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29745B - 吸附構件、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及光學膜貼合生產線 - Google Patents
吸附構件、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及光學膜貼合生產線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29745B TWI629745B TW106112395A TW106112395A TWI629745B TW I629745 B TWI629745 B TW I629745B TW 106112395 A TW106112395 A TW 106112395A TW 106112395 A TW106112395 A TW 106112395A TW I629745 B TWI629745 B TW I62974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rystal
- crystal cell
- adsorption
- optical film
- mov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5/00—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 B25J15/06—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with vacuum or magnetic holding mea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因應MD及TD搬運中的任一種且提高吸附構件中的有效作業面積比例的用於吸附液晶單元的吸附構件。在該吸附構件設有與液晶單元的表面接觸的多個吸附部,在水平面內的上述吸附部的配置區域成為“凸”字形。此外,本發明還提供具備該吸附構件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以及具備該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的光學膜貼合生產線。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吸附構件、具備該吸附構件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以及具備該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的光學膜貼合生產線。
通常,在用於製造液晶顯示裝置的光學膜貼合生產線上輸送的液晶單元為矩形,具有長邊和短邊。並且,液晶單元的輸送方式也有以液晶單元的長邊沿著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地進行輸送的MD方式、和以液晶單元的長邊垂直於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地進行輸送的TD方式。
根據製造步驟中對液晶單元的處理要求,在同一生產線上實施上述兩種輸送方式中的任一種。因此,要求生產線上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對上述兩種輸送方式都能夠進行因應。
已知各種能夠因應不同的輸送方式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例如,專利文獻1和專利文獻2記載的
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從上方吸附液晶單元進行移動。此外,專利文獻3記載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從下方支承的同時吸附著液晶單元進行移動。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1231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3-107185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08-112793號公報
但是,上述現有的吸附移動裝置均具備與液晶單元的形狀相同的矩形的吸附構件。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使吸附構件因應MD、TD輸送方式中的任一種,只能增加吸附構件的尺寸,使矩形吸附構件的短邊長於液晶單元的長邊。如此一來,導致吸附構件及吸附移動裝置的尺寸變大,且吸附構件中的無效作業面積比例增大。
本發明旨在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因應MD及TD輸送方式中的任一種且提高吸附構件中的有效作業面積比例的吸附構件。進而,本發明還提供具備上述吸附構件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以及具備上述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的光學膜貼合生產線。
具體而言,本發明的第一形態為一種吸附構
件,用於吸附液晶單元並沿著輸送路徑輸送的吸附構件,具有與液晶單元的表面接觸的吸附構件表面,在上述吸附構件表面的吸附部配置區域彼此隔著間隔配置有多個吸附部,上述吸附部配置區域具有由底部與頂部構成的“凸”字形輪廓該“凸”字形輪廓的上述底部為具有對應所吸附液晶單元的長邊之長度的寬度與對應該液晶單元的短邊之長度的高度的矩形形狀,該“凸”字形輪廓的上述頂部是以對應所吸附液晶單元的短邊之長度的寬度延伸至上述底部為止的矩形形狀,該“凸”字形輪廓具有對應所吸附液晶單元的長邊之長度的高度,在長邊被朝著沿上述輸送路徑的方向輸送的MD輸送與長邊被朝著與上述輸送路徑成直角的方向輸送的TD輸送的雙方,可將液晶單元收納於上述吸附部配置區域內。
另外,本發明的第二形態的吸附構件為在上述第一形態中,上述吸附部由彈性材構成。由此,在與液晶單元的表面接觸進行吸附時,減少損傷液晶單元表面的可能性。
較理想是本發明的第三形態的吸附構件為在上述第一形態或第二形態中,上述吸附構件是在水平面內的形狀成為“凸”字形的吸附板,上述吸附部配置在上述吸附板的下表面。
較理想為本發明的第四形態的吸附構件為在上述第三形態中,上述吸附部在上述吸附板的下表面均勻配置。
此外,較理想是本發明的第五形態的吸附構件為在上述第一形態或第二形態中,上述吸附構件是由沿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個吸附臂和沿與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多個吸附臂構成的吸附架,上述吸附架在水平面內的包絡線的形狀成為“凸”字形,上述吸附部配置在上述吸附臂的下表面。由此,能夠進一步實現吸附構件的輕量化。
較理想是本發明的第六形態的吸附構件為在上述第五形態中,上述吸附部在上述吸附臂均勻配置。
另外,較理想是本發明的第七形態的吸附構件為在上述第一形態或第二形態中,上述吸附構件是由沿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個吸附臂和沿著與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多個吸附臂構成的吸附架,上述吸附架在水平面內的包絡線的形狀成為“凸”字形,上述吸附部配置在上述吸附臂的上表面。由此,能夠進一步實現吸附構件的輕量化。
較理想是本發明的第八形態的吸附構件為在上述第七形態中,上述吸附部在上述吸附臂均勻配置。
根據前述各形態的吸附構件,能夠因應MD及TD輸送方式中的任一種,並且,能夠提高吸附構件中的有效作業面積比例,防止裝置的大型化。
進一步地,本發明的第九形態為一種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能夠在吸附液晶單元的狀態下移動液晶單元,上述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
的上方,包括:第一至第六形態中任一形態上述的吸附構件,上述吸附部朝向液晶單元輸送路徑與上述液晶單元相對,“凸”字形的鏡像對稱線與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平行;真空泵,產生吸附液晶單元的負壓;吸氣通路,將上述真空泵與上述吸附部連通;上下移動手段,將上述吸附構件上下移動;水平移動手段,將上述吸附構件水平移動。
另外,本發明的第十形態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為在上述第九形態中,上述吸附構件以上述“凸”字形的底邊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下游側地配置。由此,無論是以MD方向輸送的液晶單元,還是以TD方向輸送的液晶單元,液晶單元的前端能夠以吸附構件中的同一位置即“凸”字形的底邊作為參照固定彼此間的相對位置。因此,無論液晶單元以MD、TD中的何種方向輸送,都能夠定位於相同位置。
另外,本發明的第十一形態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為在上述第九形態或第十形態中,上述吸氣通路由主吸氣通路和多條子吸氣通路構成,上述主吸氣通路的一端與上述真空泵連通,上述主吸氣通路的另一端分岔成上述多條子吸氣通路,各子吸氣通路與至少一個吸附部連通,在主吸氣通路及各子吸氣通路分別設有能夠獨立開閉的閥門。由此,根據液晶單元的不同尺寸及輸送方式,能夠靈活地配置吸附構件中的實際吸附區域。
另外,本發明的第十二形態為一種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能夠在吸附液晶單元的狀態下移動液晶單
元,上述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下方,包括:第七形態或第八形態上述的吸附構件,上述吸附部朝向液晶單元輸送路徑與上述液晶單元相對,“凸”字形的鏡像對稱線與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平行;真空泵,產生吸附液晶單元的負壓;吸氣通路,將上述真空泵與上述吸附部連通;上下移動手段,使上述吸附構件穿過液晶單元輸送路徑上的輸送輥間的間隙上下移動;水平移動機構,使上述吸附構件沿著液晶單元輸送路徑上的輸送輥間的間隙水平移動。
另外,本發明的第十三形態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為在上述第十二形態中,上述吸附構件以上述“凸”字形的底邊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下游側地配置。由此,無論是以MD方向輸送的液晶單元,還是以TD方向輸送的液晶單元,液晶單元的前端能夠以吸附構件中的同一位置即“凸”字形的底邊作為參照固定彼此間的相對位置。因此,無論液晶單元以MD、TD中的何種方向輸送,都能夠定位於相同位置。
進而,本發明的第十四形態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為在上述第十二形態或第十三形態中,上述吸氣通路由主吸氣通路和多條子吸氣通路構成,上述主吸氣通路的一端與上述真空泵連通,上述主吸氣通路的另一端分岔成上述多條子吸氣通路,各子吸氣通路與至少一個吸附部連通,在主吸氣通路及各子吸氣通路分別設有能夠獨立開閉的閥門。由此,根據液晶單元的不同尺寸及輸送方
式,能夠靈活地配置吸附構件中的實際吸附區域。
另外,本發明的第十五形態為一種光學膜貼合生產線,包括:液晶單元輸送路徑,設有多個輸送輥輸送液晶單元;光學膜貼合裝置,在液晶單元的表面貼合光學膜;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檢測液晶單元是否到達了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規定位置;第九至第十四形態中的任一形態上述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吸附到達了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規定位置的液晶單元進行移動,調準液晶單元與光學膜貼合裝置的作業開始位置;控制部,基於來自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的檢測信號,控制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的動作、輸送輥的旋轉以及光學膜貼合裝置的動作,使光學膜貼合步驟自動進行。
根據如以上的光學膜貼合生產線,能夠因應MD及TD輸送方式中的任一種,並且,能夠提高吸附構件中的有效作業面積比例,防止裝置的大型化。
進而,較理想是本發明的第十六形態的光學膜貼合生產線為在上述第十五形態中,包括一個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及與其對應的一個光學膜貼合裝置,和另一個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及與其對應的另一個光學膜貼合裝置,上述一個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是第九至第十一形態中的任一形態上述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上述一個光學膜貼合裝置將光學膜貼合在液晶單元的下表面,上述另一個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是第十二至第十四形態中的任一形態上述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上述另一個光學
膜貼合裝置將光學膜貼合在液晶單元的上表面。根據以上的光學膜貼合生產線,即使不上下翻轉液晶單元,也能夠在液晶單元的上下兩面貼合光學膜。
另外,本發明的第十七形態的光學膜貼合生產線為在上述第十五形態中,包括兩個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及兩個分別與之對應的光學膜貼合裝置,上述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是第九至第十一形態中的任一形態上述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上述光學膜貼合裝置將光學膜貼合在液晶單元的下表面,上述光學膜貼合生產線在兩個光學膜貼合裝置之間還具備使液晶單元上下翻轉的翻轉機構。
另外,本發明的第十八形態的光學膜貼合生產線為在上述第十五形態中,包括兩個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及兩個分別與之對應的光學膜貼合裝置,上述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是第十二至第十四形態中的任一形態上述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上述光學膜貼合裝置將光學膜貼合在液晶單元的上表面,上述光學膜貼合生產線在兩個光學膜貼合裝置之間還具備使液晶單元上下翻轉的翻轉機構。
根據上述第十七形態或第十八形態的光學膜貼合生產線,也能夠在液晶單元的兩面貼合光學膜。
另外,本發明的第十九形態的光學膜貼合生產線為在上述第十五至第十八形態中的任一形態中,由上述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檢測的規定位置設在使液晶單元中
的輸送方向下游側的一邊比吸附構件中的輸送方向下游側的一邊更向輸送方向下游側突出的位置。
由此,光學膜貼合裝置能夠更精確無偏離地貼合光學膜。
A‧‧‧液晶單元供給部
B‧‧‧液晶單元輸送路徑
C‧‧‧第一光學膜輸送路徑
D‧‧‧第二光學膜輸送路徑
E‧‧‧液晶單元排出部
F‧‧‧光學膜
H‧‧‧載體膜
U‧‧‧液晶單元
BP1‧‧‧第一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
BP2‧‧‧第二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
BR1‧‧‧第一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
BR2‧‧‧第二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
BR3‧‧‧第三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
BT‧‧‧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
BT1‧‧‧第一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
BT2‧‧‧第二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
BT-B10‧‧‧吸附板
BT-B20、30‧‧‧吸附部
BT-G‧‧‧吸氣通路
BT-G10‧‧‧主吸氣通路
BT-G20‧‧‧子吸氣通路
BT-H10‧‧‧吸附架
BT-H20‧‧‧吸附臂
BT-H30‧‧‧吸附部
BT-HT‧‧‧水平移動手段
BT-HT10‧‧‧導軌
BT-HT20‧‧‧滑動部
BT-P‧‧‧真空泵
BT-ST‧‧‧上下移動手段
BT-ST10‧‧‧引導套管
BT-ST20‧‧‧滑動桿
BT-V10‧‧‧主閥
BT-V20‧‧‧子閥
CF1‧‧‧第一光學膜供給部
CF2‧‧‧第一光學膜切斷部
CF3‧‧‧第一光學膜貼合部
CF4‧‧‧第一光學膜捲繞部
DF1‧‧‧第二光學膜供給部
DF2‧‧‧第二光學膜切斷部
DF3‧‧‧第二光學膜貼合部
DF4‧‧‧第二光學膜捲繞部
Ru、Rd‧‧‧貼合輥
SP‧‧‧剝離手段
圖1是本發明的具有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的光學膜貼合生產線的構造概略圖。
圖2是第一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的構造概略圖。
圖3A、3B是從下方觀察的第一實施例的吸附板的平面圖,圖3A表示TD輸送方式的狀態,圖3B表示MD輸送方式的狀態。
圖4A~4F是表示第一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的吸附移動動作的概略圖。
圖5A、5B是第二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的側視圖,圖5A表示吸附架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下方的狀態,圖5B表示吸附架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上方的狀態,圖5C、5D是從上方觀察的第二實施例的吸附板的平面圖,圖5C表示TD輸送方式的狀態,圖5D表示MD輸送方式的狀態。
圖6A~6F是表示第二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的吸附移動動作的概略圖。
下面,參照圖示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說明。以下的實施例僅是例示,而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另外,說明書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僅是為了區分屬於同類的不同物件的用語,不具有例如輸送方向的順序等限制性含義。
本發明中使用的“前”、“後”、“左”、“右”、“上”、“下”是指沿著液晶單元輸送路徑從上游側面向下游側時的“前”、“後”、“左”、“右”、“上”、“下”方向。
另外,本說明書中的“液晶單元”不限於液晶面板,可理解為顯示面板的製造中要貼合光學膜的任意基板狀的材料。在本說明書中,“光學膜”例如指偏光膜等用於調整顯示面板的光學特性的任意薄膜。
首先,參照圖1,說明本發明的具有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下面,有時也稱作吸附移動裝置)的光學膜貼合生產線(下面,有時也稱作生產線)。
如圖1所示,生產線包括液晶單元供給部A、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第一光學膜輸送路徑C、第二光學膜輸送路徑D以及液晶單元排出部E。
液晶單元供給部A、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以及液晶單元排出部E依序連接。第一光學膜輸送路徑C、第二光學膜輸送路徑D分別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上方或下方。
第一光學膜輸送路徑C包括:第一光學膜供給部CF1,配置在第一光學膜輸送路徑C的最上游側,供給第一光學膜層積體;第一光學膜切斷部CF2,配置在第一光學膜供給部CF1的下游,將從第一光學膜供給部CF1供給的第一光學膜層積體切斷成規定長度的片材;第一光學膜貼合部CF3,配置在第一光學膜切斷部CF2的下游且配置在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在液晶單元U的一面貼合第一光學膜;第一載體膜捲繞部CF4,配置在第一光學膜輸送路徑C的最下游側,捲繞從第一光學膜層積體剝離第一光學膜之後的第一載體膜。
第二光學膜輸送路徑D包括:第二光學膜供給部DF1,配置在第二光學膜輸送路徑D的最上游側,供給第二光學膜層積體;第二光學膜切斷部DF2,配置在第二光學膜供給部DF1的下游,將從第二光學膜供給部DF1供給的第二光學膜層積體切斷成規定長度的片材;第二光學膜貼合部DF3,配置在第二光學膜切斷部DF2的下游且配置在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在液晶單元U的一面貼合第二光學膜;第二載體膜捲繞部DF4,配置在第二光學膜輸送路徑D的最下游側,捲繞從第二光學膜層積體剝離第二光學膜之後的第二載體膜。
液晶單元U從液晶單元供給部A進入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
從液晶單元供給部A側,在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上依序具有:第一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BR1,位於
液晶單元供給部A之後,根據需要吸附進入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液晶單元U進行旋繞;第一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1,位於靠近第一光學膜貼合部CF3的上游側,吸附液晶單元U,將其移動並調準於第一光學膜貼合部CF3的作業開始位置;第一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BP1,位於靠近第一光學膜貼合部CF3的上游側,檢測液晶單元U是否到達了第一規定位置;第二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BR2,位於第一光學膜貼合部CF3之後,根據需要吸附通過第一光學膜貼合部CF3的液晶單元U進行旋繞;第二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2,位於靠近第二光學膜貼合部DF3的上游側,吸附液晶單元U,將其移動並調準於第二光學膜貼合部DF3的作業開始位置;第二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BP2,位於靠近第二光學膜貼合部DF3的上游側,檢測液晶單元U是否到達了第二規定位置;第三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BR3,位於第二光學膜貼合部DF3之後,根據需要吸附通過第二光學膜貼合部DF3的液晶單元U進行旋繞。另外,根據需要,在靠近第二液晶單元吸附旋繞裝置BR2的位置,具備使液晶單元的上下面翻轉的翻轉機構。
貼合完光學膜的液晶單元U從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向液晶單元排出部E排出,用於下游步驟。
以下,對於生產線上的光學膜貼合部的構造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如圖4A~4F所示,光學膜貼合部由上下一對
貼合輥Ru、Rd所構成,該兩個貼合輥Ru、Rd通過分別上下移動,能夠彼此接近或遠離。在貼合輥Ru、Rd中的任一個前方設有剝離手段SP,剝離支承光學膜F的載體膜H。
在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上,當液晶單元U進入到處於分離狀態的一對貼合輥Ru、Rd之間時,兩個貼合輥Ru、Rd在上下方向彼此靠近而夾住液晶單元U,將從剝離手段SP延伸而來的光學膜F的前端貼合到液晶單元U的前端表面。之後,貼合輥Ru、Rd旋轉,以夾持狀態將液晶單元U向下游側輸送。此時,通過剝離手段SP剝離了載體膜H的光學膜F被貼合輥Ru、Rd按壓,貼合在移動中的液晶單元U的表面。由此,光學膜F被貼合在液晶單元U的一面上。
在貼合上述光學膜F時,需要通過第一、第二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1、BT2將液晶單元U的前端以良好的位置精度送入一對貼合輥Ru、Rd之間。即,通過第一、第二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1、BT2將液晶單元U調準於光學膜貼合部的作業開始位置。
以下,參照圖2對本發明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的第一實施例進行說明。
如圖2所示,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包括吸附板BT-B10、真空泵BT-P、吸氣通路BT-G、水平移
動機構BT-HT以及上下移動機構BT-ST。在本實施例中,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上方。
吸附板BT-B10是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吸附液晶單元U時與液晶單元U直接接觸的構件。如圖2所示,在吸附板BT-B10的下表面配置有多個吸附部BT-B20,吸附部BT-B20向下方與液晶單元U相對。在不進行吸附時,吸附板BT-B10位於距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具有一定高度的上方位置。在吸附液晶單元U時,吸附板BT-B10通過後述的上下移動機構BT-ST下降,使吸附部BT-B20與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液晶單元U的上表面接觸。為了防止對液晶單元U的表面的損傷,以吸附部BT-B20例如由橡膠等彈性材製成的吸嘴為佳。
圖3A、3B是從下方向上方觀察的吸附板BT-B10的平面圖。如平面圖所示,吸附板BT-B10的形狀成為“凸”字形,該“凸”字形輪廓的鏡面對稱線L與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平行。
吸附板BT-B10以配置使“凸”字形的底邊位在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下游側為佳。由此,無論是以MD方向輸送的液晶單元,還是以TD方向輸送的液晶單元,液晶單元的前端能夠以吸附構件的同一位置即“凸”字形的底邊作為參照固定彼此間的相對位置。因此,無論液晶單元以MD、TD中的何種方向輸送,都能夠定位於相同位置。
另外,只要吸附板BT-B10的下表面的吸附部BR-B20的配置區域為“凸”字形即可,但以吸附部BT-B20在吸附板BT-B10的下表面均勻配置為佳。
由於吸附部BT-B20配置在“凸”字形的區域,如圖3A、3B所示,TD、MD輸送中的任一種液晶面板都能夠被吸附板適當地吸附。由此,本實施例的吸附板BT-B10能夠因應MD及TD輸送雙方,與以往的矩形吸附板相比,能夠減小無效面積比例,防止裝置的大型化。
另外,如圖3所示,被吸附的液晶單元的輸送方向下游側的一邊從吸附板的輸送方向下游側的一邊(即,“凸”字形的底邊)伸出。其理由為在吸附固定液晶單元的狀態用貼合輥Ru、Rd夾住液晶單元的前端。通過用貼合輥Ru、Rd夾住液晶單元的前端後解除吸附,能夠更精確無偏離地進行貼合。即,在本發明中,雖然液晶單元也可以被收納在吸附板的輪廓範圍內,但以液晶單元的前端略微突出的狀態進行吸附固定更佳。
真空泵BT-P只要能夠產生吸附液晶單元U的負壓,可以使用已知產品。
吸氣通路BT-G將真空泵BT-P與吸附部BT-B20連通,具有主吸氣通路BT-G10及多條子吸氣通路BT-G20。主吸氣通路BT-G10的一端與真空泵BT-P連通,主吸氣通路BT-G10的另一端分岔成多條子吸氣通路BT-G20,分別與吸附板BT-B10上的吸附部BT-B20連通。另外,也可以是各子吸氣通路BT-G20進一步分岔成
多條毛細吸氣通路,經由該毛細吸氣通路與吸附部BT-B20連通。
如圖2所示,在主吸氣通路BT-G10設有主閥BT-V10,並且,在各子吸氣通路BT-G20分別設有子閥BT-V20。主閥BT-V10及各子閥BT-V20能夠分別獨立開閉。通過開閉主閥BT-V10,使吸附板BT-B10整體地與真空泵BT-P連通或阻斷。另外,在打開主閥BT-V10的場合,通過選擇性地開閉子閥BT-V20,能夠靈活地調整在吸附板BT-B10的吸附部BT-B20的配置區域內實際產生吸附力的區域。例如,在圖3A所示的場合,與吸附板BT-B10的圖示左側的突出區域(即,液晶單元U之外的區域)中的吸附部BT-B20對應的子吸氣通路BT-G20被各自的子閥BT-V20阻斷,因而在該區域不產生吸附力。另外,例如圖3B所示的場合,與吸附板BT-B10的圖示上下兩側的突出區域(即,液晶單元U之外的區域)中的吸附部BT-B20對應的子吸氣通路BT-G20被各自的子閥BT-V20阻斷,因而在該區域不產生吸附力。
主閥BT-V10及子閥BT-V20的開閉可以手動,也可以在電腦的控制下自動進行。
水平移動手段BT-HT將液晶單元U在水平方向移動。水平移動手段BT-HT例如包括沿水平方向設置的導軌BT-HT10和能夠沿著導軌BT-HT10滑動的滑動部BT-HT20。
另外,水平移動手段BT-HT也可以是例如由
電動馬達驅動的機械臂等其他習知的構造。上述水平方向的移動可以僅是沿著液晶單元輸送方向的移動,但根據需要,也可以是合成沿著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及與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移動的平面內移動。
上下移動手段BT-ST在上下方向上移動吸附板BT-B10。上下移動手段BT-ST例如包括沿上下方向設置的引導套管BT-ST10和能夠沿著引導套管BT-ST10滑動的滑動桿BT-ST20。
另外,與水平移動手段BT-HT相同,上下移動手段BT-ST也可以是其他習知的構造。上下移動手段BT-ST與水平移動手段BT-HT連結並協同工作,使吸附板BT-B10在空間移動。
只要能夠順利進行吸附板BT-B10的移動,吸附板BT-B10、水平移動手段BT-HT、上下移動手段BT-ST之間的結合關係並不加以特別限定。其一例為在圖2中,水平移動手段BT-HT的滑動部BT-HT20與上下移動手段BT-ST的引導套管BT-ST10連結,上下移動手段BT-ST的滑動桿BT-ST20與吸附板BT-B10連結。
另外,為了控制吸附板BT-B10上下移動的距離,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以具有檢測吸附板BT-B10相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之高度的高度感測器(未圖示)為佳。
另外,光學膜貼合生產線具備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BP,其檢測液晶單元U是否到達在液晶單元輸送
路徑B之應進行吸附的規定位置。如上述,由該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BP所檢測的規定位置被設置在使液晶單元U之輸送方向下游側的一邊比吸附板BT-B10之輸送方向下游側的一邊更向輸送方向下游側突出的位置。
以下,參照圖4A~4F,說明第一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進行的吸附移動動作。
如圖4A所示,液晶單元U被輸送至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中的光學膜貼合部前的規定位置。若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BP檢測到液晶單元U被輸送到規定位置,該規定位置處的輸送輥R停止旋轉,使液晶單元U停止在該規定位置。另外,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BP向光學膜貼合生產線的控制部發送該檢測信號。此時,兩個貼合輥Ru、Rd處於分離狀態。
接著,如圖4B所示,驅動上下移動機構BT-ST,使吸附板BT-B10向下方移動,直至吸附部BT-B20與液晶單元U的上表面接觸。在下降之前或者在下降期間,水平移動手段BT-HT可以根據需要對吸附板BT-B10的水平面的位置適當進行調整。然後,通過打開主閥BT-V10,並選擇性地打開子閥BT-V20,在與液晶單元U的上表面接觸著的吸附部BT-B20產生吸附力,對液晶單元U進行吸附。
配合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的上述動作,光學膜輸送路徑的光學膜F在由剝離手段SP剝離載體膜H之後,使其一端伸到兩個貼合輥Ru、Rd之間,等待貼
合。此時,兩個貼合輥Ru、Rd仍處於分離狀態。
接著,如圖4C所示,利用水平移動手段BT-HT移動吸附板BT-B10,使被吸附板BT-B10吸附的液晶單元U移動,將液晶單元U的前端調準至位於兩個貼合輥Ru、Rd之間的貼合作業開始位置。此時,兩個貼合輥Ru、Rd仍處於分離狀態。由於利用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移動液晶單元U,所以與利用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輸送輥R的旋轉進行輸送比較,能夠大幅提高液晶單元U的調準精度。
接著,如圖4D所示,若光學膜貼合部通過未圖示的感測器檢測已調準液晶單元U的前端與貼合作業開始位置,兩個貼合輥Ru、Rd就彼此接近,將液晶單元U的前端連同圖4B所示的從剝離手段SP伸出的光學膜F的一端一起夾住。由此,光學膜F的前端貼合在液晶單元U的下表面前端。
接著,如圖4E所示,關閉主閥BT-V10,解除吸附部BT-B20的吸附。然後,驅動上下移動手段BT-ST,使吸附板BT-B10上升,從液晶單元U的上表面離開。
接著,如圖4F所示,驅動水平移動手段BT-HT,將吸附板BT-B10向後移動至圖4A所示的開始位置。同時,使兩個貼合輥Ru、Rd旋轉,一邊向下游側輸送液晶單元U,一邊將一端已貼合在液晶單元U前端的光學膜F繼續貼合在液晶單元U的下表面。當液晶單元U
的後端經過兩個貼合輥Ru、Rd之間時,完成光學膜F的貼合。然後,兩個貼合輥Ru、Rd再次成為分離狀態。
以上,說明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以下,參照圖5A、5B對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進行說明。
在第二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中,真空泵、吸氣通路與第一實施例的場合相同。另外,除了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下方之外,水平移動手段和上下移動手段各自的構造也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因此,對該等構造,省略重複說明。
如圖5A、5B所示,與第一實施例相比,第二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下方,吸附構件從下方向上支承液晶單元U,光學膜F被貼合在液晶單元U的上表面。
為實現該動作,如圖5C、5D所示,本實施例的吸附構件不是吸附板,而是由多條吸附臂BT-H20構成的吸附架BT-H10。
具體而言,吸附臂BT-H20分別沿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及與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交叉配置,沿液晶單元輸送方向的吸附臂至少一條,沿著與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吸附臂根據液晶單元的形狀、尺寸設有多條。吸附架BT-H10在水平面內的包絡線的形狀成為
“凸”字形。吸附部BT-H30在吸附臂BT-H20朝上方配置在吸附臂BT-H20的上表面,與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上的液晶單元U相對。只要吸附部BT-H30在水平面的配置區域為“凸”字形即可,但以吸附部BT-H30均勻配置於吸附臂BT-H20為佳。
另外,為了不對液晶單元U的表面造成損傷,吸附部BT-H30例如是以橡膠等彈性材製成的吸嘴為佳。
如圖5C、5D所示,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輸送輥在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及與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彼此間具有間隙。藉著上下移動機構BT-ST,吸附架BT-H10之沿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及與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吸附臂BT-H20能夠順利地穿過上述間隙,由此,吸附架BT-H10能夠從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下方移動到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上方。即,從圖5A所示的狀態成為圖5B所示的狀態。
另外,圖5B所示狀態的吸附架BT-H10能夠沿著圖5D所示的輸送輥之間的間隙在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及與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進行移動。較理想為輸送輥在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中央具有寬度大且沿著液晶單元輸送方向的間隙,支承吸附架BT-H10的上下移動手段能夠沿著該間隙在液晶單元輸送方向移動。
以下,參照圖6A~6F,對第二實施例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進行的吸附移動動作說明。
如圖6A所示,液晶單元U在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上被輸送至光學膜貼合部前的規定位置。若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BP檢測出液晶單元U被輸送至規定位置,該規定位置處的輸送輥停止旋轉,使液晶單元U停在該規定位置。另外,例如圖5C、5D所示,由該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BP檢測出的該規定位置被設置在使液晶單元U的輸送方向下游側的一邊比吸附架BT-H10之“凸”字形的底邊更向輸送方向下游側突出的位置。
另外,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BP向光學膜貼合生產線的控制部發送該檢測信號。此時,兩個貼合輥Ru、Rd處於分離狀態。
接著,如圖6B所示,驅動上下移動手段BT-ST,將吸附架BT-H10向上方移動,直至液晶單元U被吸附架BT-H10支承而從輸送輥R朝上方離開一定距離。由此,吸附部BT-H30與液晶單元U的下表面接觸。在上升之前或上升期間,水平移動手段BT-HT可根據需要適當地調整吸附架BT-H10在水平面內的位置。
然後,通過打開主閥BT-V10並選擇性地打開子閥BT-V20,在與液晶單元U的下表面接觸的吸附部BT-H30產生吸附力,對液晶單元U進行吸附。
配合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的上述動作,光學膜輸送路徑的光學膜F在由剝離手段SP剝離載體膜H之後,使其一端伸到兩個貼合輥Ru、Rd之間,等待貼合。此時,兩個貼合輥Ru、Rd仍然處於分離狀態。另
外,由於本實施例中吸附架BT-H10是從下方支承液晶單元U,所以剝離手段SP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上方。
接著,如圖6C所示,藉水平移動手段BT-HT使吸附架BT-H10沿著輸送輥R間的間隙移動,藉著移動吸附架BT-H10,移動被吸附架BT-H10吸附的液晶單元U,使其前端調準至位於兩個貼合輥Ru、Rd之間的貼合作業開始位置。此時,兩個貼合輥Ru、Rd仍然處於分離狀態。由於藉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移動液晶單元U,所以與藉著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輸送輥R的旋轉進行輸送比較,液晶單元U的調準精度大幅提高。
接著,如圖6D所示,若光學膜貼合部藉未圖示的感測器檢測出液晶單元U的前端已調準至貼合作業開始位置,兩個貼合輥Ru、Rd就彼此接近,將液晶單元U的前端連同圖6B所示地從剝離手段SP伸出的光學膜F的一端一起夾住。由此,光學膜F的前端貼合在液晶單元U的上表面前端。
接著,如圖6E所示,關閉主閥BT-V10,解除吸附部BT-H30的吸附。然後,驅動上下移動手段BT-ST,使吸附架BT-H10下降,將液晶單元U放置在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並移動到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下方,從液晶單元U的下表面離開。
接著,如圖6F所示,驅動水平移動手段BT-HT,將吸附架BT-H10向後移動至圖6A所示的開始位
置。同時,使兩個貼合輥Ru、Rd旋轉,一邊向下游側輸送液晶單元U,一邊將一端已貼合在液晶單元U的前端的光學膜F繼續貼合在液晶單元U的上表面。當液晶單元U的後端通過兩個貼合輥Ru、Rd之間時,結束光學膜F的貼合。然後,兩個貼合輥Ru、Rd再次成為分離狀態。
另外,本發明還可以進行其他的變形。例如,可將第二實施例的吸附架用於第一實施例。即,吸附架從上方吸附液晶單元U進行輸送。此時,吸附部配置在吸附架的下表面,光學膜F貼合在液晶單元的下表面。
另外,光學膜貼合生產線具有控制部,該控制部基於來自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的檢測信號控制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的動作、輸送輥的旋轉以及光學膜貼合部的動作,自動進行光學膜貼合步驟。
另外,在光學膜貼合生產線上,若只需在一面上貼合光學膜F,則只具備一個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即可,若在兩面貼合光學膜F,可以具備兩個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在具備兩個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的場合,可根據需要組合前述不同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
例如,兩個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均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上方,對應地,兩個光學膜貼合部在液晶單元U的下表面貼合光學膜F。此時,如上述,在兩個光學膜貼合部之間設置翻轉液晶單元的上下面的翻轉手段(未圖示)。只要能夠翻轉液晶單元的上下面,該翻轉手段可採用任意習知的構造。
另外,例如,兩個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均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B的下方,對應地,兩個光學膜貼合部在液晶單元U的上表面貼合光學膜F。此時,如上述,在兩個光學膜貼合部之間設置翻轉液晶單元的上下面的翻轉手段(未圖示)。只要能夠翻轉液晶單元的上下面,該翻轉手段可採用任意習知的構造。
較理想為光學膜貼合生產線具有第一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1及與之對應的第一光學膜貼合部CF3、和第二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2及與之對應的第二光學膜貼合部DF3。第一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1從液晶單元U的上方進行吸附,對應此,第一光學膜貼合部CF3將光學膜F貼合在液晶單元U的下表面。並且,第二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BT2從液晶單元U的下方進行吸附,對應此,第二光學膜貼合部DF3將光學膜F貼合在液晶單元U的上表面。當然,在液晶單元U的輸送方向上,將光學膜F貼合在上、下表面的順序不受限制。
由此,在液晶單元U的一面上貼合光學膜F之後,無需上下翻轉液晶單元U也能夠在液晶單元的上下兩面貼合光學膜F。
Claims (19)
- 一種吸附構件,用於吸附液晶單元並沿著輸送路徑輸送的吸附構件,其特徵為:具有與液晶單元的表面接觸的吸附構件表面,在上述吸附構件表面的吸附部配置區域彼此隔著間隔配置有多個吸附部,上述吸附部配置區域具有由底部與頂部構成的“凸”字形輪廓,該“凸”字形輪廓的上述底部為具有對應所吸附液晶單元的長邊之長度的寬度與對應該液晶單元的短邊之長度的高度的矩形形狀,該“凸”字形輪廓的上述頂部是以對應所吸附液晶單元的短邊之長度的寬度延伸至上述底部為止的矩形形狀,該“凸”字形輪廓具有對應所吸附液晶單元的長邊之長度的高度,在長邊被朝著沿上述輸送路徑的方向輸送的MD輸送與長邊被朝著與上述輸送路徑成直角的方向輸送的TD輸送的雙方,可將液晶單元收納於上述吸附部配置區域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吸附構件,其中,上述吸附部由彈性材構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記載的吸附構件,其中,上述吸附構件是在水平面內的形狀成為“凸”字形的吸附板,上述吸附部配置在上述吸附板的下表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記載的吸附構件,其中,上述吸附部在上述吸附板的下表面均勻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記載的吸附構件,其中,上述吸附構件是由沿著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個吸附臂和沿著與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多個吸附臂構成的吸附架,上述吸附架在水平面內的包絡線的形狀成為“凸”字形,上述吸附部配置在上述吸附臂的下表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記載的吸附構件,其中,上述吸附部在上述吸附臂均勻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記載的吸附構件,其中,上述吸附構件是由沿著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個吸附臂和沿著與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多個吸附臂構成的吸附架,上述吸附架在水平面內的包絡線的形狀成為“凸”字形,上述吸附部配置在上述吸附臂的上表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記載的吸附構件,其中,上述吸附部在上述吸附臂均勻配置。
- 一種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係可以吸附液晶單元的狀態移動液晶單元,其特徵為:上述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 上方,包括: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中任一項記載的吸附構件,上述吸附部朝向液晶單元輸送路徑與上述液晶單元相對,“凸”字形的鏡像對稱線與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平行;真空泵,產生吸附液晶單元的負壓;吸氣通路,將上述真空泵與上述吸附部連通;上下移動手段,將上述吸附構件上下移動;水平移動手段,將上述吸附構件水平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記載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其中,配置上述吸附構件使上述“凸”字形的底邊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下游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或第10項記載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其中,上述吸氣通路由主吸氣通路和多條子吸氣通路構成,上述主吸氣通路的一端與上述真空泵連通,上述主吸氣通路的另一端分岔成上述多條子吸氣通路,各子吸氣通路與至少一個吸附部連通,在主吸氣通路及各子吸氣通路分別設有可獨立開閉的閥門。
- 一種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係可於吸附液晶單元的狀態移動,其特徵為:上述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下方,包括: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或第8項記載的吸附構件,上述 吸附部朝向液晶單元輸送路徑與上述液晶單元相對,“凸”字形的鏡像對稱線與液晶單元輸送方向平行;真空泵,產生吸附液晶單元的負壓;吸氣通路,將上述真空泵與上述吸附部連通;上下移動手段,使上述吸附構件穿過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輸送輥之間的間隙上下移動;水平移動手段,使上述吸附構件沿著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輸送輥之間的間隙水平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記載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其中,配置上述吸附構件使上述“凸”字形的底邊位於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下游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或第13項記載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其中,上述吸氣通路由主吸氣通路和多條子吸氣通路構成,上述主吸氣通路的一端與上述真空泵連通,上述主吸氣通路的另一端分岔成上述多條子吸氣通路,各子吸氣通路與至少一個吸附部連通,在主吸氣通路及各子吸氣通路分別設有可獨立開閉的閥門。
- 一種光學膜貼合生產線,其特徵為,包括:液晶單元輸送路徑,設有多個輸送輥,輸送液晶單元;光學膜貼合裝置,在液晶單元的表面貼合光學膜; 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檢測液晶單元是否到達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規定位置;申請專利範圍第9~14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吸附到達液晶單元輸送路徑的規定位置的液晶單元進行移動,調準於光學膜貼合裝置的作業開始位置;控制部,基於來自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的檢測信號,控制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的動作、輸送輥的旋轉以及光學膜貼合裝置的動作,使光學膜貼合步驟自動進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記載的光學膜貼合生產線,其中,包括一個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及與其對應的一個光學膜貼合裝置,及另一個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及與其對應的另一個光學膜貼合裝置,上述一個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為申請專利範圍第9~11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上述一個光學膜貼合裝置將光學膜貼合在液晶單元的下表面,上述另一個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為申請專利範圍第12~14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上述另一個光學膜貼合裝置將光學膜貼合在液晶單元的上表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記載的光學膜貼合生產線,其中,包括兩個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及兩個分別與其對應的光學膜貼合裝置,上述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為申請專利範圍第9~11 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上述光學膜貼合裝置將光學膜貼合在液晶單元的下表面,上述光學膜貼合生產線在兩個光學膜貼合裝置之間還具備使液晶單元上下翻轉的翻轉手段。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記載的光學膜貼合生產線,其中,包括兩個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及兩個分別與其對應的光學膜貼合裝置,上述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為申請專利範圍第12~14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上述光學膜貼合裝置將光學膜貼合在液晶單元的上表面,上述光學膜貼合生產線在兩個光學膜貼合裝置之間還具備使液晶單元上下翻轉的翻轉手段。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18項中任一項記載的光學膜貼合生產線,其中,由上述液晶單元位置感測器檢測的規定位置設在使液晶單元的輸送方向下游側的一邊比吸附構件的輸送方向下游側的一邊更向輸送方向下游側突出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201620310941.X | 2016-04-14 | ||
CN201620310941.XU CN205554727U (zh) | 2016-04-14 | 2016-04-14 | 吸附部件、液晶单元吸附移动装置、及光学膜贴合生产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03002A TW201803002A (zh) | 2018-01-16 |
TWI629745B true TWI629745B (zh) | 2018-07-11 |
Family
ID=56810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12395A TWI629745B (zh) | 2016-04-14 | 2017-04-13 | 吸附構件、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及光學膜貼合生產線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1921437B1 (zh) |
CN (1) | CN205554727U (zh) |
TW (1) | TWI629745B (zh) |
WO (1) | WO201717923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999220B2 (ja) * | 2018-02-13 | 2022-01-18 |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 光学フィルムラミネ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および装置 |
CN108407274A (zh) * | 2018-04-12 | 2018-08-17 | 安徽工程大学 | 一种手机自动贴膜机器 |
JP6947154B2 (ja) * | 2018-12-26 | 2021-10-13 |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 物品移載設備 |
CN110002234A (zh) * | 2019-04-01 | 2019-07-12 |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路沿石自动转运码垛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CN110482210A (zh) * | 2019-08-13 | 2019-11-22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送料夹爪、一种送料装置 |
CN114520358B (zh) * | 2022-01-14 | 2024-02-23 | 江苏氢导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边框贴合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193262A1 (en) * | 2005-02-10 | 2008-08-14 | Shinjiro Tsuji | Substrate Transfer Apparatus, Component Mounting Equipment, and Substrate Transfer Method |
TW200926344A (en) * | 2007-12-07 | 2009-06-16 | Chroma Ate Inc | Glass substrate supporting adsorption apparatus and machine having the previous apparatus |
US20110023296A1 (en) * | 2008-04-01 | 2011-02-03 | Nobuhiko Muraoka |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US20140138032A1 (en) * | 2012-11-16 | 2014-05-22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Carrier substrate removing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12793A (ja) * | 1994-10-13 | 1996-05-07 | Toshiba Corp | 吸着保持装置及び実装装置 |
JP4041267B2 (ja) | 2000-06-29 | 2008-01-30 | 芝浦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基板搬送装置および基板搬送方法 |
JP4037386B2 (ja) | 2004-05-18 | 2008-01-23 | 中村留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 ワークの側辺加工方法及び装置 |
JP2007048998A (ja) * | 2005-08-11 | 2007-02-22 | Seiko Epson Corp | 吸着装置および描画装置 |
KR100725750B1 (ko) * | 2006-06-13 | 2007-06-08 | (주)미래컴퍼니 | 유리기판 지지용 테이블 |
JP4746579B2 (ja) | 2007-03-29 | 2011-08-1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低負荷搬送装置 |
KR20130005128A (ko) * | 2011-07-05 | 2013-01-15 | 주식회사 탑 엔지니어링 | 글라스패널 이송장치 |
JP2013107185A (ja) * | 2011-11-24 | 2013-06-06 |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 光学表示部品の吸着装置、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 |
JP5580842B2 (ja) * | 2012-02-29 | 2014-08-27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表示パネルの製造システム |
KR101265277B1 (ko) * | 2013-04-11 | 2013-05-16 | 한동희 | 패널 부착장치 |
JP6178661B2 (ja) * | 2013-08-08 | 2017-08-09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 |
EP2952302B1 (de) | 2014-06-05 | 2019-03-20 | J. Schmalz GmbH | Greif- oder haltevorrichtung |
-
2016
- 2016-04-14 CN CN201620310941.XU patent/CN205554727U/zh active Active
- 2016-12-07 WO PCT/JP2016/086411 patent/WO201717923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12-07 KR KR1020177014571A patent/KR10192143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
- 2017-04-13 TW TW106112395A patent/TWI629745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193262A1 (en) * | 2005-02-10 | 2008-08-14 | Shinjiro Tsuji | Substrate Transfer Apparatus, Component Mounting Equipment, and Substrate Transfer Method |
TW200926344A (en) * | 2007-12-07 | 2009-06-16 | Chroma Ate Inc | Glass substrate supporting adsorption apparatus and machine having the previous apparatus |
US20110023296A1 (en) * | 2008-04-01 | 2011-02-03 | Nobuhiko Muraoka |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US20140138032A1 (en) * | 2012-11-16 | 2014-05-22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Carrier substrate removing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apparatu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1921437B1 (ko) | 2018-11-22 |
KR20170126437A (ko) | 2017-11-17 |
TW201803002A (zh) | 2018-01-16 |
CN205554727U (zh) | 2016-09-07 |
WO2017179239A1 (ja) | 2017-10-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29745B (zh) | 吸附構件、液晶單元吸附移動裝置、及光學膜貼合生產線 | |
JP5196158B2 (ja) | ガラス基板梱包装置およびその梱包方法 | |
TWI616289B (zh) | 吸附構件及液晶單元吸附旋轉裝置 | |
TWI500559B (zh) | 保護片裝載裝置 | |
JP6390848B2 (ja) | 光学フィルム連続供給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連続供給方法 | |
JP5349881B2 (ja) | スクライブ装置および基板分断システム | |
KR102490643B1 (ko) | 정형 패널에 대한 수지 필름 첩부 시스템 | |
JP5744109B2 (ja) | 脆性基板搬送ユニット | |
TWI595929B (zh) | 塗布方法、塗布裝置、製造方法及製造裝置 | |
US716359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icking polarizer to substrate | |
JP3427808B2 (ja) | 偏光板貼付方法及び装置 | |
JP6201082B1 (ja) | 吸着部材、液晶セル吸着移動装置、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貼合せライン | |
KR101139721B1 (ko) | 피절단물과 이를 위한 커팅 받침용 필름의 상호 분리 공급형 절단장치 | |
KR101561974B1 (ko) | 쉬트 라미네이터 | |
JP6236561B1 (ja) | ワーク貼り合わせ装置及びワーク貼り合わせ方法 | |
JP6201081B1 (ja) | 吸着部材および液晶セル吸着回転装置 | |
JP2017102364A (ja) | 光学的表示装置を連続的に製造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 |
JP6165372B1 (ja) | ワーク搬送装置及びワーク搬送方法 | |
JP6161853B1 (ja) | 位置補正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貼付システム | |
JP2019131333A (ja) | 封緘装置、封筒搬送装置及び封止装置 | |
JP2000255517A (ja) | 封緘装置 | |
KR102068520B1 (ko) | 광학적 표시 유닛의 연속 제조 장치 및 연속 제조 방법 | |
JP2019127357A (ja) | 熱可塑性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シートの搬送方法、搬送装置、及び搬送システム | |
JP2020117395A (ja) | スプライサー装置 | |
JP2000211604A (ja) | 梱包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