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8397B - 傾斜車輛 - Google Patents
傾斜車輛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38397B TWI738397B TW109122300A TW109122300A TWI738397B TW I738397 B TWI738397 B TW I738397B TW 109122300 A TW109122300 A TW 109122300A TW 109122300 A TW109122300 A TW 109122300A TW I738397 B TWI738397 B TW I73839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ront wheel
- vehicle
- foot
- body frame
- vehicle body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5/00—Mud-guards for whe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3/00—Other pro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5/00—Foot-rests; Knee grips; Passenger hand-grips
- B62J25/04—Floor-type foot res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50/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on cycl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B62J1/00 - B62J45/00
- B62J50/20—Information-providing devices
- B62J50/25—Information-providing devices intend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to other road users, e.g. signs or flags
- B62J50/26—Number plat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4—Rear ligh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20—Arrangement of reflectors, e.g. on the wheel spokes ; Lighting devices mounted on wheel spok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7—Motorcycles with three whe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5—Tri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rear whee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4/00—Adaptations for driving cycles by electric mot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3/00—Bicycles
- B62K3/002—Bicycles without a seat, i.e. the rider operating the vehicle in a standing position, e.g. non-motorized scooters; non-motorized scooters with skis or run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於具有左前輪及右前輪之傾斜車輛中,能夠實現車輛之小型化,並且防止因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濺水而導致騎乘者之腳下被濺濕之構成。傾斜車輛1具備:左前防護板部86,其於左腳載置部811與左前輪31之間支持於左連結部812;及右前防護板部87,其於右腳載置部821與右前輪32之間支持於右連結部822。左前防護板部86及右前防護板部87於傾斜車輛1傾斜過程中,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位置關係發生變化,另一方面,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側部及腳載置部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於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繞轉向軸線旋轉期間,不與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一起旋轉,相對於側部及腳載置部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傾斜車輛。
已知一種騎乘者將左腳載置於左腳踏板部並且將右腳載置於右腳踏板部進行乘坐之站立騎乘式傾斜車輛。作為此種傾斜車輛,例如於非專利文獻1中揭示了一種站立騎乘式二輪車輛。
於上述非專利文獻1之二輪車輛中,左腳踏板部及右腳踏板部分別被固定於車體框架。自左右方向觀察二輪車輛,上述左腳踏板部位於前輪與後輪之間,且較前輪及後輪更靠左側。自左右方向觀察二輪車輛,上述右腳踏板部位於前輪及後輪之間,且較前輪及後輪更靠右側。
於上述非專利文獻1之二輪車輛之前部配置有防止因前輪濺水而導致騎乘者之腳下被濺濕之防濺水構件。由於上述防濺水構件被安裝於支持前輪之構件,故而當使前輪繞轉向軸旋轉時,上述防濺水構件與前輪一起向左右旋轉。
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了一種車輛,其具備:車體框架;左前輪;右前輪;左懸架部,其支持上述左前輪;右懸架部,其支持上述右前輪;及連桿機構,其位於較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更靠上方,且構成為變更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相對位置而使上述車體框架向上述車輛之左側或右側傾斜。上述連桿機構包含:沿左右方向延伸之上交叉構件及下交叉構件、可旋轉地支持上述上交叉構件及上述下交叉構件之右端部之右側構件、以及可旋轉地支持上述上交叉構件及上述下交叉構件之左端部之左側構件。
又,專利文獻1中所揭示之車輛具備對上述連桿機構傳遞負載之負載傳遞機構。上述負載傳遞機構包含左腳放置部及右腳放置部。上述左腳放置部包含左腳放置面及左連結構件。上述右腳放置部包含右腳放置面及右連結構件。於上述左腳放置面上載置站立之騎乘者之左腳。上述左連結構件將左腳放置面與左側構件連結在一起。於上述右腳放置面上載置站立之騎乘者之右腳。上述左連結構件將左腳放置面與左側構件連結在一起。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2018/216727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glafit[新聞稿]」,glafit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6月12日檢索」,網際網路(https://glafit.com/news/pr20200528)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且說,如上述專利文獻1中所揭示般左腳放置面位於左前輪之後方並且右腳放置面位於右前輪之後方之車輛存在如下可能性:當在潮濕之路面上行駛時,由左前輪及右前輪濺起之水會落到騎乘者之腳下。
因此,考慮於車輛設置防止因左前輪濺水而導致騎乘者之腳下被濺濕之左防濺水構件、及防止因右前輪濺水而導致騎乘者之腳下被濺濕之右防濺水構件。於在支持上述左前輪之構件設置如不會因左前輪濺水而導致騎乘者之腳下被濺濕之大型左防濺水構件,並且在支持上述右前輪之構件設置如不會因右前輪濺水而導致騎乘者之腳下被濺濕之大型右防濺水構件之情形時,在將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進行轉向而使其向左右旋轉時,上述左防濺水構件與上述左前輪一起旋轉,上述右防濺水構件與上述右前輪一起旋轉。因此,於車輛中,在上述左前輪與左連結部之間需要用以供上述大型左防濺水構件進行旋轉之空間,在上述右前輪與右連結部之間需要用以供上述大型右防濺水構件進行旋轉之空間。
於如上所述般在左前輪與左連結部之間設置空間之情形時,需要將上述左連結部相對於上述左前輪向後方或向上方錯開而配置。於將上述左連結部向後方錯開而設置空間之情形時,車輛之前後方向之長度變大。
另一方面,於將上述左連結部向上方錯開而設置如上所述之空間之情形時,需要以避開上述左前輪及作為上述左防濺水構件之旋轉區域之上述空間之方式配置頭管。因此,無法將原本欲配置於車輛之較低位置之頭管配置於較低位置,而難以使車輛成為在上下方向上小型之構成。再者,與如上所述般在左前輪與左連結部之間設置空間之情形同樣地,於在右前輪與右連結部之間設置空間之情形時,亦難以使車輛成為在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上小型之構成。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於具有左前輪及右前輪之傾斜車輛中,能夠實現車輛之小型化,並且防止因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濺水而導致騎乘者之腳下被濺濕之構成。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人等對在傾斜車輛在路面潮濕之狀態下行駛時,能夠防止因左前輪及右前輪濺水而導致騎乘者之腳下被濺濕之構成進行了研究。
本發明人等進行了努力研究,結果想到了如下所述之構成。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之傾斜車輛具備:車體框架;連桿機構,其被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且具有交叉部、左側部及右側部;左前輪,其被支持為能夠相對於上述左側部繞左轉向軸線進行旋轉,且被支持為無法在上述左轉向軸線之軸線方向上位移;右前輪,其被支持為能夠相對於上述右側部繞上述右轉向軸線進行旋轉,且被支持為無法在上述右轉向軸線之軸線方向上位移;左腳踏板部,其位於較上述左前輪更靠後方,且具有供載置騎乘者之左腳之左腳載置面;右腳踏板部,其位於較上述右前輪更靠後方,且具有供載置騎乘者之右腳之右腳載置面;左腳踏板連結部,其將上述左腳踏板部與上述左側部連結;及右腳踏板連結部,其將上述右腳踏板部與上述右側部連結;且上述傾斜車輛於向左迴轉時向左傾斜,於向右迴轉時向右傾斜。該傾斜車輛具備:左前防護板部,其以如下方式在上述左腳踏板部與上述左前輪之間支持於上述左腳踏板連結部:於傾斜過程中,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位置關係發生變化,另一方面,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上述左側部及上述左腳踏板部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且於上述左前輪繞上述左轉向軸線旋轉期間,不與上述左前輪一起旋轉,相對於上述左側部及上述左腳踏板部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及右前防護板部,其以如下方式在上述右腳踏板部與上述右前輪之間支持於上述右腳踏板連結部:於上述傾斜車輛傾斜過程中,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位置關係發生變化,另一方面,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上述右側部及上述右腳踏板部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且於上述右前輪繞上述右轉向軸線旋轉期間,不與上述右前輪一起旋轉,相對於上述右側部及上述右腳踏板部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
於上述傾斜車輛中,左前防護板部以如下方式在左腳踏板部與左前輪之間支持於左腳踏板連結部:於上述傾斜車輛傾斜過程中,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位置關係發生變化,另一方面,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左側部及左腳踏板部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且於左前輪繞左轉向軸線旋轉期間,不與上述左前輪一起旋轉,相對於上述左側部及上述左腳踏板部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
藉此,不論於上述傾斜車輛傾斜之情形時,還是於上述左前輪繞上述左轉向軸線進行旋轉之情形時,均可利用上述左前防護板部自前方覆蓋上述左腳踏板部上載置之騎乘者之左腳。因此,能夠防止因上述左前輪濺水而導致騎乘者之左腳被濺濕。
右前防護板部以如下方式在右腳踏板部與右前輪之間支持於右腳踏板連結部:於上述傾斜車輛傾斜過程中,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位置關係發生變化,另一方面,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右側部及右腳踏板部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且於上述右前輪圍繞右轉向軸線旋轉期間,不與上述右前輪一起旋轉,相對於上述右側部及上述右腳踏板部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
藉此,不論於上述傾斜車輛傾斜之情形時,還是於上述右前輪繞上述右轉向軸線進行旋轉之情形時,均可利用上述右前防護板部自前方覆蓋上述右腳踏板部上載置之騎乘者之右腳。因此,能夠防止因上述右前輪濺水而導致騎乘者之右腳被濺濕。
而且,於上述傾斜車輛中,左前防護板部以於左前輪繞左轉向軸線旋轉期間不與左前輪一起旋轉之方式被支持於左腳踏板連結部。右前防護板部以於右前輪繞右轉向軸線旋轉期間不與右前輪一起旋轉之方式被支持於右腳踏板連結部。即,於上述傾斜車輛中,無需於左前輪與左腳踏板連結部之間設置用以供左前防護板部進行旋轉之空間,且無需於右前輪與右腳踏板連結部之間設置用以供右前防護板部進行旋轉之空間。
因此,根據上述構成,無需將左腳踏板連結部相對於左前輪向後方錯開,無需將右腳踏板連結部相對於右前輪向後方錯開。因此,能夠使車輛成為在前後方向上小型之構成。又,根據上述結構,無需於左前輪及右前輪之上方設置用以配置大型防濺水構件之空間,因此能夠使車輛成為在上下方向上小型之構成。
根據上述構成,可獲得於具有左前輪及右前輪之傾斜車輛中,能夠實現車輛之小型化,並且防止因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濺水而導致騎乘者之腳下被濺濕之構成。
根據其他觀點,傾斜車輛較佳為包含以下構成。上述左前防護板部沿著上述左腳踏板連結部延伸。上述右前防護板部沿著上述右腳踏板連結部延伸。
藉此,能夠利用左前防護板部更確實地覆蓋與左腳踏板連結部連結之左腳踏板部之前方。因此,能夠更確實地防止因左前輪濺水而導致上述左腳踏板部上載置之騎乘者之左腳被濺濕。
又,能夠利用右前防護板部更確實地覆蓋與右腳踏板連結部連結之右腳踏板部之前方。因此,能夠更確實地防止因右前輪濺水而導致上述右腳踏板部上載置之騎乘者之右腳被濺濕。
根據其他觀點,傾斜車輛較佳為包含以下構成。上述左前防護板部被設置為在上述傾斜車輛之前後方向上觀察時與上述左前輪重疊,且在上述傾斜車輛之上下方向上觀察時與上述左前輪重疊。上述右前防護板部被設置為在上述傾斜車輛之前後方向上觀察時與上述右前輪重疊,且在上述傾斜車輛之上下方向上觀察時與上述右前輪重疊。
藉此,能夠藉由左前防護板部更確實地覆蓋左前輪之後部且上部。因此,能夠藉由上述左前防護板部更確實地防止由上述左前輪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之腳下。
又,能夠藉由右前防護板部更確實地覆蓋右前輪之後部且上部。因此,能夠藉由上述右前防護板部更確實地防止由上述右前輪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之腳下。
根據其他觀點,傾斜車輛較佳為包含以下構成。上述左腳踏板連結部於上述左前輪之後方沿著上述左前輪以自上述左側部起越朝向後方則越靠下之方式延伸,且前部連接於上述左側部,後部支持上述左腳踏板部之前部。上述右腳踏板連結部於上述右前輪之後方沿著上述右前輪以自上述右側部起越朝向後方則越靠下之方式延伸,且前部連接於上述右側部,後部支持上述右腳踏板部之前部。
藉此,能夠減小左前輪與左腳踏板連結部之間之間隙。因此,能夠將安裝於上述左腳踏板連結部之左前防護板部配置於更靠上述左前輪之位置。因此,能夠藉由上述左前防護板部更確實地防止由上述左前輪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之腳下。
又,能夠減小右前輪與右腳踏板連結部之間之間隙。因此,能夠將安裝於上述右腳踏板連結部之右前防護板部配置於更靠上述右前輪之位置。因此,能夠藉由上述右前防護板部更確實地防止由上述右前輪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之腳下。
根據其他觀點,傾斜車輛較佳為包含以下構成。上述左前防護板部之下端位於與上述左腳踏板部之上述左腳載置面之前端部相同之高度或較其更靠下方。上述右前防護板部之下端位於與上述右腳踏板部之上述右腳載置面之前端部相同之高度或較其更靠下方。
藉此,能夠藉由前防護板部更確實地覆蓋腳踏板部之前方。因此,能夠防止由左前輪濺起之水自左前防護板部之下方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之腳下。又,能夠防止由右前輪濺起之水自右前防護板部之下方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之腳下。
根據其他觀點,傾斜車輛較佳為包含以下構成。上述左腳踏板部及上述右腳踏板部分別具有不讓水在上下方向上通過之防止水通過構造。
藉此,能夠防止由左前輪濺起之水在上下方向上通過左腳踏板部而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之腳下。又,能夠防止由右前輪濺起之水在上下方向上通過右腳踏板部而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之腳下。
根據其他觀點,傾斜車輛較佳為包含以下構成。傾斜車輛進而具備:左側防護板,其為沿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延伸之板狀,以位於上述左腳踏板部之右側之方式安裝於上述左腳踏板部及上述左腳踏板連結部中之至少一者,對騎乘者之左腳進行防護;及右側防護板,其為沿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延伸之板狀,以位於上述右腳踏板部之左側之方式安裝於上述右腳踏板部及上述右腳踏板連結部中之至少一者,對騎乘者之右腳進行防護。上述左腳踏板部之右端位於較上述左側防護板之左表面更靠右側。上述右腳踏板部之左端位於較上述右側防護板之右表面更靠左側。
藉此,例如能夠藉由右側防護板防止在傾斜車輛之行駛中由左前輪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上。同樣地,例如能夠藉由左側防護板防止在傾斜車輛之行駛中由右前輪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上。
而且,左腳踏板部之右端位於較上述左側防護板之左表面更靠右側。因此,能夠藉由上述左腳踏板部更確實地覆蓋上述左側防護板之下方。因此,能夠防止由上述右前輪濺起之水自上述左腳踏板部之下方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上。又,右腳踏板部之左端位於較上述右側防護板之右表面更靠左側。因此,能夠藉由上述右腳踏板部更確實地覆蓋上述右側防護板之下方。因此,能夠防止由上述左前輪濺起之水自上述右腳踏板部之下方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上。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專業術語係為了僅定義特定實施例而使用,並不意圖藉由上述專業術語來限制發明。
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及/或」包含一個或複數個相關聯地列舉之構成物之所有組合。
於本說明書中,「包含、具備(including)」、「包含、包括(comprising)」或「具有(having)」及其等之變化之使用係對所記載之特徵、製程、要素、成分、及/或其等之等效物之存在進行特定,但可包含步驟、動作、要素、組件、及/或其等之組中之1個或複數個。
於本說明書中,「安裝於」、「連接於」、「結合於」、及/或其等之等效物被用作廣義,包含「直接及間接之」安裝、連接及結合這兩者。進而,「連接於」及「結合於」不限於物理性或機械性連接或結合,可包含直接或間接之連接或結合。
只要未另外定義,則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所有術語(包含技術術語及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之從業者一般理解之意義相同之意義。
通常使用之詞典中所定義之術語應解釋為具有與相關技術及本發明之上下文中之含義一致之含義,只要本說明書中未明確地定義,則不以理想或過度形式之含義進行解釋。
於本發明的說明中,理解為揭示有若干技術及製程。該等分別具有個別利益,亦可與其他所揭示之技術之1個以上、或根據情況與所有技術一起使用。
因此,為了明確,於本發明之說明中,抑制不必要地將各個步驟之所有可能之組合重複。然而,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應被理解並解讀為此種組合全部為本發明之範圍內。
於本說明書中,對本發明之傾斜車輛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於以下說明中,為了提供對本發明之完全理解,而敍述多個具體示例。然而,顯然即便沒有該等具體示例,從業者亦能夠實施本發明。
因此,應將以下揭示認為是本發明之示例,以下揭示並不意圖將本發明限定於由以下圖式或說明所表示之特定實施方式。
[傾斜車輛]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車輛係指以傾斜姿勢進行迴轉之車輛。具體而言,傾斜車輛係於向左迴轉時向左傾斜,於向右迴轉時向右傾斜之車輛。傾斜車輛可為一人乘坐之車輛,亦可為能夠供多人乘坐之車輛。
[前輪之後部]
於本說明書中,前輪之後部係指前輪中較作為該前輪之旋轉中心之車輪軸更靠後方之部分。
[前輪之上部]
於本說明書中,前輪之上部係指前輪中較作為該前輪之旋轉中心之車輪軸更靠上方之部分。
[左連結部之下端部]
於本說明書中,左連結部之下端部係指左連結部之下部中位於由左前輪濺起之水朝向騎乘者之左腳飛散之區域之部分。左連結部之下端部係左連結部中靠近與該左連結部連接之左腳載置部之端部。
[右連結部之下端部]
於本說明書中,右連結部之下端部係指右連結部之下部中位於由右前輪濺起之水朝向騎乘者之右腳飛散之區域之部分。右連結部之下端部係右連結部中靠近與該右連結部連接之右腳載置部之端部。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可提供一種於具有左前輪及右前輪之傾斜車輛中,能夠實現車輛之小型化,並且防止因上述左前輪及上述右前輪濺水而導致騎乘者之腳下被濺濕之構成。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於各圖中,對同一部分標註同一符號,且不重複該同一部分之說明。再者,各圖中之構成構件之尺寸並不如實地表示實際構成構件之尺寸及各構成構件之尺寸比率等。
以下,圖中之箭頭F表示傾斜車輛1之前方向。圖中之箭頭B表示傾斜車輛1之後方向。圖中之箭頭U表示傾斜車輛1之上方向。圖中之箭頭D表示傾斜車輛1之下方向。圖中之箭頭R表示傾斜車輛1之右方向。圖中之箭頭L表示傾斜車輛1之左方向。又,傾斜車輛1之前後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分別意指於自駕駛傾斜車輛1之騎乘者觀察之情形時以傾斜車輛1作為基準之前後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
本實施方式之傾斜車輛1使車體框架相對於鉛直方向向左右方向傾斜而進行迴轉。因此,除了上述以車輛作為基準之方向以外,還如下決定以車體框架作為基準之方向。圖中之箭頭FF表示車體框架之前方向。圖中之箭頭FB表示車體框架之後方向。圖中之箭頭FU表示車體框架之上方向。圖中之箭頭FD表示車體框架之下方向。圖中之箭頭FR表示車體框架之右方向。圖中之箭頭FL表示車體框架之左方向。又,於自駕駛傾斜車輛之騎乘者進行觀察之情形時,車體框架之前後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分別意指以車體框架作為基準之前後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
(整體構成)
圖1係表示實施方式之傾斜車輛1之整體構成之概況的左側視圖。圖2係表示於傾斜車輛1中拆除主框架外罩25後之狀態之左側視圖。傾斜車輛1具備:車輛本體2、左右一對前輪3、後輪4、連桿機構5、轉向機構6、及負載傳遞機構8。即,該實施方式中之傾斜車輛1係具有左右一對前輪3之三輪車。又,傾斜車輛1係於向左迴轉時向左傾斜,於向右迴轉時向右傾斜之車輛。
再者,於傾斜車輛1中,未設置供騎乘者乘坐之座部。即,傾斜車輛1係由騎乘者以站立狀態乘坐之所謂站立騎乘式車輛。又,於傾斜車輛1中,未設置支持後輪4之後臂。傾斜車輛1之後輪4由下述車體框架21支持。又,於傾斜車輛1中,未設置將前輪3及後輪4可位移地彈性支持之緩衝裝置。傾斜車輛1之前輪3及後輪4不經由緩衝裝置而支持於下述車體框架21。
車輛本體2具備車體框架21及動力單元22。於圖1及圖2中,車體框架21為直立狀態。於以下說明中參照圖1或圖2之情形時,車體框架21以直立狀態為前提。再者,車體框架21為直立狀態意指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與鉛直方向相同之狀態。
如圖2所示,車體框架21支持動力單元22等。車體框架21具備頭管211(連桿支持部)及主框架212。
頭管211位於傾斜車輛1之前部。自左側觀察傾斜車輛1,頭管211之上部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位於較頭管211之下部更靠後方。於頭管211之周圍配置有連桿機構5。下述轉向軸652可旋轉地插入至頭管211。
主框架212連接於頭管211。主框架212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位於較頭管211更靠後方。主框架212支持動力單元22。主框架212之後端部以車輪軸41為中心可旋轉地支持後輪4。如圖1所示,主框架212被主框架外罩25覆蓋。主框架外罩25被支持於主框架212。主框架外罩25係樹脂製之構件。
如圖2所示,主框架212具備上框架213及底框架214。
自左側觀察車體框架21,上框架213自頭管211朝向後輪4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且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延伸。上框架213之後端部以分別位於後輪4之左右側之方式被分支為2個。即,上框架213具有位於後輪4之左側之上框架左後端部213a及位於後輪4之右側之上框架右後端部213b。上框架左後端部213a及上框架右後端部213b與下述底框架左後端部214c及底框架右後端部214d一起支持後輪4。動力單元22被支持於上框架213。
底框架214具有底框架前部214a及底框架後部214b。自左側觀察車體框架21,底框架前部214a自頭管211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之後方且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下方延伸。底框架前部214a之前端部連接於頭管211。
底框架後部214b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自底框架前部214a之後端部向後方延伸。底框架後部214b之後端部以分別位於後輪4之左右側之方式被分支為2個。即,底框架後部214b具有位於後輪4之左側之底框架左後端部214c及位於後輪4之右側之底框架右後端部214d。
底框架左後端部214c連接於上框架左後端部213a。藉由如此連接底框架左後端部214c及上框架左後端部213a,而構成主框架左後端部212a。底框架右後端部214d連接於上框架右後端部213b。藉由如此連接底框架右後端部214d及上框架右後端部213b,而構成主框架右後端部212b。主框架左後端部212a及主框架右後端部212b支持後輪4。
如此,主框架212具有上框架213及底框架214,藉此能夠提高主框架212之強度及剛性。再者,於使主框架中之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之高度變得更低之情形時,主框架亦可僅具有底框架。
圖3係自前方觀察傾斜車輛1之前部之前視圖。於圖3中,車體框架21為直立狀態。於以下說明中參照圖3之情形時,車體框架21以直立狀態為前提。
如圖1至圖3所示,左右一對前輪3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位於較頭管211及連桿機構5更靠下方。如圖2所示,左右一對前輪3由下述左懸架部61及右懸架部62支持。
如圖1及圖2所示,後輪4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位於較左右一對前輪3更靠後方。
動力單元22產生使傾斜車輛1行駛之驅動力。如圖2所示,動力單元22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位於較後輪4之車輪軸41更靠前方。動力單元22被固定於車體框架21。動力單元22包含未圖示之馬達及電池221。於本實施方式中,上述馬達配置於後輪4之輪圈4a內。自固定於車體框架21之上框架213之電池221對上述馬達供給電力。
如圖3所示,左右一對前輪3包含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左前輪31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位於較作為車體框架21之一部分之頭管211更靠左側。右前輪32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位於較頭管211更靠右側。即,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並排存在。
如圖3所示,左前輪31連接於左懸架部61。詳細而言,左前輪31連接於左懸架部61之下部。左前輪31以左車軸311為中心可旋轉地支持於左懸架部61。左車軸311以沿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延伸之方式配置於左懸架部61之下部。
右前輪32連接於右懸架部62。詳細而言,右前輪32連接於右懸架部62之下部。右前輪32以右車軸321為中心可旋轉地支持於右懸架部62。右車軸321以沿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延伸之方式配置於右懸架部62之下部。
圖4係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自上方觀察傾斜車輛1時之俯視圖。圖7係將連桿機構5放大示出之立體圖。於圖4及圖7中,車體框架21為直立狀態。於以下說明中參照圖4及圖7之情形時,車體框架21以直立狀態為前提。
連桿機構5係平行四節連桿(亦稱為平行四邊形連桿)方式之連桿機構。
如圖1至圖3所示,連桿機構5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位於較把手桿651更靠下方。連桿機構5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位於較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更靠上方。
如圖1至圖3及圖7所示,連桿機構5包含上交叉部51、下交叉部52、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連桿機構5不與轉向軸652伴隨把手桿651之操作之以中間轉向軸線Z為中心之旋轉連動。即,連桿機構5不以中間轉向軸線Z為中心相對於車體框架21旋轉。再者,上交叉部51及下交叉部52與交叉部對應。
如圖1所示,上交叉部51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位於較頭管211更靠後方。如圖3所示,上交叉部51沿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延伸。
如圖1及圖2所示,下交叉部52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位於較上交叉部51更靠下方。如圖3所示,下交叉部52沿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延伸。
如圖7所示,下交叉部52於左右方向中央部具有供頭管211貫通之貫通孔52a。又,下交叉部52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在左端部具有左側部53所處之左切口部52b,在右端部具有右側部54所處之右切口部52c。
如圖3及圖4所示,左側部53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位於頭管211之左側。左側部53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位於較左前輪31更靠上方。左側部53沿頭管211所延伸之方向延伸。左側部53沿轉向軸652之中間轉向軸線Z所延伸之方向延伸。左側部53之上部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位於較左側部53之下部更靠後方。
右側部54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位於頭管211之右側。右側部54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位於較右前輪32更靠上方。右側部54沿頭管211所延伸之方向延伸。右側部54沿轉向軸652之中間轉向軸線Z所延伸之方向延伸。右側部54之上部於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上位於較右側部54之下部更靠後方。
如圖7所示,頭管211具有上中間連結部211a及下中間連結部211b。
上交叉部51之中間部經由上中間連結部211a可旋轉地連結於頭管211。即,上交叉部51能夠以通過上中間連結部211a且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上中間連結軸線UI(中間軸線)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進行旋轉。
下交叉部52之中間部經由下中間連結部211b可旋轉地連結於頭管211。即,下交叉部52能夠以通過下中間連結部211b且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下中間連結軸線DI(中間軸線)為中心相對於頭管211進行旋轉。
左側部53具有上左連結部53a及下左連結部53b。
上交叉部51之左端部經由上左連結部53a可旋轉地連結於左側部53。即,上交叉部51能夠以通過上左連結部53a且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上左連結軸線UL(左軸線)為中心相對於左側部53進行旋轉。
下交叉部52之左端部經由下左連結部53b可旋轉地連結於左側部53。即,下交叉部52能夠以通過下左連結部53b且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下左連結軸線DL(左軸線)為中心相對於左側部53進行旋轉。
右側部54具有上右連結部54a及下右連結部54b。
上交叉部51之右端部經由上右連結部54a可旋轉地連結於右側部54。即,上交叉部51能夠以通過上右連結部54a且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上右連結軸線UR(右軸線)為中心相對於右側部54進行旋轉。
下交叉部52之右端部經由下右連結部54b可旋轉地連結於右側部54。即,下交叉部52能夠以通過下右連結部54b且沿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延伸之下右連結軸線DR(右軸線)為中心相對於右側部54進行旋轉。
上中間連結軸線UI、上右連結軸線UR、上左連結軸線UL、下中間連結軸線DI、下右連結軸線DR及下左連結軸線DL彼此平行地延伸。上中間連結軸線UI、上右連結軸線UR、上左連結軸線UL、下中間連結軸線DI、下右連結軸線DR及下左連結軸線DL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位於較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更靠上方。
如上所述,上交叉部51、下交叉部52、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係以如下方式被支持於車體框架21:上交叉部51與下交叉部52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且左側部53與右側部54保持相互平行之姿勢。
如圖3所示,轉向機構6包含:左懸架部61、右懸架部62、左托架63、右托架64、轉向構件65、及轉向力傳遞機構66。再者,轉向機構6之構成係與國際公開2020/111254中所揭示之轉向機構相同之構成。因此,省略轉向機構6之詳細構成之說明。因此,使用轉向機構6之傾斜車輛1之轉向動作亦與國際公開2020/111254中所揭示之轉向動作相同,故而省略詳細說明。
左懸架部61將左前輪31支持於連桿機構5。左懸架部61沿中間轉向軸線Z所延伸之方向延伸。左懸架部61之下端部支持左前輪31。左懸架部61以左前輪31與下述左連結部812之間之間隙不發生位移之方式支持左前輪31。左懸架部61之上端部被固定於左托架63。
左托架63於其上部具有未圖示之左旋轉構件。上述左旋轉構件位於連桿機構5之左側部53之內部,且沿左側部53所延伸之方向延伸。上述左旋轉構件能夠相對於左側部53以左轉向軸線X為中心進行旋轉。即,左托架63能夠相對於左側部53以左轉向軸線X為中心進行旋轉。左轉向軸線X沿左側部53所延伸之方向延伸。
如圖3所示,左轉向軸線X與轉向軸652之中間轉向軸線Z平行地沿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
右托架64於其上部具有未圖示之右旋轉構件。上述右旋轉構件位於連桿機構5之右側部54之內部,且沿右側部54所延伸之方向延伸。上述右旋轉構件能夠相對於右側部54以右轉向軸線Y為中心進行旋轉。即,右托架64能夠相對於右側部54以右轉向軸線Y為中心進行旋轉。右轉向軸線Y沿右側部54所延伸之方向延伸。
右懸架部62將右前輪32支持於連桿機構5。右懸架部62沿中間轉向軸線Z所延伸之方向延伸。右懸架部62之下端部支持右前輪32。右懸架部62以右前輪32與下述右連結部822之間之間隙不發生位移之方式支持右前輪32。右懸架部62之上端部被固定於右托架64。
如圖3所示,右轉向軸線Y與轉向軸652之中間轉向軸線Z平行地沿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延伸。
轉向構件65包含把手桿651及轉向軸652。
把手桿651連接於轉向軸652之上部。轉向軸652之一部分可旋轉地支持於頭管211。轉向軸652係根據騎乘者對把手桿651之操作以中間轉向軸線Z為中心進行旋轉。
轉向力傳遞機構66根據轉向構件65之旋轉,使左懸架部61以左轉向軸線X為中心向轉向構件65之旋轉方向旋轉。同樣地,轉向力傳遞機構66根據轉向構件65之旋轉,使右懸架部62以右轉向軸線Y為中心向轉向構件65之旋轉方向旋轉。藉此,轉向力傳遞機構66根據騎乘者對轉向構件65之操作,將轉向力傳遞至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分別以左轉向軸線X及右轉向軸線Y為中心向與騎乘者對轉向構件65之操作方向對應之方向旋轉。
傾斜車輛1向左或向右傾斜之動作亦與上述國際公開2020/111254中所揭示之傾斜動作相同。因此,省略傾斜車輛1向左或向右傾斜之動作之詳細說明。
如圖4及圖8所示,負載傳遞機構8具有左腳負載傳遞部81、右腳負載傳遞部82、及左右連結構件83。
左腳負載傳遞部81具有左腳載置部811(左腳踏板部)及左連結部812(左腳踏板連結部)。
左腳載置部811具有供載置站立之騎乘者之左腳之左腳載置面811a。左腳載置部811具有不讓水在上下方向上通過之防止水通過構造。例如,左腳載置部811係不具有沿上下方向貫通之貫通孔之板狀。藉此,能夠防止在傾斜車輛1行駛時由左前輪31濺起之水自左腳載置部811之下方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上。
左連結部812將左腳載置部811與連桿機構5之左側部53連結在一起。如圖1所示,左連結部812於左前輪31之後方,以沿著左前輪31之方式自左側部53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中之後方且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中之下方延伸。再者,所謂左連結部812沿著左前輪31,不僅包含在自左側觀察時左連結部812呈圓弧狀彎曲之情況,還包含在自左側觀察時左連結部812呈直線狀傾斜之情況、在自左側觀察時左連結部812具有曲線形狀之情況、在自左側觀察時左連結部812具有曲線與直線之組合形狀之情況、在自左側觀察時左連結部812具有角度不同之複數條直線之組合形狀之情況等。左連結部812之後端部連結於左腳載置部811。左腳負載傳遞部81構成為能夠將經由左腳載置部811輸入之騎乘者之負載傳遞至左側部53。左連結部亦可與左側部為一體。
如圖4及圖8所示,右腳負載傳遞部82具有右腳載置部821(右腳踏板部)及右連結部822(右腳踏板連結部)。
右腳載置部821具有供載置站立之騎乘者之右腳之右腳載置面821a。右腳載置部821具有不讓水在上下方向上通過之防止水通過構造。例如,右腳載置部821係不具有沿上下方向貫通之貫通孔之板狀。藉此,能夠防止在傾斜車輛1行駛時由右前輪32濺起之水自右腳載置部821之下方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上。
右連結部822將右腳載置部821與連桿機構5之右側部54連結在一起。右連結部822於右前輪32之後方,以沿著右前輪32之方式自右側部54向車體框架21之前後方向中之後方且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中之下方延伸。再者,所謂右連結部822沿著右前輪32,不僅包含在自右側觀察時右連結部822呈圓弧狀彎曲之情況,還包含在自右側觀察時右連結部822呈直線狀傾斜之情況、在自右側觀察時右連結部822具有曲線形狀之情況、在自右側觀察時右連結部822具有曲線及直線之組合形狀之情況、及在自右側觀察時右連結部822具有角度不同之複數條直線之組合形狀之情況等。右連結部822之後端部連結於右腳載置部821。右腳負載傳遞部82能夠將經由右腳載置部821輸入之騎乘者之負載傳遞至右側部54。右連結部亦可與右側部為一體。
根據上述構成,藉由個別地調整經由騎乘者之左腳施加至左腳載置部811之負載、與經由該騎乘者之右腳施加至右腳載置部821之負載,能夠控制車體框架21之傾斜。
例如,當如圖9及圖10所示般車體框架21向傾斜車輛1之左側傾斜時,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左側部53位於較右側部54更靠上方。圖10係自車體框架21之後方對車體框架21向左傾斜之狀態下之傾斜車輛1之前部進行觀察所得之後視圖。
當用左腳經由左腳載置部811對左側部53施加負載時,對左側部53作用使其向車體框架21之下方向位移之力。藉此,能夠於傾斜車輛1之左右方向上抑制車體框架21向左傾斜。
反之,當車體框架21向傾斜車輛1之右側傾斜時,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右側部54位於較左側部53更靠上方。當用右腳經由右腳載置部821對右側部54施加負載時,對右側部54作用使其向車體框架21之下方向位移之力。藉此,能夠於傾斜車輛1之左右方向上抑制車體框架21向右傾斜。
當車體框架21自直立狀態向左或向右傾斜時,相對於左腳載置部811之載置面之法線方向及相對於右腳載置部821之載置面之法線方向發生變化。然而,頭管211所延伸之方向(中間轉向軸線Z所延伸之方向)與左腳載置部811之載置面及右腳載置部821之載置面所成之角度不發生變化。即,相對於左腳載置部811之載置面之法線方向及相對於右腳載置部821之載置面之法線方向始終與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相同。
左右連結構件83於車體框架21之下方沿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將左腳載置部811與右腳載置部821連結在一起。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左右連結構件83之中央部能以底框架214為中心旋轉地支持於旋轉支持部(省略圖示),該旋轉支持部被固定於車體框架21之底框架214之下部。因此,左右連結構件83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根據左腳載置部811及右腳載置部821之上下移動而向上下方向傾斜。
藉此,左腳載置部811及右腳載置部821根據向左腳載置部811輸入之左腳之負載或向右腳載置部821輸入之右腳之負載而連動,從而上下移動。因此,藉由如上所述之向左腳載置部811輸入之左腳之負載或向右腳載置部821輸入之右腳之負載,能夠容易地抑制車體框架21之左傾斜或右傾斜。
(前擋泥板)
如圖1至圖3、圖9及圖11所示,傾斜車輛1具有左前擋泥板33及右前擋泥板34。
左前擋泥板33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位於左前輪31之上方。如圖1及圖2所示,當自左側觀察時,左前擋泥板33具有沿著左前輪31之圓弧狀。左前擋泥板33係以與左前輪31之間隔小於左前輪31與左連結部812之間隔之方式沿著左前輪31配置。左前擋泥板33經由左前擋泥板安裝構件331而安裝於左傳遞板664,該左傳遞板664可旋轉地安裝於連桿機構5之左側部53之下端部。
左前擋泥板33係以在自上方觀察時與下述左前防護板部86之一部分重疊之方式配置於左前輪31上。
於自左側觀察時,左前擋泥板33遍及以中心角計為90度以下之範圍而覆蓋左前輪31之上部。再者,於自左側觀察時,左前擋泥板33亦可遍及以中心角計為寬於90度之範圍而覆蓋左前輪31之上部。
藉由將如上所述之左前擋泥板33配置於左前輪31上,能夠藉由左前擋泥板33防止在傾斜車輛1行駛時由左前輪31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上。
而且,藉由使左前擋泥板33小型化,且經由左前擋泥板安裝構件331安裝於可旋轉地安裝於連桿機構5之左側部53之下端部的左傳遞板664,而能以簡易之構成來支持左前擋泥板33。即,由於本實施方式之左前擋泥板33為小型,故而無需在複數個點進行支持。因此,能夠防止左前擋泥板33與其他零件干涉。
又,如上所述,藉由使左前擋泥板33小型化,即便於傾斜車輛1之行駛時左前擋泥板33產生振動之情形時,亦能夠防止左前擋泥板33與下述左側防護板84及左前防護板部86之干涉。
如圖3及圖11所示,右前擋泥板34於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位於右前輪32之上方。於自右側觀察時,右前擋泥板34具有沿著右前輪32之圓弧狀。右前擋泥板34係以與右前輪32之間隔小於右前輪32與右連結部822之間隔之方式沿著右前輪32配置。右前擋泥板34經由右前擋泥板安裝構件341而安裝於右傳遞板665,該右傳遞板665可旋轉地安裝於下述連桿機構5之右側部54之下端部。
右前擋泥板34係以在自上方觀察時下述右前擋泥板34與下述右前防護板部87之一部分重疊之方式配置於右前輪32上。
於自右側觀察時,右前擋泥板34遍及以中心角計為90度以下之範圍而覆蓋右前輪32之上部。再者,於自右側觀察時,右前擋泥板34亦可遍及以中心角計為寬於90度之範圍而覆蓋右前輪32之上部。
藉由將如上所述之右前擋泥板34配置於右前輪32上,能夠藉由右前擋泥板34防止在傾斜車輛1之行駛時由右前輪32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上。
而且,藉由使右前擋泥板34小型化,且經由右前擋泥板安裝構件341而安裝於可旋轉地安裝於連桿機構5之右側部54之下端部的右傳遞板665,而能夠以簡易之構成來支持右前擋泥板34。即,由於本實施方式之右前擋泥板34為小型,故而無需在複數個點進行支持。因此,能夠防止右前擋泥板34與其他零件干涉。
又,如上所述,藉由使右前擋泥板34小型化,即便於在傾斜車輛1之行駛時右前擋泥板34產生振動之情形時,亦能夠防止右前擋泥板34與下述右側防護板85及右前防護板部87之干涉。
(側防護板)
如圖1、圖6、圖8、圖10至圖12所示,傾斜車輛1具有左側防護板84及右側防護板85。圖6係模式性地表示自前方觀察傾斜車輛1時之左腳載置部811與左側防護板84之位置關係、及右腳載置部821與右側防護板85之位置關係之圖。再者,於圖6中,實線箭頭表示由車輪濺起之水之移動。又,於圖6中,雖並非剖面,但為了說明,而用斜線表示左腳載置部811、右腳載置部821、左側防護板84及右側防護板85。進而,於圖6中,二點鏈線表示騎乘者之腳。
如圖1所示,左側防護板84為樹脂製,且為沿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延伸之在側視下呈三角形之板狀。左側防護板84固定於左腳載置部811之右端部及左連結部812。具體而言,左側防護板84之下端部安裝於左腳載置部811之右端部。於本實施方式中,如圖6所示,左腳載置部811之右端位於較左側防護板84之左表面84a更靠右側。藉此,能夠防止於傾斜車輛1行駛過程中,由左前輪31濺起之水自左側防護板84之下方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上。
如圖1所示,左側防護板84之前端部安裝於左連結部812。左側防護板84在固定於左腳載置部811及左連結部812之狀態下,越朝向前方,上下方向之高度越大。
藉由將具有上述構成之左側防護板84配置於左腳載置部811之右側,能夠進行載置於左腳載置部811上之左腳之定位及保護,並且能夠防止在傾斜車輛1行駛時由右前輪32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上。尤其是,左側防護板84能夠防止傾斜車輛1以傾斜之狀態行駛時由右前輪32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上。
如圖11及圖12所示,右側防護板85為樹脂製,且為沿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延伸之在側視下呈三角形之板狀。右側防護板85固定於右腳載置部821之左端部及右連結部822。具體而言,右側防護板85之下端部安裝於右腳載置部821之左端部。於本實施方式中,右腳載置部821之左端位於較右側防護板85之右表面85a更靠左側。藉此,能夠防止於傾斜車輛1行駛過程中,由右前輪32濺起之水自右側防護板85之下方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上。
如圖12所示,右側防護板85之前端部安裝於右連結部822。右側防護板85在固定於右腳載置部821及右連結部822之狀態下,越朝向前方,上下方向之高度越大。
藉由將具有上述構成之右側防護板85配置於右腳載置部821之左側,能夠進行載置於右腳載置部821上之右腳之定位及保護,並且能夠防止在傾斜車輛1如圖9及圖10所示般行駛時由左前輪31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上。尤其是,右側防護板85能夠防止傾斜車輛1以傾斜之狀態行駛時由左前輪31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上。
(前防護板部)
如圖1、圖5、圖8、圖11至圖13所示,傾斜車輛1具有左前防護板部86及右前防護板部87。圖5係模式性地表示自左側觀察傾斜車輛1時之左腳載置部811與左前防護板部86之位置關係之圖。圖13之(a)係模式性地表示直立狀態之傾斜車輛1之構成之後視圖,(b)係模式性地表示傾斜狀態之傾斜車輛1之構成之後視圖,(c)係模式性地表示在使左前輪31繞左轉向軸線X進行旋轉並且使右前輪32繞右轉向軸線Y進行旋轉之狀態之傾斜車輛1中,前輪3與左前防護板部86及右前防護板部87之關係之俯視圖。
又,於圖1及圖5中,實線箭頭表示由車輪濺起之水之移動。又,於圖5中,二點鏈線表示騎乘者之腳。於圖13(c)中,二點鏈線表示左前輪31繞左轉向軸線X之旋轉,且表示右前輪32繞右轉向軸線Y之旋轉。
左前防護板部86係以覆蓋左前輪31之後部之至少一部分之方式安裝於左連結部812之至少下端部。如圖1所示,左連結部812之下端部係指左連結部812之下部中位於由左前輪31濺起之水朝向騎乘者之左腳飛濺之區域之部分。於本實施方式中,左連結部812自左側部53延伸至左前輪31之左車軸311之高度。左前防護板部86以覆蓋左前輪31之位於左車軸311後方之部分之方式安裝於左連結部812。
具體而言,於本實施方式中,左前防護板部86自左連結部812之下端部沿著左連結部812向上延伸。即,左前防護板部86係在俯視下為長方形之樹脂製板構件,且覆蓋左前輪31之後部且上部。左前防護板部86係以長度方向沿著左連結部812之延伸方向之方式固定於左連結部812。此時,將左前防護板部86相對於左連結部812安裝於前方。
再者,左前防護板部86亦可相對於左連結部812設置於較左連結部812與左前輪31之前後方向之間隙最小之部分更靠下方。藉此,能夠防止如下所述般由左前輪31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上。
如上所述,藉由將左前防護板部86設置於左連結部812,而如圖13(a)、(b)所示,於傾斜車輛1傾斜過程中,左前防護板部86在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位置關係發生變化,另一方面,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左側部53及左腳載置部811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即,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左前防護板部86之位置於傾斜車輛1傾斜過程中發生變化。另一方面,由於左前防護板部86被固定於與左側部53及左腳載置部811連結之左連結部812,故而即便於傾斜車輛1傾斜過程中,在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左前防護板部86相對於左側部53及左腳載置部811之位置亦不會發生變化。
又,如圖13(c)所示,於左前輪31繞左轉向軸線X旋轉期間,左前防護板部86不與左前輪31一起旋轉,相對於左側部53及左腳載置部811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再者,所謂左前輪31繞左轉向軸線X旋轉期間之左前防護板部86相對於左側部53及左腳載置部811之位置關係,係指以傾斜車輛1作為基準之前後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之位置關係。
如上所述,左前防護板部86係以如下方式在左腳載置部811與左前輪31之間支持於左連結部812:於傾斜車輛1傾斜過程中,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位置關係發生變化,另一方面,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左側部53及左腳載置部811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且於左前輪31繞左轉向軸線X旋轉期間,不與左前輪31一起旋轉,相對於左側部53及左腳載置部811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
藉此,不論於傾斜車輛1傾斜之情形時,抑或於左前輪31繞左轉向軸線X旋轉之情形時,均能夠藉由左前防護板部86自前方覆蓋左腳載置部811上載置之騎乘者之左腳。因此,能夠防止因左前輪31濺水而導致騎乘者之左腳被濺濕。
左前防護板部86於右部具有與左連結部812卡合之左前防護板第1鉤部86a及一對左前防護板第2鉤部86b。左前防護板第1鉤部86a及一對左前防護板第2鉤部86b於左前防護板86之右部在長度方向上並排設置,且分別自左前防護板86向右突出。左前防護板第1鉤部86a及一對左前防護板第2鉤部86b一體地設置於左前防護板部86。
於將左前防護板部86安裝在左連結部812之狀態下,左前防護板第1鉤部86a位於左連結部812之前方,一對左前防護板第2鉤部86b位於左連結部812之後方。左前防護板第1鉤部86a及一對左前防護板第2鉤部86b以沿著左連結部812之外形之方式,自左前防護板部86之長度方向觀察時形成為半圓狀。
藉此,左前防護板第1鉤部86a及一對左前防護板第2鉤部86b更確實地卡合於左連結部812。因此,能夠將左前防護板部86更確實地固定於左連結部812。
於將左前防護板部86固定於左連結部812之狀態下,如圖5所示,左前防護板部86延伸至較左腳載置部811之左腳載置面811a前端部之高度更靠下方。再者,左前防護板部亦可延伸至與左腳載置部之左腳載置面前端部之高度相同之位置。
左前防護板部86於如上所述般被固定於左連結部812之狀態下,自左側觀察時為沿著左前輪31之外形般之圓弧狀。又,左前防護板部86於如上所述般被固定於左連結部812之狀態下,自上方觀察時位於與左前擋泥板33之一部分重疊之位置。左前防護板部86之下端部於如上所述般被固定於左連結部812之狀態下,位於左腳載置部811之前方。
藉此,能夠藉由左前防護板部86防止在傾斜車輛1行駛時由左前輪31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上。而且,如上所述,藉由將左前防護板部86固定於左連結部812,而於傾斜車輛1向左傾斜時,左前防護板部86亦與左連結部812一起向左傾斜,於傾斜車輛1向右傾斜時,左前防護板部86亦與左連結部812一起向右傾斜。因此,能夠藉由左前防護板部86更確實地防止在傾斜車輛1行駛時由左前輪31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上。
又,如上所述,於自上方觀察時,左前防護板部86位於與左前擋泥板33之一部分重疊之位置,藉此能夠藉由左前防護板部86及左前擋泥板33更確實地防止在傾斜車輛1以相對高速進行行駛之情形時由左前輪31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上。
又,藉由與左前擋泥板33分開地設置左前防護板部86,能夠防止在傾斜車輛1行駛時由左前輪31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上,並且容許傾斜車輛1向左或向右傾斜。
又,如上所述,左前防護板部86延伸至較左腳載置面811a更靠下方,因此能夠藉由左前防護板部86自前方更確實地覆蓋左腳載置部811。因此,能夠防止在傾斜車輛1行駛時由左前輪31濺起之水自左前防護板部86之下方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上。
而且,如上所述,將左前防護板部86固定於左連結部812,因此左前防護板部86於左前輪31之轉向時不會與左前輪31一起旋轉。因此,無需於左前輪31與左連結部812之間設置供左前防護板部86進行旋轉之空間,而可減小左前輪31與左連結部812之間之間隙。又,傾斜車輛1之左前輪31不經由緩衝裝置而支持於車體框架21。因此,左前輪31與左連結部812之間之間隙不會發生位移,故而可減小上述間隙。
右前防護板部87係以覆蓋右前輪32之後部之至少一部分之方式安裝於右連結部822之至少下端部。如圖1所示,所謂右連結部822之下端部係指右連結部822之下部中位於由右前輪32濺起之水朝向騎乘者之右腳飛散之區域之部分。於本實施方式中,右連結部822自右側部54延伸至右前輪32之右車軸321之高度。右前防護板部87以覆蓋右前輪32之位於右車軸321後方之部分之方式安裝於右連結部822。
具體而言,於本實施方式中,右前防護板部87自右連結部822之下端部沿著右連結部822向上延伸。即,右前防護板部87係於俯視下為長方形之樹脂製板構件,且覆蓋右前輪32之後部且上部。右前防護板部87以長度方向沿著右連結部822所延伸之方向之方式固定於右連結部822。此時,將右前防護板部87相對於右連結部822安裝於前方。
再者,右前防護板部87亦可相對於右連結部822而設置於較右連結部822與右前輪32之前後方向之間隙最小之部分更靠下方。藉此,能夠防止如下所述般由右前輪32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上。
如上所述,藉由將右前防護板部87設置於右連結部822,而如圖13(a)、(b)所示,於傾斜車輛1傾斜過程中,右前防護板部87在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位置關係發生變化,另一方面,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右側部54及右腳載置部821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即,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右前防護板部87之位置於傾斜車輛1傾斜過程中發生變化。另一方面,由於右前防護板部87被固定於與右側部54及右腳載置部821連結之右連結部822,故而即便於傾斜車輛1傾斜過程中,在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右前防護板部87相對於右側部54及右腳載置部821之位置亦不發生變化。
又,如圖13(c)所示,於右前輪32繞右轉向軸線Y旋轉期間,右前防護板部87不與右前輪32一起旋轉,相對於右側部54及右腳載置部821之位置關係不發生改變。再者,所謂右前輪32繞右轉向軸線Y旋轉期間之右前防護板部87相對於右側部54及右腳載置部821之位置關係,係指以傾斜車輛1作為基準之前後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之位置關係。
如上所述,右前防護板部87係以如下方式在右腳載置部821與右前輪32之間支持於右連結部822:於傾斜車輛1傾斜過程中,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位置關係發生變化,另一方面,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右側部54及右腳載置部821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且於右前輪32繞右轉向軸線Y旋轉期間,不與右前輪32一起旋轉,相對於右側部54及右腳載置部821之位置關係不發生改變。
藉此,不論於傾斜車輛1傾斜之情形時,還是於右前輪32繞右轉向軸線Y進行旋轉之情形時,均能夠藉由右前防護板部87自前方覆蓋右腳載置部821上載置之騎乘者之右腳。因此,能夠防止因右前輪32濺水而導致騎乘者之右腳被濺濕。
右前防護板部87於左部具有與右連結部822卡合之右前防護板第1鉤部87a及一對右前防護板第2鉤部87b。右前防護板第1鉤部87a及一對右前防護板第2鉤部87b於右前防護板部87之右部在長度方向上並排設置,且分別向右前防護板部87之左側突出。右前防護板第1鉤部87a及一對右前防護板第2鉤部87b一體地設置於右前防護板部87。
於將右前防護板部87安裝在右連結部822之狀態下,右前防護板第1鉤部87a位於右連結部822之前方,一對右前防護板第2鉤部87b位於右連結部822之後方。右前防護板第1鉤部87a及一對右前防護板第2鉤部87b以沿著右連結部822之外形之方式,自右前防護板部87之長度方向觀察時形成為半圓狀。
藉此,右前防護板第1鉤部87a及一對右前防護板第2鉤部87b更確實地卡合於右連結部822。因此,能夠將右前防護板部87更確實地固定於右連結部822。
於將右前防護板部87固定在右連結部822之狀態下,雖未圖示,但右前防護板部87延伸至較右腳載置部821之右腳載置面821a之前端部之高度更靠下方。再者,右前防護板部87亦可延伸至與右腳載置部821之右腳載置面821a之前端部之高度相同之位置。
右前防護板部87於如上所述般被固定於右連結部822之狀態下,自右側觀察時為沿著右前輪32之外形般之圓弧狀。又,右前防護板部87於如上所述般被固定於右連結部822之狀態下,在自上方觀察時位於與右前擋泥板34之一部分重疊之位置。右前防護板部87之下端部於如上所述般被固定於右連結部822之狀態下,位於右腳載置部821之前方。
藉此,能夠藉由右前防護板部87防止在傾斜車輛1行駛時由右前輪32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上。而且,如上所述,藉由將右前防護板部87固定於右連結部822,而於傾斜車輛1向左傾斜時,右前防護板部87亦與右連結部822一起向左傾斜,於傾斜車輛1向右傾斜時,右前防護板部87亦與右連結部822一起向右傾斜。因此,能夠藉由左前防護板部86更確實地防止在傾斜車輛1行駛時由右前輪32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上。
又,如上所述,於自上方觀察時,右前防護板部87位於與右前擋泥板34之一部分重疊之位置,藉此能夠藉由右前防護板部87及右前擋泥板34更確實地防止在傾斜車輛1以相對高速進行行駛之情形時由右前輪32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上。
又,藉由與右前擋泥板34分開地設置右前防護板部87,能夠防止在傾斜車輛1行駛時由右前輪32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上,並且容許傾斜車輛1向左或向右傾斜。
又,如上所述,右前防護板部87延伸至較右腳載置面821a更靠下方,因此能夠藉由右前防護板部87自前方更確實地覆蓋右腳載置部821。因此,能夠防止在傾斜車輛1行駛時由右前輪32濺起之水自右前防護板部87之下方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上。
而且,如上所述,將右前防護板部87固定於右連結部822,因此右前防護板部87於右前輪32之轉向時不與右前輪32一起旋轉。因此,無需於右前輪32與右連結部822之間設置供右前防護板部87進行旋轉之空間,而可減小右前輪32與右連結部822之間之間隙。又,傾斜車輛1之右前輪32不經由緩衝裝置而支持於車體框架21。因此,右前輪32與右連結部822之間之間隙不會發生位移,因此可減小上述間隙。
如圖1、圖2、圖4、圖8、圖11及圖12所示,傾斜車輛1具有後擋泥板42。後擋泥板42於前部及後部分別被支持於主框架212。後擋泥板42連接有一對牌照支持構件45,將反射部101及牌照102支持於上述一對牌照支持構件45。
本實施方式之傾斜車輛1具有:車體框架21;連桿機構,其被支持於車體框架21,且具有上交叉部51、下交叉部52、左側部53及右側部54;左前輪31,其被支持為能夠相對於左側部53繞左轉向軸線X進行旋轉,且被支持為無法在左轉向軸線X之軸線方向上位移;右前輪32,其被支持為能夠相對於右側部54繞右轉向軸線Y進行旋轉,且被支持為無法在右轉向軸線Y之軸線方向上位移;左腳載置部811,其位於較左前輪31更靠後方,且具有供載置騎乘者之左腳之左腳載置面811a;右腳載置部821,其位於較右前輪32更靠後方,且具有供載置騎乘者之右腳之右腳載置面821a;左連結部812,其將左腳載置部811連結於左側部53;及右連結部822,其將右腳載置部821連結於右側部54;且上述傾斜車輛1於向左迴轉時向左傾斜,於向右迴轉時向右傾斜。
傾斜車輛1具備:左前防護板部86,其以如下方式在左腳載置部811與左前輪31之間支持於左連結部812:於傾斜車輛1傾斜過程中,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位置關係發生變化,另一方面,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左側部53及左腳載置部811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且於左前輪31繞左轉向軸線X旋轉期間,不與左前輪31一起旋轉,相對於左側部53及左腳載置部811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及右前防護板部87,其以如下方式在右腳載置部821與右前輪32之間支持於左連結部812:於傾斜車輛1傾斜過程中,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位置關係發生變化,另一方面,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右側部54及右腳載置部821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且於右前輪32繞右轉向軸線Y旋轉期間,不與右前輪32一起旋轉,相對於右側部54及右腳載置部821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
於上述傾斜車輛1中,左前防護板部86係以如下方式在左腳載置部811與左前輪31之間支持於左連結部812:於傾斜車輛1傾斜過程中,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位置關係發生變化,另一方面,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左側部53及左腳載置部811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且於左前輪31繞左轉向軸線X旋轉期間,不與左前輪31一起旋轉,相對於左側部53及左腳載置部811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
藉此,不論於傾斜車輛1傾斜之情形時,還是於左前輪31繞左轉向軸線X進行旋轉之情形時,均能夠藉由左前防護板部86自前方覆蓋左腳載置部811上載置之騎乘者之左腳。因此,能夠防止因左前輪31濺水而導致騎乘者之左腳被濺濕。
右前防護板部87係以如下方式在右腳載置部821與右前輪32之間支持於右連結部822:於傾斜車輛1傾斜過程中,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車體框架21之位置關係發生變化,另一方面,車體框架21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右側部54及右腳載置部821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且於右前輪32繞右轉向軸線Y旋轉期間,不與右前輪32一起旋轉,相對於右側部54及右腳載置部821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
藉此,不論於傾斜車輛1傾斜之情形時,還是於右前輪32繞右轉向軸線Y進行旋轉之情形時,均能夠藉由右前防護板部87自前方覆蓋右腳載置部821上載置之騎乘者之右腳。因此,能夠防止因右前輪32濺水而導致騎乘者之右腳被濺濕。
而且,於上述傾斜車輛1中,左前防護板部86係以於左前輪31繞左轉向軸線X旋轉期間不與左前輪31一起旋轉之方式被支持於左連結部812。右前防護板部87係以於右前輪32繞右轉向軸線Y旋轉期間不與右前輪32一起旋轉之方式被支持於右連結部822。即,於上述傾斜車輛1中,無需於左前輪31與左連結部812之間設置用以供左前防護板部86進行旋轉之空間,以及無需於右前輪32與右連結部822之間設置用以供右前防護板部87進行旋轉之空間。
因此,無需將左連結部812相對於左前輪31向後錯開,無需將右連結部822相對於右前輪32向後錯開,因此可縮短車輛之前後方向之長度。因此,能夠使傾斜車輛1成為在前後方向上為小型之構成。又,根據上述構成,無需於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上方設置用以配置大型前擋泥板之空間,因此能夠使傾斜車輛1成為在上下方向上為小型之構成。
根據以上內容,可獲得於具有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之傾斜車輛1中,能夠實現傾斜車輛1之小型化,並且防止因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濺水而導致騎乘者之腳下被濺濕之構成。
而且,於在左前輪31及右前輪32設置大型前擋泥板之情形時,需要於左前輪31上設置供左前輪31及前擋泥板進行旋轉之空間,並且於右前輪32上設置供右前輪32及前擋泥板進行旋轉之空間。於該情形時,需要以不與該等空間干涉之方式配置頭管。相對於此,藉由將如本實施方式之左前防護板部86及右前防護板部87設置於傾斜車輛1,而不再需要設置如上所述之空間。藉此,可降低傾斜車輛1中之頭管211之位置。因此,能夠實現框架之低重心化及輕量化。又,根據本實施方式之構成,傾斜車輛1之框架變低,因此騎乘者能夠容易地乘坐傾斜車輛1。
於本實施方式之傾斜車輛1中,左前防護板部86沿著左連結部812延伸。右前防護板部87沿著右連結部822延伸。
藉此,能夠藉由左前防護板部86更確實地覆蓋與左連結部812連結之左腳載置部811之前方。因此,能夠更確實地防止因左前輪31濺水而導致左腳載置部811上載置之騎乘者之左腳被濺濕。又,能夠藉由右前防護板部87更確實地覆蓋與右連結部822連結之右腳載置部821之前方。因此,能夠更確實地防止因右前輪32濺水而導致右腳載置部821上載置之騎乘者之右腳被濺濕。
於本實施方式之傾斜車輛1中,左前防護板部86被設置為在傾斜車輛1之前後方向上觀察時與左前輪31重疊,且在傾斜車輛1之上下方向上觀察時與左前輪31重疊。右前防護板部87被設置為在傾斜車輛1之前後方向上觀察時與右前輪32重疊,且在傾斜車輛1之上下方向上觀察時與右前輪32重疊。
藉此,能夠藉由左前防護板部86更確實地覆蓋左前輪31之後部且上部。因此,能夠藉由左前防護板部86更確實地防止由左前輪31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之腳下。又,能夠藉由右前防護板部87更確實地覆蓋右前輪32之後部且上部。因此,能夠藉由右前防護板部87更確實地防止由右前輪32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之腳下。
於本實施方式之傾斜車輛1中,左連結部812於左前輪31之後方沿著左前輪31以自左側部53起越朝向後方則越靠下之方式延伸,且前部連接於左側部53,後部支持左腳載置部811之前部。右連結部822於右前輪32之後方沿著右前輪32以自右側部54起越朝向後方則越靠下之方式延伸,且前部連接於右側部54,後部支持右腳載置部821之前部。
藉此,可減小左前輪31與左連結部812之間之間隙。因此,能夠將安裝於左連結部812之左前防護板部86配置於更靠左前輪31之位置。因此,能夠藉由左前防護板部86更確實地防止由左前輪31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之腳下。又,可減小右前輪32與右連結部822之間之間隙。因此,能夠將安裝於右連結部822之右前防護板部87配置於更靠右前輪32之位置。因此,能夠藉由右前防護板部87更確實地防止由右前輪32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之腳下。
於本實施方式之傾斜車輛1中,左前防護板部86之下端位於與左腳載置部811之左腳載置面811a相同之高度或較其更靠下方。右前防護板部87之下端位於與右腳載置部821之右腳載置面821a相同之高度或較其更靠下方。
藉此,能夠藉由左前防護板部86更確實地覆蓋左腳載置部811之前方,能夠藉由右前防護板部87更確實地覆蓋右腳載置部821之前方。因此,能夠防止由左前輪31濺起之水自左前防護板部86之下方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之腳下。又,能夠防止由右前輪32濺起之水自右前防護板部87之下方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之腳下。
於本實施方式之傾斜車輛1中,左腳載置部811及右腳載置部821分別具有不讓水在上下方向上通過之防止水通過構造。藉此,能夠防止由左前輪31濺起之水在上下方向上通過左腳載置部811而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之腳下。又,能夠防止由右前輪32濺起之水在上下方向上通過右腳載置部821而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之腳下。
本實施方式之傾斜車輛1進而具備:左側防護板84,其為沿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延伸之板狀,以位於左腳載置部811之右側之方式安裝於左腳載置部811及左連結部812中之至少一者,對騎乘者之左腳進行防護;及右側防護板85,其為沿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延伸之板狀,以位於右腳載置部821之左側之方式安裝於右腳載置部821及右連結部822中之至少一者,對騎乘者之右腳進行防護。左腳載置部811之右端位於較左側防護板84之左表面84a更靠右側。右腳載置部821之左端位於較右側防護板85之右表面85a更靠左側。
藉此,能夠藉由右側防護板85防止例如在傾斜車輛1之行駛中由左前輪31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上。同樣地,能夠藉由左側防護板84防止例如在傾斜車輛1之行駛中由右前輪32濺起之水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上。
而且,左腳載置部811之右端位於較左側防護板84之左表面84a更靠右側。因此,能夠藉由左腳載置部811更確實地覆蓋左側防護板84之下方。因此,能夠防止由右前輪32濺起之水自左腳載置部811之下方落到騎乘者之左腳上。又,右腳載置部821之左端位於較右側防護板85之右表面85a更靠左側。因此,能夠藉由右腳載置部821更確實地覆蓋右側防護板85之下方。因此,能夠防止由左前輪31濺起之水自右腳載置部821之下方落到騎乘者之右腳上。
(其他實施方式)
以上,對本發明之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上述實施方式僅為用以實施本發明之示例。因此,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能夠在不脫離其主旨之範圍內使上述實施方式適宜變化而實施。
於上述實施方式中,左前防護板部86之下端位於較左腳載置面811a之前端部更靠下方,右前防護板部87之下端位於較右腳載置面821a之前端部更靠下方。然而,左前防護板部之下端亦可位於較左腳載置面之前端部更靠上方。右前防護板部之下端亦可位於較右腳載置面之前端部更靠上方。
於上述實施方式中,左腳載置部811之右端位於較左側防護板84之左表面84a更靠右側,右腳載置部821之左端位於較右側防護板85之右表面85a更靠左側。然而,左腳載置部之右端亦可位於較左側防護板之左表面更靠左側。右腳載置部之左端亦可位於較右側防護板之右表面更靠左側。
於上述實施方式中,藉由將左腳載置部811及右腳載置部821製成無貫通孔之板狀,而構成防止水通過構造。然而,防止水通過構造亦可由以下貫通孔構成,該貫通孔係位於左腳載置部及右腳載置部之下部之開口部之開口方向為後方向或左右方向的貫通孔,以使由車輪濺起之水不直接進入設置於左腳載置部及右腳載置部之貫通孔內。又,防止水通過構造亦可藉由在貫通孔之開口處設置蓋而構成。於左腳載置部及右腳載置部,亦可藉由不同之構成來實現防止水通過構造。
於上述實施方式中,傾斜車輛1具有左側防護板84及右側防護板85。然而,傾斜車輛亦可不具有左側防護板。傾斜車輛亦可不具有右側防護板。
於上述實施方式中,左前防護板部86相對於左連結部812安裝於前方。然而,左前防護板部亦可相對於左連結部安裝於後方,還可相對於左連結部安裝於前後方向中央。又,於上述實施方式中,右前防護板部87相對於右連結部822安裝於前方。然而,右前防護板部亦可相對於右連結部安裝於後方,還可相對於右連結部安裝於前後方向中央。
於上述實施方式中,左前防護板部及右前防護板部中之至少一者亦可具有防止由前輪濺起之水繞過前防護板部之左右端部而落到騎乘者腳上之構造。具體而言,左前防護板部及右前防護板部中之至少一者亦可於左右兩端部具有向前彎折而成之彎曲部。再者,亦可於左前防護板部及右前防護板部中之至少一者之左右兩端部設置向前突出之其他構件。
於上述實施方式中,藉由使左前防護板第1鉤部86a及一對左前防護板第2鉤部86b卡合於左連結部812,而將左前防護板部86固定於左連結部812。然而,左前防護板部亦可藉由螺栓等緊固構件而固定於左連結部。左前防護板部亦可藉由接著劑等而固定於左連結部。
於上述實施方式中,藉由使右前防護板第1鉤部87a及一對右前防護板第2鉤部87b卡合於右連結部822,而將右前防護板部87固定於右連結部822。然而,右前防護板部亦可藉由螺栓等緊固構件而固定於右連結部。右前防護板部亦可藉由接著劑等而固定於右連結部。
於上述實施方式中,左腳載置部811與左前防護板部86為獨立個體,右腳載置部821與右前防護板部87為獨立個體。然而,亦可將左腳載置部811與左前防護板部86製成一體,將右腳載置部821與右前防護板部87製成一體。
於上述實施方式中,左腳載置部811與左側防護板84為獨立個體,右腳載置部821與右側防護板85為獨立個體。然而,亦可將左腳載置部811與左側防護板84製成一體,將右腳載置部821與右側防護板85製成一體。
於上述實施方式中,左前防護板部86與左側防護板84為獨立個體。右前防護板部87與右側防護板85為獨立個體。然而,亦可將左前防護板部與左側防護板部製成一體。亦可將右前防護板部與右側防護板部製成一體。
於上述實施方式中,傾斜車輛1具有左前擋泥板33及右前擋泥板34。然而,傾斜車輛亦可僅具有左前擋泥板及右前擋泥板之一者,亦可不具有左前擋泥板及右前擋泥板之任一者。
於上述實施方式中,連桿機構5於車體框架21之左右方向上具有中間部被可旋轉地支持於頭管211之上交叉部51及下交叉部52。然而,連桿機構亦可具有其他構成。
於上述實施方式中,傾斜車輛1中未設置供騎乘者乘坐之座部。然而,傾斜車輛亦可具有座部。
於上述實施方式中,傾斜車輛1中未設置支持後輪4之後臂。然而,傾斜車輛亦可具有支持後輪之後臂。
1:傾斜車輛
2:車輛本體
3:前輪
4:後輪
4a:輪圈
5:連桿機構
6:轉向機構
8:負載傳遞機構
21:車體框架
22:動力單元
25:主框架外罩
31:左前輪
32:右前輪
33:左前擋泥板
34:右前擋泥板
41:車輪軸
42:後擋泥板
45:牌照支持構件
51:上交叉部(交叉部)
52:下交叉部(交叉部)
52a:貫通孔
52b:左切口部
52c:右切口部
53:左側部
53a:上左連結部
53b:下左連結部
54:右側部
54a:上右連結部
54b:下右連結部
61:左懸架部
62:右懸架部
63:左托架
64:右托架
65:轉向構件
66:轉向力傳遞機構
81:左腳負載傳遞部
82:右腳負載傳遞部
83:左右連結構件
84:左側防護板
84a:左表面
85:右側防護板
85a:右表面
86:左前防護板部
86a:左前防護板第1鉤部
86b:左前防護板第2鉤部
87:右前防護板部
87a:右前防護板第1鉤部
87b:右前防護板第2鉤部
101:反射部
102:牌照
211:頭管
211a:上中間連結部
211b:下中間連結部
212:主框架
212a:主框架左後端部
212b:主框架右後端部
213:上框架
213a:上框架左後端部
213b:上框架右後端部
214:底框架
214a:底框架前部
214b:底框架後部
214c:底框架左後端部
214d:底框架右後端部
221:電池
311:左車軸
321:右車軸
331:左前擋泥板安裝構件
341:右前擋泥板安裝構件
651:把手桿
652:轉向軸
664:左傳遞板
665:右傳遞板
811:左腳載置部(左腳踏板部)
811a:左腳載置面
812:左連結部(左腳踏板連結部)
821:右腳載置部(右腳踏板部)
821a:右腳載置面
822:右連結部(右腳踏板連結部)
DI:下中間連結軸線
DL:下左連結軸線
DR:下左連結軸線
UI:上中間連結軸線
UL:上左連結軸線
UR:上右連結軸線
X:左轉向軸線
Y:右轉向軸線
Z:中間轉向軸線
圖1係表示實施方式之傾斜車輛之整體構成之左側視圖。
圖2係拆除主框架外罩後之狀態之傾斜車輛之左側視圖。
圖3係表示自前方觀察傾斜車輛時之車輛前部之構成之前視圖。
圖4係表示傾斜車輛之構成之俯視圖。
圖5係模式性地表示自左側觀察傾斜車輛時之左腳載置部與左前防護板部之位置關係之圖。
圖6係模式性地表示自前方觀察傾斜車輛時之左腳載置部與左側防護板之位置關係、及右腳載置部與右側防護板之位置關係之圖。
圖7係將連桿機構放大示出之立體圖。
圖8係表示傾斜車輛之構成之後視圖。
圖9係表示向左傾斜之狀態之傾斜車輛之構成之前視圖。
圖10係表示向左傾斜之狀態之傾斜車輛之構成之後視圖。
圖11係自右前方觀察傾斜車輛時之傾斜車輛之立體圖。
圖12係自右後方觀察傾斜車輛時之傾斜車輛之立體圖。
圖13之(a)係模式性地表示直立狀態之傾斜車輛之構成之後視圖,(b)係模式性地表示傾斜狀態之傾斜車輛之構成之後視圖,(c)係模式性地表示在使左前輪繞左轉向軸線進行旋轉並且使右前輪繞右轉向軸線進行旋轉之狀態之傾斜車輛中,前輪與左前防護板部及右前防護板部之關係之俯視圖。
1:傾斜車輛
4:後輪
5:連桿機構
31:左前輪
32:右前輪
51:上交叉部(交叉部)
52:下交叉部(交叉部)
53:左側部
54:右側部
81:左腳負載傳遞部
82:右腳負載傳遞部
86:左前防護板部
87:右前防護板部
211:頭管
651:把手桿
652:轉向軸
811:左腳載置部(左腳踏板部)
812:左連結部(左腳踏板連結部)
821:右腳載置部(右腳踏板部)
822:右連結部(右腳踏板連結部)
Claims (8)
- 一種傾斜車輛,其具備:車體框架;連桿機構,其支持於上述車體框架,且具有交叉部、左側部及右側部;左前輪,其被支持為能夠相對於上述左側部繞左轉向軸線進行旋轉,且被支持為無法在上述左轉向軸線之軸線方向上位移;右前輪,其被支持為能夠相對於上述右側部繞右轉向軸線進行旋轉,且被支持為無法在上述右轉向軸線之軸線方向上位移;左腳踏板部,其位於較上述左前輪更靠後方,且具有供載置騎乘者之左腳之左腳載置面;右腳踏板部,其位於較上述右前輪更靠後方,且具有供載置騎乘者之右腳之右腳載置面;左腳踏板連結部,其將上述左腳踏板部與上述左側部連結;及右腳踏板連結部,其將上述右腳踏板部與上述右側部連結;且上述傾斜車輛於向左迴轉時向左傾斜,於向右迴轉時向右傾斜,且具備:左前防護板部,其以如下方式在上述左腳踏板部與上述左前輪之間支持於上述左腳踏板連結部:於上述傾斜車輛傾斜過程中,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位置關係發生變化,另一方面,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上述左側部及上述左腳踏板部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且於上述左前輪繞上述左轉向軸線旋轉期間,不與上述左 前輪一起旋轉,相對於上述左側部及上述左腳踏板部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及右前防護板部,其以如下方式在上述右腳踏板部與上述右前輪之間支持於上述右腳踏板連結部:於上述傾斜車輛傾斜過程中,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上述車體框架之位置關係發生變化,另一方面,上述車體框架之上下方向上之相對於上述右側部及上述右腳踏板部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且於上述右前輪繞上述右轉向軸線旋轉期間,不與上述右前輪一起旋轉,相對於上述右側部及上述右腳踏板部之位置關係不發生變化。
- 如請求項1之傾斜車輛,其中上述左前防護板部沿著上述左腳踏板連結部延伸,且上述右前防護板部沿著上述右腳踏板連結部延伸。
- 如請求項2之傾斜車輛,其中上述左前防護板部被設置為在上述傾斜車輛之前後方向上觀察時與上述左前輪重疊,且在上述傾斜車輛之上下方向上觀察時與上述左前輪重疊,上述右前防護板部被設置為在上述傾斜車輛之前後方向上觀察時與上述右前輪重疊,且在上述傾斜車輛之上下方向上觀察時與上述右前輪重疊。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傾斜車輛,其中 上述左腳踏板連結部於上述左前輪之後方沿著上述左前輪以自上述左側部起越朝向後方則越靠下之方式延伸,且前部連接於上述左側部,後部支持上述左腳踏板部之前部,上述右腳踏板連結部於上述右前輪之後方沿著上述右前輪以自上述右側部起越朝向後方則越靠下之方式延伸,且前部連接於上述右側部,後部支持上述右腳踏板部之前部。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傾斜車輛,其中上述左前防護板部之下端位於與上述左腳踏板部之上述左腳載置面之前端部相同之高度或較其更靠下方,上述右前防護板部之下端位於與上述右腳踏板部之上述右腳載置面之前端部相同之高度或較其更靠下方。
- 如請求項4之傾斜車輛,其中上述左前防護板部之下端位於與上述左腳踏板部之上述左腳載置面之前端部相同之高度或較其更靠下方,上述右前防護板部之下端位於與上述右腳踏板部之上述右腳載置面之前端部相同之高度或較其更靠下方。
- 如請求項1之傾斜車輛,其中上述左腳踏板部及上述右腳踏板部分別具有不讓水在上下方向上通過之防止水通過構造。
- 如請求項1之傾斜車輛,其進而具備:左側防護板部,其為沿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延伸之板狀,以位於上述左腳踏板部之右側之方式安裝於上述左腳踏板部及上述左腳踏板連結部中之至少一者,對騎乘者之左腳進行防護;右側防護板部,其為沿上下方向及前後方向延伸之板狀,以位於上述右腳踏板部之左側之方式安裝於上述右腳踏板部及上述右腳踏板連結部中之至少一者,對騎乘者之右腳進行防護;且上述左腳踏板部之右端位於較上述左側防護板部之左表面更靠右側,上述右腳踏板部之左端位於較上述右側防護板部之右表面更靠左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23219 | 2019-07-01 | ||
JP2019123219 | 2019-07-01 | ||
PCT/JP2020/025902 WO2021002404A1 (ja) | 2019-07-01 | 2020-07-01 | リーン車両 |
WOPCT/JP2020/025902 | 2020-07-0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108433A TW202108433A (zh) | 2021-03-01 |
TWI738397B true TWI738397B (zh) | 2021-09-01 |
Family
ID=7410038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22300A TWI738397B (zh) | 2019-07-01 | 2020-07-01 | 傾斜車輛 |
TW109122283A TWI768390B (zh) | 2019-07-01 | 2020-07-01 | 傾斜車輛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22283A TWI768390B (zh) | 2019-07-01 | 2020-07-01 | 傾斜車輛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20220119062A1 (zh) |
EP (2) | EP3981677B1 (zh) |
JP (2) | JPWO2021002391A1 (zh) |
ES (1) | ES2966376T3 (zh) |
TW (2) | TWI738397B (zh) |
WO (2) | WO202100239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T201900021255A1 (it) * | 2019-11-15 | 2021-05-15 | Piaggio & C Spa | Veicolo tiltante a tre ruote |
JP7177869B2 (ja) * | 2021-02-04 | 2022-11-24 |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 乗物 |
CN216269711U (zh) * | 2021-11-12 | 2022-04-1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动滑板车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08193A (zh) * | 2013-07-01 | 2016-03-16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车辆 |
US20170144719A1 (en) * | 2015-11-24 | 2017-05-25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Vehicle |
TW201900478A (zh) * | 2017-05-24 | 2019-01-01 |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 傾斜車輛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20914A (en) * | 1976-02-23 | 1977-05-03 | Wolfgang Trautwein | Stabilized three-wheeled vehicle |
US4088199A (en) * | 1976-02-23 | 1978-05-09 | Wolfgang Trautwein | Stabilized three-wheeled vehicle |
US4422659A (en) * | 1980-12-29 | 1983-12-27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Rear fender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s |
JPS58135384U (ja) * | 1982-03-09 | 1983-09-1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照射窓付きリアフエンダ |
US4787470A (en) * | 1986-06-30 | 1988-11-29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Three wheel vehicle |
JP2004114870A (ja) * | 2002-09-26 | 2004-04-15 | Honda Motor Co Ltd | 低床式車両のリヤクッション取付構造 |
US7249644B2 (en) * | 2003-05-30 | 2007-07-31 | Honda Motor Co., Ltd. | Electric vehicle |
NO20033026L (no) * | 2003-07-01 | 2005-01-03 | Friend Internat As | Trehjuls kjoretoy |
US7234559B2 (en) * | 2003-09-09 | 2007-06-26 | Honda Motor Co., Ltd. | Rear fender and related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motorcycle, and motorcycle including same |
US20050236803A1 (en) * | 2004-03-17 | 2005-10-27 | Jeff Summers | Three wheeled vehicle |
US8070172B1 (en) * | 2010-02-12 | 2011-12-06 | TreMoto, LLC | Leaning vehicle suspension |
JP5829979B2 (ja) * | 2012-06-13 | 2015-12-09 | ブリヂストンサイクル株式会社 | 三輪車 |
BR112015014091A2 (pt) * | 2012-12-18 | 2017-07-11 | Yamaha Motor Co Ltd | veículo |
JP5597787B1 (ja) * | 2012-12-18 | 2014-10-01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車両 |
BR112015014577B1 (pt) * | 2012-12-21 | 2021-07-13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Veículo |
WO2015079427A1 (en) * | 2013-11-29 | 2015-06-04 |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 Adjustable footrest for a vehicle |
JP2017121850A (ja) * | 2016-01-06 | 2017-07-13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CN106394763B (zh) * | 2016-11-16 | 2022-01-11 | 苏州速蝶科技有限公司 | 双前轮电动三轮车 |
ES2980534T3 (es) * | 2017-11-17 | 2024-10-01 | Yamaha Hatsudoki Kk | Vehículo inclinado |
JP7368356B2 (ja) * | 2017-12-21 | 2023-10-24 | ピアッジオ・エ・チ・ソチエタ・ペル・アツィオーニ | 三輪または四輪の傾斜原動機付き車両、および三輪または四輪の傾斜原動機付き車両の傾斜運動を安全に妨げる方法 |
CN207889908U (zh) * | 2018-01-16 | 2018-09-21 | 深圳市逸风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折叠的滑板车 |
EP3871962B1 (en) | 2018-11-29 | 2024-01-10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Leaning vehicle |
JP7253987B2 (ja) * | 2019-06-19 | 2023-04-07 |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 リーン型車両及び車両用リーンユニット |
JP7477970B2 (ja) * | 2019-12-26 | 2024-05-02 |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 車両 |
JP7430060B2 (ja) * | 2019-12-26 | 2024-02-09 |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 リーン型車両 |
-
2020
- 2020-07-01 WO PCT/JP2020/025855 patent/WO2021002391A1/ja unknown
- 2020-07-01 TW TW109122300A patent/TWI738397B/zh active
- 2020-07-01 WO PCT/JP2020/025902 patent/WO2021002404A1/ja unknown
- 2020-07-01 ES ES20835070T patent/ES2966376T3/es active Active
- 2020-07-01 JP JP2021529164A patent/JPWO2021002391A1/ja active Pending
- 2020-07-01 TW TW109122283A patent/TWI768390B/zh active
- 2020-07-01 EP EP20835070.2A patent/EP3981677B1/en active Active
- 2020-07-01 JP JP2021529170A patent/JP7252335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7-01 EP EP20835391.2A patent/EP3978340B1/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12-31 US US17/566,795 patent/US20220119062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12-31 US US17/566,786 patent/US20220119069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08193A (zh) * | 2013-07-01 | 2016-03-16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车辆 |
US20170144719A1 (en) * | 2015-11-24 | 2017-05-25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Vehicle |
TW201900478A (zh) * | 2017-05-24 | 2019-01-01 |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 傾斜車輛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S2966376T3 (es) | 2024-04-22 |
JPWO2021002404A1 (zh) | 2021-01-07 |
EP3981677B1 (en) | 2023-10-04 |
US20220119062A1 (en) | 2022-04-21 |
EP3978340A4 (en) | 2022-08-10 |
TWI768390B (zh) | 2022-06-21 |
TW202108434A (zh) | 2021-03-01 |
EP3978340A1 (en) | 2022-04-06 |
JP7252335B2 (ja) | 2023-04-04 |
US20220119069A1 (en) | 2022-04-21 |
WO2021002391A1 (ja) | 2021-01-07 |
WO2021002404A1 (ja) | 2021-01-07 |
TW202108433A (zh) | 2021-03-01 |
EP3978340B1 (en) | 2024-09-04 |
EP3981677A1 (en) | 2022-04-13 |
JPWO2021002391A1 (zh) | 2021-01-07 |
EP3981677A4 (en) | 2022-08-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38397B (zh) | 傾斜車輛 | |
US8596400B2 (en) | Motorcycle | |
JP6101452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ヘッドライト支持構造 | |
JP6001892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 |
JP5607016B2 (ja) |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ガードパイプの取付け構造 | |
JP2009107563A (ja) | 自動二輪車のサイドミラー、及び自動二輪車 | |
JP5277811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フートレスト | |
JP6187158B2 (ja) | フロントフェンダーの補強構造 | |
JP5806643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 |
JP5728346B2 (ja) | 車両の前部構造 | |
JP7337178B2 (ja) | リーン車両 | |
JP2007030829A (ja) | 低床式車両 | |
JP5977670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WO2015083193A1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JP6195168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におけるリヤフェンダ構造 | |
JP5442134B2 (ja) | 鞍乗型車両 | |
CN113474244B (zh) | 用于两轮车辆的脚踏组件 | |
JP5005647B2 (ja) | スクータ型車両 | |
TW201020153A (en) | Motorcycle | |
JP2009073224A (ja) | スクータ型車両 | |
JP4653620B2 (ja) | 低床式車両 | |
JP2020059435A (ja) | 鞍乗型車両 | |
JP2024139268A (ja) | 鞍乗型電動車両 | |
JP2023092841A (ja) | 自動三輪車 | |
JP2004114808A (ja) | 揺動機構を有する自動二輪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