金屬第一厚度5 04範圍在1·5 至20 nm內時,功函數變成取決於兩金屬層厚度。當第一 金屬第一厚度5 04範圍在1.5至10 nm內時,此結合的效 果更突出。 通常Al、Ti、Ta、Hf、Zr、’ TaN、以及等效之金屬具 有低功函數,而Pt、Ir、Ni、Co、WN、以及等效之金屬 具有高功函數。於MOSFET之某些態樣中,第一金屬層 200具有低功函數,而第二金屬層300具有高功函數。則 閘極功函數取決於高與低功函數之結合。例如,第一金屬 層2 00可爲譬如爲W、Ti、Ta之元件金屬材料或譬如Ta —N或Ti— N之雙金屬。第二金屬層300可爲譬如爲Ir、 Pt、或Cii之元件金屬材料或譬如爲w— Ν或Ti— Ν之雙 金屬。或者,第一金屬層200具有高功函數,而第二金屬 層300具有低功函數。例如,第二金屬層3⑽可爲譬如爲 W、Ti、Ta之元件金屬材料或譬如Ta__N或Ti—N之雙 金屬。第一金屬層200可爲譬如爲Ir、pt、或Cu之元件 金屬材料或譬如爲W-N或Ti— ν之雙金屬。上述列舉之 金屬並非列舉全部可能包括之材料,亦可使用其他材料。 第6圖顯示本發明具有金屬閘極堆疊之雙閘極 MOSFET 600之部分剖面圖。m〇SFET 600包括閘極氧化 (7) 1255041 層602 / 6 04,分別覆於NMOS與PMOS通道區域606/ 6〇8之上。具有第一厚度 612之第一金屬層 610,覆於 NM0S閘極氧化層602上。具有第二厚度616之第二金屬 層614,並不擴散至第一金屬層610,並且覆於NM0S閘 極氧化層6 0 2上。N Μ 0 S閘極功函數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 厚度612與第二金屬第二厚度616之結合。 第一金屬層610具有第三厚度618覆於PM0S閘極氧 化層604上。第二金屬層614具有第四厚度620,並不擴 散至第一金屬層610,並且覆於第一金屬第三厚度618上 。PM0S閘極功函數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三厚度618與第二 金屬第四厚度620之結合。 於某些態樣中,NM0S閘極功函數主要取決於第一金 屬第一厚度以及PM0S閘極功函數主要取決於第二金屬第 四厚度。例如,當第一厚度大於2 0 nm且第三厚度小於 1·5 nm。或者,NM0S閘極功函數主要取決於第二金屬第 二厚度(當第一厚度小於1 .5 nm )以及PM0S閘極功函數 主要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三厚度(當第三厚度相對地較厚, 例如,大於1 0 n m )。 第一金屬層610具有低功函數,而第二金屬層614具 有高功函數,使NM0S與PM0S閘極功函數取決於高與低 功函數之結合。例如,第一金屬層6 1 0可爲譬如爲W、Ti 、丁a之元件金屬材料或譬如Ta-N或Ti— N之雙金屬。 第二金屬層614可爲譬如爲ir、pt、或Cll之元件金屬材 料或譬如爲W - N或Ti 一 N之雙金屬。 -10- (8)1255041 或者,第一金 6 1 4具有低功函數 高與低功函數之結 w、T i、τ a之元件 金屬。第一金屬層 金屬材料或譬如爲 於某些態樣中 nm,第二金屬第二 功函數主要取決於 一金屬第三厚度 6 6 2 0約大於1 〇 n m 金屬第四厚度620 | 於某些態樣中 nm,貝ij NMOS 閘? 6 1 2。同樣的,當_ 則Ρ Μ Ο S閘極功函 因此,由第一金屬 內,以及第一金屬 內,來大致上控制 功能描述 第7圖顯示臨 據兩金屬之間不同 控制電晶體之臨限 屬層61〇具有高功函數,而第二金屬層 ’使NMOS與pM〇s閘極功函數取決於 合。例如’第二金屬層6丨4可爲譬如爲 金屬材料或譬如Ta—N或Ti—N之雙 61〇可爲譬如爲Ir、pt、或Cu之元件 W—N或Ti— n之雙金屬。 ’虽第一金屬第一厚度6 1 2約小於1 . 5 厚度6 1 6約大於I 〇 n m,則Ν Μ Ο S閘極 第二金屬第二厚度616。同樣的,當第 18約小於!·5 nm,第二金屬第四厚度 ’則PMOS閘極功函數主要取決於第二 〇 ,當第一金屬第一厚度 612約大於20 函功函數主要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厚度 ^一金屬第三厚度618約大於20 nm, 數主要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三厚度618。 層第一厚度612位於0至20 nm之範圍 層第三厚度618位於0至20 nm之範圍 Ν Μ Ο S與Ρ Μ Ο S閘極功函數。 限電壓爲第一閘極金屬厚度之函數。根 功函數,可藉由調整第一金屬之厚度’ 電壓。例如,閘極金屬堆疊可爲TiN / -11 - (9) 1255041 A1堆疊,其中TiN爲第一金屬。當TiN非常薄 ( nm ) 時’功函數與由 A1完全構成之閘極一致。當 層厚度朝6 nm增加時,臨限電壓增加。當τιν層厚 加到超過20 nm時,TiN層主導功函數,而功函數 T i N完全構成之金屬閘極一致。因此,對於變更有效 功函數,使功函數同時取決於第一與第二金屬厚度兩 1至1 0 nm之低(第一)金屬厚度係非常關鍵的。 第8圖顯示本發明一種設定具有一個金屬閘極堆 Μ Ο S F E T電晶體臨限電壓之方法的流程圖。雖然該方 以及以下之第9圖的方法)係由一系列的依照數字排 步驟來淸楚說明,除非特別說明否則不應將其視爲特 序。應了解,可能省略某些步驟,而係平行執行,或 維持嚴格先後順序之需要來執行。該方法從步驟8 0 0 〇 步驟8 0 2形成覆於通道區域上之閘極氧化層。 8 04形成具有第一厚度之第一金屬層於該閘極氧化層 步驟806形成具有第二厚度之第二金屬層於該第一金 上。步驟8 08建立閘極功函數,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 與第二金屬第二厚度之結合。於本方法之某些態樣中 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厚度與第二金屬第二厚度之結 閘極功函數包括建立臨限電壓(Vth )。 於某些態樣中,於步驟8 04中形成具有第一厚度 一金屬層於該閘極氧化層上包括該第一厚度小於約1 · 米(nm)。於步驟806中形成具有第二厚度之第二 <1.5 TiN 度增 與由 堆疊 者, 疊之 法( 列的 定順 無須 開始 步驟 上。 屬層 厚度 ,建 合的 之第 5奈 金屬 -12- (10) 1255041 層於該第一金屬層上包括該第二厚度大於約l 0 ,於步驟808中建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厚度與 第二厚度之結合的閘極功函數包括建立主要取決 屬第二厚度之閘極功函數。 或者,於步驟804中形成具有第一厚度之第 於該閘極氧化層上包括該第一厚度大於約2 0奈 。因此,於步驟8 0 8中建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 二金屬第二厚度之結合的閘極功函數包括建立主 第一金屬第一厚度之閘極功函數。 於某些態樣中,於步驟8 04中形成具有第一 一金屬層於該閘極氧化層上包括該第一金屬具有 ,以及於步驟8 06中形成具有第二厚度之第二金 第一金屬層上包括該第二金屬具有高功函數。因 驟8 0 8中建立閘極功函數包括建立主要取決於高 數之結合。例如,於步驟8 0 4中形成具有具有低 第一金屬層可包括使用譬如爲 W、Ti、Ta之元 料或譬如爲Ta — N或Ti — N之雙金屬。於步驟 成具有局功函數之第二金屬層可包括使用譬如爲
或Cu之元件金屬材料或譬如爲w— N或Ti— N 〇 或者,於步驟804中形成第一金屬層包括具 數之第一金屬層,可使用譬如爲Ir、Pt、或Cu 屬材料或譬如爲W-N或Ti-N之雙金屬。於步 形成第二金屬層包括具有低功函數之第二金屬層 nm ε 因此 第二金屬 於第二金 一金屬層 米(nm ) 厚度與第 要取決於 厚度之第 低功函數 屬層於該 此,於步 與低功函 功函數之 件金屬材 8 0 6中形 I r、P t、 之雙金屬 有高功函 之元件金 驟8 06中 ,可使用 -13- (11 ) 1255041 譬如爲W、Ti、Ta之元件金屬材料或譬爲如Ta — - N之雙金屬。因此,於步驟808中建立閘極功函 建立主要取決於高與低功函數之結合。 於該方法某些態樣中,於步驟8 0 6中形成具有 度之第一金屬層於第一金屬層上包括次步驟。步| 沉積第二金屬至一大於第二厚度之初始厚度。步馬 藉由如化學蝕刻或化學機械硏磨(CMP )之處理, 第二金屬層厚度,其厚度等於初始厚度減去第二厚 於一些態樣中,於步驟8 04中形成具有第一厚 一金屬層於閘極氧化層上包括次步驟。步驟804a 一金屬至一大於第一厚度之初始厚度。步驟804b 化學蝕刻或CMP之處理,移除一第一金屬層厚度 度等於初始厚度減去第一厚度。 第9圖顯示本發明一種設定具有多個金屬閘極 雙金屬MOSFET電晶體臨限電壓之方法的流程圖 900開始。步驟902形成覆於NMOS與PMOS通道 之一閘極氧化層。步驟904形成具有第一厚度之第 層於該NMOS閘極氧化層上。步驟906形成具有第 之第一金屬層於該PMOS閘極氧化層上。步驟908 有第二厚度之第二金屬層於該第一金屬第一厚度上 910形成具有第四厚度之第二金屬層於該第一金屬 度上。步驟912建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厚度與第 第二厚度之結合的NMOS閘極功函數。步驟914建 於第一金屬第三厚度與第二金屬第四厚度之結合的
N或T i 數包括 第二厚 1 8 0 6a 聚 8 06b 移除一 度。 度之第 沉積第 藉由如 ,其厚 堆疊之 。步驟 區域上 一金屬 三厚度 形成具 。步驟 第三厚 二金屬 立取決 PMOS -14- (12) 1255041 閘極功函數。 於某些態樣中,於步驟906中形成具有 一金屬層於Ρ Μ Ο S閘極氧化層上包括次步驟 步驟906a沉積第一金屬至第一厚度。步驟 金屬至第三厚度。例如,第一厚度可能厚於 區分Ν Μ Ο S與Ρ Μ Ο S閘極功函數。例如,於 步驟906b可蝕刻第一金屬至第三厚度,等 情控,第一厚度可能小於第三厚度,或第一 三厚度。 於某些態樣中,於步驟9 1 2中建立取決 一厚度與第二金屬第二厚度之結合的NMOS 括建立一功函數主要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厚 第一厚度相對地厚(如上定義)。於一些實 驟914中建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三厚度與第 度之結合的PMOS閘極功函數包括建立一功 於第二金屬第四厚度,例如,當第三厚度相 定義)。 或者,於步驟912中建立NMOS閘極功 一功函數主要取決於第二金屬第二厚度(當 地薄,例如小於1 . 5 n m )。於步驟9 1 4中建 功函數包括建立一功函數主要取決於第一金 當第三厚度相對地厚,例如,大於20 nm ) 於某些態樣中,於步驟904及步驟906 屬層於NMOS與PMOS閘極氧化層上包括該 第三厚度之第 (未圖不)。 9 0 6 b蝕刻第一 第三厚度,以 某些態樣中, 於零。於某些 厚度可等於第 於第一金屬第 閘極功函數包 度,例如,當 施例中,於步 二金屬第四厚 函數主要取決 對地薄(如上 函數包括建立 第一厚度相對 立Ρ Μ Ο S閘極 屬第三厚度( 〇 中形成第一金 第一金屬具有 -15- (13) 1255041 低功函數,使用譬如爲 w、Ti、Ta之元件金屬材料或譬 爲如Ta— N或Ti— N之雙金屬。於步驟908與步驟910 中形成具有第二金屬層於該第一金屬層上包括該第二金屬 具有高功函數,使用譬如爲Ir ' Pt、或Cu之元件金屬材 料或譬如爲W—N或Ti— N之雙金屬。 或者,於步驟904及步驟906中形成第一金屬層於 NMOS與PMOS閘極氧化層上包括該第一金屬具有高功函 數,以及於步驟908與步驟910中形成具有第二金屬層於 該第一金屬層上包括該第二金屬具有低功函數。可使用上 述例子之高與低功函數金屬。 於某些態樣中,於步驟9 0 4中形成具有第一厚度之第 一金屬層於該NMOS閘極氧化層上包括第一厚度小於約 1.5 nm。於步驟908形成具有第二厚度之第二金屬層於該 第一金屬第一厚度上包括第二厚度大於約10 nm。接著, 於步驟912中建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厚度與第二金屬第 二厚度之結合的NMOS閘極功函數包括建立主要取決於第 二金屬第二厚度之閘極功函數。 同樣的,於步驟906中形成具有第三厚度之第一金屬 層於該PM0S閘極氧化層上包括第三厚度小於約1.5 nm。 於步驟910中形成具有第四厚度之第二金屬層於該第一金 屬第三厚度上包括第四厚度大於約1 0 nm。接著,於步驟 914建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三厚度與第二金屬第四厚度之 結合的P Μ 0 S閘極功函數包括建立主要取決於第二金屬第 四厚度之閘極功函數。 -16- (14) 1255041 於某些態樣中,於步驟9 0 4中形成具有第一厚度之第 一金屬層於該 Ν Μ Ο S閘極氧化層上包括第一厚度大於約 2 0 nm。接著,於步驟9 1 2中建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厚 度與第二金屬第二厚度之結合的NMOS鬧極功函數包括建 立主要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厚度之NM0S閘極功函數。同 樣的,當(步驟906 )第三厚度大於約20 nm時,於步驟 914建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三厚度與第二金屬第四厚度之 結合的PMOS閘極功函數包括建立主要取決於第一金屬第 三厚度之PMOS閘極功函數。 通常,於步驟904中形成具有第一厚度之第一金屬層 於該NMOS閘極氧化層上包括第一厚度於0至20 nm範 圍內。同樣的,於步驟906中形成具有第三厚度之第一金 屬層於該PMOS閘極氧化層上包括第三厚度於0至20 nm 範圍內。 已於上揭露堆疊金屬閘極 M0SFET裝置與相關製程 。對於完整的CMOS應用,其中NM0SFET之金屬堆疊不 同於PMOS FET之金屬堆疊,第一金屬層通常沉積於整個 晶圓表面上。接著執行圖形化與蝕刻步驟。因爲第一(較 低)金屬層係極薄,於1 〇奈米等級,可用施或乾過程輕 易地蝕刻。若第一金屬層被完全的蝕刻移除,電晶體則輕 而易舉的使用第二金屬閘極材料作爲其閘極。 已揭露各種閘極金屬以及第一和第二閘極金屬之結合 之範例。但本發明並不僅限於這些例子。再者,這些範例 僅使用金屬閘極材料來說明。本發明亦可使用其他材料或 •17- (15) 1255041 金屬與其他材料之結合來據以實施。例如,第一層可爲金 屬而第二層可爲多晶矽。熟悉該項技藝者應可了解本發明 之其他變化與實施例。 【圖式之簡單說明】 第1圖至第5圖顯示於完成本發明金屬閘極堆疊 MOSFET之過程中的步驟。 第 6圖顯示本發明具有金屬閘極堆疊之雙閘極 MOSFET之部分剖面圖。 第7圖顯示臨限電壓爲第一閘極金屬厚度之函數。 第8圖顯示本發明一種設定具有一個金屬閘極堆疊之 MOSFET電晶體臨限電壓之方法的流程圖。 第9圖顯示本發明一種設定具有多個金屬閘極堆疊之 雙金屬MOSFET電晶體臨限電壓之方法的流程圖。 [元件符號說明] 100 金氧半導體場效電晶體 1 02 矽基板 104 場效氧化區域 106 閘極電介質 2 00 第一金屬層 3 00 第二金屬層 5 00 通道區域 5 02 閘極 -18- (16) 1255041 5 04 第一厚度 5 06 第二厚度 6 00 金氧半導體場效電晶體 6 02 Ν Μ Ο S閘極氧化層
604 PMOS閘極氧化層 6 0 6 NMOS通道區域 6 0 8 PMOS通道區域 6 10 第一金屬層 612 第一厚度 6 14 第二金屬層 6 16 第二厚度 6 18 第三厚度 620 第四厚度
-19-
Claims (1)
- (1) 1255041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於具有金屬閘極堆疊之M 0 S F E T中的設定臨 限電壓之方法,該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形成一閘極氧化層於一通道區域上; 形成一具有一第一厚度之第一金屬層於該閘極氧化層 上; 形成一具有一第二厚度之第二金屬層於該第一金屬層 上;以及 建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厚度與第二金屬第二厚度之 結合的閘極功函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形成一具 有一第一厚度之第一金屬層於該閘極氧化層上包括第一厚 度小於約1 · 5奈米(n m ); 其中形成一具有一第二厚度之第二金屬層於該第一金 屬層上包括第二厚度約大於1 〇 nm ;以及 建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厚度與第二金屬第二厚度之 結合的閘極功函數包括建立主要取決於第二金屬第二厚度 之閘極功函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形成一具 有一第一厚度之第一金屬層於該閘極氧化層上包括第一厚 度大於約2 0奈米(n m );以及 建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厚度與第二金屬第二厚度之 結合的閘極功函數包括建立主要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厚度 之閘極功函數。 -20· (2) 125504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形成一具 有一第一厚度之第一金屬層於該閘極氧化層上包括該第一 金屬層具有低功函數; 其中形成一具有一第二厚度之第二金屬層於該第一金 屬層上包括該第二金屬層具有高功函數;以及 建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厚度與第二金屬第二厚度之 糸口曰的聞極功函數包括建I取決於筒與低功函數之結合的 閘極功函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形成第一 金屬層具有低功函數包括第一金屬材料選自包括譬如爲w 、Τι、Ta之兀件金屬材料以及譬如爲Ta— N或了丨―n之 雙金屬的群組中;以及 其中形成第一金屬層具有高功函數包括第二金屬材料 選自包括譬如爲Ir、Pt、或Cu之元件金屬材料以及譬如 爲W— N或Ti 一 N之雙金屬的群組。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形成一具 有一第一厚度之第一金屬層於該閘極氧化層上包括該第一 金屬層具有高功函數; 其中形成一具有一第二厚度之第二金屬層於該第一金 屬層上包括s亥第一亞屬層具有低功函數;以及 建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箄一厚度與第二金屬第二厚度之 結合的閘極功函數包括建立主要取決於高與低功函數之結 合的閘極功函數。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其中,形成第一 -21 - (3) 1255041 金屬層具有高功函數包括第一金屬材料選自包括譬如爲h 、Pt、或C11之元件金屬材料以及譬如爲w—N或Ti— N 之雙金屬的群組;以及 其中形成第二金屬層具有低功函數包括第二金屬材料 選自包括譬如爲w、T i、T a之元件金屬材料以及譬如爲 Ta — N或Ti — N之雙金屬的群組中。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形成一具 有一第二厚度之第二金屬層於該第一金屬層上包括: 沉積該第二金屬層至一大於該第二厚度之初始厚度; 以及 藉由選自包括化學蝕刻與化學機械硏磨(C Μ P )之群 組的處理過程,移除一層第二金屬層厚度等於該初始厚度 減去該第二厚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形成具有 第一厚度之第一金屬層於閘極氧化層上包括: 沉積該第一金屬層至一大於第一厚度之初始厚度·,以 及 藉由選自包括化學蝕刻與化學機械硏磨(CMP )之群 組的處理過程,移除一層第一金屬層厚度等於該初始厚度 減去該第一厚度。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形成具有 第一厚度之第一金屬層於該閘極氧化層上包括形成第一金 屬第一厚度於0至20 nm範圍內。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建立取決 -22- (4) 1255041 於第_金屬第一厚度與第二金屬第二厚度之結合的閘極功 函數包括建立一臨限電壓(Vth)。 12 _ _於具有複數個金屬閘極堆疊之雙金屬 MOSFET中的設定臨限電:壓之力丨去’ _力?去包1括步''驟如下* 形成一閱極氧化層於NMOS與PMOS通道區域上; 形成一具有一第一厚度之第一金屬層於該NMOS閘極 氧化層上; 形成一具有一第三厚度之第一金屬層於該PMOS閘極 氧化層上; 形成一具有一第二厚度之第二金屬層於該第一金屬層 第一厚度上; 形成一具有一第四厚度之第二金屬層於該第一金屬層 第三厚度上; 建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厚度與第二金屬第二厚度之 結合的NMOS閘極功函數;以及 建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三厚度與第二金屬第四厚度之 結合的PMOS閘極功函數。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方法,其中,形成一 具有一第三厚度之第一金屬層於該PMOS閘極氧化層上包 括: 沉積該第一金屬至該第一厚度;以及 蝕刻該第一金屬至第三厚度。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形成一 -23- (5) 1255041 具有一第三厚度之第一金屬層於該PMOS閘極氧化 括: 沉積該第一金屬至該第一厚度;以及 蝕刻該第一金屬至等於零之第三厚度。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方法,其中建 於第一金屬第一厚度與第二金屬第二厚度之結合的 閘極功函數包括建立主要取決於該第一金屬第一厚 函數;以及 其中建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三厚度與第二金屬 度之結合的PM0S閘極功函數包括建立主要取決於 金屬第四厚度之功函數。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方法,其中建 於第一金屬第一厚度與第二金屬第二厚度之結合的 閘極功函數包括建立主要取決於該第二金屬第二厚 函數;以及 其中建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三厚度與第二金屬 度之結合的PM0S閘極功函數包括建立主要取決於 金屬第三厚度之功函數。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方法,其中形 金屬層於該NM0S與該PM0S閘極氧化層包括第一 具有低功函數;以及 其中形成第二金屬層於該第一金屬層包括第二 具有高功函數。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之方法,其中, 層上包 立取決 NM0S 度之功 第四厚 該第二 立取決 NM0S 度之功 第四厚 該第一 成第一 金屬層 金屬層 形成第 -24- 1255041 (6) 一金屬層具有低功函數包括第一金屬材料選自包养 w、Ti、Ta之元件金屬材料以及譬如爲Ta— N或 之雙金屬的群組中;以及 其中形成第二金屬層具有高功函數包括第二爸 選自包括譬如爲Ir、Pt、或Cu之元件金屬材料t 爲W—N或Ti 一 N之雙金屬的群組。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方法,其中死 金屬層於該NMOS與該PMOS閘極氧化層包括第一 具有高功函數;以及 其中形成第二金屬層於該第一金屬層包括第二 具有低功函數。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方法,其中, ~金屬層具有高功函數包括第一金屬材料選自包控 、Pt、或Cu之元件金屬材料以及譬如爲w — N g &雙金屬的群組;以及 其中形成第二金屬層具有低功函數包括第二 選自包括譬如爲W、Ti、Ta之元件金屬材料以 Ta〜N或Ti-N之雙金屬的群組中。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方法,其中 有〜第一厚度之第一金屬層於該NMOS閘極氧化 第〜厚度小於約1.5奈米(nm); 其中形成一具有一第二厚度之第二金屬層於 屬層上包括該第二厚度約大於10 nm;以及 建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厚度與第二金屬第 譬如爲 Ti— N 屬材料 及譬如 成第一 金屬層 金屬層 形成第 譬如爲 Ti— N 屬材料 譬如爲 成一具 包括該 第~金 厚度之 -25- (7) 1255041 結合的NMOS閘極功函數包括建立主要取決於第 二厚度之閘極功函數。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 有一第三厚度之第一金屬層於該PMOS閘極氧化 第三厚度小於約1.5奈米(nm); 其中形成一具有一第四厚度之第二金屬層於 屬層上包括第四厚度約大於1〇 nm;以及 建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三厚度與第二金屬第 結合的PM0S閘極功函數包括建立主要取決於第 四厚度之閘極功函數。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 有一第一厚度之第一金屬層於該NM0S閘極氧化 第一厚度大於約20奈米(nm);以及 建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厚度與第二金屬第 結合的NM0S閘極功函數包括建立主要取決於第 一厚度之閘極功函數。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 有一第三厚度之第一金屬層於該PM0S閘極氧化 第三厚度大於約20奈米(nm):以及 建立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三厚度與第二金屬第 結合的PM0S閘極功函數包括建立主要取決於第 三厚度之閘極功函數。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 有第一厚度之第一金屬層於該NM0S閘極氧化層 二金屬第 形成一具 層包括該 該第一金 四厚度之 二金屬第 形成一具 層包括該 二厚度之 一金屬第 形成一具 層包括該 四厚度之 一金屬第 ,形成具 上包括形 -26- 1255041 (8) 成第一金屬第一厚度於0至2〇11111範圍內;以及 形成具有第三厚度之第一金屬層於該PMOS閘極氧化 層上包括形成第一金屬第三厚度於0至20 11111範圍內。 26. —種具有雙金屬閘極之M〇SFET,包括: 一矽通道區域; 一聞極氧化層於一通道區域上, 一聞極,包括: 一具有一第一厚度之第一金屬層於該閘極氧化層 上; 一具有一第二厚度之第二金屬層於該第一金屬層 上;以及 一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厚度與第二金屬第二厚度之結 合的閘極功函數。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MOSFET,其中,該 第一金屬層第一厚度小於約1.5奈米(nm); 其中該第二金屬層第二厚度約大於1 0 nm ;以及 其中閘極功函數主要取決於第二金屬第二厚度。 2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MOSFET,其中,該 第一金屬層第一厚度大於約20奈米(nm);以及 其中該閘極功函數主要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厚度。 2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MOSFET,其中,該 第一金屬層具有低功函數; 其中該第二金屬層具有高功函數;以及 其中該閘極功函數取決於高與低功函數之結合。 -27- (9) 1255041 3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之MOSFET,其中,第 一金屬材料選自包括譬如爲W、Ti、Ta之元件金屬材料 以及譬如爲Ta—N或Ti— N之雙金屬的群組中;以及 其中第一金屬材料選自包括譬如爲lr、pt、或Cu之 元件金屬材料以及譬如爲W - N或Ti-N之雙金屬的群組3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M0SFET,其中,該 第一金屬層具有高功函數; 其中該第二金屬層具有低功函數;以及 其中該閘極功函數取決於高與低功函數之結合。 3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M0SFET,其中,該 第一金屬材料選自包括譬如爲Ir、Pt、或Cu之元件金屬 材料以及譬如爲W—N或Ti—N之雙金屬的群組;以及其中該第二金屬材料選自包括譬如爲W、Ti、Ta之 元件金屬材料以及譬如爲Ta-N或Ti-N之雙金屬的群 組中。 3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M0SFET,其中,該 第一金屬層第一厚度於0至20 nm範圍內。 34. —種具有金屬閘極堆疊之雙閘極M0SFET,包括 一閘極氧化層於NM0S與PM0S通道區域上; 一具有一第一厚度之第一金屬層於該NM0S閘極氧化 層上; 一具有~第二厚度之第二金屬層於該第一金屬層第一 -28- 1255041 (10) 厚度上,該第二金屬層並不擴散至該第一金屬層中; 一具有一第三厚度之第一金屬層於該PMOS閘極氧化 層上; 一具有一第四厚度之第二金屬層於該第一金屬層第三 厚度上,該第二金屬層並不擴散至該第一金屬層中; 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厚度與第二金屬第二厚度之結合 的NMOS閘極功函數;以及 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三厚度與第二金屬第四厚度之結合 的Ρ Μ Ο S閘極功函數。 3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34項之MOSFET,其中該 NMOS閘極功函數主要取決於該第一金屬第一厚度;以及 其中該PMOS閘極功函數主要取決於該第二金屬第四 厚度。 3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MOSFET,其中該 NMOS閘極功函數主要取決於該第二金屬第二厚度;以及 其中該PMOS閘極功函數主要取決於該第一金屬第三 厚度。 3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MOSFET,其中該第 一金屬層具有低功函數; 其中該第二金屬層具有高功函數;以及 其中該NMOS與PMOS閘極功函數取決於高與低功函 數之結合。 3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之MOSFET,其中,該 第一金屬材料選自包括譬如爲w、Ti、Ta之元件金屬材 -29- (11) 1255041 料以及譬如爲Ta— N或Ti—N之雙金屬的群組中;以及 其中該第二金屬材料選自包括譬如爲^、…、或Cu 之元件金屬材料以及譬如爲W-N或Ti- N之雙金屬的群 組。 3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MOSFET,其中該第 一金屬層具有高功函數;以及 其中該第二金屬層具有低功函數;以及 其中該NMOS與PMOS閘極功函數取決於高與低功函 數之結合。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之MOSFET,其中,該 第一金屬材料選自包括譬如爲Ir、Pt、或Cu之元件金屬 材料以及譬如爲W - N或Ti — N之雙金屬的群組;以及 其中該第二金屬材料選自包括譬如爲 W、Ti、Ta之 元件金屬材料以及譬如爲Ta- N或Ti - N之雙金屬的群 組中。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MOSFET,其中該第 一金屬層第一厚度小於約1 .5奈米(nm ); 其中該第二金屬層於該第一金屬層第二厚度約大於 1 〇 n m ;以及 NMOS閘極功函數主要取決於該第二金屬第二厚度。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MOSFET,其中該第 〜金屬層第三厚度小於約1.5奈米(nm); 其中該第二金屬層第四厚度約大於1〇 nm;以及 PMOS閘極功函數主要取決於第二金屬第四厚度。 -30- (12) 1255041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MOSFET,其中該第 一金屬層第一厚度大於約20奈米(urn);以及 該NMOS閘極功函數主要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一厚度。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MOSFET,其中該第 一金屬層於該PMOS閘極氧化層第三厚度大於約20奈米 (nm );以及 該PMOS閘極功函數主要取決於第一金屬第三厚度。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之MOSFET,其中,該 第一金屬層第一厚度於〇至20 nm範圍內;以及 第一金屬第三厚度於〇至20 nm範圍內。31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0/345,744 US6861712B2 (en) | 2003-01-15 | 2003-01-15 | MOSFET threshold voltage tuning with metal gate stack control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417015A TW200417015A (en) | 2004-09-01 |
TWI255041B true TWI255041B (en) | 2006-05-11 |
Family
ID=32711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3101057A TWI255041B (en) | 2003-01-15 | 2004-01-15 | MOSFET threshold voltage tuning with metal gate stack control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861712B2 (zh) |
JP (1) | JP4513087B2 (zh) |
KR (1) | KR100644114B1 (zh) |
TW (1) | TWI25504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849509B2 (en) * | 2002-12-09 | 2005-02-01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s of forming a multilayer stack alloy for work function engineering |
US7473640B2 (en) * | 2003-01-15 | 2009-01-06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Reactive gate electrode conductive barrier |
US7018883B2 (en) * | 2004-05-05 | 2006-03-28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 Dual work function gate electrodes |
JP4885431B2 (ja) * | 2004-06-07 | 2012-02-29 |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 半導体装置 |
US8178902B2 (en) | 2004-06-17 | 2012-05-15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CMOS transistor with dual high-k gate dielectric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US8399934B2 (en) * | 2004-12-20 | 2013-03-19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Transistor device |
JP2006324342A (ja) * | 2005-05-17 | 2006-11-30 |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7019400A (ja) * | 2005-07-11 | 2007-01-25 |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 Mos構造を有する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7317229B2 (en) * | 2005-07-20 | 2008-01-08 | Applied Materials, Inc. | Gate electrode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
US8188551B2 (en) | 2005-09-30 | 2012-05-29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US7495290B2 (en) * | 2005-12-14 | 2009-02-24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US8101485B2 (en) * | 2005-12-16 | 2012-01-24 | Intel Corporation | Replacement gates to enhance transistor strain |
US7910488B2 (en) * | 2007-07-12 | 2011-03-22 | Applied Materials, Inc. | Alternative method for advanced CMOS logic gate etch applications |
US7790541B2 (en) * | 2007-12-04 | 2010-09-0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forming multiple self-aligned gate stacks for logic devices |
US8030718B2 (en) * | 2008-09-12 | 2011-10-04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 Local charge and work function engineering on MOSFET |
US8680629B2 (en) * | 2009-06-03 | 2014-03-2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ontrol of flatband voltages and threshold voltages in high-k metal gate stacks and structures for CMOS devices |
US8274116B2 (en) | 2009-11-16 | 2012-09-2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ontrol of threshold voltages in high-k metal gate stack and structures for CMOS devices |
JP5721952B2 (ja) * | 2010-01-07 | 2015-05-20 |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 半導体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
KR101282343B1 (ko) | 2010-07-30 | 2013-07-04 |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 금속게이트를 갖는 반도체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1781620B1 (ko) * | 2010-09-01 | 2017-09-2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모오스 트랜지스터의 제조방법 |
JP5626010B2 (ja) | 2011-02-25 | 2014-11-1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源装置 |
CN103311281B (zh) * | 2012-03-14 | 2016-03-30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KR101923946B1 (ko) * | 2012-08-31 | 2018-11-30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반도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CN103715134B (zh) * | 2012-09-29 | 2016-05-25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
KR20140121634A (ko) * | 2013-04-08 | 2014-10-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반도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CN104766823A (zh) * | 2014-01-07 | 2015-07-08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
CN106663694B (zh) | 2014-08-19 | 2021-05-25 | 英特尔公司 | 具有横向渐变功函数的晶体管栅极金属 |
CN105470256B (zh) * | 2014-09-05 | 2019-02-01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C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JP2016072454A (ja) * | 2014-09-30 | 2016-05-09 |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10121797B2 (en) | 2016-02-22 | 2018-11-06 | 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 |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
US10177226B2 (en) | 2016-11-03 | 2019-01-0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Preventing threshold voltage variability in stacked nanosheets |
KR102293127B1 (ko) | 2017-06-23 | 2021-08-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반도체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US11121131B2 (en) | 2017-06-23 | 2021-09-1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KR102316293B1 (ko) | 2017-09-18 | 2021-10-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반도체 장치 |
KR102418061B1 (ko) | 2018-01-09 | 2022-07-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반도체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23909A (ja) * | 1997-02-08 | 1998-08-21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 半導体装置 |
JP3287403B2 (ja) * | 1999-02-19 | 2002-06-0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Mis型電界効果トランジス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6410376B1 (en) * | 2001-03-02 | 2002-06-25 | Charter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Ltd. | Method to fabricate dual-metal CMOS transistors for sub-0.1 μm ULSI integration |
-
2003
- 2003-01-15 US US10/345,744 patent/US686171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
- 2004-01-14 JP JP2004007398A patent/JP451308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1-15 KR KR1020040003129A patent/KR10064411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1-15 TW TW093101057A patent/TWI255041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4221596A (ja) | 2004-08-05 |
US20040137703A1 (en) | 2004-07-15 |
KR100644114B1 (ko) | 2006-11-10 |
KR20040066040A (ko) | 2004-07-23 |
TW200417015A (en) | 2004-09-01 |
JP4513087B2 (ja) | 2010-07-28 |
US6861712B2 (en) | 2005-03-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255041B (en) | MOSFET threshold voltage tuning with metal gate stack control | |
US10707319B2 (en) | Gate electrode having a capping layer | |
US7737015B2 (en) | Formation of fully silicided gate with oxide barrier on the source/drain silicide regions | |
TWI230440B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multiple metal gates for CMOS applications | |
CN101675513B (zh) | 高k栅极介电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的阈值调整 | |
US7291527B2 (en) | Work function control of metals | |
KR101036771B1 (ko) | 반도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WO2008127484A2 (en) |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dual work function metal gate electrodes by control of interface dipoles | |
EP1965435A1 (en) |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 |
JP2008192822A (ja) |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6987061B2 (en) | Dual salicide process for optimum performance | |
JP2011009712A (ja) |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8269286B2 (en) | Complementary semiconductor device with a metal oxide layer exclusive to one conductivity type | |
JP2005244186A (ja) | 反応性ゲート電極導電性バリア | |
JP2007173412A (ja) | 半導体装置 | |
US20080206973A1 (en) | Process method to optimize fully silicided gate (FUSI) thru PAI implant | |
EP1784857B1 (en) | Cmos semiconductor device | |
JP2006108355A (ja) |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20070045268A (ko) | 반도체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JP2007287793A (ja) |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 |
US20090050976A1 (en) | Process method to fully salicide (fusi) both n-poly and p-poly on a cmos flow | |
JP2009170762A (ja) |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 |
JP2005268272A (ja) |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20120068275A1 (en) |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