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41097A - 吸附構件及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 - Google Patents

吸附構件及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41097A
TW201741097A TW106112397A TW106112397A TW201741097A TW 201741097 A TW201741097 A TW 201741097A TW 106112397 A TW106112397 A TW 106112397A TW 106112397 A TW106112397 A TW 106112397A TW 201741097 A TW201741097 A TW 20174109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liquid crystal
crystal cell
rotating device
sub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2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16289B (zh
Inventor
西郷公史
竹田覚
中園拓矢
北田和生
Original Assignee
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41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410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162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1628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5/00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 B25J15/06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with vacuum or magnetic hold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Robot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因應液晶單元的不同輸送方式,且提高吸附構件的有效作業面積比例,同時提高動作效率的吸附構件。在該吸附構件設有與液晶單元的表面接觸的多個吸附部,水平面內的上述吸附部的配置區域成為“十”字形。另外,本發明還提供具備該吸附構件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

Description

吸附構件及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
本發明關於吸附構件以及具備該吸附構件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
通常,在液晶單元製造生產線,例如用於製造液晶顯示裝置的光學膜貼合生產線上輸送的液晶單元為矩形,具有長邊和短邊。隨之,輸送液晶單元的方式也有以液晶單元的長邊沿著液晶單元輸送方向輸送的MD方式和以液晶單元的長邊與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垂直輸送的TD方式。
根據製造步驟對液晶單元的處理要求,有時在同一生產線上需要在上述兩種輸送方式之間切換輸送方式。此時,利用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先對生產線的液晶單元進行吸附,進而上下移動再進行旋轉,由此切換液晶單元的輸送方式。
已知有該種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例如, 專利文獻1及專利文獻2記載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從上方吸附液晶單元使其旋轉。並且,專利文獻3記載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從下方吸附並支承液晶單元使其旋轉。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12319號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3-107185號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08-112793號
但是,前述以往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均具有與液晶單元相同形狀的矩形的吸附構件。此時,為了使吸附構件能夠因應MD、TD輸送方式的任一種,只能增加吸附構件的尺寸,使矩形吸附構件的短邊長於液晶單元的長邊。如此一來,導致吸附構件及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的尺寸變大,且吸附構件的無效面積比例增大。
另外,矩形的吸附構件只具有180°的對稱性,例如在從MD方式改變成TD方式時,為了將前的液晶單元旋繞90°,然後旋繞輸送過來的下一液晶單元,只能再旋繞90°動作。因此,在動作效率上也有提高的餘地。
本發明旨在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因應MD及TD輸送方式的任一種且提高吸附構件的有效作業面積比例,同時提高動作效率的吸附構件。進而,本發明提供具備上述吸附構件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
具體而言,本發明的第一形態提供的吸附構件,用於吸附液晶單元,設有與液晶單元的表面接觸的多個吸附部,在水平面內的上述吸附部的配置區域成為“十”字形。
另外,本發明的第二形態的吸附構件為上述吸附部由彈性材構成。由此,在與液晶單元的表面接觸而進行吸附時,減少損傷液晶單元表面的可能性。
另外,本發明的第三形態的吸附構件為在上述第一形態或第二形態中,上述吸附構件是在水平面內的形狀成為“十”字形的吸附板,上述吸附部配置在上述吸附板的下表面。
另外,本發明的第四形態的吸附構件為在上述第三形態中,上述吸附部在上述吸附板的下表面均勻配置。
另外,本發明的第五形態的吸附構件為在上述第一形態或第二形態中,上述吸附構件是由沿一方向延伸的至少兩個吸附臂和沿著與上述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至少兩個吸附臂構成的吸附架,上述吸附架在水平面內 的包絡線的形狀成為“十”字形,上述吸附部配置在上述吸附臂的下表面。
另外,本發明的第六形態的吸附構件為在上述第五形態中,上述吸附部在上述吸附臂均勻配置。
另外,本發明的第七形態的吸附構件為在上述第一形態或第二形態中,上述吸附構件是由沿一方向延伸的至少兩個吸附臂和沿著與上述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至少兩個吸附臂構成的吸附架,上述吸附架在水平面內的包絡線的形狀成為“十”字形,上述吸附部配置在上述吸附臂的上表面。
另外,本發明的第八形態的吸附構件為在上述第七形態中,上述吸附部在上述吸附臂均勻配置。
根據上述各方式的吸附構件,能夠因應MD及TD輸送方式的任一種,並且提高吸附構件的有效作業面積比例,能夠防止裝置的大型化。而且,在90°旋繞之後無需為了與下一液晶單元調準而再旋繞90°,所以還能夠提高動作效率。
另外,本發明的第九形態為提供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能夠在吸附液晶單元的狀態下旋轉,上述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上方,包括:第一形態至第六形態中任一形態記載的吸附構件,上述吸附部配置在吸附構件的下表面而朝向液晶單元輸送路徑與上述液晶單元相對;真空泵,產生用於吸附液晶單元的負壓;吸氣通路,將上述真空泵與上述吸附部連通;旋 繞手段,使上述吸附構件圍繞上述吸附構件的中心在水平面內旋繞;上下移動手段,使上述吸附構件上下移動。根據第九形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由於使用本發明的吸附構件,能夠因應MD及TD輸送方式的任一種,並且提高吸附構件的有效作業面積比例,能夠防止裝置的大型化。而且,在90°旋繞之後無需為了與下一液晶單元調準而再旋繞90°,所以還能夠提高動作效率。
另外,本發明的第十形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為在上述第九形態中,還具備水準移動上述吸附構件的水平移動手段。如此一來,能夠在移動液晶單元的同時進行旋轉,所以能夠提高生產線上的輸送效率。
另外,本發明的第十一形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為在上述第九形態或第十形態中,上述吸氣通路由主吸氣通路和多條子吸氣通路構成,上述主吸氣通路的一端與上述真空泵連通,上述主吸氣通路的另一端分岔成多條子吸氣通路,各子吸氣通路與至少一個吸附部連通,在主吸氣通路及各子吸氣通路分別設有能夠獨立開閉的閥門。如此一來,根據液晶單元的不同尺寸及輸送方式,能夠靈活地配置吸附構件的實際吸附區域。
另外,本發明的第十二形態為提供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能夠在吸附液晶單元的狀態下旋轉,上述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下方,包括:第七形態或第八形態記載的吸附構件,上述吸附部配置在吸附構件的上表面而朝向液晶單元輸送路徑與上述液 晶單元相對;真空泵,產生用於吸附液晶單元的負壓;吸氣通路,將上述真空泵與上述吸附部連通;旋繞機構,使上述吸附構件圍繞上述吸附構件的中心在水平面內旋繞;上下移動手段,使上述吸附構件穿過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輸送輥之間的間隙上下移動。根據第十二形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與第九形態相同地,能夠因應MD及TD輸送方式的任一種,並且提高吸附構件的有效作業面積比例,能夠防止裝置的大型化。而且,在90°旋繞之後無需為了與下一液晶單元調準而再旋繞90°,所以還能夠提高動作效率。
另外,本發明的第十三形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為在上述第十二形態中,還具備使上述吸附構件沿著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輸送輥之間的間隙水平移動的水平移動手段。如此一來,在移動液晶單元的同時進行旋轉,所以與第十形態同樣地,能夠提高生產線上的輸送效率。
另外,本發明的第十四形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為在上述第十二形態或第十三形態中,上述吸氣通路由主吸氣通路和多條子吸氣通路構成,上述主吸氣通路的一端與上述真空泵連通,上述主吸氣通路的另一端分岔成多條子吸氣通路,各子吸氣通路與至少一個吸附部連通,在主吸氣通路及各子吸氣通路分別設有能夠獨立開閉的閥門。如此一來,根據液晶單元的不同尺寸及輸送方式,與第十一形態相同地,能夠靈活地配置吸附構件中的 實際吸附區域。
A‧‧‧液晶單元供給部
B‧‧‧液晶單元輸送路徑
C‧‧‧第一光學膜輸送路徑
D‧‧‧第二光學膜輸送路徑
E‧‧‧液晶單元排出部
U‧‧‧液晶單元
BP1、2、3‧‧‧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
BR‧‧‧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
BR1‧‧‧第一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
BR2‧‧‧第二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
BR3‧‧‧第三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
BR-B10‧‧‧吸附板
BR-B20‧‧‧吸附部
BR-G‧‧‧吸氣通路
BR-G10‧‧‧主吸氣通路
BR-G20‧‧‧子吸氣通路
BR-HT‧‧‧上下移動手段
BR-P‧‧‧真空泵
BR-R‧‧‧旋繞手段
BR-ST‧‧‧上下移動手段
BT1‧‧‧第一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
BR-ST10‧‧‧引導套管
BR-ST20‧‧‧滑動桿
BR-V10‧‧‧主閥
BR-V20‧‧‧子閥
BT2‧‧‧第二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
BR-H10‧‧‧吸附架
BR-H20、30‧‧‧吸附臂
BR-H40‧‧‧吸附部
CF1‧‧‧第一光學膜供給部
CF2‧‧‧第一光學膜切斷部
CF3‧‧‧第一光學膜貼合部
CF4‧‧‧第一光學膜捲繞部
DF1‧‧‧第二光學膜供給部
DF2‧‧‧第二光學膜切斷部
DF3‧‧‧第二光學膜貼合部
DF4‧‧‧第二光學膜捲繞部
圖1是具備本發明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的光學膜貼合生產線的構造概略圖。
圖2是第一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的構造概略圖。
圖3A、3B是第一實施例的吸附板的平面圖,圖3A表示MD輸送方式的狀態,圖3B表示TD輸送方式的狀態。
圖4A~4H是表示第一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的吸附旋轉動作的概略圖。
圖5是第二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的構造概略圖。
圖6A、6B是表示第二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的吸附旋轉移動動作的概略圖。
圖7A、7B是第三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的構造概略圖。
圖8A、8B是第三實施例的吸附架的平面圖,圖8A表示MD輸送方式的狀態,圖8B表示TD輸送方式的狀態。
圖9是表示輸送輥之間的間隙的概略圖。
圖10A~10D是表示第三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 裝置的吸附旋轉動作的概略圖。
圖11是第四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的構造概略圖。
圖12A、12B是第四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的吸附旋轉移動動作的概略圖。
以下,參照圖示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說明。以下的實施例僅僅本發明的實施例,而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另外,說明書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等是為了區分屬於同類的不同物件的用語,不具有例如輸送方向的順序等限制性含義。
另外,說明書中的“液晶單元”不限於液晶面板,可以理解為顯示面板的製造中要貼合光學膜的任意基板狀的材料。在說明書中,“光學膜”例如指偏光膜等用於調整顯示面板的光學特性的任意薄膜。
除非特別指出,說明書中使用的“左”、“右”、“上”、“下”是指沿著液晶單元輸送路徑從上游側面向下游側時的“左”、“右”、“上”、“下”方向。
首先,參照圖1,作為具有本發明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的液晶單元處理生產線的一例,說明光學膜貼合生產線(下面,有時也稱作“生產線”)。
如圖1所示,生產線包括液晶單元供給部A、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第一光學膜輸送路徑C、第二 光學膜輸送路徑D以及液晶單元排出部E。
液晶單元供給部A、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以及液晶單元排出部E依序連接。第一光學膜輸送路徑C與第二光學膜輸送路徑D分別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上方或下方。
第一光學膜輸送路徑C包括:第一光學膜供給部CF1,配置在第一光學膜輸送路徑C的最上游側,供給第一光學膜層疊體;第一光學膜切斷部CF2,配置在第一光學膜供給部CF1的下游,將從第一光學膜供給部CF1供給的第一光學膜層疊體切斷成規定長度的片材;第一光學膜貼合部CF3,配置在第一光學膜切斷部CF2的下游且配置在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在液晶單元U的一面貼合第一光學膜;第一載體膜捲繞部CF4,配置在第一光學膜輸送路徑C的最下游側,捲繞貼合後的第一載體膜。
第二光學膜輸送路徑D包括:第二光學膜供給部DF1,配置在第二光學膜輸送路徑D的最上游側,供給第二光學膜層疊體;第二光學膜切斷部DF2,配置在第二光學膜供給部DF1的下游,將從第二光學膜供給部DF1供給的第二光學膜層疊體切斷成規定長度的片材;第二光學膜貼合部DF3,配置在第二光學膜切斷部DF2的下游且配置在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在液晶單元U的一面貼合第二光學膜;第二載體膜捲繞部DF4,配置在第二光學膜輸送路徑D的最下游側,捲繞貼合後的第二載體膜。
液晶單元U從液晶單元供給部A進入液晶單 元輸送路徑B。
從液晶單元供給部A側,在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上依序具有:第一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BR1,位於液晶單元供給部A之後,根據需要吸附進入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液晶單元U進行旋繞;第一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1,位於靠近第一光學膜貼合部CF3的上游側,吸附液晶單元U,將其移動並調準至第一光學膜貼合部CF3的作業開始位置;第二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BR2,位於第一光學膜貼合部CF3之後,根據需要吸附通過第一光學膜貼合部CF3的液晶單元U進行旋繞;第二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2,位於靠近第二光學膜貼合部DF3的上游側,吸附液晶單元U,將其移動並調準至第二光學膜貼合部DF3的作業開始位置;第三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BR3,位於第二光學膜貼合部DF3的下游,根據需要吸附通過第二光學膜貼合部DF3的液晶單元U進行旋繞。另外,在第一、第二、第三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BR1、BR2、BR3附近分別設有檢查液晶單元是否到達吸附待機位置的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BP1、BP2、BP3。另外,根據需要,在靠近第二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BR2的位置,設置使液晶單元的上下面翻轉的翻轉手段。
貼合光學膜後的液晶單元U從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向液晶單元排出部E排出,用於下游步驟。
在上述生產線中,第一、第二、第三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BR1、BR2、BR3為本發明的液晶單元吸 附旋繞裝置。
<第一實施例>
以下,參照圖2,對本發明的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的第一實施例進行說明。
如圖2所示,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BR包括吸附板BR-B10、真空泵BR-P、吸氣通路BR-G、旋繞手段BR-R以及上下移動手段BR-ST。在本實施例中,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BR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上方。
吸附板BR-B10在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BR吸附液晶單元U時,與液晶單元U直接接觸的構件。如圖2所示,多個吸附部BR-B20配置在吸附板BR-B10的下表面,吸附部BR-B20朝向液晶單元輸送路徑側即下側與液晶單元U相對。在不進行吸附時,吸附板BR-B10位於距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具有一定高度的上方位置。在吸附液晶單元U時,藉後述的上下移動手段BR-ST,吸附板BR-B10下降,使吸附部BR-B20與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液晶單元U的上表面接觸。為了防止對液晶單元U的表面的損傷,較理想為吸附部BR-B20例如是由橡膠等彈性材製成的吸嘴。
圖3A、3B是朝向上方觀察時的吸附板BR-B10的平面圖,分別以虛線表示處於MD、TD輸送狀態的液晶單元U。如平面圖所示,吸附板BR-B10的形狀成為“十”字形。吸附板BR-B10的下表面的吸附部BR-B20的 配置區域只要成為“十”字形即可,但較理想為吸附部BR-B20在吸附板BR-B10的下表面均勻配置。
由於吸附部BR-B20配置在“十”字形的區域,如圖3A、3B所示,TD、MD輸送方式中的任一液晶單元,在平面圖中都被收納到吸附部BR-B20的配置區域內。在本實施例中,TD、MD輸送方式中的任一液晶單元都被收納在吸附板BR-B10的輪廓範圍內。並且,實際上不限於上述情況,只要調準液晶單元U的中心與吸附板BR-B10的中心進行吸附即可。即,液晶單元也可以從吸附部BR-B20的配置區域或吸附板BR-B10的輪廓範圍伸出。
因此,本實施例的吸附板BR-B10能夠對應TD、MD輸送方式雙方,與現有的矩形吸附板相比,能夠減少無效面積比例,防止裝置的大型化。
真空泵BR-P只要能夠產生用於吸附液晶單元U的負壓,可以使用已知的製品。
吸氣通路BR-G將真空泵BR-P與吸附部BR-B20連通,具有主吸氣通路BR-G10及多條子吸氣通路BR-G20。主吸氣通路BR-G10的一端與真空泵BR-P連通,主吸氣通路BR-G10的另一端分岔成多條子吸氣通路BR-G20,分別與吸附板BR-B10的吸附部BR-B20連通。另外,也可以是各子吸氣通路BR-G20進一步分岔成多條毛細吸氣通路,經由該毛細吸氣通路與吸附部BR-B20連通。
如圖2所示,在主吸氣通路BR-G10設有主閥BR-V10,並且,在各子吸氣通路BR-G20分別設有子閥BR-V20。主閥BR-V10及各子閥BR-V20能夠分別獨立開閉。通過開閉主閥BR-V10,使吸附板BR-B10整體地與真空泵BR-P連通或阻斷。另外,在打開主閥BR-V10的場合,通過選擇性開閉子閥BR-V20,能夠靈活地調整在吸附板BR-B10的吸附部BR-B20的配置區域內實際產生吸附力的區域。例如,在圖3A所示的場合,與吸附板BR-B10的上、下兩側的突出區域(即,液晶單元U之外的區域)中的吸附部BR-B20對應的子吸氣通路BR-G20被各自的子閥BR-V20阻斷,因而在該區域不產生吸附力。另外,例如在圖3B所示的場合,與吸附板BR-B10的左、右兩側的突出區域(即,液晶單元U之外的區域)中的吸附部BR-B20對應的子吸氣通路BR-G20被各自的子閥BR-V20阻斷,因而在該區域不產生吸附力。
主閥BR-V10及子閥BR-V20的開閉可以是手動,也可以在電腦的控制下自動進行。
旋繞手段BR-R使吸附板BR-B10繞“十”字形的吸附板BR-B10的中心O在水平面內旋繞。旋繞手段BR-R可使用馬達等習知的旋繞手段。而且,對其旋繞方向不加限制。
上下移動手段BR-ST使吸附板BR-B10上下移動。上下移動手段BR-ST例如具備沿上下方向設置的引導套管BR-ST10和能沿著引導套管BR-ST10滑動的滑 動桿BR-ST20。另外,上下移動手段BR-HT也可以是機械臂等其他習知的構造。
另外,較理想是為了控制吸附板BR-B10上下移動的距離,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BR具備檢測吸附板BR-B10相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高度的高度感測器(未圖示)。
另外,只要能夠順利進行吸附板BR-B10的旋繞動作和上下移動動作,吸附板BR-B10、旋繞手段BR-R、上下移動手段BR-ST之間的結合關係沒有特別的限定。作為其一例,如圖2所示,吸附板BR-B10與滑動桿BR-ST20被一體固定,滑動桿BR-ST20沿著引導套管BR-ST10上下移動,引導套管BR-ST10藉旋繞手段BR-R與滑動桿BR-ST20一同旋轉。
以下,參照圖4A~4F,對從第一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BR進行的MD輸送狀態到TD輸送狀態的吸附旋繞動作進行說明。
如圖4A所示,液晶單元U被輸送至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吸附待機位置。若設置在生產線上的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檢測出液晶單元U被輸送至吸附待機位置,該吸附待機位置處的輸送輥停止旋轉,使液晶單元U停止在該吸附待機位置。如圖3A或圖3B所示,吸附待機位置被設定成在平面圖中MD或TD輸送方式的液晶單元的中心調準於“十”字形的吸附板的中心。由此,液晶單元的中心位於吸附板的中心,旋繞前後的液晶單元的中心不會發 生偏離。並且,只要液晶單元的中心和吸附板的中心對齊,液晶單元可以收納在吸附板的輪廓內,也可以從輪廓部分伸出。
接著,如圖4B所示,驅動上下移動手段BR-ST使吸附板BR-B10向下方移動,直至吸附部BR-B20與液晶單元U的上表面接觸。
然後,打開主閥BR-V10,並且選擇性地打開子閥BR-V20,在與液晶單元U的上表面接觸著的吸附部BR-B20產生吸附力,對液晶單元U進行吸附。
接著,如圖4C所示,驅動上下移動手段BR-ST,將吸附著液晶單元U的吸附板BR-B10向上側移動至規定高度。
接著,如圖4D所示,通過旋繞手段(未圖示),將液晶單元U與吸附板一起旋繞90°。通過該旋繞,如圖4G所示,原先處於MD輸送狀態的液晶單元變成TD輸送狀態。
接著,如圖4E所示,驅動上下移動手段BR-ST使吸附板BR-B10向下方移動,直至液晶單元U接觸到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輸送輥。當通過未圖示的感測器等判斷液晶單元U被支承在輸送輥時,關閉主閥BR-V10,解除吸附部BR-B20的吸附。
接著,如圖4F所示,驅動上下移動手段BR-ST提升吸附板BR-B10,從液晶單元U的上表面離開。由於吸附板BR-B10為“十”字形,此時,無需為了與下一液 晶單元U調準而使吸附板BR-B10再旋轉90°。
藉以上的動作,如圖4G所示,進行從MD輸送狀態到TD輸送狀態的液晶單元U的旋繞。另外,圖4H所示的從TD輸送狀態到MD輸送狀態的液晶單元U的旋繞也是相同,在此省略重複說明。
<第二實施例>
以下,參照圖5,對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進行說明。
與第一實施例比較,第二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BR還具備水平移動手段BR-HT。其他構造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因此,對於相同的構造,省略重複的說明。
水平移動手段BR-HT是在水平方向移動吸附板BR-B10的構件。水平移動手段BR-HT例如具備沿水平方向設置的導軌BR-HT10和能夠沿著導軌BR-HT10滑動的滑動部BR-HT20。另外,水平移動手段BR-HT還可以是其他的習知構造,例如,可以是由電動馬達驅動的機械臂。
只要能夠在水平方向移動吸附板BR-B10,水平移動手段BR-HT、旋繞機構BR-R、上下移動手段BR-ST之間的結合關係沒有特別的限定,但是作為其一例,如圖5所示,滑動部BR-HT20可以與旋繞手段BR-R連結。
以下,參照圖6A~6B,對第二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BR進行的吸附旋繞移動動作進行說明。
與第一實施例比較,第二實施例的吸附旋繞移動動作在圖4C~4F所示的步驟不同。
具體而言,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BR先進行與第一實施例同樣的圖4A~4B的動作。
然後,如圖6A所示,先藉著上下移動手段BR-ST使吸附著液晶單元U的吸附板BR-B10上升。
在液晶單元U離開輸送輥之後,藉旋繞手段BR-R使吸附板BR-B10連同液晶單元U一起旋繞90°,並驅動水平移動手段BR-HT使吸附板BR-B10沿著液晶單元輸送方向水平移動至目標位置。即,液晶單元U同時進行旋繞運動和水平移動,由此,同時進行MD/TD的切換和從吸附待機位置到目標位置的水平移動。
接著,當MD/TD的切換和到目標位置的水平移動結束時,藉上下移動手段BR-ST使吸附板BR-B10向下方移動,將液晶單元U載置在輸送輥上。將液晶單元U載置到輸送輥上後,解除吸附板BR-B10的吸附。
然後,藉上下移動手段BR-ST使吸附板BR-B10上升,從液晶單元U的上表面離開,並且,驅動水平移動手段BR-HT,將吸附板BR-B10移動到吸附待機位置的上方,使下一液晶單元待機。
經過以上動作,在從圖6B所示的MD輸送狀 態旋繞至TD輸送狀態時,液晶單元的輸送在旋繞中也不停止。即,同時進行液晶單元U的旋繞和輸送,所以與第一實施例比較輸送效率提高,從而提高生產性。當然,從TD輸送狀態到MD輸送狀態的旋轉也是同樣。
<第三實施例>
如圖7A、7B所示,與第一實施例比較,第三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BR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下方,吸附構件從下方朝向上方支承液晶單元U之後,進行吸附並旋繞液晶單元U。
為了實現該動作,如圖8A、8B所示,本實施例的吸附構件不是吸附板,而是由兩條吸附臂BR-H20和與吸附臂BR-H20垂直的兩條吸附臂BR-H30構成的吸附架BR-H10。當然,吸附臂BR-H20和吸附臂BR-H30的數目不限於兩條,可進行適當調整。根據液晶單元U的形狀,吸附臂BR-H20和吸附臂BR-H30的數目也可以不同。
除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下方且吸附構件的構成不同之外,其他構成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因而省略重複的說明。
以上述所構成的吸附架BR-H10在水平面內的包絡線的形狀成為“十”字形。吸附部BR-H40在吸附臂BR-H20、BR-H30朝向上方配置在吸附臂BR-H20、BR-H30的上表面,與液晶單元輸送路徑上的液晶單元U相 對。較理想是吸附部BR-H40在吸附臂BR-H20、BR-H30均勻配置。
另外,較理想是為了不對液晶單元U的表面造成損傷,吸附部BR-H40例如是由橡膠等彈性材製成的吸嘴。
如圖9所示,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輸送輥R在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及與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彼此具有間隙。
藉上下移動手段BR-ST,吸附架BR-H10中分別沿著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及與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調準的吸附臂BR-H20、BR-H30能夠順利地通過上述間隙,由此,吸附架BR-H10能夠從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下方移動到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上方。即,能夠從圖7A所示的狀態成為圖7B所示的狀態。
以下,參照圖10A~10D,對第三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BR進行的吸附旋繞動作進行說明。
如圖10A所示,液晶單元U被輸送至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吸附待機位置。若設在生產線上的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檢測出液晶單元U被輸送至吸附待機位置,就停止該吸附等待位置處的輸送輥的旋轉,使液晶單元U停止在該吸附待機位置。如圖8A或圖8B所示,吸附待機位置被設定成使MD或TD輸送方式的液晶單元U的中心與待機中的吸附架BR-H10的“十”字形包絡線的中心對齊。
接著,如圖10B所示,驅動上下移動手段BR-ST使吸附架BR-H10向上方移動,直至液晶單元U被吸附架BR-H10支承而從輸送輥向上方分開一定距離。這時,吸附部BR-H40與液晶單元U的下表面接觸。
然後,打開主閥BR-V10,並選擇性地打開子閥BR-V20,在與液晶單元U的下表面接觸的吸附部BR-H40產生吸附力,而對液晶單元U進行吸附。
接著,如圖10C所示,藉旋繞手段BR-R,連同液晶單元U一起使吸附架BR-H10旋繞90°。通過該旋繞,例如原先處於MD輸送狀態的液晶單元U變為TD輸送狀態。
接著,關閉主閥BR-V10,解除吸附部BR-V40的吸附。然後,如圖10D所示,驅動上下移動手段BR-ST使吸附架BR-H10向下方移動至圖10A所示的起始位置。當吸附架BR-H10穿過輸送輥之間的間隙移動到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下方時,液晶單元U由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輸送輥所支承。
由於吸附架BR-H10為“十”字形,此時,無需使吸附架BR-H10為了與下一液晶單元U調準而再旋轉90°。
藉以上的動作,吸附液晶單元進行旋繞。
<第四實施例>
以下,參照圖11,對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液晶單元 吸附旋轉裝置進行說明。
與第三實施例比較,第四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BR還具備水平移動手段BR-HT。其他的構造與第三實施例相同。因此,對於相同的構造省略重複的說明。
水平移動手段BR-HT是在水平方向移動吸附架BR-H10的構件。水平移動手段BR-HT例如具備沿水平方向設置的導軌BR-HT10和能夠沿著導軌BR-HT10滑動的滑動部BR-HT20。另外,水平移動手段BR-HT還可以是其他的習知的構造,例如,由電動馬達驅動的機械臂。
只要能夠在水平方向移動吸附架BR-H10,水平移動手段BR-HT、旋繞機構BR-R、上下移動手段BR-ST之間的結合關係沒有特別的限定,但作為其一例,如圖11所示,滑動部BR-HT20可以與旋繞手段BR-R連結。
以下,參照圖12A~12B,對第四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BR進行的吸附旋繞移動動作進行說明。
具體而言,首先,與第三實施例同樣地,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BR進行圖10A~10B的動作。
接著,如圖12A所示,在吸附架BR-H10的下表面向上從輸送輥離開後,藉著旋繞手段BR-R連同液晶單元U一起使吸附架BR-H10旋繞90°,並驅動水平移動手段BR-HT使吸附架BR-H10沿著液晶單元輸送方向水 平移動至目標位置。即,液晶單元U同時進行旋繞運動和水平移動,由此,如圖12B所示,同時進行MD/TD的切換和從吸附待機位置到目標位置的水平移動。
此時,如圖9所示,由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輸送輥在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彼此具有間隙,所以上下移動手段BR-ST的滑動桿BR-ST20能夠穿過該間隙。因此,吸附架BR-H10也能夠沿著輸送輥之間的間隙水平移動。
接著,當MD/TD的切換和到目標位置為止的水平移動結束時,解除吸附架BR-H10的吸附,藉上下移動手段BR-ST使吸附架BR-H10向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下方移動,將液晶單元U載置在輸送輥上。
移動到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下方之後,接著,吸附架BR-H10藉著水平移動手段BR-HT回到吸附待機位置的下方。
如上述,根據本實施例,由於液晶單元U同時進行MD/TD的切換和從吸附待機位置到目標位置的水平移動,輸送效率提高,從而提高生產性。
另外,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各實施例,可以進行其他的變形。例如,第三、第四實施例的吸附架可以用到第一、第二實施例。即,吸附架可以從上方吸附液晶單元U進行旋繞。此時,吸附部設置在吸附架的下表面即可。
BR-H10‧‧‧吸附架
BR-H20‧‧‧吸附臂
BR-H30‧‧‧吸附臂
BR-H40‧‧‧吸附部

Claims (14)

  1. 一種吸附構件,用於吸附液晶單元,其特徵為:設有與液晶單元的表面接觸的多個吸附部,在水平面內的上述吸附部的配置區域成為“十”字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吸附構件,其中,上述吸附部由彈性材構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記載的吸附構件,其中,上述吸附構件是在水平面內的形狀成為“十”字形的吸附板,上述吸附部配置在上述吸附板的下表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記載的吸附構件,其中,上述吸附部在上述吸附板的下表面均勻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記載的吸附構件,其中,上述吸附構件是由沿一方向延伸的至少兩個吸附臂和沿著與上述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至少兩個吸附臂構成的吸附架,上述吸附架在水平面內的包絡線的形狀成為“十”字形,上述吸附部配置在上述吸附臂的下表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記載的吸附構件,其中,上述吸附部在上述吸附臂均勻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記載的吸附構件,其 中,上述吸附構件是由沿一方向延伸的至少兩個吸附臂和沿著與上述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至少兩個吸附臂構成的吸附架,上述吸附架在水平面內的包絡線的形狀成為“十”字形,上述吸附部配置在上述吸附臂的上表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記載的吸附構件,其中,上述吸附部在上述吸附臂均勻配置。
  9. 一種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可以吸附液晶單元的狀態旋轉,其特徵為:上述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上方,包括: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中任一項記載的吸附構件,上述吸附部配置在吸附構件的下表面而朝向液晶單元輸送路徑與上述液晶單元相對;真空泵,產生用於吸附液晶單元的負壓;吸氣通路,將上述真空泵與上述吸附部連通;旋繞手段,使上述吸附構件圍繞上述吸附構件的中心在水平面內旋繞;上下移動手段,使上述吸附構件上下移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記載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其中,還具備水平移動上述吸附構件的水平移動手段。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記載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其中,上述吸氣通路由主吸氣通路和多條子吸氣通路構成,上述主吸氣通路的一端與上述真空泵連通,上述主吸氣通路的另一端分岔成所述多條子吸氣通路,各子吸氣通路與至少一個吸附部連通,在主吸氣通路及各子吸氣通路分別設有可獨立開閉的閥門。
  12. 一種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可以吸附液晶單元的狀態旋轉,其特徵為:上述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下方,包括: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記載的吸附構件,上述吸附部配置在吸附構件的上表面而朝向液晶單元輸送路徑與上述液晶單元相對;真空泵,產生用於吸附液晶單元的負壓;吸氣通路,將上述真空泵與上述吸附部連通;旋繞手段,使上述吸附構件圍繞上述吸附構件的中心在水平面內旋繞;上下移動手段,使上述吸附構件穿過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輸送輥之間的間隙上下移動。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記載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其中,還具備使上述吸附構件沿著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輸送 輥之間的間隙水平移動的水平移動手段。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13項記載的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其中,上述吸氣通路由主吸氣通路和多條子吸氣通路構成,上述主吸氣通路的一端與上述真空泵連通,上述主吸氣通路的另一端分岔成多條子吸氣通路,各子吸氣通路與至少一個吸附部連通,在主吸氣通路及各子吸氣通路分別設有可獨立開閉的閥門。
TW106112397A 2016-04-14 2017-04-13 吸附構件及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 TWI6162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201620310956.6 2016-04-14
CN201620310956.6U CN205555401U (zh) 2016-04-14 2016-04-14 吸附部件及液晶单元吸附旋转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41097A true TW201741097A (zh) 2017-12-01
TWI616289B TWI616289B (zh) 2018-03-01

Family

ID=56810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2397A TWI616289B (zh) 2016-04-14 2017-04-13 吸附構件及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KR (1) KR101871131B1 (zh)
CN (1) CN205555401U (zh)
TW (1) TWI616289B (zh)
WO (1) WO20171792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12572B2 (ja) * 2017-04-26 2022-01-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およ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07902415A (zh) * 2017-12-13 2018-04-13 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旋转运输设备
CN108974824B (zh) * 2018-06-12 2020-04-07 杭州海洋电脑制版印刷有限公司 计算机直接制版机的出料装置
CN108584370A (zh) * 2018-07-04 2018-09-28 福建省信捷机械有限公司 简单实用的瓦片调头机
CN113979124B (zh) * 2021-12-23 2022-05-13 润发住宅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smc薄片材料车间生产自动搬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64629B2 (ja) * 1992-02-04 2001-05-08 株式会社東京精密 半導体ウエハ用真空チャックステージ
JPH08112793A (ja) * 1994-10-13 1996-05-07 Toshiba Corp 吸着保持装置及び実装装置
JP4041267B2 (ja) * 2000-06-29 2008-01-30 芝浦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基板搬送装置および基板搬送方法
JP4037386B2 (ja) 2004-05-18 2008-01-23 中村留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ワークの側辺加工方法及び装置
JP2007048998A (ja) * 2005-08-11 2007-02-22 Seiko Epson Corp 吸着装置および描画装置
KR100725750B1 (ko) * 2006-06-13 2007-06-08 (주)미래컴퍼니 유리기판 지지용 테이블
JP4746579B2 (ja) * 2007-03-29 2011-08-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低負荷搬送装置
KR20130005128A (ko) * 2011-07-05 2013-01-15 주식회사 탑 엔지니어링 글라스패널 이송장치
JP2013107185A (ja) * 2011-11-24 2013-06-0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光学表示部品の吸着装置、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
JP5580842B2 (ja) * 2012-02-29 2014-08-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表示パネルの製造システム
KR101265277B1 (ko) * 2013-04-11 2013-05-16 한동희 패널 부착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79240A1 (ja) 2017-10-19
TWI616289B (zh) 2018-03-01
KR20170126438A (ko) 2017-11-17
KR101871131B1 (ko) 2018-06-25
CN205555401U (zh) 2016-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6289B (zh) 吸附構件及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
TWI629745B (zh) 吸附構件、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及光學膜貼合生產線
TWI432111B (zh) Plate workpiece reversing device
JP6250581B2 (ja) 搬送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KR20110079575A (ko) 유리 기판 곤포 장치 및 그 곤포 방법
JP6280332B2 (ja) 基板反転搬送装置
TWI604953B (zh)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230071621A1 (en) Opening system of packaging box
KR102593614B1 (ko) 기판 절단 장치
JP2010143733A (ja) 基板ハンドリングシステム及び基板ハンドリング方法
CN206663446U (zh) 拼板机、拼板机构及拼板系统
JP2011219356A (ja) 板ガラス搬送装置
KR102593615B1 (ko) 기판 절단 장치
JP5512349B2 (ja) 基板反転装置及び基板反転方法
JP6201082B1 (ja) 吸着部材、液晶セル吸着移動装置、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貼合せライン
CN210972987U (zh) 一种高适配性的玻璃上料装置
JPWO2018180651A1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JP6595276B2 (ja)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JP6201081B1 (ja) 吸着部材および液晶セル吸着回転装置
JP2015193503A5 (zh)
KR101353993B1 (ko) 평면디스플레이용 유리 제거장치
KR20180074895A (ko) 샌드위치패널 적층장치
KR20120111777A (ko) 편광판 접합 장치 및 그 장치를 이용한 편광판 접합 방법
TWI746170B (zh) 電子零件的處理裝置
JP2008192747A (ja) 物品の搬送具、物品の反転装置、物品の反転方法、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装置、及び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