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33685A - 液滴排出裝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滴排出裝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33685A
TW201733685A TW106115292A TW106115292A TW201733685A TW 201733685 A TW201733685 A TW 201733685A TW 106115292 A TW106115292 A TW 106115292A TW 106115292 A TW106115292 A TW 106115292A TW 201733685 A TW201733685 A TW 20173368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unger
liquid
discharge
liquid material
pist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5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31997B (zh
Inventor
Kazumasa Ikushima
Original Assignee
Musashi Engineer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sashi Engineering Inc filed Critical Musashi Engineering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733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33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1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199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00Tools, devices, or special appurtenances for 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methods
    • B23K3/06Solder feeding devices; Solder melting pans
    • B23K3/0607Solder feeding devices
    • B23K3/0623Solder feeding devices for shaped solder piece feeding, e.g. preforms, bumps, balls, pellets, drop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25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characterised by flow controlling means, e.g. valves, located proximate the outl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6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of a typ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41J2/04575 - B41J2/04585, or of an undefined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8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using a specific wave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02/041Electromagnetic transduc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05Heads having a valve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排出動作時,柱塞前端將依非接觸狀態保持於液室內壁上的液滴排出技術,特別係目的在於提供即使為焊錫膏等之經摻入填充劑的液材,仍可施行良好排出的液滴排出裝置及方法。解決手段的液滴排出裝置及方法,係具備有:具有將液材排出之排出口的液室;連通於液室的貫通孔;插通於貫通孔中,且其前端部在液室內進行前進後退動作的柱塞;使柱塞產生前進後退動作的柱塞移動手段;以及規範柱塞前端部位置的柱塞定位手段;且,藉由使柱塞前端部與液室內壁依非接觸狀態進行柱塞之前進移動與前進之停止,以便對液材賦予慣性力而依液滴狀態排出的液滴排出裝置;其中,上述柱塞定位手段係將停止前進時的柱塞前端部位置,規範於其前進方向的液室內壁附近。

Description

液滴排出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將液材依液滴狀態飛散出並排出的液滴排出裝置及方法。
本說明書中所謂「液材」係指液體材料,所有具流動性者均符合,例如具有通稱填充劑(filler)之粒狀微小物質的液材當然亦涵蓋在內。
再者,所謂「液滴狀態」係指從排出口所排出的液材,在均未接觸到排出口與塗佈對象物的情況下,於空間中進行移動的狀態。
使液材離開噴嘴後便彈落於工件上的習知液滴排出裝置,有如:在噴嘴所連接的出口附近而設有閥座的流路內,將柱塞桿的側面呈非接觸而配設,藉由柱塞桿(plunger rod)前端朝閥座移動而抵接於閥座,藉此便從噴嘴將液材依液滴狀態排出(專利文獻1)。
再者,在不使急速前進的柱塞抵接於閥座的情況下,進行急遽停止而使液材飛散滴落的技術,有如申請人所提案:使前端面密接於液材的液材排出用柱塞高速前進,接著,使柱塞驅動手段急遽停止,而對液材施加慣性力俾將液材排出的液材之排出方法及裝置(專利文獻2、3)。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表2001-50096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3-190871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05-296700號公報
使高速移動的柱塞桿前端碰抵閥座並施行排出的專利文獻1所揭示習知液滴排出裝置,若重複施行柱塞桿與閥座的接觸,柱塞桿與閥座便將磨耗而產生摩耗粉、摩耗片。該所產生的摩耗粉、摩耗片若混入液材中,不僅將污染液材,且將夾入於柱塞桿與閥座之間,導致成為妨礙良好排出的原因。
再者,因為柱塞桿或閥座的磨耗將改變柱塞桿、閥座本身的形狀,導致在摩耗前後的排出將無法獲得重現性,因而柱塞桿、閥座必須定期更換。
再者,當將含有通稱填充劑之微小粒子的液材施行排出之際,填充劑將夾入於柱塞桿與閥座之間而崩潰,而將發生因崩潰的填充劑導致液材性質改變的問題。此外,經崩潰且變形的填充劑,亦有將成為噴嘴阻塞肇因的問題。
再者,若填充劑夾入於柱塞桿與閥座之間,每次排出時的柱塞桿與閥座間之接觸狀態將有所改變,不僅排出將無法獲得重現性,且亦將有液材未離開噴嘴的排出不良情形,或者引發液材飛散情形,導致液材附著於工件上非預期的位置處而污染工件等問題。
近年,將含有焊錫粒子的焊錫膏依液滴狀態排出的需求正增加中,為能將經摻入填充劑的液材依液滴狀態排出,上述問題的解決便越形重要意義。
專利文獻2與3所記載的方法及裝置,均屬於目的著重於柱塞一邊在液室側面上滑動一邊前進的構造,並計量液材而進行排出。 即,因為柱塞將一邊在液室側面上滑動一邊前進,因而相當於移動份量的液材將以精度佳地排出。但是,相反的,當柱塞前進之際,因為柱塞側面係呈接觸液室內壁的狀態,所以將因滑動阻力導致柱塞的高速移動有極限限制。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排出動作時,柱塞前端將依非接觸狀態保持於液室內壁上的液滴排出技術,特別係目的在於提供即使為焊錫膏等之經摻入填充劑的液材,仍可施行良好排出的液滴排出裝置及方法。
第1項解決手段的液滴排出裝置,係具備有:具有將液材排出之排出口的液室;連通於液室的貫通孔;插通於貫通孔中,且其前端部在液室內進行前進後退動作的柱塞;使柱塞產生前進後退動作的柱塞移動機構;以及規範柱塞前端部位置的柱塞定位機構;且,藉由使柱塞前端部與液室內壁依非接觸狀態進行柱塞之前進移動與前進之停止,以便對液材賦予慣性力而依液滴狀態排出的液滴排出裝置;其中,上述柱塞定位機構係將前進停止時的柱塞前端部位置,規範於其前進方向的液室內壁附近。
因為可在柱塞前端未抵接於液室內壁(相當於習知的閥座)之情況下,將液材依液滴狀態排出,因而將可防止因柱塞、閥座的磨耗而發生摩耗粉、摩耗片的情況發生,且,將防止因柱塞、閥座的磨耗而造成形狀變形情況發生,將可解決缺乏排出重現性的習知問題。此外,填充劑亦不致夾入柱塞桿與閥座之間而發生潰散情形。
再者,藉由柱塞前端部與液室內壁依非接觸狀態進行排出,因為柱塞側面與液室將不會發生滑動阻力,因而可達到將柱塞高速移 動的效果。
第2項解決手段係就第1項解決手段中,上述前進停止時的柱塞前端將位於其前進方向的液室內壁與排出口附近。
藉由使柱塞前端位於其前進方向的液室內壁與排出口附近,便可對液材的慣性力依較佳條件產生作用。即,藉由前進停止時,柱塞前端位於排出口附近,便將減少因柱塞動作造成朝排出口方向移動的液體材料所承受流動阻力,便容易產生液滴狀態。液室不僅形成如圖2所示研缽狀的情況,就連形成如圖8所示筒狀的情況亦屬有效。
第3項解決手段係就第1或2項解決手段中,上述液室前端部的內壁,將構成最前端設有排出口的圓錐形狀。
第4項解決手段係就第1或2項解決手段中,上述液室前端部的內壁,將構成設有排出口的平面。
第5項解決手段係就第1至4項中任一項項解決手段中,上述柱塞定位機構係設有:在柱塞上所設置的前方抵接部(43)、以及與前方抵接部(43)呈相對向的前方擋止(stopper)(51);藉由使前方抵接部(43)抵接於前方擋止(51),便可決定柱塞前進時的停止位置。
藉由設置前方擋止,前進移動中的柱塞便可與速度無關地,均可急遽停止於預定的同一位置處,能對液材賦予適當慣性力,而可將液材依液滴狀態良好地排出。此外,因為柱塞將正確地停止於預定的同一位置,因而便可使每次排出時對液材所賦予的慣性力均成為相等,則可依較高重現性施行排出。
第6項解決手段係就第5項解決手段中,上述柱塞定位機構係設有能使其位置進退的移動構件(30),並利用移動構件(30)使前方 擋止的位置進行進退,便可調節上述柱塞前進時的停止位置。
藉由在施行排出前便使前方擋止的位置移動,便可變更柱塞桿前進時的停止位置,因而可配合液材所含有填充劑的含有率與填充劑大小,而設定最佳的柱塞停止位置,此外,即使液材與其他排出條件產生變化,仍可配合其狀況,調節成柱塞將停止於最佳位置狀態,因而可經常實現良好的排出。
第7項解決手段係就第6項解決手段中,上述移動構件(30)係設有顯示該位置的位置顯示構件。
移動構件的位置顯示構件係可定量式調節柱塞前進時的停止位置。
藉由就柱塞桿前進時的停止位置,正確地調節柱塞前端距接觸位置間之距離,便可施行重現性優越且高精度的排出。
第8項解決手段係就第6或7項解決手段中,具備有:設有上述柱塞所插通的貫通孔(24)與活塞室(61)的本體;以及設有排出口、液室、液材供應口及上述柱塞所插通貫通孔(26)的排出塊體;上述柱塞係設有:柱塞桿、以及寬度較寬於柱塞桿且配設於活塞室(61)中的前方抵接部(43);上述移動構件(30)係設有上述柱塞所插通之貫通孔(34),且配設於本體與排出塊體間。
第9項解決手段係就第6至8項中任一項項解決手段中,上述前方擋止(51)係靠與前方抵接部(43)前進方向側之一面而呈相對向的活塞室(61)之一面。
第10項解決手段係就第6至9項中任一項項解決手段中,藉由將上述移動構件(30)的位置進行進退,而調節本體與排出塊體間之距離,便可調節前方擋止的位置。
第11項解決手段係就第10項解決手段中,上述本體係具備有:安裝成其位置可進行進退之狀態,且將上述排出塊體固定並安裝的基座構件。
第12項解決手段係就第6至8項中任一項項解決手段中,上述前方擋止(51)係由朝活塞室(61)內突出的移動構件(30)之後端部所構成,藉由使移動構件(30)的位置進退,便可調節前方擋止(51)的位置。
第13項解決手段係就第6至12項中任一項項解決手段中,藉由使上述移動構件(30)的位置進退,便可將柱塞的前進位置調節至柱塞前端位置接觸到液室內壁的接觸位置(12)。
當決定柱塞前進時的停止位置時,因為可適當地將其前端設為接觸位置並從此處後退,因而最好可將柱塞前進位置調節至柱塞前端接觸到液室內壁的接觸位置。
第14項解決手段係就第13項解決手段中,上述柱塞前端係構成在上述接觸位置(12)將堵塞排出口之狀態。
第15項解決手段係就第1至14項中任一項項解決手段中,上述柱塞係在前方抵接部(43)的後退方向側設有後方抵接部(45),上述柱塞定位機構係具備有:抵接於後方抵接部(45)而可限制柱塞後退移動的後方擋止(52),以及使後方擋止(52)進行前進與後退的後方擋止移動機構。
第16項解決手段係就第1至15項中任一項項解決手段中,具備有對上述柱塞賦予朝前進方向彈力的彈性體。
第17項解決手段係就第1至16項中任一項項解決手段中,上述液室係設有供應液材的液材供應口;並具備有連動於上述柱塞的 前進後退動作,而對該液材供應口供應液材的送液控制裝置。
第18項解決手段係第1至17項中任一項項解決手段中,係具備有:連動於上述柱塞的前進後退動作,而對上述液室內的液材施行加壓與減壓的壓力機構。
第19項解決手段係液滴排出方法,係使柱塞前端部與液室內壁依非接觸狀態進行柱塞之前進移動與前進之停止,而對液材賦予慣性力並依液滴狀態飛出且排出的液滴排出方法,設有:具排出口的液室、以及其前端部在液室內進行前進後退動作的柱塞;使柱塞前端在其前進停止時,位於其前進方向的液室內壁附近。
第20項解決手段係就第19項解決手段中,使柱塞前端在其前進停止時,位於其前進方向的液室內壁與排出口附近。
第21項解決手段係就第19或20項解決手段中,上述柱塞係設有前方抵接部(43),並設置與前方抵接部(43)呈相對向的前方擋止(51),藉由使前方抵接部(43)抵接於前方擋止(51),而決定柱塞前進時的停止位置。
第22項解決手段係就第21項解決手段中,設有可使其位置進行進退的移動構件(30);利用移動構件(30)使前方擋止(51)的位置進退,藉以調節上述柱塞前進時的停止位置。
第23項解決手段係就第22項解決手段中,上述移動構件(30)係設有顯示其位置的位置顯示構件,根據位置顯示構件的顯示值而調節移動構件(30)的位置。
第24項解決手段係就第22或23項解決手段中,在靠與前方抵接部(43)前進方向側之一面而呈相對向之一面,設有將構成前方擋止(51)的活塞室(61),藉由使上述移動構件(30)的位置進退而調節 活塞室(61)的位置,以便調節前方擋止(51)的位置。
第25項解決手段係就第22或23項解決手段中,上述移動構件(30)係其後端部將構成靠與前方抵接部(43)前進方向側之面而呈相對向的前方擋止(51);藉由使上述移動構件(30)的位置進退,以便調節前方擋止(51)的位置。
第26項解決手段係就第22至25項中任一項解決手段中,柱塞前進時停止位置之調節係藉由下述步驟實施:將柱塞前端的位置視為接觸液室內壁的接觸位置(12),且使前方抵接部(43)與前方擋止(51)呈抵接狀態的第1步驟;以及在保持著前方抵接部(43)與前方擋止(51)呈抵接狀態下,使移動構件(30)進行所需距離的進退,而將柱塞前端的位置設定於距接觸位置(12)所需距離的第2步驟。
第27項解決手段係就第26項解決手段中,上述柱塞前端係柱塞前端將構成在接觸到液室內壁的接觸位置(12)處,堵塞排出口的狀態,並在上述第1步驟,利用有無從排出口流出液材,而判斷柱塞前端位置是否位於接觸位置(12)處。
若柱塞前端構成在接觸位置堵塞排出口狀態,當上述前端位於接觸位置時,便不會從排出口漏出液材,但若因柱塞的後退移動,導致在上述前端與排出口之間出現間隙,便將從排出口漏出液材,因而利用上述液材的漏出便可判斷柱塞前端是否位於接觸位置處。
第28項解決手段係就第19至27項中任一項解決手段,上述柱塞係在前方抵接部(43)靠後退方向側設有後方抵接部(45),並相對向於後方抵接部(45)設有可使其位置進退的後方擋止(52),使後方抵接部(45)抵接於後方擋止(52)而限制柱塞的後退移動。
第29項解決手段係就第19至28項中任一項解決手段,上述 液室係設有供應液材的液材供應口,而連動於上述柱塞的前進後退動作而對該液材供應口供應液材。
第30項解決手段係就第19至29項中任一項解決手段,上述液材係經摻入填充劑的液材。
第31項解決手段係就第19至30項中任一項解決手段,連動於上述柱塞的前進後退動作,而對上述液室內的液材施行加壓與減壓。
根據本發明,將可提供柱塞前端部能在非接觸液室內壁之情況下進行排出之液滴排出技術,且,即使為焊錫膏等之經摻入填充劑的液材,仍可施行良好排出。
1‧‧‧設定部
2‧‧‧控制部
3‧‧‧氣動式配料機
4‧‧‧空氣管
5‧‧‧液材儲存容器
6‧‧‧送液管
7‧‧‧泵
8‧‧‧送液構件
10‧‧‧排出口
11‧‧‧噴嘴
12‧‧‧接觸位置
13‧‧‧前端
14‧‧‧液室
16‧‧‧液材供應口
17‧‧‧液材供應流路
18、18A、18B、18C、18D、18E‧‧‧密封
21‧‧‧前方凹部
22‧‧‧後方凹部
23‧‧‧滑動凹部
24、26、34‧‧‧貫通孔
25‧‧‧滑動孔
27‧‧‧基座構件
29‧‧‧記憶器
30‧‧‧移動構件
31‧‧‧前方凸部
32‧‧‧旋轉鈕
33‧‧‧後方凸部
40‧‧‧柱塞
41‧‧‧柱塞桿
42‧‧‧連結部
43‧‧‧前方抵接部
44‧‧‧活塞
45‧‧‧後方抵接部
48‧‧‧前方空氣流路
49‧‧‧後方空氣流路
51‧‧‧前方擋止
52‧‧‧後方擋止
53、53A、53B‧‧‧長孔
54、54A、54B‧‧‧固定螺絲
61‧‧‧活塞室
62‧‧‧前方活塞室
63‧‧‧後方活塞室
64‧‧‧彈簧室
66‧‧‧線圈彈簧
67‧‧‧電磁線圈
68‧‧‧核芯
69‧‧‧測微儀
70‧‧‧驅動單元
71‧‧‧本體
72‧‧‧電磁閥(電磁切換閥)
73‧‧‧空氣供應源
80‧‧‧排出單元
81‧‧‧排出塊體
85、95‧‧‧凸緣
86‧‧‧凸緣保持構件
99‧‧‧依液滴狀態排出的液材
圖1為實施例1的液滴排出裝置外觀圖。
圖2為圖1所示本體、排出塊體、及前方停止位置調整機構的剖面圖。
圖3(a)及(b)為說明柱塞停止位置設定的重要部份側視圖(1/3)。
圖4(c)及(d)為說明柱塞停止位置設定的重要部份側視圖(2/3)。
圖5(e)至(g)為說明柱塞停止位置設定的重要部份側視圖(3/3)。
圖6為排出位置之塗佈對象物的基板。
圖7a為表示柱塞桿動作等的時序圖(1/2)。
圖7b為表示柱塞桿動作等的時序圖(2/2)。
圖8為實施例4的液滴排出裝置外觀圖與重要部份剖視圖。
圖9為實施例5的液滴排出裝置外觀圖與重要部份剖視圖。
圖10為實施例6的液滴排出裝置外觀圖與重要部份剖視圖。
圖11為實施例8的液滴排出裝置外觀圖與重要部份剖視圖。
實施本發明最佳形態裝置的液滴排出裝置,係具備有:具有將液材排出之排出口的液室;連通於液室的貫通孔;插通於貫通孔中,且前端部在液室內進行前進後退動作的柱塞;使柱塞產生前進後退動作的柱塞移動機構;以及規範柱塞前端部位置的柱塞定位機構;且,藉由使柱塞前端部與液室內壁依非接觸狀態進行柱塞之前進移動與前進之停止,以便對液材賦予慣性力而依液滴狀態排出的液滴排出裝置;其中,上述柱塞定位機構係將前進停止時的柱塞前端部位置,規範於其前進方向的液室內壁附近(最好在前進方向的內壁與排出口附近)。其中,柱塞定位機構係設有:設置於柱塞的前方抵接部、以及與前方抵接部呈相對向的前方擋止,且藉由使前方抵接部抵接於前方擋止,而決定柱塞前進時的停止位置。另外,所謂「柱塞定位機構」係指決定柱塞前進時的停止位置及/或後退時的停止位置之機構。
本發明的裝置,最好將柱塞前進時的停止位置調節於最佳位置,以便可施行良好的排出。在此為能進行該調節,便創造出處於規範狀態的概念,並以規範狀態為基準,而調節柱塞前進時的停止位置,便可實現最佳的位置調節。此處,所謂「規範狀態」係指柱塞前端位置位於接觸到液室內壁的接觸位置,且前方抵接部與前方擋止呈相抵接狀態。
藉由以規範狀態為基準,便可將柱塞前進時的停止位置調整為最佳狀態,但因為就裝置構造上,頗難從外部檢視柱塞的前端位置等內部狀況,因而必須設置為能掌握規範狀態用的構件。具體上到 底設置何種構件係屬於設計事項,但是大概係根據下述3種手法決定:
第1,在前方抵接部與前方擋止呈抵接狀態後,便依物理特性限制前方抵接部與前方擋止的離開狀態,使前方抵接部與前方擋止前進而呈規範狀態,從此處藉由使前方抵接部與前方擋止進退所需距離,而調節柱塞前進時的停止位置,然後,再解除前方抵接部與前方擋止的離開限制之手法。後述實施例1便根據此項手法。
第2,使柱塞前進而使其前端位置處於接觸位置後,便依物理特性限制柱塞後退移動的狀態,使前方擋止後退並處於規範狀態,然後,經解除柱塞後退移動的限制之後,再使前方擋止進退所需距離的手法。後述實施例4便根據此項手法。
第3,柱塞將利用彈性體而賦予前進方向的彈力,當構成在其前端呈接觸到液室內壁的狀態下,則堵塞排出口情況時,便藉由使前方擋止前進至無限制柱塞前進的位置處,而使柱塞前進並將其前端位置設為接觸位置,藉由使前方擋止後退至有從排出口中流出液材為止而處於規範狀態,然後,藉由使前方抵接部與前方擋止進退所需距離,而調節柱塞前進時的停止位置之手法。後述實施例7便根據此項手法。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詳細內容,利用實施例進行說明,惟本發明並不受以下實施例的任何限制。
[實施例1]
《構造》
圖1所示係本實施例液滴排出裝置的整體外觀圖,圖2所示係圖1所示本體71、排出塊體81、移動構件30等前方停止位置調整 機構的切剖圖。另外,以下,為求說明上的方便,有將噴嘴11側稱「前」,將測微儀(micrometer)69側稱「後」的情況。
本裝置主要的構成元件係在基座構件27上所設置的驅動單元70、排出單元80、以及在該等間所設置的移動構件30。
[1]針對驅動單元70進行說明。
驅動單元70係具有:本體71、以及在本體71內一邊滑動一邊移動的柱塞40。
柱塞40係在其前方側具備有前端呈半球狀且細長圓柱棒狀的柱塞桿41。柱塞桿41的後方側將構成圓柱狀且直徑較大於柱塞桿41的連結部42。連結部42的後方側將構成直徑較大於連結部42的圓柱狀前方抵接部43。前方抵接部43的後方側將構成直徑較大於前方抵接部43且與活塞室61相同直徑的圓柱狀活塞44。活塞44的後方側將構成圓柱棒狀的後方抵接部45。
前方抵接部43與後方抵接部45均具有決定柱塞桿41的前端13位置之作用。柱塞桿41、連結部42、前方抵接部43、活塞44、及後方抵接部45均呈同軸配置。
另外,柱塞40的構造並不僅侷限於本實施例,就其形狀等係屬設計事項。例如利用僅由本實施例柱塞桿41與活塞44所構成形狀的柱塞,假設亦可達相同目的。
本體71係就其內部空間而具備有:滑動凹部23、貫通孔24、活塞室61及彈簧室64。該等空間係分別呈同軸配設。
滑動凹部23係從本體71前端側連接貫通孔24的圓筒狀空間。滑動凹部23的內徑將大於貫通孔24。滑動凹部23的內徑係配合插入於其中的移動構件30之後方凸部33而形成。
貫通孔24係直徑較小於前方側所連接滑動凹部23的圓筒狀空間。插入於貫通孔24中的連結部42,係其外徑等於貫通孔24的內徑。所以,當柱塞40朝前後移動時,柱塞桿41便不會朝橫向振動移動。在此,在貫通孔24的內壁所設置之溝中,將嵌合著環狀密封18B,而柱塞40便構成依密封18B與連結部42相密接狀態而朝前後進行移動自如的構造,因而活塞室61的空氣便不會洩漏於前方。
活塞室61係直徑較大於前方側所連接貫通孔24的圓筒狀空間,並利用所插入的活塞44分段為前方活塞室62與後方活塞室63。此處,在活塞44周面所設置的溝中,將嵌合著環狀密封18A,而柱塞40將構成在密封18A密接於活塞室61內壁的狀態下前後移動之構造,因而前方活塞室62與後方活塞室63內的空氣便不會越過密封18A並朝相對向側洩漏。
前方活塞室62的內壁前面將抵接於前方抵接部43,而構成限制柱塞40向前方移動的前方擋止51。
在前方活塞室62的側面設有將前方活塞室62與外部相連通的前方空氣流路48。
彈簧室64係呈直徑較小於前方側所連接活塞室61的圓筒狀。在彈簧室64配設有朝使其後端部與活塞44後端面朝相互離開方向按押的線圈彈簧66。即,柱塞40將利用線圈彈簧66朝前方按押。在線圈彈簧66的環內配設成後方擋止52與後方抵接部45呈相對向之狀態。後方擋止52的其中一端部,連接於在本體71後端的外側所配設的測微儀69。測微儀69係藉由使其旋轉而使後方擋止52朝前後移動的後方擋止移動機構。測微儀69係利用其所設置而未 圖示之旋轉鎖構件而將其旋轉固定,以便可將後方擋止52的位置固定。在彈簧室64的側面將設有連通於外部的後方空氣流路49。
在本體71的外壁上將固設有電磁切換閥72。電磁切換閥72其中一端將連通於前方空氣流路48,而另一端則將連通於空氣供應源73。利用電磁切換閥72,便可切換前方活塞室62與空氣供應源73或外部間之連通狀態。
在本體71的外壁上設有從正面貫通背面的2個長孔53A、53B。本體71係利用貫通長孔53A、53B並螺合於基座構件27的螺絲孔中之固定螺絲54A、54B而固定。若將固定螺絲54A、54B鬆開,本體71便可對基座構件27進行前後移動,若將固定螺絲54A、54B鎖緊,本體71便被固定而呈無法對基座構件27進行移動的狀態。
[2]針對排出單元80的說明。
排出單元80係設有:長方體排出塊體81、與噴嘴11。排出塊體81將固定於基座構件27上。
排出塊體81係其內部空間具備有:在前端面所設置的前方凹部21、在後端面所設置的後方凹部22、連接該等的貫通孔26、以及連通於前方凹部21的液材供應流路17。前方凹部21、在後端面所設置的後方凹部22、及貫通孔26分別均呈同軸配設。
前方凹部21與後方凹部22係呈圓筒狀,且在內周側面設有螺絲溝。
在前方凹部21中,在其前端將螺合著設有排出口10的噴嘴11。即,在噴嘴11後方的外周面所設置之螺絲溝,將螺合於前方凹部21的螺絲溝中,而噴嘴11則將固定於排出塊體81上。因為 噴嘴11係利用螺絲固定,因而將可輕易地更換,可配合用途而使用不同形狀與大小。
本實施例的噴嘴11係內側將呈研缽狀,由噴嘴11內壁與前方凹部21內壁所包圍的空間構成液室14。
貫通孔26的內徑係形成略大於柱塞桿41外徑,因而進行動作時,柱塞桿41外徑與貫通孔26內壁將不會接觸。在貫通孔26內周面所設置的溝中,將嵌合著環狀密封18C,柱塞40係在保持著密封18C對柱塞桿41進行密接的狀態下,構成為朝前後移動自如的構造,因而液室14內的液材將不會超越密封18C並朝後方洩漏。
液材供應流路17係其一端將構成在前方凹部21內周面所設置的液材供應口16,而其另一端將連通於排出塊體81外側的側面上所連接之送液管6。
[3]針對移動構件30的說明。
移動構件30係由圓筒狀前方凸部31、圓盤狀旋轉鈕32、以及圓筒狀後方凸部33所構成,並配設於驅動單元70與排出單元80之間。前方凸部31、旋轉鈕32、及後方凸部33係呈等軸配置,在該等的中心軸上將設置貫通孔34。貫通孔34的內徑係設為當插入柱塞桿41時,不會接觸到柱塞桿41側面程度的大小。
前方凸部31係呈圓柱狀,且外周面設有供螺合於排出單元80所具備後方凹部22中之用的螺絲溝。
旋轉鈕32係表面構成相當於位置顯示構件(移動量確認構件)的記憶器,並形成從外部能得知所旋轉角度之狀態(參照圖1)。將可定量地獲知利用旋轉鈕32所產生的移動構件30位置變化。
後方凸部33的外徑係等於驅動單元70的滑動凹部23內徑, 將插入於滑動凹部23中。
移動構件30、驅動單元70及排出單元80係配置成貫通貫通孔24、貫通孔34及貫通孔26,並使柱塞桿41前端13到達液室14內的狀態。
噴嘴11的排出口10將相對於插入液室14內的柱塞桿41呈同軸配置。若柱塞桿41朝前方移動,則柱塞桿41的前端13便依堵塞排出口10的方式,接觸到液室14內壁。將該位置稱為「接觸位置12」。在習知裝置中對應於與閥座間之配座位置,然而本實施例裝置並無設置閥座。
[4]其他構成元件
除以上的構成元件之外,本實施例的裝置尚具備有:設定部1、控制部2、氣動式配料機(dispenser)3、及液材儲存容器5。
將供對內部施行液滴排出用的液材進行儲存之液材儲存容器5,係其下端連接著送液管6。此處本實施例中的液材係含有焊錫粒子的焊錫膏。液材儲存容器5的上端將連接空氣管4,並連通於氣動式配料機3的空氣供應口。
氣動式配料機3係將已設定壓力的空氣進行已設定時間的供應,並連接於控制部2。控制部2連接於供由使用者執行設定變更等之用的設定部1,且亦連接於電磁切換閥72。
除上述構造之外,當液材較容易受溫度影響的情況,亦可在空氣管4、液材儲存容器5、液室14、液材供應流路17等的所需地方,設置控制溫度的周知溫度控制裝置。
《動作》
就本實施例裝置的動作進行說明。
[5]柱塞40停止位置的設定
參照圖3(a)進行說明。首先,將電磁切換閥72切換成前方活塞室62與外部相連通狀態,旋轉旋轉鈕32,使移動構件30呈移動至最前方的狀態。
因為前方活塞室62朝外部呈開放,因而利用線圈彈簧66的作用使活塞44相對於本體71朝前方移動,然後前方抵接部43抵接於前方擋止51而停止。接著,旋轉測微儀69而使後方擋止52前進,藉由接觸到後方抵接部45,便將柱塞40與本體71固定。然後,為使測微儀69不會旋轉,便利用未圖示之固定螺絲等旋轉鎖構件進行固定。
另外,當線圈彈簧66具充分彈力的情況,將有即便未利用測微儀69固定,仍有可維持前方抵接部43與前方擋止51呈相接觸狀態的可能。此外,亦可設置除測微儀69以外的固定構件,構成為前方抵接部43抵接於前方擋止12的狀態下,活塞44無法朝後方移動的構造。
若將固定螺絲54A、54B鬆開,使本體71呈可相對基座構件27朝前後移動的狀態,以便在噴嘴11朝下方的狀態下,驅動單元70利用自體重量朝前方移動(另外,亦可利用手動移動)。此處,因為後方凸部33外徑與滑動凹部23內徑係形成大致相等,因而當驅動單元70朝前方移動之際,驅動單元70便不會產生橫向振動。
因為驅動單元70係依後方擋止52與後方抵接部45相接觸狀態而固定,因而若柱塞桿41的前端13到達接觸液室14內壁的接觸位置12處時,朝下方的移動便形成受柱塞40限制的狀態。將該狀態稱「規範狀態」。
在柱塞桿41的前端13位於接觸位置12,且後方抵接部45抵接於後方擋止52的規範狀態下,將固定螺絲54A、54B鎖緊,便將本體71固定於基座構件27上。
另外,移動構件30位於最前方,且本體71前面與旋轉鈕32後面將形成出現間隙的狀態。
以下,參照圖3(b)進行說明。
若將旋轉鈕32朝右方向旋轉,便僅移動構件30朝後方移動。因為在基座構件27上所固定排出塊體81的後方凹部22與前方凸部31,利用螺絲進行螺合,滑動凹部23與後方凸部33便呈可滑動。
若繼續將旋轉鈕32朝右旋轉,最後,旋轉鈕32後面終將接觸到本體71前面。因為本體71係利用固定螺絲54A、54B固定於基座構件27上,因此若旋轉鈕32後面接觸到本體71,旋轉鈕32便無法更進一步旋轉。移動構件30的記憶器29,因為將規範狀態設為前進時停止位置時的值表示為S0,因而將該值記憶。
以下,參照圖4(c)進行說明。
若將固定螺絲54A、54B鬆開,更將旋轉鈕32旋轉,旋轉鈕32的後面便將一邊對本體71前端面進行滑動,一邊將本體71朝後方按押。因為本體71處於可進行前進後退動作的狀態,因而將與移動構件30一起朝後方移動。本體71的移動量係利用將記憶器29的值,與將規範狀態設為前進時停止位置時的值S0進行比較,便可正確地掌握前端13與接觸位置12間之距離。
若本體71朝後方移動,因為藉由處於接觸到前方擋止51狀態的前方抵接部43之作用,柱塞40便朝後方移動,因而使柱塞桿41的前端13離開接觸位置12。
在確認記憶器29的情況下,若朝後方移動所需之距離份時,便停止旋轉鈕32的旋轉。當過度朝後方移動時,便將旋轉鈕32朝反方向旋轉而進行調整。因為此時的移動構件30位置成為柱塞40的前進時停止位置,因而記憶器29便將值S1記憶。另外,柱塞40的較佳前進時停止位置,最好事先施行測試而求取。
依照以上的作業,便可將柱塞40的前進時停止位置,調整為柱塞桿41的前端13未接觸到接觸位置12的所需位置處。
若柱塞40的前進時停止位置已完成調整,便將固定螺絲54A、54B鎖緊,而將驅動單元70固定於基座構件27上。且,將為能對旋轉鈕32的旋轉進行固定用而未圖示之固定螺絲鎖緊。
以下,參照圖4(d)進行說明。
旋轉測微儀69而使後方擋止52後退,並決定排出時的柱塞40後退時移動量。若柱塞40的後退時移動量決定後,為使測微儀69不會旋轉,便利用未圖示之固定螺絲等旋轉鎖構件將測微儀69固定。依照以上的作業,便完成柱塞40的停止位置設定作業。
第2次以後的作業,在設定成規範狀態後,便藉由利用移動構件將本體(即前方擋止51)朝後方僅移動所需之距離份(S1-S0),以便可將柱塞40的前進時停止位置設定於與上一次的相同位置處。所以,藉由先行施行測試,並記錄可良好排出的柱塞40前進時停止位置,藉此以後即使未施行測試仍可進行設定作業。
但是,當溫度、濕度或其他未施行控制的因素有出現變化時,因為柱塞40的較佳前進時停止位置亦將變化,因而依如同上一次相同的設定將無法獲得良好的排出。所以,將產生施行測試的必要,即使在此情況下,藉由將柱塞40的前進時停止位置從上一次 的位置開始,便可縮短測試所耗費的時間。因為除環境變化以外,其餘就排出條件均相同的情況時,柱塞40的較佳前進時停止位置並無太大變化之緣故。
另外,亦可取代記憶器29,改為利用液晶等顯示裝置,以顯示出表示移動構件30位置的值。在此情況,若將表示規範狀態時的位置之值設定為顯示零,便可利用顯示值掌握柱塞40從接觸位置12後退的較佳後退距離。
[6]排出作業
1)排出作業前之設定
從空氣供應源73對前方活塞室62所供應空氣的壓力,係設定為能反抗線圈彈簧66將活塞44朝後方移動的壓力。
從氣動式配料機3對液材儲存容器5所供應空氣的壓力,係設定為將液材供應給液室14的所需壓力。從氣動式配料機3供應空氣的時間(時序),係設定為不致從後述排出口10發生液材洩漏情形的時間。
2)排出作業前的待機狀態
以下,參照圖5(e)。
從控制部將信號傳送給電磁切換閥72,而將前方活塞室62與外部設定為相連通狀態(即大氣開放狀態)。若前方活塞室62成為大氣開放狀態,便利用線圈彈簧66將活塞44朝前方移動,並在前方抵接部43抵接於前方擋止51的狀態下停止。
利用事先的設定,完成調整前方擋止51的位置,便可將柱塞桿41的前端13、與液室14內的接觸位置12間之間隔形成所需的間隔。液室14內將形成由來自液材儲存容器5的液材而充滿狀態。 此情形係依照在柱塞桿41的前端13離開排出口10的狀態下,利用氣動式配料機3朝液材儲存容器5內供應空氣,並經由送液管6送入液室14中而實施。
在待機狀態下,並未施行從氣動式配料機3朝液材儲存容器5進行空氣供應。即,液材儲存容器5內將呈大氣開放狀態,而液材的移送將處於停止狀態。在此狀態下,即使柱塞桿41的前端13、與液室14內的接觸位置12間有出現間隙,液材仍不會從噴嘴11的排出口10洩漏。在此,即使無進行加壓空氣的供應,仍將因液材自體重量而產生將液材朝液室14內移送的力,但是因為柱塞桿41的前端13、與液室14內的接觸位置12間之間隙非常小,因而通常並無因液材自重而洩漏的情況發生。但是,當依照未控制的各種條件差異等,而有發生液材洩漏的可能性時,亦可利用氣動式配料機3抽吸液材儲存容器5內的空氣,便可確實防止從噴嘴11發生液材洩漏情形。
3)排出作業
以下,參照圖5(f)。
從控制部將信號傳送給電磁切換閥72,空氣供應源73便經由前方空氣流路48成為與前方活塞室62相連通狀態。若從空氣供應源73將空氣供應給前方活塞室62,因為所供應的空氣會將活塞44朝後方推押,因而線圈彈簧66便將收縮而活塞44將朝後方移動。此時,利用氣動式配料機3供應空氣,並使液材儲存容器5內呈加壓狀態。依此的話,若藉由活塞44的後退使柱塞40亦後退,並立即對液室14內原本由柱塞桿41佔有的空間供應液材。所以,即使柱塞桿41後退,液室14內不會形成負壓,而不會發生從排出口10 吸入空氣的問題。
柱塞40的後退係藉由後方抵接部45抵接於後方擋止52而被限制,此情形係如同前述。
另外,本實施例將在排出作業中,經常對液材儲存容器5內施行空氣加壓。
以下,參照圖5(g)。
從控制部將信號傳送給電磁切換閥72,以便將前方活塞室62形成與外部相連通的狀態。若前方活塞室62呈大氣開放狀態,便利用線圈彈簧66按押活塞44,柱塞40便將急遽地朝前方移動。然後,若活塞44的前方抵接部43抵接於活塞室61的前方擋止51,便急遽停止柱塞40朝前方的移動。柱塞桿41的前端13亦在恰要抵接於液室14內壁之前便停止。
柱塞40的前進將對柱塞桿41的前端13前方之液材,賦予朝前方的慣性力。柱塞桿41的前端13,將如上述在恰要成為接觸位置12之前便停止,藉由柱塞桿41對液材所賦予的慣性力,液材便從排出口10依液滴狀態排出。此時,因為柱塞桿41的前端13並未接觸到液室14內,因而亦無需要顧慮液室14內的液材中所含粒子等填充劑,會對排出造成不良影響。
為能從排出口10依液滴狀態排出,最好使在前進並停止時的柱塞桿41前端13位置,盡可能地靠近接觸位置12,而柱塞40前進時的停止位置,最好在柱塞桿41的前端13、與液室14的內壁所夾置之填充劑不會遭崩潰程度內,能盡可能地靠近。
藉由重複以上的動作便實施排出作業。
本實施例的裝置中,單次份的排出係藉由使柱塞40進行一往 復(後退‧前進)而完成。藉由重複該單次份的排出,便可連續地施行排出。柱塞40係依0.01秒至0.1秒等級進行往復移動。
如上述,根據本實施例的裝置,因為使柱塞40利用前方擋止51而停止,因而即使高速移動的柱塞40仍可依正確位置急速停止,並可對液材賦予充分的慣性力。
[實施例2]
實施例1的裝置係在開始進行排出作業後,便經常對液材儲存容器5內施行空氣加壓,但本實施例的裝置係在開始進行排出作業後,亦停止對液材儲存容器5的空氣供應。即,本實施例係就實施例1的裝置,將實現可以更確實地防止液材通過柱塞桿41的前端13與液室14之間,並發生從排出口10洩漏的控制。
針對本實施例的排出控制,參照圖6與圖7(a)的時間圖表進行說明。
圖6所示係有標示排出位置之塗佈對象物的基板。圖中的(i)至(iv)點係指將施行排出的位置。排出裝置係朝圖中的箭頭方向依一定速度,即使在排出中亦未停止地進行移動。移動係可由基板與排出裝置中任一者進行移動。
圖7(a)所示係表示柱塞桿41動作、氣動式配料機3的加壓狀態、及電磁切換閥72狀態的時序圖。圖7(a)中,電磁切換閥72的圖形係將前方活塞室62連通於空氣供應源73的狀態設為「ON」,並將前方活塞室62連通於外部的狀態設為「OFF」。氣動式配料機3的圖形係將施行加壓空氣供應的狀態設為「ON」。
因為依圖6所示各排出位置使柱塞桿41前進並施行排出,因而柱塞桿41必須在排出位置前面便開始後退。
當排出口10靠近圖6所示排出位置(i)時(時間a),便利用來自控制部的信號,將電磁切換閥72切換為「ON」,而柱塞桿41便後退。同時,藉由來自控制部的信號,氣動式配料機3將成為「ON」,對液材儲存容器5內供應加壓空氣,而開始對液室14進行液材供應。
柱塞桿41的後退係在排出口10到達排出位置(i)之前便結束。排出裝置到達(i)所示排出位置時(時間b),便利用來自控制部的信號,將電磁切換閥72切換為「OFF」,而柱塞桿41將前進。
從氣動式配料機3施行加壓空氣的供應,若已經過設定時間,便自動的轉成「OFF」。然後,利用剛剛的柱塞桿41前進,便從噴嘴11的排出口10排出液滴。
接著,排出口10將在基板上朝排出位置(ii)移動。在到達排出位置(ii)附近且柱塞桿41開始後退的期間,即截至開始進行下一次排出前的期間,柱塞桿41並未朝前後方向移動而是呈停止,且柱塞桿41的前端13並未睹塞排出口10。在該狀態下,氣動式配料機3並未對液材儲存容器5內供應加壓空氣,未對液室14內供應液材,因而便不會從排出口10洩漏出液材。
時間c~e期間的動作亦是施行如同時間a~c期間的相同動作。即,在排出位置(ii)施行排出之後,再移動至排出位置(iii)的動作,係如同在排出位置(i)施行排出後,再移動至排出位置(ii)的動作相同。
圖6中,排出位置(iii)與(iv)係非常靠近。針對此種情況下的動作進行說明。
當排出口10靠近排出位置(iii)時(時間e),便利用來自控制部 的信號將電磁切換閥72切換為「ON」,而柱塞桿41便將後退。同時,利用來自控制部的信號,使氣動式配料機3成為「ON」,並對液材儲存容器5內供應加壓空氣,而對液室14供應液材。
柱塞桿41的後退係在排出口10到達排出位置(iii)之前便完成。在排出口10到達排出位置(iii)時(時間f),便利用來自控制部的信號,將電磁切換閥72切換為「OFF」,則已完成後退的柱塞桿41便將前進。
因為在排出位置(iii)處的排出完成後,便必須馬上在排出位置(iv)施行排出,因而氣動式配料機3將繼續供應加壓空氣。即,氣動式配料機3將保持「ON」狀態。藉由柱塞桿41的前進,以便從噴嘴11的排出口10將液材依液滴狀態排出於排出位置(iii)。
在柱塞桿41的前進移動完成後,排出口10將位於接近(iv)的排出位置處,並成為時間g。馬上利用來自控制部的信號,將電磁切換閥72切換為「ON」,則柱塞桿41便將後退。因為氣動式配料機3將保持「ON」狀態,因而將施行對液室14內的液材供應。
柱塞桿41的後退係在排出口10到達排出位置(iv)之前便完成。在排出口10到達排出位置(iv)的時間(即時間h)時,便利用來自控制部的信號,將電磁切換閥72切換為「OFF」,則已完成後退的柱塞桿41便將前進。
因為在到達排出位置(iv)後便馬上施行排出,因而便將氣動式配料機3設為「OFF」,並停止對液材儲存容器5內的加壓空氣供應。藉由柱塞桿41的前進,便從噴嘴11的排出口10將液材依液滴狀態排出於排出位置(iv)。
依此的話,本實施例藉由在排出與排出之間的柱塞桿41停止 時,將停止利用氣動式配料機3對液材儲存容器5施行的加壓空氣供應,而停止對液室14內的液材供應,因而將可防止液材從排出口10的間隙中洩漏。
再者,如排出位置(iii)與(iv)處的排出,當排出與排出的期間較接近時,因為從排出位置(iii)的排出結束後起至開始在排出位置(iv)的進行排出的時間較短,因而即使柱塞桿41呈停止的期間,亦幾乎不會發生從排出口10發生液材洩漏的情形。所以,在未停止利用氣動式配料機3對液材儲存容器5施行加壓空氣供應的情況下,施行排出亦不會有問題出現。
另外,即使排出與排出間的間隔較短時而出現會影響排出的情況,將如同從排出位置(i)朝(ii)的移動中,停止加壓空氣的供應。
再者,對圖5所示基板的排出完成起,直到施行下一基板的排出之期間,亦藉由停止利用氣動式配料機3施行的加壓空氣供應,而停止對液室14內的液材供應,便不會從排出口10發生液材洩漏情形。
利用氣動式配料機3適於施行加壓空氣的供應時間,因為將因液材、排出條件等而異,因而在開始排出前便施行測試、計算而求取適當時間並設定。在此,加壓空氣的供應停止時序係可在柱塞桿41開始前進前便停止,亦可在柱塞桿41完成前進之後才停止,可依照排出條件等而適當選擇。
本實施例中,利用氣動式配料機3施行的加壓空氣供應時間,係利用氣動式配料機3進行控制,但是亦可藉由從控制部傳送信號,而停止加壓空氣的供應。
[實施例3]
截至利用從氣動式配料機3施行空氣供應,而將液材移送入液室14內為止的時間中,以及截至切換電磁切換閥72,而將空氣供應源73與前方活塞室62相連通,並使柱塞桿41後退為止的時間中,會有偏差的情況發生。
圖7(b)所示係截至利用從氣動式配料機3施行空氣供應,而將液材移送入液室14內為止的時間,較慢於截至切換電磁切換閥72,而將空氣供應源73與前方活塞室62相連通,並使柱塞桿41後退為止的時間之情況的時序圖。
對液室14內的液材移送,因為係從氣動式配料機3將加壓空氣供應給液材儲存容器5內而實施,因而將容易發生時滯(time lag)現象。此外,即使使用除氣動式配料機3以外的送液裝置亦有不少情況將發生時滯現象。
在此情況,藉由將從氣動式配料機3開始朝液材儲存容器5供應加壓空氣的時間,相對於電磁切換閥72的切換時間之下,設定為較早,以便將在柱塞桿41後退時對液室14內施行液材供應。動作時間的控制係利用控制部對氣動式配料機3與電磁切換閥72傳送信號而實施。
將氣動式配料機3開始對液材儲存容器5施行空氣供應的時間、與電磁切換閥72將閥切換成柱塞桿41開始後退的時間之差,稱為「偏差時間」。偏差時間係利用設定部1進行設定。設定部1的設定係有由操作員從鍵盤、控制器等輸入偏差時間的情況,以及利用電腦計算而自動設定的情況等。
本實施例中,如圖7(b)所示時間圖表,根據來自控制部的信號,將利用氣動式配料機3施行的加壓空氣開始供應,提早偏差時 間之差:時間a'、時間c'、時間e'而實施。依此的話,便可消除因偏差時間所造成的影響。就裝置構成與其他控制均如同實施例2。
另外,柱塞桿41的動作、與開始對液室14的液材供應,均設為同步的時序,且亦可在良好施行排出的範圍內設定為任意偏移的時序。
[實施例4]
本實施例的裝置係如圖8所示,移動構件30的後方凸部33將直接碰抵前方抵接部43,而本體71則屬於不移動的構造。本體71將固定於基座構件27上,形成無法進行前後移動狀態。
移動構件30的前方凸部31將螺合於排出塊體81的後方凹部22中。後方凸部33係可滑動地插入於本體71的滑動孔25中。後方凸部33的後端面將構成前方擋止51,並到達前方活塞室62內。滑動孔25的內周面設有環狀溝,且在該溝中將設有環狀密封18D。密封18D將密接於移動構件30,因為在移動構件30對本體71進行移動時仍將維持密接狀態,因而活塞室61內的空氣便不會通過該間隙並洩漏於外部。
在移動構件30的中心軸將形成柱塞40插通的貫通孔34。因為貫通孔34的內徑等於連結部42的外徑,因而柱塞40便不會朝橫向振動。在貫通孔34的內周面設有環狀溝,在該溝中設有環狀密封18E。密封18E將密接於連結部42,因為即使柱塞40對移動構件30進行前後移動時仍維持密接狀態,因而活塞室61內的空氣便不會通過該間隙並洩漏於外部。
若旋轉鈕32朝右方向旋轉,前方擋止51便對接觸位置12朝後方移動。若旋轉鈕32朝反方向旋轉,移動構件30便對接觸位置 12朝前方移動。在旋轉鈕32的表面將如同實施例1般的設置記憶器29。
在排出塊體81的前方凹部21將嵌入噴嘴11。在噴嘴11內部所形成的筒狀空間便屬於液室14。液室14係直徑較大於柱塞桿41的空間,且在前方中央處設有排出口10。使柱塞桿41的前端13進行前進移動,抵接於液室14內壁的位置便成為接觸位置12。在接觸位置12處構成前端13堵塞排出口10一端的狀態。
針對本實施例裝置的柱塞桿41的停止位置設定順序,進行說明。
將移動構件30盡可能地朝前方移動,而使前方擋止51的位置前進。如此的話,因為柱塞40將利用線圈彈簧66賦予朝前方的彈力,因而將與前方擋止51一起前進。接著,若將旋轉鈕32朝左方向旋轉,柱塞40便朝前方移動,而柱塞桿41的前端13將接觸到液室14的內壁(到達接觸位置12),因為柱塞40將無法更前進,因而僅有移動構件30會朝前方移動。然後,前方擋止51與前方抵接部43便成為未接觸狀態。
操縱測微儀69而使後方擋止52前進,藉由使後方抵接部45抵接於後方擋止52,以便限制柱塞40的後退移動。後方抵接部45是否有已抵接到後方擋止52,將可藉由以測微儀69已無法再施行朝前方移動操作的情形而進行判斷。
若變成柱塞40的後退移動受限制的狀態,便將旋轉鈕32旋轉而使移動構件30朝後方移動,以便使前方擋止51抵接於前方抵接部43。前方擋止51是否已抵接於前方抵接部43,將可藉由移動構件30已無法再朝後方移動的情形而輕易地判斷。
藉由以上的操作,柱塞桿41的前端13便接觸到液室14內壁,而形成前方抵接部43接觸於前方擋止51的狀態。將此狀態稱為「規範狀態」。將該規範狀態時的記憶器29之值進行記憶。
從規範狀態操作測微儀69而使後方擋止52後退,藉由充分離開後方抵接部45,便形成可將柱塞40朝後方移動的狀態。
再者,若將旋轉鈕32旋轉而使移動構件30朝後方移動,前方擋止51便使前方抵接部43朝後方移動。藉由柱塞40進行後退,柱塞桿41的前端13便將離開接觸位置12。此時的前方擋止51移動量,係藉由將記憶器29的值與規範狀態時進行比較,便可正確掌握。若一邊確認記憶器29的值,一邊朝後方僅移動所需之距離份,便停止旋轉鈕32的旋轉。當朝後方過度移動時,便將旋轉鈕32朝反方向旋轉。依此的話,便可將柱塞桿41的前進時停止位置,形成位於柱塞桿41的前端13不會接觸到接觸位置12的所需位置處。
操縱測微儀69而使後方擋止52後退,並決定排出時的柱塞40之後方移動量。若柱塞40的後方移動量已決定,為使測微儀69不會旋轉,便利用未圖示固定螺絲等旋轉鎖構件將測微儀69固定。藉由以上的操作,便就柱塞40的後退位置進行調整。
本實施例的裝置與實施例1的裝置,更進一步就噴嘴11與柱塞桿41的前端13形狀、以及液材供應流路17的構造有所不同。
就實施例1的裝置,噴嘴11的內壁係朝向排出口10且內面形成研缽狀,而本實施例的裝置係形成排出口10側的細徑孔連接著液室14側的粗徑孔之形狀,且該連接部將相對前後方向形成直角面。
再者,本實施例裝置的柱塞桿41之前端13係成為平面。
再者,本實施例裝置並未使用送液管6,而是利用在硬質送液構件8中所設置的流路,將液材儲存容器5與液材供應流路17相連接。
其餘的構造均如同實施例1的裝置,且排出動作亦與實施例1的裝置相同。
移動構件30的構造並不僅侷限於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構造,只要能調整前方擋止51與接觸位置12間之距離便可。最好在使前方擋止51朝前方移動時,前端13便到達接觸位置12,而前方擋止51將離開前方抵接部43的狀態。此外,最好構成前端13到達接觸位置12,且前方擋止51抵接於前方抵接部43的狀態,可從外部進行掌握的構造。
[實施例5]
本實施例的裝置係如圖9所示,取代氣動式配料機3,改為利用泵7構成送液裝置。泵7係設置於將液材儲存容器5與液材供應流路17相連接的送液管6中途。泵7的構成並無特別的限制,有如主要係由將液材移送管利用輥捋進行送液的管泵7、計量活塞44、以及切換閥所構成的活塞泵等。
本實施例的裝置中,藉由使泵7產生動作,便可將液材儲存容器5內的液材移送至液室14中。其餘相關的構造均如同實施例1的裝置。
本實施例的裝置,最好如同實施例2與3,配合柱塞40的移動,對泵7的動作進行控制。
[實施例6]
本實施例的裝置係如圖10所示,柱塞40的前後移動將利用磁力實施。本實施例的裝置係將柱塞40的移動機構之電磁線圈67設置於驅動單元70中。測微儀69的前端將形成鐵心核芯(core),鐵心核芯的前端將構成後方擋止52。後方抵接部45係由磁性體構成。在活塞室60的後端面與活塞44的後端面之間將配設線圈彈簧66。
本實施例的裝置係若在電磁線圈67中流通電流,便將核芯磁化,而經磁化的核芯便將吸住磁性體的後方抵接部45,而使柱塞40後退。若後方抵接部45已抵接於後方擋止52,便停止柱塞40的後退。若停止在電磁線圈67中流通電流,後方擋止52便喪失吸住後方抵接部45的力,因而柱塞40便利用線圈彈簧66的彈力而前進。
本實施例的裝置,因為柱塞40的前後移動並未利用空氣,因而將不需要驅動單元70的密封。所以,構成柱塞40前後移動阻力的要素減少,因而可使柱塞40更順暢地前後移動。其餘相關構造均如同實施例1。
使柱塞40朝前後移動的機構亦可為其他的構造。例如可利用對前方活塞室62與後方活塞室63二者均供應空氣的構造,使柱塞40朝前後移動。亦可將本體71上所固定的電磁致動器連接於柱塞40後方,僅利用電磁致動器的伸縮,而使柱塞40朝前後移動。此情況,亦是最好可前後均利用前方擋止51限制移動。即,構成柱塞40以高速前進,並藉由抵接於前方擋止51,而停止柱塞40前進的構造。
[實施例7]
實施例1的裝置,在構成當柱塞桿41的前端13位於接觸位置12時,便利用前端13堵塞排出口10,俾使液材不致從排出口10洩漏的情況時,將可依照下述順序設定規範狀態。
首先,將電磁切換閥72切換成前方活塞室62與外部相連通的狀態。將旋轉鈕32旋轉,使移動構件30呈移動至最前方的狀態。將固定螺絲54A、54B鬆開,使本體71呈可相對基座構件27進行前後移動的狀態,使驅動單元70利用自體重量朝前方移動,而使柱塞桿41的前端13接觸到液室14內的排出口10上游內壁。柱塞桿41的前端13位置成為接觸位置12,並成為將噴嘴11的排出口10上游堵塞狀態。此時,本實施例中,如實施例1所示,柱塞40的後方移動並未受測微儀69的規範。因而,利用驅動單元70的自體重量,前方擋止51離開前方抵接部43,並在利用線圈彈簧66取得均衡的位置處停止。
接著,利用氣動式配料機3對液材儲存容器5內供應加壓空氣。但是,在該狀態下,因為柱塞桿41的前端13將堵塞排出口10的上游,因而液材不會從排出口10中洩漏。
若在維持裝置朝下方傾斜的狀態下,將旋轉鈕32旋轉,使移動構件30朝後方移動,最後,移動構件30的旋轉鈕32後面便將接觸到本體71的前端面。若更進一步將旋轉鈕32旋轉而將移動構件30朝後方移動,旋轉鈕32的後面便將被按押而使本體71朝後方移動,藉此,前方擋止51的位置亦將朝後方移動。
此時,因為柱塞桿41將由線圈彈簧66朝前方按押,因而截至前方擋止51抵接於前方抵接部43之前,柱塞桿41均不會朝後方移動,將保持著前端13堵塞排出口10的狀態。若前方擋止51抵 接於前方抵接部43,因為前方擋止51會將柱塞桿41朝後方推押,因而本體71將與柱塞桿41一起朝後方移動。依此的話,柱塞桿41的前端13便將離開排出口10的上游。因為利用氣動式配料機3對液材儲存容器5供應加壓空氣,因而便將從出現間隙的排出口10中洩漏出液材。
當液材從排出口10中洩漏時,因為屬於前端13的位置並非接觸位置12的時候,因而便可將在此瞬間前的狀態判斷為規範狀態。將移動構件30朝前方移動而前方擋止51稍微返回前方的位置作為「規範狀態」。
若已設定於規範狀態,便將固定螺絲54A、54B鎖緊,而將本體71固定於基座構件27上。
將規範狀態時的移動構件30之記憶器29的值進行記憶。然後,便如同實施例1般的設定柱塞桿41的前進時停止位置。
[實施例8]
本實施例的裝置係構成在排出裝置下端配置著將儲存液材的液材儲存容器5。因而,液室14並未設置液材供應口,直接從液材儲存容器5供應液材。排出塊體81係設有密封18C,因為通常使用時並不會接觸到液材,因而亦可不設置。
液材儲存容器5係將在基座構件27底面所設置的凸緣保持構件86、與在液材儲存容器5上端所形成的凸緣95相卡合而保持。凸緣85與凸緣保持構件86係構成可裝卸自如構造,當液材已耗盡時、或更換為其他液材等情況時,便可輕易地更換液材儲存容器5。
本實施例的裝置亦設有移動構件30與長孔53,如同實施例1的裝置般於設定規範狀態之後,便施行柱塞40的停止位置設定。 排出作業的動作亦如同實施例1的裝置。
本實施例的裝置亦是藉由利用前方擋止51使柱塞40停止,即使高速移動的柱塞40亦可依正確位置急遽停止,而可對液材賦予充分的慣性力。
本實施例中,亦可例如將如實施例1的氣動式配料機3連接於液材儲存容器5,並對液材儲存容器5內施行空氣的供應與排出,而施行液材儲存容器5內的液材加壓與減壓。此外,該利用氣動式配料機3而施行的加壓與減壓,亦可如同實施例2般,連動於柱塞桿41的進退移動。此外,亦可取代氣動式配料機3,改為利用在液材儲存容器5內所設置的活塞等按押構件或其他的壓力機構,對液材儲存容器5內的液材施行加壓與減壓。
12‧‧‧接觸位置
13‧‧‧前端
14‧‧‧液室
16‧‧‧液材供應口
17‧‧‧液材供應流路
18A、18B、18C‧‧‧密封
21‧‧‧前方凹部
22‧‧‧後方凹部
23‧‧‧滑動凹部
24、26、34‧‧‧貫通孔
31‧‧‧前方凸部
33‧‧‧後方凸部
40‧‧‧柱塞
41‧‧‧柱塞桿
42‧‧‧連結部
43‧‧‧前方抵接部
44‧‧‧活塞
45‧‧‧後方抵接部
48‧‧‧前方空氣流路
49‧‧‧後方空氣流路
51‧‧‧前方擋止
52‧‧‧後方擋止
61‧‧‧活塞室
62‧‧‧前方活塞室
63‧‧‧後方活塞室
64‧‧‧彈簧室
66‧‧‧線圈彈簧
81‧‧‧排出塊體

Claims (16)

  1. 一種液滴排出裝置,其具備有:液室,其具有排出液材之排出口;貫通孔,其與液室相連通;柱塞,其係插通於貫通孔,且其前端部在液室內進行前進後退動作;柱塞移動機構,其使柱塞進行前進後退動作;以及柱塞定位機構,其規範柱塞之前端部的位置;在柱塞之前端部與液室之內壁呈非接觸之狀態下使柱塞前進移動及前進停止,藉此對液材賦予慣性力而以液滴之狀態排出,其特徵在於,上述柱塞定位機構具有設置於柱塞之前方抵接部、以及與前方抵接部相對向之前方擋止,藉由使前方抵接部抵接於前方擋止,而將前進停止時之柱塞之前端部的位置規範在位於其前進方向之液室的內壁附近,且上述柱塞移動機構具有將柱塞朝向前進方向移動的前進手段,上述前方抵接部係設置於較上述前進手段更前進方向側。
  2. 如請求項1之液滴排出裝置,其中,上述柱塞具有:前方接觸部,其於上述前方抵接部之前進方向側與插入有柱塞之空間的內壁接觸,而防止橫向的偏移;以及後方接觸部,其於上述前方抵接部之後退方向側與插入有柱塞之空間的內壁接觸,而防止橫向的偏移。
  3. 如請求項2之液滴排出裝置,其中,上述後方接觸部係設置於上述前進手段與上述前方抵接部之間。
  4. 如請求項3之液滴排出裝置,其中,具有被設置於上述柱塞之活塞、以及配置有上述活塞之活塞室,上述後方接觸部係設置於上述活塞。
  5. 如請求項4之液滴排出裝置,其中,上述前方抵接部係構成為寬度較上述活塞更窄且自上述活塞朝前進方向側延伸。
  6. 如請求項2至5中任一項之液滴排出裝置,其中,上述前方接觸部係構成為寬度較上述柱塞之位於液室內的部分更寬。
  7.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液滴排出裝置,其中,上述前進手段係構成為包含彈簧。
  8. 如請求項6之液滴排出裝置,其中,上述前進手段係構成為包含彈簧。
  9. 一種液滴排出方法,其在柱塞之前端部與液室之內壁呈非接觸之狀態下使柱塞前進移動及前進停止,藉此對液材賦予慣性力而以液滴之狀態飛散而排出,其特徵在於,設置具有排出口之液室、其前端部在液室內進行前進後退動作之柱塞、使柱塞進行前進後退動作之柱塞移動機構、以及規範柱塞之前端部之位置的柱塞定位機構,上述柱塞移動機構具有將柱塞朝向前進方向移動之前進手段,上述柱塞定位機構具有設置於柱塞之前方抵接部、以及與前方抵接部相對向之前方擋止,上述前方抵接部係設置於較上述前進手段更前進方向側,使前方抵接部抵接於前方擋止,藉此使柱塞之前端位於在其前進停止時位於其前進方向之液室的內壁附近。
  10. 如請求項9之液滴排出方法,其中,上述柱塞具有:前方接觸部,其於上述前方抵接部之前進方向側與插入有柱塞之空間的內壁接觸,而防止橫向的偏移;以及後方接觸部,其於上述前方抵接部之後退方向側與插入有柱塞之空間的內壁接觸,而防止橫向的偏 移。
  11. 如請求項10之液滴排出方法,其中,上述後方接觸部係設置於上述前進手段與上述前方抵接部之間。
  12. 如請求項11之液滴排出方法,其中,具有被設置於上述柱塞之活塞、以及配置有上述活塞之活塞室,上述後方接觸部係設置於上述活塞。
  13. 如請求項12之液滴排出方法,其中,上述前方抵接部係構成為寬度較上述活塞更窄且自上述活塞朝前進方向側延伸。
  14. 如請求項10至13中任一項之液滴排出方法,其中,上述前方接觸部係構成為寬度較上述柱塞之位於液室內的部分更寬。
  15. 如請求項9至13中任一項之液滴排出方法,其中,上述前進手段係構成為包含彈簧。
  16. 如請求項14之液滴排出方法,其中,上述前進手段係構成為包含彈簧。
TW106115292A 2007-03-08 2008-03-07 Droplet discharge device and method TWI6319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57963 2007-03-08
JP2007-057963 2007-03-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33685A true TW201733685A (zh) 2017-10-01
TWI631997B TWI631997B (zh) 2018-08-11

Family

ID=39737994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5292A TWI631997B (zh) 2007-03-08 2008-03-07 Droplet discharge device and method
TW103102252A TWI537084B (zh) 2007-03-08 2008-03-07 Droplet discharge device and method
TW105112592A TWI590904B (zh) 2007-03-08 2008-03-07 Droplet discharge device and its adjustment method
TW097108004A TWI426973B (zh) 2007-03-08 2008-03-07 Droplet discharge device and method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2252A TWI537084B (zh) 2007-03-08 2008-03-07 Droplet discharge device and method
TW105112592A TWI590904B (zh) 2007-03-08 2008-03-07 Droplet discharge device and its adjustment method
TW097108004A TWI426973B (zh) 2007-03-08 2008-03-07 Droplet discharge device and method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4) JP5271254B2 (zh)
KR (3) KR101600432B1 (zh)
CN (1) CN101646502B (zh)
HK (1) HK1140720A1 (zh)
TW (4) TWI631997B (zh)
WO (1) WO20081080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22881A (ja) * 2007-03-30 2010-02-04 Musashi Eng Co Ltd 液材吐出装置および液材吐出方法
JP5465936B2 (ja) * 2009-07-01 2014-04-09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体材料吐出方法、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224436A (ja) * 2010-04-16 2011-11-10 Alps Electric Co Ltd 吐出装置及び吐出方法
KR101869089B1 (ko) * 2011-01-04 2018-06-19 주식회사 탑 엔지니어링 점성물질 젯팅 장치
JP5806868B2 (ja) * 2011-07-11 2015-11-10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および方法
JP5986727B2 (ja) 2011-10-07 2016-09-06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体材料の吐出装置および方法
WO2013118669A1 (ja) 2012-02-06 2013-08-15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体材料の吐出装置および吐出方法
JP5971018B2 (ja) * 2012-08-06 2016-08-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塗布ノズル、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DE102013110402A1 (de) * 2013-09-20 2015-03-26 Smart Pac Gmbh Technology Services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reproduzierbaren Aufbringen kleiner Flüssigkeitsmengen
JP6180283B2 (ja) * 2013-11-06 2017-08-16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体材料吐出装置および方法
KR101512766B1 (ko) * 2013-11-14 2015-04-16 한형수 솔더 페이스트 토출 장치
KR20160122198A (ko) * 2014-02-14 2016-10-21 노드슨 코포레이션 분사 디스펜서, 및 유체 물질의 액적을 분사하기 위한 방법
WO2015137271A1 (ja) * 2014-03-10 2015-09-17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塗布装置および塗布方法
WO2015178239A1 (ja) * 2014-05-20 2015-11-26 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微量液体流出方法および微量液体ディスペンサ
JP5802347B1 (ja) * 2014-05-20 2015-10-28 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微量液体滴下方法および微量液体ディスペンサ
JP6582238B2 (ja) * 2016-01-18 2019-10-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6842152B2 (ja) * 2016-05-31 2021-03-17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体材料吐出装置、その塗布装置および塗布方法
CN106076693A (zh) * 2016-07-15 2016-11-09 苏州锡友微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锡膏喷射阀
JP6772725B2 (ja) * 2016-09-29 2020-10-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流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流体を吐出する方法
US11173562B2 (en) 2017-04-14 2021-11-16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older paste feeding assembly and method
MY200719A (en) 2017-05-31 2024-01-12 Musashi Eng Inc Liquid material appl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said method
IT201700067828A1 (it) * 2017-06-19 2018-12-19 Kromia S R L Macchina di smaltatura per supporti ceramici.
JP6892686B2 (ja) * 2017-12-27 2021-06-23 株式会社日本スペリア社 はんだ塗布装置用ノズル
AT522763B1 (de) * 2019-12-05 2021-01-15 Metallconcept Gmbh Druckkopf
KR102446597B1 (ko) * 2020-11-17 2022-09-23 주식회사 엠아이티 고정밀 솔더링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JP7066229B2 (ja) * 2021-01-06 2022-05-13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体材料吐出装置、その塗布装置および塗布方法
TWI775477B (zh) * 2021-06-07 2022-08-21 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室機構及液材擠出裝置
CN114405764B (zh) * 2022-02-23 2022-11-29 无锡冰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阀座型腔开合行程相同的注胶管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46768A (en) * 1980-04-18 1981-11-14 Ricoh Co Ltd Ink jet recording system
JPH0725254Y2 (ja) * 1988-02-12 1995-06-07 株式会社ニレコ 電磁駆動型直動式ニードル弁
JPH02102053A (ja) * 1988-10-11 1990-04-13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US5747102A (en) * 1995-11-16 1998-05-05 Nords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small amounts of liquid material
EP0912253B1 (en) * 1996-07-26 2003-04-02 Bio-Dot, Inc. Dispensing apparatus having improved dynamic range
JP2001113212A (ja) * 1999-10-20 2001-04-24 Noiberuku Kk 液体吐出装置
JP2002021715A (ja) * 2000-07-10 2002-01-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流体供給装置及び流体供給方法
JP4663894B2 (ja) * 2001-03-27 2011-04-06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滴の形成方法および液滴定量吐出装置
EP1437181B1 (en) * 2001-10-17 2012-05-09 Musashi Engineering, Inc. Liquid material deliver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JP4225461B2 (ja) * 2001-10-17 2009-02-18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材の吐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7018477B2 (en) * 2002-01-15 2006-03-28 Engel Harold J Dispensing system with a piston position sensor and fluid scanner
SE0202247D0 (sv) * 2002-07-18 2002-07-18 Mydata Automation Ab Jetting device and method at a jetting device
JP4241016B2 (ja) * 2002-11-29 2009-03-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KR200305065Y1 (ko) * 2002-12-05 2003-02-19 최병준 액체 충진기
JP4255701B2 (ja) * 2003-01-27 2009-04-15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材の吐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004261803A (ja) * 2003-02-14 2004-09-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流体吐出方法及び流体吐出装置
US7470447B2 (en) * 2003-02-14 2008-12-30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charging fluid
US20050001869A1 (en) * 2003-05-23 2005-01-06 Nordson Corporation Viscous material noncontact jetting system
JP2005014513A (ja) * 2003-06-27 2005-01-20 Seiko Epson Corp 液滴吐出ヘッド、ノズル孔位置検出方法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DE10343575B4 (de) * 2003-09-18 2006-06-29 Hilti Ag Auspressgerät mit Dosiervorrichtung
JP4647229B2 (ja) * 2004-04-06 2011-03-09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体材料の吐出装置
US7070066B2 (en) * 2004-04-08 2006-07-04 Nordson Corporation Liquid dispensing valve and method with improved stroke length calibration and fluid fittings
JP2007000832A (ja) * 2005-06-27 2007-01-11 Canon Inc 液体吐出方法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07056804A (ja) * 2005-08-25 2007-03-08 Asahi Sunac Corp 送液ポンプ、フィルタハウジング、バルブ、スプレーノズル、及びこれらを備えたスプレー装置
JP2010022881A (ja) * 2007-03-30 2010-02-04 Musashi Eng Co Ltd 液材吐出装置および液材吐出方法
JP4618739B2 (ja) * 2007-10-01 2011-01-26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材の吐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00432B1 (ko) 2016-03-08
HK1140720A1 (en) 2010-10-22
KR20150029008A (ko) 2015-03-17
JP5990290B2 (ja) 2016-09-14
JP2015134347A (ja) 2015-07-27
TWI426973B (zh) 2014-02-21
JPWO2008108097A1 (ja) 2010-06-10
KR20140077222A (ko) 2014-06-23
JP5684853B2 (ja) 2015-03-18
TW201642983A (zh) 2016-12-16
KR101499597B1 (ko) 2015-03-06
TW200918229A (en) 2009-05-01
CN101646502B (zh) 2013-02-20
KR20090119770A (ko) 2009-11-19
TWI537084B (zh) 2016-06-11
JP2017006916A (ja) 2017-01-12
CN101646502A (zh) 2010-02-10
KR101521902B1 (ko) 2015-05-20
JP6312758B2 (ja) 2018-04-18
JP5271254B2 (ja) 2013-08-21
JP2013208613A (ja) 2013-10-10
WO2008108097A1 (ja) 2008-09-12
TWI631997B (zh) 2018-08-11
TWI590904B (zh) 2017-07-11
TW201427788A (zh) 2014-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1997B (zh) Droplet discharge device and method
JP6708383B2 (ja) 粘性材料の小ビードを吐出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JP5986727B2 (ja) 液体材料の吐出装置および方法
JP4643021B2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制御を含む粘性材料分配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KR101715089B1 (ko) 액체 재료 토출 방법 및 장치
KR20010089337A (ko) 액체정량 토출방법 및 장치
JP7437118B2 (ja) 改善された押し出し方法および関連の装置
US7645018B2 (en) Method of adjusting a liquid droplet, method of discharging the liquid droplet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20050036839A (ko) 액재의 토출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3062437A (zh) 流路切换阀及使用了该阀的流动性材料的排出控制装置
JP2008036543A (ja) ノズル装置
JP6839834B2 (ja) 流体吐出装置
JP2000317352A (ja) 液体定量装置用のノズル
JP4870800B2 (ja) 液体定量吐出装置用のノズル
JP2016196003A (ja) 液体材料の吐出装置および方法
JP5975245B2 (ja) 液体充填装置
JP2005021893A (ja) 液体定量装置用のノズル
JP2009078201A (ja) 粘性流体塗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