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3490A - 車輛 - Google Patents

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3490A
TW201433490A TW102147691A TW102147691A TW201433490A TW 201433490 A TW201433490 A TW 201433490A TW 102147691 A TW102147691 A TW 102147691A TW 102147691 A TW102147691 A TW 102147691A TW 201433490 A TW201433490 A TW 20143349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member
body frame
vehicle body
contact
contac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7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32628B (zh
Inventor
Kazuhisa Takano
Yosuke Hirayama
Toshio Iizuka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33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3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26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262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7Motorcycles with thre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B62K19/4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attaching accessories, e.g. article carriers, la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傾斜限制機構8包含設置於第2橫向構件52之左接觸面525a、及設置於第1側構件53之左接觸部53a。藉由左接觸面525a與左接觸部53a接觸,而限制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之可旋轉範圍。自側方觀察車體框架21時,左接觸面525a與左接觸部53a於與第1側構件53重疊之位置接觸。

Description

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
已知有一種車輛,其包括於車輛轉彎時向左右方向傾斜之車體框架、及並列設置於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兩個前輪(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及非專利文獻1)。
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包括連桿機構。連桿機構包括上橫向構件及下橫向構件。又,連桿機構包括支持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之右端部之右側桿、及支持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之左端部之左側桿。
上橫向構件之中間部經由中間上軸承連結於車體框架,且可繞沿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中間上軸線旋轉。上橫向構件之右端部經由右上軸承連結於右側桿,且可繞沿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右上軸線旋轉。上橫向構件之左端部經由左上軸承連結於左側桿,且可繞沿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左上軸線旋轉。下橫向構件之中間部經由中間下軸承連結於車體框架,且可繞沿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中間下軸線旋轉。下橫向構件之右端部經由右下軸承連結於右側桿,且可繞沿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右下軸線旋轉。下橫向構件之左端部經由左下軸承連結於左側桿,且可繞沿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左下軸線旋轉。
若車體框架自直立狀態向左右方向傾斜,則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相對於車體框架繞中間上軸線與中間下軸線旋轉,兩個前輪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相對位置變化。再者,於車體框架之直立狀態下,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設置於較兩個前輪更靠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
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包括可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移動地支持右前輪之右緩衝裝置、及可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移動地支持左前輪之左緩衝裝置。右緩衝裝置可繞沿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右軸線旋轉地支持於右側桿。左緩衝裝置可繞沿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左軸線旋轉地支持於左側桿。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車輛進而包括把手、轉向軸、及旋轉傳遞機構。把手被固定於轉向軸。轉向軸可相對於車體框架旋轉地被支持。若使把手旋轉,則轉向軸亦旋轉。旋轉傳遞機構將轉向軸之旋轉傳遞至右緩衝裝置與左緩衝裝置。
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於轉向軸之周圍具備多個車輛搭載零件。車輛搭載零件有頭燈等照明器、散熱器、儲液箱、喇叭等電氣零件、車輛之主開關、儲物箱、儲物袋等。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2012/007819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Catalogo partidi ricambio, MP3 300 ie LT Mod. ZAPM64102, Piaggio公司
專利文獻1及非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車輛於配置於較兩個前輪更 上方之轉向軸之周圍具備與車體框架之傾斜聯動而動作之連桿機構。因此,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中,於轉向軸之周圍設置車輛搭載零件時,必須避開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藉此,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中,轉向軸之周圍之構造易變大。
非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車輛包括限制上橫向構件及下橫向構件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具體而言,於上橫向構件之下表面與下橫向構件之上表面分別形成有突起。兩突起係以如下方式配置,即,若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隨著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傾斜而相對於車體框架旋轉,則相互接近。若突起彼此接觸,則上橫向構件及下橫向構件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可旋轉範圍被限制。
然而,為使設置於上橫向構件之下表面之突起與設置於下橫向構件之上表面之突起接觸,而必須使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之尺寸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變大。又,必須以設置於上橫向構件之下表面之突起與設置於下橫向構件之上表面之突起接觸之方式規定上橫向構件之上表面與下橫向構件之下表面之間隔。因此,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之形狀及配置受限制。因此,具備限制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之非專利文獻1中記載之車輛中,配置於較兩個前輪更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大型化。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其係即便設置限制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亦可確保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且可抑制配置於較兩個前輪更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可採取之一態樣係一種車輛,其包 括:車體框架,其包含頭管;右前輪及左前輪,其等並列配置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右緩衝裝置,其將上述右前輪支持於下部,緩衝上述右前輪相對於上部之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移位;左緩衝裝置,其將上述左前輪支持於下部,緩衝上述右前輪相對於上部之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移位;連桿機構,其包含:右側桿,其可繞沿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右軸線旋轉地支持上述右緩衝裝置之上部;左側桿,其可繞與上述右軸線平行之左軸線旋轉地支持上述左緩衝裝置之上部;上橫向構件,其將上述右側桿之上部可旋轉地支持於右端部,將上述左側桿之上部可旋轉地支持於左端部,且中間部可繞沿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中間上軸線旋轉地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及下橫向構件,其將上述右側桿之下部可旋轉地支持於右端部,將上述左側桿之下部可旋轉地支持於左端部,且中間部可繞與上述中間上軸線平行之中間下軸線旋轉地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轉向軸,其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上述右側桿與上述左側桿之間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述頭管,上端部設置於較上述中間上軸線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且可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旋轉;把手,其設置於上述轉向軸之上端部;旋轉傳遞機構,其將對應於上述把手之操作之上述轉向軸之旋轉傳遞至上述右緩衝裝置與上述左緩衝裝置;及傾斜限制機構,其限制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可旋轉範圍;且上述傾斜限制機構包含: 第1接觸部,其設置於上述上橫向構件及上述下橫向構件之一者;第2接觸部,其設置於上述右側桿、上述左側桿及上述頭管之至少一者;藉由上述第1接觸部與上述第2接觸部接觸,而限制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之可旋轉範圍,自側方觀察上述車體框架時,上述第1接觸部與上述第2接觸部於與上述右側桿、上述左側桿及上述頭管之至少一者重疊之位置接觸。
根據此種構成,傾斜限制機構設置於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之一者、與可旋轉地支持其之構件之間。第1接觸部與第2接觸部接觸之位置為右側桿、左側桿及頭管之側方。由於無須使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直接接觸,故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提高。而且,由於第1接觸部與第2接觸部接觸之位置為右側桿、左側桿及頭管之側方,故易於避免上橫向構件及下橫向構件之可動範圍與傾斜限制機構之干涉。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中設置限制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亦可確保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且可抑制配置於較兩個前輪更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本發明之車輛較佳為採用以下之構成。
設置有上述第1接觸部之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之一者包含:基部,其被支持於上述右側桿、上述左側桿及上述車體框架;及延長部,其自側方觀察上述車體框架時,位於較上述基部更後 方或更前方,且與上述右側桿、上述左側桿及上述頭管之至少一者重疊;且上述第1接觸部形成於上述延長部。
根據此種構成,第1接觸部設置於位於較基部更後方或更前方且與右側桿、左側桿、及頭管之至少一者重疊之延長部。而且,第1接觸部與第2接觸部接觸之位置為右側桿、左側桿、及頭管之側方。因此,無須使上橫向構件之基部與下橫向構件之基部直接接觸,故上橫向構件之基部與下橫向構件之基部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較高。而且,由於可縮小傾斜限制機構之構造,故易於避免上橫向構件之基部及下橫向構件之基部之可動範圍與傾斜限制機構之干涉。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設置限制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亦可更容易地確保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且可更容易地抑制配置於較兩個前輪更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本發明之車輛較佳為採用以下之構成。
自前方觀察上述車體框架時,上述第1接觸部與上述第2接觸部於與上述上橫向構件及上述下橫向構件之一者之上述基部重疊之位置接觸。
根據此種構成,第1接觸部與第2接觸部於自側方觀察車體框架時與右側桿、左側桿、及頭管之至少一者重疊、且自前方觀察車體框架時與一橫向構件之基部重疊之位置接觸。由於無須使上橫向構件之基部與下橫向構件之基部直接接觸,故上橫向構件之基部與下橫向構件之基部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較高。而且,可抑制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之可動範圍變大。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設置限制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亦可更容易地確保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 件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且可更容易地抑制配置於較兩個前輪更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本發明之車輛較佳為採用以下之構成。
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之一者之上述基部包含:前基部;及後基部,其設置於較上述前基部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且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之一者之上述延長部連結上述前基部與上述後基部,上述第1接觸部形成於上述延長部。
根據此種構成,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之一者成為由延長部連結排列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前基部與後基部之構成。延長部具有用以提高該橫向構件之剛性之功能。傾斜限制機構利用具有用以提高該橫向構件之剛性之功能之延長部。因此,可縮小傾斜限制機構之構造,易於避免上橫向構件之基部及下橫向構件之基部之可動範圍與傾斜限制機構之干涉。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設置限制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亦可更容易地確保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且可更容易地抑制配置於較兩個前輪更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本發明之車輛較佳為採用以下之構成。
自前方觀察上述車體框架時,上述第1接觸部及上述第2接觸部於與上述上橫向構件及上述下橫向構件之一者之上述前基部及上述後基部重疊之位置接觸。
根據此種構成,第1接觸部與第2接觸部於自側方觀察車體框架時與右側桿、左側桿及頭管之至少一者重疊、且自前方觀察車體框架 時與一橫向構件之前基部及後基部重疊之位置接觸。由於無須使上橫向構件之基部與下橫向構件之基部直接接觸,故上橫向構件之基部與下橫向構件之基部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較高。而且,可抑制上橫向構件及下橫向構件之可動範圍變大。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中設置限制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亦可更容易地確保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且更容易地抑制配置較兩個前輪更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本發明之車輛較佳為採用以下之構成。
上述第2接觸部包含:第2右接觸部,其設置於上述右側桿之左側面;第2左接觸部,其設置於上述左側桿之右側面;上述第1接觸部包含:第1右接觸部,其與上述第2右接觸部接觸;及第1左接觸部,其與上述第2左接觸部接觸;且上述第1左接觸部係以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之一者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自前方觀察上述車體框架時逆時針方向旋轉之方式與上述第2左接觸部接觸,上述第1右接觸部係以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之一者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自前方觀察上述車體框架時順時針方向旋轉之方式與上述第2右接觸部接觸。
若於第1接觸部與第2接觸部接觸之狀態下,右前輪或左前輪自路面承受荷重,則該荷重亦傳遞至第1接觸部與第2接觸部。而且,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中,於使車體框架向右方向傾斜而轉動時,施加於右前輪之荷重變大。又,於使車體框架向右方向傾斜而轉動時,施加於右前輪之荷重變大。根據上述構成,右前輪 所承受之荷重係由設置於接近右前輪之右側桿之第2右接觸部及第1右接觸部承受。左前輪所承受之荷重係由設置於接近左前輪之左側桿之第2左接觸部及設置於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之一者之第1左接觸部承受。因此,可減小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之另一者承受之荷重。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中設置限制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亦可更容易地確保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且可更容易地抑制配置於較兩個前輪更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本發明之車輛較佳為採用以下之構成。
上述第1接觸部形成於上述下橫向構件。
若於第1接觸部與第2接觸部接觸之狀態下,右前輪或左前輪自路面承受荷重,則該荷重亦傳遞至第1接觸部與第2接觸部。根據上述構成,由於在與右前輪及左前輪之距離較近之下橫向構件設置第1接觸部,故可減小上橫向構件承受之荷重。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中設置限制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亦可更容易地確保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且可更容易地抑制配置於較兩個前輪更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本發明之車輛較佳為採用以下之構成。
上述第1接觸部及上述第2接觸部之至少一者包含與上述中間上軸線及上述中間下軸線平行延伸之面。
若於第1接觸部與第2接觸部接觸之狀態下,右前輪或左前輪自路面承受荷重,則該荷重亦傳遞至第1接觸部與第2接觸部。根據上述構成,其構造簡單,並且可確實地承受該荷重。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中設置限制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 件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亦可更容易地確保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且可更容易地抑制配置於較兩個前輪更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本發明之車輛較佳為採用以下之構成。
上述第1接觸部與上述第2接觸部之一者包含朝向上述第1接觸部突出之凸部,上述第1接觸部與上述第2接觸部之另一者包含上述凸部可接觸之面。
若於第1接觸部與第2接觸部接觸之狀態下,右前輪或左前輪自路面承受荷重,則該荷重亦傳遞至第1接觸部與第2接觸部。根據此種構成,其構造簡單,並且可確實地承受該荷重。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中設置限制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亦可更容易地確保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且可更容易地抑制配置於較兩個前輪更上方之轉向軸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1‧‧‧車輛
2‧‧‧車輛本體部
3‧‧‧前輪
4‧‧‧後輪
5‧‧‧連桿機構
6‧‧‧操舵力傳遞機構
7‧‧‧操舵機構
8‧‧‧傾斜限制機構
21‧‧‧車體框架
22‧‧‧車體外殼
23‧‧‧把手
24‧‧‧座部
25‧‧‧動力單元
28‧‧‧操舵構件
31‧‧‧第1前輪
32‧‧‧第2前輪
33‧‧‧第1緩衝器
33a‧‧‧第1下部
33b‧‧‧第1上部
34‧‧‧第2緩衝器
34a‧‧‧第2下部
34b‧‧‧第2上部
51‧‧‧第1橫向構件
52‧‧‧第2橫向構件
53‧‧‧第1側構件
53a‧‧‧左接觸部
54‧‧‧第2側構件
54a‧‧‧右接觸部
60‧‧‧轉向軸
61‧‧‧第1傳遞板
62‧‧‧第2傳遞板
63‧‧‧第3傳遞板
64‧‧‧第1接頭
65‧‧‧第2接頭
66‧‧‧第3接頭
67‧‧‧連接桿
211‧‧‧頭管
212‧‧‧下框架
213‧‧‧後框架
214‧‧‧底架
221‧‧‧前外殼
221a‧‧‧前部
223‧‧‧前擋泥板
224‧‧‧後擋泥板
225‧‧‧護腿板
226‧‧‧中心外殼
227‧‧‧第1前擋泥板
228‧‧‧第2前擋泥板
314‧‧‧第1車輪軸
317‧‧‧第1托架
324‧‧‧第2車輪軸
327‧‧‧第2托架
522a‧‧‧前板狀構件
522b‧‧‧後板狀構件
523a‧‧‧左連結塊
523b‧‧‧右連結塊
524a‧‧‧左凹部
524b‧‧‧右凹部
525a‧‧‧左接觸面
525b‧‧‧右接觸面
1001‧‧‧車輛
1002‧‧‧車輛本體部
1003‧‧‧前輪
1004‧‧‧後輪
1005‧‧‧連桿機構
1006‧‧‧連接桿
1021‧‧‧車體框架
1022‧‧‧車體外殼
1023‧‧‧把手
1024‧‧‧座部
1025‧‧‧動力單元
1031‧‧‧第1前輪
1032‧‧‧第2前輪
1033‧‧‧第1緩衝器
1033a‧‧‧第1下部
1033b‧‧‧第1上部
1034‧‧‧第2緩衝器
1034a‧‧‧第2下部
1034b‧‧‧第2上部
1051‧‧‧上橫向構件
1052‧‧‧下橫向構件
1052a‧‧‧前板狀構件
1052b‧‧‧後板狀構件
1053‧‧‧第1側桿
1054‧‧‧第2側桿
1060‧‧‧轉向軸
1211‧‧‧頭管
1211a‧‧‧第1貫通部
1211b‧‧‧第2貫通部
1211c‧‧‧左接觸部
1211d‧‧‧右接觸部
1212‧‧‧前框架
1213‧‧‧後框架
1221‧‧‧前外殼
1223‧‧‧前擋泥板
1223a‧‧‧第1前擋泥板
1223b‧‧‧第2前擋泥板
1224‧‧‧後擋泥板
1311‧‧‧車輪軸
1312‧‧‧第1中心軸
1321‧‧‧車輪軸
1322‧‧‧第2中心軸
1335‧‧‧第1托架
1511‧‧‧中間連接部
1512‧‧‧側方連接部
1513‧‧‧第1貫通孔
1521‧‧‧中間連接部
1522‧‧‧側方連接部
1523‧‧‧第2貫通孔
1524a‧‧‧左連結塊
1524b‧‧‧右連結塊
1525a‧‧‧左接觸面
1525b‧‧‧右接觸面
B‧‧‧車輛之後方向
C‧‧‧連接部
D‧‧‧車輛之下方向
D‧‧‧連接部
DF‧‧‧車體框架之下方
E‧‧‧連接部
F‧‧‧車輛之前方向
F‧‧‧連接部
G‧‧‧連接部
H‧‧‧連接部
L‧‧‧車輛之左方向
R‧‧‧車輛之右方向
T‧‧‧箭頭
U‧‧‧車輛之上方向
UF‧‧‧車體框架之上方
Y1‧‧‧第1中心軸
Y2‧‧‧第2中心軸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車輛之整體的左側視圖。
圖2係表示圖1之車輛之前部之前視圖。
圖3係表示圖1之車輛之前部之俯視圖。
圖4係表示轉向狀態下之圖1之車輛之前部的俯視圖。
圖5係表示傾斜狀態下之圖1之車輛之前部的前視圖。
圖6係表示直立狀態下之圖1之車輛之前部的左側視圖。
圖7係表示傾斜狀態下之圖1之車輛之前部的左側視圖。
圖8(a)、(b)係表示圖1之車輛所具備之第2橫向構件之一部分構成的圖。
圖9(a)、(b)係表示圖1之車輛所具備之傾斜限制機構之動作的前 視圖。
圖10(a)、(b)係表示圖9之傾斜限制機構之動作之左側視圖。
圖11係自圖1之車輛之下方觀察圖9之傾斜限制機構之動作狀態的圖。
圖12係表示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車輛之整體的左側視圖。
圖13係表示圖12之車輛之前部之前視圖。
圖14係以剖面表示圖12之車輛所具備之傾斜限制機構之構成的右側視圖。
圖15係以剖面表示圖14之傾斜限制機構之構成之後視圖。
圖16係表示傾斜狀態下之圖12之車輛之前部的前視圖。
以下,一面參照隨附圖式,一面對作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車輛之一例之三輪車輛進行說明。於以下之說明中,例示包括2個前輪與1個後輪之三輪車輛(以下,稱為車輛)。
於隨附之各圖式中,對相同或相當之要素標註相同之符號,並省略重複之說明。圖中之箭頭F表示車輛之前方向,箭頭B表示車輛之後方向。箭頭U表示車輛之上方向,箭頭D表示車輛之下方向。箭頭L表示車輛之左方向,箭頭R表示車輛之右方向。於說明中表示前後左右之方向之情形時,指自駕駛車輛之騎乘者觀察時之前後左右之方向。所謂上下方向,係指不僅鉛垂方向,亦包括自鉛垂方向傾斜之大致上下方向。所謂左右方向,係指不僅水平且正側面之左右方向,亦包括自水平且正側面之左右方向傾斜之大致左右方向。所謂車寬方向中央,係指車輛之車寬方向之中心位置。所謂車寬方向側方,係指自車寬方向中央朝向左側或朝向右側之方向。又,所謂車輛之無負荷狀態,係指騎乘者未乘坐且未於車輛搭載燃料之狀態下的前輪既不轉向亦不傾斜之直立狀態。
[第1實施形態]
參照圖1至圖11對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車輛1進行說明。
圖1係表示車輛1之整體之左側視圖。車輛1包括車輛本體部2、左右一對前輪3(參照圖2)、後輪4、操舵機構7及連桿機構5。車輛本體部2包括車體框架21、車體外殼22、座部24及動力單元25。
車體框架21包括頭管211、下框架212、底架214及後框架213。於圖1中,車體框架21中隱藏於車體外殼22之部分以虛線表示。車體框架21支持動力單元25或座部24等。動力單元25包括引擎或電動馬達等驅動源及變速器裝置等。
頭管211配置於車輛1之前部。頭管211係以於側視車輛時上部位於較下部略靠後方之方式相對於鉛垂方向略微傾斜地配置。於頭管211之周圍配置有操舵機構7與連桿機構5。於頭管211可旋轉地插入有操舵機構7之轉向軸60。頭管211支持連桿機構5。
下框架212連接於頭管211。下框架212係自頭管211朝向後方配置,且沿著上下方向延伸。於下框架212之下部連接有底架214。底架214係自下框架212之下部朝向後方延伸。於底架214之後方,後框架213朝向後方且上方延伸。後框架213支持座部24、動力單元25及尾燈等。
車體框架21係由車體外殼22覆蓋。車體外殼22包括前外殼221、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護腿板225、中心外殼226、及後擋泥板224。
前外殼221位於座部24之前方。前外殼221覆蓋操舵機構7與連桿機構5之至少一部分。前外殼221包括配置於較連桿機構5更前方之前部221a。前外殼221之前部221a係於車輛1之無負荷狀態下側視時,設置於較前輪3更上方。前外殼221之前部221a係於車輛1之無負荷狀態下側視時,配置於較前輪3之前端更後方。護腿板225係配置於前外殼221之下方且座部24之前方。中心外殼226係以覆蓋後框架213之周圍 之方式配置。
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參照圖2)分別配置於前外殼221之下方且左右一對前輪3之上方。後擋泥板224配置於後輪4之後部上方。
左右一對前輪3係於無負荷狀態下配置於頭管211之下方且前外殼221之下方。後輪4配置於中心外殼226與後擋泥板224之下方。
圖2係自正面觀察圖1之車輛1之前部所得之前視圖。圖3係自上方觀察圖1之車輛1之前部所得之俯視圖。於圖2與圖3中,以透視車體外殼22之狀態圖示。
如圖2與圖3所示,操舵機構7包括操舵力傳遞機構6、第1緩衝器33、第2緩衝器34、及左右一對前輪3。
左右一對前輪3包括並列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第1前輪31與第2前輪32。作為左前輪之一例之第1前輪31係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而配置於左方。作為右前輪之一例之第2前輪32係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而配置於右方。第1前輪31與第2前輪32係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左右對稱地配置。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係指前視車輛1時與頭管211之軸向正交之方向。
於第1前輪31之上方配置有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中之第1前擋泥板227。於第2前輪32之上方配置有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3中之第2前擋泥板228。第1前輪31支持於第1緩衝器33。第2前輪32支持於第2緩衝器34。
作為左緩衝裝置之一例之第1緩衝器33係將第1前輪31支持於下部,緩衝第1前輪31相對於上部之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移位。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係指前視車輛1時沿著頭管211之軸向之方向。
具體而言,第1緩衝器33包括第1下部33a與第1上部33b。第1前輪31被支持於第1下部33a。第1下部33a係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於其下端 支持有第1車輪軸314。第1車輪軸314支持第1前輪31。第1上部33b係以其一部分插入至第1下部33a之狀態配置於第1下部33a之上方。第1上部33b可於第1下部33a延伸之方向相對於第1下部33a相對移動。第1上部33b之上部固定於第1托架317。
第1緩衝器33係所謂之套筒伸縮式之緩衝器。第1下部33a與第1上部33b構成前後並列連結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藉此,抑制第1上部33b相對於第1下部33a之相對旋轉。
作為右緩衝裝置之一例之第2緩衝器34係將第2前輪32支持於下部,緩衝第2前輪32相對於上部之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移位。具體而言,第2緩衝器34包括第2下部34a與第2上部34b。第2前輪32支持於第2下部34a。第2下部34a係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於其下端側支持有第2車輪軸324。第2車輪軸324支持第2前輪32。第2上部34b係以其一部分插入至第2下部34a之狀態配置於第2下部34a之上方。第2上部34b可於第2下部34a延伸之方向上相對於第2下部34a相對移動。第2上部34b之上部固定於第2托架327。
第2緩衝器34係所謂之套筒伸縮式之緩衝器。第2下部34a與第2上部34b構成前後並列連結之2個套筒伸縮元件。藉此,抑制第2上部34b相對於第2下部34a之相對旋轉。
作為旋轉傳遞機構之一例之操舵力傳遞機構6係將與把手23之操作相對應之轉向軸60之旋轉傳遞至第1緩衝器33與第2緩衝器34,使第1緩衝器33與第2緩衝器34分別以第1中心軸Y1與第2中心軸Y2為中心轉動。
操舵力傳遞機構6配置於較第1前輪31與第2前輪32更上方。操舵力傳遞機構6包括操舵構件28作為輸入騎乘者之操舵力之構件。操舵構件28包括轉向軸60、及連結於轉向軸60之上部之把手23。轉向軸60係以其一部分插入至頭管211且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之方式配置,可 相對於頭管211旋轉。轉向軸60係伴隨騎乘者對把手23之操作而旋轉。
操舵力傳遞機構6除包括操舵構件28以外,亦包括第1傳遞板61、第2傳遞板62、第3傳遞板63、第1接頭64、第2接頭65、第3接頭66、連接桿67、第1托架317、及第2托架327。操舵力傳遞機構6係經由該等構件將騎乘者操作把手23之操舵力傳遞至第1托架317與第2托架327。
第1傳遞板61係配置於車寬方向中央,且無法相對於轉向軸60相對旋轉地被連結。第1傳遞板61係伴隨轉向軸60之旋轉而旋轉。
第2傳遞板62可相對於下述之連桿機構5之第1側構件53旋轉地被連結。第2傳遞板62固定於第1托架317。第2傳遞板62配置於第1托架317之下方。第2傳遞板62配置於第1傳遞板61之左方。
第3傳遞板63可相對於下述之連桿機構5之第2側構件54旋轉地被連結。第3傳遞板63係以第1傳遞板61為中心與第2傳遞板62左右對稱地配置。第3傳遞板63固定於第2托架327。第3傳遞板63配置於第2托架327之下方。
於第1傳遞板61之前部配置有第1接頭64。第1接頭64藉由大致上下方向之旋轉軸而可相對於第1傳遞板61旋轉地被支持。於第2傳遞板62之前部配置有第2接頭65。第2接頭65藉由大致上下方向之旋轉軸而可相對於第2傳遞板62旋轉地被支持。於第3傳遞板63之前部配置有第3接頭66。第3接頭66藉由大致上下方向之旋轉軸而可相對於第3傳遞板63旋轉地被支持。第1接頭64、第2接頭65、第3接頭66係於各自之前部包括前後方向之軸部。
連接桿67係沿車寬方向延伸地配置。連接桿67係於第1接頭64之前部、第2接頭65之前部、第3接頭66之前部,分別可相對於前後方向之軸部旋轉地被支持。
如此般構成之操舵力傳遞機構6係經由第1傳遞板61與第1接頭64將自操舵構件28傳遞之操舵力傳遞至連接桿67。藉此,連接桿67向左右方向之任一方向移位。傳遞至連接桿67之操舵力係自連接桿67經由第2傳遞板62與第2接頭65傳遞至第1托架317,並且自連接桿67經由第3傳遞板63與第3接頭66傳遞至第2托架327。藉此,第1托架317與第2托架327向連接桿67移位之方向旋轉。
於本例中,採用平行四節連桿(亦稱為平行四邊形連桿)方式之連桿機構5。
連桿機構5配置於較把手23更下方。連桿機構5連結於車體框架21之頭管211。連桿機構5係作為用以進行車輛1之傾斜動作之構成而包括第1橫向構件51(上橫向構件之一例)、第2橫向構件52(下橫向構件之一例)、第1側構件53(左側桿之一例)、及第2側構件54(右側桿之一例)。
又,關於連桿機構5,作為連接於第1側構件53之下方且與第1側構件53一併傾斜之構成,包括第1托架317與第1緩衝器33。進而,關於連桿機構5,作為連接於第2側構件54之下方且與第2側構件54一併傾斜之構成,包括第2托架327與第2緩衝器34。
第1橫向構件51沿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延伸。第1橫向構件51之中間部係藉由連接部C而連接於車體框架21(頭管211)。第1橫向構件51之中間部係可以於連接部C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中間上軸線之一例)為中心旋轉地支持於車體框架21。即便於轉向軸60伴隨把手23之旋轉而旋轉之情形時,第1橫向構件51亦不繞轉向軸60之旋轉軸線旋轉。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沿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延伸」,包括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傾斜地延伸,係指以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相比更接近於左右方向之傾斜度延伸。於本說明書中, 所謂「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係指與車輛1之前後方向一致之方向。於本說明書中,所謂「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包括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傾斜地延伸,係指以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相比更接近於前後方向之傾斜度延伸。
第1橫向構件51之左端部係藉由連接部D而連接於第2側構件54之上部。第2側構件54之上部藉由第1橫向構件51之左端部而於連接部D可以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為中心旋轉地被支持。第1橫向構件51之右端部係藉由連接部E而連接於第1側構件53之上部。第1側構件53之上部藉由第1橫向構件51之右端部而於連接部E可以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為中心旋轉地被支持。
第2橫向構件52沿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延伸。第2橫向構件52之中間部係藉由連接部F而連接於車體框架21(頭管211)。第2橫向構件52之中間部係於連接部F可以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中間下軸線之一例)為中心旋轉地支持於車體框架21。於連接部F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係與於連接部C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平行。即便於轉向軸60伴隨把手23之旋轉而旋轉之情形時,第2橫向構件52亦不繞轉向軸60之旋轉軸線旋轉。
第2橫向構件52之左端部係藉由連接部G而連接於第2側構件54之下部。第2側構件54之下部藉由第2橫向構件52之左端部而於連接部G可以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為中心旋轉地被支持。第2橫向構件52之右端部係藉由連接部H而連接於第1側構件53之下部。第1側構件53之下部藉由第2橫向構件52之右端部而於連接部H可以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為中心旋轉地被支持。
第1側構件53係配置於頭管211之左方,且與頭管211延伸之方向平行地延伸。第1側構件53配置於較第1前輪31與第1緩衝器33更上 方。第1側構件53係於其內部包括旋轉構件(未圖示)。旋轉構件可繞第1中心軸Y1旋轉。旋轉構件之下部連結於第1托架317。因此,第1托架317藉由第1側構件53而可以第1中心軸Y1(左軸線之一例)為中心旋轉地被支持。
第2側構件54係配置於頭管211之右方,且與頭管211延伸之方向平行地延伸。第2側構件54配置於較第2前輪32與第2緩衝器34更上方。第2側構件54係於其內部包括旋轉構件(未圖示)。旋轉構件可繞第2中心軸Y2旋轉。旋轉構件之下部連結於第2托架327。因此,第2托架327藉由第2側構件54而可以第2中心軸Y2(右軸線之一例)為中心旋轉地被支持。
如此,第1橫向構件51、第2橫向構件52、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係以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且第1側構件53與第2側構件54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的方式連結。
圖4係用以說明車輛1之操舵動作之圖,為使車輛1轉向之狀態之車輛前部之俯視圖。以透視車體外殼22之狀態圖示。
如圖4所示,若把手23向左右方向轉動,則操舵機構7之操舵力傳遞機構6進行動作,而進行操舵動作。若藉由把手23旋轉而轉向軸60旋轉,則伴隨轉向軸60之旋轉而第1傳遞板61旋轉。
例如,若轉向軸60沿圖4之箭頭T之方向旋轉,則伴隨第1傳遞板61之旋轉,連接桿67向左後方移動。此時,第1傳遞板61係藉由第1接頭64之大致上下方向之旋轉軸而相對於第1接頭64旋轉,連接桿67一面維持姿勢一面向左後方移動。伴隨連接桿67向左後方移動,第2傳遞板62與第3傳遞板63分別以第1側構件53與第2側構件54為中心沿箭頭T之方向旋轉。此時,第2傳遞板62係以第2接頭65之大致上下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相對於第2接頭65旋轉,第3傳遞板63係以第3接頭66之大致上下方向之旋轉軸為中心相對於第3接頭66旋轉。
若第2傳遞板62與第3傳遞板63沿箭頭T之方向旋轉,則第1托架317與第2托架327沿箭頭T之方向旋轉。若第1托架317與第2托架327沿箭頭T之方向旋轉,則第1前輪31經由第1緩衝器33而以第1中心軸Y1(參照圖2)為中心旋轉,第2前輪32經由第2緩衝器34而以第2中心軸Y2(參照圖2)為中心旋轉。
圖5係自左側方觀察處於直立狀態之車輛1之前部所得之圖。以透視車體外殼22之狀態圖示。
第2橫向構件52包括前板狀構件522a與後板狀構件522b。前板狀構件522a與後板狀構件522b係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隔著頭管211。前板狀構件522a與後板狀構件522b係於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下,配置於較第1橫向構件51更下方且較第1緩衝器33與第2緩衝器34更上方。
圖6係用以說明車輛1之傾斜動作說明之圖,為使車輛1傾斜之狀態之車輛前部之前視圖。於車輛1之直立狀態下,車體框架21之上方UF與鉛垂上方U一致。於車輛1傾斜之狀態下,車體框架21之上方UF與鉛垂上方U不同。關於鉛垂下方D與車體框架21之下方DF亦同樣。
如圖6所示,伴隨連桿機構5之作動而車輛1向左右方向傾斜。所謂連桿機構5之作動,係指連桿機構5中之用以進行傾斜動作之各構件(第1橫向構件51、第2橫向構件52、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以各個連結點為軸相對旋轉,而連桿機構5之形狀發生變化。
於本例之連桿機構5中,例如,於直立狀態下前視時配置成大致長方形狀之第1橫向構件51、第2橫向構件52、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於車輛1傾斜之狀態下變形為大致平行四邊形。連桿機構5係藉由與第1橫向構件51、第2橫向構件52、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之相對之旋轉動作聯動地進行傾斜動作,而使第1前輪31與第2前輪32分別傾斜。
例如,若騎乘者使車輛1向左方傾斜,則頭管211相對於鉛垂方向而向左方傾斜。若頭管211傾斜,則第1橫向構件51以連接部C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旋轉,第2橫向構件52以連接部F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旋轉。如此一來,第1橫向構件51移動至較第2橫向構件52更左方,第1側構件53與第2側構件54保持與頭管211平行之狀態而相對於鉛垂方向傾斜。此時,第1側構件53與第2側構件54相對於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旋轉。伴隨如上所述之連桿機構5之變形,第1前輪31移位至較第2前輪32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方向(UF方向)。圖7係自車體框架21之左側方觀察向左方傾斜之狀態之車輛1之前部所得之圖。
反之,若騎乘者使車輛1向右方傾斜,則頭管211相對於鉛垂方向而向右方傾斜。若頭管211傾斜,則第1橫向構件51以連接部C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旋轉,第2橫向構件52以連接部F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旋轉。如此一來,第1橫向構件51移動至較第2橫向構件52更右方,第1側構件53與第2側構件54保持與頭管211平行之狀態而相對於鉛垂方向傾斜。此時,第1側構件53與第2側構件54相對於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旋轉。伴隨如上所述之連桿機構5之變形,第2前輪32移位至較第1前輪31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方向(UF方向)。
傾斜動作時,連接桿67相對於第1接頭64、第2接頭65、及第3接頭66之前後方向之軸部分別旋轉。藉此,即便車輛1傾斜,連接桿67亦保持相對於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平行之姿勢。
圖8係放大表示第2橫向構件52之一部分之構成之圖。如圖8(a)所示,第2橫向構件52之前板狀構件522a係與左連結塊523a及右連結塊523b一體地成形。於前板狀構件522a,於左連結塊523a與右連結塊523b之間形成有構成連接部F之一部分之貫通孔。於左連結塊523a之左方形成有構成連接部G之一部分之貫通孔。於右連結塊523b之右方形成有構成連接部H之一部分之貫通孔。於左連結塊523a與右連結塊 523b之各前端面,藉由適當之緊固構件固定後板狀構件522b。
如圖8(b)所示,於左連結塊523a之下部形成有隨著朝向上部而前後方向之寬度變窄之左凹部524a。同樣地,於右連結塊523b之下部形成有隨著朝向上部而前後方向之寬度變窄之右凹部524b。
於左連結塊523a之下部形成有左接觸面525a。左接觸面525a與左凹部524a連續,並且形成為至少一部分於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下朝向左方。於右連結塊523b之下部形成有右接觸面525b。右接觸面525b與右凹部524b連續,並且形成為至少一部分於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下朝向右方。
圖9(a)係放大表示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之情形時之連桿機構5之狀態之前視圖。形成於左連結塊523a之左接觸面525a係與第1側構件53隔開間隔地對向。形成於右連結塊523b之右接觸面525b係與第2側構件54隔開間隔地對向。左接觸面525a與右接觸面525b係與於連接部F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平行地延伸的面。
圖9(b)係放大表示車體框架21向左方傾斜之情形時之連桿機構5之狀態之前視圖。隨著頭管211向左方傾斜,形成於左連結塊523a之左接觸面525a向第1側構件53接近。若頭管211進一步向左方傾斜,則左接觸面525a接觸於第1側構件53。將於第1側構件53左接觸面525a接觸之部位表示為左接觸部53a。
藉此,第2橫向構件52可相對於頭管211以連接部F為中心左旋轉之範圍受限制。由於第2橫向構件52經由第1側構件53與第2側構件54而與第1橫向構件51連結,故第1橫向構件51可相對於頭管211以連接部C為中心左旋轉之範圍亦受限制。
雖省略圖示,但隨著頭管211向右方傾斜,形成於右連結塊523b之右接觸面525b向第2側構件54接近。若頭管211進一步向右方傾斜,則右接觸面525b接觸於第2側構件54。於圖9(b)中,將於第2側構件54 右接觸面525b接觸之部位表示為右接觸部54a。此時,左連結塊523a與第1側構件53隔開間隔地對向。
藉由右接觸面525b與第2側構件54之接觸,第2橫向構件52可相對於頭管211以連接部F為中心右旋轉之範圍受限制。由於第2橫向構件52經由第1側構件53與第2側構件54而與第1橫向構件51連結,故第1橫向構件51可相對於頭管211以連接部C為中心右旋轉之範圍亦受限制。
即,藉由設置於第2橫向構件52之左接觸面525a與設置於第1側構件53之左接觸部53a、及設置於第2橫向構件52之右接觸面525b與設置於第2側構件54之右接觸部54a,構成傾斜限制機構8。傾斜限制機構8限制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相對於頭管211之可旋轉範圍。藉此,可自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向左右方向傾斜之範圍受限制。
圖10(a)係放大表示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之情形時之傾斜限制機構8之狀態的左側視圖。圖10(b)係放大表示車體框架向左方傾斜之情形時之傾斜限制機構8之狀態的左側視圖。圖10(a)所示之狀態與圖9(a)所示之狀態相對應。圖10(b)所示之狀態與圖9(b)所示之狀態相對應。
即,如圖10(b)所示,設置於第2橫向構件52之左接觸面525a與設置於第1側構件53之左接觸部53a係於自側方觀察車體框架21時與第1側構件53重疊之位置接觸。
雖省略圖示,但同樣地,設置於第2橫向構件52之右接觸面525b與設置於第2側構件54之右接觸部54a係於自側方觀察車體框架21時與第2側構件54重疊之位置接觸。
圖11係自下方觀察處於圖9(b)與圖10(b)之狀態之第2橫向構件52之一部分與第1側構件53所得的圖。左接觸面525a包括平面。雖省略圖示,但右接觸面525b亦同樣地包括平面。左接觸部53a包括朝向左 接觸面525a突出之凸部。雖省略圖示,但右接觸部54a亦同樣地包括朝向右接觸面525b突出之凸部。再者,第1側構件53與第2側構件54形成為圓柱狀。因此,左接觸部53a不用實施特別之加工而包括朝向左接觸面525a突出之凸部。右接觸部54a亦同樣地,不用實施特別之加工而包括朝向右接觸面525b突出之凸部。另一方面,形成於第2橫向構件52之左接觸面525a與右接觸面525b為可與凸部接觸之面即可。因此,左接觸面525a與右接觸面525b無需實施特別之加工而可簡單地構成。再者,並非要求為平面,亦可為彎曲之面。
如參照圖8至圖11進行說明般,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包括限制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8。傾斜限制機構8包括設置於第2橫向構件52之左接觸面525a(第1接觸部之一例)與右接觸面525b(第1接觸部之一例)、設置於第1側構件53之左接觸部53a(第2接觸部之一例)、及設置於第2側構件54之右接觸部54a(第2接觸部之一例)。藉由左接觸面525a與左接觸部53a接觸,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可向右方旋轉之範圍(車體框架21向左方傾斜)受限制。藉由右接觸面525b與右接觸部54a接觸,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可向左方旋轉之範圍(車體框架21向右方傾斜)受限制。左接觸面525a與左接觸部53a係於自側方觀察車體框架21時與第1側構件53重疊之位置接觸。右接觸面525b與右接觸部54a係於自側方觀察車體框架21時與第2側構件54重疊之位置接觸。
根據如上所述之構成,傾斜限制機構8設置於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與支持該等可旋轉之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之間。左接觸面525a與左接觸部53a接觸之位置、及右接觸面525b與右接觸部54a接觸之位置係第1側構件53與第2側構件54之側方。由於無需使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直接接觸,故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提高。而且,由於左接觸面525a 與左接觸部53a接觸之位置、及右接觸面525b與右接觸部54a接觸之位置係第1側構件53與第2側構件54之側方,故容易避免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之可動範圍與傾斜限制機構8之干涉。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與2個前輪3之車輛1設置限制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8,亦可確保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可抑制配置於較2個前輪3更上方之轉向軸60之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中,第2橫向構件52包括前板狀構件522a、左連結塊523a、及右連結塊523b。作為基部之一例之前板狀構件522a支持於第1側構件53、第2側構件54、及車體框架21(頭管211)。作為延長部之一例之左連結塊523a與右連結塊523b係自側方觀察車體框架21時位於較前板狀構件522a更後方,且與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重疊。左接觸面525a形成於左連結塊523a。右接觸面525b形成於右連結塊523b。
根據如上所述之構成,左接觸面525a與左接觸部53a接觸之位置、及右接觸面525b與右接觸部54a接觸之位置係第1側構件53與第2側構件54之側方。由於無需使第2橫向構件52之前板狀構件522a與第1橫向構件51直接接觸,故第1橫向構件51與前板狀構件522a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較高。而且,由於可縮小傾斜限制機構8之構造,故容易避免第1橫向構件51與前板狀構件522a之可動範圍與傾斜限制機構8之干涉。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與2個前輪3之車輛1設置限制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8,亦可更容易確保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可更容易抑制配置於較2個前輪3更上方之轉向軸60之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左接觸面525a與左接觸部53a接觸之位置、及右接觸面525b與右 接觸部54a接觸之位置係自前方觀察車體框架21時與第2橫向構件52之前板狀構件522a重疊之位置。
根據如上所述之構成,左接觸面525a與左接觸部53a接觸之位置、及右接觸面525b與右接觸部54a接觸之位置係自側方觀察車體框架21時與第1側構件53及第2側構件54重疊且自前方觀察車體框架21時與第2橫向構件52之前板狀構件522a重疊的位置。由於無需使第2橫向構件52之前板狀構件522a與第1橫向構件51直接接觸,故第1橫向構件51與前板狀構件522a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較高。而且,可抑制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之可動範圍變大。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與2個前輪3之車輛1設置限制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8,亦可更容易確保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可容易抑制配置於較2個前輪3更上方之轉向軸60之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第2橫向構件52包括前板狀構件522a及後板狀構件522b。作為後基部之一例之後板狀構件522b設置於較作為前基部之一例之前板狀構件522a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左連結塊523a與右連結塊523b將前板狀構件522a與後板狀構件522b連結。
根據如上所述之構成,左連結塊523a與右連結塊523b具有提高第2橫向構件52之剛性之功能。傾斜限制機構8利用具有如上所述之功能之部位。因此,可縮小傾斜限制機構8之構造,容易避免第1橫向構件51與前板狀構件522a之可動範圍與傾斜限制機構8之干涉。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與2個前輪3之車輛1設置限制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8,亦可更容易確保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可更容易抑制配置於較2個前輪3更上方之轉向軸60之周圍 之構造之大型化。
左接觸面525a與左接觸部53a接觸之位置、及右接觸面525b與右接觸部54a接觸之位置係自前方觀察車體框架21時與第2橫向構件52之前板狀構件522a與後板狀構件522b重疊之位置。
根據如上所述之構成,由於無需使第2橫向構件52之前板狀構件522a與第1橫向構件51直接接觸,故第1橫向構件51與前板狀構件522a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較高。而且,可抑制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之可動範圍變大。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與2個前輪3之車輛1設置限制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8,亦可更容易確保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可更容易抑制配置於較2個前輪3更上方之轉向軸60之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左接觸面525a(第1左接觸部之一例)係第2橫向構件52相對於車體框架21沿自車體框架21之前方觀察為逆時針方向旋轉而接觸於左接觸部53a(第2左接觸部之一例)。右接觸面525b(第1右接觸部之一例)係第2橫向構件52相對於車體框架21沿自車體框架21之前方觀察為順時針方向旋轉而接觸於右接觸部54a(第2右接觸部之一例)。
若於左接觸面525a與左接觸部53a接觸之狀態或右接觸面525b與右接觸部54a接觸之狀態下第1前輪31或第2前輪32自路面承受荷重,則上述荷重亦傳遞至左接觸面525a與左接觸部53a或右接觸面525b與右接觸部54a。而且,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與2個前輪3之車輛中,使車體框架21向左方向傾斜並轉動時,施加於第1前輪31之荷重變大。又,使車體框架21向右方向傾斜並轉動時,施加於第2前輪32之荷重變大。第1前輪31所承受之荷重係由設置於靠近第1前輪31之第1側構件53之左接觸部53a、及設置於第2橫向構件52之左接觸面525a承受。第2前輪32所承受之荷重係由設置於靠近第2前輪32之第2側構 件54之右接觸部54a、及設置於第2橫向構件52之右接觸面525b承受。因此,可減小第1橫向構件51承受之荷重。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與2個前輪3之車輛1設置限制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8,亦可更容易確保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可更容易抑制配置於較2個前輪3更上方之轉向軸60之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與第1側構件53接觸之左接觸面525a、及與第2側構件54接觸之右接觸面525b係設置於第2橫向構件52。
若於左接觸面525a與左接觸部53a接觸之狀態或右接觸面525b與右接觸部54a接觸之狀態下第1前輪31或第2前輪32自路面承受荷重,則上述荷重亦傳遞至左接觸面525a與左接觸部53a、或右接觸面525b與右接觸部54a。由於在與第1前輪31及第2前輪32之距離較近之第2橫向構件52設置有左接觸面525a與右接觸面525b,故可減小第1橫向構件51承受之荷重。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與2個前輪3之車輛1設置限制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8,亦可更容易確保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可更容易抑制配置於較2個前輪3更上方之轉向軸60之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如圖9所示,左接觸面525a與右接觸面525b包括與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第2橫向構件52之旋轉軸線平行之面。
若於左接觸面525a與左接觸部53a接觸之狀態下,或於右接觸面525b與右接觸部54a接觸之狀態下,第1前輪31或第2前輪32自路面承受荷重,則該荷重亦傳遞至左接觸面525a與左接觸部53a、或右接觸面525b與右接觸部54a。根據上述之構成,可為簡單之構造,且可確實地承受該荷重。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兩個前輪 3之車輛1設置限制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可旋轉範圍的傾斜限制機構8,亦可更容易地確保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且可更容易地抑制配置於較兩個前輪3更靠上方之轉向軸60之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左接觸面525a與右接觸面525b包括平面。左接觸部53a與右接觸部53b分別包括朝向左接觸面525a與右接觸面525b突出之凸部。設置於左接觸部53a之凸部可與設置在左接觸面525a之平面接觸。設置於右接觸部53b之凸部可與設置於右接觸面525b之平面接觸。再者,該平面亦可為於可與該凸部接觸之範圍內包括彎曲之部分。
若於左接觸面525a與左接觸部53a接觸之狀態下,或於右接觸面525b與右接觸部54a接觸之狀態下,第1前輪31或第2前輪32自路面承受荷重,則該荷重亦傳遞至左接觸面525a與左接觸部53a、或右接觸面525b與右接觸部54a。根據上述之構成,可為簡單之構造,且可確實地承受該荷重。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21及兩個前輪3之車輛1設置限制第1橫向構件51及第2橫向構件5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可旋轉範圍的傾斜限制機構8,亦可更容易地確保第1橫向構件51與第2橫向構件52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且可更容易地抑制配置於較兩個前輪3更靠上方之轉向軸60之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再者,包括左接觸面525a之第2橫向構件52與包括左接觸部53a之第1側構件53係經由單一之軸承(連接部G)而連結之兩個構件。同樣地,包括右接觸面525b之第2橫向構件52與包括右接觸部54a之第2側構件54係經由單一之軸承(連接部H)而連結之兩個構件。因此,各構件之形狀或構件彼此之組裝之尺寸誤差之影響難以及於左接觸面525a與左接觸部53a之抵接點、及右接觸面525b與右接觸部54a。因此,可精度良好地進行車體框架之傾斜限制角度之調整或管理。
[第2實施形態]
參照圖12至圖16對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車輛1001進行說明。
車輛1001包括車輛本體部1002、前輪1003及後輪1004。車輛本體部1002主要包括車體框架1021、車體外殼1022、把手1023、座部1024及動力單元1025。
車體框架1021支持動力單元1025或座部1024等。動力單元1025包括引擎或電動馬達等動力源、及變速器裝置等。於圖12中,車體框架1021係由虛線表示。
車體框架1021包括頭管1211、前框架1212、及後框架1213。頭管1211配置於車輛之前部。於頭管1211之周圍配置有連桿機構1005。
於頭管1211,旋轉自如地插入有轉向軸1060。轉向軸1060係沿上下方向延伸。第1貫通部1211a及第2貫通部1211b係自頭管1211以貫通連桿機構1005之方式向前方突出。
於轉向軸1060之上端,安裝有把手1023。前框架1212係自前端向後方向下方傾斜。後框架1213支持座部1024及尾燈。
車體框架1021由車體外殼1022覆蓋。車體外殼1022包括前外殼1221、前擋泥板1223及後擋泥板1224。
前外殼1221位於座部1024之前方。前外殼1221覆蓋頭管1211及連桿機構1005。
前擋泥板1223分別配置於左右一對前輪1003之上方。前擋泥板1223配置於前外殼1221之下方。後擋泥板1224配置於後輪1004之上方。
前輪1003位於較頭管1211及連桿機構1005更靠下方。前輪1003配置於前外殼1221之下方。
圖13係表示已卸除車體外殼1022之狀態下之車輛1001之整體前視圖。車輛1001包括把手1023、轉向軸1060、頭管1211、左右一對前輪1003、及連桿機構1005。連桿機構1005配置於頭管1211之周圍。連 桿機構1005可旋轉地安裝於頭管1211。
前輪1003包括並列配置於車體框架1021之左右方向之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作為左前輪之一例之第1前輪1031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配置於左側。於第1前輪1031之上方,配置有第1前擋泥板1223a。作為右前輪之一例之第2前輪1032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配置於右側。於第2前輪1032之上方,配置有第2前擋泥板1223b。第1前輪1031與第2前輪1032係相對於車寬方向中央左右對稱地配置。
第1前輪1031連接於第1緩衝器1033。第1前輪1031連接於第1緩衝器1033之下部。第1前輪1031可以車輪軸1311為中心旋轉。車輪軸1311沿車寬方向延伸。第1前輪1031可以第1中心軸1312為中心旋轉。藉由第1前輪1031以第1中心軸1312為中心進行轉動,而使車輛1001變更前進方向。
第2前輪1032連接於第2緩衝器1034。第2前輪1032連接於第2緩衝器1034之下部。第2前輪1032可以車輪軸1321為中心旋轉。車輪軸1321沿車寬方向延伸。第2前輪1032可以第2中心軸1322為中心旋轉。藉由第2前輪1032以第2中心軸1322為中心進行轉動,而使車輛1001變更前進方向。
作為左緩衝裝置之一例之第1緩衝器1033於下部支持第1前輪1031,且緩衝第1前輪1031相對於上部之於車體框架1021之上下方向之移位。具體而言,第1緩衝器1033包括第1下部1033a及第1上部1033b。第1前輪1031由第1下部1033a支持。第1下部1033a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於其下端支持第1車輪軸1311。第1車輪軸1311支持第1前輪1031。第1上部1033b係以其一部分插入至第1下部1033a之狀態配置於第1下部1033a之上方。第1上部1033b可於第1下部1033a延伸之方向相對於第1下部1033a相對移動。第1上部1033b之上部固定於第1托架1355。
第1緩衝器1033為所謂套筒伸縮式之緩衝器。第1下部1033a及第1上部1033b構成於前後並列連結之兩個套筒伸縮元件。藉此,第1上部1033b相對於第1下部1033a之相對旋轉被抑制。
作為右緩衝裝置之一例之第2緩衝器1034將第2前輪1032支持於下部,且緩衝第2前輪1032相對於上部之於車體框架1021之上下方向之移位。具體而言,第2緩衝器1034包括第2下部1034a及第2上部1034b。第2前輪1032由第2下部1034a支持。第2下部1034a係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於其下端側支持第2車輪軸1321。第2車輪軸1321支持第2前輪1032。第2上部1034b係以其一部分插入至第2下部1034a之狀態,配置於第2下部1034a之上方。第2上部1034b可於第2下部1034a延伸之方向相對於第2下部1034a相對移動。第2上部1034b之上部固定於第2托架1327。
第2緩衝器1034為所謂套筒伸縮式之緩衝器。第2下部1034a及第2上部1034b構成於前後並列連結之兩個套筒伸縮元件。藉此,第2上部1034b相對於第2下部1034a之相對旋轉被抑制。
作為旋轉傳遞機構之一例之連接桿1006係將與把手1023之操作相對應之轉向軸1060之旋轉傳遞至第1緩衝器1033及第2緩衝器1034,而使第1緩衝器1033及第2緩衝器1034分別以第1中心軸1312及第2中心軸1322為中心進行轉動。
連桿機構1005配置於較把手1023更靠下方。連桿機構1005連結於車體框架1021之頭管1211。連桿機構1005包括上橫向構件1051、下橫向構件1052、第1側桿1053(左側桿之一例)、及第2側桿1054(右側桿之一例)作為用以進行車輛1001之傾斜動作之構成。
又,連桿機構1005包括第1托架1335及第1緩衝器1033作為連接於第1側桿1053之下方並與第1側桿1053一併傾斜之構成。進而,連桿機構1005包括第2托架1326及第2緩衝器1034作為連接於第2側桿1054 之下方並與第2側桿1054一併傾斜之構成。
上橫向構件1051沿車體框架1021之左右方向延伸。上橫向構件1051設置於較頭管1211更靠前方。上橫向構件1051之中間部係藉由中間連接部1511而連接於車體框架1021(頭管1211)。上橫向構件1051之中間部能以於中間連接部1511沿車體框架10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中間上軸線之一例)為中心旋轉地支持於車體框架1021。即便於轉向軸1060隨著把手1023之旋轉而旋轉之情形時,上橫向構件1051亦不繞轉向軸1060之旋轉軸線旋轉。
具體而言,如圖14所示,於上橫向構件1051之中間部設置有第1貫通孔1513,供自頭管1211延伸之第1貫通部1211a貫通。藉此構成中間連接部1511。
如圖13所示,上橫向構件1051之左端部係藉由側方連接部1512而連接於第2側桿1054之上部。第2側桿1054之上部係藉由上橫向構件1051之左端部,而可以於側方連接部1512沿車體框架10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為中心旋轉地被支持。上橫向構件1051之右端部係藉由側方連接部1512而連接於第1側桿1053之上部。第1側桿1053之上部係藉由上橫向構件1051之右端部,而可以於側方連接部1512沿車體框架10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為中心旋轉地被支持。
下橫向構件1052係沿車體框架1021之左右方向延伸。下橫向構件1052之中間部係藉由中間連接部1521而連接於車體框架1021(頭管1211)。下橫向構件1052之中間部可以於中間連接部1521沿車體框架10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中間下軸線之一例)為中心旋轉地支持於車體框架1021。於中間連接部1521沿車體框架10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係與於中間連接部1511沿車體框架10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平行。即便於轉向軸1060隨著把手1023之旋轉而旋轉之情形時,下橫向構件1052亦不會繞轉向軸1060之旋轉軸線旋轉。
具體而言,如圖14所示,於下橫向構件1052之中間部設置有第2貫通孔1523,供自頭管1211延伸之第2貫通部1211b貫通。藉此構成中間連接部1521。
圖15係沿圖14中之線XV-XV之剖面圖。圖14係沿圖15中之線XIV-XIV之剖面圖。由該等圖可知,下橫向構件1052包括前板狀構件1052a、後板狀構件1052b、左連結塊1524a、及右連結塊1524b。前板狀構件1052a與後板狀構件1052b係藉由左連結塊1524a與右連結塊1524b而連結。左連結塊1524a配置於較頭管1211更靠左方。右連結塊1524b配置於較頭管1211更靠右方。
左連結塊1524a包括左接觸面1525a。左接觸面1525a係於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下其至少一部分朝向右方,且與頭管211隔開間隔而對向。右連結塊1524b包括右接觸面525b。右接觸面525b係於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其至少一部分朝向左方,且與頭管211隔開間隔而對向。
如圖15所示,左接觸面1525a及右接觸面1525b包括與沿車體框架10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下橫向構件1052之旋轉軸平行之面。
如圖13所示,下橫向構件1052之左端部係藉由側方連接部1522而連接於第2側桿1054之下部。第2側桿1054之下部係藉由下橫向構件1052之左端部,而可以於側方連接部1522沿車體框架10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為中心旋轉地被支持。下橫向構件1052之右端部係藉由側方連接部1522而連接於第1側桿1053之下部。第1側桿1053之下部係藉由下橫向構件1052之右端部,而可以於側方連接部1522沿車體框架10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旋轉軸線為中心旋轉地被支持。
第1側桿1053係配置於頭管1211之左方,且與頭管1211延伸之方向平行地延伸。第1側桿1053配置於較第1前輪1031及第1緩衝器1033更靠上方。第1側桿1053於其內部包括旋轉構件(未圖示)。旋轉構件 可繞第1中心軸1312旋轉。旋轉構件之下部連結於第1托架1335。因此,第1托架1335係藉由第1側桿1053,可以第1中心軸1312(左軸線之一例)為中心旋轉地被支持。
第2側桿1054係配置於頭管1211之右方,且與頭管1211延伸之方向平行地延伸。第2側桿1054配置於較第2前輪1032及第2緩衝器1034更靠上方。第2側桿1054於其內部包括旋轉構件(未圖示)。旋轉構件可繞第2中心軸1322旋轉。旋轉構件之下部連結於第2托架1326。因此,第2托架1326係藉由第2側桿1054,可以第2中心軸1322(右軸線之一例)為中心旋轉地被支持。
如此,上橫向構件1051、下橫向構件1052、第1側桿1053、及第2側桿1054係以如下方式連結: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且第1側桿1053與第2側桿1054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
圖16係用以說明車輛1001之傾斜動作之圖,且為使車輛1001傾斜之狀態之車輛前部之前視圖。於車輛1001之直立狀態下,車體框架1021之上方UF與鉛垂上方U一致。於車輛1001傾斜之狀態下,車體框架1021之上方UF與鉛垂上方U不同。對於鉛垂下方D與車體框架1021之下方DF亦相同。
如圖16所示,車輛1001隨著連桿機構1005之作動而向左右方向傾斜。所謂連桿機構1005之作動意指用以進行連桿機構1005之傾斜動作之各構件(上橫向構件1051、下橫向構件1052、第1側桿1053、及第2側桿1054)以各自之連結點為軸相對旋轉,而使連桿機構1005之形狀變化。
於本例之連桿機構1005中,例如於在直立狀態下前視時配置為大致長方形狀之上橫向構件1051、下橫向構件1052、第1側桿1053、及第2側桿1054係於車輛1001傾斜之狀態下變形為大致平行四邊形。 連桿機構1005係與上橫向構件1051、下橫向構件1052、第1側桿1053、及第2側桿1054之相對之旋轉動作聯動而進行傾斜動作,藉此,使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分別傾斜。
例如若騎乘者使車輛1001向左方傾斜,則頭管1211相對於鉛垂方向朝左方傾斜。若頭管1211傾斜,則上橫向構件1051以中間連接部1511為中心相對於頭管1211旋轉,下橫向構件1052以中間連接部1521為中心相對於頭管1211旋轉。於是,上橫向構件1051移動至較下橫向構件1052更靠左方,第1側桿1053及第2側桿1054以保持與頭管1211平行之狀態相對於鉛垂方向傾斜。此時,第1側桿1053與第2側桿1054相對於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旋轉。第1前輪1031隨著如上所述之連桿機構1005之變形而移位至較第2前輪1032更靠車體框架1021之上方向(UF方向),從而容許車輛1001之向左方之傾斜。
頭管1211隨著向左方傾斜,而接近圖15所示之形成於左連結塊1524a之左接觸面1525a。若頭管1211進而向左方傾斜,則接觸於左接觸面1525a。將於頭管1211與左接觸面1525a接觸之部位表示為左接觸部1211c。
藉此,得以限制下橫向構件1052可相對於頭管1211以中間連接部1521為中心右旋轉之範圍。下橫向構件1052係經由第1側桿1053及第2側桿1054而與上橫向構件1051連結,故而亦得以限制上橫向構件1051可相對於頭管211以中間連接部1511為中心右旋轉之範圍。
相反,若騎乘者使車輛1001向右方傾斜,則頭管1211相對於鉛垂方向朝右方傾斜。若頭管1211傾斜,則上橫向構件1051以中間連接部1511為中心相對於頭管1211旋轉,下橫向構件1052以中間連接部1521為中心相對於頭管1211旋轉。於是,上橫向構件1051移動至較下橫向構件1052更靠右方,第1側桿1053與第2側桿1054以保持與頭管1211平行之狀態,相對於鉛垂方向傾斜。此時,第1側桿1053與第2側桿1054 相對於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旋轉。隨著如上所述之連桿機構1005之變形,第2前輪1032移位至較第1前輪1031更靠車體框架1021之上方向(UF方向),從而容許車輛1001向右方之傾斜。
頭管1211隨著向右方傾斜,而接近圖15所示之形成於右連結塊1524b之右接觸面1525b。若頭管1211進而向右方傾斜,則接觸於右接觸面1525b。將於頭管1211與右接觸面1525b接觸之部位表示為右接觸部1211d。
藉此,得以限制下橫向構件1052可相對於頭管1211以中間連接部1521為中心左旋轉之範圍。下橫向構件1052係經由第1側桿1053及第2側桿1054而與上橫向構件1051連結,故而亦得以限制上橫向構件1051可相對於頭管211以中間連接部1511為中心左旋轉之範圍。
即,藉由設置於下橫向構件1052之左接觸面1525a與設置於頭管1211之左接觸部1211c、及設置於下橫向構件1052之右接觸面1525b與設置於頭管1211之右接觸部1211d,而構成傾斜限制機構1008。傾斜限制機構1008限制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相對於頭管211之可旋轉範圍。藉此,得以限制車體框架1021自直立狀態向左右方向之可傾斜範圍。
再者,如圖14所示,設置於下橫向構件1052之左接觸面1525a與設置於頭管1211之左接觸部1211c係於自側方觀察車體框架1021時,於與頭管1211重疊之位置接觸。
雖然省略圖示,但同樣地,設置於下橫向構件1052之右接觸面1525b與設置於頭管1211之右接觸部1211d係於自側方觀察車體框架1021時,於與頭管1211重疊之位置接觸。
如參照圖14及圖15所說明般,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001包括限制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相對於車體框架1021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1008。傾斜限制機構1008包括設置於下橫向構件1052 之左接觸面1525a與右接觸面1525b(第1接觸部之一例)、設置於頭管1211之左接觸部1211c(第2接觸部之一例)、及設置於頭管1211之右接觸部1211d(第2接觸部之一例)。藉由左接觸面1525a與左接觸部1211c接觸,而得以限制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可向右方旋轉之範圍(車體框架1021之向左方之傾斜)。藉由右接觸面1525b與右接觸部1211d接觸,而限制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可向左方旋轉之範圍(車體框架1021之向右方之傾斜)。左接觸面1525a與左接觸部1211c係於自側方觀察車體框架1021時,於與頭管1211重疊之位置接觸。右接觸面1525b與右接觸部1211d係於自側方觀察車體框架1021時,於與頭管1211重疊之位置接觸。
根據此種構成,傾斜限制機構1008係設置於上橫向構件1051及下橫向構件1052與可旋轉地支持該等之頭管1211之間。左接觸面1525a與左接觸部1211c接觸之位置、及右接觸面1525b與右接觸部1211d接觸之位置為頭管1211之側方。無需使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直接接觸,故而上橫向構件1051與第2橫向構件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提高。並且,左接觸面1525a與左接觸部1211c接觸之位置、及右接觸面1525b與右接觸部1211d接觸之位置為頭管1211之側,故而容易避免上橫向構件1051及下橫向構件1052之可動範圍與傾斜限制機構1008之干涉。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1021及兩個前輪1003之車輛1001設置限制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相對於車體框架1021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1008,亦可確保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且可抑制配置於較兩個前輪1003更靠上方之轉向軸1060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於本實施形態之車輛1001中,下橫向構件1052包括前板狀構件1052a、左連結塊1524a、及右連結塊1524b。作為基部之一例之前板狀構件1052a支持於第1側桿1053、第2側桿1054、及車體框架1021(頭 管1211)。作為延長部之一例之左連結塊1524a及右連結塊1524b係於自側方觀察車體框架1021時,位於較前板狀構件1052a更靠後方,且與頭管1211及頭管1211重疊。左接觸面1525a形成於左連結塊1524a。右接觸面1525b形成於右連結塊1524b。
根據此種構成,左接觸面1525a與左接觸部1211c接觸之位置、及右接觸面1525b與右接觸部1211d接觸之位置為頭管1211之側方。無需使下橫向構件1052之前板狀構件1052a直接接觸於上橫向構件1051,故而上橫向構件1051與前板狀構件1052a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較高。並且,可使傾斜限制機構1008之構造變小,故而容易避免上橫向構件1051及前板狀構件1052a之可動範圍與傾斜限制機構1008之干涉。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1021及兩個前輪1003之車輛1001設置限制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相對於車體框架1021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1008,亦可更容易地確保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且可更容易地抑制配置於較兩個前輪1003更靠上方之轉向軸1060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左接觸面1525a與左接觸部1211c接觸之位置、及右接觸面1525b與右接觸部1211d接觸之位置為自前方觀察車體框架1021時與下橫向構件1052之前板狀構件1052a重疊之位置。
根據此種構成,左接觸面1525a與左接觸部1211c接觸之位置、及右接觸面1525b與右接觸部1211d接觸之位置為自側方觀察車體框架1021時與頭管1211重疊、且自前方觀察車體框架1021時與下橫向構件1052之前板狀構件1052a重疊之位置。無需使下橫向構件1052之前板狀構件1052a直接接觸於上橫向構件1051,故而上橫向構件1051與前板狀構件1052a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較高。並且,可抑制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之可動範圍變大。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1021及兩個前輪1003之車輛1001設置限制上橫向構件1051 與下橫向構件1052相對於車體框架1021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1008,亦可更容易地確保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且可更容易地抑制配置於較兩個前輪1003更靠上方之轉向軸1060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下橫向構件1052包括前板狀構件1052a及後板狀構件1052b。作為後基部之一例之後板狀構件1052b設置於較作為前基部之一例之前板狀構件1052a更靠車體框架10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左連結塊1524a與右連結塊1524b係將前板狀構件1052a與後板狀構件1052b連結。
根據此種構成,左連結塊1524a及右連結塊1524b具有提高下橫向構件1052之剛性之功能。傾斜限制機構1008係利用具有此種功能之部位。因此,可使傾斜限制機構1008之構造變小,且容易避免上橫向構件1051及前板狀構件1052a之可動範圍與傾斜限制機構1008之干涉。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1021及兩個前輪1003之車輛1001設置限制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相對於車體框架1021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1008,亦可更容易地確保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且可更容易地抑制配置於較兩個前輪1003更靠上方之轉向軸1060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左接觸面1525a與左接觸部1211c接觸之位置、及右接觸面1525b與右接觸部1211d接觸之位置為自前方觀察車體框架1021時下橫向構件1052之前板狀構件1052a與後板狀構件1052b重疊之位置。
根據此種構成,無需使下橫向構件1052之前板狀構件1052a直接接觸於上橫向構件1051,故而上橫向構件1051與前板狀構件1052a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較高。並且,可抑制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之可動範圍變大。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1021及兩個前輪1003之車輛1001設置限制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相對於車體框架1021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1008,亦可更容易 地確保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且可更容易地抑制配置於較兩個前輪1003更靠上方之轉向軸1060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與頭管1211接觸之左接觸面1525a、及與頭管1211接觸之右接觸面1525b係設置於下橫向構件1052。
若於左接觸面1525a與左接觸部1211c接觸之狀態下、或於右接觸面1525b與右接觸部1211d接觸之狀態下,第1前輪1031或第2前輪1032自路面承受荷重,則該荷重亦傳遞至左接觸面1525a與左接觸部1211c、或右接觸面1525b與右接觸部1211d。根據上述之構成,於與第1前輪1031及第2前輪1032之距離較近之下橫向構件1052設置左接觸面1525a及右接觸面1525b後,可使上橫向構件1051所承受之荷重變小。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1021及兩個前輪1003之車輛1001設置限制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相對於車體框架1021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1008,亦可更容易地確保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且可更容易地抑制配置於較兩個前輪1003更靠上方之轉向軸1060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左接觸面1525a與右接觸面1525b包括自上述車體框架1021之上下方向觀察時與沿車體框架10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下橫向構件1052之旋轉軸平行之面。
若於左接觸面1525a與左接觸部1211c接觸之狀態下、或於右接觸面1525b與右接觸部1211d接觸之狀態下,第1前輪1031或第2前輪1032自路面承受荷重,則該荷重亦傳遞至左接觸面1525a與左接觸部1211c、或右接觸面1525b與右接觸部1211d。根據上述之構成,雖然為簡單之構造,但可確實地承受該荷重。因此,即便於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1021及兩個前輪1003之車輛1001設置限制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相對於車體框架1021之可旋轉範圍之傾斜限制機構 1008,亦可更容易地確保上橫向構件1051與下橫向構件1052之形狀及配置之自由度,且可更容易地抑制配置於較兩個前輪1003更靠上方之轉向軸1060周圍之構造之大型化。
再者,包括左接觸面1525a之下橫向構件1052與包括左接觸部1221c之頭管1211為經由單一之軸承(中間連接部1521)而連結之兩個構件。同樣地,包括右接觸面1525b之下橫向構件1052與包括右接觸部1221d之頭管1221為經由單一之軸承(中間連接部1521)而連結之兩個構件。因此,各構件之形狀或構件彼此之組裝之尺寸誤差之影響難以涉及到左接觸面1525a與左接觸部1221c之抵接點、及右接觸面1525b與右接觸部1221d之抵接點。因此,可精度良好地進行車體框架之傾斜限制角度之調整或管理。
上述之實施形態係為了容易理解本發明,而非限定本發明。可知本發明可不脫離其主旨地進行變更、改良,並且於本發明中包括其等效物。
於上述之各實施形態中,傾斜限制機構之一部分設置於下橫向構件。然而,亦可追加於此或取代此,將相同之限制機構設置於上橫向構件。
於上述之各實施形態中,連桿機構包括上橫向構件及下橫向構件。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亦可包括3個以上之橫向構件。此情形時,將上下鄰接之任意一對橫向構件中之位於上方者設為上橫向構件,將位於下方者設為下橫向構件。即,亦可於上橫向構件之進而上方位置包括橫向構件。或,亦可於下橫向構件之進而下方位置包括橫向構件。
未要求上橫向構件及下橫向構件包括具備右端部、中間部、及左端部之單一構件。例如上橫向構件或下橫向構件亦可包括於車輛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並列之複數個構件。例如,上橫向構件或下橫向構件 亦可包括具備右端部及中間部之右橫向構件、以及具備左端部及中間部之左橫向構件。
於第1之實施形態之第2橫向構件52中,前板狀構件522a、左連結塊523a、及右連結塊523b係一體地成形,且作為與後板狀構件522b分開之構件。然而,前板狀構件522a、左連結塊523a、右連結塊523b、及後板狀構件522b亦可為各自分開之構件,亦可全部一體成形。左接觸面525a與右接觸面525b亦可形成為第2橫向構件52之一部分,作為分開之構件而提供者亦可被支持於第2橫向構件52。關於第2實施形態之下橫向構件1052亦相同。
又,於本說明書之實施形態中,設置於第2橫向構件之左接觸面525a與右接觸面525b為面形狀,但亦可將該等更換為突出之凸部。此情形時,左接觸面525a成為左接觸部525a,右接觸面525b成為右接觸部525b。進而,左接觸面525a與右接觸面525b係設置於第2橫向構件,但亦可將該等設置於第1橫向構件。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頭管係於車體框架中支持轉向軸之部位,其形狀及構成構件之種類並未限定。可由管材構成,亦可為包括左右複數個構件且自左右夾持轉向軸之構成。又,亦可為沿上下被分割且於上下複數個部位支持轉向軸之構成。
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中,右側桿、左側桿及頭管係設置於自側方觀察車體框架時重疊之位置。然而,自側方觀察車體框架時,頭管亦可相對於右側桿與左側桿設置於前後方向之不同之位置。又,右側桿與左側桿相對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傾斜角度亦可與頭管之傾斜角度不同。
本發明之車輛係包括可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車輛。後輪之數量並不限定於1個,亦可為2個。不論有無覆蓋車體框架21之車體外殼。關於動力源,並不限定於引擎,亦可為電動馬達。
於本說明書中,「平行」亦包括以±40°之範圍傾斜但作為構件不相交之2條直線。於本發明中,針對「方向」及「構件」等之「沿著」亦包括以±40°之範圍傾斜之情形。於本發明中,針對「方向」之「延伸」亦包括以±40°之範圍傾斜之情形。
於本說明書中,設置於接觸部之平面只是實施例之一例。平面亦可為彎曲之面。於本發明中,表示作較佳之例之形成於接觸部之面為可接觸於凸部之面,且不限定於平面。又,本發明未要求於接觸部設置面。亦可於第1接觸部及第2接觸部之兩者設置凸部。
再者,亦可將中間上軸線及中間下軸線統稱為中間軸線。亦可將設為上橫向構件之橫向構件統稱為橫向構件。亦可將右側桿及左側桿統稱為側桿。
本文中所使用之用語及表達係用於說明,而非用於限定性解釋。必須認識到亦不排除本文中所表示且表述之特徵事項之任何等效物,且亦容許本發明之所申請之範圍內之各種變化。
本發明係以多種不同之形態具體化而獲得者。本揭示應當視作提供本發明之原理之實施形態者。該等實施形態並非意圖將本發明限定於本文中所記載且/或圖示之較佳之實施形態,基於該瞭解,於本文中記載有多種圖示實施形態。
本文中記載有若干本發明之圖示實施形態。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本文中所記載之各種較佳之實施形態。本發明亦包括業者基於本揭示可辨別之包括均等之要素、修正、刪除、組合(例如遍及各種實施形態之特徵之組合)、改良及/或變更的所有實施形態。申請專利範圍之限定事項應基於該申請專利範圍內所使用之用語而廣義地解釋,且不應限定於本說明書或本案之申請過程中所記載之實施形態。此種實施形態應解釋為非排他性。例如於該揭示中,「較佳」或「良好」之類用語係非排他性者,其意味著「較佳但並不限定於此」或「良好但並 不限定於此」。
本申請案係基於2012年12月21日提出之日本專利申請2012-278878、及2013年9月30日提出之日本專利申請2013-205459者,其內容係以參照之形式併入文中。
8‧‧‧傾斜限制機構
21‧‧‧車體框架
51‧‧‧第1橫向構件
52‧‧‧第2橫向構件
53‧‧‧第1側構件
53a‧‧‧左接觸部
60‧‧‧轉向軸
211‧‧‧頭管
522a‧‧‧前板狀構件
522b‧‧‧後板狀構件
523a‧‧‧左連結塊
524a‧‧‧左凹部
525a‧‧‧左接觸面

Claims (9)

  1. 一種車輛,其包括:車體框架,其包含頭管;右前輪及左前輪,其等並列配置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右緩衝裝置,其將上述右前輪支持於下部,緩衝上述右前輪相對於上部之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移位;左緩衝裝置,其將上述左前輪支持於下部,緩衝上述右前輪相對於上部之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移位;連桿機構,其包含:右側桿,其可繞沿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延伸之右軸線旋轉地支持上述右緩衝裝置之上部;左側桿,其可繞與上述右軸線平行之左軸線旋轉地支持上述左緩衝裝置之上部;上橫向構件,其將上述右側桿之上部可旋轉地支持於右端部,將上述左側桿之上部可旋轉地支持於左端部,且中間部可繞沿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中間上軸線旋轉地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及下橫向構件,其將上述右側桿之下部可旋轉地支持於右端部,將上述左側桿之下部可旋轉地支持於左端部,且中間部可繞與上述中間上軸線平行之中間下軸線旋轉地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轉向軸,其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上述右側桿與上述左側桿之間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述頭管,上端部設置於較上述中間上軸線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且可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旋轉;把手,其設置於上述轉向軸之上端部;旋轉傳遞機構,其將對應於上述把手之操作之上述轉向軸之 旋轉傳遞至上述右緩衝裝置與上述左緩衝裝置;及傾斜限制機構,其限制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可旋轉範圍;且上述傾斜限制機構包含:第1接觸部,其設置於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之一者;及第2接觸部,其設置於上述右側桿、上述左側桿及上述頭管之至少一者;且藉由上述第1接觸部與上述第2接觸部接觸,而限制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之可旋轉範圍,自側方觀察上述車體框架時,上述第1接觸部與上述第2接觸部於與上述右側桿、上述左側桿及上述頭管之至少一者重疊之位置接觸。
  2. 如請求項1之車輛,其中設置有上述第1接觸部之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之一者包含:基部,其被支持於上述右側桿、上述左側桿及上述車體框架;及延長部,其自側方觀察上述車體框架時,位於較上述基部更後方或更前方,且與上述右側桿、上述左側桿及上述頭管之至少一者重疊;且上述第1接觸部形成於上述延長部。
  3. 如請求項1或2之車輛,其中自前方觀察上述車體框架時,上述第1接觸部與上述第2接觸部於與上述上橫向構件及上述下橫向構件之一者之上述基部重疊之位置接觸。
  4. 如請求項2或3之車輛,其中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之一者之上述基部包含: 前基部;及後基部,其設置於較上述前基部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且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之一者之上述延長部連結上述前基部與上述後基部,上述第1接觸部形成於上述延長部。
  5. 如請求項4之車輛,其中自前方觀察上述車體框架時,上述第1接觸部及上述第2接觸部於與上述上橫向構件及上述下橫向構件之一者之上述前基部及上述後基部重疊之位置接觸。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第2接觸部包含:第2右接觸部,其設置於上述右側桿之左側面;及第2左接觸部,其設置於上述左側桿之右側面;且上述第1接觸部包含:第1右接觸部,其與上述第2右接觸部接觸;及第1左接觸部,其與上述第2左接觸部接觸;上述第1左接觸部係以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之一者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自前方觀察上述車體框架時逆時針方向旋轉之方式與上述第2左接觸部接觸,上述第1右接觸部係以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之一者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自前方觀察上述車體框架時順時針方向旋轉之方式與上述第2右接觸部接觸。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第1接觸部形成於上述下橫向構件。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第1接觸部與上述第2接觸部之至少一者包含與上述中間上軸線及上述中間下軸線平行延伸之面。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車輛,其中上述第1接觸部與上述第2接觸部之一者包含朝向上述第1接觸部突出之凸部,上述第1接觸部與上述第2接觸部之另一者包含上述凸部可接觸之面。
TW102147691A 2012-12-21 2013-12-20 車輛 TWI5326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8878 2012-12-21
JP2013205459 2013-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3490A true TW201433490A (zh) 2014-09-01
TWI532628B TWI532628B (zh) 2016-05-11

Family

ID=50978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7691A TWI532628B (zh) 2012-12-21 2013-12-20 車輛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EP (1) EP2923934B1 (zh)
JP (1) JP6333733B2 (zh)
CN (1) CN104507791B (zh)
BR (1) BR112015014577B1 (zh)
ES (1) ES2610200T3 (zh)
MX (1) MX356332B (zh)
TW (1) TWI532628B (zh)
WO (1) WO20140982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30173B2 (ja) * 2015-03-18 2016-11-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揺動型車両
JP7253987B2 (ja) 2019-06-19 2023-04-07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リーン型車両及び車両用リーンユニット
TWI738397B (zh) * 2019-07-01 2021-09-01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傾斜車輛
JP7413181B2 (ja) * 2020-07-30 2024-01-15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前2輪型車両
JP7413182B2 (ja) * 2020-07-30 2024-01-15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前2輪型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37779A (ja) * 2001-05-21 2002-11-27 Abanteku:Kk 三輪車
TWI346067B (en) * 2003-12-19 2011-08-01 Piaggio & C Spa Four-wheeled vehicle
WO2009059099A2 (en) * 2007-10-31 2009-05-07 Vectrix Corporation Lockable tilt system for a three-wheeled vehicle
CN201151444Y (zh) * 2007-11-13 2008-11-19 浙江飞迪电动车有限公司 前三轮电动自行车
JP2010228551A (ja) * 2009-03-26 2010-10-14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JP5528870B2 (ja) * 2010-03-23 2014-06-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ント2輪式鞍乗型車両
CN201670311U (zh) * 2010-05-07 2010-12-15 于金君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
IT1401130B1 (it) * 2010-07-16 2013-07-12 Piaggio & C Spa Sistema di sospensione per motoveicoli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5007711A (es) 2015-09-07
EP2923934A4 (en) 2015-11-11
BR112015014577B1 (pt) 2021-07-13
BR112015014577A2 (pt) 2017-07-11
WO2014098223A1 (ja) 2014-06-26
JP6333733B2 (ja) 2018-05-30
CN104507791A (zh) 2015-04-08
ES2610200T3 (es) 2017-04-26
TWI532628B (zh) 2016-05-11
EP2923934A1 (en) 2015-09-30
CN104507791B (zh) 2017-04-05
MX356332B (es) 2018-05-24
JPWO2014098223A1 (ja) 2017-01-12
EP2923934B1 (en) 201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9447B (zh) 車輛
US9475535B2 (en) Vehicle
JP5941601B1 (ja) 車両
JP5536965B1 (ja) 車両
TWI620680B (zh) 車輛
TWI532628B (zh) 車輛
TWI530425B (zh) 車輛
TWI532629B (zh) 車輛
JP2017065529A (ja) 車両
JP6728019B2 (ja) 車両
TW201834911A (zh) 傾斜車輛
JP2017170930A (ja) 車両
EP3257732A1 (en) Vehicle
TW201532889A (zh) 車輛
OA17630A (en) Veh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