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06273A - 積層體、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積層體、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06273A
TW202206273A TW110136975A TW110136975A TW202206273A TW 202206273 A TW202206273 A TW 202206273A TW 110136975 A TW110136975 A TW 110136975A TW 110136975 A TW110136975 A TW 110136975A TW 202206273 A TW202206273 A TW 20220627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glass
film
dielectric multilayer
multilayer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6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07441B (zh
Inventor
宮越達三
藤原晃男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Agc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Agc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Agc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6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6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7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744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165Functional features of the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165Functional features of the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174Coatings of a metallic or dielectric material on a constituent layer of glass or polymer
    • B32B17/10201Dielectric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798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containing silico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6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permitting easy sepa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9/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a particular substanc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32B11/00 - B32B29/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34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 C03C17/3411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C03C17/3417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ll coatings being oxide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7/00Joining pieces of glass to pieces of other inorganic material;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ther than by fusing
    • C03C27/06Joining glass to glass by processes other than fusing
    • C03C27/10Joining glass to glass by processes other than fusing with the aid of adhesive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at purpos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3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inorganic layer materials only
    • G02B1/115Multi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2LCD, i.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20Materials for coating a single layer on glass
    • C03C2217/21Oxides
    • C03C2217/213SiO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20Materials for coating a single layer on glass
    • C03C2217/21Oxides
    • C03C2217/218V2O5, Nb2O5, Ta2O5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7/00Coatings on glass
    • C03C2217/70Properties of coatings
    • C03C2217/73Anti-reflective coatings with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 C03C2217/734Anti-reflective coatings with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comprising an alternation of high and low refractive index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8/00Methods for coating glass
    • C03C2218/10Deposition methods
    • C03C2218/15Deposition methods from the vapour phase
    • C03C2218/154Deposition methods from the vapour phase by sputte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18/00Methods for coating glass
    • C03C2218/30Aspects of methods for coating glass not covered above
    • C03C2218/32After-treatm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 Ceramic Capacito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消除由基板之翹曲引起之基板之吸附不良而可良率良好地製造電子裝置之積層體。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積層體,其依序具備支持基材、密接層、及基板,且上述基板於其表面上具備交替積層折射率不同之介電層而成之介電多層膜,具備上述介電多層膜之上述基板係以上述介電多層膜可剝離地與上述密接層密接之方式配置於上述密接層上。

Description

積層體、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積層體、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及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近年來,正進行液晶面板(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顯示裝置))、有機EL(Electroluminescence,電致發光)面板(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二極體))、太陽電池(PV(photovoltaic,光電))等各種裝置之薄型化、輕量化,且正進行該等裝置所使用之基板之薄板化。 例如,於從近紫外光透過近紅外光之光學用途所使用之裝置中,可較佳地使用玻璃基板作為基板。其中,為了改變對各種光之特性,可較佳地使用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基板。再者,玻璃基板藉由組成之調整而可精密地控制線膨脹係數,因此亦可較佳地用於構件彼此之線膨脹係數之差異導致於溫度變化時元件之可靠性降低之情形、或如於製造元件時之一系列製程中產生異常之情形。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於將抗反射膜或帶通濾波器膜等介電多層膜配置於玻璃基板上之情形時,存在介電多層膜之應力導致配置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基板產生翹曲之情形。如上所述,尤其是於玻璃基板薄板化之最近,其翹曲量變大。 又,除了起因於介電多層膜之翹曲以外,亦存在由玻璃基板之成形時之內部應力引起之翹曲、由正面背面之組成之差異引起之翹曲、由化學強化等應力控制引起之翹曲。 再者,以上對使用玻璃基板作為基板之情形進行說明,但存在使用較薄之金屬箔(例如銅箔)作為各種元件所含之基板之情形。於使用此種較薄之金屬箔之情形時,與上述玻璃基板同樣地,存在其本身產生翹曲之情況。 又,即使於使用半導體基板作為基板之情形時,亦存在產生翹曲之情況,而存在因該翹曲導致半導體製程之各種步驟中產生異常之情形。 先前,提出有抑制如上述之玻璃基板等基板之翹曲之方法。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提出有於配置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之另一表面上配置介電單層膜之方法。 又,亦提出有矯正玻璃基板之翹曲之方法。於專利文獻2中,提出有於連續緩冷爐中藉由自重將玻璃片進行平坦化之方法、及於在玻璃片上載置鉛錘之狀態下進行緩冷之方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5-4375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4-51404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於專利文獻1之方法中,需耗費時間於基板之另一表面上另行製造介電單層膜,製程上之負荷較大。再者,根據形成於基板上之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種類,亦存在難以於基板之另一表面形成介電單層膜之情形。又,即使於專利文獻2之方法中,製程上之負荷亦較大。 再者,於在基板上形成電子裝置用構件之製程中,通常為了固定基板,而採用藉由吸附固定基板之方法。然而,如上所述,若欲於翹曲較大之基板上形成電子裝置用構件,則於電子裝置用構件之形成製程中,存在基板之吸附變得困難之情形。結果導致電子裝置之製造良率之降低。 因此,期待於更簡便之程序中將基板穩定地吸附、固定。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課題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消除由基板之翹曲引起之基板之吸附不良而可良率良好地製造電子裝置之積層體。 又,本發明之目的亦在於提供一種使用該積層體之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及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者等人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進行努力研究,結果發現,藉由以下之構成可解決上述課題。 即,本發明之一積層體依序具備支持基材、密接層、及基板,且 基板於密接層側之表面上具備交替積層折射率不同之2種以上之介電層而成之介電多層膜, 將具備介電多層膜之基板以介電多層膜與密接層可剝離地密接之方式配置於密接層上。 又,本發明之其他積層體依序具備支持基材、密接層、及基板,且 將基板可剝離地密接配置於密接層上, 配置於密接層上之前之基板之SORI為130 μm以上。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積層體中介電多層膜之最表面之介電層係含有Si原子之膜。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積層體中介電多層膜之最表面之介電層為SiO2 。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積層體之介電多層膜為抗反射膜。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積層體的介電多層膜之厚度為0.001~5 μm。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積層體中,以基板表面上殘留未配置有介電多層膜之周緣區域之方式將介電多層膜配置於基板之表面上,且 於周緣區域內存在寬度為0.1~20 mm之範圍之區域。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積層體中,以基板表面上殘留未配置有介電多層膜之周緣區域之方式將介電多層膜配置於基板之表面上,且 於周緣區域內存在寬度為0.01 mm以下之範圍之區域。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積層體的與密接層相接之側之基板之表面由含有Si原子之膜所被覆。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積層體的含有Si原子之膜為氧化矽之蒸鍍膜、氧化矽之濺鍍膜、或聚矽氧樹脂膜。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積層體之密接層為含有聚矽氧樹脂之層。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積層體的基板之主面之面積為300 cm2 以上。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積層體之SORI為20~120 μm。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積層體之基板為玻璃基板。 又,本發明之一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包括:構件形成步驟,其係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積層體的基板之與密接層為相反側之表面上形成電子裝置用構件,而獲得附有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積層體;及 分離步驟,其係自附有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積層體除去支持基材及密接層,而獲得具有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與電子裝置用構件之電子裝置。 又,本發明之其他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包括:構件形成步驟,其係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積層體的基板之與密接層為相反側之表面上形成電子裝置用構件,而獲得附有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積層體;及 分離步驟,其係自附有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積層體除去支持基材及密接層,而獲得具有基板與電子裝置用構件之電子裝置。 於本發明之一態樣之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中,基板為玻璃基板。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包括:對具有基板及配置於基板上之介電多層膜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的介電多層膜之最表面之介電層實施選自由電暈處理、大氣壓電漿處理、及UV臭氧處理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表面處理之步驟;及 將具有支持基材及配置於支持基材上之密接層之附有密接層之支持基材與已實施表面處理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進行積層之步驟。 本發明之一態樣之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包括:對被覆於基板之含有Si原子之膜實施選自由電暈處理、大氣壓電漿處理、及UV臭氧處理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表面處理之步驟;及 將具有支持基材及配置於支持基材上之密接層之附有密接層之支持基材與由已實施表面處理之含有Si原子之膜被覆之基板進行積層之步驟。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消除由基板之翹曲引起之基板之吸附不良而可良率良好地製造電子裝置之積層體。 又,根據本發明,亦可提供一種使用該積層體之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及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以下,參照圖式對用以實施本發明之形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制於以下之實施形態,可於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之情況下對以下之實施形態施加各種變形及置換。 又,於本說明書中,以質量為基準之百分率(質量%)與以重量為基準之百分率(重量%)含義相同。又,於僅記載為「ppm」之情形時,表示「質量ppm」。 <<第1實施形態>> 本發明之積層體之第1實施形態係一種玻璃積層體,其依序具備支持基材、密接層、及基板,且基板於其表面上具備交替積層折射率不同之介電層而成之介電多層膜,並將具備介電多層膜之基板(以下亦稱為「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以介電多層膜與密接層可剝離地密接之方式配置於密接層上。 於本玻璃積層體中,藉由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密接配置於密接層上,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追隨密接層表面之平坦面,從而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本身所具有之翹曲得以消除。因此,在欲單獨使用基板製造電子裝置之情形時所產生之基板之吸附不良會被消除。再者,將電子裝置用構件配置於基板上後,於密接層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之間,可將配置有電子裝置用構件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剝離,而可獲得所需之電子裝置。 圖1係本發明之玻璃積層體之第1實施形態之模式性剖視圖。 如圖1所示,玻璃積層體10係支持基材12、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及於其等之間存在密接層14之積層體。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具備玻璃基板18、及配置於玻璃基板18上之介電多層膜20。 密接層14之一面與支持基材12相接,並且其另一面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第1主面16a(介電多層膜20側之表面)相接。 包含支持基材12及密接層14之2層部分係於製造液晶面板等電子裝置用構件之構件形成步驟中對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進行補強。再者,將為了製造玻璃積層體10而預先製造之包含支持基材12及密接層14之2層部分稱為附有密接層之支持基材22。 該玻璃積層體10係在下文所述之構件形成步驟之前使用。即,該玻璃積層體10係於該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第2主面16b(玻璃基板18側之表面)上形成電子裝置用構件之前使用。其後,形成有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玻璃積層體被分離為附有密接層之支持基材22與電子裝置(附有構件之玻璃基板),附有密接層之支持基材22並非成為構成電子裝置之部分。於附有密接層之支持基材22積層新的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而可作為新的玻璃積層體10而再利用。 密接層14係固定於支持基材12上,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可剝離地密接(積層)於密接層14上。於本發明中,該固定與可剝離之密接(積層)於剝離強度(即,剝離所需之應力)方面存在差異,固定意指相對於密接而剝離強度較大。即,密接層14與支持基材12之界面之剝離強度大於密接層14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界面之剝離強度。換言之,所謂可剝離之密接(積層)亦指於可剝離之同時,能夠於不使被固定之面剝離之情況下進行剝離。 更具體而言,支持基材12與密接層14之界面具有剝離強度(x),若對支持基材12與密接層14之界面施加超過剝離強度(x)之剝離方向之應力,則支持基材12與密接層14發生剝離。又,密接層14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界面具有剝離強度(y),若對密接層14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界面施加超過剝離強度(y)之剝離方向之應力,則密接層14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發生剝離。 於玻璃積層體10(亦指下文所述之附有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積層體)中,上述剝離強度(x)高於上述剝離強度(y)。因此,若對玻璃積層體10施加將支持基材12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剝離之方向之應力,則本發明之玻璃積層體10於密接層14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界面發生剝離,而分離為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與附有密接層之支持基材22。 較佳為剝離強度(x)充分高於剝離強度(y)。 提高密接層14對支持基材12之附著力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如下文所述使含有特定成分之硬化性樹脂於支持基材12上硬化(交聯硬化)而形成密接層14之方法。藉由硬化時之接著力可形成以較高之結合力結合於支持基材12之密接層14。 另一方面,通常密接層14對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結合力低於上述硬化時所產生之結合力。因此,藉由在支持基材12上對硬化性樹脂之層實施硬化處理(加熱處理)而形成密接層14,其後於密接層14之面積層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而可製造滿足所需剝離關係之玻璃積層體10。 以下,首先對構成玻璃積層體10之各層(支持基材12、密接層14、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進行詳細說明,然後對玻璃積層體及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支持基材> 支持基材12支持並強化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於下文所述之構件形成步驟(製造電子裝置用構件之步驟)中,在製造電子裝置用構件時防止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變形、損傷、破損等,尤其是防止對介電多層膜之損傷。 又,由薄板化導致玻璃基板之強度不足,由此導致玻璃基板本身之操作性降低,但藉由使支持基材及密接層與玻璃基板密接,可消除上述操作性之降低。 作為支持基材12,例如可使用玻璃板、塑膠板、金屬板(例如SUS(不鏽鋼)板)等。由於通常構件形成步驟會伴隨熱處理,因此支持基材12較佳為由與玻璃基板18之線膨脹係數之差較小之材料所形成,更佳為由與玻璃基板18相同之材料所形成,支持基材12較佳為玻璃板。支持基材12尤佳為含有與玻璃基板18相同之玻璃材料之玻璃板。 支持基材12之厚度可厚於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亦可薄於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 較佳為基於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厚度、密接層14之厚度、及玻璃積層體10之厚度而選擇支持基材12之厚度。例如,於現行之構件形成步驟係以處理厚度0.5 mm之基板之方式而設計,且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厚度與密接層14之厚度之和為0.1 mm之情形時,將支持基材12之厚度設為0.4 mm。於通常之情形時,支持基材12之厚度較佳為0.1~5.0 mm。 為了穩定地減少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翹曲,就控制玻璃積層體10之翹曲之觀點而言,支持基材12較佳為翹曲較小,剛性較高。於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基板與支持基材12為相同材質之情形時,支持基材12可具有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基板為面對稱之翹曲形狀。 於支持基材12為玻璃板之情形時,就容易處理、不易破裂等理由而言,玻璃板之厚度較佳為0.03 mm以上。又,於形成電子裝置用構件後進行剝離時,就期待如不破裂而適度彎曲之剛性之理由而言,玻璃板之厚度較佳為1.0 mm以下。 支持基材12與玻璃基板18之於25~300℃下之平均線膨脹係數之差較佳為10×10-7 /℃以下,更佳為3×10-7 /℃以下,進而較佳為1×10-7 /℃以下。若差過大,則於構件形成步驟中之加熱冷卻時,有玻璃積層體10急遽翹起、或支持基材12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剝離之可能性。於支持基材12之材料與玻璃基板18之材料相同之情形時,可抑制產生此種翹曲或剝離。 <密接層14> 密接層14於進行將支持基材12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分離之操作之前發揮消除由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翹曲導致之吸附不良之作用,並且防止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等因分離操作而破損。密接層14之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相接之表面14a可剝離地密接(積層)於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第1主面16a。如上所述,密接層14以較弱之結合力結合於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第1主面16a,該界面之剝離強度(y)低於密接層14與支持基材12之間之界面之剝離強度(x)。 即,於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與支持基材12分離時,於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與密接層14之界面發生剝離,於支持基材12與密接層14之界面難以剝離。因此,密接層14雖然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第1主面16a密接,但具有可容易地剝離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表面特性。即,密接層14相對於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第1主面16a,以某程度之結合力結合而消除由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翹曲導致之吸附不良,同時以於剝離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時,可不破壞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而容易地剝離之程度之結合力結合。於本發明中,將該密接層14表面之可容易地剝離之性質稱為剝離性。另一方面,支持基材12之第1主面與密接層14係以相對而言不易剝離之結合力結合。 密接層14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制,可為包含樹脂等之有機層,亦可為無機層。以下,對各情形進行詳細說明。 (有機層) 作為有機層,較佳為含有特定之樹脂之樹脂層。形成樹脂層之樹脂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列舉:聚矽氧樹脂、聚醯亞胺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聚烯烴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或氟系樹脂。亦可將若干種類之樹脂混合而使用。其中,較佳為聚矽氧樹脂、聚醯亞胺樹脂、氟系樹脂。 所謂聚矽氧樹脂係含有特定之有機矽烷氧基單元之樹脂,通常使硬化性聚矽氧硬化而獲得。硬化性聚矽氧根據其硬化機制而分類為加成反應型聚矽氧、縮合反應型聚矽氧、紫外線硬化型聚矽氧及電子束硬化型聚矽氧,可使用任一種。該等中,較佳為加成反應型聚矽氧或縮合反應型聚矽氧。 作為加成反應型聚矽氧,可較佳地使用含有主劑及交聯劑,且於鉑系觸媒等觸媒之存在下硬化之硬化性之組合物。加成反應型聚矽氧之硬化可藉由加熱處理而促進。加成反應型聚矽氧中之主劑較佳為具有鍵結於矽原子之烯基(乙烯基等)之有機聚矽氧烷(即有機烯基聚矽氧烷。再者,較佳為直鏈狀),烯基等成為交聯點。加成反應型聚矽氧中之交聯劑較佳為具有鍵結於矽原子之氫原子(氫矽烷基)之有機聚矽氧烷(即,有機氫化聚矽氧烷。再者,較佳為直鏈狀),氫矽烷基等成為交聯點。 加成反應型聚矽氧藉由主劑與交聯劑之交聯點進行加成反應而硬化。再者,就由交聯結構獲得之耐熱性更優異之方面而言,較佳為有機氫化聚矽氧烷之鍵結於矽原子之氫原子相對於有機烯基聚矽氧烷之烯基之莫耳比為0.5~2。 於使用加成反應型聚矽氧之情形時,亦可視需要而進一步使用觸媒(尤其是鉑族金屬系觸媒)。 鉑族金屬系觸媒(矽氫化用鉑族金屬觸媒)係用以使上述有機烯基聚矽氧烷中之烯基與上述有機氫化聚矽氧烷中之氫原子之矽氫化反應進行或加以促進之觸媒。作為鉑族金屬系觸媒,可列舉鉑系、鈀系、銠系等觸媒,尤其是就經濟性、反應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使用鉑系觸媒。 作為縮合反應型聚矽氧,可較佳地使用作為單體之水解性有機矽烷化合物或其混合物(單體混合物)、或者使單體或單體混合物進行部分水解縮合反應而獲得之部分水解縮合物(有機聚矽氧烷)。 藉由使用該縮合反應型聚矽氧,進行水解、縮合反應(溶膠-凝膠反應),可形成聚矽氧樹脂。 所謂聚醯亞胺樹脂係具有醯亞胺結構之樹脂,為使四羧酸類與二胺類進行反應所獲得之樹脂。 聚醯亞胺樹脂之結構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包含下述式(1)表示之具有四羧酸類之殘基(X)與二胺類之殘基(A)之重複單元。 [化1]
Figure 02_image001
式(1)中,X表示自四羧酸類中除去羧基而獲得之四羧酸殘基,A表示自二胺類中除去胺基而獲得之二胺殘基。 式(1)中,X表示自四羧酸類中除去羧基而獲得之四羧酸殘基,較佳為包含選自由以下之式(X1)~(X4)所表示之基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基。其中,就聚醯亞胺樹脂之耐熱性優異之方面而言,更佳為X之總數之50莫耳%以上(較佳為80~100莫耳%)包含選自由以下之式(X1)~(X4)所表示之基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基。進而較佳為X之總數實質上全部數量(100莫耳%)包含選自由以下之式(X1)~(X4)所表示之基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基。 又,A表示自二胺類中除去胺基而獲得之二胺殘基,較佳為包含選自由以下之式(A1)~(A8)所表示之基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基。其中,就聚醯亞胺樹脂之耐熱性優異之方面而言,更佳為A之總數之50莫耳%以上(較佳為80~100莫耳%)包含選自由以下之式(A1)~(A8)所表示之基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基。進而較佳為A之總數實質上全部數量(100莫耳%)包含選自由以下之式(A1)~(A8)所表示之基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基。 [化2]
Figure 02_image003
有機層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1~100 μm,更佳為5~30 μm,進而較佳為7~20 μm。若有機層之厚度為此種範圍,則有機層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之密接變得充分。 又,為了提高有機層之平坦性,可於有機層中含有調平劑。調平劑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作為具有代表性者,可列舉氟系調平劑等。 (無機層) 構成無機層之材料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例如含有選自由氧化物、氮化物、氮氧化物、碳化物、碳氮化物、矽化物及氟化物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其中,就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剝離性更優異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含有氧化物。 作為氧化物(較佳為金屬氧化物)、氮化物(較佳為金屬氮化物)、氮氧化物(較佳為金屬氮氧化物),例如可列舉選自Si、Hf、Zr、Ta、Ti、Y、Nb、Na、Co、Al、Zn、Pb、Mg、Bi、La、Ce、Pr、Sm、Eu、Gd、Dy、Er、Sr、Sn、In及Ba中之1種以上之元素之氧化物、氮化物、氮氧化物。更具體而言,可列舉:氮氧化矽(SiNx Oy )、氧化鈦(TiO2 )、氧化銦(In2 O3 )、氧化銦鈰(ICO)、氧化錫(SnO2 )、氧化鋅(ZnO)、氧化鎵(Ga2 O3 )、氧化銦錫(ITO)、氧化銦鋅(IZO)、氧化鋅錫(ZTO)、摻鎵氧化鋅(GZO)等。 作為碳化物(較佳為金屬碳化物)、碳氮化物(較佳為金屬碳氮化物),例如可列舉選自Ti、W、Si、Zr、及Nb中之1種以上之元素之碳化物、碳氮化物、碳氧化物。例如可列舉碳氧化矽(SiCO)等。 再者,作為碳化物,可為所謂之碳材料,例如可為將酚系樹脂等樹脂成分燒結所獲得之碳化物。 作為矽化物(較佳為金屬矽化物),例如可列舉選自Mo、W、及Cr中之1種以上之元素之矽化物。 作為氟化物(較佳為金屬氟化物),例如可列舉選自Mg、Y、La、及Ba中之1種以上之元素之氟化物。例如可列舉氟化鎂(MgF2 )等。 無機層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制,就本發明之效果更優異之方面而言,較佳為5~5000 nm,更佳為10~500 nm。 無機層之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相接之面之表面粗糙度(Ra)較佳為2.0 nm以下,更佳為1.0 nm以下。下限值並無特別限制,最佳為0。若為上述範圍,則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密接性變得更良好,可進一步抑制於為單獨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情形時所產生之吸附不良等,並且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剝離性亦優異。 Ra係依照JIS B 0601(2001年修訂)而測定。 密接層14亦可為電漿聚合膜。 於密接層14為電漿聚合膜之情形時,形成電漿聚合膜之材料可列舉:CF4 、CHF3 、CH3 F等氟碳單體;甲烷、乙烷、丙烷、乙烯、丙烯、乙炔、苯、甲苯、C4 H8 等烴單體;氫、SF6 等。尤佳為含有氟碳單體或烴單體之電漿聚合膜。該等可僅使用1種,亦可混合使用2種以上。 作為電漿聚合膜之厚度,就耐擦傷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100 nm,更佳為1~50 nm,進而較佳為1~10 nm。 <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 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具有玻璃基板18、及配置於玻璃基板18上之介電多層膜20。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即使其本身具有翹曲,藉由配置於密接層14上,密接於密接層14之平滑之表面,其翹曲亦會消除。 再者,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亦可於配置於密接層14上之前翹起。更具體而言,於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配置於密接層14上之前,SORI(SORI值)可為130 μm以上,亦可為180 μm以上。SORI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制,就處理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500 μm以下,更佳為300 μm以下。 上述SORI係用以對基板之翹曲之程度進行定量之參數之一,係使用神津精機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表面形狀測定系統Dyvoce(型號:K2-310),按照以下之程序進行測定。再者,以下以玻璃基板為例進行說明,其他被測定物(例如上述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積層體等)亦可藉由同樣之程序進行測定。 藉由3點支持保持玻璃基板之端,使用KEYENCE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雷射移位計對表面進行移位測定。根據測定結果,藉由Dyvoce系統算出SORI。所謂SORI係用以對基板之翹曲之程度進行定量之參數之一。於將玻璃基板之第1主面(表面)之最小平方平面設為基準之高度(最小平方平面高度)之情形時,表示第1主面之最高點之高度與基準之高度之距離(a)和最低點之高度與基準之高度之距離(b)之合計值((a)+(b))。由於SORI表示距離,因此始終為正值(參照圖2)。 另一方面,於上述測定中,包括自重彎曲之影響。為了排除該影響,於Dyvoce系統中,將玻璃基板翻轉,藉由同樣之方法對背面進行移位測定,藉此測定玻璃之正背兩面之表面形狀,由其資料之差量而可獲得消除自重彎曲之影響之修正資料。藉此,消除自重彎曲之影響而算出SORI。 關於自重彎曲之修正及用於算出SORI之資料處理,於Dyvoce系統中係以自動計算之方式編組。於本測定中,使用軟體「Dyvoce MAVs(版本2.01.07-01)」,選擇SORI(WARP)作為計算模式(Calculation Type)後,進行正反面之減法取差,而算出SORI。 以下,對玻璃基板18、及介電多層膜20進行詳細說明。 (玻璃基板) 玻璃基板18之種類為一般者即可,例如,作為LCD、OLED等顯示裝置用之玻璃基板,可列舉含有無鹼硼矽酸玻璃之玻璃板、旭硝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AN100」等。玻璃基板18之耐化學品性、耐透濕性優異,且熱收縮率較低。作為熱收縮率之指標,可使用JIS R 3102(1995年修訂)所規定之線膨脹係數。 玻璃基板18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制,通常將玻璃原料熔融,將熔融玻璃成形為板狀而獲得。此種成形方法為一般者即可,例如可使用浮式法、熔融法、流孔下引法等。 玻璃基板18之玻璃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無鹼硼矽酸玻璃、硼矽酸玻璃、鈉鈣玻璃、高二氧化矽玻璃、其他以氧化矽為主要成分之氧化物系玻璃。作為氧化物系玻璃,較佳為由氧化物換算而獲得之氧化矽之含量為40~90質量%之玻璃。 作為玻璃基板18之玻璃,可採用適於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種類或其製造步驟之玻璃。例如,由於鹼金屬成分之溶出容易對液晶產生影響,因此液晶面板用之玻璃基板包含實質上不含鹼金屬成分之玻璃(無鹼玻璃)(但通常含有鹼土金屬成分)。如上所述,玻璃基板18之玻璃係基於所應用之裝置之種類及其製造步驟而適當選擇。 於液晶用面板等電子裝置製作中,於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第2主面16b(玻璃基板18側之表面)與其他基板接著之情形時,該基板與玻璃基板18之於25~300℃下之平均線膨脹係數之差較佳為10×10-7 /℃以下,更佳為3×10-7 /℃以下,進而較佳為1×10-7 /℃以下。若差過大,則於構件形成步驟中之加熱冷卻時,有玻璃積層體10急遽翹起、或支持基材12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剝離之可能性。於支持基材12之材料與玻璃基板18之材料相同之情形時,可抑制產生此種翹曲或剝離。再者,亦可於該等基板之間存在接著層等不同之層。 玻璃基板18之厚度就薄型化及/或輕量化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5 mm以下,更佳為0.4 mm以下,進而較佳為0.2 mm以下,尤佳為0.1 mm以下。於為0.5 mm以下之情形時,可對玻璃基板18賦予良好之可撓性。於為0.2 mm以下之情形時,可將玻璃基板18捲取為輥狀。 又,玻璃基板18之厚度就容易製造玻璃基板18、玻璃基板18之處理較容易等理由而言,較佳為0.03 mm以上。 進而,玻璃基板18之面積(主面之面積)並無特別限制,就電子裝置之生產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300 cm2 以上。 再者,玻璃基板18亦可包含2層以上,於該情形時,形成各層之材料可為同種材料,亦可為異種材料。又,於該情形時,「玻璃基板18之厚度」意指全部層之合計之厚度。 (介電多層膜) 介電多層膜20係配置於玻璃基板18之一表面上。作為一例,介電多層膜20作為抗反射膜而具有防止入射至介電多層膜20之光之反射之功能,可使用先前公知之抗反射膜。 作為抗反射膜而發揮功能之介電多層膜20之較佳態樣可列舉藉由交替積層折射率不同之介電層而利用光之干涉之介電多層膜。除此以外,亦包括局部利用吸收光之層者。作為具體之特性,藉由其材料、作為膜厚之組合之膜設計,介電多層膜20亦可用作寬頻帶反射膜、超寬頻帶半反射鏡、分色鏡、多波長抗反射膜、帶通濾波器、凹口波濾波器等。 作為介電層所含之介電材料,例如可較佳地使用選自由Si、Ti、Zr、Ce、Mg、Zn、Hf、Y、Zn、In、Sn、Li、Ca、Nb、Ta、及Al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之氧化物、氮化物、氟化物、或硫化物。介電多層膜20可由該等材料組合折射率互相不同之2種以上之材料而構成。例如,作為組合2種材料之情形之例,可列舉作為低折射率材料之SiO2 、MgF2 、CaF2 、LiF等,又,可列舉作為高折射率材料之TiO2 、Ta2 O5 、Nb2 O5 、CeO2 、MgO、ZnO、HfO2 、Y2 O3 、ZrO2 、ZnS、ITO、In2 O3 等。介電多層膜之最表面成為低折射率材料之情況較多,就生產性、經濟性之觀點而言,多數情形時選擇含有Si原子之膜。再者,作為含有Si原子之膜,可列舉含有SiO2 或SiN之膜,較佳為SiO2 。又,於介電多層膜之最表面之介電層為SiO2 之情形(介電層含有SiO2 之情形)時,與密接層之密接性亦進一步提高。尤其是於密接層為聚矽氧樹脂層之情形時,該效果較大。 進而,藉由對介電多層膜之最表面之介電層實施選自由電暈處理、大氣壓電漿處理、及UV臭氧處理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表面處理,密接層與介電多層膜之密接性進一步提高。其中,作為表面處理,較佳為電暈處理及大氣壓電漿處理,更佳為電暈處理。 即,若使用最表面具有經上述表面處理之介電層(尤其是含有SiO2 之層)之介電多層膜,則密接層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之密接性進一步提高。 作為上述介電多層膜20之較佳態樣,較佳為交替積層高折射率層與低折射率層而成之介電多層膜。作為高折射率層所含之高折射率材料、及低折射率材料所含之低折射率材料之各自之例,為如上所述。 再者,介電多層膜20中之介電層之數量並無特別限制,可根據用途適當選擇最佳之層數。若為廉價且低品質者,則可為數層~20層,若為高品質者(頻帶非常廣、透過或反射接近零、其變化急遽等),則可能有數十層至百層以上。 介電多層膜20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0.001~5 μm。 介電多層膜20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採用公知之方法。 例如可列舉:濺鍍法、電子束法、離子束法、真空蒸鍍法、電漿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學氣相沈積)法、Cat-CVD(catalyt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催化化學氣相沈積)法、MBE(molecular beam epitaxy,分子束磊晶)法、旋轉塗佈法、浸漬法、噴塗法、噴墨法等。 玻璃基板上之介電多層膜之配置位置並無特別限制,可以玻璃基板表面上殘留未配置介電多層膜之周緣區域之方式將介電多層膜配置於玻璃基板之表面上。更具體而言,如圖3所示,可以玻璃基板18A上殘留未配置介電多層膜20A之邊框狀之周緣區域18a之方式將介電多層膜20A配置於玻璃基板18A之中央部上。再者,於如上述之態樣中,介電多層膜20A之配置區域(製膜區域)之面積與玻璃基板18A之表面(主面)之面積相比較狹窄,且沿玻璃基板18A之外周邊未製膜介電多層膜20A。又,上述所謂周緣區域18a相當於與玻璃基板18A之外周緣相比位於更內側之區域。 於以上述方式將介電多層膜20A配置於玻璃基板18A上之情形時,根據介電多層膜20A之外周邊之位置而存在對電子裝置之良率產生影響之情形。具體而言,於玻璃基板18A之周緣區域18a與介電多層膜20A所具有之製膜區域之邊界存在相當於介電多層膜20A之膜厚之階差。因此,存在密接層14無法追隨由該階差引起之急遽之表面形狀之變化的情形。於此種情形時,有玻璃基板18A之周緣區域18a與密接層14未密接,而於兩者之間產生空隙部之情況。若具有此種空隙部,則有電子裝置之製造製程所使用之液體滲入至介電多層膜20A與密接層14之界面,而產生界面之固著或剝離、以及由密接層14之溶出導致之製造製程所使用之液體之污染、及裝置之污染之虞。此種問題可藉由調整介電多層膜20A之外周邊之位置(製膜區域之位置)而改善。換言之,藉由調整如圖3所示之周緣區域18a之寬度W之大小而可改善上述問題。 例如,於存在寬度W非常小之區域之情形時,該部分中不易產生上述空隙部,電子裝置之良率提高。更具體而言,較佳為周緣區域18a中存在寬度W為0.01 mm以下之範圍之區域,更佳為周緣區域18a之整個區域中寬度W為0.01 mm以下。 又,於存在寬度W大至某程度之區域之情形時,雖然於相當於介電多層膜20A之膜厚之階差部分產生密接層14不密接之空隙部,但於該區域之端部(外緣部)密接層14與玻璃基板18A可密接,因此可防止電子裝置之製造製程所使用之液體滲入至介電多層膜20A與密接層14之界面。因此,結果為電子裝置之良率提高。更具體而言,較佳為於周緣區域18a中存在寬度W為0.1~20 mm之範圍之區域,更佳為於周緣區域18a之整個區域中寬度W為0.1~20 mm。上述寬度W之大小更佳為0.3 mm以上,進而較佳為0.5 mm以上,尤佳為1 mm以上。又,關於上限值,就可形成電子裝置之有效面積較大之方面而言,更佳為10 mm以下,進而較佳為5 mm以下。 再者,上述所謂寬度W相當於玻璃基板18A之外周緣(端部)至介電多層膜20A之外周緣(端部)為止之距離(最短距離)。又,於周緣區域18a中,寬度W可根據區域之位置而有所不同,亦可為恆定。 [玻璃積層體及其製造方法] 上述玻璃積層體10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採用公知之方法,通常包括於支持基材12上形成密接層14之密接層形成步驟、及於密接層14上積層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而獲得玻璃積層體10之積層步驟。 以下,對密接層形成步驟、及積層步驟進行詳細說明。 (密接層形成步驟) 密接層形成步驟係於支持基材12上形成密接層14之步驟。藉由本步驟,可獲得附有密接層之支持基材。形成密接層14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採用公知之方法,根據構成密接層14之材料之種類而有所不同。 例如,於密接層14為有機層之情形時,作為製作有機層之方法,例如可列舉如下方法:將含有硬化性樹脂之硬化性樹脂組合物塗佈於支持基材12上,將硬化性樹脂組合物硬化而形成固定於支持基材12上之密接層14之方法(塗佈方法);或將膜狀之密接層14固定於支持基材12之表面之方法(貼附方法)等。其中,就密接層14對支持基材12之接著強度更優異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塗佈方法。 於塗佈方法中,作為於支持基材12表面上形成硬化性樹脂組合物層之方法,例如可列舉將硬化性樹脂組合物塗佈於支持基材12表面上之方法。作為塗佈之方法,可列舉:噴塗法、模嘴塗佈法、旋轉塗佈法、浸漬塗佈法、輥塗法、棒塗法、網版印刷法、凹版塗佈法等。 硬化方法並無特別限制,係根據所使用之樹脂而選擇最佳之硬化條件。通常採用加熱處理作為硬化方法。 再者,除了上述以外,亦可藉由公知方法製作有機層。 例如,製作含有氟系樹脂之密接層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列舉使用含有氟系樹脂之組合物製作密接層之方法、或藉由使用氟系之氣體並照射電漿而於對象物表面製作密接層之方法。 又,於密接層14為無機層之情形時,作為無機層之製造方法,可採用公知之方法。例如,可列舉藉由蒸鍍法、濺鍍法、或CVD法,於支持基材12上設置含有特定成分之無機層之方法。藉由上述方法所獲得之無機層係固定於支持基材12上,並且該無機層之露出表面可以能夠剝離之方式密接於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 再者,作為製作含有碳化物(碳材料)之無機層之方法,例如亦可列舉將含有酚系樹脂等樹脂成分之樹脂組合物塗佈於支持基材12上,實施燒結處理而使之碳化之方法。 製造條件係根據所使用之材料而適當選擇最佳之條件。 再者,於下文所述之積層步驟之前,亦可實施對具有玻璃基板及配置於玻璃基板上之介電多層膜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之介電多層膜實施選自由電暈處理、大氣壓電漿處理、及UV臭氧處理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表面處理之步驟。 (積層步驟) 積層步驟係於上述密接層形成步驟中獲得之密接層14之面上積層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而獲得依序具備支持基材12、密接層14及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玻璃積層體10之步驟。即,本步驟係將附有密接層之支持基材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進行積層之步驟。 再者,於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配置於密接層14上時,使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中之介電多層膜20成為密接層14側。 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積層於密接層14上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採用公知之方法。 例如,可列舉於常壓環境下於密接層14之表面上重疊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方法。再者,視需要亦可於在密接層14之表面上重疊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後,使用輥或加壓機使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壓接於密接層14。藉由利用輥或加壓機之壓接,可相對較容易地除去混入至密接層14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層之間的氣泡,故而較佳。 若藉由真空層壓法或真空壓製法進行壓接,則可抑制氣泡之混入或確保良好之密接,故而更佳。藉由在真空下進行壓接,亦有如下優點:即使於殘存微小之氣泡之情形時,亦不存在加熱導致氣泡成長之情況,而不易導致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變形缺陷。 於積層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時,較佳為將與密接層14接觸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表面充分洗淨,於潔淨度較高之環境下進行積層。潔淨度越高,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平坦性越良好,故而較佳。 再者,於積層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後,亦可視需要而進行預退火處理(加熱處理)。藉由進行該預退火處理,所積層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對密接層14之密接性提高,而可設為合適之剝離強度(y),電子裝置之生產性提高。 玻璃積層體10之SORI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20~120 μm。SORI之上限較佳為120 μm以下,更佳為11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100 μm以下。若為120 μm以下,則可消除基板之翹曲,而可消除於欲製造電子裝置之情形時所產生之基板之吸附不良。 SORI之下限較佳為20 μm以上。若為20 μm以上,則不受支持基板之SORI、或因積層方法引起之不均所影響而容易穩定地控制SORI。 再者,關於玻璃積層體10,SORI之測定方法亦與上述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SORI之測定方法相同。 <<第2實施形態>> 本發明之積層體之第2實施形態係一種玻璃積層體,其依序具備支持基材、密接層、及玻璃基板,且玻璃基板可剝離地配置於密接層上,配置於密接層上之前之玻璃基板之SORI為130 μm以上。 先前,若欲單獨使用如SORI為130 μm以上之翹曲較大之基板製作電子裝置,則如上文所述,產生基板之吸附不良,結果導致電子裝置之製造良率降低。 於本玻璃積層體中,藉由將其本身具有特定之翹曲之玻璃基板密接配置於密接層上,玻璃基板追隨密接層表面之平坦面,而消除玻璃基板本身所具有之翹曲。因此,可消除於單獨使用基板製造電子裝置之情形時產生之基板之吸附不良,而可效率良好地生產電子裝置。再者,於配置電子裝置用構件後,於密接層與玻璃基板之間,可將配置有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玻璃基板剝離,而可獲得所需之電子裝置。 圖4係本發明之玻璃積層體之第2實施形態之模式性剖視圖。 如圖4所示,玻璃積層體100係支持基材12、玻璃基板28、及於其等之間存在密接層14之積層體。 玻璃積層體100除了於將所使用之玻璃基板28配置於密接層14上之前具有特定量之翹曲之方面以外,具有與玻璃積層體10同樣之構件,對相同之構成要素標註相同之參照符號,而省略其說明,主要對玻璃基板28進行說明。 <玻璃基板28> 玻璃基板28係於配置於密接層14上之前SORI為130 μm以上之玻璃基板。即使為此種SORI較大之玻璃基板,藉由製成玻璃積層體,亦可消除由玻璃基板28之翹曲引起之吸附不良。 上述SORI可為130 μm以上,亦可為180 μm以上。SORI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制,就處理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500 μm以下,更佳為300 μm以下。 上述SORI之測定方法與上述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SORI之測定方法相同。 玻璃基板28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制,通常將玻璃原料熔融,將熔融玻璃成形為板狀而獲得。此種成形方法為一般者即可,例如可使用浮式法、熔融法、流孔下引法等。再者,作為容易產生翹曲之方法,可列舉熔融法或流孔下引法。 玻璃基板28之玻璃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制,可列舉上述玻璃基板18中所例示之種類。 玻璃基板28之厚度就薄型化及/或輕量化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5 mm以下,更佳為0.4 mm以下,進而較佳為0.2 mm以下,尤佳為0.1 mm以下。於為0.5 mm以下之情形時,可對玻璃基板28賦予良好之可撓性。於為0.2 mm以下之情形時,可將玻璃基板28捲取為輥狀。 又,玻璃基板28之厚度就容易製造玻璃基板28、玻璃基板28之處理較容易等理由而言,較佳為0.03 mm以上。 作為玻璃積層體100之製造方法,可列舉使用上述玻璃基板28代替上述第1實施形態所說明之程序中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方法。 再者,視需要於積層步驟之前亦可實施對由含有Si原子之膜所被覆之基板之含有Si原子之膜實施選自由電暈處理、大氣壓電漿處理、及UV臭氧處理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表面處理之步驟。於該情形時,將具有支持基材及配置於支持基材上之密接層之附有密接層之支持基材與由已實施上述表面處理之含有Si原子之膜被覆之基板積層,而可獲得特定之積層體。 玻璃積層體100之SORI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20~120 μm。 再者,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中,已對使用玻璃基板作為基板之情形進行詳細說明,但基板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 例如,作為基板,可列舉金屬板、半導體基板、樹脂基板、及玻璃基板。又,基板亦可如例如包含2種不同之金屬之金屬板般為包含複數種同種材料之基板。進而,基板亦可如例如包含樹脂與玻璃之基板般為異種材料(例如選自金屬、半導體、樹脂、及玻璃中之2種以上之材料)之複合體基板。 金屬板、半導體基板等基板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制,就薄型化及/或輕量化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5 mm以下,更佳為0.4 mm以下,進而較佳為0.2 mm以下,尤佳為0.1 mm以下。又,厚度之下限並無特別限制,較佳為0.005 mm以上。 又,基板之面積(主面之面積)並無特別限制,就電子裝置之生產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300 cm2 以上。 又,基板之形狀亦無特別限制,可為矩形,亦可為圓形。又,亦可於基板形成參考面(所謂之OF。於基板之外周形成之平坦部分)、或凹口(於基板之外周緣形成之一個或一個以上之V型之切口)。 基板之表面亦可進而由含有Si原子之膜(以下亦稱為「Si膜」)所被覆。即,可使用附有Si膜之基板作為基板。作為附有Si膜之基板,可列舉附有Si膜之樹脂基板、附有Si膜之玻璃基板、附有Si膜之金屬板、附有Si膜之半導體基板等。 較佳為於上述第2實施形態中使用附有Si膜之基板,更佳為以附有Si膜之基板之Si膜密接於密接層之方式將附有Si膜之基板配置於積層體中。藉由使用Si膜,密接層與附有Si膜之基板之密接性進一步提高。 作為Si膜,例如可列舉氧化矽之蒸鍍膜、氧化矽之濺鍍膜、或聚矽氧樹脂膜。 又,於使用附有Si膜之基板時,於將附有Si膜之基板積層於密接層上之前,藉由對Si膜實施選自由電暈處理、大氣壓電漿處理、及UV臭氧處理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表面處理,密接層與附有Si膜之基板之密接性進一步提高。其中,作為表面處理,較佳為電暈處理及大氣壓電漿處理,更佳為電暈處理。 再者,關於附有Si膜之樹脂基板,若樹脂基板過薄,則於積層體之倒角、洗淨時,存在積層體中之樹脂基板容易打捲之情形。因此,附有Si膜之樹脂基板之剝離強度較佳為1.2 N/25 mm以上,更佳為4.0 N/25 mm以上。 <積層體> 本發明之積層體(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玻璃積層體10及第2實施形態之玻璃積層體100)可用於各種用途,例如可列舉製造下文所述之顯示裝置用面板、PV、薄膜二次電池、表面形成有電路之半導體晶圓等電子零件之用途等。尤其是如下文所述,於使用具有抗反射功能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的態樣之情形時,於所獲得之電子裝置中含有抗反射膜,所獲得之電子裝置可較佳地用於要求抗反射之用途。 此處,所謂顯示裝置用面板包括LCD、OLED、電子紙、電漿顯示面板、場發射面板、量子點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面板、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微機電系統)快門面板等。 除此以外,可較佳地用於透鏡或感測器等光學元件等中要求可藉由介電多層膜實現之光學特性之用途。 <電子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於本發明中,使用上述積層體(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玻璃積層體10及第2實施形態之玻璃積層體100)而製造包含基板與電子裝置用構件之電子裝置(以下亦適當稱為「附有構件之玻璃基板」)。更具體而言,於使用上述玻璃積層體10之情形時,製造包含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與電子裝置用構件之電子裝置。又,於使用上述玻璃積層體100之情形時,製造包含玻璃基板28與電子裝置用構件之電子裝置。再者,作為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不僅包括於積層體上直接形成膜並進行蝕刻等加工、各種熱處理等之情形,亦包括將具有已形成於其他基板上之電子裝置之基板直接藉由接著劑或密封材貼附於積層體上之情形。 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就電子裝置之生產性優異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如下方法:於上述積層體中之基板上形成電子裝置用構件,而製造附有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積層體,並且以密接層之基板側界面作為剝離面而由所獲得之附有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積層體分離為電子裝置與附有密接層之支持基材。 以下,將於上述積層體中之基板上形成電子裝置用構件而製造附有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積層體之步驟稱為構件形成步驟,將以密接層之基板側界面作為剝離面而由附有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積層體分離為電子裝置與附有密接層之支持基材之步驟稱為分離步驟。 以下,列舉使用玻璃積層體10之情形為例,對各步驟所使用之材料及程序進行詳細說明。 (構件形成步驟) 構件形成步驟係於上述積層步驟中所獲得之玻璃積層體10中之玻璃基板18上形成電子裝置用構件之步驟。更具體而言,如圖5(A)所示,將電子裝置用構件24配置於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第2主面16b(露出表面)上,而獲得附有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積層體30。 首先,對本步驟所使用之電子裝置用構件24進行詳細說明,然後對步驟之程序進行詳細說明。 (電子裝置用構件(功能性元件)) 電子裝置用構件24係形成於玻璃積層體10中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上而構成電子裝置之至少一部分的構件。更具體而言,作為電子裝置用構件24,可列舉顯示裝置用面板、太陽電池、薄膜二次電池、或表面形成有電路之半導體晶圓等電子零件等所使用之構件(例如顯示裝置用構件、太陽電池用構件、薄膜二次電池用構件、電子零件用電路)。 例如,作為太陽電池用構件,於薄膜矽型中,可列舉正極之氧化錫等透明電極、p層/i層/n層所表示之矽層、及負極之金屬等,除此以外,可列舉與化合物型、染料敏化型、量子點型等相對應之各種構件等。 又,作為薄膜二次電池用構件,於鋰離子型中,可列舉正極及負極之金屬或金屬氧化物等透明電極、電解質層之鋰化合物、集電層之金屬、作為密封層之樹脂等,除此以外,可列舉與氫化鎳型、聚合物型、陶瓷電解質型等相對應之各種構件等。 又,作為電子零件用電路用構件,於CCD(charge coupled devic,電荷耦合裝置)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補金氧半導體)等固體拍攝元件中,可列舉導電部之金屬、絕緣部之氧化矽或氮化矽等。 除此以外,可列舉與壓力感測器/加速度感測器等各種感測器或者剛性印刷基板、軟性印刷基板、剛性軟性印刷基板等相對應之各種構件等。 (步驟之程序) 上述附有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積層體30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制,根據電子裝置用構件之構成構件之種類,藉由先前公知之方法而於玻璃積層體10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第2主面16b上形成電子裝置用構件24。 再者,電子裝置用構件24亦可不為最終形成於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第2主面16b的構件之全部(以下稱為「整個構件」),而為整個構件之一部分(以下稱為「部分構件」)。亦可藉由其後之步驟將從密接層14剝離之附有部分構件之基板製成附有整個構件之基板。 又,於從密接層14剝離之附有整個構件之基板上,亦可於其剝離面(第1主面16a)形成其他電子裝置用構件。又,亦可組裝附有整個構件之積層體,其後,將附有密接層之支持基材22從附有整個構件之積層體剝離,而製造電子裝置。進而,亦可使用2塊附有整個構件之積層體並將兩者組合,其後,將2塊附有密接層之支持基材22從附有整個構件之積層體剝離,而製造具有2塊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的附有構件之基板。 例如,若以製造OLED之情形為例,則為了於玻璃積層體10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的與密接層14側為相反側之表面上(第2主面16b)形成有機EL結構體,而進行如下各種層形成或處理:形成透明電極;進而於形成透明電極之面上蒸鍍電洞注入層、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等;形成背面電極;使用密封板進行密封等。作為該等層形成或處理,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成膜處理、蒸鍍處理、密封板之接著處理等。 又,例如,於製造TFT-LCD之情形時,具有如下各種步驟:TFT形成步驟,其係於玻璃積層體10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第2主面16b上,使用抗蝕液,於藉由CVD法及濺鍍法等通常之成膜法所形成之金屬膜及金屬氧化膜等形成圖案而形成薄膜電晶體(TFT);CF形成步驟,其係於另一玻璃積層體10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第2主面16b上,將抗蝕液用於圖案形成而形成彩色濾光片(CF);及貼合步驟,其係將TFT形成步驟中所獲得之附有TFT之積層體與CF形成步驟中所獲得之附有CF之積層體進行積層等。 於TFT形成步驟或CF形成步驟中,使用周知之光微影技術或蝕刻技術等而於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第2主面16b形成TFT或CF。此時,使用抗蝕液作為圖案形成用塗佈液。 再者,於形成TFT或CF之前,亦可視需要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第2主面16b洗淨。作為洗淨方法,可使用周知之乾式洗淨或濕式洗淨。 於貼合步驟中,使附有TFT之積層體之薄膜電晶體形成面與附有CF之積層體之彩色濾光片形成面相對向,並使用密封劑(例如單元(cell)形成用紫外線硬化型密封劑)進行貼合。其後,於由附有TFT之積層體與附有CF之積層體所形成之單元內注入液晶材料。作為注入液晶材料之方法,例如有減壓注入法、滴加注入法。 (分離步驟) 如圖5(B)所示,分離步驟係以密接層14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界面作為剝離面,由上述構件形成步驟中獲得之附有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積層體30分離為積層有電子裝置用構件24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電子裝置)與附有密接層之支持基材22,而獲得電子裝置32之步驟。 於剝離時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上之電子裝置用構件24為所需之整個構成構件之形成之一部分的情形時,亦可於分離後將其餘構成構件形成於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上。 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與支持基材12剝離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具體而言,例如,於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與密接層14之界面中插入銳利之刀狀物,提供剝離之切口,然後吹送水與壓縮空氣之混合流體而可進行剝離。較佳為以附有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積層體30之支持基材12成為上側、電子裝置用構件24側成為下側之方式配置於壓盤上,使電子裝置用構件24側真空吸附於壓盤上(於兩面積層有支持基材之情形時依序進行),於該狀態下,首先將刀插入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密接層14界面。並且,其後藉由複數個真空吸附墊吸附支持基材12側,從插入刀之部位附近起依序使真空吸附墊上升。由此於密接層14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16之界面或密接層14之凝聚破壞面形成空氣層,該空氣層向界面或凝聚破壞面之整個面擴大,而可容易地剝離支持基材12。 剝離之切口形成或剝離亦可使用雷射。 又,附有密接層之支持基材22與新的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積層,而可製造本發明之玻璃積層體10。 再者,於將電子裝置32從附有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積層體30分離時,藉由利用離子化器之吹送或控制濕度,可進一步抑制密接層14之碎片靜電吸附於電子裝置32。 上述電子裝置32之製造方法適於如行動電話或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位助理)之移動終端所使用之小型之顯示裝置之製造。顯示裝置主要為LCD或OLED,作為LCD,包括TN(Twisted Nematic,扭轉向列)型、STN(Super Twisted Nematic,超扭轉向列)型、FE(Field Emission,場發射)型、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電晶體)型、MIM(Metal Insulator Metal,金屬-絕緣層-金屬)型、IPS(In-Plane Switching,橫向電場效應)型、VA(Vertical Aligned,垂直配向)型等。基本上即使於被動驅動型、主動驅動型之任一顯示裝置之情形時均可應用。 作為藉由上述方法所製造之電子裝置32,可列舉具有玻璃基板與顯示裝置用構件之顯示裝置用面板、具有玻璃基板與太陽電池用構件之太陽電池、具有玻璃基板與薄膜二次電池用構件之薄膜二次電池、具有玻璃基板與電子裝置用構件之電子零件等。作為顯示裝置用面板,包括液晶面板、有機EL面板、電漿顯示面板、場發射面板等。 再者,上述已對使用作為第1實施形態之玻璃積層體10之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但可使用作為第2實施形態之玻璃積層體100代替玻璃積層體10,藉由同樣之程序而製造電子裝置。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等對本發明進行具體說明,但本發明並不受該等例所限制。 於以下之實施例1中,使用含有無鹼硼矽酸玻璃之玻璃板(直徑200 mm、板厚0.5 mm、線膨脹係數38×10-7 /℃、旭硝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AN100」)作為支持基材。又,使用含有無鹼硼矽酸玻璃之玻璃板(直徑200 mm、板厚0.4 mm、線膨脹係數38×10-7 /℃、旭硝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AN100」)作為玻璃基板。 再者,下文所述之各構件之SORI係藉由上述方法而測定。 <實施例1> 首先,以純水將板厚0.5 mm之支持基材洗淨後,進一步以UV洗淨而進行淨化。 繼而,將含烯基之有機聚矽氧烷(數量平均分子量:2000、烯基之個數:2個以上)(100質量份)與氫化聚矽氧烷(數量平均分子量:2000、氫矽烷基之數:2個以上)(6.7質量份)加以調配。再者,含烯基之有機聚矽氧烷中之烯基與氫化聚矽氧烷中之氫矽烷基之混合莫耳比(氫矽烷基之莫耳數/烯基之莫耳數)為0.4/1。進而,相對於含烯基之有機聚矽氧烷及氫化聚矽氧烷之合計質量(100質量份)而添加300 ppm之觸媒(鉑系觸媒)。將該液設為硬化性樹脂組合物X。使用模嘴塗佈機將該硬化性樹脂組合物X塗佈於支持基材之第1主面上,而將含有未硬化之含烯基之有機聚矽氧烷及氫化聚矽氧烷之層設置於支持基材上。 繼而,於140℃下、大氣中加熱3分鐘後,於230℃下、大氣中加熱硬化20分鐘,於支持基材之第1主面形成厚度10 μm之聚矽氧樹脂層。再者,聚矽氧樹脂層之平坦性良好。 依照以下之程序,於玻璃基板上製造介電多層膜。 將玻璃基板洗淨後,藉由濺鍍裝置按照Nb2 O5 膜、SiO2 膜、Nb2 O5 膜、SiO2 膜之順序成膜4層,而形成合計膜厚250 nm之可見度反射率0.5%之介電多層膜。 所獲得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基板之SORI為185 μm。 再者,以於玻璃基板表面上殘留未配置介電多層膜之邊框狀之周緣區域之方式,將介電多層膜配置於玻璃基板之表面上(參照圖3)。又,周緣區域之寬度W(介電多層膜之成膜區域及未製膜區域之邊界與玻璃基板之外周緣之距離)於整個區域為0.005 mm。 繼而,以介電多層膜與聚矽氧樹脂層密接之方式,於室溫下藉由真空壓製將上述所獲得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基板與支持基材之聚矽氧樹脂層面貼合,而獲得玻璃積層體A。 於所獲得之玻璃積層體A中,支持基材與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基板以不產生氣泡之方式與聚矽氧樹脂層密接,亦不存在變形缺點。又,於玻璃積層體A中,聚矽氧樹脂層與支持基材之層之界面之剝離強度大於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基板與聚矽氧樹脂層之界面之剝離強度。 又,玻璃積層體A之SORI係與上述玻璃基板之測定同樣地進行測定,結果為100 μm。 繼而,依照以下之方法,於玻璃積層體A之玻璃基板上製造電子裝置用構件。 作為電子裝置用構件之製造方法,實施於玻璃基板上形成有機EL結構體之方法。具體而言,實施形成透明電極之步驟、蒸鍍電洞注入層、電洞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之步驟、及密封步驟,而形成有機EL結構體。 然後,於製造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玻璃積層體A之4個部位中的1個部位之角部中之玻璃基板與聚矽氧樹脂層之界面插入厚度0.1 mm之不鏽鋼製刀而形成剝離之切口部,並且使真空吸附墊吸附於支持基材之非剝離面之面,沿支持基材與電子裝置(包含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基板及電子裝置用構件之電子裝置)互相分離之方向施加外力,於不使支持基材與電子裝置破損之情況下將其等分離。此處,刀之插入係一邊由離子化器(KEYENCE公司製造)向該界面吹送去靜電性流體一邊進行。具體而言,一邊由離子化器持續向所形成之空隙吹送去靜電性流體一邊提拉真空吸附墊。 藉由上述程序,由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基板之翹曲引起之吸附不良得以消除,且電子裝置之製造良率不會降低。又,獲得玻璃積層體A之後,藉由介電多層膜之膜面由支持基板保護,於在將支持基材剝離之前之步驟中,亦不存在由對介電多層膜之損傷或膜剝離引起之製造良率之降低。又,亦未確認到製程液從玻璃積層體A之端部向玻璃積層體A內部滲入。 <實施例1-1> 將玻璃基板洗淨後,藉由濺鍍裝置按照Nb2 O5 膜、SiO2 膜、Nb2 O5 膜之順序成膜3層,而形成合計膜厚200 nm之介電多層膜,除此以外,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之程序,而獲得玻璃積層體A-1。 所獲得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板及玻璃積層體A-1之SORI分別與實施例1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板及玻璃積層體A之SORI大致相同。 又,使用玻璃積層體A-1代替玻璃積層體A,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之程序進行電子裝置之製造,結果與實施例1同樣不存在製造良率之降低。 再者,上述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板中之介電多層膜的最表面之介電層為Nb2 O5 膜,藉由該層而與聚矽氧樹脂層密接。 繼而,依照與下文所述之(剝離強度之測定方法)同樣之程序,對玻璃積層體A及玻璃積層體A-1中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板之剝離強度進行測定,結果玻璃積層體A中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板之剝離強度更大。根據該結果,確認到於介電多層膜之最表面之介電層為SiO2 膜之情形時,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板之密接性進一步提高。 <實施例1-2> 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板中之介電多層膜的最表面之介電層係對SiO2 膜進行電暈處理,除此以外,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之程序,而獲得玻璃積層體A-2。 所獲得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板及玻璃積層體A-2之SORI分別與實施例1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板及玻璃積層體A之SORI大致相同。 又,使用玻璃積層體A-2代替玻璃積層體A,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之程序進行電子裝置之製造,結果與實施例1同樣不存在製造良率之降低。 再者,上述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板中之介電多層膜的最表面之介電層係經電暈處理之SiO2 膜,藉由該層而與聚矽氧樹脂層密接。 繼而,依照與下文所述之(剝離強度之測定方法)同樣之程序,對玻璃積層體A及玻璃積層體A-2中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板之剝離強度進行測定,結果玻璃積層體A-2中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板之剝離強度更大。根據該結果,確認到於介電多層膜之最表面之介電層為經電暈處理之SiO2 膜之情形時,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板之密接性進一步提高。 <實施例2> 除了使用板厚0.2 mm、直徑300 mm之玻璃基板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同樣之程序,藉由濺鍍裝置按照Nb2 O5 膜、SiO2 膜、Nb2 O5 膜、SiO2 膜之順序成膜4層,而形成合計膜厚250 nm之可見度反射率0.5%之介電多層膜。又,周緣區域之寬度W為5 mm。 所獲得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基板之SORI為195 μm。 繼而,藉由與實施例1同樣之程序,於獲得玻璃積層體B後,對玻璃積層體B之SORI進行測定,結果為115 μm以下。 使用玻璃積層體B代替玻璃積層體A,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之程序進行電子裝置之製造,結果與實施例1同樣不存在製造良率之降低。又,亦未確認到製程液從玻璃積層體B之端部向玻璃積層體B內部滲入。 <實施例3> 玻璃基板使用SORI為135 μm之玻璃板,且不形成介電多層膜,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法,而獲得玻璃積層體C。於所獲得之玻璃積層體C中,支持基材與玻璃基板以不產生氣泡之方式與聚矽氧樹脂層密接,亦不存在變形缺點。又,於玻璃積層體C中,聚矽氧樹脂層與支持基材之層之界面之剝離強度大於玻璃基板與聚矽氧樹脂層之界面之剝離強度。又,與上述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測定,結果玻璃積層體C之SORI為80 μm。 使用玻璃積層體C代替玻璃積層體A,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之程序進行電子裝置之製造,結果與實施例1同樣不存在製造良率之降低。 <實施例4> 周緣區域之寬度W於整個區域為0.7 mm,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法,而獲得玻璃積層體D。於所獲得之玻璃積層體D中,支持基材與玻璃基板以不產生氣泡之方式與聚矽氧樹脂層密接,亦不存在變形缺點。又,於玻璃積層體D中,聚矽氧樹脂層與支持基材之層之界面之剝離強度大於玻璃基板與聚矽氧樹脂層之界面之剝離強度。又,與上述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測定,結果玻璃積層體D之SORI為70 μm。 使用玻璃積層體D代替玻璃積層體A,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之程序進行電子裝置之製造,結果與實施例1同樣不存在製造良率之降低。又,亦未確認到製程液從玻璃積層體D之端部向玻璃積層體D內部滲入。 <實施例5> 周緣區域之寬度W於整個區域為0.15 mm,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法,而獲得玻璃積層體E。於所獲得之玻璃積層體E中,支持基材與玻璃基板以不產生氣泡之方式與聚矽氧樹脂層密接,亦不存在變形缺點。又,於玻璃積層體E中,聚矽氧樹脂層與支持基材之層之界面之剝離強度大於玻璃基板與聚矽氧樹脂層之界面之剝離強度。又,與上述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測定,結果玻璃積層體E之SORI為70 μm。 使用玻璃積層體E代替玻璃積層體A,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之程序進行電子裝置之製造,結果確認到由製程液從玻璃積層體E之端部向玻璃積層體E內部滲入引起之一部分界面之剝離。又,與實施例1相比,電子裝置之製造良率降低0.5%。 <實施例6> 周緣區域之寬度W於整個區域為0.08 mm,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法,而獲得玻璃積層體F。於所獲得之玻璃積層體F中,支持基材與玻璃基板以不產生氣泡之方式與聚矽氧樹脂層密接,亦不存在變形缺點。又,於玻璃積層體F中,聚矽氧樹脂層與支持基材之層之界面之剝離強度大於玻璃基板與聚矽氧樹脂層之界面之剝離強度。又,與上述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測定,結果玻璃積層體F之SORI為70 μm。 使用玻璃積層體F代替玻璃積層體A,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之程序進行電子裝置之製造,結果確認到由製程液從玻璃積層體F之端部向玻璃積層體F內部滲入引起之一部分界面之剝離。又,與實施例1相比,電子裝置之製造良率降低3%。 <比較例1> 使用實施例3所使用之SORI為135 μm之玻璃基板代替玻璃積層體A,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之程序進行電子裝置之製造,結果因玻璃基板之吸附不良,導致與實施例1相比,電子裝置之製造良率降低12%。 <比較例2> 使用實施例1所製造之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基板(SORI:185 μm)代替玻璃積層體A,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之程序進行電子裝置之製造,結果因附有介電多層膜之玻璃基板之吸附不良,導致與實施例1相比,電子裝置之製造良率降低15%。又,於介電多層膜中散見步驟中產生之損傷。 <實施例7> 使用SORI為180 μm之PET膜(Toray股份有限公司製造,Lumirror T60,厚度25 μm)代替玻璃基板,且不形成介電多層膜,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法,而獲得積層體G。於所獲得之積層體G中,支持基材與PET膜以不產生氣泡之方式與聚矽氧樹脂層密接,亦不存在變形缺點。又,於積層體G中,聚矽氧樹脂層與支持基材之層之界面之剝離強度大於PET膜與聚矽氧樹脂層之界面之剝離強度。又,與上述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測定,結果積層體G之SORI為105 μm。 再者,藉由使用表現出與玻璃積層體A相同程度之SORI之積層體G,可與玻璃積層體A同樣地良率良好地製造電子裝置。 將積層體G真空吸附於旋轉塗佈機,結果可無問題地吸附。 再者,藉由附有純水噴水器機構之洗淨機對5塊積層體G進行水洗,結果全部產生膜剝離。 對積層體G進行以下之剝離試驗,測定PET膜之剝離強度(N/25 mm)。此時之剝離強度為0.46 N/25 mm。 (剝離強度之測定方法) 剝離強度之測定方法係準備寬25 mm・長70 mm之積層體G,使用Autograph AG-20/50kNXDplus(島津製作所),進行PET膜之剝離。 此時,於PET膜與聚矽氧樹脂層之界面插入厚度0.1 mm之不鏽鋼製刀而形成剝離之切口部後,將PET膜完全固定,並提拉支持基材,藉此進行剝離強度之測定。再者,剝離速度為30 mm/min。將檢測到荷重之位置設為0,將從該位置起提拉1.5 mm之位置之剝離強度設為測定值。 <實施例8> 使用SORI為210 μm之附有二氧化矽蒸鍍膜之PET膜(三菱樹脂製造,Techbarrier L PET,厚度12 μm)代替玻璃基板,使二氧化矽蒸鍍面朝向支持基板側而進行積層,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7同樣之方法,而獲得積層體H。於所獲得之積層體H中,支持基材與附有二氧化矽蒸鍍膜之PET膜以不產生氣泡之方式與聚矽氧樹脂層密接,亦不存在變形缺點。又,於積層體H中,聚矽氧樹脂層與支持基材之層之界面之剝離強度大於附有二氧化矽蒸鍍膜之PET膜與聚矽氧樹脂層之界面之剝離強度。又,與上述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測定,結果積層體H之SORI為105 μm。 再者,藉由使用表現出與玻璃積層體A相同程度之SORI之積層體H,而可與玻璃積層體A同樣地良率良好地製造電子裝置。 將積層體H真空吸附於旋轉塗佈機,結果可無問題地吸附。 再者,藉由附有純水噴水器機構之洗淨機對5塊積層體H進行水洗,結果2塊積層體產生膜剝離。 對積層體H進行上述(剝離強度之測定方法)之剝離試驗,測定附有二氧化矽蒸鍍膜之PET膜之剝離強度(N/25 mm)。此時之剝離強度為1.75 N/25 mm。 <實施例9> 使用SORI為210 μm之附有二氧化矽蒸鍍膜之PET膜(三菱樹脂製造,Techbarrier L PET,厚度12 μm)代替玻璃基板,於即將積層附有二氧化矽蒸鍍膜之PET膜前對二氧化矽蒸鍍膜進行電暈處理後,使二氧化矽蒸鍍面朝向支持基板側而進行積層,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7同樣之方法,而獲得積層體I。於所獲得之積層體I中,支持基材與附有二氧化矽蒸鍍膜之PET膜以不產生氣泡之方式與聚矽氧樹脂層密接,亦不存在變形缺點。又,於積層體I中,聚矽氧樹脂層與支持基材之層之界面之剝離強度大於附有二氧化矽蒸鍍膜之PET膜與聚矽氧樹脂層之界面之剝離強度。又,與上述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測定,結果積層體I之SORI為105 μm。 再者,藉由使用表現出與玻璃積層體A相同程度之SORI之積層體I,而可與玻璃積層體A同樣地良率良好地製造電子裝置。 將積層體I真空吸附於旋轉塗佈機,結果可無問題地吸附。 再者,藉由附有純水噴水器機構之洗淨機對5塊積層體I進行水洗,結果全部積層體均未產生膜剝離。 對積層體I進行上述(剝離強度之測定方法)之剝離試驗,測定附有二氧化矽蒸鍍膜之PET膜之剝離強度(N/25 mm)。此時之剝離強度為4.17 N/25 mm。 <實施例10> 使用SORI為190 μm之附有聚矽氧膜之PET膜(藤森工業公司製造,型號:50E-0010-CHK,厚度50 μm)代替玻璃基板,於即將積層附有聚矽氧膜之PET膜前對聚矽氧膜進行電暈處理後,使聚矽氧膜面朝向支持基板側而進行積層,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7同樣之方法,而獲得積層體J。於所獲得之積層體J中,支持基材與附有聚矽氧膜之PET膜以不產生氣泡之方式與聚矽氧樹脂層密接,亦不存在變形缺點。又,於積層體J中,聚矽氧樹脂層與支持基材之層之界面之剝離強度大於附有聚矽氧膜之PET膜與聚矽氧樹脂層之界面之剝離強度。又,與上述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測定,結果積層體J之SORI為100 μm。 再者,藉由使用表現出與玻璃積層體A相同程度之SORI之積層體J,而可與玻璃積層體A同樣地良率良好地製造電子裝置。 將積層體J真空吸附於旋轉塗佈機,結果可無問題地吸附。 藉由附有純水噴水器機構之洗淨機對5塊積層體J進行水洗,結果全部積層體均未產生膜剝離。 對積層體J進行上述(剝離強度之測定方法)之剝離試驗,測定附有聚矽氧膜之PET膜之剝離強度(N/25 mm)。此時之剝離強度為4.25 N/25 mm。 <實施例11> 使用SORI為190 μm之附有丙烯酸系黏著劑之PET膜代替玻璃基板,於即將積層附有丙烯酸系黏著劑之PET膜前對丙烯酸系黏著劑進行電暈處理後,使丙烯酸系黏著劑面朝向支持基板側而進行積層,除此以外,藉由與實施例7同樣之方法,而獲得積層體K。於所獲得之積層體K中,支持基材與附有丙烯酸系黏著劑之PET膜以不產生氣泡之方式與聚矽氧樹脂層密接,亦不存在變形缺點。又,於積層體K中,聚矽氧樹脂層與支持基材之層之界面之剝離強度大於附有丙烯酸系黏著劑之PET膜與聚矽氧樹脂層之界面之剝離強度。又,與上述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測定,結果積層體K之SORI為100 μm。 再者,藉由使用表現出與玻璃積層體A相同程度之SORI之積層體K,而可與玻璃積層體A同樣地良率良好地製造電子裝置。 將積層體K真空吸附於旋轉塗佈機,結果可無問題地吸附。 藉由附有純水噴水器機構之洗淨機對5塊積層體K進行水洗,結果4塊積層體產生膜剝離。 對積層體K進行上述(剝離強度之測定方法)之剝離試驗,測定附有丙烯酸系黏著劑之PET膜之剝離強度(N/25 mm)。此時之剝離強度為1.09 N/25 mm。 已參照特定之態樣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但業者明瞭,可於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之情況下進行各種變更及修正。再者,本申請案係基於2016年8月18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日本專利特願2016-160802),並藉由引用而援引其整體。又,引用至此之全部參照係以整體之方式併入。
10:玻璃積層體 12:支持基材 14:密接層 14a:密接層與基板相接之表面 16: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 16a:基板之第1主面 16b:基板之第2主面 18:玻璃基板 18a:周緣區域 18A:玻璃基板 20:介電多層膜 20A:介電多層膜 22:附有密接層之支持基材 24:電子裝置用構件 28:玻璃基板 30:附有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積層體 32:電子裝置 100:玻璃積層體 W:寬度
圖1係本發明之玻璃積層體之第1實施形態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2係用以測定玻璃基板之SORI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3係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之一實施態樣之上表面圖。 圖4係本發明之玻璃積層體之第2實施形態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5(A)及(B)係按照步驟順序表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形態的模式性剖視圖。
10:玻璃積層體
12:支持基材
14:密接層
14a:密接層與基板相接之表面
16:附有介電多層膜之基板
16a:基板之第1主面
16b:基板之第2主面
18:玻璃基板
20:介電多層膜
22:附有密接層之支持基材

Claims (10)

  1. 一種積層體,其依序具備支持基材、密接層、及基板,且 上述基板可剝離地密接配置於上述密接層上, 配置於上述密接層上之前之上述基板之SORI為130 μm以上。
  2. 如請求項1之積層體,其中與上述密接層相接之側之上述基板之表面由含有Si原子之膜所被覆。
  3. 如請求項2之積層體,其中上述含有Si原子之膜為氧化矽之蒸鍍膜、氧化矽之濺鍍膜、或聚矽氧樹脂膜。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積層體,其中上述密接層為含有聚矽氧樹脂之層。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積層體,其中上述基板之主面之面積為300 cm2 以上。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積層體,其SORI為20~120 μm。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積層體,其中上述基板為玻璃基板。
  8. 一種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包括:構件形成步驟,其係於如請求項1之積層體之上述基板的與上述密接層為相反側之表面上形成電子裝置用構件,而獲得附有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積層體;及 分離步驟,其係從上述附有電子裝置用構件之積層體除去上述支持基材及上述密接層,而獲得具有上述基板與上述電子裝置用構件之電子裝置。
  9. 如請求項8之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上述基板為玻璃基板。
  10. 一種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其係製造如請求項2之積層體之方法,其包括: 對被覆於上述基板之含有Si原子之膜實施選自由電暈處理、大氣壓電漿處理、及UV臭氧處理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表面處理之步驟;及 將具有支持基材及配置於上述支持基材上之密接層之附有密接層之支持基材與由已實施上述表面處理之含有Si原子之膜被覆之基板進行積層之步驟。
TW110136975A 2016-08-18 2017-08-18 積層體、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TWI8074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60802 2016-08-18
JP2016160802 2016-08-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6273A true TW202206273A (zh) 2022-02-16
TWI807441B TWI807441B (zh) 2023-07-01

Family

ID=6119676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8048A TWI765904B (zh) 2016-08-18 2017-08-18 積層體、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TW110136975A TWI807441B (zh) 2016-08-18 2017-08-18 積層體、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8048A TWI765904B (zh) 2016-08-18 2017-08-18 積層體、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609360B2 (zh)
JP (3) JP6943249B2 (zh)
CN (1) CN109641419B (zh)
TW (2) TWI765904B (zh)
WO (1) WO20180342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63343B2 (ja) * 2018-07-12 2021-04-21 Agc株式会社 ガラス積層体、ディスプレイ用前面板、表示装置およびガラス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10963713A (zh) * 2019-12-30 2020-04-07 深圳市楠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JPWO2021193387A1 (zh) * 2020-03-24 2021-09-30
CN112853265B (zh) * 2020-12-31 2022-11-25 青岛久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电阻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JP7092247B1 (ja) * 2021-09-24 2022-06-28 Agc株式会社 積層体、及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7279840B1 (ja) 2022-08-23 2023-05-23 Agc株式会社 積層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66065B2 (ja) 1996-02-08 2001-05-14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JP2000047007A (ja) * 1998-07-31 2000-02-18 Sony Corp 反射防止膜及び陰極線管
TWI230002B (en) * 2000-10-17 2005-03-21 Nissha Printing Antireflective molded product and its manufacture method, mold for antireflective molded product
JP4571343B2 (ja) 2001-06-22 2010-10-27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コロナ放電用電極及び表面処理装置
JP2004050734A (ja) * 2002-07-23 2004-02-19 Oike Kaihatsu Kenkyusho:Kk 転写フィルム及び該転写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反射防止膜の形成方法、並びに該形成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る反射防止膜を備えた部材
JP4044386B2 (ja) * 2002-07-31 2008-02-06 Tdk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反射防止処理された物体
JP2005043755A (ja) 2003-07-24 2005-02-17 Seiko Epson Corp 光学多層膜フィルタ、光学多層膜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光学ローパスフィルタ、及び電子機器装置
JP2005189724A (ja) * 2003-12-26 2005-07-14 Sony Corp 光学多層膜の製造方法、スクリー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剥離フィルム付き光学二層膜
JP4462197B2 (ja) * 2006-01-23 2010-05-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ローパスフィルタ
JP2007264605A (ja) * 2006-02-28 2007-10-11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光学機能フィルム、表示装置、および、光学機能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7328284A (ja) * 2006-06-09 2007-12-20 Bridgestone Corp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8268418A (ja) * 2007-04-18 2008-11-0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KR100911008B1 (ko) * 2007-05-31 2009-08-0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필름형 필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0040662A (ja) * 2008-08-01 2010-02-18 Oki Semiconductor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100064624A (ko) * 2008-12-05 2010-06-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의 전면 필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CA2656506A1 (en) * 2009-02-27 2010-08-27 Bank Of Canada Security device
US20110010994A1 (en) * 2009-07-15 2011-01-20 Wilson Stephen S Spectral Selective Solar Control Film Containing an Air Layer for Windows
JP2011131149A (ja) 2009-12-24 2011-07-07 Ushio Inc ドライ洗浄方法およびドライ洗浄装置
JP2011230944A (ja) * 2010-04-26 2011-11-17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213128A (en) * 2010-07-05 2012-04-01 Sumitomo Chemical Co Laminate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JPWO2012144499A1 (ja) * 2011-04-22 2014-07-28 旭硝子株式会社 積層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用途
JP5864926B2 (ja) * 2011-07-14 2016-02-17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積層体、分離方法、及び製造方法
JP5797148B2 (ja) * 2011-09-12 2015-10-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コレステリック液晶性混合物、フィルム、選択反射板、積層体および合わせガラス
US9341748B2 (en) * 2011-12-28 2016-05-17 Guardian Industries Corp. Mirror for use in humid environments, and/or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5965990B (zh) * 2012-05-29 2018-06-01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层叠体和电子器件的制造方法
JP2014051404A (ja) 2012-09-06 2014-03-20 Asahi Glass Co Ltd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CN104755967B (zh) 2012-10-25 2016-08-2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防反射多层膜
JP5922008B2 (ja) * 2012-11-30 2016-05-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転写フィルムおよび透明積層体、それらの製造方法、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6244124B2 (ja) 2013-06-27 2017-12-06 ナミックス株式会社 ダイアタッチ用樹脂組成物
US10180700B2 (en) * 2013-07-01 2019-01-15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O2015125853A1 (ja) * 2014-02-19 2015-08-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転写フィルム、転写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透明積層体、透明積層体の製造方法、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411047B6 (ja) * 2014-03-25 2018-12-05 日鉄ケミカル&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ポリイミド積層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354297B2 (ja) * 2014-04-30 2018-07-11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カバーガラ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610560B2 (ja) * 2014-11-21 2019-11-27 Agc株式会社 ガラス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CN115447223A (zh) 2014-12-26 2022-12-09 Agc株式会社 玻璃层叠体、电子器件的制造方法、玻璃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玻璃板包装体
JP6103152B2 (ja) 2015-01-14 2017-03-29 旭硝子株式会社 近赤外線カットフィルタおよび固体撮像装置
JP6358114B2 (ja) * 2015-02-02 2018-07-18 Jsr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ー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ターを用いた装置
JP6405045B2 (ja) * 2015-06-15 2018-10-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貼り付け方法
JP6652566B2 (ja) * 2015-07-27 2020-02-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透明電極付き複合体、転写フィルム、透明電極付き複合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
JP6623058B2 (ja) * 2015-12-18 2019-12-18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光学体の形成方法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6561823B2 (ja) * 2015-12-18 2019-08-21 Agc株式会社 保護フィルム付きガラス積層体
US10274647B2 (en) * 2017-05-18 2019-04-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elf-cleaning film system and article
WO2019077891A1 (ja) * 2017-10-16 2019-04-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転写材料、タッチセンサ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6407487B1 (ja) * 2017-11-08 2018-10-17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7482790B2 (ja) * 2018-06-14 2024-05-14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保護コーティングを有する光学アセンブリ
JP2020012994A (ja) * 2018-07-19 2020-01-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保護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41419A (zh) 2019-04-16
US11609360B2 (en) 2023-03-21
JPWO2018034290A1 (ja) 2019-06-20
JP2021165037A (ja) 2021-10-14
JP2022001437A (ja) 2022-01-06
JP7303963B2 (ja) 2023-07-06
CN109641419B (zh) 2021-07-27
TWI765904B (zh) 2022-06-01
JP6943249B2 (ja) 2021-09-29
JP7136275B2 (ja) 2022-09-13
TWI807441B (zh) 2023-07-01
US20190176433A1 (en) 2019-06-13
TW201827215A (zh) 2018-08-01
WO2018034290A1 (ja) 2018-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5904B (zh) 積層體、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積層體之製造方法
KR101973826B1 (ko) 적층체,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전자 디바이스용 부재가 부착된 유리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TWI622493B (zh)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lamin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device
TWI645979B (zh) Glass lamin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device
TWI526306B (zh) A laminated body, a panel for a display device with a support plate, a display panel, and a display device
JP5887946B2 (ja) 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ガラス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KR102475698B1 (ko) 적층 기판 및 전자 디바이스의 제조 방법
WO2015163134A1 (ja) ガラス積層体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2013184346A (ja) ガラス積層体、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TWI695820B (zh) 載體基板、積層體、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
TWI613073B (zh) 玻璃積層體及其製造方法、以及附矽氧樹脂層之支持基材
KR20230044023A (ko) 유리 적층체, 전자 디바이스의 제조 방법, 유리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유리판 곤포체
KR102526047B1 (ko) 유리 적층체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WO2015016113A1 (ja) 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WO2016017649A1 (ja) ガラス積層体、無機層付き支持基板、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及び、無機層付き支持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17164903A (ja) ガラス積層体、無機層付き支持基板、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無機層付き支持基板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