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7989A - 表面保護膜 - Google Patents
表面保護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347989A TW201347989A TW102114448A TW102114448A TW201347989A TW 201347989 A TW201347989 A TW 201347989A TW 102114448 A TW102114448 A TW 102114448A TW 102114448 A TW102114448 A TW 102114448A TW 201347989 A TW201347989 A TW 201347989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tective film
- group
- surface protective
- top coat
- adhesiv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9—Laminated materia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5—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255—Polyest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6—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having an anti-static effect, e.g.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coating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06—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protecting painted surfaces, e.g. of ca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8—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having an adhesive outermost layer
- Y10T428/2848—Three or more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於基材(12)之第一面(12A)上具有面塗層(14)、於第二面(12B)上具有黏著劑層(20)之表面保護膜(1)。面塗層(14)含有作為潤滑劑之蠟及作為黏合劑之聚酯樹脂。其中,上述蠟為高級脂肪酸與高級醇之酯。
Description
本申請案係基於2012年4月23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2-97971號及2013年1月10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2013-002196號而主張優先權,該等申請案之全部內容以參考之方式引入本說明書中。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貼附於被接著體(保護對象物)上保護其表面之表面保護膜。
表面保護膜(亦稱為表面保護片)一般具有於膜狀之基材(支撐體)上設置有黏著劑之構成。上述保護膜係以如下目的而使用:經由上述黏著劑貼附於被接著體上,藉此於加工時、搬送時等保護該被接著體免受劃傷或污染。例如,於液晶顯示面板之製造中貼合於液晶單元上之偏光板,暫時製造為輥形態後,自該輥上捲出,並根據液晶單元之形狀切割為所需之尺寸後使用。此處,為了防止偏光板於中間步驟中與搬送輥等摩擦而產生劃痕,採取於該偏光板之單面或雙面(典型而言為單面)上貼合表面保護膜之對策。作為關於表面保護膜之技術文獻,可列舉日本專利申請公開2009-107329號公報及日本專利申請公開2011-20348號公報。日本專利申請公開平9-324172號公報係關於塗敷於保護黏著帶等之黏著層之保護片(於使用黏著帶等時被剝離)之黏著層接觸面上的脫模劑之技術文獻。
作為此種表面保護膜,就可於貼附有該膜之狀態下進行被接著體(例如偏光板)之外觀檢查的觀點而言,較佳使用具有透明性之表面保護膜。近年來,就上述外觀檢查之容易性或檢查精度等觀點而言,對表面保護膜之外觀品質之要求水平提高,例如,要求表面保護膜之背面(與貼附於被接著體上之面相反側的面)具有不易產生擦傷之性質。其原因在於:若表面保護膜上存在擦傷,則於貼附有表面保護膜之狀態下無法判斷該傷痕係被接著體之傷痕、或表面保護膜之傷痕。
作為於表面保護膜之背面不易產生擦傷之方法之一,可列舉於該背面設置硬質之表面層(面塗層)之方法。上述面塗層典型而言係藉由於基材之背面塗敷塗佈材料並使其乾燥及硬化而形成。上述面塗層具有適當之潤滑性於實現更高之耐摩擦性(耐刮痕性)方面較為有利。其原因在於:藉由上述潤滑性,可沿該面塗層之表面擋開於面塗層被摩擦之情形時能夠施加之應力。作為用以賦予面塗層潤滑性之添加劑(潤滑劑),一般使用聚矽氧系潤滑劑(例如,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矽氧烷等聚矽氧化合物)、氟系潤滑劑等。
但是,本發明者發現,具有添加有聚矽氧系潤滑劑之面塗層之基材,根據其保存條件(例如若保持於高溫多濕條件下),外觀容易產生變白現象(白化)。若表面保護膜之基材白化,則透過該表面保護膜之被接著體表面之視認性下降。因此,於貼附有表面保護膜之狀態下進行被接著體之外觀檢查時之檢查精度下降。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備基材之表面保護膜,該基材具有含有增滑成分、並且不易白化之面塗層。
此處所揭示之表面保護膜具備:具有第一面及第二面之基材、設置於上述基材之上述第一面(背面)上之面塗層。該表面保護膜典型而言進而具有設置於上述基材之上述第二面(前面)上之黏著劑層。上述面塗層含有作為潤滑劑(增滑成分)之蠟及作為黏合劑之聚酯樹脂。
此處,上述蠟為高級脂肪酸與高級醇之酯。
根據如此地含有特定之蠟(即,高級脂肪酸與高級醇之酯)作為潤滑劑,並且含有聚酯樹脂作為其黏合劑之面塗層,於高溫多濕條件下亦可有效地抑制該面塗層之白化。於背面具有上述面塗層之基材,由於含有潤滑劑,因此可成為耐刮痕性良好,而且耐白化性亦優異之基材。因此,具備上述基材之表面保護膜,可成為外觀品質更高之表面保護膜。
此處所揭示之表面保護膜之典型態樣中,上述基材為樹脂膜。例如,可較佳採用包含以聚酯作為主要成分(包含多於50質量%之成分)之樹脂材料的樹脂膜(聚酯樹脂膜)。具備上述基材之表面保護膜,可成為該基材之背面與面塗層之密接性優異之表面保護膜。此對於提高表面保護膜之耐刮痕性較為有利。
此處所揭示之表面保護膜,可較佳以上述面塗層含有防靜電成分之態樣實施。上述表面保護膜,利用上述面塗層,可賦予該表面保護膜耐刮痕性及防靜電性兩種性質。因此,與為了防靜電而設置單獨之層(防靜電層)的構成(例如,於基材背面與面塗層之間配置有防靜電層之構成)不同,可於不增加構成表面保護膜之層數的情況下賦予該表面保護膜防靜電性,或者可提高其防靜電性。此就透過表面保護膜進行被接著體之外觀檢查的情況下提高被接著體表面的視認性等觀點而言較為有利。另外,就表面保護膜之生產性之觀點而言亦較佳。
作為構成上述黏著劑層之黏著劑之一較佳例,可列舉丙烯酸系黏著劑。一般而言,丙烯酸系黏著劑之透明性優異,因此根據上述構成,可實現被接著體表面之視認性更優異之表面保護膜。
此處所揭示之表面保護膜,可較佳以上述黏著劑層含有防靜電成分之態樣來實施。上述構成之表面保護膜中,可利用上述黏著劑層賦予表面保護膜防靜電性。因此,可於不增加構成表面保護膜之層數
的情況下賦予該表面保護膜防靜電性,或者可提高其防靜電性。
此處所揭示之表面保護膜,就可更精確地透過該膜進行製品之外觀檢查之觀點而言,特別適合作為貼附於光學零件(例如,偏光板、波長板等用作液晶顯示面板構成要素之光學零件)上從而於該光學零件之加工時或搬送時保護其表面的表面保護膜(光學零件用表面保護膜)。
1‧‧‧表面保護膜
1A‧‧‧表面保護膜之背面
12、64‧‧‧基材
12A‧‧‧第一面
12B‧‧‧第二面
14‧‧‧面塗層
20、62‧‧‧黏著劑層
20A‧‧‧黏著劑層之表面
30‧‧‧剝離襯墊
50‧‧‧被接著體
60‧‧‧黏著帶(拾取帶)
130‧‧‧雙面黏著帶
132‧‧‧不鏽鋼板
160‧‧‧黏著帶
162‧‧‧丙烯酸系黏著劑
162A‧‧‧黏著帶之黏著面
164‧‧‧聚酯膜(基材)
圖1係表示一實施態樣之表面保護膜之使用形態的剖面圖。
圖2係表示一實施態樣之表面保護膜之使用前之形態的剖面圖。
圖3係表示一實施態樣之表面保護膜之剝離方法的剖面圖。
圖4係表示背面剝離強度之測定方法之說明圖。
以下,對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進行說明。另外,本說明書中特別提及之事項以外且本發明之實施所必需之事項,可作為基於本領域中先前技術之業者之設計事項來掌握。本發明可基於本說明書中所揭示之內容及本領域中之技術常識來實施。
另外,以下之圖式中,有對實現相同作用之構件、部位賦予相同之符號進行說明,省略或簡化重複之說明之情形。另外,圖式中記載之實施形態為了明確地說明本發明而進行示意化,並非準確地表示作為製品實際提供之本發明之表面保護膜的尺寸或縮尺。
於本說明書中,「潤滑劑」係指藉由包含於面塗層中而能夠發揮提高該面塗層之潤滑性之作用的成分。面塗層之潤滑性提高可根據例如該面塗層之摩擦係數降低來理解。另外,面塗層中之「黏合劑」係指有助於該面塗層之成膜的基本成分。另外,「聚酯樹脂」係指以聚酯(係指具有藉由單體間之酯鍵形成之主鏈的聚合物)作為主要成分(典型而言含量超過50質量%之成分)的樹脂。「丙烯酸系黏著劑」係指以
丙烯酸系聚合物作為基礎聚合物(該丙烯酸系黏著劑中所含之聚合物成分中之主要成分,即含量超過50質量%之成分)的黏著劑。「丙烯酸系聚合物」係指以一分子中具有至少一個(甲基)丙烯醯基之單體(以下,有將其稱為「丙烯酸系單體」之情形)作為主要構成單體成分(單體之主要成分,即構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的總量中占50質量%以上之成分)的聚合物。上述「(甲基)丙烯醯基」係總括地表示丙烯醯基及甲基丙烯醯基之含義。同樣地,「(甲基)丙烯酸酯」係總括地表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之含義。於本說明書中,「環氧烷鏈」係總括地表示氧伸烷基單元(-OR-)及氧伸烷基單元兩單元以上連接而成之部分(即,由-(OR)n-表示之結構部分。其中,n2。亦可以聚環氧烷鏈來理解)之術語。
此處所揭示之表面保護膜之典型構成及其使用形態的一例示於圖1。表示保護膜1具備:具有第一面12A及第二面12B之基材12、設置於第一面(背面)12A上之面塗層14及設置於第二面(前面)12B上之黏著劑層20。本例中之基材12為透明之樹脂膜(例如聚酯樹脂膜)。另外,於本例中,如圖1所示,於第一面12A上直接(不介於其他層)設置有面塗層14。黏著劑層20典型而言係連續地形成,但不限定於上述之形態,例如亦可形成為點狀、條狀等規則或無規則之圖案。表面保護膜1藉由將黏著劑層20之表面(黏著面,即與被接著體貼附之面)20A貼附於被接著體(保護對象,例如偏光板等光學零件)50之表面來使用。使用前(即,向被接著體上貼附前)之表面保護膜1典型而言如圖2所示可為黏著劑層20之表面20A由剝離襯墊30保護之形態。剝離襯墊30之至少與該黏著劑層20相對向之面為剝離面。
結束保護被接著體50之作用而不再需要之表面保護膜1,可自被接著體50之表面上剝離除去。自被接著體50之表面除去表面保護膜1
之操作可較佳以包括例如如圖3所示於表面保護膜1之背面1A(面塗層14之表面)貼附黏著帶60,將該黏著帶(拾取帶)60與表面保護膜1之至少一部分(典型而言至少外緣之一部分)一起自被接著體50之表面拿起的操作之態樣實施。藉由如此將貼附於表面保護膜1之背面1A之拾取帶60拉伸,可利用拾取帶60對背面1A之黏著力獲得將表面保護膜1自被接著體50剝離之開端。根據上述態樣,可有效地進行自被接著體50上除去表面保護膜1之操作。例如,可將拾取帶60如圖3中之虛線所示以其一端自表面保護膜1之外緣伸出之方式貼附於表面保護膜1之背面1A。而且,如圖3中之實線所示,以抓住拾取帶60之上述一端將表面保護膜1自其外緣向內側折回(捲起)的方式進行拉伸即可。另外,如圖3所示,自被接著體50上剝離表面保護膜1之外緣後將表面保護膜之其餘部分自被接著體50上剝離的操作,可藉由繼續拉伸拾取帶60來進行,或者亦可藉由將表面保護膜中已經自被接著體50上剝離之部分直接抓住進行拉伸。
作為此處所揭示之表面保護膜之基材,較佳採用樹脂膜。上述樹脂膜,可為將各種樹脂材料成形為膜形狀而成者。作為上述樹脂材料,較佳為可構成透明性、機械強度、熱穩定性、防水性、各向同性中之一項或兩項以上之特性優異之樹脂膜的材料。例如,可較佳使用由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等聚酯類;二乙醯纖維素、三乙醯纖維素等纖維素類;聚碳酸酯類;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系聚合物類等作為主要成分(即,包含多於50質量%之成分)之樹脂材料構成的透明(包括著色透明之含義)之樹脂膜作為上述基材。作為構成上述樹脂膜之樹脂材料之其他例,可列舉以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等苯乙烯類;烯烴類例如聚乙烯、聚丙烯、具有環狀或降冰片烯結構之聚烯烴、乙
烯-丙烯共聚物等;聚氯乙烯類;尼龍6、尼龍6,6、芳香族聚醯胺等聚醯胺類;等作為主要成分之材料。或者,亦可使用由以聚醯亞胺類、聚碸類、聚醚酮類、聚醚醚酮類、聚苯硫醚類、聚乙烯醇類、聚偏二氯乙烯類、聚乙烯醇縮丁醛類、聚芳酯類、聚甲醛類、環氧類等作為主要成分之樹脂材料構成的樹脂膜作為基材。構成上述樹脂膜之樹脂材料,可為該等兩種以上之摻和物。
作為上述基材用之樹脂膜,可較佳採用具有透明性、並且其光學特性(相位差等)之各向異性較少的膜。一般而言,上述各向異性越少越佳。特別地,在用於光學零件用表面保護膜之基材的樹脂膜中,該樹脂膜之光學各向異性較少是有意義。上述樹脂膜可為單層結構,亦可為組成不同之複數層積層而成之結構。通常,可較佳採用單層結構之樹脂膜。
上述樹脂膜之折射率,就外觀特性之觀點而言,通常在1.43~1.6左右之範圍內較為適當,較佳為在1.45~1.5左右之範圍內。作為上述折射率之值,可採用製造商之標稱值。無標稱值之情況下,可採用由JIS K 7142 A法測定之值。另外,上述樹脂膜較佳具有可見光波長範圍之總光線透射率為70%~99%左右之透明性。更佳為上述總光線透射率為80%~97%(例如85%~95%)之透明樹脂膜。作為上述總光線透射率之值,可採用製造商之標稱值。於未有標稱值之情況下,可採用根據JIS K 7361-1測定之值。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之較佳一態樣中,作為上述基材,使用以聚酯作為主要成分(包含多於50質量%之成分)之樹脂(聚酯樹脂)成形為膜狀而成的樹脂膜(聚酯樹脂膜)。例如,可較佳採用上述聚酯主要為PET之樹脂膜(PET膜)、主要為PEN之樹脂膜(PEN膜)等。
於構成上述基材之樹脂材料中,根據需要可調配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防靜電成分、塑化劑、著色劑(顏料、染料等)等各種添
加劑。於基材之第一面(背面,即設置有面塗層之側之表面)上可實施例如電暈放電處理、電漿處理、紫外線照射處理、酸處理、鹼處理、底塗劑塗敷等公知或慣用之表面處理。此種表面處理例如可為用以提高基材背面與面塗層之密接性之處理。可較佳採用於基材背面導入羥基(-OH基)等極性基之表面處理。另外,此處所揭示之表面保護膜中,於基材之第二面(前面,即形成有黏著劑層之側之表面)上可實施與上述背面同樣之表面處理。上述表面處理可為用以提高基材(支撐體)與黏著劑層之密接性(黏著劑層之錨固性)之處理。
另外,上述基材之厚度可考慮表面保護膜之用途、目的、使用形態等適當選擇。就兼具強度或操作性等作業性與成本、外觀檢查性等之觀點而言,通常厚度為10 μm~200 μm左右之基材較為適當,較佳為15 μm~100 μm左右,更佳為20 μm~70 μm左右。
此處所揭示之表面保護膜於上述基材之背面(第一面)上具有面塗層。該面塗層含有作為黏合劑之聚酯樹脂與作為潤滑劑之蠟。上述聚酯樹脂為含有聚酯作為主要成分(典型而言為占超過50質量%,較佳為75質量%以上,例如90質量%以上之成分)的樹脂材料。上述聚酯典型而言具有選自一分子中具有兩個以上羧基之多元羧酸類(典型而言為二元羧酸類)及其衍生物(該多元羧酸之酸酐、酯化物、鹵化物等)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之化合物(多元羧酸成分)與選自一分子中具有兩個以上羥基之多元醇類(典型而言為二元醇類)中之一種或兩種以上之化合物(多元醇成分)縮合而成的結構。
作為可用作上述多元羧酸成分之化合物之例,可列舉:如草酸、丙二酸、二氟丙二酸、烷基丙二酸、琥珀酸、四氟琥珀酸、烷基琥珀酸、(±)-蘋果酸、內消旋酒石酸、亞甲基丁二酸、順丁烯二酸、甲基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甲基反丁烯二酸、乙炔二甲酸、戊二
酸、六氟戊二酸、甲基戊二酸、戊烯二酸、己二酸、二硫代己二酸、甲基己二酸、二甲基己二酸、四甲基己二酸、亞甲基己二酸、黏康酸、半乳糖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全氟辛二酸、3,3,6,6-四甲基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全氟癸二酸、十三烷二酸、十二烷基二甲酸、十三烷基二甲酸、十四烷基二甲酸等脂肪族二羧酸類;如環烷基二甲酸(例如,1,4-環己烷二甲酸、1,2-環己烷二甲酸)、1,4-(2-降冰片烯)二甲酸、5-降冰片烯-2,3-二甲酸(himic acid)、金剛烷二甲酸、螺庚烷二甲酸等脂環式二羧酸類;如鄰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二硫代間苯二甲酸、甲基間苯二甲酸、二甲基間苯二甲酸、氯間苯二甲酸、二氯間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甲基對苯二甲酸、二甲基對苯二甲酸、氯對苯二甲酸、溴對苯二甲酸、萘二甲酸、氧芴二甲酸、蒽二甲酸、聯苯二甲酸、伸聯苯基二甲酸、二甲基伸聯苯基二甲酸、4,4"-對三聯苯二甲酸、4,4"-對四聯苯二甲酸、聯苄基二甲酸、偶氮苯二甲酸、高鄰苯二甲酸、伸苯基二乙酸、伸苯基二丙酸、萘二甲酸、萘二丙酸、聯苯二乙酸、聯苯二丙酸、3,3'-[4,4'-(亞甲基二對伸苯基)二丙酸]、4,4'-聯苄基二乙酸、3,3'-(4,4'-聯苄基)二丙酸、氧基二對伸苯基二乙酸等芳香族二羧酸類;上述任一種多元羧酸之酸酐;上述任一種多元羧酸之酯(例如烷基酯,可為單酯、二酯等);與上述任一種多元羧酸對應之醯鹵化物(例如二甲酸氯化物);等。
作為可用作上述多元羧酸成分之化合物之較佳例,可列舉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萘二甲酸等芳香族二羧酸及其酸酐;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琥珀酸、反丁烯二酸、順丁烯二酸、雙環庚烯二甲酸、1,4-環己烷二甲酸等脂肪族二羧酸及其酸酐;以及上述二羧酸之低級烷基酯(例如,與碳原子數1~3之單醇之酯)等。
另一方面,可用作上述多元醇成分之化合物之例,可列舉:如乙二醇、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
醇、新戊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3-甲基戊二醇、二乙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3-甲基-1,5-戊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苯二甲醇、氫化雙酚A、雙酚A等二元醇類。作為其他例,可列舉該等化合物之環氧烷加成物(例如,環氧乙烷加成物、環氧丙烷加成物等)。
於較佳一態樣中,上述聚酯樹脂包含水分散性聚酯(典型而言包含該水分散性聚酯作為主要成分)。上述水分散性聚酯例如為藉由於聚合物中導入親水性官能基(例如,磺酸金屬鹼、羧基、醚基、磷酸基等親水性官能基中之一種或兩種以上)而提高水分散性之聚酯。作為於聚合物中導入親水性官能基之方法,可適當採用使具有親水性官能基之化合物共聚而成之方法、將聚酯或其前驅物(例如,多元羧酸成分、多元醇成分、該等之低聚物等)改性而產生親水性官能基之方法等公知的方法。作為較佳之水分散性聚酯之一例,可列舉具有親水性官能基之化合物共聚而成之聚酯(共聚聚酯)。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用作面塗層之黏合劑之聚酯樹脂,可以飽和聚酯作為主要成分,亦可以不飽和聚酯作為主要成分。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之較佳一態樣中,上述聚酯樹脂之主要成分為飽和聚酯。可較佳採用以賦予水分散性之飽和聚酯(例如,飽和共聚聚酯)作為主要成分之聚酯樹脂。
此種聚酯樹脂(可為製備為水分散液之形態之聚酯樹脂)可利用公知之方法來合成,或者可容易地獲取市售品。
上述聚酯樹脂之分子量,以利用凝膠滲透色譜法(GPC)測定之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計,例如可為0.5×104~15×104左右(較佳為1×104~6×104左右)。另外,上述聚酯樹脂之玻璃轉移溫度(Tg)例如可為0℃~100℃(較佳為10~80℃)。
上述面塗層,於不較大損害此處所揭示之表面保護膜之性能(例
如透明性、耐刮痕性、耐白化性等性能)之範圍內可進而含有聚酯樹脂以外之樹脂(例如,選自丙烯酸系樹脂、丙烯酸-胺基甲酸酯樹脂、丙烯酸-苯乙烯樹脂、丙烯酸-聚矽氧樹脂、聚矽氧樹脂、聚矽氮烷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氟樹脂、聚烯烴樹脂等中之一種或兩種以上之樹脂)作為黏合劑。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之較佳一態樣中,面塗層之黏合劑實質上僅包含聚酯樹脂。例如,較佳為該黏合劑中聚酯樹脂所占之比率為98~100質量%之面塗層。面塗層整體中黏合劑所占之比率例如可設定為50~95質量%,通常設定為60~90質量%較為適當。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之面塗層包含高級脂肪酸與高級醇之酯(以下亦稱為「蠟酯」)作為潤滑劑。此處,「高級脂肪酸」係指碳原子數為8以上(典型而言為10以上,較佳為10以上且40以下)之羧酸(典型而言為一元羧酸)。另外,「高級醇」係指碳原子數為6以上(典型而言為10以上,較佳為10以上且40以下)之醇(典型而言為一元醇或二元醇,較佳為一元醇)。組合含有此種蠟酯與上述黏合劑(聚酯樹脂)之組成之面塗層,即便保持於高溫多濕條件下亦不容易白化。因此,具備具有上述面塗層之基材之表面保護膜,可成為外觀品質更高之表面保護膜。
於實施此處所揭示之技術時,藉由上述構成之面塗層實現更優異之耐白化性(例如,即便保持於高溫多濕條件下亦不容易白化之性質)的理由不必明確,但作為一種可能性,考慮以下之理由。即,先前使用之聚矽氧系潤滑劑,推測藉由於面塗層之表面滲出而發揮賦予該表面潤滑性之功能。但是,該等聚矽氧系潤滑劑,隨保存條件(溫度、濕度、經時等)之不同,上述滲出之程度容易變動。因此,例如以保持於通常之保存條件(例如25℃、50%RH)下之情形時,若表面保護膜之剛製造後於較長時間(例如約3個月)內獲得適度之潤滑性之方
式設定聚矽氧烷之使用量,則該表面保護膜於高溫多濕條件(例如60℃、95%RH)下保存2週之情形時,潤滑劑之滲出過剩進行。如此過剩滲出之聚矽氧系潤滑劑,使面塗層(進而表面保護膜)白化。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採用作為潤滑劑之蠟酯與作為面塗層之黏合劑之聚酯樹脂的特定組合。根據上述潤滑劑與黏合劑之組合,上述蠟酯之自面塗層滲出之程度不容易受到保存條件之影響。認為藉此表面保護膜之耐白化性提高。
作為上述蠟酯,可較佳採用以下通式(W)表示之化合物之一種或兩種以上。
X-COO-Y (W)
此處,上述式(W)中之X及Y可分別獨立地選自碳原子數10~40(更佳為10~35,進而較佳為14~35,例如20~32)之烴基。若上述碳原子數過少,則可能具有賦予面塗層潤滑性之效果容易不充分之傾向。上述烴基可為飽和亦可為不飽和。通常較佳為飽和烴基。另外,該烴基可為含有芳香族環之結構,亦可為不含上述芳香環之結構(脂肪族性烴基)。另外,可為包含脂肪族性環之結構之烴基(脂環式烴基),亦可為鏈狀(係包括直鏈狀及支鏈狀之含義)之烴基。
作為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之較佳蠟酯,可例示上述式(W)中之X及Y分別獨立為碳原子數10~40之鏈狀烷基(更佳為直鏈烷基)之化合物。作為上述化合物之具體例,可列舉蠟酸蜂花酯(CH3(CH2)24COO(CH2)29CH3)、棕櫚酸蜂花酯(CH3(CH2)14COO(CH2)29CH3)、棕櫚酸鯨蠟酯(CH3(CH2)14COO(CH2)15CH3)、硬脂酸硬脂酯(CH3(CH2)16COO(CH2)17CH3)等。
上述蠟酯之熔點較佳為50℃以上(更佳為60℃以上,進而較佳為70℃以上,例如75℃以上)。根據上述蠟酯,可實現更高之耐白化
性。另外,上述蠟酯之熔點較佳為100℃以下。上述蠟酯賦予潤滑性之效果較高,因此可形成耐刮痕性更高之面塗層。上述蠟酯之熔點為100℃以下,就可容易製備該蠟酯之水分散液之觀點而言,亦較佳。例如,可較佳採用蠟酸蜂花酯。
作為上述面塗層之原料,可使用含有此種蠟酯之天然蠟。作為上述天然蠟,可較佳採用以不揮發成分(NV)基準上述蠟酯之含量比率(含有兩種以上之蠟酯之情況下為該等之含量比率的合計)多於50質量%(較佳為65質量%以上,例如75質量%以上)之天然蠟。例如可使用巴西棕櫚蠟(一般以60質量%以上、較佳為70質量%以上、典型而言80質量%以上之比率含有蠟酸蜂花酯)、棕櫚蠟等植物性蠟;蜂蠟、鯨蠟等動物性蠟;等天然蠟。所使用之天然蠟之熔點通常較佳為50℃以上(更佳為60℃以上,進而較佳為70℃以上,例如75℃以上)。另外,作為上述面塗層之原料,可使用化學合成之蠟,亦可使用將該天然蠟純化提高該蠟酯之純度而成者。該等原料可單獨使用或者適當組合使用。
面塗層整體中潤滑劑所占之比率可設定為5~50質量%,通常設定為10~40質量%較為適當。若潤滑劑之含量比率過少,則有耐刮痕性容易下降之傾向。若潤滑劑之含量比率過多,則耐白化性之提高效果可能不充分。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於不較大損害其應用效果之範圍內,可以上述面塗層除了上述蠟酯以外亦含有其他潤滑劑之態樣實施。作為上述其他潤滑劑之例,可列舉石油系蠟(石蠟等)、礦物系蠟(褐煤蠟等)、高級脂肪酸(蠟酸等)、中性脂肪(甘油三棕櫚酸酯等)等蠟酯以外之各種蠟。或者,除了上述蠟酯以外,可輔助性地含有一般之聚矽氧系潤滑劑、氟系潤滑劑等。此處所揭示之技術可較佳以實質上不含有上述聚矽氧系潤滑劑、氟系潤滑劑之態樣(例如,該等之合計含量為
面塗層整體之0.01質量%以下,或者檢測極限以下之態樣)實施。但是,於不較大損害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之應用效果的範圍內,不排除含有以與潤滑劑不同之目的(例如,作為後述之面塗層形成用塗佈材料之消泡劑)而使用的聚矽氧系化合物。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之面塗層,根據需要可含有防靜電成分、交聯劑、抗氧化劑、著色劑(顏料、染料等)、流動性調節劑(觸變劑、增稠劑等)、成膜助劑、界面活性劑(消泡劑、分散劑等)、防腐劑等添加劑。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可較佳以面塗層含有防靜電成分之態樣實施。上述防靜電成分為可發揮防止或抑制表面保護膜帶電之作用的成分。面塗層中含有防靜電成分之情況下,作為該防靜電成分,可使用例如有機或無機之導電性物質、各種防靜電劑等。
作為上述有機導電性物質,可列舉:四級銨鹽、吡啶鎓鹽、具有一級胺基、二級胺基、三級胺基等陽離子性官能基之陽離子型防靜電劑;磺酸鹽或硫酸酯鹽、膦酸鹽、磷酸酯鹽等具有陰離子性官能基之陰離子型防靜電劑;烷基甜菜鹼及其衍生物、咪唑啉及其衍生物、丙胺酸及其衍生物等兩性離子型防靜電劑;胺基醇及其衍生物、甘油及其衍生物、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等非離子型防靜電劑;將具有上述陽離子型、陰離子型、兩性離子型之離子導電性基(例如四級銨鹼)之單體聚合或共聚而獲得之離子導電性聚合物;如聚噻吩、聚苯胺、聚吡咯、聚伸乙基亞胺、烯丙基胺系聚合物等導電性聚合物;等。此種防靜電劑可單獨使用一種或組合兩種以上使用。
作為上述無機導電性物質之例,可列舉氧化錫、氧化銻、氧化銦、氧化鎘、氧化鈦、氧化鋅、銦、錫、銻、金、銀、銅、鋁、鎳、鉻、鈦、鐵、鈷、碘化銅、ITO(氧化銦/氧化錫)、ATO(氧化銻/氧化
錫)等。此種無機導電性物質可單獨使用一種或者組合兩種以上使用。
作為上述防靜電劑之例,可列舉陽離子型防靜電劑、陰離子型防靜電劑、兩性離子型防靜電劑、非離子型防靜電劑、將具有上述陽離子型、陰離子型、兩性離子型之離子導電性基之單體聚合或共聚而獲得的離子導電性聚合物等。
於較佳一態樣中,上述面塗層中使用之防靜電成分含有有機導電性物質。作為上述有機導電性物質,可較佳使用各種導電性聚合物。根據上述構成,可容易地兼具良好之防靜電性及高耐刮痕性。作為導電性聚合物之例,可列舉聚噻吩、聚苯胺、聚吡咯、聚伸乙基亞胺、烯丙胺系聚合物等。此種導電性聚合物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組合兩種以上使用。另外,可組合其他防靜電成分(無機導電性物質、防靜電劑等)使用。導電性聚合物之使用量相對於面塗層中所含之黏合劑100質量份例如可設定為10~200質量份,通常設定為25~150質量份(例如40~120質量份)較為適當。若導電性聚合物之使用量過少,則有防靜電效果變小之情形。若導電性聚合物之使用量過多,則有面塗層中之導電性聚合物之相容性變得不充分的傾向,從而可能有該面塗層之外觀品質下降或者耐溶劑性下降的傾向。
作為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可較佳採用之導電性聚合物,可例示聚噻吩及聚苯胺。作為聚噻吩,較佳為聚苯乙烯換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以下稱為「Mw」)為40×104以下之聚噻吩,更佳為30×104以下。作為聚苯胺,較佳為Mw為50×104以下之聚苯胺,更佳為30×104以下。另外,該等導電性聚合物之Mw通常較佳為0.1×104以上,更佳為0.5×104以上。另外,本說明書中之聚噻吩係指未經取代或者經取代之噻吩之聚合物。作為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之取代噻吩聚合物之一較佳例,可列舉聚(3,4-伸乙二氧基噻吩)。
作為形成面塗層之方法,採用將面塗層形成用塗佈材料塗敷於基材上並乾燥或硬化之方法之情形時,作為該塗佈材料之製備中使用之導電性聚合物,可較佳使用該導電性聚合物溶解或分散於水中之形態者(導電性聚合物水溶液)。上述導電性聚合物水溶液,例如可藉由將具有親水性官能基之導電性聚合物(可藉由使分子內具有親水性官能基之單體共聚等方法來合成)溶解或分散於水中來製備。作為上述親水性官能基,可例示磺基、胺基、醯胺基、亞胺基、羥基、巰基、肼基、羧基、四級銨基、硫酸酯基(-O-SO3H)、磷酸酯基(例如-O-PO(OH)2)等。上述親水性官能基可形成鹽。作為聚噻吩水溶液之市售品,可例示長瀨化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Denatoron」系列。另外,作為聚苯胺磺酸水溶液之市售品,可例示三菱人造絲公司製造之商品名「aqua-PASS」。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之較佳一態樣中,於上述塗佈材料之製備中使用聚噻吩水溶液。較佳使用含有聚苯乙烯磺酸鹽(PSS)之聚噻吩水溶液(可為於聚噻吩中添加PSS作為摻雜劑之形態)。上述水溶液可為以聚噻吩:PSS=1:1~1:10之質量比含有聚噻吩及PSS的水溶液。上述水溶液中之聚噻吩與PSS之合計含量例如可為1~5質量%左右。作為此種聚噻吩水溶液之市售品,可例示世泰科(H.C.Stark)公司製造之商品名「Baytron」。
另外,如上所述使用含有PSS之聚噻吩水溶液時,可將聚噻吩與PSS之合計含量設定為相對於黏合劑100質量份為5~200質量份(通常為10~100質量份,例如25~70質量份)。
此處所揭示之面塗層,根據需要可同時含有導電性聚合物與其他一種或兩種以上之防靜電成分(導電性聚合物以外之有機導電性物質、無機導電性物質、防靜電劑等)。於較佳一態樣中,上述面塗層實質上不含有導電性聚合物以外之防靜電成分。即,此處所揭示之技
術,可較佳以上述面塗層中所含之防靜電成分實質上僅包含導電性聚合物之態樣實施。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之較佳一態樣中,面塗層含有交聯劑。作為交聯劑,可適當選擇一般之樹脂之交聯中使用的三聚氰胺系、異氰酸酯系、環氧系等交聯劑。藉由使用上述交聯劑,可實現耐刮痕性之提高、耐溶劑性之提高、印刷密接性之提高、摩擦係數之下降(即,潤滑性之提高)中的至少一種效果。於較佳一態樣中,上述交聯劑包含三聚氰胺系交聯劑。可為交聯劑實質上僅包含三聚氰胺系交聯劑(即,實質上不含有三聚氰胺系交聯劑以外之交聯劑)的面塗層。
上述面塗層,可適當地藉由包括於基材上賦予上述樹脂成分以及根據需要使用之添加劑分散或溶解於適當之溶劑中而成之液態組合物(面塗層形成用塗佈材料)的方法來形成。例如,可較佳採用將上述塗佈材料塗敷於基材之第一面上並乾燥,且根據需要進行硬化處理(熱處理、紫外線處理等)之方法。上述塗佈材料之NV例如可設定為5質量%以下(典型而言為0.05~5質量%),通常設定為1質量%以下(典型而言為0.10~1質量%)較為適當。形成厚度較小之面塗層時,較佳為將上述塗佈材料之NV設定為例如0.05~0.50質量%(例如0.10~0.30質量%)。藉由如此使用低NV之塗佈材料,可形成更均勻之面塗層。
作為構成上述面塗層形成用塗佈材料之溶劑,較佳為可穩定地溶解或分散面塗層形成成分而獲得者。上述溶劑可為有機溶劑、水或者該等之混合溶劑。作為上述有機溶劑,例如可使用選自乙酸乙酯等酯類;甲基乙基酮、丙酮、環己酮等酮類;四氫呋喃(THF)、二烷等環狀醚類;正己烷、環己烷等脂肪族或脂環族烴類;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烴類;甲醇、乙醇、正丙醇、異丙醇、環己醇等脂肪族或脂
環族醇類;伸烷基二醇單烷基醚(例如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二伸烷基二醇單烷基醚等二醇醚類等中之一種或兩種以上溶劑。於較佳一態樣中,上述塗佈材料之溶劑為水或以水作為主要成分之溶劑(例如水與乙醇之混合溶劑)。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之面塗層之厚度典型而言為3 nm~500 nm(較佳為3 nm~100 nm,例如3 nm~60 nm)。若面塗層之厚度過大,則有表面保護膜之透明性(光線透過性)容易下降之傾向。另一方面,若面塗層之厚度過小,則難以均勻地形成該面塗層(例如,面塗層之厚度中,根據部位之不同,厚度之偏差增大),因此亦可能於表面保護膜之外觀上容易產生不均。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之較佳一態樣中,面塗層之厚度為3 nm以上且未達30 nm(例如3 nm以上且未達10 nm)。具備上述面塗層之表面保護膜,可成為外觀品質更優異之表面保護膜。根據如此外觀品質優異之表面保護膜,可透過該膜更精確地進行製品(被接著體)之外觀檢查。上述面塗層之厚度較小,就對基材之特性(光學特性、尺寸穩定性等)造成之影響較少之觀點而言,亦較佳。
上述面塗層之厚度可藉由用透射型電子顯微鏡(TEM)觀察該面塗層之剖面來掌握。例如,對於目標試樣(可為形成有面塗層之基材、具備該基材之表面保護膜等),以使面塗層清楚之目的而進行重金屬染色處理後,進行樹脂包埋,並藉由超薄切片法進行試樣剖面之TEM觀察,可較佳將所獲得之結果作為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之面塗層的厚度。作為TEM,可使用日立公司製造之TEM,型號「H-7650」等。於下述之實施例中,對於在加速電壓100 kV、倍數60,000倍之條件下獲得之剖面圖像,進行二值化處理後,用視野內樣品長度除以面塗層之截面積,藉此實際測量面塗層之厚度(視野內之平均厚度)。
另外,於即便不進行重金屬染色亦可清楚地觀察面塗層之情況下,可省略重金屬染色處理。或者對於由TEM掌握之厚度及各種厚度檢測裝置(例如,表面粗糙度計、干涉厚度計、紅外分光測定儀、各種X射線繞射裝置等)之檢測結果的相關性,製成校準曲線並進行計算,藉此可求出面塗層之厚度。
此處所揭示之表面保護膜之較佳一態樣中,面塗層之表面上測定之表面電阻率為1012 Ω以下(典型而言為106 Ω~1012 Ω)。顯示上述表面電阻率之表面保護膜,例如可適合用作液晶單元或半導體裝置等避忌靜電之物品之加工或搬送過程等中使用的表面保護膜。更佳為表面電阻率為1011 Ω以下(典型而言為5×106 Ω~1011 Ω,例如107 Ω~1010 Ω)之表面保護膜。上述表面電阻率之值,可使用市售之絕緣電阻測定裝置,由23℃、50%RH之環境下測定之表面電阻值來計算。
面塗層之摩擦係數較佳為0.4以下。根據如此摩擦係數較低之面塗層,於該面塗層上受到負荷(產生刮傷程度之負荷)時,可沿面塗層之表面擋開該負荷,可減少該負荷引起之摩擦力。由此,不容易引起面塗層之凝聚破壞(面塗層於其內部破壞之損傷態樣)或界面破壞(面塗層自基材背面剝離之損傷態樣)。因此,可更好地防止於表面保護膜上產生刮傷之現象。摩擦係數之下限並無特別限定,考慮與其他特性(外觀品質、印刷性等)之平衡,通常將摩擦係數設定為0.1以上(典型而言為0.1以上且0.4以下)較為適當,較佳設定為0.15以上(典型而言為0.15以上且0.4以下)。作為上述摩擦係數,例如可採用於23℃、50%RH之測定環境下用垂直負荷40 mN摩擦面塗層之表面而求出的值。上述蠟酯(潤滑劑)之使用量可以實現上述較佳之摩擦係數之方式來設定。為了調節上述摩擦係數,例如藉由交聯劑之添加或成膜條件之調節而提高面塗層之交聯密度亦較為有效。
此處所揭示之表面保護膜,其背面(面塗層之表面)較佳具有能夠
利用油性油墨(例如使用油性標記筆)容易印刷之性質。上述表面保護膜,於貼附有該表面保護膜之狀態下進行之被接著體(例如光學零件)之加工或搬送等過程中,適合將作為保護對象之被接著體之識別編號等記載於上述表面保護膜上進行顯示。因此,較佳為除了外觀品質,印刷性亦優異之表面保護膜。例如,較佳為對於溶劑為醇系並且含有顏料之類型之油性油墨具有高印刷性。另外,較佳為印刷之油墨不易因摩擦或轉印而除去(即,印刷密接性優異)。此處所揭示之表面保護膜,又較佳為具有於修正或消除印刷時即便用醇(例如乙醇)擦拭該印刷,外觀亦不產生顯著變化之程度之耐溶劑性。該耐溶劑性之程度,例如可藉由下述之耐溶劑性評價來掌握。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之面塗層,含有作為潤滑劑之蠟酯,因此即便不對該面塗層之表面進行進一步之剝離處理(例如,塗敷聚矽氧系剝離劑、長鏈烷基系剝離劑等公知之剝離處理劑並乾燥之處理)的態樣,亦可實現充分之潤滑性(例如上述之較佳之摩擦係數)。如此不對面塗層之表面進行進一步剝離處理之態樣,就可將起因於剝離處理劑之白化(例如,加熱加濕條件下保存引起之白化)防患於未然等觀點而言較佳。另外,就耐溶劑性之觀點而言亦較為有利。
此處所揭示之表面保護膜,於基材之第二面具備黏著劑層。較佳為具有適合表面保護膜之特性(例如,對被接著體之黏著力不過高、該黏著力之經時上升較少、不污染被接著體等中之一項或兩項以上之特性)的黏著劑層。構成該黏著劑層之黏著劑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含有選自丙烯酸系、聚酯系、胺基甲酸酯系、聚醚系、橡膠系、聚矽氧系、聚醯胺系、氟系等公知之各種黏著劑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而構成之黏著劑層。
於較佳一態樣中,構成上述黏著劑層之黏著劑包含丙烯酸系黏著劑。例如,較佳為上述黏著劑層由丙烯酸系黏著劑構成之表面保護膜。一般而言,丙烯酸系黏著劑之透明性優異,根據上述構成,可實現被接著體表面之視認性更優異之表面保護膜。
以下,以上述黏著劑層由丙烯酸系黏著劑構成之表面保護膜為主要例,對此處所揭示之技術進行更詳細說明,但未旨在將上述黏著劑層限定於由丙烯酸系黏著劑構成之黏著劑層。
作為上述丙烯酸系黏著劑之基礎聚合物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典型而言為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為主要構成單體成分之聚合物。作為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較佳使用例如下式(1)表示之化合物。
CH2=C(R1)COOR2 (1)
此處,上述式(1)中之R1為氫原子或甲基。R2為碳原子數1~20之烷基(為包括鏈狀烷基及脂環式烷基之含義)。就容易獲得黏著特性優異之黏著劑之觀點而言,較佳為R2為碳原子數2~14(以下有將此種碳原子數之範圍記作C2-14)之鏈狀烷基(為包括直鏈狀烷基及支鏈狀烷基之含義)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為C2-14鏈狀烷基之具體例,可列舉:乙基、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正戊基、異戊基、新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異辛基、2-乙基己基、正壬基、異壬基、正癸基、異癸基、正十一烷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三烷基、正十四烷基等。作為可作為R2而選擇之脂環式烷基,可列舉環己基、異冰片基等。
於較佳一態樣中,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合成中使用之單體總量(以下亦稱為「全部原料單體」)中占50質量%以上(典型而言為50~99.9質量%)、更佳為70質量%以上(典型而言為70~99.9質量%)、例如85質量%以上(典型而言為85~99.9質量%)選自上式(1)中之R2為(甲基)丙
烯酸C2-14鏈狀烷基酯(更佳為(甲基)丙烯酸C4-10鏈狀烷基酯,例如丙烯酸正丁酯及丙烯酸-2-乙基己酯中之一者或兩者)之一種或兩種以上。根據由此種單體組成獲得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可容易形成顯示適合表面保護膜用途之黏著特性之黏著劑,因此較佳。
作為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可較佳採用具有羥基(-OH)之丙烯酸系單體共聚而成者。上述共聚組成(單體組成)特別是於使用溶液聚合法作為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合成方法時可較佳採用。作為具有羥基之丙烯酸系單體之具體例,可列舉:(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己酯、(甲基)丙烯酸-6-羥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羥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羥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羥基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4-羥甲基環己基)甲酯、聚丙二醇單(甲基)丙烯酸酯、N-羥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上述含羥基丙烯酸系單體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組合兩種以上使用。上述單體共聚而成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容易提供顯示適合表面保護膜用途之黏著特性之黏著劑,因此較佳。例如,由於容易將對被接著體之剝離力控制較低,因此容易獲得再剝離性優異之黏著劑。作為特佳之含羥基丙烯酸系單體,可列舉含有羥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
此種含羥基丙烯酸系單體,較佳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合成中使用之單體總量中以約0.1~15質量%之範圍內使用,更佳為約0.2~10質量%之範圍,特佳為約0.3~8質量%之範圍。若含羥基丙烯酸系單體之含量與上述範圍相比過多,則有黏著劑之凝聚力過大,從而流動性下降,具有對被接著體之潤濕性(密接性)下降的傾向。另一方面,
若含羥基丙烯酸系單體的含量與上述範圍相比過少,則有該單體之使用效果難以充分地發揮之情形。
作為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就容易實現黏著特性之平衡的觀點而言,通常使用玻璃轉移溫度(Tg)為約0℃以下(典型而言為-100℃~0℃)之聚合物。更佳為Tg在約-80℃~-5℃範圍內之丙烯酸系聚合物。若Tg比上述範圍過高,則有於常溫附近之使用中初期接著性容易不充分,從而保護膜之貼附作業性下降之情形。另外,丙烯酸系聚合物之Tg可藉由適當改變單體組成(即,該聚合物之合成中使用之單體之種類或使用量比)來調節。
於未顯著損害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中可共聚上述以外之單體(其他單體)。上述單體可為了例如調節丙烯酸系聚合物之Tg、調節黏著性能(例如剝離性)等而使用。例如,作為可提高黏著劑之凝聚力或耐熱性之單體,可列舉含磺酸基單體、含磷酸基單體、含氰基單體、乙烯酯類、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等。另外,作為可有助於在丙烯酸系聚合物中導入可作為交聯基點之官能基、或者提高接著力之單體,可列舉含羧基單體、含酸酐基單體、含醯胺基單體、含胺基單體、含醯亞胺基單體、含環氧基單體、(甲基)丙烯醯嗎啉、乙烯醚類等。
作為含磺酸基單體,可例示:苯乙烯磺酸、烯丙磺酸、2-(甲基)丙烯醯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醯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磺丙酯、(甲基)丙烯醯氧基萘磺酸、乙烯基磺酸鈉等。
作為含磷酸基單體,可例示:丙烯醯磷酸-2-羥基乙酯。
作為含氰基單體,可例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
作為乙烯酯類,可例示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等。
作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可例示苯乙烯、氯苯乙烯、氯甲基
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其他取代苯乙烯等。
另外,作為含羧基單體,可例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羧乙酯、(甲基)丙烯酸羧戊酯、亞甲基丁二酸、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巴豆酸、異巴豆酸等。
作為含酸酐基單體,可列舉:順丁烯二酸酐、亞甲基丁二酸酐、上述含羧基單體之酸酐等。
作為含醯胺基單體,可例示: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二乙基丙烯醯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二乙基丙烯醯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N,N'-亞甲基雙丙烯醯胺、N,N-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胺基丙基甲基丙烯醯胺、二丙酮丙烯醯胺等。
作為含胺基單體,可例示:(甲基)丙烯酸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基丙酯等。
作為含醯亞胺基單體,可例示:環己基順丁烯醯亞胺、異丙基順丁烯醯亞胺、N-環己基順丁烯醯亞胺、亞甲基丁二醯亞胺等。
作為含環氧基單體,可例示:(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縮水甘油酯、烯丙基縮水甘油醚等。
作為乙烯醚類,可例示:甲基乙烯醚、乙基乙烯醚、異丁基乙烯醚等。
此種「其他單體」,可單獨使用亦可組合兩種以上使用,作為整體之含量在用於合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總量中較佳為約40質量%以下(典型而言為0.001~40質量%),更佳為約30質量%以下(典型而言為0.001~30質量%)。另外,可為不含上述其他單體之組成(例如,僅使用(甲基)丙烯酸C6-14烷基酯或者僅使用(甲基)丙烯酸C6-14烷基酯與含羥基(甲基)丙烯酸酯作為單體的)丙烯酸系聚合物。
另外,使用乳液聚合法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合成方法、並且
使用含羧基或酸酐基丙烯酸系單體作為上述其他單體之情況下,作為上述含羧基或酸酐基丙烯酸系單體之使用量,可較佳採用全部原料單體(100質量%)之0.5~15質量%之範圍。上述組成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可成為就藉由乳液聚合法合成該丙烯酸系聚合物時之聚合穩定性、具備含有該丙烯酸系聚合物之黏著劑層之表面保護膜之黏著力的經時穩定性等觀點而言較佳之聚合物。
另外,使用乳液聚合法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合成方法時之較佳單體組成,可例示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異冰片酯、N,N-二乙基丙烯醯胺及乙酸乙烯酯中之至少一種單體之組成。該等單體之含量(即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異冰片酯、N,N-二乙基丙烯醯胺及乙酸乙烯酯的含量,含有該等中之兩種以上時為其合計含量)例如可設定為全部原料單體(100質量%)之0.5~15質量%,更佳為1~10質量%(例如2~5質量%)。例如,可較佳採用至少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之單體組成(例如含有全部原料單體之1~10質量%、更佳為2~5質量%之甲基丙烯酸甲酯之單體組成)。
獲得具有上述單體組成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應用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塊狀聚合法、懸浮聚合法等作為一般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合成方法而使用之各種聚合方法而獲得該聚合物。另外,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可為無規共聚物,亦可為嵌段共聚物,或者接枝共聚物。就生產性之觀點而言,通常較佳為無規共聚物。
聚合時使用之起始劑,可自公知或慣用之聚合起始劑中適當選擇。例如,可較佳採用偶氮系聚合起始劑。作為偶氮系聚合起始劑之具體例,可列舉:2,2'-偶氮雙異丁腈、2,2'-偶氮雙(2-甲基丙脒)二硫酸鹽、2,2'-偶氮雙(2-脒基丙烷)二鹽酸鹽、2,2'-偶氮雙[2-(5-甲基-2-咪
唑啉-2-基)丙烷]二鹽酸鹽、2,2'-偶氮雙(N,N'-二亞甲基異丁基脒)、2,2'-偶氮雙[N-(2-羧基乙基)-2-甲基丙脒]水合物、2,2'-偶氮雙(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雙(2-甲基丁腈)、1,1'-偶氮雙(環己烷-1-甲腈)、2,2'-偶氮雙(2,4,4-三甲基戊烷)、二甲基-2,2'-偶氮雙(2-甲基丙酸)酯等。
作為聚合起始劑之其他例,可列舉:過硫酸鉀、過硫酸銨等過硫酸鹽;如過氧化苯甲醯、氫過氧化第三丁基、過氧化二第三丁基、第三丁基過氧化苯甲酸酯、過氧化二異丙苯、1,1-雙(第三丁基過氧基)-3,3,5-三甲基環己烷、1,1-雙(第三丁基過氧基)環癸烷、過氧化氫等過氧化物系起始劑;苯基取代乙烷等取代乙烷系起始劑;芳香族羰基化合物;等。作為聚合起始劑之進而其他例,可列舉:過氧化物與還原劑組合而成之氧化還原系起始劑。作為上述氧化還原系起始劑之例,可列舉:過氧化物與抗壞血酸之組合(過氧化氫水與抗壞血酸之組合等)、過氧化物與鐵(II)鹽之組合(過氧化氫水與鐵(II)鹽之組合等)、過硫酸鹽與亞硫酸氫鈉之組合等。
此種聚合起始劑可單獨使用或者組合兩種以上使用。聚合起始劑之使用量只要為通常之使用量即可,例如,相對於全部原料單體100質量份可自0.005~1質量份(典型而言0.01~1質量份)左右之範圍內選擇。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之較佳一態樣中,可較佳採用溶液聚合法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合成方法。上述態樣就表面保護膜之透明性或黏著性能等觀點而言亦可較有利。進行溶液聚合時之單體供給方法,可適當採用一次性供給全部單體原料之一次加料方式、連續供給(滴加)方式、分批供給(滴加)方式等。聚合溫度可根據所使用之單體及溶劑之種類、聚合起始劑之種類等適當選擇,例如可設定為20℃~
170℃(典型而言為40℃~140℃)左右。
溶液聚合中使用之溶劑(聚合溶劑),可自公知或慣用之有機溶劑中適當選擇。例如,可使用選自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化合物類(典型而言芳香族烴類);乙酸乙酯、己烷、環己烷、甲基環己烷等脂肪族或脂環式烴類;1,2-二氯乙烯等鹵化烴類;異丙醇、1-丁醇、第二丁醇、第三丁醇等低級醇類(例如碳原子數1~4之一元醇類);第三丁基甲基醚等醚類;甲基乙基酮、乙醯丙酮等酮類等中的一種溶劑或者兩種以上之混合溶劑。較佳使用總壓力1個大氣壓下之沸點在20~200℃(更佳為25~150℃)之範圍內的有機溶劑(可為混合溶劑)。
根據上述溶液聚合,可獲得丙烯酸系聚合物溶解於有機溶劑中之態樣之聚合反應液。作為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可較佳使用上述聚合反應液或者對該反應液實施適當之後處理而成之反應液。典型而言,將實施後處理後之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溶液調節成適當之黏度(濃度)後使用。或者,可使用利用溶液聚合方法以外之聚合方法(例如乳液聚合、光聚合、塊狀聚合等)合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並將該聚合物溶解於有機溶劑中而製備為溶液狀者。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之其他較佳一態樣中,可較佳採用乳液聚合法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合成方法。上述態樣就減輕表面保護膜之製造之環境負荷、減少丙烯酸系聚合物合成之設備費或管理費等的觀點而言亦可較有利。乳液聚合之態樣並無特別限定,可藉由與先前公知之一般乳液聚合同樣之態樣,例如可適當採用公知之各種單體供給方法、聚合條件(聚合溫度、聚合時間、聚合壓力等)、使用材料(聚合起始劑、乳化劑等)進行。例如,作為單體供給方法,可採用將全部單體原料一次性供給至聚合容器中的一次加料方式、連續供給(滴加)方式、分批供給(滴加)方式等之任一種方式。可將單體之一部分或全部
預先與水混合進行乳化,然後將該乳化液(即,單體原料之乳液)供給至反應容器內。聚合溫度可根據使用之單體種類或聚合起始劑之種類等適當選擇,例如可自高於常溫且100℃以下(典型而言為40~100℃,例如40~80℃)之範圍內選擇。
藉由乳液聚合來合成丙烯酸系聚合物時,典型而言使用乳化劑。作為上述乳化劑,並無特別限制,可適當選擇使用乳液聚合領域中公知或慣用之各種乳化劑。可使用例如陰離子性乳化劑、非離子性乳化劑等。作為陰離子性乳化劑之例,可列舉:月桂基硫酸鈉、月桂基硫酸銨、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聚氧乙烯月桂基硫酸鈉、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鈉、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硫酸銨、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硫酸鈉、聚氧乙烯烷基磺基琥珀酸鈉等。作為非離子性乳化劑之例,可列舉: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苯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等。另外,可使用分子中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基(反應性基)之自由基聚合性乳化劑(以下亦稱為「反應性乳化劑」)。
上述反應性乳化劑為分子中(一分子中)具有至少一個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基之乳化劑。上述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基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乙烯基、丙烯基、異丙烯基、乙烯醚基(乙烯氧基)、烯丙醚基(烯丙氧基)等。藉由使用上述反應性乳化劑,可更高度地防止被接著體之污染。就聚合穩定性之觀點而言,通常可較佳採用一分子中所含之自由基聚合官能基之數目為1的反應性乳化劑。
上述反應性乳化劑,可為於陰離子性乳化劑中導入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基之結構的乳化劑(以下亦稱為「陰離子性反應性乳化劑」)、於非離子性乳化劑中導入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基之結構之乳化劑(以下亦稱為「非離子性反應性乳化劑」)等。可使用例如於具有非離子性
親水性基之陰離子性乳化劑(例如,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鈉、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硫酸銨、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硫酸鈉、聚氧乙烯烷基磺基琥珀酸鈉等)中導入丙烯基或烯丙醚基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基之結構的反應性乳化劑。
作為此種反應性乳化劑,亦可使用市售品。作為上述市售品之例,可列舉:艾迪科(ADEKA)公司製造之商品名「ADEKA REASOAP SE-10N」、商品名「ADEKA REASOAP SE-20N」、商品名「ADEKA REASOAP SR-10」、商品名「ADEKA REASOAP SR-20」;第一工業製藥公司製造之商品名「AQUALON HS-10」、商品名「AQUALON HS-05」;花王公司製造之商品名「Latemul PD-104」;等。
該等乳化劑(包括不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基之乳化劑及反應性乳化劑雙方之含義)可適當地單獨或者併用使用。不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基之乳化劑與反應性乳化劑可以適當之比率併用。乳化劑之調配比率相對於全部單體原料100質量份例如可設定為0.1~10質量份,通常設定為0.5~5質量份較為適當。根據上述使用量,可高度地兼具乳液之穩定性與表面保護膜之性能(例如,對被接著體之低污染性、黏著力之經時穩定性等)。
上述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中,根據需要可使用先前公知之各種鏈轉移劑(可作為分子量調節劑或聚合度調節劑來理解)。上述鏈轉移劑可為例如選自正十二烷基硫醇、第三(十二烷基)硫醇、縮水甘油基硫醇、2-巰基乙醇等硫醇類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其中,作為較佳之鏈轉移劑,可例示正十二烷基硫醇及第三(十二烷基)硫醇。鏈轉移劑之使用量相對於單體成分總量100質量份可設定為例如約0.001~0.5質量份左右。於較佳一態樣中,將上述鏈轉移劑(例如正十二烷基硫醇)之使用量例如設定為約0.02質量份以上(典型而言為0.02~0.1質量份,較佳為0.03~0.07質量份)左右。
藉由乳液聚合獲得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溶劑不溶成分(溶劑不溶成分之比率;以下亦稱為「凝膠分率」)較佳為該丙烯酸系聚合物總體(100質量%)之70質量%以上。藉由顯示上述凝膠分率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在具備含有該丙烯酸系聚合物之黏著劑層之表面保護膜中,可實現更高性能(例如,對被接著體之低污染性、黏著力之經時穩定性等)。上述凝膠分率可藉由例如所使用之材料(聚合起始劑、乳化劑、原料單體、鏈轉移劑等)之種類或量、聚合條件(例如聚合溫度)等來控制。凝膠分率之上限值並無特別限定,通常較佳為凝膠分率為99質量%以下之丙烯酸系聚合物。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不管聚合方法)之利用GPC獲得之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Mw)較佳為10×104以上且500×104以下之範圍內,更佳為20×104以上且400×104以下,進而較佳為30×104以上且300×104以下。
此處,Mw係指利用GPC(凝膠滲透色譜法)獲得之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值。更具體而言,可使用商品名「HLC-8220GPC」(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作為GPC測定裝置,根據聚苯乙烯換算值,在以下之GPC測定條件下測定而求出。
樣品濃度:0.2質量%(四氫呋喃溶液)
樣品注入量:10 μl
溶離液:四氫呋喃(THF)
流量(流速):0.6 ml/分鐘
管柱溫度(測定溫度):40℃
管柱:樣品管柱:商品名「TSKguardcolumn SuperHZ-H」1根+商品名「TSKgel SuperHZM-H」2根(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參考管柱:商品名「TSKgel SuperH-RC」1根(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檢測器:示差折射計(RI)
若丙烯酸系聚合物之Mw過小,則有黏著劑之凝聚力不充分,從而容易於被接著體表面產生糊劑殘留之情形。若Mw過大,則有黏著劑之流動性下降,對被接著體之潤濕性(密接性)容易變得不充分之情形。上述潤濕性不充分可能係引起於被接著體上貼附之表面保護膜在使用中(例如,表面保護膜之情形時,在希望繼續發揮保護功能之階段無意地)自被接著體上剝離之現象的原因。藉由溶液聚合法獲得之丙烯酸系聚合物其Mw在上述較佳範圍內特別有意義。
此處所揭示之表面保護膜,可較佳以上述黏著劑層含有防靜電成分之態樣實施。作為上述防靜電成分,除了作為可於面塗層中含有之防靜電成分於上文說明之材料以外,可例示離子液體、鹼金屬鹽等。該等防靜電成分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組合兩種以上使用。於較佳一態樣中,上述黏著劑層中含有之防靜電成分含有離子液體及鹼金屬鹽之至少一種。另外,此處,「離子液體」(亦有稱為常溫熔融鹽之情形)係指於室溫(25℃)下呈液狀之離子性化合物。
作為上述離子液體,可較佳使用含氮鎓鹽、含硫鎓鹽及含磷鎓鹽之任一種以上。於較佳一態樣中,上述黏著劑層含有具有下述通式(A)~(E)之任一者表示的至少一種有機陽離子成分之離子液體。根據上述離子液體,可實現防靜電性能特別優異之表面保護膜。
此處,上述式(A)中,Ra表示碳原子數4~20之烴基或含有雜原子之官能基。Rb及Rc可相同亦可不同,分別表示氫原子或碳原子數1~16之烴基或者含有雜原子之官能基。其中,氮原子包含雙鍵之情形時,不存在Rc。
上述式(B)中,Rd表示碳原子數2~20之烴基或含有雜原子之官能基。Re、Rf及Rg可相同亦可不同,分別表示氫原子或碳原子數1~16之烴基或者含有雜原子之官能基。
上述式(C)中,Rh表示碳原子數2~20之烴基或含有雜原子之官能基。Ri、Rj及Rk可相同亦可不同,分別表示氫原子或碳原子數1~16之烴基或者含有雜原子之官能基。
上述式(D)中,Z表示氮原子、硫原子或磷原子。Rl、Rm、Rn及Ro可相同亦可不同,分別表示碳原子數1~20之烴基或含有雜原子之官能基。其中,Z為硫原子之情形時,不存在Ro。
上述式(E)中,Rp表示碳原子數1~18之烴基或含有雜原子之官能基。
作為由式(A)表示之陽離子,可例示吡啶鎓陽離子、吡咯烷鎓陽離子、哌啶鎓陽離子、具有吡咯啉骨架之陽離子、具有吡咯骨架之陽離子等。
作為吡啶鎓陽離子之具體例,可列舉:1-甲基吡啶鎓、1-乙基吡啶鎓、1-丙基吡啶鎓、1-丁基吡啶鎓、1-戊基吡啶鎓、1-己基吡啶鎓、1-庚基吡啶鎓、1-辛基吡啶鎓、1-壬基吡啶鎓、1-癸基吡啶鎓、1-烯丙基吡啶鎓、1-丙基-2-甲基吡啶鎓、1-丁基-2-甲基吡啶鎓、1-戊基-2-甲基吡啶鎓、1-己基-2-甲基吡啶鎓、1-庚基-2-甲基吡啶鎓、1-辛基-2-甲基吡啶鎓、1-壬基-2-甲基吡啶鎓、1-癸基-2-甲基吡啶鎓、1-丙基-3-甲基吡啶鎓、1-丁基-3-甲基吡啶鎓、1-丁基-4-甲基吡啶鎓、1-戊基-3-甲基吡啶鎓、1-己基-3-甲基吡啶鎓、1-庚基-3-甲基吡啶鎓、1-辛基-3-甲基吡啶鎓、1-辛基-4-甲基吡啶鎓、1-壬基-3-甲基吡啶鎓、1-癸基-3-甲基吡啶鎓、1-丙基-4-甲基吡啶鎓、1-戊基-4-甲基吡啶鎓、1-己基-4-甲基吡啶鎓、1-庚基-4-甲基吡啶鎓、1-壬基-4-甲基吡啶鎓、1-癸基-4-甲基吡啶鎓、1-丁基-3,4-二甲基吡啶鎓等。
作為吡咯烷鎓陽離子之具體例,可列舉:1,1-二甲基吡咯烷鎓、1-乙基-1-甲基吡咯烷鎓、1-甲基-1-丙基吡咯烷鎓、1-甲基-1-丁基吡咯烷鎓、1-甲基-1-戊基吡咯烷鎓、1-甲基-1-己基吡咯烷鎓、1-甲基-1-庚基吡咯烷鎓、1-甲基-1-辛基吡咯烷鎓、1-甲基-1-壬基吡咯烷鎓、1-甲基-1-癸基吡咯烷鎓、1-甲基-1-甲氧基乙氧基乙基吡咯烷鎓、1-乙基-1-丙基吡咯烷鎓、1-乙基-1-丁基吡咯烷鎓、1-乙基-1-戊基吡咯烷鎓、1-乙基-1-己基吡咯烷鎓、1-乙基-1-庚基吡咯烷鎓、1,1-二丙基吡咯烷鎓、1-丙基-1-丁基吡咯烷鎓、1,1-二丁基吡咯烷鎓、吡咯烷鎓-2-酮等。
作為哌啶鎓陽離子之具體例,可列舉:1-丙基哌啶鎓、1-戊基哌啶鎓、1,1-二甲基哌啶鎓、1-甲基-1-乙基哌啶鎓、1-甲基-1-丙基哌啶鎓、1-甲基-1-丁基哌啶鎓、1-甲基-1-戊基哌啶鎓、1-甲基-1-己基哌啶鎓、1-甲基-1-庚基哌啶鎓、1-甲基-1-辛基哌啶鎓、1-甲基-1-癸基哌啶鎓、1-甲基-1-甲氧基乙氧基乙基哌啶鎓、1-乙基-1-丙基哌啶鎓、1-乙基-1-丁基哌啶鎓、1-乙基-1-戊基哌啶鎓、1-乙基-1-己基哌啶鎓、1-乙基-1-庚基哌啶鎓、1,1-二丙基哌啶鎓、1-丙基-1-丁基哌啶鎓、1-丙基-1-戊基哌啶鎓、1-丙基-1-己基哌啶鎓、1-丙基-1-庚基哌啶鎓、1,1-二丁基哌啶鎓、1-丁基-1-戊基哌啶鎓、1-丁基-1-己基哌啶鎓、1-丁基-1-庚基哌啶鎓等。
作為具有吡咯啉骨架之陽離子之具體例,可列舉:2-甲基-1-吡咯啉等。作為具有吡咯骨架之陽離子之具體例,可列舉:1-乙基-2-苯基吲哚、1,2-二甲基吲哚、1-乙基咔唑等。
作為式(B)表示之陽離子,可例示咪唑鎓陽離子、四氫嘧啶鎓陽離子、二氫嘧啶鎓陽離子等。
作為咪唑鎓陽離子之具體例,可列舉:1,3-二甲基咪唑鎓、1,3-二乙基咪唑鎓、1-甲基-3-乙基咪唑鎓、1-甲基-3-己基咪唑鎓、1-乙基-3-甲基咪唑鎓、1-丙基-3-甲基咪唑鎓、1-丁基-3-甲基咪唑鎓、1-戊基-3-甲基咪唑鎓、1-己基-3-甲基咪唑鎓、1-庚基-3-甲基咪唑鎓、1-辛基-3-甲基咪唑鎓、1-壬基-3-甲基咪唑鎓、1-癸基-3-甲基咪唑鎓、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鎓、1-十四烷基-3-甲基咪唑鎓、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鎓、1-十八烷基-3-甲基咪唑鎓、1,2-二甲基-3-丙基咪唑鎓、1-乙基-2,3-二甲基咪唑鎓、1-丁基-2,3-二甲基咪唑鎓、1-己基-2,3-二甲基咪唑鎓、1-(2-甲氧基乙基)-3-甲基咪唑鎓等。
作為四氫嘧啶鎓陽離子之具體例,可列舉:1,3-二甲基-1,4,5,6-四氫嘧啶鎓、1,2,3-三甲基-1,4,5,6-四氫嘧啶鎓、1,2,3,4-四甲基-
1,4,5,6-四氫嘧啶鎓、1,2,3,5-四甲基-1,4,5,6-四氫嘧啶鎓等。
作為二氫嘧啶鎓陽離子之具體例,可列舉:1,3-二甲基-1,4-二氫嘧啶鎓、1,3-二甲基-1,6-二氫嘧啶鎓、1,2,3-三甲基-1,4-二氫嘧啶鎓、1,2,3-三甲基-1,6-二氫嘧啶鎓、1,2,3,4-四甲基-1,4-二氫嘧啶鎓、1,2,3,4-四甲基-1,6-二氫嘧啶鎓等。
作為式(C)表示之陽離子,可例示吡唑鎓陽離子、吡唑啉鎓陽離子等。
作為吡唑鎓陽離子之具體例,可列舉:1-甲基吡唑鎓、3-甲基吡唑鎓、1-乙基-2,3,5-三甲基吡唑鎓、1-丙基-2,3,5-三甲基吡唑鎓、1-丁基-2,3,5-三甲基吡唑鎓、1-(2-甲氧基乙基)吡唑鎓等。作為吡唑啉鎓陽離子之具體例,可列舉1-乙基-2-甲基吡唑啉鎓等。
作為式(D)表示之陽離子,可例示Rl、Rm、Rn及Ro相同或不同並且均為碳原子數1~20之烷基的陽離子。作為上述陽離子,可例示四烷基銨陽離子、三烷基鋶陽離子及四烷基鏻陽離子。作為式(D)表示之陽離子之其他例,可列舉上述烷基之一部分經烯基或烷氧基、進而環氧基取代之陽離子等。另外,Rl、Rm、Rn及Ro中之一個或兩個以上可包括芳香環或脂肪族環。
式(D)表示之陽離子,可為對稱結構之陽離子,亦可為非對稱之陽離子。作為對稱結構之銨陽離子,可例示Rl、Rm、Rn及Ro為相同之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二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之任一種)的四烷基銨陽離子。
作為非對稱銨陽離子之代表例,有Rl、Rm、Rn及Ro中之三個相同、其餘一個不同之四烷基銨陽離子,作為具體例,可列舉:三甲基乙基銨、三甲基丙基銨、三甲基丁基銨、三甲基戊基銨、三甲基己基銨、三甲基庚基銨、三甲基辛基銨、三甲基壬基銨、三甲基癸基銨、
三乙基甲基銨、三乙基丙基銨、三乙基丁基銨、三乙基戊基銨、三乙基己基銨、三乙基庚基銨、三乙基辛基銨、三乙基壬基銨、三乙基癸基銨、三丙基甲基銨、三丙基乙基銨、三丙基丁基銨、三丙基戊基銨、三丙基己基銨、三丙基庚基銨、三丙基辛基銨、三丙基壬基銨、三丙基癸基銨、三丁基甲基銨、三丁基乙基銨、三丁基丙基銨、三丁基戊基銨、三丁基己基銨、三丁基庚基銨、三戊基甲基銨、三戊基乙基銨、三戊基丙基銨、三戊基丁基銨、三戊基己基銨、三戊基庚基銨、三己基甲基銨、三己基乙基銨、三己基丙基銨、三己基丁基銨、三己基戊基銨、三己基庚基銨、三庚基甲基銨、三庚基乙基銨、三庚基丙基銨、三庚基丁基銨、三庚基戊基銨、三庚基己基銨、三辛基甲基銨、三辛基乙基銨、三辛基丙基銨、三辛基丁基銨、三辛基戊基銨、三辛基己基銨、三辛基庚基銨、三辛基十二烷基銨、三辛基十六烷基銨、三辛基十八烷基銨、三壬基甲基銨、三癸基甲基銨等非對稱之四烷基銨陽離子。
作為非對稱之銨陽離子之其他例,可列舉:二甲基二乙基銨、二甲基二丙基銨、二甲基二丁基銨、二甲基二戊基銨、二甲基二己基銨、二甲基二庚基銨、二甲基二辛基銨、二甲基二壬基銨、二甲基二癸基銨、二丙基二乙基銨、二丙基二丁基銨、二丙基二戊基銨、二丙基二己基銨、二甲基乙基丙基銨、二甲基乙基丁基銨、二甲基乙基戊基銨、二甲基乙基己基銨、二甲基乙基庚基銨、二甲基乙基壬基銨、二甲基丙基丁基銨、二甲基丙基戊基銨、二甲基丙基己基銨、二甲基丙基庚基銨、二甲基丁基己基銨、二甲基丁基庚基銨、二甲基戊基己基銨、二甲基己基庚基銨、二乙基甲基丙基銨、二乙基甲基戊基銨、二乙基甲基庚基銨、二乙基丙基戊基銨、二丙基甲基乙基銨、二丙基甲基戊基銨、二丙基丁基己基銨、二丁基甲基戊基銨、二丁基甲基己基銨、甲基乙基丙基丁基銨、甲基乙基丙基戊基銨、甲基乙基丙基己
基銨等四烷基銨陽離子;三甲基環己基銨等含有環烷基之銨陽離子;二烯丙基二甲基銨、二烯丙基二丙基銨、二烯丙基甲基己基銨、二烯丙基甲基辛基銨等含有烯基之銨陽離子;三乙基(甲氧基乙氧基乙基)銨、二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乙基)銨、二甲基乙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銨、二乙基甲基(2-甲氧基乙基)銨、二乙基甲基(甲氧基乙氧基乙基)銨等含有烷氧基之銨陽離子;縮水甘油基三甲基銨等含有環氧基之銨陽離子;等。
作為對稱結構之鋶陽離子,可例示Rl、Rm及Rn為相同之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己基之任一種)之三烷基鋶陽離子。作為非對稱之鋶陽離子,可列舉二甲基癸基鋶、二乙基甲基鋶、二丁基乙基鋶等非對稱之三烷基鋶陽離子。
作為對稱結構之鏻陽離子,可例示Rl、Rm、Rn及Ro為相同之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之任一種)之四烷基鏻陽離子。作為非對稱之鏻陽離子,有Rl、Rm、Rn及Ro中之三個相同、其餘一個不同之四烷基鏻陽離子,作為具體例,可列舉:三甲基戊基鏻、三甲基己基鏻、三甲基庚基鏻、三甲基辛基鏻、三甲基壬基鏻、三甲基癸基鏻、三乙基甲基鏻、三丁基乙基鏻、三丁基-(2-甲氧基乙基)鏻、三戊基甲基鏻、三己基甲基鏻、三庚基甲基鏻、三辛基甲基鏻、三壬基甲基鏻、三癸基甲基鏻等。作為非對稱之鏻陽離子之其他例,可列舉:三己基十四烷基鏻、二甲基二戊基鏻、二甲基二己基鏻、二甲基二庚基鏻、二甲基二辛基鏻、二甲基二壬基鏻、二甲基二癸基鏻等非對稱四烷基鏻陽離子;三甲基(甲氧基乙氧基乙基)鏻、二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乙基)鏻等含有烷氧基之鏻陽離子。
作為式(D)表示之陽離子之較佳例,可列舉上述之非對稱四烷基銨陽離子、非對稱三烷基鋶陽離子、非對稱四烷基鏻陽離子。
作為式(E)表示之陽離子,可例示Rp為碳原子數1~18之烷基之任一種之鋶陽離子。作為Rp之具體例,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己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八烷基等。
上述離子液體之陰離子成分,只要可與此處所揭示之任一種陽離子之鹽成為離子液體即可,並無特別限定。作為具體例,可列舉:Cl-、Br-、I-、AlCl4 -、Al2Cl7 -、BF4 -、PF6 -、ClO4 -、NO3 -、CH3COO-、CF3COO-、CH3SO3 -、CF3SO3 -、(FSO2)2N-、(CF3SO2)2N-、(CF3SO2)3C-、AsF6 -、SbF6 -、NbF6 -、TaF6 -、F(HF)n -、(CN)2N-、C4F9SO3 -、(C2F5SO2)2N-、C3F7COO-、(CF3SO2)(CF3CO)N-、C9H19COO-、(CH3)2PO4 -、(C2H5)2PO4 -、C2H5OSO3 -、C6H13OSO3 -、C8H17OSO3 -、CH3(OC2H4)2OSO3 -、C6H4(CH3)SO3 -、(C2F5)3PF3 -、CH3CH(OH)COO-、以及由下述式(F)表示之陰離子。
其中,疏水性之陰離子成分具有不易滲出至黏著劑表面之傾向,因此就低污染性之觀點而言較佳使用。另外,含有氟原子之陰離子成分(例如,含有全氟烷基之陰離子成分)可獲得低熔點之離子性化合物,因此較佳使用。上述陰離子成分之較佳例,可列舉雙(全氟烷基磺醯基)醯亞胺陰離子(例如,(CF3SO2)2N-、(C2F5SO2)2N-)、全氟烷
基鋶陰離子(例如CF3SO3 -等)等含氟之陰離子。作為上述全氟烷基之碳原子數,通常較佳為1~3,其中,較佳為1或2。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使用之離子液體,可為上述陽離子成分與陰離子成分之適當組合。作為一例,陽離子成分為吡啶鎓陽離子之情形時,作為與上述陰離子成分之具體組合,可列舉:1-丁基吡啶鎓四氟硼酸鹽、1-丁基吡啶鎓六氟磷酸鹽、1-丁基-3-甲基吡啶鎓四氟硼酸鹽、1-丁基-3-甲基吡啶鎓三氟甲磺酸鹽、1-丁基-3-甲基吡啶鎓雙(三氟甲磺醯基)醯亞胺、1-丁基-3-甲基吡啶鎓雙(五氟乙磺醯基)醯亞胺、1-己基吡啶鎓四氟硼酸鹽、1-烯丙基吡啶鎓雙(三氟甲磺醯基)醯亞胺等。上述其他各陽離子亦同樣,可使用與此處所揭示之任一種陰離子成分之組合的離子液體。
此種離子液體,可使用市售品,或者可利用公知之方法容易地合成。離子液體之合成方法,只要可獲得目標離子液體即可,並無特別限定。一般而言,可使用公知文獻「離子性液體-開發之最前線與未來-」(CMC出版發行)中記載之鹵化物法、氫氧化物法、酸酯法、錯合法以及中和法等。
離子液體之調配量通常相對於丙烯酸系聚合物100質量份設定為0.03~3質量份之範圍較為適當,較佳為0.05~2.5質量份,更佳為0.1~2質量份。若離子液體之調配量過少,則未獲得充分之防靜電特性,若過多,則有容易污染被接著體之傾向。
作為用作黏著劑之防靜電成分之鹼金屬鹽之典型例,可列舉鋰鹽、鈉鹽及鉀鹽。例如,可使用由作為陽離子成分之Li+、Na+或K+與作為陰離子成分之Cl-、Br-、I-、BF4 -、PF6 -、SCN-、ClO4 -、CF3SO3 -、(FSO2)2N-、(CF3SO2)2N-、(C2F5SO2)2N-或(CF3SO2)3C-構成之金屬鹽。就解離性較高之觀點而言,較佳使用鋰鹽。作為較佳之具體例,
可列舉:LiBr、LiI、LiBF4、LiPF6、LiSCN、LiClO4、LiCF3SO3、Li(CF3SO2)2N、Li(C2F5SO2)2N、Li(CF3SO2)3C等鋰鹽。其中,特佳為陰離子成分為雙(全氟烷基磺醯基)醯亞胺陰離子、全氟烷基鋶陰離子等含氟陰離子之鋰鹽(例如Li(CF3SO2)2N、Li(C2F5SO2)2N、LiCF3SO3)。此種鹼金屬鹽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組合兩種以上使用。
相對於丙烯酸系聚合物100質量份,鹼金屬鹽(例如鋰鹽)之調配量通常設定為未達1質量份較為適當,較佳為0.01~0.8質量份,更佳為0.01~0.5質量份,進而較佳為0.02~0.3質量份(例如0.05~0.2質量份)。若鹼金屬鹽之調配量過少,則有未獲得充分之防靜電性能之情形。另一方面,若鹼金屬鹽之調配量過多,則有容易產生被接著體之污染之傾向。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可較佳以黏著劑層含有環氧烷化合物之態樣實施。含有環氧烷化合物之黏著劑層,可成為再剝離性更優異之黏著劑層。另外,上述黏著劑層即便於濕度較高之環境下保存時亦不容易吸濕,因此可成為不容易引起由該吸濕造成之白化之黏著劑層。若黏著劑層白化,則具有該黏著劑層之表面保護膜之外觀檢查特性(例如,透過該表面保護膜進行被接著體之外觀檢查時被接著體表面之視認性提高)下降。因此,不容易引起上述白化之上述態樣之表面保護膜作為光學用之表面保護膜特別有用。
上述環氧烷鏈,例如可以與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共聚而成之含環氧烷鏈單體之形態含有。或者,可以調配於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中(即未與該丙烯酸系聚合物共聚)之環氧烷化合物之形態含有。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例如可較佳以上述黏著劑層含有防靜電成分(較佳為離子液體及鹼金屬鹽之一者或兩者)並且含有環氧烷鏈之態樣實施。
作為上述含環氧烷鏈單體,可使用一分子中具有氧伸烷基單元(環氧烷鏈)及能夠與丙烯酸系單體共聚之聚合性官能基(丙烯醯基、甲基丙烯醯基、烯丙基、乙烯基等)之環氧烷化合物。此處,「環氧烷化合物」係包括氧伸烷基單元之重複數為1之環氧烷化合物與具有兩個以上氧伸烷基單元連接而成之部分(即,氧伸烷基單元之重複數為2以上)之環氧烷化合物兩者的概念。氧伸烷基單元所含之伸烷基之碳原子數例如可為1~6。該伸烷基可為直鏈,亦可為支鏈。作為較佳例,可列舉氧亞甲基、氧伸乙基、氧伸丙基和氧伸丁基等。
於較佳一態樣中,上述含環氧烷鏈單體為具有環氧乙烷鏈之單體。可為於環氧烷鏈之一部分中包含環氧乙烷鏈之單體。藉由使用上述單體共聚而成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作為基礎聚合物,可提高基礎聚合物與防靜電成分之相容性,可適當地抑制向被接著體之滲出,可獲得低污染性之黏著劑組合物。
上述含環氧烷鏈單體中氧伸烷基單元之平均加成莫耳數(重複數)較佳為1~50,更佳為2~40。藉由使平均加成莫耳數為1以上之含環氧烷鏈單體共聚,可有效地發揮提高再剝離性之效果。另外,氧伸烷基鏈之末端可為羥基本身,亦可經其他官能基取代。
作為一分子中具有(甲基)丙烯醯基及環氧烷鏈之單體之具體例,可列舉: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聚丁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聚丁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丁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辛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月桂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硬脂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苯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辛氧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
上述含環氧烷鏈單體,亦可為稱為反應性界面活性劑者。作為含有環氧烷鏈之反應性界面活性劑之例,可列舉一分子中具有上述聚合性官能基(丙烯醯基、甲基丙烯醯基、烯丙基、乙烯基等)與環氧烷鏈之反應性界面活性劑、非離子性反應性界面活性劑、陽離子性反應性界面活性劑等。上述含有環氧烷鏈之反應性界面活性劑,可為上述反應性乳化劑。即,上述反應性乳化劑亦可以含環氧烷鏈單體來理解。上述反應性乳化劑可藉由用作藉由乳液聚合而合成丙烯酸系聚合物時之乳化劑而包含於含有該丙烯酸系聚合物之黏著劑層中,亦可藉由於藉由乳液聚合以外之方法(例如溶液聚合法)合成丙烯酸系聚合物時與其他原料單體共聚而包含於含有該丙烯酸系聚合物之黏著劑層中。
可用作此處所揭示之含環氧烷鏈單體之市售品的具體例,可列舉除上述市售反應性乳化劑外,日油公司製造之商品名「Blemmer PME-400」、日油公司製造之商品名「Blemmer PME-1000」、日油公司製造之商品名「Blemmer 50POEP-800B」;花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Latemul PD-420」、花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Latemul PD-430」、花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Emulgen 120」、花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商品名「Emulgen A-90」;艾迪科公司製造之商品名「ADEKA REASOAP ER-10」、艾迪科公司製造之商品名「ADEKA REASOAP NE-10」;日本乳化劑公司製造之商品名「Newcol 1008」;第一工業製藥公司製造之商品名「Noigen XL-100」;等。
上述含環氧烷鏈單體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組合兩種以上使用,作為整體之使用量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合成中使用之單體總量中較佳為40質量%以下,更佳為3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0質量%以下。
作為調配於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之環氧烷化合物,可使用例如氧伸烷基單元中所含之伸烷基之碳原子數為1~6(較佳為1~4,更佳為2~4,例如2~3)之各種環氧烷化合物。上述伸烷基可為直鏈亦可為支鏈。氧伸烷基單元之平均加成莫耳數(重複數)較佳為1~50,更佳為1~40。
作為環氧烷化合物之具體例,可列舉:聚氧伸烷基多元醇;聚氧伸烷基烷基胺、聚氧伸烷基二胺、聚氧伸烷基脂肪酸酯、聚氧伸烷基山梨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伸烷基烷基苯醚、聚氧伸烷基烷基醚(作為較佳例可列舉聚氧伸乙基烷基醚)、聚氧伸烷基烷基烯丙醚、聚氧伸烷基烷基苯基烯丙醚等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聚氧伸烷基烷基醚硫酸酯鹽、聚氧伸烷基烷基醚磷酸酯鹽、聚氧伸烷基烷基苯醚硫酸酯鹽、聚氧伸烷基烷基苯基醚磷酸酯鹽等陰離子性界面活性劑;此外具有聚環氧烷鏈之陽離子性界面活性劑或兩性離子性界面活性劑、具有聚環氧烷鏈之聚醚酯及其衍生物、聚氧伸烷基改性聚矽氧等。另外,可將上述含環氧烷鏈單體作為含環氧烷鏈化合物調配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上述含環氧烷鏈化合物可單獨使用一種或者組合兩種以上使用。
作為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可使用之環氧烷化合物之一較佳例,可列舉聚乙二醇(PEG)、聚丙二醇(PPG)、含有氧伸丙基單元與氧伸乙基單元的化合物(該等單元之排列可為無規,亦可為嵌段狀)等聚氧伸烷基多元醇。亦可使用具有二醇型、三醇型、六醇型等任一種分子結構者。例如可較佳採用二醇型之聚氧伸烷基多元醇。作為含有氧伸丙基單元與氧伸乙基單元之化合物之具體例,可列舉PPG-PEG之嵌段共聚物、PPG-PEG-PPG之嵌段共聚物、PEG-PPG-PEG之嵌段共聚物等。作為其他較佳例,可列舉聚氧伸烷基多元醇之衍生物。例如,可使用末端醚化之聚氧伸烷基多元醇(PPG單烷基醚、PEG-PPG單烷基
醚等)、末端乙醯化之聚氧伸烷基多元醇(末端乙醯化PPG等)。
於較佳一態樣中,上述環氧烷化合物為至少一部分具有環氧乙烷鏈之化合物。藉由調配上述化合物(含環氧乙烷鏈化合物),可提高基礎聚合物與防靜電成分之相容性,適當地抑制向被接著體之滲出,可獲得低污染性之黏著劑組合物。作為上述含環氧乙烷鏈化合物,環氧乙烷鏈之於該化合物整體中所占之質量較佳為5~85質量%,更佳為5~80質量%,進而較佳為5~75質量%。
作為上述環氧烷化合物,數量平均分子量(Mn)為10000以下者較為適當,通常較佳使用200~5000者。若Mn與10000相比過大,則與丙烯酸系聚合物之相容性下降,有黏著劑層容易白化之傾向。若Mn與200相比過小,則有可容易因該環氧烷化合物而產生污染。此處,Mn係指對於黏著劑組合物中所含之全部環氧烷化合物之數量平均分子量。上述Mn係指利用GPC獲得之標準聚苯乙烯換算之值。更具體而言,可使用商品名「HLC-8220GPC」(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作為GPC測定裝置,利用聚苯乙烯換算,於以下之GPC測定條件下測定而求出。
樣品濃度:0.2質量%(THF溶液)
樣品注入量:10 μl
溶離液:THF
流量(流速):0.6 ml/分鐘
管柱溫度(測定溫度):40℃
管柱:樣品管柱:商品名「TSKguardcolumn SuperHZ-H」1根+商品名「TSKgel SuperHZM-H」2根(東曹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參考管柱:商品名「TSKgel SuperH-RC」1根(東曹股份有限公司
製造)
檢測器:示差折射計(RI)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之黏著劑層中含有上述環氧烷化合物之情形時,其調配量相對於丙烯酸系聚合物100質量份例如可設定為0.01~40質量份,較佳為0.05~30質量份,更佳為0.1~20質量份。環氧烷化合物之調配量可設定為0.1~10質量份,亦可進而設定為0.1~5質量份(例如0.1~1質量份)。若調配量過少則添加效果減少,若過多則可容易因該環氧烷化合物而產生污染。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可較佳以將下式(a)表示之化合物作為上述環氧烷化合物單獨或者混合兩種以上使用之態樣來實施。
RaO-(PO)l-(EO)m-(PO)n-Rb (a)
另外,於本說明書中,PO表示氧伸丙基[-CH2CH(CH3)O-],EO表示氧伸乙基[-CH2CH2O-]。
上述式(a)中,Ra及Rb表示烷基(可為直鏈狀,亦可為支鏈狀)或氫原子。Ra與Rb相互可相同,亦可不同。作為上述烷基之較佳例,可列舉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碳原子數1~4之烷基(典型而言為直鏈狀烷基)。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之較佳一態樣中,可較佳採用上述Ra及Rb均為氫原子之環氧烷化合物。
上述式(a)中之l及n分別為正數(典型而言為1以上之整數)。l及n均較佳為1~100之範圍內,更佳為10~50(例如10~30)。l與n相互可相同,亦可不同。另外,上述式(a)中之m為正數(典型而言為1以上之整數),較佳為1~50,更佳為1~30(例如1~15)。
上述式(a)中,EO與PO之加成形態(共聚形態)為嵌段型。即,上述式(a)表示之化合物為於包含EO之嵌段(例如PEG嵌段)之兩側具有包含PO之嵌段(例如PPG嵌段)的三嵌段共聚物或其衍生物。
上述式(a)表示之環氧烷化合物(以下亦稱為化合物(a))中EO之總
質量相對於化合物(a)之總質量的比率[(EO之總質量)/(化合物(a)之總質量)×100](單位:質量%)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50質量%以下,更佳為5~50質量%,進而較佳為10~30質量%。使用含有上述結構之化合物(a)之黏著劑組合物,可成為流平性更優異之黏著劑組合物。黏著劑層之流平性較高,就表面保護膜之黏著特性或外觀特性之觀點而言較為有利。另外,上述「化合物(a)之總質量」係「黏著劑組合物中所含之全部化合物(a)之質量之合計量」,「EO之總質量」為「黏著劑組合物中之全部化合物(a)中所含之EO之質量的合計量」。以下,將上述「EO之總質量相對於化合物(a)之總質量的比率」稱為「環氧乙烷含有率」或「EO含有率」。作為EO含有率之測定方法,可列舉例如:核磁共振(NMR)、色譜法或飛行時間二次離子質譜法(TOF-SIMS)。
上述化合物(a)之Mn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1200~4000,更佳為1500~3000。Mn在上述範圍內之化合物(a)與丙烯酸系聚合物之相容性良好。因此,具備含有上述化合物(a)之黏著劑層之表面黏合片,可成為該黏著劑層之外觀品質優異、並且再剝離性優異者。
此處,數量平均分子量(Mn)係指對於黏著劑組合物中所含之全部化合物(a)的數量平均分子量。上述數量平均分子量(Mn)係指藉由GPC測定獲得之聚苯乙烯換算的值。
上述化合物(a)例如可藉由使環氧乙烷及環氧丙烷與脂肪酸或高級醇進行反應而獲得。另外,亦可藉由使乙二醇與丙二醇進行反應而獲得。
作為上述化合物(a),亦可使用市售品。作為上述市售品之具體例,可列舉:艾迪科公司製造之商品名「Adeka Pluronic 25R-1」、商品名「Adeka Pluronic 25R-2」、商品名「Adeka Pluronic 17R-2」、商品名「Adeka Pluronic 17R-3」;日本BASF公司製造之商品名「Pluronic RPE」系列;Sigma-Aldrich公司製造之聚(乙二醇)-嵌段-聚(丙二醇)-
嵌段-聚(乙二醇)等。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之黏著劑層中含有化合物(a)時,其調配量相對於丙烯酸系聚合物100質量份例如可設定為0.01~3.0質量份,通常設定為0.01~2.0質量份較為適當,較佳為0.02~1.5質量份,更佳為0.02~1.0質量份(例如0.1~0.5質量份)。根據上述調配量,可實現黏著劑之外觀品質優異、並且被接著體之防污染性優異之表面保護膜。
含有上述化合物(a)之黏著劑組合物(典型而言為溶劑型或水分散型之黏著劑組合物)的製備時,較佳以不使用溶劑而僅為化合物(a)之形態使用該化合物(a)(例如,將化合物(a)調配於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溶液或分散液中)。或者,以提高調配作業性等之目的,可使用將化合物(a)分散或溶解於適當之溶劑中而成者。例如,於製備水分散型之黏著劑組合物時,可較佳採用如此將化合物(a)分散或溶解於適當之溶劑中使用之態樣。作為上述溶劑之例,可列舉2-乙基己醇、丁基溶纖素、二丙二醇、乙二醇、丙二醇、正丙醇、異丙醇等有機溶劑。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黏著劑層之形成中使用之黏著劑組合物的形態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於有機溶劑中含有黏著成分之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黏著成分分散於水性溶劑中之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典型而言水性乳液型黏著劑組合物)、黏著成分溶解於水中之形態之黏著劑組合物(水溶液型黏著劑組合物)、無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例如,藉由照射紫外線或電子束等活性能量射線而硬化之類型的黏著劑組合物,熱熔型黏著劑組合物)等。此處所揭示之表面保護膜之較佳一態樣中,該表面保護膜具備由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黏著劑層。上述溶劑型黏著劑組
合物中所含之有機溶劑,例如可為包含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己烷、環己烷、甲基環己烷、庚烷及異丙醇中之任一種之單一溶劑,亦可為以該等溶劑之任一種作為主要成分之混合溶劑。於其他較佳一態樣中,該表面保護膜具備由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形成之黏著劑層。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作為黏著劑層之形成所使用之黏著劑組合物(較佳為溶劑型或水分散型之黏著劑組合物),可較佳採用以可使該組合物中所含之丙烯酸系聚合物適當交聯之方式構成的黏著劑組合物。作為具體之交聯方法,可較佳採用藉由使具有適當官能基(羥基、羧基等)之單體共聚而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中導入交聯基點,並向丙烯酸系聚合物中添加能夠與該官能基反應而形成交聯結構之化合物(交聯劑)並使其反應的方法。作為交聯劑,可使用一般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交聯所使用的各種材料,例如異氰酸酯化合物、環氧化合物、三聚氰胺系樹脂、氮丙啶化合物等。此種交聯劑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由於容易將自被接著體之剝離力調節為適度之範圍,因此特佳使用異氰酸酯化合物作為上述交聯劑。作為上述異氰酸酯化合物之例,可列舉甲苯二異氰酸酯、二甲苯二異氰酸酯等芳香族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等脂環族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脂肪族異氰酸酯;等。更具體而言,可例示:伸丁基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低級脂肪族聚異氰酸酯類;如亞環戊基二異氰酸酯、亞環己基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等脂環族異氰酸酯類;2,4-甲苯二異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苯二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芳香族二異氰酸酯類;三羥甲基丙烷/甲苯二異酸酯三聚物加成物(日本聚胺酯工業公司製造,商品名「Coronate L」)、三羥甲基丙烷/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三聚物加成物(日本聚胺酯工業公司製造,商品名「Coronate HL」)、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之異氰脲酸酯體
(日本聚胺酯工業公司製造,商品名「Coronate HX」)等異氰酸酯加成物;等。此種異氰酸酯化合物可單獨使用一種,亦可將兩種以上組合使用。
另外,作為用作交聯劑之環氧化合物,可例示N,N,N',N'-四縮水甘油基間苯二甲胺(三菱瓦斯化學公司製造,商品名「TETRAD-X」)、1,3-雙(N,N-二縮水甘油基胺基甲基)環己烷(三菱瓦斯化學公司製造,商品名「TETRAD-C」)等。作為三聚氰胺系樹脂,可例示六羥甲基三聚氰胺等。作為氮丙啶衍生物,可列舉作為市售品之相互藥工公司製造之商品名「HDU」、相互藥工公司製造之商品名「TAZM」、相互藥工公司製造之商品名「TAZO」等。
交聯劑之使用量可根據丙烯酸系聚合物之組成及結構(分子量等)或者表面保護膜之使用態樣等適當選擇。通常,交聯劑相對於丙烯酸系聚合物100質量份之使用量設定為約0.01~15質量份較為適當,更佳為設定為約0.1~10質量份(例如約0.2~5質量份)左右。若交聯劑之使用量過少,則有黏著劑之凝聚力不充分,容易於被接著體上產生糊劑殘留之情形。另一方面,若交聯劑之使用量過多,則可能有黏著劑之凝聚力過大從而流動性下降,對被接著體之潤濕性不充分從而引起剝離之情形。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之黏著劑層,另外可含有乙炔二醇化合物。含有上述乙炔二醇化合物之組成之黏著劑組合物,可成為流平性更優異之黏著劑組合物。黏著劑層之流平性較高就表面保護膜之黏著特性或外觀特性(例如,透過該表面保護膜進行被接著體之外觀檢查時被接著體表面之視認性)的觀點而言較為有利。上述黏著劑層之形成中使用乳液型黏著劑組合物時,含有乙炔二醇化合物特別有意義。其原因在於:一般而言,乳液型黏著劑組合物與溶劑型黏著劑組合物
相比,有流平性降低之傾向。
此處,「乙炔二醇化合物」係指於分子內具有乙炔鍵之二醇。並無特別限定,作為上述乙炔二醇化合物,例如可較佳採用下述式(b1)表示之化合物、下述式(b2)表示之化合物等。以下,有將下述式(b1)表示之乙炔二醇化合物稱為「化合物(b1)」之情形。另外,有將下述式(b2)表示之乙炔二醇化合物稱為「化合物(b2)」之情形。
作為上述乙炔二醇化合物,例如可較佳採用下述式(b1)表示之化合物。
上述式(b1)中之R1、R2、R3及R4表示碳原子數1~20之有機基。上述有機基可為烴基,亦可為含有雜原子之有機基(典型而言為含有碳、氫及雜原子(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等)之有機基)。R1、R2、R3及R4可相互相同,亦可不同。
上述式(b1)中之R1、R2、R3及R4可為鏈狀(包括直鏈狀或支鏈狀之含義)及環狀之任一種結構。通常,可較佳採用R1、R2、R3及R4均為鏈狀之有機基(例如飽和或不飽和之鏈狀烴基)的化合物(b1)。R1及R4較佳為碳原子數2~10之烷基,例如較佳為碳原子數4之鏈狀烷基(正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或異丁基)。另外,R2及R3較佳為碳原子數1~4之烷基,例如較佳為碳原子數1或2之烷基(即甲基或乙基)。
作為上述式(b1)表示之乙炔二醇化合物(化合物(b1))之具體例,
可列舉:7,10-二甲基-8-十六炔-7,10-二醇、4,7-二甲基-5-癸炔-4,7-二醇、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3,6-二甲基-4-辛炔-3,6-二醇等。
作為上述式(b1)表示之乙炔二醇化合物,可使用市售品。作為上述市售品之具體例,可列舉AIR PRODUCTS公司製造之商品名「Surfynol 104」系列。更具體而言,可列舉:「Surfynol 104E」、「Surfynol 104H」、「Surfynol 104A」、「Surfynol 104BC」、「Surfynol 104DPM」、「Surfynol 104PA」、「Surfynol 104PG-50」等。
另外,作為上述乙炔二醇化合物,例如可較佳採用下述式(b2)表示之化合物。
上述式(b2)中之R5、R6、R7及R8表示碳原子數1~20之有機基。上述有機基可為烴基,亦可為含有雜原子之有機基(典型而言為含有碳、氫及雜原子(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等)之有機基)。R5、R6、R7及R8可相互相同,亦可不同。另外,上述式(b2)中之p及q為0以上之整數,p與q之和(p+q)為1以上。另外,p為0之情形時,「-O-(CH2CH2O)pH」為「-OH」,對於q亦同樣。
較佳為p+q為1~20之化合物(b2),更佳為1~9。p與q可為相同之數,亦可為不同之數。p及q較佳以使化合物(b2)之HLB值未達13之
方式進行調節。
上述式(b1)中之R5、R6、R7及R8可為鏈狀(包括直鏈狀或支鏈狀之含義)及環狀之任一種結構。通常,可較佳採用R5、R6、R7及R8均為鏈狀之有機基(例如飽和或不飽和之鏈狀烴基)之化合物(b2)。R5及R8較佳為碳原子數2~10之烷基,例如較佳為碳原子數4之鏈狀烷基(正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或異丁基)。另外,R6及R7較佳為碳原子數1~4之烷基,例如較佳為碳原子數1或2之烷基(即甲基或乙基)。
作為上述式(b2)表示之乙炔二醇化合物(化合物(b2))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7,10-二甲基-8-十六炔-7,10-二醇之環氧乙烷加成物、4,7-二甲基-5-癸炔-4,7-二醇之環氧乙烷加成物、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之環氧乙烷加成物、3,6-二甲基-4-辛炔-3,6-二醇之環氧乙烷加成物等。
上述式(b2)中之p及q較佳以使化合物(b2)之HLB值未達13之方式進行選擇。例如,化合物(b2)為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之環氧乙烷加成物時,p與q之合計(p+q)較佳為9以下。
作為上述式(b2)表示之乙炔二醇化合物,可使用市售品。作為上述市售品之具體例,可列舉AIR PRODUCTS公司製造之商品名「Surfynol 400」系列。更具體而言,可列舉「Surfynol 420」、「Surfynol 440」等。
製備含有乙炔二醇化合物(可為化合物(b1)、化合物(b2)以及其他乙炔二醇化合物)之黏著劑組合物(典型而言為溶劑型或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時,較佳以不使用溶劑而僅為乙炔二醇化合物之形態使用該乙炔二醇化合物(例如,於含有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溶液或分散液中調配上述乙炔二醇化合物)。或者,以提高調配作業性等之目的,可將上述乙炔二醇化合物分散或溶解於適當之溶劑中使用。例如,製備水分散型黏著劑組合物時,可較佳採用如此將乙炔二醇化合物分散或
溶解於適當溶劑中使用之態樣。作為上述溶劑之例,可列舉:2-乙基己醇、丁基溶纖素、二丙二醇、乙二醇、丙二醇、正丙醇、異丙醇等有機溶劑。該等溶劑中,就水分散性之觀點而言,較佳使用乙二醇、丙二醇。另外,上述調配時,將乙炔二醇化合物分散或溶解於溶劑中而成者(100質量%)之溶劑含有率,於使用乙二醇作為溶劑時較佳為未達40質量%(例如15~35質量%),於使用丙二醇作為溶劑時較佳為未達70質量%(例如20~60質量%)。
作為上述乙炔二醇化合物(可為化合物(b1)、化合物(b2)以及其他乙炔二醇化合物),可較佳採用HLB值(以下有簡稱為「HLB」之情形)例如未達13之乙炔二醇化合物。顯示上述HLB之乙炔二醇化合物對被接著體之低污染性優異,故而較佳。就上述之觀點而言,更佳使用HLB為1~10之乙炔二醇化合物,進而較佳為3~8(例如3~5)。
另外,此處所謂之HLB係指Griffin之親水-親油平衡(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為表示界面活性劑對水或油之親合性之程度的值。HLB值之定義記載於W.C.Griffin:J.SOC.Cosmetic,Chemists,1311(1949),或者高橋越民、難波義郎、小池基生、小林正雄合著之「界面活性劑手冊」第3版,工學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昭和47年11月25日,第179~182頁中。
此種乙炔二醇化合物,可單獨使用或者將兩種以上混合使用。乙炔二醇化合物之調配量(使用兩種以上時為該等之合計調配量)相對於丙烯酸系聚合物100質量份可設定為0.01~10質量份,較佳為0.1~7質量份,更佳為0.5~5質量份。根據上述調配量,可實現以更高之級別平衡良好地兼具黏著劑層之外觀品質與對被接著體之低污染性之表面保護膜。
上述黏著劑組合物中根據需要可進而調配先前公知之各種添加劑。作為上述添加劑之例,可列舉:表面潤滑劑、流平劑、抗氧化
劑、防腐劑、光穩定劑、紫外線吸收劑、聚合抑制劑、矽烷偶合劑等。另外,可調配於以丙烯酸系聚合物作為基礎聚合物之黏著劑組合物中公知或慣用之增黏樹脂。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之黏著劑層,例如可藉由將上述黏著劑組合物直接賦予至基材膜之第二面上並乾燥或硬化的方法(直接法)來形成。或者,可藉由將上述黏著劑組合物賦予至剝離襯墊之表面(剝離面)上並乾燥或硬化而於該表面上形成黏著劑層,將該黏著劑層貼附於基材膜上而轉印該黏著劑層的方法(轉印法)來形成。就黏著劑層之錨固性之觀點而言,通常可較佳採用上述直接法。黏著劑組合物之賦予(典型而言為塗敷)時,可適當採用輥塗法、凹版塗佈法、反轉塗佈法、輥刷法、噴塗法、氣刀塗佈法、使用噴嘴塗機之塗佈法等表面保護膜領域中先前公知之各種方法。黏著劑組合物之乾燥根據需要可於加熱下(例如藉由加熱至60℃~150℃左右)進行。作為使黏著劑組合物硬化之方法,可適當採用紫外線、雷射線、α射線、β射線、γ射線、X射線、電子束等。並無特別限定,黏著劑層之厚度例如可設定為3 μm~100 μm左右,通常較佳為5 μm~50μm左右(例如10 μm~30 μm左右)。
此處所揭示之表面保護膜,根據需要,以保護黏著面(黏著劑層中貼附於被接著體之側的面)之目的,可以於該黏著面上貼附有剝離襯墊之形態(附剝離襯墊之表面保護膜之形態)提供。作為構成剝離襯墊之基材,可使用紙、合成樹脂膜等,就表面平滑性優異之觀點而言,較佳使用合成樹脂膜。例如,可較佳使用作為剝離襯墊之基材之各種樹脂膜(例如聚酯膜)。剝離襯墊之厚度例如可設定為約5 μm~200 μm,通常較佳設定為10 μm~100 μm左右。剝離襯墊中與黏著劑層貼附之面上,可使用先前公知之脫模劑(例如,聚矽氧系、氟系、
長鏈烷基系、脂肪酸醯胺系等)或者二氧化矽粉末等實施脫模或防污處理。
較佳一態樣之表面保護膜中,顯示出於23℃、50%RH之測定環境下測定之剝離帶電壓於被接著體(偏光板)側、表面保護膜側均為±1 kV以內(更佳為±0.8 kV以內,進而較佳為±0.7 kV以內)之防靜電性能。更佳一態樣之表面保護膜中,顯示出於23℃、25%RH之測定環境(低濕度環境)下測定之剝離帶電壓於被接著體側、表面保護膜側均為±1 kV以內(更佳為±0.8 kV以內,進而較佳為±0.7 kV以內)之防靜電性能。較佳為至少表面保護膜側之剝離帶電壓於50%RH之測定條件、25%RH之測定條件之任一種情況下均為±0.1 kV以內的表面保護膜。
此處所揭示之表面保護膜,可以除了基材、面塗層及黏著劑層以外進而含有其他層之形態實施。作為上述「其他層」之配置,可例示於基材之第一面(背面)與面塗層之間、基材之第二面(前面)與黏著劑層之間等。於基材背面與面塗層之間配置之層,例如可為含有防靜電成分之層(防靜電層)。於基材前面與黏著劑層之間配置的層,例如可為用以提高黏著劑層對上述第二面之錨固性之底塗層(錨固層)、防靜電層等。亦可為於基材前面配置防靜電層、於該防靜電層上配置錨固層、並於其上配置黏著劑層之構成的表面保護膜。
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之較佳一態樣中,例如如圖1所示,於基材12之背面12A上直接設置有面塗層14。即,於基材背面12A與面塗層14之間不介存其他層(例如防靜電層)。根據上述構成,與在基材背面12A與面塗層14之間介存其他層之構成相比,可提高基材背面12A與面塗層14之密接性。因此,容易實現耐刮痕性更優異之表面保護膜。
此處所揭示之表面保護膜,例如如圖3所示,可較佳以包括下述
操作之態樣使用(自被接著體表面剝離):於被接著體50上貼附之表面保護膜1之背面(面塗層14之表面)1A貼附黏著帶60,拉伸該黏著帶(拾取帶)60自被接著體50將表面保護膜1的至少一部分拉起的操作(拾取操作)。作為拾取帶60,可較佳使用以具備基材(較佳為樹脂膜)64與於其單面設置之黏著劑層62之單面黏著帶形式構成的拾取帶。構成黏著劑層62之黏著劑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含有選自丙烯酸系、聚酯系、胺基甲酸酯系、聚醚系、橡膠系、聚矽氧系、聚醯胺系、氟系等公知之各種黏著劑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而構成之黏著劑層62。黏著劑層62之厚度例如可設定為3 μm~100 μm左右,通常較佳為5 μm~50 μm左右(例如10 μm~30 μm左右)。
此處,拾取帶60對於表面保護膜1之背面1A之黏著力(以下亦稱為「背面剝離強度」),若根據構成該黏著劑層62之黏著劑之種類而有較大不同,則有可能所使用之拾取帶60之選擇自由度降低。另外,上述背面剝離強度之不同會讓使用拾取帶60自被接著體50除去表面保護膜1之作業者不知所措,有可能導致作業效率下降或作業負荷增大。另一方面,一般之拾取帶,就容易獲取或成本之觀點而言,具備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之黏著劑層(丙烯酸系黏著劑層)或者包含橡膠系黏著劑之黏著劑層(橡膠系黏著劑層)之任一種。因此,較佳為該等代表性之兩種拾取帶顯示相對接近之背面剝離強度之表面保護膜。此處所揭示之技術中之面塗層,含有蠟酯作為潤滑劑。上述組成之面塗層,與例如代替上述蠟酯而含有聚矽氧系潤滑劑之組成的面塗層相比,有根據拾取帶之黏著劑層之種類而造成之背面剝離強度的不同較小(即,背面剝離強度之拾取帶黏著劑依賴性小)之傾向,因此較佳。
拾取帶之基材只要具有可進行上述拾取操作之強度及柔軟性即可,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較佳採用與表面保護膜之基材同樣之樹脂膜。或者,可使用包含天然橡膠、丁基橡膠等之橡膠片;使聚胺基
甲酸酯、聚氯丁二烯橡膠、聚乙烯等發泡而成之發泡體片;牛皮紙、縐紙、日本紙等紙;棉布、人造短纖維布等布;纖維素系不織布、聚酯不織布、維尼綸不織布等不織布;鋁箔、銅箔等金屬箔;該等之複合體;等。拾取片之基材之厚度可根據目的適當選擇,一般為約10 μm~500 μm(典型而言為10 μm~200 μm)左右。
較佳一態樣之表面保護膜中,將具有丙烯酸系黏著劑層之拾取帶(例如,日東電工公司製造之商品名「No.31B」)之背面剝離強度設為Fa(N/20 mm)、將具有橡膠系黏著劑層之拾取帶(例如,米其邦公司製造之商品名「Sellotape(註冊商標)」)之背面剝離強度設為Fr(N/20 mm)時,|Fa-Fr|為1.5(N/20 mm)以下,更佳為1.2(N/20 mm)以下,例如為1.0(N/20 mm)以下。具有上述特性之表面保護膜,背面剝離強度之拾取帶黏著劑依賴性較小。因此,上述拾取操作中之使用感良好,因此較佳。
另外,上述背面剝離強度,可藉由於23℃、50%RH之測定條件下將拾取帶貼附於表面保護膜之背面,放置30分鐘後,於剝離速度0.3 m/分鐘、剝離角度180度之條件下將上述拾取帶自該背面剝離,並測定此時之剝離強度而獲得。如後述之實施例所示,測定所使用之拾取帶之寬度W1(mm)不同於20 mm之情形時,以其剝離強度乘以20/W1,藉此可換算為20 mm寬度之剝離強度。通常較佳使用寬度10 mm~30 mm(例如15 mm~25 mm)之拾取帶測定背面剝離強度。
上述背面剝離強度Fa及Fr均較佳為3.0 N/20 mm以上,更佳為4.0 N/20 mm以上(例如5.0 N/20 mm以上)。若背面剝離強度過低,則有可能拾取帶無法自被接著體表面拾取表面保護膜而自該表面保護膜之背面剝離。背面剝離強度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定。通常,Fa、Fr均為20 N/20 mm以下(例如10 N/20 mm以下)較為適當。
較佳一態樣之表面保護膜中,若上述背面剝離強度Fa及Fr之任一
者為較小之值(以下亦有記作「(Fa,Fr)min」之情形。單位為N/20 mm),則與將該表面保護膜壓接至被接著體(典型而言為偏光板。例如,與後述之實施例相同的偏光板)上並放置30分鐘後於剝離速度0.3 mm/分鐘、剝離角度180度之條件下自該被接著體上剝離測定之剝離強度Fp(N/25 mm)的關係,較佳為滿足下式:[(Fa,Fr)min/Fp]5。若(Fa,Fr)min/Fp過小,則有可能拾取帶無法自被接著體表面拾取表面保護膜而自該表面保護膜之背面剝離。為了有效且良好地進行拾取操作,較佳為(Fa,Fr)min/Fp為8以上(更佳為10以上,進而較佳為25以上,例如50以上)。(Fa,Fr)min/Fp之值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制,通常設定為200以下較為適當。
另外,上述剝離強度Fp(N/25 mm)可藉由於23℃、50%RH之測定條件下將裁切為適當寬度之長條狀之表面保護膜(試驗片)的黏著面貼附於被接著體(例如,平面偏光板)上,放置30分鐘後,於剝離速度0.3 m/分鐘、剝離角度180度之條件下剝離,並測定此時之剝離強度而獲得。測定所使用之表面保護膜之寬度W2(mm)不同於25 mm之情形時,以其剝離強度乘以25/W2,藉此可換算為25 mm寬度之剝離強度。通常較佳使用寬度10 mm~30 mm(例如20 mm~30 mm)之試驗片來測定剝離強度Fp。
另外,藉由該本說明書公開之事項包括以下事項。
(1)一種附面塗層之基材,其係具備:具有第一面及第二面之基材,及設置於上述基材之上述第一面上的面塗層者,且上述面塗層含有作為潤滑劑之蠟及作為黏合劑之聚酯樹脂,此處,上述蠟為高級脂肪酸與高級醇之酯。
(2)如上述(1)之附面塗層之基材,其中上述蠟之熔點為50℃以上且100℃以下。
(3)如上述(1)或(2)之附面塗層之基材,其含有下述通式(W)表示之化合物作為上述蠟,X-COO-Y (W)
(此處,上述式(W)中之X及Y分別獨立可選自碳原子數10~40(更佳為10~35,進而較佳為14~35,例如20~32)之烴基)。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附面塗層之基材,其中上述黏合劑包含飽和聚酯樹脂。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之附面塗層之基材,其中上述基材為透明之聚酯樹脂膜。
(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之附面塗層之基材,其中上述面塗層含有導電性聚合物作為防靜電成分。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之附面塗層之基材,其中於上述基材之第一面上直接形成有上述面塗層。
(8)一種附面塗層之基材之製造方法,其係製造如上述(1)至(7)中任一項之附面塗層之基材的方法,且包括:準備含有水性介質、上述黏合劑及上述蠟之塗佈材料,及於上述基材之背面塗敷上述塗佈材料。
(9)一種表面保護膜,其包含如上述(1)至(7)中任一項之附面塗層之基材及設置於上述基材之上述第二面上之黏著劑層。
(10)如上述(8)或(9)中之表面保護膜,其中上述黏著劑層含有丙烯酸系黏著劑。
(11)如上述(8)至(10)中任一項之表面保護膜,其中上述黏著劑層含有離子液體及鹼金屬鹽之一者或者兩者作為防靜電成分。
(12)如上述(8)至(11)中任一項之表面保護膜,其係貼附於光學零件之表面使用。
(13)一種被接著體表面之保護方法,其包括:於被接著體之表面貼附如上述(8)至(11)中任一項之表面保護膜,於該表面保護膜之背面(與貼附於被接著體表面之側相反側之表面)上貼附黏著帶(拾取帶),及藉由拉伸上述黏著帶,將貼附於上述被接著體上之上述表面保護膜之至少一部分自該被接著體表面拉起。
以下,對本發明相關之一些實施例進行說明,但是,未旨在將本發明限於上述具體例所示之內容。另外,以下說明中之「份」及「%」若無特別說明為質量基準。另外,以下說明中之各特性分別如下測定或評價。
對於各例之表面保護膜,進行重金屬染色處理後進行樹脂包埋,利用超薄切片法,使用日立公司製造之TEM「H-7650」,於加速電壓100 kV、倍數60,000倍之條件下獲得剖面圖像。進行該剖面圖像之二值化處理後,用視野內樣品長度除以面塗層之截面積,藉此測定面塗層之厚度(視野內之平均厚度)。
藉由對面塗層表面與至少將面塗層表面除去而露出透明部分之位置進行對比,目視觀察面塗層表面之白化程度。
具體而言,由戴手套之試驗者強力摩擦各例之表面保護膜之背面(面塗層之表面)一次,至少將面塗層之表面除去,以目視觀察該受到摩擦之部分(摩擦部)與周圍(非摩擦部)相比是否變透明。即,以目視觀察上述摩擦部與上述非摩擦部之透明性/白化之相對不同。其結果,以目視能夠確認非摩擦部與摩擦部之透明性的不同時,判斷為觀察到白化。若非摩擦部之白化變得顯著,則觀察到透明之摩擦部與其
周圍(白化之非摩擦部)之對比度更加清楚的現象。
上述目視觀察如下所示於暗室(反射法、透射法)及明室中進行。
(a)藉由暗室中之反射法進行觀察:於遮住外部光線之室內(暗室)中,於距離各例之表面保護膜的背面(面塗層之表面)100 cm之位置配置100 W的螢光燈(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Lupica Line」),一面改變視點一面目視觀察樣品之背面。
(b)藉由暗室中之透射法進行觀察:於上述暗室中,於距離表面保護膜之前面(與設置有面塗層之側相反側的表面)10 cm之位置配置上述螢光燈,一面改變視點一面目視觀察樣品之背面。
(c)明室中之觀察:將具有允許外部光線進入之窗之室內(明室)中,在晴天的白天,於直射陽光照不到之窗邊目視觀察樣品之背面。
將該等三種條件下之觀察結果以下述5個階段進行表記。
0:任一觀察條件下均未觀察到白化(未觀察到摩擦部與非摩擦部之透明性不同)。
1:於藉由暗室中之反射法進行之觀察中,觀察到輕微之白化。
2:於藉由暗室中之透射法進行之觀察中,觀察到輕微之白化。
3:於明室中之觀察中,觀察到輕微之白化。
4:於暗室中之觀察中,觀察到明顯之白化。
上述之耐白化性評價係針對初期(製作後,於50℃、15%RH之條件下保存3天)及加溫加濕後(製作後,於50℃、15%RH之條件下保持3天,再於60℃、95%RH之高溫多濕條件下保持2週)之表面保護膜進行。
於上述暗室中,用浸透有乙醇之廢布(布)擦拭各例之表面保護膜的背面(即,面塗層之表面)五次,並目視觀察其背面之外觀。其結果,未確認到用乙醇擦拭過之部分與其他部分之間在外觀上之不同時
(觀察不到藉由用乙醇擦拭而產生之外觀變色時)評價為耐溶劑性「良好」,確認到擦拭斑時評價為耐溶劑性「不良」。
如圖4所示,將各例之表面保護膜1切割為寬度70 mm、長度100 mm之尺寸,將該表面保護膜1之黏著面(設置有黏著劑層之側)20A用雙面黏著帶130固定於SUS304不鏽鋼板132上。
將於聚酯膜(基材)164上具有丙烯酸系黏著劑162之單面黏著帶G1(日東電工公司製造,商品名「No.31B」,寬度19 mm)切割為100 mm之長度。將該黏著帶160之黏著面162A於0.25 MPa之壓力、0.3 m/分鐘之速度的條件下壓接於表面保護膜1之背面(即,面塗層14之表面)1A。將其於23℃、50%RH之條件下放置30分鐘。然後,使用萬能拉伸試驗機,於剝離速度0.3 m/分鐘、剝離角度180度之條件下將黏著帶160自表面保護膜1之背面1A剝離,測定此時之剝離強度[N/19 mm]。
另外,代替上述黏著帶G1,使用於玻璃紙膜(基材)上具有天然橡膠系黏著劑之單面黏著帶G2(米其邦公司製造之商品名「Sellotape(註冊商標)」,寬度24 mm),同樣地測定背面剝離強度[N/24 mm]。
由該等測定值,計算針對黏著帶G1之20 mm寬度換算剝離強度Fa[N/20 mm](即,將上述剝離強度[N/19 mm]之值乘以20/19所得的值)與針對黏著帶G2之20 mm寬度換算剝離強度Fr[N/20 mm](即,將上述剝離強度[N/24 mm]之值乘以20/24所得的值)。表1~3中表示該等Fa及Fr之值。
進而,根據該等背面剝離強度計算強度差|Fa-Fr|,其值為1.5[N/20 mm]以下時將表面保護膜之使用感評價為「良好」,超過1.5[N/20 mm]時將表面保護膜之使用感評價為「不良」。上述|Fa-Fr|
之值與使用感之評價結果一併示於表1~3中。
另外,為了更準確地測定上述背面剝離強度,以於自表面保護膜1之背面1A剝離黏著帶160時防止該表面保護膜1被黏著帶160拉伸而自不鏽鋼板132上翹起之目的,而使用雙面黏著帶130,可適當選擇符合上述目的之雙面黏著帶130。此處,使用日東電工公司製造之商品名「No.500A」。
將於不織布(基材)之兩面具有丙烯酸系黏著劑層之雙面黏著帶G3(日東電工公司製造,商品名「No.512B」)切割為100 mm之長度。於其一個黏著面(第一黏著面)上貼附厚度38 μm之PET膜進行加襯。將其切割為10 mm之寬度,準備評價用之雙面黏著帶片。
將上述雙面黏著帶片之另一個黏著面(第二黏著面)於0.25 MPa之壓力、0.3 m/分鐘之速度下壓接於各例之表面保護膜的背面(即面塗層之表面)。將其於23℃、50%RH之條件下放置20分鐘。然後,使用萬能拉伸試驗機,於剝離速度10 m/分鐘、剝離角度180度條件下將上述雙面黏著帶片自表面保護膜之背面剝離,測定此時之剝離強度(初期剝離強度)Fx[N/10 mm]。
然後,重複於各例之表面保護膜之表面用手壓接上述初期剝離強度測定後之雙面黏著帶片的第二黏著面的操作與立即將其剝離之操作。此時,表面保護膜之背面中雙面黏著帶片之貼附部位每一次均不同。另外,該重複壓接/剝離操作設想為重複使用一個拾取帶將多片表面保護膜自被接著體上剝離之態樣。
針對將上述壓接/剝離操作重複200次後之雙面黏著帶片,與上述初期剝離強度測定同樣地測定自各例之表面保護膜之背面的剝離強度。即,將上述200次壓接/剝離後之雙面黏著帶片之第二黏著面於0.25 MPa之壓力、0.3 m/分鐘之速度下壓接於各例之表面保護膜之背面。將其於23℃、50%RH之條件下放置20分鐘,然後,使用萬能拉伸試驗機,於剝離速度10 m/分鐘、剝離角度180度條件下將上述雙面黏著帶片自表面保護膜之背面剝離,測定此時之剝離強度(200次重複使用後之剝離強度)Fy[N/10 mm]。而且,計算初期剝離強度與200次壓接/剝離後之剝離強度的強度差(Fx-Fy)。
準備寬度70 mm、長度100 mm之平面偏光板(日東電工公司製造之TAC偏光板,SEG1425DU)作為被接著體。將各例之表面保護膜切割為寬度25 mm、長度100 mm之尺寸,將其黏著面於0.25 MPa之壓力、0.3 m/分鐘之速度下壓接至上述偏光板上。將其於23℃、50%RH之條件下放置30分鐘,然後於相同環境下使用萬能拉伸試驗機於剝離速度0.3 m/分鐘、剝離角度180度條件下將表面保護膜自上述偏光板上剝離,並測定此時之剝離強度(低速剝離強度)Fp[N/25 mm]。
另外,除了將剝離速度設定為30 m/分鐘以外,與上述同樣地測定剝離強度(高速剝離強度)[N/25 mm]。
準備含有25%作為黏合劑之聚酯樹脂(黏合劑B1)之分散液A1(東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製品,商品名「VYLONAL MD-1480」,飽和共聚聚酯樹脂之水分散液;以下亦稱為「黏合劑分散液A1」)。另外,準備作為潤滑劑之巴西棕櫚蠟之水分散液(以下亦稱為「潤滑劑分散液C1」)。另外,準備含有0.5%聚(3,4-乙二氧基噻吩)(PEDT)及0.8%
聚苯乙烯磺酸鹽(數量平均分子量15萬)(PSS)作為導電性聚合物之水溶液(世泰科公司製品,商品名「Baytron P」,以下亦稱為「導電性聚合物水溶液D1」)。
於水與乙醇之混合溶劑中,添加以固體成分量計100份上述黏合劑分散液A1、以固體成分量計30份之上述潤滑劑分散液C1、以固體成分量計50份之上述導電性聚合物水溶液D1及三聚氰胺系交聯劑,攪拌約20分鐘並充分混合。如此方式,製備NV為約0.15%之塗佈材料E1。
準備於一個面(第一面)實施電暈處理之厚度38 μm、寬度30 cm、長度40 cm之透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使用刮棒式塗佈機於該PET膜之電暈處理面上塗敷上述塗佈材料E1,並於130℃下加熱2分鐘進行乾燥。如此方式,製作於PET膜之第一面上具有厚度10 nm之透明面塗層的基材(附面塗層之基材)T1。
將10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4份丙烯酸-2-羥基乙酯及200份作為聚合溶劑之甲苯投入三口燒瓶中。於一面導入氮氣一面攪拌2小時除去聚合體系中之氧氣,然後添加0.15份2,2'-偶氮雙異丁腈(AIBN),升溫至70℃進行6小時聚合反應。
於如此方式獲得之聚合物溶液(丙烯酸系聚合物之甲苯溶液)F0中,相對於其固體成分100份,添加作為環氧烷化合物之數量平均分子量(Mn)2000之二醇型聚丙二醇(PPG)(和光純藥工業公司製造)0.5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日本聚胺酯工業公司製造,商品名「Coronate L」)4.5份、作為交聯觸媒之二月桂酸二丁基錫(1%乙酸乙酯溶液)0.20份及使最終之NV為25%之量的甲苯,於常溫(25℃)下混合攪拌約1分鐘,製備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F1。
準備於PET膜之單面利用聚矽氧系剝離處理劑實施剝離處理之脫模片。於該脫模片之剝離面(實施上述剝離處理之面)上塗敷上述黏著劑組合物F1,並乾燥,形成厚度20 μm之丙烯酸系黏著劑層。將該黏著劑層貼附於上述附面塗層之基材T1之另一個面(第二面,即未設置上述面塗層之面)上後,於50℃、15%RH之環境下養護(老化)3天,獲得本例之表面保護膜。
於例1之附面塗層之基材T1的製作中,藉由調節塗佈材料E1之塗敷量,獲得於PET膜之第一面具有厚度50 nm之面塗層的基材(附面塗層之基材)T2。使用附面塗層之基材T2代替附面塗層之基材T1,除此以外,與例1同樣地獲得本例之表面保護膜。
於藉由例1獲得之聚合物溶液F0中,相對於其固體成分100份,添加異氰酸酯系交聯劑「Coronate L」2.5份、作為交聯觸媒之二月桂酸二丁基錫(1%乙酸乙酯溶液)0.10份、離子性液體(日本佳里多公司製品,商品名「CIL-312」,1-丁基-3-甲基吡啶鎓雙(三氟甲磺醯基)亞胺)0.3份及使最終之NV為25%之分量的甲苯,於常溫(25℃)下攪拌約1分鐘,製備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F2。使用黏著劑組合物F2代替黏著劑組合物F1並且將黏著劑層之厚度調節為15 μm,除此以外,與例1同樣地獲得本例之表面保護膜。
使用附面塗層之基材T2代替附面塗層之基材T1,除此以外,與例3同樣地獲得本例之表面保護膜。
於藉由例1獲得之聚合物溶液F0中,相對於其固體成分100份,
添加異氰酸酯系交聯劑(日本聚胺酯工業公司製造,商品名「Coronate HX」)4.0份、作為交聯觸媒之二月桂酸二丁基錫(1%乙酸乙酯溶液)0.20份及使最終之NV為25%之分量的甲苯,於常溫(25℃)下混合攪拌約1分鐘,製備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F3。即,於該黏著劑組合物F3之製備時,未使用環氧烷化合物。
於例1之附面塗層之基材T1的製作中,藉由調節塗佈材料E1之塗敷量,獲得於PET膜之第一面具有厚度14 nm之面塗層的基材(附面塗層之基材)T3。
使用基材T3代替T1並且使用黏著劑組合物F3代替黏著劑組合物F1,除此以外,與例1同樣地獲得本例之表面保護膜。
將水76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92份、甲基丙烯酸甲酯4份、丙烯酸4份及作為乳化劑之聚氧乙烯烷基丙烯基苯醚硫酸酯銨鹽(第一工業製藥公司製造之反應性乳化劑,商品名「AQUALON HS-1025」)3份加入容器中,利用高速攪拌機進行攪拌混合,製備單體乳液。
於具有冷凝管、氮氣導入管、溫度計及攪拌器之反應器中,添加水40.5份、作為聚合起始劑之過硫酸銨0.01份以及上述製備之單體乳液中10%的量,一面攪拌一面於75℃下乳液聚合1小時。然後,向上述反應器中追加聚合起始劑(過硫酸銨)0.07份,然後,一面攪拌一面用3小時添加剩餘之單體乳液(相當於全部單體乳液之90%的量),進而於75℃保持3小時。將其冷卻至30℃,添加濃度10%之氨水將pH值調節為8。
於如此方式獲得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乳液Fem10(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水分散液;NV41%)中,相對於其固體成分100份(Fem10之濕重量為244份),添加環氧烷化合物(艾迪科公司製造,商品名「Adeka
Pluronic 25R-1」,Mn2800)0.3份、作為非水溶性交聯劑之環氧交聯劑(三菱瓦斯化學公司製造,商品名「TETRAD-C」,1,3-雙(N,N-二縮水甘油基胺基甲基)環己烷,環氧當量:110,官能基數:4)2.5份及乙炔二醇化合物(日信化學工業公司製造,商品名「Surfynol 420」)1.0份,使用攪拌器於23℃、300 rpm之條件下攪拌混合10分鐘。如此方式,製備水分散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Fem11。
於例1之附面塗層之基材T1之製作中,藉由調節塗佈材料E1之塗敷量,獲得於PET膜之第一面具有厚度14 nm之面塗層的基材(附面塗層之基材)T3。於該附面塗層之基材T3之第二面(與面塗層相反側之表面)使用檢測機產業公司製造之塗抹器塗敷上述製備之黏著劑組合物Fem11以使乾燥後之厚度為20 μm。將該塗敷物使用熱風循環式烘箱於120℃下乾燥2分鐘後,於50℃、15%RH之環境下養護(老化)3天,獲得本例之表面保護膜。
於例6之黏著劑組合物Fem11之製備中,將非水溶性交聯劑「TETRAD-C」相對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乳液Fem10之固體成分100份之使用量變更為3.0份,獲得水分散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Fem12。使用黏著劑組合物Fem12代替黏著劑組合物Fem11,除此以外,與例6同樣地獲得本例之表面保護膜。
於例6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乳液Fem10之製作中,使用烷基烯丙基磺基琥珀酸鈉(三洋化成工業公司製造,商品名「Eleminol JS-20」)3份代替「AQUALON HS-1025」作為乳化劑。除此以外,與Fem10的製作同樣地獲得丙烯酸系聚合物乳液Fem20。使用丙烯酸系聚合物乳液Fem20代替Fem10,除此以外,與例6同樣地製備水分散型丙烯酸系
黏著劑組合物Fem21。而且,使用水分散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Fem21代替水分散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Fem11,除此以外,與例6同樣地獲得本例之表面保護膜。
使用丙烯酸系聚合物乳液Fem20代替Fem10,除此以外,與例7同樣地製備水分散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Fem22。而且,使用水分散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Fem22代替水分散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Fem12,除此以外,與例7同樣地獲得本例之表面保護膜。
將甲苯25 g裝入至反應器中,將反應器內之溫度上升至105℃後,用2小時連續地向上述反應器中滴加將甲基丙烯酸甲酯30 g、丙烯酸正丁酯10 g、甲基丙烯酸環己酯5 g、AIBN 0.2g混合而成之溶液。滴加結束後,將反應器內之溫度調節至110~115℃,於相同溫度下保持3小時進行共聚反應。經過3小時後,向反應器中滴加甲苯4 g與AIBN 0.1 g之混合液,於相同溫度下保持1小時。然後,將反應器內之溫度冷卻至90℃,投入甲苯進行稀釋,藉此將內容物之NV調節至5%。如此方式,準備於甲苯中含有5%作為黏合劑之丙烯酸系聚合物(黏合劑B2)的溶液(黏合劑溶液A2)。
另外,準備含有聚矽氧系流平劑(東麗道康寧公司製品,商品名「BY16-201」(羥烷基末端之二甲基矽氧烷);以下亦稱為「潤滑劑C2」)、PEDT與PSS之NV4.0%之導電性聚合物水溶液(以下亦稱為「導電性聚合物水溶液D2」)。
於以固體成分量計50份上述黏合劑溶液A2、以固體成分量計25份之上述潤滑劑C2、以固體成分量計25份之上述導電性聚合物水溶液D2及三聚氰胺系交聯劑中,添加作為溶劑之乙二醇單乙醚使最終
之NV為約0.15%,製備塗佈材料E2。
於與例1使用者相同之PET膜之電暈處理面(第一面)上用刮棒塗佈機塗敷上述塗佈材料E2,並於130℃下加熱2分鐘進行乾燥。藉此,製作於PET膜之第一面具有厚度10 nm之透明之面塗層的基材(附面塗層之基材)。
於藉由例1獲得之聚合物溶液F0中,相對於其固體成分100份,添加異氰酸酯系交聯劑「Coronate L」4.0份、作為交聯觸媒之二月桂酸二丁基錫(1%乙酸乙酯溶液)0.20份及使最終之NV為20%之分量的甲苯,於常溫(25℃)下混合攪拌約1分鐘,製備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F4。
準備於PET膜之單面利用聚矽氧系剝離處理劑實施剝離處理之脫模片。於該脫模片之剝離面(實施剝離處理之面)上塗敷上述黏著劑組合物F4,並乾燥,形成厚度20 μm之丙烯酸系黏著劑層。將該黏著劑層貼附於上述附面塗層之基材之另一個面(未設置有面塗層之面),獲得本例之表面保護膜。
準備於水-醇溶液中,以NV為基準以100:46.7之質量比含有由陽離子性高分子構成之防靜電劑(小西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Bondip-P主剤」)及作為硬化劑之環氧樹脂(小西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Bondip-P硬化剤」)的溶液。將該溶液塗敷於與例1使用相同之PET膜之電暈處理面(第一面)上並乾燥,藉此形成以NV為基準0.06 g/m2之面塗層。然後,於上述面塗層之表面以NV為基準塗敷0.02 g/m2長鏈烷基系剝離處理劑(一方社油脂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
品,商品名「PEELOIL 1010」)並乾燥,藉此賦予面塗層潤滑性。使用如此方式獲得之基材,除此以外,與例10同樣地製作本例之表面保護膜。
於藉由例1獲得之聚合物溶液F0中,相對於其固體成分100份,添加環氧烷化合物(艾迪科公司製造,商品名「Adeka Pluronic 25R-1」)0.3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日本聚胺酯工業公司製造,商品名「Coronate HX」)2份、作為交聯觸媒之二月桂酸二丁基錫(1%乙酸乙酯溶液)0.20份及使最終之NV為25%之分量的甲苯,於常溫(25℃)下混合攪拌約1分鐘,製備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F5。使用黏著劑組合物F5代替黏著劑組合物F1,除此以外,與例1同樣地獲得本例之表面保護膜。
於藉由例1獲得之聚合物溶液F0中,相對於其固體成分100份,添加環氧烷化合物(艾迪科公司製造,商品名「Adeka Pluronic 25R-1」)0.3份、雙(三氟甲磺醯基)亞胺鋰(岸田化學公司製造)0.07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日本聚胺酯工業公司製造,商品名「Coronate HX」)2份、作為交聯觸媒之二月桂酸二丁基錫(1%乙酸乙酯溶液)0.20份及使最終之NV為25%之分量的甲苯,於常溫(25℃)下混合攪拌約1分鐘,製備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F6。使用黏著劑組合物F6代替黏著劑組合物F1,除此以外,與例1同樣地獲得本例之表面保護膜。
於藉由例6獲得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乳液Fem10(丙烯酸系聚合物的水分散液;NV41%)中,相對於其固體成分100份(Fem10之濕重量為244份),添加環氧烷化合物(艾迪科公司製造,商品名「Adeka Pluronic 25R-1」)1.0份、環氧系交聯劑(三菱瓦斯化學公司製造,商
品名「TETRAD-C」)2.5份,使用攪拌器於23℃、300 rpm之條件下攪拌混合10分鐘。如此方式,製備水分散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Fem13。使用黏著劑組合物Fem13代替黏著劑組合物Fem11,除此以外,與例6同樣地獲得表面保護膜。
各例之表面保護膜之概略構成、以及藉由上述方法對該等進行測定或評價之結果示於表1~表3。
根據該等表可知,含有蠟酯作為潤滑劑、並且含有聚酯樹脂作為黏合劑之例1~9、12~14之面塗層,均在初期顯示出優異之耐白化性,在60℃、95%RH之苛刻之加熱加濕條件下保存2週後之白化亦為輕微觀察到之程度。另外,該等例1~9、12~14之面塗層均顯示出良好之耐溶劑性。另外,例1~9、12~14之表面保護膜各自的背面剝離強度之拾取帶黏著劑依賴性較低(具體而言,|Fa-Fr|<1.5,針對例1~8、12~14,|Fa-Fr|1.0)、使用感良好。另外,(Fa,Fr)min/Fp之值均為5以上(具體而言為50以上),對被接著體之黏著力(剝離強度)與背面剝離強度之平衡優異。而且,例1~9、12~14之表面保護膜,即便對其背面重複進行雙面黏著帶片之壓接及剝離,該雙面黏著帶片之剝離
強度的下降亦較少。其結果顯示,該等表面保護膜適合於拾取帶之重複使用。
另一方面,含有聚矽氧系潤滑劑之例10之面塗層與例1~9、12~14相比,初期之耐白化性同等,但是加熱加濕後之耐白化性明顯變差。認為係由於加熱加濕造成聚矽氧系潤滑劑過量滲出至面塗層之表面,其一部分形成油滴,該形成油滴之聚矽氧系潤滑劑(白化部分)於上述耐白化性評價中被擦掉,藉此可目視確認耐白化性下降。以環氧樹脂作為黏合劑之防靜電層(不含潤滑劑)之表面用長鏈烷基胺基甲酸酯系剝離處理劑進行處理後之例11中,認為藉由加熱加濕造成上述剝離劑白化。另外,例10、例11之面塗層各自之|Fa-Fr|為1.5以上,背面剝離強度之拾取帶黏著劑依賴性較高。該等面塗層之耐溶劑性亦較低。另外,例11之表面保護膜之Fr值低至0.8 N/20 mm,難以利用橡膠系黏著劑進行拾取。另外,例10之表面保護膜,於其背面重複進行壓接/剝離雙面黏著帶片時,確認該雙面黏著帶片之剝離強度明顯比例1~9、12~14下降。
此處所揭示之表面保護膜,適合於作為液晶顯示面板、電漿顯示面板(PDP)、有機電致發光(EL)顯示器等之構成要素使用之光學構件的製造時、搬送時等保護該光學構件之用途。特別地,作為應用於液晶顯示面板用之偏光板(偏光膜)、波長板、相位差板、光學補償膜、增亮膜、光擴散片、反射片等光學構件之表面保護膜有用。
1‧‧‧表面保護膜
12‧‧‧基材
12A‧‧‧第一面
12B‧‧‧第二面
14‧‧‧面塗層
20‧‧‧黏著劑層
20A‧‧‧黏著劑層之表面
50‧‧‧被接著體
Claims (6)
- 一種表面保護膜,其係具備:具有第一面及第二面之基材,設置於上述基材之上述第一面上之面塗層,及設置於上述基材之上述第二面上之黏著劑層者,且上述面塗層含有作為潤滑劑之蠟及作為黏合劑之聚酯樹脂,其中,上述蠟為高級脂肪酸與高級醇之酯。
- 如請求項1之表面保護膜,其中上述基材為聚酯樹脂膜。
- 如請求項1或2之表面保護膜,其中上述面塗層含有防靜電成分。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表面保護膜,其中構成上述黏著劑層之黏著劑為丙烯酸系黏著劑。
-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表面保護膜,其中上述黏著劑層含有防靜電成分。
- 一種光學零件,其係貼附有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表面保護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97971 | 2012-04-23 | ||
JP2013002196A JP6230233B2 (ja) | 2012-04-23 | 2013-01-10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47989A true TW201347989A (zh) | 2013-12-01 |
TWI571384B TWI571384B (zh) | 2017-02-21 |
Family
ID=48143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14448A TWI571384B (zh) | 2012-04-23 | 2013-04-23 | Surface protective film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30280527A1 (zh) |
EP (1) | EP2657277A1 (zh) |
JP (1) | JP6230233B2 (zh) |
KR (1) | KR102030186B1 (zh) |
CN (1) | CN103374309B (zh) |
TW (1) | TWI57138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36108B (zh) * | 2016-04-22 | 2018-09-21 | 四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可冷剝離型黏著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072351A (ja) * | 2012-09-28 | 2014-04-21 | Nitto Denko Corp | 蛍光体層貼着キット、光半導体素子−蛍光体層貼着体および光半導体装置 |
JP6092035B2 (ja) * | 2013-07-30 | 2017-03-08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光学部材 |
JP6092034B2 (ja) * | 2013-07-30 | 2017-03-08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光学部材 |
JP6092033B2 (ja) * | 2013-07-30 | 2017-03-08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光学部材 |
JP6203563B2 (ja) * | 2013-07-31 | 2017-09-27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シート、及び、光学部材 |
JP6239302B2 (ja) * | 2013-07-31 | 2017-11-29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シート、及び、光学部材 |
CN105659114B (zh) * | 2014-01-06 | 2017-07-14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保护片、保护片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4085152A (zh) * | 2014-07-25 | 2014-10-08 | 常熟璟杰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一种覆铝无纺布 |
CN107072913A (zh) | 2014-09-25 | 2017-08-18 | 宝洁公司 | 包含离子液体的芳香剂组合物 |
CN106715407A (zh) * | 2014-09-25 | 2017-05-24 | 宝洁公司 | 离子液体 |
JP6478262B2 (ja) * | 2014-09-30 | 2019-03-06 |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 保護フィルム及び保護フィルムが貼付された物品 |
JP2016080993A (ja) * | 2014-10-21 | 2016-05-16 | パナック株式会社 | 光学部材用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光学部材の検査方法 |
JP6419548B2 (ja) * | 2014-11-27 | 2018-11-07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部材 |
JP2016121310A (ja) * | 2014-12-25 | 2016-07-07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光学部材 |
JP6613027B2 (ja) * | 2014-12-25 | 2019-11-27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光学部材 |
JP6704671B2 (ja) * | 2014-12-25 | 2020-06-03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光学部材 |
JP6742723B2 (ja) * | 2015-01-16 | 2020-08-19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光学部材 |
JP6109262B2 (ja) * | 2015-01-24 | 2017-04-05 |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CN106141429B (zh) * | 2015-04-28 | 2019-01-01 | 元壤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排除激光镭射的铁氧体产品孔内废料的工艺 |
CN106181054A (zh) * | 2015-04-30 | 2016-12-07 | 西酉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表面光滑的铁氧体产品激光成型方法 |
CN106181055B (zh) * | 2015-04-30 | 2019-01-04 | 元壤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从铁氧体材料胶面激光成型铁氧体产品的方法 |
KR20180005215A (ko) * | 2015-05-11 | 2018-01-15 | 브로민 콤파운드 리미티드 | 플로우 배터리용 첨가제 |
WO2017061718A1 (ko) * | 2015-10-08 | 2017-04-13 | 백승재 | 보호필름 구조체 및 보호필름 부착보조 구조체 |
JP6987429B2 (ja) * | 2017-01-20 | 2022-01-05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偏光子用保護フィルム、偏光子用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子用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
JP2018135438A (ja) * | 2017-02-21 | 2018-08-30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層、及び、粘着剤層付光学フィルム |
JP2019012127A (ja) * | 2017-06-29 | 2019-01-24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保護フィルム付き偏光板 |
JP6455566B2 (ja) * | 2017-07-12 | 2019-01-23 |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US10898861B2 (en) | 2017-07-20 | 2021-01-26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Ultrathin, conductive and fouling-resistant zwitterionic polymer films |
CN116315326A (zh) * | 2017-09-06 | 2023-06-23 | 株式会社乐索纳克包装 | 成型用包装材料、蓄电设备用外包装壳体及蓄电设备 |
JP6467548B1 (ja) * | 2017-09-28 | 2019-02-13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補強フィルム |
JP2019069541A (ja) * | 2017-10-06 | 2019-05-09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トップコート層付きフィルム、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光学部品 |
CN110072401A (zh) * | 2017-11-24 | 2019-07-30 | 绿安全股份有限公司 | 手套、浸渍成型用组合物和手套的制造方法 |
JP6747464B2 (ja) * | 2018-03-02 | 2020-08-26 |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JP6636590B2 (ja) * | 2018-10-10 | 2020-01-29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部材 |
US20210388240A1 (en) * | 2019-01-25 | 2021-12-16 | Lg Chem, Ltd. | Surface protection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electronic device |
KR102526905B1 (ko) * | 2019-01-25 | 2023-04-27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표면 보호 필름 및 유기 발광 전자 장치 제조 방법 |
CN113166597B (zh) * | 2019-01-25 | 2023-09-01 | 株式会社Lg化学 | 表面保护膜和用于制造有机发光电子装置的方法 |
KR102581044B1 (ko) * | 2019-01-25 | 2023-09-20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표면 보호 필름 및 유기 발광 전자 장치 제조 방법 |
JP7257165B2 (ja) * | 2019-02-12 | 2023-04-13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補強フィルムを備える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補強方法 |
JP7319815B2 (ja) * | 2019-04-24 | 2023-08-02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光学部品 |
JP7397645B2 (ja) * | 2019-12-11 | 2023-12-13 | エルジー ディスプレ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フロントカバー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
JP6896927B1 (ja) * | 2020-01-28 | 2021-06-30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
KR102510618B1 (ko) * | 2021-04-13 | 2023-03-16 | 주식회사 디에이피 | 스크래치보호필름부착 외관자동최종검사장치 |
CN114263967A (zh) * | 2021-12-31 | 2022-04-01 | 新华盛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远红外石墨烯电发热地暖 |
CN114234275A (zh) * | 2021-12-31 | 2022-03-25 | 新华盛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快速加热的石墨烯地暖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413016B2 (ja) | 1996-06-05 | 2003-06-03 |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水分散系離型剤 |
JP4336427B2 (ja) * | 1999-10-01 | 2009-09-30 | 帝人株式会社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積層体 |
JP2002155158A (ja) * | 2000-11-21 | 2002-05-28 | Teijin Ltd | 光学用易接着性積層フィルム |
DE60126353T2 (de) * | 2001-08-07 | 2007-10-18 | 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td. | Biaxial orientierte schichtförmige polyesterfolie und folie mit harter überzugsschicht |
CN1512934A (zh) * | 2001-12-10 | 2004-07-14 | ���˶Ű�����ձ���ʽ���� | 光学用粘结性聚酯膜 |
JP4052021B2 (ja) * | 2002-06-04 | 2008-02-27 |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 配向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積層フィルム |
US7238732B2 (en) * | 2004-02-18 | 2007-07-03 |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 Radiation-curable adhesive compositions |
WO2005105429A1 (en) * | 2004-04-16 | 2005-11-10 | Milliken & Company | Textile constructions |
JP4566625B2 (ja) * | 2004-06-04 | 2010-10-20 | リケンテクノス株式会社 | ガラス用装飾フィルム |
JP2009107329A (ja) | 2007-10-10 | 2009-05-21 | Jsr Corp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
JP5534728B2 (ja) | 2009-07-15 | 2014-07-02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透明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利用 |
JP5541937B2 (ja) * | 2010-01-29 | 2014-07-09 |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 離型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JP2011191768A (ja) * | 2011-04-05 | 2011-09-29 | Nitto Denko Corp | 光学フィルム用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
JP2012000993A (ja) * | 2011-07-26 | 2012-01-05 |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 帯電防止性塗布層を有する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
-
2013
- 2013-01-10 JP JP2013002196A patent/JP6230233B2/ja active Active
- 2013-04-22 US US13/867,353 patent/US2013028052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3-04-22 KR KR1020130044115A patent/KR10203018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04-22 EP EP13164660.6A patent/EP2657277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3-04-22 CN CN201310141579.9A patent/CN103374309B/zh active Active
- 2013-04-23 TW TW102114448A patent/TWI571384B/zh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36108B (zh) * | 2016-04-22 | 2018-09-21 | 四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可冷剝離型黏著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2030186B1 (ko) | 2019-10-08 |
TWI571384B (zh) | 2017-02-21 |
JP2013240982A (ja) | 2013-12-05 |
CN103374309A (zh) | 2013-10-30 |
KR20130119360A (ko) | 2013-10-31 |
CN103374309B (zh) | 2017-05-31 |
EP2657277A1 (en) | 2013-10-30 |
US20130280527A1 (en) | 2013-10-24 |
JP6230233B2 (ja) | 2017-1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71384B (zh) | Surface protective film | |
TWI597342B (zh) | Adhesive sheet and surface protection film | |
JP6092035B2 (ja)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光学部材 | |
TWI598424B (zh) | Adhesive sheets and their use | |
TWI582203B (zh) | Adhesive sheet | |
JP6092034B2 (ja)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光学部材 | |
TWI660988B (zh) | 表面保護膜及光學構件 | |
JP5791945B2 (ja) | 粘着シート | |
JP6905502B2 (ja) | 粘着シート、及び、光学部材 | |
TW201927874A (zh) | 附面塗層之膜、表面保護膜及光學零件 | |
JP6599619B2 (ja) | 粘着シート、及び、光学部材 | |
JP5751906B2 (ja) | 粘着シート | |
JP5751905B2 (ja) | 粘着シート | |
JP6454372B2 (ja)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