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1526A - 清掃用物品 - Google Patents

清掃用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1526A
TW201431526A TW103116894A TW103116894A TW201431526A TW 201431526 A TW201431526 A TW 201431526A TW 103116894 A TW103116894 A TW 103116894A TW 103116894 A TW103116894 A TW 103116894A TW 201431526 A TW201431526 A TW 20143152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sertion portion
handle insertion
fiber layer
cleaning article
hand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6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4242B (zh
Inventor
Keima Takabayashi
Minoru Wada
Chiharu Omori
Akihito Shizuno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0643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85949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31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1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4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424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38Other dusting imp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20Mo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16Cloths; Pads; Spon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20Mops
    • A47L13/24Frames for mops; Mop head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7/00Special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made by multi-step processes
    • D21H27/30Multi-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清掃用物品(10),其具有扁平筒狀之把手插入部(15),且可將把手插入並安裝於把手插入部(15)內者,該把手插入部(15)係將對置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加以接合而形成,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把手插入部(15)之上面及下面,分別設置有1層以上之含有纖維束之纖維層(11A、11B),纖維層(11A、11B)中最靠近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側之第1纖維層(11A),係在寬度方向中央部藉由於長度方向上連續延伸之中央連續密封線(16A)而接合,且在自該中央連續密封線(16A)朝寬度方向外側之至少一側離開之位置上藉由於長度方向上非連續延伸之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而接合於該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上。

Description

清掃用物品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有把手插入部、且可將把手插入並安裝於該把手插入部內之清掃用物品與該清掃用物品之起毛方法、及該清掃用物品之製造方法。
先前以來,已知有一種具有把手插入部、且可將把手插入並安裝於該把手插入部內之清掃用物品(例如參照下述專利文獻1)。
又,已知有一種於基材片之上面及下面分別設置含有纖維束之纖維層之清掃用物品。通常,纖維層係藉由複數根連續密封線接合於基材片上(例如參照下述專利文獻2、3)。
另一方面,已知有一種於基材片之單側具有含有纖維束之纖維層,且兩者藉由線狀黏接及非連續之點狀黏接而接合之清掃用物品(參照下述專利文獻4)。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26539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9-135798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2-369783號公報
專利文獻4:國際公開2005/099549號手冊
然而,專利文獻2所揭示之清掃用物品,因纖維層係藉由複數根連續密封線接合於基材片上而構成,故清掃時纖維層之起毛性、纖維層之壓縮復原性等較差。因此,對清掃對象物之凹凸面之跟隨性較低,清掃性能不佳。
又,專利文獻3所揭示之清掃用物品,除具有纖維層及基材片之外亦具有窄條片,纖維束並未有效地有助於清掃。
另一方面,專利文獻4所揭示之清掃用物品,因纖維層僅存在於單側,僅能以單面來進行清掃,故清掃作業煩雜,並未充分考慮到便利性。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清掃時纖維層之起毛性及纖維層之壓縮復原性優良,對清掃對象物之凹凸面之跟隨性較高,且充分考慮到便利性,清掃性能優異之清掃用物品與該清掃用物品之起毛方法、及該清掃用物品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藉由提供一種清掃用物品而實現上述目的,該清掃用物品係具有扁平筒狀之把手插入部,且可將把手插入並安裝於該把手插入部內者,上述把手插入部係將對置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加以接合而形成,於上述把手插入部形成片之上述把手插入部之上面及下面,分別設置有1層以上之含有纖維束之纖維層,上述纖維層中最靠近上述把手插入部形成片側之第1纖維層,係在寬度方向中央部藉由於長度方向上連續延伸之中央連續密封線而接合,且在自該中央連續密封線朝寬度方向外側之至少一側離開之位置上藉由於長度方向上非連續延伸之側部非連續密封部而接合於該把手插入部形成片上。
又,本發明提供一種清掃用物品之起毛方法,其係對如下清掃用物品,即具備扁平筒狀之把手插入部及藉由中央連續密封線分別接合於該把手插入部之上下之含有纖維束的纖維層,且可將把手插入並安裝於該把手插入部內者,將含有上述纖維束之上述纖維層進行開纖,且以覆蓋上述中央連續密封線之方式使該纖維層於3維方向上無規則地起毛,而成為大致圓柱狀。
又,本發明提供一種清掃用物品之製造方法,其係將第1連續體 與第2連續體加以重疊並固定,該第1連續體係具有含有連續纖維束之第1纖維層及第1帶狀構件,將該第1帶狀構件之長度方向兩端部加以折疊並固定,且將該第1纖維層重疊並固定於該第1帶狀構件之外面側者,該第2連續體係具有含有連續纖維束之第3纖維層及第2帶狀構件,將該第2帶狀構件之長度方向兩端部加以折疊並固定,且將該第3纖維層重疊並固定於該第2帶狀構件之外面側者;其後,將含有連續纖維束之第2纖維層及第4纖維層分別重疊並固定於上述第1纖維層及上述第3纖維層上而形成積層體,將所形成之該積層體切斷而獲得各清掃用物品者;上述第1帶狀構件及上述第2帶狀構件含有由一對間斷導引線所夾持之中央部分,與經由該間斷導引線而連設於該中央部分之外側部,且上述清掃用物品之製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遍及該第1帶狀構件及該第2帶狀構件之整個長度方向上之上述間斷導引線,分別間歇性形成於上述第1帶狀構件及上述第2帶狀構件之步驟;將遍及上述第1纖維層及上述第3纖維層之整個長度方向上之中央連續密封線,分別間歇性形成於上述第1連續體及上述第2連續體之步驟;將遍及上述第1纖維層及上述第3纖維層之整個長度方向上之側部非連續密封部,分別間歇性形成於上述第1連續體及上述第2連續體之步驟;以殘留由上述一對間斷導引線所夾持之上述中央部分之方式,自上述第1帶狀構件及上述第2帶狀構件切除經由該間斷導引線連設於該中央部分之上述外側部之步驟;以及對上述纖維層以於3維方向上無規則地起毛之方式進行開纖之步驟。
10、35‧‧‧清掃用物品
11‧‧‧纖維層
11A‧‧‧第1纖維層
11B‧‧‧第2纖維層
11C‧‧‧第3纖維層
11D‧‧‧第4纖維層
13、13A、13B‧‧‧把手插入部形成片
15‧‧‧把手插入部
16A‧‧‧中央連續密封線
16B‧‧‧側部非連續密封部
18‧‧‧點密封
19‧‧‧切口
20‧‧‧把手
21‧‧‧把持部
22‧‧‧插入部
23‧‧‧鉤部
31A‧‧‧第1帶狀構件
31B‧‧‧第2帶狀構件
32A‧‧‧第1連續體
32B‧‧‧第2連續體
33‧‧‧連續體接合體
34‧‧‧積層體
41‧‧‧間斷導引線
42‧‧‧中央部分
43‧‧‧外側部
W1‧‧‧寬度方向間隔
圖1係顯示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之第1實施形態中安裝有把手之狀態的立體圖。
圖2係圖1所示之清掃用物品之分解立體圖。
圖3係顯示圖1所示之清掃用物品中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的平面圖。
圖4(a)係圖3所示之IVA-IVA剖面圖。
圖4(b)係圖3所示之IVB-IVB剖面圖。
圖5係顯示把手之立體圖。
圖6係顯示使清掃用物品之纖維層起毛之狀態的立體圖。
圖7(a)係將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中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沿寬度方向切斷的縱剖面圖[對應圖4(a)之圖]。
圖7(b)係將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中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沿寬度方向切斷的縱剖面圖[對應圖4(b)之圖]。
圖8係顯示圖7(a)及圖7(b)所示之清掃用物品中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的平面圖(對應圖3之圖)。
圖9係顯示其他形態之把手之立體圖。
圖10係顯示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之第3實施形態中安裝有把手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11係圖10所示之清掃用物品之分解立體圖。
圖12係顯示圖10所示之清掃用物品中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的平面圖。
圖13(a)係圖12所示之IVA-IVA剖面圖。
圖13(b)係圖12所示之IVB-IVB剖面圖。
圖13(c)係圖10所示之清掃用物品之分解剖面圖。
圖14係顯示第4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中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的平面圖(對應圖12之圖)。
圖15(a)係顯示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態樣中之第1帶狀構件的平面圖。
圖15(b)係沿圖15(a)所示之第1帶狀構件之寬度方向的縱剖面圖。
圖16(a)係顯示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態樣中之第1連續體的平面圖。
圖16(b)係沿圖16(a)所示之第1連續體之寬度方向的縱剖面圖。
圖17(a)係顯示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態樣中的第1連續體與第2連續體之連續體接合體的平面圖。
圖17(b)係沿圖17(a)所示之連續體接合體之寬度方向的縱剖面圖。
圖18(a)係顯示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態樣中之積層體的平面圖。
圖18(b)係沿圖18(a)所示之積層體之寬度方向的縱剖面圖。
圖19係模式性顯示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態樣全部內容的圖。
圖20(a)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之製造方法之一實施態樣而製造之清掃用物品的平面圖。
圖20(b)係沿圖20(a)所示之清掃用物品之寬度方向的縱剖面圖。
圖21係顯示把手插入部形成片與纖維層之接合形態之變形例的剖面圖[對應圖4(a)之圖]。
圖22(a)係顯示其他形態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的平面圖(對應圖12之圖)。
圖22(b)係沿其他形態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之長度方向的分解剖面圖。
以下,對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之較佳一實施形態之第1實施形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進行說明。
如圖1~圖4(b)所示,第1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10為整體縱長且具有扁平形狀,其於寬度方向上具有一對扁平筒狀之把手插入部15、 15。本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10,可將把手20上之一對插入部22、22(詳細於後述)分別插入並安裝於一對把手插入部15、15內。
再者,以下之說明中,所謂「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若未特別明確揭示,則分別係指把手插入部15之長度方向(插入方向)及寬度方向。
把手插入部15係以特定位置之中央連續密封線16A、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詳細於後述)將2片對置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13加以接合而形成。
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中之把手插入部15之上面及下面,分別設置有1層以上之含有纖維束之纖維層11。本實施形態中,於把手插入部15之上面及下面,分別設置有由第1纖維層11A及第2纖維層11B所形成之2層纖維層11。又,當進行第1纖維層11A及第2纖維層11B所共通之說明時,使用「纖維層11」表示。
第1纖維層11A係纖維層11中最靠近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側之纖維層,第2纖維層11B係第1纖維層11A之外側之纖維層。由此,於本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10中,形成有自上層向下層,按把手插入部15上面側之第2纖維層11B及第1纖維層11A、以及把手插入部15下面側之第1纖維層11A及第2纖維層11B之順序而積層的4層纖維層。
纖維層11係將纖維束以特定厚度進行配向而形成。纖維束大致配向於把手插入部15之寬度方向上。由此,第1纖維層11A及第2纖維層11B,以纖維之配向方向大致與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方向成正交之方式積層。各纖維層11之俯視形狀為大致矩形,且各自實質上形狀相同。
自塵埃之回攏性之觀點而言,構成纖維層11之纖維束之纖維長,較好的是30~150mm,更好的是50~120mm。本實施形態中,以纖維束(tow)之狀態來使用具有如此纖維長之纖維。該情形時,較好 的是使用周知之開纖裝置預先對纖維進行充分地開纖。
纖維之粗細並無特別限制,自塵埃之回攏性及防止損傷清掃對象面之觀點而言,較好的是0.1~200dtex,尤其好的是2~30dtex。
若使用捲縮纖維作為構成纖維層11之纖維,則塵埃之回攏性將進一步提高,故較好。作為捲縮纖維可使用二維捲縮或三維捲縮者。自提高塵埃之回攏性方面而言,捲縮率(JIS(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日本工業標準)L0208)較好的是5~50%,尤其好的是10~30%。捲縮率定義為如下,即拉伸纖維時之纖維長度A與原纖維長度B之差相對拉伸纖維時之纖維長度A的百分比,由此根據下式而進行計算。
捲縮率=(A-B)/A×100(%)
所謂原纖維長度B係指纖維於自然狀態下以直線連接纖維之兩端部之長度。所謂自然狀態係指將纖維之一端部固定於水平板上,藉由纖維之自重而下垂之狀態。所謂拉伸纖維時之纖維長度A係指將纖維拉伸至無捲縮為止時之最小荷重時之長度。
纖維之捲縮率如上所述,捲縮數較好的是每1cm 2~20個,更好的是每1cm 2~10個。捲縮數之測定方法依照JIS L1015 8.12.1。
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為大致矩形狀,且其等之長度方向與清掃用物品10之長度方向一致。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與纖維層11之長度大致相同。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寬度窄於纖維層11之寬度。
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於其長度方向上具有柔軟性,易於跟隨於清掃對象面。因此,接合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上之纖維層11,亦易於跟隨於清掃對象面,故使清掃用物品10對垃圾、塵埃等之捕捉效果提高。
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形成材料,可使用先前之清掃用物品所使用之不織布等纖維片,尤其好的是使用風吹型不織布或紡黏型不織 布。
纖維層11與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使其等之寬度方向中央部一致,且遍及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方向地接合。
詳細而言,第1纖維層11A係在寬度方向中央部藉由於長度方向上連續延伸之中央連續密封線16A而接合,且分別自中央連續密封線16A朝寬度方向外側離開之位置上藉由於長度方向上非連續延伸之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而接合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
又,第2纖維層11B係僅在寬度方向中央部藉由中央連續密封線16A而接合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
本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10中,位於其寬度方向中央部之中央連續密封線16A為連續直線狀,且跨越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方向之前後端部間而形成。再者,中央連續密封線16A之寬度方向位置亦可為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寬度方向中央部。
為了讓有助於清掃之纖維之前端遍及清掃用物品之整個表面,中央連續密封線16A之寬度方向位置,較好的是將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寬度方向分割為2:8~8:2之位置,更好的是將該寬度方向分割為4:6~6:4之位置。
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13中之至少一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為第1纖維層11A或第2纖維層11B沿把手插入部15之插入方向之長度的100%以上。自易於確認把手20之插入位置、易於進行插入操作等觀點而言,較好的是兩片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13皆長於第1纖維層11A或第2纖維層11B。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方向端部,較好的是自第1纖維層11A或第2纖維層11B之長度方向端部延伸出1~40mm,更好的是延伸出1~30mm。
又,如該清掃用物品10般,於握住把手20進行清掃之情形時,存在僅清掃用物品10之前端部變髒之傾向。考慮到該傾向,且自可有 效地使用清掃面之觀點而言,如下情形亦較為有效,即設置另一個插入口,以使把手20亦可自圖1所示之把手20之插入方向相反側,即圖1之右側插入。如下所述,本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10具有如此之形態。該情形時亦與上述相同,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方向端部,較好的是於另一個插入口側,亦自第1纖維層11A或第2纖維層11B之長度方向端部延伸出來。
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於自第1纖維層11A或第2纖維層11B延伸出之部分中,為提高安裝性,較好的是具有至少1mm以上之未接合部分。更好的是具有5mm以上之未接合部分。
於中央連續密封線16A之寬度方向外側,分別設置有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16B(圖3中,由虛線所包圍之部分)。
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係由在長度方向上隔開之2~100個點密封18之集合體所構成。構成集合體之點密封18之個數,更好的是2~50個。本實施形態中之點密封18為圓形熱密封。點密封18以長度方向位置一致之方式排列,且以於長度方向上等間隔排列之方式形成。自將把手20插入把手插入部15時不卡住之觀點而言,點密封18之長度方向間隔較好的是5~40mm。
中央連續密封線16A與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之寬度方向間隔W1(參照圖3),較好的是5~90mm,更好的是5~45mm。
上述寬度方向間隔W1係於對置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重疊之狀態下,沿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寬度方向測量形成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之點密封18之寬度方向內側部端與中央連續密封線16A之寬度方向外側部端之間的距離。本實施形態中,上述寬度方向間隔W1為把手插入部15之寬度。
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之密封總長度(假想將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之非連續部分填滿,視為連續線時之長度),較好的是第1纖維層 11A沿把手插入部15之長度的10%以上,更好的是該長度之15%以上。又,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之密封總長度,較好的是中央連續密封線16A沿把手插入部15插入方向之長度的10%以上,更好的是該長度之15%以上。
於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之在長度方向上鄰接之點密封18、18間的區域中,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與第1纖維層11A之間、以及對置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彼此之間並不接合(詳細於後述)。
再者,點密封18之形狀例如可為橢圓形、矩形等。點密封18之長度方向間隔亦可不為等間隔。
因此,第1纖維層11A於沿寬度方向之縱剖面視圖中,如圖4(a)所示,於中央連續密封線16A及2個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之3處接合,或者如圖4(b)所示,僅於中央連續密封線16A之1處接合。第2纖維層11B於沿寬度方向之縱剖面視圖中,如圖4(a)及圖4(b)所示,於任一剖面均為僅於中央連續密封線16A之1處接合。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中,第1纖維層11A及第2纖維層11B與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接合,係根據上述各個纖維層11A、11B而使用不同之接合(密封)方法。因此,纖維束(tow)起毛之狀態,即使於寬度方向中央部上之相同密封點(中央連續密封線16A)亦因上述各個纖維層11A、11B而不同。第1纖維層11A因第2纖維層11B之存在而抑制垂直豎起之傾向,且變為向斜上方豎起。另一方面,第2纖維層11B因第1纖維層11A緊靠於其,而助長垂直豎起之傾向(詳細於後述)。
該等效果亦可不藉由上述各個纖維層11A、11B使用不同之密封方法來實現,而是藉由單純地增加1層所使用之纖維束之量而實現。然而,該密封方法易於導致成本之增加。進而,纖維束接合(密封)之可靠性下降,易於經常產生纖維脫落。自避免該等不良情況之觀點而言,較好的是本實施形態中所列舉之根據上述各個纖維層11A、11B 而使用不同之接合(密封)方法。此處所謂之上述各個纖維層,可為將一個纖維層進行適當分割而成者,亦可為能於厚度方向上判別層者。
中央連續密封線16A及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可藉由熱密封、黏接劑之黏接等周知之接合方法而形成。當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由熱熔著性材料所構成之情形時,中央連續密封線16A及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亦可藉由熱熔著而形成。
扁平筒狀之一對把手插入部15、15,係藉由3條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中央連續密封線16A及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而將對置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13加以接合而形成。即,3條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中央連續密封線16A及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兼具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與纖維層11之接合密封部、及對置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13彼此之接合密封部。
把手插入部15,遍及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方向之前後端部間的全長而形成。把手插入部15、15,於未插入有把手20之狀態下,處於對置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13可抵接之狀態,但於插入有把手20之狀態下,對置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13被隔開,形成筒狀空間。
把手插入部15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方向之前後端部分別具有插入口。因此,把手20可自任一插入口插入把手插入部15內。
如圖5所示,把手20包括把持部21、以及自把持部21之前端分岔為兩支之一對插入部22、22。把持部21與插入部22成特定之角度。插入部22具有細長扁平板狀之形狀。因插入部22為如此之形狀,故插入部22具有可撓性。若插入部22具有可撓性,則於對具有曲面或凹凸之清掃對象面進行清掃之情形時,清掃用物品10將易於追隨清掃對象面,自提高塵埃之除去效率之觀點而言較為有利。
一對插入部22可分別插入清掃用物品10之一對把手插入部15 內。於插入部22、22之間,設置有長度短於插入部22之鉤部23。鉤部23之前端成特定之角度且朝向上方。鉤部23於插入部22插入把手插入部15內之狀態下,藉由與清掃用物品10上之切口19(詳細於後述)扣合,而使插入部22難以自清掃用物品10脫落。
把手20之形成材料,自成型加工性及可撓性之觀點而言,較好的是熱可塑性樹脂,具體而言,較好的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樹脂、以及丙烯酸樹脂等。
本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10係於將把手20上之一對插入部22、22分別插入並固定於一對把手插入部15、15內之狀態下進行清掃。
自把手20易於插入把手插入部15且清掃中難以自把手插入部15脫離之觀點而言,較好的是設把手插入部15之寬度與把手20之插入部22之寬度大致相同。於把手20之一對插入部22、22分別插入清掃用物品10之一對把手插入部15、15之狀態下,把手插入部15於其寬度方向上僅延伸相當於插入部22厚度之長度,並夾緊插入部22。
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方向之前後端部,分別於外側向長度方向中央部折疊,且所折疊之部分之寬度方向中央部藉由中央連續密封線16A而接合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
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方向之前後端部,設置有作為與把手20之鉤部23扣合之扣合機構之切口19。
切口19為日語片假名之「」字狀(字母「U」字狀),藉由鉤部23之扣合而自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方向內側向上方打開。當切口19與鉤部23扣合時,將限制把手20於把手插入部15之長度方向之動作、尤其是向長度方向外側之動作,故使所插入之把手20穩定地固定於清掃用物品10上。
切口19因形成於對置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13之兩方,故無 論將鉤部23配置於清掃用物品10之上面側或下面側中之任一者,均可使把手20插入並固定於把手插入部15。
又,本實施形態中,把手插入部15之長度為與纖維層11之長度(沿把手插入部15之插入方向之長度)大致相同之長度,但本發明中,考慮到安裝性等,亦存在如下較佳情形:設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長於纖維層11之長度,且設把手插入部15之長度長於纖維層11之長度(未圖示)。
如圖6所示,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亦可使各纖維層11之纖維起毛。於使各纖維層11之纖維整體起毛之情形時,清掃用物品10之整體形狀為大致圓柱狀,纖維層11之有效面積(對清掃對象物之接觸面積)增加,故其捕捉效果提高。為使纖維層11起毛,較好的是例如對纖維層11噴空氣,以使纖維束起毛。
根據以此方式所構成之本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10,纖維層11中最靠近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側之第1纖維層11,係在寬度方向中央部藉由於長度方向上連續延伸之中央連續密封線16A而接合,且分別自中央連續密封線16A朝寬度方向外側離開之位置上藉由於長度方向上非連續延伸之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而接合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
因此,藉由僅以中央連續密封線16A而接合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上之第1纖維層11A,而於清掃用物品10之寬度方向中央部之厚度方向內側形成由纖維束(tow)所構成之刷毛。然而,於該第1纖維層11A之厚度方向外側,存在僅以中央連續密封線16A而接合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上之第2纖維層11B,藉此阻礙第1纖維層11A垂直豎起。又,第1纖維層11A本身亦為纖維之集合體,且於厚度方向上靠近密封之纖維,自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觀察,存在垂直豎起之傾向。又,遠離密封之纖維,存在相應於其距離而以小於90度之角度豎起之 傾向。
另一方面,藉由中央連續密封線16A及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而接合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上之第1纖維層11A中,亦於清掃用物品10之寬度方向端部附近形成有刷毛。此處亦相同,各纖維因厚度方向之配置位置而具有不同之豎起傾向。遠離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纖維,因阻礙其垂直豎起之其他纖維較少、且阻礙其伏倒傾向之其他纖維較多等,而垂直豎起。另一方面,靠近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纖維存在伏下(伏倒)之傾向。因該等各纖維之豎起傾向之不同,故即使於清掃用物品10之寬度方向端部,亦以覆蓋密封附近之方式,形成由纖維束(tow)所構成之刷毛。
又,藉由僅以中央連續密封線16A而接合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上之第2纖維層11B,而於清掃用物品10之寬度方向中央部之厚度方向外側形成由纖維束(tow)所構成之刷毛。其係藉由位於該第2纖維層11B內側之僅以中央連續密封線16A而接合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上之第1纖維層11A,而阻礙第2纖維層11B從垂直狀態倒下。又,第2纖維層11B本身亦為纖維之集合體,且厚度方向上靠近密封之纖維,自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觀察,存在垂直豎起之傾向,且遠離密封之纖維,存在相應於其距離而以小於90度之角度豎起之傾向。如上所述,僅藉由各密封部分而形成之刷毛,可藉由複數個連續密封線而形成。然而,如此刷毛,存在如下傾向,即使用時、使用後等施加有荷重後,起毛狀態之纖維亦倒向與防止伏倒之纖維相同之方向,壓縮復原性不理想。
然而,如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於纖維之密封位置為複數個且形成有複數個圖案之刷毛之情形時,藉由各個刷毛支持起毛狀態之纖維之圖案不同,有效地使起毛狀態之纖維彼此支持,從而形成起毛方向不同之清掃用物品。該傾向,即使於使用時、使用後等施加有荷重 後,亦可有效地發揮作用,並表現出一定以上之壓縮復原性。藉由該效果,於該清掃用物品中,表面之刷毛覆蓋整個表面以有效地進行清掃操作。進而,藉由鼓風等,纖維成為豎起且彼此支持之形狀,如圖6所示,可成為以由纖維所形成之刷毛之前端覆蓋清掃用物品10整個外周的形態。
本實施形態中,將該等效果加以組合,於清掃時纖維層11之起毛性及纖維層11之壓縮復原性優良,且對清掃對象物凹凸面具有較高之跟隨性,清掃性能優良。
繼而,一面參照圖7(a)、圖7(b)及圖8,一面對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10進行說明。第2實施形態中,對未特別說明之處,可適當應用關於第1實施形態所進行之詳細說明。又,圖7(a)、圖7(b)及圖8中,對與圖1~圖6相同之構件附上相同符號。
如圖7(a)、圖7(b)及圖8所示,第2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10僅設置有一個把手插入部15。2片形狀相同之縱長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13,藉由遍及其長度方向之2個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16B而貼合,且形成筒狀之把手插入部15。如圖8所示,2個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16B(圖8中虛線所包圍之部分),係分別藉由使圓形熱密封之點密封18等間隔地並排排列於該片13、13之長度方向上而形成。設置於第2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上之線狀熱密封的中央連續密封線16A,使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與纖維層11接合,但並不使2片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13彼此接合。
本實施形態中,把手20之插入部之形狀,只要其寬度與把手插入部15之寬度大致相同,則可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分岔為2支,或如圖9所示,亦可為不分岔之一體化形狀。
根據第2實施形態,可獲得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效果。又,如圖9所示,當把手20之插入部係不分岔為2分支之一體化形狀時,可藉 由把手20而提高該插入部之剛性,故於清掃房屋等之角落、或牆壁與傢具間之縫隙等之情形時、或擦掉並除去牢牢地黏在清掃對象面上之垃圾之情形時,操作性提高。
繼而,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之第3實施形態。第3實施形態中並未特別說明之處,可適當應用關於第1實施形態所進行之詳細說明。
如圖10~圖13(c)所示,第3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10,整體為縱長且扁平形狀,於寬度方向上具備一對扁平筒狀之把手插入部15、15。本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10,可將圖5所示之把手20之一對插入部22、22分別插入並安裝於一對把手插入部15、15內。
又,以下說明中,所謂「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若無特別明確說明,分別係指把手插入部15之長度方向(插入方向)及寬度方向。
把手插入部15係將介於其上下纖維層11、11間之2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A、13B,以形成接合部16A、16B之方式接合於把手插入部15之長度方向兩側而形成。詳細而言,把手插入部15係將對置之2片第1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A、第2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B,以特定位置之中央連續密封線16A、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詳細於後述)加以接合而形成。
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把手插入部15之上面及下面,分別設置有1層以上之含有纖維束之纖維層11。本實施形態中,於把手插入部15之上面,設置有由第1纖維層11A及第2纖維層11B所形成之2層纖維層,並於把手插入部15之下面,設置有由第3纖維層11C及第4纖維層11D所形成之2層纖維層。
又,當進行第1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A及第2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B所共通之說明時,使用「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來表示。當進行 第1纖維層11A、第2纖維層11B、第3纖維層11C及第4纖維層11D所共通之說明時,使用「纖維層11」來表示。當進行第1纖維層11A及第3纖維層11C所共通之說明時,使用「內側纖維層11P」來表示。當進行第2纖維層11B及第4纖維層11D所共通之說明時,使用「外側纖維層11Q」來表示。
第1纖維層11A及第3纖維層11C,係纖維層11中最靠近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側之纖維層。第2纖維層11B及第4纖維層11D,分別為第1纖維層11A及第3纖維層11C之外側之纖維層。因此,本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10中,形成有自上層向下層,以第2纖維層11B、第1纖維層11A、第3纖維層11C、第4纖維層11D之順序而積層之4層纖維層。
自第1實施形態之4層纖維層與第3實施形態之4層纖維層之對比中可明顯看出:第1實施形態中之上層側第2纖維層11B、上層側第1纖維層11A、下層側第1纖維層11A及下層側第2纖維層11B,分別對應於第3實施形態之第2纖維層11B、第1纖維層11A、第3纖維層11C及第4纖維層11D。即,第3實施形態中,上述內側纖維層11P(第1纖維層11A、第3纖維層11C)對應於本發明中之「第1纖維層」,上述外側纖維層11Q(第2纖維層11B、第4纖維層11D)對應於本發明中之「第2纖維層」。
纖維層11係將纖維束以特定之厚度進行配向而形成。纖維束大致配向於把手插入部15之寬度方向上。因此,第1纖維層11A~第4纖維層11D,以纖維之配向方向與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方向大致正交之方式積層。各纖維層11之俯視形狀為大致矩形,且各自實質上為相同形狀。
又,亦較好的是,於上述纖維上塗有液態石蠟等油成分,以使其可保持微小塵埃等粒子狀物。液態石蠟以外之成分,可使用通常作為油劑而周知之矽酮、聚乙二醇、聚乙烯蠟等。進而,於該等成分中 添加界面活性劑,亦可有效提高吸水性、提高抗靜電能力等。
另一方面,使用白色以外之纖維,亦可有效地提高產品之外觀及提高附著髒污之易見性。
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為大致矩形狀,其等之長度方向與清掃用物品10之長度方向一致。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與纖維層11之長度大致相同。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寬度窄於纖維層11之寬度。換言之,於清掃用物品10之寬度方向上,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寬度方向長度短於由纖維束所形成之纖維層11之寬度方向長度。
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於其長度方向上具有柔軟性,易於跟隨於清掃對象面。因此,接合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上之纖維層11,亦易於跟隨於清掃對象面,故可提高清掃用物品10捕捉垃圾、塵埃等之效果。
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形成材料,可使用先前之清掃用物品所使用之不織布等纖維片,尤其好的是風吹型不織布或紡黏型不織布。又,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形成材料亦可使用不織布、薄膜、合成紙或此等之複合材料。
纖維層11與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使其等之寬度方向中央部一致後,遍及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方向地接合。
詳細而言,第1纖維層11A,係在寬度方向中央部藉由於長度方向上連續延伸之中央連續密封線16A而接合,且分別自中央連續密封線16A朝寬度方向外側離開之位置上藉由於長度方向上非連續延伸之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而接合於第1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A。同樣,第3纖維層11C,藉由中央連續密封線16A及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而接合於第2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B上。
又,第2纖維層11B及第4纖維層11D,係僅在寬度方向中央部藉由中央連續密封線16A而分別接合於第1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A及第2 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B。
本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10中,位於其寬度方向中央部之中央連續密封線16A為連續直線狀,且形成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方向之整個前後端部之間。又,中央連續密封線16A之寬度方向位置亦可為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寬度方向中央部。
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中之至少一方之長度,為纖維層沿把手插入部15插入方向之長度之100%以上。自易於確認把手20之插入位置、易於進行插入操作等觀點而言,較好的是第1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A及第2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B之兩方皆長於纖維層11。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方向端部,較好的是自纖維層11之長度方向端部延伸出1~40mm,更好的是延伸出1~30mm。
又,如該清掃用物品10般,於握住把手20進行清掃時,存在僅清掃用物品10之前端部變髒之傾向。考慮到該傾向,且自有效地使用清掃面之觀點而言,設置另一個插入口,以使把手20可自圖10所示之把手20之插入方向相反側、即圖10之右側有效地插入。本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10如下所述,具有如此形態。該情形時,亦與上述相同,較好的是,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方向端部,於另一個插入口側亦自纖維層11之長度方向端部延伸出。
較好的是,為提高安裝性,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於把手插入部15之端部即本實施形態中自纖維層11延伸出之部分,具有至少1mm以上之未接合部分。更好的是該未接合部分為5mm以上。
於中央連續密封線16A之寬度方向外側,分別設置有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16B(圖12中虛線所包圍之部分)。
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係由在長度方向上隔開之2~100個點密封18之集合體而構成。構成集合體之點密封18之個數,更好的是2~50個。本實施形態之點密封18由圓形熱密封所形成。點密封18以使長度 方向位置一致之方式進行排列,且等間隔地並排形成於長度方向上。點密封18之長度方向間隔,自將把手20插入把手插入部15時不卡住之觀點而言,較好的是5~40mm。
中央連續密封線16A與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之寬度方向間隔W1(參照圖12),較好的是5~90mm,更好的是5~45mm。
上述寬度方向間隔W1,係於對置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A、13B重疊之狀態下,沿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寬度方向測量形成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之點密封18之寬度方向內側部端與中央連續密封線16A之寬度方向外側部端之間的距離。本實施形態中,上述寬度方向間隔W1為把手插入部15之寬度。
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之密封總長度(假想將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之非連續部分填滿,視為連續線時之長度),較好的是內側纖維層11P沿把手插入部15之長度之10%以上,更好的是該長度之15%以上。又,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之密封總長度,較好的是中央連續密封線16A沿把手插入部15之插入方向之長度的10%以上,更好的是15%以上。
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於長度方向上鄰接之點密封18、18間的區域中,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與內側纖維層11P之間、及對置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A、13B之間並未接合(詳細於後述)。
又,點密封18之形狀可為例如橢圓形、矩形等。點密封18之長度方向間隔亦可不為等間隔。
因此,內側纖維層11P於沿寬度方向之縱剖面視圖中,如圖13(a)所示,於中央連續密封線16A及2個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之3處接合,或如圖13(b)所示,僅於中央連續密封線16A之1處接合。外側纖維層11Q,於沿寬度方向之縱剖面視圖中,如圖13(a)及圖13(b)所示,於任一剖面中均僅於中央連續密封線16A之1處接合。
再者,圖13(a)及圖13(b)中,省略第3纖維層11C及第4纖維層11D之圖示。
又,較好的是,如圖13(c)所示,纖維層11之寬度方向端部,自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寬度方向端部延伸出。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較好的是於寬度方向上,至少於單側較內側纖維層11P短1~20mm,更好的是短2~15mm。
第3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因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寬度方向長度短於在清掃用物品之寬度方向上形成上述纖維層11之纖維束的寬度方向長度,故清掃用物品10之表面上僅存在有由該纖維束所形成之纖維層11。進而,因纖維層11之密封位置為複數個,並且形成有複數個圖案之刷毛且該刷毛之起毛方向不同,故藉由鼓風等,而使纖維成為易於豎起且彼此支持之形狀。因此,如圖6所示,可成為以由纖維所形成之刷毛之前端覆蓋清掃用物品10整個外周的形態。此時,較好的是,使纖維層11起毛為大致圓筒狀,並以遮蓋中央連續密封線16A之方式覆蓋清掃用物品10之整個表面。
為形成圖6所示之大致圓柱狀之纖維層11之起毛形態,較好的是使用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之起毛方法。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之起毛方法係如下方法:對清掃用物品10之含有纖維束之纖維層11進行開纖,且以覆蓋中央連續密封線16A之方式使纖維層11於3維方向上無規則地起毛並成為大致圓柱狀,其中,上述清掃用物品10具備扁平筒狀之把手插入部15及藉由中央連續密封線16A而分別接合於把手插入部15之上下之含有纖維束的纖維層11,且可將把手20插入並安裝於把手插入部15內。作為纖維層11之開纖方法,可使用例如噴出空氣之方法。
中央連續密封線16A及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可藉由熱密封、黏接劑之黏接等周知之接合方法而形成。當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由熱熔著性材料所構成之情形時,中央連續密封線16A及側部非連續密封 部16B亦可藉由熱熔著而形成。
扁平筒狀之一對把手插入部15、15係藉由3條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中央連續密封線16A及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而將對置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A、13B加以接合而形成。即,3條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中央連續密封線16A及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兼具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與纖維層11之接合密封部、以及對置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A、13B彼此之接合密封部。
把手插入部15,跨越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方向之前後端部間的全長而形成。把手插入部15、15,於未插入有把手20之狀態下,處於對置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A、13B可抵接之狀態,於插入有把手20之狀態下,對置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A、13B被隔開,且形成筒狀空間。
把手插入部15,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方向之前後端部分別具有插入口。因此,把手20可自任一插入口插入把手插入部15內。
本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10,可於將圖5所示之把手20之一對插入部22、22分別插入並固定於一對把手插入部15、15內之狀態下進行清掃。
把手插入部15之寬度,自把手20易於進入把手插入部15且進行清掃時難以自把手插入部15脫離之觀點而言,較好的是與把手20之插入部22之寬度大致相同。於把手20之一對插入部22、22分別插入清掃用物品10之一對把手插入部15、15內之狀態下,把手插入部15於其寬度方向上僅延伸相當於插入部22厚度之長度,且夾緊插入部22。
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方向之前後端部,分別於內側向長度方向中央部折疊,且所折疊之部分之寬度方向中央部藉由中央連續密封線16A而接合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上。
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方向之前後端部上,設置有作為與把手20之鉤部23扣合之扣合機構(可與把手20扣合之部分)之切口19。
切口19為日語片假名「」字狀(字母「U」字狀),且藉由鉤部23之扣合而自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方向內側向上方打開。當使切口19與鉤部23扣合時,可限制把手20於把手插入部15之長度方向之動作、尤其是向長度方向外側之動作,故可使所插入之把手20穩定地固定於清掃用物品10上。
切口19形成於對置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A、13B之兩方,故無論將鉤部23配置於清掃用物品10之上面側或下面側中之任一者,均可將把手20插入並固定於把手插入部15內。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把手插入部15之長度為與纖維層11之長度(沿把手插入部15之插入方向之長度)大致相同的長度,但本發明中,亦有時考慮到安裝性等,較好的是設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長度長於纖維層11之長度,且設把手插入部15之長度長於纖維層11之長度(未圖示)。
進而,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端部,為了安裝時易於對把手20用力,又,防止用力時之破斷,較好的是藉由已知之補強方法而進行補強。本實施形態中,使2片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端部於把手插入部15折疊而一體化,以此提高片破斷強度。
作為提高片破斷強度之構成,另外存在以下構成。作為第1例,可列舉如下構成,即,2片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由熱熔融性纖維而形成,且於其端部將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熔融薄膜化而提高片破斷強度。作為第2例,可列舉如下構成,即,使2片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端部與其他片材料接合而提高片破斷強度。
進而如上所述,形成作為與把手20扣合之扣合機構之切口19之 情形時,較好的是藉由上述補強方法等僅對其周邊進行補強。
根據以此方式而構成之第3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10,纖維層11中最靠近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側之內側纖維層11P,係在寬度方向中央部藉由於長度方向上連續延伸之中央連續密封線16A而接合,且分別在自中央連續密封線16A朝寬度方向外側離開之位置上藉由於長度方向非連續延伸之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而接合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上。
因此,藉由僅以中央連續密封線16A而接合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上之內側纖維層11P,而使由纖維束(tow)所形成之刷毛形成於清掃用物品10寬度方向中央部之厚度方向內側。
另一方面,於以中央連續密封線16A及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而接合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上之內側纖維層11P中,亦於清掃用物品10之寬度方向端部附近形成有刷毛。
又,藉由僅以中央連續密封線16A而接合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上之外側纖維層11Q,而使由纖維束(tow)所形成之刷毛形成於清掃用物品10寬度方向中央部之厚度方向外側。
如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般,於纖維之密封位置為複數個,且形成有複數個圖案之刷毛之情形時,藉由各刷毛而使支持起毛狀態之纖維之圖案不同,且有效地使起毛狀態之纖維彼此支持,從而形成起毛方向不同之清掃用物品。該傾向即使於使用時、使用後等施加有荷重後亦可有效地發揮作用,且表現出超出一定之壓縮復原性。藉由該效果,該清掃用物品中,表面之刷毛覆蓋清掃用物品10之全表面以有效地進行清掃操作。進而,可藉由鼓風等,使纖維成為豎起並彼此支持之形狀,如圖6所示,成為以由纖維所形成之刷毛之前端覆蓋清掃用物品10整個外周之形態。此時,較好的是以遮蓋中央連續密封線16A之方式,藉由刷毛之前端而覆蓋清掃用物品10之整個表面。
本實施形態中,將該等效果組合,於進行清掃時纖維層11之起毛性及纖維層11之壓縮復原性優良,且對清掃對象物之凹凸面具有較高跟隨性,清掃性能優良。
進而,因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於清掃用物品之寬度方向上短於形成纖維層11之纖維束,故於清掃用物品之表面僅存在由該纖維束所形成之纖維層11。藉此,可使纖維束更有效地發揮功能,且提高清掃性能。例如,對清掃對象物之表面之跟隨性較高,且對凹凸部分之清掃性優良。進而,亦可對須精細(慎重、細緻)處理之清掃對象物進行清掃。
繼而,一面參照圖14對本發明第4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10進行說明。第4實施形態中,並未特別說明之處,可適當地應用與第3實施形態相關之詳細說明。又,圖14中,對於與圖10~圖13(c)、圖5及圖6相同之構件賦予相同符號。
第4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10,如圖14所示,僅設置有一個把手插入部15。將2片形狀相同之縱長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A、13B,以遍及其長度方向之2個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16B進行貼合,形成筒狀之把手插入部15。2個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16B(圖14中由虛線所包圍之部分),如圖14所示,係藉由圓形熱密封所形成之點密封18,於該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A、13B之長度方向上等間隔並列排列而形成。設置於第4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中之線狀熱密封所形成的中央連續密封線16A,使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與纖維層11接合,但並不使2片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A、13B彼此接合。
本實施形態中,把手20之插入部之形狀,只要其寬度為與把手插入部15大致相同之寬度,則如圖5所示,可分岔為2支,或亦可如圖9所示,為不分岔之一體化形狀。
根據第4實施形態,可獲得與第3實施形態相同之效果。又,如 圖9所示,於把手20之插入部為並不分岔之一體化形狀時,因藉由把手20而使該插入部之剛性提高,故清掃房屋等之角落、或牆壁與傢具之間之間隙等的情形時,或擦掉並除去牢牢地黏在清掃對象面上之垃圾之情形時,操作性提高。
繼而,一面參照圖15(a)~圖20(b),一面以製造上述圖14所示之第4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10的情形為例,對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之製造方法的一實施態樣進行說明。又,圖19中,因第2連續體32B側之製造步驟與第1連續體32A側之製造步驟實質上相同,故省略圖示。
本實施態樣之製造方法中,經過下述(1)~(5)之步驟而製造清掃用物品10。
(1)第1連續體及第2連續體之製造步驟。
(2)將第1連續體與第2連續體加以重疊並固定,進而將含有連續纖維束之第2纖維層及第4纖維層分別重疊並固定於第1連續體與第2連續體之上,而形成積層體之積層體的製造步驟。
(3)將積層體切斷而獲得各個清掃用物品之步驟。
(4)自清掃用物品之第1帶狀構件及第2帶狀構件,以殘留由一對間斷導引線所夾持之中央部分之方式,切去連設於該中央部分之外側部之步驟。
(5)以於3維方向上無規則地起毛之方式對清掃用物品之纖維層進行開纖的步驟。
(1)第1連續體及第2連續體之製造步驟
再者,僅說明第1連續體32A,而省略第2連續體32B之說明,但第2連續體32B亦以與第1連續體32A相同之方式進行製造。
如圖15(a)~圖16(b)及圖19所示,本步驟係將含有連續纖維束之第1纖維層11A、與含有連續不織布之第1帶狀構件31A加以重疊,並藉由中央連續密封線16A而固定,製造第1連續體32A者,通常,該步驟 於將含有連續纖維束之第2纖維層11B加以重疊並固定而製造積層體34之步驟(2)之前進行。
如圖19所示,本步驟中,將含有連續不織布之第1帶狀構件31A展開之後,如圖15(a)及圖15(b)所示,將第1帶狀構件31A之長度方向兩端部折疊後進行接合,對第1帶狀構件31A實施點線(間斷導引線)加工,而形成間斷導引線41。間斷導引線41間歇性形成於第1帶狀構件31A之整個長度方向。其結果,將第1帶狀構件31A區分為由一對間斷導引線41所夾持之中央部分42、及經由間斷導引線41連設於中央部分42之外側部43。進而,如圖16(a)、圖16(b)及圖19所示,將含有連續纖維束之第1纖維層11A供給至第1帶狀構件31A之上(外面側),並藉由中央連續密封線16A接合第1帶狀構件31A與第1纖維層11A,由此形成第1連續體32A。中央連續密封線16A間歇性形成於第1纖維層11A之整個長度方向。
如此,於配置第1纖維層11A之前,於第1帶狀構件31A上形成點線(間斷導引線)41,藉此於進行(4)「自第1帶狀構件31A,以殘留一對間斷導引線41所夾持之中央部分42之方式,切去經由該間斷導引線41連設於該中央部分42上之外側部43之步驟」時,可不破壞纖維層11地,使第1帶狀構件31A易於破斷。
(2)將第1連續體與第2連續體加以重疊並固定,進而將含有連續纖維束之第2纖維層及第4纖維層分別重疊並固定於第1連續體與第2連續體之上,而形成積層體之積層體的製造步驟
本步驟中,如圖17(a)~圖19所示,將第1連續體32A與第2連續體32B加以重疊並固定,進而將含有纖維束之第2纖維層11B及第4纖維層11D分別重疊並固定於其上而製造積層體34。
本實施態樣中,如圖17(a)、圖17(b)及圖19所示,供給第1連續體32A與第2連續體32B並使其等疊合,且藉由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將 其等固定,由此形成連續體接合體33。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間歇性形成於第1纖維層11A及第3纖維層11C之整個長度方向上。又,為確保把手插入部15之插入口,較好的是使把手插入部15附近之點狀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擴大其間隔而形成。
進而,如18(a)、圖18(b)及圖19所示,將含有連續纖維束之第2纖維層11B重疊於第1連續體32A之上,並藉由中央連續密封線16A而固定,又,將第4纖維層11D重疊於第2連續體32B之上,並藉由中央連續密封線16A而固定。該等固定係藉由熱密封、超音波密封等周知之接合方法以無法剝離之方式而進行。再者,該等固定,既可為多點、格子狀、螺旋狀等局部接合,又,亦可為熱熔接合。藉此,獲得於寬度方向上間歇性形成有連續之第1纖維層11A及第3纖維層11C、與連續之第2纖維層11B及第4纖維層11D之積層體34。
(3)將積層體切斷而獲得各個清掃用物品之步驟
本步驟中,如圖19所示,將積層體34切斷而獲得各個清掃用物品35。再者,清掃用物品35係指未完成狀態之清掃用物品。
(4)自清掃用物品中之第1帶狀構件及第2帶狀構件,以殘留一對間斷導引線所夾持之中央部分之方式,將連設於該中央部分之外側部切除之步驟
本步驟中,如圖18(a)、圖18(b)及圖20(a)、圖20(b)所示,對於切斷之各個清掃用物品35,使用預先形成之一對間斷導引線41,以殘留該間斷導引線41所夾持之中央部分42之方式,分別自第1帶狀構件31A及第2帶狀構件31B切去連設於該中央部分42之外側部43,以此獲得清掃用物品10。切去外側部43後之中央部分42,成為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又,對置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A、13B之間成為把手插入部15。
(5)以於3維方向上無規則地起毛之方式對清掃用物品之纖維層進 行開纖之步驟
本步驟係製造步驟之最終階段,本步驟中,對以殘留間斷導引線41所夾持之中央部分42之方式切去外側部43之清掃用物品10的纖維層11,進行鼓風以使纖維層11開纖並起毛。藉此,如圖6所示,獲得成為如下形態之清掃用物品10,即以覆蓋中央連續密封線16A之方式,以由纖維所形成之刷毛之前端覆蓋清掃用物品10整個外周。
可以如此之方式有效率地製造清掃用物品10。
本實施態樣之製造方法中,較好的是進而具有下述步驟(6)。
(6)將第1帶狀構件31A及/或第2帶狀構件31B之中央部分42中之至少間斷導引線41附近補強之步驟
本步驟係於將中央連續密封線16A間歇性形成於第1連續體32A及第2連續體32B上之步驟之前,且於將間斷導引線41間歇性形成於第1連續體32A及第2連續體32B上之步驟之前、後或中途而進行。即,本步驟可於間歇性形成間斷導引線41之步驟之前、後或中途中之任一者進行,但若形成中央連續密封線16A,則將因第1纖維層11A及第3纖維層11C而遮蔽間斷導引線41,故必須於間歇性形成中央連續密封線16A之步驟之前進行。
本步驟中,可將第1帶狀構件31A及第2帶狀構件31B之兩方或僅任一方補強。只要對中央部分42中之至少間斷導引線41附近進行補強即可,所補強之區域宜位於間斷導引線41之寬度方向內側。更好的是對包含間斷導引線41在內之寬度為3~20mm之區域進行補強。
作為對第1帶狀構件31A及第2帶狀構件31B進行補強之方法,可列舉例如使帶狀構件本身熔融薄膜化之方法、將熱熔系黏接劑等黏接劑塗佈於帶狀構件上之方法。該等熔融薄膜化、黏接劑之塗佈等,可對第1帶狀構件31A及第2帶狀構件31B之兩方實施(該情形時,較好的是接合兩構件),亦可僅對任一方實施。
經過本步驟而製造之清掃用物品中,因將第1帶狀構件31A及/或第2帶狀構件31B之中央部分42中之間斷導引線41附近補強,故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之寬度方向端部之撥出力提高。
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並不限制於上述實施形態,於不脫離本發明主旨之範圍內,可進行適當變更。
纖維層11亦可於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上僅設置有1層(即,僅第1纖維層)。纖維層11亦可設置有3層以上。
把手插入部15亦可將於寬度方向上折疊之1片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在特定位置上加以接合而形成。換言之,把手插入部15亦可將介於其上下纖維層11、11間之1個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以於把手插入部15之長度方向兩側形成有接合部之方式加以接合而形成。
構成一對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16B之點密封18、18,可於長度方向上位置錯開而排列。如此形態中,如圖21所示,第1纖維層11A,於沿寬度方向之縱剖面視圖中,亦具有於中央連續密封線16A及一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點密封18)之2處接合之剖面形狀。
側部非連續密封部16B可僅設置於自中央連續密封線16A離開至寬度方向外側之一側之位置上。
只要可插入把手20上之插入部22,於1個清掃用物品10上設置3個以上把手插入部15亦可。對把手20之形態亦無限制。
又,2片把手插入部形成片13A、13B,如圖22(a)及圖22(b)所示,可以使把手插入部15之端邊位置錯開之方式進行接合。
又,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之起毛方法及清掃用物品之製造方法,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態樣,於不脫離本發明主旨之範圍內,可進行適當之變更。
例如,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之製造方法,亦可適用於製造如第3實施形態之清掃用物品般具有2個把手插入部15之清掃用物品,又, 亦可適用於製造具有3個以上把手插入部15之清掃用物品。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因清掃時纖維層之起毛性及纖維層之壓縮復原性優良,對清掃對象物之凹凸面之跟隨性較高,且有助於清掃之纖維之前端覆蓋清掃用物品的整個表面,故清掃性能優良。進而充分考慮到便利性,於狹小間隙等之清掃時,兩面亦可同時進行清掃。
又,根據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之起毛方法,可使清掃用物品之纖維層有效率地起毛。
又,根據本發明之清掃用物品之製造方法,可有效率地製造清掃用物品。
10‧‧‧清掃用物品
11A‧‧‧第1纖維層
11B‧‧‧第2纖維層
13‧‧‧把手插入部形成片
15‧‧‧把手插入部
16A‧‧‧中央連續密封線
16B‧‧‧側部非連續密封部
18‧‧‧點密封

Claims (10)

  1. 一種清掃用物品,其係具有扁平筒狀之把手插入部,且可將把手插入並安裝於該把手插入部內者;於上述把手插入部之上下分別具備有含有纖維束之纖維層;上述把手插入部係將介於其上下之上述纖維層間之1個或2個之構件,以於該把手插入部之寬度方向兩側沿該把手插入部之長度方向形成接合部之方式進行接合而形成;構成上述纖維層之上述纖維束係大致沿上述把手插入部之寬度方向配向,且於上述清掃用物品之寬度方向上,形成上述把手插入部之上述構件之寬度方向之長度係比含有上述纖維束之上述纖維層之各個的長度更短。
  2.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物品,其中上述把手插入部,係將介於其上下之上述纖維層間之2個構件,以於該把手插入部之寬度方向兩側沿該把手插入部之長度方向形成接合部之方式進行接合而形成。
  3.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物品,其中上述把手插入部,係將介於其上下之上述纖維層間之1個構件,以於該把手插入部之寬度方向兩側沿該把手插入部之長度方向形成接合部之方式進行接合而形成;上述1個構件係被折疊而進行接合。
  4. 如請求項2之清掃用物品,其中上述2個構件為2片片材,該2片片材於上述把手插入部之端部具有未接合之部分。
  5. 如請求項4之清掃用物品,其中上述2片片材係以使上述把手插入部之端邊位置錯開之方式進行接合。
  6. 如請求項4之清掃用物品,其中上述2片片材之上述端部係於上 述把手插入部折疊而一體化,而提高片材之破斷強度。
  7. 如請求項4之清掃用物品,其中上述2片片材係由熱熔融性纖維形成,且其上述端部係將該等片材熔融薄膜化,而提高片材之破斷強度。
  8. 如請求項4之清掃用物品,其中上述2片片材之上述端部接合有其他片材材料,而提高片材之破斷強度。
  9. 如請求項4之清掃用物品,其中上述2片片材之上述端部具有可與上述把手卡合之部分。
  10. 如請求項1之清掃用物品,其中對上述把手插入部之上下之上述纖維層進行起毛,而使清掃用物品之整個外周之表面被經起毛成為大致圓柱狀之纖維之前端所覆蓋。
TW103116894A 2006-03-09 2006-11-21 Cleaning items TWI6242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64304A JP4859490B2 (ja) 2006-03-09 2006-03-09 清掃用物品
JP2006153163 2006-06-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1526A true TW201431526A (zh) 2014-08-16
TWI624242B TWI624242B (zh) 2018-05-21

Family

ID=3847469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43050A TWI457106B (zh) 2006-03-09 2006-11-21 Cleaning items
TW103116894A TWI624242B (zh) 2006-03-09 2006-11-21 Cleaning items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43050A TWI457106B (zh) 2006-03-09 2006-11-21 Cleaning items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151402B2 (zh)
EP (1) EP1992268B1 (zh)
KR (1) KR101278069B1 (zh)
AU (1) AU2006337055B2 (zh)
CA (1) CA2638459C (zh)
ES (1) ES2397856T3 (zh)
TW (2) TWI457106B (zh)
WO (1) WO20071022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31971B2 (en) * 2005-01-28 2015-01-13 S.C. Johnson & Son, Inc. Cleaning pad impregnated with a volatile liquid for improved dust adhesion
US9833118B2 (en) 2006-08-07 2017-12-0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Floor cleaning article having strips with differential bond pattern
US10617273B2 (en) 2006-08-07 2020-04-1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Floor cleaning article having strips and an absorbent core
US8161594B2 (en) 2007-07-02 2012-04-2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lural sided cleaning implement
CA2721340C (en) * 2008-04-16 2016-01-12 Kao Corporation Cleaning sheet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8291542B2 (en) * 2009-04-17 2012-10-23 Tietex International Ltd. Stitch bonded multi-surface foam cleaning pad
JP5427628B2 (ja) * 2010-02-03 2014-02-2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用具、清掃体
US10952587B2 (en) 2010-04-16 2021-03-23 Unger Marketing International, Llc Dusting devices
TWI583340B (zh) * 2011-06-29 2017-05-21 Kikuo Yamada A hair raising device for the cleaning unit of the cleaning tool, and a cleaning method of the cleaning unit of the cleaning tool
JP5912503B2 (ja) * 2011-11-15 2016-04-27 山田 菊夫 清掃部材、清掃具、及び清掃部材の折り畳み構造体
US8931132B2 (en) * 2012-03-09 2015-01-13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leaning article with differential overlap between sheet and tow fibers
US9198553B2 (en) * 2012-03-09 2015-12-0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leaning article with upstanding elastic panel
MX352044B (es) * 2012-06-18 2017-11-07 Johnson & Son Inc S C Herramienta de limpieza.
WO2014104325A1 (ja) 2012-12-29 2014-07-0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部材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清掃部材を製造するシステム
JP6057707B2 (ja) 2012-12-29 2017-01-1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開繊された繊維束の製造方法、清掃部材の製造方法、繊維束の開繊装置、及び清掃部材の製造システム
US20140187406A1 (en) 2012-12-29 2014-07-03 Unicharm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oducing cleaning member
JP6047401B2 (ja) 2012-12-29 2016-12-2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開繊された繊維束の製造方法、清掃部材の製造方法、繊維束の開繊装置、及び清掃部材の製造システム
JP6047400B2 (ja) 2012-12-29 2016-12-2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部材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6073128B2 (ja) 2012-12-29 2017-02-0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切断装置及び切断装置を用いた清掃部材の製造方法
US20140182767A1 (en) 2012-12-29 2014-07-03 Unicharm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oducing cleaning member
JP6080550B2 (ja) 2012-12-29 2017-02-1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帯状シートにシールを施す融着装置
JP6103945B2 (ja) 2013-01-10 2017-03-2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積み重ね装置及びウェブ部材を製造する方法
JP6141023B2 (ja) 2013-01-10 2017-06-0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トウを含むウエブ部材の製造方法
JP6323980B2 (ja) 2013-02-07 2018-05-1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具
JP6133612B2 (ja) * 2013-02-07 2017-05-2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具
JP6126398B2 (ja) 2013-02-07 2017-05-1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具
JP6228366B2 (ja) * 2013-02-07 2017-11-0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具
US9849638B2 (en) * 2013-02-08 2017-12-2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fluffing a cleaning implement
WO2014123771A2 (en) * 2013-02-08 2014-08-1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Kit for fluffing a cleaning article
EP2954822B1 (en) * 2013-02-08 2019-07-31 Unicharm Corporation Production method and production apparatus for cleaning implement
US9204777B2 (en) * 2013-06-20 2015-12-08 Ez Products Of South Florida, L.L.C. Duster with interior sleeve
USD709659S1 (en) * 2013-06-20 2014-07-22 Ez Products Of South Florida, L.L.C. Duster with interior sleeve
US10251526B2 (en) * 2014-11-28 2019-04-09 Unichar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compression-bonding portion to continuous body of web member with fiber bundle
JP5768204B1 (ja) * 2014-11-28 2015-08-2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繊維束を有したウエブ部材の連続体への圧着部の形成方法、及び形成装置
WO2016161234A1 (en) 2015-04-02 2016-10-0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Floor cleaning article having strips and an absorbent core
WO2016161235A1 (en) 2015-04-02 2016-10-06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Floor cleaning article having strips with differential bond pattern
EP3078316B1 (en) 2015-04-09 2019-11-20 The Procter and Gamble Company Cleaning article having discrete seal bonds
US11229343B2 (en) 2015-06-30 2022-01-2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leaning article having multi-layer gather strip element
USD787836S1 (en) * 2016-10-26 2017-05-30 Pil Hee LEE Brush attachable dust remover
US10694915B2 (en) 2017-04-06 2020-06-30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Sheet with tow fiber and movable strips
US11950737B2 (en) 2017-09-11 2024-04-09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leaning article with irregularly spaced tow tufts
US11253128B2 (en) 2017-09-11 2022-02-22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leaning article with differential pitch tow tufts
US10730081B2 (en) 2017-09-11 2020-08-0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a cleaning article having cutouts
US11045061B2 (en) 2017-09-11 2021-06-29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a tufted laminated cleaning article
EP3453303B1 (en) 2017-09-11 2022-08-3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a cleaning article having cutouts
US10722091B2 (en) 2017-10-06 2020-07-28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leaning article with preferentially coated tow fibers
US10653286B2 (en) 2017-10-06 2020-05-19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leaning article with preferential coating
US11375867B2 (en) 2018-04-03 2022-07-0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leaning article with differential sized tow tufts
US11903542B2 (en) 2018-04-03 2024-02-20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leaning article with double bonded tow tufts
US20190298141A1 (en) 2018-04-03 2019-10-03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leaning article with irregularly spaced tow tufts
USD953674S1 (en) * 2018-11-05 2022-05-31 The Original California Car Duster Company Handle of a dusting tool
CN115335499A (zh) 2020-04-10 2022-11-11 宝洁公司 具有流变固体组合物的清洁工具
US20210315434A1 (en) 2020-04-10 2021-10-1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leaning article with preferential rheological solid composition
CA3192796A1 (en) 2020-10-16 2022-04-21 Srinivas Krishnaswamy Mirle Cleaning article with preferential coating
US11833237B2 (en) 2021-03-09 2023-12-0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for enhancing scalp active deposi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3650A (en) 1886-01-05 Geqege w
US534839A (en) 1895-02-26 Feedeick nelsen
US597158A (en) 1898-01-11 John p
US810708A (en) 1905-08-24 1906-01-23 Samuel H Brister Brush.
US974922A (en) 1910-02-19 1910-11-08 James Barton Rose Brush.
US975862A (en) 1910-04-18 1910-11-15 Louis George Hatosy Jr Glass-cleaner.
US1416480A (en) 1918-01-18 1922-05-16 Pioneer Mfg Company Duster
US1375102A (en) 1920-06-26 1921-04-19 Turbine Auto Washer Company Washing and scrubbing brush
US1437145A (en) * 1921-07-21 1922-11-28 Theodore G Johnson Duster
US1637595A (en) 1924-12-18 1927-08-02 Sturgis Mop Company Mop
US2062065A (en) * 1934-10-19 1936-11-24 Mary M Miley Cleaning implement for pianos or the like
US2151425A (en) 1935-08-02 1939-03-21 Ella L Gregory Mop
US2172479A (en) 1935-12-07 1939-09-12 Albert C Mcmillen Duster
US2816313A (en) 1951-03-10 1957-12-17 Personal Products Corp Disposable cleaning swab and holder therefor
US2998614A (en) 1958-02-10 1961-09-05 Personal Products Corp Holder for a disposable cleaning swab
US3066344A (en) 1959-02-27 1962-12-04 Borras Jose Garcia Dust removers
JPS5121542Y1 (zh) * 1967-06-07 1976-06-04
JPS4830851B1 (zh) * 1968-07-23 1973-09-25
JPS4830851A (zh) 1971-08-24 1973-04-23
FR2196142B3 (zh) 1972-08-15 1976-07-23 Johnson & Johnson
JPS5121542A (ja) 1974-08-16 1976-02-20 Kubota Ltd Kannaimenyosetsusochi
US4099289A (en) 1977-03-07 1978-07-11 James B. Manning Tool having removable cleaning element
JPS5551413Y2 (zh) 1978-09-22 1980-11-29
JPS5545980A (en) 1978-09-29 1980-03-31 Natl House Ind Co Ltd Groundsill mounting method
JPS6026537B2 (ja) 1981-03-25 1985-06-24 ユニ・チヤ−ム株式会社 衛生用品
USD294073S (en) 1985-12-20 1988-02-02 Lin C Duster or similar article
JPH0436790Y2 (zh) * 1989-05-25 1992-08-31
JPH0610938Y2 (ja) 1989-10-05 1994-03-23 株式会社テラモト モップ取付具
USD320878S (en) 1990-02-14 1991-10-15 Maxine Linder Mop head
USD353489S (en) 1992-02-14 1994-12-20 Hurwitz Joseph B Combined brush and sponge applicator
USD350029S (en) 1992-10-19 1994-08-30 Rubbermaid Incorporated Brush handle
JPH06294167A (ja) 1993-04-06 1994-10-21 Jsp Corp 型枠兼用断熱ボード
USD353940S (en) 1993-09-07 1995-01-03 Empire Brushes, Inc. Sponge brush
DE59409385D1 (de) 1993-09-16 2000-07-06 Ciba Sc Holding Ag Vinyletherverbindungen mit zusätzlichen von Vinylethergruppen verschiedenen funktionellen Gruppen und deren Verwendung zur Formulierung härtbarer Zusammensetzungen
AU713841B2 (en) 1995-08-01 1999-12-09 Kao Corporation Cleaning cloth and cleaning apparatus
JP3208306B2 (ja) 1995-11-17 2001-09-1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拭き取り用具
JPH10248781A (ja) 1997-03-11 1998-09-22 Yoko Sukegawa 手を挿入して作業する雑巾
JP3043196U (ja) 1997-05-08 1997-11-11 株式会社ソフト九九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清掃具
JPH1147059A (ja) 1997-07-31 1999-02-23 Lion Corp 掃除具
USD435948S1 (en) 1997-10-10 2001-01-02 Beverly Long Narrow spaces duster
JP3053594U (ja) 1998-04-27 1998-11-04 株式会社エンゼルモップ モップ
JP3668633B2 (ja) * 1999-03-04 2005-07-0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用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43753B2 (ja) 1999-04-13 2007-07-1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の汚れ拭き取り用具の製造方法
JP3744768B2 (ja) 2000-03-29 2006-02-1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排泄物処理用の使い捨て着用物品
CN100589746C (zh) * 2000-07-10 2010-02-17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清扫物品
JP4050035B2 (ja) * 2000-10-27 2008-02-2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ハンディモップ
IL152340A (en) 2001-02-23 2007-12-03 Yoshinori Tanaka Cleaning accessory
JP4132730B2 (ja) 2001-06-14 2008-08-1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用製品
JP4302948B2 (ja) 2002-07-22 2009-07-2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用保持具およびその清掃用保持具を用いた清掃物品
JP4041706B2 (ja) 2002-07-22 2008-01-3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用保持具およびその清掃用保持具を用いた清掃物品
US20040034966A1 (en) * 2002-08-20 2004-02-26 Thomas Wegman Cabinet hinge installable by one person
AU154021S (en) 2003-04-03 2003-12-12 Reckitt Benckiser Inc Brush
DE10360755B4 (de) 2003-12-23 2006-06-14 Leifheit Ag Reinigungsgerät
USD530051S1 (en) 2004-01-12 2006-10-10 Txf Products, Inc. Modular feather duster handle
US6978509B2 (en) * 2004-02-06 2005-12-27 Pai Yung Lin Cleansing device having cleansing fibers
JP2005237591A (ja) 2004-02-25 2005-09-08 Duskin Co Ltd 清掃用具
JP2005237589A (ja) 2004-02-25 2005-09-08 Duskin Co Ltd 清掃具
JP3940130B2 (ja) 2004-03-19 2007-07-04 山崎産業株式会社 払拭材
CN1937949A (zh) 2004-03-29 2007-03-28 山田千代惠 清扫工具以及其所使用的保持部件
JP4313817B2 (ja) * 2004-04-01 2009-08-12 山田 千代恵 清掃具用シート及び清掃具
US7870635B2 (en) 2004-04-01 2011-01-18 Kikuo Yamada Cleaning tool sheet and cleaning tool
JP3842800B2 (ja) 2004-07-29 2006-11-0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用モップ
WO2006011234A1 (ja) 2004-07-30 2006-02-02 Yamada, Chiyoe 清掃具及び清掃具を構成する保持部材
JP4688455B2 (ja) 2004-09-09 2011-05-2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掃除用具
JP4785369B2 (ja) * 2004-11-16 2011-10-0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用物品
US7891898B2 (en) 2005-01-28 2011-02-22 S.C. Johnson & Son, Inc. Cleaning pad for wet, damp or dry cleaning
JP3683266B1 (ja) 2005-03-14 2005-08-1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用物品
US20070113365A1 (en) 2005-04-07 2007-05-24 Carstens Enterprises, Inc. Aroma duster
US20060230560A1 (en) 2005-04-19 2006-10-19 Andre Sampaio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cleaning device
JP5048375B2 (ja) 2007-03-30 2012-10-1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清掃体及び清掃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6337055B2 (en) 2011-01-27
EP1992268A4 (en) 2010-06-09
TWI624242B (zh) 2018-05-21
US20100154156A1 (en) 2010-06-24
WO2007102254A1 (ja) 2007-09-13
EP1992268A1 (en) 2008-11-19
TW200735829A (en) 2007-10-01
ES2397856T3 (es) 2013-03-11
KR101278069B1 (ko) 2013-06-27
KR20080110448A (ko) 2008-12-18
US8151402B2 (en) 2012-04-10
EP1992268B1 (en) 2013-01-09
TWI457106B (zh) 2014-10-21
AU2006337055A1 (en) 2007-09-27
CA2638459A1 (en) 2007-09-13
CA2638459C (en) 2013-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4242B (zh) Cleaning items
JP4738311B2 (ja) 清掃用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314285B1 (ko) 청소용 시트
CA2384357C (en) Cleaning article
JP4859490B2 (ja) 清掃用物品
JP4878988B2 (ja) 清掃用物品の製造方法
KR20100135256A (ko) 청소용 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