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00182A - 藥液之噴灑方法 - Google Patents

藥液之噴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00182A
TW201600182A TW104109502A TW104109502A TW201600182A TW 201600182 A TW201600182 A TW 201600182A TW 104109502 A TW104109502 A TW 104109502A TW 104109502 A TW104109502 A TW 104109502A TW 201600182 A TW201600182 A TW 20160018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nvas
spraying
chemical liquid
nozzle
spray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9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3096B (zh
Inventor
関谷宏
小林大介
長塚智彦
Original Assignee
主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主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主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00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0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3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309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32Washing wire-cloths or felt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30Protecting wire-cloths from mechanical dam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or sprays
    • B08B3/022Cleaning travelling wor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32Washing wire-cloths or felts
    • D21F1/325Washing wire-cloths or felts with reciprocat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8Felts
    • D21F7/12Dry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藥液之噴灑方法,該藥液之噴灑方法係可以良好效率將藥液賦予至行進的帆布,且可充分抑制紙粉或瀝青附著至帆布。 本發明提供一種藥液Y之噴灑方法,係一邊使帆布K行進一邊以噴灑裝置10連續地將藥液Y噴灑至抄紙機之乾燥部D所使用的帆布K者;其中,帆布K係被內側滾筒IR及外側滾筒OR引導;噴灑裝置10係外側滾筒OR的上游側,而且,配置於內側滾筒IR與外側滾筒OR之間,並以沿著帆布K之行進方向Y2之方式,朝向外側滾筒OR噴灑藥液Y。

Description

藥液之噴灑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藥液之噴灑方法,詳而言之,係關於一種對於在抄紙機之乾燥部(dry part)所使用的帆布(canvas),一邊使該帆布行進一邊以噴灑裝置噴灑其上的藥液之噴灑方法。
用以製造紙張的抄紙機,係具備用以將濕紙予以加熱乾燥的乾燥部(dry part)。
若濕紙供給至乾燥部,濕紙就會被帆布推壓至乾燥器滾筒(dryer roll)的表面而得以乾燥。此時,帆布係旋轉而以與濕紙相同的速度行進。
然而,在乾燥部中,會有紙粉或瀝青(pitch)易附著在帆布的問題。假定紙粉或瀝青附著於帆布,就會轉移至濕紙,而導致濕紙的汙染。因此,乃開發出一種針對乾燥部的帆布塗布防汙劑的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至3)。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5803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4-218186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5-314814號公報
然而,即使藉由上述專利文獻1至3所記載的防汙方法,也未必就能夠充分抑制紙粉或瀝青附著在帆布上。亦即,在上述專利文獻1至3所記載的防汙方法中,未能將防汙劑以良好效率賦予至帆布。
尤其由於帆布係以與濕紙相同的速度行進,因此若僅噴灑則無法以良好效率賦予防汙劑。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情形而創作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以良好效率將藥液賦予至行進的帆布,且可充分抑制紙粉或瀝青附著至帆布之藥液之噴灑方法。
本發明人等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精心研究後,乃將帆布設為被內側滾筒及外側滾筒引導的構成,並將噴灑裝置配置於特定的位置,並且以沿著帆布之行進方向之方式,朝向外側滾筒噴灑藥液,藉此而發現出乎預料地可解決上述問題,而終完成本發明。
本發明為(1)一種藥液之噴灑方法,係一邊使帆布行進一邊以噴灑裝置連續地將藥液噴灑至抄紙機之乾燥部所使用的帆布者;其中,帆布係被內側滾筒(inside roll)及外側滾筒(outside roll)引導,噴灑裝置係前述外側滾 筒的上游側,而且,配置於內側滾筒與外側滾筒之間,並以沿著帆布之行進方向之方式,朝向外側滾筒噴灑前述藥液。
本發明為(2)如上述(1)所述之藥液之噴灑方 法,其中,在帆布之較噴灑裝置更上游側,配置有除汙裝置。
本發明為(3)如上述(1)或(2)所述之藥液之 噴灑方法,其中,從噴灑裝置之噴嘴前端拉至帆布之垂線與帆布之接點、以及外側滾筒與帆布之接點的距離L(mm)為80至5000mm。
本發明為(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所述 之藥液之噴灑方法,其中,噴灑裝置之噴灑方向、與帆布之行進方向所構成的角度為10至80度。
本發明為(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所述 之藥液之噴灑方法,其中,除汙裝置為滑動型高壓水清潔器(cleaner)。
本發明為(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所述 之藥液之噴灑方法,其中,噴灑裝置係一邊朝與帆布之行進方向正交的方向往返運動,一邊將藥液噴灑至帆布的掃描式噴嘴裝置。
本發明為(7)如上述(6)所述之藥液之噴灑方 法,其中,帆布旋轉1次期間之噴嘴裝置的移動距離H、及噴嘴裝置對於帆布之噴灑部分的寬度W係滿足下述公式的關係。
0.5≦H/W≦12
本發明為(8)如上述(7)所述之藥液之噴灑方法,其中,噴灑裝置之噴灑部分的寬度W為30至150mm;噴灑裝置的移動距離H為15至1800mm。
本發明為(9)一種藥液,係使用在上述(1)至(8)中之任一者之藥液之噴灑方法,且黏度為500cps以下。
在本發明之藥液之噴灑方法中,係將帆布設為被內側滾筒及外側滾筒引導的構成,並將噴灑裝置配置於特定的位置,並且以沿著帆布之行進方向之方式,朝向外側滾筒連續地噴灑藥液至帆布,藉此,可以良好效率將藥液賦予至行進的帆布,且充分抑制紙粉或瀝青附著於帆布。
尤其是,當噴灑裝置之噴灑方向、與帆布之行進方向所構成的角度為上述範圍內時,可藉由帆布以良好效率賦予藥液。
在本發明之藥液之噴灑方法中,從噴灑裝置之噴嘴前端拉至帆布之垂線與帆布之接點、以及外側滾筒與帆布之接點的距離L(mm)為80至5000mm時,可將從噴灑裝置所噴灑的藥液噴灑至帆布,並且可將藥液的一部分乘載在因為帆布之行進所產生的氣流(以下稱「伴隨流」),而附著在外側滾筒。
此時,帆布之與濕紙接觸之側係捲繞成與外側滾筒相接,因此藉由外側滾筒引導帆布,即可將附著在外側滾筒 的藥液,轉移至帆布之與濕紙接觸之側。
在本發明之藥液之噴灑方法中,在帆布之較噴灑裝置更上游側配置有除汙裝置時,在將附著於帆部之紙粉或瀝青予以去除之後,可藉由噴灑裝置噴灑藥液。藉此,可增大藥液所達成的防止汙染效果。
在此,當除汙裝置為滑動型高壓水清潔器時,附著於帆布的紙粉或瀝青的去除量較多,進一步增大藥液所達成的防止汙染效果。
在本發明之藥液之噴灑方法中,係為在噴灑裝置一邊朝與帆布之行進方向正交之方向往返運動,一邊將藥液噴灑至帆布的掃描式噴嘴之情形下,可減輕所使用之藥液的量,而且可更均勻地賦予帆布整體。
在本發明之藥液之噴灑方法中,帆布旋轉1次期間之噴嘴裝置的移動距離H、及噴嘴裝置對於帆布之噴灑部分的寬度W係滿足下述公式的關係。
0.5≦H/W≦12
藉此,即可在藥液的噴灑部分間不造成間隙下將藥液賦予至帆布,而可確實地在帆布整體形成均勻的皮膜。結果,亦可防止局部性之皮膜斷裂的產生。
此外,噴灑裝置之噴灑部分的寬度W為30至150mm;噴灑裝置的移動距離H為15至1800mm時,不會引起噴灑不均,而可效率良好地將藥液噴灑至帆布整體。
本發明之藥液,當黏度為500cps以下時,可均勻地賦予而不會不均勻。
1‧‧‧噴嘴部
10‧‧‧噴灑裝置
20‧‧‧除汙裝置
A‧‧‧帆布的全幅寬
B‧‧‧帆布的全長
D‧‧‧乾燥部
DK‧‧‧刮條
D1至D12‧‧‧乾燥器滾筒
H‧‧‧移動距離
IR‧‧‧內側滾筒
K、K1‧‧‧帆布
L‧‧‧距離
OR‧‧‧外側滾筒
P1至P5‧‧‧接點位置
Q1、Q2‧‧‧位置
R‧‧‧直徑
W‧‧‧噴灑部分的寬度
X‧‧‧濕紙
Y‧‧‧藥液
Y1‧‧‧噴灑方向
Y2‧‧‧行進方向
Y3‧‧‧與行進方向正交的方向
Z‧‧‧伴隨流
第1圖係顯示使用本實施形態之藥液之噴灑方法之抄紙機之乾燥部的概略圖。
第2(a)圖係在本實施形態之藥液之噴灑方法中,將設置於乾燥部之噴灑裝置之部分予以放大顯示的概略圖,(b)係用以說明(a)所示之噴灑裝置與外側滾筒之位置關係的說明圖。
第3圖係顯示使用本實施形態之藥液之噴灑方法之噴灑裝置之概略的立體圖。
第4圖係用以說明本實施形態之藥液之噴灑方法中將藥液噴灑於帆布時之藥液之噴灑位置的帆布1旋轉量的展開圖。
第5圖係顯示實施例中噴嘴裝置之位置的概略圖。
以下視需要一邊參照圖式一邊詳細說明本發明的較佳實施形態。另外,圖式中,相同要素係賦予相同符號,重複的說明則予以省略。此外,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係,只要未特別聲明,均為根據圖式所示的位置關係者。再者,圖式之尺寸比率不限定於圖示的比率。
第1圖係顯示使用本實施形態之藥液之噴灑方法之抄紙機之乾燥部的概略圖。
如第1圖所示,抄紙機的乾燥部D係具備:一邊將濕紙X加熱乾燥,一邊行進的複數個圓筒狀乾燥器滾筒(揚基 乾燥器(Yankee dryer))D1、D2、D3、D4、D5、D6、D7、D8、D9、D10、D11及D12(以下稱「D1至D12」);抵接於乾燥器滾筒D1至D12的刮條(doctor)DK;將濕紙X一邊推壓於乾燥器滾筒D1至D12的表面,一邊行進的帆布K;引導帆布K的內側滾筒IR及外側滾筒OR;噴灑裝置10,係為外側滾筒OR的上游側,而且配置在內側滾筒IR與外側滾筒OR之間,用以對帆布K連續地噴灑藥液;及除汙裝置20,係配置在較噴灑裝置10更靠帆布K的上游側。另外,帆布K係以與濕紙X相同的速度行進。
在乾燥部D中,帆布K係被內側滾筒IR及 外側滾筒OR引導。
此時,帆布K不僅會被內側滾筒IR引導,也會被外側滾筒OR引導,因此具有調整帆布張力之機械構造簡單且易於維修的優點。
在乾燥部D中,所供給的濕紙X係藉由帆 布K而壓接在旋轉的乾燥器滾筒D1至D12的表面。藉此,濕紙X附著於乾燥器滾筒D1至D12,而得以同時加熱乾燥。
另外,此時,當紙粉或瀝青附著於帆布K時,紙粉或瀝青就會從帆布K附著於濕紙X。
在乾燥部D中,係在乾燥器滾筒D1至D12 抵接有刮條DK。因此,藉由乾燥器滾筒D1至D12旋轉,所附著的紙粉或瀝青即得以被刮條DK所刮除。
噴灑裝置10係配置在內側滾筒IR與外側滾 筒OR之間(參照第1圖)。
第2(a)圖係在本實施形態之藥液之噴灑方法中,設置於乾燥部之噴灑裝置的部分予以放大顯示的概略圖,(b)係用以說明(a)所示之噴灑裝置與外側滾筒之位置關係的說明圖。
如第2(a)圖所示,藥液Y係以沿著帆布K之行進方向之方式朝向外側滾筒噴灑藥液。藉此,可抑制藥液與伴隨流Z撞擊而被捲起。
如第2(b)圖所示,從噴灑裝置10之噴嘴前 端拉至帆布K的垂線與帆布K的接點P1、以及外側滾筒OR與帆布K之接點P2的距離L(mm)係以80至5000mm為佳,且以200至3000mm為尤佳,200至1500mm為更佳,200至1000為更理想。
此時,將從噴灑裝置10噴灑的藥液Y噴灑至帆布K,並且使藥液Y的一部分乘載於因為帆布K之行進而產生的伴隨流Z,而可使之附著於外側滾筒OR。如此一來,帆布K之與濕紙X接觸的一側會捲繞成鄰接外側滾筒OR,因此藉由外側滾筒OR引導帆布K,即可將附著於外側滾筒OR的藥液Y,移轉至帆布K之與濕紙接觸之側。藉此,即可使從噴灑裝置10噴灑的藥液Y,以效率更佳且更均勻地附著於帆布K。
另外,當距離L未達80mm時,相較於距離 L為上述範圍內時,乘載於伴隨流Z的藥液Y,會在撞擊外側滾筒OR之後,反彈而附著於噴灑裝置10的噴嘴部1, 附著的藥液Y會固化,使得噴嘴會有阻塞而導致停止散佈之虞。此外,即使未達到停止散佈,噴灑方向也會因為藥液Y的固化物而改變,而有引起噴灑不均之虞。再者,附著於噴嘴部1之藥液Y的固化物會掉落於帆布K,且其會轉印於濕紙,使得紙張會有產生白斑點或油汙缺點之虞。
另一方面,當距離L超過5000mm時,相較於距離L為上述範圍內時,乘載於伴隨流Z的藥液Y會有無法充分到達外側滾筒OR的情形。
此外,如第2(b)圖所示,噴灑裝置10之噴 灑方向Y1、及帆布之行進方向Y2所構成的角度θ係以10至80度為佳,且以10至60度為尤佳,10至45度為更佳。
角度θ為上述範圍內時,可藉由帆布K以良好效率賦予藥液Y。
另外,當噴灑裝置10的噴灑方向Y1、與帆布之行進方向Y2所構成的角度θ未達10度時,相較於角度θ為上述範圍內時,藥液Y不會充分賦予至帆布K。
另一方面,當噴灑裝置10之噴灑方向Y1、與帆布之行進方向Y2所構成的角度θ超過80度時,相較於角度θ為上述範圍內時,藥液Y會被伴隨流Z捲起,而附著於噴灑裝置10的噴嘴部1,所附著的藥液Y會固化,使得噴嘴會有阻塞而導致停止散佈之虞。此外,即使未達到停止散佈,噴灑方向也會因為藥液Y的固化物而改變,有引起噴灑不均之虞。再者,附著於噴嘴部1之藥液Y的固化物會掉落於帆布K,且其會轉印於濕紙,使得紙張會有產生白 斑點或油汙缺點之虞。
尤其是上述的距離L為80mm以上且未達 400mm時,角度θ係以10至30度為佳,距離L為400mm以上3000mm以下時,角度θ係以設為30度至60度為佳。
第3圖係顯示使用本實施形態之藥液之噴 灑方法之噴灑裝置的概略立體圖。
如第3圖所示,噴灑裝置10係由從噴嘴1噴射藥液Y之噴嘴裝置所構成。
此時,噴嘴裝置係以將藥液Y噴射成平坦的扇狀者為佳。此時,對於帆布K,可減輕噴灑不均,而可廣範圍地賦予藥液Y。
噴灑裝置10係構成為一邊朝與未圖示之帆 布之行進方向Y2正交之方向Y3往返運動,一邊將藥液Y噴灑至帆布K的噴灑掃描式。因此,可減輕所使用之藥液Y的量,而且可更均勻地賦予至帆布K整體。
返回第1圖,除汙裝置20係配置在帆布K 之較噴灑裝置10更上游側。另外,只要是噴灑裝置10的上游側,則位置不特別限定。藉此,在將附著於帆布K之紙粉或瀝青去除之後,即可藉由噴灑裝置10噴灑藥液,因此可增大藥液Y所達成的防止汙染效果。
在此,就除汙裝置20而言,例如有滑動型 高壓水清潔器、以全幅去除汙染的刮刀(blade)式清潔器、不鏽鋼金屬網等。
其中除汙裝置20係以滑動型高壓水清潔器為佳。
尤其將滑動型高壓水清潔器之水壓設為80至600kg/cm2而使用,即可藉此進一步提昇除汙效果。
此外,係以將滑動型高壓水清潔器、及全幅去除汙染的刮刀式清潔器或不鏽鋼金屬網合併使用為佳。此時,可呈現更高的效果。
接著說明將藥液Y噴灑至帆布K的噴灑方 法。
在本實施形態之藥液之噴灑方法中,係使帆布K一邊行進,一邊以噴灑裝置10將藥液Y噴灑至在抄紙機之乾燥部D所使用的帆布K。
第4圖係為用以說明本實施形態之藥液之 噴灑方法中將藥液噴灑至帆布時之藥液之噴灑位置的帆布1次旋轉程度的展開圖。另外,所謂1次旋轉係指帆布之預定位置轉動1圈後回到原來位置。
如上所述,在帆布K進行1次旋轉期間,噴嘴裝置係一邊朝與帆布K之行進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動,一邊噴灑藥液Y,因此如第4圖所示,藥液Y會被賦予成平行四邊形狀。
此時,帆布K進行1次旋轉期間之噴嘴裝 置的移動距離H、及噴灑裝置10(噴嘴裝置)對於帆布K之噴灑部分的寬度W係滿足下述公式之關係。
0.5≦H/W≦20
當連續噴灑藥液時,在0.5≦H/W≦1 的區域中,可在不產生噴灑部分的間隙下將藥液Y賦予至帆布K,並可在帆布K整體確實地形成均勻的皮膜,而在1<H/W≦20的區域中,雖然會形成間隙,但可盡量縮小。此時,在帆布K中,引導帆布K的外側滾筒OR會伴隨著帆布K的行進將藥液均勻化,再加上,附著於外側滾筒OR的藥液Y會移轉至帆布K,而可填埋該間隙。藉此,可效率良好地形成均勻的皮膜。
結果,亦可防止局部性之皮膜斷裂的產生,並可確實地防止紙粉或瀝青的附著。
此外,在該範圍中,亦以滿足1≦H/W≦12的關係為佳,且以滿足1≦H/W≦9的關係為尤佳,且以滿足1≦H/W≦7的關係為更佳。此時,藥液的賦予效率優異,可形成更均勻的皮膜,並且可確實地防止局部性之皮膜斷裂的產生。
噴灑裝置10(噴嘴裝置)之噴灑部分的寬度W係以30至150mm為佳。
當噴灑部分的寬度W未達30mm時,相較於噴灑部分的寬度W為上述範圍內時,會有噴嘴往返後直到再散佈的時間變長的缺點,當噴灑部分的寬度W超過150mm時,相較於噴灑部分的寬度W為上述範圍內時,則會有衝擊較 弱的噴霧幅端部飛濺而使附著於對象的效率降低的缺點。
噴嘴裝置的移動距離H係以15至1800mm 為佳,以15至1350mm為尤佳。
當移動距離H未達15mm時,相較於移動距離H為上述範圍內時,會有噴嘴往返後直到再散佈的時間變長的缺點,而當移動距離H超過1800mm時,相較於移動距離H為上述範圍內時,則會有衝擊較弱的噴霧幅端部飛濺而使附著於對象的效率降低的缺點。
在此,帆布K的全幅A係以3000至9000mm 為佳。另外,所謂帆布K的全幅A,係指與帆布K之行進方向正交之方向的整體寬度。
即使全幅寬A未達3000mm亦不會特別有問題,但相較於全幅A為上述範圍內時,由於對於帆布的塗佈量會有點過多,因此有必須要調整散佈量的缺點,當全幅A超過9000mm時,相較於全幅寬A為上述範圍內時,會有噴嘴往返後直到再散佈的時間變長,皮膜易於斷裂的缺點。
此外,帆布K的全長B係以25000至 90000mm為佳。另外,所謂帆布K的全長B係指帆布K之行進方向的整體長度。
當全長B未達25000mm時,相較於全長B為上述範圍內時,由於對於帆布的塗布量會有點過多,因此有必須要調整散佈量的缺點,當全長B超過90000mm時,相較於全長B為上述範圍內時,會有噴嘴往返後直到再散佈的時間變長,皮膜易於斷裂的缺點。
再者,帆布K進行1次旋轉的時間係以1 至20秒為佳。
當時間未達1秒時,相較於時間為上述範圍內時,有藥品中水分無法揮發,而效果無法充分顯現的缺點,當時間超過20秒時,相較於時間為上述範圍內時,由於濕紙接觸乾燥器滾筒D1的時間變長,因此會有皮膜被吸收而易於產生皮膜斷裂的缺點。
在本實施形態之藥液之噴灑方法中,藥液 係以水溶性,且藉由噴灑至帆布K而形成皮膜者為佳。此時,由於可防止局部性皮膜斷裂的產生,因此可確實且充分地發揮藥液所達成的效果。
此時,藥液的散佈量就固形分量而言係以 0.1μg至400μg/m2為佳。
當散佈量未達0.1μg/m2時,相較於散佈量為上述範圍內時,藥液不會充分附著在帆布K的表面,而當散佈量超過400μg/m2時,相較於散佈量為上述範圍內時,會有剩餘量被濕紙X吸收之虞。
就此種藥液而言,雖未特別限定,但例如 有防汙劑、剝離劑、清洗劑等。
依據本實施形態之藥液之噴灑方法,可以 良好效率賦予藥液至行進的帆布,可充分抑制紙粉或瀝青附著於帆布。
本實施形態之藥液係使用於以上之藥液之 噴灑方法。
就藥液的主要成分而言,例如有水溶性聚合物、聚矽氧乳液、蠟等。
藥液的黏度係以在常溫(25℃)下500cps以下為佳,且以1至200cps為尤佳。
當黏度超過500cps時,相較於黏度為上述 範圍內時,會有飛濺的藥液附著於噴嘴之噴嘴口或噴灑噴嘴之狹縫(slit)之虞。
此外,由於藥液的噴出無法充分進行,或噴灑噴嘴無法充分發揮功能,因此無法對行進體充分賦予藥液,而亦有產生飛濺的傾向。
上述藥液中所含之殘留成分(成為固化物的 成分)的比例,係以50質量%以下為佳,以0.1至50質量%為尤佳。
此時,可抑制飛濺的藥液附著於噴出噴嘴的噴嘴口或噴灑噴嘴的狹縫,而使藥液中所含的殘留成分阻塞噴嘴口或細縫。
以上雖已說明了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 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
例如,在本實施形態之藥液之噴灑方法中, 雖在乾燥部D設有12個乾燥器滾筒D1至D12,但乾燥器滾筒的數量並未特別限定。
在本實施形態之藥液之噴灑方法中,噴嘴 裝置係構成為使藥液Y噴射成平坦扇狀者,但不限定於此。
在本實施形態之藥液之噴灑方法中,雖以1 個噴嘴裝置進行了藥液Y的噴灑,但噴嘴裝置亦可為複數個。
在本實施形態之藥液之噴灑方法中,噴灑 裝置10雖構成為掃描式的噴嘴裝置,但亦可為固定式的淋灑器(shower)等。此時係藉由同時噴霧將藥液Y噴灑至帆布K。
[實施例]
以下將藉由實施例進一步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實施例。
(實施例1、2及比較例1至3)
在第5圖所示之抄紙機中,係以抄速850m/min使紙幅寬5.75m的濕紙作動,且針對帆布K(帆布長度35m),將噴嘴裝置10配置在第5圖所示的噴灑位置P1至P5,分別將防汙劑(CLEAN KEEPER PBS6015、濃度10%、黏度(25℃)2cps)以7cc/min散佈。另外,滑動型高壓水清潔器係配置於較噴嘴裝置10更上游側的位置Q1。此外,滑動型高壓水清潔器的水壓係設為250kg/cm2。再者,噴嘴裝置10之噴灑方向、與帆布K之行進方向所構成的角度設為45°(參照第2(b)圖)。
[評估方法]
在實施例1、2及比較例1至3中,係在定點進行照相攝影經過10天期間的帆布K及外側滾筒OR(直徑400mm)之表面的汙染,且以圖像解析算出瀝青的佔有率,而進行 比較評估。
所獲得的結果如第1表所示。
從第1表的結果可得知,將噴嘴裝置10配 置在外側滾筒OR的上游側,且為內側滾筒IR與外側滾筒OR之間時,帆布汙染及外側滾筒汙染會極端減少。
(實施例3至8)
在第5圖所示的抄紙機中,係以抄速680m/min使紙幅寬4.75m的濕紙作動,且針對帆布K(帆布長度35m),將噴嘴裝置10配置在第5圖所示的噴灑位置P4,分別將防汙劑(CLEAN KEEPER PBS8184、濃度10%、黏度(25℃)1cps)以7cc/min散佈。此時,如第2表所示,將滑動型高壓水清潔器配置在較噴嘴裝置10更上游側的位置Q1或較噴嘴裝置10更下游側的Q2。此外,以相同方式,如第2表所示,亦使用刮刀式清潔器或不鏽鋼金屬網以取代滑動型高壓水清潔器進行評估。另外,滑動型高壓水清潔器的水壓 係設為290kg/cm2
[評估方法]
在實施例1、3至8中,係在定點進行照相攝影經過10天期間的帆布K及外側滾筒OR(直徑400mm)之表面的汙染,且以圖像解析算出瀝青的佔有率,而進行比較評估。
所獲得的結果如第2表所示。
從第2表的結果可得知,除汙裝置係當將滑 動型高壓水清潔器配置於噴嘴裝置的上游側而使用時,帆布汙染佔有率及外側滾筒汙染佔有率會極端減少。
此外,雖未顯示,但藉由合併使用滑動型高壓水清潔器、與刮刀式清潔器或不鏽鋼金屬網,帆布汙染佔有率及外側滾筒汙染佔有率變少。
(實施例9至30)
在第5圖所示之抄紙機中,係以抄速790m/min使紙幅寬4.7m的濕紙作動,且針對帆布K(帆布長度35m),將噴嘴裝置10配置在第5圖所示的噴灑位置P4,將從噴嘴裝置10之噴嘴前端拉至帆布K之垂線與帆布K的接點、以及外側滾筒OR與帆布K之接點的距離L(參照第2(b)圖)設為第2表所示之值,分別將防汙劑(CLEAN KEEPER PBS2154、濃度10%、黏度(25℃)2cps)以7cc/min散佈。另外,滑動型高壓水清潔器係配置在較噴嘴裝置10更上游側的位置Q1。 此外,滑動型高壓水清潔器的水壓係設為290kg/cm2。再者,噴嘴裝置10之噴灑方向、與帆布K之行進方向所構成的角度θ設為45°(參照第2(b)圖)。
[評估方法]
在實施例9至30中,係在定點進行照相攝影經過10天期間的帆布K及外側滾筒OR(直徑350mm)之表面的汙染,且以圖像解析算出瀝青的佔有率,而進行比較評估。
此外,以照相攝影與圖像解析來算出經過10天期間時之噴嘴的阻塞率。
再者,調查附著在噴嘴部1之藥液Y的固化物掉落於帆布K所引起之濕紙的缺點。
所獲得的結果如第3表所示。
從第3表的結果可得知,藉由將從噴嘴裝置 10之噴嘴前端拉至帆布K之垂線與帆布K之接點、以及外 側滾筒OR與帆布K之接點之距離L設為80mm以上,帆布汙染佔有率會極端減少,且固化物對於噴嘴前端的附著也會極端減少。
此外,藉由將從噴嘴裝置10之噴嘴前端拉至帆布K之垂線與帆布K之接點、以及外側滾筒OR與帆布K之接點之距離L設為200mm以上,帆布汙染佔有率會進一步減少,且固化物也不會再附著於噴嘴前端。
再者,可得知藉由將距離L設為5000mm以下,外側滾筒汙染佔有率會極端減少。
(實施例31至39)
在第5圖所示之抄紙機中,係以抄速680m/min使紙幅寬4.75m的濕紙作動,且針對帆布K(帆布長度35m),將噴嘴裝置10配置在第5圖所示的噴灑位置P4,將從噴嘴裝置10之噴嘴前端拉至帆布K之垂線與帆布K的接點、以及外側滾筒OR與帆布K之接點的距離L(參照第2(b)圖)設定為400mm。此外,將噴灑裝置10之噴灑方向、與帆布K之行進方向所構成的角度θ(參照第2(b)圖)設為第4表所示的值,分別將防汙劑(CLEAN KEEPER PBS8184、濃度10%、黏度(25℃)1cps)以7cc/min散佈。另外,滑動型高壓水清潔器係配置在較噴嘴裝置10更上游側的位置Q1。此外,滑動型高壓水清潔器的水壓係設為290kg/cm2
[評估方法]
在實施例31至39中,係在定點進行照相攝影經過20天期間時的帆布K及外側滾筒OR(直徑380mm)之表面的汙染,以圖像解析算出瀝青的佔有率,而進行比較評估。
此外,藉由照相攝影與圖像解析算出經過20天時間時之噴嘴的阻塞率。
再者,調查附著在噴嘴部1之藥液Y的固化物掉落於帆布K所引起之濕紙的缺點。
所獲得的結果如第4表所示。
從第4表的結果可得知,藉由將從噴嘴裝置 10之噴灑方向、與帆布K之行進方向所構成的角度θ設為10度以上,帆布汙染佔有率會極端減少。
此外,藉由將角度θ設為80度以下,外側滾筒汙染佔 有率會極端減少,固化物對於噴嘴前端的附著也會極端減少。
(實施例40至53)
在第5圖所示之抄紙機中,以抄速680m/min使紙幅寬5.0m的濕紙作動,且針對帆布K(帆布長度40m),將噴嘴裝置10配置在第5圖所示的噴灑位置P4,且分別將防汙劑(CLEAN KEEPER PBS3184、濃度10%、黏度(25℃)2cps)以5cc/min散佈。另外,滑動型高壓水清潔器係配置在較噴嘴裝置10更上游側的位置Q1。此外,滑動型高壓水清潔器的水壓係設為290kg/cm2
再者,帆布K進行1旋轉期間之噴嘴裝置10的移動距離H、及噴嘴裝置10對於帆布K的噴灑部分的寬度W設為第5表所示的值。
所獲得的結果如第5表所示。
[評估方法]
在實施例40至53中,係在定點進行照相攝影經過5天期間時的帆布K之表面的汙染,以圖像解析算出瀝青的佔有率,而進行比較評估。
第5表的結果可得知,H/W為0.5至12時, 可減少帆布汙染,藉由設為1.0至9.0,可更進一步減少帆布汙染。
(實施例54至98)
在第5圖所示之抄紙機中,以抄速850m/min使紙幅寬5.75m的濕紙作動,且針對帆布K(帆布長度35m),將噴嘴裝置10配置在第5圖所示的噴灑位置P4,將從噴嘴裝置 10之噴嘴前端拉至帆布K的垂線與帆布K的接點、以及外側滾筒OR與帆布K之接點的距離L設為第6表所示之值(參照第2(b)圖),此外,將噴嘴裝置10之噴灑方向與帆布K之行進方向所構成的角度θ(參照第2(b)圖)設為第6表所示之值,分別將防汙劑(CLEAN KEEPER PBS2020、濃度10%、黏度(25℃)2cps)以4cc/min散佈。另外,滑動型高壓水清潔器係配置在較噴嘴裝置10更上游側的位置Q1。此外,滑動型高壓水清潔器的水壓係設為290kg/cm2
[評估方法]
在實施例54至98中,係在定點進行照相攝影經過10天期間時的帆布K及外側滾筒OR(直徑380mm)之表面的汙染,以圖像解析算出瀝青的佔有率,而進行比較評估。
此外,藉由照相攝影與圖像解析調查經過10期間時來自防汙劑的固化物附著於噴嘴前端,且因此而導致的阻塞率。
所獲得的結果如第6表所示。
從第6表之結果可得知,距離L為80≦L ≦400時,藉由將角度θ設為10≦θ≦30,此外,距離L為400≦L≦5000時,藉由將角度θ設為30≦θ≦60,帆布汙染、與噴嘴阻塞率會極端減少。
(實施例99至108)
在第5圖所示之抄紙機中,係以抄速700m/min使紙幅寬4.8m的濕紙作動,且針對帆布K,將噴嘴裝置10配置在第5圖所示的噴灑位置P4,將從噴嘴裝置10之噴嘴前端拉至帆布K的垂線與帆布K的接點、以及外側滾筒OR與帆布K之接點的距離L(參照第2(b)圖)設定為400mm。 此外,將噴嘴裝置10之噴灑方向與帆布K之行進方向所構成的角度θ設為45°,在第7表所示的條件下,將聚矽氧乳液製品(X-52-8247B(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作)、濃度50%、黏度(25℃)730cps)以噴灑部分的寬度150mm、H/W=1進行散佈。
[評估方法]
在實施例99至108中,在定點進行照相攝影使抄紙機連續作動5天,並蓄積在帆布K1表面的汙染,且以圖像解析算出帆布10cm2之汙染(瀝青)佔有率而進行比較評估。
此外,藉由照相攝影與攝影解析算出經過5天期間時之噴嘴的阻塞率。所獲得的結果如第7表所示。
從第7表所示之結果可得知,藥液的黏度為 常溫(25℃)下500cps以下時,飛濺之藥品所引起的噴嘴阻塞率、及帆布K的汙染會極端減少。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藥液之噴灑方法,係可適用作為對於抄紙機之帆布K連續噴灑藥液時的噴灑方法。依據本發明,可對行進的帆布以良好效率賦予藥液,並可充分抑制紙粉或瀝青附著於帆布。
10‧‧‧噴灑裝置
20‧‧‧除汙裝置
D‧‧‧乾燥部
DK‧‧‧刮條
D1至D12‧‧‧乾燥器滾筒
IR‧‧‧內側滾筒
K‧‧‧帆布
OR‧‧‧外側滾筒
X‧‧‧濕紙
Y‧‧‧藥液

Claims (9)

  1. 一種藥液之噴灑方法,係一邊使帆布行進一邊以噴灑裝置連續地將藥液噴灑至抄紙機之乾燥部所使用的帆布上;前述帆布係被內側滾筒及外側滾筒引導;前述噴灑裝置係前述外側滾筒的上游側,而且,配置於前述內側滾筒與前述外側滾筒之間,並以沿著前述帆布之行進方向之方式,朝向前述外側滾筒噴灑前述藥液。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藥液之噴灑方法,其中,在較前述帆布之前述噴灑裝置更上游側,配置有除汙裝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藥液之噴灑方法,其中,從前述噴灑裝置之噴嘴前端拉至前述帆布之垂線與前述帆布之接點、以及前述外側滾筒與前述帆布之接點的距離L(mm)為80至5000mm。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藥液之噴灑方法,其中,前述噴灑裝置之噴灑方向、與前述帆布之行進方向所構成的角度為10至80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藥液之噴灑方法,其中,前述除汙裝置為滑動型高壓水清潔器(cleaner)。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藥液之噴灑方法,其中,前述噴灑裝置係一邊朝與前述帆布之 行進方向正交的方向往返運動一邊將藥液噴灑至前述帆布的掃描式噴嘴裝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藥液之噴灑方法,其中,前述帆布旋轉1次期間之前述噴嘴裝置的移動距離H、及前述噴嘴裝置對於前述帆布之噴灑部分的寬度W係滿足下述公式的關係,0.5≦H/W≦1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藥液之噴灑方法,其中,前述噴灑裝置之噴灑部分的寬度W為30至150mm;前述噴灑裝置的移動距離H為15至1800mm。
  9. 一種藥液,係使用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中之任一項之藥液之噴灑方法,且黏度為500cps以下者。
TW104109502A 2014-03-31 2015-03-25 藥液之噴灑方法 TWI6530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3054A JP5907576B2 (ja) 2014-03-31 2014-03-31 薬液の吹付け方法
JP2014-073054 2014-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0182A true TW201600182A (zh) 2016-01-01
TWI653096B TWI653096B (zh) 2019-03-11

Family

ID=54239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9502A TWI653096B (zh) 2014-03-31 2015-03-25 藥液之噴灑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273631B2 (zh)
EP (1) EP3128074B1 (zh)
JP (1) JP5907576B2 (zh)
KR (1) KR102420246B1 (zh)
CN (1) CN106133240B (zh)
ES (1) ES2712159T3 (zh)
MY (1) MY173153A (zh)
TW (1) TWI653096B (zh)
WO (1) WO20151514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23495B1 (ja) * 2017-07-21 2018-11-14 株式会社メンテック ノズルキャップ、それを備えたノズル装置及び薬液の散布方法
WO2019187152A1 (ja) * 2018-03-30 2019-10-03 株式会社メンテック 薬液の吹付け方法
JP2021181637A (ja) * 2020-05-18 2021-11-25 株式会社メンテック 薬液の吹付け方法
JP2021181636A (ja) * 2020-05-18 2021-11-25 株式会社メンテック 薬液の吹付け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903357D0 (en) * 1989-02-14 1989-04-05 Morley Michael J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shower installations for paper making machines
JPH05228360A (ja) * 1991-05-08 1993-09-07 Freunt Ind Co Ltd 非嵌合型カプセ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り得られた非嵌合型カプセル
JP3608709B2 (ja) * 1998-09-25 2005-01-12 株式会社メンテック 抄紙機に使用されるカンバスの汚染防止方法
JP2001192992A (ja) * 1999-12-28 2001-07-17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抄紙機の繊維配向性制御方法
JP3388450B1 (ja) * 2002-01-11 2003-03-24 株式会社メンテック 抄紙機用汚染防止剤、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汚染防止方法
JP3432819B1 (ja) 2002-07-31 2003-08-04 株式会社メンテック 液体吹付付与装置、それを使用した液体の吹き付け付与方法、及び薬液
JP3940120B2 (ja) * 2002-12-26 2007-07-04 株式会社メンテック 抄紙機のカンバスに対する汚染防止剤の吹付付与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摺動散布装置
RU2329344C2 (ru) 2002-12-26 2008-07-20 Мэйнтек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для снабжения сукна бумагоделательной машины агентом против загрязнений посредством распыления и скользящее распыл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агент против загрязнений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в нем
JP2005314814A (ja) 2004-04-26 2005-11-10 Mentekku:Kk 抄紙機における走行部品の表面の汚染防止方法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汚染防止剤
CN101495241B (zh) * 2006-06-16 2012-09-19 曼泰克株式会社 喷嘴装置、使用该喷嘴装置的药液的供给方法
JP2008007897A (ja) * 2006-06-30 2008-01-17 Oji Paper Co Ltd カンバス洗浄装置ならびにカンバス洗浄方法、およびオフセット印刷用紙の製造装置、新聞用紙
JP4918024B2 (ja) * 2007-12-18 2012-04-18 レンゴー株式会社 抄紙機におけるドライヤ
JP5824285B2 (ja) * 2011-08-19 2015-11-25 株式会社メンテック ノズル装置
KR20150046198A (ko) 2012-08-24 2015-04-29 가부시키가이샤 멘테크 노즐 장치
JP5896583B2 (ja) * 2013-03-04 2016-03-30 株式会社メンテック 薬液の吹付け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712159T3 (es) 2019-05-09
JP5907576B2 (ja) 2016-04-26
CN106133240B (zh) 2019-01-18
KR20160138027A (ko) 2016-12-02
EP3128074B1 (en) 2018-11-21
WO2015151450A1 (ja) 2015-10-08
JP2015193957A (ja) 2015-11-05
CN106133240A (zh) 2016-11-16
MY173153A (en) 2019-12-31
EP3128074A4 (en) 2017-11-08
TWI653096B (zh) 2019-03-11
US10273631B2 (en) 2019-04-30
EP3128074A1 (en) 2017-02-08
US20170073895A1 (en) 2017-03-16
KR102420246B1 (ko) 2022-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3096B (zh) 藥液之噴灑方法
WO2007145107A1 (ja) ノズル装置、それを用いた薬液の付与方法及び薬液
US20060162888A1 (en) Anti-staining agent for paper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stains using the same
JP7264481B2 (ja) 薬液の吹付け方法
WO2014030195A1 (ja) ノズル装置
EA020636B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таблеток и способ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конвейерной ленты в таком устройстве
JP5456956B2 (ja) ノズル装置、それを用いた薬液の付与方法及び薬液
JP3940120B2 (ja) 抄紙機のカンバスに対する汚染防止剤の吹付付与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摺動散布装置
JP2018008217A (ja) 塗工装置
WO2021235381A1 (ja) 薬液の吹付け方法
JP2003251259A (ja) 液体の吹き付け付与方法
JP2005314814A (ja) 抄紙機における走行部品の表面の汚染防止方法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汚染防止剤
JP2591432Y2 (ja) 塗工装置
TWI811371B (zh) 藥液的吹附方法
JP2005312453A (ja) フィルタートウ用掻き落し部材及び噴霧装置
JP2010036099A (ja) 建築板の塗装装置
WO2004059077A1 (ja) 抄紙機のカンバスに対する汚染防止剤の吹付付与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摺動散布装置及び汚染防止剤
JP2000096479A (ja) 抄紙機に使用される円筒状ドライヤの汚染防止方法
FI116737B (fi) Menetelmä ja sovitelma verhopäällystyksen yhteydessä
TW202043580A (zh) 藥液的吹附方法
JP2021181637A (ja) 薬液の吹付け方法
CN115427155A (zh) 用于用单独颗粒涂覆表面的设备
JP2007229573A (ja) プロセスロールにおける異物除去装置
JP2009202136A (ja) 塗布装置
ITBO20120077A1 (it) Metodo e apparecchiatura per la verniciatura di manufatti a prevalente estensione pia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