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7822A - 柔性印刷板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液晶面板用基板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柔性印刷板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液晶面板用基板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7822A
TW201427822A TW102132442A TW102132442A TW201427822A TW 201427822 A TW201427822 A TW 201427822A TW 102132442 A TW102132442 A TW 102132442A TW 102132442 A TW102132442 A TW 102132442A TW 201427822 A TW201427822 A TW 20142782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printing
printed board
photosensitive resin
flexible prin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2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61383B (en
Inventor
Jun Ochi
Nobuhiko Tadokoro
Shoji Kubota
Yasuhiro Mori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
Nakan Techn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 Nakan Techn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
Publication of TW201427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7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1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138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5/00Rotary letterpress machines
    • B41F5/24Rotary letterpress machines for flexographic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C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SURFACES
    • B41C1/00Forme prepa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N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FOR SURFACES USED I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RINTING, INKING, DAMPING, OR THE LIKE; PREPARING SUCH SURFACES FOR USE AND CONSERVING THEM
    • B41N1/00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therefor
    • B41N1/12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therefor non-metallic other than stone, e.g. 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s in an organic matrix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N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FOR SURFACES USED I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RINTING, INKING, DAMPING, OR THE LIKE; PREPARING SUCH SURFACES FOR USE AND CONSERVING THEM
    • B41N1/00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therefor
    • B41N1/12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therefor non-metallic other than stone, e.g. 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s in an organic matrix
    • B41N1/14Lithographic printing fo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inting Plates And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Form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柔性印刷板及其製造方法,可使用成為應對液晶面板的高精細化、高功能化的新液晶配向膜的基礎的潤濕性低的油墨,且藉由柔性印刷而形成厚度均勻且厚度的再現性優異、而且不會產生針孔等問題的液晶配向膜。柔性印刷板16使印刷面13以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Δq為0.9以上且3.0以下、比表面積為2.8以上且4.9以下的方式粗糙面化。柔性印刷板的製造方法中,在成為印刷面13的基礎的賦形面3上形成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8,並照射活性光線而使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產生硬化反應。

Description

柔性印刷板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液晶面板用基板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可較佳地用於藉由柔性印刷而形成例如液晶面板用基板的液晶配向膜等的柔性印刷板及其製造方法、以及使用柔性印刷板的液晶面板用基板的製造方法。
為在液晶面板用基板的電極形成面上形成液晶配向膜,而研究利用印刷法,尤其是利用柔性印刷法。
液晶配向膜需要使厚度儘可能地均勻且無針孔等,而且薄。
因此,用於柔性印刷的柔性印刷板的印刷面(在印刷時保持油墨的面),必須對成為液晶配向模的基礎的油墨具有高保持性。即,對印刷面要求良好的保持性,即便是對應於液晶配向膜的厚度的少量的油墨,亦不會產生孔眼或薄弱點等,可遍及印刷面的整個面保持為儘可能均勻的厚度。
為提高印刷面對油墨的保持性,只要使印刷面為凹凸形狀而增加比表面積來提高印刷面的相對於油墨的潤濕性即可。
例如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中記載有如下情況:在印刷面上設置多個具有圓形等幾何學上的平面形狀的微小突起,藉此利用多個微小突起與其間的槽部而使印刷面為凹凸形狀,由此提高該印刷面的相對於油墨的潤濕性。
又,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中亦記載有如下情況:藉由使微小突起的面方向的大小或分佈、排列等不同,而可針對印刷面內的每個區域而任意地控制潤濕性。
微小突起藉由例如光微影(photo lithography)法形成。即,準備成為柔性印刷板的基礎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並於在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上重疊有遮罩(mask)的狀態下曝光,該遮罩包含形成有與微小突起的平面形狀對應的微細圖案(點狀圖案等)的負膜或正膜,在使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對應於遮罩的圖案而選擇性地硬化之後,進行顯影而將未硬化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除去,藉此形成多個微小突起。
印刷面具有凹凸形狀,即形成為與印刷面平行的平面的多個微小突起的前端面隔著槽部而分別獨立地設置。
又,專利文獻3中記載有如下情況:利用例如蝕刻(etching)或噴砂(sandblast)等任意粗糙面化法使印刷面粗糙面化,並將該印刷面精加工為具有無規凹凸的例如緞紋面等凹凸面,並且以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表示時,該印刷面的表面粗糙度規定為1μm~5μm,所述無規凹凸如微小突起與槽部般,凹凸的邊界不明顯且其形狀或大小如微小突起般無規則。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2-29304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2933790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09-34913號公報
近來,液晶面板的高精細化、高功能化不斷發展,伴隨此,不斷開發各種新液晶配向膜,但成為該等新液晶配向膜的基礎的油墨與以往相比,大多存在對成為液晶面板用基板的基礎的玻璃基板等的潤濕性差的傾向。
例如就相對於鈉鈣玻璃(soda lime glass)基板的接觸角而言,以往的油墨為15°左右,相對於此,新油墨大多大至30°左右,從而確認出新油墨對於鈉鈣玻璃基板的潤濕性差。
因此新油墨的在玻璃基板等的表面上的自調平(self leveling)性、即藉由乾燥前的流動來調平而自動地使厚度均勻化的特性大多不充分。對於玻璃基板等的表面而良好地潤濕是利用自調平實現厚度均勻化的機制的大前提,在潤濕性差的情形時上述機制無法充分地發揮功能。
在無法充分發揮自調平性的情形時,若印刷後不久的油墨層的厚度存在不均勻,則油墨會在未充分修正該不均勻的情況下乾燥,從而導致液晶配向膜的厚度不均勻,或無法再現預先設定的厚度。
由此,為使用新油墨而形成厚度儘可能均勻且厚度的再現性優異、而且薄的液晶配向膜,而需要在利用柔性印刷進行印刷之後不久便使油墨層的厚度均勻。
然而,以往的柔性印刷板在與新油墨組合時,存在無法充分滿足該要求的問題。
例如,在使用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中記載的柔性印刷板的情形時,油墨層的厚度越小,包含形成在印刷面上的多個微小突起與槽部的凹凸越容易影響到該油墨層的厚度。即,印刷面的凹凸形狀直接反映在油墨層中,無法形成厚度均勻且厚度的再現性優異的良好的液晶配向膜。
其原因在於如下的印刷面的凹凸形狀,即形成為與印刷面平行的平面的多個微小突起的前端面隔著槽部而分別獨立地設置,微小突起與槽部之間的凹凸的邊界明顯。
又,在維護時,亦存在難以藉由清洗而除去進入至槽部中的油墨的問題。
另一方面,在使用專利文獻3記載的柔性印刷板的情形時,印刷面具有凹凸的邊界不明顯的凹凸形狀,因此凹凸形狀不會直接反映在油墨層中,而且清洗亦容易。
然而,容易存在油墨層的厚度在印刷面的每個區域中不均,或油墨層產生針孔的問題,從而無法形成不產生該等問題的厚度均勻且厚度的再現性良好的油墨層及液晶配向膜。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柔性印刷板及其製造方 法、以及使用該柔性印刷板的液晶面板用基板的製造方法,可使用成為應對液晶面板的高精細化、高功能化的新液晶配向膜的基礎的潤濕性低的油墨,且藉由柔性印刷而形成厚度均勻且厚度的再現性優異、而且不會產生針孔等問題的液晶配向膜。
本發明是一種柔性印刷板,其是形成為平板狀且單面為印刷面者,其特徵在於:上述印刷面經粗糙面化,並且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q為0.9以上且3.0以下,比表面積為2.8以上且4.9以下。
為解決上述課題,發明者對如微小突起與槽部般凹凸的邊界不明顯、不易呈現凹凸的影響的專利文獻3中記載的印刷面的凹凸形狀的改良進行研究。而且,研究如下的凹凸形狀,即,可防止油墨層的厚度在印刷面的每個區域中不均,作為其結果,可防止厚度的再現性降低,進而可防止產生針孔。
其結果,發現若將表示印刷面的凹凸形狀的狀態的且於日本工業標準JIS(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B0601:2001「製品的幾何特性規格(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GPS)-表面性狀:輪廓曲線方式-用語、定義及表面性狀參數」中有所規定的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q、及印刷面的比表面積分別規定為上述範圍內,則可解決問題而達成目的。
即,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q小於0.9而凹凸的傾斜平緩的印刷面於印刷時的壓力分佈易於不均勻化,因此易於在油墨層,進而易於在液晶配向膜產生針孔。另一方面,粗糙度曲 線的均方根斜率R△q超過3.0而凹凸的傾斜陡峭的印刷面的凹凸的凸部易於尖銳化而貫通油墨層,因此易於在油墨層,進而易於在液晶配向膜產生針孔。
相對於此,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q規定為0.9以上且3.0以下的印刷面的凹凸具有適度的傾斜,印刷時的壓力分佈均勻,而且凸部不易貫通油墨層,因此油墨層及液晶配向膜不易產生針孔。
又,比表面積與印刷面的相對於油墨的潤濕性、以及油墨的保持量、油墨自印刷面的脫模性及油墨向玻璃基板等的轉印量具有正相關關係。
而且,若比表面積為2.8以上且4.9以下,則在柔性印刷時可確保適當的轉印厚度,從而可在玻璃基板等的表面上形成適當的油墨層,該油墨層的厚度在印刷面的每個區域中無不均而是均勻的,而且厚度的再現性亦優異。
本發明是一種柔性印刷板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含:準備型材的步驟,所述型材包含對活性光線具有透過性的材料、且單面形成為與柔性印刷板的印刷面的形狀對應的賦形面;以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接觸於型材的賦形面的方式,在型材的賦形面積層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的步驟;透過型材照射活性光線,使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層藉由硬化反應而硬化的步驟;將已硬化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層自型材的賦形面剝離的步驟;以及將經剝離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層製成柔性印刷板的步驟。
根據本發明,可生產性佳且成本低廉地製造印刷面被規定為特定的表面狀態的柔性印刷板。
製成柔性印刷板的步驟較理想為包含如下步驟:將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層的自型材的賦形面剝離的面(與賦形面接觸的面)設為經粗糙面化的印刷面,且利用機械或熱除去與印刷圖案對應的區域以外的印刷面的粗糙面。
準備型材的步驟亦可包含:準備包含硬質材料且對活性光線具有透過性的支撐基板的步驟;以及使型材的與賦形面為相反側的面接觸並固定在支撐基板的表面的步驟。
作為成為柔性印刷板的基礎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可使用包含預聚物、具有至少1種乙烯性不飽和基的單體、及光聚合起始劑者。
本發明是一種液晶面板用基板的製造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驟:使用本發明的柔性印刷板,且藉由柔性印刷而形成液晶面板用的液晶配向膜。
根據本發明,可基於以上說明的印刷面的表面形狀,而製造具有厚度均勻且厚度的再現性亦優異、而且無針孔的液晶配向膜的液晶面板用基板。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柔性印刷板及其製造方法、以及使用上述柔性印刷板的液晶面板用基板的製造方法,其可使用成為應對液晶面板的高精細化、高功能化的新液晶配向膜的基礎 的潤濕性低的油墨,且藉由柔性印刷而形成厚度均勻且厚度的再現性優異、而且不會產生針孔等問題之液晶配向膜。
1‧‧‧支撐基板
2‧‧‧表面
3‧‧‧賦形面
4‧‧‧粗糙面化片材
5‧‧‧相反面
6‧‧‧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7‧‧‧補強膜
8‧‧‧層
9‧‧‧對向基板
10‧‧‧對向面
11‧‧‧積層體
12‧‧‧作業台
13‧‧‧印刷面
14‧‧‧雷射頭
15‧‧‧碳酸氣體雷射
16‧‧‧柔性印刷板
C‧‧‧夾頭夾具
L1‧‧‧片材的2邊間的長度
L2‧‧‧支撐基板的對應的2邊間的尺寸
LB‧‧‧活性光線
圖1(a)~圖1(c)是對柔性印刷板的經粗糙面化的凹凸面的凹凸形狀在粗糙度曲線的每個均方根斜率R△q下的不同進行說明的概略圖。
圖2(a)~圖2(c)是對柔性印刷板的製造步驟進行說明的剖面圖。
圖3(a)~圖3(c)是對圖2的製造方法的後續步驟進行說明的剖面圖。
圖4(a)、圖4(b)是說明將粗糙面化片材裝卸自如地固定在平板狀的支撐基板的表面的方法的一例的剖面圖。
圖1(a)~圖1(c)是對柔性印刷板的經粗糙面化的凹凸面的凹凸形狀在粗糙度曲線的每個均方根斜率R△q下的不同進行說明的概略圖。
本發明是一種形成為平板狀且單面為印刷面的柔性印刷板。而且,該柔性印刷板的印刷面經粗糙面化,並且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q為0.9以上且3.0以下,比表面積為2.8以上且4.9以下。
根據本發明,藉由如上述般規定經粗糙面化的印刷面的 凹凸形狀,而可使用成為應對液晶面板的高精細化、高功能化的新液晶配向膜的基礎的潤濕性低的油墨,且藉由柔性印刷而形成厚度均勻且厚度的再現性優異、而且不會產生針孔等問題的液晶配向膜。
參照圖1(b),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q小於0.9、且如該圖所示般凹凸的傾斜平緩的印刷面於印刷時的壓力分佈易於不均勻化,因此易於在油墨層,進而易於在液晶配向膜產生針孔。
另一方面,參照圖1(c),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q超過3.0、且如該圖所示般凹凸的傾斜陡峭的印刷面的凹凸的凸部易於尖銳化而貫通油墨層,因此易於在油墨層,進而易於在液晶配向膜產生針孔。
相對於此,參照圖1(a),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q規定為0.9以上且3.0以下的印刷面,如該圖所示般凹凸具有適度的傾斜,印刷時的壓力分佈均勻,而且凸部不易貫通油墨層,因此不易在油墨層及液晶配向膜產生針孔。
為進一步提高該效果,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q較佳為1.2以上且2.7以下。
本發明中,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q是根據例如使用掃描型共焦點雷射顯微鏡測量而得的粗糙度曲線,作為如JIS B0601:2001的4.4.1項「輪廓曲線的均方根斜率」中所記載般基準長度下的局部斜率dz/dx的均方根而求出。
又,比表面積小於2.8的平滑的印刷面的油墨潤濕性低,因此油墨的保持量變得過於低。另一方面,比表面積超過4.9的凹凸大的印刷面的油墨潤濕性過於強,無法在柔性印刷時確保適當的轉印厚度。因此,在該任一情形時,均無法在玻璃基板等的表面形成油墨層厚度在印刷面的每個區域中無不均而是均勻的、而且適當的油墨層。
相對於此,藉由使比表面積為2.8以上且4.9以下的範圍內,可對印刷面賦予相對於油墨的適度的潤濕性。因此,可在玻璃基板等的表面形成油墨層厚度在印刷面的每個區域中無不均而是均勻的、而且厚度的再現性亦優異的適當的油墨層。
再者,為進一步提高該效果,比表面積較佳為3.0以上,尤佳為3.6以上,且較佳為4.6以下,尤佳為4.0以下。
本發明中,比表面積是根據例如使用形狀測量雷射顯微鏡測量而得的印刷面的固定面積(基準面積)的區域的三維資料,作為藉由三維解析求出的該區域的實際表面積相對於基準面積的比例而求出。
為使柔性印刷板的印刷面為均滿足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q的範圍、及比表面積的範圍的凹凸形狀,在以下說明的本發明的柔性印刷板的製造方法中,只要將與印刷面對應的型材的賦形面形成為滿足上述範圍的凹凸形狀即可。
又,為將賦形面形成為滿足上述範圍的凹凸形狀,在藉由例如下述的使用壓花輥(emboss roll)的加壓片材成形而進行粗 糙面化來形成該賦形面的情形時,只要將壓花輥的外周面形成為滿足上述範圍的凹凸形狀即可。
具體而言,例如在壓花輥為金屬輥的情形時,藉由蝕刻、粒珠噴擊(shot blast)、雷射雕刻等將其外周面形成為凹凸形狀,又在為橡膠輥的情形時,藉由印模(impression)、研磨、微細混入物等而將其外周面形成為凹凸形狀,而在為樹脂輥的情形時,藉由印模、研磨、蝕刻、微細混入物等而將其外周面形成為凹凸形狀。
其中,例如在藉由粒珠噴擊而將金屬輥的外周面形成為凹凸形狀時,為使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q及比表面積分別為上述範圍內,只要控制所使用的噴擊粉的粒徑(F600以上)及噴擊時間即可。
柔性印刷板可藉由本發明的製造方法而製造。藉此,可生產性佳且成本低廉地製造印刷面被規定為特定的表面狀態的柔性印刷板。
圖2(a)~圖2(c)、圖3(a)~圖3(c)分別是對柔性印刷板的製造步驟進行說明的剖面圖。
參照圖2(a),在該例的製造方法中,首先準備支撐基板1,該支撐基板1包含玻璃或丙烯酸系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酯樹脂等硬質樹脂等硬質材料,對可使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產生硬化反應的紫外線等活性光線具有透過性。
然後,將單面形成為具有與柔性印刷板的印刷面的形狀 對應的凹凸形狀的經粗糙面化的賦形面3的粗糙面化片材4,以如下方式裝卸自如地固定在支撐基板1的圖上側的表面2:賦形面3朝上、且相反側的面(相反面)5朝下,一面使相反面5接觸於表面2,一面如例如圖2(a)的單點劃線的箭頭所示般自其一端向另一端依序重疊等。
再者圖中為易於理解,而將構成賦形面3的凹凸誇張描畫得較大,但實際的凹凸為不影響到所印刷的液晶配向膜的形狀等,而為滿足本發明中所規定的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q的範圍、及比表面積的範圍者,且為與圖示的粗糙面化片材4的大小相比無法辨別的程度的微小者。
作為粗糙面化片材4,較佳為藉由例如使用壓花輥的加壓片材成形等,將對活性光線具有透過性的片材的表面進行粗糙面化而形成者,該片材包含例如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熱塑性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體(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elastomer,TPU)、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FEP)等熱塑性樹脂。
藉由該加壓片材成形,而具有即便為例如與大畫面的液晶顯示元件對應的大面積的粗糙面化片材4,亦可容易連續且大量地生產的優點。
再者,包含聚乙烯、聚丙烯、熱塑性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體等比較軟質的熱塑性樹脂、且比較薄(例如150μm以下程度)的 粗糙面化片材4自身的黏性弱,有時難以無褶皺地均勻地密接於平坦的支撐基板1的表面2。
該情形時,只要在粗糙面化片材4的相反面5,貼合包含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且對活性光線具有透過性的補強片材等即可。
對粗糙面化片材4而言,為防止因將液狀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塗佈擴散於該粗糙面化片材4上時的剪力、或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硬化時的收縮力等,而導致粗糙面化片材4相對於支撐基板1發生位置偏移,並且為容易更換使用後的粗糙面化片材4,較佳為藉由例如下述(i)~(iii)的任一方法而將粗糙面化片材4裝卸自如地固定在支撐基板1的表面2。
(i)經由包含對活性光線具有透過性的材料的弱黏著層,而裝卸自如地黏著固定在支撐基板1的表面2。
(ii)在支撐基板的表面形成抽吸槽,藉由經由該抽吸槽進行真空抽吸而裝卸自如地吸附固定在表面上。
(iii)於在隔開較支撐基板1的面方向的尺寸更大的間隔的夾頭夾具間展開的狀態下,裝卸自如地壓接固定在支撐基板的表面上。
作為(i)的黏著固定中所使用的弱黏著層,可採用包含對支撐基板1及粗糙面化片材4的形成材料具有弱黏著性、且對活性光線具有透過性的各種黏著劑的任一層。弱黏著層是藉由對支撐基板1的表面2、及粗糙面化片材4的相反面5中的至少一 者,利用例如噴塗等各種塗佈方法塗佈黏著劑而形成。
將弱黏著層形成在支撐基板1的表面2、及/或粗糙面化片材4的相反面5上之後,若如圖2(a)的單點劃線的箭頭所示般,將粗糙面化片材4自支撐基板1的表面2的一端向另一端,以不使空氣進入相反面5與表面2之間的方式一面加以留意一面依序重疊,則藉由弱黏著層的黏著力而可將粗糙面化片材4固定在表面2上。
又為將已固定的粗糙面化片材4自表面2拆除,只要與例如圖2(a)的箭頭相反地將該粗糙面化片材4自支撐基板1的另一端向一端一面對抗於弱黏著層的黏著力一面依序進行剝離等即可。
進行(ii)的吸附固定時,將支撐基板1的表面2精加工為平滑,並且在該表面2的大致整個面上形成抽吸槽。抽吸槽連接於包含真空泵等的真空系統。
然後,在將粗糙面化片材4以相反面5朝下而重疊在支撐基板1的表面2的狀態下,使真空系統工作,或將先工作的真空系統與抽吸槽連接等,經由該抽吸槽進行真空抽吸,藉此可將粗糙面化片材4固定在表面2上。
為將已固定的粗糙面化片材4自表面2拆除,只要使真空系統停止,或斷開真空系統與抽吸槽的連接即可。
圖4(a)、圖4(b)是對(iii)的壓接固定的方法進行說明的剖面圖。
參照圖4(a)、圖4(b),在該壓接固定法中,準備例如一對夾頭夾具C,該夾頭夾具C將對應於液晶顯示元件的畫面的形狀而形成為矩形狀的粗糙面化片材4的相互平行的2邊遍及其全長予以保持。
作為粗糙面化片材4,準備2邊間的長度L1較同樣形成為矩形狀的支撐基板1的對應的2邊間的尺寸L2長的片材,將2邊遍及其全長而藉由夾頭夾具C予以保持。雖未圖示,但粗糙面化片材4以朝向圖上側的狀態保持賦形面3。
而且,藉由將夾頭夾具C隔開較支撐基板1的尺寸L2大的間隔來配置,可形成使粗糙面化片材4在兩夾頭夾具C間無鬆弛地展開的狀態(圖4(a))。
其次,在該狀態下,若使夾頭夾具C向圖下方移動,由此使在夾頭夾具C間展開的粗糙面化片材4如圖4(a)的空心箭頭所示般向支撐基板1的表面2的方向下降,並如圖4(b)所示般無間隙地壓接於支撐基板表面2,則可將粗糙面化片材4固定在表面2上。
又,為將已固定的粗糙面化片材4自表面2拆除,只要使該粗糙面化片材4隨一對夾頭夾具C而與圖4(a)的箭頭相反地自表面2向上方移動即可。
參照圖2(b),該例的製造方法中,對利用上述的任一方法固定在支撐基板1的表面2上的粗糙面化片材4的賦形面3上,供給規定量的液狀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6。
然後,將感光性樹脂組成物6在夾在粗糙面化片材4與成為補強層的補強膜7之間的同時,如圖2(b)的單點劃線的箭頭所示般自支撐基板1的表面2的一端向另一端,以使空氣不進入該表面2與粗糙面化片材4之間的方式一面加以留意一面依序塗佈擴散於粗糙面化片材4的賦形面3上而形成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8,並且在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8上積層補強膜7。
其次,參照圖2(c),使對向基板9的對向面10接觸於補強膜7上。
然後,一面將對向基板9的對向面10在該對向面10與表面2之間隔開固定間隔而維持於平行,一面如圖2(c)的實心箭頭所示向支撐基板1的方向按壓對向基板9,由此使層8壓接於粗糙面化片材4的賦形面3。
然後,在該狀態下,如圖2(c)的實線箭頭所示,透過支撐基板1及粗糙面化片材4而藉由活性光線LB對層8進行曝光,從而使形成層8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6產生硬化反應。
此時,支撐基板1的表面2與對向基板9的對向面10之間的間隔,維持於所製造的柔性印刷板的厚度加上粗糙面化片材4的厚度而得的尺寸。
再者,對向基板9可由金屬、玻璃、硬質樹脂等任意材料形成。
尤其,亦可由與支撐基板1相同的對活性光線具有透過性的材料形成對向基板9,又,補強膜7亦可由與粗糙面化片材4相同 的對活性光線具有透過性的材料形成,從而亦可自該對向基板9側藉由活性光線對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8進行曝光而使之產生交聯反應。
其次,參照圖3(a)、圖3(b),將補強膜7、已交聯的層8、及粗糙面化片材4的積層體11自支撐基板1與對向基板9之間取出並上下翻轉,使補強膜7朝下而載置在作業台12上。
然後,若如圖3(b)的單點劃線的箭頭所示般,將粗糙面化片材4自積層體11的一端向另一端依序剝離,則層8的圖中的上表面側,形成為轉印有粗糙面化片材4的賦形面3的凹凸形狀而經粗糙面化的印刷面13。
其次,如圖3(c)所示般,對印刷面13的與印刷圖案對應的區域以外的區域,例如自雷射頭14一面掃描一面照射碳酸氣體雷射15等,藉此利用熱除去表面的凹凸,藉此,將印刷面13圖案化為規定的印刷圖案,從而完成柔性印刷板16。
作為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如下的各種樹脂組成物均可使用,該樹脂組成物可藉由紫外線等活性光線而硬化,而且可在硬化後,形成具有適於用於例如柔性印刷等的適度的橡膠彈性,並且對用於印刷的油墨中所含的溶劑或用於印刷板的清掃的溶劑的耐溶劑性優異的硬化物。
作為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並不限定於此,可列舉例如包含具有1,2-丁二烯結構、且末端具有乙烯性雙鍵的預聚物、乙烯性不飽和單體、及光聚合起始劑者等。
作為光聚合起始劑,較佳為安息香烷基醚,尤佳為使用安息香的含有比例在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總量中為500ppm以下者,該安息香成為藉由來自螢光燈等的可見光而反應以致印刷用樹脂原板黃化的原因。藉此,可獲得不會在短期間黃化的耐光性優異的印刷用樹脂原板。
作為補強膜7,可與粗糙面化片材4相同地使用如下片材,該片材包含例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熱塑性聚胺基甲酸乙酯(TPU)、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等熱塑性樹脂,且對活性光線具有透過性。
本發明是一種液晶面板用基板的製造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驟:使用柔性印刷板,且藉由柔性印刷而形成液晶面板用的液晶配向膜。
根據本發明,可基於以上說明的印刷面的表面形狀,而製造具有厚度均勻且厚度的再現性亦優異、而且無針孔的液晶配向膜的液晶面板用基板。
上述製造方法的其他步驟,可與先前相同地實施。
即,在鈉鈣玻璃基板等透明基板的單面上形成與規定的矩陣圖案等對應的透明電極層,並且藉由使用本發明的柔性印刷板的柔性印刷而形成液晶配向膜,進而根據需要而藉由摩擦(rubbing)等對液晶配向膜的表面進行配向處理,由此製造液晶面板用基板。
又,準備2片液晶面板用基板,在使各自的透明電極層位置對準的狀態下,將液晶材料夾入2片液晶面板用基板之間並 相互固定,並且進而根據需要而在積層體的兩外側配置偏光板,由此製造出液晶面板。
本發明的製造方法適於形成以對玻璃基板等的潤濕性差的油墨為原材料的液晶配向膜,該液晶配向膜是如以上所說明般隨著液晶面板的高精細化、高功能化而不斷開發者。
作為該潤濕性差的且成為液晶配向膜的基礎的油墨,可列舉例如作為溶劑而包含N-甲基-2-吡咯烷酮、且上述N-甲基-2-吡咯烷酮的比例大的油墨等。
具體而言,並不限定於此,可列舉例如JSR(股份)製造的OPTOMA(註冊商標)AL60702等作為對玻璃基板等的潤濕性差的油墨。
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上說明的圖例。例如亦可省略補強膜7。又,亦可代替藉由對向基板而向支撐基板的方向按壓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而藉由粗糙面化片材的輥等進行塗佈擴散而使厚度固定。
此外,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的範圍內實施各種變更。
[實施例]
<實施例1>
(粗糙面化片材〉
作為粗糙面化片材,使用將熱塑性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體的片材[大倉工業(股份)製造的SILKLON(註冊商標)SNESS80-150μm]的在貼合有補強片材的面的相反側露出的熱塑性聚胺基甲酸 乙酯彈性體的表面形成為藉由使用壓花輥的加壓片材成形進行粗糙面化而成的賦形面者,該熱塑性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體的片材在單面貼合有厚度100μ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片材作為補強片材。該粗糙面化片材對作為活性光線的紫外線具有透過性。
根據使用掃描型共焦點雷射顯微鏡[奧林巴斯(Olympus)(股份)製造的LEXT(註冊商標)OLS(註冊商標)3100]測量而得的粗糙度曲線,作為JIS B0601:2001的4.4.1項「輪廓曲線的均方根斜率」中記載的基準長度下的局部斜率dz/dx的均方根而求出賦形面的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q時,該均方根斜率R△q為2.0。再者基準長度設為270μm。
又,根據由形狀測量雷射顯微鏡[(股份)基恩士(KEYENCE)製造VK-9510]測量而得的印刷面的固定面積(基準面積)的區域的三維資料,作為藉由三維解析而求出的該區域的實際表面積相對於基準面積的比例而求出賦形面的比表面積時,該賦形面的比表面積為2.8。再者基準面積設為約0.06mm2(59484.48μm2)。
(柔性印刷板的製造)
參照圖2(a)~圖2(c),將粗糙面化片材4以使其賦形面3朝上、且使相反面5朝下而使相反面5接觸於表面2的方式,經由噴塗黏著劑層而裝卸自如地固定在印刷用樹脂原板的製造裝置的支撐基板1的表面2,該印刷用樹脂原板具有對紫外線具有透過性的平滑透明玻璃板作為支撐基板1且具有對向基板9。
其次,對賦形面3上供給規定量的紫外線硬化型的液狀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住友橡膠工業(股份)製造的NK樹脂]6,一面夾在粗糙面化片材4與成為補強層的補強膜(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住友橡膠工業(股份)製造的BF/CF)7之間,一面如圖2(b)的單點劃線的箭頭所示般,自支撐基板1的表面2的一端向另一端以空氣不進入粗糙面化片材4與表面2之間的方式加以留意並且塗佈擴散於粗糙面化片材4的賦形面3上而形成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8,並且在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8上積層補強膜7。
其次,使對向基板9的對向面10接觸於補強膜7上。
然後,一面將對向面10在該對向面10與表面2之間隔開固定間隔而維持於平行,一面如圖2(c)的實心箭頭所示般將對向基板9向支撐基板1的方向按壓,由此使層8壓接於粗糙面化片材4的賦形面3。
然後,在該狀態下,如圖2(c)的實線箭頭所示般,透過支撐基板1及粗糙面化片材4而藉由紫外線對層8進行曝光,而使形成層8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6產生硬化反應。作為光源而使用飛利浦(Philips)公司製造的紫外線(Ultraviolet,UV)光源。
其次,參照圖3(a)、圖3(b),將補強膜7、已交聯的層8及粗糙面化片材4的積層體11自支撐基板1與對向基板9之間取出並上下翻轉,使補強膜7朝下而載置在作業台12上。
然後,如圖3(b)的單點劃線的箭頭所示般,將粗糙面化片 材4自積層體11的一端向另一端依序剝離,而使層8的圖中的上表面側成為轉印有粗糙面化片材4的賦形面3的凹凸形狀而經粗糙面化的印刷面13。
其次,如圖3(c)所示般,自雷射頭14一面掃描一面照射碳酸氣體雷射15而利用熱將印刷面13的與印刷圖案對應的區域以外的區域除去,藉此可將印刷面13圖案化為規定的印刷圖案,從而製造出柔性印刷板16。
圖案化的條件設為:碳酸氣體雷射的輸出:400 W×2光束(beam),光束直徑:20μm,進送間距:60μm,進送速度:140cm/秒。
圖案化之後,使用太陽化學(股份)製造的商品名KS-HG thinner清洗由消蝕飛沫樹脂所造成的污染,其後,進行充分乾燥。
根據使用上述的掃描型共焦點雷射顯微鏡測量而得的粗糙度曲線,作為相同的基準長度下的局部斜率dz/dx的均方根而求出柔性印刷板16的印刷面13的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q時,該均方根斜率R△q為2.0。
又,根據使用上述的形狀測量雷射顯微鏡測量而得的相同的基準面積的區域的三維資料,作為藉由三維解析而求出的區域的實際表面積相對於基準面積的比例而求出印刷面13的比表面積時,該印刷面13的比表面積為2.8。
自以上的結果,確認出柔性印刷板16的印刷面13的凹凸形狀為忠實地轉印粗糙面化片材4的賦形面3的凹凸形狀者。
(實施例2~實施例9、比較例1~比較例4)
實施例2~實施例9、比較例2、比較例3中,準備下述的粗糙面化片材4,該粗糙面化片材4是變更用以藉由加壓片材成形而將熱塑性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體的表面粗糙面化的壓花輥,而使賦形面的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q及比表面積為下述表1~表3所示的值,該表面為與實施例1中所使用者相同的熱塑性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體的片材的在貼合有補強片材的面的相反側而露出者。
又,比較例1、比較例4中,代替實施例1中所使用的熱塑性聚胺基甲酸乙酯彈性體的片材,而準備如下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開成工業(股份)製造,CLEAR BASS品]作為粗糙面化片材4,該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賦形面經粗糙化(mat)處理,且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q及比表面積為下述表1、表2所示的值。
而且,除使用各粗糙面化片材4以外,與實施例1相同地製造柔性印刷板16。
與上述相同地求出該柔性印刷板16的印刷面13的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q及比表面積時,如下述表1~表3所示般,確認出柔性印刷板16的印刷面13的凹凸形狀為忠實地轉印粗糙面化片材4的賦形面3的凹凸形狀者。
〈實機試驗〉
(柔性印刷)
將各實施例、比較例中製造的柔性印刷板16與網紋輥(anilox roll)#400一同組裝入液晶配向膜用的柔性印刷機[納慷泰克(Nakan Techno)(股份)製造的型號A45]中。
然後,將液晶配向膜用的清漆(varnish)[JSR(股份)製造的OPTOMA(註冊商標)AL60702,相對於鈉鈣玻璃基板的接觸角:30°]柔性印刷在厚度0.7mm的鈉鈣玻璃基板上之後,以120℃加熱30分鐘來使清漆預乾燥而形成液晶配向膜。
柔性印刷的條件設定為預乾燥後的液晶配向膜的厚度為1000
(厚度再現性評估)
測量預乾燥後的液晶配向膜的厚度,並以下述基準來評估厚度再現性。
○○○:厚度剛好為1000
○○:厚度為1000以外且1000±50以內。
○:厚度為1000±50以外且1000±100以內。
×:厚度為1000±100以外。
(針孔評估)
觀察預乾燥後的液晶配向膜,並以下述基準評估針孔的有無。
○○:未觀察到針孔、及可能成為針孔的凹坑等。
○:雖未觀察到針孔,但觀察到可能成為上述針孔的局部厚度變薄的凹坑。
×:觀察到針孔。
(綜合判定)
根據厚度的再現性及針孔的有無的結果,而以下述基準綜合判定柔性印刷板。
○○○○:厚度的再現性為○○○、且針孔的有無為○○者。
○○○:厚度的再現性為○○○且針孔的有無為○者,或厚度的再現性為○○且針孔的有無為○○者。
○○:厚度的再現性為○○且針孔的有無為○者,或厚度的再現性為○且針孔的有無為○○者。
○:厚度的再現性為○且針孔的有無為○者。
×:任一者或雙方為×者。
將以上的結果示於表4~表6中。
根據表4~表6的實施例1~實施例9、比較例1~比較例4的結果,判斷出藉由使柔性印刷板的印刷面的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q為0.9以上且3.0以下,且使印刷面的比表面積為2.8以上且4.9以下,而可使用成為應對液晶面板的高精細化、高功能化的新液晶配向膜的基礎的潤濕性低的油墨,形成厚度均勻且厚度的再現性優異、而且不會產生針孔等問題的液晶配向膜。
又,尤其是根據實施例1~實施例5的結果,判斷出為形成進一步提高上述效果的尤其厚度的再現性優異的液晶配向膜,而比表面積較佳為3.0以上,尤佳為3.6以上且較佳為4.6以下,尤佳為4.0以下。
進而,根據實施例6~實施例9的結果,判斷出為形成進一步提高上述效果的尤其無針孔或凹坑等的良好的液晶配向膜,而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q較佳為1.2以上且2.7以下。
7‧‧‧補強膜
8‧‧‧層
13‧‧‧印刷面
14‧‧‧雷射頭
15‧‧‧碳酸氣體雷射
16‧‧‧柔性印刷板

Claims (6)

  1. 一種柔性印刷板,其是形成為平板狀且單面為印刷面者,上述柔性印刷板的特徵在於:上述印刷面經粗糙面化,並且粗糙度曲線的均方根斜率R△q為0.9以上且3.0以下,比表面積為2.8以上且4.9以下。
  2. 一種柔性印刷板的製造方法,其是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柔性印刷板的製造方法,上述柔性印刷板的製造方法的特徵在於包含:準備型材的步驟,上述型材包含對活性光線具有透過性的材料,且單面形成為與柔性印刷板的印刷面的形狀對應的賦形面;以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接觸於上述型材的上述賦形面的方式,在上述型材的上述賦形面積層上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的層的步驟;透過上述型材照射活性光線,使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層藉由硬化反應而硬化的步驟;將已硬化的上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層自上述型材的上述賦形面剝離的步驟;以及將經剝離的上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層製成柔性印刷板的步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柔性印刷板的製造方法,其中製成上述柔性印刷板的步驟包含如下步驟:將上述感光性樹脂 組成物層的自上述型材的上述賦形面剝離的面(與上述賦形面接觸的面)設為經粗糙面化的印刷面,且利用機械或熱除去與印刷圖案對應的區域以外的上述印刷面的粗糙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柔性印刷板的製造方法,其中準備上述型材的步驟包含:準備包含硬質材料且對活性光線具有透過性的支撐基板的步驟;以及使上述型材的與上述賦形面為相反側的面接觸並固定在上述支撐基板的表面的步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柔性印刷板的製造方法,其中作為上述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使用包含預聚物、具有至少1種乙烯性不飽和基的單體、及光聚合起始劑的組成物。
  6. 一種液晶面板用基板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含如下步驟: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柔性印刷板,且藉由柔性印刷而形成液晶面板用的液晶配向膜。
TW102132442A 2013-01-09 2013-09-09 Flexographic printing plate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and producing method of substrate for liquid crystal panel TWI56138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01987A JP5727526B2 (ja) 2013-01-09 2013-01-09 フレキソ印刷版と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液晶パネル用基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7822A true TW201427822A (zh) 2014-07-16
TWI561383B TWI561383B (en) 2016-12-11

Family

ID=51035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2442A TWI561383B (en) 2013-01-09 2013-09-09 Flexographic printing plate and producing method thereof and producing method of substrate for liquid crystal panel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727526B2 (zh)
KR (1) KR102008531B1 (zh)
CN (1) CN103909757B (zh)
TW (1) TWI5613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02006B1 (ja) * 2014-02-17 2015-04-1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フレキソ印刷版と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322871B2 (ja) * 2014-05-16 2018-05-1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フレキソ印刷版と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KR20170040118A (ko) * 2014-08-11 2017-04-12 스미토모 고무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플렉소 인쇄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액정 표시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JP6395301B2 (ja) * 2014-09-29 2018-09-2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テスト用フレキソ印刷版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4406520B (zh) * 2014-11-26 2017-11-2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部件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JP6551737B2 (ja) * 2015-07-08 2019-07-3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フレキソ印刷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8454254B (zh) * 2017-02-20 2021-06-2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粗糙面化片材与其用途
CN108081634B (zh) * 2017-12-29 2020-09-08 河北澳科中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钢制品成型工艺
CN111587185B (zh) * 2018-03-26 2022-03-11 株式会社小村技术 连结印刷版
CN109061949B (zh) * 2018-08-17 2021-07-23 武汉瑞普赛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配向膜印刷版的制作方法
JP6764576B2 (ja) * 2018-08-21 2020-10-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フレキソ印刷版と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5283A (en) * 1986-11-13 1989-10-24 Johnston James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JP2933790B2 (ja) 1993-02-03 1999-08-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JP3376908B2 (ja) * 1998-02-09 2003-02-17 株式会社コムラテック 膜印刷適性等に優れた樹脂凸版
JP4623452B2 (ja) * 2000-02-09 2011-02-02 旭化成イー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赤外線感受性層を形成する為の塗工液
JP2002293049A (ja) * 2001-03-29 2002-10-09 Komuratekku:Kk 薄膜形成用樹脂凸版
JP2002296774A (ja) * 2001-03-30 2002-10-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平版印刷版用原版
JP2006145969A (ja) * 2004-11-22 2006-06-08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の配向膜形成用樹脂凸版
JP4203519B2 (ja) * 2006-03-23 2009-01-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直描型印刷原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製版方法
CN100514185C (zh) * 2006-04-18 2009-07-15 清华大学 一种制作聚合物自支撑纳微米线的方法
JP4189421B2 (ja) 2006-07-13 2008-12-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直描型印刷原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製版方法
JP4837738B2 (ja) * 2006-09-06 2011-12-14 旭化成イー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5242033B2 (ja) * 2006-09-12 2013-07-24 旭化成イー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凸版印刷原版及びレーザー彫刻印刷版
JP2009034913A (ja) * 2007-08-02 2009-02-19 Nakan Corp フレキソ印刷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薄膜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US20100173135A1 (en) * 2009-01-06 2010-07-08 Jonghan Choi Method of Controlling Surface Roughness of a Flexographic Printing Plate
TW201034301A (en) * 2009-03-09 2010-09-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he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02472972B (zh) * 2009-07-30 2013-09-11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柔性版印刷原版
CN102752954A (zh) * 2011-04-22 2012-10-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柔性印刷电路板及采用该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电子装置
JP2014133336A (ja) * 2013-01-09 2014-07-24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フレキソ印刷版と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液晶パネル用基板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9757A (zh) 2014-07-09
KR102008531B1 (ko) 2019-08-07
KR20140090543A (ko) 2014-07-17
CN103909757B (zh) 2018-01-09
TWI561383B (en) 2016-12-11
JP2014133335A (ja) 2014-07-24
JP5727526B2 (ja)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427822A (zh) 柔性印刷板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液晶面板用基板的製造方法
JP6322871B2 (ja) フレキソ印刷版と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JP5964953B2 (ja) 非連続的なトポグラフィーを有する微細構造化ツールを作成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これにより製造される物品
JP5427225B2 (ja) 印刷用樹脂原版の製造方法
TW201427823A (zh) 柔性印刷板及其製造方法以及液晶面板用基板的製造方法
JP2014520002A (ja) 相異するようにパターン硬化された微細構造化物品を作製する方法
KR101241963B1 (ko) 패턴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551737B2 (ja) フレキソ印刷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19064132A (ja) 転写シート及び該転写シートを使用したメラミン化粧板の製造方法
KR100964128B1 (ko) 박형 도광판의 제조 방법
WO2006082777A1 (ja) 弾性樹脂版
JPH0515836A (ja) 方向選択性光線調整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395301B2 (ja) テスト用フレキソ印刷版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660568B2 (ja) 粗面化シートとそれを用いた印刷用樹脂原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フレキソ印刷版の製造方法
JP2020029003A (ja) フレキソ印刷版と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JPH09311204A (ja) レンチキュラーレンズシートとその製造方法
TW201813823A (zh) 印刷用樹脂原版的製造方法、柔性印刷版的製造方法及液晶顯示元件的製造方法
JP5515311B2 (ja) 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7290311A (ja) レンズシー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JPH0732474A (ja) 照明拡散板用賦型シート
JPH06169802A (ja) 特殊形状エンボス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エンボスを有する靴
TW201219198A (en) coats photosensitive resin on the substrate to form a coating layer by means of reverse coating
JP2007163601A (ja) 樹脂板の製造方法、背面投射型スクリーン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