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8735A - 黏著片材及黏著片材剝離方法 - Google Patents

黏著片材及黏著片材剝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8735A
TW201938735A TW108103780A TW108103780A TW201938735A TW 201938735 A TW201938735 A TW 201938735A TW 108103780 A TW108103780 A TW 108103780A TW 108103780 A TW108103780 A TW 108103780A TW 201938735 A TW201938735 A TW 20193873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dhesive
layer
adhesive sheet
peel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3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27257B (zh
Inventor
小坂尚史
清水陽介
本田哲士
下栗大器
寳田翔
佐竹正之
岡田研一
高嶋淳
水原銀次
岡本昌之
浅井量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8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8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7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725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 B32B37/18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involving the assembly of discrete sheets or panels only
    • B32B37/18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involving the assembly of discrete sheets or panels only one or more of the layers being plas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0Removing layers, or parts of layers, mechanically or chem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6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permitting easy sepa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08F2/48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08F220/1808C8-(meth)acrylate, e.g. isooctyl (meth)acrylate or 2-ethylhex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 C08F265/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on to polymers of esters
    • C08F265/06Polymerisation of acrylate or methacrylate esters on to polymer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1Unsaturated compounds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72Esters of acrylic or alkyl acrylic acid having only one group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7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having heteroatoms in addition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nitrogen and oxygen or sulfur
    • C08G18/78Nitrogen
    • C08G18/79Nit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isocyanates used, these having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791Nit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isocyanates used, these having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containing isocyanurate groups
    • C08G18/792Nit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isocyanates used, these having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containing isocyanurate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aliphatic and/or cycloaliphatic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80Masked polyisocyanates
    • C08G18/8003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groups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8006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groups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
    • C08G18/8009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groups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03
    • C08G18/8022Masked polyisocyanates masked with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two groups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 with compounds of C08G18/3203 with polyols having at least three hydroxy groups
    • C08G18/8025Masked aliphatic or cycloaliphatic polyisocya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09D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09D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D175/16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having terminal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8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9J1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4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containing boron, silicon, phosphorus, selenium, tellurium, or a metal;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4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onomers containing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09J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09J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175/16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having terminal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01/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4/00Adhesive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adhesive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J183/00 - C09J183/16
    • C09J4/06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ther than an unsaturated polymer of groups C09J159/00 - C09J187/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5/00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2037/127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water-based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8Hydrophil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33/00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B32B2333/04Polymers of esters
    • B32B2333/12Polymers of methacrylic acid esters, e.g. PMMA, i.e. polymethylmethacry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05/00Adhesive articles, e.g. adhesive tap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08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additives as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adhesive lay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16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use of irradi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5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process specific features
    • C09J2301/50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process specific features process for debonding adher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67/00Presence of polyester
    • C09J2467/006Presence of polyester in the substra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黏著劑層之黏著片材。上述黏著劑層包含構成該黏著劑層之至少一表面之A層。上述黏著片材係於作為被黏著體之利用浮式法所製作之鹼玻璃板之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為5度~10度之面貼附上述A層側並於室溫下1天後之黏著力N0為2.0 N/10 mm以上,於室溫下1天後於水中浸漬30分鐘,繼而自水中提起並擦拭附著水後所測定之耐水黏著力N1相對於上述黏著力N0之降低率為30%以下,於室溫下1天後對該被黏著體滴加20 μL之蒸餾水,使該蒸餾水進入至上述黏著劑層與上述被黏著體之界面之一端後,於拉伸速度300 mm/分鐘、剝離角度180度之條件下所測定之水剝離力N2相對於上述黏著力N0之降低率為40%以上。

Description

黏著片材及黏著片材剝離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黏著片材及黏著片材剝離方法。本申請案主張基於2018年2月5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8-018621號、2018年6月7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8-109385號及2018年7月31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8-143420號之優先權,且將該等申請案之全部內容作為參照而併入至本說明書中。
一般而言,黏著劑(亦稱為感壓接著劑。以下相同)具有如下性質:於室溫附近之溫度區域內呈現柔軟之固體(黏彈性體)之狀態,且藉由壓力而簡單地接著於被黏著體。有效利用此種性質,黏著劑以於支持體上具有黏著劑層之附支持體之黏著片材之形態、或者不具有支持體之無支持體之黏著片材之形態廣泛地用於各種領域。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申請案公開2005-14863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對於黏著劑,根據用途而要求各種特性。該等特性中,有存在若欲改善一特性則另一特性降低之傾向等難以以高水準兼顧者。如此處於難以兼顧之關係之特性之一例,可列舉對被黏著體之黏著力及二次加工性。上述二次加工係指於將黏著片材貼附於被黏著體時產生黏貼失敗(位置偏移、褶皺或氣泡之產生、異物之夾入等)之情形、或於貼附黏著片材後於被黏著體發現不良情況之情形等,將黏著片材自被黏著體剝離而重新黏貼。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如下技術:藉由於在黏著劑層與基板(被黏著體)之剝離界面存在液體之狀態下進行剝離,而不對基板造成損傷且二次加工性良好地將黏著片材自基板剝離。另一方面,於專利文獻1中,未對將黏著片材自基板剝離時所使用之上述液體於未意圖剝離之狀況下對上述黏著片材之接合可靠性所造成之影響進行研究。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利用水等水性液體容易地剝離且耐水可靠性良好之黏著片材。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黏著片材之剝離方法。
[解決課題之技術手段]
根據本說明書,提供一種具有黏著劑層之黏著片材。上述黏著劑層包含構成該黏著劑層之至少一表面之A層。上述黏著片材係於作為被黏著體之利用浮式法所製作之鹼玻璃板中的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為5度~10度之面貼附上述A層側並於室溫下1天後之黏著力N0(以下,亦稱為常態黏著力N0)為2.0 N/10 mm以上。又,上述黏著片材之耐水黏著力降低率為30%以下,且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為40%以上。此處,上述耐水黏著力降低率係根據耐水黏著力N1[N/10 mm]及上述常態黏著力N0[N/10 mm],藉由下式:(1-(N1/N0))×100而算出,該耐水黏著力N1[N/10 mm]係於作為被黏著體之利用浮式法所製作之鹼玻璃板中的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為5度~10度之面貼附上述A層側並於室溫下1天後,於水中浸漬30分鐘,繼而自水中提起並擦拭附著水後所測定。又,上述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係根據水剝離力N2[N/10 mm]及上述常態黏著力N0[N/10 mm],藉由下式:(1-(N2/N0))×100而算出,該水剝離力N2[N/10 mm]係於作為被黏著體之利用浮式法所製作之鹼玻璃板中的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為5度~10度之面貼附上述A層側並於室溫下1天後,於上述被黏著體滴加20 μL之蒸餾水,使該蒸餾水進入至上述黏著劑層與上述被黏著體之界面之一端後,依據JIS Z0237:2009之「10.4.1 方法1:對試板之180°剝離黏著力」,具體而言,於試驗溫度23℃下使用拉伸試驗機於拉伸速度300 mm/分鐘、剝離角度180度之條件下所測定。
上述黏著片材由於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為40%以上,故而可使用水等水性液體而容易地剝離。並且,儘管如此因水剝離而導致黏著力大幅降低,但由於耐水黏著力降低率為30%以下,故而耐水可靠性優異。
又,根據本說明書,提供一種具有黏著劑層之另一黏著片材。上述黏著劑層包含構成該黏著劑層之至少一表面之A層。上述黏著片材係根據耐水黏著力N1[N/10 mm]及於上述鹼玻璃板之上述面貼附上述A層側並於室溫下1天後之黏著力N0[N/10 mm],藉由下式:(1-(N1/N0))×100所算出之耐水黏著力降低率為30%以下,該耐水黏著力N1[N/10 mm]係於作為被黏著體之利用浮式法所製作之鹼玻璃板中的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為5度~10度之面貼附上述A層側並於室溫下1天後,於水中浸漬30分鐘,繼而自水中提起並擦拭附著水後所測定。又,上述黏著片材於下述之恆定負荷剝離試驗中,乾式剝離距離為0.5 mm以下,水進入距離為10 mm以上。
上述黏著片材於乾式剝離條件下發揮良好之保持性,且可藉由對該黏著片材與被黏著體之界面供給水等水性液體而容易地自被黏著體剝離。並且,儘管如此使用水性液體而可容易地剝離,但由於耐水黏著力降低率為30%以下,故而耐水可靠性優異。
於若干態樣中,上述A層可為由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例如乳液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層。根據此種A層,容易獲得顯示較高之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之黏著片材。
於若干態樣中,上述B層可為由光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或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層。根據包含此種B層之黏著劑層,容易獲得耐水黏著力降低率較低,且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較高之黏著片材。
上述A層較佳為非水溶性且非水膨潤性。具備此種A層之黏著片材可有效地利用少量之水性液體而自被黏著體較佳地剝離。又,對於二次加工性良好之黏著片材,要求不使黏著劑殘留而可自被黏著體剝離之性質(非糊劑殘留性),就此方面考慮,若A層為非水溶性且非水膨潤性,則不易產生構成該A層之黏著劑於被黏著體之殘留。
於若干態樣中,可使上述A層中含有水親和劑。根據包含水親和劑之A層,容易獲得較佳地兼顧水剝離性與耐水可靠性之黏著片材。例如,可較佳地實現滿足耐水黏著力降低率30%以下及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40%以上之黏著片材。又,藉由使用水親和劑,例如可較佳地實現滿足耐水黏著力降低率30%以下、乾式剝離距離0.5 mm以下及水進入距離10 mm以上之黏著片材。水親和劑之含量係構成A層中所含之聚合物之單體成分每100重量份,例如可為0.01重量份以上且20重量份以下左右。
於若干態樣中,上述A層可由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之丙烯酸系黏著劑構成。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較佳為構成該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之50重量%以上為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數1~20之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可於具有此種組成之A層之態樣中較佳地實施。
上述黏著劑層之厚度例如可為10 μm以上且200 μm以下。根據此種厚度之黏著劑層,容易兼顧耐水黏著力降低率30%以下與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40%以上。又,根據此種厚度之黏著劑層,容易兼顧耐水黏著力降低率30%以下、乾式剝離距離0.5 mm以下、及水進入距離10 mm以上。
又,根據本說明書,提供一種具有黏著劑層之黏著片材。上述黏著劑層包含構成該黏著劑層之至少一表面之A層。上述黏著劑層可進而包含配置於上述A層之背面側之B層。根據如此包含A層及B層之黏著劑層,例如可藉由A層賦予良好之水剝離性,並且藉由B層調節黏著劑層之整體特性(例如耐水性、凝聚性、耐熱性等)。因此,根據此種構成之黏著劑層,例如容易獲得較佳地兼顧水剝離性與耐水可靠性之黏著片材。例如,可較佳地實現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較高,且耐水黏著力降低率較低之黏著片材。又,例如,可較佳地實現水進入距離較長,且耐水黏著力降低率較低之黏著片材。如此黏著劑層包含A層及B層之構成例如可於該黏著劑層之厚度超過50 μm之態樣中較佳地採用。
於黏著劑層包含A層及B層之態樣中,較佳為上述B層直接接觸於上述A層之背面而配置。該構成之黏著劑層與例如於A層與B層之間介置非黏著性之中間層之構成相比,可成為對被黏著體之表面形狀(例如階差)之追隨性優異者。根據具有此種黏著劑層之黏著片材,容易使該黏著劑層密接於被黏著體之表面,故而容易獲得良好之耐水性。
於黏著劑層包含A層及B層之態樣中,上述B層之厚度例如可為20 μm以上。根據該厚度之B層,存在可較佳地發揮黏著劑層於A層之背面側具有B層之優點之傾向。
於黏著劑層包含A層及B層之態樣中,上述A層之厚度例如可為5 μm以上且50 μm以下。根據該厚度之A層,容易獲得較佳地兼顧水剝離性與耐水可靠性之黏著片材。例如,容易獲得耐水黏著力降低率較低,且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較高(及/或水進入距離較長)之黏著片材。
根據本說明書,提供一種附黏著片材之構件,其包含本文所揭示之任一黏著片材、及接合於上述黏著劑層之上述一表面(即A層側)之構件。此種附黏著片材之構件例如可成為於上述構件貼合上述黏著片材時之二次加工性良好者。例如,於上述貼合時產生異物之夾入等不良情況之情形時,可使用水等水性液體將上述黏著片材自上述構件容易地剝離而重新黏貼。又,上述附黏著片材之構件可成為如此使用水性液體之二次加工性良好,且耐水可靠性良好者。
根據本說明書,提供一種將貼附於被黏著體之黏著片材自該被黏著體剝離之方法。該方法可包括水剝離步驟,其係於在上述黏著片材之自上述被黏著體之剝離前線處於上述被黏著體與上述黏著片材之界面存在水性液體之狀態下,一面使上述水性液體追隨於上述剝離前線之移動而進入至上述界面,一面自上述被黏著體剝離上述黏著片材。此處,所謂剝離前線,係指於進行黏著片材自被黏著體之剝離時,上述黏著片材自上述被黏著體開始分離之部位。根據上述水剝離步驟,可有效地利用上述水性液體而將黏著片材自被黏著體剝離。應用本文所揭示之剝離方法所剝離之黏著片材典型而言包含黏著劑層。上述黏著片材例如可為本文所揭示之任一黏著片材。於若干態樣中,較佳為上述黏著劑層中至少構成上述被黏著體側之表面之A層由包含水親和劑之黏著劑構成。
上述剝離方法可於在上述水剝離步驟中使上述剝離前線以10 mm/分鐘以上之速度移動之態樣中較佳地實施。根據該態樣,可將黏著片材自被黏著體高效率地剝離。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再者,對於本說明書中特別提及之事項以外之實施本發明所必需之事項,業者可基於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關於發明之實施之提示及提出申請時之技術常識而理解。本發明可基於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內容及該領域中之技術常識而實施。又,以下之圖式中,對於發揮相同作用之構件、部位,有時標附相同符號而進行說明,且有時省略或簡化重複之說明。又,圖式中所記載之實施形態係為了清楚地說明本發明而進行模式化,未必正確地表示實際所提供之製品之尺寸或縮尺。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丙烯酸系聚合物」,係指源自包含多於50重量%之丙烯酸系單體之單體成分之聚合物。上述丙烯酸系單體係指源自於1分子中具有至少1個(甲基)丙烯醯基之單體之單體。又,於本說明書中,所謂「(甲基)丙烯醯基」,係指包括丙烯醯基及甲基丙烯醯基在內之含義。同樣地,所謂「(甲基)丙烯酸酯」,係指包括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在內之含義,所謂「(甲基)丙烯酸」,係指包括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在內之含義。
<黏著片材之構成例>
將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之一構成例示於圖1。該黏著片材1係以單面接著性之黏著片材之形式構成,該單面接著性之黏著片材包含一表面10A成為對被黏著體之貼附面之黏著劑層10、及積層於黏著劑層10之另一表面10B之支持體20。黏著劑層10係固定地接合於支持體20之一表面20A。作為支持體20,例如可使用聚酯膜等塑膠膜。於圖1所示之例中,黏著劑層10為單層構造。即,由構成黏著劑層10之一表面(黏著面)10A之A層構成黏著劑層10之整體。使用前(貼附於被黏著體之前)之黏著片材1例如可為如圖1所示般黏著面10A由至少該黏著劑層側成為剝離性表面(剝離面)之剝離襯墊30保護的附剝離襯墊之黏著片材50之形態。或者,亦可為如下形態,即支持體20之第二面20B(與第一面20A為相反側之表面,亦稱為背面)成為剝離面,且藉由以黏著面10A抵接於第二面20B之方式進行捲繞或積層而黏著面10A得到保護。
作為剝離襯墊,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樹脂膜或紙等襯墊基材之表面經剝離處理之剝離襯墊、或包含氟系聚合物(聚四氟乙烯等)或聚烯烴系樹脂(聚乙烯、聚丙烯等)低接著性材料之剝離襯墊等。上述剝離處理中,例如可使用聚矽氧系、長鏈烷基系等之剝離處理劑。於若干態樣中,可較佳地採用經剝離處理之樹脂膜作為剝離襯墊。
將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之另一構成例示於圖2。該黏著片材2係以單面接著性之黏著片材之形式構成,該單面接著性之黏著片材包含一表面110A成為對被黏著體之貼附面之黏著劑層110、及積層於黏著劑層110之另一表面之支持體20。黏著劑層110具有兩層構造,該兩層構造包含構成一表面(黏著面)110A之A層112、及積層配置於A層112之背面側之B層114。使用前(貼附於被黏著體之前)之黏著片材2可與圖1所示之黏著片材1同樣地,為黏著面110A由未圖示之剝離襯墊保護之附剝離襯墊之黏著片材之形態。或者,亦可為如下形態,即支持體20之第二面20B成為剝離面,且藉由以黏著面110A抵接於第二面20B之方式進行捲繞或積層而黏著面110A得到保護。
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亦可為包含黏著劑層之無支持體之雙面黏著片材之態樣。此種無支持體之雙面黏著片材例如可於黏著劑層之另一表面接合支持體而使用。
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可為於黏著劑層之一表面(即,A層之表面)接合有構件之附黏著片材之構件的構成要素。例如,圖2所示之黏著片材2可為如圖3所示般於黏著劑層110之一表面110A接合有構件70之附黏著片材之構件200的構成要素。亦可使用圖1所示之黏著片材1代替圖2所示之黏著片材2。作為上述構件,較佳為供貼附黏著片材之面為非吸水性之平滑面者。此種構成之附黏著片材之構件可於將黏著片材貼附於構件時,視需要應用下述之水剝離法而容易地進行二次加工。上述構件例如可為玻璃基板、樹脂膜、金屬板等。於上述構件之較佳例中包含下述之光學構件。又,上述構件亦可對與黏著片材貼合之面進行親水化處理。作為親水化處理,例如可列舉電暈處理、電漿處理、或設置親水塗佈層之親水塗佈處理等有助於提高親水性之處理。
<黏著片材之特性>
由本說明書所提供之黏著片材具有耐水黏著力降低率為30%以下之特徵。
於較佳之一態樣中,上述黏著片材之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為40%以上。根據本說明書,提供耐水黏著力降低率為30%以下,且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為40%以上之黏著片材。
於另一較佳之一態樣中,上述黏著片材之乾式剝離距離為0.5 mm以下,且水進入距離為10 mm以上。根據本說明書,提供耐水黏著力降低率為30%以下,乾式剝離距離為0.5 mm以下,且水進入距離為10 mm以上之黏著片材。
耐水黏著力降低率[%]係定義為根據常態黏著力N0[N/10 mm]及耐水黏著力N1[N/10 mm]並藉由(1-(N1/N0))×100所算出之值。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係定義為根據常態黏著力N0[N/10 mm]及水剝離力N2並藉由(1-(N2/N0))×100所算出之值。常態黏著力N0、耐水黏著力N1及水剝離力N2係藉由上述之方法,詳細而言藉由以下之方法而測定。於下述之實施例中亦可使用相同之測定方法。
[常態黏著力N0之測定]
將測定對象之黏著片材切割成寬度10 mm、長度120 mm之長方形狀而製備試片。利用手壓輥將上述試片之A層側貼合於被黏著體而製成評價用樣品,將該評價用樣品投入至高壓釜中,於壓力5 atm、溫度50℃之條件下處理15分鐘。
將自高壓釜中取出之評價用樣品於23℃、50%RH之環境中保持1天後,於相同環境下,於試片與被黏著體之界面插入截切刀而使該試片之長度方向之一端自被黏著體剝離,依據JIS Z0237:2009之「10.4.1 方法1:對於試板之180°剝離黏著力」,具體而言,於試驗溫度23℃下使用拉伸試驗機於拉伸速度300 mm/分鐘、剝離角度180度之條件下測定剝離強度。
[耐水黏著力N1之測定]
將測定對象之黏著片材切割成寬度10 mm、長度120 mm之長方形狀而製備試片。利用手壓輥將上述試片之A層側貼合於被黏著體而製成評價用樣品,將該評價用樣品投入至高壓釜中,於壓力5 atm、溫度50℃之條件下處理15分鐘。
將自高壓釜中取出之評價用樣品於23℃、50%RH之環境中保持1天後,於室溫(23℃~25℃)之水中浸漬30分鐘。作為水,使用離子交換水或蒸餾水。於水中,評價用樣品係以貼附有試片之面成為上方之朝向水平地保持。評價用樣品之上表面至水面之距離(浸漬深度)係設為10 mm以上(例如10 mm~100 mm左右)。繼而,將評價用樣品自水中提起,輕輕地擦拭附著於該評價用樣品之水後,於試片與被黏著體之界面插入截切刀而將該試片之長度方向之一端剝離,於23℃、50%RH之環境下,依據JIS Z0237:2009之「10.4.1 方法1:對於試板之180°剝離黏著力」,具體而言,於試驗溫度23℃下使用拉伸試驗機於拉伸速度300 mm/分鐘、剝離角度180度之條件下測定剝離強度。將評價用樣品自水中提起後至測定剝離強度為止之時間係設為10分鐘以內。
[水剝離力N2之測定]
將測定對象之黏著片材切割成寬度10 mm、長度120 mm之長方形狀而製備試片。利用手壓輥將上述試片之A層側貼合於被黏著體而製成評價用樣品,將該評價用樣品投入至高壓釜中,於壓力5 atm、溫度50℃之條件下處理15分鐘。
將自高壓釜中取出之評價用樣品於23℃、50%RH之環境中保持1天後,於相同環境下,於試片之長度方向之一端附近於自該一端露出之被黏著體表面滴加20 μL之蒸餾水。然後,於試片與被黏著體之界面插入截切刀而使上述水進入至上述界面後,依據JIS Z0237:2009之「10.4.1 方法1:對試板之180°剝離黏著力」,具體而言,於試驗溫度23℃下使用拉伸試驗機於拉伸速度300 mm/分鐘、剝離角度180度之條件下測定剝離強度。再者,水剝離力N2之測定中所使用之水僅為於剝離開始前滴加至被黏著體之20 μL之蒸餾水。
乾式剝離距離及水進入距離係藉由下述之恆定負荷剝離試驗而測定。於下述之實施例中亦可使用相同之測定方法。
[恆定負荷剝離試驗]
將測定對象之黏著片材切割成寬度10 mm、長度150 mm之長方形狀而製備試片。於作為被黏著體之利用浮式法所製作之鹼玻璃板之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為5度~10度之面,利用手壓輥貼合上述試片之A層側而製成評價用樣品。將該評價用樣品投入至高壓釜中,於壓力5 atm、溫度50℃之條件下處理15分鐘。將自高壓釜中取出之評價用樣品於23℃、50%RH之環境中保持1天後,於相同環境下,將試片之長度方向之自一端起50 mm之範圍自被黏著體剝離並設為自由端,以將貼附有該試片之面於下方開放之方式將被黏著體水平地固定。繼而,於在試片之上述自由端固定100 g之鉛垂,於固定該鉛垂後1分鐘後,對上述試片與被黏著體之界面供給20 μL之蒸餾水。測量於在上述自由端固定鉛垂0秒後1分鐘內試片自被黏著體之剝離進行之距離,設為乾式剝離距離。測定於對上述界面供給蒸餾水0秒後10秒鐘內剝離進行之距離,設為水進入距離。
圖4係表示乾式剝離距離及水進入距離之測定方法之概略說明圖。如上所述,於利用浮式法所製作之鹼玻璃板(被黏著體)80之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為5度~10度之面80A,貼合試片82之A層側、即黏著面82A而製成評價用樣品,將其利用高壓釜進行處理後,以面80A為下方而將鹼玻璃板80水平地保持。將試片82之自一端822起50 mm自鹼玻璃板80剝離而設為自由端,測量於在其上固定100 g之鉛垂84後0秒後至1分鐘後之1分鐘內試片82自鹼玻璃板80之剝離進行之距離,將其設為乾式剝離距離Dd[mm]。於在上述1分鐘內未確認到剝離之進行之情形時,乾式剝離距離Dd成為0 mm。於在試片82之一端822固定鉛垂84後1分鐘後,藉由例如微量注射器86,對試片82與鹼玻璃板80之界面供給20 μL之蒸餾水W。蒸餾水W之供給位置較理想為設為上述界面(即,黏著面82A自面80A開始分離之部位)中試片82之寬度中央部。測量於對上述界面供給蒸餾水W0秒後至10秒後之期間剝離進行之距離,將其設為水進入距離Dw[mm]。再者,於圖4中,以實線表示對上述界面供給蒸餾水W0秒後之狀態,以假想線表示自上述蒸餾水W之供給起10秒後之狀態。
於上述之常態黏著力N0、耐水黏著力N1及水剝離力N2之測定以及乾式剝離距離及水進入距離之測定中,作為被黏著體,使用利用浮式法所製作之鹼玻璃板中,貼合試片之面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為5度~10度者。例如,可使用松波硝子工業公司製造之鹼玻璃板(厚度1.35 mm,綠玻璃磨邊品)或其相當品作為被黏著體。試片對被黏著體之貼附係以該試片之外周端至被黏著體之外周端之距離成為至少10 mm以上、較佳為15 mm以上之方式進行。於包含光交聯性之黏著劑層之黏著片材中,針對自上述高壓釜中取出之樣品,於23℃、50%RH之環境下,隔著上述鹼玻璃板進行光照射,其後測定剝離強度。光照射之條件(波長、照射強度、照射時間等)根據黏著劑層之組成或厚度等適宜設定即可。又,作為拉伸試驗機,可使用萬能拉伸壓縮試驗機(裝置名「拉伸壓縮試驗機,TCM-1kNB」Minebea公司製造)或其相當品。剝離強度之測定係以貼附於被黏著體之試片之剝離自下而上地進行之方式進行。於測定時,視需要於黏著片材之背面(與A層之表面為相反側之表面)貼附適當之襯底材而對試片進行補強。作為襯底材,例如可使用厚度25 μm左右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
再者,上述鹼玻璃板之接觸角係以如下方式進行測定。即,於測定氛圍23℃、50%RH之環境下,使用接觸角計(協和界面科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DMo-501型」,控制箱(Control Box)「DMC-2」,控制/解析軟體「FAMAS(版本5.0.30)」)藉由液滴法進行測定。蒸餾水之滴加量係設為2 μL,根據滴加5秒後之圖像藉由Θ/2法算出接觸角(以N5實施)。
(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
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較佳為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為40%以上。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之值較大之黏著片材可使用水等水性液體容易地剝離。例如,對貼附有黏著片材之被黏著體供給少量之水性液體,藉由使該水性液體自黏著片材之一端進入至該黏著片材與上述被黏著體之界面而形成剝離之起點後將上述黏著片材剝離,藉此可使上述黏著片材自上述被黏著體之剝離強度大幅降低。利用該性質,可兼顧通常使用時之較高之黏著力及良好之二次加工性。於若干態樣中,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例如可為50%以上,亦可為65%以上,亦可為75%以上,亦可為85%以上,亦可為90%以上,亦可為95%以上,亦可為97%以上。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原理上為100%以下,典型而言未達100%。
(乾式剝離距離及水進入距離)
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較佳為滿足乾式剝離距離0.5 mm以下及水進入距離10 mm以上。此種黏著片材於在該黏著片材之黏著劑層與被黏著體之界面無液狀之水之條件、即乾式剝離條件下,即便施加向將上述黏著片材自被黏著體剝離之方向之力,亦無法容易地剝離,而發揮良好之保持性,故而接合之可靠性優異。另一方面,上述黏著片材藉由對該黏著片材與被黏著體之界面供給水等水性液體,可容易地自被黏著體剝離。該情況就二次加工性或再利用性等觀點而言較佳。
於若干態樣中,上述乾式剝離距離例如可為0.4 mm以下,亦可為0.3 mm以下,亦可為0.2 mm以下,亦可為0.1 mm以下,亦可為未達0.1 mm。上述乾式剝離距離一般而言越短越佳,尤佳為實質上為0 mm。此處,所謂實質上為0 mm,係指於在試片之自由端附加鉛垂0秒後至1分鐘之期間未觀測到剝離之進行。但是,考慮與其他特性之平衡,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例如亦可於乾式剝離距離超過0.1 mm或超過0.2 mm之態樣中較佳地實施。
於若干態樣中,上述水進入距離例如可為14 mm以上,亦可為18mm以上,亦可為20 mm以上。就提高黏著片材之水剝離性之觀點而言,可謂上述水進入距離越長越佳。再者,上述水進入距離不超過於上述恆定負荷剝離試驗中對試片與被黏著體之界面供給蒸餾水時該試片接合於被黏著體之部分之長度。例如,於使用長度150 mm之試片,將該試片之自一端起50 mm自被黏著體剝離,設為自由端並賦予鉛垂之情形時,根據乾式剝離距離而不同,但例如乾式剝離距離為0 mm之情形時之上述水進入距離之上限成為100 mm。又,於在供給蒸餾水後10秒以內剝離進行至試片之與上述一端為相反側之端而該試片自被黏著體掉落之情形時,上述水進入距離根據乾式剝離距離而不同,例如於乾式剝離距離為0 mm之情形時,可評價為超過100 mm。
(耐水黏著力降低率)
如上所述,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儘管使用水等水性液體可容易地剝離,但由於耐水黏著力降低率為30%以下,故而耐水可靠性優異。就獲得更高之耐水可靠性之觀點而言,耐水黏著力降低率例如較佳為20%以下,更佳為10%以下,亦可為7%以上。耐水黏著力降低率典型而言為0%以上。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可於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與耐水黏著力降低率[%]之差為例如45%以上、或55%以上、或70%以上、或80%以上、或90%以上之態樣中較佳地實施。
就接合之可靠性之觀點而言,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較佳為常態黏著力N0為2.0 N/10 mm以上。於若干態樣中,常態黏著力N0例如可為2.5 N/10 mm以上,亦可為3.0 N/10 mm以上,亦可為3.5 N/10 mm以上,亦可為4.0 N/10 mm以上。常態黏著力N0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30 N/10 mm以下。於若干態樣中,常態黏著力N0亦可為20 N/10 mm以下,亦可為15 N/10 mm以下。
水剝離力N2較佳為常態黏著力N0之60%以下(更佳為50%以下)。雖無特別限定,但水剝離力N2例如可為10 N/10 mm以下,亦可為3.5 N/10 mm以下,亦可為3.0 N/10 mm以下,亦可為2.5 N/10 mm以下,亦可為1.6 N/10 mm以下,亦可為1.2 N/10 mm以下,亦可為1.0 N/10 mm以下。根據水剝離力N2較低之黏著片材,可減輕剝離該黏著片材時對被黏著體所施加之負荷。該特性例如於貼附於較薄之被黏著體、較脆之被黏著體、容易變形(伸長、撓曲、扭曲等)之被黏著體、於表面具有容易損傷之薄膜之被黏著體等之黏著片材中特別有意義。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例如亦可於水剝離力N2為0.75 N/10 mm以下、或0.50 N/10 mm以下、或0.25 N/10 mm以下、或0.15 N/10 mm以下之態樣中較佳地實施。水剝離力N2之下限並無特別限制,亦可實質上為0 N/10 mm,亦可超過0 N/10 mm。
再者,就二次加工性提高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於水剝離力N2之測定中,不於被黏著體上殘留黏著劑而自該被黏著體剝離之黏著片材。即,較佳為非糊劑殘留性優異之黏著片材。於被黏著體上有無殘留黏著劑例如可藉由利用目視觀察黏著片材剝離後之被黏著體而掌握。
水剝離力N2[N/10 mm]相對於常態黏著力N0[N/10 mm]之比(N2/N0)例如可為1/2.5以下,亦可為1/5以下,亦可為1/10以下。上述比(N2/N0)更小表示水剝離力N2相對於常態黏著力N0更顯著地降低。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可於比(N2/N0)為1/15以下、1/25以下或1/35以下之態樣中較佳地實施。比(N2/N0)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為1/200以上,亦可為1/150以上,亦可為1/100以上。
於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中,形成構成黏著劑層之至少一表面之A層之黏著劑較佳為非水溶性。根據非水溶性之A層,容易獲得耐水黏著力N1較高,耐水黏著力降低率較低之黏著片材。A層為非水溶性就防止於使用水等水性液體之剝離中於被黏著體上殘留黏著劑之現象之觀點而言亦較佳。又,A層為非水溶性就防止因水浸漬或環境中之濕氣而導致黏著片材之透明性降低之現象之觀點而言亦可變得有利。
於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中,構成A層之黏著劑較佳為非水膨潤性。根據非水膨潤性之A層,容易獲得耐水黏著力N1較高,耐水黏著力降低率較低之黏著片材。又,於使用水等水性液體之剝離中,可有效地利用少量之水性液體而發揮良好之剝離性。A層為非水膨潤性就防止於使用水性液體之剝離中於被黏著體上殘留黏著劑之現象之觀點而言亦較佳。又,A層為非水膨潤性就防止因水浸漬或環境中之濕氣而導致黏著片材之透明性降低之現象之觀點而言亦可變得有利。
此處,於本說明書中,所謂黏著劑為非水溶性,係指利用以下之方法測定之凝膠分率為75%以上。又,所謂黏著劑為非水膨潤性,係指利用以下之方法測定之膨潤度為2以下。
即,稱量測定對象之黏著劑0.5 g左右,將其重量設為W1。將該黏著劑於室溫(約23℃)下於蒸餾水500 mL中浸漬48小時後,利用尼龍篩網進行過濾,測定包含水之黏著劑之重量W2。其後,使黏著劑於130℃下乾燥5小時,測定不揮發分之重量W3。凝膠分率及膨潤度係藉由以下之式而算出。
凝膠分率[%]=(W3/W1)×100
膨潤度=W2/W1
於若干態樣中,A層之凝膠分率例如可為80%以上,亦可為90%以上,亦可為95%以上,亦可為98%以上。A層之凝膠分率原理上為100%以下。又,於若干態樣中,A層之膨潤度例如可為1.7以下,亦可為1.5以下,亦可為1.2以下。A層之膨潤度通常為1.0以上,典型而言為超過1.0。
於黏著劑層包含A層及配置於該A層之背面側之B層之構成之黏著片材中,B層之凝膠分率並無特別限定。於若干態樣中,B層之凝膠分率較佳為A層之凝膠分率之同等以上,亦可高於A層之凝膠分率。B層之凝膠分率例如可為90%以上,亦可為95%以上,亦可為98%以上,亦可為99%以上。B層之凝膠分率原理上為100%以下。又,黏著劑層整體之凝膠分率例如可為85%以上,亦可為90%以上,亦可為95%以上,亦可為98%以上,亦可為99%以上。再者,於僅包含A層之黏著劑層中,該黏著劑層整體之凝膠分率意指A層之凝膠分率。
於黏著劑層包含A層及配置於該A層之背面側之B層之構成之黏著片材中,B層之膨潤度並無特別限定。於若干態樣中,B層之膨潤度較佳為A層之膨潤度之同等以下,亦可低於A層之膨潤度。B層之膨潤度例如可為1.5以下,亦可為1.3以下,亦可為1.1以下。B層之膨潤度通常為1.0以上,典型而言為超過1.0。又,黏著劑層整體之膨潤度例如可為1.6以下,亦可為1.4以下,亦可為1.2以下,亦可為1.1以下。再者,於僅包含A層之黏著劑層中,該黏著劑層整體之膨潤度意指A層之膨潤度。
再者,黏著劑對水之凝膠分率或膨潤度可適宜採用例如單體成分之組成、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交聯劑或多官能單體之使用等對本案申請時之業者而言一般之方法而進行調節。
<黏著劑層>
(1)A層
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中,構成黏著劑層之至少一表面之A層例如可為包含選自丙烯酸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天然橡膠系、合成橡膠系、該等之混合系等)、聚矽氧系黏著劑、聚酯系黏著劑、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聚醚系黏著劑、聚醯胺系黏著劑、氟系黏著劑等公知之各種黏著劑中之1種或2種以上之黏著劑而構成之黏著劑層。此處,所謂丙烯酸系黏著劑,係指以丙烯酸系聚合物作為主成分之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及其他黏著劑亦為相同之含義。再者,此處所謂之聚合物之概念中亦包含有時一般被稱為低聚物之聚合度相對較低之聚合物。
(丙烯酸系黏著劑)
就透明性或耐候性等觀點而言,於若干態樣中,可較佳地採用丙烯酸系黏著劑作為A層之構成材料。
作為丙烯酸系黏著劑,例如較佳為包含由包含多於50重量%之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數1以上且20以下之直鏈或支鏈狀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單體成分構成之丙烯酸系聚合物者。以下,有時將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數為X以上且Y以下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表述為「(甲基)丙烯酸CX-Y 烷基酯」。就容易獲取特性之平衡而言,單體成分整體中之(甲基)丙烯酸C1-20 烷基酯之比率例如可為55重量%以上,亦可為60重量%以上,亦可為70重量%以上。就相同之理由而言,單體成分中之(甲基)丙烯酸C1-20 烷基酯之比率例如可為99.9重量%以下,亦可為99.5重量%以下,亦可為99重量%以下。
作為(甲基)丙烯酸C1-20 烷基酯之非限定性之具體例,可列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二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異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異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等。
該等之中,較佳為至少使用(甲基)丙烯酸C4-20 烷基酯,更佳為至少使用(甲基)丙烯酸C4-18 烷基酯。例如,較佳為包含丙烯酸正丁酯(BA)及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之一者或兩者作為上述單體成分之丙烯酸系黏著劑,尤佳為至少包含2EHA之丙烯酸系黏著劑。作為可較佳地使用之(甲基)丙烯酸C4-20 烷基酯之其他例,可列舉: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MA)、丙烯酸異硬脂酯(ISTA)等。
於若干態樣中,構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可以40重量%以上之比率包含(甲基)丙烯酸C4-18 烷基酯。根據如此包含相對較多之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數4以上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單體成分,存在形成親油性較高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傾向。根據親油性較高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容易形成耐水黏著力降低率較低之黏著劑層。(甲基)丙烯酸C4-18 烷基酯於單體成分中所占之比率例如可為60重量%以上,亦可為70重量%以上,亦可為75重量%以上,亦可為80重量%以上。亦可為以上述之任一下限值以上之比率包含(甲基)丙烯酸C6-18 烷基酯之單體成分。
又,就提高黏著劑層之凝聚性而防止凝聚破壞之觀點而言,(甲基)丙烯酸C4-18 烷基酯於單體成分中所占之比率通常適當設為99.5重量%以下,亦可為99重量%以下,亦可為98重量%以下,亦可為97重量%以下。亦可為以上述之任一上限值以下之比率包含(甲基)丙烯酸C6-18 烷基酯之單體成分。
構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亦可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及視需要之可與(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之其他單體(共聚性單體)。作為共聚性單體,可較佳地使用具有極性基(例如,羧基、羥基、含氮原子之環等)之單體。具有極性基之單體可有助於向丙烯酸系聚合物中導入交聯點,或提高黏著劑之凝聚力。共聚性單體可單獨使用一種或組合兩種以上而使用。
作為共聚性單體之非限定性之具體例,可列舉以下者。
含羧基之單體: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羧基乙酯、丙烯酸羧基戊酯、伊康酸、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丁烯酸、異丁烯酸等。
含酸酐基之單體:例如順丁烯二酸酐、伊康酸酐。
含羥基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羥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羥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羥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羥基月桂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甲基環己基)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等。
含有磺酸基或磷酸基之單體:例如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乙烯基磺酸鈉、2-(甲基)丙烯醯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醯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磺基丙酯、(甲基)丙烯醯氧基萘磺酸、丙烯醯基磷酸2-羥基乙酯等。
含環氧基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或(甲基)丙烯酸-2-乙基縮水甘油醚等含環氧基之丙烯酸酯、烯丙基縮水甘油醚、(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醚等。
含氰基之單體:例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
含異氰酸基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2-異氰酸基乙酯等。
含醯胺基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異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正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第三丁基)(甲基)丙烯醯胺等N,N-二烷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異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正丁基(甲基)丙烯醯胺等N-烷基(甲基)丙烯醯胺;N-乙烯基乙醯胺等N-乙烯基羧酸醯胺類;具有羥基及醯胺基之單體,例如N-(2-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2-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1-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3-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2-羥基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3-羥基丁基)(甲基)丙烯醯胺、N-(4-羥基丁基)(甲基)丙烯醯胺等N-羥基烷基(甲基)丙烯醯胺;具有烷氧基及醯胺基之單體,例如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等N-烷氧基烷基(甲基)丙烯醯胺;以及N,N-二甲基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N-(甲基)丙烯醯基啉等。
含胺基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基胺基乙酯。
具有環氧基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縮水甘油酯、烯丙基縮水甘油醚。
具有含氮原子之環之單體:例如N-乙烯基-2-吡咯啶酮、N-甲基乙烯基吡咯啶酮、N-乙烯基吡啶、N-乙烯基哌啶酮、N-乙烯基嘧啶、N-乙烯基哌、N-乙烯基吡、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咪唑、N-乙烯基㗁唑、N-(甲基)丙烯醯基-2-吡咯啶酮、N-(甲基)丙烯醯基哌啶、N-(甲基)丙烯醯基吡咯啶、N-乙烯基啉、N-乙烯基-3-啉酮、N-乙烯基-2-己內醯胺、N-乙烯基-1,3-㗁 -2-酮、N-乙烯基-3,5-啉二酮、N-乙烯基吡唑、N-乙烯基異㗁唑、N-乙烯基噻唑、N-乙烯基異噻唑、N-乙烯基嗒等(例如N-乙烯基-2-己內醯胺等內醯胺類)。
具有琥珀醯亞胺骨架之單體:例如N-(甲基)丙烯醯氧基亞甲基琥珀醯亞胺、N-(甲基)丙烯醯基-6-氧基六亞甲基琥珀醯亞胺、N-(甲基)丙烯醯基-8-氧基六亞甲基琥珀醯亞胺等。
順丁烯二醯亞胺類:例如N-環己基順丁烯二醯亞胺、N-異丙基順丁烯二醯亞胺、N-月桂基順丁烯二醯亞胺、N-苯基順丁烯二醯亞胺等。
伊康醯亞胺類:例如N-甲基伊康醯亞胺、N-乙基伊康醯亞胺、N-丁基伊康醯亞胺、N-辛基伊康醯亞胺、N-2-乙基己基伊康醯亞胺、N-環己基伊康醯亞胺、N-月桂基伊康醯亞胺等。
(甲基)丙烯酸胺基烷基酯類:例如(甲基)丙烯酸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基胺基乙基。
含烷氧基之單體:例如(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類;甲氧基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烷氧基伸烷基二醇(甲基)丙烯酸酯類。
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例如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
乙烯酯類: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
乙烯醚類:例如甲基乙烯醚或乙基乙烯醚等乙烯基烷基醚。
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
烯烴類:例如乙烯、丁二烯、異戊二烯、異丁烯等。
具有脂環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環戊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異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甲基)丙烯酸金剛烷基酯等。
具有芳香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
此外,(甲基)丙烯酸四氫糠酯等含雜環之(甲基)丙烯酸酯、氯乙烯或含氟原子之(甲基)丙烯酸酯等含鹵素原子之(甲基)丙烯酸酯、聚矽氧(甲基)丙烯酸酯等含矽原子之(甲基)丙烯酸酯、由萜烯化合物衍生物醇獲得之(甲基)丙烯酸酯等。
於使用此種共聚性單體之情形時,其使用量並無特別限定,通常適當設為單體成分整體之0.01重量%以上。就更良好地發揮共聚性單體之使用效果之觀點而言,亦可將共聚性單體之使用量設為單體成分整體之0.1重量%以上,亦可設為0.5重量%以上。又,就容易獲取黏著特性之平衡之觀點而言,共聚性單體之使用量通常適當設為單體成分整體之50重量%以下,較佳為設為40重量%以下。
於若干態樣中,單體成分較佳為包含含羧基之單體。作為含羧基之單體之較佳例,可列舉丙烯酸(AA)及甲基丙烯酸(MAA)。亦可將AA與MAA併用。於將AA與MAA併用之情形時,該等之重量比(AA/MAA)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設為約0.1~10之範圍。於若干態樣中,上述重量比(AA/MAA)例如可為約0.3以上,亦可為約0.5以上。又,上述重量比(AA/MAA)例如可為約4以下,亦可為約3以下。
藉由使用含羧基之單體,可使水等水性液體快速地親和於A層之表面。該情況可有助於水剝離力N2之降低。含羧基之單體之使用量例如可為單體成分整體之0.05重量%以上,亦可為0.1重量%以上,亦可為0.3重量%以上,亦可為0.5重量%以上,亦可為0.8重量%以上。又,上述含羧基之單體之比率例如可為15重量%以下,亦可為10重量%以下,亦可為5重量%以下,亦可為4.5重量%以下,亦可為3.5重量%以下,亦可為3.0重量%以下,亦可為2.5重量%以下。含羧基之單體之使用量不過多就抑制水向A層之整體之擴散,抑制耐水黏著力N1之降低之觀點而言較佳。又,含羧基之單體之使用量不過多就防止用於測定水剝離力N2之水被A層吸收而於剝離中途水不足之情況之觀點而言亦可變得有利。
於若干態樣中,單體成分可包含含羥基之單體。藉由使用含羥基之單體,可調整黏著劑之凝聚力或交聯密度,而提高常態黏著力N0。使用含羥基之單體之情形時之使用量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為單體成分整體之0.01重量%以上,亦可為0.1重量%以上,亦可為0.5重量%以上。又,就抑制向A層之整體之過度之水擴散之觀點而言,於若干態樣中,含羥基之單體之使用量適當設為單體成分整體之例如40重量%以下,亦可設為30重量%以下,亦可設為20重量%以下,亦可設為10重量%以下、5重量%以下或3重量%以下。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亦可於實質上不使用含羥基之單體作為A層之單體成分之態樣中較佳地實施。
於若干態樣中,單體成分可包含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典型而言為於一分子內具有至少1個(較佳為2個以上、例如2個或3個)之烷氧基矽烷基之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其具體例如上所述。上述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藉由使用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可於黏著劑層中導入利用矽烷醇基之縮合反應(矽烷醇縮合)形成之交聯結構。再者,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亦可理解為下述之矽烷偶合劑。
於單體成分包含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之態樣中,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於該單體成分整體中所占之比率例如可設為0.005重量%以上,通常適當設為0.01重量%以上。又,就對被黏著體之密接性提高之觀點而言,上述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之比率例如可為0.5重量%以下,亦可為0.1重量%以下,亦可為0.05重量%以下。
單體成分之組成可以基於該單體成分之組成藉由Fox公式所求出之玻璃轉移溫度(以下,亦稱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玻璃轉移溫度」)成為-75℃以上且-10℃以下之方式設定。於若干態樣中,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之玻璃轉移溫度(Tg)適當為-20℃以下,較佳為-30℃以下,更佳為-40℃以下,進而較佳為-50℃以下,例如亦可為-55℃以下。若丙烯酸系聚合物之Tg變低,則存在A層對被黏著體之密接性總體而言提高之傾向。根據對被黏著體之密接性較高之A層,容易抑制於未意圖黏著片材之剝離之狀況下水滲入至被黏著體與A層之界面。該特性就耐水黏著力N1之提高或耐水黏著力降低率之減小之觀點而言可變得有利。又,就容易提高常態黏著力N0之觀點而言,丙烯酸系聚合物之Tg例如可為-70℃以上,亦可為-65℃以上。
此處,如下所示,上述Fox公式係共聚物之Tg、與構成該共聚物之各單體單獨聚合而成之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Tgi之關係式。
1/Tg=Σ(Wi/Tgi)
再者,於上述Fox公式中,Tg表示共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單位:K),Wi表示該共聚物中之單體i之重量分率(重量基準之共聚比率),Tgi表示單體i之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單位:K)。
作為用於算出Tg之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使用公知資料中所記載之值。例如,關於以下所列舉之單體,該單體之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使用以下之值。
丙烯酸2-乙基己酯 -70℃
丙烯酸正丁酯 -55℃
甲基丙烯酸甲酯 105℃
丙烯酸甲酯 8℃
丙烯酸 106℃
甲基丙烯酸 228℃
關於上述例示以外之單體之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使用「Polymer Handbook」(第3版,John Wiley & Sons, Inc., 1989)中所記載之數值。於在本文獻中記載有複數種值之情形時,採用最高值。
關於上述Polymer Handbook中亦未記載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之單體,使用藉由以下之測定方法所獲得之值(參照日本專利申請案公開2007-51271號公報)。具體而言,於具備溫度計、攪拌機、氮氣導入管及回流冷卻管之反應器中,投入單體100重量份、偶氮雙異丁腈0.2重量份及作為聚合溶劑之乙酸乙酯200重量份,一面使氮氣流通一面攪拌1小時。如此去除聚合系內之氧後,升溫至63℃而反應10小時。繼而,冷卻至室溫,獲得固形物成分濃度33重量%之均聚物溶液。繼而,將該均聚物溶液流延塗佈於剝離襯墊上,進行乾燥而製作厚度約2 mm之試驗樣品(片狀之均聚物)。將該試驗樣品沖裁成直徑7.9 mm之圓盤狀,由平行板夾入,使用黏彈性試驗機(ARES,Rheometrics公司製造),一面賦予頻率1 Hz之剪切應變,一面於溫度區域-70~150℃、5℃/分鐘之升溫速度下藉由剪切模式測定黏彈性,將tanδ之峰頂溫度設為均聚物之Tg。
本文所揭示之黏著劑層可使用以聚合物、未聚合物(即,聚合性官能基為未反應之形態)、或者該等之混合物之形態包含如上所述之組成之單體成分之黏著劑組合物而形成。上述黏著劑組合物可為如下各種形態:黏著劑(黏著成分)分散於水中之形態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於有機溶劑中包含黏著劑之形態之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以藉由紫外線或放射線等活性能量線進行硬化而形成黏著劑之方式製備之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於加熱熔融狀態下進行塗敷並冷卻至室溫附近時會形成黏著劑之熱熔型黏著劑組合物等。
聚合時,根據聚合方法或聚合態樣等,可使用公知或慣用之熱聚合起始劑或光聚合起始劑。此種聚合起始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適宜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
作為熱聚合起始劑,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偶氮系聚合起始劑、過氧化物系起始劑、利用過氧化物與還原劑之組合獲得之氧化還原系起始劑、取代乙烷系起始劑等。更具體而言,可例示:例如2,2'-偶氮雙異丁腈、2,2'-偶氮雙(2-甲基丙脒)二硫酸鹽、2,2'-偶氮雙(2-脒基丙烷)二鹽酸鹽、2,2'-偶氮雙[2-(5-甲基-2-咪唑啉-2-基)丙烷]二鹽酸鹽、2,2'-偶氮雙(N,N'-二亞甲基異丁基脒)、2,2'-偶氮雙[N-(2-羧基乙基)-2-甲基丙脒]水合物等偶氮系起始劑;例如過硫酸鉀、過硫酸銨等過硫酸鹽;過氧化苯甲醯、氫過氧化第三丁基、過氧化氫等過氧化物系起始劑;例如苯基取代乙烷等取代乙烷系起始劑;例如過硫酸鹽與亞硫酸氫鈉之組合、過氧化物與抗壞血酸鈉之組合等氧化還原系起始劑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再者,熱聚合可於例如20~100℃(典型而言40~80℃)左右之溫度下較佳地實施。
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縮酮系光聚合起始劑、苯乙酮系光聚合起始劑、安息香醚系光聚合起始劑、醯基氧化膦系光聚合起始劑、α-酮醇系光聚合起始劑、芳香族磺醯氯系光聚合起始劑、光活性肟系光聚合起始劑、安息香系光聚合起始劑、苯偶醯系光聚合起始劑、二苯甲酮系光聚合起始劑、9-氧硫系光聚合起始劑等。
此種熱聚合起始劑或光聚合起始劑之使用量可設為與聚合方法或聚合態樣等對應之通常之使用量,並無特別限定。例如,相對於聚合對象之單體100重量份,可使用聚合起始劑約0.001~5重量份(典型而言為約0.01~2重量份、例如約0.01~1重量份)。
上述聚合中,可視需要使用先前公知之各種鏈轉移劑(亦可理解為分子量調節劑或聚合度調節劑)。作為鏈轉移劑,可使用正十二烷基硫醇、第三-十二烷基硫醇、硫代乙醇酸等硫醇類。或者,亦可使用不含硫原子之鏈轉移劑(非硫繫鏈轉移劑)。作為非硫繫鏈轉移劑之具體例,可列舉:N,N-二甲基苯胺、N,N-二乙基苯胺等苯胺類;α-蒎烯、異松油烯等萜類;α-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二聚物等苯乙烯類;二亞苄基丙酮、肉桂醇、肉桂醛等具有亞苄基之化合物;對苯二酚、二羥基萘等對苯二酚類;苯醌、萘醌等醌類;2,3-二甲基-2-丁烯、1,5-環辛二烯等烯烴類;苯酚、苄醇、烯丙醇等醇類;二苯基苯、三苯基苯等苄基氫類等。
鏈轉移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於使用鏈轉移劑之情形時,其使用量相對於單體成分100重量份,可設為例如約0.01~1重量份左右。本文所揭示之技術亦可於不使用鏈轉移劑之態樣中較佳地實施。
適宜採用上述之各種聚合法而獲得之聚合物之分子量並無特別限制,可根據要求性能而設定為適當之範圍。上述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通常為約10×104 以上(例如20×104 以上),就平衡良好地兼顧凝聚力與接著力之觀點而言,適當設為超過30×104 。就於高溫環境下亦獲得良好之接著可靠性之觀點而言,一態樣之聚合物較佳為具有40×104 以上(典型而言為約50×104 以上、例如約55×104 以上)之Mw。上述聚合物之Mw之上限通常可為約500×104 以下(例如約150×104 以下)。上述Mw亦可為約75×104 以下。此處,Mw係指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所獲得之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值。作為GPC裝置,例如使用機種名「HLC-8320GPC」(管柱:TSKgelGMH-H(S),東曹公司製造)即可。於下述之實施例中亦相同。上述Mw可為黏著劑組合物中、黏著劑層中之任一者中之上述聚合物之Mw。
若干較佳之態樣之黏著片材具有由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A層。作為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之代表例,可列舉乳液型黏著劑組合物。乳液型黏著劑組合物典型而言含有單體成分之聚合物、及視需要使用之添加劑。
單體成分之乳液聚合通常於乳化劑之存在下進行。作為乳液聚合用之乳化劑,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公知之陰離子性乳化劑、非離子性乳化劑等。乳化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
作為陰離子性乳化劑之非限定性之例,可列舉:月桂基硫酸鈉、月桂基硫酸銨、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聚氧乙烯月桂基硫酸鈉、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鈉、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硫酸銨、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硫酸鈉、聚氧乙烯烷基磺基琥珀酸鈉等。作為非離子性乳化劑之非限定性之例,可列舉: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等。亦可使用具有反應性官能基之乳化劑(反應性乳化劑)。作為反應性乳化劑之例,可列舉於上述之陰離子性乳化劑或非離子性乳化劑中,導入有丙烯基或烯丙基醚基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基之結構之自由基聚合性乳化劑。
乳液聚合中之乳化劑之使用量相對於單體成分100重量份,例如可為0.2重量份以上,亦可為0.5重量份以上,亦可為1.0重量份以上,亦可為1.5重量份以上。又,就耐水黏著力N1之提高或耐水黏著力降低率之減小、或黏著劑層之透明性提高之觀點而言,於若干態樣中,乳化劑之使用量通常相對於單體成分100重量份適當設為10重量份以下,較佳為設為5重量份以下,亦可設為3重量份以下。再者,此處用於乳液聚合之乳化劑亦可作為A層之水親和劑發揮功能。
根據乳液聚合,可獲得單體成分之聚合物分散於水中之乳液形態之聚合反應液。用於形成A層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可使用上述聚合反應液較佳地製造。
其他若干較佳之態樣之黏著片材可具有由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A層。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典型而言含有單體成分之溶液聚合物、及視需要使用之添加劑。用於溶液聚合之溶劑(聚合溶劑)可自先前公知之有機溶劑中適宜選擇。例如,可使用選自甲苯等芳香族化合物類(典型而言為芳香族烴類);乙酸乙酯或乙酸丁酯等酯類;己烷或環己烷等脂肪族或脂環式烴類;1,2-二氯乙烷等鹵化烷烴類;異丙醇等低級醇類(例如碳原子數1~4之一元醇類);第三丁基甲醚等醚類;甲基乙基酮等酮類等中之任1種溶劑或2種以上之混合溶劑。根據溶液聚合,可獲得單體成分之聚合物溶解於聚合溶劑中之形態之聚合反應液。用於形成A層之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可使用上述聚合反應液較佳地製造。
其他若干較佳之態樣之黏著片材可具有由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A層。此處,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活性能量線」,係指具有可引起聚合反應、交聯反應、起始劑之分解等化學反應之能量之能量線。此處所謂之活性能量線之例中包含如紫外線、可見光線、紅外線之類的光、或如α射線、β射線、γ射線、電子束、中子束、X射線之類的放射線等。作為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之一較佳例,可列舉光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光硬化型之黏著劑組合物具有即便為較厚之黏著劑層亦可容易地形成之優點。其中,較佳為紫外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
光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典型而言以聚合物之形態包含該組合物之單體成分中之至少一部分(可為單體之種類之一部分,亦可為分量之一部分)。形成上述聚合物時之聚合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適宜採用先前公知之各種聚合方法。例如,可適宜採用溶液聚合、乳液聚合、塊狀聚合等熱聚合(典型而言,於熱聚合起始劑之存在下進行);照射紫外線等光而進行之光聚合(典型而言,於光聚合起始劑之存在下進行);照射β射線、γ射線等放射線而進行之放射線聚合等。其中,較佳為光聚合。
較佳之一態樣之光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包含單體成分之部分聚合物。此種部分聚合物典型而言為源自單體成分之聚合物與未反應之單體之混合物,較佳為呈現漿液狀(具有黏性之液狀)。以下,有時將上述性狀之部分聚合物稱為「單體漿液」或簡稱為「漿液」。使單體成分部分聚合時之聚合方法並無特別限制,可適宜選擇如上所述之各種聚合方法而使用。就效率或簡便性之觀點而言,可較佳地採用光聚合法。根據光聚合,藉由光之照射量(光量)等聚合條件,可容易地控制單體成分之聚合轉化率(單體轉化率)。
上述部分聚合物中之單體混合物之聚合轉化率並無特別限定。上述聚合轉化率可設為例如約70重量%以下,較佳為設為約60重量%以下。就包含上述部分聚合物之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容易性或塗敷性等觀點而言,通常上述聚合轉化率適當為約50重量%以下,較佳為約40重量%以下(例如約35重量%以下)。聚合轉化率之下限並無特別限定,典型而言為約1重量%以上,通常適當設為約5重量%以上。
包含單體成分之部分聚合物之黏著劑組合物例如可藉由利用適當之聚合方法(例如光聚合法)使包含用於製備該黏著劑組合物之單體成分之全部量之單體混合物進行部分聚合而獲得。又,包含單體成分之部分聚合物之黏著劑組合物亦可為包含用於製備該黏著劑組合物之單體成分中之一部分之單體混合物之部分聚合物或完全聚合物、與剩餘之單體成分或其部分聚合物之混合物。再者,於本說明書中,所謂「完全聚合物」,係指聚合轉化率超過95重量%。
包含上述部分聚合物之黏著劑組合物中可調配視需要使用之其他成分(例如光聚合起始劑、多官能單體、交聯劑、水親和劑等)。調配此種其他成分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其預先含有於上述單體混合物中,亦可添加至上述部分聚合物中。
(水親和劑)
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較佳為構成黏著劑層之一表面之A層除單體成分之聚合反應物以外包含水親和劑。例如,較佳為具備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作為上述聚合反應物,且進而包含水親和劑之A層之黏著片材。
作為水親和劑,可適宜選擇藉由含有於A層中而可發揮提高該A層之表面之水親和性之作用的各種材料而使用。藉由提高A層之水親和性,可使水等水性液體更快速地親和於A層之表面。藉此,例如於水剝離力N2之測定時,可使最初滴加之1滴水追隨於黏著片材自被黏著體之剝離前線之移動而遍及A層之表面,可有效地減小水剝離力N2。藉由相同之作用,於包括一面使水等水性液體進入至黏著片材與被黏著體之界面,一面使剝離前線移動的黏著片材剝離方法中,可提高該黏著片材自被黏著體之剝離性。
作為水親和劑,可利用公知之界面活性劑(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陽離子系界面活性劑等)、親水性塑化劑(可為水溶性塑化劑)、水溶性聚合物等。作為界面活性劑,較佳為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該等之組合。水親和劑可單獨使用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
作為親水性塑化劑,可使用各種多元醇(較佳為聚醚多元醇)。作為上述多元醇,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氧丙烯山梨糖醇醚、聚甘油等。該等親水性塑化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
作為水溶性聚合物,例如可列舉: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啶酮、聚丙烯酸等。
於若干態樣中,作為上述親水性塑化劑,可較佳地採用具有聚氧伸烷基骨架之化合物。作為具有聚氧伸烷基骨架之化合物,例如可使用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PPG)等聚伸烷基二醇;包含聚氧乙烯單元之聚醚、包含聚氧丙烯單元之聚醚(例如聚氧丙烯山梨糖醇醚)、包含氧乙烯單元及氧丙烯單元之化合物(該等單元之排列可為無規,亦可為嵌段狀);該等之衍生物等。又,亦可使用上述之界面活性劑中具有聚氧伸烷基骨架之化合物。該等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其中,較佳為使用包含聚氧乙烯骨架(亦稱為聚氧乙烯鏈段)之化合物,更佳為PEG。
具有聚氧伸烷基骨架之化合物(例如PEG)之分子量(化學式量)並無特別限定,例如適當為未達1000,就黏著劑組合物製備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約600以下(例如500以下)。具有聚氧伸烷基骨架之化合物(例如聚乙二醇)之分子量之下限並無特別限定,可較佳地使用分子量為約100以上(例如約200以上、進而約300以上)者。
作為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之例,可列舉:壬基苯磺酸鹽、十二烷基苯磺酸鹽(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等烷基苯磺酸鹽;月桂基硫酸鹽(例如月桂基硫酸鈉、月桂基硫酸銨)、十八烷基硫酸鹽等烷基硫酸鹽;脂肪酸鹽;聚氧乙烯十八烷基醚硫酸鹽、聚氧乙烯月桂醚硫酸鹽等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鹽(例如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鈉)、聚氧乙烯月桂基苯醚硫酸鹽等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硫酸鹽(例如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硫酸銨、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硫酸鈉等)、聚氧乙烯苯乙烯化苯醚硫酸鹽等聚醚硫酸鹽;聚氧乙烯硬脂醚磷酸酯、聚氧乙烯月桂醚磷酸酯等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上述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之鈉鹽、鉀鹽等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鹽;月桂基磺基琥珀酸鹽、聚氧乙烯月桂基磺基琥珀酸鹽(例如聚氧乙烯烷基磺基琥珀酸鈉)等磺基琥珀酸鹽;聚氧乙烯烷基醚乙酸鹽等。於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形成鹽之情形時,該鹽例如可為鈉鹽、鉀鹽、鈣鹽、鎂鹽等金屬鹽(較佳為一價金屬之鹽)、銨鹽、胺鹽等。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
作為陽離子性界面活性劑之例,可列舉聚氧乙烯月桂胺、聚氧乙烯硬脂胺等聚醚胺。
作為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之例,可列舉: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月桂醚、聚氧乙烯鯨蠟醚、聚氧乙烯硬脂醚、聚氧乙烯油醚等);聚氧乙烯烷基苯醚(聚氧乙烯辛基苯醚、聚氧乙烯壬基苯醚等);山梨糖醇酐單月桂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棕櫚酸酯、山梨糖醇酐單硬脂酸酯、山梨糖醇酐單油酸酯等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單月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單棕櫚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單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三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三異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單油酸酯、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三油酸酯等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甘油醚、聚氧丙烯甘油醚、聚氧乙烯雙酚A醚等聚氧伸烷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甘油醚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等。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
於若干態樣中,例如可較佳地使用具有-POH基、-COH基及-SOH基之至少一個之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其中,較佳為具有-POH基之界面活性劑。此種界面活性劑典型而言包含磷酸酯結構,例如可為磷酸之單酯(ROP(=O)(OH)2 ;此處,R為1價有機基)、二酯((RO)2 P(=O)OH;此處,R為相同或不同之1價有機基)、包含單酯及二酯之兩者之混合物等。作為具有-POH基之界面活性劑之較佳例,可列舉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中之烷基之碳原子數例如可為6~20,亦可為8~20,亦可為10~20,亦可為12~20,亦可為14~20。
水親和劑之HLB並無特別限定,例如為3以上,適當為約6以上,可為8以上(例如9以上)。於較佳之一態樣中,水親和劑之HLB為10以上。藉此,有較佳地表現出水剝離性之傾向。上述HLB更佳為11以上,進而較佳為12以上,尤佳為13以上(例如14以上)。藉由使具有上述範圍之HLB之水親和劑(典型而言為界面活性劑)含有於A層中,可更有效地表現出水剝離性。上述HLB之上限為20以下,例如亦可為18以下,亦可為16以下,亦可為15以下。
再者,本說明書中之HLB係基於Griffin之親水親油平衡值(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係表示界面活性劑與水或油之親和性之程度之值,係以0~20之間之數值表示親水性與親油性之比者。HLB之定義係如W.C.Griffin:J.Soc.Cosmetic Chemists,1,311(1949),或高橋越民、難波義郎、小池基生、小林正雄共著之「界面活性劑手冊」、第3版、工學圖書社出版、1972年11月25日、p179~182等中所記載。具有上述HLB之水親和劑可視需要參照上述參考文獻等,基於業者之技術常識進行選定。
此種水親和劑較佳為以游離之形態含有於A層中。作為水親和劑,就黏著劑組合物製備性之方面而言,可較佳地使用於常溫(約25℃)下為液狀者。再者,上述界面活性劑中,存在具有聚氧伸烷基骨架之化合物,當然反之亦然。
包含水親和劑之A層典型而言由包含水親和劑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上述黏著劑組合物可為上述之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活性能量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熱熔型黏著劑組合物等之任一種。於若干態樣中,包含水親和劑之A層可為由光硬化型或溶劑型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黏著劑層。A層亦可具有光交聯性。
A層中之水親和劑之含量並無特別限定,可以恰當地發揮出該水親和劑之使用效果之方式設定。於若干態樣中,水親和劑之含量相對於構成A層中所含之聚合物(例如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每100重量份,例如可設為0.001重量份以上,通常適當設為0.01重量份以上,亦可為0.03重量份以上,亦可為0.07重量份以上,亦可為0.1重量份以上。於若干較佳之態樣中,水親和劑之含量相對於單體成分100重量份,例如可為0.2重量份以上,就獲得更高之效果之觀點而言,亦可為0.5重量份以上,亦可為1.0重量份以上,亦可為1.5重量份以上。又,就抑制向A層之整體中之過度之水擴散之觀點而言,於若干態樣中,水親和劑之使用量相對於單體成分100重量份,例如可為20重量份以下,通常適當設為10重量份以下,較佳為設為5重量份以下,亦可設為3重量份以下。水親和劑之含量不過多就耐水黏著力N1之提高或耐水黏著力降低率之減小、或黏著劑層之透明性提高之觀點而言亦較佳。例如,於若干態樣中,水親和劑相對於單體成分100重量份之含量亦可為未達2重量份,亦可為未達1重量份,亦可為未達0.7重量份,亦可為未達0.3重量份,亦可為未達0.2重量份。藉由HLB為10以上之水親和劑之少量使用,亦有發揮良好之水剝離性之傾向。
(矽烷偶合劑)
於若干態樣中,可使A層中含有矽烷偶合劑。根據包含矽烷偶合劑之A層,可較佳地實現耐水黏著力降低率較低,且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較高(及/或水進入距離較長)之黏著片材。
作為矽烷偶合劑,可列舉: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2-(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具有環氧結構之矽化合物;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等含胺基之矽化合物;3-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含乙醯乙醯基之三甲氧基矽烷、3-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等含(甲基)丙烯醯基之矽烷偶合劑;3-異氰酸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等含異氰酸基之矽烷偶合劑等。於若干態樣中,藉由採用具有三烷氧基矽烷基之矽烷偶合劑,可更佳地發揮上述之效果。其中,作為較佳之矽烷偶合劑,可例示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及含乙醯乙醯基之三甲氧基矽烷。
矽烷偶合劑之使用量可以獲得所期望之使用效果之方式設定,並無特別限定。於若干態樣中,矽烷偶合劑之使用量相對於構成A層中所含之聚合物之單體成分100重量份,例如可為0.001重量份以上,就獲得更高之效果之觀點而言,可為0.005重量份以上,亦可為0.01重量份以上,亦可為0.015重量份以上。又,就提高與被黏著體之密接性之觀點而言,於若干態樣中,矽烷偶合劑之使用量相對於構成A層之單體成分100重量份,例如可為3重量份以下,亦可為1重量份以下,亦可為0.5重量份以下。
於若干態樣中,A層亦可以游離之形態包含矽烷偶合劑。此種態樣中之A層例如可為由光硬化型或溶劑型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黏著劑層。A層亦可具有光交聯性。
再者,於單體成分包含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之態樣中,亦可利用上述含烷氧基矽烷基之單體作為A層中所含之矽烷偶合劑之一部分或全部。此種態樣中之A層例如可為由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黏著劑層。
(交聯劑)
於A層中可視需要含有交聯劑。交聯劑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使用自先前公知之交聯劑中適宜選擇之交聯劑。作為交聯劑之具體例,可列舉:異氰酸酯系交聯劑、環氧系交聯劑、㗁唑啉系交聯劑、氮丙啶系交聯劑、碳二醯亞胺系交聯劑、三聚氰胺系交聯劑、脲系交聯劑、金屬烷氧化物系交聯劑、金屬螯合物系交聯劑、金屬鹽系交聯劑、肼系交聯劑、胺系交聯劑等。該等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
作為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之例,可使用2官能以上之多官能異氰酸酯化合物。例如可列舉:甲苯二異氰酸酯、二甲苯二異氰酸酯、聚亞甲基聚苯基二異氰酸酯、硫代磷酸三(對異氰酸基苯基)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等芳香族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等脂環族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脂肪族異氰酸酯等。作為市售品,可例示:三羥甲基丙烷/甲苯二異氰酸酯三聚物加成物(東曹公司製造,商品名「Coronate L」)、三羥甲基丙烷/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三聚物加成物(東曹公司製造,商品名「Coronate HL」)、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異氰尿酸酯體(東曹公司製造,商品名「Coronate HX」)等異氰酸酯加成物等。於水分散型之黏著劑組合物中,較佳為使用可溶解或分散於水中之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例如,可較佳地採用水溶性、水分散性或自乳化型之異氰酸酯系交聯劑。可較佳地使用異氰酸基經封端之所謂封端異氰酸酯型之異氰酸酯系交聯劑。
作為環氧系交聯劑,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於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之環氧基者。較佳為於1分子中具有3~5個環氧基之環氧系交聯劑。作為環氧系交聯劑之具體例,可列舉:N,N,N',N'-四縮水甘油基間苯二甲胺、1,3-雙(N,N-二縮水甘油基胺基甲基)環己烷、1,6-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甘油聚縮水甘油醚等。作為環氧系交聯劑之市售品,可列舉:三菱瓦斯化學公司製造之商品名「TETRAD-X」、「TETRAD-C」、DIC公司製造之商品名「EPICLON CR-5L」、Nagase ChemteX公司製造之商品名「DENACOL EX-512」、日產化學工業公司製造之商品名「TEPIC-G」等。於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中,較佳為使用可溶解或分散於水中之環氧系交聯劑。
作為㗁唑啉系交聯劑,可無特別限制地使用於1分子內具有1個以上之㗁唑啉基者。於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中,較佳為使用可溶解或分散於水中之㗁唑啉系交聯劑。
作為氮丙啶系交聯劑之例,可列舉:三羥甲基丙烷三[3-(1-氮丙啶基)丙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3-(1-(2-甲基)氮丙啶基丙酸酯)]等。
作為碳二醯亞胺系交聯劑,可使用具有2個以上之碳二醯亞胺基之低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化合物。於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中,較佳為使用可溶解或分散於水中之碳二醯亞胺系交聯劑。
於若干態樣中,亦可使用過氧化物作為交聯劑。作為過氧化物,可列舉:過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基)酯、過氧化二碳酸二(4-第三丁基環己基)酯、過氧化二碳酸二第二丁酯、過氧化新癸酸第三丁酯、過氧化特戊酸第三己酯、過氧化特戊酸第三丁酯、過氧化二月桂醯、過氧化二正辛醯、過氧化異丁酸1,1,3,3-四甲基丁酯、過氧化二苯甲醯等。該等之中,作為交聯反應效率特別優異之過氧化物,可列舉:過氧化二碳酸二(4-第三丁基環己基)酯、過氧化二月桂醯、過氧化二苯甲醯等。再者,於使用過氧化物作為上述聚合起始劑之情形時,亦可將未用於聚合反應而殘存之過氧化物用於交聯反應。該情形時定量過氧化物之殘存量,於過氧化物之比率未達特定量之情形時,可視需要以成為特定量之方式添加過氧化物。過氧化物之定量可藉由日本專利4971517號公報中所記載之方法而進行。
交聯劑之含量(於包含2種以上之交聯劑之情形時為其等之合計量)並無特別限定。就實現平衡良好地發揮接著力或凝聚力等黏著特性之黏著劑之觀點而言,相對於用於製備黏著劑組合物之單體成分100重量份,交聯劑之含量通常適當設為約5重量份以下,較佳為設為約0.001~5重量份,更佳為設為約0.001~4重量份,進而較佳為設為約0.001~3重量份。或者,亦可為不含如上所述之交聯劑之黏著劑組合物。或者,亦可為不含如上所述之交聯劑之黏著劑組合物。例如,於使用光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作為本文所揭示之黏著劑組合物之情形時,該黏著劑組合物可為實質上不含異氰酸酯系交聯劑等交聯劑者。此處,所謂黏著劑組合物實質上不含交聯劑(典型而言為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係指相對於上述單體成分100重量份之交聯劑之量未達0.05重量份(例如未達0.01重量份),且包含相對於上述單體成分100重量份之交聯劑之量為0重量份之情況。
為了使交聯反應更有效地進行,亦可使用交聯觸媒。作為交聯觸媒,可例示鈦酸四正丁酯、鈦酸四異丙酯、乙醯丙酮鐵、氧化丁基錫、二月桂酸二辛基錫等金屬系交聯觸媒等。其中,較佳為二月桂酸二辛基錫等錫系交聯觸媒。交聯觸媒之使用量並無特別限制。相對於用於製備黏著劑組合物之單體成分100重量份之交聯觸媒之使用量例如可為約0.0001重量份以上且1重量份以下,亦可為0.001重量份以上且0.1重量份以下,亦可為0.005重量以上且0.5重量份以下。
用於形成A層之黏著劑組合物中,可含有產生酮-烯醇互變異構之化合物作為交聯延遲劑。例如,於可調配包含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之黏著劑組合物或異氰酸酯系交聯劑而使用之黏著劑組合物中,可較佳地採用包含產生酮-烯醇互變異構之化合物之態樣。藉此,可實現延長黏著劑組合物之適用期之效果。
作為產生酮-烯醇互變異構之化合物,可使用各種β-二羰基化合物。作為具體例,可列舉:乙醯丙酮、2,4-己二酮等β-二酮類;乙醯乙酸甲酯、乙醯乙酸乙酯等乙醯乙酸酯類;丙醯乙酸乙酯等丙醯乙酸酯類;異丁醯乙酸乙酯等異丁醯乙酸酯類;丙二酸甲酯、丙二酸乙酯等丙二酸酯類等。其中,作為較佳之化合物,可列舉乙醯丙酮及乙醯乙酸酯類。產生酮-烯醇互變異構之化合物可單獨使用一種或組合兩種以上而使用。
產生酮-烯醇互變異構之化合物之含量相對於用於製備黏著劑組合物之單體成分100重量份,例如可為0.1重量份以上且20重量份以下,通常適當設為0.5重量份以上且15重量份以下,例如可設為1重量份以上且10重量份以下,亦可設為1重量份以上且5重量份以下。
(多官能性單體)
A層中可視需要使用多官能性單體。藉由將多官能性單體代替如上所述之交聯劑或與該交聯劑組合使用,可有助於凝聚力之調整等目的。例如,於由光硬化型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黏著劑層中,可較佳地使用多官能性單體。於貼附於被黏著體之前之黏著片材中,黏著劑層中所含之多官能性單體中,聚合性官能基可為未反應之形態,亦可為部分反應之形態,亦可為反應後之形態。
作為多官能性單體,例如可列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12-十二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羥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乙烯酯、二乙烯苯、環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丙烯酸胺基甲酸酯、丁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其中,可較佳地使用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性單體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
多官能性單體之使用量根據其分子量或官能基數等而不同,通常相對於構成黏著劑層中所含之聚合物之單體成分100重量份,適當設為0.01重量份~3.0重量份左右之範圍。於若干態樣中,相對於上述單體成100重量份之多官能性單體之使用量例如可為0.02重量份以上,亦可為0.1重量份以上,亦可為0.5重量份以上、1.0重量份以上或2.0重量份以上。藉由多官能性單體之使用量之增大,存在可獲得更高之凝聚力之傾向。另一方面,就避免因凝聚力過度提高而導致與黏著劑層鄰接之層之接著性降低之觀點而言,相對於上述單體成分100重量份之多官能性單體之使用量例如可為10重量份以下,亦可為5.0重量份以下,亦可為3.0重量份以下。
(丙烯酸系低聚物)
A層中,就凝聚力提高或與鄰接於黏著劑層之面(例如可為支持體之表面等)之接著性提高等觀點而言,可含有丙烯酸系低聚物。作為丙烯酸系低聚物,可較佳地採用相對於黏著劑層中所含之聚合物(例如丙烯酸系聚合物)之Tg,具有更高之Tg者。
上述丙烯酸系低聚物之Tg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約20℃以上且300℃以下。上述Tg例如可為約30℃以上,亦可為約40℃以上,亦可為約60℃以上,亦可為約80℃以上或約100℃以上。若丙烯酸系低聚物之Tg變高,則存在提高凝聚力之效果總體而言變高之傾向。又,就對支持體之抓固性或衝擊吸收性等觀點而言,丙烯酸系低聚物之Tg例如可為約250℃以下,亦可為約200℃以下,亦可為約180℃以下或約150℃以下。再者,丙烯酸系低聚物之Tg係和與上述單體成分之組成對應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Tg同樣地,基於Fox公式所計算之值。
丙烯酸系低聚物之Mw典型而言可為約1000以上且未達約30000,較佳為約1500以上且未達約10000,進而較佳為約2000以上且未達約5000。若Mw處於上述範圍內,則容易較佳地發揮出提高凝聚性或與鄰接之面之接著性之效果。丙烯酸系低聚物之Mw可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進行測定,並以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值之形式求出。具體而言,東曹公司製造之HPLC8020中使用TSKgelGMH-H(20)×2根作為管柱,利用四氫呋喃溶劑於流速約0.5 mL/分鐘之條件下進行測定。
作為構成丙烯酸系低聚物之單體成分,可列舉:上述之各種(甲基)丙烯酸C1-20 烷基酯;上述之各種含脂環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上述之各種含芳香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由萜烯化合物衍生物醇獲得之(甲基)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酯單體。該等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
就接著性提高之觀點而言,丙烯酸系低聚物較佳為包含以如(甲基)丙烯酸異丁酯或(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之類的烷基具有支鏈結構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含脂環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或含芳香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等為代表之具有體積相對較大之結構之丙烯酸系單體作為單體單元。又,於在丙烯酸系低聚物之合成時或黏著劑層之製作時採用紫外線之情形時,就不易引起聚合阻礙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在酯末端具有飽和烴基之單體,例如可較佳地使用烷基具有支鏈結構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或飽和含脂環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酯單體於構成丙烯酸系低聚物之全部單體成分中所占之比率典型而言為超過50重量%,較佳為60重量%以上,更佳為70重量%以上(例如80重量%以上、進而90重量%以上)。於較佳之一態樣中,丙烯酸系低聚物具有實質上僅包含1種或2種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之單體組成。於單體成分包含含脂環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C1-20 烷基酯之情形時,該等之重量比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設為10/90~90/10之範圍、20/80~80/20之範圍、70/30~30/70之範圍等。
作為丙烯酸系低聚物之構成單體成分,除上述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以外,亦可視需要使用含官能基之單體。作為含官能基之單體,可列舉:N-乙烯基-2-吡咯啶酮、N-丙烯醯基啉等具有含氮原子之雜環之單體;(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胺基乙酯等含胺基之單體;N,N-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含醯胺基之單體;AA、MAA等含羧基之單體;(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等含羥基之單體。該等含官能基之單體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於使用含官能基之單體之情形時,含官能基之單體於構成丙烯酸系低聚物之全部單體成分中所占之比率例如可設為1重量%以上、2重量%以上或3重量%以上,又,例如可設為15重量%以下、10重量%以下或7重量%以下。
作為較佳之丙烯酸系低聚物,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DCPMA)、甲基丙烯酸環己酯(CHMA)、甲基丙烯酸異基酯(IBXMA)、丙烯酸異基酯(IBXA)、丙烯酸二環戊酯(DCPA)、甲基丙烯酸1-金剛烷基酯(ADMA)、丙烯酸1-金剛烷基酯(ADA)之各均聚物、以及DCPMA與MMA之共聚物、DCPMA與IBXMA之共聚物、ADA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之共聚物、CHMA與甲基丙烯酸異丁酯(IBMA)之共聚物、CHMA與IBXMA之共聚物、CHMA與丙烯醯基啉(ACMO)之共聚物、CHMA與二乙基丙烯醯胺(DEAA)之共聚物、CHMA與AA之共聚物等。
丙烯酸系低聚物可藉由使其構成單體成分聚合而形成。聚合方法或聚合態樣並無特別限定,可以適宜之態樣採用先前公知之各種聚合方法(例如,溶液聚合、乳液聚合、塊狀聚合、光聚合、放射線聚合等)。可視需要使用之聚合起始劑(例如偶氮系聚合起始劑)之種類大致如關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合成所例示,聚合起始劑量或任意地使用之鏈轉移劑(例如硫醇類)之量以成為所期望之分子量之方式基於技術常識恰當地設定,因此省略詳細之說明。
於使A層中含有丙烯酸系低聚物之情形時,其含量相對於構成該A層中所含之聚合物(典型而言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100重量份,例如可設為0.01重量份以上,就獲得更高之效果之觀點而言,可設為0.05重量份以上,亦可設為0.1重量份以上或0.2重量份以上。又,就與上述聚合物之相溶性等觀點而言,上述丙烯酸系低聚物之含量通常適當設為未達50重量份,較佳為未達30重量份,更佳為25重量份以下,例如可為10重量份以下,亦可為5重量份以下或1重量份以下。
(黏著賦予樹脂)
亦可使A層中含有黏著賦予樹脂。作為黏著賦予樹脂,例如可列舉:包含松香系黏著賦予樹脂、松香衍生物黏著賦予樹脂之石油系黏著賦予樹脂、萜烯系黏著賦予樹脂、酚系黏著賦予樹脂、酮系黏著賦予樹脂等。該等可單獨使用1種或組合2種以上而使用。
作為上述松香系黏著賦予樹脂,例如可列舉:松香膠、木松香、妥爾油松香等松香、以及穩定化松香(例如,對上述松香進行歧化或氫化處理而成之穩定化松香)、聚合松香(例如,上述松香之多聚物、典型而言為二聚物)、改性松香(例如,藉由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甲基)丙烯酸等不飽和酸進行改性而成之不飽和酸改性松香等)等。
作為上述松香衍生物黏著賦予樹脂,例如可列舉:上述松香系黏著賦予樹脂之酯化物(例如,穩定化松香酯或聚合松香酯等松香酯類)、上述松香系樹脂之酚改性物(酚改性松香)及其酯化物(酚改性松香酯)等。
作為上述石油系黏著賦予樹脂,例如可列舉:脂肪族系石油樹脂、芳香族系石油樹脂、共聚系石油樹脂、脂環族系石油樹脂、該等之氫化物等。
作為上述萜烯系黏著賦予樹脂,例如可列舉:α-蒎烯樹脂、β-蒎烯樹脂、芳香族改性萜烯系樹脂、萜烯酚樹脂等。
作為上述酮系黏著賦予樹脂,例如可列舉:利用酮類(例如,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苯乙酮等脂肪族酮;環己酮、甲基環己酮等脂環式酮等)與甲醛之縮合獲得之酮系樹脂等。
於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之若干態樣中,作為黏著賦予樹脂,可較佳地使用選自松香系黏著賦予樹脂、松香衍生物黏著賦予樹脂及萜烯酚樹脂中之一種或兩種以上。其中,較佳為松香衍生物黏著賦予樹脂,作為較佳例,可列舉穩定化松香酯及聚合松香酯等松香酯類。
於水分散型之黏著劑組合物中,較佳為使用如上所述之黏著賦予樹脂分散於水性溶劑中之形態之水分散型黏著賦予樹脂。例如,藉由將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水分散液與水分散型黏著賦予樹脂進行混合,可容易地製備以所期望之比率含有該等成分之黏著劑組合物。於若干態樣中,作為水分散型黏著賦予樹脂,就對環境衛生之考慮等觀點而言,可較佳地使用至少實質上不含芳香族烴系溶劑者。更佳為使用實質上不含芳香族烴系溶劑及其他有機溶劑之水分散型黏著賦予樹脂。
作為包含松香酯類之水分散型黏著賦予樹脂之市售品,例如可列舉:荒川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SUPER ESTER E-720」、「SUPER ESTER E-730-55」、「SUPER ESTER E-865NT」、「PENSEL D-125」、「PENSEL D-135」、「PENSEL D-160」等、或哈利瑪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HARIESTER SK-90D」、「HARIESTER SK-70D」、「HARIESTER SK-70E」、「NEOTOL 115E」等。又,作為萜烯酚樹脂(可為水分散型萜烯酚樹脂之形態)之市售品,可列舉:荒川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TAMANOL E-100」、「TAMANOL E-200」、「TAMANOL E-200NT」等。
黏著賦予樹脂之軟化點並無特別限定。就抑制黏著劑層之凝聚力之降低之觀點而言,通常可較佳地使用軟化點為80℃以上之黏著賦予樹脂。黏著賦予樹脂之軟化點亦可為90℃以上,亦可為100℃以上,亦可為110℃以上,亦可為120℃以上。亦可使用軟化點130℃以上或140℃以上之黏著賦予樹脂。又,就透明性或對被黏著體之密接性之觀點而言,可較佳地使用軟化點為200℃以下或180℃以下之黏著賦予樹脂。再者,作為此處所謂之黏著賦予樹脂之軟化點,可採用文獻或目錄等中所記載之標稱值。於無標稱值之情形時,可基於JIS K5902或JIS K2207中所規定之軟化點試驗方法(環球法)測定黏著賦予樹脂之軟化點。
就較佳地發揮其使用效果之觀點而言,黏著賦予樹脂之使用量通常相對於構成A層中所含之聚合物之單體成分100重量份,適當設為1重量份以上,亦可為5重量份以上,亦可為10重量份以上,亦可為15重量份以上,亦可為20重量份以上,亦可為25重量份以上。又,就平衡良好地兼顧對被黏著體之密接性與凝聚性之觀點而言,相對於單體成分100重量份之黏著賦予樹脂之使用量例如可為70重量份以下,亦可為50重量份以下,亦可為40重量份以下。或者,亦可為實質上不含黏著賦予樹脂之A層。
若干態樣之黏著片材藉由於所期望之時間點進行使水剝離力上升之處理,可進一步提高耐水可靠性。顯示此種性質之黏著片材例如可於A層包含黏著賦予樹脂之構成中實現,但並不限定於該構成。使上述水剝離力上升之處理例如可為於對被黏著體貼附黏著片材之後,應用高於室溫區域之溫度之處理。所應用之溫度並無特別限定,可考慮作業性、經濟性、便利性、黏著片材或被黏著體之耐熱性等進行選擇。上述溫度例如可為45℃以上,亦可為55℃以上。又,上述溫度例如可未達150℃,亦可為120℃以下,亦可為100℃以下,亦可為80℃以下。應用上述溫度之時間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1小時以上,亦可為3小時以上,亦可為1天以上。或者,亦可於黏著片材或被黏著體不產生顯著之熱劣化之限度內,更長時間地應用上述溫度。於若干態樣中,就處理之效率化之觀點而言,應用上述溫度之時間例如可設為14天以內,亦可設為7天以內。上述溫度可一次應用,亦可分為複數次應用。
使上述水剝離力上升之處理之後的黏著片材之水剝離力N3相對於針對該黏著片材利用上述之方法測定之水剝離力N2,例如可為2倍以上,亦可為5倍以上,亦可為10倍以上,亦可為20倍以上,亦可為30倍以上。水剝離力N3例如可為2.0 N/10 mm以上,亦可為3.0 N/10 mm以上,亦可為4.0 N/10 mm以上。再者,水剝離力N3之測定除對自高壓釜中取出之評價用樣品進行使水剝離力上升之處理以外,與上述之水剝離力N2之測定同樣地進行。
用於形成A層之黏著劑組合物可為視需要含有以pH值調整等為目的而使用之酸或鹼(氨水等)者。作為該組合物中可含有之其他任意成分,可例示:黏度調整劑(例如增黏劑)、調平劑、塑化劑、填充劑、顏料或染料等著色劑、穩定劑、防腐劑、防老化劑等黏著劑組合物之領域中一般之各種添加劑。關於此種各種添加劑,可藉由常規方法使用先前公知者,由於並非特別對本發明賦予特徵者,故而省略詳細之說明。
(2)B層
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之黏著劑層中,除構成黏著劑層之至少一表面之A層以外,亦可進而包含配置於該A層之背面側之B層。根據如此包含A層及B層之構成,例如可藉由A層賦予良好之水剝離性,並且藉由B層調節黏著劑層之整體特性(例如,耐水性、凝聚性、耐熱性等)。因此,根據包含A層及B層之構成之黏著劑層,容易獲得水剝離性良好,且耐水可靠性優異之黏著片材。例如,可較佳地實現耐水黏著力降低率較低,且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較高(及/或水進入距離較長)之黏著片材。又,例如可較佳地實現以高水準兼顧強黏著性與良好之水剝離性之黏著片材。
B層可直接接觸於A層之背面而配置,亦可於與A層之背面之間隔著其他層而配置。上述其他層(以下,亦稱為中間層)典型而言為非黏著性之層,例如可利用與下述之支持體相同之塑膠膜、發泡體片材、織布或織布、紙類、金屬箔等。就黏著片材之柔軟性或對被黏著體之表面形狀之追隨性之觀點而言,於若干態樣中,可較佳地採用A層與B層直接接觸(即,未隔著中間層)而積層之構成之黏著劑層。
B層例如可為包含選自丙烯酸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聚矽氧系黏著劑、聚酯系黏著劑、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聚醚系黏著劑、聚醯胺系黏著劑、氟系黏著劑等公知之各種黏著劑中之1種或2種以上之黏著劑而構成之黏著劑層。就透明性或耐候性等觀點而言,於若干態樣中,可較佳地採用丙烯酸系黏著劑作為B層之構成材料。構成B層之丙烯酸系黏著劑例如可自作為可用於A層之丙烯酸系黏著劑所例示者中,以於與A層之組合中發揮出所期望之特性之方式選擇。B層可為包含一層之單層構造,亦可為包含組成不同之兩層以上之層之多層構造。
於若干態樣中,構成B層中所含之聚合物(例如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可以該單體成分整體之40重量%以上之比率包含(甲基)丙烯酸C1-20 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1-20 烷基酯於B層之單體成分整體中所占之比率例如可為98重量%以下,就B層之凝聚性提高之觀點而言,亦可為95重量%以下,亦可為85重量%以下,亦可為70重量%以下,亦可為60重量%以下。
構成B層之單體成分可包含(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及共聚性單體。共聚性單體可自作為可用於A層之共聚性單體所例示者中適宜選擇。共聚性單體之使用量可為構成B層之單體成分整體之例如5重量%以上,亦可為15重量%以上,亦可為30重量%以上,亦可為40重量%以上。
於若干態樣中,含羧基之單體於構成B層之單體成分中所占之比率例如可為2重量%以下,亦可為1重量%以下,亦可為0.5重量%以下。亦可實質上不使用含羧基之單體作為構成B層之單體成分。此處,所謂實質上不使用含羧基之單體,係指至少不刻意地使用含羧基之單體。具有此種組成之B層之黏著片材容易成為耐水可靠性較高者,故而較佳。
作為具備A層及B層之黏著片材之一較佳例,可列舉具備滿足B層之凝膠分率高於A層之凝膠分率及B層之膨潤度低於A層之膨潤度之一者或兩者之黏著劑層之黏著片材。根據此種構成,容易獲得耐水黏著力降低率較低,且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較高(及/或水進入距離較長)之黏著片材。
於若干態樣中,B層可為由光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或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層。根據由此種組合物形成之B層,容易獲得耐水可靠性良好之黏著片材。例如,於由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A層與由光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B層之組合、或由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A層與由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B層之組合中,可較佳地實現耐水黏著力降低率較低,且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較高(及/或水進入距離較長)之黏著片材。於若干態樣中,就耐水性提高之觀點而言,可較佳地採用實質上不含水親和劑之B層。
<支持體>
若干態樣之黏著片材可為包含接合於黏著劑層之另一表面(背面)之支持體的附支持體之黏著片材之形態。支持體之材質並無特別限定,可根據黏著片材之使用目的或使用態樣等適宜選擇。作為可使用之支持體之非限定性之例,可列舉:以聚丙烯或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烴作為主成分之聚烯烴膜、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等聚酯作為主成分之聚酯膜、以聚氯乙烯作為主成分之聚氯乙烯膜等塑膠膜;包含聚胺基甲酸酯泡沫、聚乙烯泡沫、聚氯丁二烯泡沫等發泡體之發泡體片材;利用各種纖維狀物質(可為麻、棉等天然纖維、聚酯、維尼綸等合成纖維、乙酸酯等半合成纖維等)之單獨或混紡等獲得之織布及不織布;日本紙、道林紙、牛皮紙、皺紋紙等紙類;鋁箔、銅箔等金屬箔等。亦可為將該等複合而成之構成之支持體。作為此種複合構造之支持體之例,例如可列舉:金屬箔與上述塑膠膜積層之構造之支持體、藉由玻璃布等無機纖維強化之塑膠片材等。
作為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之支持體,可較佳地使用各種膜(以下,亦稱為支持膜)。上述支持膜可為如發泡體膜或不織布片材等般多孔質之膜,亦可為非多孔質之膜,亦可為多孔質之層與非多孔質之層積層之構造之膜。於若干態樣中,作為上述支持膜,可較佳地使用包含可獨立地維持形狀之(自立型之或非依賴性之)樹脂膜作為基底膜者。此處,所謂「樹脂膜」,意指為非多孔質之構造,典型而言實質上不含氣泡之(無空隙之)樹脂膜。因此,上述樹脂膜係與發泡體膜或不織布區別之概念。上述樹脂膜可為單層構造,亦可為兩層以上之多層構造(例如三層構造)。
作為構成樹脂膜之樹脂材料,例如可使用聚酯、聚烯烴、源自具有降烯結構等脂肪族環結構之單體之聚環烯烴、尼龍6、尼龍66、部分芳香族聚醯胺等聚醯胺(PA)、聚醯亞胺(PI)、聚醯胺醯亞胺(PAI)、聚醚醚酮(PEEK)、聚醚碸(PES)、聚苯硫醚(PPS)、聚碳酸酯(PC)、聚胺基甲酸酯(PU)、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四氟乙烯(PTFE)等氟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系樹脂、二乙醯纖維素或三乙醯纖維素等纖維素系聚合物、乙烯基丁醛系聚合物、芳酯系聚合物、聚甲醛系聚合物、環氧系聚合物等樹脂。上述樹脂膜可為使用單獨包含此種樹脂之一種之樹脂材料所形成者,亦可為使用摻合有兩種以上之樹脂材料所形成者。上述樹脂膜可為未經延伸,亦可為經延伸(例如單軸延伸或雙軸延伸)者。
作為構成樹脂膜之樹脂材料之較佳例,可列舉聚酯系樹脂、PPS樹脂及聚烯烴系樹脂。此處,所謂聚酯系樹脂,係指以超過50重量%之比率含有聚酯之樹脂。同樣地,所謂PPS樹脂,係指以超過50重量%之比率含有PPS之樹脂,所謂聚烯烴系樹脂,係指以超過50重量%之比率含有聚烯烴之樹脂。
作為聚酯系樹脂,典型而言,使用包含使二羧酸與二醇縮聚而獲得之聚酯作為主成分之聚酯系樹脂。作為聚酯系樹脂之具體例,可列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聚萘二甲酸丁二酯等。
作為聚烯烴樹脂,可單獨使用一種聚烯烴或組合兩種以上之聚烯烴而使用。該聚烯烴例如可為α-烯烴之均聚物、兩種以上之α-烯烴之共聚物、一種或兩種以上之α-烯烴與其他乙烯基單體之共聚物等。作為具體例,可列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1-丁烯、聚-4-甲基-1-戊烯、乙烯丙烯橡膠(EPR)等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等。可使用低密度(LD)聚烯烴及高密度(HD)聚烯烴之任一者。作為聚烯烴樹脂膜之例,可列舉:未經延伸之聚丙烯(CPP)膜、雙軸延伸聚丙烯(OPP)膜、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LLDPE)膜、中密度聚乙烯(MDPE)膜、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摻合有兩種以上之聚乙烯(PE)之聚乙烯(PE)膜、摻合有聚丙烯(PP)與聚乙烯(PE)之PP/PE摻合膜等。
作為可較佳地用作支持體之樹脂膜之具體例,可列舉:PET膜、PEN膜、PPS膜、PEEK膜、CPP膜及OPP膜。就強度之方面而言,作為較佳例,可列舉:PET膜、PEN膜、PPS膜及PEEK膜。就獲取容易性、尺寸穩定性、光學特性等觀點而言,作為較佳例,可列舉PET膜。
於樹脂膜中,可視需要調配光穩定劑、抗氧化劑、抗靜電劑、著色劑(染料、顏料等)、填充材料、潤滑劑、抗黏連劑等公知之添加劑。添加劑之調配量並無特別限定,可根據黏著片材之用途等而適宜設定。
樹脂膜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適宜採用擠出成形、吹脹成形、T模澆鑄成形、砑光輥成形等先前公知之一般之樹脂膜成形方法。
上述支持體可為實質上由此種樹脂膜構成者。或者,上述支持體亦可為除上述樹脂膜以外,包含輔助層者。作為上述輔助層之例,可列舉:用以對光學特性調整層(例如著色層、抗反射層)、支持體或黏著片材賦予所期望之外觀之印刷層或層壓層、抗靜電層、底塗層、剝離層等表面處理層。又,上述支持材亦可為下述之光學構件。
支持體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定,可根據黏著片材之使用目的或使用態樣等而選擇。支持體之厚度例如可為1000 μm以下,亦可為500 μm以下,亦可為100 μm以下,亦可為70 μm以下,亦可為50 μm以下,亦可為25 μm以下,亦可為10 μm以下,亦可為5 μm以下。若支持體之厚度變小,則存在黏著片材之柔軟性或對被黏著體之表面形狀之追隨性提高之傾向。又,就操作性或加工性等觀點而言,支持體之厚度例如可為2 μm以上,亦可為超過5 μm或超過10 μm。於若干態樣中,支持體之厚度例如可為20 μm以上,亦可為35 μm以上,亦可為55 μm以上。
於支持體中接合於黏著劑層之側之面,亦可視需要實施電暈放電處理、電漿處理、紫外線照射處理、酸處理、鹼處理、底塗劑(primer)之塗佈、抗靜電處理等先前公知之表面處理。此種表面處理可為用以提高支持體與黏著劑層之密接性、換言之黏著劑層對支持體之抓固性之處理。底塗劑之組成並無特別限定,可自公知者中適宜選擇。底塗層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制,通常適當為0.01 μm~1 μm左右,較佳為0.1 μm~1 μm左右。
於支持體中與接合於黏著劑層之側為相反側之面(以下,亦稱為背面),亦可視需要實施剝離處理、接著性或黏著性提高處理、抗靜電處理等先前公知之表面處理。例如,藉由利用剝離處理劑對支持體之背面進行表面處理,可減小捲繞成卷狀之形態之黏著片材之解捲力。作為剝離處理劑,可使用聚矽氧系剝離處理劑、長鏈烷基系剝離處理劑、烯烴系剝離處理劑、氟系剝離處理劑、脂肪酸醯胺系剝離處理劑、硫化鉬、二氧化矽粉等。
<黏著片材>
構成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之黏著劑層可為黏著劑組合物之硬化層。即,該黏著劑層可藉由將黏著劑組合物賦予(例如塗佈)至適當之表面後,適宜實施硬化處理而形成。於進行兩種以上之硬化處理(乾燥、交聯、聚合等)之情形時,該等可同時或歷經多階段而進行。於使用單體成分之部分聚合物(丙烯酸系聚合物漿液)之黏著劑組合物中,典型而言,作為上述硬化處理,進行最終之共聚反應。即,將部分聚合物供至進一步之共聚反應而形成完全聚合物。例如,若為光硬化性之黏著劑組合物,則實施光照射。亦可視需要實施交聯、乾燥等硬化處理。例如,於必須以光硬化性黏著劑組合物進行乾燥之情形時,可於乾燥後進行光硬化。於使用完全聚合物之黏著劑組合物中,典型而言,作為上述硬化處理,視需要實施乾燥(加熱乾燥)、交聯等處理。兩層以上之多層構造之黏著劑層可藉由貼合預先形成之黏著劑層而製作。或者,亦可於預先形成之第一黏著劑層上塗佈黏著劑組合物,使該黏著劑組合物硬化而形成第二黏著劑層。
黏著劑組合物之塗佈例如可使用凹版輥式塗佈機、逆輥塗佈機、接觸輥塗佈機、浸漬輥塗佈機、棒式塗佈機、刮刀塗佈機、噴霧塗佈機等慣用之塗佈機而實施。於具有支持體之形態之黏著片材中,作為於支持體上設置黏著劑層之方法,可使用對該支持體直接賦予黏著劑組合物而形成黏著劑層之直接法,亦可使用將形成於剝離面上之黏著劑層轉印至支持體之轉印法。
黏著劑層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3 μm~1000 μm左右。就使黏著劑層密接於被黏著體而提高耐水可靠性之觀點而言,於若干態樣中,黏著劑層之厚度例如可為5 μm以上,亦可為10 μm以上,亦可為20 μm以上,亦可為30 μm以上,亦可為50 μm以上,亦可為超過50 μm,亦可為70 μm以上,亦可為100 μm以上,亦可為120 μm以上。又,就防止因黏著劑層之凝聚破壞而產生糊劑殘留之觀點而言,於若干態樣中,黏著劑層之厚度例如可為500 μm以下,亦可為300 μm以下,亦可為200 μm以下,亦可為170 μm以下。本文所揭示之技術亦可於黏著劑層之厚度為130 μm以下、90 μm以下、60 μm以下或40 μm以下之黏著片材之形態中較佳地實施。再者,於由A層構成之黏著劑層中,黏著劑層之厚度意指A層之厚度。
若黏著劑層變厚,則總體而言存在難以兼顧水剝離性與耐水可靠性之傾向。就該觀點而言,於該黏著劑層之厚度例如超過50 μm之態樣中,可較佳地採用黏著劑層包含A層及B層之構成。根據此種構成之黏著劑層,即便該黏著劑層變厚,亦容易獲得以高水準兼顧水剝離性與耐水可靠性之黏著片材。
於黏著劑層包含A層及B層之態樣中,A層之厚度例如可為1 μm以上,亦可為2 μm以上,亦可為4 μm以上,亦可為5 μm以上,亦可為10 μm以上,亦可為15 μm以上。又,A層之厚度例如可為50 μm以下,亦可為45 μm以下,亦可為35 μm以下,亦可為25 μm以下。尤其是,於具備由水分散型黏著劑組成部形成之A層之態樣、或A層包含水親和劑之態樣中,A層之厚度不過大就黏著片材之耐水可靠性提高、黏著劑層之透明性提高等觀點而言較佳。
於黏著劑層包含A層及B層之態樣中,B層之厚度例如可為5 μm以上,亦可為10 μm以上。就更良好地發揮由在A層之背面側設置B層所帶來之效果之觀點而言,於若干態樣中,B層之厚度例如可為20 μm以上,亦可為30 μm以上,亦可為50 μm以上,亦可為70 μm以上,亦可為100 μm以上。
於黏著劑層包含A層及B層之態樣中,於黏著劑層整體之厚度中所占之A層之厚度例如可為90%以下,通常較佳為70%以下,亦可為50%以下,亦可為30%以下,亦可為20%以下,亦可為15%以下。又,就A層之形成容易性或黏著片材之水剝離性之觀點而言,於若干態樣中,於黏著劑層整體之厚度中所占之A層之厚度例如可為3%以上,亦可為5%以上,亦可為7%以上,亦可為10%以上。
<用途>
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由於使用水等水性液體可自被黏著體容易地剝離,故而可有效利用二次加工性良好且耐水可靠性良好之優點,例如以貼附於構成各種攜帶機器(可攜式機器)、汽車、家電製品等之構件之態樣,用於該構件之固定、接合、成形、裝飾、保護、支持等用途。構成上述構件之至少表面之材質例如可為鹼玻璃板或無鹼玻璃等玻璃;樹脂膜、不鏽鋼(SUS)、鋁等金屬材料;丙烯酸系樹脂、ABS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等樹脂材料等。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亦可貼附於利用丙烯酸系、聚酯系、醇酸系、三聚氰胺系、胺基甲酸酯系、酸環氧交聯繫、或該等之複合系(例如丙烯酸三聚氰胺系、醇酸三聚氰胺系)等塗料形成之塗裝面、或鍍鋅鋼板等鍍覆面。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例如可為此種構件接合於該黏著片材之A層側之附黏著片材之構件之構成要素。
於此種附黏著片材之構件中,上述構件之與上述黏著劑層接觸之面(以下,亦稱為接合面)可為顯示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成為例如60度以下、較佳為50度以下之程度之親水性之表面。於若干態樣中,上述接合面之接觸角例如可為45度以下,亦可為40度以下,亦可為35度以下,亦可為30度以下。若上述接合面之接觸角變小,則存在水容易沿著該接合面潤濕擴散,黏著片材之水剝離性提高之傾向。該特性就於上述接合面貼合上述黏著片材而製作附黏著片材之構件時之二次加工性提高之觀點而言較佳。再者,上述接合面之接觸角若於至少貼合黏著片材之時期(例如,貼合之30分鐘前)為上述之任一角度以下,則可發揮出由該接觸角為特定以下所帶來之二次加工性提高效果。接觸角之下限原理上為0度。於若干態樣中,上述接合面之接觸角可為超過0度,亦可為1度以上,亦可為3度以上,亦可為5度以上。構件之接合面之接觸角係以與上述之鹼玻璃板之接觸角相同之方式測定。
為了使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降低,構件之接合面亦可進行親水化處理。作為親水化處理,例如可列舉:電暈處理、電漿處理、或設置親水塗佈層之親水塗佈處理等有助於親水性提高之處理。電暈處理或電漿處理中所使用之裝置或處理條件可基於先前公知之技術,以可獲得顯示所期望之接觸角之接合面之方式設定。親水塗佈層之形成可自公知之塗佈劑中適宜選擇可獲得顯示所期望之接觸角之接合面者,藉由常規方法使用而進行。親水塗佈層之厚度例如可為0.01 μm以上,亦可為0.05 μm以上,亦可為0.1 μm以上,又,例如可為10 μm以下,亦可為5 μm以下,亦可為2 μm以下。
作為較佳之用途之一例,可列舉光學用途。更具體而言,例如作為用於貼合光學構件之用途(光學構件貼合用)或使用上述光學構件之製品(光學製品)之製造用途等之光學用黏著片材,可較佳地使用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
上述光學構件係指具有光學特性(例如,偏光性、光折射性、光散射性、光反射性、光透過性、光吸收性、光繞射性、旋光性、視認性等)之構件。作為上述光學構件,若為具有光學特性之構件,則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構成顯示裝置(圖像顯示裝置)、輸入裝置等機器(光學機器)之構件或用於該等機器之構件,例如可列舉:偏光板、波長板、相位差板、光學補償膜、亮度提高膜、導光板、反射膜、抗反射膜、硬塗(HC)膜、衝擊吸收膜、防污膜、光致變色膜、調光膜、透明導電膜(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銦錫)膜)、設計膜、裝飾膜、表面保護板、稜鏡、透鏡、彩色濾光片、透明基板、或進而積層有該等之構件(有時將該等統稱為「功能性膜」)等。再者,上述之「板」及「膜」分別設為包含板狀、膜狀、片狀等形態者,例如「偏光膜」設為包含「偏光板」、「偏光片」等者。
作為上述顯示裝置,例如可列舉:液晶顯示裝置、有機EL(電致發光)顯示裝置、PDP(電漿顯示面板)、電子紙等。又,作為上述輸入裝置,可列舉觸控面板等。
作為上述光學構件,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包含玻璃、丙烯酸系樹脂、聚碳酸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金屬薄膜等之構件(例如,片狀或膜狀、板狀之構件)等。再者,於本說明書中之「光學構件」中,設為亦包含保持顯示裝置或輸入裝置之視認性且擔負加飾或保護之作用之構件(設計膜、裝飾膜或表面保護膜等)者。
作為使用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而貼合光學構件之態樣,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1)經由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將光學構件彼此貼合之態樣、(2)經由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將光學構件貼合於光學構件以外之構件之態樣,亦可為(3)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為包含光學構件之形態且將該黏著片材貼合於光學構件或光學構件以外之構件之態樣。再者,於上述(3)之態樣中,包含光學構件之形態之黏著片材例如可為支持體為光學構件(例如光學膜)之黏著片材。如此包含光學構件作為支持體之形態之黏著片材亦可理解為黏著型光學構件(例如黏著型光學膜)。又,於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為具有支持體之類型之黏著片材,且使用上述功能性膜作為上述支持體之情形時,本文所揭示之黏著片材亦可理解為於功能性膜之至少單面側具有本文所揭示之黏著劑層之「黏著型功能性膜」。
<剝離方法>
根據本說明書,提供一種貼附於被黏著體之黏著片材之剝離方法。上述剝離方法包括水剝離步驟,其係於在上述黏著片材自上述被黏著體之剝離前線處在上述被黏著體與上述黏著片材之界面存在水性液體之狀態下,一面使上述水性液體追隨於上述剝離前線之移動而進入至上述界面,一面自上述被黏著體剝離上述黏著片材。根據上述水剝離步驟,可有效地利用上述水性液體而將黏著片材自被黏著體剝離。作為水性液體,可使用於水或以水作為主成分之混合溶劑中視需要含有少量之添加劑者。作為構成上述混合溶劑之水以外之溶劑,可使用可與水均勻地混合之低級醇(例如乙醇)或低級酮(例如丙酮)等。作為上述添加劑,可使用公知之界面活性劑等。就避免被黏著體之污染之觀點而言,於若干態樣中,可較佳地使用實質上不含添加劑之水性液體。就環境衛生之觀點而言,尤佳為使用水作為水性液體。作為水,並無特別限制,考慮根據用途所要求之純度或獲取容易性等,例如可使用蒸餾水、離子交換水、自來水等。
於若干態樣中,上述剝離方法例如可以如下態樣較佳地進行,即,與水剝離力N2之測定時同樣地,對貼附於被黏著體之黏著片材之外緣附近之被黏著體上供給水性液體,使該水性液體自上述黏著片材之外緣進入至該黏著片材與上述被黏著體之界面後,不進行新的水之供給(即,僅利用於剝離開始前供給至被黏著體上之水性液體)而進行黏著片材之剝離。再者,若於水剝離步驟之中途,追隨於剝離前線之移動而進入至黏著片材與被黏著體之界面之水於中途枯竭,則亦可於該水剝離步驟之開始後,斷續地或連續地追加供給水。例如,於被黏著體具有吸水性之情形、或於剝離後之被黏著體表面或黏著面容易殘留水性液體之情形等,可較佳地採用於水剝離步驟之開始後追加供給水之態樣。
於剝離開始前所供給之水性液體之量只要為可自黏著片材之貼附範圍外將上述水性液體導入至該黏著片材與被黏著體之界面之量即可,並無特別限定。上述水性液體之量例如可為5 μL以上,通常適當為10 μL以上,亦可為20 μL以上。又,關於上述水性液體之量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制。於若干態樣中,就作業性提高等觀點而言,上述水性液體之量例如可為10 mL以下,亦可為5 mL以下,亦可為1 mL以下,亦可為0.5 mL以下,亦可為0.1 mL以下,亦可為0.05 mL以下。藉由減少上述水性液體之量,可省略或簡化於黏著片材之剝離後藉由乾燥或擦拭等去除上述水性液體之操作。
於剝離開始時使水性液體自上述黏著片材之外緣進入至該黏著片材與上述被黏著體之界面之操作例如可以如下態樣進行:於黏著片材之外緣於上述界面插入截切刀或針等治具之尖端、利用鉤子或指甲等刮撓黏著片材之外緣並提起、使強黏著性之黏著帶或吸盤等附著於黏著片材之外緣附近之背面而提起該黏著片材之端等。藉由如此般使水性液體自黏著片材之外緣強制地進入至上述界面,可高效率地形成於被黏著體與上述黏著片材之界面存在水性液體之狀態。又,可較佳地兼顧進行使水性液體強制地進入至界面之操作而形成剝離之起點後之良好之水剝離性、及未進行該操作之情形時之較高之耐水可靠性。
藉由上述剝離方法剝離之黏著片材較佳為包含黏著劑層,且上述黏著劑層中至少構成上述被黏著體側之表面之A層由包含水親和劑之黏著劑構成。上述黏著片材例如較佳為本文所揭示之任一黏著片材。因此,上述剝離方法適合作為本文所揭示之任一黏著片材之剝離方法。
若干態樣之水剝離步驟可於使上述剝離前線以10 mm/分鐘以上之速度移動之態樣中較佳地實施。使剝離前線以10 mm/分鐘以上之速度移動之情況相當於例如於剝離角度180度之條件下將黏著片材以20 mm/分鐘以上之拉伸速度剝離之情況。使上述剝離前線移動之速度例如可為50 mm/分鐘以上,亦可為150 mm/分鐘以上,亦可為300 mm/分鐘以上,亦可為500 mm/分鐘以上。根據本文所揭示之剝離方法,藉由一面使上述水性液體進入至上述界面,一面自上述被黏著體剝離上述黏著片材,即便為如此般相對較快之剝離速度,亦可發揮良好之水剝離性。使剝離前線移動之速度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制。使上述剝離前線移動之速度例如可為1000 mm/分鐘以下。
本文所揭示之剝離方法例如可於該方法中所使用之水性液體(例如水)之體積每10 μL之黏著片材之剝離面積例如成為50 cm2 以上、較佳為100 cm2 以上之態樣中實施。
本文所揭示之剝離方法例如可較佳地應用於貼附於如玻璃板、金屬板、樹脂板等之類的非吸水性之平滑面之黏著片材之剝離。又,本文所揭示之剝離方法可較佳地用作自上述之任一光學構件剝離黏著片材之方法。其中,適合作為剝離貼附於鹼玻璃或無鹼玻璃等玻璃板之黏著片材之方法。
再者,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事項包括以下者。
(1)一種黏著片材,其係具有黏著劑層者,且
上述黏著劑層包含構成該黏著劑層之至少一表面之A層,
將上述A層側貼附於被黏著體並於室溫下1天後之黏著力N0為2.0 N/10 mm以上,
根據耐水黏著力N1[N/10 mm]及上述黏著力N0[N/10 mm],藉由下式:(1-(N1/N0))×100所算出之耐水黏著力降低率為30%以下,該耐水黏著力N1[N/10 mm]係將上述A層側貼附於被黏著體並於室溫下1天後,於水中浸漬30分鐘,繼而自水中提起並擦拭附著水後所測定,且
根據水剝離力N2[N/10 mm]及上述黏著力N0[N/10 mm],藉由下式:(1-(N2/N0))×100所算出之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為40%以上,該水剝離力N2[N/10 mm]係將上述黏著片材之上述A層側貼附於被黏著體並於室溫下1天後,對於上述被黏著體滴加1滴水,使該水進入至上述黏著劑層與上述被黏著體之界面之一端後,不進行新的水之供給而進行剝離所測定。
(2)如上述(1)所記載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A層包含水親和劑。
(3)如上述(2)所記載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水親和劑之含量相對於構成上述A層中所含之聚合物之單體成分100重量份為0.2重量份以上且20重量份以下。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A層為非水溶性且非水膨潤性。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A層係由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之丙烯酸系黏著劑構成,
構成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中之50重量%以上為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數1~20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黏著劑層之厚度為10 μm以上且200 μm以下。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黏著劑層進而包含配置於上述A層之背面側之B層。
(8)如上述(7)所記載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B層係直接接觸於上述A層之背面而配置。
(9)如上述(7)或(8)所記載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B層之厚度為20 μm以上。
(10)如上述(7)至(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A層之厚度為5 μm以上且50 μm以下。
(11)如上述(7)至(10)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A層係由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層,
上述B層係由光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或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層。
(12)一種黏著片材,其係具有黏著劑層者,且
上述黏著劑層包含構成該黏著劑層之至少一表面之A層、及配置於上述A層之背面側之B層,
上述A層係由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層,
上述B層係由光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或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層。
(13)一種黏著片材,其係具有黏著劑層者,且
上述黏著劑層包含構成該黏著劑層之至少一表面之A層、及配置於上述A層之背面側之B層,
上述A層包含水親和劑。
(14)如上述(13)所記載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水親和劑之含量相對於構成上述A中所含之聚合物層之單體成分100重量份為0.2重量份以上且20重量份以下。
(15)如上述(12)至(1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A層為非水溶性且非水膨潤性。
(16)如上述(12)至(1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黏著片材,其中根據耐水黏著力N1[N/10 mm]及上述黏著力N0[N/10 mm],藉由下式:(1-(N1/N0))×100所算出之耐水黏著力降低率為30%以下,該耐水黏著力N1[N/10 mm]係將上述A層側貼附於被黏著體並於室溫下1天後,於水中浸漬30分鐘,繼而自水中提起並擦拭附著水後所測定,且
根據水剝離力N2[N/10 mm]及上述黏著力N0[N/10 mm],藉由下式:(1-(N2/N0))×100所算出之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為40%以上,該水剝離力N2[N/10 mm]係將上述黏著片材之上述A層側貼附於被黏著體並於室溫下1天後,於上述被黏著體滴加1滴水,使該水進入至上述黏著劑層與上述被黏著體之界面之一端後,不進行新的水之供給而進行剝離所測定。
(17)如上述(12)至(1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黏著片材,其中將上述A層側貼附於被黏著體並於室溫下1天後之黏著力N0為2.0 N/10 mm以上。
(18)如上述(12)至(1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B層係直接接觸於上述A層之背面而配置。
(19)如上述(12)至(1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B層之厚度為20 μm以上。
(20)如上述(12)至(1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A層之厚度為5 μm以上且50 μm以下。
(21)如上述(12)至(20)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A層係由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之丙烯酸系黏著劑構成,
構成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中之50重量%以上為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數1~20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22)如上述(12)至(21)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黏著劑層之厚度為10 μm以上且200 μm以下。
(23)一種附黏著片材之構件,其包含如上述(1)至(22)中任一項之上述黏著片材、及接合於上述黏著劑層之上述一表面之構件。
(24)如上述(23)所記載之附黏著片材之構件,其中上述構件之與上述黏著劑層接觸之面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為50度以下。
(25)一種黏著片材之剝離方法,其係貼附於被黏著體之黏著片材之剝離方法,且包括:
水剝離步驟,其係於在上述黏著片材自上述被黏著體之剝離前線處在上述被黏著體與上述黏著片材之界面存在水性液體之狀態下,一面使上述水性液體追隨於上述剝離前線之移動而進入至上述界面,一面自上述被黏著體剝離上述黏著片材。
(26)如上述(25)所記載之剝離方法,其中上述黏著片材為如上述(1)至(22)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黏著片材。
(27)如上述(25)或(26)所記載之剝離方法,其中於上述水剝離步驟中使上述剝離前線以10 mm/分鐘以上之速度移動。
(28)如上述(25)至(2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附黏著片材之構件,其中上述被黏著體之與上述黏著劑層接觸之面對蒸餾水之接觸角為50度以下。
(29)一種附黏著片材之構件之製造方法,其包括:
藉由如上述(25)至(2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剝離方法,自作為被黏著體之構件剝離黏著片材之步驟;及
於剝離了黏著片材之上述構件,貼附與所剝離之上述黏著片材不同之另一黏著片材之步驟。
[實施例]
以下,說明與本發明相關之若干實施例,但並非意圖將本發明限定於該等實施例中所示者。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只要無特別說明,則「份」及「%」為重量基準。
≪實驗例1≫
<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
(黏著劑組合物U-1)
將以80/35/5/30之重量比包含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N-乙烯基-2-吡咯啶酮(NVP)、丙烯酸2-羥基乙酯(HEA)及丙烯酸異基酯(IBXA)之單體混合物100份與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之商品名:Irgacure 651(汽巴精化公司製造)0.05份及商品名:Irgacure 184(汽巴精化公司製造)0.05份一起投入至四口燒瓶中,於氮氣氛圍下照射紫外線直至黏度(BH黏度計,No.5轉子,10 rpm,測定溫度30℃)成為約15 Pa・s為止進行光聚合,藉此製備包含上述單體混合物之部分聚合物之單體漿液。
於該單體漿液100份中,添加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0.13份及光聚合起始劑(商品名:Irgacure 651,汽巴精化公司製造)0.33份,並均勻地混合,而製備紫外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U-1。
(黏著劑組合物U-2)
將以70/10/10.5/15/21.1之重量比包含丙烯酸正丁酯(BA)、丙烯酸環己酯(CHA)、NVP、丙烯酸4-羥基丁酯(4HBA)及丙烯酸異硬脂酯(ISTA)之單體混合物100份與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之商品名:Irgacure 651(汽巴精化公司製造)0.05份及商品名:Irgacure 184(汽巴精化公司製造)0.05份一起投入至四口燒瓶中,於氮氣氛圍下照射紫外線直至黏度(BH黏度計,No.5轉子,10 rpm,測定溫度30℃)成為約15 Pa・s為止進行光聚合,藉此製備包含上述單體混合物之部分聚合物之單體漿液。
於該單體漿液100份中,添加HDDA 0.4份、光聚合起始劑(商品名:Irgacure 651,汽巴精化公司製造)0.4份及作為鏈轉移劑之α-甲基苯乙烯二聚物(日油製造之「NOFMER MSD」)0.08份,並均勻地混合,製備紫外線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U-2。
(黏著劑組合物S-1)
於具備冷卻管、氮氣導入管、溫度計及攪拌裝置之反應容器中,將BA 98份、HEA 1份及丙烯酸(AA)1份與作為熱聚合起始劑之2,2'-偶氮雙異丁腈(AIBN)0.3份及作為聚合溶劑之乙酸乙酯一起投入,於氮氣氣流下於60℃下反應4小時,藉此獲得含有Mw為180萬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溶液(固形物成分濃度30%)。該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之固形物成分每100份,調配0.3份之過氧化二苯甲醯(日本油脂製造,Nyper BO-Y)、0.02份之三羥甲基丙烷/甲苯二異氰酸酯三聚物加成物(東曹製造,Coronate L)、及0.1份之矽烷偶合劑(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並均勻地攪拌混合,製備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S-1。
(黏著劑組合物S-2)
於具備冷卻管、氮氣導入管、溫度計及攪拌裝置之反應容器中,添加作為單體成分之BA 95份、2EHA 50份及AA 5份、與作為熱聚合起始劑之AIBN 0.2份、、作為聚合溶劑之乙酸乙酯233份,於氮氣氣流下於60℃下反應8小時,藉此獲得含有Mw為70萬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溶液。該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之固形物成分每100份,添加作為黏著賦予樹脂之松香酯樹脂(荒川化學工業製造,PENSEL D-125)25份、作為交聯劑之三羥甲基丙烷/甲苯二異氰酸酯三聚物加成物(東曹公司製造,商品名「Coronate L」)2份,並均勻地攪拌混合,製備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S-2。
(黏著劑組合物E-1)
將2EHA 85份、MA 13份、AA 1.2份、MAA 0.8份、3-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造,KBM-503)0.02份、作為鏈轉移劑之第三-十二烷基硫醇0.048份及乳化劑(花王公司製造,Latemul E-118B)2.0份於離子交換水100份中進行混合而乳化,藉此製備單體混合物之水性乳液(單體乳液)。
於具備冷卻管、氮氣導入管、溫度計及攪拌裝置之反應容器中加入上述單體乳液,一面導入氮氣一面於室溫下攪拌1小時以上。繼而,將系統升溫至60℃,投入作為聚合起始劑之2,2'-偶氮雙[N-(2-羧基乙基)-2-甲基丙脒]水合物(和光純藥工業公司製造,VA-057)0.1份,於60℃下反應6小時,獲得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水分散液。將系統冷卻至常溫後,使用作為pH值調整劑之10%氨水及作為增黏劑之聚丙烯酸(不揮發分36%之水溶液)而調整至pH值約7.5、黏度約9 Pa・s,藉此製備乳液型黏著劑組合物E-1。
(黏著劑組合物E-2)
黏著劑組合物E-1之製備中所獲得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水分散液之固形物成分每100份,添加以固形物成分計為30份之黏著賦予樹脂乳液(荒川化學製造,SUPER ESTER E-865NT,軟化點160℃之聚合松香酯之水分散液)。進而,使用作為pH值調整劑之10%氨水及作為增黏劑之聚丙烯酸(不揮發分36%之水溶液),將pH值調整為約7.5,將黏度調整為約9 Pa・s,藉此製備乳液型黏著劑組合物E-2。
<黏著片材之製作(1)>
(例1)
於聚酯膜之單面成為剝離面之厚度38 μm之剝離膜R1(三菱樹脂股份有限公司,MRF#38)塗佈黏著劑組合物U-1,被覆聚酯膜之單面成為剝離面之厚度38 μm之剝離膜R2(三菱樹脂股份有限公司,MRE#38)以遮斷空氣,照射紫外線而使之硬化,藉此形成厚度130 μm之黏著劑層B1。繼而,將覆蓋黏著劑層B1之剝離膜R2剝離,貼合經電暈處理之厚度75 μm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藉此獲得PET膜(支持體)、黏著劑層B1、及剝離膜R1依序積層而成之積層片材。
於剝離膜R1(三菱樹脂股份有限公司,MRF#38)塗佈黏著劑組合物E-1,於120℃下乾燥3分鐘,形成厚度20 μm之黏著劑層A1。將覆蓋上述積層片材之黏著劑層B1之剝離膜R1剝離,此處貼合黏著劑層A1,藉此獲得包含黏著劑層B1及黏著劑層A1直接接觸而積層之兩層構造之黏著劑層,且於該黏著劑層之B1層側之表面接合有PET膜(支持體)之構成的黏著片材。該黏著片材之A1層側之表面由用於形成黏著劑層A1之剝離膜R1所保護。
(例2)
使用黏著劑組合物E-2代替黏著劑組合物E-1,除此以外,以與例1相同之方式製作本例之黏著片材。
(例3)
於剝離膜R1(三菱樹脂股份有限公司,MRF#38)塗佈黏著劑組合物S-2,於130℃下乾燥5分鐘,形成厚度50 μm之黏著劑層B3。於該黏著劑層B3貼合經電暈處理之厚度75 μm之PET膜,藉此獲得PET膜(支持體)、黏著劑層B3、及剝離膜R1依序積層而成之積層片材。
將覆蓋上述積層片材之黏著劑層B3之剝離膜R1剝離,以與例1相同之方式貼合形成於剝離膜R1之剝離面上之厚度20 μm之黏著劑層A1,藉此獲得包含黏著劑層B3及黏著劑層A1直接接觸而積層之兩層構造之黏著劑層,且於該黏著劑層之B3層側之表面接合有PET膜(支持體)之構成的黏著片材。
(例4)
使用黏著劑組合物S-1代替黏著劑組合物E-1,除此以外,以與例1相同之方式,製作本例之黏著片材。
(例5)
於剝離膜R1(三菱樹脂股份有限公司,MRF#38)塗佈黏著劑組合物U-1,被覆剝離膜R2(三菱樹脂股份有限公司,MRE#38)而遮斷空氣,照射紫外線而使之硬化,藉此形成厚度150 μm之黏著劑層。繼而,將覆蓋黏著劑層B5之剝離膜R2剝離,貼合經電暈處理之厚度75 μm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藉此獲得PET膜(支持體)、黏著劑層、及剝離膜R1依序積層而成之積層片材。
(例6)
於剝離膜R1(三菱樹脂股份有限公司,MRF#38)塗佈黏著劑組合物S-2,於130℃下乾燥5分鐘,形成厚度50 μm之黏著劑層B3。於剝離膜R2(三菱樹脂股份有限公司,MRE#38)塗佈黏著劑組合物S-2,於130℃下乾燥5分鐘,形成厚度50 μm之黏著劑層B6。於剝離膜R1上之黏著劑層B3貼合不織布(大福製紙股份有限公司,SP-14K),於該不織布之相反面貼合剝離膜R2上之黏著劑層B6,藉此製作黏著劑層B3與黏著劑層B6隔著作為中間層之不織布而積層之構成之雙面黏著片材。
將覆蓋上述雙面黏著片材之黏著劑層B6之剝離膜R2剝離,於該黏著劑層B6貼合經電暈處理之厚度75 μm之PET膜,藉此獲得PET膜(支持體)、黏著劑層B6、不織布、黏著劑層B3及剝離膜R1依序積層而成之積層片材。
(例7)
於1升之三口燒瓶中,投入己內酯丙烯酸酯(東亞合成,ARONIX M-5300)45份、BA 50份、苯乙烯磺酸鈉5份、氫氧化鉀8.8份、水96份、甲醇144份、AIBN 0.175份並進行混合,於氮氣氣流下於60℃下反應5小時而獲得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於該溶液中,相對於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100份,調配水溶性塑化劑(三洋化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SANNIX SP750」20份、及作為交聯劑之聚合度約9之聚乙二醇之二縮水甘油醚(長瀨化學,EX-830)0.2份,並均勻地混合,製備黏著劑組合物P-1。
藉由使用黏著劑組合物P-1代替黏著劑組合物E-1而形成水膨潤性之黏著劑層,除此以外,以與例1相同之方式,製作本例之黏著片材。
(例8)
以與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PET膜(支持體)、黏著劑層B1、及剝離膜R1依序積層而成之積層片材。將覆蓋該積層片材之黏著劑層B1之剝離膜R1剝離,於其上貼合市售之水溶性雙面黏著帶(CLOVER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藉此製作本例之黏著片材。
<性能評價(1)>
針對藉由例1~例8所獲得之黏著片材,藉由上述之方法測定A層側之常態黏著力N0、耐水黏著力N1及水剝離力N2。作為被黏著體,使用鹼玻璃板(松波硝子工業公司製造,利用浮式法製作,厚度1.35 mm,綠玻璃磨邊品,貼合黏著片材之面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8度)。根據所獲得之結果,算出耐水黏著力降低率及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將結果示於表1。
[表1]
如表1所示,例1~例5之黏著片材藉由耐水黏著力降低率較低且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較高,可使用少量之水而容易地自被黏著體剝離,耐水可靠性亦優異。於例1~3中,獲得了特別良好之結果。相對於此,例6之黏著片材難以利用水進行剝離。又,7、8之黏著片之耐水可靠性較低。更詳細而言,例7之黏著片材於30分鐘之水浸漬之中途試片之整體自被黏著體自然剝離而隆起,無法自水中提起而測定剝離強度。因此,表1中將例7之耐水黏著力N1方便起見而表示為0 N/10 mm。例8之黏著片材亦因上述30分鐘之水浸漬而於自試片之端起之一部分產生自被黏著體之隆起。又,於例7之黏著片材藉由水浸漬而自然剝離後之被黏著體表面及例8之黏著片材之耐水黏著力N1之測定後之被黏著體表面,觀察到糊劑殘留。另一方面,於例1~例6之黏著片材中,耐水黏著力N1之測定及水剝離力N2之測定之任一者中,於試片剝離後之被黏著體表面均未觀察到糊劑殘留。再者,雖未表示具體之數值,但確認由黏著劑組合物U-1、U-2、S-1、S-2、E-1、E-2形成之黏著劑層之各者均為非水溶性且非水膨潤性。
≪實驗例2≫
<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2)>
(黏著劑組合物B-1)
於具備冷卻管、氮氣導入管、溫度計及攪拌裝置之反應容器中,添加作為單體成分之BA 64.5份、CHA 6份、NVP 9.6份、ISTA 5份及4HBA 14.9份、作為鏈轉移劑之α-硫代甘油0.07份、及作為聚合溶劑之乙酸乙酯122份,投入作為熱聚合起始劑之AIBN 0.2份,於氮氣氛圍下進行溶液聚合,藉此獲得含有Mw為60萬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溶液。
於上述所獲得之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中,用於製備該溶液之單體成分每100份,添加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三羥甲基丙烷/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加成物(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Takenate D-110N,固形物成分濃度75質量%))以固形物成分基準為0.09份、丙烯酸系低聚物0.4份、作為交聯促進劑之二月桂酸二辛基錫(Tokyo Fine Chemical公司製造,EMBILIZER OL-1)0.02份、作為交聯延遲劑之乙醯丙酮3份、作為多官能單體之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2.7份、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之Irgacure 184(汽巴精化公司製造)0.22份,並均勻地混合而製備黏著劑組合物B-1。
作為上述丙烯酸系低聚物,使用利用以下之方法合成者。
[丙烯酸系低聚物之合成]
將甲苯100份、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DCPMA)(商品名:FA-513M,日立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6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40份、及作為鏈轉移劑之α-硫代甘油3.5份投入至四口燒瓶中。然後,於70℃下於氮氣氛圍下攪拌1小時後,投入作為熱聚合起始劑之AIBN 0.2份,於70℃下反應2小時,繼而於80℃下反應2小時。其後,將反應液投入至130℃之溫度氛圍下,將甲苯、鏈轉移劑、及未反應單體乾燥去除,藉此獲得固形狀之丙烯酸系低聚物。該丙烯酸系低聚物之Tg為144℃,Mw為4300。
<黏著片材之製作(2)>
(例9)
於聚酯膜之單面成為剝離面之厚度38 μm之剝離膜R1(三菱樹脂股份有限公司,MRF#38)塗佈黏著劑組合物B-1,於135℃下乾燥2分鐘,形成厚度130 μm之具有光交聯性之黏著劑層B9。於該黏著劑層B9貼合經電暈處理之厚度75 μm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藉此獲得PET膜(支持體)、黏著劑層B9、及剝離膜R1依序積層而成之積層片材。
於剝離膜R1(三菱樹脂股份有限公司,MRF#38)塗佈黏著劑組合物E-1,於120℃下乾燥3分鐘,形成厚度20 μm之黏著劑層A1。將覆蓋上述積層片材之黏著劑層B9之剝離膜R1剝離,於其上貼合黏著劑層A1,藉此於上述PET膜(支持體)上形成黏著劑層B9與黏著劑層A1依序直接接觸而積層之兩層構造之黏著劑層。該黏著片材之A1層側之表面由用於形成黏著劑層A1之剝離膜R1保護。
<性能評價(2)>
針對藉由例9所獲得之黏著片材,測定A層側之常態黏著力N0、耐水黏著力N1及水剝離力N2。各測定係利用上述之方法將黏著片材貼附於作為被黏著體之鹼玻璃板(松波硝子工業公司製造,利用浮式法製作,厚度1.35 mm,綠玻璃磨邊品,貼合黏著片材之面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8度),於23℃、50%RH之環境下,隔著上述鹼玻璃板進行光照射後,利用上述之方法實施。上述光照射係藉由使用高壓水銀燈(300 mW/cm2 ),照射累計光量3000 mJ/cm2 之紫外線而進行。根據所獲得之結果,算出耐水黏著力降低率及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將結果示於表2。再者,於黏著力N0、N1、N2之任一測定中,於試片剝離後之被黏著體表面亦未觀察到糊劑殘留。又,雖未表示具體之數值,但確認光照射後之黏著劑層B9為非水溶性且非水膨潤性。
<附黏著片材之構件之製作及評價>
(例10)
將市售之丙烯酸板(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Acrylite板(商品編號001)」,厚度2 mm×寬度200 mm×長度300 mm),不特別對表面實施親水化處理,而用作本例中之構件(被黏著體)。測定該丙烯酸板之表面(接合面)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後,於自該接觸角之測定起30分鐘以內,於上述表面貼附例9之黏著片材之A層側,製作本例之附黏著片材之構件。針對該附黏著片材之構件,使用上述丙烯酸板代替鹼玻璃板,除此以外,以與上述之常態黏著力N0、耐水黏著力N1及水剝離力N2之測定相同之方式,測定例9之黏著片材對被黏著體之常態黏著力、耐水黏著力及水剝離力,算出耐水黏著力降低率及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將結果示於表2。
(例11~16)
於與例10中所使用者相同之丙烯酸板之接合面,使用常壓電漿表面處理裝置(積水化學工業製造,AP-T05)實施電漿處理。電漿處理條件係將電漿吹出口至丙烯酸板之表面之距離設為4 mm,將氮流量固定為60 L/分鐘,將脈衝寬度固定為5 μs,將電壓固定為150 V,使丙烯酸板之搬送速度於0.2~0.3 m/分鐘之範圍內變化,使頻率於10 Hz~20 kHz之範圍內變化,藉此獲得具有以表2所示之電漿處理能量[Ws/cm2 ]進行了處理之接合面之丙烯酸板。電漿處理後,於30分鐘以內測定各丙烯酸板之接合面之接觸角。於自其接觸角測定起30分鐘以內,於各丙烯酸板之接合面貼附例9之黏著片材之A層側,製作例11~16之附黏著片材之構件。針對該等附黏著片材之構件,與例10之附黏著片材之構件同樣地,測定例9之黏著片材之常態黏著力、耐水黏著力及水剝離力,算出耐水黏著力降低率及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將結果示於表2。
(例17)
將厚度75 μm之PET膜(東麗公司製造,Lumirror S10,厚度75 μm),不特別對表面實施親水化處理,而用作本例中之構件(被黏著體)。測定該PET膜之表面(接合面)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後,於自該接觸角之測定起30分鐘以內,於上述表面貼附例9之黏著片材之A層側,製作本例之附黏著片材之構件。為了操作之方便,上述PET膜係利用雙面黏著帶(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No.5000」)固定於松波硝子工業公司製造之鹼玻璃板(利用浮式法製作,厚度1.35 mm,綠玻璃磨邊品)之表面而使用。針對該附黏著片材之構件,使用上述PET膜代替鹼玻璃板,除此以外,以與上述之常態黏著力N0、耐水黏著力N1及水剝離力N2之測定相同之方式,測定例9之黏著片材對被黏著體之常態黏著力、耐水黏著力及水剝離力,算出耐水黏著力降低率及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將結果示於表2。
(例18~19)
於與例17中所使用者相同之PET膜之接合面,使用線棒#5(rds公司製造)塗佈親水塗佈劑後,於120℃下乾燥2分鐘,藉此形成厚度0.2 μm~0.5 μm之親水塗佈層。作為上述親水塗佈劑,例18中使用COLCOAT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COLCOAT PC-301」(表2中表示為「PC-301」),例19中使用COLCOAT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COLCOAT N-103X」(表2中表示為「N-103X」)。將如此獲得之具有親水化表面之PET膜用作例18、19中之構件(被黏著體)。關於其他方面,以與例17相同之方式,製作例18、19之附黏著片材之構件。針對該等附黏著片材之構件,與例17之附黏著片材之構件同樣地,測定例9之黏著片材之常態黏著力、耐水黏著力及水剝離力,算出耐水黏著力降低率及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將結果示於表2。
(例20)
準備利用浮式法所製作之鹼玻璃板(松波硝子工業公司製造,厚度1.35 mm,綠玻璃磨邊品,表面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8度)。於該鹼玻璃板之表面,藉由常壓電漿表面處理裝置(積水化學工業製造,AP-T05),以表2所示之電漿處理能量[Ws/cm2 ]實施電漿處理。測定經上述電漿處理之表面(接合面)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後,於自該接觸角之測定起30分鐘以內,於上述表面貼附例9之黏著片材之A層側,製作本例之附黏著片材之構件。針對該附黏著片材之構件,使用上述電漿處理後之鹼玻璃板代替未處理之鹼玻璃板,除此以外,以與上述之常態黏著力N0、耐水黏著力N1及水剝離力N2之測定相同之方式,測定例9之黏著片材對被黏著體之常態黏著力、耐水黏著力及水剝離力,算出耐水黏著力降低率及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將結果示於表2。
[表2]
如表2所示,例9之黏著片材藉由耐水黏著力降低率較低且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較高而顯示良好之水剝離性及耐水可靠性。又,根據表2所示之結果,可知於使用例9之黏著片材而製作之例10~20之附黏著片材之構件中,若構件(被黏著體)之與黏著劑層接觸之面之接觸角變小,則黏著片材之水剝離性總體而言提高。
≪實驗例3≫
<黏著劑組合物之製備(3)>
(黏著劑組合物B-2)
於黏著劑組合物B-1中所獲得之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中,用於製備該溶液之單體成分每100份,添加作為矽烷偶合劑之3-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商品名:KBM-403,信越化學工業公司製造)0.33份、作為水親和劑之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A(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單月桂酸酯,HLB13.3,商品名:RHEODOL TW-L106,花王公司製造)0.1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三羥甲基丙烷/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加成物(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Takenate D-110N,固形物成分濃度75質量%))以固形物成分基準為0.09份、丙烯酸系低聚物0.4份、作為交聯促進劑之二月桂酸二辛基錫(Tokyo Fine Chemical公司製造,EMBILIZER OL-1)0.02份、作為交聯延遲劑之乙醯丙酮3份、作為多官能單體之DPHA 2.7份、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之Irgacure 184(汽巴精化公司製造)0.22份,並均勻地混合,製備溶劑型之黏著劑組合物B-2。
(黏著劑組合物B-3)
作為水親和劑,使用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月桂基硫酸鈉,商品名:Emal 10G,花王公司製造)0.1份代替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A 0.1份,除此以外,以與黏著劑組合物B-2相同之方式,製備黏著劑組合物B-3。
(黏著劑組合物B-4)
作為水親和劑,使用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F(聚氧乙烯月桂醚,HLB12.1,商品名:Emulgen 108,花王公司製造)0.05份代替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A 0.1份,除此以外,以與黏著劑組合物B-2相同之方式,製備黏著劑組合物B-4。
(黏著劑組合物B-5)
不使用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A,除此以外,以與黏著劑組合物B-2相同之方式,製備黏著劑組合物B-5。
(黏著劑組合物B-6)
於黏著劑組合物U-1中,用於製備該組合物之單體漿液每100份,進而添加作為水親和劑之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G(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單月桂酸酯,HLB16.7,商品名:RHEODOL TW-L120,花王公司製造)0.15份,並均勻地混合,製備紫外線硬化型之黏著劑組合物B-6。
(黏著劑組合物B-7)
作為水親和劑,使用PEG400(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360~440)0.25份代替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G 0.15份,除此以外,以與黏著劑組合物B-6相同之方式,製備黏著劑組合物B-7。
(黏著劑組合物B-8)
不使用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G,除此以外,以與黏著劑組合物B-6相同之方式,製備黏著劑組合物B-8。
<黏著片材之製作(3)>
(例21)
於聚酯膜之單面成為剝離面之厚度38 μm之剝離膜R1(三菱樹脂公司製造,MRF#38),塗佈上述所獲得之黏著劑組合物B-2,於135℃下乾燥2分鐘,形成厚度50 μm之具有光交聯性之黏著劑層。於該黏著劑層貼合經電暈處理之厚度50 μm之PET膜,藉此獲得於上述PET膜(支持體)上具有黏著劑層之附支持體之黏著片材。該黏著片材之對被黏著體之貼附面(黏著劑層之與貼合於支持體之側為相反側之表面)由剝離膜R1保護。
(例22~24)
分別使用黏著劑組合物B-3~B-5代替黏著劑組合物B-2,除此以外,以與例21相同之方式,製作各例之黏著片材。
(例25)
於聚酯膜之單面成為剝離面之厚度38 μm之剝離膜R1(三菱樹脂公司製造,MRF#38),塗佈上述所獲得之黏著劑組合物B-6,被覆聚酯膜之單面成為剝離面之厚度38 μm之剝離膜R2(三菱樹脂公司製造,MRE#38)而遮斷空氣,照射紫外線而使之硬化,藉此形成厚度50 μm之具有光交聯性之黏著劑層。繼而,將覆蓋上述黏著劑層之剝離膜R2剝離,貼合經電暈處理之厚度50 μm之PET膜,藉此獲得於上述PET膜(支持體)上具有黏著劑層之附支持體之黏著片材。該黏著片材之對被黏著體之貼附面由剝離膜R1保護。
(例26、例27)
分別使用黏著劑組合物B-7、B-8代替黏著劑組合物B-6,除此以外,以與例25相同之方式,製作各例之黏著片材。
<性能評價(3)>
藉由上述之方法測定藉由例21~27所獲得之黏著片材之常態黏著力N0、耐水黏著力N1及水剝離力N2。各測定係利用上述之方法將黏著片材貼附於作為被黏著體之鹼玻璃板(松波硝子工業公司製造,利用浮式法製作,厚度1.35 mm,綠玻璃磨邊品,貼合黏著片材之面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8度),於23℃、50%RH之環境下,隔著上述鹼玻璃板進行光照射後,利用上述之方法實施。上述光照射係藉由使用高壓水銀燈(300 mW/cm2 ),照射累計光量3000 mJ/cm2 之紫外線而進行。根據所獲得之結果,算出耐水黏著力降低率及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將結果示於表3。
[表3]
如表3所示,例21~27之黏著片材藉由耐水黏著力降低率較低且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較高,而可使用少量之水容易地自被黏著體剝離,耐水可靠性亦優異。於例21~23、例25~26中獲得了特別良好之結果。再者,雖未表示具體之數值,但確認由黏著劑組合物B-2~8形成之黏著劑層之各者均為非水溶性且非水膨潤性。
≪實驗例4≫
針對實驗例1、3中所製作之黏著片材中表4所示者,利用上述之方法進行恆定負荷剝離試驗,測定乾式剝離距離及水進入距離。將結果示於表4。關於例1,於供給蒸餾水後10秒以內剝離進行至試片之端而該試片自被黏著體掉落,因此將水剝離距離記載為「超過100[mm]」。於表4中一併表示實驗例1、3中所求出之各黏著片材之耐水黏著力降低率。
[表4]
如表4所示,例1、2、21、23之黏著片材係藉由乾式剝離距離較短而於水對界面之供給前顯示良好之保持性,且藉由對界面供給水而可容易地自被黏著體剝離者。該等黏著片材由於耐水黏著力降低率較低,故而耐水可靠性亦優異。
以上詳細說明瞭本發明之具體例,但該等僅為例示,並不對申請專利範圍進行限定。申請專利範圍中記載之技術包括將以上例示之具體例進行各種變化、變更而成者。
1、2‧‧‧黏著片材
10‧‧‧黏著劑層(A層)
10A‧‧‧一表面(黏著面)
10B‧‧‧另一表面
20‧‧‧支持體
20A‧‧‧第一面
20B‧‧‧第二面(背面)
30‧‧‧剝離襯墊
50‧‧‧附剝離襯墊之黏著片材
70‧‧‧構件
80‧‧‧鹼玻璃板(被黏著體)
80A‧‧‧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為5度~10度之面
82‧‧‧試片
82A‧‧‧黏著面
84‧‧‧鉛垂
86‧‧‧微量注射器
110‧‧‧黏著劑層
110A‧‧‧一表面(黏著面)
112‧‧‧A層
114‧‧‧B層
200‧‧‧附黏著片材之構件
822‧‧‧一端
Dd‧‧‧乾式剝離距離
Dw‧‧‧水進入距離
W‧‧‧蒸餾水
圖1係模式性地表示一實施形態之黏著片材之構成之剖視圖。
圖2係模式性地表示另一實施形態之黏著片材之構成之剖視圖。
圖3係模式性地表示將另一實施形態之黏著片材貼附於構件而成之附黏著片材之構件之剖視圖。
圖4係表示乾式剝離距離及水進入距離之測定方法之概略說明圖。

Claims (20)

  1. 一種黏著片材,其係具有黏著劑層者,且 上述黏著劑層包含構成該黏著劑層之至少一表面之A層, 於作為被黏著體之利用浮式法所製作之鹼玻璃板之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為5度~10度之面貼附上述A層側並於室溫下1天後的黏著力N0為2.0 N/10 mm以上, 根據耐水黏著力N1[N/10 mm]及上述黏著力N0[N/10 mm],藉由下式:(1-(N1/N0))×100所算出之耐水黏著力降低率為30%以下,該耐水黏著力N1[N/10 mm]係於作為被黏著體之利用浮式法所製作之鹼玻璃板之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為5度~10度之面貼附上述A層側並於室溫下1天後,於水中浸漬30分鐘,繼而自水中提起並擦拭附著水後所測定,且 根據水剝離力N2[N/10 mm]及上述黏著力N0[N/10 mm],藉由下式:(1-(N2/N0))×100所算出之水剝離黏著力降低率為40%以上,該水剝離力N2[N/10 mm]係於作為被黏著體之利用浮式法所製作之鹼玻璃板之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為5度~10度之面貼附上述A層側並於室溫下1天後,對上述被黏著體滴加20 μL之蒸餾水,使該蒸餾水進入至上述黏著劑層與上述被黏著體之界面之一端後,依據JIS Z0237:2009之10.4.1 方法1:對於試板之180°剝離黏著力,具體而言,於試驗溫度23℃下使用拉伸試驗機於拉伸速度300 mm/分鐘、剝離角度180度之條件下所測定。
  2. 一種黏著片材,其係具有黏著劑層者,且 上述黏著劑層包含構成該黏著劑層之至少一表面之A層, 根據耐水黏著力N1[N/10 mm]及黏著力N0[N/10 mm],並藉由下式:(1-(N1/N0))×100所算出之耐水黏著力降低率為30%以下,該耐水黏著力N1[N/10 mm]係於作為被黏著體之利用浮式法所製作之鹼玻璃板之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為5度~10度之面貼附上述A層側並於室溫下1天後,於水中浸漬30分鐘,繼而自水中提起並擦拭附著水後所測定,該黏著力N0[N/10 mm]係於上述鹼玻璃板之上述面貼附上述A層側並於室溫下1天後之黏著力,且 藉由下述之恆定負荷剝離試驗所測得之乾式剝離距離為0.5 mm以下,水進入距離為10 mm以上; [恆定負荷剝離試驗] 將測定對象之黏著片材切割成寬度10 mm、長度150 mm之長方形狀而製備試片;利用手壓輥將上述試片之A層側貼合於作為被黏著體之利用浮式法所製作之鹼玻璃板之對於蒸餾水之接觸角為5度~10度之面,而製成評價用樣品;將該評價用樣品投入至高壓釜中,於壓力5 atm、溫度50℃之條件下處理15分鐘;將自高壓釜中取出之評價用樣品於23℃、50%RH之環境中保持1天後,於該環境下,將試片之長度方向之自一端起50 mm之範圍自被黏著體剝離並設為自由端,以將貼附有該試片之面於下方開放之方式將被黏著體水平地固定;繼而,於試片之上述自由端固定100 g之鉛垂,於固定該鉛垂後1分鐘後,對上述試片與被黏著體之界面供給20 μL之蒸餾水;測量於在上述自由端固定鉛垂0秒後1分鐘試片自被黏著體之剝離所進行之距離,並設為乾式剝離距離;測量於對上述界面供給蒸餾水0秒後10秒鐘剝離所進行之距離,並設為水進入距離。
  3. 如請求項1或2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A層含有水親和劑。
  4. 如請求項3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水親和劑之含量相對於構成上述A層中所含之聚合物之單體成分100重量份為0.01重量份以上且20重量份以下。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A層為非水溶性且非水膨潤性。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A層係由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之丙烯酸系黏著劑所構成, 構成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中50重量%以上為在酯末端具有碳原子數1~20之烷基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黏著劑層之厚度為10 μm以上且200 μm以下。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黏著劑層進而包含配置於上述A層之背面側之B層。
  9. 如請求項8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B層直接接觸於上述A層之背面而配置。
  10. 如請求項8或9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B層之厚度為20 μm以上。
  11. 如請求項8至10中任一項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A層之厚度為5 μm以上且50 μm以下。
  12. 如請求項8至11中任一項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A層係由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層, 上述B層係由光硬化型黏著劑組合物或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層。
  13.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黏著片材,其中上述水剝離力N2為3.0 N/10 mm以下。
  14. 一種附黏著片材之構件,其包含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黏著片材、及接合於上述黏著劑層之上述一表面之構件。
  15. 如請求項14之附黏著片材之構件,其中上述構件之與上述黏著劑層接觸之面之對於蒸餾水的接觸角為50度以下。
  16. 一種黏著片材之剝離方法,其係貼附於被黏著體之黏著片材之剝離方法,且包括: 水剝離步驟,其係於在上述黏著片材之自上述被黏著體之剝離前線處在上述被黏著體與上述黏著片材之界面存在水性液體之狀態下,一面使上述水性液體追隨於上述剝離前線之移動而進入至上述界面,一面自上述被黏著體剝離上述黏著片材。
  17. 如請求項16之剝離方法,其中於上述水剝離步驟中,使上述剝離前線以10 mm/分鐘以上之速度移動。
  18. 如請求項16或17之剝離方法,其中上述A層係由含有水親和劑之黏著劑構成。
  19. 如請求項16至18中任一項之剝離方法,其中上述黏著片材為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黏著片材。
  20. 一種附黏著片材之構件之製造方法,其包括: 藉由如請求項16至19中任一項之剝離方法,自作為被黏著體之構件剝離黏著片材之步驟;及 於剝離了黏著片材之上述構件貼附與所剝離之上述黏著片材不同之黏著片材之步驟。
TW108103780A 2018-02-05 2019-01-31 黏著片材及黏著片材剝離方法 TWI7272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18621 2018-02-05
JP2018018621 2018-02-05
JP2018109385 2018-06-07
JP2018-109385 2018-06-07
JP2018-143420 2018-07-31
JP2018143420 2018-07-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8735A true TW201938735A (zh) 2019-10-01
TWI727257B TWI727257B (zh) 2021-05-11

Family

ID=6747904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3780A TWI727257B (zh) 2018-02-05 2019-01-31 黏著片材及黏著片材剝離方法
TW110113956A TWI795760B (zh) 2018-02-05 2019-01-31 黏著片材及黏著片材剝離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3956A TWI795760B (zh) 2018-02-05 2019-01-31 黏著片材及黏著片材剝離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2071573B2 (zh)
EP (1) EP3750963A4 (zh)
JP (2) JP6759374B2 (zh)
KR (2) KR102211902B1 (zh)
CN (2) CN112920738B (zh)
TW (2) TWI727257B (zh)
WO (1) WO201915119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2537A (zh) * 2019-12-12 2021-06-18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利用水溶部件的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3867B2 (ja) * 2018-02-05 2023-05-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剥離方法
WO2019151192A1 (ja) * 2018-02-05 2019-08-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剥離方法
WO2020027033A1 (ja) 2018-07-31 2020-02-0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用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の利用
CN111592836B (zh) * 2019-02-21 2022-11-04 3M创新有限公司 一种uv解粘压敏胶组合物和压敏胶带
AU2020276598A1 (en) * 2019-05-14 2021-12-09 Bostik,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sting an adhesive used for a feminine care pad
JP7534074B2 (ja) * 2019-08-02 2024-08-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の利用
JP2021024182A (ja) * 2019-08-02 2021-02-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体および剥離方法
US20240093070A1 (en) * 2019-11-13 2024-03-21 Rohm And Haas Company An adhesive composition
JP7469872B2 (ja) * 2019-12-13 2024-04-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
JP2021097074A (ja) * 2019-12-13 2021-06-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半導体加工用粘着シート
JP7523216B2 (ja) * 2019-12-13 2024-07-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剥離方法
JP2021095450A (ja) * 2019-12-13 2021-06-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半導体加工用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の利用
JP7349900B2 (ja) * 2019-12-24 2023-09-25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油面用粘着剤
US20230144464A1 (en) * 2020-02-28 2023-05-11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and use thereof
WO2022024668A1 (ja) * 2020-07-29 2022-02-0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付着粘着剤の除去方法、構造体および感圧接着シート
WO2022030198A1 (ja) * 2020-08-05 2022-02-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接合体の分離方法
CN116018384A (zh) * 2020-08-18 2023-04-2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接合体的分离方法
WO2022137924A1 (ja) * 2020-12-25 2022-06-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構造体、粘着シート、セットおよび方法
WO2022201858A1 (ja) * 2021-03-25 2022-09-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シートおよび処理方法
JPWO2022202321A1 (zh) * 2021-03-25 2022-09-29
JPWO2022201857A1 (zh) * 2021-03-25 2022-09-29
CN113654984A (zh) * 2021-08-03 2021-11-16 四川欣富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膜连续老化剥离力测试方法
WO2023145360A1 (ja) * 2022-01-28 2023-08-0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シートおよび処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00001236B1 (ko) 1984-05-29 1990-03-05 미쓰이도오아쓰 가가꾸 가부시끼가이샤 웨이퍼 가공용필름
JPS6143677A (ja) * 1984-08-07 1986-03-03 Mitsui Toatsu Chem Inc Icプロセス用フイルム
JPH07294585A (ja) 1994-04-21 1995-11-10 Hitachi Chem Co Ltd 電子部品の通電検査方法
IL113583A (en) * 1994-05-26 1999-12-22 Rohm & Haas Acrylic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JP2859847B2 (ja) * 1996-05-20 1999-02-24 日本カーバイド工業株式会社 接着シートの剥離方法
JP3068472B2 (ja) 1996-10-21 2000-07-24 山形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保護テープ剥し装置及びその剥し方法
JP2005148638A (ja) 2003-11-19 2005-06-09 Nitto Denko Corp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の剥離方法
JP4971517B2 (ja) 2004-12-02 2012-07-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層、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051271A (ja) 2005-07-21 2007-03-01 Nitto Denko Corp 粘着剤組成物、両面粘着テープ、接着方法及び携帯用電子機器
KR100831558B1 (ko) 2005-11-18 2008-05-2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광판용 아크릴계 점착제 조성물
KR100932887B1 (ko) 2005-12-14 2009-12-2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아크릴계 점착제 조성물
JP5314439B2 (ja) * 2008-01-25 2013-10-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の剥離方法、及び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
JP5230018B2 (ja) 2009-09-09 2013-07-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接着性粘着シート
JP5968587B2 (ja) 2010-10-21 2016-08-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890996B2 (ja) * 2010-11-25 2016-03-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層、粘着剤層付光学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の剥離方法
JP5982131B2 (ja) * 2011-02-28 2016-08-3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電池用粘着テープ、及び該粘着テープを使用した電池
JP2013047295A (ja) * 2011-08-29 2013-03-07 Soken Chem & Eng Co Ltd 粘着剤、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用積層体
JP2013117004A (ja) 2011-12-05 2013-06-13 Nitto Denko Corp 粘着シート剥離方法および両面粘着シート
JP2013139520A (ja) 2012-01-04 2013-07-18 Nitto Denko Corp 粘着剤組成物
CN102610564B (zh) * 2012-02-07 2014-06-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Tft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
JP5909137B2 (ja) 2012-04-05 2016-04-26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2014201702A (ja) * 2013-04-08 2014-10-27 綜研化学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
JP6111836B2 (ja) * 2013-05-10 2017-04-12 Dic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
JP6091990B2 (ja) * 2013-05-10 2017-03-08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粘着シート用組成物
JP6217506B2 (ja) * 2014-03-31 2017-10-25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粘着剤層形成用塗剤
JP6587811B2 (ja) * 2015-02-24 2019-10-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熱剥離型粘着シート
WO2017010501A1 (ja) * 2015-07-13 2017-01-19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及び積層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JP6829960B2 (ja) * 2015-11-27 2021-02-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剥離フィルム付き粘着シート
JP6721322B2 (ja) * 2015-12-01 2020-07-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シート及び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
WO2017127239A1 (en) * 2016-01-18 2017-07-2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with filler
JP6994819B2 (ja) 2016-07-26 2022-02-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照明具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18109385A (ja) 2017-01-05 2018-07-12 株式会社ユタカ技研 車両用排熱利用装置
JP6895050B2 (ja) 2017-03-03 2021-06-3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表皮の固定構造
JP7283867B2 (ja) * 2018-02-05 2023-05-3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剥離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2537A (zh) * 2019-12-12 2021-06-18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利用水溶部件的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013353A (ko) 2021-02-03
TW202128917A (zh) 2021-08-01
US20210214587A1 (en) 2021-07-15
CN111670234B (zh) 2021-04-13
JP2020023656A (ja) 2020-02-13
KR102500919B1 (ko) 2023-02-16
CN111670234A (zh) 2020-09-15
EP3750963A4 (en) 2021-12-15
EP3750963A1 (en) 2020-12-16
TWI727257B (zh) 2021-05-11
JP6759374B2 (ja) 2020-09-23
KR102211902B1 (ko) 2021-02-03
WO2019151194A1 (ja) 2019-08-08
CN112920738B (zh) 2022-08-16
JP6864144B2 (ja) 2021-04-28
US12071573B2 (en) 2024-08-27
KR20200106554A (ko) 2020-09-14
JP2020193346A (ja) 2020-12-03
TWI795760B (zh) 2023-03-11
CN112920738A (zh) 202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64144B2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粘着シート剥離方法
JP7558649B2 (ja) 光学用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の利用
TW202003741A (zh) 黏著片材
TW202112541A (zh) 積層體及剝離方法
WO2021024864A1 (ja) 粘着シート
TWI811296B (zh) 黏著片材剝離方法
US11970644B2 (en) Method for peeling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TWI854992B (zh) 光學用黏著劑組合物及其利用
WO2020218154A1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の利用
TW202339955A (zh) 表面保護片材及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