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7957A - 卡匣、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卡匣、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7957A
TW201827957A TW106133435A TW106133435A TW201827957A TW 201827957 A TW201827957 A TW 201827957A TW 106133435 A TW106133435 A TW 106133435A TW 106133435 A TW106133435 A TW 106133435A TW 201827957 A TW201827957 A TW 20182795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coupling member
cassette
rotation
rotation axi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3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鴨志田成実
川上卓也
荻野博基
菅野一彦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7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795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1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relating to dr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7Drive mechanisms for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gea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1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mean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rocess cartridge, e.g. attachment, positioning of parts with each other, pressure/distance regul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5Pivotable subunit conn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03G21/1853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the process cartridge being mou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photosensitive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4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a positioning fun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7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Abstract

本發明是提供一種卡匣,其是將為了朝像載體將旋轉力傳達而設在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本體側卡合部,藉由前述裝置本體的本體蓋的開閉動作,對於不具備朝其旋轉軸線方向移動的機構的前述裝置本體,朝與前述像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垂直交叉的規定方向可取下,且該卡匣,是不會減損易用性能地對於前述裝置本體可取下。
朝與像載體的旋轉軸線平行的方向可移動的聯接器構件,是對應從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將卡匣取下時的卡匣的移動,伴隨朝與像載體的旋轉軸線垂直交叉的方向的移動,進入設在前述裝置本體的本體側卡合部的凹部的內側,從本體側卡合部受到旋轉力。

Description

卡匣、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將卡匣、感光體單元及前述卡匣和前述感光體單元可取下地裝設的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是例如,電子照片影印機、電子照片印表機(雷射光束印表機、LED印表機等)等。
且處理卡匣,是將像載體(感光體)、及作用於像載體的處理手段的至少一個一體地卡匣化,朝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的本體裝卸者。在此,前述處理手段,可舉例顯像手段、帶電手段、清潔手段等。處理卡匣,是例如可舉例將像載體、及作為前述處理手段的帶電手段一體地卡匣化者。且,例如可舉例將像載體、及作為前述處理手段的帶電手段、清潔手段一體地卡匣化者。且,例如可舉例將像載體、及作為前述處理手段的顯像手段、帶電手段、清潔手段一體地卡匣化者。
在此,前述卡匣和前述感光體單元,可以藉 由使用者本身對於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進行裝卸。因此,對於裝置的維修不需依靠維修人員,可以由使用者本身進行。藉此,可提高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的維修操作。
習知的構成,未具備:藉由前述裝置本體的本體蓋的開閉動作,將為了朝像載體等的旋轉體將旋轉力傳達而設在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本體側卡合部,朝其旋轉軸線方向移動的機構。且,對於這種構成的裝置本體,已知有關於朝對於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垂直交叉的規定方向可取下的處理卡匣的構成。且,與本體側卡合部卡合,朝前述旋轉體將旋轉力傳達的旋轉力傳達手段,已知有關於設在處理卡匣的卡匣側卡合部(聯接器構件)的構成。例如已知,藉由將聯接器構件朝其旋轉軸線方向可移動地構成,伴隨朝處理卡匣的裝置本體的裝卸動作,可使聯接器構件進行卡合動作及脫離動作的構成(日本專利公開編號第2009-134284號公報)。
本發明,為了發展上述的習知技術,是對於:將設在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本體側卡合部,藉由前述裝置本體的本體蓋的開閉動作,對於不具備朝其 旋轉軸線方向移動的機構的前述裝置本體,朝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垂直交叉的規定方向可取下,的卡匣或是感光體單元,可提供一種不會減損易用性能地對於前述裝置本體可取下的卡匣或是感光體單元。且,提供一種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可取下前述卡匣、前述感光體單元。
依據本發明的一態樣的話,可提供本案的第一發明的卡匣,是從具有可旋轉的本體側卡合部的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可取下,具有:i)旋轉體,其旋轉軸線是對於前述卡匣的取下方向實質上垂直交叉地配置,且可載持顯像劑;及ii)聯接器構件,是欲從前述本體卡合部朝前述旋轉體將旋轉力傳達而在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設在前述卡匣的一端側,且在: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軸線是與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平行的第一位置,和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軸線是與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平行且朝對於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垂直交叉方向從前述第一位置位移,在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方向比前述第一位置更朝前述卡匣的另一端側位移的第二位置,之間可移動。
依據本發明的其他的態樣的話,可提供一種感光體單元,是從具有可旋轉的本體側卡合部的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可取下,具有:i)感光體,其旋轉軸 線是對於前述感光體單元的取下方向實質上垂直交叉地配置;及ii)聯接器構件,是欲從前述本體卡合部朝前述感光體將旋轉力傳達而設在前述感光體的一端,且在: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軸線是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一致的第一位置,和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軸線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平行地彼此遠離,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方向比前述第一位置更朝前述感光體的另一端側位移的第二位置,之間可移動。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態樣的話,可提供一種卡匣,是可裝卸在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具有:i)可將顯像劑載持的旋轉體;及ii)聯接器構件,是欲朝前述旋轉體將旋轉力傳達而在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方向設在前述卡匣的一端,且在: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軸線是與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平行的第一位置,和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軸線是與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平行且朝對於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垂直交叉的垂直交叉方向從前述第一位置位移,在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方向比前述第一位置更朝前述卡匣的另一端側位移的第二位置,之間可移動。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態樣的話,可提供一種卡匣,是可裝卸在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具有:i)可將顯像劑載持的旋轉體;及ii)在前述旋轉體的長度方向設在前述卡匣的另一端側,朝前述旋轉體將旋轉力傳達用的旋轉力傳達構件;及iii)聯接器構件,是為了 朝前述旋轉力傳達構件將前述旋轉力傳達而設在前述旋轉力傳達構件,且伴隨維持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軸線對於前述旋轉力傳達構件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平行的狀態且彼此遠離,在前述旋轉體的長度方向朝向前述卡匣的另一端側移動。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態樣的話,可提供一種感光體單元,是使用在可裝卸在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處理卡匣,具有:i)感光體;及ii)聯接器構件,是欲朝前述感光體將旋轉力傳達而設在前述感光體的長度方向的一端,且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及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軸線是實質上一致的第一位置,和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及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軸線是在實質上平行的狀態下彼此遠離,比前述第一位置更朝前述感光體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側位移的第二位置,之間可移動。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態樣的話,可提供一種感光體單元,是使用在可裝卸在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處理卡匣,具有:i)感光體;及ii)欲朝前述感光體將旋轉力傳達而設在前述感光體的長度方向的一端的凸緣;及iii)聯接器構件,是欲朝前述凸緣將前述旋轉力傳達,使前述凸緣的旋轉軸線及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軸線在實質上平行的狀態下可移動地被安裝於前述凸緣;
前述聯接器構件是伴隨前述凸緣的旋轉軸線及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軸線從實質上一致的狀態彼此遠離的方式移動,使前述聯接器構件從前述凸緣承受力而朝 向前述感光體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移動。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態樣的話,可提供一種卡匣,是可裝設於具有可旋轉的本體側卡合部的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具有:i)旋轉體,其旋轉軸線是對於前述卡匣的裝設方向實質上垂直交叉地配置,可載持顯像劑;及ii)聯接器構件,是欲從前述本體卡合部朝前述旋轉體將旋轉力傳達而在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設在前述卡匣的一端側,且在: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軸線是與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平行的第一位置,和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軸線是與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平行且朝對於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垂直交叉方向從前述第一位置位移,在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方向比前述第一位置更朝前述卡匣的另一端側位移的第二位置,之間可移動。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態樣的話,可提供一種感光體單元,是可裝設於具有可旋轉的本體側卡合部的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具有:i)感光體,其旋轉軸線是對於前述感光體單元的裝設方向實質上垂直交叉地配置;及ii)聯接器構件,是欲從前述本體卡合部朝前述感光體將旋轉力傳達而設在前述感光體的一端,且在: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軸線是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一致的第一位置,和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軸線與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平行地彼此遠離,在前述感光體的旋轉軸線方向比前述第一位置更朝前述感光體的另一端側 位移的第二位置,之間可移動。
依據本發明的話,對於:將為了朝像載體等的旋轉體將旋轉力傳達而設在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本體側卡合部,藉由前述裝置本體的本體蓋的開閉動作,對於不具備朝其旋轉軸線方向移動的機構的前述裝置本體,朝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垂直交叉的規定方向可取下(或是可裝設)的卡匣、感光體單元,可提供不會減損易用性能地對於前述裝置本體可取下(或是可裝設)的卡匣或是感光體單元。且,可以提供將前述卡匣或是前述感光體單元可取下(或是可裝設)的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A‧‧‧裝置本體(畫像形成裝置本體)
B‧‧‧卡匣(處理卡匣)
10‧‧‧感光體滾筒
100、101、201‧‧‧本體側卡合部
108‧‧‧側板
150、250‧‧‧驅動側凸緣
160、260‧‧‧滑件
170、270‧‧‧推迫構件
180、181、280、281‧‧‧聯接器構件
191、192、291、292‧‧‧止脫銷
230‧‧‧中間滑件
240‧‧‧被導引銷
U1‧‧‧感光滾筒單元
U2、U22‧‧‧驅動側凸緣單元
U23‧‧‧聯接器單元
第1圖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的側剖面說明圖。
第2圖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斜視說明圖。
第3圖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處理卡匣的斜視說明圖。
第4圖是顯示將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處理卡匣裝設在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動作的斜視說明圖。
第5圖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處理卡匣的側剖面圖。
第6圖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一框體單元的斜視說明圖。
第7圖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二框體單元的斜視說明圖。
第8圖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第一框體單元及第二框體單元的結合說明圖。
第9圖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感光體單元的斜視說明圖。
第10圖是顯示將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感光體單元朝第二框體單元組裝的斜視說明圖。
第11圖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感光體單元的斜視說明圖及剖面說明圖。
第12圖是將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驅動側凸緣單元分解的斜視說明圖。
第13圖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的斜視說明圖。
第14圖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的側面說明圖。
第15圖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驅動側凸緣的斜視說明圖及剖面說明圖。
第16圖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驅動側凸緣及滑件及止脫銷的說明圖。
第17圖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的動作說明圖。
第18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本體側卡合部的斜視說明圖及剖面說明圖。
第19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本體側卡合部的支撐構成的說明圖。
第20圖是從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驅動側所見的處理卡匣裝設途中的斜視說明圖。
第21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與本體側卡合部卡合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22圖是放大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與本體側卡合部卡合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23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與本體側卡合部卡合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24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與本體側卡合部卡合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25圖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處理卡匣裝設完成時的說明圖。
第26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及感光體單元的驅動構成的斜視說明圖及剖面說明圖。
第27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旋轉力傳達路徑的斜視剖面圖。
第28圖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旋轉力傳達 時的剖面圖。
第29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從本體側卡合部脫離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30圖是放大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從本體側卡合部脫離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31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從本體側卡合部脫離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32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從本體側卡合部脫離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33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從本體側卡合部脫離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34圖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及本體側卡合部的斜視說明圖。
第35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與本體側卡合部卡合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36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從本體側卡合部脫離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37圖是將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聯接器單元分解的說明圖。
第38圖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感光體單元的斜視說明圖及剖面說明圖。
第39圖是將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驅動側凸緣單元分解的斜視說明圖。
第40圖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 及聯接器單元的動作說明圖。
第41圖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及聯接器單元的動作說明圖。
第42圖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及聯接器單元的動作說明圖。
第43圖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及聯接器單元的動作說明圖。
第44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與本體側卡合部卡合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45圖是放大顯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與本體側卡合部卡合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46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與本體側卡合部卡合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47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旋轉力傳達路徑的斜視剖面圖。
第48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從本體側卡合部脫離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49圖是放大顯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從本體側卡合部脫離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50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從本體側卡合部脫離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51圖是放大顯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從本體側卡合部脫離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52圖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 及本體側卡合部的斜視說明圖。
第53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從本體側卡合部脫離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54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從本體側卡合部脫離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55圖是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的處理卡匣的斜視說明圖及剖面說明圖。
第56圖是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的處理卡匣的斜視說明圖及剖面說明圖。
第57圖是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的卡匣的斜視說明圖。
第58圖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卡匣的側剖面圖。
第59圖是從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驅動側所見的卡匣的斜視說明圖。
第60圖是從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非驅動側所見的卡匣的斜視說明圖。
第61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裝置本體的驅動構成的立體圖及縱剖面圖。
第62圖是將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裝置本體的卡匣裝設部從非驅動側所見的立體圖。
第63圖是將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裝置本體的卡匣裝設部從驅動側所見的立體圖。
第64圖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感光體單元 的斜視說明圖。
第65圖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感光體單元的分解圖。
第66圖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驅動側凸緣單元的說明圖。
第67圖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驅動側凸緣單元的分解圖。
第68圖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的立體圖。
第69圖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的說明圖。
第70圖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驅動側凸緣的說明圖。
第71圖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驅動側凸緣及滑件及止脫銷的說明圖。
第72圖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滾筒軸承的說明圖。
第73圖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卡匣的裝設過程的說明圖。
第74圖是對於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的動作的說明圖。
第75圖是有關於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及本體驅動軸的卡合動作的說明圖。
第76圖是有關於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聯接 器構件及本體驅動軸的卡合動作的詳細的說明圖。
第77圖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及本體驅動軸的卡合時的說明圖。
第78圖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驅動傳達時的說明圖。
第79圖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及本體驅動軸的卡合時的說明圖。
第80圖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驅動側凸緣單元的變形例。
第81圖是有關於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及本體驅動軸的脫離動作的說明圖。
第82圖是有關於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及本體驅動軸的脫離動作的詳細的說明圖。
第83圖是有關於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及本體驅動軸的脫離動作的詳細的說明圖。
第84圖是有關於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及本體驅動軸的脫離動作的詳細的說明圖。
第85圖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本體驅動軸及滾筒驅動齒輪的立體圖。
第86圖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的變形例。
第87圖是將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聯接器單元分解的說明圖。
第88圖是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感光體單元 的斜視說明圖及剖面說明圖。
第89圖是將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驅動側凸緣單元分解的斜視說明圖。
第90圖是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及聯接器單元的動作說明圖。
第91圖是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及聯接器單元的動作說明圖。
第92圖是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及聯接器單元的動作說明圖。
第93圖是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及聯接器單元的動作說明圖。
第94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與本體側卡合部卡合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95圖是放大顯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與本體側卡合部卡合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96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與本體側卡合部卡合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97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從本體側卡合部脫離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98圖是放大顯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從本體側卡合部脫離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第99圖是顯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聯接器構件從本體側卡合部脫離時的動作狀態的說明圖。
使用圖面說明本發明的卡匣、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以下,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舉例雷射光束印表機的例,卡匣,舉例雷射光束印表機所使用的處理卡匣的例說明。又,在以下的說明,處理卡匣的寬度方向,是指將處理卡匣朝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裝卸的方向,與記錄媒體的搬運方向一致。且,處理卡匣的長度方向,是指與將處理卡匣裝卸於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方向實質上垂直交叉的方向,與像載體的旋轉軸線平行,且,與記錄媒體的搬運方向交叉的方向。且,說明文中的符號,是參照圖面用者,不是限定構成者。
(實施例1) (1)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的說明
首先,使用第1圖至第4圖,說明適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處理卡匣所使用的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在以下的說明,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以下稱為「裝置本體A」),是指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之中除了處理卡匣(以下稱為「卡匣B」)的部分。在此,卡匣B,是朝裝置本體A可裝卸(可裝設、或是可取下)。第1圖,是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的側剖面說明圖。第2圖,是裝置本體A的斜視說明圖。第3圖,是卡匣B的斜視說明圖。第4圖,是將卡匣B裝設在裝置本體A的動作的斜視說明圖。
如第1圖所示,裝置本體A,是在畫像形成時,從光學手段1將對應畫像資訊的雷射光L,朝像載體(旋轉體)也就是滾筒形狀的電子照片感光體10(以下稱為「感光滾筒10」)的表面照射。藉此,可在感光滾筒10形成對應畫像資訊的靜電潛像。此靜電潛像,是藉由後述的顯像滾子13由顯像劑t被顯像。其結果,在感光滾筒10上形成顯像劑像。
且與前述顯像劑像的形成同步,使收容了記錄媒體2的給紙托盤3a先端的擧升托板3b上昇,記錄媒體2是藉由給紙滾子3c、分離墊3d及對齊輥(影印機用)對3e等被搬運。
在複寫位置中,被配置有作為複寫手段的複寫滾子4。且,將顯像劑像及逆極性的電壓外加在此複寫滾子4。藉此,將形成於感光滾筒10表面的顯像劑像複寫在記錄媒體2。在此,記錄媒體2,是指用於形成由顯像劑所產生的畫像者,例如,記錄紙、標籤、OHP投影片。
顯像劑像被複寫的記錄媒體2,是透過搬運導引3f朝固定手段5被搬運。固定手段5,是具備驅動滾子5a、及將加熱器5b內藏的固定滾子5c。且,固定手段5,是在通過的記錄媒體2外加熱及壓力,將被複寫在記錄媒體2的顯像劑像固定在記錄媒體2。藉此,在記錄媒體2形成畫像。
其後,記錄媒體2,是藉由排出滾子對3g被 搬運,朝本體蓋8的排出部8c被排出。給紙滾子3c、分離墊3d、對齊輥(影印機用)對3e、搬運導引3f、及排出滾子對3g等是構成記錄媒體2的搬運手段。
接著,使用第2圖至第4圖說明,裝置本體A的卡匣B的裝設、及取下的方法。又,在以下的說明,將旋轉力從裝置本體A朝感光滾筒10被傳達的側稱為「驅動側」。且,在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方向將驅動側的相反側稱為「非驅動側」。
如第2圖所示,在裝置本體A中,設有設置卡匣B用的空間也就是設置部7。卡匣B的聯接器構件180,是在卡匣B被配置於此空間的狀態下,與裝置本體A的本體側卡合部100卡合(連結)。且,旋轉力是從本體側卡合部100,透過聯接器構件180,朝感光滾筒10被傳達(詳細如後述)。
如第2圖(a)所示,在裝置本體A的驅動側中,設有本體側卡合部100及驅動側導引部120。在此驅動側導引部120中,設有將卡匣B的裝卸導引的第一導引部120a及第二導引部120b。且,如第2圖(b)所示,在裝置本體A的非驅動側中,設有非驅動側導引部125。在此非驅動側導引部125中,設有將卡匣B的裝卸導引的第一導引部125a及第二導引部125b。又,驅動側導引部120及非驅動側導引部125,是將設置部7挾持地與裝置本體A內側的驅動側、非驅動側兩側面相面對地設置。
另一方面,如第3圖(a)所示,在卡匣B的 驅動側,設有將感光滾筒單元U1可旋轉地支撐用的滾筒軸承30。且,在此滾筒軸承30設有驅動側被支撐部30b。進一步,在卡匣B的驅動側中,在清潔框體21設有驅動側止轉部21e。且,如第3圖(b)所示,在卡匣B的非驅動側中,在清潔框體21設有非驅動側被支撐部21f及非驅動側導引部21g。
使用第4圖,說明對於裝置本體A的卡匣B的裝設。對於裝置本體A可開閉的本體蓋8,是以鉸鏈部8a、鉸鏈部8b為中心朝箭頭8u方向轉動地打開。藉此,裝置本體A內的設置部7會露出。且,將卡匣B,朝與卡匣B內的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垂直交叉的方向(第4圖箭頭X1方向)移動,而裝設在裝置本體A(設置部7)。在此裝設過程中,在卡匣B的驅動側中,驅動側被支撐部30b及驅動側止轉部21e,是各別被驅動側導引部120的第一導引部120a及第二導引部120b導引。同樣地,在卡匣B的非驅動側中,非驅動側被支撐部21f及非驅動側導引部21g,是各別被非驅動側導引部125的第一導引部125a及第二導引部125b導引。其結果,卡匣B,是被設在設置部7。其後,本體蓋8是藉由朝箭頭8d方向轉動而被關閉,完成卡匣B對於裝置本體A的裝設。且,將卡匣B從裝置本體A取下時,是將本體蓋8打開進行取下動作。這些的動作,是藉由使用者進行,使用者是將卡匣B的把手T把持將卡匣B移動。
在本實施例中,卡匣B設在設置部7,是稱 為「卡匣B被裝設於裝置本體A」。且,卡匣B是從設置部7被取下,是稱為「卡匣B從裝置本體A被取下」。進一步,對於被設在設置部7的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位置,是稱為「裝設完成位置」。
又,在上述的說明中,有關卡匣B的裝設形態,雖以由使用者本身將卡匣B插入至設置部7為止的構成為例舉例說明,但是不限於此。例如,使用者是將卡匣B插入至途中,從途中藉由卡匣B的自重插入設置部7的方式等,將最終的裝設動作由別的手段進行也可以。
在此說明「實質上垂直交叉」的意思。
在卡匣B及裝置本體A之間,為了將卡匣B平順地裝卸,在長度方向具有若干的間隙。因此,對於裝置本體A將卡匣B裝設時、及取下時,卡匣B整體也有可能在其間隙的範圍內若干傾斜。因此,嚴格上也有可能不是從垂直交叉方向的裝設及取下。但是,如此的情況,因為也可達成本發明的作用效果,所以也包含卡匣成為若干傾斜的情況,而稱為「實質上垂直交叉」。
(2)處理卡匣的概略說明
接著,使用第5圖至第8圖,說明適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卡匣B。第5圖,是卡匣B的剖面說明圖。第6圖,是第一框體單元18的斜視說明圖。第7圖,是第二框體單元19的斜視說明圖。第8圖,是第一框體單元18及第二框體單元19的結合說明圖。
如第5圖所示,卡匣B,是具備設有感光層的感光滾筒10。設有與感光滾筒10的表面接觸並作為帶電手段(處理手段)的帶電滾子11。帶電滾子11是藉由來自裝置本體A的電壓外加,將感光滾筒10表面一樣地帶電。且,帶電滾子11,是與感光滾筒10從動旋轉。對於此帶電的感光滾筒10,將來自光學手段1的雷射光L透過曝光開口部12曝光而形成靜電潛像。將此靜電潛像藉由後述的顯像手段顯像。
被收容於顯像劑收容容器14內的顯像劑t,是由可旋轉的顯像劑搬運構件17從顯像劑收容容器14的開口部14a朝顯像容器16內給進。顯像容器16,是具有作為顯像手段(處理手段)的顯像劑載體(以下,稱為顯像滾子)13。此顯像滾子13,是作為將顯像劑t可載持的旋轉體的功能。且,此顯像滾子13,是內藏磁鐵滾子(固定磁鐵)13c。且,與顯像滾子13的周面抵接地設有顯像刷片15。顯像刷片15,是限定附著在顯像滾子13的周面的顯像劑t的量,朝顯像劑t賦予摩擦帶電電荷。由此,在顯像滾子13表面形成顯像劑層。且,藉由吹出防止薄片24,防止顯像劑t從顯像容器16漏出。
顯像滾子13,是藉由設在顯像滾子13的長度方向兩端部的隔件滾柱13k(第6圖參照),對於感光滾筒10保持一定的游隙,且藉由推迫彈簧23a、推迫彈簧23b(第8圖參照)被按壓在感光滾筒10。且,使被外加電壓的顯像滾子13旋轉,朝感光滾筒10的顯像領域供給 顯像劑t。顯像滾子13,是藉由對應形成於感光滾筒10的靜電潛像將顯像劑t轉移,將感光滾筒10的靜電潛像可視像化,在感光滾筒10形成顯像劑像。即,感光滾筒10,是作為可載持顯像劑像(顯像劑)的旋轉體的功能。
其後,形成於感光滾筒10的顯像劑像,是藉由複寫滾子4被複寫在記錄媒體2。
且在清潔框體21中,作為清潔手段(處理手段)的清潔刷片20,是與感光滾筒10的外周面接觸地配置。清潔刷片20,其先端是與感光滾筒10彈性地接觸。且,清潔刷片20,是將前述顯像劑像複寫在記錄媒體2之後,將殘留在感光滾筒10的顯像劑t撥落。藉由清潔刷片20從感光滾筒10表面被撥落的顯像劑t,是被收容於除去顯像劑收容部21a。且,浸片22,是防止來自除去顯像劑收容部21a的顯像劑t的漏出。
卡匣B,是將第一框體單元18及第二框體單元19結合成一體。在此,說明第一框體單元18、及第二框體單元19。
第一框體單元18,是如第6圖所示,由顯像劑收容容器14及顯像容器16所構成。在顯像劑收容容器14中,設有顯像劑搬運構件17(未圖示)等的構件。在顯像容器16中,設有:顯像滾子13、顯像刷片15、顯像滾子13兩端部中的隔件滾柱13k、及吹出防止薄片24等的構件。
第二框體單元19,是如第7圖所示,設有清 潔框體21、清潔刷片20、及帶電滾子11等的構件。且,包含感光滾筒10的作為感光體單元的感光滾筒單元U1,是藉由滾筒軸承30及滾筒軸54,可旋轉地被支撐。
如第8圖所示,第一框體單元18的兩端部的轉動孔16a、轉動孔16b、及第二框體單元19的兩端部的固定孔21c、固定孔21d,是由單元結合銷25a、單元結合銷25b被結合。由此,第一框體單元18及第二框體單元19是可轉動地被結合。且,顯像滾子13,是藉由被設在第一框體單元18及第二框體單元19之間的推迫彈簧23a、推迫彈簧23b,透過隔件滾柱13k(第6圖參照),對於感光滾筒10保持一定的游隙地按壓。
(3)感光體單元的構成說明
接著,使用第9圖及第10圖,說明感光滾筒單元U1的構成。第9圖(a),是將感光滾筒單元U1從驅動側所見的斜視說明圖,第9圖(b),是從非驅動側所見的斜視說明圖。且,第9圖(c),是將感光滾筒單元U1分解的斜視說明圖。第10圖,是顯示將感光滾筒單元U1組入第二框體單元19的狀態的說明圖。
如第9圖所示,作為感光體單元的感光滾筒單元U1,是由感光滾筒10、驅動側凸緣單元U2、及非驅動側凸緣50等所構成。
感光滾筒10,是在表面被覆感光層的鋁等的導電性的構件。又,感光滾筒10,是內部為中空,或是 內部為中實也無妨。
驅動側凸緣單元U2,是被配置於沿著感光滾筒10的長度方向(旋轉軸線L1的旋轉軸線方向)的驅動側的端部。具體而言,如第9圖(c)所示,驅動側凸緣單元U2,是使驅動側凸緣(旋轉力被傳達構件(旋轉力傳達構件))150的嵌合支撐部150b嵌合在感光滾筒10端部的開口部10a2,由黏著和鉚接等被固定於感光滾筒10。且,驅動側凸緣150旋轉的話,感光滾筒10是一體地旋轉。在此,驅動側凸緣150是使驅動側凸緣150的旋轉軸線L151及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成為大致同軸(同一直線上)的方式,被固定於感光滾筒10。
在以下說明,朝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裝卸方向(裝設方向或是取下方向),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和驅動側凸緣150的旋轉軸線L151實質上垂直交叉的方向,進一步也有與本體側卡合部100(後述)的旋轉軸線L101實質上垂直交叉的方向。又,「大致同軸(大致同一直線上)」,是除了完全一致的同軸(同一直線上)的情況時以外,也包含藉由零件尺寸的參差不一等而從同軸(同一直線上)多少偏離的情況。在以下說明,也同樣。
非驅動側凸緣50,是在與感光滾筒10大致同軸上,被配置於感光滾筒10的非驅動側的端部10a1。非驅動側凸緣50是樹脂製,如第9圖(c)所示,在感光滾筒10非驅動側的端部10a1,由黏著和鉚接等被固定於感 光滾筒10。且,在非驅動側凸緣50中,為了將感光滾筒10電接地,而配置有導電性的接地板51。接地板51,是具有比感光滾筒10的內周面10b更大的突起部51a、突起部51b。且,突起部51a、突起部51b是藉由與感光滾筒10的內周面10b接觸,使接地板51與感光滾筒10電連接。
感光滾筒單元U1,是可旋轉地被支撐於第二框體單元19。如第10圖所示,在感光滾筒單元U1的驅動側,驅動側凸緣150的被支撐部150d是藉由滾筒軸承30的支撐部30a可旋轉地被支撐。滾筒軸承30,是藉由小螺釘26被固定於清潔框體21。另一方面,非驅動側凸緣50的軸承部50a(第9圖(b)參照),是藉由導電性的滾筒軸54可旋轉地被支撐在感光滾筒單元U1的非驅動側。在此,滾筒軸54因為是與接地板51的接觸部(未圖示)接觸,所以滾筒軸54是透過接地板51,與感光滾筒10電連接。且,卡匣B被裝設於裝置本體A的話,滾筒軸54是藉由與設於裝置本體A的本體接點部(未圖示)接觸,使感光滾筒10及裝置本體A被電連接。又,滾筒軸54是被壓入固定在被設在清潔框體21的非驅動側的支撐部21b。
(4)驅動側凸緣單元的說明
接著,使用第11圖至第15圖,說明驅動側凸緣單元U2的構成。第11圖(a),是對於將驅動側凸 緣單元U2安裝於感光滾筒10的狀態從驅動側所見的斜視說明圖。在第11圖(a)中為了說明,將感光滾筒10由虛線顯示,顯示被隱藏在感光滾筒10內部的部分。第11圖(b),是顯示第11圖(a)的S1剖面的剖面說明圖,第11圖(c),是顯示第11圖(a)的S2剖面的剖面說明圖。在第11圖(c)中為了說明,將驅動側凸緣150的滑動溝150s1由虛線顯示。第12圖,是將驅動側凸緣單元U2分解的斜視說明圖。第13圖是聯接器構件180的斜視說明圖。第14圖是聯接器構件180的說明圖。第15圖(a)、第15圖(b),是驅動側凸緣150的斜視說明圖。第15圖(c),是顯示第15圖(a)的S3剖面的剖面說明圖,為了說明,顯示聯接器構件180的凸部180m1、及止脫銷191、止脫銷192。第15圖(d),是聯接器構件180及驅動側凸緣150的斜視說明圖。第16圖是驅動側凸緣150及滑件160、止脫銷191、止脫銷192的說明圖,第16圖(b)是第16圖(a)所示的SL153剖面圖。在第16圖中為了說明,將感光滾筒10由二點虛線顯示。
如第11圖及第12圖所示,驅動側凸緣單元U2,是由作為旋轉力傳達構件的驅動側凸緣150、聯接器構件180、推迫構件170、滑件160、及止脫銷191、止脫銷192所構成。
在此,第11圖所示的「L151」,是顯示驅動側凸緣150旋轉時的旋轉軸線,在以下說明中,將「旋轉 軸線L151」稱為「軸線L151」。同樣地,「L181」,是顯示聯接器構件180旋轉時的旋轉軸線,在以下說明中,將「旋轉軸線L181」稱為「軸線L181」。
聯接器構件180是與推迫構件170、滑件160一起,被設在驅動側凸緣150的內部。且,藉由後述的構成,滑件160,是藉由止脫銷191、止脫銷192,而對於驅動側凸緣150不會朝軸線L151方向動作。
在本實施例中,推迫構件170是使用壓縮捲簧。如第11圖(b)、第11圖(c)所示,推迫構件170的一端部170a是與聯接器構件180的彈簧抵接部180d1抵接,另一端部170b是與滑件160的彈簧抵接部160b抵接。且,推迫構件170是在聯接器構件180及滑件160之間被壓縮,藉由推迫力F170將聯接器構件180朝驅動側(箭頭X9方向(卡匣B的外部))推迫。又,推迫構件,是彈簧、板彈簧、扭力彈簧、橡膠、海綿等的彈性體(使彈力發生者)的話可以適宜地選擇。但是,如後述,聯接器構件180,因為是朝與驅動側凸緣150的軸線L151平行的方向移動的構成,所以推迫構件170的種類有必要具有某程度的行程。因此,如捲簧等的可以具有行程的構件較佳。
接著,使用第13圖及第14圖,說明聯接器構件180的形狀。
如第13圖所示,聯接器構件180,主要是由凸部180m1、凸部180m2、第一突出部180a、第二突出部 180b、胴體部180c、嵌合部180h、及彈簧安裝部180d所構成。
首先,將與軸線L181垂直交叉的一方向稱為「軸線L182」,將與軸線L181、軸線L182的雙方垂直交叉的方向稱為「軸線L183」。
如第13圖及第14圖所示,凸部180m1、凸部180m2,是沿著軸線L182方向,從胴體部180c突出,凸部180m1及凸部180m2被設置在以軸線L181為基準彼此180度相面對的位置。凸部180m1及凸部180m2是同形狀,以下以凸部180m1為例說明形狀。
如第14圖(a)所示,凸部180m1,是從軸線L182方向所見,以軸線L181為基準的對稱形狀,且,五角形的形狀。在凸部180m1中,從軸線L182方向所見,具有對於軸線L181只傾斜角度θ 3的2面的部分,稱為作為傾斜部或是抵接部的被導引部180j1、被導引部180j2。在此,被導引部180j1、導引部180j2,是對於軸線L181傾斜。且,將被導引部180j1及被導引部180j2連接的部分,被稱為R形狀部180t1。進一步,與凸部180m1的軸線L183垂直的面,被稱為凸部端部180n1、凸部端部180n2。且,與凸部180m1的軸線L182垂直的面,被稱為旋轉力傳達部180g1。
又,形成凸部180m2的各部,也各別稱為被導引部180j3、被導引部180j4、R形狀部180t2、凸部端部180n3、凸部端部180n4、旋轉力傳達部180g2。
如第14圖(b)所示,第一突出部180a、第二突出部180b,是具有從圓筒形狀的胴體部180c的驅動側端部180c1朝向驅動側突出的球面的部位,以軸線L181為基準彼此點對稱的形狀。在此,第一突出部180a及第二突出部180b,是在聯接器構件180的旋轉半徑方向,形成於比包含胴體部180c的部分更內側。
如第13圖(a)所示,第一突出部180a及第二突出部180b是各別由本體抵接部180a1、本體抵接部180b1、第二本體抵接部180a2、第二本體抵接部180b2、旋轉力承受部180a3、旋轉力承受部180b3、第三本體抵接部180a5、第三本體抵接部180b5、先端面180a4、先端面180b4所形成。且,將旋轉力承受部180a3、旋轉力承受部180b3的驅動側先端部各別作為先端角部180a7、先端角部180b7。本體抵接部180a1、本體抵接部180b1是各別被設在第一突出部180a、第二突出部180b的外側。第一突出部180a、第二突出部180b,是聯接器構件180卡合於本體側卡合部100時、及聯接器構件180從本體側卡合部脫離時,與本體側卡合部100抵接的部分(詳細如後述)。
旋轉力承受部180a3、旋轉力承受部180b3,是具有與聯接器構件180的軸線L181平行的平面(第14圖(a))。又,在本實施例中,旋轉力承受部180a3、旋轉力承受部180b3是具有與軸線L183垂直的平面的形狀。在此,將旋轉力承受部180a3、旋轉力承受部180b3 及軸線L181的距離作為偏移(補償)V1。且,如第14圖(b)所示,第二本體抵接部180a2、第二本體抵接部180b2,是從軸線L183方向所見,對於聯接器構件180的軸線L181,具有角度θ 2的傾斜面。且,第三本體抵接部180a5、第三本體抵接部180b5,是從軸線L183方向所見,對於聯接器構件180的軸線L181,具有角度θ 1的傾斜面。
在此,本體抵接部180a1、本體抵接部180b1,是隨著朝向軸線L181的驅動側而接近軸線L181。在本實施例中,本體抵接部180a1、本體抵接部180b1,是由與胴體部180c的圓筒幾乎同徑的球面的一部分所構成,隨著朝向軸線L181的驅動側,使與軸線L181垂直的剖面中的外徑變小。
嵌合部180h是具有以軸線L181為中心軸的圓筒形狀,藉由作為保持構件(移動構件)的滑件160的圓筒部160a(第11圖(b)、第11圖(c)參照)幾乎無間隙地被嵌合支撐(詳細如後述)。在此,圓筒部160a是作為將聯接器構件180保持用的保持部的功能。彈簧安裝部180d,是如第13圖所示,被設在嵌合部180h的非驅動側端部。在彈簧安裝部180d中,設有與推迫構件170的一端部170a抵接的彈簧抵接部180d1,彈簧抵接部180d1,是與聯接器構件180的軸線L181大致垂直交叉的面。
接著,使用第15圖,說明驅動側凸緣150的 形狀。
如第15圖所示,在驅動側凸緣150中,設有:嵌合在感光滾筒10的內周面10b的嵌合支撐部150b、齒輪部150c、可旋轉地被支撐於滾筒軸承30的支撐部150d等。
在此,將與軸線L151垂直交叉的一方向稱為「軸線L152」,將與軸線L151、軸線L152的雙方垂直交叉的方向稱為「軸線L153」。
驅動側凸緣150的內部是中空形狀,將此稱為中空部150f。在中空部150f中,設有平面內壁部150h1、平面內壁部150h2、圓筒內壁部150r1、圓筒內壁部150r2、凹部150m1、凹部150m2。
平面內壁部150h1、平面內壁部150h2是具有與軸線L152垂直的平面,被設在以軸線L151為基準彼此180度相面對的位置。且,圓筒內壁部150r1、圓筒內壁部150r2是具有以軸線L151為中心軸的圓筒形狀,被設在以軸線L151為基準彼此180度相面對的位置。凹部150m1、凹部150m2是各別對於平面內壁部150h1、平面內壁部150h2具有段差,沿著軸線L152方向朝遠離軸線L151的方向形成。凹部150m1及凹部150m2是同形狀,因為被設在以軸線L151為基準彼此180度相面對的位置,所以以下以凹部150m1為例詳細說明形狀。
凹部150m1是從軸線L152方向所見,以軸線L151為基準的對稱形狀。如第15圖(c)所示,從軸線 L152方向所見,具有對於軸線L151與被導引部180j1至被導引部180j4只有相同的角度θ 3傾斜的面的部分,是稱為作為傾斜部或是抵接部的導引部150j1、導引部150j2。在此,導引部150j1、導引部150j2是對於軸線L151傾斜。在本實施例中,導引部150j1是對應被導引部180j1,導引部150j2是對應被導引部180j2,構成傾斜面。且,將連接導引部150j1及導引部150j2的部分,作成R形狀部150t1。且,與凹部150m1的軸線L153垂直的面,被稱為凹部端部150n1、凹部端部150n2。且,具有與軸線L152垂直交叉的平面的旋轉力被傳達部150g1,是對於平面內壁部150h1具有段差。進一步,在旋轉力被傳達部150g1中,設有滑動溝150s1。滑動溝150s1,如後述,是將止脫銷191、止脫銷192支撐的貫通孔,從軸線L152方向所見,將軸線L153方向作成長邊的長方形狀。
形成凹部150m2的各部,也各別稱為旋轉力被傳達部150g2、導引部150j3、導引部150j4、R形狀部150t2、滑動溝150s4、及凹部端部150n3、凹部端部150n4。
又,將中空部150f的驅動側端部,稱為開口部150e。
如第11圖、第12圖、及第15圖(d)所示,聯接器構件18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150,使軸線L182與軸線L152成為平行的方式,被配置於驅動側凸緣 150的中空部150f。在此,旋轉力傳達部180g1、旋轉力傳達部180g2及旋轉力被傳達部150g1、旋轉力被傳達部150g2,是朝軸線L182方向幾乎無間隙地嵌合。由此,對於聯接器構件180的朝驅動側凸緣150的軸線L182方向的移動被限制(第11圖(b)、第15圖(d)參照)。且,如第11圖(c)所示,聯接器構件180是使軸線L181及軸線L151成為大致同軸的方式被配置於中空部150f時,在胴體部180c及圓筒內壁部150r1、圓筒內壁部150r2之間,設有間隙D。此外,如第15圖(c)所示,凸部端部180n1及凹部端部150n1之間、及凸部端部180n2及凹部端部150n1之間,也設有軸線L153方向的間隙E1。由此,聯接器構件18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150,朝軸線L183方向可移動。在此,使間隙E1比間隙D更大的方式,設定凸部180m1、凹部150m1的形狀。又,在本實施例中,在聯接器構件180設有凸部180m1,在凸緣150設有150m1,但是將凹凸關係相反也可以。前述的傾斜部,是設在聯接器構件180及凸緣150的一方或是另一方也可以。即,傾斜部,是設在聯接器構件180及凸緣150的至少一方較佳。
接著,使用第11圖及第12圖,說明滑件160及止脫銷191、止脫銷192的形狀。
如第11圖及第12圖所示在滑件160中,設有圓筒部160a、及推迫構件170的另一端部170b抵接的抵接部160b、貫通孔160c1至貫通孔160c4。在此,將圓 筒部160a的中心軸稱為「軸線L161」。
圓筒部160a,是將聯接器構件180的嵌合部180h,幾乎無間隙地嵌合支撐。由此,聯接器構件180,是由軸線L181與軸線L161成為大致同軸上的方式被保持的狀態,朝軸線L181方向可移動。
另一方面,如第11圖(b)、第12圖(c)及第15圖(c)所示,圓筒形狀的止脫銷191、止脫銷192,是使其中心軸成為與軸線L152平行的方式,插通滑件160的貫通孔160c1至貫通孔160c4。且,止脫銷191、止脫銷192,是藉由被支撐於驅動側凸緣150的滑動溝150s1、滑動溝150s4,使滑件160及驅動側凸緣150被連結。
如第11圖(c)、第16圖(a)所示,止脫銷191、止脫銷192是朝軸線L153方向被並列配置。此外,止脫銷191、止脫銷192的直徑,是設定成比滑動溝150s1、滑動溝150s4的軸線L151方向的寬度更小。由此,滑件160,是成為保持軸線L161及軸線L151平行的狀態。且,滑件160,成為無法對於驅動側凸緣150朝軸線L151方向移動。換言之,滑件160,成為可以朝對於軸線L151實質上垂直交叉的垂直交叉方向移動。
且如第11圖(b)、第16圖(b)所示,驅動側凸緣150的嵌合支撐部150b(第16圖(a)參照)是藉由與感光滾筒10的開口部10a2嵌合地被固定,來防止止脫銷191、止脫銷192朝軸線L152方向脫出。此 外,將止脫銷191及止脫銷192的長度G1,設定成比旋轉力傳達部150g1及旋轉力傳達部150g2的距離G2更充分大。由此,止脫銷191、止脫銷192,是成為不會從滑動溝150s1及滑動溝150s4脫離。
進一步,在止脫銷191及滑動溝150s1的一端部150s2之間、及止脫銷192及滑動溝150s1的另一端部150s3之間,是設有比間隙D更大的間隙E2(第11圖(c)、第16圖(a)參照)。且,在止脫銷191及滑動溝150s4的一端部150s5之間、及止脫銷192及滑動溝150s4的另一端部150s6之間,也設有與間隙E2同樣的間隙(第16圖(a)參照)。此外,在貫通孔160c1至貫通孔160c4和滑動溝150s1、滑動溝150s4塗抹潤滑劑(未圖示)。由此,滑件160,成為可以對於驅動側凸緣150,朝軸線L153方向平滑地移動。
如第15圖(c)所示,作為傾斜部或是抵接部的導引部150j1、導引部150j2、及作為傾斜部或是抵接部的被導引部180j1、被導引部180j2可抵接(在此,導引部150j1(150j2)及被導引部180j1(180j2)的雙方沒有必要傾斜,只要其中任一方傾斜即可)。且,藉由彼此抵接,使聯接器構件180,不會從驅動側凸緣150的開口部150e脫離。且,聯接器構件180是藉由推迫構件170,使被導引部180j1、被導引部180j2與導引部150j1、導引部150j2抵接,朝驅動側被推迫。且,導引部150j3、導引部150j4及被導引部180j3、被導引部180j4 的關係也同樣。
在此,如前述,凸部180m1、凸部180m2,是從軸線L182方向所見,以軸線L181為基準的對稱形狀。且,凹部150m1、凹部150m2,是從軸線L152方向所見,以軸線L151為基準的對稱形狀。因此,聯接器構件180,是藉由推迫構件170朝驅動側被推迫,藉由被導引部180j1至被導引部180j4及導引部150j1至導引部150j4抵接,使軸線L181與軸線L151成為大致同軸地配置。
藉由以上的構成,聯接器構件180,是成為透過滑件160,保持軸線L181及軸線L151對於驅動側凸緣150平行的狀態。且,聯接器構件180,對於驅動側凸緣150,朝軸線L181方向及軸線L183方向可移動。進一步,聯接器構件180,是使朝對於驅動側凸緣150的軸線L182方向的移動被限制。且,聯接器構件180,是藉由推迫構件170的推迫力F170,對於驅動側凸緣150,朝驅動側(第11圖中箭頭X9方向)被推迫,並且使軸線L181及軸線L151成為大致同軸的方式被推迫。
又,在本實施例中,驅動側凸緣150、聯接器構件180、滑件160是樹脂製,其材質,是聚縮醛和聚碳酸酯等。且,止脫銷190是金屬製,其材質是鐵或不銹鋼等。但是,對應將感光滾筒10旋轉用的負荷扭矩,讓前述各零件成為金屬製、樹脂製等,前述各零件的材質可適宜選擇樹脂製及金屬製。
且在本實施例中,齒輪部150c是使聯接器構件180將從本體側卡合部100承受的旋轉力傳達至顯像滾子13者,斜齒齒輪,或是平齒齒輪是與驅動側凸緣150一體成形。又,顯像滾子13的旋轉不透過驅動側凸緣150也可以。在該情況中,可以消除齒輪部150c。
接著,參照第12圖及第15圖(d),說明驅動側凸緣單元U2的組裝步驟。首先,如第15圖(d)所示,將聯接器構件180插入驅動側凸緣150的空間部150f。此時,如前述,使軸線L182及軸線L152是成為平行的方式,配合聯接器構件180及驅動側凸緣150的相位插入。接著,如第12圖所示,將推迫構件170組裝。推迫構件170是藉由聯接器構件180的軸部180d2及滑件160的軸部160d使徑方向的位置被限制。又,推迫構件170,是預先組合於軸部180d2及軸部160d的其中任一或是雙方也可以。此時,可將推迫構件170對於軸部180d2(或是軸部160d)壓入,使推迫構件170不脫離的話,組裝的作業性可提高。其後,使嵌合部180h嵌合在圓筒部160a的方式,將滑件160插入空間部150f。且,如第12圖(c)、第12圖(d)所示,將止脫銷191、止脫銷192從滑動溝150s1朝貫通孔160c1至貫通孔160c4、滑動溝150s4插通。
(6)聯接器構件的動作說明
接著,使用第17圖,說明聯接器構件180的 動作。第17圖(a1)是顯示聯接器構件180的軸線L181及驅動側凸緣150的軸線L151為一致,導引部150j1至導引部150j4及被導引部180j1至被導引部180j4抵接的狀態的說明圖。第17圖(a2),是顯示聯接器構件180對於驅動側凸緣150朝與軸線L183平行的箭頭X51方向移動的狀態的說明圖。第17圖(a3),是顯示由導引部150j1至導引部150j4及被導引部180j1至被導引部180j4抵接的狀態,使聯接器構件180沿著軸線L151朝非驅動側方向(箭頭X8方向)移動的狀態的說明圖。第17圖(b1)至第17圖(b3),是將第17圖(a1)至第17圖(a3),各別由與軸線L183平行的SL183剖面顯示的剖面說明圖。在第17圖(b1)至第17圖(b3)中為了說明,顯示聯接器構件180未切斷的狀態,將驅動側凸緣150的導引部150j3、導引部150j4及滑動溝150s4由虛線顯示。
首先,聯接器構件180,是藉由推迫構件170的推迫力F170,如第17圖(b1)所示,使導引部150j3、導引部150j4及被導引部180j3、被導引部180j4抵接,使軸線L181及軸線L151大致同軸。且此時,聯接器構件180的第一突出部180a、第二突出部180b,是從驅動側凸緣150的開口部150e朝驅動側突出。在此,推迫構件170是作為彈性構件的彈簧。
接著,如第17圖(a2)所示,將聯接器構件180,對於驅動側凸緣150朝與軸線L183平行的箭頭X51 方向,只有移動距離p3。如此的話,如第17圖(b2)所示,聯接器構件180,是由被導引部180j4及驅動側凸緣150的導引部150j4抵接的狀態,抵抗推迫構件170的推迫力F170,朝沿著導引部150j4的方向(箭頭X61方向)移動。此時,聯接器構件180,是維持軸線L181對於軸線L151平行的狀態。因此,聯接器構件180,是直到胴體部180c與圓筒內壁部150r1抵接為止,即,直到聯接器構件180的軸線L183方向的移動距離p3與間隙D相等為止,朝箭頭X61方向可移動。另一方面,滑件160,是藉由止脫銷191、止脫銷192,只有朝軸線L183方向可移動。因此,滑件160,是與聯接器構件180朝箭頭X61方向的移動連動,與止脫銷191、止脫銷192一體,朝箭頭X51方向移動。
且將聯接器構件180朝與箭頭X51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時也同樣,聯接器構件180是朝沿著導引部150j3的方向移動。
另一方面,如第17圖(b3)所示,將聯接器構件180朝箭頭X8方向移動的話,聯接器構件180,是在嵌合部180h被支撐於滑件160的圓筒部160a的狀態下,抵抗推迫構件170的推迫力F170朝箭頭X8方向移動。此時,在聯接器構件180的被導引部180j3、被導引部180j4及驅動側凸緣150的導引部150j3、導引部150j4之間形成間隙。且,聯接器構件180,可以從驅動側凸緣150的開口部150e朝驅動側凸緣150內側的空間部150f 移動至完全被收容的狀態為止。
如以上說明,聯接器構件18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150,朝軸線L181方向及軸線L183方向可移動。且,藉由導引部150j1至導引部150j4及被導引部180j1至被導引部180j4的抵接,使聯接器構件180對於驅動側凸緣150,與朝軸線L183方向的移動連動地朝軸線L181方向可移動。
(7)裝置本體的本體側卡合部及驅動構成的說明
接著,使用第18圖及第19圖,說明裝置本體A中,將感光滾筒10旋轉的構成。第18圖,是顯示本體側卡合部100的形狀的說明圖。
在此,第17圖所示的「L101」,是顯示本體側卡合部100旋轉時的旋轉軸線,在以下說明中,將「旋轉軸線L101」稱為「軸線L101」。且,將與軸線L101垂直交叉的一方向稱為「軸線L102」,將與軸線L101、軸線L102的雙方垂直交叉的方向稱為「軸線L103」。
第18圖(a)、第18圖(b),是顯示裝置本體A的本體側卡合部100的斜視說明圖。第18圖(c),是顯示第18圖(b)的S6剖面的剖面說明圖(包含軸線L101,由與軸線L102垂直交叉的平面切斷的剖面圖)。第19圖,是顯示本體側卡合部100的支撐方法的說明圖。第19圖(a),是裝置本體A的驅動側的側面圖,第19圖(b),是第19圖(a)的S7剖面,顯示本 體側卡合部100的支撐構成的剖面說明圖。
如第18圖(a)所示,在本體側卡合部100中,設有圓筒形狀的驅動軸100j、驅動齒輪部100c。在驅動軸100j的內側中設有圓筒形狀的內壁100b、旋轉力賦予部100a1、旋轉力賦予部100a2。在驅動軸100j的內側,藉由內壁100b、旋轉力賦予部100a1、旋轉力賦予部100a2形成的空間是稱為空間部100f。如第18圖(b)、第18圖(c)所示,在旋轉力傳達時,聯接器構件180是進入此空間部100f使旋轉力被傳達。且,將空間部100f的軸線L101方向中的卡匣B側的端部,稱為開口端部100g。
旋轉力賦予部100a1、旋轉力賦予部100a2,是以本體側卡合部100的軸線L101為基準而彼此點對稱的形狀,各別具有沿著與軸線L102平行的方向的圓筒面100e1、圓筒面100e2。且,在旋轉力賦予部100a1、旋轉力賦予部100a2中,在軸線L103方向最突出的部分,各別作為最凸部100m1、最凸部100m2。此旋轉力賦予部100a1、旋轉力賦予部100a2,是在最凸部100m1、最凸部100m2與聯接器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3、旋轉力承受部180b3抵接,朝聯接器構件180將旋轉力傳達。在此,軸線L101及最凸部100m1、最凸部100m2的軸線L103方向的距離,作為偏移(補償)V2。進一步,如第18圖(a)所示,旋轉力賦予部100a1、旋轉力賦予部100a2,各別具有與軸線L103垂直交叉的平面壁部 100k1、平面壁部100k2。且,將平面壁部100k1、平面壁部100k2的開口端部100g側的稜線部各別作為退避力賦予部100n1、退避力賦予部100n2。
旋轉力賦予部100a1及旋轉力賦予部100a2,是藉由由內壁100b連接,可提高強度。因此,本體側卡合部100,可以朝聯接器構件180圓滑地將旋轉力傳達。
在本體側卡合部100的軸線L101方向中,在卡匣B側的相反側,設有以軸線L101為中心的驅動齒輪部100c。驅動齒輪部100c,是對於本體側卡合部100一體或是不可旋轉地固定,驅動齒輪部100c若繞軸線L101周圍旋轉的話,本體側卡合部100也繞軸線L101周圍旋轉。
如第19圖(a)、第19圖(b)所示,軸承構件103的內徑部103a,是將本體側卡合部100的驅動軸100j的外形部100j1支撐。且,軸承構件104的外形部104a,是將本體側卡合部100的內壁部100b支撐。且,軸承構件103、軸承構件104,是使各中心線與軸線L101成為大致同軸的方式,被固定於構成裝置本體A的框體的側板108、側板109。因此,本體側卡合部100,是在其徑方向,被正確地定位在裝置本體A的規定位置。
(8)聯接器構件的卡合動作的說明
接著,使用第20圖至第23圖,說明聯接器構件180的卡合動作。第20圖,是顯示朝卡匣B的裝置 本體A的裝設狀態中的卡匣B的驅動側的主要部分的立體圖。第21圖及第23圖,是對於聯接器構件180與本體側卡合部100卡合時的狀態的剖面說明圖。第21圖(a)、第23圖(a)是各別顯示裝設方向及S8剖面圖、S12剖面圖的切斷方向的說明圖。第21圖(b1)至(b4),是顯示第21圖(a)的S8剖面,顯示聯接器構件180移動,與本體側卡合部100卡合的狀態的剖面說明圖。第22圖(a)、第22圖(b)是各別放大第21圖(b1)、第21圖(b2)的驅動側凸緣單元U2、及作為固定構件的抵接部108a附近的放大圖。在第21圖(b2)中為了說明,將裝設初期狀態(如後述)中的第一突出部180b由虛線顯示。第23圖(b1)、第23圖(b2),是顯示第23圖(a)的S12剖面,顯示裝設卡匣B的過程的剖面說明圖。又,在以下說明,「卡合」是指軸線L151及軸線L101被配置成大致同軸,聯接器構件180及本體側卡合部100可將旋轉力傳達的狀態。以下,以顯示旋轉力賦予部100a2及旋轉力承受部180b3接觸,本體側卡合部100及聯接器構件180的卡合完成的狀態的圖為例舉例說明。
首先,如第21圖(a)所示,說明聯接器構件180的軸線L183、及卡匣B的裝設方向(箭頭X1方向)成為平行的情況。如第20圖所示,卡匣B,是沿著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垂直交叉的方向,且,與驅動側凸緣150的軸線L151實質上垂直交叉的方 向(箭頭X1方向)移動,而裝設於裝置本體A。如第21圖(b1)、第22圖(a)所示,卡匣B開始被裝設於裝置本體A時,聯接器構件180,是藉由推迫構件170的推迫力F170,從驅動側凸緣150的開口部150e朝最驅動側突出的狀態。將此狀態,作為裝設初期狀態。此時的聯接器構件180的位置是第一位置(=突出位置)。此時,聯接器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1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181及旋轉軸線L1是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181也與驅動側凸緣150的軸線L1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181及旋轉軸線L151是實質上一致。
從裝設初期狀態,將卡匣B朝箭頭X1方向移動的話,聯接器構件180的本體抵接部180b1,會與裝置本體A的側板108的抵接部108a抵接。如此的話,如第21圖(b1)、第22圖(a)所示,本體抵接部180b1,是從作為固定構件的抵接部108a,受到由裝設所產生的力F1(退避力)。力F1,因為是朝向構成本體抵接部180b1的大致球面的中心方向,對於軸線L183,朝向只有比角度θ 3的餘角θ 31更小角度θ 7地傾斜的方向。因此,聯接器構件180若受到力F1的話,被導引部180j1是由與驅動側凸緣150的導引部150j1抵接的狀態,朝沿著導引部150j1的箭頭X61方向,抵抗推迫構件170的推迫力F170移動。
接著,如第21圖(b2)、第22圖(b)所示,進一步將卡匣B朝箭頭X1方向移動。如此的話,聯接器的胴體部180c及驅動側凸緣150的圓筒內壁部150r1抵接,使對於聯接器構件180的驅動側凸緣150的朝箭頭X61方向的移動被限制。此時,在軸線L181方向中,將聯接器構件180從裝設初期狀態移動的量作為移動量N(第22圖(b)參照)。移動量N,是依據對於導引部150j1至導引部150j4的軸線L181的傾斜θ 3(第15圖參照)、及間隙D(第11圖(c)參照)被決定。
在第22圖(b)所示的狀態下,與裝設初期狀態相比,聯接器構件180只有移動量N朝箭頭X8方向移動。如此的話,因為力F1是朝向構成本體抵接部180b1的大致球面的中心,所以力F1及軸線L183的形成角度θ 7,是與裝設初期狀態相比增大。且隨此,力F1的箭頭X8方向的分力F1a,是與裝設初期狀態相比增大。藉由此分力F1a,聯接器構件180,可以抵抗推迫構件170的推迫力F170進一步朝箭頭X8方向移動,通過側板108的抵接部108a。
其後,如第21圖(b3)所示,卡匣B是由聯接器構件180朝驅動側凸緣150的空間部150f內部移動的狀態,朝箭頭X1方向移動。此第21圖(b3)的聯接器構件180的位置是第二位置(退避位置)。此時,聯接器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1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181 及旋轉軸線L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1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181也與驅動側凸緣150的軸線L1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181及旋轉軸線L15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1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此第二位置(退避位置)時,與第一位置(突出位置)時相比,聯接器構件180是朝感光滾筒10側(感光滾筒10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側)位移(移動/退避)。
且如第21圖(b4)所示,將卡匣B移動至裝設完成位置為止時,藉由對於後述的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定位手段,使本體側卡合部100的軸線L101及驅動側凸緣150的軸線L151位於大致同軸。此時,藉由推迫構件170的推迫力F170,使聯接器構件180朝箭頭X9方向移動。同時,聯接器構件180,是沿著導引部150j1移動,使軸線L181與驅動側凸緣150的軸線L151一致。
且聯接器構件180,是進入本體側卡合部100的空間部100f。此時,聯接器構件180及本體側卡合部100成為朝軸線L101方向重疊的狀態。同時,旋轉力承受部180b3,是與旋轉力賦予部100a2相面對,旋轉力承受部180a3是與旋轉力賦予部100a1成為相面對的狀態。如此的話,聯接器構件180及本體側卡合部100卡合,聯接器構件180成為可旋轉的狀態。又,此時的聯接器構件180的位置,是與前述的第一位置(突出位置)幾乎相同。
又,將卡匣B移動至裝設完成位置為止時,依據本體側卡合部100的旋轉方向的相位,第一突出部180a、第二突出部180b、及旋轉力賦予部100a1、旋轉力賦予部100a2,是從軸線L101方向所見具有重疊的情況。此情況,聯接器構件180無法進入空間部100f。這種情況時,本體側卡合部100,是藉由由後述的驅動源旋轉,使第一突出部180a、第二突出部180b及旋轉力賦予部100a1、旋轉力賦予部100a2從軸線L101方向所見成為未重疊。且,聯接器構件180可以藉由推迫構件170的推迫力F170,進入空間部100f。即,本體側卡合部100,可以藉由驅動源一邊旋轉一邊與聯接器構件180卡合,使聯接器構件180開始旋轉。
接著,如第23圖(a)所示,說明聯接器構件180的軸線L183、及卡匣B的裝設方向(箭頭X1方向)為垂直交叉的情況。
如第23圖(b1)所示,將卡匣B朝箭頭X1方向移動。如此的話,第三本體抵接部180b5是與抵接部108a抵接。此時,第三本體抵接部180b5,是從抵接部108a,受到由卡匣B的裝設所產生的力F2。第三本體抵接部180b5,是如前述,因為對於軸線L181只傾斜角度θ 1(第14圖(b)參照),所以力F2,是對於軸線L182只傾斜角度θ 1,力F2的箭頭X8方向的分力F2a會發生。因此,進一步將卡匣B朝箭頭X1方向移動的話,如第23圖(b2)所示,聯接器構件180,可以藉由分力 F2a,抵抗推迫構件170的推迫力F170朝箭頭X8方向移動,通過抵接部108a。在此,第三本體抵接部180b5及軸線L181的形成角度θ 1,是設定成可抵抗推迫構件170的推迫力F170,使聯接器構件180可以藉由分力F2a朝箭頭X8方向移動。其後,與第21圖(b3)、第21圖(b4)同樣,可以由聯接器構件180朝驅動側凸緣150的空間部150f內部移動的狀態,將卡匣B移動至裝設完成位置為止。
又,在前述的說明中,卡匣B的裝設方向X1、及軸線L183的方向雖以平行及垂直交叉的情況為例舉例說明。但是,與前述說明的裝設方向相異的情況也同樣,聯接器構件180,可以朝箭頭X8方向移動,通過抵接部108a。在此聯接器構件180,是藉由力F1沿著導引部150j1至導引部150j4朝箭頭X8方向移動,或是藉由力F1或是力F2的箭頭X8方向的分力F1a或是分力F2a朝箭頭X8方向移動。
因此,對於卡匣B朝裝置本體A的裝設方向,無論聯接器構件180、及本體側卡合部100的旋轉方向的相位是任何的關係,藉由前述的構成,皆可以將卡匣B裝設在裝置本體A。
如以上說明,依據本實施例的構成的話,在裝置本體A和卡匣B不需要設置複雜的構成,由簡單的構成就可以將聯接器構件180及本體側卡合部100卡合。
又,在本實施例中,第20圖所示的側板108 的抵接部108a是顯示端緣狀的形狀,但是在抵接部108a施加了倒角(平錐面),將角作成圓弧的形狀也無妨。由此,朝卡匣B的箭頭X1方向的移動時,聯接器構件180是成為容易朝箭頭X8方向移動,可以減少將卡匣B裝設在裝置本體A時的負荷。且,可以減少由本體抵接部180b1及抵接部108a的接觸所產生的發生於聯接器構件180和側板108的刮傷和打痕等。
且在本實施例中,如第14圖(b)所示,將第三本體抵接部180a5、第三本體抵接部180b5,作成對於軸線L181傾斜角度θ 1的面。但是,將第三本體抵接部180a5、第三本體抵接部180b5,形成與本體抵接部180a1、本體抵接部180b1一體的球面也可以。
進一步,在本實施例中,如第21圖(b2)所示,聯接器構件180,是胴體部180c與圓筒內壁部150r1抵接之後,進一步朝箭頭X8方向移動。但是,胴體部180c是由與圓筒內壁部150r1抵接的時點,聯接器構件180是通過抵接部108a也可以。這種構成,例如,如第24圖(a1)、第24圖(a2)所示,減小傾斜θ 3,或加大間隙D等,加大移動量N較佳。或是如第24圖(b1)、第24圖(b2)所示,減小第一突出部180a及第二突出部180b的從驅動側凸緣150的開口部150e朝驅動側方向的突出量Q也可以。這種構成的情況,藉由只有沿著導引部150j1至導引部150j4的移動,使聯接器構件180的先端面180a4、先端面180b4,比抵接部108a更朝箭頭X8側 移動,就可以貫通抵接部108a。因此,不必要產生力F1的箭頭X8方向的分力F1a。因此,不必要將本體抵接部180a1、本體抵接部180b1的形狀形成大致球面狀(即將第22圖的θ 7設計成為0度也可以)。由此,可以將第一突出部180a、第二突出部180b的形狀更自由地設計。
(9)聯接器旋轉力傳達動作的說明
接著,使用第25圖至第27圖,說明將感光滾筒10旋轉時的旋轉力傳達動作。第25圖,是卡匣B的裝設完成位置的說明圖。第25圖(a),是從驅動側所見的圖,第25圖(b),是從非驅動側所見的圖。第26圖,是顯示裝置本體A的驅動構成的斜視說明圖。第26圖(a),是驅動傳達路徑的斜視說明圖,第26圖(b),是顯示第26圖(a)的S9剖面的剖面說明圖。第26圖(c),是放大顯示第26圖(b)的第一突出部180a附近的圖。第27圖(a),是顯示旋轉力傳達路徑的斜視剖面圖。第27圖(b),是放大顯示旋轉力賦予部100a1及旋轉力承受部180b3抵接的樣子的斜視說明圖,將被旋轉力賦予部100a1隱藏的部位由部分虛線顯示。
首先,使用第25圖,說明旋轉力傳達時的對於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定位。卡匣B被配置於裝設完成位置的話,驅動側被支撐部30b,是被收容至形成於第一導引部120a的卡匣裝設方向X1下游側的卡匣定位部120a1。同時,非驅動側被支撐部21f,是被收容至形成於 第二導引部125a的卡匣裝設方向X1下游側的卡匣定位部125a1。在此,在裝置本體A的驅動側中設置驅動側按壓彈簧121,驅動側按壓彈簧121,是使按壓部121a朝向卡匣定位部120a1的方式朝(箭頭X121方向)被推迫。卡匣B被裝設於裝設完成位置的話,使驅動側按壓彈簧121的按壓部121a與驅動側被支撐部30b的被按壓部30b1抵接,使驅動側被支撐部30b與卡匣定位部120a1抵接的方式被推迫。同樣地,在裝置本體A的非驅動側中非驅動側按壓彈簧126被設置,非驅動側按壓彈簧126,是使按壓部126a朝向卡匣定位部125a1的方式朝(箭頭X125方向)被推迫。卡匣B被裝設於裝設完成位置的話,使非驅動側按壓彈簧126的按壓部126a與非驅動側被支撐部21f的被按壓部21f1抵接,使非驅動側被支撐部21f與卡匣定位部125a1抵接的方式被推迫。由此,卡匣B的對於裝置本體A的位置被保持。此時,止轉部21e是被收容在形成於下導引部120b的裝設方向X1下游側的旋轉位置限制部120b1,與旋轉位置限制面120b2抵接。另一方面,非驅動側導引部21g,是被收容至形成於下導引部125b的裝設方向X1下游側的收容部125b1。
如此,卡匣B,被定位在裝置本體A的卡匣定位部120a1、卡匣定位部125a1。
接著,說明將感光滾筒10旋轉時的旋轉力傳達動作。
如第26圖(a)、第26圖(b)所示,裝置 本體A的驅動源也就是馬達106,是被固定於構成裝置本體A的框體的側板109,安裝有在馬達106的同軸上與馬達106一體旋轉的小齒輪107。且,如前述,本體側卡合部100,是在其徑方向,被正確地定位在裝置本體A的規定位置,驅動齒輪部100c及小齒輪107嚙合。因此,馬達106旋轉的話,本體側卡合部100是透過驅動齒輪部100c旋轉。
且如第26圖(b)、第26圖(c)所示,在本體側卡合部100的旋轉力傳達時,本體側卡合部100,是使最凸部100m1、最凸部100m2,在軸線L101方向位於軸支範圍103h內的方式,被定位。在此,軸支範圍103h,是在軸承構件103將本體側卡合部100可旋轉地支撐時,軸承構件103及本體側卡合部100接觸的範圍。由此,在旋轉力傳達時,可以藉由本體側卡合部100的旋轉力傳達時的負荷,抑制本體側卡合部100軸倒下。因此,可以抑制由前述軸倒下所產生的本體側卡合部100的旋轉不均勻,從本體側卡合部100朝聯接器構件180圓滑地使旋轉力被傳達,進一步,可以將感光滾筒10精度佳地旋轉。
進一步驅動齒輪部100c及小齒輪107,是由斜齒齒輪嚙合。馬達106旋轉的話本體側卡合部100是藉由旋轉力朝與軸線L101平行的箭頭X7方向被推迫的方式,設定斜齒齒輪的扭轉角方向。且,藉由本體側卡合部100的抵接部100d及軸承構件103的抵接部103b抵接, 使朝本體側卡合部100的箭頭X7方向的移動被限制。由此,本體側卡合部100,可以決定對於裝置本體A的軸線L101方向的位置。進一步,可以減少後述的本體側卡合部100及聯接器構件180的卡合量K的參差不一。在此,卡合量K,是如第26圖(c)所示,從旋轉力賦予部100a2的最凸部100m1,至旋轉力承受部180a3的先端角部180a7為止的軸線L181方向的長度。
本體側卡合部100,是如第27圖(a)所示,藉由從驅動源也就是馬達106承受的旋轉力,朝圖中X10的方向旋轉。且,設在本體側卡合部100的旋轉力賦予部100a1、旋轉力賦予部100a2,是各別與聯接器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3、旋轉力承受部180b3抵接。藉此,將本體側卡合部100的旋轉力傳達至聯接器構件180。又,之後,旋轉力賦予部100a1、旋轉力賦予部100a2,是將各別與聯接器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3、旋轉力承受部180b3抵接的狀態稱為「二點抵接」。
在本實施例中,軸線L101及最凸部100m1的距離也就是偏移(補償)V1(第18圖(c))、及軸線L181及旋轉力承受部180a3的距離也就是偏移(補償)V2(第14圖(b))是設定成相等。由此,旋轉力賦予部100a1及旋轉力承受部180a3抵接時,聯接器構件180的軸線L182及本體側卡合部100的軸線L102成為平行。如此的話,如第27圖(b)所示,旋轉力賦予部100a1是在最凸部100m1與旋轉力承受部180a3抵接,其抵接範圍是 在軸線L182方向具有寬度(以下,作為抵接寬度H1)。且,旋轉力賦予部100a2及旋轉力承受部180b3也同樣,具有抵接寬度H2(未圖示)地抵接。又,在本實施例中旋轉力賦予部100a1及旋轉力承受部180a3抵接時,使軸線L182及軸線L102成為平行地設定,但是使軸線L182對於軸線L102傾斜的方式,將偏移(補償)V1及偏移(補償)V2設成不同的值也可以。
另一方面如前述,旋轉力傳達部180g1、旋轉力傳達部180g2及旋轉力被傳達部150g1、旋轉力被傳達部150g2,因為是在軸線L182方向幾乎無間隙地嵌合(第15圖(c)參照),所以成為保持彼此大致平行的狀態。由此聯接器構件180,可以對於驅動側凸緣150,繞傳達軸線L181周圍旋轉。因此,聯接器構件180的旋轉,是透過旋轉力傳達部180g1、旋轉力傳達部180g2、及旋轉力被傳達部150g1、旋轉力被傳達部150g2,被傳達至驅動側凸緣150。
如以上說明,本體側卡合部100的旋轉力,是透過聯接器構件180、驅動側凸緣150朝感光滾筒10被傳達,使感光滾筒10旋轉。
在此,在本實施例中,旋轉力傳達動作時,本體側卡合部100,是在其徑方向,被定位在裝置本體A的規定位置。且,驅動側凸緣150,也在其徑方向,透過卡匣B,被定位在裝置本體A的規定位置。且,被定位在前述規定位置的本體側卡合部100、及被定位在相同的前 述規定位置的驅動側凸緣150,是藉由聯接器構件180被連結。軸線L151及軸線L101,是使被配置於幾乎同軸的方式使本體側卡合部100及驅動側凸緣150被定位的情況時,聯接器構件180,是在軸線L181及軸線L101幾乎一致的狀態下旋轉。因此,本體側卡合部100,可以透過聯接器構件180,朝感光滾筒10圓滑地將旋轉力傳達。
另一方面,如第28圖所示,由於零件尺寸的參差不一等,會有軸線L151及軸線L101被配置成多少偏離同軸的情況。之後,使用第28圖,說明軸線L151及軸線L101偏離的場合的驅動傳達的樣子。之後,軸線L151及軸線L101是將偏離的方向稱為「軸偏離方向J」,將偏離的量稱為「軸偏離量J1」。第28圖(a1)至第28圖(a3),是將驅動傳達的樣子從驅動側所見的圖。第28圖(a1)是顯示軸偏離方向J及軸線L183成為垂直交叉的狀態,第28圖(a2),是顯示軸偏離方向J及軸線L183成為平行狀態,第28圖(a3),是顯示軸偏離方向J對於軸線L183傾斜的狀態。第28圖(b1)至第28圖(b3),是顯示將第28圖(a1)至第28圖(a3)由與軸線L183平行的SL183剖面的剖面說明圖。
首先,如第28圖(a1)所示,說明軸偏離方向J及軸線L183為垂直交叉的情況。此時,因為聯接器構件180無法對於驅動側凸緣150朝軸線L182方向移動,所以聯接器構件180是對於本體側卡合部100,朝軸線L182方向只有移動軸偏離量J1。如此的話,對應軸偏 離量J1使旋轉力賦予部100a1及旋轉力承受部180a3的卡合寬度H1變小,相反地使旋轉力賦予部100a2及旋轉力承受部180b3的卡合寬度H2變大。即,一邊使卡合寬度H1及卡合寬度H2的量變化,一邊使本體側卡合部100及聯接器構件180二點抵接。
接著,如第28圖(a2)所示,說明軸偏離方向J與軸線L183成為平行的情況。此時,因為聯接器構件180無法對於本體側卡合部100朝軸線L183方向移動,所以聯接器構件18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150,朝軸線L183方向只有移動軸偏離量J1。此時,如第28圖(b2)所示,聯接器構件180是伴隨朝軸線L183方向的動作,沿著導引部150j3朝箭頭X62方向移動。在此狀態下,本體側卡合部100及聯接器構件180可以二點抵接。
且如第28圖(a3)所示,說明軸偏離方向J對於軸線L183傾斜的情況。軸偏離量J1之中,將軸線L182方向的成分偏離設成J2,將軸線L183方向的成分偏離設成J3。如此的話,聯接器構件180是對於本體側卡合部100,只有移動軸線L182方向的偏離J2,使卡合寬度H1及卡合寬度H2變化。且,聯接器構件18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150,朝軸線L183方向只有移動軸偏離量J3,隨此朝箭頭X62方向移動(第28圖(b3))。在此狀態下,本體側卡合部100及聯接器構件180可以二點抵接。聯接器構件180被驅動時,軸線L183是對於軸偏離方向J遷移地垂直交叉、平行、傾斜的狀態。因此,聯接器構 件180是一邊對於驅動側凸緣150朝軸線L183方向移動,且,一邊對於本體側卡合部100朝軸線L182方向移動,一邊取得第28圖的其中任一所示的狀態。由此,聯接器構件180,是可以時常持續與本體側卡合部100二點抵接。又,聯接器構件180轉一圈途中,軸偏離方向J及軸線L183成為平行時(第28圖(a2)),軸線L181及軸線L151成為具有間隔的最遠離的狀態。因此,本體卡合部100及聯接器構件180的卡合量K,是如第28圖(b2)所示的狀態成為最小。因此,在第28圖(b2)所示的狀態下有必要使卡合量K也成為0以上的方式確保卡合量K。且,卡合寬度H1及卡合寬度H2,是伴隨朝聯接器構件180的軸線L182方向的移動而變化。此外,旋轉力承受部180a3因為是藉由第三本體抵接面180b5而成為先端較細形狀(第27圖(b)參照),所以卡合寬度H1及卡合寬度H2,也藉由聯接器構件180的軸線L181的移動而變化。因此,聯接器構件180轉一圈時,有必要使卡合寬度H1及卡合寬度H2時常成為0以上的方式,確保卡合寬度H1及卡合寬度H2。
如以上說明,聯接器構件180,是藉由朝軸線L183方向移動,就可以維持與本體側卡合部100二點抵接的狀態。因此,因為不會只有由旋轉力承受部180a3及旋轉力承受部180b3的其中任一方將驅動傳達,所以可以將施加於旋轉力承受部180a3、旋轉力承受部180b3、旋轉力賦予部100a1、旋轉力賦予部100a2的負荷分散。由 此,聯接器構件180及本體側卡合部100可以不受過度負荷地旋轉。
(10)伴隨卡匣的取下動作的聯接器的脫離動作的說明
接著,使用第29圖至第33圖,說明將卡匣B從裝置本體A取下時,將聯接器構件180從本體側卡合部100脫離的動作。第29圖(a)、第33圖(a),是顯示卡匣B的取下方向及S10剖面圖及S11剖面圖的切斷方向的說明圖。第29圖(b1)至(b4)及第32圖(a1)至(a3),是顯示第29圖(a)的S剖面,顯示聯接器構件180從本體側卡合部100脫離的狀態的剖面說明圖。且,第33圖(b1)至(b4),是顯示第33圖(a)的S11剖面,顯示聯接器構件180從本體側卡合部100脫離的狀態的剖面說明圖。且,第30圖,是放大顯示第29圖(b3)的驅動側凸緣單元U2及本體側卡合部100的附近的放大圖。又,在第29圖至第32圖的其中任一的剖面圖中也為了說明,顯示聯接器構件180未切斷的狀態,將驅動側凸緣150的導引部150j1、導引部150j2由虛線顯示。且,在第30圖中為了說明,將取下初期狀態(如後述)中的聯接器構件180的第二突出部180b由虛線顯示。以下,以顯示旋轉力承受部180b3側的圖為例舉例說明。
首先,如第29圖(a)所示,說明卡匣B的取下方向(箭頭X12方向)、及聯接器構件180的軸線 L183成為平行的情況。
如第29圖(b1)所示,卡匣B,是沿著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垂直交叉,且,沿著與驅動側凸緣150的軸線L151實質上垂直交叉的取下方向X12移動,從裝置本體A被取下。在畫像形成終了且本體側卡合部100的旋轉停止的狀態下,旋轉力賦予部100a1、旋轉力賦予部100a2及旋轉力承受部180a3、旋轉力承受部180b3會接觸。且,在卡匣B的取下方向X12中,旋轉力賦予部100a2是位於旋轉力承受部180b3的下游側。又,在本實施例中,聯接器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a3、旋轉力承受部180b3以外的部位,不會與本體側卡合部100接觸。將此狀態,作為取下初期狀態。
此第29圖(b1)時的聯接器構件180的位置是第一位置(旋轉力可傳達位置)。又,此第一位置(旋轉力可傳達位置),是與前述的第一位置(突出位置)幾乎相同。此時,聯接器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1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181及旋轉軸線L1是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181也與驅動側凸緣150的軸線L1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181及旋轉軸線L151是實質上一致。
接著,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移動。如此的話,如第29圖(b2)所示,聯接器構件180的取下方向上游側的旋轉力承受部180b3是從旋轉力賦予部 100a2,受到由卡匣B的取下所產生的力F5。力F5,因為是與旋轉力承受部180b3垂直交叉,所以與旋轉力承受部180b3的法線也就是軸線L183平行。因此,聯接器構件180若受到力F5的話,由被導引部180j2與驅動側凸緣150的導引部150j2抵接的狀態,朝沿著導引部150j2的箭頭X62方向,抵抗推迫構件170的推迫力F170移動。
在此,旋轉力承受部180b3(及旋轉力承受部180a3),是設定成聯接器構件180可以藉由力F5朝軸線L183方向移動。又,在本實施例中,因為將旋轉力承受部180b3(及旋轉力承受部180a3)作成與軸線L183垂直交叉的平面,所以力F5的方向及軸線L183成為平行。由此,使用者可由更小的力,將聯接器構件180對於驅動側凸緣150朝軸線L183方向(及隨此軸線L181方向)動作,可以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移動。
進一步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移動的話,如第29圖(b3)、第30圖所示,胴體部180c及圓筒內壁部150r2會抵接。由此,對於聯接器構件180的朝驅動側凸緣150的軸線L183方向的移動被限制。此時,在軸線L181方向中,將聯接器構件180從取下初期狀態移動的量作為移動量M(第30圖參照)。如此的話,移動量M,是依據對於導引部150j1至導引部150j4的軸線L181的傾斜θ 3、及間隙D(第11圖(c)參照)被決定。在本實施例中,如第30圖所示,旋轉力承受部180b3的先端角部180b7,是設定成比旋轉力賦予部100a2的最凸部 100m2更箭頭X8方向側,即,設定成使移動量M比卡合量K更大。由此,因為力F5是與旋轉力賦予部100a2的圓筒面100e2垂直交叉,所以力F5的箭頭X8方向的分力F5a作動。藉由此分力F5a,伴隨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的移動,抵抗推迫構件170的推迫力F170,使聯接器構件180進一步朝箭頭X8方向(感光體側(感光滾筒10側))移動。且,如第29圖(b4)所示,聯接器構件180,是從本體側卡合部100的空間部100f脫離。
此第29圖(b4)的聯接器構件180的位置是第二位置(可脫離位置)。又,此第二位置(可脫離位置),是與前述的第二位置(退避位置)幾乎相同。此時,聯接器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1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181及旋轉軸線L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1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構件180的旋轉軸線L181也與驅動側凸緣150的軸線L1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181及旋轉軸線L15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1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此第二位置時,與第一位置時相比,聯接器構件180是朝感光滾筒10側(感光滾筒10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側)位移(移動/退避)。
其後,如第32圖(a1)、第32圖(a2)所示,卡匣B,是由聯接器構件180朝驅動側凸緣150的中空部150f內部移動的狀態,朝箭頭X12方向移動。且, 如第32圖(a3)所示,聯接器構件180,若通過側板108的抵接部108a的話,藉由推迫構件170的推迫力F170朝箭頭X9方向移動,使卡匣B從裝置本體A被取下。
總結的話,伴隨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使聯接器構件180從本體側卡合部100脫離。換言之,伴隨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藉由聯接器構件180從本體側卡合部100承受力,使聯接器構件180從前述第一位置朝前述第二位置移動。進一步換言之,伴隨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使聯接器構件從本體側卡合部100及驅動側凸緣150承受力而從前述第一位置(旋轉力可傳達位置)朝前述第二位置(可脫離位置)位移(移動)。
又,在本實施例中,雖將旋轉力賦予部100a1、旋轉力賦予部100a2的一部分形成圓筒形狀,但不限定於此。例如,如第31圖(a)所示,聯接器構件180的胴體部180c是與圓筒內壁部150r2抵接時,使力F5的箭頭X8方向的分力F5a作動的方式,在旋轉力賦予部100a2的開口端部100g側設置倒角(錐面)部100t也可以。且,如第31圖(b)所示,在聯接器構件180的旋轉力承受部180b3的驅動側先端設置R形狀部180b6,將旋轉力賦予部100a2作成與軸線L101平行的平面也可以。進一步,如第31圖(c)所示,聯接器構件180的胴體部180c與圓筒內壁部150r2抵接時,先端面180b4是從空間部100f脫離也可以。
接著,如第33圖(a)所示,說明卡匣B的取下方向X12、及聯接器構件180的軸線L183為垂直交叉的情況。
如第33圖(b1)所示,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移動。如此的話,聯接器構件180,因為是對於驅動側凸緣150,使朝軸線L182方向的移動被限制,所以與驅動側凸緣150一起朝取下方向X12移動。
且如第33圖(b2)所示,聯接器構件180的取下方向X12上游側中的作為退避力承接部的第二本體抵接部180b2、及本體側卡合部100的取下方向X12下游側中的退避力賦予部100n1是接觸。由此,第二本體抵接部180b2,是從退避力賦予部100n1,受到由卡匣B的取下所產生的力F9(退避力)。此時,第二本體抵接部180b2是對於軸線L181只有角θ 2傾斜。因此,因為力F9是對於軸線L182只有傾斜角度θ 2,所以箭頭X8方向的分力F9a會發生。
進一步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移動的話,如第33圖(b3)所示,藉由分力F9a,抵抗推迫構件170的推迫力F170,使聯接器構件180朝箭頭X8方向移動。且,如第33圖(b4)所示,聯接器構件180,是從本體側卡合部100的空間部100f脫離。
其後,與第32圖(a1)至第32圖(a3)同樣,由聯接器構件180朝驅動側凸緣150的中空部150f內部移動的狀態,使卡匣B朝箭頭X12方向移動,從裝 置本體A被取下。
又,在前述的說明中,以卡匣B的取下方向X12、及聯接器構件180的軸線L183是成為平行情況、及垂直交叉的情況為例舉例說明。但是,與前述說明的取下方向相異的情況,也同樣可以使聯接器構件180從本體側卡合部100脫離。這種情況,卡匣B的取下時,旋轉力承受部180a3、旋轉力承受部180b3的其中任一,是與旋轉力賦予部100a1、旋轉力賦予部100a2的其中任一抵接。或是第二本體抵接部180a2、第二本體抵接部180b2的其中任一,是與退避力賦予部100n1、退避力賦予部100n2的其中任一抵接。如此的話,聯接器構件180,是承受由前述的取下所產生的力F5及力F9的其中任一,就可以對於驅動側凸緣150,朝箭頭X8方向移動,而從本體側卡合部100脫離。
因此,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時,無論聯接器構件180、及本體側卡合部100的旋轉方向的相位是任何的關係,藉由前述的構成,皆可以將卡匣B從裝置本體A取下。
如以上說明,可以對應卡匣B的取下動作,將進入本體側卡合部100的空間部100f的狀態的聯接器構件180,朝空間部100f的外側脫離。因此,可以將卡匣B,朝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垂直交叉的方向取下。
以上,依據適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話,聯接 器構件180,可對於驅動側凸緣150,朝軸線L181方向及軸線L183方向移動。且,聯接器構件180可對於驅動側凸緣150,與朝軸線L183方向的移動連動地朝軸線L181方向移動。由此,朝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垂直交叉的方向將卡匣B移動,將卡匣B裝設在裝置本體A時,聯接器構件180,可以朝軸線L181方向移動,與本體側卡合部100卡合。且,朝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垂直交叉的方向將卡匣B移動,從裝置本體A將卡匣B取下時,聯接器構件180,可以朝軸線L181方向移動,從本體側卡合部100脫離。此外,從裝置本體A將卡匣B取下時,不必要將感光滾筒10及本體側卡合部100的其中任一旋轉。因此,可以減輕卡匣B的取下負荷,提高將卡匣B從裝置本體A取下時的易用性能。
又,聯接器構件180的第一突出部180a、第二突出部180b、和本體側卡合部100的旋轉力賦予部100a1、旋轉力賦予部100a2的形狀,即使不是如本實施例所示的形狀也可以。例如,如第34圖(a)所示,在聯接器構件181中,設有突出部181a。在此突出部181a中,設有:與軸線L183垂直交叉的旋轉力承受部181a1、旋轉力承受部181a2、及從軸線L183方向所見對於軸線L181傾斜的錐面部181a3、錐面部181a4。另一方面,如第34圖(b)所示,本體側卡合部101,是具有與聯接器構件181卡合時與旋轉力承受部181a1、旋轉力承 受部181a2相面對的旋轉力賦予部101a1、旋轉力賦予部101a2。且,本體側卡合部101,是具有與錐面部181a3、錐面部181a4相面對的圓筒內壁部101a3、圓筒內壁部101a4。又,聯接器構件181、本體側卡合部101以外因為是與前述的構成相同,所以以下的說明是使用與前述相同的符號說明。
由此,從本體側卡合部101朝感光滾筒10將驅動傳達時,旋轉力賦予部101a1、旋轉力賦予部101a2及旋轉力承受部181a1、旋轉力承受部181a2抵接,使聯接器構件181可以從本體側卡合部101承受旋轉力。
且將卡匣B對於裝置本體A朝裝設方向X1移動時,如第35圖(a)所示,錐面部181a3(或是錐面部181a4)是與抵接部108a抵接,而受到力F2。且,藉由力F2的分力F2a,使聯接器構件181可以朝箭頭X8方向移動。或是如第35圖(b)所示,旋轉力承受部181a1(或是旋轉力承受部181a2)是與抵接部108a抵接,而受到力F1。且,藉由力F1,沿著導引部150j1至導引部150j4,使聯接器構件181可以朝箭頭X62方向(或是箭頭X61方向)移動。
且將卡匣B,從裝置本體A朝取下方向X12移動時,是如第36圖(a)所示,錐面部181a4(或是錐面部181a3)是與圓筒內壁部101a4(或是圓筒內壁部101a3)抵接,而受到力F9。且,藉由力F9的分力F9a,使聯接器構件181可以朝箭頭X8方向移動。或是如第36 圖(b)所示,旋轉力承受部181a2(或是旋轉力承受部181a1)是與旋轉力賦予部101a2(或是旋轉力賦予部101a1)抵接,而受到力F5。且,藉由力F5,沿著導引部150j1至導引部150j4,使聯接器構件181可以朝箭頭X61方向(或是箭頭X62方向)移動。
(實施例2)
接著,使用第37圖至第54圖,說明適用本發明的第2實施例。
又,在本實施例中,說明與前述的實施例相異的構成、動作,對於具有同樣的構成、功能的構件是附加相同的參照編號援用先前的實施例的說明。且,附加同樣的零件名並援用說明。對於以下說明的其他實施例也同樣。
且與實施例1同樣,將驅動側凸緣250、聯接器構件280、及本體側卡合部100的「旋轉軸線」稱為「軸線」。對於以下說明的其他實施例也同樣。
且本實施例中,朝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裝設方向、及卡匣B從裝置本體A的取下方向,是與實施例1同樣,對於以下說明的其他實施例也同樣。
首先,使用第37圖,說明在本實施例使用的聯接器單元U23的構成。如第37圖所示,聯接器單元U23,是由聯接器構件280、作為中間傳達構件的中間滑件230、及被導引銷240所構成。
首先,詳細說明聯接器構件280。將聯接器構件280的旋轉軸線稱為「軸線L281」,將與軸線L281垂直交叉的一方向稱為「軸線L282」,將與軸線L281、軸線L282的雙方垂直交叉的方向稱為「軸線L283」。
第37圖(a)至第37圖(c)是聯接器單元U23的分解立體圖。第37圖(d)、第37圖(e)是聯接器單元U23的說明圖,第37圖(d)是從軸線L281方向所見的圖,第37圖(e)是從軸線L283方向所見的圖。且,在第37圖(e)中為了說明,將中間滑件230的圓筒內壁部230r1、圓筒內壁部230r2(後述)由虛線顯示。
在聯接器構件280中,設有第一突出部280a、第二突出部280b、胴體部280c、圓筒部280r1、圓筒部280r2、第一旋轉力傳達部280g1、第一旋轉力傳達部280g2、貫通孔280m。
貫通孔280m是設於第一旋轉力傳達部280g1、第一旋轉力傳達部280g2的圓筒狀的貫通孔,使其中心軸成為與軸線L283平行。
第一旋轉力傳達部280g1、第一旋轉力傳達部280g2是以軸線L283為法線的平面,從軸線L281方向所見,被設在以軸線L281為基準彼此180°相面對的位置。且,圓筒部280r1、圓筒部280r2,是具有以軸線L281為中心軸的圓筒形狀,從軸線L281方向所見,被設在以軸線L281為基準彼此180°相面對的位置。且,胴體部280c也具有以軸線L281為中心軸的圓筒形狀,其半徑是比圓 筒部280r1、圓筒部280r2更大。
在第一突出部280a、第二突出部280b中,設有旋轉力承受部280a3、旋轉力承受部280b3、第二本體抵接部280a2、第二本體抵接部280b2。在此,胴體部280c及旋轉力承受部280a3、旋轉力承受部280b3是藉由R形狀部280a5、R形狀280b5被平滑地連接。且,在第一突出部280a、第二突出部280b的驅動側先端中橫跨全周設有先端R部280a1、先端R部280b1。在本實施例中,旋轉力承受部280a3、旋轉力承受部280b3是具有與軸線L283垂直交叉的平面,第二本體抵接部280a2、第二本體抵接部280b2,是具有與軸線L282垂直交叉的平面。
接著,詳細說明中間滑件230。如第37圖(a)所示,將聯接器構件230的旋轉軸線稱為「軸線L231」,將與軸線L231垂直交叉的一方向稱為「軸線L232」,將與軸線L231、軸線L232的雙方垂直交叉的方向稱為「軸線L233」。
在作為中間傳達構件的中間滑件230中,主要設有中空部230f、外周部230e、及第一導引部230j1至第一導引部230j4。
在外周部230e中,設有從第二旋轉力傳達部230k1、第二旋轉力傳達部230k2(後述)朝軸線L232方向突出的圓筒凸部230m1、圓筒凸部230m2。
第二旋轉力傳達部230k1、第二旋轉力傳達部 230k2,是具有以軸線L232為法線的平面,被設在以軸線L231為基準彼此180°相面對的位置。且,胴體部230c1、胴體部230c2是具有以軸線L231為中心軸的圓筒形狀,被設在以軸線L231為基準彼此180°相面對的位置。
在中空部230f中設有:具有以軸線L233為法線的平面的第一旋轉力被傳達部230g1、第一旋轉力被傳達部230g2、及具有以軸線L231為中心軸的圓筒形狀的圓筒內壁部230r1、圓筒內壁部230r2。圓筒內壁部230r1及圓筒內壁部230r2,是從軸線L231方向所見,被設在以軸線L231為基準彼此180°相面對的位置。
且如第37圖(e)所示,第一導引部230j3、第一導引部230j4是從軸線L233方向所見,對於軸線L231只有角度θ 4傾斜地設置。且,第一導引部230j3及第一導引部230j4,從軸線L233方向所見,是各別以軸線L231為基準的對稱形狀。且,第37圖(a)所示的第一導引部230j1、第一導引部230j2,是各別以軸線L231為基準,被設在與第一導引部230j3、第一導引部230j4以180度相面對的位置。
如第37圖所示,聯接器構件280的軸線L283是與中間滑件230的軸線L233成為平行的方式,使圓筒部280r1、圓筒部280r2、第一旋轉力傳達部280g1、第一旋轉力傳達部280g2被配置於中空部230f。在此,如第37圖(d)所示,第一旋轉力傳達部280g1、第一旋轉力傳達部280g2及第一旋轉力被傳達部230g1、第一旋轉力 被傳達部230g2,是在軸線L283方向幾乎無間隙地嵌合。由此,對於聯接器構件280的朝中間滑件230的軸線L283方向的移動被限制。且,中間滑件230,是成為不對於聯接器構件280繞軸線L231周圍旋轉。即,透過第一旋轉力傳達部280g1、第一旋轉力傳達部280g2及第一旋轉力被傳達部230g1、第一旋轉力被傳達部230g2的卡合,使旋轉力從聯接器構件280朝中間滑件230被傳達。
且聯接器構件280是使軸線L281及軸線L231成為大致同軸的方式被配置於中空部230f時,在圓筒部280r1、圓筒部280r2及圓筒內壁部230r1、圓筒內壁部230r2之間,設有間隙D1。由此,聯接器構件280是對於中間滑件230,朝軸線L282方向可移動。
且如第37圖(c)、第37圖(e)所示,圓筒形狀的被導引銷240是插通聯接器構件230的貫通孔230m。如後述,聯接器構件280是藉由推迫構件270朝驅動側(箭頭X9方向)被推迫的話,第一導引部230j1、第一導引部230j2及被導引銷240會抵接。由此,聯接器構件280,被防止從中間滑件230朝驅動側脫出,並且軸線L281是與軸線L231成為大致同軸地配置。
接著,使用第38圖及第39圖,說明在本實施例使用的驅動側凸緣單元U22的構成。第38圖(a),是將安裝了驅動側凸緣單元U22的感光滾筒單元U21從驅動側所見的斜視說明圖。第38圖(b),是顯示第38圖(a)的S21剖面的剖面說明圖,第38圖(c),是顯 示第38圖(a)的S22剖面的剖面說明圖。第39圖是驅動側凸緣單元U22的分解立體圖。在第38圖(c)中為了說明,聯接器單元U23是未切斷地顯示,將第二導引部250j1、第二導引部250j2及滑動溝250s1由虛線顯示。
如第38圖所示,驅動側凸緣單元U22,是由驅動側凸緣250、聯接器單元U23、止脫銷291、止脫銷292、推迫構件270、滑件260所構成。
首先,使用第39圖詳細說明驅動側凸緣250。將驅動側凸緣的旋轉軸線稱為「軸線L251」,將與軸線L251垂直交叉的一方向稱為「軸線L252」,將與軸線L251、軸線L252的雙方垂直交叉的方向稱為「軸線L253」。
在驅動側凸緣250中,設有嵌合支撐部250b、齒輪部250c、支撐部250d等。且,驅動側凸緣250的內部是中空形狀,將此稱為中空部250f。
在中空部250f中,設有:具有以軸線L252為法線的平面的第二旋轉力被傳達部250g1、第二旋轉力被傳達部250g2、具有以軸線L251為中心軸的圓筒形狀的圓筒內壁部250r、及第二導引部250j1至第二導引部250j4。
如第38圖(c)所示第二導引部250j1、第二導引部250j2是從軸線L252方向所見,對於軸線L251只有傾斜角度θ 5地設置。且,第二導引部250j1及第二導引部250j2,是從軸線L252方向所見,以軸線L251為基 準的對稱形狀。且,第二導引部250j3、第二導引部250j4,是以軸線L251為基準,各別被設在與第二導引部250j1、第二導引部250j2以180度相面對的位置。
且在圓筒內壁部250r中,設有滑動溝250s1、滑動溝250s4。滑動溝250s1、滑動溝250s4,是如後述,將止脫銷291、止脫銷292支撐的貫通孔,從軸線L252方向所見,將軸線L253方向作成長邊的長方形狀。
如第38圖、第39圖所示,聯接器單元U23,是對於驅動側凸緣250,使軸線L282與軸線L252成為平行的方式,被配置於驅動側凸緣250的中空部250f。在此,中間滑件230的第二旋轉力傳達部230k1、第二旋轉力傳達部230k2及第二旋轉力被傳達部250g1、第二旋轉力被傳達部250g2,是在軸線L282方向幾乎無間隙地嵌合。由此,聯接器單元U23被限制對於驅動側凸緣250朝軸線L282方向的移動(第39圖(d)參照)。且,中間滑件230不會對於驅動側凸緣250繞軸線L251周圍旋轉。即,透過第二旋轉力傳達部230k1、第二旋轉力傳達部230k2及第二旋轉力被傳達部250g1、第二旋轉力被傳達部250g2的卡合,使旋轉力從中間滑件230朝凸緣250被傳達。
且如第38圖(c)所示,聯接器單元U23是使軸線L281及軸線L251成為大致同軸的方式被配置於中空部250f時,在胴體部230c1、胴體部230c2及圓筒內壁 部250r之間,設有間隙D2。由此,聯接器單元U23是對於驅動側凸緣250,朝軸線L283方向可移動。且,如後述,中間滑件230是透過聯接器構件280,藉由推迫構件270朝驅動側(箭頭X9方向)被推迫的話,圓筒凸部230m1、圓筒凸部230m2是與第二導引部250j1至第二導引部250j4抵接。由此,中間滑件230,被防止從驅動側凸緣250朝驅動側脫離,並且軸線L231是與軸線L251成為大致同軸地配置。
如第38圖所示,在作為保持構件(移動構件)的滑件260中,設有:與聯接器構件280的圓筒部280r1、圓筒部280r2嵌合的圓筒部260a、及推迫構件270的一端部270a抵接的抵接部260b、讓止脫銷291、止脫銷292插通的貫通孔260c1至貫通孔260c4。在此,將圓筒部260a的中心軸作為軸線L261。
圓筒部260a,是將聯接器構件280的圓筒部280r1、圓筒部280r2,幾乎無間隙地嵌合支撐。由此,聯接器構件280,是由保持軸線L281及軸線L261在大致同軸上的狀態,朝軸線L281方向可移動。
另一方面,如第39圖(c)所示,圓筒形狀的止脫銷291、止脫銷292,是使其中心軸成為與驅動側凸緣250的軸線L252平行的方式,朝徑方向幾乎無間隙地插通滑件260的貫通孔260c1至貫通孔260c4。且,止脫銷291、止脫銷292,是藉由被支撐於驅動側凸緣250的滑動溝250s1、滑動溝250s4,使滑件260及驅動側凸 緣250被連結。
如第38圖(c)所示,止脫銷291、止脫銷292,是朝軸線L253方向被並列配置。此外,止脫銷291、止脫銷292的直徑,是設定成比滑動溝150s1、滑動溝150s4的軸線L251方向的寬度稍小。由此,滑件260,是成為保持軸線L261及軸線L251平行的狀態。且,滑件260,是成為無法對於驅動側凸緣250,朝軸線L251方向移動。換言之,滑件260,是成為可以朝對於軸線L251實質上垂直交叉的垂直交叉方向移動。
且如第38圖(b)所示,藉由感光滾筒10的開口部10a2,防止止脫銷291、止脫銷292朝軸線L252方向脫出。此外,將止脫銷291及止脫銷292的長度G4,設定成比圓筒內壁部250r的直徑 G5更大。由此,止脫銷291、止脫銷292,是成為不會從滑動溝250s1及滑動溝250s4脫離。
進一步,在止脫銷291及滑動溝250s1的一端部250s2之間、及止脫銷292及滑動溝250s1的另一端部250s3之間,設有比間隙D2更大的間隙E3(第38圖(c)參照)。且,在止脫銷291及滑動溝250s4的一端部250s5之間、及止脫銷292及滑動溝250s4的另一端部250s6之間,也設有與間隙E2同樣的間隙(未圖示)。此外,在貫通孔260c1至貫通孔260c4和滑動溝250s1、滑動溝250s4塗抹潤滑劑(未圖示)。由此,滑件260,是成為可以對於驅動側凸緣250,朝軸線L253方向平滑 地移動。
因此,滑件260是成為對於驅動側凸緣250,保持軸線L261與軸線L251平行的狀態,朝軸線L252方向及軸線L253方向、及這些的合成的方向(即與軸線L251垂直交叉的全部的方向)可移動。換言之,滑件260,是朝對於軸線L251實質上垂直交叉的垂直交叉方向可移動。且,滑件260,是被限制對於驅動側凸緣250朝軸線L251方向的移動。
如第38圖(b)所示,推迫構件270的一端部270a是與滑件260的彈簧抵接部260b抵接,另一端部270b是與聯接器構件280的彈簧抵接部280d1抵接。且,推迫構件270是在聯接器構件280及滑件260之間被壓縮,將聯接器構件280朝驅動側(箭頭X9方向)推迫。且,如第37圖(e)所示,推迫構件270,是透過被安裝於聯接器構件280的被導引銷240及第一導引部230j1至第一導引部230j4的抵接,使中間滑件230也朝驅動側(箭頭X9方向)被推迫。
藉由以上的構成,聯接器構件280,是成為透過滑件260,對於驅動側凸緣250,保持軸線L281及軸線L251平行的狀態。且,中間滑件230是不對於聯接器構件280繞軸線L232周圍旋轉,且,不對於驅動側凸緣250繞軸線L233周圍旋轉。因此,中間滑件230,是對於聯接器構件280、驅動側凸緣250,保持軸線L231與軸線L281及軸線L251平行的狀態。
且聯接器構件280,是對於中間滑件230,朝軸線L282方向可移動。此外,中間滑件23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250,朝軸線L233方向可移動。換言之,沿著軸線L251所見時,對於中間滑件230的聯接器構件280的移動方向、及對於驅動側凸緣250的中間滑件230,是實質上交叉(更詳細的話實質上垂直交叉)。因此,聯接器構件280是成為對於驅動側凸緣250,朝軸線L282方向、軸線L233方向、及這些的合成的方向(即與軸線L281垂直交叉的全部的方向)可移動。
進一步,藉由推迫構件270,使聯接器構件280的軸線L281與中間滑件230的軸線L231成為大致同軸的方式被推迫,且,使軸線L231與驅動側凸緣250的軸線L251成為大致同軸的方式被推迫。因此,聯接器構件280是藉由推迫構件270,對於驅動側凸緣250,使軸線L281與軸線L251成為大致同軸的方式被推迫。
接著,使用第40圖至第43圖,說明聯接器構件280的動作。第40圖,是顯示聯接器構件280的軸線L281與驅動側凸緣250的軸線L251同軸的狀態的圖。第40圖(a)是從驅動側所見的圖,第40圖(b)、第40圖(c)是各別顯示第40圖(a)的與軸線L283平行的SL283剖面,與軸線L282平行的SL282剖面的剖面圖。剖面圖的定義是如以下,在第41圖至第43圖也同樣。第41圖,是顯示將聯接器構件280,對於驅動側凸緣250朝與軸線L283平行的箭頭X51方向移動的狀態的 圖。第42圖,是顯示將聯接器構件280,對於驅動側凸緣250朝與軸線L282平行的箭頭X41方向移動的狀態的圖。第44圖,是顯示將聯接器構件280,朝由箭頭X41方向及箭頭X51方向所合成的箭頭X45方向,只有距離p移動的狀態的圖。
首先,聯接器構件280,是藉由推迫構件270的推迫力F270,如第40圖,使第一導引部230j3、第一導引部230230j4及被導引銷240抵接,使第二導引部250j1、第二導引部250j2及圓筒凸部230m1抵接。在此,如第40圖(c)所示,藉由第一導引部230j3、第一導引部230j4及被導引銷240的抵接,從軸線L282方向所見,使軸線L281及軸線L231大致同軸。另一方面,如第40圖(b)所示,藉由第二導引部250j1、第二導引部250j2及圓筒凸部230m1的抵接,從軸線L283方向所見,使軸線L231及軸線L251大致同軸。因此,聯接器構件280是藉由推迫構件270的推迫力F270,使軸線L281及軸線L251大致同軸。
接著,如第41圖(a)所示,將聯接器構件280,對於驅動側凸緣250朝與軸線L283平行的箭頭X51方向移動。如此的話,如第41圖(b)所示,聯接器單元U23,是藉由中間滑件230的作為傾斜部或是抵接部的圓筒凸部230m1、及驅動側凸緣250的作為傾斜部或是抵接部的第二導引部250j1的抵接,朝沿著第二導引部250j1的方向(箭頭X61方向)移動。此時,聯接器單元U23, 是維持軸線L281對於軸線L251平行的狀態。因此,聯接器單元U23,是直到中間滑件230的胴體部230c1與圓筒內壁部250r抵接為止,即,直到軸線L283方向的移動距離p1與間隙D2相等為止,朝箭頭X61方向可移動。另一方面,滑件260是藉由止脫銷291、止脫銷292使朝軸線L251方向的移動被限制。因此,與聯接器單元U23朝箭頭X61方向的移動連動,滑件260,是與止脫銷291、止脫銷292一起,沿著滑動溝250s1、滑動溝250s4朝箭頭X51方向移動。
且將聯接器構件280朝與箭頭X51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時也同樣,聯接器構件280是朝沿著第二導引部250j2的方向移動。
另一方面,如第42圖(a)所示,將聯接器構件280,對於驅動側凸緣250朝與軸線L282平行的箭頭X41方向移動。如此的話,如第42圖(c)所示,聯接器構件280,是藉由作為傾斜部或是抵接部的被導引銷240及中間滑件230的作為傾斜部或是抵接部的第一導引部230j4的抵接,朝沿著第一導引部230j4的方向(箭頭X71方向)移動。此時,聯接器構件280,是維持軸線L281對於軸線L231平行的狀態。因此,聯接器構件280,是直到圓筒部280r1與中間滑件230的圓筒內壁部230r1抵接為止,即,直到聯接器部280的軸線L282方向的移動距離p2與間隙D1相等為止,朝箭頭X71方向可移動。另一方面,滑件260是藉由止脫銷291、止脫銷 292使朝軸線L251方向的移動被限制。因此,滑件260,是與聯接器構件280的朝箭頭X71方向的移動連動,沿著止脫銷291、止脫銷292的中心軸朝箭頭X41方向移動。
且將聯接器構件280朝與箭頭X41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時也同樣,聯接器構件280是朝沿著第一導引部230j3的方向移動。
進一步,如第43圖(a)所示,將聯接器構件280對於驅動側凸緣250,朝箭頭X45方向只有距離p移動。在此,距離p之中,將軸線L282方向的成分設成p4、將軸線L283方向的成分設成p5。如此的話,聯接器構件280只有對於中間滑件230朝軸線L282方向移動距離p4。與其同時,聯接器構件280及中間滑件23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朝軸線L283方向只有移動距離p5。聯接器構件280是伴隨對於中間滑件230移動,使聯接器構件280沿著第一導引部230j4只有距離p41,對於中間滑件230朝箭頭X8方向移動(第43圖(c)參照)。同時,伴隨中間滑件230對於驅動側凸緣250移動,使中間滑件230及聯接器構件280沿著第二導引部250j1只有距離p51、對於驅動側凸緣250朝箭頭X8方向移動(第43圖(b)參照)。因此,聯接器構件280,是伴隨朝箭頭X45方向只有移動距離p,朝箭頭X8方向只有移動距離p41+p51。
又,對於將聯接器構件280朝箭頭X8方向移動的構成,因為是與實施例11同樣,所以省略說明。
如以上說明,聯接器構件28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250,朝軸線L281方向及軸線L283方向、及軸線L282方向可移動。且,聯接器構件28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250,與朝軸線L283方向、軸線L282方向、及這些的合成的方向(即與軸線L281垂直交叉的全部的方向)的移動連動地朝軸線L281方向可移動。
接著,使用第44圖至第46圖,說明聯接器構件280的卡合動作。第44圖、第46圖,是聯接器構件280與本體側卡合部100卡合時的狀態的剖面說明圖。第44圖(a)、第46圖(a),是顯示裝設方向及S23剖面圖、S24剖面圖的切斷方向的說明圖。第44圖(b1)至第44圖(b4),是顯示第44圖(a)的S23-S23剖面,顯示聯接器構件280移動,與本體側卡合部100卡合的狀態的剖面說明圖。第46圖(b1)、第46圖(b2),是顯示第46圖(a)的S24剖面,顯示聯接器構件280移動,與本體側卡合部100卡合的狀態的剖面說明圖。第45圖(a)、第45圖(b)是各別放大第44圖(b1)、第44圖(b2)的驅動側凸緣單元U22附近的放大圖。在第45圖(b)、第46圖(b2)中為了說明,將裝設初期狀態(如後述)中的第一突出部280b由虛線顯示。以下,顯示以本體側卡合部100及聯接器構件280的卡合完成的狀態的圖為例舉例說明。
首先,如第44圖(a)所示,說明聯接器構件280的軸線L283、及卡匣B的裝設方向(箭頭X1方 向)成為平行的情況。
如第44圖(b1)、第45圖(a)所示,將卡匣B朝箭頭X1方向裝設的話,聯接器構件280的胴體部280c是與抵接部108a抵接。將此狀態作為裝設初期狀態。此第44圖(b1)時的聯接器構件280的位置是第一位置(突出位置)。此時,聯接器構件280的旋轉軸線L2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281及旋轉軸線L1是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構件280的旋轉軸線L281也與驅動側凸緣250的軸線L2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281及旋轉軸線L251是實質上一致。
接著將卡匣B裝設的話,胴體部280c,會受到伴隨從作為固定構件的本體側抵接部108a裝設的力F1。力F1,因為是朝與箭頭X1方向平行,即朝與軸線L283平行的方向作動,所以藉由力F1,使中間滑件230的圓筒凸部230m1及驅動側凸緣250的第二導引部250j1抵接。且,聯接器單元U23是對於驅動側凸緣250,沿著第二導引部250j1朝箭頭X61方向移動。
且如第44圖(b2)、第45圖(b)所示,中間滑件230的胴體部230c1是與驅動側凸緣250的圓筒內壁部250r1抵接,使朝聯接器單元U23的X61方向的移動被限制。此時,在軸線L281方向中,將聯接器單元U23從裝設初期狀態移動的量作為移動量N2。移動量N2,是依據對於第二導引部250j1至第二導引部250j4的 軸線L251的傾斜θ 5、及間隙D2(第38圖(c)參照)被決定。
在第45圖(b)所示的狀態下,聯接器單元U23,與第44圖(b1)、第45圖(a)所示的裝設初期狀態相比只有朝箭頭X8方向移動移動量N2。此時,使只有聯接器構件280的先端R部280b1從驅動側凸緣250突出的方式,設定移動量N2。如此的話,因為力F1朝向先端R部280b1的R形狀的中心方向,所以箭頭X8方向的分力F1a是作動在力F1。且,藉由分力F1a,伴隨卡匣B朝裝設方向X1的移動,抵抗推迫構件270的推迫力F270,使聯接器構件280進一步朝箭頭X8方向移動。且,如第44圖(b3)所示,聯接器構件280,可以通過抵接部108a。此第44圖(b3)的聯接器構件280的位置是第二位置(退避位置)。此時,聯接器構件280的旋轉軸線L2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281及旋轉軸線L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2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構件280的旋轉軸線L281也與驅動側凸緣250的軸線L2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281及旋轉軸線L25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2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此第二位置時,與第一位置時相比,聯接器構件280是朝感光滾筒10側(感光滾筒10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側)位移(移動/退避)。
其後,與實施例1同樣,直到裝設完成位置為止將卡 匣B裝設的話,藉由推迫構件270的推迫力F270使聯接器構件280朝箭頭X9方向突出,可以將聯接器構件280與本體側卡合部卡合(第44圖(b4))。即,此時,聯接器構件280的位置,是與前述的第一位置(突出位置)幾乎相同。
另一方面,如第46圖所示,說明聯接器構件280的軸線L283、及卡匣B的裝設方向(箭頭X1方向)為垂直交叉的情況。
將卡匣B朝箭頭X1方向裝設的話,聯接器構件280的胴體部280c會與抵接部108a抵接。接著將卡匣B裝設的話,胴體部280c會受到伴隨從本體側抵接部108a裝設的力F2。力F2,因為是朝與箭頭X1方向平行,即朝與軸線L282平行的方向作動,所以藉由力F2,使被導引銷240及中間滑件230的第一導引部230j4抵接。且,聯接器構件280是對於中間滑件230,沿著第一導引部230j4朝箭頭X71方向移動。
且如第46圖(b2)所示,聯接器構件280的圓筒部280r1是與中間滑件230的圓筒內壁部230r1抵接,使朝聯接器構件280的X71方向的移動被限制。此時,在軸線L281方向中,將聯接器構件280從裝設初期狀態移動的量作為移動量N3(第46圖(b2))。移動量N3,是依據對於第一導引部230j1至第一導引部230j4的軸線L231的傾斜θ 4、及間隙D1(第37圖(c)參照)被決定。
在第46圖(b2)所示的狀態下,聯接器構件280,與裝設初期狀態相比只有朝箭頭X8方向移動移動量N3。此時,使只有聯接器構件280的先端R部280b1從驅動側凸緣250突出的方式,設定移動量N3。如此的話,因為力F1朝向先端R部280b1的R形狀的中心方向,所以在力F2中箭頭X8方向的分力F2a會作動。且,藉由分力F2a,伴隨卡匣B朝裝設方向X1的移動,抵抗推迫構件270的推迫力F270,使聯接器構件280進一步朝箭頭X8方向移動,就可以貫通抵接部108a。其後,跟隨與第44圖(b3)、第44圖(b4)同樣的過程,可以將卡匣B移動至裝設完成位置為止。
接著,使用第47圖,說明本實施例中的朝感光滾筒10的旋轉力傳達動作。第47圖是顯示旋轉力傳達路徑的斜視剖面圖。
從本體側卡合部朝聯接器構件280的旋轉力傳達路徑,因為是與實施例1同樣所以省略說明。將旋轉力被傳達的聯接器構件280,是從第一旋轉力傳達部280g1、第一旋轉力傳達部280g2透過第一旋轉力被傳達部230g、第一旋轉力被傳達部230g2,朝中間滑件230將旋轉力傳達。接著,中間滑件230,是從第二旋轉力傳達部230k1、第二旋轉力傳達部230k2透過第二旋轉力被傳達部250g1、第二旋轉力被傳達部250g2朝驅動側凸緣250將旋轉力傳達。且,與實施例1同樣,從驅動側凸緣250朝感光滾筒10將旋轉力傳達。
接著,使用第48圖至第51圖,說明將卡匣B從裝置本體A取下時,將聯接器構件280從本體側卡合部100脫離的動作。
第48圖(a)、第50圖(a),是顯示卡匣B的取下方向及S25剖面圖及S26剖面圖的切斷方向的說明圖。第48圖(b1)至(b4)是顯示第48圖(a)的S25剖面,顯示聯接器構件180從本體側卡合部100脫離的狀態的剖面說明圖。且,第50圖(b1)至(b4),是顯示第50圖(a)的S26剖面,顯示聯接器構件180從本體側卡合部100脫離的狀態的剖面說明圖。第49圖、第51圖是各別放大第48圖(b3)、第50圖(b3)的驅動側凸緣單元U22附近的放大圖。又,在第48圖至第51圖的其中任一的剖面圖中也為了說明,聯接器單元U23是顯示未切斷的狀態。且,在第48圖(b1)至(b4)、第49圖中將驅動側凸緣250的第二導引部250j1、第二導引部250j2由虛線顯示。且,在第50圖(b1)至(b3)、第51圖中,將中間滑件230的圓筒內壁部230r1、圓筒內壁部230r2由虛線顯示。以下,以顯示旋轉力承受部280b3側的圖為例舉例說明。
首先,如第48圖所示,說明卡匣B的取下方向(箭頭X12方向)、及聯接器構件280的軸線L283成為平行的情況。
第48圖(b1)時的聯接器構件280的位置是第一位置(旋轉力可傳達位置)。此第一位置(旋轉力可 傳達位置),是與前述的第一位置(突出位置)幾乎相同。此時,聯接器構件280的旋轉軸線L2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281及旋轉軸線L1是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構件280的旋轉軸線L281也與驅動側凸緣250的軸線L2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281及旋轉軸線L251是實質上一致。
如第48圖(b2)所示,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移動的話,聯接器構件280的取下方向上游側的旋轉力承受部280b3是從旋轉力賦予部100a2,受到由卡匣B的取下所產生的力F5。因為力F5是朝旋轉力承受部280b3的法線,即朝與軸線L283平行的方向作動,所以藉由力F5,使中間滑件230的圓筒凸部230m1及驅動側凸緣250的第二導引部250j2抵接。且,聯接器單元U23,是對於驅動側凸緣250沿著第二導引部250j2朝箭頭X62方向移動。
進一步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移動的話,如第48圖(b3)所示,中間滑件230的胴體部230c2及驅動側凸緣250的圓筒內壁部250r抵接。由此,朝對於聯接器單元U23的驅動側凸緣250的箭頭X62方向的移動被限制。此時,如第49圖所示,第二突出部280b的先端R部280b1,是在旋轉力賦予部100a2的最凸部100m2的靠非驅動側與旋轉力賦予部100a2抵接的方式,設定前述的移動量N2。由此,因為力F5是朝向先端R部280b1 的R形狀的中心,所以在力F5中箭頭X8方向的分力F5a會作動。藉由分力F5a,伴隨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的移動,抵抗推迫構件270的推迫力F270,使聯接器構件280進一步朝箭頭X8方向移動。且,如第48圖(b4)所示,聯接器構件280,是從本體側卡合部100的空間部100f脫離。
此第48圖(b4)的聯接器構件280的位置是第二位置(可脫離位置)。此第二位置(可脫離位置),是與前述的第一位置(退避位置)幾乎相同。此時,聯接器構件280的旋轉軸線L2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281及旋轉軸線L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2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構件280的旋轉軸線L281也與驅動側凸緣250的軸線L2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281及旋轉軸線L25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2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此第二位置時,與第一位置時相比,聯接器構件280是朝感光滾筒10側(感光滾筒10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側)位移(移動/退避)。
總結的話,伴隨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聯接器構件280會從本體側卡合部100脫離。換言之,伴隨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聯接器構件280是藉由從本體側卡合部100承受力,使聯接器構件280從前述第一位置朝前述第二位置移動。進一步換言之,伴隨 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聯接器構件280是從本體側卡合部100及驅動側凸緣250承受力而從前述第一位置(旋轉力可傳達位置)朝前述第二位置(可脫離位置)移動。
接著,如第50圖(a)所示,說明卡匣B的取下方向X12、及聯接器構件280的軸線L283為垂直交叉的情況。
第50圖(b1)的聯接器構件280的位置也是第一位置(旋轉力可傳達位置)。此時,聯接器構件280的旋轉軸線L2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281及旋轉軸線L1是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構件280的旋轉軸線L281也與驅動側凸緣250的軸線L2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281及旋轉軸線L251是實質上一致。
且此第50圖(b1)的中間滑件230的位置是第一中間位置。此時,中間滑件230的旋轉軸線L23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231及旋轉軸線L1是實質上一致。且,中間滑件230的旋轉軸線L231也與驅動側凸緣250的軸線L2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231及旋轉軸線L251是實質上一致。
從此第50圖(b1)所示的狀態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移動的話,聯接器構件280是與驅動側凸緣250及中間滑件230一起,朝取下方向X12移動。且,如 第50圖(b2)所示聯接器構件280的取下方向X12上游側的第二本體抵接部280b2是與取下方向X12下游側的平面壁部100k1抵接,受到由卡匣B的取下所產生的力F9。力F9是朝第二本體抵接部280b2的法線,即朝與軸線L282平行的方向作動。因此,藉由力F9,由被導引銷240與中間滑件230的第一導引部230j1抵接的狀態,使聯接器構件280對於中間滑件230及驅動側凸緣250,沿著第一導引部230j2朝箭頭X72方向移動。
進一步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移動的話,如第50圖(b3)所示,聯接器構件280的圓筒部280r2及中間滑件230的圓筒內壁部230r2抵接。由此,對於聯接器構件280的驅動側凸緣250及中間滑件230的朝X72方向的移動被限制。此時,如第51圖所示,使第二突出部280b的先端R部280b1與退避力賦予部100n1抵接的方式,設定前述的移動量N3。由此,因為力F9是朝向先端R部280b1的R形狀的中心,所以在力F9中箭頭X8方向的分力F9a會作動。藉由分力F9a,伴隨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的移動,抵抗推迫構件270的推迫力F270,使聯接器構件280進一步朝箭頭X8方向移動。且,如第50圖(b4)所示,聯接器構件280是從本體側卡合部100的空間部100f脫離。此第50圖(b4)的聯接器構件180的位置也是第二位置(可脫離位置)。此時,聯接器構件280的旋轉軸線L2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281及旋 轉軸線L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2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構件280的旋轉軸線L281也與驅動側凸緣250的軸線L2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281及旋轉軸線L25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2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此第二位置時,與第一位置時相比,聯接器構件280是朝感光滾筒10側(感光滾筒10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側)位移(移動/退避)。
且此第50圖(b4)的中間滑件230的位置是第二中間位置。此時,中間滑件230的旋轉軸線L23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231及旋轉軸線L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23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中間滑件230的旋轉軸線L231也與驅動側凸緣250的軸線L2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231及旋轉軸線L25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23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此第二位置時,與第一位置時相比,中間滑件230是朝感光滾筒10側(感光滾筒10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側)位移(移動/退避)。
總結的話,伴隨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聯接器構件280會從本體側卡合部100脫離。換言之,伴隨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聯接器構件280是藉由從本體側卡合部100承受力,使聯接器構件280從前述第一位置朝前述第二位置移動。進一步換言之,伴隨 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聯接器構件是從本體側卡合部100及驅動側凸緣250承受力而從前述第一位置(旋轉力可傳達位置)朝前述第二位置(可脫離位置)移動。
又,在前述的說明中,卡匣B的取下方向X12,是以與聯接器構件280的軸線L283成為平行情況、及垂直交叉的情況為例舉例說明。但是,與前述說明的取下方向相異的情況也同樣,聯接器構件280可以從本體側卡合部100脫離。這種情況,卡匣B的取下時,旋轉力承受部280a3、旋轉力承受部280b3的其中任一,是與旋轉力賦予部100a1及旋轉力賦予部100a2的其中任一抵接。或是第二本體抵接部280a2、第二本體抵接部280b2的其中任一,是與平面壁部100k1、平面壁部100k2的其中任一抵接。或是先端R部280a1、先端R部280b1的其中任一,是與退避力賦予部100n1、退避力賦予部100n2的其中任一抵接。如此的話,聯接器構件280,是承受至少由前述的取下所產生的力F5及力F9的其中任一,對於驅動側凸緣250,朝與軸線L281垂直交叉的方向移動。且,與朝與軸線L281垂直交叉的方向的移動連動,使聯接器構件280朝箭頭X8方向移動,就可以從本體側卡合部100脫離。
即,對於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方向,聯接器構件280、及本體側卡合部100的旋轉方向的相位無論是任何的關係,藉由前述的構成,皆可以將卡匣 B從裝置本體A取下。
又,在本實施例中,與實施例1同樣,聯接器構件280雖是具有二個突出部,但是突出部的剖面形狀可以自由地設計。例如,對於將突出部的剖面形狀作成三角柱的情況,使用第52圖至第54圖說明。第52圖,是聯接器構件281及本體側卡合部201的斜視說明圖。第53圖是顯示包含聯接器構件281的驅動側凸緣單元U221與本體側卡合部201卡合的狀態的說明圖。第53圖(a)是從軸線L101方向所見的圖,第53圖(b)、第53圖(c)是各別顯示第53圖(a)S29剖面、S30剖面的剖面圖。第54圖是顯示將包含聯接器構件281的驅動側凸緣單元U221,從本體側卡合部201取下的樣子的說明圖。第54圖(a)是從軸線L101方向所見的圖,第54圖(b)、第54圖(c)是各別顯示第54圖(a)S29剖面、S30剖面的剖面圖。在第53圖(a)、第54圖(a)中為了說明,將聯接器單元U231未切斷地顯示,將驅動側凸緣250的圓筒內壁部250r由虛線顯示。且,在第53圖(c)、第54圖(c)中為了說明,將聯接器單元U23未切斷地顯示,將驅動側凸緣250的第一導引部250j1、第一導引部250j2由虛線顯示。
如第52圖所示,聯接器構件281的突出部281a,是從胴體部280c朝驅動側突出的三角柱。另一方面,本體側卡合部201的旋轉力賦予部201a,是剖面與突出部281a成為大致同形狀的三角柱的凹陷。
此情況,如第54圖(a)所示,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移動的話,由聯接器構件281與本體側卡合部201卡合的狀態,不朝取下方向X12移動。另一方面,因為驅動側凸緣250是朝取下方向X12移動,所以聯接器構件281是對於驅動側凸緣250朝與相對地取下方向X12相反方向移動。由此,如第54圖(b)、第54圖(c)所示,聯接器構件281,是沿著第一導引部230j1至第一導引部230j4、及第二導引部250j1至第二導引部250j4朝箭頭X8方向移動。即,聯接器構件281是在取下方向X12中不移動,原地朝箭頭X8方向移動,突出部281a就可以從旋轉力賦予部201a脫離。
如以上說明,在本實施例中,聯接器構件280,是除了實施例1中的動作以外,可朝與軸線L281垂直交叉的全部的方向移動。由此,可獲得與實施例1同樣的效果,並且可以減少旋轉力承受部的形狀的設計限制。
(實施例3)
接著,使用第58圖至第86圖,說明適用本發明的第3實施例。
又,在本實施例中,說明與前述的實施例相異的構成、動作,對於具有同樣的構成、功能的構件是附加相同的參照編號援用先前的實施例的說明。且,附加同樣的零件名並援用說明。
且與實施例1同樣,將驅動側凸緣350、聯接 器構件380、及本體側卡合部300的「旋轉軸線」稱為「軸線」。
且本實施例中,朝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裝設方向、及卡匣B從裝置本體A的取下方向,是與實施例1同樣,對於以下說明的其他實施例也同樣。
(1)處理卡匣的概略說明
第58圖是適用本發明的卡匣B的剖面圖,第59、60圖是卡匣B的立體圖。
如第58圖至第60圖所示,卡匣B是具有感光滾筒310。且,卡匣B被裝設於裝置本體A時,從裝置本體A藉由後述的聯接器機構承受旋轉驅動力而旋轉。且,此卡匣B,是藉由使用者可對於裝置本體A安裝及取下。
在感光滾筒310的外周面中,相面對地配置設有作為帶電手段的帶電滾子311。帶電滾子311,是藉由來自裝置本體A的電壓外加,讓感光滾筒310帶電。且,帶電滾子311,是與感光滾筒310接觸地設置,與感光滾筒310從動旋轉。
卡匣B,是具有作為顯像手段的顯像滾子313。顯像滾子313,是可載持顯像劑t的旋轉體且朝感光滾筒310的顯像領域供給顯像劑t。且,顯像滾子313,是使用前述顯像劑t,使形成於感光滾筒310的靜電潛像顯像。此顯像滾子313,是內藏磁鐵滾子(固定磁鐵) 313c。
與顯像滾子313的周面抵接地設有顯像刷片315。顯像刷片315,是限定附著在顯像滾子313的周面的顯像劑t的量。且,在顯像劑t賦予摩擦帶電電荷。
將被收容於顯像劑收容容器314內的顯像劑t,藉由攪拌構件316、317的旋轉朝顯像室314a給進。且,使被外加電壓的顯像滾子313旋轉。藉此,將藉由顯像刷片315賦予摩擦帶電電荷的顯像劑層形成於顯像滾子313的表面。且,將其顯像劑t對應潛像朝感光滾筒310轉移。藉此,顯像前述潛像。即,作為感光體(旋轉體)的感光滾筒310,可載持顯像劑像(顯像劑t)。
且形成於感光滾筒310的顯像劑像,是藉由複寫滾子4(第1圖參照)被複寫在記錄媒體2(第1圖參照)。在此,記錄媒體,是例如,用紙、標籤、OHP投影片。
與感光滾筒310的外周面相面對地配置有作為清潔手段的彈性清潔刷片320。刷片320,其先端是與感光滾筒310抵接。且,刷片320,是將前述顯像劑像複寫在記錄媒體2後將殘留在感光滾筒310的顯像劑t除去。藉由刷片320從感光滾筒310表面被除去的顯像劑t,是被收容於除去顯像劑滯留321a。
且卡匣B,是以顯像單元318及滾筒單元319一體地構成。
且顯像單元318,是由卡匣框體B1的一部分 也就是顯像框體314b所構成。且顯像單元318,是具有:顯像滾子313、顯像刷片315、顯像室314a、顯像劑收容容器314、及攪拌構件316、317。
且滾筒單元319,是由卡匣框體B1的一部分也就是滾筒框體321所構成。且,滾筒單元319,是具有:感光滾筒310、清潔刷片320、除去顯像劑滯留321a、及帶電滾子311。
且顯像單元318及滾筒單元319,是藉由銷P可轉動地被結合。且,藉由設在兩單元318、319間的第60圖所示的彈性構件323,使顯像滾子313被按壓在感光滾筒310。
裝設在前述的卡匣B、裝置本體A的卡匣收容部330a(後述:第62圖)。此時,如後述,與卡匣B的裝設動作連動使裝置本體A的驅動軸及卡匣B的旋轉驅動力傳達零件也就是聯接器結合。且,感光滾筒310等是從裝置本體A承受驅動力而旋轉。
進一步,如第59圖所示,在卡匣B的驅動側,設有將作為後述的感光體單元的感光滾筒單元U31可旋轉地支撐用的滾筒軸承325。此滾筒軸承325,其外側端部外周325a是兼具卡匣導引340R1。此卡匣導引340R1,是在感光滾筒310的長度方向(旋轉軸線L1的方向)朝外側突出。將作為此突出部的卡匣導引340R1、及聯接器構件350(後述的第一位置時的狀態),投影在旋轉軸線L1時,聯接器構件350及卡匣導引340R1彼此 重疊。且,卡匣導引340R1,也具有保護聯接器構件350的功能。
且如第60圖所示,在卡匣B的非驅動側,設有將感光滾筒單元U31可旋轉地支撐用的滾筒軸326。滾筒軸326,其外側端部外周326a是兼具卡匣導引340L1。
且在滾筒單元319的長度方向一端(驅動側)中,在卡匣導引340R1的大致上方設有卡匣導引340R2。且,在前述長度方向另一端(非驅動側)中,在上述卡匣導引340L1的上方設有卡匣導引340L2。
且在本實施例中卡匣導引340R1、340R2,是與滾筒框體321一體地成形。但是,卡匣導引340R1、340R2是不同構件也無妨。
(2)裝置本體的驅動構成及卡匣裝設部的概要說明
接著,使用第61圖,說明使用本實施例的處理卡匣的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C的感光體滾筒驅動構成。第61圖(a)是在卡匣B未被插入裝置本體A狀態下,將驅動側的側板一部分切除的立體圖。第61圖(b)是只有滾筒驅動構成的立體圖。第61圖(c)是將第61圖(b)由S7-S7切斷的剖面圖。
本體驅動軸300,是將先端部300b作為球面,且具有將圓筒形狀的主部300a的幾乎中心貫通的本體側旋轉驅動力傳達部也就是驅動傳達銷302,藉由驅動傳達銷302朝卡匣B將驅動傳達。
在與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長度方向相反側,大致同軸地配置滾筒驅動齒輪301。因為滾筒驅動齒輪301是對於本體驅動軸300被固定成不可旋轉,所以滾筒驅動齒輪301被旋轉驅動的話,本體驅動軸300會旋轉。
且滾筒驅動齒輪301是被配置於與從馬達306受到驅動的小齒輪307嚙合的位置。因此,馬達306旋轉的話,本體驅動軸300會被旋轉驅動。
且滾筒驅動齒輪301是藉由軸承構件303及304,對於裝置本體A可旋轉自如地被支撐。此時,因為驅動齒輪301不會對於軸線方向L1方向移動,所以驅動齒輪301及軸承構件303、304可接近地配置。
且雖說明從馬達小齒輪307直接驅動驅動齒輪301,但是不限於此,對於裝置本體A的馬達的配置的方便上,透過複數齒輪也可以,且由皮帶等將驅動傳達也可以。
接著,使用第62圖至第63圖,說明設在裝置本體A的卡匣B的裝設導引構成。第62圖是被安裝於驅動側的卡匣裝設部的立體圖。第63圖是被安裝於非驅動側側面的卡匣裝設部的立體圖。
如第62圖及第63圖所示,本實施例的卡匣裝設手段330,是具有設在裝置本體A的本體導引330R1、330R2、330L1、330L2。
這些,是在設在裝置本體A內的卡匣裝設空 間(卡匣收容部330a)的左右兩側面,使卡匣裝設手段330相面對地被安裝(第62圖是圖示驅動側側面,第63圖是圖示非驅動側面)。在此左右裝設手段330中,將卡匣B裝設時的成為導引的導引部330R1、330L1及330R2、330L2是分別相面對設置。將朝卡匣框體的長度方向兩側突出形成的後述的轂部等導引地插入此導引部330R1、330R2、330L1、330L2。且,將卡匣B裝設在裝置本體A時,將以軸309a為中心對於裝置本體A可開閉的稱為開閉門的卡匣門309打開。且,藉由將卡匣門309關閉,將卡匣B裝設完成在裝置本體A。且,將卡匣B從裝置本體A取出時,也藉由將前述的卡匣門309打開來進行取出動作。又,與此門30的打開連動,輔助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的取下或是裝設也可以。
(3)感光體單元(感光滾筒單元)的構成說明
接著,使用第64圖至第65圖,說明作為感光體單元的感光滾筒單元U31的構成。第64圖(a),是將感光滾筒單元U31從驅動側所見的斜視說明圖,第64圖(b),是從非驅動側所見的斜視說明圖。且,第65圖是將感光滾筒單元U31分解的斜視說明圖。
如第64圖、第65圖所示,感光滾筒單元U31是由感光滾筒310、驅動側凸緣單元U32、非驅動側凸緣352所構成。感光滾筒310,是將感光層塗抹在鋁等的導電性的壓缸310a者。其兩端部是為了滾筒凸緣嵌 合,而設有與滾筒表面大致同軸的開口部310a1、310a2。
驅動側凸緣單元U32,是具有驅動側凸緣350。驅動側凸緣350是由射出成形形成的樹脂製,其材質可考慮聚縮醛、聚碳酸酯等。且,在驅動側凸緣350中,嵌合支撐部350b及支撐部350a是被大致同軸地配置。且,對於驅動側凸緣單元U32,如後詳細說明。
非驅動側凸緣352是與驅動側同樣,是由射出成形形成的樹脂製,使嵌合支撐部352b及支撐部352a大致同軸地配置。且,滾筒接地板351是被配置在非驅動側凸緣352中。滾筒接地板351,是導電性(主要是金屬)的薄板狀的構件,具有:與導電性的壓缸310a的內周面接觸的接點部351b1、351b2、及與滾筒軸326(第60圖參照)接觸的接點部351a。且,接地板351,是為了將感光滾筒310接地,而與裝置本體AA電連接。
驅動側凸緣350及非驅動側凸緣352,是分別使嵌合支撐部350b、352b對於壓缸310a的兩端的開口部310a1、310a2嵌合,其後由黏著、鉚接等被固定於壓缸310a。且,雖說明接地板351是被設在非驅動側凸緣352,但不限定於此。例如,接地板351,是配置於驅動側凸緣350也可以,其他,適宜選擇地配置於可接地連接的場所較佳。
(4)驅動側凸緣單元的說明
接著,使用第66圖至第71圖,說明驅動側 凸緣單元U32的構成。第66圖(a),是對於將驅動側凸緣單元U32安裝於感光滾筒310的狀態從驅動側所見的斜視說明圖。在第66圖(a)中為了說明,將感光滾筒310由虛線顯示,顯示隱藏在感光滾筒310內部的部分。第66圖(b),是顯示第66圖(a)的S1剖面的剖面說明圖,第66圖(c),是顯示第66圖(a)的S2剖面的剖面說明圖。在第66圖(c)中為了說明,將驅動側凸緣350的滑動溝350s1由虛線顯示。第67圖,是將驅動側凸緣單元U32分解的斜視說明圖。第68圖是聯接器構件380的斜視說明圖。第69圖是聯接器構件380的說明圖。第70圖(a)、第70圖(b),是驅動側凸緣350的斜視說明圖。第70圖(c),是顯示第70圖(a)的S3剖面的剖面說明圖,為了說明,顯示聯接器構件380的凸部380b1、及止脫銷391、止脫銷392。第70圖(d),是聯接器構件380及驅動側凸緣350的斜視說明圖。第71圖(a)是驅動側凸緣350及滑件360、止脫銷391、止脫銷392的說明圖,第71圖(b)是第71圖(a)所示的SL353剖面圖。在第71圖中為了說明,將感光滾筒310由二點虛線顯示。
如第66圖及第67圖所示,驅動側凸緣單元U32,是由作為旋轉力傳達構件的驅動側凸緣350、聯接器構件380、推迫構件370、滑件360、及止脫銷391、止脫銷392所構成。
在此,第66圖所示的「L351」,是顯示驅動 側凸緣350旋轉時的旋轉軸線,在以下說明中,將「旋轉軸線L351」稱為「軸線L351」。同樣地,「L381」,是顯示聯接器構件380旋轉時的旋轉軸線,在以下說明中,將「旋轉軸線L381」稱為「軸線L381」。
聯接器構件380,是與推迫構件370、滑件360一起,被設在驅動側凸緣350的內部。且,藉由後述的構成,滑件360,是藉由止脫銷391、止脫銷392,無法對於驅動側凸緣350朝軸線L351方向動作。
在本實施例中,推迫構件370是使用作為彈性構件的彈簧(壓縮捲簧)。如第66圖(b)、第66圖(c)所示,推迫構件370的一端部370a是與聯接器構件380的彈簧抵接部380h1抵接,另一端部370b是與滑件360的彈簧抵接部360b抵接。且,推迫構件370是在聯接器構件380及滑件360之間被壓縮,藉由推迫力F370將聯接器構件380朝驅動側(箭頭X9方向)推迫。又,推迫構件,是如板彈簧、扭力彈簧、橡膠、海綿等可使彈力發生的話可以適宜地選擇。但是,如後述,聯接器構件380,因為是朝與驅動側凸緣350的軸線L351平行的方向移動,所以推迫構件370的種類有必要具有某程度的行程。因此,如捲簧等的可以具有行程的構件較佳。
接著,使用第68圖及第69圖,說明聯接器構件380的形狀。
如第68圖、第69圖所示,聯接器構件380主要具有4個部分。首先第一部分,是卡合於本體驅動軸 300(後述),從設在此本體驅動軸300的旋轉力傳達部(本體側旋轉力傳達部)也就是驅動傳達銷302(如後述)承受旋轉驅動力用的作為一端部(自由端部)的被驅動部380a。且第二部分,是卡合於驅動側凸緣350,朝此驅動側凸緣350將上述旋轉驅動傳達的驅動部380b。且,第三部分,是將被驅動部380a及驅動部380b連接的連結部380c。第四部分,是使聯接器構件380成為可朝旋轉軸線L381方向移動的方式被支撐於滑件360的作為另一端部的嵌合部380d。又,在本實施例中,聯接器構件380的另一端部雖為嵌合部380d,但是驅動部380b也可以。
在此,將與軸線L381垂直交叉的一方向稱為「軸線L382」,將與軸線L381、軸線L382的雙方垂直交叉的方向稱為「軸線L383」。
如第68圖所示,被驅動部380a,是具有對於聯接器構件380的旋轉軸線L381擴大的成為凹部的驅動軸插入開口部380m。開口部380m,是由朝向本體驅動軸300側擴開的圓錐狀的驅動軸承面380f形成。
且在其端面的圓周上,被配置有從驅動軸承面380f突出的2個傳達突起380f1、380f2。在包含2個傳達突起380f1、380f2的被驅動部380a的外周面,設有大致球面形狀也就是本體抵接部380i。又,本體抵接部380i,是聯接器構件380卡合於本體驅動軸300時、及聯接器構件380從本體驅動軸300脫離時,與本體驅動軸 300的先端部300b及驅動傳達銷302抵接的部分(詳細如後述)。
且各傳達突起380f1、380f2之間,是設有被驅動待機部380k1、380k2。即,2個被驅動傳達突起380f1、380f2的間隔,是使後述的裝置本體A的本體驅動軸300的驅動傳達銷302可以位在此間隔部的方式,設定成比驅動傳達銷的外徑更寬。此間隔部,是380k1、380k2。
進一步,在傳達突起380f1、380f2的順時鐘方向下游側中,設有驅動力承受面(旋轉力承接部)380e1、380e2,設在本體驅動軸300的旋轉力傳達部也就是傳達銷302是藉由抵接,使旋轉力被傳達。即,驅動力承受面380e1、380e2,是使朝本體驅動軸300的驅動傳達銷302的側面被推壓並以軸線L381為中心旋轉的方式,與聯接器構件380的旋轉方向交叉的面。
且為了使被傳達至聯接器構件380的傳達扭矩儘可能穩定,驅動力承受面380e1、380e2,是被配置於在軸線L381上具有中心的同一圓周上較佳。由此,驅動傳達半徑是成為一定,被傳達的扭矩穩定。且,傳達突起380f1、380f2是藉由聯接器的承受的力的平衡,使聯接器構件380的位置儘可能穩定較佳。因此在本實施例中,被配置在180°相面對位置,成對地構成。因為,藉由配置於180°相面對位置,使聯接器構件380承受的力成為偶力(一對)。因此,聯接器構件380是只有施加偶力就可以 讓旋轉運動持續,因為即使沒有決定聯接器的旋轉軸的位置,仍可以旋轉。
又,由與軸線L381垂直交叉的剖面將連結部380c切斷時,此連結部380c的至少一個切剖面,是具有比聯接器構件380的旋轉軸線L381及傳達突起380f1、380f2(驅動力承受面3890e1、380e2)之間的距離更小的最大旋轉半徑。換言之,連結部380c之中與聯接器構件380的旋轉軸線L2垂直交叉的規定的剖面,是具有比傳達突起380f1、380f2(驅動力承受面3890e1、380e2)及旋轉軸線L2之間的距離更小的最大旋轉半徑。進一步,換言之,連結部380c,是具有比傳達突起380f1(驅動力承受面380e1)及傳達突起380f2(驅動力承受面380e2)之間的距離更小的外徑。
如第69圖所示,凸部380b1、380b2是沿著軸線L382方向,從驅動部380b突出,凸部380b1、380b2,是被設在以軸線L381為基準彼此180度相面對的位置。凸部380b1、380b2是同形狀,以下以凸部380b1為例說明形狀。
如第69圖(a)所示,凸部380b1,是從軸線L382方向所見以軸線L381為基準的對稱形狀,且五角形的形狀。在凸部380b1中,從軸線L382方向所見,具有對於軸線L381只有傾斜角度θ 3的2面的部分,是稱為作為傾斜部或是抵接部的被導引部380j1、被導引部380j2。
且將被導引部380j1及被導引部380j2連接的部分,稱為R形狀部380t1。進一步,將與凸部380b1的軸線L383垂直的面,稱為凸部端部380n1、凸部端部380n2。且,將與凸部380b1的軸線L182垂直的面,稱為旋轉力傳達部380g1。
又,形成凸部380b2的各部,如第69圖(b)所示,也各別稱為被導引部380j3、被導引部380j4、R形狀部380t2、凸部端部380n3、凸部端部380n4、旋轉力傳達部380g2。
嵌合部380d,是具有以軸線L381為中心軸的圓筒形狀,藉由滑件360的圓筒部360a(第66圖(b)、第66圖(c)參照)幾乎無間隙地被嵌合支撐(詳細如後述)。彈簧安裝部380h,是如第68圖所示,被設在嵌合部380d的非驅動側端部。在彈簧安裝部380h中,設有與推迫構件370的一端部370a抵接的彈簧抵接部380h1,彈簧抵接部380h1,是與聯接器構件380的軸線L381大致垂直交叉的面。
接著,使用第70圖,說明驅動側凸緣350的形狀。
如第70圖所示,在驅動側凸緣350中,設有:與感光滾筒310的內周面310b嵌合的嵌合支撐部350b、齒輪部350c、可旋轉地被支撐於滾筒軸承330的支撐部350a等。
在此,將與軸線L351垂直交叉的一方向稱為 「軸線L352」,將與軸線L351、軸線L352的雙方垂直交叉的方向稱為「軸線L353」。
驅動側凸緣350的內部是中空形狀,將此稱為中空部350f。在中空部350f中,設有平面內壁部350h1、平面內壁部350h2、圓筒內壁部350r1、圓筒內壁部350r2、凹部350m1、凹部350m2。
平面內壁部350h1、平面內壁部350h2,是具有與軸線L352垂直的平面,被設在以軸線L351為基準彼此180度相面對的位置。且,圓筒內壁部350r1、圓筒內壁部350r2,是具有以軸線L351為中心軸的圓筒形狀,被設在以軸線L351為基準彼此180度相面對的位置。凹部350m1、凹部350m2是各別對於平面內壁部350h1、平面內壁部350h2具有段差,沿著軸線L352方向朝遠離軸線L351的方向形成。因為凹部350m1及凹部350m2是同形狀,被設在以軸線L351為基準彼此180度相面對的位置,所以以下以凹部350m1為例詳細說明形狀。
凹部350m1,是從軸線L352方向所見以軸線L351為基準的對稱形狀。如第70圖(c)所示,從軸線L352方向所見,對於軸線L351,具有只有傾斜與被導引部380j1至被導引部380j4相同的角度θ 3的面的部分,是稱為作為傾斜部或是抵接部的導引部350j1、導引部350j2。且,將連接導引部350j1及導引部350j2的部分,形成R形狀350t1。且,將與凹部350m1的軸線L353垂直的面,稱為凹部端部350n1、凹部端部350n2。且,具 有與軸線L352垂直交叉的平面的旋轉力被傳達部350g1,是對於平面內壁部350h1具有段差。進一步,在旋轉力被傳達部350g1中,設有滑動溝350s1。滑動溝350s1,是如後述,將止脫銷391、止脫銷392支撐的貫通孔,從軸線L352方向所見,將軸線L353方向作成長邊的長方形狀。
形成凹部350m2的各部也各別稱為旋轉力被傳達部350g2、導引部350j3、導引部350j4、R形狀部350t2、滑動溝350s4、及凹部端部350n3、凹部端部350n4。
又,將中空部350f的驅動側端部,稱為開口部350e。
如第66圖、第67圖、及第70圖(d)所示,聯接器構件38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350,使軸線L382與軸線L352成為平行的方式,被配置於驅動側凸緣350的中空部350f。在此,旋轉力傳達部380g1、380g2及旋轉力被傳達部350g1、350g2,是在軸線L382方向幾乎無間隙地嵌合。由此,聯接器構件380的對於驅動側凸緣350的朝軸線L382方向的移動被限制(第66圖(b)、第70圖(d)參照)。且,如第66圖(c)所示,聯接器構件380是將軸線L381及軸線L351成為大致同軸的方式被配置於中空部350f時,在驅動部380b及圓筒內壁部350r1、350r2之間,設有間隙D。此外,如第70圖(c)所示,凸部端部380n1及凹部端部350n1之 間、及凸部端部380n2及凹部端部350n1之間,也設有軸線L353方向的間隙E1。由此,聯接器構件38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350,朝軸線L383方向可移動。在此,使間隙E1比間隙D更大的方式,設定凸部380b1、凹部350m1的形狀。
接著,使用第66圖、第67圖及第71圖,說明作為保持構件(移動構件)的滑件360、及止脫銷391、止脫銷392的形狀。
如第66圖及第67圖所示,在滑件360中,設有圓筒部360a、及推迫構件370的另一端部370b抵接的抵接部360b、貫通孔360c1至貫通孔360c4。在此,將圓筒部360a的中心軸稱為「軸線L361」。
圓筒部360a,是將聯接器構件380的嵌合部38d,幾乎無間隙地嵌合支撐。由此,聯接器構件380,是由使軸線L381與軸線L361成為大致同軸上的方式被保持的狀態,朝軸線L381方向可移動。
另一方面,如第66圖(b)、第67圖(c)及第70圖(c)所示,圓筒形狀的止脫銷391、止脫銷392,是使其中心軸成為與軸線L352平行的方式,插通滑件360的貫通孔360c1至貫通孔360c4。且,止脫銷391、止脫銷392,是藉由被支撐於驅動側凸緣350的滑動溝350s1、滑動溝350s4,滑件360及驅動側凸緣350被連結。
如第66圖(c)、第71圖(a)所示,止脫 銷391、止脫銷392是朝軸線L353方向被並列配置。此外,止脫銷391、止脫銷392的直徑,是設定成比滑動溝350s1、滑動溝350s4的軸線L351方向的寬度稍小。由此,滑件360,是成為保持軸線L361及軸線L351平行的狀態。且,滑件360,是成為無法對於驅動側凸緣350朝軸線L351方向移動。換言之,滑件360,是成為可以朝對於軸線L351實質上垂直交叉的垂直交叉方向移動。
且如第66圖(b)、第71圖(b)所示,驅動側凸緣350的嵌合支撐部350b(第71圖(a)參照)是與感光滾筒310的開口部310a2嵌合、固定。由此,防止止脫銷391、止脫銷392朝軸線L352方向脫出。此外,將止脫銷391及止脫銷392的長度G1,比旋轉力傳達部350g1及旋轉力傳達部350g2的距離G2更充分大地設定。由此,止脫銷391、止脫銷392,是成為不會從滑動溝350s1及滑動溝350s4脫離。
進一步,在止脫銷391及滑動溝350s1的一端部350s2之間、及止脫銷392及滑動溝350s1的另一端部350s3之間,是設有比間隙D更大的間隙E2(第66圖(c)、第71圖(a)參照)。且,在止脫銷391及滑動溝350s4的一端部350s5之間、及止脫銷392及滑動溝350s4的另一端部350s6之間,也設有與間隙E2同樣的間隙(第71圖(a)參照)。此外,在貫通孔360c1至貫通孔360c4和滑動溝350s1、滑動溝350s4塗抹潤滑劑(未圖示)。由此,滑件360,可以對於驅動側凸緣350,朝 軸線L353方向平滑地移動。
如第70圖(c)所示,作為傾斜部或是抵接部的導引部350j1、導引部350j2、及作為傾斜部或是抵接部的被導引部380j1、被導引部380j2可抵接。又,導引部350j1或是被導引部380j1的至少一方傾斜較佳,其他方是對應前述一方傾斜也可以。且,藉由彼此抵接,聯接器構件380,成為不會從驅動側凸緣350的開口部350e脫離。且,聯接器構件380,是藉由推迫構件370,使被導引部380j1、被導引部380j2與導引部350j1、導引部350j2抵接的方式,朝驅動側被推迫。且,導引部350j3、導引部350j4及被導引部380j3、被導引部380j4的關係也同樣。
在此,如前述,凸部380b1、380b2,是從軸線L382方向所見,以軸線L381為基準的對稱形狀。且,凹部350m1、凹部350m2,是從軸線L352方向所見,以軸線L351為基準的對稱形狀。因此,聯接器構件380,是藉由推迫構件370朝驅動側被推迫,使被導引部380j1至被導引部380j4及導引部350j1至導引部350j4抵接,使軸線L381成為與軸線L351大致同軸地配置。
藉由以上的構成,聯接器構件380,是透過滑件360,對於驅動側凸緣350,使軸線L381及軸線L351保持平行的狀態。且,聯接器構件38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350,朝軸線L381方向及軸線L383方向可移動。進一步,聯接器構件380的對於驅動側凸緣350的朝軸線 L382方向的移動被限制。且,聯接器構件380,是藉由推迫構件370的推迫力F370,對於驅動側凸緣350,朝驅動側(第66圖中箭頭X9方向)被推迫,並且使軸線L381及軸線L351成為大致同軸的方式被推迫。
又,在本實施例中,驅動側凸緣350、聯接器構件380、滑件360是樹脂製,其材質,是聚縮醛和聚碳酸酯等。且,止脫銷391、392是金屬製,其材質是鐵和不銹鋼等。但是,使感光滾筒310對應旋轉用的負荷扭矩,讓前述各零件成為金屬製、樹脂製等,前述各零件的材質可適宜選擇樹脂製及金屬製。
且在本實施例中,齒輪部350c是使聯接器構件380從本體側卡合部300承受的旋轉力傳達至顯像滾子313者,斜齒齒輪或是平齒齒輪是與驅動側凸緣350一體成形。又,顯像滾子313的旋轉不透過驅動側凸緣350也可以。在該情況中,齒輪部350c可以消除。
接著,參照第67圖及第70圖(d),說明驅動側凸緣單元U32的組裝步驟。首先,如第70圖(d)所示,將聯接器構件380插入驅動側凸緣350的空間部350f。此時,如前述,使軸線L382及軸線L352成為平行的方式,將聯接器構件380及驅動側凸緣350的相位配合插入。接著,如第67圖所示,將推迫構件370組裝。推迫構件370是藉由聯接器構件380的軸部380h2及滑件360的軸部360d使徑方向的位置被限制。又,推迫構件370,是預先組合在軸部380h2及軸部360d的其中任一, 或是雙方也可以。此時,將推迫構件370對於軸部380h2(或是軸部360d)壓入,使推迫構件370不脫離的話,組裝的作業性可提高。其後,使嵌合部380d嵌合在圓筒部360a的方式,將滑件360插入空間部350f。且,如第67圖(c)、第67圖(d)所示,將止脫銷391、止脫銷392從滑動溝350s1朝貫通孔360c1至貫通孔360c4、滑動溝350s4插通。
(5)滾筒軸承的說明
接著,對於滾筒軸承325,使用第72圖說明。第72圖(a)是從驅動軸所見的立體圖,第72圖(b)是從感光體滾筒側所見的立體圖。
滾筒軸承325,是將感光滾筒310定位固定在滾筒框體321,將滾筒單元U10定位在裝置本體A用的構件。進一步,具有可保持將聯接器構件380朝感光滾筒310驅動傳達的功能。
進一步詳細說明。如第72圖所示,將感光滾筒310定位,使對於滾筒框體321被定位的嵌合部325d、及被定位在裝置本體A的外周部325c被配置成大致同軸。那些嵌合部325d、外周部325c是圓環狀,其空間部325b,是配置有先前說明的聯接器構件380。
且在空間部325b的嵌合部325d/外周部325c的軸線方向中央附近,設有將感光滾筒單元U31定位在軸線方向用的頂觸面325e。進一步,在滾筒軸承325中,形成 有:固定於滾筒框體321用的固定面325f、及讓固定小螺釘通過的孔325g1、325g2。且,如後述,將卡匣BB朝裝置本體A裝卸用的導引部是一體形成。
(6)處理卡匣的裝設導引及朝裝置本體的定位部的說明
如第59圖及第60圖所示,滾筒軸承325的外側端部外周325a是兼具卡匣導引340R1,滾筒軸326的外側端部外周326a是兼具卡匣導引340L1。
且在感光滾筒單元U31的長度方向的一端側(驅動側)中,在卡匣導引340R1的大致上方設有340R2。且,在前述長度方向的另一端側(非驅動側)中,在上述卡匣導引340L1的上方設有卡匣導引340L2。
又,在本實施例中卡匣導引340R1、340R2是與滾筒框體321一體成形。但是,卡匣導引340R1、340R2是不同構件也無妨。
(7)處理卡匣的裝設動作的說明
將對於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裝設動作使用第73圖說明。第73圖是顯示裝設過程,由第62圖的S9-S9切斷的剖面圖。
如第73圖(a)所示,藉由使用者,將設在裝置本體A的卡匣門309打開。且,對於將卡匣B設在裝置本體A的卡匣裝設手段330可取下地裝設。
將卡匣B裝設在裝置本體A時,是如第73圖 (b),在驅動側中,將卡匣導引340R1、340R2,沿著本體導引330R1、330R2。且,對於非驅動側,也將卡匣導引340L1、340L2(第60圖參照)沿著本體導引330L1、330L2(第63圖參照)插入。
接著,就這樣朝箭頭X4方向將卡匣B插入的話,經過裝置本體A的本體驅動軸300及卡匣B的聯接器380的卡合,使卡匣B被收容至規定的位置。即,如第73圖(c)所示,卡匣導引340R1是與本體導引330R1的定位部330R1a抵接,且,卡匣導引340R2是與本體導引330R2的定位部330R2a抵接。
且因為大致對稱形狀所以未圖示,但是卡匣導引340L1是與本體導引330L1的定位部330L1a(第63圖參照)抵接,且,卡匣導引340L2是與本體導引330L2的定位部330L2a抵接。如此,卡匣B,是藉由裝設手段330,可取下地被裝設於卡匣收容部330a。卡匣B,是藉由被裝設於卡匣裝設部330a使畫像形成動作成為可能。在此,卡匣收容部330a,如先前說明,藉由前述裝設手段330被裝設於裝置本體A的卡匣B所佔位的房間。
且卡匣B被收容至如前述規定的位置時,藉由第62圖、第63圖、第73圖所示的按壓彈簧388R,使卡匣B的按壓承接部340R1b(也配合參照第59圖)受到加壓。且,藉由按壓彈簧388L,使處理卡匣B的按壓承接部340L1b(第60圖參照)受到加壓。由此,卡匣B(感光滾筒310),可對於裝置本體A的複寫滾子、光學 手段等正確地決定位置。
(8)聯接器構件的動作說明
接著,使用第74圖,說明聯接器構件380的動作。第74圖(a1)是顯示聯接器構件380的軸線L381及驅動側凸緣350的軸線L351為一致,導引部350j1至導引部350j4及被導引部380j1至被導引部380j4抵接的狀態的說明圖。第74圖(a2),是顯示聯接器構件380對於驅動側凸緣350朝與軸線L383平行的箭頭X51方向移動的狀態的說明圖。第74圖(a3),是顯示由導引部350j1至導引部350j4及被導引部380j1至被導引部380j4抵接的狀態,使聯接器構件380沿著軸線L351朝非驅動側方向(箭頭X8方向)移動的狀態的說明圖。第74圖(b1)至第74圖(b3),是將第74圖(a1)至第74圖(a3)各別由與軸線L383平行的SL383剖面顯示的剖面說明圖。在第74圖(b1)至第74圖(b3)中為了說明,顯示聯接器構件380未切斷的狀態,將驅動側凸緣350的導引部350j3、導引部350j4及滑動溝350s4由虛線顯示。
首先,聯接器構件380,是藉由推迫構件370的推迫力F370,如第74圖(b1)所示,使導引部350j3、導引部350j4及被導引部380j3、被導引部380j4抵接,使軸線L381及軸線L351大致同軸。且此時,聯接器構件380的傳達突起380f1、380f2,是對於驅動側凸緣 350成為最突出的狀態。
接著,如第74圖(a2)所示,將聯接器構件380,對於驅動側凸緣350朝與軸線L383平行的箭頭X51方向,只有移動距離p3。如此的話,如第74圖(b2)所示,聯接器構件380,是由被導引部380j4及驅動側凸緣350的導引部350j4抵接的狀態,抵抗推迫構件370的推迫力F370,朝沿著導引部350j4的方向(箭頭X61方向)移動。此時,維持聯接器構件380的軸線L381對於軸線L351平行的狀態。因此,聯接器構件380,是直到驅動部380b與圓筒內壁部350r1抵接為止,即,直到聯接器構件380的軸線L383方向的移動距離p3與間隙D相等為止,朝箭頭X61方向可移動。另一方面,滑件360,是藉由止脫銷391、止脫銷392,只有朝軸線L383方向可移動。因此,滑件360,是與聯接器構件380的朝箭頭X61方向的移動連動,與止脫銷391、止脫銷392一體地朝箭頭X51方向移動。
且將聯接器構件380朝與箭頭X51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時也同樣,聯接器構件380是朝沿著導引部350j3的方向移動。
另一方面,如第74圖(b3)所示,將聯接器構件380朝箭頭X8方向移動的話,聯接器構件380,是在嵌合部380d被支撐於滑件360的圓筒部360a的狀態下,抵抗推迫構件370的推迫力F370朝箭頭X8方向移動。此時,在聯接器構件380的被導引部380j3、被導引 部380j4及驅動側凸緣350的導引部350j3、導引部350j4之間形成間隙。即,聯接器構件380,是可以從第74圖(b1)所示的聯接器構件380對於驅動側凸緣350成為最突出的狀態,直到第74圖(b3)所示的聯接器構件380成為退避的狀態為止規定量移動。
如以上說明,聯接器構件38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350,朝軸線L381方向及軸線L383方向可移動。且,聯接器構件180是藉由導引部350j1至導引部350j4及被導引部380j1至被導引部380j4的抵接,對於驅動側凸緣350,與朝軸線L383方向的移動連動地朝軸線L381方向可移動。
(9)聯接器安裝動作及驅動傳達的說明
如前述,卡匣B,是在裝置本體A的規定的位置決定的前夕,或是與規定的位置決定的同時,使聯接器構件380及本體驅動軸300卡合。對於此聯接器構件380的卡合動作,使用第75圖至第78圖說明。第75圖是顯示裝置本體的驅動軸、及卡匣的驅動側的主要部分的立體圖。第76圖是從只有顯示裝置本體的驅動軸、處理卡匣的聯接器、滾筒軸的裝置本體下方所見的縱剖面圖。第77圖是從對於第76圖顯示裝置本體的驅動軸、處理卡匣的聯接器、滾筒軸的相位不同的裝置本體下方所見的縱剖面圖。且,在以下說明,「卡合」是指軸線L351及軸線L301被配置於大致同軸,聯接器構件380及本體側卡 合部300可將旋轉力傳達的狀態。
首先,如第75圖(a)所示,說明聯接器構件380的軸線L383、及卡匣B的裝設方向(箭頭X1方向)成為平行的情況。
如第75圖所示,卡匣B的裝設方向,是與感光滾筒3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垂直交叉的方向,且,與驅動側凸緣350的軸線L351實質上沿著垂直交叉的方向(箭頭X1方向)移動地被裝設於裝置本體A。如第75圖(b1)、第76圖(a)所示,卡匣B開始被裝設於裝置本體A時,聯接器構件380的傳達突起380f1、380f2,是藉由推迫構件370的推迫力F370,對於驅動側凸緣350成為最突出的狀態。將此狀態,作為裝設初期狀態。此時的聯接器構件380的位置是第一位置(突出位置)。此時,聯接器構件380的旋轉軸線L3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381及旋轉軸線L1是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構件380的旋轉軸線L381也與驅動側凸緣350的軸線L3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381及旋轉軸線L351是實質上一致。
從裝設初期狀態,將卡匣B朝箭頭X1方向移動的話,聯接器構件380的本體抵接部380i,會與設在裝置本體A的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抵接。如此的話,如第75圖(b1)、第76圖(a)所示,本體抵接部380i是從先端部300b,受到由裝設所產生的力F1(退避 力)。力F1,因為是朝向構成本體抵接部380i的大致球面的中心方向,所以對於軸線L383,朝向只有比角度θ 3的餘角θ 31更小角度θ 7地傾斜的方向。因此,聯接器構件380,若受到力F1的話,被導引部380j1是由與驅動側凸緣350的導引部350j1抵接的狀態,朝沿著導引部350j1的箭頭X61方向,抵抗推迫構件370的推迫力F370移動。
接著,如第75圖(b2)、第76圖(b)所示,進一步將卡匣B朝箭頭X1方向移動。如此的話,聯接器構件380的驅動部380b及驅動側凸緣350的圓筒內壁部350r1抵接,聯接器構件380的對於驅動側凸緣350的朝箭頭X61方向的移動被限制。此時,在軸線L381方向中,將聯接器構件380從裝設初期狀態移動的量作為移動量N10(第76圖(b)參照)。移動量N10,是依據對於導引部350j1至導引部350j4的軸線L381的傾斜θ 3(第70圖參照)、及間隙D(第66圖(c)參照)被決定。
在第76圖(b)所示的狀態下,聯接器構件380與裝設初期狀態相比只有移動量N10朝箭頭X8方向移動。如此的話,因為力F1朝向構成本體抵接部380i的大致球面的中心,所以力F1及軸線L383的形成角度θ 7,是與裝設初期狀態相比增大。且,隨此力F1的箭頭X8方向的分力F1a,是與裝設初期狀態相比增大。聯接器構件380,是藉由此分力F1a,抵抗推迫構件370的推迫 力F370進一步朝箭頭X8方向移動。且,聯接器構件380是藉由此聯接器構件380的朝箭頭X8方向的移動,而成為可通過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此第76圖(b2)的聯接器構件380的位置是第二位置(退避位置)。此時,聯接器構件380的旋轉軸線L3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381及旋轉軸線L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3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構件380的旋轉軸線L381也與驅動側凸緣350的軸線L3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381及旋轉軸線L35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3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此第二位置(退避位置)時,與第一位置(突出位置)時相比,聯接器構件380是朝感光滾筒10側(感光滾筒10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側)位移(移動/退避)。
且如第75圖(b4)所示,將卡匣B移動至裝設完成位置為止時,藉由對於後述的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定位手段,使本體驅動軸300的軸線L301、及驅動側凸緣350的軸線L351位於大致同軸。此時,聯接器構件380是藉由推迫構件370的推迫力F370,朝箭頭X9方向移動。同時,聯接器構件380,是沿著導引部350j1移動,使軸線L381與驅動側凸緣350的軸線L351一致。
在本體驅動軸300的軸線L301、及聯接器構件380的軸線L381為一致的狀態下,如第77圖所示,聯接器構 件380的圓錐形狀的驅動軸承面380f,是與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80b抵接。此時,聯接器構件380的傳達突起380f1、380f2、及本體驅動軸300的驅動傳達銷302是成為在軸線L301方向重疊的狀態。又此時,驅動傳達銷302,是位於被驅動待機部380k1、380k2。且,設在傳達突起380f1、380f2的順時鐘方向的下游側的旋轉力承接部380e1、380e2,是成為各與驅動傳達銷302相面對的狀態。即,聯接器構件380及本體驅動軸300卡合,聯接器構件380是成為可以旋轉的狀態。又,此時的聯接器構件380的位置,是與前述的第一位置(突出位置)幾乎相同。
又,將卡匣B移動至裝設完成位置為止時,依據本體驅動軸300的旋轉方向的相位,傳達突起380f1、380f2、及驅動傳達銷302,從軸線L301方向所見具有重疊的情況。此情況,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無法與聯接器構件380的驅動軸承面380f抵接。這種情況時,本體驅動軸300,是藉由由後述的驅動源旋轉,使傳達突起380f1、380f2、及驅動傳達銷302從軸線L301方向所見成為未重疊。且,藉由推迫構件370的推迫力F370,使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可以與聯接器構件380的驅動軸承面380f抵接(聯接器構件380到達第一位置(突出位置))。即,本體驅動軸300,可以一邊藉由驅動源旋轉一邊與聯接器構件380卡合,使聯接器構件380開始旋轉。
接著,對於將感光滾筒310驅動時的驅動傳達動作,使用第78圖說明。本體驅動軸300,是藉由從裝置本體A的驅動源承受的旋轉驅動力,在圖中X10方向,與滾筒驅動齒輪301一起旋轉。且,與本體驅動軸300一體的驅動傳達銷302,是與聯接器構件380的旋轉力承接部380e1、380e2抵接,使聯接器構件380旋轉。在此,如前述,旋轉力傳達部380g1、旋轉力傳達部380g2及旋轉力被傳達部350g1(第70圖(a)參照)、旋轉力被傳達部350g2圖(70(b)參照),因為是在軸線L382方向幾乎無間隙地嵌合(第70圖(c)參照),所以成為保持彼此大致平行的狀態。由此,聯接器構件380,是可以對於驅動側凸緣350,繞傳達軸線L381周圍旋轉。因此,聯接器構件380的旋轉,是透過旋轉力傳達部380g1、旋轉力傳達部380g2及旋轉力被傳達部350g1、旋轉力被傳達部350g2被傳達至驅動側凸緣350。
接著,如第79圖(a)所示,說明聯接器構件380的軸線L383、及卡匣B的裝設方向(箭頭X1方向)為垂直交叉的情況。
如第79圖(b1)所示,將卡匣B朝箭頭X1方向移動的話,與聯接器構件380的軸線L383、及卡匣B的裝設方向為平行的情況同樣,聯接器構件380的本體抵接部380i,是與設在裝置本體A的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抵接。此時,本體抵接部380i是從先端部 300b,受到由卡匣B的裝設所產生的力F2。力F2,因為是朝向構成本體抵接部380i的大致球面的中心方向,所以朝向對於軸線L382只有角度θ 1傾斜的方向,由此在軸線L381方向中力F2的箭頭X8方向的分力F2a會發生。因此,進一步將卡匣B朝箭頭X1方向移動的話,如第79圖(b2)所示,聯接器構件380,是藉由分力F2a,抵抗推迫構件370的推迫力F370朝箭頭X8方向移動。且,聯接器構件380是藉由此聯接器構件380的朝箭頭X8方向的移動,而成為可通過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在此,本體抵接部380i及軸線L381的形成角度θ 1,是設定成可以抵抗推迫構件370的推迫力F370,使聯接器構件380藉由分力F2a朝箭頭X8方向移動。其後,與第78圖(b3)、第78圖(b4)同樣,可以由聯接器構件380朝驅動側凸緣350的空間部350f內部移動的狀態,將卡匣B移動至裝設完成位置為止。
又,在前述的說明中,卡匣B的裝設方向X1、及軸線L183的方向雖以平行及垂直交叉的情況為例舉例說明。但是,與前述說明的裝設方向相異的情況也同樣,聯接器構件380,可以朝箭頭X8方向移動,通過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在此,聯接器構件380,是藉由力F1,沿著導引部350j1至導引部350j4朝箭頭X8方向移動,或是藉由力F1或是力F2的箭頭X8方向的分力F1a或是分力F2a朝箭頭X8方向移動。
因此,對於卡匣B朝裝置本體A的裝設方 向,聯接器構件380、及驅動傳達銷302的旋轉方向的相位無論是任何的關係,藉由前述的構成,皆可以將卡匣B裝設在裝置本體A。
如以上說明,依據本實施例的構成的話,不需要在裝置本體A和卡匣B設置複雜的構成,由簡單的構成就可以使聯接器構件380及本體驅動軸300卡合。
又,在本實施例中,如第75圖(b2)所示,聯接器構件380,是驅動部380b與圓筒內壁部350r1抵接之後,進一步朝箭頭X8方向移動。但是,驅動部380b是由與圓筒內壁部350r1抵接的時點,使聯接器構件380通過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也可以。這種構成,例如,如第80圖(a1)、第80圖(a2)所示,減小傾斜θ 3,或加大間隙D等,加大移動量N10較佳。或是如第80圖(b1)、第80圖(b2)所示,減小傳達突起380f1、380f2的從驅動側凸緣350的開口部350e朝驅動側方向的突出量Q也可以。這種構成的情況,聯接器構件380的傳達突起380f1、380f2,是藉由只有沿著導引部350j1至導引部350j4的移動,可以比先端部300b更朝箭頭X8側移動並貫通先端部300b。因此,不必要產生力F1的箭頭X8方向的分力F1a,就可以由更簡單的構成將聯接器構件380及本體驅動軸300卡合。
(10)聯接器的脫離動作及將卡匣取出的動作的說明
接著,使用第81圖至第84圖,說明將卡匣 B從裝置本體A取下時,將聯接器構件380從本體驅動軸300脫離的動作。第81圖(a)、第84圖(a),是顯示卡匣B的取下方向及S10剖面圖及S11剖面圖的切斷方向的說明圖。第81圖(b1)至(b4)及第83圖(a)至(b),是顯示第81圖(a)的S剖面,顯示聯接器構件380從本體驅動軸300脫離的狀態的剖面說明圖。且,第84圖(b1)至(b4),是顯示第84圖(a)的S11剖面,顯示聯接器構件380從本體驅動軸300脫離的狀態的剖面說明圖。且,第82圖,是放大顯示第81圖(b3)的驅動側凸緣單元U32及本體驅動軸300的附近的放大圖。又,在第81圖(b1)、第81圖(b2)的剖面圖中為了說明,顯示聯接器構件380未切斷的狀態。且,在第81圖至第84圖中為了說明,將驅動側凸緣350的導引部350j1、導引部350j2由虛線顯示。進一步,在第81圖(b3)、第81圖(b4)、第82圖至第83圖中為了說明,將剖面圖的前方中的傳達突起380f2由虛線顯示。以下,以顯示旋轉力承受部380e2側的圖為例舉例說明。
首先,如第81圖(a)所示,說明卡匣B的取下方向(箭頭X12方向)、及聯接器構件380的軸線L383成為平行的情況。
如第81圖(b1)所示,卡匣B,是與感光滾筒3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垂直交叉,且,與驅動側凸緣350的軸線L351實質上沿著垂直交叉的取下方向X12移動,從裝置本體A被取下。在畫像形成終了且本體驅動 軸300的旋轉停止的狀態下,驅動傳達銷302及旋轉力承接部380e1、380e2會接觸。且,在卡匣B的取下方向X12中,驅動傳達銷302是位於旋轉力承接部380e2的下游側。進一步此時,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是與聯接器構件380的驅動軸承面380f抵接。將此狀態,作為取下初期狀態。
此第81圖(b1)時的聯接器構件380的位置是第一位置(旋轉力可傳達位置)。又,此第一位置(旋轉力可傳達位置),是與前述的第一位置(突出位置)幾乎相同。此時,聯接器構件380的旋轉軸線L3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381及旋轉軸線L1是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構件380的旋轉軸線L381也與驅動側凸緣350的軸線L3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381及旋轉軸線L351是實質上一致。
接著,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移動。如此的話,如第81圖(b2)所示,聯接器構件380的取下方向上游側的旋轉力承受部380e2是從回驅動傳達銷302,受到由卡匣B的取下所產生的力F5。力F5,因為是與旋轉力承接部380e2垂直交叉,所以與旋轉力承接部380e2的法線也就是軸線L383平行。因此,聯接器構件380若受到力F5的話,被導引部380j2是由與驅動側凸緣350的導引部350j2抵接的狀態,朝沿著導引部350j2的箭頭X62方向,抵抗推迫構件370的推迫力F370移動。此 時,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是成為遠離聯接器構件380的驅動軸承面380f的狀態。
在此,旋轉力承接部380e2(及旋轉力承接部380e1),是設定成使聯接器構件380可以藉由力F5朝軸線L183方向移動。又,在本實施例中,因為將旋轉力承受部380e2(及旋轉力承受部380e1)作成與軸線L383垂直交叉的平面,所以力F5的方向及軸線L383成為平行。由此,使用者可由更小的力,將聯接器構件380對於驅動側凸緣350朝軸線L383方向(及隨此軸線L381方向)動作,可以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移動。且,藉由由此力F5所產生的聯接器構件380的朝箭頭X8方向的移動,使傳達突起380f2成為可通過驅動傳達銷302。
傳達突起380f2通過驅動傳達銷302的話,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會再度與聯接器構件380的驅動軸承面380f抵接。從此狀態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進一步移動的話,如第81圖(b3)、第82圖所示,聯接器構件380會從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受到由卡匣B的取下所產生的力F6。力F6,因為是朝向驅動軸承面380f的圓錐形狀的中心方向,所以在軸線L383方向中力F6的分力F6b會發生。因此,聯接器構件380,是藉由分力F6b由被導引部380j2與驅動側凸緣350的導引部350j2抵接的狀態朝箭頭X62方向移動,驅動部380b及圓筒內壁部350r2會抵接。由此,聯接器構件380的對於驅動側凸緣350的朝軸線L383方向的移動被限 制。
又此時,在軸線L381方向中力F6的箭頭X8方向的分力F6a會產生。因此,在此狀態下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進一步移動的話,聯接器構件380,是藉由分力F6a抵抗推迫構件370的推迫力F370朝箭頭X8方向移動。由此,如第81圖(b4)所示,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是從聯接器構件380的開口部380m脫離。
此第81圖(b4)的聯接器構件380的位置是第二位置(可脫離位置)。又,此第二位置(可脫離位置),是與前述的第二位置(退避位置)幾乎相同。此時,聯接器構件380的旋轉軸線L3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381及旋轉軸線L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3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構件380的旋轉軸線L381也與驅動側凸緣350的軸線L3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381及旋轉軸線L35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3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此第二位置時,與第一位置時相比,聯接器構件180是朝感光滾筒10側(感光滾筒10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側)位移(移動/退避)。
且本體驅動軸300的抵接被脫離的聯接器構件380,是如第83圖(a)所示,由藉由推迫構件370的推迫力F370使被導引部380j2與驅動側凸緣350的導引部350j2抵接的狀態,朝箭頭X62相反方向移動。且,如 第83圖(b)所示,朝卡匣B開始被裝設於裝置本體A的裝設初期狀態,即朝聯接器構件380的傳達突起380f1、380f2對於驅動側凸緣350成為最突出的狀態(第一位置(突出位置))返回。
總結的話,聯接器構件380是伴隨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從本體側卡合部300脫離。換言之,聯接器構件180是伴隨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藉由從本體側卡合部300承受力,使聯接器構件380從前述第一位置朝前述第二位置移動,其後,復歸至前述第一位置。進一步換言之,聯接器構件380是伴隨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從本體側卡合部300及驅動側凸緣350承受力而從前述第一位置(旋轉力可傳達位置)朝前述第二位置(可脫離位置)位移(移動),其後,復歸至第一位置(突出位置)。
接著,如第84圖(a)所示,說明卡匣B的取下方向X12、及聯接器構件380的軸線L383為垂直交叉的情況。
如第84圖(b1)所示,在畫像形成終了且本體驅動軸300的旋轉停止的狀態下,驅動傳達銷302及旋轉力承接部380e1、380e2會接觸。且此時,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是與聯接器構件380的驅動軸承面380f抵接。將此狀態,作為取下初期狀態。
接著,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移動。如此的話,聯接器構件380,因為對於驅動側凸緣350朝軸線 L382方向的移動被限制,所以與驅動側凸緣350一起朝取下方向X12移動。且,如第84圖(b2)所示,聯接器構件380的作為退避力承接部的驅動軸承面380f是從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受到由卡匣B的取下所產生的力F9(退避力)。力F9,因為是朝向驅動軸承面380f的圓錐形狀的中心方向,所以在軸線L381方向中,箭頭X8方向的分力F9a會發生。且,聯接器構件880是藉由分力F9a,抵抗推迫構件170的推迫力F170朝箭頭X8方向移動。
進一步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移動的話,如第84圖(b3)所示,傳達突起380f2的內周面380f4,是與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抵接,使聯接器構件380從先端部300b受到由卡匣B的取下所產生的力F10。力F10,因為是朝向先端部300b的球面中心方向,所以在軸線L381方向中,箭頭X8方向的分力F10a會發生。從此狀態進一步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移動的話,聯接器構件380是藉由分力F10a,抵抗推迫構件370的推迫力F370進一步朝箭頭X8方向移動。由此,如第84圖(b4)所示,藉由由此分力F10a所產生的聯接器構件380的朝箭頭X8方向的移動,使傳達突起380f2成為可通過驅動傳達銷302。即,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是從聯接器構件380的開口部380m脫離。
且本體驅動軸300的抵接被脫離的聯接器構件380,是與前述的卡匣B的取下方向(箭頭X12方 向)、及聯接器構件380的軸線L383成為平行情況同樣,朝卡匣B開始被裝設於裝置本體A的裝設初期狀態,即朝聯接器構件380的傳達突起380f1、380f2對於驅動側凸緣350成為最突出的狀態返回(第83圖(b)參照)。
又,在前述的說明中,以卡匣B的取下方向X12、及聯接器構件180的軸線L183是成為平行情況、及垂直交叉的情況為例舉例說明。但是,與前述說明的取下方向相異的情況也同樣,聯接器構件380可以從本體側卡合部100脫離。這種情況,卡匣B的取下時,傳達突起380f1、380f2的其中任一,是與驅動傳達銷302抵接。或是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是與聯接器構件380的驅動軸承面380f抵接。進一步,傳達突起380f1的內周面380f3(未圖示),傳達突起380f2的內周面380f4的其中任一,是與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抵接。如此的話,聯接器構件380,是承受由前述的取下所產生的力F5、F6及力F9、F10的其中任一,對於驅動側凸緣350,朝箭頭X8方向移動,就可以從本體驅動軸300脫離。
因此,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時,對於卡匣B朝裝置本體A的裝設方向,聯接器構件380、及驅動傳達銷302的旋轉方向的相位無論是任何的關係,藉由前述的構成,皆可以將卡匣B裝設在裝置本體A。
如以上說明,對應卡匣B的取下動作,可以 在聯接器構件380的開口部380m,從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進入的狀態,使聯接器構件380脫離。因此,可以朝與感光滾筒310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垂直交叉的方向將卡匣B取下。
以上,依據適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話,聯接器構件38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350,朝軸線L381方向及軸線L383方向可移動。且,聯接器構件38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350,與朝軸線L383方向的移動連動地朝軸線L381方向可移動。由此,朝與感光滾筒3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垂直交叉的方向將卡匣B移動,將卡匣B裝設在裝置本體A時,聯接器構件380,是朝軸線L381方向移動,可以與本體驅動軸300卡合。且,朝與感光滾筒3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垂直交叉的方向將卡匣B移動,從裝置本體A將卡匣B取下時,聯接器構件380,是朝軸線L381方向移動,可以從本體驅動軸300脫離。此外,從裝置本體A將卡匣B取下時,不必要將感光滾筒310及本體驅動軸300的其中任一旋轉。因此,可以減輕卡匣B的取下負荷,提高將卡匣B從裝置本體A取下時的易用性能。
又,本體驅動軸的形狀,不限定於如本實施例所示的形狀。對於本體驅動軸的變形例,使用第85圖說明。第85圖是本體驅動軸及滾筒驅動齒輪的立體圖。
首先,如第85圖(a)所示本體驅動軸1300的先端部可成為平面1300b。由此,軸的形狀是成為單純 使加工成本可下降,而導致成本下降。又此情況,本體驅動軸1300雖成為平面1300b與聯接器構件380抵接,但是平面1300b抵接的驅動軸承面380f(第68圖參照)是圓錐形狀。因此,藉由卡匣B的安裝及取下時的移動,在聯接器構件380中因為分力也從本體驅動軸1300朝軸線L381方向作動,所以聯接器構件380可通過本體驅動軸1300。
且如第85圖(b),將朝卡匣B驅動傳達用的驅動傳達部1302c1、1302c2與本體驅動軸1300一體地成形,將各驅動傳達面1302e1、1302e2成形於驅動傳達部1302c1、1302c2也可以。驅動軸為樹脂成形零件的情況,可以將驅動傳達部一體成形,可以導致成本下降。
且如第85圖(c),為了縮窄本體驅動軸1300的平面1300b的範圍,而設置比主部1300a的外徑細的先端軸部1300d也可以。如前述,為了決定聯接器構件380的位置,平面1300b有必要具有某程度的精度。因此,因為將精度必要範圍限定於聯接器構件380的抵接部(第66圖(a):驅動軸承面380f),所以藉由只有對於花費成本的面要求精度,就可以將加工成本下降。
且在本實施例中,設在聯接器構件的旋轉力承接部,雖是顯示與軸線L383成為垂直交叉的平面的例,但是不限定於此。對於旋轉力承接部的變形例,使用第86圖說明。第86圖是聯接器構件的立體圖及俯視圖。
如第86圖所示,各被設置在聯接器構件1380 的傳達突起1380f1、1380f2的旋轉力承接部1380e1、1380e2,是對於感光滾筒310的旋轉軸線L1,具有角度α 5的錐面角度。即,成為對於軸線L383傾斜的面。在T1方向若本體驅動軸300旋轉的話,驅動傳達銷302及聯接器構件1380的旋轉力承接部1380e1、1380e2抵接。如此的話,T2方向的分力施加在聯接器構件1380中。在此,將卡匣B裝設在裝置本體A時,聯接器構件1380的驅動軸承面1380f,是藉由推迫構件370的推迫力F370(第75圖(b4)參照),與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抵接。因此,聯接器構件1380是藉由受到T2方向的力,驅動時因為驅動軸承面1380f及先端部300b的抵接變強,所以可以使聯接器構件1380及本體驅動軸300的卡合更穩定。
(實施例4)
接著,使用第87圖至第99圖,說明適用本發明的第4實施例。
又,在本實施例中,說明與前述的實施例相異的構成、動作,對於具有同樣的構成、功能的構件是附加相同的參照編號援用先前的實施例的說明。且,附加同樣的零件名並援用說明。對於以下說明的其他實施例也同樣。
且與實施例1同樣,將驅動側凸緣450、聯接器構件480、及本體側卡合部100的「旋轉軸線」稱為 「軸線」。對於以下說明的其他實施例也同樣。
且本實施例中,朝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裝設方向、及卡匣B從裝置本體A的取下方向,是與實施例1同樣,對於以下說明的其他實施例也同樣。
首先,使用第87圖,說明本實施例使用的聯接器單元U40的構成。如第87圖所示,聯接器單元U40,是由聯接器構件480、作為中間傳達構件的中間滑件430、及被導引銷440所構成。
首先,詳細說明聯接器構件480。將聯接器構件480的旋轉軸線稱為「軸線L481」,將與軸線L481垂直交叉的一方向稱為「軸線L482」,將與軸線L481、軸線L482的雙方垂直交叉的方向稱為「軸線L483」。
第87圖(a)至第87圖(c)是聯接器單元U40的分解立體圖。第87圖(d)、第87圖(e)是聯接器單元U40的說明圖,第87圖(d)是從軸線L881方向所見的圖,第87圖(e)是從軸線L483方向所見的圖。且,在第87圖(e)中為了說明,將中間滑件430的圓筒內壁部430r1、圓筒內壁部430r2(後述)由虛線顯示。
如第87圖所示,聯接器構件480主要具有3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卡合於本體驅動軸300(如後述),從設在此本體驅動軸300的旋轉力傳達部(本體側旋轉力傳達部)也就是驅動傳達銷302(如後述)承受旋轉驅動力用的作為一端部(自由端部)的被驅動部480a。第二部分,是透過中間滑件430朝後述的驅動側凸 緣450將旋轉驅動傳達,且使聯接器構件480成為朝旋轉軸線L481方向可移動地被支撐於滑件460的另一端部(被支撐部)的驅動部480b。且,連結部480c,是將驅動部480b及被驅動部480a連繫。被驅動部380a,是如第87圖(b)所示,具有對於聯接器構件480的旋轉軸線L481擴大的成為凹部的驅動軸插入開口部480m。開口部480m,是由朝向本體驅動軸300側擴開的圓錐狀的驅動軸承面480f所形成。
且在其端面的圓周上,配置有從驅動軸承面480f突出的2個傳達突起480f1、480f2。在包含2個傳達突起480f1、480f2的被驅動部380a的外周面中,設有大致球面形狀也就是本體抵接部480i。又,本體抵接部480i,是聯接器構件480卡合於本體驅動軸300時、及聯接器構件480從本體驅動軸300脫離時,與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及驅動傳達銷302抵接的部分(詳細如後述)。
且各傳達突起480f1、480f2之間,是設有被驅動待機部480k1、480k2。即,2個被驅動傳達突起480f1、480f2的間隔,是使後述的裝置本體A的本體驅動軸300的驅動傳達銷302可以位在此間隔部的方式,使驅動傳達銷302的外徑更寬地設定。此間隔部,是480k1、480k2。
進一步,在傳達突起480f1、480f2的順時鐘方向下游側中,設有驅動力承受面(旋轉力承接部) 480e1、480e2,藉由設在本體驅動軸300的旋轉力傳達部也就是傳達銷302抵接,使旋轉力被傳達。即,驅動力承受面480e1、480e2,是朝本體驅動軸300的驅動傳達銷302的側面被推壓並以軸線L481為中心旋轉的方式,與聯接器構件480的旋轉方向交叉的面。
又,由與軸線L481垂直交叉的剖面將連結部480c切斷時,此連結部480c的至少一個切剖面,是具有比聯接器構件480的旋轉軸線L481及傳達突起480f1、480f2(驅動力承受面480e1、480e2)之間的距離更小的最大旋轉半徑。換言之,連結部480c之中與聯接器構件480的旋轉軸線L2垂直交叉的規定的剖面,是具有比傳達突起480f1、480f2(驅動力承受面480e1、480e2)及旋轉軸線L2之間的距離更小的最大旋轉半徑。進一步,換言之,連結部480c,是具有比傳達突起480f1(驅動力承受面480e1)及傳達突起480f2(驅動力承受面480e2)之間的距離更小的外徑。
胴體部(連結部480c及驅動部480b),是如第87圖所示,設有圓筒部480r1、圓筒部480r2、第一旋轉力傳達部480g1、第一旋轉力傳達部280g2、貫通孔480p。
貫通孔480p,是設於第一旋轉力傳達部480g1、第一旋轉力傳達部480g2的圓筒狀的貫通孔,使其中心軸成為與軸線L483平行。
第一旋轉力傳達部480g1、第一旋轉力傳達部 480g2,是以軸線L483為法線的平面,從軸線L481方向所見,被設在以軸線L481為基準彼此180°相面對的位置。且,圓筒部480r1、圓筒部480r2,是具有以軸線L481為中心軸的圓筒形狀,從軸線L481方向所見,被設在以軸線L481為基準彼此180°相面對的位置。
接著,詳細說明作為中間傳達構件的中間滑件430。如第87圖(a)所示,將中間滑件430的旋轉軸線稱為「軸線L431」,將與軸線L431垂直交叉的一方向稱為「軸線L432」,將與軸線L431、軸線L432的雙方垂直交叉的方向稱為「軸線L433」。
在中間滑件430中,主要設有中空部430f、外周部430e、及第一導引部430j1至第一導引部430j4。
在外周部430e中,設有朝形成有第二旋轉力傳達部430k1、430k2(後述)的軸線L432方向突出的圓筒凸部430m1、圓筒凸部430m2。
第二旋轉力傳達部430k1、430k2,是以軸線L432為法線的平面,被設在以軸線L431為基準彼此180°相面對的位置。且,胴體部430c1、胴體部430c2是具有以軸線L431為中心軸的圓筒形狀,被設在以軸線L431為基準彼此180°相面對的位置。
在中空部430f中設有:具有以軸線L433為法線的平面的第一旋轉力被傳達部430g1、第一旋轉力被傳達部430g2、及具有以軸線L431為中心軸的圓筒形狀的圓筒內壁部430r1、圓筒內壁部430r2。圓筒內壁部 430r1及圓筒內壁部430r2,是從軸線L431方向所見,被設在以軸線L431為基準彼此180°相面對的位置。
且如第87圖(e)所示,第一導引部430j3、第一導引部430j4是從軸線L433方向所見,對於軸線L431只有角度θ 4傾斜地設置。且,第一導引部430j3及第一導引部430j4,從軸線L433方向所見,是各別以軸線L431為基準的對稱形狀。且,第87圖(a)所示的第一導引部430j1、第一導引部430j2是各別以軸線L431為基準,被設在與第一導引部430j3、第一導引部430j4以180度相面對的位置。
如第87圖(c)所示,使聯接器構件480的軸線L483與中間滑件430的軸線L433成為平行的方式,使圓筒部480r1、480r2、第一旋轉力傳達部480g1、480g2被配置於中空部430f。在此,如第87圖(d)所示,第一旋轉力傳達部480g1、480g2及第一旋轉力被傳達部430g1、430g2,是在軸線L483方向幾乎無間隙地嵌合。由此,聯接器構件480的對於中間滑件430的朝軸線L483方向的移動被限制。且,中間滑件430,是成為不對於聯接器構件480繞軸線L431周圍旋轉。即,旋轉力是透過第一旋轉力傳達部480g1、第一旋轉力傳達部480g2及第一旋轉力被傳達部430g1、第一旋轉力被傳達部430g2的卡合,從聯接器構件280朝中間滑件230被傳達。
且聯接器構件480是使軸線L481及軸線 L431成為大致同軸的方式被配置於中空部430f時,在圓筒部480r1、圓筒部480r2及圓筒內壁部430r1、圓筒內壁部430r2之間,設有間隙D10。由此,聯接器構件480是對於中間滑件430,朝軸線L482方向可移動。
且如第87圖(c)、第87圖(e)所示,圓筒形狀的被導引銷440,是插通聯接器構件480的貫通孔430p。如後述,聯接器構件480是藉由推迫構件470朝驅動側(箭頭X9方向)被推迫的話,第一導引部430j1至第一導引部430j4及被導引銷440抵接。由此,防止聯接器構件480從中間滑件430朝驅動側脫出,並且使軸線L481與軸線L431成為大致同軸地配置。
接著,使用第88圖及第89圖,說明在本實施例使用的驅動側凸緣單元U42的構成。第88圖(a),是將安裝了驅動側凸緣單元U42的作為感光體單元的感光滾筒單元U41從驅動側所見的斜視說明圖。第88圖(b),是顯示第88圖(a)的S41剖面的剖面說明圖,第88圖(c),是顯示第88圖(a)的S42剖面的剖面說明圖。第89圖是驅動側凸緣單元U42的分解立體圖。在第88圖(c)中為了說明,將第二導引部450j1、450j2及滑動溝450s1由虛線顯示。
如第88圖所示,驅動側凸緣單元U42,是由驅動側凸緣450、聯接器單元U40、止脫銷491、止脫銷492、推迫構件470、滑件460所構成。
首先,使用第89圖詳細說明驅動側凸緣 450。將驅動側凸緣的旋轉軸線稱為「軸線L451」,將與軸線L451垂直交叉的一方向稱為「軸線L452」,將與軸線L451、軸線L452的雙方垂直交叉的方向稱為「軸線L453」。
在驅動側凸緣450中,設有嵌合支撐部450b、齒輪部450c、支撐部450d等。且,驅動側凸緣450的內部是中空形狀,將此稱為中空部450f。
在中空部450f中,設有:將具有以軸線L452為法線的平面的第二旋轉力被傳達部450g1、450g2、具有以軸線L451為中心軸的圓筒形狀的圓筒內壁部450r、及第二導引部450j1至第二導引部450j4。
如第88圖(c)所示,第二導引部450j1、450j2是從軸線L452方向所見,對於軸線L251只有角度θ 5傾斜地設置。且,第二導引部450j1、450j2,是從軸線L452方向所見,以軸線L451為基準的對稱形狀。且,第二導引部450j3、450j4是各別以軸線L451為基準,被設在與第二導引部450j1、450j2以180度相面對的位置。
且在圓筒內壁部450r中,設有滑動溝450s1、滑動溝450s4。滑動溝450s1、滑動溝450s4,是如後述,將止脫銷491、492支撐的貫通孔,從軸線L452方向所見,將軸線L453方向作成長邊的長方形狀。
如第88圖、第89圖所示,聯接器單元U4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450,使軸線L482與軸線L452成為平行的方式,被配置於驅動側凸緣450的中空部 450f。在此,中間滑件430的第二旋轉力傳達部430k1、430k2及第二旋轉力被傳達部450g1、450g2,是在軸線L482方向幾乎無間隙地嵌合。由此,聯接器單元U40被限制對於驅動側凸緣450朝軸線L482方向的移動(第89圖(d)參照)。且,中間滑件430是成為不對於驅動側凸緣450繞軸線L451周圍旋轉。即,旋轉力是透過第二旋轉力傳達部430k1、第二旋轉力傳達部430k2及第二旋轉力被傳達部450g1、第二旋轉力被傳達部450g2的卡合,從中間滑件430朝凸緣450被傳達。
且如第88圖(c)所示,聯接器單元U40是使軸線L481及軸線L451成為大致同軸的方式被配置於中空部450f時,在胴體部430c1、胴體部430c2及圓筒內壁部450r之間,設有間隙D20。由此,聯接器單元U4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450,朝軸線L483方向可移動。且,如後述,中間滑件430是透過聯接器構件480,藉由推迫構件470朝驅動側(箭頭X9方向)被推迫的話,圓筒凸部430m1、圓筒凸部430m2是與第二導引部450j1至第二導引部450j4抵接。由此,中間滑件430,被防止從驅動側凸緣450朝驅動側脫離,並且軸線L431是與軸線L451成為大致同軸地配置。
如第88圖所示,在作為保持構件(移動構件)的滑件460中,設有與聯接器構件480的圓筒部480r1、480r2嵌合的圓筒部460a、及推迫構件470的一端部470a抵接的抵接部460b、插通止脫銷491、492的貫 通孔460c1至貫通孔460c4。在此,圓筒部460a的中心軸為軸線L461。
圓筒部460a,是將聯接器構件480的圓筒部480r1、圓筒部480r2,幾乎無間隙地嵌合支撐。由此,聯接器構件480,是由保持軸線L481及軸線L461在大致同軸上的狀態,朝軸線L481方向可移動。
另一方面,如第89圖(c)所示,圓筒形狀的止脫銷491、492,是使其中心軸成為與驅動側凸緣450的軸線L452平行的方式,使在徑方向幾乎無間隙地插通滑件460的貫通孔460c1至貫通孔460c4。且,止脫銷491、492,是藉由被支撐於驅動側凸緣450的滑動溝450s1、450s4,使滑件460及驅動側凸緣450被連結。
如第88圖(c)所示,止脫銷491、492,是朝軸線L453方向被並列配置。此外,止脫銷491、492的直徑,是設定成比滑動溝450s1、450s4的軸線L451方向的寬度稍小。由此,滑件460,是成為保持軸線L461及軸線L451的平行的狀態。且,滑件460,是成為無法對於驅動側凸緣450,朝軸線L451方向移動。換言之,滑件260,成為可以朝對於軸線L451實質上垂直交叉的垂直交叉方向移動。
且如第88圖(b)所示,止脫銷491、492,是藉由感光滾筒310的開口部310a2(第65圖參照),被防止朝軸線L452方向脫出。此外,將止脫銷491、492的長度G4,設定成比圓筒內壁部450r的直徑 G5更 大。由此,止脫銷491、492,是成為不會從滑動溝450s1、450s4脫離。
進一步,在止脫銷491及滑動溝450s1的一端部450s2之間、及止脫銷492及滑動溝450s1的另一端部450s3之間,設有比間隙D20更大的間隙E30(第88圖(c)參照)。且,在止脫銷491及滑動溝450s4的一端部450s5之間、及止脫銷492及滑動溝450s4的另一端部450s6之間,也設有與間隙E30同樣的間隙(未圖示)。此外,在貫通孔460c1至貫通孔460c4和滑動溝450s1、450s4塗抹潤滑劑(未圖示)。由此,滑件460,是成為可以對於驅動側凸緣450,朝軸線L453方向平滑地移動。
因此,滑件460是成為對於驅動側凸緣450,由保持軸線L461與軸線L451平行的狀態的狀態,朝軸線L452方向及軸線L453方向、及這些的合成的方向(即與軸線L451垂直交叉的全部的方向)可移動。換言之,滑件460,是朝對於軸線L451實質上垂直交叉的垂直交叉方向可移動。且,滑件460,是被限制對於驅動側凸緣450,朝軸線L451方向的移動。
如第88圖(b)所示,推迫構件470的一端部470a是與滑件460的彈簧抵接部460b抵接,另一端部470b是與聯接器構件480的彈簧抵接部480d1抵接。且,推迫構件470是在聯接器構件480及滑件460之間被壓縮,將聯接器構件480朝驅動側(箭頭X9方向)推 迫。且,如第87圖(e)所示,推迫構件470,是透過被安裝於聯接器構件480的被導引銷440及第一導引部430j1至第一導引部430j4的抵接,使中間滑件430也朝驅動側(箭頭X9方向)推迫。
藉由以上的構成,聯接器構件480,是成為透過滑件460,對於驅動側凸緣450,保持軸線L481及軸線L451平行的狀態。且,中間滑件430是不對於聯接器構件480繞軸線L432周圍旋轉,且,不對於驅動側凸緣450繞軸線L433周圍旋轉。因此,中間滑件430,是對於聯接器構件480、驅動側凸緣450,保持軸線L431與軸線L481及軸線L451平行的狀態。
且聯接器構件480,是對於中間滑件430,朝軸線L482方向可移動。此外,中間滑件43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450,朝軸線L433方向可移動。換言之,沿著軸線L451所見時,對於中間滑件430的聯接器構件480的移動方向、及對於驅動側凸緣450的中間滑件430,是實質上交叉(更詳細的話實質上垂直交叉)。因此,聯接器構件480是成為對於驅動側凸緣450,朝軸線L482方向、軸線L433方向、及這些的合成的方向(即與軸線L481垂直交叉的全部的方向)可移動。
進一步,藉由推迫構件470,使聯接器構件480的軸線L481與中間滑件430的軸線L431成為大致同軸的方式被推迫,且,使軸線L431與驅動側凸緣450的軸線L451成為大致同軸的方式被推迫。因此,聯接器構 件480是藉由推迫構件470,對於驅動側凸緣450,使軸線L481與軸線L451成為大致同軸的方式被推迫。
接著,使用第90圖至第93圖,說明聯接器構件480的動作。第90圖,是顯示聯接器構件480的軸線L481,是與驅動側凸緣450的軸線L451同軸的狀態的圖。第90圖(a)是從驅動側所見的圖,第90圖(b)、第90圖(c)是各別顯示,第90圖(a)的與軸線L483平行的SL483剖面,與軸線L482平行的SL482剖面的剖面圖。剖面圖的定義如以下,在第91圖至第93圖也同樣。第91圖,是顯示將聯接器構件480,對於驅動側凸緣450朝與軸線L483平行的箭頭X51方向移動的狀態的圖。第92圖,是顯示將聯接器構件480,對於驅動側凸緣450朝與軸線L482平行的箭頭X41方向移動的狀態的圖。第94圖,是顯示將聯接器構件480,朝由箭頭X41方向及箭頭X51方向所合成的箭頭X45方向,只有距離p移動的狀態的圖。
首先,聯接器構件480,是藉由推迫構件470的推迫力F470,如第90圖,使第一導引部430j3、430j4及被導引銷440抵接,使第二導引部450j1、450j2及圓筒凸部430m1抵接。在此,如第90圖(c)所示,藉由第一導引部430j3、430j4及被導引銷440的抵接,從軸線L482方向所見,使軸線L481及軸線L431大致同軸。另一方面,如第90圖(b)所示,藉由第二導引部450j1、450j2及圓筒凸部430m1的抵接,從軸線L483方向所 見,使軸線L431及軸線L451大致同軸。因此,聯接器構件480是藉由推迫構件470的推迫力F470,使軸線L481及軸線L451大致同軸。
接著,如第91圖(a)所示,將聯接器構件480,對於驅動側凸緣450朝與軸線L483平行的箭頭X51方向移動。如此的話,如第91圖(b)所示,聯接器單元U40,是藉由中間滑件430的作為傾斜部或是抵接部的圓筒凸部430m1、及驅動側凸緣450的作為傾斜部或是抵接部的第二導引部450j1的抵接,朝沿著第二導引部450j1的方向(箭頭X61方向)移動。此時,聯接器單元U40,是維持軸線L481對於軸線L451平行的狀態。因此,聯接器單元U40,是直到中間滑件430的胴體部430c1與圓筒內壁部450r抵接為止,即,直到軸線L483方向的移動距離p1與間隙D20相等為止,朝箭頭X61方向可移動。另一方面,滑件460是藉由止脫銷491、492使朝軸線L451方向的移動被限制。因此,與聯接器單元U40朝箭頭X61方向的移動連動,使滑件460,與止脫銷491、492一起,沿著滑動溝450s1、滑動溝450s4朝箭頭X51方向移動。
且將聯接器構件480朝與箭頭X51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時也同樣,聯接器構件480是朝沿著第二導引部450j2的方向移動。
另一方面,如第92圖(a)所示,將聯接器構件480,對於驅動側凸緣450朝與軸線L482平行的箭 頭X41方向移動。如此的話,如第92圖(c)所示,聯接器構件480,是藉由作為傾斜部或是抵接部的被導引銷440及中間滑件430的作為傾斜部或是抵接部的第一導引部430j4的抵接,朝沿著第一導引部430j4的方向(箭頭X71方向)移動。此時,聯接器構件480,是維持軸線L481對於軸線L431平行的狀態。因此,聯接器構件480,是直到圓筒部480r1與中間滑件430的圓筒內壁部430r1抵接為止,即,直到聯接器部480的軸線L482方向的移動距離p2與間隙D10相等為止,朝箭頭X71方向可移動。另一方面,滑件460是藉由止脫銷491、止脫銷492使朝軸線L451方向的移動被限制。因此,與聯接器構件480的朝箭頭X71方向的移動連動,滑件460,是沿著止脫銷491、止脫銷492的中心軸朝箭頭X41方向移動。
且將聯接器構件480朝與箭頭X41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時也同樣,聯接器構件480是朝沿著第一導引部430j3的方向移動。
進一步,如第93圖(a)所示,將聯接器構件480對於驅動側凸緣450,朝箭頭X45方向只有距離p移動。在此,距離p之中,將軸線L482方向的成分設成p4、將軸線L483方向的成分設成p5。如此的話,聯接器構件480是對於中間滑件430朝軸線L482方向只有距離p4移動。與其同時,聯接器構件480及中間滑件43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朝軸線L483方向只有距離p5移動。聯接 器構件480是伴隨對於中間滑件430移動,使聯接器構件480沿著第一導引部430j4只有距離p41,對於中間滑件430朝箭頭X8方向移動(第93圖(c)參照)。同時,伴隨中間滑件430對於驅動側凸緣450移動,使中間滑件430及聯接器構件480沿著第二導引部450j1只有距離p51,對於驅動側凸緣450朝箭頭X8方向移動(第93圖(b)參照)。因此,聯接器構件480,是伴隨朝箭頭X45方向只有距離p移動,朝箭頭X8方向只有距離p41+p51移動。
又,對於將聯接器構件480朝箭頭X8方向移動的構成,因為是與實施例3同樣,所以省略說明。
如以上說明,聯接器構件48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450,朝軸線L481方向及軸線L483方向、及軸線L482方向可移動。且,聯接器構件48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450,與朝軸線L483方向、軸線L482方向、及這些的合成的方向(即與軸線L481垂直交叉的全部的方向)的移動連動地朝軸線L481方向可移動。
接著,使用第94圖至第96圖,說明聯接器構件480的卡合動作。第94圖、第96圖,是聯接器構件480與本體側卡合部300卡合時的狀態的剖面說明圖。第94(a)、96(a)圖,是顯示裝設方向及S43剖面圖、S44剖面圖的切斷方向的說明圖。第94圖(b1)至第94圖(b4),是顯示第94圖(a)的S43-S43剖面,顯示聯接器構件480移動,與本體側卡合部300卡合的狀態的剖 面說明圖。第96圖(b1)、第96圖(b2),是顯示第96圖(a)的S44剖面,顯示聯接器構件480移動,與本體側卡合部300卡合的狀態的剖面說明圖。第95圖(a)、第95圖(b)是各別放大第94圖(b1)、第94圖(b2)的驅動側凸緣單元U42附近的放大圖。在第95圖(b)、第96圖(b2)中為了說明,將裝設初期狀態(如後述)中的傳達突起480f2由虛線顯示。以下,以顯示本體側卡合部300及聯接器構件480的卡合完成的狀態的圖為例舉例說明。
首先,如第94圖(a)所示,說明聯接器構件480的軸線L483、及卡匣B的裝設方向(箭頭X1方向)成為平行的情況。
如第94圖(b1)、第95圖(a)所示,卡匣B開始被裝設於裝置本體A時,聯接器構件480的傳達突起480f1、480f2,是藉由推迫構件470的推迫力F470,對於驅動側凸緣450成為最突出的狀態。將此狀態,作為裝設初期狀態。此第94圖(b1)時的聯接器構件480的位置是第一位置(突出位置)。此時,聯接器構件480的旋轉軸線L4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1是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構件480的旋轉軸線L481也與驅動側凸緣450的軸線L4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451是實質上一致。
從裝設初期狀態,將卡匣B朝箭頭X1方向移 動的話,聯接器構件480的本體抵接部480i會與設在置本體A的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抵接。如此的話,本體抵接部480i會受到伴隨從先端部300b裝設的力F1。力F1,因為是朝向構成本體抵接部480i的大致球面的中心方向,所以對於軸線L483,朝向只有比角度θ 3的餘角θ 31更小角度θ 7地傾斜的方向。藉由此力F1,中間滑件430的圓筒凸部430m1及驅動側凸緣450的第二導引部450j1抵接。且,聯接器單元U4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450,沿著第二導引部450j1朝箭頭X61方向移動。
且如第94圖(b2)、第95圖(b)所示,中間滑件430的胴體部430c1是與驅動側凸緣450的圓筒內壁部450r1抵接,使朝聯接器單元U40的X61方向的移動被限制。此時,在軸線L481方向中,將聯接器單元U40從裝設初期狀態移動的量作為移動量N20。移動量N20,是依據對於第二導引部450j1至第二導引部450j4的軸線L451的傾斜θ 5、及間隙D20(第88圖(c)參照)被決定。
在第95圖(b)所示的狀態下,聯接器單元U40,與第94圖(b1)、第95圖(a)所示的裝設初期狀態相比只有移動量N20朝箭頭X8方向移動。如此的話,因為力F1朝向構成本體抵接部480i的大致球面的中心,所以力F1及軸線L483的形成角度θ 7,是與裝設初期狀態相比增大。且,隨此力F1的箭頭X8方向的分力F1a,是與裝設初期狀態相比增大。聯接器構件480,是藉由此 分力F1a,抵抗推迫構件470的推迫力F470進一步朝箭頭X8方向移動。且,藉由此聯接器構件480的朝箭頭X8方向的移動,使聯接器構件480成為可通過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此第94圖(b2)的聯接器構件480的位置是第二位置(退避位置)。此時,聯接器構件480的旋轉軸線L4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構件480的旋轉軸線L481也與驅動側凸緣450的軸線L4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45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此第二位置時,與第一位置時相比,聯接器構件480是朝感光滾筒10側(感光滾筒10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側)位移(移動/退避)。
且如第94圖(b3)所示,直到將卡匣B裝設完成位置為止移動的話,與實施例3同樣,聯接器構件480的軸線L481及驅動側凸緣450的軸線L451一致。即,聯接器構件480及本體驅動軸300卡合,聯接器構件480成為可以旋轉的狀態。即,此時,聯接器構件480的位置,是與前述的第一位置(突出位置)幾乎相同。
總結的話,聯接器構件480的旋轉軸線L481是伴隨卡匣B朝裝置本體A的裝設,與本體側卡合部300的旋轉軸線L3一致。換言之,藉由伴隨卡匣B朝裝置本 體A的裝設,使聯接器構件480從本體側卡合部300承受力,使聯接器構件480從前述第一位置朝前述第二位置移動,其後,藉由推迫構件470的推迫力F470復歸至前述第一位置。進一步換言之,伴隨卡匣B朝裝置本體A的裝設,使聯接器構件480從本體側卡合部300及驅動側凸緣450承受力而從前述第一位置朝前述第二位置移動,其後,藉由推迫構件470的推迫力F470朝前述第一位置復歸。
接著,如第96圖所示,說明聯接器構件480的軸線L483、及卡匣B的裝設方向(箭頭X1方向)為垂直交叉的情況。
將卡匣B朝箭頭X1方向裝設的話,與卡匣B的裝設方向為平行的情況同樣,聯接器構件480的本體抵接部480i,會與設在裝置本體A的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抵接。將此時的狀態作為裝設初期狀態。此第96圖(b1)時的聯接器構件480的位置是第一位置(突出位置)。此時,聯接器構件480的旋轉軸線L4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1是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構件480的旋轉軸線L481也與驅動側凸緣450的軸線L4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451是實質上一致。此時,本體抵接部480i是從先端部300b,受到由卡匣B的裝設所產生的力F2。力F2,因為是朝向構成本體抵接部480i的大致球面的中心方 向,所以對於軸線L482,朝向只有角度θ 1傾斜的方向。藉由此力F2,使被導引銷440及中間滑件430的第一導引部430j4抵接。且,聯接器構件480是對於中間滑件430,沿著第一導引部430j4朝箭頭X71方向移動。
且如第96圖(b2)所示,聯接器構件980的圓筒部480r1是與中間滑件430的圓筒內壁部430r1抵接,使聯接器構件480的朝X71方向的移動被限制。此時,在軸線L481方向中,將聯接器構件480從裝設初期狀態移動的量作為移動量N30(第96圖(b2))。移動量N30,是依據對於第一導引部430j1至第一導引部430j4的軸線L431的傾斜θ 4、及間隙D10(第87圖(c)參照)被決定。
在第96圖(b2)所示的狀態下,聯接器構件480,與裝設初期狀態相比只有移動量N30朝箭頭X8方向移動。此時,在軸線L381方向中力F2的箭頭X8方向的分力F2a會發生。且,聯接器構件480是藉由分力F2a,伴隨卡匣B朝裝設方向X1的移動,抵抗推迫構件470的推迫力F470,進一步朝箭頭X8方向移動,使聯接器構件480成為可通過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此第96圖(b2)的聯接器構件480的位置是第二位置(退避位置)。此時,聯接器構件480的旋轉軸線L4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 構件480的旋轉軸線L481也與驅動側凸緣450的軸線L4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45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此第二位置時,與第一位置時相比,聯接器構件480是朝感光滾筒10側(感光滾筒10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側)位移(移動/退避)。
其後,跟隨與第94圖(b3)同樣的過程,可以將卡匣B移動至裝設完成位置為止。
又,對於朝本實施例中的感光滾筒的旋轉力傳達動作,是與實施例2同樣。即,旋轉力被傳達的聯接器構件480,是從第一旋轉力傳達部480g1、480g2透過第一旋轉力被傳達部430g1、430g2,朝中間滑件430將旋轉力傳達。接著,中間滑件430,是從第二旋轉力傳達部430k1、430k2透過第二旋轉力被傳達部450g1、450g2朝驅動側凸緣450將旋轉力傳達。且,從驅動側凸緣450朝感光滾筒單元U41將旋轉力傳達。
接著,使用第97圖至第99圖,說明將卡匣B從裝置本體A取下時,將聯接器構件480從本體側卡合部300脫離的動作。
第97圖(a)、第99圖(a),是顯示卡匣B的取下方向及S45剖面圖及S46剖面圖的切斷方向的說明圖。第97圖(b1)至(b4)是顯示第97圖(a)的S45剖面,顯示聯接器構件480從本體側卡合部300脫離的狀態的剖面說明圖。且,第99圖(b1)至(b4),是顯示 第99圖(a)的S46剖面,顯示聯接器構件480從本體側卡合部300脫離的狀態的剖面說明圖。第98圖,是放大第97圖(b3)的驅動側凸緣單元U42附近的放大圖。又,在第97圖至第99圖的其中任一的剖面圖中也為了說明,聯接器單元U40是顯示未切斷的狀態。且,在第97圖(b1)至(b4)、第98圖中將驅動側凸緣450的第二導引部450j1、450j2由虛線顯示。且,在第99圖(b1)至(b3)中,將中間滑件430的圓筒內壁部430r1、430r2由虛線顯示。以下,以顯示旋轉力承接部480e2側的圖為例舉例說明。
首先,如第97圖所示,說明卡匣B的取下方向(箭頭X12方向)、及聯接器構件480的軸線L483成為平行的情況。
第97圖(b1)時的聯接器構件480的位置是第一位置(旋轉力可傳達位置)。此第一位置(旋轉力可傳達位置),是與前述的第一位置(突出位置)幾乎相同。此時,聯接器構件480的旋轉軸線L4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1是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構件480的旋轉軸線L481也與驅動側凸緣450的軸線L4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451是實質上一致。
如第97圖(b1)所示,卡匣B,是與感光滾筒4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垂直交叉,且,與驅動側凸 緣450的軸線L451實質上沿著垂直交叉的取下方向X12移動,從裝置本體A被取下。在畫像形成終了且本體驅動軸300的旋轉停止的狀態下,驅動傳達銷302及旋轉力承接部480e1、480e2會接觸。且,在卡匣B的取下方向X12中,驅動傳達銷302是位於旋轉力承接部480e2的下游側。進一步此時,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是與聯接器構件480的驅動軸承面480f抵接。將此狀態,作為取下初期狀態。
接著,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移動的話,如第97圖(b2)所示,聯接器構件480的取下方向上游側的旋轉力承受部480e2是從回驅動傳達銷302,受到由卡匣B的取下所產生的力F5。力F5,因為是與旋轉力承接部480e2垂直交叉,所以與旋轉力承接部480e2的法線也就是軸線L483平行。藉由力F5,使中間滑件430的圓筒凸部430m1及驅動側凸緣450的第二導引部450j2抵接。且,聯接器單元U40,是對於驅動側凸緣450沿著第二導引部450j2朝箭頭X62方向移動。
此時,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是成為遠離聯接器構件480的驅動軸承面480f的狀態。
在此,旋轉力承接部480e2(及旋轉力承接部480e1),是設定成使聯接器構件480可以藉由力F5朝軸線L483方向移動。又,在本實施例中,因為將旋轉力承受部380e2(及旋轉力承受部380e1)作成與軸線L483垂直交叉的平面,所以力F5的方向及軸線L483成為平行。 由此,使用者可由更小的力,將聯接器構件480對於驅動側凸緣450朝軸線L483方向(及隨此軸線L481方向)動作,可以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移動。且,藉由由此力F5所產生的聯接器構件480的朝箭頭X8方向的移動,使傳達突起480f2成為可通過驅動傳達銷302。
傳達突起480f2通過驅動傳達銷302的話,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會再度與聯接器構件480的驅動軸承面480f抵接。從此狀態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進一步移動的話,如第97圖(b3)、第98圖所示,聯接器構件480是從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受到由卡匣B的取下所產生的力F6。力F6,因為是朝向驅動軸承面480f的圓錐形狀的中心方向,所以在軸線L483方向中力F6的分力F6b會發生。因此,聯接器構件480,是藉由分力F6b由被導引部480j2與驅動側凸緣450的導引部450j2抵接的狀態朝箭頭X62方向移動,使驅動部480b及圓筒內壁部450r2抵接。由此,聯接器構件480的對於驅動側凸緣450的朝軸線L483方向的移動被限制。
又此時,在軸線L481方向中力F6的箭頭X8方向的分力F6a會產生。因此,在此狀態下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進一步移動的話,聯接器構件480,是藉由分力F6a抵抗推迫構件470的推迫力F470朝箭頭X8方向移動。由此,如第97圖(b4)所示,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是從聯接器構件480的開口部480m脫離。
此第97圖(b4)的聯接器構件480的位置是 第二位置(可脫離位置)。此第二位置(可脫離位置),是與前述的第一位置(退避位置)幾乎相同。此時,聯接器構件480的旋轉軸線L4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構件480的旋轉軸線L481也與驅動側凸緣450的軸線L4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45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此第二位置時,與第一位置時相比,聯接器構件480是朝感光滾筒10側(感光滾筒10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側)位移(移動/退避)。
總結的話,聯接器構件480是伴隨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從本體側卡合部300脫離。換言之,聯接器構件480是藉由伴隨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從本體側卡合部300承受力,使聯接器構件480從前述第一位置朝前述第二位置移動。進一步換言之,聯接器構件是伴隨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從本體側卡合部300及驅動側凸緣450承受力而從前述第一位置(旋轉力可傳達位置)朝前述第二位置(可脫離位置)移動。
接著,如第99圖(a)所示,說明卡匣B的取下方向X12、及聯接器構件480的軸線L483為垂直交叉的情況。
如第99圖(b1)所示,在畫像形成終了且本體驅動軸300的旋轉停止的狀態下,驅動傳達銷302及旋轉力承接部480e1、480e2會接觸。且此時,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會與聯接器構件480的驅動軸承面480f抵接。將此狀態,作為取下初期狀態。第99圖(b1)的聯接器構件480的位置也是第一位置(旋轉力可傳達位置)。此時,聯接器構件480的旋轉軸線L4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1是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構件480的旋轉軸線L481也與驅動側凸緣450的軸線L4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451是實質上一致。
且此第99圖(b1)的中間滑件430的位置是第一中間位置。此時,中間滑件430的旋轉軸線L43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431及旋轉軸線L1是實質上一致。且,中間滑件430的旋轉軸線L431也與驅動側凸緣450的軸線L4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旋轉軸線L431及旋轉軸線L451是實質上一致。
接著,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移動的話,聯接器構件480是與驅動側凸緣450及中間滑件430一起,朝取下方向X12移動。且,如第99圖(b2)所示,聯接器構件480是從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受到由卡匣B的取下所產生的力F9。聯接器構件480,是藉由 此力F9,使被導引銷440由與中間滑件430的第一導引部430j1抵接的狀態,對於中間滑件430及驅動側凸緣450,沿著第一導引部430j2朝箭頭X72方向移動。
進一步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移動的話,如第99圖(b3)所示,聯接器構件480的圓筒部480r2及中間滑件430的圓筒內壁部430r2抵接。由此,聯接器構件480的對於驅動側凸緣450及中間滑件430的朝X72方向的移動被限制。此時,聯接器構件480是從先端部300b受到由卡匣B的取下所產生的力F10。力F10,因為是朝向先端部300b的球面中心方向,所以在軸線L481方向中,箭頭X8方向的分力F10a會發生。從此狀態進一步將卡匣B朝取下方向X12移動的話,聯接器構件480是藉由分力F10a,抵抗推迫構件470的推迫力F470進一步朝箭頭X8方向移動。由此,如第99圖(b4)所示,藉由由此分力F10a所產生的聯接器構件480的朝箭頭X8方向的移動,使傳達突起480f2成為可通過驅動傳達銷302。即,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是從聯接器構件480的開口部480m脫離。
此第99圖(b4)的聯接器構件480的位置也是第二位置(可脫離位置)。此時,聯接器構件480的旋轉軸線L48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聯接器構件480的旋轉軸線L481也與驅動側 凸緣450的軸線L4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45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48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此第二位置時,與第一位置時相比,聯接器構件480是朝感光滾筒10側(感光滾筒10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側)位移(移動/退避)。
且此第99圖(b4)的中間滑件430的位置是第二中間位置。此時,中間滑件430的旋轉軸線L431是與感光滾筒10的旋轉軸線L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431及旋轉軸線L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43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中間滑件430的旋轉軸線L431也與驅動側凸緣450的軸線L451實質上平行。更詳細敘述的話,此時,旋轉軸線L431及旋轉軸線L451具有間隔(旋轉軸線L431及旋轉軸線L1未實質上一致)。且,此第二位置時,與第一位置時相比,中間滑件430是朝感光滾筒10側(感光滾筒10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側)位移(移動/退避)。
總結的話,聯接器構件480是伴隨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從本體側卡合部300脫離。換言之,聯接器構件480是藉由伴隨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從本體側卡合部300承受力,使聯接器構件480從前述第一位置朝前述第二位置移動。進一步換言之,聯接器構件是伴隨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從本體側卡合部300及驅動側凸緣450承受力而從前述第一位置 (旋轉力可傳達位置)朝前述第二位置(可脫離位置)移動。
又,在前述的說明中,卡匣B的取下方向X12,是以與聯接器構件480的軸線L483成為平行情況、及垂直交叉的情況為例舉例說明。但是,與前述說明的取下方向相異的情況也同樣,聯接器構件480可以從本體側卡合部300脫離。這種情況,卡匣B的取下時,傳達突起480f1、480f2的其中任一,是與驅動傳達銷302抵接。或是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是與聯接器構件480的驅動軸承面480f抵接。進一步,傳達突起480f1的內周面、傳達突起480f2的內周面4的其中任一,是與本體驅動軸300的先端部300b抵接。如此的話,聯接器構件280,是承受至少由前述的取下所產生的力F5、F6及力F9、F10的其中任一,對於驅動側凸緣450,朝箭頭X8方向移動,就可以從本體驅動軸300脫離。
即,對於從卡匣B的裝置本體A的取下方向,聯接器構件480、及本體側卡合部400的旋轉方向的相位無論是任何的關係,藉由前述的構成,皆可以將卡匣B從裝置本體A取下。
如以上說明,在本實施例中,聯接器構件480,是除了實施例3中的動作以外,朝與軸線L481垂直交叉的全部的方向的移動是成為可能。由此,可獲得與實施例3同樣的效果,並且可以減少旋轉力承受部的形狀的設計限制。
(其他實施例)
在前述實施例中,聯接器構件180,是從本體側卡合部100朝感光滾筒10將旋轉力傳達者。但是,不限於此。例如,在第55圖及第56圖顯示,在具備感光滾筒10的卡匣B中,在感光滾筒10以外的旋轉體,從裝置本體A將旋轉力傳達的構成。第55圖(a)、第55圖(b)是各別具有第一框體單元1518、第一框體單元1618的卡匣B的斜視說明圖。且,第55圖(c),是顯示第55圖(a)的S151平面、及第55圖(b)的S161剖面的第一框體單元1518、第一框體單元1618的剖面圖。且,第56圖(a)、第56圖(b)是各別具有第一框體單元1718、第一框體單元1818的卡匣B的斜視說明圖。且,第56圖(c),是顯示第56圖(a)的S171平面、及第56圖(b)的S182剖面的第一框體單元1718、第一框體單元1818的剖面說明圖。
如第55圖、第56圖所示,卡匣B的第二框體單元1519、第二框體單元1619、第二框體單元1719、及第二框體單元1819,是具有朝感光滾筒10(未圖示)將驅動傳達的機構。該機構是從:第55圖(a)、第56圖(a)所示的與第一實施例同樣的驅動側凸緣單元U1581(U1781)、和第55圖(b)、第56圖(b)所示的與本發明不同的驅動傳達部1680(1880)等適宜選擇即可。以下,第一框體單元1518及第一框體單元1618因 為是同樣的構成,所以只有對於第一框體單元1518說明。同樣地,第一框體單元1718及第一框體單元1818因為是同樣的構成,所以只有對於第一框體單元1718說明。
朝第一框體單元1518內的顯像滾子13將旋轉力傳達的構成,如第55圖(c)所示,是在與顯像滾子13的旋轉軸線同軸上,設有作為旋轉力傳達構件的驅動側凸緣1530。驅動側凸緣1530,是具有與前述的實施例(實施例1-4)同樣的構成也就是中空部1530f。在中空部1530f中,設有與第一實施例或是第二實施例同樣的構成也就是聯接器構件1540、滑件1560、推迫構件1570等。且,驅動側凸緣1530,是透過與顯像滾子13一體固定的顯像凸緣1520,朝顯像滾子13將旋轉力傳達。
在此,驅動側凸緣1530,是藉由與顯像凸緣1520卡合,而從驅動側凸緣1530朝顯像凸緣1520將旋轉力傳達的構成也可以。且,藉由將驅動側凸緣1530及顯像凸緣1520,由黏著和熱熔接等的方法結合,從驅動側凸緣1530朝顯像凸緣1520將旋轉力傳達的構成也可以。對於這種構成,本發明也可以最佳適用。
且如第56圖所示,在不與顯像滾子13的旋轉軸線同軸的位置,設置作為旋轉力傳達構件的驅動側凸緣1730,在前述驅動側凸緣1730的中空部1730f設置聯接器構件1740等的構成也可以。此情況,在與顯像滾子13的旋轉軸線同軸上,配置與顯像滾子13一體地旋轉的 作為其他的旋轉力傳達構件的顯像滾子齒輪1710。且,藉由前述驅動側凸緣1730的齒輪部1730a及顯像滾子齒輪1710的齒輪部1710a)的嚙合朝顯像滾子13將旋轉力傳達。進一步,在第一框體單元1718內,設置顯像滾子13以外的旋轉體1720,從齒輪部1730a透過旋轉體1720的齒輪部1720a,朝旋轉體1720將旋轉力傳達的構成也可以。對於這種構成,本發明也可以最佳適用。
且前述實施例中的卡匣B,是例如具備感光滾筒10、及複數處理手段者。但是,不限於此。卡匣B的形態,例如,具備感光滾筒10、及至少一個處理手段的處理卡匣等,本發明也可以最佳適用。因此,前述的處理卡匣的實施例以外,本發明可以適用的處理卡匣,可舉例例如將感光滾筒10、及作為前述處理手段的帶電手段一體地卡匣化者。且,可舉例例如將感光滾筒10、及作為前述處理手段的帶電手段、清潔手段一體地卡匣化者。且,可舉例例如將感光滾筒10、及作為前述處理手段的顯像手段、帶電手段、清潔手段一體地卡匣化者。
且前述實施例(實施例1-4)中的卡匣B,是具備感光滾筒10者。但是,不限於此。卡匣B的形態,例如,如第57圖所示,不具備感光滾筒,而具備顯像滾子13的卡匣等,本發明也可以最佳適用。此情況,可適宜選擇將驅動側凸緣1930、驅動側凸緣2030、及聯接器構件1940、聯接器構件2040,配置於對於顯像滾子13的旋轉軸線同軸的位置的構成(第57圖(a))、及配置於 對於顯像滾子13的旋轉軸線不同軸的位置的構成(第57圖(b))。
且前述實施例中的卡匣B,是形成單色畫像用者。但是,不限於此。本發明,是設置複數顯像手段,形成複數色的畫像(例如2色畫像、3色畫像或是全彩等)的卡匣,也可以最佳適用。
且對於裝置本體A的卡匣B的裝卸路徑是一直線,或裝卸路徑是直線的組合,或是曲線路徑,本發明也可以最佳適用。
以上,依據本發明的話可以實現一種處理卡匣,可將為了朝感光滾筒將旋轉力傳達而設在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本體側卡合部,藉由前述裝置本體的本體蓋的開閉動作,朝不具備朝其旋轉軸線方向移動的機構的前述裝置本體,從與前述感光滾筒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垂直交叉的方向裝設。
且依據本發明的話也可以實現一種處理卡匣,可將為了朝感光滾筒將旋轉力傳達而設在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本體側卡合部,藉由前述裝置本體的本體蓋的開閉動作,朝不具備朝其旋轉軸線方向移動的機構的前述裝置本體,朝與前述感光滾筒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垂直交叉的方向裝設、及從與前述感光滾筒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垂直交叉的方向取下時,可減小由感光滾筒及本體側卡合部的旋轉所產生的負荷地取下。
本發明,也可以適用在處理卡匣、感光滾筒 單元、顯像單元、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依據本發明的話,可提供對於具有像載體等的旋轉體的畫像形成裝置本體,朝與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垂直交叉的規定方向可取下(或是可裝設)的卡匣、感光體單元。

Claims (23)

  1. 一種卡匣,是可裝卸在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具有:i)可將顯像劑載持的旋轉體;及ii)聯接器構件,欲朝前述旋轉體將旋轉力傳達而在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方向設在前述卡匣的一端,且在:具備第一抵接部的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軸線是與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平行的第一位置,和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軸線是與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平行且朝對於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實質上垂直交叉的垂直交叉方向從前述第一位置位移,在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方向比前述第一位置更朝前述卡匣的另一端側位移的第二位置,之間可移動;及iii)第二抵接部,是為了導引前述聯接器構件的移動而可與第1抵接部抵接;前述第一抵接部及前述第二抵接部的至少一方是對於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軸線傾斜,隨著前述第一抵接部對於前述第二抵接部滑動,而使前述聯接器構件在前述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卡匣,其中,前述聯接器構件是隨著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軸線對於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在實質上垂直交叉的垂直交叉方向遠離前述第一位置時的位置的方式移動,在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方向朝前述卡匣的另一端側移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卡匣,其中,前述第一抵接部及前述第二抵接部也傾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卡匣,其中,具有欲從前述聯接器構件朝前述旋轉體將前述旋轉力傳達而在前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線方向設在前述卡匣的一端的旋轉力傳達構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卡匣,其中,藉由對於前述旋轉力傳達構件朝前述垂直交叉方向將前述聯接器構件推迫,而使前述聯接器構件從前述第一位置朝前述第二位置移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卡匣,其中,具有可移動地設在前述旋轉力傳達構件且將前述聯接器構件可移動地保持的保持構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卡匣,其中,前述聯接器構件,是對於前述保持構件,實質上朝前述旋轉力傳達構件的旋轉軸線方向可移動。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卡匣,其中,前述保持構件,是對於前述旋轉力傳達構件,朝對於前述旋轉力傳達構件的旋轉軸線方向實質上垂直交叉的垂直交叉方向可移動。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的卡匣,其中,具有在前述保持構件及前述聯接器構件之間將前述聯接器構件推迫的推迫構件。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的卡匣,其中,前述推迫 構件是具有彈性構件。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的卡匣,其中,前述彈性構件是彈簧。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卡匣,其中,具有將前述聯接器構件朝向前述卡匣的外部推迫用的推迫構件。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的卡匣,其中,前述推迫構件是具有彈性構件。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的卡匣,其中,前述彈性構件是彈簧。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卡匣,其中,前述旋轉體,可形成潛像的感光體。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卡匣,其中,前述旋轉力傳達構件,是被安裝於前述旋轉體的凸緣。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的卡匣,其中,具有將潛像顯像用的顯像滾子,前述凸緣,是具有朝前述顯像滾子將前述旋轉力傳達用的齒輪。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卡匣,其中,前述旋轉體,是顯像滾子。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卡匣,其中,前述旋轉力傳達構件,是具有朝前述旋轉體將前述旋轉力傳達的齒輪。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的卡匣,其中,具有被安 裝於前述旋轉體的第二齒輪,前述旋轉力是藉由前述齒輪與前述第二齒輪嚙合而從前述旋轉力傳達構件朝前述旋轉體被傳達。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的卡匣,其中,前述聯接器構件,具有:設有從前述本體側卡合部承受前述旋轉力的旋轉力承接部的一端部、及與前述一端部相反側的另一端部、及將前述一端部及前述另一端部連繋的連結部。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的卡匣,其中,前述連結部之中與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軸線垂直交叉的規定的剖面,是具有比前述旋轉力承接部及前述聯接器構件的旋轉軸線之間的距離更小的最大旋轉半徑。
  23. 一種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22項中任一項的卡匣、及可將前述卡匣取下且設有前述本體側卡合部的前述裝置本體。
TW106133435A 2015-02-05 2016-02-05 卡匣、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TW2018279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1649 2015-02-05
JP2015021649 2015-02-05
JP2016-020213 2016-02-04
JP2016020213A JP6671997B2 (ja) 2015-02-05 2016-02-04 カートリッジ、感光体ユニット、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7957A true TW201827957A (zh) 2018-08-01

Family

ID=5668790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4161A TWI608317B (zh) 2015-02-05 2016-02-05 卡匣、感光體單元、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TW106133435A TW201827957A (zh) 2015-02-05 2016-02-05 卡匣、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TW107140810A TWI722336B (zh) 2015-02-05 2016-02-05 卡匣、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04161A TWI608317B (zh) 2015-02-05 2016-02-05 卡匣、感光體單元、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0810A TWI722336B (zh) 2015-02-05 2016-02-05 卡匣、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2) US10795311B2 (zh)
EP (2) EP3422110A1 (zh)
JP (2) JP6671997B2 (zh)
KR (3) KR102110097B1 (zh)
CN (1) CN107407905B (zh)
AU (3) AU2016216346A1 (zh)
CA (1) CA2975984C (zh)
CL (1) CL2017001970A1 (zh)
CO (1) CO2017008433A2 (zh)
GB (1) GB2550751B (zh)
MA (1) MA41458A (zh)
MX (4) MX369430B (zh)
PH (1) PH12017501403A1 (zh)
RU (4) RU2018136246A (zh)
SG (1) SG11201706395UA (zh)
TW (3) TWI60831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7591B (zh) * 2019-03-18 2022-12-21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卡匣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034218A1 (en) * 2016-08-26 2018-03-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um unit,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upling member
JP2018180149A (ja) * 2017-04-07 2018-1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回転体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KR20190075752A (ko) * 2017-12-21 2019-07-01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회전력을 받는 커플러를 구비하는 카트리지
JP7146410B2 (ja) 2018-02-21 2022-10-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8388100A (zh) * 2018-05-14 2018-08-10 珠海大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US10739702B2 (en) 2018-07-06 2020-08-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accommodating unit,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8957997B (zh) * 2018-07-27 2024-04-0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
JP7187305B2 (ja) 2018-12-28 202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KR20200093230A (ko) * 2019-01-28 2020-08-05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현상 카트리지를 장착 또는 분리 가능하게 지지하는 지지 어셈블리
MA56211A (fr) 2019-06-12 2022-04-20 Canon Kk Cartouche, accessoire et kit de montage
EP4033304A4 (en) 2019-09-17 2023-09-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SUPPLY APPARATUS AND IMAGE PRODUCING APPARATUS
EP4202557A1 (en) * 2020-09-17 2023-06-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drum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23081064A (ja) 2021-11-30 2023-06-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Family Cites Families (6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940A (ja) 1994-04-28 1996-01-19 Canon Inc 現像フレーム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877729B2 (ja) 1994-04-28 1999-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部材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877728B2 (ja) 1994-04-28 1999-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768658A (en) 1995-07-21 1998-06-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de member,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070029A (en) 1995-07-31 2000-05-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upling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ssembling method
JP3402860B2 (ja) 1995-07-31 2003-05-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5893006A (en) 1995-07-31 1999-04-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detectably mountable to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US6072969A (en) 1996-03-05 2000-06-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JP3869901B2 (ja) 1996-03-05 2007-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5950049A (en) 1996-03-05 1999-09-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JPH10171304A (ja) 1996-03-14 1998-06-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3332818B2 (ja) 1996-08-29 2002-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接続端子の接続方法
JP3893222B2 (ja) 1998-08-31 2007-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ーピン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3658202B2 (ja) 1998-08-31 2005-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の組み立て方法
JP3673658B2 (ja) * 1998-10-28 2005-07-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59841A (ja) 1999-12-01 2001-06-12 Canon Inc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81996A (ja) 2000-04-03 2001-10-10 Canon Inc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06609A (ja) 2000-06-26 2002-01-11 Canon Inc トナーシール部材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23476A (ja) 2000-07-07 2002-01-23 Canon Inc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566697B2 (ja) 2001-02-09 2004-09-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離隔機構
US6834173B2 (en) 2001-11-05 2004-12-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forming-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a locking portion to prevent the cartridge from disengaging from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ounting such a cartridge
US6947687B2 (en) 2002-06-07 2005-09-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having locking portion for locking cartridge with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leasing portion to release the locking portion,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such a cartridge
JP3984900B2 (ja) 2002-09-30 2007-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離間部材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4177835A (ja) 2002-11-29 2004-06-24 Canon Inc 部品及び部品の供給方法
JP2005099691A (ja) 2003-08-29 2005-04-14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77743A (ja) 2003-08-29 2005-03-24 Canon Inc 現像フレーム、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958272B2 (ja) 2003-09-25 2007-08-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48445A (ja) 2003-11-17 2005-06-09 Canon Inc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端部規制部材
JP3962734B2 (ja) 2004-08-31 2007-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本体に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を取り外し可能に装着する装着機構
JP3986077B2 (ja) 2005-03-18 2007-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765501B2 (ja) 2005-09-14 2011-09-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4148530B2 (ja) 2006-12-08 2008-09-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241865B2 (ja) 2006-12-08 2009-03-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7929881B2 (en) 2006-12-11 2011-04-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094189B2 (ja) 2007-04-13 201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912381B2 (ja) 2007-10-30 2012-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68957B2 (ja) 2008-03-31 2012-07-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枠体ユニット、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枠体ユニット、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JP4701266B2 (ja) 2008-05-27 2011-06-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328230B2 (ja) 2008-06-10 2013-10-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前記カートリッジ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371627B2 (ja) 2008-08-27 2013-1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28338A (ja) 2008-11-28 2010-06-10 Brother Ind Ltd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71015B2 (ja) * 2009-04-28 2014-04-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506236B2 (ja) * 2009-04-30 2014-05-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N201532527U (zh) * 2009-10-27 2010-07-21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感光鼓驱动组件
JP2011123348A (ja) 2009-12-11 2011-06-23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分解方法
TWI442195B (zh) * 2009-12-16 2014-06-21 Canon Kk 製程卡匣、感光滾筒單元、顯像單元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JP5428846B2 (ja) * 2009-12-24 2014-02-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CN101916055B (zh) * 2010-01-27 2012-01-0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感光鼓驱动组件
JP5106656B2 (ja) * 2010-06-22 2012-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TWI640849B (zh) 2011-12-06 2018-11-11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旋轉力傳達單元
JP5355679B2 (ja) 2011-12-27 2013-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948660B2 (en) 2012-04-30 2015-02-03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engagement features to actuate a developer unit shutter
US8874003B2 (en) * 2012-05-17 2014-10-28 Fuji Xerox Co., Ltd. Supporting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978756B2 (ja) * 2012-05-17 2016-08-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支持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A2875930C (en) 2012-06-15 2023-06-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4191025A (ja) * 2013-03-26 2014-10-06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軸受部材、端部部材、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9031465B2 (en) * 2013-08-13 2015-05-12 General Plastic Industrial Co., Ltd.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photosensitive drum
JP6338460B2 (ja) 2013-08-20 2018-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15198B2 (ja) 2013-09-12 2018-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US9740163B2 (en) * 2013-09-29 2017-08-22 Ninestar Corporation Rotational force driving assembly process cartridge
CN203573085U (zh) * 2013-09-29 2014-04-30 珠海凯威置业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力驱动组件以及处理盒
JP2015092226A (ja) 2013-10-01 2015-05-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粉体搬送機構、紛体搬送方法、現像剤収納容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76749B2 (ja) 2013-12-06 2018-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6274892B2 (ja) 2014-02-04 2018-0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容器、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JP5822969B2 (ja) 2014-03-20 2015-1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6265080B2 (ja) * 2014-07-10 2018-01-24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端部部材、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現像ローラユニット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552212B2 (ja) 2015-02-16 2019-07-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JP6598468B2 (ja) 2015-02-16 2019-10-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JP6723694B2 (ja) 2015-07-01 2020-07-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7591B (zh) * 2019-03-18 2022-12-21 日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卡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71997B2 (ja) 2020-03-25
EP3422110A1 (en) 2019-01-02
SG11201706395UA (en) 2017-09-28
TWI608317B (zh) 2017-12-11
PH12017501403A1 (en) 2018-01-15
JP6942832B2 (ja) 2021-09-29
GB201712635D0 (en) 2017-09-20
RU2018136246A3 (zh) 2019-05-15
KR20190130053A (ko) 2019-11-20
RU2017131060A (ru) 2019-03-05
US20200401079A1 (en) 2020-12-24
MX2019009536A (es) 2019-09-26
RU2716169C1 (ru) 2020-03-06
GB2550751B (en) 2021-01-06
MX2019009534A (es) 2019-11-28
RU2743097C1 (ru) 2021-02-15
CN107407905B (zh) 2020-10-09
AU2016216346A1 (en) 2017-08-03
AU2019200100B2 (en) 2021-07-08
TW201921193A (zh) 2019-06-01
KR20170115530A (ko) 2017-10-17
MA41458A (fr) 2021-05-05
MX369430B (es) 2019-11-08
JP2020079964A (ja) 2020-05-28
KR20200051063A (ko) 2020-05-12
TWI722336B (zh) 2021-03-21
BR112017016420A2 (pt) 2018-03-27
RU2017131060A3 (zh) 2019-03-05
US11016438B2 (en) 2021-05-25
CN107407905A (zh) 2017-11-28
TW201629646A (zh) 2016-08-16
GB2550751A (en) 2017-11-29
CO2017008433A2 (es) 2018-01-05
CA2975984A1 (en) 2016-08-11
MX2017009974A (es) 2017-11-23
RU2018136246A (ru) 2018-12-04
AU2019200100A1 (en) 2019-01-31
AU2021203198A1 (en) 2021-06-10
EP3299894A1 (en) 2018-03-28
US20170322512A1 (en) 2017-11-09
US10795311B2 (en) 2020-10-06
CA2975984C (en) 2023-03-21
AU2021203198B2 (en) 2023-07-27
JP2016148844A (ja) 2016-08-18
CL2017001970A1 (es) 2018-03-23
KR102172851B1 (ko) 2020-11-02
MX2019009535A (es) 2019-09-16
KR102110097B1 (ko) 202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2336B (zh) 卡匣、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RU2697897C1 (ru) Картридж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электрофотографическог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в котором используется картридж
JP5704911B2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8306460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drum and shaft coupling members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s to a photosensitive drum and a developing roller, respectively
JPWO2018037573A1 (ja) ドラムユニット、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ップリング部材
WO2016125914A1 (ja) カートリッジ、感光体ユニット、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072335A1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WI653516B (zh) 光鼓單元、卡匣、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及耦合構件
BR112017016420B1 (pt) Cartucho desmontável de uma montagem principal de aparelho formador de imagem eletrofotográfica
TW201827956A (zh) 光鼓單元、卡匣、電子照片影像形成裝置及耦合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