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1901A - 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環氧樹脂組成物及其硬化物 - Google Patents

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環氧樹脂組成物及其硬化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1901A
TW201431901A TW102140254A TW102140254A TW201431901A TW 201431901 A TW201431901 A TW 201431901A TW 102140254 A TW102140254 A TW 102140254A TW 102140254 A TW102140254 A TW 102140254A TW 201431901 A TW201431901 A TW 20143190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resin composition
epoxy resin
phenylene ether
par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0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sataka Nakanishi
Kazuma Inoue
Atsuhiko Hasegawa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Kayaku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Kayaku Kk filed Critical Nippon Kayaku Kk
Publication of TW201431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190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1/00Compositions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1/08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C08L71/10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from phenols
    • C08L71/12Polyphenylene oxides
    • C08L71/126Polyphenylene oxide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3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C08G65/48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poxy Resin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olyeth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提供耐熱性較高、介電特性優異之硬化物的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及含其之環氧樹脂組成物。本發明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係分子量400~8000(重量平均分子量,聚苯乙烯換算)之聚(苯醚)(poly(phenylene ether))樹脂藉由有機基連結而成。

Description

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環氧樹脂組成物及其硬化物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適於要求耐熱性、電特性(介電特性等)之電氣電子材料用途的酚醛清漆樹脂、環氧樹脂組成物、及其硬化物。
環氧樹脂組成物因作業性及其硬化物之優異之電特性、耐熱性、接著性、耐濕性(耐水性)等而被廣泛地用於電氣/電子零件、結構用材料、接著劑、塗料等領域。
然而,近年來,於電氣/電子領域中,隨著其發展,業界要求進一步提高從樹脂組成物之高純度化到耐濕性、密接性、介電特性、用以將填料(無機或有機填充劑)高填充之低黏度化、用以縮短成型週期之反應性之提高等各特性。又,作為結構材料,於航空太空材料、娛樂/運動器具用途等中,要求輕量且機械物性優異之材料。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1279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291178號公報
於半導體密封領域中,隨著該半導體之變遷,基板(基板本身、或其周邊材料)逐步薄層化、堆疊化、系統化、三維化即變得複雜,而要求等級非常高之耐熱性或高流動性等要求特性。進而,為了實現高速通訊而對半導體周邊材料要求優異之介電特性。若該介電特性較差,則會因電氣訊號之延遲、雜訊之產生而難以實現電氣訊號之高速化。
於上述領域中,尤其對伺服器(server)等之網路基板要求高頻下之介電特性。於逐年不斷進步之網路環境中,介電特性中,尤其是低介電損耗正切變得重要。於此種用途中,多數情況下主要使用聚(苯醚)(poly(phenylene ether))樹脂,且業者進行了各種研究。
聚(苯醚)樹脂以其非常優異之介電特性為特徵,但為了具體表現出其介電特性,官能基極少、其耐熱性較低成為課題。
根據近年來之報告,針對上述課題,業者進行了如導入官能基等方法(a)、或設為二官能(b)等之研究,於(a)中因難以導入官能基而幾乎未得到實際應用,於(b)中雖有一些改善,但為尚不充分之程度。
我等面對上述課題而完成了本發明。
即,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提供維持優異之介電特性且耐熱性優異之硬化物的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含其之環氧樹脂組成物、及其硬化物。
本發明人等鑒於如上所述之實際情況,進行了努力研究,結果完成了本發明。
即,本發明提供如下者:(1) 一種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其係分子量400~8000(重量平均分子量,聚苯乙烯換算)之聚(苯醚)樹脂藉由有機基連結而成;(2)如(1)之多價伸苯基酚醛清漆樹脂,其中,有機基以下述式(1)之至少任一者表示,
(式中,*部鍵結於聚(苯醚)樹脂之苯骨架);(3)如(1)或(2)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其中,(1)或(2)之聚(苯醚)樹脂為聯苯酚類或雙酚類與酚化合物類之氧化聚合物;(4)一種環氧樹脂組成物,其含有至少一種前項(1)至(3)中任一項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5)一種硬化物,其係使前項(4)之環氧樹脂組成物硬化而獲得。
使用本發明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之環氧樹脂組成物的硬化物不僅具有高度之介電特性,而且亦表現出優異之耐熱性,可用於電氣電子零件用絕緣材料及積層板(印刷配線板、增層基板等)或以CFRP 為代表之各種複合材料、接著劑、塗料等。尤其是對保護半導體元件之半導體密封材料極為有用。
本發明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具有聚(苯醚)結構之樹脂經由伸烷基等有機基(以下,亦稱為鍵結基或連結基)而鍵結之結構。即,本發明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為具有聚(苯醚)結構之樹脂之結構與酚醛清漆樹脂之結構的樹脂。
所謂聚(苯醚)結構之樹脂,具體而言,為上述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中所記載之樹脂,通常為二甲苯酚或三甲基苯酚之氧化聚合物,但如專利文獻2中所記載之樹脂般,亦可列舉聯苯酚類、或雙酚類與2,6-二甲苯酚等酚化合物類之氧化聚合物等。
此處,作為雙酚類,例如可使用雙酚A、雙酚F、雙酚S、雙酚I等雙酚類。作為市售品,可列舉SABIC製造之PPO(註冊商標),尤其就分子量之範圍而言,較佳為SA120或SA90-100等。又,尤其就多官能化之程度而言,較佳為使用如SA90-100之二官能者。作為聯苯酚類,例如可列舉下述式之化合物。
(式中,R1表示各自獨立之取代基,為氫原子、鹵素原子、碳數1~3之烷基、芳烷基、芳基、烷氧基,t表示1~4之整數)
作為酚化合物類,可列舉:鄰甲酚、2,6-二甲基苯酚、2,3,6-三甲基苯酚、2-乙基苯酚、2-甲基-6-乙基苯酚、2,6-二乙基苯酚、2-正丙基苯酚、2-乙基-6-正丙基苯酚、2-甲基-6-氯苯酚、2-甲基-6-溴苯酚、2-甲基-6-異丙基苯酚、2-甲基-6-正丙基苯酚、2-乙基-6-溴苯酚、2-甲基-6-正丁基苯酚、2,6-二正丙基苯酚、2-乙基-6-氯苯酚、2-甲基-6-苯基苯酚、2-苯基苯酚、2,6-二苯基苯酚、2,6-雙-(4-氟苯基)苯酚、2-甲基-6-甲苯基苯酚、2,6-二甲苯基苯酚等一元酚化合物。
作為所使用之聚(苯醚)樹脂之分子量,為400~8000(重量平均分子量,凝膠滲透層析法,聚苯乙烯換算),較佳為500~4000。
於所使用之樹脂之分子量過高之情形時,於與溶劑之相溶性、或與其他樹脂之相溶性方面會產生障礙,且於摻入至硬化物中時發生分離,而引起硬化不良、特性之分佈不均化,故而欠佳。又,於分子量較小之情形時,尤其於200左右之情形時,與通常之酚醛清漆樹脂相比並未表現出較大之介電特性之差異,故而欠佳。
作為該等分子量之控制,不僅單純地使分子連結,亦可列舉可藉由利用自由基之解聚而控制分子量之事例。
本發明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藉由以鍵結基連結伸苯基結構而成為酚醛清漆或與其類似之形態(方便起見,均表述為酚醛清漆)。
作為鍵結基,較佳為碳數1~20之烴基。具體而言,可列舉:亞甲基、伸乙基、伸丙基、環己二基、苯基亞甲基、伸苯基雙亞甲基、伸聯苯基雙亞甲基、伸苯基雙伸乙基、伸苯基雙伸丙基等。
作為本發明中之鍵結基,尤佳為下述式(1)所示之結構。
(式中,*部鍵結於聚(苯醚)樹脂之苯骨架)
作為該等連結基之鍵結方法,可藉由利用原料聚(苯醚)樹脂與各種醛類、酮類、苄基亞甲基化合物、具有乙烯基苯結構之化合物等成鍵化合物,於溶劑之存在下,在酸性或鹼性條件下進行加熱而合成。
此處,作為成鍵化合物之具體例,可列舉:甲醛、乙醛、乙二醛、丙醛、異戊醛、辛醛、糠醛、苯甲醛、吡啶甲醛等醛類,丙酮、甲基乙基酮、環戊酮、環己酮等酮類,茬二醇、二鹵二甲苯(鹵素可列舉氯、溴等)、雙烷氧基甲基苯(苯二甲基雙烷基醚,具體而言,可列舉:雙甲氧基甲基苯、雙乙氧基甲基苯、雙丙氧基甲基苯、雙丁氧基甲基苯、雙苯氧基甲基苯、雙烯丙氧基甲基苯等碳數1~6之烷氧基甲基體等。於本合成反應中,尤佳為茬二醇、二氯二甲苯、雙甲氧基甲基苯。再者,取代基之配 置可為鄰位、間位、對位之任一種,但就耐熱性、機械特性之平衡而言,尤佳為對位體)等苯二甲基化合物類,聯苯二甲醇、二鹵代甲基聯苯(鹵素可列舉氯、溴等)、雙烷氧基甲基聯苯(具體而言,為雙甲氧基甲基聯苯、雙乙氧基甲基聯苯、雙丙氧基甲基聯苯、雙丁氧基甲基聯苯、雙苯氧基甲基聯苯、雙烯丙氧基甲基聯苯等碳數1~6之烷氧基甲基體等)等聯苯雙亞甲基化合物類等苄基亞甲基化合物,二乙烯基苯等具有乙烯基苯結構之化合物。
於本合成反應中,尤佳為聯苯二甲醇、雙氯甲基聯苯、雙甲氧基甲基聯苯。
本發明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可藉由在溶劑之混合液中添加原料聚(苯醚)樹脂與成鍵化合物,視需要添加觸媒並進行加熱而獲得。
又,亦可於使原料聚(苯醚)樹脂與視需要之觸媒溶解而成之溶液中緩慢地添加成鍵化合物。反應時間通常為3~150小時,反應溫度通常為40~150℃。以上述方式獲得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根據用途亦可不進行純化而使用,通常,於反應結束後,視需要對反應混合物進行中和等處理後,於晶析或加熱減壓下去除溶劑類,藉此進行純化而用於各種用途。又,藉由反應而使所獲得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之平均分子量增大,因此樹脂之軟化點變得非常高,而難以自反應容器中取出,因此可利用以下(a)~(d)之方法。
(a)藉由利用水溶性溶劑進行稀釋後,與水混合,藉此使之再沈澱而獲得的方法。
(b)藉由利用碳數1~4之醇類(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等)進行稀釋,使之再沈澱而獲得之方法。
(c)於僅將反應、純化結束後之溶劑中所含之水去除(加熱減壓等)後,以溶劑餾分(solvent cut)之清漆之形式自反應容器中取出的方法(作為樹脂濃度,較佳為10~90重量%,更佳為10~80重量%,尤佳為30~80重量%)。尤其重視黏度之情況較多,就其流動性而言,25℃時之黏度較佳為1000Pa.s以下,更佳為100Pa.s以下。於黏度過高之情形時,於使用時無流動性,因此有取出或與其他樹脂之混合變得困難之情況。再者,關於可使用之溶劑,將於下文中進行闡述(為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清漆之項中所記載之溶劑)。
(d)與其他樹脂(為後述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用硬化劑之項中所記載之樹脂)混合,以硬化劑組成物之形式自反應容器中取出的方法(混合比例以其他樹脂與本發明之樹脂之重量比計較佳為90:10~30:70,更佳為80:20~30:70。於本發明之樹脂之摻合量較少之情形時,無介電特性之大幅改良)。
又,原料聚(苯醚)樹脂與成鍵化合物之反應莫耳比(羥基當量比)較佳為1.2:1~20:1,更佳為1.5:1~15:1,尤佳為1.5:1~10:1。於反應莫耳比低於1.2:1、即原料聚(苯醚)樹脂相對於成鍵化合物1未達1.2之情形時,所生成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之分子量變得過大,因此有於溶劑中之溶解性、以及與其他樹脂之相溶性變差之情況。又,於超過20:1、即原料聚(苯醚)樹脂相對於成鍵化合物1超過20之情形時,有缺乏耐熱性之情況。
作為本發明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之合成中可使用之溶劑,可列舉:甲苯、二甲苯、甲基異丁基酮、環己酮、環戊酮、甲基乙基酮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兩種以上。作為可併用之溶劑,除上述各者以外,亦可列舉:甲醇、乙醇、異丙醇、丁醇等醇類,丙酮等酮類,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卡必醇乙酸酯、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等酯類,四氫呋喃、二烷等醚類,N-甲基吡咯啶酮、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等含氮溶劑等。溶劑之使用量相對於原料聚(苯醚)樹脂與成鍵化合物之合計量100重量份,通常為5~500重量份之範圍,較佳為10~400重量份之範圍。
作為觸媒,基本上較佳為使用酸性觸媒。於成鍵化合物為苄基鹵化物(benzyl halide)之情形時,即便不添加觸媒亦可順利地進行反應,就後續之純化之容易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無觸媒、或幾乎不使用。於使用觸媒之情形時,作為酸性觸媒之具體例,可列舉:鹽酸、硫酸、磷酸等礦酸類;草酸、甲苯磺酸、乙酸等有機酸類;鎢酸等雜多酸、活性白土、無機酸、氯化錫、氯化鋅、氯化鐵等其他顯示酸性之有機、無機酸鹽類等通常用於製造酚醛清漆樹脂之酸性觸媒等。該等觸媒並不限定於上述所列舉者,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兩種以上。觸媒之使用量相對原料聚(苯醚)樹脂,通常為0.005~2.0倍莫耳之範圍,較佳為0.01~1.1倍莫耳之範圍,或相對於原料聚(苯醚)樹脂100g,較佳為0.1~50g,更佳為0.3~20g。若觸媒量較少,則反應之進行變慢。又,產生需要高溫下之反應、反應無法進行至最後等課題,故而欠佳。又,於觸媒量過多之情形時,有於中和、純化等後處理中花費巨大之勞力之情況。
再者,於因反應而產生腐蝕性氣體之情形時,較佳為藉由抽吸、或送入氮氣等非活性氣體而自體系內排出。
以上述方式獲得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係以如下述式(A)所表示之結構式為代表,以下對該代表結構式之具體例進行說明。
所獲得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係藉由下述A中以例示之形式記載之連結基將下述B中以例示之形式記載之聚(苯醚)樹脂之苯骨架連結,上述連結基係將聚(苯醚)樹脂之同一分子中之苯骨架彼此間、或兩個以上之聚(苯醚)樹脂之分子之苯骨架彼此間連結。
並且,連結基周邊之部分結構例如成為如下述式(A)之結構。再者,下述苯骨架表示聚(苯醚)樹脂分子中之苯骨架。
(上述式中,P表示聚(苯醚)樹脂之殘基,X表示下述式(1)所表示之連結基,R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3之烷基,*表示氫原子或上述X,n表示1~2之整數)
此處,上述聚(苯醚)樹脂之殘基可進而以其他苯骨架經由X而與聚(苯醚)樹脂分子中之苯骨架連結。
A:
(式中,*部係鍵結於聚苯醚樹脂之苯骨架上)
B:
(n表示重複單元,表示0~50之整數)
(n表示重複單元,表示0~50之整數)
以上述方式獲得之本發明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成為如下樹脂:為褐色之樹脂狀(或粉體),可溶於有機溶劑,亦可以清漆之形式進行處理。
以上述方式獲得之本發明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之羥基當量較佳為400~6000,尤佳為500~5000。
作為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600~50000,尤佳為700~25000。
本發明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亦可直接用作熱塑性塑膠(或其原料),或與熱塑性塑膠混合而改善特性,或用作環氧樹脂之原料或其硬化劑。
以下,對含有本發明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之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以下,亦稱為硬化性樹脂組成物)進行記載。於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使用環氧樹脂作為必需成分。
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係以環氧樹脂-硬化劑作為必需成分之組成物,且必定含有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作為環氧樹脂之硬化 劑。又,視需要含有硬化促進劑。
作為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可使用之環氧樹脂之具體例,可列舉: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雙酚A型環氧樹脂、聯苯型環氧樹脂、三苯基甲烷型環氧樹脂、苯酚芳烷基型環氧樹脂等。具體而言,可列舉:雙酚A、雙酚S、硫代聯苯酚、茀雙酚、萜二酚、4,4'-聯苯酚、2,2'-聯苯酚、3,3',5,5'-四甲基-[1,1'-聯苯]-4,4'-二醇、對苯二酚、間苯二酚、萘二醇、三-(4-羥基苯基)甲烷、1,1,2,2-四(4-羥基苯基)乙烷、酚類(苯酚、經烷基取代之苯酚、萘酚、經烷基取代之萘酚、二羥基苯、二羥基萘等)與甲醛、乙醛、苯甲醛、對羥基苯甲醛、鄰羥基苯甲醛、對羥基苯乙酮、鄰羥基苯乙酮、二環戊二烯、糠醛、4,4'-雙(氯甲基)-1,1'-聯苯、4,4'-雙(甲氧基甲基)-1,1'-聯苯、1,4-雙(氯甲基)苯、1,4-雙(甲氧基甲基)苯等之聚縮合物及該等之改質物,四溴雙酚A等鹵化雙酚類、由醇類衍生之環氧丙基醚化物、脂環式環氧樹脂、環氧丙基胺系環氧樹脂、環氧丙基酯系環氧樹脂等、矽倍半氧烷系之環氧樹脂(於鏈狀、環狀、梯狀、或該等至少兩種以上之混合結構之矽氧烷結構中具有環氧丙基、及/或環氧環己烷結構之環氧樹脂)等固形或液狀環氧樹脂,但並不限定於該等。
作為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所含之硬化劑,除上述本發明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以外,亦可併用其他硬化劑。於併用之情形時,可以上述本發明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與其他硬化劑之硬化劑組成物之形式使用。於併用之情形時,本發明之多價聚苯醚酚醛清漆樹脂於全部環氧樹脂組成物中所占之比例較佳為30重量%以上,尤佳為40重量%以上。
作為可併用之硬化劑,例如可列舉:酚樹脂、酚系化合物、胺系化合物、酸酐系化合物、醯胺系化合物、羧酸系化合物等。
作為可使用之硬化劑之具體例,如下所述。
可列舉:作為酚樹脂、酚化合物的雙酚A、雙酚F、雙酚S、茀雙酚、萜二酚、4,4'-聯苯酚、2,2'-聯苯酚、3,3',5,5'-四甲基-[1,1'-聯苯]-4,4'-二醇、對苯二酚、間苯二酚、萘二醇、三-(4-羥基苯基)甲烷、1,1,2,2-四(4-羥基苯基)乙烷、酚類(苯酚、經烷基取代之苯酚、萘酚、經烷基取代之萘酚、二羥基苯、二羥基萘等)與甲醛、乙醛、苯甲醛、對羥基苯甲醛、鄰羥基苯甲醛、對羥基苯乙酮、鄰羥基苯乙酮、二環戊二烯、糠醛、4,4'-雙(氯甲基)-1,1'-聯苯、4,4'-雙(甲氧基甲基)-1,1'-聯苯、1,4'-雙(氯甲基)苯、1,4'-雙(甲氧基甲基)苯等之聚縮合物及該等之改質物,四溴雙酚A等鹵化雙酚類,萜烯與酚類之縮合物等多酚類,但並不限定於該等。該等可單獨使用,亦可使用兩種以上。
作為較佳之酚樹脂,就介電常數之方面而言,可列舉苯酚芳烷基樹脂(具有芳香族伸烷基結構之樹脂),尤佳為以為具有選自苯酚、萘酚、甲酚中之至少一種之結構,且成為其連結子(linker)之伸烷基部為選自苯結構、聯苯結構、萘結構中之至少一種為特徵的樹脂(具體而言,可列舉:賽洛克(Xylok)、萘酚-賽洛克、苯酚伸聯苯基酚醛清漆樹脂、甲酚-伸聯苯基酚醛清漆樹脂、苯酚-萘酚醛清漆樹脂等)。
可列舉:作為胺系化合物、醯胺系化合物的二胺基二苯基甲烷、二伸乙基三胺、三伸乙基四胺、二胺基二苯基碸、異佛爾酮二胺、二氰二胺、由次亞麻油酸之二聚物與乙二胺合成之聚醯胺樹脂等含氮化合 物,但並不限定於該等。該等可單獨使用,亦可使用兩種以上。
可列舉:作為酸酐系化合物、羧酸系化合物的鄰苯二甲酸酐、1,2,4-苯三甲酸酐、焦蜜石酸酐、順丁烯二酸酐、四氫鄰苯二甲酸酐、甲基四氫鄰苯二甲酸酐、甲基耐地酸酐(methyl nadic anhydride)、耐地酸酐、六氫鄰苯二甲酸酐、甲基六氫鄰苯二甲酸酐、丁烷四羧酸酐、雙環[2,2,1]庚烷-2,3-二羧酸酐、甲基雙環[2,2,1]庚烷-2,3-二羧酸酐、環己烷-1,3,4-三羧酸-3,4-酐等酸酐;藉由各種醇、甲醇改質聚矽氧與上述酸酐之加成反應而獲得之羧酸樹脂,但並不限定於該等。該等可單獨使用,亦可使用兩種以上。
作為其他可併用之硬化劑,可列舉:咪唑、三氟硼烷-胺錯合物、胍衍生物之化合物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該等可單獨使用,亦可使用兩種以上。
於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硬化劑之使用量相對於全部環氧樹脂之環氧基1當量以其官能基(羥基)當量計較佳為0.7~1.2當量。於相對於環氧基1當量未達0.7當量之情形、或超過1.2當量之情形時,均有硬化變得不完全而無法獲得良好之硬化物性之情況。
於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亦可與硬化劑一起併用硬化促進劑。作為可使用之硬化促進劑之具體例,可列舉:2-甲基咪唑、2-乙基咪唑、2-乙基-4-甲基咪唑等咪唑類,2-(二甲基胺基甲基)苯酚、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烯-7等三級胺類,三苯膦等膦類,四丁基銨鹽、三異丙基甲基銨鹽、三甲基癸基銨鹽、鯨蠟基三甲基銨鹽等四級銨鹽,三苯基苄基鏻鹽、三苯基乙基鏻鹽、四丁基鏻鹽等四級鏻鹽(四級 鹽之相對離子為鹵素、有機酸離子、氫氧化物離子等,並未特別指定,尤佳為有機酸離子、氫氧化物離子)。可列舉辛酸錫等金屬化合物。於使用硬化促進劑之情形時,相對於環氧樹脂100重量份,可視需要使用0.01~5.0重量份。
於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亦可含有含磷化合物作為難燃性賦予成分。作為含磷化合物,可為反應型者亦可為添加型者。作為含磷化合物之具體例,可列舉: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二甲苯酯)、磷酸甲苯基二苯酯、磷酸甲苯基-2,6-二(二甲苯酯)、1,3-伸苯基雙(磷酸二(二甲苯酯))、1,4-伸苯基雙(磷酸二(二甲苯酯))、4,4'-聯苯(磷酸二(二甲苯酯))等磷酸酯類;9,10-二氫-9-氧雜-10-磷雜菲-10-氧化物、10-(2,5-二羥基苯基)-10H-9-氧雜-10-磷雜菲-10-氧化物等膦類;使環氧樹脂與上述膦類之活性氫反應而獲得之含磷環氧化合物、紅磷等,較佳為磷酸酯類、膦類或含磷環氧化合物,尤佳為1,3-伸苯基雙(磷酸二(二甲苯酯))、1,4-伸苯基雙(磷酸二(二甲苯酯))、4,4'-聯苯(磷酸二(二甲苯酯))或含磷環氧化合物。含磷化合物之含量較佳為含磷化合物/全部環氧樹脂=0.1~0.6(重量比)。若為0.1以下,則有難燃性變得不充分之情況,若為0.6以上,則有硬化物之吸濕性、介電特性降低之情況。
進而,於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亦可視需要添加抗氧化劑。作為可使用之抗氧化劑,可列舉:酚系、硫系、磷系抗氧化劑。抗氧化劑可單獨使用,亦可組合兩種以上而使用。抗氧化劑之使用量相對於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之樹脂成分100重量份,通常為0.008~1重 量份,較佳為0.01~0.5重量份。
作為酚系抗氧化劑之具體例,可例示:2,6-二第三丁基對甲酚、丁基化羥基苯甲醚、2,6-二第三丁基對乙基苯酚、β-(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硬脂酯、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異辛酯、2,4-雙-(正辛硫基)-6-(4-羥基-3,5-二第三丁基苯胺基)-1,3,5-三、2,4-雙[(辛硫基)甲基]鄰甲酚等單酚類;2,2'-亞甲基雙(4-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2,2'-亞甲基雙(4-乙基-6-第三丁基苯酚)、4,4'-硫代雙(3-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4,4'-亞丁基雙(3-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三乙二醇-雙[3-(3-第三丁基-5-甲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雙[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N,N'-六亞甲基雙(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丙醯胺))、2,2-硫代-二伸乙基雙[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膦酸二乙酯、3,9-雙[1,1-二甲基-2-{β-(3-第三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醯氧基乙基]-2,4,8,10-四氧雜螺[5,5]十一烷、雙(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磺酸乙酯)鈣等雙酚類;1,1,3-三(2-甲基-4-羥基-5-第三丁基苯基)丁烷、1,3,5-三甲基-2,4,6-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苯、四-[亞甲基-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甲烷、雙[3,3'-雙-(4'-羥基-3'-第三丁基苯基)丁酸]二醇酯、異三聚氰酸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酯、1,3,5-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對稱三-2,4,6-(1H,3H,5H)三酮、生育酚等高分子型酚類。
作為硫系抗氧化劑之具體例,可例示:3,3'-硫代二丙酸二 月桂酯、3,3'-硫代二丙酸二肉豆蔻酯、3,3'-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酯等。
作為磷系抗氧化劑之具體例,可例示:亞磷酸三苯酯、亞磷酸二苯基異癸酯、亞磷酸苯基二異癸酯、亞磷酸三(壬基苯基)酯、二異癸基季戊四醇亞磷酸酯、亞磷酸三(2,4-二第三丁基苯基)酯、亞磷酸環狀新戊烷四基雙(十八烷基)酯、亞磷酸環狀新戊烷四基雙(2,4-二第三丁基苯基)酯、亞磷酸環狀新戊烷四基雙(2,4-二第三丁基-4-甲基苯基)酯、雙[2-第三丁基-6-甲基-4-{2-(十八烷氧基羰基)乙基}苯基]氫亞磷酸酯等亞磷酸酯類;9,10-二氫-9-氧雜-10-磷雜菲-10-氧化物、10-(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9,10-二氫-9-氧雜-10-磷雜菲-10-氧化物、10-癸氧基-9,10-二氫-9-氧雜-10-磷雜菲-10-氧化物等氧雜磷雜菲氧化物類等。
該等抗氧化劑可分別單獨使用,亦可將兩種以上組合而併用。於本發明中,尤佳為磷系之抗氧化劑。
進而,於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亦可視需要添加光穩定劑。
作為光穩定劑,較佳為受阻胺系之光穩定劑,尤佳為HALS等。作為HALS,並無特別限定,作為代表者,可列舉:二丁基胺-1,3,5-三-N,N'-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1,6-六亞甲基二胺與N-(2,2,6,6-四甲基-4-哌啶基)丁基胺之聚縮合物、琥珀酸二甲基-1-(2-羥基乙基)-4-羥基-2,2,6,6-四甲基哌啶聚縮合物、聚[{6-(1,1,3,3-四甲基丁基)胺基-1,3,5-三-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亞胺基}六亞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亞胺基}]、雙(1,2,2,6,6- 五甲基-4-哌啶基)-[[3,5-雙(1,1-二甲基乙基)-4-羥基苯基]甲基]丁基丙二酸酯、癸二酸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癸二酸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癸二酸雙(1-辛氧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酯、2-(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2-正丁基丙二酸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等。HALS可僅使用一種,亦可併用兩種以上。
進而,於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亦可視需要摻合黏合劑樹脂。作為黏合劑樹脂,可列舉:丁醛系樹脂、縮醛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環氧-尼龍系樹脂、NBR-酚系樹脂、環氧-NBR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聚醯亞胺系樹脂、聚矽氧系樹脂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黏合劑樹脂之摻合量較佳為不損及硬化物之難燃性、耐熱性之範圍,相對於樹脂成分100重量份,通常可視需要使用0.05~50重量份、較佳為0.05~20重量份。
於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可視需要添加無機填充劑。作為無機填充劑,可列舉:晶性二氧化矽、熔融二氧化矽、氧化鋁、鋯英石、矽酸鈣、碳酸鈣、碳化矽、氮化矽、氮化硼、氧化鋯、鎂橄欖石、塊滑石、尖晶石、氧化鈦、滑石等之粉體或將該等球形化而成之珠粒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該等可單獨使用,亦可使用兩種以上。該等無機填充劑之含量可使用於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占0~95重量%之量。進而,於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中可添加矽烷偶合劑、硬脂酸、棕櫚酸、硬脂酸鋅、硬脂酸鈣等脫模劑,界面活性劑、染料、顏料、紫外線吸收劑等各種摻合劑,各種熱硬化性樹脂。
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藉由將各成分均勻地混合而獲得。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利用與先前已知之方法相同之方法容易地製成其硬化物。例如,視需要使用擠出機、捏合機、輥等,將本發明之聚苯醚酚醛清漆樹脂與環氧樹脂以及視需要之硬化促進劑、含磷化合物、黏合劑樹脂、無機填充材料及摻合劑充分地混合直至變得均勻而獲得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將該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灌注、熔融後(於液狀之情形時無需熔融),使用澆鑄成型或轉移成型機等使其成型,進而於80~200℃加熱2~10小時,藉此可獲得本發明之硬化物。
又,使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視需要溶解於甲苯、二甲苯、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吡咯啶酮等溶劑中,製成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清漆,使之含浸於玻璃纖維、碳纖維、聚酯纖維、聚醯胺纖維、氧化鋁纖維、紙等基材中並進行加熱乾燥而獲得預浸體,對所獲得之預浸體進行熱壓成形,藉此可製成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A之硬化物。此時之溶劑係使用於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與該溶劑之混合物中通常占10~70重量%、較佳為占15~70重量%之量。又,若為液狀組成物,則亦可直接例如利用RTM方式而獲得含有碳纖維之環氧樹脂硬化物。
又,亦可將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用作膜型組成物之改質劑。具體而言,可用於提高B-階段中之柔性等之情形。此種膜型之樹脂組成物係藉由將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以上述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清漆之形式塗佈於剝離膜上,於加熱下去除溶劑後,進行B階段化,從而以片狀接著劑之形式獲得。該片狀接著劑可用作多層基板等中之層間絕緣層。
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列舉使用環氧樹脂之通常之用途,例如可列舉:接著劑、塗料、塗佈劑、成形材料(包含片材、膜、FRP等)、絕緣材料(包含印刷基板、電線包層等)、密封劑、以及於其他樹脂等中之添加劑等。作為接著劑,可列舉:土木用、建築用、汽車用、一般事務用、醫療用之接著劑、以及電子材料用之接著劑。該等之中,作為電子材料用之接著劑,可列舉:增層基板等多層基板之層間接著劑、黏晶劑、底膠等半導體用接著劑、BGA補強用底膠、各向異性導電性膜(ACF)、各向異性導電膏(ACP)等構裝用接著劑等。
作為密封劑、基板,可列舉:電容器、電晶體、二極體、發光二極體、IC、LSI等用之灌注、浸漬、轉移模具密封,IC、LSI類之COB、COF、TAB等用之灌注密封,倒裝晶片等用之底膠,QFP、BGA、CSP等IC封裝類構裝時之密封(包括補強用底膠)及封裝基板等。又,亦適於網路基板、或模組基板等要求功能性之基板用途。
[實施例]
其次,藉由實施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以下份只要未特別說明,則為重量份。再者,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實施例。
以下對實施例中所使用之各種分析方法進行記載。
環氧當量:依據JIS K 7236(ISO 3001)
ICI熔融黏度:依據JIS K 7117-2(ISO 3219)
軟化點:依據JIS K 7234
總氯:依據JIS K 7243-3(ISO 21672-3)
GPC: 管柱(Shodex KF-603、KF-602.5、KF-602、KF-601×2)
連結溶離液為四氫呋喃
流速為0.5ml/min
管柱溫度為40℃
檢測:RI(示差折射檢測器)
以下,藉由實施例、比較例具體地說明本發明。
(實施例1)
於具備攪拌機、回流冷卻管、攪拌裝置之燒瓶中,一面實施氮氣沖洗(nitrogen purge),一面添加聚苯醚樹脂(Sabic製造之MX90-100,於GPC圖中,Mn=2066,Mw=3553,Mz=5951)175份、對茬二醇(東京化成製造,試劑)9.6份、甲苯(純正化學製造,試劑)300份、對甲苯磺酸一水合物(東京化成製造,試劑)2份,於100℃反應2小時,其後於110-120℃使之成為回流狀態,並於該狀態下進行7小時反應。
反應結束後,添加甲基異丁基酮200份,反覆水洗,於確認水層成為中性後,使用旋轉蒸發器於減壓下將溶劑類自油層中蒸餾去除,藉此獲得本發明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P-1)179份(再者,於作為原料之聚苯醚樹脂之GPC圖中,Mn=2091,Mw=4215,Mz=7774)。
(實施例2)
於具備攪拌機、回流冷卻管、攪拌裝置之燒瓶中,一面實施氮氣沖洗,一面添加聚苯醚樹脂(Sabic製造之MX90-100)75份、對茬二醇(東京化成製造,試劑)5份、甲苯(純正化學製造,試劑)130份、對甲苯磺酸一水合物(東京化成製造,試劑)1份,於100℃反應2小時,其後於110- 120℃使之成為回流狀態,並於該狀態下進行10小時反應。
反應結束後,添加甲基異丁基酮100份,反覆水洗,於確認水層成為中性後,使用旋轉蒸發器於減壓下將溶劑類自油層中緩慢地去除,確認無水之流出,追加甲基異丁基酮,將樹脂濃度調整為50%。藉此獲得本發明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清漆(V-1)143份。於GPC之圖中,Mn=2111,Mw=4345,Mz=7932。
(實施例3)
於具備攪拌機、回流冷卻管、攪拌裝置之燒瓶中,一面實施氮氣沖洗,一面添加聚苯醚樹脂(Sabic製造之MX90-100)87.5份、對茬二醇(東京化成製造,試劑)4.8份、甲基異丁基酮(純正化學製造,試劑)138份、對甲苯磺酸一水合物(東京化成製造,試劑)1份,於100℃反應2小時,其後於110-120℃使之成為回流狀態,並於該狀態下進行7小時反應。
反應結束後,添加甲基異丁基酮100份,反覆水洗,於確認水層成為中性後,使用旋轉蒸發器於減壓下將溶劑類自油層中緩慢地去除,確認無水之流出,追加甲基異丁基酮,將樹脂濃度調整為60%。
添加所獲得之本發明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清漆(V-2)50份、苯酚伸聯苯基酚醛清漆(日本化藥製造之KAYAHARD GPH-65)70份,溶解後,利用旋轉蒸發器於減壓下將溶劑類蒸餾去除,而獲得含有本發明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30%之硬化劑組成物(H-1)。軟化點為121℃。
(實施例4)
於實施例3中,將苯酚伸聯苯基酚醛清漆(日本化藥製造之KAYAHARD GPH-65)70份變更為30份,除此以外,以相同之方式進行操作,而獲得 本發明之硬化劑組成物(H-2)。
(實施例5)
於實施例3中,將苯酚伸聯苯基酚醛清漆(日本化藥製造之KAYAHARD GPH-65)70份變更為20份,除此以外,以相同之方式進行操作,而獲得含有本發明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60%之硬化劑組成物(H-3)。軟化點為130℃。
(實施例6)
於具備攪拌機、回流冷卻管、攪拌裝置之燒瓶中,一面實施氮氣沖洗,一面添加聚苯醚樹脂(Sabic製造之SA120-100,於GPC測定中,Mn=2960,Mw=6863,Mz=11851)100份、對茬二醇(東京化成製造,試劑)10份、甲苯(純正化學製造,試劑)140份、對甲苯磺酸一水合物(東京化成製造,試劑)2.0份,於100℃反應2小時,其後於110-120℃使之成為回流狀態,並於該狀態下進行7小時反應。
反應結束後,添加甲基乙基酮100份,緩慢滴加至添加有甲醇1000份之容器中,進行再沈澱。於將所獲得之樹脂粉末過濾後,以甲醇:水=1:1之100份進行清洗後,以水100份進行5次清洗。藉此獲得本發明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P-3)89份。於GPC之圖中,Mn=3683,Mw=7356,Mz=11860。又,相對於所獲得之(P-3)30份,使用KAYAHARD GPH-65 20份、甲苯50份,加以混合後,利用旋轉蒸發器於減壓下將溶劑類蒸餾去除,而獲得硬化劑組成物(H-4)。
(比較例1)
添加聚苯醚樹脂(Sabic製造之MX90-100)30份、苯酚伸聯苯基酚醛 清漆(日本化藥製造之KAYAHARD GPH-65)70份,溶解於甲基異丁基酮中之後,利用旋轉蒸發器於減壓下將溶劑類蒸餾去除,而獲得比較用之硬化劑組成物(H'-1)。
(比較例2)
添加聚苯醚樹脂(Sabic製造之MX90-100)30份、苯酚伸聯苯基酚醛清漆(日本化藥製造之KAYAHARD GPH-65)20份,溶解於甲基異丁基酮中之後,利用旋轉蒸發器於減壓下將溶劑類蒸餾去除,而獲得比較用之硬化劑組成物(H'-2)。
實施例7~8及比較例3
<介電常數、介電損耗正切試驗>
以表1之比例(重量份)摻合上述所獲得之硬化劑組成物及環氧樹脂等,使用混合輥均勻地進行混合、混練,而獲得密封用環氧樹脂組成物。利用混合機將該環氧樹脂組成物粉碎,進而利用壓片機(tableting machine)將其平板化。將該經平板化之環氧樹脂組成物轉移成型(175℃×60秒),進而脫模後於160℃×2小時+180℃×6小時之條件下使之硬化,而獲得評價用試片。
再者,硬化物之物性係按照以下之要領進行測定。
.介電常數、介電損耗正切:空腔共振器法
使用機器 關東電氣應用開發 空腔共振器1GHz
參考(reference)Teflon(註冊商標)
EP-1:聯苯苯酚芳烷基型環氧樹脂(NC3000)
GPH-65:聯苯苯酚芳烷基型酚樹脂
TPP:三苯基膦
實施例9及比較例4
<介電特性試驗、耐熱性試驗>
以表2之比例(重量份)摻合上述所獲得之硬化劑組成物及環氧樹脂等,使用混合輥均勻地進行混合、混練,而獲得密封用環氧樹脂組成物。 利用混合機將該環氧樹脂組成物粉碎,進而利用壓片機將其平板化。將該經平板化之環氧樹脂組成物轉移成型(175℃×60秒),進而脫模後於160℃×2小時+180℃×6小時之條件下使之硬化,而獲得評價用試片。
再者,硬化物之物性係按照以下之要領進行測定。
.介電常數、介電損耗正切:空腔共振器法
使用機器 關東電氣應用開發 空腔共振器1GHz
參考Teflon(註冊商標)
.耐熱性(TMA):依據JIS K 7244而進行測定。
實施例10及比較例5
<耐熱性試驗、介電特性試驗>
以表3之比例(重量份)摻合上述所獲得之硬化劑組成物及環氧樹脂等,使用混合輥均勻地進行混合、混練,而獲得密封用環氧樹脂組成物。利用混合機將該環氧樹脂組成物粉碎,進而利用壓片機將其平板化。將該經平板化之環氧樹脂組成物轉移成型(175℃×60秒),進而脫模後於160℃×2小時+180℃×6小時之條件下使之硬化,而獲得評價用試片。
再者,硬化物之物性係按照以下之要領進行測定。
.介電常數、介電損耗正切:空腔共振器法
使用機器 關東電氣應用開發 空腔共振器1GHz
參考Teflon(註冊商標)
.耐熱性(DMA)
動態黏彈性測定器:TA-instruments,DMA-2980
測定溫度範圍:-30~280℃
升溫速度:2℃/min
試片尺寸:使用切成5mm×50mm者(厚度為約800μm)
Tg:將Tan-δ之峰值點設為Tg
.耐熱性(TMA):依據JIS K 7244進行測定。
根據以上結果可明確,本發明之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與使用具有類似結構之H'-1、H'-2作為硬化劑(組成物)者相比,耐熱性亦優異,又,確認到與使用其他硬化劑者相比,介電常數、介電損耗正切亦良好,具有優異之介電特性。
上文參照特定之態樣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業者明瞭,於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之情況下,可進行各種變更及修正。
再者,本申請案基於2012年11月6日提出之日本專利申請案(日本特願2012-244309),並藉由引用將其全部內容援引於此。又,此處所引用之所有參照係作為整體而併入本文中。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聚苯醚酚醛清漆樹脂可用作環氧樹脂之硬化劑等,含有該聚苯醚酚醛清漆樹脂作為硬化劑之環氧樹脂組成物可用於電氣 電子零件用絕緣材料及積層板(印刷配線板、增層基板等)或以CFRP為代表之各種複合材料、接著劑、塗料等。

Claims (5)

  1. 一種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其係分子量400~8000(重量平均分子量,聚苯乙烯換算)之聚(苯醚)(poly(phenylene ether))樹脂藉由有機基連結而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其中,有機基以下述式(1)之至少任一者表示, (式中,*部鍵結於聚(苯醚)樹脂之苯骨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其中,聚(苯醚)樹脂為聯苯酚類或雙酚類與酚化合物類之氧化聚合物。
  4. 一種環氧樹脂組成物,其含有至少一種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
  5. 一種硬化物,其係使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環氧樹脂組成物硬化而獲得。
TW102140254A 2012-11-06 2013-11-06 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環氧樹脂組成物及其硬化物 TW2014319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4309 2012-11-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1901A true TW201431901A (zh) 2014-08-16

Family

ID=50684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0254A TW201431901A (zh) 2012-11-06 2013-11-06 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環氧樹脂組成物及其硬化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240613B2 (zh)
KR (1) KR102047681B1 (zh)
CN (1) CN104781307B (zh)
TW (1) TW201431901A (zh)
WO (1) WO201407353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83707A (ja) * 1990-11-19 1992-06-30 Mitsubishi Petrochem Co Ltd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架橋成形物の製造方法
JP4736254B2 (ja) 2001-06-28 2011-07-27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2官能性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のオリゴマー体とその製造法
US7595362B2 (en) * 2004-01-30 2009-09-29 Nippon Steel Chemical Co., Ltd. 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JP5311717B2 (ja) 2005-03-14 2013-10-09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多官能性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の製造方法
KR100660182B1 (ko) * 2005-03-25 2006-12-21 한국화학연구원 아믹산 또는 이미드 측쇄기로 가교된 방향족 폴리에테르계수지
EP1988112A4 (en) * 2006-02-21 2012-02-01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OW MOLECULAR MASS POLY (PHENYLENE ETHER)
JP5104507B2 (ja) * 2007-04-26 2012-12-19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セミipn型複合体の熱硬化性樹脂を含有する樹脂ワニス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プリント配線板用樹脂ワニス、プリプレグ及び金属張積層板
JP2011074123A (ja) * 2009-09-29 2011-04-14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樹脂組成物、樹脂ワニス、プリプレグ、金属張積層板、及びプリント配線板
JP5267415B2 (ja) * 2009-10-14 2013-08-21 Jsr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4073536A1 (ja) 2016-09-08
CN104781307B (zh) 2017-04-12
JP6240613B2 (ja) 2017-11-29
KR102047681B1 (ko) 2019-11-22
WO2014073536A1 (ja) 2014-05-15
CN104781307A (zh) 2015-07-15
KR20150082181A (ko) 2015-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9313B (zh) Epoxy resin,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and hardened material
TW201522486A (zh) 環氧樹脂混合物、環氧樹脂組成物、硬化物及半導體裝置
JP6090765B2 (ja) フェノール樹脂、エポキシ樹脂、および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TW201525054A (zh) 環氧樹脂混合物、環氧樹脂組成物、硬化物及半導體裝置
JP6120363B2 (ja) エポキシ樹脂、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硬化物
TWI572666B (zh) An epoxy resin mixture, an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and a cured product thereof
TWI642699B (zh) Method for producing phenol resin, phenol resin, epoxy resin and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KR102226438B1 (ko) 에폭시 수지, 에폭시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 경화물
KR102226437B1 (ko) 에폭시 수지, 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 경화물
TW201431901A (zh) 多價苯醚酚醛清漆樹脂、環氧樹脂組成物及其硬化物
TWI642700B (zh) Phenolic resin, epoxy resin,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and cured product thereof
TWI650340B (zh) 環氧樹脂混合物、環氧樹脂組成物、其硬化物及半導體裝置
JP6403554B2 (ja) フェノール樹脂、エポキシ樹脂、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硬化物
JP2015067615A (ja) エポキシ樹脂混合物、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硬化物
JP6508780B2 (ja) エポキシ樹脂混合物、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その硬化物
JP2015067614A (ja) エポキシ樹脂混合物、および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WO2015060307A1 (ja) フェノール樹脂、エポキシ樹脂、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その硬化物
TWI647249B (zh) Epoxy resin mixture, 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cured product thereof,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TWI651359B (zh) 環氧樹脂組成物、其硬化物及半導體裝置
JP2014141688A (ja) フェノール樹脂、エポキシ樹脂、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硬化物
JP6414845B2 (ja) フェノール樹脂、エポキシ樹脂、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らの硬化物
TWI432478B (zh) 酚樹脂、環氧樹脂、硬化性樹脂組合物、其硬化物及酚樹脂之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