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19748A - 高精細高網目過濾器用單成分聚酯單絲 - Google Patents

高精細高網目過濾器用單成分聚酯單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19748A
TW201919748A TW107129641A TW107129641A TW201919748A TW 201919748 A TW201919748 A TW 201919748A TW 107129641 A TW107129641 A TW 107129641A TW 107129641 A TW107129641 A TW 107129641A TW 201919748 A TW201919748 A TW 20191974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nofilament
diameter
fiber
dtex
streng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29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篠川恒
遠山純史
丸山洋
藤森稔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9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974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12Stretch-spinning methods
    • D01D5/16Stretch-spinning methods using rollers, or like mechanical devices, e.g. snubbing p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78Preparation processes
    • C08G63/80Solid-state polycondensa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5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01F6/6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from polyes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高精細高網目過濾器用單成分聚酯單絲,係在單絲纖維長邊方向100萬公尺中所存在之相對於纖維直徑為2μm以上的節點,其直徑合計(%)為依式(1)所示,且單絲纖度為3.0~13.0dtex、強度為5.0~6.5cN/dtex、5%伸長時的強度為2.7~3.3cN/dtex。
(xn:節點直徑,x':纖維直徑,k:纖維長邊方向100萬公尺中所含節點的個數)
本發明的單絲係沒有節點缺陷、單絲均勻性良好,能提供過濾性與穿透性良好品質的過濾器。

Description

高精細高網目過濾器用單成分聚酯單絲
本發明係關於高精細高網目過濾器用的細纖度單成分高強度聚酯單絲。更詳言之,係關於能獲得音響過濾器、燃料過濾器等要求高度兼顧過濾性能與穿透性能之高網目、且高剛性網板用紗的較佳單絲。
由通稱「網板用紗」的單絲所編織的紗織物,在近年持續急遽成長的電子領域中,被利用於例如印刷電路基板的網版印刷用網眼布等,汽車、家電等所使用的成形過濾器用途等方面。由單絲編織的紗織物之具體性用途,例如網版印刷用途可舉例如:T恤、旗幟、看板、自動販賣機板、汽車的儀表板、室外/室內標誌、原子筆、各種卡片類、姓名牌、標線、點字、CD/DVD、印刷基板、電漿顯示器、液晶顯示器等。又,於過濾器用途係可舉例如:防止洗衣水中的雜物再次附著之棉絮濾網、裝設於空調機中供除去室內塵埃、粉塵的過濾器、裝設於吸塵器中供除去塵埃、粉塵、雜物用的成形過濾器;於醫療領域係可舉例如:供除去氣泡等用的輸血套組、人工透析迴路用過濾器;於汽車領域係可舉例如:燃料泵、燃料噴射裝置等燃料流路;ABS、煞車、變速箱機構、動力轉向(power steering)等,甚至例如:電子穩定控制裝置、以及供燃油效率提升、輸出提升用之最新機構的VVT等油壓迴路,可發揮防止雜物與異 物混入電磁閥,進行過濾而潔淨化的重要功用。
其中,在近年持續急遽成長的電子領域與汽車領域中,正朝過濾器高精細化演進。例如音響過濾器係隨行動終端的小型化,亦要求過濾器小型化,且高度兼顧防塵性能與音響穿透性,在維持過濾器開孔均勻性之下,朝網目之細線徑化、高網目化進展。所以,作為單絲必需在維持高強力、高剛性、長邊方向之纖維徑均勻性之下,施行細纖度化。
相關高強力、高剛性單絲的設計,因為隨強度、高剛性化,而進行纖維表面的配向、結晶化,故因與編織筘等的擦拭而導致表面一部分遭削除,容易發生鬚狀屑、以及所謂摩擦起毛。即使該摩擦起毛的量屬於少量,但在高精細用高網目織物方面,將成為網目堵塞等致命性缺陷。又,因纖維表面遭切削,纖維徑均勻性降低,造成音響穿透性能、過濾性能降低。所以,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3-194330號公報)提案有:藉由提高聚酯固有黏度,即使為高強度、高剛性,但仍可抑制纖維表面出現配向、結晶化。
相關長邊方向之纖維徑呈均勻的單絲設計,在單絲表面產生的節點係於編織時成為絲切斷、產生殘渣的原因,此外,在高網目織物中涉及過濾器性能降低,因而必需儘可能防止發生。節點的生成要因可舉例如聚合物本身經高分子量化的膠化物。所以,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2-117196號公報)提案有:減少聚合物送液配管的彎曲,將從導入噴絲嘴中起至吐出為止的時間設在1分鐘以內,藉由儘可能減少聚合物所承受的熱量,而抑制聚合物熱分解。又,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4-118574號公報)提案有:著眼於聚酯中的酯鍵水解及高溫下的熱分解,藉由將特定構造的二矽 醇化合物進行共聚合,而抑制觸媒金屬的作用,並賦予耐水解性與耐熱性。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3-19433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2-11719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4-118574號公報
有關高強力、高剛性、長邊方向之纖維徑均勻的單絲之細纖度化,重要的是抑制較大節點。因細纖度化,使熔融紡絲的聚合物量減少,故在聚合物送液配管內的滯留時間拉長,結果聚合物所承受的熱量增加,促進聚合物本身劣化。又,由於將高固有黏度的聚合物施行熔融紡絲,故因黏度高而容易發生異常滯留。即,聚合物所承受的熱量增加,容易促進熔融聚合物劣化。又,因細纖度化,將造成劣化之膠化物相對於纖維徑的尺寸比相對性增加,故預測習知不致構成問題的微小膠化物成為節點之情形明顯化。結果。細纖度單絲容易存在大節點,可想像在施行整經、編織時發生斷絲、殘渣。作為高精細高網目過濾器用途,重要的是減少微小節點的數量。具節點的單絲進行編織時,因為節點直徑大於纖維直徑,因而相對於節點,垂直方向的導絲路徑變長。所以,相對於節點於水平方向鄰接的單絲間的開孔變寬,而未與節點鄰接的附近之單絲之開孔變狹窄。結果,在作成為過濾器時發生粗大物通過、或孔塞。 特別係高網目織物係開孔狹窄的織物,即使屬微小節點但開孔變化率大,當微小節點存在較多數量時,過濾器的過濾精度降低。所以,作為高精細高網目過濾器用途,為了能獲得高強力、高剛性,且長邊方向之纖維徑均勻的細纖度單絲,必需藉由抑制聚合物本身的劣化,而抑制微小膠化物生成、及膠化物粗大化,以抑制包含微小節點在內的節點直徑與個數。
本發明目的係於提供:適用於在過濾器中所使用網目織物的較佳聚酯單絲。可提供特別因為節點的直徑小、節點數量亦少,因而能獲得開孔均勻性優異、符合高度兼顧過濾器過濾性能與穿透性能之高網目、且高剛性織物的較佳單絲。
本發明為達成上述目的,而提供:滿足下述A~D的高精細高網目過濾器用單成分聚酯單絲。
A.在單絲纖維長邊方向100萬公尺中所存在之相對於纖維直徑為2μm以上的節點,其直徑合計(%)為依式(1)所示:
(xn:節點直徑,x':纖維直徑,k:纖維長邊方向100萬公尺中所含節點的個數)
B.單絲纖度為3.0~13.0dtex
C.強度為5.0~6.5cN/dtex
D.5%伸長時的強度為2.7~3.3cN/dtex。
本發明的單絲係可提供無節點缺陷、單絲均勻性佳、且兼顧過濾性與穿透性的良好品質的過濾器。
1‧‧‧單絲(經紗)
2‧‧‧單絲(緯紗)
3‧‧‧經紗間隔
4‧‧‧緯紗間隔
A~D‧‧‧開口部面積
圖1係用於說明網開孔口部之面積的測定方法的圖。
高網目織物係屬於開孔間隔較短的織物,因而必需縮小節點的直徑,亦減少節點數量。一般係將單絲通過纖維徑×1.1倍的狹縫導件(slit guide)時而發生之斷絲次數視為節點數量,但本案發明人為了獲得更高度之纖維徑均勻性而進行深入鑽研,結果發現,將節點直徑與節點個數設於特定範圍內時,可使成為原布時的開孔變動減少,能高度兼顧過濾器的過濾性能與穿透性能。即,本發明的高精細高網目過濾器用單成分聚酯單絲,係在該單絲纖維長邊方向100萬公尺中所存在之相對於纖維直徑為2μm以上的節點,其直徑合計(%)必需滿足式(1)。
(xn:節點直徑,x':纖維直徑,k:纖維長邊方向100萬公尺中所含節點的個數)
式(1)的左邊係表示纖維直徑x'的節點之直徑xn的增加率,當存在大節點時,式(1)的左邊值增加。又,式(1)的左邊係加上在纖維長邊方向100萬公尺中,所存在的相對於纖維直徑達2μm以上的節點之直徑xn的增加率,當2μm以上的節點較多時,式(1)左邊的值增加。即,重要的是節點直徑小、節點數量亦少。本發明的單絲 係若式(1)左邊的值在10000以下,可獲得單絲均勻性佳、成為原布時的開孔變動小、可兼顧過濾性與穿透性之良好品質的過濾器。更佳係9000以下、特佳係8000以下。
本發明的單絲係在高精細高網目過濾器用途方面,纖度必需為3.0~13.0dtex。較佳係3.0~8.0dtex、更佳係3.0~6.0dtex。為了抑制編織性降低、以及使用為過濾器時的尺寸安定性之降低等發生,強度必需為5.0~6.5cN/dtex、5%伸長時的強度2.7~3.3cN/dtex。若強度未滿5.0cN/dtex,則過濾器的強度不足,容易發生網孔偏移,且容易發生過濾性能降低、破裂。若超越6.5cN/dtex,則在編織時發生因筘造成的切削,被織入織物中而成為缺陷。較佳係5.0~6.0cN/dtex。若5%伸長時的強度未滿2.7cN/dtex,容易發生過濾器的尺寸安定性降低、網孔偏移,且容易發生過濾性能降低、部分性孔塞。若超過3.3cN/dtex,則在編織時容易發生因筘造成的切削。較佳係2.7~3.0cN/dtex。
本發明之單絲係藉由含有氧化鈦0.20~0.60重量%,可良好地抑制作成為原布時的摩擦起毛缺陷、亦即可良好地抑制單絲因整經、編織步驟的導件而磨損、絲被切削的缺陷。藉由含有0.20重量%以上,可在纖維表面上形成微小凹凸,可使整經、編織步驟的步驟通過性良好,因而能防止單絲表面遭切削,可抑制所獲得原布之摩擦起毛缺陷。更佳係0.45重量%以上。若在0.60重量%以下,可抑制整經、編織步驟的導件之磨損傷,可防止因導件之磨損傷所造成的單絲切削,能抑制作成為原布時的摩擦起毛缺陷。所含氧化鈦的結晶形較佳係銳鈦礦型。使用雷射繞射、散射式粒度分佈計所測得之氧化鈦的平均粒徑較佳係0.6~0.8μm。氧化鈦的添加時期, 最好在酯交換反應結束後起至開始進行縮聚反應前的期間內。
本發明的過濾器用單絲係藉由將絲的固有黏度(IV)設為0.74以上,可在維持高強度、高剛性之下,抑制纖維表面的配向與結晶化,而能抑制纖維表面切削。若在1.20以下,則纖維配向的內外層差不致過大,不易發生纖維表面切削。
本發明單絲的特徵係由聚酯進行固相聚合,使用0.97~1.50dL/g的高IV聚酯,重點在於抑制固相聚合時的聚合物本身劣化。藉由將聚酯進行固相聚合時的最高溫度區域設為200~220℃,並將在最高溫度區域下進行的加熱時間設為180~240分鐘,可減少節點的直徑與個數,故較佳。雖然表現效果的機構尚未明確,但膠化物係以微小凝膠為核而大徑化,藉由減少固相聚合中的聚合物所承受之熱量,可抑制因聚合物本身劣化所造成之微小凝膠生成,在後續所施行熔融紡絲時能抑制膠化物成長,推測可抑制節點的直徑與個數。若固相聚合時的最高到達溫度未滿200℃,則不易獲得高IV的聚酯。若超過220℃,則節點的直徑與個數會增加。因此,更佳係200~210℃。若在最高溫度區域中的加熱時間未滿180分鐘,不易獲得高IV的聚酯。另一方面,若超過240分鐘,則節點的直徑與個數增加。因此,更佳係180~200分鐘。
再者,用於進行固相聚合的聚酯較佳係含有二價金屬或一價金屬,且金屬元素含有量M與磷元素含有量P的莫耳比係滿足式(I)、(II)所示關係:0.25≦M/P≦0.85 (I)
M=(M2+M1/2) (II)
(M2係表示二價金屬含有量,M1係表示一價金屬含有量)。
藉由滿足式(I),且將聚酯進行固相聚合時的最高溫度區域設為200~220℃、並將在最高溫度區域中的加熱時間設為180~240分,可獲得0.97~1.50dL/g的高IV聚酯。雖然表現效果的機構尚未明確,但可推測適度配位了磷化合物的金屬元素作用於COOH末端、OH末端,而降低酯化反應或脫EG反應的活化能,故容易進行聚酯的高分子量化。相對於金屬元素莫耳量,若磷元素莫耳量較多、亦即M/P較小時,因為金屬元素的觸媒作用去活化,推測將無法降低固相聚合反應的活化能。若相對於金屬元素莫耳量,磷元素莫耳量較少時、亦即M/P較大時,金屬元素的觸媒作用較弱,推測反應速度降低。又,藉由滿足式(I),可抑制聚合物本身的劣化,能抑制成為節點原因的膠化物生成。雖然表現效果的機構尚未明確,但可推測係因在觸媒金屬上適度配位磷化合物,而抑制金屬的觸媒作用,進而抑制對熱分解的作用之效果所造成。M/P較佳係0.25以上且0.85以下、更佳係0.40以上且0.65以下。金屬元素M係從觸媒作用的觀點而言,二價金屬M2較佳係選自Ca、Mg、Mn、Co之中,而一價金屬M1較佳係選自Na、Li、K之中。二價金屬M2與一價金屬M1分別亦可複數組合使用,為了抑制聚合物本身的劣化,二價金屬M2最好至少含有1種以上。
所使用聚酯的種類,係可舉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等芳香族聚酯。其中,從施行熔融紡絲時的操作性、與成本觀點而言,較佳係PET。
本發明所使用之聚酯,若為用於製造聚酯的裝置、技術製程為一般所採用者,則可使用任何裝置與製程。以下列舉具體 例,惟並不侷限於此。
本發明所使用的聚酯係可含有例如:Ca、Mg、Li、K、Na、Co、Zn、Sn、Ti、Ge、Sb、Al等各種金屬元素。聚合觸媒較佳係含有從Sb、Ti、Ge中所選擇的金屬化合物之至少其中任一種。聚合觸媒的添加時期最好在酯化反應結束後起至開始進行酯交換前的期間內。
酯交換反應法中,係將對苯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裝填於反應容器中。此時,藉由將乙二醇裝填量相對於總二羧酸成分設在1.7~2.3倍莫耳,可使反應性呈良好。使該等經150℃施行熔融後,添加作為觸媒的酯酸錳、三氧化二銻並攪拌。接著,一邊徐緩升溫至240℃,一邊餾出甲醇,而實施酯交換反應。
經酯交換反應後,添加磷化合物,使酯交換反應觸媒去活化。磷化合物並無特別的限定,可使用例如:磷酸、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膦醯基醋酸三甲酯、苯膦酸二甲酯等磷酸;磷酸酯、亞磷酸、亞磷酸酯及該等的金屬鹽等等。
再者,亦可添加各種添加劑,例如:消光劑、熱安定劑、消泡劑、固色劑、難燃劑、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紅外線吸收劑、螢光增白劑、可塑劑、耐衝撃劑等添加劑,或作為補強劑之蒙脫石、膨潤土、鋰膨潤石、板狀氧化鐵、板狀碳酸鈣、板狀軟水鋁石、或奈米碳管等添加劑。各種添加劑的添加時期,最好在酯化反應結束後起至開始進行酯交換前的期間內。
然後,將反應物裝填於聚合裝置中,一邊使聚合裝置內溫度徐緩升溫至290℃,一邊將聚合裝置內的壓力從常壓徐緩減壓至133Pa以下,而餾出乙二醇。在達既定攪拌轉矩的階段結束反 應,利用氮將反應系統內回復至常壓,於冷水中吐出呈股條狀,經切粒,獲得顆粒狀聚酯。然後,將顆粒狀聚酯裝填於固相聚合裝置中,於真空度0.30Torr以下從常溫施行加熱而獲得高IV聚酯。從在維持高IV之下,能減少固相聚合時聚合物所承受的熱量,以抑制微小節點的觀點而言,最好將固相聚合時的最高溫度區域設為200~220℃、在最高溫度區域中的加熱時間設為180~240分鐘。
本發明的單絲係使用上述聚酯,依照常法,使用紡絲噴絲嘴施行熔融紡絲而形成單絲,接著施行延伸而獲得。在紡絲步驟中亦可暫時將未延伸絲施行捲取,再重新提供至延伸步驟,但最好直接連結紡絲步驟進行延伸。
直接進行紡絲延伸時,最好使用數對的加熱輥,依一段或多段施行延伸,並依最終的纖度、強度、5%伸長時的強度成為既定範圍的方式決定延伸倍率。該延伸係可包含例如鬆弛延伸等鬆弛處理,可依5%伸長時的強度成為既定範圍的方式進行微調整。
藉由從噴絲嘴入口起至噴絲嘴吐出口之間形成過濾層,可抑制聚合物中含有之未熔融異物、以及抑制聚合物本身劣化的膠化物的排出,或使其分散。關於該過濾層,較佳係單絲直徑之約20~30%的開孔量,若未滿20%,則對噴絲嘴內施加異常壓力,導致噴絲嘴內零件與噴絲嘴本體破損。若達30%以上,則成為節點絲主因的未熔融異物與膠化物仍依粗大粒子狀態含於絲中,導致發生較大節點、或節點個數增加。又,藉由在過濾層中導入經積層金屬短纖維並燒結的過濾器,可使膠化物細微化,可更進一步抑制節點。
有關聚合物本身的劣化係關聯於聚合物輸送,藉由減 少配管彎曲、將從聚合物熔融起至吐出的時間設為在20分鐘以內、儘可能降低聚合物所承受的熱量,可降低生成節點的風險。
[實施例]
以下利用實施例針對本發明進行更具體說明。另外,實施例中的金屬元素含有量、磷元素含有量、氧化鈦含有量、單絲的節點品質、纖度、強度、5%伸長時的強度、固有黏度、網開孔口部的面積、摩擦起毛性能,係依照下述方法進行測定。
A.金屬元素含有量之測定方法
使2g聚酯在100℃~160℃溫度下,分解於濃HNO3/H2O2中,稀釋至一定濃度,利用ICP-MS進行測定。利用事前製成的標準曲線計算出各元素的含有量。測定精度係0.5ppm。
B.磷元素含有量、氧化鈦含有量之測定方法
將5g聚酯利用熱壓機裝置製成圓盤狀測定樣品,使用螢光X射線元素分析裝置測定磷元素含有量、氧化鈦含有量。
C.單絲之節點品質
(1)在紗架上掛上24個筒紗。
(2)將絲依750m/min速度進行鬆解,並通過光學式檢查機器(Sensoptic公司製PSD-200)。
(3)依絲長2.66m間隔測定纖維徑。測定係施行20分鐘。另外,依相對於標準纖維直徑增加了2μm以上的1個測定值,視為1個節點。
(4)待測定結束後,分別將紗架上所懸掛的24個筒紗更換其他的24個筒紗。
(5)(2)~(4)重複施行2次,由測定結果,針對相對於纖維直徑達2μm以上的節點,將直徑設為xn,並計算出下式(2)。式(2)越小,則節點品質越佳。
(xn:節點直徑;x':纖維直徑;k:纖維長邊方向108萬公尺中所含節點的個數)。
D.纖度(dtex)
利用捲絲管捲取將500m絲線,並將捲絲管質量(g)乘以20的值設為纖度。
E.強度(cN/dtex)、5%伸長時的強度(剛性)(cN/dtex)
根據JIS L1013(1999),使用ORIENTEC製張力機UCT-100進行測定。
F.固有黏度(IV)
在溫度25℃且純度98%以上的鄰氯酚(以下簡稱「OCP」)10mL中,溶解試料聚合物0.8g,於25℃溫度下,使用奧士華黏度計,依下式求取相對黏度ηr,並計算出固有黏度(IV)。
ηr=η/ηo=(t×d)/(to×do)
固有黏度(IV)=0.0242ηr+0.2634
其中,
η:聚合物溶液黏度
ηo:OCP黏度
t:溶液滴落時間(秒)
d:溶液密度(g/cm3)
to:OCP滴落時間(秒)
do:OCP密度(g/cm3)。
G.網開孔口部之面積
(1)經紗、緯紗均係使用本發明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的聚酯單絲,利用Sulzer型織機,依織機轉數200旋轉/分,編織寬2.2m、長300m的下述網板用紗(#300)。
經密度:300支/2.54cm
緯密度:300支/2.54cm
(2)將所獲得網板用紗安裝於驗布機上,目視搜尋黑條紋。因為黑條紋係網開孔口部較大於周邊開口部,因而可看到黑色紋路。
(3)黑條紋中,將特別粗的4處依長50cm×寬50cm切取。
(4)所切取的網板用紗利用光學式顯微鏡放大500倍,如圖1所示,求取網目之開口部最寬處之A的面積,以及從上述A起在斜線方向之隔著一個開孔間隔、且由單絲(經紗)(圖1中的1)與單絲(緯紗)(圖1中的2)所包圍的開口部之B~D等4處之開口部的面積[開口部A的情況係經紗間隔(圖1中的3)×緯紗間隔(圖1中的4)]。
(5)其餘之所切取之網板用紗亦施行同樣測定。
(6)求取所測得之網開孔口部面積的平均、最大值、最小值、差(最大值-最小值)。單絲的節點品質越良好,則差(最大值-最小值)越小。
H.摩擦起毛性能
(1)將聚酯單絲利用導件依張力7.8g固定。
(2)將筘(不鏽鋼製、厚0.15mm)垂直碰抵到絲,依672次/分的頻度在8.2cm範圍內進行往返擦拭。
(3)測定斷絲為止的擦拭次數。斷絲為止的次數越多,則編織時越不易發生摩擦起毛現象。
(4)重複(1)~(3)計4次,求取斷絲為止的次數之平均。
(實施例1)
將對苯二甲酸二甲酯100重量%、乙二醇58重量%(二羧酸成分的1.9倍莫耳)、醋酸鈷四水合物0.017重量%、及三氧化二銻0.03重量%,裝填於酯交換反應裝置中,於150℃下溶解。對該溶解物一邊歷時3小時升溫至240℃,一邊餾出甲醇。在餾出既定甲醇時結束酯交換反應。在已完成酯交換反應的反應物中,添加氧化鈦0.50重量%/磷酸0.012重量%/乙二醇1.6重量%的混合物,移入聚合裝置中。一邊將聚合裝置內溫度歷時120分鐘從235℃升溫至300℃,一邊將聚合裝置內壓力從常壓徐緩減壓至真空,而餾出乙二醇。在到達相當於固有黏度0.78的熔融黏度時,結束反應,利用氮氣將反應系統內返回常壓,從聚合裝置下部朝冷水吐出呈股條狀,經切粒,獲得顆粒狀聚酯樹脂組成物。極限黏度係0.78。該碎片於 0.20Torr真空度下,依未滿200℃施行預乾燥後,再於同真空下,依200~205℃施行191分鐘的固相聚合,獲得固有黏度1.01的聚酯樹脂碎片。
使用固有黏度1.01的聚酯樹脂碎片,依295℃溫度進行熔融,再使其流入於公知噴絲嘴中。從噴絲嘴吐出的絲線固有黏度係0.76。對從紡絲噴絲嘴吐出的聚酯單絲絲線賦予紡絲油劑,並依1000m/分的速度由非加熱的第1導絲輥進行牽引,然後在未先捲取狀態下,依1010m/分的速度利用加熱至90℃溫度的第1熱輥、依3077m/分的速度利用加熱至90℃溫度的第2熱輥、以及依3659m/分的速度加熱至130℃溫度的第3熱輥進行捲拉,而施行延伸與熱定型。然後,由控制為3649m/分的速度、且表面溫度分別成為30℃的2個非加熱導絲輥進行捲拉後,再依捲取張力成為0.3cN/dtex的方式控制紡綞轉數進行捲取,而獲得4.0dtex的聚酯單絲。該聚酯單絲的特性係如表1所示,具有細纖度、高強度、高剛性、及優異節點品質,且摩擦起毛性能亦良好。使用該單絲的高網目網板用紗之網開孔口面積均勻性亦良好。
(實施例2~5)
使用實施例1的聚酯,變更吐出量與延伸倍率,獲得纖度6.0~13.0dtex的高強度、高剛性聚酯單絲。任一者均單絲的節點品質、摩擦起毛性能佳,且原布的網開孔口面積均勻性亦良好。
(實施例6~10、比較例1~2)
實施例2中,除變更實施例1所使用聚酯的觸媒添加量、觸媒種類、磷元素添加量之外,其餘均依照與實施例2同樣地獲得單絲。該聚酯單絲的特性係如表2所示。實施例9係除了在添加磷酸之同時,亦添加磷酸氫鈉0.007重量%之外,其餘均依照與實施例2同樣地獲得單絲。實施例10係取代醋酸鈷四水合物,改為添加醋酸錳四水合物0.012重量%,並將磷酸添加量由0.012重量%變更為0.013重量%之外,其餘均依照與實施例2同樣地獲得單絲。比較例2係將醋酸鈷四水合物添加量由0.017重量%變更為0.013重量%,同時添加醋酸鈣一水合物0.06重量%,且將磷酸添加量由0.012重量%變更為0.013重量%之外,其餘均依照與實施例2同樣地獲得單絲。
(實施例11~14)
實施例2中,除了變更氧化鈦添加量之外,其餘均同樣地獲得聚酯單絲。該聚酯單絲的特性係如表3所示。
(實施例15~16、比較例3~4)
實施例2中,除了變更固相聚合的最高到達溫度之外,其餘均依照與實施例2同樣地獲得單絲。該聚酯單絲的特性係如表3所示。
(實施例17~18、比較例5~6)
實施例2中,除了變更固相聚合時在最高溫度區域中的加熱時間之外,其餘均依照與實施例2同樣地獲得單絲。該聚酯單絲的特性係如表3所示。

Claims (3)

  1. 一種高精細高網目過濾器用單成分聚酯單絲,其特徵為滿足下述A~D;A.在單絲纖維長邊方向100萬公尺中所存在之相對於纖維直徑為2μm以上的節點,其直徑合計(%)為依式(1)所示: (x n:節點直徑,x':纖維直徑,k:纖維長邊方向100萬公尺中所含節點的個數)B.單絲纖度為3.0~13.0dtex C.強度為5.0~6.5cN/dtex D.5%伸長時的強度為2.7~3.3cN/dtex。
  2. 如請求項1之高精細高網目過濾器用單成分聚酯單絲,其中,含有氧化鈦0.20~0.60重量%。
  3. 一種高精細高網目過濾器用單成分聚酯單絲之製造方法,係滿足下述A~D的高精細高網目過濾器用單成分聚酯單絲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將聚酯施行固相聚合,接著施行熔融紡絲而製造單絲時,用於固相聚合的聚酯中所含之二價金屬或一價金屬元素含有量M與磷元素含有量P的莫耳比係滿足式(I)、(II)所示關係,且將固相聚合時的最高溫度區域設為200~220℃之範圍,且在上述溫度範圍下的加熱時間設為180~240分鐘;A.在單絲纖維長邊方向100萬公尺中所存在之相對於纖維直徑為2μm以上的節點,其直徑合計(%)為依式(1)所示:[數1] (x n:節點直徑,x':纖維直徑,k:纖維長邊方向100萬公尺中所含節點的個數)B.單絲纖度為3.0~13.0dtex C.強度為5.0~6.5cN/dtex D.5%伸長時的強度為2.7~3.3cN/dtex;0.25≦M/P≦0.85 (I) M=(M 2+M 1/2) (II)(M 2係表示二價金屬含有量,M 1係表示一價金屬含有量)。
TW107129641A 2017-08-30 2018-08-24 高精細高網目過濾器用單成分聚酯單絲 TW2019197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5843 2017-08-30
JP2017-165843 2017-08-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9748A true TW201919748A (zh) 2019-06-01

Family

ID=65525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29641A TW201919748A (zh) 2017-08-30 2018-08-24 高精細高網目過濾器用單成分聚酯單絲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677709A4 (zh)
JP (1) JP7298155B2 (zh)
CN (1) CN110770376B (zh)
TW (1) TW201919748A (zh)
WO (1) WO20190444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7617B (zh) 2020-06-02 2024-02-09 东丽株式会社 聚酰胺单丝
EP4144900A1 (en) 2020-06-30 2023-03-08 Toray Industries, Inc. Polyester monofilament
WO2024071432A1 (ja) * 2022-09-30 2024-04-04 株式会社Nbcメッシュテック 血液濾過フィルタ及び血液濾過フィルタ部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94669A (ja) * 2004-01-08 2005-07-21 Teijin Fibers Ltd ポリエステルモノフィラメント
DE602006018573D1 (de) * 2005-07-28 2011-01-13 Teijin Fibers Ltd (spinngefärbtes) polyestermonofilament
JP4944561B2 (ja) * 2006-10-18 2012-06-06 帝人ファイバー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紗用モノフィラメント
JP2008101288A (ja) * 2006-10-18 2008-05-01 Teijin Fibers Ltd 寸法安定性に優れたスクリーン紗用モノフィラメント
CN101298703B (zh) * 2008-06-19 2012-02-08 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单头纺高模量低收缩聚酯工业长丝生产工艺
CN102165110B (zh) * 2008-09-26 2014-06-25 东丽株式会社 聚酯单丝、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其的丝网制造方法
JP5217059B2 (ja) * 2009-07-16 2013-06-19 帝人株式会社 寸法安定性に優れたスクリーン紗用モノフィラメント
JP5336615B2 (ja) 2012-01-06 2013-11-06 帝人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紗用モノフィラメント
JP2013194330A (ja) 2012-03-16 2013-09-30 Toray Ind Inc スクリーン紗用ポリエステルモノフィラ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JP2014118574A (ja) 2012-12-13 2014-06-30 Toray Ind Inc 芳香族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6052269A1 (ja) * 2014-09-30 2016-04-07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ラメントパッケー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77709A4 (en) 2021-04-28
EP3677709A1 (en) 2020-07-08
JPWO2019044449A1 (ja) 2020-08-06
JP7298155B2 (ja) 2023-06-27
CN110770376B (zh) 2022-11-08
CN110770376A (zh) 2020-02-07
WO2019044449A1 (ja) 2019-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02963B (zh) 液晶聚酯纖維及其製造方法
TW201919748A (zh) 高精細高網目過濾器用單成分聚酯單絲
TW201037109A (en) Polyester fiber,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polyester fiber, and tire code, tire, fiber material for reinforcing belt and belt each comprising the polyester fiber
TWI583835B (zh) 芯鞘複合纖維及其製造方法
JP5655632B2 (ja) アルカリ易溶出性ポリエステルからなる海島複合断面繊維
JP2007211035A (ja) 繊維用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高強度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シートベルト
WO2004063437A1 (ja)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及びそれを含む仮撚加工糸
CN113166978B (zh) 高精细高目数过滤器用芯鞘复合聚酯单纤丝
JP7392266B2 (ja) ハイメッシュスクリーン紗用複合ポリエステルモノフィラメン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17059B2 (ja) 寸法安定性に優れたスクリーン紗用モノフィラメント
JP2009108438A (ja) ポリアミドモノフィラ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JP2011058136A (ja) ポリエチレンナフタレートモノフィラ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JP5290891B2 (ja) スクリーン紗用芯鞘型複合モノフィラメント
EP4144900A1 (en) Polyester monofilament
KR20050092747A (ko) 이형 단면 폴리에스테르 섬유
JP5217058B2 (ja) 産業資材フィルター紗用ポリエチレンナフタレートモノフィラメント
JP2004124004A (ja) 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ポリエステル及び繊維
JP2011058135A (ja) ポリエステルモノフィラメント及びそれからなる繊維構造体
RU2303090C2 (ru) Волокна из сложного полиэфира с модифицированным поперечным сечением
JP2022041904A (ja) ハイメッシュスクリーン紗用芯鞘型複合モノフィラメン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77919A (ja)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及びそれからなる仮撚加工糸
JP2004277917A (ja)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織物
JP2011074552A (ja)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3234810A (ja) 低収縮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JP2004131860A (ja) 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繊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