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3788A - 組成物、液晶配向處理劑、液晶配向膜及液晶顯示元件 - Google Patents

組成物、液晶配向處理劑、液晶配向膜及液晶顯示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3788A
TW201343788A TW102106205A TW102106205A TW201343788A TW 201343788 A TW201343788 A TW 201343788A TW 102106205 A TW102106205 A TW 102106205A TW 102106205 A TW102106205 A TW 102106205A TW 201343788 A TW201343788 A TW 20134378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omposition
crystal alignment
group
carbon atom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6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68796B (zh
Inventor
Noritoshi Miki
Masaaki Katayama
Koji Sonoyama
Kazuyoshi Hosaka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filed Critical Nissan Chemical Ind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43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3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87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879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9/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only,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9D161/00 - C09D177/00
    • C09D179/04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Polyhydraz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9D179/08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 C08G73/06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3/10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G73/1042Copolyimides derived from at least two different tetracarboxylic compounds or two different diamino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 C08G73/06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3/10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G73/1075Partially aromatic polyim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G12/00 - C08G71/00
    • C08G73/06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3/10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G73/1075Partially aromatic polyimides
    • C08G73/1078Partially aromatic polyimides wholly aromatic in the diamino moie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9/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only,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61/00 - C08L77/00
    • C08L79/04Polycondensates having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in the main chain; Polyhydraz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C08L79/08Polyimides; Polyester-imides; Polyamide-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similar polyimide precurs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11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organic films, e.g. polymeric films
    • G02F1/133723Polyimide, polyamide-im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8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treatment of the surface, e.g. embossing, rubbing or light irradiation
    • G02F1/133788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treatment of the surface, e.g. embossing, rubbing or light irradiation by light irradiation, e.g. linearly polarised light photo-polymeris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Forming Nitrogen-Containing Linkages In General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Liquid Crystal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具有優良塗膜性之組成物,使用該組成物,提高塗佈溶液相對於基板之濕擴性而具有均勻塗膜性,且既使液晶配向膜之端部的塗膜性也優良之液晶配向膜。特別是既使使用使用具有支鏈之二胺化合物所得的聚醯胺酸或溶劑可溶性聚醯亞胺之液晶配向處理劑,也可提供具有優良之該等性的液晶配向膜。該組成物為,含有下述成分(A)及成分(B)。成分(A):下述式〔1〕所表示之溶劑,□(式(1)中,X1表示碳數1至3之烷基)。成分(B):由聚醯亞胺先驅物及聚醯亞胺先驅物經醯亞胺化所得之聚醯亞胺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聚合物。

Description

組成物、液晶配向處理劑、液晶配向膜及液晶顯示元件
本發明係有關形成聚醯亞胺膜所使用之組成物,製造液晶顯示元件所使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由該液晶配向處理劑所得之液晶配向膜及使用該液晶配向膜之液晶顯示元件。
聚醯亞胺系之有機膜因易形成及絕緣性能等而受入注目,被廣泛使用於電子裝置領域中,作為層間絕緣膜、保護膜、液晶顯示元件中之液晶配向膜等用。
近年來伴隨著液晶顯示元件之大畫面化、高精細化,而增加所使用之基板及基板段差的凹凸程度。該狀況下,既使相對於大型基板,及具有較大凹凸段差,仍要求均勻之液晶配向膜。
製作液晶配向膜之過程中,將含有聚醯胺酸或溶劑可溶性聚醯亞胺(也稱為樹脂)之液晶配向處理劑塗佈於基板時,工業上一般係以柔版印刷法或噴墨塗佈法等進行。
此時液晶配向處理劑之塗膜性不良時,會發生迸開或 針孔,結果作為液晶顯示元件用時該部分會造成顯示缺陷。因此液晶配向處理劑之溶劑中,除了具有優良之樹脂溶解性的溶劑(也稱為良溶劑)N-甲基-2-吡咯烷酮或γ-丁內酯等,另混合提高液晶配向膜之塗膜性用的樹脂溶解性較低之溶劑(也稱為弱溶劑)乙二醇單丁基醚等(例如參考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2-37324號公報
但弱溶劑溶解聚醯胺酸或溶劑可溶性聚醯亞胺之能力較差,因此需大量混合,結果會有析出樹脂之問題。
另外近年來所使用之智慧型手機或行動電話等行動用途之液晶顯示元件中,為了確保大量顯示面,接合液晶顯示元件之基板間所使用的密封劑係靠近液晶配向膜端部之位置而存在。因此會降低液晶配向膜端部之塗膜性,即,液晶配向膜端部非直線時,或該端部為隆起狀態時,會降低液晶配向膜與密封劑之接合效果,而降低液晶顯示元件之顯示特性及信賴性。
有鑑於上述事情,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形成聚醯亞 胺膜用之具有優良塗膜性的組成物。又,藉由本發明之組成物作為液晶配向處理劑用,所得的提高塗佈溶液相對於基板之濕擴性而得均勻之塗膜性,既使端部也具有優良塗膜性之液晶配向膜。特別是既使使用使用具有支鏈之二胺化合物所得的聚醯胺酸或溶劑可溶性聚醯亞胺之液晶配向處理劑,也可具有優良該等特性之液晶配向膜,另外係提供具有上述液晶配向膜之液晶顯示元件。
經本發明者專心研究後發現,含有具有特定構造之溶劑,與由聚醯亞胺先驅物及聚醯亞胺先驅物經聚醯亞胺化所得之聚醯亞胺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聚合物的組成物,對達成上述目的極為有效,而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具有下述要旨。
(1)一種組成物,其為含有下述成分(A)及成分(B),成分(A):下述式〔1〕所表示之溶劑,
(式〔1〕中,X1表示碳數1至3之烷基)。
成分(B):由聚醯亞胺先驅物及聚醯亞胺先驅物經醯亞胺化所得之聚醯亞胺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聚合物。
(2)如上述(1)所記載之組成物,其中前 述成分(B)為,由以具有下述式〔2〕所表示之支鏈的二胺化合物為原料之一部分用的聚醯亞胺先驅物及聚醯亞胺先驅物經醯亞胺化所得之聚醯亞胺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聚合物,
(式〔2〕中,Y1為單鏈、-(CH2)a-(a為1至15之整數)、-O-、-CH2O-、-COO-或-OCO-;Y2為單鍵或-(CH2)b-(b為1至15之整數);Y3為單鍵、-(CH2)c-(c為1至15之整數)、-O-、-CH2O-、-COO-或-OCO-;Y4為由苯環、環己烷環及雜環所成群中選出的二價之環狀基,或具有巢類骨架之碳數12至25的二價之有機基,前述環狀基上之任意氫原子可被碳數1至3之烷基、碳數1至3之烷氧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Y5為由苯環、環己烷環及雜環所成群中所選出的二價之環狀基,該等環狀基上之任意氫原子可被碳數1至3之烷基、碳數1至3之烷氧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n為0至4之整數;Y6為碳數1至18之烷基、碳數1至18的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18之烷氧基或碳數1至18的含氟之烷氧基)。
(3)如上述(2)所記載之組成物,其中具有前述式〔2〕所表示之支鏈的二胺化合物為,下述式〔2a〕所表示之二胺化合物,
(式〔2a〕中,Y1為單鍵、-(CH2)a-(a為1至15之整數)、-O-、-CH2O-、-COO-或-OCO-;Y2為單鍵或-(CH2)b-(b為1至15之整數);Y3為單鍵、-(CH2)c-(c為1至15之整數)、-O-、-CH2O-、-COO-或-OCO-;Y4為由苯環、環己烷環及雜環所成群中選出的二價之環狀基,或具有巢類骨架之碳數12至25的二價之有機基,前述環狀基上之任意氫原子可被碳數1至3之烷基、碳數1至3之烷氧基、碳數1至3之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3之含氟之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Y5為由苯環、環己烷環及雜環所成群中選出的二價之環狀基,該等環狀基上之任意氫原子可被碳數1至3之烷基、碳數1至3之烷氧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n為0至4之整數;Y6為碳數1至18之烷基、碳數1至18的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18之烷氧基或碳數1至18的含氟之烷氧基;m為1至4之整數)。
(4)如上述(2)或(3)所記載之組成物,其中具有前述式〔2〕所表示之支鏈的二胺化合物或式〔2a〕所表示之二胺化合物為,二胺成分中之5至80莫耳%。
(5)如上述(1)至(4)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組成 物,其中前述成分(B)為,使用含有下述式〔3〕所表示之四羧酸二酐的四羧酸二酐成分之聚合物,
(式〔3〕中,Z1為由下述式〔3a〕至式〔3j〕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構造)。
(式〔3a〕中,Z2至Z5為氫原子、甲基、氯原子或苯環,可各自相同或相異,式〔3g〕中,Z6及Z7為氫原子或甲基,可各自相同或相異)。
(6)如上述(1)至(5)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組成物,其中含有成分(C)用,由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及γ-丁內酯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溶劑。
(7)如上述(1)至(6)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組成物,其中含有成分(D)用,由1-己醇、環己醇、1,2-乙 二醇、1,2-丙二醇、乙二醇單甲基醚、乙二醇單乙基醚、乙二醇單丁基醚、二乙二醇單甲基醚、二乙二醇單乙基醚、二乙二醇單丁基醚、丙二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乙基醚及丙二醇單丁基醚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溶劑。
(8)如上述(1)至(7)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組成物,其中前述(A)成分為組成物所含的溶劑全體之5至60質量%。
(9)如上述(6)至(8)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組成物,其中前述(C)成分為組成物所含的溶劑全體之40至80質量%。
(10)如上述(7)至(9)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組成物,其中前述(D)成分為組成物所含的溶劑全體之1至50質量%。
(11)如上述(1)至(10)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組成物,其中組成物中之前述(B)成分為0.1至30質量%。
(12)一種聚醯亞胺膜,其為使用如上述(1)至(11)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組成物所得。
(13)一種液晶配向處理劑,其為使用如上述(1)至(11)中任何一項所記載之組成物所得。
(14)一種液晶配向膜,其為使用如上述(13)所記載之液晶配向處理劑所得。
(15)一種液晶配向膜,其為使用如上述(13)所記載之液晶配向處理劑,由噴墨印刷法所得。
(16)一種液晶顯示元件,其為具有如上述(14)或(15)所記載之液晶配向膜。
(17)如上述(14)或(15)所記載之液晶配向膜,其為使用於一對備有電極之基板之間具有液晶層,且前述一對基板之間配置含有藉由活性能量線及熱中至少一方而聚合之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組成物,經由將電壓施加於前述電極間且使前述聚合物聚合之步驟所製造的液晶顯示元件上。
(18)一種液晶顯示元件,其為具有如上述(17)所記載之液晶配向膜。
(19)如上述(14)或(15)所記載之液晶配向膜,其為使用於一對備有電極之基板之間具有液晶層且前述一對基板之間配置含有藉由活性的能量線及熱中至少一方而聚合之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配向膜,經由將電壓施加於前述電極間且使前述聚合性基聚合之步驟所製造的液晶顯示元件上。
(20)一種液晶顯示元件,其為具有如上述(19)所記載之液晶配向膜。
本發明之含有具有特定構造之溶劑,與由聚醯亞胺先驅物及聚醯亞胺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聚合物的組成物可提供形成具有優良塗膜性之聚醯亞胺膜用的組成物。又,以本發明之組成物作為液晶配向處理劑用時 可提供,提高塗佈溶液相對於基板之濕擴性而得均勻之塗膜性,且既使液晶配向膜之端部也具有優良塗膜性的液晶配向膜。特別是既使為使用使用具有支鏈之二胺化合物所得的聚醯胺酸或溶劑可溶性聚醯亞胺之液晶配向處理劑,也可提供具有優良之該等特性的液晶配向膜。另外可提供具有上述液晶配向膜之液晶顯示元件、及可提供上述液晶配向膜之液晶配向處理劑。
圖1為,以倍率25倍之光學顯微鏡觀察到的鉻蒸鍍基板上聚醯亞胺膜影像之擴大模式圖。
圖2為,以倍率25倍之光學顯微鏡觀察到的鉻蒸鍍基板上聚醯亞胺膜影像之擴大模式圖。
下面將詳細說明本發明。
本發明為,含有下述成分(A)及成分(B)之組成物、液晶配向處理劑,使用該液晶配向處理劑所得之液晶配向膜,及具有該液晶配向膜之液晶顯示元件。
成分(A):下述式〔1〕所表示之溶劑(也稱為特定溶劑)。
(式〔1〕中,X1表示碳數1至3之烷基)。
成分(B):由聚醯亞胺先驅物及聚醯亞胺先驅物經醯亞胺化所得之聚醯亞胺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聚合物。
本發明之特定溶劑可作為提高聚醯亞胺膜或液晶配向膜之塗膜性所使用的弱溶劑用。本發明之特定溶劑一般為,比較弱溶劑所使用之乙二醇單丁基醚(也稱為丁基溶纖劑或BCS),具有較低之溶劑用的表面張力。因此使用特定溶劑之塗佈溶劑,比較未使用其之塗佈溶液,可提高塗佈溶液相對於基板之濕擴性,既使未使用大量之樹脂溶解性較低的弱溶劑,也可得塗膜性優良之聚醯亞胺膜或液晶配向膜。又,提高塗佈溶液之濕擴性下形成聚醯亞胺膜或液晶配向膜時,可提高聚醯亞胺膜之端部的直線性。
另外本發明之特定溶劑為,比較一般作為弱溶劑用之乙二醇單丁基醚,具有較高之沸點。因此使用特定溶劑之塗佈溶液為,形成聚醯亞胺膜或液晶配向膜時,可抑制聚醯亞胺膜之端部隆起。
本發明之成分(B)為,由聚醯亞胺先驅物及聚醯亞胺先驅物經醯亞胺化所得之聚醯亞胺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聚合物。其中又以本發明之組成物作為液晶 配向劑用使用於液晶配向膜時,使用由具有下述式〔2〕所表示之支鏈(也稱為特定支鏈構造)的聚醯亞胺先驅物及聚醯亞胺先驅物經醯亞胺化所得之聚醯亞胺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聚合物(也稱為特定聚合物)為佳。
(式〔2〕中,Y1為單鍵、-(CH2)a-(a為1至15之整數)、-O-、-CH2O-、-COO-或-OCO-。Y2為單鍵或-(CH2)b-(b為1至15之整數);Y3為單鍵、-(CH2)c-(c為1至15之整數)、-O-、-CH2O-、-COO-或-OCO-;Y4為由苯環、環己烷環及雜環所成群中選出的二價之環狀基,或具有巢類骨架之碳數12至25的二價之有機基,前述環狀基上之任意氫原子可被碳數1至3之烷基、碳數1至3之烷氧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Y5表示由苯環、環己烷環及雜環所成群中所選出的二價之環狀基,該等環狀基上之任意氫原子可被碳數1至3之烷基、碳數1至3之烷氧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n為0至4之整數。Y6為碳數1至18之烷基、碳數1至18的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18之烷氧基或碳數1至18的含氟之烷氧基)。
本發明之特定支鏈構造為,支鏈部分具有苯環、環己基環或雜環,或具有巢類骨架之碳數12至25的 二價之有機基。該等苯環、環己基環或雜環,或具有巢類骨架之碳數12至25的二價之有機基為,比較先前技術之長鏈烷基,具有剛直之構造。因此可提升支鏈部位相對於熱及紫外線之安定性,得既使相對於熱及光也可具有安定預傾角之液晶配向膜。
由上述得知,含有本發明之特定溶劑與由聚醯亞胺先驅物及聚醯亞胺先驅物經醯亞胺化所得之聚醯亞胺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聚合物的組成物,可實現形成塗膜性優良之聚醯亞胺膜或液晶配向膜用的組成物或液晶配向處理劑。
又,由含有本發明之特定溶劑與由具有前述式〔2〕所表示之特定支鏈構造的聚醯亞胺先驅物及聚醯亞胺先驅物經醯亞胺化所得之聚醯亞胺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聚合物的組成物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為,可形成既使長時間曝露於高溫及光照射下,也不會改變預傾角之液晶配向膜。又,使用該液晶配向膜可提供,具有優良顯示特性之高信賴性的液晶顯示元件。
<特定溶劑>
本發明之特定溶劑為,下述式〔1〕所表示。
式〔1〕中,X1表示碳數1至3之烷基。
具體為,下述式〔1a〕至式〔1c〕中任何一式所表示之構造。
本發明之特定溶劑為了提高上述塗佈溶液相對於基板之濕擴性的提升效果,較佳為液晶配向處理劑所含的溶劑全體之5至70質量%。其中又以5至65質量%為佳。更佳為5至60質量%,特佳為10至55質量%。
組成物中之溶劑全體中本發明的特定溶劑含量較多時,可得具有本發明之效果,即,提高塗佈溶液相對基板之濕擴性,具有優良塗膜性之聚醯亞胺膜或液晶配向膜。
<特定支鏈構造>
本發明之聚合物為了具有提高作為聚醯亞胺膜用時之聚醯亞胺膜的排水性之效果,及提高作為液晶配向膜用時之預傾角的安定性之效果,較佳為使用具有下述式〔2〕所表示之特定支鏈構造的特定聚合物。
式〔2〕中,Y1為單鍵、-(CH2)a-(a為1至15之 整數)、-O-、-CH2O-、-COO-或-OCO-。其中又以單鍵、-(CH2)a-(a為1至15之整數)、-O-、-CH2O-或-COO-易合成支鏈構造而為佳。更佳為單鍵、-(CH2)a-(a為1至10之整數)、-O-、-CH2O-或-COO-。
式〔2〕中,Y2為單鍵或-(CH2)b-(b為1至15之整數)。其中較佳為單鍵或-(CH2)b-(b為1至10之整數)。
式〔2〕中,Y3為單鍵、-(CH2)c-(c為1至15之整數)、-O-、-CH2O-、-COO-或-OCO-。其中又以單鍵、-(CH2)c-(c為1至15之整數)、-O-、-CH2O-、-COO-或-OCO-易合成而為佳。更佳為單鍵、-(CH2)c-(c為1至10之整數)、-O-、-CH2O-、-COO-或-OCO-。
式〔2〕中,Y4為由苯環、環己烷環及雜環所成群中選出的環狀基,該等環狀基上之任意氫原子可被碳數1至3之烷基、碳數1至3之烷氧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又,Y4為由具有巢類骨架之碳數12至25之有機基所成群中選出的2價之有機基。其中較佳為苯環、環己烷環,或具有巢類骨架之碳數12至25之有機基。
式〔2〕中,Y5為由苯環、環己烷環及雜環所成群中選出的環狀基,該等環狀基上之任意氫原子可被碳數1至3之烷基、碳數1至3之烷氧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
式〔2〕中,n為0至4之整數,較佳為0至2之整數。
式〔2〕中,Y6為碳數1至18之烷基、碳數1至18之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18之烷氧基或碳數1至18的含氟之烷氧基。其中較佳為碳數1至18之烷基、碳數1至10的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18之烷氧基或碳數1至10的含氟之烷氧基。又以碳數1至12之烷基或碳數1至12之烷氧基為佳。更佳為碳數1至9之烷基或碳數1至9之烷氧基。
式〔2〕中,Y1、Y2、Y3、Y4、Y5、Y6及n之較佳組合如,與國際公開會報WO2011/132751(2011.10.27公開)之13項至34項的表6至表47所揭示(2-1)至(2-629)相同之組合。又,國際公開公報之各表中,本發明之Y1至Y6係以Y1至Y6表示,Y1至Y6為Y1至Y6另一種讀法。
<特定支鏈型二胺化合物>
本發明之特定聚合物,即,由聚醯亞胺先驅物及聚醯亞胺先驅物經醯亞胺化所得之聚醯亞胺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導入式〔2〕所表示之特定支鏈構造的方法較佳為,以具有特定支鏈構造之二胺化合物作為原料之一部分用。特佳為使用下述式〔2a〕所表示之二胺化合物(也稱為特定支鏈型二胺化合物)。
式〔2a〕中,Y1為單鍵、-(CH2)a-(a為1至15之整數)、-O-、-CH2O-、-COO-或-OCO-。其中又以單鍵、-(CH2)a-(a為1至15之整數)、-O-、-CH2O-或-COO-易合成支鏈構造而為佳。更佳為單鍵、-(CH2)a-(a為1至10之整數)、-O-、-CH2O-或-COO-。
式〔2a〕中,Y2為單鍵或-(CH2)b-(b為1至15之整數)。其中較佳為單鍵或-(CH2)b-(b為1至10之整數)。
式〔2a〕中,Y3為單鍵-(CH2)c-(c為1至15之整數)、-O-、-CH2O-、-COO-或-OCO-。其中又以單鍵、-(CH2)c-(c為1至15之整數)、-O-、-CH2O-、-COO-或-OCO-易合成而為佳。更佳為單鍵、-(CH2)c-(c為1至10之整數)、-O-、-CH2O-、-COO-或-OCO-。
式〔2a〕中,Y4為由苯環、環己烷環及雜環所成群中選出之環狀基,該等環狀基上之任意氫原子可被碳數1至3之烷基、碳數1至3之烷氧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又,Y4為由具有巢類骨架之碳數12至25之有機基中選出的二價之有機基。其中較佳為苯環、環己烷環或具有巢類骨架之碳數12至25之有機基。
式〔2a〕中,Y5為由苯環、環己烷環及雜環所成群中選出的環狀基,該等環狀基上之任意氫原子可被碳數1至 3之烷基、碳數1至3之烷氧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
式〔2a〕中,n為0至4之整數。較佳為0至2之整數。
式〔2a〕中,Y6為碳數1至18之烷基、碳數1至18的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18之烷氧基或碳數1至18的含氟之烷氧基。其中較佳為碳數1至18之烷基、碳數1至10的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18之烷氧基或碳數1至10的含氟之烷氧基。又以碳數1至12之烷基或碳數1至12之烷氧基為佳。更佳為碳數1至9之烷基或碳數1至9之烷氧基。
式〔2a〕中Y1、Y2、Y3、Y4、Y5、Y6及n之較佳組合與式〔2〕相同。
Y1、Y2、Y3、Y4、Y5、Y6及n之組合中,更佳之組合為2-25至2-96、2-145至2-168、2-217至2-240、2-268至2-315、2-364至2-387、2-436至2-483或2-603至2-615等,特佳之組合為1-49至1-96、1-145至1-168、1-217至1-240或2-603至2-606等。
式〔2a〕中,m為1至4之整數。較佳為1。
具體例如,下述式〔2-1〕至式〔2-31〕所表示之構造的化合物。
(式〔2-1〕至式〔2-3〕中,R1表示-O-、-OCH2-、-CH2O-、-COOCH2-或-CH2OCO-。R2為碳數1至22之直鏈狀或支鏈狀烷基、碳數1至22之直鏈狀或支鏈狀烷氧基、碳數1至22的直鏈狀或支鏈狀含氟之烷基,或碳數1至22的含氟之烷氧基)。
(式〔2-4〕至式〔2-6〕中,R3表示-COO-、-OCO-、-CONH-、-NHCO-、-COOCH2-、-CH2OCO-、-CH2O-、-OCH2-或-CH2-。R4為碳數1至22之直鏈狀或支鏈狀烷基、碳數1至22之直鏈狀或支鏈狀烷氧基、碳數1至22的直鏈狀或支鏈狀含氟之烷基,或碳數1至22的含氟之烷氧基)。
(式〔2-7〕及式〔2-8〕中,R5表示-COO-、-OCO-、-CONH-、-NHCO-、-COOCH2-、-CH2OCO-、-CH2O-、-OCH2-、-CH2-、-O-或-NH-。R6為氟基、氰基、三氟甲烷基、硝基、偶氮基、甲醯基、乙醯基、乙醯氧基或羥基)。
(式〔2-9〕及式〔2-10〕中,R7為碳數3至12之直鏈狀或支鏈狀烷基,1,4-環己烯之順-反異構各自為反異構體)。
(式〔2-11〕及式〔2-12〕中,R8為碳數3至12之直鏈狀或支鏈狀烷基,1,4-環己烯之順-反異構各自為反異構體)。
(式〔2-13〕中,A4為可被氟原子取代之碳數3至20之直鏈狀或支鏈狀烷基。A3為1,4-環伸己基或1,4-伸苯基。A2為氧原子或COO-*(但附「*」之鍵結手係與A3鍵結)。A1為氧原子或COO-*(但附「*」之鍵結手係與(CH2)a2)鍵結)。又,a1為0或1之整數,a2為2至10之整數,a3為0或1之整數)。
上述式〔2-1〕至〔2-31〕中,特佳構造之二胺化合物為,式〔2-1〕至式〔2-6〕、式〔2-9〕至式〔2-13〕或式〔2-22〕至式〔2-31〕等。
上述之特定支鏈型二胺化合物等因應作為本發明之聚合物用時相對於溶劑之溶解性,使用於聚醯亞胺膜時之聚醯亞胺膜的排水性,及作為液晶配向膜用時之液晶配向性、電壓保持率、蓄積電荷等之特性,使用一種或混合二種以上。
<其他二胺化合物>
本發明中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下,可以特定支鏈型二胺化合物以外之其他二胺化合物(也稱為其他二胺化合物)作為原料之二胺成分用。其具體例如下所述。
p-伸苯基二胺、2,3,5,6-四甲基-p-伸苯基二胺、2,5-二甲基-p-伸苯基二胺、m-伸苯基二胺、2,4-二甲基-m-伸苯 基二胺、2,5-二胺基甲基、2,6-二胺基甲苯、2,5-二胺基酚、2,4-二胺基酚、3,5-二胺基酚、3,5-二胺基苄基醇、2,4-二胺基苄基醇、4,6-二胺基間苯二酚、4,4’-二胺基聯苯、3,3’-二甲基-4,4’-二胺基聯苯、3,3’-二甲氧基-4,4’-二胺基聯苯、3,3’-二羥基-4,4’-二胺基聯苯、3,3’-二羧基-4,4’-二胺基聯苯、3,3’-二氟-4,4’-聯苯、3,3’-三氟甲基-4,4’-二胺基聯苯、3,4’-二胺基聯苯、3,3’-二胺基聯苯、2,2’-二胺基聯苯、2,3’-二胺基聯苯、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3,3’-二胺基二苯基甲烷、3,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2,2’-二胺基二苯基甲烷、2,3’-二胺基二苯基甲烷、4,4’-二胺基二苯基醚、3,3’-二胺基二苯基醚、3,4’-二胺基二苯基醚、2,2’-二胺基二苯基醚、2,3’-二胺基二苯基醚、4,4’-磺醯二苯胺、3,3’-磺醯二苯胺、雙(4-胺基苯基)矽烷、雙(3-胺基苯基)矽烷、二甲基-雙(4-胺基苯基)矽烷、二甲基-雙(3-胺基苯基)矽烷、4,4’-硫二苯胺、3,3’-硫二苯胺、4,4’-二胺基二苯基胺、3,3’-二胺基二苯基胺、3,4’-二胺基二苯基胺、2,2’-二胺基二苯基胺、2,3’-二胺基二苯基胺、N-甲基(4,4’-二胺基二苯基)胺、N-甲基(3,3’-二胺基二苯基)胺、N-甲基(3,4’-二胺基二苯基)胺、N-甲基(2,2’-二胺基二苯基)胺、N-甲基(2,3’-二胺基二苯基)胺、4,4’-二胺基二苯甲酮、3,3’-二胺基二苯甲酮、3,4’-二胺基二苯甲酮、1,4-二胺基萘、2,2’-二胺基二苯甲酮、2,3’-二胺基二苯甲酮、1,5-二胺基萘、1,6-二胺基萘、1,7-二胺基萘、1,8-二胺基萘、2,5-二胺基萘、2,6-二 胺基萘、2,7-二胺基萘、2,8-二胺基萘、1,2-雙(4-胺基苯基)乙烷、1,2-雙(3-胺基苯基)乙烷、1,3-雙(4-胺基苯基)丙烷、1,3-雙(3-胺基苯基)丙烷、1,4-雙(4-胺基苯基)丁烷、1,4-雙(3-胺基苯基)丁烷、雙(3,5-二乙基-4-胺基苯基)甲烷、1,4-雙(4-胺基苯氧基)苯、1,3-雙(4-胺基苯氧基)苯、1,4-雙(4-胺基苯基)苯、1,3-雙(4-胺基苯基)苯、1,4-雙(4-胺基苄基)苯、1,3-雙(4-胺基苯氧基)苯、4,4’-〔1,4-伸苯基雙(伸甲基)〕二苯胺、4,4’-〔1,3-伸苯基雙(伸甲基)〕二苯胺、3,4’-〔1,4-伸苯基雙(伸甲基)〕二苯胺、3,4’-〔1,3-伸苯基雙(伸甲基)〕二苯胺、3,3’-〔1,4-伸苯基雙(伸甲基)〕二苯胺、3,3’-〔1,3-伸苯基雙(伸甲基)〕二苯胺、1,4-伸苯基雙〔(4-胺基苯基)甲酮〕、1,4-伸苯基雙〔(3-胺基苯基)甲酮〕、1,3-伸苯基雙〔(4-胺基苯基)甲酮〕、1,3-伸苯基雙〔(3-胺基苯基)甲酮〕、1,4-伸苯基雙(4-胺基苯甲酸酯)、1,4-伸苯基雙(3-胺基苯甲酸酯)、1,3-伸苯基雙(4-胺基苯甲酸酯)、1,3-伸苯基雙(3-胺基苯甲酸酯)、雙(4-胺基苯基)對苯二甲酸酯、雙(3-胺基苯基)對苯二甲酸酯、雙(4-胺基苯基)間苯二甲酸酯、雙(3-胺基苯基)間苯二甲酸酯、N,N’-(1,4-伸苯基)雙(4-胺基苯醯胺)、N,N’-(1,3-伸苯基)雙(4-胺基苯醯胺)、N,N’-(1,4-伸苯基)雙(3-胺基苯醯胺)、N,N’-(1,3-伸苯基)雙(3-胺基苯醯胺)、N,N’-雙(4-胺基苯基)對苯二醯胺、N,N’-雙(3- 胺基苯基)對苯二醯胺、N,N’-雙(4-胺基苯基)間苯二醯胺、N,N’-雙(3-胺基苯基)間苯二醯胺、9,10-雙(4-胺基苯基)蒽、4,4’-雙(4-胺基苯氧基)二苯基碸、2,2’-雙〔4-(4-胺基苯氧基)苯基〕丙烷、2,2’-雙〔4-(4-胺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2’-雙(4-胺基苯基)六氟丙烷、2,2’-雙(3-胺基苯基)六氟丙烷、2,2’-雙(3-胺基-4-甲基苯基)六氟丙烷、2,2’-雙(4-胺基苯基)丙烷、2,2’-雙(3-胺基苯基)丙烷、2,2’-雙(3-胺基-4-甲基苯基)丙烷、3,5-二胺基苯甲酸、2,5-二胺基苯甲酸、1,3-雙(4-胺基苯氧基)丙烷、1,3-雙(3-胺基苯氧基)丙烷、1,4-雙(4-胺基苯氧基)丁烷、1,4-雙(3-胺基苯氧基)丁烷、1,5-雙(4-胺基苯氧基)戊烷、1,5-雙(3-胺基苯氧基)戊烷、1,6-雙(4-胺基苯氧基)己烷、1,6-雙(3-胺基苯氧基)己烷、1,7-雙(4-胺基苯氧基)庚烷、1,7-(3-胺基苯氧基)庚烷、1,8-雙(4-胺基苯氧基)辛烷、1,8-雙(3-胺基苯氧基)辛烷、1,9-雙(4-胺基苯氧基)壬烷、1,9-雙(3-胺基苯氧基)壬烷、1,10-(4-胺基苯氧基)癸烷、1,10-(3-胺基苯氧基)癸烷、1,11-(4-胺基苯氧基)十一烷、1,11-(3-胺基苯氧基)十一烷、1,12-(4-胺基苯氧基)十二烷、1,12-(3-胺基苯氧基)十二烷等之芳香族二胺化合物、雙(4-胺基環己基)甲烷、雙(4-胺基-3-甲基環己基)甲烷等之脂環式二胺化合物、1,3-二胺基丙烷、1,4-二胺基丁烷、1,5-二胺基戊烷、1,6-二胺基己烷、1,7-二胺基庚烷、1,8-二胺基辛烷、1,9-二胺基壬烷、 1,10-二胺基癸烷、1,11-二胺基十一烷、1,12-二胺基十二烷等之脂肪族二胺化合物。
又,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下,可使用二胺支鏈具有烷基或含氟之烷基的二胺化合物。
具體例如,下述式〔DA1〕至式〔DA12〕所表示之二胺化合物。
(式〔DA1〕至式〔DA5〕中,A1為碳數1至22之直鏈狀或支鏈狀烷基,或碳數1至22的直鏈狀或支鏈狀含氟之烷基)。
(式〔DA6〕至式〔DA11〕中,A2表示-COO-、-OCO-、CONH-、-NHCO-、-CH2-、-O-、-CO-或-NH-。A3表示碳數1至22之直鏈狀或支鏈狀烷基,或碳數1至22的直鏈狀或支鏈狀含氟之烷基)。
(式〔DA12〕中,p為1至10之整數)。
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下,也可使用下述式〔DA13〕至式〔DA20〕所表示之二胺化合物。
(式〔DA17〕中,m為0至3之整數,式〔DA20〕中,n為1至5之整數)。
另外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下,也可使用下述式〔DA21〕至式〔DA25〕所表示的分子內具有羧基之二胺化合物。
(式〔DA21〕中,m1為1至4之整數。式〔DA22〕中,A4為單鍵、-CH2-、-C2H4-、-C(CH3)2-、-CF2-、-C(CF3)-、-O-、-CO-、-NH-、-N(CH3)-、-CONH-、-NHCO-、-CH2O-、-OCH2-、-COO-、-OCO-、-CON(CH3)-或-N(CH3)CO-。m2及m3各自為0至4之整數,且m2+m3為1至4之整數。式〔DA23〕中,m4及m5各自為1至5之整數。式〔DA24〕中,A5為碳數1至5之直鏈狀或支鏈狀烷基。m6為1至5之整數。式〔DA25〕中,A6為單鍵、-CH2-、-C2H4-、-C(CH3)2-、-CF2-、-C(CF3)-、-O-、-CO-、-NH-、-N(CH3)-、-CONH-、-NHCO-、-CH2O-、-OCH2-、-COO-、-OCO-、-CON(CH3)-或-N(CH3)CO-。m7為1至4之整數)。
另外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下,也可使用下述式〔DA26〕所表示之二胺化合物。
(式〔DA26〕中,A1為由-O-、-NH-、-N(CH3)-、-CONH-、-NHCO-、-CH2O-、-OCO-、-CON(CH3)-或-N(CH3)CO-中選出的二價之有機基。A2為單鍵、碳數1至20之脂肪族烴基、非芳香族環式烴基或芳香族烴基。A3為由單鍵、-O-、-NH-、-N(CH3)-、-CONH-、-NHCO-、-COO-、-OCO-、-CON(CH3)-、-N(CH3)CO-或-O(CH2)m-(m為1至5之整數)中選出。A4為含氮之芳香族雜環。n為1至4之整數)。
又,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下,也可使用下述式〔DA27〕或式〔DA28〕所表示的具有巢類骨架之二胺化合物。
上述其他二胺化合物可因應作為本發明之聚合物用時相對於溶劑之溶解性,使用於聚醯亞胺膜時之聚醯亞胺膜的排水性,及作為液晶配向膜用時之液晶配向性、電壓保持率、蓄積電荷等之特性,可使用一種或二種以上混合使用。
<特定四羧酸二酐>
為了得到本發明之聚合物,較佳為以下述式〔3〕所表示之四羧酸二酐(也稱為特定四羧酸二酐)作為原料之一部分用。
式〔3〕中,Z1為下述式〔3a〕至式〔3j〕所表示的四價之基。
式〔3a〕中,Z2至Z5為由氫原子、甲基、氯原子及苯環所成群中選出之基,可各自相同或相異,式〔3g〕中,Z6及Z7為氫原子或甲基,可各自相同或相異。
式〔3〕中,Z1之特佳構造就聚合反應性及易合成性為式〔3a〕、式〔3c〕、式〔3d〕、式〔3e〕、式〔3f〕或式〔3g〕。其中又以式〔3a〕、式〔3e〕、式〔3f〕或式〔3g〕為佳。
<其他四羧酸二酐>
本發明中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下,可使用特定四羧酸二酐以外之其他四羧酸二酐(也稱為其他四羧酸二酐)。其他四羧酐二酐如,下述四羧酸之四羧酸二酐。
均苯四酸、2,3,6,7-萘四羧酐、1,2,5,6-萘四羧酸、1,4,5,8-萘四羧酐、2,3,6,7-蒽四羧酸、1,2,5,6-蒽四羧酸、3,3’,4,4’-聯苯四羧酸、2,3,3’,4-聯苯四羧酸、雙(3,4-二羧基苯基)醚、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雙(3,4-二羧 基苯基)碸、雙(3,4-二羧基苯基)甲烷、2,2-雙(3,4-二羧基苯基)丙烷、1,1,1,3,3,3-六氟-2,2-雙(3,4-二羧基苯基)丙烷、雙(3,4-二羧基苯基)二甲基矽烷、雙(3,4-二羧基苯基)二苯矽烷、2,3,4,5-吡啶四羧酸、2,6-雙(3,4-二羧基苯基)吡啶、3,3’,4,4’-二苯基碸四羧酸、3,4,9,10-二苝四羧酸或1,3-二苯基-1,2,3,4-環丁烷四羧酸。
上述特定四羧酸二酐及其他四羧酸二酐可因應作為本發明之聚合物用時相對於溶劑之溶解性,使用於聚醯亞胺膜時之聚醯亞胺膜的排水性,及作為液晶配向膜用時之液晶配向性、電壓保持率、蓄積電荷等之特性,使用一種或二種以上混合使用。
<聚合物‧定聚合物>
本發明之(B)成分的聚合物為,由聚醯亞胺先驅物或聚醯亞胺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聚合物。
聚醯亞胺先驅物為,下述式〔A〕所表示之構造。
(式(A)中,R1為四價之有機基,R2為二價之有機基,A1及A2為氫原子或碳數1至8之烷基,可各自相同或相異,n表示正整數)。
本發明之聚合物因以下述式〔B〕所表示之二胺成分與下述式〔C〕所表示之四羧酸二酐為原料時可較簡便製造,故較佳為由下述式〔D〕所表示之重覆單位的構造式所形成之聚醯胺酸或該聚醯胺酸經醯亞胺化所得之聚醯亞胺。
(式〔B〕及式〔C〕中,R1及R2為與式〔A〕之定義相同)。
(式〔D〕中,R1及R2為與式〔A〕之定義相同)。
本發明中合成聚合物之方法無特別限定。一般為,使二胺成分與四羧酸成分反應所得。一般係使由四羧酸及其衍生物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四羧酸成分,與由一種或複數種之二胺化合物所形成的二胺成分反應,得聚醯胺酸。具體上可使用,使四羧酸二酐與二胺成分聚縮合而得聚醯胺酸之方法、使四羧酸與二胺成分脫水聚縮合反應而得聚醯胺酸之方法,或四羧酸二鹵化物與二胺成分聚縮合而得聚醯胺酸之方法。
製造聚醯胺酸烷基酯時可使用,使羧酸基經二烷基酯化所得之四羧酸與二胺成分聚縮合之方法,使羧酸基經二烷基酯化所得之四羧酸二鹵化物與二胺成分聚縮合之方法,或使聚醯胺酸之羧基轉換為酯之方法。
製造聚醯亞胺時可使用,使前述聚醯胺酸或聚醯胺酸烷基酯閉環而得聚醯亞胺之方法。
本發明之特定聚合物為,由具有前述式〔2〕所表示之支鏈的聚醯亞胺先驅物或聚醯亞胺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聚合物。
其中使用本發明之特定聚合物所得的液晶配向膜為,上述二胺成分中前述式〔2〕所表示之特定支鏈構造的含有比例較高時,可提高作為液晶配向膜用時之排水性與液晶之預傾角。此時二胺成分較佳為使用前述式〔2a〕所表示之特定支鏈型二胺化合物。特佳為使用前述式〔2-1〕至式〔2-6〕或式〔2-9〕至式〔2-13〕所表示之特定支鏈型二胺化合物。其中又以式〔2-1〕至式〔2-6〕、式〔2-9〕至式〔2-12〕或式〔2-22〕至式〔2-31〕所表示之特定支鏈型二胺化合物為佳。
為了提高該特性較佳為,二胺成分之5莫耳%以上80莫耳%以下為特定支鏈型二胺化合物。其中就液晶配向處理劑之塗佈性及作為液晶配向膜用之電特性的觀點,二胺成分之5莫耳%以上60莫耳%以下較佳為特定支鏈型二胺化合物。更佳為二胺成分之10莫耳%以上60莫耳%以下。
製造本發明之聚合物時較佳為,四羧酸成分使用前述式〔3〕所表示之特定四羧酸二酐。特佳為使用式〔3〕中之Z1為前述式〔3a〕至式〔3j〕所表示之構造基的四羧酸二酐。此時較佳為,四羧酸成分之1莫耳%以上為特定四羧酸二酐,又以5莫耳%以上為佳,更佳為10莫耳%以上。又可為,四羧酸成分之100莫耳%為四羧酸二酐。
二胺成分與四羧酸成分之反應一般為,二胺成分與四羧酸成分於有機溶劑中進行。此時所使用之有機溶劑可為,能溶解所生成之聚醯亞胺先驅物之物無特別限定。其具體例如下所述。
例如,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亞碸、γ-丁內酯、1,3-二甲基-咪唑啉酮、甲基乙基酮、環己酮、環戊酮、4-羥基-4-甲基-2-戊酮等。
該等可單獨使用,或混合使用。又,既使為無法溶解聚醯亞胺先驅物之溶劑,於不會析出所生成之聚醯亞胺先驅物的範圍內,可混合上述溶劑使用。又,有機溶劑中之水分會阻礙聚合反應,且成為所生成之聚醯亞胺先驅物水解之原因,因此較佳為使用將有機溶劑脫水乾燥所得之物。
於有機溶劑中使二胺成分與四羧酸成分反應時可如,攪拌二胺成分分散或溶解於有機溶劑所得之溶液下,直接加入四羧酸成分,或分散或溶解於有機溶劑後加入之方法。或相反地將二胺成分加入四羧酸成分分散或溶 解於有機溶劑所得之溶液之方法、交互添加四羧酸成分與二胺成分之方法等,可使用該等之任何方法。又,各自使用複數種二胺成分及四羧酸成分進行反應時,可以預先混合之狀態進行反應,或各自依序進行反應,另可為將各自反應所得之低分子量物混合反應所得之聚合物。此時之聚合溫度可選用-20至150℃之任意溫度,但較佳為-5至100℃之範圍。又,可以任意濃度進行反應,但濃度太低時難製造高分子量之聚合物,濃度太高時會提高反應液之黏性而難均勻攪拌。因此較佳為1至50質量%,更佳為5至30質量%。反應初期可以高濃度進行,其後追加有機溶劑。
聚醯亞胺先驅物之聚合反應中,二胺成分之合計莫耳數與四羧酸成分之合計莫耳數的比值較佳為0.8至1.2。與一般之聚縮合反應相同,該莫耳比接近1.0時所生成之聚醯亞胺先驅物分子量較大。
本發明之聚醯亞胺為前述聚醯亞胺先驅物經閉環所得之聚醯亞胺,適用為製造聚醯亞胺膜或液晶配向膜用之聚合物。
本發明之聚醯亞胺中,醯胺酸基之閉環率(也稱為醯亞胺化率)非需為100%,可因應用途及目的任意調整。
將聚醯亞胺先驅物醯亞胺化之方法如,直接加熱聚醯亞胺先驅物之溶液的熱醯亞胺化或將觸媒加入聚醯亞胺先驅物之溶液的觸媒醯亞胺化。
於溶液中將聚醯亞胺先驅物熱醯亞胺化時之溫度為 100至400℃,較佳為120至250℃,又以將醯亞胺化反應所生成之水排出系外的同時進行為佳。
醯亞胺先驅物之觸媒醯亞胺化可藉由,將鹼性觸媒與酸酐加入聚醯亞胺先驅物之溶液內,於-20至250℃,較佳於0至180℃下攪拌進行。鹼性觸媒之量為醯胺酸基之0.5至30莫耳倍,較佳為2至20莫耳倍,酸酐之量為醯胺酸基之1至50莫耳倍,較佳為3至30莫耳倍。鹼性觸媒如,吡啶、三乙基胺、三甲基胺、三丁基胺或三辛基胺等,其中又以吡啶於反應進行中可持有適當鹼性而為佳。酸酐如,乙酸酐、偏苯三酸酐或均苯四酸酐等,其中又以使用乙酸酐時結束反應後易精製而為佳。利用觸媒醯亞胺化之醯亞胺化率可藉由調節觸媒量與反應溫度、反應時間而控制。
由聚醯亞胺先驅物或聚醯亞胺之反應溶液中回收所生成的聚醯亞胺先驅物或聚醯亞胺時可為,將反應溶液投入溶劑而沈澱。沈澱用之溶液如,甲醇、乙醇、異丙基醇、丙酮、己烷、丁基溶纖劑、庚烷、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甲苯、苯、水等。投入溶劑而沈澱所得之聚合物可於過濾回收後,常壓或減壓下以常溫或加熱而乾燥。又,重覆2至10次的將沈澱回收之聚合物再溶解於有機溶劑內,再沈澱回收之操作,可減少聚合物中之不純物。此時之溶劑如,醇類、酮類或烴等,使用由其中選出的三種以上之溶劑時,可進一步提升精製效率而為佳。
本發明之聚合物的分子量就考量由其所得之聚醯亞胺 膜的強度、聚醯亞胺膜形成時之作業性、聚醯亞胺膜之塗膜性時,以GPC(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法測得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5,000至1,000,000,更佳為10,000至150,000。
<組成物‧液晶配向處理劑>
本發明之組成物或使用其之液晶配向處理劑為,形成聚醯亞胺膜或液晶配向膜(也統稱為樹脂被膜)用之塗佈溶液,及形成含有特定溶劑與聚合物之樹脂被膜用的塗佈溶液。
本發明之組成物或使用其之液晶配向處理劑中,全部之聚合物成分可為本發明之聚合物,或本發明之聚合物混合其他聚合物。此時之聚合物中,其他聚合物之含量為0.5至15質量%,較佳為1至10質量%。其他聚合物如,聚醯亞胺先驅物及聚醯亞胺以外之聚合物,具體例如,丙烯酸基聚合物、甲基丙烯酸基聚合物、聚苯乙烯、聚醯胺或矽氧烷系聚合物等。
又,以本發明之組成物作為液晶配向處理劑用形成液晶配向膜時,聚合物中較佳為使用特定聚合物。此時全部之聚合物成分可全為本發明之特定聚合物,或本發明之特定聚合物混合其他聚合物。此時特定聚合物中之其他聚合物的含量為0.5至15質量%,較佳為1至10質量%。其他聚合物如,由不含特定支鏈型二胺化合物之二胺成分與不含特定四羧酸二酐之四羧酸成分所得的聚醯亞 胺先驅物或聚醯亞胺。另外聚醯亞胺先驅物及聚醯亞胺以外之聚合物具體如,丙烯酸基聚合物、甲基丙烯酸基聚合物、聚苯乙烯、聚醯胺或矽氧烷系聚合物等。
本發明之組成物或使用其之液晶配向處理劑中的有機溶劑,就形成塗佈更均勻之樹脂被膜的觀點,有機溶劑之含量較佳為70至99.9質量%,更佳為70至98質量%。該含量可依目的之聚醯亞胺膜或液晶配向膜的膜厚適當變更。此時之有機溶劑可為,能溶解本發明之聚合物的有機溶劑無特別限定。其具體例如下所述。
例如,N,N-二甲基甲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亞碸、γ-丁內酯、1,3-二甲基-咪唑啉酮、甲基乙基酮、環己酮、環戊酮、4-羥基-4-甲基-2-戊酮等。
其中較佳為使用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或γ-丁內酯(以上也稱為成分(C))。
該等成分(C)較佳為,組成物或使用其之液晶配向處理劑所含的有機溶劑全體之20至90質量%。其中較佳為30至80質量%,又以40至80質量%為佳,更佳為40至70質量%。
本發明之組成物或使用其之液晶配向處理劑於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下,可使用塗佈組成物或使用其之液晶配向處理劑時能提升樹脂被膜之塗膜性及表面平滑性的有機溶劑,即弱溶劑。
提升樹脂被膜之塗膜性及表面平滑性用的弱溶劑之具 體例如下所述。
例如,乙醇、異丙基醇、1-丁醇、2-丁醇、異丁基醇、tert-丁基醇、1-戊醇、2-戊醇、3-戊醇、2-甲基-1-丁醇、異戊基醇、tert-戊基醇、3-甲基-2-丁醇、新戊基醇、1-己醇、2-甲基-1-戊醇、2-甲基-2-戊醇、2-乙基-1-丁醇、1-庚醇、2-庚醇、3-庚醇、1-辛醇、2-辛醇、2-乙基-1-己醇、環己醇、1-甲基環己醇、2-甲基環己醇、3-甲基環己醇、1,2-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3-丁二醇、1,5-戊二醇、2-甲基-2,4-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二丙基醚、二丁基醚、二己基醚、二噁烷、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二乙基醚、乙二醇二丁基醚、1,2-丁氧乙烷、二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二乙基醚、二乙二醇甲基乙基醚、二乙二醇二丁基醚、2-戊酮、3-戊酮、2-己酮、2-庚酮、4-庚酮、3-乙氧基丁基乙酸酯、1-甲基戊基乙酸酯、2-乙基丁基乙酸酯、2-乙基己基乙酸酯、乙二醇單乙酸酯、乙二醇二乙酸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乙二醇單甲基醚、乙二醇單乙基醚、2-(甲氧基甲氧基)乙醇、乙二醇異丙基醚、乙二醇單丁基醚、乙二醇單異戊基醚、乙二醇之己基醚、2-(己氧基)乙醇、糖醇、二乙二醇、二乙二醇單甲基醚、二乙二醇單乙基醚、二乙二醇單丁基醚、丙二醇、丙二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乙基醚、丙二醇單丁基醚、1-(丁氧基乙氧基)丙醇、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二丙二醇、二丙二醇單甲基醚、二丙二醇單乙基醚、三丙二醇單 甲基醚、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乙二醇單乙基醚乙酸酯、乙二醇單丁基醚乙酸酯、乙二醇單乙酸酯、乙二醇二乙酸酯、二乙二醇單乙基醚乙酸酯、二乙二醇單丁基醚乙酸酯、2-(2-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乙酸酯、二乙二醇乙酸酯、三乙二醇、三乙二醇單甲基醚、三乙二醇單乙基醚、乳酸甲酯、乳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n-丁酯、乙酸丙二醇單乙基醚、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甲基乙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3-甲氧基丙酸、3-甲氧基丙酸丙酯、3-甲氧基丙酸丁酯、乳酸甲基酯、乳酸乙基酯、乳酸n-丙基酯、乳酸n-丁基酯、乳酸異戊基酯等之溶劑的表面張力較低之有機溶劑。
其中較佳為使用1-己醇、環己醇、1,2-乙二醇、1,2-丙二醇、乙二醇單甲基醚、乙二醇單乙基醚、乙二醇單丁基醚、二乙二醇單甲基醚、二乙二醇單乙基醚、二乙二醇單丁基醚、丙二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乙基醚、丙二醇單丁基醚(以上也稱為成分(D))。
該等弱溶劑較佳為,組成物或使用其之液晶配向處理劑所含的有機溶劑全體之1至60質量%。其中又以1至50質量%為佳,更佳為5至45質量%。
本發明之組成物或使用其之液晶配向處理劑於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下,可導入具有環氧基、異氰酸酯基、環氧丙烷基或環碳酸酯基之交聯性化合物、具有由羥基、羥基烷基及低級烷氧基烷基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 之取代基的交聯性化合物,或具有聚合性不飽和鍵之交聯性化合物。該等取代基或聚合性不飽和鍵需為,交聯性化合物中具有2個以上。
具有環氧基或異氰酸酯基之交聯性化合物如,雙酚丙酮縮水甘油醚、苯酚酚醛清漆環氧樹脂、甲酚酚醛清漆環氧樹脂、三縮水甘油基三聚異氰酸酯、四縮水甘油基胺基二伸苯酯、四縮水甘油基-m-二甲苯二胺、四縮水甘油基-1,3-雙(胺基乙基)環己烷、四苯基縮水甘油醚乙烷、三苯基縮水甘油醚乙烷、雙酚六氟乙醯二縮水甘油醚、1,3-雙(1-(2,3-環氧丙氧基)-1-三氟甲基-2,2,2-三氟甲基)苯、4,4-雙(2,3-環氧丙氧基)八氟聯苯、三縮水甘油基-p-胺基苯酚、四縮水甘油基間二甲苯二胺、2-(4-(2,3-環氧丙氧基)苯基)-2-(4-(1,1-雙(4-(2,3-環氧丙氧基)苯基)乙基)苯基)丙烷、1,3-雙(4-(1-(4-(2,3-環氧丙氧基)苯基)-1-(4-(1-(4-(2,3-環氧丙氧基)苯基)-1-甲基乙基)苯基)乙基)苯氧基)-2-丙醇等。
具有環氧丙烷基之交聯性化合物為,具有至少2個下述式〔4〕所表示之環氧丙烷基之交聯性化合物。
具體如,國際公開公報WO2011/132751(2011.10.27公開)之58項至59項所揭示的式〔4a〕至式〔4k〕所表 示之交聯性化合物。
具有環碳酸酯基之交聯性化合物為,具有至少2個下述式〔5〕所表示之環碳酸酯基的交聯性化合物。
具體如,國際公開公報WO2012/014898(2012.2.2公開)之76項至82項所揭示的式〔5-1〕至式〔5-42〕所表示之交聯性化合物。
具有由羥基及烷氧基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取代基的交聯性化合物如,具有羥基或烷氧基之胺基樹脂,例如三聚氰胺樹脂、尿素樹脂、鳥糞胺樹脂、甘脲-甲醛樹脂、丁二醯胺-甲醛樹脂或伸乙基尿素-甲醛樹脂等。具體上可使用胺基之氫原子被羥甲基或烷氧基甲基或雙方所取代之三聚氰胺衍生物、苯并鳥糞胺衍生物或甘脲。該三聚氰胺衍生物或苯并鳥糞胺衍生物可以二聚物或三聚物之形態存在。該等較佳為每個三嗪環具有平均3個以上6個以下之羥甲基或烷氧基甲基之物。
該類三聚氰胺衍生物或苯并鳥糞胺衍生物如,市售品的每個三嗪環被平均3.7個甲氧基甲基取代之MX-750、每個三嗪環被平均5.8個甲氧基甲基取代之MW-30(以下為三和化學公司製),或賽美爾300、301、303、350、370、771、325、327、703、712等之甲 氧基甲基化三聚氰胺、賽美爾235、236、238、212、253、254等之甲氧基甲基化丁氧基甲基化三聚氰胺、賽美爾506、508等之丁氧基甲基化三聚氰胺、賽美爾1141般含有羧基之甲氧基甲基化異丁氧基甲基化三聚氰胺、賽美爾1123般甲氧基甲基化乙氧基甲基化苯并鳥糞胺、賽美爾1123-10般甲氧基甲基化丁氧基甲基化苯并鳥糞胺、賽美爾1128般丁氧基甲基化苯并鳥糞胺、賽美爾1125-80般含有羧基之甲氧基甲基化乙氧基甲基化苯并鳥糞胺(以上為三井賽那蜜公司製)。又,甘脲如,賽美爾1170般丁氧基甲基化甘脲、賽美爾1172般羥甲基化甘脲等、帕達林1174般甲氧基羥甲基化甘脲等。
具有羥基或烷氧基之苯或苯酚性化合物如,1,3,5-三(甲氧基甲基)苯、1,2,4-三(異丙氧基甲基)苯、1,4-雙(sec-丁氧基甲基)苯或2,6-二羥基甲基-p-tert-丁基苯酚等。
更具體如,國際公開公報WO2011/132751(2011.10.27公開)之62頁至66頁所揭示的式〔6-1〕至式〔6-48〕所表示之交聯性化合物。
具有聚合性不飽和鍵之交聯性化合物如,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烯醯氧基乙氧基三羥甲基丙烷、甘油聚縮水甘油醚聚(甲基)丙烯酸酯等之分子內具有3個聚合性不飽和基之交聯性化合物,又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 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乙烷雙酚A型二(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丙烷雙酚A型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酞酸二縮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羥基三甲基乙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之分子內具有2個聚合性不飽和基之交聯性化合物,另如,2-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羥基丁基(甲基)丙烯酸酯、2-苯氧基-2-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甲基)丙烯醯氧基-2-羥基丙基酞酸酯、3-氯-2-羥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甘油單(甲基)丙烯酸酯、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磷酸酯、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等之分子內具有1個聚合性不飽和基的交聯性化合物。
另外可使用下述式〔7〕所表示之化合物。
(式(7)中,E1為由環己烷環、二環己烷環、苯環、聯苯環、聯三苯環、萘環、芴環、蒽環及菲環所成群中所選出之基,E2為由下述式〔7a〕及式〔7b〕所成群中 選出之基,n為1至4之整數)。
上述化合物為交聯性化合物之一例,但非限定於該等。又,本發明之組成物或使用其之液晶配向處理劑所使用的交聯性化合物可為一種、或二種以上組合。
本發明之組成物或使用其之液晶配向處理劑中,交聯性化合物之含量相對於全部聚合物成分100質量份,較佳為0.1至150質量份。為了使進行交聯反應可發現目的之效果,相對於全部聚合物成分100質量份更佳為0.1至100質量份,最佳為1至50質量份。
使用由本發明之組成物所得的液晶配向劑作為液晶配向膜用時,可促進液晶配向膜中之電荷移動,而促進使用該液晶配向膜之液晶單元去除電荷的化合物如,國際公開公報WO2011/132751(2011.10.27公開)之69頁至73頁所揭示的式〔M1〕至〔M156〕所表示之含氮之雜環胺化合物。
其中較佳為式〔M1〕、式[M7〕、式〔M16〕至式〔20〕、式〔M24〕、式〔M35〕、式〔M36〕、式〔M40〕、式〔M49〕、式〔M50〕、式〔M52〕、式〔M60〕至式〔M62〕、式〔M68〕、式〔M69〕、式〔M76〕、式〔M77〕、式〔M82〕、式〔M100〕、式〔M101〕、式〔M108〕、式[M109〕、式〔M118〕至 式〔M121〕、式〔M128〕、式〔M134〕至式〔M136〕或式〔M140〕。
該等胺化合物可直接加入組成物,但可以適當溶劑使其成為濃度0.1質量%至10質量%,較佳為1質量%至7質量%之溶液再添加。該溶劑可為,能溶解上述聚合物之有機溶劑,無特別限定。
本發明之組成物或使用其之液晶配向處理劑於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下,可使用提升塗佈組成物或使用其之液晶配向處理劑所得的樹脂被膜之膜厚均勻性及表面平滑性用的化合物。又,可使用提升樹脂被膜與基板之密合性用的化合物。
提升樹脂被膜之膜厚均勻性及表面平滑性用的化合物如,氟系表面活性劑、聚矽氧系表面活性劑、非離子系表面活性劑等。
更具體如,耶佛特EF301、EF303、EF352(特肯姆公司製)、美加發F171、F173、R-30(大日本油墨公司製)、佛洛拉FC430、FC431(住友3M公司製)、艾薩西AG710、薩佛隆S-382、SC101、SC102、SC103、SC104、SC105、SC106(把硝子公司製)等。該等表面活性劑之含有比例相對於組成物或液晶配向處理劑所含的全部聚合物成分100質量份,較佳為0.01至2質量份,更佳為0.01至1質量份。
提升樹脂被膜與基板之密合性用的化合物之具體例如,下述含有官能性矽烷之化合物或含有環氧基之 化合物。
例如,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2-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2-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2-胺基乙基)-3-胺基丙基甲基三甲氧基矽烷、3-脲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N-乙氧基羰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乙氧基羰基-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N-三乙氧基矽烷基丙基三伸乙基三胺、N-三甲氧基矽烷基丙基三伸乙基三胺、10-三甲氧基矽烷基-1,4,7-三氮雜癸烷、10-三乙氧基矽烷基-1,4,7-三氮雜癸烷、9-三甲氧基矽烷基-3,6-二氮雜壬基乙酸酯、9-三乙氧基矽烷基-3,6-二氮雜壬基乙酸酯、N-苄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苄基-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N-苯基-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苯基-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N-雙(氧化乙烯)-3-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雙(氧化乙烯)-3-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三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甘油二縮水甘油醚、2,2-二溴新戊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3,5,6-四縮水甘油基-2,4-己二醇、N,N,N’,N’-四縮水甘油基-m-二甲苯二胺、1,3-雙(N,N-二縮水甘油基胺基甲基)環己烷或N,N,N’,N’-四縮水甘油基-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等。
使用該等與基板密合之化合物時,其含量相 對於組成物或使用其之液晶配向處理劑所含的全部聚合物成分100質量份,較佳為0.1至30質量份,更佳為1至20質量份。未達0.1質量份時無法期待提升密合性之效果,多於30質量份時會使組成物或使用其之液晶配向處理劑的保存安定性變差。
本發明之組成物或使用其之液晶配向處理劑中,除了上述弱溶劑、交聯性化合物、提升樹脂被膜之膜厚均勻性及表面平滑性用的化合物及密合基板用之化合物,無損本發明之效果的範圍內,可添加改變聚醯亞胺膜或液晶配向膜之電容率及導電性等之電特性用的介電體或導電物質。
<聚醯亞胺膜>
將本發明之組成物塗佈於基板上,焙燒後可作為聚醯亞胺膜用。此時所使用之基板可因應目的之裝置,使用玻璃基板、矽電路板、丙烯酸基板或聚碳酸酯等之塑料基板等。組成物之塗佈方法無特別限定,一般為工業上以浸漬法、輥塗法、縫塗法、旋塗法、噴霧法、網版印刷、膠版印刷、柔版印刷或噴墨印刷法等進行之方法。該等可因應目的使用。
將組成物塗佈於基板後,藉由熱循環型烤箱或IR(紅外線)型烤箱等之加熱手段以50至300℃,較佳以80至250℃蒸發溶劑可得樹脂被膜。焙燒後樹脂被膜之厚度可因應目的調整為0.01至50μm。
<液晶配向膜、液晶顯示元件>
將使用本發明之組成物所得的液晶配向處理劑塗佈於基板上,焙燒後以摩擦處理或光照射等進行配向處理,可作為液晶配向膜用。又,垂直配向用途中既使無配向處理也可作為液晶配向膜用。此時所使用之基板可為透明性較高之基板無特別限定,除了玻璃基板,可使用丙烯酸基板或聚碳酸酯基板等之塑料基板。就步驟簡單化之觀點,較佳為使用形成液晶驅動用之ITO電極等的基板。又,反射型液晶顯示元件中,也可僅單側之基板使用矽電路板等之不透明基板,此時之電極也可使用鋁等反射光之材料。
液晶配向處理劑之塗佈方法無特別限定,一般為工業上以網版印刷、膠版印刷、柔版印刷或噴墨印刷法等進行之方法。其他之塗佈方法如,浸漬法、輥塗法、縫塗法、旋塗法或噴霧法等,可因應目的使用該等。
將液晶配向處理劑塗佈於基板後,藉由熱板、熱循環型烤箱或IR(紅外線)型烤箱等之加熱手段以50至300℃,較佳以80至250℃蒸發溶劑可得液晶配向膜。焙燒後液晶配向膜之厚度太厚時將不利於液晶顯示元件之消費電力方面,太薄時會降低液晶顯示元件之信賴性,因此較佳為5至300nm,更佳為10至100nm。為了使液晶水平配向或傾斜配向,焙燒後可以摩擦或偏光紫外線照射等處理液晶配向膜。
本發明之液晶顯示元件為,藉由上述方法由本發明之液晶配向處理劑得附液晶配向膜之基板後,以已知方法製 作液晶單元所得的作為液晶顯示元件用之物。
液晶單元製作方法如,準備一對形成液晶配向膜之基板,將調距物散佈於單方基板之液晶配向膜上,以液晶配向膜面為內側方式貼合另一方基板後,減壓注入液晶再密封之方法,或將液晶滴入已散佈調距物之液晶配向膜面後貼合基板再密封之方法等。
又,本發明之液晶配向處理劑較佳為使用於一對備有電極之基板之間具有液晶層,且一對基板之間配置含有藉由活性能量線及熱中至少一方而聚合之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組成物,經由電壓施加於電極間且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及加熱中至少一方使聚合性化合物聚合之步驟製造的液晶顯示元件。此時之活性能量線較佳為紫外線。紫外線之波長為300至400nm,較佳為310至360nm。藉由加熱聚合時,加熱溫度為40至120℃,較佳為60至80℃。又,可同時進行紫外線與加熱。
上述液晶顯示元件為,藉由PSA(Polymer Sustained Alignment)方式控制液晶分子之預傾之物。PSA方式為,液晶材料中混入少量之光聚合性化合物,例如光聚合性單體,組裝液晶單元後,以一定電壓施加於液晶層之狀態下將紫外線等照射於光聚合性化合物,藉由所生成之聚合物控制液晶分子之預傾。因去除電壓後仍可記憶聚合物生成時之液晶分子的配向狀態,故藉由控制形成於液晶層之電場等,可調整液晶分子之預傾。又,PSA方式中無需摩擦處理,因此適用於形成難藉由摩擦處理控制 預傾之垂直配向型液晶層。
即,本發明之液晶顯示元件可為,藉由上述方法由本發明之液晶配向處理劑得附液晶配向膜之基板後,製作液晶單元,再藉由照射紫外線及加熱中至少一方使聚合性化合物聚合而控制液晶分子之配向之物。
舉PSA方式之液晶單元製作例時可如,準備一對形成液晶配向膜之基板,將調距物散佈於單方之基板之液晶配向膜上,以液晶配向膜面為內側之方式貼合另一方基板後,減壓注入液晶再密封之方法,或將液晶滴入已散佈調距物之液晶配向膜面後貼合基板再密封之方法等。
液晶中係混合藉由熱或紫外線照射而聚合之聚合性化合物。聚合性化合物如,分子內具有1個以上之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等之聚合性不飽和基的化合物。此時聚合性化合物相對於液晶成分100質量份較佳為0.01至10質量份,更佳為0.1至5質量份。聚合性化合物未達0.01質量份時,無法聚合聚合性化合物而無法控制液晶之配向,多於10質量份時會增加未反應之聚合性化合物,而降低液晶顯示元件之燒結特性。
製作液晶單元後,將交流或直流之電壓施加於液晶單元的同時,照射熱或紫外線使聚合性化合物聚合。藉此可控制液晶分子之配向。
又,本發明之液晶配向處理劑較佳為使用於一對備有電極之基板之間具有液晶層,且前述一對基板之間配置含有藉由活性能量線及熱之至少一方而聚合之聚合性基的液 晶配向膜,經由電壓施加於電極內之步驟製造的液晶顯示元件。此時之活性能量線較佳為紫外線。紫外線之波長為300至400nm,較佳為310至360nm。藉由加熱而聚合時,加熱溫度為40至120℃,較佳為60至80℃。又,可同時進行紫外線與加熱。
為了得到含有藉由活性能量線及熱中至少一方而聚合之聚合性基的液晶配向膜可如,將含有該聚合性基之化合物加入液晶配向處理劑中之方法,或含有含聚合性基之聚合物成分的方法。
本發明之液晶配向處理劑為,含有持有藉由熱或紫外線照射而反應的雙鍵部位之特定化合物,因此可藉由紫外線照射及加熱中至少一方控制液晶分子之配向。
舉液晶單元製作例可如,準備一對形成液晶配向膜之基板,將調距物散佈於單方基板之液晶配向膜上,以液晶配向膜面為內側之方式貼合另一方基板後,減壓注入液晶再密封之方法,或將液晶滴入已散佈調距物之液晶配向膜面後貼合基板再密封之方法等。
製作液晶單元後,將交流或直流之電壓施加於液晶單元的同時照射熱或紫外線,可控制液晶分子之配向。
如上述由本發明之液晶配向處理劑製作的液晶顯示元件為,具有優良信賴性之物,適用於大畫面且高精細之液晶電視等。
實施例
下面將舉實施例更詳細說明本發明,但非限定以該等解釋。
實施例所使用之化合物的代號如下所述。
(四羧酸二酐)
CBDA:1,2,3,4-環丁烷四羧酸二酐
BODA:二環〔3,3,0〕辛烷-2,4,6,8-四羧酸二酐
TCA:下述式所表示之四羧酸二酐
TDA:下述式所表示之四羧酸二酐
(二胺化合物)
p-PDA:p-伸苯基二胺
m-PDA:m-伸苯基二胺
DBA:3,5-二胺基苯甲酸
AP18:1,3-二胺基-4-十八烷氧基苯
(特定支鏈型二胺化合物)
PCH7DAB:1,3-二胺基-4-〔4-(反-4-n-庚基環己基)苯氧基〕苯
PBCH5DAB:1,3-二胺基-4-{4-〔反-4-(反-4-n-戊基環己基)環己基〕苯氧基}苯
m-PBCH5DABz:1,3-二胺-5-{4-〔4-(反-4-n-戊基環己基)苯基〕苯氧基甲基}苯
CoIDAB-1:下述式所表示之特定支鏈型二胺化合物
CoIDAB-2:下述式所表示之特定支鏈型二胺化合物
(特定溶劑(成分(A))
下述式〔1a〕所表示之二丙二醇二甲基醚
(成分(C))
NMP:N-甲基-2-吡咯烷酮
NEP:N-乙基-2-吡咯烷酮
γ-BL:γ-丁內酯
(成分(D))
BCS:乙二醇單丁基醚
MC:二乙二醇單甲基醚
EC:二乙二醇單乙基醚
(聚醯亞胺先驅物及聚醯亞胺之分子量測定)
使用常溫凝膠浸透色譜法(GPC)裝置(GPC-101,昭和電工公司製)、管柱(KD-803、KD-805)(Shodex公司製),以下述方法測定。
管柱溫度:50℃
溶離液:N,N’-二甲基甲醯胺(添加劑為溴化鋰-水合物(LiBr‧H2O)30mmol/L(升)、磷酸‧酐結晶(o-磷酸)30mmol/L、四氫呋喃(THF)10ml/L)
流速:1.0ml/分
檢量線製作用標準樣品:TSK標準聚環氧乙烷(分子量約900,000、150,000、100,000及30,000)(東索公 司製)及聚乙二醇(分子量:約12,000、4,000及1,000)(聚合物拉波拉公司製)。
(醯亞胺化率測定)
將聚醯亞胺粉末20mg放入NMR樣品管(NMR取樣管標準,5(草野科學公司製))內,加入氘化二甲基亞碸(DMSO-d6,0.05%TMS(四甲基矽烷)混合品)(0.53ml)後施加超音波使其完全溶解。使用NMR測定機(JNW-ECA500,日本電子材料公司製)以500MHz之質子NMR測定該溶液。醯亞胺化率係以來自醯亞胺化前後未變化之構造的質子為基準質子而決定,其係使用該質子之峰積算值,與出現於9.5ppm至10.0ppm附近來自醯胺酸之NH基的質子峰積算值由下述式求取。
醯亞胺化率(%)=(1-α‧x/y)×100
上述式中,x為來自醯胺酸之NH基的質子峰積算值,y為基準質子之峰積算值,α為聚醯胺酸(醯亞胺化率為0%)時相對於醯胺酸之NH基質子1個的基準質子之個數比例。
<合成例1>
於NMP(28.8g)中混合BODA(5.74g,22.9mmol)、DBA(2.79g,18.3mmol)及m-PDA(2.98g,27.6mmol),60℃下反應2小時後,加入CBDA(4.50g,23.0mmol)與NMP(19.2g),40℃下反應4小時,得樹 脂固體成分濃度為25.0質量%之聚醯胺酸溶液(1)。該聚醯胺酸之數平均分子量為28,8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82,400。
<合成例2>
將NMP加入合成例1所得的樹脂固體成分濃度為25.0質量%之聚醯胺酸溶液(1)(45.0g)稀釋為6質量%後,加入醯亞胺化觸媒用之乙酸酐(5.75g)及吡啶(4.20g),80℃下反應4小時。將該反應溶液投入甲醇(900ml)中,濾取所得之沈澱物。以甲醇洗淨該沈澱物後,100℃下減壓乾燥得聚醯亞胺粉末(2)。該聚醯亞胺之醯亞胺化率為55%,數平均分子量為24,6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60,100。
<合成例3>
於NMP(29.1g)中混合CBDA(4.32g,22.0mmol)、PCH7DAB(4.19g,11.0mmol)及p-PDA(1.19g,11.0mmol),40℃下反應6小時,得樹脂固體成分濃度為25.0質量%之聚醯胺酸溶液(3)。該聚醯胺酸之數平均分子量為25,8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72,200。
<合成例4>
於NMP(29.5g)中混合BODA(7.14g,28.5mmol)、PCH7DAB(4.08g,10.7mmol)及DBA (3.79g,24.9mmol),80℃下反應5小時後,加入CBDA(1.40g,7.1mmol)與NMP(19.7g),40℃下反應6小時,得樹脂固體成分濃度為25.0質量%之聚醯胺酸溶液。
將NMP加入所得之聚醯胺酸溶液(40.0g)稀釋為6質量%後,加入醯亞胺化觸媒用之乙酸酐(4.84g)及吡啶(3.78g),80℃下反應4小時。將該反應溶液投入甲醇(800ml)中,濾取所得之沈澱物。以甲醇洗淨該沈澱物後,100℃下減壓乾燥得聚醯亞胺粉末(4)。該聚醯亞胺之醯亞胺化率為54%,數平均分子量為22,5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3,900。
<合成例5>
於NMP(32.5g)中混合BODA(7.14g,28.5mmol)、PCH7DAB(6.79g,17.8mmol)及DBA(2.71g,17.8mmol),80℃下反應5小時後,加入CBDA(1.40g,7.1mmol)與NMP(21.7g),40℃下反應6小時,得樹脂固體成分濃度為25.0質量%之聚醯胺酸溶液。
將NMP加入所得之聚醯胺酸溶液(40.0g)稀釋為6質量%後,加入醯亞胺化觸媒用之乙酸酐(9.02g)及吡啶(6.52g),90℃下反應3.5小時。將該反應溶液入甲醇(800ml)中,濾取所得之沈澱物。以甲醇洗淨該沈澱物後,100℃下減壓乾燥得聚醯亞胺粉末(5)。該聚醯亞胺之醯亞胺化率為80%,數平均分子量為20,1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0,100。
<合成例6>
於NMP(24.4g)中混合BODA(4.91g,19.6mmol)、PBCH5DAB(4.25g,9.8mmol)及DBA(2.77g,18.2mmol),80℃下反應5小時後,加入CBDA(1.65g,8.4mmol)與NMP(16.3g),40℃下反應6小時,得樹脂固體成分濃度為25.0質量%之聚醯胺酸溶液。
將NMP加入所得之聚醯胺酸溶液(40.0g)稀釋為6質量%後,加入醯亞胺化觸媒用之乙酸酐(9.00g)及吡啶(6.50),90℃下反應3小時。將該反應溶液投入甲醇(800ml)中,濾取所得之沈澱物。以甲醇洗淨該沈澱物後,100℃下減壓乾燥得聚醯亞胺粉末(6)。該聚醯亞胺之醯亞胺化率為79%,數平均分子量為19,5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8,800。
<合成例7>
於NMP(21.0g)中混合BODA(4.61g,18.4mmol)、m-PBCH5DABz(3.53g,7.9mmol)及m-PDA(1.99g,18.4mmol),80℃下反應4.5小時後,加入CBDA(1.55g,7.9mmol)與NMP(14.0g),40℃下反應6小時,得樹脂固體成分濃度為25.0質量%之聚醯胺酸溶液。
將NMP加入所得之聚醯胺酸溶液(40.5g)稀釋為6質量%後,加入醯亞胺化觸媒用之乙酸酐(9.05g)及吡啶 (6.50g),90℃下反應3小時。將該反應溶液投入甲醇(900ml)中,濾取所得之沈澱物。以甲醇洗淨該沈澱後,100℃下減壓乾燥得聚醯亞胺粉末(7)。該聚醯亞胺之醯亞胺化率為80%,數平均分子量為21,9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5,100。
<合成例8>
於NMP(30.8g)中混合BODA(7.65g,30.6mmol)、CoIDAB-1(3.00g,5.7mmol)及DBA(4.96g,32.6mmol),80℃下反應5.5小時後,加入CBDA(1.50g,7.7mmol)與NMP(20.5g),40℃下反應7小時,得樹脂固體成分濃度為25.0質量%之聚醯胺酸溶液。
將NMP加入所得之聚醯胺酸溶液(40.0g)稀釋為6質量%後,加入醯亞胺化觸媒用之乙酸酐(4.90g)及吡啶(3.70g),80℃下反應3.5小時。將該反應溶液投入甲醇(1000ml)中,濾取所得之沈澱物。以甲醇洗淨該沈澱物後,100℃下減壓乾燥得聚醯亞胺粉末(8)。該聚醯亞胺之醯亞胺化率為55%,數平均分子量為20,5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7,300。
<合成例9>
於NMP(26.6g)中混合BODA(7.65g,30.6mmol)、CoIDAB-2(1.88g,3.8mmol)及p-PDA (3.73g,34.5mmol),80℃下反應5.5小時後,加入CBDA(1.50g,7.7mmol)與NMP(17.7g),40℃下反應7小時,得樹脂固體成分濃度為25.0質量%之聚醯胺酸溶液。
將NMP加入所得之聚醯胺酸溶液(40.0g)稀釋為6質量%後,加入醯亞胺化觸媒用之乙酸酐(4.91g)及吡啶(3.70g),80℃下反應3.5小時。將該反應溶液投入甲醇(1000ml)中,濾取所得之沈澱物。以甲醇洗淨該沈澱物後,100℃下減壓乾燥得聚醯亞胺粉末(9),該聚醯亞胺之醯亞胺化率為53%,數平均分子量為17,8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8,900。
<合成例10>
於NMP中混合BODA(7.91g,31.6mmol)、AP18(4.47g,11.9mmol)及DBA(4.20g,27.6mmol),80℃下反應4.5小時後,加入CBDA(1.55g,7.9mmol)與NMP(21.8g),40℃下反應6.5小時,得樹脂固體成分濃度為25.0質量%之聚醯胺酸溶液。
將NMP加入所得之聚醯胺酸溶液(40.0g)稀釋為6質量%後,加入醯亞胺化觸媒用之乙酸酐(5.00g)及吡啶(3.71g),80℃下反應4小時。將該反應溶液投入甲醇(800ml)中,濾取所得之沈澱物。以甲醇洗淨該沈澱物後,100℃下減壓乾燥得聚醯亞胺粉末(10)。該聚醯亞胺之醯亞胺化率為54%,數平均分子量為17,100,重量平 均分子量為44,800。
<合成例11>
於NMP中混合TCA(5.50g,24.8mmol)、PBCH5DAB(3.21g,7.4mmol)及DBA(2.64g,17.4mmol),40℃下反應6小時,得樹脂固體成分濃度為25.0質量%之聚醯胺酸溶液。
將NMP加入所得之聚醯胺酸溶液(40.0g)稀釋為6質量%後,加入醯亞胺化觸媒用之乙酸酐(4.80g)及吡啶(3.71g),80℃下反應4小時。將該反應溶液投入甲醇(900ml)中,濾取所得之沈澱物。以甲醇洗淨該沈澱物後,100℃下減壓乾燥得聚醯亞胺粉末(11)。該聚醯亞胺之醯亞胺化率為55%,數平均分子量為22,2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7,900。
<合成例12>
於NMP中混合TDA(5.36g,17.9mmol),PCH7DAB(4.08g,10.7mmol)及m-PDA(2.70g,25.0mmol),80℃下反應5小時後,加入CBDA(3.50g,17.8mmol)與NMP(18.8g),40℃下反應6小時,得樹脂固體成分濃度為25.0質量%之聚醯胺酸溶液。
將NMP加入所得之聚醯胺酸溶液(40.0g)稀釋為6質量%後,加入醯亞胺化觸媒用之乙酸酐(8.85g)及吡啶(6.45g),90℃下反應3小時。將該反應溶液投入甲醇 (1000ml)中,濾取所得之沈澱物。以甲醇洗淨該沈澱物後,100℃下減壓乾燥得聚醯亞胺粉末(12)。該聚醯亞胺之醯亞胺化率為78%,數平均分子量為20,500,重量平均分子量為51,600。
合成例所得之聚醯胺酸及聚醯亞胺、合成用之各成分的組成,與醯亞胺化率合併如表1所示。
〔調製組成物及液晶配向處理劑〕
實施例1至34,及比較例1至8為組成物之調製例。又,所得之組成物也使用於評估液晶配向處理劑之各特性。
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之組成物、液晶配向處理劑及調製用之各成分合併如表2至4所示。
使用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之組成物或液晶配向處理劑進行「組成物及液晶配向處理劑之印刷性評估」、「液晶配向處理劑之噴墨印刷塗佈性評估」、「製作液晶單元(一般單元)」、「液晶配向性評估(一般單元)」、「預傾角評估(一般單元)」、「製作液晶單元(PSA單元)」,及「液晶配向性評估(PSA單元)」。其條件如下所述。
「組成物及液晶配向處理劑之印刷性評估」
使用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之組成物進行印刷性評估。所使用之印刷機為簡易印刷機S15型(日本寫真印刷公司製)。印刷時於未洗淨之鉻蒸鍍基板上,以印刷面積為80mm×80mm、印壓為0.2mm、拋棄基板為5枚、由印刷至假乾燥之時間為90秒、熱板上以70℃假乾燥5分鐘之條件進行。
進行所得的聚醯亞胺膜之針孔評估、聚醯亞胺膜之端部直線性評估及聚醯亞胺膜之端部隆起評估。
聚醯亞胺膜之針孔評估係以目視觀察鈉燈下聚醯亞胺膜之方法進行。具體上係計算聚醯亞胺膜上被確認之針孔數,將針孔數較少者視為優良。
聚醯亞胺膜之端部直線性評估係藉由,以光學顯微鏡觀察相對於印刷方向之右側端部的聚醯亞胺之方法進行。具體上係測定光學顯微鏡倍率為25倍所觀察到的聚醯亞胺膜影像之圖1中(1)與(2)之差值,即圖1中之A之長度全部之聚醯亞胺膜影像係以同一倍率測定所得。該A之長度較短時,視聚醯亞胺膜之端部直線性為優良。
聚醯亞胺膜之端部隆起評估係藉由,以光學顯微鏡觀察相對於印刷方向之右側端部的聚醯亞胺膜之方法進行。具體上係測定光學顯微鏡倍率為25倍所觀察到的聚醯亞胺膜影像之圖2中B之長度。全部之聚醯亞胺膜影像係以同一倍率測定所得。該B之長度較短時,視聚醯亞胺膜之端部隆起為優良。
又,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之組成物可使用於調製液晶配向處理劑用,因此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的聚醯亞胺膜之印刷性評估結果,與液晶配向膜之印刷性評估結果同等。
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的聚醯亞胺膜(液晶配向膜)之針孔數、A之長度及B之長度如表5至表7所示。
〔液晶配向處理劑之噴墨印刷塗佈性評估〕
使用實施例4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4)、實施例 9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9)、實施例12所得之液晶配向劑(12)、實施例18所得之液晶配向劑(18)及實施例27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27)進行噴墨印刷塗佈性評估。所使用之噴墨印刷塗佈機為HIS-200(日本裝置技術公司製)。塗佈時係於洗淨後之ITO(氧化銦錫)蒸鍍基板上,以塗佈面積為70mm×70mm、噴嘴間距為0.423mm、描掃間距為0.5mm、塗佈速度為40mm/秒、由塗佈至假乾燥之時間為60秒、熱板上以70℃假乾燥5分鐘之條件進行。
又,評估噴墨印刷塗佈性時,簡易上可對應所得的液晶配向膜之針孔數。
評估所得的液晶配向膜之針孔可以與「組成物及液晶配向處理劑之印刷性評估」相同之條件進行。
實施例所得之液晶配向膜的針孔數如表5及6所示。
「製作液晶單元(一般單元)」
將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旋塗於附30mm×40mm ITO電極之基板的ITO面後,於熱板上以80℃進行5分鐘、熱循環型淨化烤箱中以220℃進行30分鐘之加熱處理,得膜厚為100nm之附聚醯亞胺液晶配向膜的ITO基板。使用輥徑為120mm之摩擦裝置以人造絲,於輥回轉數為1000rpm、輥行進速度為50mm/sec、擠入量為0.1mm之條件下進行摩擦處理。
準備2枚所得的附液晶配向膜之ITO基板,以液晶配 向膜面為內側之方式挾持組合6μm之調距物後,以密封劑接合四周製作空單元。藉由減壓注入法將液晶注入該空單元內,密封注入口得液晶單元(一般單元)。
又,使用實施例1至3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1)至(3),及比較例1至2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35)至(36)的液晶單元中,液晶係使用MLC-2003(美爾庫日本公司製)。
另外使用實施例5至8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5)至(8)、實施例10至11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10)至(11)、實施例13至17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13)至(17)、實施例19至26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19)至(26)、實施例28至34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28)至(34)及比較例3至8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37)至(42)的液晶單元中,液晶係使用MLC-6608(美爾庫日本公司製)。
「液晶配向性評估(一般單元)」
使用所得之液晶單元進行液晶配向性評估。液晶配向性係以偏光顯微鏡觀察液晶單元,確認有無配向缺陷。
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之液晶配向性的評估結果如表8至10所示。
「預傾角評估(一般單元)」
使用所得之液晶單元進行預傾角評估。預傾角為,注 入液晶後,95℃下加熱處理5分鐘後,及120℃下加熱處理5小時後再測定。又,注入液晶後,95℃下加熱處理5分鐘,對所得之液晶單元照射365nm換算下10J/cm2之紫外線後再測定。
相對於95℃下加熱處理5分鐘後之預傾角,120℃下加熱處理5小時後或照射紫外線後之預傾角變化較小時,相對於熱或紫外線的預傾角之安定性較高。
又,預傾角係使用PAS-301(ELSICON公司製)於室溫下測定。另外,紫外線照射係使用桌上型UV硬化裝置(HCT3B28HEX-1,森來特公司製)進行。
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之預傾角的評估結果如表8至10所示。
「製作液晶單元及評估液晶配向性(PSA單元)」
將實施例8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8)、實施例10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10)、實施例17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17)及實施例26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26)旋塗於中心附10mm×10mm之圖型間隔20μm的ITO電極之基板,與中心附10mm×40mm之ITO電極的基板之ITO面上,其次於熱板上以80℃加熱處理5分鐘後,於熱循環型淨化烤箱中以220℃加熱處理30分鐘,得膜厚100nm之聚醯亞胺塗膜。以純水洗淨塗膜面後,於熱循環型淨化烤箱中心100℃加熱處理15分鐘,得附液晶配向膜之基板。
將該附液晶配向膜之基板,以液晶配向膜面為內側之方式挾持組合6μm之調距物後,以密封劑接合四周製作空單元。藉由減壓注入法將MLC-6608(美爾庫日本公司製)中混合相對於MLC-6608為10質量%之下述式所表示之聚合性化合物(1)0.3質量%所得的液晶注入該空單元中,密封注入口,得液晶單元。
將交流5V之電壓施加於所得之液晶單元的同時,使用亮度60mW之金屬鹵素燈,於攔截350nm以下之波長下,進行365nm換算下20J/cm2之紫外線照射,得液晶之配向方向受控制的液晶單元(PSA單元)。將紫外線照射於液晶單元時之照射裝置的溫度為50℃。
測定該液晶單元之紫外線照射前與紫外線照射後的液晶應答速度。應答速度為,測定由透光率90%至透光率10%之T90→T10所得。
實施例所得之PSA單元比較紫外線照射前之液晶單元時,因紫外線照射後之液晶單元的應答速度較快,故確認液晶之配向方向受控制。又,藉由偏光顯微鏡觀察,確認任何液晶單元之液晶為均均勻配向。
<實施例1>
將NMP(19.2g)及〔1a〕(12.5g)加入合成例1之合成方法所得的樹脂固體成分濃度25.0質量%之聚醯胺酸溶液(1)(10.0g)中,25℃下攪拌2小時得組成物(1)。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1)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1)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1)或液晶配向處理劑(1),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2>
將NMP(22.5g)加入合成例2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2)(2.50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用溶解。將〔1a〕(8.30g)及BCS(8.30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2)。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2)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2)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2)或液晶配向處理劑(2),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3>
將NEP(20.4g)加入合成例2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2)(2.50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14.6g)及BCS(4.20g)加入該溶液中, 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3)。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3)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3)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3)或液晶配向處理劑(3),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4>
將NEP(22.8g)加入合成例2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2)(1.55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15.5g)及BCS(4.40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4)。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4)係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4)用。
使用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4),以上述條件進行「液晶配向處理劑之噴墨印刷塗佈性評估」。
<實施例5>
將NMP(17.9g)及〔1a〕(15.3g)加入合成例3之合成方法所得的樹脂固體成分濃度25.0質量%之聚醯胺酸溶液(3)(10.5g)中,25℃下攪拌2小時得組成物(5)。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5)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5)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5)或液晶配向處理劑(5),以 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6>
將NMP(20.7g)加入合成例4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4)(2.54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液。將〔1a〕(19.1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6)。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6)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6)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6)或液晶配向處理劑(6),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7>
將NMP(16.3g)加入合成例4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4)(2.50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8.30g)及BCS(14.6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7)。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7)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7)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7)或液晶配向處理劑(7),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8>
將NEP(16.6g)加入合成例4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 醯亞胺粉末(4)(2.55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6.40g)及BCS(17.0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8)。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8)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8)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8)或液晶配向處理劑(8),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9>
將NMP(4.90g)及NEP(12.9g)加入合成例4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4)(1.50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6.40g)及BCS(17.1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9)。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9)係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9)用。
使用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9),以上述條件進行「液晶配向處理劑之噴墨印刷塗佈性評估」。
<實施例10>
將NMP(20.8g)加入合成例5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5)(2.55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12.8g)及BCS(6.40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10)。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 (10)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10)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10)或液晶配向處理劑(10),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11>
將NMP(14.5g)及NEP(8.50g)加入合成例5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5)(2.55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12.8g)及BCS(4.30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11)。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11)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11)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11)或液晶配向處理劑(11),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12>
將NMP(16.2g)及NEP(8.90g)加入合成例5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5)(1.55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13.3g)及BCS(4.40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12)。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 又,該組成物(12)係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12)用。
使用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12),以上述條件進行 「液晶配向處理劑之噴墨印刷塗佈性評估」。
<實施例13>
將NMP(20.8g)加入合成例5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5)(2.55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8.50g)、BCS(8.50g)及MC(2.10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13)。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13)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13)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13)或液晶配向處理劑(13),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14>
將NMP(23.0g)加入合成例5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5)(2.55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6.40g)、BCS(8.50g)及EC(2.10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14)。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14)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14)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14)或液晶配向處理劑(14),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15>
將NMP(21.0g)加入合成例6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6)(2.57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12.9g)及BCS(6.40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15)。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15)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15)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15)或液晶配向處理劑(15),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16>
將NEP(16.4g)加入合成例6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6)(2.53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4.20g)及BCS(19.0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16)。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16)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16)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16)或液晶配向處理劑(16),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17>
將NMP(14.5g)及NEP(8.50g)加入合成例6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6)(2.55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4.30g)及BCS(12.8g) 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17)。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17)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17)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17)或液晶配向處理劑(17),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18>
將NMP(13.5g)及NEP(8.60g)加入合成例6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6)(1.50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10.7g)及BCS(8.60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18)。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18)係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18)用。
使用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18),以上述條件進行「液晶配向處理劑之噴墨印刷塗佈性評估」。
<實施例19>
將γ-BL(16.6g)加入合成例7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7)(2.55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8.50g)及BCS(14.9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19)。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 (19)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19)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19)或液晶配向處理劑(19),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20>
將NMP(14.5g)及γ-BL(2.10g)加入合成例7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7)(2.56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6.40g)及BCS(17.1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20)。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20)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20)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20)或液晶配向處理劑(20),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21>
將NMP(20.8g)加入合成例7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7)(2.55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12.8g)及BCS(6.40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21)。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21)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21)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21)或液晶配向處理劑(21),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22>
將NMP(20.8g)加入合成例7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7)(2.55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19.1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22)。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22)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22)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22)或液晶配向處理劑(22),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23>
將NMP(22.5g)加入合成例8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8)(2.50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8.30g)及BCS(8.30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23)。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23)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23)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23)或液晶配向處理劑(23),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24>
將NMP(12.2g)及NEP(8.40g)加入合成例8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8)(2.52g)中,70℃下攪 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10.5g)及BCS(8.40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24)。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24)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24)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24)或液晶配向處理劑(24),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25>
將NMP(20.7g)加入合成例9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9)(2.54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10.6g)及BCS(8.50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25)。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25)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25)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25)或液晶配向處理劑(25),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26>
將NMP(5.90g)及NEP(12.8g)加入合成例9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9)(2.55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10.6g)及BCS(10.6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26)。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 又,該組成物(26)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26)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26)或液晶配向處理劑(26),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27>
將NMP(11.4g)及NEP(12.9g)加入合成例9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9)(1.50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8.60g)及BCS(8.60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27)。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27)係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27)用。
使用所得之液晶配向處理劑(27),以上述條件進行「液晶配向處理劑之噴墨印刷塗佈性評估」。
<實施例28>
將NEP(16.3g)加入合成例10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10)(2.50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6.30g)及BCS(16.7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28)。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28)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28)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28)或液晶配向處理劑(28), 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29>
將NMP(18.7g)加入合成例10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10)(2.55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10.6g)及BCS(10.6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29)。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29)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29)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29)或液晶配向處理劑(29),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30>
將NMP(23.0g)加入合成例11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11)(2.56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8.50g)及MC(8.50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30)。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30)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30)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30)或液晶配向處理劑(30),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31>
將NEP(16.6g)加入合成例11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 醯亞胺粉末(11)(2.55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17.0g)及BCS(6.40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31)。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31)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31)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31)或液晶配向處理劑(31),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32>
將NEP(16.6g)及γ-BL(2.10g)加入合成例11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11)(2.55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12.8g)及BCS(8.50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32)。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32)也作為液晶配向處理劑(32)用使用於評估。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32)或液晶配向處理劑(32),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33>
將NMP(22.5g)加入合成例12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12)(2.50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14.6g)及EC(2.10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33)。該組成物未發現混 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33)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33)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33)及液晶配向處理劑(33),以上述條件製作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34>
將NEP(18.7g)加入合成例12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12)(2.55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1a〕(21.3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34)。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34)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34)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34)或液晶配向處理劑(34),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比較例1>
將NMP(19.2g)及BCS(12.5g)加入合成例1之合成方法所得的樹脂固體成分濃度25.0質量%之聚醯胺酸溶液(1)(10.0g)中,25℃下攪拌2小時得組成物(35)。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35)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35)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35)或液晶配向處理劑(35),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比較例2>
將NMP(22.5g)加入合成例2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2)(2.50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BCS(16.7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36)。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36)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36)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36)或液晶配向處理劑(36),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比較例3>
將NMP(17.2g)及BCS(14.7g)加入合成例3之合成方法所得的樹脂固體成分濃度25.0質量%之聚醯胺酸溶液(3)(10.1g)中,25℃下攪拌2小時得組成物(37)。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37)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37)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37)或液晶配向處理劑(37),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比較例4>
將NMP(20.6g)加入合成例4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4)(2.52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 解。將BCS(18.9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38)。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38)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38)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38)或液晶配向處理劑(38),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比較例5>
將NMP(20.4g)加入合成例5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5)(2.50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BCS(18.8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39)。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39)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39)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39)或液晶配向處理劑(39),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比較例6>
將NMP(20.8g)加入合成例6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6)(2.55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BCS(19.1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40)。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40)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40)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40)或液晶配向處理劑(40),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比較例7>
將γ-BL(16.4g)加入合成例7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7)(2.53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BCS(23.2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41)。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41)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41)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41)或液晶配向處理劑(41),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比較例8>
將NMP(18.3g)加入合成例10之合成方法所得的聚醯亞胺粉末(10)(2.50g)中,70℃下攪拌24小時使其溶解。將BCS(20.8g)加入該溶液中,50℃下攪拌10小時得組成物(42)。該組成物未發現混濁或析出等之異常,確認為均勻溶液。又,該組成物(42)也作為評估用之液晶配向處理劑(42)用。
使用所得之組成物(42)或液晶配向處理劑(42),以上述條件製作單元及進行各種評估。
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之評估結果合併如表5至10所示。
由上述結果得知,由本發明實施例之組成物所得的聚醯亞胺膜,比較由比較例之組成物所得的聚醯亞胺膜時,可得不會發生針孔之均勻塗膜性。又,可提高所形成的聚醯亞胺膜之端部的直線性,減少聚醯亞胺膜之端部隆起。
又,由使用本發明之組成物的液晶配向處理劑所得之液晶配向膜也可得到相同之結果。特別是使用由具有支鏈之二胺化合物所得的聚醯胺酸或溶劑可溶性聚醯亞胺之液晶配向處理劑,結果也可同上述得到提升聚醯亞胺膜之端部的直線性,減少聚醯亞胺膜之端部隆起。
對使用相同的聚醯胺酸或聚醯亞胺之組成物進行印刷性評估的結果,比較本發明之含有特定溶劑的實施例與不含特定溶劑之比較例,不含特定溶劑之比較例為,聚醯亞胺膜會發生較多針孔,降低聚醯亞胺膜之端部的直線性,及增加聚醯亞胺膜之端部隆起。
具體上為實施例1與比較例1、實施例2與比較例2、實施例5與比較例3、實施例6與比較例4、實施例10與比較例5、實施例15與比較例6、實施例19與比較例7、及實施例29與比較例8進行比較。
又,對使用使用相同的聚醯胺酸或聚醯亞胺之液晶配向處理劑的液晶單元進行液晶配向性評估的結果,比較本發明之含有特定溶劑的實施例與不含特定溶劑之比較例,不含特定溶劑之比較例會發生較多的起因於針孔之配向缺陷。
具體上為實施例1與比較例1、實施例2與比較例2、實施例5與比較例3、實施例6與比較例4、實施例10與比較例5、實施例15與比較例6、實施例19與比較例7、及實施例29與比較例8進行比較。
另外對液晶單元進行預傾角評估的結果,比較本發明之含有特定支鏈構造的液晶配向處理劑與不含特定支鏈構造之液晶配向處理劑,不含特定支鏈構造之液晶配向處理劑的預傾角安定性較低,即,相對於加熱或紫外線之變化較大。
具體上為實施例8與實施例28進行比較。
產業上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之組成物具有不會發生針孔之均勻塗膜性,可形成端部之直線性較高、端部隆起較少之聚醯亞胺膜。又,同樣地使用本發明之組成物的液晶配向處理劑也具有不會發生針孔之均勻塗膜性,可形成端部之直線性較高、端部隆起較少,不會發生起因於針孔之配向缺陷的液晶配向膜。
即,具有由本發明之液晶配向處理劑所得的液晶配向膜之液晶顯示元件為,具有優良信賴性之物,適用於大畫面之高精細的液晶電視等,適用為TN元件、STN元件、TFT液晶元件,特別是垂直配向型之液晶顯示元件。
另外使用由本發明之液晶配向處理劑所得的液晶配向膜製作液晶顯示元件時,相對於需照射紫外線之液晶顯示 元件也適用。
又,引用2012年2月22日所申請之日本特許出願2012-035918號說明書、專利申請範圍、圖面及摘要之全部內容,且納入本發明說明書中之揭示內容。

Claims (20)

  1. 一種組成物,其特徵為含有下述成分(A)及成分(B),成分(A):下述式〔1〕所表示之溶劑, (式〔1〕中,X1表示碳數1至3之烷基),成分(B):由聚醯亞胺先驅物及聚醯亞胺先驅物經醯亞胺化所得之聚醯亞胺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聚合物。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組成物,其中前述成分(B)為,由以具有下述式〔2〕所表示之支鏈的二胺化合物作為原料之一部分用的聚醯亞胺先驅物及聚醯亞胺先驅物經醯亞胺化所得之聚醯亞胺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聚合物, (式〔2〕中,Y1為單鏈、-(CH2)a-(a為1至15之整數)、-O-、-CH2O-、-COO-或-OCO-;Y2為單鍵或-(CH2)b-(b為1至15之整數);Y3為單鍵、-(CH2)c-(c為1至15之整數)、-O-、-CH2O-、-COO-或-OCO-;Y4為由苯環、環己烷環及雜環所成群中選出的二價之環狀基,或具有巢類骨架之碳數12至25的二價之 有機基,前述環狀基上之任意氫原子可被碳數1至3之烷基、碳數1至3之烷氧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Y5為由苯環、環己烷環及雜環所成群中選出的二價之環狀基,該等環狀基上之任意氫原子可被碳數1至3之烷基、碳數1至3之烷氧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n為0至4之整數;Y6為碳數1至18之烷基、碳數1至18的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18之烷氧基或碳數1至18的含氟之烷氧基)。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組成物,其中前述具有式〔2〕所表示之支鏈的二胺化合物為,下述式〔2a〕所表示之二胺化合物, (式〔2a〕中,Y1為單鍵、-(CH2)a-(a為1至15之整數)、-O-、-CH2O-、-COO-或-OCO-;Y2為單鍵或-(CH2)b-(b為1至15之整數);Y3為單鍵、-(CH2)c-(c為1至15之整數)、-O-、-CH2O-、-COO-或-OCO-;Y4為由苯環、環己烷環及雜環所成群中選出的二價之環狀基,或具有巢類骨架之碳數12至25的二價之有機基,前述環狀基上之任意氫原子可被碳數1至3之烷基、碳數1至3之烷氧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Y5為由苯環、 環己烷環及雜環所成群中選出的二價之環狀基,該等環狀基上之任意氫原子可被碳數1至3之烷基、碳數1至3之烷氧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3的含氟之烷氧基或氟原子取代;n為0至4之整數;Y6為碳數1至18之烷基、碳數1至18的含氟之烷基、碳數1至18之烷氧基或碳數1至18的含氟之烷氧基;m為1至4之整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組成物,其中前述具有式〔2〕所表示之支鏈的二胺化合物或式〔2a〕所表示之二胺化合物為,二胺成分中之5至80莫耳%。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何一項之組成物,其中前述成分(B)為,使用含有下述式〔3〕所表示之四羧酸二酐的四羧酸二酐成分之聚合物, (式〔3〕中,Z1為由下述式〔3a〕至式〔3j〕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構造) (式〔3a〕中,Z2至Z5為氫原子、甲基、氯原子或苯環,可各自相同或相異,式〔3g〕中,Z6及Z7為氫原子或甲基,可各自相同或相異)。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何一項之組成物,其中含有成分(C)用,由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及γ-丁內酯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溶劑。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6項中任何一項之組成物,其中含有成分(D)用,由1-己醇、環己醇、1,2-乙二醇、1,2-丙二醇、乙二醇單甲基醚、乙二醇單乙基醚、乙二醇單丁基醚、二乙二醇單甲基醚、二乙二醇單乙基醚、二乙二醇單丁基醚、丙二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乙基醚及丙二醇單丁基醚所成群中選出的至少一種之溶劑。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何一項之組成物,其中前述成分(A)為組成物所含的溶劑全體之5至60質量%。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8項中任何一項之組成 物,其中前述成分(C)為組成物所含的溶劑全體之40至80質量%。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9項中任何一項之組成物,其中前述成分(D)為組成物所含的溶劑全體之1至50質量%。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任何一項之組成物,其中組成物中之前述成分(B)為0.1至30質量%。
  12. 一種聚醯亞胺膜,其為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項中任何一項之組成物所得。
  13. 一種液晶配向處理劑,其為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1中任何一項之組成物所得。
  14. 一種液晶配向膜,其為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液晶配向處理劑所得。
  15. 一種液晶配向膜,其為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液晶配向處理劑,由噴墨印刷法所得。
  16. 一種液晶顯示元件,其為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15項之液晶配向膜。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15項之液晶配向膜,其為使用於液晶顯示元件,該液晶顯示元件為一對備有電極之基板之間具有液晶層,且前述一對基板之間配置含有藉由活性能量線及熱中至少一方而聚合之聚合性化合物的液晶組成物,經由一邊將電壓施加於前述電極間且一邊使前述聚合性化合物聚合之步驟所製造。
  18. 一種液晶顯示元件,其為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17項之液晶配向膜。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或15項之液晶配向膜,其為使用於液晶顯示元件,該液晶顯示元件為一對備有電極之基板之間具有液晶層,且前述一對基板之間配置含有藉由活性能量線及熱中至少一方而聚合之聚合性基的液晶配向膜,經由一邊將電壓施加於前述電極間且一邊使前述聚合性基聚合之步驟所製造。
  20. 一種液晶顯示元件,其為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之液晶配向膜。
TW102106205A 2012-02-22 2013-02-22 A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agent, a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5687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5918 2012-0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3788A true TW201343788A (zh) 2013-11-01
TWI568796B TWI568796B (zh) 2017-02-01

Family

ID=49005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6205A TWI568796B (zh) 2012-02-22 2013-02-22 A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agent, a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3) JPWO2013125595A1 (zh)
KR (1) KR102035366B1 (zh)
CN (1) CN104136542B (zh)
TW (1) TWI568796B (zh)
WO (1) WO20131255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46135B2 (ja) * 2012-08-30 2017-06-14 Jsr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液晶配向膜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CN104854193B (zh) * 2012-10-18 2016-11-09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组合物、液晶取向处理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显示元件
KR20170102041A (ko) * 2012-10-18 2017-09-06 닛산 가가쿠 고교 가부시키 가이샤 조성물, 액정 배향 처리제, 액정 배향막 및 액정 표시 소자
JP5930239B2 (ja) * 2012-10-18 2016-06-08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組成物、液晶配向処理剤、液晶配向膜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
WO2014061780A1 (ja) * 2012-10-18 2014-04-24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組成物、液晶配向処理剤、液晶配向膜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
ES2769244T3 (es) * 2014-11-07 2020-06-25 Nissan Chemical Corp Dispositivo de visualización de cristal líquido
JP2016138236A (ja) * 2014-12-26 2016-08-04 Jsr株式会社 組成物、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JP6798550B2 (ja) * 2016-03-31 2020-12-09 日産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KR102611592B1 (ko) * 2017-05-22 2023-12-07 닛산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정 배향제, 액정 배향막 및 액정 표시 소자
CN110945416B (zh) * 2017-07-27 2022-08-26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树脂膜及液晶表示元件
JP7375544B2 (ja) * 2017-11-21 2023-11-08 日産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液晶配向膜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KR20200079315A (ko) * 2017-11-21 2020-07-02 닛산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정 배향제, 액정 배향막, 및 액정 표시 소자
CN117148630A (zh) * 2018-03-19 2023-12-01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表示元件
CN112194793B (zh) * 2019-07-08 2024-04-26 Jnc株式会社 聚酰胺酸组合物
CN114503023A (zh) 2019-10-02 2022-05-13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调光元件
WO2021106979A1 (ja) 2019-11-26 2021-06-03 日産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7324A (ja) 1988-07-27 1990-02-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ポリイミド配向膜の製造方法
JP3561786B2 (ja) * 1994-04-19 2004-09-02 チッソ株式会社 ワニスの使用方法
JP3603289B2 (ja) * 1996-02-20 2004-12-22 Jsr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剤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
JPH095753A (ja) * 1995-06-26 1997-01-10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液晶配向剤
JPH10253965A (ja) * 1997-03-14 1998-09-25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303792B2 (en) * 2002-12-11 2007-12-04 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Diaminobenzene derivative, polyimide precursor and polyimide obtained therefrom, and aligning agent for liquid crystal
KR100952867B1 (ko) * 2003-02-12 2010-04-13 닛산 가가쿠 고교 가부시키 가이샤 액정 배향제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액정 배향막
JP4779339B2 (ja) * 2003-11-05 2011-09-28 Jnc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素子
JP4806988B2 (ja) * 2005-07-26 2011-11-02 Jnc株式会社 ワニス組成物
KR100847464B1 (ko) * 2007-03-02 2008-07-21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액정배향제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액정배향막
WO2008153101A1 (ja) * 2007-06-15 2008-12-18 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熱硬化膜形成用樹脂組成物
CN102084287B (zh) * 2008-06-04 2014-05-07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液晶取向处理剂及使用该处理剂的液晶显示元件
JP5296096B2 (ja) * 2008-11-27 2013-09-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22384B2 (ja) * 2010-04-20 2014-06-18 Jsr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WO2011132752A1 (ja) * 2010-04-22 2011-10-27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処理剤、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WO2012014898A1 (ja) * 2010-07-26 2012-02-02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処理剤、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56034A (ja) 2020-04-09
JP2018083943A (ja) 2018-05-31
CN104136542B (zh) 2016-05-25
JPWO2013125595A1 (ja) 2015-07-30
WO2013125595A1 (ja) 2013-08-29
KR20140129217A (ko) 2014-11-06
TWI568796B (zh) 2017-02-01
CN104136542A (zh) 2014-11-05
KR102035366B1 (ko) 201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8796B (zh) A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agent, a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486380B (zh)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agent,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JP5257548B2 (ja) 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液晶配向剤
TWI586757B (zh)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treatment agent,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TWI637043B (z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treatment agent
TWI547524B (zh) A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agent, a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564283B (zh) A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agent, a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513753B (zh) A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agent, a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638008B (zh)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treatment agent,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JP5900337B2 (ja) 液晶配向処理剤、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TW201510078A (zh) 液晶顯示元件、液晶配向膜及液晶配向處理劑
TWI635135B (zh)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treatment agent,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TW201500462A (zh) 聚合物、液晶配向處理劑、液晶配向膜及液晶顯示元件
TW201504282A (zh) 液晶顯示元件、液晶配向膜及液晶配向處理劑
TWI623518B (zh)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treatment agent,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TWI545147B (zh)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agent,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TWI627202B (zh) Composition,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treatment agent,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TWI633128B (zh) Composition,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treatment agent,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TWI649411B (zh)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treatment agent,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TWI575022B (zh)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agent,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TWI542633B (zh) A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agent, a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542632B (zh) A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agent, a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film,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1602242A (zh) 液晶顯示元件、液晶配向膜及液晶配向處理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