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1800A - 噴霧裝置 - Google Patents

噴霧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1800A
TW201801800A TW106115769A TW106115769A TW201801800A TW 201801800 A TW201801800 A TW 201801800A TW 106115769 A TW106115769 A TW 106115769A TW 106115769 A TW106115769 A TW 106115769A TW 201801800 A TW201801800 A TW 20180180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unit
chamber
spray
reservo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5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清 窦
奥家孝
Original Assignee
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1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180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7/00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 B05B17/04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 B05B17/06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using ultrasonic or other kinds of vibrations
    • B05B17/0607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using ultrasonic or other kinds of vibrations generated by electrical means, e.g.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 B05B17/0653Details
    • B05B17/0676Feed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005Components or details
    • B05B11/0037Containers
    • B05B11/0039Containers associated with means for compensating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mbient pressure and the pressure inside the container, e.g. pressure relief means
    • B05B11/0044Containers associated with means for compensating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mbient pressure and the pressure inside the container, e.g. pressure relief means compensating underpressure by ingress of atmospheric air into the container, i.e. with ve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7/00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 B05B17/04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 B05B17/06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using ultrasonic or other kinds of vibrations
    • B05B17/0607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using ultrasonic or other kinds of vibrations generated by electrical means, e.g.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 B05B17/0638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using ultrasonic or other kinds of vibrations generated by electrical means, e.g.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spray being produced by discharg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hrough a plate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orifices
    • B05B17/0646Vibrating plates, i.e. plates being directly subjected to the vibrations, e.g. having a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 attached thereto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一噴霧裝置2之實施例係包括:一用以儲存液體L以噴霧的貯液器60、一用以供應該液體至該貯液器的液體供應單元58、以及一連通該貯液器且用以噴出該貯液器中之液體的噴霧單元62,其中,在一液體供應埠582a在該貯液器中面向該貯液器之底部並與該底部隔開之狀態下,該液體供應單元的液體供應埠係佈設於該貯液器中,且該貯液器開放至大氣。

Description

噴霧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噴霧裝置。
已知專利文獻1所述的技術係為一種噴霧裝置。專利文獻1所述的液體噴霧裝置包括:一用於儲存液體的槽箱、一具有許多微小孔洞的彈性振動板、以及一用於超音波振動該彈性振動板的超音波轉換器。在此液體噴霧裝置中,該彈性振動板係藉由一超音波轉換器進行超音波振動,以將該槽箱所供應的液體噴出到該裝置外。其它有關本技術領域的文件包含專利文獻2及專利文獻3。
專利文獻1:日本待審專利公開案第2014-155908號
專利文獻2:日本待審專利公開案第2007-29772號
專利文獻3:日本待審專利公開案第H11-56195號。
於專利文獻1所述的技術中,孔洞係形成在儲存於該槽箱中之液體的液體表面上方的壁部上。該些孔洞令該槽箱內、外的大氣壓力於驅動該液體噴霧裝置以噴出該槽箱中的液體時保持不變。因此,因該槽箱內部壓力 減少而從該些微小孔洞進入該彈性振動板之外部空氣係受抑制。
然而,即使該槽箱內、外的壓力保持不變,但由於該彈性振動板的超音波振動,會在該彈性振動板周圍產生氣泡,且噴霧可能因該氣泡而呈不穩定。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能實現穩定噴霧的噴霧裝置。
根據本發明之其中一方面,一種用於噴出液體的噴霧裝置,係包括:(A)一用於儲存該液體以噴出該液體的貯液器;(B)一用於供應該液體至該貯液器的液體供應單元;以及(C)一連通該貯液器的一噴霧單元,該噴霧單元包含一超音波轉換器與一振動板,該振動板具有複數開孔,以藉由該超音波轉換器的超音波振動噴出該貯液器中的該液體,其中,該液體供應單元的液體供應埠係佈設於該貯液器中,使該液體供應埠處於該貯液器中:在面向該貯液器之底部並與該底部隔開之狀態;且該貯液器開放至大氣。
在該噴霧裝置中,由該液體供應單元供應至一貯液器的液體係儲存於該貯液器中。由於該貯液器與該噴霧單元連通,故該貯液器中的液體係供應至該噴霧單元。當該噴霧單元所含的該超音波轉換器在該液體供應至該噴霧單元的狀態下運作時,具有該複數開孔的該振動板會進行超音波振動,藉此從該噴霧單元噴出該液體。當該振動板超音波振動時,該噴霧單元周圍可能因該液體在該 振動板周圍的壓降或外面空氣進入該噴霧裝置而產生氣泡。在該噴霧裝置中,由於該噴霧單元與該貯液器連通,故該噴霧單元周圍所產生的氣泡流入該貯液器。由於該貯液器開放至大氣,流入該貯液器的氣泡可經由該貯液器排到該噴霧裝置之外部。以此方式,由於該噴霧單元於運作時所產生的氣泡經由該貯液器排到該噴霧裝置之外部,該氣泡不可能停留在該噴霧單元周圍。因此,定量的液體經由該液體供應路徑供應至該噴霧單元,而不被該噴霧單元周圍的氣泡堵塞。因此,可實現穩定的噴霧。此外,在上述噴霧裝置中,在該貯液器中設置該液體供應單元的液體供應埠,其與該底部隔開。因此,由於可用該液體供應埠與該底部的距離維持該液體在該貯液器中的液位高度,故該液體可穩定地供應至該噴霧單元。因此,可實現穩定的噴霧。
一突出部或一間隔件係直立設於該底部上,且該液體供應埠接觸該突出部或該間隔件的上端。因此,可確保該液體供應埠與該底部的距離。
該底部可具有一凹部,係從該液體供應埠正下方朝該噴霧單元連續形成。因此,從該液體供應埠供應至該貯液器的液體可供應至該噴霧單元,同時利用該凹部引導該液體。
該振動板之噴霧區的上端之位置可等於或低於一貯液器中之液體表面於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因此,該液體可確實供應至該噴霧區。
根據本發明之其中一方面,一種用於噴出液體的噴霧裝置包括:(a)一用於儲存該液體以噴出該液體的貯液器;(b)一噴霧單元,係配置在該貯液器之正下方,該噴霧單元包含一超音波轉換器與一振動板,該振動板具有複數開孔,以藉由該超音波轉換器的超音波振動噴出該貯液器中的該液體;(c)一液體供應路徑,係供應該貯液器中之該液體至該噴霧單元;以及(d)一分岔路徑,係從該液體供應路徑在該噴霧單元側之部分岔出,且連接該貯液器,其中,該貯液器開放至大氣。
在上述噴霧裝置中,該貯液器中的液體經由該液體供應路徑供應至該噴霧單元。當該噴霧單元所含的該超音波轉換器在該液體供應至該噴霧單元的狀態下運作時,具有該複數開孔的該振動板進行超音波振動,藉此該噴霧單元噴出該液體。當該振動板發生超音波振動時,由於該液體在該振動板周圍的壓降或外面空氣進入該噴霧裝置,故該噴霧單元周圍可能產生氣泡。該噴霧裝置包括一從該液體供應路徑在該噴霧單元側之部分岔出的分岔路徑。該分岔路徑連接至位於該噴霧單元上方的該貯液器。因此,該噴霧單元周圍產生的氣泡流入該分岔路徑,且經由該分岔路徑引導而流入該貯液器。由於該貯液器開放至大氣,故從該分岔路徑流入該貯液器的氣泡可排逸到該噴霧裝置之外部。以此方式,由於該噴霧單元於運作時所產生的氣泡經由該分岔路徑及該貯液器排逸到該噴霧裝置之外部,故該氣泡不可能停留在該噴霧單元周圍。因此,能 透過該液體供應路徑供應定量的液體至該噴霧單元,而不受該噴霧單元周圍的氣泡限制。因此,可實現穩定的噴霧。
該貯液器可包括:一第一腔室,係從外部供應該液體至其中;以及一第二腔室,係配置在該第一腔室之其中一側,該第二腔室開放至大氣,其中,該液體供應路徑係連接該第一腔室,且該分岔路徑係連接該第二腔室。
在此情形下,該第一腔室中的液體經由該液體供應路徑供應至該噴霧單元。另一方面,該噴霧單元周圍產生的氣泡經由該分岔路徑流入該第二腔室。該氣泡從該第二腔室排逸到大氣。因此,由於氣泡難以流入該第一腔室,故可穩定地供應該液體至該噴霧單元。在此實施例中,該噴霧裝置更可包括:一供應該液體至該第一腔室的液體供應單元。
該第一腔室與該第二腔室可隔著一分隔壁相鄰,且在該分隔壁於垂直方向的下部上可形成一連接該第一腔室與該第二腔室的液體通道。
在此情形下,由於該第一腔室與該第二腔室經由形成於該分隔壁之下部中的一液體通道相連通,故該第一腔室中的液體會流入該第二腔室中,且亦儲存於該第二腔室中。該液體在該第二腔室中的液位高度係維持在該液體通道之該開口在該第二腔室側的最大高度。這是因為由於該第二腔室開放至大氣,故當該液位高度變成小於最大高度時,空氣會從該第二腔室經由該液體通道流至該 第一腔室,使該第二腔室的液位高度達到該液體通道之該開口在該第二腔室側的最大高度,且液體從該第一腔室流入該第二腔室側。由於該液體在該第二腔室中的液位高度維持在該液體通道之該開口在該第二腔室側的最大高度,故該液體壓力可穩定地供應至該噴霧單元。因此,可實現穩定的噴霧。
該分岔路徑可連接該第二腔室於垂直方向的下部。
該噴霧單元可相對水平方向可朝上噴出該液體。在本發明之另一態樣的噴霧裝置中,該噴霧單元可沿垂直方向朝下噴出液體。
該貯液器的上部可包含一開口,該貯液器藉其開放至大氣。
上述噴霧裝置更可包括:防止該貯液器中之液體洩漏的一液體防漏單元。例如,可設置該液體防漏單元以遮蓋該貯液器之該開口。
在此情形下,例如,由於設置該液體防漏單元以遮蓋該貯液器之該開口,即使該噴霧裝置翻落或傾斜,仍可防止該貯液器的液體洩漏。
該液體防漏單元可包含一用以令大氣空氣進入該開口之空氣路徑,且該空氣路徑可彎曲至少一次。
因此,即使該開口已由該液體防漏單元遮蓋,該貯液器的內部仍開放至大氣。此外,由於該空氣路徑彎曲至少一次,故液體不可能透過該空氣路徑發生洩漏。
該液體防漏單元可包括:一具有容置空間的殼體單元,該殼體單元具有一位於面向該開口處的第一穿孔、及一在垂直方向上相對該第一穿孔的第二穿孔;以及一分隔板,係在垂直方向上分隔該容置空間,且在該分隔板上形成一區域連接路徑,使得在一偏離用以連接該第一穿孔與該第二穿孔之假想直線的位置上,該區域連接路徑連接一位於該分隔板上方的區域與一位於該分隔板下方的區域。
在此構造中,該殼體單元的容置空間係由一分隔板在垂直方向上分隔。因此,即使該液體從面向該貯液器之開口的該第一穿孔流入該容置空間,該液體仍難以到達在該第一穿孔對面的該第二穿孔。由於該分隔板具有上述區域連接路徑,故該空氣路徑係由該第一穿孔、該區域連接路徑及該第二穿孔構成,因而該貯液器可開放至大氣。
該液體防漏單元可具有複數個分隔板,該些分隔板可於垂直方向上將該容置空間分隔成複數區域,該些分隔板中之相鄰分隔板可相互反向地相對垂直方向傾斜,且當沿垂直方向觀看時,該些分隔板之各相鄰分隔板所形成的該區域連接路徑可形成在不同的位置上。
於此構造中,該殼體單元的容置空間係由複數個分隔板在垂直方向分隔成複數個區域。由於該空氣路徑利用複數分隔板所形成的區域連接路徑、該第一穿孔及該第二穿孔所構成,故該貯液器可如上述開放至大氣。 由於該些分隔板設在該殼體單元中,故透過該貯液器之開口及該第一穿孔流入該殼體單元的液體不可能洩漏到外面。此外,當沿垂直方向觀看時,該複數個分隔板之相鄰分隔板所形成的區域連接路徑係形成在不同的位置,該空氣路徑彎曲複數次。因此,在此方面,液體洩漏難以發生。此外,在該複數個分隔板中,相鄰分隔板之設置係彼此反向相對垂直方向傾斜。因此,當該噴霧裝置從傾斜或掉落狀態回到正確位置時,該殼體單元中的液體自然回到該貯液器的內部。
根據該噴霧裝置,可使該噴霧裝置的液體噴霧穩定化。
1、1A、1B、1C、2‧‧‧噴霧裝置
12、58‧‧‧液體供應單元
13‧‧‧液體引導路徑
14‧‧‧液體供應路徑
16、62‧‧‧噴霧單元
18‧‧‧壓電轉換器(超音波轉換器)
18a、461a、541b、841b、66c‧‧‧通孔
20‧‧‧振動板
20a‧‧‧貫通孔
21‧‧‧噴霧區
21a、34a、72a‧‧‧上端
22、74‧‧‧外殼
24、50‧‧‧彈性環
26‧‧‧驅動單元
28‧‧‧氣泡導引路徑(岔路)
29‧‧‧氣泡導引管
29a、29b、42a、42b‧‧‧端部
30‧‧‧貯液器
31‧‧‧第一腔室
32‧‧‧分隔壁
33‧‧‧第二腔室
33a、66b‧‧‧開口
33b、33c、33d、33e‧‧‧內表面
34‧‧‧液體通道
36‧‧‧槽箱
38‧‧‧安裝工具
40、60‧‧‧腔室單元
42‧‧‧液體供應管
44‧‧‧箱本體
46‧‧‧罩蓋
48‧‧‧液體引導管
52‧‧‧基底
54、84‧‧‧液體防漏單元(液體防漏機構)
56、86‧‧‧殼體單元
64‧‧‧框架本體
66‧‧‧頂板(上壁)
68‧‧‧底板(底部或底壁)
70‧‧‧導引單元
72‧‧‧間隔件
76‧‧‧連接管
80‧‧‧容置單元
82‧‧‧腔室支撐件
221‧‧‧第一殼件
221a、222a、741a、742a‧‧‧埠口
222‧‧‧第二殼件
261‧‧‧電源供應器
262‧‧‧驅動電路
263‧‧‧開關
264‧‧‧殼體
401‧‧‧腔室本體
401a‧‧‧上壁
401b、401c、64a、66d‧‧‧螺孔
402‧‧‧固定件
402a、66a‧‧‧插孔
421、485‧‧‧凸緣件
441、581‧‧‧本體構件
442、582、462‧‧‧圓柱構件
461‧‧‧蓋本體
462a‧‧‧導引部
462b‧‧‧錐形部
463、78‧‧‧密封件
481‧‧‧第一插入件
482‧‧‧中間件
483‧‧‧第二插入件
484‧‧‧周壁件
541、841‧‧‧底板
541a、841a‧‧‧穿孔(第一穿孔)
542a、542b、542c、542d‧‧‧側壁
543、843‧‧‧頂板
543a、843a‧‧‧穿孔(第二穿孔)
544、844‧‧‧分隔板
544a、844a‧‧‧缺口部
582a‧‧‧開口端
641、642、643、644‧‧‧側壁
641b、741b‧‧‧螺絲接合部
681‧‧‧凹部
741‧‧‧外殼本體
741c、742b‧‧‧螺絲支撐部
742‧‧‧蓋體
761‧‧‧壓制件(凸緣件)
842a、842b、842c、842d‧‧‧側壁
AP‧‧‧空氣路徑
B‧‧‧氣泡
H‧‧‧水平面
h1‧‧‧高度
h2、h3、h4‧‧‧距離
L‧‧‧液體
N‧‧‧法線
s1、s2、s3、s4、s5‧‧‧螺絲
S33、S60‧‧‧內部空間
S56、S86‧‧‧容置空間(內部空間)
W‧‧‧配線
θ 1、θ 2‧‧‧角度
第1圖係為噴霧裝置之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第2圖係為第1圖之噴霧裝置之噴霧單元沿剖線II-II所視的剖面圖;第3圖係為噴霧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其中一方式的具體構造之立體圖;第4圖係為第3圖沿剖線IV-IV的剖面圖;第5圖係為第3圖所示之噴霧裝置之腔室單元的上視圖;第6圖係為第3圖所示之噴霧裝置能包含液體防漏單元之示意圖;第7圖係顯示實驗1及2的實驗結果的圖表; 第8圖係顯示實驗3及4的實驗結果的圖表;第9圖係為該噴霧裝置之其中一修改例的示意圖;第10圖係為該噴霧裝置之另一修改例的示意圖;第11圖係為噴霧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其中一方式的示意構造之立體圖;第12圖係為第11圖沿直線XII-XII的剖面構造之示意圖;第13圖係為省略第12圖之液體之圖式;第14圖係為第11圖所示之噴霧裝置之腔室單元的分解透視圖;第15圖係為用於說明第11圖所示之噴霧裝置之噴霧單元的構造之圖式;第16圖係為第11圖所示之噴霧裝置之液體防漏單元的示意圖;及第17圖係顯示實驗5及6的實驗結果的圖表。
將參考附圖描述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省略重複的說明。附圖的尺寸比例不一定符合所述者。
第1圖係噴霧裝置的構造之其中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該噴霧裝置1包括一液體供應單元12、一貯液器30、一液體供應路徑14以及一噴霧單元16。該噴霧裝置1係為一種裝置,其經由該液體供應路徑14將儲存於該貯液器30中之液體L供應至該噴霧單元 16,且從該噴霧單元16噴出。
該液體供應單元12係為一將液體L供應至該貯液器30的液體供應源。例如,該液體供應單元12係為容器,且該容器的實施例係包括槽箱或瓶罐。該液體L的實施例係包括化學液或水。該化學液可為適用於該噴霧裝置1的溶液。化學液的實施例係包括含有芳香油、醫用藥劑、農用化學劑、殺蟲劑及空氣清淨劑之液體、化妝液、液體基材及其它類似者。
該貯液器30儲存該液體供應單元12所供應的液體L。該貯液器30具有一分隔壁32,且藉由該分隔壁32將該貯液器30的內部分成第一腔室31及佈設於該第一腔室31旁的第二腔室33。一連接該第一腔室31與該第二腔室33且供該液體L經過之液體通道34係形成於該分隔壁32於垂直方向上的下部。
該液體供應單元12經由一液體引導路徑13連接至該第一腔室31的上部。該液體供應單元12中的液體L流入該第一腔室31。該液體L暫存於該第一腔室31中。該液體供應路徑14連接至該第一腔室31的下部。該第一腔室31中的液體L經由該液體供應路徑14供應至該噴霧單元16。
該第二腔室33鄰接該第一腔室31且透過該液體通道34連接該第一腔室31。因此,流入該第一腔室31的液體L也儲存於該第二腔室33中。該第二腔室33的上部係形成有一開口33a。該第二腔室33的內部空間S33 透過該開口33a開放至大氣。亦即,該第二腔室33係為氣壓釋放腔室。
該液體供應路徑14連接該貯液器30與該噴霧單元16。該液體供應路徑14係為流動路徑,其用於從該貯液器30供應該液體L至噴霧單元16。詳言之,該液體供應路徑14的其中一端連接該第一腔室31,而另一端連接該噴霧單元16。如第1圖所示,該液體供應路徑14例如大致呈L形。具體地,該液體供應路徑14從該貯液器30的第一腔室31垂直向下延伸後可朝與該垂直方向相交的方向轉彎。
該噴霧單元16係霧化該貯液器30所供應的液體L並排放至該噴霧裝置1之外部。該噴霧單元16接合該液體供應路徑14的液體出口側之端部且沿垂直方向設於該貯液器30下面。參考第2圖,係說明該噴霧單元16的構造之實施例。第2圖係顯示以壓電噴霧單元作為該噴霧單元16之實施例的剖面構造。如第2圖所示,該噴霧單元16包含一壓電轉換器(超音波轉換器)18與一振動板20。第2圖所繪示的噴霧單元16係以相對該壓電轉換器18之該振動板20側連接該液體供應路徑14。亦即,該液體L從該振動板20側流入該噴霧單元16。
該壓電轉換器18呈圓盤狀,且其中心部形成有一通孔18a。該壓電轉換器18可為厚度0.1毫米至4.0毫米的薄板。該壓電轉換器18的外徑之實施例係為6毫米至60毫米。例如,該壓電轉換器18係由壓電陶瓷製成(如 鋯鈦酸鉛(PZT))且可為壓電元件。該壓電轉換器18之構成係可朝徑向產生超音波振動。具體地,該壓電轉換器18係沿厚度方向進行極化。高頻電壓施予形成在該壓電轉換器18兩表面上的電極(圖未示),藉此朝徑向產生超音波振動。該壓電轉換器18的共振頻率之實施例係為30千赫(kH)至500kH。
該振動板20呈圓盤狀且可為厚度0.02毫米至2.0毫米的薄板。該振動板20之外徑係選定大於該壓電轉換器18之通孔18a之內徑。該振動板20的外徑之實施例係為6毫米至60毫米。該振動板20的材料之實施例包含鎳、鎳合金及鐵合金。在該振動板20中,面向該壓電轉換器18之通孔18a的區域(亦即,面向區)係為用於噴出該液體L的噴霧區21。於該振動板20覆蓋該壓電轉換器18之通孔18a的狀態下,該振動板20連結該壓電轉換器18以與該壓電轉換器18同軸。如第2圖所示,該振動板20的中央部位或噴霧區21可於該液體L之噴出方向上呈突出狀。該振動板20的中央部位或噴霧區21亦可於該液體L之噴霧方向之反方向上呈現突出狀。替換地,該振動板20可呈平板狀。
於該振動板20中,朝厚度方向貫穿該振動板20形成複數開孔20a。該開孔20a的直徑之實施例係為3微米至150微米,較佳者為3微米至50微米。如第2圖所示的實施例中,該複數開孔20a形成在整個該振動板20上。然而,在該噴霧區21中形成該複數開孔20a即可。
該壓電轉換器18及該振動板20係容置於一外殼22中且夾設在一對彈性環24之間。
該外殼22具有第一殼件221及第二殼件222,其均為含底部之筒形。該第一殼件221及該第二殼件222的底部之形狀與大小可相同。該第一殼件221與該第二殼件222相組合,以致於該第一殼件221的底部與該第二殼件222的底部係相向,以形成用以容置該壓電轉換器18及振動板20的容置空間。在該第一殼件221的底部及該第二殼件222的底部中,對應(或朝向)該壓電轉換器18之通孔18a的區域形成一埠口221a,222a。該埠口221a作為導引埠,以引導該液體L至該外殼22內,且該埠口222a作為該液體L的噴霧埠。
固定該第一殼件221及該第二殼件222的方式並無特別限制。為了能更換該壓電轉換器18及該振動板20,能拆除該壓電轉換器18及振動板20的固定方式係為較佳者。例如,該第一殼件221與該第二殼件222之其中一者具有爪部,且該第一殼件221與該第二殼件222之另一者具有噴合部(接合該爪部),且所述之以相接合的固定方式及類似者係作為參考例。在該外殼22上常形成一孔洞,以令用於將高電壓施予該壓電轉換器18之配線穿過其中。
該對彈性環24中之其中一彈性環24係與該壓電轉換器18及該振動板20同軸配置在該振動板20與該第一殼件221之底部之間,且另一彈性環24係與該壓電轉 換器18及該振動板20同軸配置在該壓電轉換器18與該第二殼件222之底部之間。
該彈性環24的材質之實施例係為彈性材料,如橡膠,且該彈性環24的實施例係為O形環。設在該振動板20與該第一殼件221之底部之間的彈性環24係受該振動板20及該第一殼件221擠壓而彈性變形。設在該壓電轉換器18與該第二殼件222之底部之間的彈性環24係受該壓電轉換器18及第二殼件222擠壓而彈性變形。因此,流入該外殼22內的液體L將局限在該彈性環24內,而不會自該外殼22洩漏。
參考第2圖,以具體說明該噴霧單元16的構造之實施例。該噴霧單元16可為任何習知壓電噴霧單元。
如第1圖所示,該噴霧單元16經由該配線W電性連接該驅動單元26。在第1圖中,用於電性連接該噴霧單元16及該驅動單元26的配線W係以鏈線示意表示。該驅動單元26包括一動力供應器261、一驅動電路262及一開關263。
該動力供應器261係為電力供應源,其經由該驅動電路262供應電壓至該噴霧單元16。該動力供應器261係為直流電源供應器,且其實施例包含乾電池。該驅動電路262電性連接該動力供應器261且為一種電路,其基於該動力供應器261所供應之電力產生高頻電壓,以超音波振動該壓電轉換器18。例如,該驅動電路262係安裝 在一電路板上。該開關263係電性連接該驅動電路262。該開關263切換該驅動電路262的開啟/關閉之動作,藉此,開啟/關閉該高頻電壓施予該壓電轉換器18的供應。
在該噴霧裝置1中,該貯液器30中的液體L經由該液體供應路徑14供應至該噴霧單元16。在供應該液體L的狀態下,當該驅動單元26的開關263開啟且高頻電壓供應至該壓電轉換器18時,該壓電轉換器18朝徑向超音波振動。該壓電元件的超音波振動致使該振動板20朝其厚度方向進行超音波振動。該振動板20的超音波振動致使該接觸具有該些開孔20a之振動板20的液體L霧化,且從該噴霧單元16(具體地,該埠口221a)朝向該噴霧裝置1之外部噴出。在該噴霧裝置1中,由於該液體L係直接供應至該噴霧單元16,故能從該噴霧單元16噴出更多的液體L。
在該噴霧單元16之運作期間,因該振動板20超音波振動,故該液體L在該振動板20附近的壓力可遞減,且在該噴霧單元16周圍可產生氣泡B。另外,由於該振動板20的振動,氣體可從外部進入該噴霧裝置1,且在該噴霧單元16周圍可產生氣泡B。
如第1圖所示,該噴霧裝置1更包含一氣泡導引路徑(岔路)28,係用於排放該噴霧單元16周圍的氣泡B。
該氣泡導引路徑28係為一岔路,其從該液體供應路徑14靠近該噴霧單元16之處分岔,尤其是,從 該液體供應路徑14連接該噴霧單元16之部分的所在之處。該氣泡導引路徑28連接至垂直設在該噴霧單元16上方的貯液器30之第二腔室33。該液體L從該第一腔室31經過該液體通道34流入該第二腔室33。因此,該氣泡導引路徑28也充滿該液體L,其中,該氣泡導引路徑28連接該第二腔室33及設於該第二腔室33下側之液體供應路徑14與該噴霧單元16相連之處之周圍。
依此構造,在該噴霧單元16運作期間,當該噴霧單元16周圍產生氣泡B時,該氣泡B會隨著該氣泡導引路徑28的液體L自然上升且流入該第二腔室33中。由於該第二腔室33的內部透過該開口33a開放至大氣,故從該氣泡導引路徑28流入該第二腔室33中的氣泡B會排放至該噴霧裝置1之外部。
在該噴霧裝置1中,儘管該液體供應單元12主要經由該液體供應路徑14供應該液體L至該噴霧單元16,但不同於該液體供應路徑14的氣泡導引路徑28會主動引導該氣泡B至該第二腔室33。由於該氣泡導引路徑28於該噴霧單元16之附近連接該液體供應路徑14,故產生於該噴霧單元16周圍的氣泡B易於有效流入該氣泡導引路徑28。因此,防止該氣泡B在該噴霧單元16附近滯留,使該氣泡B不會阻擋該液體L供應至該噴霧單元16。因此,在該噴霧裝置1之運作期間,能實現穩定的噴霧。換言之,在該噴霧裝置1之運作期間,能維持一致的噴霧量。
在該噴霧裝置1中,由於藉由提供該氣泡導引路徑28能移除該氣泡B,因而不需用以防止在該噴霧單元16周圍產生該氣泡B的組件(例如,液體吸收媒介或其它吸收液體的類似者)。藉此,可直接供應該液體L至該噴霧單元16。因此,當該噴霧裝置1進行連續噴出時,該噴霧裝置1於每單位時間內能噴出大量的液體L。此外,在該噴霧裝置1中,由於該液體L能直接供應至該噴霧單元16,故相較於該液體L經由上述液體吸收媒介或其它類似者而供應至該噴霧單元16的情形,能增加對該噴霧單元16的液壓,且能增加噴霧距離。
在該噴霧裝置1中,由於該氣泡B經由該氣泡導引路徑28流入該第二腔室33,因而避免該噴霧單元16附近所產生的氣泡B透過該液體供應路徑14流入該第一腔室31及液體供應單元12。若該氣泡B流入該液體供應單元12中,將難以管控該液體供應單元12內的氣壓,進而難以管控液壓。另一方面,設有該氣泡導引路徑28的噴霧裝置1係具有一利於液壓管控的構造。
進一步,從防止該噴霧單元16附近所產生的氣泡B流入該液體供應單元12的方面而言,較佳地,該氣泡導引路徑28連接該第二腔室33,使該氣泡導引路徑28與該第二腔室33的液體通道34相距至一定的距離。例如,在第1圖中,該氣泡導引路徑28於該第二腔室33上之連接位置係相對該液體通道34。
在具有上述構造的噴霧裝置1中,該第二腔 室33的液位高度(換言之,該液體L的容量)係維持在該液體通道34於連通該第二腔室側之上端34a的高度h1。這是因為當該第二腔室33的液位高度低於該上端34a時,該液體L會從該第一腔室31流入該第二腔室33,使該液體L填入該第二腔室33直到該上端34a的位置,而空氣從該第二腔室33經由該液體通道34流入該第一腔室31。
該液體通道34之第二腔室側開口之上端34a的高度h1係為該液體通道34之第二腔室側開口的最大高度(離該第二腔室33之底面的最大距離)。由於該分隔壁32係示意呈現於第1圖中,故該上端34a顯示為該液體通道34於形成所在區域的分隔壁32之下端。由於藉由形成該液體通道34的分隔壁32之下端界定該上端34a,所以該分隔壁32作為液位維持壁。
如上所述,由於該第二腔室33的液位高度維持在該上端34a的高度h1,故該液體壓力能穩定施予該噴霧單元16。換言之,利用該上端34a的高度h1可設定對該噴霧單元16的液體壓力。較佳的高度h1係為在該噴霧單元16未運作之狀態下而不會自該噴霧單元16發生液體洩漏的高度。
當設定該上端34a的高度以免液體從該噴霧單元16洩漏時,需考量從該液體供應路徑14之液體出口側開口之中心位置沿垂直方向到該第二腔室33的距離。尤其是,為了平衡該噴霧裝置1的壓力以免液體從該噴霧單元16洩漏,只要考量從該液體供應路徑14之液體 出口側開口之中心位置到該第二腔室33之距離,即可設定該液體供應路徑14之液體出口側開口之中心位置與該上端34a之間於垂直方向上的距離h2及該高度h1。
在該噴霧裝置1的構造中,當該液體L從該噴霧單元16噴出,且該第二腔室33的液位高度低於該液體通道34之第二腔室側開口之上端34a的高度h1時,液體L會自動從該第一腔室31流入該第二腔室33,因而該第二腔室33的液位高度自然維持在該高度h1。因此,在該第二腔室33中總是儲存有固定容量的該液體L。藉此,得以抑制施予該噴霧單元16之液壓起伏,且能實現更穩定的噴霧。
如上所述,該第二腔室33的液位高度自動維持在該上端34a的高度h1。因此,不需設置用以施加恆定液壓至該噴霧單元16的水壓感測器或其它類似者。換言之,該噴霧裝置1包括一易於液體壓力管控的構造。再者,由於藉由該液體通道34設於該分隔壁32上能管控該液體壓力,故適當地選擇該分隔壁32及其它類似者的材質,致使液體壓力管控具有低成本。
在該噴霧裝置1中,施予該噴霧單元16的液體壓力係取決於該上端34a的高度h1。因此,設定該上端34a的高度h1,以致於當該噴霧單元16未運作時,該噴霧單元16不會發生液體洩漏,致使當該噴霧單元16未運作時,可防止該液體從該噴霧單元16洩漏。
接著,使用第3至6圖說明該噴霧裝置1 更具體之構成。第3圖係為該噴霧裝置之其中一實施例的立體圖。第4圖係為該噴霧裝置沿第3圖之剖面線IV-IV的剖面圖。第4圖省略該噴霧單元的驅動單元。第5圖係為第3圖之噴霧裝置之腔室單元的上視圖。第6圖係為第3圖之噴霧裝置所包含之液體防漏單元的立體透視圖。使用第3至6圖所述的噴霧裝置係表示為噴霧裝置1A。該噴霧裝置1A將採用該噴霧裝置1之元件的實施例作說明。然而,在該噴霧裝置1A的說明中,同於該噴霧裝置1的元件將省略或簡化說明。
如第3及4圖所示,該噴霧裝置1A包含一槽箱36、一安裝工具38、一腔室單元40、一液體供應管42、一噴霧單元16以及一氣泡導引管29。
該槽箱36係為用於儲存該液體L的容器,其在該噴霧裝置1中係作為一液體供應單元12。該槽箱36包含一箱本體44與一罩蓋46。
該箱本體44包括其中一端封閉的筒狀本體構件441、及設在該筒狀本體構件441之另一端的圓柱構件442。該箱本體44的材質並無特別限制,例如透明樹脂,以觀看維持在該箱本體44中之液體L之容量。該本體構件441的形狀也無特別限制,例如,第3圖所示的矩形管狀。該本體構件441朝該圓柱構件442縮減。於該圓柱構件442的外周面上形成一公螺紋部,其能螺接該罩蓋46。
該罩蓋46之構造係為一具有圓柱構件462之蓋本體461。該罩蓋46螺接該圓柱構件442,藉此接合 該箱本體44。該蓋本體461及該圓柱構件462的材質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同於該本體構件441的材質。
如第4圖所示,該蓋本體461呈現一含底部之管狀。在該蓋本體461的圓柱周壁上形成母螺紋部,以配合該圓柱構件442之公螺紋部。在該蓋本體461的圓盤狀底部中形成一通孔461a。於該箱本體44側,該蓋本體461之底部上可設置一用於防止液體洩漏的密封件463。當該罩蓋46接合該箱本體44時,該密封件463接觸該圓柱構件442的端部。在此構造下,例如,可防止從該圓柱構件442沿該罩蓋46之液體洩漏。例如,該密封件463可呈環繞該通孔461a的環狀。
該圓柱構件462係與該通孔461a同軸地設在該蓋本體461之底部之下表面上。該圓柱構件462之端部於該蓋本體461側係連接該通孔461a之周緣。該圓柱構件462具有一圓柱導引部462a,其內徑小於該通孔461a之內徑。該蓋本體461係藉由一從該蓋本體461側朝該導引部462a漸縮的錐形部462b連接該導引部462a。
在該罩蓋46位於該槽箱36於垂直方向上之下側的狀態下,該槽箱36藉由該安裝工具38安裝於該腔室單元40上。如第4圖所示,該安裝工具38包含一液體引導管48。
該液體引導管48係為圓柱管,其引導該槽箱36中的液體L至該腔室單元40,以作為第1圖所示的液體引導路徑13。該液體引導管48的材質並無特別限制, 例如樹脂。該液體引導管48包含第一插入件481、中間件482及第二插入件483。該第一插入件481、中間件482及第二插入件483係同軸地一體成形。
該第一插入件481係位於該液體引導管48靠近該槽箱36之側。該第一插入件481的外徑係等於該圓柱構件462之導引部462a的內徑,且該第一插入件481經由該導引部462a引導插入該箱本體44中。例如,該第一插入件481在該箱本體44側的端部係可尖銳化,如第4圖所示。
該中間件482係設置及連接於該第一插入件481與該第二插入件483之間。該中間件482的外徑係大於該第一插入件481的外徑。因此,該液體引導管48的外表面具有一階部,其位在該中間件482之上端位置、或該中間件482與該第一插入件481之間的連接位置。當該第一插入件481插入該槽箱36時,該導引部462a接觸該中間件482的上端,藉此限制該第一插入件481與該槽箱36的插接。該中間件482的內徑可大致相同該第一插入件481的內徑。
可從該中間件482之上端朝該第一插入件481側直立安裝一環狀周壁件484。如第4圖所示,該周壁件484的內徑可大於或等於該導引部462a的外徑。當該第一插入件481插入該導引部462a時,它們套合在一起,使液體不會發生洩漏。然而,在該第一插入件481與該槽箱36或其它類似者之插接後,該液體仍可能發生洩漏。在設 有該周壁件484的實施例中,可抑制上述方式之些許外漏液體的擴散。
該第二插入件483垂直設在該中間件482下方,且其外徑大於該中間件482之外徑。該第二插入件483的至少一部分係插入該腔室單元40中。該第二插入件483的內徑可漸增。如第3及4圖所示,凸緣件485設在該第二插入件483的外周緣上。該凸緣件485係為一用於將該安裝工具38安裝至該腔室單元40的安裝部,且具有一供螺絲s1穿設的插孔。該第二插入件483於相對該凸緣件485而與該中間件482相反之側的部分係插入該腔室單元40。
如第4圖所示,一沿周向延伸的凹槽係形成於該第二插入件483的其中一部分的外周緣上,以插入該腔室單元40中。一彈性環50可接合該凹槽。該彈性環50之材質可同於第2圖所示之彈性環24。該彈性環50具有略大於該凹槽深度的厚度,且於該第二插入件483插入該腔室單元40的狀態下會彈性變形。因此,可防止該第二插入件483與該腔室單元40之間的連接部發生液體洩漏。該彈性環50的實施例係為O形環。
參考第3及4圖,以說明該安裝工具38的構造之實施例。該安裝工具38具有對應第1圖所示之液體引導路徑13的流動路徑,且其構造可使該槽箱36安裝至該腔室單元40。
如第3圖所示,該腔室單元40包含一腔室 本體401。該腔室本體401作為如第1圖所示之噴霧裝置1所述的貯液器30。第3圖係繪示一具有長方體形狀的腔室本體401之實施例。例如,當該噴霧裝置1A也容置於如外殼中時,用於將該噴霧裝置1A固定至外殼的固定件402可形成於該腔室本體401的其中一側之表面上。該固定件402可具有一供桿棒穿設之插孔402a,以將該噴霧裝置1A固定至用以容置該噴霧裝置1A之外殼的壁部上。
如第4圖所示,該腔室本體401的材質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如聚縮醛或聚乙烯的樹脂。
以對應該貯液器30之元件的相同標號具體描述該腔室本體401的構造。該腔室本體401包含於水平方向上相鄰接的第一腔室31與第二腔室33,且該第一腔室31與該第二腔室33係藉由該分隔壁32相分隔。
該第一腔室31之切面呈一圓形內部空間,且該腔室本體401的上壁401a(見第5圖)於其對應該第一腔室31的部分係具有孔洞,其直徑與該第一腔室31之內部空間之直徑相同。該第二插入件483透過該孔洞插入該第一腔室31。該第一腔室31之內部空間的內徑與該第二插入件483的外徑相同。為了藉由該第二插入件483插入該第一腔室31致使該安裝工具38固定於該腔室單元40上,如第5圖所示,在該腔室本體401的上壁401a中形成螺孔401b以螺接該凸緣件485。
如第4及5圖所示,該腔室本體401的上壁401a於其對應該第二腔室33的部分中具有一開口33a,該 第二腔室33之內部經由其開放至大氣。
如第5圖所示,該第二腔室33於該第一腔室31側的內表面33b係相對該第二腔室33向內彎曲。該內表面33b的曲率可大致等於該第一腔室31界定其本身之內周面的曲率。面向該內表面33b的內表面33c可為平面。該第二腔室33連接該兩內表面33b,33c的一對內表面33d,33e也為平面。於該對內表面33d,33e之間的距離可等於該第一腔室31的內徑。於後述中,除非另有明示,否則該些內表面33c,33d,33e均為平面。
該第二腔室33的形狀沒有限制。當位於該第一腔室31側上的內表面33b依據該第一腔室31彎曲時,能使該腔室本體401縮減,且該第二腔室33之預設容積能穩定。因此,該構造有助於該噴霧裝置1A的最小化。
如第4及5圖所示,該腔室本體401在該第一腔室31與該第二腔室33之間的部分係作為分隔該第一腔室31與第二腔室33的分隔壁32。該分隔壁32在該第二腔室33側上的表面係為用以界定該第二腔室33之內部空間的內表面33b。
連接該第一腔室31與該第二腔室33的液體通道34係形成在該分隔壁32的下部中。在該液體通道34中,垂直該分隔壁32之厚度方向(從該第一腔室31朝該第二腔室33的方向)的剖面形狀係例如為矩形。該液體通道34於相對該第二腔室33的內表面33d(或內表面33e)之法線方向上的長度可大致等於該內表面33d與該內表面33e 之間的距離。於第4圖所示的實施例中,該液體通道34的高度從該第一腔室31側朝該第二腔室33遞減。該液體通道34之第二腔室側開口的上端34a對應該分隔壁32於該第二腔室33側之表面(內表面33b)的下端。於下述中,該上端34a的高度h1於相對該內表面33d(或內表面33e)的法線方向上係一致。
該液體供應管42係為流動路徑,以令該液體L從該第一腔室31流入該噴霧單元16中,且作為第1圖所示的液體供應路徑14。該液體供應管42在該液體入口側的端部42a係與該第一腔室31同軸地連接該腔室本體401的底壁。該噴霧單元16接置於該液體供應管42的端部42b上。該液體供應管42的材質可同於該腔室本體401的材質。
該液體供應管42從該第一腔室31向下垂直延伸後沿與該垂直方向相交的方向彎折。因此,該液體供應管42呈L形。在第4圖中,朝垂直方向延伸後彎折的液體供應管42係相對水平方向稍微向下地彎折。該液體供應管42的內徑小於該第一腔室31的內徑。因此,該液體供應管42在該液體供應管42與該腔室本體401之間的連接部周圍係呈遠離該腔室本體401漸縮的錐狀。
該液體供應管42於該液體出口側之端部42b的端面(以下亦稱為“液體出口側端面”)係相對該水平面H傾斜。該液體供應管42的液體出口側端面呈傾斜,使其法線N相對該水平面H呈一角度θ 1。該角度θ 1可 為0°至90°,例如約30°。在該液體供應管42的端部42b可朝徑向突出設置一凸緣件421,以穩定支撐該噴霧單元16。
該噴霧單元16係使用第2圖所述的噴霧單元。因此,將省略說明該噴霧單元16之構造。該噴霧單元16之設置致使該外殼22的埠口221a面向該液體供應管42的液體出口。該法線N相對該液體供應管42之液體出口側端面的方向係相對該水平面H傾斜一角度θ 1,藉此該噴霧單元16之液體L係沿相對該水平面H(水平方向)而成之角度θ 1的方向噴出。因此,當該角度θ 1大於0°時,如上所述之30°,該液體L係朝相對該水平面H之上方噴出。
如第3圖所示,在該噴霧裝置1A中,該噴霧單元16(尤其是該壓電轉換器18)藉由配線W電性連接至該噴霧單元16的驅動單元26。如第1圖所述的方式,該驅動單元26包括該動力供應器261、該驅動電路262及該開關263。在第3圖的實施例中,該動力供應器261及該驅動電路262容置於該殼體264中,且該開關263係固定至該殼體264的壁部上。例如,在該噴霧裝置1A也容置於該外殼中的情形下,可採用該外殼安裝該動力供應器261、該驅動電路262及該開關263。
如第3及4圖所示,該氣泡導引管29從該液體供應管42分歧而出,且連接至該第二腔室33,以作為第1圖所示之噴霧裝置1的氣泡導引路徑28。該氣泡導 引管29的材質並無特別限制,如樹脂。例如,該氣泡導引管29的材質可與該液體供應管42的材質相同。該氣泡導引管29在該液體供應管42側的端部29a連接至該液體供應管42於該端部42b側上之部分(在該噴霧單元16附近)。相對該氣泡導引管29之端部29a的另一端部29b係連接至該第二腔室33。於此方式中,具有該腔室本體401之內表面33c的壁部係具有一貫通孔,供該氣泡導引管29穿過、或連接該氣泡導引管29與該第二腔室33。
該氣泡導引管29通常連接至一位置,係為該第二腔室33中之液體L流入該氣泡導引管29之處。在第3及4圖所繪示之構造中,該氣泡導引管29的第二腔室側開口面向該液體通道34的第二腔室側開口。具體地,該氣泡導引管29連接至該第二腔室33,使該氣泡導引管29之第二腔室側開口之上端的高度係大致等於該液體通道34之上端34a於垂直方向上的高度。
在該腔室單元40、該液體供應管42及該氣泡導引管29係由相同樹脂構成的實施例中,可一體模製成形。替換地,該液體供應管42與該氣泡導引管29一體模製成形,而該腔室單元40另外模製,再將一體的液體供應管42與氣泡導引管29固定至該腔室單元40上。
例如,用以固定該液體供應管42及該氣泡導引管29的腔室單元40係可藉由一基底52作支撐,如第3及4圖所示。該基底52可具有一用於固持該腔室單元40底壁的框架件521、及四支分設在該框架件521之四個角 落上的腳架522。因此,即使當該液體供應管42配置在該腔室單元40下方時,仍可組裝該噴霧裝置1A,使該腔室單元40的上壁401a平行該水平面H。
於一實施例中,如第3及4圖所示,該液體防漏單元(液體防漏機構)54可設在該第二腔室33上。將說明設有該液體防漏單元54的實施例。於此方式中,該液體防漏單元54固定至該腔室本體401的上壁401a,以封阻該第二腔室33的開口33a。於第3圖所繪示的實施例中,該液體防漏單元54藉由一螺絲s2固定至該腔室本體401上。為了藉由該螺絲s2將該液體防漏單元54固定至該腔室本體401上,如第5圖所示,該腔室本體401的上壁401a具有螺孔401c以接合該螺絲s2。
參考第3、4及6圖以說明該液體防漏單元54的構造之實施例。該液體防漏單元54包含一底板541,四側壁542a,542b,542c,542d、一頂板543、及複數分隔板544。在第6圖中,為了說明該液體防漏單元54的內部結構,未圖示該側壁542d。
該底板541呈一平板狀,且朝一方向延伸。該底板541具有朝厚度方向貫穿該底板541的穿孔(第一穿孔)541a。當該液體防漏單元54接置於該腔室本體401上時,該穿孔541a形成於相對該開口33a的位置上(換言之,此位置面向該開口33a)。在該底板541的兩個端部周圍,該底板541沿縱向具有通孔541b,供螺絲穿過,以將該液體防漏單元54固定至該腔室本體401上。
在該內表面33b呈彎曲的實施例中,如第5圖所示,當該液體防漏單元54接置於該於腔室本體401上時,該底板541對應該第二腔室33內表面33b的部分(在該側壁542a與該側壁542b之間的部分)可依據該內表面33b的彎曲程度彎曲。
如第6圖所示,於該底板541縱向上,該液體防漏單元54的四個側壁542a,542b,542c,542d中之其中一對相向側壁542a,542b係直立安裝於該穿孔541a之兩側。四個側壁542a,542b,542c,542d之另一對相向側壁542c,542d連接該對側壁542a,542b。於第6圖所示的實施例中,該側壁542c係依據該第二腔室33內表面33b的彎曲程度彎曲。
該頂板543之設置係面向該底板541,且固定至該四個側壁542a,542b,542c,542d的端部上,其中,該些端部係相對該底板541。該頂板543具有朝厚度方向貫穿該頂板543的穿孔(第二穿孔)543a。
四個側壁542a,542b,542c,542d、該底板541夾設於該對側壁542a,542b之間的部分、及該頂板543係構成該殼體單元56,以容置該複數分隔板544。
該複數分隔板544係沿垂直方向設置。各該分隔板544係跨越該對側壁542a,542b,且寬度等於該對側壁542c,542d之間的長度。在垂直方向上相鄰的該些分隔板544係相互反向地相對垂直方向傾斜設置。
在各該分隔板544的四個角落之其中一者形成有一缺口部544a。當沿垂直方向觀看時,在垂直方向 上相鄰的該些分隔板544中,其缺口部524a之位置係不相同。各該缺口部544a形成於該分隔板544的角落部上,使該殼體單元56之內表面與該缺口部544a形成一孔洞。各該缺口部544a作為區域連接路徑,以連接該分隔板544兩側之區域。
具有上述構造的液體防漏單元54係容納三個分隔板544於該殼體單元56之容置空間(內部空間)S56中。該容置空間S56係藉由三個分隔板544於垂直方向上分成四個區域。形成於該分隔板544上的缺口部544a、第一穿孔541a及第二穿孔543a形成一空氣路徑AP,如第6圖所示意繪示的鏈線,供大氣空氣(空氣)通過以進入該開口33a。因此,儘管設在該第二腔室33上的液體防漏單元54遮蓋該第二腔室33的開口33a,但該開口33a藉由該空氣路徑AP連通至大氣。因此,該第二腔室33連通大氣。由於形成該空氣路徑AP以連接該些缺口部544a而作為形成於該分隔板544中的區域連接路徑,故該空氣路徑AP在各該分隔板544處彎曲。
例如,該噴霧裝置1A的組裝如下。以下說明具有該液體防漏單元54之該噴霧裝置1A的實施例。預備該腔室單元40,且該液體供應管42與該氣泡導引管29一體形成。此時,該噴霧單元16接置於該液體供應管42上。例如,該噴霧單元16可採用黏著材連結該液體供應管42。之後,該槽箱36以該安裝工具38藉由螺絲固定至該形成於腔室單元40之腔室本體401中的第一腔室31上。 此外,經由將該液體防漏單元54螺接於該腔室本體401上,而能提供該噴霧裝置1A。
上述組裝方式為其中一實施例。只要能組裝該噴霧裝置1A,該組裝方式並無特別限制。例如,當安裝該槽箱36至該腔室本體401時,待該安裝工具38螺接至該腔室本體401上後,再將儲存有該液體L的槽箱36接置於該安裝工具38上、或待該安裝工具38接置於該槽箱36上後,再將該安裝工具38螺接該腔室本體401。於將該噴霧單元16接置於該液體供應管42上之前或之後,可進行該噴霧單元16與該驅動單元26的連接。
以此方式,於該噴霧裝置1中,該槽箱36藉由該安裝工具38設於該腔室單元40上。因此,該槽箱36可相對該腔室單元40進行拆卸。因此,當該槽箱36沒有剩餘的液體L時,容易藉由更換該槽箱36以重新供應該液體L。
當設於該罩蓋46上的密封件463環設於該通孔461a周圍時,例如,於該安裝工具38接置於該罩蓋46上之前,該密封件463可遮蓋該通孔461a。於此方式中,當該安裝工具38的第一插入件481安裝至該罩蓋46時,可利用該第一插入件481的尖端破壞該密封件463。在此方式中,該安裝工具38預先接置於該腔室本體401上,然後,將該槽箱36接置於該安裝工具38上,藉此,該槽箱36可安裝至該腔室本體401,且可靠地防止該液體從該槽箱36洩漏出。
在該噴霧裝置1A中,該槽箱36、該腔室本體401及該液體供應管42分別在該噴霧裝置1中作為該液體供應單元12、該貯液器30及該液體供應路徑14。因此,如同該噴霧裝置1,該噴霧裝置1A能從該噴霧單元16噴出該液體L。
再者,該噴霧裝置1A的氣泡導引管29作為該噴霧裝置1中的氣泡導引路徑28,且連接屬於該腔室本體401且開放至大氣的第二腔室33。此外,在該噴霧裝置1A中,該第二腔室33與該第一腔室31係以該分隔壁32分隔,且該液體通道34係由該分隔壁32形成。因此,該噴霧裝置1A至少具有與該噴霧裝置1相同的運作及效果。
亦即,於該噴霧單元16運作時所產生的氣泡B能經由該氣泡導引管29有效地排放至該第二腔室33中。因此,能實現穩定的噴霧。此外,因該液體通道34於該第二腔室33側的上端34a能定義出該液體L在該第二腔室33中的液位高度,故施予該噴霧單元16的液體壓力能維持一恆定值。因此,能維持恆定的噴霧量。
考量該液體供應管42之液體出口之中心位置與該上端34a之間於垂直方向上的距離h2,以設定該上端34a之高度h1,藉此,能防止該噴霧單元16於未運作時之液體洩漏。
如第3及4圖所示,在該噴霧裝置1A具有液體防漏單元54的實施例中,能防止液體從該噴霧裝置 1A洩漏,例如,即使當該噴霧裝置1A掉落或傾斜時。以下將加以說明。
該噴霧裝置1A通常使用於置放在平坦表面上之狀態。例如,於該腔室本體401之厚度方向大致疊合垂直方向的使用狀態下。然而,該噴霧裝置1A可傾斜或進一步翻落。因此,在該噴霧裝置1A翻落的假設下,將說明該液體防漏單元54的運作及效果。
若該噴霧裝置1A翻落,儲存於該第二腔室33中的液體L會從該開口33a經由該第一穿孔541a流入該液體防漏單元54。由於該液體防漏單元54之殼體單元56的容置空間S56具有一恆定容積,故該液體防漏單元54(尤其是殼體單元56)能作為一儲備槽箱或緩衝腔室。因此,即使該噴霧裝置1A翻落,仍不會發生液體洩漏。由於該殼體單元56的容置空間S56在垂直方向上藉由該些分隔板544進行分隔,故該些分隔板544能防止該液體L流入該第二穿孔543a。於此情形下,該液體洩漏不可能發生。
在該液體防漏單元54中,該些分隔板544具有該些缺口部544a,使該第二腔室33開放至大氣。該些缺口部544a與該些穿孔541a,543a一同形成用以連通該開口33a與大氣的空氣路徑AP。當沿垂直方向觀看時,由於相鄰之分隔板544的各缺口部544a形成在不同的位置,故該空氣路徑AP會多次轉彎,換言之,形成一迷宮狀。因此,例如,即使該噴霧裝置1A翻落且該液體L流入該液體防漏單元54中,該液體L不可能經由該空氣路徑AP 從該第二穿孔543a流到外面。因此,該液體防漏單元54更能防止液體洩漏,而該第二腔室33仍能透過該空氣路徑AP開放至大氣。
在垂直方向上呈傾斜的該些分隔板544均設在該殼體單元56中,且相鄰之分隔板544係相互反向地相對垂直方向傾斜。因此,該液體L於該噴霧裝置1A翻落後會流入該液體防漏單元54中,且當該噴霧裝置1A恢復正常配置時,可藉由重力沿該些分隔板544流回該第二腔室33。
接下來,將採用實驗1至實驗4的實驗結果具體說明包含有氣泡導引管的噴霧裝置能實現穩定噴霧的證據。
(實驗1)
在實驗1中,使用第3圖所繪之實施例的噴霧裝置1A。因此,實驗1係對應一實施組。在實驗1中,儲存於該槽箱36中的液體L係為水。在實驗1中,當該噴霧裝置1A置放在一計量儀器(由Sartorius AG所製的電子天平BP221S)上時,該噴霧裝置1A運作,且持續從該噴霧單元16噴出該液體L。然後,於實驗開始及實驗開始後之每一分鐘,記錄該計量儀器所顯示的數值,且計算實驗開始時的數值與每個預定經過時間所測的數值之間的差分,其作為質量損失(克)。於實驗1中,係獲得實驗開始後11分鐘的數據。
(實驗2)
實驗2以同於實驗1之方式進行,其中,同於實驗1的噴霧裝置1A係置放在實驗1所用的計量儀器上。因此,實驗2也對應一實施組。在實驗2中,儲存於該槽箱(貯液器)36中的液體L係為乙醇。在實驗2中,於實驗開始時、於實驗開始後經過兩分鐘時及其之後的每一分鐘,記錄該計量儀器所顯示的數值,且計算該質量損失(克)。於實驗2中,係獲得實驗開始後8分鐘的數據。
(實驗3)
實驗3使用對應第3圖所示之噴霧裝置1A的裝置,其中,係塞住該氣泡導引管29。亦即,於實驗3中,係使用大致對應該噴霧裝置1A而無該氣泡導引管29的裝置。因此,實驗3係對應一對照組。實驗3係以同於實驗1之方式進行,除了將具有塞住之氣泡導引管29的噴霧裝置1A置放在實驗1所用的計量儀器上以外。因此,在實驗3中,該液體L係為水。於實驗3中,從實驗開始每30秒記錄該計量儀器所顯示的數值,且計算該質量損失(克)。在實驗3中,係獲得實驗開始後10分鐘的數據。
(實驗4)
實驗4係以同於實驗1之方式進行,其中,同於實驗3的噴霧裝置,亦即大致對應該噴霧裝置1A而無該氣泡導引管29的裝置係置放在實驗1所用的計量儀器上。因此,實驗4也對應一對照組。在實驗4中,儲存於該槽箱36的液體L係為乙醇。在實驗4中,如同實驗3,從實驗開始時每30秒記錄該計量儀器所顯示的數值,且計算該質量 損失(克)。在實驗4中,係獲得實驗開始後10分鐘的數據。
(實驗結果)
實驗1及2的結果係顯示於第7圖中,且實驗3及4的結果係顯示於第8圖中。第7及8圖的橫座標係為時間(單位:分鐘)。第7及8圖的縱座標係為質量損失(克)。
將實驗1及2之結果與實驗3及4之結果相比,係顯示具有該氣泡導引管29之實驗1及2的質量損失(克)大於該塞住該氣泡導引管29而使其無作用的實驗3及4。因此,該些結果顯示,實驗1及2噴出較多的液體L。為了確認此數值,進行實驗1至4的線性擬合,且計算出近似方程式。藉由線性擬合實驗1至4之實驗數據所得的線性公式之傾斜度係呈現每分鐘的噴霧量。實驗1所得的噴霧量係為1.70克/分鐘,且實驗2係為1.13克/分鐘。另一方面,實驗3的數量為0.22克/分鐘,且實驗4係為0.09克/分鐘。因此,證明以水作為液體L的實驗1及3中,實驗1的噴霧量較大,且以乙醇作為液體L的實驗2及4中,實驗2的噴霧量較大。
藉由以下原因可確信實驗1至4之結果的差異。在實驗3及4中,該噴霧單元16周圍所產生的氣泡B隨著實驗時間之經過,仍會停留在該噴霧單元16周圍,且阻擋該液體L供應至該噴霧單元16。另一方面,在實驗1及2中,藉由該氣泡導引管29的運作,能避免該液體L供應至該噴霧單元16受前述之氣泡B阻擋。
在第7圖所示的實驗1及2中,該質量損失 係以恆定的比率增加。換言之,該質量損失係線性遞增。另一方面,在實驗3及4中,如第8圖所示,該質量損失的增加速率會發生變化。可信地,在實驗1及2中,經由該氣泡導引管29能可靠地移除該噴霧單元16中所產生的氣泡B,而在實驗3及4中,該氣泡B會停留在該噴霧單元16周圍且使該液體L不穩定地供應至該噴霧單元16。
由上述實驗1至4的結果可知,藉由提供該氣泡導引管29,能移除該噴霧單元16周圍所產生的氣泡B,且能穩定地供應恆定的噴霧量。
(第二實施例)
接下來,使用第11至15圖說明噴霧裝置之第二實施例。第11圖係為該噴霧裝置2之第二實施例的示意構造之立體圖。第12圖係為沿第11圖之剖線XII-XII的剖面圖。第13圖係為第12圖省略液體L所繪示之圖式。第14圖係為第11圖所示之噴霧裝置之腔室單元(貯液器)的分解透視圖。第14圖係顯示該噴霧單元接置於該貯液器上的構造。第15圖係為用以說明第11圖所示之噴霧裝置之噴霧單元的構造的圖式。
如第11至13圖示意所示,第二實施例的噴霧裝置2包括一液體供應單元58、腔室單元60及噴霧單元62。該噴霧裝置2係為一種裝置,其噴霧單元62噴出由該液體供應單元58供應且儲存於該腔室單元60中之液體L。該液體L的實施例可同於第一實施例。
該液體供應單元58包含一容器,其包含兩 端封閉的矩形管狀本體構件581及設在該本體構件581一端的圓柱構件582,且從該圓柱構件582將該本體構件581中的液體L供應到該腔室單元60中。該容器的實施例係為槽箱或瓶罐。該液體供應單元58的材質並無限制。例如,可使用同於第一實施例之箱本體44的材質(尤其是樹脂)。該本體構件581的其中一端具有位於連接該圓柱構件582之連接部上的開口,藉此連接該圓柱構件582的內部空間與該本體構件581的內部空間。該液體供應單元58接置於該腔室單元60上,使該圓柱構件582相對該本體構件581的開口端582a係位在該腔室單元60中。
腔室單元60具有一框架本體64、一頂板(上壁)66及一底板(底部或底壁)68。該腔室單元60具有類盒體的形狀且其構造致使位於該框架本體64之中心軸方向之相對兩端上的兩個開口分別由該頂板66及該底板68封閉。該腔室單元60係為一貯液器,係用於儲存由該液體供應單元58所供應之液體L。該腔室單元60的材質可同於第一實施例之腔室本體401的材質。
該框架本體64具有四個側壁641,642,643,644,且該些側壁641,642,643,644相連成一體。垂直該框架本體64中心軸之剖面形狀並無限制,但在第二實施例中係為矩形。該側壁641與該側壁642係面對面,且該側壁643與該側壁644係面對面。
該頂板66封閉該框架本體64於該框架本體64之中心軸方向上的其中一開口端。在第二實施例中,該 頂板66以可拆式固定至該框架本體64上,以作為蓋件。用於將該頂板66固定至該框架本體64上的方式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如第12至14圖所示,該頂板66可利用螺絲s3固定至該框架本體64上。於此構造中,該頂板66可具有供螺絲s3穿設的插孔66a(見第14圖),且該框架本體64可具有用於接合該螺絲s3的螺孔64a。替換地,該頂板66可卡合該框架本體64,或可利用黏著劑結合於該框架本體64上。再者,該頂板66可與該框架本體64一體模製成形。
如第12至14圖所示,該頂板66具有開口66b及通孔66c。該腔室單元60的內部空間S60藉由該開口66b開放至大氣。因此,該腔室單元60也為一大氣空氣釋放單元。該開口66b的尺寸並無限制,只要該內部空間S60能藉由該開口66b開放至大氣即可。較佳地,該開口66b之尺寸能使儲存於該腔室單元60中之液體L難以洩漏。
如第12及13圖所示之通孔66c係為一孔洞,供該液體供應單元58之圓柱構件582插入該腔室單元60中。該通孔66c的內徑並無限制,只要大於該圓柱構件582的外徑即可,但在第二實施例中,它大致等於該圓柱構件582的外徑。該通孔66c係一體成形一圓柱導引單元70,其用於引導該圓柱構件582朝向該底板68。該導引單元70的長度(於該頂板66之厚度方向上的長度)係小於該底板68與該頂板66之間的距離。該導引單元70的內徑可大致等於該液體供應單元58之圓柱構件582的外徑。
如第12至14圖所示,該底板68遮擋該框 架本體64的另一開口端,亦即,於該頂板66所封蓋之開口端對面的開口端。該框架本體64係一體設有該底板68。換言之,該框架本體64的四個側壁641,642,643,644係一體直立設於該底板68的四個邊緣上。在第二實施例中,該底板68與該側壁641,642,643,644之間的角度大致等於90°。然而,只要儲存該液體L的腔室單元60能構成,該底板68與該側壁641,642,643,644之間的角度並不限於90°。
該底板68具有一凹部681,其從該圓柱構件582之開口端582a於垂直方向上之下方位置處(尤其是,該開口端582a對面的區域)朝該側壁641連續延伸。在該凹部681於相對該側壁641的端部周圍,直立安裝五個間隔件72,以支撐該圓柱構件582之開口端582a。該間隔件72均為類板結構,且該五個間隔件72係環繞該圓柱構件582(或該導引單元70)的中心軸且相互隔開。在此構造下,當該液體供應單元58接置於該腔室單元60上時,該圓柱構件582的開口端582a係接觸該間隔件72的上端72a而與該底板68隔開。在第二實施例中,該開口端582a與該底板68上表面之間的距離h3等於該間隔件72的高度(於該底板68之厚度方向上的長度)。
在上述構造中,利用該間隔件72調整該開口端582a與該底板68之間的距離h3。因此,例如,雖然在第11、12及13圖中,該圓柱構件582的長度係等於該頂板66上表面與該間隔件72之間的距離,但該圓柱構件582的長度可不小於該頂板66上表面與該間隔件72之間 的距離。
該第二實施例顯示該凹部681形成於該底板68中的實施方式。然而,該凹部681可不形成於該底板68中。該第二實施例顯示五個間隔件72直立安裝於該底板68上的實施方式。然而,裝設至少一個間隔件72即可。再者,例如,第11、12及13圖所示,當該本體構件581之構造接觸該頂板66的上表面時,可不裝設間隔件72。這是因為藉由調整該圓柱構件582的長度能界定(或確保)該距離h3。例如,在該底板68上可形成突出物,而非間隔件72。
在上述構造中,藉由將該圓柱構件582插入該通孔66c及該導引單元70中,該液體供應單元58會接置於該腔室單元60上。於此方式中,例如,該導引單元70與該圓柱構件582可藉由相互螺接而構成。
可提供該液體防漏機構,以防止當該液體供應單元58接置於該腔室單元60上時液體洩漏。例如,製作該液體防漏機構,可將該開口端582a利用一密封件密封,且當該開口端582a接合至該腔室單元60時,該密封件破裂,且該液體供應單元58中的液體L流入該腔室單元60。替換地,可製作該液體防漏機構,將具有閥功能的帽蓋設在該圓柱構件582的開口端582a上,且當該液體供應單元58接合該腔室單元60時,打開該閥門,且該液體供應單元58中的液體L流入該腔室單元60中。
設在該腔室單元60之側壁641上的噴霧單 元62霧化該腔室單元60所供應的液體L且排出該噴霧裝置2之外。仍參考第15圖,將說明該噴霧單元62的構造之實施例。第15圖顯示一壓電噴霧單元作為該噴霧單元62的實施例之剖面構造。於第15圖中,也顯示該連接管76,以令該腔室單元60中的液體L流入該噴霧單元62中。
如第15圖所示,如同該噴霧單元16,所述之噴霧單元62係包括一具有通孔18a的壓電轉換器(超音波轉換器)18、以及一具有複數開孔20a的振動板20。該壓電轉換器18及該振動板20係容置於該外殼74中。第15圖所示的噴霧單元62接合在相對該壓電轉換器18之振動板20側的側壁641上。亦即,該液體L係從該振動板20側流進該噴霧單元62。
該噴霧單元62的構造係同於該噴霧單元16,除了該外殼74的構造不同於該噴霧單元16之外殼22以外。因此,將省略該壓電轉換器18及振動板20的說明。
該外殼74包含一外殼本體741與一蓋體742。該外殼本體741呈具有底部之筒狀,且該蓋體742固定至該外殼本體741,以遮蓋該外殼本體741的開口端。因此,在該外殼74中形成該容置空間,以容置該壓電轉換器18及該振動板20。在第二實施例中,該外殼本體741的開口端係為圓形,且該蓋體742係為盤狀。
在該外殼本體741的底部與該蓋體742上,在對應(或面對)該壓電轉換器18之通孔18a的區域中形成埠口741a,742a。該埠口741a作為該液體L的噴霧埠,且 該埠口742a作為將該液體L引進該外殼22內的引導埠。
在第二實施例中,該外殼本體741與該蓋體742係利用螺絲相固定。如第11、14及15圖所示,在該蓋體742的周壁上設有螺絲支撐部742b,以支撐分離定位之螺絲s4,使該螺絲支撐部742b向外延伸。另一方面,在該外殼本體741的周壁上,於對應該螺絲支撐部742b之區域設有螺絲接合部741b,以接合該螺絲s4且螺接該螺絲s4,使該螺絲支撐部742b向外延伸。因此,該蓋體742固定至該外殼本體741上,使螺絲s4穿過該螺絲支撐部742b且螺接該螺絲接合部741b。然而,固定該外殼本體741與該蓋體742的方法並無限制,只要將它們固定即可。一種較佳的固定方法係為該壓電轉換器18與該振動板20為可拆式,以進行更換。
藉由一對彈性環24定位的壓電轉換器18及振動板20係容置於該外殼74中。該對彈性環24中的其中一彈性環24係與該壓電轉換器18及振動板20同軸且位於該壓電轉換器18與該外殼本體741之底部之間,而另一彈性環24係與該壓電轉換器18及振動板20同軸且位在該振動板20與該蓋體742之間。由於該彈性環24及其它類似者的材質係同於第一實施例所述者,故省略其說明。
如第11圖所示,該噴霧單元62透過配線W電性連接該驅動單元26以驅動該噴霧單元62。因此,該外殼74具有供該配線W穿過的孔洞。該驅動單元26的構造係同於第一實施例所述者,且包含該動力供應器261、 該驅動電路262及該開關263。於第12及13圖中,省略該驅動單元26的繪示。
雖然具體說明該噴霧單元62的構造之實施方式,但該噴霧單元62可為任何習知壓電噴霧單元。該噴霧單元62的構造可同於該噴霧單元16的構造。
如第12、13及15圖所示,該噴霧單元62經由該連接管76設在該側壁641上,且該連接管76連通該腔室單元60的內部空間S60。在第二實施例中,該連接管76設在該側壁641上,使其中心軸位於該水平面H上。具體地,該連接管76設在該側壁641上,使該連接管76的中心軸與該側壁641的厚度方向重合。該連接管76的形狀並無限制,但在第二實施例中,其呈現圓柱狀。該連接管76作為液體通道(或液體流動路徑),以令該腔室單元60中的液體L流入該噴霧單元62。
該連接管76的液體出口側端部係連接該蓋體742。該連接管76之液體出口側端部的端面(以下亦稱“液體出口側端面”)係相對該連接管76的中心軸或該水平面H傾斜。具體地,該連接管76的液體出口側端面呈傾斜,使該液體出口側端面的法線N係相對該水平面H呈現一角度θ 2。該角度θ 2可為0°至90°。在第二實施例中,該角度θ 2大於0°,例如約30°。
該連接管76的液體出口側端部連接該蓋體742的埠口742a,且該連接管76之液體出口的內徑大致等於該埠口742a的內徑。然而,只要該連接管76的液體出 口側端部連接該蓋體742的埠口742a,該連接管76之端部之液體出口的內徑可不同於該埠口742a的內徑。
於第11至14圖中,例如,該實施例顯示該噴霧單元62利用螺絲固定至該側壁641上。於此方式中,沿徑向朝外延伸且支撐螺絲s5的螺絲支撐部741c(見第11及14圖)係設在該外殼74之外殼本體741的外周緣上。在該側壁641上,一朝向該螺絲支撐部741c的區域係形成有該螺絲接合部641b。因此,該噴霧單元62固定至該側壁641上,使該螺絲s5穿過該螺絲支撐部741c且螺接該螺絲接合部641b。
如第12及13圖所示,該容置單元80係形成於該連接管76與該側壁641之連接部的周圍並位於該側壁641內,以用於容置如O形環之密封件78。當該噴霧單元62固定至該側壁641上時,藉由一設於該連接管76之液體入口側周圍的壓制件(或凸緣件)761(見第12、13及15圖)擠壓該密封件78。因此,達到防止液體在該連接管76與該側壁641的連接部洩漏。
在第12及13圖中,該連接管76連接至該側壁641於該底板68側之處(該側壁641於該底板68側的端處周圍),且在第二實施例中,該容置單元80呈現環狀。因此,該容置單元80的其中一部分係從該底板68向外伸出。因此,在安裝該噴霧裝置2於預定位置後,一腔室支撐件82設在該底板68的外表面上,使該底板68保持水平狀態(或與垂直方向正交的狀態)。雖然在第二實施例中, 該腔室支撐件82呈框架狀,但其形狀沒有限制,只要該腔室支撐件82能水平支撐該腔室單元60即可。
如第11圖所示,該噴霧裝置2更包含該液體防漏單元(液體防漏機構)84。以下將說明設有液體防漏單元84的實施例。於此方式中,該液體防漏單元84固定至該頂板66的上表面,以遮蓋該腔室單元60的開口66b。於第11圖所繪示的實施例中,該液體防漏單元84利用螺絲s2固定至該腔室單元60上。因此,如第14圖所繪示,螺接該螺絲s2的螺孔66d係形成於該液體防漏單元84中的該頂板66上,使該液體防漏單元84藉由螺絲固定至該腔室單元60上。
參考第11、12、13及16圖,將說明該液體防漏單元84之構造的實施方式。該液體防漏單元84包含一底板841、四個側壁842a,842b,842c,842d、一頂板843及複數分隔板844。在第16圖中,為了說明該液體防漏單元84的內部結構,將省略該側壁842d的繪示。
該底板841呈平板狀,且朝一方向延伸。該底板841具有一沿厚度方向貫穿該底板841的穿孔(第一穿孔)841a。當該液體防漏單元84接合至該腔室單元60時,該穿孔841a位於面向該開口66b的位置處。該底板841於該底板841之縱向之兩端部之周圍具有一供螺絲s2穿過之通孔841b,其中,該螺絲s2係用於螺接該液體防漏單元84與該腔室單元60。
如第16圖所示,該液體防漏單元84之四個 側壁842a,842b,842c,842d中,相互面對的其中一對側壁842a,842b直立安裝於該底板841之穿孔841a於縱向上的相對兩側上。該四個側壁842a,842b,842c,842d中之另一對相向之側壁842c,842d係連接該對側壁842a,842b。
該頂板843係面向該底板841作設置,且固定至該側壁842a,842b,842c,842d相對該底板841的對面端之處。該頂板843具有一沿厚度方向貫穿該頂板843的穿孔(第二穿孔)843a。
該四個側壁842a,842b,842c,842d、該底板841由一對側壁842a,842b所夾持之部分係與該頂板843構成一用於容置複數分隔板844的殼體單元86。
該複數分隔板844係沿垂直方向設置。各分隔板844跨越一對側壁842a,842b,且其寬度係等於另一對側壁842c,842d之間的長度。於垂直方向上,相鄰的分隔板844係相互反向相對垂直方向傾斜地設置。
於各該分隔板844之四個角落之其中一者上形成一缺口部844a。當沿垂直方向觀看時,於垂直方向上相鄰的分隔板844,其缺口部844a的位置係不相同。各個缺口部844a形成在該分隔板844的角落部,以致於該殼體單元86的內表面與各個缺口部844a形成一孔洞。各個缺口部844a作為一區域連接路徑,其連通該分隔板844兩側之區域。
具有上述構造的液體防漏單元84係容置三個分隔板844於該殼體單元86的容置空間(內部空間)S86 中。該容置空間S86係由三個分隔板844於垂直方向上分隔出四個區域。如同第16圖的鏈線所示意顯示之,一供大氣空氣(空氣)通過而進入該開口66b的空氣路徑AP係由該分隔板844的缺口部844a連同該些穿孔841a,843a所構成。因此,雖然設在該腔室單元60上的液體防漏單元84遮蓋該腔室單元60的開口66b,但該開口66b透過該空氣路徑AP連通大氣。因此,該腔室單元60係開放至大氣。由於形成該空氣路徑AP以連通該些缺口部844a而作為形成於該些分隔板844中的區域連接路徑,使該空氣路徑AP於各個分隔板844中彎曲。
在該噴霧裝置2中,當該液體供應單元58接合至該腔室單元60時,該液體L從該液體供應單元58流入該腔室單元60。該噴霧單元62接合至用以構成該腔室單元60的側壁641上,且該噴霧單元62與該腔室單元60的內部經由一連接管76相連。因此,該腔室單元60內的液體L供應至該噴霧單元62。在此狀態下,當該驅動單元26的開關263開啟而高頻電壓供應至該壓電轉換器18時,該壓電轉換器18於徑向上進行超音波振動。該超音波振動致使該振動板20於厚度方向上產生超音波振動。此超音波振動致使該液體L接觸具有複數開孔20a的振動板20以霧化而從該噴霧單元62(尤其是該埠口741a)噴出該噴霧裝置2之外部。在該噴霧裝置2中,由於該液體L直接供應至該噴霧單元62,故能從該噴霧單元62噴出更多的液體L。
該噴霧單元62藉由該連接管76設在該側壁641上。該連接管76的液體出口側端面係傾斜,使其法線N相對該水平面H具有一角度θ 2,且該噴霧單元62係設在該連接管76的液體出口側端。因此,該液體L會從該噴霧單元62沿相對該水平面H之角度θ 2的方向噴出。在第二實施例中,由於該角度θ 2大於0°,例如30°,故該液體L會相對該水平面H朝上斜向噴出。
該液體L從該液體供應單元58供應到該腔室單元60中。該液體供應單元58之圓柱構件582的開口端582a係位在該腔室單元60之內部並自該導引單元70在該底板68側的端部朝該底板68突出。因此,該液體L從該開口端582a供應至該腔室單元60。因此,該圓柱構件582作為一用於供應該液體L至該腔室單元60的液體供應路徑,且該面向該底板68的開口端582a(換言之,於該底板68之對面)係作為液體供應埠。
當該液體L從該液體供應單元58流入該腔室單元60時,由於該腔室單元60的內部透過該開口66b開放至大氣,故該腔室單元60內的液位高度(換言之,該液體L之容量)維持在該開口端582a與該底板68上表面之間的距離h3。這是因為當該腔室單元60內的液位高度低於該開口端582a時,該空氣從該腔室單元60流到該液體供應單元58,同時該液體L從該液體供應單元58流入腔室單元60,使該液體L填入該腔室單元60直到該開口端582a的位置。因此,在第二實施例中,該圓柱構件582的 周圍壁面作為一液位維持壁。在表面張力的影響下,該液體L沿該圓柱構件582外表面於該開口端582a周圍垂直向上地微升,以形成所謂的溢流(fillet)。因此,實際上,當因表面張力而產生沿該圓柱構件582外表面垂直向上升起的溢流之最上端降低至該開口端582a以下時,該液體L會從該液體供應單元58流入該腔室單元60。
如上所述,由於該圓柱構件582的周圍壁面作為液位維持壁,故儲存於該腔室單元60中之液體L的液位高度自然維持在該距離h3。因此,恆定容量的液體L係儲存於該腔室單元60中。因此,由於施予該噴霧單元62之液體壓力的波動受到抑制,進而達成穩定的噴霧。
由於儲存於該腔室單元60中之液體L的液位高度自動維持在該開口端582a與該底板68之間的距離h3,故無需使用水壓感測器或其它類似者將恆定的液體壓力施予該噴霧單元62。亦即,該噴霧裝置2具有一易於液體壓力管控的構造。再者,由於藉由該開口端582a的位置能進行液體壓力管控,故液體壓力管控能具有低成本。
該開口端582a的位置在垂直方向可設定在該噴霧區21的上端21a高度或更高(見第13及15圖)。藉此,該噴霧區21之上端21a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之高度等於或低於該液體表面在垂直方向的高度。因此,由於該液體L可靠地供應至該噴霧區21,故可實現穩定的噴霧。例如,如第12及13圖所示,在該底板68之上表面平行於該水平面H的狀態下,該距離h3可設定為一距離,其大致 等於或大於該振動板20之噴霧區21之上端21a與該底板68之上表面之間在垂直方向上之距離h4。
在該噴霧單元62運作時,該振動板20周圍的液體L可隨著該振動板20的超音波振動出現壓力下降,且該噴霧單元62周圍可能產生該氣泡B。替換地,藉由該振動板20的振動而來自外部的氣體可進入該噴霧裝置2中,且該噴霧單元62之周圍可能產生該氣泡B。
由於該噴霧單元62接合至該腔室單元60的側壁641,故當該噴霧單元62周圍產生該氣泡B(見第12圖)時,該氣泡B會流入該腔室單元60中。由於該腔室單元60的內部空間S60透過該開口66b開放至大氣,故回到該腔室單元60的氣泡B會從儲存於該腔室單元60之液體L的液體表面排放至大氣。因此,該氣泡B不可能停留在該噴霧單元62周圍。因此,如同第一實施例,能從該噴霧單元62穩定地噴出該液體L。
施予該噴霧單元62的液體壓力係取決於該液體L之容量,以位於該噴霧單元62之上方(尤其是,於該振動板20在垂直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之上方)。在該噴霧裝置2的構造中,該噴霧單元62裝設在該腔室單元60的側壁641(尤其是,該側壁641於該底板68側之處)上。因此,相較於該噴霧單元62配置在該腔室單元60之垂直下方的構造,能減少施予該噴霧單元62的液體壓力。因此,當該噴霧裝置2的噴霧單元62處於未運作之狀態時,亦即,處於不噴出該液體L的狀態,該噴霧單元62不可能 發生液體洩漏。
設定該液體供應單元58之開口端582a與該液體供應單元58之底板68之間的距離h3(亦即,該間隔件72的高度)成為一數值,亦即該噴霧單元62於該噴霧單元62呈未運作狀態(即不噴出該液體L的狀態)時不會發生液體洩漏的數值,係能可靠防止該液體在該噴霧單元62處於未運作狀態時洩漏。該距離h3的設定係取決於,例如,所使用之液體L的密度、及該振動板20之開孔20a中的液體L未達洩漏之程度。「該振動板20之貫通孔中之液體L的未達洩漏之程度」係取決於該振動板20之開孔20a的尺寸與該液體L的表面張力。如上所述,在第二實施例中,該距離h3係大致等於該振動板20之噴霧區21之上端21a與該底板68之上表面之間在垂直方向上的距離h4。因此,當設定該距離h3致使不會發生液體洩漏時,可調整該噴霧單元62的尺寸及安裝條件,使該距離h4等於該距離h3。
在該噴霧裝置2中,該凹部681形成於該底板68中。該凹部681從面向該液體供應單元58之開口端582a的區域朝該側壁641延伸。由於該噴霧單元62接合至該側壁641,所以由該液體供應單元58供應至該腔室單元60且儲存於該腔室單元60中的液體L係藉由該凹部681引導,且直接流向該噴霧單元62。因此,能可靠地供應該液體L至該噴霧單元62。
該噴霧裝置2包含該液體防漏單元84。該液體防漏單元84的構造與第一實施例的液體防漏單元54 相同,除了該底板841、該頂板843及該分隔板844沒有弧形段以外。因此,該噴霧裝置2所設的液體防漏單元84之運作及效果係同於該液體防漏單元54。
接下來,依據第二實施例的噴霧裝置,使用實驗5至實驗6的實驗結果具體說明其如何產生穩定噴霧之可能性。
(實驗5)
在實驗5中,使用第11圖所繪示的噴霧裝置2之實施例。因此,實驗5對應一實驗組。在實驗5中,儲存於該液體供應單元58中的液體L係為水。在實驗5中,當該噴霧裝置2置放於一計量儀器(由Sartorius AG所製的電子天平BP221S)上時,運作該噴霧裝置2,且由該噴霧單元62持續噴出該液體L。然後,記錄實驗開始與實驗開始後每30秒由該計量儀器所顯示的數值,且計算實驗開始時的數值與在每個預定經過時間所測的數值之間的差分作為質量損失(克)。在實驗5中,獲取在實驗開始後10分鐘的數據。
(實驗6)
實驗6所進行之方式同於實驗5,其中,同於實驗5的噴霧裝置2係置放在實驗5所用的計量儀器上。因此,實驗6也對應一實驗組。在實驗6中,儲存於該液體供應單元58中的液體L係為乙醇。在實驗6中,記錄實驗開始時與實驗開始後每30秒由該計量儀器所顯示的數值,且計算在實驗開始時的數值與在預定經過時間所測的數值之間的差分作為質量損失(克)。在實驗6中,獲取在實驗開始 後10分鐘的數據。
(實驗結果)
實驗5及6的結果係顯示於第17圖中。第17圖的橫座標係為時間(單位:分鐘)。第17圖的縱座標係為質量損失(克)。
在第17圖所示的實驗5及實驗6中,質量損失係以恆定的速率增加。換言之,該質量損失係線性遞增。可信地,該噴霧單元16中所產生的氣泡B能可靠地從該腔室單元60中移除。實驗5及實驗6之結果進行線性擬合,且算出概略方程式。藉由線性擬合實驗5及實驗6之實驗數據所得的線性公式的傾斜度係為每分鐘噴霧量。所得的噴霧量在實驗5係為0.73克/分鐘,且在實驗6係為0.58克/分鐘。
由上述實驗5至實驗6的結果可知,藉由該腔室單元60能移除該噴霧單元62周圍所產生的氣泡B,且能穩定供應恆定的噴霧量。
已說明本發明的多種實施例,本發明不限於所繪示之實施方式,且本發明的範圍係由以下所述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本發明的範疇應包括該些請求項的等效方式及在該些請求項範疇內的所有修改方式。
例如,該實施例係主要強調該噴霧單元16相對該水平面(或水平方向)H所形成之角度θ 1(θ 1不小於0°且不大於90°)的方向噴出該液體L。如第9圖所示的噴霧裝置1B,該噴霧單元16可垂直向下噴出該液體L。 第9圖顯示該噴霧裝置於向下噴出液體時的構造之實施例。在該噴霧裝置1B中,形成該液體供應路徑14致使該液體L能從該噴霧單元16沿垂直方向朝下噴出,且該噴霧單元16接合至該液體供應路徑14之液體出口的端部。
該噴霧裝置1B的構造大致同於該噴霧裝置1,除了該噴霧單元16的液體L之噴霧方向不同外。在該液體L從該噴霧單元16垂直向下噴出的方式中,該氣泡導引路徑28可連接至該液體供應路徑14,以致於能有效收集該噴霧單元16周圍所產生的氣泡B。
例如,如第9圖所示,該氣泡導引路徑28在該液體供應路徑14側上之端部係插入該液體供應路徑14中,且可直接置放在該噴霧單元16之上方及周圍。此時,當該氣泡導引路徑28的端部形成一個在該噴霧單元側加寬的喇叭狀時,該氣泡B能流入該氣泡導引路徑28。該噴霧裝置1B的構造大致同於該噴霧裝置1,除了該噴霧單元16的液體L之噴霧方向不同以外。因此,該噴霧裝置1B具有同於該噴霧裝置1的作用及效果。如同該噴霧裝置1A,該噴霧裝置1B可具有一液體防漏單元54。
在如該噴霧裝置1B的構造中,從防止該噴霧單元16於該噴霧單元16未運作期間洩漏液體的方面而言,最好使用具有流動減黏特徵的液體L。替換地,例如,從防止在該噴霧單元16未運作期間之液體洩漏的方面而言,該噴霧裝置1B可具有一節氣機構,用以在該噴霧單元16未運作期間關閉該埠口221a。
該噴霧裝置1具有該液體供應單元12接合該貯液器30之構造,亦即,配置該液體供應單元12。然而,如同第10圖所示的噴霧裝置1C,該噴霧裝置1C可不具有該液體供應單元12。
由於該噴霧裝置1C包含該氣泡導引路徑28及該第二腔室33,故如同該噴霧裝置1,可有效地移除該噴霧單元16周圍所產生的氣泡B,且能實現穩定的噴霧。此外,該液體供應單元12與該第二腔室33係以該分隔壁32分隔,且在該分隔壁32的下部中形成該液體通道34。因此,如同該噴霧裝置1,該液體L在該第二腔室33中的液位高度能維持在該液體通道34於該第二腔室33側的上端34a之高度。因此,在該噴霧裝置1C中,如同該噴霧裝置1,1A,該噴霧單元16的液體壓力能維持不變。因此,進一步能實現穩定的噴霧。如同該噴霧裝置1A,該噴霧裝置1C可具有該液體防漏單元54。此外,如第9圖所示,可建構該噴霧裝置1C,使該噴霧單元16沿垂直方向朝下噴出該液體L。
已說明該噴霧裝置1修改後的噴霧裝置1B,1C。相同的修改方式也能應用於該噴霧裝置1A。
雖然在第二實施例中,該液體供應單元以可拆式接合至作為該貯液器的腔室單元60,但該貯液器與該液體供應單元可製成無法分開之構造。在此方式中,例如,一再供應埠可設在該貯液器的相對側上,以用於再供應該液體至該液體供應單元中。
在第二實施例中,說明該圓柱構件582之開口端582a從該導引單元70朝該底板68側突出的構造。然而,該開口端582a可不從該底板68側上的導引單元70突出。在此方式中,來自該導引單元70於該底板68側的開口端的液體L係供應至該作為大氣空氣釋放單元的腔室單元60中。因此,該導引單元70也作為該液體供應單元的一部分,且該導引單元70於該底板68側的開口端作為一液體供應埠。在第二實施例中,亦可不需配置該導引單元70。
於第3、4、6、11、12、13及16圖所繪示的液體防漏單元54,84之分隔板544,844在其角落部分別具有作為區域連接路徑的缺口部544a,844a。然而,只要各相鄰之分隔板544,844的每一個缺口部544a,844a於垂直方向觀看時形成在不同的位置,各該缺口部544a,844a的位置並不限於角落部。
在該液體防漏單元具有容置於該殼體單元中之分隔板的構造中,每個分隔板可具有一沿厚度方向貫穿該分隔板的穿孔,而非具有缺口部。在此方式中,該穿孔作為一區域連接路徑。較佳地,於防止液體洩漏之考量下,容置於該殼體單元中的分隔板之數量係大於一個。然而,此數量亦可為一個。於此方式中,形成於該分隔板上的區域連接路徑可形成於一位置上,即不同於用以連接形成於該殼體單元中之第一及第二穿孔的虛擬直線。這是因為在此構造中,該空氣路徑AP係需彎曲或弧狀。
該液體防漏單元的構造不限於使用第6圖所述的構造,只要該貯液器的內部之構造開放至大氣即可。為了有效防止液體洩漏,較佳地,在液體防漏單元中形成至少彎曲一次的空氣路徑AP。具體地,更佳者,該空氣路徑AP係多次彎曲或多個弧狀,以成為迷宮狀。
第二實施例所述的噴霧裝置2係設有該液體防漏單元84。然而,該噴霧裝置2可不包含該液體防漏單元84。
2‧‧‧噴霧裝置
20‧‧‧振動板
58‧‧‧液體供應單元
60‧‧‧腔室單元
62‧‧‧噴霧單元
64‧‧‧框架本體
66‧‧‧頂板(上壁)
66b‧‧‧開口
66c‧‧‧通孔
68‧‧‧底板(底部或底壁)
70‧‧‧導引單元
74‧‧‧外殼
76‧‧‧連接管
78‧‧‧密封件
80‧‧‧容置單元
82‧‧‧腔室支撐件
84‧‧‧液體防漏單元(液體防漏機構)
86‧‧‧殼體單元
581‧‧‧本體構件
582‧‧‧圓柱構件
582a‧‧‧開口端
641、642‧‧‧側壁
641b‧‧‧螺絲接受部
681‧‧‧凹部
741‧‧‧外殼本體
741a‧‧‧埠口
741c‧‧‧螺絲支撐部
742‧‧‧蓋體
761‧‧‧壓制件(或凸緣件)
841‧‧‧底板
841a‧‧‧穿孔(第一穿孔)
842c、842d‧‧‧側壁
843‧‧‧頂板
843a‧‧‧穿孔(第二貫通孔)
844‧‧‧分隔板
B‧‧‧氣泡
h3‧‧‧距離
L‧‧‧液體
s3‧‧‧螺絲
S60‧‧‧內部空間
S86‧‧‧容置空間(內部空間)

Claims (16)

  1. 一種用於噴出液體的噴霧裝置,其包含:用於儲存該液體以噴出該液體的貯液器;用於供應該液體至該貯液器的液體供應單元;以及連通該貯液器的噴霧單元,該噴霧單元包含一超音波轉換器與一振動板,該振動板具有複數開孔,以藉由該超音波轉換器的超音波振動噴出該貯液器中的該液體,其中,該液體供應單元的液體供應埠係佈設於該貯液器中,使該液體供應埠處於:在該貯液器中面向該貯液器之底部並與該底部隔開之狀態;且該貯液器開放至大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霧裝置,其中,有一個突出部或一個間隔件直立設於該底部上,且該液體供應埠接觸該突出部或該間隔件的上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噴霧裝置,其中,該底部具有一個凹部,該凹部係從該液體供應埠正下方朝該噴霧單元連續形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之任一者所述的噴霧裝置,其中,該振動板之噴霧區的上端之位置係等於或低於該貯液器中之液體表面於垂直方向上的位置。
  5. 一種用於噴出液體的噴霧裝置,其包含:用於儲存該液體以噴出該液體的貯液器; 噴霧單元,係配置在該貯液器之正下方,該噴霧單元包含一個超音波轉換器與一個振動板,該振動板具有複數開孔,以藉由該超音波轉換器的超音波振動噴出該貯液器中的該液體;液體供應路徑,係供應該貯液器中之該液體至該噴霧單元;以及分岔路徑,係從該液體供應路徑在該噴霧單元側之部分岔出,且連接該貯液器,其中,該貯液器開放至大氣。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噴霧裝置,其中,該貯液器係包含:第一腔室,係從外部供應該液體至其中;以及第二腔室,係配置在該第一腔室之其中一側,該第二腔室開放至大氣,其中,該液體供應路徑係連接該第一腔室,且該分岔路徑係連接該第二腔室。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噴霧裝置,其中,該第一腔室與該第二腔室係隔著一個分隔壁相鄰,且在該分隔壁於垂直方向的下部上係形成連接該第一腔室與該第二腔室的液體通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所述之噴霧裝置,其中,該分岔路徑係垂直方向連接至該第二腔室之下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8項中之任一者所述的噴霧裝置,復包括一液體供應單元,係供應該液體至該第一 腔室。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者所述的噴霧裝置,其中,該噴霧單元係相對水平方向朝上噴出該液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至9項中任一者所述的噴霧裝置,其中,該噴霧單元係垂直朝下噴出該液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一者所述的噴霧裝置,其中,該貯液器的上部包含一開口,該貯液器藉其開放至大氣。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噴霧裝置,復包括一液體防漏單元,係設在該貯液器中以遮蓋該開口,且防止該貯液器中之該液體洩漏。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噴霧裝置,其中,該液體防漏單元包含一用以令大氣空氣進入該開口之空氣路徑,且該空氣路徑係彎曲至少一次。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或14項所述之噴霧裝置,其中,該液體防漏單元包含:一具有容置空間的殼體單元,該殼體單元具有一位於面向該開口處的第一穿孔、及一在垂直方向上相對該第一穿孔的第二穿孔;以及一分隔板,係在垂直方向上分隔該容置空間,其中,在該分隔板上形成一區域連接路徑,使得在一偏離用以連接該第一穿孔與該第二穿孔之假想直線的位置上,該區域連接路徑連接一位於該分隔板上 方的區域與一位於該分隔板下方的區域。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噴霧裝置,其中,該液體防漏單元具有複數該分隔板,該些分隔板於垂直方向上將該容置空間分隔成複數區域,該些分隔板中之相鄰分隔板係相互反向地相對垂直方向傾斜,且當沿垂直方向觀看時,該些分隔板之各相鄰分隔板所形成的該區域連接路徑係形成在不同的位置上。
TW106115769A 2016-05-27 2017-05-12 噴霧裝置 TW2018018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06347 2016-05-27
JP2016106347 2016-05-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1800A true TW201801800A (zh) 2018-01-16

Family

ID=58794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5769A TW201801800A (zh) 2016-05-27 2017-05-12 噴霧裝置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88930A1 (zh)
EP (1) EP3463683A1 (zh)
JP (1) JP2019517382A (zh)
KR (1) KR20190012146A (zh)
CN (1) CN109195712A (zh)
AR (1) AR108306A1 (zh)
AU (1) AU2017271778A1 (zh)
BR (1) BR112018072790A2 (zh)
CO (1) CO2018012028A2 (zh)
MX (1) MX2018013466A (zh)
PH (1) PH12018502442A1 (zh)
TW (1) TW201801800A (zh)
WO (1) WO2017203993A1 (zh)
ZA (1) ZA2018057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4161A (zh) * 2018-09-25 2019-01-18 深圳市宝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干细胞培养液用的震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102057079B1 (ko) * 2019-09-18 2019-12-18 이성호 공기 접촉을 차단하여 이온수의 물성변화를 방지하는 초음파 분무장치
EP4035780A4 (en) * 2019-10-30 2022-11-23 PHC Corporation SPRAYING DEVICE AND CULTURE DEVICE
JP6931416B1 (ja) * 2020-12-25 2021-09-01 株式会社タカラトミー 霧化装置及び霧噴射玩具
US11484900B2 (en) 2021-01-07 2022-11-01 S. C. Johnson & Son, Inc. Dispenser
WO2023077295A1 (zh) * 2021-11-03 2023-05-11 深圳摩尔雾化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115007387B (zh) * 2022-06-16 2023-06-20 广州大学 一种压电雾化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9420624T2 (de) * 1993-06-29 2000-04-06 Canon Kk Tintenbehälter, Tintenstrahlpatrone mit Tintenbehälter und Tintenstrahlgerät ausgestattet damit
JP3781873B2 (ja) 1997-08-20 2006-05-31 フマキラー株式会社 害虫防除方法
FR2877241B1 (fr) * 2004-10-29 2007-08-24 Osmooze Sa Nebulisateur comprenant des moyens pour mettre en surpression un liquide a nebuliser
JP2007029772A (ja) 2005-07-22 2007-02-08 Mikuni Corp 噴霧装置
EP1792662A1 (en) * 2005-11-30 2007-06-06 Microflow Engineering SA Volatile liquid droplet dispenser device
RU2603610C2 (ru) * 2011-02-25 2016-11-27 Конинклейке Филипс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Н.В.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генерирования аэрозоля для распыления жидкости,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температурой распыляемой жидкости
WO2014088050A1 (ja) * 2012-12-07 2014-06-1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静電噴霧装置
JP2014155908A (ja) 2013-02-15 2014-08-28 Sharp Corp 液体噴霧装置及びその利用
EP2775051B1 (en) * 2013-03-05 2019-01-16 Unilever N.V. Spraying device comprising a metering chamber
KR101603841B1 (ko) * 2014-06-11 2016-03-15 주식회사 현대미포조선 오일 유출 방지 구조
FR3028774A1 (fr) * 2014-11-26 2016-05-27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Ensemble comprenant un dispositif de nébulisation, notamment destiné à un habitacle de véhic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203993A1 (en) 2017-11-30
EP3463683A1 (en) 2019-04-10
ZA201805751B (en) 2019-11-27
PH12018502442A1 (en) 2019-09-09
AU2017271778A1 (en) 2018-10-04
MX2018013466A (es) 2019-03-14
US20190388930A1 (en) 2019-12-26
BR112018072790A2 (pt) 2019-03-12
CO2018012028A2 (es) 2018-12-14
AR108306A1 (es) 2018-08-08
JP2019517382A (ja) 2019-06-24
CN109195712A (zh) 2019-01-11
KR20190012146A (ko) 2019-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01800A (zh) 噴霧裝置
AU2014316769B2 (en) Atomizing spray apparatus
JP4918706B2 (ja) 微小調量装置
JP2005161853A (ja) 流体を収容するための流体コンテナシステム及び流体コンテナを換気するための方法
JP5519248B2 (ja) 噴霧器
WO2022151965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JP2004142831A (ja)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JP5056589B2 (ja) 液体収容体
JP2011240142A (ja) 水密性芳香料定量吐出装置
JP5206118B2 (ja) 液体収容体
JP200519366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カートリッジ、機構、及び印刷装置
JP2020534557A (ja) フォトリソグラフィシステムの圧力容器内のシールを保護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3155273U (ja) 芳香拡散装置
JP2012075577A (ja) 過酸化水素水の霧化装置
KR101634261B1 (ko) 프린트 카트리지용 무한 리필 잉크공급장치
US8528355B2 (en) Atomization unit with negative pressure actuator
KR101901759B1 (ko) 휴대용 미스트용 앰플 탄성 장착구
JP2009006651A (ja) インクタンク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KR20100012174U (ko) 휴대용 가습기
CN218489332U (zh) 一种墨盒与打印设备
JP3210472U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KR101901756B1 (ko) 휴대용 미스트용 앰플 탄성 장착구
JP2001065931A (ja) 消音用給水キャップ、給水タンク及び加湿器
JP2569310Y2 (ja) 還流式噴霧装置
JP2000279887A (ja) 超音波励振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超音波洗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