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3512A - 搬送裝置及轉移壓機裝置 - Google Patents
搬送裝置及轉移壓機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343512A TW201343512A TW102105187A TW102105187A TW201343512A TW 201343512 A TW201343512 A TW 201343512A TW 102105187 A TW102105187 A TW 102105187A TW 102105187 A TW102105187 A TW 102105187A TW 201343512 A TW201343512 A TW 201343512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gantry
- feed
- transfer
- processed
- convey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5/00—Ejecting or stripping-off devices arranged in machines or tools dealt with in this subclass
- B21D45/02—Ejecting devices
- B21D45/04—Ejecting devices interrelated with motion of too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02—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搬送裝置,其係使設置有支撐被搬送物的夾爪並且沿著前述被搬送物的搬送方向而水平配置之進給桿,移動於屬於前述被搬送物的搬送方向之第1方向、屬於與該第1方向呈正交的水平方向之第2方向、以及屬於上下方向之第3方向,而於排列在前述被搬送物的搬送方向之複數個處理部間搬送前述被搬送物。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搬送裝置及轉移壓機裝置。本申請案係針對2012年02月29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國專利申請第2012-043370號主張優先權,在此引用該內容。
以往,在汽車的門板等之成形使用轉移壓機(transfer press)裝置。例如日本國特開第2000-61562號公報(專利文獻)所示,此轉移壓機裝置具有:搬送裝置,係將成形為門板的形狀之鋼板予以搬送;以及複數台沖壓機台,係排列在鋼板的搬送方向。藉由一邊利用此搬送裝置來搬送鋼板一邊利用複數台沖壓機台將鋼板進行沖壓加工,以分為複數次將鋼板成形為門板的形狀。
在上述專利文獻所示之轉移壓機裝置所使用的搬送裝置具備有沿著鋼板的搬送方向且包夾沖壓機台而平行配置之2根進給桿(在專利文獻中,為傳送桿)。在該等進給桿上,設置有用以支撐鋼板之夾爪(finger)。此外,在搬送裝置中,將進給桿設為可依三維方式移動於前後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且藉由使進給桿移動而可
進行鋼板的把持動作、放開動作、搬送動作等。例如,在前述專利文獻中,作為使進給桿如上述移動之機構而言,具備有:進給機構,係用以使進給桿移動於鋼板的搬送方向;夾鉗機構,係使進給桿移動於與鋼板的搬送方向呈正交之水平方向;以及升降機構,係使進給桿進行升降。
而在前述專利文獻所示之搬送裝置中,藉由將夾鉗機構與升降機構收納在1個箱子而使之一體化,但進給機構係與上述夾鉗機構與升降機構設置為別的個體。此種進給機構係載置在支架上而配置在沖壓機的上游側或下游側。因此,如前述專利文獻所示,會產生下述課題:即進給機構本身與載置有進給機構之支架成為以突出於沖壓機的上游側或下游側之方式而設置,且搬送裝置及轉移壓機裝置大型化。
此外,一邊使如上述之進給桿移動於前後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一邊搬送被搬送物之搬送裝置,並非僅使用於轉移壓機裝置。將進給機構設為別的個體而造成裝置大型化之前述的課題,亦同樣產生在使用於此種轉移壓機裝置之外的搬送裝置。
本發明係鑑於上述問題點而研創者,其目的係在提供一種搬送裝置,係在可依三維方式使進給桿移動之搬送裝置中,縮小此搬送裝置之尺寸。
以用以解決前述課題之手段而言,本發明
採用以下的構成。
本發明之第1態樣係一種搬送裝置,其使設置有支撐被搬送物的夾爪並且沿著前述被搬送物的搬送方向而水平配置之進給桿,移動於屬於前述被搬送物的搬送方向之第1方向、屬於與該第1方向呈正交的水平方向之第2方向、以及屬於上下方向之第3方向,而於排列在前述被搬送物的搬送方向之複數個處理部間搬送前述被搬送物。此搬送裝置具備進給桿移動單元,該進給桿移動單元係由下列構件一體化而構成,該等構件包含:底架,係固定在外部的支撐體;第1滑動台架,係以可移動於前述第2方向之方式被支撐在前述底架;第2滑動台架,係以可移動於前述第3方向之方式被支撐在前述第1滑動台架;第1方向移動手段,係搭載在前述第2滑動台架,並且使前述進給桿移動於前述第1方向;第2方向移動手段,係搭載在前述底架,並且使前述第1滑動台架連同前述第2滑動台架及前述進給桿移動於前述第2方向;以及第3方向移動手段,係搭載在前述第1滑動台架,並且使前述第2滑動台架連同前述進給桿移動於前述第3方向。
本發明之第2態樣係在前述第1樣態之搬送裝置中,針對前述進給桿連接有複數個前述進給桿移動單元。
本發明之第3態樣係在前述第1或第2態樣之搬送裝置中,具備:氣缸,係搭載在前述第1滑動台架,並且吊掛支撐前述第2滑動台架;以及氣罐,係搭載在前
述第1滑動台架,並且儲存供應給前述氣缸的壓縮空氣。
本發明之第4態樣係在前述第1至第3之任一樣態的搬送裝置中,前述進給桿具備:固定部分,係固定在前述進給桿移動單元;以及夾爪設置部分,係設置有前述夾爪並且相對於前述固定部分可裝拆。
本發明之第5態樣係轉移壓機裝置,係具備:搬送裝置,係將作為被搬送物之被加工材料予以搬送;以及沖壓部,係在前述被加工材料之搬送方向排列複數個並且進行沖壓以作為對前述被加工材料之處理。在此轉移壓機裝置中,具備前述第1至第4之任一態樣的搬送裝置作為前述搬送裝置。
在本發明中,在進給桿移動單元,具備有第1方向移動手段、第2方向移動手段、以及第3方向移動手段。因此,利用進給桿移動單元,可使進給桿移動於前述3方向,且可使進給桿依三維方式移動。
為了容易理解本發明,為求便利,將本發明的第1方向設為前後方向,將第2方向設為左右方向,而將第3方向設為上下方向。此時,在進給桿移動單元中,第1滑動台架以可移動於左右方向之方式被支撐在底架,且第2滑動台架以可移動於上下方向之方式被支撐在前述第1滑動台架。並且,將使第1滑動台架連同第2滑動台架及進給桿移動於左右方向之第2方向移動手段搭載在底架。此外,使第1滑動台架連同進給桿移動於上下方向之第3方向移動手段係搭載在第1滑動台架。再者,使進給
桿移動於前後方向之第1方向移動手段係搭載在第1滑動台架。在具有此種構成之進給桿移動單元中,第1滑動台架及第2方向移動手段係直接搭載在底架,且透過第1滑動台架將第2滑動台架搭載在底架,並透過第1滑動台架將第2滑動台架搭載在底架,且透過第1滑動台架將第3方向移動手段搭載在底架,並透過第2滑動台架及第1滑動台架將第1方向移動手段搭載在底架。亦即,利用進給桿移動單元,將第1方向移動手段、第2方向移動手段、第3方向移動手段、第1滑動台架及第2滑動台架等,用以使進給桿依三維方式移動之複數個手段,集中在底架上。亦即,依據本發明,用以使進給桿移動之所有的手段係集中在底架上,可使進給桿移動單元小型化。
依據此種本發明,除了進給桿移動單元之外不用另外設置用以使進給桿移動之機構,就能夠僅利用進給桿移動單元而使進給桿依三維方式移動。因此,依據本發明,不必如習知的搬送裝置須設置進給機構與用以載置進給機構之支架,就可將可使進給桿以三維方式移動之搬送裝置的裝置尺寸予以縮小。
1‧‧‧轉移壓機裝置
2‧‧‧沖壓機
2a‧‧‧柱
3‧‧‧轉移搬送裝置
4‧‧‧轉移單元
5、5a、5b‧‧‧進給桿
6‧‧‧主框架
6a、6b、6c‧‧‧板部
7‧‧‧夾鉗單元
7a‧‧‧夾鉗馬達
7a1、12a1‧‧‧軸心
7b‧‧‧齒輪箱
7c、7ca、7cb、12b‧‧‧滾珠螺桿
7c1、12b1‧‧‧螺桿軸
7c2、12b2‧‧‧螺帽
7d、10d、21‧‧‧導軌
7e‧‧‧超限制動裝置
8、8a、8b‧‧‧滑動台架單元
9‧‧‧電纜單元
10‧‧‧主滑動台架
10a、11a‧‧‧底座部
10b、11b‧‧‧擋塊
10c、11c‧‧‧線性夾持器
11‧‧‧副滑動台架
12‧‧‧升降單元
12a‧‧‧升降馬達
12c‧‧‧超限制動裝置
13‧‧‧進給單元
13a‧‧‧進給馬達
13b‧‧‧小齒輪
13c‧‧‧突起部
14‧‧‧氣缸
15‧‧‧氣罐
20‧‧‧桿本體
20a‧‧‧中央進給桿
20b‧‧‧端部進給桿
20c‧‧‧桿夾持器
22‧‧‧齒條
23‧‧‧超限制動裝置
P1至P4‧‧‧沖壓機台
第1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轉移壓機裝置的立體圖。
第2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包含轉移搬送裝置所具備之2個轉移單元的單側之放大立體圖。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轉移搬送裝置所具備之主框架、夾鉗單元、電纜單元之立體圖。
第4A圖係從左上前方觀察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轉移搬送裝置所具備之滑動台架單元與一部分的電纜單元之立體圖。
第4B圖係從右上前方觀察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轉移搬送裝置所具備之滑動台架單元與一部分的電纜單元之立體圖。
第5A圖係從右上後方觀察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轉移搬送裝置所具備之滑動台架單元與一部分的電纜單元之立體圖。
第5B圖係從右下前方觀察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轉移搬送裝置所具備之滑動台架單元與一部分的電纜單元之立體圖。
第6圖係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包含轉移搬送裝置所具備之滑動台架單元與主框架之縱剖面圖。
第7A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轉移搬送裝置所具備之進給桿與一部分的電纜單元之立體圖,且為全體圖。
第7B圖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轉移搬送裝置所具備之進給桿與一部分的電纜單元之立體圖,且為端部的放大立體圖。
以下,參照圖式就本發明之搬送裝置及轉
移壓機裝置的一實施形態加以說明。在以下的說明中,作為轉移搬送裝置,就本發明之具備搬送裝置的轉移壓機裝置加以說明。此外,在以下的圖式中,為了可辨識各構件之大小而適當變更各構件的縮尺。
第1圖係本實施形態的轉移壓機裝置1之立體圖。如第1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轉移壓機裝置1具備有沖壓機2與轉移搬送裝置3以及未圖示之控制裝置。
沖壓機2具備有:框架,係支撐沖壓荷重;滑軌,係安裝有上模;承梁,係安裝有下模;頭部,係支撐承梁;以及升降裝置,係使滑軌升降。此沖壓機2在滑軌與承梁之間,具有排列成一列之4處所的沖壓機台P1至P4(沖壓部、處理部),且利用各沖壓機台P1至P4將被加工材料進行沖壓加工。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沖壓機台為4處所,亦可將沖壓機台設為2處所、3處所或5處所以上。
轉移搬送裝置3係由沖壓機2所支撐,而沿著被加工材料的搬送路徑而配置。此轉移搬送裝置3將被加工材料依序搬送到沖壓機台P1至P4。於後面針對此轉移搬送裝置3加以詳細說明。控制裝置係與沖壓機2及轉移搬送裝置3進行電性連接,來控制上述動作。
在此種轉移壓機裝置1中,利用轉移搬送裝置3將被加工材料搬送到第1個沖壓機台P1,且利用沖壓機2將搬送到沖壓機台P1之被加工材料進行沖壓加工。在第1個沖壓機台P1之沖壓加工結束時,再次利用轉移搬送
裝置3將被加工材料搬送到第2個沖壓機台P2,且利用沖壓機2將搬送到沖壓機台P2之被加工材料進行沖壓加工。相同地,亦在第2個沖壓機台P3與第4個沖壓機台P4,將被加工材料進行沖壓加工。在此種轉移壓機裝置1進行沖壓加工之被加工材料係藉由依序在各沖壓機台P1至P4進行沖壓加工,而分為複數次成形為最終形狀。
接著,就本實施形態的轉移壓機裝置1之包含最具有特徴性的部分之轉移搬送裝置3加以詳細說明。此外,於後面將詳細說明,在本實施形態之轉移壓機裝置1中,一邊以三維方式使進給桿5移動且一邊搬送被加工材料。然後,在以下的說明中,將使被加工材料移動於搬送方向時進給桿5所移動之方向(第1圖所示之X方向)稱為進給方向(本發明之第1方向)。此外,將使進給桿5相對於被加工材料接近或遠離之方向(第1圖所示之Y方向)稱為夾鉗方向(本發明之第2方向)。此外,將使被加工材料升降時進給桿5所移動之方向(第1圖所示之Z方向)稱為升降方向(本發明之第3方向)。亦即,進給方向(X方向)為搬送被加工材料之方向,而夾鉗方向(Y方向)為與進給方向呈正交之水平方向,而升降方向(Z方向)為上下方向。
如第1圖所示,轉移搬送裝置3具備有:2個轉移單元4(進給桿移動單元),係配置在沖壓機台P1至P4的上游側與下游側;以及2根進給桿5,係由該等轉移單元4所支撐。
第2圖係包含單側的轉移單元4之放大立體
圖。如第2圖所示,轉移單元4具備有主框架6(底架)與夾鉗單元7(第2方向移動手段)及2個滑動台架單元8以及複數個電纜單元9。
首先,參照第3圖,說明主框架6與夾鉗單元7。此第3圖係表示主框架6與夾鉗單元7以及電纜單元9之立體圖。主框架6係固定在第1圖所示之沖壓機2的柱2a(外部的支撐體),而配置在進給桿5上方。此主框架6係由2塊板部6a與2塊板部6b以及板部6c所形成,該2塊板部6a係於夾鉗方向(Y方向)較長且上下方向分離而平行配置,該2塊板部6b係將該等板部6a的端部彼此予以連接且在夾鉗方向(Y方向)分離而平行配置,該板部6c係塞住由板部6a及板部6b所包圍之區域。亦即,主框架6係形成為在夾鉗方向(Y方向)較長的矩形。
夾鉗單元7具備有夾鉗馬達(clamp motor)7a、齒輪箱7b、2個滾珠螺桿7c、導軌7d以及超限制動裝置(overrun stopper)7e。夾鉗馬達7a係固定在主框架6的上側之板部6a,且使軸心7a1朝下側配置在主框架6的中央。此夾鉗馬達7a係在未圖示之控制裝置的控制下,將軸心7a1進行旋轉驅動之伺服馬達。此外,夾鉗馬達7a連接在未圖示之電源裝置,且在控制裝置的控制下,供應電力。
齒輪箱7b係配置在夾鉗馬達7a的下方,而與軸心7a1連接。此齒輪箱7b具有配置在內部之斜齒輪以及突出於夾鉗方向(Y方向)兩側之輸出軸。此齒輪箱7b係藉由從軸心7a1傳達之旋轉動力而使輸出軸朝相同方向旋
轉,且將旋轉動力傳達給2個滾珠螺桿7c。
滾珠螺桿7c係各別設置在齒輪箱7b的夾鉗方向(Y方向)之兩側。此滾珠螺桿7c具備有:螺桿軸7c1,係以一端側連接在齒輪箱7b之方式軸支在主框架6;以及螺帽7c2,係螺合在螺桿軸7c1且隨著螺桿軸7c1的旋轉而移動於夾鉗方向(Y方向)。此外,於第3圖所示之設置在左側的滾珠螺桿7ca與設置在右側之滾珠螺桿7cb中,將螺桿軸7c1之螺桿溝槽的捲繞方向設為相互逆向,且螺帽7c2之螺桿溝槽亦配合螺桿軸7c1而在左側與右側,將捲繞方向設為相互逆向。因此,當驅動夾鉗馬達7a時,會在使齒輪箱7b的2個輸出軸朝相同方向旋轉,且使2個螺桿軸7c1朝相同方向旋轉時,使螺帽7c2朝相反方向移動。因此。例如,藉由使夾鉗馬達7a朝一方向旋轉,使得滾珠螺桿7ca的螺帽7c2與滾珠螺桿7cb的螺帽7c2靠近,並藉由使夾鉗馬達7a朝另一方向旋轉,使得滾珠螺桿7ca的螺帽7c2與滾珠螺桿7cb的螺帽7c2遠離。
導軌7d係隔著夾鉗馬達7a而在兩側各設置2個。在夾鉗馬達7a的第3圖中之左側與右側的各者中,2根導軌7d係設置在上側的板部6a與下側的板部6a,平行且在上下方向分離而舖設在夾鉗方向(Y方向)。於設置在夾鉗馬達7a的左側之導軌7d,係將同樣設置在夾鉗馬達7a左側之滑動台架單元8所具備之後述的複數個擋塊10b以可滑動之方式予以安裝,且導軌7d與擋塊10b構成LM(LinearMotion,直線運動)導件。此外,於設置在夾鉗馬
達7a的右側之導軌7d,係將同樣設置在夾鉗馬達7a右側之滑動台架單元8所具備之後述的複數個擋塊10b以可滑動之方式予以安裝,且導軌7d與擋塊10b構成LM導件。
超限制動裝置7e係隔著夾鉗馬達7a而在兩側各設置4個。在夾鉗馬達7a的第3圖中之左側與右側的各者,4個超限制動裝置7e固定在板部6c,且隔著滾珠螺桿7c而在上下各設置2個。該等2個超限制動裝置7e各別配置在滑動台架單元8所具備之後述的主滑動台架10之夾鉗方向(Y方向)的移動端。再者,所謂該移動端係指轉移搬送裝置3進行一般運轉時主滑動台架10移動之範圍的終端,並不是指碰觸到板部6b等而停止之物理性的終端。此種超限制動裝置7e具備有:感測器,係用以檢測主滑動台架10超過了前述移動端的情形;以及油壓阻尼器,係與超過了移動端之主滑動台架10靠接來限制其移動。因此,即使主滑動台架10因一些原因而超過了移動端時,仍能夠利用超限制動裝置7e,來限制其移動並且檢測出其超過了移動端的情形。此外,設置在主框架6之超限制動裝置7e的數目為一例,而亦可變更。此外,亦可使用其他阻尼器(空氣阻尼器或磁力阻尼器等),來取代超限制動裝置7e具備之油壓阻尼器。
如此,將夾鉗馬達7a、齒輪箱7b、2個滾珠螺桿7c、導軌7d、超限制動裝置7e全部固定在主框架6,藉此將由上述構件所構成之夾鉗單元7搭載在主框架6。再者,夾鉗單元7係藉由驅動夾鉗馬達7a,而透過滾
珠螺桿7c使滑動台架單元8移動於夾鉗方向(Y方向)。如後述,滑動台架單元8具備有:副滑動台架11,係連接進給桿5;以及主滑動台架10,係支撐副滑動台架11。此種夾鉗單元7係藉由驅動夾鉗馬達7a,而使主滑動台架10連同副滑動台架11及進給桿5移動於夾鉗方向(Y方向)。
接著,參照第4A圖至第6圖,就滑動台架單元8加以說明。第4A圖至第6圖係顯示滑動台架單元8與一部分的電纜單元9之圖,而第4A圖為從左上前方觀察的立體圖,而第4B圖為從右上前方觀察的立體圖。此外,第5A圖為從右上後方觀察的立體圖,第5B圖為從右下前方觀察的立體圖。再者,第6圖係包含主框架6等之縱剖面圖。
如第2圖所示,滑動台架單元8係隔著夾鉗馬達7a而在兩側各設置1個。該等滑動台架單元8係以夾鉗馬達7a為中心而形成對稱的形狀。因此,關於設置在夾鉗馬達7a的左側之滑動台架單元8(滑動台架單元8a),以下參照第4A圖至第6圖加以說明,而省略有關設置在夾鉗馬達7a右側之滑動台架單元8(滑動台架單元8b)之說明。
滑動台架單元8a具備有:主滑動台架10(第1滑動台架);副滑動台架11(第2滑動台架);升降單元12(第3方向移動手段);進給單元13(第1方向移動手段);氣缸14;以及氣罐15。
主滑動台架10係配置在副滑動台架11的背
面側,具備有:底座部10a;擋塊10b;線性夾持器(linear clamper)10c;以及導軌10d。
底座部10a係支撐擋塊10b、線性夾持器10c及導軌10d之基礎部,且為在進給方向(X方向)朝表背面之大致板狀的構件。如第5B圖所示,擋塊10b係固定在底座部10a的背面側,且在底座部10a之上端側設置2個,而在下端側設置2個,合計設置4個。設置在底座部10a的上端之2個擋塊10b係排列在夾鉗方向(Y方向),而以可滑動於夾鉗方向(Y方向)之方式連接在固定於主框架6的上側之板部6a之導軌7d(參照第3圖)。設置在該等底座部10a的上端側之2個擋塊10b係與固定在主框架6的上側之板部6a的導軌7d一起構成LM導件。此外,設置在底座部10a的下端之2個擋塊10b係排列在夾鉗方向(Y方向),且以可滑動於夾鉗方向(Y方向)之方式連接在固定於主框架6的下側之板部6a的導軌7d(參照第3圖)。設置在該等底座部10a的下端側之2個擋塊10b係與固定在主框架6的下側之板部6a的導軌7d一起構成LM導件。再者,現在所說明之滑動台架單元8a係如上述設置在夾鉗馬達7a的左側,故擋塊10b連接在配置於夾鉗馬達7a的左側之導軌7d。如此,藉由以可滑動於夾鉗方向(Y方向)之方式將擋塊10b連接在導軌7d,使得主滑動台架10相對於主框架6可滑動於夾鉗方向(Y方向)。亦即,主滑動台架10係以可移動於夾鉗方向(Y方向)之方式由主框架6所支撐。再者,設置底座部10a之擋塊10b的數目為一例,而可作變更。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擋塊10b設置在主滑動台架10,故以此擋塊10b作為主滑動台架10的一部分加以說明。但是,由擋塊10b與導軌7d一起構成LM導件可知,擋塊10b係在功能上可視為用以使主滑動台架10移動之夾鉗單元7的一部分。
此外,底座部10a固定在第3圖所示之滾珠螺桿7ca的螺帽7c2。因此,當驅動夾鉗馬達7a且使滾珠螺桿7ca的螺桿軸7c1旋轉時,隨著螺桿軸7c1的旋轉,螺帽7c2會移動於夾鉗方向,且底座部10a與螺帽7c2一起移動於夾鉗方向(Y方向)。亦即,藉由驅動夾鉗馬達7a,主滑動台架10會移動於夾鉗方向(Y方向)。
線性夾持器10c係固定在底座部10a的背面側,且各別配置在設置於底座部10a之上端側的2個擋塊10b之間,以及設置於底座部10a之下端側的2個擋塊10b之間。上述線性夾持器10c例如內設有利用壓縮空氣或電力驅動之汽缸。因此,線性夾持器10c係於主滑動台架10停止時把持導軌7d,藉此,即使在發生出乎意料的事態時也能夠防止主滑動台架10移動或掉落。
導軌10d係固定在底座部10a的表面側,且如第4A圖及第4B圖所示,各別設置在底座部10a的夾鉗方向(Y方向)之端部。該等導軌10d係沿著升降方向(Z方向)而舖設,且於夾鉗方向分離而平行地敷設。該等導軌10d係以可滑動之方式將副滑動台架11所具備之後述的複數個擋塊11b予以安裝,而與此擋塊11b一起構成LM導件。
副滑動台架11係配置在主滑動台架10的表面側,其具備有:底座部11a;擋塊11b;以及線性夾持器11c。
底座部11a係支撐擋塊11b及線性夾持器10c之基礎部。如第6圖所示,底座部11a係設定為內部為中空之大致L字狀之形狀。擋塊11b係如第4A圖及第4B圖所示固定在底座部11a的背面,以及如第5B圖所示的下面。在底座部11a的背面,於左側設置2個,於右側設置2個合計設置4個擋塊11b。設置在底座部11a的背面左側之擋塊11b係排列在升降方向(Z方向),而於升降方向(Z方向)以可滑動之方式連接在設置於主滑動台架10的左側之導軌10d。設置在該等底座部11a的背面左側之擋塊11b係與設置在主滑動台架10的左側之導軌10d一起構成LM導件。再者,設置在底座部11a的背面右側之擋塊11b係排列在升降方向(Z方向),且於升降方向(Z方向)以可滑動之方式連接在設置於主滑動台架10的右側之導軌10d。設置在該等底座部11a的背面右側之擋塊11b係與設置在主滑動台架10的右側之導軌10d一起構成LM導件。如此,設置於底座部11a的背面之擋塊11b於升降方向(Z方向)以可滑動之方式連接在導軌10d,藉此使得副滑動台架11相對於主滑動台架10可滑動於升降方向(Z方向)。亦即,副滑動台架11係以可移動於升降方向(Z方向)之方式,由主滑動台架10所支撐。此外,設置在底座部11a的背面之擋塊11b的數目為一例,而可作變更。
在底座部11a的下面,於左側設置3個,於右側設置3個合計設置6個擋塊11b。設置在底座部11a的下面左側之擋塊11b係排列在進給方向(X方向),而以可滑動之方式安裝在進給桿5所具備之後述的導軌21,而與此導軌21一起構成LM導件。此外,設置在底座部11a的下面右側之擋塊11b,排列在進給方向(X方向),且以可滑動之方式安裝在進給桿5所具備之後述的導軌21,而與此導軌21一起構成LM導件。此外,設置在底座部11a下面之擋塊11b的數目為一例,可作變更。
再者,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擋塊11b設置在副滑動台架11,故將此擋塊11b作為副滑動台架11的一部分加以說明。此外,導軌10d設置在主滑動台架10,故將此導軌10d作為主滑動台架10的一部加以說明。再者,導軌21設置在進給桿5,故將此導軌21作為進給桿5的一部分加以說明。但是,設置在底座部11a的背面之擋塊11b與導軌10d係構成LM導件,於功能上亦可視為用以使副滑動台架11移動之升降單元12的一部分。此外,設置在底座部11a的下面之擋塊11b與導軌21係構成LM導件,在功能上亦可視為用以使進給桿5移動之進給單元13的一部分。
線性夾持器11c各別固定在底座部11a的背面與下面各者。固定在底座部11a的背面之線性夾持器11c係各別配置於底座部11a的背面左側而排列在升降方向(Z方向)之2個擋塊11b之間,以及底座部11a的背面右側而
排列在升降方向(Z方向)的2個擋塊11b之間。該等線性夾持器11c例如內設有利用壓縮空氣或電力所驅動之汽缸。因此,線性夾持器11c係在副滑動台架11相對於主滑動台架10停止時把持導軌10d,藉此,即使發生出乎意料的事態也能夠防止副滑動台架11移動或掉落。
固定在底座部11a的下面之線性夾持器11c,在本實施形態中,係於底座部11a的下面左側中設置在排列於進給方向(X方向)之3個擋塊11b中的第1個與第2個之間。此線性夾持器11c例如內設有利用壓縮空氣或電力所驅動之汽缸。因此,線性夾持器11c係進給桿5相對於副滑動台架11停止時把持進給桿5的導軌21,藉此,即使發生出乎意料的的事態也能夠防止進給桿5移動或掉落。
第6圖所示,升降單元12具備有升降馬達12a與滾珠螺桿12b以及超限制動裝置12c。升降馬達12a固定在主滑動台架10的底座部10a上面。此升降馬達12a係為在未圖示之控制裝置的控制下,將軸心12a1進行旋轉驅動之伺服馬達。再者,升降馬達12a係連接在未圖示之電源裝置,而在控制裝置之控制下,來供應電力。
滾珠螺桿12b具備有:螺桿軸12b1,係上端部連接在升降馬達12a的軸心12a1,且下端部軸支在主滑動台架10;以及螺帽12b2,係螺合在螺桿軸12b1且隨著螺桿軸12b1的旋轉而移動於升降方向(Z方向)。
此螺帽12b2固定在副滑動台架11。因此,
當驅動升降馬達12a,且使滾珠螺桿12b之螺桿軸12b1旋轉時,螺帽12b2隨著螺桿軸12b1之旋轉移動於升降方向(Z方向),且使副滑動台架11移動於升降方向(Z方向)。亦即,藉由驅動升降馬達12a,副滑動台架11會移動於升降方向(Z方向)。
超限制動裝置12c係在主滑動台架10的表面側設置2個,而排列在升降方向(Z方向)。該等2個超限制動裝置12c設置在副滑動台架11的升降方向(Z方向)之移動端各者。此外,所謂該移動端係指轉移搬送裝置3進行一般運轉時,副滑動台架11相對於主滑動台架10移動之範圍的終端,並不是指碰觸到主滑動台架10等而停止之物理性的終端。此種超限制動裝置12c具備有:感測器,係用以檢測副滑動台架11超過了前述移動端的情形;以及油壓阻尼器,係靠接於超過了移動端之副滑動台架11而限制其移動。因此,即使在副滑動台架11因一些原因而超過了移動端時,仍能夠利用超限制動裝置12c,來限制其移動並且檢測以超過了移動端的情形。再者,設置在主滑動台架10的表面側之超限制動裝置12c的數目為一例,可作變更。此外,亦可使用其他阻尼器(空氣阻尼器或磁力阻尼器等),來取代超限制動裝置12c所具備之油壓阻尼器。
如此,將升降馬達12a固定在主滑動台架10,且將滾珠螺桿12b固定在升降馬達12a的軸心12a1,並將超限制動裝置12c設置在主滑動台架10的表面側,藉此將由上述構件所構成的升降單元12搭載在主滑動台架
10。再者,藉由驅動升降馬達12a,升降單元12會透過滾珠螺桿12b,使副滑動台架11連同進給桿5移動於升降方向(Z方向)。
第6圖所示,進給單元13具備有進給馬達13a與小齒輪13b以及突起部13c。進給馬達13a係固定在副滑動台架11的底部。此進給馬達13a為一種伺服馬達,其係在未圖示之控制裝置的控制下,將穿過副滑動台架11的底部而延伸至下方之軸心13a1進行旋轉驅動。再者,進給馬達13a係連接在未圖示的電源裝置,而在控御裝置之控制下,供應電力。
小齒輪13b係固定在軸心13a1的前端部,而如第5B圖所示,配置在副滑動台架11的下面側。此小齒輪13b係隨著軸心13a1的旋轉而被旋轉驅動。此外,小齒輪13b係與進給桿5具備之後述的齒條22咬合,且與此齒條22一起構成齒條和小齒輪。
如第5B圖所示,突起部13c係在副滑動台架11下面側設置2個,而排列在進給方向(X方向)。該等突起部13c係設置在進給桿5之相對於副滑動台架11的移動量超過預定的範圍(亦即,進給桿5相對於副滑動台架11)而過度移動時,會靠接於進給桿5所具備之超限制動裝置23之位置。
如此,將進給馬達13a固定在副滑動台架11的底部,且將小齒輪13b固定在進給馬達13a的軸心13a1,並將突起部13c固定在副滑動台架11的下面,藉此
將進給單元13搭載在副滑動台架11。此外,藉由驅動進給馬達13a,進給單元13會透過小齒輪13b而使設置在進給桿5之齒條22移動於進給方向(X方向)。藉此方式,使進給桿5移動於進給方向(X方向)。
氣缸14係固定在主滑動台架10的上面,且隔著升降馬達12a而設置2個。此氣缸14係桿件的前端固定在副滑動台架11,而吊掛支撐此副滑動台架11。此外,氣缸14係設為利用從氣罐15供應之壓縮空氣而可使桿件伸縮於升降方向(Z方向),且配合透過升降單元12所進行之副滑動台架11的移動而使桿件進行伸縮。該等氣缸14係作為相對於副滑動台架11之配衡(counterbalance)而設置者,且支撐副滑動台架11並使升降單元12所進行之副滑動台架11的移動容易進行。
氣罐15係固定在主滑動台架10的上面,且儲存有用以供應給升降馬達12a、氣缸14之壓縮空氣。如此,在本實施形態中,將儲存用以驅動氣缸14之壓縮空氣的氣罐15予以設置在各個滑動台架單元8。
接著,就電纜單元9加以說明。電纜單元9係由信號線等之複數條配線以及捆綁且引導該等配線之電纜載體所構成。如第2圖所示,電纜單元9係連接在主框架6與滑動台架單元8,且將本實施形態之轉移搬送裝置3的構成零件彼此以及本實施形態之轉移搬送裝置3的構成零件與外部機器(例如,電源裝置等)進行電性連接。
具有此種構成之具備主框架6、夾鉗單元7
(第2方向移動手段)、滑動台架單元8、複數個電纜單元9之轉移單元4,係如第1圖所示,在進給方向(X方向)設置2個。該等轉移單元4係同步而進行進給桿5的移動。再者,有關上述轉移單元4之動作,會在後面的轉移搬送裝置3之動作說明中,更詳細地加以說明。
接著,就進給桿5加以說明。如第1圖所示,進給桿5係隔著沖壓機台P1至P4而設置有2根。各進給桿5係延伸於進給方向(X方向),而2根進給桿5係平行且水平地配置。
在此,一邊參照第7圖,一邊就進給桿5加以更詳細地說明。第7A圖及第7B圖係顯示進給桿5與一部分的電纜單元9之立體圖。再者,第7A圖為全體圖,第7B圖為後述之端部進給桿20b的放大立體圖。此外,進給桿5雖如上述設置有2根,但設置在第1圖的前面側之進給桿5(進給桿5a),與設置在第1圖的後面側之進給桿5(進給桿5b),係以沖壓機台P1至P4為中心而形成對稱的形狀。因此,以下參照第7A圖及第7B圖,就設置在第1圖的前面側之進給桿5(進給桿5a)加以說明,而對於設置在第1圖的後面側之進給桿5(進給桿5b)則省略說明。
如第7A圖及第7B圖所示,進給桿5a具備有:桿本體20;導軌21;齒條22;以及超限制動裝置23。
首先,就桿本體20加以說明。桿本體20係於進給方向(X方向)較長的棒狀構件,而由中央進給桿20a(夾爪設置部分)與端部進給桿20b(固定部分)以及棒狀
夾持器20c所構成。中央進給桿20a係桿本體20的進給方向(X方向)之中央部位,且為設置支撐被加工材料之工具的夾爪(未圖示)之部位。再者,關於夾爪,依被加工材料的形狀等可使用種種形狀,在第7A圖及第7B圖中將之予以省略。此外,在中央進給桿20a,設置有未圖示之被加工材料檢測感測器與被加工材吸附機構等。
端部進給桿20b係桿本體20的端部之部位,為固定在轉移單元4之部分。如上述,轉移單元4係在進給方向(X方向)配置2個,因此桿本體20的兩端部成為固定在轉移單元4之端部進給桿20b。該等端部進給桿20b係在上面設置有導軌21、齒條22及超限制動裝置23,並支撐上述導軌21、齒條22及超限制動裝置23。
桿夾持器20c係配置在中央進給桿20a與端部進給桿20b之連接部位。此桿夾持器20c例如具有液壓機械式自鎖機構,且以可裝拆之方式將中央進給桿20a連接在端部進給桿20b。此外,在中央進給桿20a與端部進給桿20b之連接部位,設置有連接器,該連接器係用以將設置在中央進給桿20a之被加工材料檢測感測器的配線彼此與被加工材料吸附機構的吸附線彼此予以連接。利用此連接器,並藉由桿夾持器20c將中央進給桿20a與端部進給桿20b予以連接。
接著,就導軌21加以說明。導軌21係針對桿本體20之1個端部進給桿20b各設置2個。該等導軌21係於夾鉗方向(Y方向)分離而平行配置。此種導軌21係
以可滑動之方式將設置在底座部11a下面之擋塊11b予以安裝,而與該等擋塊11b一起構成LM導件。此種LM導件係以進給桿5朝副滑動台架11可移動於進給方向(X方向)之方式而將進給桿5予以支撐。亦即,進給桿5係藉由該等導軌21及擋塊11b,而可滑動於進給方向(X方向)。
接著,就齒條22加以說明。齒條22係針對桿本體20之1個端部進給桿20b各設置1個。此齒條22延伸於進給方向(X方向),而與小齒輪13b咬合。此齒條22與小齒輪13b一起構成齒條和小齒輪。此種齒條和小齒輪係將進給馬達13a的旋轉動力傳達給進給桿5,而使進給桿5移動於進給方向(X方向)。
超限制動裝置23係針對桿本體20之1個端部進給桿20b各設置2個。該等超限制動裝置23係配置在進給桿5之相對於副滑動台架11的移動端與突起部13c(參照第5B圖)靠接之位置。此外,所謂該移動端係指在轉移搬送裝置3進行一般運轉時,進給桿5相對於副滑動台架11移動之範圍的終端,並不是指碰觸到副滑動台架11等而停止之物理性的終端。此種超限制動裝置23具備有:感測器,係用以檢測進給桿5超過了前述移動端的情形;以及油壓阻尼器,係在超過了移動端時靠接於突起部13c來限制進給桿5的移動。因此,即使在進給桿5因一些原因超過相對於副滑動台架11之移動端時,利用超限制動器23,仍能夠限制其移動並且檢測出超過移動端的情形。再者,設置在進給桿5之超限制動裝置23的數目為一例,可
作變更。此外,亦可使用其他的阻尼器(空氣阻尼器或磁力阻尼器等),來取代超限制動裝置23具備之油壓阻尼器。
其次,就具有此種構成之轉移搬送裝置3的動作加以說明。此外,轉移搬送裝置3係利用未圖示的控制裝置來控制動作。因此,以下說明之轉移搬送裝置3的動作中之主體,為未圖示之控制裝置。
在轉移搬送裝置3中,例如,在使夾爪接近被加工材料,或使夾爪從被加工材料遠離時,使進給桿5移動於夾鉗方向(Y方向)。此時,夾鉗單元7使滑動台架單元8移動於夾鉗方向(Y方向)。更詳細說明時,當驅動夾鉗單元7的夾鉗馬達7a且將軸心7a1進行旋轉驅動時,此旋轉動力係透過齒輪箱7b傳達給兩側的滾珠螺桿7c。藉此方式,將滾珠螺桿7c之螺桿軸7c1進行旋轉,且使螺帽7c2移動於夾鉗方向(Y方向)。在此,形成在配置於齒輪箱7b兩側之螺桿軸7c1之螺桿溝槽的捲繞方向,係設為相互相反方向,因此螺合在各螺桿軸7c1之螺帽7c2會相互朝相反方向移動。結果,固定在螺帽7c2之滑動台架單元8會朝相反方向移動。例如,在使配置在夾鉗馬達7a的左側之滑動台架單元8a朝接近夾鉗馬達7a之方向移動時,配置在夾鉗馬達7a右側之滑動台架單元8b也會朝接近夾鉗馬達7a之方向移動。此外,在使配置在夾鉗馬達7a左側之滑動台架單元8a從夾鉗馬達7a朝遠離之方向移動時,配置在夾鉗馬達7a右側之滑動台架單元8b也會從夾鉗馬達7a朝遠離之方向移動。如此,使滑動台架單元8
移動於夾鉗方向,藉此使連接在滑動台架單元8之進給桿5移動於夾鉗方向(Y方向)。
再者,在轉移搬送裝置3中,例如,在使被加工材料上升或下降時,係使進給桿5移動於升降方向(Z方向)。此時,升降單元12使副滑動台架11相對於主滑動台架10移動於升降方向(Z方向)。更詳細說明時,當驅動升降馬達12a且將軸心12a1進行旋轉驅動時,此旋轉動力係傳達到滾珠螺桿12b。藉此方式,滾珠螺桿12b之螺桿軸12b1旋轉,且使螺帽12b2移動於升降方向(Z方向)。如此,藉由使副滑動台架11相對於主滑動台架10移動於升降方向(Z方向),而使連接在副滑動台架11之進給桿5移動於升降方向(Z方向)。此外,在使進給桿5移動於升降方向(Z方向)時,係氣缸14的桿件配合副滑動台架11的升降而伸縮,而恆常地藉由氣缸14來支撐副滑動台架11及由此副滑動台架11所支撐之進給桿5的重量。
此外,在轉移搬送裝置3中,例如,在使被加工材料移動於進給方向(X方向)時,使進給桿5移動於進給方向(X方向)。此時,進給單元13使進給桿5移動於進給方向(X方向)。更詳細說明時,在驅動進給馬達13a且將軸心13a1進行旋轉驅動時,該旋轉動力會傳達給小齒輪13b且使小齒輪13b旋轉。當小齒輪13b進行旋轉時,會使咬合於小齒輪13b之齒條22移動於進給方向(X方向),且使進給桿5移動於進給方向(X方向)。
如此,轉移搬送裝置3藉由將轉移單元4
所具備之夾鉗單元7、升降單元12及進給單元13予以驅動,而使進給桿5移動於夾鉗方向(Y方向)、升降方向(Z方向)及進給方向(X方向)。然後,藉由將上述前述3方向的移動予以組合,進給桿5會以三維方式移動,且使被加工材料移動。
此外,在滑動台架單元8超過相對於主框架6之一般的移動範圍(設想內的範圍)而移動到異常的範圍(設想外之範圍)時,利用超限制動裝置7e,能夠檢測出滑動台架單元8的移動,並且限制滑動台架單元8的移動。此外,在副滑動台架11超過相對於主滑動台架10之一般的移動範圍而移動到異常的範圍時,利用超限制動裝置12c,能夠檢測出副滑動台架11的移動,並且限制副滑動台架11的移動。再者,在進給桿5超過相對於副滑動台架11之一般的移動範圍且移動到異常的範圍時,利用超限制動裝置23,能夠檢測出進給桿5的移動,並且限制進給桿5的移動。
其次,就轉移搬送裝置3的效果加以說明。依據轉移搬送裝置3,在轉移搬送裝置3,係以將夾鉗單元7、升降單元12、進給單元13形成為一體化之方式而為轉移單元4所具有。因此,利用轉移單元4,可使進給桿5移動於進給方向(X方向)、夾鉗方向(Y方向)及升降方向(Z方向)的3方向,且可依三維方式使進給桿5移動。
再者,在轉移單元4中,主滑動台架10以可移動於夾鉗方向之方式由主框架6所支撐,而副滑動台
架11以可移動於升降方向(Z方向)之方式由主滑動台架10所支撐。並且,使主滑動台架10連同副滑動台架11及進給桿5移動於夾鉗方向(Y方向)之夾鉗單元7係搭載在主框架6。此外,使主滑動台架10連同進給桿5移動於升降方向(Z方向)之升降單元12係搭載在主滑動台架10。此外,使進給桿5移動於進給方向(X方向)之進給單元13係搭載在主滑動台架10。在具有此種構成之轉移單元4中,主滑動台架10及夾鉗單元7係直接搭載在主框架6,且透過主滑動台架10將副滑動台架11搭載在主框架6,並透過主滑動台架10將副滑動台架11搭載在主框架6,且透過主滑動台架10將升降單元12搭載在主框架6,並透過副滑動台架11及主滑動台架10將進給單元13搭載在主框架6。總言之,是將夾鉗單元7、升降單元12、進給單元13、主滑動台架10以及副滑動台架11集中在主框架6上。藉此方式,可依三維方式使進給桿5移動。如此,依據轉移搬送裝置3,用以使進給桿5移動之所有的手段係集中在主框架6上,而可使轉移單元4小型化。
因此,依據轉移搬送裝置3,除了轉移單元4之外不用另外設置用以使進給桿5移動之機構,就能夠僅以轉移單元4而使進給桿5依三維方式移動。因此,不必如習知的搬送裝置須設置進給機構與用以載置該進給機構之支架,就可將可使進給桿5依三維方式移動的搬送裝置之裝置尺寸予以縮小。此外,亦可將使用此種轉移搬送裝置3進行被加工材料的搬送之轉移壓機裝置1的裝置尺
寸予以小型化。
此外,在轉移搬送裝置3中,對於進給桿5連接有2個轉移單元4。因此,可穩定地支撐進給桿5。此外,在具備複數條滑軌之轉移壓機裝置中,會有須要具備長的進給桿的情形。但是,藉由設置3個以上之轉移單元且在複數個處所支撐進給桿,可抑制進給桿的彎曲。
此外,在轉移搬送裝置3中,具備有:氣缸14,係搭載在主滑動台架10並且吊掛支撐副滑動台架11;以及氣罐15,係搭載在主滑動台架10並且儲存供應給氣缸14之壓縮空氣。如此,藉由將氣罐15與氣缸14搭載在相同的主滑動台架10,可將氣罐15與氣缸14配置在附近,且可縮短氣罐15與氣缸14之間的配管。例如,亦可考慮不設置氣罐15而將大容量的氣罐設置在滑動台架單元8的外部,且從此大容量的氣罐供應壓縮空氣到氣缸14。但是,在這種情形,從氣罐到氣缸14為止的距離變長,且連接此種氣罐與氣缸14之大口徑的配管變長。
並且,如上述將大容量的氣罐設置在滑動台架單元8的外部時,因滑動台架單元8的移動,會造成連接氣罐與氣缸14之大口徑的配管搖動。因此,必須使此種配管具有可撓性。此外,亦必須以此種配管不會阻礙滑動台架單元8的移動之方式來予以配置。在轉移搬送裝置3中,因在滑動台架單元8搭載有氣罐15,故不會因滑動台架單元8的移動而造成大口徑的配管搖動,且可縮短配管,故可防止裝置的複雜化。
再者,在轉移搬送裝置3中,進給桿5具備有:端部進給桿20b,係固定在轉移單元4;以及中央進給桿20a,係設置有夾爪並且相對於端部進給桿20b可裝拆。因此,在更換為不同種類之夾爪時或維修時,亦可視需要而容易地裝拆中央進給桿20a。
以上,已一邊參照所附圖式一邊就本發明之較佳實施形態進行過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所示之各構成構件的各種形狀或組合等係為一例,在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內,根據設計要求等可作種種變更。
例如,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已就夾鉗單元7、升降單元12及進給單元13具備作為動力源之伺服馬達(夾鉗馬達7a、升降馬達12a及進給馬達13a)之構成進行過說明。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使用具有線性馬達等其他的驅動源之夾鉗單元、升降單元及進給單元作為動力源。藉由該等構件,可進一步將轉移搬送裝置予以小型化。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已就使用滾珠螺桿7c,12b與齒條及小齒輪(小齒輪13b及齒條22),來傳達伺服馬達(夾鉗馬達7a、升降馬達12a及進給馬達13a)的旋轉動力之構成進行過說明。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使用正時皮帶方式或齒輪,以傳達伺服馬達的旋轉動力。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中,就將本發明的
搬送裝置適用於轉移搬送裝置之例進行過說明。但是,本發明的搬送裝置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可適用於一邊使進給桿移動於三維方向並且一邊搬送被搬送物之所有的搬送裝置。
1‧‧‧轉移壓機裝置
2‧‧‧沖壓機
2a‧‧‧柱
3‧‧‧轉移搬送裝置
4‧‧‧轉移單元
5、5a、5b‧‧‧進給桿
P1至P4‧‧‧沖壓機台
Claims (10)
- 一種搬送裝置,其係使設置有支撐被搬送物的夾爪並且沿著前述被搬送物的搬送方向而水平配置之進給桿,移動於屬於前述被搬送物的搬送方向之第1方向、屬於與該第1方向呈正交的水平方向之第2方向、以及屬於上下方向之第3方向,而於排列在前述被搬送物的搬送方向之複數個處理部間搬送前述被搬送物,該搬送裝置具備進給桿移動單元,該進給桿移動單元係由下列構件一體化而構成,該等構件包含:底架,係固定在外部的支撐體;第1滑動台架,係以可移動於前述第2方向之方式被支撐在前述底架;第2滑動台架,係以可移動於前述第3方向之方式被支撐在前述第1滑動台架;第1方向移動手段,係搭載在前述第2滑動台架,並且使前述進給桿移動於前述第1方向;第2方向移動手段,係搭載在前述底架,並且使前述第1滑動台架連同前述第2滑動台架及前述進給桿移動於前述第2方向;以及第3方向移動手段,係搭載在前述第1滑動台架,並且使前述第2滑動台架連同前述進給桿移動於前述第3方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搬送裝置,其中針對前述進給桿連接有複數個前述進給桿移動單元。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搬送裝置,具備:氣缸,係搭載在前述第1滑動台架,並且吊掛支撐前述第2滑動台架;以及氣罐,係搭載在前述第1滑動台架,並且儲存供應給前述氣缸的壓縮空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搬送裝置,具備:氣缸,係搭載在前述第1滑動台架,並且吊掛支撐前述第2滑動台架;以及氣罐,係搭載在前述第1滑動台架,並且儲存供應給前述氣缸的壓縮空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搬送裝置,其中前述進給桿具備:固定部分,係固定在前述進給桿移動單元;以及夾爪設置部分,係設置有前述夾爪並且相對於前述固定部分可裝拆。
- 一種轉移壓機裝置,係具備:搬送裝置,係將作為被搬送物之被加工材料予以搬送;以及沖壓部,係在前述被加工材料之搬送方向排列複數個並且進行沖壓以作為對前述被加工材料之處理;且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搬送裝置作為前述搬送裝置。
- 一種轉移壓機裝置,具備: 搬送裝置,係將屬於被搬送物之被加工材料予以搬送;以及沖壓部,係在前述被加工材料之搬送方向排列複數個並且進行沖壓以作為對前述被加工材料之處理;且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搬送裝置作為前述搬送裝置。
- 一種轉移壓機裝置,具備:搬送裝置,係將屬於被搬送物之被加工材料予以搬送;以及沖壓部,係在前述被加工材料之搬送方向排列複數個並且進行沖壓以作為對前述被加工材料之處理;且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搬送裝置作為前述搬送裝置。
- 一種轉移壓機裝置,具備:搬送裝置,係將屬於被搬送物之被加工材料予以搬送;以及沖壓部,係在前述被加工材料之搬送方向排列複數個並且進行沖壓以作為對前述被加工材料之處理;且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搬送裝置作為前述搬送裝置。
- 一種轉移壓機裝置,具備: 搬送裝置,係將屬於被搬送物之被加工材料予以搬送;以及沖壓部,係在前述被加工材料之搬送方向排列複數個並且進行沖壓以作為對前述被加工材料之處理;且具備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搬送裝置作為前述搬送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43370A JP5962065B2 (ja) | 2012-02-29 | 2012-02-29 | 搬送装置及びトランスファプレス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43512A true TW201343512A (zh) | 2013-11-01 |
TWI520890B TWI520890B (zh) | 2016-02-11 |
Family
ID=47769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05187A TWI520890B (zh) | 2012-02-29 | 2013-02-08 | 搬送裝置及轉移壓機裝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962065B2 (zh) |
KR (1) | KR101485570B1 (zh) |
CN (2) | CN202762875U (zh) |
TW (1) | TWI52089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62065B2 (ja) * | 2012-02-29 | 2016-08-03 | 株式会社Ihi | 搬送装置及びトランスファプレス装置 |
TW201532491A (zh) * | 2015-04-29 | 2015-08-16 | Pan Tec Corp Ltd | 多層印刷電路板之熱熔機 |
CN107755528B (zh) * | 2017-08-31 | 2019-07-02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金属无模成型机 |
KR102076492B1 (ko) * | 2018-11-01 | 2020-02-12 | 박종갑 | 가공물의 자동 인출 및 반전장치 |
KR102169593B1 (ko) * | 2018-11-23 | 2020-10-23 | 경동산업(주) | 증발기 냉각 코일의 이송 장치 |
CN109848239B (zh) * | 2018-12-17 | 2023-07-21 | 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多向双动挤压液压机的重型模具预热和快速更换系统及方法 |
CN112404157A (zh) * | 2020-10-19 | 2021-02-26 | 肖家华 | 一种小型铝材挤压成型设备 |
CN117740222B (zh) * | 2024-02-21 | 2024-04-26 | 贵州大学 | 一种仿木梁预应力测试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62521A (en) * | 1981-12-29 | 1984-07-31 |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 Transfer mechanism |
JPS6221435A (ja) * | 1985-07-23 | 1987-01-29 | Nippon Kokan Kk <Nkk> | 3次元トランスフア装置 |
JP2652963B2 (ja) * | 1989-06-14 | 1997-09-10 | 株式会社 オリイ | トランスファー装置 |
JP2570965Y2 (ja) * | 1993-03-15 | 1998-05-13 | アイダ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トランスファフィード装置 |
JP2588959Y2 (ja) * | 1993-05-20 | 1999-01-20 |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 トランスファフィーダ |
JP3895054B2 (ja) | 1998-08-19 | 2007-03-22 |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 トランスファプレス機におけるトランスファフィーダの3次元駆動装置 |
JP2002102964A (ja) * | 2000-10-03 | 2002-04-09 | Hitachi Zosen Fukui Corp | トランスファプレスのフィードバー駆動装置 |
JP2006021235A (ja) * | 2004-07-09 | 2006-01-26 | Komatsu Ltd | プレス機械のワーク搬送装置 |
JP2010029887A (ja) * | 2008-07-25 | 2010-02-12 | Ihi Corp | プレス間搬送装置 |
JP2011173208A (ja) * | 2010-02-24 | 2011-09-08 | Denso Wave Inc | ロボット |
CN201931463U (zh) * | 2011-02-14 | 2011-08-17 | 山东碧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多功能机械手 |
JP5962065B2 (ja) * | 2012-02-29 | 2016-08-03 | 株式会社Ihi | 搬送装置及びトランスファプレス装置 |
-
2012
- 2012-02-29 JP JP2012043370A patent/JP5962065B2/ja active Active
- 2012-06-21 CN CN201220294470XU patent/CN202762875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 2012-06-21 CN CN201210207052.7A patent/CN103286237B/zh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2-08 TW TW102105187A patent/TWI520890B/zh active
- 2013-02-25 KR KR20130019660A patent/KR10148557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86237B (zh) | 2015-12-16 |
CN202762875U (zh) | 2013-03-06 |
JP2013180296A (ja) | 2013-09-12 |
KR101485570B1 (ko) | 2015-01-22 |
JP5962065B2 (ja) | 2016-08-03 |
TWI520890B (zh) | 2016-02-11 |
KR20130099846A (ko) | 2013-09-06 |
CN103286237A (zh) | 2013-09-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20890B (zh) | 搬送裝置及轉移壓機裝置 | |
JP5916137B2 (ja) | ワーク搬入装置 | |
KR101860195B1 (ko) | 트랜스퍼 로봇 및 그 트랜스퍼 로봇을 이용한 이송 시스템 | |
JP6174261B2 (ja) | ワーク用の搬送装置 | |
KR101220105B1 (ko) | 차량조립용 부품이송장치 | |
JP6746285B2 (ja) | ガントリ型搬送装置を有する加工ライン | |
KR101395121B1 (ko) | 금속판재 이송 로봇 | |
US20090084749A1 (en) | Apparatus for handling parts of any kind, in particular for the linear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machines | |
WO2016167029A1 (ja) | ワーク着脱装置 | |
JP2015000440A (ja) | パレタイジング装置及びパレタイジング方法 | |
KR101520306B1 (ko) | 판재 가공 시스템 | |
CN109248965A (zh) | 一种三轴冲压送料机械手 | |
JP6671119B2 (ja) | ワーク搬送装置 | |
KR101946396B1 (ko) | 관통홀을 포함하는 트랜스퍼 로봇 그 트랜스퍼 로봇을 이용한 이송 시스템 | |
KR101733983B1 (ko) | 고효율 프레스 시스템 | |
KR101305171B1 (ko) | 차량용 패널 이송장치 | |
KR101875373B1 (ko) | 대형프레스를 이용한 고효율 프레스 시스템 및 그 프레스 방법 | |
JP4951445B2 (ja) | プレス設備のワーク自動搬送装置 | |
KR20160097990A (ko) | 2열 이송장치가 구비된 복합금형 장치 | |
KR101125767B1 (ko) | 삼차원 유연 트랜스퍼 유닛공급장치 | |
JP2011104641A (ja) | ブランク材の位置決め装置 | |
JP6244168B2 (ja) | ワーク載せ替え装置 | |
JP6209326B2 (ja) | 組立ライン用組立機 | |
CN117381509A (zh) | 一种用于链轮胚料的输送装置 | |
JP2023155002A (ja) | トランスファフィーダ |