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24435B - Diversity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diversity reception method - Google Patents

Diversity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diversity reception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24435B
TWI224435B TW092129856A TW92129856A TWI224435B TW I224435 B TWI224435 B TW I224435B TW 092129856 A TW092129856 A TW 092129856A TW 92129856 A TW92129856 A TW 92129856A TW I224435 B TWI224435 B TW I2244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ignal
demodulation
outpu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29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10503A (en
Inventor
Jun Ido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410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10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24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2443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0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8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with single receiver and antenna switching comparing all antennas before rece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Equal gain combining, only phase adjust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Description

EJ 五、發明說明〇)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和分^ ^係有關於具有複數解調路徑之分集式接收裝置 4刀茱式接收方法。 【先前技術】 為選ί ί ί 一般之分集式接收裝置稱為選擇分集(以下稱 信號之載ί之v對於在2條解調路徑之各路徑之接收 接收功率之推、則枯α各時刻比較和各自之接收信號對應之 出。即,在各睹ί選擇該推測值大之接收信號後輸 好之接收作該2種接收信號之中選擇接收狀態良 此,在各i不利用接收狀態差之接收信號。因 接收信號之以中:法得到比自在2條解調路徑之各路徑之 能。八中之—得到之各個之接收功率更佳之接收性 合成而’為了更改善接收性能,想出將2系統之接收信號 設置=電大比合成方式之分集式接收裝置, X 十真和在2條解調路徑之么敗似4 & =將該接收信號解調後得到之解調:之接收信號 權合成。數和各自之接收功率相乘,利用該 數位TV廣播:Κ ί : : : : J f裝置例如如在「地面波 用分集接收之性能改善」,關隆史等Ϊ
IKM 第5頁 2096-5951-PFl(Nl).ptc 1^24435 η ρVf2 34: Ρ乡 J.i二 ,令- 案號 92129856 年 月 曰 五、發明說明(2) (社)影像資訊媒體學會技術報告,20 0 1年5月25曰,
Vol.25 ,Νο·34 ,ρρ·卜6 ,ROFT2001-54(May ,2001)所 示,已知不僅和選擇方式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一樣可改善多 路徑失真,而且也可改善對於熱雜訊之傳送特性,例如也 可改善瞬間接收功率對雜訊功率比(Carrier to Noise power Ratio,以下也只稱為CNR)。 又’在為了改善接收性能而將在2條解調路徑之各路 徑之接收信號合成之分集方式之別例上,已知等增益合成 方式之分集式接收裝置。等增益合成方式係總是以等增益 將2種接收化號合成之合成方式,例如係和在2條解調路徑 之各路徑之接收信號(或將該接收信號解調後得到之解調 #號)對應之接收功率(推測值功率)無關的總是將在2條解 調路徑之各路徑之信號之平均值作為合成信號輸出。關於 分集式接收裝置之效果,已知一般等增益合成方式比選擇 方式之分集式接收裝置的大,比最大比合成方式的小,但 是反,在2J1条解調路徑之各路徑之接收信號(或將該接收信 號解調後得到之解調作號彳> $彳々γ ,,^ ^心胖W枱說)之差(或和各信號對應之CNR之 差)‘交大之情況,有接收性能比選擇分集方式降低之情 況0 ”:ϊ i分ί ϊ接收裝置例如在選擇方式之分集式接收 ;;用,#選擇各自之解調路徑之接收信號之其 =之-使用’電路規模小,但是有難更改善接收性能之問 題0 又’在等增益合成方式之分隼 、〜刀呆式接收裝置之情況,因
修正 曰 案號 92129856 五、發明說明(3) 比較小規 善接收狀 比無法改 擇方式之 裝置可更 自之接收 加權係數 之問題。 供一種分 善至接近 追加之電路只有簡單之平均化電路, 模,雖然和選擇方式之分集式接收 、j係 態,卻有和最大比合成方式之分“ 文 善接收狀態之問題。 接收衣置相 而,最大比合成方式之分集式接收裝 勿集式接收裝置或等增益合成方式 、 改善接收性能,但是如上述=式;:集式接收 功率(推測值功率)之比產生力婼r布要按照各 和各2收功率相乘…,有電路規模變ί 隼上述之問題點,*發明 < 目的在於提 電路規模小’並可將接收性能改 取大比合成方式之分集式接收褒置之水準。 :複數解調 比比較部, 之第一接收 一接收信號 比和既定之 自輪出之該 擇解調信號 路經各自輪 及解調信號 ’輪出該選 【發明内 本發 接收信號 該複數解 之第一功 第二功率 信號選擇 之中選擇 成部,以 調信號合 按照在該 容】 明之分集 解調後輸 調路徑之 率及和在 計算功率 部,由自 其中一種 既定之增 成後輸出 功率比比 式接收裝 出解調信 中之一條 別的解調 比後’比 該複數解 解調信號 益將自該 合成解調 較部之該 置,包括 號;功率 解调路徑 路徑之第 較該功率 調路徑各 後輪出選 複數解調 信號;以 比較結果 路徑,將 依照和在 信號對應 號對應之 臨限值; 解調信號 ;信號合 出之該解 輸出部, 擇解調信 2096-5951-PFl(Nl).ptc $ 7頁 122^3 5月日 修 .93. //2 3
1號 921298% 五、發明說明(4) 號或該合成解調信號之中之其中一種解調 在本發明之分集式接收方法,因使二=° 路徑之接收信號對應之功率就各載波和在各解調 擇方式之分集和等增益合成方式應性的切換選 選擇合成方式之分集式接收方法或只實施= 之分集式接收方法相比,可使分集效果變大,^古^ 性能,和實施最大比合成方式分集 间 m 示々閒况相比,用]、招 杈之電路可實現分集效果大之分集式接收装置。 、 【實施方式】
以下,在貝軛例之說明,說明在該分集式接收裝置接 收正父分頻多工信號(Orth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以下記為0FDM)之情況。以下在說明實施 例之前說明OFDM方式之傳送技術及分集技術。 貝 OFDM方式之傳送(收發)技術係利用彼此之頻率正交之 袓數載波將資訊调變及多工化後傳送,在接收側進行相反 之處理後解調之收發方式,在廣播或通信之領域尤其進行 實用化。 ^ 在OFDM方式之傳送,首先在傳送時,將傳送之資料分 配給複數載波後’在各載波以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方式或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方式、或DQPSK(Differential Encoded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方式等數位調變。又, 因使用特定之載波將傳送參數或關於傳送控制之附加資訊
2096-5951-PFl(Nl).ptc 第8頁 I22«35, r.
以及调隻了已知 料之連續導頻載波成分數位調變,這此 多工化後,將OFDM信號之頻率變換成所要之傳送頻率後^ 具體而言,在傳送時按照各載波之調變方式將傳送之 傳送資料映射後,進行反離散傅立葉轉換。接著,將反離 散傅立葉轉換後之信號之最後部複製至信號之前頭。將本 部分稱為保護區間,藉著這樣做,有具有保護區間長度以 下之延遲時間之延遲波,在接收側也可無記號間干 生信號。 在OFDM方式因全部之載波彼此具有正交性,在接收側 正確的再生載波頻率之情況,可正確的再生傳送資料。可 是’在接收側之載波頻率相對於實際之頻率含有誤差之情 况’在載波間發生干涉,錯誤的再生傳送資料之概率增 大,傳送特性惡化。因此,在0FDM方式,在接收側如^正 確的再生載波頻率變成很重要之課題。 在接收OFDM信號之解調裝置,一般藉著將輸入之 方式之複數數位信號正交解調,把頻率變換至基頻帶,除 去保護區間後,作為時域信號,對該時域信號進行傅立葉 轉換’作為頻域信號後檢波而解調。 〃 在OFDM方式之各載波傳送按照QPSK或多值QAM等調變 方式所映射之傳送資料,在該載波在頻率及時間方向週期 性的插入已知之導頻載波。例如,在日本之地面波數位τν f播方式,週期性的插入散射導頻,在〇FDM接收器依據該 散射導頻推測傳送線路之特性後,進行各載波之解調。
人 刀米议術如上述所示,且 調電路之解調路徑(至,、 数自天線至OFDM解 、王條路徑),係屮一 11肝 情況改善接收性能的。一 ’、 條解調路徑之 落(Rayleigh fading)傳逆綠政你/:/工得送線路或瑞立衰 接收信號之情況,藉著竇.* /及得^線路環境下 誤率減少,提高接收性能。 °逮解調後之錯 實施例1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旆 圖 心K %例1之为集式接收裝置之方塊 圖1之分集式接收裝置在〇FDM信號之解調路徑上且 解調路徑A及解調路徑b之2條解調路徑。解調路徑a且 一天線11、第一調諧器12、第一AGC(Aut〇matic
Control :自動增益調整)部13、第一A/D(類比/數位變換) 部1 4以及第一 OF DM解調部1 5。而,解調路徑β具有第二天 線21、第二調諧器22、第二AGC部23、第二A/D部24以及第 二OFDM解調部25 ° 在圖1記載之分集式接收裝置,第一天線11及第二天 線2 1接收為傳送用所調變之無線信號。第一調諧器丨2及第 二調諧器22將所接收之無線信號之頻率變換成既定之頻 帶。 第一AGC部13及第二AGC部23調整頻率變換後之類比信 號之增益位準。藉著利用第一AGC部13及第二AGC部23調整 該增益位準,在後段之第一及第二解調部46、56得到最佳 之信號位準。一般,自天線11、2 1所輸入之接收信號之信
2096-5951-PFl(Nl).ptc 第10頁 Ι224φ35 η ρ % 123 修正 4
參i案號92129856 年月 R 五、發明說明(7) " 號功率例如因天線增益或傳送線路狀況等而變,利用agc 部1 3、2 3調整增益較好。 第A/D部1 4及第二A/D部24將進行頻率變換及增益 整後之類比信號變換成數位信號後,分別向第—_Μ解; 部15及第二0FDM解調部25輸出第一接收信號及第二接收^ 號。 〇 第一OFDM解調部丨5及第二〇FDM解調部25各自將第— 收信號f第二接收信號解調後輸出數位形式之解調信號。 功率比比較部31自第一0FDM解調部^ 部25輸入和對在各解調路徑A、B之接收信號:各載二:算周 ^ ^达線路推測值之功率(以下稱為推測值功率L對應之 ㈣而二率::Λ部31判定推測值功率l中之和解調路 Γ率SP V〜將用值小之推測值功率除2個推測值 二二和ϊ—Β定之之:值大的推測值功率後得到 率比::值)後4 Γ值(在本實施例1將該臨限值記為功 載波向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 33輸出和該比較結果對應之信號。 评丨 具體而言’在推測值功率比I比該比 =意= 等成增益合‘ 大之隋況料比比較部31向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 第11頁 2096-5951-PFl(Nl).ptc 1224405 修的/23; 年 月 曰 修正 乂一卫一令|案號921网咖 五、發明說明(8) 部33輸出意指在信號等增人 率P 、P之+ + 皿口成邛62遥擇和2個推測值功 調二之Ϊ號值大的推測值功率Hu對應之解 之第二ΪΪ率比比較部31 ’依照係和在解調路徑A 之弟接收^唬對應之第一功率之篦一施、目丨付丄古 在解調路徑B之第二接收信號對應之第二功率之第率一及推^ 值功率計算功率比P⑽後,比較該功率比P ^和既第定m 值(功率比臨限值)。 esj和既疋之fe限 較部3: d等么益合成選擇部33輸出按照自功率比比 解調部25所輸出。二擇= ;〇FDM:調部15及第二_ 到之解鮮號Λ 中之其中—個解調信號後得 隼$去:二'了稱為選擇解調信號)(選擇方式之分 解碉二虎(:下二等增益將雙方之解調信號合成後得到之 心:實施例J)(合成方式之分集)。因 = 後之解調信號十選擇合成/ 輸出部。 °卩3相當於在分集式接收裝置之解調信號 比較輸3 增益合成選擇部33依照功率比 第二解調部56之調部46之單獨輸出、來自 輸出和第二解調部5::二=等增益將第-解調部46之 其中之一。 之輸出&成後得到之合成輸出之中之 因此’係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之輸出之選 2096-5951-PFl(Nl).ptc 第12頁
擇合成/等增益合成#號係對各載波成分適應性的選擇夢 著自和第一及第二接收信號對應之解調信號之中選擇其曰中 一方所得到之解調信號’或按照和各解調路徑A、B對^之 接收k號之推測值功率比Pes R等增益合成之解調信號'之u其 中一方之解調信號後得到之信號,成為錯誤率因2 ^解調 路徑A、B之分集效果而減少之信號。 〃〜 錯誤訂正部34對於自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 所輸出之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信號進行錯誤訂正處理 後,輪出該錯誤訂正處理後之解調信號。 其次’說明第一OF DM解調部15及第二op DM解調部25之 内部構造。在第一OFDM解調部15及第二〇fdm解調部25之内 部設置除去保護區間(GI)之GI除去部41、51。第一 GI除去 部41輸入第一接收信號後,再生0FDM之記號時序,除去附 加於第一接收信號之保護區間。又,第二G丨除去部5丨輸入 第二接收信號後’再生OFDM之記號時序,除去附加於第二 接收信號之保護區間。 ' — 第一FFT部42及第二FFT部52利用高速傅立葉轉換 (Fast Fourier Transform,以下記為FFT)將所輸入之時 域信號轉換後輸出頻域信號。此外,頻域信號係和第一接 收信號或第二接收信號之各載波成分對應之信號。 第一傳送線路推測部43及第二傳送線路推測部53抽出 自FFT部42、52所輸出之頻域信號所含之導頻載波成分後 推測對於來自各天線11、2 1之接收信號之傳送線路之特 性。例如,在日本之地面波數位TV廣播方式之情況,如圖
皇繁921298W 年月日 铬不 五、發明說明(10) " 2導所頻示推’:值期性入散射導頻,在接收器依據這些散射 ,員推測傳迗線路之特性後,進行各載波之解調。 方法上,例如藉著各自用已知資料除所: ί,放射¥頻後在時間方向及頻率方向内插其結果,可推 /、在,載波成分之傳送線路之特性。 第一推測值功率計算部44及第二推測值 =線路推測部43、53計算對各載波所推測之= 喟邱J之推測值功率Pes-A、Ρ“-Β後向第-解調部46、第二解 力:rb較部31輸出。於是,在本實施例,因 庐號二變方式所調變之0_信號,以0刚 # 2 itί遽(導頻載波成分)為基準信號用各傳送 =部叶5算3r::r線路 該各推測值功對應之推測值功率,將 率比比較部31計算=功率比比較部31 ’在功 臨限值比較後,向選=率將該功率比和既定之 較結果。 ^擇a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輸出比 測部二:二:4出6 = = 藉著用和自傳送線路推 FFT部42、52所輸出之# ^路之^結果對應之信號除自 理和對頻域信號说將各载波成分解調。本處 後再用傳送線路之特:測結果之複數共輛信號 體說明之,第-解調^之功率值除等價。更具 傳送線路推測部43之輪出之 了部42之輸出乘以第一 询出之複數共軛信號後,用第一推測 2096-5951-PFl(Nl).ptc 第14頁 I22M35h 日 ' 93. 8; 23, 一 本, 案號 92129856 、發明説明(11) 值功率Pes_A除4乘法之結果。又,第二解調部5 6對第二F F 丁 部52之輸出乘以第二傳送線路推測部53之輸出之複數共軛 信號後,用第二推測值功率Pes B除該乘法之結果。 ^ 其次,說明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33之内部構 造。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 3包括信號選擇部61和 等增益合成選擇部62。信號選擇部61係利用選擇方式之分 集進行信號之輸出之部分,具體而言,選擇自第一卯卯解 調部15輸出之第一解調信號或自第二〇FDM解調部25輸出之 第二解調信號之中之其中—方後作為選擇解調信號輪出。 而,等增盈合成選擇部62係利用等增益合成方式之分 集進行信號之輸出之部分,以等增益將自第一_Μ解調部 15輸出之第一解调信號和自第二〇FDM解調部託輸出之 解調信號合成後作為合成解調信號輸出。 又Λ在认成/等增盈合成選擇部33,藉著設置開 關裝置等切換信號選擇部61和等增益合成選擇部62即可。 因本實之接收信號係〇FDM信號,包括複數載波成分, 解調,輸!部68就各載波成分輸出選擇解調信號或合成 解凋托唬,中之其中一個解調信號。x,依據功率比比較 部3 1之比較結果之作我孫其仏,、,μ i 人二、& _ ? ^ "就係基於以專增益等將複數解調信號 B成而付到之解調作"考考夕il/r τ丄古 號之接收功率對雜訊功率比和在與複 數解調信號各自對應之接收功金m μ 七 ^ ^ ^ ^ ι接收功率對雜訊功率比之中最大之 t收=對雜訊功率比變成相等之條件決定之臨限值之上 述之功率比之比較結果之信號。 而且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按照功率比比 第15頁 曰 案號 9212Q856 五、發明說明(12) 較部3 1之輸出,將利用信號選擇部6丨得到之解調信號或利 用等增益合成選擇部62得到之解調信號之其中一方作為選 擇合成/等增益合成信號向錯誤訂正部34輸出。 在此,說明依據功率比比較部3 1之輸出決定將信號選 擇部61之解調信號及等增益合成選擇部62之解調信號之中 之哪一個解調信號作為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信號之方 法。 一般,在使用第一天線1 1及第二天線2 1之2種天線進 行依據選擇方式之空間分集,即選擇分集之情況,最後輸 出之解調信號之瞬間接收功率對雜訊功率比(CNR )sc利用如 下之式1表示。 , (CNR)sc = max [ (CNR)A, (CNR)B] . . . (l) 但’(CNR)A、(CNR)B、(CNR)sc各自表示和解調路徑A之 載波對應之CNR、和解調路徑B之載波對應之CNR以及選擇 合成後之CNR,函數max[Xl,X2]係選擇χ^σΧ2之中之大的 後輪出之函數。又,假設用2條天線接收之信號之各自之 接收雜訊相等。即,在該假設下,和載波對應之功率之大 小和(C N R )Α及(C N R )Β之大小成正比。 而’依據等增益合成方式之分集最後輸出之係解調信 號之CNR之(CNR)egc利用如下之式2表示。 (CNR)egc = ^ (J(CNR)a + #CNR)b)2· (2) 又’設依據最大比合成方式之分集最後輸出之係解調 "ί吕號之CNR為(CNR)MRC時’(CNR)MRC利用如下之式3表示。
2096-5951-PFl(Nl).ptc 第16頁 1224435^ 93. δ4 23 正 發明說明(13) (CNR)^ = (CNR)a + (CNR)b. . . (3) 圖3係依據式1、式2以及式3用電腦模擬了選擇方式之 分集之情況、等增益合成方式之分集之情況以及最大比合 成方式之分集之情況之各C N R之結果之圖。但,圖3係在將 (CNR)A作為CNR1、將(CNR)B作為CNR2、將CNR1固定為 20dB ’令CNR2自OdB變至40dB為止之情況表示和自各分集 最後輸出之解調信號對應之CNR的。此外,〇表示在選擇 方式之分集之情況之CNR,□表示在等增益合成方式之分 集之丨肖況之CNR ’ ★表示在最大比合成方式之分集之情況 之CNR 。 、 / 自圖3得知,在選擇方式之分集之情況,和第二接收 仏號對應之C N R 2係愈接近和第一接收信號對應之[n r 1之值 時’分集效果比最大比合成方式之分集愈小。又,得知在 等增益合成方式之分集之情況,和選擇方式之分集之情況 相反,隨著CNR2遠離CNR1,分集效果比最大比合成方式之 分集愈小。 因此,得知按照CNR1和CNR2之比,藉著將利用信號選 擇部6 1得到之選擇解調信號或利用等增益合成選擇部6 2得 到之合成解調信號之其中一個解調信號作為選擇合成/等 增益合成信號,可令分集效果提高。將上述之選擇解調信 號或合成解調信號之哪一個解調信號作為選擇合成/等增 益合成信號’只要將依據選擇方式之分集得到之⑶^和依 據等增益合成方式之分集得到之CNR變成相等之情況作為 邊界切換即可。即,按照如下之式4之條件切換選擇解調
2096-5951-PFl(Nl).ptc 第17頁 ,3 I22443 5 /η ^ !93. J. 2 t修止 玉 t! 案號 92129856 曰 修正 五、發明說明(14) 信號和合成解調信號即可。 此外,式4中之「3 + 2^2」係在上述之式1之左邊和式 2之左邊變成相等之情況之cnr之比之值。又,在以下之說 明’將藉著按照式4之條件切換選擇解調信號和合成解調 信號進行分集也稱為適應合成分集。 合成方法= 等增益合成,此max[(CNR)A , (CNR)B] ^ 3 + 2λ/2 min[ (CNR)a, (CNR)b] 選擇合成, -.-(4) 此外,在依照式4選擇了選擇解調信號之情況,只要 在信號選擇部6 1,按照以下之式5之條件選擇自解調路徑 A、B之各路徑輸出之解調信號之中之其中一個解調信號作 為選擇解調信號即可。 (CNR) a>(CNR)b 合成信號= SBf otherwise 但,在式5,SA意指經由解調路徑A輸入選擇合成/等增 益合成選擇部3 3之解調信號,即第一解調信號,SB意指經 由解調路徑B輸入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之解調信 號,即第二解調信號。 因此,適應合成分集係適應性的選擇分集而使得選擇 方式之分集和等增益合成方式之分集之中和最後輸出解調 信號對應之CNR變大之方式。 在圖4表示用電腦模擬了使用適應合成分集之情況及 用最大比合成方式之分集之情況之各CNR之結果。但,將 CNR1固定為2〇dB ,令CNR2自OdB變至40dB為止。此夕卜,圖
2096-5951-PFl(Nl).ptc 第18頁 修 !9a 8, 23 ^;j i 案號 五、發明說明(15) 9212985R__£ 修正 中△表示利用適應合成分集所得到之CNR,★表示利用最 大比合成方式之分集所得到之CNR。 在圖4 ’在利用選擇方式之分集得到之CNR和利用等增 益合成方式之分集得到之CNR變成大致相等之點(在圖4在 橫軸刻度12dB附近和28dB附近)切換在適應合成分集之處 理内容。即’在CNR2自OdB至比12dB附近小之情況及比 28dB附近大之情況係選擇方式之分集之情況之輸出,在自 12dB附近至28dB附近為止之間係等增益合成方式之分集之 情況之輸出。即,在圖4之情況,以橫軸刻度2OdB為中心 值,以+ / —8dB之值為臨限值切換選擇合成和等增益合 成。 此外,在圖4之條件,在橫軸刻度i2dB之CNR2之值,即 在
CNR2-10 X log10 (l〇^〇/i〇)/(3 + 2 v^2))dB 時之CNR之比之值相當於在該式4中之 (CNR)a/(CNR)b = 3 + 2 之情況。又,在橫軸刻度28dB之CNR2之值,即在 CNR2 = 10 X log10(10«0/^)/(3 + 2 /"2))dB 時之CNR之比之值相當於在該式4中之 (CNR)B/(CNR)A = 3 + 2 之情況。 自以上,在以等增益將複數解調信號合成而得到之解 調信號之接收功率對雜訊功率比和與複數解調信號各自對 應之接收功率對雜訊功率比之中之最大接收功率對雜訊功
2096-5951-PFl(Nl).ptc 第19頁 23 ,^ 修 案號 9212985fi 乐 五:“說明(⑹ ^~^—— 率比變成相等之條件決定功率 信號選擇部61選擇和自各解 父°之臨限值。又’ 各自對應之接收功率對雜、β所輸出之解調信號 仂康斜施n玄〇· 功率比之中之具有最大之接收 力革對雜汛功率比之值之解調信號後輸出。 如上述所不,自圖4得知, 明之適應合成分集,和單獨使用错/摆使方用/本實施例1所說 合成方式之分集之情況相比刀果次寺i曰皿 最大比合成方式之分隼之产7 2间刀集效果,其效果和 刀罘您h況大致相同。
因此’利用推測值功率P / η ΛΤ η X 於對應關係,藉著預先將對二S—: es-B σ( ί〇Α、(CNR)B處 柯有頂无將對於推測值功率比p 臨限”入功率比比較部31,可進行適應合隼。丰比 止卜若依據本實施例1之分集式接收裝置,因在構 ίΐίΐί二為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信號輸出,使二 自1擇5成/4增益合成選擇部33輪出之寸 合成信號之CNR變大,釦w分> ^ 禪口成7專增益 、隹^ & 和以彺之只依據選擇方式之分隼夕 /刀集式接收裝置或只依據等增益合成方式之分集之:之 ’可使分集效果變大。又,可提高該:ΐΐ 。此外’本實施例1之分集式接收巢 電路可實現分集效果大之分集式接收裝置。用]^之 實施例2
44、54輸出之推測值功率p θ s—A 進行適應合成分集。在
P ί I: !j L在構造上使得依據自推測值功率計算部 es 第20頁 2〇96-5951-PFl(Nl).ptc m 1224.435 曰 修正 _不.丨案號92129856 ___________ μ»— 發明說明(17) Γ:例傅立葉轉換後之輸出計算載波成分之 叶瞀之二::::t結果什算載波成分之功率*,依照該 η,、。果進仃適應合成分集之情況。 m波成分=率也稱為載波功,,將表示該載波功 率之大小之值也稱為載波功率值。 圖5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2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之方塊 圖〇 在圖5,關於除了第-_Μ解調部…、第二〇FDM解調 邛25a、功率比比較部31a、第一載波功率計算部“、第二 載波功率計算部55、無自第一推測值功率計算部44往功率 比比較部3 1 a之輸出連接以及無自第二推測值功率計算部 54往功率比比較部31a之輸出連接以外之構造,和圖丨(實 施例1 )所示之構造相同。 以下’說明本實施例2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之動作。此 外,對於和在實施例1所示之構造相同之構造省略說明。 在第一OFDM解調部15a之第一載波功率計算部45輸入 解調路徑A之頻域信號,計算和該頻域信號對應之載波功 率值Pc_A後輸出。一樣的,在第二〇fdM解調部25a之第二載 波功率計算部55輸入解調路徑B之頻域信號,計算和該頻 域k號對應之載波功率值pC B後輸出。 ,功率比比較部3 1 a輸入載波功率值PC A、pC B及和載波功 率值Pc—a、PC_B對應之既定之臨限值。此外,在本實施例2, 將和自上述之各功率之值所得到之功率比比較之既定之臨 限值和實施例1 一樣的記為功率比臨限值。
2096-5951-PFl(Nl). 第21頁 Ε! 本 案號 92129856 年月曰 倏ΓΡ 五、發明說明(18) 然後,判定載波功率值Pc—a、PC B之中之哪一個之載波 功率值大。此外,比較2個載波功率值pc A、pc B之中之值大 之載波功率值除以值小之載波功率值所得到之載波功率比 P £_r和该功率比臨限值後,就各載波向選擇合成/等增益合 成選擇部3 3輸出和該比較結果對應之信號。 具體而言,在載波功率比PCR比該功率比臨限值小之情 況,該功率比比較部3 la向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 輸出思才曰輸出在專增盈合成選擇部6 2得到之解調信號之信 號。而,在載波功率比pc—R比該功率比臨限值大之情況,該 功率比比較部31a向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输出意 指選擇和2個載波功率值Pc—a、PcB之中之值大的載波功率值 P(:_A、對應之解调信號之信號。 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依照自功率比比較部 31a所輸入之信號選擇,自來自第一〇FDM解調部15a及第二 OFDM解調部25a之解調信號之中選擇其中一個解調信號後^ 輸出(選擇方式之分集),或者輸出以等增益將雙方之解調 信號合成後得到之解調信號(等增益合成方式之分集)。 即,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依照功率比比 部31a之輸出輸出來自第一解調部46之單獨輸出、來= 二解調部56之單獨輸出以及以等增益將第一解調部仙 出和第二解調部56之輸出合成後得到之合成輸出之 2 中之一。 < 其 因此,係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之輪出之 擇合成/等增盈合成信號係對各載波成分適應性的選擇=
修正 五、#明説南—(19) 與2個接收信號對應之載波功率值pc
Pe B之中之其中 對應之解調信號,或按照載波功率比& r以等增益將第〆解 调^號和第二解調信號合成所得到之解調信號之其中一方 之解調信號後得到之信號,成為錯誤率因2條解調路徑A、 B之分集效果而減少之信號。 斤於是,在本實施例2,和實施例1 一樣,因在構造上計 算和(CNR)A、(CNR)B處於對應關係之傅立葉轉換後之載波 成分之功率PC_A、PC B後,據此進行適應合成分集,可不受 傳送線路推測時之推測誤差影響的進行適應合成分集,< 令接收裝置之接收性能提高。 實施例3 在貫施例1及實施例2,在構造上使用自F F τ部4 2、5 2 ^斤輸出之頻域信號求推測值功率或載波功率值後,據此進 行適應合成分集。而在實施例3,說明求自各天線丨丨、21 接收之信號之功率位準後,據此進行適應合成分集之情 況。 圖6係表示實施例3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之方塊圖。 却ο^在圖6,關於除了第一0FDM解調部15b、第二OFDM解調 對第-、=比較部31b、對第一AGC部13之輸人連接、 =輸入連接、“第-A/D部14之輸出連接 以及來自弟二A/D部24之輸出連接外 知圖1(余 施例υ或圖5(實蝴)所示^構接造^之。構造,和圖1(只 夕卜,實施例3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之動作。此 ' «鉍例1或實施例2所示之構造相同之構造省 第23頁 2096-5951-PF1(N1).ptc 案號 92129856 12,!5—日
修正1 五、發明說明(20) 略說明。
在第一OFDM解調部i 5b之第—增益偵測部〇 部1 4輸入第一接收信號,計算該第一 苐A/D 和所要之功率值之差後,依照該二$:均功率 31b和第,部u輸出第一功率控; = = =部 OFDM解調部25b之第二增益偵測部5?自第二a/d部μ輸i ; 一接收信號,計算該第二接收信號之 則弟 率值之差後’將該計算結果作為第率H j:= 比比較部31b和第二AGC部23輸出。力丰控制U向功率 此外’第一功率控制信號及第-似部U、23以利用天線1 i\控^信號係在 之信號,該功率控制信號之信號位準 之放大率 之信號功率愈小。 平怼大,表不天線輸出 此外,在各增益偵測部47、57,因藉著使呼管接#广 號之平均功率時之平均期間長,將隨機之=== 差相抵消,可提高最後所得到之平均值之可靠性。可是, Ϊ平:由於接收信號之功率之時間變動之影 曰依據應用有引起性能惡化之情況。因此,口 接收信號之平均功率時之平均期間設用、用 佳之期間即可。 q Τ 7、便用之應用最 輸入0第= 1 及第二接收信號作為已調整增益之信號 之天線,5b。因而,例如在各解調路徑A、Β ΐΚϋ ίΐ異之情況,自各天線11、21接收之信號 力丰位準相“,在第一接收信號及第二接收信號之雜
I22^35 i;, n !93. g:23 ;* -r _L π _ 號 92129856__年月 p 夂 五、發明說明 --^ 訊功率發生差異 雜訊功率之差異影響和自選擇合成/等 、 部33輸出之信號對應之CNR。尤其, 曰盈a成選擇 收信號之中之一方之接收信號之位準 °路徑A、B之接
部13、23之放大率之情況,分集效果大;:Gc 部1 3、23依據依照調整增益前之接 在AGC 制適應合成分集,這在抑制分集效果=率比控 第-:增益一 弟力羊控制仏#υ、自第二增益偵測部5 〈 率控制信號以及既定之臨限值。此外,m第二功 和自上述之各功率之值所得到之功率比比七=^將 值和=例1及實施例2 -樣的記為功率比之臨限 功率二匕比較部3几依照自各增益读測部47二 ίί::ΓΞ制信號及第二功率控制信號,判定第接收 ί :b;卜ΤΪ收信號之中哪一個之接收信號之功率位準 ί號對應之接ΐ Ϊ J2:率1率,制信號計算和各功率控制 ρΑ、…之功率值;之接“號:力= : = : 後,就各載波向選擇人H/、比人\和該功率比臨限值 該比較結果而異之信&成4七盈合成選擇部33輸出按照 ° 在接收信號功率比Pi?比該功率tb θ pp # 之情況,該功率比比較 R "二亥功羊比&限值小 風k擇。卩6 2付到之解調信號。而,在 2096-5951-PFl(Nl).ptc 第25頁 122^35,, 1 9a 23^
案號 9212985B _年月日 倏正 修正本 五、發明說明(22) 接收信號功率&PR比該功率比臨限值大之情況,該功率比 比較部31b向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輸出意指在信 號選擇部6 1選擇和2個接收信號功率ρΑ、ρβ之中值大的接收 信號功率PA、PB對應之解調信號之信號。 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 3依照自功率比比較部 31b所輸入之信號’對於來自第—〇FDM解調部15b及第二 OF^)M解調部25b之解調信號選擇其中一種解調信號後輸出 (遥擇方式之分集),或者輸出以等增益將雙方之解調信號 合成後得到之解調信號(等增益合成方式之分集)。 即,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依照功率比比較 部31b之輸出輸出來自第一解調部46之單獨輸出、來自第 二解調部56之單獨輸出以及以等增益將第一解調部46之輸 出和第一解調部56之輸出合成後得到之合成輸出之中之其 人#即^、’係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之輸出之選擇 口P、等#增盈合成^號係對各載波成分按照接收信號功率 ^,適+應性的選擇利用等增益合成分集所得到之解調信 f二$精=選擇和接收信號對應之2種解調信號之中之其 解,俨:侍到之解調信號之其中-方之解調信?虎而得到之 減;:;;號成為錯誤率因2條解調路徑A、B之分集效果而 於是’若依據本實施例3之公隹斗、拉丨 > 妝m -Η Μ A 1 J ^ <刀集式接收裝置,因在依 據调整自各天線u、21接 口社依 進行適應人点八隹,役9 7 ^唬之功率位準之控制信號 Μ 口成刀集係2個接收信號之接收功率位準
之h况’也可抑制分集效果減少的合成。又,可提高該分 集式接收裝置之接收性能。此外,係2個接收信號之接收 功率位準相異之情況,也可抑制分集效果減少的合成。 又’可提高接收裝置之接收性能。 σ ,外,在本實施例3,如上述所示,自2種功率控制信 號計算和各自之信號對應之接收信號功率後,依照該接收 化號功率自功率比比較部31b令輸出信號,但是直接使用 ^率控制信號自功率比比較部3 lb令輸出信號也可。此 Ϊ i ί上述所示,因天線輸出之信號功率愈小功率控制信 =忿’而要考慮功率控制信號愈大CNR愈小。因此,在 U率控制#號之比時,求和該功率控制信號對應之值之 蔣莖ί比後,依照該倒數之比進行適應合成分集。又,在 r $ = ΐ合成選擇部62之輸出用作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 ί = 料需要選擇和2種功率控制信號之中之小的功 之^出。° ^對應之在0FDM解調部15b、25b之解調部46、56 實施例4 η之收分Λ式接收裝置,在構造上求自各天線 各。_記號進= =位:後二:照該功率位準對 接收f署,…、 成分集。而,在實施例4之分集式 率位^ * Γ明依據自各天線11、21接收之接收信號之功 進行適』:成ίίίκ送線路推測結果對應之信號功率 圖7係表不本發明之實施例4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之方塊
案號 92129856 曰 修正 122響月23曰 修正本 五、發明說明(24) 圖。 在圖7,除了第一OFDM解調部15c、第二〇FDM解調部 2 5c、功率比比較部31c、自第一推測值功率計算部44對電 力比比較部3 1 c之輸出連接以及自第二推測值功率計算部 5 4對功率比比較部3 1 c之輸出連接以外之構造,和圖6 (實 施例3 )相同。又,自第一推測值功率計算部4 4對功率比比 較部31c之輸出連接及自第二推測值功率計算部54對功率 比比較部31c之輸出連接和圖丨(實施例丨)相同。 卜其次,說明動作。此外,在以下之說明,對於和在每 施例1至實施例3所示之構造相同之構造省略說明。 貝 々 功率比比較部3 1 c輸入自第一增益偵測部4 7所輸出之 第一功率控制信號、自第二增益偵測部5 7所輸出之第二 率控制信號、自第一推測值功率計算部44所輸出之第— ===率、自第二推測值功率計算部54所輸出之第二 值功率以及既定之臨限值。此外,在本實施例4,將既推而 之臨限值和實施例i至實施例3 一樣的記為功率比臨限值。 推制Ϊ ΐ ΐ f較部依照第一功率控制信號計算和第— >二功率相乘之係數。一樣的,依照第二功率控 计:對於第二推測值功率之係數。然後,判定第:推淨::: $率或第二推測值功率之中哪一個之推測值功率大。此 =二$較將係數和各推測值㈣相乘之乘法結果之中之 值小之乘法結果所得到之除法結= 33 is i j \ 4就各載波向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1 33輸出和該比較結果對應之信號。 释邛
1224435 u 日 本I案號92129舰 主—月 曰 修正_ 五、發明說明(25) 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 3按照自功率比比較部 31c所輸入之信號選擇,自來自第一 〇FDM解調部15b及第二 OFDM解調部25b之解調信號之中選擇其中一種解調信號後 輸出(選擇方式之分集),或者輸出以等增益將雙方之解調 信號合成後得到之解調信號(等增益合成方式之分集)。 在此,說明和第一推測值功率計算部44之輸出或第二 推測值功率計算部54之輸出相乘之係數。如上述所示,在 第一接收“號及第二接收信號之雜訊功率差大時分集效果 減少。而,為了抑制分集效果減少,考慮增益調整前之接 收信號功率之比後進行適應合成分集係有效。 在第一天線11所接收之信號之功率、第二天線2丨所接 收之信號之功率、對於第一天線丨丨之接收信號之增益調整 量、對於第二天線21之接收信號之增益調整量、對於某載 波成分之第一推測值功率計算部44之輸出以及對於上述之 某載波成分之第二推測值功率計算部5 4之輸出之間,如下 之式6之關係近似的成立。
PA _ GB^A
与 GA^B 此外,PA係第一天線1 1所接收之信號之功率,Pb係第 二天線21所接收之信號之功率,Ga係對於第一天線^之接 收信號之增盈調整量,GB係對於第二天線2丨之接收信號之 增益調整量,xA係對於某載波成分之第一推測值功^算 部44之輸出,χΒ係第二推測值功率計算部54之輸出° 因此,得知對於第一推測值功率計算部44之輸出之利
五、發明說明(26) 用第一AGC部13之增益之調變方式只要對第一推測值功率 計算部44之輸出乘以和gb成正比之係數即可。一樣的,對 於第二推測值功率計算部54之輪出之利用第二AGC部23之 增益之調變方式只要對第二推測值功率計算部54之輸出乘 以和GA成正比之係數即可。 功率比比較部31C依照乘以上述之係數後之各推測值 功率進行依據例如式4及式5之判定。 # q 1 k擇认口成/等增盈合成選擇部3 3依照來自功率比比較 上輸Λ第,解調信號、第二解調信號以及以i i:中之其中唬和弟二解調信號合成後得到之解調信 著二:二成 率比進彳:適應m集料収信號η之、、。果對應之功 11收广、在構造上依據調整自各天線 载波成为推測傳送線路之特 :y、谷 應合成分集,係2個接收 1°果對應之功率值進行適 收裝置之接收性能。、/夕下就各載波合成,可提高接 實施例5 =例4表示依據自 η 率位準和在各載波推 接收之^號之功 罹劂傳迗線路之特性之結果對應之信 1224^35 p, p ^93. ί]23^ 修 止 本 案號 9212狀%_年月 [ 五、發明說明 ίίΐΠ、合成分集之情況之構造。在實施例5,說明 號功率進行適應合成分集之情況。车位準和各載波之信 圖8係表示實施例5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之方塊圖。 在圖8,除了第一 0FDM解調部15d、 25d、功率比比較部31d、第—載波功率計 5解第以 波功率計算部55、無自第一推測值功率 載 =車二Id之輸出連接以及無自第二推測值功口率計算X部 對功率比比較部3id之輸出連接以外之構造, > 例4)之構造,又’關於第一載波功率計算二5,施 載波功率叶算部5 5,和圖5 (實施例2 )相同。 一 其次,說明實施例5之分集式接收裴置之動作 外,對於和纟實施例U實施例4所示之 匕 略說明。 々N <構造省 功率比 第一功率控 率控制信號 功率、自第 及既定之臨 述之各功率 一樣的記為 功率比 數和第一載 定之係數和 比較部31d輸入自第一增益偵測部〇所輪 制信號、自第二增益偵測部57所輸出之之 、自第一載波功率計算部45所輸出之第—〜功 二載波功率計算部55所輸出之第二載波:^波 限值。此外,在本實施例5之說明,將和Ί 之值比較之既定之臨限值和實施例丨至每上 功率比臨限值。 只〜例4 比較部3 1 d將依照第一功率控制信號決定, 波功率相乘。又,將依照第二功之係 第二載波功率相乘。此外,在判定^第:號決 不一戴波
= 載波功率各自對應之乘法之結果之中哪-個之 較將值大之乘法結果除以值小之除法社 果及該功率比臨限值後,就各載波向選擇合成/ 兴入、。 擇部33輸出和該比較結果對應之信號。此外,曰該皿係口數 和在貫施例5所說明的一樣的決定即可。具體而言,荖 ΐ 功率計算部45、55之輸出一樣的處理推測°值功B率叶 异444、54之輸出求該係數即可。 σ 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依照自功率比比 31d所輪入之信號選擇,自來自第一〇FDM解調 之解調信號之中選擇其中一種解調上 轳人\擇Λ式,分集)’ 4者輸出以等增益將雙方之解調信 唬δ成後付到之解調信號(等增益合成方式之分集)。 在功率比比較部31d,依據對自各載波功率計算部 45、55所輸出之載波功率乘以係數之乘法結果,進行依據 例如式4及式5之判定。 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 3依照功率比比較部3 i d ,輸出,出第一解調信號、第二解調信號以及以等增益將 第一解调h唬和第二解調信號合成後得到之解調信號之中 之其中之一。 因此’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之輸出變成按 知、在2條天線11、2 1所接收之信號之功率比及和調整增益 後之接收信號之載波功率比,就各載波成分適應的切換等 增益合,方式之^集和選擇方式之分集後輸出之信號。 於疋’在本實施例5 ’因在構造上依據調整自各天線
2096-5951-PFl(Nl).ptc 第32頁 修正 曰 案號 92129856 五、發明說明(29) 之功率位準之控制信號及傅立葉轉換後之載波 適應合成分集,係2個接收信號之接收 、古二目異之十“兄’也可在抑制分集效果減少下就各載 =成^提高接收裝置之接收性能,可不受傳送線路推 推測誤差影響的進行適應合成分集,可提高接 置之接收性能。 實施例6 在貝施例5表示依據自各天線U、21接收之信號之功 率位準和各載波成分之信號功率進行適應合成分集之情 況。在實施例6,說明依據自各天線u、21接收之信號之 二力f位準適應性的變更在功率比比較部之臨限值後,依據 該臨限值和推測值功率之值進行適應合成分集之情況。 圖9係表示實施例6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之方塊圖。 在圖9 ’除了功率比比較部3 1 e、在增益偵測部4 7、5 7 和功率比比較部31e之間所設置之臨限值變換表部32以及 自臨限值變換表部32向功率比比較部31e輸出功率比臨限 值以外之構造和圖8(實施例5)之構造一樣。此外,圖9中 之,一OFDM解調部15e及第二OFDM解調部25e之構造和在圖 7(實施例4)記載之第一OFDM解調部15c及第二0FDM解調部 2 5 c — 樣。 以下,說明實施例6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之動作。此 外,對於和在實施例i至實施例5所示之構造相同之造省 略說明。 臨限值變換表部32依照自第一增益偵測部47所輸出之
2096-5951-PFl(Nl).ptc 第33頁 1224^23:: 曰 修正 案號 92129856 五、發明說明(30) 弟一功率控制h號及自第- #只彳占 率控制信號輸出功率比臨限值。g、、4 ^所輸出之第二功 預先決定功率比臨限值,但是在^每,貫施例1至實施例5 表部32依照第一功率控制f = b哲只施例6,臨限值變換 力比臨限值。 °〜第二功率控制信號輸出電 自上述之式6,藉著將第一功 控制信號之比與該功率比臨限值二制唬和第二功率 因此,在臨限值變換表部3 2 /Λ疋功率比臨限值。 一功率控制信號和第二功率 f J將功率比臨限值與第 可。 徑制化旎之比相乘之結果即 功率比比較部3 1 e輸入第一推 功率以及功率比臨限值後, 一 X、、〃、第二推測值 測值功率之中之哪一個大。 測值功率及第二推 率之中之佶+ 卜,比較將該2個推測值功 手t甲之值大之推測值功率除 么士果及白蚱阳伯線她士 手除乂值小之推測值功率之除法 、、口 $及自臥限值k換表部32所輸入之功 各載波向選擇合成/等增兴人成羊^限值後就 果對應之信號。 息口成、擇邛33輸出和該比較結 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凓i立β q Q ^ 之輸出選擇,自來自第一二^依照功率比比較部316 i.por 卓0FDM解_部15e及第二OFDM解調 Ϊ式之隹调信Ϊ之中選擇其中一種解調信號後輸出(選擇 # r il 1 ^ s者輸出以等增益將雙方之解調信號合成 後付到之解調信號(等增益合成方式之分集)。 邻3 1即认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按照功率比比較 ° e之輸出輸出第一解調信號、第二解調信號以及以等 麵 2096-5951- PFl(Nl).ptc 第34頁 案號 9212Q?^r A_η 曰 修正 五、發明說明(31) 增益將第一解調信號和第二解調信號合成後得到之解調信 號之中之其中之一。 因此,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之輪出變成對 各載波成分按照和推測2種接收信號之傳送線路之特性之 值對應之功率之比,適應性的選擇自和各解調路徑Α、Β對 應之解調信號之中選擇其中一方所得到之解調信號,或以 等增益合成和各解調路徑A、Β對應之解調信號之解調信號 之其中一方之解調信號所得到之解調信號,成為錯誤b 2條解調路徑A、B之分集效果而減少之信號。 於是,在本實施例6,因在構造上使得依據 U、21接收之信號之功率位準適應性的變更在適應人成八 集使用之:率比臨限值,依據該功率比臨 :: 送線路之:性之結果對應之功率值進行適應合成 需要在依J功率控制信號補償傳送線路推功 收功率位準之差異所引起之分集效果減接 分集合成之接收裝置之效果。 波進行 實施例7 在貫施例6,表示依據自各天線u、 功率位準適應性的變更在功率比比較部:之?虎之 臨限值和推測值功率值 依據該 貝她例6 一樣之情況之別的例子。 圖1 〇係表示本發明之每 塊圖。 Μ月之““列7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之方
1224435
9212Q8BR
五、發明說明(32) 在圖1 0,除了功率比比較部3 j f、 一 部45、第二載波功率計算部55、無自第一推則/汾逢叶算 部44對功率比比較部31f之輸出連接以及無/率計算 功率計算部54對功率比比較部3丨f之輪 ~ ,則值 造二和圖η實施例6)之構造相同。又輪出關連於接第以一外么構 計异部45、第二載波功率計算部55,_ =力率 二广之VS。/之第—解調部^及“二解节 一其次,說明動作。此外,對於和在實施例丨至實 所示的相同之動作省略說明。 W 6 臨限值變換表部32和在實施例6所 制信號及第二功率控制信號決定的功二:限據 後向功率比比較部3 j f輸出。 出之Ϊ率=較部31f輸入自第一載波功率計算部45所輪 ΐ 3 功率及第二載波功率計算部55所輸出之第二 個恭:::疋兩載波功率之中之哪一個大。#比較將該2 個載波功率之中之值大之載波功率除以值小之載波功率之 除法,果及自臨限值變換表部32所輸入之功率比臨限值 後就各載波向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輸出和該 比較結果對應之信號。 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依照自功率比比較部 31f^輸入之仏選擇,自來自第一 〇FDM解調部及第二㈣ 解調部25f之解調信號之中選擇其中一種解調信號後輸出
* Η -4^· 1224435 案號 92129856 修正 曰 修 明說明(33) (選擇方式之分集),或者輸出以等增益將雙方之^二 合成後得到之解調信號(等增益合成方式之分集)。 即,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依照功皋^ 比比幸$ 部31f之輸出,輸出來自第一解調部46之單獨輪出、 第二解調部56之單獨輸出以及以等增益將第一魬自 哪5周部4 6 $ 輸出和苐二解調部5 6之輸出a成後得到之合成輪 其中之一。 w 之中之 因此,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之輪山〆 載波成分按照2種接收信號之功率比適應性的選擇 ^ 解調路徑A、B對應之解調信號之中選擇其中—士 自和各 乃所得ξ丨丨夕 解調信號,或以等增益合成和各解調路徑A、β斜麻 信號之解調信號之其中一方之解調信號所得到之g = f凋 號,成為錯誤率因2條解調路徑a、B之分集效果而、調^ 万虎 ° 夕之- 於是,在本實施例7,因在構造上使得依 11、2 1接收之信號之功率位準適應天各 隹佶用夕i漆uu > 艾更在適應合成分 ^ 率比5品限值,依據該功率比臨限值和i 率進行適應合成分隹,又+亜六分祕丄古值和各載波功 載波之功率值時需晷夕悉"牧:刀手控制仏號補償各 此了而要之乘法電路,能以小指捃 在抑制接收功率彳& $ 、之電路貫現 載波進行分集合点*祕&壯μ 果放果減少下對各 葉轉換後之載波成 構&上利用傅立 傳送線路推测時 订t μ s成分集,可不受 -Γ坦一 M f之推測誤差影響的進行該i商雁人JU、 可挺鬲接收裝置之 、應B成分集’ A <接收性能。
1224435 案號 92129856 修正
五、發明說明(34) 實施例8 :fe 竺;S3 止 在實施例7 ’表示依據自各天線u、⑴妾 :率位準適應性的變更在功率比比較部使用,號之 據該臨限值和各載波之庐嘹 限值,佑 況。在實施例8說明除V在= α咏了在實施例6所示之功銮κ =功:P以夕卜’還考慮自各解調部46、5 ::及推 錯誤之結果所得到之錯誤數後進行適應4= 號,在接收』d:::: 士:用=德所羅門碼之信 德所羅門解碼器使用對所收到:資=:=广馬器。里 進:于該接收信號之錯誤訂正後,# :之二同位, 既定數之資料構成資料二:用该同位和 資料訊息封進行錯誤訂正。 ‘所羅Π解石馬器對各 f有超出利用同位可訂正之界限以外之伊誤之I·主 況,在里德所羅門解碼 錯块之十月 ,訂正時無法訂正之資= = 正因:是:計 羅門解碼器除了解調輪出以外,也可;=時: 該無法訂正之訊息封個數。 在本貝鉍例利用 訂正之訊息封個數記為益 之說明,將無法 錯誤數和無法訂正之;自、==封個數Nep。又, 圖…糸表示本實施例8之分集式接收裳;之義方塊圖。
2096-5951-PFl(Nl).ptc
第38頁 本實施例8之分集式接收裝置在各解 括利用無法訂正之訊息封個數 ° 6之後段包 錯誤訂正部63、64。圖12俜矣-應a成分集之合成前 L構造之方塊圖,合成前錯誤訂正部 羅門解碼器輸出,無法訂正之訊息封個:66叶數自里德所 在第'合成別錯誤訂正部f; q + m ... 於自第-解調部46所輸出 < 第 門解碼器65對 後,ί出和伴隨該錯誤訂正發生之既定時間内::;f 之訊息封個數Nep_A之信號(以下記為益 :、义玎正 數器66依照無法訂正之信號計算在第二解號)。計 正之訊息封個數Nep—A後,向功率比比 之無法訂 算之結果對應之信號。 又σ §輸出和該計 在第二合成前錯誤訂正部64也一, 器65對自第一解調部46所輸出解=所羅門解碼 正後,輸出無法訂正之信進行錯誤訂 丨口 〇 5卞数态6 6依照益沐今丁 X々乂士 號,計算在第二解調信號之I ^ 。
/么人丄* /天0丁正之訊息封個數Nep R 後,向功率比比較部31§輪出和該計算之結果對應之产-B 號二此外,在以下之本實施例8之說明,將自第二合^前 錯秩盯正部63輸出之無法訂正之信號也記為第一無法訂正 =信號,將自第二合成前錯誤訂正部64輸出之無^訂正之 信號也記為第二無法訂正之信號。又,將在第一解調信號 之該無法訂正之訊息封個數Nep-A記為第一無法訂正之^ : 封個數NeP:A,將在第二解調信號之該無法訂正之訊息封^ 數Nep_B記為第二無法訂正之訊息封個數Nep—b。
2096-5951-PFl(Nl).ptc
第39頁 1224435 /+·· I 案號 92129856 w 93:U2
五、發明說明(36) 功率比比較部31g輸入自第一增益偵測部4? 第一功率控制信號、自第二增益偵測部5 7所輸雨 率控制信號、自第一推測值功率計算部44所輪 =功 /則值功率Pes A、自第二推測值功率計算部5 4所輪 一推 推測值功率Pes B、第一無法訂正之信號以及第二弟— 之信號。 “、、法叮正 又,在功率比比較部3 lg也預先輸入和第一功 信號及第二功率控制信號對應之第一臨限值几】、和二一 法訂正之信號及第二無法訂正之信號對應之第1二臨σ限值 以及和第一推測值功率Pes A及第二推測值功 2 三臨限值Th3。 千es_B對應之弟 圖1 3係表示圖11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之功率比比較 31 g之動作例之流程圖。 " ^在圖11之功率比比較部31g,自輸入之第一功率控 信號=算第一接收信號之平均功率後,自第二功率控^信 號計算第二接收信號之平均功率(s丨)。然後,計算2個平σ 均功率之差分APCS〗)後,比較差分λρ和第一臨限值 TMS3)。 在該比較結果係平均功率之差分△!>比第一臨限值Th 大之情況(S4 : YES),各自將和第一無法訂正之信號對應1 ,第一無法訂正之訊息封個數Nep—A及和第二無法訂正之^信 號對應之第一無法盯正之訊息封個數Nep一b和第二臨限 Th2 比較(35)。 在步驟S5之比較結果判斷第一無法訂正之訊息封個數
U24m ^23 修 ϋ案號敗19QSRR___^月 日 五、發明說明(37) Nep—Α比第二臨限值Th2小(S6 : YES)、第二無法訂正之訊息 封個數Nep_B比第二臨限值Th2大(S7 : YES)之情況,功率比 ,較部31g輸出意指在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之 號選擇部6 1選擇第一解調信號之信號(S8)。 11 在步驟S5之比較結果判斷第—無法訂正之訊息封個數 Nep—A比第二臨限值Th大(S6 : N〇且別:YES)、第二無法訂 正之訊息封個數Nep_B比第二臨限值Th小(sl〇 : γΕ3)之情 =,功率比比較部31g輸出意指在選擇合成/等增益 月 擇部33之信號選擇部61選擇第二解調信號之信號(su)成。、 即,在步驟S5至S11,在判斷和第一無法訂正之俨號 Ϊ f t無法訂正之訊息封個數NeP—A或和第二無法訂正之^言 旒對應之第二無法訂正之訊息封個數Nep—b之中〇有 大,情況’自功率比比較部…輸出意一 才曰輸出包括比該第二臨限值Th2小之無法 之解調信號之信號。 < 讯心封個數 ^而,在除此以外之情況,即,在平均功率之差八Λρ 係第一臨限值Thi以下之情況(S2 4 : NO )、第三益、、参: 訊息封個數NeP_pre、Nep_B都比第二臨限值Th2小、、之°T正之 (S7 : NO)、或者2種無法訂正之訊息封個數Ν : ’ 比第二臨限值Th2大之情況⑽:N0),功率比:較二: 以下之式7所不自第一推測值功率‘Α及第二 Pes_B求推測值功率比pes_R。 值力手 ma X [Pes _ Pes 一 B ] 修正
Pes
R -(7) min[Pes_A_Pes_B]
2096-5951-PFl(Nl).ptc 第41頁 f jlL yjLj 銮號 92129856 年月日_修正 五、發明說明(38) 但’在式7 ’函數max[Xi,X2]係選擇χι*χ2之中之大 的後輸出之函數’函數min[Xi,X2]係選擇XI和χ2之中之小 的後輸出之函數。 具體而a ’功率比比較部3 1 g例如判定第一推測值功 率Pes—a及第二推測值功率Pes B之中之哪一個之功率大後,將 值大之推測值功率除以值小之推測值功率後得到推測值功 率比Pes_R。還比較推測值功率比pes R和第三臨限值 Th3(S12)。 — 在步驟S1 2之比較結果係推測值功率比p 值Th3小之情況(S13 ·· YES),自功率比比較部31g向選擇合 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就各載波輸出意指輸出在等增益 合成選擇部62得到之合成解調信號之信號(si4)。 在步驟S1 2之比較結果係推測值 比第二陟限 ,大之情況(S13,),自功率比比 /等增盈合成選擇部33就各載波輸出意指 部61得到之選擇解調信號之信號⑻5)。在么紅擇 31二擇 =率比比較部 等增益合成選擇㈣得収料擇部Η或 於是,在本實施例8,因在構造上 測值功率Pes以外,還依照依據示了功率位準、推 解調信號之錯誤訂正結果得 二:4 6、5 6所輸出之 行適應合成分集…小電;封個數進 位準之差異所引起之分集 制接收功率 乂 P對各载波進行分集合
成之接收裝置。 實施例9 夕卜i I ϊ r诚說明了除了功率位準、推測值功率p以 錯誤ϊΐίίί::自各解調部46、56所輸出之解調信號之 二决了正、,,α果侍到之錯誤數進行適應合成分集 貫„ ’說明除了功率位準、推測值功率〆以月, 用藉著對自第一解調部46所輸出之第一解調^ ’篦一 解調部56所輸出之第二解調信號之其中一方 二錯决盯正付到之錯誤數及藉著對自選擇。' 成選擇部33所輪出之信號進行錯誤訂正得到,二= 法訂正之訊息封個數)進行適應合成分集之情、、兄 ' 决 …、 圖1 4係表示本實施例9之分集式接收聿 此外,將在圖14之合成前錯誤訂正部67及々供罝^^方塊圖。 構造設為和在實施例8所說明之在圖丨2纪恭9决°Τ正部3 4之 誤訂正部63、64之構造一樣也可。又:己在栽上各合成前錯斜 於和在實施例Κ實施例8所說明之構造相同:=略: 明。 刀 合成前錯誤訂正部67進行自第一解調部46所輸出之第 一解调俏號之錯誤訂正後,向功率比比較部3ih輸出和在 ,定時間内得到之第三無法訂正之訊息封個數N p, e對應之 第二無法訂正之信號。又,錯誤訂正部34進行選擇合成/ 等增盈合成彳§號之錯誤訂正後’向功率比比較部31h輸出 和第四無法訂正之訊息封個數Np—f對應之第四無法訂正之 信號。 Μ
2096-5951-PFl(Nl).ptc 第43頁
122妒5月B ,,,'93.^8. 23 ,' ^ -¾_年月日 心
五、發明說明(40) ' 功率比,較部3lh分別輸入自第一增益伯測 出之第-=控制信號、自第二增益谓測部5?所輪出所之輸 一功率控制玄5 5虎、自帛—推測值功率計算部44所輪出之第 一推測值功率、自第二推測值功率計算部54所輸出 推測值功率、自合成前錯誤訂正部67輸出之第三益弟— 之信號以及自錯誤訂正部34輸出之第四無法訂正2信二正 又,在功率比比較部3 lh也預先輸入和第一功率〜 信號及第二功率控制信號對應之第一臨限值了 和第": 法訂正之信號對應之第四臨限值Th4、和第四無法訂正:二 號對應之第五臨限值Th5以及和第一推測值功率及二° 值功率對應之第六臨限值Th6。 “ 圖1 5係表示圖14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之功率比比較 3 1 h之動作例之流程圖。 在圖14之功率比比較部31h,自輸入之第一功率控 信號計异第一接收信號之平均功率,而且自第二功率控 信號計异第一接收信號之平均功率(s 2丨)後,計算2個平 功率之差为ΛΡ(822)後,比較差分Ap和第一臨限值 二 叫(823)。 在該比較結果係平均功率之差分Λρ比第一臨限值Th 大之情況(S24 ·· YES),在功率比比較部31h,分別比較和1 第二無法訂正之#號對應之第三無法訂正之訊息封個數 Nep_pre及第四限值Th4 ’並比較和第四無法訂正之信號對 應之弟四無法<Γ正之訊息封個數N e p __B及第五臨限值 、
Th5(S25)。
Hi 122半35户丨^ -a 23 , lil 一 MM_92129856__年月曰 修正 五、發明說明(41) 在步驟S25之比較結果判斷和第三無法訂正之信號對 應之第三訊息封個數Nep一pre比第四臨限值丁比小(S26 : YES)、和第五無法訂正之信號對應之無法訂正之訊息封個 數Nep—f比第五臨限值Ths大(S27 : YES)之情況,功率比比 較部3 lh還比較在步驟S21所得到之第一和第二之各接收信 號之平均功率值後,判斷第一平均功率和第 哪一個之平均功率大(S28)。 十勺力革之 在步驟S28第一平均功率比第二平均功率大之情況 (S28 : YES),功率比比較部31h輸出意指在選擇合成/等增 益合成選擇部33之信號選擇部61選擇第一解調信號後自^ 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輸出該第一解調信號之信號 (S29)。而,在步驟S28第一平均功率係第二平均功率\;^下 之^情、況,(S2 8 : NO),功率比比較部31h輸出意指在選擇合成 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之信號選擇部61選擇第二解調信號 後自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 3輸出該第二 之信號(S30)。 力彳口就 即,在步驟S25至S30,在判斷和第三無法訂正之俨 ㈣口四Λ法訂正之信號對應之第四無法訂正之訊息封個 Ξ二以五臨限值Ths大之情況,功率比比較部川向選 ΐ ΐ成/專增益合成選擇部33輸出意指選擇第—平均功率 或弟一平均功率之中之平均功率一 擇之千均功率對應之解調路徑八 = 後輸出之信號。 U您解凋k唬
1224,435 n ^ 上r:.· u g 案號 92129856 年_月 a_ ;93. ^ 23^ 1舞 iK 本 五、發明說明(42) 而,在除此以外之情況,即,在平均功率之差分Λρ 係第一臨限值Th以下之情況(S2 4 : NO)、第三無法訂正之 訊息封個數Nep_pre係第四臨限值Th4以上之情況(S26 ·· NO)或者第四無法叮正之訊息封個數Nep—f係第五臨限值
Ths以之情況(S27 : NO),功率比比較部31h如實施例8之 式7所示自第一推測值功率Pes A及第二推測值功率匕㈠求推 測值功率比Pes_R後,比較推測值功率比L r和第六^限值 Th6(S32)。 - 在步驟S32之比較結果係推測值功率比L r比第六臨限 值Th小之情況(S33 ·· YES),自功率比比較部3ih向選擇合 成/等增盈合成選擇部33就各載波輸出意指輸出在等增益 合成選擇部6 2得到之合成解調信號之信號($ 3 4 )。 在步驟S32之比較結果係推測值功率比^ r是第六臨限 以上之情況(S33 :N〇),自功率比比較部m向選擇合 成/專増益合成選擇部33就各載波輸出意指輸出在信號選 擇部61得到之解調信號之信號(535)。選擇合成/等增益合 成選擇部33依照自功率比比較部31h所輸入之作號向3錯誤 訂,部34輸出在信號選擇部61或等增益合成選°擇b部62;到 =,在本實施例9,因在構造上除了功率 = =Pes以夕卜,還利用自第一解調信號或第二解調信號 封個之錯誤訂正結果所得到之第三無法訂正之訊息 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33之輸出信號之 錯m結果所得到之第四無法訂正之訊
2〇96-5951-PFi(Nl)ptc
1224435^
、 / J 93. 8.2 3 曰 —--^^,^92129856___^月 五、發明說明(43) 應合成分集,能以小規模之電路 之差異所引起之分集效果減少下制接收功率位準 路徑A、B之錯誤數之適應合成分集^^進行按照各解調 此外’在實施例8及實施例9 接收裝置。 訊心封個數之情況,但是也可利用^了利用無法訂正之 f封個數除以既定時間内;:二該無法訂正之訊 息封率(也稱為錯誤率),替代無』: = = ”之訊 又,在實施例】至實施例9,說明訊息封個數。 :情況,但是本發明未限定如此路徑為2系統 之分集和等增之Λ:周;^之分集式接收裝置切換選擇方式 守〜现合成方式之分集之情況。 及第實施例3至9 ’說明了在第-麵解調部 益憤測部^之”配置第-増益偵測部47及第二增 偵測部將第一增益俄測部”及第二增益 1於各OFDM解調部之外部也可。 產業上之可應用性 照和itn:在本發明之分集式接收方法,因使用按 性的切換選擇方^之接收信號對應之功率就載波成分適應 實施以往;和等增益合成方式之分集,和只 益合成方式之t $式之分集式接收方Μ只實施等增 可提高接收性能ίϊ方法㈣’可使分集效果變大, 比,可田t拍★和負施最大比合成方式之分集之情況相 小規模之電路實現分集效果大之分集式接收裝 2096-5951-PFl(Nl).ptc 第47頁
1224.435 p PI P多1 一 ,斗、 案號 92129856 年 月 修正
2096-5951-PFl(Nl).ptc 第48頁 122 邾 35 j93. 8^23 1丨茶 女! H 案號 9212⑽
BS 修正 圖式簡單說明 圖。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紹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之方塊 、 圖2係表示傅立葉轉換後之週期性插入〇FDM方式之載 波之係已知之導頻載波成分之散射導頻之圖。 人圖3係模擬了選擇方式、等增益合成方式以及最大比 合成方式之情況之各CNR之圖。 SU係模擬了適應合成及最大比合成方式之情況之各 例2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之方塊 圖6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3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之方塊 圖7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4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之方塊 圖8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5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之方塊 圖9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6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之方塊 圖1 〇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7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之方 CNR之圖 圖5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 圖。 圖 圖 圖 圖 塊圖 圖Π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8之分集式接收裝置 塊圖。 〜且之方 圖。 塊 圖12係表示圖丨丨之合成前錯誤訂正部之構造之方
2096-5951-PFl(Nl).ptc 第49頁
1224435 . n! 斗93记23“1 # lL 案號犯129856_年月曰 修正_ ~圖式簡單說明 圖1 3係表示圖1 1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之主要部分之動作 例之流程圖。 圖1 4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例9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之方 塊圖。 圖1 5係表示圖1 4之分集式接收裝置之主要部分之動作 例之流程圖。 符號說明 11- 第- -天線; 12〜 第 一 調 諧 器 j 13〜 第- - AGC 部; 15〜 第 一 OFDM 解 調 部 21- 第: -天線, 22〜 第 二 調 諧 器 y 23〜 第二 二AGC 部; 31- 功 率 比 比 較 部 j 32〜 臨限值變換 表 部 , 41- 第 一 GI 除 去 部 , 42〜 第_ -FFT 部; A、 B〜 解 調 路 徑 , 43〜 第_ -傳送線 路 推 測部 ;45〜 第 一 載 波 功 率 計 算 46〜 第- -解調部 j 47〜 第 一 增 益 偵 測 部 51- 第- 二GI除去 部 , 52〜 第 -_ FFT 部; 53〜 •第二傳送線 路 推 測部 ;55〜 第 二 載 波 功 率 計 算 56〜 ,第_ 二解調部 9 57〜 第 增 益 偵 測部 61- 信號選擇部 62〜 等 增 益 合 成 選 擇 部 65' 里德所羅門 解 碼 為 , 6 6〜 計 數 器 6 7〜合成前錯誤訂正部; 4 4〜第一推測值功率計算部; 54〜第二推測值功率計算部;
2096-5951-PFl(Nl).ptc 第50頁 修正 案號 92129856 圖式簡單說明 63〜第一合成前錯誤訂正部; 64〜第二合成前錯誤訂正部; 14〜第一A/D部、第一接收信號; 24〜第二A/D部、第二接收信號; 33〜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部; 25〜第二OF DM解調部、功率比臨限值; 34〜錯誤訂正部、選擇合成/等增益合成選擇信號、解 調輸出。
2096-5951-PFl(Nl).ptc 第51頁

Claims (1)

1224435 ( 〇 93. Βί23/ 修正本 皇號 9219.QRM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分集式接 複數解調路徑, 功率比比較部, 調路徑之第一接收信 第二接收信號對應之 較上述功率比和既定 信號選擇部,從 調信號之中,選擇其 號; 信號合成部,以 各自輸出之上述解調 及 杉年牙月 收裝置,包括: 將接收# 5虎解調後輸 依照在上述複數解調 號對應之第一功率芬 第二功率,計算i: 之臨限值; 上述複數解調路徑各 中一種解調信號後, 既定之增益,將從上 4吕號合成後,輪出合 修正本 出解調信號; 路徑中之-條解 其他解調路徑之 之功率比後,比 自輪出之上述解 輸出選擇解調信 述複數解調路徑 成解調信號;以 解調信號輸出部 果,輸出上述選擇解 種解調信號。 )田π咕々,丄 〜认邱 < 比較 凋佗唬或上述合成解調信號之其中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集式接收 上述接收彳a號係包括複數載波成分之信號· 一 中 上述解調信號輸出部就每個上述載波成分 、_ 上述選擇解調信號或上述合成解調信號之其二^,輪出 號。 、T 種解調信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集式接收裝 中’是以等增盈將複數解調信號合成後得到之解其 接收功率對雜訊功率比,與上述複數解調信號各自之 上述接收功率對雜訊功率比中之最大接收功率對雜:=J
2096-5951-PF1(N1).ptc
比,兩者為相等之條件,決定上述功率比比較部之臨限 值。 、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分集式接收裝置,其 :,亡述解調信號輸出部依照上述功率比及在上述條件決 疋t限值,輸出以等增益將旅數解調信號合成之合成解 調信號或選擇解調信號之其中/種解調信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分集式接收裝置,其 中’上述指號選擇部係選擇從每個解調路徑輸出之解調信 號對應之接收功率對雜訊功率比之中最大者所對應之解調 信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集式接收裝置,其 中,還包括推測值功率計算部,係依照上述接收信號所含 之基準信號所推測出傳送線路特性結果所對應的推測值功 率’作為上述功率輸出。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分集式接收裝置,其 中’上述接收信號係利用〇FDM調變方式所調變之〇FDM信 號; 上述推測值功率計算部以上述OFDM信號所含之導頻信 號為基準信號。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集式接收裝置,其 中’上述接收信號係利用OFDM調變方式所調變之OFDM信 號; 還包括載波功率計算部,其將上述OFDM信號進行傅立 葉轉換後所得到的載波成分所對應的載波功率,作為該功
2096-5951-PFl(Nl).ptc 第53頁 93. 93. 六、申請專範圍 率輸出 修正 曰 Ά Mlt 9212985R 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集式接收裝置,其 粢捭=t括增益伯測部’其輪出對應於一增益調整量之功 y工彳°號,用以將上述功率調整成既定之功率位準。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分集式接收裝置,其 γ括推測值功率計算部,係將對應於依照上述接收 §之基準信號所推测出傳送線路特性之結果的推測 值功率,作為上述功率輸出; $之ΐ ί f率比比較部則是根據依照上述增益調整量所決 ^之係數和上述推測值功率相乘之結果,來進行比較動 n中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分集式接 :信力;:Γ,其對於由_信號構成之接 功率,作為所得到之載波成分所對應的載波 定之i ϊ I力率比比較部則是根據依照上術增益調整量所+ 疋之1數和上述載波功率相乘之結果,來進行決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η項 又動作。 置’其中,包括臨限值變換表,預先:在之二集式接收震 Α Λ 向上述功率比比較部輸出。 • σ申请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隼 中,還包括: 心刀集式接收裝置,其 增盈偵測部,輸出對應於增益調 號,用以將上述功率調整成既定之功m功率控制信 第54頁 2096-5951-PFl(Nl).ptc 申請專利範圍 月 曰 六 含之ϊ功率計算部’其將對應於依照上述接收信號所 率,:ί”所Ϊ測出傳送線路特性之結果的推測值功 1乍為上述功率輸出;以及 後、並ί : : : f : ’其對於在上述解調路徑輸出之 進行訂JL _ ^ ^解调信號輸出部之前的解調信號, 其 輸出其結果所得之錯誤數或錯誤率; 述推測值功率以及上述辑_ :又…、上述功率控制信號、上 14·如申嘖專利ρ鬥錯/數或錯誤率,進行比較動作。 中,還包括: &圍苐1項所述之分集式接收裝置,其 號,功;於増益調整量之功率控制信 推測值功率計ί;整定之功率位準; ί之5 ϊ信號所推測出傳:線:::ί:: i ϊ 收信號所 率,作為上述功率輪出; 特陂之…果的推測值功 合成前錯誤訂正邻 後、並且在輸入到上^趑〔、對於在上述解調路徑輸出之 進行訂正錯誤,並且輪出:=前的解調信號, 以及 、、力果所侍之錯誤數或錯誤率· 錯誤訂正部,輪出 之解調信號進行訂正錯、上述解調信號輸出部所輪 率; _之結果所得到的錯誤數或錯^出 其中上述功率比比較 述推測值功率、自上 二二依照上述功率控制信號、 口成別錯誤訂正部所輸出之錯誤= 2096-5951-PFl(Nl).ptc 第55頁 年 六、申請專利範圍 ,錯,率以及自上述錯誤訂正部所輸出之錯誤數或 率,進行比較動作。 决 其特徵在於包括: 功率比比較步驟,依照上述複數解 調步驟之第-接收信號對應之第一功率,以】::他固解 步驟之第二接收信號所對應之第二功解調 比後,比較上述功率比和既定之臨限值;“兩者之功率 解步驟,從上述複數解調步驟各自輸出之上过 解虎之中,選擇其中一種解調 =述 信號; b 1交备出選擇解調 信號合成步驟,以既定之增益 驟各自輸出之上述解調信號合成後,數解調步 以及 執出合成解調信號; 解調信號輪出步驟,按昭在上 述比較結果,輸出上述選擇解 ς =率比比較步驟之上 之其中一種解調信號。 °。〜〆上述合成解調信號
2096-595l-PFl(Nl).ptc
TW092129856A 2002-10-28 2003-10-28 Diversity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diversity reception method TWI22443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12189 2002-10-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10503A TW200410503A (en) 2004-06-16
TWI224435B true TWI224435B (en) 2004-11-21

Family

ID=32171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29856A TWI224435B (en) 2002-10-28 2003-10-28 Diversity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diversity reception method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310503B2 (zh)
EP (1) EP1557962A4 (zh)
JP (1) JP3642784B2 (zh)
TW (1) TWI224435B (zh)
WO (1) WO20040389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74603A (ja) * 2003-03-11 2004-09-30 Sony Corp Ofdm受信装置
JP3751600B2 (ja) * 2003-03-27 2006-03-01 株式会社東芝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4009245B2 (ja) * 2003-11-21 2007-11-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US7649833B2 (en) 2003-12-29 2010-01-19 Intel Corporation Multichanne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ed receivers with antenna selection and maximum-ratio combining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7570953B2 (en) * 2004-01-12 2009-08-04 Intel Corporatio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link adaptation using uniform bit loading and subcarrier puncturing
TWI283135B (en) * 2004-04-07 2007-06-21 Benq Corp Communication channel characteristic estimation method
FR2871314B1 (fr) * 2004-06-07 2006-09-15 Nortel Networks Ltd Procede pour estimer des symboles d'un signal numerique et recepteur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u procede
US7415259B2 (en) * 2004-06-24 2008-08-19 Agere Systems Inc. Automatic gain control for satellite digital audio radio service receiver,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gain and SDARS receiver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2006033056A (ja) * 2004-07-12 2006-02-02 Fujitsu Ten Ltd 受信装置
US7324794B2 (en) * 2004-09-29 2008-01-29 Tzero Technologies, Inc. Phase combining diversity
CN100359822C (zh) * 2004-10-14 2008-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选择发射分集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0566317C (zh) * 2004-10-22 2009-12-02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基于频率相关性的相干正交频分复用接收器同步方法与装置
US20060088133A1 (en) * 2004-10-22 2006-04-2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Time-frequency correlation-based synchronization for coherent OFDM receiver
US20060092873A1 (en) * 2004-10-29 2006-05-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Publ) Method for adaptive interleav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feedback
JP3724501B1 (ja) * 2004-11-30 2005-12-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復調装置、ダイバーシチ受信装置および復調方法
KR100577062B1 (ko) * 2004-12-29 2006-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수신 다이버시티구조를 갖는 이동통신단말기에서전력제어를 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06092859A1 (ja) * 2005-03-02 2006-09-08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Administrative Agency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
JP4364820B2 (ja) 2005-03-09 2009-11-18 株式会社メガチップス Ofdmダイバーシティ受信装置
US7668269B2 (en) * 2005-05-09 2010-02-23 At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hase noise mitigation
TWI266489B (en) * 2005-06-07 2006-11-1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signal estimation accuraccy
KR100739177B1 (ko) 2005-08-08 2007-07-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채널간 간섭 평가방법
JP2007067707A (ja) * 2005-08-30 2007-03-15 Toshiba Corp 受信装置
JP4695003B2 (ja) * 2005-09-05 2011-06-08 Oki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等化器及び等化方法
JP2007158515A (ja) * 2005-12-01 2007-06-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ダイバーシティ受信装置
US7697913B2 (en) * 2005-12-19 2010-04-1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Dual tuner diversity for background processing and to reduce multipath distortion
US7924930B1 (en) * 2006-02-15 2011-04-12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Robust synchronization and detection mechanisms for OFDM WLAN systems
WO2007094622A1 (en) * 2006-02-16 2007-08-23 Byung-Jin Chu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679392B2 (ja) * 2006-02-28 2011-04-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
US20090080580A1 (en) * 2006-03-16 2009-03-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versity receiver
US8059770B2 (en) * 2006-04-20 2011-11-15 Panasonic Corporation Diversity receiving device
US8045927B2 (en) * 2006-04-27 2011-10-25 Nokia Corporation Signal detection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864884B2 (en) * 2006-04-27 2011-01-04 Nokia Corporation Signal detection in OFDM system
EP1914918A4 (en) * 2006-06-07 2013-11-13 Panasonic Corp OFDM RECEIVER AND RECEIVER
CN101473573A (zh) * 2006-06-21 2009-07-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分集接收装置和分集接收方法
TW200805919A (en) * 2006-07-12 2008-01-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 diversity receiver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8275323B1 (en) 2006-07-14 2012-09-2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lear-channel assessment in 40 MHz wireless receivers
EP1885094B1 (en) 2006-07-31 2010-08-25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Quadrature demodulator
US7899106B2 (en) * 2006-08-31 2011-03-01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itigating OFDM receiver interference caused by intermittent signal transmission
JP4199794B2 (ja) * 2006-09-29 2008-12-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データ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US20080111741A1 (en) * 2006-11-10 2008-05-15 The Directv Group, Inc. Redundant mobile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US8055207B2 (en) * 2006-12-06 2011-11-08 Broadcom Corporation RF receiver with fast baseband switching
US7826574B2 (en) * 2007-02-05 2010-11-0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ulti-mode receiver with adaptive mode selection
US20080240266A1 (en) * 2007-03-30 2008-10-02 Tinsley Keith R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a transmission path
US8031789B2 (en) 2007-04-06 2011-10-04 Olympus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versity combining of synchronization statistics in OFDM systems
KR101454027B1 (ko) * 2007-08-10 2014-10-2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병렬 구조를 가지는 시분할 다중화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045628B2 (en) * 2007-10-18 2011-10-25 Nokia Corporation Digital video broadcast service discovery
CN101953089A (zh) * 2007-12-21 2011-01-19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ofdm系统的接收分集合并方法和装置
US20100062737A1 (en) * 2008-09-10 2010-03-11 Legend Silic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tenna diversity receiver based on atsc technology
JP2010074398A (ja) * 2008-09-17 2010-04-02 Ntt Docomo Inc Ofdm変復調方法、ofdm変調装置、ofdm復調装置およびofdm変復調システム
US8793541B2 (en) 2008-10-10 2014-07-29 Teledyne Lecroy, Inc. Link equalization tester
ES2349382B1 (es) * 2009-01-16 2011-11-11 Vodafone España, S.A.U Metodo para activar/desactivar automaticamente una diversidad de recepcion de x-vias de una estacion base en una red movil, en funcion del consumo de banda base.
US8515378B2 (en) 2009-06-15 2013-08-20 Agc Automotive Americas R&D, Inc.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tigating multi-path effect
WO2011004849A1 (ja) * 2009-07-07 2011-01-13 国立大学法人静岡大学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装置
WO2011142113A1 (ja) * 2010-05-10 2011-11-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放送受信方法
JP2011250099A (ja) * 2010-05-26 2011-12-08 Fujitsu Ten Ltd アンテナアンプ装置、及びアンテナ装置
US8982849B1 (en) 2011-12-15 2015-03-17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oexistence mechanism for 802.11AC compliant 80 MHz WLAN receivers
WO2013128724A1 (ja) * 2012-03-01 2013-09-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WO2013131966A2 (en) * 2012-03-06 2013-09-12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Receiving stage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EP2961090B1 (en) * 2013-02-20 2019-05-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line quality estimation apparatus,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EP2973845B1 (en) 2013-03-15 2016-08-17 AGC Automotive Americas R & D, Inc. Window assembly with transparent regions having a performance enhancing slit formed therein
US9077419B2 (en) * 2013-05-02 2015-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itial signal acquisition
KR101389117B1 (ko) * 2013-05-31 2014-04-29 한국과학기술원 비가시거리 조건에서 밀리미터파 또는 테라헤르츠파를 수신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디스플레이 방법
EP2822185B1 (en) * 2013-07-01 2021-06-16 Nxp B.V. A distributed radio system
EP2822186B1 (en) * 2013-07-01 2015-09-23 Nxp B.V. A distributed radio system
WO2017049524A1 (zh) * 2015-09-24 2017-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令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GB2557298A (en) * 2016-12-05 2018-06-20 Nordic Semiconductor Asa Demodulators
TWI650964B (zh) * 2017-12-15 2019-02-1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偵測訊號功率的裝置及方法
EP3591919A1 (en) * 2018-07-05 2020-01-08 Nxp B.V. Signal communication with decoding window
CN110365391B (zh) * 2019-07-25 2022-10-1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5g下行信道信号分集接收的方法
CN110752898B (zh) * 2019-09-29 2022-06-10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基于多天线接收信号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532290B (zh) * 2020-11-22 2021-09-03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分集合并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1863359B1 (en) * 2021-05-11 2024-01-02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ubcarrier pre-equalization technology for frequency selective fading characteristics of wireless channe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15048A (en) * 1986-05-02 1987-12-22 Canadian Patents And Development Limited Frequency offset diversity receiving system
US5031193A (en) * 1989-11-13 1991-07-0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versity reception of time-dispersed signals
JPH03155228A (ja) * 1989-11-14 1991-07-03 Toshiba Corp ダイバーシティ受信装置
JPH04222124A (ja) 1990-12-21 1992-08-12 Nec Corp 同相合成回路
GB2262863B (en) * 1991-12-23 1995-06-21 Motorola Ltd Radio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with diversity
EP0684703B1 (en) * 1993-02-05 2001-09-05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Circuit for removing random fm noise
JPH06303171A (ja) 1993-04-13 1994-10-28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方式
JP3022194B2 (ja) * 1994-09-02 2000-03-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装置
US6018651A (en) * 1995-11-29 2000-01-25 Motorola, Inc. Radio subscriber unit having a switched antenna diversity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US6023615A (en) * 1995-11-29 2000-02-08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diversity receiver apparatus in a radio subscriber unit
US5799005A (en) * 1996-04-30 1998-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ceived pilot power and path loss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737264B2 (ja) 1998-01-14 2006-01-18 株式会社東芝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装置
US6226507B1 (en) * 1998-02-03 2001-05-01 Ericsson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between a plurality of antennas utilized by a microcellular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for reception of a signal
JP2002026796A (ja) * 1998-04-07 2002-01-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0036801A (ja) * 1998-07-21 2000-02-02 Nec Corp ダイバーシティ受信機
JP3602974B2 (ja) * 1998-11-10 2004-12-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2000224139A (ja) 1999-02-01 2000-08-11 Sony Corp ダイバーシチ受信装置
JP3389178B2 (ja) 1999-11-30 2003-03-24 株式会社東芝 Ofdmダイバーシチ受信装置
US6298092B1 (en) * 1999-12-15 2001-10-02 Iospan Wireless, Inc. Methods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of wireless systems
GB2364210A (en) * 2000-06-30 2002-01-16 Nokia Oy Ab Diversity receiver and method of receiving a multi carrier signal
TW545003B (en) * 2001-01-16 2003-08-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ntenna diversity communications device
EP1257070B1 (en) * 2001-05-11 2010-11-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Diversity receiver
US7155192B2 (en) * 2001-09-25 2006-12-26 At&T Corp. Multi-antenna/multi-receiver array diversity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166634A1 (en) 2006-07-27
EP1557962A1 (en) 2005-07-27
JPWO2004038956A1 (ja) 2006-02-23
JP3642784B2 (ja) 2005-04-27
EP1557962A4 (en) 2011-06-15
US7310503B2 (en) 2007-12-18
TW200410503A (en) 2004-06-16
WO2004038956A1 (ja) 2004-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24435B (en) Diversity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diversity reception method
JP5041705B2 (ja) データサブキャリアを利用して共通位相エラーを推定するofdm信号受信器及び方法
JP5466311B2 (ja) 受信装置及び方法
JP4470377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伝搬路推定方法
TWI244282B (e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ignal receiving device and the method of receiving OFDM signal
TWI425782B (zh) 接收裝置和接收方法和程式及接收系統
JP5697795B2 (ja)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伝送方法
JP4364820B2 (ja) Ofdmダイバーシティ受信装置
JP2004096703A (ja) Ofdm復調方法及びofdm復調装置
CN102263725B (zh) 移动ofdm接收机
US20090304062A1 (en) DTMB-based carrier mode detection system and receiving system having the same
JP4915347B2 (ja) ダイバーシティ合成方法およびダイバーシティ型受信装置
JP2009060177A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受信方法
JP5682226B2 (ja) 受信装置及び方法、復調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Peyla et al. New Service Modes for HD Radio™ Transmission
JP5478327B2 (ja) モジュロ演算で生成された信号を送受信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受信機、及び、復調方法
JP5627817B2 (ja)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JP2014158113A (ja) チャネル推定装置およびチャネル推定プログラム
JP2004172699A (ja) ダイバーシティ受信装置及びダイバーシティ受信方法
JP2006345429A (ja) デジタル通信・放送に関する受信装置、受信方法、受信回路、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725356B2 (ja) Ofdm通信装置
JP2006080624A (ja) Ofdmダイバーシティ受信装置
JP2009177608A (ja) 受信品質表示装置
US8351548B2 (en)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JP2012138662A (ja) 受信装置及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