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6502B - 液滴排出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滴排出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6502B
CN101646502B CN2008800075621A CN200880007562A CN101646502B CN 101646502 B CN101646502 B CN 101646502B CN 2008800075621 A CN2008800075621 A CN 2008800075621A CN 200880007562 A CN200880007562 A CN 200880007562A CN 101646502 B CN101646502 B CN 1016465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nger
place ahead
block
abutting part
liquid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75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6502A (zh
Inventor
生岛和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sashi Engineer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Musashi Engineer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sashi Engineering Inc filed Critical Musashi Engineering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646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6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65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65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00Tools, devices, or special appurtenances for 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methods
    • B23K3/06Solder feeding devices; Solder melting pans
    • B23K3/0607Solder feeding devices
    • B23K3/0623Solder feeding devices for shaped solder piece feeding, e.g. preforms, bumps, balls, pellets, drop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25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characterised by flow controlling means, e.g. valves, located proximate the outl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6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of a type not covered by groups B41J2/04575 - B41J2/04585, or of an undefined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8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using a specific wave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02/041Electromagnetic transduc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05Heads having a val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出动作时,柱塞前端将以非接触的状态保持于液室的内壁上的液滴排出技术,特别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为焊锡膏等的掺入填充剂的液材,仍可进行良好排出的液滴排出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液滴排出装置及方法中,液滴排出装置包括:液室,具有将液材排出的排出口;贯通孔,连通于上述液室;柱塞,插通于上述贯通孔中,并且上述柱塞的前端部在上述液室内进行前进后退动作;柱塞移动机构,使上述柱塞产生前进后退动作;以及柱塞定位机构,规定上述柱塞的前端部的位置;并且,通过使上述柱塞的前端部与上述液室的内壁以非接触状态使上述柱塞进行进入移动与进入停止,以便对液材赋予惯性力而以液滴状态排出;上述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柱塞定位机构将进入停止时的柱塞的前端部的位置,规定于其进入方向的液室的内壁附近。

Description

液滴排出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液材以液滴状态飞散出并排出的液滴排出装置及方法。 
本说明书中所谓“液材”是指液体材料,所有具有流动性的均符合,例如具有通称填充剂(filler)的粒状微小物质的液材当然也涵盖在内。 
并且,所谓“液滴状态”是指从排出口所排出的液材,在均未接触到排出口与涂布对象物的情况下,在空间中进行移动的状态。 
背景技术
作为使液材离开喷嘴后便弹落于工件上的现有液滴排出装置,例如,具有这样的液滴排出装置:在喷嘴所连接的出口附近设有阀座的流路内,将柱塞杆(plunger rod)的侧面非接触地配设,通过柱塞杆前端朝阀座移动而抵接于阀座,由此便从喷嘴将液材以液滴状态排出(专利文献1)。 
并且,作为在不使急速前进的柱塞抵接于阀座的情况下,进行急遽停止而使液材飞散滴落的技术,具有申请人提出的使前端面密接于液材的液材排出用柱塞高速前进,接着,使柱塞驱动装置急遽停止,而对液材施加惯性力从而将液材排出的液材的排出方法及装置(专利文献2、3)。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01-5009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3-19087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5-2967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使高速移动的柱塞杆前端碰抵阀座并进行排出的专利文献1所 公开的现有液滴排出装置中,如果重复进行柱塞杆与阀座的接触,柱塞杆与阀座便将磨耗而产生磨耗粉、磨耗片。该所产生的磨耗粉、磨耗片如果混入液材中,不仅将污染液材,并且将夹入于柱塞杆与阀座之间,成为妨碍良好排出的原因。 
并且,因为柱塞杆或阀座的磨耗将改变柱塞杆、阀座本身的形状,导致在磨耗前后的排出将无法获得重现性,因而柱塞杆、阀座必须定期更换。 
并且,当将含有通称填充剂的微小粒子的液材进行排出时,填充剂将夹入于柱塞杆与阀座之间而压溃,将发生因压溃的填充剂导致液材性质改变的问题。此外,经压溃并且变形的填充剂,也将成为喷嘴阻塞原因的问题。 
并且,如果填充剂夹入于柱塞杆与阀座之间,每次排出时的柱塞杆与阀座间的接触状态将有所改变,不仅排出将无法获得重现性,也将有液材未离开喷嘴的排出不良情形,或者引发液材飞散情形,导致液材附着于工件上非预期的位置处而污染工件等问题。 
近年来,将含有焊锡粒子的焊锡膏以液滴状态排出的需求增加,为能将掺入填充剂的液材以液滴状态排出,上述问题的解决便具有重要意义。 
专利文献2与3所记载的方法及装置,均属于目的着重于柱塞一边在液室侧面上滑动一边前进的构造,并计量液材而进行排出。即,因为柱塞将一边在液室侧面上滑动一边前进,因而相当于移动份量的液材将以良好的精度排出。但是,相反的,当柱塞前进时,因为柱塞侧面是呈接触液室内壁的状态,所以将因滑动阻力导致柱塞的高速移动有极限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排出动作时,柱塞前端将以非接触状态保持于液室内壁上的液滴排出技术,特别地,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为焊锡膏等的掺入填充剂的液材,仍可进行良好排出的液滴排出装置及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1方面的液滴排出装置,包括:液室,具有将液材排出的排出口;贯通孔,连通于液室;柱塞,插通于贯通孔中,并且其前端部在液室内进行前进后退动作;柱塞移动机构,使柱塞产生前进后 退动作;以及柱塞定位机构,规定柱塞前端部位置;并且,通过使柱塞的前端部与液室内壁以非接触状态进行柱塞的进入移动与进入停止,以便对液材赋予惯性力而以液滴状态排出;其特征在于,上述柱塞定位机构将进入停止时的柱塞的前端部的位置,规定于其进入方向的液室的内壁附近。 
因为可以在柱塞的前端未抵接于液室的内壁(相当于现有的阀座)的情况下,将液材以液滴状态排出,因而可防止因柱塞、阀座的磨耗而产生磨耗粉、磨耗片,并且,防止因柱塞、阀座的磨耗而造成的形状变形,可解决缺乏排出重现性的现有问题。此外,填充剂也不会夹入柱塞杆与阀座之间而发生压溃情形。 
并且,通过柱塞的前端部与液室的内壁以非接触状态进行排出,因为柱塞的侧面与液室不会产生滑动阻力,因而可达到将柱塞高速移动的效果。 
本发明第2方面的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1方面中,上述进入停止时的柱塞前端位于其进入方向的液室的内壁与排出口附近。 
通过使柱塞前端位于其进入方向的液室的内壁与排出口附近,能够使液材的惯性力以较佳条件产生作用。即,通过进入停止时,柱塞前端位于排出口附近,将减少因柱塞动作造成朝排出口方向移动的液体材料所承受的流动阻力,容易产生液滴状态。液室不仅形成如图2所示的研钵状的情况,就连形成如图8所示的筒状的情况也有效。 
本发明第3方面的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1或第2方面中,上述液室的前端部的内壁,构成最前端设有排出口的圆锥形状。 
本发明第4方面的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1或第2方面中,上述液室的前端部的内壁,构成设有排出口的平面。 
本发明第5方面的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1至第4的任一方面中,上述柱塞定位机构设有:设置在上述柱塞上的前方抵接部(43)、以及与上述前方抵接部(43)呈相对向的前方挡止(stopper)(51);通过使上述前方抵接部(43)抵接于上述前方挡止(51),来决定上述柱塞进入时的停止位置。 
通过设置前方挡止,进入移动中的柱塞能够与速度无关地,均可急遽停止于预定的同一位置处,能对液材赋予适当的惯性力,而能够将液材以液滴状态良好地排出。此外,因为柱塞将正确地停止于预定的同一位置,因而能够使每次排出时对液材所赋予的惯性力相等,并且能够以较高重现性进行排出。 
本发明第6方面的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5方面中,上述柱塞定位机构设有能使其位置进退的移动构件(30),通过利用上述移动构件(30)使上述前方挡止的位置进行进退,能够调节上述柱塞进入时的停止位置。 
通过在进行排出前使前方挡止的位置移动,能够变更柱塞杆进入时的停止位置,因而能够对应于液材所含有的填充剂的含有率与填充剂的大小,而设定最佳的柱塞停止位置,此外,即使液材与其它排出条件产生变化,仍然能够对应于其状况,调节成柱塞停止于最佳位置,因而能够经常实现良好的排出。 
本发明第7方面的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6方面中,上述移动构件(30)设有显示其位置的位置显示构件。 
移动构件的位置显示构件能够定量式调节柱塞进入时的停止位置。 
通过就柱塞杆进入时的停止位置,正确地调节柱塞前端距接触位置间的距离,能够进行重现性优越并且高精度的排出。 
本发明第8方面的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6或第7方面中,包括:本体,设有被上述柱塞插通的贯通孔(24)与活塞室(61);以及排出块体,设有排出口、液室、液材供应口以及被上述柱塞插通的贯通孔(26);上述柱塞设有:柱塞杆、以及宽度较宽于上述柱塞杆并且配设于上述活塞室(61)的前方抵接部(43);上述移动构件(30)设有被上述柱塞插通的贯通孔(34),并且配设于本体与排出块体间。 
本发明第9方面的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6至第8的任一方面中,上述前方挡止(51)是与上述前方抵接部(43)进入方向侧的面呈相对向的活塞室(61)的面。 
本发明第10方面的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6至第 9的任一方面中,通过使上述移动构件(30)的位置进行进退来调节本体与排出块体之间的距离,以调节上述前方挡止的位置。 
本发明第11方面的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10方面中包括:上述本体被安装成其位置可进行进退并且使上述排出块体被固定并安装的基座构件。 
本发明第12方面的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6至第8的任一方面中,上述前方挡止(51)由朝活塞室(61)内突出的移动构件(30)的后端部构成,通过使移动构件(30)的位置进退,能够调节上述前方挡止(51)的位置。 
本发明13方面的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6至第12的任一方面中,通过使上述移动构件(30)的位置进退,能够将上述柱塞的进入位置调节至上述柱塞前端位置接触到液室内壁的接触位置(12)。 
当决定柱塞进入时的停止位置时,因为可适当地将其前端设为接触位置并从此处后退,因而最好将柱塞的进入位置调节至柱塞的前端接触到液室的内壁的接触位置。 
本发明第14方面的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13方面中,上述柱塞前端构成为在上述接触位置(12)使排出口堵塞。 
本发明第15方面的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1至第14的任一方面中,上述柱塞在上述前方抵接部(43)的后退方向侧设有后方抵接部(45);上述柱塞定位机构包括:后方挡止(52),抵接于上述后方抵接部(45),并且能够限制上述柱塞的后退移动;以及后方挡止移动机构,使上述后方挡止(52)进入与后退。 
本发明第16方面的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1至第15的任一方面中,包括对上述柱塞赋予朝进入方向弹力的弹性体。 
本发明第17方面的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1至第16的任一方面中,上述液室设有供应液材的液材供应口,并且包括连动于上述柱塞的前进后退动作而对上述液材供应口供应液材的送液控制装置。 
本发明第18方面的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1至第17的任一方面中,包括:连动于上述柱塞的前进后退动作而对上述液 室内的液材进行加压与减压的压力机构。 
本发明第19方面的液滴排出方法,通过使柱塞的前端部与液室的内壁以非接触状态使柱塞进行进入移动与进入停止,以便对液材赋予惯性力而以液滴状态飞出并排出;上述液滴排出方法的特征在于,设有:液室,具有排出口;以及柱塞,其前端部在上述液室内进行前进后退动作;使上述柱塞的前端在其进入停止时,位于其进入方向的液室的内壁附近。 
本发明第20方面的液滴排出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19方面中,使上述柱塞的前端在其进入停止时,位于其进入方向的液室的内壁与排出口附近。 
本发明第21方面的液滴排出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19或第20方面中,在上述柱塞设有前方抵接部(43);并且,设置与上述前方抵接部(43)呈相对向的前方挡止(51);通过使上述前方抵接部(43)抵接于上述前方挡止(51),来决定上述柱塞进入时的停止位置。 
本发明第22方面的液滴排出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21方面中,设有能够使其位置进退的移动构件(30);通过利用上述移动构件(30)使上述前方挡止(51)的位置进退,来调节上述柱塞进入时的停止位置。 
本发明第23方面的液滴排出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22方面中,上述移动构件(30)设有显示其位置的位置显示构件,并且根据上述位置显示构件的显示值来调节上述移动构件(30)的位置。 
本发明第24方面的液滴排出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22或第23方面中,在与上述前方抵接部(43)进入方向侧的面呈相对向的面,设有构成前方挡止(51)的活塞室(61);通过使上述移动构件(30)的位置进退来调节活塞室(61)的位置,以调节上述前方挡止(51)的位置。 
本发明第25方面的液滴排出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22或第23方面中,上述移动构件(30)的后端部构成与上述前方抵接部(43)的进入方向侧的面呈相对向的前方挡止(51);通过使上述移动构件(30)的位置进退,来调节前方挡止(51)的位置。 
本发明第26方面的液滴排出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22至 第25的任一方面中,上述柱塞进入时的停止位置的调节以下述步骤实施:将上述柱塞的前端的位置作为接触液室内壁的接触位置(12),并且使上述前方抵接部(43)与上述前方挡止(51)呈抵接状态的第1步骤;以及在保持着上述前方抵接部(43)与上述前方挡止(51)呈抵接状态下,使上述移动构件(30)以所需距离进退,而将上述柱塞的前端的位置设定于距接触位置(12)所需距离的第2步骤。 
本发明第27方面的液滴排出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26方面中,将上述柱塞的前端构成为,在上述柱塞的前端接触到液室内壁的接触位置(12)处堵塞排出口,并且在上述第1步骤,通过从排出口流出液材的有无,来判断上述柱塞的前端位置是否位于接触位置(12)。 
如果柱塞的前端构成为在接触位置堵塞排出口,当上述前端位于接触位置时,便不会从排出口漏出液材,但是,如果因为柱塞的后退移动,导致在上述前端与排出口之间出现间隙,便将从排出口漏出液材,因而通过上述液材的漏出便可判断柱塞的前端是否位于接触位置处。 
本发明第28方面的液滴排出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19至第27的任一方面中,上述柱塞在前方抵接部(43)的后退方向侧设有后方抵接部(45);并且,相对向于后方抵接部(45),设有可使其位置进退的后方挡止(52);使上述后方抵接部(45)抵接于上述后方挡止(52),来限制上述柱塞的后退移动。 
本发明第29方面的液滴排出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19至第28的任一方面中,上述液室设有供应液材的液材供应口,连动于上述柱塞的前进后退动作,而对上述液材供应口供应液材。 
本发明第30方面的液滴排出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19至第29的任一方面中,上述液材是掺入填充剂的液材。 
本发明第31方面的液滴排出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19至第30的任一方面中,连动于上述柱塞的前进后退动作,而对上述液室内的液材进行加压与减压。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柱塞的前端部非接触于液室的内壁 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排出的液滴排出技术,并且,即使为焊锡膏等的掺入填充剂的液材,也能够进行良好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液滴排出装置的外观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本体、排出块体、以及前方停止位置调整机构的剖面图。 
图3为说明柱塞停止位置设定的重要部分侧视图(1/3)。 
图4为说明柱塞停止位置设定的重要部分侧视图(2/3)。 
图5为说明柱塞停止位置设定的重要部分侧视图(3/3)。 
图6为表示排出位置的涂布对象物的基板。 
图7a为表示柱塞杆动作等的时序图(1/2)。 
图7b为表示柱塞杆动作等的时序图(2/2)。 
图8为实施例4的液滴排出装置外观图与重要部分剖视图。 
图9为实施例5的液滴排出装置外观图与重要部分剖视图。 
图10为实施例6的液滴排出装置外观图与重要部分剖视图。 
图11为实施例8的液滴排出装置外观图与重要部分剖视图。 
符号说明 
1 设定部 
2 控制部 
3 气动式配料机 
4 空气管 
5 液材储存容器 
6 送液管 
7 泵 
8 送液构件 
10 排出口 
11 喷嘴 
12 接触位置 
13 前端 
14 液室 
16 液材供应口 
17 液材供应流路 
18 密封件 
21 前方凹部 
22 后方凹部 
23 滑动凹部 
24 贯通孔 
25 滑动孔 
26 贯通孔 
27 基座构件 
29 记忆器 
30 移动构件 
31 前方凸部 
32 旋转钮 
33 后方凸部 
34 贯通孔 
40 柱塞 
41 柱塞杆 
42 连结部 
43 前方抵接部 
44 活塞 
45 后方抵接部 
48 前方空气流路 
49 后方空气流路 
51 前方挡止 
52 后方挡止 
53 长孔 
54 固定螺丝 
61 活塞室 
62 前方活塞室 
63 后方活塞室 
64 弹簧室 
66 线圈弹簧 
67 电磁线圈 
68 核芯 
69 测微仪 
70 驱动单元 
71 本体 
72 电磁阀(电磁切换阀) 
73 空气供应源 
80 排出单元 
81 排出块体 
85 凸缘 
86 凸缘保持构件 
99 以液滴状态排出的液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形态的装置,是包括:具有将液材排出的排出口的液室;连通于液室的贯通孔;插通于贯通孔中,并且前端部在液室内进行前进后退动作的柱塞;使柱塞产生前进后退动作的柱塞移动机构;以及规定柱塞前端部位置的柱塞定位机构;并且,通过使柱塞前端部与液室内壁以非接触状态进行柱塞的进入移动与进入的停止,以便对液材赋予惯性力而以液滴状态排出的液滴排出装置;所述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柱塞定位机构将进入停止时的柱塞前端部位置,规定于其进入方向的液室内壁附近(最好在进入方向的内壁与排出口附近)。其中,柱塞定位机构具有:设置于柱塞的前方抵接部、以及与前方抵接部呈相对向的前方挡止,并且通过使前方抵接部抵接于前方挡止,而决定柱塞进入时的停止位置。另外,所谓“柱塞定位机构”是指决定柱塞进入时的停止位置及/或后退时的停止位置的机构。 
本发明的装置,最好将柱塞进入时的停止位置调节于最佳位置,以便可进行良好的排出。在此,为了能进行该调节,便创造出处于规 定状态的概念,并以规定状态为基准,来调节柱塞进入时的停止位置,便可实现最佳的位置调节。此处,所谓“规定状态”是指柱塞前端位置位于接触到液室内壁的接触位置,并且前方抵接部与前方挡止呈相抵接状态。 
通过以规定状态为基准,便可将柱塞进入时的停止位置调整为最佳状态,但因为就装置构造上,难以从外部检视柱塞的前端位置等内部状况,因而必须设置为了掌握规定状态用的构件。具体来说,到底设置何种构件属于设计事项,但是大概根据下述3种手法决定: 
第1手法是,在前方抵接部与前方挡止呈抵接状态后,以物理特性限制前方抵接部与前方挡止的离开状态,使前方抵接部与前方挡止前进而呈规定状态,从此处通过使前方抵接部与前方挡止进退所需距离,而调节柱塞进入时的停止位置,然后,再解除前方抵接部与前方挡止的离开限制。后述实施例1便根据此项手法。 
第2手法是,使柱塞前进而使其前端位置处于接触位置后,便以物理特性限制柱塞后退移动的状态,使前方挡止后退并处于规定状态,然后,经解除柱塞后退移动的限制之后,再使前方挡止进退所需距离。后述实施例4便根据此项手法。 
第3手法是,柱塞将利用弹性体而赋予进入方向的弹力,当构成为在其前端呈接触到液室内壁的状态下,堵塞排出口情况时,便通过使前方挡止进入至不限制柱塞进入的位置处,而使柱塞前进并将其前端位置设为接触位置,通过使前方挡止后退至有从排出口中流出液材为止而处于规定状态,然后,通过使前方抵接部与前方挡止进退所需距离,而调节柱塞进入时的停止位置。后述实施例7便根据此项手法。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利用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受以下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构造》 
图1所示是本实施例液滴排出装置的整体外观图,图2所示是图1所示本体71、排出块体81、移动构件30等前方停止位置调整机构的剖面图。另外,以下,为了说明上的方便,有将喷嘴11侧称“前”,将测微仪(micrometer)69侧称“后”的情况。 
本装置主要的构成组件是在基座构件27上所设置的驱动单元70、排出单元80、以及在这些之间所设置的移动构件30。 
针对驱动单元70进行说明。 
驱动单元70具有:本体71、以及在本体71内一边滑动一边移动的柱塞40。 
柱塞40在其前方侧具备有前端呈半球状并且细长圆柱棒状的柱塞杆41。柱塞杆41的后方侧构成圆柱状并且直径大于柱塞杆41的连结部42。连结部42的后方侧构成直径大于连结部42的圆柱状前方抵接部43。前方抵接部43的后方侧构成直径大于前方抵接部43并且与活塞室61相同直径的圆柱状活塞44。活塞44的后方侧构成圆柱棒状的后方抵接部45。 
前方抵接部43与后方抵接部45均具有决定柱塞杆41的前端13位置的作用。柱塞杆41、连结部42、前方抵接部43、活塞44、以及后方抵接部45均呈同轴配置。 
另外,柱塞40的构造并不仅局限于本实施例,就其形状等属于设计事项。例如利用仅由本实施例柱塞杆41与活塞44所构成形状的柱塞,假设也可达到相同目的。 
本体71就其内部空间具备有:滑动凹部23、贯通孔24、活塞室61以及弹簧室64。这些空间分别呈同轴配设。 
滑动凹部23是从本体71前端侧连接贯通孔24的圆筒状空间。滑动凹部23的内径大于贯通孔24。滑动凹部23的内径配合插入于其中的移动构件30的后方凸部33而形成。 
贯通孔24是直径小于前方侧所连接滑动凹部23的圆筒状空间。插入于贯通孔24中的连结部42,其外径等于贯通孔24的内径。所以,当柱塞40朝前后移动时,柱塞杆41便不会朝横向振动移动。在此,在贯通孔24的内壁所设置的槽中,嵌合着环状密封件18B,而柱塞40构成以密封件18B与连结部42相密接状态而朝前后进行移动自如的构造,因而活塞室61的空气便不会泄漏于前方。 
活塞室61是直径大于前方侧所连接贯通孔24的圆筒状空间,并利用所插入的活塞44分断为前方活塞室62与后方活塞室63。此处,在活塞44周面所设置的槽中,嵌合着环状密封件18A,而柱塞40构 成在密封件18A密接于活塞室61内壁的状态下前后移动的构造,因而前方活塞室62与后方活塞室63内的空气便不会越过密封件18A并朝相对向侧泄漏。 
前方活塞室62的内壁前面抵接于前方抵接部43,构成限制柱塞40向前方移动的前方挡止51。 
在前方活塞室62的侧面设有将前方活塞室62与外部相连通的前方空气流路48。 
弹簧室64是呈直径小于前方侧所连接活塞室61的圆筒状。在弹簧室64配设有将其后端部与活塞44后端面朝相互离开方向按压的线圈弹簧66。即,柱塞40利用线圈弹簧66朝前方按压。在线圈弹簧66的环内配设成后方挡止52与后方抵接部45呈相对向的状态。后方挡止52的其中一端部,连接于在本体71后端的外侧所配设的测微仪69。测微仪69是通过使其旋转而使后方挡止52朝前后移动的后方挡止移动机构。测微仪69利用其所设置而未图示的旋转锁构件而将其旋转固定,以便可将后方挡止52的位置固定。在弹簧室64的侧面设有连通于外部的后方空气流路49。 
在本体71的外壁上固设有电磁切换阀72。电磁切换阀72其中一端连通于前方空气流路48,而另一端则连通于空气供应源73。利用电磁切换阀72,便可切换前方活塞室62与空气供应源73或外部间的连通状态。 
在本体71的外壁上设有从正面贯通背面的2个长孔53A、53B。本体71利用贯通长孔53A、53B并螺合于基座构件27的螺丝孔中的固定螺丝54A、54B而固定。如果将固定螺丝54A、54B松开,本体71便可相对于基座构件27进行前后移动,如果将固定螺丝54A、54B锁紧,本体71便被固定而呈无法相对于基座构件27进行移动的状态。 
针对排出单元80的说明。 
排出单元80设有:长方体排出块体81、与喷嘴11。排出块体81固定于基座构件27上。 
排出块体81其内部空间具备有:在前端面所设置的前方凹部21、在后端面所设置的后方凹部22、连接这些的贯通孔26、以及连通于前方凹部21的液材供应流路17。前方凹部21、在后端面所设置的后方 凹部22、以及贯通孔26分别均呈同轴配设。 
前方凹部21与后方凹部22呈圆筒状,并且在内周侧面设有螺丝槽。 
在前方凹部21中,在其前端螺合着设有排出口10的喷嘴11。即,在喷嘴11后方的外周面所设置的螺丝槽,螺合于前方凹部21的螺丝槽中,而喷嘴11则固定于排出块体81上。因为喷嘴11利用螺丝固定,因而将可容易地更换,可配合用途而使用不同形状与大小。 
本实施例的喷嘴11内侧呈研钵状,由喷嘴11内壁与前方凹部21内壁所包围的空间构成液室14。 
贯通孔26的内径形成略大于柱塞杆41外径,因而进行动作时,柱塞杆41外径与贯通孔26内壁不会接触。在贯通孔26内周面所设置的槽中,嵌合着环状密封件18C,柱塞40在保持着密封件18C对柱塞杆41进行密接的状态下,构成为朝前后移动自如的构造,因而液室14内的液材将不会超越密封件18C而朝后方泄漏。 
液材供应流路17,其一端构成在前方凹部21内周面所设置的液材供应口16,而其另一端连通于排出块体81外侧的侧面上所连接的送液管6。 
针对移动构件30的说明。 
移动构件30由圆筒状前方凸部31、圆盘状旋转钮32、以及圆筒状后方凸部33所构成,并配设于驱动单元70与排出单元80之间。前方凸部31、旋转钮32、以及后方凸部33呈同轴配置,在这些的中心轴上设置贯通孔34。贯通孔34的内径设为当插入柱塞杆41时,不会接触到柱塞杆41侧面程度的大小。 
前方凸部31呈圆柱状,并且外周面设有用于螺合于排出单元80所具备的后方凹部22中的螺丝槽。 
旋转钮32在表面构成相当于位置显示构件(移动量确认构件)的记忆器,并形成从外部能得知所旋转角度的状态(参照图1)。利用旋转钮32可定量地获知移动构件30位置变化。 
后方凸部33的外径等于驱动单元70的滑动凹部23的内径,插入于滑动凹部23中。 
移动构件30、驱动单元70以及排出单元80配置成贯通贯通孔24、 贯通孔34以及贯通孔26,并使柱塞杆41前端13到达液室14内的状态。 
喷嘴11的排出口10相对于插入液室14内的柱塞杆41呈同轴配置。如果柱塞杆41朝前方移动,则柱塞杆41的前端13以堵塞排出口10的方式,接触到液室14内壁。将该位置称为“接触位置12”。在现有装置中对应于与阀座间的配座位置,然而本实施例装置并没有设置阀座。 
其它构成组件 
除以上的构成组件之外,本实施例的装置具备有:设定部1、控制部2、气动式配料机(dispenser)3、以及液材储存容器5。 
将用于对内部进行液滴排出的液材进行储存的液材储存容器5,其下端连接着送液管6。此处本实施例中的液材是含有焊锡粒子的焊锡膏。液材储存容器5的上端连接空气管4,并连通于气动式配料机3的空气供应口。 
气动式配料机3将已设定压力的空气进行已设定时间的供应,并连接于控制部2。控制部2连接于使用者执行设定变更等的设定部1,并且也连接于电磁切换阀72。 
除上述构造之外,当液材较容易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也可在空气管4、液材储存容器5、液室14、液材供应流路17等的所需地方,设置控制温度的公知的温度控制装置。 
《动作》 
对本实施例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柱塞40停止位置的设定 
参照图3(a)进行说明。首先,将电磁切换阀72切换成前方活塞室62与外部相连通状态,旋转旋转钮32,使移动构件30呈移动至最前方的状态。 
因为前方活塞室62朝外部呈开放,因而利用线圈弹簧66的作用使活塞44相对于本体71朝前方移动,然后前方抵接部43抵接于前方挡止51而停止。接着,旋转测微仪69而使后方挡止52前进,通过接触到后方抵接部45,便将柱塞40与本体71固定。然后,为使测微仪69不旋转,便利用未图示的固定螺丝等旋转锁构件进行固定。 
另外,当线圈弹簧66具有充分弹力的情况,存在即便未利用测微仪69固定,仍有可维持前方抵接部43与前方挡止51呈相接触状态的可能。此外,也可设置除测微仪69以外的固定构件,构成为前方抵接部43抵接于前方挡止51的状态下,活塞44无法朝后方移动的构造。 
如果将固定螺丝54A、54B松开,使本体71呈可相对基座构件27朝前后移动的状态,以便在喷嘴11朝下方的状态下,驱动单元70利用自重朝前方移动(另外,也可利用手动移动)。此处,因为后方凸部33外径与滑动凹部23内径形成大致相等,因而当驱动单元70朝前方移动时,驱动单元70便不会产生横向振动。 
因为驱动单元70以后方挡止52与后方抵接部45相接触状态而固定,因而如果柱塞杆41的前端13到达接触液室14内壁的接触位置12处时,朝下方的移动便形成受柱塞40限制的状态。将该状态称“规定状态”。 
在柱塞杆41的前端13位于接触位置12,并且后方抵接部45抵接于后方挡止52的规定状态下,将固定螺丝54A、54B锁紧,便将本体71固定于基座构件27上。 
另外,移动构件30位于最前方,并且本体71前面与旋转钮32后面将形成出现间隙的状态。 
以下,参照图3(b)进行说明。 
如果将旋转钮32朝右方向旋转,仅移动构件30朝后方移动。因为在基座构件27上所固定的排出块体81的后方凹部22与前方凸部31,利用螺丝进行螺合,滑动凹部23与后方凸部33便呈可滑动。 
如果继续将旋转钮32朝右旋转,不久,旋转钮32后面接触到本体71前面。因为本体71利用固定螺丝54A、54B固定于基座构件27上,因此如果旋转钮32后面接触到本体71,旋转钮32便无法更进一步旋转。移动构件30的记忆器29,因为将规定状态设为进入时停止位置时的值表示为S0,因而将该值记忆。 
以下,参照图4(c)进行说明。 
如果将固定螺丝54A、54B松开,进一步将旋转钮32旋转,旋转钮32的后面便一边相对于本体71前端面进行滑动,一边将本体71朝后方按压。因为本体71处于可进行前进后退动作的状态,因而与移动 构件30一起朝后方移动。本体71的移动量将记忆器29的值,与将规定状态设为进入时停止位置时的值S0进行比较,从而可正确地掌握前端13与接触位置12间的距离。 
如果本体71朝后方移动,因为通过处于接触到前方挡止51状态的前方抵接部43的作用,柱塞40便朝后方移动,因而使柱塞杆41的前端13离开接触位置12。 
在确认记忆器29的情况下,如果朝后方移动所需的距离时,便停止旋转钮32的旋转。当过度朝后方移动时,便将旋转钮32朝反方向旋转而进行调整。因为此时的移动构件30位置成为柱塞40的进入时停止位置,因而记忆器29便将值S1记忆。另外,柱塞40的较佳进入时停止位置,最好事先进行测试而求出。 
依照以上的作业,便可将柱塞40的进入时停止位置,调整为柱塞杆41的前端13未接触到接触位置12的所需位置处。 
如果柱塞40的进入时停止位置已完成调整,便将固定螺丝54A、54B锁紧,而将驱动单元70固定于基座构件27上。并且,将用于固定旋转钮32的旋转的未图示的固定螺丝锁紧。 
以下,参照图4(d)进行说明。 
旋转测微仪69而使后方挡止52后退,并决定排出时的柱塞40后退时移动量。如果柱塞40的后退时移动量决定后,为使测微仪69不会旋转,便利用未图示的固定螺丝等旋转锁构件将测微仪69固定。依照以上的作业,便完成柱塞40的停止位置设定作业。 
第2次以后的作业,在设定成规定状态后,便通过利用移动构件将本体(即前方挡止51)朝后方仅移动所需的距离(S1-S0),以便可将柱塞40的进入时停止位置设定于与上一次的相同位置处。所以,通过先行进行测试,并记录可良好排出的柱塞40进入时停止位置,由此以后即使未进行测试仍可进行设定作业。 
但是,当温度、湿度或其它未进行控制的因素出现变化时,因为柱塞40的较佳进入时停止位置将变化,因而以如同上一次相同的设定将无法获得良好的排出。所以,产生进行测试的必要,即使在此情况下,通过将柱塞40的进入时停止位置从上一次的位置开始,便可缩短测试所耗费的时间。因为除环境变化以外,其余就排出条件均相同的 情况时,柱塞40的较佳进入时停止位置并无太大变化。 
另外,也可取代记忆器29,改为利用液晶等显示装置,以显示出表示移动构件30位置的值。在此情况,如果将表示规定状态时的位置的值设定为显示零,便可利用显示值掌握柱塞40从接触位置12后退的较佳后退距离。 
排出作业 
1)排出作业前的设定 
从空气供应源73对前方活塞室62所供应空气的压力,设定为能反抗线圈弹簧66将活塞44朝后方移动的压力。 
从气动式配料机3对液材储存容器5所供应空气的压力,设定为将液材供应给液室14的所需压力。从气动式配料机3供应空气的时间(时序),设定为不会从后述排出口10发生液材泄漏的时间。 
2)排出作业前的待机状态 
以下,参照图5(e)。 
从控制部将信号传送给电磁切换阀72,将前方活塞室62与外部设定为相连通状态(即大气开放状态)。如果前方活塞室62成为大气开放状态,便利用线圈弹簧66将活塞44朝前方移动,并在前方抵接部43抵接于前方挡止51的状态下停止。 
利用事先的设定,完成调整前方挡止51的位置,便可将柱塞杆41的前端13、与液室14内的接触位置12间的间隔形成所需的间隔。液室14内将形成由来自液材储存容器5的液材充满的状态。此情形依照在柱塞杆41的前端13离开排出口10的状态下,利用气动式配料机3朝液材储存容器5内供应空气,并经由送液管6送入液室14中而实施。 
在待机状态下,并未进行从气动式配料机3朝液材储存容器5进行空气供应。即,液材储存容器5内将呈大气开放状态,而液材的移送将处于停止状态。在此状态下,即使柱塞杆41的前端13、与液室14内的接触位置12间出现间隙,液材仍不会从喷嘴11的排出口10泄漏。在此,即使没有加压空气的供应,仍将因液材自重而产生将液材朝液室14内移送的力,但是因为柱塞杆41的前端13、与液室14内的接触位置12间的间隙非常小,因而通常没有因液材自重而泄漏的情况发生。但是,当依照未控制的各种条件差异等,而有发生液材泄漏的 可能性时,也可利用气动式配料机3抽吸液材储存容器5内的空气,便可确实防止从喷嘴11发生液材泄漏。 
3)排出作业 
以下,参照图5(f)。 
从控制部将信号传送给电磁切换阀72,空气供应源73便经由前方空气流路48成为与前方活塞室62相连通状态。如果从空气供应源73将空气供应给前方活塞室62,因为所供应的空气会将活塞44朝后方推压,因而线圈弹簧66便将收缩而活塞44将朝后方移动。此时,利用气动式配料机3供应空气,并使液材储存容器5内呈加压状态。这样的话,如果通过活塞44的后退使柱塞40也后退,立即对液室14内原本由柱塞杆41占有的空间供应液材。所以,即使柱塞杆41后退,液室14内不会形成负压,而不会发生从排出口10吸入空气的问题。 
柱塞40的后退通过后方抵接部45抵接于后方挡止52而被限制,此情形如同前述。 
另外,本实施例将在排出作业中,经常对液材储存容器5内进行空气加压。 
以下,参照图5(g)。 
从控制部将信号传送给电磁切换阀72,以便将前方活塞室62形成与外部相连通的状态。如果前方活塞室62呈大气开放状态,便利用线圈弹簧66按压活塞44,柱塞40便将急遽地朝前方移动。然后,如果活塞44的前方抵接部43抵接于活塞室61的前方挡止51,便急遽停止柱塞40朝前方的移动。柱塞杆41的前端13也在抵接于液室14内壁之前便停止。 
柱塞40的前进将对柱塞杆41的前端13前方的液材,赋予朝前方的惯性力。柱塞杆41的前端13,将如上述在成为接触位置12之前便停止,通过柱塞杆41对液材所赋予的惯性力,液材便从排出口10以液滴状态排出。此时,因为柱塞杆41的前端13并未接触到液室14内,因而也无需顾虑液室14内的液材中所含粒子等填充剂,会对排出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能从排出口10以液滴状态排出,最好使在前进并停止时的柱塞杆41前端13位置,尽可能地靠近接触位置12,而柱塞40进入时的 停止位置,最好在柱塞杆41的前端13、与液室14的内壁所夹置的填充剂不会压溃的程度内,尽可能地靠近。 
通过重复以上的动作实施排出作业。 
本实施例的装置中,单次的排出通过使柱塞40进行一次往复(后退·前进)而完成。通过重复该单次的排出,便可连续地进行排出。柱塞40以0.01秒至0.1秒等级进行往复移动。 
如上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装置,因为使柱塞40利用前方挡止51而停止,因而即使高速移动的柱塞40仍可以正确位置急速停止,并可对液材赋予充分的惯性力。 
实施例2 
实施例1的装置在开始进行排出作业后,便经常对液材储存容器5内进行空气加压,但本实施例的装置在开始进行排出作业后,停止对液材储存容器5的空气供应。即,本实施例就实施例1的装置,将实现可以更确实地防止液材通过柱塞杆41的前端13与液室14之间,并发生从排出口10泄漏的控制。 
针对本实施例的排出控制,参照图6与图7(a)的时序图进行说明。 
图6所示是有标示排出位置的涂布对象物的基板。图中的(i)至(iv)点是指将进行排出的位置。排出装置朝图中的箭头方向以一定速度,即使在排出中也未停止地进行移动。移动可由基板与排出装置中的任一个进行移动。 
图7(a)所示是表示柱塞杆41动作、气动式配料机3的加压状态、以及电磁切换阀72状态的时序图。图7(a)中,电磁切换阀72的图形是将前方活塞室62连通于空气供应源73的状态设为“ON”,并将前方活塞室62连通于外部的状态设为“OFF”。气动式配料机3的图形是将进行加压空气供应的状态设为“ON”。 
因为以图6所示各排出位置使柱塞杆41前进并进行排出,因而柱塞杆41必须在排出位置前面便开始后退。 
当排出口10靠近图6所示排出位置(i)时(时间a),便利用来自控制部的信号,将电磁切换阀72切换为ON,而柱塞杆41便后退。同时,通过来自控制部的信号,气动式配料机3成为“ON”,对液材 储存容器5内供应加压空气,而开始对液室14进行液材供应。 
柱塞杆41的后退在排出口10到达排出位置(i)之前便结束。排出装置到达(i)所示排出位置时(时间b),便利用来自控制部的信号,将电磁切换阀72切换为“OFF”,而柱塞杆41将前进。 
从气动式配料机3进行加压空气的供应,如果已经过设定时间,便自动的转成“OFF”。然后,利用刚刚的柱塞杆41前进,便从喷嘴11的排出口10排出液滴。 
接着,排出口10将在基板上朝排出位置(ii)移动。在到达排出位置(ii)附近并且柱塞杆41开始后退的期间,即,直到开始进行下一次排出前的期间,柱塞杆41并未朝前后方向移动而是呈停止,并且柱塞杆41的前端13并未堵塞排出口10。在该状态下,气动式配料机3并未对液材储存容器5内供应加压空气,未对液室14内供应液材,因而便不会从排出口10泄漏出液材。 
时间c~e期间的动作也是进行如同时间a~c期间的相同动作。即,在排出位置(ii)进行排出之后,再移动至排出位置(iii)的动作,与在排出位置(i)进行排出后,再移动至排出位置(ii)的动作相同。 
图6中,排出位置(iii)与(iv)非常靠近。针对此种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排出口10靠近排出位置(iii)时(时间e),便利用来自控制部的信号将电磁切换阀72切换为“ON”,而柱塞杆41便后退。同时,利用来自控制部的信号,使气动式配料机3成为“ON”,并对液材储存容器5内供应加压空气,而对液室14供应液材。 
柱塞杆41的后退在排出口10到达排出位置(iii)之前便完成。在排出口10到达排出位置(iii)时(时间f),便利用来自控制部的信号,将电磁切换阀72切换为“OFF”,则已完成后退的柱塞杆41便前进。 
因为在排出位置(iii)处的排出完成后,必须马上在排出位置(iv)进行排出,因而气动式配料机3继续供应加压空气。即,气动式配料机3保持“ON”状态。通过柱塞杆41的前进,以便从喷嘴11的排出口10将液材以液滴状态排出于排出位置(iii)。 
在柱塞杆41的前进移动完成后,排出口10位于接近(iv)的排出位置处,并成为时间g。马上利用来自控制部的信号,将电磁切换阀 72切换为“ON”,则柱塞杆41便后退。因为气动式配料机3保持“ON”状态,因而进行对液室14内的液材供应。 
柱塞杆41的后退在排出口10到达排出位置(iv)之前便完成。在排出口10到达排出位置(iv)的时间(即时间h)时,利用来自控制部的信号,将电磁切换阀72切换为“OFF”,则已完成后退的柱塞杆41便前进。 
因为在到达排出位置(iv)后没有进行排出,因而将气动式配料机3设为“OFF”,并停止对液材储存容器5内的加压空气供应。通过柱塞杆41的前进,便从喷嘴11的排出口10将液材以液滴状态排出于排出位置(iv)。 
这样,本实施例通过在排出与排出期间的柱塞杆41停止时,停止利用气动式配料机3对液材储存容器5进行的加压空气供应,而停止对液室14内的液材供应,因而可防止液材从排出口10的间隙中泄漏。 
并且,如排出位置(iii)与(iv)处的排出,当排出与排出的期间较接近时,因为从排出位置(iii)的排出结束后起至开始在排出位置(iv)的进行排出的时间较短,因而即使柱塞杆41呈停止的期间,也几乎不会从排出口10发生液材泄漏。所以,在未停止利用气动式配料机3对液材储存容器5进行加压空气供应的情况下,进行排出也不会有问题出现。 
另外,即使排出与排出间的间隔较短时出现会影响排出的情况,如同从排出位置(i)朝(ii)的移动中,停止加压空气的供应。 
并且,对图5所示基板的排出完成起,直到进行下一基板的排出的期间,也通过停止利用气动式配料机3进行的加压空气供应,而停止对液室14内的液材供应,便不会从排出口10发生液材泄漏。 
利用气动式配料机3适于进行加压空气的供应时间,因为因液材、排出条件等而异,因而在开始排出前便进行测试、计算而求出适当时间并设定。在此,加压空气的供应停止时序可在柱塞杆41开始前进前便停止,也可在柱塞杆41完成前进之后才停止,可依照排出条件等而适当选择。 
本实施例中,利用气动式配料机3进行的加压空气供应时间,利用气动式配料机3进行控制,但是也可通过从控制部传送信号,而停 止加压空气的供应。 
实施例3 
直到利用从气动式配料机3进行空气供应,而将液材移送到液室14内为止的时间中,以及直到切换电磁切换阀72,而将空气供应源73与前方活塞室62相连通,并使柱塞杆41后退为止的时间中,会有偏差的情况发生。 
图7(b)所示是直到利用从气动式配料机3进行空气供应,而将液材移送入液室14内为止的时间,较慢于直到切换电磁切换阀72,而将空气供应源73与前方活塞室62相连通,并使柱塞杆41后退为止的时间的情况的时序图。 
对液室14内的液材移送,因为是从气动式配料机3将加压空气供应给液材储存容器5内而实施,因而容易发生时滞(time lag)现象。此外,即使使用除气动式配料机3以外的送液装置也有不少情况发生时滞现象。 
在此情况,通过将从气动式配料机3开始朝液材储存容器5供应加压空气的时间,相对于电磁切换阀72的切换时间,设定为较早,以便在柱塞杆41后退时对液室14内进行液材供应。动作时间的控制利用控制部对气动式配料机3与电磁切换阀72传送信号而实施。 
将气动式配料机3开始对液材储存容器5进行空气供应的时间、与电磁切换阀72将阀切换成柱塞杆41开始后退的时间的差,称为“偏差时间”。偏差时间利用设定部1进行设定。设定部1的设定有由操作员从键盘、控制器等输入偏差时间的情况,以及利用计算机计算而自动设定的情况等。 
本实施例中,如图7(b)所示时序图,根据来自控制部的信号,利用气动式配料机3进行的加压空气开始供应,提早偏差时间的差:时间a′、时间c′、时间e′而实施。这样的话,便可消除因偏差时间所造成的影响。装置构成与其它控制均与实施例2相同。 
另外,柱塞杆41的动作、与开始对液室14的液材供应,均设为同步的时序,并且也可在良好进行排出的范围内设定为任意偏移的时序。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装置如图8所示,移动构件30的后方凸部33直接碰抵前方抵接部43,而本体71是不移动的构造。本体71固定于基座构件27上,形成无法进行前后移动状态。 
移动构件30的前方凸部31螺合于排出块体81的后方凹部22中。后方凸部33可滑动地插入于本体71的滑动孔25中。后方凸部33的后端面构成前方挡止51,并到达前方活塞室62内。滑动孔25的内周面设有环状槽,并且在该槽中设有环状密封件18D。密封件18D密接于移动构件30,因为在移动构件30相对于本体71进行移动时仍将维持密接状态,因而活塞室61内的空气便不会通过该间隙并泄漏于外部。 
在移动构件30的中心轴形成柱塞40插通的贯通孔34。因为贯通孔34的内径等于连结部42的外径,因而柱塞40便不会朝横向振动。在贯通孔34的内周面设有环状槽,在该槽中设有环状密封件18E。密封件18E密接于连结部42,因为即使柱塞40相对于移动构件30进行前后移动时仍维持密接状态,因而活塞室61内的空气便不会通过该间隙并泄漏于外部。 
如果旋转钮32朝右方向旋转,前方挡止51便相对于接触位置12朝后方移动。如果旋转钮32朝反方向旋转,移动构件30便相对于接触位置12朝前方移动。与实施例1相同,在旋转钮32的表面上设置记忆器29。 
在排出块体81的前方凹部21嵌入喷嘴11。在喷嘴11内部所形成的筒状空间为液室14。液室14是直径大于柱塞杆41的空间,并且在前方中央处设有排出口10。使柱塞杆41的前端13进行进入移动,抵接于液室14内壁的位置便成为接触位置12。在接触位置12处构成前端13堵塞排出口10一端的状态。 
针对本实施例装置的柱塞杆41的停止位置设定顺序,进行说明。 
将移动构件30尽可能地朝前方移动,而使前方挡止51的位置前进。这样,因为柱塞40利用线圈弹簧66赋予朝前方的弹力,因而与前方挡止51一起前进。接着,如果将旋转钮32朝左方向旋转,柱塞40便朝前方移动,而柱塞杆41的前端13接触到液室14的内壁(到达接触位置12),因为柱塞40无法进一步前进,因而仅有移动构件30会朝前方移动。然后,前方挡止51与前方抵接部43便成为未接触状 态。 
操纵测微仪69而使后方挡止52前进,通过使后方抵接部45抵接于后方挡止52,以便限制柱塞40的后退移动。后方抵接部45是否已抵接到后方挡止52,可通过利用测微仪69已无法再进行朝前方移动操作的情形而进行判断。 
如果变成柱塞40的后退移动受限制的状态,便将旋转钮32旋转而使移动构件30朝后方移动,以便使前方挡止51抵接于前方抵接部43。前方挡止51是否已抵接于前方抵接部43,可通过移动构件30已无法再朝后方移动的情形而容易地判断。 
通过以上的操作,柱塞杆41的前端13便接触到液室14内壁,而形成前方抵接部43接触于前方挡止51的状态。将此状态称为“规定状态”。将该规定状态时的记忆器29的值进行记忆。 
从规定状态操作测微仪69而使后方挡止52后退,通过充分离开后方抵接部45,便形成可将柱塞40朝后方移动的状态。 
并且,如果将旋转钮32旋转而使移动构件30朝后方移动,前方挡止51便使前方抵接部43朝后方移动。通过柱塞40进行后退,柱塞杆41的前端13便离开接触位置12。此时的前方挡止51移动量,通过将记忆器29的值与规定状态时进行比较,便可正确掌握。如果一边确认记忆器29的值,一边朝后方仅移动所需的距离,便停止旋转钮32的旋转。当朝后方过度移动时,便将旋转钮32朝反方向旋转。这样,便可将柱塞杆41的进入时停止位置,形成位于柱塞杆41的前端13不会接触到接触位置12的所需位置处。 
操纵测微仪69而使后方挡止52后退,并决定排出时的柱塞40的后方移动量。如果柱塞40的后方移动量已决定,为使测微仪69不会旋转,便利用未图示固定螺丝等旋转锁构件将测微仪69固定。通过以上的操作,对柱塞40的后退位置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的装置与实施例1的装置,更进一步,喷嘴11与柱塞杆41的前端13形状、以及液材供应流路17的构造有所不同。 
在实施例1的装置中,喷嘴11的内壁朝向排出口10并且内面形成研钵状,而本实施例的装置形成排出口10侧的细径孔连接着液室14侧的粗径孔的形状,并且该连接部相对于前后方向形成直角面。 
并且,本实施例装置的柱塞杆41的前端13成为平面。 
并且,本实施例装置并未使用送液管6,而是利用在硬质送液构件8中所设置的流路,将液材储存容器5与液材供应流路17相连接。 
其余的构造与实施例1的装置相同,并且排出动作也与实施例1的装置相同。 
移动构件30的构造并不仅局限于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构造,只要能调整前方挡止51与接触位置12间的距离便可。最好成为在使前方挡止51朝前方移动时,前端13便到达接触位置12,而前方挡止51将离开前方抵接部43的构造。此外,最好成为前端13到达接触位置12,并且前方挡止51抵接于前方抵接部43的状态,可从外部进行掌握的构造。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装置如图9所示,取代气动式配料机3,改为利用泵7构成送液装置。泵7设置于将液材储存容器5与液材供应流路17相连接的送液管6中途。泵7的构成并无特别的限制,主要是由将液材移送管利用辊捋进行送液的管泵7、计量活塞44、以及切换阀所构成的活塞泵等。 
本实施例的装置中,通过使泵7产生动作,便可将液材储存容器5内的液材移送至液室14中。其余相关的构造与实施例1的装置相同。 
本实施例的装置中,最好与实施例2与3相同,配合柱塞40的移动,对泵7的动作进行控制。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装置如图10所示,柱塞40的前后移动利用磁力实施。本实施例的装置将作为柱塞40的移动机构的电磁线圈67设置于驱动单元70中。测微仪69的前端形成铁心核芯(core),铁心核芯的前端构成后方挡止52。后方抵接部45由磁性体构成。在活塞室60的后端面与活塞44的后端面之间配设线圈弹簧66。 
本实施例的装置如果在电磁线圈67中流通电流,便将核芯磁化,而经磁化的核芯便吸住作为磁性体的后方抵接部45,而使柱塞40后退。如果后方抵接部45已抵接于后方挡止52,便停止柱塞40的后退。如果停止在电磁线圈67中流通电流,后方挡止52便丧失吸住后方抵 接部45的力,因而柱塞40便利用线圈弹簧66的弹力而前进。 
本实施例的装置,因为柱塞40的前后移动并未利用空气,因而不需要驱动单元70的密封。所以,构成柱塞40前后移动阻力的要素减少,因而可使柱塞40更顺畅地前后移动。其余相关构造与实施例1相同。 
使柱塞40朝前后移动的机构也可为其它的构造。例如可利用对前方活塞室62与后方活塞室63两者均供应空气的构造,使柱塞40朝前后移动。也可将本体71上所固定的电磁致动器连接于柱塞40后方,仅利用电磁致动器的伸缩,而使柱塞40朝前后移动。在该情况下,也是最好可前后均利用前方挡止51限制移动。即,构成柱塞40以高速前进,并通过抵接于前方挡止51,而停止柱塞40前进的构造。 
实施例7 
实施例1的装置中,在构成当柱塞杆41的前端13位于接触位置12时,利用前端13堵塞排出口10,从而使液材不会从排出口10泄漏的情况下,可依照下述顺序设定规定状态。 
首先,将电磁切换阀72切换成前方活塞室62与外部相连通的状态。将旋转钮32旋转,使移动构件30呈移动至最前方的状态。将固定螺丝54A、54B松开,使本体71呈可相对基座构件27进行前后移动的状态,使驱动单元70利用自重朝前方移动,而使柱塞杆41的前端13接触到液室14内的排出口10上游内壁。柱塞杆41的前端13位置成为接触位置12,并成为将喷嘴11的排出口10上游堵塞状态。此时,在本实施例中,如实施例1所示,柱塞40的后方移动并未受测微仪69的规定。因而,利用驱动单元70的自重,前方挡止51离开前方抵接部43,并在利用线圈弹簧66取得均衡的位置处停止。 
接着,利用气动式配料机3对液材储存容器5内供应加压空气。但是,在该状态下,因为柱塞杆41的前端13堵塞排出口10的上游,因而液材不会从排出口10中泄漏。 
如果在维持装置朝下方倾斜的状态下,将旋转钮32旋转,使移动构件30朝后方移动,不久,移动构件30的旋转钮32后面便将接触到本体71的前端面。如果更进一步将旋转钮32旋转而将移动构件30朝后方移动,旋转钮32的后面便被按压而使本体71朝后方移动,由此, 前方挡止51的位置也朝后方移动。 
此时,因为柱塞杆41由线圈弹簧66朝前方按压,因而直到前方挡止51抵接于前方抵接部43为止,柱塞杆41均不会朝后方移动,将保持着前端13堵塞排出口10的状态。如果前方挡止51抵接于前方抵接部43,因为前方挡止51会将柱塞杆41朝后方推压,因而本体71将与柱塞杆41一起朝后方移动。这样,柱塞杆41的前端13便离开排出口10的上游。因为利用气动式配料机3对液材储存容器5供应加压空气,因而便从出现间隙的排出口10中泄漏出液材。 
当液材从排出口10中泄漏时,因为属于前端13的位置并非接触位置12的时候,因而便可将在此瞬间前的状态判断为规定状态。将移动构件30朝前方移动而前方挡止51稍微返回前方的位置作为“规定状态”。 
如果已设定规定状态,便将固定螺丝54A、54B锁紧,而将本体71固定于基座构件27上。 
将规定状态时的移动构件30的记忆器29的值进行记忆。然后,与实施例1相同,设定柱塞杆41的进入时停止位置。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装置构成为在排出装置下部配置着储存液材的液材储存容器5。因而,液室14并未设置液材供应口,直接从液材储存容器5供应液材。排出块体81设有密封件18C,因为通常使用时并不会接触到液材,因而也可以不设置。 
液材储存容器5将在基座构件27底面所设置的凸缘保持构件86、与在液材储存容器5上部所形成的凸缘95相卡合而保持。凸缘85与凸缘保持构件86构成可装卸自如构造,当液材耗尽时、或更换为其它液材等情况时,便可容易地更换液材储存容器5。 
本实施例的装置也设有移动构件30与长孔53,与实施例1的装置相同,设定规定状态之后,便进行柱塞40的停止位置设定。排出作业的动作也与实施例1的装置相同。 
本实施例的装置也是通过利用前方挡止51使柱塞40停止,即使高速移动的柱塞40也能够以正确位置急遽停止,并且能够对液材赋予充分的惯性力。 
本实施例中,也可例如将如实施例1的气动式配料机3连接于液材储存容器5,并对液材储存容器5内进行空气的供应与排出,而进行液材储存容器5内的液材加压与减压。此外,该利用气动式配料机3而进行的加压与减压,也可以如同实施例2,连动于柱塞杆41的进退移动。此外,也可取代气动式配料机3,改为利用在液材储存容器5内所设置的活塞等按压构件或其它的压力机构,对液材储存容器5内的液材进行加压与减压。 

Claims (28)

1.一种液滴排出装置,包括:液室,具有将液材排出的排出口;贯通孔,连通于所述液室;柱塞,插通于所述贯通孔中,并且所述柱塞的前端部在所述液室内进行前进后退动作;柱塞移动机构,使所述柱塞产生前进后退动作;以及柱塞定位机构,规定所述柱塞的前端部的位置;并且,通过使所述柱塞的前端部与所述液室的内壁以非接触状态使所述柱塞进行进入移动与进入停止,以便对液材赋予惯性力而以液滴状态排出;所述液滴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柱塞定位机构设有:设置在所述柱塞上的前方抵接部(43)、以及与所述前方抵接部(43)呈相对向的前方挡止(51);通过使所述前方抵接部(43)抵接于所述前方挡止(51),来决定所述柱塞进入时的停止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停止时的柱塞前端位于其进入方向的液室的内壁与排出口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室的前端部的内壁,构成最前端设有排出口的圆锥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定位机构设有能使其位置进退的移动构件(30),通过利用所述移动构件(30)使所述前方挡止的位置进行进退,能够调节所述柱塞进入时的停止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30)设有显示其位置的位置显示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设有被所述柱塞插通的贯通孔(24)与活塞室(61);以及排出块体,设有排出口、液室、液材供应口以及被所述柱塞插通的贯通孔(26);
所述柱塞设有:柱塞杆、以及宽度较宽于所述柱塞杆并且配设于所述活塞室(61)的前方抵接部(43);
所述移动构件(30)设有被所述柱塞插通的贯通孔(34),并且配设于本体与排出块体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方挡止(51)是与所述前方抵接部(43)进入方向侧的面呈相对向的活塞室(61)的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移动构件(30)的位置进行进退来调节本体与排出块体之间的距离,以调节所述前方挡止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本体被安装成其位置可进行进退并且使所述排出块体被固定并安装的基座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方挡止(51)由朝活塞室(61)内突出的移动构件(30)的后端部构成,通过使移动构件(30)的位置进退,能够调节所述前方挡止(51)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移动构件(30)的位置进退,能够将所述柱塞的进入位置调节至所述柱塞的前端位置接触到液室内壁的接触位置(1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的前端构成为在所述接触位置(12)使排出口堵塞。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在所述前方抵接部(43)的后退方向侧设有后方抵接部(45);
所述柱塞定位机构包括:后方挡止(52),抵接于所述后方抵接部(45),并且能够限制所述柱塞的后退移动;以及后方挡止移动机构,使所述后方挡止(52)进入与后退。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所述柱塞赋予朝进入方向弹力的弹性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动于所述柱塞的前进后退动作而对所述液室内供应液材的送液控制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滴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动于所述柱塞的前进后退动作而将赋予所述液室内的液材的压力变更的压力机构。
17.一种液滴排出方法,通过使柱塞的前端部与液室的内壁以非接触状态使柱塞进行进入移动与进入停止,以便对液材赋予惯性力而以液滴状态飞出并排出;所述液滴排出方法的特征在于,
该液滴排出方法所使用的液滴排出装置设有:液室,具有排出口;以及柱塞,其前端部在所述液室内进行前进后退动作;
在所述柱塞设有前方抵接部(43);
设置与所述前方抵接部(43)呈相对向的前方挡止(51);
通过使所述前方抵接部(43)抵接于所述前方挡止(51),来决定所述柱塞进入时的停止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滴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柱塞的前端在其进入停止时,位于在其进入方向的液室的内壁与排出口附近。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液滴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能够使其位置进退的移动构件(30);
通过利用所述移动构件(30)使所述前方挡止(51)的位置进退,来调节所述柱塞进入时的停止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滴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30)设有显示其位置的位置显示构件,并且根据所述位置显示构件的显示值来调节所述移动构件(30)的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滴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前方抵接部(43)进入方向侧的面呈相对向的面,设有构成前方挡止(51)的活塞室(61);
通过使所述移动构件(30)的位置进退来调节活塞室(61)的位置,以调节所述前方挡止(51)的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滴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30)的后端部构成与所述前方抵接部(43)的进入方向侧的面呈相对向的前方挡止(51);
通过使所述移动构件(30)的位置进退,来调节前方挡止(51)的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滴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进入时的停止位置的调节以下述步骤实施:
将所述柱塞的前端的位置作为接触液室内壁的接触位置(12),并且使所述前方抵接部(43)与所述前方挡止(51)呈抵接状态的第1步骤;以及
在保持着所述前方抵接部(43)与所述前方挡止(51)呈抵接状态下,使所述移动构件(30)以所需距离进退,而将所述柱塞的前端的位置设定于距接触位置(12)所需距离的第2步骤。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滴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柱塞的前端构成为,在所述柱塞的前端接触到液室内壁的接触位置(12)处堵塞排出口,并且在所述第1步骤,通过从排出口流出液材的有无,来判断所述柱塞的前端位置是否位于接触位置(12)。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滴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在前方抵接部(43)的后退方向侧设有后方抵接部(45);并且
相对向于后方抵接部(45),设有可使其位置进退的后方挡止(52);
使所述后方抵接部(45)抵接于所述后方挡止(52),来限制所述柱塞的后退移动。
26.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液滴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连动于所述柱塞的前进后退动作,而对所述液室内供应液材。
27.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液滴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材是掺入填充剂的液材。
28.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液滴排出方法,其特征在于,连动于所述柱塞的前进后退动作,而将赋予所述液室内的液材的压力变更。
CN2008800075621A 2007-03-08 2008-03-04 液滴排出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16465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57963/2007 2007-03-08
JP2007057963 2007-03-08
PCT/JP2008/000433 WO2008108097A1 (ja) 2007-03-08 2008-03-04 液滴吐出装置およ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6502A CN101646502A (zh) 2010-02-10
CN101646502B true CN101646502B (zh) 2013-02-20

Family

ID=39737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75621A Active CN101646502B (zh) 2007-03-08 2008-03-04 液滴排出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4) JP5271254B2 (zh)
KR (3) KR101499597B1 (zh)
CN (1) CN101646502B (zh)
HK (1) HK1140720A1 (zh)
TW (4) TWI426973B (zh)
WO (1) WO20081080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22881A (ja) 2007-03-30 2010-02-04 Musashi Eng Co Ltd 液材吐出装置および液材吐出方法
JP5465936B2 (ja) * 2009-07-01 2014-04-09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体材料吐出方法、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224436A (ja) * 2010-04-16 2011-11-10 Alps Electric Co Ltd 吐出装置及び吐出方法
KR101869089B1 (ko) * 2011-01-04 2018-06-19 주식회사 탑 엔지니어링 점성물질 젯팅 장치
JP5806868B2 (ja) * 2011-07-11 2015-11-10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および方法
JP5986727B2 (ja) 2011-10-07 2016-09-06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体材料の吐出装置および方法
MY169189A (en) 2012-02-06 2019-02-25 Musashi Eng Inc Liquid material discharge device and discharge method
JP5971018B2 (ja) * 2012-08-06 2016-08-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塗布ノズル、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DE102013110402A1 (de) 2013-09-20 2015-03-26 Smart Pac Gmbh Technology Services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reproduzierbaren Aufbringen kleiner Flüssigkeitsmengen
JP6180283B2 (ja) * 2013-11-06 2017-08-16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体材料吐出装置および方法
KR101512766B1 (ko) * 2013-11-14 2015-04-16 한형수 솔더 페이스트 토출 장치
CN105980064A (zh) * 2014-02-14 2016-09-28 诺信公司 喷射分配器以及用于喷射流体材料滴的方法
JP6538649B2 (ja) * 2014-03-10 2019-07-03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塗布装置および塗布方法
KR102036680B1 (ko) * 2014-05-20 2019-10-25 엔지니아린구 시스템 가부시키가이샤 미량액체 유출방법 및 미량액체 디스펜서
JP5802347B1 (ja) * 2014-05-20 2015-10-28 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微量液体滴下方法および微量液体ディスペンサ
JP6582238B2 (ja) * 2016-01-18 2019-10-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6842152B2 (ja) 2016-05-31 2021-03-17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体材料吐出装置、その塗布装置および塗布方法
CN106076693A (zh) * 2016-07-15 2016-11-09 苏州锡友微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锡膏喷射阀
JP6772725B2 (ja) * 2016-09-29 2020-10-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流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流体を吐出する方法
TWI760480B (zh) * 2017-04-14 2022-04-11 美商伊利諾工具工程公司 用於提供錫膏的元件及其方法
WO2018221432A1 (ja) * 2017-05-31 2018-12-06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体材料塗布方法および当該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装置
IT201700067828A1 (it) * 2017-06-19 2018-12-19 Kromia S R L Macchina di smaltatura per supporti ceramici.
JP6892686B2 (ja) * 2017-12-27 2021-06-23 株式会社日本スペリア社 はんだ塗布装置用ノズル
AT522763B1 (de) * 2019-12-05 2021-01-15 Metallconcept Gmbh Druckkopf
KR102446597B1 (ko) * 2020-11-17 2022-09-23 주식회사 엠아이티 고정밀 솔더링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JP7066229B2 (ja) * 2021-01-06 2022-05-13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体材料吐出装置、その塗布装置および塗布方法
TWI775477B (zh) * 2021-06-07 2022-08-21 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室機構及液材擠出裝置
CN114405764B (zh) * 2022-02-23 2022-11-29 无锡冰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阀座型腔开合行程相同的注胶管体
WO2024171566A1 (ja) * 2023-02-16 2024-08-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6716B2 (ja) * 1996-07-17 2004-03-15 ノードソン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少量材料分配用装置
CN1571703A (zh) * 2001-10-17 2005-01-26 武藏工程株式会社 液体的排出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46768A (en) * 1980-04-18 1981-11-14 Ricoh Co Ltd Ink jet recording system
JPH0725254Y2 (ja) * 1988-02-12 1995-06-07 株式会社ニレコ 電磁駆動型直動式ニードル弁
JPH02102053A (ja) * 1988-10-11 1990-04-13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2000516526A (ja) * 1996-07-26 2000-12-12 バイオ―ドット,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ダイナミックレンジを改良した供給装置
JP2001113212A (ja) * 1999-10-20 2001-04-24 Noiberuku Kk 液体吐出装置
JP2002021715A (ja) * 2000-07-10 2002-01-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流体供給装置及び流体供給方法
JP4663894B2 (ja) * 2001-03-27 2011-04-06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滴の形成方法および液滴定量吐出装置
JP4225461B2 (ja) * 2001-10-17 2009-02-18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材の吐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7018477B2 (en) * 2002-01-15 2006-03-28 Engel Harold J Dispensing system with a piston position sensor and fluid scanner
SE0202247D0 (sv) * 2002-07-18 2002-07-18 Mydata Automation Ab Jetting device and method at a jetting device
JP4241016B2 (ja) * 2002-11-29 2009-03-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KR200305065Y1 (ko) * 2002-12-05 2003-02-19 최병준 액체 충진기
JP4255701B2 (ja) * 2003-01-27 2009-04-15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材の吐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7470447B2 (en) * 2003-02-14 2008-12-30 Pana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charging fluid
JP2004261803A (ja) * 2003-02-14 2004-09-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流体吐出方法及び流体吐出装置
US20050001869A1 (en) * 2003-05-23 2005-01-06 Nordson Corporation Viscous material noncontact jetting system
JP2005014513A (ja) * 2003-06-27 2005-01-20 Seiko Epson Corp 液滴吐出ヘッド、ノズル孔位置検出方法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DE10343575B4 (de) * 2003-09-18 2006-06-29 Hilti Ag Auspressgerät mit Dosiervorrichtung
JP4647229B2 (ja) * 2004-04-06 2011-03-09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体材料の吐出装置
US7070066B2 (en) * 2004-04-08 2006-07-04 Nordson Corporation Liquid dispensing valve and method with improved stroke length calibration and fluid fittings
JP2007000832A (ja) * 2005-06-27 2007-01-11 Canon Inc 液体吐出方法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2007056804A (ja) * 2005-08-25 2007-03-08 Asahi Sunac Corp 送液ポンプ、フィルタハウジング、バルブ、スプレーノズル、及びこれらを備えたスプレー装置
JP2010022881A (ja) * 2007-03-30 2010-02-04 Musashi Eng Co Ltd 液材吐出装置および液材吐出方法
JP4618739B2 (ja) * 2007-10-01 2011-01-26 武蔵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液材の吐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6716B2 (ja) * 1996-07-17 2004-03-15 ノードソン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少量材料分配用装置
CN1571703A (zh) * 2001-10-17 2005-01-26 武藏工程株式会社 液体的排出方法及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许第3506716B2 2004.03.15
JP特開2005-296700A 2005.10.2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119770A (ko) 2009-11-19
JP5271254B2 (ja) 2013-08-21
JP2017006916A (ja) 2017-01-12
TW201642983A (zh) 2016-12-16
WO2008108097A1 (ja) 2008-09-12
TWI537084B (zh) 2016-06-11
TW201427788A (zh) 2014-07-16
JPWO2008108097A1 (ja) 2010-06-10
TWI590904B (zh) 2017-07-11
KR20150029008A (ko) 2015-03-17
TWI426973B (zh) 2014-02-21
JP2013208613A (ja) 2013-10-10
KR101499597B1 (ko) 2015-03-06
TWI631997B (zh) 2018-08-11
KR20140077222A (ko) 2014-06-23
TW201733685A (zh) 2017-10-01
JP2015134347A (ja) 2015-07-27
HK1140720A1 (en) 2010-10-22
CN101646502A (zh) 2010-02-10
TW200918229A (en) 2009-05-01
JP6312758B2 (ja) 2018-04-18
JP5990290B2 (ja) 2016-09-14
KR101600432B1 (ko) 2016-03-08
JP5684853B2 (ja) 2015-03-18
KR101521902B1 (ko)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6502B (zh) 液滴排出装置及方法
CN101674892B (zh) 液材排出装置以及液材排出方法
US8534505B2 (en) Liquid material dispenser
KR102046840B1 (ko) 액체 재료의 토출 장치 및 토출 방법
KR20160029694A (ko) 점성 물질의 작은 비드를 분배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EP1314483B1 (de) Verfahren und Versorgungssystem zur dosierten Materialversorgung einer Beschichtungsvorrichtung
US3386623A (en) Mixing and dispensing apparatus
CN203906447U (zh) 基于数控机床的plc控制液压实验台
US2017016562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ixing
KR102614589B1 (ko) 습식 코팅 기기 및 코팅 장치
KR100385285B1 (ko) 2액 혼합 경화성 수지의 주입기 및 주입 믹서 노즐
WO2001002849A1 (fr) Separateur chromatographique
EP2269741A1 (de) Kolbendosierer für fluide Medien und System zum Beschichten von Gegenständen
US3058364A (en) Preselective electro-pneumatic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gear changes
JP5080786B2 (ja) 塗装システム
KR102652283B1 (ko) 피딩 장치 및 이의 전환 기구
CA2453752C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metering device
DE19901964A1 (de) Ventilpumpe insbesondere für eine Wasserreinigungsmaschine
JP2007185842A (ja) 縦型射出成形機のシャットオフノズル装置。
JP2000329103A (ja) カム同調装置
US20190240866A1 (en) Dosing module
JP2010029854A (ja) 液体定量吐出装置用のノズル
JP2005021893A (ja) 液体定量装置用のノズル
KR20170073128A (ko) 유압밸브
TW201404471A (zh) 塗布頭及液滴塗布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072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4072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