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03673B - Connecting member for connecting carrier tapes and carrier tape connecting method using this connecting member - Google Patents

Connecting member for connecting carrier tapes and carrier tape connecting method using this connecting memb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03673B
TW503673B TW90125006A TW90125006A TW503673B TW 503673 B TW503673 B TW 503673B TW 90125006 A TW90125006 A TW 90125006A TW 90125006 A TW90125006 A TW 90125006A TW 503673 B TW503673 B TW 50367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conveyor
conveyor belt
patent application
conveyor bel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0125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iroto Sumida
Kunio Tanaka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036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0367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05K13/0215Interconnecting of containers, e.g. splicing of tap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S428/914Transfer or decalcoman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4Layer or component removable to expose adhesiv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8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having an adhesive outermost layer
    • Y10T428/2839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having an adhesive outermost layer with release or antistick co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8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having an adhesive outermost layer
    • Y10T428/2848Three or more lay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511Of epoxy ether
    • Y10T428/31529Next to me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ackage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Belt Conveyors (AREA)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 Decoration Of Textiles (AREA)

Description

發明之背景 本發明係有關於用以連接用於零件架設裝置中的輸送
五 _ 2 第 且 割 膜 、發明説明( 不造成連接部一 發明之摘要 由於上述問題’本發 兩個輸送帶之前及㈣目的疋備置可容易地架設 巾 <則及後邊緣的技術。 為成上述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備置用以連續地 連接兩個輸送帶的一連 ^ ^兀件,其包括一底溥膜,固定於 二膜上的-似帶參考帶,黏接在底薄膜上的一接合帶以 主覆盍接合帶的一蓋薄膜,其中一平直參考面備置在十分 =近接合帶的參考帶之—縱向面上。依據本發明的連接元 •、乍者可&著參考帶之參考面對齊第一輸送帶及第二 輪送帶’並以接合帶連接第-及第二輸送帶的前及後邊 緣。於疋’可容易地作連接的操作,而不會造成第一及 二輸送帶之間不當定位或傾斜。 依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底薄膜構形成矩形,具 >考帶疋位成與底薄膜之一面平行。此組合使得連接元件 易於製“因為各連接元件可容易地藉*以預定距離切 似帶的連續材料而達成。 依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參考帶的顏色與底薄 不同。如此可容易清楚地區別參考帶及底薄膜。工作者可 各易地沿著參考帶的參考面對齊第一及第二輸送帶。因而 可簡化連接身作。 依據本發明的一較隹實施例,底薄模是透明的。使用 透明底薄膜對於在視覺上確認第一及第二輸送帶之前及後 本紙張尺親财關雜準(⑽Μ祕⑵㈣97公釐)
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窝本頁) :線, 503673 A7 B7 五、發明説明(3 ) 邊緣之間的連接狀態,或視覺上確認這些輸送帶及接合帶 之間的接合狀態十分有效。於是,工作者可正確地連接第 一及第二輸送帶。 依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參考帶之顏色可選擇自 黑,紅,藍,黃,綠及白色構成之組群。如此有利於連接 操作。 依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參考帶較蓋薄層為厚。 參考帶之位置在工作者支持連接元件時立即可辨識出。於 是,工作者容易地握住參考帶,且順利地剝除蓋薄層。於 是改善了操作性。 依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數個饋進孔標號備置在 參考帶及底薄膜上的接合帶之間,且饋進孔標號以預定之 距離配置,以與各輸送帶之饋進孔對齊。工作者可藉由調 整在連接部上的饋進孔精確地連接第一及第二輸送帶。 依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一邊緣標號備置在底薄 膜之一縱向中心上,以指出對應於各輸送帶的切割面之一 部份。工作者可容易地參考此邊緣標號連接第一及第二輸 送帶。亦即,工作者可容易地辨識出一正確的用以連接第 一及第二輸送帶之位置(亦即底薄膜之縱向中心)。如此足 以順利地作連接操作。 依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一折線備置在底薄膜上 的接合帶之間。就此實施例而言,在第一盈第二輸送帶之 底表面以第一接合帶連接的狀沉下,籍由沿著折線折疊底 薄膜使得以第二接合帶連接第一及第二輸送帶變得十分容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W-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窝本頁}
五、發明説明 易。亦即’以兩接合帶黏著於第一及第二輸送帶的上下面 上以牢固地連接輸送帶變為可能的。 依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底薄膜構形成矩形,且 自折線至與养近底薄膜之一面而定位的參考帶之參考面的 巨離較自折線至底薄膜的相對面的距離為長。依據此組 合,當薄膜沿著折線折起時,底薄膜之折疊部份不與參考 帶重疊。於是,工作者可確定地壓下第二接合帶至第一及 第二輸送帶,以確實接合第二接合帶至第一及第二輸送 帶。 依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一預定的間隔備置在參 考▼及底薄膜的一面之間。依據此組合,該間隔提供一邊 際的空間,允許多餘的黏著劑自參考帶下漏出。而不在參 考帶接合於底薄膜的上表面時溢至底薄膜上。於是,工作 者事前可塗足量的黏著劑於底薄膜的指定表面區上,不會 猶疑塗敷黏著劑之失敗。如此可確保參考帶接合於底薄 膜。 依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蓋薄膜自與參考帶距離 遠的一底薄膜的一相對面懸垂。如此允許工作者抓住蓋薄 膜之突出邊緣,使得覆蓋薄膜可容易地自底薄膜上剝除❹ 依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底薄膜及接合帶在參考 帶之縱向具有相同之尺寸。此組合有利於連接元件之製 造,因為各連接元件可容易地籍由以預定距離切割連續= 料上而獲得。 依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底薄膜及參考帶在參考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规格(210X297公釐)
•裝—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窝本頁) 訂· :線· 7 503673 A7 B7 五、發明説明(5 ) 帶之縱向具有相同之尺寸。此組合有利於連接元件之製 造,因為各連接元件可容易地藉由以預定距離切割連續材 料上而獲得。 依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該底薄膜之尺存在參考 帶之縱向上不短於20mm。縱向尺寸不短於20mm之底薄膜 允許工作者穩固地以左手及右手支持底薄膜及第一和第二 輸送帶。因而改良連接兩輸送帶之操作性。 依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接合帶之尺寸在參考帶 之縱向上不長於80mm。限制接合帶之縱向尺寸可有效地 促進連接操作。若接合帶之長度過長,工作者會感到難以 正確地連接第一輸送帶之終端邊緣至第二輸送帶的前邊 緣。然而,80mm或小於80mm為足以使工作者在連接操作 時在連接部上支持兩個輸送帶之長度。連接操作可穩定。 依據本發明的一較隹實施例,數個支承孔備置在輸送 帶上,以容納零件,一頂帶蓋住支承孔,而接合帶之橫向 寬度較頂帶寬度為窄。當第一輸送帶之後邊緣連接第二輸 送帶之前邊緣時,接合帶不接合頂帶之外的一區。於是, 工作者可平順地在零件饋入一零件架設裝置時自頂帶上撕 下。 依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接合帶之横向寬度不小 於頂帶之橫向寬度。如此當輸送帶及其頂帶相對於縱軸以 II齒形變形時可確實阻止接合帶黏在頂帶之外的一區上。 依據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接合帶之顏色與輸送帶 或其頂帶不同。工作者可容易地在輸送帶連接後找到連接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规格(210X297公釐) 請 先 閱· if 背 之 >主 意 事 項. 再 本 頁
503673 五、發明説明(6 此在—Γ實— 確認耗在帶連接之後朗連接部,以確實 备㈣支承孔中的各零件之存在。 ,本發明使用本發明之連接元件備置第 法,其包括的步驟包括·白m你 戍帶連接方 一μ…自底薄膜上撕下蓋薄膜,定位第 輪送▼的一邊緣部於底薄膜上, 考面被帶至與參考帶接觸,接合第-輪送;:==: =定:第二輪送帶之邊緣部使得第二輪送帶沿著參考 ▼至與參考帶接觸,並亦沿著其邊緣部被帶至鱼第一 輸送帶接觸,自底薄媒移開藉由接合帶而連續地連接之— 第-及第二輸送帶總成。本發明之第一輸 以連接第一輸送帶之後邊緣至第二輸送帶之後邊緣。法足 本發明使用本發明之連接元件備置第二輸送帶連接方 法,其包括的步驟包括:自底薄膜上撕下蓋薄膜 :輸送帶之—邊緣部於底薄媒上,使得第-輸送帶沿著f 考面被帶至與參考帶接觸,且第—輸送帶之饋進孔之" 與則媒之饋進孔記號對齊,接合第—輸送帶之邊 接合帶,定位第二輪送帶的一邊緣部於底薄膜上,使得 二輪送帶沿著參考面被帶至接觸參考帶,且亦沿著其邊 接至:第一輸送帶接觸’接合第二輸送帶之邊 接合帶,自底薄膜移開藉由接合帶而連續地連接之—第— 及第二輸送帶總^本發明之第二輪送帶連接方法足 接第一輪送帶之後邊緣至第二輸送帶之後邊緣。 、 ——— 111" 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 ............................................................................................................................................................................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⑽)A4規格(21〇χ297公發)
I ί I .(讀先閱讀背兩之注意事項再蟆窝f ) ;----- 9 503673 A7 B7 五、發明説明(7 ) (請先亂讀背面七注意事項再填窝本頁) 本發明使用本發明之連接元件備置第三輸送帶連接方 法,其包括的步驟包括:自底薄膜上撕下蓋薄膜,定位第 一輸送帶之一邊緣部於底薄膜上,使得第一輸送帶沿著參 考面被帶至與參考帶接觸,且第一輪送帶之邊緣部之位置 與底薄膜之邊緣記號對齊,接合第一輸送帶之邊緣部至接 合帶,定位第二輸送帶之一邊緣部於底薄膜上,使得第二 輸送帶沿著參考面被帶至接觸參考帶,且亦沿著其邊緣部 被帶至與第一輸送帶接觸,接合第二輸送帶之邊緣部至接 合帶,自底薄膜移開籍由接合帶而連續地連接之一第一及 第二輸送帶總成。本發明之第三輸送帶連接方法足以連接 第一輸送帶之後邊緣至第二輸送帶之後邊緣。 依據本發明的一較隹實施例,第一及第二輸送帶各具 有數個容納零件的支承孔以及蓋住支承孔的一頂帶,而第 一及第二輸送帶之邊緣部經由頂帶連接接合帶。工作者可 連續且穩固地自在第一及第二輸送帶之連接部上撕下頂 帶。零件便成可穩定地供應至架設裝置。 本發明使用本發明之連接元件備置第四輸送帶連接方 法,其包括的步驟包括:自底薄膜上撕下蓋薄膜,定位第 一輸送帶之一邊緣部於底薄膜上,使得第一輸送帶沿著參 考面被帶至與參考帶接觸,接合第一輸送帶之邊緣部的一 表面至定位在折線及參考帶之間的第一接合帶,定位第二 輸歡帶之一邊緣部於底薄膜上,使得第二輸送帶沿著參考 面被帶至與參考帶接觸,且亦沿著其邊緣部被帶至與第一 輸送帶接觸,接合第二輸送帶之邊緣部的一表面至第一接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规格(210X 297公釐) -10 - 五、發明説明(8 ) 。帶〜著折線折疊底薄膜,使得定位在折線及底薄膜之 另-端之間的第二接合帶黏接至第_及第二輸送帶之邊緣 4的相對表©上’移開藉由第_及第二接合帶連續地連接 之第及第—輸送;^的_總成。本發明的第四輸送帶連接 方法足以連接第一輪送帶之後邊緣至第二輸送帶之前邊 緣。 依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第一及第二輸送帶各具 有數個容納零件的支承孔以及蓋住支承孔的一頂帶,而第 一及第二輸送帶之邊緣部經由頂帶首先連接於第一接合 帶,然後連接至第二接合帶。在連接操作時,輸送帶定位 後,工作者可先連接頂帶備置於其上的表面上之輸送帶。 於是,頂帶之連接可精確地執行。藉由連接在相對表面上 的輸送帶可確保可靠的連接。 依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第一及第二輪送帶之邊緣 部預先被切割成凸及凹的形狀,在第一及第二輸送帶的邊 緣部以連接元件連接之前該凸及凹的形狀恰當地配合。在 第一及第二輪送帶之邊緣部構形成相互配合之凸及凹形 狀,工作者可容易地以連接部連接第一及第二輸送帶,而 不造成任何不當定位或傾斜。 依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第一及第二輸送帶之邊緣 部預先被切割成波浪狀,其在第一及第二輸送帶以連接元 件連接之前相互恰當地配合。在第一及第二輸送_帶之邊緣 部構形成相互配合之波浪形狀,工作者可容易地以連接部 連接第一及第二輸送帶,而不造成任何不當定位或傾斜。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I.裝!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線· 11 503673 A7 依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第一及第二輸送帶之邊緣 部以一切割工具切割,而該切割工具具有對應於凸及凹形 狀或波浪狀的切割刀刃。使用此一切割工具可改良切割第 一及第二輸送帶成凸及凹形狀或波浪形狀之操作性。 依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可與輸送帶之饋進孔銜接 的定位栓備置在切割工具的切割刀刃上,此組合可穩定相 對於第一及第二輸送帶之饋進孔的切割位置。無饋進孔間 距之不定位置會造成在第一及第二輪送帶之連接部上。 依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第一及第二輸送帶各自具 .有容納零件的數個支承孔,以及蓋住支承孔的一頂帶,而 頂帶在輸送帶之邊緣部處切割成凸及凹習或波浪狀。如此 可阻止一十分薄的頂帶在其切割邊緣上皺起或斷裂,輸送 帶之連接可穩固地操作0 依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備置在一下游輸送帶的一 則邊緣上的頂帶被切割成朝向一上游輸送帶的一厚邊緣突 出的一凸出或山峰的形狀。此組合使工作者可容易地撕下 頂帶。 依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凸或山峰的形狀在大體上 備置於下游輸送帶之前邊緣上之頂帶的中心上具有一尖 頂。由於頂帶之中間區未黏接於輸送帶之底薄膜上,工作 者可容易地向上拉動中間區,並可容易地開始撕下頂帶。 圖式之簡要說明 — 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將在下文配合 圖式之詳細說明中更為清楚,其中: -- — -——_______ 本紙張尺度_ +關家標準Α4驗(21GX297公釐) " -
•i …— 丨 * (請先·閲讀背®,之注意事项再填窝本頁) •、可I 麵 12 第1圖為顯示藉由依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一連 接元件連接的第一及第二輸送帶之立體圖; 第2圖為顯示用於依據本發明之_較佳實施例之輸送 帶之連接操作中的一切割工具之立體圖; 第3圖顯示依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輸送帶之切割 操作的立體圖; 第4A圏為顯示透過依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輸送 帶之切割操作而獲得的第-及第二輪送帶之-分開狀況的 .立體圖; 第4B圖為顯示透過依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輸送 帶之切割操作而獲得的第—及第二輸送帶之—連接狀況的 立體圖; 的立體圖; 示依據本發明的較隹實施例之_連接元件 第6圖為顯示依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之該連接元件 的平面圖; 第7圖為顯示依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之該連接元件 的侧視圖; 第8圖為顯示依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之該連接元件 的剖面立體圖; 第9圖為顯示依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之一輸送帶連 接方法的一起初階段中連接元件的立體圖; 第10圖為顯示依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之一輸送帶連 接方法的一接續階段中連接元件的立體圖; 五、發明説明(U ) 第11圖為顯示依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之一輪送帶逯 接方法的另一接續階段中連接元件的立體圖; 第12圖為顯示依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之一輪送帶連 接方法的一接續階段中連接元件的立體圖 第13圖為顯示依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之一輪 接方法的一接續階段中連接元件的立體圖; 第14圖為顯示依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之一輪送帶遑 接方法的一接續階段中連接元件的立體圖; 第15圖為顯示依據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之一輪送帶連 接方法的一接續階段中連接元件的立體圖; 第16圖為顯示依據本發明的較隹實施例之一輪送帶連 接方法的一接續階段中連接元件的立體圖; 第17圖為依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一浮凸式 之立體圖; 第18圖為顯示用以連接第17圖中所示依據本發明之較 佳實施例的輸送帶之一輸送帶連接方法的一階段中的連接 元件之立體圖; 第19圖為顯示依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一改良連接 元件之立體圖。 較佳實施例之說明 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將配合圖式加以說明。 第1圖顯示第一輸送帶卜其後邊緣在藉由饋進第-輸 送帶1至-零件架設裝置而執行的零件架設操作時出現。 第二輸送帶2圍繞在-捲軸3上。當連接至第—輸送帶k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_ M規格(2ι〇χ297公^ _ 五、發明説明(丨2 ) '邊緣時’第一輸送帶2之_前邊緣跟隨著第一輸送帶1並 與第-輪送帶1-起朝向零件架設裝置一起前進。亦即, 第-輪送帶1定位在一帶饋進路徑上的一上游面上,而第 二輪送帶2定位在下游面。第》輪送帶m第二輪送帶2之 連接操作將在下文中細述。以下必須依據$1圖先說明。 稱為方形穿孔輸送帶之第一輪送帶〗及第二輸送帶2包 括白色或黑色底薄膜4,其以紙或塑膠製成,且備置以 預疋間隔而連續地配置之數個支承孔5。各支承孔5構形成 用以容納-零件6的-方形。具有最薄寬度為卿瓜謂㈣ 的一頂帶7蓋住連續地配置之支承孔5以備置在第一輸送帶 1上的一扁平表面。以透明之聚酯製成的頂帶7具有以縱向 延伸之兩端,而該兩端以適當的黏著劑黏在底薄膜4上。 數個以預定間隔連續地排列之饋進孔8備置在底薄膜4 上且不以頂帶7蓋住。各支承孔5之底被關上。當容納在輸 送帶1及2上的零件6供應至零件架設裝置時,工作者或操 作者先自底薄膜4上撕下頂帶7。然後,容納在支承孔5中 的未遮蓋零件6連續地供應至零件架設裝置。 以下將參考第2圖以及以下之圖式說明用以連接第一 輪送帶1之後邊緣至第二輸送帶2之前邊緣的操作。 第2圖顯示一切割工具9,如剪刀,其具有用以切割第 一輪送帶1及第二輸送帶2之邊緣的波浪切割刀刃丨〇 , j i。 一底12以及備_置在其一上表面上的定位栓13連接於一切割 刀刃10之一面。作為銜接突出部的兩個定位栓以與第!圖 中所示的饋進孔8之間距相同之一預定間距相間隔。如第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τ——* :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窝本頁) 15 503673 A7 ---—-—____B7 一 ^ NNINI 11111 » —. …... 五、發明説明(13 ) 圖所示,第一輸送帶1及第二輸送帶2之饋進孔8與定位栓13 銜接,使得第一輸送帶1疊置在第二輸送帶2上,反之亦可。 .在此狀況下’疊置的輸送帶1及2以切割刀刃1 〇及1 1切割。 此時,第一輸送帶1之後邊緣朝向第3圖所示的箭頭。相反 地’第二輸送帶2之前邊緣朝向相反方向。 以此方法,使用切割工具9之波浪切割刀刃〗〇 j改 良輸送帶1及2之切割操作的操作性。此外,切割工具9的 銜接突出部在切割操作時穩固地固定第一輸送帶1及第二 輸送帶2。各別的輸送帶1及2之切割位置總是相對於饋進 孔8為固定的。如此可阻止第一輸送帶1及第二輸送帶2饋 進孔8在以下所述連接操作時不會相互變位。 第4Α及4Β圖顯示第一及第二輸送帶1及2的切割邊 緣。第一及第二輸送帶1及2的前及後邊緣與切割工具9之 波浪形狀相同。如上所述,第一及第二輸送帶j及2的各位 置精確地藉由定位栓13而調整β此外,切割方向相對於第 一及第·一輸送帶1及2而固定。於是’如第4 Α圖所示,第 一輸送帶1的後邊緣以及第二輸送帶2的前邊緣具有相同的 切割形狀。因此,如第4B圖所示,第一輸送帶1在沿著其 切割邊緣組合時完全配合第二輸送帶2。換言之,在第一 及第二輸送帶1及2之間垂直於其縱向的一方向上不出現變 位0 第5至g圖顯示在完成上述切割操作後用以連接第一輸 送帶1之後邊緣以及第二輸送帶2之前邊緣的一連接元件 14,如第8圖所示,包括一矩形底薄膜15,一參考帶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MS) A4規格(210X297公嫠) (請先M'-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6 - 州673 五、 發明説明(14 一第一接合帶17,一第二接合帶18以及一蓋薄膜19。底薄 膜15之縱向為4〇mm,而垂直於縱向上為26mm。參考帶16 沿著底薄膜15的一面以縱向延伸。第一接合帶17與參考帶 16平行,且其間備置一預定的間隙。第二接合帶平行於 第一接合帶17,且其間備置一預定的間隙。蓋薄膜19蓋住 第一接合帶17以及第二接合帶18。 接合帶17, 18經由塗敷在底薄膜15之上表面上的一弱 黏著劑層黏接在底薄膜15之一上表面上◎各接合帶17及18 具有作為一強接合劑層的一上表面。蓋薄膜19具有面對接 合帶17,18的一下表面,其加工成為一容易移除的表面。 該參考帶16經由一強黏著劑層固定於底薄膜15之上表面。 參考帶16具有沿著靠近第一接合帶17的縱向面平直延伸的 一參考面16a❹以預定間距排列的數個饋進孔標號21備置 在底薄膜15的參考帶16及第一接合帶17之間。饋進孔標號 21之間距(或距離)與第一及第二輸送帶丨及2的饋進孔8之 間距相同。此外,一折線2〇備置在底薄膜15上的第一接合 帶17及第二接合帶18之間。折線2〇平行於參考帶16的參考 面 16a 〇 首先,為如第4A及4B圖所示地連接第一輸送帶1及第 二輸送帶2,工作者自底薄膜15之上表面撕下蓋薄膜19, 如第9圖所示。蓋薄膜19之下表面為容易移除的形式,而 盍薄膜19可在第一及第二接合帶7及18牢固地黏接並維持 於底薄膜15之上表面上時容易地移除。在此狀況下,如第 10圖所示’工作者皇放第一輸送帶1之終端於第一接合帶I?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釐)
.....·!* :……裝—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線, 17 B7 五、發明説明(I5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¾再填窝本頁) 上,使得第一輸送帶1之一縱向面沿著參考面16a被帶至與 參考帶16接觸。然後,工作者調整在縱向上的第一輪送帶 1的位置,使得饋進孔8與饋進孔標號21對齊。在完成第一 輪送帶1之調整後,工作者結束第一輸送帶i的定位並牢固 地黏接第一輸送帶於第一接合帶17上。在此狀況下,工作 者調整第一輸送帶1的方向,使得以頂帶7蓋住的終端邊緣 之一面而向下並首先接合在第一接合帶17上。 在此狀況下,工作者沿著參考帶16之參考面16a置放 第二輸送帶2 ,使得第二輸送帶2的前邊緣跟隨著第一輸送 帶1之後邊緣,如第11圖所示^第二輸送帶2的波浪切割邊 緣剛好配合第一輸送帶的波浪切割邊緣。在此狀況下,工 作者调整第二輸送帶2的方向,使得被頂帶7蓋住的前邊緣 之一面向下,並先接合於第一接合帶17上。 其次,工作者沿著如第12圖所示的折線2〇折疊底薄膜 15。第二接合帶18之上表面被帶至與相對於頂蓋7所覆蓋 之表面之第一及第二輪送帶1,2的上表面接觸,如第η圖 所示。然後,工作者以手指壓下折疊底薄膜15 ,使得第一 及第一接合帶17,18牢固第黏附於第一及第二輸送帶丨,2 上。如上所述,第一及第二接合帶17,18與底薄膜is之連 接藉由塗敷在底薄膜15之表面上的弱黏著劑層而維持。然 後,工作者自底薄膜15上鬆開壓下力量並自第二接合帶18 上撕下底薄膜15直到底薄膜15之一半沿著折線20向後打 開,如第14‘圖所示。第二接合帶18維持在第一及第二輸送 帶1,2之上。接著,工作者向下拉動底薄膜15以自定位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297公楚) -18 - 五、發明説明(l6 ) 第一及第二輸送帶1及2之底上的第一接合帶17撕下剩下的 一半底薄膜15。於是,底薄膜15完全自第一及第二輸送帶 1及2上移開,留下藉由黏附在其一表面上的第二接合帶 18,如第15圖所示,以及籍由通過頂帶7黏附在其相對表 面上的第一接合帶17上,如第17圖所示的第一及第二輸送 帶1及2總成。 以此方法,第一輸送帶!的後邊緣足以連接第二輸送 帶2的前邊緣。第一接合帶17通過頂帶7黏附於第一及第二 輸送帶1及2之上表面,而第二接合帶18黏附於第一及第二 輸送帶1,2的下表面上。此組合可確保第一及第二輸送帶 1及2之間接點上的接合強度,以完成第一及第二輸送帶工, 2之間可靠的連接。 此外,在元成第一及第二輸送帶丨,2之定位後,工作 者開始自其上備置頂帶7的一面(即上表面)連接第一及第 二輸送帶1及2 ^於是,頂帶7之連接可精確地完成。在完 成第一及第二輸送帶i,2之連接之後,在第一及第二輸送 帶1,2上連續地連接之零件輸送至零件架設裝置。在零件 架·設操作中,定位在連接部上的頂帶7可連續且平順地撕 下。於是,此實施例可穩定零件架設裝置之饋進操作。 第二接合帶18可省略,若第一接合帶17可獨自確保頂 帶7以及第一和第二輪送帶1 之強力接合,且當第一接 合帶17可確保穩定的撕下頂帶7。 此外’如上述,第一及第二輸送帶1及2在其饋進孔8 在連接部上完全相互對齊時作連接的操作。如此可確保第 發明説明(Γ7 ) 一及第二輸送帶〗,2可在其連接部在零件架設裝置中通過 時平順地前進。 如上述,第一及第二輸送帶藉由黏附於其上的接 口 fl7及18而整合在其上及下表面上。連接元件14將在下 文中細述。第!至8圖中所示的參考帶16與底薄膜15顏色不 同尤其疋,底薄膜15為透明的而參考帶16之顏色選擇自 黑,紅,藍,黃,綠,白等顏色。使用上色之參考帶16可 有效地強調或突顯與透明底薄膜15對比的參考帶16,於 是,工作者可容易地僅須沿著參考帶16之平直參考面16a 對齊第一及第二輸送帶丨,2即可完成第一及第二輸送帶夏, 2之定位。第一及第二輸送帶丨,2之連接操作可容易地完 成。 此外,使用透明底薄膜15允許工作者以視覺確認第二 輸送帶2之前邊緣與第一輸送帶!之後邊緣之間的連接狀 況,或視覺確認接合帶17及18以及輸送帶之間接合的狀 况。於疋,工作者可確信且正確地連接第一輸送帶〗及第 一輪送帶2。 此外,依據上述實施例,接合帶17 , 18以顏色(如藍 色)可與第一及第二輪送帶〗,2或其頂帶7不同。於是,很 谷易辨識出連接後的輸送帶1,2之連接部份。 最好接合帶17,18為透明的。工作者可在輸送帶1 , 2 連接後確認留在連接部上的支承孔5中的任何零件6。 此外,·最好接合帶17 , 18為半透明的。工作者可辨識 出第一及第二輸送帶1 , 2之連接部,並確認留在連接部上 五、發明説明(IS ) 的支承孔5中的任何零件6。 如Λ16嶋,㈣合帶17(«:接合_ Γ較備置在第一及第二輸送帶1,2上的頂帶7寬 度為乍。當第—輸送帶1之後邊緣連接於第二輸送帶2之前 邊緣時,卜接合帶17(或第二接合帶18)不接合於除頂帶
卜的區上。於是,工作者可在零件6饋進零件架設裝置 時平滑地自頂帶7上撕下。 在某些貝施例中,第一及第二輸送帶〗及2可相對於其 縱軸X鋸w狀變形。依據JISCQgQ6、子零件輪送帶(表 面架設零件)〃,此—㈣必舰制在每lGGmm長度lmm。 於疋,限制第一接合帶17之橫向寬度(或第二接合帶18)之 橫向寬度至90%或更小可確實阻止第一接合帶17(或第二 接合帶18)黏著於頂帶7之外的一區上。
此外,如第8圖所示,一預定的間隙15a備置在參考帶 16及底薄膜15的一縱面之間。當參考帶16以黏著劑接合於 底薄膜15之上表面上時,間隙15a備置一邊緣空間,以允 許過多的黏著劑自參考帶16下漏出,而不溢至底薄膜上。 於是’工作者可預先塗敷足夠量的黏著劑至底薄膜15的指 定表面區上,而不怕不當地塗敷黏著劑。參考帶16可確實 地接合至底薄膜5。 由折線20至參考帶16之參考面16a的距離不比自折線 20至底薄膜15的相對面16b之距離為長。此組合由於下述 理由而改良操作性。當底薄膜15沿著折線20如第13圖所示 地折疊時,底薄膜15之相對面16b不會接觸參考面16a。換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规格(210X297公嫠) 21 503673 五、發明説明(i9 ) 言之,底薄膜15之折叠部份不會與參考帶16重叠。工作者 可牢固地自上及下面壓下第一及第二接合帶17,18至第一 及第二輸送帶】,2,以確保第一及第二接合帶17,聰第 -及第二輪送帶的接合。為恰當地完成此操作,最好 底薄膜15是透明的。 如第4W圖所示,第一輸送帶!的後邊緣及第二輸送 帶2的前邊緣被切割成波浪狀。工作者僅須沿著波浪切割 面連接第二輸送帶2的前邊緣及第_輪送帶㈣後邊緣。如 此^確地相對於第一輸送帶】的後邊緣調整第二輸送帶2 的前邊緣,而不會造成橫向上的任何錯位。如第⑺圖所示, 一邊緣記號15b備置在底薄膜15的縱向中心上,以指=出 對應於輸送帶的波浪狀切割面的一部份。工作者可容易地 參考此邊緣記號15b連接第一及第二輸送帶〗,2。亦即, 工作者在底薄膜15的縱中心上連接第—及第二輪送帶卜 2。第一及第二接合帶17及18可分別對稱地跨過第一及第 二輸送帶1,2。連接操作可適.當地執行。 此外,如第7及8圖所示,蓋薄膜19自底薄膜^的相對 面16b向上突出。如此工作者可抓住蓋薄膜19的突出邊緣, 使蓋薄膜19可容易地自底薄膜15上撕下。 此外,如第7圖所示,參考面16較蓋薄膜19為厚。如 此,工作者可在支持連接元件14時容易地辨識出參考帶16 的位置。工作者脉參考帶並撕下蓋薄膜lg。如此可改 良操作性。 上述如第8圖所示的實施例之連接元件14具有 本紙張尺用中國國家標準A4規格⑵0Χ297公釐) 22 五、發明説明(2〇 ) 40mm之矩形°參考帶I6,底薄膜15,第一接合帶17,18 以及蓋薄膜19均具有相同的縱向長度。如此有利於連接元 件之製造’因為各連接元件14可籍由以預定之間距切割似 帶狀之連續材料而獲得。 此外,最好連接元件14之縱向尺寸在2〇min至80nim的 fe圍内。尤其是,工作者絕對須要縱向長度不短於2〇mm 的底薄膜15才能以右及左手穩固地握住底薄膜15及第二輸 送及2。如此可改良連接輸送帶〗及2的可操作性。 此外,限制接合帶17, 18的縱向尺寸可有效地促進連 接操作。若接合帶17 , 18之長度過長,工作者會感覺難以 正碟地連接第-輸送帶!之終端邊緣至第二輸送帶2之前邊 緣。然而,8〇mm或小於80mm為足以使工作者在連接操作 時在連接部上平直地支持輸送帶之長度。可穩定連接操 作0 在上文中’㈣工#已解釋為具有兩各波浪狀切割刀 刃10, 11用以切割第-及第二輪送帶】,2。然而,亦可使 用具有-對凸及凹面的切割刀刀之切割工具。如此亦可改 良切割第-輪送帶!的後邊緣及第二輸送帶2的前邊緣之操 作性,而不會造成横向上的任何錯位。 Ρ穴哎冬工Τ刀割時,頂帶 被切割成如第4圖所示的一單一波浪形狀。尤其是,— 在第二輪送帶2之前邊緣上的一下游頂帶7被切割:一:: 山峰狀’而定位在第-輸送帶之後邊緣上的_ 被切割成一單一山谷狀。下游頂帶7之切割邊緣在其朝向 五、發明説明(21 游面之中間處具有一突出的尖頂,該尖頂與上游頂帶7 之切割邊緣銜接。亦可使定位在第二輪送帶2之前邊緣上 的下游頂帶7構形成朝向上游面突出的一單一凸出形狀。 在此實施例中,最好凸出形狀的一尖頂定位在頂帶7的中 間。 以此方法,頂帶7之切割形狀構形成在第一及第二輸 送帶1,2之連接部上的一單一凸出或山峰形狀。當頂帶了 以IS曰製成且厚度為5〇Hmig〇pm時,如此可有效地阻止 頂帶7之切割邊緣由於其厚度而皺起或斷裂。在第一及第 二輪送帶之間的連接變得穩固。 此外,構形下游頂帶7之切割形狀成為朝向下游頂帶7 犬出的一凸出或山峰形狀有助於工作者撕下在架設操作時 藉由第一接合帶17(或第二接合帶18)在連接部上連績地連 接之上游及下游頂帶7。 此外,在下游頂帶7之中間處備置一凸击或山峰切割 面的尖頂有助於工作者平順地自第二輸送帶2上撕下頂帶 7。 亦可改良第一及第二輸送帶〗,2使其具有如第17圖所 示的深深浮凸之支承孔22。在此實施例中,以一頂帶23蓋 ㈣第-輪送帶α上表面面向下在第一接合帶17上,如 第18圖所示。當底薄膜15折疊時,第二接合帶18黏附於一 浮凸底部24上。雖然第二揍合帶18之接合強度可能會由於 浮凸底部24之深深變形之席狀而減弱,第一接合帶17可提 供足夠的接合強度。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H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再 頁 麟 24 A7 ~""""" --— B7 五、發明説明ΠΓΤ " ---^— 此外如第19圖所示,最好在第一接合帶或第二 接σ帶18)上備置辨識記號25。排列在接合帶縱向上的辨 識尤號25可以零件架設裝置上的一適當感應器所铺測。於 是,工作者可容易地找到連接部。辨識記號25的數目及顏 色可改變以增加各種資料。譬如,辨識記號25可用來作為 改變谷納在輸送帶上的零件6種類。 各辨識記號25之形狀不限於圓形,因此可改變成其他 形狀,如矩形,三角形或長形條碼。亦可改變第一接合帶 17(或第二接合帶18)之形狀,使得接合帶可用作為一種辨 識記號。 如上所述,本發明備置用於連續地連接兩個輸送帶的 一連接元件,其包括一底薄膜,一似帶狀大體上固定於底 薄膜上的參考帶,黏附於底薄膜上的一接合帶以及蓋住接 合帶的一蓋薄膜,其中一平直參考面備置在十分靠近接合 帶的參考帶的一縱向面上。依據本發明之連接元件,工作 者可沿著參考帶之參考面連續地對齊第一輪送帶及第二輸 送帶,並以接合帶連接第一及第二輸送帶的前及後邊緣。 於疋,可谷易地執行連接操作而不會在第一及第二輪送帶 之間造成錯位。
25 503673 A7 B7 五、發明説明(23 ) 元件標號對照 1 第一輸送帶 15a 間隙 2 第二輸送帶 15b 邊緣記號 3 捲軸 16 參考帶 4 底薄膜 16a 參考面 5 支承孔 16b 相對面 6 零件 17 第一接合帶 7 頂帶 18 第二接合帶 8 饋進孔 19 蓋薄膜 9 切割工具 20 折線 10 切割刀刃 21 饋進孔記號 11 切割刀刃 22 支承孔 12 底 23 頂帶 13 栓 24 浮凸底部 14 連接元件 25 辨識記號 15 底薄膜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MS) A4規格(210X297公釐) 26

Claims (1)

  1. 503673 A8 B8 C8 -------- D8_____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用以連續地連接兩個輸送帶的連接元件,其包括: 一底薄膜(15); 大體上固定於該底薄膜上的一似帶狀參考帶(i6); 黏附於該底薄膜上的一接合帶(17,18);以及 蓋住該接合帶的一蓋薄膜(19), 其令一平直參考面(16a)係設置在靠近於該接合帶 的該參考帶之一縱側面上。 ‘ 2 ·如申鲕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以連續地速接兩個輸送帶的 連接元件’其中該底薄膜(15)構形成矩形,且該參考帶 (16)定位成與該底薄膜的一面平行。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以連續地連接兩個輸送帶的 連接元件,其中該參考帶(16)的顏色與該底薄膜(15)之 顏色不同。 ’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的用以連續地連接兩個輸送帶的 連接元件,其中該底薄(15)為透明的。 5·如申请專利範園第4項的用以連績地連無兩個輸送帶的 連接元件’其中該參考帶(16)之顏色選擇自黑,紅,藍, 黃,綠及白色構成的組群。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以連續地連接兩個輸送帶的 連接元件,其中該參考帶(16)較該蓋薄膜(19)為厚。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以連績地連接兩個輸送帶的 連接元件,其中 — 數個饋進孔記號(21)備置在該參考帶(16)及在該底 薄膜(15)上的該接合帶(17)之間,而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X297公釐)
    ,ί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窝本頁) 27 六 、申請專利範圍 該饋進孔記號(21)以預定之間距排列以對齊各輸送 帶(1,2)之饋進孔(g)。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ί項的用以連續地連接兩個輪送帶的 連接7L件,其中一邊緣記號(15b)備置在該底薄膜勾之 一縱向中心上,以指示出對應各輸送帶(1 ,2)之切割面 的對應部份。 9·如申明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以連續地連接兩個輸送帶的 連接元件,其中 一折線(20)備置在該底薄膜(15)上的兩個接合帶 〇7,18)之間,而該折線(2〇)平行於該參考帶〇6)之該 參考面(16a)。 訂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用以連績地連接兩個輸送帶的 連接元件,其中該底薄膜(15)構形成矩形,自折線(20) 至靠近該底薄膜(15)之一面而定位的參考帶(16)之該參 線 考面(16a)的距離較自折線(2〇)至該底薄膜(15)的一相對 面(16b)為長。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用以連續地連接兩個輸送帶的 連接元件,其中預定之間隙(15a)備置在該參考帶(16)及 該底薄膜(15)的一面之間。 的 面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用以連續地連接兩個輸送帶 連接元件,其中蓋薄膜(19)自該底薄膜(15)的一相對 (16b)突出之距離較自參考帶(16)突出之距離為遠。 的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用以連續地連接兩個輸送帶_ 連接元件,其中該底薄膜(15)以及該接合帶(17 , 18)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關家標準(CNS)A4規袼⑵㈣97公爱〉 28 A8 B8 C8 ^7-—----1)8 __ 心申請專娜目 ~一 —- 該參考帶之縱向上具有相同的尺寸。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的用以連續地連接兩個輸送帶的 連接元件,其中該底薄膜(15)及該參考帶〇6)在該參考 帶之縱向上具有相同的尺寸。 is·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的用以連續地連接兩個輪送帶的 連接元件,其中該底薄膜(15)之尺寸在該參考帶之縱向 上之尺寸不短於20mm。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的用以連續地連接兩個輸送帶的 連接元件,其中該接合帶(17, 18)之尺寸在該參考帶之 縱向上不長於8〇mm。 17.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項的用以連續地連接兩個輪送帶的 連接元件,其中 數個支承孔(5,22)備置在該輸送帶(1,2)上以容納 零件(6),一頂帶(7,23)蓋住該支承孔(5),而 該接合帶(17, 18)之橫向寬度較該頂帶(7,23)為窄。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的用以連續地連接兩個輸送帶的 連接元件,其中該接合帶(17, 18)之橫向寬度不大於該 頂帶(7)之横向寬度的90%。 19·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7項的用以連讀地連接兩個輸送帶的 連接元件’其中該接合帶(17,18)之顏色與輸送帶u , 2)或該頂帶(7)不同。 2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的用以連續地連接兩個輸送帶的 連接元件,其中該接合帶(17,18)為半透明的。 2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的用以連續地連接兩個輪送帶的 本紙家鮮⑽)纖格⑵GX297公楚) -----
    ί蹐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¾再填窝本頁) 命 29 503673 A8 B8 C8 m 申請專利範圍 連接元件,其中接合帶(17, 18)為透明的。 22. —種用於連接以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1項中任一項界定 之連接元件的輸送帶連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自底薄膜(15)上撕下蓋薄膜(19); 定位第一輸送帶(1)的一邊緣部份於該底薄膜(15) 上,使得該第一輸送帶沿著參考面(16a)被帶至與該參 考帶(16)接觸; 接合該第一輸送帶(1)之邊緣部份至接合帶(17); 定位第二輸送帶(2)的一邊緣部份於該底薄膜(15) 上,使得該第二輸送帶沿著參考面(16a)被帶至與該參 考帶(16)接觸,且亦沿著其邊緣部份被帶至與該第一輸 送帶(1)接觸; 接合該第二輸送帶(2)之邊緣部份至接合帶(17);以 及 自該底薄膜(15)上移開藉由該接合帶(17)而連續地 連接的第一及第二輸送帶(1,2)。 23. —種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界定的連接元件的輸送 帶連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自底薄膜(15)上撕下蓋薄膜(19); 定位第一輸送帶(1)的一邊緣部份於該底薄膜(15) 上,使得該第一輸送帶沿著參考面(16a)被帶至與該參 考帶(16)接觸,且該第一輸_送帶(1)的饋進孔(8)之位置 與該底薄膜(15)的饋進孔記號(21)對齊; 接合該第一輸送帶(1)的邊緣部份至接合帶(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规格(210X297公釐)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项再填寫本頁} •、lrt :線丨 30 503673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園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寧項再填寫本頁} 定位第二輸送帶(2)的一邊緣部份於該底薄膜(15) 上,使得該第二輸送帶沿著參考面(16a)被帶至與該參 考帶(16)接觸,且亦沿著其邊緣部份被帶至與該第一輸 送帶(1)接觸; 接合該第二輸送帶(2)之邊緣部份至接合帶(17);以 及 自該底薄膜(15)上移開籍由該接合帶(17)而連續地 連接的第一及第二輸送帶(1,2)。 24.—種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界定的連接元件的輸送 帶連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自底薄膜(15)上撕下蓋薄膜(19); 定位第一輸送帶(1),的一邊緣部份於該底薄膜(15) 上,使得該第一輸送帶沿著參考面(16a)被帶至與該參 考帶(16)接觸,且該第一輸送帶(1)之該邊緣部與該底薄 膜(15)之該邊緣記號(15b)對齊; 接合該第一輸送帶(1)之邊緣部份至接合帶(17); 定位第二輸送帶(2)的一邊緣部份於該底薄膜(15) 上,使得該第二輸送帶沿著參考面(16a)被帶至與該參 考帶(16)揍觸,且亦沿著其邊緣部份被帶至與該第一輸 送帶(1)接觸; 接合該第二輸送帶(2)之邊緣部份至接合帶(17);以 及 自該底薄膜(15)上移開藉由該接合帶(17)而連續地 連接的第一及第二輸送帶(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规格(210X297公釐) 31 503673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園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的輸送帶連接方法,其中 第一及第二輸送帶(1,2)各具有數個用以容納零件 (6)的支承孔(5, 22),以及蓋住該支承孔(5)的一頂帶(7, 23),而 該第一及第二輸送帶(1,2)的邊緣部份藉由該頂帶 (7,23)連接至該接合帶(17)。 _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项再填窝本頁) 26. —種使用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界定的連接元件的輸送 帶連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自底薄膜(15)上撕下蓋薄膜(19); 定位第一輸送帶(1)的一邊緣部份於該底薄膜(15) 上,使得該第一輸送帶沿著參考面(16a)被帶至與該參 考帶(16)接觸; 接合該第一輸送帶(1)的邊緣部份之一表面至定位 在該折線(20)及該參考帶(16)之間的第一接合帶(17); :線_ 定位第二輸送帶(2)的一邊緣部份於該底薄膜(15) 上,使得該第二輸送帶(2)沿著參考面(16a)被帶至與該 參考帶(16)接觸,且亦沿著其邊緣部份被帶至與該第一 輸送帶(1)接觸; 接合第二輸送帶(2)的邊緣部份之一表面至該第一 接合帶(17); 沿著折線(20)折疊該底薄膜(15)使得定位在該折線 (20)及該底薄膜(15)之另一端之間的第二接f帶(18)黏 附在該第一及第二輸送帶(1,2)的邊緣部份的相對表面 上;以及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规格(210X297公釐) 32 503673 A8 BB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自該底薄膜(15)上移開藉由該第一及第二接合帶 (17,18)而連續地連接的該第一及第二輸送帶總成。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的輸送帶連接方法,其中 第一及第二輸送帶(1,2)各具有數個用以容納零件 (6)的支承孔(5, 22),以及蓋住該支承孔(5)的一頂帶(7, 23),而 第一及第二輸送帶(1,2)的邊緣部份首先經由該頂 帶(7,23)連接至該第一接合帶(17),然後連接至該第二 接合帶(18)。.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的輸送帶連接方法,其另包括的 步騍為在該第一及第二輸送帶(1,2)的該邊緣部份以該 連接元件連接之前切割該第一及第二輸送帶(1,2)之邊 緣部份成為相互配合的凸出及凹下的形狀。 2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的輸送帶連接方法,其另包括的 步驟為在該第一及第二輸送帶(1,2)的該邊緣部份以該 連接元件連接之前切割該第一及第二輸送帶(1,2)之邊 緣部份成為相互配合的波浪形狀。 3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的輸送帶連接方法,其中該第一 及第二輸送帶(1,2)的邊緣部份以具有對應於該凸出及 凹下或波浪狀的切割刀刃(10,11)之一切割工具(9)切 割。 3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的輸送帶連接方法,其中可與該 輸送帶(1,2)之饋進孔(8)銜接的定位栓(13)備置在該切 割工具(9)的一切割刀刃(10)上。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规格(210X297公釐) 33 503673 A8 B8 CB Μ 申請專利範圍 3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的輸送帶連接方法,其中 第一及第二輸送帶(1,2)各具有數個用以容納零件 (6)的支承孔(5, 22),以及蓋住該支承孔(5)的一頂帶(7, 23),而 該頂帶(7,23)在輸送帶(1,2)的邊緣部份處切割成 凸出或凹下或波浪狀。 3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的輪送帶連接方法,其中備置在 一下游輸送帶(2)的一前邊緣上的頂帶(7)被切割成朝向 一上游輸送帶(1)的後邊緣突出的一凸出形狀。 3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的輸送帶連接方法,其中該凸击 形狀大體上在下游輸送帶(2)的前邊緣上的該頂帶(7)之 中心上具有一尖頂。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项再填窝本頁) *訂- :線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HS) A4规格(210X297公釐) 34
TW90125006A 2000-10-11 2001-10-09 Connecting member for connecting carrier tapes and carrier tape connecting method using this connecting member TW50367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10420 2000-10-11
JP2001242876A JP4729823B2 (ja) 2000-10-11 2001-08-09 キャリアテープの連結部材とそれを用いたキャリアテープの連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03673B true TW503673B (en) 2002-09-21

Family

ID=26601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0125006A TW503673B (en) 2000-10-11 2001-10-09 Connecting member for connecting carrier tapes and carrier tape connecting method using this connecting member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6878424B2 (zh)
EP (1) EP1198166B1 (zh)
JP (1) JP4729823B2 (zh)
KR (1) KR100439829B1 (zh)
CN (3) CN2510454Y (zh)
DE (2) DE60126457T2 (zh)
HK (1) HK1041588A1 (zh)
MX (1) MXPA01010303A (zh)
MY (1) MY134166A (zh)
TW (1) TW5036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50113B2 (ja) * 2002-03-25 2006-03-01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用フィルムキャリアテー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434344C (zh) * 2003-02-12 2008-11-19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零件供给带的连接方法和连接结构,及零件供给带用剪刀
JP4592278B2 (ja) * 2003-11-28 2010-12-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キャリアテープ切断治具
JP2005335798A (ja) * 2004-05-31 2005-12-08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収納テープの切断装置
US20070031626A1 (en) * 2005-08-05 2007-02-08 Electro Reel Components, L.L.C. Connecting splice for connecting reel
CN100389051C (zh) * 2006-06-07 2008-05-2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包装半导体组件的包装结构
US20090114564A1 (en) * 2007-11-02 2009-05-07 Speed Tech Corp. Carrier tape structure
KR20100053014A (ko) * 2008-11-12 2010-05-20 한윤석 에스엠디 캐리어 밴드용 조인트 테이프 및 그 제조장치
CN101879962A (zh) * 2010-06-25 2010-11-10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片式元器件的编带包装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US8414731B2 (en) * 2010-07-16 2013-04-09 Patrick Rome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ccurately aligning and splicing carrier tape
JP5299378B2 (ja) * 2010-08-11 2013-09-2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キャリアテープ、キャリアテープ製造装置、キャリアテープの製造方法
MX341423B (es) * 2010-09-16 2016-08-19 Electroreel Components Llc Cinta de empalme de bobina de portador de componente.
US9315351B2 (en) 2010-09-16 2016-04-19 Electroreel Components, Llc Component carrier reel splicing tape
DE202011106650U1 (de) * 2011-10-12 2012-02-27 Max Steier Gmbh & Co. Kg Selbstklebendes Spleisselement
JP5816818B2 (ja) * 2012-02-03 2015-11-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キャリアテープの切断治具
JP5912775B2 (ja) * 2012-03-30 2016-04-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キャリアテープ接続用粘着テープ、キャリアテープ接続用フィルムおよびキャリアテープ接続方法
CN104221488B (zh) * 2012-04-18 2017-03-01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拼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JP5753985B2 (ja) * 2012-10-29 2015-07-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テープ連結方法及びテープ連結具
CN102991773B (zh) * 2012-12-04 2015-12-23 无锡圆方半导体测试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的芯片包装用缠绕装置
WO2014097473A1 (ja) * 2012-12-21 2014-06-26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テープ自動処理装置およびテープ自動セット装置
JP5909690B2 (ja) * 2013-02-15 2016-04-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キャリアテープ切断装置および切断方法
CN103231934A (zh) * 2013-05-03 2013-08-07 苏州俊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料带连接方式
CN105228365B (zh) * 2014-06-06 2018-02-09 深圳科宏健科技有限公司 双边定位接料带及料带的双边定位连接方法
CN105263306A (zh) * 2015-11-03 2016-01-20 北亚美亚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料带衔接组件及使用该料带衔接组件的料带拼接方法
WO2019087289A1 (ja) * 2017-10-31 2019-05-0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切れ検知装置
JP6875558B2 (ja) * 2018-01-17 2021-05-26 株式会社Fuji スプライシング装置
KR102051987B1 (ko) * 2018-03-29 2019-12-04 유경천 연결 지그 테이프
CN108545523B (zh) * 2018-06-14 2024-01-19 深圳市洋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md载带接料机贴膜
CN111377280A (zh) * 2018-12-27 2020-07-07 昊佰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式卷料加工装置
CN111688975A (zh) * 2019-03-16 2020-09-22 深圳市宝尔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载带接料装置
CN114126396A (zh) * 2020-08-26 2022-03-01 金东奭 连接夹具胶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94362A (en) * 1957-06-18 1961-08-01 Bell & Howell Co Film splicing
US2969106A (en) * 1958-12-09 1961-01-24 Robert H Reibel Splice patch
US3475263A (en) * 1965-12-17 1969-10-28 Marvin Kapilow Splice patch for super 8 film
US3733240A (en) * 1970-05-19 1973-05-15 Hanke & Thomas Hama Hamaphot Adhesive splicing element and method of splicing
DE7438280U (de) * 1974-11-16 1976-03-11 Wuerker, Carl H., 7239 Aistaig Klebestreifengarnitur zum verbinden zweier filmenden
DE2550052B2 (de) * 1975-11-07 1980-11-13 Braun Ag, 6000 Frankfurt Filmklebestreifen
DE2550259B1 (de) * 1975-11-08 1976-07-22 Hanke & Thomas Hama Hamaphot Streifenfoermige klebefolie zum verbinden von filmen
JPH01104552A (ja) * 1987-10-16 1989-04-21 Tdk Corp 電子部品連テープの端末間連結方法
FR2679916A1 (fr) * 1991-08-02 1993-02-05 Du Pont Ruban adhesif ultra-mince, rouleau de materiau composite pour obtenir un tel ruban adhesif et leurs procedes de realisation.
DE9211415U1 (de) * 1992-08-25 1993-12-23 Siemens AG, 80333 München Fixierhilfe zum Verbinden von Bauteilgurten
EP0613339A1 (de) * 1993-02-25 1994-08-31 Willi, A., Dipl.-Ing., Patentanwalt Verfahren, Vorrichtung und Verbindungsstreifen zum Spleissen von Gurten mit Deckbandern
US5429580A (en) * 1993-05-03 1995-07-04 Precisionaire, Inc. Filter assembly apparatus
JP2000038242A (ja) 1998-07-24 2000-02-08 Katoo Seiko:Kk 角穴パンチキャリヤ形テーピングの接続方法およびその接続用テープ
JP3543055B2 (ja) * 1998-10-13 2004-07-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テーピング部材の接続方法
US6428888B1 (en) * 1999-04-05 2002-08-06 Kabushiki Kaisha Kato Seiko Connection tape for square hole punch carrier type tapin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nnection tape
USD478880S1 (en) * 2001-07-31 2003-08-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nnection member for the tape supporting a range of electronic par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041588A1 (zh) 2002-07-12
CN1330549C (zh) 2007-08-08
DE20116613U1 (de) 2002-03-14
US6916394B2 (en) 2005-07-12
CN2510454Y (zh) 2002-09-11
US20020040761A1 (en) 2002-04-11
KR100439829B1 (ko) 2004-07-12
MXPA01010303A (es) 2004-11-10
US6878424B2 (en) 2005-04-12
MY134166A (en) 2007-11-30
EP1198166A3 (en) 2003-11-19
EP1198166A2 (en) 2002-04-17
EP1198166B1 (en) 2007-02-07
JP2002187210A (ja) 2002-07-02
US20040011701A1 (en) 2004-01-22
JP4729823B2 (ja) 2011-07-20
CN1347836A (zh) 2002-05-08
DE60126457D1 (de) 2007-03-22
CN1605552A (zh) 2005-04-13
CN1216778C (zh) 2005-08-31
KR20020028823A (ko) 2002-04-17
DE60126457T2 (de) 2007-11-15
EP1198166A9 (en) 2004-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03673B (en) Connecting member for connecting carrier tapes and carrier tape connecting method using this connecting member
US4095695A (en) Stuffed sealed envelop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EP0246852A2 (en) Method and sheet for binding pages
EP0246850A2 (en) Cover for binding sheets
US5643401A (en) Splicing aid for connecting component belts
US6860001B2 (en) Splicing device for joining component belts
JP2003155002A (ja) キャリアテープの連結部材とそれを用いたキャリアテープの連結方法
JP2000281249A (ja) 巻取紙端末部固定用タブ
JP4167016B2 (ja) ラベル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この方法で得られるラベル
US4102251A (en) Method of making a continuous envelope
JP2000238482A (ja) インデックス作成用シート
CN215794663U (zh) 一种贴膜料带结构
JPS6383186A (ja) 接着テ−プ
JP2774311B2 (ja) 印刷された封筒を製作する方法及びそれに使用される封筒組立体素材
JP2003054155A (ja) 帯状体による固定方法およびその構造
JPH0452063Y2 (zh)
JP2551527Y2 (ja) プリント用紙付き封筒
JP3009521U (ja) 商品陳列用フック付きタグ
JPH0352757Y2 (zh)
JPH09325700A (ja) タ グ
JPS59171694A (ja) ラベル用合成細片
JPH07125480A (ja) 連続ラベル用紙およびその作成方法
JP3042730U (ja) 罫線形成体
JPH0681780U (ja) 粘着テ−プ
JPH02296653A (ja) 封緘片付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