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13108A - 蒸鍍源以及真空處理裝置 - Google Patents

蒸鍍源以及真空處理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13108A
TW202113108A TW109127637A TW109127637A TW202113108A TW 202113108 A TW202113108 A TW 202113108A TW 109127637 A TW109127637 A TW 109127637A TW 109127637 A TW109127637 A TW 109127637A TW 202113108 A TW202113108 A TW 20211310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por deposition
heating mechanism
top plate
reflector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27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9707B (zh
Inventor
藤井厳
宮内琢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愛發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愛發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愛發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3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31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9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970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24Vacuum evapo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24Vacuum evaporation
    • C23C14/26Vacuum evaporation by resistance or inductive heating of the sour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14/00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 C23C14/22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or by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coating form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coating
    • C23C14/24Vacuum evaporation
    • C23C14/243Crucibles for source materi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係抑制因蒸鍍材料所致的噴出噴嘴之堵塞。本發明之解決手段為:於蒸鍍源中,蒸發容器係具有容器本體以及頂板,前述容器本體包含底部與連接地設置於前述底部的側壁部,前述頂板係與前述底部對向且設置有噴出噴嘴,前述蒸發容器係於被前述容器本體與前述頂板包圍的空間收容有蒸鍍材料。第一加熱機構係與前述側壁部對向。第二加熱機構係與前述頂板以及前述噴出噴嘴之各者的側部對向,且與前述第一加熱機構在從前述底部朝向前述頂板的方向分離地設置。第一反射器係與前述第一加熱機構對向,且設置於前述側壁部之相反側。第二反射器係與前述第二加熱機構對向,且設置於前述側部之相反側,且與前述第一反射器在前述方向分離地設置。

Description

蒸鍍源以及真空處理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蒸鍍源以及真空處理裝置。
真空處理裝置之中例如有一種對顯示器用之大型基板蒸鍍有機材料的裝置。這樣的裝置中係使基板與蒸鍍源對向,從蒸鍍源向基板噴出蒸鍍材料並對基板蒸鍍蒸鍍材料。
蒸鍍源係具有:蒸發容器(坩堝),係收容蒸鍍材料;頂板,係塞住蒸發容器;噴出噴嘴,係設置於頂板;以及加熱機構,係加熱蒸發容器、頂板以及噴出噴嘴(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當蒸鍍材料被加熱機構加熱時,蒸鍍材料從噴出噴嘴向基板噴出。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21483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就增加使用了如上述般的真空處理裝置的生產量的方案之一而言,存在有延長連續運作時間的方法。但是,蒸鍍材料不僅會附著在基板也會附著在噴出噴嘴周邊的部位。因此,若連續運作時間變長,則存在有因於周邊部位堆積的蒸鍍材料而使噴出噴嘴被覆蓋且噴出噴嘴被蒸鍍材料堵塞的可能性。
為了防止這樣的噴出噴嘴之堵塞而亦存在有延長噴出噴嘴之長度的方法。然而,若噴出噴嘴之長度變長,則這樣會使噴出噴嘴之前端部容易變冷且蒸鍍材料在噴出噴嘴內被捕捉,結果引起蒸鍍材料在噴出噴嘴內堵住等之現象。
有鑑於以上事情,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抑制因蒸鍍材料所致的噴出噴嘴之堵塞且生產性高的蒸鍍源以及真空處理裝置。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一形態的蒸鍍源係具備蒸發容器、第一加熱機構、第二加熱機構、第一反射器(reflector)以及第二反射器。 上述蒸發容器係具有容器本體以及頂板,上述容器本體包含底部與連接地設置於上述底部的側壁(side wall)部,上述頂板係與上述底部對向且設置有噴出噴嘴,上述蒸發容器係於被上述容器本體與上述頂板包圍的空間收容有蒸鍍材料。 上述第一加熱機構係與上述側壁部對向。 上述第二加熱機構係與上述頂板以及上述噴出噴嘴之各者的側(side)部對向,且與上述第一加熱機構在從上述底部朝向上述頂板的方向分離地設置。 上述第一反射器係與上述第一加熱機構對向,且設置於上述側壁部之相反側。 上述第二反射器係與上述第二加熱機構對向,且設置於上述側部之相反側,且與上述第一反射器在上述方向分離地設置。
依據這樣的蒸鍍源,抑制因蒸鍍材料所致的噴出噴嘴之堵塞,提升使用了蒸鍍源的真空處理之生產性。
於上述蒸鍍源中,亦可為進一步具備將上述側壁部以及上述側部包圍的冷卻機構,上述第一反射器以及上述第一加熱機構係位於上述冷卻機構與上述側壁部之間,上述第二反射器以及上述第二加熱機構係位於上述冷卻機構與上述側部之間。
依據這樣的蒸鍍源,由於設置有將蒸發容器包圍的冷卻機構,故可更確實地抑制因蒸鍍材料所致的噴出噴嘴之堵塞,提升使用了蒸鍍源的真空處理之生產性。
於上述蒸鍍源中,亦可為在上述蒸發容器之內部中之上述底部與上述頂板之間設置遮熱板,於被上述容器本體與上述遮熱板包圍的空間係收容有上述蒸鍍材料,上述遮熱板之一部分係接觸上述側壁部。
依據這樣的蒸鍍源,由於蒸發容器內設置有接觸容器本體的遮熱板,故可更確實地抑制因蒸鍍材料所致的噴出噴嘴之堵塞,提升使用了蒸鍍源的真空處理之生產性。
於上述蒸鍍源中,亦可為與上述第一反射器和上述第二反射器分離的空間區域對向的上述容器本體之表面的熱輻射率係較上述表面以外的上述容器本體之表面的熱輻射率高。
依據這樣的蒸鍍源,由於容器本體之一部分之表面的熱輻射率構成為相對地高,故可更確實地抑制因蒸鍍材料所致的噴出噴嘴之堵塞,提升使用了蒸鍍源的真空處理之生產性。
於上述蒸鍍源中,亦可為與上述空間區域對向的上述容器本體之上述表面係噴砂(blast)處理面。
依據這樣的蒸鍍源,由於容器本體之一部分的表面為噴砂(blast)處理面,故可更確實地抑制因蒸鍍材料所致的噴出噴嘴之堵塞,提升使用了蒸鍍源的真空處理之生產性。
於上述蒸鍍源中,亦可為相對於上述容器本體之深度d,從上述底部起之上述第一加熱機構之高度h係上述深度d的3分之2以下。
依據這樣的蒸鍍源,由於上部加熱機構與下部加熱機構係以上述距離遠離,故可更確實地抑制因蒸鍍材料所致的噴出噴嘴之堵塞,提升使用了蒸鍍源的真空處理之生產性。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一形態的真空處理裝置係具備真空容器、上述蒸鍍源以及在上述真空容器內與上述蒸鍍源對向的基板保持機構。
依據這樣的真空處理裝置,抑制因蒸鍍材料所致的噴出噴嘴之堵塞,提升使用了蒸鍍源的真空處理之生產性。 [發明功效]
如以上所述,依據本發明可提供抑制因蒸鍍材料所致的噴出噴嘴之堵塞且生產性高的蒸鍍源以及真空處理裝置。
以下,參照圖式並且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於各圖式存在有導入XYZ軸座標的情形。另外,存在有於同一構件或具有同一功能的構件附加同一符號的情形,亦存在有說明同一構件後適宜省略說明的情形。
圖1為本實施形態之蒸鍍源的示意性之剖面圖。圖2係本實施形態之蒸鍍源的示意性之俯視圖。於圖1顯示有圖2之A1-A1線剖面。圖2中,從上方觀看蒸鍍源30A的情形中,係為了顯示蒸鍍源30A所包含的蒸發容器31而省略了阻熱板60。
如圖1所示的蒸鍍源30A係作為真空處理裝置1(圖3)之成膜源而使用。蒸鍍源30A係具備:蒸發容器(坩堝)31、下部加熱機構(第一加熱機構)331、上部加熱機構(第二加熱機構)332、下部反射器(第一反射器)341、上部反射器(第二反射器)342以及阻熱板60。下部加熱機構331與上部加熱機構332係被控制裝置80(圖3)控制。
蒸發容器31係將一軸方向(圖中,X軸方向)作為長邊方向而延伸。在將蒸發容器31從Z軸方向俯視的情形中,蒸發容器31之外形係例如長方形。蒸發容器31係包含容器本體311與頂板312。
容器本體311係包含底部31b與連接地設置於底部31b的側壁部31w。頂板312係與底部31b對向。頂板312係載置於側壁部31w上。頂板312可藉由嵌入而固定於側壁部31w,亦可為藉由固定具而固定於側壁部31w。另外,亦可於頂板312與側壁部31w之間配置密封構件。於被容器本體311與頂板312包圍的空間315係收容有蒸鍍材料30m。蒸鍍材料30m係例如有機材料、金屬等。於頂板312設置有複數個噴出噴嘴32。
複數個噴出噴嘴32之各者係隔著預定的間隔於蒸發容器31之長邊方向(X軸方向)一列狀地排列。複數個噴出噴嘴32之各者係連通至蒸發容器31之空間315。從噴出口320噴出已填充於蒸發容器31的蒸鍍材料30m。例如當蒸鍍材料30m被下部加熱機構331加溫時,蒸鍍材料30m之蒸氣係從蒸鍍材料30m之蒸發面30s(空間315與蒸鍍材料30m間的界面)向噴出噴嘴32緩緩蒸發。
噴出噴嘴32的噴出口320係與基板90(圖3)對向。但是,在複數個噴出噴嘴32中為了使X軸方向中的膜厚分布更均一,而使在列之兩側附近配置的噴出噴嘴32以背向基板90的方式傾斜。例如在複數個噴出噴嘴32之兩側以及兩側附近配置的噴出噴嘴32之中心軸32c係與頂板312之法線交叉。
下部加熱機構331係與側壁部31w之下部對向。從Z軸方向觀看蒸鍍源30A的情形中,下部加熱機構331係包圍容器本體311。下部加熱機構331係感應加熱方式或電阻加熱方式之加熱機構。
上部加熱機構332係與頂板312之側部312w、從阻熱板60的下方的部分的噴出噴嘴32之側部32w對向。上部加熱機構332係未設置於蒸鍍材料30m之蒸發面30s的正上方。上部加熱機構332係感應加熱方式或電阻加熱方式之加熱機構。
當將從底部31b朝向頂板312的方向作為Z軸方向時,上部加熱機構332係與下部加熱機構331在Z軸方向分離地設置。從Z軸方向觀看蒸鍍源30A的情形中,上部加熱機構332係將頂板312以及噴出噴嘴32包圍。上部加熱機構332之下端係例如位於頂板312之下表面(或容器本體311之上端)。
上部加熱機構332係藉由控制裝置80而與下部加熱機構331獨立地被控制。例如上部加熱機構332係優先地加熱頂板312以及噴出噴嘴32,下部加熱機構331係經由容器本體311優先地加熱蒸鍍材料30m。
下部反射器341係與下部加熱機構331對向。下部反射器341係設置於側壁部31w之相反側。下部加熱機構331係設置於下部反射器341與側壁部31w之間。從Z軸方向觀看蒸鍍源30A的情形中,下部反射器341係包圍容器本體311。下部反射器341係由至少一層的板材所構成。與下部加熱機構331排列的下部反射器341係亦可具有將下部加熱機構331支撐的支撐機構。該情形中,包含於下部加熱機構331的例如加熱器線係固定地支撐於下部反射器341。
上部反射器342係與上部加熱機構332對向。上部反射器342係設置於頂板312之側部312w之相反側。上部反射器342係與下部反射器341在Z軸方向分離地設置。上部加熱機構332係設置於上部反射器342與頂板312之間。在從Z軸方向觀看蒸鍍源30A的情形中,上部反射器342係包圍頂板312。上部反射器342係由至少一層的板材所構成。與上部加熱機構332排列的上部反射器342係亦可具有將上部加熱機構332支撐的支撐機構。該情形中,包含於上部加熱機構332的例如加熱器線係固定地支撐於上部反射器342。
於蒸鍍源30A中,從底部31b起之下部加熱機構331之高度h係設定為相對於容器本體311之深度d為3分之2以下。另外,本實施形態中,將與下部加熱機構331和上部加熱機構332分離的空間區域A'對向的容器本體311之區域作為區域A。在剛開始蒸鍍後,蒸鍍材料30m之蒸發面30s之高度係位於區域A。圖1中係顯示蒸鍍材料30m之蒸發進行了某程度的狀態。
阻熱板60係覆蓋上部加熱機構332。複數個噴出噴嘴32之各者係以不被阻熱板60遮蔽的方式例如貫通阻熱板60。阻熱板60係由至少一層的板材所構成。
容器本體311、頂板312以及噴出噴嘴32係鈦、鉬、鉭、不鏽鋼等之金屬。下部反射器341、上部反射器342之材料係例如為不鏽鋼、銅、鋁等之金屬。
圖3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真空處理裝置的示意性之剖面圖。
真空處理裝置1係具備真空容器10、基板支撐機構20、蒸鍍源30A、阻熱板60以及控制裝置80。真空處理裝置1係蒸鍍裝置,將蒸鍍材料30m蒸鍍於基板90。
真空容器10係維持減壓狀態的容器。真空容器10係藉由排氣機構70而排氣內部之氣體。在從基板支撐機構20朝向蒸鍍源30A的方向(以下稱為Z軸方向)俯視真空容器10時之平面形狀係例如為矩形狀。
真空容器10係收容基板支撐機構20、蒸鍍源30A以及阻熱板60等。亦可於真空容器10裝設可供給氣體的氣體供給機構。另外,亦可於真空容器10裝設用以計測真空容器10之內部的壓力的壓力計。另外,亦可於真空容器10設置用以間接地計測在基板90形成的膜之蒸鍍速度等的膜厚計。
基板支撐機構20係位於真空容器10之上部。基板支撐機構20係在Z軸方向中與蒸鍍源30A對向。基板支撐機構20係一邊支撐用以將基板90保持的基板保持件(substrate holder)91一邊將基板90以及基板保持件91於Y軸方向搬送。亦即,係一邊搬送基板90一邊於基板90蒸鍍蒸鍍材料30m。
基板90係例如矩形狀之大型玻璃基板。另外,亦可於基板90與蒸鍍源30A之間設置遮罩構件92。另外,亦可於基板90中之與遮罩構件92的相反側(基板90之裏面側)設置用以將基板90之溫度調節的加熱機構。
蒸鍍源30A係位於真空容器10之下部。蒸鍍源30A係於Z軸方向與基板90對向。蒸鍍源30A係固定於例如未圖示的支撐台。蒸鍍源30A係在與基板90搬送的方向正交的方向(X軸方向)延伸。蒸鍍源30A係不限於1個,例如亦可為於Y軸方向排列設置複數個。該情形中,複數個蒸發容器31之各者係成為互相平行且於Y軸方向排列。可於複數個蒸發容器31之各者填充種類不同的蒸鍍材料30m。
亦可將用以變更蒸鍍源30A與基板90間的相對距離的搬送機構設置於蒸鍍源30A側。例如藉由對於固定的基板90移動蒸鍍源30A以及用以將蒸鍍源30A搬送的搬送機構,從而可變更蒸鍍源30A與基板90間的相對距離。
說明蒸鍍源30A之作用。圖4係說明蒸鍍源的作用的示意性之剖面圖。
於蒸發容器31收容的蒸鍍材料30m係被下部加熱機構331加熱,蒸鍍材料30m蒸發且蒸鍍材料30m之蒸氣壓增加。在此,蒸發容器31內之蒸鍍材料30m係可從固體物昇華,亦可暫且熔融為液體且經由液體而蒸發。藉此,蒸鍍材料30m成為蒸氣流而從複數個噴出噴嘴32之各者噴出。圖4中,蒸鍍材料30m從下部加熱機構331接受的熱之流動係示意性地以箭號h1表示。
進一步地,即使蒸鍍材料30m之蒸氣射入頂板312以及噴出噴嘴32之各者的內壁,頂板312以及噴出噴嘴32仍被上部加熱機構332加熱。藉此,於各者的內壁中引起蒸鍍材料30m之脫離。圖4中,頂板312以及噴出噴嘴32從上部加熱機構332接受的熱之流動係示意性地以箭號h2表示。結果,於頂板312以及噴出噴嘴32之各者的內壁係成為不易堆積蒸鍍材料30m。
由此,從蒸發面30s蒸發的蒸鍍材料30m係不會在蒸發容器31內以及噴出噴嘴32內被捕捉且經由空間315、噴出噴嘴32而向基板90蒸發。
另一方面,頂板312藉由上部加熱機構332接受的熱之一部分係通過容器本體311之側壁部31w而向底部31b傳導。圖4中,將頂板312之熱的一部分的流動示意性地以箭號h3表示。
然而,以箭號h3表示的熱係因為容器本體311之A區域係從加熱機構(下部加熱機構331、上部加熱機構332)以及反射器(下部反射器341、上部反射器342)開放故通過區域A而放出至真空容器10內。藉此,蒸鍍材料30m係不易受到上部加熱機構332之影響而優先地被下部加熱機構331加熱。
假使沒有如A區域般的熱放出區域而使蒸鍍材料30m受到上部加熱機構332之影響,則將導致蒸鍍材料30m不僅被下部加熱機構331加溫也被上部加熱機構332加溫。藉此,從蒸發面30s蒸發的蒸鍍材料30m之蒸發量變得過剩,導致蒸鍍材料30m射入頂板312以及噴出噴嘴32之各者的內壁的量較蒸鍍材料30m從頂板312以及噴出噴嘴32之各者的內壁脫離的量增加。結果,蒸鍍材料30m堆積於頂板312以及噴出噴嘴32之各者的內壁,例如可能引起蒸鍍材料30m在噴出噴嘴32堵住。
本實施形態中,將上下的加熱機構之功能分開,下部加熱機構331係優先地加熱蒸鍍材料30m,上部加熱機構332係優先地加熱頂板312以及噴出噴嘴32。換言之,於藉由下部加熱機構331加熱的部分與藉由上部加熱機構332加熱的部分之間會產生溫度差。
藉此,成為經常保持蒸鍍材料30m從頂板312以及噴出噴嘴32之各者的內壁脫離的頻度勝過蒸鍍材料30m射入頂板312以及噴出噴嘴32之內壁的頻度之狀態,而不易引起蒸鍍材料30m在噴出噴嘴32堵住。
另外,於蒸鍍源30A中,上部加熱機構332在Z軸方向並未與頂板312對向。藉此,於蒸鍍源30A之維護時,上部加熱機構332不會成為將頂板312從容器本體311取下之作業的妨礙,而可簡便地將頂板312從容器本體311取下。另外,由於下部加熱機構331亦沿著Z軸方向設置,故在將蒸發容器31之整體往上方拉起時,下部加熱機構331以及上部加熱機構332仍不會成為該作業之障礙。
另外,由於上部加熱機構332係沿著Z軸方向設置,故基板90從上部加熱機構332接受的熱量低,抑制因上部加熱機構332所致的基板90之溫度上升。
[第一變形例]
圖5係本實施形態之第一變形例的示意性之剖面圖。
蒸鍍源30B係進一步具備冷卻機構40。從Z軸方向觀看蒸鍍源30B時,冷卻機構40係包圍蒸發容器31。例如冷卻機構40係包圍容器本體311之側壁部31w以及頂板312之側部312w。冷卻機構40係由在內部埋設了水路的板構件或於表面固定了水路的板構件所構成。
下部反射器341以及下部加熱機構331係位於冷卻機構40與側壁部31w之間。上部反射器342以及上部加熱機構332係位於冷卻機構40與側部312w之間。區域A係與冷卻機構40對向。
藉此,以箭號h3表示的熱(圖4)係變得易於被冷卻機構40吸收,以箭號h3表示的熱係通過區域A進一步有效率地放出至側壁部31w外。藉此,頂板312以及噴出噴嘴32係被上部加熱機構332更有效率地加熱,蒸鍍材料30m係被下部加熱機構331更有效率地加熱。
[第二變形例]
圖6係本實施形態之第二變形例的示意性之剖面圖。
在蒸鍍源30C中,於蒸發容器31之內部設置有遮熱板50。遮熱板50係設置於底部31b與頂板312之間。蒸鍍材料30m係收容於被容器本體311與遮熱板50包圍的空間315。遮熱板50之一部分係接觸側壁部31w。於側壁部31w設置有用以將遮熱板50扣止的扣止部313。
遮熱板50係包含平板部501以及連接地設置於平板部501的一對折曲部502。折曲部502係對於平板部501交叉,例如大致正交。折曲部502係對向於側壁部31w之A區域且接觸側壁部31w之A區域。另外,於平板部501係設置有於Y軸方向排列設置的複數個孔部510。孔部510係不限於在Y軸方向而亦可為在X軸方向排列設置。從蒸發面30s蒸發的蒸鍍材料30m係通過孔部510而進入至噴出噴嘴32。
藉由遮熱板50之配置,即使於頂板312蓄積的餘熱從頂板312向蒸鍍材料30m放射,此放射熱仍會被遮熱板50遮蔽。然後,由於遮熱板50之折曲部502係接觸側壁部31w之A區域,故放射熱變得不易累積於遮熱板50而會經由折曲部502以及側壁部31w放出至側壁部31w外。
如上述般,在蒸鍍源30C中,不僅以箭號h3表示的熱(圖4)通過區域A放出至側壁部31w外,在頂板312蓄積的餘熱亦被遮熱板50遮蔽。然後,該餘熱係經由折曲部502以及側壁部31w放出至側壁部31w外。藉此,頂板312以及噴出噴嘴32係被上部加熱機構332更有效率地加熱,蒸鍍材料30m係被下部加熱機構331更有效率地加熱。
[第三變形例]
圖7係本實施形態之第三變形例的示意性之剖面圖。
蒸鍍源30D中係構成為區域A中的容器本體311之表面314的熱輻射率較表面314以外的容器本體311之表面的熱輻射率相對地高。例如表面314係具有較表面314以外的表面粗糙度還粗的表面粗糙度,例如為選擇性地以陶瓷噴砂(ceramic beads blast)處理的噴砂處理面。例如,表面314的熱輻射率係設定為0.3以上;相對於此,表面314以外的表面的熱輻射率係設定為0.2以下。
若為這樣的構成,由於以箭號h3表示的熱(圖4)係通過表面314進一步有效率地放出至側壁部31w外,故頂板312以及噴出噴嘴32係被上部加熱機構332更有效率地加熱,蒸鍍材料30m係被下部加熱機構331更有效率地加熱。
[第四變形例]
圖8係本實施形態之第四變形例的示意性之剖面圖。
在蒸鍍源30E中,於區域A中的容器本體311設置有複數個翼片(fin)35。
若為這樣的構成,由於以箭號h3表示的熱(圖4)係通過複數個翼片35進一步有效率地放出至側壁部31w外,故頂板312以及噴出噴嘴32係被上部加熱機構332更有效率地加熱,蒸鍍材料30m係被下部加熱機構331更有效率地加熱。
以上,雖說明了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但本發明並非僅限定於前述實施形態而可以施加各種變更,自不待言。例如可以複合蒸鍍源30B、30C、30D、30E之至少兩個。各實施形態係不限於獨立的形態,而可在技術上可能的前提下複合。
另外,本說明書中的「對向」不僅指某構件直接面向另一構件的情形,亦包含某構件經由第三構件而面向另一構件的情形。於後者的情形中,第三構件之至少一部分係位於某構件與另一構件之間。
1:真空處理裝置 10:真空容器 20:基板支撐機構 30A,30B,30C,30D,30E:蒸鍍源 30m:蒸鍍材料 30s:蒸發面 31:蒸發容器 31b:底部 31w:側壁部 32:噴出噴嘴 32c:中心軸 32w,312w:側部 35:翼片 40:冷卻機構 50:遮熱板 60:阻熱板 70:排氣機構 80:控制裝置 90:基板 91:基板保持件 92:遮罩構件 311:容器本體 312:頂板 313:扣止部 314:表面 315:空間 320:噴出口 331:下部加熱機構 332:上部加熱機構 341:下部反射器 342:上部反射器 501:平板部 502:折曲部 510:孔部 A:區域 A':空間區域 d:深度 h:高度 h1,h2,h3:箭號
[圖1]係本實施形態之蒸鍍源的示意性之剖面圖。 [圖2]係本實施形態之蒸鍍源的示意性之俯視圖。 [圖3]係顯示本實施形態之真空處理裝置的示意性之剖面圖。 [圖4]係說明蒸鍍源的作用的示意性之剖面圖。 [圖5]係本實施形態之第一變形例的示意性之剖面圖。 [圖6]係本實施形態之第二變形例的示意性之剖面圖。 [圖7]係本實施形態之第三變形例的示意性之剖面圖。 [圖8]係本實施形態之第四變形例的示意性之剖面圖。
30A:蒸鍍源
30m:蒸鍍材料
30s:蒸發面
31:蒸發容器
31b:底部
31w:側壁部
32:噴出噴嘴
32c:中心軸
32w,312w:側部
60:阻熱板
311:容器本體
312:頂板
315:空間
320:噴出口
331:下部加熱機構
332:上部加熱機構
341:下部反射器
342:上部反射器
A:區域
A':空間區域
d:深度
h:高度

Claims (7)

  1. 一種蒸鍍源,係具備: 蒸發容器,係具有容器本體以及頂板,前述容器本體包含底部與連接地設置於前述底部的側壁部,前述頂板係與前述底部對向且設置有噴出噴嘴,前述蒸發容器係於被前述容器本體與前述頂板包圍的空間收容有蒸鍍材料; 第一加熱機構,係與前述側壁部對向; 第二加熱機構,係與前述頂板以及前述噴出噴嘴之各者的側部對向,且與前述第一加熱機構在從前述底部朝向前述頂板的方向分離地設置; 第一反射器,係與前述第一加熱機構對向,且設置於前述側壁部之相反側;以及 第二反射器,係與前述第二加熱機構對向,且設置於前述側部之相反側,且與前述第一反射器在前述方向分離地設置。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蒸鍍源,其中進一步具備將前述側壁部以及前述側部包圍的冷卻機構; 前述第一反射器以及前述第一加熱機構係位於前述冷卻機構與前述側壁部之間; 前述第二反射器以及前述第二加熱機構係位於前述冷卻機構與前述側部之間。
  3.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蒸鍍源,其中在前述蒸發容器之內部係於前述底部與前述頂板之間設置遮熱板; 於被前述容器本體與前述遮熱板包圍的空間係收容有前述蒸鍍材料; 前述遮熱板之一部分係接觸前述側壁部。
  4.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蒸鍍源,其中與前述第一反射器和前述第二反射器分離的空間區域對向的前述容器本體之表面的熱輻射率係較前述表面以外的前述容器本體之表面的熱輻射率高。
  5.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蒸鍍源,其中與前述空間區域對向的前述容器本體之前述表面係噴砂處理面。
  6.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蒸鍍源,其中相對於前述容器本體之深度d,從前述底部起之前述第一加熱機構之高度h係前述深度d的3分之2以下。
  7. 一種真空處理裝置,係具備: 真空容器; 蒸鍍源;以及 基板保持機構,係在前述真空容器內與前述蒸鍍源對向; 前述蒸鍍源係具有: 蒸發容器,係具有容器本體以及頂板,前述容器本體包含底部與連接地設置於前述底部的側壁部,前述頂板係與前述底部對向且設置有噴出噴嘴,前述蒸發容器係於被前述容器本體與前述頂板包圍的空間係收容有蒸鍍材料; 第一加熱機構,係與前述側壁部對向; 第二加熱機構,係與前述頂板的側部對向,且與前述第一加熱機構在從前述底部朝向前述頂板的方向分離地設置; 第一反射器,係與前述第一加熱機構對向,且設置於前述側壁部之相反側;以及 第二反射器,係與前述第二加熱機構對向,設置於前述側部之相反側,且與前述第一反射器在前述方向分離而設置。
TW109127637A 2019-09-09 2020-08-14 蒸鍍源以及真空處理裝置 TWI7497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3807 2019-09-09
JP2019163807 2019-09-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3108A true TW202113108A (zh) 2021-04-01
TWI749707B TWI749707B (zh) 2021-12-11

Family

ID=74866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27637A TWI749707B (zh) 2019-09-09 2020-08-14 蒸鍍源以及真空處理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982695B2 (zh)
KR (1) KR102604495B1 (zh)
CN (1) CN113227442B (zh)
TW (1) TWI749707B (zh)
WO (1) WO20210491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05114A (zh) * 2023-01-04 2023-04-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蒸镀源和蒸镀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1733C (zh) * 2004-03-30 2008-12-10 株式会社延原表 蒸镀工序用喷嘴蒸发源
KR100685431B1 (ko) * 2004-11-26 2007-02-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물 증착원
JP2008024998A (ja) * 2006-07-24 2008-02-07 Canon Inc 真空蒸着源および真空蒸着装置
JP4831841B2 (ja) * 2009-07-10 2011-12-0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真空蒸着装置及び方法
JP5520871B2 (ja) 2011-03-31 2014-06-11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蒸着装置
JP2014072005A (ja) * 2012-09-28 2014-04-21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蒸発源、真空蒸着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製造方法
JP6223675B2 (ja) * 2012-11-29 2017-11-01 株式会社オプトラン 真空蒸着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真空蒸着方法
JP2015067846A (ja) * 2013-09-27 2015-04-13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ファインシステムズ 蒸発源及び真空蒸着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231603B1 (ko) * 2013-12-26 2021-03-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증착 장치
CN105296934B (zh) * 2015-11-09 2018-06-19 合肥欣奕华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线形蒸发源及蒸镀设备
CN205133726U (zh) * 2015-11-26 2016-04-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蒸镀机的喷嘴系统
KR101885092B1 (ko) * 2016-12-09 2018-08-03 주식회사 선익시스템 리플렉터실드의 온도상승을 억제시키는 증착챔버
KR101938219B1 (ko) * 2017-02-24 2019-01-15 주식회사 선익시스템 선형 증발원용 도가니 및 선형 증발원
JP6576009B2 (ja) * 2017-08-28 2019-09-18 キヤノントッキ株式会社 蒸発源容器及び蒸発源装置
CN107400858A (zh) * 2017-09-18 2017-1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蒸发源及蒸镀系统
JP7058499B2 (ja) * 2017-12-08 2022-04-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蒸着源、電子ビーム真空蒸着装置及び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CN108239749A (zh) * 2018-01-26 2018-07-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蒸镀坩埚及蒸镀机
CN110000708A (zh) * 2019-04-15 2019-07-12 徐州协鑫太阳能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改造坩埚粗糙度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7442A (zh) 2021-08-06
KR20210087057A (ko) 2021-07-09
JPWO2021049146A1 (ja) 2021-09-27
WO2021049146A1 (ja) 2021-03-18
TWI749707B (zh) 2021-12-11
CN113227442B (zh) 2023-07-18
JP6982695B2 (ja) 2021-12-17
KR102604495B1 (ko) 2023-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03836B1 (en) Evaporation source and method of depositing thin film using the same
KR101084333B1 (ko) 유기전계발광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제조용 증발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증착장치
KR101561852B1 (ko) 히터가 탈착되는 선형증발원
WO2017128471A1 (zh) 真空蒸镀加热装置
JP2014239220A5 (zh)
KR20140122838A (ko) 증발 증착 장치
TWI749707B (zh) 蒸鍍源以及真空處理裝置
JP2016540892A5 (zh)
JP2008231573A (ja) 気化るつぼ、および気化特徴を適合した気化装置
KR102295876B1 (ko) 금속 증착용 도가니
JP4090039B2 (ja) 蒸着装置における蒸発源
KR20110002235A (ko) 하향식 선형 증발원 및 이를 이용한 박막 형성 장치
KR101846692B1 (ko) 스피팅 방지 구조체를 구비한 증착장치용 증발원
JP2023075126A (ja) 真空チャンバ内で基板をコーティングするための気相堆積装置及び方法
KR101520335B1 (ko) 기판 증착 장치
TWI386499B (zh) 蒸鍍裝置
KR102164986B1 (ko) 증발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기판처리장치
TW201816956A (zh) 具有收集器裝置之熱處理系統
JP2020176287A (ja) 蒸着源及び真空処理装置
JP7078462B2 (ja) 真空蒸着装置用の蒸着源
KR101347259B1 (ko) 대기압 공정 및 연속 공정이 가능한 유기물 증착장치
JP4166062B2 (ja) 大気開放型cvd装置
US20070295275A1 (en) Epitaxial Reactor Cooling Method and Reactor Cooled Thereby
JP2020132984A (ja) 真空処理装置及び真空処理方法
KR101243031B1 (ko) 막두께 측정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증착 장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