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3836A - 車輛 - Google Patents

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3836A
TW201733836A TW106109006A TW106109006A TW201733836A TW 201733836 A TW201733836 A TW 201733836A TW 106109006 A TW106109006 A TW 106109006A TW 106109006 A TW106109006 A TW 106109006A TW 201733836 A TW201733836 A TW 20173383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frame
vehicle body
vehicle
cross member
front whe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09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9196B (zh
Inventor
佐佐木薰
足立崇誌
Original Assignee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33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3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9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919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7Motorcycles with thre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 B62J9/1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integrated with the cycle
    • B62J9/12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integrated with the cycle in the fai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46Luggage carriers forming part of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於具備可傾斜之車體框架與兩個前輪之車輛中對所收容之物品之存取更容易的收容空間。 能夠將物品以可取出之方式收容之收容部7配置於較連桿機構5更後方、且較座部23更前方。若車體框架21達到向左方之最大傾斜狀態,則自沿上橫向構件51與下橫向構件52之旋動軸線的方向觀察,收容部7與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之兩者重疊。

Description

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備可傾斜之車體框架與兩個前輪之車輛。
例如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車輛具備: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其等以排列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方式配置。 上述車輛具備連桿機構。連桿機構配置於較兩個前輪更上方。連桿機構以變更兩個前輪相對於車體框架之相對位置而使該車體框架向車輛之左方或右方傾斜之方式構成。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5-313876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已知,為了將物品以可取出之方式收容,會利用位於騎乘者乘坐之座部之下方的空間。然而,騎乘者為了存取所收容之物品,需要暫時先下車並抬起兼作為蓋之座部而開放收容空間。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於具備可傾斜之車體框架與兩個前輪之車輛中對所收容之物品之存取更容易的收容空間。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能夠採用之一態樣係一種車輛,其具備: 車體框架; 左前輪及右前輪,其等以排列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方式配置; 連桿機構,其配置於較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更上方,且以變更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相對位置而使上述車體框架向上述車輛之左方或右方傾斜之方式構成; 座部,其配置於較上述連桿機構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且供上述車輛之騎乘者乘坐;及 收容部,其配置於較上述連桿機構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且較上述座部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且能夠將物品以可取出之方式收容;且 上述連桿機構具備上橫向構件、下橫向構件、左側構件、及右側構件; 上述上橫向構件、上述下橫向構件、上述左側構件、及上述右側構件以保持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相互平行之姿勢且保持上述左側構件與上述右側構件相互平行之姿勢之方式,而可旋動地連結;且 於自上述車體框架之直立狀態至向左方或右方之最大傾斜狀態期間之至少一時點,自沿上述上橫向構件、上述下橫向構件、上述左側構件、及上述右側構件之旋動軸線之方向觀察,上述收容部與上述上橫向構件及上述下橫向構件之兩者重疊。 於具備可傾斜之車體框架與兩個前輪之上述車輛中,構成連桿機構之上橫向構件、下橫向構件、左側構件、及右側構件於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交叉之面內移位。為避免與該等構件之干涉,確保使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空間較座部更前方並非易事。 然而發現,只要為較座部更靠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且較連桿機構更靠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則能夠確保於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交叉之方向延伸之空間。尤其是發現,能夠確保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相對較長之空間。具體而言,自沿上橫向構件、下橫向構件、左側構件、及右側構件之旋動軸線之方向觀察自車體框架之直立狀態至向左方或右方之最大傾斜狀態期間之至少一時點的車輛,上述收容部與上橫向構件及下橫向構件之兩者重疊。 根據此種構成,騎乘者即便不下車,亦能夠存取收容於收容部之物品。因此,可提供一種於具備可傾斜之車體框架與兩個前輪之車輛中對所收容之物品之存取更容易的收容空間。 上述車輛能夠以如下之方式構成。 上述收容部係 設置於如下兩個位置中之至少一者: 自沿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朝向觀察上述車體框架之向左方之最大傾斜時的車輛,與上述左前輪重疊之位置;及 自沿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朝向觀察上述車體框架之向右方之最大傾斜時的車輛,與上述右前輪重疊之位置。 根據此種構成,能夠避免車體框架之傾斜時與左前輪及右前輪之干涉,並且提供對所收容之物品之存取更容易的收容空間。又,能夠提高車體框架之向左方之最大傾斜時位於左前輪之後方之空間、與車體框架之向右方之最大傾斜時位於右前輪之後方之空間中之至少一者的利用效率。 上述車輛能夠以如下之方式構成。 該車輛具備: 轉向構件,其能夠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以轉向軸為中心旋動; 轉向力傳遞機構,其使上述左前輪與上述右前輪朝上述轉向構件之旋動方向旋動; 左擋泥板,其以能夠與上述左前輪一起旋動之方式設置,且覆蓋上述左前輪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 右擋泥板,其以能夠與上述右前輪一起旋動之方式設置,且覆蓋上述右前輪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且 上述收容部設置於較上述左擋泥板及上述右擋泥板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 根據此種構成,能夠避免車輛之轉向時與左擋泥板及右擋泥板的干涉,並且提供對所收容之物品之存取更容易的收容空間。又,能夠提高位於較左擋泥板與右擋泥板更上方之空間的利用效率。 上述車輛能夠以如下之方式構成。 上述車體框架於較上述連桿機構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具備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柱狀構件;且 上述收容部設置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上述柱狀構件的左方與右方中之至少一者。 根據此種構成,能夠提供空間利用效率較高之收容部。進而,亦能夠於較上述柱狀構件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且較上述座部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確保放置騎乘者之腳的空間。 上述車輛能夠以如下之方式構成。 該車輛具備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斜向地延伸之直流電力供給裝置;且 上述直流電力供給裝置具有輸出直流電力之輸出部; 上述輸出部以於上述收容部內露出之方式配置。 根據此種構成,能夠於收容部內進行電子機器之充電。又,容易以避免與配置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收容部之前方的連桿機構之干涉之方式設置直流電力供給裝置。 於此情形時,上述車輛能夠以如下之方式構成。 上述收容部之一部分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上述直流電力供給裝置之下方,延伸至較上述直流電力供給裝置之前端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 根據此種構成,雖設置直流電力供給裝置,但能夠儘可能地增大收容部之容積。 上述車輛能夠以如下之方式構成。 該車輛具備藉由以鉸鏈軸為中心旋動而可開閉地覆蓋上述收容部之蓋體;且 上述收容部在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最大尺寸大於上述收容部在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最大尺寸; 上述鉸鏈軸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 根據此種構成,可藉由蓋體保護收容於收容部之物品。又,能夠使開閉蓋體時蓋體通過之區域之大小為最小限度。因此,例如於在較收容部更靠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形成有放置騎乘者之腳之空間的車輛之情形時,能夠抑制開閉時蓋體與騎乘者之腳之干涉。 於此情形時,上述車輛能夠以如下之方式構成。 上述蓋體朝遠離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上述車輛之中央的朝向打開。 於蓋體打開時,騎乘者存取於收容部內之可能性較高。根據此種構成,能夠抑制開放收容部之蓋體與騎乘者之腳之干涉,並且容易地進行向收容部內之存取。 又,上述車輛能夠以如下之方式構成。 以開放上述收容部之方式旋動之上述蓋體不通過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上述鉸鏈軸之後方。 根據此種構成,亦能夠抑制開放收容部之蓋體與騎乘者之腳的干涉,並且容易地進行向收容部內之存取。 進而,上述車輛能夠以如下之方式構成。 該車輛具備與上述蓋體鄰接而設置且藉由被按壓而使上述蓋體打開之按鈕;且 上述蓋體之與上述按鈕鄰接之部分配置於較上述按鈕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 根據此種構成,能夠抑制因騎乘者之腳等碰觸按鈕而使蓋體意外地打開之事態。 該車輛具備於上述收容部之開口部以無法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移位之方式固定之板狀構件;且 上述板狀構件具有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開口的切口部。 根據此種構成,能夠確保收容於收容部之物品之視認性,並且防止該物品自收容部之脫落。
以下,一面參照隨附圖式,一面對實施形態之例進行詳細說明。 於隨附圖式中,箭頭F表示車輛之前方向。箭頭B表示車輛之後方向。箭頭U表示車輛之上方向。箭頭D表示車輛之下方向。箭頭R表示車輛之右方向。箭頭L表示車輛之左方向。 車輛係使車體框架相對於鉛直方向朝車輛之左右方向傾斜而迴轉。因此,除規定有以車輛作為基準之方向以外,亦規定有以車體框架作為基準之方向。於隨附圖式中,箭頭FF表示車體框架之前方向。箭頭FB表示車體框架之後方向。箭頭FU表示車體框架之上方向。箭頭FD表示車體框架之下方向。箭頭FR表示車體框架之右方向。箭頭FL表示車體框架之左方向。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及「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係指由駕駛車輛之騎乘者觀察時以車體框架作為基準之前後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所謂「車體框架之側方」係指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右方或左方。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包括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傾斜延伸之情況,意味著,與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相比,以接近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斜率而延伸。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延伸」包括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傾斜延伸之情況,意味著,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相比,以接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斜率而延伸。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包括相對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傾斜延伸之情況,意味著,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相比,以接近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率而延伸。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車輛之直立狀態」或「車體框架之直立狀態」係指無轉向狀態且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與鉛直方向一致之狀態。於該狀態下,以車輛為基準之方向與以車體框架為基準之方向一致。使車體框架相對於鉛直方向朝左右方向傾斜而迴轉時,車輛之左右方向與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不一致。又,車輛之上下方向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亦不一致。然而,車輛之前後方向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一致。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構件A之左方」係指使構件A朝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所通過之空間。對構件A之右方亦同樣地進行定義。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較構件A更靠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除包含使構件A朝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所通過之空間以外,亦包含自該空間向與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正交之朝向擴展的空間。對較構件A更右方亦同樣地進行定義。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構件A之上方」係指使構件A朝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所通過之空間。對構件A之下方亦同樣地進行定義。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較構件A更靠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除包含使構件A朝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所通過之空間以外,亦包含自該空間向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正交之朝向擴展的空間。對較構件A更下方亦同樣地進行定義。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構件A之前方」係指使構件A朝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所通過之空間。對構件A之後方亦同樣地進行定義。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較構件A更靠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除包含使構件A朝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所通過之空間以外,亦包含自該空間向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正交之朝向擴展的空間。對較構件A更後方亦同樣地進行定義。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旋轉」係指構件以軸線為中心以360度以上之角度移位。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旋動」係指構件以軸線為中心以未達360度之角度移位。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連結」係指不僅包含某構件與另一構件直接連結之情形,亦包含某構件與另一構件經由又一構件而間接連結之情形。 一面參照圖1至圖12,一面對一實施形態之車輛1進行說明。車輛1係具備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以排列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方式配置之兩個前輪的車輛。 如圖1所示般,車輛1具備車輛本體部2、兩個前輪3、後輪4、連桿機構5、及轉向機構6。 車輛本體部2包含車體框架21、車體外殼22、座部23、動力單元24、及後臂25。 於圖1中,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1之後之說明係以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作為前提。圖1係自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觀察車輛1之整體的左視圖。 車體框架21包含頭管211及主車架212。 頭管211配置於車輛1之前部。自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觀察車輛1時,頭管211之上部配置於較頭管211之下部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 主車架212連接於頭管211。主車架212配置於較頭管211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主車架212支持座部23、動力單元24、及後臂25。 動力單元24具備引擎、電動馬達、電池等動力源、及變速箱等傳遞機構。由動力源所產生之驅動力經由傳遞機構傳遞至後輪4。 後臂25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後臂25之前端部支持於主車架212,且能夠以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延伸之軸線為中心旋動。後臂25之後端部支持後輪4。 車體外殼22係覆蓋構成車輛1之零件群之至少一部分的車體零件。車體外殼22包含前外殼221、兩個前擋泥板222、後擋泥板223、及護腿板224。 前外殼221配置於較座部23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前外殼221覆蓋連桿機構5與轉向機構6之至少一部分。前外殼221以無法相對於車體框架21移位之方式配置。 各前擋泥板222之至少一部分分別配置於前外殼221之下方。各前擋泥板222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各前輪3更上方。 兩個前輪3配置於較頭管211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兩個前輪3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的前外殼221之下方。 後輪4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座部23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後輪4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後擋泥板223的下方。 護腿板224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較兩個前輪3更後方且較座部23更前方。護腿板224配置於自車輛1之前方觀察為覆蓋乘坐於座部23之騎乘者之腳部之至少一部分的位置。 圖2係自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觀察車輛1之前部的前視圖。於圖2中,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2之後之說明係以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作為前提。圖2係表示透視以虛線所示之前外殼221、兩個前擋泥板222、及護腿板224之狀態。 兩個前輪3包含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左前輪31配置於較作為車體框架21之一部分之頭管211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右前輪32配置於較頭管211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右方。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以排列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方式配置。 兩個前擋泥板222包含左擋泥板222L與右擋泥板222R。左擋泥板222L覆蓋左前輪31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右擋泥板222R覆蓋右前輪32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 轉向機構6包含左緩衝機構61、右緩衝機構62、左托架63、及右托架64。 左緩衝機構61包含左下部61a。左下部61a支持左前輪31。左下部61a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左下部61a於其下端部具備左支持部61b。左前輪31支持於左支持部61b。 左緩衝機構61包含左上部61c。左上部61c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左上部61c以其一部分插入至左下部61a之狀態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的左下部61a之上方。左上部61c之上端部固定於左托架63。左緩衝機構61與左托架63構成左前輪支持部。 左緩衝機構61係所謂套筒式之緩衝機構。藉由左上部61c相對於左下部61a於左下部61a之延伸方向相對移動,左緩衝機構61能夠於該方向伸縮。藉此,左緩衝機構61對左前輪31相對於左上部61c之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移位進行緩衝。 右緩衝機構62包含右下部62a。右下部62a支持右前輪32。右下部62a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右下部62a於其下端部具備右支持部62b。右前輪32支持於右支持部62b。 右緩衝機構62包含右上部62c。右上部62c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右上部62c以其一部分插入至右下部62a之狀態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的右下部62a之上方。右上部62c之上端部固定於右托架64。右緩衝機構62與右托架64構成右前輪支持部。 右緩衝機構62係所謂套筒式之緩衝機構。藉由右上部62c相對於右下部62a於右下部62a之延伸方向相對移動,右緩衝機構62能夠於該方向伸縮。藉此,右緩衝機構62對右前輪32相對於右上部62c之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移位進行緩衝。 轉向機構6包含轉向構件65。轉向構件65包含把手651與轉向軸652。把手651安裝於轉向軸652之上部。轉向軸652係其一部分可旋動地支持於頭管211。轉向軸652之中間轉向軸線Z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如圖1所示般,轉向軸652之上部配置於較其下部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因此,轉向軸652之中間轉向軸線Z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傾斜。轉向軸652根據騎乘者對把手651之操作,以中間轉向軸線Z為中心旋動。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採用平行四節連桿(亦稱為平行四邊形連桿)方式之連桿機構5。 連桿機構5配置於較把手651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連桿機構5配置於較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連桿機構5包含上橫向構件51、下橫向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連桿機構5不與伴隨把手651之操作的轉向軸652以中間轉向軸線Z為中心之旋動連動。即,連桿機構5不以該中間轉向軸線Z為中心而相對於車體框架21旋動。 頭管211具有上中間連結部211a。上橫向構件51之中間部經由上中間連結部211a而連結於頭管211。上橫向構件51能夠以通過上中間連結部211a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上中間連結軸線為中心而相對於頭管211旋動。 左側構件53具有上左連結部53a。上橫向構件51之左端部經由上左連結部53a連結於左側構件53。上橫向構件51能夠以通過上左連結部53a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上左連結軸線為中心而相對於左側構件53旋動。 右側構件54具有上右連結部54a。上橫向構件51之右端部經由上右連結部54a連結於右側構件54。上橫向構件51能夠以通過上右連結部54a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上右連結軸線為中心而相對於右側構件54旋動。 頭管211具有下中間連結部211b。下橫向構件52之中間部經由下中間連結部211b連結於頭管211。下橫向構件52能夠以通過下中間連結部211b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下中間連結軸線為中心而相對於頭管211旋動。 左側構件53具有下左連結部53b。下橫向構件52之左端部經由下左連結部53b連結於左側構件53。下橫向構件52能夠以通過下左連結部53b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下左連結軸線為中心而相對於左側構件53旋動。 右側構件54具有下右連結部54b。下橫向構件52之右端部經由下右連結部54b連結於右側構件54。下橫向構件52能夠以通過下右連結部54b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下右連結軸線為中心而相對於右側構件54旋動。 上中間軸線、上右軸線、上左軸線、下中間軸線、下右軸線、及下左軸線相互平行地延伸。上中間軸線、上右軸線、上左軸線、下中間軸線、下右軸線、及下左軸線配置於較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 圖3係自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觀察車輛1之前部的俯視圖。於圖3中,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3之後之說明係以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作為前提。圖3係表示透視以虛線所示之前外殼221、左擋泥板222L、及右擋泥板222R之狀態。 上橫向構件51配置於較頭管211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上橫向構件51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延伸。 下橫向構件52包含前元件521與後元件522。前元件521配置於較頭管211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後元件522配置於較頭管211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前元件521與後元件522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延伸。下橫向構件52配置於較上橫向構件51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 如圖2與圖3所示般,左側構件53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頭管211之左方。左側構件53配置於較左前輪31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左側構件53於頭管211延伸之方向延伸。左側構件53於轉向軸652之中間轉向軸線Z延伸之方向延伸。左側構件53之上部配置於較其下部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 左托架63於其上部具備未圖示之左旋動構件。左旋動構件配置於左側構件53之內部,且向與左側構件53延伸之方向相同之朝向延伸。左旋動構件能夠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轉向軸線X為中心旋動。即,左托架63能夠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轉向軸線X為中心旋動。左轉向軸線X於左側構件53延伸之方向延伸。如圖2所示般,左轉向軸線X與轉向軸652之中間轉向軸線Z平行地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如圖3所示般,左轉向軸線X與轉向軸652之中間轉向軸線Z平行地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 如圖2與圖3所示般,右側構件54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頭管211之右方。右側構件54配置於較右前輪32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右側構件54於頭管211延伸之方向延伸。右側構件54於轉向軸652之中間轉向軸線Z延伸之方向延伸。右側構件54之上部配置於較其下部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 右托架64於其上部具備未圖示之右旋動構件。右旋動構件配置於右側構件54之內部,且向與右側構件54延伸之方向相同之朝向延伸。右旋動構件能夠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轉向軸線Y為中心旋動。即,右托架64能夠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轉向軸線Y為中心旋動。右轉向軸線Y於右側構件54延伸之方向延伸。如圖2所示般,右轉向軸線Y與轉向軸652之中間轉向軸線Z平行地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如圖3所示般,右轉向軸線Y與轉向軸652之中間轉向軸線Z平行地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 如以上說明般,上橫向構件51、下橫向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以保持上橫向構件51與下橫向構件52相互平行之姿勢且保持左側構件53與右側構件54相互平行之姿勢之方式支持於車體框架21。 轉向機構6包含轉向力傳遞機構66。轉向力傳遞機構66將騎乘者操作把手651之轉向力傳遞至左托架63與右托架64。如圖3所示般,轉向力傳遞機構66包含中間傳遞板663、左傳遞板664、右傳遞板665、中間接頭666、左接頭667、右接頭668、及連接桿669。 中間傳遞板663連接於轉向軸652之下部。中間傳遞板663無法相對於轉向軸652相對旋動。中間傳遞板663能夠相對於頭管211以轉向軸652之中間轉向軸線Z為中心旋動。 左傳遞板664配置於中間傳遞板663之左方。左傳遞板664連接於左托架63之下部。左傳遞板664無法相對於左托架63相對旋動。左傳遞板664能夠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轉向軸線X為中心旋動。 右傳遞板665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中間傳遞板663之右方。右傳遞板665連接於右托架64之下部。右傳遞板665無法相對於右托架64相對旋動。右傳遞板665能夠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轉向軸線Y為中心旋動。 如圖3所示般,中間接頭666經由在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之軸部連結於中間傳遞板663之前部。中間傳遞板663與中間接頭666被設為能夠以該軸部為中心相對旋動。左接頭667配置於較中間接頭666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左接頭667經由在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之軸部連結於左傳遞板664之前部。左傳遞板664與左接頭667被設為能夠以該軸部為中心相對旋動。右接頭668配置於較中間接頭666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右方。右接頭668經由在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軸部連結於右傳遞板665之前部。右傳遞板665與右接頭668被設為能夠以該軸部為中心相對旋動。 於中間接頭666之前部,設置有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軸部。於左接頭667之前部,設置有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軸部。於右接頭668之前部,設置有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軸部。連接桿669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延伸。連接桿669經由該等軸部,連結於中間接頭666、左接頭667、及右接頭668。連接桿669與中間接頭666被設為能夠以設置於中間接頭666之前部的軸部為中心相對旋動。連接桿669與左接頭667被設為能夠以設置於左接頭667之前部的軸部為中心相對旋動。連接桿669與右接頭668被設為能夠以設置於右接頭668之前部的軸部為中心相對旋動。 左傳遞板664經由左接頭667、連接桿669、及中間接頭666而與中間傳遞板663連結。右傳遞板665經由右接頭668、連接桿669、及中間接頭666而與中間傳遞板663連結。左傳遞板664與右傳遞板665經由左接頭667、連接桿669、及右接頭668而相互連結。 繼而,一面參照圖3與圖4,一面對車輛1之轉向動作進行說明。圖4係自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觀察使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左轉向之狀態下之車輛1之前部的俯視圖。於圖4中,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4之後之說明係以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作為前提。圖4係表示透視以虛線所示之前外殼221、左擋泥板222L、及右擋泥板222R之狀態。 若騎乘者操作把手651,則轉向軸652以中間轉向軸線Z為中心而相對於頭管211旋動。於圖4所示之左轉向之情形時,轉向軸652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伴隨轉向軸652之旋動,中間傳遞板663相對於頭管211以中間轉向軸線Z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 伴隨中間傳遞板663之向箭頭T之方向的旋動,連接桿669之中間接頭666相對於中間傳遞板663而向箭頭S方向旋動。藉此,連接桿669維持其姿勢不變而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且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移動。 伴隨上述連接桿669之移動,連接桿669之左接頭667與右接頭668分別相對於左傳遞板664與右傳遞板665向箭頭S方向旋動。藉此,連接桿669維持其姿勢不變,左傳遞板664與右傳遞板665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 若左傳遞板664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無法相對於左傳遞板664相對旋動之左托架63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轉向軸線X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 若右傳遞板665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無法相對於右傳遞板665相對旋動之右托架64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轉向軸線Y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 若左托架63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支持於左托架63之左緩衝機構61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轉向軸線X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若左緩衝機構61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經由左支持部61b支持於左緩衝機構61之左前輪31相對於左側構件53以左轉向軸線X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此時,左擋泥板222L亦又與左前輪31一起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 若右托架64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支持於右托架64之右緩衝機構62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轉向軸線Y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若右緩衝機構62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則經由右支持部62b支持於右緩衝機構62之右前輪32相對於右側構件54以右轉向軸線Y為中心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此時,右擋泥板222R亦又與右前輪32一起向箭頭T之方向旋動。 若騎乘者以右轉向之方式操作把手651,則上述各元件向與左轉向時相反之方向旋動。由於各元件之活動僅為左右相反,故省略詳細之說明。 即,轉向力傳遞機構66係以連結左前輪支持部與右前輪支持部且根據轉向構件65之旋動而使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向該旋動之方向旋動之方式而構成。 繼而,一面參照圖2與圖5,一面對車輛1之傾斜動作進行說明。圖5係自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觀察車體框架21向車輛1之左方傾斜之狀態下的車輛1之前部的前視圖。圖5係表示透視以虛線所示之前外殼221、左擋泥板222L、右擋泥板222R、及護腿板224之狀態。 如圖2所示般,於自直立狀態下之車體框架21之前方觀察車輛1時,連桿機構5呈長方形狀。如圖5所示般,於自傾斜狀態下之車體框架21之前方觀察車輛1時,連桿機構5呈平行四邊形狀。連桿機構5之作動與車體框架21之向左右方向的傾斜相連動。所謂連桿機構5之作動係指構成連桿機構5之上橫向構件51、下橫向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以分別通過上中間連結部211a、上左連結部53a、上右連結部54a、下中間連結部211b、下左連結部53b、及下右連結部54b的旋動軸線為中心相對旋動,且連桿機構5之形狀發生變化。 例如,如圖5所示般,若騎乘者使車輛1向左方傾斜,則頭管211相對於鉛直方向朝左方傾斜。若頭管211傾斜,則上橫向構件51以通過上中間連結部211a之上中間軸線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沿自車輛1之前方觀察時之逆時針方向旋動。同樣地,下橫向構件52以通過下中間連結部211b之下中間軸線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沿自車輛1之前方觀察時之逆時針方向旋動。藉此,上橫向構件51相對於下橫向構件52,朝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移動。 藉由該移動,上橫向構件51以通過上左連結部53a之上左軸線與通過上右連結部54a之上右軸線為中心,分別相對於左側構件53與右側構件54,沿自車輛1之前方觀察時之逆時針方向旋動。同樣地,下橫向構件52以通過下左連結部53b之下左軸線與通過下右連結部54b之下右軸線為中心,分別相對於左側構件53與右側構件54,以自車輛1之前方觀察時之逆時針方向旋動。藉此,左側構件53與右側構件54保持與頭管211平行之姿勢不變而相對於鉛直方向朝車輛1之左方傾斜。 此時,下橫向構件52相對於連接桿669,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移動。藉由該移動,設置於中間接頭666、左接頭667、及右接頭668之各前部的軸部相對於連接桿669旋動。藉此,連接桿669保持與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平行之姿勢。 伴隨向車輛1之左方的左側構件53之傾斜,經由左旋動構件而支持於左側構件53之左托架63向車輛1之左方傾斜。伴隨該傾斜,支持於左托架63之左緩衝機構61亦向車輛1之左方傾斜。藉此,支持於左緩衝機構61之左前輪31保持與頭管211平行之姿勢不變而向車輛1之左方傾斜。 伴隨向車輛1之左方之右側構件54之傾斜,經由右旋動構件而支持於右側構件54之右托架64向車輛1之左方傾斜。伴隨該傾斜,支持於右托架64之右緩衝機構62亦向車輛1之左方傾斜。藉此,支持於右緩衝機構62之右前輪32保持與頭管211平行之姿勢不變而向車輛1左方傾斜。 關於上述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之傾斜動作之說明係以鉛直方向為基準。然而,於車輛1之傾斜動作時(連桿機構5之作動時),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與鉛直上下方向不一致。於以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為基準之情形時,在連桿機構5之作動時,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位置發生變化。換言之,連桿機構5藉由變更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的相對位置,而使車體框架21自鉛直方向朝車輛1之左方或右方傾斜。 若騎乘者使車輛1向右方傾斜,則各元件向右方傾斜。由於各元件之活動僅為左右相反,故省略詳細之說明。 圖6係自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觀察使車輛1向左方傾斜且左轉向之狀態下之車輛1之前部的前視圖。圖6係表示透視以虛線所示之前外殼221、左擋泥板222L、及右擋泥板222R之狀態。 圖7係自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觀察車輛1之前部的後視圖。於圖7中,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7之後之說明係以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作為前提。車輛1具備收容部7。 如圖8之(A)所示般,車輛1具備蓋體81。蓋體81構成護腿板224之一部分。蓋體81將收容部7可開閉地覆蓋。圖8之(B)係表示藉由打開蓋體81而使收容部7露出之狀態。收容部7被設為能夠將物品以可取出之方式收容的構成。 圖9係自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右方觀察車輛1之前部的右視圖。於圖9中,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9之後之說明係以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作為前提。收容部7配置於較連桿機構5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且較座部23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 圖10係表示於車輛1之向左方之最大傾斜時之收容部7的位置。圖10係表示透視以虛線所示之前外殼221、左擋泥板222L、右擋泥板222R、及護腿板224之狀態。自沿通過上中間連結部211a之上中間連結軸線、通過上左連結部53a之上左連結軸線、通過上右連結部54a之上右連結軸線、通過下中間連結部211b之下中間連結軸線、通過下左連結部53b之下左連結軸線、及通過下右連結部54b之下右連結軸線之方向觀察該狀態之車輛1,收容部7與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之兩者重疊。 於前輪為一個之車輛中,能夠容易地於頭管之左方或右方確保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空間。因此,易於在較座部更前方設置收容部。然而,於具備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與兩個前輪3之車輛1中,構成連桿機構5之上橫向構件51、下橫向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於與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交叉之面內移位。為避免與該等構件之干涉,將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空間確保於較座部23更前方並非易事。 然而發現,若為較座部23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且較連桿機構5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則能夠確保於與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交叉之方向延伸之空間。尤其是發現,能夠確保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相對較長之空間。具體而言,自沿上橫向構件51、下橫向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之旋動軸線之方向觀察車體框架21之向左方之最大傾斜狀態下之車輛1,收容部7與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之兩者重疊。 根據此種構成,騎乘者即便不下車亦能夠存取收容於收容部7之物品。因此,可提供於具備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與兩個前輪3之車輛1中對所收容之物品之存取更容易的收容空間。 圖11係表示於車輛1之向右方之最大傾斜時之收容部7的位置。圖11係表示透視以虛線所示之前外殼221、左擋泥板222L、右擋泥板222R、及護腿板224之狀態。自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的朝向觀察該狀態之車輛1時,收容部7設置於與右前輪32重疊之位置。 即,隨著車體框架21自圖9所示之直立狀態達到圖11所示之向右方之最大傾斜狀態,右前輪32接近收容部7。即便接近至自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朝向觀察車輛1時收容部7與右前輪32重疊之程度,亦能夠藉由尤其在位於右前輪32之上部(位於較車輪軸更上方之部分)之後方的空間配置收容部7,從而避免右前輪32與收容部7之干涉。因此,能夠提高車體框架21之向右方之最大傾斜時位於右前輪32之後方的空間之利用效率,且提供對所收容之物品之存取更容易的收容空間。 如圖9所示般,收容部7設置於較左擋泥板222L與右擋泥板222R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 根據此種構成,能夠避免車輛1之轉向時之與左擋泥板222L及右擋泥板222R之干涉,且提供對所收容之物品之存取更容易的收容空間。又,能夠提高位於較左擋泥板222L與右擋泥板222R更上方的空間之利用效率。 如圖9所示般,車輛之主車架212於較連桿機構5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具有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之部分212a(柱狀構件之一例)。如圖7與圖9所示般,收容部7設置於在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部分212a之右方。 根據此種構成,能夠提供空間利用效率較高之收容部7。進而,如圖9所示般,亦能夠於較部分212a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且較座部23更靠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確保放置騎乘者之腳之空間26。 如圖8之(B)所示般,車輛1具備直流電力供給裝置82。直流電力供給裝置82具有輸出直流電力之輸出部82a。輸出部82a以於收容部7內露出之方式配置。自輸出部82a輸出之電力可使用於電子機器之充電等。 直流電力供給裝置82於在該圖中以單點鏈線P表示之方向延伸。單點鏈線P與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斜向地交叉。更具體而言,單點鏈線P以隨著朝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而朝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之方式延伸。 圖12係表示自與包含上述單點鏈線P且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平面正交之朝向觀察車體框架21之右後方的收容部7之剖面。直流電力供給裝置82即便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亦斜向地延伸。更具體而言,直流電力供給裝置82以隨著朝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而朝向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之方式延伸。 根據此種構成,變得易於以避免與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收容部7之前方的連桿機構5之干涉的方式設置直流電力供給裝置82。又,直流電力供給裝置82以隨著朝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而靠近乘坐於座部23之騎乘者之上半身之方式延伸。因此,能夠容易地進行騎乘者向輸出部82a之存取。 如圖12所示般,收容部7之下部71(收容部之一部分之一例)於在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直流電力供給裝置82之下方,延伸至較直流電力供給裝置82之前端82b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 根據此種構成,雖設置直流電力供給裝置82,但能夠儘可能地增大收容部7之容積。 如圖8之(B)所示般,收容部7在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最大尺寸D1大於收容部7在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最大尺寸D2。蓋體81藉由以鉸鏈軸83為中心旋動,而被設為能夠將收容部7開閉。鉸鏈軸83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 根據此種構成,能夠藉由蓋體81保護收容於收容部7之物品。又,蓋體81以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之鉸鏈軸83為中心旋動,故若與具有相同形狀之蓋體81以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延伸之鉸鏈軸為中心旋動之情形相比,則能夠縮小旋動半徑。藉此,開閉蓋體81時,能夠使蓋體81所通過之區域之大小為最小限度。因此,例如於在較收容部7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形成有放置騎乘者之腳之空間26之車輛的情形時,能夠抑制開閉時之蓋體81與騎乘者之腳之干涉。 如由圖8之(A)與(B)而明確,蓋體81朝遠離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車輛1之中央的朝向打開。換言之,向遠離放置於空間26之騎乘者之腳的方向打開蓋體81。 於打開蓋體81時,騎乘者存取於收容部7內之可能性較高。根據此種構成,能夠抑制開放收容部7之蓋體81與騎乘者之腳之干涉,並且容易地進行向收容部7內之存取。 圖8之(B)係表示蓋體81被最大限度地打開之狀態。於該狀態下,蓋體81位於較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鉸鏈軸83之後方更左方。換言之,以開放收容部7之方式旋動之蓋體81不通過箭頭HB所示之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鉸鏈軸83之後方。 根據此種構成,易於確保打開之蓋體81之後端部與座部23之距離。因此,能夠抑制開放收容部7之蓋體81與騎乘者之腳之干涉,並且容易地進行向收容部7內之存取。 如圖8之(A)所示般,車輛1具備按鈕84。按鈕84以鄰接於蓋體81之方式設置於護腿板224。藉由按壓按鈕84而打開蓋體81。蓋體81之與按鈕84鄰接之部分84a配置於較按鈕84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 根據此種構成,能夠抑制因騎乘者之腳等碰觸按鈕84而使蓋體81意外地打開之事態。 如圖8之(B)所示般,車輛1具備板狀構件85。板狀構件85於收容部7之開口部以無法相對於車體框架21移位之方式固定。板狀構件85具有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開口的切口部85a。 根據此種構成,能夠確保收容於收容部7之物品之視認性,並且防止該物品之自收容部7之脫落。 上述實施形態係用以容易地理解本發明,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知,本發明可於不脫離其主旨之情況下進行變更、改良,並且本發明包含其等效發明。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自沿上橫向構件51、下橫向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之旋動軸線之方向觀察向左方之最大傾斜時之車輛1,收容部7與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之兩者重疊。然而,收容部7能夠以如下方式配置:從該方向觀察自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至向左方之最大傾斜狀態之至少一時點之車輛1時與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之兩者重疊。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如圖7所示般,於主車架212中,於在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之部分212a的在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右方設置有收容部7。可除該收容部7之外,或代替該收容部7,而如於該圖中以虛線所示般,於部分212a之在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左方設置收容部7A。 於此情形時,收容部7A能夠以如下方式配置:從上述沿上橫向構件51、下橫向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之旋動軸線之方向觀察自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至向右方之最大傾斜狀態之至少一時點的車輛1時與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之兩者重疊。 又,收容部7A可設置於自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朝向觀察車體框架21之向左方之最大傾斜時的車輛1時與左前輪31重疊之位置。 此外,可適當地應用與收容部7關聯說明之上述特徵中之至少一個。 可採用具備上橫向構件51與下橫向構件52以外之橫向構件的構成。「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僅為基於相對之上下關係而命名。上橫向構件並非指連桿機構5中之最上位之橫向構件。上橫向構件係指位於較另一橫向構件更上方之橫向構件。下橫向構件並非指連桿機構5之最下位之橫向構件。下橫向構件係指位於較另一橫向構件更下方之橫向構件。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上橫向構件51為單一之板狀構件,下橫向構件52包含前元件521與後元件522。然而,上橫向構件51可採用包含前元件與後元件之構成。又,下橫向構件52可採用包含單一之板狀構件之構成。上橫向構件51與下橫向構件52中之至少一者可採用包含支持於頭管211與左側構件53之左板狀構件、及支持於頭管211與右側構件54之右板狀構件之構成。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連桿機構5支持於頭管211。然而,可採用於支持轉向軸652之頭管211以外之車體框架21的一部分支持有連桿機構5之構成。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轉向力傳遞機構66包含中間傳遞板663、左傳遞板664、右傳遞板665、中間接頭666、左接頭667、右接頭668、及連接桿669。然而,只要經由連接桿669將自把手651輸入之轉向力傳遞至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則中間傳遞板663、左傳遞板664、右傳遞板665、中間接頭666、左接頭667、及右接頭668可置換為萬向接頭等適當之機構。 本說明書所使用之用語及表現係用以進行說明,而並非用以限定性地進行解釋。必須認識到,並不排除本說明書所示且所述之特徵事項之所有均等物,且允許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之各種變化。 本說明書所使用之「平行」之詞語為亦包含雖然於±40°之範圍傾斜、但作為構件不相交之意思。於本說明書中關於方向或構件所使用之「沿」之詞語為亦包含於±40°之範圍傾斜之情形之意思。本說明書所使用之「於~方向延伸」之詞語為亦包含相對於該方向於±40°之範圍傾斜之情形的意思。 於本說明書中關於直線運動之方向所使用之「沿~移位」之詞語係指向與成為基準之方向一致之方向或平行之方向移位。於本說明書中關於圓弧運動之方向所使用之「沿~移位」之詞語係指沿與成為基準之圓弧之曲率中心同心之所有圓弧的移位。 於本說明書中,於將某零件或構件說明為「以無法相對於車體框架21移位之方式配置」之情形時係指於車體框架21向車輛1之左右方向傾斜時,該零件或構件與車體框架21一起向車輛1之左右方向傾斜。於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以無法相對於車體框架21移位之方式配置」之表現不僅為某零件或構件直接固定於車體框架21,亦包括在固定於車體框架21之車輛零件(燃料箱、托架、動力單元24等)上固定。此處,所謂「固定」包括經由防振構件等而固定之情況。 本發明係能夠藉由較多之不同形態而實現者。本說明書應視為提供本發明之原理之實施形態者。於本說明書中進行記載與圖示中之至少一者的較佳之實施形態係基於如下瞭解,即,並非意欲將本發明限定於該實施形態。 本發明亦包含基於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實施形態例且能夠被業者所辨識之包含均等之元件、修正、刪除、組合(例如,跨及各種實施形態之特徵之組合)、改良、變更的所有實施形態。申請專利範圍之限定事項應基於其申請專利範圍所使用之用語而進行廣泛地解釋,且不應限定於本說明書或本案之訴訟中所記載之實施形態。此種實施形態應解釋為非排他性。例如,於本說明書中,「較佳為」、「良好」之用語為非排他性用語,且係指「儘管較佳,但並非限定於此」「儘管良好,但並不限定於此」。
1‧‧‧車輛
2‧‧‧車輛本體部
3‧‧‧前輪
4‧‧‧後輪
5‧‧‧連桿機構
6‧‧‧轉向機構
7‧‧‧收容部
7A‧‧‧收容部
21‧‧‧車體框架
22‧‧‧車體外殼
23‧‧‧座部
24‧‧‧動力單元
25‧‧‧後臂
26‧‧‧空間
31‧‧‧左前輪
32‧‧‧右前輪
51‧‧‧上橫向構件
52‧‧‧下橫向構件
53‧‧‧左側構件
53a‧‧‧上左連結部
53b‧‧‧下左連結部
54‧‧‧右側構件
54a‧‧‧上右連結部
54b‧‧‧下右連結部
61‧‧‧左緩衝機構
61a‧‧‧左下部
61b‧‧‧左支持部
61c‧‧‧左上部
62‧‧‧右緩衝機構
62a‧‧‧右下部
62b‧‧‧右支持部
62c‧‧‧右上部
63‧‧‧左托架
64‧‧‧右托架
65‧‧‧轉向構件
66‧‧‧轉向力傳遞機構
71‧‧‧收容部之下部
81‧‧‧蓋體
81a‧‧‧與蓋體之按鈕鄰接之部分
82‧‧‧直流電力供給裝置
82a‧‧‧輸出部
82b‧‧‧直流電力供給裝置之前端
83‧‧‧鉸鏈軸
84‧‧‧按鈕
85‧‧‧板狀構件
85a‧‧‧切口部
211‧‧‧頭管
211a‧‧‧上中間連結部
211b‧‧‧下中間連結部
212‧‧‧主車架
212a‧‧‧主車架之一部分
221‧‧‧前外殼
222‧‧‧前擋泥板
222L‧‧‧左擋泥板
222R‧‧‧右擋泥板
223‧‧‧後擋泥板
224‧‧‧護腿板
521‧‧‧前元件
522‧‧‧後元件
651‧‧‧把手
652‧‧‧轉向軸
663‧‧‧中間傳遞板
664‧‧‧左傳遞板
665‧‧‧右傳遞板
666‧‧‧中間接頭
667‧‧‧左接頭
668‧‧‧右接頭
669‧‧‧連接桿
B‧‧‧箭頭
D‧‧‧箭頭
D1‧‧‧收容部之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最大尺寸
D2‧‧‧收容部之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最大尺寸
F‧‧‧箭頭
L‧‧‧箭頭
P‧‧‧單點鏈線
R‧‧‧箭頭
S‧‧‧箭頭
T‧‧‧箭頭
U‧‧‧箭頭
X‧‧‧左轉向軸線
Y‧‧‧右轉向軸線
Z‧‧‧中間轉向軸線
FB‧‧‧箭頭
FD‧‧‧箭頭
FF‧‧‧箭頭
FL‧‧‧箭頭
FR‧‧‧箭頭
FU‧‧‧箭頭
HB‧‧‧箭頭
圖1係自左方觀察第一實施形態之車輛之整體的左視圖。 圖2係表示圖1之車輛之前部的前視圖。 圖3係表示圖1之車輛之前部的俯視圖。 圖4係表示轉向時之圖1之車輛之前部的俯視圖。 圖5係表示向左方傾斜時之圖1之車輛之前部的前視圖。 圖6係表示向左方傾斜及轉向時之圖1之車輛之前部的前視圖。 圖7係自後方觀察圖1之車輛之前部的後視圖。 圖8(A)、(B)係表示圖1之車輛中之收容部之構成的圖。 圖9係表示直立時之收容部之位置的右視圖。 圖10係表示向左方最大傾斜時之收容部之位置的前視圖。 圖11係表示向右方最大傾斜時之收容部之位置的前視圖。 圖12係表示收容部之內部構成的剖視圖。
1‧‧‧車輛
5‧‧‧連桿機構
7‧‧‧收容部
21‧‧‧車體框架
23‧‧‧座部
26‧‧‧空間
31‧‧‧左前輪
32‧‧‧右前輪
212‧‧‧主車架
212a‧‧‧主車架之一部分
222L‧‧‧左擋泥板
222R‧‧‧右擋泥板
B‧‧‧箭頭
D‧‧‧箭頭
F‧‧‧箭頭
U‧‧‧箭頭
FB‧‧‧箭頭
FD‧‧‧箭頭
FF‧‧‧箭頭
FU‧‧‧箭頭

Claims (11)

  1. 一種車輛,其具備: 車體框架; 左前輪及右前輪,其等以排列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方式配置; 連桿機構,其配置於較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更上方,且以變更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相對位置而使上述車體框架向上述車輛之左方或右方傾斜之方式構成; 座部,其配置於較上述連桿機構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且供上述車輛之騎乘者乘坐;及 收容部,其配置於較上述連桿機構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且較上述座部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且能夠將物品以可取出之方式收容;且 上述連桿機構具備上橫向構件、下橫向構件、左側構件、及右側構件; 上述上橫向構件、上述下橫向構件、上述左側構件、及上述右側構件以保持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相互平行之姿勢且保持上述左側構件與上述右側構件相互平行之姿勢之方式,而可旋動地連結;且 於自上述車體框架之直立狀態至向左方或右方之最大傾斜狀態期間之至少一時點,自沿上述上橫向構件、上述下橫向構件、上述左側構件、及上述右側構件之旋動軸線之方向觀察,上述收容部與上述上橫向構件及上述下橫向構件之兩者重疊。
  2.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 上述收容部係 設置於如下兩個位置中之至少一者: 自沿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朝向觀察上述車體框架之向左方之最大傾斜時的車輛,與上述左前輪重疊之位置;及 自沿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朝向觀察上述車體框架之向右方之最大傾斜時的車輛,與上述右前輪重疊之位置。
  3. 請求項1或2之車輛,其具備: 轉向構件,其能夠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以轉向軸為中心旋動; 轉向力傳遞機構,其使上述左前輪與上述右前輪朝上述轉向構件之旋動方向旋動; 左擋泥板,其以能夠與上述左前輪一起旋動之方式設置,且覆蓋上述左前輪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 右擋泥板,其以能夠與上述右前輪一起旋動之方式設置,且覆蓋上述右前輪之上表面之至少一部分;且 上述收容部設置於較上述左擋泥板及上述右擋泥板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 上述車體框架於較上述連桿機構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具備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柱狀構件;且 上述收容部設置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上述柱狀構件的左方與右方中之至少一者。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車輛,其 具備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斜向地延伸之直流電力供給裝置;且 上述直流電力供給裝置具有輸出直流電力之輸出部; 上述輸出部以於上述收容部內露出之方式配置。
  6. 如請求項5之車輛,其中 上述收容部之一部分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上述直流電力供給裝置之下方,延伸至較上述直流電力供給裝置之前端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前方。
  7. 如請求項4至6中任一項之車輛,其 具備藉由以鉸鏈軸為中心旋動而可開閉地覆蓋上述收容部之蓋體;且 上述收容部在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最大尺寸大於上述收容部在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最大尺寸; 上述鉸鏈軸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
  8. 如請求項7之車輛,其中 上述蓋體朝遠離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上述車輛之中央的朝向打開。
  9. 如請求項7或8之車輛,其中 以開放上述收容部之方式旋動之上述蓋體不通過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上述鉸鏈軸之後方。
  10. 如請求項7至9中任一項之車輛,其 具備與上述蓋體鄰接而設置且藉由被按壓而使上述蓋體打開之按鈕;且 上述蓋體之與上述按鈕鄰接之部分配置於較上述按鈕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車輛,其 具備於上述收容部之開口部以無法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移位之方式固定之板狀構件;且 上述板狀構件具有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上方開口的切口部。
TW106109006A 2016-03-18 2017-03-17 車輛 TWI6291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55799 2016-03-18
JP2016055799A JP2017170930A (ja) 2016-03-18 2016-03-18 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3836A true TW201733836A (zh) 2017-10-01
TWI629196B TWI629196B (zh) 2018-07-11

Family

ID=58358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9006A TWI629196B (zh) 2016-03-18 2017-03-17 車輛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222506B1 (zh)
JP (1) JP2017170930A (zh)
ES (1) ES2746017T3 (zh)
TW (1) TWI6291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953590T3 (es) * 2019-03-05 2023-11-14 Qooder S A Un sistema y procedimiento para controlar la posición de un vehículo, y un vehículo equipado con dicho sistema
JP7022103B2 (ja) * 2019-08-27 2022-02-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MI20040171A1 (it) * 2004-02-04 2004-05-04 Piaggio & C Spa Dispositivo anti-rollio per veicoli
JP2010228551A (ja) * 2009-03-26 2010-10-14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JP6002512B2 (ja) * 2012-09-14 2016-10-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携帯型情報端末の取付構造
JP5595624B1 (ja) * 2012-12-18 2014-09-2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
ES2759322T3 (es) * 2012-12-21 2020-05-08 Yamaha Motor Co Ltd Vehículo
WO2014157372A1 (ja) * 2013-03-29 2014-10-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電源供給構造
MY174073A (en) * 2013-05-31 2020-03-08 Honda Motor Co Ltd Article storage structure for automatic two-wheeled vehicles
CN105263792B (zh) * 2013-05-31 2018-05-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的物品收纳结构
ES2683469T3 (es) * 2013-07-01 2018-09-26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ículo
JP6072745B2 (ja) * 2014-09-25 2017-02-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22506B1 (en) 2019-06-19
TWI629196B (zh) 2018-07-11
EP3222506A3 (en) 2017-10-11
EP3222506A2 (en) 2017-09-27
ES2746017T3 (es) 2020-03-04
JP2017170930A (ja) 2017-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82586B1 (en) Vehicle
EP2982585B1 (en) Vehicle
JP2918116B2 (ja)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三輪車の燃料供給部構造
WO2012090243A1 (ja) 電動二輪車
TW201733836A (zh) 車輛
JP4739038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クッション配置構造
JP5738124B2 (ja) 電動二輪車
US10421520B2 (en)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JP2016203943A (ja) 鞍乗型車両
TW201433490A (zh) 車輛
TWI628107B (zh) vehicle
TWI570013B (zh) vehicle
JP591272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収納部構造
JP6866414B2 (ja) 収納ケース
JP589736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収納部構造
JP2006096133A (ja) スタンドロック装置付き自動二輪車
JP499982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07185987A (ja) 可倒式バックミラー装置
JPH07112686A (ja) 車両用フューエルリッド
JP2015196389A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物品収納構造
JP2006256497A (ja) 自動二輪車の収納構造
WO2021157209A1 (ja) 鞍乗型車両
JP7177766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収納部構造
JP6953377B2 (ja) 車両のロック装置
JP2694337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