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38163B - Fibrous substrate for artificial leather and artificial leather us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Fibrous substrate for artificial leather and artificial leather us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38163B
TW538163B TW089112891A TW89112891A TW538163B TW 538163 B TW538163 B TW 538163B TW 089112891 A TW089112891 A TW 089112891A TW 89112891 A TW89112891 A TW 89112891A TW 538163 B TW538163 B TW 53816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elastic
fibers
elastic polymer
polym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9112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imio Nakayama
Tsuyoshi Yamasaki
Yoshihiro Tamba
Original Assignee
Kurara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raray Co filed Critical Kuraray C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381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3816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D06N3/0002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 D06N3/0004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using ultra-fine two-component fibres, e.g. island/sea, or ultra-fine one component fibres (< 1 denie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WALL, FLOOR, OR LIKE COVERING MATERIALS, e.g. LINOLEUM, OILCLOTH, ARTIFICIAL LEATHER, ROOFING FELT, CONSISTING OF A FIBROUS WEB COATED WITH A LAYER OF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N3/00Artificial leather, oilcloth or other material obtained by covering fibrous webs with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e.g. resins, rubber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S428/904Artificial leath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13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13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 Y10T428/2915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including textile, cloth or fabr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13Rod, strand, filament or fiber
    • Y10T428/2929Bicomponent, conjugate, composite or collateral fibers or filaments [i.e., coextruded sheath-core or side-by-side ty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60Nonwoven fabric [i.e., nonwoven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 Y10T442/637Including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which is a monofilament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polymeric materials in physically distinct relationship [e.g., sheath-core, side-by-side, islands-in-sea, fibrils-in-matrix, etc.] or composed of physical blend of chemically different polymeric materials or a physical blend of a polymeric material and a filler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60Nonwoven fabric [i.e., nonwoven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 Y10T442/637Including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which is a monofilament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polymeric materials in physically distinct relationship [e.g., sheath-core, side-by-side, islands-in-sea, fibrils-in-matrix, etc.] or composed of physical blend of chemically different polymeric materials or a physical blend of a polymeric material and a filler material
    • Y10T442/64Islands-in-sea multicomponent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60Nonwoven fabric [i.e., nonwoven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 Y10T442/637Including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which is a monofilament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polymeric materials in physically distinct relationship [e.g., sheath-core, side-by-side, islands-in-sea, fibrils-in-matrix, etc.] or composed of physical blend of chemically different polymeric materials or a physical blend of a polymeric material and a filler material
    • Y10T442/641Sheath-core multicomponent strand or fiber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ynthetic Leather, Interior Materials Or Flexible Sheet Materia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Description

538163 A7 B7 五、發明說明( 明 發本 货明發 量 造 人 之 見 習 較 質 基 維 纖 之 皮 造 人 於 用 於 關 域係 領明 優 覺 觸 密 稠 其 覺 觸 斥 回 。 和織 覺組 觸之 狀般 膠皮 橡然 之天 少軟 較像 有有 具具 它並 皮良 包 法 方 此 成 製 所 法 方 列 下 由 經 係 常 通 明皮 說造 藝人 技 , 前 前 先目 其 ,物 酯織 酸造 甲纖 基非 胺雜 聚攙 是} 要 % 主量 /^^ BE S 液60 溶至 物15 合的 聚物 性織 彈造 織 一 非 用是 使量 括數 成纖 組細 所微 酯生 聚產 或成 龍達 尼而 如 } 例維聚 物纖性 合之彈 聚維化 性纖固 細來 微法 成乾 形或 為法 稱溼 彈 非 由 括 包 中 其 ί 由 ί 維經 微 成 形 自 後 然 物 合 纖,纖 之維细 將而 ,式 法形 方狀 此塊 據或 根綿 〇 海 法為 方成 似化 類固 或物 束織 維之 纖雜中 細攙其 微所 , 生物構 產合結 維聚種 纖性一 之彈成 維經造 繞 環 並 蓋 覆 係 物 合 聚 性 彈 之 化 固 經 聚面 性方 彈能 有性 具感 皮觸 造在 人且 之覺 生觸 產斥 所回 , 和 故覺 之觸 此狀 因膠 。 橡 束強 維之 纖特 綑獨 微物 著合 的Κ 面所 表 , 和中 覺統 觸糸 性劑 密溶 稠於 ,用 性使 垂物 懸合 ,聚 織性 織彈 如將 例為 , 因 差。 皮覺 然觸 天面 比表 ------------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 I n ϋ 一-OJ_ n ·ϋ I— a^i ϋ 線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有 收 醴 回人 劑於 溶對 如劑 例溶 驟 , 步中 造況 製情 複 害 多方 許述 在上 ο f 佳時 不造 力製 產於 生 , 致此 以' 因 ο 雜 題 問 境 環 及 涉 法 將0£ 中ο· 其約 構大 結ί 1♦ uzi 種維 一 纖 有支 具一 並成 成束 組維 所纖 維原 纖微 係细 僅極 皮個 然百 天數 , 的 帶原 附膠 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38163 A7 B7 - ^ 五、發明說明() ,至1.0旦),自數支纖維至數十支纖維造成一纖維束 (1至10旦);而微原纖維,纖維或纖維束均係三維式 且相互稠密纒繞。關於人造皮,亦建議許多試驗使用僅 由纖維(其中使用纖維狀彈性聚合物作為黏合劑)所組 成之纖維基質Μ便獲得極相似於天然皮所獨特組織,稠 密性觸覺和外觀。 舉例而言,日本特許公開專利申請案(JP-A)第59-211664, 59-211666, 60-45656, 60-139879, 63-12744 ,6 4 -52872, 2- 1 4056等中揭示用於製造皮狀薄Μ之方 法此方法係經由摻合形成海島型微細纖維之纖維(其島 組份是一種彈性聚合物)與非彈性纖維而製成非織造織 物,然後移除形成海島型微细纖維之纖維的海組份而產 生彈性微細纖維。在此等方法中,係為島組份之彈性聚 合物的片段經由於萃取時使用溶劑處理及移除海組份而 相互成束整體堆疊即使在形成微細纖維之纖維的階段造 成包括弾性聚合物之微纖維充分的細。最後,產生單一 厚纖維。因此之故,可工業製成细度超過2旦之彈性聚 合物。將彈性聚合物和非彈性聚合物分開製成纖維束Κ 便將僅一部份的包括非彈性聚合物之微細纖維與彈性聚 合物連合。因此,包括非彈性聚合物之大部份的纖維呈 鬆弛狀態。其结果是,許多微細纖維未被連合而容易自 皮狀薄片中脫落。 作為纖維形式的實例其中彈性聚合物和非彈性聚合物 共存於單一纖維束中,JP-A No.s6卜194247, 10-37057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線 538163 A7 B7 五、發明說明( 等中掲示使 性聚合物而 島形式分散 5 - 3 3 9 8 6 3 , 將一種可溶 散)及一種 式而分散) 聚合物造成 單紗數目只 的細度是超 移除可溶性 維具有強回 然皮那樣的 如上述, 的細度過1 不能獲得像 用皮芯型複合纖 其皮組份是摻合 在包括海組份之 5- 3 3 3 8 6 4等中掲 性聚合物(其中 可涪性聚合物( 相互並列置放。 為微纖維。然而 有一個;因此, 過1旦之大數值 組份時,彈性聚 斥觸覺和橡膽狀 人造皮。 在所有上述方法 旦,與天然皮相 天然皮那樣的組 維之方法其中其芯組份是彈 聚合物其中,將非彈性聚合物 可溶性聚合物中。JP_A No.s 示使用複合纖維之方法其中 將彈性聚合物以島形式而分 其中,將非彈性聚合物以島形 根據前者方法,可將非彈性 ,包括彈性聚合物之纖維的 工業上可製成之彈性聚合物 。根據後者方法,於溶解/ 合物凝集成為厚纖維以致纖 觸覺。因此,不能獲得像天 中,包括彈性聚合犓之纖維 比較偽太大。因此之故, 織而其表面的稠密性和平滑 請 先 閱 讀 背 面 之 注 填二ί裝 頁I w I I I I I I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分 性者 物 彈兩和像 合6,非度維有 .聚24括細纖具 性78包維性期 彈2-,纖彈預 非 e 法之非能 和 5 方物之不 物37等合得 。 合41此聚獲者 聚2~據性所皮 性S6根彈。然 彈0.,括旦天 將 Μ 中包 5 於 中 一 等及 CD 大 其JP73度約度 &lt;於31細大細 維一7Γ1 的是的 。 纖掲6-雒限者織 。合例 ,纖極兩組 良複實64之上維之 不用之09物業纖皮 都使}16合工性然 度 開2-聚之彈天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38163 A7 B7 五、發明說明( 式。 形者 維皮 纖然 用天 使於 ,大 法遠 方度 有细 所的 之物 示合 揭聚 所性 止彈 為該 前 , 目物 至合 截聚 據性 根彈 之 比 相 能 不 者 皮 然 天 與 觀 外 和 織 組 ,沭 是概 果之 结阴 其發 合外 聚和 性纖 彈組 何的 任樣 將那 能皮 不然 ,天 藝像 技到 前得 fcufct tJS 替 據不 根致 ,Μ 述 · 所維 中纖 文微 上成 如造 物 維中性 纖藝密 微技稠 為前有 成先具 物較 , 合皮覺 聚造觸 性人斥 彈此回 變,和 轉質覺 成基觸 在維狀 的纖膠 目 之 橡 個皮少 一 造較 的人有 明於具 發用皮 本供造 。 提人 觀及之 發 本 皮 造 人 之 。 觀 觀外 fr D 夕 和 和纖 織組 組之 之皮 皮然 然天 天像 軟有 像具 有得 具獲 並了 覺為 觸 組凝 島段 為片 作的 將物 法合 方聚 等使 此會 由不 經而 ,維 法纖 方细 微 各成 究造 研物 行合 進聚 心性 熱彈 人之 明份 果除除 如移移 。和和 份取 組萃 海於 出鄰 移接 並互 取相 萃} 等(Α 劑維 溶纖 用细 使微 使之 即物 體合 整聚 成性 形彈 \ 括 集包 時 取 萃 於 而 然 ο 束 為 成 併 合 而 集 凝 互 相 等 彼 。 法 集方 凝種 互 一 相驗 會試 不人 } 明 Β ί 發 維本 纖 , 細此 微因 之。 物示 合提 聚個 性一 彈得 非獲 括實 包事 ,此 時自 -----------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彈合 括聚 包性 著彈 繞將 環象 } 現 DD εε 丨種 維該 纖止 细防 微便 之Μ 物 } 合(Α 聚維 性纖 彈细 非微 括之 包物 ,合 中聚 其性 包在 中散 其分 ί 勻 維均 纖上 之體 維大 纖係 细 } frA B 微 { 成維 形纖 自细 。 微 束多 為許 成之 併物 合 合 段聚 片性 之彈 物括 物(ί 合維 聚纖 份细 組微 海之 彈 括 包 有 含 中 其 分 經 多 許 之 物 合 聚 中 組 海 將 移 取 萃 劑 溶 由 經 物 合 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38163 A7 B7_ 五、發明說明() 去。其結果是,將彈性聚合物分離成為徼纖維以便形成 微細纖維束,其中將包括彈性聚合物之微細纖維(A )與 包括非彈性聚合物之微細纖維(B )摻合並相互合併。在 所産生之徼細纖維狀基質中,包括非彈性聚合物之微細 纖維(B )覆蓋並環繞著包括彈性聚合物之微細纖維(A ) 以便造成像天然皮之細纒繞結構,其中接近包括彈性聚 合物之微細纖維(A )之包括非彈性聚合物之微細纖維(B ) 凝集成為微細纖維(A)。因此,該基質具有像天然皮之 組織和外觀。如上所述,本發明人發現該項事實_·即,經 由使彈性聚合物成為微纖維,可造成像天然皮之稠密而 微細纖維基質而産生具有像天然皮之組織和外觀之皮狀薄 片。因此,作成本發明。 本發明偽關於用於人造皮之纖維基質,包括微細纖維束 ,每一微細纖雒束傺由下列兩種纖維所組成:3至5 G數 目的微細纖維(A )(其中包括一種彈性聚合物)並具有 0.5旦或更小之平均細度及15或更多數目的微細纖維(B) (其中包括一種非彈性聚合物)並具有〇 . 2旦或更小之 平均細度,此等徼細纖維束符合下列條件⑴-⑶: ⑴纖維束(A / B )截面中A的單紗數目對B的單紗數目 之比是1 / 5或更小, ⑵纖維束(A / B )中A的重量對B的重量比是1 0 / 9 0 - 6 0 /40,及 ⑶包括非彈性聚合物之微細纖維(B )傺環繞#包括彈 性聚合物之每支微細纖維(A )。 一 7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丨丨丨丨訂·—丨·丨丨丨丨丨·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38163 A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B7 - ’五、發明說明() 龄住县體當施例夕詳沭 本發明的皮狀薄片可經由實施下列步驟(a)至(d)而獲 得: 步驟(a)製造形成微细纖維之纖維,可將它轉變成為 微细纖維束如上文中所述, 步驟(b)製造包括此等纖維之纖維纏繞之非織造鋪物, 步驟(c)移除構成此等纖維之海組份聚合物而轉變纖 維成為微細纖維束其包括微細纖維(A)和微綑纖維(B) ,微细纖維(A)包括彈性聚合物(A)(下文中稱為彈性 微细纖維(A))而微细纖維(B)包括非彈性聚合物(B) (下文中稱為非彈性微细纖維(B )),及 步驟(d)使所產生之纖維束的至少一個表面起絨並將 所產生之纖維起絨之薄片染色,或施加可造成粒狀表面 之樹脂層至所產生之纖維束的至少一個表面上。 為了獲得具有高級觸覺之人造皮,例如像天然皮之組 織和柔軟性及表面稠密性觸感,首先,關於本發明,其 重要者為··包括非彈性聚合物之纖維應較包括彈性聚合 物之纖維較细。為了防止包括彈性聚合物之纖維的凝集 和併合,關於本發明,其重要者為:環繞彈性聚合物纖 維之綑纖維係由非彈性聚合物所組成。 關於本發明,必須:形成微細纖維之纖維圼下列狀態 :將包括彈性聚合物之纖維與包括非彈性聚合物之纖維 摻合並相互併合在海組份聚合物中且另外,將包括彈性 聚合物之纖維和包括非彈性聚合物之纖維大體上均勻分 -8 一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38163 五、發明說明( 散在整個纖 中,其中使 之纖維歴經 維(B )不能 細纖維之步 果是,不能 不佳。 此等形成 1 )紡絲方 細纖維(B ) 一溶化条統 条統中所熔 流動,伴隨 2 )紡絲方 細纖雒(A ) A7 B7 維截面中而無不均勻佈。即:在並列型纖維 包括彈性聚合物之纖維和包括非彈性聚合物 極不均勻分佈,或類似纖維,非彈性徼細纖 充分環繞著彈性微細纖維(A )以致在製造微 驟中彈性聚合物之片段強力相互凝集。其結 獲得微纖維。因此,在本發明中此等纖維並 微細纖維之纖維可以如下方式而獲得。 法包括以所規定之摻合比,將構成非彈性微 之非彈性聚合物與海組份聚合物摻合,在單 之熔化該摻合物並致使此摻合物連同在另外 化之構成彈性微細纖維(A )之彈性聚合物而 著將纖維形狀通過一個紡嘴部份而界定, 法包括以所規定之摻合比,將構成彈性微 中彈性聚合物與海組份聚合物摻合,在單一 請 先 閱 讀 背 面 之 注
填 % 本 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条物,微單 合合狀 外合定性在將聚摻形 另聚界彈,,性該維 在性而非合比彈化纖 同彈份成摻合之熔將 連非部構物摻 }中著 物之嘴將合之 U 統隨 合 } 紡 ,聚定維条伴 摻(B個比份規纖化 , 此維一合組所細熔中 使纖過摻海以微一其 致細通之與,性單入 並微狀定物物彈在流 物性形規合合成,互 合彈維所聚摻構合相 摻非纖以性該之摻物 該成將括彈化化物合 化構著包非熔熔合摻 溶之隨法之中所聚等 中化伴方} 統中份此 統熔,絲(B糸統組使 条所動紡維化条海致 化中流3)纖熔外 '與並 溶統而 細一另物物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3816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 «五、發明說明() 通過一個紡嘴部份而界定, 4)纺絲方法包括在紡絲頭部份重複接合一分開許多次 而形成兩者的摻合糸統代替上述各方法中之通過纺嘴部 份而界定纖維形狀之纺綠方式,或類似之紡絲方法。在 此等方法中,K上述之方法1)或方法4)較佳因為可容易 獲得本發明中所界定之形成微細纖維之纖維。 為了製造微纖維而於使用溶劑等萃取和移除海組份聚 合物時不會產生彈性聚合物片段的凝集和合併,本發明 中,必須將形成微綑纖維之纖維製成具有一種結構其中 ,在沿著垂直於微细纖維束任一者之纖維軸之方向的任 何截面中彈性微细纖維(A)的單紗數目是3-50而非彈性 微细纖維(B)的單紗數目是15或更大,單紗(A/B)的數 目之比是1/5或更小,將彈性微细纖維(A)和非彈性微 细纖維(B)摻合並合併成為微细纖維束。該種結構(其 中,將彈性微细纖維(A)和非彈性微细纖維(B)摻合並 合併)意指一種狀態其中將彈性微细纖維U)和非彈性 微细纖維(B)大體上分散在整個的纖維束之任何截面中 而無局部不均勻分佈。 當彈性微细纖維(A)之單紗數目超過50時,彈性微细 纖維(A)係相互太接近。Μ致於萃取和移除海組份時彈 性微细纖維U)相互凝集於萃取並併合造成一種結構其 中亦包括非彈性微細纖維在其中。其結果是,該結構變 成太稠密Μ致其組織堅硬且機械性質例如撕裂強降低。 在另一方面,如果彈性聚合物纖維的單紗數目低於3 , -10-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咅?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線L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3816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 =五、發明說明() 則彈性聚合物之平均细度超過1旦致表面稠密性和平滑 度降低。此外,具有太細度之彈性聚合物裸露至基質的 表面上。因為其高摩擦阻力,粗糙表面觸覺變強,當將 此使用於染色之物件時,彈性聚合物對著非彈性聚合物 的色潰變得顯著K致其外觀退化。當將彈性聚合物之重 量比例減小時,可能減少彈性聚合物的平均细度。然而 ,在此情況中,所產生之人造皮像抹布且具有不良組織 。彈性聚合物纖維的單紗數目較佳是5 - 45。 當非彈性微细纖維(B )的單紗數目低於1 5時,彈性微 細纖維(A)的遮蔽不充分。因此,彈性微細纖維(A)相 互凝集且於萃取和移除海組份時予Μ合併而造成一種結 構其中非彈性微细纖維亦包括在其中。此外,按照本方 法和實際使用,非彈性聚合物的Μ百分數計之含量較佳 是大約50¾或更多。因此之故,可能工業上製造之非彈 性聚合物的细度是如大約0.2旦一樣大或更大。其結果 是,所產生之產具有硬組纖和不良機械性質例如撕裂強 度。非彈性微細纖維(B)的數目是15或較大,較佳是25 或更大,更佳是50或更大。自製造容易的觀點,單紗的 數目較佳是5000或更多。 當彈性微細纖維(A)的單紗數目對非彈性微細纖維(B ) 者之比(A / B )是超過1 / 5時,非彈性微綑纖維(B )不能 充分環繞著彈性微細纖維(A)。因此,彈性微細纖維(A) 相互集且於萃取和移除海組份時會併合而造成一種結構 其中,亦包括非彈性微细纖維在其中。其結果是,該結 -1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3816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說明() 構變得太稠密以致其組織堅硬且機械性質例如撕裂強度 降低。上述之單紗數目(A / B )間之比宜是1 / 1 0或更小。 自製造容易之觀點,該比較佳是1/2 000或更大。自容易 達到本發明之目的及纖維製造容易性之觀點,彈性微细 纖維(A)之平均細度對非彈性微細纖維(B)平均细度之 比宜在2至5000範圍内更宜自5至500 。 必須:微细纖維束中A對B(A/B)之重量比其範圍自 10/90至60/40。當A對B之比例超過60/40時,實際性 能例如機械性質不能達到充分水準。此外,為彈性聚合 物所獨特之回斥觸覺和橡膠狀觸覺變強。而且,彈性微 細纖維U)係相互太接近Μ致彈性微細纖維(A)相互凝 集且於萃取和移除海組份時會合併而造成一種結構其中 ,非彈性微细纖維亦經包括在其中。因而,所產生之產 物具有硬組織並具有橡膠狀觸覺和回斥觸覺。因此,實 際性能退化。反之,當(A / Β )重量比低於1 0 / 9 0時,將 彈性聚合物造成微纖維。然而,不接近彈性微细纖維(A) 之部份的非彈性微細纖維(B )增加Μ致不黏結彈性微细 纖維(A)之非彈性微细纖維(Β )的數量增加。因此,所 產生之結構變得鬆弛Μ致不能獲得像天然皮之組纖。此 外,纖維將具有孔隙。因此,引起關於程序或實際使用 之問題。重量比(Α/Β)宜在15/85至55/45之範圍内。 當彈性微细纖維(A)的平均细度超過0 . 5旦時,會引 起彈性聚合物所獨特之回斥觸覺。另外,表面稠密性和 平滑度退化。因此,所產生之產物難以保持像天然皮之 -12-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裝 訂----------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38163 A7 B7 — - ; 五、發明說明() 組織和外觀。彈性微細纖維(A )的平均細度宜是0 . 3旦 或更小,更宜是0.2旦或更小而較佳是0.005旦或較大 。當非彈性微細纖維(B)的平均細度超過0 . 2旦時,所 產生之產物具有硬組織。此外,引起關於稠密性和平滑 度之問題。因此所產生之產物難Μ保持像天然皮之組織 和外觀。非彈性微细纖維(Β)的平均细度宜是0.15旦或 更小,更宜是0.1旦或更小而較佳是0.0002旦或較大。 在本發明的形成微細纖維之纖維中,作為島組份之構 成彈性微細纖維(Α)之彈性聚合物意指任何聚合物,在 室溫下將聚合物伸長約5 0 S;後1分鐘的時間,其伸長回 縮比是50%或更大,非彈性聚合物意指任何聚合物,Μ 相同方式所量計之關於非彈性聚合物之伸長回縮比是50¾ 或更小,或意指任何聚合物其極限伸長比在室溫下未達 到 5 0 % 。 彈性聚合物的實例包括經由下列反應所獲得之聚胺基 甲酸酯:使選自具有500至3,500數量平均分子量之聚合 物多元醇之至少一種例如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 酯醚多元醇,聚内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等與一種 有機二異氟酸酯例如4,4’-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二異 氰酸甲苯酯,異爾佛酮二異氟酸酯,二環己基甲烷-4, 4’-二異氰酸酯或六亞甲第二異氰酸酯及具有兩個活性 氫原子之鏈增長劑例如1,4 -丁(烷)二醇或乙二胺起反應 ;酯基之彈性體例如聚酯彈性體和聚醚酯彈性體,Μ醯 胺為基之彈性體例如聚醚酯醯胺彈性體、聚_醯胺彈性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線I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38163 A7 B7 — = 五、發明說明() 體;嵌段共聚聚合物其分子中具有共軛二烯為基之聚合 物或共軛二烯為基之聚合物嵌段例如聚異戊二烯或聚丁 二烯;及具有橡膠彈性之可熔之彈性體。總之,κ聚胺 基甲酸酯最合宜因為其乃軟性和摩擦阻力高且其回斥性 低Μ便產生黏結非彈性微细纖維之效應。且其耐熱性和 耐用性均高。 作為島組份之構成非彈性微细纖維(Β)之非彈性聚合 物具有用Κ分離彈性聚合物的微细纖維(Α)之功能而不 會使其凝集及將彼等造成微纖維。因此之故,其較佳者 為選擇一種非彈性聚合物,經由用為了萃取和移除海組 份所使用之溶劑處理非彈性聚合物之片段不會相互凝集 。特別,合宜者是隨著處理後,具有10重量或更小之 溶劑膨脹比的聚合物。此種非彈性聚合物是至少一種可 溶纺之聚合物其係選自可熔紡之聚醯胺例如尼龍6 ,尼 龍- 66,尼龍-10,尼龍-11,尼龍-12及其共聚物;可熔 纺之聚酯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 二酯和陽離子可染色型經改質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可熔纺之聚烯烴例如聚丙烯及其共聚物等。當然,可將 兩或多種聚合物混合而使用。 在另一方面,構成海組份之聚合物(應將該聚合物萃 取並移除)是一種聚合物其溶解度或對著溶劑之可分解 性或分解劑與島組份聚合物者不同(構成海組份之聚合 物具有高溶解度或可分解性),其對於島聚合物之親和 力小且其表面張力小或其熔體黏度低於存在於相同熔化 -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線L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38163 A7 B7 — ^ - — 五、發明說明() 系統中之島組份者。其實例包括至少一種可熔纺之聚合 物其係選自可容易被溶解之聚合物例如聚乙烯、聚苯乙 烯,經改質之聚苯乙烯及乙烯/丙烯共聚物。Μ及可容 易被分解之聚合物例如Κ磺酸基間苯二酸納所改質(經 共聚)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乙二醇等。 自熔紡安定性之觀點,其較佳者為:選擇一種聚合物 其具有之熔點適合於可將彈性聚合物熔纺成為非彈性聚 合物時之溫度及構成海組份之聚合物。舉例而言,在使 用任何一種的聚胺基甲酸酯作為彈性聚合物之情況中, 非彈性聚合物及構成海組份之聚合物的熔點宜是大約 2 3 ο υ或更低。在使用任何一種的聚酯彈性體和聚醯胺 彈性體作為彈性聚合物的情況中,非彈性聚合物及構成 海組份之聚合物的熔點宜是大約26ου或更低。 構成經摻合聚合物的流之島組份之微细纖維细度,單 紗數目和纖維長度可經由改變構成該流之非彈性聚合物 或,彈性聚合物與海組份聚合物間之摻合比,其熔體黏 度,其表面張力等的聯合改變予Μ調整。通常,如果使 構成島組份之聚合物對海組份聚合物的摻合比高,則島 組份纖維的單紗數目增加。如果使島聚合物的熔體黏度 和表面張力高,則顯示下列趨勢:細度增加,纖維的單 紗數目減少及縮短纖維長度。以此趨勢為基礎,形成微 綑纖維之纖維中經摻合聚合物流的構成島組份之非弾性 聚合物或彈性聚合物細度,單紗數目和纖維長度可經由 適當聯合構成島組份之聚合物和構成海組份之聚合物成 -1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裳----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38163 A7 B7 ΤΙ ^ 五、發明說明() 為經摻合聚合物流,然後根據實際紡絲溫度和速率將聯 合體試驗紡絲予Μ認知。 有限長度是自經摻合之聚合物流所獲得之纖維中島組 份纖維的長度。其中,在單一熔化系統中將非彈性聚合 物或彈性聚合物與海組份聚合物摻合並熔化。然而,為 了保持下列機械性質,該長度宜是5毫米或較大,機械 性質係基於與微細纖維之纏繞或與非彈性微綑纖維(Β) 和彈性微細纖維(Α)之凝集/纏繞及在本方法中抑制基 布之伸長。然而,在該項技藝中,經由混合紡絲難Κ獲 得具有80厘米或更長長度之微細纖維。自經摻合之聚合 物流所獲得之非彈性聚合物或彈性聚合物的纖維長度可 隨意改變係經由於紡絲時選擇將非彈性聚合物或彈性聚 合物與海組份聚合物聯合。在使用選自上述聚胺基甲酸 酯、聚酯彈性體和聚醯胺彈性體之任何一種聚合物作為 組份彈性聚合物之情況中,可能獲得之纖維其熔紡安定 性優良並具有充分長之纖維長度。而且,此種聚合物具 有對抗非彈性微细纖維(Β)之大抗分離性而具有固定纖 維之充分效果。因此,此一情況最適。在未使用混合纺 絲而使用複合纺絲之情況中,所產生之微細纖維的纖維 長度無限。然而,在將微細纖維合成人造皮之情況中, 通當將此等纖維切割成為短纖維而使用。因此,纖維長 度不超過短孅維的纖維長度。 若必須,使形成微细纖維之纖維歷經各種處理步驟例 如拉伸,卷曲,熱定形和切割Μ便造成具有1至2 0旦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38163 A7 B7 — ’ 五、發明說明() 細度之纖維。本發明中所述及之细度和平均細度可自形 成微綑纖維之纖維的截面而容易測定。即,將形成微细 纖維之纖維的截面用顯微鏡照相,然後計數纖維截面中 彈性微細纖維(A)和非彈性微細纖維(B )的各自之單紗 數目。將構成長度為9000米的纖維之彈性微细纖維(A) 及構成相同纖維之非彈性微細纖維(B)的各自重量除Μ 上述之各自數目。經由將Κ此種方式構成纖維基質之纖 維束截面照相,可能容易獲得彈性微細纖維(A)和非彈 性微细纖維(B)的平均細度,其單紗之數目及數目間之 比。彈性微细纖維(A)與非彈性微細纖維(B )間之重量 比亦可經由選擇下列溶劑之任一種而獲得:此等溶劑具 有正對彈性微細纖維(A)和非彈性微细纖維(B )之不同 溶解度或可分解性,然後自纖維基質中僅移出彈性微细 纖維(A)或僅移出非彈性微細纖維(B)。經由製造經纖 維纏繞之非纖造布,轉變彈性聚合物和非彈性聚合物成 為纖維束,取出該纖維束並用顯微鏡觀察它即可容易知 道··是否纖維長度是5毫米或較長。本發明中所述及之 微綑纖維(A)和(B)的單紗數目是平均值。各數目間之 比是各數目的平均值之比。 在本發明中,微細纖維宜僅由彈性微细纖維(A )和非 彈性微細纖維(B )所組成。然而,可以少量摻合入不屬 於本發明範圍Μ内纖維,只要本發明的組織和外觀不受 損。可將一或多種多樣的穩定劑,著色劑等摻合入纖維 中 〇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線I 16 538163 Α7 Β7 五、發明說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將形成微細纖維之纖維使用梳理機解開,通經一個織 纖維網機而形成無定向纖維網或交叉舖網纖維網。將所 產生之纖維網層合達到所需要之重量和厚度。然後使經 曆合之纖維網歷經所熟知之纏繞處理例如針剌法或噴水 纏繞而轉變纖維網成為非謙造纖物。當然,在轉變成非 織造織物時,可添加其他微綑纖維,形成微細纖維之纖 維,普通纖維等只要本發明之目的不受大的危害。若必 須,可將可被溶解掉之一種樹脂,例如Μ聚乙烯醇為基 之樹脂加至非織造織物中而臨時使它凝固。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若須要,為了調整組織等之目的,可將經纖維纏繞之 非織造織物用少量之非纖維狀彈性聚合物溶液或乳液攙 雜並凝聚。然而,當非纖維狀彈性聚合物的數量大時, 不能獲得像天然皮之組織。因此之故,該數量宜是基於 纖維狀基質大約10重量%或更少。使用來攙雜經纖維纏 繞之非織造纖物之適當彈性聚合物實例包括各種聚胺基 甲酸酯其係由以所規定之莫耳比,使至少一種選自具有 500至3,500數量平均分子量之非纖造織物二醇例如聚酯 二醇,聚醚二醇,聚醚酯二醇,聚碳酸酯二醇等與選自 芳族,脂環族和脂族二異氰酸酯之至少一種二異氰酸酯 例如下列者起反應而獲得:4,4’-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 、異爾佛酮二異氤酸酯或六亞甲基二異氟酸酯及具有兩 或多個活性氫原子之低分子量化合物例如乙二醇或乙二 胺。使用此種聚胺基甲酸酯作為聚合物組合物(視情況 添加一種聚合物例如合成橡膠或聚酯彈性體至其中)。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7538163 A7 B7 五、發明說明( 將彈性 在一種 物用所 該聚合 用熱水 纖維狀 節劑或 其次 合物, 理。且 聚合物例如 非溶劑例如 產生之聚合 物之非溶劑 處理而產生 基質。可將 抗氧化劑加 ,將纖維狀 彈性聚合物 它是適合形 聚胺基 水中, 物溶液 處理而 乾凝聚 一或多 甲酸酯 然後將 攙雜。 產生溼 物或熱 種添加 至聚合物溶液 基質用 和使用 成微細 一種液 於攙雜 纖維之 溶入一 經纖維 將所產 凝聚物 水凝聚 劑例如 中 0 體(它 之聚合 纖維中 種溶劑中 纏繞之非 生之產物 或予Μ熱 物。因此 著色劑、 是適合非 物之非溶 海組份之 或分散 織造織 用適合 處理或 ,獲得 凝聚調 彈性聚 劑)處 溶劑或 請 先 閱 言i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填 本 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二 ,苯丙 ,纖,並近, &gt; 微 苯酯甲聚海液细中合接是 U 之 對酸用或而溶微其摻合果維集 聚甲使酯體水成束互黏結纖聚 ,基,二tt納形維相便其綑密 龍胺時乙 € 性的纖丨K 。微稠 尼聚烯酸 f 苛明細以脹}性和 是是乙甲胺用發微維膨(B彈維 物物聚二111使本為纖劑維將纖 合合是笨或則自成細溶纖中微 聚聚份對酯時物變微用細其成 性性組聚酸酯合轉性物微束分 彈彈海,甲聚聚維彈合性維者 非,而龍基之份纖和聚彈纖兩 當時體尼胺解組將 } 性非綑 } ,烯性是聚分海便(B彈之微(B 言丙彈物是鹼將以維將} 軟維 而聚胺合物用,去纖 ,(A之纖 例或醯聚合可理移細時維皮細 舉酯或性聚易處中微同纖然微 。 二體彈性容項維性在細天性 。 劑乙性非彈是此纖彈。微像彈維 解酸彈當,份由之非併性得非纖 分甲酯。烯組經維將合彈獲和細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38163 A7 B7 ^ : 五、發明說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如此獲得之薄片大體上僅由上述之微綑纖維束所組 成。因此之故,該薄片具有像天然皮之纖維狀基質結構 。其結果是,該薄片具有像天然皮之組織和外觀,其與 先前技藝中之人造皮不同而可K絨面型或粒狀型應用於 廣泛貨物上例如衣服,傢倶,鞋或袋。本發明的薄片特 別使用於高級粒狀貨物和高級絨面貨物之領域。 絨面型薄片可使纖維狀基質的至少一表面起絨,K通 常染色之方式使用主要由酸性染料、金屬絡合染料、分 散染料等所造成之染料將絨面型孅維狀基質染色,並視 情況使經染色之絨面型纖維狀基質歷經纖物整體例如摩 擦,軟化和刷絨而獲得。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另一方面,關於粒狀犁係將一表面塗佈層(它可能是粒 狀層)Μ如下操作形成:⑴施加一種彈性聚合物,例如 聚胺基甲酸酯的溶液或分散溶液(視情況可添加一種著 色劑至其中)至一個可放釋之支持體的抄錄方法並在所 施加之塗覆層失去黏附性前,將支持體與經纖維纏繞之 非織造織物接合/合併,或將該塗覆層乾燥及藉軟黏合 劑將經乾燥之塗覆層與經纖維纏繞之非織造纖物接合/ 合併;⑵一種方法包括使用照相凹版輥直接施加一種彈 性聚合物例如聚胺基甲酸酯的溶液或分散溶液至經纖維 纏繞之非織造織物上;或⑶一種塗佈方法包括i )舉例而 言,K輥塗方式進行施加此溶液或分散溶液的方法,實 施溼凝聚,乾燥及表面著色而形成表面塗覆層,然後 Π)將該層後處理而具有壓紋。如果粒狀皮的表面後處 一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38163 A7 B7 — ^ 五、發明說明() 理(將表面塗覆層形成在其上)不充分,則將含有著色 劑或不含著色劑之聚胺基甲酸酯溶液施加至此薄片上來 調整色彩或光澤。使薄Η視情況歷經纖物整理處理例如 軟化,染色處理或用拒水劑處理,並隨後歷經摩擦,壓 紋等處理Κ便造成粒狀皮。如上所述,可使用通常所使 用之任何方法。 下列將經由工作實例來敘述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然 而,本發明並非受限為此等實例。除非在其他情況指定 ,各實例中之份數和百分數均係以重量計。使用萃取溶劑 使非彈性微細纖維(Β)膨脹的比率其計算如下。將各組 份(非彈性微细纖維(Β)除外)自所產生之人造皮中移 出只留下非彈性微細纖維(Β)。其後,將非彈性微细孅 維(Β)在50至100C下真空乾燥歷20小時,然後在可將 非彈性微細纖維(Β )熱熔化時之溫度下藉一具壓縮模製 機將它形成為100wm厚度之薄膜。將該膜切成正方形其 每一邊是10cm,然後量計正方形的重量(W0)。其後,將 該正方形在萃取溫度下攙雜入一種萃取溶劑中歷1小時 然後拭去黏附至表面上之溶劑。量計所產生之方形的重 量(W )。膨脹比係根據下列計算式予以計算。 非彈性微细纖維(B )的膨脹比(Μ重量計%) =(W-WO) X 100/W0 實例1 將經由在單一糸統中熔化40份的尼龍-6〔構成非彈性 聚合物(Β)之非彈性聚合物〕和40份的聚乙烯(熔融指 -2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線 20 20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38163 Α7 Β7 五、發明說明() 數=70)所形成之熔體及經由在另外糸統中熔化20份的 Μ聚酯為基之聚胺基甲酸酯〔構成彈性微細纖維U)之 彈性聚合物〕所形成之熔體經由在紡嘴部份,界定纖維 形狀之汸絲方法Μ該方式(彈性聚合物的島數目可能是 25)進行纺絲。因此,獲得形成微細纖維之纖維其具有 15旦的细度,(Α/Β)單紗數目間之比是1/24而重量比 (Α/Β)是33/6 7 。在此時,觀察纖維的截面,其結果是 ,由尼龍-6所組成之非彈性微细纖維(Β)單紗之平均數 是大約600。 將Μ聚酯為基之聚胺基甲酸酯和尼龍_6大 體上均勻分散而由尼龍-6所組成之非彈性微細纖維(Β) 環繞著每一支的以聚酯為基之聚胺基甲酸酯微细纖維(Α) 。將所產生之纖維伸度約3.0倍,予Μ卷曲,切成51毫 米之纖維長度,用梳理機打開及用織纖維網機形成為交 叉舖網之纖維網。其次,使用針剌法將纖維網轉變成為 具有700克/平方厘米的基重之經纖維纏繞之非織造織物 。在此等步驟期間,將纖維的大小減至大約5 . 9旦。將 此經纖維纏繞之非織造織物用含水之聚胺基甲酸酯乳液 組合物攙雜,此乳液組合物含有3 %以聚醚為基之聚胺基 甲酸酯(聚胺基甲酸酯的所添加數量:在將纖維造成微 細後,2¾的纖維),然後予Μ熱處理。然後在9〇υ下用 甲笨萃取並移除形成微綑纖維之纖維中之聚乙烯。使用 9 0 1C甲苯時非彈性微細纖維(Β )的膨脹比是1 %。移除海 組份之處理產生包括微細孅維束之大約1.3毫米厚度之 纖維狀基質其中將以聚酯為基之聚胺基甲酸酯微細纖維 - 2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π裝
----訂---------線I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38163 A7 B7 — — 五、發明說明() (A )和尼龍-6相互混合並合併並包括非纖維狀聚胺基甲 酸酯(M重量計之含量=2重量S!)。 根據使用電子顯微鏡觀察此纖維狀基質的微細纖維束 截面,將包括以聚酯為基之聚胺基甲酸酯之微細纖維(A) 分離成為大約25單紗而Μ聚酯為基之聚胺基甲酸酯微细 纖維Μ相互凝集。而且,經發現:此種纖維具有一種結 構其中將包括Μ聚酯為基之聚胺基甲酸酯之微細纖維(Α) 和微細纖維(Β)相互混合和合併且彼等部份地凝集Μ及 非彈性微細纖維(Β)係環繞著每一支微细纖維(Α)。包 括以聚酯為基之聚胺基甲酸酯之微細纖維(Α)的平均細 度是0.055旦。细度之分散難Μ辨識。包括尼龍-6之微 细纖維的平均細度是0.004旦。包括尼龍-6之大部份微 細纖維(Β)之纖維長度是5毫米或較大。使此基質的一 個表面歷經磨光來調整其厚度至1.20毫米。其後,使其 他表面歷經剛砂磨光機而形成使微細纖維起絨之表面。 將基質另外用具有4%owf濃度之Irgalan紅色2GL (由 Chiba Geigy所造)染色並予Μ整理。所產生之絨面狀 人造皮軟並具有弱回斥觸覺和橡膠狀觸覺。該皮亦具有 像天然皮之懸垂性和組織,顯顔性優良及顯示優雅光澤 。其外觀亦極佳。 Μ下列方式將上述纖維狀基質最後加工成粒狀人造皮 。其結果是,該皮柔軟。該皮亦具有弱回斥觸覺和橡膠 狀觸覺且其纖織像天然皮。其皺紋觸覺像天然皮且其外 觀優良。 -23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裝-----—--訂----------線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38163 A7 B7 — ^ 五、發明說明() 用於最後加工成為粒狀人造皮之方式: 使上述纖維狀基質的一個表面歷經磨光來調整其厚度 至1.20mm。然後使此表面與1201C 之平滾筒接觸而實施 表面滑處理,並隨後藉照射凹販輥塗覆M 20¾聚胺基甲 酸酯溶液。另外,藉照相凹版輥將該表面塗覆K 1 〇 %聚 胺基甲酸酯溶液。將經聚胺基甲酸酯塗覆之表面使用經 加熱之壓花輥筒造成壓花而將基質最後加工成為粒狀人造 皮。所產生之粒狀人造皮具有高级觸感其具有像天然皮 之組纖和外觀。 實例2 除去將非彈性聚合物的尼龍-6用尼龍-6和尼龍_ 6 6之 共聚物替代Κ外,實施與實例1中之相同操作而獲得絨 面狀人造皮。非彈性微細纖維的膨脹比是3%。以如實例 1中之相同方式,所產生之絨面狀人造皮具有像天然皮 之組織。自使用電子顯微鏡觀察之結果亦與實例1中相 同。其外觀亦佳。 實例3 除去將彈性聚合物的Κ聚酯為基之聚胺基甲酸酯和非 彈性聚合物的尼龍-6各自使用以聚醚為基之酯彈性體和 以10莫耳%間苯二酸改質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替代及 使用一種分散染料作為染料外,實施與實例1中之相同 操作而獲得絨面狀人造皮。非彈性微细纖維的膨脹比是 7%。Μ如實例1中之相同方式,所產生之絨面狀人造皮 具有像天然皮之組織。其外觀亦佳。 -24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線L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38163 A7 B7 23 1 五、發明說明() 比較性實例1 除去將在纺嘴部份是界定纖維形狀之紡絲方法用在纺 絲頭部份之重覆接合/分開而形成兩者之摻合糸統替代 ,及25島的彈性聚合物用其10島者替代以外,實施與實 例1中之相同操作以便獲得絨面狀人造皮。根據使用電 子顯微鏡觀察微細纖維束之截面,所預期者:K聚酯為 基之聚胺基甲酸酯的島數目是100但是此等Μ聚酯為基 之聚胺基甲酸酯纖維黏附且凝集而予相互合併。將尼龍 -6纖維包含在其中。所產生之絨面狀人造皮較硬並具有 Η '、 較多之紙狀組織,當與實例1者相比較時具有較劣之表面光, 澤和外觀。 比較性實例1 除去將聚乙烯的熔融指數自7 0改變至1 2 0 ,將尼龍-6 的島數目自600改變至100 ,將以聚酯為基之聚胺基甲 酸酯的單紗數目改變至40 ,及將單紗數目間之比自1 /24 改變至1 / 2 . 5外,實施與實例1中之相同操作Κ便獲得 絨面狀人造皮。根據使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微細纖維束之 截面,所預期者:Κ聚酯為基之聚胺基甲酸酯與尼龍-6 間之單紗數目比是1/2.5但是此等Κ聚酯為基之聚胺基 甲酸酯纖維凝集而相互合併。將尼龍-6纖維包含在其中 。因此,不能計數單紗之數目和單紗數目間之比。所產 生之絨面狀人造皮較硬並具有較多之紙狀組織,當與實 例1者相比較時具有較劣之表面光澤和外觀。 比較性實例3 -2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38163 A7 B7 _ — — 五、發明說明() 除去將K聚酯為基之聚胺基甲酸酯對尼龍-6之重量比 自33/67改變至5/95M外,實施與實例1中之相同操作 K便獲得娀面狀人造皮。根據使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微細 纖維束之截面,K聚酯為基之聚胺基甲酸酯是微细纖維 但是包括尼龍-6之微細纖維難Μ連合至包括Μ聚酯為基 之聚胺基甲酸酯之微细纖維上。其結構鬆弛。所產生之 絨面狀人造皮較實例1者具有較多紙狀組纖。大量的表 面絨毛落下。其外觀不佳。 比較性實例4 除去將Μ聚酯為基之聚胺基甲酸酯對尼龍-6之重量比 自33/67改變至80/20以外,實施與實例1中之相同操作 Κ便獲得絨面狀人造皮。根據使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微細 纖維束之截面,Μ聚酯為基之聚胺基甲酸酯凝集而相互 合併。將尼龍-6纖維包括在其中。所產生之絨面狀人造 皮較硬,當與實例1者比較時具有較強之回斥觸覺和橡 膠狀觸覺。此皮亦具有較劣之表面光澤和外觀。 比較性實例5 除去將Μ聚酯為基之聚胺基甲酸酯的島數目設定為1 而替代2 5 Κ外,實施與實例1中之相同操作以便獲得绒 面狀人造皮。根據使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微细纖維束之截 面,該束具有一種結構其中將具有1.5旦平均細度之Κ 聚酯為基之聚胺基甲酸酯的一支單紗與尼龍-6纖維混合 且相互合併。所產生之絨面狀人造皮顯示較實例1之人 造皮具有較強之回斥觸覺,具有明顯之起娀整理記號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5 538163 A7 B7 五、發明說明( 其表面色染料中,並產生粗糙觸覺和不良外觀及不良表 面觸覺。 ·
請 先 閱 讀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U, 童i 本 -頁I 比較性實例6 訂 除去K彈性聚合物的島數目可能是25之方式,將在纺 嘴部份界定纖維形狀之紡絲方法用K使用具有並列型結 構之紡嘴之纺絲方法替代及將彈性聚合物的25島用單一 偏心之芯替代Μ外,實施與實例1中之相同操作K便獲 得娀面狀人造皮。根據使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微細纖維束 之截面,不均勻分佈之以聚酯為基之聚胺基甲酸酯的片 段相互黏附並將一部份的尼龍-6纖維包括在其中。當與 實例1者比較時,所產生之絨面狀人造皮較硬且具有較 多紙狀組纖和較劣之表面光澤和外觀。 本發明之效果 經由本發明所獲得之用於人造皮之纖維基質具有像天 然皮之組織和外觀。因此,該基質(作為娀面型或粒狀 型)可應用於各種貨物例如衣服,傢俱,鞋,袋等。本 發明之用於人造皮之纖維基質特別使用於高級粒狀貨物 和高級絨面狀貨物的領域,截至目前為止,此等高級貨 物僅可自天然皮而獲得。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538163 A8 B8 C8 D8 t、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用於人造皮之纖維狀基質,其包括微細纖維束, -------------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每一纖維束係由13-50數目的微綑纖維(A)和15或更 多數目的微細纖維(B )所組成,該微细纖維(A)係包 括具有平均綑度為〇 . 5旦或更小之彈性聚合物;而微 细纖維(B )係包括具有平均细度為0 . 2旦或更小之非 彈性聚合物,此等微细纖維束係符合下列條件⑴-③: ⑴在纖維束(A/B)的截面中,A的單紗數目對B的 單紗數目之比是1/5或更小, ⑵在纖維束(A/B)中A的重量對B的重量比是10/90 -60/40,及 (3)包括非彈性聚合物之微細纖維(B)係環繞着包括 彈性聚合物之每支微细纖維(A)。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用於人造皮之纖維狀基質, 其中微细纖維(A)的细度對微綑纖維(B)细度之比 (A/B),其範圍係自2至5000。 -I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用於人造皮之纖維狀基質, 其中彈性聚合物是聚胺基甲酸酯。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用於人造皮之纖維狀基質, 其中非彈性聚合物係選自聚醯胺、聚酯和聚烯烴所構 成之族群中至少一種聚合物。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用於人造皮之纖維狀基質, 其攙雜彈性聚合物之纖維基質中,彈性聚合物之數量 是構成基質之微细纖維的1 0重量%或更少。 6 . —種絨面狀人造皮,其係經由使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38163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項之基質的至少一表面起絨而可獲得。 7.—種人造皮,其具有粒狀面層,偽經由使用一樹脂層覆蓋到 上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基質的至少一表面上而獲 得〇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寫本頁) I - i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衣 -2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TW089112891A 1999-07-05 2000-06-29 Fibrous substrate for artificial leather and artificial leather using the same TW53816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023499A JP4204707B2 (ja) 1999-07-05 1999-07-05 人工皮革用繊維質基体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人工皮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38163B true TW538163B (en) 2003-06-21

Family

ID=16254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9112891A TW538163B (en) 1999-07-05 2000-06-29 Fibrous substrate for artificial leather and artificial leather us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767853B1 (zh)
EP (1) EP1067234B1 (zh)
JP (1) JP4204707B2 (zh)
KR (1) KR100688693B1 (zh)
CN (1) CN1242103C (zh)
DE (1) DE60036334T2 (zh)
TW (1) TW5381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94571A (ja) * 2001-03-30 2002-10-09 Kuraray Co Ltd 難燃性皮革様シート基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12787B2 (ja) 2001-07-02 2009-01-21 株式会社クラレ 皮革様シート
AU2003227036A1 (en) * 2002-03-11 2003-09-22 Fibertex A/S Non-woven material with elastic properties
TWI247834B (en) * 2003-01-13 2006-01-21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Method for artificial leather
US7829486B2 (en) * 2003-02-06 2010-11-09 Kuraray Co., Ltd. Stretchable leather-like sheet substrat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KR20040072049A (ko) * 2003-02-07 2004-08-16 가부시키가이샤 구라레 스웨드조 피혁 모양 시트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20040191412A1 (en) * 2003-03-11 2004-09-30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ocess for making ultra micro fiber artificial leather
TWI342351B (en) * 2003-05-29 2011-05-21 Kuraray Co Leather-like sheet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KR100601767B1 (ko) * 2003-08-28 2006-07-19 가부시키가이샤 구라레 인공 피혁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050163997A1 (en) * 2003-09-08 2005-07-28 Van Trump James E. Fibrillar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it
TWI285697B (en) * 2003-12-29 2007-08-21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Flameproof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rtificial leather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he same
TWI245704B (en) * 2003-12-31 2005-12-21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Sheet made of high molecular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TW200521167A (en) * 2003-12-31 2005-07-01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Polymer sheet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20060249244A1 (en) * 2004-01-09 2006-11-09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environmental friendly artificial leather product
US20070207687A1 (en) * 2004-05-03 2007-09-06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artificial leather
US20050244654A1 (en) * 2004-05-03 2005-11-03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Artificial leather
WO2005124002A1 (ja) * 2004-06-17 2005-12-29 Kuraray Co., Ltd. 極細長繊維絡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US20060272770A1 (en) * 2004-08-24 2006-12-07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Method for making artificial leather with superficial texture
TWI285590B (en) * 2005-01-19 2007-08-21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Moisture-absorbing, quick drying, thermally insulating, elastic composit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WI293094B (en) * 2004-08-24 2008-02-01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Artificial leather with real feeling and method thereof
TWI275679B (en) * 2004-09-16 2007-03-11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Artificial leather materials having elongational elasticity
US20080149264A1 (en) * 2004-11-09 2008-06-26 Chung-Chih Feng Method for Making Flameproof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rtificial Leather
US20080095945A1 (en) * 2004-12-30 2008-04-24 Ching-Tang Wang Method for Making Macromolecular Laminate
TWI301166B (en) * 2005-03-30 2008-09-21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environment friendly artificial leather made from ultramicro fiber without solvent treatment
TWI297049B (en) * 2005-05-17 2008-05-21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Artificial leather having ultramicro fiber in conjugate fiber of substrate
TW200641193A (en) * 2005-05-27 2006-12-01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A polishing panel of micro fibers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080187715A1 (en) * 2005-08-08 2008-08-07 Ko-Feng Wang Elastic Laminat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20080220701A1 (en) * 2005-12-30 2008-09-11 Chung-Ching Feng Polishing Pad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20070155268A1 (en) * 2005-12-30 2007-07-05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olishing pa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polishing pad
TWI286583B (en) * 2006-03-15 2007-09-11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Artificial leather with even pressing grain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302575B (en) * 2006-12-07 2008-11-01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ultrafine carbon fiber by using core and sheath conjugate melt spinning
TW200825244A (en) 2006-12-13 2008-06-16 San Fang Chemical Industry Co Flexible artificial leathe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7553999B2 (en) * 2006-12-14 2009-06-30 Chevron U.S.A. Inc. Isomerization of butene in the ionic liquid-catalyzed alkylation of light isoparaffins and olefins
JP4935721B2 (ja) 2007-03-19 2012-05-23 東レ株式会社 伸縮性シートと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8000419A1 (de) * 2008-02-27 2009-09-03 Basf Se Mehrschichtige Verbundmaterialien, die ein textiles Flächengebilde umfasse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ES2481644T3 (es) * 2009-06-04 2014-07-31 Kolon Industries, Inc Cuero artificial y método para producirlo
EP2812039B1 (en) * 2012-02-09 2018-06-13 Ramot at Tel-Aviv University Ltd. Wires composed of a composite comprising collagen extracted from sarcophyton sp. coral
JP6078252B2 (ja) * 2012-07-24 2017-02-08 株式会社クラレ 熱可塑性ポリエステルエラストマーの極細繊維、その極細繊維の繊維絡合体、人工皮革、及びその極細繊維の製造方法
CN108330703B (zh) * 2018-04-04 2021-03-23 深圳歌力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仿海獭皮毛结构的防水保暖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12844A (zh) * 2018-10-19 2019-01-01 江苏尚科聚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磨高发色亮面人工皮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37539A (zh) * 2018-10-19 2019-01-04 江苏尚科聚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皮革及其制备方法
US11408098B2 (en) 2019-03-22 2022-08-09 Global Materials Development, LLC Methods for producing polymer fibers and polymer fiber products from multicomponent fibers
CN112195654B (zh) * 2020-09-10 2023-06-30 江苏华峰超纤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u合成革用的复合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69557A (ja) * 1982-03-31 1983-10-06 東レ株式会社 交絡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3485397D1 (de) 1983-05-13 1992-02-13 Kuraray Co Ineinandergreifendes faservlies mit guter elastizitaet und herstellung desselben.
JPS59211664A (ja) * 1983-05-13 1984-11-30 株式会社クラレ 伸縮性良好なシ−ト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045656A (ja) * 1983-08-19 1985-03-12 東レ株式会社 人工皮革シ−トの製造方法
JPS6045666A (ja) 1983-08-22 1985-03-12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シボ織物の製造法
JPS61194247A (ja) * 1985-02-18 1986-08-28 株式会社クラレ 複合繊維布帛
JPH0762302B2 (ja) * 1986-07-03 1995-07-05 株式会社クラレ 繊維絡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3043049B2 (ja) 1990-11-16 2000-05-22 株式会社クラレ 銀付人工皮革
JP3103434B2 (ja) 1992-06-08 2000-10-30 株式会社クラレ 柔軟なスエード調人工皮革及び製造方法
JP3142098B2 (ja) 1993-09-30 2001-03-07 株式会社クラレ 皮革様シート状物の製造方法
DE69424918T2 (de) * 1993-10-29 2000-10-12 Kuraray Co Rauhlederartiges Kunstleder
JPH108869A (ja) 1996-06-19 1998-01-13 Sun Tec:Kk ダウンザホールハンマ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767853B1 (en) 2004-07-27
CN1242103C (zh) 2006-02-15
KR100688693B1 (ko) 2007-02-28
JP2001020183A (ja) 2001-01-23
EP1067234A2 (en) 2001-01-10
JP4204707B2 (ja) 2009-01-07
KR20010015096A (ko) 2001-02-26
CN1279307A (zh) 2001-01-10
DE60036334T2 (de) 2008-06-05
EP1067234A3 (en) 2004-01-02
DE60036334D1 (de) 2007-10-25
EP1067234B1 (en) 2007-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38163B (en) Fibrous substrate for artificial leather and artificial leather using the same
KR101523394B1 (ko) 은 부조 피혁양 시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284691B (en) Leather-like sheet material
JP4204186B2 (ja) 立毛皮革様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33965B2 (ja) スエード調人工皮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93379B2 (ja) 皮革様シート
TWI500834B (zh) 人工皮革、長纖維絡合網及其製法
KR101166273B1 (ko) 은 부조 인공 피혁
US7829486B2 (en) Stretchable leather-like sheet substrat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WO2002006582A1 (fr) Produit lamellaire de type suedine et procede permettant de le produire
WO2021049413A1 (ja) 立毛人工皮革
WO2016031624A1 (ja) シート状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11258A (ja) 意匠形成用皮革様シート
KR20050021265A (ko) 인공 피혁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4004938B2 (ja) スエード調人工皮革
JP2012017541A (ja) 銀付調人工皮革
JP3939378B2 (ja) 立毛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32094B2 (ja) 柔軟性および引裂強力に優れた繊維質シート状物
TWI342351B (en) Leather-like sheet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JPH0525781A (ja) 耐汗劣化性に優れた皮革様立毛シート状物
JP2001131877A (ja) 人工皮革基体
JP2001226881A (ja) 人工皮革用繊維質基体
JP4429751B2 (ja) 伸縮性を有する皮革様シート基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90907B2 (ja) 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4459426B2 (ja) 立毛皮革様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