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4911A - 傾斜車輛 - Google Patents
傾斜車輛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834911A TW201834911A TW107107687A TW107107687A TW201834911A TW 201834911 A TW201834911 A TW 201834911A TW 107107687 A TW107107687 A TW 107107687A TW 107107687 A TW107107687 A TW 107107687A TW 201834911 A TW201834911 A TW 201834911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body frame
- vehicle body
- vehicle
- link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1/00—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60G21/02—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 B60G21/04—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 B60G21/05—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between wheels on the same axle but on different sides of the vehicle, i.e. the left and right wheel suspensions being interconnect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7/00—Means on vehicles for adjusting camber, castor, or toe-i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7—Motorcycles with three whe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8—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steering devices acting on two or more whe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suspension types
- B60G2200/10—Independent suspensions
- B60G2200/14—Independent suspensions with lateral arms
- B60G2200/144—Independent suspensions with lateral arms with two lateral arms forming a parallelogra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B62K19/32—Steering hea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對應於欲增大傾角之要求,並且亦抑制車體框架之大型化。 連桿機構5變更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相對位置而使車體框架21向傾斜車輛1之左方或右方傾斜。連桿機構5具備支持於連桿支持部212且包含後元件522之下橫向構件52。後元件522於較連桿支持部212更靠後方,能夠以下中間傾斜旋動軸LDI為中心旋動。車體框架21包含上框架213U、下框架213D、及連結框架213C。上框架213U與下框架213D分別以橫越後元件522之旋動範圍之上方與下方之方式自連桿支持部212向後方延伸。連結框架213C以將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作為長度方向之方式延伸,且於較後元件522更靠後方連結上框架213U與下框架213D。於自直立狀態下之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觀察時,連結框架213C之前緣213C1之大部分沿著上述長度方向延伸。
Description
本案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備能夠傾斜之車體框架及兩個前輪之傾斜車輛。
非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傾斜車輛具備車體框架、及沿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該傾斜車輛進而具備連桿機構。連桿機構以如下方式構成,即,於傾斜車輛之迴旋時,變更兩個前輪相對於車體框架之相對位置而使該車體框架向傾斜車輛之左方或右方傾斜。 連桿機構係所謂之平行四邊形方式之機構,具備上橫向構件、下橫向構件、左側構件、及右側構件。上橫向構件、下橫向構件、左側構件、及右側構件係以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且左側構件與右側構件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的方式連結。 下橫向構件配置於較上橫向構件更靠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車體框架具備支持連桿機構之連桿支持部。上橫向構件係能夠以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上旋動軸為中心旋動地支持於連桿支持部。下橫向構件係能夠以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下旋動軸為中心旋動地支持於連桿支持部。 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係於變更兩個前輪相對於車體框架之相對位置而使該車體框架向傾斜車輛之左方或右方傾斜時,一面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一面分別以上旋動軸與下旋動軸為中心旋動。 下橫向構件包含配置於較連桿支持部更靠前方之前元件、及配置於較連桿支持部更靠後方之後元件。 車體框架具備上框架與下框架。上框架係以橫越下橫向構件之後元件之旋動範圍之上方的方式,自連桿支持部向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下框架係以橫越下橫向構件之後元件之旋動範圍之下方的方式,自連桿支持部向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 車體框架具備連結框架。連結框架係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將上框架與下框架連結。連桿支持部之一部分、上框架之一部分、下框架之一部分、及連結框架係於自側方觀察傾斜車輛時,形成包圍下橫向構件之後元件之框構造。 [先前技術文獻]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Catalogo partidi ricambio, MP3 300 ie LT Mod. ZAPM64102, Piaggio公司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關於如上所述之傾斜車輛,有欲提高行駛速度並使車體框架之最大傾斜角(傾角)增大之要求。為了確保較大之傾角,必須增大連桿機構之可動範圍。 若欲於非專利文獻1所記載之傾斜車輛中對應於此種要求,則必須擴大以橫越下橫向構件之後元件之可動範圍之上方與下方之方式延伸的上框架與下框架之間隔。由此,包圍後元件之框構造變大。其結果,無法避免車體框架之大型化。 本案發明之目的在於,對應於欲增大傾角之要求,並且亦抑制車體框架之大型化。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案發明可採取之一態樣係一種傾斜車輛,其具備: 車體框架,其於向上述傾斜車輛之左右方向之左方迴旋時向左方傾斜,於向上述傾斜車輛之左右方向之右方迴旋時向右方傾斜; 左前輪及右前輪,其等沿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並排配置; 左懸架裝置,其支持左前輪; 右懸架裝置,其支持右前輪;及 連桿機構,其變更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相對位置而使上述車體框架向上述傾斜車輛之左方或右方傾斜; 上述連桿機構具備: 上橫向構件; 下橫向構件,其配置於較上述上橫向構件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下方; 左側構件,其配置於較上述左前輪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將上述左懸架裝置能夠以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左轉向軸線為中心旋動地支持;及 右側構件,其配置於較上述右前輪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將上述右懸架裝置能夠以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右轉向軸線為中心旋動地支持; 上述上橫向構件、上述下橫向構件、上述左側構件、及上述右側構件係以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且上述左側構件與上述右側構件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的方式連結, 上述車體框架具備支持上述連桿機構之連桿支持部, 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之至少一者具備: 前元件,其於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能夠以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旋動軸為中心旋動;及 後元件,其於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能夠以上述旋動軸為中心旋動; 上述車體框架進而具備: 上框架,其以橫越上述後元件之旋動範圍之上方之方式自上述連桿支持部向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 下框架,其以橫越上述後元件之旋動範圍之下方之方式自上述連桿支持部向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及 連結框架,其以將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作為長度方向之方式延伸,且於較上述後元件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將上述上框架與上述下框架連結;且 於自直立狀態下之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觀察時,上述連結框架之前緣之大部分沿著上述長度方向延伸。 本案之發明者等人獲得如下構思,即,藉由以連結上框架與下框架之連結框架之長度方向朝向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的方式配置,而可使連結框架靠近上橫向構件或下橫向構件之後元件而使包圍該後元件之框構造變小。藉由框構造變小,不僅可抑制車體框架之大型化,而且亦可提高框構造之剛性。本案之發明者等人發現,此種框構造亦能夠解決具備沿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並排排列之兩個前輪之傾斜車輛特有之問題。 於如上所述之具備兩個前輪之傾斜車輛中,存在作用於左前輪之力與作用於右前輪之力不同之情形。例如,左前輪接地之路面之狀態與右前輪接地之路面之狀態不同之情形。 例如,於對右前輪作用之阻力較對左前輪作用之阻力大之情形時,與通過左懸架裝置與左側構件之下部輸入至下橫向構件之左部之力相比,通過右懸架裝置與右側構件之下部輸入至下橫向構件之右部之力變大。其結果,自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觀察為順時針方向之力作用於下橫向構件。 另一方面,藉由反作用,與通過右側構件之上部輸入至上橫向構件之右部之力相比,通過左側構件之上部輸入至上橫向構件之左部之力變大。其結果,自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觀察為逆時針方向之力作用於上橫向構件。 即,對支持下橫向構件之連桿支持部之下部作用自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觀察為順時針方向之力,對支持上橫向構件之連桿支持部之上部作用自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觀察為逆時針方向之力。其結果,扭轉力作用於連桿支持部。 該扭轉力係以自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觀察為以連桿支持部為中心之逆時針方向之力的形式作用於自連桿支持部向後方延伸之上框架。另一方面,該扭轉力係以自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觀察為以連桿支持部為中心之順時針方向之力的形式作用於自連桿支持部向後方延伸之下框架。 本案之發明者等人發現,藉由利用以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為長度方向而延伸之連結框架將上框架與下框架連結,能夠抑制可能因如上所述之扭轉力而產生之上框架與下框架之撓曲。於不採取任何對策之情形時,可能因扭轉力而於上框架與下框架產生之撓曲之量係距離連桿支持部越遠則越大。因此,用以抑制撓曲之構造較理想為設置於儘可能靠近連桿支持部之位置。 根據上述構成,連結框架之沿著長度方向之前緣之大部分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因此,可使連結框架靠近上橫向構件或下橫向構件之後元件。因此,不僅可使包圍該後元件之框構造小型化,而且可抑制可能因作用於連桿支持部之扭轉力而產生於上框架與下框架之撓曲。其結果,亦可提高框構造之剛性。 因此,可對應於欲增大具備能夠傾斜之車體框架與兩個前輪之傾斜車輛之傾角之要求,並且亦可抑制車體框架之大型化,不僅如此,還可提高此種傾斜車輛固有之對於作用於連桿支持部之扭轉力之車體框架之剛性。 上述傾斜車輛可如以下般構成。 上述連結框架之上述前緣係與上述後元件中之朝向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之面直接對向。 於本案說明書中,「直接對向」之表達係指於對向之兩者之間不存在任何物體。根據此種構成,容易滿足使連結框架靠近上橫向構件或下橫向構件之後元件之要求。 上述傾斜車輛可如以下般構成。 第一角度係定義為自直立狀態下之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觀察時的上述連結框架之長度方向與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之值, 第二角度係定義為自直立狀態下之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觀察時的上述連桿支持部之長度方向與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 第三角度係定義為自直立狀態下之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觀察時的與上述旋動軸正交之面與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 上述第一角度取上述第二角度與上述第三角度之間之值。 根據此種構成,容易滿足如下要求,即,一面避免與以旋動軸為中心旋動之上橫向構件或下橫向構件之後元件之干涉,一面使連結框架靠近連桿支持部。 上述傾斜車輛可如以下般構成。 第一角度係定義為自直立狀態下之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觀察時的上述連結框架之長度方向與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 第二角度係定義為自直立狀態下之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觀察時的上述連桿支持部之長度方向與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 上述第一角度小於上述第二角度。 存在如下情形,即,為了儘可能抑制因前輪之接地點之路面狀態之變化引起的連桿機構之旋動,而將自直立狀態下之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觀察時的與上述旋動軸正交之面與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設為零或儘可能接近於零之值。另一方面,上述連桿支持部之長度方向與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係與後傾角大致對應,就傾斜車輛之行駛特性之觀點而言,必須具有大於零之值。於此種狀況下,為了提高框構造之剛性,一面避免連結框架之下端與下橫向構件之後元件之干涉,一面使連結框架之上端靠近連桿支持部即可。其結果,連結框架延伸之方向接近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述連結框架之長度方向與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之值較上述連桿支持部之長度方向與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小。因此,可同時實現所期望之後傾角之確保與框構造之剛性確保。 上述傾斜車輛可如以下般構成。 上述上框架與上述下框架之至少一者包含分支構件, 上述分支構件包含: 基端部,其結合於上述連桿支持部; 第一分支部,其自上述基端部分支,且支持上述後元件;及 第二分支部,其自上述基端部分支,且結合有上述連結框架之一端部。 如上所述,用以抑制可能因作用於連桿支持部之扭轉力而產生於上框架與下框架之撓曲的構造較理想為設置於儘可能靠近連桿支持部之位置。根據如上所述之構成,容易滿足使連結框架靠近連桿支持部之要求。 上述傾斜車輛可如以下般構成。 上述上框架包含: 左上框架,其自上述連桿支持部向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左方且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及 右上框架,其自上述連桿支持部向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右方且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 上述下框架包含: 左下框架,其自上述連桿支持部向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左方且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及 右下框架,其自上述連桿支持部向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右方且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且 上述連結框架包含: 左連結框架,其將上述左上框架與上述左下框架連結;及 右連結框架,其將上述右上框架與上述右下框架連結。 例如,於對支持上橫向構件之連桿支持部之上部作用自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觀察為逆時針方向之力發揮作用般之扭轉力的情形時,對左上框架作用壓縮力,對右上框架作用張力。因此,可將產生於連桿支持部之上部之應力利用左上框架與右上框架轉換為不同方向之力而吸收。其結果,可提高上框架之剛性。 同樣地,於對支持下橫向構件之連桿支持部之下部作用自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觀察為順時針方向之力發揮作用般之扭轉力的情形時,對左下框架作用張力,對右下框架作用壓縮力。因此,可將產生於連桿支持部之下部之應力利用左下框架與右下框架轉換為不同方向之力而吸收。其結果,可提高下框架之剛性。 另一方面,由於對左上框架與左下框架作用不同方向之力,故產生將兩者朝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扭轉之力。然而,由於左上框架與左下框架藉由左連結框架而連結,故可抑制可能因該扭轉力而產生之應變。其結果,可提高由連桿支持部之一部分、左上框架之一部分、左下框架之一部分、及左連結框架形成之框構造之剛性。 同樣地,由於亦對右上框架與右下框架作用不同方向之力,故產生將兩者朝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扭轉之力。然而,由於右上框架與右下框架藉由右連結框架而連結,故可抑制可能因該扭轉力而產生之應變。其結果,可提高由連桿支持部之一部分、右上框架之一部分、右下框架之一部分、及右連結框架形成之框構造之剛性。 於該情形時,上述傾斜車輛可如以下般構成。 上述上框架包含上分支構件, 上述上分支構件具備: 上基端部,其結合於上述連桿支持部; 左上分支部,其自上述上基端部分支,形成上述左上框架之一部分;及 右上分支部,其自上述上基端部分支,形成上述右上框架之一部分; 上述下框架包含下分支構件, 上述下分支構件具備: 下基端部,其結合於上述連桿支持部; 左下分支部,其自上述下基端部分支,形成上述左下框架之一部分;及 右下分支部,其自上述下基端部分支,形成上述右下框架之一部分; 上述左連結框架將上述左上分支部與上述左下分支部連結,且 上述右連結框架將上述右上分支部與上述右下分支部連結。 如上所述,用以抑制可能因作用於連桿支持部之扭轉力而產生於上框架與下框架之撓曲的構造較理想為設置於儘可能靠近連桿支持部之位置。根據如上所述之構成,容易滿足使左連結框架與右連結框架靠近連桿支持部之要求。
以下,一面參照隨附圖式,一面對實施形態之例進行詳細說明。 於隨附圖式中,箭頭F表示傾斜車輛之前方向。箭頭B表示傾斜車輛之後方向。箭頭U表示傾斜車輛之上方向。箭頭D表示傾斜車輛之下方向。箭頭R表示傾斜車輛之右方向。箭頭L表示傾斜車輛之左方向。 傾斜車輛使車體框架相對於鉛直方向朝車輛之左右方向傾斜並迴旋。因此,除了以傾斜車輛為基準之方向以外,亦規定有以車體框架為基準之方向。於隨附圖式中,箭頭FF表示車體框架之前方向。箭頭FB表示車體框架之後方向。箭頭FU表示車體框架之上方向。箭頭FD表示車體框架之下方向。箭頭FR表示車體框架之右方向。箭頭FL表示車體框架之左方向。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及「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係指自騎乘傾斜車輛之騎乘者觀察時以車體框架為基準之前後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所謂「車體框架之側方」,係指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右方或左方。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係包含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傾斜地延伸,指以與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相比更接近於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傾斜度延伸。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延伸」,係包括相對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傾斜地延伸,指以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相比更接近於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傾斜度延伸。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係包括相對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傾斜地延伸,指以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相比更接近於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傾斜度延伸。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傾斜車輛之直立狀態」或「車體框架之直立狀態」,係指無轉向狀態且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與鉛直方向一致之狀態。於該狀態下,以傾斜車輛為基準之方向與以車體框架為基準之方向一致。使車體框架相對於鉛直方向朝左右方向傾斜並迴旋時,傾斜車輛之左右方向與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不一致。又,傾斜車輛之上下方向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亦不一致。然而,傾斜車輛之前後方向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一致。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之構件A之左方」,係指使構件A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左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通過之空間。關於構件A之右方,亦同樣地定義。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較構件A更靠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左方」,除包含使構件A向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左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通過之空間以外,亦包含自該空間向與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正交之方向擴展之空間。關於較構件A更右方,亦同樣地定義。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構件A之上方」,係指使構件A向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通過之空間。關於構件A之下方,亦同樣地定義。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較構件A更靠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除包含使構件A向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通過之空間以外,亦包含自該空間向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正交之方向擴展之空間。關於較構件A更靠下方,亦同樣地定義。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之構件A之前方」,係指使構件A向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通過之空間。關於構件A之後方,亦同樣地定義。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較構件A更靠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除包含使構件A向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平行移動時該構件A通過之空間以外,亦包含自該空間向與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正交之方向擴展之空間。關於較構件A更靠後方,亦同樣地定義。 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旋轉」,係指構件以軸線為中心以360度以上之角度移位。於本案說明書中,所謂「旋動」,係指構件以軸線為中心以未達360度之角度移位。 一面參照圖1至圖10,一面對一實施形態之傾斜車輛1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傾斜車輛1具備車輛本體部2、兩個前輪3、後輪4、連桿機構5、及轉向構件6。傾斜車輛1係具備能夠傾斜之車體框架、及沿該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並排配置之兩個前輪3的傾斜車輛。 車輛本體部2包含車體框架21、車體外殼22、座部23、引擎單元24、及後臂25。 於圖1中,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1的之後之說明係以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為前提。圖1係自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觀察傾斜車輛1之整體所得的左側視圖。 圖2係自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觀察傾斜車輛1之前部所得的側視圖。於圖2中,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2的之後之說明係以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為前提。 車體框架21包含頭管211、連桿支持部212、及主框架213。頭管211支持轉向構件6。連桿支持部212支持連桿機構5。主框架213支持座部23、引擎單元24、及後臂25。 後臂25配置於較主框架213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後臂25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後臂25之前端部支持於主框架213與引擎單元24,且能夠以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延伸之軸線為中心旋動。後臂25之後端部支持後輪4。 車體外殼22係覆蓋構成傾斜車輛1之零件群之至少一部分之車體零件。車體外殼22包含前外殼221、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2、及後擋泥板223。 如圖1所示,前外殼221配置於較座部23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前方。前外殼221覆蓋連桿機構5、轉向構件6、及轉向力傳遞機構9之至少一部分。前外殼221配置成無法相對於車體框架21移位。於圖2中,省略前外殼221之圖示。 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2之至少一部分分別配置於前外殼221之下方。左右一對前擋泥板222之至少一部分分別配置於左右一對前輪3之上方。 後輪4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較座部23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下方。後輪4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後擋泥板223之下方。 本實施形態之傾斜車輛1係騎乘者以跨坐於車體框架21之姿勢乘坐之傾斜車輛。即,於騎乘時,配置於較騎乘者乘坐之座部23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前方的車體框架21之一部分係配置於騎乘者之兩腿之間。騎乘者係以用兩腿夾住位於較座部23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前方之主框架213或前外殼221的姿勢騎乘傾斜車輛1。 引擎單元24係於自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觀察傾斜車輛1時,配置於較後輪4之前端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前方。引擎單元24配置成無法相對於車體框架21移位。引擎單元24配置成無法相對於主框架213移位。引擎單元24產生驅動傾斜車輛1之力。所產生之驅動力傳遞至後輪4。 頭管211配置於傾斜車輛1之前部。於自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觀察傾斜車輛1時,頭管211之上部配置於較頭管211之下部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 轉向構件6包含把手桿61與上游側轉向軸62。上游側轉向軸62自把手桿61之左右方向中央部朝向下方延伸。上游側轉向軸62經由未圖示之後中間轉向軸承部而支持於頭管211。藉此,上游側轉向軸62能夠相對於頭管211而以後中間轉向旋動軸SIB為中心旋動。 連桿支持部212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頭管211之前方。於自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觀察傾斜車輛1時,連桿支持部212之上部配置於較連桿支持部212之下部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 圖3係自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前方觀察傾斜車輛1之前部所得的前視圖。於圖3中,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3的之後之說明係以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為前提。於圖3中,省略前外殼221之圖示。 兩個前輪3包含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左前輪31係配置於較作為車體框架21之一部分之頭管211及連桿支持部212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右前輪32配置於較頭管211及連桿支持部212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右方。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係沿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並排配置。 於本實施形態之傾斜車輛1中,採用平行四節連桿(亦稱為平行四邊形連桿)方式之連桿機構5。 連桿機構5配置於較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上方。連桿機構5包含上橫向構件51、下橫向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連桿機構5不與伴隨把手桿61之操作之上游側轉向軸62之以後中間轉向旋動軸SIB為中心之旋動連動。即,連桿機構5不以該後中間轉向旋動軸SIB為中心而相對於車體框架21旋動。 連桿支持部212具有上中間傾斜軸承部212a。上橫向構件51之中間部經由上中間傾斜軸承部212a而支持於連桿支持部212。上橫向構件51能夠以經過上中間傾斜軸承部212a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上中間傾斜旋動軸LUI為中心而相對於連桿支持部212旋動。 連桿支持部212具有下中間傾斜軸承部212b。下橫向構件52之中間部經由下中間傾斜軸承部212b而支持於連桿支持部212。下橫向構件52能夠以經過下中間傾斜軸承部212b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下中間傾斜旋動軸LDI為中心而相對於連桿支持部212旋動。 左側構件53具有上左傾斜軸承部53a。上橫向構件51之左端部經由上左傾斜軸承部53a而連結於左側構件53。上橫向構件51能夠以經過上左傾斜軸承部53a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上左傾斜旋動軸LUL為中心而相對於左側構件53旋動。 右側構件54具有上右傾斜軸承部54a。上橫向構件51之右端部經由上右傾斜軸承部54a而連結於右側構件54。上橫向構件51能夠以經過上右傾斜軸承部54a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上右傾斜旋動軸LUR為中心而相對於右側構件54旋動。 左側構件53具有下左傾斜軸承部53b。下橫向構件52之左端部經由下左傾斜軸承部53b而連結於左側構件53。下橫向構件52能夠以經過下左傾斜軸承部53b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下左傾斜旋動軸LDL為中心而相對於左側構件53旋動。 右側構件54具有下右傾斜軸承部54b。下橫向構件52之右端部經由下右傾斜軸承部54b而連結於右側構件54。下橫向構件52能夠以經過下右傾斜軸承部54b且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下右傾斜旋動軸LDR為中心而相對於右側構件54旋動。 圖4係自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上方觀察傾斜車輛1之前部所得的俯視圖。於圖4中,車體框架21處於直立狀態。參照圖4的之後之說明係以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為前提。於圖4中,省略前外殼221之圖示。 上橫向構件51配置於較連桿支持部212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前方。上橫向構件51係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不彎曲而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板狀構件。 如圖2與圖4所示,下橫向構件52配置於較上橫向構件51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下方。下橫向構件52包含前元件521與後元件522。前元件521配置於較連桿支持部21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前方。後元件522配置於較連桿支持部21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前元件521與後元件522係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不彎曲而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延伸。 如圖4所示,下橫向構件52包含左連結構件523與右連結構件524。左連結構件523將前元件521之左端部與後元件522之左端部連結。右連結構件524將前元件521之右端部與後元件522之右端部連結。 如圖3與圖4所示,左側構件53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連桿支持部212之左方。左側構件53配置於較左前輪31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上方。左側構件53係於連桿支持部212延伸之方向上延伸。左側構件53之上部配置於較其下部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 如圖3與圖4所示,右側構件54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連桿支持部212之右方。右側構件54配置於較右前輪32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上方。右側構件54係於連桿支持部212延伸之方向上延伸。右側構件54之上部配置於較其下部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 上橫向構件51、下橫向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係以上橫向構件51與下橫向構件52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且左側構件53與右側構件54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的方式支持於連桿支持部212。 如圖2至圖4所示,傾斜車輛1具備左懸架裝置7。左懸架裝置7包含左托架71與左緩衝裝置72。 左托架71於其上部具備左旋動構件(未圖示)。左旋動構件配置於左側構件53之內部,且於與左側構件53延伸之方向相同之方向上延伸。左側構件53具有左轉向軸承部(未圖示)。左旋動構件經由左轉向軸承部而支持於左側構件53。藉此,左旋動構件能夠相對於左側構件53而以左轉向旋動軸SL為中心旋動。即,左托架71係能夠相對於左側構件53而以左轉向旋動軸SL為中心旋動地被連結。 左轉向旋動軸SL係於左側構件53延伸之方向上延伸。如圖3所示,左轉向旋動軸SL係與上游側轉向軸62之後中間轉向旋動軸SIB平行地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如圖4所示,左轉向旋動軸SL係與上游側轉向軸62之後中間轉向旋動軸SIB平行地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 左緩衝裝置72係所謂之套筒式緩衝機構。左緩衝裝置72構成為緩衝左前輪31相對於連桿機構5之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移位。如圖2所示,左緩衝裝置72包含左前套筒元件721、左後套筒元件722、左上連結構件723、左下連結構件724、及左貫通孔725。 左前套筒元件721包含左前外管721a與左前內管721b。左前外管721a之外徑大於左前內管721b之外徑。左前外管721a支持於左托架71。左前內管721b係能夠相對於左前外管721a而沿著左伸縮軸線TL滑動地被連結。 左後套筒元件722包含左後外管722a與左後內管722b。左後外管722a之外徑大於左後內管722b之外徑。左後外管722a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左前外管721a之後方。左後外管722a支持於左托架71。左後內管722b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左前內管721b之後方。左後內管722b係能夠相對於左後外管722a而沿著左伸縮軸線TL滑動地被連結。 左上連結構件723將左前外管721a與左後外管722a連結。 左下連結構件724將左前內管721b與左後內管722b連結。 左貫通孔725形成於左下連結構件724。左貫通孔725將左前輪31之左車輪軸能夠旋轉地支持。 左緩衝裝置72構成為緩衝左前輪31相對於連桿機構5之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移位。尤其是,左後套筒元件722構成為作為左減震器發揮功能。左前套筒元件721、左上連結構件723、及左下連結構件724限制左後外管722a與左後內管722b之相對旋轉。 如圖3與圖4所示,傾斜車輛1具備右懸架裝置8。右懸架裝置8包含右托架81與右緩衝裝置82。再者,右懸架裝置8之構成係與自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觀察傾斜車輛1之左懸架裝置7之構成對稱。因此,省略另外之圖示,而僅將參照符號表示於圖2中。 右托架81於其上部具備右旋動構件(未圖示)。右旋動構件配置於右側構件54之內部,且於與右側構件54延伸之方向相同之方向上延伸。右側構件54具有右轉向軸承部(未圖示)。右旋動構件經由右轉向軸承部而支持於右側構件54。藉此,右旋動構件能夠相對於右側構件54而以右轉向旋動軸SR為中心旋動。即,右托架81係能夠相對於右側構件54而以右轉向旋動軸SR為中心旋動地被連結。 右轉向旋動軸SR係於右側構件54延伸之方向上延伸。如圖3所示,右轉向旋動軸SR係與上游側轉向軸62之後中間轉向旋動軸SIB平行地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如圖4所示,右轉向旋動軸SR係與上游側轉向軸62之後中間轉向旋動軸SIB平行地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 右緩衝裝置82係所謂之套筒式緩衝機構。如圖2所示,右緩衝裝置82包含右前套筒元件821、右後套筒元件822、右上軸承構件823、右下軸承構件824、及右貫通孔825。 右前套筒元件821包含右前外管821a與右前內管821b。右前外管821a之外徑大於右前內管821b之外徑。右前外管821a支持於右托架81。右前內管821b係能夠相對於右前外管821a而沿著右伸縮軸線TR滑動地被連結。 右後套筒元件822包含右後外管822a與右後內管822b。右後外管822a之外徑大於右後內管822b之外徑。右後外管822a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右前外管821a之後方。右後外管822a支持於右托架81。右後內管822b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右前內管821b之後方。右後內管822b係能夠相對於右後外管822a而沿著右伸縮軸線TR滑動地連結。 右上軸承構件823將右前外管821a與右後外管822a連結。 右下軸承構件824將右前內管821b與右後內管822b連結。 右貫通孔825形成於右下軸承構件824。右貫通孔825將右前輪32之右車輪軸能夠旋轉地支持。 右緩衝裝置82構成為緩衝右前輪32相對於連桿機構5之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移位。尤其是,右後套筒元件822構成為作為右減震器發揮功能。右前套筒元件821、右上軸承構件823、及右下軸承構件824限制右後外管822a與右後內管822b之相對旋轉。 如圖2至圖4所示,傾斜車輛1具備轉向力傳遞機構9。轉向力傳遞機構9包含下游側轉向軸91、連結裝置92、中間傳遞板93、左傳遞板94、右傳遞板95、中間接頭96、左接頭97、右接頭98、及連接桿99。 下游側轉向軸91能夠以前中間轉向旋動軸SIF為中心旋動地支持於連桿支持部212。前中間轉向旋動軸SIF係與作為上游側轉向軸62之旋動中心之後中間轉向旋動軸SIB平行地延伸。 連結裝置92將上游側轉向軸62與下游側轉向軸91連結。連結裝置92構成為伴隨上游側轉向軸62之旋動而移位。下游側轉向軸91構成為伴隨連結裝置92之移位而旋動。即,連結裝置92構成為將上游側轉向軸62之旋動動作傳遞至下游側轉向軸91。 連桿支持部212具有前中間轉向軸承部(未圖示)。下游側轉向軸91經由前中間轉向軸承部而支持於連桿支持部212。中間傳遞板93連接於下游側轉向軸91之下部。中間傳遞板93無法相對於下游側轉向軸91相對旋動。因此,中間傳遞板93能夠與下游側轉向軸91一起相對於連桿支持部212而以前中間轉向旋動軸SIF為中心旋動。 如圖3所示,左傳遞板94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中間傳遞板93之左方。左傳遞板94連接於左托架71。左傳遞板94無法相對於左托架71相對旋動。因此,左傳遞板94能夠相對於左側構件53而以左轉向旋動軸SL為中心旋動。 右傳遞板95配置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之中間傳遞板93之右方。右傳遞板95連接於右托架81。右傳遞板95無法相對於右托架81相對旋動。右傳遞板95能夠相對於右側構件54而以右轉向旋動軸SR為中心旋動。 如圖4所示,中間接頭96具有中間接頭轉向軸承部961。中間接頭轉向軸承部961規定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中間接頭轉向旋動軸。中間接頭96經由中間接頭轉向軸承部961而連結於中間傳遞板93之前部。藉此,中間接頭96能夠相對於中間傳遞板93而以中間接頭轉向旋動軸為中心旋動。 如圖4所示,左接頭97配置於較中間接頭96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左接頭97具有左接頭轉向軸承部971。左接頭轉向軸承部971規定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左接頭轉向旋動軸。左接頭97經由左接頭轉向軸承部971而連結於左傳遞板94之前部。藉此,左接頭97能夠相對於左傳遞板94而以左接頭轉向旋動軸為中心旋動。 如圖4所示,右接頭98配置於較中間接頭96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右方。右接頭98具有右接頭轉向軸承部981。右接頭轉向軸承部981規定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右接頭轉向旋動軸。右接頭98經由右接頭轉向軸承部981而連結於右傳遞板95之前部。藉此,右接頭98能夠相對於右傳遞板95而以右接頭轉向旋動軸為中心旋動。 如圖3所示,中間接頭96具有中間接頭傾斜軸承部962。中間接頭傾斜軸承部962規定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中間接頭傾斜旋動軸。連接桿99之中間部係能夠以中間接頭傾斜旋動軸為中心旋動地與中間接頭傾斜軸承部962連結。 左接頭97具有左接頭傾斜軸承部972。左接頭傾斜軸承部972規定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左接頭傾斜旋動軸。連接桿99之左部係能夠以左接頭傾斜旋動軸為中心旋動地與左接頭傾斜軸承部972連結。 右接頭98具有右接頭傾斜軸承部982。右接頭傾斜軸承部982規定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右接頭傾斜旋動軸。連接桿99之右部係能夠以右接頭傾斜旋動軸為中心旋動地與右接頭傾斜軸承部982連結。 左傳遞板94經由左接頭97、連接桿99、及中間接頭96而與中間傳遞板93連結。右傳遞板95經由右接頭98、連接桿99、及中間接頭96而與中間傳遞板93連結。左傳遞板94與右傳遞板95經由左接頭97、連接桿99、及右接頭98而相互連結。換言之,連接桿99將中間傳遞板93連結於左傳遞板94及右傳遞板95。 其次,一面參照圖5,一面對傾斜車輛1之轉向動作進行說明。圖5係自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上方觀察使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左轉向之狀態下之傾斜車輛1之前部所得的俯視圖。於圖5中,省略前外殼221之圖示。 若騎乘者操作把手桿61,則上游側轉向軸62以後中間轉向旋動軸SIB為中心而相對於頭管211旋動。上游側轉向軸62之旋動動作係經由連結裝置92而傳遞至下游側轉向軸91。藉此,下游側轉向軸91以前中間轉向旋動軸SIF為中心而相對於連桿支持部212旋動。於圖5所示之左轉向之情形時,下游側轉向軸91朝箭頭LT之方向旋動。伴隨下游側轉向軸91之旋動,而中間傳遞板93相對於連桿支持部212以前中間轉向旋動軸SIF為中心朝箭頭LT之方向旋動。 隨著中間傳遞板93朝箭頭LT之方向旋動,而中間接頭96相對於中間傳遞板93朝箭頭RT方向旋動。藉此,連接桿99維持其姿勢,而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且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移動。 伴隨上述連接桿99之移動,而左接頭97與右接頭98分別相對於左傳遞板94與右傳遞板95而朝箭頭RT方向旋動。藉此,連接桿99維持其姿勢,而左傳遞板94與右傳遞板95朝箭頭LT之方向旋動。 若左傳遞板94朝箭頭LT之方向旋動,則無法相對於左傳遞板94相對旋動之左托架71相對於左側構件53而以左轉向旋動軸SL為中心朝箭頭LT之方向旋動。 若右傳遞板95朝箭頭LT之方向旋動,則無法相對於右傳遞板95相對旋動之右托架81相對於右側構件54而以右轉向旋動軸SR為中心朝箭頭LT之方向旋動。 若左托架71朝箭頭LT之方向旋動,則支持於左托架71之左緩衝裝置72相對於左側構件53而以左轉向旋動軸SL為中心朝箭頭LT之方向旋動。若左緩衝裝置72朝箭頭LT之方向旋動,則支持於左緩衝裝置72之左前輪31相對於左側構件53而以左轉向旋動軸SL為中心朝箭頭LT之方向旋動。 若右托架81朝箭頭LT之方向旋動,則支持於右托架81之右緩衝裝置82相對於右側構件54而以右轉向旋動軸SR為中心朝箭頭LT之方向旋動。若右緩衝裝置82朝箭頭LT之方向旋動,則支持於右緩衝裝置82之右前輪32相對於右側構件54而以右轉向旋動軸SR為中心朝箭頭LT之方向旋動。 若騎乘者以右轉向之方式操作把手桿61,則上述各元件朝與左轉向時相反之方向旋動。各元件之動作由於只是左右相反,故省略詳細說明。 如以上所說明般,轉向構件6對應於騎乘者對把手桿61之操作,將轉向力傳遞至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分別以左轉向旋動軸SL與右轉向旋動軸SR為中心朝與騎乘者對把手桿61之操作方向對應之方向旋動。 其次,一面參照圖3與圖6,一面對傾斜車輛1之傾斜動作進行說明。圖6係自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前方觀察車體框架21向傾斜車輛1之左方傾斜之狀態下之傾斜車輛1之前部所得的前視圖。於圖6中,省略前外殼221之圖示。 如圖3所示,自直立狀態下之車體框架21之前方觀察傾斜車輛1時,連桿機構5呈長方形狀。如圖6所示,自傾斜狀態下之車體框架21之前方觀察傾斜車輛1時,連桿機構5呈平行四邊形狀。連桿機構5之作動與車體框架21之向左右方向之傾斜連動。所謂「連桿機構5之作動」,係指上橫向構件51與下橫向構件52分別以上中間傾斜旋動軸LUI與下中間傾斜旋動軸LDI為中心而相對於連桿支持部212旋動,上橫向構件51、下橫向構件52、左側構件53、及右側構件54分別以上左傾斜旋動軸LUL、上右傾斜旋動軸LUR、下左傾斜旋動軸LDL、及下右傾斜旋動軸LDR為中心相對旋動,藉此連桿機構5之形狀發生變化。 例如,如圖6所示,若騎乘者使傾斜車輛1向左方傾斜,則頭管211與連桿支持部212相對於鉛直方向朝左方傾斜。若頭管211與連桿支持部212傾斜,則上橫向構件51係以經過上中間傾斜軸承部212a之上中間傾斜旋動軸LUI為中心而相對於連桿支持部212朝自傾斜車輛1之前方觀察為逆時針方向旋動。同樣地,下橫向構件52係以經過下中間傾斜軸承部212b之下中間傾斜旋動軸LDI為中心而相對於頭管211朝自傾斜車輛1之前方觀察為逆時針方向旋動。藉此,上橫向構件51相對於下橫向構件52而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移動。 藉由該移動,上橫向構件51係以經過上左傾斜軸承部53a之上左傾斜旋動軸LUL及經過上右傾斜軸承部54a之上右傾斜旋動軸LUR為中心而分別相對於左側構件53與右側構件54朝自傾斜車輛1之前方觀察為逆時針方向旋動。同樣地,下橫向構件52係以經過下左傾斜軸承部53b之下左傾斜旋動軸LDL及經過下右傾斜軸承部54b之下右傾斜旋動軸LDR為中心而分別相對於左側構件53與右側構件54朝自傾斜車輛1之前方觀察為逆時針方向旋動。藉此,左側構件53與右側構件54保持與頭管211及連桿支持部212平行之姿勢而相對於鉛直方向朝傾斜車輛1之左方傾斜。 此時,下橫向構件52相對於連接桿99而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移動。藉由該移動,連接桿99相對於中間接頭96、左接頭97、及右接頭98而分別以中間接頭傾斜旋動軸、左接頭傾斜旋動軸、及右接頭傾斜旋動軸為中心旋動。藉此,連接桿99保持與上橫向構件51及下橫向構件52平行之姿勢。 隨著左側構件53向傾斜車輛1之左方傾斜,而經由左旋動構件支持於左側構件53之左托架71向傾斜車輛1之左方傾斜。伴隨該傾斜,而支持於左托架71之左緩衝裝置72亦向傾斜車輛1之左方傾斜。藉此,支持於左緩衝裝置72之左前輪31保持與頭管211及連桿支持部212平行之姿勢而向傾斜車輛1之左方傾斜。 隨著右側構件54向傾斜車輛1之左方傾斜,而經由右旋動構件支持於右側構件54之右托架81向傾斜車輛1之左方傾斜。伴隨該傾斜,而支持於右托架81之右緩衝裝置82亦向傾斜車輛1之左方傾斜。藉此,支持於右緩衝裝置82之右前輪32保持與頭管211及連桿支持部212平行之姿勢而向傾斜車輛1之左方傾斜。 上述之與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之傾斜動作相關之說明係以鉛直方向為基準。然而,於傾斜車輛1之傾斜動作時(連桿機構5之作動時),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與鉛直上下方向不一致。於以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為基準之情形時,於連桿機構5之作動時,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位置發生變化。換言之,連桿機構5藉由變更左前輪31與右前輪32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位置,而使車體框架21自鉛直方向朝傾斜車輛1之左方或右方傾斜。藉此,傾斜車輛1向左方迴旋。 若騎乘者使傾斜車輛1向右方傾斜,則各元件向右方傾斜。藉此,傾斜車輛1向右方迴旋。各元件之動作由於只是左右相反,故省略詳細說明。 圖7係自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前方觀察使傾斜車輛1傾斜且轉向之狀態下之傾斜車輛1之前部所得的前視圖。表示傾斜車輛1於向左方傾斜之狀態下向左方轉向之狀態。於圖7中,省略前外殼221之圖示。 藉由轉向動作,而左前輪31以左轉向旋動軸SL為中心沿逆時針方向旋動,右前輪32以右轉向旋動軸SR為中心沿逆時針方向旋動。藉由傾斜動作,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與車體框架21一起向傾斜車輛1之左方傾斜。即,於該狀態下,連桿機構5呈平行四邊形狀。連接桿99自車體框架21之直立狀態下之位置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且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移動。 圖8係局部剖面觀察地表示車體框架21為直立狀態之傾斜車輛1之前部。於該圖中,表示自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觀察所得之構成。於本實施形態之傾斜車輛1中,主框架213包含上框架213U、下框架213D、及連結框架213C。 二點鏈線TR1表示傾斜車輛1向右方傾斜時下橫向構件52之後元件522中之位於較下中間傾斜旋動軸LDI更右方之部分之旋動範圍。雖省略圖示,但於傾斜車輛1向左方傾斜時,下橫向構件52之後元件522中之位於較下中間傾斜旋動軸LDI更左方之部分之旋動範圍係關於連桿支持部212而與旋動範圍TR1左右對稱。上框架213U係以橫越以下中間傾斜旋動軸LDI為中心之下橫向構件52之後元件522之旋動範圍之上方的方式自連桿支持部212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 二點鏈線TR2表示傾斜車輛1向左方傾斜時下橫向構件52之後元件522中之位於較下中間傾斜旋動軸LDI更右方之部分之旋動範圍。雖省略圖示,但於傾斜車輛1向右方傾斜時,下橫向構件52之後元件522中之位於較下中間傾斜旋動軸LDI更左方之部分之旋動範圍係關於連桿支持部212而與旋動範圍TR2左右對稱。下框架213D係以橫越以下中間傾斜旋動軸LDI為中心之下橫向構件52之後元件522之旋動範圍之下方的方式自連桿支持部212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 連結框架213C係以將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作為長度方向之方式延伸。連結框架213C係於較下橫向構件52之後元件522更靠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將上框架213U與下框架213D連結。連結框架213C之前緣213C1之大部分沿著連結框架213C之長度方向延伸。 本案之發明者等人獲得如下構思,即,藉由以連結上框架213U與下框架213D之連結框架213C之長度方向朝向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的方式配置,能夠使連結框架213C靠近下橫向構件52之後元件522而使包圍後元件522之框構造變小。藉由框構造變小,不僅能夠抑制車體框架21之大型化,而且亦能夠提高框構造之剛性。本案之發明者等人發現,此種框構造亦能夠解決具備沿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並排排列之兩個前輪3之傾斜車輛1特有之問題。 於如上所述之具備兩個前輪3之傾斜車輛1中,存在作用於左前輪31之力與作用於右前輪32之力不同之情形。例如,左前輪31接地之路面之狀態與右前輪32接地之路面之狀態不同之情形。 例如,於對右前輪32作用之阻力較對左前輪31作用之阻力大之情形時,與通過左懸架裝置7與左側構件53之下部輸入至下橫向構件52之左部之力相比,通過右懸架裝置8與右側構件54之下部輸入至下橫向構件52之右部之力變大。其結果,自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上方觀察為順時針方向之力作用於下橫向構件52。 另一方面,藉由反作用,與通過右側構件54之上部輸入至上橫向構件51之右部之力相比,通過左側構件53之上部輸入至上橫向構件51之左部之力變大。其結果,自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上方觀察為逆時針方向之力作用於上橫向構件51。 即,對支持下橫向構件52之連桿支持部212之下部作用自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上方觀察為順時針方向之力,對支持上橫向構件之連桿支持部212之上部作用自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上方觀察為逆時針方向之力。其結果,扭轉力作用於連桿支持部212。 該扭轉力係以自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上方觀察為以連桿支持部212為中心之逆時針方向之力的形式作用於自連桿支持部212向後方延伸之上框架213U。另一方面,該扭轉力係以自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上方觀察為以連桿支持部212為中心之順時針方向之力的形式作用於自連桿支持部212向後方延伸之下框架213D。 本案之發明者等人發現,藉由利用以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為長度方向而延伸之連結框架213C將上框架213U與下框架213D連結,能夠抑制可能因如上所述之扭轉力而產生之上框架213U與下框架213D之撓曲。於不採取任何對策之情形時,可能因扭轉力而於上框架213U與下框架213D產生之撓曲之量係距離連桿支持部212越遠則越大。因此,用以抑制撓曲之構造較理想為設置於儘可能靠近連桿支持部212之位置。 根據上述構成,由於連結框架213C之沿著長度方向之前緣213C1之大部分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延伸,故可使連結框架213C儘可能靠近下橫向構件52之後元件522。因此,不僅可使包圍後元件522之框構造小型化,而且可抑制可能因作用於連桿支持部212之扭轉力而產生於上框架213U與下框架213D之撓曲。其結果,亦可提高框構造之剛性。 因此,可對應於欲增大具備能夠傾斜之車體框架21與兩個前輪3之傾斜車輛1之傾角之要求,並且亦可抑制車體框架21之大型化,不僅如此,還可提高此種傾斜車輛1固有之對於作用於連桿支持部212之扭轉力之車體框架21之剛性。 如圖9所示,連結框架213C之前緣213C1係與下橫向構件52之後元件522中之後表面522a直接對向。後表面522a係朝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之面。換言之,於連結框架213C之前緣213C1與後元件522之後表面522a之間不存在任何之其他構件。 根據此種構成,容易滿足使連結框架213C靠近下橫向構件52之後元件522之要求。 於圖9中,角度θ1表示自直立狀態下之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觀察時的連結框架213C之長度方向與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角度θ2表示自直立狀態下之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觀察時的連桿支持部212之長度方向與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角度θ3表示自直立狀態下之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觀察時的與下中間傾斜旋動軸LDI正交之面與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於本實施形態之傾斜車輛1中,角度θ1之值係角度θ2與角度θ3之間之值。 根據此種構成,避免與以下中間傾斜旋動軸LDI為中心旋動之下橫向構件52之後元件522之干涉,並且容易滿足使連結框架213C靠近連桿支持部212之要求。 更具體而言,角度θ1之值小於角度θ2之值。 存在如下情形,即,為了儘可能抑制因前輪3之接地點之路面狀態之變化引起的連桿機構5之旋動,而將上述角度θ3設為零或儘可能接近於零之值,另一方面,就傾斜車輛1之行駛特性之觀點而言,與後傾角大致對應之角度θ2必須具有大於零之值。於此種狀況下,為了提高框構造之剛性,一面避免連結框架213C之下端與下橫向構件42之後元件522之干涉,一面使連結框架213C之上端靠近連桿支持部212即可。其結果,連結框架213C延伸之方向接近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角度θ1之值小於角度θ2。因此,可同時實現所期望之後傾角之確保與框構造之剛性確保。 如圖9所示,下框架213D包含下分支構件213DB。下分支構件213DB具有下基端部213DB0、第一分支部213DB1、及第二分支部213DB2。 下基端部213DB0結合於連桿支持部212。第一分支部213DB1與第二分支部213DB2自下基端部213DB0分支。 第一分支部213DB1位於較第二分支部213DB2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上方。第一分支部213DB1支持下橫向構件52之後元件522。 第二分支部213DB2位於較第一分支部213DB1更靠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下方。第二分支部213DB2結合有連結框架213C之下端部。 具有此種形狀之下分支構件213DB可利用例如脫蠟製法而形成。 如上所述,用以抑制可能因作用於連桿支持部212之扭轉力而產生於上框架213U與下框架213D之撓曲的構造較理想為設置於儘可能靠近連桿支持部212之位置。根據如上所述之構成,容易滿足使連結框架213C靠近連桿支持部212之要求。 圖10表示自左上後方觀察車體框架21所得之外觀。圖11表示自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上方觀察下分支構件213DB所得的外觀。 上框架213U包含左上框架213UL與右上框架213UR。下框架213D包含左下框架213DL與右下框架213DR。 左上框架213UL係自連桿支持部212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且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右上框架213UR係自連桿支持部212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右方且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 左下框架213DL係自連桿支持部212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且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右下框架213DR係自連桿支持部212向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右方且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 連結框架213C包含左連結框架213CL與右連結框架213CR。左連結框架213CL將左上框架213UL與左下框架213DL連結。右連結框架213CR將右上框架213UR與右下框架213DR連結。 例如,對支持上橫向構件51之連桿支持部212之上部作用自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上方觀察為逆時針方向之力發揮作用般之扭轉力的情形時,對左上框架213UL作用壓縮力,對右上框架213UR作用張力。因此,可將產生於連桿支持部212之上部之應力利用左上框架213UL與右上框架213UR轉換為不同方向之力而吸收。其結果,可提高上框架213U之剛性。 同樣地,對支持下橫向構件52之連桿支持部212之下部作用自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之上方觀察為順時針方向之力發揮作用般之扭轉力的情形時,對左下框架213DL作用張力,對右下框架213DR作用壓縮力。因此,可將產生於連桿支持部212之下部之應力利用左下框架213DL與右下框架213DR轉換為不同方向之力而吸收。其結果,可提高下框架213D之剛性。 另一方面,由於對左上框架213UL與左下框架213DL作用不同方向之力,故產生將兩者朝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扭轉之力。然而,由於左上框架213UL與左下框架213DL藉由左連結框架213CL而連結,故可抑制可能因該扭轉力而產生之應變。其結果,可提高由連桿支持部212之一部分、左上框架213UL之一部分、左下框架213DL之一部分、及左連結框架213CL形成之框構造之剛性。 同樣地,由於亦對右上框架213UR與右下框架213DR作用不同方向之力,故產生將兩者朝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扭轉之力。然而,由於右上框架213UR與右下框架213DR藉由右連結框架213CR而連結,故可抑制可能因該扭轉力而產生之應變。其結果,可提高由連桿支持部212之一部分、右上框架213UR之一部分、右下框架213DR之一部分、及右連結框架213CR形成之框構造之剛性。 如圖10所示,上框架213U包含上分支構件213UB。上分支構件213UB具有上基端部213UB0、左上分支部213UBL、及右上分支部213UBR。 上基端部213UB0結合於連桿支持部212。左上分支部213UBL與右上分支部213UBR自上基端部213UB0分支。 左上分支部213UBL位於較右上分支部213UBR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左上分支部213UBL形成左上框架213UL之一部分。 右上分支部213UBR位於較左上分支部213UBL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右方。右上分支部213UBR形成右上框架213UR之一部分。 具有此種形狀之上分支構件213UB可利用例如脫蠟製法而形成。 如上所述,下框架213D包含下分支構件213DB。如圖10所示,下分支構件213DB具有左下分支部213DBL與右下分支部213DBR。左下分支部213DBL及右下分支部213DBR自下基端部213DB0分支。 左下分支部213DBL位於較右下分支部213DBR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左方。左下分支部213DBL形成左下框架213DL之一部分。 右下分支部213DBR位於較左下分支部213DBL更靠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之右方。右下分支部213DBR形成右下框架213DR之一部分。 具有此種形狀之下分支構件213DB可利用例如脫蠟製法而形成。 左連結框架213CL將左上分支部213UBL與左下分支部213DBL連結。 右連結框架213CR將右上分支部213UBR與右下分支部213DBR連結。 如上所述,用以抑制可能因作用於連桿支持部212之扭轉力而產生於上框架213U與下框架213D之撓曲的構造較理想為設置於儘可能靠近連桿支持部212之位置。根據如上所述之構成,容易滿足使左連結框架213CL與右連結框架213CR靠近連桿支持部212之要求。 上述實施形態係用以使本案發明之理解容易者,並不限定本案發明。可明確本案發明可於不脫離其主旨之範圍內進行變更、改良,並且本案發明包含其等價物。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上橫向構件51為單一之構件,且下橫向構件52包含前元件521與後元件522。可採用除此以外或者代替此而上橫向構件51包含前元件與後元件之構成。於該情形時,參照下橫向構件52之後元件522與連結框架213C所說明之上述特徵之至少一個亦可應用於上橫向構件51之後元件。 可採用具備上橫向構件51與下橫向構件52以外之橫向構件之構成。「上橫向構件」與「下橫向構件」只是基於相對之上下關係而命名。上橫向構件並非指連桿機構5中之最上位之橫向構件。上橫向構件係指較其他橫向構件位於更上方之橫向構件。下橫向構件並非指連桿機構5中之最下位之橫向構件。下橫向構件係指較其他橫向構件位於更靠下方之橫向構件。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傾斜車輛1具備一個後輪4。然而,後輪之數量亦可為複數個。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把手桿61由在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上延伸之單一之構件構成。然而,把手桿61只要能夠輸入使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旋動之轉向力,則可採用由騎乘者之左手操作之左把手部與由騎乘者之右手操作之右把手部設置成獨立個體的構成。 本案說明書中使用之術語及表達係用於說明,而非用於限定性地進行解釋。必須認識到亦不排除本案說明書中表示且敍述之特徵事項之任何均等物,且亦容許申請專利範圍內之各種變化。 本案說明書中使用之「平行」之用語係亦包括以±40°之範圍傾斜但作為構件不相交之2條直線的含義。本案說明書中,關於方向或構件而使用之「沿著」之用語係亦包括以±40°之範圍傾斜之情形之含義。本案說明書中使用之「於方向上延伸」之用語係亦包括相對於該方向以±40°之範圍傾斜之情形之含義。 於本案說明書中,說明為某個零件或構件「配置成無法相對於車體框架21移位」的情形時,係指於車體框架21向傾斜車輛1之左右方向傾斜時,該零件或構件與車體框架21一起向傾斜車輛1之左右方向傾斜。本案說明書中使用之「配置成無法相對於車體框架21移位」之表達不僅包括某個零件或構件直接固定於車體框架21,而且包括固定在固定於車體框架21之傾斜車輛零件(燃料箱、托架、引擎單元24等)。此處,所謂「固定」係包括介隔防振構件等而固定。 本案發明係能夠以多種不同之形態具體化者。本案說明書應當視作提供本案發明之原理之實施形態者。形成本案說明書中記載與圖示之至少一者之較佳之實施形態係基於並非意圖將本案發明限定於該實施形態之瞭解。 本案發明亦包含業者基於本案說明書中揭示之實施形態例可辨別的包含均等之要素、修正、刪除、組合(例如,橫跨各種實施形態之特徵之組合)、改良、變更之所有實施形態。請求項中之限定事項應基於該請求項中使用之術語而廣義地進行解釋,且不應限定於本案說明書或本案之權利化手續中所記載之實施形態。此種實施形態應解釋為非排他性。例如,於本案說明書中,「較佳」、「良好」之術語係非排他性者,係指「較佳但並不限定於此」「良好但並不限定於此」。
1‧‧‧傾斜車輛
2‧‧‧車輛本體部
3‧‧‧前輪
4‧‧‧後輪
5‧‧‧連桿機構
6‧‧‧轉向構件
7‧‧‧左懸架裝置
8‧‧‧右懸架裝置
9‧‧‧轉向力傳遞機構
21‧‧‧車體框架
22‧‧‧車體外殼
23‧‧‧座部
24‧‧‧引擎單元
25‧‧‧後臂
31‧‧‧左前輪
32‧‧‧右前輪
51‧‧‧上橫向構件
52‧‧‧下橫向構件
53‧‧‧左側構件
53a‧‧‧上左傾斜軸承部
53b‧‧‧下左傾斜軸承部
54‧‧‧右側構件
54a‧‧‧上右傾斜軸承部
54b‧‧‧下右傾斜軸承部
61‧‧‧把手桿
62‧‧‧上游側轉向軸
71‧‧‧左托架
72‧‧‧左緩衝裝置
81‧‧‧右托架
82‧‧‧右緩衝裝置
91‧‧‧下游側轉向軸
92‧‧‧連結裝置
93‧‧‧中間傳遞板
94‧‧‧左傳遞板
95‧‧‧右傳遞板
96‧‧‧中間接頭
97‧‧‧左接頭
98‧‧‧右接頭
99‧‧‧連接桿
211‧‧‧頭管
212‧‧‧連桿支持部
212a‧‧‧上中間傾斜軸承部
212b‧‧‧下中間傾斜軸承部
213‧‧‧主框架
213C‧‧‧連結框架
213C1‧‧‧連結框架之前緣
213CL‧‧‧左連結框架
213CR‧‧‧右連結框架
213D‧‧‧下框架
213DB‧‧‧下分支構件
213DB0‧‧‧下基端部
213DB1‧‧‧第一分支部
213DB2‧‧‧第二分支部
213DBL‧‧‧左下分支部
213DBR‧‧‧右下分支部
213DL‧‧‧左下框架
213DR‧‧‧右下框架
213U‧‧‧上框架
213UB‧‧‧上分支構件
213UB0‧‧‧上基端部
213UBL‧‧‧左上分支部
213UBR‧‧‧右上分支部
213UL‧‧‧左上框架
213UR‧‧‧右上框架
221‧‧‧前外殼
222‧‧‧前擋泥板
223‧‧‧後擋泥板
521‧‧‧前元件
522‧‧‧後元件
522a‧‧‧後元件之後表面
523‧‧‧左連結構件
524‧‧‧右連結構件
721‧‧‧左前套筒元件
721a‧‧‧左前外管
721b‧‧‧左前內管
722‧‧‧左後套筒元件
722a‧‧‧左後外管
722b‧‧‧左後內管
723‧‧‧左上連結構件
724‧‧‧左下連結構件
725‧‧‧左貫通孔
821‧‧‧右前套筒元件
821a‧‧‧右前外管
821b‧‧‧右前內管
822‧‧‧右後套筒元件
822a‧‧‧右後外管
822b‧‧‧右後內管
823‧‧‧右上軸承構件
824‧‧‧右下軸承構件
825‧‧‧右貫通孔
961‧‧‧中間接頭轉向軸承部
962‧‧‧中間接頭傾斜軸承部
971‧‧‧左接頭轉向軸承部
972‧‧‧左接頭傾斜軸承部
981‧‧‧右接頭轉向軸承部
982‧‧‧右接頭傾斜軸承部
B‧‧‧箭頭
D‧‧‧箭頭
F‧‧‧箭頭
FB‧‧‧箭頭
FD‧‧‧箭頭
FF‧‧‧箭頭
FL‧‧‧箭頭
FR‧‧‧箭頭
FU‧‧‧箭頭
L‧‧‧箭頭
LDI‧‧‧下中間傾斜旋動軸
LDL‧‧‧下左傾斜旋動軸
LDR‧‧‧下右傾斜旋動軸
LT‧‧‧箭頭
LUI‧‧‧上中間傾斜旋動軸
LUL‧‧‧上左傾斜旋動軸
LUR‧‧‧上右傾斜旋動軸
R‧‧‧箭頭
RT‧‧‧箭頭
SIB‧‧‧後中間轉向旋動軸
SIF‧‧‧前中間轉向旋動軸
SL‧‧‧左轉向旋動軸
SR‧‧‧右轉向旋動軸
TL‧‧‧左伸縮軸線
TR‧‧‧右伸縮軸線
TR1‧‧‧二點鏈線
TR2‧‧‧二點鏈線
U‧‧‧箭頭
θ1‧‧‧連結框架之長度方向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
θ2‧‧‧連桿支持部之長度方向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
θ3‧‧‧與下中間傾斜旋動軸正交之平面與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
圖1係自左方觀察一實施形態之傾斜車輛之整體所得之左側視圖。 圖2係將圖1之傾斜車輛之前部放大表示之左側視圖。 圖3係表示圖1之傾斜車輛之前部之前視圖。 圖4係表示圖1之傾斜車輛之前部之俯視圖。 圖5係表示轉向時之圖1之傾斜車輛之前部之俯視圖。 圖6係表示傾斜時之圖1之傾斜車輛之前部之前視圖。 圖7係表示傾斜及轉向時之圖1之傾斜車輛之前部之前視圖。 圖8係局部剖面觀察地表示圖1之傾斜車輛之前部的左側視圖。 圖9係局部剖面觀察地表示圖1之傾斜車輛之前部的左側視圖。 圖10係表示圖1之傾斜車輛之一部分之立體圖。 圖11係表示圖1之傾斜車輛之一部分之俯視圖。
Claims (7)
- 一種傾斜車輛,其具備: 車體框架,其於向上述傾斜車輛之左右方向之左方迴旋時向左方傾斜,於向上述傾斜車輛之左右方向之右方迴旋時向右方傾斜; 左前輪及右前輪,其等沿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並排配置; 左懸架裝置,其支持左前輪; 右懸架裝置,其支持右前輪;及 連桿機構,其變更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相對位置而使上述車體框架向上述傾斜車輛之左方或右方傾斜; 上述連桿機構具備: 上橫向構件; 下橫向構件,其配置於較上述上橫向構件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下方; 左側構件,其配置於較上述左前輪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將上述左懸架裝置支持為能夠以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左轉向軸線為中心旋動;及 右側構件,其配置於較上述右前輪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上方,將上述右懸架裝置支持為能夠以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延伸之右轉向軸線為中心旋動; 上述上橫向構件、上述下橫向構件、上述左側構件、及上述右側構件係以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且上述左側構件與上述右側構件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的方式連結, 上述車體框架具備支持上述連桿機構之連桿支持部, 上述上橫向構件與上述下橫向構件之至少一者具備: 前元件,其於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前方,能夠以於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上延伸之旋動軸為中心旋動;及 後元件,其於較上述連桿支持部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能夠以上述旋動軸為中心旋動; 上述車體框架進而具備: 上框架,其以橫越上述後元件之旋動範圍之上方之方式自上述連桿支持部向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 下框架,其以橫越上述後元件之旋動範圍之下方之方式自上述連桿支持部向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及 連結框架,其以將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作為長度方向之方式延伸,且於較上述後元件更靠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將上述上框架與上述下框架連結;且 於自直立狀態下之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觀察時,上述連結框架之前緣之大部分沿著上述長度方向延伸。
- 如請求項1之傾斜車輛,其中 上述連結框架之上述前緣係與上述後元件中之朝向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之面直接對向。
- 如請求項1或2之傾斜車輛,其中 第一角度係定義為自直立狀態下之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觀察時的上述連結框架之長度方向與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 第二角度係定義為自直立狀態下之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觀察時的上述連桿支持部之長度方向與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 第三角度係定義為自直立狀態下之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觀察時的與上述旋動軸正交之平面與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且 上述第一角度取上述第二角度與上述第三角度之間之值。
- 如請求項1或2之傾斜車輛,其中 第一角度係定義為自直立狀態下之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觀察時的上述連結框架之長度方向與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 第二角度係定義為自直立狀態下之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觀察時的上述連桿支持部之長度方向與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所成之角度,且 上述第一角度小於上述第二角度。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傾斜車輛,其中 上述上框架與上述下框架之至少一者包含分支構件, 上述分支構件包含: 基端部,其結合於上述連桿支持部; 第一分支部,其自上述基端部分支,且支持上述後元件;及 第二分支部,其自上述基端部分支,且結合有上述連結框架之一端部。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傾斜車輛,其中 上述上框架包含: 左上框架,其自上述連桿支持部向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左方且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及 右上框架,其自上述連桿支持部向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右方且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 上述下框架包含: 左下框架,其自上述連桿支持部向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左方且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及 右下框架,其自上述連桿支持部向上述車體框架之左右方向之右方且上述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之後方延伸; 上述連結框架包含: 左連結框架,其將上述左上框架與上述左下框架連結;及 右連結框架,其將上述右上框架與上述右下框架連結。
- 如請求項6之傾斜車輛,其中 上述上框架包含上分支構件, 上述上分支構件具備: 上基端部,其結合於上述連桿支持部; 左上分支部,其自上述上基端部分支,形成上述左上框架之一部分;及 右上分支部,其自上述上基端部分支,形成上述右上框架之一部分; 上述下框架包含下分支構件, 上述下分支構件具備: 下基端部,其結合於上述連桿支持部; 左下分支部,其自上述下基端部分支,形成上述左下框架之一部分;及 右下分支部,其自上述下基端部分支,形成上述右下框架之一部分; 上述左連結框架將上述左上分支部與上述左下分支部連結,且 上述右連結框架將上述右上分支部與上述右下分支部連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42844A JP2018144699A (ja) | 2017-03-07 | 2017-03-07 | 車両 |
JP2017-042844 | 2017-03-0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34911A true TW201834911A (zh) | 2018-10-01 |
TWI660876B TWI660876B (zh) | 2019-06-01 |
Family
ID=61581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07687A TWI660876B (zh) | 2017-03-07 | 2018-03-07 | 傾斜車輛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471799B2 (zh) |
EP (1) | EP3372479B1 (zh) |
JP (1) | JP2018144699A (zh) |
CA (1) | CA2997594C (zh) |
ES (1) | ES2831027T3 (zh) |
TW (1) | TWI660876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72217A (zh) * | 2018-11-29 | 2021-08-17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倾斜式车辆 |
US20210284271A1 (en) | 2018-11-29 | 2021-09-16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Front two-wheel leaning vehicle |
US11820459B2 (en) | 2018-11-29 | 2023-11-21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Leaning vehicl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8144698A (ja) * | 2017-03-07 | 2018-09-20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車両 |
JP2018144697A (ja) * | 2017-03-07 | 2018-09-20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車両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23240B2 (en) * | 2009-07-10 | 2012-02-28 |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 Control system for leaning vehicle |
CN102092434B (zh) | 2009-12-10 | 2014-07-16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两前轮的车辆的可倾装置 |
CN201670311U (zh) | 2010-05-07 | 2010-12-15 | 于金君 |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 |
CN202414056U (zh) | 2012-01-14 | 2012-09-05 | 于金君 | 一种能够倾斜车体的倒三轮摩托车 |
EP3000710B1 (en) * | 2013-07-01 | 2019-06-19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Vehicle |
BR112015032716A2 (pt) * | 2013-07-01 | 2017-07-25 | Yamaha Motor Co Ltd | veículo equipado com uma armação do chassi capaz de inclinar e duas rodas dianteiras |
CN105339253B (zh) * | 2013-07-01 | 2018-07-10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具备能够倾斜的车身框架和两个前轮的车辆 |
EP3067263B1 (en) | 2013-11-07 | 2020-04-15 |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 Vehicle body frame structure of a straddle-type vehicle |
WO2015115108A1 (ja) * | 2014-01-31 | 2015-08-06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車両 |
JP6118830B2 (ja) * | 2015-02-10 | 2017-04-1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揺動型車両 |
JP6030174B2 (ja) | 2015-03-18 | 2016-11-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揺動型車両 |
JP6450267B2 (ja) * | 2015-06-23 | 2019-01-0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移動体 |
JP2017065527A (ja) * | 2015-09-30 | 2017-04-06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車両 |
JP2017065526A (ja) * | 2015-09-30 | 2017-04-06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車両 |
US10286970B2 (en) * | 2015-09-30 | 2019-05-14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Vehicle |
JP2017065529A (ja) * | 2015-09-30 | 2017-04-06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車両 |
JP2017065533A (ja) * | 2015-09-30 | 2017-04-06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車両 |
EP3450289B1 (en) | 2016-05-30 | 2021-12-15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Vehicle |
JP6557841B2 (ja) * | 2016-08-29 | 2019-08-14 | 株式会社エクォス・リサーチ | 車両 |
IT201600097100A1 (it) * | 2016-09-28 | 2018-03-28 | Piaggio & C Spa | Assieme di sospensione per un veicolo basculante, avantreno e veicolo basculante |
JP2018144697A (ja) * | 2017-03-07 | 2018-09-20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車両 |
JP2018144698A (ja) * | 2017-03-07 | 2018-09-20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車両 |
DE212018000343U1 (de) * | 2017-11-15 | 2020-05-29 | Sway Motorsports Llc | Steuersystem für neigbares Fahrzeug |
-
2017
- 2017-03-07 JP JP2017042844A patent/JP2018144699A/ja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03-06 US US15/913,260 patent/US10471799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3-07 EP EP18160411.7A patent/EP3372479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3-07 TW TW107107687A patent/TWI660876B/zh active
- 2018-03-07 ES ES18160411T patent/ES2831027T3/es active Active
- 2018-03-07 CA CA2997594A patent/CA2997594C/en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72217A (zh) * | 2018-11-29 | 2021-08-17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倾斜式车辆 |
US20210284271A1 (en) | 2018-11-29 | 2021-09-16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Front two-wheel leaning vehicle |
US11691689B2 (en) | 2018-11-29 | 2023-07-04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Front two-wheel leaning vehicle |
US11820459B2 (en) | 2018-11-29 | 2023-11-21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Leaning vehicle |
US11827304B2 (en) | 2018-11-29 | 2023-11-28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Leaning vehicl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372479B1 (en) | 2020-08-19 |
CA2997594C (en) | 2019-12-03 |
TWI660876B (zh) | 2019-06-01 |
CA2997594A1 (en) | 2018-09-07 |
US10471799B2 (en) | 2019-11-12 |
US20180257452A1 (en) | 2018-09-13 |
ES2831027T3 (es) | 2021-06-07 |
JP2018144699A (ja) | 2018-09-20 |
EP3372479A1 (en) | 2018-09-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60876B (zh) | 傾斜車輛 | |
TWI617484B (zh) | 車輛 | |
TWI557016B (zh) | 車輛 | |
TWI621562B (zh) | 車輛 | |
TWI620680B (zh) | 車輛 | |
JP2017094906A (ja) | 車両 | |
TWI657006B (zh) | 車輛 | |
JP2017065527A (ja) | 車両 | |
JP2017065534A (ja) | 車両 | |
TWI650264B (zh) | 傾斜車輛 | |
JP2017065526A (ja) | 車両 | |
JP2017065531A (ja) | 車両 | |
WO2020050157A1 (ja) | リーン車両 | |
JP6866476B2 (ja) | リーン車両 | |
TWI532628B (zh) | 車輛 | |
JP2017222301A (ja) | 車両 | |
JP2017065668A (ja) | 車両 | |
JP2020040456A (ja) | リーン車両 | |
US20200164707A1 (en) | Vehicle | |
WO2017086405A1 (ja) | 車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