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45451A - 預浸體及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 Google Patents

預浸體及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45451A
TW201945451A TW108113752A TW108113752A TW201945451A TW 201945451 A TW201945451 A TW 201945451A TW 108113752 A TW108113752 A TW 108113752A TW 108113752 A TW108113752 A TW 108113752A TW 201945451 A TW201945451 A TW 20194545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repreg
epoxy resin
carbon fiber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3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本篤希
新井厚仁
古川浩司
渡遼平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5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545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24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 C08J5/241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using inorganic fibres
    • C08J5/243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using inorganic fibres using carbon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C08J5/0405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 C08J5/042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ibres with carbon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59/00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C08G59/18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 C08G59/40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uring agents used
    • C08G59/50Amines
    • C08G59/5033Amines aromat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C08J5/06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using pretreated fibrous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24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 C08J5/248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using pre-treated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24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 C08J5/249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s used in the prepolymer mix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08K7/04Fibres or whiskers inorganic
    • C08K7/06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9/00Use of pretreated ingredients
    • C08K9/04Ingredients treated with organic substan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poxy resins;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poxy resins;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08J2363/02Polyglycidyl ethers of bis-phen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71/02Polyalkylene 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only,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J2361/00 - C08J2377/00
    • C08J2379/04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Polyhydraz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J2379/08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8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Polysulfone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81/04Polysulf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8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Polysulfone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81/06Polysulfones; Polyethersulf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7Amines;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 C08K5/18Amines;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with aromatically bound amino grou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 Epoxy Resin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了提供一種可獲得模式I層間韌性與模式II層間韌性優異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預浸體及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而製成一種預浸體,其包含下述構成要素[A]~構成要素[C],且滿足條件(I)~條件(III)。
[A]: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
[B]:具有特定結構的環氧樹脂
[C]:[B]的硬化劑
[I]:包含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130℃~180℃的溫度範圍內具有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
[II]:於100℃下等溫保持30分鐘後的預浸體不具有源自藉由100℃下的廣角X射線繞射而測定的繞射角度2θ=1.0°~6.0°的高次結構。
[III]:於180℃下等溫保持2小時後的預浸體具有源自藉由180℃下的廣角X射線繞射而測定的繞射角度2θ=1.0°~6.0°的高次結構。

Description

預浸體及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可獲得兼具優異的模式I層間韌性、模式II層間韌性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預浸體及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先前,包含碳纖維、玻璃纖維等強化纖維與環氧樹脂、酚樹脂等熱硬化性樹脂的纖維強化複合材料雖輕量,但強度或剛性等力學特性或耐熱性以及耐腐蝕性優異,因此應用於航空·宇宙、汽車、鐵路車輛、船舶、土木建築及運動用品等大量領域中。特別是於要求高性能的用途中,使用利用連續的強化纖維的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作為強化纖維,大多使用比強度、比彈性係數優異的碳纖維,而且,作為基質樹脂,大多使用熱硬化性樹脂,其中,特別多地使用與碳纖維的接著性優異的環氧樹脂。
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為將碳纖維與基質樹脂作為必需的構成要素的不均勻材料,因此,於碳纖維的排列方向的物性及其以外的方向的物性方面存在大的差異。例如,已知表示碳纖維層間破壞的進行難易度的層間韌性僅使碳纖維的強度提高,與徹底的改良並無聯繫。特別是將熱硬化性樹脂作為基質樹脂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反映出基質樹脂的韌性低,具有相對於來自碳纖維的排列方向以外的應力而容易遭到破壞的性質。因此,面向如飛機結構材般需要高強度與可靠性的用途時,以確保纖維方向強度、且改良以層間韌性為代表的可應對來自碳纖維的排列方向以外的應力的複合材料物性為目的而提出各種技術。
近年來,除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於飛機結構材中的適用部位不斷擴大以外,亦不斷推進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於以發電效率或能量轉換效率的提高為目標的風車葉片或各種渦輪機中的適用,且正在研究於壁厚的構件以及具有三維曲面形狀的構件中的適用。於對此種壁厚構件或曲面構件負載拉伸或壓縮的應力的情況下,於預浸體纖維層間產生朝向面外方向的剝離應力,於層間產生由開口模式所致的龜裂,因該龜裂的發展而導致構件整體的強度、剛性降低,有時導致整體破壞。需要用以對抗該應力的開口模式、即模式I下的層間韌性。為了獲得具有高的模式I層間韌性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而需要基質樹脂自身的高韌性。為了改良基質樹脂的韌性,已知有向基質樹脂中調配橡膠成分的方法(參照專利文獻1)、調配熱塑性樹脂的方法(參照專利文獻2)。另外,提出有稱為夾層(interleaf)的將一種接著層或衝擊吸收層插入層間的方法(參照專利文獻3)以及藉由粒子來強化層間(參照專利文獻4)的方法。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1-13966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7-27841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昭60-231738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公平6-9451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但是,專利文獻1或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方法中,基質樹脂的韌性改良效果並不充分。另外,專利文獻3或專利文獻4中記載的方法中,雖相對於模式II層間韌性而言有效果,但相對於模式I層間韌性而言無法獲得充分的效果。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獲得模式I層間韌性及模式II層間韌性均優異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預浸體及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解決課題之手段]
解決所述課題的本發明的預浸體包含下述構成要素[A]~構成要素[C],且滿足條件(I)~條件(III)。
[A]: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
[B]:具有通式(1)所表示的結構的環氧樹脂
[化1]



通式(1)中,Q1 、Q2 、Q3 分別包含選自群組(I)中的一種結構。通式(1)中的R1 、R2 分別表示碳數1~6的伸烷基。群組(I)中的Z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8的脂肪族烴基、碳數1~8的脂肪族烷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氰基、硝基或乙醯基。n分別獨立地表示0~4的整數。通式(1)及群組(I)中的Y1 、Y2 、Y3 為單鍵或自群組(II)中選擇一個。
[化2]



[化3]



[C]:[B]的硬化劑
[I]:包含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130℃~180℃的溫度範圍內具有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
[II]:於100℃下等溫保持30分鐘後的預浸體不具有源自藉由100℃下的廣角X射線繞射而測定的繞射角度2θ=1.0°~6.0°的高次結構。
[III]:於180℃下等溫保持2小時後的預浸體具有源自藉由180℃下的廣角X射線繞射而測定的繞射角度2θ=1.0°~6.0°的高次結構。
另外,本發明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是使所述預浸體硬化而成。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獲得模式I層間韌性與模式II層間韌性均優異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本發明的構成要素[A]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藉由上漿劑的效果而操作性優異,並且藉由存在於碳纖維表面的上漿劑與基質樹脂反應而可獲得碳纖維與基質樹脂的界面接著性優異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本發明的構成要素[A]為連續纖維,所謂此處所述的連續纖維,是指平均纖維長度為100 mm以上。
關於本發明的構成要素[A]中的上漿劑的附著量,相對於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100質量份,較佳為0.1質量份以上,更佳為0.1質量份~3.0質量份,進而佳為0.2質量份~3.0質量份的範圍。關於上漿劑的附著率的測定方法,採取2 g±0.5 g的塗佈有上漿的碳纖維,於氮氣環境中且於450℃下進行15分鐘加熱處理,為此時的該加熱處理前後的質量變化量除以加熱處理前的質量而得的值的質量%。
關於本發明的構成要素[A],於利用以體積比9對1混合乙腈與氯仿而成的溶液進行清洗後,殘留於清洗後碳纖維的上漿劑附著率較佳為相對於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而為0.08質量%以上。更佳為0.08質量%~3.0質量%,進而佳為0.14質量%~0.30質量%的範圍。若清洗後的上漿劑的附著率為所述範圍,則碳纖維與上漿劑的界面接著良好,於形成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時,可表現出高的剪切韌性。所謂此處所述的「清洗後的上漿劑附著率」,是指以如下方式測定而算出者。藉由將2 g±0.5 g的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浸漬於10 ml的以體積比9對1混合乙腈與氯仿而成的溶液中,進行20分鐘超音波清洗,而自碳纖維溶出上漿劑後,進行充分乾燥並測定清洗後碳纖維的質量。進而,於氮氣環境中且於450℃下對該清洗後碳纖維進行15分鐘加熱處理。將此時的該加熱處理前後的質量變化量除以加熱處理前的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的質量而得的值的質量%作為清洗後的上漿劑附著量。
於本發明中,上漿劑較佳為包含環氧化合物。作為上漿劑中所含的環氧化合物,例如有脂肪族環氧化合物、芳香族環氧化合物,可單獨使用該些化合物,亦可併用。
確認到塗佈僅包含脂肪族環氧化合物的上漿劑而成的碳纖維與基質樹脂的接著性高。其機制並不明確,但認為:脂肪族環氧化合物源自骨架柔軟且自由度高的結構,從而碳纖維表面的羧基及羥基的官能基與脂肪族環氧化合物可形成強的相互作用。
塗佈僅包含芳香族環氧化合物的上漿劑而成的碳纖維有如下優點:上漿劑與基質樹脂的反應性低,長期保管預浸體時的物性變化小。另外,亦具有可形成剛直的界面層的優點。
於混合有脂肪族環氧化合物與芳香族環氧化合物的情況下,觀察到如下現象:極性較高的脂肪族環氧化合物大多偏向存在於碳纖維側,極性低的芳香族環氧化合物容易偏向存在於與碳纖維相反的一側的上漿層的最外層。作為該上漿層的傾斜結構的結果,藉由脂肪族環氧化合物於碳纖維附近與碳纖維具有強的相互作用,可提高碳纖維與基質樹脂的接著性。另外,於將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形成為預浸體的情況下,大量存在於外層的芳香族環氧化合物發揮將脂肪族環氧化合物與基質樹脂遮斷的作用。藉此,可抑制脂肪族環氧化合物與基質樹脂中的反應性高的成分的反應,因此表現出長期保管時的穩定性。
於包含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與基質樹脂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中,碳纖維附近的所謂界面層受碳纖維或上漿劑的影響而有時具有與基質樹脂不同的特性。若上漿劑中所含的環氧化合物具有一個以上的芳香環,則形成剛直的界面層,碳纖維與基質樹脂之間的應力傳遞能力提高,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0°拉伸強度等力學特性提高。另外,因芳香環而疏水性提高,藉此與脂肪族環氧化合物相比,與碳纖維的相互作用弱,且可覆蓋脂肪族環氧化合物而存在於上漿層外層。藉此,於將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用於預浸體中的情況下,可抑制長期間保管時的經時變化而較佳。藉由環氧化合物具有兩個以上的芳香環,由芳香環所引起的長期穩定性提高,因此較佳。環氧化合物所具有的芳香環的數量的上限並不特別存在,若為十個,則就力學特性及與基質樹脂的反應的抑制的觀點而言足夠充分。
於本發明中,塗佈於碳纖維的上漿劑的環氧當量較佳為350 g/mol~550 g/mol。藉由為550 g/mol以下,塗佈上漿劑而成的碳纖維與基質樹脂的接著性提高,因此較佳。另外,藉由為350 g/mol以上,於將該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用於預浸體中的情況下,可抑制預浸體中所使用的樹脂成分與上漿劑的反應,因此於長期保管預浸體的情況下,所獲得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物性亦良好,因此較佳。本發明中的塗佈上漿劑而成的碳纖維的環氧當量可藉由將塗佈有上漿劑的纖維浸漬於N,N-二甲基甲醯胺所代表的溶媒中,進行超音波清洗而自纖維溶出後,利用鹽酸使環氧基開環,並利用酸鹼滴定來求出。環氧當量較佳為360 g/mol以上,更佳為380 g/mol以上。另外,較佳為530 g/mol以下,更佳為500 g/mol以下。再者,塗佈於碳纖維的上漿劑的環氧當量可藉由塗佈中所使用的上漿劑的環氧當量及塗佈後的乾燥中的熱歷程等來加以控制。
本發明的構成要素[A]的纖維形態或排列並無限定,例如可使用單向合撚的長纖維、單一的纖束、織物、針織品及絲繩等纖維結構物。亦可使用兩種以上的碳纖維,或與玻璃纖維、芳族聚醯胺纖維、硼纖維、聚對苯苯并噁唑(poly-p-phenylene benzoxazole,PBO)纖維、高強力聚乙烯纖維、氧化鋁纖維及碳化矽纖維等其他強化纖維組合而使用。
作為碳纖維,具體而言,可列舉丙烯酸系、瀝青系及人造絲系等碳纖維,可較佳地使用拉伸強度特別高的丙烯酸系的碳纖維。
所述丙烯酸系的碳纖維例如可經過以下敘述的步驟來製造。藉由濕式紡絲法、乾濕式紡絲法、乾式紡絲法或熔融紡絲法來對包含由以丙烯腈為主成分的單體獲得的聚丙烯腈的紡絲原液進行紡絲。紡絲後的凝固絲可經過製絲步驟而製成前驅物,繼而經過耐火化及碳化等步驟而獲得碳纖維。
作為碳纖維的形態,可使用有撚絲、解撚絲及無撚絲等,於有撚絲的情況下,構成碳纖維的長絲的配向並不平行,因此成為所獲得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力學特性降低的原因,因此可較佳地使用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成形性與強度特性的平衡良好的解撚絲或無撚絲。
為了提高與存在於表面的上漿劑的接著性,本發明的構成要素[A]較佳為通常實施氧化處理而導入含氧的官能基。作為氧化處理方法,可使用氣相氧化、液相氧化及液相電解氧化,就生產性高、可均勻處理的觀點而言,可較佳地使用液相電解氧化。
於本發明中,作為液相電解氧化中所使用的電解液,可列舉酸性電解液及鹼性電解液。就接著性的觀點而言,更佳為在於鹼性電解液中加以液相電解氧化後,塗佈上漿劑。
作為酸性電解液,例如可列舉:硫酸、硝酸、鹽酸、磷酸、硼酸及碳酸等無機酸;乙酸、丁酸、草酸、丙烯酸及馬來酸等有機酸;或者硫酸銨或硫酸氫銨等鹽。其中,可較佳地使用顯示強酸性的硫酸與硝酸。
作為鹼性電解液,具體而言,可列舉: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鎂、氫氧化鈣及氫氧化鋇等氫氧化物的水溶液;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鎂、碳酸鈣、碳酸鋇及碳酸銨等碳酸鹽的水溶液;碳酸氫鈉、碳酸氫鉀、碳酸氫鎂、碳酸氫鈣、碳酸氫鋇及碳酸氫銨等碳酸氫鹽的水溶液;氨、氫氧化四烷基銨及肼的水溶液等。其中,就不含引起基質樹脂的硬化阻礙的鹼金屬的觀點而言,可較佳地使用碳酸銨及碳酸氫銨的水溶液或顯示強鹼性的氫氧化四烷基銨的水溶液。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電解液的濃度較佳為0.01莫耳/昇~5莫耳/昇的範圍內,更佳為0.1莫耳/昇~1莫耳/昇的範圍內。若電解液的濃度為0.01莫耳/昇以上,則電解處理電壓降低,於運轉成本方面有利。另一方面,若電解液的濃度為5莫耳/昇以下,則就安全性的觀點而言有利。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電解液的溫度較佳為10℃~100℃的範圍內,更佳為10℃~40℃的範圍內。若電解液的溫度為10℃以上,則電解處理的效率提高,於運轉成本方面有利。另一方面,若電解液的溫度為100℃以下,則就安全性的觀點而言有利。
於本發明中,液相電解氧化中的電量較佳為配合碳纖維的碳化度而進行最佳化,於對彈性係數高的碳纖維實施處理的情況下,需要更大的電量。
於本發明中,液相電解氧化中的電流密度較佳為電解處理液中的碳纖維的表面積每1 m2 為1.5安培~1000安培的範圍內,更佳為3安培/m2 ~500安培/m2 的範圍內。若電流密度為1.5安培/m2 以上,則電解處理的效率提高,於運轉成本方面有利。另一方面,若電流密度為1000安培/m2 以下,則就安全性的觀點而言有利。
另外,於本發明中,電解處理中所採用的電解電量的總量較佳為碳纖維每1 g為3庫侖~300庫侖。藉由電解電量的總量設為3庫侖/g以上,可對碳纖維表面充分賦予官能基,且基質樹脂與碳纖維的界面接著性優異。另一方面,藉由電解電量的總量設為300庫侖/g以下,可抑制碳纖維單纖維表面的缺陷擴大,並減低碳纖維的強度降低。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構成要素[A]較佳為拉伸彈性係數為200 GPa~440 GPa的範圍。碳纖維的拉伸彈性係數受構成碳纖維的石墨結構的結晶度影響,結晶度越高,彈性係數越提高。若為該範圍,則於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中,剛性、強度均以高的水準取得平衡,因此較佳。更佳的彈性係數為230 GPa~400 GPa的範圍內,進而佳為260 GPa~370 GPa的範圍內。此處,碳纖維的拉伸彈性係數為依據日本工業標準(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JIS)R7601(2006)而測定的值。
作為碳纖維的市售品,可列舉:「托雷卡(Torayca)(註冊商標)」T800G-24K、「托雷卡(Torayca)(註冊商標)」T300-3K、「托雷卡(Torayca)(註冊商標)」T700G-12K及「托雷卡(Torayca)(註冊商標)」T1100G-24K(以上為東麗(股)製造)等。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構成要素[A]較佳為單纖維纖度為0.2 dtex~2.0 dtex,更佳為0.4 dtex~1.8 dtex。若單纖維纖度為0.2 dtex以上,則於撚絲時不易引起由與引導輥的接觸所致的碳纖維的損傷,另外,於環氧樹脂組成物的含浸處理步驟中,亦可抑制相同的損傷。若單纖維纖度為2.0 dtex以下,則可使環氧樹脂組成物充分含浸於碳纖維中,且可防止耐疲勞性的降低。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構成要素[A]較佳為一個纖維束中的長絲數為2500根~50000根的範圍。若長絲數為2500根以上,則不易引起纖維排列的蜿蜒,可抑制強度降低。另外,若長絲數為50000根以下,則於預浸體製作時或成形時容易進行環氧樹脂組成物的含浸。長絲數更佳為2800根~40000根的範圍。
關於本發明的構成要素[A],藉由X射線光電子分光法而測定的纖維表面的氧(O)與碳(C)的原子數的比即表面氧濃度(O/C)較佳為0.10以上。更佳為0.10~0.50的範圍內,進而佳為0.14~0.30的範圍內,特佳為0.14~0.20的範圍內。藉由表面氧濃度(O/C)為0.10以上,可確保碳纖維表面的含氧的官能基,並獲得與基質樹脂的牢固的接著。另外,藉由表面氧濃度(O/C)為0.50以下,可抑制由氧化所致的碳纖維本身強度的降低,因此較佳。
碳纖維的表面氧濃度可藉由X射線光電子分光法並依據以下的程序而求出。首先,將已用溶劑去除附著於碳纖維表面的污垢等的碳纖維切割為20 mm,於銅製的試樣支持台上擴展並列後,使用AlKα1 2 作為X射線源,將試樣室中保持為1×10-8 Torr,以90°的光電子脫出角度進行測定。作為測定時的帶電所伴隨的峰值的修正值,使C1s 的主峰(峰頂)的鍵能量值配合為284.6 eV。C1s 峰值面積是藉由在282 eV~296 eV的範圍內畫出直線的基線而求出,O1s 峰值面積是藉由在528 eV~540 eV的範圍內畫出直線的基線而求出。表面氧濃度(O/C)是以藉由所述O1s 峰值面積的比除以裝置固有的感度修正值而算出的原子數比表示。於使用愛發科法衣(ULVAC-PHI)(股)製造的ESCA-1600作為X射線光電子分光法裝置的情況下,所述裝置固有的感度修正值為2.33。
關於本發明中的構成要素[A],藉由以下的方法而規定的界面剪切強度(Interfacial Shear Strength,IFSS)較佳為25 MPa以上,更佳為29 MPa以上,進而佳為40 MPa以上。若界面剪切強度高,則有碳纖維與環氧樹脂的接著性亦高的傾向,且表現出高的模式I層間韌性及模式II層間韌性。此處,本發明中的「界面剪切強度」為碳纖維的單纖維與雙酚A型環氧樹脂的界面剪切強度,且為以如下方式測定而算出的值。
以下,對界面剪切強度的測定方法進行說明。測定時,參考Drzal, L.T., Master, Sci, Eng. A126, 289(1990)來進行。
即,將100質量份的雙酚A型環氧化合物「jER(註冊商標)」828(三菱化學(股)製造)與14.5質量份的間苯二胺(日本西格瑪奧德里奇(Sigma Aldrich Japan)(股)製造)分別放入至容器中,其後,為了實現所述jER828的黏度降低與間苯二胺的溶解,而於75℃的溫度下加熱15分鐘。其後,將兩者充分混合,並於80℃的溫度下進行約15分鐘真空脫泡。
繼而,自碳纖維束中抽出單纖維,於在啞鈴型模具的長邊方向上對單纖維賦予一定張力的狀態下,利用接著劑將兩端固定。其後,為了將附著於碳纖維及模具的水分去除,而於80℃的溫度下進行30分鐘以上的真空乾燥。啞鈴型模具為矽氧橡膠製,澆鑄部分的形狀設為中央部分寬度5 mm、長度25 mm、兩端部分寬度10 mm、整體長度150 mm。
向所述真空乾燥後的模具內流入所製備的樹脂,使用烘箱以1.5℃/min的昇溫速度上昇至75℃的溫度,並保持2小時後,以1.5℃/min的昇溫速度上昇至125℃的溫度,並保持2小時後,以2.5℃/min的降溫速度降溫至30℃的溫度。其後,進行脫模而獲得試驗片。
對藉由所述程序而獲得的試驗片在纖維軸方向(長邊方向)上以0.3%/sec的應變速度賦予拉伸力,產生12%的應變後,藉由偏光顯微鏡來測定試驗片中心部22 mm的範圍內的纖維斷裂數N(個)。繼而,藉由la(μm)=22(μm)×1000(μm)/N(個)的式來計算平均斷裂纖維長度la。繼而,根據平均斷裂纖維長度la,並藉由lc(μm)=(4/3)×la(μm)的式來計算臨界纖維長度lc。進而,測定股束(strand)拉伸強度σ與碳纖維單絲的直徑d,並將根據下式而算出的值作為本發明中的「界面剪切強度」。

·界面剪切強度IFSS(MPa)=σ(MPa)×d(μm)/(2×lc)(μm)。
使本發明的預浸體硬化而成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藉由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具有高次結構,令人驚奇地表現出優異的模式I層間韌性、模式II層間韌性。認為其原因在於:裂縫於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內發展時,對於打亂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中所存在的高次結構而言需要增多能量。
所謂此處所述的高次結構,是指於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後或半硬化後,分子進行配向排列的狀態,例如是指於硬化物中存在結晶結構或液晶結構的狀態。
關於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中有無高次結構,亦可藉由如上所述般使用偏光顯微鏡調查有無光學各向異性來確認。於具有光學各向異性的結構的尺寸為可見光波長級同等以上的情況下,藉由正交尼科耳狀態下的偏光顯微鏡而觀察到干涉圖形。於未形成高次結構或所形成的高次結構的尺寸小於可見光波長級的情況下,由於不具有光學各向異性,因此未觀察到干涉圖形。於形成作為高次結構的層列結構的情況下,藉由偏光顯微鏡而觀察到接棍(batonet)組織、焦錐扇(focal conic fan)組織、油性條紋(oily streak)組織等干涉圖形。
以下,對本發明的預浸體所滿足的條件[II]、條件[III]進行說明。本發明的預浸體於100℃、30分鐘的等溫保持的條件下,於環氧樹脂組成物中未形成層列結構(條件[II]),於180℃、2小時的等溫保持的條件下,於環氧樹脂組成物中形成層列結構(條件[III])。於環氧樹脂組成物於100℃下形成層列結構的情況下,黏度未充分降低,與構成要素[A]的潤濕性變差,難以與存在於構成要素[A]的表面的上漿劑反應。其結果,成為環氧樹脂與碳纖維的接著性低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就使環氧樹脂組成物的黏度充分降低,並與構成要素[A]表面的上漿反應的觀點而言,重要的是環氧樹脂組成物於100℃、30分鐘等溫保持條件下不形成層列結構。
另外,本發明的預浸體藉由於180℃、2小時保持的條件下於環氧樹脂組成物中形成層列結構而表現出高的模式I層間韌性、模式II層間韌性。於環氧樹脂組成物形成層列結構的情況下,於X射線繞射測定中,通常於繞射角度2θ≦10°的區域觀測到峰值。可藉由該範圍有無峰值來確認環氧樹脂組成物中有無層列結構。該峰值起因於基於存在於構成要素[B]中、或構成要素[C]中、或者構成要素[B]、構成要素[C]這兩者中的液晶原結構(聯苯基、三聯苯基、三聯苯基類似基、蒽基、該些由偶氮甲鹼基或酯基連接而成的基等)的週期結構(高次結構)。
對確認本發明的預浸體滿足條件[II]、條件[III]的具體方法進行說明。準備將本發明的一層預浸體切割為長度20 mm、寬度10 mm的測定試樣。將測定試樣安置於廣角X射線繞射裝置(D8 DISCOVER;布魯克(BRUKER)AXS公司製造)中所安裝的溫度控制裝置(FP82;梅特勒托萊多(Mettler-Toledo)公司製造)內,進行二維的廣角X射線繞射測定。關於條件[II],使用溫度控制裝置,以2℃/min將測定試樣自40℃昇溫至100℃,到達100℃後保持30分鐘,針對剛剛經過30分鐘後的藉由廣角X射線繞射測定而獲得的繞射圖案,確認2θ=1.0°~6.0°之間有無峰值。關於條件[III],使用溫度控制裝置,以2℃/min將測定試樣自40℃昇溫至180℃,到達180℃後保持2小時,針對剛剛經過後的藉由廣角X射線繞射測定而獲得的繞射圖案,確認2θ=1.0°~6.0°之間有無峰值。
關於條件[III],環氧樹脂組成物的高次結構可相對於作為構成要素[A]的碳纖維而朝任一方向,於僅在垂直於碳纖維軸的方向上具有週期結構的情況下,因源自碳纖維的強峰值,於X射線繞射中,有時無法觀測到源自環氧樹脂組成物的峰值。於該情況下,利用將碳纖維除外的樹脂組成物並藉由X射線繞射進行測定,藉此可確認有無週期結構。作為其他確認方法,亦有效的是利用放射光。藉由將光束直徑縮小至幾μm左右,可僅測定將構成要素[A]除外的包含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且可確認有無形成高次結構。
本發明的預浸體及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較佳為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包含顯示分子各向異性的樹脂區域。所謂此處所述的具有分子各向異性的樹脂區域,表示分子以直徑1 μm以上的大小進行單向排列的配向域。作為確認方法,例如可藉由如下方式來確認:針對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中的樹脂區域的五個部位~十個部位,將任意的方位設為0°,使偏光方位於0°~150°以30°為間隔進行變化,並測定偏光IR或偏光拉曼分光,觀察信號強度相對於偏光方位的變化的有無。於不具有分子各向異性的環氧樹脂組成物中,相對於偏光方位而未觀察到強度變化。
於硬化後樹脂組成物具有源自藉由X射線繞射而觀測的繞射角度2θ=1.0°~6.0°的高次結構的範圍內,本發明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成形條件並無特別限定,若成形溫度過高,則對於所使用的裝置或輔助資材而言需要高的耐熱性,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製造成本變得高額。另外,若成形溫度過低,則對於構成要素[B]、構成要素[C]的反應而言需要長時間,其亦有導致製造成本的增加的擔憂。成形中所使用的最高溫度較佳為100℃~220℃,進而佳為120℃~200℃。
作為條件[I],本發明的預浸體中的包含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130℃~180℃的範圍內具有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通常,環氧樹脂組成物單獨時的導熱性或樹脂韌性伴隨所述高次結構於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中所佔的比例增加而提高。為了增加高次結構於硬化物中所佔的比例,有效的是於不引起硬化不良的溫度範圍內進行硬化,以在維持液晶狀態的狀態下盡可能不含非液晶結構(各向同性的結構)部分。於多數情況下,自向列相(液晶狀態)開始硬化,並朝向層列相進行結構形成。換言之,為了提高樹脂韌性、導熱性,較佳為不引起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而於硬化後亦維持液晶結構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或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更高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相對於此,發現:本發明中,於並非環氧樹脂組成物單獨,而是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特別是模式I層間韌性或模式II層間模式等力學試驗的情況下,若使於硬化物中以充分大的比例存在所述高次結構以及提高與碳纖維界面的接著性這兩者同時成立,則充分發揮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的高的樹脂物性,模式I層間韌性或模式II層間韌性顯著提高。條件[I]是用以滿足所述兩者的條件。若滿足條件[I],則硬化物表現出高的樹脂韌性,並且伴隨自向列相向各向同性相的相轉移而樹脂黏度降低,藉此與構成要素[A]的潤濕性良好,可與存在於構成要素[A]表面的上漿劑充分反應。結果,於使本發明的預浸體硬化而獲得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中,樹脂與碳纖維的界面接著性提高。於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高於180℃的情況下,樹脂黏度未充分降低而未充分引起存在於構成要素[A]表面的上漿劑與樹脂的反應,因此構成要素[A]與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界面接著性未充分提高。其結果,與滿足條件[I]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相比,模式II層間韌性變低。另外,於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低於130℃的情況下,包含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中所含的高次結構的比例減少,樹脂韌性自身會降低,因此與滿足條件[I]的情況相比,模式I層間韌性及模式II層間韌性變低。
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可藉由包含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昇溫過程中的正交尼科耳狀態下的偏光顯微鏡觀察來決定。正交尼科耳狀態下的偏光顯微鏡觀察中,於環氧樹脂組成物形成向列相的情況下,可觀察到紋影組織、絲狀組織、砂狀組織、小滴組織等干涉圖形。另一方面,於未形成向列相的情況(各向同性相的情況)下,因樹脂的光學各向同性而無法透過光,未觀察到所述干涉圖形。於為各向同性相的情況下,觀察到視野暗的區域。觀察到如下情形:本發明的包含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伴隨昇溫而自向列相相轉移為各向同性相。此時,存在如下情況:未急劇產生自向列相向各向同性相的相轉移而經過向列相與各向同性相的共存狀態。以下示出決定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的具體方法。於40℃~190℃的昇溫速度2℃/min的昇溫過程中,以5℃為單位獲取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倍率300倍的偏光顯微鏡觀察圖像,於所獲取的圖像中,將各向同性相(未觀察到干涉圖形的區域)所佔的面積的比例成為將向列相與各向同性相合併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整體的面積的40%以上的最低溫度定義為本發明的條件[I]中的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此處,關於向列相或各向同性相以外的區域,例如於包含不溶於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成分的情況下,該些不溶的成分不參與所述面積的算出。另外,各面積可藉由將圖像二值化來算出。
為了使本發明的預浸體及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中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具有高次結構,構成要素[B]為於分子內具有液晶原結構的環氧樹脂。藉由具有液晶原結構(聯苯基、三聯苯基、三聯苯基類似基、蒽基、該些由偶氮甲鹼基或酯基連接而成的基等)而形成源自該結構的高次結構(亦稱為週期結構)。
構成要素[B]為具有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結構的環氧樹脂。
[化4]



通式(1)中,Q1 、Q2 、Q3 分別包含選自群組(I)中的一種結構。通式(1)中的R1 、R2 分別表示碳數1~6的伸烷基。通式(1)中的Z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8的脂肪族烴基、碳數1~8的脂肪族烷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氰基、硝基或乙醯基。n分別獨立地表示0~4的整數。通式(1)及群組(I)中的Y1 、Y2 、Y3 為單鍵或自群組(II)中選擇一個。
[化5]

[化6]



群組(I)中的Z較佳為分別獨立地為碳數1~4的脂肪族烴基、碳數1~4的脂肪族烷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氰基、硝基或乙醯基,更佳為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或氯原子,進而佳為甲基或乙基。群組(I)中的n較佳為分別獨立地為0~2的整數,更佳為0或1。
於構成要素[B]為液晶性環氧樹脂的情況下,環氧樹脂中的液晶原結構的比例越多,於硬化後越容易形成高次結構,但若液晶原結構的比例過多,則軟化點變高,操作性降低。因此,通式(1)中的液晶原結構的個數特佳為兩個。此處,所謂本發明中的軟化點,表示藉由JIS-K7234(1986)中規定的環球法,使澆鑄至環狀物中的試樣於浴槽中昇溫,安置於試樣的球橫穿光感測器時的溫度。
若通式(1)中的Q1 、Q2 、Q3 包含苯環,則構成要素[B]的結構剛直,因此容易形成高次結構,對韌性提高而言有利,因此較佳。另外,若通式(1)中的Q1 、Q2 、Q3 包含脂環式烴,則軟化點變低而操作性提高,因此其亦成為較佳的實施方式。作為構成要素[B]的環氧樹脂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併用兩種以上。
構成要素[B]可藉由公知的方法來製造,可參照日本專利第4619770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05-206814、日本專利特開2010-241797、日本專利特開2011-98952號公報、日本專利特開2011-74366號公報、「聚合物科學雜誌:A輯:聚合物化學(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Part A:Polymer Chemistry)」, vol. 42, 3631(2004)等中記載的製造方法。
作為構成要素[B]的具體例,可列舉:1,4-雙{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環己烷、1-{3-甲基-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4-{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環己烷、1,4-雙{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1-環己烯、1-{3-甲基-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4-{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1-環己烯、1-{2-甲基-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4-{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1-環己烯、1-{3-乙基-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4-{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1-環己烯、1-{2-乙基-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4-{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1-環己烯、1-{3-正丙基-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4-{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1-環己烯、1-{3-異丙基-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4-{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1-環己烯、1,4-雙{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2-環己烯、1-{3-甲基-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4-{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2-環己烯、1,4-雙{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2,5-環己二烯、1-{3-甲基-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4-{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2,5-環己二烯、1,4-雙{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1,5-環己二烯、1-{3-甲基-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4-{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1,5-環己二烯、1,4-雙{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1,4-環己二烯、1-{3-甲基-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4-{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1,4-環己二烯、1,4-雙{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1,3-環己二烯、1-{3-甲基-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4-{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1,3-環己二烯、1,4-雙{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苯、1-{3-甲基-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4-{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苯、1,4-伸苯基-雙{4-(2,3-環氧丙氧基)苯甲酸酯}、1,4-伸苯基-雙{4-(2,3-環氧丙氧基)-2-甲基苯甲酸酯}、1,4-伸苯基-雙{4-(2,3-環氧丙氧基)-3-甲基苯甲酸酯}、1,4-伸苯基-雙{4-(2,3-環氧丙氧基)-3,5-二甲基苯甲酸酯}、1,4-伸苯基-雙{4-(2,3-環氧丙氧基)-2,6-二甲基苯甲酸酯}、2-甲基-1,4-伸苯基-雙{4-(2,3-環氧丙氧基)苯甲酸酯}、2-甲氧基-1,4-伸苯基-雙(4-羥基苯甲酸酯)、2-甲基-1,4-伸苯基-雙{4-(2,3-環氧丙氧基)-2-甲基苯甲酸酯}、2-甲基-1,4-伸苯基-雙{4-(2,3-環氧丙氧基)-3-甲基苯甲酸酯}、2-甲基-1,4-伸苯基-雙{4-(2,3-環氧丙氧基)-3,5-二甲基苯甲酸酯}、2-甲基-1,4-伸苯基-雙{4-(2,3-環氧丙氧基)-2,6-二甲基苯甲酸酯}、2,6-二甲基-1,4-伸苯基-雙{4-(2,3-環氧丙氧基)苯甲酸酯}、2,6-二甲基-1,4-伸苯基-雙{4-(2,3-環氧丙氧基)-3-甲基苯甲酸酯}、2,6-二甲基-1,4-伸苯基-雙{4-(2,3-環氧丙氧基)-3,5-二甲基苯甲酸酯}、2,3,6-三甲基-1,4-伸苯基-雙{4-(2,3-環氧丙氧基)苯甲酸酯}、2,3,6-三甲基-1,4-伸苯基-雙{4-(2,3-環氧丙氧基)-2,6-二甲基苯甲酸酯}、2,3,5,6-四甲基-1,4-伸苯基-雙{4-(2,3-環氧丙氧基)苯甲酸酯}、2,3,5,6-四甲基-1,4-伸苯基-雙{4-(2,3-環氧丙氧基)-3-甲基苯甲酸酯}及2,3,5,6-四甲基-1,4-伸苯基-雙{4-(2,3-環氧丙氧基)-3,5-二甲基苯甲酸酯}、2-甲基-1,4-伸苯基-雙{4-(3-氧雜-5,6-環氧基己氧基)苯甲酸酯}、4-{4-(2,3-環氧丙氧基)苯基}環己基4-(2,3-環氧丙氧基)苯甲酸酯、4-{4-(2,3-環氧丙氧基)苯基}環己基4-(2,3-環氧丙氧基)-2-甲基苯甲酸酯、4-{4-(2,3-環氧丙氧基)苯基}環己基4-(2,3-環氧丙氧基)-3-甲基苯甲酸酯、4-{4-(2,3-環氧丙氧基)苯基}環己基4-(2,3-環氧丙氧基)-3-乙基苯甲酸酯、4-{4-(2,3-環氧丙氧基)苯基}環己基4-(2,3-環氧丙氧基)-2-異丙基苯甲酸酯及4-{4-(2,3-環氧丙氧基)苯基}環己基4-(2,3-環氧丙氧基)-3,5-二甲基苯甲酸酯、1,4-雙{4-(3-氧雜-5,6-環氧基己氧基)苯基}-1-環己烯、1-{4-(3-氧雜-5,6-環氧基己氧基)-3-甲基苯基}-4-{4-(3-氧雜-5,6-環氧基己氧基)苯基}-1-環己烯、1,4-雙{4-(5-甲基-3-氧雜-5,6-環氧基己氧基)苯基}-1-環己烯、1-{4-(5-甲基-3-氧雜-5,6-環氧基己氧基)-3-甲基苯基}-4-{4-(5-甲基-3-氧雜-5,6-環氧基己氧基)苯基}-1-環己烯、1,4-雙{4-(4-甲基-4,5-環氧基戊氧基)苯基}-1-環己烯、1,4-雙{4-(3-氧雜-5,6-環氧基己氧基)苯基}苯、1-{4-(3-氧雜-5,6-環氧基己氧基)-3-甲基苯基}-4-{4-(3-氧雜-5,6-環氧基己氧基)苯基}苯、1,4-雙{4-(5-甲基-3-氧雜-5,6-環氧基己氧基)苯基}苯、1-{4-(5-甲基-3-氧雜-5,6-環氧基己氧基)-3-甲基苯基}-4-{4-(5-甲基-3-氧雜-5,6-環氧基己氧基)苯基}苯、1,4-雙{4-(4-甲基-4,5-環氧基戊氧基)苯基}苯、1,4-雙{4-(3-氧雜-5,6-環氧基己氧基)苯基}環己烷、1-{4-(3-氧雜-5,6-環氧基己氧基)-3-甲基苯基}-4-{4-(3-氧雜-5,6-環氧基己氧基)苯基}環己烷、1,4-雙{4-(5-甲基-3-氧雜-5,6-環氧基己氧基)苯基}環己烷、1-{4-(5-甲基-3-氧雜-5,6-環氧基己氧基)-3-甲基苯基}-4-{4-(5-甲基-3-氧雜-5,6-環氧基己氧基)苯基}環己烷、1,4-雙{4-(4-甲基-4,5-環氧基戊氧基)苯基}環己烷等,其中,就硬化後的高次結構的形成、操作性、原料的獲取容易性的方面而言,特佳為1-(3-甲基-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4-(4-氧雜環丙基甲氧基苯基)-1-環己烯、2-甲基-1,4-伸苯基-雙{4-(2,3-環氧丙氧基)苯甲酸酯}、4-{4-(2,3-環氧丙氧基)苯基}環己基4-(2,3-環氧丙氧基)苯甲酸酯、4-{4-(2,3-環氧丙氧基)苯基}環己基4-(2,3-環氧丙氧基)-3-甲基苯甲酸酯。
構成要素[B]亦可包含具有通式(1)所表示的結構的環氧樹脂的一部分藉由硬化劑等進行聚合而成的預聚物。具有通式(1)所表示的結構的環氧樹脂通常容易結晶化,為了含浸於碳纖維中而大多需要高溫。於包含使作為構成要素[B]的具有通式(1)所表示的結構的環氧樹脂的一部分聚合而成的預聚物的情況下,有可抑制結晶化的傾向,因此操作性良好而為較佳的實施方式。
作為將具有通式(1)所表示的結構的環氧樹脂部分性聚合的方法,可利用三級胺類或咪唑類等陰離子聚合觸媒、或者三氟化硼-胺錯合物等路易斯酸等陽離子聚合觸媒來使環氧樹脂聚合,亦可使用具有能夠與環氧反應的官能基的預聚物化劑。於將環氧樹脂部分性聚合的情況下,就容易控制所製造的預聚物的分子量的方面而言,較佳為使用預聚物化劑的方法。若預聚物的分子量過大,則有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內的樹脂的交聯密度降低、損及耐熱性或力學特性的擔憂。
作為將具有通式(1)所表示的結構的環氧樹脂部分性聚合的預聚物化劑,只要為具有兩個~四個能夠與環氧樹脂反應的活性氫的化合物,則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酚化合物、胺化合物、醯胺化合物、硫醚化合物、酸酐。此處,所謂活性氫,是指有機化合物中與氮、氧、硫鍵結而反應性高的氫原子。於活性氫為一個的情況下,使用預聚物的環氧樹脂的硬化物的交聯密度降低,因此有耐熱性或力學特性變低的擔憂。若活性氫基為五個以上,則對環氧樹脂進行預聚物化時難以控制反應,有凝膠化的擔憂。作為預聚物化劑,就預聚物化反應中的凝膠化抑制與預聚物的貯存穩定性的方面而言,特佳為具有兩個~三個活性氫的酚化合物。
具有兩個~四個活性氫的酚化合物中,具有一個~兩個苯環的酚化合物使經預聚物化的環氧樹脂的結構剛直,因此容易形成高次結構,有韌性提高的傾向,此外可將包含含有預聚物及具有通式(1)所表示的結構的環氧樹脂的構成要素[B]、作為構成要素[C]的硬化劑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黏度抑制得低,操作性良好,因此較佳。
作為具有兩個~三個活性氫的酚化合物,例如可列舉:鄰苯二酚、間苯二酚、對苯二酚、雙酚A、雙酚F、雙酚G、雙酚Z、三(4-羥基苯基)甲烷及該些的衍生物。作為衍生物,可列舉碳數1~8的烷基等於苯環上進行了取代的化合物。該些酚化合物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併用兩種以上。
構成要素[B]中所含的預聚物的分子量並無特別限制。就環氧樹脂組成物的流動性的觀點而言,數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5000以下,較佳為10000以下,進而佳為350~5000。本發明的數量平均分子量表示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亦稱為尺寸排組層析法(SEC: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並使用標準聚苯乙烯的換算分子量。
將具有通式(1)所表示的結構的環氧樹脂部分性聚合而預聚物化的方法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將環氧樹脂、所述預聚物化劑溶解於合成溶媒中,施加熱並攪持來合成。亦可於預聚物化反應時不產生凝膠化的範圍中使用觸媒。能夠不使用溶媒來進行合成,但構成要素[B]的熔點高,於無溶媒的情況下對預聚物化反應而言需要高溫,因此就安全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合成溶媒的合成法。
若構成要素[B]包含預聚物,則有可抑制結晶化的傾向,因此操作性良好,但若預聚物的含量過多,則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熔融黏度變得過高,有難以含浸於碳纖維中的擔憂。於構成要素[B]包含預聚物的情況下,相對於構成要素[B]中所含的預聚物及具有通式(1)所表示的結構的環氧樹脂的合計100質量份,所述預聚物的含量較佳為80質量份以下,更佳為5質量份~60質量份的範圍。所述的GPC或高效液相層析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測定中的源自預聚物的峰值面積佔源自所有環氧樹脂的峰值面積的比例(源自預聚物的峰值面積/源自所有環氧樹脂的峰值面積)較佳為0.80以下,更佳為0.05~0.60的範圍。
本發明的預浸體亦可包含構成要素[B]以外的環氧樹脂、環氧樹脂以外的熱硬化性樹脂、環氧樹脂與熱硬化性樹脂的共聚物等。作為所述熱硬化性樹脂,例如可列舉:不飽和聚酯樹脂、乙烯酯樹脂、環氧樹脂、苯并噁嗪樹脂、苯酚樹脂、脲樹脂、三聚氰胺樹脂及聚醯亞胺樹脂等。該些樹脂組成物或化合物可單獨使用,亦可適宜調配而使用。至少調配不顯示液晶性的環氧樹脂或熱硬化性樹脂時,形成兼具樹脂的流動性與硬化後的耐熱性者。
作為構成要素[B]以外的環氧樹脂,可較佳地使用於室溫(25℃)下為液狀的環氧樹脂。所謂此處所述的液狀,於將處於與所測定的熱硬化性樹脂相同的溫度狀態下的比重7以上的金屬片放置於該熱硬化性樹脂上,因重力而瞬間埋沒時,該熱硬化性樹脂定義為液狀。作為比重7以上的金屬片,例如可列舉:鐵(鋼)、鑄鐵、銅等。
構成要素[B]以外的環氧樹脂中,作為二官能的環氧樹脂,可較佳地使用將苯酚作為前驅物的縮水甘油醚型環氧樹脂。作為此種環氧樹脂,可列舉:雙酚A型環氧樹脂、雙酚F型環氧樹脂、雙酚S型環氧樹脂、萘型環氧樹脂、聯苯型環氧樹脂、胺基甲酸酯改質環氧樹脂、乙內醯脲型及間苯二酚型環氧樹脂等。
構成要素[B]以外的環氧樹脂中,作為三官能以上的縮水甘油胺型環氧樹脂,例如可列舉:二胺基二苯基甲烷型、二胺基二苯基碸型、胺基苯酚型、間二甲苯二胺型、1,3-雙胺基甲基環己烷型、異三聚氰酸酯型等環氧樹脂。其中,就物性的平衡良好的方面而言,可特佳地使用二胺基二苯基甲烷型與胺基苯酚型的環氧樹脂。
另外,作為三官能以上的縮水甘油醚型環氧樹脂,例如可列舉:苯酚酚醛清漆型、鄰甲酚酚醛清漆型、三羥基苯基甲烷型及四苯酚基乙烷型等環氧樹脂。
於包含於25℃下為液狀的環氧樹脂作為構成要素[B]以外的環氧樹脂的情況下,較佳為:相對於預浸體中的環氧樹脂整體100質量份,以80質量份~99質量份的範圍包含構成要素[B],相對於預浸體中的環氧樹脂整體100質量份,包含1質量份~20質量份的於25℃下為液狀的環氧樹脂。若為該範圍,則不易引起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中的層列結構形成阻礙,此外,使環氧樹脂組成物的黏度降低,藉此樹脂與存在於構成要素[A]表面的上漿劑的反應性提高,可獲得具有優異的接著強度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另外,亦較佳為使用具有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結構的環氧樹脂。藉由於分子內具有聯苯結構,而具有如下特徵:容易與構成要素[B]相容,不易引起環氧樹脂組成物中及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中的相分離。
[化7]



通式(2)中的R1 、R2 分別表示碳數1~6的伸烷基。Z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8的脂肪族烴基、碳數1~8的脂肪族烷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氰基、硝基或乙醯基。n分別獨立地表示0~4的整數。
於環氧樹脂組成物含有通式(2)所表示的環氧樹脂的情況下,關於其調配量,相對於具有通式(1)所表示的結構的環氧樹脂、預聚物、其他環氧樹脂的合計100質量份,較佳為包含1質量份~30質量份,進而佳為包含1質量份~20質量份。
本發明的作為構成要素[C]的硬化劑為環氧樹脂的硬化劑,且為具有可與環氧基反應的活性基的化合物。作為硬化劑,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二氰二胺、芳香族多胺、胺基苯甲酸酯類、各種酸酐、苯酚酚醛清漆樹脂、甲酚酚醛清漆樹脂、多酚化合物、咪唑衍生物、脂肪族胺、四甲基胍、硫脲加成胺、甲基六氫鄰苯二甲酸酐之類的羧酸酐、羧酸醯胺、有機酸醯肼、聚硫醇及三氟化硼乙基胺錯合物之類的路易斯酸錯合物等。該些硬化劑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多種。
就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130℃~180℃的範圍內具有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的觀點而言,本發明的作為構成要素[C]的硬化劑較佳為考慮與構成要素[B]的組合來選擇。例如,即便藉由構成要素[B]單獨而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處於130℃~180℃的範圍內,於構成要素[C]硬化劑的反應過快的情況下,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亦並不限定為於130℃~180℃的範圍內具有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其原因在於,於構成要素[C]溶解於構成要素[B]中或達到反應開始溫度的瞬間,存在如下情況:瞬時進行硬化反應,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所形成的向列相(液晶結構)得以維持,作為環氧樹脂組成物的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上昇。其結果,樹脂黏度未充分降低,無法與構成要素[A]表面的上漿劑充分反應而環氧樹脂組成物與碳纖維的界面接著性未提高。
使用芳香族多胺作為構成要素[C]時,可獲得耐熱性良好的環氧樹脂硬化物,因此較佳。另外,環氧樹脂的硬化劑中,芳香族多胺的硬化反應慢,因此伴隨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所述硬化進行的液晶形成的時間延長,容易形成高次結構,因此較佳。芳香族多胺中,二胺基二苯基碸的各種異構體可獲得耐熱性良好的環氧樹脂硬化物,此外,與其他芳香族多胺相比,硬化反應慢,因此容易引起伴隨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所述硬化進行的液晶形成。因此,可增大硬化後的高次結構於樹脂硬化物中所佔的比例而特佳。
另外,藉由將二氰二胺與脲化合物例如3,4-二氯苯基-1,1-二甲基脲的組合或咪唑類用作硬化劑,可於較低的溫度下硬化並獲得高的耐熱耐水性。與胺化合物硬化相比,使用酸酐並對環氧樹脂進行硬化時提供吸水率更低的硬化物。此外,藉由使用將該些硬化劑潛在化而成者、例如微膠囊化而成者,預浸體的保存穩定性、特別是黏性或垂延性即便於室溫下放置亦不易變化。
作為構成要素[C]的硬化劑的添加量的最佳值根據環氧樹脂與硬化劑的種類而不同。例如,芳香族多胺硬化劑較佳為以化學量論而言成為當量的方式添加,藉由將芳香族多胺硬化劑的活性氫量相對於環氧樹脂的環氧基量的比設為0.7~1.0,有時可獲得彈性係數較以當量使用的情況更高的樹脂,為較佳的實施方式。另一方面,若將芳香族多胺硬化劑的活性氫量相對於環氧樹脂的環氧基量的比設為1.0~1.6,有時可獲得硬化速度得到提高、以及伸長率高的樹脂,其亦為較佳的實施方式。因而,硬化劑的活性氫量相對於環氧樹脂的環氧基量的比較佳為0.7~1.6的範圍。
作為芳香族多胺硬化劑的市售品,可列舉:塞卡固(Seikacure)S(和歌山精化工業(股)製造)及3,3'-DAS(三井化學(股)製造)、「龍沙可(Lonzacure)(註冊商標)」M-DEA(龍沙(Lonza)(股)製造)、「龍沙可(Lonzacure)(註冊商標)」M-DIPA(龍沙(Lonza)(股)製造)、「龍沙可(Lonzacure)(註冊商標)」M-MIPA(龍沙(Lonza)(股)製造)等。
作為二氰二胺的市售品,可列舉戴西(DICY)-7、戴西(DICY)-15(以上為三菱化學(股)製造)等。二氰二胺的衍生物為使各種化合物結合於二氰二胺而成者,可列舉與環氧樹脂的反應物、與乙烯化合物或丙烯酸化合物的反應物等。
各硬化劑亦可與硬化促進劑或其他環氧樹脂的硬化劑組合而使用。作為所組合的硬化促進劑,可列舉脲類、咪唑類、路易斯酸觸媒等。
作為所述脲化合物,例如可使用N,N-二甲基-N'-(3,4-二氯苯基)脲、甲苯雙(二甲基脲)、4,4'-亞甲基雙(苯基二甲基脲)、3-苯基-1,1-二甲基脲等。作為所述脲化合物的市售品,可列舉DCMU99(保土谷化學(股)製造)、「奧米可(Omicure)(註冊商標)」24、52、94(以上為CVC專用化學品股份有限公司(CVC Specialty Chemicals, Inc.)製造)等。
作為咪唑類的市售品,可列舉2MZ、2PZ、2E4MZ(以上為四國化成(股)製造)等。作為路易斯酸觸媒,可列舉:三氟化硼·哌啶錯合物、三氟化硼·單乙基胺錯合物、三氟化硼·三乙醇胺錯合物、三氯化硼·辛基胺錯合物等鹵化硼與鹼的錯合物。
作為有機酸醯肼化合物,就硬化促進性與保存穩定性的方面而言,可較佳地列舉:3-羥基-2-萘甲酸醯肼、2,6-萘二碳二醯肼、水楊酸醯肼、對苯二甲酸二醯肼、及間苯二甲酸二醯肼等。該些有機酸醯肼化合物視需要可混合並調配兩種以上而使用。作為有機酸醯肼化合物的市售品,可列舉2,6-萘二碳二醯肼(日本精細化工(Japan Finechem)(股)製造)、間苯二甲酸二醯肼(大塚化學(股)製造)等。
另外,亦可向環氧樹脂組成物中調配該些環氧樹脂與硬化劑或使該些的一部分進行預反應而成者。該方法有時對於黏度調節或保存穩定性提高而言有效。
於本發明中,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130℃~150℃下的最低黏度較佳處於0.1 Pa·s~10.0 Pa·s的範圍內,進而佳為以處於0.1 Pa·s~2.0 Pa·s的範圍內為宜。藉由最低黏度處於該範圍內,與塗佈於構成要素[A]表面的上漿劑充分反應,可獲得於樹脂與碳纖維之間具有優異的接著性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本發明的預浸體即便僅利用構成要素[A]~構成要素[C],亦可期待模式I層間韌性及模式II層間韌性的顯著提高,進而,藉由將構成要素[D]配置於後述的位置,特別是模式II層間韌性大幅提高。此時的預浸體設為如下構成:將包含構成要素[B]、構成要素[C]及構成要素[D]的環氧樹脂組成物含浸於構成要素[A]中,構成要素[D]定域化於單面或兩面的表面附近。所謂此處所述的定域化於表面附近,是指構成要素[D]的90%以上存在於預浸體表面至預浸體的厚度20%的深度範圍內。關於該存在率,例如可利用下述方法來評價。即,將預浸體夾持於兩片表面平滑的聚四氟乙烯樹脂板之間並加以密接,歷時7天,緩緩地使溫度上昇至硬化溫度,使其凝膠化並加以硬化,從而製作板狀的預浸體硬化物。對所獲得的硬化物的剖面的顯微鏡照片進行拍攝。使用該剖面照片,於構成要素[D]存在於預浸體的兩面的情況下,於預浸體硬化物的兩面且於距預浸體硬化物表面為將預浸體厚度設為100%時的20%的深度位置畫出合計兩條與預浸體的表面平行的線。繼而,分別求出存在於預浸體的表面與所述線之間的構成要素[D]的合計面積及存在於預浸體的厚度範圍內的構成要素[D]的合計面積,並計算相對於預浸體厚度100%,存在於預浸體的兩表面至20%的深度範圍內的構成要素[D]的存在率。另外,於構成要素[D]存在於單面的預浸體的情況下,於預浸體硬化物的單面且於距預浸體硬化物的表面為厚度20%的深度位置畫出與預浸體表面平行的線。繼而,分別求出存在於預浸體表面與所述線之間的構成要素[D]的合計面積及存在於預浸體的厚度範圍內的構成要素[D]的合計面積,並計算相對於預浸體厚度100%,存在於預浸體的表面至20%的深度範圍內的構成要素[D]的存在率。此處,構成要素[D]的面積是自剖面照片挖出構成要素[D]部分,並根據其面積進行換算而求出。另外,亦可使用通常所使用的圖像處理軟體進行測定。
於本發明的預浸體包含構成要素[D]的情況下,將預浸體積層並加以硬化而成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包括:碳纖維層,包含含有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以及構成要素[A];以及層間樹脂層,配置於相鄰接的碳纖維層間,包含含有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以及構成要素[D]。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設為如下構成:具有至少兩層以上的碳纖維層,且碳纖維層與層間樹脂層交替地配置。於所述積層結構中,最上面及最下面可為碳纖維層,亦可為包含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的樹脂層。
所謂此處所述的層間樹脂層,是指於相鄰接的碳纖維層間具有同樣適當的層間厚度的區域,於該區域中不含構成要素[A]。再者,所謂具有同樣適當的層間樹脂層厚度,是指不存在厚度過薄或過厚的區域,特別是層間樹脂層厚度未滿1 μm且實質上不確保層間樹脂層的區域的比例為30%以下。
於本發明的預浸體包含構成要素[D]的情況下,將預浸體積層並加以硬化而成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設為如下構成: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中所含的構成要素[D]於層間樹脂層中定域化。所謂定域化,是指預浸體中所調配的構成要素[D]100%中的90%以上存在於層間樹脂層中。構成要素[D]的定域化可藉由以下的方法來確認。在與碳纖維正交的方向上切斷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對其剖面進行研磨後,利用光學顯微鏡擴大200倍以上而進行照片拍攝。針對照片上的隨機選擇的區域,將碳纖維的體積含有率(由於是剖面,因此此處表示面積含有率)為50%的、與纖維層平行地畫出且於1000 μm的長度範圍內加以平均化的線作為纖維層區域與層間樹脂層區域的邊界。藉由圖像處理而剪下照片上的處於纖維層區域的構成要素[D]與處於層間樹脂層區域的構成要素[D],並算出各面積。可根據面積比來求出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中所含的構成要素[D]的定域化率。
層間樹脂層的平均厚度的下限較佳為5 μm以上,更佳為10 μm以上。層間樹脂層的平均厚度的上限較佳為100 μm以下,進而佳為70 μm以下。於層間樹脂層的厚度過薄的情況下,有時對模式II層間韌性提高的效果變小,另外,於過厚的情況下,有時相對地降低碳纖維的體積含有率而使力學特性降低。所述層間樹脂層厚度例如可藉由以下的程序來測定。在與碳纖維正交的方向上切斷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對其剖面進行研磨後,利用光學顯微鏡擴大200倍以上而進行照片拍攝。針對照片上的隨機選擇的區域,將碳纖維的體積含有率(由於是剖面,因此此處表示面積含有率)為50%的、與纖維層平行地畫出的線作為纖維層區域與層間樹脂層區域的邊界,並畫出於1000 μm的長度範圍內加以平均化的邊界線,將其間的距離作為層間樹脂層厚度。
構成要素[D]是於使用構成要素[A]、構成要素[B]、構成要素[C]來製造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時,用以形成層間樹脂層所需的成分。只要發揮作為形成層間樹脂層的間隔物的作用,則其形態、或無機物、有機物等物質的種類並無特別限定。藉由形成包含構成要素[B]、構成要素[C]的高韌性的層間樹脂層,本發明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具有非常高的層間韌性。
若構成要素[D]不溶於構成要素[B],則即便使用各種成型條件或硬化溫度,亦可穩定地形成層間樹脂層,因此較佳。所謂不溶於構成要素[B],是指於對包含分散有構成要素[D]的構成要素[B]的環氧樹脂組成物進行加熱硬化時,構成要素[D]實質上不溶解,例如是指使用光學顯微鏡或穿透式電子顯微鏡,於環氧樹脂硬化物中,該成分不會自原來的尺寸實質縮小而可於與環氧樹脂組成物之間觀察到明確的界面。
關於將本發明的預浸體積層並加以硬化而成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就力學物性的觀點而言,構成要素[D]於每一層層間樹脂層中所佔的體積比例較佳為10%~80%,更佳為15%~70%,進而佳為20%~60%。構成要素[D]於每一層層間樹脂層中所佔的體積比例設為藉由以下的方法而算出的值。在與碳纖維正交的方向上切斷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對其剖面進行研磨後,利用光學顯微鏡擴大200倍以上而進行照片拍攝。於照片上,依據所述定義而隨機針對一層層間樹脂層,在面內方向上且於200 μm的長度範圍內,將構成要素[D]區域與其以外的區域(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等)二色化,挖出構成要素[D]區域並計算面積。根據各區域中的面積比而算出構成要素[D]於每一層層間樹脂層中所佔的面積比例。將所述操作20次的平均值定義為構成要素[D]於每一層層間樹脂層中所佔的體積比例。
具體而言,構成要素[D]的形態可採用粒子、不織布、短纖維、編織物、針織物、膜、面紗等各種形態。就製成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時提供穩定的接著強度或耐衝擊性的觀點而言,特佳為以粒子保持形態者。
例如,於構成要素[D]為粒子形態的情況下,粒子的形狀可為日本專利特開平1-110537號公報中所示的球狀形狀,亦可為日本專利特開平1-110536號公報中所示的非球狀粒子,亦可為日本專利特開平5-115號公報中所示的多孔質粒子,球狀不使樹脂的流動特性降低,因此黏彈性優異,另外,就不存在應力集中的起點且賦予高的耐衝擊性的方面而言為較佳的形態。於構成要素[D]為粒子形態的情況下,需要於環氧樹脂組成物中含有3質量%~40質量%的粒子,較佳為含有4質量%~30質量%,進而佳為含有5質量%~20質量%。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質量%」,是指質量百分率。於構成要素[D]的含量少的情況下,於將該預浸體積層並加以硬化而獲得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中,未充分形成層間樹脂層而基本無法獲得對模式II層間韌性提高的效果。另一方面,於多於40質量%的情況下,層間接著強度降低,有時無法發揮功能。於構成要素[D]為粒子形態的情況下,為了實現本說明書中所揭示的目的,粒子的數平均粒徑較佳為1 μm至100 μm的範圍,更佳為5 μm至40 μm的範圍,進而佳為10 μm至30 μm的範圍。若數平均粒徑過小,則粒子進入碳纖維的纖維間,有時使耐衝擊性或其他力學特性降低。另外,若數平均粒徑過大,則因存在大徑的粒子而碳纖維的排列紊亂,另外存在如下情況:將預浸體積層而獲得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厚度變厚,相對地降低纖維的體積分率,從而使其力學特性降低。此處,數平均粒徑使用如下值:利用雷射顯微鏡(超深度彩色3D形狀測定顯微鏡VK-9510:基恩士(KEYENCE)(股)製造)將構成要素[D]放大200倍以上而進行觀察,針對任意粒子的五十個以上的粒子,將該粒子的外切圓的直徑作為粒徑而進行測量後,進行平均而得的值。另外,原材料可為無機物粒子,亦可為有機物粒子,例如可使用熱塑性樹脂粒子、熱硬化性樹脂粒子、熱硬化性橡膠粒子、交聯粒子、二氧化矽粒子、碳黑粒子、碳奈米管、金屬粒子。
其中,就高韌性材料的觀點而言,特佳為熱塑性樹脂粒子。具體而言,可列舉:聚醯亞胺、聚醯胺、聚醯胺醯亞胺、聚鄰苯二甲醯胺、聚醚醯亞胺、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醚酮酮、聚芳基醚酮、聚醚碸、聚醚醚碸、聚苯硫醚、液晶性聚合物及該些的衍生物。另外,亦有效的是使所述所示的樹脂交聯的、例如交聯聚醚碸-聚醚醚碸粒子等。另外,所述樹脂粒子亦可併用兩種以上來使用。
該些中,就伸長率、韌性及與基質樹脂的接著性高的方面而言,可較佳地使用聚醯胺。作為聚醯胺,可列舉:三元環以上的內醯胺、可聚合的胺基羧酸、二元酸與二胺或該些的鹽、或者藉由該些的混合物的縮聚而獲得的聚醯胺。較佳為玻璃轉移溫度處於40℃~300℃的範圍內的聚醯胺。
作為玻璃轉移溫度處於40℃~300℃的範圍內的聚醯胺的例子,可列舉:聚癸醯胺(尼龍6)、聚六亞甲基對苯二甲醯胺(尼龍6T)、聚壬烷對苯二甲醯胺(尼龍9T)、聚十二醯胺(尼龍12)、聚六亞甲基己二醯胺(尼龍66)、聚間二甲苯己二醯胺(尼龍MXD)、3,3'-二甲基-4,4'-二胺基二環己基甲烷與間苯二甲酸及1,2-胺基十二烷酸的共聚物(「格林阿米德(Grilamid)(商標名)」TR55,日本愛慕斯化學(EMS-CHEMIE Japan)公司製造)、3,3'-二甲基-4,4'-二胺基二環己基甲烷與十二烷二酸的共聚物(「格林阿米德(Grilamid)(商標名)」TR90,日本愛慕斯化學(EMS-CHEMIE Japan)公司製造)、3,3'-二甲基-4,4'-二胺基二環己基甲烷與間苯二甲酸與1,2-胺基十二烷酸的共聚物和3,3'-二甲基-4,4'-二胺基二環己基甲烷與十二烷二酸的共聚物的混合物(「格林阿米德(Grilamid)(商標名)」TR70LX,日本愛慕斯化學(EMS-CHEMIE Japan)公司製造)、4,4'-二胺基二環己基甲烷與十二烷二酸的共聚物(「特隆卡米德(TROGAMID)(商標名)」CX7323,德固賽(Degussa)公司製造)等。其中,就可獲得製成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時的耐衝擊性、模式I層間韌性與模式II層間韌性以及耐濕熱性、耐溶劑性均優異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方面而言,較佳為3,3'-二甲基-4,4'-二胺基二環己基甲烷與間苯二甲酸及1,2-胺基十二烷酸的共聚物(「格林阿米德(Grilamid)(商標名)」TR55,日本愛慕斯化學(EMS-CHEMIE Japan)公司製造)、3,3'-二甲基-4,4'-二胺基二環己基甲烷與十二烷二酸的共聚物(「格林阿米德(Grilamid)(商標名)」TR90,日本愛慕斯化學(EMS-CHEMIE Japan)公司製造)、3,3'-二甲基-4,4'-二胺基二環己基甲烷與間苯二甲酸與1,2-胺基十二烷酸的共聚物和3,3'-二甲基-4,4'-二胺基二環己基甲烷與十二烷二酸的共聚物的混合物(「格林阿米德(Grilamid)(商標名)」TR70LX,日本愛慕斯化學(EMS-CHEMIE Japan)公司製造)、4,4'-二胺基二環己基甲烷與十二烷二酸的共聚物(「特隆卡米德(TROGAMID)(商標名)」CX7323,德固賽(Degussa)公司製造)等聚醯胺。
繼而,對構成要素[D]的形態為不織布的情況進行說明。不織布的製法可大致區別為紡絲直接製布與後加工製布這兩種,可藉由該些方法來獲得。另外,紡絲直接製布中,有紡黏(spunbond)法與熔噴(melt blow)法、閃紡(flash spinning)法等,可根據樹脂黏度來區分使用該些方法。於構成要素[D]為不織布的情況下,需要於環氧樹脂組成物中含有3質量%~40質量%的不織布,較佳為含有4質量%~30質量%,進而佳為含有5質量%~20質量%。於構成要素[D]的含量少的情況下,於將該預浸體積層並加以硬化而獲得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中,未充分形成層間樹脂層而無法獲得對模式II層間韌性提高的效果。另一方面,於構成要素[D]的含量多的情況下,層間樹脂層變厚,相對地降低碳纖維的含有比例,因此所獲得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力學物性降低。不織布的原材料可為熱塑性樹脂纖維之類的有機物、玻璃纖維、碳纖維、碳化矽纖維之類的無機物。與粒子的情況同樣地,就高韌性材料的觀點而言,較佳為熱塑性樹脂。具體而言,可列舉:聚醯亞胺、聚醯胺、聚醯胺醯亞胺、聚鄰苯二甲醯胺、聚醚醯亞胺、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醚酮酮、聚芳基醚酮、聚醚碸、聚苯硫醚、液晶性聚合物及該些的衍生物。所述樹脂亦可併用兩種以上來使用。該些中,就伸長率、韌性及與基質樹脂的接著性高的方面而言,可較佳地使用聚醯胺。作為聚醯胺,可列舉:三元環以上的內醯胺、可聚合的胺基羧酸、二元酸與二胺或該些的鹽、或者藉由該些的混合物的縮聚而獲得的聚醯胺。
繼而,對構成要素[D]的形態為短纖維的情況進行說明。短纖維可較佳地使用單長絲或將該些成束後切斷並加以短纖維化而成者,較佳為將纖維長設為一定者,但未必限定於該些。所謂此處所述的短纖維,是指平均纖維長度為30 mm以下的纖維。作為短纖維的具體纖維長度,平均纖維長度較佳為1 mm以上、20 mm以下的範圍,更佳為2 mm以上、15 mm以下的範圍。於1 mm以下的情況下,無法充分獲得纖維的網絡結構而層間的強度降低,因此具有脆弱層,所獲得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力學物性降低。另一方面,若平均纖維長度變長,則層間變厚,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力學物性降低。所謂此處所述的短纖維的平均纖維長度為如下值:隨機選出400根纖維,利用光學顯微鏡對其長度進行測定,根據該些的平均值而算出的值。作為短纖維的直徑,較佳為40 μm以下,更佳為20 μm以下。
於構成要素[D]為短纖維的情況下,需要於環氧樹脂組成物中含有3質量%~40質量%的短纖維,較佳為含有4質量%~30質量%,進而佳為含有5質量%~20質量%。於構成要素[D]的含量少的情況下,於將該預浸體積層並加以硬化而獲得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中,未充分形成層間樹脂層而無法獲得對模式II層間韌性提高的效果。另一方面,於構成要素[D]的含量多的情況下,層間樹脂層變厚,相對地降低碳纖維的含有比例,因此所獲得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力學物性降低。另外,於製作預浸體時,短纖維可以與粒子相同的方法的形式使用,亦可使用預先製成氈狀(短纖維網)者。作為短纖維的原材料,可為有機纖維、無機纖維。作為有機纖維,例如較佳為聚芳醯胺、聚酯、聚縮醛、聚碳酸酯、聚苯醚、聚苯硫醚、聚芳酯、聚苯并咪唑、聚醯亞胺、聚醚醯亞胺、聚碸、聚醯胺、聚醯胺醯亞胺等所謂的工程塑膠、超級工程塑膠,特佳為於分子鏈中具有胺基、醯胺基、酚性羥基等可與環氧樹脂反應的官能基者。另外,作為無機纖維,可列舉碳纖維、玻璃纖維、碳化矽纖維,特別是碳纖維可較佳地使用經上漿處理者。作為上漿劑,可較佳地使用包含具有選自環氧基、羥基、丙烯酸酯基、甲基丙烯酸酯基、醯胺基、羧基、羧酸酐中的至少一種官能基的成分的上漿劑。
於本發明的預浸體中,如上所述的構成要素[D]可使用一種,亦可併用多種。
本發明的預浸體可利用若干方法來製造。
第一方法為如下方法:使用將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塗佈於脫模紙等上而成的膜,自製成片狀的碳纖維的兩側或單側含浸環氧樹脂組成物而製作一次預浸體,並將構成要素[D]散佈或黏貼於其兩面或單面。此處,於構成要素[D]為多孔質膜、織物、氈、不織布、編織物等可含浸樹脂的片狀物的情況下,亦可預先含浸環氧樹脂組成物來黏貼。
第二方法為如下方法:使用將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塗佈於脫模紙等上而成的膜,自製成片狀的碳纖維的兩側或單側含浸環氧樹脂組成物而製作一次預浸體,於將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塗佈於脫模紙等上而成的另一膜的表面散佈或貼附構成要素[D],並將所獲得者黏貼於一次預浸體的兩面或單面。
第三方法為如下方法:使用將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塗佈於脫模紙等上而成的膜,自製成片狀的碳纖維的兩側或單側含浸環氧樹脂組成物而製作一次預浸體,將混練有構成要素[B]、構成要素[C]、構成要素[D]的環氧樹脂組成物塗佈於脫模紙等上,並將所獲得的膜黏貼於一次預浸體的兩面或單面。
第四方法為於製成片狀的碳纖維的兩面或單面同時貼合包含構成要素[B]、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及構成要素[D]的方法,且為可適用於構成要素[D]為片狀(膜、織物、氈、編織物、不織布等)或絲狀(長纖維、紡織絲、帶狀膜)的情況的方法。
於本發明的預浸體中,於除構成要素[A]~構成要素[C]以外,進而將[D]配置於所規定的位置的情況下,藉由於將預浸體積層並加以硬化而成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中形成高次結構(層列結構)而可利用樹脂韌性高且包含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來形成層間樹脂層,因此可觀察到特別顯著的模式II層間韌性提高效果。此時,只要包含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形成高次結構(層列結構),則可期待顯著的效果,因此藉由滿足條件[I'],包含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形成高次結構,除高的模式I層間韌性以外,亦可期待顯著的模式II層間韌性提高,所述條件[I']是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的下限溫度可較條件[I]低20℃左右,具體而言,於110℃~180℃之間具有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
於本發明中,亦可使熱塑性樹脂溶解於包含所述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中而使用。藉由使用熱塑性樹脂,可控制所獲得的預浸體的黏性、將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成形時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流動性,因此可較佳地使用。作為此種熱塑性樹脂,較佳為通常於主鏈具有選自由碳-碳鍵、醯胺鍵、醯亞胺鍵、酯鍵、醚鍵、碳酸酯鍵、胺基甲酸酯鍵、硫醚鍵、碸鍵及羰基鍵所組成的群組中的鍵的熱塑性樹脂。另外,該熱塑性樹脂亦可部分性具有交聯結構,可具有結晶性亦可為非晶性。特別是選自由聚醯胺、聚碳酸酯、聚縮醛、聚苯醚、聚苯硫醚、聚芳酯、聚酯、聚醯胺醯亞胺、聚醯亞胺、聚醚醯亞胺、具有苯基三甲基二氫茚結構的聚醯亞胺、聚碸、聚醚碸、聚醚酮、聚醚醚酮、聚芳族聚醯胺、聚醚腈及聚苯并咪唑所組成的群組中的至少一種樹脂較佳為混合或溶解於所述環氧樹脂組成物中所含的任一環氧樹脂中。
其中,為了獲得良好的耐熱性,熱塑性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Tg)至少為150℃以上,較佳為170℃以上。若所調配的熱塑性樹脂的玻璃轉移溫度未滿150℃,則有於用作成形體時容易引起由熱所致的變形的情況。進而,作為該熱塑性樹脂的末端官能基,羥基、羧基、硫醇基、酸酐等者可與陽離子聚合性化合物反應而可較佳地使用。具體而言,可使用作為聚醚碸的市售品的「蘇米卡艾克賽爾(Sumikaexcel)(註冊商標)」PES3600P、「蘇米卡艾克賽爾(Sumikaexcel)(註冊商標)」PES5003P、「蘇米卡艾克賽爾(Sumikaexcel)(註冊商標)」PES5200P、「蘇米卡艾克賽爾(Sumikaexcel)(註冊商標)」PES7600P(以上為住友化學工業(股)製造),「未安塔積(Virantage)(註冊商標)」VW-10200RFP、「未安塔積(Virantage)(註冊商標)」VW-10700RFP(以上為蘇威先進聚合物(Solvay advanced polymers)(股)製造)等,另外,可列舉日本專利特表2004-506789號公報中所記載的聚醚碸與聚醚醚碸的共聚物、寡聚物、以及作為聚醚醯亞胺的市售品的「戊提姆(ULTEM)(註冊商標)」1000、「戊提姆(ULTEM)(註冊商標)」1010、「戊提姆(ULTEM)(註冊商標)」1040(以上為蘇威先進聚合物(Solvay advanced polymers)(股)製造)等。所謂寡聚物,是指結合有十個至一百個左右的有限個的單體且分子量較低的聚合體。
另外,於本發明中,亦可進而於所述包含構成要素[B]、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中調配彈性體。所述彈性體是出於在硬化後的環氧基質相內形成微細的彈性體相的目的而調配。藉此,可藉由彈性體相的破壞空隙化(孔蝕)來消除對環氧樹脂硬化物的應力負載時所產生的平面應變,誘發環氧基質相的塑性變形,結果引起大的能量吸收,從而帶來作為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進一步的層間韌性的提高。
所謂彈性體為具有玻璃轉移溫度低於20℃的域的聚合物材料,可列舉:液狀橡膠、固體橡膠、交聯橡膠粒子、核殼橡膠粒子、熱塑性彈性體、具有玻璃轉移溫度低於20℃的嵌段的嵌段共聚物等。其中,彈性體較佳為選自包含玻璃轉移溫度為20℃以下的嵌段的嵌段共聚物及橡膠粒子中者。藉此,可將於環氧樹脂中的彈性體的相容抑制為最小限度,並可導入微細的彈性體相,因此可抑制耐熱性或彈性係數的降低,並可大幅提高作為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層間韌性。
作為橡膠粒子,就處理性等觀點而言,可較佳地使用交聯橡膠粒子、及於交聯橡膠粒子的表面接枝聚合有異種聚合物而成的核殼橡膠粒子。所述橡膠粒子的一次粒徑較佳為處於50 nm~300 nm的範圍內,特佳為處於80 nm~200 nm的範圍內。另外,所述橡膠粒子較佳為與所使用的環氧樹脂的親和性良好、且於樹脂製備或成形硬化時不會產生二次凝聚者。
作為交聯橡膠粒子的市售品,可使用包含羧基改質的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的交聯物的FX501P(日本合成橡膠工業(股)製造)、包含丙烯酸橡膠微粒子的CX-MN系列(日本觸媒(股)製造)、YR-500系列(新日鐵住金化學(股)製造)等。
作為核殼橡膠粒子的市售品,例如可使用包含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苯乙烯共聚物的「帕拉勞得(Paraloid)(註冊商標)」EXL-2655(吳羽(Kureha)(股)製造)、包含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斯達菲洛(Stafiloid)(註冊商標)」AC-3355、TR-2122(武田化學品工業(股)製造)、包含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帕拉勞得(PARALOID)(註冊商標)」EXL-2611、EXL-3387(羅門哈斯(Rohm&Haas)公司製造)、「卡奈斯(Kaneace)(註冊商標)」MX系列(鐘淵(Kaneka)(股)製造)等。
本發明的預浸體中,其碳纖維質量分率較佳為40質量%~90質量%,更佳為50質量%~80質量%。若碳纖維質量分率過低,則所獲得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質量過大,有時損及比強度及比彈性係數優異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優點,另外,若碳纖維質量分率過高,則產生環氧樹脂組成物的含浸不良,所獲得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容易成為空隙多者,有時導致其力學特性大幅降低。
本發明的預浸體可藉由將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溶解於甲基乙基酮或甲醇等溶媒中而成為低黏度並含浸於碳纖維中的濕式法、藉由加熱使環氧樹脂組成物成為低黏度並含浸於碳纖維中的熱熔法等來較佳地製造。
濕式法是於將碳纖維浸漬於環氧樹脂組成物的溶液中後提拉,使用烘箱等使溶媒蒸發來獲得預浸體的方法。
熱熔法是如下方法:使藉由加熱而成為低黏度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直接含浸於碳纖維中;或預先製作將環氧樹脂組成物塗佈於脫模紙等上的樹脂膜,繼而自碳纖維的兩側或單側層疊所述樹脂膜,藉由進行加熱加壓而使環氧樹脂組成物轉印含浸來獲得預浸體。於該熱熔法中,實質上皆無殘留於預浸體中的溶媒,因此為較佳的實施方式。
於利用熱熔法製作預浸體的情況下,作為環氧樹脂組成物的黏度,較佳為以利用後述的方法而測定的最低黏度計設為0.01 Pa·s~30 Pa·s。所謂此處所述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最低黏度,是表示複數黏度η*在40℃~180℃的溫度範圍下的最低的值,所述複數黏度η*是使用利用平行板的動態黏彈性測定裝置(ARES,TA儀器(TA Instrument)製造),以2℃/min的速度使溫度昇溫,並於角頻率3.14 rad/s及板間隔1 mm的條件下進行測定。
預浸體較佳為每單位面積的碳纖維量為50 g/m2 ~1000 g/m2 。若所述碳纖維量未滿50 g/m2 ,則於將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成形時為了獲得規定的厚度而需要增多積層片數,有時作業變得繁雜。另一方面,若碳纖維量超過1000 g/m2 ,則有預浸體的垂延性變差的傾向。
本發明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可將以規定的形態積層所述本發明的預浸體、並加壓·加熱而成形的方法作為一例來製造。作為賦予熱及壓力的方法,可使用壓製成形法、高壓釜成形法、裝袋(bagging)成形法、纏繞帶(wrapping tape)法及內壓成形法等。特別是於運動用品的成形時可較佳地使用纏繞帶法與內壓成形法。
纏繞帶法是將預浸體捲繞於心軸(mandrel)等芯棒,成形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製管狀體的方法,且為於製作高爾夫球桿或釣魚竿等棒狀體時較佳的方法。更具體而言,是將預浸體捲繞於心軸,且為了固定預浸體及賦予壓力,而於預浸體的外側捲繞包含熱塑性樹脂膜的纏繞帶,於烘箱中使環氧樹脂組成物加熱硬化後,取出芯棒而獲得管狀體的方法。
另外,內壓成形法是將預浸體捲繞於熱塑性樹脂製管等內壓賦予體,將所獲得的預成形體安置於模具中,繼而對所述內壓賦予體導入高壓氣體來賦予壓力,同時對模具進行加熱來成形管狀體的方法。該內壓成形法可於成形高爾夫球桿、球棒(bat)、及網球或羽毛球等的球拍般的複雜形狀物時特佳地使用。
於使本發明的預浸體的積層體硬化而獲得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情況下,除所述製造方法以外,亦可利用不使用高壓釜等高價的加壓設備而僅使用真空泵與烘箱來進行的脫高壓釜法。於使用脫高壓釜法的情況下,就預浸體的操作性的觀點而言,環氧樹脂組成物於30℃下的黏度較佳為1.0×105 Pa·s以上。若30℃下的黏度過低,則無法製作預浸體的製作中所需的樹脂膜。另外,若30℃下的黏度過低,則於保管時,環氧樹脂組成物容易沈入預浸體中的纖維未含浸部而失去黏性,此外,難以確保用以去除揮發成分的未含浸部的連續性,且難以有效率地去除揮發成分,於脫高壓釜成形時,有於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中產生大量空隙的擔憂。
進而,於藉由脫高壓釜法來使本發明的預浸體硬化而獲得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情況下,環氧樹脂組成物的最低黏度存在於110℃以上,較佳為0.1 Pa·s~15 Pa·s,更佳為0.3 Pa·s~10 Pa·s。若最低黏度過低,則環氧樹脂的流動變得過多,因此於預浸體硬化時,樹脂會自預浸體流出。另外,於所獲得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中,無法達成目標樹脂比率。若最低黏度過高,則無法確保可於硬化中將自基質樹脂中釋放出的水蒸氣及積層時所封閉的空氣去除至成形面板外部的樹脂黏度,另外,成形中的於未含浸纖維部中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含浸並不充分,未含浸纖維部成為空隙,於所獲得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中形成大量空隙。
另外,於藉由脫高壓釜法來使本發明的預浸體硬化而獲得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情況下,理想的是環氧樹脂組成物的軟化點較佳為處於硬化溫度以下,更佳為90℃以下。藉由軟化點處於硬化溫度以下,可防止室溫保管時環氧樹脂組成物沈入於纖維未含浸部,成形時可確保用以去除揮發成分的未含浸部的連續性,且不易形成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中的空隙。此外,藉由保持未含浸部的連續性,碳纖維的約束變少,容易確保懸垂性。若軟化點為硬化溫度以上,則基質樹脂的流動性低,不引起成形過程中樹脂流入至未含浸纖維區域,未含浸纖維殘存於成形體中,於所獲得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中容易形成大量的空隙。所謂此處所述的軟化點,是指將相對於根據環氧樹脂組成物的黏度測定而獲得的複數黏度的變化曲線的兩條直線部延長後的交點的溫度。將複數黏度的最初急劇降低前的直線部延長至高溫側而畫出第一條直線。將複數黏度最初急劇降低後的中間部的直線部延長至低溫側而畫出第二條直線。將兩線的交點處的垂直線畫出至橫座標的溫度軸並將其溫度作為軟化點而求出。
所述包含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軟化點較佳為源自液晶轉移。於成形具有曲面形狀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時,於預浸體為剛直的情況下,存在預浸體不追隨成形模具的曲面形狀的情況。於環氧樹脂組成物的軟化點源自玻璃轉移點的情況下,玻璃狀態的預浸體為剛直,且懸垂性差。另一方面,於環氧樹脂組成物的軟化點源自液晶的轉移點的情況下,預浸體中的液晶狀態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相對於沿著曲面形狀的變形的追隨性優異,因此對於玻璃狀態的預浸體而言,懸垂性優異。
脫高壓釜法中所使用的預浸體較佳為僅於片狀的碳纖維的其中一面被覆有作為基質樹脂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形態。藉由包含其中一面未經基質樹脂含浸的碳纖維來發揮脫氣通路的功能。特別是於烘箱等低壓力下進行加熱成形時,具有使所獲得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中的空隙減低的效果。
脫高壓釜法中所使用的預浸體較佳為環氧樹脂組成物含浸於碳纖維中的一部分中的形態。關於預浸體中的環氧樹脂組成物含浸於碳纖維中的程度,藉由吸水試驗而算出的預浸體的吸水率WPU較佳為1%~15%,更佳為3%~15%,進而佳為5%~12%。所謂本發明的WPU為藉由吸水試驗而算出的預浸體的吸水率,且為表示包含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含浸於作為構成要素[A]的碳纖維中的程度的指標。若WPU為1%以上,則纖維未含浸部作為流路發揮功能,容易抑制空隙的產生,所述纖維未含浸部是用以於硬化中將自基質樹脂中釋放出的水蒸氣及積層時所封閉的空氣去除至成形面板外部。另外,若WPU為15%以下,則於積層預浸體時,抑制預浸體在面外方向上的破裂,預浸體的操作性變得容易。
預浸體的吸水率WPU的測定是以如下方式進行。首先,準備在一方向上排列有碳纖維的100 mm×100 mm的預浸體,並測量質量。將此時的質量設為W1。利用薄板的鋁板自所準備的預浸體的兩面以預浸體突出5 mm的方式進行把持。此時,所突出的預浸體的纖維方向為5 mm,與纖維正交的面為100 mm。利用夾子把持鋁板。將5 mm的突出部於溫度23℃的水中浸漬5分鐘。浸漬後,取出預浸體,將預浸體表層的水全部去除,並測定經吸水的預浸體的質量。將此時的質量設為W2。吸水率WPU是利用以下式來計算。

WPU(%)=(W2-W1)/W1×100
本發明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亦可使用所述環氧樹脂組成物並藉由不經由預浸體的方法來製造。
作為此種方法,例如可利用使包含構成要素[B]、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直接含浸於作為構成要素[A]的碳纖維中後進行加熱硬化的方法、即手積層(hand layup)法、繞線(filament winding)法、拉擠成形(pultrusion)法或於預先賦形為構件形狀的連續碳纖維基材上使環氧樹脂組成物含浸及硬化的樹脂膜浸漬(resin film infusion)法、樹脂注塑成形(resin injection molding)法及樹脂轉注成形(Resin Transfer Molding,RTM)法等。
本發明的環氧樹脂組成物亦可較佳地用於關於RTM法的總論(SAMPE Journal, Vol.34, No.6, pp7-19)中列舉的真空輔助樹脂轉注成形(Vaccum-assisted Resin Transfer Molding,VARTM)、可變浸漬成形製程(Variable Infusion Molding Process,VIMP)、熱膨脹RTM(Thermal Expansion RTM,TERTM)、橡膠輔助RTM(Rubber-Assisted RTM,RARTM)、樹脂注塑再循環成形(Resin Injection Recirculation Molding,RIRM)、連續RTM(Continuous RTM,CRTM)、共注塑樹脂轉注成形(Co-injection Resin Transfer Molding,CIRTM)、樹脂液體浸漬(Resin Liquid Infusion,RLI)、西蒙複合材料樹脂浸漬成形製程(Seeman's Composite Resin Infusion Molding Process,SCRIMP)等成形法。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來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其中,本發明的範圍並不限定於該些實施例。再者,組成比的單位「份」只要無特別注釋,則是指質量份。另外,只要無特別注釋,則各種特性(物性)的測定是於溫度23℃、相對濕度50%的環境下進行。
<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
(1)構成要素[A]
·碳纖維1
對丙烯腈系共聚物進行乾濕式紡絲並加以煅燒,從而獲得總長絲數24,000根、總纖度1,000特克斯(tex)、比重1.8、股束拉伸強度6.6 GPa、股束拉伸彈性係數324 GPa的碳纖維。繼而,將濃度0.1莫耳/l的碳酸氫銨水溶液作為電解液,將電量設為碳纖維每1 g為80庫侖而對該碳纖維進行電解表面處理。接著,將該實施了電解表面處理的碳纖維加以水洗,並於溫度150℃的加熱空氣中進行乾燥,從而獲得成為原料的碳纖維。依據後述的(8)中記載的方法來測定,結果表面氧濃度O/C為0.16。
對包含「jER(註冊商標)」152(三菱化學(股)製造)、聚甘油聚縮水甘油醚、乳化劑的水分散乳膠進行調整而製成上漿劑。藉由浸漬法而將該上漿劑塗佈於進行了表面處理的碳纖維後,進行乾燥處理,從而獲得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束。上漿劑的附著量調整為相對於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而為0.6質量%。
依據後述的(10)中記載的方法對以所述方式製作的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進行測定,結果清洗後的上漿劑附著量為0.16質量%,且為較佳的附著量。另外,利用後述的(11)中記載的方法所測定的界面接著強度為44 MPa。
·碳纖維2
對丙烯腈系共聚物進行乾濕式紡絲並加以煅燒,從而獲得總長絲數12,000根、總纖度1,000特克斯(tex)、比重1.8、股束拉伸強度4.9 GPa、股束拉伸彈性係數230 GPa的碳纖維。繼而,將濃度0.1莫耳/l的碳酸氫銨水溶液作為電解液,將電量設為碳纖維每1 g為80庫侖而對該碳纖維進行電解表面處理。接著,將該實施了電解表面處理的碳纖維加以水洗,並於溫度150℃的加熱空氣中進行乾燥,從而獲得成為原料的碳纖維。此時,表面氧濃度O/C為0.15。
使用該碳纖維,利用與碳纖維1相同的方法而獲得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束。上漿劑的附著量調整為相對於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而為0.6質量%。清洗後的上漿劑附著量為0.17質量%,且為較佳的附著量。另外,界面接著強度為43 MPa。
·碳纖維3
對丙烯腈系共聚物進行乾濕式紡絲並加以煅燒,從而獲得總長絲數24,000根、總纖度1,000特克斯(tex)、比重1.8、股束拉伸強度5.9 GPa、股束拉伸彈性係數294 GPa的碳纖維。繼而,將濃度0.1莫耳/l的碳酸氫銨水溶液作為電解液,將電量設為碳纖維每1 g為120庫侖而對該碳纖維進行電解表面處理。接著,將該實施了電解表面處理的碳纖維加以水洗,並於溫度150℃的加熱空氣中進行乾燥,從而獲得成為原料的碳纖維。此時,表面氧濃度O/C為0.20。
使用該碳纖維,利用與碳纖維1相同的方法而獲得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束。上漿劑的附著量調整為相對於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而為0.6質量%。清洗後的上漿劑附著量為0.19質量%,且為較佳的附著量。另外,界面接著強度為45 MPa。
·碳纖維4
除將電量設為碳纖維每1 g為80庫侖而進行電解表面處理以外,與碳纖維3同樣地進行而獲得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束。表面氧濃度O/C為0.15。上漿劑的附著量調整為相對於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而為0.6質量%。清洗後的上漿劑附著量為0.16質量%,且為較佳的附著量。另外,界面接著強度為43 MPa。
·碳纖維5
除將電量設為碳纖維每1 g為40庫侖而進行電解表面處理以外,與碳纖維3同樣地進行而獲得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束。表面氧濃度O/C為0.13。上漿劑的附著量調整為相對於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而為0.6質量%。清洗後的上漿劑附著量為0.12質量%,且為較佳的附著量。另外,界面接著強度為29 MPa。
·碳纖維6
與碳纖維3同樣地進行而獲得實施了電解表面處理的原料的碳纖維。使用該碳纖維,利用與碳纖維1相同的方法而獲得上漿劑的附著量相對於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而為0.2質量%的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束。清洗後的上漿劑附著量為0.08%,且為較佳的附著量。另外,界面接著強度為25 MPa。
(2)構成要素[A]以外的碳纖維
·碳纖維7
對丙烯腈系共聚物進行乾濕式紡絲並加以煅燒,從而獲得總長絲數24,000根、總纖度1,000特克斯(tex)、比重1.8、股束拉伸強度5.9 GPa、股束拉伸彈性係數294 GPa的碳纖維。表面氧濃度O/C為0.15。該碳纖維是以不塗附上漿劑的狀態使用。清洗後的上漿劑附著量為0質量%。另外,界面接著強度為22 MPa。
(3)構成要素[B]
·環氧樹脂1
將化合物名:2-甲基-1,4-伸苯基-雙{4-(2,3-環氧丙氧基)苯甲酸酯}(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10-241797號公報,環氧當量:245 g/eq)加熱熔解至200℃,以環氧當量數:羥基當量數成為100:25的方式向其中添加作為預聚物化劑的間苯二酚(羥基當量:55 g/eq),於氮氣環境下且於200℃下加熱3小時,藉此獲得環氧樹脂1。預聚物的含量相對於2-甲基-1,4-伸苯基-雙{4-(2,3-環氧丙氧基)苯甲酸酯}與其預聚物的合計100質量份而為53質量份,依據JIS K7236來測定環氧當量,結果為353 g/eq。
·環氧樹脂2
將化合物名:4-{4-(2,3-環氧丙氧基)苯基}環己基4-(2,3-環氧丙氧基)苯甲酸酯(參照日本專利第5471975號公報,環氧當量:213 g/eq)加熱熔解至200℃,以環氧當量數:羥基當量數成為100:25的方式向其中添加作為預聚物化劑的間苯二酚(羥基當量:55 g/eq),於氮氣環境下且於200℃下加熱3小時,藉此獲得環氧樹脂2。預聚物的含量相對於4-{4-(2,3-環氧丙氧基)苯基}環己基4-(2,3-環氧丙氧基)苯甲酸酯與其預聚物的合計100質量份而為53質量份,依據JIS K7236來測定環氧當量,結果為320 g/eq。
·環氧樹脂3
將化合物名:4-{4-(2,3-環氧丙氧基)苯基}環己基4-(2,3-環氧丙氧基)苯甲酸酯(參照日本專利第5471975號公報,環氧當量:213 g/eq)加熱熔解至200℃,以環氧當量數:羥基當量數成為100:15的方式向其中添加作為預聚物化劑的雙酚F(羥基當量:100 g/eq),於氮氣環境下且於200℃下加熱3小時,藉此獲得環氧樹脂3。預聚物的含量相對於4-{4-(2,3-環氧丙氧基)苯基}環己基4-(2,3-環氧丙氧基)苯甲酸酯與其預聚物的合計100質量份而為38質量份,依據JIS K7236來測定環氧當量,結果為309 g/eq。
(4)構成要素[B]以外的環氧樹脂
於25℃下為液狀的環氧樹脂
·「愛牢達(Araldite)(註冊商標)」MY0610(三縮水甘油基間胺基苯酚,日本亨斯邁(Huntsman Japan)(股)製造)
·「jER(註冊商標)」604(四縮水甘油基二胺基二苯基甲烷,三菱化學(股)製造)
·「艾比克隆(Epiclon)(註冊商標)」830(雙酚A型環氧樹脂,三菱化學(股)製造)
·「jER(註冊商標)」828(雙酚A型環氧樹脂,三菱化學(股)製造)。
通式(2)的環氧樹脂
·「jER(註冊商標)」YX4000(聯苯型環氧樹脂,三菱化學(股)製造)
(5)構成要素[C]
·3,3'-DAS(3,3'-二胺基二苯基碸,三井化學精細(股)製造)
·「塞卡固(Seikacure)(註冊商標)」-S(4,4'-二胺基二苯基碸,和歌山精化工業(股)製造)
·「龍沙可(Lonzacure)(註冊商標)」DETDA80(龍沙(Lonza)(股)製造)。
·卡亞哈魯德(KAYAHARD)A-A(4,4'-二胺基-3,3'-二乙基二苯基甲烷,日本化藥(股)製造)
·MEH-7500(酚樹脂,明和化成(股)製造)
(6)構成要素[D]
粒子形態
·利用下述製造方法而獲得的粒子A(數平均粒徑:13 μm)
將90份的透明聚醯胺(「格林阿米德(Grilamid)(註冊商標)」TR55,日本愛慕斯化學(EMS-CHEMIE Japan)(股)製造)、7.5份的環氧樹脂(「jER(註冊商標)」828,三菱化學(股)製造)及2.5份的硬化劑(「托馬德(TOHMIDE)(註冊商標)」#296,T&K東華(股)製造)添加於300份的氯仿與100份的甲醇的混合溶媒中而獲得均勻溶液。繼而,使用塗裝用的噴霧槍朝向經攪拌的3000份的正己烷的液面呈霧狀噴附所獲得的均勻溶液而使溶質析出。將所析出的固體過濾分離,利用正己烷充分清洗後,於100℃的溫度下進行24小時的真空乾燥,從而獲得球狀的包含具有半IPN結構的環氧改質尼龍的粒子A。
·粒子B:「奧魯伽索爾(Orgasol)(註冊商標)」1002D(阿科瑪(ARKEMA)(股)製造)。
·粒子C:「ULTEM(註冊商標)」1000F3SP-1000(日本SABIC合同公司製造)。
不織布形態
·利用下述製造方法而獲得的不織布1、不織布2
針對自設置有一個孔口(Φ=0.5 mm)的噴嘴噴出的非晶質聚醯胺「格林阿米德(Grilamid)(註冊商標)」TR55(日本愛慕斯化學(EMS-CHEMIE Japan)(股)製造,非晶性聚醯胺,玻璃轉移溫度157℃)的纖維,使用前端設置有衝擊板的吸引器與空氣壓縮而於金屬網上進行延伸、散佈並加以修補。使用加熱壓製機將經修補的纖維片熱接著於金屬網上,從而獲得單位面積重量不同的以下兩種「格林阿米德(Grilamid)(註冊商標)」TR55的不織布1、不織布2(紡黏法)。
不織布1:TR55、單位面積重量13 g/m2
不織布2:TR55、單位面積重量6 g/m2
·利用下述製造方法而獲得的不織布3、不織布4
利用擠出機將熔融的尼龍6、尼龍12於高溫、高速的氣流下自具有噴嘴的模呈絲狀吹出,將離心為纖維狀的樹脂集聚於帶輸送機上,藉此分別製作以下的尼龍6、尼龍12的不織布3、不織布4(熔噴法)。
不織布3:尼龍6、單位面積重量17 g/m2
不織布4:尼龍12、單位面積重量19 g/m2
短纖維網形態
·利用下述製造方法而獲得的短纖維網1、短纖維網2、短纖維網3、短纖維網4
利用美工刀將碳纖維「托雷卡(Torayca)(註冊商標)」T700G-12K(東麗(股)製造)切割為規定的長度而製作短切碳纖維(碳短纖維)。製作包含水與界面活性劑(聚氧乙烯月桂基醚(商品名),娜卡里特斯庫(Nacali Tesque)(股)製造)的界面活性劑的濃度為0.1質量%的分散液。由該分散液與所述短切碳纖維,使用碳短纖維網的製造裝置來製作以下的五種碳短纖維網。
短纖維網1(CF1):平均纖維長度3 mm、單位面積重量6 g/m2
短纖維網2(CF2):平均纖維長度6 mm、單位面積重量6 g/m2
短纖維網3(CF3):平均纖維長度12 mm、單位面積重量6 g/m2
短纖維網4(CF4):平均纖維長度6 mm、單位面積重量12 g/m2
(7)其他成分
·熱塑性樹脂「蘇米卡艾克賽爾(Sumikaexcel)(註冊商標)」5003P(聚醚碸,住友化學(股)製造)。
·「未安塔積(Virantage)(註冊商標)」VW-10700RFP(聚醚碸,日本蘇威特種聚合物(Solvay Specialty Polymers Japan)(股)製造)。
·添加劑「TPP」(三苯基膦,北興化學工業(股)製造)。
<各種評價法>
(8)碳纖維的表面氧濃度O/C的測定
碳纖維的表面氧濃度(O/C)是依據以下的程序並藉由X射線光電子分光法而求出。首先,將已用溶媒去除附著於表面的污垢的碳纖維切割為約20 mm,於銅製的試樣支持台上擴展。繼而,將試樣支持台安置於試樣室內,並將試樣室中保持為1×10-8 Torr。接著,使用AlKα1 2 作為X射線源,將光電子脫出角度設為90°而進行測定。再者,作為測定時的帶電所伴隨的峰值的修正值,使C1s 的主峰(峰頂)的鍵能量值配合為284.6 eV。C1s 主面積是藉由在282 eV~296 eV的範圍內畫出直線的基線而求出。另外,O1s 峰值面積是藉由在528 eV~540 eV的範圍內畫出直線的基線而求出。此處,所謂表面氧濃度是根據所述O1s 峰值面積與C1s 峰值面積的比,並使用裝置固有的感度修正值而以原子數比的形式算出者。使用愛發科法衣(ULVAC-PHI)(股)製造的ESCA-1600作為X射線光電子分光法裝置,所述裝置固有的感度修正值為2.33。
(9)上漿劑附著量的測定
塗佈有上漿的碳纖維的上漿劑的附著量是依據以下的程序而求出。首先,採取2 g±0.5 g的塗佈有上漿的碳纖維,於氮氣環境中且於450℃下進行15分鐘加熱處理。將此時的加熱處理前後的質量變化量除以加熱處理前的質量而得的值的質量%作為上漿劑的附著量。
(10)清洗後的上漿劑附著量的測定
清洗後的上漿劑的附著量是以如下方式進行測定。首先,將2 g±0.5 g的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浸漬於10 ml的以體積比9對1混合乙腈與氯仿而成的溶液中,進行20分鐘超音波清洗,自纖維溶出上漿劑後,進行充分乾燥並測定質量。進而,於氮氣環境中且於450℃下對該清洗後的碳纖維進行15分鐘加熱處理。將此時的加熱處理前後的質量變化量除以加熱處理前的質量而得的值的質量%作為清洗後的上漿劑的附著量。
(11)界面剪切強度(IFSS)的測定
界面剪切強度(IFSS)的測定是藉由以下的(i)~(iv)的程序來進行。
(i)樹脂的製備
將100質量份的雙酚A型環氧化合物「jER(註冊商標)」828(三菱化學(股)製造)與14.5質量份的間苯二胺(日本西格瑪奧德里奇(Sigma Aldrich Japan)合同公司製造)分別放入至容器中。其後,為了實現所述jER828的黏度降低與間苯二胺的溶解,而於75℃的溫度下加熱15分鐘。其後,將兩者充分混合,並於80℃的溫度下進行約15分鐘真空脫泡。
(ii)將碳纖維單絲固定於專用模具
自碳纖維束抽出單纖維,於在啞鈴型模具的長邊方向上對單纖維賦予一定張力的狀態下,利用接著劑將兩端固定。其後,為了將附著於碳纖維及模具的水分去除,於80℃的溫度下進行30分鐘以上的真空乾燥。啞鈴型模具為矽氧橡膠製,澆鑄部分的形狀為中央部分寬度5 mm、長度25 mm、兩端部分寬度10 mm、整體長度150 mm。
(iii)自樹脂澆鑄至硬化
向所述(ii)程序的真空乾燥後的模具內流入利用所述(i)程序而調整的樹脂,使用烘箱以1.5℃/min的昇溫速度上昇至75℃的溫度,並保持2小時後,以1.5℃/min的昇溫速度上昇至125℃的溫度,並保持2小時後,以2.5℃/min的降溫速度降溫至30℃的溫度。其後,進行脫模而獲得試驗片。
(iv)界面剪切強度(IFSS)的測定
對藉由所述(iii)程序而獲得的試驗片在纖維軸方向(長邊方向)上以0.3%/sec的應變速度賦予拉伸力,產生12%的應變後,藉由偏光顯微鏡來測定試驗片中心部22 mm的範圍內的纖維斷裂數N(個)。繼而,藉由la(μm)=22(μm)×1000(μm)/N(個)的式來計算平均斷裂纖維長度la。繼而,根據平均斷裂纖維長度la,並藉由lc(μm)=(4/3)×la(μm)的式來計算臨界纖維長度lc。測定股束拉伸強度σ與碳纖維單絲的直徑d,並利用下式來算出作為碳纖維與樹脂界面的接著強度的指標的界面剪切強度IFSS。實施例中,將測定數n=5的平均設為試驗結果。

·界面剪切強度IFSS(MPa)=σ(MPa)×d(μm)/(2×lc)(μm)。
(12)環氧樹脂組成物的製備(不含構成要素[D]的情況)
於捏合機中以表1、表2中所示的調配比(質量份)添加規定量的硬化劑、添加劑以外的成分,進行混練並昇溫至160℃,於160℃下混練1小時,藉此獲得透明的黏稠液。於混練並降溫至90℃後,添加規定量的硬化劑、添加劑,進一步進行混練而獲得環氧樹脂組成物。
(13)預浸體的製作(不含構成要素[D]的情況)
使用刮刀塗佈機將(12)中所製備的環氧樹脂組成物塗佈於脫模紙上來製作樹脂膜。繼而,自碳纖維的兩面將兩片樹脂膜層疊於呈片狀沿一方向排列的作為構成要素[A]的碳纖維,藉由加熱加壓來使樹脂含浸於碳纖維中,從而獲得碳纖維的單位面積重量為190 g/m2 、環氧樹脂組成物的質量分率為35%的單向預浸體。
(14)包含構成要素[D]且構成要素[D]為粒子時的預浸體的製作
利用下述方法來製作預浸體。
(環氧樹脂組成物1的調配)
於混練裝置中投入表3、表4中記載的構成要素[B]、其他樹脂成分,進行混練並昇溫至160℃,於160℃下混練1小時。於混練並降溫至80℃後,投入構成要素[C]並加以混練而獲得環氧樹脂組成物1。
(環氧樹脂組成物2的調配)
於混練裝置中投入表3、表4中記載的構成要素[B]、其他樹脂成分,進行混練並昇溫至160℃,於160℃下混練1小時。於混練並降溫至80℃後,依序投入構成要素[D]、構成要素[C]並加以混練而獲得環氧樹脂組成物2。
(預浸體的製作)
使用刮刀塗佈機將所述獲得的環氧樹脂組成物1塗佈於脫模紙上來製作兩片樹脂的單位面積重量為30 g/m2 的樹脂膜1。同樣地,將所述獲得的環氧樹脂組成物2塗佈於脫模紙上來製作兩片樹脂的單位面積重量為23 g/m2 的樹脂膜2。
繼而,自碳纖維的兩面將兩片所獲得的樹脂膜1層疊於以成為片狀的方式沿一方向排列的作為構成要素[A]的碳纖維,並進行加熱加壓來含浸環氧樹脂組成物,從而獲得碳纖維的單位面積重量為192 g/m2 的預浸體前驅物。
自預浸體前驅物的兩面將兩片樹脂膜2層疊於所獲得的預浸體前驅物,並進行加熱加壓而獲得預浸體。此處,表3、表4中記載有最終的預浸體中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組成比例。
(15)構成要素[D]為不織布時的預浸體的製作
利用下述方法來製作預浸體。
(環氧樹脂組成物的調配)
於混練裝置中投入表5中記載的構成要素[B]、其他樹脂成分,進行混練並昇溫至160℃,於160℃下混練1小時。於混練並降溫至80℃後,投入構成要素[C]並加以混練而獲得環氧樹脂組成物。
(預浸體的製作)
使用刮刀塗佈機將所述獲得的環氧樹脂組成物塗佈於脫模紙上來製作樹脂的單位面積重量為30 g/m2 的樹脂膜1。另外,亦同樣地製作樹脂的單位面積重量分別為40 g/m2 、34 g/m2 、29 g/m2 、27 g/m2 的樹脂膜2,以使不織布的單位面積重量為6 g/m2 、12 g/m2 、17 g/m2 、19 g/m2
繼而,自碳纖維的兩面將兩片所獲得的樹脂膜1層疊於以成為片狀的方式沿一方向排列的作為構成要素[A]的碳纖維,並進行加熱加壓來含浸環氧樹脂組成物,從而獲得碳纖維的單位面積重量為192 g/m2 的預浸體前驅物。
針對所獲得的預浸體前驅物,將一片表5中記載的作為構成要素[D]的不織布層疊於預浸體前驅物的上面,進而自其上面層疊一片樹脂膜2,並進行加熱加壓而獲得預浸體。
(16)構成要素[D]為短纖維網時的預浸體的製作
(環氧樹脂組成物的調配)
於混練裝置中投入表6中記載的構成要素[B]、其他樹脂成分,進行混練並昇溫至160℃,於160℃下混練1小時。於混練並降溫至80℃後,投入構成要素[C]並加以混練而獲得環氧樹脂組成物。
(預浸體的製作)
使用刮刀塗佈機將所述獲得的環氧樹脂組成物塗佈於脫模紙上來製作樹脂的單位面積重量為30 g/m2 的樹脂膜1。另外,亦同樣地製作樹脂的單位面積重量分別為40 g/m2 、32 g/m2 的樹脂膜2,以使短纖維網的單位面積重量為6 g/m2 、12 g/m2
繼而,自碳纖維的兩面將兩片所獲得的樹脂膜1層疊於以成為片狀的方式沿一方向排列的作為構成要素[A]的碳纖維,並進行加熱加壓來含浸環氧樹脂組成物,從而獲得碳纖維的單位面積重量為192 g/m2 的預浸體前驅物。
針對所獲得的預浸體前驅物,將一片表6中記載的作為構成要素[D]的短纖維網層疊於預浸體前驅物的上面,進而自其上面層疊一片樹脂膜2,並進行加熱加壓而獲得預浸體。
(17)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的測定
自預浸體採取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樹脂組成物,於薄膜玻璃上薄薄地擴展約1 mg。將其安置於溫度控制裝置(日本高科技(High tech)(股)製造;TH-600PM)加熱部分。於40℃~190℃、昇溫速度2℃/min下,以5℃為單位獲取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樹脂組成物的倍率300倍的偏光顯微鏡觀察圖像。針對所獲取的圖像,將圖像二值化,藉此分別算出各向同性相(未觀察到干涉圖形的區域)所佔的面積、向列相所佔的面積。向列相是指所觀察到的干涉圖形為紋影組織、絲狀組織、砂狀組織、小滴組織的區域,各向同性相是指雖存在樹脂組成物,但因光學各向同性而無法透過光,視野暗的區域。決定各向同性相所佔的面積的比例成為將向列相與各向同性相合併的樹脂組成物整體的面積的40%以上的最低溫度(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
(18)模式I層間韌性(GIC )試驗用複合材料製平板的製作與GIC 測定
依照JIS K7086(1993)並藉由以下的(a)~(e)的操作來製作GIC 試驗用複合材料製平板。
(a)使纖維方向一致,積層20層(ply)(13)~(16)中製作的單向預浸體。其中,於積層中央面(第10層與第11層之間)與纖維排列方向呈直角地夾持寬度40 mm、厚度50 μm的氟樹脂製膜。
(b)利用尼龍膜以無間隙的方式覆蓋所積層的預浸體,於高壓釜中以180℃且2小時、內壓0.59 MPa進行加熱加壓並加以硬化,從而成形單向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c)將(b)中獲得的單向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切割為寬度20 mm、長度195 mm。以纖維方向與試驗片的長度側平行的方式進行切割。
(d)於JIS K7086(1993)中記載的銷負載用塊(長度25 mm,鋁製)中於試驗時剝離接著部,因此取而代之使用三角形狀握柄(圖1)。於距試驗片端(夾持氟樹脂製膜之側)為4 mm的位置且於寬度方向兩端劃入長度1 mm的缺口,並拉開三角形狀握柄。試驗是藉由利用英斯特朗(INSTRON)萬能試驗機(英斯特朗(INSTRON)公司製造)的十字頭拉伸三角形狀夾具來對試驗片賦予負荷。
(e)為了容易觀察龜裂進展,於試驗片的兩側面塗佈白色塗料。
使用所製作的複合材料製平板,並藉由以下的程序來進行GIC 測定。依據JIS K7086(1993)附件1,並使用英斯特朗萬能試驗機(英斯特朗(INSTRON)公司製造)來進行試驗。關於十字頭速度,直至龜裂進展到達20 mm為止設為0.5 mm/min,於到達20 mm後設為1 mm/min。試驗進行至龜裂進展100 mm為止,並根據試驗中獲取的負荷-位移線圖的面積來算出GIC
(19)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的測定
與(18)的GIC 試驗的(a)至(c)同樣地製作試驗片,獲得寬度20 mm、長度195 mm的試驗片。依據JIS K7086(1993)附件2來對該試驗片進行GIIC 試驗。
(20)0°拉伸強度試驗用複合材料製平板的製作與測定
將(13)~(16)中製作的單向預浸體切割為規定的大小,沿一方向積層六片後進行真空裝袋,並使用高壓釜以180℃且2小時、內壓0.59 MPa進行加熱加壓並加以硬化,從而獲得單向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以寬度12.7 mm、長度230 mm切割該單向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於兩端接著1.2 mm、長度50 mm的玻璃纖維強化塑膠製的標籤(tab)而獲得試驗片。該試驗片是使用英斯特朗萬能試驗機並依照JIS K7073(1988)的標準來進行0°拉伸試驗。
(21)藉由壓製成形的模式I層間韌性(GIC )及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試驗用複合材料製平板成形方法與測定
(a)使纖維方向一致,積層20層(13)~(16)中製作的預浸體。其中,於積層中央面(第10層與第11層之間)與纖維排列方向呈直角地夾持寬度40 mm、厚度50 μm的氟樹脂製膜。
(b)將所積層的預浸體配置於模具上後,利用加熱型壓製成形機於1.0 MPa的加壓下以180℃且4小時進行流動·成形,從而成形單向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c)與(18)的GIC 試驗的(c)~(e)同樣地進行GIC 測定,與(19)的GIIC 試驗同樣地進行GIIC 測定。
(22)藉由壓製成形的0°拉伸強度試驗用複合材料製平板的製作與測定
將(13)~(16)中製作的預浸體切割為規定的大小,沿一方向積層六片後,將其配置於模具上,利用加熱型壓製成形機於1.0 MPa的加壓下以180℃且4小時進行流動·成形,藉此獲得單向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以寬度12.7 mm、長度230 mm切割該單向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於兩端接著1.2 mm、長度50 mm的玻璃纖維強化塑膠製的標籤而獲得試驗片。該試驗片是使用英斯特朗萬能試驗機並依照JIS K7073(1988)的標準來進行0°拉伸試驗。
(23)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偏光顯微鏡觀察
將(13)~(16)中製作的單向預浸體切割為寬度50 mm、長度50 mm,對預浸體以寬度成為80 mm以上的方式利用手擴大纖維間隔後,利用烘箱於180℃且2小時的條件下進行硬化,從而獲得觀察用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試驗體。利用偏光顯微鏡(基恩士(Keyence)(股)製造;VHX-5000,帶有偏光濾光片)對試驗體的樹脂區域進行觀察。將觀察到扇形組織或焦錐(focal conic)組織等高次結構形成的情況判定為「A」,將未觀察到高次結構的情況判定為「B」。
(24)預浸體的廣角X射線繞射測定
準備將(13)~(16)中製作的預浸體切割為長度20 mm、寬度10 mm的測定試樣。將測定試樣安置於廣角X射線繞射裝置(D8 DISCOVER;布魯克(BRUKER)AXS公司製造)中所安裝的溫度控制裝置(FP82;梅特勒托萊多(Mettler-Toledo)公司製造)內,進行二維的廣角X射線繞射測定。關於條件[II],使用溫度控制裝置,以2℃/min將測定試樣自40℃昇溫至100℃,到達100℃後保持30分鐘,針對剛剛經過30分鐘後的藉由廣角X射線繞射測定而獲得的繞射圖案,確認2θ=1.0°~6.0°之間有無峰值。關於條件[III],使用溫度控制裝置,以2℃/min將測定試樣自40℃昇溫至180℃,到達180℃後保持2小時,針對剛剛經過後的藉由廣角X射線繞射測定而獲得的繞射圖案,確認2θ=1.0°~6.0°之間有無峰值。
·裝置:D8 DISCOVER;布魯克(BRUKER)AXS公司製造
·X射線源:Cukα射線(管電壓50 kV,管電流22 mA)
·檢測器:Vantec500
·溫度控制裝置:FP82;梅特勒托萊多(Mettler-Toledo)公司製造
具有1.0°~6.0°範圍內的繞射角度2θ的峰值的情況判定為「A」,不具有峰值的情況判定為「B」。
(25)藉由偏光拉曼分光的樹脂硬化物中的分子各向異性的測定
自將(13)~(16)中製作的預浸體硬化而獲得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切出2 cm見方,藉此獲得試驗片。測定是對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內的樹脂部分於任意的五個部位,並根據以下的條件來進行。
·裝置:PDP320(照相設計(PHOTO Design)(股)製造)
·光束直徑:1 μm
·光源:YAG雷射/1064 nm
·繞射光柵:Single 300 gr/mm
·狹縫:100 μm
·檢測器:CCD:Jobin Yvon 1024×256
·物鏡:×100。
將所測定的試驗片的任意的方向設為0°,使偏光方向於0°~150°以30°為間隔變化,並測定偏光拉曼分光。關於源自芳香環的C=C伸縮振動的1600 cm-1 附近的拉曼帶強度,具有變動±20%以上的偏光方位的情況設為存在分子各向異性而判定為「A」,針對所測定的五個部位,偏光方位0°~150°的任一者的變動寬度均為20%以下的情況設為無分子各向異性而判定為「B」。將結果示於表1~表6中。
(26)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黏度測定
使用動態黏彈性測定裝置(ARES-G2,TA儀器(TA Instrument)公司製造)來進行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黏度行為的評價。於測定中使用直徑40 mm的平行板,測定條件設為角頻率3.14 rad/s、間隙1.0 mm。測定中,將環氧樹脂組成物於90℃下溶解3分鐘,設定為間隙1 mm後,將環氧樹脂的溫度降溫至40℃,以2℃/min的速度自40℃上昇至160℃。將130℃~150℃下的最低黏度的結果示於表1~表6中。
(27)藉由X射線繞射的繞射角度2θ的測定
以厚度成為約1 mm的方式積層(13)~(16)中製作的單向預浸體後,利用尼龍膜以無間隙的方式覆蓋所積層的預浸體,於高壓釜中以180℃且2小時、內壓0.59 MPa進行加熱加壓並加以硬化,從而成形單向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使用所成形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切割為長度40 mm、寬度10 mm而獲得試驗片。測定是根據以下的條件並與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內的碳纖維軸平行(0°)、垂直(90°)、呈45°來進行。
·裝置:X' PertPro(思百吉(Spectris)(股)帕納科(PANalytical)事業部製造)
·X射線源:CuKα射線(管電壓45 kV,管電流40 mA)
·檢測器:測角器+單色器+閃爍計數器
·掃描範圍:2θ=1°~90°
·掃描模式:步進掃描、步進單位0.1°、計數時間40秒
將1°~10°範圍內的繞射角度2θ的峰值記載於表1~表6中。另外,不具有峰值的情況記載為「B」。
(28)存在於預浸體的厚度20%的深度範圍內的構成要素[D]的存在率
將(13)~(16)中製作的單向預浸體夾持於兩片表面平滑的聚四氟乙烯樹脂板之間並加以密接,歷時7天,緩緩地使溫度上昇至180℃,使其凝膠化並加以硬化,從而製作板狀的樹脂硬化物。硬化後,在與密接面垂直的方向上切斷,對其剖面進行研磨後,利用光學顯微鏡擴大200倍以上,以預浸體的上下面收納於視野內的方式拍攝照片。於剖面照片的橫方向上的五處測定聚四氟乙烯樹脂板間的間隔,將其平均值設為預浸體的厚度。自預浸體的表面,於厚度20%的深度位置畫出與預浸體的表面平行的線。繼而,求出存在於預浸體的表面與所述線之間的構成要素[D]的合計面積與存在於預浸體的厚度範圍內的構成要素[D]的合計面積,並計算相對於預浸體的厚度100%,存在於自預浸體的表面至20%的深度範圍內的構成要素[D]的存在率。此處,構成要素[D]的合計面積是自剖面照片挖出構成要素[D]部分,並根據其質量進行換算而求出。
(29)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層間樹脂層厚度的測定
在與碳纖維正交的方向上切斷(18)中製作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對其剖面進行研磨後,利用光學顯微鏡擴大200倍以上而進行照片拍攝。針對照片上的隨機選擇的纖維層區域,將碳纖維的體積含有率為50%的、與碳纖維層平行地畫出的線作為纖維層區域與層間樹脂層區域的邊界線,並畫出於1000 μm的長度範圍內加以平均化的邊界線,將其間的距離作為層間樹脂層的厚度。對合計五個部位的層間樹脂層區域實施相同的操作,採用其平均值。
(30)藉由示差掃描熱量分析的高次結構的相轉移的測定
以厚度成為約1 mm的方式積層(13)~(16)中製作的單向預浸體後,利用尼龍膜以無間隙的方式覆蓋所積層的預浸體,於高壓釜中以180℃且2小時、內壓0.59 MPa進行加熱加壓並加以硬化,從而成形單向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將5 mg的成形所獲得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量取至樣品盤中,使用示差掃描熱量分析計(Q-2000:TA儀器(TA Instrument)公司製造),於氮氣環境下將昇溫速度設為5℃/min自50℃昇溫至400℃。記錄熱流量的變化,並確認250℃以上的溫度範圍的吸熱峰值的有無。具有250℃以上的峰值的情況判定為「A」,不具有峰值的情況判定為「B」,並將結果記載於表1~表6中。
(實施例1~實施例9、比較例1~比較例12)
依據表1、表2的調配比,並藉由所述(12)環氧樹脂組成物的製備的程序來製作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用環氧樹脂組成物。使用所獲得的環氧樹脂組成物,並藉由所述(17)的程序來測定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樹脂組成物的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藉由(13)預浸體的製作的程序來獲得預浸體。使用所獲得的預浸體來進行所述(18)模式I層間韌性(GIC )試驗用複合材料製平板的製作與GIC 測定、(19)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試驗用複合材料製平板的製作與GIIC 測定、(23)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偏光顯微鏡觀察、(24)預浸體的廣角X射線繞射測定、(25)藉由偏光拉曼分光的樹脂組成物中的各向異性的測定、(26)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黏度測定。將結果示於表1、表2中。
實施例的各種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藉由如實施例1~實施例9般將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與滿足條件[I]~條件[III]的較佳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組合,可獲得模式I層間韌性GIC 、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優異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比較例1為如下情況:雖使用本發明中的構成要素[A]、構成要素[C],但不含構成要素[B]而不滿足條件[I]、條件[III]。比較例1與使用相同的構成要素[A]及構成要素[C]的實施例2相比,可知:模式I層間韌性GIC 及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大幅降低,關於本發明的預浸體,特別是模式I層間韌性GIC 及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飛躍性提高。
比較例2為如下情況:雖滿足條件[I]~條件[III],但使用不滿足本發明中的構成要素[A]的碳纖維。比較例2與使用包含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且相同的樹脂組成物的實施例2相比,界面剪切強度、模式I層間韌性GIC 及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低。因此,可知重要的是於碳纖維的表面塗佈上漿劑。
比較例3及比較例4為如下情況:雖使用本發明的構成要素[A]、構成要素[B]、構成要素[C],但不滿足條件[I]的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的要件。藉由於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中形成層列結構,與形成非高次結構的情況相比,模式I層間韌性GIC 為高值。但是,將於條件[I]的範圍內具有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的比較例3及比較例4與構成要素[A]及構成要素[C]相同的實施例4及實施例2相比時,特別是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低。可知:藉由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滿足條件[I]而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提高。
比較例5~比較例7為不滿足條件[I]的情況。與使用相同的構成要素[A]、構成要素[C]的實施例4、實施例2相比,可知模式I層間韌性GIC 及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低,且可知藉由滿足條件[I]的要件而模式I層間韌性GIC 及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提高。
比較例8及比較例9為不滿足條件[I]、條件[III]的情況。可知因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無法形成層列結構而模式I層間韌性GIC 及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降低。
比較例10為不滿足條件[I]及條件[II]的情況。與使用相同的構成要素[A]、構成要素[B]的實施例2相比,可知:模式I層間韌性GIC 及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大幅降低。認為:因於硬化過程中樹脂黏度未充分降低而存在於構成要素[A]表面的上漿劑與環氧樹脂組成物未充分反應,其結果,樹脂與碳纖維的接著性變差。比較例11亦與比較例10同樣地,構成要素[C]溶解於構成要素[B]中後的硬化反應高,因此可維持包含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所形成的向列相,藉此於130℃~180℃之間不具有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從而無法使黏度充分降低。因此,與使用相同的構成要素[A]、構成要素[B]的實施例5相比,可知:模式I層間韌性GIC 及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大幅降低。另外,比較例12中,構成要素[C]溶解於構成要素[B]中時的硬化反應非常快而顯著增黏,因此無法製作預浸體。
(實施例10~實施例22、比較例13~比較例23)
依據表3及表4的調配比,並藉由所述(14)的程序來獲得預浸體。使用所獲得的預浸體來進行所述(28)存在於預浸體的厚度20%的深度範圍內的構成要素[D]的存在率、(18)模式I層間韌性(GIC )試驗用複合材料製平板的製作與GIC 測定、(19)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試驗用複合材料製平板的製作與GIIC 測定、(23)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偏光顯微鏡觀察、(24)預浸體的廣角X射線繞射測定、(25)藉由偏光拉曼分光的樹脂組成物中的各向異性的測定、(20)0°拉伸強度試驗用複合材料製平板的製作與測定、(29)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層間樹脂層厚度的測定、(23)藉由偏光顯微鏡的觀察、(27)藉由X射線繞射的繞射角度2θ的測定。此外,亦進行所述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樹脂組成物的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26)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樹脂組成物的黏度的測定。
實施例的各種測定結果如表3所示,比較例的各種測定結構如表4所示。藉由如實施例10~實施例22般於碳纖維層間配置將粒子作為間隔物的層間樹脂層,可獲得優異的模式I層間韌性GIC 、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拉伸強度。
比較例13、比較例14均為如下情況:包含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形成高次結構,且不含構成要素[D]而未形成層間樹脂層。可知:比較例13、比較例14的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低於使用相同的構成要素[B]、構成要素[C]的實施例12、實施例13、實施例16~實施例19及實施例20、實施例21,本發明的預浸體的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飛躍性提高。另外,比較例15為如下情況:以滿足條件[I]的方式配置構成要素[D],再者,包含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形成高次結構,但構成要素[D]於環氧樹脂組成物中的含有比例少而未形成充分厚度的層間樹脂層。於該情況下,未觀察到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提高效果。比較例20~比較例23為如下情況: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未形成高次結構,因存在構成要素[D]而形成充分厚度的層間樹脂層。根據比較例20與實施例10、實施例16的比較、比較例21與實施例11、實施例17的比較、比較例22與實施例12、實施例18的比較,而可知:與使用相同的構成要素[A]、構成要素[D]的各實施例相比,模式I層間韌性GIC 、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拉伸強度均低,關於本發明的預浸體,特別是模式I層間韌性GIC 與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飛躍性提高。另外,比較例23為如下情況: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未形成高次結構且不含構成要素[D]而未形成層間樹脂層。將比較例23與實施例10~實施例22及比較例13、比較例14相比時,可確認到形成高次結構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的模式I層間韌性GIC 與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飛躍性提高。比較例17、比較例18為如下情況:包含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低於110℃,硬化物未形成高次結構(層列結構)。可知:於該情況下,模式I層間韌性GIC 未充分提高。
(實施例23~實施例28、比較例24~比較例27)
依據表5的調配比,並藉由所述(15)的程序來獲得預浸體。使用所獲得的預浸體來進行所述(28)存在於預浸體的厚度20%的深度範圍內的構成要素[D]的存在率、(18)模式I層間韌性(GIC )試驗用複合材料製平板的製作與GIC 測定、(19)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試驗用複合材料製平板的製作與GIIC 測定、(23)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偏光顯微鏡觀察、(24)預浸體的廣角X射線繞射測定、(25)藉由偏光拉曼分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中的各向異性的測定、(20)0°拉伸強度試驗用複合材料製平板的製作與測定、(29)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層間樹脂層厚度的測定、(23)藉由偏光顯微鏡的觀察、(27)藉由X射線繞射的繞射角度2θ的測定。此外,亦進行所述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26)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黏度的測定。實施例的各種測定結果如表5所示,藉由如實施例23~實施例28般於碳纖維層間配置將不織布作為間隔物且形成高次結構的層間樹脂層,可獲得優異的模式I層間韌性GIC 、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拉伸強度。
比較例24~比較例27均為如下情況: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未形成高次結構,將不織布作為間隔物而形成充分厚度的層間樹脂層。根據比較例25與實施例23及實施例25、比較例26與實施例26、比較例27與實施例28的比較,而可知:與使用構成要素[A]、構成要素[C]、構成要素[D]的各實施例相比,藉由本發明,特別是模式I層間韌性GIC 與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飛躍性提高。另外,根據實施例27、實施例28與比較例27的比較,亦可知:藉由配置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形成高次結構的層間樹脂層而可有效地提高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比較例24為包含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低於110℃的情況,且為硬化物未形成高次結構(層列結構)的情況。可知:於該情況下,模式I層間韌性GIC 未充分提高。
(實施例29~實施例37、比較例28~比較例32)
依據表6的調配比,並藉由所述(16)的程序來獲得預浸體。使用所獲得的預浸體來進行所述(28)存在於預浸體的厚度20%的深度範圍內的構成要素[D]的存在率、(18)模式I層間韌性(GIC )試驗用複合材料製平板的製作與GIC 測定、(19)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試驗用複合材料製平板的製作與GIIC 測定、(23)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偏光顯微鏡觀察、(24)預浸體的廣角X射線繞射測定、(25)藉由偏光拉曼分光的環氧樹脂組成物中的各向異性的測定、(20)0°拉伸強度試驗用複合材料製平板的製作與測定、(29)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的層間樹脂層厚度的測定、(23)藉由偏光顯微鏡的觀察、(27)藉由X射線繞射的繞射角度2θ的測定。此外,亦進行所述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26)包含構成要素[B]與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黏度的測定。實施例的各種測定結果如表6所示,藉由如實施例29~實施例37般於碳纖維層間配置將短纖維網作為間隔物且形成高次結構的層間樹脂層,可獲得優異的模式I層間韌性GIC 、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拉伸強度。
比較例28~比較例32均為如下情況: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未形成高次結構,將短纖維網作為間隔物而形成充分厚度的層間樹脂層。根據比較例29與實施例29及實施例33、比較例30與實施例30及實施例34、比較例31與實施例31及實施例35、比較例32與實施例32及實施例36的比較,而可確認到:藉由本發明,特別是模式I層間韌性GIC 與模式II層間韌性GIIC 飛躍性提高。比較例28為包含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的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低於110℃的情況,且為硬化物未形成高次結構(層列結構)的情況。可知:於該情況下,模式I層間韌性GIC 未充分提高。
[表1]
(表1)
[表2]
(表2)
(※1)樹脂組成物未形成向列相。
[表3]
(表3)
(※1)樹脂組成物未形成向列相。
(※2)未形成層間樹脂層。
[表4]
(表4)
(※1)樹脂組成物未形成向列相。
(※2)未形成層間樹脂層。
[表5]
(表5)
(※1)樹脂組成物未形成向列相。
(※2)未形成層間樹脂層。
[表6]
(表6)
(※1)樹脂組成物未形成向列相。
(※2)未形成層間樹脂層。
圖1是表示模式I層間韌性(GIC )的測定方法的圖。

Claims (19)

  1. 一種預浸體,其包含下述構成要素[A]~構成要素[C],且滿足條件[I]~條件[III]; [A]: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 [B]:具有通式(1)所表示的結構的環氧樹脂 通式(1)中,Q1 、Q2 、Q3 分別包含選自群組(I)中的一種結構;通式(1)中的R1 、R2 分別表示碳數1~6的伸烷基;群組(I)中的Z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8的脂肪族烴基、碳數1~8的脂肪族烷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氰基、硝基或乙醯基;n分別獨立地表示0~4的整數;通式(1)及群組(I)中的Y1 、Y2 、Y3 為單鍵或自群組(II)中選擇一個; [C]:[B]的硬化劑 [I]:包含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130℃~180℃的溫度範圍內具有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 [II]:於100℃下等溫保持30分鐘後的預浸體不具有源自藉由100℃下的廣角X射線繞射而測定的繞射角度2θ=1.0°~6.0°的高次結構; [III]:於180℃下等溫保持2小時後的預浸體具有源自藉由180℃下的廣角X射線繞射而測定的繞射角度2θ=1.0°~6.0°的高次結構。
  2. 一種預浸體,其包含下述構成要素[A]~構成要素[D],且滿足條件[I']、條件[II]、條件[III]、條件[IV]及條件[V]; [A]: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 [B]:具有通式(1)所表示的結構的環氧樹脂 通式(1)中,Q1 、Q2 、Q3 分別包含選自群組(I)中的一種結構;通式(1)中的R1 、R2 分別表示碳數1~6的伸烷基;群組(I)中的Z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8的脂肪族烴基、碳數1~8的脂肪族烷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氰基、硝基或乙醯基;n分別獨立地表示0~4的整數;通式(1)及群組(I)中的Y1 、Y2 、Y3 為單鍵或自群組(II)中選擇一個; [C]:[B]的硬化劑 [D]:間隔物材 [I']:包含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於110℃~180℃的溫度範圍內具有向列-各向同性相轉移溫度; [II]:於100℃下等溫保持30分鐘後的預浸體不具有源自藉由100℃下的廣角X射線繞射而測定的繞射角度2θ=1.0°~6.0°的高次結構; [III]:於180℃下等溫保持2小時後的預浸體具有源自藉由180℃下的廣角X射線繞射而測定的繞射角度2θ=1.0°~6.0°的高次結構; [IV]:構成要素[D]的90%以上存在於預浸體表面至預浸體的厚度20%的深度以內; [V]:環氧樹脂組成物中的構成要素[D]的含有比例為3質量%~40質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預浸體,其滿足下述條件[VI]; [VI]:藉由說明書中所規定的方法而測定的、將塗佈有上漿劑的碳纖維清洗後的碳纖維的上漿劑附著率相對於塗佈有上漿的碳纖維而為0.08質量%以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預浸體,其中所述構成要素[B]包含所述具有通式(1)所表示的結構的環氧樹脂的一部分聚合而成的預聚物。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預浸體,其滿足下述條件[VII]; [VII]:以自40℃且2℃/min的昇溫過程中的角頻率3.14 rad/s對包含所述構成要素[B]及構成要素[C]的環氧樹脂組成物進行測定的130℃~150℃下的最低黏度處於0.1 Pa·s~10.0 Pa·s的範圍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預浸體,其中所述預浸體包含所述具有通式(1)所表示的結構的環氧樹脂以外的於25℃下為液狀的環氧樹脂, 相對於所述構成要素[B]及所述於25℃下為液狀的環氧樹脂的合計即樹脂100質量份,以80質量份~99質量份的範圍包含所述構成要素[B],以1質量份~20質量份的範圍包含所述於25℃下為液狀的環氧樹脂。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預浸體,其中所述預浸體包含所述具有通式(1)所表示的結構的環氧樹脂以外的具有通式(2)所表示的結構的環氧樹脂, 相對於所述構成要素[B]及所述具有通式(2)所表示的結構的環氧樹脂的合計即樹脂100質量份,以80質量份~99質量份的範圍包含所述構成要素[B],以1質量份~20質量份的範圍包含所述具有通式(2)所表示的結構的環氧樹脂; 通式(2)中的R1 、R2 分別表示碳數1~6的伸烷基;Z分別獨立地表示碳數1~8的脂肪族烴基、碳數1~8的脂肪族烷氧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氰基、硝基或乙醯基;n分別獨立地表示0~4的整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預浸體,其中所述構成要素[C]為芳香族多胺。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預浸體,其滿足下述條件[VIII]; [VIII]:於積層兩個所述預浸體並進行加熱硬化而獲得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中,包含配置於相鄰接的碳纖維層間的層間樹脂層,所述層間樹脂層的平均厚度處於5 μm~100 μm的範圍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預浸體,其中所述構成要素[D]不溶於所述構成要素[B]中。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預浸體,其中所述構成要素[D]的形態為粒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預浸體,其中所述構成要素[D]的形態為不織布。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預浸體,其中所述構成要素[D]的形態為短纖維網。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預浸體,其中所述粒子的平均粒徑為1 μm~100 μm。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或第14項所述的預浸體,其中所述粒子包含熱塑性樹脂。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預浸體,其中所述不織布包含熱塑性樹脂。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或第14項所述的預浸體,其中所述粒子包含選自由聚醯亞胺、聚醯胺、聚醯胺醯亞胺、聚鄰苯二甲醯胺、聚醚醯亞胺、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醚酮酮、聚芳基醚酮、聚醚碸、聚苯硫醚、液晶性聚合物及該些的衍生物所組成的群組中的樹脂。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預浸體,其中構成所述短纖維網的短纖維的平均纖維長度為2 mm~20 mm的範圍。
  19. 一種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其是使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8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預浸體硬化而成。
TW108113752A 2018-04-27 2019-04-19 預浸體及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TW2019454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86158 2018-04-27
JP2018086158 2018-04-27
JP2018-173427 2018-09-18
JP2018173427 2018-09-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5451A true TW201945451A (zh) 2019-12-01

Family

ID=68295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3752A TW201945451A (zh) 2018-04-27 2019-04-19 預浸體及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15208A1 (zh)
EP (1) EP3763774A4 (zh)
JP (1) JP7264050B2 (zh)
KR (1) KR20210005852A (zh)
CN (1) CN112041380A (zh)
TW (1) TW201945451A (zh)
WO (1) WO20192082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19133488A (ru) * 2017-03-24 2021-04-27 Торэй Индастриз, Инк. Препрег и армированный углеродным волокном композитный материал
KR20200034967A (ko) * 2017-07-28 2020-04-01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프리프레그 및 탄소섬유 강화 복합 재료
JP7119801B2 (ja) * 2018-09-10 2022-08-17 昭和電工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樹脂、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エポキシ樹脂硬化物及び複合材料
CN109853242B (zh) * 2019-01-12 2022-01-04 珠海锦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2616752B1 (ko) * 2021-12-24 2023-12-22 재단법인 한국섬유기계융합연구원 유전물질의 유도발열을 활용한 고분자 복합재 성형용 몰드
WO2023140271A1 (ja) * 2022-01-20 2023-07-27 東レ株式会社 プリプレグの製造方法、プリプレグテープの製造方法、プリプレグ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炭素繊維強化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56148B1 (en) 1984-03-30 1990-11-22 American Cyanamid Company High impact strength fiber resin matrix composites
JPH01110536A (ja) 1987-10-22 1989-04-27 Toray Ind Inc 非球状微粒子を有するプリプレグ
JPH01110537A (ja) 1987-10-22 1989-04-27 Toray Ind Inc 球状微粒子を有するプリプレグ
DE4040471A1 (de) * 1990-08-01 1992-02-06 Bayer Ag Haertbare mischungen zur herstellung von epoxidnetzwerken,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JPH05115A (ja) 1991-06-24 1993-01-08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JPH0694515A (ja) 1992-09-11 1994-04-0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光発散特性測定装置
JPH07278412A (ja) 1994-02-17 1995-10-24 Toray Ind Inc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
JP2001139662A (ja) 1999-11-12 2001-05-22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及びゴルフシャフト
TWI354002B (en) * 2003-12-24 2011-12-11 Sumitomo Chemical Co Epoxy compounds and cured epoxy resin obtained by
JP4619770B2 (ja) * 2003-12-24 2011-01-2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化合物および該エポキシ化合物を硬化せしめてなるエポキシ樹脂硬化物
CN101084252B (zh) 2004-12-21 2012-06-13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物
CN100358708C (zh) 2005-11-14 2008-01-02 浙江大学 自增强层间剪切强度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US20090105388A1 (en) * 2006-06-07 2009-04-23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and Cured Epoxy Resin
JP2008239679A (ja) * 2007-03-26 2008-10-09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
JP2008266594A (ja) * 2007-03-26 2008-11-0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
WO2010107038A1 (ja) 2009-03-17 2010-09-2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ジエポキシ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US9242948B2 (en) 2009-09-03 2016-01-26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Diepoxy compou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and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diepoxy compound
WO2011034114A1 (ja) * 2009-09-17 2011-03-2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ジエポキシ化合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ジエポキシ化合物を含む組成物
JP2011098952A (ja) 2009-10-06 2011-05-19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ジエポキシ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6102082B2 (ja) 2012-04-26 2017-03-29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半硬化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硬化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樹脂シート、プリプレグ、積層板、金属基板、及びプリント配線板
WO2016190323A1 (ja) 2015-05-25 2016-12-01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樹脂シート、プリプレグ、絶縁物、樹脂シート硬化物及び放熱部材
US20190225794A1 (en) * 2016-06-22 2019-07-25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Gas barrier material, resin composition, gas barrier member, cured product, and composite material
WO2018070053A1 (ja) 2016-10-14 2018-04-19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樹脂、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エポキシ樹脂硬化物及び複合材料
JP7063021B2 (ja) * 2017-03-24 2022-05-09 東レ株式会社 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炭素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RU2019133488A (ru) * 2017-03-24 2021-04-27 Торэй Индастриз, Инк. Препрег и армированный углеродным волокном композитный материал
KR20200034967A (ko) * 2017-07-28 2020-04-01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프리프레그 및 탄소섬유 강화 복합 재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208242A1 (ja) 2021-03-25
EP3763774A1 (en) 2021-01-13
EP3763774A4 (en) 2021-12-15
JP7264050B2 (ja) 2023-04-25
CN112041380A (zh) 2020-12-04
WO2019208242A1 (ja) 2019-10-31
KR20210005852A (ko) 2021-01-15
US20210115208A1 (en) 2021-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45451A (zh) 預浸體及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TWI570298B (zh) 上漿劑塗布碳纖維、上漿劑塗布碳纖維之製造方法、預浸漬物及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RU2605424C2 (ru) Композиция на основе эпоксидных смол и пленка, препрег и армированный волокнами пластик, полученные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такой композиции
US11319420B2 (en) Prepreg and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WO2014050264A1 (ja) 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炭素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WO2007060833A1 (ja) 炭素繊維束、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炭素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WO2014017340A1 (ja) 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炭素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7206910B2 (ja) 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炭素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5565480B2 (ja) 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炭素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7063021B2 (ja) 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炭素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5516768B2 (ja) 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炭素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WO2014157100A1 (ja) プリプレグ、繊維強化複合材料及び粒子含有樹脂組成物
US11746445B2 (en) Carbon fiber bundle, prepreg, and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JP5561349B2 (ja) 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炭素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2014145003A (ja) 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7287171B2 (ja) 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炭素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5561390B2 (ja) 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炭素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2019210335A (ja) プリプレ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